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192026B - 蜿蜒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蜿蜒修正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 Google Patents
蜿蜒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蜿蜒修正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192026B CN101192026B CN2007101703377A CN200710170337A CN101192026B CN 101192026 B CN101192026 B CN 101192026B CN 2007101703377 A CN2007101703377 A CN 2007101703377A CN 200710170337 A CN200710170337 A CN 200710170337A CN 101192026 B CN101192026 B CN 101192026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inuous
- contact element
- light
- pick
- uni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50—Machine control of 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e.g. regulating differents parts of the machine, multimode copiers, microprocessor control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14—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 G03G15/1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of a toner pattern, e.g. a powder pattern, e.g. magnetic transfer
- G03G15/1605—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of a toner pattern, e.g. a powder pattern, e.g. magnetic transfer using at least one intermediate support
- G03G15/1615—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of a toner pattern, e.g. a powder pattern, e.g. magnetic transfer using at least one intermediate support relating to the driving mechanism for the intermediate support, e.g. gears, couplings, belt tensioning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00135—Handling of parts of the apparatus
- G03G2215/00139—Belt
- G03G2215/00143—Meandering prevention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Electrostatic Charge, Transfer And Separation In Electrography (AREA)
- A Measuring Device Byusing Mechanical Method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以对被检测体的蜿蜒进行高精度地检测的蜿蜒检测装置、蜿蜒检测方法及蜿蜒修正装置,以及具有该蜿蜒检测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该蜿蜒检测装置包括:接触件,具有接触且追随被检测体的开放端,并被支承部支承;反射部,设置在所述接触件上,对光进行反射;射出部,面向所述反射部射出光;以及第一、第二受光部,与该反射部相对配置,接受所述反射部反射的光,并输出与受光量相应的信号。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对被检测体的蜿蜒进行检测的蜿蜒检测装置以及蜿蜒检测方法。并且,本发明也涉及具有对被检测体的蜿蜒进行检测的蜿蜒检测装置的蜿蜒修正装置。另外,本发明还涉及具有对绕转的无端带的蜿蜒进行检测的蜿蜒检测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日本专利公开1996-106237号公报公开了具有以往的蜿蜒检测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该蜿蜒检测装置对运送包括彩色复印机的图像形成装置的记录纸、转印图像的无端带的蜿蜒进行检测。蜿蜒检测装置具有可以转动地枢轴支承的杆状的接触件,接触件的一个开放端与绕转移动的无端带的侧面抵接。另外,蜿蜒检测装置包括相对配置的发光元件和受光元件,在接触件的另一端上设置有通过转动来遮挡发光元件和受光元件之间的快门。
