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525816B - 针进给缝纫机 - Google Patents
针进给缝纫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525816B CN101525816B CN 200910118151 CN200910118151A CN101525816B CN 101525816 B CN101525816 B CN 101525816B CN 200910118151 CN200910118151 CN 200910118151 CN 200910118151 A CN200910118151 A CN 200910118151A CN 101525816 B CN101525816 B CN 101525816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eeding
- aforementioned
- feed
- needle
- cutting knif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wing Machines And Sew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针进给缝纫机,其抑制缝线的切断不良。其具有:摆动机构(110),其使保持缝针(11)、(12)的针棒(13)、(14)摆动;进给机构(200),其使具有使缝针插入的针孔(201a)、(201b)的进给齿(201)与针棒的摆动同步地进给;进给量调节机构(250),其调节进给机构的进给动作量;水平釜(101)、(102),其配置于进给齿的下侧;切刀机构(50),其具有在进给齿的下方进行进退往复动作的可动切刀(151)、(152),切刀机构为了进行可动切刀的进退往复动作,具有与缝纫机电动机1不同的驱动源(51)、(52),此外具有动作控制单元(70),其控制可动切刀的驱动源的动作定时。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针进给缝纫机,其缝针以穿过被缝制物的状态随进给齿一起向进给方向摆动,进行布料进给。
背景技术
缝针以穿过被缝制物的状态随进给齿一起进行进给的针进给缝纫机,例如具有两根针棒,这两根针棒一边下降一边从布料进给方向的上游侧向下游侧进行缝针摆动,在进给齿上设置使保持于各针棒上的缝针插入的针孔,在缝针插入该针孔中的状态下,通过针棒和进给齿向布料进给方向移动,以缝针刺穿被缝制物的状态进行布料进给。
图6及图7所述的现有针进给缝纫机具有:两根针棒,其分别保持各缝针;摆动机构,其使各针棒摆动;上下移动机构,其使各针棒进行上下移动;一对水平釜101、102,其分别使下线与穿过各缝针的上线缠绕;釜轴台103,其可旋转地支撑各水平釜101、102;切线切刀机构150,其从成为各水平釜101、102的旋转驱动源的下轴104获得动力而进行驱动;进给机构,其具有进给齿201,该进给齿201具有一对缝针下降时分别使缝针穿过的针孔;以及进给量调节机构,其调节进给机构的进给动作量(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各水平釜101、102,隔着进给齿201沿与布料进给方向正交的方向并列配置,均进行顺时针旋转驱动。
切线切刀机构150具有:可动切刀151(152),其在水平釜101(102)与进给齿201之间,沿布料进给方向进行前后往复动作;固定切刀153(154),其利用与后退的可动切刀151(152)的协同动作而切断上线;切刀基座155(156),其保持可动切刀151(152);切刀驱动腕157(158),其使切刀基座155(156)沿布料进给方向往复移动;连结轴159(160),其轴支撑切刀驱动腕157(158),同时上下地穿过釜轴台103;输入腕161(162),其固定支撑于连结轴159(160)的下端部附近;输出腕163,其仅固定支撑于连结轴160的下端部;外周凸轮164,其固定于下轴104上,在外周形成凸轮槽;凸轮滚动腕165,其具有凸轮从动件,该凸轮从动件可以利用未图示的螺线管与外周凸轮164的凸轮槽卡合;切线驱动腕166,其在凸轮卡合时随凸轮滚动腕165一起进行转动动作;连结连杆167,其连结切线驱动腕166的转动端部与输入腕162的转动端部;以及连结连杆168,其连结输出腕163的转动端部与输入腕161的转动端部。
