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955355A - 双针缝纫机 - Google Patents
双针缝纫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955355A CN1955355A CN 200610139935 CN200610139935A CN1955355A CN 1955355 A CN1955355 A CN 1955355A CN 200610139935 CN200610139935 CN 200610139935 CN 200610139935 A CN200610139935 A CN 200610139935A CN 1955355 A CN1955355 A CN 1955355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utting knife
- movable cutting
- thread
- eedle
- feeding direc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wing Machines And Sewing (AREA)
Abstract
一种进行送针的双针缝纫机(100),具有分别关联配置于左右旋梭的一对切线机构(30L、30R),与同时驱动两个可动切刀(31L、31R)的连结连杆连结的一方的摆动臂(35L)的该连结部与支点轴(36)的距离形成为小于以往,相对于相同连结连杆动作的一方的摆动臂(35L)的作用侧的旋转量大于另一方的摆动臂(35R)的旋转量而构成。即,在切线动作之际,朝向送布方向下游侧移动一侧的可动切刀(31L)的行程相比于另一方的可动切刀(31R)的行程移动得更长,由此即使在进给间距大时或在纱线上产生松弛时,也能够由可动切刀(31L)的钩状部可靠地捕捉缝纫线,从而能够防止切线不良。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具备进行圆滑的切线动作的切线装置的双针缝纫机。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备送针机构及切线机构的双针缝纫机。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有如下双针缝纫机:具备为了正确地输送厚布料等,两根机针以相对于布料(被缝制物)下降的(穿透的)状态与进给机构协同动作而沿送布方向摆动,由此输送布料的送针机构。
在具备该送针机构的双针缝纫机中,例如专利文献1所述,在进给齿上设有贯通两根机针的两个孔,并设有与插通面线的各机针分别协同动作而形成线迹的两个水平旋梭。另外,已知有在各水平旋梭附近,以该两个水平旋梭的中间点为中心点对称地分别配置有利用可动切刀与固定切刀切断缝制后的纱线的切线装置的缝纫机。上述各水平旋梭分别配置在缝纫机底板部下方的落针位置附近,并沿与送布方向垂直的方向并列设置,并且分别向相同方向旋转。
另外,如专利文献1的图4所示,还已知有如下缝纫机:各可动切刀在两个水平旋梭之间,沿送布方向向相互相反方向进退移动,即,在一方的可动切刀沿送布方向前进并捕捉了纱线之后,向送布方向的相反方向后退而切断纱线。
【专利文献1】特公平3-45670号公报
可是,在以往的双针缝纫机中,两个水平旋梭和两个切线装置均在缝纫机机架上被配置在固定位置。另一方面,送针机构在送布动作结束时即进给齿位于送布方向最下游侧位置之际进行切线。
因此,在切线动作之际,架设于进给齿的孔的纱线的一端侧,位于比上述两个水平旋梭更靠送布方向下游侧的位置,上述各可动切刀中的向送布方向下游侧移动而捕捉纱线一侧的可动切刀,在可动切刀的前进方向上位于远处。因此,在进给间距大时或底线产生松弛时,所述一方的切线装置未必一定能够捕捉到底线,从而可能会产生切线不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与可动切刀相对于送布方向的移动方向无关而能够可靠地进行切线动作的双针缝纫机。
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相比于以往没有明显地增大空间而能够可靠地进行上述切线动作的双针缝纫机。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第一技术方案是一种双针缝纫机,具备:进给机构,其沿一个方向移动进给齿以向该方向输送被缝制物;机针上下动作机构,其与主轴连动,使两根机针贯通所述进给齿并使其上下动作,并且使所述两根机针沿所述进给齿的送布方向摆动;和一对切线机构,其具有分别与所述两根机针协同动作来形成线迹的两个水平旋梭、沿所述送布方向前后移动并且在后退时捕捉所述各机针与所述各水平旋梭之间的缝纫线的可动切刀以及配置在所述可动切刀的移动轨迹上且与该可动切刀协同动作来切断所述机针与所述各水平旋梭之间的缝纫线的固定切刀,该一对切线机构分别靠近所述各水平旋梭而设置,下降的所述各机针和进给齿向同方向移动来进行送布,并且所述两个可动切刀相互向相反的方向进行前后移动,该双针缝纫机的特征在于,朝向所述送布方向前进的可动切刀的前后移动的行程比相对于所述送布方向后退的可动切刀长。
