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481471B - 切刀控制的方法、系统、切刀装置、锁眼机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切刀控制的方法、系统、切刀装置、锁眼机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481471B
CN114481471B CN202210138133.XA CN202210138133A CN114481471B CN 114481471 B CN114481471 B CN 114481471B CN 202210138133 A CN202210138133 A CN 202210138133A CN 114481471 B CN114481471 B CN 11448147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utter
needle number
gear needle
nth
corresponding ge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138133.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481471A (zh
Inventor
程恩思
尚陈
王勇锋
王俊跃
邵临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ullmer Electromechan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ullmer Electromechan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ullmer Electromechan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ullmer Electromechan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138133.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481471B/zh
Publication of CN1144814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48147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48147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48147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5SEWING; EMBROIDERING; TUFTING
    • D05BSEWING
    • D05B37/00Devices incorporated in sewing machines for slitting, grooving, or cutting
    • D05B37/02Slitting or grooving device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切刀控制的方法、系统、切刀装置、锁眼机及存储介质,切刀控制的方法包括:获取切刀长度L、锁眼行程S、针距R、上套结结束时对应的齿轮针数a和下套结刚开始时对应的齿轮针数,并将下套结刚开始时对应的齿轮针数作为第N次切刀时对应的齿轮针数B;根据公式N=[S/(L‑预设系数)]计算得到总切刀次数N,[]表示向上取整;根据公式A=a+L/R计算得到第一次切刀时对应的齿轮针数A;根据第一次切刀时对应的齿轮针数A得到第n次切刀时对应的齿轮针数Cn,n为2至N‑1;根据第一次切刀时对应的齿轮针数A、第n次切刀时对应的齿轮针数Cn和第N次切刀时对应的齿轮针数B,控制切刀进行裁切操作。

Description

切刀控制的方法、系统、切刀装置、锁眼机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锁眼机切刀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切刀控制的方法、系统、切刀装置、锁眼机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目前来说,针对某些类型的锁眼机,其切刀方式为机械切刀,在工作时,由于面料切换,线张力变化等情况导致切刀灵敏度降低,无法实现高速切刀,从而降低工作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切刀控制的方法、系统、切刀装置、锁眼机及存储介质,能够精确控制切刀操作,可实现高速切刀,提升工作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切刀控制的方法,包括:
