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805307B - 有機發光元件 - Google Patents

有機發光元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805307B
TWI805307B TW111113034A TW111113034A TWI805307B TW I805307 B TWI805307 B TW I805307B TW 111113034 A TW111113034 A TW 111113034A TW 111113034 A TW111113034 A TW 111113034A TW I805307 B TWI805307 B TW I805307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mmol
organic layer
stirred
followed
separated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111303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302573A (zh
Inventor
金旼俊
李東勳
徐尙德
金永錫
Original Assignee
南韓商Lg化學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南韓商Lg化學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南韓商Lg化學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3025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30257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80530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805307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10OLEDs or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PLED]
    • H10K50/11OLEDs or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PLED]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ctroluminescent [EL] lay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CACYCLIC OR CARBOCYCLIC COMPOUNDS
    • C07C211/00Compounds containing amino groups bound to a carbon skeleton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85/00Organic materials used in the body or electrodes of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H10K85/60Organic compounds having low molecular weight
    • H10K85/615Polycyclic condensed aromatic hydrocarbons, e.g. anthracene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85/00Organic materials used in the body or electrodes of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H10K85/60Organic compounds having low molecular weight
    • H10K85/615Polycyclic condensed aromatic hydrocarbons, e.g. anthracene
    • H10K85/622Polycyclic condensed aromatic hydrocarbons, e.g. anthracene containing four rings, e.g. pyrene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85/00Organic materials used in the body or electrodes of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H10K85/60Organic compounds having low molecular weight
    • H10K85/615Polycyclic condensed aromatic hydrocarbons, e.g. anthracene
    • H10K85/626Polycyclic condensed aromatic hydrocarbons, e.g. anthracene containing more than one polycyclic condensed aromatic rings, e.g. bis-anthracene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85/00Organic materials used in the body or electrodes of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H10K85/60Organic compounds having low molecular weight
    • H10K85/631Amine compounds having at least two aryl rest on at least one amine-nitrogen atom, e.g. triphenylamine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85/00Organic materials used in the body or electrodes of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H10K85/60Organic compounds having low molecular weight
    • H10K85/631Amine compounds having at least two aryl rest on at least one amine-nitrogen atom, e.g. triphenylamine
    • H10K85/633Amine compounds having at least two aryl rest on at least one amine-nitrogen atom, e.g. triphenylamine comprising polycyclic condensed aromatic hydrocarbons as substituents on the nitrogen atom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85/00Organic materials used in the body or electrodes of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H10K85/60Organic compounds having low molecular weight
    • H10K85/631Amine compounds having at least two aryl rest on at least one amine-nitrogen atom, e.g. triphenylamine
    • H10K85/636Amine compounds having at least two aryl rest on at least one amine-nitrogen atom, e.g. triphenylamine comprising heteroaromatic hydrocarbons as substituents on the nitrogen atom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85/00Organic materials used in the body or electrodes of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H10K85/60Organic compounds having low molecular weight
    • H10K85/649Aromatic compounds comprising a hetero atom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85/00Organic materials used in the body or electrodes of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H10K85/60Organic compounds having low molecular weight
    • H10K85/649Aromatic compounds comprising a hetero atom
    • H10K85/654Aromatic compounds comprising a hetero atom comprising only nitrogen as heteroatom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85/00Organic materials used in the body or electrodes of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H10K85/60Organic compounds having low molecular weight
    • H10K85/649Aromatic compounds comprising a hetero atom
    • H10K85/657Polycyclic condensed heteroaromatic hydrocarb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85/00Organic materials used in the body or electrodes of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H10K85/60Organic compounds having low molecular weight
    • H10K85/649Aromatic compounds comprising a hetero atom
    • H10K85/657Polycyclic condensed heteroaromatic hydrocarbons
    • H10K85/6574Polycyclic condensed heteroaromatic hydrocarbons comprising only oxygen in the heteroaromatic polycondensed ring system, e.g. cumarine dye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85/00Organic materials used in the body or electrodes of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H10K85/60Organic compounds having low molecular weight
    • H10K85/649Aromatic compounds comprising a hetero atom
    • H10K85/657Polycyclic condensed heteroaromatic hydrocarbons
    • H10K85/6576Polycyclic condensed heteroaromatic hydrocarbons comprising only sulfur in the heteroaromatic polycondensed ring system, e.g. benzothiophene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2101/00Properties of the organic materials covered by group H10K85/00
    • H10K2101/90Multiple hosts in the emissive layer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10OLEDs or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PLED]
