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251540A - 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检测微粒、其制备及应用 - Google Patents

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检测微粒、其制备及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251540A
CN101251540A CNA200810035191XA CN200810035191A CN101251540A CN 101251540 A CN101251540 A CN 101251540A CN A200810035191X A CNA200810035191X A CN A200810035191XA CN 200810035191 A CN200810035191 A CN 200810035191A CN 101251540 A CN101251540 A CN 10125154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patitis
antigen
detection
concentration
anti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810035191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251540B (zh
Inventor
王海蛟
赵卫国
张向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emei Boyang diagnostic technology (Shanghai)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Boyang Bio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yang Bio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yang Bio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0810035191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251540B/zh
Publication of CN1012515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5154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25154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5154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乙肝的诊断试剂,公开了一种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检测微粒,为抗-HBe抗体包被的发光微粒。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检测微粒的制备及应用。此外,本发明又进一步公开了一种测定人血清样品中乙型肝炎e抗原(HBeAg)的体外诊断试剂盒,同时公开了利用光激化学发光原理定量及定性检测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的方法。本发明的试剂盒,可以与其它血清和临床信息联合用于诊断个体发生急性或慢性乙型肝炎感染的情况,也可用于对围产期女性乙型肝炎的筛选,以判断新生儿感染乙型肝炎的危险性。

Description

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检测微粒、其制备及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乙肝的诊断试剂,具体涉及基于光激化学发光原理的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检测颗粒、其制备及应用。
背景技术
免疫学检测是基于抗原和抗体的特异性反应进行检测的一种手段,由于其可以利用同位素、酶、化学发光物质等对被检测信号进行放大和显示,因此常被用于检测蛋白质,激素等微量生物活性物质。
我国免疫学检测基本经历了放射免疫检测(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现仍普遍使用于县级以上医院);酶联免疫检测(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各临床机构普遍使用);以化学发光为代表的光生物学标记及免疫检测技术(20世纪90年代开始推广使用,产品步入成长期)三个阶段。这一衍变过程主要是基于对检测方法的敏感性、准确性、以及操作简捷性的需求的不断提高而决定的。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Chemiluminescence Immunoassay)是近十年来在世界范围内发展非常迅速的非放射性免疫分析技术。检测原理是以发光物质作为信号放大系统并籍助其发光强度直接测定免疫结合。由于其高灵敏度,检测范围宽等优点,已成为放射性免疫分析与普通酶免疫分析的取代者,是免疫学检测重要的发展方向。
但目前国内自行研制的化学发光检测试剂,大多为非均相反应,采用化学底物直接标记,通过化学反应激发。其分析过程与传统酶标检测类似,需反复清洗与分离,检测耗时长,自动化程度不高。国外厂家检测试剂随发光基质与检测形式而各不相同。以Abbott,Bayer与Chiron等公司为代表的化学激发,即以化学发光底物直接标记抗原或抗体进行免疫测定。最常用的为吖啶酯,在碱性环境中可被过氧化氢氧化而发光。BD则以AKP,金钢脘为基质采用酶促化学发光。Roche为则采用电化学发光(electrochemiluminescence,ECL,发光底物二价的三联吡啶钌及反应参与物三丙胺在电极表面失去电子而被氧化。氧化的三丙胺失去一个H+而成为强还原剂,将氧化型的三价钌还原为激发态的二价钌,随即释放光子而恢复为基态的发光底物。这一过程在电极表面周而复始地进行,不断地发出光子而常保持底物浓度的恒定。因反应过程中牵涉到分离清洗,自动化设计复杂,仪器相当昂贵。此外,发光基质的稳定性也是一大问题。
光激化学发光法通过引入激光技术与纳米微球技术,成功的解决了上述不足。因反应在均相进行,既加快了反应速度,又避免了反复分离与清洗步骤,能有效降低检测背景值,减少反应时间,并可实现自动化操作。目前,PE公司推出了针对生物研究用的光激化学发光试剂Alpha-screen。但在临床检测领域,还没有面世的光激化学发光检测试剂,尤其是用于肿瘤标志物与肝炎检测项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用于定性或定量检测乙型肝炎e抗原(HBeAg)的检测微粒,其制备、检测条件及应用。
本发明的技术原理:
本发明的乙型肝炎e抗原(HBeAg)检测试剂及试剂盒与光激化学发光检测技术相关,光激化学发光免疫技术是一种利用化学发光物质发射的光波进行免疫测定的方法。该技术主要整合了高分子微粒技术,有机合成,蛋白质化学与临床检测相关领域的研究。
本发明之所以能检测乙型肝炎e抗原(HBeAg),是由于在均相条件下,将内部带有染料的感光微粒(纳米级)以及包被有抗-HBe抗体并且内部带有发光化合物的发光微粒(纳米级)的混合物作为试剂和检测样品混合。此时纳米感光微粒和包被有抗-HBe抗体的纳米发光微粒可迅速有效地捕捉-HBeAg,在近距离内,三者形成免疫夹心复合物。激发光照射后,纳米感光微粒中的染料被诱导激活,并释放高能态的活性氧离子(单线态氧)。该高能态的活性氧离子被近距离的纳米发光微粒俘获,从而传递能量以激活所述发光微粒中的发光化合物。数微秒后,发光微粒中的发光化合物将释放出高能级红光。用光子计数器测定这些高能级光子,并通过电脑将光子数换算为目标分子浓度,光子数的多少即精确地反映了目标分子的浓度。而当样本不含HBeAg时,无法在近距离形成免疫夹心复合物,活性氧离子也无法传递至发光微粒表面。活性氧离子在液相中迅速衰减,检测时则无光能级红光产生。具体原理参见图1及图2。
基于上述原理,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检测乙型肝炎e抗原(HBeAg)的检测微粒,为抗-HBe抗体包被的发光微粒。
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乙型肝炎e抗原(HBeAg)的检测试剂盒,包括上述抗-HBe抗体包被的发光微粒、生物素标记的抗-HBe抗体和亲和素包被的感光微粒。
在试剂盒中,上述抗-HBe抗体包被的发光微粒、生物素标记的抗-HBe抗体和亲和素包被的感光微粒分别以溶液的形式置于各自独立的容器中。上述含有抗-HBe抗体包被的发光微粒、生物素标记的抗-HBe抗体或亲和素包被的感光微粒的溶液的溶剂可以是常规的适合抗原抗体反应的溶剂体系,如HEPES缓冲体系、Tris缓冲体系。抗-HBe抗体包被的发光微粒的溶剂优选pH8.0的成分为HEPES、NaCl和EDTA-Na-2H2O的HEPES缓冲液,生物素标记的抗-HBe抗体的溶剂优选pH8.0的成分为Tris、NaCl和EDTA-Na-2H2O的Tris缓冲液,亲和素包被的感光微粒的溶剂优选HEPES、NaCl和EDTA-Na-2H2O的HEPES缓冲液,上述各种溶剂中还可添加起封闭和蛋白保护作用的物质如BSA以及防止微粒聚集的稳定试剂如Tween20,出于对试剂防腐以及长期储存的考虑还可在溶剂中添加防腐剂,防腐剂优选100U/ml庆大霉素和质量百分比为万分之五的Proclin 300作为防腐剂。
在用于定量检测乙型肝炎e抗原时,上述试剂盒中还可包括含有多种确定浓度乙型肝炎e抗原的溶液。上述不同乙型肝炎e抗原浓度的溶液分别独立包装。
用于定性检测乙型肝炎e抗原时,上述试剂盒中还可包括阳性对照、阴性对照,以及参考样品,上述参考样品为含有确定浓度乙型肝炎e抗原的溶液。上述阳性对照、阴性对照,以及参考样品分别独立包装。含有确定浓度乙型肝炎e抗原的溶液中乙型肝炎e抗原的浓度为乙型肝炎e抗原临床cutoff点对应的浓度。
