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538778B - 纽扣孔锁边缝纫机 - Google Patents

纽扣孔锁边缝纫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538778B
CN101538778B CN 200910129224 CN200910129224A CN101538778B CN 101538778 B CN101538778 B CN 101538778B CN 200910129224 CN200910129224 CN 200910129224 CN 200910129224 A CN200910129224 A CN 200910129224A CN 101538778 B CN101538778 B CN 10153877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forementioned
pin
control data
speed
needle b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910129224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538778A (zh
Inventor
松山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uki Corp
Original Assignee
Juki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uki Corp filed Critical Juki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5387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3877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53877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3877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wing Machines And Sew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纽扣孔锁边缝纫机,其可以根据任意设定的缝制速度,始终设定最佳针摆动幅度校正值,在缝制过程中发生故障的情况下也可以继续进行缝制,可以形成锁边宽度均匀的纽扣孔锁边。其存储单元存储与锁边宽度和缝制速度相对应而设定的针摆动幅度校正值,控制单元根据利用速度调整单元调整后的缝制速度,由前述存储单元求得落针坐标数据的用于获得期望的锁边宽度的前述针摆动幅度校正值,校正驱动控制数据并生成校正控制数据,以使针摆动宽度为在前述期望的锁边宽度上增加该针摆动幅度校正值的宽度,根据该校正控制数据,进行布料进给驱动机构、针摆动驱动机构及针棒上下驱动机构的驱动控制。

Description

纽扣孔锁边缝纫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控制针棒的针摆动幅度,对纽扣孔的周缘部进行锁边缝制的纽扣孔锁边缝纫机。
背景技术
如图4所示,在纽扣孔锁边缝纫机上,在纽扣孔的周缘进行设定为固定的锁边宽度的纽扣孔锁边缝制。在纽扣孔锁边缝纫机上,设置驱动针棒上下驱动机构的主电动机、和驱动针摆动驱动机构的针摆动电动机,一边使针棒上下移动,同时以恒定的针摆动幅度摆动,一边进行缝制。
另外,前述主电动机的旋转速度即缝制速度,以由操作面板设定的设定值作为最高速度,通过速度调节旋钮的调整而设定为前述最高速度内的任意速度。
但是,当进行设定为固定锁边宽度的纽扣孔锁边缝的缝制时,如图4(A)所示,在以低速进行缝制的情况下,成为如所设定的锁边宽度,但如图4(B)所示,在以高速进行缝制的情况下,其成为窄于设定的锁边宽度的线迹。其原因为,在高速驱动时针棒的针摆动动为高速,所以针摆动时的惯性增大而无法得到稳定的落针,另外,缝针以高速进行摆动,而针线也一起左右摆动,从而在线张力很大的状态下形成线迹,所以会使布料向锁边宽度的中央靠近。
为了解决这种问题,在专利文献1所述的缝纫机中进行下述控制,即,与缝制速度相对应,使针棒的针摆动幅度增减。也就是说,为了进行相同锁边宽度的锁边缝制,设定与主电动机的旋转速度相对应的针摆动幅度校正值。例如,在图4的情况下,通过在高速缝制时进行控制,使缝针以在设定的锁边宽度上追加针摆动幅度校正值后的宽度摆动,从而形成具有所设定的锁边宽度的纽扣孔锁边。
