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365722C - 盘片夹持装置 - Google Patents

盘片夹持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365722C
CN100365722C CNB021009597A CN02100959A CN100365722C CN 100365722 C CN100365722 C CN 100365722C CN B021009597 A CNB021009597 A CN B021009597A CN 02100959 A CN02100959 A CN 02100959A CN 100365722 C CN100365722 C CN 100365722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c
clamping
disk
inner edge
recording mediu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02100959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366307A (zh
Inventor
渡边孝
井上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ea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ea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1003071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02208202A/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1003072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02208203A/ja
Application filed by Teac Corp filed Critical Tea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3663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36630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365722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365722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17/00Guiding record carriers not specifically of filamentary or web form, or of supports therefor
    • G11B17/02Details
    • G11B17/022Positioning or locking of single discs
    • G11B17/028Positioning or locking of single discs of discs rotating during transducing operation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17/00Guiding record carriers not specifically of filamentary or web form, or of supports therefor
    • G11B17/02Details
    • G11B17/022Positioning or locking of single discs
    • G11B17/028Positioning or locking of single discs of discs rotating during transducing operation
    • G11B17/0282Positioning or locking of single discs of discs rotating during transducing operation by means provided on the turntable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17/00Guiding record carriers not specifically of filamentary or web form, or of supports therefor
    • G11B17/02Details
    • G11B17/022Positioning or locking of single discs

Landscapes

  • Holding Or Fastening Of Disk On Rotational Shaft (AREA)

Abstract

