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238303B - 单向离合器 - Google Patents

单向离合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238303B
CN101238303B CN2006800288991A CN200680028899A CN101238303B CN 101238303 B CN101238303 B CN 101238303B CN 2006800288991 A CN2006800288991 A CN 2006800288991A CN 200680028899 A CN200680028899 A CN 200680028899A CN 101238303 B CN101238303 B CN 10123830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outer shaft
jut
roller
overrunning clutc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680028899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238303A (zh
Inventor
米山弘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xedy Corp
Original Assignee
Exed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xedy Corp filed Critical Exedy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2383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3830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23830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38303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41/00Freewheels or freewheel clutches
    • F16D41/06Freewheels or freewheel clutches with intermediate wedging coupling members between an inner and an outer surface
    • F16D41/064Freewheels or freewheel clutches with intermediate wedging coupling members between an inner and an outer surface the intermediate members wedging by rolling and having a circular cross-section, e.g. balls
    • F16D41/066Freewheels or freewheel clutches with intermediate wedging coupling members between an inner and an outer surface the intermediate members wedging by rolling and having a circular cross-section, e.g. balls all members having the same size and only one of the two surfaces being cylindrica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One-Way And Automatic Clutches, And Combinations Of Different Clutches (AREA)

Abstract

一种设置在轴部件(2)上的单向离合器(1),包括:外轴(3)、滚子(6)、波形板弹簧(7)、板(8)、以及盖子(9)。外轴(3)具有多个槽部(11),这些槽部(11)配置在轴部件(2)的外周侧,并以从内周部朝着外周侧凹陷的形态设置。滚子(6)被收纳在多个槽部(11)内。波形板弹簧(7)被收纳在多个槽部(11)内,并对滚子(6)朝着周向的一侧施力。板(8)以将槽部(11)的轴向上的一方覆盖的形态进行配置。盖子(9)以将槽部(11)的轴向上的另一方覆盖的形态进行配置。在板(8)和盖子(9)双方或其中一方上设置有脱落防止部,该脱落防止部用于防止滚子(6)和波形板弹簧(7)从槽部(11)脱落。

