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000826A - 电容器及其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电容器及其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000826A
CN101000826A CNA2007100014004A CN200710001400A CN101000826A CN 101000826 A CN101000826 A CN 101000826A CN A2007100014004 A CNA2007100014004 A CN A2007100014004A CN 200710001400 A CN200710001400 A CN 200710001400A CN 101000826 A CN101000826 A CN 10100082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pacitor
seal member
terminal
parts
capacitor ele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710001400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000826B (zh
Inventor
上田晃
山路一郎
山田胜治
船桥稔
间部顺吉
小崎良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chic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Fujitsu Media Devic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tsu Media Devices Ltd filed Critical Fujitsu Media Devices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00082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0082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00082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0082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GCAPACITORS; CAPACITORS, RECTIFIERS, DETECTORS, SWITCHING DEVICES, LIGHT-SENSITIVE OR TEMPERATURE-SENSITIVE DEVICES OF THE ELECTROLYTIC TYPE
    • H01G9/00Electrolytic capacitors, rectifiers, detectors, switching devices, light-sensitive or temperature-sensitive devices; Processes of their manufacture
    • H01G9/004Details
    • H01G9/04Electrodes or formation of dielectric layers thereon
    • H01G9/06Mounting in contain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GCAPACITORS; CAPACITORS, RECTIFIERS, DETECTORS, SWITCHING DEVICES, LIGHT-SENSITIVE OR TEMPERATURE-SENSITIVE DEVICES OF THE ELECTROLYTIC TYPE
    • H01G4/00Fixed capacitors; Processes of their manufacture
    • H01G4/32Wound capacito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GCAPACITORS; CAPACITORS, RECTIFIERS, DETECTORS, SWITCHING DEVICES, LIGHT-SENSITIVE OR TEMPERATURE-SENSITIVE DEVICES OF THE ELECTROLYTIC TYPE
    • H01G9/00Electrolytic capacitors, rectifiers, detectors, switching devices, light-sensitive or temperature-sensitive devices; Processes of their manufacture
    • H01G9/004Details
    • H01G9/008Termina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GCAPACITORS; CAPACITORS, RECTIFIERS, DETECTORS, SWITCHING DEVICES, LIGHT-SENSITIVE OR TEMPERATURE-SENSITIVE DEVICES OF THE ELECTROLYTIC TYPE
    • H01G9/00Electrolytic capacitors, rectifiers, detectors, switching devices, light-sensitive or temperature-sensitive devices; Processes of their manufacture
    • H01G9/004Details
    • H01G9/08Housing; Encapsulation
