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421562A - 锁扣眼缝纫机的底线切断装置及锁扣眼缝纫机 - Google Patents

锁扣眼缝纫机的底线切断装置及锁扣眼缝纫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421562A
CN1421562A CN02152261A CN02152261A CN1421562A CN 1421562 A CN1421562 A CN 1421562A CN 02152261 A CN02152261 A CN 02152261A CN 02152261 A CN02152261 A CN 02152261A CN 1421562 A CN1421562 A CN 142156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ut
bottom line
driving cam
cam parts
lower threa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0215226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432318C (zh
Inventor
绪方孝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uki Corp
Original Assignee
Juki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uki Corp filed Critical Juki Corp
Publication of CN142156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42156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32318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32318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5SEWING; EMBROIDERING; TUFTING
    • D05BSEWING
    • D05B65/00Devices for severing the needle or lower thread
    • D05B65/02Devices for severing the needle or lower thread controlled by the sewing mechanisms
    • DTEXTILES; PAPER
    • D05SEWING; EMBROIDERING; TUFTING
    • D05BSEWING
    • D05B19/00Programme-controlled sewing machines
    • D05B19/02Sewing machines having electronic memory or microprocessor control unit
    • D05B19/04Sewing machines having electronic memory or microprocessor control unit characterised by memory aspects
    • DTEXTILES; PAPER
    • D05SEWING; EMBROIDERING; TUFTING
    • D05BSEWING
    • D05B19/00Programme-controlled sewing machines
    • D05B19/02Sewing machines having electronic memory or microprocessor control unit
    • D05B19/12Sewing machines having electronic memory or microprocessor control unit characterised by control of operation of machine
    • DTEXTILES; PAPER
    • D05SEWING; EMBROIDERING; TUFTING
    • D05BSEWING
    • D05B3/00Sewing apparatus or machines with mechanism for lateral movement of the needle or the work or both for making ornamental pattern seams, for sewing buttonholes, for reinforcing openings, or for fastening articles, e.g. buttons, by sewing
    • D05B3/06Sewing apparatus or machines with mechanism for lateral movement of the needle or the work or both for making ornamental pattern seams, for sewing buttonholes, for reinforcing openings, or for fastening articles, e.g. buttons, by sewing for sewing buttonholes
    • DTEXTILES; PAPER
    • D05SEWING; EMBROIDERING; TUFTING
    • D05BSEWING
    • D05B37/00Devices incorporated in sewing machines for slitting, grooving, or cutting
    • D05B37/04Cutting devices
    • D05B37/08Cutting devices with rotatable tools
    • DTEXTILES; PAPER
    • D05SEWING; EMBROIDERING; TUFTING
    • D05BSEWING
    • D05B65/00Devices for severing the needle or lower thread
