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479738C - 眼底相机 - Google Patents

眼底相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479738C
CN100479738C CNB2006101038868A CN200610103886A CN100479738C CN 100479738 C CN100479738 C CN 100479738C CN B2006101038868 A CNB2006101038868 A CN B2006101038868A CN 200610103886 A CN200610103886 A CN 200610103886A CN 100479738 C CN100479738 C CN 100479738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light
fundus
lens
condenser len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610103886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951314A (zh
Inventor
石原睦隆
子川大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pc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pc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pcon Corp filed Critical Topc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9513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5131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79738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79738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3/00Apparatus for testing the eyes; Instruments for examining the eyes
    • A61B3/10Objective types, i.e. instruments for examining the eyes independent of the patients' perceptions or reactions
    • A61B3/12Objective types, i.e. instruments for examining the eyes independent of the patients' perceptions or reactions for looking at the eye fundus, e.g. ophthalmoscop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3/00Apparatus for testing the eyes; Instruments for examining the eyes
    • A61B3/10Objective types, i.e. instruments for examining the eyes independent of the patients' perceptions or reactions
    • A61B3/14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ye photography
    • A61B3/145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ye photography by video means

Abstract

本发明的眼底相机包括:照明光学系统,将照明光束投影于受检眼的眼底;摄像单元,对上述眼底进行拍摄及/或摄像;以及受光光学系统,该受光光学系统中包括设置于受光光路上、将自上述眼底发出的反射光束引导至上述摄像单元、且使上述摄像单元相对于上述眼底聚焦的聚焦透镜,及可插拔地设置于上述受光光路上的视力校正透镜,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控制装置,判定是否超过上述聚焦透镜的可聚焦范围,以及驱动单元,使上述视力校正透镜插拔于上述受光光路;并且,在超过上述聚焦透镜可聚焦的范围时,上述控制装置对上述驱动单元进行驱动控制,且利用上述驱动单元,将具有使上述聚焦透镜的聚焦成为可能的屈光度的上述视力校正透镜插入上述受光光路。

Description

眼底相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关于一种具有视力校正透镜的光学眼底相机(fundus camera),该视力校正透镜对受检眼眼底所对应的视力进行校正。
背景技术
先前的眼底相机包括:照明光学系统,将照明光束投影于眼底;观察光学系统,将来自上述眼底的反射光引导至第1摄像单元;及拍摄光学系统,将来自上述眼底的反射光引导至第2摄像单元。众所周知,这样的眼底相机具有如下结构,包括可插拔于上述照明光学系统的光路中途的棒状镜片,且包括将通过上述棒状镜片及上述照明光学系统分为两部分的焦点视标光投影于上述眼底的焦点视标投影光学系统(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2)。
该眼底相机中,由分为两部分的焦点视标光所形成的两个焦点视标像左右分离时,可判定为焦点偏离,两个焦点视标像纵向一致时,可判定为焦点已对准的聚焦状态。
并且,该眼底相机中,使装置本体对准受检眼后,操作聚焦把手等将设置于受光光学系统中的聚焦透镜于光轴方向上进行进退操作,以此可使受光光学系统聚焦。
但是,受检者中也有具有深度近视或深度远视的受检眼的人。但是,上述眼底相机中,由于聚焦透镜的聚焦范围设定为平均的人的视力可校正范围,所以即使针对深度近视或深度远视的受检眼眼底进行聚焦操作,也无法将受检眼眼底设定为与摄像元件共轭。
为了解决此问题,众所周知有一种眼底相机,其在针对深度近视或深度远视的受检眼时,将用以使聚焦透镜可聚焦的视力校正透镜,插入观察·拍摄光学系统的受光光路中(例如,参照专利文献3)。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0-262478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开平9-66032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特开平7-39523号公报
然而,实际上,尝试边观察受检眼的眼底边操作聚焦透镜时,无法使焦点对准眼底时则可知受检者具有深度近视或深度远视的受检眼,此时,以手动操作将视力校正透镜插入受光光路。因此,存有直至眼底拍摄为止需要耗费时间的问题。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眼底相机,在针对具有深度近视或深度远视的受检眼的受检者时,可将对应于受检眼视力的视力校正透镜插入受光光路。
为了达成此目的,本发明的眼底相机包括:照明光学系统,将照明光束投影于眼底,以及受光光学系统,将来自上述眼底的反射光引导至摄像单元,并且上述受光光学系统包括:聚焦透镜,使上述摄像单元相对于上述眼底聚焦,以及视力校正透镜,用于驱动单元而可插拔于受光光路中途,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控制装置,用于判定是否超过上述聚焦透镜可聚焦的范围,且上述控制装置在超过上述聚焦透镜可聚焦的范围时,对上述驱动单元进行驱动控制,利用上述驱动单元,将具有使上述聚焦透镜可聚焦的屈光度的视力校正透镜插入上述受光光路中途。