    • H01G9/10Sealing, e.g. of lead-in wir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Electric Double-Layer Capacitors Or The Like (AREA)
  • Fixed Capacitors And Capacitor Manufacturing Machi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容器及其制造方法。该电容器具有电容器元件、封装部件和密封部件。所述电容器元件具有结合到阳极端子上的阳极箔、结合到阴极端子上的阴极箔、分隔件和电解质层。所述阳极箔、所述阴极箔和所述分隔件被卷在一起。所述分隔件位于所述阳极箔与所述阴极箔之间。所述电解质层形成在所述阳极箔与所述阴极箔之间。所述封装部件具有开口并封装所述电容器元件。所述密封部件具有通孔并密封所述封装部件的所述开口,所述阳极端子和所述阴极端子穿过所述通孔。在所述密封部件与所述电容器元件之间设有给定空间。在所述阳极端子和所述阴极端子中的至少一个上设有用于确保所述空间的止动部。

Description

电容器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大体涉及一种在电子装置中使用的电容器以及该电容器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近来,随着电子装置的数字化,要求增大电容器的电容、减小电容器的尺寸、降低电容器的电功耗和降低电容器在高频下的阻抗。公知一种卷绕形成的电解电容器。该电容器具有这样的结构,其中,电容器元件封装在具有筒形形状并具有底部的诸如铝壳或树脂壳的壳体中,该壳体的开口被密封。
日本专利申请特开2000-114118(以下称为文献1)和日本专利申请特开平11-3840(以下称为文献2)公开了一种放置环氧树脂的方法或通过使用气密金属进行电阻焊接的方法作为密封方法。因为橡胶廉价,具有密封性能并且具有耐湿性,所以用诸如橡胶的密封部件密封开口。
必须尽可能多地减少电容器的泄漏电流,这是因为要求降低电容器的电功耗。因此,将焊片引出线焊接到电极箔上并且在电解溶液中给卷绕元件通电。电极箔和焊片引出线都经受表面化学处理。从而减少了泄漏电流。日本专利特开2001-284175(以下称为文献3)公开了一种将绝缘树脂涂覆到焊片引出线上的方法。
然而,根据文献1和文献2的技术,在封装树脂或进行电阻焊接时载荷往往会施加到端子上。当在电极箔和端子上形成化学涂层时,因为密封部件限制了电解溶液对电极箔和端子的浸渍而使涂层的效果降低。在形成涂层之后放入密封部件的情况下,放入密封部件时施加在电极箔和端子上的压力使化学处理层破损。因此可能增加泄漏电流。文献3的技术也具有同样的问题。
存在这样的情况,即,在焊接回流的情况下,电容器经受几秒到几分钟的大于200℃的热。在这种情况下,可能会增加泄漏电流,并且由于密封部件的变形而引起缺陷外观,这是因为由于电解质分解而使内压增加以及由于密封部件的膨胀而在元件上施加了压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限制泄漏电流增加的电容器。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优选的是,提供了一种电容器,该电容器包括电容器元件、封装部件和密封部件。所述电容器元件具有结合到阳极端子上的阳极箔、结合到阴极端子上的阴极箔、分隔件以及电解质层。所述阳极箔、所述阴极箔和所述分隔件被卷在一起。所述分隔件位于所述阳极箔与所述阴极箔之间。所述电解质层形成在所述阳极箔与所述阴极箔之间。所述封装部件具有一开口并封装所述电容器元件。所述密封部件具有一通孔并密封所述封装部件的所述开口,所述阳极端子和所述阴极端子穿过该通孔。在所述密封部件与所述电容器元件之间设有给定空间。在所述阳极端子和所述阴极端子中的至少一个端子上设有用于确保所述空间的止动部。
通过上述结构,设在所述密封部件与所述电容器元件之间的所述空间能够吸收由热载荷引起的所述密封部件的膨胀。并且因为设置了所述止动部而可以有效地抑制所述密封部件和所述电容器元件的接触。并且可抑制所述电容器元件受到来自所述密封部件的应力。并且可抑制所述阳极箔的边缘部分破损。并且所述密封部件与所述电容器元件之间的所述空间吸收了因为留在所述电容器元件中的溶剂的汽化而增加的内压。在这种情况下,可限制所述密封部件的变形。从而可限制所述电容器的泄漏电流的增加以及由于所述密封部件的变形而引起的缺陷外观。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优选的是,提供了一种制造方法。该方法包括:将结合到阳极端子上的阳极箔、结合到阴极端子上的阴极箔以及分隔件卷在一起;将所述阳极端子和所述阴极端子插入到密封部件中;在所述密封材与所述阳极端子和所述阴极端子之间提供给定空间;对所述阳极端子、所述阳极箔、所述阴极端子和所述阴极箔进行表面化学处理;在所述阳极箔与所述阴极箔之间形成电解质层,因而制成电容器元件;将所述电容器元件封装在具有开口的封装部件中;并且用所述密封部件密封所述开口。所述分隔件位于所述阳极箔与所述阴极箔之间。在所述阳极端子和所述阴极端子中的至少一个端子上设有用于确保所述空间的止动部。
通过上述结构,所述阳极箔、所述阴极箔和所述分隔件被卷在一起。所述阳极端子和所述阴极端子被插入到所述密封部件中。所述空间设置在所述密封部件与所述各电极箔之间。所述阳极端子、所述阳极箔、所述阴极端子以及所述阴极箔受到表而化学处理。所述电解质层形成在所述阳极箔与所述阴极箔之间,从而制成了所述电容器元件。所述电容器元件封装在所述封装部件中,并且所述开口用所述密封部件密封。在这种情况下,在暴露于所述阳极箔的端面(所述边缘部分)的金属上或在由于所述阳极箔的端子连接引起的破损从而产生的暴露金属表面上形成氧化层。并且因为在所述密封部件与各电极箔之间设有所述空间而可充分地将电解溶液放置到所述阳极端子上。并且可在所述阳极端子的表面上形成氧化层。因此可限制所述电容器的泄漏电流的增加。
附图说明
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在附图中:
