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264833A - 图像读取装置及图像扫描装置 - Google Patents
图像读取装置及图像扫描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264833A CN101264833A CNA2008100093763A CN200810009376A CN101264833A CN 101264833 A CN101264833 A CN 101264833A CN A2008100093763 A CNA2008100093763 A CN A2008100093763A CN 200810009376 A CN200810009376 A CN 200810009376A CN 101264833 A CN101264833 A CN 101264833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entioned
- original copy
- height
- original
- import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567—Handling of original or reproduction media, e.g. cutting, separating, stacking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1/00—Supports or magazines for piles from which articles are to be separated
- B65H1/08—Supports or magazines for piles from which articles are to be separated with means for advancing the articles to present the articles to the separating device
- B65H1/14—Supports or magazines for piles from which articles are to be separated with means for advancing the articles to present the articles to the separating device comprising positively-acting mechanical devic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567—Handling of original or reproduction media, e.g. cutting, separating, stacking
- H04N1/0062—Removing sheets from a stack or inputting media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511/00—Dimensions; Position; Numbers; Identification; Occurrences
- B65H2511/10—Size; Dimensions
- B65H2511/15—Height, e.g. of stack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511/00—Dimensions; Position; Numbers; Identification; Occurrences
- B65H2511/20—Location in space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511/00—Dimensions; Position; Numbers; Identification; Occurrences
- B65H2511/40—Identification
- B65H2511/414—Identification of mode of operation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801/00—Application field
- B65H2801/39—Scanning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and to details thereof
- H04N2201/0077—Types of the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 H04N2201/0081—Image read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heets, Magazines, And Separation Thereof (AREA)
- Facsimile Scanning Arrangements (AREA)
- Controlling Sheets Or Webs (AREA)
- Facsimil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图像读取装置及图像扫描装置。该图像读取装置逐页导入原稿盘上的原稿,若原稿的顶面高度降低,高度检测传感器断开,则根据读取速度进行不同的控制。在不是高速读取的第1控制模式中,每导入一页原稿,就利用导入间隙时间使原稿盘以小刻度上升,直到上述顶面高度达到目标高度为止,上述目标高度比高度检测传感器接通时的高度进一步高出规定距离(S109~S116)。在进行高速读取的第2控制模式中,每导入一页原稿,就利用上述导入间隙时间使原稿盘以小刻度上升,直到上述顶面高度达到比高度检测传感器断开时的高度高出规定距离的高度为止(S117~S121)。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适用于一次放置大量原稿来进行读取的图像读取装置的结构。
本申请主张于2007年3月15提出的日本专利申请2007-067346号的优先权,并在此引用其全部内容。
背景技术
日本特开2006-16093号公报公开了可在原稿盘(原稿供纸盘)上重叠地放置多页原稿、并且具有对最上位原稿进行检测的上限位置检测传感器的复印机。在日本特开2006-16093号公报所记载的复印机中,原稿页数随着对原稿盘上的原稿的供给而减少,控制装置根据上述上限位置检测传感器的检测结果对盘驱动机构进行控制,以始终使最上位原稿相对于搓纸辊定位在同一位置上。由此,位于最上位的原稿始终定位于可供给原稿的位置。