根据该结构,上述控制装置在超过上述聚焦透镜可聚焦的范围时,对上述驱动单元进行驱动控制,可利用上述驱动单元,而将具有使上述聚焦透镜可聚焦的屈光度的视力校正透镜插入上述受光光路中途。即,控制装置在针对具有深度近视或深度远视的受检眼的受检者时,可将受检眼视力所对应的视力校正透镜插入受光光路,而使焦点对准于眼底。此时,可以自动将视力校正透镜插入受光光路,也可以手动将视力校正透镜插入受光光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眼底相机的外观图。
图2是本发明的眼底相机的光学图。
图3是对监视画面进行说明的图,该监视画面是用以说明应拍摄部位以动态图像显示于画面上的状态的。
图3A(a)是图3的棒状镜片及焦点视标像非聚焦时的说明图,(b)是沿(a)的A2-A2线的剖面上的光量说明图,(c)是沿(a)的A3-A3线的剖面上的光量说明图。
图3B(a)是图3的棒状镜片及焦点视标像聚焦时的说明图,(b)是沿(a)的A4-A4线的剖面上的光量说明图,(c)是沿(a)的A5-A5线的剖面上的光量说明图。
图4是说明图2所示的双光阑的孔部的配置与切换该双光阑的切换单元47间关系的图。
图5是表示图3所示的作为固视光源的发光二极管的排列状态的图。
图6是说明图2所示的遮罩板的针孔的排列状况的平面图。
图7是说明图3所示的指示框的详细情况的图。
图8是说明图1所示的眼底相机的控制装置的控制关系的图。
图9是说明图1所示的眼底相机的操作面板的详细情况的图。
图10是用以说明眼底Ef中心部的拍摄的监视画面的说明图。
图11是用以说明眼底Ef周边部的拍摄的监控器切换画面的说明图。
图12是用以说明眼底Ef周边部的拍摄的监视画面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构]图1为作为本发明的眼科拍摄装置的一例的无散瞳型眼底相机的外观图。该图1中,1A为基座,1B为台架,1C为装置本体,2为颚托,3为额抵,4为外部固视灯,5A为操纵杆,5B为拍摄开关,5C为设置于台架1B上面的操作面板,5D为聚焦把手,6为电子拍摄单元。
该眼底相机除通过操纵杆5A、拍摄开关5B、操作面板5C上的各种按钮或开关、聚焦把手5D而进行操作以外,也可以根据使用鼠标(未图示)的监视器(显示单元)8的监视画面80上的操作等进行操作。
以下,将操纵杆5A、拍摄开关5B、操作面板5C、聚焦把手5D、未图示的鼠标、监视器8、其他电源、操作开关等总称为操作单元5。
电子拍摄单元6包括:拍摄用电视摄像机6A,该拍摄用电视摄像机包含作为摄像单元(拍摄单元)的摄像元件(CCD,Charge Coupled Device,电荷耦合元件)6a;以及观察用电视摄像机6B,该观察用电视摄像机包含作为摄像单元(拍摄单元)的摄像元件(CCD)6b。该拍摄用电视摄像机6A的摄像元件(CCD)6a经过作为图像记录机器的静态录像机7而连接于监视器(显示单元)8,并且连接于控制装置(控制电路等控制单元)9。而且,观察用电视摄像机6B的摄像元件(CCD)6b经过控制装置9而连接于监视器8。
另一方面,装置本体1C的内部如图2所示包括:照明光学系统10,用以对受检眼E的眼底Ef进行照明;拍摄光学系统20,用于拍摄眼底Ef;观察光学系统30,用于观察眼底Ef;对准视标投影光学系统40,用以使受检眼E的位置对准相装置本体1C;内部固视标投影光学系统50,用于将固视标投影于眼底Ef而使受检眼E固视。
<照明光学系统10>
该照明光学系统10是在观察时以红外线对眼底Ef进行照明,而在拍摄时以可见光对眼底Ef进行照明的光学系统,且包括:物镜11、开孔镜片12、中继透镜13、13a、反射镜片14、中继透镜15、具有与受检眼E的瞳孔Ea保持共轭关系的环形开口16A的环形开口板16、作为拍摄光源的氙气灯17a、IR滤光片(红外滤光片)18、聚光透镜19、及作为观察照明光源的卤素灯17b。而且。受检眼E与物镜11的距离W配置为适当作动距离时,开孔镜片12与受检眼E的角膜Ec处于共轭的位置上。
该照明光学系统10的光路中,作为构成焦点视标投影光学系统190的一部分的棒状镜片(视标棒)190a可插拔地配设于与受检眼E的眼底Ef光学性共轭的位置上。
该焦点视标投影光学系统190以如下顺序包含如下部分,即,视标投影光源190b、针孔板190c、透镜190d、棱镜190e、焦点视标板190f、双光阑板190g、透镜190h、及棒状镜片(视标棒)190a。继而,来自视标投影光源190b的视标光经过针孔板190c、透镜190d,并经过棱镜190e、焦点视标板190f、双光阑板190g及透镜190h,并经过棒镜片(视标棒)190a的反射面190a1、中继透镜13、开孔镜片12及物镜11而投影于受检眼E的眼底Ef。
另外,棒状镜片(视标棒)190a的反射面与焦点视标板190f共轭。而且,棒状镜片190a通过脉冲马达(驱动马达)或者螺线管等驱动单元190a2,如图2的箭头A0所示,可插拔地设置于照明光学系统10的照明光路中。
并且,焦点视标光束通过棱镜190e、双光阑板190g等的作用而分为两部分,受检眼E的眼底Ef与棒状镜片(视标棒)190a的反射面成为不共轭时,如图12所示,可见焦点视标像191a、191b左右分开为两个。
因此,检查者通过使分为两部分的焦点视标像191a、191b如图10所示聚集为一个,而可简便地进行焦点对准。
而且,焦点视标投影光学系统190,与观察光学系统30及拍摄光学系统20的聚焦透镜21(下述)连动,如图2箭头A1所示在照明光学系统10的光路的光轴方向上移动,从而使焦点视标板190f与眼底Ef一直保持光学性共轭。
如此,焦点视标投影光学系统190,在眼底Ef与焦点视标板190f不共轭时,如图3、图12所示,焦点视标像191a、191b左右分开为两部分,而当眼底Ef与焦点视标板190f共轭时,如图10所示,焦点视标像191a、191b纵向聚集为一个,从而可简单地进行焦点对准。
因此,当监视画面80上显示的焦点视标投影光学系统190的视标像191a、191b纵向聚集为一个时,判定为已聚焦而可以拍摄。检查者可以边观察该视标像191a、191b边调整焦点。
<拍摄光学系统20>
拍摄光学系统(受光光学系统)20是用以拍摄照明光学系统10所照明的眼底Ef作为静止图像的光学系统,且包括物镜11、开孔镜片12、聚焦透镜21、成像透镜22、反射镜片23、向场透镜24、反射镜片25、中继透镜26、及拍摄用电视摄像机6A,且拍摄用电视摄像机6A的摄像元件(CCD)6a与眼底Ef保持光学性共轭关系。另外,聚焦透镜21被脉冲马达等驱动单元21a驱动而在受光光路的光轴方向上进退移动。
另外,作为该焦点视标投影光学系统190与聚焦透镜21的连动机构,也可以使用利用齿轮的齿轮连动机构。而且,也可设置为,利用未图示的驱动马达(驱动单元)使焦点视标投影光学系统190可以在照明光学系统10的光路的光轴方向上进退驱动,并且,使该驱动马达与使聚焦透镜21在光轴方向上进退驱动的驱动单元21a连动。
而且,使辅助透镜90及视力校正透镜200、201位于下述半透镜46与聚焦透镜21之间,并利用脉冲马达或螺线管等驱动单元91、200a、201a而使两者分别可插拔地设置于拍摄光学系统20的拍摄光路(受光光路)上。
该辅助透镜90设定为,在眼底Ef与观察用电视摄像机6B的摄像元件(CCD)6b经过聚焦透镜21而共轭的状态下插入到拍摄光路中,并且装置本体1C即物镜11相对于受检眼E完成对准,且物镜11与受检眼E的作动距离W变得适当时,观察用电视摄像机6B的摄像元件6b与受检眼E的水晶体Es共轭。此时,拍摄用电视摄像机6A的摄像元件(CCD)6a也与受检眼E的水晶体Es共轭。
并且,视力校正透镜200是为了校正深度近视所使用的负透镜,使用有例如-20D(屈光度)左右的负透镜。而且,视力校正透镜201是为了校正深度远视所使用的正透镜,使用有例如+20D(屈光度)左右的正透镜。
<观察光学系统30>
而且,观察光学系统(受光光学系统)30是用以对由照明光学系统10所照明的眼底Ef进行观察的光学系统,且构成为从拍摄光学系统20的光路中途由快速复原反射镜片33分开。并且,观察光学系统30包括反射镜片35、中继透镜36、观察用电视摄像机6B。继而,该观察用电视摄像机6B的摄像元件6b配置于相对于快速复原反射镜片33而与拍摄用电视摄像机6A的摄像元件6a光学性共轭的位置上。
<对准视标投影光学系统40>
该对准视标投影光学系统40是将对准视标向受检眼进行投影,且包括作为对准光源的LED41、引导该LED41的发光光的导光板42、使从导光板42所射出的光反射并将其引导至双光阑43的反射镜44、中继透镜45、来自拍摄光学系统20的分支用半透镜46、开孔镜片12、及物镜11。