图1A和图1B表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卷回型电容器;
图2A至图2D表示阳极端子的细节;
图3A至图3D表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电容器的制造流程;
图4A至图4C表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电容器的制造流程;
图5表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电容器的外观图;
图6A和图6B表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电容器的局部剖视图;
图7A至图7C表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电容器的制造流程;以及
图8A至图8C表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电容器的另一制造流程。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给出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
(第一实施例)
图1A和图1B表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卷回型电容器100。图1A和图1B表示电容器100的局部剖视图。图1A表示电容器100的前视图。图1B表示电容器100的侧视图。如图1A和1B所示,电容器100具有其中电容器元件20封装在金属壳10中的结构。金属壳10具有筒形形状并具有底部。
电容器元件20为筒形电容器元件,其中阳极箔21、阴极箔22和分隔件23被卷在一起,分隔件23位于阳极箔21与阴极箔22之间。电解质层24形成在阳极箔21与分隔件23之间并形成在阴极箔22与分隔件23之间。阳极箔21和阴极箔22由诸如铝、钽、铌、或钛的金属构成。阴极箔22可由与阳极箔21相同的金属构成。阴极箔22可由在其表面上沉积有阀金属(valve metal)的金属材料或具有吸收在其表面上的碳的金属材料构成。在本实施例中,阳极箔21和阴极箔22由在其表面上形成有电介质氧化层的铝构成。
分隔件23可以是主要由马尼拉麻形成的纤维素电解纸或者可以是主要由例如丙烯酸树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形成的无纺织物。分隔件23可以是非纺织物和纤维素电解纸的混合物。在本实施例中,分隔件23由主要由马尼拉麻形成的电解纸构成。在这种情况下,可用电解质填充分隔件23,这是因为马尼拉麻在表面化学处理中被以热处理方式碳化,从而使马尼拉麻的密度降低。
电解质层24可以是其中羧酸溶解在诸如水的溶剂中的电解溶液,或者可以是诸如TCNQ络合物的络合盐。在本实施例中,电解质层24可以由具有低阻抗并且在高温条件下稳定的导电聚合物构成。该导电聚合物可以是聚乙烯二氧噻吩等的聚合物。在这种情况下,降低了电容器100的电阻率和ESR。
电容器元件20具有用作电极引出部分的阳极端子30和阴极端子40。阳极端子30结合到阳极箔21上。阴极端子40结合到阴极箔22上。稍后将给出阳极端子30和阴极端子40的描述。
金属壳10由能够形成具有底部的筒形的金属材料构成。在该实施例中,金属壳10由廉价且容易加工的铝制成。在沿着金属壳10的开口附近的周边形成凹部12。金属壳10的开口填充有密封部件11。密封部件11被凹部12固定。金属壳10用密封部件11密封。在密封部件11中形成有两个通孔。阳极端子30穿过所述通孔中的一个通孔,阴极端子40穿过另一通孔。阳极端子30和阴极端子40被引到金属壳10的外侧。
密封部件11可以由能够与金属壳10进行电阻焊接的金属构成,或者可以由容易成形的环氧树脂构成。在该实施例中,使用了橡胶作为密封部件11。在这种情况下,可进行拉制处理或卷边处理,从而确保密封部件11的气密性。该橡胶可以是由异丁稀-异丙稀共聚物(IIR)、乙烯丙稀共聚物(EPT)构成的橡胶、或可以是IIR和EPT的混合物。
在密封部件11和电容器元件20之间设有大约1.0mm到3.0mm的空隙。在这种情况下,可吸收密封部件11的由于热载荷等而引起的膨胀。并且可以抑制密封部件11挤压电容器元件20。因此可抑制在阳极箔21的边缘部分处在电介质氧化层中形成缺陷。密封部件11与电容器元件20之间的空隙吸收由于留在电容器元件20中的溶剂汽化而引起的内压。在这种情况下,可抑制密封部件11的变形。从而可限制电容器100的泄漏电流的增加。
下面将参照图1A、图1B和图2A至图2D给出阳极端子30的描述。图2A至图2D示出了阳极端子30的细部。图2A表示阳极端子30的侧视图。图2B表示从减小部分31侧观察的阳极端子30的底视图。图2C表示从引线部分33侧观察的阳极端子30的顶视图。图2D表示阳极端子30的前视图。
如图2A和图2D所示,阳极端子30具有焊片引出线结构。详细地说,阳极端子30具有减小部分31、圆杆部分32和引线部分33。圆杆部分32和引线部分33通过焊接部分34结合。减小部分31和圆杆部分32由与阳极箔21相同的材料构成。如在阳极箔21的情况下那样,可通过表面化学处理在减小部分31和圆杆部分32的表面上形成氧化层。可以在减小部分31和圆杆部分32的表面上涂覆诸如聚酰亚胺的绝缘树脂。在该实施例中,减小部分31和圆杆部分32由表面经过表面化学处理的铝构成。引线部分33由表面经过镀锡处理的铜线构成。
减小部分31从圆杆部分32侧依次具有止动部35和连接部36。止动部35定位在电容器100中的密封部件11和电容器元件20之间。如图2D所示,止动部35的宽度大于圆杆部分32的直径。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密封部件11因为热载荷而膨胀,也可以抑制密封部件11和电容器元件20的接触。因此,可以抑制在阳极箔21的边缘部分处在电介质氧化层中形成缺陷。连接部36具有板形。阳极端子30通过连接部36结合到阳极箔21上。
