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540618C - 用于喷墨记录的油墨、喷墨记录方法、油墨墨盒和喷墨记录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喷墨记录的油墨、喷墨记录方法、油墨墨盒和喷墨记录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540618C
CN100540618C CNB200480031006XA CN200480031006A CN100540618C CN 100540618 C CN100540618 C CN 100540618C CN B200480031006X A CNB200480031006X A CN B200480031006XA CN 200480031006 A CN200480031006 A CN 200480031006A CN 100540618 C CN100540618 C CN 100540618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k
printing ink
dispersing agent
macromolecule dispersing
part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480031006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871314A (zh
Inventor
山本智也
井上均
橘由纪子
大川隆行
森冈淳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on Precision Inc
Original Assignee
Canon Precisio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non Precision Inc filed Critical Canon Precision Inc
Publication of CN18713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87131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540618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540618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11/00Inks
    • C09D11/30Inkjet printing inks
    • C09D11/32Inkjet printing inks characterised by colouring agents
    • C09D11/324Inkjet printing inks characterised by colouring agents containing carbon black
    • C09D11/326Inkjet printing inks characterised by colouring agents containing carbon black characterised by the pigment dispersant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Inks, Pencil-Leads, Or Crayons (AREA)
  • Ink Jet Recording Methods And Recording Media Thereof (AREA)
  • Ink Je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可提供一种喷墨记录油墨,所述油墨可在任何条件下长时间稳定地记录具有良好牢度和高雅质量的图像。该油墨包含高分子分散剂、水不可溶着色剂、水溶性有机溶剂和水,其中高分子分散剂是包含已分别通过聚合乙烯基醚作为单体而得到的至少一个憎水嵌段和至少一个亲水嵌段的嵌段共聚物;所述水不可溶着色剂是一种特定的颜料。另外,本发明可提供一种喷墨记录方法、喷墨墨盒和喷墨记录装置。

Description

用于喷墨记录的油墨、喷墨记录方法、油墨墨盒和喷墨记录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喷墨记录油墨(以下简称“油墨”)、喷墨记录方法、油墨墨盒和喷墨记录装置。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高喷射可靠性、能够形成具有良好特性的图像和适用于喷墨记录的着色剂分散体型水基油墨,另外涉及都使用该油墨的喷墨记录方法、油墨墨盒和喷墨记录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用于打印油墨的着色剂,具有优异的牢度如防水牢度和耐晒牢度的水不可溶着色剂,例如,颜料迄今已被广泛使用。为了将水不可溶着色剂用作用于水基油墨的着色剂,需要将水不可溶着色剂稳定地分散在水介质中。因此使用着色剂分散体型水基油墨,其中包含通过加入分散剂如高分子化合物或表面活性剂而均匀分散在水介质中的水不可溶着色剂。
近年来,这些着色剂分散体类型的水基油墨从图像牢度角度上也逐步用于喷墨记录。在喷墨记录中,试图使油墨中的着色剂分散体颗粒具有聚集性能和水不溶性能,以提高该油墨在纸上的固色性能和防水牢度。但向着色剂颗粒提供这些性能会导致着色剂颗粒在油墨中的分散稳定性下降,这样出现潜在的问题使得着色剂颗粒可在油墨储存过程中容易发生聚集和沉降;所得图像往往具有不匀的打印密度;和在喷墨记录系统的喷嘴顶端容易发生由于油墨干燥而导致的堵塞,导致喷射稳定性下降。
在试图解决上述问题时,以下专利文献1提出了一种包含具有特定结构的水不可溶着色剂的油墨。但在该油墨中,仅考虑到该着色剂作为着色剂的水不可溶性能;该油墨对由该油墨形成的成像性能虽有一定效果,但在其长期储存稳定性和其喷射稳定性方面存在大的问题。
以下专利文献2也提出了一种油墨,该油墨包含在其高分子结构的憎水链段中具有特定结构的高分子分散剂。在该高分子分散剂中,与油墨介质相容性密切相关的其亲水链段没有被考虑到;因此该油墨的问题在于,着色剂颗粒的分散稳定性在其长期或高温储存过程中明显下降。由于这些问题,具体地,当油墨组成诸如响应在记录头的喷嘴顶端处的油墨浓缩而极大地变化时,油墨的分散稳定性明显下降,而所述浓缩不可避免地会在喷墨体系中使用油墨时产生。油墨的这种下降的分散稳定性因此导致油墨的喷射稳定性下降。此外,该油墨的问题在于,如果在施加热能以使油墨飞到记录介质上的喷墨记录装置中使用这样的油墨,着色剂颗粒由于产生热而明显附聚、聚集使得油墨不可能喷射。
专利文献1:JP 1998-120956 B
专利文献2:JP 2002-332440 A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考虑到前述问题,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在长时间内在任何条件下稳定地记录具有高牢度和优异质量的图像的油墨,并提供一种喷墨记录方法,包含这种油墨的油墨墨盒和喷墨记录装置,它们都使得可记录具有极好的牢度和质量的图像。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式
本发明人已进行深入研究以解决上述问题。结果发现,该问题可通过以下描述的本发明而解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包含高分子分散剂、水不可溶着色剂、水溶性有机溶剂、和水的喷墨记录油墨,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分子分散剂是包含至少一憎水嵌段和至少一亲水嵌段、各嵌段包含乙烯基醚作为单体的嵌段共聚物;所述水不可溶着色剂是至少一种选自C.I.颜料黄3、C.I.颜料黄74、C.I.颜料黄93、C.I.颜料黄95、C.I.颜料黄109、C.I.颜料黄120、C.I.颜料黄128、C.I.颜料黄138、C.I.颜料黄151、C.I.颜料黄175、C.I.颜料黄183和C.I.颜料黄184的着色剂,至少一种选自C.I.颜料黑1、C.I.颜料黑7、C.I.颜料黑10、C.I.颜料黑31和C.I.颜料黑32的着色剂,至少一种选自C.I.颜料红12、C.I.颜料红122、C.I.颜料红184、C.I.颜料红202、C.I.颜料紫19和C.I.颜料紫32的着色剂,或至少一种选自C.I.颜料蓝15:1、C.I.颜料蓝15:2、C.I.颜料蓝15:3、C.I.颜料蓝15:4、C.I.颜料蓝15:6、C.I.颜料蓝16和C.I.颜料绿7的着色剂。
以上本发明的油墨优选另外包含至少一种选自钙化合物和镁化合物的化合物,其中优选钙化合物和镁化合物的总和(A)与高分子分散剂(B)的质量比,即A∶B是1∶50,000至1∶200;还进一步优选包含铝化合物。
在上述油墨中优选的是,高分子分散剂中的亲水嵌段由阴离子乙烯基醚形成;高分子分散剂中的亲水嵌段由非离子性乙烯基醚形成;高分子分散剂中的亲水嵌段含有由非离子乙烯基醚形成的嵌段和由阴离子乙烯基醚形成的嵌段组成;以及优选高分子分散剂依次由自憎水乙烯基醚形成的嵌段、自非离子亲水乙烯基醚形成的嵌段和自阴离子亲水乙烯基醚形成的嵌段组成。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喷墨记录方法,通过将能量施加到油墨上以使油墨飞行到记录介质上而进行,其特征在于该油墨是任何一种根据本发明的上述油墨。作为能量,热能是优选的,而且记录介质可优选在其至少一个相对面上具有油墨接受涂层。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具有储存油墨的储墨器的油墨墨盒,其特征在于该油墨是任何一种根据本发明的上述油墨。本发明进一步提供了一种具有油墨墨盒、以及具有用于喷射油墨的记录头部分的喷墨记录装置、所述油墨墨盒具有其中储存油墨的储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墨是任何一种根据本发明的上述油墨。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可提供一种能够在长时间内甚至在任何条件下稳定地记录具有高牢度和优异质量的图像的油墨,并且可提供一种喷墨记录方法、包含这种油墨的油墨墨盒和喷墨记录装置,它们都使得有可能记录具有极好的牢度和质量的图像。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详细描述本发明。本发明人已经发现,在包含高分子分散剂、水不可溶着色剂、水溶性有机溶剂、和水的油墨中,通过在油墨中使用至少具有至少一个憎水嵌段和至少一个亲水嵌段的嵌段共聚物作为高分子分散剂(每个嵌段包含乙烯基醚作为单体)、和在油墨中包含作为水不可溶着色剂的至少一种选自C.I.颜料黄3、C.I.颜料黄74、C.I.颜料黄93、C.I.颜料黄95、C.I.颜料黄109、C.I.颜料黄120、C.I.颜料黄128、C.I.颜料黄138、C.I.颜料黄151、C.I.颜料黄175、C.I.颜料黄183和C.I.颜料黄184的着色剂,至少一种选自C.I.颜料黑1、C.I.颜料黑7、C.I.颜料黑10、C.I.颜料黑31和C.I.颜料黑32的着色剂,至少一种选自C.I.颜料红12、C.I.颜料红122、C.I.颜料红184、C.I.颜料红202、C.I.颜料紫19和C.I.颜料紫32的着色剂,或至少一种选自C.I.颜料蓝15:1、C.I.颜料蓝15:2、C.I.颜料蓝15:3、C.I.颜料蓝15:4、C.I.颜料蓝15:6、C.I.颜料蓝16和C.I.颜料绿7的着色剂,能够在任何条件下稳定地记录具有高牢度和优异的质量的喷墨记录图像。
以上稳定的记录可主要归因于作为高分子分散剂,使用了至少包含至少一个憎水嵌段和至少一个亲水嵌段的嵌段共聚物。高分子分散剂中的憎水嵌段可均匀粘附到着色剂的颗粒的表面上,这样高分子分散剂均匀地覆盖,换句话说,包封着色剂颗粒,而使它们不暴露在外(胶囊)。因为每个憎水嵌段是通过聚合乙烯基醚作为单体而得到的包含许多醚结构的聚乙烯基醚的形式,据认为在各个高分子分散剂分子的憎水嵌段中的醚部分和相邻高分子分散剂分子的憎水嵌段中的醚部分之间发生静电相互作用,换句话说,在高分子分散剂的分子中的憎水嵌段之间形成物理键;且这些物理键导致包封的着色剂颗粒的稳定性的提高。由于这种提高,甚至在记录之后的打印图像中,仍可保持这种胶囊状态,可用高分子分散剂保护着色剂颗粒;由于这种保护,着色剂被认为与着色剂颗粒在其一部分暴露于外界的情形相比具有优异的牢度。
另外,因为高分子分散剂的亲水部分是嵌段的形式,高分子分散剂在油墨介质中具有更优异的相容性,这样,与使用进行憎水基团和亲水基团的无规聚合反应的高分子分散剂相比,着色剂颗粒可在分散稳定性上得到明显改进;这些改进被认为使得着色剂颗粒更不太容易聚集和沉降和因此带来对着色剂颗粒在长期储存过程中的分散稳定性的改进。如同憎水嵌段,亲水嵌段是通过聚合乙烯基醚作为单体而得到的聚乙烯基醚的形式,包含许多醚结构。这些醚结构被认为适当地增加形成包封的着色剂(以下在某些情况下简称“胶囊”)的外部的亲水嵌段之间的相互作用;该相互作用使得胶囊的外侧构型变得稳定并使整个胶囊保持均匀。因此,即使胶囊的形式可通过加热而改变,在胶囊的表面上也极少出现紊乱的电荷;电荷可保持均匀的密度。结果,可明显减少由带电因素引起的胶囊之间的聚集或结合。这种下降可导致在高温或长期储存时着色剂颗粒在油墨中的分散稳定性提高;即使通过使用热能(在此种情况下,分散的着色剂颗粒往往变得不稳定)在喷墨记录时进行油墨喷射以使油墨飞行到记录介质上,可以认为胶囊保持稳定,提高油墨的喷射稳定性。
对于在喷墨记录装置中使用包含分散的着色剂颗粒的油墨时的问题:长期储存后油墨中的水在记录头的喷嘴顶端蒸发和该油墨因此在此处浓缩,着色剂颗粒的分散稳定性极大地下降,导致喷嘴堵塞;本发明人也进行了深入研究。他们已经发现,高分子分散剂中的憎水嵌段与着色剂的相容性可通过使用以上着色剂而改进。结果,改进的相容性可使得喷墨打印机即使在使用长期储存后的油墨(水从油墨中显著蒸发)时,也在打印过程中喷射出油墨而没有喷嘴堵塞,可以长期稳定地喷射油墨。
以下在根据本发明的喷墨打印油墨中详细描述成分材料。
(水不可溶着色剂)