该双光阑43配置在靠近中继透镜45的位置。而且,如图4所示,双光阑43包括:用于指定眼底Ef的中央位置的双光阑430、及用于指定眼底Ef的周边位置的双光阑431。该双光阑430、431通过使用未图示的螺线管等所进行的双光阑切换单元47的切换操作而可以切换插入于光路中。
各双光阑430(或431)具有一对孔部43a、43b,该一对孔部形成于以光轴01对称的位置上,但周边部用双光阑431的孔部43a、43b为了对准眼底周边部的指定位置而与光轴01稍微隔开。以此,对于眼底Ef中部与周边部设有隔开距离。而且,该周边位置指定用双光阑431在已插入光路中的状态下,以光轴01为旋转中心而可以向两箭头方向旋转。
对准视标投影单元光学系统40构成为,可根据使该双光阑431旋转的旋转角度θ的指定,在与眼底Ef中心部保持等距离的状态下,仅指定偏角方向而将对准视标向受检眼E进行投影。该旋转角度θ在本实施形态下设定为,以45度单位而旋转,但该旋转角度(设定角度)θ可以对应于下述固视光源的位置而自由设定。
而且,半透镜46具有使波长760nm的光束透过大约一半,除此以外波段的光束几乎100%透过的透过特性T,从而可抑制如下情况,即,由于存在该半透镜46而使得来自眼底Ef的波长760nm以外的反射光束的光量降低。
LED41具有射出中心波长为760nm的近红外线的特性。导光板42的射出端42a配置为,位于中继透镜45的光轴01与拍摄光学系统20的光轴0之上。双光阑43是用以在作动距离W偏离于适当位置时,使基于对准光束的对准像421分开而投影于受检眼E上的光学单元。
从导光板42的射出端42a所射出的对准光束经反射镜44的反射并被导向至双光阑43,通过双光阑43的孔部43a、43b的对准光束被导向至中继透镜45。通过中继透镜45的对准光束经过半透镜46而反射向开孔镜片12。中继透镜45使导光板42的射出端(对准视标)42a暂时在开孔镜片12的孔部12a的中央位置(拍摄光学系统20的光轴0上的位置)X上中间成像。形成该孔部12a的中央位置X上所形成的对准视标的一对对准光束经过物镜11而被导向至受检眼E的角膜Ec上。
<内部固视标投影光学系统50>
内部固视标投影光学系统50,其由设置于观察光学系统30的光路的中途、具有使红外线透过,并反射可见光特性的分色镜53而使其产生分支形成的。该内部固视标投影光学系统50是将用以引导的固视标投影于受检眼E的中心部(后极部)及其周边部的光学系统,且包括:发光二极管等固视光源51、与该固视光源51相向而设置的遮罩板52、及分色镜53。
固视光源51如图5所示包括:配置于中央的固视光源510、及等间隔地配置于以该固视光源510为中心的圆周上的8个固视光源511~518。中央的固视光源510用于以眼底Ef的黄斑部作为中心进行观察·拍摄,且固视光源510R、510L用以对应于受检眼E的左右而在“老人保健法”中所规定的范围内进行拍摄。而且,周边的固视光源511~518用于对眼底Ef的周边进行观察·拍摄。
而且,遮罩板52上如图6所示,设置有针孔520(520R、520L)~528。这些针孔520(520R、520L)~528与图5中的各固视光源510(510R、510L)~518对向设置。而且,双光阑431与固视光源51的点亮连动而旋转。
该固视光源51的光通过遮罩板52的各针孔520~528后,经过分色镜53、成像透镜22、聚焦透镜21、物镜11而投影于眼底Ef作为固视标。以此,使针孔像成像于眼底Ef而使受检眼E中提示有固视标。受检者通过目测该固视标而被固视。
通过点亮固视光源510~518中的任一个,而切换受检者相对于拍摄光学系统20的光轴0的固视方向,以此可以变更眼底Ef的应观察·拍摄部位。该固视光源51的固视标的个数及配置可以自由地设定为十字形、横竖等一条线、三角形、五角形、正六角形等。
例如,依次点亮固视光源510~518时,即,以固视光源510为中心在周边部将8个(八角形)固视光源(511~518)点亮时,双光阑431以45度为单位旋转。而且,使固视光源51点亮为十字形时,双光阑431以90度为单位旋转,点亮一条线(例如,固视光源510、513、517)时,该双光阑431以180度为单位旋转。
<监视画面80>
而且,与该固视光源51(510~518)的点亮连动,对准像基准位置标志分别显示于监视画面80上。图10表示与固视光源51(510~518)中位于中央的固视光源510所连动的对准像基准位置标志54。另外,与固视光源51(510~518)中周边固视光源511~518所连动的对准像基准位置标志的图示省略。
而且,在拍摄眼底周边部时,如果角膜顶点在偏离拍摄光轴0的位置上,则表示周边的对准基准位置标志成为将角膜顶点偏离拍摄光轴0的情况示意给检查者的标志。以此,检查者在拍摄周边部时也可以易于进行该对准调整。因此,这些对准基准位置对应于提示位置变更单元(通过下述显示框61或按钮76~78而进行操作的固视标位置选择单元)所指示的固视标的提示位置的切换,而可以切换监视画面80中的显示位置。
该提示位置变更单元(固视光源510~518的点亮位置的控制)可位于任何位置,在本实施形态中,该单元通过观察时及拍摄时的监视画面80的操作或操作面板上的操作而得到操纵。
该监视画面80中,作为对应于眼底Ef整体的部分中应拍摄的部位显示于画面中央作为眼底像Er。该眼底像Er可以是动态图像或静态图像。如图3所示,受检眼E(左眼)固视“老人保健法”指定的固视光源510L,且对应于其中央部(后极部)的应拍摄的部位作为眼底像Ero而以动态图像显示在监视画面80上。另外,固视光源510L与固视光源510R在以下说明中简称为固视光源510进行说明。
而且,该监视画面80中,除了显示眼底像Er的动态图像外,在该监视画面80的一部分,适当配置有:例如在左下方显示作为相对于眼底Ef整体的部分的正在观察的部位(或拍摄部位)的显示框(兼用作拍摄方向指示单元)61,或照明光源的亮度信息框(兼用作亮度调整假想滑钮)62,有关拍摄光量、患者信息等的信息框63等,且这些配置可在眼科拍摄装置的初始设定或任意阶段中进行变更。
该显示框61如图7所示,由中央的方格610及其周边的方格611~618共9个方格所构成。中央的方格610对应于中央的固视光源510(或510R、510L),方格611~618分别对应于各个固视光源511~518。
检查者通过鼠标等的操作而选择显示框61中的各方格610~618,以此可以选择固视标的提示位置,即,对应于眼底Ef整体的应拍摄的部位的位置。另外,该显示框61上也可显示有模式性表示眼底Ef的状况的模式图(识别图案)。
该显示框61可以构成为,在全景拍摄中,通过目测来区别完成拍摄的部位、将要拍摄的部位、及尚未拍摄的部位。该区别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即,亮度或彩度等有变更;或者,将目前应拍摄的部位的亮度或彩度与其他部位相比,其相对为高亮度或低亮度或者彩度发生变化;或者,使目前应拍摄的部位闪烁,从而与其他部位相比产生区别而得到。
在图7中,完成拍摄的部位61A以表示“白或反白”的斜线表示,将要拍摄的部位61B以表示“闪烁”的横线表示,而尚未拍摄的部位61C是以表示“低亮度或黑”的无标记而区别。而且,这些各方格610~618中,以“阿拉伯数字”(1、2...)表示各部位中已被拍摄的静态图像的个数。
另外,中央的方格610也可以设定为:在使用中央固视光源510时显示为“C”,而在根据“老人保健法”使用固视光源510L、510R时对应于受检眼E的左右眼而显示为“R”、“L”。
以此,目前将要拍摄的拍摄部位为闪烁(横线)的方格613(61B),该方格613表示已拍摄完成1张。而且,由于方格610、611、612(61A)为白或反白(斜线),表示数字所表示的张数的静态图像的拍摄已完成,方格614~618为低亮度或黑(无标记),表示尚未拍摄。
如此,将目前将要拍摄的部位61B、尚未拍摄的部位61C、拍摄完成的部位61A,作为设为目标的全景图像整体像的部分而显示于各方格中,从而,检查者(拍摄者)可一目了然地理解现在正拍摄(或观察)的部位是全景图像的那个部位,以及此后应拍摄哪个部位。
该显示框61上的操作可以通过以下操作而执行,即,通过鼠标点击各方格610~618,以此使分别对应的固视光源510~518点亮而使应固视的位置(应观察或拍摄的位置)固定。而且,该固视光源的点亮位置(或应拍摄·观察的位置)也可以通过操作面板的操作而进行,其详细情况,与操作面板的说明一起于后叙述。
<控制装置9>
其次,利用图8说明控制装置9的连接关系。