一种盘片夹持装置,其可避免盘片内缘因夹持而变形及确保夹持时的安定性与平面准确度。该装置固定于盘片承载面上摩擦构件的内径,内侧与盘片内径同径。摩擦构件最内缘下方延伸突出的边缘部。边缘部顶面设置在与承载面同一平面高度。摩擦构件受载置成由与盘片最内缘到承载面外缘范围不存在凹凸的平面。夹持构件前端部由螺旋弹簧将内缘部向斜下方推压。夹持构件及中心调整部分别以72度间隔交互配置于夹持顶部外围。夹持构件180度方向配置有中心调整部。夹持构件作用于盘片中央孔边缘时,中心调整部因反作用力而被施夹持力,使调整中心动作及夹持动作安定且平顺地进行。还能够缩小作用于中央孔边缘部夹持力的间隔而确保中央孔边缘部平面准确度。

Description

盘片夹持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将承载于盘片承载面上的盘片状记录媒体的内缘附近加以夹持的盘片夹持装置。
背景技术
图12(A)(B)是现有的盘片夹持装置的平面图、侧面剖面图。图13是将盘片夹持部加以扩大的垂直剖面图。
如图12(A)(B)以及图13所示,现有的盘片夹持装置1具有,以搭载于印刷基板2上的盘片驱动马达3加以旋转驱动的夹持平台4、突出夹持平台4中央的夹持顶部5、由设置于夹持顶部5内部的螺旋弹簧6的弹簧力而向半径方向被推压的夹持构件7、以及与嵌合于夹持突起5的外缘的盘片状记录媒体8(以下称为盘片)的内缘相嵌合的中心调整部9。
此外,夹持平台4,固定于盘片驱动马达3的旋转箱3a顶面,而其顶面具有盘片承载面4a。而盘片承载面4a上固定有由环状的橡胶垫构成的摩擦构件10。
又,夹持顶部5,交互设置有3个夹持构件7与3个中心调整部9,盘片8是由中心调整部9在偏离中心位置处透过夹持构件7加以夹持。
但是,在前述构成的现有盘片夹持装置中,夹持平台4的盘片承载面4a处固定有由环状的摩擦构件10,对于盘片8的内径(15mm)其摩擦构件10的内径(例如22mm)会较大直径般地加以形成。此外,夹持平台4的盘片承载面4a处,与夹持顶部5一体成形地加以形成的边缘部5a会与盘片8的最内缘部相对向地突出,其高度较摩擦构件为低地加以形成。
因此,在以往是由因螺旋弹簧6的弹簧力而受到推压的夹持构件7与盘片8的内缘相接触的方式,当夹持构件7的前端部7a以F1的力将盘片8的内缘向斜下方推压后,盘片8的内缘会由夹持顶部5的边缘部5a脱离,盘片8的内缘侧会向下方变形的同时,其外缘侧会受到F2的力而被向上方推押,记录面会翘起变成圆锥形。
实际将盘片8的变形量加以测量观测后,与盘片8的内缘侧位置(半径24mm)相比较之下外缘侧位置(半径58mm)会向上方偏位70μm。如此,即使盘片8的记录面具有微量的翘起,在以光拾波器的激光照射之际会有产生错误的场合发生。
特别是,在CD-RW装置等的记录装置中将盘片8加以夹持而进行记录的场合中,必须要确保与其它公司的读取兼容性,亦必须要提高记录准确度。如现有的盘片夹持装置,在受到夹持的盘片的内缘侧向下方变形的同时,其外缘侧向上方变形的状态下受到夹持时,存在有记录面的记录准确度会降低的问题。
又,在前述构成的现有盘片夹持装置中,由于由以120度的间隔设置于夹持顶部5处的各中心调整部9而远离中心的盘片是由以120度的间隔所设置的各夹持构件7加以夹持,所以各夹持构件7间的间隔比较宽地加以形成,在将盘片的中央孔加以夹持时的夹持例会局部地产生作用,而存在有难以确保盘片装央孔边缘部分的平面准确度的问题。
因此,在如现有的盘片夹持装置般盘片中央边缘侧部分处以120度的间隔受到夹持力作用的场合时,盘片记录面的内缘侧会成为部分变形的状态,而产生记录准确度降低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盘片夹持装置,其可避免盘片的内缘部因夹持力而变形以及确保在夹持盘片时的安定性与平面准确度。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盘片夹持装置,具有:盘片承载面,用以承载盘片状记录媒体;嵌合部,设置于该承载面中央,而与该盘片状记录媒体的内缘相嵌合;夹持构件,设于该嵌合部,推压并夹持于盘片状记录媒体内缘附近;及摩擦构件,包围于嵌合部的周围而形成,固定于该盘片承载面;其中,将与承载于盘片承载面上的盘片状记录媒体的最内缘部附近相对向的部分,和与盘片状记录媒体的最内缘部起向外缘侧相对向的部分,形成相同高度地,盘片状记录媒体在受到夹持的状态下能够维持平面状态,提高记录准确度。
换言之,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盘片夹持装置,具有:盘片承载面,包含一与盘片状纪录媒体的下侧抵接的摩擦构件,用以承载盘片状记录媒体;嵌合部,设置于该盘片承载面中央,而与该盘片状记录媒体的内缘相嵌合;及多个夹持构件,设于该嵌合部,推压并夹持盘片状记录媒体内缘;其特征是:设置一内缘,以环状的方式包围于该嵌合部周围的该盘片承载面之中,在与该多个夹持构件相对的部分,向半径方向的内侧突出;设置一凹部,以环状的方式包围于该嵌合部周围的该盘片承载面之中,在未配置该多个夹持构件的部分,向半径方向的外侧凹入;于该嵌合部的周围的该摩擦构件的内侧的位置上,该内缘与该凹部在圆周方向交互地配置,且该内缘与该摩擦构件的上方,形成为相同高度。
本发明的盘片夹持装置的摩擦构件是由盘片状记录媒体的最内缘部起在由最内缘部到外缘侧的既定范围内形成同一平面,盘片状记录媒体在受到夹持的状态下能够维持平面状态,提高记录准确度。
本发明的盘片夹持装置是将由前述嵌合部起与盘片状记录媒体的最内缘部向相对向位置突出的部分的高度,以与盘片状记录媒体的最内缘部起向外缘侧相对向的部分形成相同高度,盘片状记录媒体在受到夹持的状态下能够维持平面状态,提高记录准确度。
本发明的盘片夹持装置是将盘片承载面中的盘片状记录媒体最内缘部的相对向部分的高度,以与盘片状记录媒体的最内缘部起向外缘侧相对向的部分形成相同高度,盘片状记录媒体在受到夹持的状态下能够维持平面状态,提高记录准确度。