当无端带蜿蜒时,接触件发生转动,通过快门(shutter)来遮蔽受光元件。由于受光元件的受光量会根据无端带的蜿蜒量而发生变化,因此可以通过受光元件的输出来检测蜿蜒量。由此,调节无端带的移动以便修正蜿蜒,从而可以防止多种颜色的色偏移。
但是,LED(light-emitting diode,发光二极管)等发光元件的发光量会由于周围温度而发生变化。因此,如果根据上述以往的蜿蜒检测装置,则即使无端带没有发生蜿蜒,也会由于周围温度的上升而使受光元件的受光量下降,从而误检为发生蜿蜒。由此,存在会发生图像形成装置的色偏移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可以高精度地检测被检测体的蜿蜒的蜿蜒检测装置、蜿蜒检测方法以及蜿蜒修正装置。另外,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可以防止产生色偏移的图像形成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第一目的,基于本发明的蜿蜒检测装置包括:接触件,被支承部支承着,并具有接触且追随被检测体的开放端;反射部,设置在该接触件上,对光进行反射;射出部,面向该反射部射出光;以及第一、第二受光部,与该反射部相对配置,接受该反射部反射的光,并输出与受光量相应的信号。
根据该构成,接触件与旋转移动或直线移动的被检测体抵接,通过第一、第二受光部接受从射出部射出的、由反射部反射的光。当被检测体被配置于规定位置时,第一、第二受光部的受光量保持一致。当被检测体蜿蜒时,接触件发生移动,第一、第二受光部的受光量会产生差异。由此,可以检测被检测体的蜿蜒。也可以使接触件转动自如或滑动地枢轴支承并倾斜或移动,还可以固定一端通过弹性变形使其倾斜。另外,可以让接触件与被检测体的侧面接触而检测沿移动面方向的蜿蜒,也可以让接触件与被检测体的表面接触而检测与移动面垂直的方向的蜿蜒。
另外,本发明的蜿蜒检测装置的特征还在于,通过该支承部枢轴支承该接触件,相对于该支承部将该反射部和该开放端配置在相反侧,根据该接触件的倾斜角度的变化来检测蜿蜒。
另外,本发明的蜿蜒检测装置的特征还在于,存储绕转移动的被检测体的形状,根据因该形状引起的该接触件的位移量,对该第一、第二受光部的输出进行校正。
另外,本发明的蜿蜒检测装置的特征还在于,在该被检测体上设置有与该接触件接触的凸部或凹部。
为了达到上述第一目的,本发明的蜿蜒检测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使支承在支承部上的接触件的开放端接触且追随被检测体;设置在该接触件上,面向光反射部射出光;通过与该反射部相对配置的第一、第二受光部接受该反射部反射的光;根据该第一、第二受光部输出的与受光量相应的第一、第二信号的差异来检测被检测体的蜿蜒。
为了达到上述第一目的,本发明的蜿蜒修正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蜿蜒检测装置,以及蜿蜒修正装置,根据该蜿蜒检测装置的检测结果,对被检测体的蜿蜒进行修正;其中所述蜿蜒检测装置具备:接触件,被支承部支承着,并具有接触且追随被检测体的开放端;反射部,设置在该接触件上,对光进行反射;射出部,面向该反射部射出光;以及第一、第二受光部,与该反射部相对配置,接受该反射部反射的光,并输出与受光量相应的信号。
为了达到上述第二目的,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多个感光鼓;绕转的无端带,将形成在该感光鼓上的调色剂图像依次转印到该无端带自身上或该无端带运送的记录纸上;以及蜿蜒检测装置,该蜿蜒检测装置具备:接触件,被支承部支承着,并具有接触且追随所述无端带的开放端;反射部,设置在该接触件上,对光进行反射;射出部,面向该反射部射出光;以及第一、第二受光部,与该反射部相对配置,接受该反射部反射的光,并输出与受光量相应的信号。
根据该构成,由绕转移动的无端带构成的中间转印体和被无端带运送的记录纸被依次转印被显影化的由黄色(yellow)、品红色(magenta)、青色(cyan)、黑色(black)等构成的各种颜色的调色剂图像。蜿蜒检测装置的接触件与无端带抵接。通过第一、第二受光部接受蜿蜒检测装置的射出部射出的、由与接触件一体的反射部反射的光。当无端带被配置于规定位置时,第一、第二受光部的受光量保持一致。当无端带蜿蜒时,接触件发生移动,第一、第二受光部的受光量会产生差异。因此,通过检测第一、第二受光部的受光量之差或之比,可以检测无端带的蜿蜒。可以使接触件转动自如或滑动地枢轴支承并倾斜或移动,也可以固定一端通过弹性变形使其倾斜。
由此,即使射出部的光量由于周围温度而产生变化,也可以根据第一、第二受光部的受光量的大小来高精度地检测被检测体的蜿蜒。另外,由于使蜿蜒检测装置的接触件与无端带的侧面接触,因此可以高精度地检测无端带的蜿蜒,从而防止图像形成装置的色偏移。
另外,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特征还在于,通过该支承部枢轴支承该接触件,相对于该支承部将该反射部和该开放端配置在相反一侧,根据该接触件的倾斜角度的变化来检测蜿蜒。根据该构成,接触件的开放端与无端带接触,以支承部为中心进行转动,通过第一、第二受光部接受相对于支承部位于与开放端相反一侧的反射部所反射的光。
由此,可以容易地将射出部和第一、第二受光部从无端带分离地设置。另外,可以减少调色剂对射出部和第一、第二受光部的附着,从而能够防止检测精度的下降。
另外,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特征还在于,存储绕转移动的该无端带的侧面的形状,根据因该形状引起的该接触件的位移量,对该第一、第二受光部的输出进行校正。
根据该构成,无端带的侧面的形状预先存储在存储单元中。接触件反复地追踪绕转的无端带的侧面,根据侧面的形状进行倾斜。通过由另一传感器等确定无端带的位置,可以获得因形状引起的接触件的倾斜部分。由此,根据第一、第二受光部的输出对因形状引起的接触件的倾斜部分进行校正,导出蜿蜒量。因此,可以防止蜿蜒的误检测。