可用于根据本发明的油墨中的水不可溶着色剂是,在黄色油墨中,至少一种选自C.I.颜料黄3、C.I.颜料黄74、C.I.颜料黄93、C.I.颜料黄95、C.I.颜料黄109、C.I.颜料黄120、C.I.颜料黄128、C.I.颜料黄138、C.I.颜料黄151、C.I.颜料黄175、C.I.颜料黄183和C.I.颜料黄184的着色剂;在黑色油墨中,至少一种选自C.I.颜料黑1、C.I.颜料黑7、C.I.颜料黑10、C.I.颜料黑31和C.I.颜料黑32的着色剂;在品红色油墨中,至少一种选自C.I.颜料红12、C.I.颜料红122、C.I.颜料红184、C.I.颜料红202、C.I.颜料紫19和C.I.颜料紫32的着色剂;或在青色油墨中,至少一种选自C.I.颜料蓝15:1、C.I.颜料蓝15:2、C.I.颜料蓝15:3、C.I.颜料蓝15:4、C.I.颜料蓝15:6、C.I.颜料蓝16和C.I.颜料绿7的着色剂。这些水不可溶着色剂可单独使用或两种或多种着色剂相结合,或与其它着色剂结合使用。
水不可溶着色剂在油墨中的含量,基于油墨的总质量,可以是优选0.1至20质量%,更优选1.0至10质量%。如果通过使用低于0.1质量%的着色剂含量,形成图像时在某些情况下难以得到足够的图像密度;而高于20质量%的着色剂含量可在某些情况下由于在喷嘴处的堵塞或类似问题而导致油墨喷射稳定性的下降。另外,水不可溶着色剂(A)与以上高分子分散剂(B)在油墨中的含量比率,即,A∶B可以是优选100∶1至1∶2,基于固体质量比,更优选10∶1至1∶2;该范围对于油墨喷射稳定性和油墨储存稳定性是优选的。
水不可溶着色剂与高分子分散剂在油墨中形成的着色剂分散体颗粒的平均颗粒尺寸可以是优选小于等于200nm,更优选小于等于100nm。该平均颗粒尺寸导致在喷射稳定性的进一步改进,以及具有较好的显色性能的打印图象。用于测量着色剂分散体颗粒的颗粒尺寸的方法的例子包括激光散射法、X-射线小角散射法、沉降法、和直接电子显微镜观察。
(高分子分散剂)
可用于根据本发明的油墨中的高分子分散剂只要是包含至少一个亲水嵌段和至少一个憎水嵌段的嵌段共聚物即可,其中各个嵌段由乙烯基醚形成。也可使用包含两个或多个憎水嵌段或两个或多个亲水嵌段的嵌段共聚物。作为嵌段共聚物,可使用单个嵌段共聚物或两种或多种嵌段共聚物的共混物。每种共聚物的结构可以是线性、接枝或类似结构,但线性嵌段共聚物是优选的。
作为这些聚合物,具有表示为以下通式(1)的重复单元结构的嵌段是优选的:
-(CH2-CH(OR1))-        (1)
在上述通式(1)中,R1表示脂族烃基团如烷基、链烯基、环烷基或环烯基基团;或其中碳原子也可以被氮原子取代的芳族烃基团,如苯基、吡啶基、苄基、甲苯甲酰基、二甲苯基、烷基苯基、苯基亚烷基、联苯或苯基吡啶基基团。芳族环上的氢原子也可被烃基团取代。R1的碳数可优选是1至18。
R1也可以是表示为下式的基团:-(CH(R2)-CH(R3)-O)p-R4或-(CH2)m-(O)n-R4。在这种情况下,R2和R3分别独立地表示氢原子或甲基基团、R4表示脂族烃基团如烷基、链烯基、环烷基或环烯基基团,其中碳原子也可以被氮原子取代的芳族烃基团,如苯基、吡啶基、苄基、甲苯甲酰基、二甲苯基、烷基苯基、苯基亚烷基、联苯或苯基吡啶基基团(芳环上的氢原子也可以被烃基团取代)、-CHO、-CH2CHO、-CO-CH=CH2、-CO-C(CH3)=CH2、-CH2-CH=CH2、-CH2-C(CH3)=CH2、-CH2-COOR5等。在每个这些基团中,一个或多个氢原子可在化学上可行的程度上被卤素原子如氟、氯或溴原子取代。R4的碳数可优选是1至18。R5表示氢原子或烷基基团。优选,p可以是1至18、m可以是1至36、和n可以是0或1。
在R1和R4中,烷基和链烯基基团的例子可包括甲基、乙基、丙基、异丙基、正丁基、仲丁基、叔丁基、戊基、己基、庚基、辛基、壬基、癸基、十二烷基、十四烷基、十六烷基、十八烷基、和油基等,且环烷基和环烯基基团的例子可包括环丙基、环丁基、环戊基、环己基、和环辛基等。
以下例举上述单体(I-a至I-o)和由这些单体组成的嵌段共聚物(II-a至II-e)的结构,但可用于本发明的嵌段共聚物的结构不局限于此。
Figure C20048003100600111
Figure C20048003100600121
聚乙烯基醚中的相应重复单元(即,以上例举的重复单元(II-a)至(II-e)中的m、n和l)的优选数可分别独立地是1至10,000。更优选,其总和(在以上例举的(II-a)至(II-e)中,m+n+l)可以是10至20,000。数均分子量可优选是500至20,000,000,更优选1,000至5,000,000,最优选2,000至2,000,000。这种高分子分散剂在油墨中的比例可以是优选0.1至20质量%,更优选0.5至10质量%,基于油墨的总质量。
用于合成包含乙烯基醚基聚合物嵌段的共聚物(高分子分散剂)的方法并不特别限定,但可以是合适地使用由青岛(Aoshima)等人(JP-A-11-322942,JP-A-11-322866)开发的阳离子活性聚合反应。阳离子活性聚合反应工艺的使用使得有可能合成出各种聚合物,如均聚物、两种或多种单体组分的共聚物、嵌段共聚物、接枝共聚物和梯度共聚物,其长度(分子量)分别可被精确地控制在相同值。另外,聚乙烯基醚共聚物能够在其侧链中引入各种官能团。
(水溶性有机溶剂)
作为用于本发明的油墨中的水溶性有机溶剂,可以使用任何有机溶剂,只要它可溶于水。两种或多种水溶性有机溶剂也可作为混合溶剂结合使用。如果以这种混合溶剂使用,也可包含固体水溶性有机化合物,只要在混合状态是液体即可。
在这些水溶性有机溶剂中,对于高分子分散剂中的亲水嵌段的溶解度参数具有溶解度参数0.0至+10.0(J/cm3)1/2的那些是优选的,因为它们使得喷墨头不太容易喷嘴堵塞。该溶解度参数(δ(J/cm3)1/2)被表示为每种溶剂的内聚能密度的平方根,且该值按照下式计算,δ=(ΔE/V)1/2,其中ΔE表示溶剂的摩尔蒸发热、V表示溶剂的摩尔体积,该值是溶剂所固有的,表示溶剂的溶解性。例如,水的δ=47.0;乙醇的δ=25.7;己烷的δ=14.9。另一方面,高分子分散剂的溶解度参数(δ),是在以下假设下计算出的经验值:能够向高分子分散剂提供无限溶解度或最大溶胀度的溶剂的溶解度参数等于该高分子分散剂的溶解度参数,或者是根据高分子分散剂的官能团的分子内聚能计算得到的值。作为高分子分散剂和溶剂的由官能团的分子内聚能计算其溶解度参数(δ)的方法,计算可按照下式进行:δ=(ΔE/V)1/2=(∑Δei/∑Δvi)1/2,其中ΔE表示摩尔蒸发热、V表示摩尔体积、Δei表示各原子团的蒸发能(J/mol)、Δvi表示各原子团的摩尔体积(cm3/mol)。应予说明,各原子团的蒸发能和各原子团的摩尔体积使用Fedors常数计算。
这些水溶性有机溶剂的例子可包括低级醇如甲醇、乙醇、正丙醇、异丙基醇、正丁醇、仲丁醇和叔丁醇等;二醇如乙二醇、二乙二醇、三乙二醇、四乙二醇、丙二醇、二丙二醇、三丙二醇、1,2-丁烷二醇、1,3-丁烷二醇、1,4-丁烷二醇、硫二甘醇、和1,4-环己烷二醇等;三醇如甘油、1,2,4-丁烷三醇、1,2,6-己烷三醇、1,2,5-戊烷三醇等;位阻醇如三羟甲基丙烷、三羟甲基乙烷、新戊二醇和季戊四醇等;二醇醚如乙二醇单甲基醚、乙二醇单乙基醚、乙二醇单异丙基醚、乙二醇单烯丙基醚、二乙二醇单甲基醚、二乙二醇单乙基醚、二乙二醇单丁基醚、三乙二醇单甲基醚、三乙二醇单乙基醚、丙二醇单甲基醚和二丙二醇单甲基醚等;二甲基亚砜;甘油单芳基醚;聚乙二醇;N-甲基-2-吡咯烷酮;2-吡咯烷酮;γ-丁内酯;1,3-二甲基-2-咪唑烷酮;环丁砜;β-二羟基乙基脲;脲;丙酮基丙酮;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乙酰胺;丙酮;二丙酮醇;四氢呋喃;和二氧六环。
其中,沸点是120℃或更高的水溶性有机溶剂是优选的,因为其使用可抑制在喷嘴末端处的油墨浓缩。这种水溶性有机溶剂在油墨中的比例可优选是5至50质量%,更优选10至30质量%,基于油墨的总质量。
前述是用于本发明的水基油墨的必需成分。除了这些成分,可引入各种添加剂,包括表面活性剂,pH调节剂,抗氧化剂和防霉剂。其中,至少一种选自钙化合物和镁化合物的化合物可被优选包括到油墨中;包含在油墨中的这种化合物可用于提高油墨的长期储存稳定性或喷射稳定性。这可解释如下:亲水嵌段之间的相互作用可通过桥接效应而增强,该效应通过具有二价正电荷的钙离子或镁离子对形成具有负电荷的亲水嵌段的醚基团的作用而产生;该增强的相互作用可导致由亲水嵌段形成的外部构型在着色剂包封颗粒的表面上的稳定。即使当胶囊往往在加热油墨时在这些外部构型中变得不太稳定,整个胶囊可通过以上稳定作用保持均匀;没有在胶囊表面上的干扰电荷,胶囊的表面可保持均匀的电荷密度。因此,可极大程度地抑制胶囊之间的聚集或缔合。
作为以上钙化合物或镁化合物在喷墨记录油墨中的含量,钙化合物和镁化合物的总和(A)与高分子分散剂(B)的质量比,即A∶B可以是优选1∶100,000至1∶100,更优选1∶50,000至1∶200;该范围导致改进的油墨储存稳定性。如果钙化合物和镁化合物的含量小于比率1∶100,000,对着色剂分散体的储存稳定性的改进作用可能变得较低;如果大于比率1∶100,可能容易出现油墨的喷嘴堵塞。可用于根据本发明的油墨的钙化合物和镁化合物的优选例子可包括氯化钙、氯化镁、硝酸钙、硝酸镁、硫酸钙、硫酸镁、氢氧化钙、氢氧化镁、氧化钙、氧化镁等。
另外,优选在油墨中包括铝化合物;它可对高分子分散剂的憎水嵌段和亲水嵌段发生作用;该作用可促进高分子分散剂之间的缔合;结果,高分子分散剂胶囊有望更加稳定化。这可如下解释:如同以上钙化合物或镁化合物的情形,通过在其表面单具有正电荷的铝化合物对具有负电荷的醚基团如憎水嵌段或亲水嵌段的作用,可适当地提高憎水嵌段或亲水嵌段之间的相互作用;且可增加胶囊的稳定性。这种铝化合物与钙化合物或镁化合物的结合使用可带来更优选的胶囊稳定化的效果。
作为该铝化合物在喷墨记录油墨中的含量,铝化合物(A)与高分子分散剂(B)的摩尔比,A∶B可以是优选1∶3,000至5∶1,更优选1∶300至1∶20;该范围导致进一步改进的油墨储存稳定性。如果铝化合物的含量小于比率1∶3,000,对稳定化胶囊的提高作用可能变得较低;如果大于比率5∶1,油墨也可能在某些情况下出现喷嘴堵塞。用于加入油墨中的铝化合物的优选例子可包括氯化铝、硝酸铝、硫酸铝、氢氧化铝、氧化铝等。
根据本发明的喷墨记录方法特征在于,在通过将能量施加到油墨上以使油墨飞行而进行喷墨记录时,使用上述油墨。热能或机械能可用作能量,但优选使用热能。
并不特别限定用于根据本发明的喷墨记录方法的记录介质。但可优选使用通常称作“喷墨专用纸”的在其至少一面上具有油墨接受涂层的记录介质,或类似记录介质。例如,理想的是在其至少一面上具有至少包含亲水聚合物和/或无机多孔材料的油墨接受涂层的记录介质。
以下描述适合使用本发明上述油墨进行记录的根据本发明的喷墨记录装置的一个实施方案。
(利用热能的喷墨记录装置)
图1和2给出了利用热能的喷墨记录装置中作为基本单元的记录头。图1是沿着油墨流路截取的记录头13的片断垂直截面视图,图2是沿着图1的线A-B截取的记录头13的片断横截面视图。记录头13具有油墨流路(喷嘴)14,是通过将玻璃、陶瓷、硅或塑料板等与加热元件板15连接而得到。加热元件板15包括由氧化硅、氮化硅或碳化硅形成的保护层16,由铝、金、铝-铜合金等形成的电极17-1、17-2,由高熔点材料如HfB2、TaN、TaAl等形成的加热电阻体层18,由热法二氧化硅,氧化铝等形成的热储存层19,和由具有高散热性能的材料如硅、铝或氮化铝形成的基板20。
如果脉冲状电信号被施加到记录头13的电极17-1和17-2上,加热元件板15在被表示为“n”的区域迅速产生热,这样在与该区域的表面接触的油墨21中产生气泡。在气泡压力下,形成弯月面23。结果,油墨21通过记录头13的喷嘴14,由喷射孔22喷射,油墨21作为油墨液滴24飞向记录介质25。图3描绘了通过将多个如图1所示的记录头并排排列而形成的多喷嘴记录头的一部分的外观。该多头记录头通过将具有多个喷嘴26的玻璃板27与图1所示的类似加热头28粘结而制成。
图4显示具有被组装在其中的多头记录头的说明性的喷墨记录装置。在图4中,数字61表示作为擦拭元件的刀片,它在其端部用刀片固定元件保持固定,这样刀片呈现悬臂梁的形式。刀片61被排列在邻近记录头65的记录区域的位置上。在所示实施方案中,刀片61被固定使得突出在记录头65的行进路径中。
数字62表示用于记录头65的喷墨孔的盖。盖62被安置与刀片61相邻的起始位置上,并在垂直于记录头65移动方向的方向上可移动使得它与喷墨孔的面对接以盖盖。另外,数字63是与刀片61相邻的油墨吸收体,而且与刀片61相同,油墨吸收体63保持突出在记录头65的行进路径中的状态。刀片61、盖62和油墨吸收体63构成喷墨恢复部分64,水、灰尘等通过刀片61和油墨吸收体63而从其中确定喷墨孔的孔板中去除。
记录头65具有喷射能量产生设备用于将油墨喷向与其中确定喷墨孔的孔板位置相对的记录介质上以进行记录。数字66表示安装有记录头65、用于使该记录头65运动的支架。支架66与导向杆67保持可滑动咬合,并在其一部分上与由电动机68驱动的驱动带69连接,但该连接本身没有在图中显示。支架66因此可沿着导向杆67移动,这样记录头65能够移动到记录区域和其相邻区域。
数字51表示可向其中插入记录介质的进纸部分,而数字52表示由未图示的电动机驱动的进纸辊。利用这些元件,记录介质被进纸到与记录头65的孔板位置相对的位置上。随后记录的进行,记录介质逐渐被排出到其中排列有出纸辊53的出纸部分。记录头65在上述结构中完成记录之后返回至其起始位置时,服务台64的盖62从记录头65的行进路径后退,但刀片61在行进路径中突出。结果,记录头65的喷墨孔被擦拭。
将盖62与记录头65的孔板接触进行盖盖时,盖62移动突出到记录头65的行进路径中。当记录头65从其起始位置移动至记录起始位时,盖62和刀片61位于与在擦拭时它们所处的上述位置相同的位置上。因此,记录头65的孔板也在该移动中被擦拭。记录头至其起始位置的上述运动在记录完成时和在恢复喷射时进行。在记录头移动到记录区域以进行记录时,记录头65以预定间隔移动至与记录区域相邻的其起始位置。通过这些移动进行擦拭。
图5是储存油墨的油墨墨盒的一个实施方案的示意图,所述油墨通过油墨供应元件,例如,管供应到记录头。数字40表示储墨器,例如其中储存油墨的油墨袋。将橡胶制的塞子42设置在油墨袋40的端部。将针(未示)插入塞子42,这样可将油墨从油墨袋40加料到记录头。数字44表示用于捕获废油墨的废油墨吸收体44。作为储墨器,优选的是具有由聚烯烃,尤其是聚乙烯形成油墨接触壁的。
