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523934C - 散热装置和显示单元 - Google Patents

散热装置和显示单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523934C
CN100523934C CNB2005800356602A CN200580035660A CN100523934C CN 100523934 C CN100523934 C CN 100523934C CN B2005800356602 A CNB2005800356602 A CN B2005800356602A CN 200580035660 A CN200580035660 A CN 200580035660A CN 100523934 C CN100523934 C CN 100523934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heating radiator
backplate
heat
pa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580035660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044427A (zh
Inventor
柴田博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ny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on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ny Corp filed Critical Sony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0444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4442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523934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523934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VFUN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OF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STRUCTURAL COMBINATIONS OF LIGHTING DEVICES WITH OTHER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1V29/00Protecting lighting devices from thermal damage; Cooling or heating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F21V29/50Cooling arrangements
    • F21V29/70Cool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passive heat-dissipating elements, e.g. heat-sinks
    • F21V29/74Cool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passive heat-dissipating elements, e.g. heat-sinks with fins or blades
    • F21V29/76Cool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passive heat-dissipating elements, e.g. heat-sinks with fins or blades with essentially identical parallel planar fins or blades, e.g. with comb-like cross-section
    • F21V29/763Cool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passive heat-dissipating elements, e.g. heat-sinks with fins or blades with essentially identical parallel planar fins or blades, e.g. with comb-like cross-section the planes containing the fins or blades having the direction of the light emitting axi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VFUN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OF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STRUCTURAL COMBINATIONS OF LIGHTING DEVICES WITH OTHER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1V29/00Protecting lighting devices from thermal damage; Cooling or heating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F21V29/50Cooling arrangements
    • F21V29/51Cooling arrangements using condensation or evaporation of a fluid, e.g. heat pip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VFUN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OF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STRUCTURAL COMBINATIONS OF LIGHTING DEVICES WITH OTHER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1V29/00Protecting lighting devices from thermal damage; Cooling or heating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F21V29/50Cooling arrangements
    • F21V29/70Cool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passive heat-dissipating elements, e.g. heat-sinks
    • F21V29/74Cool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passive heat-dissipating elements, e.g. heat-sinks with fins or blad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 G02F1/133602Direct backlight
    • G02F1/133603Direct backlight with LED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20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 H05K7/20954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for display panels
    • H05K7/20963Heat transfer by conduction from internal heat source to heat radiating structure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20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 H05K7/20954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for display panels
    • H05K7/2099Liquid coolant with phase chang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Y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F21K, F21L, F21S and F21V, RELATING TO THE FORM OR THE KIND OF THE LIGHT SOURCES OR OF THE COLOUR OF THE LIGHT EMITTED
    • F21Y2115/00Light-generating elements of semiconductor light sources
    • F21Y2115/10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 G02F1/133628Illuminating devices with cooling mean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Cooling, Sealing, Or The Like Of Lighting Device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Illuminated Signs And Luminous Advertising (AREA)

Abstract

一种在透射显示单元中提供的散热装置,在该透射显示单元中多行发光阵列由具有多个安装在接线板上的发光二极管的发光单元构成,这些发光阵列被布置在透射显示面板的背面侧,从发光二极管所发射的照射光被照射到显示面板上。重叠区域(57)通过将背面板(13)插入在支撑LED(18)的辐射板(28)和散热器(37)之间而构成。它们在插入背面板(13)的状态下在该重叠区域中结合为一个单元。背面板、辐射板以及散热器被设置得彼此接触,从而获得有效的散热。

Description

散热装置和显示单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有效散热的散热装置,该热与透射显示单元的发光操作以及发光二极管的发光操作相关而产生,其中透射显示单元通过将背光单元安装在诸如LC(液晶)面板的透射显示面板的后面来获得,背光单元具有大量发光二极管,并用从发光二极管所发射的照射光来照射该透射显示面板。
本申请以2004年8月18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No.2004-238797为基础并要求其优先权,其全部内容在此引入作为参考。
背景技术
与使用CRT(阴极射线管)的显示单元相比,LCD(液晶显示器)单元的优势在于它的显示屏已经被做得更大、更亮和更薄,并且它的功耗减小。因此,连同自发射类型的PDP(等离子显示面板)等一起,液晶显示单元频繁用于电视机或各种类型的显示单元。液晶显示单元具有液晶面板,液晶面板在各种大小的两个透明基板之间密封液晶,并在透明基板上所提供的电极之间施加电压,以改变液晶分子的取向从而改变光透射率,光学地显示给定图像等。
由于液晶本身不是自发射材料,因此液晶显示单元包括用于向液晶面板提供照明光的光源部分。作为光源部分,通常采用侧光系统或者背光系统,侧光系统使用来自于面板背面的侧面位置的照射光来照射液晶面板,背光系统直接照射液晶面板的背面。背光单元具有例如光源、用于将照射光引导到液晶面板上的导光板、反射片、以及透镜片或扩散片。使用上述光学板,背光单元使照射光均衡,从而用所均衡的照射光照射液晶面板的整个表面。
常规地,作为背光单元的光源,已经使用了在荧光管中密封汞、氙等的CCLF(冷阴极荧光灯)。
对于CCLF,这种背光单元具有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即,CCLF不能提供令人满意的发射亮度;CCLF的寿命相对较短;在CCLF中由于它的阴极侧上产生低亮度区域从而不能保证亮度一致性等。
大尺寸液晶显示单元典型地被提供有区域发光配置背光单元,其具有多个被放置在扩散板背面侧的长CCLF,该扩散板用于均衡来自于光源所发射的照射光,从而用照射光照射液晶面板。同样在区域发光配置背光中,需要对CCLF所具有的上述问题的解决方案。特别地,在30英寸以上的大尺寸电视机中,在亮度水平和亮度一致性方面的问题已经变得更加突出。
另一方面,在区域发光配置背光单元领域,具有大量红、绿和蓝LED(发光二极管)作为光源的LED区域发光配置背光单元已经代替上述CCLF而获得了大量关注,这些LED以二维方式被布置在扩散片的背面侧以获得白光。在这种LED背光单元中,随着LED成本减少,可以实现成本减少,并且高亮度图像等可以低功耗地被显示在它的大尺寸液晶面板上。
