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043977A - 动力传输链用链销的磨削装置及动力传输链用链销的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动力传输链用链销的磨削装置及动力传输链用链销的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043977A
CN101043977A CNA2005800355421A CN200580035542A CN101043977A CN 101043977 A CN101043977 A CN 101043977A CN A2005800355421 A CNA2005800355421 A CN A2005800355421A CN 200580035542 A CN200580035542 A CN 200580035542A CN 101043977 A CN101043977 A CN 10104397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power transmission
chain
chain pin
p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58003554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043977B (zh
Inventor
三浦弘幸
野口武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TEKT Corp
Original Assignee
JTEKT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TEKT Corp filed Critical JTEKT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0439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4397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04397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43977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4GRINDING; POLISHING
    • B24BMACHINES, DEVICES, OR PROCESSES FOR GRINDING OR POLISHING; DRESSING OR CONDITIONING OF ABRADING SURFACES; FEEDING OF GRINDING, POLISHING, OR LAPPING AGENTS
    • B24B7/00Machines or devices designed for grinding plane surfaces on work, including polishing plane glass surfac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B24B7/10Single-purpose machines or devices
    • B24B7/16Single-purpose machines or devices for grinding end-faces, e.g. of gauges, rollers, nuts, piston ring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4GRINDING; POLISHING
    • B24BMACHINES, DEVICES, OR PROCESSES FOR GRINDING OR POLISHING; DRESSING OR CONDITIONING OF ABRADING SURFACES; FEEDING OF GRINDING, POLISHING, OR LAPPING AGENTS
    • B24B7/00Machines or devices designed for grinding plane surfaces on work, including polishing plane glass surfac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B24B7/10Single-purpose machines or devices
    • B24B7/16Single-purpose machines or devices for grinding end-faces, e.g. of gauges, rollers, nuts, piston rings
    • B24B7/162Single-purpose machines or devices for grinding end-faces, e.g. of gauges, rollers, nuts, piston rings for mass art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LMAKING METAL CHAINS
    • B21L15/00Finishing or dressing chains or chain links, e.g. removing burr material, calibrat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LMAKING METAL CHAINS
    • B21L9/00Making chains or chain links, the links being composed of two or more different parts, e.g. drive chains
    • B21L9/02Making chains or chain links, the links being composed of two or more different parts, e.g. drive chains of roller-chain or other plate-link typ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4GRINDING; POLISHING