Description

单向离合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单向离合器,尤其涉及具有防止滚子(roller)和施力部件从槽部(日文:ポケツト部)脱落的脱落防止部的单向离合器。
背景技术
单向离合器包括:外轴、滚子和施力部件、盖子、以及板。外轴配置在轴部件的外周侧,并具有多个槽部。滚子和施力部件被收纳在多个槽部内。盖子以将槽部的轴向上的一方覆盖的形态进行配置。另外,板以将槽部的轴向上的另一方覆盖的形态进行配置。
在这种单向离合器中,当轴部件朝着第一方向旋转时,滚子因槽部和施力部件等而处于无法移动的状态,轴部件的动力通过该滚子传递给外轴。另一方面,当轴部件朝着相反的第二方向旋转时,滚子成为可在槽部的内部移动的状态。因此,滚子空转,来自轴部件的动力并不传递给外轴。
在将这种单向离合器安装到曲轴上时,滚子和施力部件可能会从槽部脱落。因此,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单向离合器中,在外轴的槽部形成有保持部,利用该保持部来防止滚子和施力部件从槽部脱落。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3-17237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在以往的单向离合器中,由于在外轴的槽部设置有保持部,因此外轴的槽部的形状变得复杂,外轴变得很难加工。因此,外轴的加工成本上升。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简化外轴的形状来使外轴的加工变得容易,并使滚子和施力部件不容易从外轴的槽部脱落。
技术方案1所记载的单向离合器是一种设置在轴部件上的单向离合器,包括:外轴、滚子、施力部件、盖子、以及板。外轴是配置在轴部件外周侧的环状部件,并具有多个槽部,该槽部以从内周部向外周侧凹陷的形态进行设置。滚子以可沿周向自由移动的形态收纳在多个槽部内。施力部件收纳在多个槽部内,对滚子朝着周向的一侧施力。盖子以将槽部的轴向上的一方覆盖的形态进行配置。板以将槽部的轴向上的另一方覆盖的形态进行配置。在盖子和板双方或其中一方上设置有脱落防止部,该脱落防止部用于防止滚子和施力部件从槽部脱落。
在该单向离合器中,滚子始终受到施力部件的朝着周向的一个方向(第一方向)的施力。另外,当轴部件朝着第一方向旋转时,随着轴部件的旋转,使滚子继续朝着第一方向移动。在此状态下,滚子在槽部内陷入轴部件与外轴之间而无法移动,来自轴部件的动力通过该滚子传递给外轴。另一方面,当轴部件朝着与第一方向相反的方向旋转时,在轴部件的旋转下,滚子克服施力部件的施力而向施力部件侧移动。在此状态下,滚子在槽部内在轴部件与外轴之间空转,动力并不从轴部件传递给外轴。
在此,在安装该单向离合器时,可利用脱落防止部来防止滚子和施力部件从槽部脱落。另外,由于在盖子和板双方或其中一方上配置有脱落防止部,因此无需在外轴上设置突起等保持部,外轴的形状变得简单,从而加工变得容易。
技术方案2的单向离合器,在技术方案1的单向离合器中,脱落防止部是突起部,该突起部在盖子和板中的至少一方上以朝着另一方侧突出的形态设置,并与滚子和施力部件的轴部件侧抵接。
在此,滚子和施力部件与突起部抵接,从而不容易从槽部脱落。另外,由于脱落防止部是设置在盖子上的突起部,因此结构简单,加工容易。
技术方案3的单向离合器,在技术方案2的单向离合器中,盖子和板具有将外轴的轴向上的大致整个侧面覆盖的环状部分,脱落防止部的突起部在槽部内周端部以与周向两端部分别对应的形态进行设置。
在此,由于在槽部的入口的两端部设置有突起部,因此滚子和施力部件与突起部接触,不容易从槽部脱落。另外,与上面一样,由于脱落防止部是设置在盖子上的突起部,因此结构简单,加工容易。
技术方案4的单向离合器,在技术方案3的单向离合器中,脱落防止部的突起部设置在盖子和板双方上。
技术方案5的单向离合器,在技术方案2的单向离合器中,突起部是通过对盖子和板中的至少一方进行冲压加工而形成的。
在此,可用结构简单的突起部来获得本发明的效果。
技术方案6的单向离合器,在技术方案1的单向离合器中,外轴具有在外周部形成的三个安装用孔。另外,板在外周端部具有三个安装用突起部,这三个安装用突起部与三个安装用孔嵌合。
技术方案7的单向离合器,在技术方案6的单向离合器中,板具有多个装配用孔,这些装配用孔在比安装用孔更向内周侧的位置沿周向等间隔地排列形成,多个槽部配置在相邻的两个装配用孔之间。
技术方案8的单向离合器,在技术方案1的单向离合器中,槽部具有第一表面~第七表面。第一表面是从外轴的内周端起朝着大致径向外侧延伸的表面。第二表面是可与滚子的外周侧接触的沿周向延伸的表面。第三表面是将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平滑连接的表面。第四表面是支撑施力部件的一端、从外轴的内周端起朝着径向外侧延伸的表面。第五表面是沿周向延伸的表面,形成在第二表面的内周侧。第六表面是将第四表面与第五表面平滑连接的表面。第七表面是将第二表面与第五表面平滑连接的表面。另外,第二表面从配置有施力部件的一侧朝着配置有滚子的一侧倾斜,槽部的径向空间随着从施力部件离开而逐渐变窄。
技术方案9的单向离合器,在技术方案1的单向离合器中,盖子包括:将外轴的轴向侧面大致整个覆盖的环状的板状部、以及设置在环状的板状部外周并沿轴向延伸的圆筒部。
附图说明
图1是单向离合器的俯视图。
图2是槽部的放大图。
图3是槽部附近的剖视图。
图4是动力切断状态的槽部的图。
图5是动力传递状态的槽部的图。
图6是另一实施形态的突起部的例子。
图7是另一实施形态的突起部的例子。
图8是另一实施形态的突起部的例子。