获取切刀长度L、锁眼行程S、针距R、上套结结束时对应的齿轮针数a和下套结刚开始时对应的齿轮针数,并将下套结刚开始时对应的齿轮针数作为第N次切刀时对应的齿轮针数B;
根据公式N=[S/(L-预设系数)]计算得到总切刀次数N,[]表示向上取整,预设系数为在0-1之间的小数;
根据公式A=a+L/R计算得到第一次切刀时对应的齿轮针数A;
根据第一次切刀时对应的齿轮针数A得到第n次切刀时对应的齿轮针数Cn,n为2至N-1;
根据第一次切刀时对应的齿轮针数A、第n次切刀时对应的齿轮针数Cn和第N次切刀时对应的齿轮针数B,控制切刀进行裁切操作。
可选地,根据第一次切刀时对应的齿轮针数A得到第n次切刀时对应的齿轮针数Cn的步骤,包括:
根据公式Cn=[A+(n-1)×(B-A)/(N-1)]计算得到第n次切刀时对应的齿轮针数Cn,其中,A为第一次切刀时对应的齿轮针数,B为第N次切刀时对应的齿轮针数,N为总切刀次数,n为2至N-1,[]表示向上取整。
可选地,根据第一次切刀时对应的齿轮针数A得到第n次切刀时对应的齿轮针数Cn的步骤,包括:
根据公式Cn=A+(n-1)×(L-切刀重合量)/R,计算得到第n次切刀时对应的齿轮针数Cn,其中,A为第一次切刀时对应的齿轮针数,切刀重合量具体为前一刀和后一刀的重合量,L为切刀长度,n为2至N-1,R为针距。
可选地,
获取上套结结束时对应的齿轮针数a的步骤,包括:
获取上套结块和停车位之间的角度θ1和送布凸轮旋转一周所走过的针数C;
根据公式a=θ1×C/360计算得到上套结结束时对应的齿轮针数a;
和/或,
获取下套结刚开始时对应的齿轮针数的步骤,包括:
获取下套结块和停车位之间的角度θ2和送布凸轮旋转一周所走过的针数C;
根据公式b=θ2×C/360计算得到下套结刚开始时对应的齿轮针数b。
可选地,获取切刀长度L、锁眼行程S、针距R、上套结结束时对应的齿轮针数a和下套结刚开始时对应的齿轮针数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判断切刀长度L是否等于锁眼行程S;
若是,则根据下套结刚开始时对应的齿轮针数进行裁切操作;
若否,则执行根据公式N=[S/(L-预设系数)]计算得到总切刀次数N的步骤。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切刀控制系统,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切刀长度L、锁眼行程S、针距R、上套结结束时对应的齿轮针数a和下套结刚开始时对应的齿轮针数,并将下套结刚开始时对应的齿轮针数作为第N次切刀时对应的齿轮针数B;
计算模块:用于根据公式N=[S/(L-预设系数)]计算得到总切刀次数N,[]表示向上取整,预设系数为在0-1之间的小数;并用于根据公式A=a+L/R计算得到第一次切刀时对应的齿轮针数A;还用于根据第一次切刀时对应的齿轮针数A得到第n次切刀时对应的齿轮针数Cn,n为2至N-1;
控制模块:用于根据第一次切刀时对应的齿轮针数A、第n次切刀时对应的齿轮针数Cn和第N次切刀时对应的齿轮针数B,控制切刀进行裁切操作。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切刀装置,适用于上述的切刀控制方法,包括:
驱动件;
切刀连杆,和驱动件的输出轴偏心相连,用于相对摆动;
定位架,和切刀连杆相连,设有沿水平方向延伸的滑槽用于供切刀连杆滑动,定位架用于沿竖直方向运动;
刀杆,和定位架相连,用于沿竖直方向运动;
刀片,和刀杆相连,且设于刀杆的底部,用于进行裁切操作。
可选地,还包括:
连接块,一端和输出轴相连,另一端和切刀连杆相连,以使述切刀连杆相对摆动;
导杆,平行于刀杆设置,用于和定位架滑动连接,以使定位架沿竖直方向运动。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锁眼机,包括上述切刀装置。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存储介质,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被处理器加载并执行时,实现如上述切刀控制方法的步骤。