    • B24BMACHINES, DEVICES, OR PROCESSES FOR GRINDING OR POLISHING; DRESSING OR CONDITIONING OF ABRADING SURFACES; FEEDING OF GRINDING, POLISHING, OR LAPPING AGENTS
    • B24B19/00Single-purpose machines or devices for particular grinding operations not covered by any other main group
    • B24B19/16Single-purpose machines or devices for particular grinding operations not covered by any other main group for grinding sharp-pointed workpieces, e.g. needles, pens, fish hooks, tweezers or record player styli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4GRINDING; POLISHING
    • B24BMACHINES, DEVICES, OR PROCESSES FOR GRINDING OR POLISHING; DRESSING OR CONDITIONING OF ABRADING SURFACES; FEEDING OF GRINDING, POLISHING, OR LAPPING AGENTS
    • B24B19/00Single-purpose machines or devices for particular grinding operations not covered by any other main group
    • B24B19/26Single-purpose machines or devices for particular grinding operations not covered by any other main group for grinding workpieces with arcuate surfaces, e.g. parts of car bodies, bumpers or magnetic recording head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4GRINDING; POLISHING
    • B24BMACHINES, DEVICES, OR PROCESSES FOR GRINDING OR POLISHING; DRESSING OR CONDITIONING OF ABRADING SURFACES; FEEDING OF GRINDING, POLISHING, OR LAPPING AGENTS
    • B24B27/00Other grinding machines or devices
    • B24B27/0069Other grinding machines or devices with means for feeding the work-pieces to the grinding tool, e.g. turntables, transfer mea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GBELTS, CABLES, OR ROPES, PREDOMINANTLY USED FOR DRIVING PURPOSES; CHAINS; FITTINGS PREDOMINANTLY USED THEREFOR
    • F16G5/00V-belts, i.e. belts of tapered cross-section
    • F16G5/16V-belts, i.e. belts of tapered cross-section consisting of several parts
    • F16G5/18V-belts, i.e. belts of tapered cross-section consisting of several parts in the form of lin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rinding Of Cylindrical And Plane Surfaces (AREA)
  • Grinding And Polishing Of Tertiary Curved Surfaces And Surfaces With Complex Shapes (AREA)
  • Constituent Portions Of Griding Lathes, Driving, Sensing And Control (AREA)
  • Finish Polishing, Edge Sharpening, And Grinding By Specific Grind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一种动力传输链用链销的磨削装置,在圆盘状的砂轮(5)上设置周槽(5a),并将其两侧壁设为研磨面(5b)。一种动力传输链用链销的制造方法,相对于围绕中心轴(5z)旋转的砂轮(5),利用旋转的夹头(3)使负载销(55)旋转移动,并使其从研磨面(5b)之间通过,由此,同时磨削负载销(55)的两侧端面(55a)。由此,与以往所示的按每一个单侧端面进行磨削的情况相比,可以缩短磨削工序所需的时间。

Description

动力传输链用链销的磨削装置及动力传输链用链销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动力传输链用链销的磨削装置、以及动力传输链用链销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例如,在汽车所使用的无极变速装置(例如参照日本专利实开平3-84459号公报)中,在如图10所示的驱动轴50上,安装有一对圆锥轮(槽轮)51、52,其中一侧的圆锥轮51可通过汽缸活塞单元53沿轴向移动。通过这样的移动,可以扩大或缩小圆锥轮51、52之间的槽宽。在一对圆锥轮51、52之间架设有带状的动力传输链56。通过扩大或缩小槽宽,动力传输链56一边与各个圆锥轮51、52的圆锥面51a、52a滑动接触,一边朝向圆锥轮51、52的中心侧移动,或被推向外侧。