根据第一技术方案,在向送布方向下游侧前进移动,向与该送布方向相反的方向后退移动之际,捕捉缝纫线并与固定切刀一起进行切线的可动切刀的行程设定为比另一方的可动切刀的行程长,由此能够使向该送布方向下游侧前进移动并捕捉缝纫线一侧的可动切刀比以往更加前进到送布方向的下游侧。由此,能够使一方的可动切刀比进给动作结束之际架设在配置于送布方向下游侧的进给齿与水平旋梭之间的缝纫线,更加前进移动到下游侧。因此,例如,即使在该纱线上产生了松弛时,该一方的可动切刀沿送布方向后退移动之际也能够可靠地捕捉缝纫线,从而能够降低切线动作时切线不良的产生。
另外,由于只加长一方的可动切刀的行程,所以能够容易地确保可动切刀的可动空间且能够抑制缝纫机的大型化。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缝纫机的要部结构的俯视图;
图2(A)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缝纫机的切线动作中的缝纫线与可动切刀的配置的概略主视图,(B)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缝纫机的切线动作中的缝纫线与可动切刀的配置的概略俯视图;
图3是表示在本实施方式的缝纫机中,可动切刀移动到最前进位置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中:10L、10R-旋梭机构,11L、11R-水平旋梭,12L、12R-外梭,12La、12Ra-羊角,12Lb、12Rb-底线出口,13L、13R-内梭,21-进给齿,22L、22R-孔,30L、30R-切线机构,31L、31R-可动切刀,31La、31Ra-钩状部,31Lb、31Rb-刀刃部,32L、32R-固定切刀,33L、33R-滑板,33La、33Ra-凸部,34L、34R-导向槽,35L、35R-摆动臂,35La、35Ra-槽部,36L、36R-支点轴,100-双针平缝送针缝纫机(缝纫机),F-送布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1~图3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在本实施方式中,以进行送针动作的双针缝纫机为例进行说明。
该送针的双针缝纫机,例如是为了防止随着进给动作作为被缝制物的布料产生错位,而通过协调两根机针的落针与摆针机构及进给机构,来同时进行落针和送布的缝纫机。
在此,在以下的说明中,将沿送布方向(图1~图3中的箭头F)的方向定义为X轴方向(前后方向),将与X轴方向垂直的未图示的缝纫机横臂部的长度方向定义为Y轴方向(左右方向),将与X轴方向和Y轴方向两方向垂直的方向定义为Z轴(上下方向)。另外,左右一对构件按编号,左侧为L、右侧为R。
(实施方式的整体结构)
本实施方式的双针缝纫机100(以下,简称缝纫机100),具备:与主轴(上轴)连动而赋予两根机针上下动作的未图示的机针上下动作机构;使各机针沿送布方向摆动的摆针机构;分别与各机针协同动作而形成线迹的左右一对旋梭机构10L、10R;对被配置于未图示的缝纫机底板部上的布料施加沿送布方向的搬送力的进给机构;和缝制后切断面线及底线的左右一对切线机构30L、30R。
(机针上下动作机构)
未图示的机针上下动作机构采用了以往周知的结构,具备:构成双针的左右机针、将各机针保持于下端部的左右针杆;能够使各针杆沿其长度方向滑动地支撑的支撑框;和沿Y轴方向并列保持各针杆的针杆套。另外,当利用未图示的缝纫机马达的驱动对主轴(省略图示)施加全旋转的旋转驱动力时,通过设于该主轴一端的未图示的旋转锤及曲柄杆向各针杆传递大致沿Z轴方向的往复移动成分,由此各机针沿其长度方向往复移动而进行落针。
(摆针机构)
未图示的摆针机构采用了以往周知的具备摆针用的未图示的摆针驱动源,并独立于由缝纫机马达驱动的主轴而沿送布方向摆动针杆的结构。作为该摆针驱动源,例如使用气缸或脉冲马达,按照储存于未图示的存储机构的缝制数据(摆针数据),以规定的时序及规定的摆针量进行摆针。
(送布机构)
送布机构具备:进给齿21,其在未图示的缝纫机底板部的针板的下方侧进行椭圆运动,并且在该椭圆运动的上死点附近,从形成于针板上的开口部出没于该针板的上方从而对布料施加搬送力;和对该进给齿21赋予沿送布方向的椭圆运动的未图示的周知的传递机构。