上述发光微粒是指填充有发光化合物和镧系元素化合物的高分子微粒。发光化合物可以是Dioxene(二氧杂环己烯)或thioxene(二甲基噻吩)的衍生物等,镧系元素化合物可以是Eu(TTA)3/TOPO或Eu(TTA)3/Phen等,该微粒可由市场上购得。
研究发现,由于最终的检测反应是均相反应,发光微粒的粒径(微粒的平均直径)太大(>400nm)会自然沉降,影响检测效果,微粒的粒径太小(<50nm),会使制备过程中的清洗工作比较困难,对抗体连接工作不利,因此发光微粒的粒径范围应在50-400nm之间,较好为100-300nm之间,优选250nm。
发光微粒的表面官能团可以是任何能联接蛋白质的基团,如羧基,醛基,胺基,环氧乙基或卤代烷基等各种已知的可连接蛋白质的官能团,最优化的微粒表面官能团为羧基表面官能团的微粒或醛基表面官能团的微粒。使用不同的微粒表面官能团,连接抗体的反应方式和条件也不相同。
A)羧基微粒和抗体连接方法:羧基表面官能团的微粒亲水性好,颗粒均匀稳定。根据表面羧基含量的不同,一般可分为低,中和高羧基微粒。低羧基微粒一般采用物理吸附法连接抗体。但物理吸附的抗体会逐渐由微粒表面释放,造成溶液中的游离抗体浓度增加,从而降低了检测灵敏度。并且试剂保存的稳定性也不够。高羧基微粒一般采用化学方法连接抗体。化学法连接的微粒与抗体结合比较牢固,在检测灵敏度及试剂的稳定性方面要优于物理吸附。化学法连接微粒与抗体一般采用EDAC和NHS活化微粒,然后活化得微粒与抗体羧合的反应。可以一步反应(活化和羧合同时进行)也可两步反应(活化和羧合分步进行)。一步反应较两步反应简单,但反应的重现性不好,抗体容易失活。两步法连接抗体虽然避免了抗体失活,但仍没有完全解决抗体连接的重现性问题。
B)醛基微粒和抗体连接方法:醛基表面的微粒也有很好亲水性,颗粒均匀稳定,微粒表面容易修饰,并且与蛋白的反应比较容易。一般采用NaBH3CN进行还原胺化反应,反应生成的碳氮键很稳定,抗体连接的效率也很高,重复性也很好。
鉴于获得更好的抗-HBe抗体连接效率,试剂稳定性和连接重复性,经试验优选醛基表面官能团的微粒,并应用了NaBH3CN的还原胺化反应作为抗体的连接方法。
发光微粒的发光量会直接影响最终检测的发光效果。市场提供的发光微粒发光量一般会在50,000——10,000,000光子数/100ug发光微粒范围内,优选150,000-350,000光子数/100ug)发光微粒。
上述抗-HBe抗体包被的发光微粒中,发光微粒与抗-HBe抗体的质量比例较佳为10∶(0.2-10),优选10∶(1-4)。
上述生物素标记的抗-HBe抗体中,生物素与抗体的分子比例较佳为(5-50)∶1,优选30∶1。
上述感光微粒是填充有感光化合物的高分子微粒。在670~690nm光激发下,可以产生单线态氧离子,当其与发光微粒距离足够近的情况下,单线氧离子传递到发光微粒,与发光微粒中的发光化合物反应,产生紫外光,紫外光再进一步激发镧系元素化合物,产生520~620nm波长光子。感光化合物可以是酞菁染料等,该微粒也可由市场上购得。
上述亲和素包被的感光微粒中,亲和素与感光微粒的质量比例无特殊限制,较佳为1∶(3-10),优选1∶5。
市售感光微粒均适用于本发明,微粒粒径较佳为180-260nm,优选220nm。
抗-HBe抗体包被的发光微粒采用NaBH3CN的还原胺化反应法制备,反应步骤如下:
1)混合:将发光微粒与抗-HBe抗体按质量比例为10∶(1-4)混合于缓冲液中;
2)反应:加入缓冲液配制的NaBH3CN溶液混合并反应;
3)封闭:加入缓冲液配制的Gly及NaBH3CN溶液,混匀反应后,再加入BSA溶液封闭;
4)清洗产物,获得抗-HBe抗体包被的发光微粒。
其中,混合步骤中,发光微粒与抗HBe抗体的质量比例为10∶(1-4)优选5∶1。反应缓冲液可为MES缓冲液、磷酸缓冲液,优选MES缓冲液,浓度优选0.05M,反应步骤中,反应溶液中发光微粒的浓度可为10-40mg/ml,优选25mg/ml。清洗的方式可以为离心法清洗或透析法清洗。
透析法清洗步骤:采用反应缓冲液透析,每次4-5小时,更换缓冲液4次。透析清洗操作时间较长,且微粒损失较多,造成收率降低。
离心法清洗步骤包括离心去上清,加入反应缓冲液洗涤,超声处理打开沉淀,如此反复3-5次。离心法清洗时离心力会使发光微粒暂时聚集在一起,但经过超声处理可以很容易再次分散打开,此法操作时间短,且收率较高。因此优选采用此种清洗方式。
生物素标记抗体的方法可采用常规的方法进行。
亲和素包被的感光微粒可采用NaBH3CN的还原胺化反应法制备。
本发明第三方面,公开了一种利用光激化学发光原理,采用双抗体夹心法,定性或定量检测乙型肝炎e抗原的方法,包括将待测样品与上述用于检测乙型肝炎e抗原的检测微粒、生物素标记的抗-HBe抗体和亲和素包被的感光微粒混合反应,而后用激发光照射反应孔,测量每个反应孔发光光子量获得光信号值。
步骤3的光激化学发光法检测的激发光光源波长范围为600-700nm,优选640-680nm;反应孔发光的发射光光源波长范围为600-680nm,优选610-620nm;发射光延迟时间范围为100ms-1000ms;激发光光源的功率范围为5-100mw,优选40-60w。
定量检测乙型肝炎e抗原的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1)在反应孔中加入待测样品、上述抗-HBe抗体包被的发光微粒和生物素标记的抗-HBe抗体获得初始反应溶液,混合反应;
2)再加入亲和素包被的感光微粒获得最终反应溶液进行反应;
3)激发光照射反应孔,测量每个反应孔发光光子量获得光信号值;
4)根据标准曲线计算待测样品HBeAg含量。
本发明第四方面,公开了一种定性检测乙型肝炎e抗原的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1)在反应孔中加入待测样品或参考样品,以及上述抗-HBe抗体包被的发光微粒和生物素标记的抗-HBe抗体获得初始反应溶液,混合反应;
2)再加入亲和素包被的感光微粒获得最终反应溶液进行反应;
3)激发光照射反应孔,测量每个反应孔发光光子量获得光信号值;
4)计算待测样品光信号值与HBeAg参考样品光信号的比值,即S/CO值,当S/CO≥1时待测样品被判定为阳性,当S/CO<1时待测样品被判定为阴性。
上述参考样品中,HBeAg的浓度与乙型肝炎e抗原临床cutoff点对应。
在定性或定量检测乙型肝炎e抗原的方法中:
步骤1)的反应条件为37℃温育10-120分钟,较佳为10-30分钟,优选20分钟,步骤2的反应条件也为37℃温育10-30分钟,优选15分钟。
初始反应溶液中,抗-HBe抗体包被的发光微粒的浓度无特殊限制,可以为50-300ug/ml,优选50ug/ml-150ug/ml,最佳50ug/ml。
初始反应溶液中,生物素标记的抗-HBe抗体的浓度无特殊限制,可以为2-12ug/ml,较佳为2ug/ml-6ug/ml,优选4ug/ml。
在最终反应溶液中,亲和素包被的感光微粒的浓度一般控制在30-100ug/ml,可以为30-100ug/ml,优选60ug/ml。
上述方法中,初始反应溶液的体积无特殊限制,可以为30-75ul,优选75ul;最终反应溶液的体积也无特殊限制,可以为100-250ul,优选250ul。
上述样品包括血清、血浆和全血。
本发明是采用光激化学发光检测技术,测定人血清样品中乙型肝炎e抗原(HBeAg)的定量及定性体外诊断试剂盒,可以与其它血清和临床信息联合用于诊断个体发生急性或慢性乙型肝炎感染的情况,也可用于对围产期女性乙型肝炎的筛选,以判断新生儿感染乙型肝炎的危险性。
本发明与检测对象相近的乙型肝炎e抗原(HBeAg)酶免法试剂盒在方法学上比较,酶免法以OD值体现样本检测值,OD值可检测范围窄,仅可做定性检测,且灵敏度低。本发明的试剂盒采用光激化学发光法测定标本中的HBeAg,具有灵敏度高、检测范围宽等特点,在方法学上较酶免法能达到更高的灵敏度和更优的检测范围。
附图说明
图1:光激化学发光免疫技术原理图:微粒结合形成二聚体,产生光子信号
图2:光激化学发光免疫技术原理图:未结合微粒,无光子信号产生
图3:单线态氧随微粒间距离衰减,在大概600nm的距离,基本没有单线氧的存在,因此也不发光
附图标记:
FG BEAD:发光微粒,内含发光分子;
GG BEAD:感光微粒,内含感光分子;
Singlet Oxygen:单线态氧,活性氧离子;
A/B:两者可直接或间接特异结合的活性分子。如在双抗夹心检测中,A,B为针对靶分子C不同的表位的单克隆抗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非限制本发明的范围。下列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的实验方法及未说明配方的试剂均为按照常规条件如Sambrook等人,分子克隆:试验手册(New York:Cold Spring Harbor LaboratoryPress,1989)中所述的条件或者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或配置。
实验中仪器原料来源及试剂配方:
原料及试剂                            厂家
Biotin-X-X-NHS                        Sigma TLC≥95%
BSA                                   Equitech/protease free
Gly                                   Sigma≥95%
HEPES                                 华美
Tris                                  Sigma
NaBH3CN                               Acros
Avidin                                Pierce
抗-HBe                                厦门波生生物有限责任公司
感光微粒                                    美国PentaTek公司
发光微粒                                    美国PentaTek公司
仪器                    型号                厂家
粒径仪                  Model 370           Nicomp
