CN101323408A - 多轿厢电梯 - Google Patents

多轿厢电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323408A
CN101323408A CNA2008101000304A CN200810100030A CN101323408A CN 101323408 A CN101323408 A CN 101323408A CN A2008101000304 A CNA2008101000304 A CN A2008101000304A CN 200810100030 A CN200810100030 A CN 200810100030A CN 101323408 A CN101323408 A CN 10132340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oor
car
lift car
elevator
faul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810100030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323408B (zh
Inventor
萩原高行
寺本律
藤野笃哉
早野富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tachi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tachi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tachi Ltd filed Critical Hitachi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3234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2340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32340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2340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9/00Kinds or types of lifts in, or associated with, buildings or other structures
    • B66B9/10Kinds or types of lifts in, or associated with, buildings or other structures paternoster typ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00Control systems of elevators in general
    • B66B1/34Details, e.g. call counting devices, data transmission from car to control system, devices giving information to the control system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00Control systems of elevators in general
    • B66B1/34Details, e.g. call counting devices, data transmission from car to control system, devices giving information to the control system
    • B66B1/3415Control system configuration and the data transmission or communication within the control system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5/00Applications of checking, fault-correcting, or safety devices in elevators
    • B66B5/02Applications of checking, fault-correcting, or safety devices in elevators responsive to abnormal operating condi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Elevator Control (AREA)