在进给齿21上,沿与送布方向垂直的方向(Y轴方向)并列地形成有左右两个孔22L、22R。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送布机构,能够利用周知的进给量调节机构(省略图示)对该送布机构每一次的进给动作的送布量(即,进给间距)进行调节。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的缝纫机100中,构成了如下机构:通过上述的机针上下动作机构、摆针机构及送布机构的相互协同动作,在贯通缝制中的布料的左右两根机针穿过上述进给齿21的孔22L、22R进行落针的状态下,进给齿21从送布方向的上游向下游移动而输送布料的所谓送针机构。该送针机构例如用于正确地输送厚布料、或者防止上下重叠的布料产生错位的同时进行缝制。
(旋梭机构)
旋梭机构10L、10R配置在缝纫机底板部内,具备:分别对应于各机针的左右两个水平旋梭11L、11R;设于各水平旋梭11L、11R的旋转轴上的未图示的旋梭齿轮;和固定装备于下轴并分别对各旋梭齿轮施加旋转驱动力的未图示的传动齿轮。
各水平旋梭11L、11R分别配置于缝纫机底板部下方的落针位置附近,并沿与送布方向垂直的左右方向并列配置。另外,各水平旋梭11L、11R具备:具备分别从各机针捕捉缝纫线T并分别形成线套的羊角12La、12Ra而旋转的外梭12L、12R;和内嵌于各外梭12L、12R的内梭13L、13R。
外梭12L、12R由旋梭轴赋予旋转驱动力而旋转,本实施方式的外梭12L、12R进行各自的相同方向即平面观察的顺时针旋转。并且,外梭12L、12R旋转下的羊角12La、12Ra的通过轨迹,恰好分别通过各机针落针位置的旁边。
内梭13L、13R通过与一端被固定在缝纫机底板部的内梭压脚的另一端部卡合而被限制了绕轴方向的旋转。
另外,在内梭13L、13R的内部设有收纳供给底线的梭子的梭壳。并且,在该内梭13L、13R及上述外梭12L、12R的侧壁,分别形成有抽出底线的开口部即底线出口12Lb、12Rb。
而且,当下轴被缝纫机马达旋转驱动时,通过传动齿轮向旋梭齿轮传递旋转驱动力,并且还通过旋梭轴分别使外梭12L、12R旋转。另外,各水平旋梭11L、11R在机针的前端部下降到针板的下侧时,在由机针捕捉到缝纫线T的状态下旋转,由此使内梭13L、13R钻入缝纫线的线套内来插通底线,进行将缝纫线T和底线绞合的作业。
于是,利用机针与水平旋梭11L、11R的协同动作来进行缝纫。
(切线机构)
切线机构30L、30R具备:分别捕捉各机针与各水平旋梭11L、11R之间的缝纫线T的两个可动切刀31L、31R;分别配置在各可动切刀31L、31R的移动轨迹上,并分别与各可动切刀31L、31R协同动作来分别切断机针与各水平旋梭11L、11R之间的缝纫线T的两个固定切刀32L、32R。
固定切刀32L、32R分别设在上述各水平旋梭11L、11R的附近,并以各水平旋梭11L、11R的旋梭轴的中间点为中心被点对称地配置。即,如图1及图3所示,一方的固定切刀32L朝向送布方向的下游侧设有刀刃部,另一方的固定切刀32R朝向送布方向的上游侧设有刀刃部。另外,各固定切刀32L、32R为了尽可能地缩短被缝在布料上的缝纫线T的切断后的端部长度,分别配置在当各机针沿Z轴方向进行垂直落针之际尽可能接近各机针前端的位置,即,使刀刃部接近连结各旋梭轴的中心的线段。
可动切刀31L、31R以各水平旋梭11L、11R的旋梭轴的中间点为中心被点对称地配置。在该可动切刀31L、31R的一端(前端),形成有挂钩状的钩状部31La、31Ra。
该钩状部31La、31Ra的前端侧朝向可动切刀31L、31R的后退方向尖锐地形成,以便在可动切刀31L、31R前进之后后退之际能够捕捉缝纫线。另外,可动切刀31L、31R的前进方向前端部朝向前方尖锐地形成,并呈能够分别容易地插入被上述水平旋梭11L、11R的羊角12La、12Ra捕捉并被扩展成线套状的缝纫线T之间的形状。
钩状部31La、31Ra在可动切刀31L、31R沿送布方向进行前进移动Xa以后,沿该送布方向进行后退移动Xb。可动切刀31R在向送布相反方向Xb方向前进后,向相反方向的Xa方向后退。然后,捕捉进给齿21的孔22L、22R和水平旋梭11L、11R的底线出口12Lb、12Rb之间的缝纫线T,并且随着可动切刀31L、31R的后退移动将该缝纫线T引导至该可动切刀31L、31R的基端部侧。
另外,在钩状部31La、31Ra内侧的边缘部设有刀刃部31Lb、31Rb,形成能够在各可动切刀31L、31R进行后退移动之际与上述的固定切刀32L、32R的刀刃部一起分别切断缝纫线T的形状。
另外,在各可动切刀31L、31R的另一端分别连结有在上面具有凸部33La、33Ra的滑板33L、33R,各滑板33L、33R滑动自如地与沿送布方向的导向槽34L、34R嵌合。由此,各可动切刀31L、31R能够沿送布方向(X轴方向)前后滑动移动。