    • H10K50/11OLEDs or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PLED]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ctroluminescent [EL] layers
    • H10K50/12OLEDs or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PLED]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ctroluminescent [EL] layers comprising dopant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85/00Organic materials used in the body or electrodes of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H10K85/60Organic compounds having low molecular weight
    • H10K85/649Aromatic compounds comprising a hetero atom
    • H10K85/657Polycyclic condensed heteroaromatic hydrocarbons
    • H10K85/6572Polycyclic condensed heteroaromatic hydrocarbons comprising only nitrogen in the heteroaromatic polycondensed ring system, e.g. phenanthroline or carbazole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pectroscopy & Molecular Phys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 Led Devices (AREA)
  • 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揭露是關於一種有機發光元件。

Description

有機發光元件 [相關申請的交叉參考]
本申請案主張2021年4月5日在韓國智慧財產局申請的韓國專利申請案第10-10-2021-0044140號的權益,所述申請案的揭露內容以全文引用的方式併入本文中。
本揭露是關於一種有機發光元件。
一般而言,有機發光現象是指藉由使用有機材料將電能轉換成光能的現象。使用有機發光現象的有機發光元件具有諸如寬視角、極佳對比、快速回應時間、極佳亮度、驅動電壓以及回應速度的特性,且因此進行了許多研究。
有機發光元件通常具有包括陽極、陰極以及插入於陽極與陰極之間的有機材料層的結構。有機材料層常常具有包括不同材料的多層結構,以便增強有機發光元件的效率及穩定性,且例如,有機材料層可由電洞注入層、電洞傳輸層、發光層、電子傳輸層、電子注入層等形成。在有機發光元件的結構中,若電壓施加於兩個電極之間,則電洞自陽極注入至有機材料層中且電子自陰極注入至有機材料層中,且當所注入的電洞及電子彼此相遇時形成激子,且當激子再次降低至基態時發光。
需要不斷地研發用於如上文所描述的有機發光元件的有機材料的新材料。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1) 韓國未審查專利公開案第10-2000-0051826號
本揭露是關於一種具有改良的驅動電壓、效率以及使用壽命的有機發光元件。
在本揭露中,提供一種有機發光元件,包含陽極、陰極以及設置於陽極與陰極之間的發光層,其中發光層包含由以下化學式1表示的化合物及由以下化學式2表示的化合物: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003-1
在化學式1中,L為單鍵;或經取代或未經取代的C6-60 伸芳基;Ar1 及Ar2 各自獨立地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的C6-60 芳基;或經取代或未經取代的含有由N、O以及S所組成的族群中選出的至少一者的C2-60 雜芳基, Ar3 為氫;氘;經取代或未經取代的C6-60 芳基;或經取代或未經取代的含有由N、O以及S所組成的族群中選出的至少一者的C2-60 雜芳基,D為氘,且n為0至6的整數,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004-2
在化學式2中,A'1 由以下化學式2-a表示,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004-3
在化學式2-a中,虛線與相鄰環稠合,Ar'1 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的C6-60 芳基;或經取代或未經取代的含有由N、O以及S所組成的族群中選出的至少一個雜原子的C2-60 雜芳基,且L'為單鍵;或經取代或未經取代的C6-60 伸芳基;Ar'2 及Ar'3 各自獨立地為氫;氘;經取代或未經取代的C6-60 芳基;或經取代或未經取代的含有由N、O以及S所組成的族群中選出的至少一個雜原子的C2-60 雜芳基,D為氘,且 n'為0至5的整數。
上文所描述的有機發光元件具有極佳驅動電壓、效率以及使用壽命。
1:基底
2:陽極
3:發光層
4:陰極
5:電洞注入層
6:電洞傳輸層
7:電子傳輸層
8:電子注入層
9:電子阻擋層
10:電洞阻擋層
11:電子注入及傳輸層
圖1繪示包含基底1、陽極2、發光層3以及陰極4的有機發光元件的實例。
圖2繪示包含基底1、陽極2、電洞注入層5、電洞傳輸層6、發光層3、電子傳輸層7、電子注入層8以及陰極4的有機發光元件的實例。
圖3繪示包含基底1、陽極2、電洞注入層5、電洞傳輸層6、電子阻擋層9、發光層3、電洞阻擋層10、電子注入及傳輸層11以及陰極4的有機發光元件的實例。
在下文中,將更詳細地描述本揭露的實施例以促進理解本發明。
如本文中所使用,符號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005-4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005-5
意謂鍵聯至另一取代基的鍵。
如本文中所使用,術語「經取代或未經取代」意謂未經取代或經由下述者所組成的族群中選出的一或多個取代基取代:氘; 鹵基;腈基;硝基;羥基;羰基;酯基;醯亞胺基;胺基;氧化膦基;烷氧基;芳氧基;烷基硫醇基;芳基硫醇基;烷基硫氧基;芳基硫氧基;矽烷基;硼基;烷基;環烷基;烯基;芳基;芳烷基;芳烯基;烷基芳基;烷基胺基;芳烷基胺基;雜芳基胺基;芳基胺基;芳基膦基;以及含有N、O以及S原子中的至少一者的雜環基,或未經取代或經上文所例示的取代基中的兩個或大於兩個取代基所連接的取代基取代。舉例而言,「兩個或大於兩個取代基所連接的取代基」可為聯苯基(biphenyl group)。亦即,聯苯基可為芳基,或其亦可解釋為兩個苯基所連接的取代基。
在本揭露中,羰基的碳數目不受特定限制,但較佳為1至40。特定而言,羰基可為具有以下結構式的化合物,但不限於此。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006-6
在本揭露中,酯基可具有一結構,其中酯基的氧可經直鏈、分支鏈或具有1個至25個碳原子的環烷基或具有6個至25個碳原子的芳基取代。特定而言,酯基可為具有以下結構式的化合物,但不限於此。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006-7
在本揭露中,醯亞胺基的碳數目不受特定限制,但較佳為 1至25。特定而言,醯亞胺基可為具有以下結構式的化合物,但不限於此。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007-8
在本揭露中,矽烷基特定地包含三甲基矽烷基、三乙基矽烷基、三級丁基二甲基矽烷基、乙烯基二甲基矽烷基、丙基二甲基矽烷基、三苯基矽烷基、二苯基矽烷基、苯基矽烷基以及類似物,但不限於此。
在本揭露中,硼基特定地包含三甲基硼基、三乙基硼基、三級丁基二甲基硼基、三苯基硼基、苯基硼基以及類似物,但不限於此。
在本揭露中,鹵基的實例包含氟、氯、溴或碘。
在本揭露中,烷基可為直鏈或分支鏈,且其碳數目不受特定限制,但較佳為1至40。根據一個實施例,烷基的碳數目為1至20。根據另一實施例,烷基的碳數目為1至10。根據另一實施例,烷基的碳數目為1至6。烷基的特定實例包含甲基、乙基、丙基、正丙基、異丙基、丁基、正丁基、異丁基、三級丁基、二級丁基、1-甲基-丁基、1-乙基-丁基、戊基、正戊基、異戊基、新戊基、三級戊基、己基、正己基、1-甲基戊基、2-甲基戊基、4-甲基-2-戊基、3,3-二甲基丁基、2-乙基丁基、庚基、正庚基、1-甲基己基、環戊基甲基、環己基甲基、辛基、正辛基、三級辛基、1-甲基庚基、 2-乙基己基、2-丙基戊基、正壬基、2,2-二甲基庚基、1-乙基-丙基、1,1-二甲基-丙基、異己基、2-甲基戊基、4-甲基己基、5-甲基己基以及類似物,但不限於此。
在本揭露中,烯基可為直鏈或分支鏈,且其碳數目不受特定限制,但較佳為2至40。根據一個實施例,烯基的碳數目為2至20。根據另一實施例,烯基的碳數目為2至10。根據另一實施例,烯基的碳數目為2至6。其特定實例包含乙烯基、1-丙烯基、異丙烯基、1-丁烯基、2-丁烯基、3-丁烯基、1-戊烯基、2-戊烯基、3-戊烯基、3-甲基-1-丁烯基、1,3-丁二烯基、烯丙基、1-苯基乙烯基-1-基、2-苯基乙烯基-1-基、2,2-二苯基乙烯基-1-基、2-苯基-2-(萘基-1-基)乙烯基-1-基、2,2-雙(二苯基-1-基)乙烯基-1-基、芪基(stilbenyl group)、苯乙烯基(styrenyl group)以及類似物,但不限於此。
在本揭露中,環烷基不受特定限制,但其碳數目較佳為3至60。根據一個實施例,環烷基的碳數目為3至30。根據另一實施例,環烷基的碳數目為3至20。根據另一實施例,環烷基的碳數目為3至6。其特定實例包含環丙基、環丁基、環戊基、3-甲基環戊基、2,3-二甲基環戊基、環己基、3-甲基環己基、4-甲基環己基、2,3-二甲基環己基、3,4,5-三甲基環己基、4-三級丁基環己基、環庚基、環辛基以及類似物,但不限於此。
在本揭露中,芳基不受特定限制,但其碳數目較佳為6至60,且其可為單環芳基或多環芳基。根據一個實施例,芳基的碳數目為6至30。根據一個實施例,芳基的碳數目為6至20。單環芳基包含苯基、聯苯基、聯三苯基以及類似物,但不限於此。多環芳 基包含萘基(naphthyl group)、蒽基(anthracenyl group)、菲基(phenanthryl group)、芘基(pyrenyl group)、苝基(perylenyl group)、屈基(chrysenyl group)、芴基(fluorenyl group)或類似物,但不限於此。
在本揭露中,芴基可經取代,且兩個取代基可彼此鍵結以形成螺環結構。在芴基經取代的情況下,可形成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009-9
以及類似物。然而,結構不限於此。
在本揭露中,雜環基為含有O、N、Si以及S中的至少一個雜原子作為異質元素的雜環基,且其碳數目不受特定限制,但較佳為2至60。雜環基的實例包含噻吩基(thiophene group)、呋喃基(furan group)、吡咯基(pyrrole group)、咪唑基(imidazole group)、噻唑基(thiazole group)、噁唑基(oxazol group)、噁二唑基(oxadiazol group)、三唑基(triazol group)、吡啶基(pyridyl group)、聯吡啶基(bipyridyl group)、嘧啶基(pyrimidyl group)、三嗪基(triazine group)、吖啶基(acridyl group)、噠嗪基(pyridazine group)、吡嗪基(pyrazinyl group)、喹啉基(quinolinyl group)、喹唑啉基(quinazoline group)、喹喏啉基(quinoxalinyl group)、呔嗪基(phthalazinyl group)、吡啶并嘧啶基(pyridopyrimidinyl group)、吡啶并吡嗪基(pyridopyrazinyl group)、吡嗪並吡嗪基(pyrazinopyrazinyl group)、異喹啉基(isoquinoline group)、吲哚 基(indole group)、咔唑基(carbazole group)、苯并噁唑基(benzoxazole group)、苯并咪唑基(benzoimidazole group)、苯并噻唑基(benzothiazol group)、苯并咔唑基(benzocarbazole group)、苯并噻吩基(benzothiophene group)、二苯并噻吩基(dibenzothiophene group)、苯并呋喃基(benzofuranyl group)、啡啉基(phenanthroline group)、異噁唑基(isoxazolyl group)、噻二唑基(thiadiazolyl group)、啡噻嗪基(phenothiazinyl group)、二苯并呋喃基(dibenzofuranyl group)以及類似物,但不限於此。
在本揭露中,芳烷基、芳烯基、烷基芳基以及芳基胺基中的芳基與芳基的前述實例相同。在本揭露中,芳烷基、烷基芳基以及烷基胺基中的烷基與烷基的前述實例相同。在本揭露中,雜芳基胺中的雜芳基可應用雜環基的前述描述。在本揭露中,芳烯基中的烯基與烯基的前述實例相同。在本揭露中,可應用除二價伸芳基之外的芳基的前述描述。在本揭露中,可應用除二價伸雜芳基之外的雜環基的前述描述。在本揭露中,可應用除非單價烴環之外但藉由合併兩個取代基形成的芳基或環烷基的前述描述。在本揭露中,可應用除非單價雜環之外但藉由合併兩個取代基形成的雜環基的前述描述。
將針對每一組態詳細描述本揭露。
陽極及陰極
本揭露中所使用的陽極及陰極是指用於有機發光元件的電極。