适用于本发明的喷墨记录装置不限于如上所述包括记录头和油墨墨盒作为分离元件的类型,而且包括如图6所示的包括它们作为一体式单元的类型。在图6中,数字70表示记录单元,其内部配有储存油墨的储墨器装置,例如,油墨吸收体,且该油墨吸收体中的油墨作为油墨液滴从配有多个孔的记录头单元71喷射。作为储墨器的材料,本发明优选使用聚氨酯。另外,储墨器的结构也可类似于其中配有弹簧等而不使用油墨吸收体的油墨袋。数字72表示用于使墨盒内部与空气保持连通的通风孔。该记录单元70可用于替代图4所示的记录头65,并可拆卸地在安装在支架66上。
(利用机械能的喷墨记录装置)
作为利用机械能的喷墨记录装置的优选的实施方案,可提及按需喷墨记录头。该按需喷墨记录头具有其中具有多个喷嘴的形成喷嘴的基板,位置与喷嘴相对和由压电材料和导电材料组成的压力产生元件,和填充在这些压力产生元件周围的油墨。在所施加的电压下,压力产生元件发生位移以使小的墨滴从喷嘴中喷射。图7描绘了在喷墨记录装置中作为基本元件的记录头的结构的一个例子。
记录头包括与储墨器(未示)连通的油墨流路80,用于喷射具有所需体积的墨滴的孔板81,用于向油墨直接施加压力的振动板82,与振动板82粘结并可因电信号而位移的压电元件83,和固定地支撑孔板81、振动板82等的基板84。
在图7中,油墨流路80由感光性树脂等形成,孔板81确定通过电铸或压制使金属如不锈钢或镍形成孔而形成的喷射喷嘴85,振动板82由金属薄膜如不锈钢,镍或钛膜或高弹性树脂薄膜形成,压电元件83由介电材料如钛酸钡或PZT形成。上述结构的记录头操作使得脉冲状电压被施加到压电元件83上以产生应力变形(应变),其能量随后使粘结到压电元件83上的振动板82变形,由此,油墨流路80内的油墨被垂直加压以从孔板81的喷射孔85喷射油墨液滴(未示)以进行记录。这种记录头通过将它安装在类似于图4所示喷墨记录装置中而使用。喷墨记录装置的具体操作可按照类似于上述的方式进行。
实施例
以下,本发明根据实施例详细描述。但本发明不应局限于以下实施例。在以下描述中,所给出的所有“份数”和“%”是质量计的。
<黄色(Y)油墨>
实施例Y-1
(制备高分子分散剂A)
合成由憎水嵌段和两种类型的亲水嵌段形成的ABC三嵌段共聚物:
将配有三通旋塞的玻璃容器用氮气置换,并随后在250℃下在氮气气氛下加热以去除容器内的所有吸附水。在容器冷却至室温之后,加入作为憎水单体的2-(正十八烷基氧基)乙基乙烯基醚(12mmol),乙酸乙酯(16mmol),和甲苯(11cm3)。当该体系的内温降至0℃时,加入乙基倍半氯化铝(0.2mmol)以引发聚合反应,合成出ABC三嵌段共聚物的A嵌段。
使用分子筛柱色谱(凝胶渗透色谱GPC),以时间划分方式监控分子量。在A嵌段的聚合反应完成之后,加入作为亲水单体的2-(2-(2-(2-甲氧基乙氧基)乙氧基)乙氧基)乙氧基乙烯基醚(B成分)(24mmol),随后继续聚合反应。同样,通过GPC监控分子量。B嵌段的聚合反应完成之后,加入通过将6-(2-乙烯基氧基乙氧基)己酸(C成分)的羧基基团用乙基基团酯化而得到的作为亲水单体的乙烯基单体(12mmol)以进行C嵌段的合成。聚合反应通过向该体系中加入氨在甲醇中的0.3质量%溶液而终止,随后将酯化的羧基在氢氧化钠的甲醇溶液中水解以使酯转化成羧酸形式。在反应之后,将二氯甲烷加入反应混合物中以稀释。所得混合物用0.6N盐酸溶液洗涤三次并随后用蒸馏水洗涤三次,随后在蒸发器中浓缩至干。将如此干燥的产物在真空中干燥以得到ABC三嵌段共聚物(高分子分散剂A)。所得三嵌段共聚物使用NMR和GPC进行鉴定。(Mn=3.7x104,Mn/Mw=1.2)。另外,所得高分子分散剂的憎水A嵌段和亲水BC嵌段的溶解度参数被分别测定为17.5(J/cm3)1/2和19.8(J/cm3)1/2
(制备着色剂分散体Y-1)
C.I.颜料黄3(1.0份)和丙酮(99.0份)混合,加热至40℃,并随后被充分搅拌成均相溶液。将该溶液加入高分子分散剂A(1.0份)在丙酮(99.0份)中的溶液,在混合之后加入水(10.0份)。随后,丙酮通过旋转蒸发器而被去除,得到着色剂分散体Y-1。丙酮在所得着色剂分散体中的浓度通过气相色谱而分析;丙酮没有被测得,因此判断它没有留在着色剂分散体中。
<制备油墨Y-1>
-着色剂分散体Y-1             50.0份
-三乙二醇                    10.0份
-三丙二醇                    10.0份
-氯化钙的水溶液(0.2%)       1.0份
-氢氧化铝的水溶液(0.01%)    1.0份
-去离子水                    28.0份
将以上组分混合和充分搅拌,得到根据本发明的油墨Y-1。测定所得油墨中的钙化合物与高分子分散剂的质量比以及铝化合物与高分子分散剂的摩尔比;结果发现,钙化合物∶高分子分散剂=1∶5,800、铝化合物∶高分子分散剂=1∶90。
实施例Y-2
(制备着色剂分散体Y-2)
着色剂分散体Y-2按照类似于实施例Y-1的方式得到,只是着色剂被改变为C.I.颜料黄74。丙酮在所得着色剂分散体中的浓度通过气相色谱而分析。丙酮没有被测得,因此判断它没有留在着色剂分散体中。
<制备油墨Y-2>
-着色剂分散体Y-2             50.0份
-三乙二醇                    10.0份
-三丙二醇                    10.0份
-氯化钙的水溶液(5.0%)       1.0份
-氢氧化铝的水溶液(0.01%)    0.3份
-去离子水                    28.7份
将以上组分混合和充分搅拌,得到根据本发明的油墨。测定所得油墨中的钙化合物与高分子分散剂的质量比以及铝化合物与高分子分散剂的摩尔比;结果发现,钙化合物∶高分子分散剂=1∶230,铝化合物∶高分子分散剂=1∶290。
实施例Y-3
(制备着色剂分散体Y-3)
着色剂分散体Y-3按照类似于实施例Y-1的方式得到,只是着色剂被改变为C.I.颜料黄93。丙酮在所得着色剂分散体中的浓度通过气相色谱而分析。丙酮没有被测得,因此判断它们没有留在着色剂分散体中。
<制备油墨Y-3>
-着色剂分散体Y-3             50.0份
-三乙二醇                    10.0份
-三丙二醇                    10.0份
-氯化钙的水溶液(0.05%)      0.5份
-氢氧化铝的水溶液(0.01%)    4.0份
-去离子水                    25.5份
将以上组分混合和充分搅拌,得到根据本发明的油墨。测定所得油墨中的钙化合物与高分子分散剂的质量比以及铝化合物与高分子分散剂的摩尔比;结果发现,钙化合物∶高分子分散剂=1∶46,000、铝化合物∶高分子分散剂=1∶22。
实施例Y-4
(制备着色剂分散体Y-4)
着色剂分散体Y-4按照类似于实施例Y-1的方式得到,只是着色剂被改变为C.I.颜料黄95。丙酮在所得着色剂分散体中的浓度通过气相色谱而分析。丙酮没有被测得,因此判断它没有留在着色剂分散体中。
<制备油墨Y-4>
-着色剂分散体Y-4             30.0份
-三乙二醇                    10.0份
-三丙二醇                    10.0份
-氯化钙的水溶液(0.05%)      0.3份
-氢氧化铝的水溶液(0.01%)    1.0份
-去离子水                    48.7份
将以上组分混合和充分搅拌,得到根据本发明的油墨。测定所得油墨中的钙化合物与高分子分散剂的质量比以及铝化合物与高分子分散剂的摩尔比;结果发现,钙化合物∶高分子分散剂=1∶46,000、铝化合物∶高分子分散剂=1∶53。
实施例Y-5
(制备着色剂分散体Y-5)
C.I.颜料黄109(1.0份)和丙酮(99.0份)混合;将混合溶液加热至40℃并随后被充分搅拌成均相溶液。将该溶液加入实施例Y-1中所用高分子分散剂A(0.1份)在丙酮(99.9份)中的溶液,在混合之后加入水(10.0份)。随后,丙酮通过旋转蒸发器而被去除,得到着色剂分散体Y-5。丙酮在所得着色剂分散体中的浓度通过气相色谱而分析。丙酮没有被测得,因此判断它没有留在着色剂分散体中。
<制备油墨Y-5>
-着色剂分散体Y-5             60.0份
-三乙二醇                    10.0份
-三丙二醇                    10.0份
-硝酸钙的水溶液(0.1%)       1.0份
-氢氧化铝的水溶液(0.01%)    0.5份
-去离子水                    18.5份
将以上组分混合和充分搅拌,得到根据本发明的油墨。测定所得油墨中的钙化合物与高分子分散剂的质量比以及铝化合物与高分子分散剂的摩尔比;结果发现,钙化合物∶高分子分散剂=1∶2,200、铝化合物∶高分子分散剂=1∶23。
实施例Y-6
(制备着色剂分散体Y-6)
将C.I.颜料黄151(0.5份)和丙酮(99.5份)混合;将混合溶液加热至40℃并随后充分搅拌成均相溶液。将该溶液加入实施例Y-1中所用的高分子分散剂A(1.0份)在丙酮(99.0份)中的溶液,在混合之后加入水(5.0份)。随后,丙酮通过旋转蒸发器而被去除,得到着色剂分散体Y-6。丙酮在所得着色剂分散体中的浓度通过气相色谱而分析。丙酮没有被测得,因此判断它没有留在着色剂分散体中。
<制备油墨Y-6>
-着色剂分散体Y-6             65.0份
-三乙二醇                    10.0份
-三丙二醇                    10.0份
-氯化镁的水溶液(1.0%)       1.0份
-氢氧化铝的水溶液(0.01%)    1.0份
-去离子水                    13.0份
将以上组分混合和充分搅拌,得到根据本发明的油墨。测定所得油墨中的镁化合物与高分子分散剂的质量比以及铝化合物与高分子分散剂的摩尔比;结果发现,镁化合物∶高分子分散剂=1∶3,900、铝化合物∶高分子分散剂=1∶210。
实施例Y-7
(制备着色剂分散体Y-7)
着色剂分散体Y-7按照类似于实施例Y-1的方式得到,只是着色剂被改变为C.I.颜料黄128。丙酮在所得着色剂分散体中的浓度通过气相色谱而分析。丙酮没有被测得,因此判断它们没有留在着色剂分散体中。
<制备油墨Y-7>
-着色剂分散体Y-7           25.0份
三乙二醇                   10.0份
三丙二醇                   10.0份
-氧化钙的水溶液(0.05%)    2.0份
-硝酸镁的水溶液(0.1%)     1.0份
-氧化铝的水溶液(0.01%)    0.5份
-去离子水                  51.5份
将以上组分混合和充分搅拌,得到根据本发明的油墨。测定所得油墨中的钙化合物和镁化合物的总和与高分子分散剂的质量比以及铝化合物与高分子分散剂的摩尔比;结果发现,钙化合物和镁化合物的总和∶高分子分散剂=1∶2,400、铝化合物∶高分子分散剂=1∶55。
实施例Y-8
<制备高分子分散剂B>
合成由憎水嵌段和亲水嵌段形成的AB二嵌段共聚物:
将配有三通旋塞的玻璃容器用氮气置换,并随后在250℃下在氮气气氛下加热以去除所有吸附水。在该体系冷却至室温之后,加入作为憎水单体的2-癸氧基乙基乙烯基醚(12mmol)、乙酸乙酯(16mmol)、乙酸1-异丁氧基乙酯(0.1mmol)和甲苯(11cm3)。当该体系的内温降至0℃时,加入乙基倍半氯化铝(0.2mmol)以引发聚合反应,合成出AB二嵌段共聚物的A嵌段。
使用分子筛柱色谱(GPC),以时间划分方式监控分子量。在A嵌段的聚合反应完成之后,加入通过将作为亲水单体的4-(2-乙烯基氧基乙氧基)苯甲酸(B成分)的羧酸部分用乙基酯化而得到的乙烯基单体(12mmol)以进行B嵌段的合成。聚合反应通过向该体系中加入氨在甲醇中的0.3%溶液而终止。酯化羧酸基团用氢氧化钠在甲醇中的溶液水解以将酯转化成羧酸形式。按照类似于实施例Y-1的步骤的方式,随后得到AB二嵌段共聚物(高分子分散剂B)。所得二嵌段共聚物使用NMR和GPC进行鉴定。(Mn 3.5x104,Mn/Mw=1.2)。另外,所得高分子分散剂的憎水A嵌段和亲水B嵌段的溶解度参数被分别测定为17.8(J/cm3)1/2和24.9(J/cm3)1/2
(制备着色剂分散体Y-8)
C.I.颜料黄138(1.0份)和丙酮(99.0份)混合,加热至40℃,并随后被充分搅拌成均相溶液。将该溶液加入高分子分散剂B(1.0份)在丙酮(99.0份)中的溶液,在混合之后加入水(10.0份)。随后,丙酮通过旋转蒸发器而被去除,得到着色剂分散体Y-8。丙酮在所得着色剂分散体中的浓度通过气相色谱而分析;丙酮没有被测出,因此判断它没有留在着色剂分散体中。
<制备油墨Y-8>
-着色剂分散体Y-8          40.0份
-甘油                     5.0份
-二乙二醇                 10.0份
-氯化钙的水溶液(0.2%)    1.0份
-氯化铝的水溶液(0.2%)    1.0份
-去离子水                 43.0份
将以上组分混合和充分搅拌,得到根据本发明的油墨。测定所得油墨中的钙化合物与高分子分散剂的质量比以及铝化合物与高分子分散剂的摩尔比;结果发现,钙化合物∶高分子分散剂=1∶4,600、铝化合物∶高分子分散剂=1∶6。
实施例Y-9
<制备高分子分散剂C>
合成由憎水嵌段和亲水嵌段形成的AB二嵌段共聚物:
将配有三通旋塞的玻璃容器用氮气置换,并随后在250℃下在氮气气氛下加热以去除所有吸附水。在该体系冷却至室温之后,加入作为憎水单体的异丁基乙烯基醚(12mmol),乙酸乙酯(16mmol),乙酸1-异丁氧基乙酯(0.1mmol)和甲苯(11cm3)。当该体系的内温降至0℃时,加入乙基倍半氯化铝(0.2mmol)以引发聚合反应,合成出AB二嵌段共聚物的A嵌段。
使用分子筛柱色谱(GPC),以时间划分方式监控分子量。在A嵌段的聚合反应之后,加入通过将作为亲水单体的2-羟基乙基乙烯基醚(B嵌段)的羟基基团用三甲基氯硅烷硅烷化(甲硅烷基化)而得到的乙烯基单体(12mmol)以进行B嵌段的合成。聚合反应通过向该体系中加入氨在甲醇中的0.3%溶液而终止。用三甲基氯硅烷硅烷化(甲硅烷基化)的羟基基团通过加入水而水解。将反应终止的反应混合物通过加入二氯甲烷而稀释,用0.6N盐酸洗涤三次并随后用蒸馏水洗涤三次。将洗涤的反应混合物通过使用蒸发器而浓缩至干;将干燥样品进一步在真空下干燥,得到AB二嵌段共聚物(高分子分散剂C)。所得二嵌段共聚物使用NMR和GPC进行鉴定。(Mn=3.7x104,Mn/Mw=1.3)。另外,所得高分子分散剂的憎水A嵌段和亲水B嵌段的溶解度参数被分别测定为17.1(J/cm3)1/2和29.0(J/cm3)1/2
(制备着色剂分散体Y-9)