另外,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特征还在于,在该无端带的侧面一处设置凸部或凹部。根据该构成,由于与凸部或凹部接触的接触件的倾斜角变化很大,因此可以检测无端带的位置。因此,可以容易地确定绕转的无端带的绕转方向的位置。此时,对于蜿蜒的检测,可以忽略变化很大的第一、第二受光部的输出。
另外,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特征还在于,根据该蜿蜒检测装置的检测结果,对与该无端带的移动方向垂直的方向的位置进行修正。根据该构成,当通过蜿蜒检测装置来检测无端带的蜿蜒时,可以在消除无端带的蜿蜒的方向上修正无端带的移动位置。因此,可以容易地得到没有色偏移的图像形成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简要结构的主视图;
图2是详细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图像形成部的主视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蜿蜒检测装置的平面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蜿蜒检测装置的动作的平面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倾斜传感器的输出的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1的蜿蜒检测装置80部分的结构的平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图1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简要构成的主视图。图像形成装置1为彩色复印机,具有上壳体(housing)11和下壳体12。在上壳体11上,以后方为支点开闭自如地放置有运送原稿的原稿运送部2。
原稿运送部2包括原稿供纸盘21、原稿运送部主体22、原稿排纸盘23以及原稿封盖24。在原稿供纸盘21上放置原稿。为了读取从原稿供纸盘21供应的原稿,由原稿运送部主体22进行运送。原稿排纸盘23保存从原稿运送部主体22排送出的原稿。原稿封盖24对打开原稿运送部2而放置在上壳体11上面的原稿载置板26上的原稿进行按压。
在原稿运送部主体22内从原稿运送方向d的上游侧开始依次设置有拾取辊(pickup roller)22a、运送辊22b、22c、22d。通过拾取辊22a从原稿供纸盘21取出原稿,通过运送辊22b、22c、22d运送原稿。
在运送辊22c、22d之间设置有图像读取部25。图像读取部25将从原稿供纸盘21供应的原稿保持为规定的姿势,在运送辊22c、22d之间通过设置在上壳体11内的曝光部3进行图像读取。
曝光部3包括曝光灯31、反射板32、第一、第二、第三反射镜33、34、35、成像透镜36以及图像传感器(image sensor)37。曝光灯31射出光,通过反射板32集聚的光照射在图像读取部25上。在图像读取部25上从原稿反射的光经由第一~第三反射镜33~35通过成像透镜36成像在包括CCD等的图像传感器37上。由此,得以读取由原稿供纸盘21供应的原稿的图像。
另外,曝光灯31、反射板32、以及第一反射镜33一体地向图中右方移动,对放置在原稿载置板26上的原稿进行扫描(scan)。由此,来自原稿载置板26上的原稿的反射光成像在图像传感器37上,从而读取了该原稿的图像。
在下壳体12的内部设置有供纸部4、图像形成部5以及定影装置7。在下壳体12的外部安装有排纸托盘8。供纸部4配置在下壳体12的下部,具有容纳记录纸P的供纸盒42a和多个供纸盒41a。
供纸盒41a的记录纸P经由记录纸运送路径41e运送。记录纸运送路径42e从记录纸运送路径41e分叉出来,连结在供纸盒42a上。供纸盒42a的记录纸P由记录纸运送路径42e运送后,再由记录纸运送路径41e运送。由记录纸运送路径41e运送的记录纸P从记录纸运送路径41e的输出端被引导到排纸托盘8。
记录纸运送路径41e与各供纸盒41a相对应地分叉,分别设置有拾取辊41b和运送辊41c。另外,在记录纸运送路径41e汇合后,还设置有运送辊41d。记录纸运送路径42e设置有拾取辊42b以及运送辊42c、42d。
通过拾取辊41b从各供纸盒41a取出记录纸P,由运送辊41c、41d运送。另外,通过拾取辊42b从供纸盒42a取出记录纸P,由运送辊42c、42d运送。
图像形成部5配置在记录纸运送路径41e的上方。图像形成部5将黄色、品红色、青色、黑色四种颜色的调色剂图像重叠形成在被记录纸运送路径41e、42e运送的记录纸P上。在本实施方式中,是将四种颜色的调色剂图像转印到记录纸上,但是只要是二种颜色以上,就可以采取同样的结构。定影装置7配置在图像形成部5的后段。定影装置7对通过图像形成部5形成在记录纸P上的调色剂图像进行加热定影。
图2是详细表示图像形成部5的主视图。图像形成部5包括图像形成单元50a~50d、中间转印体61、63、转印器55、62、64以及蜿蜒检测装置80。中间转印体61由无端带构成,通过支承辊65a、65b、65c张挂支承并且绕转形成不等边三角形。如后详述,蜿蜒检测装置80检测中间转印体61的蜿蜒。中间转印体63包括旋转的鼓,夹持着中间转印体61,并与支承辊65a相对配置。
转印器55设置有多个,夹持中间转印体61与后述的各感光鼓51对置。对转印器55施加与在感光鼓51的表面上带电的调色剂的极性相反的极性。转印器62夹持通过记录纸运送路径41e的记录纸P以及中间转印体61与支承辊65c相对配置。对转印器62施加与中间转印体61的表面带电的调色剂的极性相反的极性。
转印器64被设置在记录纸运送路径41e、42e的分叉点的后段,夹持着通过记录纸运送路径41e的记录纸P而与中间转印体63相对配置。对转印器64施加与在中间转印体63的表面上带电的调色剂的极性相反的极性。另外,在中间转印体63附近设置有与在中间转印体61的表面上带电的调色剂的极性相反的极性的转印器,这在图中未示出。
