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807870B - 工件加工裝置、磨石及工件加工方法 - Google Patents

工件加工裝置、磨石及工件加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807870B
TWI807870B TW111122763A TW111122763A TWI807870B TW I807870 B TWI807870 B TW I807870B TW 111122763 A TW111122763 A TW 111122763A TW 111122763 A TW111122763 A TW 111122763A TW I807870 B TWI807870 B TW I807870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workpiece
grindstone
grinding
convex
shaped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112276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304640A (zh
Inventor
片山一郎
青木裕虎
Original Assignee
片山一郎
青木裕虎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片山一郎, 青木裕虎 filed Critical 片山一郎
Publication of TW2023046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30464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80787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807870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4GRINDING; POLISHING
    • B24BMACHINES, DEVICES, OR PROCESSES FOR GRINDING OR POLISHING; DRESSING OR CONDITIONING OF ABRADING SURFACES; FEEDING OF GRINDING, POLISHING, OR LAPPING AGENTS
    • B24B9/00Machines or devices designed for grinding edges or bevels on work or for removing burrs; Accessories therefor
    • B24B9/02Machines or devices designed for grinding edges or bevels on work or for removing burrs; Accessories therefor characterised by a special design with respect to properties of materials specific to articles to be ground
    • B24B9/06Machines or devices designed for grinding edges or bevels on work or for removing burrs; Accessories therefor characterised by a special design with respect to properties of materials specific to articles to be ground of non-metallic inorganic material, e.g. stone, ceramics, porcelain
    • B24B9/065Machines or devices designed for grinding edges or bevels on work or for removing burrs; Accessories therefor characterised by a special design with respect to properties of materials specific to articles to be ground of non-metallic inorganic material, e.g. stone, ceramics, porcelain of thin, brittle parts, e.g. semiconductors, waf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4GRINDING; POLISHING
    • B24BMACHINES, DEVICES, OR PROCESSES FOR GRINDING OR POLISHING; DRESSING OR CONDITIONING OF ABRADING SURFACES; FEEDING OF GRINDING, POLISHING, OR LAPPING AGENTS
    • B24B53/00Devices or means for dressing or conditioning abrasive surfaces
    • B24B53/04Devices or means for dressing or conditioning abrasive surfaces of cylindrical or conical surfaces on abrasive tools or wheels
    • B24B53/053Devices or means for dressing or conditioning abrasive surfaces of cylindrical or conical surfaces on abrasive tools or wheels using a rotary dressing too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4GRINDING; POLISHING
    • B24BMACHINES, DEVICES, OR PROCESSES FOR GRINDING OR POLISHING; DRESSING OR CONDITIONING OF ABRADING SURFACES; FEEDING OF GRINDING, POLISHING, OR LAPPING AGENTS
    • B24B53/00Devices or means for dressing or conditioning abrasive surfaces
    • B24B53/06Devices or means for dressing or conditioning abrasive surfaces of profiled abrasive wheels
    • B24B53/07Devices or means for dressing or conditioning abrasive surfaces of profiled abrasive wheels by means of forming tools having a shape complementary to that to be produced, e.g. blocks, profile rol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4GRINDING; POLISHING
    • B24BMACHINES, DEVICES, OR PROCESSES FOR GRINDING OR POLISHING; DRESSING OR CONDITIONING OF ABRADING SURFACES; FEEDING OF GRINDING, POLISHING, OR LAPPING AGENTS
    • B24B55/00Safety devices for grinding or polishing machines; Accessories fitted to grinding or polishing machines for keeping tools or parts of the machine in good working condi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4GRINDING; POLISHING
    • B24BMACHINES, DEVICES, OR PROCESSES FOR GRINDING OR POLISHING; DRESSING OR CONDITIONING OF ABRADING SURFACES; FEEDING OF GRINDING, POLISHING, OR LAPPING AGENTS
    • B24B9/00Machines or devices designed for grinding edges or bevels on work or for removing burrs; Accessories there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4GRINDING; POLISHING
    • B24DTOOLS FOR GRINDING, BUFFING OR SHARPENING
    • B24D5/00Bonded abrasive wheels, or wheels with inserted abrasive blocks, designed for acting only by their periphery; Bushings or mountings there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4GRINDING; POLISHING
    • B24DTOOLS FOR GRINDING, BUFFING OR SHARPENING
    • B24D5/00Bonded abrasive wheels, or wheels with inserted abrasive blocks, designed for acting only by their periphery; Bushings or mountings therefor
    • B24D5/14Zonally-graded wheels; Composite wheels comprising different abrasiv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02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04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the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e.g. a PN junction, depletion layer or carrier concentration layer
    • H01L21/18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the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e.g. a PN junction, depletion layer or carrier concentration layer the devices having semiconductor bodies comprising elements of Group IV of the Periodic Table or AIIIBV compounds with or without impurities, e.g. doping materials
    • H01L21/30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bodies using processe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H01L21/20 - H01L21/26
    • H01L21/302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bodies using processe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H01L21/20 - H01L21/26 to change their surface-physical characteristics or shape, e.g. etching, polishing, cutting
    • H01L21/304Mechanical treatment, e.g. grinding, polishing, cut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eramic Engineering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Grinding And Polishing Of Tertiary Curved Surfaces And Surfaces With Complex Shapes (AREA)
  • Polishing Bodies And Polishing Tools (AREA)
  • Mechanical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AREA)
  • Grinding-Machine Dressing And Accessory Apparatuses (AREA)