C.I.颜料黄120(1.0份)和丙酮(99.0份)混合,加热至40℃,并随后被充分搅拌成均相溶液。将该溶液加入高分子分散剂C(1.0份)在丙酮(99.0份)中的溶液,在混合之后加入水(10.0份)。随后,丙酮通过旋转蒸发器而被去除,得到着色剂分散体Y-9。丙酮在所得着色剂分散体中的浓度通过气相色谱而分析;丙酮没有被测出,因此判断它没有留在着色剂分散体中。
<制备油墨Y-9>
-着色剂分散体Y-9           60.0份
-甘油                      11.0份
-乙二醇                    9.0份
-氯化钙的水溶液(0.02%)    1.0份
-氯化铝的水溶液(0.01%)    0.2份
-去离子水                  18.8份
将以上组分混合和充分搅拌,得到根据本发明的油墨。测定所得油墨中的钙化合物与高分子分散剂的质量比以及铝化合物与高分子分散剂的摩尔比;结果发现,钙化合物∶高分子分散剂=1∶69,000、铝化合物∶高分子分散剂=1∶900。
实施例Y-10
(制备着色剂分散体Y-10)
着色剂分散体Y-10按照类似于实施例Y-1的方式得到,只是着色剂被改变为C.I.颜料黄175。丙酮在所得着色剂分散体中的浓度通过气相色谱而分析。丙酮没有被测得,因此判断它们没有留在着色剂分散体中。
<制备油墨Y-10>
-着色剂分散体Y-10            50.0份
-三乙二醇                    10.0份
-三丙二醇                    10.0份
-氯化钙的水溶液(0.2%)       1.0份
-氢氧化铝的水溶液(0.01%)    1.0份
-去离子水                    28.0份
将以上组分混合和充分搅拌,得到根据本发明的油墨。测定所得油墨中的钙化合物与高分子分散剂的质量比以及铝化合物与高分子分散剂的摩尔比;结果发现,钙化合物∶高分子分散剂=1∶5,800、铝化合物∶高分子分散剂=1∶90。
实施例Y-11
(制备着色剂分散体Y-11)
着色剂分散体Y-11按照类似于实施例Y-1的方式得到,只是着色剂被改变为C.I.颜料黄183。丙酮在所得着色剂分散体中的浓度通过气相色谱而分析。丙酮没有被测得,因此判断它们没有留在着色剂分散体中。
<制备油墨Y-11>
-着色剂分散体Y-11            50.0份
-三乙二醇                    10.0份
-三丙二醇                    10.0份
-氯化钙的水溶液(0.2%)       1.0份
-氢氧化铝的水溶液(0.01%)    1.0份
-去离子水                    28.0份
将以上组分混合和充分搅拌,得到根据本发明的油墨。测定所得油墨中的钙化合物与高分子分散剂的质量比以及铝化合物与高分子分散剂的摩尔比;结果发现,钙化合物∶高分子分散剂=1∶5,800、铝化合物∶高分子分散剂=1∶90。
实施例Y-12
(制备着色剂分散体Y-12)
着色剂分散体Y-12按照类似于实施例Y-1的方式得到,只是着色剂被改变为C.I.颜料黄184。丙酮在所得着色剂分散体中的浓度通过气相色谱而分析。丙酮没有被测得,因此判断它们没有留在着色剂分散体中。
<制备油墨Y-12>
-着色剂分散体Y-12            50.0份
-三乙二醇                    10.0份
-三丙二醇                    10.0份
-氯化钙的水溶液(0.2%)       1.0份
-氢氧化铝的水溶液(0.01%)    1.0份
-去离子水                    28.0份
将以上组分混合和充分搅拌,得到根据本发明的油墨。测定所得油墨中的钙化合物与高分子分散剂的质量比以及铝化合物与高分子分散剂的摩尔比;结果发现,钙化合物∶高分子分散剂=1∶5,800、铝化合物∶高分子分散剂=1∶90。
对比例Y-1
(制备着色剂分散体Y-13)
着色剂分散体Y-13按照实施例Y-1的类似方式而得到,只是着色剂被改变为用于实施例Y-2的C.I.颜料黄74和苯乙烯-马来酸无规共聚物(数均分子量:10,000)用作高分子分散剂。
<制备油墨Y-13>
-着色剂分散体Y-13            50.0份
-三乙二醇                    10.0份
-三丙二醇                    10.0份
-氯化钙的水溶液(0.2%)       1.0份
-氢氧化铝的水溶液(0.01%)    1.0份
-去离子水                    28.0份
将以上组分混合和充分搅拌,得到对比油墨。
对比例Y-2
(制备着色剂分散体Y-14)
着色剂分散体Y-14按照类似于实施例Y-1的方式而得到,只是着色剂被改变为用于实施例Y-2的C.I.颜料黄74和甲基丙烯酸正丁酯-甲基丙烯酸嵌段共聚物(数均分子量:10,000)用作高分子分散剂。
<制备油墨Y-14>
-着色剂分散体Y-14    50.0份
-三乙二醇            10.0份
-三丙二醇            10.0份
-去离子水            30.0份
将以上组分混合和充分搅拌,得到对比油墨。
对比例Y-3
(制备着色剂分散体Y-15)
着色剂分散体Y-15按照类似于实施例Y-1的方式得到,只是着色剂被改变为用于实施例Y-9的C.I.颜料黄120和聚氧乙烯十六烷基醚(HLB 12.9)用作分散剂。
<制备油墨Y-15>
-着色剂分散体Y-15    50.0份
-三乙二醇            10.0份
-三丙二醇            10.0份
-去离子水            30.0份
将以上组分混合和充分搅拌,得到对比油墨。
对比例Y-4
<制备油墨Y-16>
-C.I.酸性黄79        5.0份
-三丙二醇            20.0份
-去离子水            75.0份
将以上组分混合和充分搅拌,得到对比黄色油墨。
(评价)
将实施例Y-1至Y-12和那些对比例Y-1至Y-4的油墨独立地加载在配有按需型多喷嘴记录头、通过向油墨施加对应于记录信号的热能而喷射油墨的喷墨记录装置BJF-660(Canon Inc.)上,并在光泽纸“SP101”(Canon Inc.制)上进行打印,将油墨按表1进行评价。如表1所示,所有的实施例油墨在喷射稳定性、图像质量、和牢度方面得到优于所有的对比例油墨的结果。
表1
定级结果
Figure C20048003100600311
*1:喷射稳定性
在每种油墨在60℃下,在5℃和10%R.H.的环境下保存一个月之后,打印100%满版图像。在打印停止1分钟之后,再次打印100%满版图像。后者100%满版图像按照以下定级标准评价。
A:正常打印而没有任何白色条纹。
B:在打印开始时观察到轻微的白色条纹。
C:在整个图像上观察到白色条纹。
D:实际上没有打印上图像。
*2:图像质量
在每种油墨在60℃下,在5℃和10%R.H.的环境下保存一个月之后,以25mm线间间距打印方格图案,并按照以下定级标准对如此打印的图像进行定级。
A:甚至在显微镜下也根本没有观察到打印异常,且方格图案以25mm线间间隔正常打印。
B:在显微镜下局部地观察到一些打印异常,但方格图案以25mm线间间隔正常打印。
C:即使使用肉眼也局部地观察到一些打印异常,且方格图案局部地偏离25mm线间间隔。
D:使用肉眼在整体方格图案上观察到打印异常,且方格图案在其整个区域偏离25mm线间间隔。
*3:耐晒牢度
将打印品在氙灯下曝光100小时,测定图像在曝光前后的反射密度。图像密度在耐晒牢度试验之后的百分剩余值被测定为耐晒牢度的标度。遵循以下定级标准。
A:图像密度的百分剩余值≥95%
B:95%>图像密度的百分剩余值≥90%
C:90%>图像密度的百分剩余值
*4:防水牢度
在打印纸在打印后放置12小时或更长时间之后,测定图像的反射密度。将打印纸在自来水中保持静止5分钟。在水干燥之后,测定图像的反射密度以确定图像密度在防水牢度试验前后的百分剩余值作为防水牢度的标度。按照以下定级标准进行定级。
A:图像密度的百分剩余值≥90%
B:90%>图像密度的百分剩余值≥80%
C:80%>图像密度的百分剩余值
<黑色(Bk)油墨>
作为高分子分散剂,使用与用于以上黄色油墨相同的高分子分散剂。
实施例Bk-1
(制备着色剂分散体Bk-1)
C.I.颜料黑7(1.0份)和丙酮(99.0份)混合,加热至40℃,并随后被充分搅拌成均相溶液。将该混合溶液加入以上高分子分散剂A(1.0份)在丙酮(99.0份)中的溶液,在混合之后加入水(10.0份)。随后,丙酮通过旋转蒸发器而被去除,得到着色剂分散体Bk-1。丙酮在所得着色剂分散体中的浓度通过气相色谱而分析。丙酮没有被测得,因此判断它们没有留在着色剂分散体中。
<制备油墨Bk-1>
-着色剂分散体Bk-1            50.0份
-三乙二醇                    10.0份
-三丙二醇                    10.0份
-氯化钙的水溶液(0.2%)       1.0份
-氢氧化铝的水溶液(0.01%)    1.0份
-去离子水                    28.0份
将以上组分混合和充分搅拌,得到根据本发明的油墨。测定所得油墨中的钙化合物与高分子分散剂的质量比以及铝化合物与高分子分散剂的摩尔比;结果发现,钙化合物∶高分子分散剂=1∶5,800、铝化合物∶高分子分散剂=1∶90。
实施例Bk-2
(制备着色剂分散体Bk-2)
着色剂分散体Bk-2按照类似于实施例Bk-1的方式得到,只是着色剂被改变为C.I.颜料黑1。随后,丙酮通过旋转蒸发器而被去除,得到着色剂分散体Bk-1。丙酮在所得着色剂分散体中的浓度通过气相色谱而分析。丙酮没有被测得,因此判断它们没有留在着色剂分散体中。
<制备油墨Bk-2>
-着色剂分散体Bk-2            50.0份
-三乙二醇                    10.0份
-三丙二醇                    10.0份
-氯化钙的水溶液(5.0%)       1.0份
-氢氧化铝的水溶液(0.01%)    0.3份
-去离子水                    28.7份
将以上组分混合和充分搅拌,得到根据本发明的油墨。测定所得油墨中的钙化合物与高分子分散剂的质量比以及铝化合物与高分子分散剂的摩尔比;结果发现,钙化合物∶高分子分散剂=1∶230、铝化合物∶高分子分散剂=1∶290。
实施例Bk-3
(制备着色剂分散体Bk-3)
着色剂分散体Bk-3按照类似于实施例Bk-1的方式得到,只是着色剂被改变为C.I.颜料黑10。随后,丙酮通过旋转蒸发器而被去除,得到着色剂分散体Bk-3。丙酮在所得着色剂分散体中的浓度通过气相色谱而分析。丙酮没有被测得,因此判断它们没有留在着色剂分散体中。
<制备油墨Bk-3>
-着色剂分散体Bk-3            50.0份
-三乙二醇                    10.0份
-三丙二醇                    10.0份
-氯化钙的水溶液(0.05%)      0.5份
-氢氧化铝的水溶液(0.01%)    4.0份
-去离子水                    25.5份
将以上组分混合和充分搅拌,得到根据本发明的油墨。测定所得油墨中的钙化合物与高分子分散剂的质量比以及铝化合物与高分子分散剂的摩尔比;结果发现,钙化合物∶高分子分散剂=1∶46,000、铝化合物∶高分子分散剂=1∶22。
实施例Bk-4
(制备着色剂分散体Bk-4)
C.I.颜料黑1(0.95份)和C.I.颜料黄154(0.05份)和丙酮(99.0份)混合,加热至40℃,并随后被充分搅拌成均相溶液。将该混合溶液加入以上高分子分散剂A(1.0份)在丙酮(99.0份)中的溶液,在混合之后加入水(10.0份)。随后,丙酮通过旋转蒸发器而被去除,得到着色剂分散体Bk-4。丙酮在所得着色剂分散体中的浓度通过气相色谱而分析。丙酮没有被测得,因此判断它们没有留在着色剂分散体中。
<制备油墨Bk-4>
-着色剂分散体Bk-4            30.0份
-三乙二醇                    10.0份
-三丙二醇                    10.0份
-氯化钙的水溶液(0.05%)      0.3份
-氢氧化铝的水溶液(0.01%)    1.0份
-去离子水                    48.7份
将以上组分混合和充分搅拌,得到根据本发明的油墨。测定所得油墨中的钙化合物与高分子分散剂的质量比以及铝化合物与高分子分散剂的摩尔比;结果发现,钙化合物∶高分子分散剂=1∶46,000、铝化合物∶高分子分散剂=1∶53。
实施例Bk-5
(制备着色剂分散体Bk-5)
C.I.颜料黑31(1.0份)和丙酮(99.0份)混合,加热至40℃,并随后被充分搅拌成均相溶液。将该混合溶液加入以上高分子分散剂A(0.1份)-用于实施例Bk-1-在丙酮(99.9份)中的溶液,在混合之后加入水(10.0份)。随后,丙酮通过旋转蒸发器而被去除,得到着色剂分散体Bk-5。丙酮在所得着色剂分散体中的浓度通过气相色谱而分析。丙酮没有被测得,因此判断它们没有留在着色剂分散体中。
<制备油墨Bk-5>
-着色剂分散体Bk-5            60.0份
-三乙二醇                    10.0份
-三丙二醇                    10.0份
-硝酸钙的水溶液(0.1%)       1.0份
-氢氧化铝的水溶液(0.01%)    0.5份
-去离子水                    18.5份
将以上组分混合和充分搅拌,得到根据本发明的油墨。测定所得油墨中的钙化合物与高分子分散剂的质量比以及铝化合物与高分子分散剂的摩尔比;结果发现,钙化合物∶高分子分散剂=1∶2,200、铝化合物∶高分子分散剂=1∶23。
实施例Bk-6
(制备着色剂分散体Bk-6)
C.I.颜料黑32(0.5份)和丙酮(99.5份)混合,加热至40℃,并随后被充分搅拌成均相溶液。将该混合溶液加入以上用于实施例Bk-1的高分子分散剂A(1.0份)在丙酮(99.0份)中的溶液,在混合之后加入水(5.0份)。随后,丙酮通过旋转蒸发器而被去除,得到着色剂分散体Bk-6。丙酮在所得着色剂分散体中的浓度通过气相色谱而分析。丙酮没有被测得,因此判断它们没有留在着色剂分散体中。
<制备油墨Bk-6>
-着色剂分散体Bk-6            65.0份
-三乙二醇                    10.0份
-三丙二醇                    10.0份
-氯化镁的水溶液(1.0%)       1.0份
-氢氧化铝的水溶液(0.01%)    1.0份
-去离子水                    13.0份
将以上组分混合和充分搅拌,得到根据本发明的油墨。测定所得油墨中的镁化合物与高分子分散剂的质量比以及铝化合物与高分子分散剂的摩尔比;结果发现,镁化合物∶高分子分散剂=1∶3,900、铝化合物∶高分子分散剂=1∶210。
