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846220B - 排氣裝置及具備排氣裝置之跨坐型車輛 - Google Patents
排氣裝置及具備排氣裝置之跨坐型車輛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I846220B TWI846220B TW111148684A TW111148684A TWI846220B TW I846220 B TWI846220 B TW I846220B TW 111148684 A TW111148684 A TW 111148684A TW 111148684 A TW111148684 A TW 111148684A TW I846220 B TWI846220 B TW I846220B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exhaust gas
- catalyst
- expansion
- straight
- upstream
- Prior art date
Links
- 239000003054 catalys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94
- 238000011144 upstream manufactur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19
- 239000007789 gas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04
- QVGXLLKOCUKJST-UHFFFAOYSA-N atomic oxygen Chemical compound [O] QVGXLLKOCUKJST-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3
- 239000001301 oxygen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3
- 229910052760 oxyge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3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7
- 238000000746 pur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8
- 230000000052 compara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4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0000003213 activ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8602 cont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9000002828 fuel tank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10000002414 leg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1364 caus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2485 combus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7423 decrea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101100233916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strain ATCC 204508 / S288c) KAR5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10000003127 knee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308 accommod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435 rock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584 silencer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N—GAS-FLOW SILENCERS OR EXHAUST APPARATUS FOR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GAS-FLOW SILENCERS OR EXHAUST APPARATUS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 F01N1/00—Silencing apparatus characterised by method of silencing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N—GAS-FLOW SILENCERS OR EXHAUST APPARATUS FOR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GAS-FLOW SILENCERS OR EXHAUST APPARATUS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 F01N13/00—Exhaust or silencing apparatus characterised by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 Exhaust or silencing apparatus, or parts thereof, having pertinent characteristics not provided for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groups F01N1/00 - F01N5/00, F01N9/00, F01N11/00
- F01N13/008—Mounting or arrangement of exhaust sensors in or on exhaust apparatu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N—GAS-FLOW SILENCERS OR EXHAUST APPARATUS FOR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GAS-FLOW SILENCERS OR EXHAUST APPARATUS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 F01N3/00—Exhaust or silencing apparatus having means for purifying, rendering innocuous, or otherwise treating exhaust
- F01N3/08—Exhaust or silencing apparatus having means for purifying, rendering innocuous, or otherwise treating exhaust for rendering innocuous
- F01N3/10—Exhaust or silencing apparatus having means for purifying, rendering innocuous, or otherwise treating exhaust for rendering innocuous by thermal or catalytic conversion of noxious components of exhaust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N—GAS-FLOW SILENCERS OR EXHAUST APPARATUS FOR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GAS-FLOW SILENCERS OR EXHAUST APPARATUS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 F01N2560/00—Exhaust systems with means for detecting or measuring exhaust gas components or characteristics
- F01N2560/02—Exhaust systems with means for detecting or measuring exhaust gas components or characteristics the means being an exhaust gas sensor
- F01N2560/025—Exhaust systems with means for detecting or measuring exhaust gas components or characteristics the means being an exhaust gas sensor for measuring or detecting O2, e.g. lambda sensor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N—GAS-FLOW SILENCERS OR EXHAUST APPARATUS FOR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GAS-FLOW SILENCERS OR EXHAUST APPARATUS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 F01N2590/00—Exhaust or silencing apparatus adapted to particular use, e.g. for military applications, airplanes, submarines
- F01N2590/04—Exhaust or silencing apparatus adapted to particular use, e.g. for military applications, airplanes, submarines for motorcycle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20—Air quality improvement or preservation, e.g. vehicle emission control or emission reduction by using catalytic convert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Toxicology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Exhaust Gas After Treatment (AREA)
- Exhaust Silencer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之排氣裝置(30)具備第1排氣管(31)、擴大部(71)、收容部(81)、觸媒(87)、第2排氣管(93)及消聲器(95)。第1排氣管(31)包含彎曲部分(41)與直線部分(51)。直線部分(51)自彎曲部分(41)呈直線狀延伸。擴大部(71)具有上游端(71a)與下游端(71b)。上游端(71a)連接於直線部分(51)。下游端(71b)連接於收容部(81)。擴大部(71)形成流路(72)。流路(72)自上游端(71a)朝向下游端(71b)擴大。直線部分(51)通過上游端(71a)自擴大部(71)之外部插入至擴大部(71)之內部。直線部分(51)朝向觸媒(87)延伸。
Description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排氣裝置及具備排氣裝置之跨坐型車輛。
於日本專利特開2001-012239號公報中揭示有一種機車。日本專利特開2001-012239號公報之機車具備引擎與排氣裝置。排氣裝置具備排氣管與消聲器。排氣管連接於引擎。消聲器連接於排氣管。消聲器收容觸媒與消音器。觸媒設置於消聲器之內部。
更具體而言,消聲器經由連接管與排氣管連接。連接管連接於排氣管。連接管較排氣管細。連接管之流路之截面面積小於排氣管之流路之截面面積。連接管自消聲器之外部插入至消聲器之內部。連接管與觸媒之中心部分相對。
方便起見,將連接管自消聲器之外部插入至消聲器之內部稱為第1先前構造。將以具有較排氣管之流路之截面面積小之流路之截面面積的方式構成連接管稱為第2先前構造。
廢氣自引擎流至排氣管。廢氣自排氣管流至連接管。當廢氣自排氣管進入連接管時,廢氣之流路之截面面積減少。當廢氣自排氣管進入連接管時,廢氣之流速增加。廢氣自連接管釋放至消聲器。廢氣通過消聲器內之觸媒。觸媒淨化廢氣。
藉由第1先前構造,大部分廢氣碰撞觸媒之中心部分。具體而言,觸媒之中心部分接收之廢氣量明顯大於觸媒之周緣部分接收之廢氣量。進而,藉由第2先前構造,廢氣集中碰撞觸媒之中心部分。具體而言,觸媒之中心部分之廢氣之流速明顯大於觸媒之周緣部分之廢氣之流速。因此,廢氣使觸媒之中心部分之溫度快速升高。例如,即便於啟動引擎時,廢氣亦使觸媒之中心部分之溫度快速升高。因此,觸媒之中心部分快速活化。觸媒之中心部分快速發揮廢氣之淨化性能。
對日本專利特開2001-012239號公報之想法進行總結。日本專利特開2001-012239號公報之方法係主動增大觸媒處之廢氣流動之偏倚。日本專利特開2001-012239號公報教導如何增大觸媒處之廢氣流動之偏倚。例如,第1先前構造增大觸媒處之廢氣流動之偏倚。第2先前構造亦進一步增大觸媒處之廢氣流動之偏倚。
「觸媒處之廢氣流動之偏倚」例如指觸媒之中心部分接收之廢氣量與觸媒之周緣部分接收之廢氣量之間的差。「觸媒處之廢氣流動之偏倚」例如指觸媒之中心部分之廢氣之流速與觸媒之周緣部分之廢氣之流速之間的差。「觸媒處之廢氣流動之偏倚」例如指觸媒之入口面上之廢氣之流速之最大值與觸媒之入口面上之廢氣之流速之最小值之間的差。「觸媒處之廢氣流動之偏倚(deviation)」例如亦被稱為「觸媒處之廢氣流動之偏差(bias)」。
然而,日本專利特開2001-012239號公報之排氣裝置存在難以進一步提高觸媒之淨化性能之情況。對其理由進行說明。於第1先前構造中,觸媒之周緣部分難以發揮淨化性能。因此,於第1先前構造中,觸媒之利用效率較低。進而,於第1先前構造中,難以提高觸媒之利用效率。例如,於第1先前構造中,難以利用觸媒之周緣部分來淨化廢氣。例如,於第1先前構造中,難以利用整個觸媒來淨化廢氣。因此,於第1先前構造中,難以進一步提高觸媒之淨化性能。
日本專利特開2001-012239號公報之排氣裝置存在難以進一步縮短用於使觸媒活化之時間之情況。對其理由進行說明。方便起見,將觸媒設置於消聲器之內部稱為第1佈局。日本專利特開2001-012239號公報之排氣裝置採用第1佈局。消聲器配置於遠離引擎之位置。因此,於第1佈局中,觸媒配置於遠離引擎之位置。具體而言,於第1佈局中,引擎與觸媒之間之廢氣之流路相對較長。進而,難以於靠近引擎之位置配置消聲器。因此,於第1佈局中,難以於靠近引擎之位置配置觸媒。具體而言,於第1佈局中,難以縮短引擎與觸媒之間之廢氣之流路。因此,於第1佈局中,難以進一步縮短用於使觸媒活化之時間。