本发明的盘片夹持装置是将设置于盘片状记录媒体中央孔附近加以推压而夹持的多个夹持构件的配置间隔以小于90度方式加以设定,使其能够将作用于盘片中央孔边缘部分的夹持力的间隔缩小而确保盘片中央孔边缘部分的平面准确度。
本发明的盘片夹持装置是将设置于盘片状记录媒体中央孔附近加以推压而夹持的多个夹持构件设置5个以上,使其能够将作用于盘片中央孔边缘部分的夹持力的间隔缩小而确保盘片中央孔边缘部分的平面准确度。
本发明的盘片夹持装置是将设置于盘片状记录媒体中央孔附近加以推压而夹持的多个夹持构件以及将设置于盘片状记录媒体中央孔的内缘相接触的多个中心调整部设置5个以上,使其能够将作用于盘片中央孔边缘部分的夹持力的间隔缩小而确保盘片中央孔边缘部分的平面准确度。
本发明的盘片夹持装置是将盘片状记录媒体加以夹持的夹持构件、盘片状记录媒体的旋转中心、与盘片状记录媒体中央孔的内缘相接触的中心调整部设置于同一直线上,能够使得夹持构件的夹持力以及中心调整部的推压力取得平衡,使得受夹持的盘片状记录媒体的离该中心动作以及夹持动作能够安定且平顺地进行。
本发明的优点是:
由于本发明将与承载于盘片承载面的盘片状记录媒体最内缘部附近相对向的部分,与由盘片状记录媒体最内缘部向外缘侧相对向部分相同高度地加以形成,所以在盘片状记录媒体受到夹持状态下能够维持其平面状态,可提高记录准确度。
由于前摩擦构件是由前述盘片状记录媒体的最内缘部起在由最内缘部到外缘侧的既定范围内形成同一平面,所以在盘片状记录媒体受到夹持状态下能够维持其平面状态,可提高记录准确度。
由于将由嵌合部起向与盘片状记录媒体的最内缘部相对向位置突出的部分的高度,以与盘片状记录媒体的最内缘部起向外缘侧相对向的部分相同高度地加以形成,所以在盘片状记录媒体受到夹持状态下能够维持其平面状态,可提高记录准确度。
由于其中将盘片承载面中的盘片状记录媒体最内缘部的相对向部分的高度,以与前述盘片状记录媒体的最内缘部起向外缘侧相对向的部分相同高度地加以形成,所以在盘片状记录媒体受到夹持状态下能够维持其平面状态,可提高记录准确度。
将盘片状记录媒体中央孔附近加以推压而夹持的夹持构件的配置间隔以小于90度方式加以设定,所以能够将作用于盘片中央孔边缘部分的夹持力的间隔缩小而确保盘片中央孔边缘部分的平面准确度。
由于将盘片状记录媒体中央孔附近加以推压而夹持的夹持构件设置为5个以上,所以能够将作用于盘片中央孔边缘部分的夹持力的间隔缩小而确保盘片中央孔边缘部分的平面准确度。
将盘片状记录媒体中央孔附近加以推压而夹持的夹持构件以及与盘片状记录媒体中央孔的内缘相接触的多个中心调整部设置为5个以上之故,所以能够将作用于盘片中央孔边缘部分的夹持力的间隔缩小而确保盘片中央孔边缘部分的平面准确度。
由于将盘片状记录媒体加以夹持的夹持构件、盘片状记录媒体的旋转中心、与盘片状记录媒体中央孔相接触中心调整部设置于同一直线上,能够使得夹持构件的夹持力以及中心调整部的推压力取得平衡,使得受夹持的盘片状记录媒体的离该中心动作以及夹持动作能够安定且平顺地进行。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图1是适用于盘片夹持装置其第1实施例的盘片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2(A)及2(B)是本发明的盘片夹持装置的示意图;
图3是将盘片夹持部加以扩大的垂直剖面图;
图4是说明盘片夹持装置23构成的分解立体图;
图5(A)至5(D)是说明夹持顶部34构成的示意图,图5(A)为平面图,图5(B)为主视图,图5(C)为侧视图,图5(D)为后视图;
图6(A)至6(D)是说明夹持构件38a~38e构成的示意图,图6(A)为平面图,图6(B)为主视图,图6(C)为侧视图,图6(D)为后视图;
图7(A)及7(B)是本发明的第2实施例的盘片夹持装置的示意图;
图8是将本发明第2实施例的盘片夹持部加以扩大的垂直剖面图;
图9(A)及9(B)是本发明第3实施例的盘片夹持装置的示意图;
图10是将本发明第3实施例的夹持平台18加以扩大的立体图;
图11是将本发明第3实施例的盘片夹持部加以扩大的垂直剖面图;
图12(A)及12(B)是现有盘片夹持装置的示意图;
图13是将盘片夹持部加以扩大的垂直剖面图。
图中符号说明:
11         盘片装置
18         夹持平台
18a        盘片承载面
19         盘片驱动马达
20         托盘
22         盘片
23、60、70 盘片夹持装置
24         盘片收容部
26         光拾波器
27         接物透镜
34         夹持顶部
36         螺旋弹簧
38a~38e   夹持构件
40a~40e   中心调整部
42、62     摩擦构件
42b        凹部
44         旋转轴
46         本体
48         水平部
50         倾斜部
54         弹簧承接部
56         维持部
72a~72e   突起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与附图同时说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
图1是适用于本发明的盘片夹持装置的第1实施例的盘片夹持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如图1所示,盘片装置11,例如为CDROM驱动装置,在上盖12与下盖16间所形成的空间中,具有将夹持平台18可旋转自如地加以支撑的托盘20。夹持平台18,具有其中央与盘片22的内缘相嵌合而将盘片22(图中以点划线加以表示)加以夹持的夹持装置23。又,夹持平台18的周围,形成有其直径较盘片直径为大的盘片收容部24。