  • Turning (AREA)
  • Electrical Discharge Machining, Electrochemical Machining, And Combined Machining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係一種磨石5,其於外周部具有凸狀研磨部分5b且為可旋轉的圓板狀,該凸狀研磨部分5b的通過磨石5的旋轉軸6的剖面形狀,向外周側為凸出狀,且為至少在厚度方向的兩端部各自具有圓弧狀部分5e的形狀,使用該磨石5,將圓板狀的工件2形成所期望的剖面形狀,為此,將工件2與磨石5配置成互相平行,令磨石5旋轉,並以與磨石5的旋轉軸6平行的旋轉軸3為中心令工件2旋轉,同時依照根據磨石5的圓弧狀部分5e的曲率半徑所算出的移動條件,令磨石5相對於工件2相對地移動,以令凸狀研磨部分5b與工件2的接觸部分沿著工件2的所期望的剖面形狀移動。磨石5的圓弧狀部分5e的曲率半徑至少在工件2的厚度的10倍以上。

Description

工件加工裝置、磨石及工件加工方法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工件加工裝置、磨石,以及工件加工方法。
以往,為了實行半導體晶圓等的圓板狀的工件(被加工物)的外周部的倒角加工,係將磨石抵壓於工件的外周部,進行研磨。為了提高工件的倒角部的形狀以及尺寸的精度,採用以下方法:於磨石的外周部,形成與工件的完成形狀對應的形狀以及尺寸的溝部(成型溝),將工件的外周部插入該溝部內並令工件旋轉,利用溝部的內周面研磨工件的外周部。然而,該方法,每當所欲製造的工件的形狀或尺寸改變,便必須更換磨石,不適合多種類的少量生産。另外,若重複實行倒角加工,則磨石的外周部的溝部的內周面會摩耗或受到損傷,溝部的形狀以及尺寸會改變,故工件的倒角加工的精度會降低。因此,若長期間實行工件的倒角加工,便有必要更換或重新修整磨石。
為了因應需要而更換或修整磨石,在專利文獻1、2(日本特開2005-153085號公報、日本特開2007-165712號公報)所記載的方法中,係製作具有與工件的完成形狀對應的成型溝的主磨石,並令磨石材料的外周部與主磨石的溝部的內周面抵接,進行研磨,以製作出作為成型材的整形磨石(整形子)。再者,藉由將整形磨石的外周部抵接於磨石材料以形成與主磨石同樣的成型溝,便可修整(整形)出用於實際的工件倒角加工的磨石的形狀。整形磨石係由比倒角用磨石(例如樹脂結合磨石)更硬的材料 [ 例如GC(Green Silicon Carbide,綠色碳化矽)磨石 ] 所構成,主磨石係由比整形磨石更硬的材料(例如金屬結合磨石)所構成。像這樣使用整形磨石對磨石進行修整的步驟,稱為整形。
於專利文獻1、2,除了使用相對於圓板狀的工件平行配置的圓板狀的磨石的成型溝實行倒角加工的方法之外,亦教示使用相對於圓板狀的工件的外周的切線方向傾斜配置的圓板狀的磨石的溝部實行工件的倒角的方法(螺旋式加工方法)。關於螺旋式倒角加工方法,亦記載於專利文獻3。在專利文獻3(日本特開平5-152259號公報)所記載的方法中,相對於工件的外周的切線方向傾斜配置的磨石,於外周部形成了凹入狀的溝部而具有向內側的傾斜面。令該傾斜面與工件的外周部抵接並實行研磨。於專利文獻4(日本特開2007-044817號公報),揭示了「利用相對於圓板狀的工件平行配置的圓板狀的磨石實行研磨,之後,利用相對於圓板狀的工件的外周的切線方向傾斜配置的圓板狀的磨石,以螺旋式實行更精密的研磨」的加工方法,以及用以對螺旋式精密研磨用磨石進行整形的整形磨石以及整形方法。
若如專利文獻1~4所記載的使用相對於工件的外周的切線方向傾斜配置的磨石實行工件的倒角加工,藉由在設置於磨石的外周部的溝部的內周面與工件的外周部的接觸部分的長度較長的狀態下實行研磨,且一邊令工件低速旋轉一邊進行研磨,便可縮小工件的倒角部的表面粗度。藉此,便更容易實施之後實行的完工研磨步驟。
於專利文獻5(日本特開平11-207585號公報),揭示了「使用於外周部設置了厚度方向的尺寸比工件的厚度更大的溝部的磨石,令磨石的溝部的內周面與工件的外周部抵接,以實行倒角加工」的方法。另外,於專利文獻5,亦揭示了「使用於比工件更厚的外周部並未設置溝部且外周部的剖面形狀為凸出狀的磨石,令構成磨石的外周部的凸狀部分的一部分的傾斜面與工件的外周部抵接,以實行倒角加工」的方法。
在專利文獻6(日本特開2000-317789號公報)所記載的方法中,係將圓板狀的磨石配置成相對於圓板狀的工件為正交。工件,可以位於其平面形狀的中心的旋轉軸為中心進行旋轉。磨石,可以與工件的旋轉軸正交的旋轉軸為中心旋轉,同時亦可在與該旋轉軸垂直的方向(與圓板狀的工件平行的方向)上,或在與該旋轉軸平行的方向(與圓板狀的工件正交的方向)上移動。在令工件旋轉的狀態下,一邊令磨石旋轉一邊令其接近工件,令旋轉的磨石的外周部,抵接於在與磨石的旋轉方向正交的方向上旋轉的工件的外周部,同時令磨石移動,以實行工件的倒角加工。該等加工步驟稱為磨圓(contouring)。
在專利文獻7(日本特開2008-034776號公報)所記載的方法中,係使用配置成相對於圓板狀的工件正交的杯型磨石,與專利文獻6同樣地,在令工件旋轉的狀態下,一邊令杯型磨石旋轉一邊令其接近工件。藉由令旋轉的杯型磨石的杯具形狀的前端面,抵接於在與杯型磨石的旋轉方向正交的方向上旋轉的工件的外周部,同時令杯型磨石移動,以實行工件的倒角加工。
於專利文獻8(日本特開2014-37014號公報),揭示了使用2個圓板狀的磨石並以與專利文獻6同樣的方式實行倒角加工的方法,以及使用2個杯型磨石並以與專利文獻7同樣的方式實行倒角加工的方法。
在專利文獻9(日本特開2017-154240號公報)所記載的方法中,係使用大型且雙重構造的杯型的第一磨石,以及杯狀的第二磨石,實行工件的外周部的加工;該第一磨石具有:內周側的磨石要件(杯具形狀),以及外周側的磨石要件(杯具形狀),其用於比內周側的磨石要件所實行的研磨更精密的研磨。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 日本特開2005-153085號公報 [專利文獻2] 日本特開2007-165712號公報 [專利文獻3] 日本特開平5-152259號公報 [專利文獻4] 日本特開2007-044817號公報 [專利文獻5] 日本特開平11-207585號公報 [專利文獻6] 日本特開2000-317789號公報 [專利文獻7] 日本特開2008-034776號公報 [專利文獻8] 日本特開2014-37014號公報 [專利文獻9] 日本特開2017-154240號公報
[發明所欲解決的問題]
於如專利文獻1~4所記載的相對於工件的外周的切線方向傾斜配置的磨石的外周部,精度良好地形成用以將工件倒角的溝部並不容易。為了於工件形成所期望的形狀的倒角部,溝部的內周面必須與工件的外周部以適當的角度以及適當的接觸長度接觸。在相對於工件的外周的切線方向傾斜配置的磨石中,形成具有如上所述的與工件的外周部以適當的角度以及適當的接觸長度正確地接觸的內周面的溝部,有其困難。尤其,當利用令工件旋轉的驅動部或令用以研磨工件的磨石旋轉的驅動部,令整形磨石旋轉,以實行整形時,欲精度良好地形成可在相對於工件的外周的切線方向傾斜的狀態下實行良好的倒角加工的溝部,有其困難,吾人需要能夠更容易實行整形的方法。另外,若所欲製造的工件的倒角部的形狀或尺寸改變,則用以製作整形磨石的主磨石的溝部的形狀也必須跟著改變,作業會變得繁雜。
當使用相對於工件的外周的切線方向傾斜配置的磨石實行工件的加工時,並無法輕易變更溝部的內周面的形狀或尺寸,故難以為了接近所期望的加工形狀而實行細微的修正。因此,當製作具有定向平面部的晶圓作為工件時,亦無法使用相對於工件的外周的切線方向傾斜配置的磨石中的主要用來形成工件的外周的圓弧狀部分的溝部,精度良好地形成定向平面部。因此,必須各別地形成定向平面部形成用溝部與圓弧狀部分形成用溝部,磨石的製造會變得繁雜,同時為了分別使用2個溝部,加工時間會拉長。
在專利文獻5所記載的方法中,係令作為磨石的溝部的內周面的一部分的傾斜面或作為磨石的外周的凸狀部分的一部分的傾斜面,與工件的外周部抵接,並實行研磨。藉由令工件沿著磨石的傾斜面相對移動,以研磨工件的外周面,故所研磨的工件的外周部的形狀會形成與磨石的傾斜面對應的形狀。由於無法任意變更磨石的外周的傾斜面的角度,故難以將工件的倒角部形成為任意的形狀。另外,由於係在工件的兩面的倒角部、前端的直線部以及直線部與倒角部之間的曲面部,一邊令工件沿著磨石相對往返移動(traverse)一邊實行研磨,故加工步驟繁雜,且加工時間很長。
在專利文獻6所記載的方法中,由於圓板狀的磨石係配置成相對於圓板狀的工件為正交,故若使用大型的磨石,磨石可能會干涉到用以支持或驅動工件的機構(例如吸附台或旋轉機構)。因此,為了不妨礙到對工件的穩定支持或順利驅動,不會使用大型的磨石,而會使用小型的磨石。其結果,加工效率會變差,加工時間會拉長。另外,小型的磨石,相較於大型的磨石,在實行同一工件的倒角加工時,同一部位與工件的外周部接觸、研磨的時間較長,故磨石的壽命較短。再者,工件係按照與磨石的接觸部位沿著所期望的剖面形狀的軌跡移動,惟由於係在工件的各個部位充分受到研磨之後工件才會移動,故為了提高效率,工件必須高速旋轉。像這樣一邊令工件以高速旋轉一邊實行研磨,且於工件的外表面,在與工件的旋轉方向正交的方向上旋轉的磨石的條痕,係形成沿著工件的厚度方向延伸的形狀,故所研磨的部分的表面粗度較大。即使欲在該研磨步驟之後,實行更精密的完工研磨步驟,由於沿著與工件的旋轉方向正交的方向的條痕存在,故研磨並非易事。尤其,工件的形成傾斜面狀的部分,在後步驟(亦即精密研磨步驟)中不易研磨,會有並未充分研磨而殘留條痕的可能性存在。
在專利文獻7所記載的方法中,杯型磨石的製作較繁雜,尤其難以整形。另外,以杯具形狀的前端面與工件的外周部適當接觸的方式配置、驅動杯型磨石並非容易,用以支持以及驅動杯型磨石的機構較複雜。
在專利文獻8所記載的方法中,除了前述專利文獻6、7所記載的方法中的問題點之外,更存在「為了同時驅動2個磨石,裝置會變得複雜,同時在2個磨石之間容易產生尺寸或形狀的差異,欲實行穩定且高精度的倒角加工,並非易事」此等問題。
在專利文獻9所記載的方法中,第一磨石的形狀非常複雜,第一磨石的製作步驟很繁雜。另外,由於工件分別以2支旋轉軸為中心旋轉,故用以支持以及驅動工件的機構也很複雜。像這樣,實施專利文獻9所記載的方法的加工裝置非常地複雜。
本發明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可輕易、效率良好且高精度地實行工件的倒角加工,且支持以及驅動工件以及磨石的機構簡單,且可輕易修整磨石的工件加工裝置、磨石以及工件加工方法。 [解決問題的手段]
本發明之工件加工裝置,用以將圓板狀的工件形成為所期望的剖面形狀,其特徵為包含:工件支持機構,其支持該工件;磨石,其為圓板狀,且相對於該工件平行配置;以及磨石支持機構,其支持該磨石;該工件支持機構令該工件旋轉;該磨石支持機構令該磨石旋轉;作為該工件支持機構所產生之該工件的旋轉的中心的旋轉軸,與作為該磨石支持機構所產生之該磨石的旋轉的中心的旋轉軸,互相平行;該磨石於外周部具有凸狀研磨部分;該凸狀研磨部分在通過該磨石的該旋轉軸的剖面中的剖面形狀,向外周側為凸出狀,且為至少在厚度方向的兩端部各自具有圓弧狀部分的形狀;該磨石與該工件,藉由該磨石支持機構或該工件支持機構,可相對移動,而互相接近或遠離;該磨石支持機構或該工件支持機構,依照根據該磨石的該圓弧狀部分的曲率半徑所算出的移動條件,令該磨石相對於該工件相對地移動,而令該凸狀研磨部分與該工件的接觸部分沿著該工件的該所期望的剖面形狀移動;於該磨石的外周部,該凸狀研磨部分與剖面長方形狀研磨部分在厚度方向上並排設置;該剖面長方形狀研磨部分的與該工件互相對向的面,在沿著該旋轉軸的剖面中,為與該磨石的厚度方向平行的直線狀;該磨石的該剖面長方形狀研磨部分,係研磨該工件的部分,其與該工件的外周部抵接,藉由該磨石從該工件的半徑方向外側向內側移動,而縮小該工件的半徑;該磨石的該圓弧狀部分的曲率半徑,至少在該工件的厚度的10倍以上,而令該磨石的該圓弧狀部分,以與該工件的該所期望的剖面形狀的倒角部之間實質上不會產生間隙的方式,抵接於該工件。
另外,本發明之另一工件加工裝置,用以將圓板狀的工件形成為所期望的剖面形狀,其特徵為包含:工件支持機構,其支持該工件;磨石,其為圓板狀,且相對於該工件平行配置;以及磨石支持機構,其支持該磨石;該工件支持機構令該工件旋轉;該磨石支持機構令該磨石旋轉;作為該工件支持機構所產生之該工件的旋轉的中心的旋轉軸,與作為該磨石支持機構所產生之該磨石的旋轉的中心的旋轉軸,互相平行;該磨石於外周部具有凸狀研磨部分;該凸狀研磨部分在通過該磨石的該旋轉軸的剖面中的剖面形狀,向外周側為凸出狀,且為至少在厚度方向的兩端部各自具有圓弧狀部分的形狀;該磨石與該工件,藉由該磨石支持機構或該工件支持機構,可相對移動,而互相接近或遠離;該磨石支持機構或該工件支持機構,依照根據該磨石的該圓弧狀部分的曲率半徑所算出的移動條件,令該磨石相對於該工件相對地移動,而令該凸狀研磨部分與該工件的接觸部分沿著該工件的該所期望的剖面形狀移動;除了具有該凸狀研磨部分的該磨石之外,更包含:附溝磨石,其為圓板狀,且相對於該工件的外周的切線方向斜向配置,而用於比該磨石的該凸狀研磨部分所實行的研磨更精密的研磨;以及附溝磨石支持機構,其支持該附溝磨石;該附溝磨石支持機構令該附溝磨石旋轉;更包含:整形磨石,其可取代該工件而安裝於該工件支持機構;該整形磨石,藉由該磨石支持機構或該工件支持機構,依照該移動條件相對於該磨石相對地移動以形成外形;該附溝磨石,抵壓於該整形磨石,轉印該整形磨石的外形,以形成或修整溝部。
本發明之磨石為用以將工件形成所期望的剖面形狀的工件加工裝置所包含,該工件加工裝置,包含:工件支持機構,其支持圓板狀的該工件;該磨石,其為圓板狀,且相對於該工件平行配置;以及磨石支持機構,其支持該磨石;該工件支持機構令該工件旋轉;該磨石支持機構令該磨石旋轉;作為該工件支持機構所產生之該工件的旋轉的中心的旋轉軸,與作為該磨石支持機構所產生之該磨石的旋轉的中心的旋轉軸,互相平行;該磨石於外周部具有凸狀研磨部分;該凸狀研磨部分在通過該磨石的該旋轉軸的剖面中的剖面形狀,向外周側為凸出狀,且為至少在厚度方向的兩端部各自具有圓弧狀部分的形狀;該磨石與該工件,藉由該磨石支持機構或該工件支持機構,可相對移動,而互相接近或遠離;該磨石支持機構或該工件支持機構,依照根據該磨石的該圓弧狀部分的曲率半徑所算出的移動條件,令該磨石相對於該工件相對地移動,以令該凸狀研磨部分與該工件的接觸部分沿著該工件的所期望的剖面形狀移動;該磨石的特徵為:該凸狀研磨部分在通過該磨石的旋轉軸的剖面中的剖面形狀,為具有位於厚度方向的兩端部的1對的該圓弧狀部分以及位於1對的該圓弧狀部分之間的直線部分的形狀;該直線部分係磨石粒度比該圓弧狀部分更粗的部分,該圓弧狀部分係用於比該直線部分所實行的研磨更精密的研磨的部分;該圓弧狀部分的曲率半徑至少在該工件的厚度的10倍以上,而令該圓弧狀部分,以與該工件的該所期望的剖面形狀的倒角部之間實質上不會產生間隙的方式,抵接於該工件。
