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041924A - 锁眼缝纫机 - Google Patents

锁眼缝纫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041924A
CN101041924A CNA2007100896156A CN200710089615A CN101041924A CN 101041924 A CN101041924 A CN 101041924A CN A2007100896156 A CNA2007100896156 A CN A2007100896156A CN 200710089615 A CN200710089615 A CN 200710089615A CN 101041924 A CN101041924 A CN 10104192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ction
control device
pattern
pin
sewing mach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71008961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041924B (zh
Inventor
蒲野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rother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Brother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rother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Brother Industries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0419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4192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04192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4192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5SEWING; EMBROIDERING; TUFTING
    • D05BSEWING
    • D05B3/00Sewing apparatus or machines with mechanism for lateral movement of the needle or the work or both for making ornamental pattern seams, for sewing buttonholes, for reinforcing openings, or for fastening articles, e.g. buttons, by sewing
    • D05B3/06Sewing apparatus or machines with mechanism for lateral movement of the needle or the work or both for making ornamental pattern seams, for sewing buttonholes, for reinforcing openings, or for fastening articles, e.g. buttons, by sewing for sewing buttonholes
    • D05B3/08Sewing apparatus or machines with mechanism for lateral movement of the needle or the work or both for making ornamental pattern seams, for sewing buttonholes, for reinforcing openings, or for fastening articles, e.g. buttons, by sewing for sewing buttonholes for buttonholes with eyelet ends
    • DTEXTILES; PAPER
    • D05SEWING; EMBROIDERING; TUFTING
    • D05BSEWING
    • D05B19/00Programme-controlled sewing machines
    • D05B19/02Sewing machines having electronic memory or microprocessor control unit
    • D05B19/04Sewing machines having electronic memory or microprocessor control unit characterised by memory aspects
    • DTEXTILES; PAPER
    • D05SEWING; EMBROIDERING; TUFTING
    • D05BSEWING
    • D05B19/00Programme-controlled sewing machines
    • D05B19/02Sewing machines having electronic memory or microprocessor control unit
    • D05B19/04Sewing machines having electronic memory or microprocessor control unit characterised by memory aspects
    • D05B19/08Arrangements for inputting stitch or pattern data to memory ; Editing stitch or pattern data