动力传输链56是将重叠有被称为链节板54的薄板的构造的单元构件,通过负载销(动力传输链用链销)55,可自由弯曲地连结成环状的链条。负载销55是与轮51、52的圆锥面51a、52a一致地加工平板状部件的两端的部件,当动力传输链56被架设于一对圆锥轮51、52之间时,使得其两端面与轮51、52的圆锥面51a、52a相接触。动力传输链56可通过由该接触产生的摩擦力进行动力传输。
对上述负载销55而言,需要将所有的数量准确地对齐长度,并将两端面加工为规定的形状。因此,负载销55需要用砂轮进行磨削工序。图11是表示磨削工序中的部件配置的概略图,(a)是主视图,(b)是侧视图。该磨削工序中,首先将多个负载销55结成束状,并使用夹具57将其保持于支承部58,在该状态下,利用砂轮59磨削一侧的端面。接下来,将结成束状的销翻过来,磨削另一侧的端面。
然而,将链条整体上占大多数的上述负载销的两端面全部进行磨削,是比较花费时间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相关问题点而成的,其目的是在动力传输链用链销的制造中,缩短磨削工序所需的时间。
本发明的动力传输链用链销的磨削装置包括:砂轮部,其为在将正交的三个方向设为X、Y、Z时,围绕平行于Z方向的中心轴进行旋转的旋转体,且在外周附近,具有对被磨削部件即动力传输链用链销的两端面同时进行磨削的一对研磨面;夹头,其使动力传输链用链销的两端面突出,且平行于Z方向地支承该动力传输链用链销,并使该动力传输链用链销与上述研磨面在X-Y平面上相对移动,由此使该动力传输链用链销从旋转的上述一对研磨面之间通过。
在如上述构成的研磨装置中,动力传输链用链销的两端面被旋转的研磨面同时磨削。从而,与按每一个单侧端面进行磨削的情况相比,可以缩短磨削工序所需的时间。
并且,本发明的动力传输链用链销的磨削装置还可以包括:砂轮部,其为在将正交的三个方向设为X、Y、Z时,围绕平行于Z方向的第一中心轴进行旋转的旋转体,且在外周附近,具有对被磨削部件即动力传输链用链销的两端面同时进行磨削的一对研磨面;夹头,其使动力传输链用链销的两端面突出,且平行于Z方向地支承该动力传输链用链销,并使其围绕与上述第一中心轴平行且位于在X-Y平面上隔开距离的位置上的第二中心轴进行旋转,由此使该动力传输链用链销从旋转的上述一对研磨面之间通过。
在如上述构成的研磨装置中,动力传输链用链销的两端面被旋转的研磨面同时磨削。并且,通过夹头的旋转,可在动力传输链用链销的两端面上,形成中凸的形状,该形状基于从第二中心轴到该动力传输链用链销为止的半径而定。
在上述磨削装置中,砂轮部为圆盘状,且将形成于其外周的周槽的轴向两侧壁设为研磨面。
此时,两侧的研磨面属于一个砂轮,因此可容易确保磨削的精度。
并且,砂轮部为圆盘状,从其外周面向内侧切入形成的周槽的轴向两侧壁为研磨面,该研磨面是呈圆锥面状地倾斜的面。
并且,砂轮部也可以是使同一形态的一对砂轮的研磨面之间留出规定间隔地相互对置的部分。
并且,夹头也可以是具有在圆盘状的部件的外周面上等间隔地形成有切槽的部件。
并且,本发明的动力传输链用链销的制造方法具有如下特征,即,在对动力传输链用链销的两端面进行磨削时,使在外周附近具有对上述两端面同时进行磨削的一对研磨面的砂轮部,围绕与将正交的三个方向设为X、Y、Z时的Z方向平行的中心轴进行旋转,并使两端面从夹头突出,且平行于Z方向地进行支承,使上述动力传输链用链销与上述研磨面在X-Y平面上相对移动,由此使该动力传输链用链销从旋转的上述一对研磨面之间通过。
在上述的制造方法中,动力传输链用链销的两端面被旋转的研磨面同时磨削。
并且,本发明的动力传输链用链销的制造方法还可具有如下特征,即,在磨削动力传输链用链销的两端面时,使在外周附近具有对上述两端面同时进行磨削的一对研磨面的砂轮部,围绕与将正交的三个方向设为X、Y、Z时的Z方向平行的中心轴进行旋转,并使两端面从夹头突出,且平行于Z方向地进行支承,使上述夹头围绕与上述第一中心轴平行且位于在X-Y平面上隔开距离的位置上的第二中心轴进行旋转,由此使该动力传输链用链销从旋转的上述一对研磨面之间通过。
在上述的制造方法中,动力传输链用链销的两端面被旋转的研磨面同时磨削。并且,通过夹头的旋转,可在动力传输链用链销的两端面上,形成中凸的形状,该形状基于从第二中心轴到该动力传输链用链销为止的半径而定。
并且,在上述制造方法中,也可以在动力传输链用链销从研磨面之间通过时,使夹头以低速旋转,除此以外时,使其以高速旋转。
并且,也可以进行使砂轮部接近夹头并切入的横切加工。
并且,也可以使动力传输链用链销一边垂直地移动,一边从一对研磨面之间通过。
另一方面,本发明的动力传输链用链销的磨削装置也可具有如下特征,即,该磨削装置包括:砂轮部,其是在外周附近,具有对被磨削部件即动力传输链用链销的两端面同时进行磨削的一对研磨面的旋转体;夹头,其具有使上述链销的两端面突出,且与上述砂轮部的旋转轴平行地保持上述链销的链销保持部,并使其围绕平行于上述砂轮部的旋转轴的轴线进行旋转,由此使由上述链销保持部保持的上述链销,从旋转的上述一对研磨面之间通过,而且,上述链销保持部包括:链销保持面,其与上述链销的侧面抵接,并与上述砂轮部的旋转轴平行,且与上述链销两端面的磨削方向交叉;可弹性变形的按压部件,其将抵接于上述链销保持面的动力传输链用链销,可装卸地夹持在与上述链销保持面之间。
在如上述构成的磨削装置中,动力传输链用链销的两端面被旋转的研磨面同时磨削。从而,与按每一个单侧端面上进行磨削的情况相比,可以缩短磨削工序所需的时间。
并且,上述链销的侧面,由于抵接于与磨削方向交叉的保持面31而被保持,所以可阻挡伴随两端面的磨削而作用于上述链销保持面的大部分磨削阻力。由此,无需坚固地把持住上述链销,而可以利用比较简单的构成进行保持,即通过上述链销保持面及可弹性变形的上述按压部件进行夹持,从而无需复杂的步骤,既可容易进行其装卸。
在上述磨削装置中,优选为,上述链销保持面仅与动力传输链用链销的两端部抵接。
此时,利用两端部的两点来保持动力传输链用链销,因此可以抑制上述链销的晃动等的发生,可以稳定的状态进行保持。
并且,在上述磨削装置中,链销保持部也可以是在剖切了夹头的周面的部位形成的部分。
并且,也可以形成有从链销保持面面向更高阶面连接的阶部,该阶部与动力传输链用链销抵接。此时,通过抵接来对动力传输链用链销进行定位。