而在盘片收容部24下方,设置有读取记录于受到夹持平台18的盘片夹持装置23所夹持的盘片22上的资料用而可在盘片半径上移动的光拾波器26。拾波器26,收容于盘片收容部24的凹部24a,凹部24在光拾波器26的接物透镜27的移动范围内具有开口28a的光拾波器盖28。又,结合于托盘20前端的面板30,其中央设置有退出按钮32。
设置于夹持平台18下方的盘片驱动马达19会旋转驱动而夹持平台18以及受到夹持平台18的盘片夹持装置23所夹持的盘片22会进行旋转。
如图1所示,托盘20其两侧在前后方向(A、B方向)上可滑动自如地受到维持,当设置于前方面板30上的退出按钮32受到推压时,托盘20的锁定会获得解除,受到锁定的托盘20会由手动操作向A方向滑动而被引出到盘片交换位置。又,盘片22在被引出到盘片交换位置的托盘20上的夹持平台18上受到夹持后,操作者会通过进行将前方面板30向B方向推压操作的方式,使托盘20向B方向移动而在如地图1所示的盘片安装位置上被锁定。
图2(A)(B)是说明本发明的盘片夹持装置的平面图以及侧视剖面图。图3是将盘片夹持部加以扩大的垂直剖面图。
如图2(A)(B)以及图3所示,盘片夹持装置23具有,以搭载于印刷基板32上的盘片驱动马达19加以旋转驱动的夹持平台18、突出于夹持平台18中央的夹持顶部34(嵌合部)、由设置于夹持顶部34内部的螺旋弹簧36的弹簧力而向半径方向被推压的5个夹持构件38a~38e、以及与嵌合于夹持突起34的外缘的盘片状记录媒体22的内缘相嵌合的5个中心调整部40a~40e。
此外,夹持平台18,固定于盘片驱动马达19的旋转箱19a顶面,而其顶面具有盘片承载面18a。而盘片承载面18a上固定有防止盘片22偏移的摩擦构件42,此摩擦构件42是由环状的橡胶垫构成。而夹持平台18,其中央孔固定于盘片驱动装置19的旋转轴44上,与旋转箱19a以及夹持顶部34一体地受到旋转驱动。
夹持构件38a~38e以及中心调整部40a~40e,分别以72度的间隔且交互地配置于夹持顶部34的外围。而各个受配置的夹持构件38a~38e的180度方向上,中心调整部40a~40e的任意一个会位置于该方向上地加以受到配置。也就是说,夹持构件38a~38e、盘片22的旋转中心、中心调整部40a~40e配置于同一直线上。因此,当各夹持构件38a~38e的夹持力作用于盘片22的中央孔边缘部时,相对于其位置的180度的位置处所配置的中心调整部40a~40e会因反作用力而被施予夹持力之故,所以能够使盘片22的调整中心动作以及夹持动作安定且平顺地进行。此外,更能够缩小作用于盘片22的中央孔边缘部的夹持力的间隔而确保盘片22的中央孔边缘部其平面准确度。
又,采用设置有5个夹持构件38a~38e的本发明的盘片夹持装置23,若与夹持构件为3个的现有的盘片夹持装置相较,令其盘片夹持整体的夹持力相同的情形下,可使夹持构件一个所产生的夹持力减小到3/5。因此,能够防止盘片的挠曲而确保盘片的平面准确度。
又,夹持顶部34处,夹持构件38a~38e以及中心调整部40a~40e交互地配置着,盘片22是通过中心调整部40a~40e而在离开中心的位置上由夹持构件38a~38e所夹持。如此,由于由中心调整部40a~40e在5个位置离开中心之故,所以中心调整准确度提高的同时,由夹持构件38a~38e所产生的夹持准确度亦可提高。因此,通过盘片驱动马达19进行高速旋转的盘片22能够在安定的状态下进行旋转,能够提高将由光拾波器26的接物透镜27所射出的激光照射于盘片22而记录再生之际其记录再生准确度。
固定安装于盘片承载面18a上的摩擦构件42的内径,朝内侧延伸形成为与盘片22的内径约同径,其外径较盘片承载面18a的外径约小地加以形成。此外,还在摩擦构件42的最内缘部的下方,延伸形成有由夹持顶部34的外围向半径方向突出的边缘部34a。在边缘部34a的顶面,设置在与盘片承载面18形成同一平面的高度处。因此,摩擦构件42,是由与盘片22的最内缘部相对向的位置起到盘片承载面18的外缘附近为止在不具凹凸的平面状态下受到承载。
如此,由于摩擦构件42是向内侧延伸到与盘片22的最内缘部相对向的位置为止之故,所以能够承受将盘片22的内缘部加以夹持的夹持构件38a~38e所产生的推压力。因此,即使夹持构件38a~38e的前端部38a1~38e1会因螺旋弹簧36的弹簧力将盘片22的内缘部向斜下方推压,可防止盘片22的内缘部向下方变形,确保在夹持状态下的平面准确度。
接着,将针对构成盘片夹持装置23的各构件加以说明。
图4是说明盘片夹持装置23的构成的分解立体图。又,图4中,省略夹持构件38a~38e。
如图4所示,摩擦构件42是由比较薄的橡胶垫冲压加工而成,与盘片22的最内缘部相对向延伸形成的内缘42a上,设置有组装时可通过由夹持顶部34的外围向半径方向突出的夹持构件38a~38e的凹部42b。此凹部42b,设置于对应夹持构件38a~38e的突出位置的5处。
而在组装时,螺旋弹簧36以及夹持构件38a~38e会在安装于夹持顶部34的安装部34b之后,将夹持顶部34承载于形成于夹持夹持平台的盘片承载面18a内侧的夹持顶部安装面18b。此时,将夹持顶部34的中心孔34c嵌合于直立于夹持平台18中心的圆筒状轴承部18c而使其加以定位。又,轴承部18c的贯穿孔18d处穿插过旋转轴44。
接着,将摩擦构件42凹部42b的位置与夹持构件38a~38e的突出位置相配合后,将摩擦构件42承载于夹持平台18的盘片承载面18a上。之后,令摩擦构件42旋转将凹部42b的位置配合与中心调整部40a~40e相对向的位置后,将摩擦构件42黏贴于盘片承载面18a上。