在液晶显示单元中,从在LED背光单元中所提供的大量LED中产生了大量的热。由LED背光单元和液晶面板背面侧的紧密接触构成了液晶显示单元的封闭区域,使得来自于各个LED的热在封闭空间中被积累,而产生高温状态。结果各个LED自身被加热,并且由此它们的发光特性被改变。因此,从LED中所发射的光的颜色中发生了变化,从而从LED背光单元所发射的光中产生了颜色不规则或亮度不规则。
另外存在一个担忧,即从LED中所产生的热在形成于液晶面板背面侧上的封闭空间中积累,而使得光学板变形或变化。还存在一个担忧,即电子部件或集成电路元件被热影响而导致运行不稳定。
为了解决上述缺点,液晶显示单元被提供有效发散从在LED背光单元提供的各个LED所产生的热的散热装置。冷却风扇被用作这种类型的散热装置。这种冷却风扇被用于直接将冷却空气吹到LED背光单元的LED上,以获得散热。但是,使用这种冷却风扇使得从单元外部所吸入的冷却空气中所包含的灰尘被粘附在LED表面,由此使得LED所发射的光的发射特性恶化。
为了应付这个问题,提出了一种散热装置,其配置来在将LED所产生的热从封闭空间通过合适的热传导部件传导到散热器的同时进行散热。散热器由具有高热传导率的轻金属材料例如铝构成,并且由待安装在例如框架上的板状基底和大量鳍片构成,这些鳍片通过将面对其安装表面的基底表面的一部分抬升整体形成且彼此以预定间隔排列。由于热传导部件阻碍了照射光,因此这种散热装置不能被直接放置在封闭空间内。
另一种类型的散热装置也已经被提出,其中,例如,其上放置了大量LED的接线板被放置在待被固定在背板上的辐射板上,并且散热器被放置在背板的背面侧。在这种散热装置中,来自于各个LED的热通过辐射板和背板被传导到散热器上,以由此获得散热。另外,还提出了一种散热装置,其具有被安装在散热器的冷却风扇,并且在散热器的各个鳍片之间提供冷却空气,或从各个鳍片之间排出内部空气,以执行有效散热。
为了在散热装置中的辐射板和背板之间以及辐射板和散热器之间获得满意的热传导,这些部件需要以粘附的方式彼此耦合,辐射板或背板被形成为平板形状,并且由此获得比较高精确的连接。例如,通过将诸如热管等的高效率热传导部件与辐射板结合起来,可以实现更加满意的热传导。
另一方面,散热器通过挤压铝材料来形成,并且如上所述,由作为对背板的固定部分的基底和通过将基底一个表面的一部分抬升起来整体形成的大量鳍片构成。虽然散热器的基底一般形成得比较薄,以获得减少的厚度和对各个鳍片有效的热传导,但是由于各个鳍片在基底的整个长度上形成,因此可以保证足够的机械强度。多个鳍片通过在基底表面的抬升处理来整体形成,使得散热器的厚度在宽度方向上被大量改变,从而由于处理精确性或热扩散而产生扭曲。这使得很难以在贯穿它的整个表面上于基底和背板之间获得粘附力,以在它们之间产生间隙,从而使得热传导效率恶化。
LED背光单元被安装在背板的内表面,以面对液晶面板。散热器被安装在背板的外表面。为了在尝试增加处理精确性和生产效率的同时减少重量、厚度和材料成本,在液晶显示单元中背板的厚度已经被减少了。如上所述,这种背板与其它各种组件一起在辐射板和散热器之间构成了安装部件。
为了在比较大和沉并且被扭曲从而保证它的机械强度的散热器和辐射板的整个表面之间获得粘附力,以由此增加热传导率,诸如螺钉的固定部件被用于牢固地安装辐射板和散热器。在这种情况下,由于每个组件都被稍微地弯曲,因此在厚度已经被减少的背板的安装部分中发生变形,从而削弱了辐射板和背板之间以及辐射板和散热器之间的粘附力。随之而来,减少了热传导效率,未能执行有效散热。另外,在背板上向辐射板和散热器提供安装部分,减少了背板的机械强度,并且增加了拧螺丝的工时。另外,辐射板和散热器之间插入背板削弱了辐射板和散热器之间的机械固定,并且削弱了它们之间的热传导率。
发明内容
期望提供一种能够消除涉及常规技术的上述问题的散热装置,以及使用该散热装置的显示单元。
还期望提供一种能够在减少背板厚度的同时有效发散从LED所产生的热的散热装置,以及使用该散热装置的显示单元。
根据本发明的散热装置提供在透射显示单元中,在该透射显示单元中多行发光阵列被布置在透射显示面板的背面部分,该发光阵列通过布置包含多个安装在接线板上的发光二极管的多个发光单元构成,并用于将发光二极管所发射的光照射到显示面板上。散热器包括辐射板、背面板和散热器。辐射板由具有导热性的金属材料构成,并且被配置用于在其第一表面上支撑每个接线板,以构成发光单元。背面板由具有导热性的金属材料构成,并且在其第一表面上安装显示面板,从而通过固定辐射板的第二表面面对显示面板。散热器由具有导热性的金属材料构成,并且包括基底和在该基底的第一表面上以预定间隔整体形成的多个鳍片。散热器使用基底的第二表面作为安装表面被安装在背面板的第二表面上,并且根据热传导装置通过传导由发光二极管的发光操作所产生的热以从每个鳍片散热。
散热器被设置来通过背面板面对辐射板,以构成重叠部分,其中多个安装孔形成在每个辐射板、背面板和散热器上以彼此相通,并且辐射板和散热器通过插入在安装孔中的固定部件通过背面板来彼此结合,从而增强辐射板和散热器之间的热传导率。
由LED的发光操作所产生的热通过辐射板被传导到背面板,并且随后被从背面板传导到散热器,其中热从鳍片发散。具有很小厚度的背面板通过被夹入在辐射板和散热器之间而与它们结合,由此在它们之间保持紧密安装,导致有效散去LED中所产生的热。因此,在散热器中,可以在透射显示面板的整个表面上或其它光学板上的获得均衡的温度分布,由此防止颜色不规则的发生,并允许各个组件稳定地运行。
通过使用本发明,可以减少背面板的厚度,同时在构成用于发散LED中所产生的热的热传导路径的辐射板、背面板和散热器之间保持紧密安装,以从散热器获得有效散热,获得LED的稳定的光发射,防止显示面板上的颜色不规则的发生,以及提高亮度和均匀率。另外,通过减少背面板的厚度,有可能减少材料成本和装配工时。
在结合附图的下文描述中,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优点和特征将更加明显。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透射液晶显示单元的实施例的分解透视图;
图2是示出透射液晶显示单元的主要部分的垂直横截面图;
图3是示出光引导部分、背光单元以及反射部分的部分剖面图;
图4是示出发光单元和反射板和构成反射部分的反射片的主要部分的分解透视图;
图5是示出要被放置在背面板的发光单元的主要部分的垂直横截面图;
图6是示出要被放置在背面板的发光单元和散热器的主要部分的垂直横截面图;
图7是示出其上已经放置了控制电路部分的背面板的透视图;
图8是示出散热器和散热膜的垂直横截面图;
图9是示出背面板的背面侧的透视图;
图10是示出共用散热器材料的平面图;
图11是示出透射液晶显示单元的背面侧的另一个例子的透视图;以及
图12A的12D每个都显示示出了散热器的组合状态的平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本发明的透射液晶彩色显示单元(此后称为LCD单元)的一个实施例下面将参考附图进行详细描述。
根据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单元1被用于具有例如40英寸以上的大尺寸屏幕的电视机、显示监视单元等。如图1和2所示,液晶显示单元1包括液晶面板单元2和放置在液晶面板单元2的背面侧并且发射大量照射光的背光3。在液晶面板单元2和背光3之间,放置了光学转换部分4、光引导面板5、反射部分6以及散热部分7。光学转换部分4将预定的光学转换应用到从背光3所发射的照射光上,以允许所转换的光进入液晶面板单元2。光引导面板5均衡照射光,以允许所均衡的光进入液晶面板单元2。反射部分6将从背光3发射到周围的照射光朝着光引导面板5反射。散热部分7散去在背光3中所产生的热。
液晶面板单元2具有拥有30英寸以上的大显示屏的液晶面板8。如图2所示,液晶面板8以这种方式被支撑,即它的外围通过间隔物11、引导部件12等被夹在框架形前框架部件9和框架形支撑框架部件10之间。支撑框架部件10和背面板13(随后将描述细节)构成了底架部件并相对于未示出的外壳被固定到安装部分,各个结构部件被安装到底架部件。虽然没有示出,但是盖板玻璃被安装在液晶面板8的前面侧。
虽然这里省略了细节,但是通过间隔珠等相对于其它部件被保持适当位置上,液晶面板8在其上形成了例如透明段电极的第一玻璃基板和其上形成了透明公共电极的第二玻璃电极之间封装液晶,并且通过经由在形成于各个玻璃基板上的电极之间施加电压而产生的电场来改变液晶分子的取向,以由此改变光透射率。条状的透明电极、绝缘膜以及取向膜在第一玻璃基板的内表面上形成。三基色滤光器、上覆层、条状的透明电极以及取向膜在第二玻璃基板的内表面上形成。偏振和相差膜被贴在第一和第二玻璃基板二者的表面上。另外,在液晶面板8中,由聚酰亚胺制成的取向膜以水平方向来布置,与液晶分子形成界面。偏振和相差膜使得光的波长特性是消色差的即白的,并且颜色滤光器允许全色图像被显示。
注意根据本发明的液晶面板8的结构并不局限于上述结构,而是各种类型的公知液晶面板都可以使用。
如图2所示,背光3被安装在上述液晶面板单元2的背面侧。背光3被如此放置以面对液晶面板单元2的整个表面,并且与液晶面板单元2一起构成光学封闭的光引导空间。在本发明中可以使用各种类型的背光3。例如,预定数量的发光单元15被布置在同一轴线上以形成发光阵列16,并且多条线的发光阵列16彼此以预定间隔被平行地布置。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三个发光单元15在长度方向上被布置在一条线上,以由此形成一条线的发光阵列16,并且六条线的发光阵列16在垂直方向上被平行地布置,以由此形成背光3。即,背光3由3(发光单元)×6(发光阵列)=18发光单元15。
根据本发明的背光3的结构并不局限于上述例子,而是根据在其中它们将被提供的液晶显示单元的大小和规格,各种类型的背光都可以使用。
如图2所示,构成背光3的每个发光单元15都包括:接线板17、安装在接线板17上的多个LED18、输入连接器19以及输出连接器20。整个数量的25个LED18,其结合了红色LED、绿色LED和蓝色LED,都以这种方式被安装在每个发光单元15的接线板17上,即它们在同一轴线上连续地布置。因此,对每个发光阵列16提供25(LED)×3(发光单元)=75个LED18,并且在背光3中提供总共75(LED)×6(发光阵列)=450个LED18。
不用说,在背光中的各个组件的排列并不局限于上述例子。
如图2和5中所示,每个LED18都包括发光部分18a、树脂支架18b、以及成对的接线端18c。发光部分18a由树脂支架18b支撑。接线端18c从树脂支架18b中引出。虽然这里省略了细节,但是具有方向性以允许所发射的光的主要成分向发光部分18a的外部周边传播的所谓侧向发射类型的LED被用作为LED 18。在背光3中,发光单元15的数量以及将被安装在发光单元15上的LED 18的数量和排列间隔基于液晶面板8的大小或每个LED 18的发射能力来确定。
发光单元15的所有接线板17都根据相同规格来形成。虽然没有示出,但是串连LED 18的布线图和连接LED 18的接线端的焊盘在每个接线板17上形成。每个接线板17都具有输入连接器19和输出连接器20,它们在宽度方向上被放置在同一侧,但是在纵向方向上被放置在相反侧。
如图3中所示,构成一行发光阵列16的发光单元15的接线板17被布置在相同方向上。在每个奇数行的发光阵列16即第一、第三和第五行的发光阵列中,发光单元15被布置来使得输入和输出连接器19和20被放置在每个接线板17的较低侧。另一方面,在每个偶数行的发光阵列16即第二、第四和第六行的发光阵列中,发光单元15被布置来使得输入和输出连接器19和20被放置在每个接线板17的较高侧。
即,在每个发光阵列16中,发光单元15被布置来使得在一个接线板17上所提供的输入连接器19与在相邻接线板17上所提供的输出连接器20在相同的行中彼此面对。另外,至于垂直位置,发光阵列16被布置来使得在奇数行和偶数行中分别设置的两个面对的发光单元15的接线板17上所提供的输入连接器19和输出连接器20彼此面对。
在每个发光阵列16中,发光单元15通过未示出的引线在相同行中与连接器串连。由于输入连接器19和输出连接器20如上所述彼此面对,因此发光单元15之间的导线可以通过最短路线来获得。在奇数行的发光阵列16中,输入连接器19被设置在放置于一个发光单元15的右侧上的发光单元15的右侧末端,并且输出连接器20被设置在放置于一个发光单元15的左侧上的发光单元15的左侧末端。在偶数行的发光阵列16中,输出连接器20被设置在放置于一个发光单元15的左侧上的发光单元15的右侧末端,并且输入连接器19被设置在放置于一个发光单元15的右侧上的发光单元15的左侧末端。在发光阵列16中,在奇数行和偶数行之间所定义的纵向空间被用于布置引线。引线引入至空间或从空间中引出通过在背面板13中所形成的引入开口(未示出)来实现。由此已经被引入或引出的引线通过夹具束在一起。
因此,引线通过利用发光阵列16之间所定义的空间被支持和引导,由此提高了空间效率并简化布线处理。在每个发光阵列16中或发光阵列之间的发光单元15的装配错误通过安装在各个接线板17上的输入和输出连接器19和20的位置来进行检测。布线结构和布线处理的简化以及接线板17之间的引线的共用在每个发光阵列16中获得。
在液晶显示单元1中,由背光3的发光LED 18所产生的大量照射光通过光学转换部分4进入液晶面板8。光学转换部分4具有光学片层叠体,其中每一个都具有与液晶面板8基本上相同的外部形状的多个光学片被叠加。特别地,光学片层叠体包括具有各种光学功能的多个光学功能片,例如将从背光3所发射的照射光转换成垂直偏振成分的光学功能片,补偿照射光的相差以获得宽视角并防止着色的光学功能片,或是扩散照射光的光学功能片。
如图2中所示,光学功能片层叠体被安装在光引导面板5的扩散光引导板21(随后要被描述)的主要表面上,并且通过安装在背面板13上的支撑托架部件22被放置在液晶面板8的背侧上,相对于液晶面板8具有预定间隔。光学转换部分4并不局限于上述光学功能片层叠体,而也可以使用其它光学功能片,例如用于增强亮度的亮度增强膜,相差膜,或是夹在棱镜片之间的成对的两个上和下扩散片。