并且,在切线时,利用螺线管的驱动,凸轮滚动腕165的凸轮从动件与外周凸轮164卡合,通过下轴104旋转,凸轮滚动腕165及驱动腕166进行转动,经由连结连杆167及输入腕162,连结轴160旋转。进而,经由输出腕163、连结连杆168及输入腕161,连结轴159旋转。
利用各连结轴159、160的旋转,经由切刀驱动腕157、158,可动切刀151、152随各切刀基座155、156一起进行前进移动,穿入从进给齿201的各针孔开始,挂在各水平釜101、102的尖端上的上线的线环中。
如果下轴继续旋转,则凸轮滚动腕165及驱动腕166向与之前相反的方向转动,这样,可动切刀151、152进行后退移动,从各上线的线环内侧捕捉上线,并输送至固定切刀153、154处,进行各缝线的切断。
专利文献1:特开2007-97614号公报
发明内容
上述现有的针进给缝纫机的进给机构,通过与下轴联动而得到上下方向的往复运动和水平方向(进给方向)的往复运动,并传递至保持进给齿201的进给台,从而使进给齿201进行长圆的进给运动。
利用由进给量调节机构进行的进给量调节,进给齿201描绘出如图8所示的轨迹。P0、P1、P2表示进给量调节为0、中、大的情况下的进给齿的轨迹。如图8所示,如果改变设定进给量,则除了上死点和下死点的相位外,进给齿201在相同相位的进给方向(图8的左右方向)上的位置不同。由于在针进给缝纫机的情况下,与由该进给齿产生的进给量的变化相对应,由缝针产生的进给量也必须改变,因此与进给量的调节相对应,缝针相对于进给方向的摆动量也要改变。
这样,如果使进给量在正进给方向F上增大,则在左右可动切刀151、152的动作定时,进行针进给的缝针和进给齿201的位置向布料进给方向的前方移动。其结果,在使进给量增大时,左侧的水平釜151的尖端充分地将上线U1从针孔201a拉出,上线的线环变大,但由于右侧的水平釜152的尖端不能充分地将上线U2从针孔201b拉出,因此上线的线环变小。
另一方面,切线切刀机构150的可动切刀151、152通过前进而穿入由各水平釜101、102的尖端形成的上线的线环内,利用后退捕捉上线而进行切断。
由此,如果调节为使进给量变大,则存在右侧的可动切刀152因穿入的上线线环变小而不能穿入线环内捕捉上线,而产生切断不良的情况。
为了避免该情况,只要将可动切刀的动作定时调整为适当的相位即可。但是,该调整利用下述方法进行,即,以将输入腕162和输出腕163的紧固螺栓相对于图7所示的连结轴160旋松而调节为适当的角度,或以将输入腕161相对于连结轴159调节为适当的角度等。由此,切刀动作的定时的调节方法过于复杂,每次进行进给量的调节在实际中比较困难。
因此当前,在一部分进给量的范围内可以调节为适当的切刀驱动定时,而当成为脱离该范围的进给量时,处于难以抑制切断不良的状态。
另外,由于两个可动切刀向相反方向动作,因此存在这样的情况,即,如果在某进给量下,将一个可动切刀调整为适当的动作定时,则另一个可动切刀会变为不适当的动作定时,特别地,在两根缝针的进给缝纫机中,很难抑制切断不良。
此外,上述问题不限于右侧的可动切刀152,例如,如果进行逆进给,则在左侧的可动切刀151上也会产生问题。另外,不限于两根缝针,在将缝纫机电动机作为可动切刀的驱动源时,即使是一根缝针的进给缝纫机也会产生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在针进给缝纫机中,在不降低操作效率的情况下,可以使可动切刀向上线线环内穿入,而可靠地由可动切刀进行上线线环的捕捉,从而可靠地切断上线。
技术方案1所述的发明提供一种针进给缝纫机,其具有:针棒,其保持缝针,该针棒可上下移动,且可在布料进给方向上摆动;进给齿,其具有在前述针棒下降时使前述缝针插入的针孔;进给机构,其向前述进给齿施加沿布料进给方向的进给动作;进给量调节机构,其调节前述进给机构的进给动作量;摆动机构,其与前述进给齿同步地,利用与前述进给机构的进给动作量相对应的摆动量,使前述针棒沿布料进给方向摆动;水平釜,其配置于前述进给齿的下侧,具有捕捉缝针的上线线环的尖端;以及切刀机构,其具有可动切刀,该可动切刀可往复进退,从而相对于前述进给齿的针孔沿布料进给方向前进或后退,其特征在于,具有:切线电动机,其与前述切刀机构连结,以使前述切刀机构的可动切刀可以进行往复进退动作;以及动作控制单元,其对应于由前述进给量调节机构调节的进给量的大小,控制前述切线电动机的动作定时。