  • Maintenance And Inspection Apparatuses For Elevators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多轿厢电梯,其升降通道由二个以上的升降通道构成,多个电梯轿厢在同一个升降通道内上下移动,具有:故障检测单元(6),其检测电梯轿厢(3)的故障和故障发生的位置;运行模式切换单元(7),当检测到故障时,将运行模式切换到退缩运行模式,使没有检测到故障的电梯轿厢继续运行;和电梯轿厢停靠层分配单元(11),其在最高楼层至故障位置之间的楼层或者最低楼层至故障位置之间,分配各个电梯轿厢的停靠层,其中,如果在切换到退缩运行模式后发生了门厅呼叫,分配停靠该发生了门厅呼叫的楼层的所述电梯轿厢为该呼叫提供服务。在电梯轿厢发生了故障时,无需停止运行所有电梯轿厢,能使用其他的电梯轿厢高效地在全部楼层上运送乘客。

Description

多轿厢电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每一个升降通道内有多台电梯轿厢移动的多轿厢电梯,尤其是涉及一种当其中一台电梯轿厢发生了故障时,其它的电梯轿厢可以进行退缩运行(degraded operation)的多轿厢电梯。
背景技术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已知的循环式多轿厢电梯,其中,二个升降通道在上下部分连接而构成循环通道,并且有多台电梯轿厢在循环通道中循环移动。
此外,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一种多个电梯轿厢可在各处自由地在二个升降通道内在纵横方向上移动的全方向式多轿厢电梯的退缩运行的方法,其在电梯通道的上部和下部的多个楼层中设置了维修待机楼层,使得在一个电梯轿厢发生了故障时,其他的电梯轿厢可以进行退缩运行。
专利文献1:特开2006-111408号公报
专利文献2:特开平6-263361号公报
在上述已知技术中,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循环式多轿厢电梯可在最高楼层和最低楼层从一个升降通道移动到另一个升降通道。可是,如专利文献2所示那样进行退缩运行,使发生了故障的电梯轿厢避让到上部楼层或下部楼层的话,则其它正常运行的电梯轿厢无法在上部楼层或下部楼层从一个升降通道移动到另一个升降通道。
因此,如果将已知的退缩运行方法直接运用到循环式多轿厢电梯中时,与发生了故障的电梯轿厢在同一个升降通道内行驶的其它电梯轿厢就无法停靠故障轿厢所在的楼层以及该楼层附近的楼层。
此外,在没有故障电梯的那一侧的升降通道内,也因为在同一个升降通道内存在多个电梯轿厢,而导致上方的电梯轿厢因下方有其它的电梯轿厢而无法停靠在最低楼层以及该最低楼层附近的楼层,下方的电梯轿厢因上方有其它的电梯轿厢而无法停靠在最高楼层以及该最高楼层附近的楼层。
另外,由于没有在最高楼层和最低楼层之间进行直达运行的电梯轿厢,所以像电梯轿厢被分为上下二层的双层电梯以及一个升降通道内有多台电梯轿厢运行的单通道式多轿厢电梯一样,无法由一个电梯轿厢将乘客运送到全部楼层。
并且,如果将故障电梯轿厢移动到设置在上下楼层的维修待机楼层,则当电梯轿厢在维修待机楼层以外的场所发生了故障且无法将故障轿厢从该位置移开时,必须停止所有电梯轿厢的运行。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当多轿厢电梯发生了故障时,能够使用其余的正常工作的电梯轿厢高效率地进行退缩运行,且能够将乘客运送到所有的楼层。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在本发明的多轿厢电梯中,其升降通道由二个以上的升降通道构成,且多个电梯轿厢在同一个升降通道内上下移动,所述多轿厢电梯具有:故障检测单元,其检测所述电梯轿厢的故障以及故障发生的位置;运行模式切换单元,当检测到故障时,该运行模式切换单元将运行模式切换到退缩运行模式,使所述电梯轿厢中没有检测到故障的电梯轿厢继续运行;以及电梯轿厢停靠层分配单元,其在最高楼层至所述故障位置之间的楼层或者最低楼层至所述故障位置之间,分配各个所述电梯轿厢的停靠层,其中,如果在切换到退缩运行模式后发生了门厅呼叫,分配停靠该发生了门厅呼叫的楼层的所述电梯轿厢为该呼叫提供服务。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在构成多轿厢电梯的电梯轿厢中的一部分轿厢发生了故障时,通过将最高楼层至故障位置之间的楼层或者最低楼层至故障位置之间的楼层作为停靠层分配给正常工作的其它电梯轿厢,使得能够继续运行,所以,即使在发生了故障时,也不需要使所有的电梯停止运行,而能够高效率地运送乘客。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方块图。
图2是表示一实施方式的循环式多轿厢电梯的立体图。
图3表示一实施方式中的各台电梯与各个楼层之间关系的关系图。
图4表示其他实施方式中的各台电梯与各个楼层之间关系的关系图。
图中:
1  控制装置
2  升降通道
3  电梯轿厢
4  门厅呼叫按钮
5  轿厢呼叫按钮
18 滑轮
19 循环吊索
20 吊索固定部分
21 驱动电动机
22 其他电梯(直达电梯:shuttle elevator)
23 电梯门
24 其他电梯(多轿厢电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1所示的方块图对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控制装置1控制左侧升降通道2L内的二台电梯轿厢3a、3c以及右侧升降通道2R内的一台电梯轿厢3b的运行。