并且,按压部件为板簧,其基端部被安装于阶面,前端部在与链销保持面之间留出规定间隔地相互对置。并且,优选为,该间隔略微小于被夹持于此的上述动力传输链用链销的夹入尺寸。此时,按压部件可进行适度的弹性变形。
并且,本发明的动力传输链用链销的制造方法还可具有如下特征,即,使用上述磨削装置对动力传输链用链销的两端面进行磨削时,使上述砂轮部旋转,并将动力传输链用链销夹持于上述链销保持部的上述链销保持面与上述按压部件之间,从而使上述两端面从夹头突出,并与上述砂轮部的旋转轴平行地进行保持,通过旋转上述夹头,使上述链销从旋转的上述一对研磨面之间通过。
在上述的制造方法中,动力传输链用链销的两端面被旋转的研磨面同时磨削。并且,如上所述,可以在磨削时可靠地保持上述链销,而且能够容易进行装卸。
附图说明
图1是关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动力传输链用链销的磨削装置,表示其外观概略的主视图。
图2是图1所示的磨削装置中的夹头及砂轮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表示磨削后的负载销的立体图。
图4是表示图2中的夹头以及沿Z方向观察到的负载销的端面的图。
图5是关于夹头的构成不同的其它动力传输链用链销的磨削装置,且表示其外观概略的主视图。
图6是关于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动力传输链用链销的磨削装置,表示其概略的主视图。
图7是图6所示的磨削装置中的夹头及砂轮的局部放大图。
图8是包括图7中的中心线CL1的要部的水平截面图。
图9是放大表示链销保持部的立体图。
图10是表示架设于驱动轴的圆锥轮上的动力传输链的图。
图11是表示以往的负载销的磨削工序中的部件配置的主视图及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动力传输链用链销的磨削装置、以及在动力传输链用链销的制造方法中对链销的两端面进行磨削的步骤进行说明。
图1是关于动力传输链用链销的磨削装置,表示其外观概略的主视图。关于动力传输链用链销,已在图6中进行了说明,故在此省略说明。
在图1中,如图所示,将相互正交的水平、垂直、纵深的各方向设为X方向、Y方向、Z方向。磨削装置100包括:基座1;夹头支承台2,其安装于基座1;圆盘状的夹头3,其被夹头支承台2可围绕平行于Z方向的中心轴3z进行自由旋转地支承;砂轮支承台4,其被安装为可相对于基座1沿X方向平行地移动;砂轮5,其为被砂轮支承台4可围绕平行于Z方向的中心轴5z进行自由旋转地支承的圆盘状的旋转体;修整工具支承台6、7,其被安装为可相对于砂轮支承台4分别沿X方向及Y方向平行地移动;修整工具8,其被修整工具支承台6、7支承。
夹头3及砂轮5分别通过未图示的马达被沿逆时针方向旋转驱动。夹头3的旋转速度不是恒定的,可以使其以两挡(高速/低速)旋转速度进行旋转。并且,修整工具8也可通过未图示的马达被旋转驱动。一边使砂轮5及修整工具8旋转,一边通过修整工具支承台6、7使修整工具8与砂轮5接触,由此可将砂轮5成形为所希望的形状。修整工具8的标准位置位于与砂轮5的中心轴5z交叉的X方向的中心线CL1上。
以下,参照图2,对作为本发明的动力传输链用链销的磨削装置的主要部分即夹头3及砂轮5进行详细说明。
图2(a)是图1中的夹头3及砂轮5的局部放大图。夹头3的中心轴3z与砂轮5的中心轴5z位于同一X方向的中心线CL1上。(b)是含有(a)中的中心线CL1的水平截面图。在夹头3上沿其周向等间隔地设有凹部3a,并使用未图示的夹具来安装负载销(动力传输链用链销)55。被安装于夹头3的凹部3a的负载销55,其两端面从夹头3突出,且与Z方向平行地被支承。
另一方面,在砂轮5的外周附近,形成有以使截面形状成为图示的梯形的方式从外周面向内侧切入的周槽5a。周槽5a的轴向(Z,-Z方向)两侧壁为呈圆锥面状地倾斜的研磨面5b,它们呈沿Z方向相互对置而对称的形状。在(b)中,对磨削负载销55的研磨面5b的部分进行加工,而使曲率半径成为R1。除该曲率半径R1以外,设定了研磨面5b的倾斜角度以及Z方向上的研磨面5b之间的距离,从而使磨削后的负载销55具有适当的尺寸及形状。并且,设从夹头3的中心轴3z观察到的负载销55的中心为止的旋转半径为R2。
在砂轮5以一定速度旋转的状态下,通过夹头3的旋转,使负载销55从其一对研磨面5b之间通过,由此进行磨削。此时,夹头3在下一次投入到研磨面5b之间的负载销55位于由研磨面5b实际磨削的角度范围α内时,以低速旋转,除此以外时,以高速旋转。在角度范围α内,负载销55的两侧的端面55a被旋转的研磨面5b同时磨削。
图3是表示图2(b)中的负载销55的上下端面的磨削后的形状的立体图。图中的X、Y、Z的方向表示设想负载销55位于图2(b)的位置的情况。图中,由于研磨面5b(图2(b))的倾斜,端面55a的上部的端面55a右下斜,下部的端面55a右上斜。并且,由于研磨面5b的形状(例如曲率半径R1),端面55a形成为具有长度方向上的平均曲率半径R1’的中凸的形状。
另一方面,图4是表示图2中的夹头3以及沿Z方向观察的负载销55的端面55a的图。通过夹头3的旋转,沿Z方向观察的端面55a的磨削后的任意的等高线成为平均半径为R2’的同心圆弧。该半径R2’根据旋转半径R2而定,例如,R2为50~300mm时,R2’为R2的5倍左右。从而,如图3所示,端面55a成为在长边方向上具有曲率半径R1’、且在短边方向上具有曲率半径R2’(平均值)的三维曲面。由曲率半径R2’所形成的中凸量d,例如R2为150mm时,是1μm左右。通过这种中凸形状,可以减小负载销55与圆锥轮51、52(参照图10)的接触阻力。R2与中凸量的关系为,R2越小中凸量越大,R2越大中凸量越小。
如上所示,负载销55的两端面55a通过旋转的研磨面5b被同时磨削。并且,通过夹头3的旋转,根据从中心轴3z至负载销55的半径R2,该链销的两端面55a成为中凸的形状,因此,有助于减小接触阻力的中凸的形状,在两端面同时形成。从而,如以往所示,与按每一个单侧端面进行磨削的情况相比,可以缩短磨削工序所需时间。并且,无需更换负载销55,可一口气地进行两端面55a的磨削,由此不会产生更换所引起的误差,从而使磨削的精度优良。
并且,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由于两侧的研磨面5b属于一个砂轮5,因此易于确保周槽5a的尺寸精度,从而易于确保负载销55的磨削的精度。但是,也可以例如准备具有研磨面5b的同一形态的一对砂轮,并以留出规定间隔使砂轮5b彼此之间相互对置的方式进行组装,从而作为整体实质上构成图2(b)所示形态的“砂轮部”。