此外,在这种纽扣孔锁边缝纫机中,前述针摆动幅度的校正值,仅根据主电动机的旋转速度而计算出最佳值。
专利文献1:特开2001-327779号公报
发明内容
但是,如上所述,前述针摆动幅度校正值仅根据主电动机的旋转速度计算出,而不是根据通过前述操作面板的速度调节旋钮而任意设定的缝制速度设定。
因此,在利用速度调节旋钮任意设定缝制速度的情况下,针摆动幅度校正值并不是最佳值,有时无法达到所设定的锁边宽度。例如,如图5所示,在由于断线等原因使缝制中断时,将在缝制开始时被设定为最高值的速度调节旋钮下调,从而使缝制速度降低的情况下,因为在速度调节旋钮变更后,也被设定为在缝制开始时计算出的针摆动幅度校正值,所以会在速度调节旋钮变更后的针摆动宽度校正值中产生多余的校正值。
并且,如图4所示,速度调节旋钮变更后的锁边宽度,会由多余的针摆动幅度校正值而产生多余的锁边宽度。
另外,目前,如前所述,在缝制过程中发生断线等故障的情况下,通常,通过按下操作面板的重启按钮等而返回初始状态,松开缝线,并从初始的落针位置再次重新缝制。
因此,本发明鉴于这一点,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纽扣孔锁边缝纫机,其包括在缝制过程中发生变更的情况在内,可以根据任意设定的缝制速度而设定始终最佳的针摆动幅度校正值,此外,在缝制过程中发生故障的情况下,也可以继续进行缝制,可以形成锁边宽度均匀的纽扣孔锁边缝。
为了实现前述目的,技术方案1所述的纽扣孔锁边缝纫机具有:针棒上下驱动机构,其用于使针棒上下移动;主电动机,其驱动前述针棒上下驱动机构;针摆动驱动机构,其用于使前述针棒以规定的针摆动幅度摆动;针摆动电动机,其驱动前述针摆动驱动机构;布料进给驱动机构,其用于输送布料;输入单元,其利用操作面板设定前述主电动机的旋转速度;速度调整单元,其使利用前述输入单元设定的旋转速度,与操作量相对应地减小,从而调整为任意的缝制速度;存储单元,其存储前述落针坐标数据及前述主电动机的旋转速度,包含用于在纽扣孔的周缘部进行期望的锁边宽度的锁边缝制;以及控制单元,其根据从前述操作面板输入的信息生成前述落针坐标数据,并将其存储在前述存储单元中,同时,根据该落针坐标数据,生成控制前述布料进给驱动机构、针摆动驱动机构及针棒上下驱动机构的驱动的驱动控制数据,并根据该驱动控制数据,进行前述布料进给驱动机构、针摆动驱动机构及针棒上下驱动机构的驱动控制,该纽扣孔锁边缝纫机的特征在于,前述存储单元存储与锁边宽度和缝制速度相对应而设定的针摆动幅度校正值,前述控制单元根据利用前述速度调整单元调整了的缝制速度,由前述存储单元求出用于获得前述落针坐标数据的期望的锁边宽度的前述针摆动幅度校正值,并按照以在前述期望的锁边宽度上增加该针摆动幅度校正值的宽度为针摆动幅度的方式,校正前述驱动控制数据,并生成校正控制数据,根据该校正控制数据,进行前述布料进给驱动机构、针摆动驱动机构、及针棒上下驱动机构的驱动控制。
根据该技术方案1所述的纽扣孔锁边缝纫机,根据利用前述旋转速度调整单元任意调整后的主电动机的旋转速度的缝制速度,生成考虑了最佳针摆动幅度校正值的针摆动幅度的校正控制数据,并根据该校正控制数据进行驱动控制。由此,始终可以得到期望的锁边宽度的锁边缝。
另外,技术方案2所述的纽扣孔锁边缝纫机在技术方案1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具有控制指令输入单元,其将基于前述校正控制数据的进行驱动控制的命令信号送入前述控制单元,前述控制单元通过接收来自前述控制指令输入单元的命令信号,执行基于前述校正控制数据的驱动控制。
根据该技术方案2所述的纽扣孔锁边缝纫机,前述控制单元,在变更了缝制速度后的缝制开始时,通过作业者操作控制指令输入单元,接收基于校正控制数据进行驱动控制的命令信号,生成增加了基于变更后的缝制速度的最佳针摆动幅度校正值的针摆动幅度的校正控制数据,控制驱动。由此,可以始终得到期望的锁边宽度的锁边缝。另外,在缝制过程中任意变更缝制速度的情况下,也可以通过在缝制重新开始时,使作业者从控制指令输入单元将命令信号发送至前述控制单元,计算出基于缝制速度的最佳针摆动幅度校正值,生成针棒的重新设定针摆动幅度的校正控制数据,控制驱动,所以可以具有与缝制速度之前的锁边宽度相同的锁边宽度,从而形成均匀的纽扣孔锁边缝。
另外,技术方案3所述的纽扣孔锁边缝纫机为,在技术方案2所述的纽扣孔锁边缝纫机上,其特征在于,具有针数存储单元,其存储纽扣孔缝制过程中落针的针数,前述控制单元在1个纽扣孔缝制中断期间接收到来自前述控制指令单元的命令信号的情况下,以重新生成前述校正控制数据,同时使针棒的落针位置位于存储在前述针数存储单元中的针数设定针数前的落针坐标的方式,进行前述布料进给驱动机构的驱动控制,而反向输送前述布料,同时,从前述校正控制数据中的前述设定针数前的落针坐标开始,执行基于前述校正控制数据的驱动控制。