在各个楼层设置有用于呼叫电梯的门厅呼叫按钮4,各台电梯轿厢3上具有让乘客指定目的地楼层的轿厢呼叫按钮5。
控制装置1具有故障检测部分6、运行模式切换部分7、轿厢分配门厅呼叫登记部分8、轿厢呼叫登记部分9、退缩运行时的轿厢分配门厅呼叫登记部分10、轿厢停靠层分配部分11、路径检索部分12、换乘楼层登记部分13、换乘轿厢的换乘楼层登记部分14、换乘轿厢目的地楼层登记部分15以及轿厢呼叫登记部分16。
控制装置1向各台电梯轿厢3的轿厢控制装置17发出指令以使各台电梯轿厢3运行。在正常运行模式中,轿厢分配门厅呼叫登记部分8从所有的电梯轿厢3a~3c中分配与门厅呼叫相应的电梯轿厢3。当分配决定后,控制装置1在相应的轿厢控制装置17中登记前往层,并使电梯轿厢3前往呼叫层。然后,当乘客通过电梯轿厢3内的轿厢呼叫按钮5选择了目的地楼层后,轿厢呼叫登记部分9在轿厢控制装置17中作为前往层登记该目的地楼层。电梯轿厢3依序停靠登记在轿厢控制装置17内的前往层。
故障检测部分根据各个电梯轿厢3所发出的安全信号以及未图示的位置检测装置来检测电梯轿厢3的故障及故障位置。安全信号是电梯轿厢3的紧急制动器等各种安全装置动作时发出的信号。此外,电梯轿厢3的位置由安装在驱动电动机上的编码器等检测。
当故障检测部分6检测到因故障等而处于停止状态的电梯轿厢3后,运行模式切换部分7将运行模式切换到退缩运行模式。假设在左侧升降通道2L的下侧有第一轿厢3a,右侧升降通道2R中有第二轿厢3b的情况下,位于第一轿厢3a上方的第三轿厢3c中发生了故障。此时,轿厢停靠层分配部分11根据故障轿厢3c的位置决定各台电梯轿厢3的停靠层的分配。在本实施例中,假设第三轿厢3c在4层与5层之间发生了故障。
由于故障轿厢3c无法停靠任何楼层,所以不对其分配停靠层。位于故障轿厢3c下方的第一轿厢3a可以在1层与3层之间运行,所以将1层至3层作为停靠层分配给第一轿厢3a。而右侧升降通道2R中的第二轿厢3b没有任何障碍,所以与正常运行时相同,将1层至6层作为停靠层分配给第二轿厢3b。
以下对1层的门厅呼叫按钮4被按压了时的情况进行说明。退缩运行时的轿厢分配门厅呼叫登记部分10参照各个电梯轿厢3的停靠层的分配情况,将被分配停靠1层的电梯轿厢作为候补分配轿厢。由此,第一轿厢3a和第二轿厢3b成为候补分配轿厢。由于第一轿厢3a离开1层较近,等待时间短,所以将第一轿厢3a分配给该呼叫。分配轿厢决定后,与正常运行时一样,在相关的轿厢控制装置17a中登记前往层。
以下对第一轿厢3a中的轿厢呼叫按钮5a的目的地楼层为2层时的情况进行说明。路径检索部分12参照第一轿厢3a的停靠层的分配情况,判断第一轿厢3a是否能够停靠2层。然后,通过轿厢呼叫登记部分16将目的地楼层直接登记为第一轿厢3a的前往层。
以下作为另一示例对第一轿厢3a中的轿厢呼叫按钮5a的目的地楼层为5层时的情况进行说明。由于分配给第一轿厢3a的停靠层是1层至3层,所以路径检索部分12判断有必要在中途换乘电梯。之后,检索停靠层与第一轿厢3a的停靠层重复且被分配为停靠目的地楼层的电梯轿厢3。其结果,第二轿厢3b符合这一条件。之后,从第一轿厢3a和第二轿厢3b的相重复的停靠层中选择运行效率较好的停靠层作为换乘楼层。
决定换乘楼层的第一个方法是,首先计算第一轿厢3a到达候补换乘楼层所需的预测移动时间以及第二轿厢3b到达候补换乘楼层所需的预测移动时间。然后,对两者的预测移动时间进行比较,并将时间差最小的楼层决定为换乘楼层。
在图1所示的比较简单的示例中,凭直觉就能够知道可以将位于1层与5层之间的3层设定为换乘楼层。但是,在实际上,在进行计算时还需要对第一轿厢3a和第二轿厢3b中是否有其它乘客在中途停靠以及运行速度的差异等各种因素作出考虑。
决定换乘楼层的第二个方法是,在换乘时的等待时间和从出发层至目的地楼层的总的移动时间之间,优先考虑出发层至目的地楼层的总的移动时间,以此来决定换乘楼层。
例如,在第二轿厢3b的运行速度高于第一轿厢3a时,如果移动距离较长,则第二轿厢3b的总的移动时间较短。因此,计算第一轿厢3a从出发层移动至候补换乘楼层所需的预测移动时间以及第二轿厢3b从候补换乘楼层至目的地楼层所需的预测移动时间,并将总的移动时间较短的候补换乘楼层设定为换乘楼层。根据该方法,虽然换乘所需的等待时间不一定是最短的,但从整体来看,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到达目的地楼层。
路径检索部分12通过上述两个方法中的一个方法来决定换乘楼层。然后,通过换乘楼层登记部分13在第一轿厢3a的轿厢控制装置17a中将换乘层设定为第一轿厢3a的前往层。通过换乘轿厢的换乘楼层登记部分14在第二轿厢3b的轿厢控制装置17b中将换乘层登记为第二轿厢3b的前往层,并且通过换乘轿厢目的地楼层登记部分15在第二轿厢3b的轿厢控制装置17b中登记第二轿厢3b的前往层,使得第二轿厢3b在停靠换乘楼层后进一步行驶到目的地楼层。
在进行换乘时,当乘客在第一轿厢3a内按压了轿厢呼叫按钮5a后,有必要将换乘楼层明确告诉乘客,以便乘客到时可换乘其它电梯。因此,在电梯轿厢3a内不仅对前往层进行显示,而且还对换乘层进行显示。此外,也可以设置成在停靠换乘楼层时,以语音方式告知乘客需进行换乘。
另外,也可以设置成当第二轿厢3b到达换乘楼层时,以显示方式或者语音方式将前往层告知乘客。并且,也可以使第二轿厢3b内的轿厢呼叫按钮5b的目的地楼层的按钮亮灯,以表示登记已经完成。
另外,第二轿厢3b在第一轿厢3a到达换乘楼层后打开电梯门,在经过一定时间后,关闭电梯门并移动到目的地楼层。