图像形成单元50a~50d分别为相同的结构,与中间转印体61相接触并被串联配置。通过图像形成单元50a~50d分别形成黄色、品红色、青色、黑色的调色剂图像。黑色用图像形成单元50d配置在靠近中间转印体63的那侧。黄色、品红色以及青色用图像形成单元50a~50c也可以改变排列顺序。
图像形成单元50a~50d具有感光鼓51。在图像形成单元50a~50c上,绕感光鼓51的周围按图中逆时针方向设置有带电器52、光扫描单元53、显影器54、除电器56、清洁器57。感光鼓51在显影器54和除电器56之间与中间转印体61相接触。
感光鼓51绕图中逆时针方向(箭头A方向)旋转,带电器52使感光鼓51均匀带电。光扫描单元53射出激光,根据通过图像传感器37(参照图1)读取的图像信息来消除在感光鼓51表面均匀带上的电荷。由此,在感光鼓51的表面形成静电潜像。
显影器54将调色剂供应给感光鼓51上的静电潜像,将其显影为调色剂图像。该调色剂图像通过转印器55被转印到中间转印体61上。除电器56去除感光鼓51的表面电荷。清洁器57包括与感光鼓51抵接的刮板等,用于去除没有转印到中间转印体61上的残留调色剂。
与图像形成单元50a~50c相同,在黑色用图像形成单元50d上从上部的带电器52开始,按图中逆时针方向设置有光扫描单元53、显影器54。另外,经由与中间转印体61的接触部分,设置有除电器56、清洁器57。由此,感光鼓51通过绕图中逆时针方向(箭头A)旋转,可以将调色剂图像转印到中间转印体61上。
另外,从带电器52开始,按图中顺时针方向同样设置有光扫描单元53、显影器54。另外,经由与中间转印体61的接触部分,设置有除电器56、清洁器57。由此,感光鼓51通过绕图中顺时针方向(箭头B)旋转,也可以将调色剂图像转印到中间转印体61上。
在上述构成的图像形成装置1中,当将原稿放置在原稿供纸盘21或原稿载置板26上时,通过曝光部3的图像传感器37来读取原稿的图像。所读取的图像信息被传送给图像形成部5。
当在图像形成部5中形成彩色图像时,通过支承辊65b的驱动使中间转印体61按图2的箭头A′方向旋转。另外,各图像形成单元50a~50d的感光鼓51绕图中逆时针(箭头A方向)旋转。当感光鼓51开始旋转时,通过带电器52使表面均匀带电。
接着,通过从光扫描单元53照射的激光来消除与形成在记录纸P上的图像部分或图像以外的部分相当的电荷。由此,在感光鼓51的表面上形成静电潜像。通过显影器54将调色剂供应给感光鼓51上的静电潜像,将其显影为调色剂图像。
当感光鼓51进一步旋转,调色剂图像与转印器55相对时,对转印器55施加与调色剂的带电极性相反的极性的电压。由此,感光鼓51表面的调色剂图像被转印到中间转印体61上。感光鼓51表面的静电潜像通过除电器56来除电,未转印的残留调色剂通过清洁器57从感光鼓51上去除。
各图像形成单元50a~50d以规定的时刻依次被驱动,从而在中间转印体61上重叠了包含黑色的彩色调色剂图像。
中间转印体61进一步旋转,调色剂图像被配置在与转印器62相对的位置上。此时,从供纸盒41a通过记录纸运送路径41e运送的记录纸P被配置在中间转印体61和转印器62之间。对转印器62施加与调色剂的带电极性相反极性的电压,从而中间转印体61上的调色剂图像被转印到记录纸P上。中间转印体61上的未转印的残留调色剂通过清洁器(未图示)从中间转印体61上去除。
转印有调色剂图像的记录纸P通过记录纸运送路径41e运送,被引导到定影装置7。在定影装置7中,调色剂图像被定影在记录纸P上。定影了图像的记录纸P被运送经过记录纸运送路径41e而排出到排纸托盘8上。
当通过图像形成部5形成黑白图像(monochrome images)时,通过支承辊65a的驱动使中间转印体61按图2的箭头B′方向旋转。此时,黄色、品红色以及青色用图像形成单元50a~50c的感光鼓51与中间转印体61抵接并按箭头B方向旋转,但不形成图像。
在黑色用图像形成单元50d中,感光鼓51绕图中顺时针方向(箭头B)旋转。并且,与上述相同,黑白调色剂图像形成在感光鼓51上,并被转印到中间转印体61上。当转印到中间转印体61上的调色剂图像与中间转印体63相对时,通过未图示的转印器将调色剂图像转印到中间转印体63上。
当中间转印体63进一步旋转时,转印到中间转印体63上的调色剂图像被配置在与转印器64相对的位置上。此时,从供纸盒42a通过记录纸运送路径42e、41e运送的记录纸P被配置在中间转印体63和转印器64之间。对转印器64施加与调色剂的带电极性相反的极性的电压,中间转印体63上的调色剂图像就被转印到记录纸P上。中间转印体63上未被转印的残留调色剂通过清洁器(未图示)从中间转印体63上去除。
转印有调色剂图像的记录纸P通过记录纸运送路径41e运送,引导到定影装置7。在定影装置7中,调色剂图像被定影在记录纸P上。定影了图像的记录纸P被运送经过记录纸运送路径41e而输出到排纸托盘8上。
由此,当形成黑白图像时,与形成彩色图像时相比,缩短了调色剂图像从感光鼓51到定影在记录纸P上之前的移动距离。因此,当形成黑白图像时,可以缩短输出一张图像的时间。
图3是表示蜿蜒检测装置80的结构的平面图。蜿蜒检测装置80的一个开放端81a与中间转印体61的侧面61a接触,并具有被支承部82转动自如地支承着的杆状的接触件81。由此,当由绕转的无端带构成的中间转印体61在移动面内发生蜿蜒时,接触件81的倾斜角度会发生变化。
在相对于支承部82与开放端81a相反的那侧的端部,设置有对光进行反射的反射镜等反射部83。在与反射部83相对的位置上配置有倾斜传感器84。倾斜传感器84具有射出部85及一对第一、第二受光部86a、86b。
射出部85由LED等构成,面向反射部83射出规定范围的大致平行光。第一、第二受光部86a、86b由光电二极管等构成,分别配置在射出部85的两侧。第一、第二受光部86a、86b接受从射出部85射出并由反射部83反射的光,进行光电转换后输出与受光量相应的信号。另外,在倾斜传感器84上设置有输入来自第一、第二受光部86a、86b的信号并输出规定的运算结果的控制电路87。