    • D05B65/06Devices for severing the needle or lower thread and for disposing of the severed thread end ; Catching or wiping devices for the severed threa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Sewing Machines And Sewing (AREA)

Abstract

一种锁扣眼缝纫机的底线切断装置及锁扣眼缝纫机,在设于锁眼缝纫机上、并在形成锁缝线迹后切断底线的底线切断装置(130)上,具有:切断底线并在切断了底线的闭合状态下保持在规定的待机位置的底线切断剪(52)、脉冲马达(131)、由脉冲马达(131)驱动并以转动驱动底线切断剪开闭的驱动凸轮部件(134);通过从原点向n方向改变驱动凸轮部件的旋转停止时的转动位置、可改变所述待机位置,并通过改变驱动凸轮部件向n方向旋转时所到达的转动位置、可改变底线切断剪的闭合量,并通过改变向m方向旋转时所到达的转动位置来改变底线切断剪的开启量。这样能自由且简单地改变待机位置和闭合量等并能可靠地切断底线和保持底线。

Description

锁扣眼缝纫机的底线切断装置及锁扣眼缝纫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面线和底线在孔的周围形成锁缝线迹的锁扣眼缝纫机,以及设于这种缝纫机上的底线切断装置。
背景技术
在钮扣眼等的孔的周围进行锁缝的锁扣眼缝纫机为一般人所知。在这种缝纫机上,例如特公平2-20277号公告和特公平7-59266号公告中所述,设有底线切断装置。这些公告中所公开的底线切断装置,是用底线切断剪在缝制结束后切断底线,并把切断后的底线保持在规定的待机位置。底线被底线切断剪所保持,并在下次缝制开始时被引导缝入锁扣眼线迹。
但是,在锁扣眼缝纫机上,能形成锁缝的宽度、长度可自由变更且多种多样形状的锁缝线迹。并且,在这样的锁扣眼缝纫机上可使用各种粗细和性质不同的缝线。这样,如果锁扣眼线迹的形状和线种太多,那么由底线的保持位置、即底线切断剪的待机位置,就不能把底线导向所希望的方向,而会发生向锁扣眼线迹的底线缝入不良,或是因缝线的种类而形成剪刀闭合量不足,不能切断底线、不能保持底线等问题。
然而,上述公报所公开的底线切断装置,其动作由机械所决定,底线切断剪的待机位置和行程(开闭量)基本上是固定的且不可变更。虽然可以拧下螺丝等调整构成底线切断装置的各个部件而变更待机位置,但这是费时和费事的工作,而且,还受到若变更待机位置就必须改变底线切断剪行程等的限制。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在锁扣眼缝纫机的底线切断装置上,可以简单地改变底线切断剪的待机位置或关闭量或开启量,并能可靠地切断和保持底线。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之1所述的发明,如图2、图3所示,
在设置于由面线和底线在孔的周围形成锁缝的锁眼缝纫机上、并在形成锁缝线迹后切断底线的底线切断装置130上,其特征在于,具有:
用闭合来切断底线、并维持在闭合的状态为了下一次锁缝把切断了的底线保持在规定的待机位置的底线切断剪52、
通过向一个方向(n方向)转动而使上述底线切断剪闭合,并通过向另一个方向(m方向)转动而使上述底线切断剪开启地与底线切断剪连接的驱动凸轮部件134、
使上述驱动凸轮部件向一个方向或另一方向转动地与驱动凸轮部件相连接的促动器(脉冲马达131),
通过向上述一个方向变更驱动凸轮部件的旋转停止位置,能够改变底线切断剪的上述待机位置。
根据本发明之1所述的发明,在以促动器作为驱动源,并通过驱动凸轮部件使底线切断剪开合的底线切断装置上,用向一个方向变更上述驱动凸轮部件的旋转停止时的旋转位置的方法,可自由地变更在底线切断后保持底线的待机位置。因此,可以根据锁缝的锁缝宽度、及缝制长度等的形状或缝线种类,例如,如果用柔软的易下垂的缝线就从缝制开始位置离开些,相反,如用硬缝线就靠近些,以这样的变更,能保持可靠地缝入下一次形成的锁缝线迹的缝线。
本发明之2所述的发明,如图2、图3所示,
在设置于由面线和底线在孔的周围形成锁缝的锁眼缝纫机上、并在形成锁缝线迹后切断底线的底线切断装置130上,其特征在于,具有:
用闭合来切断底线、并维持在闭合的状态为了下一次锁缝把切断了的底线保持在规定的待机位置的底线切断剪52、
通过向一个方向转动而使上述底线切断剪闭合,并通过向另一个方向转动而使上述底线切断剪开启地与底线切断剪连接的驱动凸轮部件、
使上述驱动凸轮部件向一个方向或另一方向转动地与驱动凸轮部件相连接的促动器,
通过变更用于闭合底线切断剪的驱动凸轮部件向所述一个方向转动时所到达的转动位置,来变更底线切断剪闭合量。
根据本发明之2所述的发明,在以促动器作为驱动源,并通过驱动凸轮部件使底线切断剪开合的底线切断装置上,可变更上述驱动凸轮部件向一个方向转动时所到达的转动位置,并以此可自由变更底线切断剪的闭合量。因此,例如,如果是需要相当大切断力性质的缝线就把闭合量变大,如果用易切断的缝线就把闭合量变小。并且,用改变闭合量的方法,可自由地改变保持底线的保持力,例如,如果用容易滑脱的缝线就可改变为用大闭合量。其结果是,能可靠地保持为了切断、并缝入下一次锁缝线迹的缝线。
本发明之3所述的发明,其如图2、图3所示,
在设置于由面线和底线在孔的周围形成锁缝的锁眼缝纫机上、并在形成锁缝线迹后切断底线的底线切断装置130上,其特征在于,具有:
用闭合来切断底线、并维持在闭合的状态为了下一次锁缝把切断了的底线保持在规定的待机位置的底线切断剪52、
通过向一个方向转动而使上述底线切断剪闭合,并通过向另一个方向转动而使上述底线切断剪开启地与底线切断剪连接的驱动凸轮部件、
使上述驱动凸轮部件向一个方向或另一方向转动地与驱动凸轮部件相连接的促动器,
由向上述一个方向改变驱动凸轮部件的转动停止位置、可以改变底线切断剪的上述待机位置,上述待机位置是独立的,并且可通过改变在为闭合底线切断剪而使驱动凸轮部件向上述一个方向转动时所到达的转动位置,改变底线切断剪的闭合量。
根据本发明之3所述的发明,在以促动器作为驱动源,并通过驱动凸轮部件使底线切断剪开合的底线切断装置上,可变更驱动凸轮部件的转动停止位置,及为闭合底线切断剪而向一个方向转动时的到达位置,并以此分别自由地改变上述待机位置及闭合量。
从而,可以根据锁缝的锁缝宽度、及缝制长度等的形状或缝线种类而改变待机位置,并以此保持能可靠地缝入下一次形成的锁缝线迹的位置。并且,可根据线种用改变闭合量的方法改变切断力和保持力。其结果是,能可靠地进行切线和用于缝入下一个线迹的缝线的保持。
本发明之4所述的发明,如图2、图3所示,
在设置于由面线和底线在孔的周围形成锁缝的锁眼缝纫机上、并在形成锁缝线迹后切断底线的底线切断装置130上,其特征在于,具有:
用闭合来切断底线、并维持在闭合的状态为了下一次锁缝把切断了的底线保持在规定的待机位置的底线切断剪52、
通过向一个方向转动而使上述底线切断剪闭合,并通过向另一个方向转动而使上述底线切断剪开启地与底线切断剪连接的驱动凸轮部件、
使上述驱动凸轮部件向一个方向或另一方向转动地与驱动凸轮部件相连接的促动器,