    • DTEXTILES; PAPER
    • D05SEWING; EMBROIDERING; TUFTING
    • D05BSEWING
    • D05B19/00Programme-controlled sewing machines
    • D05B19/02Sewing machines having electronic memory or microprocessor control unit
    • D05B19/12Sewing machines having electronic memory or microprocessor control unit characterised by control of operation of machine
    • DTEXTILES; PAPER
    • D05SEWING; EMBROIDERING; TUFTING
    • D05BSEWING
    • D05B69/00Driving-gear; Control devices
    • D05B69/10Electrical or electromagnetic drives
    • DTEXTILES; PAPER
    • D05SEWING; EMBROIDERING; TUFTING
    • D05BSEWING
    • D05B69/00Driving-gear; Control devices
    • D05B69/30Details
    • DTEXTILES; PAPER
    • D05SEWING; EMBROIDERING; TUFTING
    • D05BSEWING
    • D05B69/00Driving-gear; Control devices
    • D05B69/36Devices for stopping drive when abnormal conditions occur, e.g. thread breakag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Sewing Machines And Sew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锁眼缝纫机,当缝制动作中出现了切换操作机构(55)产生的动作模式切换指示时,通过停止控制机构(11)以缝制数据的一指令单位使缝制动作临时停止。并且,将临时停止时刻的缝制动作进行状态存储在状态存储机构(36)中。动作控制机构(11)从该状态存储机构(36)中存储的临时停止状态开始使切换后的动作模式下的缝制动作继续进行。

Description

锁眼缝纫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按照基于缝制数据的动作指令对加工布执行一连串锁眼缝的锁眼缝纫机。
背景技术
以往,有一种在加工布上形成直线孔(平头孔)或圆头孔那样的钮孔并在该钮孔周围缝制锁眼线迹的锁眼缝纫机。在这种锁眼缝纫机中,设定指示每一针(例如内针与外针这2次落针)的送料台的X方向及Y方向的移动量、以及针杆及弯针座的转动量等的缝制数据,根据该缝制数据执行缝制动作。具体来讲,对送料台上的加工布执行如下的一连串缝制动作:通过锤子与下切刀的互动来形成圆头孔、圆头孔右侧直线部分的锁边缝、圆头部分的锁边缝、圆头孔左侧部分的锁边缝、端部的打结缝、面线及底线的切断。
例如有一种日本专利特开2000-317159号公报所记载的锁眼缝纫机。在这种锁眼缝纫机中,除了自动执行上述的锁眼缝动作的自动模式之外,还具有通过作业者操作滑轮使主轴旋转来逐针地进行缝制动作的手动模式、以及使针杆的上下运动停止而根据作业者的操作来使送料台等动作的测试模式。通过执行上述手动模式,作业者可逐针地确认缝制动作,可调整缝针与弯针相互会合的时间。通过执行上述测试模式,可确认压脚、针、锤子等有无相互干扰。
上述的锁眼缝纫机中,在一连串缝制动作的途中,作业者通过进行动作模式的切换操作,可在手动模式与测试模式之间切换动作模式。但是,不能进行从自动模式向手动模式或测试模式的切换、或者从手动模式或测试模式向自动模式的切换。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在多种动作模式下执行缝制动作、即使在缝制动作途中也能自由地进行动作模式切换的锁眼缝纫机。
本发明的锁眼缝纫机,可执行多种动作模式下的缝制动作,这多种动作模式包含:按照基于缝制数据的动作指令自动地对加工布进行一连串锁眼缝动作的自动模式、以及其他动作模式,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指示所述动作模式的切换的切换操作机构;当缝制动作中出现了所述切换操作机构产生的模式切换指示时以所述缝制数据的一指令单位使缝制动作临时停止的停止控制机构;用于存储该停止控制机构引起的临时停止时刻的缝制动作进行状态的状态存储机构;以及从该状态存储机构中存储的临时停止状态开始使切换后的动作模式下的缝制动作继续进行的动作控制机构。
在本发明的锁眼缝纫机中,当作业者在缝制动作中使用切换操作机构进行了动作模式切换指示时,停止控制机构以缝制数据的一指令单位使缝制动作临时停止。状态存储机构将临时停止时刻的缝制动作进行状态予以存储。动作控制机构从该临时停止的状态开始使切换后的动作模式下的缝制动作继续进行。
通过停止控制机构进行的临时停止控制,能明确缝制动作的中断位置。由于将该中断时刻的缝制动作进行状态存储在状态存储机构中,因此,可通过动作控制机构从该临时停止位置开始使切换后的动作模式下的缝制动作继续进行。可从缝制动作途中的自动模式切换成其他模式,也可从其他模式切换成自动模式,还可防止进行该切换时发生错位这样的不良现象。
所述其他动作模式可包含:与对手动操作机构进行手动操作对应地进行缝制动作的手动模式、以及不跟随针杆的上下运动地进行模拟性送布动作的测试模式。可从自动模式切换成手动模式或测试模式,也可从手动模式或测试模式切换成自动模式。
本发明中,所述状态存储机构还可存储与面线处理相关地进行动作的致动器在临时停止时刻的动作状态。可在维持致动器的动作状态的情况下切换动作模式。作为与面线处理相关地进行动作的致动器,以自动线张力调节装置的驱动源即螺线管以及面线夹持装置的驱动源即气缸等为控制对象。