图9是另一实施形态的突起部的例子。
图10是另一实施形态的突起部的例子。
图11是另一实施形态的突起部的例子。
(符号说明)
1单向离合器
3外轴
6滚子
7波形板弹簧
8板
11槽部
30突起部
具体实施方式
图1表示的是本发明一实施形态的单向离合器的俯视图。
图1~图3所示的单向离合器1是在自动两轮车等的驱动系统中使用的离合器,该单向离合器1设置在轴部件2上。该单向离合器1包括:设置在轴部件2外周的外轴3、配置在外轴3内部的多个滚子6、以与配置在外轴3内部的多个滚子6分别接触的形态设置的作为施力部件的多个波形板弹簧7、将外轴3的轴向上的一侧的侧面覆盖的板8、以及将外轴3的轴向上的另一侧的侧面覆盖的盖子9。
外轴3是从轴部件2接受动力的环状部件,在内周侧具有多个(在该实施形态中为六个)槽部11。另外,在外轴3的外周侧形成有三个安装用孔12,在比安装用孔12更向内周侧的位置沿周向等间隔地排列配置有六个孔13。孔13是为了将所述单向离合器1安装在驱动系统的其它部件上而供螺栓贯穿的部件。另外,槽部11配置在相邻的两个孔13之间。由于六个槽部11分别是相同形状的部分,因此下面仅对一个槽部11进行说明。
如图2所示,槽部11以从内周端向外周侧凹陷的形态设置在外轴3的内周端,并具有第一表面21~第七表面27。第一表面21是从外轴3的内周端起朝着大致径向外侧延伸的表面。第二表面22是与滚子6的外周侧接触的部分,是沿周向延伸的表面。该第二表面22从配置有波形板弹簧7的一侧朝着配置有滚子6的一侧倾斜,由于该倾斜,第二表面22与轴部件2的外周面之间的距离随着从波形板弹簧7离开而逐渐变短。即,槽部11的径向空间随着从波形板弹簧7离开而逐渐变窄。第三表面23是将第一表面21与第二表面22平滑连接的部分。第四表面24是支撑着后述的波形板弹簧7的一端的部分,从外轴3的内周端起朝着径向外侧延伸。第五表面25是沿周向延伸的表面,形成在比第二表面22更向内周侧的位置。第六表面26是将第四表面24与第五表面25平滑连接的部分。第七表面27是将第二表面22与第五表面25平滑连接的部分。
滚子6是可沿周向自由移动地收纳在多个槽部11内部的圆柱状的部件,是用于将从轴部件2传递来的动力向外轴3传递的部件。另外,滚子6被波形板弹簧7朝着槽部11的第一表面21侧施力。
波形板弹簧7被收纳在多个槽部11中,是对滚子6朝着周向施力的部件。波形板弹簧7的一端与滚子6接触,另一端支撑在槽部11的第四表面24上。
板8是将外轴3的轴向上的一个侧面大致整个覆盖的环状的板部件,槽部11的轴向上的一个侧面也被该板8覆盖,从而防止滚子6和波形板弹簧7从槽部11朝着轴向上的一侧飞出。另外,板8在内周端部具有多个第一突起部30,并在外周端部具有三个第二突起部15。
多个第一突起部30是为了在所述单向离合器1未安装在轴部件2上时防止滚子6和波形板弹簧7从槽部11向内周侧脱落而设置的。更具体而言,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第一突起部30是在槽部11内周端部的周向两端部上以朝着后述的盖子9侧突出的形态分别形成的突起。另外,当滚子6因波形板弹簧7而朝着槽部11的第一表面21侧移动时,各第一突起部30与滚子6和波形板弹簧7分别接触。另外,第一突起部30通过对板8的一部分进行冲压加工而在半球上形成。
另外,第二突起部15通过将板8的外周端部的一部分朝着外轴3侧折弯而形成,以与外轴3的安装用孔12嵌合。该第二突起部15的宽度形成为与安装用孔12的直径大致相同的尺寸。
盖子9包括:将外轴3的轴向上的另一个侧面大致整个覆盖的环状的板状部、以及设置在环状的板状部外周并沿轴向延伸的圆筒部。槽部11的轴向上的另一个侧面也被所述盖子9覆盖,从而防止滚子6和波形板弹簧7从槽部11朝着轴向上的另一侧飞出。另外,如图3所示,在盖子9的与板8的第一突起部30对应的位置上以朝着板8侧突出的形态设置有第二突起部33。
下面对动作进行说明。
当轴部件2相对于外轴3朝着图1所示的R方向相对旋转时,在轴部件2的旋转下,滚子6朝着槽部11的第一表面21侧移动。这样,如图5所示,滚子6啮入槽部11的第二表面22与轴部件2的外周面之间,滚子6的移动被限制。由此,轴部件2的转矩可通过滚子6传递给外轴3。
相反地,当轴部件2相对于外轴3朝着R方向的反方向相对旋转时,在轴部件2的旋转下,滚子6克服波形板弹簧7的施力而朝着槽部11的第四表面24侧移动。这样,如图4所示,便在槽部11的第二表面22与轴部件2的外周面之间形成间隙,滚子6在轴部件2与外轴3之间成为自由状态。由此,来自轴部件2的转矩并不传递给外轴3。
在将所述单向离合器1安装在轴部件2上时,即在将单向离合器1安装在轴部件2上之前,由于板8的第一突起部30和盖子9的第二突起部33与滚子6和波形板弹簧7接触,因此可防止滚子6和波形板弹簧7向内周侧脱落。
下面对其它实施形态进行说明。
在上述实施形态中,设置在板8和盖子9上的第一突起部30和第二突起部33形成为从板8朝着盖子9侧突出的半球状,但突起部的形状并不局限于半球状。例如,也可以是如图6所示地将一部分剪断而使其一侧形成为凹状的突起部47、如图7所示的圆锥台形状的突起部42、如图8所示的通过冲裁形成的突起部43、如图9所示的通过挤压成形形成的突起部44、如图10所示地使一部分朝着外轴侧折弯而形成的突起部45、或如图11所示地在朝着径向折弯后对折弯的根部实施了缺口加工(日文:ヌスミ)的突起部46。另外,在上述实施形态中,将第一突起部30和第二突起部33设置在了板8和盖子9双方上,但也可将第一突起部30和第二突起部33设置在其中一方上。
工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能通过简单的结构使滚子和施力部件不容易从外轴的槽部脱落,而且外轴的形状简单,从而容易加工。