可变更用于打开底线切断剪的驱动凸轮部件向上述另一个方向转动时所到达的转动位置,并以此变更底线切断剪开启量。
根据本发明之4所述的发明,在以促动器作为驱动源,并通过驱动凸轮部件使底线切断剪开合的底线切断装置上,可变更上述驱动凸轮部件向另一个方向转动时所到达的转动位置,并以此可以自由地变更上述底线切断剪的开启量。因此,可以灵活地改变从保持状态到放开底线时的开启量,例如,在用把具有容易散乱性质的底线可靠地缝入线迹时的连续保持的方法时,使开启量变小,相反地,在用难于散乱的硬缝线时使开启量变大地变更,其结果是,能可靠地缝入下一次锁缝线迹。
本发明之5所述的发明,如图1~图3所示,
在设于由面线和底线在孔的周围形成锁缝,并具有由用于形成锁缝的数据构成的多组图形数据的锁眼缝纫机上,其特征在于,设置有底线切断装置130,该底线切断装置,具有:
通过闭合切断底线,并在维持闭合的状态为了下一次锁缝把切断了的底线保持在规定的待机位置的底线切断剪52、
通过向一个方向转动而使上述底线切断剪闭合,并通过向另一个方向转动而使上述底线切断剪打开地与底线切断剪连接的驱动凸轮部件、
使所述驱动凸轮部件向一个方向或向另一个方向转动地与驱动凸轮部件连接的促动器,
底线切断剪的上述待机位置和闭合量和开启量中至少有一个是可变更的,在上述图形数据中,包括上述待机位置和闭合量和开启量中可变更的数据。
根据本发明之5所述的发明,在具有以促动器作为驱动源、并通过驱动凸轮部件使底线切断剪开合的底线切断装置的锁扣眼缝纫机上,底线切断剪的上述待机位置和闭合量和开启量中至少有一个是可变更的,并且,在用于形成锁缝的图形数据中,由于包括了上述待机位置和闭合量和开启量中可变更的数据,所以以选择一个图形数据,就能够以简单地设定改变待机位置和闭合量和开启量中的可以改变的数据。换言之,可以容易地改变选择了的图形数据。
根据本发明之6所述的锁眼缝纫机,是在本发明之5所述的发明中,其特征在于:具有改变包括上述图形数据的可改变数据的设定值的操作机构(操作面板200)。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例的锁眼缝纫机的整体结构的方块图。
图2是底线切断装置的仰视图。
图3是图2的底线切断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4是图1的操作面板的俯视图。
图5(a)是可从操作面板输入数据的数据表,(b)是表示锁扣眼线迹的模式图。
图中:210-控制电路,211-CPU,212-ROM,213-RAM,200-操作面板,130-底线切断装置,52-底线切断剪,53-底线切断剪闭合机构,54-底线切断剪开启机构,56-上切刀,57-下切刀,58-板簧,61、64、65、67-连杆部件,62-底线切断连杆,63-底线倒线臂,68-动作部件,131-脉冲马达(促动器),134-驱动凸轮部件,135-第一L型连杆部件,135a、136a-凸轮从动件,136-第二L型连杆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
图1中表示的是适用本发明的缝纫机的结构方块图。本实施例中的缝纫机,如图5(b)所示,可形成直线状的直扣眼u1,并在该直扣眼u1的周围用缝纫机针的上下运动及旋梭的旋转运动形成锁缝线迹u0。在本发明中,驱动缝纫机针及旋梭的机构·动作与以往的众所周知的锁扣眼缝纫机相同,故省略其图示及说明。
缝纫机,由与控制线路210连接的各驱动源构成。
控制线路210,如图1所示,由与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211连接的ROM(Read Only Memory)212、RAM(Random Acecss Memory)213、进行各脉冲马达驱动的Y送布脉冲马达驱动器214、基准线进给脉冲马达驱动器215和摆针脉冲马达驱动器216、面线切断促动器驱动器217、底线切断促动器驱动器218、缝纫机马达驱动器219、缸驱动器228等构成。并且,在CPU211上,还连接着后述的操作面板200、用于指示缝制动作启动的启动开关225和底线切断装置130的传感器137等。
由Y送布脉冲马达驱动器214驱动的Y送布脉冲马达220,在缝制中,向规定的方向输送形成锁扣眼线迹的布料。
由摆针脉冲马达驱动器216驱动的摆针脉冲马达222,向锁缝宽度方向摆动规定距离地驱动缝纫机针。
由基准线进给脉冲马达驱动器215驱动的基准线进给脉冲马达221,用于改变缝纫机针摆针运动的基准线。
由面线切断促动器驱动器217驱动的面线切断促动器101,被用于驱动在缝制结束后、切断穿过缝纫机针的面线的面线切断装置,例如是马达或螺线管。
由底线切断促动器驱动器218驱动的脉冲马达131,被用于在缝制结束后、切断旋梭与布料相连的底线。对于这个机构后面将要详细说明。
由缝纫机马达驱动器219驱动的缝纫机马达150,被用于旋转驱动驱动缝纫机针和旋梭的主轴。
在ROM212中,储存着用于缝制锁扣眼线迹的控制数据以及控制程序212a。
并且,ROM212具有缝制用数据库212b,其中储存着特定的形成锁扣眼线迹的形状和大小等的图形数据。关于图形数据有待后述。
CPU21,把RAM213的规定区域作为工作区域,并按照储存在ROM212中的控制程序212a,根据从操作面板200和各种开关输入的信号,以及来自无图示的各种传感器的检测信号,通过各个驱动器进行马达和促动器的控制。
即,一旦操作了启动开关,则CPU211就通过各驱动器驱动缝纫机马达150、Y送布脉冲马达220、基准线进给脉冲马达221、摆针脉冲马达222,并形成锁缝。另外,通过缸驱动器228驱动切布刀驱动缸229,并用切布刀形成扣眼。并且,在锁扣眼结束后,分别驱动面线切断促动器101、脉冲马达131,并切断面线及底线。
下面,参照图2及图3说明为本发明特征的底线切断装置130。而且,图2是仰视图,与实际上下相反。
底线切断装置130,具有:针板台51、可相对于针板台51动作地设置的底线切断剪52、把开启状态的底线切断剪52变成闭合状态的底线切断剪闭合机构53、把闭合状态的底线切断剪52变成开启状态的底线切断剪开启机构54。
针板台51为板状部件,并略呈水平地固定在缝纫机机座(省略图示)上。在针板台51的上面上,固定着针板55。在针板55上形成有用于穿过机针5的通孔。
底线切断剪52,具有:上切刀56、下切刀57和板簧58。下切刀57,被设在针板台51的前部。并且,下切刀57的基端部57a,被可绕上下方向的轴转动地安装在针板台51的下面上。
上切刀56,被可相对于下切刀57绕上下方向的轴转动地安装在下切刀57上。在上切刀56的下面上,设有向下方凸出的销钉56a。在上切刀56的前部设有向前方凸出的凸出部56b。板簧58,被固定在下切刀57上,并为了可靠地切断缝线以及在其后保持缝线而把上切刀56压在下切刀57上。
底线切断剪闭合机构53,通过使下切刀57以基端部57a为中心转动,使底线切断剪52闭合。