作為陽極材料,一般而言,較佳地使用具有大功函數的材料,使得可將電洞平穩地注入至有機材料層中。陽極材料的特定實 例包含:金屬,諸如釩、鉻、銅、鋅以及金,或其合金;金屬氧化物,諸如氧化鋅、氧化銦、氧化銦錫(indium tin oxide;ITO)以及氧化銦鋅(indium zinc oxide;IZO);金屬與氧化物的組合,諸如ZnO:Al或SnO2 :Sb;導電聚合物,諸如聚(3-甲基噻吩)、聚[3,4-(伸乙基-1,2-二氧基)噻吩](poly[3,4-(ethylene-1,2-dioxy)thiophene];PEDT)、聚吡咯以及聚苯胺;以及類似物,但不限於此。
作為陰極材料,一般而言,較佳地使用具有小功函數的材料,使得可容易地將電子注入至有機材料層中。陰極材料的特定實例包含:金屬,諸如鎂、鈣、鈉、鉀、鈦、銦、釔、鋰、釓、鋁、銀、錫以及鉛,或其合金;多層結構材料,諸如LiF/Al或LiO2 /Al;以及類似物,但不限於此。
發光層
本揭露中所使用的發光層是指能夠藉由合併自陽極及陰極轉移的電洞及電子而發射可見光線區中的光的層。一般而言,發光層包含主體材料及摻雜劑材料,且在本揭露中,包含由化學式1表示的化合物及由化學式2表示的化合物作為主體。
在由化學式1表示的化合物及由化學式2表示的化合物中的每一者中,至少一個氫可經氘取代。亦即,化學式1中的n可為1或大於1的整數,且L以及Ar1 至Ar3 中的至少一個取代基可經氘取代。此外,化學式2中的n'可為1或大於1的整數,且L'以及Ar'1 至Ar'3 中的至少一個取代基可經氘取代。
化學式1可取決於二苯并呋喃與三嗪的鍵結位置而由以下化學式1-1表示: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012-10
在化學式1-1中,L、Ar1 至Ar3 、D以及n如化學式1中所定義。
較佳地,L為單鍵或經取代或未經取代的C6-20 伸芳基,Ar1 及Ar2 各自獨立地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的C6-20 芳基或經取代或未經取代的含有由N、O以及S所組成的族群中選出的至少一者的C2-20 雜芳基,且Ar3 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的C6-20 芳基或經取代或未經取代的含有由N、O以及S所組成的族群中選出的至少一者的C2-20 雜芳基。
較佳地,L為單鍵、伸苯基或萘二基。
較佳地,Ar1 及Ar2 各自獨立地為苯基、聯苯基、聯三苯基、萘基、菲基、(苯基)萘基、(萘基)苯基、(萘基)萘基、二苯并呋喃基或二苯并噻吩基。
較佳地,Ar3 為氫、苯基、聯苯基、聯三苯基、萘基、菲基、(苯基)萘基、(萘基)苯基、丙二烯合芴基、聯伸三苯基、二苯并呋喃基、二苯并噻吩基、苯并萘并呋喃基或苯并萘并噻吩基。
在上文中,(萘基)苯基意謂經一個萘基取代的苯基;(苯基)萘基意謂經一個苯基取代的萘基;且(萘基)萘基意謂經一個萘基取代的萘基。
在上文中,苯并萘并呋喃基特定地為衍生自苯并[b ]萘并[2,1-d ]呋喃(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013-11
)、苯并[b ]萘并[1,2-d ]呋喃(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013-12
)或苯并[b ]萘并[2,3-d ]呋喃(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013-13
)的單價取代基。
此外,苯并萘并噻吩基特定地為衍生自苯并[b ]萘并[2,1-d ]噻吩(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013-14
)、苯并[b ]萘并[1,2-d ]噻吩(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013-15
)或苯 并[b ]萘并[2,3-d ]噻吩(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013-16
)的單價取代基。
在一個實施例中,L為單鍵、伸苯基或萘二基,Ar1 及Ar2 各自獨立地為苯基、聯苯基、聯三苯基、萘基、菲基、(苯基)萘基、(萘基)苯基、(萘基)萘基、二苯并呋喃基或二苯并噻吩基。
在一個實施例中,Ar1 及Ar2 各自獨立地為苯基、聯苯基、聯三苯基、萘基、菲基、(苯基)萘基、(萘基)苯基、(萘基)萘基、二苯并呋喃基或二苯并噻吩基,且Ar3 為氫、苯基、聯苯基、聯三苯基、萘基、菲基、(苯基)萘基、(萘基)苯基、丙二烯合芴基、聯伸三苯基、二苯并呋喃基、二苯并噻吩基、苯并萘并呋喃基或苯并萘并噻吩基。
在一個實施例中,L為單鍵、伸苯基或萘二基,且Ar3 為氫、苯基、聯苯基、聯三苯基、萘基、菲基、(苯基)萘基、(萘基)苯基、丙二烯合芴基、聯伸三苯基、二苯并呋喃基、二苯并噻吩基、苯并萘并呋喃基或苯并萘并噻吩基。
在一個實施例中,L為單鍵、伸苯基或萘二基,Ar1 及Ar2 各自獨立地為苯基、聯苯基、聯三苯基、萘基、菲基、(苯基)萘基、 (萘基)苯基、(萘基)萘基、二苯并呋喃基或二苯并噻吩基,且Ar3 為氫、苯基、聯苯基、聯三苯基、萘基、菲基、(苯基)萘基、(萘基)苯基、丙二烯合芴基、聯伸三苯基、二苯并呋喃基、二苯并噻吩基、苯并萘并呋喃基或苯并萘并噻吩基。
由化學式1表示的化合物的代表性實例如下: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015-17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016-19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017-20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018-21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019-22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020-23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021-24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022-25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023-26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024-27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025-28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026-29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027-30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028-31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029-32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030-33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031-34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032-35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033-36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034-37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035-38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036-39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037-40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038-41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039-42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040-43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041-44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042-47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043-48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044-49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045-50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046-51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047-52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048-53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049-54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050-55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051-57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052-58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053-59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054-60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055-61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056-62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057-63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058-64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059-65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060-66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061-67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062-68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063-69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064-70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065-71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066-72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067-73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068-74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069-75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070-76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071-77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072-78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073-79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074-80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075-81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076-82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077-83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078-84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079-85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080-86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081-87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