相对于上述背景技术,本申请提供的切刀控制的方法,首先获取切刀长度L、锁眼行程S、针距R、上套结结束时对应的齿轮针数a和下套结刚开始时对应的齿轮针数;然后根据公式N=[S/(L-预设系数)]计算得到总切刀次数N,[]表示向上取整,预设系数为在0-1之间的小数;再根据公式A=a+L/R计算得到第一次切刀时对应的齿轮针数A;并根据第一次切刀时对应的齿轮针数A得到第n次切刀时对应的齿轮针数Cn,n为2至N-1;此外将下套结刚开始时对应的齿轮针数作为第N次切刀时对应的齿轮针数B;最后根据第一次切刀时对应的齿轮针数A、第n次切刀时对应的齿轮针数Cn和第N次切刀时对应的齿轮针数B,控制切刀进行裁切操作。如此一来,可以通过精准的计算控制切刀进行裁切操作,无需额外设置传感器等结构,有助于降低成本,同时可实现高速切刀,提升工作效率。
本申请提供的切刀控制系统、切刀装置、锁眼机和存储介质具备上述有益效果,此处不再展开。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切刀控制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切刀控制系统的结构框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切刀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其中:
驱动件1、安装座2、刀杆3、第一轴41、第二轴42、切刀连杆5、定位架6、固定座7、切刀座8、刀片9、导杆10、连接销11、连接块12、轴承1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切刀控制的方法,如说明书附图1所示,包括:
S1、获取切刀长度L、锁眼行程S、针距R、上套结结束时对应的齿轮针数a和下套结刚开始时对应的齿轮针数,并将下套结刚开始时对应的齿轮针数作为第N次切刀时对应的齿轮针数B;
S2、根据公式N=[S/(L-预设系数)]计算得到总切刀次数N,[]表示向上取整,预设系数为在0-1之间的小数;
S3、根据公式A=a+L/R计算得到第一次切刀时对应的齿轮针数A;
S4、根据第一次切刀时对应的齿轮针数A得到第n次切刀时对应的齿轮针数Cn,n为2至N-1;
S5、根据第一次切刀时对应的齿轮针数A、第n次切刀时对应的齿轮针数Cn和第N次切刀时对应的齿轮针数B,控制切刀进行裁切操作。
在步骤S1中,针对获取上套结结束时对应的齿轮针数a的步骤,包括:
获取上套结块和停车位之间的角度θ1和送布凸轮旋转一周所走过的针数C;
根据公式a=θ1×C/360计算得到上套结结束时对应的齿轮针数a;
针对获取下套结刚开始时对应的齿轮针数的步骤,包括:
获取下套结块和停车位之间的角度θ2和送布凸轮旋转一周所走过的针数C;
根据公式b=θ2×C/360计算得到下套结刚开始时对应的齿轮针数b。
针距R可以根据锁眼行程S和针数齿轮C计算得到,针对某些锁眼的特点可以得知:其左右对称,上下对称,即左侧线迹与右侧线迹针数一致,上套结与下套结的针数一致,上下套结的针距与左侧线迹和右侧线迹的针距差异较大,此外,针对切刀进行裁切的时机也是在上套结之后,下套结之前完成切刀动作,所以只要算出上套结之后,下套结之前的针距即可,由上下套结块在送布凸轮上对应的角度范围可算出针距R,针距R等于锁眼行程S除以上套结之后到下套结之前对应的针数。
在步骤S2中,预设系数即为切刀系数,在0-1之间取值,可以是0.5等,举例来说,当锁眼行程S为20mm,切刀长度L为10mm时,此时理想化是切两刀就可以完成锁眼开眼,然而,实际上锁眼开眼有拉丝现象,第一次切刀与第二次切刀不能完全对接,因此需要一个系数,来保证当锁眼行程S是切刀长度L的整数倍时,可以多切一刀,当然,预设系数0.5也可以用其他数字代替(例如0.4或是0.6等)。
在步骤S3中,根据公式A=a+L/R计算得到第一次切刀时对应的齿轮针数A;
在步骤S4中,根据第一次切刀时对应的齿轮针数A得到第n次切刀时对应的齿轮针数Cn,n为2至N-1;其中,可采取以下两种具体方式实现:
其一、根据公式Cn=[A+(n-1)×(B-A)/(N-1)]计算得到第n次切刀时对应的齿轮针数Cn,其中,A为第一次切刀时对应的齿轮针数,B为第N次切刀时对应的齿轮针数,N为总切刀次数,n为2至N-1,[]表示向上取整。
其二、根据公式Cn=A+(n-1)×(L-切刀重合量)/R,计算得到第n次切刀时对应的齿轮针数Cn,其中,A为第一次切刀时对应的齿轮针数,切刀重合量具体为前一刀和后一刀的重合量,L为切刀长度,n为2至N-1,R为针距。切刀重合量可设为0.5mm,其代表前一刀要与后一刀重合0.5mm,目的是为了保证锁眼开眼没有拉丝现象。
在这种方式中,切刀针数运算方式可改为从第一次切刀开始累加重合量进行切刀,
①第一次切刀时对应的齿轮针数A=上套结结束时对应的齿轮针数a+一个刀片对应针数;一个刀片对应针数即为L/R;
第二次切刀针数=A+(切刀长度L-0.5)/R
第n次切刀针数=A+(n-1)×(切刀长度L-0.5)/R,在该公式中,n从2开始,直至N-1次。
②第n次切刀针数Cn=A+(n-1)×(切刀长度L-0.5)/R;
判定条件:n=n+1,n<N,若是,重复步骤②,若不是,则进行最后一次切刀针数:下套结刚开始时对应针数,与单切刀公式一致。
即:最后一次切刀针数B=下套结刚开始时对应针数。