酶标仪                  MultiSKAN MK3       labsystem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752P                上海光谱有限公司
荧光分光光度计          F95                 上海棱光技术有限公司
光激化学发光分析系统                        博阳生物/上海北滨光子
实施例1抗-HBe抗体包被的发光微粒的制备
制备方法:
1)发光微粒混悬液处理:吸取一定量的发光微粒于高速冷冻离心机中离心,弃去上清,加入一定量MES缓冲液,超声破碎至微粒重新悬浮,加入MES缓冲液调节发光微粒浓度至100mg/ml。
2)抗体处理:抗-HBe于0.05M pH6.0的MES缓冲液(以下简称MES缓冲液)透析,透析完成后测定浓度,并调节浓度至8mg/ml。
3)MES缓冲液、100mg/ml的发光微粒混悬液(MES缓冲液)和8mg/ml的抗-HBe(MES缓冲液)以及,以1∶2∶5的体积比进行混合,迅速混匀,得到反应液。
4)用MES缓冲液配制25mg/ml的NaBH3CN溶液,按照与反应液1∶25的体积比加入,迅速混匀,37℃旋转反应48小时。
5)MES缓冲液配制75mg/ml的Gly溶液以及25mg/ml的NaBH3CN溶液,按照与反应液2∶1∶10的体积比加入上述溶液中,混匀,37℃旋转反应2小时。再加入200mg/ml的BSA溶液(MES缓冲液),其与反应液体积比为5∶8,迅速混匀,37℃旋转反应16小时。
6)用MES缓冲液离心清洗三次,最后用发光试剂缓冲液进行悬浮,测定粒径和固含量,调节浓度至10mg/ml。
参照前述1)的制备方法制备抗-HBe抗体包被的发光微粒,并通过各项性能测试比较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具体工艺条件的选择研究:
研究中涉及的各个参数的检测方法如下:
1.光信号检测方法:
在反应孔中分别加入25μl样品,再依次加入25μl发光试剂(50ug/ml)和25μl生物素化抗体试剂(按实施例4的方法制备,4ug/ml)。然后放入仪器(光激化学发光分析系统),由仪器自动按以下步骤操作:振动,37℃温育20分钟,再自动加入175μl亲和素包被的感光微粒试剂(按实施例4的方法制备,60ug/ml)后37℃温育15分钟。仪器自动产生激光照射微孔计算每孔发光光子量。
2.灵敏度检测方法:检测灵敏度参考品(编号L1-1~3、L2-1~3、L3-1~3)光信号,均需检出所要求的企业灵敏度参考品(需检出L1-2;L2-2;L3-2)。
L1-1~3、L2-1~3、L3-1~3配方:选取了3份不同来源的血清标本,经检测HCV、HIV均为阴性,HBeAg经ABBOTT公司试剂盒检测确认为阳性,分别按照比例稀释后得到3个标本系列:
  编号   1∶128   1∶256   1∶512   1∶1024   1∶2048
  1#(S/CO值)   5.17   2.64   1.35   0.67   0.31
  编号   1∶128   1∶256   1∶512   1∶1024   1∶2048
  2#(S/CO值)   3.99   2.01   0.99   0.46   0.21
  编号   1∶128   1∶256   1∶512   1∶1024   1∶2048
  3#(S/CO值)   5.62   2.83   1.43   0.72   0.35
结果表明按上述比例稀释后组成的3个标本系列为弱阳性标本,可用于试剂盒灵敏度的考核。以1#标本的1∶1024-1∶256、2#标本的1∶512-1∶128、3#标本的1∶512-1∶128组成的3个标本系列作为公司内部灵敏度参考品(编号L1-1~3、L2-1~3、L3-1~3)。
3.特异性检测方法:检测20份特异性参考品光信号,不得检出假阳性,无假阳性则记为20/20。
特异性参考品配方:从收集的HBeAg阴性标本中选取20份,组成特异性参考品,编号N-01~N-20。标本选择时既包括了健康人标本,也包括了的较易引起假阳性的特殊人群标本。其具体组成如下:
  标本类型   份数
  正常献血员标本   5份
  甲肝阳性标本   4份
  丙肝阳性标本   4份
  类风湿关节炎病人标本   4份
  高血脂等其他病人标本   3份
4.Hook检测:检测HBeAg浓度分别为1400PEIU/ml、2800PEIU/ml、5600PEIU/ml、11200PEIU/ml的样本光信号,结果应大于60.0PEIU/ml。
5.精密性检测方法:
检测HBeAg浓度分别为0.5PEIU/ml和5.0PEIU/ml的质控品光信号,每个浓度做10孔重复测定,代入公式,计算CV值。低浓度的精密性测定表示为QC L,高浓度的精密性测定表示为QC H。
工艺条件选择:
a.反应pH值
其它反应条件:25mg/ml的发光微粒反应浓度,10∶2的FG-bead与抗-HBe质量比,离心法清洗
pH5.0:0.05MMES缓冲反应体系中有明显的微粒聚集现象,故不采用此反应条件。pH7.0:0.1M PB缓冲体系的HBeAg检测比pH6.0的MES缓冲体系稍差。pH6.0:0.05M MES缓冲体系反应正常,HBeAg检测比其它pH的MES缓冲体系稍好,故选择0.05M pH6.0的MES buffer作为反应缓冲液。
Figure S200810035191XD00101
Figure S200810035191XD00111
b.发光微粒在反应液中的浓度
其它反应条件:0.05M pH6.0的MES buffer作为反应缓冲液,10∶2的FG-bead与抗-HBe的质量比,离心法清洗
Figure S200810035191XD00112
10mg/ml反应浓度时,灵敏度不佳。选择25mg/ml的发光微粒反应浓度为宜。
c.发光微粒与抗体的反应比例
其它反应条件:0.05M pH6.0的MES buffer作为反应缓冲液,25mg/ml的发光微粒反应浓度,离心法清洗。
Figure S200810035191XD00113
Figure S200810035191XD00121
综合考虑灵敏度和QC结果、检测结果及成本问题,选择10mg FG-bead与2mg抗-HBe反应条件。
d.清洗方式
其它反应条件:,0.05M pH6.0的MES buffer作为反应缓冲液,25mg/ml的发光微粒反应浓度,5∶1的FG-bead与抗-HBe比例。
透析法清洗步骤:100倍体积透析,每次4-5小时,更换缓冲液4次。透析清洗操作时间较长,透析过程中微粒损失较多。
离心法清洗步骤:12000rpm离心30分钟,清洗4次。离心法清洗的离心力会使发光微粒暂时聚集,但经过超声处理很容易可再次分散打开。且操作时间短,收率较高。考虑到生产周期以及生产成本,决定采用此种清洗方式。
最终选择250nm的粒径,发光量为≥250,000光子数/100ug的发光微粒,0.05M pH6.0的MES buffer作为反应缓冲液,25mg/ml的发光微粒反应浓度,5∶1的FG-bead与抗-HBe比例,离心法清洗作为最优制备条件。
实施例2生物素标记抗体的制备
制备方法:
1)抗体处理:将抗-HBe透析于0.1M NaHCO3溶液,测定抗体浓度并调节至1mg/ml。
2)用DMSO配制16.17mg/ml的Biotin溶液。
3)标记:取处理好的1mg/ml抗-HBe标记抗体与配制好的Biotin溶液,二者按照10000∶54的体积比进行混合,迅速混匀。2~8℃静置反应12~16小时。
4)透析:将反应好的生物素标记抗体透析于生物素标记透析缓冲液(pH8.00)。
5)将透析好的生物素化抗体吸出转移至干净离心管中,取样测定抗体浓度。将质检合格的生物素标记抗体浓度调节至0.5mg/ml。
将抗体与Biotin按照不同比例进行反应并进行检测:
光信号检测方法:
在反应孔中分别加入25μl样品,再依次加入25μl发光试剂(按实施例1的方法制备,100ug/ml浓度)和25μl生物素化抗体试剂(6ug/ml浓度)。然后放入仪器(光激化学发光分析系统),由仪器自动按以下步骤操作:振动,37℃温育15分钟,再自动加入175μl亲和素包被的感光微粒试剂(按实施例3的方法制备,60ug/ml浓度)后37℃温育15分钟。仪器自动产生激光照射微孔计算每孔发光光子量。
Figure S200810035191XD00131
标记比例越高,与实际测定比例之间的偏差越大。从灵敏度及Hook effect等方面进行考虑,认为优选30∶1的比例。
实施例3亲和素包被的感光微粒的制备
感光微粒:采用粒径为220±40nm的感光微粒(美国PentaTek公司)
制备方法:
a、感光微粒混悬液处理:吸取一定量的感光微粒于高速冷冻离心机中离心,弃去上清,加入一定量MES缓冲液,超声细胞破碎仪上超声至微粒重新悬浮,加入MES缓冲液调节感光微粒浓度至100mg/ml。
b、亲和素溶液配制:称量一定量Avidin,加MES缓冲液溶解至8mg/ml。
c、混合:将处理好的感光微粒混悬液、8mg/ml的Avidin以及MES缓冲液,以2∶5∶1的体积比进行混合,迅速混匀,得到反应液。
d、反应:MES缓冲液配制25mg/ml的NaBH3CN溶液,按照与反应液1∶25的体积比加入,迅速混匀。37℃旋转反应48小时。
e、封闭:MES缓冲液配制75mg/ml的Gly溶液以及25mg/ml的NaBH3CN溶液,按照与反应液2∶1∶10的体积比加入上述溶液中,混匀,37℃旋转反应2小时。再加入200mg/ml的BSA溶液(MES缓冲液),其与反应液体积比为5∶8,迅速混匀,37℃旋转反应16小时。
f、清洗:向反应好的溶液中加入MES缓冲液,高速冷冻离心机离心,弃上清,加入新鲜MES缓冲液超声法重新悬浮,再次离心,如此清洗3次,最后用少量的感光试剂缓冲液进行悬浮,测定固含量,用感光试剂缓冲液调节浓度至10mg/ml。
实施例4临床cutoff点确定
试剂配制:
1.发光抗体缓冲液:pH8.0成分为HEPES、NaCl和EDTA-Na-2H2O的HEPES缓冲液,添加BSA及100U/ml庆大霉素和质量百分比为万分之五Proclin 300。
2.生物素标记抗体缓冲液:pH8.0的成分为Tris、NaCl和EDTA-Na-2H2O的Tris缓冲液,添加BSA及100U/ml庆大霉素和质量百分比为万分之五Proclin 300。