082-88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083-89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084-90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085-91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086-92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087-93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088-94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089-95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090-96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091-97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092-98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093-99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094-100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095-101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096-102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097-103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098-104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099-105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100-106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101-107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102-108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103-109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104-110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105-111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106-112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107-113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108-114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109-115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110-116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111-117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112-118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113-119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114-120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115-121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116-122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117-123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118-124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119-125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120-126
此外,提供一種製備由化學式1表示的化合物的方法。
舉例而言,由化學式1表示的化合物可藉由如以下反應流程1中的製備方法製備。
[反應流程1]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121-127
在反應流程1中,除X1 及X2 以外的其他取代基的定義與上文中所定義相同,且X1 及X2 各自獨立地為鹵素,較佳為溴或氯。
反應流程1為鈴木偶合反應(Suzuki coupling reaction),且較佳在存在鈀催化劑及鹼的情況下進行。此外,針對鈴木偶合反應的反應性基團可如所屬領域中已知地適當改變。
由化學式1表示的化合物的製備方法可更特定地描述於以下所描述的製備實例中。
化學式2具有包含其中苯并噁唑環稠合至苯并呋喃環的核心以及鍵結至其的芳基胺取代基的結構。
特定而言,化學式2可由以下化學式2-1或化學式2-2表示: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121-128
[化學式2-2]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122-129
在化學式2-1及化學式2-2中,L'、Ar'1 至Ar'3 、D以及n'如化學式2中所定義。
較佳地,L'為單鍵,或經取代或未經取代的C6-20 伸芳基。較佳地,L'為單鍵、伸苯基或聯苯基二基。
Ar'1 較佳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的C6-20 芳基,且更佳為苯基。
較佳地,Ar'2 及Ar'3 各自獨立地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的C6-20 芳基,或經取代或未經取代的含有由N、O以及S所組成的族群中選出的至少一個雜原子的C2-20 雜芳基。
更佳地,Ar'2 及Ar'3 各自獨立地為苯基、聯苯基、聯三苯基、萘基、(萘基)苯基、(苯基)萘基、(萘基)聯苯基、(萘基)萘基、[(苯基)萘基]苯基、二苯并呋喃基、二苯并噻吩基、(二苯并呋喃基)苯基、(二苯并噻吩基)苯基、菲基、(菲基)苯基、9,9-二甲基芴基或9-苯基咔唑基。
在上文中,(萘基)苯基意謂經一個萘基取代的苯基;(苯基)萘基意謂經一個苯基取代的萘基;(萘基)聯苯基意謂經一個萘基取代的聯苯基;(萘基)萘基意謂經一個萘基取代的萘基;[(苯基)萘基]苯基意謂經(苯基)萘基取代的苯基;(二苯并呋喃基)苯基意謂經一個二苯并呋喃基取代的苯基;且(二苯并噻吩基)苯基意謂經一個二苯并噻吩基取代的苯基。
在一個實施例中,L'為單鍵、伸苯基或聯苯基二基,且Ar'1 為苯基。
在一個實施例中,L'為單鍵、伸苯基或聯苯基二基,且Ar'2 及Ar'3 各自獨立地為苯基、聯苯基、聯三苯基、萘基、(萘基)苯基、(苯基)萘基、(萘基)聯苯基、(萘基)萘基、[(苯基)萘基]苯基、二苯并呋喃基、二苯并噻吩基、(二苯并呋喃基)苯基、(二苯并噻吩基)苯基、菲基、(菲基)苯基、9,9-二甲基芴基或9-苯基咔唑基。
在一個實施例中,L'為單鍵、伸苯基或聯苯基二基,Ar'1 為苯基,且Ar'2 及Ar'3 各自獨立地為苯基、聯苯基、聯三苯基、萘基、(萘基)苯基、(苯基)萘基、(萘基)聯苯基、(萘基)萘基、[(苯基)萘基]苯基、二苯并呋喃基、二苯并噻吩基、(二苯并呋喃基)苯基、(二苯并噻吩基)苯基、菲基、(菲基)苯基、9,9-二甲基芴基或9-苯基咔唑基。
由化學式2表示的化合物的代表性實例如下: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124-130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125-131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126-132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127-133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128-134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129-135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130-136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131-137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132-138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133-139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134-140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135-141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136-142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137-143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138-144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139-145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140-146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141-147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142-148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143-149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144-150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145-151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146-152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147-153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148-154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149-155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150-156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151-157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152-158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153-159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154-160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155-161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156-162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157-163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158-164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159-165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160-166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161-168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162-169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163-170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164-171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165-172