止动部35的宽度优选比圆杆部分32的直径大1.2倍。止动部35的厚度优选为连接部36的厚度的2.5倍。在这种情况下,可以稳定地制造电容器100。可以限制由于残余溶剂的汽化而引起的内压增加的影响。可以抑制由于密封部件11的膨胀而引起的密封部件11与电容器元件20的接触。另外,可以通过减小圆杆部分32的一部分而形成止动部35。可通过减小止动部35的一部分而形成连接部36。
阴极端子40具有与阳极端子30相同的结构。在该实施例中,阴极端子40的减小部分31和圆杆部分32由表面经过表面化学处理的铝构成。阴极端子40的引线部分33由表面经过镀锡处理的铜线构成。
下面将给出电容器100的制造方法的描述。图3A至图3D和图4A至图4C表示电容器100的制造流程。如图3A所示,阳极端子30的连接部36结合到阳极箔21上。阴极端子40的连接部36结合到阴极箔22上。在这种情况下,可使用超声波焊接方法、电阻焊接方法、敛缝挤压处理方法等。在该实施例中,使用了敛缝挤压处理方法。在这种情况下,在连接部与电极箔之间形成了多个冶金接合。并且连接部和电极箔比较坚固从而抵抗在卷绕时加载的外力。因此可限制阻抗变化。接着,如图3B所示,将阳极箔21、阴极箔22和分隔件23卷在一起,分隔件23在阳极箔21和阴极箔22之间。然后,如图3C所示,将阳极端子30和阴极端子40的圆杆部分32插入到密封部件11的通孔中。并且在密封部件11与各电极箔之间设置空隙。
接着,如图3D所示,在电解溶液中给阳极箔21、阴极箔22、阳极端子30和阴极端子40通电,从而对它们进行表而化学处理。该电解溶液中的溶解物质例如为在水溶液中导电的磷酸。在该实施例中,使用己二酸铵作为电解溶液。使用主要含0.5%至2%的己二酸铵的化学液体在接近电介质氧化层的成形电压的电压下进行表面化学处理。之后,进行几次热处理和表面化学处理。因此可形成坚固的电介质氧化层。在200℃到320℃的温度范围内进行几分钟到几十分钟的热处理。
因此,在暴露于阳极箔21的端面(边缘部分)的阀金属上或在因为阳极箔21的端子连接引起的破损从而产生的暴露金属表面上形成氧化层。并且因为在密封部件11与各电极箔之间设有空隙,所以可将阳极端子30充分地放置在电解溶液中。因此可在阳极端子30的表面上充分地形成氧化层。因此,可限制电容器100的泄漏电流的增加。
在表面化学处理中,在阴极箔22和阴极端子40的表面上形成了氧化层。然而,阴极箔22和阴极端子40的绝缘特性与电容器100的泄漏电流无关。因此在阴极箔22和阳极端子40的表面E可以不形成氧化层。
接着,如图4A所示,将可聚合单体和氧化试剂浸渍到分隔件23中,从而形成电解质层24。电解质层24由聚乙烯二氧噻吩的导电聚合物构成。可以通过用氧化试剂聚合诸如3,4-乙烯二氧噻吩的可聚合聚合物而形成导电聚合物。
除了可聚合单体外,也可以使用其中可聚合单体和挥发性液体溶液以比率1∶1到1∶3混合的单体溶液。该挥发性液体可以是诸如戊烷的烃类、诸如四氢呋喃的醚、诸如甲酸乙酯的酯、诸如丙酮的酮、诸如甲醇的醇、诸如乙腈的氮化合物以及它们的混合物。优选使用甲醇、乙醇或丙酮。
可使用溶解在溶剂中的且适合于形成具有高导电性的聚合物的对甲苯磺酸铁、对甲苯磺酸铁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铁的混合物、或者对甲苯磺酸铁和甲基苯磺酸铁等的混合物作为氧化试剂。尤其是在使用类似后两个示例的混合氧化试剂的情况下,使得聚合物中的掺杂物稳定并且使耐热性稳定。优选使用丁醇或丁醇与具有多于一个碳的醇的混合物作为上述溶剂。在这种情况下,分散氧化试剂元素,从而促进可聚合单体的聚合反应。并且可缩短聚合时间。
上述溶剂和含铁的酸的比率可以是任意的。优选使用按照重量计算含有40%至70%的含铁的酸的液体溶液。在这种情况下,氧化试剂的浓度较高。从而通过上述可聚合单体的聚合反应形成更致密并且具有较高屈服点的聚合物。因此导电聚合物具有优良的导电性。从而可减少ESR。另外,优选的是,可聚合单体和氧化试剂的混合比率为1∶3至1∶6。
在聚合之后,对电容器元件20进行热处理。该热处理在240℃至320℃的温度下进行3分钟到20分钟。在这种情况下,可去除未在聚合反应中使用的单体、氧化试剂以及溶解该单体和氧化试剂的溶剂。因此可限制由于溶剂等的汽化而引起的内压的增加。因此,可限制金属壳10和密封部件11的变形。
接着,如图4B所示,将电容器元件20封装在金属壳10中。然后如图4C所示,用密封部件11填充金属壳10的开口。金属壳10的开口经受拉制处理和卷边处理。从而形成凹部12。在这种情况下,因为在密封部件11与电容器元件20之间设有空隙,所以没有压力施加到电容器元件20上。因此可抑制阳极箔21的化学处理层的破损。通过所述处理,就制成了电容器100。
存在这样的情况,即,电容器100受到几秒到几分钟的高于200℃的热,如在焊接回流的情况下那样。然而,在再次表面化学处理中,所述电介质氧化层形成在电容器元件20的上部分、阳极端子30的减小部分31和圆杆部分32上。因此,即使内压增加也可以限制泄漏电流。电容器元件20在120℃至180℃下经受给定电压处理。如果必要,处理引线部分33,则制成了电容器100。例如,在表面贴装电容器100时,在插入座板后,可以挤压引线部分33,并且对引线部分33进行弯曲处理。
在该实施例中,金属壳10对应于封装部件。圆杆部分32对应于第一部件。连接部36对应于第二部件。凹部12对应于第一凹部。
(第二实施例)
图5表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电容器100a的外观图。如图5所示,沿着金属壳10的开口附近的周边形成有凹部13。图6A和图6B表示电容器100a的局部剖视图。图6A表示电容器100a的前视图。图6B表示电容器100a的侧视图。如图6A和6B所示,与在图1A和图1B中的电容器100不同,电容器100a在金属壳10上具有位于密封部件11与电容器元件20之间的凹部13。
在这种情况下,密封部件11通过凹部12和凹部13固定。因此,即使密封部件11因为热载荷而膨胀,也可以有效地抑制密封部件11和电容器元件20的接触。因此可有效地抑制在阳极箔21和阴极箔22的边缘部分处的电介质氧化层中形成缺陷。从而可有效地抑制密封部件11的变形。
下面将给出电容器100a的制造方法的描述。图7A至图7C表示电容器100a的制造流程。电容器元件20通过在图3A至图3C以及图4A中所示的处理而制成。接着,如图7A所示,将电容器元件20封装在金属壳10中。然后,如图7B所示,用密封部件11填充金属壳10的开口。使金属壳10的在密封部件11和电容器元件20之间的部分经受拉制处理。因而形成凹部13。在这种情况下,因为在密封部件11与电容器元件20之间设有空隙,所以没有压力施加在电容器元件20上。因此可抑制阳极箔21和阴极箔22的化学处理层的破损。