如此,摩擦构件42,其内缘42b为了使夹持构件38a~38e通过而设置的凹部42b,所以在螺旋弹簧36以及夹持构件38a~38e能够在安装于夹持顶部34的安装部34b的状态下固定安装于盘片承载面18a,可提高组装作业的作业效率。
又,亦可进行呈放射状向内缘42a延伸的切槽的构成去取代前述凹部42b、令内缘42变形使夹持构件38a~38e通过的组装作业。
图5是说明夹持顶部34的构成的示意图,(A)为平面图,(B)为主视图,(C)为垂直剖面图,(D)为俯视图。
如图5(A)~(D)所示,夹持顶部34具有,向与盘片22的内缘相嵌合的本体46外周突出的边缘部34a、设置于本体46内部的安装螺旋弹簧36以及夹持构件38a~38e的安装部34b、插入夹持平台18的轴承部18c的中心孔34c、以及设置于本体46外缘的中心调整部40a~40e。中心调整部40a~40e与盘片22的外缘相嵌合般由本体46外缘起向半径方向突出,与本体46一体成形地形成。
中心调整部40a~40e,其剖面成L字形地形成,具有向水平方向延伸的水平部48、以及由水平部48的端部向垂直下方倾斜的倾斜部50。又,中心调整部40a~40e的两侧,在与盘片22的中央孔嵌合之际,设置有使倾斜部50容易挠曲用的缝隙52。此外,在安装部34,还具有螺旋弹簧36受到维持的弹簧承接部54、以及维持夹持构件38a~38e的维持部56。
图6是说明夹持构件38a~38e的构成的示意图,(A)为平面图,(B)为主视图,(C)为侧视图,(D)为后视图。又,夹持构件38a~38e分别为相同构件,在此以夹持构件38a作为共同构件加以说明。
如图6(A)~(D)所示,夹持构件38a具有,将盘片22的内缘部向斜下方推压地在上下方向以及左右方向弯曲形成的前端部38a1、与螺旋弹簧嵌合用的轴38a2、与维持部56嵌合的凹部38a3、以及相装部34b的内壁接触的制动部38a4、38a5
如此,夹持构件38a,在受到螺旋弹簧36的弹簧力推压的状态下安装于安装部34b,所以,当盘片22与夹持顶部34嵌合时,前端部38a1会被向内侧推压而向安装部34的内部移动。此时,受到压缩而增大的螺旋弹簧36的弹簧力所产生的反作用力会作用于夹持构件38a。因此,夹持构件38a,会因该反作用力将盘片22的内缘部向斜下方推压,将盘片22在与摩擦构件42密切接合的状态下加以夹持。
接下来将针对本发明的第2实施例加以说明。
图7(A)(B)为本发明的第2实施例的盘片夹持装置的平面图以及侧面剖面图。图8为将第2实施例的盘片夹持部加以扩大的垂直剖面图。又,使前述第1实施例相同的部分,添加相同构件编号省略其说明。
如图7(A)(B)以及图8所示,第2实施例的盘片夹持装置60中,其固定安装于盘片承载面18a的摩擦构件62,虽然与现有的对象具有相同内径但较盘片22的内径为大地加以形成。而由夹持顶部34的外围向半径方向突出的边缘部34a’,延伸形成到与盘片22的最内缘部相对向的位置为止。在边缘部34a’的顶面,固定安装在与盘片承载面18的磨擦构件62的顶面为同一平面的高度地加以形成。
如此,夹持顶部34的边缘部34a’与磨擦构件62的顶面为同一平面的高度地加以延伸形成到与盘片22的最内缘部相对向的位置为止之故,所以能够承受由将盘片22的内缘部加以夹持的夹持构件38a~38e所产生的推压力。因此,即使夹持构件38a~38e的前端38a1~38e1因螺旋弹簧36的弹簧力将盘片22的内缘部向斜下方推压,亦能够防止盘片22的内缘部向下方变形,确保在夹持状态下的平面准确度。
接下来,将针对本发明的第3实施例加以说明。
图9(A)(B)为本发明的第3实施例的盘片夹持装置的平面图以及侧面剖面图。图10为将第3实施例的夹持平台18加以扩大的立体图。图11为将第3实施例的盘片夹持部加以扩大的垂直剖面图。又,使前述第1实施例相同的部分,添加相同构件编号省略其说明。
如图9(A)(B)到图11所示,第3实施例的盘片夹持装置70中,其固定安装于盘片承载面18a的摩擦构件62,虽然与现有的对象具有相同内径但较盘片22的内径为大地加以形成。又,夹持顶部34与前述第1实施例相同形状地加以形成。而固定承载于盘片驱动马达19的顶面的夹持平台18具有承载有摩擦构件42的盘片承载面18a、形成于夹持平台18的盘片承载面18a内侧的夹持顶部安装面18b、向邻接于夹持顶部安装面18b的盘片承载面18a内缘的位置突出的突起72a~72e、以及设置于穿插有旋转轴44的贯穿孔18d处的轴承部18c。
设置于夹持顶部安装面18b的突起72a~72e,配置在与安装有夹持构件38a~38e的安装部34b相对应的位置。又,突起72a~72e,设置在与盘片22的最内缘部相对向的位置,其顶面与固定安装于盘片承载面18a上的摩擦构件62的顶面相同高度般地加以突出形成。
如此,夹持平台18的突起72a~72e,在与夹持构件38a~38e的安装位置相对向的同时,亦在与盘片22的最内缘部相对向的位置上与擦构件62的顶面相同高度般地加以突出形成,所以能够承受由将盘片22的内缘部加以夹持的夹持构件38a~38e所产生的推压力。因此,即使夹持构件38a~38e的前端38a1~38e1因螺旋弹簧36的弹簧力将盘片22的内缘部向斜下方推压,亦能够防止盘片22的内缘部向下方变形,确保在夹持状态下的平面准确度。
又,在前述实施例中,是以盘片的内缘部与多个夹持构件相接触而将承载于夹持平台的盘片加以夹持的构成为例,实际上并未限制于此,例如推压盘片内缘附近的顶面而加以夹持的构成当然亦适用于本发明。
又,前述的实施例中,是以盘片的内缘部与5个夹持构件38a~38e以及5个中心调整部40a~40e相接触而将承载于夹持平台18的盘片22加以夹持的构成为例,实际上并未限制于此,例如,将夹持构件以及中心调整部作5个以上的配置,或者是以小于90度的间隔配置夹持构件的构成当然亦适用于本发明。