该控制装置9为包含运算部及记忆部的个人电脑等,可以内设于眼科拍摄装置本体中,也可以与外部的个人电脑等的控制装置连动。该控制装置9连接于监视器8、静态录像机7、拍摄用电视摄像机6A、观察用电视摄像机6B。
本例中,监视器8内设于本体中,但是也可以与外部监视器同时使用,该外部监视器也可以连接于外部的个人电脑(控制装置9的一部分)。另外,通常,为了对所拍摄的眼底像(眼科图像)进行图像处理或记录,而在控制装置9上连接有外部的个人电脑(未图示)。
而且,该控制装置9也可以与各种操作单元5连接,并根据各操作单元5的指示,按照所预定的程序而进行操作。
控制装置9上所连接的xyz方向上的各种对准检测·校正电路、聚焦检测电路及这些电路的控制电路、驱动电路等,此处省略其详细说明。而且,控制装置9对驱动单元21a、驱动单元91、驱动单元190a2、驱动单元200a、201a进行驱动控制。
而且,控制装置9上连接有模式选择单元即模式切换按钮202。该模式切换按钮202可以切换眼底相机的初始设定模式与眼底拍摄模式。
而且,折射计或主觉验光装置(subjective refraction device)等眼科装置(验光装置)经过未图示的个人电脑(第1数据输入单元)而连接于控制装置9,并且,该眼科装置所测定的视力数据可以与患者ID一起进行传送输入。而且,也可以设定为,使折射计或主觉验光装置等眼科装置(视力数据输入单元、验光装置)所测定的视力数据记忆(记录)于IC卡或CF卡中,且经过数据读取单元(第2数据输入单元)使视力数据从这些卡(视力数据输入单元)输入至控制装置9中。
这些第1数据输入单元及第2数据输入单元作为数据输入单元,在图2中以符号60表示。
控制装置9根据来自上述操作单元5的各种输入信号,并按照预先设定的程序对静态录像机7、监视器8进行控制。
例如,图8中的拍摄方向指示单元100是控制图5中的固视光源51(510~518)的点亮位置的固视方向指示单元。该固视方向指示单元如上所述,与双光阑431的旋转控制、对准基准位置标志54的选择单元等连动而受到控制。
而且,该拍摄方向指示单元(固视方向指示单元)100通过如下方式而切换,即,利用作为固视提示方向切换单元的拍摄方向切换单元110,使其拍摄指示方向(固视标的提示位置)左右方向对称。
在具备以使监视画面80上的图像的左右方向对称的方式而进行切换显示的图像切换单元的眼科拍摄装置中,该拍摄方向切换单元110也可以是使该图像切换单元的图像显示方向左右对称地切换的图像方向切换单元。
上述拍摄方向的切换,除了利用经过控制装置9而进行以外,也可以以利用电性切换单元而使拍摄方向左右对称之方式来切换固视方向指示单元或图像方向指示单元。本实施形态中,如图8所示,为了方便,而将所有指示单元连接于控制装置9,且各驱动单元根据该控制装置9的指示而受到控制。
如图9所示,操作面板5C是以操纵杆5A为中心而由左侧操作面板70、及右侧操作面板75构成,左侧操作面板70上包括:使颚托2上下运动的一对按钮71下箭头、71上箭头(附有人形标志);附有菜单标志(M标志)的菜单按钮72;附有雷标志及L、M、H标志的选择按钮72L、72M、72H;以及附有太阳标志的照明光源的光量调整按钮73+、73-。
另一方面,右侧操作面板75的中央排列有用于选择应拍摄位置(是拍摄方向指示单元,也可以是拍摄方向切换单元)的3个按钮。中央的按钮76是使固视标返回中央(中央部)的按钮(相当于固视标510),附有左箭头的按钮77是使固视标的提示位置向左方向移动的按钮,附有右箭头的按钮78是使固视标的提示位置向右方向移动的按钮。另外,也可以设定为,利用中央的按钮76,使固视标的提示位置按照“老人保健法”从510R返回510L。而且,按钮79是荧光计时器及荧光拍摄开关。
另外,全景拍摄等情形时,操作按钮76~78也可以附有以下功能,即,使用已预先程序化的方法使固视标依次移动等。例如,这些操作按钮76~78具有全景模式选择按钮的功能,利用按钮76使中央的拍摄完成后,按下按钮77或78,以此切换为拍摄周边部,并插入周边部拍摄用双光阑431,而可以对于相当于方格611的位置上的眼底Ef进行拍摄。
其次,通过选择按钮77或78,使双光阑431向右周旋转或向左周旋转,以此依次变更固视标的提示位置。并且,通过基准位置标志54的位置选择单元而使对准基准位置标志54连动并变更为显示于监视画面80的特定位置上,可以观察·拍摄设为目标的应拍摄部位,而作为眼底像Er1~8。
以此,拍摄眼底Ef的极部时,使位于中央的固视光源510点亮,而将对应于此的针孔520的固视标提示给受检眼E,可以拍摄中央的应拍摄部位(例如眼底Ef后极部)作为眼底像Ero。
而且,拍摄眼底周边部时,使对应于将要拍摄的眼底周边部的固视光源511~518点亮,而使对应于这些的针孔521~528的固视标提示给受检眼E。而且,在监视画面80上不仅显示有表示眼底Ef的动态图像,同时也显示有焦点视标像191a、191b,相当于作为目标的位置的对准基准位置标志54,及对准像421。
检查者调整该焦点视标像191a、191b,或进行对准调整以使对准像421在对准基准位置标志54的中央位置上成为一个,以此进行聚焦、对准调整。
作动距离W(z方向)及上下左右方向(xy方向:正交于光轴0的方向)的位置适当时,如图10所示,眼底像Er以及出射端42a的像421在对准基准位置标志54的中央吻合且显示于监视画面80上。而且,当对准偏离于适当位置时,如图3所示,出射端42a形成的像421分开,因此,检查者可以通过目测该对准光束的对准像421的吻合·分开而进行对准调整。
[作用]
对于使用如以上所构成的眼底相机进行观察及拍摄时的次序的一例加以说明。
(1)眼底相机的初始设定
在拍摄之前,检查者按下模式选择单元即模式切换按钮202,并将无散瞳眼底相机设定为眼底拍摄模式,以此可以完成该眼底相机的初始设定。
该初始设定可以通过监视画面80中的操作而进行。例如,在按下菜单按钮72后会显示菜单画面。在该菜单画面上,与通常的眼底相机的初始设定相同,区分必要的信息与多余的信息,并设定:设定监视画面80的显示范围等的显示操作、拍摄光量的基准值的设定、所连接的外部记忆装置或拍摄装置的选择(时钟等信号方式的选择)等。而且,对于固视选择内部固视或外部固视时的选择、使用内部固视时内部固视的个数的选择。
按钮72L、72H设定为,在选择菜单时,变更为使监视器面面80的指针上下运动的操作单元5。通过操作该按钮72L、72H,使指针移动至目标位置,并通过按下确定按钮72M而选择该菜单。通过该菜单的选择而选择拍摄方向切换画面。
图11是表示显示有该拍摄方向切换画面的监视画面80的一例。该图11中表示有如下状态,即,对于(使有反转)拍摄方向的切换选中了“有”,使作为该选择单元的“固视提示方向切换”反转,而使固视提示方向切换单元选择为反转侧。通过该固视提示方向切换单元(拍摄方向的切换)的选中、不选中,使固视标的提示方向的左右反转。而且,通过选择图像方向切换,使画面上图像的左右方向反转而进行显示。该图像方向切换单元也可以不以该监视画面80所设定。在使用外部的个人电脑时,也可以进行该图像设定画面上的切换。
(2)眼底拍摄模式
而且,控制装置9将未图示的电源开关设为ON时,使输入有受检者的ID或姓名、性别、年龄、住址等信息的讯息显示于监视画面80上,或显示于连接于控制装置9的个人电脑(未图示)上。检查者按照该讯息,将受检者的信息经过未图示的个人电脑或IC卡读卡器或者患者的ID卡读卡器等输入到控制装置9中,或者将受检者的信息输入到连接于控制装置9的个人电脑中。
继而,当控制装置9中输入有受检者的信息时,判定连接于控制装置9上的外部个人电脑(未图示)中是否存有受检者的视力数据,并在有视力数据的情况下进入进行对准的模式。而且,控制装置9在连接于控制装置9上的外部个人电脑(未图示)中不存有视力数据时,使要求输入受检者视力数据的讯息显示于监视画面80上、或连接于控制装置9上的外部个人电脑的监视画面(未图示)上。
检查者根据该要求而操作连接于控制装置9上的外部个人电脑(未图示),并向连接于该个人电脑的外部折射计或主觉验光装置等验光装置发送进行视力数据传送的请求。然后,当外部折射计或主觉验光装置等验光装置中存在视力数据时,将视力数据从外部折射计或主觉验光装置等验光装置传送至连接于控制装置9上的外部个人电脑(未图示)中。而且,在外部折射计或主觉验光装置等验光装置中不存有视力数据时,控制装置9进入进行对准的模式。
另一方面,控制装置9设定为,当将未图示的电源开关设为ON时,对驱动单元91进行作动控制而使辅助透镜90位于半透镜46与聚焦透镜21之间且插入到拍摄光学系统20的受光光路中,使观察光学系统30的电视摄像机6A处于可以观察受检眼E的前眼部的状态,而完成受检眼E的瞳孔Ea的观察准备。