下面说明底线切断剪闭合机构53的结构。底线切断剪闭合机构53,具有:连杆部件61、底线切断连杆62、底线倒线臂63、连杆部件64和连杆部件65。
连杆部件61的一端部与后述的第一L型连杆部件135连接。连杆部件61的另一端部,可绕上下方向的轴灵活转动地与底线切断连杆62的一端部(后端部)连接。形成L字形的底线切断连杆62,可绕其弯曲部附近的上下方向的轴灵活转动地与针板台51的下面连接。
底线切断连杆62的前端部,可绕上下方向的轴灵活转动地与底线倒线臂63的中间部以及连杆部件64的一端部连接。底线倒线臂63,是由其前端部倒出从旋梭的线轴引出的底线的部件。连杆部件64的另一端部,被可灵活转动地安装在下切刀57上。底线倒线臂63的后端部,可绕上下方向的轴灵活转动地与连杆部件65的一端部连接。连杆部件65的另一端部,可灵活转动地与针板台51连接。
底线切断剪开启机构54,是由促动器的驱动而推压销钉56a,并以此开启底线切断剪52的机构。
底线切断剪开启机构54,具有连杆部件67和动作部件68。连杆部件67的后端部,与第二L型连杆部件136连接。连杆部件67的前端部,可绕上下方向的轴灵活转动地与动作部件68的一端部连接。动作部件68的中间部,可绕上下方向的轴灵活转动地与针板台51连接,并且其另一端部向销钉56a伸出。
在底线切断装置130上,底线切断剪闭合机构53和底线切断剪开启机构54,受作为促动器的脉冲马达131的驱动力而动作。即,底线切断装置130,具有脉冲马达131(在图2上省略图示)、由脉冲马达131的旋转驱动使底线切断剪闭合机构53和底线切断剪开启机构54动作的动作机构133。
脉冲马达131,被固定在水平地固定于缝纫机机座上的基座132的下方,且其驱动轴131a,从基座132向上方凸出,并可相对于基座132灵活地转动。用接受来自CPU211的控制信号的底线切断促动器驱动器218控制驱动脉冲马达131向正转及反转方向其中一个方向转动,以此驱动底线切断剪闭合机构53和底线切断剪开启机构54。其旋转角度和旋转速度受CPU211控制。
动作机构133,具有:驱动凸轮部件134、第一L型连杆部件135及第二L型连杆部件136。驱动凸轮部件134被配置在基座132的上方。驱动凸轮部件134为略呈圆盘状的部件,其中央部(旋转中心)被固定在驱动轴131a上,并与驱动轴131a同时转动。在驱动凸轮部件134的外圆周部形成检测部134a,并由上述传感器137检测该检测部134a的边缘134d。通过传感器137检测出边缘134d的方法,检测驱动凸轮部件134的旋转角度为初始状态。当传感器137检测到边缘134d时,向CPU211输出检测信号,CPU211则根据从传感器137传来的信号,判断底线切断装置130是否为初始状态。
在驱动凸轮部件134上,形成有以驱动凸轮部件134的旋转中心为中心并相互对称的第一凸轮孔134b和第二凸轮孔134c。
第一凸轮孔134b,由凸轮部3A、与凸轮部3A连续的凸轮部3B、与凸轮部3B连续的凸轮部3C构成。凸轮部3A,距驱动凸轮部件134的旋转中心的距离在任何角度都是一定的。凸轮部3B,从凸轮部3A越向凸轮部3C接近、距驱动凸轮部件134的旋转中心的距离越大。凸轮部3C,其距驱动凸轮部件134的旋转中心的距离在任何角度都是一定的。
第二凸轮孔134c,由凸轮部4A、与凸轮部4A连续的凸轮部4B、与凸轮部4B连续的凸轮部4C构成。凸轮部4A,距驱动凸轮部件134的旋转中心的距离在任何角度都是一定的。凸轮部4B,从凸轮部4A越向凸轮部4C接近、距驱动凸轮部件134的旋转中心的距离越小。凸轮部4C,距驱动凸轮部件134的旋转中心的距离在任何角度都是一定的。
在第一L型连杆部件135的一端部上设有凸轮推杆135a,且该凸轮推杆135a与第一凸轮孔134b形成滑动自如的配合。第一L型连杆部件135,可绕其弯曲部的上下方向的旋转轴灵活转动地被安装在缝纫机机座上。第一L型连杆部件135的另一端部,可灵活转动地与上述底线切断剪闭合机构53的连杆部件61的后端部连接。
在第二L型连杆部件136的一端部上设有凸轮推杆136a,并且该凸轮推杆136a与第二凸轮孔134c形成滑动自如的配合。第二L型连杆部件136,可绕其弯曲部的上下方向的旋转轴灵活转动地被安装在缝纫机机座上。第二L型连杆部件136的另一端,可灵活转动地与上述底线切断剪开启机构54的连杆部件67的后端部连接。
下面,说明具有上述结构的底线切断装置130的动作。并且,在底线切断装置130上,如后所述,可相对于规定的基准值,以用控制脉冲马达131而改变底线切断剪52的初始位置及闭合量、开启量,但以下说明以基准值动作的情况。
在缝纫机的缝制中,底线切断装置130,为如图2所示的初始状态。即,(1)传感器137检测出驱动凸轮部件134的边缘134d,(2)凸轮推杆135a位于第一凸轮孔134b的R点位置,并且凸轮推杆136a位于第二凸轮孔134c的S点位置。该R点、S点是凸轮推杆135a·凸轮推杆136a的原点位置。并且,(3)上切刀56的凸出部56b不与针板台51的开口部51a靠接,并在底线切断剪52开启的状态下待机于初始位置。
从上述的状态开始,当锁扣眼结束时,底线切断装置130做如下动作。即,脉冲马达131根据CPU211的控制信号正转,且驱动凸轮部件134沿顺时针(图2所示的n方向)转动。因此,凸轮推杆136a与凸轮部4A滑动,但由于凸轮部4A距驱动凸轮部件134的旋转中心的距离是一定的,所以第二L型连杆部件136不转动。另一方面,虽然因驱动凸轮部件134的顺时针旋转,凸轮推杆135a与凸轮部3B滑动,但随着滑动、驱动凸轮部件134的旋转中心与凸轮推杆135a的距离变小。因此,随着凸轮推杆135a向驱动凸轮部件134旋转中心接近地移动,第一L型连杆部件135向图2的逆时针方向转动。
随着第一L型连杆部件135的转动,底线切断连杆62通过连杆部件61向图2中的逆时针方向转动。
底线倒线臂63的中间部可灵活转动地与底线切断连杆62的前端部连接,另一方面,与针板台51连接的连杆部件65的一端部被可灵活转动地安装在底线倒线臂63的后端部。因此,随着因底线切断连杆62逆时针方向的转动其前端部的移动,底线倒线臂63移动,此时底线倒线臂63被连杆部件65牵引向图2的逆时针方向转动。根据该底线倒线臂63的移动,通过连杆部件64下切刀57向顺时针方向转动。同时,底线倒线臂63一边转动,一边把底线倒向下切刀57。
随着下切刀57的转动,上切刀56也向同一方向转动。上切刀56的凸出部56b刚刚与针板台51的开口部51a接触,上切刀56就停止其转动。并且,因下切刀57转动,而使上切刀56与下切刀57合在一起,且底线切断剪52闭合并把被倒线的底线切断,并把切断的底线保持在上切刀56与板簧58之间。
并且,在底线倒线臂63刚要接触底线之前,CPU211使脉冲马达131的转速降低。以此,降低底线倒线臂63倒底线后的转速,并防止底线倒线臂63错误地倒断底线。并且,也降低了底线切断剪52的转速,能够可靠地保持已保持住的底线。
并且,即使驱动凸轮部件134向n方向转过规定角度以上,且凸轮推杆135a与凸轮部3A滑动,但由于凸轮部3A与驱动凸轮部件134的旋转中心的距离是一定的,所以第一L型连杆部件135不转动。因此,底线切断剪52也不转动。即,底线切断剪52的闭合量,以因驱动凸轮部件134的旋转使凸轮推杆135a开始进入凸轮部3A时的状态为限度。