技术方案2所述的发明,具有与技术方案1所述的发明相同的结构,同时具有检测单元,其检测由前述进给量调节机构调节的进给量,前述动作控制单元,根据由前述检测单元检测出的进给量,确定前述切线电动机的动作定时。
技术方案3所述的发明,具有与技术方案1或2所述的发明相同的结构,同时具有两根前述缝针,同时与该缝针相对应而分别具有前述水平釜、可动切刀、及切线电动机,前述动作控制单元,分别单独地控制前述各切线电动机的动作定时。
发明的效果
技术方案1所述的发明,由于动作控制单元根据由进给量调节机构调节的进给量,确定切线电动机的动作定时,因此可以与进给量变更调节相对应,简单且可靠地实现切断不良的抑制。
技术方案2所述的发明,由于根据由检测单元检测出的进给量,确定切线电动机的动作定时,因此相对于进给量的变更调节,可以更简单且可靠地实现切断不良的抑制。
技术方案3所述的发明,由于具有两根缝针,与之相对应具有二台切线电动机而分别进行定时控制,因此对于各可动切刀来说,可以在适当的定时进行切断动作,从而可以使各可动切刀的动作定时适当化。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作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针进给缝纫机的釜轴台周围的结构的斜视图。
图2是表示缝纫机的主要机构部的斜视图。
图3是缝纫机的主要机构部的右视图。
图4是表示针进给缝纫机的控制系统的框图。
图5是表示切线动作的控制内容的流程图。
图6是表示现有缝纫机的釜轴台周围的结构的斜视图。
图7是从下方观察现有缝纫机的釜轴台的仰视图。
图8是利用现有的进给调节机构的进给量调节表示进给齿描绘的轨迹的变化的说明图。
图9是表示在使进给量在正进给方向上增大的情况下,上线从在左右各可动切刀刚开始动作之前的定时的进给齿的各针孔经过各水平釜的尖端的状态的釜机构周围的俯视图。
图10(A)是表示在进给量小的情况下,上线从在可动切刀刚开始动作时刻的进给齿的针孔经过左侧水平釜的尖端的状态的釜机构周围的左视图,图10(B)是进给量大的情况的左视图。
图11(A)是表示在进给量小的情况下,上线从在可动切刀152刚开始动作时刻的进给齿201的针孔201b经过水平釜102的尖端的状态的釜机构周围的右视图,图11(B)是进给量大的情况的右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针进给缝纫机的整体结构)
下面,在图1至图3中对整体结构进行说明。
针进给缝纫机10具有:两根针棒13、14,其分别保持缝针11、12;摆动机构110,其使各针棒13、14摆动;未图示的上下移动机构;其利用缝纫机电动机1(参照图4)使各针棒13、14上下移动;一对水平釜101、102,其将尖端插入在各缝针11、12中穿过的上线的线环内而进行捕捉,从而与下线缠绕;釜轴台103,其可旋转地支撑各水平釜101、102;一对切刀机构50,其隔着进给齿201而设置于布料进给方向线的左右及前后方向上;进给机构200,其具有进给齿201,该进给齿201设置有可使缝针11、12穿过的针孔201a、201b;进给量调节机构250,其调节进给机构200的进给动作量;以及动作控制单元70,其控制上述各机构。
此外,作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针进给缝纫机10的结构,对于与现有的针进给缝纫机相同的结构标注相同的标号,省略重复的说明。
(切刀机构)