并且,上述实施方式中的磨削为如下的贯穿加工(一次加工),即,使夹头3一边旋转,一边从固定X方向位置来旋转的砂轮5的一对研磨面5b之间通过,但也可以进行如下横切加工,即,一边使砂轮支承台4滑动,一边使砂轮5接近夹头3侧进行切入加工。
并且,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夹头3具有保持负载销55并使其旋转的构成,但如图5所示,也可以设置在上下两个轮9之间进行垂直运送的传送带型的夹头10,且以平行于Z方向的方式将负载销安装于夹头10,并使其一边垂直移动,一边从一对研磨面5b之间通过。此时,由于等同于上述R2变为无限大,所以可以获得在端面55a的短边方向上无中凸的形状。并且,除此以外,也可以构成为,使负载销与研磨面在X-Y平面上相对移动,而可使负载销从研磨面之间通过即可,由此通过改变该移动的轨道,可以获得任意的曲率半径R2’形状。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涉及的动力传输链用链销的磨削装置、及动力传输链用链销的制造方法中磨削链销的两端面的步骤进行说明。
图6是关于动力传输链用链销的磨削装置,表示其外观概略的主视图。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区别在于夹头3的形态,第二实施方式中的夹头3,具有在圆盘状的部件的外周面上等间隔地形成有切槽的形状,并通过夹头支承台2,被可围绕平行于Z方向的中心轴3z进行自由旋转地支承。
以下,参照图7~图9,对作为本发明的动力传输链用链销的磨削装置的主要部分即夹头3及砂轮5,进行详细说明。
图7是图6中的夹头3及砂轮5的局部放大图。夹头3的中心轴3z及砂轮5的中心轴5z位于同一X方向的中心线CL1上。图8是包括图7中的中心线CL1的要部的水平截面图。在夹头3的周向上,等间隔地设置有剖切周面所形成的八处链销保持部30,且在此处保持有负载销(动力传输链用链销)55。保持于链销保持部30的负载销55,以其两端面从夹头3突出的状态,被保持为与Z方向(中心轴5z)平行。
关于砂轮5上的周槽5a及研磨面5b的构成,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并且,如图7所示,设从夹头3的中心轴3z观察的到负载销55的中心为止的旋转半径为R2。
图9是放大表示链销保持部30的立体图。链销保持部30具有:链销保持面31,其沿着夹头3的直径方向线上,且与中心轴3z(中心轴5z)平行地形成;板状的按压部件33,其固定在相对链销保持面31设有阶部的阶面32上。使负载销55的侧面与链销保持面31、以及连接该链销保持面31和阶面32的阶部32a抵接,由此对负载销进行定位。并且,负载销55被夹持于链销保持面31及按压部件33之间,如上所述,以使两端面从夹头3突出的状态,被保持为平行于Z方向。
按压部件33例如是将弹簧钢成形为图示的形状的板簧,其一端部侧直至中央部附近被垫片34、35夹持,且通过螺栓36被固定于阶面32上,另一端部侧通过使其从阶面32突出而设有突出部33a。该突出部33a在未夹持负载销55的状态下,相对于链销保持面31隔开略微小于负载销55的外周宽度尺寸的尺寸而对置。由于按压部件33为板簧,所以其突出部33a可进行适度的弹性变形,并利用保持负载销55时产生的弹性变形所引起的弹力,来可以适度地夹持负载销55。由此,负载销55可易于从链销保持部30装卸地被保持。
并且,在一对链销保持面31之间形成有凹部37,因此,负载销55的侧面(X-Z面)仅在其两端部附近的两处与链销保持面31抵接。此时,由于负载销55在Z方向上被保持在相互离开的两处,所以姿势稳定,且可将保持状态下的负载销55的晃动等的发生抑制在最小限。并且,由于可以减少链销保持面31与负载销31之间的接触面积,所以可以减小负载销55的装卸时的阻力,可更容易地进行装卸。
在砂轮5以一定速度旋转的状态下,通过旋转夹头3,并使负载销55从该一对研磨面5b之间通过,由此进行磨削。此时,砂轮5的旋转速度被设定得较高,夹头3的旋转速度相对于砂轮5的旋转速度而言被设定得较低。
就砂轮5而言,在图7所示的角度γ的范围内,负载销55从一对研磨面5b之间通过。并且,就夹头3而言,在角度β的范围内,负载销55从一对研磨面5b之间通过。角度β的范围内的链销保持部30的链销保持面31,相对于角度γ的范围内的研磨面5b的磨削方向(由磨削施力的方向)不平行,通常与其交叉。
负载销55在上述角度β的范围内,其两侧的端面55a被旋转的研磨面5b同时被磨削。并且,负载销55的上下端面的磨削后的形状,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且如图3所示。
如上所示,负载销55的两端面55a被旋转的研磨面5b同时磨削,且通过夹头3的旋转,在两端面上同时形成有助于减小接触阻力的中凸的形状。
并且,被保持的负载销55的侧面,与相对于研磨面5b的磨削方向的链销保持面31抵接地被保持,因此可通过链销保持面31来阻挡随着两端面55a的磨削而作用于负载销55的大部分磨削阻力。由此,无需如以往所示坚固地把持负载销55,而可以利用比较简单的构成进行保持,比如通过链销保持面31及可弹性变形的按压部件33来进行夹持,从而无需复杂的步骤,可容易进行其装卸。
这样,可以同时磨削负载销55的两端面55a,且无需复杂的步骤既可容易进行装卸,因此可以缩短磨削作业所需的时间。
在上述磨削装置中,通过将保持负载销55的链销保持部30设为例如液压卡盘,由此可坚固且易于装卸地保持负载销55的同时,可以实现负载销55的供给的自动化。并且,为了将这种液压卡盘的机构安装于夹头3,而需要在有限的空间内安装液压卡盘,或将液压配管等的配件类安装于旋转的夹头3,由此装置整体变得非常复杂,且导致作为装置成本增加。
另一方面,根据本实施方式涉及的磨削装置,由于其可通过较为简单的构成来易于装卸地保持负载销55,所以无需使用复杂的机构,既可容易实现对夹头3供应负载销55的自动化。
并且,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虽然作为按压部件33使用了板簧,但只要是可弹性变形且可装卸地夹持负载销55的部件即可,例如也可以使用树脂等。并且,关于按压部件33的形状,只要是可以装卸地夹持负载销55的形状,则不局限于板状。

Claims (18)