在如日本特开2006-16093号公报所记载的面向大容量的图像读取装置中,随着以短时间进行大量文档的复印等需求的提高,在维持读取像质的同时进行高速读取的要求也不断加强。
关于这一点,在日本特开2006-16093号公报中未谈及控制盘驱动机构来升降原稿盘的时机。因此,在日本特开2006-16093号公报中,在原稿读取中使原稿盘升高时,输送中的原稿有可能受原稿盘升高的影响而发生变动,导致读取像质下降。
此外,在日本特开2006-16093号公报的结构中,如果使对原稿的读取不断地高速化,则输送原稿时的振动等将会变得相当大,而导致上限位置检测传感器的检测结果会出现很大的偏差。因此,对最上位原稿的高精度定位变得困难,导致原稿的导入错误等频发。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鉴于以上情况而做出的,其目的在于防止读取像质的下降,并且实现适用于高速读取的原稿盘的上升控制。
本发明要解决的课题如上所述,接下来,对用于解决该课题的手段及其效果进行说明。
根据本发明的观点,可以提供以下结构的图像读取装置。即,该图像读取装置具有:可重叠放置多页原稿的原稿盘;读取上述原稿的图像读取部;将上述原稿盘上的原稿逐页导入上述图像读取部的导入部;升降上述原稿盘的升降装置;对重叠在上述原稿盘上的原稿的顶面高度进行检测的高度检测传感器;以及,对上述升降装置进行控制的控制部。上述控制部构成为:可切换第1控制模式和上述导入部的导入速度比该第1控制模式时快的情况下的第2控制模式,来控制上述升降装置。当上述高度检测传感器检测到上述顶面高度由于上述导入部导入原稿而低于规定高度时,上述控制部,在第1控制模式中,每导入一页原稿,就利用结束原稿的导入之后、开始下一页原稿的导入之前的导入间隙时间(timing),使上述原稿盘上升规定节距,直到上述顶面高度达到目标高度,该目标高度比上述高度检测传感器检测到上述顶面高度达到了规定高度以上时的高度进一步高出规定距离。在第2控制模式中,每导入一页原稿,就利用上述导入间隙时间,使上述原稿盘上升规定节距,直到上述顶面高度达到比上述高度检测传感器检测到上述顶面高度低于规定高度时的高度高出规定距离的高度。
由此,在上述第1控制模式、第2控制模式的任意一种模式中,升高原稿盘都是在一页一页导入原稿的间歇时间。因此,可以确保图像读取部进行图像读取时原稿盘是静止的,从而可防止由原稿的输送晃动所引起的读取像质的降低。此外,在上述第1控制模式、第2控制模式的任意一种模式中,不是使原稿盘一次性上升,而是使原稿盘每次上升比较短的规定节距(以小刻度),所以,不用中断原稿导入,就能利用短的导入间隙时间使原稿盘适当地上升。此外,在原稿读取速度快的第2控制模式中,使原稿盘上升规定的距离,而不管高度检测传感器在原稿盘的上升途中的状态如何,所以,不会受到伴随着高速读取的振动等所引起的高度检测传感器的误检测的影响、并且可以使原稿的顶面高度稳定地上升到适于搓取(pickup)的高度。
在上述图像读取装置中,最好采用以下结构。即,上述控制部构成为:可利用上述导入部的导入速度比上述第1控制模式时低的情况下的第3控制模式对上述升降装置进行控制。当上述高度检测传感器检测到上述顶面高度由于上述导入部导入原稿而低于规定高度时,在上述第3控制模式中,利用上述导入间隙时间,使上述原稿盘上升,直到上述原稿的顶面高度达到上述目标高度。
由此,在原稿读取速度低的情况下,可以根据高度检测传感器的检测结果,使原稿的顶面高度高精度地上升到适当的高度。此外,因为利用导入间隙时间使原稿盘一次性上升,所以,不需要中断原稿的读取,从而可提高读取效率。
在上述图像读取装置中,最好采用以下结构。即,当上述高度检测传感器检测到上述顶面高度由于上述导入部导入原稿而低于规定高度时,上述控制部,在上述第1控制模式中,每导入一页原稿,就利用上述导入间隙时间使上述原稿盘上升规定节距,直到上述高度检测传感器检测到上述顶面高度达到了规定高度以上。在上述高度检测传感器检测到上述顶面高度达到了规定高度以上之后,每导入一页原稿,就利用上述导入间隙时间使上述原稿盘上升规定节距,直到上述顶面高度进一步上升规定的目标上升距离。在上述顶面高度是否上升了上述目标上升距离的判断中,考虑由原稿导入所引起的上述顶面高度的减少量来进行判断。
由此,在第1控制模式中,在判断上述顶面高度是否上升了目标上升距离时,因为考虑了由原稿导入所引起的顶面高度的减少量,所以,即使每次导入原稿时使原稿盘以小刻度上升,也能使原稿的最上层实际上升到适当的高度。
在上述图像读取装置中,最好采用以下结构。即,当上述高度检测传感器检测到上述顶面高度由于上述导入部导入原稿而低于规定高度时,上述控制部,在上述第2控制模式下,每导入一页原稿,就利用上述导入间隙时间使上述原稿盘上升规定节距,直到上述顶面高度上升规定的必要上升距离。在上述顶面高度是否上升了上述必要上升距离的判断中,考虑由原稿导入所引起的上述顶面高度的减少量来进行判断。
由此,在第2控制模式中,在判断上述顶面高度是否上升了必要上升距离时,因为考虑了由原稿导入所引起的顶面高度的减少量,所以,即使每次导入原稿时使原稿盘以小刻度上升,也能使原稿的最上层实际上升到适当的高度。
在上述图像读取装置中,最好是,在上述第1控制模式和上述第2控制模式的至少任意一种模式中,上述规定节距被决定为:随着由上述导入部所致的原稿的读取速度的加快而变短。
由此,即使原稿的读取速度加快而导入间隙时间缩短,因为上述规定节距也随之变短,所以也可以在导入与导入之间使原稿盘适当地以小刻度上升。
在上述图像读取装置中,最好是,上述升降装置与用于向上述图像读取部输送上述原稿的原稿输送装置公用驱动源。
由此,可以简化结构,实现图像扫描装置的低成本化、轻量化、紧凑化。此外,因为是利用导入间隙时间进行原稿盘的上升的结构,所以通过在导入原稿时和原稿盘上升时切换1个动力源的动力传递目的地,可以恰当地兼顾原稿的输送和原稿盘的上升。
根据本发明的其他观点,可以提供作为上述图像读取装置的图像扫描装置。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构件、过程、步骤、特性及优点会变得更加清楚。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扫描装置的整体结构的侧面剖视图。
图2是表示图像扫描装置的电气结构的一部分的框图。
图3是表示驱动导入部,向原稿输送路径导入最上层的一页原稿的情况的侧面剖视放大图。
图4是表示在最上层的原稿的导入即将结束之前,搓纸辊上升,进行避让的情况的侧面剖视放大图。
图5是表示导入结束,搓纸辊再次下降后的状态的侧面剖视放大图。
图6是表示使原稿盘上升的情况的侧面剖视放大图。