当第一、第二受光部86a、86b的排列方向与反射部83平行配置时,第一、第二受光部86a、86b的受光量一致。当接触件81从该状态倾斜时,第一、第二受光部86a、86b中的一个受光量增加,另一个受光量减少。由此,产生第一、第二受光部86a、86b的输出差。
即,如图4所示,当接触件81从以实线表示的状态倾斜到虚线81′的状态时,第一受光部86a的受光量增加,第二受光部86b的受光量减少。另外,当接触件81倾斜到虚线81″的状态时,第二受光部86b的受光量增加,第一受光部86a的受光量减少。
当将第一受光部86a的输出设为A,第二受光部86b的输出设为B时,从控制电路87输出C=(A-B)/(A+B)的运算结果。因此,与接触件81的倾斜角度相对的控制电路87的输出C如图5所示。在该图中,纵轴表示输出C=(A-B)/(A+B),横轴表示接触件81的倾斜角度。
根据该图,在接触件81的倾斜角度为0°附近,可得出与倾斜角度大致成比例的输出C。由此,通过控制电路87的输出C,可以获得接触件81的倾斜角度,从而可以检测中间转印体61的蜿蜒。
另外,从控制电路87输出基于第一、第二受光部86a、86b的输出A、B之差的运算结果,而也可以从控制电路87输出基于输出A、B之比的运算结果。即,从控制电路87输出基于第一、第二受光部86a、86b的受光量的差异的运算结果即可。另外,还可以省去控制电路87,向控制图像形成装置1的动作的控制部(未图示)输入第一、第二受光部86a、86b的输出信号进行运算。
中间转印体61可以修正与绕转移动方向垂直的方向(即,蜿蜒位移的方向)的位置,以使当检测出蜿蜒时可以消除蜿蜒。中间转印体61的位置修正根据蜿蜒检测装置80的检测结果,由修正中间转印体61的蜿蜒位移的蜿蜒修正部(未图示)进行。蜿蜒修正部例如包括:在与绕转移动方向垂直的方向上按压中间转印体61的按压部、以及对支承辊65a、65b、65c的倾斜进行变更的倾斜可变部等。由此,可以减少在中间转印体61上重叠多种颜色的调色剂图像时的感光鼓51的轴向上的色偏移。
另外,当形成黑白图像时,可以停止倾斜传感器84的驱动,来节省电力。另外,当形成黑白图像时,也可以使接触件81的开放端81a从中间转印体61分离。由此,可以降低中间转印体61的侧面61a和接触件81的损耗,从而能够长期地维持检测精度。
根据本实施方式,蜿蜒检测装置80具有与包括无端带的中间转印体61接触的接触件81,通过第一、第二受光部86a、86b接受从射出部85射出并由设置在接触件81上的反射部83反射的光,根据第一、第二受光部86a、86b的受光量的差异来检测中间转印体61的蜿蜒,因此即使由于周围温度使射出部85的光量发生变化,也可以根据第一、第二受光部86a、86b的受光量的大小来高精度地检测中间转印体61的蜿蜒。因此,可以防止图像形成装置1的色偏移。
接触件81被支承部82转动自如地支承着并可以倾斜,但也可以固定接触件81的一端而形成为悬臂梁状。由此,接触件81会由于中间转印体61的蜿蜒发生弹性变形而倾斜。此时,可以将反射部83设置在开放端81a和支承部之间,通过反射部83的反射光来检测接触件81的倾斜。另外,还可以将接触件81形成为与被检测体端部大致垂直且可滑动的形式,并保持为能够平行移动。通过接触件81的平行移动使与第一、第二受光部86a、86b相对的反射部的面积发生变化,由此各自的受光量发生变化,从而可以检测蜿蜒。
但是,更优选如本实施方式那样,通过支承部82枢轴支承接触件81,相对于支承部82将反射部83和开放端81a配置在相反一侧。由此,可以将倾斜传感器84从中间转印体61分离。因此,可以容易地设置倾斜传感器84。另外,可以减少调色剂对射出部85和第一、第二受光部86a、86b的附着,防止检测精度的下降。
接着,图6是表示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1的蜿蜒检测装置80部分的结构的平面图。为了方便说明,对与上述图1~图3所示的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部分标记相同的符号。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中间转印体61的侧面61a的一处设置有凸部61b。其他部分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
中间转印体61的侧面61的形状预先存储在设置于图像形成装置1的控制部的存储部(均未图示)中。蜿蜒检测装置80的接触件81如果与凸部61b接触则倾斜较大。当控制电路87的输出C的绝对值超过规定值时,图像形成装置1的控制部判断为接触件81与凸部61b相接触了。由此,可以判别中间转印体61的绕转方向的位置。
在由于与凸部61b接触导致接触件81的倾斜非常大的情况下,也可以在超过倾斜传感器(tilt sensor)64的检测范围时判断为接触件81与凸部61b接触。也可以在中间转印体61的侧面61a设置凹部而代替凸部61b,来检测中间转印体61的位置。另外,还可以通过额外设置的传感器来检测绕转的中间转印体61的绕转方向的位置。
根据中间转印体61的位置和存储在存储部中的中间转印体61的侧面61a的形状,可以获得因在没有蜿蜒状态下的形状引起的接触件81的倾斜量。由此,根据基于第一、第二受光部86a、86b的受光量的控制电路87的输出,由控制部进行减去因形状引起的接触件81的倾斜部分的校正。因此,可以防止因中间转印体61的侧面61a的凹凸引起对蜿蜒的误检测。
根据第二实施方式,可以得到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并且可以防止对中间转印体61的蜿蜒的误检测。
在第一、第二实施方式中,将感光鼓51的调色剂图像转印到由无端带构成的中间转印体61上,但是,也可以为直接将调色剂图像从感光鼓51转印到通过无端带运送的记录纸P上。此时,可以通过蜿蜒检测装置80来检测运送记录纸P的无端带的蜿蜒。由此,与上述相同,可以减少多种颜色的调色剂图像重叠时的色偏移。