1.一种动力传输链用链销的磨削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砂轮部,其为将正交的三个方向设为X、Y、Z时,围绕平行于Z方向的中心轴进行旋转的旋转体,且在外周附近,具有对被磨削部件即动力传输链用链销的两端面同时进行磨削的一对研磨面;
夹头,其使动力传输链用链销的两端面突出,且平行于Z方向地支承该动力传输链用链销,并使该动力传输链用链销与上述研磨面在X-Y平面上相对移动,由此使该动力传输链用链销从旋转的上述一对研磨面之间通过。
2.一种动力传输链用链销的磨削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砂轮部,其为将正交的三个方向设为X、Y、Z时,围绕平行于Z方向的第一中心轴进行旋转的旋转体,且在外周附近,具有对被磨削部件即动力传输链用链销的两端面同时进行磨削的一对研磨面;
夹头,其使动力传输链用链销的两端面突出,且平行于Z方向地支承该动力传输链用链销,并使其围绕与上述第一中心轴平行且位于在X-Y平面上隔开距离的位置上的第二中心轴进行旋转,由此使该动力传输链用链销从旋转的上述一对研磨面之间通过。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动力传输链用链销的磨削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砂轮部为圆盘状,且将形成于其外周的周槽的轴向两侧壁设为上述研磨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动力传输链用链销的磨削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砂轮部为圆盘状,且从外周面向内侧切入而形成的周槽的轴向两侧壁为上述研磨面,该研磨面呈圆锥面状地倾斜。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动力传输链用链销的磨削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砂轮部是使同一形态的一对砂轮在研磨面之间留出规定间隔地相互对置而成。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力传输链用链销的磨削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夹头具有在圆盘状的部件的外周面上等间隔地形成有切槽的形状。
7.一种动力传输链用链销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对动力传输链用链销的两端面进行磨削时,
使在外周附近具有对上述两端面同时进行磨削的一对研磨面的砂轮部,围绕与将正交的三个方向设为X、Y、Z时的Z方向平行的中心轴进行旋转,并使上述两端面从夹头突出,且平行于Z方向地进行支承,
使上述动力传输链用链销与上述研磨面在X-Y平面上相对移动,由此使该动力传输链用链销从旋转的上述一对研磨面之间通过。
8.一种动力传输链用链销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对动力传输链用链销的两端面进行磨削时,
使在外周附近具有对上述两端面同时进行磨削的一对研磨面的砂轮部,围绕与将正交的三个方向设为X、Y、Z时的Z方向平行的中心轴进行旋转,并使上述两端面从夹头突出,且平行于Z方向地进行支承,
使上述夹头围绕与上述第一中心轴平行且位于在X-Y平面上隔开距离的位置上的第二中心轴进行旋转,由此使该动力传输链用链销从旋转的上述一对研磨面之间通过。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动力传输链用链销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动力传输链用链销从上述研磨面之间通过时,使上述夹头以低速旋转,除此以外时,使其以高速旋转。
10.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动力传输链用链销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进行使上述砂轮部接近上述夹头并切入的横切加工。
11.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动力传输链用链销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使上述动力传输链用链销一边垂直移动,一边从上述一对研磨面之间通过。
12.一种动力传输链用链销的磨削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
砂轮部,其是在外周附近具有对被磨削部件即动力传输链用链销的两端面同时进行磨削的一对研磨面的旋转体;
夹头,其具有使上述链销的两端面突出,且与上述砂轮部的旋转轴平行地保持上述链销的链销保持部,并使其围绕平行于上述砂轮部的旋转轴的轴线进行旋转,由此使由上述链销保持部保持的上述链销,从旋转的上述一对研磨面之间通过,
上述链销保持部包括:链销保持面,其与上述链销的侧面抵接,并与上述砂轮部的旋转轴平行,且与上述链销两端面的磨削方向交叉;可弹性变形的按压部件,其将抵接于上述链销保持面的动力传输链用链销,可装卸地夹持在与上述链销保持面之间。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动力传输链用链销的磨削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链销保持面仅与动力传输链用链销的两端部抵接。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动力传输链用链销的磨削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链销保持部是在剖切了上述夹头的周面的部位形成的。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动力传输链用链销的磨削装置,其特征在于,形成有从上述链销保持面向更高阶面连接的阶部,该阶部与上述动力传输链用链销抵接。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动力传输链用链销的磨削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按压部件为板簧,其基端部被安装于上述阶面,前端部在与上述链销保持面之间留出规定间隔地相互对置。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动力传输链用链销的磨削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间隔略微小于被夹持于此处的上述动力传输链用链销的夹入尺寸。