本發明之工件加工方法,使用磨石將圓板狀的工件形成為所期望的剖面形狀;該磨石於外周部具有凸狀研磨部分且為可旋轉的圓板狀;該凸狀研磨部分在通過該磨石的旋轉軸的剖面中的剖面形狀,向外周側為凸出狀,且為至少在厚度方向的兩端部各自具有圓弧狀部分的形狀;該工件加工方法的特徵為包含以下步驟:將該工件與該磨石配置成互相平行;以及令該磨石旋轉,並以與該磨石的該旋轉軸平行的旋轉軸為中心令該工件旋轉,同時依照根據該磨石的該圓弧狀部分的曲率半徑所算出的移動條件,令該磨石相對於該工件相對地移動,以令該凸狀研磨部分與該工件的接觸部分沿著該工件的該所期望的剖面形狀移動;令該磨石相對於該工件相對地移動的步驟,包含以下步驟:令該工件與該磨石旋轉,同時令該磨石的該凸狀研磨部分的該圓弧狀部分從該工件的外周端面向一面,依照該移動條件以預先算出的角度相對於該工件相對曲線地移動,藉此研磨該工件的該一面側的外周部;令該磨石沿著該工件的外周端面從該一面側往另一面側相對於該工件相對地移動;以及令該工件與該磨石旋轉,同時令該磨石的該凸狀研磨部分的該圓弧狀部分從該工件的外周端面朝向該另一面,依照該移動條件以預先算出的角度相對於該工件相對曲線地移動,藉此研磨該工件的該另一面側的外周部;在實行該工件的該一面側或該另一面側的外周部的粗研磨時,令該工件與該磨石旋轉,同時令該磨石的該凸狀研磨部分的該圓弧狀部分從該工件的外周端面朝向該一面或該另一面,依照該移動條件以預先算出的角度相對於該工件相對曲線地移動,然後令該磨石相對於該工件的相對移動停止;在實行該工件的該一面側或該另一面側的外周部的精密研磨時,令該工件與該磨石旋轉,同時令該磨石的該凸狀研磨部分的該圓弧狀部分從該工件的外周端面朝向該一面或該另一面,依照該移動條件以預先算出的角度相對於該工件相對曲線地移動,之後令該磨石相對於該工件相對直線地移動。
本發明之工件加工方法,使用磨石將圓板狀的工件形成為所期望的剖面形狀;該磨石於外周部具有凸狀研磨部分且為可旋轉的圓板狀;該凸狀研磨部分在通過該磨石的旋轉軸的剖面中的剖面形狀,向外周側為凸出狀,且為至少在厚度方向的兩端部各自具有圓弧狀部分的形狀;該工件加工方法的特徵為包含以下步驟:將該工件與該磨石配置成互相平行;令該磨石旋轉,並以與該磨石的該旋轉軸平行的旋轉軸為中心令該工件旋轉,同時依照根據該磨石的該圓弧狀部分的曲率半徑所算出的移動條件,令該磨石相對於該工件相對地移動,以令該凸狀研磨部分與該工件的接觸部分沿著該工件的該所期望的剖面形狀移動;以及藉由液體或氣體的流動調整該工件的該旋轉軸的溫度;在實行該工件的加工之前,實行令成為該工件的旋轉時的旋轉中心的該旋轉軸在並未安裝該工件的狀態下旋轉的預備旋轉動作;該預備旋轉動作,交替重複與該磨石實行加工中的該工件的高速旋轉時相同的速度的高速旋轉,以及與該磨石實行加工中的該工件的低速旋轉時相同的速度的低速旋轉;令該預備旋轉動作中的該高速旋轉的持續時間與該低速旋轉的持續時間的比,與該磨石實行加工中的該工件的高速旋轉的持續時間與低速旋轉的持續時間的比一致;令該預備旋轉動作中的該高速旋轉的持續時間以及該低速旋轉的持續時間,各自比該磨石實行加工中的該工件的高速旋轉的持續時間以及低速旋轉的持續時間更短。
本發明之工件加工方法,使用磨石將圓板狀的工件形成為所期望的剖面形狀;該磨石於外周部具有凸狀研磨部分且為可旋轉的圓板狀;該凸狀研磨部分在通過該磨石的旋轉軸的剖面中的剖面形狀,向外周側為凸出狀,且為至少在厚度方向的兩端部各自具有圓弧狀部分的形狀;該工件加工方法的特徵為包含以下步驟:將該工件與該磨石配置成互相平行;以及令該磨石旋轉,並以與該磨石的該旋轉軸平行的旋轉軸為中心令該工件旋轉,同時依照根據該磨石的該圓弧狀部分的曲率半徑所算出的移動條件,令該磨石相對於該工件相對地移動,以令該凸狀研磨部分與該工件的接觸部分沿著該工件的該所期望的剖面形狀移動;除了該磨石之外,更包含:附溝磨石,其為圓板狀,且相對於該工件的外周的切線方向斜向配置;在令該磨石的該凸狀研磨部分與該工件抵接並實行該工件的研磨之後,令該附溝磨石的溝部的內周面與該工件抵接,實行比該凸狀研磨部分所實行的研磨更精密的研磨;更包含以下步驟:在將該工件與圓板狀的該磨石配置成互相平行的步驟之前,將圓板狀的整形磨石配置成與該磨石平行;令該磨石旋轉,並以與該磨石的該旋轉軸平行的旋轉軸為中心令該整形磨石旋轉,同時令該磨石相對於該整形磨石相對地移動,以形成該整形磨石的外形;以及將該附溝磨石的材料抵壓於該整形磨石,轉印該整形磨石的外形,以形成或修整該溝部;在轉印該整形磨石的外形以形成或修整該溝部的步驟中,該溝部,為了令與該溝部的內周面抵接的該工件形成該所期望的剖面形狀,而形成預先設定的形狀;在形成該整形磨石的外形的步驟中,係根據該磨石的該圓弧狀部分的曲率半徑,算出該磨石的該凸狀研磨部分與該整形磨石的接觸部分沿著與該溝部的該預先設定的形狀對應的形狀移動的移動條件;在形成該整形磨石的外形的步驟中,依照該移動條件,令該整形磨石相對於該磨石相對地移動。 [發明的功效]
若根據本發明,便可提供一種可輕易、效率良好且高精度地實行工件的倒角加工,且支持以及驅動工件以及磨石的機構簡單,且可輕易修整磨石的工件加工裝置、磨石以及工件加工方法。
以下,針對本發明之實施態樣,參照圖式進行說明。圖1,係以示意方式表示本發明之第1實施態樣的工件加工裝置1的前視圖。圖2,係表示工件加工裝置1的磨石5的剖面圖。工件加工裝置1,係研磨半導體晶圓、玻璃基板或陶瓷等的圓板狀的工件2,而實行工件2的外周部的倒角的裝置。工件加工裝置1,特別適合包含矽(Si)、碳化矽(SiC)、氮化鎵(GaN)、砷化鎵(GaAs)或藍寶石等在內的高硬度的工件2的倒角加工。然而,亦可將工件加工裝置1用於其他種類的工件的加工。
工件加工裝置1,具有:工件支持機構4,其支持圓板狀的工件2,同時令該工件2以旋轉軸3為中心旋轉;以及磨石支持機構7,其支持圓板狀的磨石5,同時令該磨石5以旋轉軸6為中心旋轉。作為一例,工件2係直徑為50~300mm、厚度在1mm以下左右的圓板狀構件;磨石5係直徑為100~200mm、厚度為20~60mm左右的圓板狀構件。為了方便說明,在圖式中係將工件2的厚度圖示得比較厚。工件支持機構4與磨石支持機構7,支持圓板狀的工件2與圓板狀的磨石5,令其互相平行。工件支持機構4,可令圓板狀的工件2,以位於工件2的平面形狀的中心且相對於工件2正交的旋轉軸3為中心旋轉。同樣地,磨石支持機構7,可令圓板狀的磨石5,以位於磨石5的平面形狀的中心且相對於磨石5正交的旋轉軸6為中心旋轉。作為工件支持機構4所產生之工件2的旋轉的中心的旋轉軸3,與作為磨石支持機構7所產生之磨石5的旋轉的中心的旋轉軸6,互相平行。磨石5與工件2,藉由磨石支持機構7或工件支持機構4,可相對移動,而互相接近或遠離。作為一例,磨石支持機構7,可在令磨石5旋轉的狀態下,在相對於磨石5以及工件2平行的平面上(在與旋轉軸3以及旋轉軸6正交的平面上),令磨石5在磨石5接近工件2的方向上或遠離工件2的方向上移動,且可在相對於磨石5以及工件2正交的平面上(在與旋轉軸3以及旋轉軸6平行的平面上),令磨石5在磨石5接近工件2的方向上或遠離工件2的方向上移動。因此,磨石5,藉由磨石支持機構7,便可至少在包含旋轉軸3、6在內的平面上,相對於工件2從任意方向接近,且往任意方向遠離。工件支持機構4,具有溫度調整機構15,其令用以將工件支持機構4的旋轉軸3的溫度保持一定的液體或氣體的流動產生。另外,雖未詳述,惟工件支持機構4以及磨石支持機構7,可由習知的吸附台、旋轉馬達或可動平台等所構成。
工件加工裝置1的磨石5,如圖2所示的,具有:基底圓板部5a,其成為基體;以及凸狀研磨部分5b,其位於基底圓板部5a的外周部。基底圓板部5a,係由鋁或不銹鋼等的合金所構成,並設置了:安裝孔5c,其為筆直狀,在厚度方向上延伸,且旋轉軸6可插通;以及凹部5d,其用以安裝於磨石支持機構7的圖中未顯示的保持部(例如凸緣部)。位於磨石5的外周部的凸狀研磨部分5b係由金屬結合磨石或樹脂結合磨石等所構成,其在通過旋轉軸6的剖面中的剖面形狀,向半徑方向外側(外周側)為凸出狀,且為至少於厚度方向的兩端部各自具有圓弧狀部分5e的形狀。在圖2所示之例中,位於厚度方向的兩端部的圓弧狀部分5e,以同樣的圓弧狀部分連接,凸狀研磨部分5b整體構成1個半圓形。然後,凸狀研磨部分5b,並未包含朝向半徑方向內側的凹入形狀的部分。
針對使用圖1所示之工件加工裝置1的工件加工方法,進行說明。圖3A~圖3D係依序以示意方式表示該工件加工方法的一例的前視圖。在圖3A~圖3D中,為了容易檢視,係圖示成工件2與磨石5的尺寸差並沒有那麼大,惟實際上磨石5比工件2更大得多。首先,將作為被加工物的工件2(例如半導體晶圓)設置於工件支持機構4,並令其以旋轉軸3為中心旋轉。工件2旋轉但並未移動。令安裝於磨石支持機構7的磨石5,藉由磨石支持機構7,以旋轉軸6為中心旋轉,同時令其移動,以令磨石5的外周部與工件2的外周部抵接。作為一例,如圖3A所示的,將安裝於磨石支持機構7的磨石5,配置成「相對於設置於工件支持機構4的工件2,厚度方向的中心對齊一致」。一邊令工件2以旋轉軸3為中心旋轉同時令磨石5以旋轉軸6為中心旋轉,一邊如圖3B所示的將磨石5的外周部抵接於工件2的外周部,以對其進行研磨。
然後,令磨石5往工件2的一面側(在圖3A~圖3D所示之例中為工件2的上方)移動,同時令工件2的旋轉與磨石5的旋轉持續進行,如圖3C所示的,在令磨石5的外周部與工件2的一側面的外周部抵接的狀態下,令磨石5相對於工件2移動。具體而言,係令磨石5從工件2的厚度方向的中心附近且半徑方向外側,向工件2的一面側且半徑方向內側逐漸移動。藉此,磨石5研磨工件2的外周部的一面側(上側)的邊緣,實行倒角,形成倒角部2a。
在工件2的外周部的上側的邊緣的倒角完成之後,令磨石5從工件2的半徑方向的內側移動到最外端部的外側,然後往工件2的另一面側(在圖3A~圖3D所示之例中為工件2的下方)移動(下降)。此時,磨石5可與工件2的半徑方向的最外端部抵接同時下降,惟磨石5亦可移動到比工件2的最外端部更外側,然後在不與工件2的最外端部接觸的情況下下降。
如圖3D所示的,在令移動到比工件2的厚度方向的中心更下側的磨石5的外周部與工件2的另一面的外周部抵接的狀態下,令磨石5一邊繼續下降一邊從工件2的半徑方向外側向內側移動。像這樣,藉由令旋轉的磨石5的外周部與工件2的外周部抵接並研磨工件2,以實行工件2的外周部的下側的邊緣的倒角,而形成倒角部2a。最後,磨石5往比工件2的底面更下方移動,磨石5形成與工件2並未接觸的狀態,工件2的倒角加工便結束。如圖3A~圖3D所示的,在工件2以及磨石5的厚度方向上,磨石5從與工件2的中心互相對向的位置往返移動(traverse)到一面側與另一面側(上下),實行工件2的外周部的上側的邊緣的倒角與下側的邊緣的倒角。工件2的外周部的上側的邊緣的倒角與下側的邊緣的倒角,均藉由磨石5在工件2的半徑方向上的同一方向的移動(從工件2的半徑方向外側向內側的移動)而實行之。在本實施態樣中,磨石5一邊往返移動一邊研磨者僅為工件2的前端的直線部(兩面的倒角部之間的中間部),兩面的倒角部2a,則係由磨石5從工件2的半徑方向外側向內側的單一方向的動作所形成。例如,相較於如專利文獻5所記載的「除了工件的前端的直線部之外,在直線部與倒角部之間的曲面部或兩面的倒角部,亦由磨石與工件的相對往返動作(traverse)進行研磨」的方法,本實施態樣更可輕易在短時間內效率良好地實施研磨加工。然後,由於本實施態樣之磨石5的凸狀研磨部分5b主要為圓弧狀的曲面,故配合所欲形成的倒角部2a的形狀以及尺寸計算以及設計曲面形狀比較容易。另外,在一部分的圖式中,為了容易判斷工件2的所期望的剖面形狀,即使在倒角部2a的形成途中或形成前的階段,有時也會圖示成幾近完成狀態的倒角部2a的形狀。
針對該工件加工方法,參照圖4~6,更詳細進行說明。在本實施態樣之加工方法中,係以磨石5的凸狀研磨部分5b與工件2的接觸部分沿著工件2的所期望的剖面形狀移動的方式,計算、求出磨石5與工件2的相對移動的移動條件。由於本實施態樣之磨石5的尺寸為已知,故用以令磨石5與工件2相對移動的移動條件,係根據位於磨石5的凸狀研磨部分5b的厚度方向的兩端部的圓弧狀部分5e的曲率半徑所算出。依照如是算出的移動條件,磨石支持機構7或工件支持機構4,令磨石5相對於工件2相對地移動。例如,將工件2的所期望的剖面形狀,表示為包含工件2的旋轉軸3與磨石5的旋轉軸6在內的平面上的2維座標,並以磨石5與工件2的接觸部分沿循各座標點的方式,設定磨石5與工件2的相對移動條件。如是,在本實施態樣中,磨石5與工件2受到NC控制(Numerical control,數值控制)而相對移動,以實行工件2的研磨。
具體而言,如圖4所示的,令磨石5與工件2的外周端面抵接,進行研磨,將工件2的直徑縮小。由於磨石5相較於工件2更大得多,故磨石5的凸狀研磨部分5b的與工件的外周端面接觸的部分幾近直線狀。因此,工件2的外周部被研磨成幾近直線狀,工件2的直徑縮小。在令磨石5的凸狀研磨部分5b的厚度方向(圖4的上下方向)的中心與工件2的厚度方向的中心位置對齊的狀態下,將工件2研磨到工件2的直徑成為所期望的大小為止。之後,令磨石5相對於工件2相對地在厚度方向上移動,以形成工件2的所期望的剖面形狀(以2點鏈線表示)的直線部分的方式,實行工件2的研磨。像這樣,令磨石5在工件2的厚度方向上相對移動,以形成工件2的所期望的剖面形狀的直線部分,並在磨石5到達在一面側(例如上側)預先設定好的位置P1之後,如圖5所示的,一邊令往一面側的相對移動繼續進行,一邊從工件2的半徑方向外側向內側曲線地相對移動。根據預先算出的移動條件,磨石5與工件2相對地在厚度方向與半徑方向上適當地移動,磨石5便相對於工件2相對地沿循所期望的曲線軌跡。然後,在由從工件2的半徑方向外側向內側的相對移動的開始點P1算起的角度α成為預先設定的既定角度而到達位置P2之後,令磨石5與工件2的相對移動量為一定,並令磨石5相對於工件2相對地直線移動。該角度α,係在包含工件2的旋轉軸3與磨石5的旋轉軸6在內的平面上從工件2的內周側所測定的角度。然後,磨石5相對移動到工件2的厚度方向的一面的外側而變成與工件2並未接觸,工件2的一面的研磨便完成。在工件2的另一面側亦同,如圖6所示的,藉由實行將圖5所示的在工件2的一面側的動作實質上下翻轉的動作,以實行工件2的另一面的研磨。