为了观察及拍摄眼底Ef,按下模式选择单元即模式切换按钮202,将无散瞳眼底相机设定为眼底拍摄模式,并进行光学调整(对准),以使眼底相机与受检眼E的作动距离w保持为眼底Ef的拍摄时的适当距离。
利用该光学调整,完成对于眼底相机(装置本体)的受检眼E的对准之后,控制装置9对驱动单元91进行驱动控制而使辅助透镜90从受光光路中拔出。而且,控制装置9在完成了对准之后,判定连接于控制装置9上的外部个人电脑(未图示)中是否存有视力数据。
(i)存有视力数据时
(A)根据是否为聚焦范围的判定而进行的视力校正透镜200、201的插入
继而,在存有视力数据时,控制装置9判定视力数据是否为聚焦透镜21的聚焦范围,在为聚焦范围时进入眼底Ef的观察的模式。
而且,在视力数据(相应于视力数据的受检眼)不在聚焦透镜21的聚焦范围内时,控制装置9判定视力数据(相应于视力数据的受检眼)为深度近视或深度远视。继而,在视力数据为深度近视时控制装置9对驱动单元200a进行驱动控制,使负的视力校正透镜200位于半透镜46与聚焦透镜21之间并插入到拍摄光学系统20的受光光路中,在视力数据(相应于视力数据的受检眼)为深度远视时对驱动单元201a进行驱动控制,使正的视力校正透镜201位于半透镜46与聚焦透镜21之间并插入到拍摄光学系统20的受光光路中,进入眼底Ef的观察的模式。
(B)对准
在观察眼底Ef时,通过照明光学系统10用红外线将眼底Ef照亮。当使用同一光源时,也可以通过使适当的光学滤光片插拔于该照明光学系统10而仅选择红外线。本例中,在插入有IR滤光片(红外滤光片)18的状态下将作为观察光源的卤素灯17b点亮。
来自眼底Ef的反射光束(红外线)通过观察光学系统30而使眼底像Er成像于观察用电视摄像机6B的CCD(固体摄像元件)6b上。
继而,该摄像元件6b所拍摄的眼底的图像信息经过控制装置9,而使眼底像Er作为黑白的动态图像显示于监视画面80上。此时,控制装置9使棒状镜片(视标棒)190a插入照明光学系统10的光路中途,并且点亮视标投影光源190b。另外,该棒状镜片(视标棒)190a利用照明光学系统10的照明光成为影而投影于眼底Ef。继而,来自该视标投影光源190b的光束经过针孔板190c、透镜190d、棱镜190e、焦点视标板190f、双光阑板190g及透镜190h,并经过棒状镜片(视标棒)190a的反射面、中继透镜13、开孔镜片12及物镜11,作为焦点视标光束而投影到受检眼E的眼底Ef。
在如此状态下,检查者操作操纵杆5A,相对于受检眼E移动操作装置本体1,边观察监视画面80边使装置本体1相对于受检眼E进行对准,从而观察眼底Ef。
(C)聚焦控制
而且,控制装置9,即使装置本体1对于受检眼E的对准已经完成,当受检眼E的眼底Ef与棒状镜片(视标棒)190a的反射面不共轭时,如图12所示,也使得焦点视标光束的焦点视标像191a、191b左右分开为两个。此状态下,棒状镜片190a的镜像190a′及焦点视标像191a、191b的周边如图3A(a)所示成为模糊的状态即,即使对准已经完成,焦点一般也成为不对准的状态。
此状态下,对摄像元件6b上形成有镜像190a′及焦点视标像191a、191b的特定范围的部分进行扫描时,如图3A(b)、(c)所示,镜像190a′的周缘部的下降部a1及上升部a2,焦点视标像191a、191b的周缘部的上升部b1及下降部b2成为稍微松弛的形状,从而可知焦点未对准。
因此,控制装置9在对准已经完成时,根据两个焦点视标像191a、191b向左右分离(split)的状态,以及摄像元件6b的输出中的下降部a1与上升部a2、上升部b1与下降部b2等,检测出焦点不对准以及聚焦方向,并控制脉冲马达等驱动单元21a,利用该驱动单元21a使聚焦透镜21于观察光轴Z方向上进退驱动,而将受检眼E的眼底Ef与观察用电视摄像机6B的摄像元件6b设定为共轭。与此连动地,使焦点视标投影光学系统190在照明光学系统10的光轴方向上移动,且将焦点视标板190f与眼底Ef设定为共轭。
当利用如此之焦点对准而使焦点视标像191a、191b纵向上聚集为一个时,棒状镜片190a的镜像190a′及焦点视标像191a、191b的周边如图3B(a)所示成为清晰的状态。
此状态下,对摄像元件6b上形成有镜像190a′及焦点视标像191a、191b的特定范围的部分进行扫描时,如图3B(b)、(c)所示,镜像190a′的周缘部的下降部a1及上升部a2,焦点视标像191a、191b的周缘部的上升部b1及下降部b2成为垂直形状,从而可知焦点已对准。
因此,控制装置9根据两个焦点视标像191a、191b从向左右分离的状态转为纵向聚集为一个,以及摄像元件6b的输出中下降部a1及上升部a2、上升部b1及下降部b2成为垂直的形状,检测出焦点已对准,且可知处于聚焦状态,并停止利用驱动单元21a使聚焦透镜21向光轴方向的移动。
由于存在聚焦状态操作(自动聚焦)未正常结束、或聚焦后无法满足聚焦状态这样的问题,控制装置9相对于1次对准而执行1次上述聚焦操作后,不进行下一聚焦操作,以使检查者能够以手动聚焦。
因此,自动聚焦没有正常动作,或聚焦后无法满足聚焦状态时,在聚焦完成后操作聚焦把手5D,从而,能够以手动进行聚焦操作。
继而,焦点对准完成后,将此状态显示于监视画面80上,且通知检查者当前为可以拍摄的状态。
(D)拍摄
从而,在进行拍摄时,检查者按下拍摄开关5B。控制装置9根据该拍摄开关5B的操作,对驱动马达190a2进行驱动控制而使棒状镜片190a从照明光路中拔出,并且使拍摄光源即氙气灯17a(可见光)发光。该氙气灯17a的照明光束经过照明光学系统10而将受检眼E的眼底Ef照亮。然后,来自经过照明的该眼底Ef的反射光被引导至拍摄光学系统20的拍摄用电视摄像机6A的摄像元件(CCD)6a中,作为彩色静态图像的眼底像Er则成像于拍摄用电视摄像机6A的摄像元件(CCD)6a上。
该拍摄用电视摄像机6A上所成像的眼底像Er与必要的图像信息一起被记录于静态录像机7中,并且作为静止图像而显示于监视画面80上。此处,所谓的必要的图像信息,除患者姓名、拍摄日期、拍摄时间、拍摄者姓名等以外,也可包括关于用以全景图像播放时所需的拍摄位置信息、拍摄部位上的拍摄张数的信息等图像信息。
(ii)不存有视力数据时
而且,控制装置9,在不存有视力数据时,进行上述(B)的对准后,进行(C)的聚焦控制。此时,控制装置9对驱动单元21a进行正转或反转驱动控制,使聚焦透镜21在聚焦范围(例如,+12D~-13D的范围)内在光轴方向上进退移动。通过该聚焦透镜21的移动控制(焦点对准),使焦点视标像191a、191b在聚焦范围(例如,+12D~-13D的范围)内纵向上聚集为一个时,棒状镜片190a的镜像190a′及焦点视标像191a、191b的周边如图3B(a)所示成为清晰的状态。
另一方面,虽经过焦点对准但焦点视标像191a、191b(分离视标像)未在纵向上聚集为一个时,受检眼E为深度近视或深度远视。此时,控制装置9根据棒状镜片190a的镜像190a′的模糊状态或焦点视标像191a、191b的偏离状态等,判定是插入负的视力校正透镜200还是插入正的视力校正透镜201。即,控制装置9,如(C)所示,根据2个焦点视标像191a、191b向左右的分离状态,以及摄像元件6b的输出中下降部a1及上升部a2、上升部b1及下降部b2等,判定出焦点未对准,并且根据该焦点未对准的程度,判定受检眼E是否为深度近视或深度远视。
而且,控制装置9,在受检眼E为深度近视时,对驱动单元200a进行驱动控制,使负的视力校正透镜200位于半透镜46与聚焦透镜21之间并插入到拍摄光学系统20的受光光路中,而在受检眼E为深度远视时,对驱动单元201a进行驱动控制,使正的视力校正透镜201位于半透镜46与聚焦透镜21之间并插入到拍摄光学系统20的受光光路中后,进一步继续进行(C)的聚焦控制。此时的聚焦作业如(C)所示执行后,进行(D)的拍摄。
另外,控制装置9对驱动单元21a进行正转或反转驱动控制而使聚焦透镜21在光轴方向上进退驱动,以此可以进行焦点对准,并且可以根据该焦点对准时聚焦状态的变化而判定聚焦方向。
而且,控制装置9根据聚焦透镜的状态(位置、或当聚焦透镜包含多个透镜的组合时这些多个透镜的相对位置等)、以及聚焦状态(分离视标的位置、或摄像单元的图像缘部的上升等焦点状态),可以判定聚焦完成状态是否在聚焦透镜的可聚焦范围之内。
(iii)其他
上述示例中设定为,从外部折射计或主觉验光装置等验光装置将视力数据传送至连接于控制装置9上的外部个人电脑(未图示),并且使用该视力数据而判定将负的视力校正透镜200还是将正的视力校正透镜201插入到光路中,但并不仅限于此构成。