Claims (8)

1.一种单向离合器,设置在轴部件上,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轴,该外轴是配置在所述轴部件外周侧的环状部件,并具有多个槽部,该槽部以从内周端部向外周侧凹陷的形态进行设置;
滚子,该滚子以可沿周向自由移动的形态收纳在所述多个槽部内;
施力部件,该施力部件收纳在所述多个槽部内,对所述滚子朝着周向的一侧施力;
盖子,该盖子以将所述槽部的轴向上的一方覆盖的形态进行配置;以及
板,该板以将所述槽部的轴向上的另一方覆盖的形态进行配置,
在所述板上设置有以朝着所述盖子侧突出的形态配置的多个第一突起部,所述第一突起部配置在所述槽部的内周部的周向两端,
在所述盖子上在与所述第一突起部对应的位置设置有以朝着所述板侧突出的形态配置的第二突起部,
所述第一突起部和第二突起部与所述滚子和所述施力部件接触,防止所述滚子和所述施力部件向内周侧脱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向离合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盖子和板具有将所述外轴的轴向上的大致整个侧面覆盖的环状部分。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单向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脱落防止部的突起部设置在所述盖子和板双方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向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突起部是通过对所述盖子和板中的至少一方进行冲压加工而形成的。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向离合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轴具有在外周部形成的三个安装用孔,
所述板在外周端部具有三个安装用突起部,这三个安装用突起部与所述三个安装用孔嵌合。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单向离合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轴具有多个装配用孔,所述装配用孔在比所述安装用孔更向内周侧的位置沿周向等间隔地排列形成,
所述多个槽部配置在相邻的两个装配用孔之间。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向离合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槽部包括:
第一表面,该第一表面从所述外轴的内周端起朝着大致径向外侧延伸;
第二表面,该第二表面可与所述滚子的外周侧接触,且沿周向延伸;
第三表面,该第三表面将所述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平滑地连接;
第四表面,该第四表面支撑所述施力部件的一端,且从所述外轴的内周端起朝着径向外侧延伸;
第五表面,该第五表面是沿周向延伸的表面,形成在比所述第二表面更向内周侧的位置;
第六表面,该第六表面将所述第四表面与所述第五表面平滑地连接;以及
第七表面,该第七表面将所述第二表面与所述第五表面平滑地连接,
所述第二表面从配置有所述施力部件的一侧朝着配置有所述滚子的一侧倾斜,所述槽部的径向空间随着从所述施力部件离开而逐渐变窄。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向离合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盖子包括:
环状的板状部,该环状的板状部将所述外轴的轴向侧面大致整个覆盖;以及
圆筒部,该圆筒部设置在所述环状的板状部外周并沿轴向延伸。
CN2006800288991A 2005-08-05 2006-07-14 单向离合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23830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28660/2005 2005-08-05
JP2005228660 2005-08-05
JP2006167928A JP2007064475A (ja) 2005-08-05 2006-06-16 一方向クラッチ
JP167928/2006 2006-06-16
PCT/JP2006/314037 WO2007018014A1 (ja) 2005-08-05 2006-07-14 一方向クラッチ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238303A CN101238303A (zh) 2008-08-06
CN101238303B true CN101238303B (zh) 2010-04-21