磨石5與工件2的大小的差,實際上,比圖4~6所示的更大得多(例如磨石5的圓弧狀部分5e的曲率半徑係工件2的厚度的數十倍),有時磨石5的圓弧狀部分5e的與工件2的外周面接觸的部分幾乎為直線狀。例如,在磨石5移動而移動角度α成為既定大小的時點(參照圖5、6),在磨石5的圓弧狀部分5e與形成於工件2的倒角部2a的所期望的形狀(在圖5、6中以2點鏈線表示)之間所產生的間隙非常地小,小到可以無視的程度,而存在與工件2接觸依然可將工件2的倒角部2a整體研磨成所期望的形狀的可能性。在此情況下,吾人亦考慮將「在磨石5移動而移動角度α成為既定大小的時點中止磨石5的移動,之後令磨石5相對於工件2相對地直線移動」的步驟省略。當欲實行更精密的研磨時,仍宜實行「在令磨石5曲線地移動到移動角度α成為既定大小之後,令磨石5相對於工件2相對地直線移動」的步驟。然而,當實行比較粗略的研磨作為精密研磨的前階段時,亦可省略「在令磨石5曲線地移動到移動角度α成為既定大小之後,令磨石5相對於工件2相對地直線移動」的步驟,以簡化作業。
像這樣,在本實施態樣中,藉由依照預先算出的移動條件令磨石5與工件2相對移動,磨石5與工件2的接觸部分沿循基於工件2的所期望的剖面形狀所算出的移動軌跡。其結果,便可將工件2形成為所期望的剖面形狀。然後,當實行種類相異的工件2的加工時,便配合新加工的工件2的所期望的剖面形狀,算出用以對該工件2實行加工的移動條件。此時,由於係根據磨石5的圓弧狀部分5e的曲率半徑算出移動條件,故可用同一磨石5正確地加工各種形狀的工件2。
針對本實施態樣的功效,進行說明。如圖7所示的,當為使用以往的具有成型溝16a的磨石16的加工方法時,在磨石16的特定部位,例如在成型溝16a的內周面,於工件2最初抵接的部分P3發生摩耗或損傷的可能性很高。若實行多數工件2的加工,則會於該部分P3發生摩耗或損傷,而導致成型溝16a的形狀改變,故用該磨石16加工工件2,加工精度會降低。此時,便需要更換或修整磨石16。相對於此,在本實施態樣中,由於係以磨石5的凸狀研磨部分5b的各部位抵接、研磨工件2,故不會只有特定部位特別容易受到摩耗或損傷。因此,磨石5的壽命較長。
在專利文獻6所記載的以往的加工方法中,構造上,難以使用太大的(粗徑的)磨石,故不得不以較小的(細徑的)磨石實行加工。其結果,磨石的壽命較短,更換或修整磨石的頻度較高。然而,在本實施態樣中,磨石5以及磨石支持機構7干涉到其他構件(具體而言係工件支持機構4)的可能性很小,故構造上的限制較少,可使用較大的(粗徑的)磨石5對工件2實行加工。因此,磨石5的壽命較長,更換或修整磨石5的頻度較低。另外,在專利文獻6所記載的加工方法中,磨石的旋轉方向與相對於工件的相對移動方向,實質上一致(均為工件2的厚度方向)。因此,若於磨石的外周部具有較大的凹凸部,則容易因為磨石的旋轉而於工件的外周面產生沿著旋轉方向(工件的厚度方向)的線狀痕。由於該磨石一邊旋轉,一邊相對於工件相對地往與旋轉方向相同的方向(亦即與線狀痕實質平行的方向)移動,故線狀痕不會消失而容易殘留下來。磨石的令工件的外周面產生線狀痕的部分(較大的凹凸部),係在工件的周圍方向上的位置維持不變而在工件的厚度方向上相對移動。因此,於工件可能會殘留並未與該較大的凹凸部抵接而並未深刻地研磨到與線狀痕相同程度的部分。其結果,即使磨石移動線狀痕也不會消失而容易殘留下來。另外,工件係在與磨石的旋轉方向正交的方向上旋轉,因為工件的旋轉而在周圍方向上移動的長度,比磨石與工件在工件的厚度方向上相對移動的長度更長得多。磨石,由於實行工件的全周圍的研磨以及往工件的厚度方向的相對移動,為了不讓工件的加工時間太長,有必要避免磨石相對於工件相對地在工件的厚度方向上移動的速度太慢。工件的與磨石抵接的部分,其工件的周圍方向的寬度較窄,為了避免磨石相對於工件相對地在工件的厚度方向上移動的速度變慢,會加快工件的旋轉速度(周圍方向的移動速度),以求縮短磨石與工件的全周圍抵接、研磨所需要的時間。像這樣加快工件的旋轉速度,即使工件與磨石往互相正交的方向旋轉,研磨後的工件的表面粗度仍會變粗。相對於此,在本實施態樣中,磨石5的旋轉方向與相對於工件2的相對移動方向,實質上正交。磨石5的旋轉方向為工件2的周圍方向,相對移動方向為工件2的厚度方向。若於磨石5的外周部具有較大的凹凸部,則會因為磨石5的旋轉而於工件2的外周面產生沿著周圍方向的線狀痕。由於該磨石5係一邊旋轉一邊相對於工件2相對地往與旋轉方向正交的方向(亦即與線狀痕實質上正交的方向)移動,故不易殘留線狀痕。由於磨石5的令工件2的外周面產生線狀痕的部分(較大的凹凸部)係一邊往周圍方向旋轉一邊往與線狀痕正交的方向移動,故該較大的凹凸部會與工件2的外周面的幾乎全部依序抵接。因此,工件2的外周面的幾乎全部,都會被該較大的凹凸部深刻地研磨到與線狀痕相同程度。像這樣,藉由磨石5的旋轉方向與相對於工件2的相對移動方向實質上正交,於工件2的外周面所產生的線狀痕便容易消失而變平滑。另外,在該構成中,即使工件2的旋轉速度較快,由於磨石5的旋轉方向(工件2的周圍方向)與磨石5的相對移動方向(工件2的厚度方向)正交而相對移動距離較短,故即使磨石5在工件2的厚度方向上非常緩慢地相對移動,加工時間也不會變得太長。因此,藉由令磨石5在工件2的厚度方向上的相對移動速度較慢,以充分地研磨工件2的全周圍,便可令研磨後的工件的表面粗度良好。
在專利文獻5所記載的以往的加工方法中,係沿著磨石的外形令工件相對移動以實行研磨,故加工後的工件的形狀係由磨石的外形(尤其是磨石的曲線狀或直線狀的傾斜面的形狀或角度)所決定。因此,為了形成形狀相異的工件,必須更換磨石。相對於此,在本實施態樣中,磨石5與工件2的相對移動,並非沿著磨石5的外形進行,而係根據考量到磨石5的凸狀研磨部分5b的圓弧狀部分5e的曲率半徑所算出的移動條件進行。因此,在形成形狀相異的工件2時,無須更換磨石5,只要變更移動條件即可。亦即,可不更換磨石5,而用同一磨石5形成各種形狀的工件2。移動條件係根據磨石5的凸狀研磨部分5b的圓弧狀部分5e的曲率半徑等計算求出,磨石5與工件2的相對移動,係根據該移動條件而受到數值控制,故加工精度良好。像這樣,若根據本實施態樣,便可達到「可利用同一磨石5形成各種形狀的工件2,而且加工精度良好,再者磨石5的壽命較長」等多項的優異功效。
若根據本實施態樣之加工裝置以及加工方法,則如圖8A所示的外周部係由1對圓弧狀部分以及將其連接的直線部分所形成的所謂T形狀的工件2,或如圖8B所示的外周部為半圓狀的所謂R形狀的工件2,均可精度良好地形成之。當為圖8A所示的T形狀的工件2時,係根據外周部的1對圓弧狀部分各自的曲率半徑R1、R2、與各圓弧狀部分連接的直線傾斜面部分的長度X1、X2、該等傾斜面部分相對於工件2的表面的角度θ1、θ2、1對圓弧狀部分之間的直線部分的長度X3,以及圖8A並未顯示的磨石5的凸狀研磨部分5b的圓弧狀部分5e的曲率半徑,進行計算,求出移動條件,並依照該移動條件實行加工。當為圖8B所示的R形狀的工件2時,係根據外周部的半圓狀的部分的半徑R、從半圓狀的部分往兩側分別連接的直線傾斜面部分的長度X1、X2、該等傾斜面部分相對於工件2的表面的角度θ1、θ2,以及圖8B並未顯示的磨石5的凸狀研磨部分5b的圓弧狀部分5e的曲率半徑,進行計算,求出移動條件,並依照該移動條件實行加工。像這樣,圖8A所示的T形狀的工件2,或圖8B所示的R形狀的工件2,均可由吾人根據圖示的所期望的剖面形狀的各部位的尺寸以及磨石5的凸狀研磨部分5b的圓弧狀部分5e的曲率半徑進行計算,求出移動條件,並依照該移動條件實行數值控制,以精度良好地對其加工。另外,當為圖8B所示的R形狀的工件2時,由於在外周端不存在直線部分,故在將工件2研磨到工件2的直徑成為所期望的大小之後,便不需要一邊令磨石5在厚度方向上相對移動一邊於工件2形成直線部分的加工。
接著,針對使用圖1所示的工件加工裝置1的工件加工方法的另一例,進行說明。圖9A~9C係依序以示意方式表示該工件加工方法的一例的前視圖。在該例子中,係令安裝於磨石支持機構7的磨石5,在設置於工件支持機構4的工件2的半徑方向內側從工件2的厚度方向的一面側(在圖9A~9C所示之例中為工件2的上方)將磨石5的外周部抵接於工件2的外周部,以開始工件2的外周部的邊緣部分的研磨。然後,在令工件2的旋轉與磨石5的旋轉持續進行的情況下,磨石支持機構7令磨石5移動。具體而言,如圖9A所示的,令磨石5向工件2的厚度方向的另一面側(在圖9A~9C所示之例中為工件2的下方)且從工件2的半徑方向內側向外側移動。藉由該移動實行工件2的外周部的上側的邊緣的倒角,形成倒角部2a。如圖9B所示的,在磨石5到達工件2的半徑方向的最外端部之後,令磨石5繼續下降,移動到比工件2的厚度方向的中心更下側之處。此時,令磨石5與工件2的半徑方向的最外端部抵接,一邊研磨工件2,一邊下降。
如圖9C所示的,令移動到比工件2的厚度方向的中心更下側之處的磨石5,一邊繼續下降,一邊從工件2的半徑方向外側向內側移動。此時,令旋轉的磨石5的外周部與工件2的外周部抵接,研磨工件2,實行工件2的外周部的下側的邊緣的倒角,形成倒角部2a。最終,磨石5移動到比工件2的底面更下方之處,形成磨石5與工件2並未接觸的狀態,工件2的倒角加工便結束。如圖9A~9C所示的,令磨石5從工件2的半徑方向內側向外側移動,在稍微令其下降之後,令其從工件2的半徑方向外側向內側移動,利用磨石5的極簡單的移動,便可實行工件2的兩面的倒角。然而,在實行工件2的外周部的上側的邊緣的倒角時,亦可令磨石5一邊旋轉一邊與工件2抵接,並令其從工件2的半徑方向外側向內側移動。此時,工件2的外周部的上側的邊緣的倒角或下側的邊緣的倒角,均藉由磨石5的同一方向的移動(從半徑方向外側向內側的移動)實行之。
無論在圖3A~6所示之例或圖9A~9C所示之例的哪一例中,均可由磨石支持機構7調整在工件2的半徑方向上的倒角加工開始前的磨石5的位置(亦即磨石5與工件2開始接觸的位置),以及倒角加工結束時的磨石5的位置(亦即磨石5與工件2的接觸結束的位置),以調整倒角部2a的大小。另外,在考慮到如是調整的倒角部2a的大小以及磨石5研磨工件2的速度之後,可由磨石支持機構7調整令磨石5下降的速度以及令其在工件2的半徑方向上移動的速度,以調整工件2的倒角部2a的角度或形狀等。再者,根據係令磨石5的外周部的曲線部之中的哪個部分接觸、研磨工件,磨石5相對於工件2的接觸角度也會跟著改變,故可調整工件2的倒角部2a的角度或形狀等。像這樣,主要藉由磨石支持機構7對磨石5的移動控制,便可實現工件2的倒角部2a的所期望的形狀或尺寸。因此,磨石支持機構7,宜藉由數值控制(NC控制)驅動磨石5。
前述的構成,係磨石支持機構7令磨石5旋轉同時移動,工件支持機構4令工件2旋轉但不移動的構成,惟不限於該等構成。亦即,亦可為「磨石支持機構7令磨石5旋轉但不移動,工件支持機構4令工件2旋轉,同時藉由數值控制令工件2移動」的構成。此時,工件支持機構4,可在相對於磨石5以及工件2平行的平面上(與旋轉軸3以及旋轉軸6正交的平面上),令工件2在工件2相對於磨石5接近的方向上或遠離磨石5的方向上移動,且可在相對於磨石5以及工件2正交的平面上(與旋轉軸3以及旋轉軸6平行的平面上),令工件2在工件2相對於磨石5接近的方向上或遠離磨石5的方向上移動。因此,工件2,可藉由工件支持機構4,在至少包含旋轉軸3、6在內的平面上,相對於磨石5從任意方向接近,且可往任意方向遠離。該構成,亦可以「工件2與磨石5形成與圖3A~6或圖9A~9C所示的各步驟同樣的位置關係」的方式,令工件2與磨石5相對移動,並可實施與圖3A~6或圖9A~9C所示的加工方法同樣的加工。
在本實施態樣中,由於並非令磨石5與工件2往彼此正交的方向旋轉,而係令其往同一或正反方向旋轉,故磨石5的旋轉與工件2的旋轉會產生加乘效應,磨石5本體的旋轉速度不需要那麼快。因此,磨石支持機構7,不是可高速旋轉驅動者也無所謂,可達到構造簡化或降低成本之目的。另外,由於係一邊令工件2與磨石5平行旋轉,一邊實行研磨,故可縮小工件2的倒角部的表面粗度。
若根據本實施態樣,由於磨石5相對於工件2平行配置,故磨石5不會干涉到工件支持機構4,而可增大磨石5。藉此,便不會令包含磨石支持機構7在內的加工裝置1的構造趨向複雜,而可使用大型的磨石5將工件2的外周部形成為任意的剖面形狀。另外,藉由使用大型的磨石5,可令加工效率良好並縮短加工時間,同時可利用磨石5的外周部的寬廣範圍進行加工,故磨石5的壽命會延長。再者,當使用形成了與完成狀態的工件2的形狀對應的形狀的溝部(成型溝)的磨石進行加工時,與倒角加工前的工件的邊緣抵接的溝槽的內周面(尤其傾斜面的部分)容易發生摩耗或損傷,惟在本實施態樣中,由於並非「對倒角加工前的工件的邊緣僅以磨石5的特定1個部位持續抵接」的構成,故磨石5不易受到損傷而壽命較長。
當將工件插入設置於磨石的成型溝內並進行加工時,雖可形成特定形狀以及尺寸的倒角部,惟為了形成相異形狀以及尺寸的倒角部,必須更換成具有相異溝部的磨石。然而,若根據本實施態樣,由於係令具有凸狀研磨部分5b的磨石5相對於工件2相對地移動以實行倒角,故利用數值控制變更磨石5的移動路徑,便可變更所形成的倒角部2a的形狀或尺寸。亦即,藉由單一磨石5,便可形成各種形狀以及尺寸的倒角部2a。
另外,當將工件插入設置於磨石的溝內並進行加工時,由於係在封閉狹窄空間內實行加工,故不易對加工部供給研磨水(冷卻劑)。然而,在本實施態樣中,由於係磨石5的外周部的凸狀部分與工件2抵接,並在開放空間中實行加工,故可輕易且確實地對加工部供給研磨水。藉此,便不會發生阻塞、過度摩擦或發熱,而可順利地研磨。尤其,可輕易且高精度地實現當欲將工件插入設置於磨石的溝內並進行加工時會很困難的小角度的倒角(例如角度11度以下的倒角)。然後,可用1個大型的磨石5,連續實行工件2的外周部的圓弧狀部分的邊緣的倒角與定向平面部的邊緣的倒角,而無須設置複數個溝部。因此,可令磨石5為簡單的構造,同時可用連續的步驟形成倒角部2a與缺口部或定向平面部,故可縮短加工時間或降低加工成本。
圖10A~10B揭示本實施態樣之磨石的變化實施例。該變化實施例的磨石8,如圖10A所示的,例如具有金屬製的基底圓板部8a,以及位於其外周部的由樹脂結合磨石所構成的凸狀研磨部分8b,於基底圓板部8a,設置了在厚度方向上延伸且旋轉軸6可插通的筆直狀的安裝孔8c,以及凹部8d。凸狀研磨部分8b為朝向半徑方向外側的凸出形狀,在沿著旋轉軸的剖面中,在至少一部分具有曲線部分,且並未設置朝向半徑方向內側的凹入形狀的部分。本實施態樣之磨石8的凸狀研磨部分8b,在外周部的一部分,尤其在厚度方向的中間部(位於厚度方向的兩端部的1對圓弧狀部分8e之間的位置),具有平面部分,亦即在通過旋轉軸6的剖面中的直線部分8f。在圖10A中,以假想線(2點鏈線)顯示出圓弧狀部分8e與直線部分8f的界線。凸狀研磨部分8b的直線部分8f,如圖10B所示的,主要係研磨工件2的外周部的厚度方向的中間部(亦即工件2的厚度方向的兩端的邊緣的倒角部2a之間的部分)以縮小工件2的直徑時使用。若根據該磨石8,便可效率良好且高精度地研磨工件2的外周部的厚度方向的中間部,並可縮小表面粗度。直線部分8f可為磨石粒度較粗的部分,圓弧狀部分8e可為磨石粒度較細而實行比直線部分8f的研磨更精密的研磨的部分。
雖在圖中未顯示,惟於基底圓板部8a的安裝孔8c以及凹部8d配置了凸緣,構成旋轉軸6的主軸插入安裝孔8c內的凸緣內,螺帽等的固定構件安裝於突出到凹部8d內的主軸的前端。藉此,磨石8,固定於構成旋轉軸6的主軸,而可與主軸一起旋轉。