因此,提出將觸媒設置於消聲器之外部。方便起見,將觸媒設置於消聲器之外部稱為第2佈局。於第2佈局中,觸媒於廢氣之流動方向上配置於消聲器之上游。於第2佈局中,觸媒配置於靠近引擎之位置。具體而言,於第2佈局中,引擎與觸媒之間之廢氣之流路較引擎與消聲器之間之廢氣之流路短。因此,於第2佈局中,容易進一步縮短用於使觸媒活化之時間。
然而,第2佈局亦具有缺點。第2佈局之缺點係觸媒處之廢氣流動之偏倚增大。第2佈局之缺點係觸媒之利用效率降低。第2佈局之缺點係觸媒之淨化性能降低。
對第2佈局之缺點進行說明。排氣管包含彎曲部分。當廢氣流經排氣管之彎曲部分時,廢氣會受到離心力。因此,廢氣流動於彎曲部分之流路之剖面上發生偏倚。更詳細而言,彎曲部分之流路於彎曲部分之剖面中包含內側流路與外側流路。外側流路配置於較內側流路更靠外側。外側流路以較內側流路大之曲率半徑彎曲。當廢氣流經彎曲部分時,廢氣流動向外側流路發生偏倚。外側流路中之廢氣相較內側流路中之廢氣流動得更快。如上所述,於第2佈局中,引擎與觸媒之間之廢氣之流路較短。於第2佈局中,觸媒配置於靠近引擎之位置。因此,彎曲部分與觸媒之間之廢氣之流路亦較短。觸媒配置於靠近彎曲部分之位置。因此,難以於彎曲部分與觸媒之間之廢氣之流路中減少彎曲部分所產生之廢氣流動之偏倚。其結果,廢氣流動於觸媒處仍然發生偏倚。例如,觸媒處之廢氣流動之偏倚與彎曲部分之廢氣流動之偏倚實質上相等。例如,觸媒處之廢氣流動之偏倚之大小與彎曲部分之廢氣流動之偏倚實質上相同。
對第2佈局之缺點進行總結。於第2佈局中,彎曲部分配置於靠近觸媒之位置。因此,於第2佈局中,彎曲部分使觸媒處之廢氣流動明顯發生偏倚。其結果,觸媒之利用效率降低。觸媒之淨化性能降低。
國際公開第2014/129014號中揭示一種抑制第2佈局之缺點之排氣裝置。國際公開第2014/129014號之排氣裝置採用第2佈局。具體而言,國際公開第2014/129014號之排氣裝置具備第1排氣管、擴大部、收容部、觸媒、第2排氣管及消聲器。第1排氣管連接於引擎。第1排氣管包含彎曲部分。擴大部連接於第1排氣管。收容部連接於擴大部。觸媒設置於收容部之內部。第2排氣管連接於收容部。消聲器連接於第2排氣管。如此,觸媒設置於消聲器之外部。觸媒於廢氣之流動方向上配置於消聲器之上游。
國際公開第2014/129014號之排氣裝置未採用上述之第1先前構造。即,第1排氣管不插入至擴大部之內部。第1排氣管具有下游端。例如,第1排氣管之整個下游端均與擴大部接觸。例如,第1排氣管之整個下游端均與擴大部連續。因此,第1排氣管與擴大部之接頭構造無助於增大觸媒處之廢氣流動之偏倚。其結果,第1排氣管與擴大部之接頭構造不會助長觸媒之淨化性能之降低。即,第1排氣管與擴大部之接頭構造不會助長第2佈局之缺點。
擴大部進而具有突出部。突出部設置於擴大部之內部。突出部係藉由使擴大部之外表面凹陷,使擴大部之內表面朝向擴大部之內部突出而形成。當廢氣流經擴大部時,一部分廢氣碰撞突出部。突出部使廢氣擴散。廢氣擴散之後,廢氣到達觸媒。因此,觸媒處之廢氣流動之偏倚有所減少。例如,觸媒處之廢氣流動變得更均勻。其結果,觸媒之淨化性能之降低得到抑制。如此,突出部抑制觸媒之淨化性能之降低。即,突出部抑制第2佈局之缺點。
即便為國際公開第2014/129014號之排氣裝置,亦有難以減少觸媒處之廢氣流動之偏倚之情形。因此,即便為國際公開第2014/129014號之排氣裝置,亦有難以提高觸媒之淨化性能之情形。
本發明係鑒於此種情況而完成者,其目的在於提供一種能夠縮短用於使觸媒活化之時間且能夠減少觸媒處之廢氣流動之偏倚的排氣裝置及具備排氣裝置之跨坐型車輛。
作為減少觸媒處之廢氣流動之偏倚之一種方法,可列舉整流構件之使用。整流構件設置於第1排氣管及擴大部之至少任一者。整流構件調整廢氣流動。藉此,整流構件減少廢氣流動之偏倚。廢氣通過整流構件之後,廢氣到達觸媒。因此,觸媒處之廢氣流動之偏倚較小。如此,整流構件減少觸媒處之廢氣流動之偏倚。
然而,若使用整流構件,則第1排氣管及擴大部之構造應該會變得複雜。因此,本發明人對不使用整流構件之方法進行了研究。本發明人對能夠以簡單之構造減少觸媒處之廢氣流動之偏倚之方法進行了研究。
本發明為了達成此種目的而採用如下構成。即,本發明係一種排氣裝置,其具備:
第1排氣管,其連接於引擎;
擴大部,其連接於上述第1排氣管;
收容部,其連接於上述擴大部;
觸媒,其設置於上述收容部之內部;
第2排氣管,其連接於上述收容部;及
消聲器,其連接於上述第2排氣管;
上述第1排氣管包含:
彎曲部分;及
直線部分,其自上述彎曲部分呈直線狀延伸;
上述擴大部具有:
上游端,其連接於上述直線部分;及
下游端,其連接於上述收容部;
上述擴大部形成自上述擴大部之上述上游端朝向上述擴大部之上述下游端擴大的流路,
上述直線部分通過上述擴大部之上述上游端自上述擴大部之外部插入至上述擴大部之內部,且朝向上述觸媒延伸。
排氣裝置引導引擎之廢氣。排氣裝置具備第1排氣管、擴大部、收容部、觸媒、第2排氣管及消聲器。第1排氣管連接於引擎。擴大部連接於第1排氣管。收容部連接於擴大部。觸媒設置於收容部之內部。第2排氣管連接於收容部。消聲器連接於第2排氣管。因此,觸媒設置於消聲器之外部。即,排氣裝置採用上述之第2佈局。
廢氣自引擎流至第1排氣管。廢氣自第1排氣管流至擴大部。廢氣自擴大部流至收容部。廢氣通過設置於收容部之內部之觸媒。廢氣自收容部流至第2排氣管。廢氣自第2排氣管流至消聲器。因此,觸媒於廢氣之流動方向上配置於引擎之下游。觸媒於廢氣之流動方向上配置於消聲器之上游。引擎與觸媒之間之廢氣之流路較引擎與消聲器之間之廢氣之流路短。即,觸媒配置於相對靠近引擎之位置。總之,於第2佈局中,引擎與觸媒之間之廢氣之流路較短。於第2佈局中,觸媒配置於靠近引擎之位置。因此,用於使觸媒活化之時間適當變短。
第1排氣管於廢氣之流動方向上配置於引擎之下游。第1排氣管於廢氣之流動方向上配置於觸媒之上游。第1排氣管包含彎曲部分。因此,觸媒於廢氣之流動方向上配置於彎曲部分之下游。進而,彎曲部分與觸媒之間之廢氣之流路較彎曲部分與消聲器之間之廢氣之流路短。即,觸媒配置於相對靠近彎曲部分之位置。總之,於第2佈局中,彎曲部分與觸媒之間之廢氣之流路較短。於第2佈局中,觸媒配置於靠近彎曲部分之位置。
第1排氣管包含直線部分。直線部分自彎曲部分呈直線狀延伸。直線部分連接於擴大部。直線部分於廢氣之流動方向上配置於彎曲部分之下游。直線部分於廢氣之流動方向上配置於觸媒之上游。直線部分之流路係彎曲部分與觸媒之間之廢氣之流路之一部分。如上所述,於第2佈局中,彎曲部分與觸媒之間之廢氣之流路較短。於第2佈局中,觸媒配置於靠近彎曲部分之位置。因此,於第2佈局中,直線部分之流路較短。
擴大部具有上游端與下游端。擴大部之上游端連接於直線部分。擴大部之下游端連接於收容部。擴大部形成流路。擴大部之流路自擴大部之上游端朝向擴大部之下游端擴大。直線部分通過擴大部之上游端自擴大部之外部插入至擴大部之內部。並且,直線部分朝向觸媒延伸。
方便起見,將「直線部分通過擴大部之上游端自擴大部之外部插入至擴大部之內部」稱為第1構造。第1構造與日本專利特開2001-012239號公報之第1先前構造類似。因此,乍一看,推測(認為)第1構造會增大觸媒處之廢氣流動之偏倚。換言之,乍一看,擔心第1構造可能會妨礙達成本發明之目的。
然而,本發明人對第1構造發現了以下事項。即,當觸媒配置於靠近彎曲部分之位置時,第1構造並未增大觸媒處之廢氣流動之偏倚,反而減少了觸媒處之廢氣流動之偏倚。換言之,於第2佈局與第1構造之組合中,第1構造產生有助於達成本發明之目的之效果。
對第1構造與第1構造之效果之間之因果關係推測(推定)如下。第1構造與第1構造之效果之間之因果關係係當觸媒配置於靠近彎曲部分之位置時第1構造減少觸媒處之廢氣流動之偏倚的理由。當廢氣流經彎曲部分時,廢氣流動於彎曲部分之流路之剖面上發生偏倚。廢氣自彎曲部分流至直線部分。如上所述,於第2佈局中,直線部分之流路較短。當觸媒配置於靠近彎曲部分之位置時,直線部分之流路較短。因此,廢氣流動於直線部分之下游端仍然發生偏倚。廢氣通過直線部分之下游端自直線部分釋放。當廢氣自直線部分釋放時,廢氣流動發生偏倚。其後,廢氣通過擴大部到達觸媒。於第1構造中,直線部分之下游端之至少一部分遠離擴大部。換言之,於第1構造中,直線部分之下游端之至少一部分不與擴大部接觸。於第1構造中,直線部分之下游端之至少一部分不與擴大部連續。因此,廢氣自直線部分釋放之後,廢氣不會沿著擴大部順暢地流動。廢氣自直線部分釋放之後,廢氣不會被擴大部充分引導。因此,廢氣自直線部分釋放之後,廢氣流動於擴大部內被擾亂。廢氣進入觸媒之前,廢氣流動於擴大部內被擾亂。如上所述,當廢氣自直線部分釋放時,廢氣流動發生偏倚。當偏倚之廢氣流動被擾亂時,廢氣流動之偏倚有所減少。因此,廢氣流動之偏倚於擴大部內減少。更詳細而言,於廢氣自直線部分釋放之後且廢氣到達觸媒之前,廢氣流動之偏倚有所減少。於廢氣離開彎曲部分之後且廢氣進入觸媒之前,廢氣流動之偏倚有所減少。如此,於第2佈局中,第1構造有助於減少觸媒處之廢氣流動之偏倚。當觸媒配置於靠近彎曲部分之位置時,第1構造有助於減少觸媒處之廢氣流動之偏倚。即,伴有第2佈局之第1構造對減少觸媒處之廢氣流動之偏倚有用。
如上所述,根據本排氣裝置,能夠縮短用於使觸媒活化之時間,且能夠減少觸媒處之廢氣流動之偏倚。因此,觸媒之淨化性能適當地提高。
於上述排氣裝置中,較佳為上述彎曲部分以45度以上之角度彎曲。
彎曲部分彎曲之角度相對較大。因此,彎曲部分之廢氣流動之偏倚相對較大。但是,即便於彎曲部分彎曲之角度較大之情形時,伴有第2佈局之第1構造亦對減少觸媒處之廢氣流動之偏倚有用。
於上述排氣裝置中,較佳為上述直線部分具有與上述彎曲部分相接之上游端,且
上述直線部分之上述上游端與上述擴大部之上述下游端之間的第1距離小於上述擴大部之上述下游端之直徑之2倍。
第1距離相當於彎曲部分之下游端與收容部之上游端之間的流路之長度。第1距離相對較短。但是,即便於第1距離較短之情形時,伴有第2佈局之第1構造亦對減少觸媒處之廢氣流動之偏倚有用。
於上述排氣裝置中,較佳為上述觸媒具有使上述廢氣進入上述觸媒之入口面,且
上述直線部分之上述上游端與上述觸媒之上述入口面之間的第2距離小於上述擴大部之上述下游端之上述直徑之3倍。
第2距離相當於彎曲部分之下游端與觸媒之入口面之間的廢氣之流路之長度。第2距離相對較短。但是,即便於第2距離較短之情形時,伴有第2佈局之第1構造亦對減少觸媒處之廢氣流動之偏倚有用。
於上述排氣裝置中,較佳為上述第2距離小於上述擴大部之上述下游端之直徑之2倍。
第2距離更短。但是,即便於第2距離更短之情形時,伴有第2佈局之第1構造亦對減少觸媒處之廢氣流動之偏倚有用。
於上述排氣裝置中,較佳為上述直線部分包含位於上述擴大部之外部之第1部分,且
上述第1部分之長度小於上述擴大部之上述下游端之直徑。
第1部分之長度相當於彎曲部分之下游端與擴大部之上游端之間的廢氣之流路之長度。第1部分之長度相對較短。但是,即便於第1部分之長度較短之情形時,伴有第2佈局之第1構造亦對減少觸媒處之廢氣流動之偏倚有用。
於上述排氣裝置中,較佳為上述直線部分包含位於上述擴大部之內部之第2部分,
上述第2部分具有外表面,
上述擴大部具有內表面,且
上述第2部分之上述外表面之至少一部分遠離上述擴大部之上述內表面。
第2部分之外表面之至少一部分不與擴大部之內表面接觸。第2部分之外表面之至少一部分不與擴大部之內表面連續。因此,廢氣自第2部分釋放之後,廢氣不會沿著擴大部順暢地流動。因此,廢氣自第2部分釋放之後,廢氣流動於擴大部內適當地被擾亂。因此,廢氣流動之偏倚於擴大部內適當地減少。其結果,觸媒處之廢氣流動之偏倚適當地減少。
於上述排氣裝置中,較佳為上述直線部分與上述觸媒之間之分離距離大於上述擴大部之上述下游端之直徑。
直線部分與觸媒之間之分離距離相當於直線部分之下游端與觸媒之入口面之間的廢氣之流路之長度。直線部分與觸媒之間之分離距離不會過小。因此,於廢氣自直線部分釋放之後且廢氣到達觸媒之前,廢氣流動之偏倚適當地減少。因此,觸媒處之廢氣流動之偏倚適當地減少。
於上述排氣裝置中,較佳為上述直線部分與上述觸媒之間之分離距離小於上述擴大部之上述下游端之上述直徑之2倍。
直線部分與觸媒之間之分離距離相對較短。但是,即便於直線部分與觸媒之間之分離距離較短之情形時,伴有第2佈局之第1構造亦對減少觸媒處之廢氣流動之偏倚有用。
於上述排氣裝置中,較佳為整個上述直線部分位於上述擴大部之上述下游端之上游,且
整個上述觸媒位於上述擴大部之上述下游端之下游。
整個直線部分位於擴大部之下游端之上游。整個直線部分位於擴大部之整個下游端之上游。整個直線部分於廢氣之流動方向上均位於擴大部之整個下游端之上游。因此,自直線部分釋放之廢氣全部進入擴大部。因此,廢氣流動之偏倚於擴大部內適當地減少。整個觸媒均位於擴大部之下游端之下游。整個觸媒均位於擴大部之整個下游端之下游。整個觸媒於廢氣之流動方向上均位於擴大部之整個下游端之下游。因此,廢氣離開擴大部之後,廢氣進入觸媒。廢氣離開擴大部之前,廢氣不進入觸媒。因此,廢氣流動之偏倚於擴大部內減少之後,廢氣進入觸媒。因此,觸媒處之廢氣流動之偏倚適當地減少。
於上述排氣裝置中,較佳為上述直線部分具有下游端,且
上述直線部分之上述下游端配置於上述擴大部內,且向上述擴大部內敞開。
廢氣通過直線部分之下游端自直線部分釋放。因此,廢氣剛自直線部分釋放之後,廢氣便進入擴大部。因此,廢氣剛自直線部分釋放之後,廢氣流動之偏倚便有所減少。其結果,觸媒處之廢氣流動之偏倚適當地減少。
於上述排氣裝置中,較佳為
上述直線部分具有:
上游端,其與上述彎曲部分相接;及
下游端,其向上述擴大部敞開;且
上述直線部分之直徑自上述直線部分之上述上游端遍及上述直線部分之上述下游端實質上固定。
直線部分之下游端之直徑並不小於直線部分之上游端之直徑。因此,直線部分之下游端之廢氣之流速與直線部分之上游端之廢氣之流速相比並未增加。因此,直線部分之流路無助於增大觸媒處之廢氣流動之偏倚。直線部分之流路不會妨礙觸媒處之廢氣流動之偏倚之減少。直線部分之流路不會妨礙達成本發明之目的。因此,伴有第2佈局之第1構造更容易減少觸媒處之廢氣流動之偏倚。當直線部分之直徑自直線部分之上游端遍及直線部分之下游端實質上固定時,伴有第2佈局之第1構造更容易減少觸媒處之廢氣流動之偏倚。
於上述排氣裝置中,較佳為
上述直線部分具有:
上游端,其與上述彎曲部分相接;
下游端,其向上述擴大部敞開;及
中心軸線,其通過上述直線部分內之流路之中心;且
自上述直線部分之上述中心軸線觀察時,上述直線部分之上述下游端之上述流路具有與上述直線部分之上述上游端之上述流路實質上相同之大小。
直線部分之下游端之流路並不小於直線部分之上游端之流路。因此,直線部分之下游端之廢氣之流速與直線部分之上游端之廢氣之流速相比並未增加。因此,直線部分之流路無助於增大觸媒處之廢氣流動之偏倚。直線部分之流路不會妨礙觸媒處之廢氣流動之偏倚之減少。直線部分之流路不會妨礙達成本發明之目的。因此,伴有第2佈局之第1構造更容易減少觸媒處之廢氣流動之偏倚。自直線部分之中心軸線觀察時,直線部分之下游端之流路具有與直線部分之上游端之流路實質上相同之大小時,伴有第2佈局之第1構造更容易減少觸媒處之廢氣流動之偏倚。
於上述排氣裝置中,較佳為上述直線部分具有通過上述直線部分內之流路之中心之中心軸線,且
上述直線部分之上述下游端相對於上述直線部分之上述中心軸線傾斜。
廢氣自直線部分釋放之後,廢氣流動之偏倚於擴大部內適當地減少。其結果,觸媒處之廢氣流動之偏倚適當地減少。
於上述排氣裝置中,較佳為上述直線部分具有通過上述直線部分內之流路之中心之中心軸線,且
上述直線部分之上述下游端垂直於上述直線部分之上述中心軸線。
廢氣自直線部分釋放之後,廢氣流動之偏倚於擴大部內適當地減少。其結果,觸媒處之廢氣流動之偏倚適當地減少。
於上述排氣裝置中,較佳為具備安裝於上述擴大部及上述收容部之任一者之上游氧感測器。
於上游氧感測器安裝於擴大部之情形時,上游氧感測器配置於靠近觸媒處。因此,上游氧感測器於適當之位置檢測廢氣之氧濃度。上游氧感測器於觸媒之上游適當地檢測廢氣之氧濃度。同樣地,於上游氧感測器安裝於收容部之情形時,上游氧感測器配置於靠近觸媒處。因此,上游氧感測器於適當之位置檢測廢氣之氧濃度。上游氧感測器於觸媒之上游適當地檢測廢氣之氧濃度。
於上述排氣裝置中,較佳為上述彎曲部分具有通過上述彎曲部分內之流路之中心之中心軸線,
上述彎曲部分包含:
內側彎曲部分,其位於上述彎曲部分之較上述中心軸線更靠內側,具有U形狀之剖面,且沿著上述彎曲部分之上述中心軸線延伸;及
外側彎曲部分,其位於上述彎曲部分之較上述中心軸線更靠外側,具有U形狀之剖面,且沿著上述彎曲部分之上述中心軸線延伸;
上述直線部分包含:
內側直線部分,其與上述內側彎曲部分連續;及
外側直線部分,其與上述外側彎曲部分連續;且
上述外側直線部分之長度較上述內側直線部分之長度長。
彎曲部分包含內側彎曲部分與外側彎曲部分。當廢氣流經彎曲部分時,離心力作用於廢氣。離心力具有自內側彎曲部分朝向外側彎曲部分之方向。因此,彎曲部分之廢氣流動向外側彎曲部分發生偏倚。例如,外側彎曲部分之廢氣相較內側彎曲部分之廢氣流動得更快。廢氣自彎曲部分流至直線部分。直線部分包含內側直線部分與外側直線部分。內側直線部分與內側彎曲部分連續。因此,廢氣自內側彎曲部分流至內側直線部分。外側直線部分與外側彎曲部分連續。因此,廢氣自外側彎曲部分流至外側直線部分。如上所述,彎曲部分之廢氣流動向外側彎曲部分發生偏倚。因此,直線部分之廢氣流動向外側直線部分發生偏倚。例如,外側直線部分之廢氣相較內側直線部分之廢氣流動得更快。廢氣自內側直線部分釋放至擴大部。廢氣自外側直線部分釋放至擴大部。其後,廢氣自擴大部流至觸媒。如上所述,直線部分之廢氣流動向外側直線部分發生偏倚。此處,外側直線部分之長度較內側直線部分之長度長。因此,外側直線部分進一步遠離擴大部。外側直線部分距離擴大部更遠。因此,於廢氣離開彎曲部分之後且廢氣進入觸媒之前,可有效地減少廢氣流動之偏倚。其結果,可有效地減少觸媒處之廢氣流動之偏倚。
於上述排氣裝置中,較佳為
上述內側直線部分包含位於上述擴大部之內部之內側第2部分,
上述外側直線部分包含位於上述擴大部之內部之外側第2部分,且
上述外側第2部分之長度較上述內側第2部分之長度長。
內側直線部分包含內側第2部分。外側直線部分包含外側第2部分。內側第2部分及外側第2部分分別位於擴大部之內部。廢氣自內側直線部分通過內側第2部分釋放至擴大部。廢氣自外側直線部分通過外側第2部分釋放至擴大部。如上所述,直線部分之廢氣流動向外側直線部分發生偏倚。此處,外側第2部分之長度較內側第2部分之長度長。因此,外側第2部分較內側第2部分深,並插入至擴大部之內部。因此,外側第2部分進一步遠離擴大部。外側第2部分距離擴大部更遠。因此,於廢氣離開彎曲部分之後且廢氣進入觸媒之前,可有效地減少廢氣流動之偏倚。其結果,可有效地減少觸媒處之廢氣流動之偏倚。
於上述排氣裝置中,較佳為具備安裝於上述擴大部之上游氧感測器,
上述擴大部包含:
內側擴大部分,其位於上述內側第2部分之外側;及
外側擴大部分,其位於上述外側第2部分之外側;且
上述上游氧感測器貫通上述內側擴大部分並自上述擴大部之外部插入至上述擴大部之內部。
擴大部包含內側擴大部分與外側擴大部分。內側擴大部分位於內側第2部分之外側。外側擴大部分位於外側第2部分之外側。上游氧感測器貫通內側擴大部分並自擴大部之外部插入至擴大部之內部。因此,上游氧感測器配置於靠近內側第2部分之位置。但是,內側第2部分之長度較外側第2部分之長度短。因此,容易避免上游氧感測器與內側第2部分之干涉。進而,上游氧感測器配置於遠離外側第2部分之位置。因此,亦容易避免上游氧感測器與外側第2部分之干涉。綜上所述,上游氧感測器安裝於內側擴大部分,因此,可適當地防止上游氧感測器與直線部分之干涉。
於上述排氣裝置中,較佳為上述直線部分具有通過上述直線部分內之流路之中心之中心軸線,
自上述直線部分之上述中心軸線觀察時,上述上游氧感測器與上述直線部分內之流路重疊,
自與上述直線部分之上述中心軸線正交之第1方向觀察時,上述上游氧感測器與上述直線部分重疊,且
自與上述直線部分之上述中心軸線正交且與上述第1方向不同之第2方向觀察時,上述上游氧感測器不與上述直線部分重疊。
自直線部分之中心軸線觀察時,上游氧感測器與直線部分內之流路重疊。進而,自第1方向觀察時,上游氧感測器與直線部分重疊。此處,第1方向與直線部分之中心軸線正交。因此,上游氧感測器之至少一部分設置於直線部分之下游端之附近。因此,上游氧感測器於適當之位置檢測廢氣之氧濃度。上游氧感測器於觸媒之上游適當地檢測廢氣之氧濃度。另一方面,自第2方向觀察時,上游氧感測器不與直線部分重疊。此處,第2方向與直線部分之中心軸線正交,且與第1方向不同。因此,可適當地防止上游氧感測器與直線部分之干涉。
本發明係一種跨坐型車輛,其具備
上述排氣裝置。
跨坐型車輛具備上述排氣裝置。因此,根據本跨坐型車輛,能夠縮短用於使觸媒活化之時間,且能夠減少觸媒處之廢氣流動之偏倚。因此,觸媒之淨化性能適當地提高。
以下,參照圖式對本發明之跨坐型車輛1進行說明。
<1.跨坐型車輛1之概略構成>
圖1係實施方式之跨坐型車輛1之右側視圖。跨坐型車輛1例如被分類為彎樑型車輛。彎樑型車輛亦被稱為輕型機踏車型之車輛。跨坐型車輛1例如係彎樑型機車。
圖1表示跨坐型車輛1之前後方向X、寬度方向Y及上下方向Z。前後方向X、寬度方向Y及上下方向Z係以乘坐於跨坐型車輛1之駕駛者(亦稱為騎乘者)為基準而定義。前後方向X、寬度方向Y及上下方向Z相互正交。前後方向X及寬度方向Y為水平。上下方向Z為鉛直。
「前方」、「後方」、「上方」、「下方」、「右方」、「左方」分別指對乘坐於跨坐型車輛1之駕駛者而言之「前方」、「後方」、「上方」、「下方」、「右方」、「左方」。除非於本說明書中事先特別說明,否則「前方」及「後方」不僅包括與前後方向X平行之方向,亦包括接近前後方向X之方向。與前後方向X接近之方向例如係與前後方向X所成之角度為45度以下之方向。同樣地,除非事先特別說明,否則「右方」及「左方」不僅包括與寬度方向Y平行之方向,亦包括接近寬度方向Y之方向。除非事先特別說明,否則「上方」及「下方」不僅包括與上下方向Z平行之方向,亦包括接近上下方向Z之方向。於各圖中,作為參考,適當地示出前、後、上、下、右、左。
於本說明書中,說明配置之各表達分別具有以下之含義。以下,以寬度方向Y為例進行說明,但前後方向X及上下方向Z亦同樣。
「構件Ma配置於較構件Mb更靠右方/左方」之表達界定寬度方向Y上之構件Ma相對於構件Mb之位置,不界定前後方向X及上下方向Z上之構件Ma相對於構件Mb之位置。於本表達之情形時,構件Ma於跨坐型車輛1之側視下可與構件Mb重疊,亦可不重疊。
不提及觀察方向之「構件Ma配置於構件Mb之右方/左方」之表達界定寬度方向Y上之構件Ma相對於構件Mb之位置、前後方向X上之構件Ma相對於構件Mb之位置、及上下方向Z上之構件Ma相對於構件Mb之位置。本表達指構件Ma配置於較構件Mb更靠右方/左方,且構件Ma之至少一部分於跨坐型車輛1之側視下與構件Mb之至少一部分重疊。
「構件Ma於跨坐型車輛1之俯視下配置於構件Mb之右方/左方」之表達界定寬度方向Y上之構件Ma相對於構件Mb之位置、及前後方向X上之構件Ma相對於構件Mb之位置,不界定上下方向Z上之構件Ma相對於構件Mb之位置。本表達指構件Ma配置於較構件Mb更靠右方/左方,構件Ma之前端位於較構件Mb之後端更靠前方,且構件Ma之後端位於較構件Mb之前端更靠後方。
「構件Ma於跨坐型車輛1之前視下配置於構件Mb之右方/左方」之表達界定寬度方向Y上之構件Ma相對於構件Mb之位置、及上下方向Z上之構件Ma相對於構件Mb之位置,不界定前後方向X上之構件Ma相對於構件Mb之位置。本表達指構件Ma配置於較構件Mb更靠右方/左方,構件Ma之上端位於較構件Mb之下端更靠上方,且構件Ma之下端位於較構件Mb之上端更靠下方。
於本說明書中,將「於跨坐型車輛1之側視下」適當稱為「於車輛側視下」。同樣地,將「於跨坐型車輛1之俯視下」適當稱為「於車輛俯視下」。將「於跨坐型車輛1之仰視下」適當稱為「於車輛仰視下」。
跨坐型車輛1具備把手3與座部4。把手3配置於跨坐型車輛1之前部。座部4配置於較把手3更靠後方。整個座部4均配置於較整個把手3更靠後方。
跨坐型車輛1形成凹部空間5。凹部空間5於車輛側視下位於較把手3更靠後方且較座部4更靠前方。凹部空間5之至少一部分於車輛側視下位於較整個把手3更靠後方且較整個座部4更靠前方。凹部空間5於車輛側視下向上方敞開。凹部空間5於車輛側視下向下方凹陷。凹部空間5於車輛側視下凹陷得較座部4低。凹部空間5延伸至較整個座部4低之位置。
具體而言,座部4於車輛側視下具有上緣4t。凹部空間5於車輛側視下具有下緣5b。下緣5b於車輛側視下位於較把手3更靠後方且較座部4更靠前方。下緣5b之至少一部分於車輛側視下位於較整個把手3更靠後方且較整個座部4更靠前方。下緣5b於車輛側視下低於上緣4t。下緣5b之至少一部分於車輛側視下低於整個上緣4t。
跨坐型車輛1具備中心外殼6。中心外殼6之至少一部分配置於較把手3更靠後方且較座部4更靠前方。中心外殼6之至少一部分配置於較整個把手3更靠後方且較整個座部4更靠前方。中心外殼6於車輛側視下界定凹部空間5。具體而言,中心外殼6於車輛側視下具有上緣6t。上緣6t於車輛側視下位於與下緣5b實質上相同之位置。上緣6t於車輛側視下界定下緣5b。
跨坐型車輛1具備腳踏桿7。腳踏桿7配置於較座部4更靠下方。整個腳踏桿7均配置於較整個座部4更靠下方。腳踏桿7配置於較凹部空間5更靠下方。整個腳踏桿7均配置於較整個凹部空間5更靠下方。腳踏桿7於車輛側視下配置於較下緣5b更靠下方。整個腳踏桿7於車輛側視下均配置於較整個下緣5b更靠下方。腳踏桿7具有桿形狀或棒形狀。腳踏桿7沿寬度方向Y延伸。
跨坐型車輛1之駕駛者抓握把手3。駕駛者坐在座部4上。駕駛者將駕駛者之腳放在腳踏桿7上。凹部空間5容許駕駛者容易地上下跨坐型車輛1。例如,藉由駕駛者將駕駛者之腿穿過凹部空間5,駕駛者能夠容易地上下跨坐型車輛1。
跨坐型車輛1具備前叉11與前輪12。前叉11連結於把手3。前叉11自把手3向下方且前方延伸。前輪12支持於前叉11之下部。
跨坐型車輛1具備引擎14。引擎14產生動力。引擎14排出廢氣。引擎14配置於較前輪12更靠後方。整個引擎14均配置於較整個前輪12更靠後方。引擎14配置於較座部4更靠下方。引擎14之至少一部分配置於較整個座部4更靠下方。
跨坐型車輛1具備後臂17與後輪18。後臂17與後輪18分別配置於較座部4更靠下方。後臂17之至少一部分配置於較整個座部4更靠下方。後輪18之至少一部分配置於較整個座部4更靠下方。後臂17向後方延伸。後輪18支持於後臂17之後部。後輪18配置於較引擎14更靠後方。後輪18之至少一部分配置於較整個引擎14更靠後方。
跨坐型車輛1具備排氣裝置30。排氣裝置30引導引擎14之廢氣。
排氣裝置30配置於較座部4更靠下方。排氣裝置30之至少一部分配置於較整個座部4更靠下方。排氣裝置30向後方延伸。排氣裝置30例如於車輛側視下與後臂17重疊。排氣裝置30例如於車輛側視下與後輪18重疊。
跨坐型車輛1具備外殼29。外殼29於車輛側視下與排氣裝置30之一部分重疊。
圖2係實施方式之跨坐型車輛1之右側視圖。方便起見,圖2中省略座部4、中心外殼6及外殼29等之圖示。跨坐型車輛1具備車體框架21。車體框架21支持引擎14。雖省略圖示,但車體框架21支持座部4、前叉11、後臂17及排氣裝置30。
車體框架21例如具備頭管21a、主框架21b及座架21c。頭管21a支持前叉11。主框架21b自頭管21a向後方且下方延伸。主框架21b支持引擎14及後臂17。座架21c自主框架21b向後方且上方延伸。座架21c支持座部4。
跨坐型車輛1具備托架22a、22b。托架22a、22b分別支持於主框架21b。托架22a、22b分別支持引擎14。
引擎14固定於車體框架21。引擎14無法相對於車體框架21擺動。引擎14無法相對於車體框架21搖動。引擎14被分類為剛性安裝引擎。
引擎14具有汽缸軸線15。汽缸軸線15係假想之直線。汽缸軸線15於前後方向X上延伸。汽缸軸線15於車輛側視下相較上下方向Z更靠近前後方向X。例如,汽缸軸線15於車輛側視下大致水平。
圖2中示出角度θ1。角度θ1係於車輛側視下汽缸軸線15與假想線E所成之角度。假想線E係假想之直線。假想線E於車輛側視下與前後方向X平行。角度θ1未達45度。
引擎14例如具備曲軸箱14a與汽缸單元14b。汽缸單元14b連接於曲軸箱14a。汽缸單元14b自曲軸箱14a向前方延伸。汽缸單元14b於汽缸軸線15上延伸。汽缸單元14b例如具備汽缸構件、汽缸頭及頭蓋。
引擎14形成未圖示之汽缸。汽缸係空間。汽缸位於引擎14之內部。汽缸位於汽缸單元14b之內部。汽缸於汽缸軸線15上延伸。汽缸軸線15通過汽缸之中心。汽缸之一部分用作燃燒室(未圖示)。
排氣裝置30固定於引擎14。排氣裝置30亦無法相對於車體框架21擺動。排氣裝置30亦無法相對於車體框架21搖動。
排氣裝置30連接於引擎14。具體而言,排氣裝置30連接於汽缸單元14b。排氣裝置30與燃燒室連通。排氣裝置30自引擎14向後方延伸。
排氣裝置30具備第1排氣管31、擴大部71、收容部81、觸媒87、第2排氣管93及消聲器95。第1排氣管31連接於引擎14。具體而言,第1排氣管31連接於汽缸單元14b。擴大部71連接於第1排氣管31。收容部81連接於擴大部71。收容部81較第1排氣管31粗。觸媒87設置於收容部81之內部。整個觸媒87均設置於收容部81之內部。第2排氣管93連接於收容部81。消聲器95連接於第2排氣管93。
收容部81設置於消聲器95之外部。整個收容部81均設置於消聲器95之外部。收容部81不設置於消聲器95之內部。
觸媒87設置於消聲器95之外部。整個觸媒87均設置於消聲器95之外部。觸媒87不設置於消聲器95之內部。
排氣裝置30進而具備縮小部91。縮小部91將收容部81與第2排氣管93接合。第2排氣管93較收容部81細。
第1排氣管31於車輛側視下自引擎14向下方延伸。其後,第1排氣管31於車輛側視下彎曲並向後方延伸。擴大部71於車輛側視下自第1排氣管31向後方延伸。收容部81於車輛側視下自擴大部71向後方延伸。縮小部91於車輛側視下自收容部81向後方延伸。第2排氣管93於車輛側視下自縮小部91向後方延伸。消聲器95於車輛側視下自第2排氣管93向後方延伸。整個消聲器95於前後方向X上均配置於較收容部81更靠後方。整個消聲器95於前後方向X上均配置於較整個收容部81更靠後方。整個觸媒87於前後方向X上均配置於較整個消聲器95更靠前方。
收容部81具有中心軸線83。中心軸線83係假想之直線。中心軸線83通過收容部81之中心。收容部81於中心軸線83上延伸。中心軸線83於車輛側視下在前後方向X上延伸。中心軸線83於車輛側視下相較上下方向Z更靠近前後方向X。例如,中心軸線83於車輛側視下與前後方向X大致平行。例如,中心軸線83於車輛側視下大致水平。
消聲器95較第2排氣管93粗。消聲器95較收容部81粗。消聲器95較收容部81長。前後方向X上之消聲器95之長度較前後方向X上之收容部81之長度大。
消聲器95構成為降低廢氣之噪音。消聲器95亦被稱為消音器。雖省略圖示,但消聲器95例如形成膨脹室。膨脹室係空間。膨脹室位於消聲器95之內部。
消聲器95具備釋放口96。釋放口96向跨坐型車輛1之外部敞開。釋放口96例如位於消聲器95之後端。
排氣裝置30具備上游氧感測器97。上游氧感測器97例如安裝於擴大部71。上游氧感測器97設置於消聲器95之外部。整個上游氧感測器97均設置於消聲器95之外部。上游氧感測器97檢測廢氣中所含之氧之濃度。上游氧感測器97於觸媒87之上游檢測廢氣中所含之氧之濃度。
跨坐型車輛1具備未圖示之電子控制單元。將電子控制單元適當稱為ECU(Electronic Control Unit)。上游氧感測器97電性連接於ECU。ECU獲取上游氧感測器97之檢測結果。
參照圖1。外殼29於車輛側視下與消聲器95重疊。外殼29保護消聲器95。
參照圖1、圖2。對廢氣之流動進行說明。廢氣於引擎14中產生。具體而言,廢氣於燃燒室中產生。廢氣自引擎14流至第1排氣管31。廢氣自汽缸單元14b流至第1排氣管31。廢氣自第1排氣管31流至擴大部71。上游氧感測器97於擴大部71處檢測廢氣中之氧濃度。廢氣自擴大部71流至收容部81。廢氣於收容部81內通過觸媒87。觸媒87於收容部81內淨化廢氣。廢氣通過觸媒87之後,廢氣自收容部81流至縮小部91。廢氣自縮小部91流至第2排氣管93。廢氣自第2排氣管93流至消聲器95。廢氣通過消聲器95內之膨脹室。當廢氣進入膨脹室時,廢氣膨脹。廢氣自消聲器95通過釋放口96釋放至跨坐型車輛1之外部。
第1排氣管31於廢氣之流動方向上配置於引擎14之下游。整個第1排氣管31於廢氣之流動方向上均配置於整個引擎14之下游。
擴大部71及上游氧感測器97分別於廢氣之流動方向上配置於第1排氣管31之下游。