图7是表示原稿盘的上升控制(高分辨率模式)的流程图。
图8是表示原稿盘的上升控制(中分辨率模式和低分辨率模式)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接下来,对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扫描装置的整体结构的侧面剖视图,图2是表示图像扫描装置的电气结构的一部分的框图。图3是表示驱动导入部,向原稿输送路径导入最上层的一页原稿的情况的侧面剖视放大图。图4是表示在最上层的原稿的导入即将结束之前,搓纸辊上升避让的情况的侧面剖视放大图。图5是表示导入结束,搓纸辊再次下降后的状态的侧面剖视放大图。图6是表示使原稿盘上升的情况的侧面剖视放大图。图7和图8是表示原稿盘的上升控制的流程图。
如图1所示,作为本实施方式的图像读取装置的图像扫描装置10,在主体下部具有用于放置原稿14的大容量的原稿盘11,在主体上部具有存放读取后的原稿14的排出盘20。
此外,图像扫描装置10具有:原稿供给口41,其用于向主体内部供给上述原稿盘11上的原稿14;以及原稿排出口42,其用于向上述排出盘20排出在主体内部被读取了图像之后的原稿14。
在图像扫描装置10的主体内部,形成有连接原稿供给口41和原稿排出口42的弯曲状的原稿输送路径21,沿该原稿输送路径21设置有多个输送辊25、26、27、28、29。此外,以对应于原稿的正反面的方式在原稿输送路径21的中间部配置了两个图像传感器51、52,构成为由图像传感器51、52来读取通过原稿输送路径21的原稿14的正面和反面。此外,在图像扫描装置10的主体上部设置有操作面板50,可以对装置指示原稿读取模式(高分辨率、中分辨率和低分辨率)、原稿读取速度、以及图像读取的开始和中止等。
图像扫描装置10具有读取原稿14的图像读取部46和输送原稿14的原稿输送装置47。上述原稿输送装置47具有输送辊25、26、27、28、29和用于驱动这些输送辊的未图示的电动马达(驱动源)。该原稿输送装置47构成为:从原稿供给口41向上述图像读取部46输送原稿盘11上的原稿14,并且从原稿排出口42向排出盘20排出通过图像读取部46之后的原稿14。
图像扫描装置10具有上述原稿盘11和导入部48,该导入部48可以导入原稿14,且将原稿14一页一页地分离,并从原稿供给口41输送原稿14。该导入部48具有:搓纸辊22,其接触层叠在原稿盘11上的原稿14的最上层的顶面,并向原稿供给口41导入原稿;分离辊23,其配置得比上述搓纸辊22靠原稿输送方向的下游侧;以及延迟(retard)辊24,其与上述分离辊23相对配置。
在上述图像扫描装置10的适当位置上,在垂直方向设置有导轨,沿着该导轨,可自由升降地设置有升降框架35。并且,该升降框架35上安装有上述原稿盘11。因此,原稿盘11可以与升降框架35一起在上下方向上移动。
而且,上述原稿盘11的升降行程的下限位置(在图1中所示的位置),为用于在原稿盘11上放置原稿的原稿放置位置。另一方面,处于上述原稿放置位置的上方、且原稿14的最上层可接触到上述搓纸辊22的位置(在图3中所示的位置),为可由导入部48一页一页地分离原稿14并向上述原稿输送路径21供给原稿14的分离位置。
如图1等所示,上述原稿输送装置47具有可升降原稿盘11的升降装置49。该升降装置49具有:由电动马达构成的盘升降马达(驱动单元)15;由该盘升降马达15驱动的齿轮(pinion)13;以及与该齿轮13啮合的齿条12。该盘升降马达15构成为步进马达。
上述齿条12构成为:固定在上述升降框架35上,与升降框架35及原稿盘11一起在垂直方向上移动。
搓纸辊22被设置于在上述原稿盘11的上方与其相对的位置,并被可自由升降地支撑着。此外,搓纸辊22构成为:被未图示的弹簧向下方施力,可以将搓纸辊22按压于原稿14的顶面。
并且,导入部48上设置有用于检测上述搓纸辊22的高度的高度检测传感器31。利用该结构,在使搓纸辊22接触层叠的原稿14的最上层的状态下,利用高度检测传感器31检测搓纸辊22的高度,由此,可以检测出层叠的原稿14的顶面的高度(顶面高度)。
例如,利用光电传感器构成上述高度检测传感器31,且构成为:若搓纸辊22的高度(原稿14的顶面高度)达到规定高度以上,则接通(ON),而若低于规定高度则断开(OFF)。该规定高度被设定为搓纸辊22被原稿14的顶面顶起一些时的高度。如图2所示,高度检测传感器31电连接于后述的控制部60,可以向控制部60发送通/断状态信号。
此外,如图1所示,构成为:在上述搓纸辊22上连结有避让螺线管(solenoid)33,在适当的时机,使搓纸辊22上升避让,可以强制性地使搓纸辊22与原稿顶面分离。如图2所示,该避让螺线管33连接在上述控制部60上。
并且,上述搓纸辊22、分离辊23以及延迟辊24,通过电磁离合器34连接于作为上述原稿输送装置47的驱动源的电动马达上。该电磁离合器34电连接于控制部60。
如图1所示,在比上述分离辊23靠原稿输送方向的下游侧的位置,例如,设置有由光电传感器构成的原稿通过检测传感器32。该原稿通过检测传感器32构成为:检测到刚刚通过了分离辊23和延迟辊24的夹持位置的原稿,则接通,除此之外,断开。如图2所示,该原稿通过检测传感器32电连接于控制部60。
上述图像扫描装置10具有微机式的控制部60,如图2所示,上述盘升降马达15和操作面板50等电连接于上述控制部60。
根据该结构,在使原稿盘11位于上述原稿放置位置后,作业人员如图1所示那样重叠地放置原稿14,利用操作面板50(或者,上位的个人电脑)作出读取开始的指示,向控制部60发送读取开始信号。
接收到该信号的控制部60,使避让螺线管33断开而使搓纸辊22下降,之后,开始驱动盘升降马达15。由此,盘升降马达15进行驱动,旋转齿轮13,对与该齿轮13啮合的齿条12作用予提升力。其结果是,上述原稿盘11沿上述导轨从上述原稿放置位置开始上升。
控制部60,在上述盘升降马达15的驱动中对高度检测传感器31的状态进行监视。并且,控制部60向盘升降马达15发送驱动脉冲,使原稿盘11上升,直到与原稿盘11一起上升的原稿14的顶面接触到搓纸辊22,被顶起的搓纸辊22达到规定高度,高度检测器31接通为止。并且,在高度检测传感器31接通之后,控制部60还使盘升降马达15驱动,直到原稿盘11进一步上升规定高度。该规定高度的上升控制,是通过控制部60向作为步进马达的盘升降马达15发送规定数量的驱动脉冲来实现的。
在像这样使原稿盘11上升到图3所示的分离位置之后,盘升降马达15停止,并立刻开始驱动导入部48。具体而言,控制部60使上述电磁离合器34(图2)连接,开始驱动搓纸辊22、分离辊23以及延迟辊24,如图3所示,由搓纸辊22导入最上层的原稿14,并一边由分离辊23和延迟辊24一页一页地分离原稿14,一边通过原稿供给口41向原稿输送路径21供给。