在液晶显示单元1中,从背光3所发射的照射光在贯穿光引导面板5的表面上由光引导面板5均衡,在光引导空间14中被引导,并通过光学转换部分4进入液晶面板8。光引导面板5包括扩散光引导板21和扩散板23,它们被放置在光引导空间14中,并通过随后要被描述的光学柱部件25被彼此隔开预定距离。
扩散光引导板21是稍厚的板体,由具有光引导特性的不透明白色合成树脂材料例如丙烯酸树脂或聚碳酸酯树脂构成,并具有基本上与液晶面板8相同的大小。扩散光引导板21的第一主表面被安装在光学转换部分4的光学功能片层叠体上,并且它的外围部分由托架部分22支撑。扩散光引导板21将从第二主表面入射到其上的照射光折射和扩散地反射以由此将其扩散,并允许其在它的亮度在整个扩散光引导板21的表面上已被均衡的情况下从第一板主表面侧进入光学转换部分4中。
扩散板23是由例如丙烯酸树脂等的透明合成树脂材料构成并具有基本上与液晶面板8相同的大小的板体。扩散板23与背光3隔开预定距离,并且在这种状态下控制从LED 18所发射的光的入射状态。如图2中所示,光控制图案24形成在扩散板23的表面上且在面对各个LED 18的发光部分18a的位置。
每个光控制图案24都通过使用具有光反射/扩散特性的墨水,印刷具有比LED 18的发光部分的直径稍微大的圆形图案而形成。墨水通过以预定比率混合光屏蔽试剂和光扩散试剂来获得。使用丝网印刷方法,精确地形成光控制图案。光屏蔽试剂的例子包括钛氧化物、钡硫化物、钙碳酸盐、铝氧化物、锌氧化物、镍氧化物、钙氢氧化物、锂硫化物、四氧化三铁、甲基丙烯酸树脂粉末、绢云母、瓷土粉末、高岭土、斑脱土、金粉以及浆纤维。光扩散试剂的例子包括硅氧化物、玻璃珠、玻璃细粉、玻璃纤维、液体硅、结晶粉末、镀金树脂珠、胆甾醇液晶溶液以及再结晶丙烯酸树脂粉末。
在光扩散板23中,每个光控制图案24都将从紧接放置在光控制图案24下的LED 18的发光部分18a向上所发射的光的成分直接反射。从LED 18所发射的光进入扩散板23中光控制图案没有形成的部分,即,不面对发光阵列16的部分。直接进入扩散板23的光由此被光控制图案24限制,以防止高亮度区域被产生,结果其亮度已经被均衡的照射光从整个表面朝着扩散光引导板21发射。
光控制图案24可以由在具有比发光部分18a的直径稍微大的区域中所形成的多个点来实现。这个配置通过发射一部分所发射的光和反射/扩散一部分光来限制光入射量。另外,在这种情况下,可以使在上面区域的中心部分处的点形成密度高于外围部分的。这种配置作为限制中心部分的入射光量并且消除LED 18的位置错位的分级图案。由于使用如上所述的侧发光类型LED 18,因此发生了照射光聚焦在发光阵列16之间的区域上的现象。为了防止这个现象的发生,光控制图案24可以形成为椭圆形状。
从LED 18所发射的并且以大于临界角的角度进入扩散板23的一部分光由扩散板23的表面进行反射。从背光3的LED 18朝向周围所发射的光、由扩散板23的表面所反射的光或由光控制图案24所反射的光随后由反射部分6进行反射,并且以有效的方式通过扩散板23进入光引导面板5。光在反射部分6和扩散板23之间反复反射,由此根据增强的反射原理而增加反射率。
如图2和4中所示,反射部分6包括大尺寸的反射板26以及对每个发光单元15所提供的多个反射片27。虽然随后将详细描述细节,但是反射板被安装在背光3的由构成散热部分7的辐射板28和光学柱部件25所定义的它的位置上。反射片27由反射板26支撑。
为了将反射板26形成为具有比较高的表面精确度、没有扭曲并且具有基本上与液晶面板8相同形状的大尺寸部件,需要一定程度的机械强度,其中反射板26相对于光引导面板5以预定间隔同液晶面板8被安装。因此,铝板29被用作为基底材料,并且由包含荧光试剂的发泡PET制成的反射材料30被耦合到基底材料29的表面,由此获得反射板26。作为基底材料,不但铝板而且具有镜面的不锈钢板也可以被用作为反射板26。在反射板26被用于比较小尺寸的液晶显示单元中的情况下,其可以由例如包括荧光试剂的发泡PET来形成。发泡PET重量轻,具有大约95%的高反射比特性,并且具有不同于金属光泽颜色的色调,从而在反射表面上刮擦等并不显而易见。这个发泡PET已经被用于常规类型的液晶显示单元中。
在反射板26中,六行水平的引导开口部分31与各个发光阵列16相一致地形成,如图3中所示。每行引导开口部分31都由多个水平长矩形单元引导开口32a到32n(统称为“单元引导开口32”)构成,它们被布置在同一轴线上,并且由桥部分33分开。每个单元引导开口32的开口宽度具有稍微大于LED 18的发光部分18a的直径,并且具有足够长的长度以允许5个LED 18在那里穿透。
由于在每个发光阵列16上形成75个LED 18,因此每行引导开口部分31都由75(LED)/5(对应于每个单元引导开口的LED数量)=15单元引导开口32构成。引导开口部分31的配置并不局限于此。例如,每行引导开口部分31可以由一个长度与每个发光阵列16的整个长度相对应的开口来构成。但是如下所述,每个桥部分33都作为用于保持反射板26的机械强度和用于支撑反射片27的部分。因此,优选地是,形成每个都具有足够长度的多个开口,以允许某些LED 18以预定间隔在那里穿透。
反射片27由具有高反射特性的部件例如发泡PET形成,并且形成为与接线板17相比具有相同的长度和稍大的宽度而与辐射板28相比具有稍小的宽度的矩形形状。与25个LED 18相对应,在反射片27上形成25个引导孔34,它们形成在发光单元15上,并且被布置在同一轴线上。引导孔34在反射片27的长度方向上被布置在同一轴线上。每个引导孔34都具有基本上与每个LED 18的发光部分18a直径相同的圆形形状。
对于每个发光单元15,反射片27被安装在由辐射板28所支撑的接线板17,其中LED 18的发光部分18a通过对应的引导孔34。反射片27以对应于每个发光单元15的大小来形成,并且被直接安装在接线板17上,由此获得穿透引导孔34的LED 18的精确定位。即,每个LED 18的发光部分18a都通过反射片27的引导孔34凸出,它的外周壁牢固地贴在引导孔34的内部周边。反射片27的宽度可以使其等于或稍微小于随后要被描述的辐射板28的基板啮合凹入部分38。在这种情况下,引导孔34的开口边缘由LED 18的树脂支架18b的上表面支撑。
如图3和5中所示,对于每个发光单元15,反射片27被安装在接线板17上,其中LED 18的发光部分18a通过对应的引导孔34。反射板26被放置在反射片27上,并且被固定在随后描述的辐射板28上。在这种情况下,反射片27的预定引导孔34面对反射板26的各个引导开口部分31,允许LED18的发光部分18a穿透引导开口部分31并面对扩散板23。
反射片27由绝缘发泡PET材料形成,并且反射板26由包括铝板29和发泡PET材料30的层叠体形成。如图5中所示,在反射部分6中,在绝缘反射片27上以更小直径形成的引导孔34的整个内部周边从相对于反射板26的引导开口部分31的内部周边向内凸出,从开口部分31暴露了铝基底材料。因此,在反射部分6中,反射片27的插入在反射板26的铝部分和LED 18的接线端18c之间以保持电绝缘。
如上所述,反射片27由绝缘发泡PET材料形成,并且反射板26由包括铝板29和发泡PET材料30的层叠体形成。在安装状态中,如图5中所示,在绝缘反射片27上以更小直径形成的引导孔34的整个内部周边从相对于反射板26的引导开口部分31的内部周边向内凸出,铝基底材料通过引导开口部分31被暴露。因此,在反射部分6中,反射片27的插入在反射板26的铝部分和LED 18的接线端18c之间以保持电绝缘。
在反射片27对于每个发光单元15以上述方式被安装以后,进行反射板26的安装。反射板26被固定在辐射板28上,由此相对辐射板28按压反射片27以用于支持。如上所述,引导开口部分31由多个单元引导开口32构成,其中每个都允许5个LED 18通过其凸起,在单元引导开口32之间插入了桥部分33。这个配置使得桥部分33在长度方向上以预定间隔按压反射片27,从而使得反射片27被牢固支持。这消除了提供用于防止在反射片27中的抬升部分的发生或它的振动的结构需要,以简化装配工作。
如上所述,具有基本上与液晶面板8相同大小的反射部分6的反射板26通过形成在背面板13上的支撑部分13a和光学柱部件25被安装在背光3上,如图2中所示。在这样的情况下:类似于反射片27的配置,反射板26的引导开口部分31由多个圆形孔构成,且其中每个都对应于一个LED 18;则圆形孔和LED 18之间的定位变得极其困难。当反射板26需要用高尺寸精确度来形成时,并且当反射部分6的组件需要用高精确度来定位以用于装配工作时,由于对用于制造高精确度部分和设计高精确度装配工艺的支持,显著地增加了制造成本。另外,反射板26可以被热改变扭曲。
根据本实施例的反射部分6通过安装反射板26和多个反射片27来形成。该配置防止在LED 18的外部周边产生间隙,以由此防止从LED 18所发射的光的一部分通过在外围部分处的间隙漏到背面侧,由此增强光效率,结果能够进行高亮度显示。由于不需要提供用于防止从背面侧的光泄漏的结构,因此反射部分6的整个结构可以被简化。
在根据本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单元1中,多个光学柱部件25被贴附在背面板13,并且依靠光学柱部件25,在构成光学转换部分4的光学功能片层叠体、构成光学引导面板5的扩散光引导板21和扩散板23、构成反射部分6的反射板26之间的定位被定义,并且在彼此面对的上述板的各个主表面之间的平行以贯穿整个表面的高精确性维持。上述大尺寸板之间的间隔和平行因此被保持,由此防止颜色不规则的发生。
多个啮合孔23a和26a形成在上述扩散板23和反射板26上,用于安装光学柱部件25。在扩散板23和反射板26的安装状态中,啮合孔23a和26a被放置在各个发光阵列16之间,并且被布置在同一轴线上。
光学柱部件25是由具有光引导特性、机械强度和一定弹性的例如聚碳酸酯树脂的不透明白色合成树脂材料整体形成的部件,并且被安装在整体形成在背面板13上的安装部分35上,如图2中所示。多个安装部分35在其内侧整体形成在背面板13上,基本上为梯形的凸出部分。安装部分35的上表面作为扩散板23的放置表面,并且在其中形成了安装孔35a。在背光3已经被安装在背面板13上的情况下,安装部分35被放置在各个发光阵列16之间。
如图2中所示,光学柱部件25由杆形基底部分25a、在杆形基底部分25a的前端处形成的啮合部分25b、与啮合部分25b保持预定间隔且围绕杆形基底部分25a整体形成的法兰状的第一阻隔板25c、与第一阻隔板25c保持预定间隔且围绕杆形基底部分25a整体形成的法兰状的第二阻隔板25d构成。杆形基底部分25a的大小定义了背面板13的安装部分35和扩散光引导板21之间的间隔。在第二阻隔板25d上面的预定距离位置处提供阶梯部分25e。
杆形基底部分25a被形成为长锥形的锥状形状,它的直径在阶梯部分25e处稍大于形成在扩散板23上的啮合孔23a的直径,并且朝着前端逐渐减少。用于获得弹性可变形部分的缝25f在阶梯部分25e稍微上面的位置处形成在杆形基底部分25a的一部分中。缝25f形成在其中杆形基底部分25a的直径大于扩散板23的啮合孔23a的区域中。
在啮合部分25b的较大直径部分和第一阻隔板25c之间的间隔基本上对应于背面板13和扩散板23的厚度之和。第一阻隔板25c的直径稍微大于反射板26的啮合孔26a的直径,并且第二阻隔板25d的直径稍微大于扩散板23的啮合孔23a的直径。
在散热部分7和背光3已经被安装在背面板13上的情况下,反射板26被安装在背面板13的安装部分35上,其中啮合孔26a面对安装部分35的安装孔35a。在这种状态,光学柱部件25从背面板13的内表面侧被安装在安装部分35上。啮合部分25b通过反射板26的啮合孔26a,首先被压入安装部分35的安装孔35a中。当经过安装孔35a时,啮合部分25b通过缝25g的作用被弹性变形,并且在穿透安装孔35a之后恢复它的原状。结果,光学柱部件25被垂直安装在背面板13上,其中安装部分35保持啮合部分25b。
此时,如图6中所示,安装部分35和反射板26在厚度方向上被支撑在光学柱部件25的啮合部分25b和第一阻隔板25c之间。在这种情况下,反射板26被支撑,它相对于背面板13的位置固定,且高精度地确定定位反射片27的位置。在基底部分25a的第一阻隔板25c以上的光学柱部件25的上侧从反射板26凸出,并位于在背面板13的安装部分35上面。
光学柱部件25的前端25g通过扩散板23的啮合孔23a被插入,由此在扩散板23和光学柱部件25之间进行安装。光学柱部件25由于缝25f的作用被弹性变形,从而允许在轴方向上被按压的扩散板23通过阶梯部分25e。当扩散板23已经通过阶梯部分25e并与第二阻隔板25d相接触时,光学柱部件25的较大的直径部分弹性回复到它的原状。结果,扩散板23在厚度方向上被支撑在阶梯部分25e和第二阻隔板25d之间。
如图2中所示,在基底部分25a的第二阻隔板25c上面的光学柱部件25的上侧从扩散板23凸出。在这种情况下,其上已经放置了作为光学转换部分4的光学功能片层叠体的扩散光引导板21的底部表面与光学柱部件25的前端25g相接触。
如上所述,一种简单的方法(即将啮合部分25b压入安装孔35a中)被用于将光学柱部件25安装到背面板13的安装部分35。使用多个光学柱部件25允许扩散板23和反射板26的定位,并高精确性地保持扩散板23和反射板26之间以及扩散光引导板21和光转换部分4之间的间隔,从而消除附加的定位结构和间隔保持结构,以由此简化了装配工艺。
光学柱部件25可应用于各种大小的液晶面板8中,获得相关部分的共用。光学柱部件25的配置并不局限于上述的,而是可以根据液晶显示单元1的结构进行适当地修改。在上面的例子中,缝25g被形成在啮合部分25b中,以允许光学柱部件25弹性地变形并且被压入背面板13的安装部分35a中。或者,但是保持凸起被整体形成在光学柱部件25的外部周边,并且键凹槽被形成在安装孔35a的内部周边。在这种情况下,在通过安装部分35a被插入之后,光学柱部件25被旋转,以防止滑出。
如上所述,上面的各个板通过光学柱部件25被高精确性地定位。结果,在液晶面板8和背光3之间的光引导空间14中可以实现稳定的光引导、扩散、反射,由此防止在液晶面板8上发生的颜色不规则性。如上所述地通过具有光引导特性的不透明白色合成树脂材料来形成,该光学柱部件25将来自于光引导空间14外侧的照射光扩散,以防止前端25g部分地发热,从而允许均衡的照射光从光引导空间14中进入扩散光板21。