在步骤S1,获取切刀长度L、锁眼行程S、针距R、上套结结束时对应的齿轮针数a和下套结刚开始时对应的齿轮针数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判断切刀长度L是否等于锁眼行程S;
若是,则根据下套结刚开始时对应的齿轮针数进行裁切操作;
若否,则执行根据公式N=[S/(L-预设系数)]计算得到总切刀次数N的步骤。
也就是说,可以通过手动输入针数齿轮参数C、切刀长度L和锁眼行程S,针数齿轮参数C是远离机头一端上的齿轮上面对应的数值;
①判定切刀长度L是否等于S,若是,采用单切刀算法
若不是,采用连续切刀算法
即,N=[S/(L-0.5)],n=1,[]表示向上取整,N表示总切刀次数;
第一次切刀针数A=上套结结束时针数+一个刀片对应针数;
最后一次切刀针数B=下套结刚开始时对应针数
A表示第一次切刀针数,B表示最后一次切刀针数也表示单切刀公式。
②第n次切刀针数:Cn=[A+(n-1)×(B-A)/(N-1)],[]表示向上取整。
针对该公式中的n,n是从第2次开始,直至N-1次。
③最后一次切刀针数:B=下套结刚开始时对应针数,与单切刀公式一致。
判定条件:n=n+1,n<N,若是,重复步骤②,若不是,则进行最后一次切刀针数:下套结刚开始时对应针数,与单切刀公式一致。
针对上述连续切刀算法原理如下:
可以在程序指令先打开连续切刀功能,手动输入针数齿轮参数C、切刀长度L、锁眼行程S,S≥L。
送布凸轮旋转一周完成一个锁眼动作,也即是走了C针,根据送布凸轮上的加固离合块(即上套结块)与停车位(原点)的角度θ1,可算出上套结结束时对应的齿轮针数a=θ1×C/360,θ1/360表示上套结结束时在送布凸轮上对应的范围值,再乘以C表示上套结结束时对应的齿轮针数。
然后根据锁眼行程S和针数齿轮参数C,可计算出针距,此处计算针距的目的,在于算出一个刀片对应的针数,进而确定切刀时机,后文中的切刀时机都需要针距确认(最后一刀除外)。
根据切刀长度L,可算出总切刀次数N和一个刀片尺寸对应的针数,上套结结束时的针数加上一个刀片尺寸对应的针数即为第一次切刀对应针数A,一个刀片尺寸对应的针数=L/针距。
再根据送布凸轮上的加固离合块(下套结块)与停车位(原点)的角度θ2,算出下套结刚开始时的针数作为最后一次切刀时的针数B=θ2/360×C,可计算出中间切刀时对应的总针数,由此可均分中间切刀对应的针数,由电控控制在该针数时进行切刀,总针数是指第一次切刀对应的针数A到最后一次切刀对应的针数B之间的针数=B-A,而第n次切刀针数:Cn=[A+(n-1)×(B-A)/(N-1)],[]表示向上取整;最后一次切刀针数与单切刀公式一致。
参考说明书附图1,切刀闭环电机1顺时针转一圈为一次切刀,完成切刀动作,其中的切刀闭环电机初始角度可调0-360度,切刀闭环电机先切刀,再抬压脚。
电控单切刀算法原理如下:根据送布凸轮上的加固离合块(下套结块)与停车位(原点)的角度,算出下套结刚开始时的针数作为单切刀(与连续切刀中的最后一次切刀算法一样)时的针数;同时所有的切刀动作必须以停车块信号(原点)为基准,即不在停车位(原点)的缝纫不进行切刀。
在切刀的时候,机针处于上升状态,(举例:若在第一针切刀,机针先下扎布料,再从布料内出来后进行切刀,在机针达到停针位时完成切刀动作)。
在电控中切刀闭环电机工作开关参数:
参数0-2,0代表切刀闭环电机关闭不工作,1代表单切刀功能打开,2表示连续切刀功能打开,出厂设置为1。
在电控中新增切刀闭环电机初始角度参数:
参数0-360,出厂设置值65,电机找原点状态下不允许电机抖动。
断线时刚好处于切刀状态,要完成切刀动作才能报警,即切刀动作必须走完一个周期)(断线响应时间在5+4针左右)。
报警方式及停止缝制:
切刀闭环电机异常(通讯异常、硬件异常、过载、过流等),报错Err-27;针对断线时,只允许手摇到停车位置,严禁在其他位置用单切刀功能。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切刀控制系统,如说明书附图2所示,切刀控制系统可应用于上述切刀控制方法,切刀控制系统包括:
获取模块101:用于获取切刀长度L、锁眼行程S、针距R、上套结结束时对应的齿轮针数a和下套结刚开始时对应的齿轮针数,并将所述下套结刚开始时对应的齿轮针数作为第N次切刀时对应的齿轮针数B;
计算模块102:用于根据公式N=[S/(L-预设系数)]计算得到总切刀次数N,[]表示向上取整,所述预设系数为在0-1之间的小数;并用于根据公式A=a+L/R计算得到第一次切刀时对应的齿轮针数A;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次切刀时对应的齿轮针数A得到第n次切刀时对应的齿轮针数Cn,所述n为2至N-1;
控制模块103: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次切刀时对应的齿轮针数A、所述第n次切刀时对应的齿轮针数Cn和所述第N次切刀时对应的齿轮针数B,控制所述切刀进行裁切操作。