接着,如图7C所示,使金属壳10的设有密封部件11的部分经受拉制处理和卷边处理。因而形成凹部12。在这种情况下,密封部件11由凹部12固定。通过上述处理,就制成了电容器100a。
图8A至图8C表示电容器100a的另一制造流程。通过在图3A至图3C以及图4A中所示的处理制成电容器元件20。接着,将电容器元件20封装在如图8A所示的金属壳10中。预先通过拉制处理在金属壳10上形成凹部12。然后,如图8B所示,用密封部件11填充金属壳10的开口。使金属壳10的开口经受拉制处理和卷边处理。因而形成凹部12。在这种情况下,因为在密封部件11与电容器元件20之间设有空隙,所以没有压力施加在电容器元件20上。因此可抑制阳极箔21和阴极箔22的化学处理层的破损。通过上述处理,就制成了电容器100a。
在该实施例中,凹部13对应于第二凹部。
示例
(示例)
在一示例中,制造在图1中所示的电容器100。使用经受了蚀刻处理和表面化学处理的铝箔作为阳极箔21和阴极箔22。使用经受了镀锡处理的铜材料作为阳极端子30和阴极端子40的引线部分33。使用铝作为阳极端子30和阴极端子40的减小部分31和圆杆部分32。使用主要由马尼拉麻构成的电解纸作为分隔件23。使用在其两面上都涂覆有树脂的铝作为金属壳10。使用IIR作为密封部件11。根据该示例的电容器的标准额定电压为2.5WV。
首先,制造电容器元件20。通过敛缝挤压方法将阳极箔21结合到阳极端子30上,将阴极箔22结合到阴极端子40上。之后,将阳极箔21、阴极箔22和分隔件23卷在一起,分隔件位于阳极箔21和阴极箔22之间。将阳极端子30和阴极端子40的各圆杆部分32插入到密封部件11的各通孔中。从而将阳极端子30和阴极端子40安装到电容器元件20上。
使用按照重量计算主要含有0.5%至2%的己二酸铵的化学液体,在接近阳极箔21的氧化层的成形电压的电压下使阳极箔21、阴极箔22、以及阳极端子30和阴极端子40的各减小部分31经受表面化学处理,并且使它们在200℃至320℃的温度范围内进行3分钟到20分钟的热处理。重复3次到7次表面化学处理和热处理。将箔和减小部分用纯净水清洗多于5分钟,并且在大于100℃的环境下干燥30分钟至90分钟。
接着,形成电解质层24。将3,4-乙烯二氧噻吩和包括含铁的对苯硫磺酸的1-丁醇溶液浸渍到分隔件23中。分隔件23在40℃至150℃的温度范围内的环境下保持16个小时。形成由聚乙烯二氧噻吩形成的导电聚合层并形成电解质层24。接着,使电容器元件20在240℃至320℃的范围内经受3分钟到20分钟的热处理。将电容器元件20封装在金属壳10中。使金属壳10经受拉制处理。因而使金属壳10封闭。之后,以高于2.5V在高于125℃的环境下进行时效处理。制成具有8mm直径和11.5mm长度的电容器100。
(比较例)
在比较例中,制造了在电容器元件20与密封部件11之间没有空隙的电容器。首先,将阳极箔21、阴极箔22和分隔件23卷在一起,分隔件23位于阳极箔21和阴极箔22之间。将密封部件11压到电容器元件20的顶面上。重复进行表面化学处理。其它材料和其它处理与根据上述示例的电容器的相同。根据比较例的电容器的标准额定电压为2.5WV。
(分析)
表1表示根据所述示例和比较例的在120Hz频率下的电容、tanδ、在100kHz频率的ESR、以及电容器在接通标准额定电压2分钟后的泄漏电流。制造了五十个根据所述示例和比较例的电容器,表1中的各个值表示这些电容器的平均值。
[表1]
  电容(μF)   tanδ(-)     ESR(mΩ)   泄漏电流(μA/2分钟)
  示例   平均值558.3   平均值0.011     平均值5.7   平均值4.23
  σ27.7   σ0.004     σ0.55   σ5.85
  比较例   平均值560.2   平均值0.010     平均值5.5   平均值31.4
  σ29.1   σ0.004     σ0.85   σ124.0
如表1所示,在各电容之间、各tanδ之间、以及各ESR之间几乎没有差别。相比于根据比较例的电容器,根据所述示例的电容器的泄漏电流的离差和平均值明显减小。
与根据比较例的电容器不同的是,在根据所述示例电容器中的密封部件11与电容器元件20之间设有空隙。并且在表面化学处理时向减小部分31和圆杆部分32提供了充分的电解溶液。在减小部分31和圆杆部分32的表面上形成有坚固的电介质氧化层。认为改善了在向电容器100施加电压时的绝缘特性,从而减少了泄漏电流。
下面测量由于热载荷而引起的特性改变。详细地说,将根据所述示例和比较例的电容器浸渍到焊料浴中(在240℃下90秒)。测量外观,并且测量在接通标准额定电压两分钟后的泄漏电流。结果在表2中示出。在表2中示出了根据所述示例和比较例的五十个电容器的平均值。并且在表2中示出了检查后的外部条件、泄漏电流的平均值Ave、以及泄漏电流的离差σ。
[表2]
  热载荷后的外部条件   泄漏电流(μA/2分钟)
    示例   外部变形不显著。50/50   平均值20.23
  σ16.85
    比较例   密封元件中心稍微膨胀。6/50外部变形不显著。44/50   平均值470.8
  σ166.7
如表2所示,相比于根据比较例的电容器,根据所述示例的电容器的泄漏电流的增加量减小了。相比于根据比较例的电容器,根据所述示例的电容器的形状在热载荷后没有显著变化。
金属壳10的内压在热载荷期间增加,这是因为未反应的氧化试剂、单体、以及电解质中的残留溶剂的汽化。在根据比较例的电容器中,电容器元件20由于密封部件11的变形加之内压的增加而受到应力。因此,认为阳极箔21和阴极箔22的边缘上的氧化层破损了,形成了缺陷,从而增加了泄漏电流。
在根据所述示例的电容器中,在金属壳10中设有空隙。从而在增加内压后在该空隙中吸收了蒸汽。因此,认为泄漏电流并未增加。并且认为这是限制了密封部件11变形的其中一个原因,因为密封部件11通过凹部12和减小部分31而以大致相等的强度保持。
如上所述,在根据所述示例的电容器中减小了初始泄漏电流。并且限制了泄漏电流的增加和形状变化。