3.抗-HBe抗体包被的发光微粒试剂:采用实施例1的方法,选择250nm的粒径,发光量为≥250,000光子数/100ug的发光微粒,0.05M pH6.0的MES buffer作为反应缓冲液,25mg/ml的发光微粒反应浓度,5∶1的FG-bead与抗-HBe比例,离心法清洗制得抗-HBe抗体包被的发光微粒。将抗体包被的发光微粒用发光抗体缓冲液调节浓度至10mg/ml。
4.生物素标记抗体试剂:采用实施例2的方法,抗体与Biotin按照30∶1的比例制得生物素标记抗体。将生物素标记抗体用生物素标记抗体缓冲液调节浓度至0.5mg/ml。
5.亲和素包被的感光微粒试剂:由实施例3的方法制得亲和素包被的感光微粒,将亲和素包被的感光微粒用感光试剂缓冲液调节浓度至10mg/ml。
光信号检测方法:
在反应孔中分别加入25μl样品,再依次加入25μl发光试剂和25μl生物素化抗体试剂。然后放入仪器(光激化学发光分析系统),由仪器自动按以下步骤操作:振动,37℃温育20分钟,再自动加入175μl亲和素包被的感光微粒试剂后37℃温育15分钟。仪器自动产生激光照射微孔计算每孔发光光子量。
根据对1042个正常非乙型肝炎患者的血样进行检测的结果,99%的样品HBeAg水平小于0.1PEIU/ml,所以我们可以认为0.1PEIU/ml是本试剂的临床cutoff点。
  测定均值(PEIU/ml)   SD   CV(%)
 HBeAg参考样品   0.10   0.05   5.06
实施例5阴性、阳性对照、参考样及定标品的制备
1.HBeAg阴性对照:新生牛血清。
2.HBeAg阳性对照:使用Paul-Ehrlich-Institute(Virological standards 10/2001)出品的乙型肝炎e抗原定量参考品以新生牛血清为稀释液配制浓度为6PEIU/ml的溶液作为阳性对照。
3.参考样品:
根据实施例4对临床cutoff点的研究,使用Paul-Ehrlich-Institute(Virologicalstandards 10/2001)出品的乙型肝炎e抗原定量参考品以新生牛血清为稀释液配制浓度为0.10PEIU/ml的样品作为参考样。
4.定标品
使用Paul-Ehrlich-Institute(Virological standards 10/2001)出品的乙型肝炎e抗原定量参考品以新生牛血清为稀释液,按照浓度0PEIU/ml,0.3PEIU/ml,2.0PEIU/ml,8.0PEIU/ml,20.0PEIU/ml,60.0PEIU/ml配制6个定标品。
实施例6乙型肝炎e抗原定性及定量检测
1.基本检测模式:
首先向反应孔中分别加入样品,再依次加入发光试剂(抗体包被的发光微粒)和生物素标记抗体。然后放入仪器(光激化学发光分析系统),由仪器自动按以下步骤操作:振动,37℃温育。再自动加入亲和素包被的感光微粒后37℃再次温育。温育结束后仪器自动产生激光照射微孔计算每孔发光光子量。
2.标准曲线的获得:
按上述方法检测各个定标品的发光光子量,将测得的光信号值与相应的定标品浓度采用cubic spline拟和作图即得,标准曲线呈线性。
3.定量检测:
在定量测定中,根据标准曲线,按样本实测光信号值计算每一个样本的HBeAg含量,单位是PEIU/ml。
4.定性检测:
在定性测定中,检测参考样品的光信号值计,计算每一个样本的S/CO(即待测样品光信号值与HBeAg参考样品光信号的比值),当S/CO≥1时待测样品被判定为阳性,当S/CO<1时待测样品被判定为阴性。检测阴阳对照的光信号,如检测结果出错,则检测无效,需重新检测。
5.检测条件的优化试验:
5.1温育时间的确定:
试验材料:采用实施例4的方法制备抗体包被的100ug/ml的发光微粒试剂(下简称发光抗体试剂)和6ug/ml的生物素标记抗体试剂,及100ug/ml的亲和素包被的感光微粒试剂
检验样本:灵敏度参考品和质控品QcL,QcH。
初始反应条件:加样量为样品10ul,发光微粒试剂10ul,生物素标记抗体试剂10ul,亲和苏包被的感光微粒试剂为75ul,两步温浴。
5.1.1第一步温育时间的确定
第一步温育时间分别为10min、30min、60min、120min,第二步温育时间为20min对检验样本进行检测,分别考察灵敏度、特异性、准确性、精密度等指标。结果见下表:
Figure S200810035191XD00161
Figure S200810035191XD00171
对上述结果进行分析比较,在初始条件下,第一步温育时间为10-120min均可,根据结果当第一温浴时间大于30min后,结果已经趋于稳定。
第一步温育时间分别为10min、15min、20min、30min,第二步温育时间为20min对检验样本进行检测,分别考察灵敏度、特异性、准确性、精密度等指标。结果见下表:
Figure S200810035191XD00172
根据上述结果,当第一步温浴时间为20min时,反应已经完全,结果趋于稳定,因此确定第一温浴时间为20min。
5.1.2第二步温育时间的确定
第一步温育时间为20min,第二步温育时间分别为10min、30min、60min、120min对检验样本进行检测,分别考察灵敏度、特异性、准确性、精密度等指标。结果见下表:
对上述结果进行分析比较,在初始条件下,第一温浴时间为20min,当第二步温育时间可以为10-120min,其中当第二温浴时间大于30min后,结果趋于稳定。
第一步温育时间为20min,第二步温育时间分别为10min、15min、20min、30min对检验样本进行检测,分别考察灵敏度、特异性、准确性、精密度等指标。结果见下表:
Figure S200810035191XD00182
根据上述结果,当第二步温浴时间为20min时,反应已经完全,结果趋于稳定,因此确定第二温浴时间为20min。
5.2加样模式的考察
试验材料:采用实施例4的方法制备抗体包被的100ug/ml的发光微粒试剂(下简称发光抗体试剂)和6ug/mlde生物素标记抗体试剂,及100ug/ml的亲和素包被的感光微粒试剂
检验样本:灵敏度参考品和质控品QcL,QcH。
初始反应条件:依次添加样品、发光微粒试剂、生物素标记抗体试剂、亲和素包被的感光微粒,两步温浴,其中第一温浴时间为20min,第二温浴时间为15min。
设计了三种加样模式进行考察。
模式1:10ul样品+10ul发光抗体试剂+10ul生物素化抗体试剂+70ul亲和素包被的感光微粒试剂;
模式2:15ul样品+15ul发光抗体试剂+15ul生物素化抗体试剂+105ul亲和素包被的感光微粒试剂;
模式3:25ul样品+25ul发光抗体试剂+25ul生物素化抗体试剂+175ul亲和素包被的感光微粒试剂。
在初始条件下相同的情况下,按照以上三种加样模式对企业内控品进行检测,分别考察灵敏度、特异性、准确性、精密度等指标。结果见下表:
Figure S200810035191XD00191
对上述结果进行分析比较,在其余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并考虑到手工加样样品量过小会造成不便于操作的影响以及更容易产生误差,所以优选模式3。
5.3发光抗体、生物素化抗体、亲和素包被的感光微粒浓度的筛选
试验材料:采用实施例4的方法制备抗体包被的发光微粒试剂(下简称发光抗体试剂)和生物素标记抗体试剂,及亲和素包被的感光微粒试剂
检验样本:灵敏度参考品和质控品QcL,QcH。
初始反应条件:依次添加25ul样品、25ul发光微粒试剂、25ul生物素标记抗体试剂、175ul亲和素包被的感光微粒,两步温浴,其中第一温浴时间为20min,第二温浴时间为15min。
5.3.1发光抗体和生物素化抗体浓度的初筛
亲和素包被的感光微粒采用100ug/ml的浓度,分别配制浓度为50ug/ml、150ug/ml、300ug/ml的发光抗体以及浓度为2ug/ml、6ug/ml、12ug/ml的生物素化抗体交叉配对进行检测,在初始条件下结果分别如下:
50ug/ml发光抗体
150ug/ml发光抗体
Figure S200810035191XD00202
300ug/ml发光抗体
Figure S200810035191XD00203
对上述结果进行分析比较,发光抗体的浓度在50ug/ml-150ug/ml之间,生物素化抗体的浓度在2ug/ml-6ug/ml之间结果较为理想。
5.3.2发光抗体和生物素化抗体浓度的精筛
根据初筛的结果分别配制浓度为50ug/ml、100ug/ml、150ug/ml的发光抗体以及浓度为2ug/ml、4ug/ml、6ug/ml的生物素化抗体交叉配对进行检测,结果分别如下:
50ug/ml发光抗体
Figure S200810035191XD00211
100ug/ml发光抗体
Figure S200810035191XD00212
150ug/ml发光抗体
对上述结果进行分析比较,发光抗体的浓度在50ug/ml,生物素化抗体的浓度在4ug/ml时结果最为理想。
5.3.3亲和素包被感光微粒浓度的筛选
发光抗体浓度选用50ug/ml,生物素化抗体的浓度选用4ug/ml,亲和素包被的感光微粒浓度分别配制为30ug/ml,60ug/ml,100ug/ml,在初始反应条件下,结果如下:
Figure S200810035191XD00214
  QC L测定浓度   0.49   0.50   0.49
  Qc L测定CV(%)   5.42   3.21   3.18
  QC H测定浓度   5.05   5.05   5.08
  Qc H测定CV(%)   3.22   2.88   2.68
根据灵敏度比较,Qc L和Qc H的测定浓度及CV分析,亲和素包被的感光微粒浓度在60ug/ml时结果最为理想。
综上所述,发光微粒浓度采用50ug/ml,生物素标记的抗体浓度采用4ug/ml,亲和素包被的感光微粒浓度在60ug/ml时的结果最为理想。
实施例7评价试验
试剂:采用实施例4的方法制备发光抗体试剂(浓度50ug/ml)、生物素标记抗体试剂(浓度为4ug/ml)及亲和素包被的感光微粒试剂(浓度为60ug/ml)。
检测方法:在反应孔中分别加入25μl样品,再依次加入25μl发光试剂和25μl生物素化抗体试剂。然后放入仪器,由仪器自动按以下步骤操作:振动,37℃温育20分钟,再自动加入亲和素包被的感光微粒试剂175μl后37℃温育15分钟。仪器自动产生激光照射微孔计算每孔发光光子量,根据标准曲线可以推算样品HBeAg浓度,单位是PEIU/ml,也可以根据S/CO值判断样品的阴阳性,最后打印试验报告。
1.定量模式性能评价
1.1检测范围
在3个临床试验点对1042个正常非乙型肝炎患者的血样进行检测,99%的样品HBeAg水平小于0.10PEIU/ml。而高浓度HBeAg水平的病人样品可导致RLU(相对光子单位)的反常性下降(即高滴度的钩带效应)。在本测定方法中,HBeAg水平高达5600PEIU/ml的病人样品的检测结果将大于60PEIU/ml。