随后,CPU211使脉冲马达131反转,并使脉冲马达131的驱动轴131a返回初始状态(以与正转的脉冲数相同的脉冲数使其逆转)。由于脉冲马达131的反转,驱动凸轮部件134向m方向转动,并在凸轮推杆136a与凸轮部4A滑动的同时,凸轮推杆135a与凸轮部3A的下一个凸轮部3B滑动。因此,在第二L型连杆部件136不转动的同时,第一L型连杆部件135顺时针转动。
随着第一L型连杆部件135的转动,底线切断剪52原封不动地保持闭合状态并移向原来初始位置的待机位置。
而且,在凸轮推杆135a没到达凸轮部3A时,用后述的改变闭合量的方法,使凸轮推杆135a只返回凸轮部3B。
然后,操作者一操作启动开关225,则缝纫机就开始下一个周期的缝制。缝纫机开始缝制后,底线切断装置130做如下动作。
当CPU211使脉冲马达131逆转时,驱动凸轮部件134就从图2的状态向m方向转动,且在凸轮推杆135a与凸轮部3C滑动的同时,凸轮推杆136a与接着凸轮部4B的4C滑动。此时,由于凸轮部3C与驱动凸轮部件134的旋转中心的距离是一定的,所以第一L型连杆部件135不转动,且底线切断剪52也不移动。另一方面,随着凸轮推杆136a与凸轮部4B的滑动,驱动凸轮部件134的旋转中心与凸轮推杆136a的距离变小。因此,第二L型连杆部件136向图2的顺时针方向转动。
随着第二L型连杆部件136的转动,动作部件68通过连杆部件67向仰视图的逆时针方向转动。动作部件68因转动而用其另一端压销钉56a。因此,上切刀56相对于下切刀57向图2的顺时针方向转动,并开启闭合状态的底线切断剪52,同时释放底线,并把释放了的底线缝入形成中的锁扣眼线迹中。
并且,驱动凸轮部件134一旦向m方向转动,则凸轮推杆136a就与凸轮部4C滑动,由于凸轮部4C与驱动凸轮部件134的旋转中心的距离是一定的,所以第二L型连杆部件136不再转动,在该状态下底线切断剪52不再开启。
另外,用控制开启量的方法,也有凸轮推杆136a不达到凸轮部4C的情况。
然后,CPU211使脉冲马达131正转,一旦驱动凸轮件134向n方向转动,则凸轮推杆135a就与凸轮部3C滑动,凸轮推杆136a就与接着凸轮部4C的4B滑动。此时,由于凸轮部3C与驱动凸轮部件134的旋转中心的距离是一定的,所以第一L型连杆部件135不转动。
另一方面,由于凸轮推杆136a与凸轮部4B的滑动,第二L型连杆部件136向图2的逆时针方向转动。随着第二L型连杆部件136的转动,动作部件68向图2的顺时针方向转动,并解除动作部件68的另一端部与销钉56a的接触。
然后,在正转了与逆转的脉冲数相同的脉冲数时停止脉冲马达131,且底线切断装置130成为初始状态。
如上述可知,下切刀57因第一L型连杆部件135的转动、上切刀56因第二L型连杆部件136的转动而动作。由于上切刀56被安装在下切刀57上,所以作为底线切断剪52整体的位置,由第一L型连杆部件135所决定。并且,第一L型连杆部件135,只在凸轮推杆135a与凸轮部3B滑动时转动,第二L型连杆部件136,只在凸轮推杆136a与凸轮部4B滑动时转动。
图4所示的是与控制电路210连接的操作面板200。
操作面板200,是设定输入各种缝制参数、或进行设定值的显示和缝制控制上的错误显示的装置。
在操作面板200上,设有启动操作部201、编号操作部202、数据值输入操作部203以及模式转换操作部204。
在启动操作部201上,设有用于操作员输入缝制准备就绪旨意及再次设定旨意的准备键201a、由显示其状态的LED(Light Emitting Diode)等构成的显示部201b。
在编号操作部202上,设有编号显示部202a、减少键202b及增加键202c。编号显示部202a,是由2位7段显示器构成,并显示输入数据值的数据项目的编号及图形编号。
减少键202b,是每操作一次就使数据项目的编号及图形编号后退一个的键,增加键202c,是每操作一次就前进一个的键。
在数据值输入操作部203上,设有数据值显示部203a、减号键203b、加号键203c。数据值显示部203a,由4位7段显示器构成,并显示各数据项目的数据值。减号键203b和加号键203c,是按规定的单位值依此增减数据值的键。如后所述,可确定每个数据项目的规定的单位值和可设定范围,当每按一次减号键203b数据值就减小一个单位值,每按一次加号键203c数据值就增大一个单位值。
在模式转换操作部204上,设有转换为图形编号设定模式的图形编号键204a、转换为数据输入模式的数据键204b。在图形编号键204a及数据键204b上,分别设有LED等的显示器204c、204d,并用它们的点亮可以告知操作者是图形编号设定模式还是数据输入模式。
操作者,例如,首先操作图形编号键204a从图5(a)的图形No.1、2…中选择所希望的图形编号,然后操作数据键204b选择各数据项目,并在数据值输入操作部203设定·变更数据值。并且,由于用选择图形编号的方法对每个图形都予先设定了数据值,所以当可以用该数据值时就没有变更的必要。
在图5(a)中,是表示可从操作面板200输入的图形数据和包含于图形数据的数据项目的实例的数据表,在图5(b)上,是用缝纫机形成的锁缝线迹u0。即,锁缝线迹u0,由形成于扣眼u1周围的侧缝部u2、加固缝部u3构成。各图形数据,由与将要形成的锁扣眼线迹有关的各种数据构成,并且以选择一个图形数据,就可形成规定形状的锁扣眼线迹。
作为构成各图形数据的数据项目,如图5(a)的实例所示,例举了切布长度(图形数据01、扣眼u1的长度)、加固缝长度(图形数据02)、平行部间距(图形数据03、侧缝部u2的两针之间的纵向方向的距离)等。
数据编号06~08,是本发明特征的数据项目。
如上所述,由底线切断装置130一边转换脉冲马达131的正转/逆转、一边进行底线切断的各个动作。利用脉冲马达131使底线切断装置130的各个动作的动作量不是一定量,而可根据脉冲马达131的转动程度适当地改变。
因此,如图5(a)的数据编号06~08所示,设定了可变更的底线切断装置130的各个动作的动作量。以此,总把基准值设为「0」,并用整数设定与该值的相对值,并可一级一级地改变。
下面说明数据编号。
数据编号06的「底线切断待机位置」,是动作前的初始位置,并且,是有关底线切断后底线切断剪52在保持底线的状态下返回的待机位置的数据,它根据驱动凸轮部件134的旋转停止时的转动位置决定。
如前所述,底线切断剪52的位置是由第一L型连杆部件135的转动位置决定的。即,把凸轮推杆135a在R点的状态设定为「0」。从此驱动凸轮部件134向n方向转动,并把凸轮推杆135a向凸轮部3B侧移动的位置设定为「1~5」,并从0~5的全部6档中改变设定值。数字越大凸轮推杆135a越离开R点,底线切断剪52也就越位于图2的左侧位置。
之所以不设定一(负)的值,是因为驱动凸轮部件134从图2的状态向m方向转动,即使凸轮推杆135a从R点移到凸轮部3C、第一L型连杆部件135也不转动。