根据该技术方案3所述的纽扣孔锁边缝纫机,即使在缝制过程中发生断线等的故障,中断纽扣孔的缝制的情况下,前述控制单元也通过接收来自前述控制指令输入单元的命令信号,控制布料进给驱动机构,以将布料输送至利用前述针数存储单元存储的针数的数针前的位置,此外,生成用于从该位置重新开始缝制的校正控制数据,并根据该校正控制数据,控制针摆动驱动机构或针棒上下驱动机构。因此,可以在缝制中断部重复多针而进行缝制,在这种情况下,也可以具有与缝制中断前的锁边宽度相同的锁边宽度,形成均匀的纽扣孔锁边缝。
发明的效果
如以上说明,根据本发明的纽扣孔锁边缝纫机,可以始终以期望的锁边宽度完成锁边缝制,在中断缝制,降低缝制速度而变更的情况下,也可以在该缝制中断前后,继续进行锁边宽度均匀的纽扣孔锁边缝制。
附图说明
图1是用于说明第1实施方式的纽扣孔锁边缝纫机的控制装置和纽扣孔锁边缝纫机的各部分关系的框图。
图2是表示纽扣孔锁边缝纫机的动作及由控制装置执行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3是表示在图2所示的步骤ST11中中断缝制的情况下的缝制重新开始处理的流程图。
图4是表示校正前后的锁边宽度的图,(A)是表示低速缝制时的校正前的锁边宽度的图,(B)是高速缝制时的校正前的锁边宽度的图,(C)是表示校正后的锁边宽度的图。
图5是表示在缝制过程中利用速度调节旋钮使缝制速度降低的情况下的缝制宽度的变化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的纽扣孔锁边缝纫机进行说明。此外,对于本实施方式涉及的纽扣孔锁边缝纫机的结构,与现有技术相同,以下仅说明其要部。
本实施方式的纽扣孔锁边缝纫机(未图示)由以下部分构成:缝纫机主体,其具有臂部、底座部等;载置该缝纫机主体的缝纫机工作台;进行各种输入或设定的操作部1;以及进行各种控制的控制装置2。
在前述臂部的前端部,向下方延伸的具有缝针的针棒(未图示)支撑在缝纫机主体的框架上,可上下移动,并且可以在与布料进给方向相交叉的方向(锁边宽度方向)进行针摆动。该缝纫机设有针棒上下驱动机构19及针摆动驱动机构20,该针棒上下驱动机构19通过主电动机3的驱动而动作,使针棒上下移动,该针摆动驱动机构20通过针摆动电动机4的驱动而动作,使针棒左右摆动。
另外,在前述底座部的上面部放置布料的进给台,利用布料进给驱动机构21而可以在布料输送方向上水平移动,该布料进给驱动机构21通过设置在底座部内的布料进给电动机7而进行动作。
并且,驱动前述主电动机3及前述针摆动电动机4的各电动机驱动电路9、11构成为,经由接口8与后述的控制装置2的CPU 16连接,通过控制前述主电动机及前述针摆动电动机4的旋转,经由针棒上下驱动机构19和针摆动驱动机构20而控制针棒的驱动。另外,同样地,驱动布料进给电动机7的电动机驱动电路10也构成为,经由接口8与后述的控制装置2的CPU 16连接,通过控制前述布料进给电动机7的旋转,控制布料进给驱动机构21的驱动。
另外,在前述纽扣孔锁边缝纫机上安装检测针棒上下移动的针棒传感器5,前述针棒传感器5经由接口8与控制装置2的计数单元(未图示)连接。并且,前述计数单元根据来自前述针棒传感器5的检测信号,对在对1个纽扣孔锁边缝进行缝制时落针的针数进行计数。
作为前述操作部1,在前述缝纫机工作台的下部设置作为起动开关17的脚踏板。
另外,作为前述操作部1,配置操作面板18,其可以输入设定驱动前述针棒上下移动的主电动机3的旋转速度等,该旋转速度是与纽扣孔锁边缝纫机的最高缝制速度相关的参数。该操作面板18具有:显示单元,其由液晶显示器等构成,显示信息;以及输入单元(均未图示),其可以由作业者输入信息等。作为前述输入单元的操作面板18,构成为可以任意设定变更前述主电动机3的旋转速度。并且,作为前述操作部1,还配置作为速度调整单元的速度调节旋钮13,主电动机3的旋转速度与该速度调节旋钮13的操作量相对应而减速,并且该速度调节旋钮13可以将前述纽扣孔锁边缝纫机的缝制速度调整为前述最高缝制速度内的任意的缝制速度。该速度调节旋钮13为了通过模拟输入而进行可变设定,与AD变换器14及微型计算机(未图示)连接,读入其数值。此外,本实施方式的针摆动电动机4构成为,始终以恒定的旋转速度驱动。
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前述操作部1,还配置作为控制指令输入单元的准备完成键12,其通过在缝制开始前或缝制重新开始时进行按下操作,向控制单元发送命令信号,该命令信号进行基于校正控制数据的驱动控制,该校正控制数据校正后述的驱动控制数据中的针摆动幅度。也就是说,通过对准备完成键12进行按下操作,由CPU 16进行针棒控制数据计算等缝制准备处理。
