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303539A - 生产树脂颗粒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生产树脂颗粒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303539A
CN101303539A CNA2008101277548A CN200810127754A CN101303539A CN 101303539 A CN101303539 A CN 101303539A CN A2008101277548 A CNA2008101277548 A CN A2008101277548A CN 200810127754 A CN200810127754 A CN 200810127754A CN 101303539 A CN101303539 A CN 10130353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sin
resin particle
precursor
temperature
ton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81012775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303539B (zh
Inventor
木下直俊
田中哲也
河本真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ico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Rico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icoh Co Ltd filed Critical Ricoh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30353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0353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30353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03539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9/00Developers
    • G03G9/08Developers with toner particles
    • G03G9/0802Preparation methods
    • G03G9/0808Preparation methods by dry mixing the toner components in solid or softened stat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3/00Processes of treating or compounding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 C08J3/12Powdering or granulating
    • C08J3/122Pulverisation by spraying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3/00Processes of treating or compounding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 C08J3/20Compounding polymers with additives, e.g. colouring
    • C08J3/201Pre-melted polym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67/00Compositions of polyester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carboxylic est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L67/02Polyesters derived from dicarboxylic acids and dihydroxy compound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9/00Developers
    • G03G9/08Developers with toner particles
    • G03G9/0802Preparation methods
    • G03G9/081Preparation methods by mixing the toner components in a liquefied state; melt kneading; reactive mixing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9/00Developers
    • G03G9/08Developers with toner particles
    • G03G9/0802Preparation methods
    • G03G9/0812Pretreatment of component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9/00Developers
    • G03G9/08Developers with toner particles
    • G03G9/087Binders for toner particles
    • G03G9/08742Binders for toner particles comprising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G03G9/08755Polyester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9/00Developers
    • G03G9/08Developers with toner particles
    • G03G9/087Binders for toner particles
    • G03G9/08784Macromolecular material not specially provided for in a single one of groups G03G9/08702 - G03G9/08775
    • G03G9/08795Macromolecular material not specially provided for in a single one of groups G03G9/08702 - G03G9/08775 characterised by their chemical properties, e.g. acidity, molecular weight, sensitivity to reactant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9/00Developers
    • G03G9/08Developers with toner particles
    • G03G9/087Binders for toner particles
    • G03G9/08784Macromolecular material not specially provided for in a single one of groups G03G9/08702 - G03G9/08775
    • G03G9/08797Macromolecular material not specially provided for in a single one of groups G03G9/08702 - G03G9/08775 characterised by their physical properties, e.g. viscosity, solubility, melting temperature, softening temperature, glass transition temperatur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2367/00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polyester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carboxylic est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J2367/02Polyesters derived from dicarboxylic acids and dihydroxy compoun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91/00Compositions of oils, fats or waxes;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thereof
    • C08L91/06Wax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Spectroscopy & Molecular Phys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Developing Agents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Processes Of Treating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生产树脂颗粒的方法,包括:熔融含有粘结树脂和至少一种添加剂的混合物以便制备熔融材料,所述添加剂的熔点低于粘结树脂的T1/2,其中T1/2表示依照1/2方法确定的软化点;在温度高于粘结树脂的玻璃态转变温度且低于粘结树脂的T1/2的3倍的气氛中雾化来自熔融材料的树脂颗粒;将树脂颗粒保持在温度高于粘结树脂的玻璃态转变温度且低于粘结树脂的T1/2的1.5倍的气氛中1秒到15秒;并冷却和固化树脂颗粒。还提供了一种生产树脂颗粒的方法,包括熔融混合物以便制备熔融材料,在温度高于粘结树脂的Tg且低于粘结树脂的T1/2的3倍的气氛中增大熔融材料的比表面积以便形成前体;将前体保持在温度高于粘结树脂的Tg且低于粘结树脂的T1/2的1.5倍的气氛中1毫秒到10毫秒;冷却和固化前体;并雾化来自前体的树脂颗粒。

Description

生产树脂颗粒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产树脂颗粒的方法、前体、树脂颗粒、调色剂、显影剂、调色剂容器、处理卡盒、成像方法和成像装置。
背景技术
在生产调色剂的传统方法中,粉碎方法是一种通过揉捏含有粘结树脂、着色剂例如色素、蜡等等的色剂材料,将蜡精细地分散到粘结树脂中,然后粉碎而生产调色剂的一种方法。在下文中,用粉碎方法生产的调色剂可以称为粉碎调色剂。由于其中的生产工艺和调色剂的处理,粉碎调色剂的蜡含量通常按重量计仅3%到6%。
另一方面,利用聚合等等的化学方法,是一种生产含蜡调色剂的方法,该方法通过利用其特性以便使得颗粒增大以形成调色剂。在下文中,用化学方法生产的调色剂称为化学调色剂。与粉碎调色剂相比,化学调色剂能够封装大量蜡(例如,按重量计10%或更多),不需在定影辊等等上涂油,而且适于能够低温定影的无油调色剂。已知一种化学色剂工艺,其通过将蜡的细颗粒分散在接近调色剂表面的区域中维持高的胶印温度并改善低温定影性能。
粉碎方法需要许多用于控制蜡的分散状态的技术,而其控制并不容易。就定影性能而言,并不优选蜡的分散状态完全均衡,而且蜡的分散状态需要一定程度的不均衡,以便调色剂具有大范围的合适定影温度,即低温胶印的温度范围和高温胶印的温度范围之间的差别较大。特别地,蜡在粘结树脂中良好分散的状态优于蜡与粘结树脂相容的状态。然而,如果蜡不均衡地散布,那么其他物质也可能不均衡地散布。而且,这可能在粉碎处理期间引起熔融。此外,在因分类而收集的色剂和粗颗粒或细颗粒的调色剂物质之间的蜡含量可能变得不均匀,因此粗颗粒或细颗粒的再循环变得困难。因此,通常很难提供同时具有定影温度范围宽、调色剂物理性质均匀以及容易生产的粉碎调色剂。
而且,依照粉碎方法生产的含蜡调色剂的耐久性存在问题。一般而言,与粘结树脂的区域相比,蜡区域、或蜡区域和粘结树脂区域之间的边界很弱,因此在粉碎的时候蜡区域或蜡区域和粘结树脂区域之间的边界很容易断裂。即,粉碎调色剂非常可能在其表面具有蜡,而且这种出现在调色剂表面的蜡变成污染光电导体、或成为污染二组分显影剂中的载体的因素。
另一方面,化学调色剂具有大量蜡,以及结构设计中灵活性大,但是结构设计的技术仍然不能满足需要,并且不经济,因为粉碎调色剂的大部分生产设备和技术不能用于化学调色剂的生产。而且,根据该生产方法,可能限制可使用的粘结树脂的种类,可能需要处理大量废物,而且可能需要使用大量有机溶剂。例如,在悬浮聚合方法中只能使用聚脂树脂,而在分解悬浮方法中需要大量有机溶剂。此外,例如,需要按重量计10倍的洗涤水,在这些聚合方法中生产调色剂的时候用于去掉(洗去)调色剂表面在反应、乳化、液体分散等时候使用的表面活化剂等类似物。
做为一种不同于粉碎方法和化学方法的生产调色剂的方法,已经公开了一种喷雾干燥方法,其中通过使用压缩空气或类似物吹树脂熔融溶剂来雾化颗粒(参照日本专利申请公开(JP-A)No.2005-258394)。然而,需要对控制调色剂结构的设备和方法作出进一步的变化或改进。
做为一种介于粉碎方法和喷雾干燥方法之间的工艺,已知一种旋压粉碎方法,其中旋压树脂然后将其粉碎(参照JP-A No.2004-332130),以及一种利用复合旋压工艺生产复合颗粒的方法(参照JP-A No.2005-187773)。在该方法中,可以生产依照粉碎方法很难生产的封装蜡的调色剂,例如通过旋压粘结树脂同时利用复合旋压喷嘴(例如,芯皮旋压喷嘴、以及多管旋压喷嘴)将低熔点化合物加入粘结树脂中,然后粉碎树脂纤维并将其分类。但是,该方法具有以下问题:喷嘴的构造和控制变得复杂。
而且,已经提出一种类似于JP-A No.2005-187773(参照JP-ANo.2006-285198)中公开的方法生产封装蜡的调色剂的方法。该方法利用喷嘴的形状或内部特征。例如,通过使用双管喷嘴,由外管供给粘结树脂而由内管供给蜡,来形成封装结构。或者,通过利用内表面与粘结树脂的相容性比与蜡的相容性更大的喷嘴在该喷嘴中形成封装结构。因此粉碎获得的纤维产品以生产调色剂。但是,在使用多管喷嘴的情况中,存在以下问题:设备的结构变得复杂。而且,没有披露有关内表面与粘结树脂的相容性比与蜡的相容性更高的详细描述。