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166-173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167-174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168-175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169-176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170-177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171-178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172-179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173-180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174-181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175-182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176-183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177-184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178-185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179-186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180-187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181-188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182-189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183-190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184-191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185-192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186-193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187-194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188-195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189-196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190-197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191-198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192-199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193-200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194-201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195-202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196-203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197-204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198-205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199-206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200-207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201-208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202-209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203-210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204-211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205-212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206-213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207-214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208-215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209-216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210-217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211-218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212-219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213-221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214-223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215-225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216-226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217-227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218-228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219-229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220-230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221-231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222-232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223-233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224-234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225-235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226-236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227-237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228-238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229-239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230-240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231-241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232-242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233-243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234-244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235-245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236-246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237-247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238-248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239-249
此外,提供一種製備由化學式2表示的化合物的方法。
舉例而言,化學式2的化合物可藉由如以下反應流程2-1中的製備方法製備。此外,當L'為單鍵時,化學式2的化合物可藉由如以下反應流程2-2中的製備方法製備。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239-250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240-251
在反應流程2-1及反應流程2-2中,除X'以外的其他取代基的定義與上文中所定義相同,且每一X'為鹵素,較佳為溴或氯。
反應流程2-1為鈴木偶合反應,且較佳在存在鈀催化劑及鹼的情況下進行。此外,針對鈴木偶合反應的反應性基團可如所屬領域中已知地適當改變。
反應流程2-2為胺取代反應,且較佳在存在鈀催化劑及鹼的情況下進行。此外,針對胺取代反應的反應性基團可如所屬領域中已知地適當改變。
由化學式2表示的化合物的製備方法可更特定地描述於以下所描述的製備實例中。
在發光層中,可按1:99至99:1、5:95至95:5或10:90至90:10的重量比包含由化學式1表示的化合物及由化學式2表示的化合物。
摻雜劑材料不受特定限制,只要其為用於有機發光元件的材料即可。舉例而言,摻雜劑材料包含芳族胺衍生物、苯乙烯基胺化合物、硼複合物、丙二烯合芴化合物、金屬錯合物以及類似物。特定而言,芳族胺衍生物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的具有芳基胺基的稠合芳族環衍生物,且其實例包含具有芳基胺基的芘、蒽、屈、二茚并(periflanthene)以及類似物。苯乙烯基胺化合物為至少一個芳基乙烯基在經取代或未經取代的芳基胺中經取代的化合物, 其中一個或兩個或大於兩個取代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所述取代基由下述者所組成的族群中選出:芳基、矽烷基、烷基、環烷基以及芳基胺基。其特定實例包含苯乙烯基胺、苯乙烯基二胺、苯乙烯基三胺、苯乙烯基四胺以及類似物,但不限於此。另外,金屬錯合物包含銥錯合物、鉑錯合物以及類似錯合物,但不限於此。
在一個實施例中,以下化合物中的一或多者可用作摻雜劑材料,但本揭露不限於此: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242-252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243-253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244-254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245-255
電洞傳輸層
根據本揭露的有機發光元件可包含發光層與陽極之間的電洞傳輸層。
此外,電洞傳輸層為接收來自電洞注入層的電洞且將所述電洞傳輸至發光層的層。電洞傳輸材料適當地為具有大電洞遷移率的材料,所述電洞傳輸材料可接收來自陽極或電洞注入層的電洞且將電洞轉移至發光層。
電洞傳輸材料的特定實例包含芳基胺類有機材料、導電聚合物、共軛部分及非共軛部分一起存在於其中的嵌段共聚物以及類似物,但不限於此。
電洞注入層
視需要,根據本揭露的有機發光元件可更包含陽極與電洞傳輸層之間的電洞注入層。
電洞注入層為自電極注入電洞的層,且電洞注入材料較佳為一種化合物,所述化合物具有傳輸電洞的能力,由此在陽極中具有電洞注入效應且對於發光層或發光材料具有極佳電洞注入效應,防止發光層中所產生的激子移動至電子注入層或電子注入材料,且形成薄膜的能力為極佳的。較佳地,電洞注入材料的最高佔 有分子軌域(highest occupied molecular orbital;HOMO)在陽極材料的功函數與周邊有機材料層的HOMO之間。
電洞注入材料的特定實例包含金屬卟啉(metal porphyrine)、寡聚噻吩(oligothiophene)、芳基胺類有機材料、己腈六氮雜聯伸三苯(hexanitrilehexaazatriphenylene)類有機材料、喹吖啶酮(quinacridone)類有機材料、苝類有機材料、蒽醌(anthraquinone)、聚苯胺及聚噻吩類導電聚合物,以及類似材料,但不限於此。
電子阻擋層