收容部81及觸媒87分別於廢氣之流動方向上配置於引擎14之下游。整個收容部81及觸媒87於廢氣之流動方向上均配置於整個引擎14之下游。收容部81及觸媒87分別於廢氣之流動方向上配置於第1排氣管31之下游。整個收容部81及觸媒87於廢氣之流動方向上均配置於整個第1排氣管31之下游。收容部81及觸媒87分別於廢氣之流動方向上配置於擴大部71之下游。整個收容部81及觸媒87於廢氣之流動方向上均配置於整個擴大部71之下游。收容部81及觸媒87分別於廢氣之流動方向上配置於上游氧感測器97之下游。整個收容部81及觸媒87於廢氣之流動方向上均配置於整個上游氧感測器97之下游。
收容部81及觸媒87分別於廢氣之流動方向上配置於縮小部91之上游。整個收容部81及觸媒87於廢氣之流動方向上均配置於整個縮小部91之上游。收容部81及觸媒87分別於廢氣之流動方向上配置於第2排氣管93之上游。整個收容部81及觸媒87於廢氣之流動方向上均配置於整個第2排氣管93之上游。收容部81及觸媒87分別於廢氣之流動方向上配置於消聲器95之上游。整個收容部81及觸媒87於廢氣之流動方向上均配置於整個消聲器95之上游。
圖3係實施方式之跨坐型車輛1之一部分之仰視圖。圖3中示出車輛中心面C。車輛中心面C係與寬度方向Y垂直之假想面。車輛中心面C通過寬度方向Y上之跨坐型車輛1之中心。車輛中心面C例如通過寬度方向Y上之後輪18之中心18a。
引擎14與車輛中心面C交叉。例如,車輛中心面C包含汽缸軸線15。
整個收容部81均配置於較車輛中心面C更靠右方。收容部81不與車輛中心面C交叉。
整個觸媒87均配置於較車輛中心面C更靠右方。觸媒87不與車輛中心面C交叉。
整個排氣裝置30均配置於較車輛中心面C更靠右方。排氣裝置30不與車輛中心面C交叉。
收容部81於車輛仰視下自擴大部71向後方延伸。
收容部81之中心軸線83於車輛仰視下在前後方向X上延伸。中心軸線83於車輛仰視下相較寬度方向Y更靠近前後方向X。例如,中心軸線83於車輛仰視下與前後方向X大致平行。
<2.排氣裝置30之概要>
圖4係排氣裝置30之一部分之剖視圖。第1排氣管31包含1個彎曲部分41。彎曲部分41彎曲。彎曲部分41呈曲線狀延伸。整個彎曲部分41均位於擴大部71之外部。
第1排氣管31包含直線部分51。直線部分51與彎曲部分41相接。直線部分51自彎曲部分41呈直線狀延伸。直線部分51連接於擴大部71。
擴大部71具有上游端71a與下游端71b。上游端71a連接於直線部分51。下游端71b連接於收容部81。
擴大部71形成流路72。流路72係空間。流路72位於擴大部71之內部。流路72自上游端71a延伸至下游端71b。流路72自上游端71a朝向下游端71b擴大。
流路72具有上游端71a處之剖面72a、及下游端71b處之剖面72b。剖面72b大於剖面72a。
直線部分51通過上游端71a自擴大部71之外部插入至擴大部71之內部。換言之,直線部分51通過上游端71a自擴大部71之外部插入至流路72。直線部分51於擴大部71之內部突出。
具體而言,直線部分51具有上游端51a與下游端51b。直線部分51於將上游端51a與下游端51b連結之直線上延伸。上游端51a與彎曲部分41相接。上游端51a配置於擴大部71外。整個上游端51a均配置於擴大部71外。下游端51b配置於擴大部71內。整個下游端51b例如均配置於擴大部71內。下游端51b向擴大部71內敞開。下游端51b向流路72敞開。
下游端51b相當於第1排氣管31之下游端31b。
更具體而言,直線部分51包含第1部分54與第2部分56。第1部分54位於擴大部71之外部。整個第1部分54均位於擴大部71之外部。第1部分54包含上游端51a。第1部分54與彎曲部分41相接。第2部分56與第1部分54相接。第2部分56位於擴大部71之內部。整個第2部分56均位於擴大部71之內部。第2部分56包含下游端51b。
擴大部71不收容第1部分54。擴大部71收容第2部分56。擴大部71收容整個第2部分56。擴大部71之上游端71a配置於第1部分54與第2部分56之邊界上。
下游端51b之至少一部分遠離擴大部71。下游端51b之至少一部分不與擴大部71接觸。下游端51b之至少一部分不與擴大部71連續。
擴大部71具有內表面74。下游端51b之至少一部分遠離內表面74。下游端51b之至少一部分不與內表面74接觸。下游端51b之至少一部分不與內表面74連續。
第2部分56自內表面74突出。直線部分51自內表面74突出。
第2部分56之至少一部分遠離擴大部71。第2部分56之至少一部分不與擴大部71接觸。第2部分56之至少一部分不與擴大部71連續。
第2部分56具有外表面57。外表面57之至少一部分遠離內表面74。外表面57之至少一部分不與內表面74接觸。外表面57之至少一部分不與內表面74連續。
觸媒87設置於擴大部71之外部。整個觸媒87均設置於擴大部71之外部。
觸媒87與中心軸線83相交。觸媒87配置於中心軸線83上。觸媒87例如於中心軸線83上延伸。
觸媒87具有入口面87a。入口面87a係用以使廢氣進入觸媒87之觸媒87之部分。入口面87a相當於觸媒87之上游端。
入口面87a與中心軸線83相交。入口面87a例如與中心軸線83正交。
直線部分51朝向觸媒87延伸。直線部分51於擴大部71之內部朝向觸媒87延伸。直線部分51於擴大部71之內部朝向觸媒87突出。
直線部分51自上游端51a延伸至下游端51b。自上游端51a朝向下游端51b之方向係朝向觸媒87之方向。
直線部分51實質上於中心軸線83上延伸。
直線部分51朝向入口面87a延伸。直線部分51於擴大部71之內部朝向入口面87a延伸。
自上游端51a朝向下游端51b之方向係朝向入口面87a之方向。自上游端51a朝向下游端51b之方向例如係與入口面87a正交之方向。
對廢氣之流動進行說明。廢氣自彎曲部分41流至直線部分51。廢氣沿直線部分51流動。具體而言,廢氣自第1部分54流至第2部分56。廢氣自第2部分56釋放。換言之,廢氣通過下游端51b自直線部分51釋放。廢氣通過下游端51b自第1排氣管31釋放。廢氣自第1排氣管31通過下游端51b進入擴大部71。廢氣沿擴大部71流動。具體而言,廢氣沿流路72流動。廢氣於擴大部71中朝向下游端71b流動。廢氣自擴大部71通過下游端71b進入收容部81。其後,廢氣通過觸媒87。即,廢氣離開擴大部71之後,廢氣進入觸媒87。廢氣離開擴大部71之前,廢氣不進入觸媒87。廢氣進入收容部81之後,廢氣進入觸媒87。廢氣通過入口面87a進入觸媒87。
直線部分51於廢氣之流動方向上位於彎曲部分41之下游。整個直線部分51於廢氣之流動方向上均位於整個彎曲部分41之下游。
直線部分51之上游端51a於廢氣之流動方向上位於擴大部71之上游端71a之上游。整個上游端51a於廢氣之流動方向上均位於整個上游端71a之上游。
直線部分51之下游端51b於廢氣之流動方向上位於上游端71a之下游。下游端51b之至少一部分於廢氣之流動方向上位於整個上游端71a之下游。
整個下游端51b於廢氣之流動方向上均位於擴大部71之下游端71b之上游。整個下游端51b於廢氣之流動方向上均位於擴大部71之整個下游端71b之上游。整個直線部分51於廢氣之流動方向上均位於下游端71b之上游。整個直線部分51於廢氣之流動方向上均位於整個下游端71b之上游。
觸媒87於廢氣之流動方向上配置於彎曲部分41之下游。整個觸媒87於廢氣之流動方向上均配置於整個彎曲部分41之下游。
觸媒87於廢氣之流動方向上配置於直線部分51之下游。整個觸媒87於廢氣之流動方向上均配置於整個直線部分51之下游。
整個觸媒87於廢氣之流動方向上均配置於擴大部71之下游。整個觸媒87於廢氣之流動方向上均配置於整個擴大部71之下游。整個觸媒87於廢氣之流動方向上均配置於下游端71b之下游。整個觸媒87於廢氣之流動方向上均配置於整個下游端71b之下游。
<3.排氣裝置30之詳情>
圖5係第1排氣管31之側視圖。圖6係第1排氣管31之剖視圖。圖7係第1排氣管31之立體圖。第1排氣管31例如為圓管。
第1排氣管31除了具有下游端31b以外,還具有上游端31a。上游端31a接合於引擎14。
彎曲部分41具有上游端41a與下游端41b。彎曲部分41自上游端41a延伸至下游端41b。下游端41b與直線部分51相接。下游端41b與上游端51a相接。
第1排氣管31例如除了包含彎曲部分41及直線部分51以外,還包含上游部分61。上游部分61於廢氣之流動方向上位於彎曲部分41之上游。上游部分61與彎曲部分41相接。上游部分61與上游端41a相接。上游部分61延伸至引擎14。上游部分61連接於引擎14。上游部分61包含上游端31a。
整個上游部分61例如呈直線狀延伸。上游部分61例如於將上游端31a與上游端41a連結之直線上延伸。
上游部分61、彎曲部分41及直線部分51係一體地成形。第1排氣管31例如藉由對直管進行彎曲加工而獲得。
上游部分61形成流路62。流路62位於上游部分61之內部。
上游部分61具有中心軸線63。中心軸線63係假想之線。中心軸線63例如為直線。中心軸線63通過流路62之中心。上游部分61於中心軸線63上延伸。
彎曲部分41形成流路42。流路42位於彎曲部分41之內部。流路42與流路62相接。流路42自上游端41a延伸至下游端41b。
彎曲部分41具有中心軸線43。中心軸線43係假想之曲線。中心軸線43通過流路42之中心。彎曲部分41於中心軸線43上延伸。
流路42具有剖面。流路42之剖面與中心軸線43正交。流路42之剖面例如具有圓形。
圖5中示出角度θ2。角度θ2係切線Qa與切線Qb所成之角度。切線Qa、Qb分別係假想之直線。切線Qa與中心軸線43於點Pa處相接。切線Qb與中心軸線43於點Pb處相接。點Pa、Pb分別係中心軸線43上之點。點Pa位於上游端41a處之流路42之剖面上。點Pa係中心軸線43與上游端41a處之流路42之剖面之交點。點Pb位於下游端41b處之流路42之剖面上。點Pb係中心軸線43與下游端41b處之流路42之剖面之交點。角度θ2亦被稱為彎曲部分41之彎曲角度(bent angle)。角度θ2亦被稱為彎曲部分41之彎曲角度(bending angle)。角度θ2為45度以上。即,彎曲部分41以45度以上之角度θ2彎曲。於本實施方式中,角度θ2例如為90度以上。
彎曲部分41例如彎曲成圓弧狀。中心軸線43例如為圓弧。中心軸線43例如係以曲率中心Oc為中心之圓弧。
圖5中示出中心軸線43之中心角θ3。中心角θ3為45度以上。即,中心軸線43係具有45度以上之中心角θ3之圓弧。換言之,彎曲部分41以45度以上之中心角θ3彎曲。於本實施方式中,中心角θ3例如為90度以上。
直線部分51形成流路52。流路52位於直線部分51之內部。流路52與流路42相接。流路52自上游端51a延伸至下游端51b。
直線部分51具有中心軸線53。中心軸線53係假想之直線。中心軸線53通過流路52之中心。直線部分51於中心軸線53上延伸。
流路52具有剖面。流路52之剖面與中心軸線53正交。流路52之剖面例如具有圓形。
上述切線Qa例如與中心軸線63一致。上述切線Qb例如與中心軸線53一致。上述角度θ2例如與中心軸線53和中心軸線63所成之角度相等。
直線部分51之下游端51b相對於中心軸線53傾斜。下游端51b相對於中心軸線53傾斜。下游端51b不垂直於中心軸線53。
圖5中示出垂直平面R1。垂直平面R1垂直於中心軸線53。下游端51b相對於垂直平面R1傾斜。即,下游端51b不位於垂直平面R1上。整個下游端51b均不位於垂直平面R1上。
圖5中示出傾斜平面R2。傾斜平面R2相對於垂直平面R1傾斜。傾斜平面R2不垂直於中心軸線53。傾斜平面R2不與中心軸線53平行。傾斜平面R2相對於中心軸線53傾斜。
圖5中示出角度θ4。角度θ4係垂直平面R1與傾斜平面R2所成之角度。角度θ4大於0度。角度θ4小於90度。
下游端51b位於傾斜平面R2上。整個下游端51b均位於傾斜平面R2上。
例如,藉由將直管沿著傾斜平面R2切斷,能夠獲得下游端51b。
對彎曲部分41與直線部分51更詳細地進行說明。參照圖7。彎曲部分41包含內側彎曲部分41c與外側彎曲部分41d。直線部分51包含內側直線部分51c與外側直線部分51d。
圖7中示出假想線S。假想線S表示內側彎曲部分41c與外側彎曲部分41d之間之邊界。假想線S亦表示內側直線部分51c與外側直線部分51d之間之邊界。
參照圖7-9。圖8A、8B係彎曲部分41與直線部分51之分解立體圖。圖8A係內側彎曲部分41c與內側直線部分51c之立體圖。圖8B係外側彎曲部分41d與外側直線部分51d之立體圖。圖9係彎曲部分41與直線部分51之剖視圖。圖9中,中心軸線43相當於內側彎曲部分41c與外側彎曲部分41d之間之邊界。圖9中,中心軸線53相當於內側直線部分51c與外側直線部分51d之間之邊界。
內側彎曲部分41c位於較中心軸線43更靠內側。內側彎曲部分41c以曲率中心Oc為基準位於較中心軸線43更靠內側。內側彎曲部分41c具有U形狀之剖面。內側彎曲部分41c沿著中心軸線43延伸。內側彎曲部分41c自上游端41a延伸至下游端41b。
外側彎曲部分41d位於較中心軸線43更靠外側。外側彎曲部分41d以曲率中心Oc為基準位於較中心軸線43更靠外側。外側彎曲部分41d位於較內側彎曲部分41c更靠外側。外側彎曲部分41d具有U形狀之剖面。外側彎曲部分41d沿著中心軸線43延伸。外側彎曲部分41d自上游端41a延伸至下游端41b。外側彎曲部分41d與內側彎曲部分41c相接。
流路42包含內側流路42c與外側流路42d。內側流路42c實質上由內側彎曲部分41c劃分。外側流路42d實質上由外側彎曲部分41d劃分。外側流路42d位於較內側流路42c更靠外側。外側流路42d以曲率中心Oc為基準位於較內側流路42c更靠外側。外側流路42d之曲率半徑大於內側流路42c之曲率半徑。
流路42之剖面包含內側流路42c之剖面與外側流路42d之剖面。內側流路42c之剖面實質上具有半圓形。外側流路42d之剖面實質上具有半圓形。
內側直線部分51c與內側彎曲部分41c相接。內側直線部分51c與內側彎曲部分41c連續。內側直線部分51c具有U形狀之剖面。內側直線部分51c自內側彎曲部分41c呈直線狀延伸。內側直線部分51c沿著中心軸線53延伸。內側直線部分51c自上游端51a延伸至下游端51b。
外側直線部分51d與外側彎曲部分41d相接。外側直線部分51d與外側彎曲部分41d連續。外側直線部分51d具有U形狀之剖面。外側直線部分51d自外側彎曲部分41d呈直線狀延伸。外側直線部分51d沿著中心軸線53延伸。外側直線部分51d自上游端51a延伸至下游端51b。外側直線部分51d與內側直線部分51c相接。
流路52包含內側流路52c與外側流路52d。內側流路52c實質上由內側直線部分51c劃分。外側流路52d實質上由外側直線部分51d劃分。
流路52之剖面包含內側流路52c之剖面與外側流路52d之剖面。內側流路52c之剖面實質上具有半圓形。外側流路52d之剖面實質上具有半圓形。
圖10係彎曲部分41與直線部分51之側視圖。如上所述,直線部分51包含第1部分54與第2部分56。因此,內側直線部分51c包含內側第1部分54c與內側第2部分56c。內側第1部分54c包含於第1部分54。內側第1部分54c位於擴大部71之外部。內側第2部分56c包含於第2部分56。內側第2部分56c位於擴大部71之內部。同樣地,外側直線部分51d包含外側第1部分54d與外側第2部分56d。外側第1部分54d包含於第1部分54。外側第1部分54d位於擴大部71之外部。外側第2部分56d包含於第2部分56。外側第2部分56d位於擴大部71之內部。
直線部分51具有直徑D1。直徑D1自上游端51a遍及下游端51b實質上固定。直徑D1沿著中心軸線53實質上固定。例如,下游端51b處之直徑D1與上游端51a處之直徑D1實質上相等。例如,下游端51b處之直徑D1並不小於上游端51a處之直徑D1。
流路52具有自上游端51a遍及下游端51b實質上固定之大小。
圖10中示出長度G。長度G係直線部分51之長度。更具體而言,長度G係沿著中心軸線53之直線部分51之長度。
長度G大於直徑D1之一半。長度G例如大於直徑D1。長度G小於直徑D1之2倍。
圖10中示出長度G1與長度G2。長度G1係第1部分54之長度。長度G2係第2部分56之長度。更具體而言,長度G1係沿著中心軸線53之第1部分54之長度。長度G1相當於彎曲部分41之下游端41b與擴大部71之上游端71a之間的廢氣之流路之長度。長度G2係沿著中心軸線53之第2部分56之長度。長度G係長度G1與長度G2之和。長度G1較長度G短。長度G2較長度G短。
長度G2例如較長度G1長。
長度G1小於直徑D1。長度G1大於直徑D1之一半。