凸部33La、33Ra滑动自如地卡合于在摆动臂35L、35R的一端侧形成的槽部35La、35Ra内,该摆动臂35L、35R经由该凸部33La、33Ra向可动切刀31L、31R施加用于向前后方向移动的驱动力。
摆动臂35L、35R以其支点轴36L、36R为轴转动自如地设置。
另外,在各摆动臂35L、35R的另一端,分别转动自如地连结有未图示的周知的连结连杆的两端。由此,各可动切刀31L、31R,经由连结连杆而连动,相互向相同的方向旋转。
然后,当检测出来自未图示的操作踏板的切线信号时,连结连杆被驱动,各摆动臂35L、35R同时向相同方向旋转,由此各可动切刀31L、31R沿送布方向相互向相反方向进行往复运动。另外,可动切刀31L、31R捕捉到面线及底线之后,利用形成于该可动切刀31L、31R的钩状部31La、31Ra内侧的刀刃部31Lb、31Rb和固定切刀32L、32R的协同动作切断面线及底线。
即,在本实施方式的缝纫机100的切线机构30L、30R中,当切线动作之际,朝向送布方向下游侧移动的一方的可动切刀31L在该可动切刀31L的钩状部31La的前端移动到比缝纫线T更靠送布方向的下游侧之后,在向送布方向的相反方向移动的返回动作之际捕捉面线及底线,并且在该返回动作中利用与固定切刀32L、32R的协同动作来进行切线动作。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的缝纫机100中,如图1及图3所示,从一方的摆动臂35L的支点轴36L到该摆动臂35L与连结连杆的连结部的距离D1,形成为比从另一方的摆动臂35R的支点轴36R到该摆动臂35R与连结连杆的连结部的距离D2短(D1<D2)。
因此,相对于进行切线时的连结连杆的移动量,一方的摆动臂35L以比另一方的摆动臂35R大的角度转动。即,在图1及图3中图中左侧所示的一方的摆动臂35L,以比另一方的摆动臂35R大的角度转动。由此,相对于切线之际的连结连杆的移动量,向送布方向下游侧前进移动并捕捉缝纫线T一侧的一方的可动切刀(左可动切刀)31L,相比于另一方的可动切刀(右可动切刀)31R,能够沿送布方向F(X轴方向)移动到比以往更靠下游侧。即,朝向送布方向前进移动的可动切刀31L的前后移动行程,形成为比另一方的可动切刀31R的前后移动行程长。
(双针送针缝纫机的切线动作)
以下,详细说明双针送针缝纫机100的切线动作。
本实施方式的切线动作在缝制动作的最后机针的落针及送布动作结束后进行。即,具备送针机构的缝纫机100在两根机针分别进行落针,各机针的前端插通了进给齿21的孔22L、22R的状态下,利用送针机构和摆针机构的协同动作,以保持各机针的前端贯通布料的下方侧的状态使进给齿21向下游侧移动。然后,随着该进给动作接近终点附近,各机针通过机针上下动作机构上升,该各机针的前端从布料中拔出。另外,在各机针被拔出后,插通于各机针的前端的面线成为从进给齿21的孔22L、22R向下方侧垂下的状态。
然后,利用水平旋梭11L、11R的旋转将缝纫线T挂在外梭12L、12R的羊角12La、12Ra上。进而,通过外梭12L、12R的旋转,缝纫线T的线套被扩大,形成缝纫线T的环状部。
然后,驱动可动切刀31L、31R,各可动切刀31L、31R的前端部即钩状部31La、31Ra的前端突入上述环状部内。此时,在本实施方式的缝纫机100中,与图1及图3所示的右侧的可动切刀31R相比,左侧的可动切刀31L移动到更远。即,随着缝制动作的结束,若由操纵者踩踏操作踏板,则在未图示的控制部中检测该切线信号,并驱动切线驱动源。由此,连结连杆被驱动,与该连结连杆连接的各摆动臂35L、35R分别以支点轴36L、36R为中心转动。
此时,由于图1中配置在左侧的驱动水平旋梭11L的作为传动机构的摆动臂35L,从作为支点的支点轴36L到作为力点的连结部的距离D1,形成为比从另一方的摆动轴的支点轴36R到连结部的距离D2短(D1<D2),所以,以支点轴36L为中心的作用侧的移动量(转动量)以比另一方的摆动臂35R大的角度转动。
若摆动臂35L、35R被转动,则经由与槽部35La、35Rb卡合的凸部33La、33Ra,对与导向槽34L、34R卡合的滑板33L、33R施加向该导向槽34L、34R的形成方向即送布方向的移动力。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一方的摆动臂35L比另一方的摆动臂35R转动的要大,所以,朝向送布方向下游侧进行前进移动的一方的可动切刀31L,以比另一方的可动切刀31R大的行程移动。
而且,钩状部31La的爪的前端移动到比架设在上述的进给齿21的孔22L和底线出口12Lb之间的缝纫线T(底线)更靠送布方向的下游侧,来捕捉面线及底线。