接著,針對本發明之第2實施態樣,進行說明。圖11A,係表示本實施態樣之工件加工裝置的磨石9的剖面圖。在本實施態樣中,會實行「用以縮小工件2的半徑的研磨」以及「為了將工件2形成所期望的剖面形狀而實行工件2的外周部的兩面的倒角的研磨」的2階段研磨步驟。一般而言,前者的研磨為粗研磨,後者的研磨為精密研磨。精密研磨與粗研磨係相對的表現方式,精密研磨,相較於粗研磨,係「形狀尺寸精度良好且所研磨的平面的表面粗度較小」的研磨。本實施態樣之磨石9,於基底圓板部9a的外周部,設置了:凸狀研磨部分(精密研磨部分)9b,其主要係用於將工件2形成所期望的剖面形狀的研磨;以及剖面長方形狀研磨部分(粗研磨部分)9f,其主要係用於縮小工件2的半徑的研磨。凸狀研磨部分9b,與第1實施態樣的磨石5、8的凸狀研磨部分5b、8b為同樣的構造,於厚度方向的兩端部各自具有圓弧狀部分9e。本實施態樣之磨石9的剖面長方形狀研磨部分9f,如圖11A~11C所示的,在沿著旋轉軸6的剖面中為長方形狀。亦即,剖面長方形狀研磨部分9f的與工件2互相對向的面,在沿著旋轉軸6的剖面中,為與磨石9的厚度方向平行的直線狀。
在本實施態樣中,將未加工的工件2設置於工件支持機構4並令其旋轉,然後一邊令安裝於磨石支持機構7的磨石9以旋轉軸6為中心旋轉,一邊如圖11B所示的令剖面長方形狀研磨部分9f與工件2的外周部抵接。藉此,對工件2的外周部進行粗研磨,令工件2的外徑成為所期望的大小,同時,主要令外周部的厚度方向的中間部變平滑。接著,如圖11C所示的,用磨石9的凸狀研磨部分9b,以與圖3A~6或圖9A~9C所示的第1實施態樣的加工方法實質上相同的方法,為了將工件2形成所期望的剖面形狀,而實行工件2的兩面的邊緣的倒角。在本實施態樣中,磨石9的凸狀研磨部分9b,係用來實行比用以縮小工件2的半徑的研磨更精密的研磨(精密研磨)。在本實施態樣中,可獲得與第1實施態樣同樣的功效,同時,當利用2階段的研磨步驟實行倒角時,僅利用單一磨石9便可輕易地實行兩步驟,製造步驟簡單且成本低廉。然而,用以縮小工件2的半徑的研磨,除了用剖面長方形狀研磨部分9f實行之外,亦可用凸狀研磨部分9b實行。同樣地,為了將工件2形成所期望的剖面形狀而實行工件2的兩面的邊緣的倒角的研磨,除了用凸狀研磨部分9b實行之外,亦可用剖面長方形狀研磨部分9f實行。作為一例,剖面長方形狀研磨部分9f為磨石粒度較粗的部分,凸狀研磨部分9b為磨石粒度比剖面長方形狀研磨部分9f更細且用於精密研磨的部分。
一般實行半導體晶圓等的工件2的倒角時,係利用磨石研磨工件2的外周面以縮小其半徑,一邊將工件2的不要部分除去一邊形成所期望的大小並修整外形,同時對齊中心。之後,利用磨石於工件2形成倒角部2a。當利用1個凸狀研磨部分實行該等研磨時,前階段的用以縮小工件2的半徑的研磨(粗研磨),主要係令磨石的凸狀研磨部分的厚度方向的中心附近的部位與工件抵接而實行之。後階段的用以形成倒角部2a的研磨(精密研磨),係令凸狀研磨部分的厚度方向的兩端的圓弧狀部分與工件抵接而實行之。通常,用以縮小工件2的半徑的研磨,比用以形成倒角部2a的研磨,研磨量(研磨體積)更大。因此,凸狀研磨部分的厚度方向的中心附近的部位,比厚度方向的兩端的圓弧狀部分,摩耗更嚴重,凸狀研磨部分的整體形狀會崩壞。其結果,會有工件2的加工精度降低之虞。相對於此,在本實施態樣中,用以縮小工件2的半徑的研磨,主要可利用剖面長方形狀研磨部分9f實行,用以形成倒角部2a的研磨,可利用凸狀研磨部分9b實行。亦即,可利用磨石9的各別部位實行用以縮小工件2的半徑的研磨以及用以形成倒角部2a的研磨。剖面長方形狀研磨部分9f的形狀以及尺寸,與凸狀研磨部分9b的形狀以及尺寸,可各別獨立管理,即使各自的摩耗量相異,仍可藉由適當調整加工條件,而實行良好的加工。然後,凸狀研磨部分9b,主要僅用於形成倒角部2a的研磨,便不會只有一部分(厚度方向的中心附近的部位)比其他部分發生更顯著、較多的摩耗,而會比較均等地摩耗。因此,磨石的凸狀研磨部分9b的形狀不會變化得那麼大,而可防止工件2的加工精度降低。剖面長方形狀研磨部分9f雖會大量摩耗,惟與工件2互相對向的面係與磨石9的厚度方向平行的直線狀而為單純的形狀,故即使發生摩耗加工精度也不會降低得太多。
另外,本實施態樣之磨石9的安裝孔9c形成推拔形狀。在該構造中,圖中雖未顯示,惟並未使用凸緣,藉由將構成旋轉軸6的主軸的推拔狀部分插入推拔形狀的安裝孔9c內,並於突出到凹部9d內的主軸的前端安裝螺帽等的固定構件,便可將磨石9固定於構成旋轉軸6的主軸,並以可與主軸一起旋轉的方式支持該磨石9。亦即,本實施態樣之磨石9,不需要凸緣,同時可將磨石9穩定地固定於構成旋轉軸6的主軸,而且防止磨石9相對於旋轉軸6(主軸)偏心。
接著,針對本發明之第3實施態樣,進行說明。圖12,係以示意方式表示本實施態樣之工件加工裝置的前視圖。本實施態樣之工件加工裝置,具有:與第2實施態樣同樣的磨石9,以及相對於圓板狀的工件2的外周的切線方向斜向配置的圓板狀的附溝磨石12。附溝磨石12,被附溝磨石支持機構13所支持,同時可以旋轉軸14為中心旋轉。該工件加工裝置,係藉由2階段的研磨步驟實行倒角者,其使用與第2實施態樣同樣的磨石9的剖面長方形狀研磨部分9f以及凸狀研磨部分9b實施前述加工方法,以實行前段的粗研磨步驟。然後,以相對於工件2的外周的切線方向斜向配置的附溝磨石12實行後段的精密研磨步驟。於附溝磨石12的外周部設置了凹入形狀的溝部12a,將工件2的外周部插入該溝部12a內,令溝部12a的內周面與工件2的外周部抵接,並進行研磨,便可形成倒角部。若根據本實施態樣,便可獲得表面粗度較小等的螺旋式加工方法的功效,同時藉由以一邊旋轉一邊移動的磨石9實行粗研磨,亦可獲得「可在短時間內效率良好地實行之後實行的使用附溝磨石12的螺旋式精密研磨」此等功效。
本實施態樣之工件加工裝置,具有對附溝磨石12實行整形用的整形磨石11,其可取代工件2安裝於工件支持機構4,且可以旋轉軸3為中心旋轉。整形磨石11,例如係由GC磨石等所構成,其比由樹脂結合磨石所構成的附溝磨石12更硬,其係具有與工件2大致相等的直徑與厚度的磨石。通常係用由金屬結合磨石所構成的磨石9,以與工件2的加工同樣的方法,對由GC磨石等所構成的整形磨石11進行加工,以形成欲轉印到傾斜的附溝磨石12的剖面形狀(預先設定的與溝部12a的形狀對應的形狀)。所謂與工件2的加工同樣的方法,係根據磨石9的圓弧狀部分9e的曲率半徑,算出磨石9的凸狀研磨部分9b與整形磨石11的接觸部分沿著預先設定的與溝部12a的形狀對應的形狀移動的移動條件,並根據該移動條件,令整形磨石11相對於磨石9相對地移動,以形成整形磨石11的外形。所謂預先設定的溝部12a的形狀,係為了將與溝部12a的內周面抵接的工件2形成所期望的剖面形狀所適用的形狀。令以該等方式形成了剖面形狀的整形磨石11,一邊以旋轉軸3為中心旋轉,一邊抵壓於溝部形成或修整前的傾斜的附溝磨石12的外周部,將整形磨石11的外形轉印於附溝磨石12的外周部,以形成或修整溝部12a。如是,便可輕易地實行附溝磨石12的整形。另外,整形磨石11,係在有經驗地預料到傾斜的附溝磨石12在整形時所產生的些許的剖面形狀的變化的前提下,形成預先包含預料的剖面形狀的變化在內的形狀。
另外,磨石的摩耗強度,例如相較於粒度為#3000的樹脂結合磨石,粒度為#320的GC磨石較強;相較於粒度為#320的GC磨石,粒度為#800的金屬結合磨石較強。因此,可用粒度為#800的金屬結合磨石對粒度為#320的GC磨石進行研磨,將其形成所期望的剖面形狀。另外,藉由將粒度為#320的GC磨石抵壓於設置在粒度為#3000的樹脂結合磨石的溝部的內周面,便可修整溝部的形狀。另外,以下所記載的各磨石,基本上,係各自具有前述粒度者。在使用由金屬結合磨石所構成且具有成型溝的磨石實行粗研磨並用由樹脂結合磨石所構成的傾斜的附溝磨石實行精密研磨的以往的工件加工裝置中,係令由GC磨石所構成的整形磨石與金屬結合磨石的成型溝的內周面抵接,以轉印成型溝的形狀。之後,令由GC磨石所構成的整形磨石與傾斜的樹脂結合磨石抵接,以實行溝部的形成或修整。然後利用如是形成的樹脂結合磨石所構成的傾斜的附溝磨石的溝部,實行工件(晶圓)的精密研磨。因此,工件,僅可形成相依於金屬結合磨石的成型溝的形狀的剖面形狀,而無法形成相異的剖面形狀。
相對於此,在本發明中,由GC磨石所構成的整形磨石11,可被由金屬結合磨石所構成的磨石9的凸狀研磨部分9b形成任意的剖面形狀,故可於被該整形磨石11整形的附溝磨石12,形成任意的剖面形狀的溝部12a。藉此,便可不更換磨石,而實行各種剖面形狀的工件2的加工。另外,可在對附溝磨石12實行過整形之後,先一度實行工件2的加工,再實際測定所加工的工件2的剖面形狀,然後與目標形狀作比較並反饋之。假如所加工的工件2的剖面形狀與目標形狀相異時,便變更(修正)磨石9的凸狀研磨部分9b所修整的整形磨石11的剖面形狀,並利用具有所變更的剖面形狀的整形磨石11對附溝磨石12再度整形。以該等方式,便可令附溝磨石12所修整的工件2的剖面形狀接近目標形狀。在前述的以往的工件加工裝置中,係使用具有成型溝的金屬結合磨石,故即使所加工的工件的剖面形狀與目標形狀相異,也無法變更(修正)整形磨石11的剖面形狀。然而,若根據本發明之方法,便可大幅提高所加工的工件的剖面形狀的精度,亦即,工件2的加工精度。
接著,針對本發明之第4實施態樣,進行說明。圖13,係以示意方式表示本實施態樣之工件加工裝置的前視圖。本實施態樣之工件加工裝置,具有與第3實施態樣同樣的相對於圓板狀的工件2的外周的切線方向斜向配置的附溝磨石12。與第2實施態樣同樣的磨石9安裝於磨石支持機構7,可以旋轉軸6為中心旋轉。工件2安裝於工件支持機構4,可以旋轉軸3為中心旋轉,同時可在相對於工件2以及磨石9平行的平面上(在與旋轉軸3以及旋轉軸6正交的平面上),在相對於磨石9接近的方向上或在遠離磨石9的方向上移動,且亦可在相對於磨石9以及工件2正交的平面上(在與旋轉軸3以及旋轉軸6平行的平面上),在相對於磨石9接近的方向上或在遠離磨石9的方向上移動。如圖13所示的,工件支持機構4,具有:X方向移動平台4a、Y方向移動平台4b、Z方向移動平台4c,以及馬達4d。X方向移動平台4a,在相對於磨石9以及工件2平行的平面上,可在磨石9以及工件2的寬度方向(與圖13的紙面正交的方向)上移動。Y方向移動平台4b,搭載在X方向移動平台4a上,在相對於磨石9以及工件2平行的平面上,可在磨石9與工件2接近或遠離的方向(圖13的左右方向)上移動。Z方向移動平台4c,搭載在Y方向移動平台4b上,在相對於磨石9以及工件2正交的平面上,可在高度方向(圖13的上下方向)上移動。雖未詳述,惟X方向移動平台4a、Y方向移動平台4b,以及Z方向移動平台4c,各自具有習知的引導機構(例如線性運動引導部)以及移動機構(例如滾珠螺桿、螺帽以及旋轉驅動機構),可在前述各方向上移動。馬達4d,係「搭載在Z方向移動平台4c上,透過旋轉軸3支持工件2,同時令旋轉軸3旋轉」的驅動機構。馬達4d係發熱構件,以覆蓋該馬達4d以及旋轉軸3的至少一方的方式設置了溫度調整機構15。溫度調整機構15,令液體或氣體流通於圖中未顯示的流通管路,以調整馬達4d以及旋轉軸3的至少一方的溫度。
若根據該工件加工裝置,便可發揮前述第1~3實施態樣各自的功效。另外,雖圖中未顯示,惟一邊令與第3實施態樣同樣的整形磨石11旋轉,一邊以與附溝磨石12抵接的方式令其移動,亦可輕易、效率良好且高精度地實行附溝磨石12的整形。
工件支持機構4,並非經常令工件2高速旋轉,有時也會令其低速旋轉,或不令工件2旋轉。具體而言,當利用磨石5、8、9的凸狀研磨部分5b、8b、9b或剖面長方形狀研磨部分9f實行工件2的研磨時,工件2會高速旋轉。當利用相對於圓板狀的工件2的外周的切線方向斜向配置的附溝磨石12實行工件2的研磨時,工件2會低速旋轉。然後,在更換工件2時,工件支持機構4便無實行旋轉運動之必要。以往,當連續對複數個工件2進行加工時,工件支持機構4,會重複以旋轉軸3為中心的工件2的高速旋轉、工件2的低速旋轉,以及旋轉運動停止狀態。工件支持機構4,在工件2高速旋轉時會發熱而形成高溫,在工件2低速旋轉時會形成比高速旋轉時更低的溫度,在旋轉運動停止狀態時溫度會更低。工件支持機構4重複該等溫度變化的結果,(尤其是)旋轉軸3會發生伸縮等的變形。若安裝工件2的旋轉軸3變形,而工件2的厚度方向的位置有所變化,則即使如前所述的實行數值控制以令工件2與磨石相對移動,加工精度仍會大幅下降。
於是,在本發明之各實施態樣中,設置了附屬於工件支持機構4的溫度調整機構15。溫度調整機構15,令液體或氣體的流動產生,以縮小工件支持機構4的旋轉軸3的溫度變動,進而防止旋轉軸3的變形。如是,在工件2加工時防止旋轉軸3的熱變形,以防止工件2的加工精度的降低。
另外,為了將旋轉軸3的溫度盡可能保持一定,宜持續實行以旋轉軸3為中心的旋轉運動。例如,即使在工件2的更換或補充時或因為作業步驟上的問題而工件2的加工中斷時,工件支持機構4仍宜持續實行以旋轉軸3為中心的旋轉運動。如是,藉由將工件支持機構4保持在當並未安裝工件2而並未實行工件2的加工時實行以旋轉軸3為中心的旋轉運動的狀態(為了方便,稱為空轉狀態或預備旋轉動作),便可抑制、縮小溫度的變動,溫度便容易在短時間內變得穩定。再者,該預備旋轉動作,在「並非僅實行高速旋轉,或僅實行低速旋轉,而係與實際的工件2的加工時同樣交替重複高速旋轉(與利用磨石進行加工中的工件2的高速旋轉時相同的速度旋轉)與低速旋轉(與利用磨石進行加工中的工件2的低速旋轉時相同的速度旋轉),以抑制、縮小溫度變動」此點,為較佳態樣。藉此,當從預備旋轉動作移到工件2的加工時,可立即令旋轉軸3的溫度穩定,而實行高精度的加工。尤其,當令預備旋轉動作中的高速旋轉的持續時間與低速旋轉的持續時間的比,與實際的工件2的加工中的高速旋轉的持續時間與低速旋轉的持續時間的比一致時,便可實行等同於實際的工件2的加工時的溫度管理,故為較佳態樣。然而,若預備旋轉動作的高速旋轉的持續時間與低速旋轉的持續時間為長時間,則在實際的工件2的加工開始時,等待預備旋轉動作結束而移到工件2的加工的適當時序(例如預備旋轉動作的旋轉速度切換時序)的待機時間會拉長,故作業效率可能會降低。因此,如前所述的令預備旋轉動作中的高速旋轉的持續時間與低速旋轉的持續時間的比,與實際的工件2的加工中的高速旋轉的持續時間與低速旋轉的持續時間的比一致,同時令預備旋轉動作中的高速旋轉的持續時間以及低速旋轉的持續時間,各自比實際的工件2的加工中的高速旋轉的持續時間以及低速旋轉的持續時間更短,為較佳態樣。藉此,便可利用等同於實際的工件2的加工時的溫度管理,抑制、縮小旋轉軸3的溫度變化,以防止加工精度的降低,同時更縮短從預備旋轉動作移到工件2的加工時的待機時間,以防止作業效率的降低。