長度G2小於直徑D1。長度G2例如大於直徑D1之一半。
此處,長度G相當於外側直線部分51d之長度。長度G1相當於外側第1部分54d之長度。長度G2相當於外側第2部分56d之長度。更具體而言,長度G相當於沿著中心軸線53之外側直線部分51d之長度。長度G1相當於沿著中心軸線53之外側第1部分54d之長度。長度G2相當於沿著中心軸線53之外側第2部分56d之長度。
圖10中示出長度Gc。長度Gc係內側直線部分51c之長度。更具體而言,長度Gc係沿著中心軸線53之內側直線部分51c之長度。長度G較長度Gc長。即,外側直線部分51d較內側直線部分51c長。因此,外側流路52d較內側流路52c長。
圖10中示出長度Gc1與長度Gc2。長度Gc1係內側第1部分54c之長度。長度Gc2係內側第2部分56c之長度。更具體而言,長度Gc1係沿著中心軸線53之內側第1部分54c之長度。長度Gc2係沿著中心軸線53之內側第2部分56c之長度。長度Gc係長度Gc1與長度Gc2之和。
長度G1與長度Gc1相等。
長度G2較長度Gc2長。即,外側第2部分56d較內側第2部分56c長。
方便起見,圖10中以虛線示出擴大部71。如上所述,長度G較長度Gc長。因此,外側直線部分51d進一步遠離擴大部71。外側直線部分51d距離擴大部71更遠。具體而言,外側直線部分51d與擴大部71之間的分離距離較內側直線部分51c與擴大部71之間的分離距離大。
如上所述,長度G2較長度Gc2長。因此,外側第2部分56d較內側第2部分56c深,並插入至擴大部71之內部。換言之,外側第2部分56d較內側第2部分56c深,並插入至流路72。因此,外側第2部分56d進一步遠離擴大部71。外側第2部分56d距離擴大部71更遠。具體而言,外側第2部分56d與擴大部71之間的分離距離較內側第2部分56c與擴大部71之間的分離距離大。
擴大部71包含內側擴大部分71c與外側擴大部分71d。圖10中,中心軸線53相當於內側擴大部分71c與外側擴大部分71d之間的邊界。
內側擴大部分71c位於內側第2部分56c之外側。內側擴大部分71c以中心軸線53為基準位於內側第2部分56c之外側。內側擴大部分71c不位於外側第2部分56d之外側。內側擴大部分71c以中心軸線53為基準不位於外側第2部分56d之外側。內側擴大部分71c具有U形狀之剖面。內側擴大部分71c自內側第1部分54c與內側第2部分56c之間的邊界之位置延伸。內側擴大部分71c延伸至下游端71b。
外側擴大部分71d位於外側第2部分56d之外側。外側擴大部分71d以中心軸線53為基準位於外側第2部分56d之外側。外側擴大部分71d不位於內側第2部分56c之外側。外側擴大部分71d以中心軸線53為基準不位於內側第2部分56c之外側。外側擴大部分71d具有U形狀之剖面。外側擴大部分71d自外側第1部分54d與外側第2部分56d之間的邊界之位置延伸。外側擴大部分71d延伸至下游端71b。外側擴大部分71d與內側擴大部分71c相接。
流路72包含內側流路72c與外側流路72d。內側流路72c實質上由內側擴大部分71c劃分。外側流路72d實質上由外側擴大部分71d劃分。
流路72之剖面包含內側流路72c之剖面與外側流路72d之剖面。內側流路72c之剖面實質上具有半圓形。外側流路72d之剖面實質上具有半圓形。
上游氧感測器97貫通內側擴大部分71c。上游氧感測器97貫通內側擴大部分71c並自擴大部71之外部插入至擴大部71之內部。上游氧感測器97貫通內側擴大部分71c並自擴大部71之外部插入至流路72。
上游氧感測器97不貫通外側擴大部分71d。
上游氧感測器97延伸至內側流路72c。
上游氧感測器97並未延伸至外側流路72d。
上游氧感測器97不與中心軸線53相交。
圖10係自第2方向F2觀察所得之圖。第2方向F2與中心軸線53正交。第2方向F2例如與彎曲部分41之包含中心軸線43之平面正交。自第2方向F2觀察時,上游氧感測器97不與直線部分51重疊。
圖11係自圖10所示之第1方向F1觀察所得之直線部分51與上游氧感測器97之圖。方便起見,圖11中以虛線示出擴大部71。第1方向F1與中心軸線53正交,且與第2方向F2不同。第1方向F1例如與第2方向F2正交。第1方向F1例如與彎曲部分41之包含中心軸線43之平面平行。自第1方向F1觀察時,上游氧感測器97與直線部分51重疊。自第1方向F1觀察時,上游氧感測器97之至少一部分與直線部分51重疊。
自第1方向F1觀察時,上游氧感測器97與第2部分56重疊。自第1方向F1觀察時,上游氧感測器97之至少一部分與第2部分56重疊。
圖12係自中心軸線53觀察所得之直線部分51、擴大部71及上游氧感測器97之圖。具體而言,圖12係自圖10所示之第3方向F3觀察所得之圖。圖12中省略彎曲部分41之圖示。自中心軸線53觀察時,上游氧感測器97與流路52重疊。自中心軸線53觀察時,上游氧感測器97之一部分與流路52重疊。
圖12中示出自中心軸線53觀察時之上游端51a處之流路52之大小。雖省略圖示,但自中心軸線53觀察時,下游端51b處之流路52之大小與上游端51a處之流路52之大小實質上相等。例如,自中心軸線53觀察時,直線部分51之下游端51b處之流路52並不小於直線部分51之上游端51a處之流路52。
圖13係擴大部71之立體圖。擴大部71具有簡單之形狀。擴大部71具有圓錐台形狀。擴大部71例如具有直圓錐台形狀。
如上所述,流路72具有上游端71a處之剖面72a、及下游端71b處之剖面72b。剖面72a實質上具有圓形。剖面72b實質上具有圓形。
擴大部71具有中心軸線73。中心軸線73係假想之直線。中心軸線73通過流路72之中心。
具體而言,中心軸線73通過點Ta與點Tb。點Ta係剖面72a上之點。點Ta位於剖面72a之中心。點Tb係剖面72b上之點。點Tb位於剖面72b之中心。
中心軸線73例如垂直於剖面72a。中心軸線73例如垂直於剖面72b。
擴大部71於中心軸線73上延伸。
擴大部71具有直徑D2。直徑D2自上游端31a朝向下游端31b增加。直徑D2自上游端31a朝向下游端31b以固定之比率增加。
將上游端71a處之直徑D2稱為直徑D2a。將下游端71b處之直徑D2稱為直徑D2b。直徑D2b大於直徑D2a。直徑D2b例如為直徑D2a之1.5倍。
圖13中示出長度H。長度H係擴大部71之長度。更具體而言,長度H係沿著中心軸線73之擴大部71之長度。長度H例如大於直徑D2a。長度H例如小於直徑D2b。
圖14係擴大部71、收容部81及縮小部91之剖視圖。圖14之剖面包含中心軸線73。於包含中心軸線73之剖面中,擴大部71具有相對於中心軸線73對稱之形狀。
於包含中心軸線73之剖面中,擴大部71相對於中心軸線73傾斜。於包含中心軸線73之剖面中,擴大部71於將上游端71a與下游端71b連結之直線上延伸。因此,擴大部71之流路72自上游端71a朝向下游端71b以固定之比率擴大。
排氣裝置30進而具備安裝環77。安裝環77係用以將擴大部71與直線部分51接合之構件。安裝環77設置於擴大部71之外部。安裝環77與擴大部71之上游端71a相接。安裝環77自擴大部71之上游端71a延伸。安裝環77沿著中心軸線73延伸。安裝環77具有管形狀。安裝環77具有與上游端71a之直徑D2a大致相同之直徑。安裝環77之直徑沿著中心軸線73保持固定。
安裝環77例如與擴大部71一體地成形。
收容部81與擴大部71相接。收容部81與下游端71b相接。
收容部81具有上游端81a與下游端81b。收容部81自上游端81a延伸至下游端81b。上游端81a與擴大部71相接。上游端81a與下游端71b相接。下游端81b與縮小部91相接。
收容部81具有以中心軸線83為中心之圓筒形狀。收容部81具有直徑。收容部81之直徑與直徑D2b實質上相同。收容部81之直徑沿著中心軸線83實質上固定。
中心軸線83例如與中心軸線73平行。中心軸線83例如與中心軸線73同軸。
收容部81形成第1空間82a、第2空間82b及第3空間82c。第1、第2、第3空間82a、82b、82c分別位於收容部81之內部。第1空間82a與第3空間82c分別係未設置觸媒87之空間。第2空間82b係設置觸媒87之空間。
第1、第2、第3空間82a、82b、82c沿著中心軸線83排成一行。第2空間82b於廢氣之流動方向上位於第1空間82a之下游。第3空間82c於廢氣之流動方向上位於第2空間82b之下游。
圖14中圖示出邊界線N1、N2。邊界線N1表示第1空間82a與第2空間82b之間的邊界。邊界線N2表示第2空間82b與第3空間82c之間的邊界。
第1空間82a與下游端71b相接。第1空間82a與流路72相接。第1空間82a與剖面72b相接。
第2空間82b與第1空間82a相接。第2空間82b進而與第3空間82c相接。
第2空間82b不與下游端71b相接。第2空間82b遠離下游端71b。第2空間82b不與流路72相接。第2空間82b遠離流路72。第2空間82b不與剖面72b相接。第2空間82b遠離剖面72b。
收容部81例如包括第1構件84與第2構件85。第1構件84與第2構件85分別個別地成形。第1構件84例如與擴大部71一體地成形。第2構件85例如與縮小部91一體地成形。成形第1構件84與第2構件85之後,將第1構件84與第2構件85相互接合。
縮小部91具有上游端91a與下游端91b。上游端91a連接於收容部81。上游端91a連接於下游端81b。下游端91b連接於第2排氣管93。
縮小部91形成流路92。流路92係空間。流路92位於縮小部91之內部。流路92自上游端91a延伸至下游端91b。流路92自上游端91a朝向下游端91b縮小。
圖15係直線部分51、擴大部71、收容部81及觸媒87之剖視圖。圖15之剖面包含中心軸線53。
中心軸線73例如與中心軸線53平行。中心軸線73例如與中心軸線53同軸。
直徑D2a與直徑D1大致相同。直徑D2a例如略大於直徑D1。
直徑D2b大於直徑D1。直徑D2b例如為直徑D1之1.5倍。
上游端71a位於直線部分51之外側。上游端71a位於第1部分54與第2部分56之間的邊界之外側。
安裝環77位於直線部分51之外側。安裝環77位於第1部分54之外側。安裝環77與第1部分54接觸。安裝環77與第1部分54接合。例如,安裝環77熔接於第1部分54。藉此,安裝環77固定於第1部分54。擴大部71經由安裝環77連接於直線部分51。
收容部81之中心軸線83例如與中心軸線53平行。中心軸線83例如與中心軸線53同軸。
收容部81之直徑大於直徑D1。
觸媒87設置於第2空間82b。觸媒87不設置於第1空間82a。觸媒87不與下游端71b相接。觸媒87遠離下游端71b。觸媒87不與流路72相接。觸媒87遠離流路72。觸媒87不與剖面72b相接。觸媒87遠離剖面72b。
雖省略圖示,但觸媒87不設置於第3空間82c。觸媒87不與縮小部91之上游端91a相接。觸媒87遠離上游端91a。觸媒87不與縮小部91之流路92相接。觸媒87遠離流路92。
觸媒87與中心軸線53相交。具體而言,觸媒87與中心軸線53之延長線相交。
觸媒87與中心軸線73相交。具體而言,觸媒87與中心軸線73之延長線相交。
觸媒87具有於中心軸線83上延伸之圓柱形狀。觸媒87具有直徑。觸媒87之直徑沿著中心軸線83實質上固定。
觸媒87之直徑與收容部81之直徑大致相同。觸媒87之直徑例如略小於收容部81之直徑。
觸媒87之直徑大於直徑D1。觸媒87之直徑例如為直徑D1之1.5倍。
觸媒87之直徑大於直徑D2a。觸媒87之直徑例如為直徑D2a之1.5倍。
觸媒87之直徑與直徑D2b大致相同。觸媒87之直徑例如略小於直徑D2b。
入口面87a實質上具有圓形。
入口面87a大於流路52之剖面。
入口面87a具有與剖面72b實質上相同之大小。
入口面87a與中心軸線53相交。例如,入口面87a與中心軸線53正交。
入口面87a與中心軸線73相交。例如,入口面87a與中心軸線73正交。
入口面87a包含點Ua。點Ua位於入口面87a之中心。中心軸線83例如通過點Ua。
中心軸線53例如通過點Ua。
中心軸線73例如通過點Ua。
直線部分51之長度G小於直徑D2b。
第1部分54之長度G1小於直徑D2b。
第2部分56之長度G2小於直徑D2b。
擴大部71之長度H較長度G長。
長度H較長度G1長。長度H較長度G2長。長度H例如較長度G2之2倍長。長度H大於直徑D1。
圖15中示出第1距離J1。第1距離J1係直線部分51之上游端51a與擴大部71之下游端71b之間的距離。更詳細而言,第1距離J1係上游端51a與下游端71b之間的沿著中心軸線53之距離。第1距離J1小於直徑D2b之2倍。
此處,第1距離J1相當於沿著中心軸線53之直線部分51與擴大部71之總長度。第1距離J1相當於彎曲部分41之下游端41b與收容部81之上游端81a之間的流路之長度。
圖15中示出第2距離J2。第2距離J2係直線部分51之上游端51a與入口面87a之間的距離。更詳細而言,第2距離J2係上游端51a與入口面87a之間的沿著中心軸線53之距離。第2距離J2小於直徑D2b之3倍。
於本實施方式中,第2距離J2小於直徑D2b之2倍。
第2距離J2大於第1距離J1。
此處,第2距離J2相當於彎曲部分41之下游端41b與入口面87a之間的廢氣之流路之長度。
圖15中示出分離距離K。分離距離K係直線部分51與觸媒87之間的分離距離。更詳細而言,分離距離K係直線部分51與觸媒87之間的沿著中心軸線53之分離距離。分離距離K大於直徑D2b。
此處,分離距離K相當於直線部分51之下游端51b與入口面87a之間的廢氣之流路之長度。
對廢氣之流動進行說明。廢氣自引擎14通過上游端31a進入第1排氣管31。廢氣沿第1排氣管31流動。於第1排氣管31中,廢氣依次流經上游部分61、彎曲部分41及直線部分51。當廢氣流經彎曲部分41時,廢氣受到離心力。離心力具有自內側彎曲部分41c朝向外側彎曲部分41d之方向。離心力之方向例如係遠離曲率中心Oc之方向。然後,廢氣離開第1排氣管31,並進入擴大部71。進而,廢氣離開擴大部71,並進入收容部81。於收容部81中,廢氣依次流經第1空間82a、觸媒87及第3空間82c。然後,廢氣離開收容部81,並進入縮小部91。
<4.觸媒87處之廢氣流動之解析>
本發明人對觸媒87處之廢氣流動進行了解析。具體而言,本發明人對實施方式之排氣裝置30引導廢氣時的觸媒87之入口面87a處之廢氣之流速之分佈進行了計算。
進而,本發明人對比較例之排氣裝置引導廢氣時的觸媒87之入口面87a處之廢氣之流速之分佈進行了計算。比較例僅在直線部分51之方面與實施方式不同。具體而言,於比較例中,直線部分51並未插入至擴大部71之內部。於比較例中,直線部分51不包含第2部分56。於比較例中,直線部分51僅由第1部分54構成。於比較例中,整個直線部分51為第1部分54。比較例之排氣裝置相當於自實施方式之排氣裝置30省略第2部分56所得者。除了直線部分51不同以外,比較例之排氣裝置之構成與實施方式之排氣裝置30相同。於解析時,比較例之排氣裝置引導之廢氣之條件與實施方式之排氣裝置30引導之廢氣之條件相同。
將與實施方式之排氣裝置30相關之解析結果示於以下。
最大值V1a=27.3 m/s
最小值V1b=22.0 m/s
差V1d=5.3 m/s
將與比較例之排氣裝置相關之解析結果示於以下。
最大值V2a=30.3 m/s
最小值V2b=20.8 m/s
差V2d=9.5 m/s
此處,最大值V1a、V2a分別係入口面87a處之廢氣之流速之最大值。最小值V1b、V2b分別係入口面87a處之廢氣之流速之最小值。差V1d係最大值V1a與最小值V1b之差。差V2d係最大值V2a與最小值V2b之差。
根據上述解析,發現了以下事項。方便起見,將「直線部分51通過擴大部71之上游端71a自擴大部71之外部插入至擴大部71之內部」稱為第1構造。實施方式之排氣裝置30採用第1構造。比較例之排氣裝置未採用第1構造。
第一,實施方式之最大值V1a小於比較例之最大值V2a。因此,第1構造有助於降低觸媒87之入口面87a處之廢氣之流速之最大值。
第二,實施方式之最小值V1b大於比較例之最小值V2b。因此,第1構造有助於增大觸媒87之入口面87a處之廢氣之流速之最小值。
第三,實施方式之差V1d小於比較例之差V2d。因此,第1構造有助於降低觸媒87之入口面87a處之廢氣之流速之偏差。
<5.實施方式之效果>