另外,在纽扣孔锁边缝纫机上配置:设置在底座部上的切刀支承台;可动切刀,其可以自由上下移动地设置在该切刀支承台上;以及切刀机构(未图示),其用于使该可动切刀上下移动,由气缸构成,从而,可以在布料上形成期望尺寸的切口部。
在这里,本实施方式的纽扣孔锁边缝纫机的控制装置2具有:存储单元,其存储前述纽扣孔锁边缝纫机的前述最高缝制速度等;以及作为控制单元的CPU 16,其进行具体的控制指令。
具体地说,前述存储单元具有ROM 15,其存储用于控制纽扣孔锁边缝纫机的驱动的程序、在该程序中使用的数据、以及用于使CPU16进行各种处理的程序等,同时,该存储单元具有RAM 6,其存储根据程序、数据而由CPU 16计算出的各种数据、作为缝制速度最高值的参数的主电动机3的旋转速度等。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前述RAM 6中存储多个与锁边宽度和缝制速度相对应的针摆动幅度校正值的数据,作为校正值表进行管理。前述针摆动幅度校正值的数值,是预先通过实验确定的值,根据期望的锁边宽度和主电动机3的旋转速度及从调整该速度的速度调节旋钮13的设定状态检测到的缝制速度,得到预先计算出的最佳值。
如果进一步说明,则前述针摆动幅度校正值利用所设定的锁边宽度和缝制速度的关系而预先确定。也就是说,假定多个将要设定的锁边宽度,对每个锁边宽度,求出作为用于得到该锁边缝的基准的基准缝制最高速度,利用前述基准缝制最高速度和设定的缝制速度的关系,确定前述针摆动幅度校正值。
例如,假定以5mm的锁边宽度进行锁边缝制的情况。在该情况下的缝制速度、即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使针摆动驱动机构20驱动的主电动机的旋转速度为2000rpm的情况下,可以进行充分确保针摆动幅度的针摆动,但如果前述旋转速度成为高于3000rpm的高速,则无法得到均匀的锁边宽度。该情况下,相对于5mm的缝制宽度,前述3000rpm成为前述基准缝制最高速度,在不超过3000rpm的缝制速度的情况下,因为不需要针摆动幅度校正值,所以其为0mm。并且,在大于3000rpm的缝制速度的情况下,例如,如果每500rpm增加1mm的针摆动幅度校正值,则在4000rpm时为2mm的针摆动幅度校正值。
另外,如果锁边宽度为3mm的情况下的前述基准缝制最高速度为4000rpm,则同样地,因为在不超过4000rpm的缝制速度的情况下不需要针摆动幅度校正值,所以其为0mm,可以求出大于该值的缝制速度的情况下的针摆动幅度校正值。
由此,因为前述针摆动幅度校正值与期望的锁边宽度和前述缝制速度相对应而确定,所以只要预先制作与锁边宽度和缝制速度相对应的摆动幅度校正值的表,并记录在RAM 6中即可。该锁边宽度、缝制速度等,如后所述,可以利用输入单元设定变更。
另外,RAM 6作为针数存储单元起作用,其存储利用前述计数单元计数的在纽扣孔的缝制过程中落针的针数,前述计数单元计数在缝制1个纽扣孔锁边时的针棒的上下移动。此外,在前述RAM 6中存储从前述操作面板18输入的落针坐标数据,该落针坐标数据是根据期望尺寸的切口部和锁边宽度,由存储在前述CPU 16中的程序生成用于在纽扣孔的周缘部进行锁边缝制的针数和每一针的坐标。
并且,作为前述控制单元的CPU 16,根据从存储在前述RAM 6中的落针坐标生成的驱动控制数据,进行前述针棒上下驱动机构19、针摆动驱动机构20及布料进给驱动机构21的驱动控制。
在前述驱动控制数据中包含前述针摆动驱动机构20的针棒的针摆动幅度,在本实施方式中,前述CPU 16通过接收来自前述准备完成键12的命令信号,检测利用前述速度调节旋钮13调整后的缝制速度,从前述RAM 6求出与前述坐标数据的锁边宽度和检测到的缝制速度相对应的前述针摆动幅度校正值,生成校正控制数据,该校正控制数据是使前述驱动控制数据中的针摆动幅度,成为在前述坐标数据的锁边宽度上增加前述针摆动幅度校正值后的针摆动幅度,并且该CPU 16取代前述驱动控制数据,根据该校正控制数据,执行前述布料进给驱动机构21、针摆动驱动机构20及针棒上下驱动机构19的驱动控制。
下面,使用图2的流程,对于根据具有上述结构的纽扣孔锁边缝纫机中的校正控制数据的控制进行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纽扣孔锁边缝纫机的电源接通之后,判断是否存在准备完成键12的按下动作(步骤ST1)。
在直接利用之前的缝纫机驱动时的落针位置数据的情况下,通过前述操作面板18的显示单元确认切口部的长度尺寸或锁边宽度、针数等的设定内容,对准备完成键12进行按下动作。另外,在对之前的缝纫机驱动时的落针位置数据的设定施加变更的情况下,由前述操作面板18的输入单元输入期望的数值等,通过前述操作面板18的显示单元确认变更后的设定的内容,进行按下操作。