以下参照图2说明相向轿厢平衡重兼用式的循环式多轿厢电梯的基本结构。
通过在上下方向上圆弧状地设置多个滑轮18来构成循环式吊索19,并将2组循环式吊索19F、19R分别设置在电梯轿厢3的前后。此外,在电梯轿厢3上部的对角部分安装二个吊索固定部分20F、20R,并且将电梯轿厢3固定在前后的循环式吊索19F、19R上。
在图2中,前后的循环式吊索19F、19R分别以一根线示出,但实际上其由多根循环式吊索19F、19R构成。并且,各台电梯轿厢3分别由不同的循环式吊索19F、19R固定。二台电梯轿厢3固定在循环式吊索19的相向位置上,相互发挥作为对方电梯轿厢的平衡重使用的作用,以抵消电梯轿厢3的自重。
上部的驱动滑轮18U在前后方向错开设置,并且其上分别卷绕有不同的循环式吊索19。各个驱动滑轮18U由各自的驱动电动机21驱动,因此各根循环式吊索19可以单独地驱动。其结果,多个电梯轿厢3分别可以独立地驱动。
电梯轿厢3固定在循环式吊索19上,并且在最上部和最下部的转向部分转移到相邻的升降通道2中,以进行循环式移动。
如果取消上下的转向部分,则形成相向轿厢平衡重兼用式的单升降通道式多轿厢电梯。
以下对如上所述的循环式多轿厢电梯发生了故障时的退缩运行进行说明。
在相向轿厢平衡重兼用式的循环式多轿厢电梯中,在1台电梯轿厢3c因发生了故障而停止运行时,位于其对角位置的对方轿厢3d,由于固定在同一根吊索上,所以也无法运行。由此,在从最低楼层移动到最高楼层等场合时,由于没有一台电梯轿厢3可以进行直达运行,所以需要在中途换乘在不同的升降通道2中行驶的电梯轿厢3。
以下参照图3对服务楼层的楼层为奇数时的情况进行说明。
当服务楼层的楼层为奇数时,与第一轿厢3a固定在同一根吊索上的对方电梯轿厢3b由于结构上的原因,必定停靠在相同的中间楼层M上,因此,在对方电梯轿厢3b为第二轿厢3b时,则第一轿厢3a与第二轿厢3b必定同时到达中间楼层M,因此可顺利地进行换乘。由此,不需要由路径检索部分12进行预测移动时间的计算,而可直接将中间楼层M设定为换乘楼层即可。图3表示从最低楼层A行驶到位于故障电梯轿厢3c所在的C层的上方的B层时的举例。此时,可以在最低楼层A乘坐左侧升降通道2L内的电梯轿厢3a,然后在中间楼层M换乘在相同的时间到达中间楼层M的相邻升降通道2R内的对方电梯轿厢3b,然后到达B层。
此外,也可以使多个电梯轿厢3同时避让到中间楼层的上方或者下方。例如,除了留下能够在左侧升降通道2L从最低楼层移动到中间楼层M的电梯轿厢3a以外,使其余的电梯轿厢3均避让到左侧升降通道2L的中间楼层M的上方。此时,与第一轿厢3a固定在同一根吊索上的电梯轿厢3位于右侧升降通道2R的中间楼层M的下方。并且,第一轿厢3a可以在左侧升降通道2L的最低楼层到中间楼层M之间在中间没有障碍轿厢3的状态下提供服务,同样,第二轿厢3b可以在右侧升降通道2R的中间楼层M到最高楼层之间在中间没有障碍轿厢的状态下提供服务。
以下对电梯轿厢3c因故障而停止在中间楼层M时的情况进行说明。
此时,由于在左右的升降通道2中没有其它电梯轿厢3能够停靠中间楼层M,所以在希望从中间楼层M的下方的楼层移动到中间楼层M的上方的楼层时,无法进行换乘。因此,同时设置能够为中间楼层提供服务的其它的电梯轿厢22,以便能够进行换乘。图3表示设置了直达电梯22时的示例。此外,在直达电梯22不停靠的中间部分的楼层上设置电梯门23,以便在进行退缩运行时,直达电梯22的电梯轿厢3i能够在这些楼层停靠。
在多轿厢电梯中,为了防止上下的电梯轿厢3在紧急状态下发生碰撞,在设定二台电梯轿厢3之间的上下方向的间隔时,需要留有余量。
在楼层高度高,且中间楼层M与其上下的楼层之间具有充分的间隔,使得电梯轿厢3能够以一层的间隔进行停靠时,如果在中间楼层上发生了故障,则其他的电梯轿厢3可以停靠在中间楼层M的上一层和下一层。因此,此时设置3个电梯门23,使得直达电梯22能够停靠在中间楼层M以及该中间楼层M的上一层和下一层这三个楼层上。
如果楼层高度低,为了确保安全,而只能以二层的间隔进行停靠时,循环式多轿厢电梯不能停靠的楼层有中间楼层M以及该中间楼层M的上一层和下一层这三个楼层。因此,将直达电梯等其它电梯22可提供服务的中间部分楼层设定为5个楼层。
通过采用上述结构,从中间楼层M的上下区域到中间楼层M时,只需换乘一次电梯便能到达目的地楼层。可是,从上部楼层途中经过中间楼层M到下部楼层,或者从下部楼层途中经过中间楼层M到上部楼层时,必须换乘2次电梯。不过,由于换乘时不需要等待,所以运行效率提高。
以下对电梯轿厢3因故障而停止在转向部分时的情况进行说明。该种情况指的是电梯轿厢3在最低楼层A和最高楼层D处停止在左侧升降通道2L和右侧升降通道2R的中间部分附近时的情况。
此时,在左右的二个升降通道2中,其它的电梯轿厢3无法停靠到最低楼层A和最高楼层D。因此,设置能够向最低楼层A和最高楼层D提供服务的其它电梯24,使得能够通过换乘而前往最低楼层A和最高楼层D。
如果最低楼层A和最高楼层D的楼层高度高,其它的电梯轿厢3能够停靠在最低楼层A的上一层和最高楼层D的下一层时,只需将其它的电梯24的重复楼层设定为2个楼层。在图3中,下层区域的多轿厢电梯24L的最高部分楼层的重复楼层设定为二个楼层,上层区域的多轿厢电梯24U的最低部分楼层的重复楼层设定为二个楼层。
由此,当多轿厢电梯24中的任一台电梯轿厢在转向部分发生了故障时,均能够乘坐其他区域的多轿厢电梯24的电梯轿厢3前往被故障轿厢3堵塞的楼层。
并且,在楼层高度低,电梯轿厢3只能以二层的间隔进行停靠时,将其他区域的多轿厢电梯24的重复楼层设定为三个楼层。