做为一种用于控制出现在调色剂中的蜡的状态的方法,已经公开了一种方法,其用于在熔融揉捏蜡和粘结树脂后形成薄层(参照日本专利(JP-B)No.3409100)。根据这种方法,通过使含有蜡的揉捏产品变薄然后骤冷,从而使得蜡的分散状态变得最佳。
发明内容
考虑到相关技术中上述问题,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生产树脂颗粒的方法,其能够生产树脂颗粒,每个颗粒封装添加剂,而且不需要有机溶剂和废液处理,还提供了由这种方法生产的前体和树脂颗粒。本发明还旨在提供含有这种树脂颗粒的调色剂、含有调色剂的显影剂、容纳调色剂的调色剂容器、使用该调色剂的处理卡盒、使用该调色剂的成像方法、以及使用该调色剂的成像装置。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是生产树脂颗粒的方法,包括:熔融含有粘结树脂和至少一种添加剂的混合物,以便制备熔融材料,所述添加剂的熔点低于粘结树脂的T1/2,其中T1/2表示依照1/2方法确定的软化点;在温度高于粘结树脂的玻璃态转变温度且低于粘结树脂的T1/2的三倍的气氛中雾化来自熔融材料的树脂颗粒;将树脂颗粒保持在温度高于粘结树脂的玻璃态转变温度且低于粘结树脂的T1/2的1.5倍的气氛中1秒到15秒;并冷却和固化树脂颗粒。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是生产树脂颗粒的方法,包括:熔融含有粘结树脂和至少一种添加剂的混合物,以便制备熔融材料,所述添加剂的熔点低于粘结树脂的T1/2,其中T1/2表示依照1/2方法确定的软化点;在温度高于粘结树脂的玻璃态转变温度且低于粘结树脂的T1/2的三倍的气氛中增加熔融材料的比表面积,以便形成前体;将前体保持在温度高于粘结树脂的玻璃态转变温度且低于粘结树脂的T1/2的1.5倍的气氛中1毫秒到10毫秒;冷却和固化前体;并雾化来自前体的树脂颗粒。
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是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生产树脂颗粒的方法,其中前体的一维尺寸从树脂颗粒的体积平均颗粒直径的0.5倍或更大到小于1.2倍。
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到第三中方面中的任意一方面生产树脂颗粒的方法,其中雾化树脂颗粒或增加熔融材料的比表面积包括将熔融材料提供到具有出口的室中,并且由不同于供给熔融材料装置的装置供给第一气流,以便于与熔融材料接触。
本发明的第五方面是根据本发明第四方面生产树脂颗粒的方法,其中第一气流的温度范围为从粘结树脂的T1/2或更高到粘结树脂的T1/2的三倍或以下。
本发明的第六方面是根据本发明第四到第五方面中的任意一方面生产树脂颗粒的方法,其中室具有圆柱或玉米形部分,第一气流在室中形成循环流,而且循环流的轴线方向与熔融材料在室中的供给方向相同。
本发明的第七方面是根据本发明第四到第六方面中的任意一方面生产树脂颗粒的方法,其中第一气流的温度范围为150℃或更高到370℃或以下。
本发明的第八方面是根据本发明第四到第七方面中的任意一方面生产树脂颗粒的方法,其中保持树脂颗粒或保持前体包括将第二气流供入室,所述第二气流的温度范围为从粘结树脂的T1/2或更高到到粘结树脂的T1/2的三倍。
本发明的第九方面是根据本发明第八方面生产树脂颗粒的方法,其中第二气流沿着室的内壁引入。
本发明的第十方面是根据本发明第八到第九方面中的任意一方面生产树脂颗粒的方法,其中第二气流由室的一侧引入。
本发明的第十一方面是根据本发明第八到第十方面中的任意一方面生产树脂颗粒的方法,其中室具有圆柱或玉米形部分,第二气流在室中形成循环流,并且该循环流的轴线方向与熔融材料在室中的供给方向相同。
本发明的第十二方面是根据本发明第八到第十一方面中的任意一方面生产树脂颗粒的方法,其中第二气流的温度范围为120℃到350℃。
本发明的第十三方面是根据本发明第四到第十二方面中的任意一方面生产树脂颗粒的方法,其中冷却和固化包括从至少一个通路将第三气流供入室,第三气流的温度低于粘结树脂的T1/2。
本发明的第十四方面是根据本发明第十三方面生产树脂颗粒的方法,其中第三气流沿着室的内壁引入。
本发明的第十五方面是根据本发明第十三或第十四方面中的任意一方面生产树脂颗粒的方法,其中第三气流从室的一侧引入。
本发明的第十六方面是根据本发明第十三到第十五方面中的任意一方面生产树脂颗粒的方法,其中室具有圆柱或玉米形部分,第三气流在室中形成循环流,而且该循环流的轴线方向与熔融材料在室中的供给方向相同。
本发明的第十七方面是根据本发明第四到第十六方面中的任意一方面生产树脂颗粒的方法,其中室的内部压力和外部压力的压力差在-2kPa到2kPa的范围内。
本发明的第十八方面是根据本发明第四到第十七方面中的任意一方面生产树脂颗粒的方法,其中用于供给熔融材料的单元是具有开口的出口环,所述开口短轴的长度为0.1mm到5.0mm。
本发明的第十九方面是根据本发明第十八方面生产树脂颗粒的方法,其中所述出口环是具有椭圆形开口的喷嘴,开口的直径为0.16mm到1.0mm。
本发明的第二十方面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到第十九方面中的任意一方面生产树脂颗粒的方法,其中所述添加剂包括蜡。
本发明的第二十一方面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到第二十方面中的任意一方面生产树脂颗粒的方法,其中混合物还包括着色剂。
本发明的第二十二方面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到第二十一方面中的任意一方面生产树脂颗粒的方法,其中混合物还包括电荷控制剂。
本发明的第二十三方面是根据本发明第二或第三方面中的任意一方面生产树脂颗粒的方法,其中前体为纤维状,而且前体的长轴长度与前体的短轴长度的比为5或更大。
本发明的第二十四方面是根据本发明第二或第三方面中的任意一方面生产树脂颗粒的方法,其中前体为薄膜状,而且前体的表面面积的平方根与该前体厚度的比为5或更大。
本发明的第二十五方面是由本发明的第一到第二十四方面中的任意一方面限定的方法获得的树脂颗粒。
本发明的第二十六方面是根据本发明第二十五方面的树脂颗粒,其中所述树脂颗粒具有按重量计0.65%到4.2%的表面蜡的量。
本发明的第二十七方面是一种调色剂,其包含了由本发明的第一到第二十四方面中的任意一方面限定的方法获得的树脂颗粒。
本发明的第二十八方面是根据本发明第二十七方面的调色剂,其中,所述色剂还包括颗粒,所述颗粒的体积平均颗粒直径从树脂颗粒的体积平均颗粒直径的1/1000到树脂颗粒的体积平均颗粒直径的1/10。
本发明的第二十九方面是一种显影剂,其包含了含有树脂颗粒的调色剂,其中所述树脂颗粒由本发明的第一到第二十四方面中的任意一方面限定的方法获得。
本发明的第三十方面是根据本发明第二十九方面的显影剂,还包括载体。
本发明的第三十一方面是一种调色剂容器,其包括:容器;包含树脂颗粒并且容纳在容器内的调色剂,其中所述树脂颗粒由本发明的第一到第二十四方面中的任意一方面限定的方法获得。
本发明的第三十二方面是一种处理卡盒,其包括:静电潜像承载元件,该元件构造成在其上形成静电潜像;以及容纳调色剂并构造成用调色剂使静电潜像显影以形成可见图像的显影单元,其中调色剂包含树脂颗粒,所述树脂颗粒由本发明的第一到第二十四方面中的任意一方面限定的方法获得。
本发明的第三十三方面是一种成像方法,其包括:在静电潜像承载元件上形成静电潜像;用调色剂使静电潜像显影以形成可见图像;将可见图像转印到记录介质上;以及将记录介质上转印的可见图像定影,其中调色剂包括树脂颗粒,所述树脂颗粒由本发明的第一到第二十四方面中的任意一方面限定的方法获得。
本发明的第三十四方面是一种成像装置,其包括:静电潜像承载元件;充电单元,其构造成为静电潜像承载元件充电,以便形成静电潜像;显影单元,其构造成用调色剂使静电潜像显影以形成可见图像;转印单元,其构造成将可见图像转印到记录介质上;以及定影单元,其构造成将转印到记录介质上的可见图像定影;其中调色剂包括树脂颗粒,所述树脂颗粒由本发明的第一到第二十四方面中的任意一方面限定的方法获得。
根据本发明,能提供一种生产树脂颗粒的方法,该方法能够生产树脂颗粒,每个树脂颗粒封装添加剂,而且不需要有机溶剂和废液处理,还提供了由这种方法生产的前体和树脂颗粒。根据本发明,还能提供含有这种树脂颗粒的调色剂、含有该调色剂的显影剂、在其中容纳调色剂的调色剂容器、使用该调色剂的处理卡盒、使用该调色剂的成像方法、以及使用该调色剂的成像装置。
附图说明
图1A是示意图,示出了本发明中使用的用于生产树脂颗粒的装置的第一示例;
图1B是图1A中所示用于生产树脂颗粒的装置的局部放大图;
图2是示意图,示出了出口环;
图3是示意图,示出了用于气流A2的百叶窗状进气口;
图4是示意图,示出了用于气流A3的狭缝形进气口;
图5A是示意图,示出了本发明中使用的用于生产树脂颗粒的装置的第二示例;
图5B是示出了图5A中所示用于生产树脂颗粒的装置的局部放大图;
图6是示意图,示出了出口环(出口侧);
图7A是示意图,示出了本发明中使用的用于生产树脂颗粒的装置的第三示例;
图7B是示出了图7A中所示用于生产树脂颗粒的装置的局部放大图;
图8是流量检测器的流量曲线图;
图9是示意图,示出了本发明的处理卡盒的示例;
图10是示意图,示出了本发明的成像装置的第一示例;
图11是示意图,示出了本发明的成像装置的第二示例;
图12是示意图,示出了本发明的成像装置的第三示例;
图13是图12中所示的成像装置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说明实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
在本发明用于生产树脂颗粒的方法的第一实施例中,生产出了每种含有粘结树脂和至少一种添加剂的树脂颗粒,并且在其中封装有添加剂。在此,依照1/2方法,添加剂的熔点低于粘结树脂的熔点(在下文中,该熔点称为T1/2)。具体地,熔融含有添加剂和粘结树脂的混合物以制备熔融的材料,而且从粘结树脂的玻璃态转变温度(在下文中,称为Tg)到粘结树脂T1/2的三倍的温度的气氛中,从熔融材料中雾化树脂颗粒。随后,在从粘结树脂的Tg到粘结树脂的T1/2的1.5倍的温度范围的气氛中保持树脂颗粒,以冷却和固化树脂颗粒1秒到15秒。因此,本发明的方法的第一实施例具有以下特征:树脂颗粒在熔融状态中形成,而且熔融状态所形成的树脂颗粒在一定温度下保持一定时间。
树脂颗粒的形成可以利用具有单或双流型敏捷喷嘴、旋转盘雾化器、静电雾化器、超声雾化器、粉碎机(pulverizer)或类似物的系统实现,但是用于雾化树脂颗粒的装置不限于这些示例。
在下文中,将说明本发明方法和传统方法之间的差异。在根据粉碎方法用于生产树脂颗粒的传统方法中,在形成树脂颗粒时混合物处于固体状态,然而在本发明的方法中混合物处于熔融状态。虽然在粉碎过程中存在树脂颗粒被粉碎产生的热量部分熔融的情况,但这是在粉碎混合物之后,即形成树脂颗粒之后,树脂颗粒部分熔融的现象。因此,这不是在雾化树脂颗粒时树脂颗粒处于熔融状态的情况。也存在传统的方法,即热雾化方法(参照JP-ANo.2000-20241),树脂颗粒被保持在高温气氛中以便控制树脂颗粒的各种性质,但是在该方法中固体树脂颗粒是在高温气氛中供给。因此,该方法也不同于本发明。而且,根据传统的喷雾干燥方法(参照JP-A No.2005-258394),树脂颗粒雾化不久后便被冷却,因此这也不同于本发明。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当在具有从粘结树脂的Tg到粘结树脂T1/2的三倍的温度范围的气氛中,从熔融材料雾化树脂颗粒时,能防止树脂颗粒的成分材料在每个树脂颗粒内分散。值得注意的是,紧接雾化树脂颗粒之前,熔融材料的温度优选为在从粘结树脂的T1/2到粘结树脂的T1/2的2.5倍的范围。
在温度为粘结树脂的Tg到粘结树脂的T1/2的1.5倍的范围的气氛中,保持树脂颗粒的持续时间理论上为“t”,其为移动距离“x”所需的时间,该距离为从冷却和固化树脂颗粒的装置或位置到树脂颗粒形成部分内最远位置的距离。转移速度v(=x/t)的值确定为一个值(V/s),该值为含有树脂颗粒的气流每单位时间从冷却和固化树脂颗粒的装置或位置到树脂颗粒形成部分内最远位置的转移量V(体积;正常转化)除以树脂颗粒出现在垂直于从冷却和固化树脂颗粒的装置或位置到树脂颗粒成形部分内最远位置的直线的平面上的最大面积。
加热的标准空气能够用作气氛,而在需要防止氧化等的情况下,加热的例如氮、氦和氩的惰性气体能够用作气氛。此外,在必须防止水解的情况下,除湿气体可以被用作气氛。
在用于冷却和固化熔融材料和粉碎固化产品的传统方法中(熔融揉捏粉碎法),已知在冷却和固化熔融的材料时成分材料倾向于分离或长出晶粒,这是由于他们的凝固点、粘性、表面张力、兼容性等等不同造成的,因此在粉碎之后每个树脂颗粒内的成分材料的含量不均衡(参照JP-ANo.2006-285198,和2003-280244)。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由于树脂颗粒以熔融状态形成,而且将雾化的熔融状态的树脂颗粒保持在特定温度下一定时间,因此树脂颗粒的内部结构是自身形成的。具体地,在树脂颗粒的成分材料中,那些在颗粒表面区域中更稳定的材料向着颗粒的表面区域移动,而那些在颗粒内部区域中更稳定的材料向着颗粒的内部区域移动。因此,能够通过调节温度和熔融状态的树脂颗粒在气氛中保持的持续时间,来控制树脂颗粒内部结构的自身形成。
用于控制内部结构形成过程的方法示例包括控制树脂颗粒冷却速度的方法。根据这种方法,能够控制内部结构的形成过程。例如,在必须防止成分材料筛选(sifting)的情况下,能够通过加快冷却速度来控制。在必须促使成分材料筛选的情况下,能够通过降低冷却速度来控制。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在低于粘结树脂的T1/2,优选在T1/2×(3/4)或更低,而更为优选的是在粘结树脂的Tg或更低的温度下,冷却其中形成内部结构的树脂颗粒,能够固化树脂颗粒的内部结构。如果在等于T1/2或更高的温度冷却树脂颗粒,那么树脂颗粒可能会彼此聚合,或附到生产设备的内壁或管上。为了防止树脂颗粒的内部结构改变,冷却速度优选20℃/秒或更快,更优选25℃/秒或更快。
还已知采用热风处理含蜡树脂颗粒,即含蜡调色剂的传统方法(参照JP-A No.2006-11017)。然而,在该方法中,蜡由于热风而开始熔化,因此将蜡提取到调色剂表面。这也是树脂颗粒内部结构变化的一种示例,但是这种变化被认为是一个问题,如在JP-B No.409100中所描述的情况那样。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当树脂颗粒以熔融状态雾化时,能预先防止添加剂,比如蜡被提取到树脂颗粒的表面。在冷却和固化树脂颗粒的过程中,树脂颗粒内部区域的温度高于树脂颗粒表面区域的温度,因此添加剂被筛选到内部区域而不是被提取到表面上。而且,添加剂的熔点低于粘结树脂的T1/2,冷却和固化树脂颗粒时,添加剂在粘结树脂之后冷却和固化。因此,添加剂被筛选到在表面区域冷却和固化之后才冷却和固化的树脂颗粒内部区域。即,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积极利用添加剂的提取现象而形成封装添加剂的树脂颗粒,该现象在现有技术中被看作是一个问题。
冷却和固化树脂颗粒的装置实例包括在不停止前体运动的情况下提供例如空气的冷却气体进行冷却的装置,冷却前体在其中运动的容器比如管等的装置。