该数据编号06,也可以根据锁缝线迹的锁缝宽度和线迹长度等设定合适的值,以便在保持底线时能可靠地缝入锁缝线迹中。
数据编号07的「底线切断闭合量」,是有关底线切断时的下切刀57与上切刀56对合程度的数据。下切刀57的动作由第一L型连杆部件135的凸轮推杆135a移动到凸轮部3B的何处,即,以在底线切断时的驱动凸轮部件134向n方向转动到达位置所决定。
并且,可以从把规定的基准值设为「0」,凸轮推杆135a从这里开始只向更接近R点位置移动的「-1」、「-2」、「-3」,和从这里开始向更远位置的「1」、「2」、「3」的全部7档中选择设定值。设定值越大闭合量越大,若为「3」的话,则凸轮推杆135a将达到凸轮部3A。
改变该数据编号07的设定值,则可以改变下切刀57与上切刀56的对合程度,并且,也改变了保持底线的保持力的程度。例如,若是用需要相当大切断力性质的缝线就要加大设定值,若用容易切断的缝线就减小设定值。并且,若用容易打滑且容易脱出的缝线就用大设定值,无论什么样都可以改变设定值。
此外,和数据编号07的值一样,若该数据编号06的值不同,则驱动凸轮部件134的底线切断时的旋转量也不同。并且,由于其机械地决定了下切刀57与上切刀56对合位置,所以也和数据编号07的值一样,若把数据编号06往十侧挪,则从动作开始时更快地到达对合位置,并加快切断的节奏。
数据编号08的「底线切断开启量」,是有关底线切断剪52在开启时,即,上切刀56相对于下切刀57的开启角度的数据。即,第二L型连杆部件136的凸轮推杆136a移动到驱动凸轮部件134的凸轮部4B的何处,即,开启时的驱动凸轮部件134向m方向转动到达位置的设定值。
在这里,可以从把规定的基准值设为「0」,凸轮推杆136a只向比其更接近S点位置移动的「-1」、「-2」、「-3」,和比其更远位置的「1」、「2」、「3」的全部7档中选择设定值。设定值越大开启量越大,若为最大值「3」的话,则凸轮推杆136a将达到凸轮部4C。
例如,如要遇到容易散乱性质的底线,并希望持续保持到缝入锁缝线迹时的最后时刻,就减小开启量、相反在遇到硬线时就增大开启量地改变设定即可。
而且,和数据编号07一样,即使数据编号08的值相同,若数据编号06的值不同,则驱动凸轮部件134的旋转量也不同。
以下,简单地说明数据编号06的底线切断待机位置基准值不是「0」,而设定为「1~5」其中之一时的底线切断装置130的动作。
此时,在缝制中的初始状态,第一L型连杆部件135的凸轮推杆135a在凸轮部3B内。第二L型连杆部件136的凸轮推杆136a在凸轮部4A内。
从这个状态,在缝制结束后立即切断底线时,根据数据编号07的设定值使驱动凸轮部件134向n方向转动,并且凸轮推杆135a与凸轮部3B(根据数据编号07的设定值可到达凸轮部3A)相对移动,下切刀57与上切刀56对合。
在保持被切断的底线返回原待机位置时,通过驱动凸轮部件134向m方向的转动使凸轮推杆135a返回最初的凸轮部3B的位置,且凸轮推杆136a也同样地返回原来的凸轮部4A内的规定位置。
在下一次缝制开始后,驱动凸轮部件134根据数据编号08的设定值向m方向转动。此时,凸轮推杆135a通过凸轮部3B,且经过原点R,并在凸轮部3C内相对移动。并且,凸轮推杆136a通过凸轮部4A,且经过原点S,在凸轮部4B移动,并根据数据编号08的设定值移至凸轮部4C。根据这样的动作使上切刀56与下切刀57相对地打开。
因而,释放底线时,是由凸轮推杆135a在凸轮部3B中的移动使下切刀57、即底线切断剪52返回图2所示的原点位置,然后,由凸轮推杆136a在凸轮部4B内的移动使上切刀56动作,并打开底线切断剪52。
在释放底线后,凸轮推杆135a返回到凸轮部3B内的初始位置,驱动凸轮部件134向n方向转动,并返回原来状态。
以上的数据编号06~08,分别可通过操作面板200设定,但如图5(a)所示,在各图形编号中已被予先设定。在图形编号01中,其数据编号06~08分别被设定为基准值「0」。在图形编号02中,按数据编号06、07、08的顺序被设定为基准值「1」、「2」、「3」。
因此,选择图形编号也和其他的数据编号一样,对于数据编号06~08不必特别地设定。当然,若改变的话,可以在图形编号的选择后,选择数据编号06~08的其中之一,并改变预先设定的值。
根据上述的缝纫机以及底线切断装置130,由向n方向变更驱动凸轮部件134的转动停止时的旋转位置,可以改变切断底线后保持底线的待机位置。因此,可以根据锁扣眼线迹的锁缝宽度、锁缝长度等形状,或线种等,例如,若是容易松弛的线就离开缝制开始位置远些,相反若是硬线就靠近些地改变位置,以此可保持能可靠地缝入下一次形成锁扣眼线迹中的位置。
此外,由于改变在切断底线时驱动凸轮部件134向n方向旋转所到达的旋转位置,而可以改变底线切断剪52的闭合量,所以可根据线种改变切断力。例如,若是需要相当大切断力性质的线就设定为大的设定值,若是容易切断的线就减小设定值。并且闭合量的变化进而也能改变底线的保持力,例如,若是在保持时容易打滑脱出的线就加大设定值。如此的结果是,使切线、及用于下一次锁扣眼的线的保持·缝入变的可靠。
并且,在开启底线切断剪52时,改变驱动凸轮部件134向m方向旋转时所到达的旋转位置,可以改变底线切断剪52的开启量。因此,例如,如要遇到容易散乱性质的底线,并希望持续保持到可靠地缝入锁缝线迹时,就减小设定值,相反在遇到硬线不易散乱时就增大设定值地改变设定,其结果是,能可靠地缝入下一次的锁缝线迹中。
这样地改变驱动凸轮部件134的旋转停止位置、转动到达位置,可以单独地改变待机位置、开启量、闭合量,并不会如以往那样一改变待机位置其他的参数也随之改变,可分别地改变以适合多种的情况,并且,以分别改变能可靠地切断底线、缝入底线,其利用性高。
另外,不仅可自由地改变3个参数,还能只改变驱动凸轮部件134一个部件的旋转停止位置、转动到达位置,所以可使结构简单化。
如上所述,用底线切断装置130,可由控制驱动凸轮部件134旋转的方法改变待机位置、开启量、闭合量。并且,图形数据中包含待机位置、开启量、闭合量。因此,通过操作面板200,可以用选择一个图形数据的方法选择所希望的待机位置、开启量、闭合量的设定值。并且,在选择了图形数据以后,还可以分别进一步改变待机位置、开启量、闭合量。
从而,待机位置、开启量、闭合量的设定·变更容易了,并可简单可靠地实现对应线种和线迹形状的切线、缝线的保持、缝线的缝入。
此外,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可适当地进行变更。例如,作为底线切断装置的驱动源,所用的是脉冲马达,但若是其他可控制位置的驱动源也没有特定的限制,也可使用直线马达。
并且,由于底线切断剪的位置可用脉冲马达自由地改变,所以切断前的初始位置和切断后保持时的待机位置也可以是不同的位置。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之1所述的发明,由向一个方向变更上述驱动凸轮部件的旋转停止时的旋转位置,可自由地变更在底线切断后保持底线的待机位置。因此,可以根据锁缝的锁缝宽度、缝制长度等形状,或缝线种类等,例如,如果用柔软的易下垂的缝线就从缝制开始位置离开些,相反,如用硬缝线就靠近些,以如此的变更,能保持可靠地缝入下一次形成的锁缝线迹的缝线。