排氣裝置30引導引擎14之廢氣。排氣裝置30具備第1排氣管31、擴大部71、收容部81、觸媒87、第2排氣管93及消聲器95。第1排氣管31連接於引擎14。擴大部71連接於第1排氣管31。收容部81連接於擴大部71。觸媒87設置於收容部81之內部。第2排氣管93連接於收容部81。消聲器95連接於第2排氣管93。因此,觸媒87設置於消聲器95之外部。以下,方便起見,將觸媒87設置於消聲器95之外部稱為第2佈局。排氣裝置30採用第2佈局。
廢氣自引擎14流至第1排氣管31。廢氣自第1排氣管31流至擴大部71。廢氣自擴大部71流至收容部81。廢氣通過設置於收容部81之內部之觸媒87。廢氣自收容部81流至第2排氣管93。廢氣自第2排氣管93流至消聲器95。因此,觸媒87於廢氣之流動方向上配置於引擎14之下游。觸媒87於廢氣之流動方向上配置於消聲器95之上游。引擎14與觸媒87之間的廢氣之流路較引擎14與消聲器95之間的廢氣之流路短。即,觸媒87配置於相對靠近引擎14之位置。總之,於第2佈局中,引擎14與觸媒87之間的廢氣之流路較短。於第2佈局中,觸媒87配置於靠近引擎14之位置。因此,用於使觸媒87活化之時間適當變短。
第1排氣管31於廢氣之流動方向上配置於引擎14之下游。第1排氣管31於廢氣之流動方向上配置於觸媒87之上游。第1排氣管31包含彎曲部分41。因此,觸媒87於廢氣之流動方向上配置於彎曲部分41之下游。進而,彎曲部分41與觸媒87之間的廢氣之流路較彎曲部分41與消聲器95之間的廢氣之流路短。即,觸媒87配置於相對靠近彎曲部分41之位置。總之,於第2佈局中,彎曲部分41與觸媒87之間的廢氣之流路較短。於第2佈局中,觸媒87配置於靠近彎曲部分41之位置。
第1排氣管31包含直線部分51。直線部分51自彎曲部分41呈直線狀延伸。直線部分51連接於擴大部71。直線部分51於廢氣之流動方向上配置於彎曲部分41之下游。直線部分51於廢氣之流動方向上配置於觸媒87之上游。直線部分51之流路52係彎曲部分41與觸媒87之間的廢氣之流路之一部分。如上所述,於第2佈局中,彎曲部分41與觸媒87之間的廢氣之流路較短。於第2佈局中,觸媒87配置於靠近彎曲部分41之位置。因此,於第2佈局中,直線部分51之流路52較短。
擴大部71具有上游端71a與下游端71b。上游端71a連接於直線部分51。下游端71b連接於收容部81。擴大部71形成流路72。流路72自上游端71a朝向下游端71b擴大。直線部分51通過上游端71a自擴大部71之外部插入至擴大部71之內部。即,排氣裝置30採用第1構造。並且,直線部分51朝向觸媒87延伸。
乍一看,推測(認為)第1構造會增大觸媒87處之廢氣流動之偏倚。
然而,本發明人對第1構造發現了以下事項。即,當觸媒87配置於靠近彎曲部分41之位置時,第1構造並未增大觸媒87處之廢氣流動之偏倚,反而減少了觸媒87處之廢氣流動之偏倚。具體而言,伴有第2佈局之第1構造使觸媒87之入口面87a處之廢氣之流速之偏差降低。
對第1構造與第1構造之效果之間之因果關係推測(推定)如下。第1構造與第1構造之效果之間之因果關係係當觸媒87配置於靠近彎曲部分41之位置時第1構造減少觸媒87處之廢氣流動之偏倚的理由。當廢氣流經彎曲部分41時,廢氣流動於彎曲部分41之流路42之剖面上發生偏倚。廢氣自彎曲部分41流至直線部分51。如上所述,於第2佈局中,直線部分51之流路52較短。當觸媒87配置於靠近彎曲部分41之位置時,直線部分51之流路52較短。因此,廢氣流動於直線部分51之下游端51b處仍然發生偏倚。廢氣自直線部分51通過下游端51b釋放。當廢氣自直線部分51釋放時,廢氣流動發生偏倚。其後,廢氣通過擴大部71到達觸媒87。於第1構造中,下游端51b之至少一部分遠離擴大部71。換言之,於第1構造中,下游端51b之至少一部分不與擴大部71接觸。於第1構造中,下游端51b之至少一部分不與擴大部71連續。因此,廢氣自直線部分51釋放之後,廢氣不會沿著擴大部71順暢地流動。廢氣自直線部分51釋放之後,廢氣不會被擴大部71充分引導。因此,廢氣自直線部分51釋放之後,廢氣流動於擴大部71內被擾亂。廢氣進入觸媒87之前,廢氣流動於擴大部71內被擾亂。如上所述,當廢氣自直線部分51釋放時,廢氣流動發生偏倚。當偏倚之廢氣流動被擾亂時,廢氣流動之偏倚減少。因此,廢氣流動之偏倚於擴大部71內減少。更詳細而言,於廢氣自直線部分51釋放之後且廢氣到達觸媒87之前,廢氣流動之偏倚減少。於廢氣離開彎曲部分41之後且廢氣進入觸媒87之前,廢氣流動之偏倚減少。如此,於第2佈局中,第1構造有助於減少觸媒87處之廢氣流動之偏倚。當觸媒87配置於靠近彎曲部分41之位置時,第1構造有助於減少觸媒87處之廢氣流動之偏倚。即,伴有第2佈局之第1構造對減少觸媒87處之廢氣流動之偏倚有用。
如上所述,即便引擎14與觸媒87之間的廢氣之流路較短,觸媒87處之廢氣流動之偏倚亦減少。因此,發揮淨化性能之觸媒87之部分適當地增加。即,觸媒87之利用效率適當地提高。因此,即便引擎14與觸媒87之間的廢氣之流路較短,觸媒87之淨化性能亦適當地提高。
如上所述,根據排氣裝置30,能夠縮短用於使觸媒87活化之時間,且能夠減少觸媒87處之廢氣流動之偏倚。因此,觸媒87之淨化性能適當地提高。
第1構造簡單。例如,第1構造無須將直線部分51成形為複雜形狀。第1構造無須將擴大部71成形為複雜形狀。第1構造例如無須追加使廢氣流動擴散之構件。第1構造例如無須追加調整廢氣流動之構件。因此,能夠以簡單之構造減少觸媒87處之廢氣流動之偏倚。
伴有第2佈局之第1構造進而使觸媒87之入口面87a處之廢氣之流速之最大值降低。因此,能夠適當地保護觸媒87使之免受廢氣之壓力影響。能夠適當地保護入口面87a使之免受廢氣之壓力影響。因此,能夠適當地延長觸媒87之壽命。
伴有第2佈局之第1構造進而使觸媒87之入口面87a處之廢氣之流速之最小值增大。因此,不發揮淨化性能之觸媒之部分適當地減少。因此,更容易利用整個觸媒來淨化廢氣。因此,觸媒87之淨化性能進一步得到適當之提高。
彎曲部分41以45度以上之角度θ2彎曲。角度θ2相對較大。因此,彎曲部分41處之廢氣流動之偏倚相對較大。但是,即便於角度θ2較大之情形時,伴有第2佈局之第1構造對減少觸媒87處之廢氣流動之偏倚亦有用。
相反,角度θ2越大,第1構造之有用性越大。例如,角度θ2越大,彎曲部分41處之廢氣流動之偏倚越大。彎曲部分41處之廢氣流動之偏倚越大,第1構造越有效地減少廢氣流動之偏倚。
彎曲部分41以45度以上之中心角θ3彎曲。中心角θ3相對較大。因此,彎曲部分41處之廢氣流動之偏倚相對較大。但是,即便於中心角θ3較大之情形時,伴有第2佈局之第1構造對減少觸媒87處之廢氣流動之偏倚亦有用。相反,中心角θ3越大,第1構造之有用性越大。
直線部分51具有上游端51a。上游端51a與彎曲部分41相接。第1距離J1係直線部分51之上游端51a與擴大部71之下游端71b之間的距離。第1距離J1相當於彎曲部分41之下游端41b與收容部81之上游端81a之間的流路之長度。直徑D2b係擴大部71之下游端71b之直徑。第1距離J1小於直徑D2b之2倍。因此,第1距離J1相對較短。但是,即便於第1距離J1較短之情形時,伴有第2佈局之第1構造對減少觸媒87處之廢氣流動之偏倚亦有用。相反,第1距離J1越短,第1構造之有用性越大。
第2距離J2係直線部分51之上游端51a與觸媒87之入口面87a之間的距離。第2距離J2相當於彎曲部分41之下游端41b與觸媒87之入口面87a之間的廢氣之流路之長度。第2距離J2小於直徑D2b之3倍。因此,第2距離J2相對較短。但是,即便於第2距離J2較短之情形時,伴有第2佈局之第1構造對減少觸媒87處之廢氣流動之偏倚亦有用。相反,第2距離J2越短,第1構造之有用性越大。
於本實施方式中,第2距離J2小於直徑D2b之2倍。第2距離J2更短。但是,即便於第2距離J2更短之情形時,伴有第2佈局之第1構造對減少觸媒87處之廢氣流動之偏倚亦有用。
直線部分51包含第1部分54。第1部分54位於擴大部71之外部。第1部分54之長度G1相當於彎曲部分41之下游端41b與擴大部71之上游端71a之間的廢氣之流路之長度。長度G1小於直徑D2b。因此,長度G1相對較短。但是,即便於長度G1較短之情形時,伴有第2佈局之第1構造對減少觸媒87處之廢氣流動之偏倚亦有用。相反,長度G1越短,第1構造之有用性越大。
直線部分51包含第2部分56。第2部分56位於擴大部71之內部。第2部分56具有外表面57。擴大部71具有內表面74。外表面57之至少一部分遠離內表面74。外表面57之至少一部分不與內表面74接觸。外表面57之至少一部分不與內表面74連續。因此,廢氣自第2部分56釋放之後,廢氣不會沿著擴大部71順暢地流動。因此,廢氣自第2部分56釋放之後,廢氣流動於擴大部71內適當地被擾亂。因此,廢氣流動之偏倚於擴大部71內適當地減少。其結果,觸媒87處之廢氣流動之偏倚適當地減少。
分離距離K係直線部分51與觸媒87之間的分離距離。分離距離K相當於直線部分51之下游端51b與觸媒87之入口面87a之間的廢氣之流路之長度。分離距離K大於直徑D2b。因此,分離距離K不會過小。因此,於廢氣自直線部分51釋放之後且廢氣到達觸媒87之前,廢氣流動之偏倚適當地減少。因此,觸媒87處之廢氣流動之偏倚適當地減少。
分離距離K小於直徑D2b之2倍。因此,分離距離K相對較短。但是,即便於分離距離K較短之情形時,伴有第2佈局之第1構造對減少觸媒87處之廢氣流動之偏倚亦有用。
整個直線部分51均位於擴大部71之下游端71b之上游。整個直線部分51均位於整個下游端71b之上游。整個直線部分51於廢氣之流動方向上均位於整個下游端71b之上游。因此,自直線部分51釋放之廢氣全部進入擴大部71。因此,廢氣流動之偏倚於擴大部71內適當地減少。
整個觸媒87均位於下游端71b之下游。整個觸媒87均位於整個下游端71b之下游。整個觸媒87於廢氣之流動方向上均位於整個下游端71b之下游。因此,廢氣離開擴大部71之後,廢氣進入觸媒87。廢氣離開擴大部71之前,廢氣不進入觸媒87。因此,廢氣流動之偏倚於擴大部71內減少之後,廢氣進入觸媒87。因此,觸媒87處之廢氣流動之偏倚適當地減少。
直線部分51之下游端51b配置於擴大部71內。下游端51b向擴大部71內敞開。廢氣自直線部分51通過下游端51b釋放。因此,廢氣剛自直線部分51釋放之後,廢氣便進入擴大部71。因此,廢氣剛自直線部分51釋放之後,廢氣流動之偏倚便有所減少。其結果,觸媒87處之廢氣流動之偏倚適當地減少。
直線部分51之上游端51a與彎曲部分41相接。直線部分51之下游端51b向擴大部71敞開。直線部分51之直徑D1自直線部分51之上游端51a遍及直線部分51之下游端51b實質上固定。因此,下游端51b處之直徑D1並不小於上游端51a處之直徑D1。因此,下游端51b處之廢氣之流速與上游端51a處之廢氣之流速相比並未增加。因此,直線部分51之流路52無助於增大觸媒87處之廢氣流動之偏倚。流路52不會妨礙觸媒87處之廢氣流動之偏倚之減少。因此,伴有第2佈局之第1構造更容易減少觸媒87處之廢氣流動之偏倚。當直徑D1自上游端51a遍及下游端51b實質上固定時,伴有第2佈局之第1構造更容易減少觸媒87處之廢氣流動之偏倚。
直線部分51具有中心軸線53。中心軸線53通過直線部分51內之流路52之中心。自中心軸線53觀察時,直線部分51之下游端51b處之流路52具有與直線部分51之上游端51a處之流路52實質上相同之大小。因此,下游端51b處之流路52並不小於上游端51a處之流路52。因此,下游端51b處之廢氣之流速與上游端51a處之廢氣之流速相比並未增加。因此,直線部分51之流路52無助於增大觸媒87處之廢氣流動之偏倚。流路52不會妨礙觸媒87處之廢氣流動之偏倚之減少。因此,伴有第2佈局之第1構造更容易減少觸媒87處之廢氣流動之偏倚。自中心軸線53觀察時,下游端51b處之流路52具有與上游端51a處之流路52實質上相同之大小時,伴有第2佈局之第1構造更容易減少觸媒87處之廢氣流動之偏倚。
直線部分51之下游端51b相對於直線部分51之中心軸線53傾斜。因此,廢氣自直線部分51釋放之後,廢氣流動之偏倚於擴大部71內適當地減少。其結果,觸媒87處之廢氣流動之偏倚適當地減少。
排氣裝置30具備上游氧感測器97。上游氧感測器97安裝於擴大部71。因此,上游氧感測器97配置於靠近觸媒87處。因此,上游氧感測器97於適當之位置檢測廢氣之氧濃度。上游氧感測器97於觸媒87之上游適當地檢測廢氣之氧濃度。
彎曲部分41具有中心軸線43。中心軸線43通過彎曲部分41內之流路42之中心。彎曲部分41包含內側彎曲部分41c。內側彎曲部分41c位於較中心軸線43更靠內側。內側彎曲部分41c具有U形狀之剖面。內側彎曲部分41c沿著中心軸線43延伸。彎曲部分41包含外側彎曲部分41d。外側彎曲部分41d位於較中心軸線43更靠外側。外側彎曲部分41d具有U形狀之剖面。外側彎曲部分41d沿著中心軸線43延伸。當廢氣流經彎曲部分41時,離心力作用於廢氣。離心力具有自內側彎曲部分41c朝向外側彎曲部分41d之方向。因此,彎曲部分41處之廢氣流動向外側彎曲部分41d發生偏倚。例如,外側彎曲部分41d處之廢氣相較內側彎曲部分41c處之廢氣流動得更快。廢氣自彎曲部分41流至直線部分51。直線部分51包含內側直線部分51c與外側直線部分51d。內側直線部分51c與內側彎曲部分41c連續。因此,廢氣自內側彎曲部分41c流至內側直線部分51c。外側直線部分51d與外側彎曲部分41d連續。因此,廢氣自外側彎曲部分41d流至外側直線部分51d。如上所述,彎曲部分41處之廢氣流動向外側彎曲部分41d發生偏倚。因此,直線部分51處之廢氣流動向外側直線部分51d發生偏倚。例如,外側直線部分51d處之廢氣相較內側直線部分51c處之廢氣流動得更快。廢氣自內側直線部分51c釋放至擴大部71。廢氣自外側直線部分51d釋放至擴大部71。其後,廢氣自擴大部71流至觸媒87。如上所述,直線部分51處之廢氣流動向外側直線部分51d發生偏倚。此處,外側直線部分51d之長度較內側直線部分51c之長度Gc長。再者,外側直線部分51d之長度與直線部分51之長度G相等。因此,外側直線部分51d進一步遠離擴大部71。外側直線部分51d距離擴大部71更遠。因此,於廢氣離開彎曲部分41之後且廢氣進入觸媒87之前,可有效地減少廢氣流動之偏倚。其結果,可有效地減少觸媒87處之廢氣流動之偏倚。
內側直線部分51c包含內側第2部分56c。外側直線部分51d包含外側第2部分56d。內側第2部分56c及外側第2部分56d分別位於擴大部71之內部。廢氣自內側直線部分51c通過內側第2部分56c釋放至擴大部71。廢氣自外側直線部分51d通過外側第2部分56d釋放至擴大部71。如上所述,直線部分51處之廢氣流動向外側直線部分51d發生偏倚。此處,外側第2部分56d之長度較內側第2部分56c之長度G2c長。再者,外側第2部分56d之長度與第2部分56之長度G2相等。因此,外側第2部分56d較內側第2部分56c深,並插入至擴大部71之內部。因此,外側第2部分56d進一步遠離擴大部71。外側第2部分56d距離擴大部71更遠。因此,於廢氣離開彎曲部分41之後且廢氣進入觸媒87之前,可有效地減少廢氣流動之偏倚。其結果,可有效地減少觸媒87處之廢氣流動之偏倚。
擴大部71包含內側擴大部分71c與外側擴大部分71d。內側擴大部分71c位於內側第2部分56c之外側。外側擴大部分71d位於外側第2部分56d之外側。上游氧感測器97貫通內側擴大部分71c並自擴大部71之外部插入至擴大部71之內部。因此,上游氧感測器97配置於靠近內側第2部分56c之位置。但是,內側第2部分56c之長度Gc2較外側第2部分56d之長度短。因此,容易避免上游氧感測器97與內側第2部分56c之干涉。進而,上游氧感測器97配置於遠離外側第2部分56d之位置。因此,亦容易避免上游氧感測器97與外側第2部分56d之干涉。綜上所述,上游氧感測器97安裝於內側擴大部分71c,因此,可適當地防止上游氧感測器97與直線部分51之干涉。
自直線部分51之中心軸線53觀察時,上游氧感測器97與直線部分51內之流路52重疊。進而,自第1方向F1觀察時,上游氧感測器97與直線部分51重疊。此處,第1方向F1與直線部分51之中心軸線53正交。因此,上游氧感測器97之至少一部分設置於直線部分51之下游端51b之附近。因此,上游氧感測器97於適當之位置檢測廢氣之氧濃度。上游氧感測器97於觸媒87之上游適當地檢測廢氣之氧濃度。另一方面,自第2方向F2觀察時,上游氧感測器97不與直線部分51重疊。此處,第2方向F2與直線部分51之中心軸線53正交,且與第1方向F1不同。因此,可適當地防止上游氧感測器97與直線部分51之干涉。
擴大部71之形狀簡單。例如,於包含中心軸線73之剖面上,擴大部71於將上游端71a與下游端71b連結之直線上延伸。因此,容易將上游氧感測器97安裝於擴大部71。