在本发明用于生产树脂颗粒的方法的第二实施例中,生产了每个含有粘结树脂和至少一种添加剂,并将添加剂封装在其中的树脂颗粒。在此,添加剂的熔点低于粘结树脂的T1/2。具体地,熔融含有添加剂和粘结树脂的混合物以准备熔融材料,而且通过增加熔融材料的比表面积,在具有从粘结树脂的玻璃态转变温度(在下文,称为Tg)到粘结树脂的T1/2的三倍的温度范围的气氛中形成前体。其后,将前体在具有从粘结树脂的Tg到粘结树脂T1/2的1.5倍的温度范围的气氛中保持1毫秒到10毫秒,因此冷却和固化前体,然后由固化的前体形成树脂颗粒。因此本发明方法的第二实施例具有以下特征:前体以熔融状态形成,并将熔融状态形成的前体保持在特定温度下一定时间。
在下文中,将说明本发明的方法和传统方法之间的差异。在通过粉碎前体生产树脂颗粒的传统方法中(参照JP-A No.2004-332130和JP-BNo.3409100),在从揉搓机、模具、出口环或类似物中提取出后就骤冷树脂颗粒。因此,传统方法不同于本发明的实施例。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由于在从粘结树脂的Tg到粘结树脂T1/2的三倍的温度范围的气氛中,通过增大熔融材料的比表面积而形成前体,能防止前体的成分材料在前体中分离。因此,也能防止由这种前体获得的树脂颗粒的成分材料在每个树脂颗粒内分离。值得注意的是,紧接在雾化树脂颗粒之前,熔融材料的温度优选为在从粘结树脂的T1/2到粘结树脂T1/2的2.5倍的范围内。
通过具有单或双流型敏捷喷嘴、旋转盘雾化器、静电雾化器、超声雾化器、熔融旋压装置、用于形成膜的装置、粉磨机等等的系统能够实现熔融材料的比表面积的增加,但是用于扩大熔融材料比表面积的装置不限于这些示例。
前体在具有从粘结树脂的Tg到粘结树脂T1/2的1.5倍的温度范围的气氛中保持的持续时间理论上为“t”,其为移动距离“x”所需的时间,该距离为从冷却和固化前体的装置或位置到前体形成部分内最远位置的距离。转移速度v(=x/t)的值确定为一个值(V/s),该值为含有前体的气流每个单位时间从冷却和固化前体的装置或位置到前体形成部分内最远位置的转移量V(体积;正常转化)除以前体出现在垂直于冷却和固化前体的装置或位置到前体成形部分内最远位置的直线的平面上的最大面积。
在连续形成前体的情况中,例如,前体是连续纤维或薄膜的情况下,时间t可以通过纤维等的流线速度和流线的转移距离y来计算。即使当流线的转移距离y接近距离x,仍能够获得从工业的角度来看足够的实际值,其中距离x为冷却和固化前体的装置或位置到前体形成部分内最远位置的距离。例如,当前体是连续纤维时,纤维的流线速度由以下公式计算:
速度=输出率(体积)/纤维直径
被加热的标准大气能够用作气氛,而在必须防止氧化等情况下,加热的例如氮、氦和氩的惰性气体能够用作气氛。在必须防止水解的情况下,除湿气体能用作气氛。
在冷却和固化熔融材料和粉碎固化的产品的传统方法中(熔融揉捏粉碎法),已知在冷却和固化熔融材料时,成分材料倾向于分离或生长晶粒,这是由于它们的凝点、粘性、表面张力、兼容性等不同造成的,因此在粉碎后每个树脂颗粒内成分材料的含量不均匀(参照JP-A No.2006-285198,和2003-280244)。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由于前体以熔融状态形成,而且熔融状态形成的前体在特定温度下保持一定时间,因此前体的内部结构是自身形成的。具体地,在前体的成分材料中,那些在前体表面区域中更稳定的材料向前体的表面区域移动,而那些在前体内部区域中更稳定的材料向着前体的内部区域移动。因此,能够通过调节将前体在气氛中保持熔融状态的温度和时间来控制前体内部结构的自身形成。
控制内部结构形成过程的方法示例包括控制前体冷却速度的方法。根据该方法,能够控制内部结构的形成过程。例如,在必须防止成分材料筛分的情况下,能够通过加快冷却速度来控制。在必须促使成分材料筛分的情况下,能够通过降低冷却速度来控制。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在低于粘结树脂的T1/2,优选在T1/2×(3/4)或更低,更为优选地在粘结树脂的Tg或更低的温度下,冷却其中形成内部结构的前体,能够固化该前体的内部结构述。如果在等于T1/2或更高的温度冷却前体,那么前体可能互相聚合,或附到生产设备的内壁或管上。为了防止前体的内部结构改变,冷却速度优选20℃/秒或更快,更优选25℃/秒或更快。
还已知采用热风处理含蜡树脂颗粒、即含蜡调色剂的传统方法(参照JP-ANo.2006-11017)。但是在该方法中,蜡由于热风开始熔融,因此将蜡提取到调色剂表面。这也是改变树脂颗粒内部结构的实例中的一种,但是这种改变被看作是一个问题,如在JP-B No.409100中描述的情况那样。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当前体在熔融状态形成时,预先防止添加剂,比如蜡被提取到到前体的表面。在冷却和固化前体的过程中,前体内部区域的温度高于前体表面区域的温度,因此添加剂被筛分到内部区域而不被提取到表面上。而且,添加剂的熔点低于粘结树脂的T1/2,冷却和固化前体时,冷却和固化粘结树脂之后冷却和固化添加剂。因此,添加剂被筛分到前体的内部区域,在表面区域被冷却和固化之后,才冷却和固化。即,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通过积极利用添加剂的提取现象形成封装添加剂的树脂颗粒,该现象在传统技术中被看作是一个问题。
冷却和固化前体的装置的例子包括在不停止前体运动的情况下通过提供例如空气的冷却气体进行冷却的装置、冷却前体在其中运动的容器比如管道等的装置。
为了利用内部结构的变化,前体具有从树脂颗粒体积平均颗粒直径的0.5倍或更大到小于1.2倍的一维尺寸(例如,长度、厚度和直径),优选从0.65倍或更大到小于1.15倍。当前体的一维尺寸落入这个范围时,前体的表面变成最终产品的树脂颗粒的表面。在前体的整个尺寸少于树脂颗粒体积平均颗粒直径0.5倍或大于1.2倍或更大的情况下,树脂颗粒的颗粒尺寸分布范围变宽,或者产量可能减小。尤其当前体尺寸为树脂颗粒体积平均颗粒直径的1.2倍或更大时,必须将前体分得更细,例如粉碎,以形成树脂颗粒。因此,通过分开前体新形成的表面积比率相对于前体的表面积变大,该前体具有少量添加剂,因此添加剂倾向于提取到树脂颗粒的表面上。
前体优选为纤维或薄膜状。纤维前体长轴与短轴的比优选为5或更大,而薄膜前体面积的平方根与厚度的比优选为5或更大。在前体比率超出以上范围的情况下,很难依靠传统的粉碎装置实现粉碎,这是由于空气动力学直径相对于前体的重量变得更大。而且,具有与前体体积相同体积的球形颗粒的颗粒直径仅为树脂颗粒的体积平均颗粒直径的2倍,因此更为优选的是直接生产树脂颗粒而不是形成这样的前体。
通过分析光学显微镜、激光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等获得的图像,能够确定纤维前体的长度、以及薄膜前体的厚度和面积。具体地,相对于相同放大倍率、尺寸预先已知的产品的图像,在相同放大图像上测量样本,而且将该样本的尺寸与图像上产品的尺寸相比因此确定前体的尺寸。
在使用不同于上述一种前体的情况下,优选满足0.3SP<SZ,更优选0.6SP<SZ,其中SP表示树脂颗粒的比表面积,而SZ表示前体的比表面积。在前体具有满足1.5SP<SZ的比表面积的情况下,树脂颗粒的产量减少。理想的是SZ和SP基本相等。
比表面积,例如根据BET方法测量,或基于颗粒直径、薄层或球粒厚度、纤维直径等而计算。
在本发明中,混合添加剂和粘结树脂的方法例子包括使用传统粉末混合器混合的方法、使用传统熔融装置熔融揉捏的方法等等。而且,熔融揉捏可以在采用粉末混合器混合后完成。
粉末混合器的例子包括卧式气缸型混合器、V型混合器、双颗粒型混合器、条带型混合器、短轴杆或销转子型混合器、多轴叶片型混合器、颗粒螺旋混合器、高速流动型混合器、旋转盘型混合器、研磨机型混合器、气流搅动型混合器、静止混合器(无搅拌)、它们的组合装置等等。其具体例子有:Nauta混合器、Cyclomix、Mechanofusion、Turbulizer、Nobilta、Nanocular、以及Agglomaster,它们都由Hosokawa Micron Corporation生产;HYBRIDIZATION SYSTEM,以及MECHANO MICROS,它们都由NaraMachinery Co.,Ltd.生产;由Powrex公司生产的垂直制粒机;由Fukae PowtecCo.,Ltd.生产的高速混合器;由Mitsui MiningCo.,Ltd.生产的Henschel混合器等等。
熔融装置的示例包括传统的加热箱型熔凝器、一轴、两轴或多轴提取机等等。其具体例子包括:由Mitsui Mining Co.,Ltd.生产的KNEADEX;GT系列和BT系列,它们都由PLABOR Co.,Ltd.生产;KRC Kneader、KEXExtruder机、KEXP Extruder和Open Extruder,它们均由Kurimoto Co.,Ltd.生产;等等。
在本发明中,T1/2由通过流量检测器获得的流量曲线(参照图8)确定。例如,提升型流量检测器CFT-500(由Shimadzu公司生产)能用作T1/2的测量装置。测量的条件如下:
负载:30kg/cm2
温度升高率:3.0℃/min
模具孔:0.5mm
模具长度:1.0mm
在本发明中,熔点由差动扫描量热法(DSC)的DSC曲线上示出最大吸热值的峰值确定。TA-60WS和DSC-60(由Shimadzu公司生产)可以用作其测量装置。测量的条件如下:
样本容器:由铝制成的样本盘(包括肋板)
样本量:5mg
基准:由铝制成的样本盘(铝:10mg)
气氛:氮气(流速:50ml/min)
温度条件:
初始温度:20℃
温度升高率:10℃/min
终止温度:150℃
保持时间:无
温度降低率:10℃/min
终止温度:20℃
保持时间:无
温度升高率:10℃/min
终止温度:150℃
可以用数据分析软件TA-60,1.52版(由Shimadzu公司生产)分析测量结果。具体地,指明了基于示出DrDSC曲线的最大峰值的点±5℃的范围,DrDSC曲线是第二温度标高的DSC微分曲线,通过使用分析软件的峰值分析功能确定温度峰值。其后,通过使用分析软件的峰值分析功能,在以上确定的DSC曲线上的温度峰值的±5℃之间的范围内确定DSC曲线的最大吸热值(熔点)。
在本发明中,Tg可以以与熔点相同的方式确定。
在两种和更多的树脂用作粘结树脂的情况下,粘结树脂的热性质,例如Tg和T1/2可以如下确定:
●用按重量计占整个粘结树脂的10%或更多的主树脂的性质。
●用主树脂的Tg中的最大值作为Tg。
●用主树脂的T1/2中的最小值作为T1/2。
●用主树脂的T1/2中的最大值作为1.5倍的T1/2。
●用主树脂的T1/2中的最大值作为3倍的T1/2。
在使用两种和更多种添加剂的情况下,熔点如下确定:
●用主物质的熔点,所述主物质按重量计占所有熔点低于粘结树脂的T1/2的添加剂的10%或更多,.
●用主物质的熔点中的最小值作为熔点。
在本发明中,优选将熔融材料供入具有气体、树脂颗粒等出口的室中,并优选与第一气流接触,所述第一气流由不同于供给熔融材料的装置,例如熔融揉搓机的装置供给。这里,第一气流为熔融材料提供能量,该能量用于形成树脂颗粒或前体以及形成用于形成树脂颗粒和前体的气氛。第一气流也提供加热和冷却气氛的能量,以便维持用于保持所形成的树脂颗粒或前体的气氛的温度。
在本发明中,为熔融材料供给能量以形成树脂颗粒或前体的第一气流优选具有高压,更优选地具有高压和高温。在这种情况下,用于形成树脂颗粒或前体的气氛的温度与第一气流温度工业上相关。即,能够通过控制第一气流的温度来控制气氛的温度。第一气流的温度优选为粘结树脂的Tg或更高,而更为优选粘结树脂的T1/2或更高。此外,当存在粘结树脂变质或分解的情况时,第一气流的温度优选粘结树脂的T1/2的3倍或更低。
为了形成用于保持所形成的树脂颗粒或前体的气氛,如果必要可以引入第二气流。第二气流的温度优选为在从粘结树脂T1/2到粘结树脂T1/2三倍的范围内。而且,第二气流优选形成于室内。这样,能够防止所形成的树脂颗粒或前体分散,而且能有效地形成气氛。另外,这能防止第二气流冷却,即能够维持第二气流的温度。
第一或第二气流由绝热膨胀,与另一种气氛、排放物、导体等等混合而冷却,但是保持形成的树脂颗粒或前体的气氛温度优选在从粘结树脂的Tg到粘结树脂T1/2的1.5倍的范围内,而更优选为在从粘结树脂的Tg+15℃到粘结树脂T1/2的1.5倍的范围内。
可以从至少一个通路将第三气流供入室内以便控制气氛的温度,或防止所形成的树脂颗粒或前体粘到室上。第三气流的温度优选低于粘结树脂的T1/2,更优选低于60℃,而最优选低于40℃。在必须最大化气氛的冷却效果而不增加第三气流的流速的情况下,可以将第三气流的温度调节为低于15℃。第三气流的温度优选为-40℃或更高,而更优选为-10℃或更高。在第三气流的温度低于-40℃的情况下,工业效率低。在第三气流的温度为-10℃或更高的情况下,工业上能够有效地获得最终产品。
在本发明中,室具有圆柱部分和/或玉米形部分,而供入室中的第一气流具有单轴,即单循环流的循环流,而熔融材料沿与循环流的轴基本相同的方向供入室中。以这种方式,所形成的树脂颗粒或前体保持在气氛中的时间可以很容易的控制。
在本发明中,第二气流或第三气流中的至少一个沿着室的内壁供入室。第二气流或第三气流中的至少一个从所述室的一侧供入以便有效地形成具有方向与供给熔融材料的方向相同单轴的循环流。如果第三气流从室的一侧供给,邻近室的所述侧区域的温度变得比室的中心温度低。因此,当室壁的温度降低时,能防止所形成的树脂颗粒或前体粘到室壁上,而且撞击室壁的树脂颗粒或前体在撞击室壁之前被冷却。
室内部的静压力即室内部的压力和外部气氛的压力之间的压力差,,工业上优选为在从-2kPa到2kPa的范围内。在压力差低于-2kPa的情况下,无意的气流可能流入室内,而这在控制室内部的气氛温度中引起问题。在压力差高于2kPa的情况下,无意的气流可能流出室,这导致粉末泄漏。
在本发明中,用于将熔融材料供入室内的装置优选出口环,其中开口的短轴的长度为0.1mm到5mm。开口的短轴长度更优选0.16mm到3mm,最优选0.16mm到1mm。这种出口环的示例包括:直径为0.1mm到5mm的环形喷嘴或模具;短轴长度为0.1mm到5mm的椭圆喷嘴或模具;侧面长度为0.1mm到5mm的缝隙、或方形喷嘴或模具等等。其中,优选基本具有圆形开口并且开口直径为0.16mm到1mm的喷嘴,这是由于能有效地形成树脂颗粒或前体。用于供给熔融材料的装置可以构造有若干模具或喷嘴。
在本发明中,可以通过商业上可获得的温度传感器测量气氛温度、或第一气流、第二气流、第三气流和管内部的温度。可以适当地选择温度传感器,而没有任何限制。这些温度传感器的例子包括:热电偶、电阻温度计管、双金属温度计、辐射温度计等等。其中,热电偶和电阻温度计管工业上更容易使用。
在采用电阻温度计管测量温度的情况下,传感器部件被设置在测量部分中。在测量树脂颗粒或前体形成的气氛温度的情况下,室内熔融材料的状态通过从将熔融材料供入室内的喷嘴或模具的开口用肉眼沿着形成树脂颗粒或前体的方向观察,而且与熔融材料开始分散时的温度一致。具体地,测量距离开口5mm到20mm的点处的温度。
在使用第一气流的情况中,在第一气流的加热单元的下游和第一气流入口的上游位置测量第一气流的温度,作为形成树脂颗粒或前体处的气氛温度的替换值。这里,35%到100%的测量值可用作替换值。为了在35%到100%范围内确定采用哪个值,必须在确定使用的具体装置和方法后通过测量气氛的温度和第一气流的温度,完成相关性校准。工业上,能够通过用线性方程拟合来确定相关性。