視需要,根據本揭露的有機發光元件可包含電洞傳輸層與發光層之間的電子阻擋層。
電子阻擋層防止自陰極注入的電子轉移至電洞傳輸層而無需在發光層中再結合,且亦稱為電子抑止層。電子親和力低於電子傳輸層的電子親和力的材料對於電子阻擋層較佳。
電子傳輸層
根據本揭露的有機發光元件可包含發光層與陰極之間的電子傳輸層。
電子傳輸層接收來自陰極或形成在陰極上的電子注入層的電子且將電子傳輸至發光層,且亦抑制電洞在發光層中的傳輸。電子傳輸材料適當地為一種材料,所述材料可良好地接收來自陰極的電子且將電子轉移至發光層,且具有大電子遷移率。
特定而言,其實例可包含:8-羥基喹啉的Al錯合物;包含Alq3 的錯合物;有機基團化合物;羥基黃酮-金屬錯合物以及類似物,但不限於此。如根據相關技術所使用,電子傳輸層可與任何 所需陰極材料一起使用。特定而言,陰極材料的適當實例為具有低功函數的典型材料,繼之為鋁層或銀層。其特定實例包含銫、鋇、鈣、鐿以及釤,在各種情況下,繼之為鋁層或銀層。
電子注入層
視需要,根據本揭露的有機發光元件可更包含電子傳輸層與陰極之間的電子注入層。
電子注入層為自電極注入電子的層,且較佳為如下化合物:具有傳輸電子的能力,具有自陰極注入電子的效應以及將電子注入至發光層或發光材料中的極佳效應,防止由發光層產生的激子移動至電洞注入層,且形成薄膜的能力亦為極佳的。
可用於電子注入層的材料的特定實例包含芴酮(fluorenone)、蒽醌二甲烷(anthraquinodimethane)、聯苯醌(diphenoquinone)、硫哌喃二氧化物(thiopyran dioxide)、噁唑、噁二唑、三唑、咪唑、苝四羧酸(perylenetetracarboxylic acid)、亞芴基甲烷(fluorenylidene methane)、蒽酮(anthrone)以及類似物,以及其衍生物、金屬錯合物化合物、含氮5員環衍生物以及類似物,但不限於此。
金屬錯合物化合物的實例包含8-羥基喹啉根基鋰、雙(8-羥基喹啉根基)鋅、雙(8-羥基喹啉根基)銅、雙(8-羥基喹啉根基)錳、三(8-羥基喹啉根基)鋁、三(2-甲基-8-羥基喹啉根基)鋁、三(8-羥基喹啉根基)鎵、雙(10-羥基苯并[h]喹啉根基)鈹、雙(10-羥基苯并[h]喹啉根基)鋅、雙(2-甲基-8-喹啉根基)氯鎵、雙(2-甲基-8-喹啉根基)(鄰甲酚根基)鎵、雙(2-甲基-8-喹啉根基)(1-萘酚根基)鋁、雙(2-甲基-8-喹啉根基)(2-萘酚根基)鎵,以及類似物,但不限於此。
根據本揭露的一個實施例,電子傳輸材料及電子注入材料可同時沈積以形成電子注入及傳輸層作為單層。
電洞阻擋層
視需要,根據本揭露的有機發光元件可包含電子傳輸層與發光層之間的電洞阻擋層。
電洞阻擋層防止自陽極注入的電洞轉移至電子傳輸層而無需在發光層中再結合,且具有高電離能量的材料對於電洞阻擋層較佳。
有機發光元件
圖1中示出根據本揭露的有機發光元件的結構。圖1繪示包含基底1、陽極2、發光層3以及陰極4的有機發光元件的實例。圖2繪示包含基底1、陽極2、電洞注入層5、電洞傳輸層6、發光層3、電子傳輸層7、電子注入層8以及陰極4的有機發光元件的實例。圖3繪示包含基底1、陽極2、電洞注入層5、電洞傳輸層6、電子阻擋層9、發光層3、電洞阻擋層10、電子注入及傳輸層11以及陰極4的有機發光元件的實例。
可藉由依序層壓上文所描述的組件來製造根據本揭露的有機發光元件。在此情況下,可藉由以下來製造有機發光元件:使用諸如濺鍍法或電子束蒸發法的物理氣相沈積(physical vapor deposition;PVD)方法來將金屬、具有導電性的金屬氧化物或其合金沈積在基底上以形成陽極,在其上形成上文所提及的各別層,且接著在其上沈積可用作陰極的材料。
除此類方法之外,可藉由在基底上以逆向順序自陰極材料至陽極材料依序沈積上文所描述的組件來製造有機發光元件 (WO 2003/012890)。此外,可使用主體及摻雜劑藉由溶液塗佈法以及真空沈積法來形成發光層。本文中,溶液塗佈法意謂旋塗、浸塗、刀片刮抹、噴墨印刷、網版印刷、噴塗法、滾塗或類似方法,但不限於此。
根據本揭露的有機發光元件可為底部發射元件、頂部發射元件或雙側發射元件,且特定而言,可為需要相對較高發光效率的底部發射元件。
將在以下實例中詳細描述根據本揭露的有機發光元件的製備。然而,此等實例僅出於說明性目的而呈現,且並不意欲限制本揭露的範疇。
[實例] <合成實例1:製備化學式1的化合物>
合成實例1-1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249-256
在氮氣氛圍下將化學式1-A(15公克,60.9毫莫耳)及Trz1(19.3公克,60.9毫莫耳)添加至300毫升THF中,且將混合物攪拌且回流。接著,將碳酸鉀(16.8公克,121.7毫莫耳)溶解於50毫升水中,且接著添加至其中。此後,充分攪拌,隨後添加雙(三-三級丁基膦)鈀(0)(0.3公克,0.6毫莫耳)。在反應4小時之後,冷卻至室溫。接著,將有機層與水層分離,且接著蒸餾有機層。接著,將其再次溶解於氯仿中,且用水洗滌兩次。此後,分離有機層,用無水硫酸鎂處理,攪拌,接著過濾,且在減壓下蒸餾濾 液。藉由矽膠管柱層析來純化經濃縮化合物,以製備20.9公克的sub1-A-1(產率71%,MS:[M+H]+=484)。
在氮氣氛圍下將sub1-A-1(15公克,31毫莫耳)及sub1(6.1公克,31毫莫耳)添加至300毫升THF中,且將混合物攪拌且回流。接著,將碳酸鉀(8.6公克,62毫莫耳)溶解於26毫升水中,且接著添加至其中。此後,充分攪拌,隨後添加雙(三-三級丁基膦)鈀(0)(0.2公克,0.3毫莫耳)。在反應3小時之後,冷卻至室溫。接著,將有機層與水層分離,且接著蒸餾有機層。接著,將其再次溶解於氯仿中,且用水洗滌兩次。此後,分離有機層,用無水硫酸鎂處理,攪拌,接著過濾,且在減壓下蒸餾濾液。藉由矽膠管柱層析來純化經濃縮化合物,以製備12.3公克的化合物1-1(產率66%,MS:[M+H]+=602)。
合成實例1-2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250-257
在氮氣氛圍下將化學式1-A(15公克,60.9毫莫耳)及Trz2(16.3公克,60.9毫莫耳)添加至300毫升THF中,且將混合物攪拌且回流。接著,將碳酸鉀(25.2公克,182.6毫莫耳)溶解於76毫升水中,且接著添加至其中。此後,充分攪拌,隨後添加雙(三-三級丁基膦)鈀(0)(0.3公克,0.6毫莫耳)。在反應3小時之後,冷卻至室溫。接著,將有機層與水層分離,且接著蒸餾有機層。接著,將其再次溶解於氯仿中,且用水洗滌兩次。此後,分離有機層,用無水硫酸鎂處理,攪拌,接著過濾,且在減壓下蒸餾濾 液。藉由矽膠管柱層析來純化經濃縮化合物,以製備19.5公克的sub1-A-2(產率74%,MS:[M+H]+=434)。
在氮氣氛圍下將sub1-A-2(15公克,34.6毫莫耳)及sub2(9.4公克,34.6毫莫耳)添加至300毫升THF中,且將混合物攪拌且回流。接著,將碳酸鉀(9.6公克,69.1毫莫耳)溶解於29毫升水中,且接著添加至其中。此後,充分攪拌,隨後添加雙(三-三級丁基膦)鈀(0)(0.2公克,0.3毫莫耳)。在反應4小時之後,冷卻至室溫。接著,將有機層與水層分離,且接著蒸餾有機層。接著,將其再次溶解於氯仿中,且用水洗滌兩次。此後,分離有機層,用無水硫酸鎂處理,攪拌,接著過濾,且在減壓下蒸餾濾液。藉由矽膠管柱層析來純化經濃縮化合物,以製備14.3公克的化合物1-2(產率66%,MS:[M+H]+=626)。
合成實例1-3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251-258
在氮氣氛圍下將化學式1-A(15公克,60.9毫莫耳)及Trz3(19.3公克,60.9毫莫耳)添加至300毫升THF中,且將混合物攪拌且回流。接著,將碳酸鉀(25.2公克,182.6毫莫耳)溶解於76毫升水中,且接著添加至其中。此後,充分攪拌,隨後添加雙(三-三級丁基膦)鈀(0)(0.3公克,0.6毫莫耳)。在反應2小時之後,冷卻至室溫。接著,將有機層與水層分離,且接著蒸餾有機層。接著,將其再次溶解於氯仿中,且用水洗滌兩次。此後,分離有機層,用無水硫酸鎂處理,攪拌,接著過濾,且在減壓下蒸餾濾液。藉由矽膠管柱層析來純化經濃縮化合物,以製備23.2公克的 sub1-A-3(產率79%,MS:[M+H]+=484)。
在氮氣氛圍下將sub1-A-3(15公克,31毫莫耳)及sub3(7.1公克,31毫莫耳)添加至300毫升THF中,且將混合物攪拌且回流。接著,將碳酸鉀(8.6公克,62毫莫耳)溶解於26毫升水中,且接著添加至其中。此後,充分攪拌,隨後添加雙(三-三級丁基膦)鈀(0)(0.2公克,0.3毫莫耳)。在反應4小時之後,冷卻至室溫。接著,將有機層與水層分離,且接著蒸餾有機層。接著,將其再次溶解於氯仿中,且用水洗滌兩次。此後,分離有機層,用無水硫酸鎂處理,攪拌,接著過濾,且在減壓下蒸餾濾液。藉由矽膠管柱層析來純化經濃縮化合物,以製備12.9公克的化合物1-3(產率66%,MS:[M+H]+=632)。
合成實例1-4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252-259
在氮氣氛圍下將化學式1-A(15公克,60.9毫莫耳)及Trz4(27公克,60.9毫莫耳)添加至300毫升THF中,且將混合物攪拌且回流。接著,將碳酸鉀(25.2公克,182.6毫莫耳)溶解於76毫升水中,且接著添加至其中。此後,充分攪拌,隨後添加雙(三-三級丁基膦)鈀(0)(0.3公克,0.6毫莫耳)。在反應5小時之後,冷卻至室溫。接著,將有機層與水層分離,且接著蒸餾有機層。接著,將其再次溶解於氯仿中,且用水洗滌兩次。此後,分離有機層,用無水硫酸鎂處理,攪拌,接著過濾,且在減壓下蒸餾濾液。藉由矽膠管柱層析來純化經濃縮化合物,以製備26公克的sub1-A-4(產率70%,MS:[M+H]+=610)。
在氮氣氛圍下將sub1-A-4(15公克,24.6毫莫耳)及sub4(5.6公克,24.6毫莫耳)添加至300毫升THF中,且將混合物攪拌且回流。接著,將碳酸鉀(6.8公克,49.2毫莫耳)溶解於20毫升水中,且接著添加至其中。此後,充分攪拌,隨後添加雙(三-三級丁基膦)鈀(0)(0.1公克,0.2毫莫耳)。在反應4小時之後,冷卻至室溫。接著,將有機層與水層分離,且接著蒸餾有機層。接著,將其再次溶解於氯仿中,且用水洗滌兩次。此後,分離有機層,用無水硫酸鎂處理,攪拌,接著過濾,且在減壓下蒸餾濾液。藉由矽膠管柱層析來純化經濃縮化合物,以製備11.2公克的化合物1-4(產率60%,MS:[M+H]+=758)。
合成實例1-5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253-260
在氮氣氛圍下將化學式1-B(15公克,60.9毫莫耳)及Trz5(24公克,60.9毫莫耳)添加至300毫升THF中,且將混合物攪拌且回流。接著,將碳酸鉀(25.2公克,182.6毫莫耳)溶解於76毫升水中,且接著添加至其中。此後,充分攪拌,隨後添加雙(三-三級丁基膦)鈀(0)(0.3公克,0.6毫莫耳)。在反應3小時之後,冷卻至室溫。接著,將有機層與水層分離,且接著蒸餾有機層。接著,將其再次溶解於氯仿中,且用水洗滌兩次。此後,分離有機層,用無水硫酸鎂處理,攪拌,接著過濾,且在減壓下蒸餾濾液。藉由矽膠管柱層析來純化經濃縮化合物,以製備26.2公克的sub1-B-1(產率77%,MS:[M+H]+=560)。
在氮氣氛圍下將sub1-B-1(15公克,26.8毫莫耳)及sub5(3.3公克,26.8毫莫耳)添加至300毫升THF中,且將混合物攪拌且回流。接著,將碳酸鉀(7.4公克,53.6毫莫耳)溶解於22毫升水中,且接著添加至其中。此後,充分攪拌,隨後添加雙(三-三級丁基膦)鈀(0)(0.1公克,0.3毫莫耳)。在反應2小時之後,冷卻至室溫。接著,將有機層與水層分離,且接著蒸餾有機層。接著,將其再次溶解於氯仿中,且用水洗滌兩次。此後,分離有機層,用無水硫酸鎂處理,攪拌,接著過濾,且在減壓下蒸餾濾液。藉由矽膠管柱層析來純化經濃縮化合物,以製備12.9公克的化合物1-5(產率80%,MS:[M+H]+=602)。
合成實例1-6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254-261
在氮氣氛圍下將化學式1-B(15公克,60.9毫莫耳)及Trz3(19.3公克,60.9毫莫耳)添加至300毫升THF中,且將混合物攪拌且回流。接著,將碳酸鉀(25.2公克,182.6毫莫耳)溶解於76毫升水中,且接著添加至其中。此後,充分攪拌,隨後添加雙(三-三級丁基膦)鈀(0)(0.3公克,0.6毫莫耳)。在反應4小時之後,冷卻至室溫。接著,將有機層與水層分離,且接著蒸餾有機層。接著,將其再次溶解於氯仿中,且用水洗滌兩次。此後,分離有機層,用無水硫酸鎂處理,攪拌,接著過濾,且在減壓下蒸餾濾液。藉由矽膠管柱層析來純化經濃縮化合物,以製備18.2公克的sub1-B-2(產率62%,MS:[M+H]+=484)。
在氮氣氛圍下將sub1-B-2(15公克,31毫莫耳)及sub6(7.6公克,31毫莫耳)添加至300毫升THF中,且將混合物攪拌且回流。接著,將碳酸鉀(8.6公克,62毫莫耳)溶解於26毫升水中,且接著添加至其中。此後,充分攪拌,隨後添加雙(三-三級丁基膦)鈀(0)(0.2公克,0.3毫莫耳)。在反應3小時之後,冷卻至室溫。接著,將有機層與水層分離,且接著蒸餾有機層。接著,將其再次溶解於氯仿中,且用水洗滌兩次。此後,分離有機層,用無水硫酸鎂處理,攪拌,接著過濾,且在減壓下蒸餾濾液。藉由矽膠管柱層析來純化經濃縮化合物,以製備15.3公克的化合物1-6(產率76%,MS:[M+H]+=650)。
合成實例1-7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255-262
在氮氣氛圍下將化學式1-B(15公克,60.9毫莫耳)及Trz2(16.3公克,60.9毫莫耳)添加至300毫升THF中,且將混合物攪拌且回流。接著,將碳酸鉀(25.2公克,182.6毫莫耳)溶解於76毫升水中,且接著添加至其中。此後,充分攪拌,隨後添加雙(三-三級丁基膦)鈀(0)(0.3公克,0.6毫莫耳)。在反應4小時之後,冷卻至室溫。接著,將有機層與水層分離,且接著蒸餾有機層。接著,將其再次溶解於氯仿中,且用水洗滌兩次。此後,分離有機層,用無水硫酸鎂處理,攪拌,接著過濾,且在減壓下蒸餾濾液。藉由矽膠管柱層析來純化經濃縮化合物,以製備20.8公克的sub1-B-3(產率79%,MS:[M+H]+=434)。