切刀控制系统的具体设置方式和工作过程均可参考上述切刀控制方法,此处不再展开。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切刀装置,参考说明书附图3所示,切刀装置适用于上述切刀控制方法,切刀装置包括:驱动件1、刀杆3、切刀连杆5、定位架6和刀片9,驱动件1可具体为电机,驱动件1通过安装座2固定在预设位置。驱动件1的输出轴和切刀连杆5偏心相连,当驱动件1的输出轴旋转一周时,则切刀连杆5左右摆动。
定位架6和切刀连杆5相连,用于沿竖直方向运动,切刀连杆5左右摆动时,则带动沿竖直方向运动,定位架6可设有水平延伸的滑槽,当切刀连杆5摆动时,切刀连杆5相对于滑槽进行滑动,即切刀连杆5的摆动被分解为竖直方向运动和水平方向运动,切刀连杆5沿滑槽在水平方向上运动,并且切刀连杆5驱动定位架6沿竖直方向的运动。
刀杆3和定位架6相连,定位架6可以直接连接在刀杆3的中间位置,当定位架6沿竖直方向运动时,带动刀杆3沿竖直方向运动。
刀杆3的底部设有刀片9,其中,刀杆3和刀片9之间可依次通过固定座7和切刀座8连接,即刀杆3的底部连接固定座7,固定座7的底部连接切刀座8,切刀座8的底部连接刀片9,刀片9应竖直设置,以便进行裁切操作。
在驱动件1的输出轴和切刀连杆5之间可通过连接块12连接,即连接块12的一端面和驱动件1的输出轴连接,连接块12的另一端面和切刀连杆5连接,连接块12和切刀连杆5之间可通过第一轴41转动连接,第一轴41和驱动件1的输出轴不共线,即偏心设置。
当驱动件1的输出轴旋转一周时,连接块12做圆周运动,切刀连杆5发生摆动。
在连接块12和驱动件1的输出轴之间还可以设置轴承13,轴承13可起到加固作用,从而确保连接块12的旋转可靠。
在刀杆3的一侧还可设置导杆10,刀杆3和导杆10平行,导杆10和定位架6滑动连接,定位架6可沿导杆10在竖直方向上运动;切刀连杆5和定位架6之间可通过第二轴42转动连接,第二轴42和定位架6之间可通过连接销11连接,切刀连杆5在摆动过程中,定位架6在导杆10的作用下沿竖直方向运动,从而通过定位架6带动刀杆3沿竖直方向运动。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包括切刀装置的锁眼机,包括上述具体实施例所描述的切刀装置;锁眼机的其他部分可以参照现有技术,本文不再展开。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其上存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执行时可以实现上述实施例所提供的步骤。该存储介质可以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中,诸如第一和第二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与另外几个实体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
以上对本发明所提供的切刀控制的方法、系统、切刀装置、锁眼机及存储介质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切刀控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切刀长度L、锁眼行程S、针距R、上套结结束时对应的齿轮针数a和下套结刚开始时对应的齿轮针数,并将所述下套结刚开始时对应的齿轮针数作为第N次切刀时对应的齿轮针数B;
根据公式N=[S/(L-预设系数)]计算得到总切刀次数N,[]表示向上取整,所述预设系数为在0-1之间的小数;
根据公式A=a+L/R计算得到第一次切刀时对应的齿轮针数A;
根据所述第一次切刀时对应的齿轮针数A得到第n次切刀时对应的齿轮针数Cn,所述n为2至N-1;
根据所述第一次切刀时对应的齿轮针数A、所述第n次切刀时对应的齿轮针数Cn和所述第N次切刀时对应的齿轮针数B,控制所述切刀进行裁切操作;
其中,所述获取切刀长度L、锁眼行程S、针距R、上套结结束时对应的齿轮针数a和下套结刚开始时对应的齿轮针数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判断所述切刀长度L是否等于所述锁眼行程S;
若是,则根据所述下套结刚开始时对应的齿轮针数进行裁切操作;
若否,则执行所述根据公式N=[S/(L-预设系数)]计算得到总切刀次数N的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切刀控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第一次切刀时对应的齿轮针数A得到第n次切刀时对应的齿轮针数Cn的步骤,包括:
根据公式Cn=[A+(n-1)×(B-A)/(N-1)]计算得到第n次切刀时对应的齿轮针数Cn,其中,A为第一次切刀时对应的齿轮针数,B为第N次切刀时对应的齿轮针数,N为总切刀次数,所述n为2至N-1,[]表示向上取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切刀控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第一次切刀时对应的齿轮针数A得到第n次切刀时对应的齿轮针数Cn的步骤,包括:
根据公式Cn= A+(n-1)×(L-切刀重合量)/R,计算得到第n次切刀时对应的齿轮针数Cn,其中,A为第一次切刀时对应的齿轮针数,所述切刀重合量具体为前一刀和后一刀的重合量,L为切刀长度,所述n为2至N-1,R为针距。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切刀控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获取上套结结束时对应的齿轮针数a的步骤,包括:
获取上套结块和停车位之间的角度θ1和送布凸轮旋转一周所走过的针数C;
根据公式a=θ1×C/360计算得到上套结结束时对应的齿轮针数a;
和/或,
获取下套结刚开始时对应的齿轮针数的步骤,包括:
获取下套结块和停车位之间的角度θ2和送布凸轮旋转一周所走过的针数C;
根据公式b=θ2×C/360计算得到下套结刚开始时对应的齿轮针数b。
5.一种切刀控制系统,适用于上述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切刀控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切刀长度L、锁眼行程S、针距R、上套结结束时对应的齿轮针数a和下套结刚开始时对应的齿轮针数,并将所述下套结刚开始时对应的齿轮针数作为第N次切刀时对应的齿轮针数B;
计算模块:用于根据公式N=[S/(L-预设系数)]计算得到总切刀次数N,[]表示向上取整,所述预设系数为在0-1之间的小数;并用于根据公式A=a+L/R计算得到第一次切刀时对应的齿轮针数A;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次切刀时对应的齿轮针数A得到第n次切刀时对应的齿轮针数Cn,所述n为2至N-1;
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次切刀时对应的齿轮针数A、所述第n次切刀时对应的齿轮针数Cn和所述第N次切刀时对应的齿轮针数B,控制所述切刀进行裁切操作。
6.一种切刀装置,适用于上述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切刀控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驱动件;
切刀连杆,和所述驱动件的输出轴偏心相连,所述驱动件通过安装座固定在预设位置,当所述输出轴旋转一周时,所述切刀连杆左右摆动;
定位架,和所述切刀连杆相连,设有沿水平方向延伸的滑槽用于供所述切刀连杆滑动,所述定位架用于沿竖直方向运动;
刀杆,和所述定位架相连,用于沿竖直方向运动;
刀片,和所述刀杆相连,且设于所述刀杆的底部,用于进行裁切操作。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切刀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连接块,一端和所述输出轴相连,另一端和所述切刀连杆相连,当所述输出轴旋转一周时,所述连接块做圆周运动,所述切刀连杆发生摆动;
导杆,平行于所述刀杆设置,用于和所述定位架滑动连接,以使所述定位架沿竖直方向运动。
8.一种锁眼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切刀装置。
9.一种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被处理器加载并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切刀控制的方法的步骤。
CN202210138133.XA 2022-02-15 2022-02-15 切刀控制的方法、系统、切刀装置、锁眼机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448147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138133.XA CN114481471B (zh) 2022-02-15 2022-02-15 切刀控制的方法、系统、切刀装置、锁眼机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138133.XA CN114481471B (zh) 2022-02-15 2022-02-15 切刀控制的方法、系统、切刀装置、锁眼机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481471A CN114481471A (zh) 2022-05-13