本發明之磨石5、8、9,其凸狀研磨部分5b、8b、9b在通過磨石5、8、9的旋轉軸6的剖面中的剖面形狀,為具有位於厚度方向的兩端部的1對圓弧狀部分5e、8e、9e的形狀。當位於厚度方向的兩端部的圓弧狀部分5e、9e,以同樣的圓弧狀部分連接時,凸狀研磨部分5b、9b,便如圖1~3D、9A~9C、11A~13所示的具有整體構成1個半圓形的剖面形狀。另一方面,亦可如圖10A~10B所示的,為「凸狀研磨部分8b,具有位於厚度方向的兩端部的圓弧狀部分8e由直線部分8f連接的剖面形狀」的構造。無論為何等態樣,磨石5、8、9的厚度方向的一側的端部的圓弧狀部分5e、8e、9e,與另一側的端部的圓弧狀部分5e、8e、9e,宜為以各自的曲率半徑的平均值成為所期望的大小的方式各別形成的部分。藉此,相較於將凸狀研磨部分5b、8b、9b整體加工成同一曲率半徑的態樣,更可高精度且良好地形成厚度方向的一側的端部以及另一側的端部的其中任一方。然後,宜將厚度方向的一側的端部的圓弧狀部分5e、8e、9e的曲率半徑與另一側的端部的圓弧狀部分5e、8e、9e的曲率半徑的各自的誤差,縮小到某種程度。例如,令厚度方向的一側的端部的圓弧狀部分5e、8e、9e的曲率半徑的最大值與最小值的差,以及另一側的端部的圓弧狀部分5e、8e、9e的曲率半徑的最大值與最小值的差,均在容許範圍內,亦即在預先設定的既定數值(第1既定值)以下。另外,令厚度方向的一側的端部的圓弧狀部分5e、8e、9e的曲率半徑的平均值與另一側的端部的圓弧狀部分5e、8e、9e的曲率半徑的平均值的差,在容許範圍內,亦即在預先設定的既定數值(第2既定值)以下。
[附註1] 一種工件加工裝置,用以將圓板狀的工件形成為所期望的剖面形狀,其特徵為包含:工件支持機構,其支持該工件;磨石,其為圓板狀,且相對於該工件平行配置;以及磨石支持機構,其支持該磨石;該工件支持機構令該工件旋轉;該磨石支持機構令該磨石旋轉;作為該工件支持機構所產生之該工件的旋轉的中心的旋轉軸,與作為該磨石支持機構所產生之該磨石的旋轉的中心的旋轉軸,互相平行;該磨石於外周部具有凸狀研磨部分;該凸狀研磨部分在通過該磨石的該旋轉軸的剖面中的剖面形狀,向外周側為凸出狀,且為至少在厚度方向的兩端部各自具有圓弧狀部分的形狀;該磨石與該工件,藉由該磨石支持機構或該工件支持機構,可相對移動,而互相接近或遠離;該磨石支持機構或該工件支持機構,依照根據該磨石的該圓弧狀部分的曲率半徑所算出的移動條件,令該磨石相對於該工件相對地移動,而令該凸狀研磨部分與該工件的接觸部分沿著該工件的該所期望的剖面形狀移動;於該磨石的外周部,該凸狀研磨部分與剖面長方形狀研磨部分在厚度方向上並排設置;該剖面長方形狀研磨部分的與該工件互相對向的面,在沿著該旋轉軸的剖面中,為與該磨石的厚度方向平行的直線狀;該磨石的該剖面長方形狀研磨部分,係研磨該工件的部分,其與該工件的外周部抵接,藉由該磨石從該工件的半徑方向外側向內側移動,而縮小該工件的半徑;該磨石的該圓弧狀部分的曲率半徑,至少在該工件的厚度的10倍以上,而令該磨石的該圓弧狀部分,以與該工件的該所期望的剖面形狀的倒角部之間實質上不會產生間隙的方式,抵接於該工件。
[附註2] 如附註1所記載的工件加工裝置,其中,該磨石支持機構以及該工件支持機構,在研磨該工件的一面側的外周部時,令該工件與該磨石旋轉,同時令該磨石的該凸狀研磨部分的該圓弧狀部分從該工件的外周端面向一面,依照該移動條件以預先算出的角度相對於該工件相對曲線地移動,在研磨該工件的另一面側的外周部時,令該工件與該磨石旋轉,同時令該磨石的該凸狀研磨部分的該圓弧狀部分從該工件的外周端面向另一面,依照該移動條件以預先算出的角度相對於該工件相對曲線地移動;該磨石支持機構以及該工件支持機構,在實行該工件的該一面側或該另一面側的外周部的粗研磨時,令該工件與該磨石旋轉,同時令該磨石的該凸狀研磨部分的該圓弧狀部分從該工件的外周端面朝向該一面或該另一面,依照該移動條件以預先算出的角度相對於該工件相對曲線地移動,然後令該磨石的相對於該工件的相對移動停止;該磨石支持機構以及該工件支持機構,在實行該工件的該一面側或該另一面側的外周部的精密研磨時,令該工件與該磨石旋轉,同時令該磨石的該凸狀研磨部分的該圓弧狀部分從該工件的外周端面朝向該一面或該另一面,依照該移動條件以預先算出的角度相對於該工件相對曲線地移動,之後令該磨石相對於該工件相對直線地移動。
[附註3] 如附註1或2所記載的工件加工裝置,其中,該剖面長方形狀研磨部分,相較於該凸狀研磨部分,半徑方向的尺寸更小,且設置成相對於該凸狀研磨部分緊密接觸。
[附註4] 如附註1至3中任一項所記載的工件加工裝置,其中,除了具有該凸狀研磨部分的該磨石之外,更包含:附溝磨石,其為圓板狀,且相對於該工件的外周的切線方向斜向配置,而用於比該磨石的該凸狀研磨部分所實行的研磨更精密的研磨;以及附溝磨石支持機構,其支持該附溝磨石;該附溝磨石支持機構令該附溝磨石旋轉。
[附註5] 一種工件加工裝置,用以將圓板狀的工件形成為所期望的剖面形狀,其特徵為包含:工件支持機構,其支持該工件;磨石,其為圓板狀,且相對於該工件平行配置;以及磨石支持機構,其支持該磨石;該工件支持機構令該工件旋轉;該磨石支持機構令該磨石旋轉;作為該工件支持機構所產生之該工件的旋轉的中心的旋轉軸,與作為該磨石支持機構所產生之該磨石的旋轉的中心的旋轉軸,互相平行;該磨石於外周部具有凸狀研磨部分;該凸狀研磨部分在通過該磨石的該旋轉軸的剖面中的剖面形狀,向外周側為凸出狀,且為至少在厚度方向的兩端部各自具有圓弧狀部分的形狀;該磨石與該工件,藉由該磨石支持機構或該工件支持機構,可相對移動,而互相接近或遠離;該磨石支持機構或該工件支持機構,依照根據該磨石的該圓弧狀部分的曲率半徑所算出的移動條件,令該磨石相對於該工件相對地移動,而令該凸狀研磨部分與該工件的接觸部分沿著該工件的該所期望的剖面形狀移動;除了具有該凸狀研磨部分的該磨石之外,更包含:附溝磨石,其為圓板狀,且相對於該工件的外周的切線方向斜向配置,而用於比該磨石的該凸狀研磨部分所實行的研磨更精密的研磨;以及附溝磨石支持機構,其支持該附溝磨石;該附溝磨石支持機構令該附溝磨石旋轉;更包含:整形磨石,其可取代該工件而安裝於該工件支持機構;該整形磨石,藉由該磨石支持機構或該工件支持機構,依照該移動條件相對於該磨石相對地移動以形成外形;該附溝磨石,抵壓於該整形磨石,轉印該整形磨石的外形,以形成或修整溝部。
[附註6] 如附註1至5中任一項所記載的工件加工裝置,其中,該凸狀研磨部分在通過該磨石的旋轉軸的剖面中的剖面形狀,為半圓形狀,或是具有位於厚度方向的兩端部的1對的該圓弧狀部分以及位於1對的該圓弧狀部分之間的直線部分的形狀。
[附註7] 如附註1至6中任一項所記載的工件加工裝置,其中,該工件支持機構,包含溫度調整機構,其令用以將該工件支持機構的該旋轉軸的溫度保持一定的液體或氣體的流動產生。
[附註8] 一種磨石,其為用以將工件形成所期望的剖面形狀的工件加工裝置所包含;該工件加工裝置包含:工件支持機構,其支持圓板狀的該工件;該磨石,其為圓板狀,且相對於該工件平行配置;以及磨石支持機構,其支持該磨石;該工件支持機構令該工件旋轉;該磨石支持機構令該磨石旋轉;作為該工件支持機構所產生之該工件的旋轉的中心的旋轉軸,與作為該磨石支持機構所產生之該磨石的旋轉的中心的旋轉軸,互相平行;該磨石於外周部具有凸狀研磨部分;該凸狀研磨部分在通過該磨石的該旋轉軸的剖面中的剖面形狀,向外周側為凸出狀,且為至少在厚度方向的兩端部各自具有圓弧狀部分的形狀;該磨石與該工件,藉由該磨石支持機構或該工件支持機構,可相對移動,而互相接近或遠離;該磨石支持機構或該工件支持機構,依照根據該磨石的該圓弧狀部分的曲率半徑所算出的移動條件,令該磨石相對於該工件相對地移動,以令該凸狀研磨部分與該工件的接觸部分沿著該工件的所期望的剖面形狀移動;該磨石的特徵為:該凸狀研磨部分在通過該磨石的旋轉軸的剖面中的剖面形狀,為具有位於厚度方向的兩端部的1對的該圓弧狀部分以及位於1對的該圓弧狀部分之間的直線部分的形狀;該直線部分係磨石粒度比該圓弧狀部分更粗的部分,該圓弧狀部分係用於比該直線部分所實行的研磨更精密的研磨的部分;該圓弧狀部分的曲率半徑至少在該工件的厚度的10倍以上,而令該圓弧狀部分,以與該工件的該所期望的剖面形狀的倒角部之間實質上不會產生間隙的方式,抵接於該工件。
[附註9] 如附註1至3中任一項所記載的工件加工裝置所包含的該磨石,其中,該剖面長方形狀研磨部分係磨石粒度比該凸狀研磨部分更粗的部分;該凸狀研磨部分係用於比該剖面長方形狀研磨部分所實行的研磨更精密的研磨的部分。
[附註10] 如附註1至7中任一項所記載的工件加工裝置所包含的該磨石,其中,厚度方向的一側的端部的該圓弧狀部分與另一側的端部的該圓弧狀部分,係以各自的曲率半徑的平均值成為所期望的大小的方式各別形成的部分。
[附註11] 如附註1至7中任一項所記載的工件加工裝置所包含的該磨石,其中,厚度方向的一側的端部的該圓弧狀部分的曲率半徑的最大值與最小值的差,以及另一側的端部的該圓弧狀部分的曲率半徑的最大值與最小值的差,均在第1既定值以下;厚度方向的一側的端部的該圓弧狀部分的曲率半徑的平均值,與另一側的端部的該圓弧狀部分的曲率半徑的平均值的差,在第2既定值以下。
[附註12] 如附註1至7中任一項所記載的工件加工裝置所包含的該磨石,其中,更包含在厚度方向上延伸的筆直狀或推拔狀的安裝孔。
[附註13] 一種工件加工方法,其使用在外周部具有凸狀研磨部分且可旋轉的圓板狀的磨石,將圓板狀的工件形成為所期望的剖面形狀;該凸狀研磨部分在通過該磨石的旋轉軸的剖面中的剖面形狀,向外周側為凸出狀,且為至少在厚度方向的兩端部各自具有圓弧狀部分的形狀;該工件加工方法的特徵為包含以下步驟:將該工件與該磨石配置成互相平行;以及令該磨石旋轉,並以與該磨石的該旋轉軸平行的旋轉軸為中心令該工件旋轉,同時依照根據該磨石的該圓弧狀部分的曲率半徑所算出的移動條件,令該磨石相對於該工件相對地移動,以令該凸狀研磨部分與該工件的接觸部分沿著該工件的該所期望的剖面形狀移動;令該磨石相對於該工件相對地移動的步驟,包含以下步驟:令該工件與該磨石旋轉,同時令該磨石的該凸狀研磨部分的該圓弧狀部分,從該工件的外周端面向一面,依照該移動條件以預先算出的角度相對於該工件相對曲線地移動,藉此研磨該工件的該一面側的外周部;令該磨石沿著該工件的外周端面從該一面側往另一面側相對於該工件相對地移動;以及令該工件與該磨石旋轉,同時令該磨石的該凸狀研磨部分的該圓弧狀部分,從該工件的外周端面朝向該另一面,依照該移動條件以預先算出的角度相對於該工件相對曲線地移動,藉此研磨該工件的該另一面側的外周部;在實行該工件的該一面側或該另一面側的外周部的粗研磨時,令該工件與該磨石旋轉,同時令該磨石的該凸狀研磨部分的該圓弧狀部分,從該工件的外周端面朝向該一面或該另一面,依照該移動條件以預先算出的角度相對於該工件相對曲線地移動,然後令該磨石相對於該工件的相對移動停止;在實行該工件的該一面側或該另一面側的外周部的精密研磨時,令該工件與該磨石旋轉,同時令該磨石的該凸狀研磨部分的該圓弧狀部分從該工件的外周端面朝向該一面或該另一面,依照該移動條件以預先算出的角度相對於該工件相對曲線地移動,之後令該磨石相對於該工件相對直線地移動。
[附註14] 一種工件加工方法,其使用在外周部具有凸狀研磨部分且可旋轉的圓板狀的磨石,將圓板狀的工件形成為所期望的剖面形狀;該凸狀研磨部分在通過該磨石的旋轉軸的剖面中的剖面形狀,向外周側為凸出狀,且為至少在厚度方向的兩端部各自具有圓弧狀部分的形狀;該工件加工方法的特徵為包含以下步驟:將該工件與該磨石配置成互相平行;令該磨石旋轉,並以與該磨石的該旋轉軸平行的旋轉軸為中心令該工件旋轉,同時依照根據該磨石的該圓弧狀部分的曲率半徑所算出的移動條件,令該磨石相對於該工件相對地移動,以令該凸狀研磨部分與該工件的接觸部分沿著該工件的該所期望的剖面形狀移動;以及藉由液體或氣體的流動調整該工件的該旋轉軸的溫度;在實行該工件的加工之前,實行令成為該工件的旋轉時的旋轉中心的該旋轉軸在並未安裝該工件的狀態下旋轉的預備旋轉動作;該預備旋轉動作,交替重複與該磨石實行加工中的該工件的高速旋轉時相同的速度的高速旋轉,以及與該磨石實行加工中的該工件的低速旋轉時相同的速度的低速旋轉;令該預備旋轉動作中的該高速旋轉的持續時間與該低速旋轉的持續時間的比,與該磨石實行加工中的該工件的高速旋轉的持續時間與低速旋轉的持續時間的比一致;令該預備旋轉動作中的該高速旋轉的持續時間以及該低速旋轉的持續時間,各自比該磨石實行加工中的該工件的高速旋轉的持續時間以及低速旋轉的持續時間更短。
[附註15] 如附註13或14所記載的工件加工方法,其中,該凸狀研磨部分在通過該磨石的旋轉軸的剖面中的剖面形狀為半圓形狀。
[附註16] 如附註13或14所記載的工件加工方法,其中,該凸狀研磨部分在通過該磨石的旋轉軸的剖面中的剖面形狀,係具有位於厚度方向的兩端部的1對的圓弧狀部分以及位於1對的該圓弧狀部分之間的直線部分的形狀;用該直線部分,至少實行令該直線部分與該工件的外周端面抵接以縮小該工件的直徑的加工;用該圓弧狀部分,至少實行令該圓弧狀部分分別與該工件的一面以及另一面抵接以將該工件形成該所期望的剖面形狀的加工。
[附註17] 如附註13或14所記載的工件加工方法,其中,於該磨石的外周部,該凸狀研磨部分與剖面長方形狀研磨部分在厚度方向上並排設置;該剖面長方形狀研磨部分的與該工件互相對向的面,在沿著該旋轉軸的剖面中,為與該磨石的厚度方向平行的直線狀;用該剖面長方形狀研磨部分,至少實行令該剖面長方形狀研磨部分與該工件的外周端面抵接並藉由該磨石從該工件的半徑方向外側向內側移動以縮小該工件的直徑的加工;用該凸狀研磨部分,至少實行令該凸狀研磨部分分別與該工件的一面以及另一面抵接以將該工件形成該所期望的剖面形狀的加工。
[附註18] 如附註16或17所記載的工件加工方法,其中,在將該工件形成該所期望的剖面形狀的加工中,會實行比縮小該工件的直徑的加工中的研磨更精密的研磨。
[附註19] 如附註13至17中任一項所記載的工件加工方法,其中,除了該磨石之外,更包含:附溝磨石,其為圓板狀,且相對於該工件的外周的切線方向斜向配置;在令該磨石的該凸狀研磨部分與該工件抵接以實行該工件的研磨之後,令該附溝磨石的溝部的內周面與該工件抵接,以實行比該凸狀研磨部分所實行的研磨更精密的研磨。
[附註20] 一種工件加工方法,其使用在外周部具有凸狀研磨部分且可旋轉的圓板狀的磨石,將圓板狀的工件形成為所期望的剖面形狀;該凸狀研磨部分在通過該磨石的旋轉軸的剖面中的剖面形狀,向外周側為凸出狀,且為至少在厚度方向的兩端部各自具有圓弧狀部分的形狀;該工件加工方法的特徵為包含以下步驟:將該工件與該磨石配置成互相平行;以及令該磨石旋轉,並以與該磨石的該旋轉軸平行的旋轉軸為中心令該工件旋轉,同時依照根據該磨石的該圓弧狀部分的曲率半徑所算出的移動條件,令該磨石相對於該工件相對地移動,以令該凸狀研磨部分與該工件的接觸部分沿著該工件的該所期望的剖面形狀移動;除了該磨石之外,更包含:附溝磨石,其為圓板狀,且相對於該工件的外周的切線方向斜向配置;在令該磨石的該凸狀研磨部分與該工件抵接並實行該工件的研磨之後,令該附溝磨石的溝部的內周面與該工件抵接,實行比該凸狀研磨部分所實行的研磨更精密的研磨;更包含以下步驟:在將該工件與圓板狀的該磨石配置成互相平行的步驟之前,將圓板狀的整形磨石配置成與該磨石平行;令該磨石旋轉,並以與該磨石的該旋轉軸平行的旋轉軸為中心令該整形磨石旋轉,同時令該磨石相對於該整形磨石相對地移動,以形成該整形磨石的外形;以及將該附溝磨石的材料抵壓於該整形磨石,轉印該整形磨石的外形,以形成或修整該溝部;在轉印該整形磨石的外形以形成或修整該溝部的步驟中,該溝部,為了令與該溝部的內周面抵接的該工件形成該所期望的剖面形狀,而形成預先設定的形狀;在形成該整形磨石的外形的步驟中,係根據該磨石的該圓弧狀部分的曲率半徑,算出該磨石的該凸狀研磨部分與該整形磨石的接觸部分沿著與該溝部的該預先設定的形狀對應的形狀移動的移動條件;在形成該整形磨石的外形的步驟中,依照該移動條件,令該整形磨石相對於該磨石相對地移動。