等待该准备完成键12的按下的检测(步骤ST1的否),在检测到按下操作的情况下,即,在CPU 16从准备完成键12接收到下述的命令信号的情况下(步骤ST1的是),前述CPU 16根据设定的信息生成落针坐标数据,并存储在RAM 6中,同时从该落针坐标数据生成驱动控制数据,该驱动控制数据也存储在RAM 6中,前述命令信号是完成准备的命令信号,即,基于对驱动控制数据中的针摆动幅度进行校正的校正控制数据进行驱动控制的准备。
然后,前述CPU 16读入操作部1的速度调节旋钮13的设定值,存储在RAM 6中(步骤ST2)。该读入,通过将速度调节旋钮13的数值利用AD变换器14变换为数字信号,并利用前述微型计算机读入而进行。
并且,根据在步骤ST2中读入的速度调节旋钮13的设定值,调整存储在RAM 6中的作为缝制速度最高值的参数的主电动机3的旋转速度,并检测缝制速度,与构成前述落针坐标数据的期望的锁边宽度和检测到的缝制速度相对应,根据存储在RAM 6中的多个数据(校正值表)求出最佳的前述针摆动幅度校正值(步骤ST3)。
然后,生成校正控制数据,将其存储在前述控制装置2的RAM6中,前述校正控制数据是使前述驱动控制数据中的针摆动幅度,成为在前述坐标数据的锁边宽度上增加前述针摆动幅度校正值后的针摆动幅度(步骤ST4)。
并且,为了检测由脚踏板的踏入操作使缝制的起动开关17接通状态而待机(步骤ST5的否及步骤ST6的否)。此时,作业者预先使在布料上标记的初始落针位置与针棒下方对齐。
在该待机过程中,在由于发生所设定的落针坐标数据的变更等原因,再次检测到准备完成键12的按下操作的情况下(步骤ST5的否及步骤ST6的是)返回前述步骤ST2,根据变更后的设定的信息,重新生成落针坐标数据,存储在RAM 6中,同时,由该落针坐标数据生成驱动控制数据,进而生成校正控制数据。
并且,在检测到起动开关17的接通状态的情况下(步骤ST5的是),根据前述校正控制数据开始缝制。在步骤ST7中,CPU 16根据在步骤ST4中计算出的校正控制数据,控制主电动机3、针摆动电动机4、及布料进给电动机7的驱动,同时,控制针棒上下驱动机构19、针摆动驱动机构20及布料进给驱动机构21的驱动,一边进行布料进给,一边使针棒上下移动,同时使其左右摆动,从而进行期望的锁边缝制。
缝制开始之后,等待前述起动开关17的断开状态的检测,并继续缝制(步骤ST8的否及步骤ST7)。
并且,在检测到起动开关17的断开状态的情况下(步骤ST8的是),对利用前述计数单元进行计数并存储在RAM 6中的实际针数、和构成该落针坐标数据的针数进行比较,判断缝制是结束还是中断(步骤ST9)。也就是说,在实际针数不足落针坐标数据的针数的情况下,可以判断是缝制作业中断。
并且,在判断是缝制结束的情况下(步骤ST9的是),判断是否使缝制作业完全结束而断开电源,在继续缝制作业的情况下(步骤ST10的否),再次返回步骤ST5,使在布料上标记的初始落针位置与针棒下方对齐,等待起动开关17的接通状态的检测。
另外,在缝制中断的情况下(步骤ST9的否),进行图3的流程所示的缝制重新开始处理,在重新开始处理的结束之后,判断是否完全结束缝制作业而将电源断开,在继续缝制作业的情况下(步骤ST10的否),再次返回步骤ST5,使在布料上标记的初始落针位置与针棒下方对齐,等待起动开关17的接通状态的检测。
此外,在缝制过程中,只要重新按下起动开关17,就根据利用了在此之前计算出的针摆动幅度校正值的校正控制数据,进行缝制。
另外,在判断是否使缝制作业完全结束而将电源断开时,在使缝制作业结束的情况下(步骤ST10的是),将电源断开,使该纽扣孔锁边缝纫机的驱动结束。
下面,对于在图2所示的流程的步骤ST11中使缝制中断的情况下的缝制重新开始处理,使用图3的流程进行说明。图3是表示在缝制重新开始的情况下,控制装置2执行的处理的流程。
在缝制重新开始处理中,首先等待准备完成键12或起动开关17的按下操作(步骤ST21及步骤ST22的否)。
在该待机过程中,如果检测到起动开关17的接通状态(步骤ST22的是),则进入后述的步骤ST28,根据缝制中断前的校正控制数据重新开始缝制。此外,在这种情况下,初始的落针位置为落针坐标数据中的初始落针坐标。
另外,在检测到准备完成键12的按下操作的情况下,即,在CPU 16从准备完成键12接收到下述的命令信号的情况下(步骤ST21的是),前述CPU 16根据设定的信息重新生成落针坐标数据,存储在RAM 6中,同时,根据该落针坐标数据生成驱动控制数据,该驱动控制数据也存储在RAM 6中,前述命令信号是完成下述准备的命令信号,即,基于对驱动控制数据中的针摆动幅度进行校正的校正控制数据进行驱动控制的准备。
然后,前述CPU 16读入操作部1的速度调节旋钮13的设定值,存储在RAM 6中(步骤ST23)。并且,根据在步骤ST23中读入的速度调节旋钮13的设定值,调整存储在RAM 6中的作为缝制速度最高值的参数的主电动机3的旋转速度,并检测缝制速度,与构成前述落针坐标数据的期望的锁边宽度和检测到的缝制速度相对应,根据存储在RAM 6中的多个数据(校正值表),求出最佳的前述针摆动幅度校正值(步骤ST24)。