另外,图像形成装置1由彩色复印机构成,但是,也可以是打印机或传真装置等其他的图像形成装置。即,对于由感光鼓51转印多种颜色的调色剂图像形成彩色图像的图像形成装置,可以得到相同的效果。
另外,蜿蜒检测装置80不限于设置在图像形成装置1的无端带的蜿蜒,也可以检测其他的被检测体的蜿蜒。即,通过蜿蜒检测装置80可以高精度地检测进行绕转的无端带等的直线移动或圆板等进行旋转移动的被检测体在移动面内的蜿蜒或与移动面垂直的蜿蜒。
并且,也可以通过具有蜿蜒检测装置80和蜿蜒修正部的蜿蜒修正装置来修正被检测体的蜿蜒。即,蜿蜒修正部包括按压被检测体的按压部和使绕转驱动被检测体的辊的倾斜可变的倾斜可变部等。另外,蜿蜒修正部根据蜿蜒检测装置80的检测结果来修正被检测体的蜿蜒。
根据本发明,可以提供对被检测体的蜿蜒进行检测的蜿蜒检测装置以及蜿蜒检测方法。并且,可以提供具有对被检测体的蜿蜒进行检测的蜿蜒检测装置的蜿蜒修正装置。另外,可以提供具有对绕转的无端带的蜿蜒进行检测的蜿蜒检测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Claims (14)
1.一种蜿蜒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触件,该接触件被支承部支承着,并具有接触且追随被检测体的开放端;
反射部,设置在所述接触件上,对光进行反射;
射出部,面向所述反射部射出光;以及
第一、第二受光部,与所述反射部相对配置,接受被所述反射部反射的光,并输出与受光量相应的信号,
所述蜿蜒检测装置还包括控制电路,该控制电路根据来自第一、第二受光部的信号,输出对蜿蜒的判断结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蜿蜒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部一体地设置在所述接触件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蜿蜒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通过所述支承部枢轴支承所述接触件,将所述反射部和所述开放端相对于所述支承部配置在相反侧,根据所述接触件的倾斜角度的变化来检测蜿蜒。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蜿蜒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存储绕转移动的被检测体的形状,根据因所述形状引起的所述接触件的位移量,对所述第一、第二受光部的输出进行校正。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蜿蜒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被检测体上设置有与所述接触件接触的凸部或凹部。
6.一种蜿蜒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使被支承部支承的接触件的开放端接触且追随被检测体;
面向设置在所述接触件上的光反射部射出光;
通过与所述反射部相对配置的第一、第二受光部接受所述反射部反射的光;
根据所述第一、第二受光部输出的与受光量相应的第一、第二信号的差异来检测被检测体的蜿蜒。
7.一种蜿蜒修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蜿蜒检测装置;和
蜿蜒修正部,根据所述蜿蜒检测装置的检测结果,对被检测体的蜿蜒进行修正;
其中,所述蜿蜒检测装置包括:
接触件,该接触件被支承部支承着,并具有接触且追随被检测体的开放端;
反射部,设置在所述接触件上,对光进行反射;
射出部,面向所述反射部射出光;以及
第一、第二受光部,与所述反射部相对配置,接受所述反射部反射的光,并输出与受光量相应的信号,
所述蜿蜒检测装置还包括控制电路,该控制电路根据来自第一、第二受光部的信号,输出对蜿蜒的判断结果。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蜿蜒修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部一体地设置在所述接触件上。
9.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多个感光鼓;
绕转的无端带,将形成在所述感光鼓上的调色剂图像依次转印到所述无端带自身上或所述无端带运送的记录纸上;以及
蜿蜒检测装置,该蜿蜒检测装置包括:
接触件,该接触件被支承部支承着,并具有接触且追随所述无端带的开放端;
反射部,设置在该接触件上,对光进行反射;
射出部,面向该反射部射出光;以及
第一、第二受光部,与所述反射部相对配置,接受该反射部反射的光,并输出与受光量相应的信号,
所述蜿蜒检测装置还包括控制电路,该控制电路根据来自第一、第二受光部的信号,输出对蜿蜒的判断结果。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部一体地设置在所述接触件上。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蜿蜒检测装置通过所述支承部枢轴支承所述接触件,将所述反射部和所述开放端相对于所述支承部配置在相反侧,根据所述接触件的倾斜角度的变化来检测蜿蜒。
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蜿蜒检测装置存储绕转移动的所述无端带的侧面的形状,根据因所述形状引起的所述接触件的位移量,对所述第一、第二受光部的输出进行校正。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蜿蜒检测装置的被检测体上设置有与所述接触件接触的凸部或凹部。