Claims (7)

1.一种盘片夹持装置,具有:
盘片承载面,包含一与盘片状纪录媒体的下侧抵接的摩擦构件,用以承载盘片状记录媒体;
嵌合部,设置于该盘片承载面中央,而与该盘片状记录媒体的内缘相嵌合;及
多个夹持构件,设于该嵌合部,推压并夹持盘片状记录媒体内缘;其特征是:
设置一内缘,以环状的方式包围于该嵌合部周围的该盘片承载面之中,在与该多个夹持构件相对的部分,向半径方向的内侧突出;
设置一凹部,以环状的方式包围于该嵌合部周围的该盘片承载面之中,在未配置该多个夹持构件的部分,向半径方向的外侧凹入;
于该嵌合部的周围的该摩擦构件的内侧的位置上,该内缘与该凹部在圆周方向交互地配置,且该内缘与该摩擦构件的上方,形成为相同高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盘片夹持装置,在该嵌合部的周围,设置多个中心调整部,使该盘片状纪录媒体的中央孔向半径方向推压,进行中心调整,其特征是:
该凹部配置于与该多个中心调整部的半径方向外侧相对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盘片夹持装置,其特征是:
该凹部及该内缘一体形成在该摩擦构件的内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盘片夹持装置,其特征是:
该夹持构件的配置间隔设定成不满90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盘片夹持装置,其特征是:
该夹持构件设置有5个以上。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盘片夹持装置,其特征是:
该夹持构件与中心调整部设置有5个以上。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盘片夹持装置,其特征是:
该夹持构件、盘片状记录媒体的旋转中心、中心调整部设置于同一直线上。
CNB021009597A 2001-01-10 2002-01-08 盘片夹持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65722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1003071A JP2002208202A (ja) 2001-01-10 2001-01-10 ディスククランプ装置
JP2001003072 2001-01-10
JP2001003071 2001-01-10
JP2001003072A JP2002208203A (ja) 2001-01-10 2001-01-10 ディスククランプ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366307A CN1366307A (zh) 2002-08-28
CN100365722C true CN100365722C (zh) 2008-01-30

Family

ID=266074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2100959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65722C (zh) 2001-01-10 2002-01-08 盘片夹持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6868549B2 (zh)
KR (1) KR100573252B1 (zh)
CN (1) CN100365722C (zh)
TW (1) TW55055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946103B2 (ja) * 2002-08-08 2007-07-18 パイオニア株式会社 クランプ・調芯機構、情報再生機構及び情報記録機構
US6957443B2 (en) * 2002-11-27 2005-10-18 Sunonwealth Electric Machine Industry Co., Ltd. Holding device for an optical disk drive
KR100513315B1 (ko) * 2003-04-28 2005-09-09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디스크 드라이브의 홀더
TWI222262B (en) * 2003-07-24 2004-10-11 Delta Electronics Inc Spindle motor centering device
JP3849874B2 (ja) * 2003-10-08 2006-11-22 ソニー株式会社 ディスク記録媒体のチャッキング機構及び該機構を用いたディスクドライブ装置
JP4113522B2 (ja) * 2004-08-04 2008-07-09 日本電産株式会社 記録ディスク駆動用モータ及びこの記録ディスク駆動用モータを用いた記録ディスク駆動装置
JP4481916B2 (ja) * 2004-10-20 2010-06-16 日本電産株式会社 チャッキング装置およびこのチャッキング装置を搭載した記録ディスク駆動用モータ
DE102005000649A1 (de) * 2005-01-04 2006-07-13 Robert Bosch Gmbh Laufwerk für ein plattenförmiges Speichermedium