然后,各可动切刀31L、31R通过返回动作向与送布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动,利用可动切刀31L、31R的刀刃部31b与固定切刀32L、32R进行缝纫线T的切断。
(实施方式的效果)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双针缝纫机100,能够将向送布方向下游侧前进移动并捕捉缝纫线T一侧的可动切刀31L,前进到比以往更靠送布方向的下游侧。由此,能够充分确保从捕捉缝纫线T之际沿送布方向进行前进移动的一方的可动切刀31L的钩状部31La前端,到进给动作结束之际架设在配置于送布方向下游侧的进给齿21与底线出口12Lb之间的缝纫线T的距离。因此,例如,即使在该纱线上产生了松弛时,一方的可动切刀31L沿送布方向后退移动之际也能够可靠地捕捉缝纫线T,从而能够降低切线动作时切线不良的产生。
Claims (1)
1.一种双针缝纫机,
具备:进给机构,其沿一个方向移动进给齿以向该方向输送被缝制物;
机针上下动作机构,其与主轴连动,使两根机针贯通所述进给齿并使其上下动作,并且使所述两根机针沿所述进给齿的送布方向摆动;和
一对切线机构,其具有分别与所述两根机针协同动作来形成线迹的两个水平旋梭,和沿所述送布方向前后移动并且在后退时捕捉所述各机针与所述各水平旋梭之间的缝纫线的可动切刀、以及配置在所述可动切刀的移动轨迹上且与该可动切刀协同动作来切断所述机针与所述各水平旋梭之间的缝纫线的固定切刀,该一对切线机构分别靠近所述各水平旋梭而设置,
下降的所述各机针和进给齿向同方向移动来进行送布,并且所述两个可动切刀相互向相反的方向进行前后移动,该双针缝纫机的特征在于,
朝向所述送布方向前进的可动切刀的前后移动的行程比相对于所述送布方向后退的可动切刀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5-287544 | 2005-09-30 | ||
JP2005287544 | 2005-09-30 | ||
JP2005287544A JP4782526B2 (ja) | 2005-09-30 | 2005-09-30 | ミシン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955355A true CN1955355A (zh) | 2007-05-02 |
CN1955355B CN1955355B (zh) | 2011-08-10 |
Family
ID=380251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6101399353A Active CN1955355B (zh) | 2005-09-30 | 2006-09-27 | 双针缝纫机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4782526B2 (zh) |
CN (1) | CN1955355B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545177B (zh) * | 2008-03-28 | 2013-05-29 | Juki株式会社 | 缝纫机 |
CN101525816B (zh) * | 2008-03-04 | 2013-07-31 | Juki株式会社 | 针进给缝纫机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5154819B2 (ja) | 2007-04-03 | 2013-02-27 | 新光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 基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DE102016222427A1 (de) * | 2016-11-15 | 2018-05-17 | Dürkopp Adler AG | Fadenmesser-Baugruppe für eine Zwei-Nadel-Nähmaschine, Zwei-Nadel-Nähmaschine mit einer derartigen Fadenmesser-Baugruppe sowie Paspeltaschen-Nähanlage mit einer derartigen Zwei-Nadel-Nähmaschine |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2313717C3 (de) * | 1973-03-20 | 1975-12-11 | Pfaff Industriemaschinen Gmbh, 6750 Kaiserslautern | Einrichtung zur Herstellung von Paspelöffnungen in Zuschnitteilen von Bekleidungsstücken |