18.一种动力传输链用链销的制造方法,其使用了权利要求12所述的动力传输链用链销的磨削装置,该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
在对动力传输链用链销的两端面进行磨削时,
使上述砂轮部旋转,
并将动力传输链用链销夹持于上述链销保持部的上述链销保持面与上述按压部件之间,从而使上述两端面从夹头突出,并与上述砂轮部的旋转轴平行地进行保持,
通过旋转上述夹头,使上述链销从旋转的上述一对研磨面之间通过。
CN2005800355421A 2004-10-19 2005-10-19 动力传输链用链销的磨削装置及动力传输链用链销的制造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04397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4304023 2004-10-19
JP304023/2004 2004-10-19
JP2004315848 2004-10-29
JP315848/2004 2004-10-29
PCT/JP2005/019231 WO2006043605A1 (ja) 2004-10-19 2005-10-19 動力伝達チェーン用ピンの研削装置及び動力伝達チェーン用ピンの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043977A true CN101043977A (zh) 2007-09-26
CN101043977B CN101043977B (zh) 2011-08-03

Family

ID=362030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580035542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043977B (zh) 2004-10-19 2005-10-19 动力传输链用链销的磨削装置及动力传输链用链销的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2) US7607969B2 (zh)
EP (1) EP1810783B1 (zh)
JP (1) JP4974050B2 (zh)
KR (1) KR20070084395A (zh)
CN (1) CN101043977B (zh)
DE (1) DE602005010603D1 (zh)
WO (1) WO2006043605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59988A (zh) * 2014-09-24 2015-01-07 杭州东华链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磨削嵌入件端面的夹具
CN104339235A (zh) * 2014-09-24 2015-02-11 杭州东华链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链条、链销以及用于磨削链销端面的加工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06007055B4 (de) * 2006-02-15 2008-07-17 Bsh Holice A.S. Verfahren zum Schleifen von stabförmigen Werkstücken, Schleifmaschine zur Durchführung des Verfahrens und Schleifzelle in Zwillingsanordnung
JP4840654B2 (ja) * 2006-08-04 2011-12-21 株式会社ジェイテクト 動力伝達チェーン、動力伝達チェーンの動力伝達部材を製造する方法および動力伝達装置
DE102008009124B4 (de) * 2008-02-14 2011-04-28 Erwin Junker Maschinenfabrik Gmbh Verfahren zum Schleifen von stabförmigen Werkstücken und Schleifmaschine
JP5413634B2 (ja) * 2008-03-03 2014-02-12 株式会社ジェイテクト 動力伝達チェーンのピンの製造装置および動力伝達チェーンのピンの製造方法
JP5418124B2 (ja) * 2009-10-07 2014-02-19 株式会社ジェイテクト 動力伝達チェーン用ピンの製造方法
JP5672733B2 (ja) * 2010-03-24 2015-02-18 株式会社ジェイテクト 動力伝達チェーン用ピンの研削装置及び研削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IT942788B (it) * 1971-11-03 1973-04-02 Riv Officine Di Villar Perosa Procedimento e dispositivo per la rettifica delle facce di estremita di corpi cilindrici in particolare di rulli per cuscinetti a rotolamen to
JPS5783353A (en) * 1980-11-05 1982-05-25 Nisshin Kogyo Kk Work piece transferring apparatus of polishing machine
JPS6125761A (ja) * 1984-07-16 1986-02-04 Motoi Nishimura 竪軸型平面研削盤
ATE111005T1 (de) * 1989-05-19 1994-09-15 Uniroc Grinding Aktiebolag Schleifscheibe.