在进行该原稿供给时,控制部60对原稿通过检测传感器32的状态进行监视。而且,若原稿通过检测传感器32检测到由分离辊23和延迟辊24向下游侧输送的最上层的原稿14,则控制部60使避让螺线管33接通,如图4所示,使搓纸辊22向上方避让。由此,可以防止下一页原稿14与前一页原稿14连续、无规律地被导入的情况。
利用输送辊25~29(图1)在原稿输送路径21上输送原稿14,并由上述图像传感器51、52来扫描原稿的正面和反面。对通过上述扫描所得到的数据进行适当的转换处理,并经由未图示的通信线缆而发送给连接于图像扫描装置10的、作为上位装置的个人电脑等。被扫描后的原稿14,沿着原稿输送路径21被送出至排出盘20。
控制部60,从原稿通过检测传感器32检测到原稿14而接通之时起,使用未图示的计时电路对经过时间进行计量。并且,如果经过了预先设定的规定时间,则视为原稿14脱离了分离辊23和延迟辊24之间的夹持部,而由下游侧的输送辊25等保持原稿14,所以,控制部60解除上述电磁离合器34的连接,如图5所示,停止驱动搓纸辊22、分离辊23以及延迟辊24。此外,之后立刻使上述避让螺线管33断开,使搓纸辊22下降,使之再一次接触到原稿14的最上层。
之后,控制部60对原稿通过检测传感器32的状态进行监视。而且,在从被导入的原稿14脱离原稿通过检测传感器32而使该原稿通过检测传感器32断开之时起,经过了规定时间时,控制部60如图3所示,再次使电磁离合器34连接,利用搓纸辊22导入下一页原稿14。通过反复进行以上的动作(图3~图5),可以在原稿14与其后续的原稿14之间确保一定间隔的同时,向原稿输送路径21逐页供给原稿,并且利用图像读取部46进行读取,直到没有原稿14为止。
另外,如果利用导入部48如上述那样陆续地送出原稿盘11上的原稿14,则原稿14的剩余量渐渐减少,而原稿14的顶面高度也随之下降。关于这一点,在本实施方式中,构成为:通过进行以下说明的盘升降控制,可以维持可由搓纸辊22导入原稿14的状态,而与原稿14的剩余量的多少无关,从而可陆续地输送原稿14,直到大量放置的原稿14没有了为止。
接下来,参照图7和图8,详细地说明原稿盘11的上升控制。如图7的流程图所示的那样,开始读取原稿时,如上述那样,原稿盘11上升到分离位置,导入一页原稿14(S101)。该导入动作,按照参照图3到图5所说明的那样进行。并且,每导入一页,就利用结束原稿的导入之后、开始下一页原稿的导入之前的时间(以下,称为“导入间隙时间”),在图5的状态下,调查高度检测传感器31的状态(图7的S102)。当高度检测传感器31接通时,因为原稿14的顶面高度未低到高度检测传感器31断开的程度,所以返回S101,反复进行原稿14的一页一页的导入。
当高度检测传感器31断开时,在S103中,对指示给图像扫描装置10的读取速度进行调查。该读取速度是对应于利用操作面板50等所指示的读取模式而决定的,并且决定为:在高分辨率模式的情况下为低速;在中分辨率模式的情况下为中间速度;在低分辨率模式的情况下为快速。
在高分辨率模式的情况下(读取速度是低速的情况下),从图5的状态立即驱动盘升降马达15,开始原稿盘11的上升(图7的S104)。然后,使原稿盘11上升到处于断开状态的高度检测传感器31变成接通为止(S105),并且,在高度检测传感器31接通之后,如图6所示,仍然使原稿盘11上升,直到进一步升高规定距离(规定脉冲数的量)为止(图7的S106)。如果原稿盘11达到上述高度,则停止盘升降马达15,使原稿盘11停止(S107),并返回S101,开始导入下一页原稿14。
即,对读取速度慢的高分辨率模式来说,可以在原稿14的导入结束之后、导入后续的原稿14之前确保有一定程度的充裕时间。由此,控制部60利用S104~S107的控制,进行下述控制:在一次导入间隙时间内,使原稿盘11连续地上升到需要的高度。
另一方面,当在S103的判断中判断为不是高分辨率模式的情况下(读取速度不是低速的情况下),进一步调查读取模式是否是低分辨率模式(高速读取模式)(图8的S108)。当在该S108的判断中判断为不是低分辨率模式的情况下,意味着读取模式是中分辨率模式(中间速度的读取模式),控制部60转移到S109以后的处理。
对中分辨率模式(中间读取速度)来说,首先从图5的状态立即驱动盘升降马达15,但是,其上升距离与原稿盘11的位置无关,而是与盘升降马达15的规定脉冲数对应的距离(S109)。另外,以下将该上升距离称为“上升节距(pitch)”。
该上升节距被决定为:比通过在S104~S107中所说明过的控制而一次性上升的距离短,但比一页原稿14的厚度大的值。此外,上述上升节距被决定为:在中分辨率模式下,特别是在被指示进行高速读取的情况下短,而在除此之外的情况下较长。
在S109的处理中,使原稿盘11上升上述上升节距,并使之停止,之后在S110的处理中,利用导入部48导入一页原稿。另外,因为在S109中的原稿盘11的上升量仅为上述上升节距,所以在以中间速度进行读取时,即使在导入了原稿14之后到再导入后续的原稿14之前的短暂的导入间隙时间内,也能可靠地进行原稿盘11的上升和停止。因此,可以在使原稿盘11完全停止了的状态下导入后续的原稿14(S110),所以可以避免扫描原稿14时的输送晃动,可以防止读取像质的降低。
在S110中,在导入了一页原稿14之后,调查高度检测传感器31的状态(S111)。然后,当高度检测传感器31断开时,返回S109,反复进行原稿盘11的上述上升节距的量的上升和原稿导入(S109、S110)。
如前所述,进行了一次原稿14的导入(S109~S111)后,原稿14的层叠高度就减少一页原稿的厚度,不过,原稿盘11上升比该减少的厚度大的上述上升节距。因此,如果反复进行原稿14的导入,则结果是原稿14的顶面高度渐渐地上升。而且,搓纸辊22随之上升,高度检测传感器31接通时,脱离S109~S111的循环,而转移到S112以后的处理。
在S112中,首先设定从高度检测传感器31接通之时起要追加性地使原稿盘11上升的距离(追加上升距离),并将该追加上升距离存储在存储器(存储单元)中,并且,该追加上升距离的初始设定值是与从高度检测传感器31接通之时起要进一步使原稿14的顶面高度上升的距离(目标上升距离)相等的值。此外,该追加上升距离被设定为:与通过低速读取时的S106的控制来使原稿盘11上升的规定距离相等。
然后,驱动盘升降马达15,使原稿盘11上升上述上升节距,并使之停止(S113)。该原稿盘11的上升和停止,和S109一样,是在以中间速度进行读取时,在导入了原稿14之后到进一步导入后续的原稿14之前的短暂的导入间隙时间内进行的。此外,该上升节距是和上述S109中所说明过的上升节距相同的距离。
然后,计算从S112时起使原稿盘11上升了的合计距离,并调查所得到的合计距离是否达到上述追加上升距离(S114)。如果未达到追加上升距离,则导入一页后续的原稿14(S115)。然后,在上述追加上升距离上加上与一页原稿14的厚度相当的距离,且再次存储在存储器中(S116),并返回S113的处理。