根据本发明之2所述的发明,由变更上述驱动凸轮部件向一个方向转动时所到达的转动位置,可以自由地变更底线切断剪的闭合量。因此,例如,如果是需要相当大切断力性质的缝线就把闭合量变大,如果用易切断的缝线就把闭合量变小。并且,用改变闭合量的方法,可自由地改变保持底线的保持力,例如,如果用容易滑脱的缝线就可改变为用大闭合量。其结果是,能可靠地保持为了切断、并缝入下一次锁缝线迹的缝线。
根据本发明之3所述的发明,用变更驱动凸轮部件的转动停止位置,及为闭合底线切断剪而向一个方向转动时的到达位置的方法,可分别自由地改变上述待机位置及闭合量。
从而,可以根据锁缝的锁缝宽度、及缝制长度等的形状,或缝线种类而改变待机位置,并以此保持能可靠地缝入下一次形成的锁缝线迹的位置。另外,可根据线种用改变闭合量的方法改变切断力和保持力。其结果是,即能可靠地进行切线和又能可靠地进行用于缝入下一个线迹的保持。
根据本发明之4所述的发明,用变更上述驱动凸轮部件向另一个方向转动时所到达的转动位置的方法,可以自由地变更上述底线切断剪的开启量。因此,可以灵活地改变从保持状态到放开底线时的开启量,例如,在用把具有容易散乱性质的底线可靠地缝入线迹时的持续的保持方法时,使开启量变小,相反地,在用难于散乱的硬缝线时使开启量变大地变更,其结果是,能可靠地缝入下一次锁缝线迹。
根据本发明之5所述的发明,由于底线切断剪的上述待机位置和闭合量和开启量中至少有一个是可变更的,并且,在用于形成锁扣眼的图形数据中包括了上述待机位置和闭合量和开启量中可变更的数据,所以可以用选择一个图形数据的方法,简单地改变待机位置和闭合量和开启量中的可以改变的数据。换言之,可以容易地改变选择了的图形数据。

Claims (6)

1.一种锁扣眼缝纫机的底线切断装置,在设置于由面线和底线在孔的周围形成锁缝的锁眼缝纫机上、并在形成锁缝线迹后切断底线的底线切断装置上,其特征在于,具有:
由闭合来切断底线、并维持在闭合的状态为了下一次锁缝把切断了的底线保持在规定的待机位置的底线切断剪、
通过向一个方向转动而使所述底线切断剪闭合、并通过向另一个方向转动而使所述底线切断剪开启地与底线切断剪连接的驱动凸轮部件、
使所述驱动凸轮部件向一个方向或另一方向转动地与驱动凸轮部件相连接的促动器,
通过向所述一个方向变更驱动凸轮部件的旋转停止位置,能够改变底线切断剪的所述待机位置。
2.一种锁扣眼缝纫机的底线切断装置,在设置于由面线和底线在孔的周围形成锁缝的锁眼缝纫机上、并在形成锁缝线迹后切断底线的底线切断装置上,其特征在于,具有:
由闭合来切断底线、并维持在闭合的状态为了下一次锁缝把切断了的底线保持在规定的待机位置的底线切断剪、
通过向一个方向转动而使所述底线切断剪闭合,并通过向另一个方向转动而使所述底线切断剪开启地与底线切断剪连接的驱动凸轮部件、
使所述驱动凸轮部件向一个方向或另一方向转动地与驱动凸轮部件相连接的促动器,
通过变更用于闭合底线切断剪的驱动凸轮部件向所述一个方向转动时所到达的转动位置,来变更底线切断剪的闭合量。
3.一种锁扣眼缝纫机的底线切断装置,在设置于由面线和底线在孔的周围形成锁缝的锁眼缝纫机上、并在形成锁缝线迹后切断底线的底线切断装置上,其特征在于,具有:
由闭合来切断底线、并维持在闭合的状态为了下一次锁缝把切断了的底线保持在规定的待机位置的底线切断剪、
通过向一个方向转动而使所述底线切断剪闭合,并通过向另一个方向转动而使所述底线切断剪开启地与底线切断剪连接的驱动凸轮部件、
使所述驱动凸轮部件向一个方向或另一方向转动地与驱动凸轮部件相连接的促动器,
由向所述一个方向改变驱动凸轮部件的转动停止位置、可以改变底线切断剪的所述待机位置,并且通过改变在为闭合底线切断剪而使驱动凸轮部件向所述一个方向转动时所到达的转动位置,可改变底线切断剪的闭合量。
4.一种锁扣眼缝纫机的底线切断装置,在设置于由面线和底线在孔的周围形成锁缝的锁眼缝纫机上、并在形成锁缝线迹后切断底线的底线切断装置上,其特征在于,具有:
用闭合来切断底线、并维持在闭合的状态为了下一次锁缝把切断了的底线保持在规定的待机位置的底线切断剪、
通过向一个方向转动而使所述底线切断剪闭合,并通过向另一个方向转动而使所述底线切断剪开启地与底线切断剪连接的驱动凸轮部件、
使所述驱动凸轮部件向一个方向或另一方向转动地与驱动凸轮部件相连接的促动器,
通过变更用于打开底线切断剪的驱动凸轮部件向所述另一个方向转动时所到达的转动位置,可变更底线切断剪开启量。
5.一种锁扣眼缝纫机,在由面线和底线在孔的周围形成锁缝、并具有由用于形成锁缝的各种数据构成的多组图形数据的锁眼缝纫机上,其特征在于,设置有底线切断装置,该底线切断装置,具有:
由闭合来切断底线、并在维持闭合的状态为了下一次锁缝把切断了的底线保持在规定的待机位置的底线切断剪、
通过向一个方向转动而使所述底线切断剪闭合,并通过向另一个方向转动而使所述底线切断剪打开地与底线切断剪连接的驱动凸轮部件、
使所述驱动凸轮部件向一个方向或向另一个方向转动地与驱动凸轮部件连接的促动器,
底线切断剪的所述待机位置和闭合量和开启量中至少有一个是可变更的,在所述图形数据中,包括所述待机位置和闭合量和开启量中可变更的数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锁扣眼缝纫机,其特征在于:
具有改变包括所述图形数据的可变更数据的设定值的操作机构。
CNB021522618A 2001-11-26 2002-11-21 锁扣眼缝纫机的底线切断装置及锁扣眼缝纫机 Expired - Lifetime CN100432318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1359132A JP3940588B2 (ja) 2001-11-26 2001-11-26 穴かがりミシンの下糸切断装置
JP2001-359132 2001-11-26
JP2001359132 2001-11-26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421562A true CN1421562A (zh) 2003-06-04
CN100432318C CN100432318C (zh) 2008-11-12

Family

ID=191701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21522618A Expired - Lifetime CN100432318C (zh) 2001-11-26 2002-11-21 锁扣眼缝纫机的底线切断装置及锁扣眼缝纫机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3940588B2 (zh)
KR (1) KR100943378B1 (zh)