CN114481471B true CN114481471B (zh) 2023-05-12

Family

ID=814798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138133.XA Active CN114481471B (zh) 2022-02-15 2022-02-15 切刀控制的方法、系统、切刀装置、锁眼机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481471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64731C (zh) * 1912-06-13
JP3758720B2 (ja) * 1995-11-10 2006-03-22 株式会社鈴木製作所 ボタン穴かがりミシン用クラッチ装置
DE19807772C2 (de) * 1998-02-24 2001-02-22 Duerkopp Adler Ag Augenknopfloch-Nähmaschine
JP4750954B2 (ja) * 2000-02-29 2011-08-17 Juki株式会社 サイクルミシン
JP4616502B2 (ja) * 2001-04-16 2011-01-19 Juki株式会社 穴かがりミシン
JP3940588B2 (ja) * 2001-11-26 2007-07-04 Juki株式会社 穴かがりミシンの下糸切断装置
DE102004055713A1 (de) * 2004-03-22 2005-10-13 Dürkopp Adler AG Knopfloch-Nähmaschine mit einer Knopfloch-Schneidvorrichtung
JP4760190B2 (ja) * 2005-07-28 2011-08-31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鳩目穴かがりミシンの糸切り装置
JP4726569B2 (ja) * 2005-08-04 2011-07-20 Juki株式会社 ミシンの布切断装置
CN212714042U (zh) * 2020-05-20 2021-03-16 拓卡奔马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锁眼机的切刀加热机构及其切刀加热控制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481471A (zh) 2022-05-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03934C (zh) 锁眼机
JPH11276737A (ja) ボタン孔かがりミシン
US11066767B2 (en) Sewing machine
CN114481471B (zh) 切刀控制的方法、系统、切刀装置、锁眼机及存储介质
TWI443241B (zh) Automatic sewing of sewing machines
JP2009195464A (ja) ミシンの糸切り装置
CN100396839C (zh) 缝纫机
CN102021765A (zh) 纽扣孔锁边缝纫机的切布装置
JP2006187417A (ja) ミシン
KR20080088454A (ko) 재봉기
JP2007215734A (ja) ミシン
CN101545180B (zh) 纽扣孔锁边缝纫机的布料切断装置
CN103290626A (zh) 缝纫机
JPH05228276A (ja) ミシンの布送り制御装置
CN101525816B (zh) 针进给缝纫机
CN112064221B (zh) 缝纫机剪线系统及缝制方法
JPS6190691A (ja) 模様縫いを形成するミシン
JP3940220B2 (ja) ミシンの制御装置、および、ボタン穴かがりミシンの制御装置
CZ302275B6 (cs) Šicí stroj na prosekávání knoflíkových dírek
JPS6343688A (ja) パルスモ−タを備えた布送り装置
CN1676719B (zh) 缝纫机
CN106400320A (zh) 孔锁边缝纫机
JP2007175152A (ja) ミシン
CN103628259B (zh) 缝纫机
JP2897308B2 (ja) ミシン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