以下参照图4对服务楼层的楼层数为偶数时在中间部分楼层换乘电梯的情况进行说明。
当服务楼层的楼层数为偶数时,固定在同一根吊索上的电梯轿厢3a和3b无法停靠在同一楼层上,因此,选择由不同吊索固定的电梯轿厢3f作为第二轿厢3。如果中间的二个楼层M1、M2的楼层高度高而有充分的停靠间隔时,则能够使固定在不同的吊索上的电梯轿厢3以一层的间隔停靠。由此,只需将中间的二个楼层M1、M2中的任一个楼层设置成换乘楼层便可。图4所示的示例表示从最低楼层A乘坐左侧升降通道2L内的电梯轿厢3a到达中间楼层M1,然后换乘右侧升降通道2R内的由其他吊索固定的第二轿厢3f前往在B层发生故障的电梯轿厢3c所在的楼层时的情况。此时,与第一轿厢3a固定在同一根吊索上的对方轿厢3b以及与第二轿厢3f固定在同一根吊索上的对方轿厢3e在换乘时移动到M2层。这是因为由相同的吊索固定的二个电梯轿厢始3总处于对称的位置关系的缘故。
并且,为了确保充分的停靠间隔而只能使电梯轿厢3以二层的间隔停靠时,将与中间的二个楼层相隔一个楼层以上的楼层设定为换乘楼层,使与第一轿厢3a固定在不同的吊索上的第二轿厢3f停靠在相同的换乘楼层。
以下对电梯轿厢3c因故障等而停止在中间楼层M1、M2上时的情况进行说明。
与服务楼层为奇数时的情况相同,设置为中间楼层提供服务的其他的电梯22。在图4中,设置成能够换乘直达电梯22。
即使楼层高度高且中间楼层M1、M2与其上下楼层之间具有充分的间隔,但当电梯轿厢3c在M1层和M2层的中间部分发生了故障时,由于其对方轿厢3d也停止在M1层和M2层的中间部分,所以其他的电梯轿厢3在左右的升降通道2内既不能停靠M1层也不能停开M2层。因此,此时设置四个电梯门23,使得直达电梯22能够停靠中间楼层M1、M2及其上一层和下一层这四个楼层。
当楼层高度低,为了确保安全,电梯轿厢3只能以二层的间隔进行停靠时,循环式多轿厢电梯在四个楼层无法停靠。因此,由直达电梯等其他的电梯22提供服务的中间部分的楼层为六个楼层。
以上对循环式多轿厢电梯进行了说明,但在单电梯通道多轿厢电梯发生了故障时,也可以采用相同的方法处理。
此外,在具有多个紧急用电梯时,也可以设置成在退缩运行时切换一部分紧急用电梯的运行模式,使其优先地为故障中的多轿厢电梯24M的服务楼层提供服务。如此,即使不同时使用直达电梯22和其他区域的多轿厢电梯24L、24U,也能够高效率地在全部楼层上运送乘客。

Claims (7)

1.一种多轿厢电梯,其升降通道由二个以上的升降通道构成,且多个电梯轿厢在同一个升降通道内上下移动,所述多轿厢电梯具有:
故障检测单元,其检测所述电梯轿厢的故障以及故障发生的位置;
运行模式切换单元,当检测到故障时,该运行模式切换单元将运行模式切换到退缩运行模式,使所述电梯轿厢中没有被检测到故障的电梯轿厢继续运行;以及
电梯轿厢停靠层分配单元,其在最高楼层至所述故障发生的位置之间、或者最低楼层至所述故障发生的位置之间,分配各个所述电梯轿厢的停靠层,
在切换到所述退缩运行模式后发生了门厅呼叫的情况下,分配停靠该发生了门厅呼叫的楼层的所述电梯轿厢为该呼叫提供服务。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轿厢电梯,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退缩运行时发生了电梯轿厢呼叫的情况下,判断所述电梯轿厢呼叫的目的地楼层是否被分配为所述停靠层,在没有被分配为所述停靠层的情况下,检索被分配为将所述目的地楼层作为所述停靠层的其它电梯轿厢,并决定换乘楼层。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轿厢电梯,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退缩运行时发生了轿厢呼叫的情况下,检索所述轿厢呼叫的目的地楼层是否被分配作为所述停靠层,将所检测到的各个所述电梯轿厢的重复的停靠层作为候补换乘楼层,从所述候补换乘楼层中决定换乘楼层,使得在被决定为换乘楼层的所述候补换乘楼层换乘时,到达所述目的地楼层所需的移动时间最短。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轿厢电梯,其特征在于,连接二个所述升降通道的上下部分,使得电梯轿厢能在相互的所述升降通道内移动,从而使得多个所述电梯轿厢能够进行循环移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轿厢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通道由长度相同的升降通道配对构成,由吊索连接并驱动具有对称位置关系的所述电梯轿厢。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轿厢电梯,其特征在于,由吊索连接并驱动具有对称位置关系的所述电梯轿厢,当在一个升降通道的中间部分楼层的上方发生了故障时,将位于故障位置下方的楼层作为停靠层分配给其中的所述电梯轿厢中的一台,而将位于故障位置上方的楼层作为停靠层分配给所述电梯轿厢中的另一台。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轿厢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通道由长度相同的升降通道配对构成,由吊索连接并驱动具有对称位置关系的所述电梯轿厢,同时设置能够停靠所述升降通道的中间楼层的直达电梯。