JP2006252711A (ja) * 2005-03-11 2006-09-21 Nippon Densan Corp 薄型ブラシレスモータ
JP4946208B2 (ja) * 2006-06-29 2012-06-06 日本電産株式会社 記録媒体の保持装置とそれを用いたモータユニット
JP4535045B2 (ja) * 2006-08-21 2010-09-01 日本電産株式会社 チャッキング装置、このチャッキング装置を搭載したモータおよびディスク駆動装置
JP4618214B2 (ja) * 2006-08-21 2011-01-26 日本電産株式会社 チャッキング装置、このチャッキング装置を搭載したモータおよびディスク駆動装置
JP2008092706A (ja) * 2006-10-03 2008-04-17 Nippon Densan Corp ブラシレスモータおよびこれを搭載するディスク駆動装置
JP4534256B2 (ja) * 2006-11-16 2010-09-01 日本電産株式会社 チャッキング装置、ブラシレスモータ及びディスク駆動装置
WO2008078282A2 (en) * 2006-12-22 2008-07-03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Drive unit for a data medium
JP4992497B2 (ja) * 2007-03-19 2012-08-08 日本電産株式会社 チャッキング装置を備えたモータ、およびこのモータを搭載したディスク駆動装置
JP5076573B2 (ja) * 2007-03-19 2012-11-21 日本電産株式会社 チャッキング装置を備えたモータ、およびこのモータを搭載したディスク駆動装置
JP4978257B2 (ja) * 2007-03-19 2012-07-18 日本電産株式会社 チャッキング装置を備えたモータ、およびこのモータを搭載したディスク駆動装置
JP5092476B2 (ja) * 2007-03-19 2012-12-05 日本電産株式会社 チャッキング装置を備えたモータ、およびこのモータを搭載したディスク駆動装置
JP2008305446A (ja) * 2007-06-05 2008-12-18 Hitachi-Lg Data Storage Inc 光ディスク装置
JP5103306B2 (ja) * 2008-07-15 2012-12-19 昭和電工株式会社 ディスクチャック装置
KR100971302B1 (ko) * 2008-12-15 2010-07-20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디스크 척킹 장치
KR101020800B1 (ko) * 2008-12-29 2011-03-09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스핀들 모터
CN101996659A (zh) * 2009-08-17 2011-03-30 建兴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光驱的主轴电机
KR20110032861A (ko) * 2009-09-24 2011-03-30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디스크 구동 모터
KR101101629B1 (ko) * 2010-03-26 2012-01-02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모터 및 모터를 구비하는 광 디스크 구동 장치
KR101101642B1 (ko) 2010-07-16 2012-01-02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모터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디스크 구동 장치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307049A (ja) * 1994-03-16 1995-11-21 Teac Corp クランプ機構
CN1233828A (zh) * 1998-04-09 1999-11-03 索尼公司 具有盘夹持设备的盘播放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774445A (en) * 1993-08-09 1998-06-30 Funai Electric Co., Ltd. Disc clamp mechanism having radial disposed disc pressing elements
JPH08180644A (ja) * 1994-12-21 1996-07-12 Daiwa Gomme Kogyo Kk ターンテーブル及びその滑り止め形成方法
JPH08195010A (ja) * 1995-01-13 1996-07-30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ディスクセンタリング装置
JP3319917B2 (ja) 1995-08-31 2002-09-03 ティアック株式会社 ディスククランプ装置
JPH10124967A (ja) * 1996-10-14 1998-05-15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光ディスククランプ機構