通过以上S113~S116的循环,每导入一页原稿14,就使原稿盘11上升上述上升节距,并将追加上升距离加上一页原稿的厚度。这相当于考虑了由原稿14的导入而引起的顶面高度的减少量,来对原稿盘11的追加上升距离进行再次计算。这样,每当导入原稿和原稿盘上升时,都一边进行追加上升距离的再次计算,一边判断原稿盘11的合计上升距离是否达到上述追加上升距离(S114)。然后,若在S114中判断为合计上升距离达到了追加上升距离,则因为能够使原稿14的顶面高度实际上升上述目标上升距离,所以脱离循环而返回图7的S101的处理,在使原稿盘11停止后的状态下再次导入原稿14。
另一方面,当在上述S108的判断中判断为读取模式是低分辨率模式(高速读取模式)的情况下,控制部60转移到S117以后的处理。如图8所示,在低分辨率模式中,首先设定原稿盘11的必要上升距离,并存储在存储器中(S117)。
该必要上升距离被设定为:从高度检测传感器31断开之时起,使原稿14的顶面高度达到上述目标高度而要使原稿盘11上升的距离。并且,该必要上升距离的初始设定值等于在以高分辨率模式进行读取时,在图7的S104~S107的处理中原稿盘11所上升的合计距离。
然后,在导入间隙时间内,驱动盘升降马达15,使原稿盘11上升上述上升节距,并使之停止(S118)。
并且,对从S117时起使原稿盘11上升了的合计距离进行计算,并调查所得到的合计距离是否达到了上述必要上升距离(S119)。在未达到必要上升距离的情况下,导入一页后续的原稿14(S120)。然后,在上述追加上升距离上加上相当于一页原稿14的厚度的距离,并再次存储在存储器中(S121),然后返回S118的处理。
通过以上S118~S121的循环,每导入一页原稿14,就使原稿盘11上升上述上升节距,并将必要上升距离加上一页原稿的厚度。这和S113~S116的循环一样,相当于考虑由原稿14的导入而引起的顶面高度的减少量,来对原稿盘11的必要上升距离进行再次计算。
并且,若在S119中判断为合计上升距离达到了必要上升距离,则因为能够使原稿14的顶面高度实际上升到上述目标高度,所以脱离循环而返回图7的S101的处理,在使原稿盘11停止后的状态下再次导入原稿14。
即,对读取速度快的低分辨率模式来说,伴随着原稿14的高速输送等的振动也变得相当大,高度检测传感器31感知搓纸辊22的振动和偏差,有可能误检测原稿14的顶面高度。关于这一点,在本实施方式中,对以低分辨率模式进行的处理(S118~S121)来说,与上述高度检测传感器31的状态无关地进行下述控制:在使原稿盘11(原稿14的顶面高度)上升了规定的必要上升距离之时,使原稿盘11的上升结束。因此,不会受到搓纸辊22的振动和偏差的影响,能够使原稿14的顶面高度稳定地上升到适度的高度。
如以上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图像扫描装置10具有:可重叠放置多页原稿14的原稿盘11;读取上述原稿14的图像读取部46;向上述图像读取部46逐页导入上述原稿盘11上的原稿14的导入部48;升降上述原稿盘11的升降装置49;检测重叠在上述原稿盘11上的原稿14的顶面高度的高度检测传感器31;以及,控制上述升降装置49的控制部60。
并且,上述控制部60构成为:可对原稿读取速度为中间速度的情况下(中分辨率模式)的第1控制模式、和原稿读取速度快的情况下(低分辨率模式)的第2控制模式进行切换,来控制升降装置49。
并且,在由于上述导入部48进行的原稿14的导入,而使得原稿14的上述顶面高度下降,上述高度检测传感器31呈断开时,上述控制部60依据是上述第1控制模式或者是第2控制模式来进行不同的处理(图8的S108)。
具体而言,在以中间速度进行读取时(中分辨率模式、第1控制模式),每导入一页原稿14,就利用上述导入间隙时间,使上述原稿盘11上升规定的上升节距,直到上述顶面高度达到:比上述高度检测传感器31接通时的高度进一步高出规定距离的目标高度为止(S109~S116)。
另一方面,在高速读取时(低分辨率模式、第2控制模式),每导入一页原稿14,就利用上述导入间隙时间,使上述原稿盘11上升规定的上升节距,直到上述顶面高度达到:比上述高度检测传感器31断开时的顶面高度进一步高出规定距离的高度为止(S117~S121)。
由此,不论是原稿读取速度为中间速度的情况(第1控制模式)、高速的情况(第2控制模式)的哪一种情况,原稿盘11的上升都在一页一页地导入原稿14的间歇时间内进行。因此,可以确保在图像读取部46读取图像时原稿盘11是静止的,并且可以防止由原稿14的输送晃动而引起的读取像质的下降。此外,不论是第1控制模式、第2控制模式的哪一种模式,都不是使原稿盘11一次性地上升,而是每次使原稿盘11上升比较短的规定的上升节距(以小刻度),所以,不会使原稿导入中断,能利用短的导入间隙时间使原稿盘11适当地上升。此外,在原稿读取速度快的第2控制模式中,使原稿盘11上升规定距离,而不管高度检测传感器31在原稿盘11的上升途中的状态如何,所以,不会受到伴随着高速读取的振动等引起的高度检测传感器31的误检测的影响,能够使原稿14的顶面高度平稳地上升到适于搓取(pickup)的高度。
此外,本实施方式中的控制部60构成为:可以利用原稿读取速度慢时(高分辨率模式)的第3控制模式来控制升降装置49。而且,在进行该低速读取时(高分辨率模式、第3控制模式),在高度检测传感器31断开时,利用上述导入间隙时间,使上述原稿盘11一次性上升到:上述顶面高度达到比上述高度检测传感器31接通时的高度进一步高出规定距离的高度(目标高度)(S104~S107)。
由此,在原稿读取速度低的情况下,可以依据高度检测传感器31的状态,来使原稿14的顶面高度高精度地上升到适当的高度。此外,因为是利用导入间隙时间使原稿盘11一次性上升,所以,不需要中断原稿14的读取,从而提高读取效率。
此外,在以中间速度读取原稿时(中分辨率模式、第1控制模式),控制部60,在上述高度检测传感器31断开时,每导入一页原稿14,就利用上述导入间隙时间使上述原稿盘11上升规定的上升节距,直到该高度检测传感器接通为止(S109~S111)。然后,在上述高度检测传感器31接通时,每导入一页原稿14就利用上述导入间隙时间使上述原稿盘11上升上述上升节距,直到上述顶面高度进一步上升规定距离(目标上升距离)为止(S113)。而且,构成为:在是否要结束原稿盘11的以上述上升节距进行的上升的判断(S114)中,并不是单纯地判断原稿盘11是否上升了该目标上升距离,而是在考虑了由原稿导入所引起的上述顶面高度的减少量(S116)的基础上,来判断上述顶面高度是否实际上升了目标上升距离。
由此,即使在以下情况下,即、在中分辨率模式下,在每次导入原稿14时都使原稿盘11以小刻度上升的情况下,也能够在考虑由原稿导入引起的顶面高度的减少量的同时,使原稿14的最上层实际上升到上述目标高度。其结果是,能够利用搓纸辊22顺畅地导入原稿14。