因此确定检测范围为0.1-60.0PEIU/ml。
1.2灵敏度的检测
对灵敏度参考品(编号L1-1~3、L2-1~3、L3-1~3),均需检出所要求的灵敏度参考品(要求检出L1-2;L2-2;L3-2)。
  1   2   3
  L1(PEIU/ml)   0.06   0.13   0.25
  L2(PEIU/ml)   0.10   0.20   0.40
  L3(PEIU/ml)   0.14   0.28   0.56
1.3特异性的检测
检测20份特异性参考品,不得检出假阳性。
  编号   测定值   编号   测定值   编号   测定值   编号   测定值
  N-01   0.01   N-06   0.01   N-11   0.02   N-16   0.01
  N-02   0.02   N-07   0.01   N-12   0.01   N-17   0.02
  N-03   0.02   N-08   0.03   N-13   0.00   N-18   0.04
  N-04   0.01   N-09   0.01   N-14   0.01   N-19   0.01
  N-05   0.02   N-10   0.02   N-15   0.03   N-20   0.02
2.3线性的检测
对除0值外其他5点定标品(实施例5制备)做线性分析,计算线性相关系数r(r应大于0.99),r=0.9998。
2.4精密性的检测
分别采用2个批号的试剂对高、低2个水平的乙肝e抗原质控品进行检测,重复10次,将结果数值代入公式,计算CV值
Figure S200810035191XD00231
2.5Hook试验
  检测浓度   1400PEIU/ml   2800PEIU/ml   5600PEIU/ml   11200PEIU/ml
  测定值(PEIU/ml)   81.95   76.76   69.92   65.78
由上述结果确定:虽然本产品在HBeAg浓度11200PEIU/ml时测定结果依然大于60.0PEIU/ml,但结果已经与60.0PEIU/ml比较接近,在HBeAg浓度5600PEIU/ml时,检测结果将大于60.0PEIU/ml。
2.6干扰性试验
在一份已知浓度的临床标本中添加血红蛋白、甘油三酯及胆红素制成250mg/dL血红蛋白的溶血标本、500mg/dL甘油三酯的脂血标本及10mg/dL胆红素的黄疸标本进行检测,测定值与原浓度的偏差不得超过10%。
  测定值   理论值   偏差率(%)
  溶血标本   24.42   26.06   -6.3
  脂血标本   27.13   26.06   4.1
  黄疸标本   28.00   26.06   7.4
2.定性模式检测
使用灵敏度参考品、特异性参考品以及阴阳性对照对定性模式下的试剂进行检测。
Figure S200810035191XD00241
由上述结果确定:本产品在定性模式下灵敏度、特异性、精密性等指标均能达到要求。
实施例8比较试验
试剂:采用实施例4的方法制备发光抗体试剂(50ug/ml)、生物素标记抗体试剂(4ug/ml)及亲和素包被的感光微粒试剂(60ug/ml)。
以美国Abbott公司HBeAg试剂盒(磁性微粒发光系统)为参照进行了质量水平比较,所用标本为前述灵敏度参考品,结果如下:
Figure S200810035191XD00251
根据以上结果,本公司试剂盒的最低检出率与特异性已和Abbott公司的产品基本相当。
实施例9试剂盒的组配
将实施例1-3中按照各种方法制备的三种试剂分别独立包装,组配后获得基本试剂盒。可用于检测待测样本的光激化学反应光信号。
在上述试剂盒中加入分别独立包装的实施例5配制的阴性、阳性对照及参考样后获得定性检测试剂盒。可用于定性检测乙型肝炎e抗原。
在上述试剂盒中加入独立包装的实施例5配制的定标品后获得定量检测试剂盒。可用于定量检测乙型肝炎e抗原。

Claims (36)

1.一种用于检测乙型肝炎e抗原的检测微粒,为抗-HBe抗体包被的发光微粒。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检测乙型肝炎e抗原的检测微粒,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微粒粒径为50nm到400nm。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用于检测乙型肝炎e抗原的检测微粒,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微粒粒径为150-300n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检测乙型肝炎e抗原的检测微粒,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微粒表面官能团选自羧基、醛基、胺基、环氧乙基或卤代烷基。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用于检测乙型肝炎e抗原的检测微粒,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微粒表面官能团选自羧基或醛基。
6.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用于检测乙型肝炎e抗原的检测微粒,其特征在于,所述抗-HBe抗体包被的发光微粒中,发光微粒与抗-HBe抗体的质量比例为10∶0.2到10∶10。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用于检测乙型肝炎e抗原的检测微粒,其特征在于,所述抗-HBe抗体包被的发光微粒中,发光微粒与抗-HBe抗体的质量比例为10∶1到10∶4。
8.一种定性或定量检测乙型肝炎e抗原的方法,为采用双抗体夹心法检测乙型肝炎e抗原,包括将待测样品和权利要求1-7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用于检测乙型肝炎e抗原的检测微粒,生物素标记的抗-HBe抗体,以及亲和素包被的感光微粒混合进行反应,而后用激发光照射反应孔,测量每个反应孔发光光子量获得光信号值。
9.如权利要求8所述定性或定量检测乙型肝炎e抗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
1)在反应孔中加入待测样品、权利要求1-7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用于检测乙型肝炎e抗原的检测微粒和生物素标记的抗-HBe抗体,获得初始反应溶液,混合反应;
2)再加入亲和素包被的感光微粒获得最终反应溶液进行反应;
3)激发光照射反应孔,测量每个反应孔发光光子量获得光信号值。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定性或定量检测乙型肝炎e抗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和2)的反应条件为37℃温育10-120分钟。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定性或定量检测乙型肝炎e抗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和2)的反应条件为37℃温育10-30分钟。
12.如权利要求9所述定性或定量检测乙型肝炎e抗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初始反应溶液中,所述检测微粒的浓度为50-300ug/ml,生物素标记的抗-HBe抗体的浓度为2-12ug/ml,最终反应溶液中,所述亲和素包被的感光微粒的浓度为30-100ug/ml。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定性或定量检测乙型肝炎e抗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初始反应溶液中,所述检测微粒的浓度为50ug/ml-150ug/ml,生物素标记的抗-HBe抗体的浓度为2ug/ml-6ug/ml。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定性或定量检测乙型肝炎e抗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初始反应溶液中,所述检测微粒的浓度为50ug/ml,生物素标记的抗-HBe抗体的浓度为4ug/ml,亲和素包被的感光微粒的浓度为60ug/ml。
15.如权利要求9所述定性或定量检测乙型肝炎e抗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初始反应溶液的总体积为30-75ul,最终反应溶液的体积为100-250ul。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定性或定量检测乙型肝炎e抗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初始反应溶液的总体积为75ul,最终反应溶液的体积为250ul。
17.如权利要求9-16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定性或定量检测乙型肝炎e抗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定量检测乙型肝炎e抗原时,步骤3后还包括:根据标准曲线计算待测样品HBeAg含量。
18.如权利要求9-16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定性或定量检测乙型肝炎e抗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定性检测乙型肝炎e抗原时,所述步骤1中,反应孔中加入的为待测样品或HBeAg参考样,步骤3后还包括计算待测样品光信号值与HBeAg参考样光信号的比值,即S/CO值,当S/CO≥1时待测样品被判定为阳性,当S/CO<1时待测样品被判定为阴性。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定性检测乙型肝炎e抗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HBeAg参考样品为含有确定浓度乙型肝炎e抗原的溶液,确定浓度为乙型肝炎e抗原临床cutoff点对应的乙型肝炎e抗原浓度。