Family

ID=377272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680028899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238303B (zh) 2005-08-05 2006-07-14 单向离合器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2007064475A (zh)
CN (1) CN101238303B (zh)
WO (1) WO200701801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274050B2 (ja) 2008-02-27 2013-08-28 Nskワーナー株式会社 ローラ型ワンウェイクラッチ
JP5160269B2 (ja) 2008-03-06 2013-03-13 Nskワーナー株式会社 ローラ型ワンウェイクラッチ
JP5037399B2 (ja) 2008-03-25 2012-09-26 Nskワーナー株式会社 ローラ型ワンウェイクラッチ
JP5175139B2 (ja) 2008-06-06 2013-04-03 Nskワーナー株式会社 二輪車スタータ用のローラ型ワンウェイクラッチ
JP5133191B2 (ja) * 2008-10-03 2013-01-30 Nskワーナー株式会社 ローラ型ワンウェイクラッチ
JP5205207B2 (ja) * 2008-10-16 2013-06-05 Nskワーナー株式会社 ローラ型ワンウェイクラッチ
JP5205211B2 (ja) * 2008-10-20 2013-06-05 Nskワーナー株式会社 ローラ型ワンウェイクラッチ
JP5133201B2 (ja) * 2008-10-28 2013-01-30 Nskワーナー株式会社 ローラ型ワンウェイクラッチ
JP2010106956A (ja) * 2008-10-30 2010-05-13 Nsk Warner Kk ローラ型ワンウェイクラッチ
JP5133213B2 (ja) 2008-11-13 2013-01-30 Nskワーナー株式会社 ローラ型ワンウェイクラッチ
JP2011085245A (ja) * 2009-10-19 2011-04-28 Nsk Warner Kk ワンウェイクラッチ
CN103307141B (zh) * 2013-06-28 2016-08-24 常州市清潭特种轴承有限公司 延迟式超越离合器
CN113983086A (zh) * 2021-11-22 2022-01-28 人本股份有限公司 自行车单向轴承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371157U (zh) * 1976-11-16 1978-06-14
JPS6242183Y2 (zh) * 1980-09-01 1987-10-29
JPS59116639U (ja) * 1983-01-28 1984-08-07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一方向クラツチ
JPH0313622Y2 (zh) * 1985-09-09 1991-03-28
JP2004346951A (ja) * 2003-05-20 2004-12-09 Toyoda Mach Works Ltd ワンウェイクラッチ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07018014A1 (ja) 2007-02-15
JP2007064475A (ja) 2007-03-15
CN101238303A (zh) 2008-08-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238303B (zh) 单向离合器
JP4602784B2 (ja) モータのロータコアとシャフトの締結構造
KR101628378B1 (ko) 결합형 레이디얼-엑시얼 롤링 베어링
EP2009309B1 (en) One way clutch
JP2007278426A (ja) ローラ型ワンウェイクラッチ
EP2439421A2 (en) Roller bearing cage and tapered roller bearing
CN103423306A (zh) 滚动轴承
KR20120104923A (ko) 샤프트 와셔 및 샤프트 베어링 장치
CN105570409A (zh) 摩擦动力传递装置
JPWO2015170391A1 (ja) 波動歯車装置の波動発生器および波動発生器の製造方法
CN101243265B (zh) 单向离合器
JP5146579B2 (ja) 軸受装置および軸受装置の組立方法
KR100614174B1 (ko) 일방향 클러치
JP4877135B2 (ja) 軸受装置および軸受装置の組立方法
JP4752817B2 (ja) 軸受装置および軸受装置の組立方法
JP2010169140A (ja) スラストころ軸受
JP5259428B2 (ja) ローラ型ワンウェイクラッチ
WO2010067666A1 (ja) 一方向クラッチ
JP6186840B2 (ja) トリポード型等速ジョイント
CN108700134A (zh) 变速器单向离合器组件
JP2012047321A (ja) 一方向クラッチ
US20170227060A1 (en) Roller Unit for Sliding-Type Tripod Constant-Velocity Joint and Sliding-Type Tripod Constant-Velocity Joint
WO2008123029A1 (ja) 一方向クラッチおよび一方向クラッチの製造方法
JP5200946B2 (ja) クラッチレリーズ軸受装置
JP2009008214A (ja) スラストころ軸受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421

Termination date: 2011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