然后,生成下述的校正控制数据,并将其存储在前述控制装置2的RAM 6中,同时,在本实施方式中,执行程序,以参照RAM 6中的之前的缝制中断时的针数,从校正控制数据中的前述针数的落针坐标重新开始缝制(步骤ST25),前述校正控制数据为,使前述驱动控制数据中的针摆动幅度,成为在前述坐标数据的锁边宽度上增加前述针摆动幅度校正值后的针摆动幅度的校正控制数据。
并且,等待由脚踏板的踏入操作使缝制起动开关17接通的状态的检测(步骤ST26的否及步骤ST27的否)。此时,作业者使缝制的中断位置与针棒下方对齐。
在该待机过程中,在由于发生所设定的落针坐标数据的变更等原因,而检测到准备完成键12的再次按下操作的情况下(步骤ST27的是),返回前述步骤ST23,根据变更后设定的信息,再次生成落针坐标数据,并将其存储在RAM 6中,同时,由该落针坐标数据生成驱动控制数据,进而生成校正控制数据。
并且,在检测到起动开关17的接通状态的情况下(步骤ST26或步骤ST22的是),根据前述校正控制数据开始缝制(步骤ST28)。此时,CPU 16根据在步骤ST25中计算出的校正控制数据,驱动主电动机3、针摆动电动机4、及布料进给电动机7的驱动,同时,控制针棒上下驱动机构19、针摆动驱动机构20及布料进给驱动机构21的驱动,一边进行布料进给,一边使针棒上下移动,同时使其左右摆动,进行期望的锁边缝制。另外,前述计数单元从前述中断的针数开始继续对针数进行计数。
缝制开始后,等待前述起动开关17的断开状态的检测,并且继续缝制(步骤ST29的否及步骤ST28)。
并且,在检测到起动开关17的断开状态的情况下(步骤ST29的是),对利用前述计数单元进行计数并存储在RAM 6中的实际针数和构成落针坐标数据的针数进行比较,判断缝制是结束还是中断(步骤ST30)。也就是说,在实际针数不足落针坐标数据的情况下,可以判断为缝制作业中断。
并且,在判断是缝制结束的情况下(步骤ST30的是),使缝制重新开始处理结束(步骤ST31),再次返回初始的控制流程,判断电源是否断开,在继续缝制作业的情况下(步骤ST10的否),再次返回步骤ST5,使在布料上标记的初始落针位置与针棒下方对齐,等待起动开关17的接通状态的检测。
另外,在判断缝制未结束的情况下(步骤ST30的否),因为认为是缝制再次中断,所以返回步骤ST21,等待准备完成键12或起动开关17的按下操作(步骤ST21及步骤ST22的否)。
根据这样构成的本发明的纽扣孔锁边缝纫机,前述控制装置2在变更了缝制速度后的缝制开始时,通过作业者进行作为控制指令输入单元的准备完成键12的按下操作,接收基于校正控制数据进行驱动控制的命令信号,生成针摆动幅度的校正控制数据并控制驱动,该针摆动幅度增加了基于变更后的缝制速度的最佳的针摆动幅度校正值。由此,可以始终得到期望的锁边宽度的锁边缝制。
另外,在缝制过程中任意变更缝制速度的情况下,也可以通过在缝制重新开始时,使前述CPU 16接收通过作业者的准备完成键12的按下操作而发送的命令信号,计算基于变更后的缝制速度的最佳针摆动幅度校正值,生成重新设定了针棒的针摆动幅度的校正控制数据,并控制驱动,所以可以形成具有与缝制速度之前的锁边宽度相同的锁边宽度的、均匀的纽扣孔锁边缝。
此外,即使在缝制过程中发生断线等故障,中断纽扣孔的缝制的情况下,前述控制装置2也可以通过接收来自前述准备完成键12的命令信号,生成用于从由作为前述针数存储单元的RAM 6存储的针数的落针位置重新开始缝制的校正控制数据,并根据该校正控制数据,控制针摆动驱动机构20和针棒上下驱动机构19。因此,可以继续进行缝制,形成具有与缝制刚中断前的锁边宽度相同的锁边宽度的、均匀的纽扣孔锁边缝。
此外,在中断缝制之后的缝制重新开始处理中,前述CPU 16也可以在中断了1个纽扣孔的缝制时,通过接收来自作为前述控制指令输入单元的准备完成键12的命令信号,利用存储在作为针数存储单元的RAM 6中的针数,进行前述布料进给驱动机构21的驱动控制而反向输送前述布料,以使得针棒的落针位置位于预先设定的数针前的落针坐标,同时,生成前述校正控制数据,取代前述驱动控制数据而根据该校正控制数据,执行下述的驱动控制,即,从以前述校正控制数据为基础的前述数针前的落针坐标开始,重新开始缝制。在前述缝制中断的情况下回退的针数(例如,2针),作为初始设定而从前述操作面板18预先输入数值,并将其存储在RAM 6中。
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利用缝制中断部使缝制重复回退的针数而进行缝制,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形成具有与缝制刚中断前的锁边宽度相同的锁边宽度的、均匀的纽扣孔锁边缝。