20.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用于检测乙型肝炎e抗原的检测微粒的制备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1)将发光微粒与抗-HBe抗体按质量比例为10∶(1-4)混合于缓冲液中获得混合液;
2)加入缓冲液配制的NaBH3CN溶液,混合并反应;
3)加入缓冲液配制的Gly及NaBH3CN溶液,混匀反应后,再加入牛血清白蛋白溶液封闭;
4)清洗产物,获得抗-HBe抗体包被的发光微粒。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用于检测乙型肝炎e抗原的检测微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发光微粒与抗HBe抗体的质量比例为5∶1。
22.如权利要求20所述用于检测乙型肝炎e抗原的检测微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发光微粒在混合液中的浓度为25mg/ml。
23.如权利要求20所述用于检测乙型肝炎e抗原的检测微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4)中,清洗方法为离心法。
24.一种乙型肝炎e抗原的检测试剂盒,包括权利要求1-7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用于检测乙型肝炎e抗原的检测微粒,生物素标记的抗-HBe抗体,以及亲和素包被的感光微粒。
25.如权利要求24所述乙型肝炎e抗原的检测试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素标记的抗-HBe抗体中,生物素与抗体的分子比例为(5-50)∶1。
26.如权利要求25所述乙型肝炎e抗原的检测试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素标记的抗-HBe抗体中,生物素与抗体的分子比例为30∶1。
27.如权利要求24所述乙型肝炎e抗原的检测试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亲和素包被的感光微粒中,亲和素与感光微粒的质量比例为1∶5。
28.如权利要求24-27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乙型肝炎e抗原的检测试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微粒、生物素标记的抗-HBe抗体和亲和素包被的感光微粒分别独立包装。
29.如权利要求28所述乙型肝炎e抗原的检测试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微粒、生物素标记的抗-HBe抗体和亲和素包被的感光微粒均为混悬液。
30.如权利要求29所述乙型肝炎e抗原的检测试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微粒混悬液的溶剂为HEPES缓冲液。
31.如权利要求29所述乙型肝炎e抗原的检测试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素标记的抗-HBe抗体混悬液的溶剂为Tris缓冲液。
32.如权利要求29所述乙型肝炎e抗原的检测试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亲和素包被的感光微粒混悬液的溶剂为HEPES缓冲液。
33.如权利要求29所述乙型肝炎e抗原的检测试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混悬液的溶剂中还含有蛋白保护剂、防止微粒聚集的稳定试剂或防腐剂中的一种或多种。
34.如权利要求33所述乙型肝炎e抗原的检测试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蛋白保护剂为BSA,防止微粒聚集的稳定试剂为Tween20,防腐剂为庆大霉素和Proclin 300。
35.如权利要求28-34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乙型肝炎e抗原的检测试剂盒,其特征在于,试剂盒中还包括独立包装的定标品,所述定标品为含有不同浓度的乙型肝炎e抗原的溶液。
36.如权利要求28-34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乙型肝炎e抗原的检测试剂盒,其特征在于,试剂盒中还包括独立包装的参考样品,所述参考样品为含有确定浓度乙型肝炎e抗原的溶液,确定浓度为乙型肝炎e抗原临床cutoff点对应的乙型肝炎e抗原浓度。
CN 200810035191 2008-03-26 2008-03-26 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检测微粒、其制备及应用 Active CN10125154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810035191 CN101251540B (zh) 2008-03-26 2008-03-26 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检测微粒、其制备及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810035191 CN101251540B (zh) 2008-03-26 2008-03-26 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检测微粒、其制备及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251540A true CN101251540A (zh) 2008-08-27
CN101251540B CN101251540B (zh) 2012-12-05

Family

ID=399550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810035191 Active CN101251540B (zh) 2008-03-26 2008-03-26 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检测微粒、其制备及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251540B (zh)

Cited By (2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19234A (zh) * 2008-10-17 2009-04-29 杭州博日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微粒子的化学发光检测试剂盒
CN101769931A (zh) * 2008-12-30 2010-07-07 博阳生物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胎儿甲种球蛋白检测微粒、其制备及应用
CN101769927A (zh) * 2008-12-30 2010-07-07 博阳生物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癌胚抗原检测微粒、其制备及应用
CN101769928A (zh) * 2008-12-30 2010-07-07 博阳生物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检测微粒、其制备及应用
CN101776690A (zh) * 2010-01-28 2010-07-14 无锡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一种微囊藻毒素-lr的免疫分析试剂盒及其检测方法
CN101393211B (zh) * 2008-10-23 2012-06-20 江苏省原子医学研究所 一种脱氧雪腐镰刀烯醇的光激化学发光免疫分析试剂盒及其检测方法
CN101393208B (zh) * 2008-10-07 2012-06-20 江苏省原子医学研究所 一种黄曲霉毒素b1的光激化学发光免疫分析试剂盒及其检测方法
CN102818886A (zh) * 2012-08-28 2012-12-12 天津市先石光学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小剂量均相激发光免疫检测仪
CN101398432B (zh) * 2008-10-23 2013-01-23 江苏省原子医学研究所 玉米赤霉烯酮的光激化学发光免疫分析试剂盒及其检测方法
CN101598730B (zh) * 2009-05-11 2013-05-08 北京博生福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双抗原夹心法乙型肝炎病毒e抗体体外诊断试剂盒及制备方法
CN101750487B (zh) * 2008-12-02 2013-07-03 博阳生物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干法光激化学发光免疫检测试剂盒及其制备与应用
CN103323308A (zh) * 2013-05-23 2013-09-25 北京博晖创新光电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处理微量全血的试剂及其应用
CN101865917B (zh) * 2009-04-14 2013-12-04 博阳生物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三碘甲腺原氨酸的检测试剂盒及其使用方法