如图3中所示,总共15个(水平方向上5×垂直方向上3)光学柱部件被安装在背面板13上,且位于各个发光阵列16之间的位置。由于在其表面上已经形成了光控制图案或通过连接铝板29和发泡PET材料30获得反射板26的扩散板23的特性在前后表面之间不同,因此需要不会将前后表面混淆地将其放置。
总共15个(水平方向上5×垂直方向上3)光学柱部件25的棒形基底部分25a从其穿透的啮合孔23a和26a,对应于各个光学柱部件25的安装位置,分别形成在扩散板23和反射板26上。如图3中所示,在最底行中从左边起的第二光学柱部件25A位于背面板13上,在与上侧行中的光学柱部件25的水平位置不同之处。相应地,对应于光学柱部件25A的从最底行中左边起的第二啮合孔23a和26a分别形成在扩散板23和反射板26上,在与上侧行中的啮合孔23a和26a的水平位置不同之处。
因此,即使前后表面彼此颠倒,在对应于光学柱部件25A的位置处不存在啮合孔23a和26a,从而不可能使用光学柱部件25将扩散板23和反射板26安装在背面板13上。如上所述,可以防止扩散板23或反射板26的不正确的安装。
背面板13通过使用重量比较轻并且具有机械强度的铝材料来形成,并且被形成为大小比液晶面板8稍微大些。背面板13对于组成材料作为底架部件,并且具有高热传导率特性。因此,背面板13具有发散在光引导空间14或电路组件中所产生的热的功能。另外,背面板13也作为在构成散热部分7的辐射板28和散热器37之间有效执行热传导的热传导部件。
如上所述,背面板13具有用于在其外围安装到前框架部件9和支撑框架部件10的外围墙、相对于光学柱部件25的安装部分35、相对于辐射板28的安装部分、用于引出引线的开口、啮合部分等。虽然没有示出,但是用于固定外壳的多个安装部分和安装孔形成在背面板13中。
辐射板28被安装在背面板13的内侧第一表面13a上,并且散热器42和控制电路部分被安装到外侧第二表面13b。如上所述,背面板13是由具有高机械强度的铝材料所形成的部件。但是,背面板13的厚度的增加导致整个液晶显示单元1的厚度和重量的增加。当背面板13的厚度减小时,使得它的安装部分在与辐射板28牢固地用螺纹连接的时候变形,导致在上述光学板部件中发生变形。通过利用每个都具有比较大的厚度的辐射板28和散热器37,可以在保持机械强度的同时获得背面板13的厚度的减小。
在根据本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单元1中,在背光3中提供了大量LED 18。由LED18的发光所产生的大量照射光被照射到液晶面板单元2上,由此获得高亮度图像显示。此时,从LED 18所产生的热在液晶面板单元2和背光3之间的封闭光引导空间14中被累积,从而增加了整个单元的温度。液晶显示单元1的温度的增加改变了光转换部分4的光学功能片的特性,或使得LED 18的发光状态不稳定,从而在液晶面板8上产生颜色不规则,或使得构成电路部分的电子零件的操作不稳定,或改变组成部件的尺寸。
为了获得根据本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单元1的稳定操作,从LED 18所产生的热通过散热部分7被有效地散去。散热部分7由也作为对于发光单元15的安装部件的辐射板28、待被安装在辐射板28上的热管36、被放置在与热管36的末端部分相连并接收热的背面板13的后侧上成对的左右散热器37,37、以及促进散热器37的冷却功能的冷却风扇45,45组成。
为六行的发光阵列16中每个提供一个辐射板28。具有优秀的热传导率和可加工性且重量轻和价格便宜的铝材料被用作为辐射板28的材料。挤压加工被用于将辐射板28形成为具有基本上与每个发光阵列16的长度和宽度相等的长矩形板。作为其上安装了3个发光单元15的安装部件,每个辐射板28被形成为具有预定厚度,从而被提供一定的机械强度。辐射板28的材料并不局限于铝材料,而可以使用具有优秀的热传导率的其它材料,例如,铝合金材料、镁合金材料、银合金材料或铜合金材料。在液晶显示单元1的大小比较小的情况下,可以使用压力加工或剪切加工来形成辐射板28。
每个都构成发光单元15的三个接线板17被安装在每个辐射板28的第一表面28a,它们的末端表面彼此面对,如图5中所示。与接线板17啮合的基板啮合凹入部分38贯穿辐射板28的整个长度地被形成在每个辐射板28的第一表面28a上。基板啮合凹入部分38,具有基本上与接线板17相同的宽度并且具有比接线板17的厚度稍微大些的高度,在接线板17的宽度方向上支撑底部表面和两个侧边缘部分。啮合在基板啮合凹入部分38中的接线板17由多个螺钉39固定。
支撑凸起部分38a和凹入形状部分38b和38c被形成在基板啮合凹入部分38中。支撑凸起部分38a通过在宽度方向上留下中央区域来形成为具有预定宽度的凸起部分,并且在其中接线板17的底部表面被牢固地贴住的长度方向上扩展。凹入形状部分38b和38c贯穿支撑凸起部分38a的整个长度,沿着支撑凸起部分38a的两侧扩展。如图5中所示,支撑凸起部分38a具有与接线板17的LED安装区域相对应的宽度。因此,从大部分由LED 18的发光操作加热的LED安装区域进行热传导,因此有效地进行散热。虽然凹入形状部分38b和38c被形成以用于实现重量减少和保持尺寸精确,但是它们也可以形成为热管啮合部分。
反射板接收部分40,40整体形成在每个辐射板28上。反射板接收部分40,40贯穿基板啮合凹入部分38的整个长度地沿着基板啮合凹入部分38的开口边缘扩展。反射板接收部分40,40是在宽度方向上从辐射板28的基板啮合凹入部分38的开口边缘凸出的板形部分。因此,如图5中所示,辐射板28的第一表面28a的宽度被制备得大于反射片27的宽度。在安装状态下,反射板接收部分40,40允许每个LED 18的发光部分18a通过对应的引导孔34凸出,并且支撑安装在光发射单元15上的反射片27的两个侧边缘。
在发射片27的宽度大于基板啮合凹入部分38的开口宽度的情况下,反射板接收部分40,40支撑它的两个末端。在这种情况下,反射板接收部分40,40在每个LED 18的发光部分18a通过对应的引导孔34凸出处的水平上支撑反射片27。
在散热部分7中,六个辐射板28彼此间以预定间隔被安装在背面板13的内表面。每个辐射板28都作为对于六个发光阵列16的安装部件,并且包括其上安装了预定数量的LED 18的接线板17的三个发光单元15被安装在每个辐射板28的基底啮合凹入部分38中。在反射片27已经被安装到发光单元15上的情况下,构成反射部分6的反射板26覆盖辐射板28。
反射板26的内表面相对于反射板接收部分40,40被按压。双面带41,41之前在贯穿反射板接收部分40,40的整个长度上被粘附在反射板接收部分40,40上,并且固定压入的反射板26的内表面。如上所述,反射板26的外部周边被支撑在形成于背面板13中的支撑部分13a上。另外,反射板26在各个发光阵列16之间的区域中由光学柱部件25来支撑,并且被支撑在构成发光阵列16的辐射板28的反射板接收部分40,40上。反射板26高精确性地通过上述结构来定位,并且因此被无变形地安装在其它部件上。
构成散热部分7的每个辐射板28都作为对于背光3的发光单元15的安装部件,并且也作为对于构成反射部分6的反射板26的安装部件。因此,辐射板28与大尺寸的反射板26成为整体,并且也作为反射板,从而高精确性地定义了反射板26的安装位置,增加了光使用效率,以及防止颜色不规则的发生。另外,可以用简单的工作将反射板26安装在散热器28上。虽然在上述例子中粘附在反射板接收部分40,40上的双面带41,41被用于将反射板26固定到辐射板28上,但是粘合剂可以代替双面带41,41来使用。
如上所述,基板啮合凹入部分38在贯穿辐射板28的整个长度上被形成在辐射板28的一个表面上,并且每个发光单元15的接线板17被安装在基板啮合凹入部分38中。反射板26被固定在反射板接收部分40上,以由此闭合基板啮合凹入部分38。在这种情况下,LED 18通过形成在反射片27中的引导孔34被凸起,它的外部周边被牢固地贴在每个引导孔34的内部周边。因此,基板啮合凹入部分38的一个表面侧通过反射板26来闭合,从而使基板啮合凹入部分38中的空间呈密封状态,由此确保防尘。
由于基板啮合凹入部分38在贯穿辐射板28的整个长度上被形成在辐射板28的一个表面上,辐射板28的末端表面侧被敞开。由聚氨酯泡沫树脂材料或海绵材料制成的防尘部件43被固定在沿着辐射板28的侧表面形成的反射板接收部分40的末端表面侧上,如图4中所示。因此,基板啮合凹入部分38的末端表面侧由防尘部件43来闭合,由此防止灰尘进入基板啮合凹入部分38的内部。
其上安装了热管36的热管啮合凹入部分42,以及构成对于背面板13的安装部分的多个安装螺钉和定位销被整体形成在与第一表面28a相反的第二表面28b上。形成为具有弓形开口截面部分的凹入凹槽的热管啮合凹入部分42被设置在基本上与第一表面28a上的支撑凸起部分38a相对的第二表面28b的宽度方向中心处,并且在它的长度方向上在整个辐射板28上扩展和敞开。热管啮合凹入部分42具有基本上与热管36的外部直径相等的开口宽度。用于填缝的凸出42a和42b被整体形成到热管啮合凹入部分42的开口边缘。
热管36被安装在热管啮合凹入部分42中。热管36从其开口处插入到热管啮合凹入部分42的内部,并且被安装到凹入部分42,热管36的外部周边被紧紧地贴在热管啮合凹入部分42的内壁上。此时,如图5中所示,用于填缝的凸出42a和42b被变形以闭合开口。热管36由此在贯穿LED 18的安装区域的整个长度上被安装在面对LED 18的安装区域的部分上,由此获得有效散热。
如上所述,热管36被安装在形成于辐射板28上的热管啮合凹入部分42中。即,辐射板28也作为用于支撑热管36的支撑部件,从而简化热管36的安装结构。这使得在安装热管时容易处理易碎的热管36,确定地防止热管被弯曲或破坏。发光单元15和热管36被彼此紧密相邻地设置,以由此在它们之间有效形成热传导路径。
虽然热管36被安装在向每个辐射板28的第二表面28b开口的热管啮合凹入部分42中,但是也可以使用其它配置。例如,可以形成在辐射板28的长度方向上的至少一个端部处开口的热管啮合孔。在这种情况下,热管36从侧表面方向被安装在热管啮合孔的内部。
热管36是被广泛用于将热从各种电子装置中承受高温的电源传导到散热装置的部件。热管36通过在真空状态下将在预定温度蒸发的例如水的传导介质,封装到具有卓越的热传导率的例如铜的金属管材料中来形成,并且由此具有高效的热传导性能。如上所述,热管36被整体安装在每个辐射板28上,它的两个末端部分与散热器37相连接。当热管36接收从高温的辐射板28传导的热时,封装在热管36中的传导介质从液体蒸发为蒸汽。所蒸发的传导介质在管中流入到低温的散热器37的连接部分。结果,介质被冷却,从而放出冷凝热,以由此变成液体。液化的传导介质通过在长度方向上扩展的多个带状凹槽或形成在金属管的内表面中的多孔层,由毛细现象被移动到辐射板28侧,并且从而在管中循环,由此获得高效的热传导。
在发光单元15已经被放置在基板啮合凹入部分38中并且热管36已经被放置在热管啮合凹入部分42中的情况下,辐射板28被高定位精确性地安装在背面板13上。如图3中所示,辐射板28被安装在背面板13的第一表面13a上,使得在贯穿背面板13的整个长度上扩展,并且在宽度方向上以预定间隔来布置,由此形成发光阵列16。
虽然这里省略了细节,但是如图3中所示,散热器37,37被放置在背面板13的第二表面13b侧的两个长度方向末端部分处。在这两侧上辐射板28通过背面板13垂直于散热器37扩展。辐射板28和散热器27彼此通过作为固定部件的螺钉52被整体固定,背面板13插入在它们之间。
上述固定部件并不局限于螺钉,而是可以使用销、螺栓、螺母或其它任何固定部件的组合,只要它们可以使放置在它们之间的辐射板28、散热器37以及背面板13一体化即可。
散热器37是通过自身或通过与热管36结合作为各种电子装置中的电源的散热部件的部件。散热器37从高温侧接收热传导并且进行散热,以由此冷却高温部分。如同常规典型散热器的情形,散热器37通过对具有高传导率的金属材料例如铝材料应用挤压加工或剪切加工来形成。散热器37由基底46和多个鳍片47构成,基底作为对于背面板13的安装部分,而且鳍片从基底46的第一主表面46a整体竖立并且从它的表面发散在LED 18中所产生的热。
基底46被形成为具有长度基本上与背面板13的宽度(高度)相等的矩形形状。由于基底46具有一定程度的厚度,因此散热器37被提供足够的机械强度。如图6和8中所示,多个安装孔51对应于形成在背面板13中的安装孔50以及形成在辐射板28中的安装孔49形成。
另外,其上安装了下面要被描述的辐射片44的辐射片啮合凹入部分48被形成在构成相对于背面板13的安装表面的基底46的第二表面侧46b上。如图8中所示,辐射片啮合凹入部分48具有稍微大于辐射片44的外部形状且具有比辐射片44的厚度t稍微小的深度d的开口。
另外,如图8中所示,组合部分54沿着散热器37的一侧的宽度方向整体形成。多个散热器55和56在组合部分54处根据液晶面板8的大小结合,以形成具有预定散热的散热器37。散热器37具有在基底46和组合部分54中的适当位置处于它的厚度方向上穿透的安装孔51。
如图6和8中所示,鳍片47是在贯穿基底46的整个长度上整体竖立在基底46的第一主表面46a上的薄的直立壁。虽然鳍片47被彼此平行地放置,但是并不特别需要使得它们的厚度和它们之间的间隔彼此相等。鳍片47在贯穿基底46的整个长度上于基底46的第一主表面46a上构成多个条纹冷却空间47a。
由于散热器37由如上所述在基底46上整体形成的多个鳍片47构成,因此散热器37的厚度有可能在宽度方向上改变,从而在处理时由于处理精确性、热膨胀或回弹现象使得改变更有可能发生。因此,在图8中由箭头所指示的方向上的力被施加于基底46,从而在宽度方向上有可能发生扭曲。基底46的该扭曲在其中鳍片47根据处理条件打开或闭合的两个方向上发生。
散热器37与辐射板28一体化,背面板13如随后所描述被插入它们之间。当在基底46中发生扭曲时,变得很难以将基底46的第二主表面46b牢固地贴在背面板13的整个第二表面13b上。结果,在散热器37和背面板13之间形成间隙,从而使得通过背面板13在散热器37和辐射板28之间形成的热传导路径的热传导效率恶化。另外,当基底46的扭曲通过紧紧地拧紧螺钉52来校正时,背面板13变形。