例如,视力数据(视力信息)也可以由人工而输入至连接于控制装置9上的外部个人电脑(未图示)中。
而且,如上所述,控制装置9设定为,判定将负的视力校正透镜200还是将正的视力校正透镜201插入到光路中后,使视力校正透镜200、201中的任一个自动插入到光路中。对于该结构,也可以解除视力校正透镜的自动插入模式,而设置成手动地将视力校正透镜插入到光路中的模式。
此时,作为通过模式切换按钮202而进行切换的眼底拍摄模式,可设为,设置有将视力校正透镜自动插入到光路中的自动插入模式、与将视力校正透镜手动插入到光路中的手动插入模式,且能够通过模式切换按钮202而选择自动插入模式与手动插入模式。
本发明是利用较佳的实施例而揭示的,但这些实施例决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熟悉本领域的任何技术人员,均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及领域的范围内,加以适当的变更或修正,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的基准为,包含权利要求范围所指定的内容以及与此均等的领域。

Claims (5)

1.一种眼底相机,包括:
照明光学系统(10),将照明光束投影于受检眼的眼底;
摄像单元(6a、6b),对上述眼底进行拍摄及/或摄像;以及
受光光学系统(20、30),该受光光学系统(20、30)包括设置于受光光路上、而将来自上述眼底的反射光束引导至上述摄像单元(6a、6b)、且使上述摄像单元(6a、6b)相对于上述眼底聚焦的聚焦透镜(21),以及可插拔地设置于上述受光光路上的视力校正透镜(200、201),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控制装置(9),判定是否超过上述聚焦透镜(21)的可聚焦范围;以及
驱动单元(200a、201a),使上述视力校正透镜(200、201)插拔于上述受光光路;并且
上述控制装置(9),在超过上述聚焦透镜(21)的可聚焦范围时,对上述驱动单元(200a、201a)进行驱动控制,利用上述驱动单元(200a、201a),将具有使上述聚焦透镜(21)可聚焦的屈光度的上述视力校正透镜(200、201)插入上述受光光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眼底相机,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数据输入单元(60),输入以眼科装置所测定出的视力数据,并且
上述控制装置(9),在上述视力数据超过上述聚焦透镜(21)的可聚焦范围时,对上述驱动单元(200a、201a)进行驱动控制,利用上述驱动单元(200a、201a),将具有使上述聚焦透镜(21)可聚焦的屈光度的视力校正透镜(200、201)插入上述受光光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眼底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9)根据伴着上述聚焦透镜(21)驱动的聚焦状态的变化,判定聚焦透镜的移动方向,且判定聚焦完成状态是否超过上述聚焦透镜(21)的聚焦范围,并且在超过上述聚焦透镜(21)的可聚焦范围时,对上述驱动单元(200a、201a)进行驱动控制,利用上述驱动单元(200a、201a),将具有使上述聚焦透镜(21)可聚焦的屈光度的视力校正透镜(200、201)插入上述受光光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眼底相机,其特征在于,上述控制装置(9),在达到上述聚焦透镜(21)可聚焦范围的极限时,对上述驱动单元(200a、201a)进行驱动控制,利用上述驱动单元(200a、201a)将具有使上述聚焦透镜(21)可聚焦的屈光度的视力校正透镜(200、201)插入上述受光光路。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眼底相机,其特征在于进而包括:模式切换单元(202),可切换为以下两种模式,即,将上述视力校正透镜自动插入上述受光光路的自动模式、及将上述视力校正透镜手动插入上述受光光路的手动模式,并且
在超过上述聚焦透镜(21)可聚焦的范围时,利用上述切换单元(202)的切换,将具有使上述聚焦透镜(21)可聚焦的屈光度的视力校正透镜(200、201)手动插入上述受光光路。
CNB2006101038868A 2005-08-05 2006-08-04 眼底相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79738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5227825 2005-08-05
JP2005227825A JP4744973B2 (ja) 2005-08-05 2005-08-05 眼底カメラ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951314A CN1951314A (zh) 2007-04-25
CN100479738C true CN100479738C (zh) 2009-04-22

Family

ID=375466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610103886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79738C (zh) 2005-08-05 2006-08-04 眼底相机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7377642B2 (zh)
EP (1) EP1752084A3 (zh)
JP (1) JP4744973B2 (zh)
CN (1) CN100479738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843242B2 (ja) * 2005-03-31 2011-12-21 株式会社トプコン 眼底カメラ
US7780292B2 (en) * 2006-11-10 2010-08-24 Kowa Company Ltd. Ophthalmologic examination apparatus
US7837329B2 (en) 2008-03-31 2010-11-23 Nidek Co., Ltd. Fundus camera
JP5435698B2 (ja) * 2009-02-24 2014-03-05 株式会社ニデック 眼底カメラ
JP4669891B2 (ja) 2008-10-20 2011-04-1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眼科撮影装置
JP5317830B2 (ja) * 2009-05-22 2013-10-1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眼底観察装置
US20110103655A1 (en) * 2009-11-03 2011-05-05 Young Warren G Fundus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fundus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JP5641786B2 (ja) 2010-05-28 2014-12-1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眼科装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5550494B2 (ja) * 2010-08-31 2014-07-1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眼科撮影装置、その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US9532708B2 (en) * 2010-09-17 2017-01-03 Alcon Lensx, Inc. Electronically controlled fixation light for ophthalmic imaging systems