气氛温度确定为由第一气流的温度获得的替换值的原因是,在工业上很难监测在树脂颗粒或前体形成过程中的气氛温度。即使热电偶或类似物设置在树脂颗粒或前体以熔融状态出现的空间,树脂颗粒或前体熔化在热电偶的传感器部分上,因此不能准确测量温度,并且由于粗颗粒或类似物混合在树脂颗粒或前体中,降低了树脂颗粒或前体的质量。
在测量保持所形成的树脂颗粒或前体的气氛的温度的情况下,能够用热电偶或类似物测量保持树脂颗粒或前体的空间的温度。具体地,能够测量离入口40mm或更远的点处的温度,所述入口用于向着树脂颗粒或前体形成的方向将熔融材料供入室内。在所形成的树脂颗粒或前体被保持在室中的情况下,温度用通过从室外插入的热电偶或类似物来测量的室内气氛的温度替换。在这种情况下,优选将热电偶的传感器部分设置在室内壁内部且距离其50mm或更远的位置。这是由于第三气流可以从室的侧壁供给,或沿着室壁流动,以便防止树脂颗粒或前体附到或熔化到室壁上。即,在将热电偶或类似物的传感器部分设置在接近室侧壁的区域的情况下,传感器可能测量被第三气流冷却的气氛的温度。而且,这也是室由于被外部气氛影响而冷却的结果。
在由熔融材料形成树脂颗粒或前体之前,在熔融混合物的装置的下游位置处和将熔融材料供入室的入口的上游位置处测量熔融材料的温度。在此,热电偶或类似物设置为与熔融材料直接接触。
第一气流的供给压力优选为0.1MPa到2.0MPa,更优选为0.15MPa到1.5MPa,最优选为0.2MPa到0.8MPa。
本发明的树脂颗粒根据本发明用于生产树脂颗粒的方法生产。本发明的树脂颗粒预计应用于多种领域。例如,树脂颗粒可用作低温形成薄膜的粉末涂层的颗粒;用于产生具有持续释放特性的香味的芳香物质(香精油物质)的颗粒,含有用于延缓(drag)输送的药物的颗粒,其具有持续释放特性或在特定位置释放所含物质;含有用于低温定影和无油定影的添加剂,比如蜡的调色剂等等。
在本发明的树脂颗粒被用作电子照相的调色剂的情况下,形成树脂颗粒或前体之前的熔融材料温度优选为90℃到到250℃,更优选为120℃到230℃。树脂颗粒或前体形成处气氛的温度优选为90℃到350℃,更优选为150℃到320℃。第一气流的温度优选为90℃到370℃,更优选为150℃到370℃。第二气流的温度优选为90℃到370℃,更优选为120℃到350℃。第三气流的温度优选为-40℃到120℃,更优选为-25℃到60℃。保持所形成的树脂颗粒或前体的气氛的温度优选为60℃到180℃,更优选为80℃到160℃。如果上述温度高于上述范围,那么可能使调色剂的粘结树脂、添加剂、或其他成分材料变质。如果上述温度低于上述范围,蜡可能不能适当地封装在调色剂中。
优选用第一气流的能量由熔融材料形成树脂颗粒或前体,而第二和第三气流可以按需要引入,控制保持所形成的树脂颗粒或前体的气氛的温度。为了提高保持所形成的树脂颗粒或前体的气氛的温度,可以增大第一和第二气流的温度或供给率。或者,其可以通过降低第三气流的温度或供给量来控制。
如果第一气流足够供给热量,那么不需要第二气流。例如,在以下情况下,当第一气流不能供给足够热量时使用第二气流是有利的,例如:(1)当不优选升高第一气流的温度时(例如,由于添加剂变质),(2)当不优选增大第一气流的供给率时(例如,控制树脂颗粒直径),(3)当树脂颗粒或前体不优选沿着第一气流的流动而流动时(例如,防止附到或熔化在室内),(4)当由于工厂设计等等不能提高第一气流的温度或供给率时。
由于本发明的调色剂包含本发明的树脂颗粒,鉴于其封装添加剂的结构,这种调色剂具有极好的图像质量,特别是耐久性。
本发明的调色剂中使用的粘结树脂不特别限制,但是其适当的示例包括:苯乙烯的单聚物或其替代产品,例如聚苯乙烯、聚乙烯(对氯苯乙烯)、聚乙烯甲苯等等;苯乙烯共聚物,例如苯乙烯-对氯苯乙烯共聚物、苯乙烯-甲基苯乙烯共聚物、苯乙烯-乙烯萘共聚物、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苯乙烯-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苯乙烯-(α-氯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苯乙烯-乙烯甲醚共聚物、苯乙烯-乙烯乙醚共聚物、苯乙烯-丁烯酮共聚物、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苯乙烯-异戊二烯共聚物、苯乙烯-丙烯腈-茚共聚物;聚氯乙烯;酚树脂;天然改性的酚树脂;用天然树脂改性的马来树脂;丙烯酸树脂;甲基丙烯酸树脂;聚乙酸乙烯酯;硅树脂;聚脂树脂;聚亚胺酯;聚酰胺树脂;呋喃树脂;环氧树脂;二甲苯树脂;聚乙烯醇缩丁醛;萜烯树脂;香豆霉素树脂;石油树脂等等。其中,优选苯乙烯共聚物或聚脂树脂。
在本发明的调色剂中,至少一种熔点低于粘结树脂T1/2的添加剂优选含有蜡。蜡用于维持低温定影性能和释放能力。蜡可以无任何限制地适当地选择。蜡的示例包括含有碳酰基的蜡、聚烯烃蜡、长链烃等等。其中,优选含有碳酰基的蜡。
含有碳酰基的蜡的示例包括聚烷酸酯、聚烷醇酯、聚烷酰胺、聚烷基酰胺、二烃基酮等等。其中,优选聚烷酸酯。聚烷酸酯的示例包括巴西棕榈蜡、褐煤蜡、三甲基丙烷三山嵛酸酯、季戊四醇四山嵛酸酯、季戊四醇双乙酸二山嵛酸酯、甘油三山嵛酸酯、以及1,18-十八烷二醇二硬脂酸酯。聚烷醇酯的示例包括三硬脂偏苯三酸酯、以及二硬脂马来酸酯。聚烷酰胺的示例包括二山嵛酰胺。聚烷基酰胺的示例包括三硬脂酰胺偏苯三酸酯。二烃基酮的示例包括二硬脂酮。
聚烯烃蜡的示例包括聚乙烯蜡、聚丙烯蜡等等。
长链烃的示例包括固体石蜡、SASOL蜡等等。
根据预期目的适当地调节蜡的熔点,没有任何限制。蜡的熔点优选为40℃到160℃,更优选为50℃到120℃,最优选为60℃到90℃。
在蜡的熔点低于40℃的情况下,会降低蜡的抗热稳定性。在蜡的熔点高于160℃的情况下,可能在低温定影处理期间引起冷胶印。
本发明的调色剂优选具有按重量计0.65%到4.2%的表面蜡量,更优选按重量计2%到3%。在表面蜡数量在上述范围内的情况下,调色剂具有优良的抗热稳定性、低温定影性能、以及抗热胶印性,而且也防止其成膜到显影辊或熔融到减小调色剂层厚度的元件上,比如刀片。因此,即使当显影装置被使用很长时间时,仍能够获得优良和稳定的显影性质,因此能形成高质量图像。值得注意的是:“表面蜡”表示当在有机溶剂中搅动调色剂的时候从调色剂提取出的蜡,所述有机溶剂溶解蜡,但不溶解粘结树脂。
在表面蜡量按重量计少于0.65%的情况下,释放能力降低,低温定影性能可能出现问题。而且,当将调色剂定影在纸上时定影性能可能降低。在表面蜡量按重量计大于4.2%的情况下,大量蜡暴露在调色剂的表面上,因此在光电导体上可能形成膜,或单成分显影剂中使用的调色剂可能附在减小显影套上调色剂层厚度的刀片上。
表面蜡量在按重量计从0.65%到4.2%的范围内的情况下,由于定影时表面蜡被提取,在调色剂的表面形成小孔,而且这些孔用作内部蜡提取的通道,因此促使蜡被提取。
在本发明中,由下式确定表面蜡量[%按重量计]:
(TW-TW’)/TW×100
在上式中,TW表示调色剂中蜡的总量[%按重量计],TW’表示表面蜡利用溶剂提取去除后的调色剂中蜡的量[%按重量计]。
TW根据差动扫描量热法(DSC)由下式确定,例如利用DSC60(由Shimadzu公司生产):
TW=(调色剂中蜡的吸热值)/(蜡本身的吸热值)×100
在下文说明TW的具体测量方法。首先,将大约5mg的调色剂加载到由铝制成的样本容器中,将样本容器设置在支架单元上,然后放置在电炉中。通过将温度以10℃/min从室温升高到150℃加热样本,样本放置在150℃中10分钟,然后将样本冷却到室温,而且放置10分钟。之后,在氮气气氛中以10℃/min的温度增长率将温度升高到150℃来加热样本,而且测量DSC曲线,并计算调色剂中蜡的吸热值[J/g]。另外,以相同方式通过使用大约5g蜡来计算蜡本身的吸热值[J/g]。
以与TW相同的方式,根据DSC确定TW’。在下文中说明TW’的具体测量方法。称量1.00g调色剂,并将其放置在30ml的螺纹管中。其后,称量7.0ml溶剂,并由测量体积的吸液管提取,将其滴入每个螺纹管中。利用辊以120rpm搅动螺纹管1分钟。有机溶剂和色剂的混合物被过虑,而且过滤的产品由真空干燥器干燥5分钟。干燥后,在干燥器内充分冷却,而且根据DSC计算调色剂中蜡的吸热值[J/g]。与在提取中使用的溶剂一样,可以使用有机溶剂例如己烷,其溶解蜡,但不溶解粘结树脂。
本发明的调色剂优选含有着色剂、电荷控制剂等等。
本发明调色剂中使用的着色剂能从本领域已知的染料和颜料选择,而且它们中的两种或多种可以组合使用。染料的示例包括C.I.溶剂黄(6,9,17,31,35,100,102,103,105),C.I.溶剂橙(2,7,13,14,66),C.I.溶剂红(5,16,17,18,19,22,23,143,145,146,149,150,151,157,158),C.I.溶剂紫罗兰(31,32,33,37),C.I.溶剂蓝(22,64,78,83-86,91,94,95,104),C.I.溶剂绿(24,25),和C.I.溶剂褐(3,9),所有这些都出现在颜色指标中。商业上可获得染料的示例包括:Aizome SOT染料黄-1,3,4、橙-1,2,3、猩红-1、红-1,2,3、褐-2、蓝-1,2、紫罗兰-1、绿-1,2,3、和黑-1,4,6,8,这些都由Hodogaya化学有限公司生产;Sudan染料黄-146,150、橙-220、红-290,380,460、和蓝-670,这些都由BASF日本公司生产;Diaresin黄-3G,F,H2G,HG,HC,HL、橙-HS,G、红-GG,S,HS,A,K,H5B、紫罗兰-D、蓝-J,G,N,K,P,H3G,4G、绿-C、和褐-A,这些都由Mitsubishi化学公司生产;染料黄-3G,GS-S,#502、蓝-BOS,IIN、和黑-HBB,#803,EB,EX,这些都由Oritent化学工业公司生产;由Sumitomo化学有限公司生产的Sumiplus蓝GP,OR、红FB,3B、和黄FL7G,GC;以及Kayaron聚酯黑EX-SF300、Kayaset红-B、和蓝A-2R,这些都由Nippon Kayaku有限公司生产。
颜料的示例包括:无机颜料例如铬黄、锌黄、钡黄、镉黄、硫化锌、锑白、镉红、硫酸钡、硫酸锌、硫酸锶、氧化锌、钛白、铁红、铁黑、铬绿、氢氧化铝、硅化钙、深蓝色、碳酸钙、碳酸镁、炭黑、石墨、铝粉、青铜粉等等;以及有机颜料例如深茜红、铁矿石色淀、胭脂红、萘酚绿B、萘酚绿Y、萘酚黄S、立索尔坚牢黄2G、永久红4R、亮坚牢猩红、耐晒黄、立索尔红、胭脂红C、胭脂红D、亮胭脂红6B、永久红F5R、颜料猩红3B、枣红10B、酞菁蓝、酞箐绿、天蓝色、若丹明色淀、孔雀绿色淀、曙红色淀、喹啉黄色淀、阴丹士林蓝、硫靛栗、茜素色淀、喹吖酮红、喹吖酮紫、二萘嵌苯红、二萘嵌苯猩红、异吲哚啉酮黄、双氧紫、苯胺黑等等。
电荷控制剂根据目的在本领域所知的那些中适当地选择,没有任何限制。但是,优选无色材料或颜色接近白色的材料。其示例包括:三苯甲烷染料、钼酸螯合物颜料、若丹明染料、烷氧基氨、季铵盐(包括氟改性的季铵盐)、烷基酰胺、磷或其化合物、钨或其化合物、氟化物催化剂、水杨酸的金属盐、和水杨酸衍生物的金属盐。它们可以单独使用、或两种或多种组合使用。
就电荷控制剂而言,可以使用商业上可获得的产品。其示例包括:季铵盐Bontron P-51、α萘酚酸络合物Bontron E-82、水杨酸金属络合物BontronE-84、以及苯酚冷凝物Bontron E-89(由Orient化学工业公司生产);TP-302和TP-415,它们都是季铵盐钼金属络合物(由Hodogaya化学公司生产);季铵盐Copy Charge PSY VP2038、三苯甲烷衍生物Copy Blue PR、以及季铵盐Copy Charge NEG VP2036和Copy Charge NX VP434(由Hoechst公司生产);LRA-901和LR-147,它们都是硼金属络合物(由日本Carlit有限公司生产);喹吖啶酮;偶氮颜料;高分子量化合物关联官能团(例如磺基和羧基);等等。
本发明的调色剂可选择性地含有磁性物质,例如磁铁矿、铁素体、氧化铁等等,而且这种调色剂可以用作磁性调色剂。
本发明的调色剂优选含有至少一种体积平均颗粒直径为树脂颗粒体积平均颗粒直径1/1000到1/10的颗粒。这些颗粒能够无任何限制地适当地从本领域那些已知的物中选择。其示例包括传统的树脂颗粒、硅石、氧化铝、氧化钛、钛酸钡、钛酸镁、钛酸钙、钛酸锶、氧化锌、氧化锡、硅砂、粘土、云母、钙硅石、硅土、氧化铬、氧化铈、氧化铁、三氧化锑、氧化镁、氧化锆、硫酸钡、碳酸钡、碳酸钙、碳酸硅、亚硝酸硅等等。
颗粒的原始颗粒直径优选为5nm到2μm,更优选为5nm到50nm。而且,根据BET方法,颗粒比表面积优选为20m2/g到500m2/g。
调色剂中颗粒含量优选为按重量计0.01%到5.0%。
在本发明中,例如,根据库尔特计数方法能够测量颗粒粒度分布。根据库尔特计数方法用于颗粒粒度分布的测量装置的示例包括:库尔特计数器TA-II和库尔特多尺寸分析仪II(均由Beckman Coulter K.K.生产)。在下文中描述用于测量颗粒尺寸分布的具体方法。将作为分散剂的0.1ml到5ml表面活化剂(优选聚氧乙烯醇醚)加入到100ml到150ml的电解质中。电解质为使用原始氯化钠制备的按重量计大约1%NaCl水溶液。电解质的示例包括由Beckman Coulter K.K.生产的ISOTON-II等。之后,利用超声扩散器对加入了2mg到20mg样本的悬浮液进行分散处理大约1到3分钟,然后用100μm孔隙测量调色剂的体积和数量。这样,能够获得体积分布和数量分布。由所获得的分布得出调色剂的体积平均颗粒直径和数量平均颗粒直径。就通道而言,使用13个通道如下:2.00μm或更大到小于2.52μm;2.52μm或更大到小于3.17μm;3.17μm或更大到小于4.00μm;4.00μm或更大到小于5.04μm;5.04μm或更大到小于6.35μm;6.35μm或更大到小于8.00μm;8.00μm或更大到小于10.08μm;10.08μm或更大到小于12.70μm;12.70μm或更大到小于16.00μm;16.00μm或更大到小于20.20μm;20.20μm或更大到小于25.40μm;25.40μm或更大到小于32.00μm;32.00μm或更大到小于40.30μm。而目标是颗粒直径为2.00μm或更大到小于40.30μm的颗粒。
调色剂的体积平均颗粒直径优选为3μm到20μm,更优选为3μm到10μm,最优选为3μm到8μm。体积平均颗粒直径与数量平均颗粒直径的比率(体积平均颗粒直径/数量平均颗粒直径)优选为1.0到1.5,更优选为1.0到1.3,最优选为1.05到1.3。
例如通过以下流程生产本发明的调色剂:
1.将粘接树脂、蜡(添加剂)和其它材料混合以制备混合物的工序。
2.熔融混合物以制备熔融材料的工序。
3.在高温气氛中增加熔融材料比表面积的工序。
3.冷却的工序。
4.隔离的工序。
5.修正的工序。
7.分类的工序。
在以上工序中,为控制蜡的分散状态执行如下操作。通过使用熔点低于粘接树脂的T1/2的蜡,在工序4中将临近于色剂表面区域出现的蜡转移到调色剂内部区域,因此蜡封装到调色剂中。在蜡的分散直径需要较大的情况下,在步骤3中通过延长熔融材料保持在高温气氛中的时间来增大蜡的分散颗粒。值得注意的是,工序1和2可以作为单个工序或两个单独的工序完成。例如,可以通过传统的粉末混合器将材料混合,然后分开熔融混合物。或者,可以通过混合熔融揉搓材料,同时由传统的熔化器或类似物熔融。然而,优选利用粉末混合器混合材料后熔融揉捏混合物。在熔融状态的蜡的分散直径大于将在步骤2中生产的调色剂的颗粒直径时,不能在均匀地维持每个调色剂颗粒的成分的同时增加比表面积。工序6和7是初始不影响调色剂颗粒结构的工序,或当该工序的处理温度为粘结树脂的Tg或更高时可以影响调色剂颗粒结构的工序。工序7不是必需的,但是如果需要控制调色剂的颗粒直径,那么就可以进行该工序7。例如,该工序用于去掉粗颗粒或细颗粒。