实施例Bk-7
<制备油墨Bk-7>
-着色剂分散体Bk-3          25.0份
-三乙二醇                  10.0份
-三丙二醇                  10.0份
-氧化钙的水溶液(0.05%)    2.0份
-硝酸镁的水溶液(0.1%)     1.0份
-氧化铝的水溶液(0.01%)    0.5份
-去离子水                  51.5份
将以上组分混合和充分搅拌,得到根据本发明的油墨。测定所得油墨中的钙化合物和镁化合物的总和与高分子分散剂的质量比以及铝化合物与高分子分散剂的摩尔比;结果发现,钙化合物和镁化合物的总和∶高分子分散剂=1∶2,400、铝化合物∶高分子分散剂=1∶55。
实施例Bk-8
(制备着色剂分散体Bk-7)
C.I.颜料黑1(1.0份)和丙酮(99.0份)混合,加热至40℃,并随后被充分搅拌成均相溶液。将该混合溶液加入以上高分子分散剂A(1.0份)在丙酮(99.0份)中的溶液,在混合之后加入水(10.0份)。随后,丙酮通过旋转蒸发器而被去除,得到着色剂分散体Bk-7。丙酮在所得着色剂分散体中的浓度通过气相色谱而分析。丙酮没有被测得,因此判断它们没有留在着色剂分散体中。
<制备油墨Bk-8>
-着色剂分散体Bk-7         40.0份
-甘油                     5.0份
-二乙二醇                 10.0份
-氯化钙的水溶液(0.2%)    1.0份
-氯化铝的水溶液(0.2%)    1.0份
-去离子水                 43.0份
将以上组分混合和充分搅拌,得到根据本发明的油墨。测定所得油墨中的钙化合物与高分子分散剂的质量比以及铝化合物与高分子分散剂的摩尔比;结果发现,钙化合物∶高分子分散剂=1∶4,600、铝化合物∶高分子分散剂=1∶6。
实施例Bk-9
(制备着色剂分散体Bk-8)
C.I.颜料黑7(1.0份)和丙酮(99.0份)混合,加热至40℃,并随后被充分搅拌成均相溶液。将该混合溶液加入以上高分子分散剂A(1.0份)在丙酮(99.0份)中的溶液,在混合之后加入水(10.0份)。随后,丙酮通过旋转蒸发器而被去除,得到着色剂分散体Bk-8。丙酮在所得着色剂分散体中的浓度通过气相色谱而分析。丙酮没有被测得,因此判断它们没有留在着色剂分散体中。
<制备油墨Bk-9>
-着色剂分散体Bk-8          60.0份
-甘油                      11.0份
-乙二醇                    9.0份
-氯化钙的水溶液(0.02%)    1.0份
-氯化铝的水溶液(0.01%)    0.2份
-去离子水                  18.8份
将以上组分混合和充分搅拌,得到根据本发明的油墨。测定所得油墨中的钙化合物与高分子分散剂的质量比以及铝化合物与高分子分散剂的摩尔比;结果发现,钙化合物∶高分子分散剂=1∶69,000、铝化合物∶高分子分散剂=1∶900。
对比例Bk-1
(制备着色剂分散体Bk-9)
着色剂分散体Bk-9按照类似于实施例Bk-1的方式得到,只是用于实施例Bk-1的C.I.颜料黑7用作着色剂和苯乙烯-马来酸无规共聚物(数均分子量:10,000)用作高分子分散剂。
<制备油墨Bk-10>
-着色剂分散体Bk-9            50.0份
-三乙二醇                    10.0份
-三丙二醇                    10.0份
-氯化钙的水溶液(0.2%)       1.0份
-氢氧化铝的水溶液(0.01%)    1.0份
-去离子水                    28.0份
将以上组分混合和充分搅拌,得到对比油墨。
对比例Bk-2
(制备着色剂分散体Bk-10)
着色剂分散体Bk-10按照类似于实施例Bk-1的方式得到,只是用于实施例Bk-1的C.I.颜料黑7用作着色剂和甲基丙烯酸正丁基酯-甲基丙烯酸嵌段共聚物(数均分子量:10,000)用作高分子分散剂。
<制备油墨Bk-11>
-着色剂分散体Bk-10    50.0份
-三乙二醇             10.0份
-三丙二醇             10.0份
-去离子水             30.0份
将以上组分混合和充分搅拌,得到对比油墨。
对比例Bk-3
(制备着色剂分散体Bk-11)
着色剂分散体Bk-11按照类似于实施例Bk-1的方式得到,只是用于实施例Bk-2的C.I.颜料黑1用作着色剂和聚氧乙烯十六烷基醚(HLB 12.9)用作分散剂。
<制备油墨Bk-12>
-着色剂分散体Bk-11    50.0份
-三乙二醇             10.0份
-三丙二醇             10.0份
-去离子水             30.0份
将以上组分混合和充分搅拌,得到对比油墨。
对比例Bk-4
<制备油墨Bk-13>
-C.I.食品黑           15.0份
-三丙二醇             20.0份
去离子水              75.0份
将以上组分混合和充分搅拌,得到对比油墨。
(评价)
按照类似于上述黄色油墨时的方式进行打印,其中在表2中评价。结果,如表2所示,所有的实施例油墨在喷射稳定性、图像质量和牢度方面得到优于所有的对比例油墨的结果。
表2
评价结果
Figure C20048003100600411
*1:喷射稳定性(如同黄色油墨的情形)
*2:图像质量(如同黄色油墨的情形)
*3:耐晒牢度
将打印品在氙灯下曝光100小时。测定图像在曝光前后的反射密度。图像密度在耐晒牢度试验之后的百分剩余密度被测定为耐晒牢度的标度。遵循以下定级标准。
A:图像密度的百分剩余值≥90%
B:90%>图像密度的百分剩余值≥80%
C:80%>图像密度的百分剩余值
*4:防水牢度(如同黄色油墨的情形)
<品红色(M)油墨>
作为高分子分散剂,使用与用于黄色油墨相同的高分子分散剂。
实施例M-1
(制备着色剂分散体M-1)
C.I.颜料红12(1.0份)和丙酮(99.0份)混合,加热至40℃,并随后被充分搅拌成均相溶液。将该混合溶液加入以上高分子分散剂A(1.0份)在丙酮(99.0份)中的溶液,在混合之后加入水(10.0份)。随后,丙酮通过旋转蒸发器而被去除,得到着色剂分散体M-1。丙酮在所得着色剂分散体中的浓度通过气相色谱而分析。丙酮没有被测得,因此判断它们没有留在着色剂分散体中。
<制备油墨M-1>
-着色剂分散体M-1             50.0份
-三乙二醇                    10.0份
-三丙二醇                    10.0份
-氯化钙的水溶液(0.2%)       1.0份
-氢氧化铝的水溶液(0.01%)    1.0份
-去离子水                    28.0份
将以上组分混合和充分搅拌,得到根据本发明的油墨。测定所得油墨中的钙化合物与高分子分散剂的质量比以及铝化合物与高分子分散剂的摩尔比;结果发现,钙化合物∶高分子分散剂=1∶5,800、铝化合物∶高分子分散剂=1∶90。
实施例M-2
(制备着色剂分散体M-2)
着色剂分散体M-2按照类似于实施例M-1的方式得到,只是着色剂被改变为C.I.颜料红122。丙酮在所得着色剂分散体中的浓度通过气相色谱而分析。丙酮没有被测得,因此判断它们没有留在着色剂分散体中。
<制备油墨M-2>
-着色剂分散体M-2            50.0份
-三乙二醇                    10.0份
-三丙二醇                    10.0份
-氯化钙的水溶液(5.0%)       1.0份
-氢氧化铝的水溶液(0.01%)    0.3份
-去离子水                    28.7份
将以上组分混合和充分搅拌,得到根据本发明的油墨。测定所得油墨中的钙化合物与高分子分散剂的质量比以及铝化合物与高分子分散剂的摩尔比;结果发现,钙化合物∶高分子分散剂=1∶230、铝化合物∶高分子分散剂=1∶290。
实施例M-3
(制备着色剂分散体M-3)
着色剂分散体M-3按照类似于实施例M-1的方式得到,只是着色剂被改变为C.I.颜料红184。丙酮在所得着色剂分散体中的浓度通过气相色谱而分析。丙酮没有被测得,因此判断它们没有留在着色剂分散体中。
<制备油墨M-3>
-着色剂分散体M-3             50.0份
-三乙二醇                    10.0份
-三丙二醇                    10.0份
-氯化钙的水溶液(0.05%)      0.5份
-氢氧化铝的水溶液(0.01%)    4.0份
-去离子水                    25.5份
将以上组分混合和充分搅拌,得到根据本发明的油墨。测定所得油墨中的钙化合物与高分子分散剂的质量比以及铝化合物与高分子分散剂的摩尔比;结果发现,钙化合物∶高分子分散剂=1∶46,000、铝化合物∶高分子分散剂=1∶22。
实施例M-4
(制备着色剂分散体M-4)
着色剂分散体M-4按照类似于实施例M-1的方式得到,只是着色剂被改变为C.I.颜料红202。丙酮在所得着色剂分散体中的浓度通过气相色谱而分析。丙酮没有被测得,因此判断它们没有留在着色剂分散体中。
<制备油墨M-4>
-着色剂分散体M-4             30.0份
-三乙二醇                    10.0份
-三丙二醇                    10.0份
-氯化钙的水溶液(0.05%)      0.3份
-氢氧化铝的水溶液(0.01%)    1.0份
-去离子水                    48.7份
将以上组分混合和充分搅拌,得到根据本发明的油墨。测定所得油墨中的钙化合物与高分子分散剂的质量比以及铝化合物与高分子分散剂的摩尔比;结果发现,钙化合物∶高分子分散剂=1∶46,000、铝化合物∶高分子分散剂=1∶53。
实施例M-5
(制备着色剂分散体M-5)
C.I.颜料紫19(1.0份)和丙酮(99.0份)混合,加热至40℃,并随后被充分搅拌成均相溶液。将混合溶液加入实施例M-1所用的高分子分散剂A(0.1份)在丙酮(99.9份)中的溶液,在混合之后加入水(10.0份)。随后,丙酮通过旋转蒸发器而被去除,得到着色剂分散体M-5。丙酮在所得着色剂分散体中的浓度通过气相色谱而分析。丙酮没有被测得,因此判断它们没有留在着色剂分散体中。
<制备油墨M-5>
-着色剂分散体M-5             60.0份
-三乙二醇                    10.0份
-三丙二醇                    10.0份
-硝酸钙的水溶液(0.1%)       1.0份
-氢氧化铝的水溶液(0.01%)    0.5份
-去离子水                    18.5份
将以上组分混合和充分搅拌,得到根据本发明的油墨。测定所得油墨中的钙化合物与高分子分散剂的质量比以及铝化合物与高分子分散剂的摩尔比;结果发现,钙化合物∶高分子分散剂=1∶2,200、铝化合物∶高分子分散剂=1∶23。
实施例M-6
(制备着色剂分散体M-6)
C.I.颜料紫32(0.5份)和丙酮(99.5份)混合,加热至40℃,并随后被充分搅拌成均相溶液。将该混合溶液加入实施例M-1所用的高分子分散剂A(1.0份)在丙酮(99.0份)中的溶液,在混合之后加入水(5.0份)。随后,丙酮通过旋转蒸发器而被去除,得到着色剂分散体分散体M-6。丙酮在所得着色剂分散体中的浓度通过气相色谱而分析。丙酮没有被测得,因此判断它们没有留在着色剂分散体中。
<制备油墨M-6>
-着色剂分散体M-6             65.0份
-三乙二醇                    10.0份
-三丙二醇                    10.0份
-氯化镁的水溶液(1.0%)       1.0份
-氢氧化铝的水溶液(0.01%)    1.0份
-去离子水                    13.0份
将以上组分混合和充分搅拌,得到根据本发明的油墨。测定所得油墨中的镁化合物与高分子分散剂的质量比以及铝化合物与高分子分散剂的摩尔比;结果发现,镁化合物∶高分子分散剂=1∶3,900、铝化合物∶高分子分散剂=1∶210。
实施例M-7
<制备油墨M-7>
-着色剂分散体M-2           25.0份
-三乙二醇                  10.0份
-三丙二醇                  10.0份
-氧化钙的水溶液(0.05%)    2.0份
-硝酸镁的水溶液(0.1%)     1.0份
-氧化铝的水溶液(0.01%)    0.5份
-去离子水                  51.5份
将以上组分混合和充分搅拌,得到根据本发明的油墨。测定所得油墨中的钙化合物和镁化合物的总和与高分子分散剂的质量比以及铝化合物与高分子分散剂的摩尔比;结果发现,钙化合物和镁化合物的总和∶高分子分散剂=1∶2,400、铝化合物∶高分子分散剂=1∶55。
实施例M-8
(制备着色剂分散体M-7)
C.I.颜料红184(1.0份)和丙酮(99.0份)混合,加热至40℃,并随后被充分搅拌成均相溶液。将该混合溶液加入以上高分子分散剂B(1.0份)在丙酮(99.0份)中的溶液,在混合之后加入水(10.0份)。随后,丙酮通过旋转蒸发器而被去除,得到着色剂分散体M-7。丙酮在所得着色剂分散体中的浓度通过气相色谱而分析。丙酮没有被测得,因此判断它们没有留在着色剂分散体中。
<制备油墨M-8>
-着色剂分散体M-7          40.0份
-甘油                     5.0份
-二乙二醇                 10.0份
-氯化钙的水溶液(0.2%)    1.0份
-氯化铝的水溶液(0.2%)    1.0份
-去离子水                 43.0份
将以上组分混合和充分搅拌,得到根据本发明的油墨。测定所得油墨中的钙化合物与高分子分散剂的质量比以及铝化合物与高分子分散剂的摩尔比;结果发现,钙化合物∶高分子分散剂=1∶4,600、铝化合物∶高分子分散剂=1∶6。
实施例M-9
(制备着色剂分散体M-8)
C.I.颜料红122(1.0份)和丙酮(99.0份)混合,加热至40℃,并随后被充分搅拌成均相溶液。将该混合溶液加入以上高分子分散剂C(1.0份)在丙酮(99.0份)中的溶液,在混合之后加入水(10.0份)。随后,丙酮通过旋转蒸发器而被去除,得到着色剂分散体M-8。丙酮在所得着色剂分散体中的浓度通过气相色谱而分析。丙酮没有被测得,因此判断它们没有留在着色剂分散体中。
<制备油墨M-9>
-着色剂分散体M-8           60.0份