根据上面,散热器37通过辐射片44被安装在背面板13上。辐射片44由具有一定的热传导特性和弹性变形特性的硅酮树脂来形成。如上所述,辐射片44具有比形成在散热器37上的辐射片啮合凹入部分48的开口长度稍微小些的外部长度,并且具有比辐射片啮合凹入部分48的深度稍微大些的厚度。多个安装孔44a形成在辐射片44上,使得在对应于形成在散热器37侧上的安装孔51的位置处在厚度方向上从那里通过。
辐射片44通过例如与在厚度方向上从基底46的第二主表面46b凸出的部分粘合,而被整体固定于散热器37的辐射片啮合凹入部分48中。在这种情况下,辐射片44的每个安装孔44a与基底46侧的对应安装孔51相通。
构成发光阵列16的多个辐射板28在长度方向上彼此间隔预定间隔,被安装在背面板13的第一表面13a上。另外,其上固定了辐射片44的散热器37分别被放置在背面板13的第二表面13b侧上的两个长度方向末端部分处,使得在这两侧垂直于辐射板28扩展。因此,如图3中所示,其中辐射板28和散热器37在多个位置通过背面板13彼此重叠的重叠部分在这两侧在背面板13的长度方向上形成。在每个重叠部分57中,形成在辐射板28中的安装孔49、形成在背面板13中的安装孔50、形成在辐射片44中的安装孔44a、以及形成在散热器37中的安装孔51彼此相通。在这种情况下,螺钉52例如从散热器37侧被插入到上述安装孔49,50,44a,51中,以由此通过背面板13将辐射板28和散热器37彼此结合。
如上所述,背面板13以较小厚度形成,而辐射板28和散热器37的基底46被形成为较大厚度。因此,即使当螺钉52被紧紧地拧紧时,在背面板13中也不会发生部分变形,使得辐射板28和散热器37可以牢固地固定在背面板13上。另外,背面板13被夹置在以栅格形式彼此安装的辐射板28和散热器37之间,以增强背面板13的机械强度。
在辐射片44被固定在形成于基底46中的辐射片啮合凹入部分48中的情况下,散热器37被安装在背面板13上。当螺钉52被插入上述固定孔时,辐射片44在背面板13和基底46之间在厚度方向上被压缩而变形。因此,即使当在基底46中发生扭曲时,在基底46的第二表面46b和背面板13的第二表面13b之间牢固的贴附由辐射片44来维持。用上述配置,热传导路径通过背面板13和辐射片44被形成在辐射板28和散热器37之间,保持上述部件28,37,13和44之间牢固的贴附,由此获得满意的散热。
散热器37的尺寸越大,液晶显示面板1提供的热传导效果越高。但是,增加散热器37的尺寸增加了背光3或整个单元的厚度,从而导致整个单元的尺寸的增加。散热器37是具有大尺寸和重量的部件。另外,当被直接安装在接线板等上时,散热器37需要被提供有用于它自身和电路零件,或布线图案,或在它自身和高温部分之间插入的热传导部件之间保持绝缘的安装支架部件,从而使得结构变复杂。
如上所述,在根据本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单元1中,多个辐射板28和热管36用于熟练地放置每个散热器37,其是相对于背面板13比较大尺寸的零件,以通过背面板13和辐射片44在辐射板28和热管36之间形成有效热传导路径。结果,可以防止单元1自身尺寸的增加,并且从背光3中所产生的热可以被有效发散。
另外,如图7和9中所示,在各个散热器37中提供冷却风扇45,由此增强散热器37的散热效果。虽然没有被示出,但是冷却风扇45被放置在通过切除背盖的一部分所获得的位置处,其被如此放置以使得闭合在散热器37的鳍片47之间所形成的散热空间47a。
虽然这里省略了细节,但是冷却风扇45包括具有安装部分的外壳、通过多个臂部分被放置在外壳中心处的马达、由马达驱动的风扇。冷却风扇45的外壳的主表面在厚度方向上被敞开,并且冷却风扇45被安装在散热器37上,其开口面对散热空间47a。当电力被施加于马达上以驱动风扇时,冷却空气被提供给散热器37的鳍片47之间的散热空间47a,以促进鳍片47的散热。
由于在液晶面板8呈直立的情况下使用液晶显示单元1,因此从LED 18所产生的热上升,并且在上部区域中累积。因此,冷却风扇被放置以发散在上部空间中所累积的热。因此,LED 18所产生的热可以有效地被发散。即,如图9中所示,冷却风扇45被安装在散热器37上于高度方向从中心线OL偏移Δh的位置处。
因此,更多冷却空气被提供给单元的上侧区域,以通过散热器37增强单元的上侧区域中的散热效果,结果在整个单元中可以获得均衡的温度分布。在均衡温度下,颜色不规则的发生被抑制,并且在液晶面板8和其它光学板中执行稳定的操作。另外,由于不需要提供高气流的冷却风扇45,因此可以减少功率消耗和风扇噪音。
冷却风扇45具有基本上正方形的外壳,在它每个角上提供了安装部分。在冷却风扇45被安装到散热器37上且外壳的两个侧面平行于鳍片47的情况下,安装部分闭合散热空间47a的一部分,而使得冷却风扇效率恶化。因此,如图7中所示,冷却风扇45被安装在鳍片47上,其侧表面相对于鳍片47倾斜大约90度。结果,冷却空气可以从整个开口被提供到散热空间47a中。冷却风扇45可以被提供在散热空间47a内部,以增强鳍片47的散热。
如上所述,通过在辐射板28中形成热管啮合凹入部分42,而不需要形成用于在背面板13上布置热管36的空隙凹入部分。因此,背面板13可以整体上被形成为平坦的形状,从而导致厚度的减少。散热器37被安装在背面板13的背侧的两侧,并且平坦区域被形成在背面板13的中心区域。
根据本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单元1提供有:用将操作控制信号输出给液晶面板8的LC控制器60,以及例如控制液晶面板8或电源的电源控制电路部分61或控制背光3的操作的LED控制电路部分62的控制电路部分。如图7中所示,控制电路部分61被安装在背面板13的第二表面13b上。另外,控制电路部分62也被安装在放置于散热器37之间的平坦控制基板的中心部分中。
因此,通过在背面板13的平坦区域中放置控制电路部分61和62,可以用简单的工艺安装它们,而没有抬升部分等的发生。当控制电路部分61和62每个都被封装并且它们的厚度被减少时,可以减少整个单元的厚度。
在液晶显示单元1被用作为电视机的显示单元的情况下,它的屏幕大小被形成为例如40,42,46和55英寸的大小。当屏幕大小变大时,需要在背光3中提供更多的LED 18,从而向液晶面板8提供大量照射光,以将液晶面板8保持显示亮度。增加待用的LED 18的数量增加了LED 18所产生的热,结果是在散热部分7中需要更加有效的进行散热。
散热器37的散热特性根据液晶面板8的屏幕大小被改变。散热器37的散热特性由鳍片47的表面区域的形状或大小来定义,并且需要根据屏幕大小来准备具有不同规格的多个散热器37。例如,假设液晶面板8的标准屏幕大小被设置为40英寸,成对的左右散热器37,37相对于背面板13来放置,如图7中所示。当液晶面板8的大小超过40英寸时,具有对应大小的背面板13被使用,并且成对左和右散热器37,37相对于背面板13来放置。但是在这种情况下,每个散热器37都由第一和第二散热器55和56构成,如图11中所示。
如上所述,散热器37由铝材料等来形成。因此,可以认为剪切加工被应用于将材料切成预定大小,以获得零件共用。但是,散热器37具有复杂的横截面和几十厘米的长度,因此很难将材料剪切成具有预定长度和宽度的片,从而使得产量和加工效率恶化。
具有大尺寸显示屏幕的电视机使用大约40英寸的液晶面板,因此产生的热非常高。根据这种情形,可以如下获得散热器37:如图10中所示,制备具有宽度W和长度L的共用散热器材料53,共用散热器材料53被剪切成具有预定长度的片以形成第一散热器55,且用于覆盖与屏幕大小相对应的所期望的散热的不足的第二散热器56与第一散热器55相结合。例如参考用于40英寸电视的液晶面板生产的共用散热器材料53被形成为具有140mm的宽度W,以及等于55英寸的最大屏幕大小的长度L,该宽度W足够保证与40英寸参考屏幕大小相对应的所需要的散热。
如上所述,共用的散热材料53被准备,共用散热器材料53被剪切成具有预定长度的片,以形成第一散热器55,用于覆盖与屏幕大小相对应的所期望的散热的不足的第二散热器56与第一散热器55相结合,并由此获得散热器37。如图10中所示,在共用散热材料53中,多行鳍片47在基底46上直立地被整体形成,,并且组合部分54贯穿基底46的整个长度沿着基底46的一个侧边缘来整体形成。另外,多个安装孔51以预定间隔被形成在基底46。另外,虽然没有被示出,但是相对于冷却风扇45的安装部分被形成在共用散热器材料53中。
根据屏幕大小,共用散热器材料53在宽度方向上于预定位置处被剪切,在长度方向上的一个末端表面被设置为参考点,并且由此获得第一散热器55。如上所述,第一散热器55通过在宽度方向上剪切共用散热器材料53来有效地和精确地形成。
在40英寸的液晶面板8被使用的情况下,散热器37由一个第一散热器55A(实际上,成对的左右第一散热器55A被提供)构成,如图12A中所示,该第一散热器55A通过将共用散热器材料53剪切成具有预定长度La的片来获得。特别地,第一散热器55A被形成为具有410mm的长度La和140mm的宽度Wa。
在42英寸的液晶面板8被使用的情况下,散热器37由第一散热器55B(实际上,成对的左右第一散热器55B被提供)和用于覆盖散热不足的第二散热器56B来构成,如图12B中所示,该第一散热器55B通过将共用散热器材料53剪切成具有预定长度Lb的片来获得。特别地,第一散热器55B被形成为具有430mm的长度Lb和140mm的宽度Wa。第二散热器56B被形成为具有40mm的宽度Xb和与第一散热器55B的长度Lb相等的430mm的长度Lb。
在46英寸的液晶面板8被使用的情况下,散热器37由第一散热器55C(实际上,成对的左右第一散热器55C被提供)和用于覆盖散热不足的第二散热器56C来构成,如图12C中所示,该第一散热器55C通过将共用散热器材料53剪切成具有预定长度Lc的片来获得。特别地,第一散热器55C被形成为具有470mm的长度Lc和140mm的宽度Wa。第二散热器56C被形成为具有大约53到54mm的宽度Xc和与第一散热器55C的长度Lc相等的470mm的长度Lc。
在55英寸的液晶面板8被使用的情况下,散热器37由第一散热器55D(实际上,成对的左右第一散热器55D被提供)和用于覆盖散热不足的第二散热器56D来构成,如图12D中所示,该第一散热器55D通过将共用散热器材料53剪切成具有预定长度Ld的片来获得。特别地,第一散热器55D被形成为具有560mm的长度Ld和140mm的宽度Wa。第二散热器56D被形成为具有140mm的宽度Xd和与第一散热器55D的长度Ld相等的560mm的长度Ld。因此,散热器37通过将具有相同形状的第一和第二散热器55D和56D结合来构成。
如上所述,40英寸的液晶面板8被用作为参考显示面板,并且具有长的长度和宽度W的共用散热器材料53与参考显示面板相符合。在液晶显示面板具有比参考显示面板更大的尺寸的情况下,散热器37通过组合第一散热器55和用于覆盖散热不足的第二散热器56来构成,其中第一散热器通过将共用散热器材料53剪切成具有与参考显示面板的大小相符的预定长度的片来获得。结果,相对于使用各种规格的液晶面板的液晶显示单元1,可以获得零件共用。另外,根据液晶面板的大小可以获得最佳散热器37,由此实现有效散热。
在根据本发明的液晶显示单元1中,散热器37的配置并不局限于通过结合第一和第二散热器55和56来获得,它们具有与各个屏幕规格相一致所选择的上述尺寸,但是构成第一散热器55的共用散热器材料53的散热特性通过鳍片47的大小或数量来确定,并且共用散热器材料53的长度L或宽度W基于所确定的散热特性来改变。另外,为了建立相对于背面板13的共用的安装结构,以由此获得均衡的散热效果,优选地是通过具有与第一散热器55相同长度的组合部分54,将第二散热器56与第一散热器55结合。另外,优选地是将冷却风扇45仅仅安装在第一散热器55侧。在这种情况下,第二散热器56的结构被简化以减少成本。
虽然上述实施例采用使用40英寸以上的大尺寸液晶面板的电视机的透射类型的液晶显示单元1为例来进行描述,但是本发明不仅可以被应用于各种类型的大尺寸液晶显示单元,而且也可以被应用于使用中等尺寸的液晶面板的液晶单元中。
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使用附图所描述的上述实施例,在不离背权利要求和它的主题的范围,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以容易地进行各种修改、代替或等同特征。

Claims (2)

1、一种在透射显示单元中提供的散热装置,在所述透射显示单元中多行发光阵列被布置在透射显示面板的背面部分,所述发光阵列通过布置包含多个安装在接线板上的发光二极管的多个发光单元构成,并用于将所述发光二极管所发射的光照射到显示面板上,所述散热装置包括:
辐射板,由具有导热性的金属材料构成,并且被配置用于在其第一表面上支撑每个接线板,从而构成所述发光单元;
背面板,由具有导热性的金属材料构成,并且在其第一表面上安装所述显示面板,从而所述背面板通过固定所述辐射板的第二表面来面对所述显示面板;以及
散热器,由具有导热性的金属材料构成,包括基底和在所述基底的第一表面上以预定间隔整体形成的多个鳍片,使用所述基底的第二表面作为安装面而被安装到所述背面板的第二表面上,并且经热传导通过传导由所述发光二极管的发光操作所产生的热以从每个所述鳍片散热,其中
所述散热器被设置来通过所述背面板面对所述辐射板,以构成重叠部分,其中多个安装孔形成在所述辐射板、背面板和散热器中每个以彼此相通,并且所述辐射板和所述散热器由插入在所述安装孔中的固定部件通过所述背面板来彼此整合。
2、一种显示单元,包括:
透射显示面板,使用从其背面侧所提供的照射光来进行显示;
背光单元,包括多行发光阵列、接线板和辐射板,所述多行发光阵列通过在所述显示面板的背面侧布置多个包括多个发光二极管的多个发光块所构成的多行发光阵列,在所述接线板上安装了所述发光二极管,所述辐射板由具有导热性的金属板所形成,在其第一主表面上支撑每个接线板,并且被配置用于将从所述发光二极管所发射的照射光提供给所述显示面板;
光学转换光引导部分,被设置在所述显示面板和所述背光单元之间,并且被配置来将预定的光学转换处理和均衡处理应用于照射光以照射所述显示面板;
背面板,由具有导热性的金属材料构成,并且在其第一表面上,所述发光块的每个辐射板的第二表面被固定以面对所述显示面板;以及
散热器,由具有导热性的金属材料构成,包括基底和在所述基底的第一主表面上以预定间隔整体形成的多个鳍片,使用所述基底的第二表面作为安装表面而被安装到所述背面板的第二表面,并且通过每个辐射板从每个鳍片传导热,从而将由所述背光单元的发光二极管的发光操作所产生的热发散,其中