此外,存储在作为存储单元的RAM 6中的针摆动幅度校正值本身,或成为该针摆动校正值的确定基准的锁边宽度及缝制速度,可以从操作面板18的前述输入单元任意地设定变更。
另外,在准备完成键12按下之前,例如在从操作面板18的前述输入单元输入设定针摆动幅度校正值的情况下,取代存储在RAM6中的针摆动校正值,使用设定输入的针摆动幅度校正值,使在锁边宽度上增加该针摆动幅度校正值的宽度作为针摆动幅度,生成校正控制数据,根据该校正控制数据进行控制。
此外,作为从前述输入单元的输入设定方法,考虑任意数值的输入、或从多个备选数值中选择等,总之,不限于预先设定的数值,可以与各被缝制物或缝线等的特性(布料厚度、粗细、柔软度等)等的不同相对应,任意设定最佳的针摆动幅度校正值,形成始终均匀的锁边宽度的纽扣孔锁边缝。
此外,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各种变更。

Claims (3)

1.一种纽扣孔锁边缝纫机,其具有:
针棒,其可以上下移动,并且可以在与布料进给方向相交叉的方向上进行针摆动;
针棒上下驱动机构,其由主电动机驱动,使前述针棒上下移动;
针摆动驱动机构,其由针摆动电动机驱动,使前述针棒以规定的针摆动幅度摆动;
布料进给驱动机构,其用于输送布料;
输入单元,其设定前述主电动机的旋转速度,并且输入规定的信息;
速度调整单元,与其操作量相对应,将利用前述输入单元设定的旋转速度,调整为任意的缝制速度;
存储单元,其存储用于形成期望的锁边宽度的纽扣孔锁边缝的落针坐标数据、及前述主电动机的旋转速度;以及
控制单元,其根据由前述输入单元输入的前述规定的信息,生成前述落针坐标数据,并将其存储在前述存储单元中,同时,根据该落针坐标数据,生成控制前述布料进给驱动机构、针摆动驱动机构及针棒上下驱动机构的驱动的驱动控制数据,并根据该驱动控制数据,进行前述布料进给驱动机构、针摆动驱动机构及针棒上下驱动机构的驱动控制,
其特征在于,
前述存储单元存储与锁边宽度和缝制速度相对应而设定的针摆动幅度校正值,
前述控制单元根据利用前述速度调整单元调整后的缝制速度,从前述存储单元中求出用于得到前述落针坐标数据的期望的锁边宽度的前述针摆动幅度校正值,校正前述驱动控制数据并生成校正控制数据,以使得针摆动幅度成为在前述期望的锁边宽度上增加该针摆动幅度校正值后的宽度,前述控制单元根据该校正控制数据,进行前述布料进给驱动机构、针摆动驱动机构、及针棒上下驱动机构的驱动控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纽扣孔锁边缝纫机,其特征在于,
具有控制指令输入单元,其将基于前述校正控制数据进行驱动控制的命令信号,发送至前述控制单元,
前述控制单元通过接收来自前述控制指令输入单元的命令信号,基于前述校正控制数据执行驱动控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纽扣孔锁边缝纫机,其特征在于,
具有针数存储单元,其存储纽扣孔缝制过程中落针的针数,
前述控制单元,在1个纽扣孔缝制的中断期间接收到来自前述控制指令输入单元的命令信号的情况下,重新生成前述校正控制数据,同时进行前述布料进给驱动机构的驱动控制而反向输送前述布料,以使得针棒的落针位置,位于与存储在前述针数存储单元中的针数相比为设定针数之前的落针坐标,同时,从前述校正控制数据中的前述设定针数前的落针坐标开始,基于前述校正控制数据执行驱动控制。
CN 200910129224 2008-03-19 2009-03-19 纽扣孔锁边缝纫机 Active CN10153877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8071876A JP5142777B2 (ja) 2008-03-19 2008-03-19 ボタン穴かがりミシン
JP2008071876 2008-03-19
JP2008-071876 2008-03-19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538778A CN101538778A (zh) 2009-09-23
CN101538778B true CN101538778B (zh) 2012-12-05

Family

ID=411221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910129224 Active CN101538778B (zh) 2008-03-19 2009-03-19 纽扣孔锁边缝纫机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5142777B2 (zh)