一对切刀机构50如图1所示,分别具有:可动切刀151(152),其配置为可以从布料进给方向的前后方向分别越过进给齿201的针孔201a、201b而前进或后退;固定切刀153(154),其配置于该可动切刀151(152)的动作路径上,且固定于缝纫机架上;切刀基座155(156),其固定前述可动切刀151(152),并且该切刀基座可沿布料进给方向移动地由缝纫机架支撑,这些机构是与现有技术的相同的结构。另外,各切刀机构50具有:连结轴159(160),其可旋转地由缝纫机架支撑;切刀驱动腕157(158),其基端固定于连结轴159(160)上,前端与前述切刀基座155(156)连结;以及切线电动机51(52),其经由未图示的联轴器与连结轴159(160)的下端部连结,使该连结轴159(160)转动。
(进给机构)
进给机构200具有与图2所示的现有缝纫机相同的结构。即,其具有:一个进给齿201,其具有在缝针11、12下降时使各缝针11、12穿过的针孔201a、201b;进给台202,其保持进给齿201;上下进给用偏心凸轮203,其固定安装于下轴104上;上下进给用偏心杆204,其一端部包围上下进给用偏心凸轮203,同时另一端部与进给台202连结;水平进给用偏心凸轮205,其固定安装于下轴104上;偏心杆206,其一端部包围水平进给用偏心凸轮205;水平进给轴208,其经由进给台腕207对进给台202施加水平方向的往复动作;水平进给腕209,其固定轴支撑于水平进给轴208上;以及连结连杆210,其将水平进给腕209的转动端部与偏心杆206的另一端部连结。
利用上述结构,如果下轴104进行全周旋转,则上下进给用偏心杆204利用上下进给用偏心凸轮203进行往复动作,对进给台202施加与下轴104同周期的上下运动。
另外,偏心杆206利用水平进给用偏心凸轮205进行往复动作,经由连结连杆210及水平进给腕209对水平进给轴208施加往复转动动作。此时,水平进给用偏心凸轮205、水平进给用的偏心杆206、连结连杆210、水平进给腕209及水平进给轴208,构成类似于四关节连杆的机构,通过成为利用后述的进给调节机构250限制四关节中的一个关节的移动轨迹的状态,进行从偏心杆206向水平进给腕209的动作传递,成为水平进给轴208在规定的角度范围内进行往复转动的构造。
并且,通过水平进给轴208在规定的角度范围内进行往复转动,经由进给台腕207对进给台202施加与下轴104同周期的水平往复运动。
这样,由于对进给台202施加同周期的上下运动和水平往复动作,因此可以通过适当地调节它们的相位而进行长圆运动。另外,由于进给齿201配置为,在长圆运动的上部区间内,其齿端比缝纫机底座的上表面更向上方突出,因此在上部区间的移动过程中,可以使缝纫机底座上表面的被缝制物进给。另外,如果利用进给调节机构250调节水平进给量的往复幅度,则可以与之相对应而调节进给量。
(进给调节机构)
进给调节机构250具有与图3所示的现有缝纫机相同的结构。即,其具有:圆柱状的进给调节体252,其具有使一对(仅示出一个)方形滑块251往复运动的导向槽252a;连结轴210a,其连通地支撑前述连结连杆210和前述偏心杆206的各端部及前述方形滑块251;输入腕253,其使进给调节体252以其中心线为基准进行旋转;作为进给量输入单元的进给调节刻度盘254,其用于设定输入进给量;作为检测单元的刻度盘传感器259,其检测进给调节刻度盘254的旋转操作量;进给调节轴255,其利用对进给调节刻度盘254的旋转操作而进行进退移动;进给调节台256,其具有与进给调节轴255的前端部进行抵接的凸轮部256a,同时对应于进给调节轴255的进退移动进行转动;进给调节杆257,其连结进给调节台256和输入腕253;以及螺旋弹簧258,其对进给调节台256施加弹性力,以维持进给调节轴255的前端部相对于进给调节台256的凸轮部256a抵接的状态。
进给调节机构250是公知的构造,通过对进给调节刻度盘254进行旋转操作,进给调节轴255进行进退移动而使进给调节台256转动,通过经由进给调节杆257及输入腕253使进给调节体252旋转,使方形滑块251的往复动作方向改变,改变进给机构200的水平进给量,从而调节被缝制物的进给量。
如前所述,该方形滑块251仅可以沿设置于进给调节体252的半径方向上的导向槽252a进行运动。
并且,在方形滑块251利用偏心杆206进行往复运动的情况下,在该往复方向朝向相对于连结连杆210的长度方向成为大致直角的方向时,由于连接连杆210仅以水平进给腕209侧的端部为中心进行转动,因此转动运动不会经由水平进给腕209传递至水平进给轴208。另一方面,由于随着方形滑块251的往复方向从相对于连结连杆210的长度方向成为直角的方向偏离,产生沿连结连杆210的长度方向的运动分量,因此经由水平进给腕206对水平进给轴208施加转动运动。