CN101865916B (zh) * 2009-04-14 2014-07-30 博阳生物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四碘甲状腺素的检测试剂盒及其使用方法
CN104597236A (zh) * 2015-02-04 2015-05-06 上海丰汇医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降钙素原快速检测方法及相应的检测试剂盒
CN104597257A (zh) * 2015-02-04 2015-05-06 上海丰汇医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肌红蛋白快速检测方法及相应的检测试剂盒
CN104596998A (zh) * 2015-02-04 2015-05-06 上海丰汇医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N端b型排尿利钠肽快速检测方法及相应的检测试剂盒
CN104597254A (zh) * 2015-02-04 2015-05-06 上海丰汇医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C反应蛋白快速检测方法及检测试剂盒
CN104614533A (zh) * 2015-02-04 2015-05-13 上海丰汇医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心肌钙蛋白i快速检测方法及相应的检测试剂盒
CN105759046A (zh) * 2016-04-08 2016-07-13 重庆理工大学 一种新城疫病毒双抗体夹心AlphaLISA检测试剂盒及其检测方法
CN109470863A (zh) * 2016-11-22 2019-03-15 博阳生物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免疫测定方法、用于鉴定免疫测定的系统和试剂盒
CN110531073A (zh) * 2018-05-23 2019-12-03 科美诊断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通过生物标记物联检体外评估类风湿性关节炎是否存在的方法
CN110579600A (zh) * 2018-05-23 2019-12-17 科美诊断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通过生物标记物联检体外评估类风湿性关节炎是否存在的方法
CN110579601A (zh) * 2018-05-24 2019-12-17 科美诊断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通过生物标记物联检体外评估类风湿性关节炎是否存在的方法
CN110579602A (zh) * 2018-05-24 2019-12-17 科美诊断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通过生物标记物联检体外评估类风湿性关节炎是否存在的方法
CN111521780A (zh) * 2019-02-01 2020-08-11 科美诊断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丙型肝炎病毒抗原抗体联检的试剂盒及其应用
CN112240936A (zh) * 2019-07-19 2021-01-19 博阳生物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供体试剂在诊断主体心肌损伤中的用途
CN112255399A (zh) * 2020-10-20 2021-01-22 浙江洪晟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双抗体夹心均相化学发光法猪瘟病毒检测试剂盒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3125712A (zh) * 2019-12-31 2021-07-16 博阳生物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丙型肝炎病毒抗体的均相化学发光检测试剂盒及应用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578498A (en) * 1991-05-22 1996-11-26 Behringwerke Ag Metal chelate containing compositions for use in chemiluminescent assays
CN100445744C (zh) * 2005-04-25 2008-12-24 博阳生物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用于免疫分析的微球组合物或组件及免疫分析方法

Cited By (4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93208B (zh) * 2008-10-07 2012-06-20 江苏省原子医学研究所 一种黄曲霉毒素b1的光激化学发光免疫分析试剂盒及其检测方法
CN101419234B (zh) * 2008-10-17 2012-09-05 杭州博日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微粒子的化学发光检测试剂盒
CN101419234A (zh) * 2008-10-17 2009-04-29 杭州博日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微粒子的化学发光检测试剂盒
CN101393211B (zh) * 2008-10-23 2012-06-20 江苏省原子医学研究所 一种脱氧雪腐镰刀烯醇的光激化学发光免疫分析试剂盒及其检测方法
CN101398432B (zh) * 2008-10-23 2013-01-23 江苏省原子医学研究所 玉米赤霉烯酮的光激化学发光免疫分析试剂盒及其检测方法
CN101750487B (zh) * 2008-12-02 2013-07-03 博阳生物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干法光激化学发光免疫检测试剂盒及其制备与应用
CN101769927B (zh) * 2008-12-30 2014-06-18 博阳生物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癌胚抗原检测微粒、其制备及应用
CN101769931A (zh) * 2008-12-30 2010-07-07 博阳生物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胎儿甲种球蛋白检测微粒、其制备及应用
CN101769927A (zh) * 2008-12-30 2010-07-07 博阳生物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癌胚抗原检测微粒、其制备及应用
CN101769928A (zh) * 2008-12-30 2010-07-07 博阳生物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检测微粒、其制备及应用
CN101769931B (zh) * 2008-12-30 2013-10-02 博阳生物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胎儿甲种球蛋白检测微粒、其制备及应用
CN101769928B (zh) * 2008-12-30 2013-10-02 博阳生物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检测微粒、其制备及应用
CN101865916B (zh) * 2009-04-14 2014-07-30 博阳生物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四碘甲状腺素的检测试剂盒及其使用方法
CN101865917B (zh) * 2009-04-14 2013-12-04 博阳生物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三碘甲腺原氨酸的检测试剂盒及其使用方法
CN101598730B (zh) * 2009-05-11 2013-05-08 北京博生福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双抗原夹心法乙型肝炎病毒e抗体体外诊断试剂盒及制备方法
CN101776690A (zh) * 2010-01-28 2010-07-14 无锡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一种微囊藻毒素-lr的免疫分析试剂盒及其检测方法
CN102818886A (zh) * 2012-08-28 2012-12-12 天津市先石光学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小剂量均相激发光免疫检测仪
CN103323308A (zh) * 2013-05-23 2013-09-25 北京博晖创新光电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处理微量全血的试剂及其应用
CN104596998A (zh) * 2015-02-04 2015-05-06 上海丰汇医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N端b型排尿利钠肽快速检测方法及相应的检测试剂盒
CN104597257A (zh) * 2015-02-04 2015-05-06 上海丰汇医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肌红蛋白快速检测方法及相应的检测试剂盒
CN104597236A (zh) * 2015-02-04 2015-05-06 上海丰汇医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降钙素原快速检测方法及相应的检测试剂盒