US10226174B2 (en) 2011-03-02 2019-03-12 Brien Holden Vision Institute Ocular fundus imaging systems, devices and methods
WO2015035175A1 (en) * 2013-09-06 2015-03-12 Brien Holden Vision Diagnostics Ocular fundus imaging systems, devices and methods
JP5845608B2 (ja) * 2011-03-31 2016-01-20 株式会社ニデック 眼科撮影装置
EP2779888A4 (en) * 2011-11-18 2015-07-15 Optovue Inc FUNDUS CAMERA
US9060718B2 (en) 2012-02-13 2015-06-23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retinal imaging
TWI468147B (zh) * 2012-03-21 2015-01-11 Optomed Oy 檢查儀器
CA2866620A1 (en) * 2012-03-21 2013-09-26 Optovue, Inc. Fundus camera
FI125445B (fi) * 2012-09-12 2015-10-15 Trividi Oy Katseenohjausjärjestely
JP6116188B2 (ja) 2012-10-26 2017-04-1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眼底撮像装置
JP6143436B2 (ja) 2012-11-09 2017-06-0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眼科装置、制御方法よびプログラム
CN103190883B (zh) * 2012-12-20 2015-06-24 苏州触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头戴式显示装置和图像调节方法
CN103353663B (zh) 2013-06-28 2016-08-10 北京智谷睿拓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成像调整装置及方法
CN103353677B (zh) 2013-06-28 2015-03-11 北京智谷睿拓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成像装置及方法
CN103353667B (zh) 2013-06-28 2015-10-21 北京智谷睿拓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成像调整设备及方法
CN103322422A (zh) * 2013-07-05 2013-09-25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led头灯
CN103424891B (zh) 2013-07-31 2014-12-17 北京智谷睿拓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成像装置及方法
CN103431840B (zh) 2013-07-31 2016-01-20 北京智谷睿拓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眼睛光学参数检测系统及方法
CN103439801B (zh) 2013-08-22 2016-10-26 北京智谷睿拓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视力保护成像装置及方法
CN103431980A (zh) 2013-08-22 2013-12-11 北京智谷睿拓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视力保护成像系统及方法
CN103500331B (zh) 2013-08-30 2017-11-10 北京智谷睿拓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提醒方法及装置
CN103605208B (zh) 2013-08-30 2016-09-28 北京智谷睿拓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内容投射系统及方法
CN103558909B (zh) 2013-10-10 2017-03-29 北京智谷睿拓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交互投射显示方法及交互投射显示系统
JP6499416B2 (ja) * 2014-10-10 2019-04-1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眼科装置および眼科装置の制御方法
JP2016123722A (ja) * 2015-01-05 2016-07-1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検査装置および検査装置の制御方法
JP6664992B2 (ja) * 2016-02-29 2020-03-13 株式会社トプコン 眼科撮影装置
CN107595240A (zh) * 2017-09-12 2018-01-19 苏州微清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眼底成像仪的固视灯控制方法
CN114403802A (zh) * 2017-09-13 2022-04-29 奥库洛吉卡公司 眼睛跟踪系统
CN108324240A (zh) * 2018-01-22 2018-07-27 深圳盛达同泽科技有限公司 眼底相机
CN108283484B (zh) * 2018-04-08 2024-01-16 视微影像(河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oct眼底成像视度补偿光学系统
TWI676459B (zh) * 2018-08-14 2019-11-11 晉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眼底相機
CN111035357B (zh) * 2019-12-28 2022-03-25 重庆贝奥新视野医疗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眼底照相机光学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CN113729619B (zh) * 2021-09-24 2024-01-16 北京鹰瞳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便携式眼底相机及锁定/解锁其的方法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538889A (en) * 1981-12-01 1985-09-03 Heine Optotechnik Gmbh & Co. Manual ophthalmoscope

Family Cites Families (2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604376A (en) * 1982-04-21 1986-08-05 Research Corporation Enteric compounds and complexes