JP2851063B2 (ja) 1989-07-13 1999-01-27 アイシン・エィ・ダブリュ株式会社 リンク列の組立て方法、並びにその組立て装置
JPH0384459U (zh) 1989-12-19 1991-08-27
US5496208A (en) * 1989-12-20 1996-03-05 Neff; Charles E. Grinding wheel
US5182971A (en) * 1990-02-14 1993-02-02 Boart International, Limited Button sharpening
JP2524988Y2 (ja) * 1990-09-17 1997-02-05 光洋機械工業株式会社 研削盤のワーククランプ装置
US5399116A (en) * 1993-08-27 1995-03-21 Kennametal Inc. Grinding wheel assembly for grinding and sizing an elastomeric belt
DE10003131B4 (de) * 1999-02-06 2012-03-29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Gmbh & Co. Kg Laschenkette
IT1306145B1 (it) * 1999-05-21 2001-05-30 Quintilio Lupi Utensile rotativo ad azione combinata abrasiva e a frammentazione perla esecuzione di profili o di tagli su lastre di materiale fragile
JP2001009684A (ja) * 1999-07-01 2001-01-16 Kyocera Corp セラミック製刃物用電動研ぎ器
DE10033726C1 (de) 2000-07-12 2002-01-03 Winklhofer & Soehne Gmbh Kettenmontageverfahren zum Fügen einer Laschenkette
JP2003165041A (ja) * 2001-11-29 2003-06-10 Nippei Toyama Corp フェルールの研削装置
JP4039228B2 (ja) 2002-12-13 2008-01-30 株式会社ジェイテクト 動力伝達用チェーンおよび動力伝達装置
JP2004190829A (ja) 2002-12-13 2004-07-08 Koyo Seiko Co Ltd 動力伝達用チェーンおよび動力伝達装置
JP2005308108A (ja) * 2004-04-22 2005-11-04 Koyo Seiko Co Ltd ロードピンの製造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59988A (zh) * 2014-09-24 2015-01-07 杭州东华链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磨削嵌入件端面的夹具
CN104339235A (zh) * 2014-09-24 2015-02-11 杭州东华链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链条、链销以及用于磨削链销端面的加工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1810783A1 (en) 2007-07-25
US20100009600A1 (en) 2010-01-14
EP1810783A4 (en) 2007-10-31
EP1810783B1 (en) 2008-10-22
JP4974050B2 (ja) 2012-07-11
US20070264916A1 (en) 2007-11-15
KR20070084395A (ko) 2007-08-24
US7607969B2 (en) 2009-10-27
DE602005010603D1 (de) 2008-12-04
JPWO2006043605A1 (ja) 2008-05-22
US7901269B2 (en) 2011-03-08
CN101043977B (zh) 2011-08-03
WO2006043605A1 (ja) 2006-04-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043977A (zh) 动力传输链用链销的磨削装置及动力传输链用链销的制造方法
CN1284651C (zh) 无心磨削设备以及无心磨削方法
US20020137439A1 (en) Apparatus of and method for polishing the outer circumferential portions of a circular plate-shaped work
US6439969B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chamfering wafer
CN1273254C (zh) 锯片磨快机械
JP2014501181A (ja) 円筒の軸方向端部上の半径表面を研磨および研削するための方法および装置
JP2009297842A (ja) ワーク外周部の研磨装置および研磨方法
CN103707189A (zh) 一种板式夹具磨抛机
JP6725831B2 (ja) ワーク加工装置
JP3990205B2 (ja) 研磨装置
JP2007313620A (ja) 両頭研削盤
JP5672733B2 (ja) 動力伝達チェーン用ピンの研削装置及び研削方法
JP2010042489A (ja) ワーク受け及びこれを備えた円筒研削盤
CN201471288U (zh) 砂轮研磨机
CN105563257B (zh) 一种高效工件端面加工装置
CN220613401U (zh) 一种异形多曲率玻璃凸面抛光设备及平磨机
CN113814829B (zh) 一种可调倾角的铜钛合金打磨装置
CN1727100A (zh) 切削加工方法、切削加工装置及金属模具制作方法
CN217942991U (zh) 一种汽车刹车盘机加工研磨装置
CN213998077U (zh) 倒角加工设备
KR20110111080A (ko) 고하중용 대리드 볼스크류 너트의 내경 나선 연마방법
CN210550024U (zh) 一种曲轴法兰盘倒角机
CN208132705U (zh) 一种磨床工作台
CN102009382A (zh) 研磨机
JP2010173049A (ja) 研磨機、研磨機用キャリア及び研磨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803

Termination date: 20171019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