因此,可以通过旋转操作进给调节体252,使水平进给轴208的往复转动角度改变,从而调节被缝制物的进给量。
该进给调节体252的旋转操作,由进给调节刻度盘254的旋转操作进行。进给调节刻度盘254的旋转操作量由刻度盘传感器259检测,输出至动作控制单元70。
上述进给调节台256,其一端部附近轴支撑于缝纫机框架内,另一端部与进给调节杆257连结。另外,在进给调节台256的一端部具有凸轮部256a,该凸轮部256具有凹状的凸轮面,该凸轮面具有两个倾斜面。
另一方面,设定为如果进给调节轴255进入至凸轮部256a的最深部,则进给调节台256的转动被限制而成为固定状态,进给量变为0。
并且,如果进给调节轴255从这里后退,则对应于该后退量,进给调节台256可以转动,但由于从与进给调节杆257连结的端部侧受到螺旋弹簧258的推压力或张力,因此进给调节轴255的前端部与凸轮部256a内部的某一个倾斜面抵接,在该状态下,成为进给调节台256的转动角度被固定的状态。调节为如果转动角度从前述0位置开始变大,则进给量增大。并且,在进给调节轴255与一个倾斜面抵接时,对正进给方向的进给量进行调节,在与另一个倾斜面抵接时,对逆进给方向的进给量进行调节。
(摆动机构)
摆动机构110是与现有摆动机构相同的结构,其具有:针棒摆动台111,其可上下移动地支撑两根针棒13、14;针棒摆动轴112,其可摆动地轴支撑针棒摆动台111;针棒摆动后部腕113,其以固定状态由针棒摆动轴112轴支撑;针棒摆动进给腕114,其以固定状态由水平进给轴208轴支撑;以及针棒摆动杆115,其连结针棒摆动后部腕113和针棒摆动进给腕114。由连结针棒摆动后部腕113、针棒摆动进给腕114及针棒摆动杆115构成四关节连杆,水平进给轴208的往复转动动作变换为规定的转动角度范围,传递至针棒摆动轴112。此外,此时的变换比例调整为,使得保持于下降的各针棒13、14上的缝针11、12的摆动幅度与进给齿201的进给幅度一致。
(针进给缝纫机的控制系统)
图4是表示针进给缝纫机10的控制系统的框图。如该图所示,在动作控制单元70中,经由输入电路75连接有:踏板81,其输入缝制开始及切线指示;刻度盘传感器82,其检测进给调节刻度盘254的旋转操作量;同步装置83,其设置于由缝纫机电动机1旋转驱动的上轴(省略图示)上;编码器84、85,其检测各切线电动机51、52的轴角度。另外,经由输出电路76连接缝纫机电动机1的电动机驱动器86、各切线电动机51,52的电动机驱动器87,88。
踏板81,其可以利用前踏输入缝制开始,利用后踏输入切线。
同步装置83设置于由缝纫机电动机1旋转驱动的上轴(省略图示)上,进行上轴的轴角度检测,并输出至动作控制单元70。
各编码器84、85检测各切线电动机51、52的轴角度,由此,在切线动作时,可以将可动切刀151、152定位在待机位置和最前端位置。
动作控制单元70具有:CPU 71,其进行各种控制;ROM 72,其存储各种设定数据及控制程序;RAM 73,其将与CPU 71的处理相关的数据存储于工作区域;以及EEPROM 74,其存储需要更新的数据及程序。
动作控制单元70在检测到踏板81的前踏的期间,除了进行继续缝纫机电动机1的旋转驱动的通常缝制控制之外,还检测踏板81的后踏而执行切线控制。
在这里,对切线控制详细地进行说明。
在切线时,如果使切线电动机51(52)向正方向旋转驱动,则经由连结轴159(160)使切刀驱动腕157(158)以轴为中心向图1的逆时针方向转动,从而使可动切刀151(152)随与切刀驱动腕157(158)连结的切刀基座155(156)一起进行前进移动。这样,可动切刀151(152)穿入上线U1(U2)的线环内。然后,使切线电动机51(52)向逆方向旋转驱动,经由连结轴159(160)使切刀驱动腕157(158)向顺时针方向转动,可动切刀151(152)随切刀基座155(156)一起进行后退移动。由此,以将上线U1勾挂在未图示的可动切刀151(152)的钩部上的方式进行捕捉,并运送至固定切刀153(154)处,利用这些切刀的协同动作进行切断。