1:工件加工裝置 2:工件 2a:倒角部 3,6,14:旋轉軸 4:工件支持機構 4a:X方向移動平台 4b:Y方向移動平台 4c:Z方向移動平台 4d:馬達 5,8,9:磨石 5a,8a,9a:基底圓板部 5b,8b,9b:凸狀研磨部分 5c,8c,9c:安裝孔 5d,8d,9d:凹部 5e,8e,9e:圓弧狀部分 7:磨石支持機構 8f:直線部分 9f:剖面長方形狀研磨部分 11:整形磨石(整形子) 12:附溝磨石 12a:溝部 13:附溝磨石支持機構 15:溫度調整機構 16:磨石 16a:成型溝 P1,P2:位置 P3:部分 R1,R2:曲率半徑 R:半徑 X1,X2:長度 X3:長度 α:角度 θ1,θ2:角度
[圖1] 係以示意方式表示本發明之第1實施態樣的工件加工裝置的前視圖。 [圖2] 係表示圖1所示之工件加工裝置的磨石的剖面圖。 [圖3A] 係依序以示意方式表示本發明之第1實施態樣的工件加工方法的一例的前視圖。 [圖3B] 係依序以示意方式表示本發明之第1實施態樣的工件加工方法的一例的前視圖。 [圖3C] 係依序以示意方式表示本發明之第1實施態樣的工件加工方法的一例的前視圖。 [圖3D] 係依序以示意方式表示本發明之第1實施態樣的工件加工方法的一例的前視圖。 [圖4] 係表示圖3B所示之步驟的放大圖。 [圖5] 係表示圖4所示之步驟的後續的步驟的放大圖。 [圖6] 係表示圖5所示之步驟的後續的步驟的放大圖。 [圖7] 係表示以往的工件加工方法的一例的前視圖。 [圖8A] 係表示在本發明之第1實施態樣中所加工的工件的例子的前視圖。 [圖8B] 係表示在本發明之第1實施態樣中所加工的工件的例子的前視圖。 [圖9A] 係依序以示意方式表示本發明之第1實施態樣的工件加工方法的另一例的前視圖。 [圖9B] 係依序以示意方式表示本發明之第1實施態樣的工件加工方法的另一例的前視圖。 [圖9C] 係依序以示意方式表示本發明之第1實施態樣的工件加工方法的另一例的前視圖。 [圖10A] 係表示本發明之第1實施態樣的磨石的變化實施例的剖面圖。 [圖10B] 係以示意方式表示使用圖10A所示之磨石的研磨步驟的前視圖。 [圖11A] 係表示本發明之第2實施態樣的工件加工裝置的磨石的剖面圖。 [圖11B] 係以示意方式表示使用圖11A所示之磨石的研磨步驟的前視圖。 [圖11C] 係以示意方式表示使用圖11A所示之磨石的研磨步驟的前視圖。 [圖12] 係以示意方式表示本發明之第3實施態樣的工件加工裝置的前視圖。 [圖13] 係表示本發明之第4實施態樣的工件加工裝置的前視圖。
2:工件
2a:倒角部
5:磨石
5b:凸狀研磨部分

Claims (20)

  1. 一種工件加工裝置,用以將圓板狀的工件形成為所期望的剖面形狀,包含:工件支持機構,其支持該工件;磨石,其為圓板狀,且相對於該工件平行配置;以及磨石支持機構,其支持該磨石;該工件支持機構令該工件旋轉;該磨石支持機構令該磨石旋轉;作為該工件支持機構所產生之該工件的旋轉的中心的旋轉軸,與作為該磨石支持機構所產生之該磨石的旋轉的中心的旋轉軸,互相平行;該磨石於外周部具有凸狀研磨部分;該凸狀研磨部分在通過該磨石的該旋轉軸的剖面中的剖面形狀,向外周側為凸出狀,且為至少在厚度方向的兩端部各自具有圓弧狀部分的形狀;該磨石與該工件,藉由該磨石支持機構或該工件支持機構,可相對移動,而互相接近或遠離;該磨石支持機構或該工件支持機構,依照根據該磨石的該圓弧狀部分的曲率半徑所算出的移動條件,令該磨石相對於該工件相對地移動,而令該凸狀研磨部分與該工件的接觸部分沿著該工件的該所期望的剖面形狀移動;於該磨石的外周部,該凸狀研磨部分與剖面長方形狀研磨部分在厚度方向上並排設置;該剖面長方形狀研磨部分的與該工件互相對向的面,在沿著該旋轉軸的剖面中,為與該磨石的厚度方向平行的直線狀;該磨石的該剖面長方形狀研磨部分,係研磨該工件的部分,其與該工件的外周部抵接,藉由該磨石從該工件的半徑方向外側向內側移動,而縮小該工件的半徑; 該磨石的該圓弧狀部分的曲率半徑,至少在該工件的厚度的10倍以上,而令該磨石的該圓弧狀部分,以與該工件的該所期望的剖面形狀的倒角部之間實質上不會產生間隙的方式,抵接於該工件。
  2. 如請求項1之工件加工裝置,其中,該磨石支持機構以及該工件支持機構,在研磨該工件的一面側的外周部時,令該工件與該磨石旋轉,同時令該磨石的該凸狀研磨部分的該圓弧狀部分從該工件的外周端面朝向該一面,依照該移動條件以預先算出的角度相對於該工件相對曲線地移動;在研磨該工件的另一面側的外周部時,令該工件與該磨石旋轉,同時令該磨石的該凸狀研磨部分的該圓弧狀部分從該工件的外周端面朝向該另一面,依照該移動條件以預先算出的角度相對於該工件相對曲線地移動;該磨石支持機構以及該工件支持機構,在實行該工件的該一面側或該另一面側的外周部的粗研磨時,令該工件與該磨石旋轉,同時令該磨石的該凸狀研磨部分的該圓弧狀部分從該工件的外周端面朝向該一面或該另一面,依照該移動條件以預先算出的角度相對於該工件相對曲線地移動,然後令該磨石的相對於該工件的相對移動停止;該磨石支持機構以及該工件支持機構,在實行該工件的該一面側或該另一面側的外周部的精密研磨時,令該工件與該磨石旋轉,同時令該磨石的該凸狀研磨部分的該圓弧狀部分從該工件的外周端面朝向該一面或該另一面,依照該移動條件以預先算出的角度相對於該工件相對曲線地移動,之後令該磨石相對於該工件相對直線地移動。
  3. 如請求項1或2之工件加工裝置,其中, 該剖面長方形狀研磨部分,相較於該凸狀研磨部分,半徑方向的尺寸更小,且設置成相對於該凸狀研磨部分緊密接觸。
  4. 如請求項1或2之工件加工裝置,其中,除了具有該凸狀研磨部分的該磨石之外,更包含:附溝磨石,其為圓板狀,且相對於該工件的外周的切線方向斜向配置,而用於比該磨石的該凸狀研磨部分所實行的研磨更精密的研磨;以及附溝磨石支持機構,其支持該附溝磨石;該附溝磨石支持機構令該附溝磨石旋轉。
  5. 一種工件加工裝置,用以將圓板狀的工件形成為所期望的剖面形狀,包含:工件支持機構,其支持該工件;磨石,其為圓板狀,且相對於該工件平行配置;以及磨石支持機構,其支持該磨石;該工件支持機構令該工件旋轉;該磨石支持機構令該磨石旋轉;作為該工件支持機構所產生之該工件的旋轉的中心的旋轉軸,與作為該磨石支持機構所產生之該磨石的旋轉的中心的旋轉軸,互相平行;該磨石於外周部具有凸狀研磨部分;該凸狀研磨部分在通過該磨石的該旋轉軸的剖面中的剖面形狀,向外周側為凸出狀,且為至少在厚度方向的兩端部各自具有圓弧狀部分的形狀;該磨石與該工件,藉由該磨石支持機構或該工件支持機構,可相對移動,而互相接近或遠離; 該磨石支持機構或該工件支持機構,依照根據該磨石的該圓弧狀部分的曲率半徑所算出的移動條件,令該磨石相對於該工件相對地移動,而令該凸狀研磨部分與該工件的接觸部分沿著該工件的該所期望的剖面形狀移動;除了具有該凸狀研磨部分的該磨石之外,更包含:附溝磨石,其為圓板狀,且相對於該工件的外周的切線方向斜向配置,而用於比該磨石的該凸狀研磨部分所實行的研磨更精密的研磨;以及附溝磨石支持機構,其支持該附溝磨石;該附溝磨石支持機構令該附溝磨石旋轉;且更包含:整形磨石,其可取代該工件而安裝於該工件支持機構;該整形磨石,藉由該磨石支持機構或該工件支持機構,依照該移動條件相對於該磨石相對地移動以形成外形;該附溝磨石,抵壓於該整形磨石,轉印該整形磨石的外形,以形成或修整溝部。
  6. 如請求項1、2或5之工件加工裝置,其中,該凸狀研磨部分在通過該磨石的旋轉軸的剖面中的剖面形狀,為半圓形狀,或是具有位於厚度方向的兩端部的1對的該圓弧狀部分以及位於1對的該圓弧狀部分之間的直線部分的形狀。
  7. 如請求項1、2或5之工件加工裝置,其中,該工件支持機構,包含溫度調整機構,其令用以將該工件支持機構的該旋轉軸的溫度保持一定的液體或氣體的流動產生。
  8. 一種磨石,其為用以將工件形成所期望的剖面形狀的工件加工裝置所包含;該工件加工裝置包含:工件支持機構,其支持圓板狀的該工件;該磨石,其為圓板狀,且相對於該工件平行配置;以及磨石支持機構,其支持該磨石;該工件支持機構令該工件旋轉;該磨石支持機構令該磨石旋轉;作為該工件支持機構所產生之該工件的旋轉的中心的旋轉軸,與作為該磨石支持機構所產生之該磨石的旋轉的中心的旋轉軸,互相平行;該磨石於外周部具有凸狀研磨部分;該凸狀研磨部分在通過該磨石的該旋轉軸的剖面中的剖面形狀,向外周側為凸出狀,且為至少在厚度方向的兩端部各自具有圓弧狀部分的形狀;該磨石與該工件,藉由該磨石支持機構或該工件支持機構,可相對移動,而互相接近或遠離;該磨石支持機構或該工件支持機構,依照根據該磨石的該圓弧狀部分的曲率半徑所算出的移動條件,令該磨石相對於該工件相對地移動,以令該凸狀研磨部分與該工件的接觸部分沿著該工件的所期望的剖面形狀移動;該磨石的特徵為:該凸狀研磨部分在通過該磨石的旋轉軸的剖面中的剖面形狀,為具有位於厚度方向的兩端部的1對的該圓弧狀部分以及位於1對的該圓弧狀部分之間的直線部分的形狀;該直線部分係磨石粒度比該圓弧狀部分更粗的部分,該圓弧狀部分係用於比該直線部分所實行的研磨更精密的研磨的部分;該圓弧狀部分的曲率半徑至少在該工件的厚度的10倍以上,而令該圓弧狀部分,以與該工件的該所期望的剖面形狀的倒角部之間實質上不會產生間隙的方式,抵接於該工件。
  9. 一種磨石,其為請求項1至3中任一項之工件加工裝置所包含,其特徵為: 該剖面長方形狀研磨部分係磨石粒度比該凸狀研磨部分更粗的部分;該凸狀研磨部分係用於比該剖面長方形狀研磨部分所實行的研磨更精密的研磨的部分。
  10. 一種磨石,其為請求項1至7中任一項之工件加工裝置所包含,其中:厚度方向的一側的端部的該圓弧狀部分與另一側的端部的該圓弧狀部分,係以各自的曲率半徑的平均值成為所期望的大小的方式各別形成的部分。
  11. 一種磨石,其為請求項1至7中任一項之工件加工裝置所包含,其中:厚度方向的一側的端部的該圓弧狀部分的曲率半徑的最大值與最小值的差,以及另一側的端部的該圓弧狀部分的曲率半徑的最大值與最小值的差,均在第1既定值以下;厚度方向的一側的端部的該圓弧狀部分的曲率半徑的平均值,與另一側的端部的該圓弧狀部分的曲率半徑的平均值的差,在第2既定值以下。
  12. 一種磨石,其為請求項1至7中任一項之工件加工裝置所包含,其中:安裝孔,其為在厚度方向上延伸的筆直狀或推拔狀。
  13. 一種工件加工方法,其使用在外周部具有凸狀研磨部分且可旋轉的圓板狀的磨石,將圓板狀的工件形成為所期望的剖面形狀;該凸狀研磨部分在通過該磨石的旋轉軸的剖面中的剖面形狀,向外周側為凸出狀,且為至少在厚度方向的兩端部各自具有圓弧狀部分的形狀;該工件加工方法包含以下步驟:將該工件與該磨石配置成互相平行;以及 令該磨石旋轉,並以與該磨石的該旋轉軸平行的旋轉軸為中心令該工件旋轉,同時依照根據該磨石的該圓弧狀部分的曲率半徑所算出的移動條件,令該磨石相對於該工件相對地移動,以令該凸狀研磨部分與該工件的接觸部分沿著該工件的該所期望的剖面形狀移動;令該磨石相對於該工件相對地移動的步驟,包含以下步驟:令該工件與該磨石旋轉,同時令該磨石的該凸狀研磨部分的該圓弧狀部分從該工件的外周端面向一面,依照該移動條件以預先算出的角度相對於該工件相對曲線地移動,藉此研磨該工件的該一面側的外周部;令該磨石沿著該工件的外周端面從該一面側往另一面側相對於該工件相對地移動;以及令該工件與該磨石旋轉,同時令該磨石的該凸狀研磨部分的該圓弧狀部分從該工件的外周端面朝向該另一面,依照該移動條件以預先算出的角度相對於該工件相對曲線地移動,藉此研磨該工件的該另一面側的外周部;在實行該工件的該一面側或該另一面側的外周部的粗研磨時,令該工件與該磨石旋轉,同時令該磨石的該凸狀研磨部分的該圓弧狀部分從該工件的外周端面朝向該一面或該另一面,依照該移動條件以預先算出的角度相對於該工件相對曲線地移動,然後令該磨石相對於該工件的相對移動停止;在實行該工件的該一面側或該另一面側的外周部的精密研磨時,令該工件與該磨石旋轉,同時令該磨石的該凸狀研磨部分的該圓弧狀部分從該工件的外周端面朝向該一面或該另一面,依照該移動條件以預先算出的角度相對於該工件相對曲線地移動,之後令該磨石相對於該工件相對直線地移動。
  14. 一種工件加工方法,其使用在外周部具有凸狀研磨部分且可旋轉的圓板狀的磨石,將圓板狀的工件形成為所期望的剖面形狀;該凸狀研磨部分在通過該 磨石的旋轉軸的剖面中的剖面形狀,向外周側為凸出狀,且為至少在厚度方向的兩端部各自具有圓弧狀部分的形狀;該工件加工方法包含以下步驟:將該工件與該磨石配置成互相平行;令該磨石旋轉,並以與該磨石的該旋轉軸平行的旋轉軸為中心令該工件旋轉,同時依照根據該磨石的該圓弧狀部分的曲率半徑所算出的移動條件,令該磨石相對於該工件相對地移動,以令該凸狀研磨部分與該工件的接觸部分沿著該工件的該所期望的剖面形狀移動;以及藉由液體或氣體的流動調整該工件的該旋轉軸的溫度;在實行該工件的加工之前,實行令成為該工件的旋轉時的旋轉中心的該旋轉軸在並未安裝該工件的狀態下旋轉的預備旋轉動作;該預備旋轉動作,交替重複與該磨石實行加工中的該工件的高速旋轉時相同的速度的高速旋轉,以及與該磨石實行加工中的該工件的低速旋轉時相同的速度的低速旋轉;令該預備旋轉動作中的該高速旋轉的持續時間與該低速旋轉的持續時間的比,與該磨石實行加工中的該工件的高速旋轉的持續時間與低速旋轉的持續時間的比一致;令該預備旋轉動作中的該高速旋轉的持續時間以及該低速旋轉的持續時間,各自比該磨石實行加工中的該工件的高速旋轉的持續時間以及低速旋轉的持續時間更短。
  15. 如請求項13或14之工件加工方法,其中,該凸狀研磨部分在通過該磨石的旋轉軸的剖面中的剖面形狀為半圓形狀。
  16. 如請求項13或14之工件加工方法,其中, 該凸狀研磨部分在通過該磨石的旋轉軸的剖面中的剖面形狀,係具有位於厚度方向的兩端部的1對的圓弧狀部分以及位於1對的該圓弧狀部分之間的直線部分的形狀;用該直線部分,至少實行令該直線部分與該工件的外周端面抵接以縮小該工件的直徑的加工;用該圓弧狀部分,至少實行令該圓弧狀部分分別與該工件的一面以及另一面抵接以將該工件形成該所期望的剖面形狀的加工。