可设置有禁止机构,用于在测试模式下的缝制动作的执行中禁止与面线处理相关地进行动作的致动器的动作。在测试模式中,实际上不使用面线(及底线)进行缝制,故不需要这些致动器进行无效的动作。
可设置有恢复机构,在测试模式的执行中,将致动器在动作指令中的动作状态存储在状态存储机构中,当从该测试模式切换成别的动作模式(手动模式或自动模式)时,所述恢复机构使该致动器恢复到状态存储机构存储的动作状态。在测试模式的执行中,即使致动器的动作停止,在其后切换成别的动作模式(手动模式或自动模式)时也能恢复到原来的致动器动作状态。
附图说明
图1为表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锁眼缝纫机本体的右视图。
图2为送料台的俯视图。
图3为表示操作面板的主要部分构成的主视图。
图4为表示电气构成的方框图。
图5为表示在加工布上形成的圆头锁眼线迹的例子的图。
图6为模式表示缝制数据构成的图。
图7为表示自动模式的控制顺序的流程图。
图8为表示手动模式的控制顺序的流程图。
图9为表示测试模式的控制顺序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本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本发明适用于在加工布W上形成圆头孔1并形成圆头锁眼线迹2的电子圆头锁眼缝纫机。如图1、图2所示,用箭头F表示圆头锁眼缝纫机的前方。
图1表示本实施例的圆头锁眼缝纫机的本体3的外观(右侧面)。该圆头锁眼缝纫机的缝纫机本体3包括:呈大致矩形箱状的底板部4、从该底板部4的后部向上方延伸的立柱部5、以及从该立柱部5的上部向前方延伸的机壳部6。将该缝纫机本体3设置在缝纫机作业台7上。
虽未作详细图示,但在所述缝纫机作业台7上设置有仅在图4中作了图示的作为缝制机构驱动源的缝纫机电动机8、后述的操作面板9、脚踏式的启动·停止开关(开始开关)10等。如后所述,在该缝纫机作业台7上设置有控制各机构动作的由微型计算机等组成的控制装置11。虽未图示,但在缝纫机作业台7上设置装有缝纫机线的线筒的线供给部。
如图1所示,在所述机壳部6的前端部设置有下端具有缝针12的针杆13。虽未作详细图示,但将针杆13设置成由针杆导向构件支承并可相对于机壳部6进行上下运动及左右摆动的形态。在所述立柱部5内设置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主轴14。该主轴14在所述缝纫机电动机8的驱动下进行旋转。在所述立柱部5的右侧面部设置有用于手动旋转所述主轴14的作为手动操作机构的手动滑轮15。
所述针杆13通过未图示的由凸轮机构构成的针杆上下运动机构传递所述主轴14的旋转力而进行上下驱动。针杆13通过公知的针杆摆动机构在规定的针摆幅度内左右摆动。针杆13的针摆幅度可由未图示的调整机构自由调整。所述针杆13通过设于所述底板部4内的转动机构16与后述的弯针座17一体地绕垂直轴进行转动。
在所述机壳部6的上面部设置有用于自动调整面线张力的线张力调节装置18。该线张力调节装置18由作为致动器的线张力调节用螺线管19(仅图示在图4中)进行驱动。通过线张力调节装置18将来自所述线供给部的面线供给到所述缝针12。
也如图2所示,在所述底板部4的上面部设置有保持加工布W的送料台20。该送料台20作为整体是下面开放的薄形的矩形箱状体。如图1所示,在底板部4内设置有与所述针杆13相向的弯针座17。虽未图示,但在该弯针座17内装入具有2根弯针的双链式的弯针机构,这种弯针机构的作用是通过与所述缝针12互动而在加工布W上形成锁眼线迹。向弯针机构供给底线。该弯针机构(2根弯针)跟随所述主轴14的旋转与所述针杆13的上下运动同步地进行驱动。
如上所述,弯针座17(弯针机构)通过转动机构16与所述针杆13同步地绕垂直轴转动。众所周知,该转动机构16具有:设于底板部4内的由步进电机构成的θ方向驱动电动机21、以及将θ方向驱动电动机21的驱动力传递给针杆13及弯针座17的齿轮机构等。如图2所示,在所述弯针座17的上端部设置具有孔22a的针板22。
在所述弯针座17后侧的所述底板部4内安装有可更换的下切刀23。如图2所示,在该下切刀23的上端部具有与圆头孔1对应的刀刃部。另一方面,如图1所示,在机壳部6的下部(立柱部5)侧设置有从上方与该下切刀23接触、分离的冲裁用锤子24。该锤子24依靠锤子用气缸25(仅图示在图4中)的驱动力进行上下驱动。利用锤子24和下切刀23在加工布W上形成圆头孔1。由此构成了在加工布W上形成钮孔的切刀机构。所述下切刀23准备有圆头孔1的形状不同的多种,可更换成所需用的种类。
如图2所示,在所述送料台20上面部的与所述下切刀23对应的部位设置有开口部20a。虽未作详细图示,但在该送料台20上的开口部20a的左右两侧部位设置有从上方按压加工布W用的左右一对的压脚26(仅用双点划线表示外形)。该压脚26通过设于送料台20里面侧的压脚用气缸27(仅图示在图4中)进行上下驱动。
在所述底板部4内设置有公知的XY移动机构,其用于使该送料台20沿前后方向(Y方向)或左右方向(X方向)自由移动。虽未作详细图示,但该XY移动机构具有用于使送料台20沿X方向(左右方向)进行送料移动的由步进电机构成的X方向驱动电动机28(仅图示在图4中)。XY移动机构具有用于使送料台20沿Y方向(前后方向)进行送料移动的由步进电机构成的Y方向驱动电动机29(仅图示在图4中)。
由针杆13、针杆上下运动机构、针杆摆动机构、弯针机构、转动机构16、送料台20、XY移动机构等构成缝制机构60。缝制机构60用于在加工布W上形成圆头锁眼线迹2。
如图1、图2所示,送料台20的开口部20a到达下切刀23的正上方的位置就是送料台20的原点位置。在送料台20的原点位置进行在加工布W上形成圆头孔1的作业以及加工布W的更换作业。
虽未作详细图示,但在所述底板部4内设置有在缝制动作结束后切断面线的面线切断机构以及切断底线的底线切断机构。如图4所示,面线切断机构以面线切断用气缸30为驱动源进行驱动。底线切断机构以底线切断用气缸31为驱动源进行驱动。虽未图示,但在本实施例中,在所述机壳部6的下部设置有用于防止来自缝针12的面线脱出的面线夹持装置。该面线夹持装置以作为致动器的面线夹持用气缸31(仅图示在图4中)为驱动源进行驱动。
图4以所述控制装置11为中心表示本实施例的圆头锁眼缝纫机的电气构成。该控制装置11通过总线39将CPU33、ROM34、RAM35、非易失性存储器36、输入接口37、输出接口38相互连接。在所述ROM34中存储有缝制控制程序等。在所述非易失性存储器36中存储有后述的缝制数据及缝制动作进行状态的数据等。