-甘油                      11.0份
-乙二醇                    9.0份
-氯化钙的水溶液(0.02%)    1.0份
-氯化铝的水溶液(0.01%)    0.2份
-去离子水                  18.8份
将以上组分混合和充分搅拌,得到根据本发明的油墨。测定所得油墨中的钙化合物与高分子分散剂的质量比以及铝化合物与高分子分散剂的摩尔比;结果发现,钙化合物∶高分子分散剂=1∶69,000、铝化合物∶高分子分散剂=1∶900。
对比例M-1
(制备着色剂分散体M-9)
着色剂分散体M-9按照类似于实施例M-1的方式得到,只是用于实施例M-2的C.I.颜料红122用作着色剂和苯乙烯-马来酸无规共聚物(数均分子量:10,000)用作高分子分散剂。
<制备油墨M-10>
-着色剂分散体M-9             50.0份
-三乙二醇                    10.0份
-三丙二醇                    10.0份
-氯化钙的水溶液(0.2%)       1.0份
-氢氧化铝的水溶液(0.01%)    1.0份
-去离子水                    28.0份
将以上组分混合和充分搅拌,得到对比油墨。
对比例M-2
(制备着色剂分散体M-10)
着色剂分散体M-10按照类似于实施例M-1的方式得到,只是用于实施例M-2的C.I.颜料红122用作着色剂和甲基丙烯酸正丁基酯-甲基丙烯酸嵌段共聚物(数均分子量:10,000)用作高分子分散剂。
<制备油墨M-11>
  -着色剂分散体M-10   50.0份
  -三乙二醇   10.0份
  -三丙二醇   10.0份
  -去离子水   30.0份
将以上组分混合和充分搅拌,得到对比油墨。
对比例M-3
(制备着色剂分散体M-11)
着色剂分散体M-11按照类似于实施例M-1的方式得到,只是用于实施例M-3的C.I.颜料红184用作着色剂和聚氧乙烯十六烷基醚(HLB12.9)用作高分子分散剂。
<制备油墨M-12>
-着色剂分散体M-11    50.0份
-三乙二醇            10.0份
-三丙二醇        10.0份
-去离子水        30.0份
将以上组分混合和充分搅拌,得到对比油墨。
对比例M-4
<制备油墨M-13>
-C.I.直接红80    5.0份
-三丙二醇        20.0份
-去离子水        75.0份
将以上组分混合和充分搅拌,得到对比油墨。
(评价)
将表3所示的油墨按照分别与上述黑色油墨时类似的方式和按照类似评价标准进行评价。如表3所示,所有的实施例油墨在喷射稳定性、图像质量和耐晒牢度方面得到优于所有的对比例油墨的结果。
表3
评价结果
Figure C20048003100600501
<青色(C)油墨>
作为高分子分散剂,使用与用于黄色油墨时相同的高分子分散剂。
实施例C-1
(制备着色剂分散体C-1)
C.I.颜料蓝16(1.0份)和丙酮(99.0份)混合,加热至40℃,并随后被充分搅拌成均相溶液。将该溶液加入高分子分散剂A(1.0份)在丙酮(99.0份)中的溶液,在混合之后加入水(10.0份)。随后,丙酮通过旋转蒸发器而被去除,得到着色剂分散体C-1。丙酮在所得着色剂分散体中的浓度通过气相色谱而分析。丙酮没有被测得,因此判断它们没有留在着色剂分散体中。
<制备油墨C-1>
-着色剂分散体C-1             50.0份
-三乙二醇                    10.0份
-三丙二醇                    10.0份
-氯化钙的水溶液(0.2%)       1.0份
-氢氧化铝的水溶液(0.01%)    1.0份
-去离子水                    28.0份
将以上组分混合和充分搅拌,得到根据本发明的油墨。测定所得油墨中的钙化合物与高分子分散剂的质量比以及铝化合物与高分子分散剂的摩尔比;结果发现,钙化合物∶高分子分散剂=1∶5,800、铝化合物∶高分子分散剂=1∶90。
实施例C-2
(制备着色剂分散体C-2)
着色剂分散体C-2按照类似于实施例C-1的方式得到,只是用于实施例C-1的着色剂被改变为C.I.颜料蓝15:1。丙酮在所得着色剂分散体中的浓度通过气相色谱而分析。丙酮没有被测得,因此判断它们没有留在着色剂分散体中。
<制备油墨C-2>
-着色剂分散体C-2             50.0份
-三乙二醇                    10.0份
-三丙二醇                    10.0份
-氯化钙的水溶液(5.0%)       1.0份
-氢氧化铝的水溶液(0.01%)    0.3份
-去离子水                    28.7份
将以上组分混合和充分搅拌,得到根据本发明的油墨。测定所得油墨中的钙化合物与高分子分散剂的质量比以及铝化合物与高分子分散剂的摩尔比;结果发现,钙化合物∶高分子分散剂=1∶230、铝化合物∶高分子分散剂=1∶290。
实施例C-3
(制备着色剂分散体C-3)
着色剂分散体C-3按照类似于实施例C-1的方式得到,只是用于实施例C-1的着色剂被改变为C.I.颜料蓝15:2。丙酮在所得着色剂分散体中的浓度通过气相色谱而分析。丙酮没有被测得,因此判断它们没有留在着色剂分散体中。
<制备油墨C-3>
-着色剂分散体C-3             50.0份
-三乙二醇                    10.0份
-三丙二醇                    10.0份
-氯化钙的水溶液(0.05%)      0.5份
-氢氧化铝的水溶液(0.01%)    4.0份
-去离子水                    25.5份
将以上组分混合和充分搅拌,得到根据本发明的油墨。测定所得油墨中的钙化合物与高分子分散剂的质量比以及铝化合物与高分子分散剂的摩尔比;结果发现,钙化合物∶高分子分散剂=1∶46,000、铝化合物∶高分子分散剂=1∶22。
实施例C-4
(制备着色剂分散体C-4)
着色剂分散体C-4按照类似于实施例C-1的方式得到,只是用于实施例C-1的着色剂被改变为C.I.颜料蓝15:3。丙酮在所得着色剂分散体中的浓度通过气相色谱而分析。丙酮没有被测得,因此判断它们没有留在着色剂分散体中。
<制备油墨C-4>
-着色剂分散体C-4             30.0份
-三乙二醇                    10.0份
-三丙二醇                    10.0份
-氯化钙的水溶液(0.05%)      0.3份
-氢氧化铝的水溶液(0.01%)    1.0份
-去离子水                    48.7份
将以上组分混合和充分搅拌,得到根据本发明的油墨。测定所得油墨中的钙化合物与高分子分散剂的质量比以及铝化合物与高分子分散剂的摩尔比;结果发现,钙化合物∶高分子分散剂=1∶46,000、铝化合物∶高分子分散剂=1∶53。
实施例C-5
(制备着色剂分散体C-5)
C.I.颜料蓝15:4(1.0份)和丙酮(99.0份)混合,加热至40℃,并随后被充分搅拌成均相溶液。将该溶液加入实施例C-1中所用的高分子分散剂A(0.1份)在丙酮(99.9份)中的溶液,在混合之后加入水(10.0份)。随后,丙酮通过旋转蒸发器而被去除,得到着色剂分散体C-5。丙酮在所得着色剂分散体中的浓度通过气相色谱而分析。丙酮没有被测得,因此判断它们没有留在着色剂分散体中。
<制备油墨C-5>
-着色剂分散体C-5             60.0份
-三乙二醇                    10.0份
-三丙二醇                    10.0份
-硝酸钙的水溶液(0.1%)       1.0份
-氢氧化铝的水溶液(0.01%)    0.5份
-去离子水                    18.5份
将以上组分混合和充分搅拌,得到根据本发明的油墨。测定所得油墨中的钙化合物与高分子分散剂的质量比以及铝化合物与高分子分散剂的摩尔比;结果发现,钙化合物∶高分子分散剂=1∶2,200、铝化合物∶高分子分散剂=1∶23。
实施例C-6
(制备着色剂分散体C-6)
C.I.颜料蓝15:6(0.5份)和丙酮(99.5份)混合,加热至40℃,并随后被充分搅拌成均相溶液。将溶液加入实施例C-1中所用的高分子分散剂A(1.0份)在丙酮(99.0份)中的溶液,在混合之后加入水(5.0份)。随后,丙酮通过旋转蒸发器而被去除,得到着色剂分散体C-6。丙酮在所得着色剂分散体中的浓度通过气相色谱而分析。丙酮没有被测得,因此判断它们没有留在着色剂分散体中。
<制备油墨C-6>
-着色剂分散体C-6             65.0份
-三乙二醇                    10.0份
-三丙二醇                    10.0份
-氯化镁的水溶液(1.0%)       1.0份
-氢氧化铝的水溶液(0.01%)    1.0份
-去离子水                    13.0份
将以上组分混合和充分搅拌,得到根据本发明的油墨。测定所得油墨中的镁化合物与高分子分散剂的质量比以及铝化合物与高分子分散剂的摩尔比;结果发现,镁化合物∶高分子分散剂=1∶3,900、铝化合物∶高分子分散剂=1∶210。
实施例C-7
(制备着色剂分散体C-7)
着色剂分散体C-7按照类似于实施例C-1的方式得到,只是用于实施例C-1的着色剂被改变为C.I.颜料绿7。丙酮在所得着色剂分散体中的浓度通过气相色谱而分析。丙酮没有被测得,因此判断它们没有留在着色剂分散体中。
<制备油墨C-7>
-着色剂分散体C-7           25.0份
-三乙二醇                  10.0份
-三丙二醇                  10.0份
-氧化钙的水溶液(0.05%)    2.0份
-硝酸镁的水溶液(0.1%)     1.0份
-氧化铝的水溶液(0.01%)    0.5份
-去离子水                  51.5份
将以上组分混合和充分搅拌,得到根据本发明的油墨。测定所得油墨中的钙化合物和镁化合物的总和与高分子分散剂的质量比以及铝化合物与高分子分散剂的摩尔比;结果发现,钙化合物和镁化合物的总和∶高分子分散剂=1∶2,400、铝化合物∶高分子分散剂=1∶55。
实施例C-8
(制备着色剂分散体C-8)
C.I.颜料蓝15:3(1.0份)和丙酮(99.0份)混合,加热至40℃,并随后被充分搅拌成均相溶液。将该溶液加入以上高分子分散剂B(1.0份)在丙酮(99.0份)中的溶液,在混合之后加入水(10.0份)。随后,丙酮通过旋转蒸发器而被去除,得到着色剂分散体C-8。丙酮在所得着色剂分散体中的浓度通过气相色谱而分析。丙酮没有被测得,因此判断它们没有留在着色剂分散体中。
<制备油墨C-8>
-着色剂分散体C-8          40.0份
-甘油                     5.0份
-二乙二醇                 10.0份
-氯化钙的水溶液(0.2%)    1.0份
-氯化铝的水溶液(0.2%)    1.0份
-去离子水                 43.0份
将以上组分混合和充分搅拌,得到根据本发明的油墨。测定所得油墨中的钙化合物与高分子分散剂的质量比以及铝化合物与高分子分散剂的摩尔比;结果发现,钙化合物∶高分子分散剂=1∶4,600、铝化合物∶高分子分散剂=1∶6。
实施例C-9
(制备着色剂分散体C-9)
C.I.颜料蓝15:6(1.0份)和丙酮(99.0份)混合,加热至40℃,并随后被充分搅拌成均相溶液。将该溶液加入以上高分子分散剂C(1.0份)在丙酮(99.0份)中的溶液,在混合之后加入水(10.0份)。随后,丙酮通过旋转蒸发器而被去除,得到着色剂分散体C-9。丙酮在所得着色剂分散体中的浓度通过气相色谱而分析。丙酮没有被测得,因此判断它们没有留在着色剂分散体中。
<制备油墨C-9>
-着色剂分散体C-9           60.0份
-甘油                      11.0份
-乙二醇                    9.0份
-氯化钙的水溶液(0.02%)    1.0份
-氯化铝的水溶液(0.01%)    0.2份
-去离子水                  18.8份
将以上组分混合和充分搅拌,得到根据本发明的油墨。测定所得油墨中的钙化合物与高分子分散剂的质量比以及铝化合物与高分子分散剂的摩尔比;结果发现,钙化合物∶高分子分散剂=1∶69,000、铝化合物∶高分子分散剂=1∶900。
对比例C-1
(制备着色剂分散体C-10)
着色剂分散体C-10按照类似于实施例C-1的方式得到,只是用于实施例C-1的C.I.颜料蓝16用作着色剂和苯乙烯-马来酸无规共聚物(数均分子量:10,000)用作高分子分散剂。
<制备油墨C-10>
-着色剂分散体C-10            50.0份
-三乙二醇                    10.0份
-三丙二醇                    10.0份
-氯化钙的水溶液(0.2%)       1.0份
-氢氧化铝的水溶液(0.01%)    1.0份
-去离子水                    28.0份
将以上组分混合和充分搅拌,得到对比油墨。
对比例C-2
(制备着色剂分散体C-11)
着色剂分散体C-11按照类似于实施例C-1的方式得到,只是用于实施例C-4的C.I.颜料蓝15:3用作着色剂和甲基丙烯酸正丁基酯-甲基丙烯酸嵌段共聚物(数均分子量:10,000)用作高分子分散剂。
<制备油墨C-11>
-着色剂分散体C-11    50.0份
-三乙二醇            10.0份
-三丙二醇            10.0份
-去离子水            30.0份
将以上组分混合和充分搅拌,得到对比油墨。
对比例C-3
(制备着色剂分散体C-12)
着色剂分散体C-12按照类似于实施例C-1的方式得到,只是用于实施例C-2的C.I.颜料蓝15:1用作着色剂和聚氧乙烯十六烷基醚(HLB 12.9)用作分散剂。
<制备油墨C-12>
-着色剂分散体C-12    50.0份
-三乙二醇            10.0份
-三丙二醇            10.0份
-去离子水            30.0份
将以上组分混合和充分搅拌,得到对比油墨。
对比例C-4
<制备油墨C-13>
-C.I.直接蓝199    5.0份
-三丙二醇         20.0份
-去离子水         75.0份
将以上组分混合和充分搅拌,得到对比油墨。
(评价)
将表4所示的油墨按照分别与上述黄色油墨时类似的方式和按照类似评价标准进行评价。如表4所示,所有的实施例油墨在喷射稳定性、图像质量和牢度方面得到优于所有的对比例油墨的结果。