IT1191698B (it) * | 1985-04-10 | 1988-03-23 | Duerkoppwerke | Dispositivo di cucitura per produrre aperture orlate in capi da cucire |
CN1054412C (zh) * | 1995-03-28 | 2000-07-12 | 重机公司 | 双针缝纫机的剪线装置 |
US6305304B1 (en) * | 1997-11-25 | 2001-10-23 | Juki Corporation | Two-needle sewing machine |
DE19845623C1 (de) * | 1998-10-05 | 2000-02-17 | Duerkopp Adler Ag | Nähanlage zur Herstellung einer paspelierten Taschenöffnung |
JP4698862B2 (ja) * | 2000-04-04 | 2011-06-08 | Juki株式会社 | ボタン付けミシン |
JP4069270B2 (ja) * | 2001-10-05 | 2008-04-02 | Juki株式会社 | 本縫い2本針ミシンの釜装置 |
JP4108991B2 (ja) * | 2002-02-20 | 2008-06-25 | Juki株式会社 | ミシン |
-
2005
- 2005-09-30 JP JP2005287544A patent/JP4782526B2/ja active Active
-
2006
- 2006-09-27 CN CN2006101399353A patent/CN1955355B/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525816B (zh) * | 2008-03-04 | 2013-07-31 | Juki株式会社 | 针进给缝纫机 |
CN101545177B (zh) * | 2008-03-28 | 2013-05-29 | Juki株式会社 | 缝纫机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955355B (zh) | 2011-08-10 |
JP4782526B2 (ja) | 2011-09-28 |
JP2007097614A (ja) | 2007-04-1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93897C (zh) | 链式线迹纽结成形方法及链式线迹缝纫机 | |
CN1955355A (zh) | 双针缝纫机 | |
JP2008068004A (ja) | ミシン | |
CN105862276B (zh) | 缝纫机 | |
CN101041925A (zh) | 缝纫机 | |
CN106436072A (zh) | 一种缝纫机剪线机构 | |
CN214938342U (zh) | 一种模块化缝纫机 | |
CN2830448Y (zh) | 针镏的改进结构 | |
CN214882232U (zh) | 一种绣花机的上机头 | |
CN1161390A (zh) | 防止缝迹绽开的方法及装置 | |
CN214422858U (zh) | 一种上线机构与底线机构协同旋转进行缝制的缝纫机 | |
CN101092781B (zh) | 摆梭及缝纫机 | |
JP4020692B2 (ja) | 針送りミシン | |
CN205974973U (zh) | 一种带模板送料功能的缝纫机机头机构 | |
CN1861872A (zh) | 缝纫机的分纱器机构 | |
CN1107756C (zh) | 防止针脚松开的方法及其装置 | |
CN1800476A (zh) | 嵌条缝纫机 | |
CN1904182A (zh) | 缝纫机的底线保持装置 | |
CN104420083B (zh) | 缝纫机 | |
CN1904183A (zh) | 锁眼缝纫机的切线装置 | |
CN1170973C (zh) | 缝纫机的穿线装置 | |
CN115182110B (zh) | 一种模块化缝纫机 | |
CN214572643U (zh) | 一种模块化缝纫机 | |
CN1534126A (zh) | 带有挑线器和挑线器控制程序的缝纫机 | |
CN1811039A (zh) | 切线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