  17. 如請求項13或14之工件加工方法,其中,於該磨石的外周部,該凸狀研磨部分與剖面長方形狀研磨部分在厚度方向上並排設置;該剖面長方形狀研磨部分的與該工件互相對向的面,在沿著該旋轉軸的剖面中,為與該磨石的厚度方向平行的直線狀;用該剖面長方形狀研磨部分,至少實行令該剖面長方形狀研磨部分與該工件的外周端面抵接並藉由該磨石從該工件的半徑方向外側向內側移動以縮小該工件的直徑的加工;用該凸狀研磨部分,至少實行令該凸狀研磨部分分別與該工件的一面以及另一面抵接以將該工件形成該所期望的剖面形狀的加工。
  18. 如請求項17之工件加工方法,其中,在將該工件形成該所期望的剖面形狀的加工中,會實行比縮小該工件的直徑的加工中的研磨更精密的研磨。
  19. 如請求項13或14之工件加工方法,其中,除了該磨石之外,更包含:附溝磨石,其為圓板狀,且相對於該工件的外周的切線方向斜向配置; 在令該磨石的該凸狀研磨部分與該工件抵接以實行該工件的研磨之後,令該附溝磨石的溝部的內周面與該工件抵接,以實行比該凸狀研磨部分所實行的研磨更精密的研磨。
  20. 一種工件加工方法,其使用在外周部具有凸狀研磨部分且可旋轉的圓板狀的磨石,將圓板狀的工件形成為所期望的剖面形狀;該凸狀研磨部分在通過該磨石的旋轉軸的剖面中的剖面形狀,向外周側為凸出狀,且為至少在厚度方向的兩端部各自具有圓弧狀部分的形狀;該工件加工方法包含以下步驟:將該工件與該磨石配置成互相平行;以及令該磨石旋轉,並以與該磨石的該旋轉軸平行的旋轉軸為中心令該工件旋轉,同時依照根據該磨石的該圓弧狀部分的曲率半徑所算出的移動條件,令該磨石相對於該工件相對地移動,以令該凸狀研磨部分與該工件的接觸部分沿著該工件的該所期望的剖面形狀移動;除了該磨石之外,更包含:附溝磨石,其為圓板狀,且相對於該工件的外周的切線方向斜向配置;在令該磨石的該凸狀研磨部分與該工件抵接並實行該工件的研磨之後,令該附溝磨石的溝部的內周面與該工件抵接,實行比該凸狀研磨部分所實行的研磨更精密的研磨;更包含以下步驟:在將該工件與圓板狀的該磨石配置成互相平行的步驟之前,將圓板狀的整形磨石配置成與該磨石平行;令該磨石旋轉,並以與該磨石的該旋轉軸平行的旋轉軸為中心令該整形磨石旋轉,同時令該磨石相對於該整形磨石相對地移動,以形成該整形磨石的外形;以及 將該附溝磨石的材料抵壓於該整形磨石,轉印該整形磨石的外形,以形成或修整該溝部;在轉印該整形磨石的外形以形成或修整該溝部的步驟中,該溝部,為了令與該溝部的內周面抵接的該工件形成該所期望的剖面形狀,而形成預先設定的形狀;在形成該整形磨石的外形的步驟中,係根據該磨石的該圓弧狀部分的曲率半徑,算出該磨石的該凸狀研磨部分與該整形磨石的接觸部分沿著與該溝部的該預先設定的形狀對應的形狀移動的移動條件;在形成該整形磨石的外形的步驟中,依照該移動條件,令該整形磨石相對於該磨石相對地移動。
TW111122763A 2021-06-24 2022-06-20 工件加工裝置、磨石及工件加工方法 TWI80787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1-105043 2021-06-24
JP2021105043A JP7093875B2 (ja) 2021-06-24 2021-06-24 ワーク加工装置、砥石、およびワーク加工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304640A TW202304640A (zh) 2023-02-01
TWI807870B true TWI807870B (zh) 2023-07-01

Family

ID=786058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1122763A TWI807870B (zh) 2021-06-24 2022-06-20 工件加工裝置、磨石及工件加工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JP (1) JP7093875B2 (zh)
KR (1) KR102646975B1 (zh)
CN (1) CN117500636A (zh)
TW (1) TWI807870B (zh)
WO (1) WO2022270175A1 (zh)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347953A (ja) * 1998-06-10 1999-12-21 Tokyo Seimitsu Co Ltd ウェーハ面取り砥石
US20010041513A1 (en) * 1998-04-13 2001-11-15 Nishi And Murai Method for chamfering a wafer
JP2003521816A (ja) * 2000-02-02 2003-07-15 ウノバ・ユー・ケイ・リミテッド 粗いグリットおよび細かいグリットからなるレジンボンドの選択物を有する研削盤用の研削ピン
TW584585B (en) * 2001-02-07 2004-04-21 Noritake Co Ltd Beveling wheel for processing silicon wafer outer periphery and the manufacture method thereof
TW201527048A (zh) * 2013-08-09 2015-07-16 Fujimi Inc 研磨加工工具及構件加工方法
JP2015223669A (ja) * 2014-05-28 2015-12-14 株式会社Screenホールディングス 基板処理装置
TWM527441U (zh) * 2016-05-04 2016-08-21 Kinik Co 複合研磨工具
CN209157942U (zh) * 2018-12-29 2019-07-26 青岛新韩金刚石工业有限公司 一种加工超薄玻璃用磨边轮
JP2020171971A (ja) * 2019-04-08 2020-10-22 中村留精密工業株式会社 研削装置
TW202110574A (zh) * 2019-09-09 2021-03-16 日商鎧俠股份有限公司 研削裝置及研削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876572B2 (ja) 1991-11-28 1999-03-31 株式会社東京精密 半導体ウエハの面取方法
JPH11207585A (ja) 1998-01-27 1999-08-03 Mitsubishi Materials Silicon Corp ウェ−ハの面取り方法
JP3459058B2 (ja) * 1998-05-18 2003-10-20 株式会社東京精密 ウェーハ面取り方法
JP3334609B2 (ja) * 1998-05-29 2002-10-15 信越半導体株式会社 薄板縁部の加工方法および加工機
JP3906603B2 (ja) 1999-05-12 2007-04-18 株式会社東京精密 ウェーハ面取り方法及び装置
JP2003025198A (ja) * 2001-07-10 2003-01-29 Sharp Corp 面取り装置および被面取り基板
JP4441823B2 (ja) 2003-11-26 2010-03-31 株式会社東京精密 面取り砥石のツルーイング方法及び面取り装置
JP2006021279A (ja) * 2004-07-08 2006-01-26 Olympus Corp 光学素材の研削装置
JP2007044817A (ja) 2005-08-10 2007-02-22 Tokyo Seimitsu Co Ltd ウェーハ面取り装置、ウェーハ面取り用砥石、及びツルーイング砥石
JP4742845B2 (ja) 2005-12-15 2011-08-10 信越半導体株式会社 半導体ウエーハの面取り部の加工方法及び砥石の溝形状の修正方法
JP2008034776A (ja) 2006-07-31 2008-02-14 M Tec Kk ワークのエッジの加工方法及び装置
KR20090063804A (ko) * 2007-12-14 2009-06-18 주식회사 실트론 연삭 휠 트루잉 공구 및 그 제작방법, 이를 이용한 트루잉장치, 연삭 휠의 제작방법, 및 웨이퍼 에지 연삭장치
JP5988765B2 (ja) 2012-08-13 2016-09-07 ダイトエレクトロン株式会社 ウェーハの面取り加工方法、ウェーハの面取り加工装置および砥石角度調整用治具
JP5954251B2 (ja) * 2013-05-02 2016-07-20 信越半導体株式会社 ウェーハの面取り加工装置及びウェーハの面取り加工方法
JP6725831B2 (ja) 2016-03-04 2020-07-22 ダイトロン株式会社 ワーク加工装置
JP7046668B2 (ja) * 2018-03-23 2022-04-04 株式会社東京精密 ウェーハ面取り装置及びウェーハ面取り方法
JP7158702B2 (ja) * 2018-05-14 2022-10-24 中村留精密工業株式会社 面取り研削装置
JP2020171970A (ja) * 2019-04-08 2020-10-22 中村留精密工業株式会社 円盤状基板の面取り研削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10041513A1 (en) * 1998-04-13 2001-11-15 Nishi And Murai Method for chamfering a wafer
JPH11347953A (ja) * 1998-06-10 1999-12-21 Tokyo Seimitsu Co Ltd ウェーハ面取り砥石
JP2003521816A (ja) * 2000-02-02 2003-07-15 ウノバ・ユー・ケイ・リミテッド 粗いグリットおよび細かいグリットからなるレジンボンドの選択物を有する研削盤用の研削ピン
TW584585B (en) * 2001-02-07 2004-04-21 Noritake Co Ltd Beveling wheel for processing silicon wafer outer periphery and the manufacture method thereof
TW201527048A (zh) * 2013-08-09 2015-07-16 Fujimi Inc 研磨加工工具及構件加工方法
JP2015223669A (ja) * 2014-05-28 2015-12-14 株式会社Screenホールディングス 基板処理装置
TWM527441U (zh) * 2016-05-04 2016-08-21 Kinik Co 複合研磨工具
CN209157942U (zh) * 2018-12-29 2019-07-26 青岛新韩金刚石工业有限公司 一种加工超薄玻璃用磨边轮
JP2020171971A (ja) * 2019-04-08 2020-10-22 中村留精密工業株式会社 研削装置
TW202110574A (zh) * 2019-09-09 2021-03-16 日商鎧俠股份有限公司 研削裝置及研削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7093875B2 (ja) 2022-06-30
KR20240006007A (ko) 2024-01-12
CN117500636A (zh) 2024-02-02
JP2021181151A (ja) 2021-11-25
KR102646975B1 (ko) 2024-03-13
WO2022270175A1 (ja) 2022-12-29
TW202304640A (zh) 2023-02-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211631B2 (en) Grinding wheel truing tool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and truing apparatus,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grinding wheel and wafer edge grinding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JP5352331B2 (ja) ウェーハの面取り加工方法
JP5988765B2 (ja) ウェーハの面取り加工方法、ウェーハの面取り加工装置および砥石角度調整用治具
KR20110098627A (ko) 원반형상 워크의 면취장치
JP7481518B2 (ja) ツルーイング方法及び面取り装置
KR20110098628A (ko) 원판형상 워크의 외주가공장치
JP5112703B2 (ja) ウェーハ面取り加工方法およびその装置
JP2016203342A (ja) ツルーアーの製造方法および半導体ウェーハの製造方法、ならびに半導体ウェーハの面取り加工装置
JP2000254845A (ja) ウエーハのノッチ溝の面取り方法及びウエーハ
JP2007030119A (ja) ウェーハ面取り装置及びウェーハ面取り方法
TWI807870B (zh) 工件加工裝置、磨石及工件加工方法
JPH09168953A (ja) 半導体ウェーハのエッジ研摩方法及び装置
JP2008034776A (ja) ワークのエッジの加工方法及び装置
JP3299523B2 (ja) 硬質発泡樹脂パッドの旋削溝加工用工具
CN210115768U (zh) 倒角研削装置
JP7462818B2 (ja) ワーク加工装置、砥石、およびワーク加工方法
JP5524995B2 (ja) ウェーハのエッジの加工方法および加工装置
JP2002184730A (ja) 半導体デバイス加工用硬質発泡樹脂溝付パッド及びそのパッド旋削溝加工用工具
JPH05177524A (ja) 半導体円形ブランクのエッジを丸める装置および方法
US20230415293A1 (en) Method of forming truer
JP3630950B2 (ja) 球面レンズの製造方法
JP4650678B2 (ja) 面取り用砥石のツルーイング方法
JP2009160714A (ja) 金型の製造方法
JP5524996B2 (ja) ウェーハの加工方法および加工装置
JP2024129178A (ja) 半導体ウェーハ研削砥石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