在所述输入接口37上连接着所述启动·停止开关10、用于指示压脚26的接通、关断的压脚开关40。并且,在所述输入接口37上连接着检测针杆13的上升位置的针上位传感器41、检测针杆13的下降位置的针下位传感器42、检测主轴14的旋转相位的时间信号发生器43、以及所述操作面板9。来自各开关10、40、各传感器41、42、时间信号发生器43及操作面板9的信号通过所述输入接口37向控制装置11输入。
在所述输出接口38上连接着驱动电路44~53。控制装置11通过这些驱动电路44~53分别对所述缝纫机电动机8、线张力调节用螺线管19、θ方向驱动电动机21、锤子用气缸25、压脚用气缸27、X方向驱动电动机28、Y方向驱动电动机29、面线切断用气缸30、底线切断用气缸31、面线夹持用气缸32进行驱动控制。
参照图5对加工布W上形成的圆头锁眼线迹2进行说明。圆头孔1由直线部1a和与该直线部1a的图中上端连续的圆头部1b构成。如图5中的箭头A、B、C所示,圆头锁眼线迹2按照直线部1a的右侧、圆头部1b的周围、直线部1a的左侧的顺序形成。此时,圆头锁眼线迹2的宽度L与针杆13的针摆幅度对应。在圆头部1b的图中上半部分的半圆形部分上形成放射状的线迹。
图5表示在圆头锁眼线迹2的缝制开始部分附加有尾结打结缝的状态。在加工布W上形成圆头孔1的方式有:在形成圆头锁眼线迹2前进行的先切刀方式、以及在形成圆头锁眼线迹2后进行的后切刀方式。
例如,对直线部1a右侧的缝制动作是缝针12在加工布W上按照图5中的N1、N2、N3、N4…的顺序落针。所述主轴14每旋转1圈,针杆13进行2次上下运动,落针在N1(内针)、N2(外针)这两个部位。将内针和外针这2次落针计数为一针。在落针到下一落针点N3之前的针杆13上升时使加工布W(送料台20)沿Y方向移动1个针距P。
对于圆头部1b的周围,每一针时都使加工布W(送料台20)沿X方向及Y方向双方移动。对于圆头部1b的图中上半部分的半圆形部分,针杆13及弯针座17每一针时都以一定角度(用180度除以该部分的针数得到的角度)向从上方看的逆时针方向转动(整体是180度)。对直线部1a左侧的缝制动作是在将针杆13及弯针座17转动180度(反转)的状态下进行的。内针、外针的左右关系与右侧相反。通过来自所述时间信号发生器43的信号可得到送料台20的移动、以及针杆13及弯针座17的转动的时间。
虽未图示,但在所述操作面板9上具有作业者选择先切刀方式或后切刀方式用的选择开关。在操作面板9上具有用于进行各种设定输入用的键,这些键用于设定输入所形成的圆头锁眼线迹2的形状(圆头孔1的形状)、宽度尺寸、针距(针数)、有无打结缝及其种类等。另外,还具有临时停止开关、复位开关等。在操作面板9上还设置有用于设定后述的动作模式用的动作模式设定部54(参照图3)。
所述控制装置11根据作业者对所述操作面板9的操作来作成缝制数据,存储在非易失性存储器36中。接着,所述控制装置11按照控制程序及所述缝制数据对各电动机8、21、28、29、螺线管19、以及气缸25、27、30、31、32等各致动器进行驱动控制,在加工布W上执行一连串的锁眼缝。
例如图6所示,所述缝制数据由指示每一针的送料台20的X方向移动量(x1、x2…)、Y方向移动量(y1、y2…)、针杆13及弯针座17的转动角度(θ1、θ2…)、以及各致动器的动作状态(ON、OFF)的单位数据的集合构成。该场合,1个单位数据(一针)成为一指令单位。图6的针数是表示第几号的一针,(1)表示第1号的一针,(2)表示第2号的一针,(n)表示第n号的一针。
本实施例的圆头锁眼缝纫机可执行三种动作模式的动作。
(1)自动进行上述的对加工布W的一连串圆头锁眼缝动作的自动模式。
(2)作业者转动操作手动滑轮15使主轴14旋转从而逐针地进行缝制动作的手动模式。
(3)使针杆13的上下运动停止而与作业者将启动·停止开关10接通的操作时间对应地使送料台20等动作的测试模式。
通过执行所述手动模式,作业者可逐针地确认缝制动作,可调整缝针12与弯针的会合时间。通过执行所述测试模式,可确认压脚26、缝针12、锤子24等有无相互干扰。这些动作模式的选择是通过作业者对操作面板9的动作模式设定部54进行操作来进行的。
如图3所示,所述动作模式设定部54在下端部具有模式选择键55,在上部具有与各动作模式对应的上下四层显示部。各显示部从上方开始依次与自动模式、测试模式、手动模式、程序模式对应。在这些模式的左侧部分别具有显示灯56~59。与所选择的动作模式对应的某一显示灯56~59亮灯。每次按压操作所述模式选择键55时,选择的动作模式(显示灯56~59的亮灯)逐一地移动。另外,所述程序模式是以设定的顺序反复进行多种锁眼缝的缝制动作的模式,因与本发明的宗旨没有直接关系,故以下省略其说明。
如以下的作用说明(流程图说明)中还要阐述的那样,作业者在执行某一动作模式下的缝制动作的过程中能切换成别的动作模式。本实施例中,该动作模式的切换可通过在作业者接通操作面板9的临时停止开关后使用模式选择键55切换成别的动作模式来进行。由此,操作面板9的临时停止开关及模式选择键55作为指示动作模式切换用的切换操作机构发挥作用。
当缝制动作中出现了上述的动作模式切换的指示时,所述控制装置11以所述缝制数据的一指令单位使缝制动作临时停止。换言之,在执行中的对应一针的动作结束的状态下使缝制动作临时停止。与此同时,将临时停止时刻的缝制动作进行状态(具体是图6所示的针数)存储在非易失性存储器36中。本实施例中,在非易失性存储器36中还存储有临时停止时刻各致动器(螺线管19和气缸25、27、30、31、32)的动作状态。从非易失性存储器36中存储的临时停止状态开始继续进行切换后的动作模式下的缝制动作。
由此,控制装置11作为停止控制机构及动作控制机构发挥作用。非易失性存储器36作为状态存储机构发挥作用。
对于上述的测试模式,实际上并不使用面线(及底线)进行缝制。这样,与缝制数据的动作指令无关,控制装置11将与面线处理相关地进行动作的致动器、即线张力调节用螺线管19及面线夹持用气缸32的动作禁止。在从测试模式切换成别的动作模式时,控制装置11使线张力调节用螺线管19及面线夹持用气缸32恢复成所述非易失性存储器36中存储的动作状态。控制装置11也作为禁止机构及恢复机构发挥作用。
下面参照图7~图9说明上述构成的作用。如上所述,作业者通过对操作面板9进行操作来选择先切刀方式或后切刀方式、设定要形成的圆头锁眼线迹2的形状等、并选择动作模式等。与此同时,将加工布W放置在停止在原点位置的送料台20上,接通压脚开关40。其结果是,压脚26下降,结束加工布W的保持。操作启动·停止开关10后,开始所选择的动作模式下的缝制动作。