JPH10302359A (ja) * 1997-04-25 1998-11-13 Kenwood Corp 光ディスクプレーヤのクランプ装置
JP3734347B2 (ja) * 1997-09-08 2006-01-11 株式会社東芝 ディスク装置
JPH11110871A (ja) * 1997-10-06 1999-04-23 Sony Corp ディスク記録再生装置
JPH11176055A (ja) * 1997-12-10 1999-07-02 Sanyo Electric Co Ltd ディスクプレーヤーのターンテーブル装置
JPH11191255A (ja) * 1997-12-25 1999-07-13 Victor Co Of Japan Ltd ディスククランプ装置
JP3595682B2 (ja) * 1998-05-26 2004-12-02 ティアック株式会社 ディスク装置
JP2000030356A (ja) * 1998-07-10 2000-01-28 Sankyo Seiki Mfg Co Ltd ディスクドライブ機構
JP2000113545A (ja) * 1998-08-07 2000-04-21 Sankyo Seiki Mfg Co Ltd スピンドルモ―タ
JP4018287B2 (ja) * 1999-03-19 2007-12-05 日本電産株式会社 ディスク駆動装置
JP2000285557A (ja) * 1999-03-31 2000-10-13 Sony Corp ディスクドライブ装置及びそのターンテーブル
JP2001229595A (ja) * 2000-02-10 2001-08-24 Tanashin Denki Co ディスククランプ装置
JP2001266473A (ja) * 2000-03-23 2001-09-28 Tokyo Parts Ind Co Ltd ディスク載置部を備えたスピンドルモータ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307049A (ja) * 1994-03-16 1995-11-21 Teac Corp クランプ機構
CN1233828A (zh) * 1998-04-09 1999-11-03 索尼公司 具有盘夹持设备的盘播放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030009026A (ko) 2003-01-29
TW550557B (en) 2003-09-01
CN1366307A (zh) 2002-08-28
KR100573252B1 (ko) 2006-04-25
US20020089918A1 (en) 2002-07-11
US6868549B2 (en) 2005-03-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365722C (zh) 盘片夹持装置
EP0283221B1 (en) Apparatus for modifying the diameter of a disc-like recording medium
US7191458B2 (en) Turntable and optical disk using the turntable
CN1174409C (zh) 垂直定位的托盘和盘驱动器
RU2007105145A (ru) Контейнер для носителя цифровой записи, имеющего форму диска
CN101103401A (zh) 光盘夹持机构及光盘装置
US5881045A (en) Compact changer-type disk player
US4586102A (en) Track number indicator
US20150116850A1 (en) Lens and optical pickup device
KR200172261Y1 (ko) 디스크형기록매체를작동하기위한장치
CN1135555C (zh) 磁盘盒
US20040027978A1 (en) Clamp/alignment mechanism, information-reproducing mechanism, and information-recording mechanism
CN100508041C (zh) 盘片设备
CN100481226C (zh) 光驱装置
JP3499856B2 (ja) 非真円形光ディスク用アダプタ
JP2008052851A (ja) 光ディスク装置
JP2002208203A (ja) ディスククランプ装置
CN100419884C (zh) 光记录与/或再生装置用的光学拾取器
CN1725319A (zh) 补偿倾斜的方法和装置
JP2006252623A (ja) 記録ディスク載置装置、記録ディスク駆動用モータおよび記録ディスク装置
CN100481227C (zh) 光驱装置
JP2001338440A (ja) 光ディスク
US7817504B2 (en) Disk apparatus
CN2311834Y (zh) 光盘保护盒
CN101572104B (zh) 头驱动装置及光盘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0130

Termination date: 2010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