CN (1) CN100432318C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08136B (zh) * 2006-01-25 2011-09-14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电动机控制装置及具有电动机控制装置的缝纫机
CN101397730B (zh) * 2007-09-28 2012-05-30 高林股份有限公司 缝纫机的下线切断装置
CN104358042A (zh) * 2014-12-12 2015-02-18 浙江中捷缝纫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花样缝纫机的剪线机构
TWI550156B (zh) * 2014-02-27 2016-09-21 Chee Siang Ind Co Ltd Sewing machine under the trimming mechanism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760190B2 (ja) * 2005-07-28 2011-08-31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鳩目穴かがりミシンの糸切り装置
CN108118467B (zh) * 2016-11-29 2023-07-14 拓卡奔马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下剪线驱动机构及锁眼机
CN114481471B (zh) * 2022-02-15 2023-05-12 拓卡奔马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切刀控制的方法、系统、切刀装置、锁眼机及存储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1226093A (ja) * 1985-03-30 1986-10-07 ジューキ株式会社 ボタン孔かがりミシンの下糸切断装置
JPH0759266B2 (ja) * 1990-10-30 1995-06-28 ジューキ株式会社 ミシンの下糸切断装置
JPH07289765A (ja) * 1994-04-27 1995-11-07 Juki Corp ミシンの糸切断装置
DE19722504C1 (de) * 1997-05-30 1998-09-03 Duerkopp Adler Ag Nähmaschine, insbesondere Knopfloch-Nähmaschine, mit einer Nadelfaden-Klemm- und- Schneid-Einrichtung
JP2000300885A (ja) * 1999-04-22 2000-10-31 Juki Corp ミシンの下糸切り装置
JP3531524B2 (ja) * 1999-04-30 2004-05-31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ミシンの下糸切断装置
JP4686025B2 (ja) * 1999-12-16 2011-05-18 Juki株式会社 ミシンの糸切り装置
JP4468550B2 (ja) * 2000-05-16 2010-05-26 Juki株式会社 鳩目穴かがりミシンの糸切り装置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08136B (zh) * 2006-01-25 2011-09-14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电动机控制装置及具有电动机控制装置的缝纫机
CN101397730B (zh) * 2007-09-28 2012-05-30 高林股份有限公司 缝纫机的下线切断装置
TWI550156B (zh) * 2014-02-27 2016-09-21 Chee Siang Ind Co Ltd Sewing machine under the trimming mechanism
CN104358042A (zh) * 2014-12-12 2015-02-18 浙江中捷缝纫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花样缝纫机的剪线机构
CN104358042B (zh) * 2014-12-12 2016-08-24 浙江中捷缝纫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花样缝纫机的剪线机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3154183A (ja) 2003-05-27
CN100432318C (zh) 2008-11-12
KR100943378B1 (ko) 2010-02-18
KR20030043707A (ko) 2003-06-02
JP3940588B2 (ja) 2007-07-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155610B2 (ja) 布地への飾り材の縫い付け方法と、連続裁断装置及び裁断機能付き飾り付けミシン
JP6108742B2 (ja) ボタン穴かがりミシン
CN1107755C (zh) 双针缝纫机
CN1136346C (zh) 缝纫机的切线装置
CN1421562A (zh) 锁扣眼缝纫机的底线切断装置及锁扣眼缝纫机
CN1944754A (zh) 缝纫机的控制装置
CN1611650A (zh) 缝纫机
CN1840763A (zh) 缝纫机的锁边宽度调整装置
CN1814887A (zh) 嵌条缝纫机
CN101063257A (zh) 缝制装置及嵌条缝制装置
CN1133770C (zh) 锁眼机
CN1263958A (zh) 缝纫机送布装置
CN1837443A (zh) 嵌条缝纫机
CN1273675C (zh) 锁眼机
CN1277971C (zh) 锁孔缝纫机
CN1408923A (zh) 锁扣眼缝纫机
CN1904183A (zh) 锁眼缝纫机的切线装置
JP2008086561A (ja) 刺繍ミシン及び平テープの千鳥縫付け方法
JP2003326059A (ja) 針送りミシン
JP2009131626A (ja) 玉縁縫いミシン
CN1086277A (zh) 缝纫机的布边控制装置
JP2003181170A (ja) ボタン穴かがり縫いミシン
CN1101491C (zh) 缝纫机的线张力控制装置
CN1542193A (zh) 缝纫机的送布装置
CN101041924A (zh) 锁眼缝纫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