跨坐型車輛1具備排氣裝置30。因此,根據跨坐型車輛1,能夠縮短用於使觸媒87活化之時間,且能夠減少觸媒87處之廢氣流動之偏倚。因此,觸媒87之淨化性能適當地提高。
<6.變化實施方式>
本發明並不限於上述實施方式,能夠如下述般變化實施。
(1)於實施方式中,直線部分51之下游端51b相對於中心軸線53傾斜。但是,並不限於此。例如,直線部分51之下游端51b亦可垂直於中心軸線53。
圖16係變化實施方式之排氣裝置30之剖視圖。再者,關於與實施方式相同之構成,藉由標註相同符號而省略詳細說明。垂直平面R1垂直於中心軸線53。下游端51b位於垂直平面R1上。整個下游端51b位於垂直平面R1上。即,下游端51b垂直於中心軸線53。
根據本變化實施方式,廢氣自直線部分51釋放之後,廢氣流動之偏倚於擴大部71內適當地減少。其結果,觸媒87處之廢氣流動之偏倚適當地減少。
(2)於實施方式中,直線部分51之長度G大於直徑D1。但是,並不限於此。如圖16所示,長度G亦可小於直徑D1。
(3)於實施方式中,第2部分56之長度G2較第1部分54之長度G1長。但是,並不限於此。如圖16所示,長度G2亦可較長度G1短。
(4)於實施方式中,長度G2大於直線部分51之直徑D1之一半。但是,並不限於此。如圖16所示,長度G2亦可小於直徑D1之一半。
(5)於實施方式中,直線部分51之整個下游端51b配置於擴大部71內。但是,並不限於此。例如,亦可為下游端41b之一部分配置於擴大部71內。例如,亦可為下游端41b之其他部分配置於擴大部71外。例如,亦可為下游端41b之其他部分配置於安裝環77內。
(6)於實施方式中,上游氧感測器97安裝於擴大部71。但是,並不限於此。例如,上游氧感測器97亦可安裝於收容部81。例如,上游氧感測器97亦可於收容部81中檢測廢氣中之氧濃度。
參照圖16。上游氧感測器97貫通收容部81。上游氧感測器97貫通收容部81並自收容部81之外部插入至收容部81之內部。上游氧感測器97貫通收容部81並自收容部81之外部插入至第1空間82a。上游氧感測器97於第1空間82a中檢測廢氣中之氧濃度。
根據本變化實施方式,上游氧感測器97配置於靠近觸媒87處。因此,上游氧感測器97於適當之位置檢測廢氣之氧濃度。上游氧感測器97於觸媒87之上游適當地檢測廢氣之氧濃度。
(7)於實施方式中,跨坐型車輛1係彎樑型車輛。於實施方式中,排氣裝置30適用於彎樑型之跨坐型車輛1。但是,並不限於此。例如,跨坐型車輛1亦可變更為彎樑型以外之車輛。例如,排氣裝置30亦可適用於彎樑型以外之車輛。以下,對5個變化實施方式進行說明。
(7-1)圖17係變化實施方式之跨坐型車輛101之右側視圖。再者,關於與實施方式相同或類似之構成,藉由標註相同符號而省略詳細說明。跨坐型車輛101被分類為街道型車輛。排氣裝置30適用於街道型之跨坐型車輛101。
跨坐型車輛101不形成實施方式中所說明之凹部空間5。
跨坐型車輛101具備燃料箱103。燃料箱103位於較把手3更靠後方且較座部4更靠前方。燃料箱103之至少一部分位於較整個把手3更靠後方且較整個座部4更靠前方。
座部4之至少一部分配置於與燃料箱103相同之高度位置。燃料箱103具有上端103t。整個座部4例如配置於較上端103t更靠下方。
駕駛者跨坐於座部4。駕駛者進行夾膝。夾膝係用駕駛者之兩條腿夾住跨坐型車輛101之一部分。例如,駕駛者用駕駛者之兩條腿夾住燃料箱103。
汽缸軸線15於上下方向Z上延伸。汽缸軸線15於車輛側視下相較前後方向X更靠近上下方向Z。例如,汽缸軸線15於車輛側視下大致鉛直。
角度θ1為45度以上。
第1排氣管31於車輛側視下自引擎14向前方延伸。其後,第1排氣管31於車輛側視下彎曲並向下方延伸。擴大部71於車輛側視下自第1排氣管31向下方延伸。收容部81於車輛側視下自擴大部71向下方延伸。第2排氣管93於車輛側視下自收容部81向下方延伸。其後,第2排氣管93於車輛側視下彎曲並向後方延伸。消聲器95於車輛側視下自第2排氣管93向後方延伸。
(7-2)圖18係變化實施方式之跨坐型車輛101之右側視圖。再者,關於與實施方式相同或類似之構成,藉由標註相同符號而省略詳細說明。圖18所示之變化實施方式與圖17所示之變化實施方式於排氣裝置30之方面不同。
第1排氣管31於車輛側視下自引擎14向前方延伸。其後,第1排氣管31於車輛側視下彎曲並向下方延伸。其後,第1排氣管31於車輛側視下進一步彎曲並向後方延伸。擴大部71於車輛側視下自第1排氣管31向後方延伸。收容部81於車輛側視下自擴大部71向後方延伸。第2排氣管93於車輛側視下自收容部81向後方延伸。消聲器95於車輛側視下自第2排氣管93向後方延伸。
(7-3)圖19係變化實施方式之跨坐型車輛111之右側視圖。再者,關於與實施方式相同或類似之構成,藉由標註相同符號而省略詳細說明。跨坐型車輛111被分類為速克達型車輛。排氣裝置30適用於速克達型之跨坐型車輛111。
跨坐型車輛111不具備實施方式中所說明之中心外殼6與腳踏桿7。跨坐型車輛111具備腳踏板113。腳踏板113於車輛側視下界定凹部空間5。具體而言,腳踏板113於車輛側視下具有上緣113t。上緣113t於車輛側視下位於與凹部空間5之下緣5b實質上相同之位置。上緣113t於車輛側視下界定下緣5b。
腳踏板113具有平坦之板形狀。腳踏板113於寬度方向Y及前後方向X上延伸。腳踏板113足夠寬至可供駕駛者之兩腳放在腳踏板113上。
駕駛者將駕駛者之兩腳放在腳踏板113上。駕駛者於車輛側視下將駕駛者之兩腳放在上緣113t上。凹部空間5容許駕駛者容易地上下跨坐型車輛111。尤其是,凹部空間5延伸至足夠低之位置。具體而言,凹部空間5延伸至與腳踏板113相同之高度位置。因此,駕駛者能夠更容易地使駕駛者之腿穿過凹部空間5。藉由駕駛者使駕駛者之腿穿過凹部空間5,而駕駛者能夠更容易地上下跨坐型車輛111。
引擎14支持於車體框架(未圖示)。引擎14能夠相對於車體框架擺動。引擎14能夠相對於車體框架搖動。引擎14被分類為單元搖動引擎。
排氣裝置30固定於引擎14。排氣裝置30與引擎14一體地擺動。排氣裝置30相對於車體框架與引擎14一體地擺動。
圖20係變化實施方式之跨坐型車輛111之一部分之仰視圖。第1排氣管31於車輛仰視下自引擎14向右方延伸。其後,第1排氣管31於車輛仰視下彎曲並向後方延伸。擴大部71於車輛仰視下自第1排氣管31向後方延伸。收容部81於車輛仰視下自擴大部71向後方延伸。縮小部91於車輛仰視下自收容部81向後方延伸。第2排氣管93於車輛仰視下自縮小部91向後方延伸。消聲器95於車輛仰視下自第2排氣管93向後方延伸。
(7-4)圖21係變化實施方式之跨坐型車輛111之一部分之仰視圖。再者,關於與實施方式相同或類似之構成,藉由標註相同符號而省略詳細說明。圖21所示之變化實施方式與圖19、20所示之變化實施方式於排氣裝置30之方面不同。
第1排氣管31於車輛仰視下自引擎14向右方延伸。其後,第1排氣管31於車輛仰視下彎曲並向左方延伸。其後,第1排氣管31於車輛仰視下進一步彎曲並向右方延伸。擴大部71於車輛仰視下自第1排氣管31向右方延伸。收容部81於車輛仰視下自擴大部71向右方延伸。縮小部91於車輛仰視下自收容部81向右方延伸。第2排氣管93於車輛仰視下自縮小部91向後方延伸。消聲器95於車輛仰視下自第2排氣管93向後方延伸。
(7-5)圖22係變化實施方式之跨坐型車輛121之右側視圖。再者,關於與實施方式相同或類似之構成,藉由標註相同符號而省略詳細說明。跨坐型車輛121被分類為運動速克達型之車輛。排氣裝置30適用於運動速克達型之跨坐型車輛121。
跨坐型車輛121不具備實施方式中所說明之腳踏桿7。跨坐型車輛121具備右腳踏板123與左腳踏板(未圖示)。右腳踏板123配置於較中心外殼6更靠右方。左腳踏板配置於較中心外殼6更靠左方。
右腳踏板123配置於較凹部空間5更靠下方。右腳踏板123配置於較凹部空間5之下緣5b更靠下方。右腳踏板123於車輛側視下配置於較下緣5b更靠下方。右腳踏板123具有平坦之板形狀。右腳踏板123於前後方向X上延伸。左腳踏板亦與右腳踏板123同樣。
駕駛者將駕駛者之右腳放在右腳踏板123上。駕駛者將駕駛者之左腳放在左腳踏板上。凹部空間5容許駕駛者容易地上下跨坐型車輛121。
引擎14支持於車體框架(未圖示)。引擎14亦可被分類為剛性安裝引擎。或者,引擎14亦可被分類為單元搖動引擎。
第1排氣管31於車輛側視下自引擎14向下方延伸。其後,第1排氣管31於車輛側視下彎曲並向後方延伸。擴大部71於車輛側視下自第1排氣管31向後方延伸。收容部81於車輛側視下自擴大部71向後方延伸。縮小部91於車輛側視下自收容部81向後方延伸。第2排氣管93於車輛側視下自縮小部91向後方延伸。消聲器95於車輛側視下自第2排氣管93向後方延伸。
(8)於實施方式中,第1排氣管31包含上游部分61。但是,並不限於此。第1排氣管31例如亦可不包含上游部分61。
參照圖17。彎曲部分41延伸至引擎14。彎曲部分41直接連接於引擎14。第1排氣管31僅由彎曲部分41與直線部分51構成。圖17之變化實施方式之第1排氣管31不包含實施方式之上游部分61。
(9)於實施方式中,整個上游部分61呈直線狀延伸。但是,並不限於此。整個上游部分61亦可不呈直線狀延伸。例如,亦可為上游部分61之至少一部分彎曲。
參照圖18。上游部分61包含上游彎曲部分64與上游直線部分65。上游彎曲部分64彎曲。上游直線部分65呈直線狀延伸。
上游彎曲部分64例如延伸至引擎14。上游彎曲部分64例如連接於引擎14。
上游直線部分65自上游彎曲部分64呈直線狀延伸至彎曲部分41。上游直線部分65與上游彎曲部分64相接。上游直線部分65與彎曲部分41相接。
參照圖21。上游部分61包含上游彎曲部分67與上游直線部分68。上游彎曲部分67彎曲。上游直線部分68呈直線狀延伸。
上游彎曲部分67例如延伸至引擎14。上游彎曲部分67例如連接於引擎14。
上游直線部分68自上游彎曲部分67呈直線狀延伸至彎曲部分41。上游直線部分68與上游彎曲部分67相接。上游直線部分68與彎曲部分41相接。
(10)於實施方式中,收容部81於前後方向X上延伸。但是,並不限於此。收容部81亦可於上下方向Z上延伸。或者,收容部81亦可於寬度方向Y上延伸。
參照圖17。收容部81於車輛側視下在上下方向Z上延伸。具體而言,收容部81之中心軸線83於車輛側視下在上下方向Z上延伸。中心軸線83於車輛側視下相較前後方向X更靠近上下方向Z。例如,中心軸線83於車輛側視下大致鉛直。
參照圖21。收容部81於車輛仰視下在寬度方向Y上延伸。具體而言,收容部81之中心軸線83於車輛仰視下在寬度方向Y上延伸。中心軸線83於車輛仰視下相較前後方向X更靠近寬度方向Y。中心軸線83例如於車輛仰視下與前後方向X正交。中心軸線83例如於車輛仰視下與寬度方向Y大致平行。
(11)於實施方式中,整個排氣裝置30均配置於較車輛中心面C更靠右方。但是,並不限於此。亦可為整個排氣裝置30均配置於較車輛中心面C更靠左方。
(12)於實施方式中,排氣裝置30不與車輛中心面C交叉。但是,並不限於此。排氣裝置30亦可與車輛中心面C交叉。
參照圖21。第1排氣管31與車輛中心面C交叉。第1排氣管31包含位於車輛中心面C之右方之部分、及位於車輛中心面C之左方之部分。
整個擴大部71均配置於較車輛中心面C更靠左方。擴大部71不與車輛中心面C交叉。
收容部81與車輛中心面C交叉。收容部81包含位於車輛中心面C之右方之部分、及位於車輛中心面C之左方之部分。
觸媒87與車輛中心面C交叉。觸媒87包含位於車輛中心面C之右方之部分、及位於車輛中心面C之左方之部分。
排氣裝置30與車輛中心面C交叉。排氣裝置30包含位於車輛中心面C之右方之部分、及位於車輛中心面C之左方之部分。
(13)於實施方式中,排氣裝置30具備縮小部91。但是,並不限於此。例如,排氣裝置30亦可不具備縮小部91。
參照圖17、18。收容部81與第2排氣管93不經由縮小部91而連接。第2排氣管93直接連接於收容部81。
如上所述,於圖17、18所示之變化實施方式中,排氣裝置30不具備縮小部91。但是,並不限於此。於圖17、18所示之變化實施方式中,排氣裝置30亦可進而具備將收容部81與第2排氣管93接合之縮小部91。
(14)於實施方式中,排氣裝置30亦可除了具備觸媒87以外,進而具備追加觸媒。例如,追加觸媒設置於消聲器95內。廢氣於消聲器95內通過追加觸媒。追加觸媒於消聲器95內淨化廢氣。
(15)於實施方式中,排氣裝置30亦可進而具備下游氧感測器。下游氧感測器於廢氣之流動方向上配置於觸媒87之下游。下游氧感測器於觸媒87之下游檢測廢氣中所含之氧之濃度。
例如,下游氧感測器安裝於收容部81。具體而言,下游氧感測器貫通收容部81並自收容部81之外部插入至收容部81之內部。下游氧感測器貫通收容部81並自收容部81之外部插入至第3空間82c。下游氧感測器於第3空間82c中檢測廢氣中之氧濃度。
或者,下游氧感測器安裝於縮小部91及第2排氣管93之任一者。下游氧感測器於縮小部91及第2排氣管93之任一者處檢測廢氣中之氧濃度。
(16)於實施方式中,前輪12之數量為1個。但是,並不限於此。前輪12之數量亦可為2個。於實施方式中,後輪18之數量為1個。並不限於此。後輪18之數量亦可為2個。
(17)關於實施方式及上述(1)至(16)中所說明之各變化實施方式,亦可進而將各構成替換成其他變化實施方式之構成或與其他變化實施方式之構成組合等而適當變更。
1:跨坐型車輛
3:把手
4:座部
4t:上緣
5:凹部空間
5b:下緣
6:中心外殼
6t:上緣
7:腳踏桿
11:前叉
12:前輪
14:引擎
14a:曲軸箱
14b:汽缸單元
15:汽缸軸線
17:後臂
18:後輪
18a:中心
21:車體框架
21a:頭管
21b:主框架
21c:座架
22a:托架
22b:托架
29:外殼
30:排氣裝置
31:第1排氣管
31a:上游端
31b:下游端
41:彎曲部分
41a:上游端
41b:下游端
41c:內側彎曲部分
41d:外側彎曲部分
42:流路
42c:內側流路
42d:外側流路
43:中心軸線
51:直線部分
51a:上游端
51b:下游端
51c:內側直線部分
51d:外側直線部分
52:流路
52c:內側流路
52d:外側流路
53:中心軸線
54:第1部分
54c:內側第1部分
54d:外側第1部分
56:第2部分
56c:內側第2部分
56d:外側第2部分
57:外表面
61:上游部分
62:流路
63:中心軸線
64:上游彎曲部分
65:上游直線部分
67:上游彎曲部分
68:上游直線部分
71:擴大部
71a:上游端
71b:下游端
71c:內側擴大部分
71d:外側擴大部分
72:流路
72a:剖面
72b:剖面
72c:內側流路
72d:外側流路
73:中心軸線
74:內表面
77:安裝環
81:收容部
81a:上游端
81b:下游端
82a:第1空間
82b:第2空間
82c:第3空間
83:中心軸線
84:第1構件
85:第2構件
87:觸媒
87a:入口面
91:縮小部
91a:上游端
91b:下游端
92:流路
93:第2排氣管
95:消聲器
96:釋放口
97:上游氧感測器
101:跨坐型車輛
103:燃料箱
103t:上端
111:跨坐型車輛
113:腳踏板
113t:上緣
121:跨坐型車輛
123:右腳踏板
C:車輛中心面
D1:直徑
D2:直徑
D2a:直徑
D2b:直徑
E:假想線
F1:第1方向
F2:第2方向
F3:第3方向
G:長度
G1:長度
G2:長度
Gc:長度
Gc1:長度
Gc2:長度
H:長度
J1:第1距離
J2:第2距離
K:分離距離
N1:邊界線
N2:邊界線
Oc:曲率中心
Pa:點
Pb:點
Qa:切線
Qb:切線
R1:垂直平面
R2:傾斜平面
S:假想線
Ta:點
Tb:點
Ua:點
θ1:角度
θ2:角度
θ3:中心角
θ4:角度
圖示了目前認為較佳之若干個形態來說明發明,但應理解發明並不限定於如圖示般之構成及對策。
For the purpose of illustrating the invention, there are shown in the drawings several forms which are presently preferred, it being understood, however, that the invention is not limited to the precise arrangement and instrumentalities shown.