本发明的显影剂至少含有本发明的调色剂,而且还另外包含适当选择的其他物质,例如载体。该显影剂是单组分显影剂或双组分显影剂。当将其应用于近年来支持越来越高的信息处理率的高速印刷机时,考虑到获得最佳的保存期限优选双组分显影剂。
就包含本发明调色剂的单组分显影剂而言,即使在消耗或添加调色剂后,调色剂颗粒直径的变化仍最小化,而且能防止由于调色剂的层厚减小引起的调色剂成膜到显影辊上和调色剂附到元件上(例如刀片)。因此,即使在长时间使用显影单元后(即,在长时间搅拌显影剂后),仍能提供优良和稳定的显影性能和图像。同时,就含有本发明调色剂的双组分显影剂而言,即使在调色剂消耗和添加的很多循环后,调色剂颗粒直径的变化仍最小化,即使长时间搅拌显影单元中的显影剂后,仍可以获得优良和稳定的显影性能。
能够根据目的无任何限制地适当选择载体。载体优选那些具有堆芯材料和覆盖堆芯材料的树脂层的材料。
堆芯材料从本领域所知的那些中适当地选择,没有任何限制。例如,优选基于50emu/g到90emu/g锰-锶(Mn-Sr)的材料和基于锰-镁(Mn-Mg)的材料。从保证图像密度的角度出发,优选高磁化材料例如铁粉(100emu/g或更大)和磁铁矿(75emu/g到120emu/g)。另外,从通过减小对具有永久调色剂颗粒的光电导体的接触压力来获得更高等级图像的观点出发,优选弱磁化材料例如铜-锌(Cu-Zn)基材料(30emu/g到80emu/g)。这些材料能够单独使用、或者两种或多种组合使用。
堆芯材料的体积平均颗粒直径(D50)优选为10μm到200μm,更优选为40μm到100μm。如果平均颗粒直径(体积平均颗粒直径(D50))小于10μm,那么细颗粒占载体颗粒分布的大部分,由于减小了每个颗粒的磁化强度而在某些情况下引起载体飞溅;另一方面,如果超过200μm,颗粒的比表面积变小,导致色剂飞溅而且降低了图像的再现性,特别是全色图像中实体填充物的再现性。
树脂层的材料从本领域所知的那些中适当地选择,没有任何限制。其示例包括氨基树脂、聚乙烯树脂、聚苯乙烯树脂、卤化石蜡树脂、聚脂树脂、聚碳酸酯树脂、聚乙烯树脂、聚氟乙烯树脂、聚偏二氟乙烯树脂、聚三氟氯乙烯树脂、聚六氟丙烯树脂、偏二氟乙烯和丙烯酸单体共聚物、偏二氟乙烯和氟化乙烯共聚物、氟三聚物例如四氟乙烯的三元共聚物、偏二氟乙烯和无氟单体、以及硅树脂。这些树脂可以单独使用、或两种或多种组合使用。
氨基树脂的示例包括尿素甲醛树脂、三聚氰胺甲醛树脂、苯代三聚氰胺树脂、尿素树脂、聚酰胺树脂、和环氧树脂。聚乙烯树脂的示例包括丙烯酸树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树脂、聚丙烯腈树脂、多乙酸乙烯酯树脂、聚乙烯醇树脂、和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聚苯乙烯树脂的示例包括聚苯乙烯树脂、和苯乙烯-丙烯共聚物树脂。卤化石蜡树脂的示例包括聚氯乙烯。聚脂树脂的示例包括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树脂、和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
根据应用场合,树脂层可以包含如导电粉末的材料;就传导性粉末而言,示例为金属粉、碳黑、氧化钛、氧化锡、氧化锌等等。这些传导性粉末优选平均颗粒直径为1μm或更小。如果平均颗粒直径大于1μm,那么很难控制电阻。
通过将硅树脂或类似物溶解于溶液中制备涂渍溶液,通过已知的涂覆工序采用涂渍溶液均匀地涂覆堆芯材料表面,并干燥和烘烤堆芯材料,可以形成树脂层。涂敷工序的示例包括浸渍工序、喷雾工序、和刷涂工序。
不特定限制溶液,而且可以根据目的适当地选择。其示例包括甲苯、二甲苯、甲乙酮、甲基异丙酮、溶纤剂和醋酸丁酯。
烘烤工序可以是外部加热工序或内部加热工序并且可以从例如使用固定型电炉、流动型电炉、旋转型电炉或燃烧炉的工序、以及使用微波的工序中选择。
载体中的树脂层的含量优选按重量计0.01%到5.0%。在含量按重量计小于0.01%的情况下,很难在堆芯材料的表面形成均匀的树脂层,另一方面,在含量按重量计大于5.0%的情况下,树脂层变得很厚以致载体颗粒可能连接在一起。因此,可能导致不能获得均匀的载体颗粒。
在双组分显影剂中的载体含量优选为按重量计90%到98%,更优选为按重量计93%到97%。调色剂和载体的混合率优选为按重量计1份到10份的调色剂比按重量计100份的载体。
本发明的显影剂能稳定地形成高质量和高清晰图像,而没有图像不均匀,同时防止薄膜形成于光电导体。能将显影剂适当地应用于许多已知的电子照相图像形成过程,其包括磁性单组分显影过程、非磁性单组分显影过程、和双组分显影过程,特别是本发明的调色剂容器、处理卡盒、成像装置和成像方法,所有这些将在下面描述。
本发明中使用的调色剂容器包含容器、和装入该容器中的本发明的调色剂和/或显影剂。通过将本发明的调色剂装入容器中,调色剂容器可以由使用者从成像装置主体自身分开供给。
可以根据目的从传统的容器中适当地选择容器而没有任何限制。所述容器的示例包括含有调色剂容器主体和盖的容器和类似物。
调色剂容器主体的尺寸、形状、结构、材料和若干特征不特别限制并可以根据预定目的适当地确定。例如,色剂容器主体优选具有圆柱形状,最优选在其内表面上形成有螺旋槽的圆柱形状以允许容器中的调色剂随着主体的旋转而转移到出口,而且所有或部分螺旋槽具有风箱功能。
不特别限制用于调色剂容器主体的材料,而且优选那些制造时能够提供精确尺寸的材料。其示例包括树脂等等。在这些树脂中,例如聚脂树脂、聚乙烯树脂、聚丙烯树脂、聚苯乙烯树脂、聚氯乙烯树脂、聚丙烯酸树脂、聚碳酸酯树脂、ABS树脂、和聚甲醛树脂都合适。
调色剂容器可以稳定的储存和转移,而且很容易处理。通过将调色剂容器可拆卸地连接到下面将被描述的处理卡盒、成像装置或类似物上而使其适用于提供色剂。
本发明中使用的处理卡盒至少含有构造成其上承载静电潜像的静电潜像承载元件、和构造成利用显影剂使形成于静电潜像承载元件上的静电潜像显影以便形成可见图像的显影单元,而且如果必要还可以包括充电单元、转印单元、定影单元、清洁单元、放电单元、等等。
显影单元包括至少一个用于储存本发明的调色剂或显影剂的显影剂容器,以及用于传送和转印存储在显影剂容器中的调色剂或显影剂的显影剂载体,还可以另外含有用于控制被传送的色剂层厚度的层厚控制元件。
处理卡盒可以可拆卸地设置在各种电子照相系统中的成像装置中,并优选设置在本发明中使用的成形装置中,这将在后面描述。
例如,如图9所示,处理卡盒含有内装式静电潜像承载元件101、充电单元102、显影单元104、转印单元108和清洁单元107,而且如果需要还包括附加单元。在图9中,103表示从曝光单元发出的曝光光线,而105表示记录介质。
就光电导体101而言,能够使用具有与下述成像装置中所使用的相同实施例的光电导体。从充电元件中适当地选择充电单元102。
接着,将描述利用图9中所示的处理卡盒成像的过程。
静电潜像承载元件101沿箭头方向旋转,由充电单元102充电,并通过曝光单元(未示出)用曝光光线103照射,从而在其上形成对应于曝光图像的静电潜像。显影单元104使静电图像显影,并通过转印单元108将形成的可见图像转印到记录介质105。然后打印出记录介质105。随后,通过清洁单元107清洁静电潜像承载元件101的表面,而由电荷去除单元(未示出)去除任何剩余电荷。整个过程连续重复。
本发明的成像装置含有处理卡盒,其整体配备有组成单元例如静电潜像承载元件、显影单元、清洁单元等等。处理卡盒可以可拆卸地设置在成像装置主体中。而且,静电潜像承载元件和从充电单元、图像曝光单元、显影单元、转印或分离单元和清洁单元中选出的至少一个被整体支撑以组成可安装到成像装置主体上并可以从其上拆卸的处理卡盒,而且通过使用引导件例如设置在成像装置本体中的轨道可以将处理卡盒可拆卸地设置在成像装置的主体中。
本发明的成像装置包括至少一个静电潜像承载元件、静电潜像形成单元、显影单元、转印单元、以及定影单元,而且可以按需要选择性地包括放电单元、清洁单元、循环单元、控制单元等等。
本发明的成像方法包括静电潜像成形步骤、显影步骤、转印步骤和定影步骤,还可以包括其他步骤例如电荷去除步骤、清洁步骤、回收步骤和控制步骤,根据需要任意选择。
本发明的成像方法可以利用本发明的成像装置实现。即,利用静电潜像形成单元执行静电潜像形成步骤,利用显影单元执行显影步骤,利用转印单元执行转印步骤,而利用定影单元执行定影步骤。它们也能用于其它步骤。
静电潜像形成步骤是在静电潜像承载元件上形成静电潜像的步骤。
静电潜像承载元件(在某些情况中称为“光电导体”、“电子图像光电导体”、或“图像承载元件”)的材料、形状、尺寸、结构和若干特征不特别限定。静电潜像承载元件能适当地从本领域已知的那些中选择。其形状的适当示例包括鼓形等。其材料的适当示例包括无机光电导体材料例如非晶形硅和硒、以及有机光电导体材料例如聚硅烷和酞菁聚甲炔。其中,优选非晶形硅,因为其寿命长。
就非晶形硅光电导体而言,通过在50℃到400℃加热支架,并且按照薄膜成形方法例如真空沉积方法、喷镀方法、离子电镀法、加热CVD(化学蒸气沉积)法、照相-CVD法、等离子-CVD法等等在支架上形成含有非晶硅的光电导体层而形成光电导体。其中,优选按照等离子-CVD方法在支架上形成非晶硅的沉积层,即通过直流电、高频率波或微波的辉光放电来分解原料气体。
例如通过平均地在静电潜像承载元件整个表面充电后使静电潜像承载元件曝光成像而实现静电潜像的形成。该步骤由静电潜像成形单元完成。
静电潜像成形单元包含构造成为静电潜像承载元件表面均匀充电的充电装置,以及构造成将静电潜像承载元件表面曝光成像的曝光装置。
通过例如充电器将电压施加到静电成像承载元件的表面实现充电。
充电器可以根据预定目的适当地选择,没有任何限制。其示例包括已知的装备有导体或半导体辊、刷、薄膜或橡胶叶片的接触式充电器;以及利用电晕放电例如电晕管或scorotoron的已知非接触式充电器。
可以利用磁刷、毛刷或类似物作为充电器。可以根据成像装置的说明书或实施例选择充电器。例如,磁刷由铁素体颗粒例如Zn-Cu铁素体、支承铁素体的非磁性导电套、以及由导电套覆盖的磁铁辊组成。毛刷是例如其中由碳、硫化铜、金属或金属氧化物导电处理的毛皮卷绕或粘接到芯部金属或导电处理的芯部上的刷子。
本发明使用的充电器不特别限定,但是考虑到由充电器产生较少的臭氧量,优选接触式充电器。
例如通过曝光单元使静电潜像承载元件的表面曝光成像来实现曝光。
曝光单元不特别限定,只要它能够利用充电装置实现在静电潜像承载元件表面的成像曝光即可,而且根据使用预定目的适当地选择。其示例包括各种曝光装置,例如光学复制装置、杆-透镜-眼(rod-lens-eye)装置、激光装置、以及光学液晶粉碎(shatter)装置。
值得注意的是,在本发明中可以利用背光系统曝光,其中从静电潜像承载元件的后侧完成成像曝光。
显影步骤是利用本发明的显影剂或调色剂使静电潜像显影以形成可见图像的步骤。
可见图像的形成可以通过例如利用本发明的调色剂或显影剂显影静电潜像实现。这由显影单元完成。
假如能够使用本发明的调色剂或显影剂显影,就能够根据目的毫无限制地从已知的显影单元中适当地选择显影单元。其适当的示例包括那些具有至少一个显影装置的显影单元,其能够在其中装有本发明的调色剂显影剂,还能够直接或间接地将色剂或显影剂涂到静电潜像上。更优选设有调色剂容器的显影装置。
显影装置可以是干式显影型或湿式显影型,也可以将其设计为单色或多色。其合适的例子包括具有通过摩擦起电搅拌调色剂或显影剂以提供电荷的搅拌单元、和可转动磁性辊的显影装置。
在显影装置中,将调色剂和载体混合在一起,调色剂通过摩擦充电,允许旋转的磁性辊以使调色剂颗粒处于该磁性辊表面上的方式承载调色剂颗粒。以这种方式形成了磁刷。由于磁性辊设置在静电潜像图像承载元件(光电导体)附近,构成磁刷的磁性辊上的一些调色剂颗粒电移动到静电潜像承载元件(光电导体)的表面。结果,在静电潜像承载元件(光电导体)的表面上,调色剂使静电潜像显影,形成可见图像,或调色剂图像。
显影装置中包含的显影剂为含有本发明调色剂的显影剂。显影剂可以是单组分显影剂或双组分显影剂。
转印步骤是将可见图像转印到记录介质上的步骤。转印的优选实施例包括两步:主转印,其中可见图像被转印到中间转印元件上;和次转印,其中转印到中间转印元件上的可见图像转印到记录介质上。转印更优选的实施例包括两步:主转印,其中可见图像被转印到中间转印元件上以利用两种或更多种不同颜色的调色剂,优选全色调色剂在其上形成复杂图像;和次转印,其中所述复杂图像被转印到记录介质上。
例如,通过转印充电单元为静电潜像承载元件(光电导体)充电来实现转印步骤。该转印步骤由转印单元完成。转印单元的优选实施例具有两个单元:转印单元,其构造成将可见图像转印到中间转印元件上以形成复杂图像;和次转印单元,其被构造成将复杂图像转印到记录介质上。
中间转印元件可以根据预定目的从传统的转印媒介中适当地选择,而无任何限制。其适当的示例包括转印带等。
转印单元(即,主和次转印单元)优选含有转印装置,该转印装置构造成为静电潜像承载元件充电并将可见图像从静电潜像承载元件(光电导体)分离,并将其转印到记录介质上。设置的转印单元数量可以是一个或多个。
转印单元的示例包括利用电晕放电的电晕转印装置、转印带、转印辊、压力转印辊、和粘合转印装置。
假如能够在其上转印显影后的未定影图像,记录介质可以毫无限制地在已知的记录介质中适当地选择。例如,可以将普通纸张用作记录介质,而基于OHP或类似物的PET也能用作记录介质。
定影步骤是通过定影单元将转印的可见图像定影到记录介质上的步骤。定影可以在每次将不同调色剂转印到记录介质后进行,或可以在所有不同调色剂被转印到记录介质后在一个步骤中完成。
可以根据预定目的适当地选择定影装置,而无任何限制。其示例包括加热加压单元和类似物。加热加压单元优选为加热辊和加压辊的组合,加热辊、加压辊和环形带的组合等等。
通常,优选在80℃到200℃的温度下利用加热加压单元完成热处理。
值得注意的是,本发明中,根据预定目的,已知的光学定影单元可以与定影步骤和定影单元组合使用,或代替它们使用。
电荷移去除步骤是对充电的电子图像光电导体施加偏压以去除电荷的步骤。其适当的由电荷消除单元完成。
假如能够将电荷去除偏压施加到静电潜像承载元件,就能够毫无限制地根据预定目的从传统电荷消除单元中适当地选择电荷去除单元。其适当的示例包括电荷移除灯等。
清洁步骤是将静电潜像承载元件上剩余的调色剂颗粒去除的步骤。其适当由清洁单元完成。假如能够将这样的调色剂颗粒从静电潜像承载元件去除,就能够毫无限制地根据预定用途从传统的清洁器中适当地选择清洁单元。清洁单元的示例包括磁刷清洁器、静电刷清洁器、磁性辊清洁器、刀片清洁器、刷清洁器、波清洁器等等。
回收步骤是将清洁步骤去除的色剂颗粒回收到显影单元的步骤。其适当的由回收单元完成。
能够从传统的输送系统中适当地选择回收单元,而无任何限制。
控制步骤是控制上述步骤的步骤。其适当的由控制单元完成。
假如能够控制每个步骤的操作,就可以毫无限制地根据预定目的适当地选择控制单元。其示例包括例如程序装置、计算机等。
采用成像装置的本发明成像方法的一个实施例将参照图10描述。
图10中所示的成像装置100包含作为静电潜像承载元件的光电导体鼓10(在下文称为光电导体10)、作为充电单元的充电辊20、作为曝光单元的曝光装置30、作为显影单元的显影装置40、中间转印元件50、作为清洁单元具有清洁刀片的清洁装置60、和作为电荷去除单元的电荷移除灯70。
中间转印元件50是环形带,而且其设计成绕着设置在该带内部的三个辊51成环,而且通过辊51沿箭头所示的方向旋转。三个辊51中的一个或多个也用作能够将一定的转印偏压(主偏压)施加到中间转印元件50的转印偏压辊。清洁刀片90设置为接近中间转印元件50。紧挨中间转印元件50设有转印辊80作为能够施加转印偏压以便将显影的图像(调色剂图像)转印到复印纸95、记录介质(次转印)的转印单元。而且,绕着中间转印元件50设置有电晕充电器58,用于给在中间转印元件50上转印的调色剂图像充电。电晕充电器58布置在光电导体10和中间转印元件50的接触区域与中间转印元件50和复印纸95的接触区域之间。