在氮氣氛圍下將sub1-B-3(15公克,34.6毫莫耳)及sub7 (8.6公克,34.6毫莫耳)添加至300毫升THF中,且將混合物攪拌且回流。接著,將碳酸鉀(9.6公克,69.1毫莫耳)溶解於29毫升水中,且接著添加至其中。此後,充分攪拌,隨後添加雙(三-三級丁基膦)鈀(0)(0.2公克,0.3毫莫耳)。在反應3小時之後,冷卻至室溫。接著,將有機層與水層分離,且接著蒸餾有機層。接著,將其再次溶解於氯仿中,且用水洗滌兩次。此後,分離有機層,用無水硫酸鎂處理,攪拌,接著過濾,且在減壓下蒸餾濾液。藉由矽膠管柱層析來純化經濃縮化合物,以製備15.4公克的化合物1-7(產率74%,MS:[M+H]+=602)。
合成實例1-8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256-263
在氮氣氛圍下將sub1-B-2(15公克,31毫莫耳)及sub8(8.1公克,31毫莫耳)添加至300毫升THF中,且將混合物攪拌且回流。接著,將碳酸鉀(8.6公克,62毫莫耳)溶解於26毫升水中,且接著添加至其中。此後,充分攪拌,隨後添加雙(三-三級丁基膦)鈀(0)(0.2公克,0.3毫莫耳)。在反應4小時之後,冷卻至室溫。接著,將有機層與水層分離,且接著蒸餾有機層。接著,將其再次溶解於氯仿中,且用水洗滌兩次。此後,分離有機層,用無水硫酸鎂處理,攪拌,接著過濾,且在減壓下蒸餾濾液。藉由矽膠管柱層析來純化經濃縮化合物,以製備15.5公克的化合物1-8(產率75%,MS:[M+H]+=666)。
合成實例1-9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257-264
在氮氣氛圍下將化學式1-B(15公克,60.9毫莫耳)及Trz6(22.4公克,60.9毫莫耳)添加至300毫升THF中,且將混合物攪拌且回流。接著,將碳酸鉀(25.2公克,182.6毫莫耳)溶解於76毫升水中,且接著添加至其中。此後,充分攪拌,隨後添加雙(三-三級丁基膦)鈀(0)(0.3公克,0.6毫莫耳)。在反應4小時之後,冷卻至室溫。接著,將有機層與水層分離,且接著蒸餾有機層。接著,將其再次溶解於氯仿中,且用水洗滌兩次。此後,分離有機層,用無水硫酸鎂處理,攪拌,接著過濾,且在減壓下蒸餾濾液。藉由矽膠管柱層析來純化經濃縮化合物,以製備23.7公克的sub1-B-4(產率73%,MS:[M+H]+=534)。
在氮氣氛圍下將sub1-B-4(15公克,28.1毫莫耳)及sub9(6公克,28.1毫莫耳)添加至300毫升THF中,且將混合物攪拌且回流。接著,將碳酸鉀(7.8公克,56.2毫莫耳)溶解於23毫升水中,且接著添加至其中。此後,充分攪拌,隨後添加雙(三-三級丁基膦)鈀(0)(0.1公克,0.3毫莫耳)。在反應3小時之後,冷卻至室溫。接著,將有機層與水層分離,且接著蒸餾有機層。接著,將其再次溶解於氯仿中,且用水洗滌兩次。此後,分離有機層,用無水硫酸鎂處理,攪拌,接著過濾,且在減壓下蒸餾濾液。藉由矽膠管柱層析來純化經濃縮化合物,以製備11.6公克的化合物1-9(產率62%,MS:[M+H]+=666)。
合成實例1-10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258-265
在氮氣氛圍下將化學式1-B(15公克,60.9毫莫耳)及Trz7(28.6公克,60.9毫莫耳)添加至300毫升THF中,且將混合物攪拌且回流。接著,將碳酸鉀(25.2公克,182.6毫莫耳)溶解於76毫升水中,且接著添加至其中。此後,充分攪拌,隨後添加雙(三-三級丁基膦)鈀(0)(0.3公克,0.6毫莫耳)。在反應3小時之後,冷卻至室溫。接著,將有機層與水層分離,且接著蒸餾有機層。接著,將其再次溶解於氯仿中,且用水洗滌兩次。此後,分離有機層,用無水硫酸鎂處理,攪拌,接著過濾,且在減壓下蒸餾濾液。藉由矽膠管柱層析來純化經濃縮化合物,以製備28.6公克的sub1-B-5(產率74%,MS:[M+H]+=636)。
在氮氣氛圍下將sub1-B-5(15公克,23.6毫莫耳)及sub5(2.9公克,23.6毫莫耳)添加至300毫升THF中,且將混合物攪拌且回流。接著,將碳酸鉀(6.5公克,47.2毫莫耳)溶解於20毫升水中,且接著添加至其中。此後,充分攪拌,隨後添加雙(三-三級丁基膦)鈀(0)(0.1公克,0.2毫莫耳)。在反應4小時之後,冷卻至室溫。接著,將有機層與水層分離,且接著蒸餾有機層。接著,將其再次溶解於氯仿中,且用水洗滌兩次。此後,分離有機層,用無水硫酸鎂處理,攪拌,接著過濾,且在減壓下蒸餾濾液。藉由矽膠管柱層析來純化經濃縮化合物,以製備10.4公克的化合物1-10(產率65%,MS:[M+H]+=678)。
合成實例1-11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259-266
在氮氣氛圍下將化學式1-B(15公克,60.9毫莫耳)及Trz8(21.8公克,60.9毫莫耳)添加至300毫升THF中,且將混合物攪拌且回流。接著,將碳酸鉀(25.2公克,182.6毫莫耳)溶解於76毫升水中,且接著添加至其中。此後,充分攪拌,隨後添加雙(三-三級丁基膦)鈀(0)(0.3公克,0.6毫莫耳)。在反應4小時之後,冷卻至室溫。接著,將有機層與水層分離,且接著蒸餾有機層。接著,將其再次溶解於氯仿中,且用水洗滌兩次。此後,分離有機層,用無水硫酸鎂處理,攪拌,接著過濾,且在減壓下蒸餾濾液。藉由矽膠管柱層析來純化經濃縮化合物,以製備20.1公克的sub1-B-6(產率63%,MS:[M+H]+=524)。
在氮氣氛圍下將sub1-B-6(15公克,28.6毫莫耳)及sub10(4.9公克,28.6毫莫耳)添加至300毫升THF中,且將混合物攪拌且回流。接著,將碳酸鉀(7.9公克,57.3毫莫耳)溶解於24毫升水中,且接著添加至其中。此後,充分攪拌,隨後添加雙(三-三級丁基膦)鈀(0)(0.1公克,0.3毫莫耳)。在反應4小時之後,冷卻至室溫。接著,將有機層與水層分離,且接著蒸餾有機層。接著,將其再次溶解於氯仿中,且用水洗滌兩次。此後,分離有機層,用無水硫酸鎂處理,攪拌,接著過濾,且在減壓下蒸餾濾液。藉由矽膠管柱層析來純化經濃縮化合物,以製備11.4公克的化合物1-11(產率65%,MS:[M+H]+=616)。
合成實例1-12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260-267
在氮氣氛圍下將化學式1-C(15公克,60.9毫莫耳)及Trz3(19.3公克,60.9毫莫耳)添加至300毫升THF中,且將混合物攪拌且回流。接著,將碳酸鉀(25.2公克,182.6毫莫耳)溶解於76毫升水中,且接著添加至其中。此後,充分攪拌,隨後添加雙(三-三級丁基膦)鈀(0)(0.3公克,0.6毫莫耳)。在反應3小時之後,冷卻至室溫。接著,將有機層與水層分離,且接著蒸餾有機層。接著,將其再次溶解於氯仿中,且用水洗滌兩次。此後,分離有機層,用無水硫酸鎂處理,攪拌,接著過濾,且在減壓下蒸餾濾液。藉由矽膠管柱層析來純化經濃縮化合物,以製備17.6公克的sub1-C-1(產率60%,MS:[M+H]+=484)。
在氮氣氛圍下將sub1-C-1(15公克,31毫莫耳)及sub 10(5.3公克,31毫莫耳)添加至300毫升THF中,且將混合物攪拌且回流。接著,將碳酸鉀(8.6公克,62毫莫耳)溶解於26毫升水中,且接著添加至其中。此後,充分攪拌,隨後添加雙(三-三級丁基膦)鈀(0)(0.2公克,0.3毫莫耳)。在反應4小時之後,冷卻至室溫。接著,將有機層與水層分離,且接著蒸餾有機層。接著,將其再次溶解於氯仿中,且用水洗滌兩次。此後,分離有機層,用無水硫酸鎂處理,攪拌,接著過濾,且在減壓下蒸餾濾液。藉由矽膠管柱層析來純化經濃縮化合物,以製備12.8公克的化合物1-12(產率72%,MS:[M+H]+=576)。
合成實例1-13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261-268
在氮氣氛圍下將化學式1-C(15公克,60.9毫莫耳)及Trz9(24公克,60.9毫莫耳)添加至300毫升THF中,且將混合物攪拌且回流。接著,將碳酸鉀(25.2公克,182.6毫莫耳)溶解於76毫升水中,且接著添加至其中。此後,充分攪拌,隨後添加雙(三-三級丁基膦)鈀(0)(0.3公克,0.6毫莫耳)。在反應3小時之後,冷卻至室溫。接著,將有機層與水層分離,且接著蒸餾有機層。接著,將其再次溶解於氯仿中,且用水洗滌兩次。此後,分離有機層,用無水硫酸鎂處理,攪拌,接著過濾,且在減壓下蒸餾濾液。藉由矽膠管柱層析來純化經濃縮化合物,以製備23.5公克的sub1-C-2(產率69%,MS:[M+H]+=560)。
在氮氣氛圍下將sub1-C-2(15公克,26.8毫莫耳)及sub10(4.6公克,26.8毫莫耳)添加至300毫升THF中,且將混合物攪拌且回流。接著,將碳酸鉀(7.4公克,53.6毫莫耳)溶解於22毫升水中,且接著添加至其中。此後,充分攪拌,隨後添加雙(三-三級丁基膦)鈀(0)(0.1公克,0.3毫莫耳)。在反應5小時之後,冷卻至室溫。接著,將有機層與水層分離,且接著蒸餾有機層。接著,將其再次溶解於氯仿中,且用水洗滌兩次。此後,分離有機層,用無水硫酸鎂處理,攪拌,接著過濾,且在減壓下蒸餾濾液。藉由矽膠管柱層析來純化經濃縮化合物,以製備14公克的化合物1-13(產率80%,MS:[M+H]+=652)。
合成實例1-14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262-269
在氮氣氛圍下將化學式1-C(15公克,60.9毫莫耳)及Trz10(20.9公克,60.9毫莫耳)添加至300毫升THF中,且將混合物攪拌且回流。接著,將碳酸鉀(25.2公克,182.6毫莫耳)溶解於76毫升水中,且接著添加至其中。此後,充分攪拌,隨後添加雙(三-三級丁基膦)鈀(0)(0.3公克,0.6毫莫耳)。在反應3小時之後,冷卻至室溫。接著,將有機層與水層分離,且接著蒸餾有機層。接著,將其再次溶解於氯仿中,且用水洗滌兩次。此後,分離有機層,用無水硫酸鎂處理,攪拌,接著過濾,且在減壓下蒸餾濾液。藉由矽膠管柱層析來純化經濃縮化合物,以製備20.5公克的sub1-C-3(產率66%,MS:[M+H]+=510)。
在氮氣氛圍下將sub1-C-3(15公克,29.4毫莫耳)及sub11(7.3公克,29.4毫莫耳)添加至300毫升THF中,且將混合物攪拌且回流。接著,將碳酸鉀(8.1公克,58.8毫莫耳)溶解於24毫升水中,且接著添加至其中。此後,充分攪拌,隨後添加雙(三-三級丁基膦)鈀(0)(0.2公克,0.3毫莫耳)。在反應4小時之後,冷卻至室溫。接著,將有機層與水層分離,且接著蒸餾有機層。接著,將其再次溶解於氯仿中,且用水洗滌兩次。此後,分離有機層,用無水硫酸鎂處理,攪拌,接著過濾,且在減壓下蒸餾濾液。藉由矽膠管柱層析來純化經濃縮化合物,以製備15.3公克的化合物1-14(產率77%,MS:[M+H]+=678)。
合成實例1-15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263-270
在氮氣氛圍下將化學式1-C(15公克,60.9毫莫耳)及Trz2(16.3公克,60.9毫莫耳)添加至300毫升THF中,且將混合物攪拌且回流。接著,將碳酸鉀(25.2公克,182.6毫莫耳)溶解於76毫升水中,且接著添加至其中。此後,充分攪拌,隨後添加雙(三-三級丁基膦)鈀(0)(0.3公克,0.6毫莫耳)。在反應3小時之後,冷卻至室溫。接著,將有機層與水層分離,且接著蒸餾有機層。接著,將其再次溶解於氯仿中,且用水洗滌兩次。此後,分離有機層,用無水硫酸鎂處理,攪拌,接著過濾,且在減壓下蒸餾濾液。藉由矽膠管柱層析來純化經濃縮化合物,以製備18.7公克的sub1-C-4(產率71%,MS:[M+H]+=434)。
在氮氣氛圍下將sub1-C-4(15公克,37.1毫莫耳)及sub12(9.7公克,37.1毫莫耳)添加至300毫升THF中,且將混合物攪拌且回流。接著,將碳酸鉀(10.3公克,74.3毫莫耳)溶解於31毫升水中,且接著添加至其中。此後,充分攪拌,隨後添加雙(三-三級丁基膦)鈀(0)(0.2公克,0.4毫莫耳)。在反應4小時之後,冷卻至室溫。接著,將有機層與水層分離,且接著蒸餾有機層。接著,將其再次溶解於氯仿中,且用水洗滌兩次。此後,分離有機層,用無水硫酸鎂處理,攪拌,接著過濾,且在減壓下蒸餾濾液。藉由矽膠管柱層析來純化經濃縮化合物,以製備14.6公克的化合物1-15(產率64%,MS:[M+H]+=616)。
合成實例1-16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264-271
在氮氣氛圍下將sub1-C-3(15公克,26.8毫莫耳)及sub13(7.4公克,26.8毫莫耳)添加至300毫升THF中,且將混合物攪拌且回流。接著,將碳酸鉀(7.4公克,53.6毫莫耳)溶解於22毫升水中,且接著添加至其中。此後,充分攪拌,隨後添加雙(三-三級丁基膦)鈀(0)(0.1公克,0.3毫莫耳)。在反應3小時之後,冷卻至室溫。接著,將有機層與水層分離,且接著蒸餾有機層。接著,將其再次溶解於氯仿中,且用水洗滌兩次。此後,分離有機層,用無水硫酸鎂處理,攪拌,接著過濾,且在減壓下蒸餾濾液。藉由矽膠管柱層析來純化經濃縮化合物,以製備16.2公克的化合物1-16(產率80%,MS:[M+H]+=758)。
合成實例1-17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264-272
在氮氣氛圍下將sub1-C-4(15公克,34.6毫莫耳)及sub14 (7.7公克,34.6毫莫耳)添加至300毫升THF中,且將混合物攪拌且回流。接著,將碳酸鉀(9.6公克,69.1毫莫耳)溶解於29毫升水中,且接著添加至其中。此後,充分攪拌,隨後添加雙(三-三級丁基膦)鈀(0)(0.2公克,0.3毫莫耳)。在反應3小時之後,冷卻至室溫。接著,將有機層與水層分離,且接著蒸餾有機層。接著,將其再次溶解於氯仿中,且用水洗滌兩次。此後,分離有機層,用無水硫酸鎂處理,攪拌,接著過濾,且在減壓下蒸餾濾液。藉由矽膠管柱層析來純化經濃縮化合物,以製備12.3公克的化合物1-17(產率62%,MS:[M+H]+=576)。
合成實例1-18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265-273