所述散热器被设置来通过所述背面板以面对所述辐射板的一部分,以构成重叠部分,其中多个安装孔被形成在所述辐射板、背面板和散热器中每个上以彼此相通,并且所述辐射板和所述散热器由插入在所述安装孔中的固定部件通过所述背面板来彼此结合。
CNB2005800356602A 2004-08-18 2005-08-15 散热装置和显示单元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23934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4238797A JP4706206B2 (ja) 2004-08-18 2004-08-18 放熱装置及び表示装置
JP238797/2004 2004-08-1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044427A CN101044427A (zh) 2007-09-26
CN100523934C true CN100523934C (zh) 2009-08-05

Family

ID=359074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580035660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23934C (zh) 2004-08-18 2005-08-15 散热装置和显示单元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7663730B2 (zh)
EP (1) EP1785764B1 (zh)
JP (1) JP4706206B2 (zh)
KR (1) KR101155696B1 (zh)
CN (1) CN100523934C (zh)
WO (1) WO2006019085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156872B2 (en) * 2020-02-20 2021-10-26 Sharp Kabushiki Kaisha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heatsink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6038778A1 (en) 2004-10-05 2006-04-13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Backlight unit
KR100643238B1 (ko) * 2004-10-05 2006-11-1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백라이트유닛
KR101073043B1 (ko) * 2004-11-16 2011-10-1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KR100609057B1 (ko) * 2004-11-17 2006-08-0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백라이트유닛
US7731377B2 (en) 2006-03-21 2010-06-08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Backlight device and display device
JP5255776B2 (ja) * 2006-03-21 2013-08-07 株式会社半導体エネルギー研究所 表示装置
JP2007311561A (ja) * 2006-05-18 2007-11-29 Showa Denko Kk 表示装置、発光装置、および固体発光素子基板
US8755187B2 (en) * 2006-06-02 2014-06-17 Siemens Industry, Inc. Systems, devices, and methods, including a basepan comprising a banding stud for increasing current carrying capacity
KR101244982B1 (ko) * 2006-06-29 2013-03-18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광학부재 홀더를 갖는 램프 가이드와 이를 구비한 백라이트유닛 및 액정표시소자
JP4798006B2 (ja) * 2006-06-30 2011-10-19 ソニー株式会社 バックライト装置、液晶表示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JP4151717B2 (ja) 2006-07-21 2008-09-17 ソニー株式会社 光源モジュール、光源装置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KR101294008B1 (ko) * 2006-07-24 2013-08-07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백라이트 어셈블리, 이의 제조 방법 및 이를 갖는 표시장치
WO2008018709A1 (en) * 2006-08-11 2008-02-14 Lg Innotek Co., Ltd Light unit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having the same
KR100836468B1 (ko) * 2006-08-16 2008-06-09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광원 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100844757B1 (ko) * 2006-08-24 2008-07-07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광원 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디스플레이 장치
JP5050498B2 (ja) * 2006-11-21 2012-10-17 ソニー株式会社 光源装置、バックライト装置、液晶表示装置及びバックライト装置の製造方法
KR100839412B1 (ko) * 2006-11-27 2008-06-19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100820516B1 (ko) * 2006-12-22 2008-04-07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라이트 유닛 및 이를 갖는 액정 표시 장치
KR100793514B1 (ko) 2006-12-29 2008-01-14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표시장치
KR100851164B1 (ko) 2006-12-29 2008-08-08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표시장치
WO2008090642A1 (ja) * 2007-01-24 2008-07-31 Sharp Kabushiki Kaisha バックライト構造
DE102007028075B4 (de) * 2007-06-15 2009-03-12 Zett Optics Gmbh LED-Lichtquelle und Verfahren zum Ansteuern und Stabilisieren einer LED-Lichtquelle
KR101079597B1 (ko) * 2007-06-19 2011-11-0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장치
KR100875703B1 (ko) 2007-06-29 2008-12-23 알티전자 주식회사 직하형 백라이트 유닛
JP5111972B2 (ja) * 2007-08-07 2013-01-09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イースト 液晶表示装置
US20090065797A1 (en) * 2007-08-29 2009-03-12 Lg Electronics Inc. Light emitting unit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using the same
KR101394007B1 (ko) 2007-09-11 2014-05-13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라이트 유닛 및 이를 구비한 디스플레이장치
KR101407622B1 (ko) * 2007-11-09 2014-06-13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US8854595B2 (en) 2008-03-03 2014-10-07 Manufacturing Resources International, Inc. Constricted convection cooling system for an electronic display
KR101407300B1 (ko) * 2007-11-19 2014-06-13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멀티 터치 평판 표시모듈
JP4968014B2 (ja) * 2007-11-22 2012-07-04 ソニー株式会社 バックライト装置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JP5056372B2 (ja) * 2007-11-22 2012-10-24 ソニー株式会社 バックライト装置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KR101418585B1 (ko) * 2007-12-10 2014-07-16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백라이트 어셈블리,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 및 이의 조립방법
TWI367717B (en) * 2007-12-13 2012-07-01 Young Lighting Technology Corp Backlight module
JP5168626B2 (ja) * 2008-01-16 2013-03-21 日本精機株式会社 バックライト装置
US8497972B2 (en) 2009-11-13 2013-07-30 Manufacturing Resources International, Inc. Thermal plate with optional cooling loop in electronic display
US8654302B2 (en) 2008-03-03 2014-02-18 Manufacturing Resources International, Inc. Heat exchanger for an electronic display
US9173325B2 (en) 2008-03-26 2015-10-27 Manufacturing Resources International, Inc. Heat exchanger for back to back electronic displays
US8773633B2 (en) 2008-03-03 2014-07-08 Manufacturing Resources International, Inc. Expanded heat sink for electronic displays
JP4553022B2 (ja) 2008-03-13 2010-09-29 ソニー株式会社 Ledバックライト装置
US8693185B2 (en) 2008-03-26 2014-04-08 Manufacturing Resources International,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maintaining a consistent temperature gradient across an electronic display
KR100982046B1 (ko) * 2008-05-14 2010-09-14 유트로닉스주식회사 Led 어레이 모듈의 방열 구조
CN101592807A (zh) * 2008-05-27 2009-12-02 深圳市新超亮特种显示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散热装置的液晶显示屏
CN101713522B (zh) * 2008-10-07 2013-06-26 奇力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发光二极管光源模块及应用其的发光二极管照明模块