此外,在高速读取时(低分辨率模式、第2控制模式),在上述高度检测传感器31断开时,控制部60,在每导入一页原稿14时,就利用上述导入间隙时间使上述原稿盘11上升规定节距,直到上述顶面高度上升规定的必要上升距离为止。并且,构成为:在上述顶面高度是否上升了该必要上升距离的判断中,并不是单纯地判断原稿盘11是否上升了该必要上升距离,而是在考虑了由原稿导入所引起的上述顶面高度的减少量的基础上,来判断上述顶面高度是否实际上升了必要上升距离。
由此,即使在以下情况下,即、在低分辨率模式下,在每次导入原稿14时都使原稿盘11以小刻度上升的情况下,也能够在考虑由原稿导入引起的顶面高度的减少量的同时,使原稿14的最上层实际上升上述必要上升距离的量。其结果是,能够利用搓纸辊22顺畅地导入原稿14。
此外,在中分辨率模式中的S109和S113的处理、以及低分辨率模式中的S118的处理中,原稿盘11的上升节距被决定为,随着原稿14的读取速度的加快而变短。
由此,即使原稿14的读取速度加快、导入间隙时间变短,由于上述上升节距也会随之变短,所以也可以使原稿盘11以小刻度适当地上升。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升降装置49的驱动源的盘升降马达15,与上述原稿输送装置47的驱动源是分开设置的。但是,也可以将盘升降马达构成为与原稿输送装置47的驱动源的电动马达公用。作为该结构,例如,可以考虑利用公知的离合部件(例如,电磁离合器)连接原稿输送装置47的电动马达和上述齿轮13。
在此情况下,可以简化结构,并且可以实现图像扫描装置的低成本化、轻量化、紧凑化。此外,因为是在导入间隙时间进行原稿盘11的上升的结构,所以,通过在原稿14的导入时和在原稿盘11的上升时对一个电动马达的动力传递目的地进行切换,可以恰当地兼顾原稿14的输送和原稿盘11的上升。
以上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及其变形例进行了说明,不过,上述结构,例如可以进行如下变更。
对上述实施方式来说,在流程图(图8)的S116的处理中,在追加上升距离上加上相当于一页原稿的厚度的距离来进行再次设定,不过,也可以代之以每导入一页原稿,就从原稿盘11的合计上升距离中减去相当于一页原稿的厚度的距离。同样地,也可以取代S121的处理而从原稿盘11的合计上升距离中减去规定距离。
高度检测传感器31并不限于只要搓纸辊22在规定高度以上就接通的结构的传感器,也可以变更为只要搓纸辊22在规定高度以上就断开的结构。
作为高度检测传感器31,可以变更为直接检测原稿14的顶面高度的结构,来代替通过检测搓纸辊22的高度来间接地检测原稿14的顶面高度之情形。
盘升降马达15不局限于步进马达,例如,可以构成伺服马达(servomotor)。
使原稿盘上升的结构,不局限于如图1所示的将原稿输送路径21形成为弯曲状(C字型)的图像扫描装置,例如,可以适用于具有水平的原稿输送路径、从装置的一侧供给原稿而从相反侧排出的图像扫描装置。此外,本发明不局限于图像扫描装置,例如,可以适用于具有大容量原稿盘的文档自动输送型的复印机。
虽然参照优选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发明,但是可以以多种方法改进本发明,并且可以推知与上面提出和描述的实施方式不同的多种实施方式,这对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所附权利要求书意在涵盖本发明的所有落入本发明主旨和范围内的改进方案。
Claims (7)
1.一种图像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可重叠放置多页原稿(14)的原稿盘(11);
读取上述原稿(14)的图像读取部(46);
向上述图像读取部(46)逐页导入上述原稿盘(11)上的原稿(14)的导入部(48);
升降上述原稿盘(11)的升降装置(49);
对重叠在上述原稿盘(11)上的原稿(14)的顶面高度进行检测的高度检测传感器(31);以及
对上述升降装置(49)进行控制的控制部(60);
上述控制部(60)构成为:可切换第1控制模式和原稿读取速度比该第1控制模式时快的情况下的第2控制模式,来控制上述升降装置(49);
当上述高度检测传感器(31)检测到上述顶面高度由于上述导入部(48)导入原稿(14)而低于规定高度时,上述控制部(60),
在上述第1控制模式中,每导入一页原稿(14),就利用结束原稿(14)的导入之后、开始下一页原稿(14)的导入之前的导入间隙时间,使上述原稿盘(11)上升规定节距,直到上述顶面高度达到目标高度,该目标高度比上述高度检测传感器(31)检测到上述顶面高度达到了规定高度以上时的高度进一步高出规定距离;
在上述第2控制模式中,每导入一页原稿(14),就利用上述导入间隙时间使上述原稿盘(11)上升规定节距,直到上述顶面高度达到比上述高度检测传感器(31)检测到上述顶面高度低于规定高度时的高度高出规定距离的高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控制部(60)构成为:可利用原稿读取速度比上述第1控制模式时慢的情况下的第3控制模式来控制上述升降装置(49);
当上述高度检测传感器(31)检测到上述顶面高度由于上述导入部(48)导入原稿(14)而低于规定高度时,
在上述第3控制模式中,利用上述导入间隙时间,使上述原稿盘(11)上升,直到上述原稿(14)的顶面高度达到上述目标高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
当上述高度检测传感器(31)检测到上述顶面高度由于上述导入部(48)导入原稿(14)而低于规定高度时,
上述控制部(60),在上述第1控制模式中,
每导入一页原稿(14),就利用上述导入间隙时间使上述原稿盘(11)上升规定节距,直到上述高度检测传感器(31)检测到上述顶面高度达到了规定高度以上;
上述高度检测传感器(31)检测到上述顶面高度达到了规定高度以上后,每导入一页原稿(14),就利用上述导入间隙时间使上述原稿盘(11)上升规定节距,直到上述顶面高度进一步上升规定的目标上升距离;
在上述顶面高度是否上升了上述目标上升距离的判断中,考虑由原稿导入所引起的上述顶面高度的减少量来进行判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图像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
当上述高度检测传感器(31)检测到上述顶面高度由于上述导入部(48)导入原稿(14)而低于规定高度时,
上述控制部(60),在上述第2控制模式中,