CN (1) CN10153877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20094267A (ko) * 2011-02-16 2012-08-24 썬스타알앤씨(주) 바늘대의 인칭 제어 방법
JP2020162656A (ja) * 2019-03-28 2020-10-08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ミシン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88081A (zh) * 1999-09-02 2001-03-21 重机公司 电子锯齿形缝缝纫机
CN1460738A (zh) * 2002-05-10 2003-12-10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锁眼机
CN1524989A (zh) * 2003-02-28 2004-09-01 重机公司 电子式锯齿线迹缝纫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187586A (ja) * 1996-01-12 1997-07-22 Brother Ind Ltd ボタンホール縫いミシン
JP2001137578A (ja) * 1999-11-12 2001-05-22 Juki Corp 電子ミシン
JP2002239275A (ja) * 2001-02-14 2002-08-27 Juki Corp ボタン穴かがりミシン
JP4509847B2 (ja) * 2005-04-25 2010-07-21 Juki株式会社 ミシン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88081A (zh) * 1999-09-02 2001-03-21 重机公司 电子锯齿形缝缝纫机
CN1460738A (zh) * 2002-05-10 2003-12-10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锁眼机
CN1524989A (zh) * 2003-02-28 2004-09-01 重机公司 电子式锯齿线迹缝纫机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P特开2001-327779A 2001.11.27
JP特开2002-239275A 2002.08.27
JP特开平9-187586A 1997.07.22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9225856A (ja) 2009-10-08
CN101538778A (zh) 2009-09-23
JP5142777B2 (ja) 2013-02-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538778B (zh) 纽扣孔锁边缝纫机
JP2007125361A (ja) ミシンの制御装置
JP2006187417A (ja) ミシン
CN101195949B (zh) 嵌条缝制缝纫机
JP5013780B2 (ja) 玉縁縫いミシン
JP2014064825A (ja) ミシン
EP3165661B1 (en) Sewing machine and control method of sewing machine
US5718183A (en) Sewing machine
JP2014068899A (ja) ミシン
JP2006263177A (ja) ミシン
CN108796850B (zh) 缝纫机
JP2007089987A (ja) 玉縁縫いミシン
JP5555482B2 (ja) 玉縁縫いミシン
JP2019166039A (ja) ミシン
JP4800063B2 (ja) ミシン
JP2001025591A (ja) 針送りミシン
JP2012165849A (ja) ミシン及びミシンの糸切り方法
CN103628259B (zh) 缝纫机
JP6361292B2 (ja) ミシン
JP2020000267A (ja) ミシン
JP2010179014A (ja) ミシン及び糸張力設定プログラム
JP7262323B2 (ja) ミシン及び調節方法
US8073561B2 (en) Sewing machine and method for managing manufacture of the same
JP3292439B2 (ja) ミシン
JP2000153085A (ja) ミシンの送り制御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