14.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根据所述蜿蜒检测装置的检测结果,对与所述无端带的移动方向垂直的方向的位置进行修正。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6307897 | 2006-11-14 | ||
JP2006-307897 | 2006-11-14 | ||
JP2006307897A JP4832260B2 (ja) | 2006-11-14 | 2006-11-14 | 蛇行検知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192026A CN101192026A (zh) | 2008-06-04 |
CN101192026B true CN101192026B (zh) | 2010-12-22 |
Family
ID=393693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710170337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192026B (zh) | 2006-11-14 | 2007-11-12 | 蜿蜒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蜿蜒修正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8180273B2 (zh) |
JP (1) | JP4832260B2 (zh) |
CN (1) | CN101192026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4488082B2 (ja) * | 2008-04-09 | 2010-06-23 | コニカミノルタビジネステクノロジーズ株式会社 | ベルト駆動方式の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5435363B2 (ja) * | 2009-11-20 | 2014-03-05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ベルト蛇行抑制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
JP5590452B2 (ja) * | 2010-09-13 | 2014-09-17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ベルト蛇行抑制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
JP5911258B2 (ja) * | 2011-10-21 | 2016-04-27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JP6836134B2 (ja) * | 2016-11-02 | 2021-02-24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印刷装置および印刷装置の調整方法 |
JP2023031872A (ja) * | 2021-08-25 | 2023-03-09 | 富士フイルムビジネスイノベーション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移動量検出装置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716116A (zh) * | 2004-06-30 | 2006-01-04 | 株式会社理光 | 彩色图像形成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
CN1746779A (zh) * | 2004-09-06 | 2006-03-15 | 佳能株式会社 | 图像形成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347348A (en) * | 1989-09-27 | 1994-09-13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Image fixing apparatus with detector for detecting movement of endless belt |
JPH0463389A (ja) * | 1990-07-03 | 1992-02-28 | Ricoh Co Ltd | ベルト寄り止め制御方法 |
JPH07267444A (ja) * | 1994-03-29 | 1995-10-17 | Sumitomo Metal Ind Ltd | 鋼板搬送における蛇行制御方法および装置 |
US5519230A (en) * | 1994-08-25 | 1996-05-21 | Xerox Corporation | Belt edge steering sensor |
JP2000327161A (ja) * | 1999-05-17 | 2000-11-28 | Ricoh Co Ltd | ベルト位置検出センサ及びベルト寄り制御装置 |
JP2004298890A (ja) * | 2003-03-28 | 2004-10-28 | Kobe Steel Ltd | 帯状体の搬送状態検出方法及び帯状体の蛇行制御方法 |
JP4733437B2 (ja) * | 2005-06-10 | 2011-07-27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ベルト走行装置及びこれを用いた画像形成装置 |
-
2006