图7、图8、图9的流程图分别表示自动模式、手动模式、测试模式中控制装置11执行的处理顺序。本例中以采用后切刀方式的场合为例子。下面按照这些流程图说明各动作模式下的动作。
如图7所示,在自动模式中,控制装置11判断是否操作了压脚开关40(步骤S1)。若操作了压脚开关40(步骤S1中为接通),则控制装置11驱动压脚用气缸27使压脚26下降,将加工布W保持(步骤S2)。此时,当作业者将加工布W的放置位置弄错而再次操作压脚开关40时(步骤S3中为接通),则控制装置11使压脚26上升(步骤S4),其后控制成返回步骤S1的状态。这样,作业者就能重新进行加工布W的保持作业。
加工布W的保持作业结束后,若作业者操作启动·停止开关10(步骤S5中为接通),则控制装置11将处理移行到步骤S6。在步骤S6中,控制装置11按照第1针(第1号的一针)的缝制数据(动作指令)驱动XY移动机构(X方向驱动电动机28及Y方向驱动电动机29),使送料台20(加工布W)移动到第1针的位置。在步骤S7中,控制装置11启动缝纫机电动机8使主轴14旋转,驱动针杆13及弯针开始缝制动作。在步骤S8中,控制装置11将对针数(第几号的一针)进行计数的计数值i定为2。以下,第i针表示第i号的一针。
在该缝制动作中,控制装置11始终监视临时停止开关的状态(步骤S9)。当无临时停止开关的操作时(步骤S9中为关断),则在步骤S10中,控制装置11根据来自针上位传感器41的检测信号判断主轴14是否旋转了1圈。当控制装置11判断成主轴14旋转了1圈(结束了一针的缝制动作)时(步骤S10中为是),则在步骤S11中,控制装置11按照第i针的缝制数据(动作指令)驱动XY移动机构使送料台20移动。与此同时,控制装置11驱动转动机构(θ方向驱动电动机21)进而驱动各致动器。
在步骤S12中,控制装置11判断第i针是否是最终针。若不是最终针(步骤S12中为否),则在步骤S13中,控制装置11将计数值i加1,将处理返回到步骤S9,继续进行缝制动作。当缝制动作进行到最终针、圆头锁眼线迹2在加工布W上的形成结束时(步骤S12中为是),则在步骤S14中,控制装置11使缝纫机电动机8停止。
在步骤S15中,控制装置11驱动面线切断用气缸30进行面线切断动作。在步骤S16中,控制装置11驱动XY移动机构使送料台20移动到原点位置。该送料台20向原点移动时,控制装置11驱动θ方向驱动电动机21,通过转动机构16使针杆13及弯针座17进行从180度位置向0度位置返回的动作(反转)。在下一步骤S17中,控制装置11驱动切刀机构(锤子用气缸25),在加工布W上形成圆头孔1。在步骤S18中,控制装置11驱动底线切断用气缸31进行底线切断动作。在步骤S19中,控制装置11使压脚26上升,将处理返回到步骤S1。
在上述的缝制动作中,若接通临时停止开关(步骤S9中为接通),则在步骤S20中,控制装置11判断主轴14是否旋转了1圈。当控制装置11判断成主轴14旋转了1圈(结束了一针的缝制动作)时(步骤S20中为是),则控制装置11按照第i针的缝制数据(动作指令)驱动XY移动机构使送料台20移动一针量(步骤S21)。控制装置11将该时刻的缝制动作进行状态(当前针数)及上述各致动器的动作状态存储在非易失性存储器36中(步骤S22),使缝纫机电动机8停止(步骤S23)。这样,在缝制动作途中,即使接通了临时停止开关也能继续该一针量的缝制动作,然后使缝制动作临时停止。
缝纫机电动机8停止后,控制装置11等待作业者的操作来进行下一处理。在步骤S24中,控制装置11判断是否接通了复位开关。在步骤S25中,控制装置11判断是否接通了启动·停止开关10。在步骤S26中,控制装置11判断是否通过对操作面板9的动作模式设定部54进行操作而进行了向测试模式的切换操作。在步骤S27中,控制装置11判断是否通过对操作面板9的动作模式设定部54进行操作而进行了向手动模式的切换操作。
当接通了复位开关时(步骤S24中为接通),则在步骤S28中,控制装置11驱动压脚用气缸27使压脚上升,同时在步骤S29中,驱动XY移动机构使送料台20移动到原点位置,将处理返回到步骤S1。
当接通了启动·停止开关10时(步骤S25中为接通),则在步骤S30中,控制装置11重新启动缝纫机电动机8,将处理向步骤S9推进,继续进行缝制动作。当进行了向测试模式的切换操作时(步骤S26中为是),控制装置11将处理推进到后述的测试模式处理(图9)的步骤S78。当进行了向手动模式的切换操作时(步骤S27中为是),控制装置11如后所述地将处理推进到图8的手动模式处理的步骤S67。关于步骤S31的处理将会在后面叙述。
下面说明图8的流程图所示的手动模式。当作业者设定了手动模式时,控制装置11首先在步骤S41~S44中进行与上述图7的步骤S1~S4相同的压脚处理。在步骤S45中,控制装置11监视启动·停止开关10的操作状态。当作业者接通了启动·停止开关10时(步骤S45中为接通),则在步骤S46中,控制装置11按照第1针的缝制数据(动作指令)驱动XY移动机构(X方向驱动电动机28及Y方向驱动电动机29),使送料台20(加工布W)移动到第1针位置。在该手动模式中,控制装置11不启动缝纫机电动机8,而在下一步骤S47中将计数值i定为2。
作业者操作手动滑轮15,通过手动旋转主轴14来驱动针杆13及弯针。在步骤S48中,控制装置11监视临时停止开关的状态。当无临时停止开关的操作时(步骤S48中为关断),则控制装置11根据来自针上位传感器41的检测信号判断主轴14是否旋转了1圈(步骤S49)。当主轴14旋转了1圈时(步骤S49中为是),则在步骤S50中,控制装置11按照第i针的缝制数据(动作指令)驱动XY移动机构使送料台20移动一针量。与此同时,控制装置11驱动转动机构(θ方向驱动电动机21)进而驱动各致动器。
在下一步骤S51中,控制装置11判断是否是最终针。若不是最终针(步骤S51中为否),则在步骤S52中,控制装置11将计数值i加1,将处理返回到步骤S48,继续进行手动方式的缝制动作。当缝制动作进行到最终针、圆头锁眼线迹2在加工布W上的形成结束时(步骤S51中为是),则在下一步骤S53中,控制装置11判断作业者是否接通了启动·停止开关10。
若作业者接通了启动·停止开关10(步骤S53中为接通),则与图7的步骤S15~S19一样,控制装置11驱动面线切断用气缸30进行面线切断动作(步骤S54)。