每导入一页原稿(14),就利用上述导入间隙时间使上述原稿盘(11)上升规定节距,直到上述顶面高度上升规定的必要上升距离;
在上述顶面高度是否上升了上述必要上升距离的判断中,考虑由原稿导入所引起的上述顶面高度的减少量来进行判断。
5.根据权利4所述的图像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第1控制模式和上述第2控制模式的至少任意一种模式中,上述规定节距被决定为:随着由上述导入部(48)所致的原稿(14)的读取速度的加快而变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图像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升降装置(49)与用于向上述图像读取部(46)输送上述原稿(14)的原稿输送装置(47)公用驱动源。
7.一种图像扫描装置,其是权利要求6所述的图像读取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7067346A JP4324808B2 (ja) | 2007-03-15 | 2007-03-15 | 画像読取装置及びイメージスキャナ装置 |
JP2007-067346 | 2007-03-15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264833A true CN101264833A (zh) | 2008-09-17 |
Family
ID=395129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A2008100093763A Pending CN101264833A (zh) | 2007-03-15 | 2008-02-28 | 图像读取装置及图像扫描装置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7753365B2 (zh) |
EP (1) | EP1971123B1 (zh) |
JP (1) | JP4324808B2 (zh) |
CN (1) | CN101264833A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980350A (zh) * | 2019-12-25 | 2020-04-10 | 重庆珏顺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打印机分层接纸机构及其工作方法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4297173B2 (ja) * | 2007-03-15 | 2009-07-15 | 村田機械株式会社 | 画像読取装置及びイメージスキャナ装置 |
JP2010114578A (ja) * | 2008-11-05 | 2010-05-20 | Ricoh Co Ltd | 画像処理装置 |
JP2010132374A (ja) * | 2008-12-02 | 2010-06-17 | Fuji Xerox Co Ltd | シート残量検出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5629128B2 (ja) * | 2010-06-01 | 2014-11-19 | 株式会社Pfu | 画像読取装置 |
JP5623195B2 (ja) * | 2010-08-31 | 2014-11-12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シート給送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TW201242334A (en) * | 2011-04-01 | 2012-10-16 |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
JP5798862B2 (ja) * | 2011-09-29 | 2015-10-21 | 理想科学工業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JP2013180839A (ja) * | 2012-02-29 | 2013-09-12 |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 給紙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CN102867359B (zh) * | 2012-09-21 | 2014-10-22 | 广州广电运通金融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金融自助设备及其钞票分离装置和分离方法 |
JP2017088346A (ja) * | 2015-11-12 | 2017-05-25 |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 シート供給装置および画像読み取り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
US9936089B2 (en) * | 2015-12-30 | 2018-04-03 | Kodak Alaris Inc. | Mobile autonomous scalable scanner system |
US9906664B2 (en) * | 2015-12-30 | 2018-02-27 | Kodak Alaris Inc. | Mobile autonomous scalable scanner system |
EP3691982A4 (en) | 2017-10-05 | 2021-07-14 |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 AUTOMATIC DOCUMENT FEEDERS |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62111832A (ja) | 1985-11-11 | 1987-05-22 | Fuji Xerox Co Ltd | 自動原稿送り装置 |
DE4135752C1 (zh) * | 1991-10-30 | 1992-11-12 | Man Roland Druckmaschinen Ag, 6050 Offenbach, De | |