圖1係實施方式之跨坐型車輛之右側視圖。
圖2係實施方式之跨坐型車輛之右側視圖。
圖3係實施方式之跨坐型車輛之一部分之仰視圖。
圖4係排氣裝置之一部分之剖視圖。
圖5係第1排氣管之側視圖。
圖6係第1排氣管之剖視圖。
圖7係第1排氣管之立體圖。
圖8A係內側彎曲部分與內側直線部分之立體圖。
圖8B係外側彎曲部分與外側直線部分之立體圖。
圖9係彎曲部分與直線部分之剖視圖。
圖10係彎曲部分與直線部分之側視圖。
圖11係自圖10所示之第1方向觀察所得之直線部分與上游氧感測器之圖。
圖12係自直線部分之中心軸線觀察所得之直線部分、擴大部及上游氧感測器之圖。
圖13係擴大部之立體圖。
圖14係擴大部、收容部及縮小部之剖視圖。
圖15係直線部分、擴大部、收容部及觸媒之剖視圖。
圖16係變化實施方式之排氣裝置之剖視圖。
圖17係變化實施方式之跨坐型車輛之右側視圖。
圖18係變化實施方式之跨坐型車輛之右側視圖。
圖19係變化實施方式之跨坐型車輛之右側視圖。
圖20係變化實施方式之跨坐型車輛之一部分之仰視圖。
圖21係變化實施方式之跨坐型車輛之一部分之仰視圖
圖22係變化實施方式之跨坐型車輛之右側視圖。
30:排氣裝置
31:第1排氣管
31b:下游端
41:彎曲部分
51:直線部分
51a:上游端
51b:下游端
54:第1部分
56:第2部分
57:外表面
71:擴大部
71a:上游端
71b:下游端
72:流路
72a:剖面
72b:剖面
74:內表面
77:安裝環
81:收容部
83:中心軸線
87:觸媒
87a:入口面
97:上游氧感測器
Claims (14)
- 一種排氣裝置(30),其具備:第1排氣管(31),其連接於引擎(14);擴大部(71),其連接於上述第1排氣管(31);收容部(81),其連接於上述擴大部(71);觸媒(87),其設置於上述收容部(81)之內部;第2排氣管(93),其連接於上述收容部(81);及消聲器(95),其連接於上述第2排氣管(93);上述第1排氣管(31)包含:彎曲部分(41);及直線部分(51),其自上述彎曲部分(41)呈直線狀延伸;上述擴大部(71)具有:上游端(71a),其連接於上述直線部分(51);及下游端(71b),其連接於上述收容部(81);上述擴大部(71)形成自上述擴大部(71)之上述上游端(71a)朝向上述擴大部(71)之上述下游端(71b)擴大的流路(72),且上述直線部分(51)通過上述擴大部(71)之上述上游端(71a)自上述擴大部(71)之外部插入至上述擴大部(71)之內部,且朝向上述觸媒(87)延伸;上述彎曲部分(41)具有通過上述彎曲部分(41)內之流路(42)之中心之中心軸線(43),上述彎曲部分(41)包含: 內側彎曲部分(41c),其位於上述彎曲部分(41)之較上述中心軸線(43)更靠內側,具有U形狀之剖面,且沿著上述彎曲部分(41)之上述中心軸線(43)延伸;及外側彎曲部分(41d),其位於上述彎曲部分(41)之較上述中心軸線(43)更靠外側,具有U形狀之剖面,且沿著上述彎曲部分(41)之上述中心軸線(43)延伸;上述直線部分(51)包含:內側直線部分(51c),其與上述內側彎曲部分(41c)連續;及外側直線部分(51d),其與上述外側彎曲部分(41d)連續;且上述外側直線部分(51d)之長度(G)較上述內側直線部分(51c)之長度(Gc)長。
- 如請求項1之排氣裝置(30),其中上述彎曲部分(41)以45度以上之角度(θ2)彎曲。
- 如請求項1或2之排氣裝置(30),其中上述直線部分(51)具有與上述彎曲部分(41)相接之上游端(51a),且上述直線部分(51)之上述上游端(51a)與上述擴大部(71)之上述下游端(71b)之間的第1距離(J1)小於上述擴大部(71)之上述下游端(71b)之直徑(D2b)之2倍。
- 如請求項3之排氣裝置(30),其中上述觸媒(87)具有使上述廢氣進入上述觸媒(87)之入口面(87a),且 上述直線部分(51)之上述上游端(51a)與上述觸媒(87)之上述入口面(87a)之間的第2距離(J2)小於上述擴大部(71)之上述下游端(71b)之上述直徑(D2b)之3倍。
- 如請求項1或2之排氣裝置(30),其中上述直線部分(51)包含位於上述擴大部(71)之外部之第1部分(54),且上述第1部分(54)之長度(G1)小於上述擴大部(71)之上述下游端(71b)之直徑(D2b)。
- 如請求項5之排氣裝置(30),其中上述直線部分(51)包含位於上述擴大部(71)之內部之第2部分(56),上述第2部分(56)具有外表面(57),上述擴大部(71)具有內表面(74),且上述第2部分(56)之上述外表面(57)之至少一部分遠離上述擴大部(71)之上述內表面(74)。
- 如請求項1或2之排氣裝置(30),其中上述直線部分(51)與上述觸媒(87)之間的分離距離(K)大於上述擴大部(71)之上述下游端(71b)之直徑(D2b)。
- 如請求項1或2之排氣裝置(30),其中上述直線部分(51)具有下游端(51b),上述直線部分(51)之上述下游端(51b)配置於上述擴大部(71)內,且 向上述擴大部(71)內敞開。
- 如請求項8之排氣裝置(30),其中上述直線部分(51)具有通過上述直線部分(51)內之流路(52)之中心之中心軸線(53),且上述直線部分(51)之上述下游端(51b)相對於上述直線部分(51)之上述中心軸線(53)傾斜。
- 如請求項8之排氣裝置(30),其中上述直線部分(51)具有通過上述直線部分(51)內之流路(52)之中心之中心軸線(53),且上述直線部分(51)之上述下游端(51b)垂直於上述直線部分(51)之上述中心軸線(53)。
- 如請求項1或2之排氣裝置(30),其具備上游氧感測器(97),上述上游氧感測器(97)安裝於上述擴大部(71)及上述收容部(81)之任一者。
- 如請求項1之排氣裝置(30),其中上述內側直線部分(51c)包含位於上述擴大部(71)之內部之內側第2部分(56c),上述外側直線部分(51d)包含位於上述擴大部(71)之內部之外側第2部分(56d),且 上述外側第2部分(56d)之長度(G2)較上述內側第2部分(56c)之長度(G2c)長。
- 如請求項12之排氣裝置(30),其具備上游氧感測器(97),上述上游氧感測器(97)安裝於上述擴大部(71),上述擴大部(71)包含:內側擴大部分(71c),其位於上述內側第2部分(56c)之外側;及外側擴大部分(71d),其位於上述外側第2部分(56d)之外側;且上述上游氧感測器(97)貫通上述內側擴大部分(71c)並自上述擴大部(71)之外部插入至上述擴大部(71)之內部。
- 一種跨坐型車輛(1,101,111,121),其具備如請求項1至13中任一項之排氣裝置(30)。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22021961A JP2023119219A (ja) | 2022-02-16 | 2022-02-16 | 排気装置および排気装置を備えた鞍乗型車両 |
JP2022-021961 | 2022-02-16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2334545A TW202334545A (zh) | 2023-09-01 |
TWI846220B true TWI846220B (zh) | 2024-06-21 |
Family
ID=843674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11148684A TWI846220B (zh) | 2022-02-16 | 2022-12-19 | 排氣裝置及具備排氣裝置之跨坐型車輛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EP (1) | EP4230848B1 (zh) |
JP (1) | JP2023119219A (zh) |
TW (1) | TWI846220B (zh)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4440160A1 (de) * | 1993-12-03 | 1995-06-08 | Gen Motors Corp | Katalysator-Diffusor |
EP1437489A1 (de) * | 2003-01-09 | 2004-07-14 | J. Eberspächer GmbH & Co. KG | Abgasanlage |
CN101907011A (zh) * | 2009-03-11 | 2010-12-08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催化剂保持构造 |
WO2015046169A1 (ja) * | 2013-09-27 | 2015-04-02 | フタバ産業株式会社 | 排気管構造 |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4331826B2 (ja) | 1999-06-25 | 2009-09-16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エンジンの排気系 |
JP5093668B2 (ja) * | 2008-03-18 | 2012-12-12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自動二輪車の排気構造 |
BR112015018489B1 (pt) | 2013-02-20 | 2022-01-18 | Honda Motor Co., Ltd | Dispositivo de purificação de exaustão |
WO2019092744A1 (en) * | 2017-11-09 | 2019-05-16 | Hero MotoCorp Limited | Exhaust system |
JP2022016957A (ja) * | 2020-07-13 | 2022-01-25 |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 鞍乗型車両 |
-
2022
- 2022-02-16 JP JP2022021961A patent/JP2023119219A/ja active Pending
- 2022-11-29 EP EP22210138.8A patent/EP4230848B1/en active Active
- 2022-12-19 TW TW111148684A patent/TWI846220B/zh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4440160A1 (de) * | 1993-12-03 | 1995-06-08 | Gen Motors Corp | Katalysator-Diffusor |
EP1437489A1 (de) * | 2003-01-09 | 2004-07-14 | J. Eberspächer GmbH & Co. KG | Abgasanlage |
CN101907011A (zh) * | 2009-03-11 | 2010-12-08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催化剂保持构造 |
WO2015046169A1 (ja) * | 2013-09-27 | 2015-04-02 | フタバ産業株式会社 | 排気管構造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2334545A (zh) | 2023-09-01 |
JP2023119219A (ja) | 2023-08-28 |
EP4230848B1 (en) | 2024-07-31 |
EP4230848A1 (en) | 2023-08-2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4727503B2 (ja) | 排気管構造 | |
EP2557290B1 (en) | Exhaust pipe structure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 |
US20100101482A1 (en) | Horn guard device for motorcycle | |
CN112483234B (zh) | 鞍乘型车辆 | |
JP2013231384A (ja) | マフラー及び鞍乗型車両 | |
JP2020063725A (ja) | 鞍乗型車両の消音器構造 | |
JP7059792B2 (ja) | 排気ガスセンサの配置構造及び自動二輪車 | |
JP6084086B2 (ja) | エンジンの排気装置 | |
TWI846220B (zh) | 排氣裝置及具備排氣裝置之跨坐型車輛 | |
JP6256255B2 (ja) | 自動二輪車のマフラー構造 | |
JP2011007137A (ja) | マフラー及び自動二輪車 | |
JP6793098B2 (ja) | 排気装置および鞍乗り型車両 | |
WO2018047060A1 (en) | A guard member for exhaust pipe of a saddle-ride type vehicle | |
JP6303847B2 (ja) | 自動二輪車の排気ガスセンサ取付構造 | |
JP6236700B2 (ja) | 鞍乗り型車両の消音器構造 | |
JP6077908B2 (ja) | 鞍乗型車両の排気管 | |
JP7157110B2 (ja) | 鞍乗型車両の排気構造 | |
JP5168462B2 (ja) | 排気ガス処理機構、それを備えたエンジンユニット及びそのエンジンユニットを備えた車両 | |
EP3561245B1 (en) | Straddled vehicle | |
WO2020031212A1 (en) | Exhaust system | |
WO2019187757A1 (ja) | 内燃機関の排気装置 | |
JP6695442B2 (ja) | 排気管 | |
JP6130262B2 (ja) | 自動二輪車の排気装置 | |
JP6458398B2 (ja) | 自動二輪車のマフラー構造 | |
JP7240072B2 (ja) | 鞍乗り型車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