控制装置11驱动XY移动机构使送料台20移动到原点位置(步骤S55)。控制装置11驱动锤子用气缸25,利用切刀机构在加工布W上形成圆头孔1(步骤S56)。
控制装置11驱动底线切断用气缸31进行底线切断动作(步骤S57)。
控制装置11驱动压脚用气缸27使压脚26上升(步骤S58),将处理返回到步骤S41。
在上述的手动模式下的缝制动作中,当作业者接通了临时停止开关时(步骤S48中为接通),则在步骤S59中,控制装置11判断主轴14是否旋转了1圈。
当主轴14旋转了1圈(结束了一针的缝制动作)时(步骤S59中为是),控制装置11按照第i针的缝制数据(动作指令)驱动XY移动机构使送料台20移动一针量(步骤S60)。控制装置11将该时刻的缝制动作进行状态及各致动器的动作状态存储在非易失性存储器36中(步骤S61)。
然后,控制装置11等待作业者的操作来进行下一处理。在步骤S62中,控制装置11判断作业者是否接通了复位开关。
在步骤S63中,控制装置11判断作业者是否通过对操作面板9的动作模式设定部54进行操作而进行了向测试模式的切换操作。在步骤S64中,控制装置11判断作业者是否通过对操作面板9的动作模式设定部54进行操作而进行了向自动模式的切换操作。
当接通了复位开关时(步骤S62中为接通),则在步骤S65中,控制装置11驱动压脚用气缸27使压脚26上升。在步骤S66中,控制装置11驱动XY移动机构使送料台20移动到原点位置,将处理返回到步骤S41。当进行了向测试模式的切换操作时(步骤S63中为是),则控制装置11将处理推进到后述的测试模式处理(图9)的步骤S78。当进行了向自动模式的切换操作时(步骤S64中为是),则控制装置11将处理推进到图7的自动模式处理的步骤S31。对于包含步骤S67的处理在内的切换动作模式时控制装置11的处理将会在下面集中阐述。
下面说明图9的流程图所示的测试模式。当作业者设定了测试模式时,控制装置11在步骤S71~S74中进行与上述图7的步骤S1~S4相同的压脚处理。在步骤S75中,监视启动·停止开关10的操作状态。当作业者接通了启动·停止开关10时(步骤S75中为接通),则在步骤S76中,控制装置11按照第1针的缝制数据(动作指令)驱动XY移动机构(X方向驱动电动机28及Y方向驱动电动机29),使送料台20(加工布W)移动到第1针位置。在该测试模式中,控制装置11也不启动缝纫机电动机8。控制装置11在下一步骤S77中将计数值i定为2。
在步骤S78中,控制装置11监视临时停止开关的状态。当无临时停止开关的操作时(步骤S78中为关断),控制装置11判断是否接通了启动·停止开关10(步骤S79)。当作业者接通了启动·停止开关10时(步骤S79中为是),则在步骤S80中,控制装置11按照第i针的缝制数据(动作指令)驱动XY移动机构使送料台20移动一针量。
在该测试模式中,因不驱动缝纫机电动机8,故针杆13及弯针不进行驱动。即使在缝制数据(动作指令)中存在致动器的动作,各致动器也不会进行驱动。不过,在步骤S81中,控制装置11将缝制数据中各致动器的接通、关断状态存储在非易失性存储器36中(不带有动作)。在下一步骤S82中,控制装置11判断是否是最终针。若不是最终针(步骤S82中为否),则在步骤S83中,控制装置11将计数值i加1,将处理返回到步骤S78。这样,在该测试模式中,若作业者继续接通启动·停止开关10,则控制装置11连续驱动XY移动机构使送料台20移动。
当这种缝制动作(送料台20的移动)进行到最终针(步骤S82中为是)时,则在下一步骤S84中,控制装置11判断是否接通了启动·停止开关10。当作业者接通了启动·停止开关10时(步骤S84中为接通),则在步骤S85中,控制装置11驱动XY移动机构使送料台20移动到原点位置。在步骤S86中,控制装置11驱动压脚用气缸27使压脚26上升,将处理返回到步骤S71。
在上述的测试模式下的缝制动作中,当作业者接通了临时停止开关(步骤S78中为接通)时,则在步骤S87中,控制装置11将该时刻的缝制动作进行状态及各致动器的动作状态存储在非易失性存储器36中。然后,控制装置11等待作业者的操作进行下一处理。
在步骤S88中,控制装置11判断作业者是否接通了复位开关。在步骤S89中,控制装置11判断作业者是否通过对操作面板9的动作模式设定部54进行操作而进行了向手动模式的切换操作。在步骤S90中,控制装置11判断作业者是否进行了向自动模式的切换操作。
当作业者接通了复位开关时(步骤S88中为接通),则在步骤S91中,控制装置11驱动压脚用气缸27使压脚26上升。在步骤S92中,控制装置11驱动XY移动机构使送料台20移动到原点位置,将处理返回到步骤S71。当作业者进行了向手动模式的切换操作时(步骤S89中为是),则控制装置11将处理推进到手动模式处理(图8)的步骤S67。当作业者进行了向自动模式的切换操作时(步骤S90中为是),则控制装置11将处理推进到图7的自动模式处理的步骤S31。
下面对在上述各动作模式下的缝制动作中进行了动作模式切换操作的场合进行说明。首先,在图7所示的自动模式执行中,当进行了向手动模式的切换操作时(步骤S27中为是),则控制装置11将处理推进到图8所示的手动模式的步骤S67。在该步骤S67中,控制装置11再现出存储在非易失性存储器36中的缝制动作进行状态及动作状态(各致动器的接通、关断状态等),然后将处理推进到步骤S48。
这样,在自动模式中,当在缝制动作执行到第i针的临时停止状态下进行了向手动模式的切换时,通过作业者转动手动滑轮(步骤S49中为是),控制装置11从第i针开始继续缝制动作。在自动模式下的缝制动作的临时停止时刻,结束第i针的动作。因控制装置11还再现出各致动器(螺线管及气缸)的动作状态(接通、关断状态),故不会发生缝制位置错位,能精确地重新开始缝制动作。
在自动模式的执行中,当进行了向测试模式的切换操作时(步骤S26中为是),则控制装置11将处理推进到图9所示的测试模式的步骤S78。这样,通过作业者接通启动·停止开关10(步骤S79中为是),控制装置11继续进行从第i针开始的送料台20的动作(步骤S80)。该场合,即使在缝制数据(动作指令)中存在致动器的动作,控制装置11也不会驱动各致动器。控制装置11将缝制数据中各致动器的接通、关断状态存储在非易失性存储器36中(步骤S81)。
在图8所示的手动模式的执行中,当进行了向自动模式的切换操作时(步骤S64中为是),则控制装置11将处理推进到图7所示的自动模式的步骤S31。在该步骤S31中,控制装置11再现出存储在非易失性存储器36中的缝制动作进行状态及动作状态(各致动器的接通、关断状态等),然后将处理推进到步骤S24。这样,当作业者想要执行(重新开始)自动模式下的缝制动作时接通启动·停止开关10(步骤S25中为接通)。在步骤S30中,控制装置11启动缝纫机电动机8,自动地重新利用缝制机构60进行从第i针开始的缝制动作。