US8760613B2 (en) * 2008-12-18 2014-06-24 Manufacturing Resources International, Inc. Modular distributed components for LED backlight
US8749749B2 (en) 2008-12-18 2014-06-10 Manufacturing Resources International, Inc. System for cooling an electronic image assembly with manifolds and ambient gas
US10827656B2 (en) 2008-12-18 2020-11-03 Manufacturing Resources International, Inc. System for cooling an electronic image assembly with circulating gas and ambient gas
KR20100092152A (ko) 2009-02-12 2010-08-20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백라이트 유닛
US20110317094A1 (en) * 2009-03-02 2011-12-29 Sharp Kabushiki Kaisha Light source devic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JP4960981B2 (ja) * 2009-03-03 2012-06-27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Led基板、led光源装置
US20120020114A1 (en) * 2009-03-25 2012-01-26 Sharp Kabushiki Kaisha Backlight structure
WO2010125855A1 (ja) * 2009-04-28 2010-11-04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装置
US20100302769A1 (en) * 2009-05-28 2010-12-02 Alex Horng Lamp
US8636382B2 (en) 2009-06-25 2014-01-28 Sharp Kabushiki Kaisha Light source apparatus, image display apparatus and television receiving apparatus
US20120212466A1 (en) * 2009-10-30 2012-08-23 Sharp Kabushiki Kaisha Display device
JP2011124194A (ja) * 2009-12-14 2011-06-23 Canon Inc 表示パネル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TWI408461B (zh) * 2010-05-18 2013-09-11 Young Lighting Technology Corp 背光模組
US8288782B2 (en) 2010-07-14 2012-10-16 Shenzhe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Backlight module and light-emitting source package structure thereof
CN101943356B (zh) * 2010-07-14 2013-03-13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背光模块及其发光源封装构造
KR20120019140A (ko) * 2010-08-25 2012-03-0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액정표시장치
KR101181173B1 (ko) 2010-10-11 2012-09-18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방열회로기판, 그의 제조 방법 및 그를 포함하는 발열소자 패키지
CN201827785U (zh) * 2010-11-01 2011-05-11 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背光源及液晶显示器
JP2012155033A (ja) * 2011-01-24 2012-08-16 Panasonic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o Ltd 液晶表示装置
WO2012138123A2 (ko) 2011-04-04 2012-10-11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조명장치
JP2012230264A (ja) 2011-04-26 2012-11-22 Panasonic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o Ltd 液晶表示装置
CN102179500B (zh) * 2011-04-27 2013-09-11 陈俊峰 灯具导热管的铸接工艺
WO2013031319A1 (ja) 2011-08-29 2013-03-07 パナソニック液晶ディスプレイ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装置およびテレビ受像機
WO2013047975A1 (en) * 2011-09-26 2013-04-04 Posco Led Company Ltd. Optical semiconductor-based lighting apparatus
CN102563454B (zh) 2011-10-12 2014-05-14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Led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
TWI410559B (zh) * 2011-11-15 2013-10-01 Univ Chienkuo Technology Engine cooling circulating water heat generating mechanism
CN103256521A (zh) * 2012-02-21 2013-08-21 扬升照明股份有限公司 光源模块与背光模块
KR101861278B1 (ko) * 2012-03-22 2018-05-25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 단말기
KR101388806B1 (ko) * 2012-09-26 2014-04-23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전력 모듈 패키지
WO2014062815A1 (en) 2012-10-16 2014-04-24 Manufacturing Resources International, Inc. Back pan cooling assembly for electric display
JP6191144B2 (ja) * 2013-01-30 2017-09-06 船井電機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
CN103150968B (zh) * 2013-03-13 2015-04-29 苏州佳世达电通有限公司 具有排气除雾结构的显示装置
US9648790B2 (en) 2013-03-15 2017-05-09 Manufacturing Resources International, Inc. Heat exchanger assembly for an electronic display
WO2014150036A1 (en) 2013-03-15 2014-09-25 Manufacturing Resources International, Inc. Cooling system for an electronic display
AU2014287438B2 (en) 2013-07-08 2017-09-28 Manufacturing Resources International, Inc. Figure eight closed loop cooling system for electronic display
CN103792712A (zh) * 2014-01-20 2014-05-14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液晶模组的散热结构
CA2942321C (en) 2014-03-11 2022-06-14 Manufacturing Resources International, Inc. Hybrid rear cover and mounting bracket for electronic display
CN103956121A (zh) * 2014-04-29 2014-07-30 苏州佳世达电通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KR101885884B1 (ko) 2014-04-30 2018-08-07 매뉴팩처링 리소시스 인터내셔널 인코포레이티드 백투백 전자 디스플레이 어셈블리
CN204300865U (zh) * 2015-01-08 2015-04-2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及其背光模组
US9723765B2 (en) 2015-02-17 2017-08-01 Manufacturing Resources International, Inc. Perimeter ventilation system for electronic display
JP6688402B2 (ja) 2016-03-04 2020-04-28 マニュファクチャリング・リソーシズ・インターナショナル・インコーポレーテッド 両側面ディスプレイ・アセンブリ用の冷却システム
JP6939805B2 (ja) 2016-10-19 2021-09-22 ソニーグループ株式会社 光源装置および投射型表示装置
US10820455B2 (en) * 2016-11-22 2020-10-27 Samsung Display Co., Ltd. Display device
US20200096821A1 (en) * 2017-03-29 2020-03-26 Sharp Kabushiki Kaisha Planar lighting device and display device
US10485113B2 (en) 2017-04-27 2019-11-19 Manufacturing Resources International, Inc. Field serviceable and replaceable display
CA3059972C (en) 2017-04-27 2022-01-11 Manufacturing Resources International,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eventing display bowing
CN107027271B (zh) * 2017-04-28 2019-04-30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液晶电视用散热系统及液晶电视
US10477735B2 (en) * 2017-04-28 2019-11-12 Shenzhe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Heat dissipation system for use with liquid crystal television and liquid crystal television
CN107393423A (zh) * 2017-09-12 2017-11-24 南京宝丽晶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散热式平板显示屏
US10559965B2 (en) 2017-09-21 2020-02-11 Manufacturing Resources International, Inc. Display assembly having multiple charging ports
CN108204578A (zh) * 2017-12-14 2018-06-26 天长市天新电子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圆形安装座led灯具散热组件
JP2020008719A (ja) * 2018-07-09 2020-01-16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光源装置およびプロジェクター
CN108919564B (zh) * 2018-07-19 2021-09-03 东莞市豪顺精密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大功率背光模组的复合型散热铝挤及其制备方法
US10602626B2 (en) 2018-07-30 2020-03-24 Manufacturing Resources International, Inc. Housing assembly for an integrated display unit