尽管已经详细示出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具体实施例。另外,应理解,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的适当和合理意义的情况下,允许对本发明进行修改、变化和改变。
本发明基于2006年1月12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No.2006-005440,在此引入其全部公开内容作为参考。

Claims (11)

1、一种电容器,该电容器包括:
电容器元件,该电容器元件具有结合到阳极端子上的阳极箔、结合到阴极端子上的阴极箔、分隔件和电解质层,
所述阳极箔、所述阴极箔和所述分隔件被卷在一起,
所述分隔件位于所述阳极箔与所述阴极箔之间,
所述电解质层形成在所述阳极箔与所述阴极箔之间;
封装部件,该封装部件具有开口并封装所述电容器元件;以及
密封部件,该密封部件具有通孔并密封所述封装部件的所述开口,所述阳极端子和所述阴极端子穿过所述通孔,
其中:
在所述密封部件与所述电容器元件之间设有给定空间;并且
在所述阳极端子和所述阴极端子中的至少一个上设有用于确保所述空间的止动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阳极端子和所述阴极端子都具有穿过所述密封部件的所述通孔的第一部件和结合到所述电容器元件上的第二部件;并且
所述止动部具有大于所述第一部件的直径的直径并设置在所述第一部件与所述第二部件之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件具有圆杆形状;并且
所述止动部具有宽度大于所述第一部件的直径的板形。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阳极箔、所述第一部件、所述第二部件和所述止动部具有形成在其表面上的氧化层;并且
所述阴极箔在其表面上具有氧化层、阀金属或碳材料。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封装部件具有位于所述开口附近的第一凹部;并且
所述密封部件由所述第一凹部保持。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封装部件具有位于所述密封部件与所述电容器元件之间的第二凹部。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部件由橡胶构成。
8、一种电容器的制造方法,该制造方法包括:
将结合到阳极端子上的阳极箔、结合到阴极端子上的阴极箔以及分隔件卷在一起,
所述分隔件位于所述阳极箔与所述阴极箔之间;
将所述阳极端子和所述阴极端子插入到密封部件中;
在所述密封部件与所述阳极端子和所述阴极端子之间设置给定空间;
使所述阳极端子、所述阳极箔、所述阴极端子和所述阴极箔经受表面化学处理;
在所述阳极箔与所述阴极箔之间形成电解质层,从而制成电容器元件;
将所述电容器元件封装在具有开口的封装部件中;并且
用所述密封部件密封所述开口,
其中在所述阳极端子和所述阴极端子中的至少一个上设置用于确保所述空间的止动部。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还包括使所述封装部件的保持所述密封部件的部分经受拉制处理和卷边处理。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还包括使所述封装部件的在所述密封部件与所述电容器元件之间的部分经受拉制处理。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部件由橡胶构成。
CN2007100014004A 2006-01-12 2007-01-12 电容器及其制造方法 Active CN10100082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6-005440 2006-01-12
JP2006005440A JP5073947B2 (ja) 2006-01-12 2006-01-12 巻回型コンデンサ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6005440 2006-01-12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000826A true CN101000826A (zh) 2007-07-18
CN101000826B CN101000826B (zh) 2011-04-13

Family

ID=383439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100014004A Active CN101000826B (zh) 2006-01-12 2007-01-12 电容器及其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7548410B2 (zh)
JP (1) JP5073947B2 (zh)
KR (1) KR100865440B1 (zh)
CN (1) CN101000826B (zh)
TW (1) TWI397091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57274A (zh) * 2011-01-13 2011-08-17 宁国市龙驰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电容器内转边夹具
CN104620342A (zh) * 2012-09-13 2015-05-13 日本轻金属株式会社 铝电解电容器用电极的制造方法
CN111247611A (zh) * 2017-10-24 2020-06-05 三洋化成工业株式会社 电解电容器用电解液和电解电容器