CN2008101000304A 2007-06-12 2008-06-03 多轿厢电梯 Active CN10132340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7154651 2007-06-12
JP2007-154651 2007-06-12
JP2007154651A JP4539682B2 (ja) 2007-06-12 2007-06-12 マルチカーエレベーター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23408A true CN101323408A (zh) 2008-12-17
CN101323408B CN101323408B (zh) 2010-06-09

Family

ID=397220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1000304A Active CN101323408B (zh) 2007-06-12 2008-06-03 多轿厢电梯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EP (1) EP2003081B1 (zh)
JP (1) JP4539682B2 (zh)
CN (1) CN101323408B (zh)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64532A (zh) * 2011-09-06 2014-04-30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电子化电梯
CN107207184A (zh) * 2015-02-05 2017-09-26 奥的斯电梯公司 用于多轿厢井道系统的组外操作
CN109110600A (zh) * 2017-06-26 2019-01-01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电梯的出入口联动系统和群管理控制方法
CN110775746A (zh) * 2018-07-31 2020-02-11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多轿厢电梯以及多轿厢电梯的控制方法
CN110775744A (zh) * 2018-07-31 2020-02-11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多轿厢电梯以及多轿厢电梯控制方法
CN110775745A (zh) * 2018-07-31 2020-02-11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多轿厢电梯以及多轿厢电梯控制方法
CN110775739A (zh) * 2018-07-31 2020-02-11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多轿厢电梯装置以及多轿厢电梯装置的控制方法
CN112449631A (zh) * 2018-07-31 2021-03-05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多轿厢电梯
CN112744660A (zh) * 2019-10-29 2021-05-04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多轿厢电梯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4112079A1 (ja) * 2013-01-17 2014-07-24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ーの制御装置
JP5650772B2 (ja) * 2013-02-18 2015-01-07 東芝エレベータ株式会社 停電時継続運転機能を備えたエレベータおよびエレベータ制御方法
WO2016096699A1 (de) * 2014-12-16 2016-06-23 Inventio Ag Wartung einer aufzugsanlage
CN106395568B (zh) 2015-07-31 2020-05-05 奥的斯电梯公司 电梯恢复轿厢
WO2017093595A1 (en) * 2015-11-30 2017-06-08 Kone Corporation Adjustable multicar elevator system
US10494229B2 (en) 2017-01-30 2019-12-03 Otis Elevator Company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silient design and operation of elevator system
DE102017205354A1 (de) * 2017-03-29 2018-10-04 Thyssenkrupp Ag Mehrkabinenaufzuganlage sowie Verfahren zum Betreiben einer Mehrkabinenaufzuganlage