JP3276441B2 (ja) * | 1993-03-05 | 2002-04-22 | 理想科学工業株式会社 | 給紙台装置の昇降制御装置 |
DE4410384C1 (de) * | 1994-03-25 | 1995-05-24 | Roland Man Druckmasch | Steuerung für eine Stapelhubvorrichtung |
JPH082702A (ja) | 1994-06-21 | 1996-01-09 | Toshiba Corp | 給紙装置 |
JPH1191955A (ja) | 1997-09-22 | 1999-04-06 | Toshiba Corp | 紙葉類取出し装置 |
JP2006016093A (ja) | 2004-06-30 | 2006-01-19 | Kyocera Mita Corp | 原稿給送装置 |
JP2006044901A (ja) | 2004-08-06 | 2006-02-16 | Kyocera Mita Corp | 画像形成装置の原稿給紙装置、及びそ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
JP2007067346A (ja) | 2005-09-02 | 2007-03-15 | Denso Corp | 積層型圧電素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
2007
- 2007-03-15 JP JP2007067346A patent/JP4324808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8
- 2008-01-25 EP EP08001439A patent/EP1971123B1/en not_active Not-in-force
- 2008-02-15 US US12/031,742 patent/US7753365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8-02-28 CN CNA2008100093763A patent/CN101264833A/zh active Pending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980350A (zh) * | 2019-12-25 | 2020-04-10 | 重庆珏顺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打印机分层接纸机构及其工作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7753365B2 (en) | 2010-07-13 |
EP1971123A2 (en) | 2008-09-17 |
EP1971123B1 (en) | 2012-06-27 |
JP4324808B2 (ja) | 2009-09-02 |
JP2008228218A (ja) | 2008-09-25 |
US20080224391A1 (en) | 2008-09-18 |
EP1971123A3 (en) | 2009-09-0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264833A (zh) | 图像读取装置及图像扫描装置 | |
CN101264831A (zh) | 图像读取装置及图像扫描装置 | |
CN101264832A (zh) | 图像读取装置及图像扫描装置 | |
CN101324767B (zh) | 自动原稿搬送装置、图像读取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 |
US4815725A (en) | Paper feed control device for copier | |
US7499654B2 (en) | Image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image recording method | |
US6874780B2 (en) | Device for controlling the means delivering sheets to a machine | |
CN102774672B (zh) | 传送装置 | |
CN101256370A (zh) | 图像读取系统,电子纸以及图像读取方法 | |
JP3112389B2 (ja) | 原稿供給装置 | |
JPS6190968A (ja) | 印刷装置のシート受けデツキ上に積重ねられた印刷シートの所定量をマークする装置 | |
CN106739555A (zh) | 一种打印机纸张纠偏系统和纠偏方法 | |
JP2007210763A (ja) | 用紙残量検知装置および検知方法 | |
JP2581910B2 (ja) | シ−ト収容装置 | |
JP2000095359A (ja) | 自動原稿搬送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 |
JP2888896B2 (ja) | 給紙カセット装置 | |
JPH10161376A (ja) | 画像形成装置用の給紙機構及びその残量枚数算出方法 | |
JPH0515469Y2 (zh) | ||
US7409184B2 (en) | Original document reading device | |
CN102085968A (zh) | 供纸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及供纸方法 | |
JP2008228210A (ja) | 画像読取装置及びイメージスキャナ装置 | |
JPS61295969A (ja) | 用紙積載装置 | |
JP4852489B2 (ja) | 給紙装置および自動原稿搬送装置 | |
JP2006021867A (ja) |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該画像形成装置のシート材給紙制御方法 | |
JPH0873055A (ja) | 給紙トレイの用紙上昇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02 |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Open date: 200809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