在手动模式下的缝制动作的临时停止时刻结束第i针的动作,控制装置11还再现出各致动器(螺线管及气缸)的动作状态(接通、关断状态)。因此,不会发生缝制位置的错位,能精确地重新开始缝制动作。
在图9所示的测试模式的执行中,当进行了向自动模式的切换操作时(步骤S90中为是),则控制装置11将处理推进到图7所示的自动模式的步骤S31。该场合,在测试模式中不进行第i针之前的实际的缝制动作(仅送料台20移动)。切换成自动模式时,控制装置11再现出存储在非易失性存储器36中的各致动器(螺线管及气缸)的动作状态(接通、关断状态)等。不会发生缝制位置的错位,能自动地执行从途中(从第i针)开始的缝制动作。
在图8所示的手动模式的执行中,当进行了向测试模式的切换操作时(步骤S63中为是),则控制装置11将处理推进到图9所示的测试模式的步骤S78。与上述一样,控制装置11执行从第i针开始的测试模式下的缝制动作。在图9所示的测试模式的执行中,当进行了向手动模式的切换操作时(步骤S89中为是),则控制装置11将处理推进到图8所示的手动模式的步骤S67。与上述一样,作业者可执行从第i针开始的手动模式下的缝制动作。
这样,采用本实施例,在可执行自动模式、手动模式、测试模式这三种动作模式下的缝制动作的圆头锁眼缝纫机中,当缝制动作中出现了动作模式的切换指示时,在进行了一针(一指令单位)的动作后使动作临时停止。与此同时,将临时停止时刻的缝制动作进行状态、特别是致动器的接通、关断状态即动作状态予以存储。由此,能精确地从临时停止位置开始继续进行切换后的另一动作模式下的缝制动作。
因此,采用本实施例,能实现以往不能实现的在缝制动作途中从自动模式向手动模式或测试模式的切换、以及从手动模式或测试模式向自动模式的切换。即使在缝制动作途中也能自由地进行动作模式的切换,并可取得能防止切换动作模式时出现缝制位置错位等不良现象这样的优良效果。特别是在本实施例中,即使在仅进行模拟性送布动作而使各致动器的动作停止的测试模式中,也能预先存储缝制数据中的致动器动作状态。还能可靠地进行从测试模式向别的动作模式的切换。
另外,在上述实施例中,缝制数据中包含了各致动器的接通、关断数据,但也可使缝制数据中包含仅表示切换成接通或关断的位置的触发数据。该场合,在各动作模式中,也可以不将触发数据的有无、而将各致动器的动作状态(接通、关断状态)例如作为标记数据预先存储。
上述实施例中,主轴14每旋转1圈,针杆13上下运动2次,将此计数为一针,将该一针作为缝制数据的一指令单位。也可将针杆13的1次上下运动计数为一针(一指令单位)。上述实施例中,可以执行自动、手动、测试这三种动作模式,但也可仅执行两种动作模式。也可执行与上述不同的别的动作模式(例如不使送料台动作而仅进行针杆的摆动及转动的模式等)。
上述实施例中,作为驱动线张力调节装置的致动器由线张力调节用螺线管构成,但也可由步进电机、气缸构成。
作为锁眼缝纫机的机械性构成也可进行各种变形。例如,也可不使用送料台而是通过送料牙等使加工布仅沿前后方向(X方向)移动,对于左右方向通过针摆来对应。也可将针杆的摆动通过别的独立的驱动源(电动机)来进行。其他方面,上述实施例是将进行圆头锁眼缝的场合作为例子,但本发明当然也可适用于进行平头锁眼缝的场合。

Claims (5)

1、一种锁眼缝纫机(3),可执行多种动作模式下的动作,这多种动作模式包含:按照基于缝制数据的动作指令自动地对加工布(W)进行一连串锁眼缝动作的自动模式、以及其他动作模式,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于指示所述动作模式的切换的切换操作机构(55);
当缝制动作中出现了所述切换操作机构(55)产生的动作模式切换指示时以所述缝制数据的一指令单位使缝制动作临时停止的停止控制机构(11);
用于存储该停止控制机构(11)引起的临时停止时刻的缝制动作进行状态的状态存储机构(36);以及
从该状态存储机构(36)中存储的临时停止状态开始使切换后的动作模式下的缝制动作继续进行的动作控制机构(11)。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眼缝纫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其他动作模式包含:与对手动操作机构(15)进行手动操作对应地进行缝制动作的手动模式、以及不跟随针杆(13)的上下运动地进行模拟性送布动作的测试模式。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锁眼缝纫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调整面线张力的线张力调节装置以及驱动该线张力调节装置的致动器(19),
所述状态存储机构(36)还存储有所述致动器(19)在临时停止时刻的动作状态。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锁眼缝纫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在所述测试模式的执行中禁止所述致动器(19)动作的禁止机构(11)。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锁眼缝纫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恢复机构(11),在所述测试模式的执行中,所述状态存储机构(36)存储所述致动器(19)的在所述动作指令中的动作状态,在从该测试模式切换成别的动作模式时,所述恢复机构(11)使该致动器(19)恢复到所述状态存储机构(36)存储的动作状态。
CN2007100896156A 2006-03-23 2007-03-20 锁眼缝纫机 Active CN10104192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6080757A JP4770537B2 (ja) 2006-03-23 2006-03-23 穴かがりミシン
JP2006-080757 2006-03-23