CN112133564A (zh) * 2020-09-25 2020-12-25 扬州升阳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防漏电的带有防误触接线端子的固态电容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040698B2 (ja) * 2007-02-14 2012-10-03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キャパシタ
CN103081047B (zh) * 2010-08-18 2017-07-04 日本贵弥功株式会社 电容器、电容器的制造方法以及制造程序
EP2486954B1 (de) * 2011-02-10 2015-10-14 LITRONIK Batterietechnologie GmbH Kontaktdurchführung bei elektronischen Komponenten
KR101943675B1 (ko) 2011-06-28 2019-01-29 닛뽄 케미콘 가부시끼가이샤 축전 디바이스 및 축전 디바이스의 제조 방법
DE102014107099B4 (de) 2014-05-20 2019-10-31 Fraunhofer-Gesellschaft zur Förderung der angewandten Forschung e.V. Lichtstreuendes Schichtsystem, Verfahren zu seiner Herstellung und Verwendung des Schichtsystems
CN107644737B (zh) * 2016-07-20 2022-07-19 湖北工业株式会社 电解电容器用引线端子及其制造方法、以及电解电容器
JP2020107663A (ja) * 2018-12-26 2020-07-09 ルビコン株式会社 電解コンデンサ

Family Cites Families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274327A (en) * 1939-03-30 1942-02-24 Gen Motors Corp Condenser construction
US3091656A (en) * 1959-04-15 1963-05-28 Sprague Electric Co Terminal assembly
US3356913A (en) * 1965-06-04 1967-12-05 Cornell Dubilier Electric Electrolytic capacitor with compression stressed seal cap
US3686536A (en) * 1971-09-13 1972-08-22 Godfrey R Pearce Capacitor having a sealing means engaging the terminals
JP2560674B2 (ja) * 1990-11-19 1996-12-04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自動挿入用電子部品
JP2928377B2 (ja) * 1990-11-14 1999-08-03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コンデンサ
JPH06310388A (ja) * 1993-04-26 1994-11-04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アルミニウム電解コンデンサの製造方法
JPH07302736A (ja) * 1994-05-09 1995-11-14 Sanyo Electric Co Ltd 固体電解コンデンサ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H09129518A (ja) * 1995-11-01 1997-05-16 Marcon Electron Co Ltd 電解コンデンサ
JPH10163076A (ja) * 1996-12-03 1998-06-19 Sanyo Electric Co Ltd 固体電解コンデンサ
JPH113840A (ja) 1997-04-15 1999-01-06 Sanyo Electric Co Ltd 固体電解コンデンサ
JP3963527B2 (ja) * 1997-06-30 2007-08-22 ニチコン株式会社 アルミニウム電解コンデンサ
JPH11265840A (ja) * 1998-03-17 1999-09-28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アルミニウム電解コンデンサ
JP2000114117A (ja) * 1998-09-30 2000-04-21 Nippon Chemicon Corp 固体電解コンデンサとその製造方法
JP4258861B2 (ja) 1998-09-30 2009-04-30 日本ケミコン株式会社 固体電解コンデンサとその製造方法
JP3514685B2 (ja) * 2000-01-21 2004-03-31 ニチコン株式会社 アルミニウム電解コンデンサ
JP2001230160A (ja) * 2000-02-16 2001-08-24 Nippon Chemicon Corp 電解コンデンサ
JP2001284174A (ja) * 2000-03-30 2001-10-12 Nippon Chemicon Corp 固体電解コンデンサとその製造方法
JP2001284175A (ja) 2000-03-31 2001-10-12 Nippon Chemicon Corp 固体電解コンデンサとその製造方法
JP2001326143A (ja) * 2001-03-30 2001-11-22 Nippon Chemicon Corp 電解コンデンサ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57274A (zh) * 2011-01-13 2011-08-17 宁国市龙驰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电容器内转边夹具