JP6912429B2 (ja) * 2018-07-31 2021-08-04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マルチカーエレベーター装置、及びマルチカーエレベーター装置の制御方法
JP7182938B2 (ja) * 2018-07-31 2022-12-05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マルチカーエレベーターシステム及び建築構造物
JP7022667B2 (ja) * 2018-08-09 2022-02-18 株式会社日立ビルシステム 循環式マルチカーエレベーター
JP7097269B2 (ja) * 2018-09-20 2022-07-07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エレベータ制御システムおよび制御方法
JP6806415B2 (ja) * 2019-06-14 2021-01-06 東芝エレベータ株式会社 群管理制御装置および群管理制御システム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046227A (en) * 1974-09-04 1977-09-06 Westinghouse Electric Corporation Elevator system
US4511017A (en) * 1983-09-20 1985-04-16 Westinghouse Electric Corp. Elevator system
JP3324179B2 (ja) 1993-03-10 2002-09-17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ロープレスエレベーター装置
JP3035111B2 (ja) * 1993-04-13 2000-04-17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昇降装置の制御方法
JPH07277615A (ja) * 1994-04-11 1995-10-24 Hitachi Ltd 昇降機システム
JPH0859139A (ja) * 1994-08-26 1996-03-05 Hitachi Ltd エレベータ
US5719360A (en) * 1995-07-31 1998-02-17 Otis Elevator Company Adjustable transfer floor
JP4131456B2 (ja) * 2001-11-26 2008-08-13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ー群管理制御装置
JP2004018178A (ja) * 2002-06-17 2004-01-22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エレベーター装置
DE50209398D1 (de) * 2002-11-26 2007-03-15 Thyssenkrupp Elevator Ag Verfahren zur steuerung einer aufzuganlage sowie aufzuganlage zur durchführung des verfahrens
JP2004307075A (ja) * 2003-04-01 2004-11-04 Mitsubishi Electric Building Techno Service Co Ltd エレベーターの群管理装置
JP4543868B2 (ja) * 2004-10-15 2010-09-15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マルチカーエレベータ

Cited B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64532B (zh) * 2011-09-06 2015-08-19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电子化电梯
CN103764532A (zh) * 2011-09-06 2014-04-30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电子化电梯
US10766738B2 (en) 2015-02-05 2020-09-08 Otis Elevator Company Out-of-group operations for multicar hoistway systems
CN107207184A (zh) * 2015-02-05 2017-09-26 奥的斯电梯公司 用于多轿厢井道系统的组外操作
CN109110600A (zh) * 2017-06-26 2019-01-01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电梯的出入口联动系统和群管理控制方法