如前所述,如果改变进给齿201的进给量,则进给齿201的动作轨迹产生变化(参照图8)。因此,即使是相同的相位,因进给量不同,水平釜101(102)的尖端相对于进给齿201的相对位置也不同。因此,对于各进给量,利用实测等,试验性地求出对于可动切刀151(152)向由水平釜101(102)的尖端形成的上线U1的线环穿入来说最合适的相位(定时),并利用计算或实测,求出用于在该最适合的相位使可动切刀151(152)穿入的前进动作的开始相位(定时)。其结果,生成对于每个进给量确定最适合的可动切刀151(152)的前进动作相位(定时)的切刀动作表,将其存储于ROM 72或EEPROM 74中。此外,对可动切刀152和152分别生成切刀动作表。
并且,在动作控制单元70中,如果检测出由踏板81进行的后踏,则CPU 71利用刻度盘传感器82检测进给调节刻度盘254的旋转操作量,而计算出当前的进给量。并且,从前述可动切刀151和152的各切刀动作表,求出各切刀的动作相位(定时),按照该相位开始各切线电动机51、52的驱动。
(针进给缝纫机的动作控制)
基于图5对针进给缝纫机10的动作控制进行说明。图5是表示CPU 71利用切线动作的控制程序执行的各处理的流程图。
首先,如果检测出由踏板81进行的后踏,则CPU 71利用刻度盘传感器82进行进给调节刻度盘254的旋转操作量的检测,计算被缝制物的进给量(步骤S1)。
并且,参照可动切刀151、152的各自的切刀动作表,由被缝制物的进给量分别求出各可动切刀151、152的切刀动作相位(步骤S2)。
然后,利用同步装置83检测当前的相位(步骤S3)。并且,监视当前的相位,直至达到在步骤S2中求出的各可动切刀151、152的切刀动作相位(步骤S4),在各可动切刀151、152的各自切刀动作相位,开始切线电动机51、52的正旋转的驱动(步骤S5)。
然后,如果各切线电动机51、52开始驱动,则读入各编码器84、85的输出(步骤S6),对于各切线电动机51、52,分别判断是否成为作为预先设定的可动切刀151、152的最前端位置的轴角度(步骤S7)。并且,在还未到达最前端位置的情况下,使处理返回步骤S6,在到达的情况下,使各切线电动机51、52分别停止(步骤S8)。
然后,利用同步装置83检测当前的相位(步骤S9)。并且,监视当前的相位,直至到达缝线处理相位,该缝线处理相位是从切刀动作开始相位前进规定相位后的相位(可动切刀开始后退的相位)(步骤S10),在各可动切刀151、152各自的缝线处理相位,开始各切线电动机51、52的逆旋转的驱动(步骤S11)。各可动切刀151、152,在该后退动作的行程中的固定切刀153、154的位置上,以将上线U1、U2夹入的方式进行切断。
然后,如果各切线电动机51、52开始驱动,则读入各编码器84、85的输出(步骤S12),对各切线电动机51、52,分别判断是否成为作为预先设定的可动切刀151、152的初始位置(待机位置)的轴角度(步骤S13)。并且,在还未到达初始位置的情况下,使处理返回步骤S12,在到达的情况下,使各切线电动机51、52分别停止(步骤S14)。
由此完成切线动作。
(实施方式的效果)
在由上述结构构成的针进给缝纫机10中,由于切刀机构50分别搭载有使各可动切刀151、152进行往复进退动作的切线电动机51、52,因此不论上轴及下轴的相位如何,均可以在任意的定时进行切断动作。
并且,由于对于上述各切线电动机51、52,分别预先准备切刀动作表,该切刀动作表确定对每个被缝制物的进给量来说最适合的前进动作的开始相位,同时根据由刻度盘传感器82检测的设定进给量及从表求出的最适合的前进动作的开始相位,进行使各切线电动机51、52开始前进动作的控制,因此可以使各可动切刀151、152可靠地穿入从进给齿201的各针孔201a、201b开始,挂在各釜101、102的尖端上的上线U1的线环中,从而可以不进行复杂的调整作业而抑制切断不良的产生。
特别地,上述针进给缝纫机10,由于各可动切刀151、152的前进方向彼此相反,因此最适合的动作开始相位各不相同,但由于分别以适当的相位开始前进动作,因此各可动切刀151、152可以实现更适当的切线。
(其他)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示出将本发明应用于两根缝针的针进给缝纫机的情况,但是,当然也可以将本发明应用于一根缝针的针进给缝纫机。