CN104597254A (zh) * 2015-02-04 2015-05-06 上海丰汇医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C反应蛋白快速检测方法及检测试剂盒
CN104614533A (zh) * 2015-02-04 2015-05-13 上海丰汇医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心肌钙蛋白i快速检测方法及相应的检测试剂盒
CN105759046A (zh) * 2016-04-08 2016-07-13 重庆理工大学 一种新城疫病毒双抗体夹心AlphaLISA检测试剂盒及其检测方法
CN109470863B (zh) * 2016-11-22 2021-12-17 科美博阳诊断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免疫测定方法、用于鉴定免疫测定的系统和试剂盒
CN109470863A (zh) * 2016-11-22 2019-03-15 博阳生物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免疫测定方法、用于鉴定免疫测定的系统和试剂盒
CN109470857A (zh) * 2016-11-22 2019-03-15 博阳生物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免疫测定方法、用于鉴定免疫测定的系统和试剂盒
CN109470857B (zh) * 2016-11-22 2021-12-17 科美博阳诊断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免疫测定方法、用于鉴定免疫测定的系统和试剂盒
CN110531073A (zh) * 2018-05-23 2019-12-03 科美诊断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通过生物标记物联检体外评估类风湿性关节炎是否存在的方法
CN110579600A (zh) * 2018-05-23 2019-12-17 科美诊断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通过生物标记物联检体外评估类风湿性关节炎是否存在的方法
CN110531073B (zh) * 2018-05-23 2024-03-15 科美诊断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通过生物标记物联检体外评估类风湿性关节炎是否存在的方法
CN110579600B (zh) * 2018-05-23 2023-12-26 科美诊断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通过生物标记物联检体外评估类风湿性关节炎是否存在的方法
CN110579602A (zh) * 2018-05-24 2019-12-17 科美诊断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通过生物标记物联检体外评估类风湿性关节炎是否存在的方法
CN110579601B (zh) * 2018-05-24 2023-12-26 科美诊断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通过生物标记物联检体外评估类风湿性关节炎是否存在的方法
CN110579602B (zh) * 2018-05-24 2024-03-15 科美诊断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通过生物标记物联检体外评估类风湿性关节炎是否存在的方法
CN110579601A (zh) * 2018-05-24 2019-12-17 科美诊断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通过生物标记物联检体外评估类风湿性关节炎是否存在的方法
CN111521780A (zh) * 2019-02-01 2020-08-11 科美诊断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丙型肝炎病毒抗原抗体联检的试剂盒及其应用
CN111521780B (zh) * 2019-02-01 2024-03-26 科美诊断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丙型肝炎病毒抗原抗体联检的试剂盒及其应用
CN112240936A (zh) * 2019-07-19 2021-01-19 博阳生物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供体试剂在诊断主体心肌损伤中的用途
CN113125712A (zh) * 2019-12-31 2021-07-16 博阳生物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丙型肝炎病毒抗体的均相化学发光检测试剂盒及应用
CN112255399A (zh) * 2020-10-20 2021-01-22 浙江洪晟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双抗体夹心均相化学发光法猪瘟病毒检测试剂盒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251540B (zh) 2012-12-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251540B (zh) 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检测微粒、其制备及应用
CN101620229B (zh) 乙型肝炎病毒e抗体检测试剂盒及检测方法
CN101769933B (zh) 促甲状腺激素检测微粒、其制备及应用
CN101865916B (zh) 四碘甲状腺素的检测试剂盒及其使用方法
CN102735833B (zh) 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均相发光免疫分析试剂盒及其检测方法
CN101666801A (zh)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检测微粒、其制备及应用
CN101769929A (zh)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检测微粒、其制备及应用
CN107817232A (zh) 用于进行过敏症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诊断测定的自动化免疫分析系统
CN101377500A (zh) 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测定试剂盒及其制备方法
CN106443018A (zh) 一种肌红蛋白单克隆抗体酶标记复合及其制备方法和检测试剂盒
CN106918708A (zh) 一种用于检测胰岛素的竞争法胶乳增强免疫透射比浊试剂盒
CN101865917B (zh) 三碘甲腺原氨酸的检测试剂盒及其使用方法
CN109470874A (zh) 免疫测定方法、用于鉴定免疫测定的系统和试剂盒
CN101592664A (zh) 乙肝e抗体磁微粒化学发光免疫测定试剂盒及其制备方法
CN101864289B (zh) 游离四碘甲状腺素检测微粒、其制备及应用
CN101769931B (zh) 胎儿甲种球蛋白检测微粒、其制备及应用
CN101769928B (zh) 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检测微粒、其制备及应用
CN101545906A (zh) 乙肝核心抗体磁微粒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测定试剂盒及其制备方法
CN108152505A (zh) 免疫测定方法、用于鉴定免疫测定的系统和试剂盒
CN101377498A (zh)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测定试剂盒及其制备方法
CN108333370A (zh) 一种磁珠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定量检测cTnI试剂盒
CN101769927B (zh) 癌胚抗原检测微粒、其制备及应用
CN101864288B (zh) 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检测微粒、其制备及应用
CN108333371A (zh) 一种磁珠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定量检测ngal试剂盒
CN109239357A (zh) Ⅳ型胶原化学发光免疫检测试剂盒及其制备方法和检测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200131 3rd and 5th floors, building 1, No.88 Cailun Road, Pudong New Area pilot Free Trade Zone, Shanghai

Patentee after: Kemei Boyang diagnostic technology (Shanghai) Co.,Ltd.

Address before: No. 88, No. two building five floor 201210 East Shanghai Zhangjiang High Tech Park of Pudong New Area Cailun Road

Patentee before: BEYOND DIAGNOSTICS (SHANGHAI)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