显影装置40包括显影带41(显影剂承载元件)、黑色显影单元45K、黄色显影单元45Y、洋红色显影单元45M、以及青色显影单元45C,显影单元围绕显影带41布置。黑色显影单元45K包括显影容器42K、显影剂供给辊43K、以及显影辊44K。黄色显影单元45Y包括显影容器42Y、显影剂供给辊43Y、以及显影辊44Y。洋红色显影单元45M包括显影容器42M、显影剂供给辊43M、以及显影辊44M。青色显影单元45C包括显影容器42C、显影剂供给辊43C、以及显影辊44C。显影带41是环形带,其环绕在若干皮带轮上以便旋转。部分显影带41与静电潜像承载元件10接触。
在图10所示的成像装置100中,光电导体鼓10由例如充电辊20均匀充电。然后曝光装置30将光线施加到光电导体鼓10,以便形成静电潜像。形成于光电导体鼓10上的静电潜像设置有来自显影装置40的调色剂以形成可见图像(调色剂图像)。辊51将偏压施加到调色剂图像以将可见图像(调色剂图像)转印到中间转印元件50(主转印)上,并进一步施加偏压以将调色剂图像从中间转印元件50转印到复印纸95(次转印)上。以这种方式,转印图像形成在复印纸95上。其后,由清洁装置60将残余在光电导体鼓10上的调色剂颗粒去除,而且由临时基座上的电荷移除灯70去除光电导体鼓10的电荷。
采用成像装置的本发明成像方法的另一个实施例将参照图11描述。图11中所示的成像装置100具有与图10中所示的成像装置100相同的构造和工作效果,除了该成像装置100不包括显影带41,而黑色显影单元45K、黄色显影单元45Y、洋红色显影单元45M、和青色显影单元45C围绕光电导体鼓10的外周布置。值得注意的是,图11中与图10中相同的元件由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
采用成像装置的本发明成像方法的另一个实施例仍参照图12描述。图12中所示的成像装置100是串联彩色成像装置。该串联成像装置包括复印装置主体150、进料盘200、扫描仪300、以及自动文件进料器(ADF)400。
复印装置主体150具有位于中间的环形带中间转印元件50。中间转印元件50环绕支承辊14、15和16,并构造成在图5中沿顺时针方向旋转。用于中间转印元件的清洁装置17设置在支承辊15的附近。清洁装置17去除残余在中间转印元件50上的调色剂颗粒。
在环绕支承辊14和15的中间转印元件50上,布置有四色成像装置-黄色、青色、洋红色和黑色,组成串联显影单元120。曝光单元21设置为邻接串联显影单元120。从串联显影单元120横跨中间转印元件50布置次转印单元22。次转印单元22包括次转印带24,该转印带是环绕一对辊23的环形带。允许次转印带24上的纸张接触中间转印元件50。图像定影装置25布置在次转印单元22附近。图像定影装置25包括定影带26,环形带,以及加压辊27,其受定影带26挤压。
在串联成像装置中,纸张反向器28邻接次转印单元22和图像定影装置25布置。纸张页反向器28翻转复印纸以在纸的两面都形成图像。
接着,将描述使用串联显影单元120的全色图像的形成(彩色复印)。首先,将源文件放置在自动文件送纸器400的文件盘130上。或者,打开自动文件送纸器400,将源文件放置在扫描仪300的接触玻璃32上,而自动文件送纸器400关闭。
当按压开始开关(未示出)时,将放置在自动文件送纸器400上的源文件被转印到接触玻璃32上,然后驱动扫描仪操作第一和第二托架33和34。在源文件最初放置在接触玻璃32上的情况下,扫描仪300在按压开始开关后立即被驱动。通过第一托架33将来自光源的光线做用于文件上,而由文件反射的光线又由第二托架34的镜子反射。反射光线通过成像透镜35,并且读取传感器36接收所述光线。这样彩色文件被扫描(彩色图像),产生4种类型的色彩信息-黑色、黄色、洋红色、和青色。
将每条色彩信息(黑色、黄色、洋红色和青色)传送到串联显影单元120的成像单元18(黑色成像单元、黄色成像单元、洋红色成像单元、或青色成像单元),而每种颜色的调色剂图像都形成在成像单元18中。如图13所示,串联显影单元120的每个成像单元18(黑色成像单元、黄色成像单元、绛红色成像单元、以及青色成像单元)均包括:静电潜像承载元件10(用于黑色的静电潜像承载元件10K,用于黄色的静电潜像承载元件10Y,用于洋红色的静电潜像承载元件10M,用于青色的静电潜像承载元件10C);充电装置60,用于为静电潜像承载元件均匀充电;曝光单元,以对应的彩色图像信息为基础,通过将静电潜像承载元件曝露于光线(由图13中的“L”表示),在静电潜像承载元件上形成对应于彩色图像的静电潜像;显影装置61,使用相应颜色的调色剂(黑色调色剂、黄色调色剂、洋红色调色剂、或青色调色剂)使静电潜像显影以形成调色剂图像;转印充电器62,用于将调色剂图像转印到中间转印元件50;清洁装置63;和电荷移除装置64。因此,能够基于色彩图像信息形成不同颜色的图像(黑色图像、黄色图像、洋红色图像、和青色图像)。形成于用于黑色的光电导体10K上的黑色调色剂图像、形成于用于黄色的光电导体10Y上的黄色调色剂图像、形成于用于洋红色的光电导体10M上的洋红色调色剂图像、形成于用于青色的光电导体10C上的青色调色剂图像按顺序转印到中间转印元件50上,该中间转印元件利用支承辊14、15、以及16旋转(主转印)。将这些调色剂图像叠加到中间转印元件50上,以形成复合彩色图像(彩色转印图像)。
同时,进料盘200的进料辊142中的一个被选择并旋转,从而使纸张(记录纸张)从纸张储存器143的多个进料盒144中的其中一个弹出,并由分离辊145一张接一张分离。之后,将纸张送到给料通道146,由传递辊147传递到复印装置主体150内的给料通道148中,而且碰到阻挡辊49停止。或者,旋转一个给料辊142以弹出放置在手动送纸盘上的纸张(记录纸张)。然后由分离辊52一张接一张地分离纸张,送入手动送纸通道53,而类似地,碰到阻挡辊49停止。值得注意的是,阻挡辊49通常接地,但是它可以偏压以去除纸张上的灰尘。
阻挡辊49与中间转印元件50上的复合彩色图像的运动同步旋转以将纸张(记录纸张)传递到中间转印元件50和次转印单元22之间,而且通过次转印单元22(次转印)将复合彩色图像转印到纸张上。这样,在纸页上形成彩色图像。值得注意的是,图像转印后,通过清洁装置17清洁残余在中间转印元件50上的调色剂颗粒。
次转印单元22将载有转印的彩色图像的纸张(记录纸张)传送到图像定影装置25中,在此通过热量和压力将复合色彩图像(彩色转印图像)定影到纸张上。之后,通过切换钩55的动作改变纸张的方向,由弹出辊56弹出并堆叠在输出盘57上。或者,通过切换钩55的动作改变纸张的方向,由纸张反向器28翻转并传送回图像转印部分,以在另一侧记录另一个图像。随后利用弹出辊56弹出两面承载有图像的纸张并将其堆叠在输出盘57上。
示例
以下说明本发明的示例;但是,应当注意的是,这些示例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在示例中,“份”表示“按重量的份”。
将以下成分混合以制备混合物,然后利用挤压机熔融和揉搓混合物,因此获得的熔融材料在200℃供给到出口环。从出口环喷射熔融材料后通过将熔融材料与气流碰撞来处理熔融材料。该工序获得的成形树脂颗粒由旋流器和集尘器收集。
(成分)
95.00份聚脂树脂(T1/2:124℃,Tg:58℃)
6.00份洋红色颜料(TOSHIKI红1022,由Dainippon Ink and Chemicals公司生产)
5.00份巴西棕榈蜡(熔点:80℃)
0.50份极性控制剂(BONTRON E-304,由Orient化学工业公司生产)
[例1-3,比较例1-5]
由图1A中所示的装置生产树脂颗粒。在下文中说明生产的具体细节。在图1A中,1表示出口环,2表示室,3和4每个均表示加热单元,5表示挤压机,6表示旋流器,7表示集尘器,8表示进气鼓风机,而9表示成分混合物的供给方向。
出口环1(见图2)是直径为1mm的环形喷嘴,其与高压气流A1的同心构造的喷嘴整体构造。高压气流A1以这样的方式形成,由进气口11引入的空气通过气流通道12并到达循环流成形部分13,并且所形成的高压气流A1从排气口14排放。循环气流具有逆时针的循环矢量。由熔融混合物入口15引入熔融混合物后,该熔融混合物通过内环形熔融混合物通道17,并从熔融混合物出口18中排放,所述熔融混合物通道17被侧壁16从空气通道12分隔开。
朝向室2的内部设置出口环1,所述室2用作控制形成树脂颗粒处的气氛温度的侧壁以及所形成的树脂颗粒的收集器,而出口环1将熔融混合物引入室2中。高压气流A1的喷嘴也朝向室2的内部布置。
室2由形成树脂颗粒之处的圆柱部分和构造成将所形成的树脂颗粒传送至管道的玉米形部分组成。由进气鼓风机8控制来自管道的空气吸入量将室2的内部压力控制在大约-1.2kPa。
另外,室2装备有远离高压气流A1吸入气流A2和气流A3的系统。气流A2从设置在邻接高压气流A1的喷嘴并且位于室顶板上的百叶窗状进气口21(见图3)引入,同时具有逆时针的流动矢量。气流A3从设置在圆柱部分的侧面上的槽状进气口22(见图4)引入,同时具有逆时针的流动向量。
如图1B中所示,TA1和TA2分别表示由热传感器S1和S2测量的温度A1-A3。TA1和TA2由加热单元控制。另外,TA4表示由热传感器S4测量的树脂颗粒形成部分的温度,而TA5表示由热传感器S5测量的在形成树脂颗粒后隔热气氛的温度。通过调节温度A1-A3和供给量,能够控制TA5。TA6表示由热传感器S6测量的排气温度,通过将冷却气流CL引入室底部,即引入下游控制TA6低于58℃。
使用温度为20℃的空气作为气流A3和冷却气流CL。
由于作为校准结果确定TA4大约为TA1的85%,在生产树脂颗粒的过程中不直接测量TA4,而是由TA1计算TA4。
通过在0.1MPa到1.0MPa的范围内调节高压气流A1的供给压力来调节高压气流A1的喷射速度,从而控制树脂颗粒的颗粒直径。特别地,如果供给压力增大那么树脂颗粒的颗粒直径变小,而如果供给压力减小那么树脂颗粒的颗粒直径变大。值得注意的是,在例1-3和比较例1-5中,所述供给压力被控制以便使得树脂颗粒根据库特氏计算法具有5.6μm的体积平均颗粒直径。在此,树脂颗粒的体积平均颗粒直径与其数量平均颗粒直径的比为1.1到1.3。
树脂颗粒保持在温度从粘结树脂Tg到1.5倍的粘结树脂的T1/2的气氛中的位置和持续时间t分别基本上是在室的内部并且大约为在室内的保持时间。根据该定义,含树脂颗粒的气流每小时移动体积V为高压气流A1、气流A2和气流A3的总和。而且能够由流动距离x(见图1B)和圆柱部分的直径d(见图1B)所计算的室横截面积来计算持续时间t。
在例1-3和比较例1-5中,TA1、TA2、TA4、TA5和t如表1所示的变化。
表1
  TA1[℃]   TA2[℃]   TA4[℃]   TA5[℃]   t[秒]
 比较例1   65   65   55   48   [3.4]
 比较例2   150   130   128   55   [3.1]
 比较例3   420   315   375   130   2.4
 比较例4   350   315   298   130   0.8
 比较例5   350   315   298   130   18.0
 例1   150   130   128   65   3.6
 例2   350   315   298   130   3.3
 例3   370   350   315   180   2.7
值得注意的是,在比较例1和2中,TA5超出了从粘结树脂Tg到粘结树脂T1/2的1.5倍的范围,但是为了比较,仍如TA5在该温度范围内一样示出时间t。
表2中示出了表面上的蜡沉积量的计算结果。
表2
  TW   TW’   表面上的蜡沉积[wt%]
  比较例1   0.987   0.791   24.8
  比较例2   0.993   0.883   12.5
  比较例3   0.913   0.87   4.9
  比较例4   0.967   0.807   19.8
  比较例5   0.95   0.765   24.2
  例1   0.994   0.966   2.9
  例2   0.971   0.955   1.7
  例3   0.969   0.95   2.0
[例4-6,比较例6-10]
由图5A中所示的装置生产纤维前体。在下文中说明生产的具体细节。在图5A中,1表示出口环,2表示室,3表示加热单元,5表示挤压机,6表示旋流器,7表示集尘器,8表示进气鼓风机,9表示成分混合物的供给方向,10表示切碎机,而且11表示配备在分类器中的粉碎器。
出口环1(见图6)具有熔融混合物出口18,布置成一行的若干直径为190μm的环形喷嘴,而高压气流B1的槽状排气口14整体构造,并相对于环形喷嘴行水平布置。
出口环1朝向室2的内部设置,所述室2用作控制形成树脂颗粒的气氛温度的侧壁还作为所形成的树脂颗粒的收集器,而出口环1将熔融混合物引入室2中。高压气流B1的出口也朝向室2的内部设置。
室2由形成前体的方管部分和构造成将所形成的前体传送到管道的方形角部分组成。通过由进气鼓风机8控制来自管道的空气吸入量而将室2的内部压力控制在大约-1.0kPa。
另外,室2装备有除了高压气流B1之外,还吸入气流B3的系统。沿着方管部分的内侧将气流B3从沿着室顶板外周布置的槽引入室。
如图5B所示,TB1表示由热传感器S1测量的温度B1。TB1由加热单元控制。而且,TB4表示由热传感器S4测量的前体形成部分的温度,而TB5表示形成前体后由热传感器S5测量的隔热气氛的温度。通过调节温度B1和B3和供给量可以控制TB5。TB6表示由热传感器S6测量的排气温度,而且通过从沿着室的方形角部分的顶面圆周布置的槽状进气口引入冷却气流CL将TB6控制为低于58℃。
使用温度为20℃的空气作为气流B3和冷却气流CL。
由于作为校准结果确定TB4大约为TB1的90%,在生产树脂颗粒的过程中不直接测量TB4,而是由TB1计算TB4。
通过在0.1MPa到0.3MPa的范围内调节高压气流B1的供给压力来调节高压气流B1的喷射速度,从而控制前体的直径(纤维的直径)。特别地,如果供给压力增加那么纤维的直径变小,而如果供给压力降低那么纤维的直径变大。在例4-6和比较例6-10中,高压气流B1的供给压力被控制以便连续形成前体,而且任选的300支纤维具有5.0μm的直径。
而且,因此获得的前体利用配备在分类器中的切碎机10和粉碎机11粉碎,从而生产树脂颗粒。在例4-6和比较例6-10中,树脂颗粒的体积平均颗粒直径为5.3μm到5.9μm,而体积平均颗粒直径与数量平均颗粒直径的比为1.1到1.3。
由于前体连续形成,使得前体保持在具有从粘结树脂Tg到1.5倍的粘结树脂T1/2的温度的气氛中,因此隔热气氛中的移动距离x(见图5B)确定为从出口环到方形角部分的距离。前体的流线速度设为由纤维出口量和直径计算的值。使用这些值确定在温度从粘结树脂Tg到1.5倍的粘结树脂的T1/2的气氛中保持前体的持续时间t。
在例4-6和比较例6-10中,TB1、TB4、TB5和t如表3所示变化。
表3
  TB1[℃]   TB4[℃]   TB5[℃]   t[米·秒]
  比较例6   65   54   48   [3.2]
  比较例7   150   135   55   [3.1]
  比较例8   420   378   130   2.5
  比较例9   350   315   126   0.8
  比较例10   350   315   126   12.0
  例4   150   135   64   3.5
  例5   350   315   126   3.2
  例6   370   333   180   3.8