- 2006-11-14 JP JP2006307897A patent/JP4832260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7
- 2007-11-12 CN CN2007101703377A patent/CN101192026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7-11-13 US US11/984,107 patent/US8180273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716116A (zh) * | 2004-06-30 | 2006-01-04 | 株式会社理光 | 彩色图像形成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
CN1746779A (zh) * | 2004-09-06 | 2006-03-15 | 佳能株式会社 | 图像形成装置 |
Non-Patent Citations (2)
Title |
---|
JP特开2001-83761A 2001.03.30 |
JP特开平8-106237A 1996.04.23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2008122776A (ja) | 2008-05-29 |
US20080112714A1 (en) | 2008-05-15 |
JP4832260B2 (ja) | 2011-12-07 |
US8180273B2 (en) | 2012-05-15 |
CN101192026A (zh) | 2008-06-0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8139968B2 (en)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
CN101192026B (zh) | 蜿蜒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蜿蜒修正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 |
US7413188B2 (en) | Paper feed cassette, recording medium size detector and image formation device using coaxial movable members for moving orthogonal fences | |
CN1971440B (zh) | 图像形成装置和方法 | |
US8305654B2 (en) | Image scann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determining size of original document | |
KR100553621B1 (ko) | 영상 판독 장치 및 화상 형성 장치 | |
US5751443A (en) | Adaptive sensor and interface | |
US7035568B2 (en) | Image forming device including image reader | |
US20120105569A1 (en) | Optical scann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
JP2001125440A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CN100484183C (zh) | 图像读取方法和设备、以及图像形成方法和设备 | |
CN101187792A (zh) | 图像形成装置以及控制装置 | |
JP4987064B2 (ja) | シート検知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
JP2004317799A (ja) | 画像情報検知センサ | |
US7697857B2 (en) | Multi-sensor calibration technique | |
JP4085267B2 (ja) | 透過光量検出装置、これを用いた給紙装置、及びこの給紙装置を用いた画像形成装置 | |
JP2003215981A (ja) | 画像形成方法およびその装置 | |
JP5876716B2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JP2000255835A (ja) | 用紙巻付検知装置 | |
JP2003291409A (ja) | 露光量補正方法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 |
JP2003202710A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JP3377156B2 (ja) | トナー付着量計測装置 | |
JP2004025579A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JP2008224956A (ja) | トナー濃度検出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
JP5565663B2 (ja) | 画像読取装置、及びこれを搭載した複写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1222 Termination date: 20161112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