表4
评价结果
Figure C20048003100600581
工业实用性
如上所述,本发明可提供甚至在任何条件下能够长时间稳定地记录具有高牢度和优异的质量的图像的油墨,以及可提供都有可能记录具有优异的牢度和质量的图像的喷墨记录方法,油墨墨盒和喷墨记录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在根据本发明的喷墨记录装置的一个实施方案中的记录头的纵剖面视图。
图2是图1所示记录头的横剖面视图。
图3是由多个图1所示记录头形成的多喷嘴记录头的立体视图。
图4是一个简化透视图,说明根据本发明的喷墨记录装置的一个实施方案。
图5是根据本发明的油墨墨盒的一个实施方案的纵剖面视图。
图6是可用于根据本发明的喷墨记录装置的记录单元的透视图。
图7是可用于根据本发明的喷墨记录装置的另一记录头的简化剖面视图。
数字符号说明
13:记录头            14:油墨流路(喷嘴)
15:加热头            16:保护层
17-1,17-2:电极      18:加热电阻体层
19:热储存层          20:基板
21:油墨              22:喷射孔(细狭缝)
23:弯月面            24:油墨液滴
25:记录介质          26:多喷嘴
27:玻璃板            28:加热头
40:油墨袋,储墨器    42:塞子
44:油墨吸收体        45:油墨墨盒
51:进纸部分          52:进纸辊
53:出纸辊      61:刀片
62:盖          63:油墨吸收体
64:服务台      65:记录头
66:支架        67:导向杆
68:电动机      69:驱动带
70:记录单元    71:记录头单元
72:通风孔      80:油墨流路
81:孔板        82:振动板
83:压电元件    84:基板
85:喷射孔

Claims (14)

1.喷墨记录油墨,包含高分子分散剂、水不可溶着色剂、水溶性有机溶剂、至少一种选自钙化合物和镁化合物的化合物和水,所述着色剂是至少一种选自C.I.颜料黄3、C.I.颜料黄74、C.I.颜料黄93、C.I.颜料黄95、C.I.颜料黄109、C.I.颜料黄120、C.I.颜料黄128、C.I.颜料黄138、C.I.颜料黄151、C.I.颜料黄175、C.I.颜料黄183和C.I.颜料黄184的着色剂,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分子分散剂是包含至少一个憎水嵌段和至少一个亲水嵌段的嵌段共聚物,所述各嵌段是分别通过聚合作为单体的乙烯基醚而得到的,所述钙化合物和所述镁化合物的总和A与所述高分子分散剂B的质量比,A∶B是1∶50,000至1∶200。
2.喷墨记录油墨,包含高分子分散剂、水不可溶着色剂、水溶性有机溶剂、至少一种选自钙化合物和镁化合物的化合物和水,所述着色剂是至少一种选自C.I.颜料黑1、C.I.颜料黑7、C.I.颜料黑10、C.I.颜料黑31、和C.I.颜料黑32的着色剂,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分子分散剂是包含至少一个憎水嵌段和至少一个亲水嵌段的嵌段共聚物,所述各嵌段是分别通过聚合作为单体的乙烯基醚而得到的,所述钙化合物和所述镁化合物的总和A与所述高分子分散剂B的质量比,A∶B是1∶50,000至1∶200。
3.喷墨记录油墨,包含高分子分散剂、水不可溶着色剂、水溶性有机溶剂、至少一种选自钙化合物和镁化合物的化合物和水,所述着色剂是至少一种选自C.I.颜料红12、C.I.颜料红122、C.I.颜料红184、C.I.颜料红202、C.I.颜料紫19、和C.I.颜料紫32的着色剂,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分子分散剂是包含至少一个憎水嵌段和至少一个亲水嵌段的嵌段共聚物,所述各嵌段是分别通过聚合作为单体的乙烯基醚而得到的,所述钙化合物和所述镁化合物的总和A与所述高分子分散剂B的质量比,A∶B是1∶50,000至1∶200。
4.喷墨记录油墨,包含高分子分散剂、水不可溶着色剂、水溶性有机溶剂、至少一种选自钙化合物和镁化合物的化合物和水,所述着色剂是至少一种选自C.I.颜料蓝15:1、C.I.颜料蓝15:2、C.I.颜料蓝15:3、C.I.颜料蓝15:4、C.I.颜料蓝15:6、C.I.颜料蓝16和C.I.颜料绿7的着色剂,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分子分散剂是包含至少一个憎水嵌段和至少一个亲水嵌段的嵌段共聚物,所述各嵌段是分别通过聚合作为单体的乙烯基醚而得到的,所述钙化合物和所述镁化合物的总和A与所述高分子分散剂B的质量比,A∶B是1∶50,000至1∶200。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的喷墨记录油墨,其中所述喷墨记录油墨进一步包含铝化合物。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的喷墨记录油墨,其中所述高分子分散剂中的所述亲水嵌段由阴离子乙烯基醚形成。
7.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的喷墨记录油墨,其中所述高分子分散剂中的所述亲水嵌段由非离子乙烯基醚形成。
8.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的喷墨记录油墨,其中所述高分子分散剂中的所述亲水嵌段至少含有由非离子乙烯基醚形成的嵌段和由阴离子乙烯基醚形成的嵌段。
9.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的喷墨记录油墨,其中所述高分子分散剂的组成至少依次为由憎水乙烯基醚形成的嵌段、由非离子亲水乙烯基醚形成的嵌段和由阴离子亲水乙烯基醚形成的嵌段。
10.喷墨记录方法,是通过将能量施加于油墨上以使所述油墨飞行到记录介质上而进行的,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墨是在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定义的油墨。
11.根据权利要求10的喷墨记录方法,其中所述能量是热能。
12.根据权利要求10的喷墨记录方法,其中所述记录介质在其至少一个相对面上具有油墨接受涂层。
13.油墨墨盒,具有储存油墨的储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墨是在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定义的油墨。
14.喷墨记录装置,具有油墨墨盒和记录头部分,所述油墨墨盒具有储存油墨的储墨器,所述记录头部分用于喷射所述油墨,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墨是在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定义的油墨。
CNB200480031006XA 2003-10-20 2004-10-20 用于喷墨记录的油墨、喷墨记录方法、油墨墨盒和喷墨记录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40618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3359333A JP4510421B2 (ja) 2003-10-20 2003-10-20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用インク、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359333/2003 2003-10-2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871314A CN1871314A (zh) 2006-11-29
CN100540618C true CN100540618C (zh) 2009-09-16

Family

ID=344633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480031006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40618C (zh) 2003-10-20 2004-10-20 用于喷墨记录的油墨、喷墨记录方法、油墨墨盒和喷墨记录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7481524B2 (zh)
EP (1) EP1676893B1 (zh)
JP (1) JP4510421B2 (zh)
CN (1) CN100540618C (zh)
WO (1) WO200503793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794534B2 (en) 2004-06-30 2010-09-14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Magenta ink composition, ink set, ink cartridge, and utilizing these, method of recording, recording system and recording product
DE102005010109A1 (de) * 2005-03-02 2006-09-07 Basf Ag Modifizierte Polyolefinwachse
JP4808441B2 (ja) * 2005-06-09 2011-11-0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ブロックポリマー化合物、ポリマー含有組成物、液体付与方法および液体付与装置
JP5142487B2 (ja) * 2005-06-10 2013-02-1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用インク、インクジェット用インクの製造方法、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及びイエローインク
WO2006132433A1 (en) * 2005-06-10 2006-12-14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nk jet ink, method of producing ink jet ink, ink jet recording method, ink cartridge, and yellow ink
US8016930B2 (en) 2005-11-16 2011-09-13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Magenta ink composition, ink cartridge, and recording system and recorded matter using the same
JP5185510B2 (ja) * 2006-06-01 2013-04-17 キヤノンファインテック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用インク、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US7812067B2 (en) 2006-10-20 2010-10-12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Binders for pigmented ink formulations
US7838574B2 (en) 2006-10-20 2010-11-23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Dispersed pigments
JP5293987B2 (ja) 2007-07-19 2013-09-18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セット、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
JP5236253B2 (ja) * 2007-11-05 2013-07-17 キヤノンファインテック株式会社 顔料分散液、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用インク、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5227573B2 (ja) * 2007-11-27 2013-07-03 キヤノンファインテック株式会社 顔料分散液、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用インク、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5227582B2 (ja) * 2007-12-25 2013-07-03 キヤノンファインテック株式会社 顔料分散液、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用インク、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5227581B2 (ja) * 2007-12-25 2013-07-03 キヤノンファインテック株式会社 顔料分散液、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用インク、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5767107B2 (ja) * 2008-06-26 2015-08-19 イー・アイ・デュポン・ドウ・ヌムール・アンド・カンパニーE.I.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 マゼンタインクジェットインクならびにその製造および使用方法