CN104620342A (zh) * 2012-09-13 2015-05-13 日本轻金属株式会社 铝电解电容器用电极的制造方法
CN104620342B (zh) * 2012-09-13 2017-12-05 日本轻金属株式会社 铝电解电容器用电极的制造方法
CN111247611A (zh) * 2017-10-24 2020-06-05 三洋化成工业株式会社 电解电容器用电解液和电解电容器
US11424078B2 (en) 2017-10-24 2022-08-23 Sanyo Chemical Industries, Ltd. Electrolytic solution for electrolytic capacitor, and electrolytic capacitor
CN112133564A (zh) * 2020-09-25 2020-12-25 扬州升阳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防漏电的带有防误触接线端子的固态电容器
CN112133564B (zh) * 2020-09-25 2022-06-07 扬州升阳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防漏电的带有防误触接线端子的固态电容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7548410B2 (en) 2009-06-16
TW200731309A (en) 2007-08-16
JP5073947B2 (ja) 2012-11-14
KR20070075266A (ko) 2007-07-18
JP2007189038A (ja) 2007-07-26
CN101000826B (zh) 2011-04-13
KR100865440B1 (ko) 2008-10-28
TWI397091B (zh) 2013-05-21
US20080043403A1 (en) 2008-02-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000826B (zh) 电容器及其制造方法
KR100442073B1 (ko) 고체전해콘덴서및그제조방법
KR101579979B1 (ko) 밀폐된 커패시터 조립체
US20060256506A1 (en) Solid electrolyte capacitor and process for producing same
JP6134917B2 (ja) キャパシタ
US8139344B2 (en) Electrolytic capacitor assembly and method with recessed leadframe channel
CN102592843A (zh) 用于湿式电解电容器的平板式阳极
CN102592829A (zh) 用于湿式电解电容器的平板式阳极的引线结构
US9966196B2 (en) Tantalum embedded microchip
US20160133391A1 (en) Matrix Process for Forming Multiple Capacitors
CN109074960B (zh) 电解电容器及其制造方法
CN105051848A (zh) 固体电解电容器及固体电解电容器用外壳
US8345409B2 (en) Solid electrolytic capacitor
US11257629B2 (en) Solid electrolytic capacitor for a tantalum embedded microchip
US8993403B2 (en) Socket, and capacitor element producing jig using socket
JP2017175082A (ja) 電解コンデンサ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US11908630B2 (en) Solid electrolytic capacitor using a doped conductive polymer
US11222754B2 (en) Solid electrolytic capacitor for a tantalum embedded microchip
JP2012084626A (ja) 電解コンデンサの製造方法および電解コンデンサ
JP2006210837A (ja) 固体電解コンデンサ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H11121280A (ja) 固体電解コンデンサ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10003717A (ja) キャパシタ
JP4858667B2 (ja) 固体電解コンデンサ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H11340096A (ja) 固体電解コンデンサ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9212150A (ja) 固体電解コンデンサ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NICHICOM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FUJITSU MEDIA DEVICES LTD.

Effective date: 20090515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090515

Address after: Kyoto Japan

Applicant after: Nichicon Corp.

Address before: Kanagawa

Applicant before: Fujitsu Media Devices Ltd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