并且,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示出将本发明应用于针进给缝纫机的情况,但只要是在进给齿上设置针孔,与被缝制物的进给动作一起移动的缝纫机,不限于针进给缝纫机。例如,也可以将本发明适用于综合进给缝纫机,该综合进给缝纫机在针进给缝纫机的结构中,还具有进给脚,该进给脚从进给齿的上方按压被缝制物,与进给齿一起进行进给动作。
Claims (3)
1.一种针进给缝纫机,其具有:
针棒,其保持缝针,该针棒可上下移动,且可在布料进给方向上摆动;
进给齿,其具有在前述针棒下降时使前述缝针插入的针孔;
进给机构,其向前述进给齿施加沿布料进给方向的进给动作;
进给量调节机构,其调节前述进给机构的进给动作量;
摆动机构,其与前述进给齿同步地,利用与前述进给机构的进给动作量相对应的摆动量,使前述针棒沿布料进给方向摆动;
上下移动机构;其利用缝纫机电动机使针棒上下移动;
水平釜,其配置于前述进给齿的下侧,具有捕捉缝针的上线线环的尖端;以及
切刀机构,其具有可动切刀,该可动切刀可往复进退,从而相对于前述进给齿的针孔沿布料进给方向前进或后退,
其特征在于,具有:
切线电动机,其是与前述缝纫机电动机不同的驱动源,与前述切刀机构连结,以使前述切刀机构的可动切刀可以进行往复进退动作;以及
动作控制单元,其对应于由前述进给量调节机构调节的进给量的大小,控制前述切线电动机的动作定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进给缝纫机,其特征在于,
具有检测单元,其检测由前述进给量调节机构调节的进给量,
前述动作控制单元,根据由前述检测单元检测出的进给量,确定前述切线电动机的动作定时。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针进给缝纫机,其特征在于,
具有两根前述缝针,同时与该缝针相对应而分别具有前述水平釜、可动切刀、及切线电动机,
前述动作控制单元,分别单独地控制前述各切线电动机的动作定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8053302A JP2009207665A (ja) | 2008-03-04 | 2008-03-04 | ミシン |
JP2008-053302 | 2008-03-04 | ||
JP2008053302 | 2008-03-04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525816A CN101525816A (zh) | 2009-09-09 |
CN101525816B true CN101525816B (zh) | 2013-07-31 |
Family
ID=410938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200910118151 Active CN101525816B (zh) | 2008-03-04 | 2009-03-04 | 针进给缝纫机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2009207665A (zh) |
CN (1) | CN101525816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383270B (zh) * | 2010-09-03 | 2012-12-12 | 贺欣机械厂股份有限公司 | 控制界面可适配性选择式机电设备控制系统 |
CN102888721A (zh) * | 2012-09-27 | 2013-01-23 | 庄卫东 | 电动缝纫机剪线机构 |
CN104532491B (zh) * | 2014-12-30 | 2018-03-02 | 浙江上工宝石缝纫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双针缝纫机的剪线机构 |