US4654327A (en) * 1982-04-21 1987-03-31 Research Corp. Quaternary ammonium complexes of heparin
JPS6194635A (ja) * 1984-10-16 1986-05-13 浜松ホトニクス株式会社 眼底カメラ装置
IL84252A (en) * 1987-10-23 1994-02-27 Yissum Res Dev Co Phospholipase inhibiting compositions
WO1989010279A1 (fr) * 1988-04-30 1989-11-02 Zahnradfabrik Friedrichshafen Ag Tracteur toutes roues motrices
US5733892A (en) * 1990-07-24 1998-03-31 Seikagaku Corporation Metastasis inhibitor composition comprising a phospholipid-linked glycosaminoglycan and method for inhibiting metastasis employing the same
ATE148713T1 (de) * 1990-07-24 1997-02-15 Seikagaku Kogyo Co Ltd Glykosaminoglykan gemischt mit phospholipid oder lipid, seine herstellung und krebszellenmetastaseninhibitor
JP3017275B2 (ja) * 1990-11-27 2000-03-06 株式会社トプコン 眼底カメラ
US6022866A (en) * 1991-07-03 2000-02-08 Hyal Pharmaceutical Corporation Use of hyaluronic acid and forms to prevent arterial restenosis
JPH0595904A (ja) * 1991-10-09 1993-04-20 Canon Inc 光学装置
JPH05154108A (ja) * 1991-12-06 1993-06-22 Topcon Corp 眼科撮影システム
US5512671A (en) * 1993-02-16 1996-04-30 Wake Forest University Ether lipid-nucleoside covalent conjugates
US6043231A (en) * 1993-03-02 2000-03-28 The Research Foundation Of State Univ. Of New York Inhibition of excessive phospholipase A2 activity and/or production by non-antimicrobial tetracyclines
US5354853A (en) * 1993-03-12 1994-10-11 Genzyme Corporation Phospholipid-saccharide conjugates
JPH0739523A (ja) * 1993-07-28 1995-02-10 Topcon Corp 眼底カメラ
JPH07171107A (ja) * 1993-12-17 1995-07-11 Canon Inc 眼科装置
JP3696949B2 (ja) 1995-09-01 2005-09-2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眼底カメラ
JP3653621B2 (ja) * 1996-05-13 2005-06-02 株式会社トプコン 眼底カメラの光学系
US6071532A (en) * 1996-10-15 2000-06-06 Emory University Synthesis of glycophospholipid and peptide-phospholipid conjugates and uses thereof
JP4119030B2 (ja) 1999-03-16 2008-07-16 株式会社トプコン 眼科撮影装置
US6288815B1 (en) * 1999-03-31 2001-09-11 Philips Electronics North America Corporation Light scanner with cylindrical lenses
US6162787A (en) * 1999-04-02 2000-12-19 Immudyne, Inc. Methods for treating arthritis using collagen type II, glucosamine chondroitin sulfate, and compositions
JP3805612B2 (ja) * 2000-10-20 2006-08-02 株式会社ニデック 眼底カメラ
DE10125596A1 (de) 2001-05-25 2002-12-05 Wolfgang Zorn Ophthalmoskop
AUPS158302A0 (en) 2002-04-09 2002-05-16 Scan Optics Pty Ltd Improved fundus camera
JP2006116091A (ja) * 2004-10-21 2006-05-11 Nidek Co Ltd 眼底カメラ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538889A (en) * 1981-12-01 1985-09-03 Heine Optotechnik Gmbh & Co. Manual ophthalmoscop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7377642B2 (en) 2008-05-27
JP2007037897A (ja) 2007-02-15
JP4744973B2 (ja) 2011-08-10
EP1752084A2 (en) 2007-02-14
CN1951314A (zh) 2007-04-25
US20070030451A1 (en) 2007-02-08
EP1752084A3 (en) 2007-07-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479738C (zh) 眼底相机
US11813024B2 (en) Hand-held portable fundus camera for screening photography
JP4843242B2 (ja) 眼底カメラ
JP5080998B2 (ja) 眼科撮影装置
JP5022452B2 (ja) 眼科装置
JP5059638B2 (ja) 眼科撮影装置
JP2006122647A (ja) 眼底撮影装置及び撮影方法
CN101172035A (zh) 眼科摄影装置
WO2007013383A1 (ja) 眼科撮影装置
JP2008035944A (ja) 眼科撮影システム
JP5193614B2 (ja) 眼科装置
JP4733511B2 (ja) 眼底カメラ
JP4850561B2 (ja) 眼科装置
JP2005160549A (ja) 眼底カメラ
JP5080997B2 (ja) 眼科撮影装置
JP4119030B2 (ja) 眼科撮影装置
US6334682B1 (en) Ophthalmology apparatus
JPH09173298A (ja) 眼科撮影装置
JP5059911B2 (ja) 眼科撮影装置
JP2009207572A (ja) 眼底カメラ
JP5465210B2 (ja) 眼底撮影装置
JP2005021316A (ja) 眼底カメラ
JPH11347016A (ja) 撮像装置
JP2009183496A (ja) 眼底カメラ
JPH10113336A (ja) 眼科撮影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422

Termination date: 2017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