JP5365095B2 (ja) 2008-08-25 2013-12-11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セット
JP5365111B2 (ja) 2008-09-10 2013-12-11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セット、記録方法、および記録装置
JP5387037B2 (ja) 2009-02-23 2014-01-15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セット、記録装置、および記録方法
JP5439854B2 (ja) * 2009-02-25 2014-03-12 東洋インキSc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インキ
CN101654573B (zh) * 2009-08-14 2011-11-30 天津兆阳纳米科技有限公司 黄色颜料喷墨墨水
JP2011116876A (ja) 2009-12-04 2011-06-16 Seiko Epson Corp インクセット、記録装置、および記録方法
JP5906059B2 (ja) * 2010-11-18 2016-04-2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用のインク、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
JP5664834B1 (ja) * 2013-07-31 2015-02-04 Dic株式会社 フタロシアニン顔料組成物の製造方法
GB2615057A (en) * 2021-11-05 2023-08-02 Fujifilm Speciality Ink Systems Ltd Inkjet ink set

Family Cites Families (2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69615511T3 (de) * 1995-12-08 2013-02-07 Seiko Epson Corp. Tintensortiment zur Tintenstrahlaufzeichnung und Verfahren zur Tintenstrahlaufzeichnung unter Verwendung derselben
JP4365896B2 (ja) 1995-12-08 2009-11-18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用インクセットおよ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
US6075069A (en) * 1996-09-24 2000-06-13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Color ink jet recording method
JP4016483B2 (ja) * 1998-05-29 2007-12-05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記録材料および画像形成方法
JP2001187851A (ja) * 1999-12-28 2001-07-10 Kao Corp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用水系インク
JP3874336B2 (ja) * 2000-12-05 2007-01-31 株式会社リコー 記録液、これを用いた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及び記録用機器
JP3831941B2 (ja) 2001-03-07 2006-10-11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セット並びにこれを用いた記録方法及び記録物
JP3689643B2 (ja) * 2001-03-28 2005-08-3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液滴による画像形成方法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並びに液滴吐出飛翔方法
JP3595805B2 (ja) * 2001-08-07 2004-12-0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刺激応答性組成物、並びに該組成物を用いた画像形成方法および装置
JP2003096366A (ja) * 2001-09-25 2003-04-03 Konica Corp インク、インクセット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
JP2004115717A (ja) * 2002-09-27 2004-04-15 Canon Inc ブロック高分子化合物、それらを用いた組成物及び画像形成方法並びに画像形成装置
JP4125022B2 (ja) * 2002-03-06 2008-07-2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ポリマー含有組成物、インク組成物および該インク組成物を用いた画像形成方法
JP2004009679A (ja) * 2002-06-11 2004-01-15 Canon Inc 画像形成方法、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被記録媒体
EP1371696B1 (en) 2002-06-14 2006-08-09 Canon Kabushiki Kaisha Particle composition, recording method, and recording apparatus using the particle composition
JP3890266B2 (ja) * 2002-07-03 2007-03-0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ブロックポリマー化合物、インク組成物、分散性組成物及び画像形成方法並びに画像形成装置
JP2004203968A (ja) 2002-12-24 2004-07-22 Canon Finetech Inc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用インク、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2004204112A (ja) 2002-12-26 2004-07-22 Canon Finetech Inc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ー用インク及び記録方法
JP2004210939A (ja) 2002-12-27 2004-07-29 Canon Finetech Inc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用インク、これを用いた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2004210864A (ja) 2002-12-27 2004-07-29 Canon Finetech Inc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ー用インク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
JP4549668B2 (ja) 2002-12-27 2010-09-22 キヤノンファインテック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ー用インク
JP2004210937A (ja) 2002-12-27 2004-07-29 Canon Finetech Inc 水性インク
JP2004210938A (ja) 2002-12-27 2004-07-29 Canon Finetech Inc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用インク、これを用いた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4215501B2 (ja) 2002-12-27 2009-01-28 キヤノンファインテック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用インク、これを用いた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EP1439715A1 (en) * 2003-01-16 2004-07-21 Dialog Semiconductor GmbH Weighted gradient based colour interpolation for colour filter array
WO2004067287A1 (en) * 2003-01-28 2004-08-12 Canon Finetech Inc. Image recording method
JP2004249716A (ja) 2003-01-28 2004-09-09 Canon Finetech Inc 画像記録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1676893A1 (en) 2006-07-05
JP4510421B2 (ja) 2010-07-21
JP2005120310A (ja) 2005-05-12
EP1676893A4 (en) 2006-11-08
WO2005037937A1 (ja) 2005-04-28
US7481524B2 (en) 2009-01-27
EP1676893B1 (en) 2011-12-28
CN1871314A (zh) 2006-11-29
US20070103525A1 (en) 2007-05-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40618C (zh) 用于喷墨记录的油墨、喷墨记录方法、油墨墨盒和喷墨记录装置
CN101400750B (zh) 记录油墨、墨盒、喷墨记录方法、和喷墨记录装置
CN101784621B (zh) 油墨组件、墨盒、喷墨记录方法和喷墨记录装置
CN1922278B (zh) 墨水组、喷墨记录方法、墨处理盒、记录单元、喷墨记录装置及图像形成方法
CN103052692B (zh) 喷墨用墨、墨盒、喷墨记录方法、喷墨记录装置以及喷墨记录物质
US10174217B2 (en) Ink, ink stored container, image forming method, liquid discharging apparatus, and image
CN101772554B (zh) 记录油墨、油墨介质组件、墨盒、油墨记录物质、喷墨记录装置和喷墨记录方法
US7328991B2 (en) Ink and ink-applying process and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CN103347964B (zh) 油墨组件、墨盒、喷墨记录方法和喷墨记录装置
US20100010121A1 (en) Ink composition, recording method using the ink composition, ink cartridge
CN103360868B (zh) 喷墨记录油墨、喷墨记录油墨套件和墨盒
CN101368016A (zh) 喷墨油墨,以及使用它的墨盒、喷墨记录方法、喷墨记录装置和油墨记录
JP2008519867A (ja) 印刷画像用オーバーコート組成物
CN107709026B (zh) 喷墨印刷方法、水性油墨
CN100447210C (zh) 水基喷墨油墨、喷墨记录方法、墨盒和喷墨记录装置
US8919948B2 (en) Ink for ink jet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method
US6350795B1 (en) Ink compositions
CN101240132B (zh) 颜料墨、喷墨记录方法、墨盒、记录单元和喷墨记录装置
US20060160924A1 (en) Inkjet recording ink, inkjet recording method, ink cartridge, and inkjet recording system
CN101260258B (zh) 液体组合物、图像形成方法、墨盒、记录单元、和喷墨记录装置
EP1576062B1 (en) Inkjet recording ink, inkjet recording method, ink cartridge, and inkjet recording system
EP3315310B1 (en) Inkjet printing method and water-based ink
CN100369985C (zh) 水性油墨、喷墨记录方法、墨盒、记录单元、喷墨记录装置及图像形成方法
JP2006321883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用インク、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CN100362063C (zh) 喷墨记录油墨、喷墨记录方法、油墨盒和喷墨记录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916

Termination date: 20181020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