US20200073174A1 (en) * 2018-08-30 2020-03-05 Sharp Kabushiki Kaisha Lighting device and display device provided with the same
JP7110851B2 (ja) * 2018-09-10 2022-08-02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光源装置およびプロジェクター
KR102591775B1 (ko) * 2018-10-01 2023-10-2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백라이트유닛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액정표시장치
US10900618B2 (en) * 2019-01-22 2021-01-26 Nichia Corporation Light-emitting device holder and light source device
US11096317B2 (en) 2019-02-26 2021-08-17 Manufacturing Resources International, Inc. Display assembly with loopback cooling
DE102019203017A1 (de) * 2019-03-06 2020-09-10 Robert Bosch Gmbh Bauteilanordnung mit einer Verbindung zwischen zwei Bauteilen
US10795413B1 (en) 2019-04-03 2020-10-06 Manufacturing Resources International, Inc. Electronic display assembly with a channel for ambient air in an access panel
CN110147056B (zh) * 2019-05-16 2021-07-06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烹饪控制方法、电饭煲控制装置、电饭煲、终端及系统
KR102629991B1 (ko) * 2019-07-08 2024-01-2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장치
JP2021018927A (ja) * 2019-07-19 2021-02-15 船井電機株式会社 照明装置および表示装置
CN110444111A (zh) * 2019-08-16 2019-11-1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CN111028707A (zh) * 2019-11-19 2020-04-17 深圳市光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Led地砖显示屏
TWI732589B (zh) * 2020-06-09 2021-07-01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顯示裝置
US11477923B2 (en) 2020-10-02 2022-10-18 Manufacturing Resources International, Inc. Field customizable airflow system for a communications box
US11778757B2 (en) 2020-10-23 2023-10-03 Manufacturing Resources International, Inc. Display assemblies incorporating electric vehicle charging equipment
US11470749B2 (en) 2020-10-23 2022-10-11 Manufacturing Resources International, Inc. Forced air cooling for display assemblies using centrifugal fans
US11966263B2 (en) 2021-07-28 2024-04-23 Manufacturing Resources International, Inc. Display assemblies for providing compressive forces at electronic display layers
US11919393B2 (en) 2021-08-23 2024-03-05 Manufacturing Resources International, Inc. Display assemblies inducing relatively turbulent flow and integrating electric vehicle charging equipment
US11762231B2 (en) 2021-08-23 2023-09-19 Manufacturing Resources International, Inc. Display assemblies inducing turbulent flow
US11744054B2 (en) 2021-08-23 2023-08-29 Manufacturing Resources International, Inc. Fan unit for providing improved airflow within display assemblies
US11968813B2 (en) 2021-11-23 2024-04-23 Manufacturing Resources International, Inc. Display assembly with divided interior space
US12010813B2 (en) 2022-07-22 2024-06-11 Manufacturing Resources International, Inc. Self-contained electronic display assembly, mounting structure and methods for the same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356294A (ja) * 2000-04-05 2001-12-26 Mannesmann Vdo Ag カラーヘッドアップディスプレイ
US6439731B1 (en) * 1999-04-05 2002-08-27 Honeywell International, Inc. Flat panel liquid crystal display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2196878A (ja) * 1986-02-25 1987-08-31 Koito Mfg Co Ltd 照明装置
JP2500741B2 (ja) * 1993-04-12 1996-05-29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液晶プロジェクタ
JPH08116096A (ja) * 1994-10-14 1996-05-07 Hamamatsu Photonics Kk 発光装置
US5721602A (en) * 1995-10-11 1998-02-24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Mechanical packaging and thermal management of flat mirror arrays
JPH10123512A (ja) * 1996-08-28 1998-05-15 Sanyo Electric Co Ltd 液晶表示装置用光源及びそれを用いたカラー液晶表示装置
JPH10319379A (ja) * 1997-05-22 1998-12-04 Hitachi Ltd 表示装置
JPH1164849A (ja) * 1997-08-26 1999-03-05 Sanyo Electric Co Ltd 液晶表示装置用光源及びそれを用いたカラー液晶表示装置
JP3771693B2 (ja) * 1997-10-13 2006-04-26 株式会社湯山製作所 紙切れ検出装置
JP2001264754A (ja) * 2000-03-15 2001-09-26 Nec Corp 液晶表示装置及びそれに用いられる光源装置
JP2004193002A (ja) * 2002-12-12 2004-07-08 Advanced Display Inc 面状光源装置および表示装置
WO2008018709A1 (en) * 2006-08-11 2008-02-14 Lg Innotek Co., Ltd Light unit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having the same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439731B1 (en) * 1999-04-05 2002-08-27 Honeywell International, Inc. Flat panel liquid crystal display
JP2001356294A (ja) * 2000-04-05 2001-12-26 Mannesmann Vdo Ag カラーヘッドアップディスプレイ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156872B2 (en) * 2020-02-20 2021-10-26 Sharp Kabushiki Kaisha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heatsink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070052315A (ko) 2007-05-21
US7663730B2 (en) 2010-02-16
US20070211205A1 (en) 2007-09-13
WO2006019085A1 (ja) 2006-02-23
CN101044427A (zh) 2007-09-26
JP4706206B2 (ja) 2011-06-22
JP2006058487A (ja) 2006-03-02
EP1785764A1 (en) 2007-05-16
EP1785764A4 (en) 2008-03-26
KR101155696B1 (ko) 2012-06-12
EP1785764B1 (en) 2011-06-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23934C (zh) 散热装置和显示单元
US10712610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having improved cooling efficiency
KR101398499B1 (ko)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표시 기기
CN100462810C (zh) 背光装置及液晶显示装置
US6871979B2 (en) Back light module
CN102124396B (zh) 显示设备
CN100435003C (zh) 背光单元及具有该背光单元的液晶显示器
KR101308752B1 (ko) 액정표시장치
CN100523954C (zh) 具有热吸收部件的背光单元
US7445368B2 (en) Backlight modul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using same
JP2006310221A (ja) エッジ入力型バックライト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CN101118293A (zh) 混合散射板、背光组件以及液晶显示器
JP4385891B2 (ja) 表示装置
US20160291397A1 (en) Display device
JP2006278077A (ja) バックライト装置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CN201819150U (zh) 光源反射罩及背光模组
KR20060095361A (ko) 백 라이트 유닛 및 이를 이용한 액정 표시 장치
JP4862251B2 (ja) 放熱装置及び表示装置
KR100644817B1 (ko) 액정표시장치의 백라이트 어셈블리
JP2006302762A (ja) エッジ入力型バックライト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CN100465728C (zh) 一种背光源模组
KR101963223B1 (ko) 백라이트 유닛, 이를 이용한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조명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805

Termination date: 20150815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