值得注意的是,在比较例5和6中,TB5落在从粘结树脂Tg到1.5倍粘结树脂T1/2的范围之外,但是为了比较,仍如TB5在该温度范围内一样示出时间t。
表4中示出表面上的蜡沉积量的计算结果。
表4
  TW   TW’   表面上的蜡沉积[wt%]
  比较例6   0.991   0.789   25.6
  比较例7   0.997   0.875   13.9
  比较例8   0.933   0.872   7.0
  比较例9   0.979   0.795   23.1
  比较例10   0.971   0.757   28.3
  例4   0.996   0.959   3.9
  例5   0.980   0.949   3.3
  例6   0.983   0.947   3.8
[例7和8]
由图7A中所示的装置生产树脂颗粒。在下文中说明生产的具体细节。在图7A中,1表示出口环,2表示室,3表示加热单元,5表示挤压机,6表示旋流器,7表示集尘器,8表示进气鼓风机,而9表示成分混合物的供给方向。
此处使用的出口环1如例1的图2中所示的出口环。朝向室2的内部布置出口环1,所述室2用作控制形成的树脂颗粒的气氛温度的侧壁还作为所形成的树脂颗粒的收集器,而出口环1将熔融混合物引入室2中。高压气流C1的喷嘴也朝向室2的内部布置。
室2由形成树脂颗粒的圆柱部分和构造成将所形成的树脂颗粒传送到管道同时冷却的玉米形部分组成。利用进气鼓风机8控制来自管的空气吸入量而将室2的内部压力控制在大约-0.5kPa。
另外,除吸入高压气流C1之外,室2还配备有吸入气流C3的系统。沿着方管部分的内侧将气流C3从沿着室顶板外周布置的槽引入室。
如图7B所示,TC1表示由热传感器S1测量的温度C1。TC1由加热单元控制。而且,TC4表示由热传感器S4测量的树脂颗粒形成部分的温度,而TC5表示在形成前体后由热传感器S5测量的隔热气氛的温度。通过调节温度C1和C3和供给量,能够控制TC5。TC6表示由热传感器S6测量的排气温度,而且通过从沿着室的圆柱部分的顶面圆周布置的槽状进气口引入冷却气流CL将TC6控制为低于58℃。
使用温度为20℃的空气作为气流C3和冷却气流CL。
由于作为校正的结果的TC4确定大约为TC1的78%,在生产树脂颗粒的过程中不直接测量TC4,而是由TC1计算TC4。
通过在0.1MPa到1.0MPa的范围内调节高压气流C1的供给压力来调节高压气流C1的喷射速度,从而控制树脂颗粒的颗粒直径。特别地,如果供给压力增加那么纤维的直径变小,而如果供给压力降低那么纤维的直径变大。在例7和8中,控制高压流体C1的供给压力以便使得树脂颗粒依照库特氏计算法具有5.6μm的体积平均颗粒直径。在此,树脂颗粒的体积平均颗粒直径与其数量平均颗粒直径的比为1.1到1.3。
树脂颗粒保持在温度从粘结树脂的Tg到1.5倍的粘结树脂的T1/2的气氛中的位置和持续时间t分别基本上在室的内部和大约在室内的保持时间。根据该定义,包含树脂颗粒的气流每小时移动体积V为高压气流C1和气流C3的总和。而且能够由流动距离x(见图7B)和圆柱部分的直径d(见图7B)所计算的室横截面积来计算持续时间t。
在例7和8中,TC1、TC4、TC5和t如表5所示变化。
表5
  TC1[℃]   TC4[℃]   TC5[℃]   t[秒]
  例7   370   326   130   3.3
  例8   300   234   110   2.1
表6中示出了表面上的蜡沉积量的计算结果。
表6
  TW   TW’   表面上的蜡沉积[wt%]
  例7   0.963   0.95   1.4
  例8   0.992   0.963   3.0
[外部添加剂的混合]
由亨舍尔混合机混合100份树脂颗粒,0.75份比表面积直径为20nm的硅石颗粒,和0.75份比表面积直径为50μm的硅石颗粒,从而生产调色剂。
[显影剂的生产]
由紊流混合机搅拌2.5份调色剂和97.5份涂覆硅树脂的铁素体载体(芯部的平均颗粒直径为:45μm),从而生产显影剂。
[评价方法和结果]
按照以下方式评价这样获得的显影剂。
(a)膜的形成
使用彩色打印机(由Ricoh有限公司生产的IPSiO Color 4100)和转印纸(由Ricoh有限公司生产的Type 6200)进行20000件打印测试。观察目标打印品是否由于成膜而在图像中存在任何缺陷,而且也观察光电导体的表面,然后基于以下标准评价结果。
[评价标准]
A:在整个测试中保持了初始打印的状态,而且特别优良。
B:基本上保持了初始打印的状态。
C:图像没有问题,但是在光电导体的表面上观察到轻微薄膜。
D:在光电导体表面观察到明显的成膜现象,并形成有缺陷的图像。
(b)刀片粘着
使用彩色打印机(由Ricoh有限公司生产的IPSiO Color 4100)和转印纸(由Ricoh有限公司生产的Type 6200)进行20000件打印测试。观察相应的打印品是否由于粘结刀片而在图像中存在任何缺陷,例如图像中的白线,而且也观察刀片,然后基于以下标准评价结果。
[评价标准]
A:在整个测试中保持了初始打印的状态,而且特别优良。
B:基本上保持了初始打印的状态。
C:图像没有问题,但是在刀片上观察到轻微粘着。
D:在刀片上观察到明显的粘着,并形成有缺陷的图像,例如图像中的白线。
(c)图像密度
由已经在带定影系统中进行过修改,因此色剂沉积量达到1.00±0.1mg/cm2的串联型彩色电子照相装置(由Ricoh有限公司生产的ImagioNeo450)在20000张转印纸(由Ricoh有限公司生产的Type 6200)上的四个角和中心部分形成图像。值得注意的是,每个图像的面积为纸面积的0.1%(方形),而且将定影辊的表面温度设为160±2℃。由分光计(由X-Rite生产的938光密度计)在五个点测量第20000次打印后获得的图像密度。采用五个点测量的平均图像密度用于评价,而且评价基于以下标准实现。值得注意的是,值越高意味着越高的图像密度和高密度成像能力,而且如果图像密度为1.2或更大,那么足够用于实际应用。
[评价标准]
A:图像密度为1.4或更大。
B:图像密度为1.2或更大,但是小于1.4。
C:图像密度为1.0或更大,但是小于1.2。
D:图像密度小于1.0。
(d)模糊
利用已经在无油定影系统中进行过修改并调试的彩色电子照相装置(由Ricoh有限公司生产的IPSiO Color 8100)在10℃温度和15%相对湿度下连续输入图像面积比为5%的图表而实施耐久测试。肉眼(放大透镜)观察转印纸背景中的色剂污点的度数,而结果由以下标准评价。
[评价标准]
A:没有调色剂污点而状态优良。
B:观察到微小调色剂污点,但是污点度数在可接受的水平内。
C:观察到少许调色剂污点。
D:调色剂污点很明显,而且其度数超出了可接受的水平。
(e)低温定影性能
由其中的定影单元已经用TEFRON辊做为定影辊而进行过修改的影印机(由Ricoh有限公司生产的MF2200)和转印纸(由Ricoh有限公司生产的Type 6200)实施影印测试,而由改变定影辊的温度来测量最小定影温度。特别地,通过将送纸的线速度设为120-150mm/sec、承重设为1.2kgf/cm2、辊隙宽度设为3mm来测量最小定影温度。基于下面提出的标准评价结果。值得注意的是,用于传统低温定影调色剂的最低定影温度为140-150℃,而最低定影温度越低意味着低温定影性能越优良。
[评价标准]
A:最小定影温度小于120℃。
B:最小定影温度大于120℃,但小于130℃。
C:最小定影温度大于130℃,但小于140℃。
D:最小定影温度大于140℃。
表7
  成膜性   刀片粘着   图像密度   模糊   低温定影性质
  比较例1   C   C   B   C   A
  比较例2   B   B   A   B   B
  比较例3   B   B   A   B   C
  比较例4   B   C   A   B   A
  比较例5   C   C   B   C   A
  比较例6   C   C   B   C   A
  比较例7   C   B   A   B   B
  比较例8   B   B   A   B   C
  比较例9   C   C   B   C   A
  比较例10   C   C   B   C   A
  例1   A   A   B   A   A
  例2   A   A   B   A   B
  例3   A   A   B   A   B
  例4   A   A   A   A   A
  例5   A   A   A   A   A
  例6   A   A   A   A   A
  例7   A   B   B   A   B
  例8   A   A   A   A   A
关于以上评价,评价标准的实用性如下。
A:优秀。
B:实用性超过足够用的程度,并且在商业场合中没问题。
C:根据操作环境在商业场合中可能引起问题,但是很少。
D:在商业场合中可能引起问题。
[讨论]
由表2、4、6,发现示例的调色剂的表面蜡量控制为按重量计小于4.2%,而且形成优良的封装状态。此外,由例1-3、7和8的结果,确认即使当树脂颗粒的生产装置的实施例不同时也能够再现相同效果。而且,根据例4-6的结果,发现当通过前体形成树脂颗粒时能够获得相同效果。
就比较例1-3和6-8而言,认为由于温度状态不是优选的,蜡的封装没有进展。由于t太短,认为在比较例4和9中没有进行封装。另一方面,由于t太长,认为蜡的封装颗粒变得非常大,而且在比较例5和10中,一些蜡的颗粒暴露在树脂颗粒表面上。
根据表7中所示的结果,发现示例的调色剂并不趋向引起成膜或刀片粘着,而且耐久性优良。而且,发现示例的调色剂在长时间运行后不会引起图像模糊,而且由于它们的优异耐久性可长时间维持高的图像质量。比较例的色剂,除了具有相对较小表面蜡量的比较例2、3和8的调色剂之外,倾向引起成膜或刀片粘着。而且,表面蜡量相对较大的比较例1、5、6、9和10的调色剂倾向引起模糊。
所有示例和比较例的调色剂,除了具有超高TA4(和TA1)和TB4(和TB1)的比较例3和8的调色剂,都显示出了足够的图像密度和低温定影性能。认为比较例3和8的色剂的那些性能不足,因为TA4(和TA1)和TB4(和TB1)过高使得粘结树脂等恶化。
而且,在下文中将讨论其他特征。例1-3和7的调色剂具有特别低的表面蜡量。一般而言,如果表面蜡量低,那么获得优良的充电能力,因此充电量倾向变大。当每个状条件如转印电压固定时由于充电量平衡,认为例1-3和7的调色剂转印量小。由于这些调色剂针对模糊也具有优秀的评价,这些调色剂具有成本降低的边际收益,而且良好。例如,通过例如减少极性控制剂的添加量而减少充电量能够增大图像密度。
假定导致图像密度低的比较例1、5、6、9和10的调色剂引起失效,以致表面蜡量大引起抑制转印的调色剂大量粘着,还引起成膜或粘着刀片,调色剂由于耐久性低而耗尽,或调色剂选择性地用于显影。
虽然由于表面蜡量低而将例2、3和7的调色剂的低定影性能评价为B,但由于光电导体上的成膜性和刀片粘着方面的评价非常好,所以这些调色剂也很优良,而且通过降低粘结树脂或类似物的熔点,调色剂具有提供更低温度定影性能的余量。
关于例7的刀片粘着,认为由于TC1很高而出现刀片粘着,TC1为能够实现本发明效果的工艺的温度条件,因此由于树脂颗粒的恶化降低了调色剂的耐久性。而且,由于例7中TC1高,TW倾向于稍微降低,因此部分蜡恶化,或在高温气氛中蒸发。在TA1非常高的比较例3和TA1较高的例3中观察到降低TW的同样趋势,即使TA1是用于能够实现本发明效果的工艺的温度条件。由于比例3的情况中暴露在高温气氛中的持续时间短,在例6中呈现出TW的减少量小。虽然在例3出现粘结树脂的恶化,但是相比于比较例,例3中成膜和刀片粘着情况仅仅是细微程度,原因在于相比于比较例表面蜡量小而且TW显著降低。
如上所述,示例的调色剂具有高耐久性和良好的性质,因此完成大量打印后不损坏打印品的质量,而且不出现任何机器故障。

Claims (19)

1.一种生产树脂颗粒的方法,包括:
熔融含有粘结树脂和至少一种添加剂的混合物,以便制备熔融材料,所述添加剂的熔点低于粘结树脂的T1/2,其中T1/2表示按照1/2方法确定的软化点;
在温度高于粘结树脂的玻璃态转变温度且低于粘结树脂的T1/2的3倍的气氛中雾化来自熔融材料的树脂颗粒;
将树脂颗粒保持在温度高于粘结树脂的玻璃态转变温度且低于粘结树脂的T1/2的1.5倍的气氛中1秒到15秒;和
冷却和固化树脂颗粒。
2.一种生产树脂颗粒的方法,包括:
熔融含有粘结树脂和至少一种添加剂的混合物,以便制备熔融材料,所述添加剂的熔点低于粘结树脂的T1/2,其中T1/2表示按照1/2方法确定的软化点;
在温度高于粘结树脂的玻璃态转变温度且低于粘结树脂的T1/2的3倍的气氛中增大熔融材料的比表面积,以便形成前体;
将前体保持在温度高于粘结树脂的玻璃态转变温度且低于粘结树脂的T1/2的1.5倍的气氛中1毫秒到10毫秒;
冷却和固化前体;和
雾化来自前体的树脂颗粒。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产树脂颗粒的方法,其中前体的一维尺寸为树脂颗粒的体积平均颗粒直径的0.5倍或更大到小于1.2倍。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树脂颗粒的方法,其中雾化树脂颗粒包括将熔融材料供入具有出口的室中,而且从不同于供给熔融材料装置的装置供给第一气流以便与熔融材料接触。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生产树脂颗粒的方法,其中第一气流的温度范围为从粘结树脂的T1/2或更高到粘结树脂的T1/2的3倍或以下。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生产树脂颗粒的方法,其中室具有圆柱或玉米形部分,第一气流在室中形成循环流,并且循环流的轴线方向与熔融材料向室中供应的方向相同。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生产树脂颗粒的方法,其中第一气流的温度范围为从150℃或更高到370℃或以下。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生产树脂颗粒的方法,其中保持树脂颗粒包括将第二气流供入室,所述第二气流的温度范围为从粘结树脂T1/2或更高到粘结树脂的T1/2的3倍,或者所述冷却和固化包括将温度低于粘结树脂的T1/2的第三气流供入室中。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生产树脂颗粒的方法,其中第二气流或第三气流沿着室的内壁引入。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生产树脂颗粒的方法,其中第二气流或第三气流由室的侧部引入。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生产树脂颗粒的方法,其中室具有圆柱或玉米形部分,第二气流或第三气流在室中形成循环流,而且所述循环流的轴线方向与熔融材料向室中供应的方向相同。
12.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生产树脂颗粒的方法,其中第二气流的温度范围为从120℃到350℃。
13.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生产树脂颗粒的方法,其中室的内部压力和外部压力的压力差在-2kPa到2kPa的范围内。
14.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生产树脂颗粒的方法,其中用于供给熔融材料的单元是具有开口的出口环,所述出口环短轴的长度为0.1mm到5.0mm。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生产树脂颗粒的方法,其中所述出口环是具有椭圆形开口的喷嘴并且开口的直径为0.16mm到1.0mm。