JP7356260B2 (ja) * | 2019-05-17 | 2023-10-04 | Juki株式会社 | 針送りミシン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755169A (en) * | 1995-10-18 | 1998-05-26 |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 Thread cutting apparatus |
CN1955355A (zh) * | 2005-09-30 | 2007-05-02 | 重机公司 | 双针缝纫机 |
CN101041925A (zh) * | 2006-03-22 | 2007-09-26 | Juki株式会社 | 缝纫机 |
-
2008
- 2008-03-04 JP JP2008053302A patent/JP2009207665A/ja active Pending
-
2009
- 2009-03-04 CN CN 200910118151 patent/CN101525816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755169A (en) * | 1995-10-18 | 1998-05-26 |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 Thread cutting apparatus |
CN1955355A (zh) * | 2005-09-30 | 2007-05-02 | 重机公司 | 双针缝纫机 |
CN101041925A (zh) * | 2006-03-22 | 2007-09-26 | Juki株式会社 | 缝纫机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JP平3-254788A 1991.11.13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525816A (zh) | 2009-09-09 |
JP2009207665A (ja) | 2009-09-1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113152B (zh) | 缝纫机 | |
CN101525816B (zh) | 针进给缝纫机 | |
JP2007282747A (ja) | ミシン | |
CN103710905B (zh) | 纽扣孔锁边缝纫机 | |
CN107268190A (zh) | 缝纫机 | |
CN101818416A (zh) | 缝纫机 | |
CN103374797B (zh) | 缝纫机 | |
CN203307598U (zh) | 缝纫机 | |
CN103451857B (zh) | 缝纫机 | |
DE102007013464A1 (de) | Nähmaschine | |
CN101545177B (zh) | 缝纫机 | |
CN101778971A (zh) | 单线锁型缝纫手缝线迹形成方法以及缝纫机 | |
CN208604317U (zh) | 一种多针链式横缝机头 | |
CN201245753Y (zh) | 电脑绗缝机机头 | |
JP2003181173A (ja) | ミシンにおける縫目形成方法とミシンにおける縫目形成装置 | |
CN103469496B (zh) | 多水平针绗缝机和绗缝方法 | |
JP3186538U (ja) | ミシン用の糸引きブレード、糸切断アセンブリ、及びこの種の糸引きブレードを備えたミシン | |
CN101358412A (zh) | 嵌条缝制缝纫机 | |
CN101454494B (zh) | 多水平针绗缝机和绗缝方法 | |
CN101892563A (zh) | 缝纫机 | |
CN107761258A (zh) | 一种缝纫机的送布调节机构 | |
CN101435140B (zh) | 缝纫机的上线保持装置 | |
CN102653902B (zh) | 缝纫机 | |
CN1208090A (zh) | 防止针脚松开的方法及其装置 | |
CN102877219A (zh) | 带环缝制缝纫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