JP2006080757 2006-03-23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041924A true CN101041924A (zh) 2007-09-26
CN101041924B CN101041924B (zh) 2012-02-01

Family

ID=386274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100896156A Active CN101041924B (zh) 2006-03-23 2007-03-20 锁眼缝纫机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4770537B2 (zh)
KR (1) KR100901051B1 (zh)
CN (1) CN101041924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53547A (zh) * 2013-12-19 2014-03-26 吴江市菀坪宝得利缝制设备机械厂 一种补鞋机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30036972A (ko) * 2011-10-05 2013-04-15 주식회사 썬스타 모드 전환이 가능한 재봉기 및 이를 이용한 재봉 방법
KR20130036969A (ko) * 2011-10-05 2013-04-15 주식회사 썬스타 재봉기 및 이를 이용한 재봉 방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3511B2 (ja) * 1981-09-01 1985-01-29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ミシンのテスト装置
GB2208325B (en) * 1987-07-22 1992-02-12 Tokai Ind Sewing Machine Embroidering machine
JP2583784B2 (ja) * 1988-03-04 1997-02-19 蛇の目ミシン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刺しゅうミシンの手動送り制御方法
JPH0417895A (ja) * 1990-05-10 1992-01-22 Brother Ind Ltd ミシンの制御装置
JPH09299635A (ja) * 1996-05-10 1997-11-25 Juki Corp サイクルミシン
DE19916660C1 (de) * 1999-04-14 2000-06-21 Duerkopp Adler Ag Knopfloch-Nähmaschine
JP4239292B2 (ja) * 1999-04-30 2009-03-18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穴かがり縫いミシン
JP4288749B2 (ja) * 1999-05-06 2009-07-01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穴かがり縫いミシン
CN100587148C (zh) * 1999-12-06 2010-02-03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锁眼机及形成锁眼针迹的方法
JP2001334084A (ja) 2000-05-29 2001-12-04 Juki Corp ミシンの制御装置
JP4304599B2 (ja) * 2004-01-19 2009-07-29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穴かがりミシン及び穴かがり縫目形成方法及び穴かがり縫目縫製プログラム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53547A (zh) * 2013-12-19 2014-03-26 吴江市菀坪宝得利缝制设备机械厂 一种补鞋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7252598A (ja) 2007-10-04
KR20070096842A (ko) 2007-10-02
KR100901051B1 (ko) 2009-06-04
JP4770537B2 (ja) 2011-09-14
CN101041924B (zh) 2012-02-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013116260A (ja) ミシン
CN1944754A (zh) 缝纫机的控制装置
CN101041924A (zh) 锁眼缝纫机
CN1880534A (zh) 曲折缝缝纫机
CN101041923A (zh) 锁眼缝纫机
CN1133770C (zh) 锁眼机
JP2014064825A (ja) ミシン
JP6601163B2 (ja) ミシンとミシンの制御方法
JP2014155678A (ja) ミシン及びミシンの制御プログラム
CN1424451A (zh) 锁扣眼缝纫机
CN1143016C (zh) 扣眼缝纫机
CN1648313A (zh) 锁眼缝纫机及锁眼线迹形成方法
JP4800063B2 (ja) ミシン
JP2004242814A (ja) オーバーロックミシン
JP2006263177A (ja) ミシン
CN1421562A (zh) 锁扣眼缝纫机的底线切断装置及锁扣眼缝纫机
CN1542193A (zh) 缝纫机的送布装置
CN1611652A (zh) 自动缝制缝纫机
JP2007175152A (ja) ミシン
CN1317440C (zh) 扣眼锁眼机
CN101538778B (zh) 纽扣孔锁边缝纫机
CN1121525C (zh) 锁眼机的控制装置
CN1290777A (zh) 缝纫机的线张力控制装置
JP4509847B2 (ja) ミシン
JP4692184B2 (ja) 鳩目穴かがりミシン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