1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树脂颗粒的方法,其中所述添加剂包括从蜡、着色剂、以及电荷控制剂中选出的至少一种。
1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产树脂颗粒的方法,其中前体为纤维状,而且前体的长轴与前体短轴的比为5或更大。
1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产树脂颗粒的方法,其中前体为薄膜状,而且前体的表面积的平方根与前体厚度的比为5或更大。
1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树脂颗粒的方法,其中树脂颗粒具有按重量计0.65%到4.2%的表面蜡量。
20.一种调色剂,包括:
树脂颗粒,该树脂颗粒通过以下方法获得:
熔融含有粘结树脂和至少一种添加剂的混合物以便制备熔融材料,所述添加剂的熔点低于粘结树脂的T1/2,其中T1/2表示按照1/2法确定的软化点;
在温度高于粘结树脂的玻璃态转变温度且低于粘结树脂的T1/2的3倍的气氛中,雾化来自熔融材料的树脂颗粒;
将树脂颗粒保持在温度高于粘结树脂的玻璃态转变温度且低于粘结树脂的T1/2的1.5倍的气氛中1秒到15秒;和
冷却和固化树脂颗粒。
CN2008101277548A 2007-02-26 2008-02-26 生产树脂颗粒的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30353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7045691A JP5052157B2 (ja) 2007-02-26 2007-02-26 トナーの製造方法
JP045691/07 2007-02-26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03539A true CN101303539A (zh) 2008-11-12
CN101303539B CN101303539B (zh) 2012-01-04

Family

ID=395954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127754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303539B (zh) 2007-02-26 2008-02-26 生产树脂颗粒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2) US7927777B2 (zh)
EP (1) EP1961783B1 (zh)
JP (1) JP5052157B2 (zh)
CN (1) CN10130353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0227924A (ja) 2009-03-03 2010-10-14 Ricoh Co Ltd 分級装置及び分級方法
DE102012012061A1 (de) * 2012-06-15 2013-12-19 Automatik Plastics Machinery Gmbh Vorrichtung zum Granulieren von Schmelzematerial
DE102012011894A1 (de) * 2012-06-15 2014-01-02 Automatik Plastics Machinery Gmbh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Granulieren von Schmelzematerial

Family Cites Families (2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326848A (en) * 1964-07-02 1967-06-20 Xerox Corp Spray dried latex toners
FR2347712A1 (fr) * 1975-11-12 1977-11-04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Procede et appareil de formation d'image et particules utilisees pour la mise en oeuvre de ce procede
JPS5613945A (en) * 1979-07-12 1981-02-10 Terumo Corp Agent and device for removing antigennantibody complex to which complement is combined
JP3368024B2 (ja) 1993-11-29 2003-01-2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フルカラー画像形成方法
JP3409100B2 (ja) 1995-07-14 2003-05-19 株式会社リコー トナーの製造方法
JP2000020241A (ja) 1998-06-26 2000-01-21 Sumitomo Chem Co Ltd タッチパネル
JP3839626B2 (ja) * 1999-10-07 2006-11-01 日本碍子株式会社 樹脂を含有するワックス球状顆粒とその製造方法、及びセラミック成形体とその製造方法
EP1128224B1 (en) * 2000-02-21 2005-06-15 Canon Kabushiki Kaisha Developer, image-forming method, and process cartridge
JP2001232296A (ja) 2000-02-28 2001-08-28 Ricoh Co Ltd 分級装置及びトナー製造方法
JP2002091073A (ja) 2000-09-13 2002-03-27 Canon Inc トナーの製造方法
JP4101542B2 (ja) 2001-03-23 2008-06-18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方法
JP5073888B2 (ja) * 2001-03-28 2012-11-14 花王株式会社 静電荷像現像用トナー
JP3992224B2 (ja) * 2002-03-20 2007-10-17 株式会社リコー 電子写真トナー製造用流動槽式粉砕分級機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トナーの製造方法
JP3907101B2 (ja) 2002-03-22 2007-04-18 株式会社リコー 静電荷像現像用トナー
JP3902104B2 (ja) * 2002-09-24 2007-04-04 京セラケミカル株式会社 現像用非磁性トナー
JP2004189845A (ja) * 2002-12-10 2004-07-08 Seiko Epson Corp 樹脂粒子の熱処理装置および熱処理方法
JP4282363B2 (ja) * 2003-04-30 2009-06-17 株式会社ホソカワ粉体技術研究所 樹脂微粒子の前駆体製造装置および製造方法ならびに樹脂微粒子製造装置
JP4259209B2 (ja) * 2003-07-01 2009-04-30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トナー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トナーの製造装置
JP4103730B2 (ja) * 2003-08-27 2008-06-18 コニカミノルタビジネステクノロジーズ株式会社 トナー製造方法、トナー、それを用いた画像形成方法
JP4357398B2 (ja) * 2003-10-01 2009-11-04 株式会社リコー 噴霧造粒による混練溶融トナーの製造方法、電子写真用トナー、トナー容器、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並びに電子写真画像形成方法。
JP2005187773A (ja) 2003-12-26 2005-07-14 Hosokawa Funtai Gijutsu Kenkyusho:Kk 複合微粒子の製造方法
JP4143574B2 (ja) 2004-06-25 2008-09-0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トナーの製造方法及び表面改質装置
JP2006061902A (ja) * 2004-07-28 2006-03-09 Ricoh Co Ltd 粉砕装置及び粉砕方法
US20060046176A1 (en) * 2004-09-02 2006-03-02 Kao Corporation Toner for electrostatic image development
JP2006145654A (ja) * 2004-11-17 2006-06-08 Seiko Epson Corp トナー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トナー製造装置
JP2006285198A (ja) 2005-03-09 2006-10-19 Hosokawa Funtai Gijutsu Kenkyusho:Kk トナー粒子、トナー粒子の製造装置及び製造方法
JP4102380B2 (ja) * 2005-04-04 2008-06-18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静電荷像現像用トナー、その製造方法、それを用いた静電荷像現像剤、それを用いた画像形成方法および形成画像
EP1920825B1 (en) 2006-11-10 2018-01-03 Ricoh Company,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particulate resi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8209621A (ja) 2008-09-11
JP5052157B2 (ja) 2012-10-17
CN101303539B (zh) 2012-01-04
EP1961783A2 (en) 2008-08-27
US7927777B2 (en) 2011-04-19
EP1961783B1 (en) 2018-05-23
US20080305421A1 (en) 2008-12-11
US8216760B2 (en) 2012-07-10
US20110159423A1 (en) 2011-06-30
EP1961783A3 (en) 2008-12-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707257B1 (en)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particles and toner particles
JP5046532B2 (ja) 微粒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トナー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現像剤、トナー入り容器、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画像形成方法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01144995B (zh) 电子照相用显影剂
CN103226297B (zh) 色调剂、显影剂、色调剂盒、处理盒、图像形成设备和图像形成方法
KR20140022099A (ko) 분체 입자용 열 처리 장치 및 토너의 제조 방법
JPWO2007138912A1 (ja) トナー
JP4794852B2 (ja) トナー、その製造方法、現像剤及び画像形成方法並びに画像形成装置
JP2011100078A (ja) トナー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トナー
US20140093820A1 (en) Toner for developing latent electrostatic image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toner for developing a latent electrostatic image
US7498114B2 (en) Toner, process of manufacturing toner, developer, toner container, process cartridge,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process
JP5064949B2 (ja) 電子写真用トナーの製造方法
CN101303539B (zh) 生产树脂颗粒的方法
CN101840181B (zh) 用于储存调色剂的容器、用于储存显影剂的容器、和成像装置
JP2013156592A (ja) 静電荷像現像用トナー、静電荷像現像剤、トナーカートリッジ、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JP5279257B2 (ja) トナー
JP5117223B2 (ja) 静電荷像現像用トナー、これを用いた画像形成装置
JP6094875B2 (ja) 現像剤製造方法
CN101493658A (zh) 显影剂和图像形成装置
JP5374171B2 (ja) 非磁性一成分負帯電性トナーの製造方法および非磁性一成分負帯電性トナー
JP5455477B2 (ja) トナー
CN104950608B (zh) 无机颗粒、静电图像显影用调色剂、静电图像显影剂、显影剂盒、处理盒和成像装置
JP2010091647A (ja) トナー製造装置及びトナー製造方法
US20230279222A1 (en) Resin particles, method of producing resin particles, toner, toner storage unit,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05954986A (zh) 静电图像显影用调色剂、静电图像显影剂以及调色剂盒
JP2015090444A (ja) 画像形成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104

Termination date: 20190226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