CN109110600B (zh) * 2017-06-26 2020-08-21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电梯的出入口联动系统和群管理控制方法
CN110775744A (zh) * 2018-07-31 2020-02-11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多轿厢电梯以及多轿厢电梯控制方法
CN110775745A (zh) * 2018-07-31 2020-02-11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多轿厢电梯以及多轿厢电梯控制方法
CN110775739A (zh) * 2018-07-31 2020-02-11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多轿厢电梯装置以及多轿厢电梯装置的控制方法
CN110775746A (zh) * 2018-07-31 2020-02-11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多轿厢电梯以及多轿厢电梯的控制方法
CN112449631A (zh) * 2018-07-31 2021-03-05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多轿厢电梯
CN110775745B (zh) * 2018-07-31 2021-11-16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多轿厢电梯以及多轿厢电梯控制方法
CN110775739B (zh) * 2018-07-31 2022-04-08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多轿厢电梯装置以及多轿厢电梯装置的控制方法
CN112744660A (zh) * 2019-10-29 2021-05-04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多轿厢电梯
CN112744660B (zh) * 2019-10-29 2022-09-23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多轿厢电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003081B1 (en) 2012-01-11
EP2003081A1 (en) 2008-12-17
JP4539682B2 (ja) 2010-09-08
JP2008308239A (ja) 2008-12-25
CN101323408B (zh) 2010-06-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323408B (zh) 多轿厢电梯
US8132652B2 (en) Elevator system including plurality of elevators operating in same hoistway
US8978833B2 (en) Double-deck elevator group controller
US7537089B2 (en) Elevator installation with individually movable elevator cars and method for operating such an elevator installation
RU2283270C2 (ru) Система лифтов
JP5761454B2 (ja) エレベーターシステム
CN107207182B (zh) 用于运行电梯系统的方法
WO2016142968A1 (ja) エレベーターの群管理制御装置
JP2017504542A (ja) エレベータシステムを操作する方法
US20060213727A1 (en) Elevator group control system
CN110775744B (zh) 多轿厢电梯以及多轿厢电梯控制方法
JP5986666B1 (ja) エレベータシステム
CN112888647A (zh) 具有第一部分电梯系统和第二部分电梯系统的电梯系统
JPH07112875A (ja) エレベータシステム
JPH0539173A (ja) 自走エレベータの運行制御方法
JP5738740B2 (ja) エレベータシステム
JP3893638B2 (ja) エレベータの群管理装置
JP7082005B2 (ja) マルチカーエレベーター装置およびマルチカーエレベーター装置の制御方法
JP2021123455A (ja) エレベータシステム
WO2018042638A1 (ja) エレベータシステム
CN110775745B (zh) 多轿厢电梯以及多轿厢电梯控制方法
JP4053344B2 (ja) 独立上下かご式エレベーターの群管理装置
JP2024008388A (ja) 昇降機システム
JP2013184751A (ja) マルチカーエレベータの群管理制御装置
JPH04354773A (ja) 自走式エレベータシステ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