在氮氣氛圍下將sub1-C-1(15公克,31毫莫耳)及sub9(6.6公克,31毫莫耳)添加至300毫升THF中,且將混合物攪拌且回流。接著,將碳酸鉀(8.6公克,62毫莫耳)溶解於26毫升水中,且接著添加至其中。此後,充分攪拌,隨後添加雙(三-三級丁基膦)鈀(0)(0.2公克,0.3毫莫耳)。在反應3小時之後,冷卻至室溫。接著,將有機層與水層分離,且接著蒸餾有機層。接著,將其再次溶解於氯仿中,且用水洗滌兩次。此後,分離有機層,用無水硫酸鎂處理,攪拌,接著過濾,且在減壓下蒸餾濾液。藉由矽膠管柱層析來純化經濃縮化合物,以製備12公克的化合物1-18(產率63%,MS:[M+H]+=616)。
合成實例1-19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266-274
在氮氣氛圍下將化學式1-C(15公克,60.9毫莫耳)及Trz11(22.4公克,60.9毫莫耳)添加至300毫升THF中,且將混合物攪拌且回流。接著,將碳酸鉀(25.2公克,182.6毫莫耳)溶解於76毫升水中,且接著添加至其中。此後,充分攪拌,隨後添加雙(三-三級丁基膦)鈀(0)(0.3公克,0.6毫莫耳)。在反應3小時之後,冷卻至室溫。接著,將有機層與水層分離,且接著蒸餾有機層。接著,將其再次溶解於氯仿中,且用水洗滌兩次。此後,分離有機層,用無水硫酸鎂處理,攪拌,接著過濾,且在減壓下蒸餾濾液。藉由矽膠管柱層析來純化經濃縮化合物,以製備22.4公克的sub1-C-5(產率69%,MS:[M+H]+=534)。
在氮氣氛圍下將sub1-C-5(15公克,28.1毫莫耳)及sub15(6公克,28.1毫莫耳)添加至300毫升THF中,且將混合物攪拌且回流。接著,將碳酸鉀(7.8公克,56.2毫莫耳)溶解於23毫升水中,且接著添加至其中。此後,充分攪拌,隨後添加雙(三-三級丁基膦)鈀(0)(0.1公克,0.3毫莫耳)。在反應3小時之後,冷卻至室溫。接著,將有機層與水層分離,且接著蒸餾有機層。接著,將其再次溶解於氯仿中,且用水洗滌兩次。此後,分離有機層,用無水硫酸鎂處理,攪拌,接著過濾,且在減壓下蒸餾濾液。藉由矽膠管柱層析來純化經濃縮化合物,以製備13.3公克的化合物1-19(產率71%,MS:[M+H]+=666)。
合成實例1-20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267-275
在氮氣氛圍下將化學式1-C(15公克,60.9毫莫耳)及Trz12(21.8公克,60.9毫莫耳)添加至300毫升THF中,且將混合物攪拌且回流。接著,將碳酸鉀(25.2公克,182.6毫莫耳)溶解於76毫升水中,且接著添加至其中。此後,充分攪拌,隨後添加雙(三-三級丁基膦)鈀(0)(0.3公克,0.6毫莫耳)。在反應4小時之後,冷卻至室溫。接著,將有機層與水層分離,且接著蒸餾有機層。接著,將其再次溶解於氯仿中,且用水洗滌兩次。此後,分離有機層,用無水硫酸鎂處理,攪拌,接著過濾,且在減壓下蒸餾濾液。藉由矽膠管柱層析來純化經濃縮化合物,以製備21公克的sub1-C-6(產率66%,MS:[M+H]+=524)。
在氮氣氛圍下將sub1-C-6(15公克,28.6毫莫耳)及sub10(4.9公克,28.6毫莫耳)添加至300毫升THF中,且將混合物攪拌且回流。接著,將碳酸鉀(11.9公克,85.9毫莫耳)溶解於36毫升水中,且接著添加至其中。此後,充分攪拌,隨後添加雙(三-三級丁基膦)鈀(0)(0.1公克,0.3毫莫耳)。在反應3小時之後,冷卻至室溫。接著,將有機層與水層分離,且接著蒸餾有機層。接著,將其再次溶解於氯仿中,且用水洗滌兩次。此後,分離有機層,用無水硫酸鎂處理,攪拌,接著過濾,且在減壓下蒸餾濾液。藉由矽膠管柱層析來純化經濃縮化合物,以製備12.3公克的化合物1-20(產率70%,MS:[M+H]+=616)。
合成實例1-21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268-276
在氮氣氛圍下將化學式1-C(15公克,60.9毫莫耳)及Trz13(24公克,60.9毫莫耳)添加至300毫升THF中,且將混合物攪拌且回流。接著,將碳酸鉀(25.2公克,182.6毫莫耳)溶解於76毫升水中,且接著添加至其中。此後,充分攪拌,隨後添加雙(三-三級丁基膦)鈀(0)(0.3公克,0.6毫莫耳)。在反應4小時之後,冷卻至室溫。接著,將有機層與水層分離,且接著蒸餾有機層。接著,將其再次溶解於氯仿中,且用水洗滌兩次。此後,分離有機層,用無水硫酸鎂處理,攪拌,接著過濾,且在減壓下蒸餾濾液。藉由矽膠管柱層析來純化經濃縮化合物,以製備26.2公克的sub1-C-7(產率77%,MS:[M+H]+=560)。
在氮氣氛圍下將sub1-C-7(15公克,26.8毫莫耳)及sub5(3.3公克,26.8毫莫耳)添加至300毫升THF中,且將混合物攪拌且回流。接著,將碳酸鉀(11.1公克,80.3毫莫耳)溶解於33毫升水中,且接著添加至其中。此後,充分攪拌,隨後添加雙(三-三級丁基膦)鈀(0)(0.1公克,0.3毫莫耳)。在反應4小時之後,冷卻至室溫。接著,將有機層與水層分離,且接著蒸餾有機層。接著,將其再次溶解於氯仿中,且用水洗滌兩次。此後,分離有機層,用無水硫酸鎂處理,攪拌,接著過濾,且在減壓下蒸餾濾液。藉由矽膠管柱層析來純化經濃縮化合物,以製備10.5公克的化合物1-21(產率65%,MS:[M+H]+=602)。
合成實例1-22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269-277
在氮氣氛圍下將化學式1-D(15公克,60.9毫莫耳)及Trz14(19.3公克,60.9毫莫耳)添加至300毫升THF中,且將混合物攪拌且回流。接著,將碳酸鉀(25.2公克,182.6毫莫耳)溶解於76毫升水中,且接著添加至其中。此後,充分攪拌,隨後添加雙(三-三級丁基膦)鈀(0)(0.3公克,0.6毫莫耳)。在反應4小時之後,冷卻至室溫。接著,將有機層與水層分離,且接著蒸餾有機層。接著,將其再次溶解於氯仿中,且用水洗滌兩次。此後,分離有機層,用無水硫酸鎂處理,攪拌,接著過濾,且在減壓下蒸餾濾液。藉由矽膠管柱層析來純化經濃縮化合物,以製備23.9公克的sub1-D-1(產率67%,MS:[M+H]+=586)。
在氮氣氛圍下將sub1-D-1(15公克,25.6毫莫耳)及sub5(3.1公克,25.6毫莫耳)添加至300毫升THF中,且將混合物攪拌且回流。接著,將碳酸鉀(10.6公克,76.8毫莫耳)溶解於32毫升水中,且接著添加至其中。此後,充分攪拌,隨後添加雙(三-三級丁基膦)鈀(0)(0.1公克,0.3毫莫耳)。在反應3小時之後,冷卻至室溫。接著,將有機層與水層分離,且接著蒸餾有機層。接著,將其再次溶解於氯仿中,且用水洗滌兩次。此後,分離有機層,用無水硫酸鎂處理,攪拌,接著過濾,且在減壓下蒸餾濾液。藉由矽膠管柱層析來純化經濃縮化合物,以製備10.3公克的化合物1-22(產率64%,MS:[M+H]+=628)。
合成實例1-23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270-278
在氮氣氛圍下將化學式1-D(15公克,60.9毫莫耳)及Trz2(16.3公克,60.9毫莫耳)添加至300毫升THF中,且將混合物攪拌且回流。接著,將碳酸鉀(25.2公克,182.6毫莫耳)溶解於76毫升水中,且接著添加至其中。此後,充分攪拌,隨後添加雙(三-三級丁基膦)鈀(0)(0.3公克,0.6毫莫耳)。在反應3小時之後,冷卻至室溫。接著,將有機層與水層分離,且接著蒸餾有機層。接著,將其再次溶解於氯仿中,且用水洗滌兩次。此後,分離有機層,用無水硫酸鎂處理,攪拌,接著過濾,且在減壓下蒸餾濾液。藉由矽膠管柱層析來純化經濃縮化合物,以製備20公克的sub1-D-2(產率76%,MS:[M+H]+=434)。
在氮氣氛圍下將sub1-D-2(15公克,34.6毫莫耳)及sub16(9.1公克,34.6毫莫耳)添加至300毫升THF中,且將混合物攪拌且回流。接著,將碳酸鉀(14.3公克,103.7毫莫耳)溶解於43毫升水中,且接著添加至其中。此後,充分攪拌,隨後添加雙(三-三級丁基膦)鈀(0)(0.2公克,0.3毫莫耳)。在反應4小時之後,冷卻至室溫。接著,將有機層與水層分離,且接著蒸餾有機層。接著,將其再次溶解於氯仿中,且用水洗滌兩次。此後,分離有機層,用無水硫酸鎂處理,攪拌,接著過濾,且在減壓下蒸餾濾液。藉由矽膠管柱層析來純化經濃縮化合物,以製備14公克的化合物1-23(產率66%,MS:[M+H]+=616)。
合成實例1-24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271-280
在氮氣氛圍下將化學式1-D(15公克,60.9毫莫耳)及Trz10(20.9公克,60.9毫莫耳)添加至300毫升THF中,且將混合物攪拌且回流。接著,將碳酸鉀(25.2公克,182.6毫莫耳)溶解於76毫升水中,且接著添加至其中。此後,充分攪拌,隨後添加雙(三-三級丁基膦)鈀(0)(0.3公克,0.6毫莫耳)。在反應3小時之後,冷卻至室溫。接著,將有機層與水層分離,且接著蒸餾有機層。接著,將其再次溶解於氯仿中,且用水洗滌兩次。此後,分離有機層,用無水硫酸鎂處理,攪拌,接著過濾,且在減壓下蒸餾濾液。藉由矽膠管柱層析來純化經濃縮化合物,以製備20.8公克的sub1-D-3(產率67%,MS:[M+H]+=510)。
在氮氣氛圍下將sub1-D-3(15公克,29.4毫莫耳)及sub17(7.7公克,29.4毫莫耳)添加至300毫升THF中,且將混合物攪拌且回流。接著,將碳酸鉀(12.2公克,88.2毫莫耳)溶解於37毫升水中,且接著添加至其中。此後,充分攪拌,隨後添加雙(三-三級丁基膦)鈀(0)(0.2公克,0.3毫莫耳)。在反應4小時之後,冷卻至室溫。接著,將有機層與水層分離,且接著蒸餾有機層。接著,將其再次溶解於氯仿中,且用水洗滌兩次。此後,分離有機層,用無水硫酸鎂處理,攪拌,接著過濾,且在減壓下蒸餾濾液。藉由矽膠管柱層析來純化經濃縮化合物,以製備12.4公克的化合物1-24(產率61%,MS:[M+H]+=692)。
合成實例1-25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272-281
在氮氣氛圍下將化學式1-D(15公克,60.9毫莫耳)及Trz15(21.8公克,60.9毫莫耳)添加至300毫升THF中,且將混合物攪拌且回流。接著,將碳酸鉀(25.2公克,182.6毫莫耳)溶解於76毫升水中,且接著添加至其中。此後,充分攪拌,隨後添加雙(三-三級丁基膦)鈀(0)(0.3公克,0.6毫莫耳)。在反應3小時之後,冷卻至室溫。接著,將有機層與水層分離,且接著蒸餾有機層。接著,將其再次溶解於氯仿中,且用水洗滌兩次。此後,分離有機層,用無水硫酸鎂處理,攪拌,接著過濾,且在減壓下蒸餾濾液。藉由矽膠管柱層析來純化經濃縮化合物,以製備21.3公克的sub1-D-4(產率67%,MS:[M+H]+=524)。
在氮氣氛圍下將sub1-D-4(15公克,28.6毫莫耳)及sub10(4.9公克,28.6毫莫耳)添加至300毫升THF中,且將混合物攪拌且回流。接著,將碳酸鉀(11.9公克,85.9毫莫耳)溶解於36毫升水中,且接著添加至其中。此後,充分攪拌,隨後添加雙(三-三級丁基膦)鈀(0)(0.1公克,0.3毫莫耳)。在反應3小時之後,冷卻至室溫。接著,將有機層與水層分離,且接著蒸餾有機層。接著,將其再次溶解於氯仿中,且用水洗滌兩次。此後,分離有機層,用無水硫酸鎂處理,攪拌,接著過濾,且在減壓下蒸餾濾液。藉由矽膠管柱層析來純化經濃縮化合物,以製備10.7公克的化合物1-25(產率61%,MS:[M+H]+=616)。
合成實例1-26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273-282
在氮氣氛圍下將sub1-D-3(15公克,29.4毫莫耳)及sub18(6.2公克,29.4毫莫耳)添加至300毫升THF中,且將混合物攪拌且回流。接著,將碳酸鉀(12.2公克,88.2毫莫耳)溶解於37毫升水中,且接著添加至其中。此後,充分攪拌,隨後添加雙(三-三級丁基膦)鈀(0)(0.2公克,0.3毫莫耳)。在反應4小時之後,冷卻至室溫。接著,將有機層與水層分離,且接著蒸餾有機層。接著,將其再次溶解於氯仿中,且用水洗滌兩次。此後,分離有機層,用無水硫酸鎂處理,攪拌,接著過濾,且在減壓下蒸餾濾液。藉由矽膠管柱層析來純化經濃縮化合物,以製備14.3公克的化合物1-26(產率76%,MS:[M+H]+=642)。
合成實例1-27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273-283
在氮氣氛圍下將化學式1-D(15公克,60.9毫莫耳)及Trz16(27公克,60.9毫莫耳)添加至300毫升THF中,且將混合物攪拌且回流。接著,將碳酸鉀(25.2公克,182.6毫莫耳)溶解於76毫升水中,且接著添加至其中。此後,充分攪拌,隨後添加雙(三-三級丁基膦)鈀(0)(0.3公克,0.6毫莫耳)。在反應4小時 之後,冷卻至室溫。接著,將有機層與水層分離,且接著蒸餾有機層。接著,將其再次溶解於氯仿中,且用水洗滌兩次。此後,分離有機層,用無水硫酸鎂處理,攪拌,接著過濾,且在減壓下蒸餾濾液。藉由矽膠管柱層析來純化經濃縮化合物,以製備27.1公克的sub1-D-5(產率73%,MS:[M+H]+=610)。
在氮氣氛圍下將sub1-D-5(15公克,24.6毫莫耳)及sub9(5.2公克,24.6毫莫耳)添加至300毫升THF中,且將混合物攪拌且回流。接著,將碳酸鉀(10.2公克,73.8毫莫耳)溶解於31毫升水中,且接著添加至其中。此後,充分攪拌,隨後添加雙(三-三級丁基膦)鈀(0)(0.1公克,0.2毫莫耳)。在反應3小時之後,冷卻至室溫。接著,將有機層與水層分離,且接著蒸餾有機層。接著,將其再次溶解於氯仿中,且用水洗滌兩次。此後,分離有機層,用無水硫酸鎂處理,攪拌,接著過濾,且在減壓下蒸餾濾液。藉由矽膠管柱層析來純化經濃縮化合物,以製備12.8公克的化合物1-27(產率70%,MS:[M+H]+=742)。
合成實例1-28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274-284
在氮氣氛圍下將化學式1-D(15公克,60.9毫莫耳)及Trz13(24公克,60.9毫莫耳)添加至300毫升THF中,且將混合物攪拌且回流。接著,將碳酸鉀(25.2公克,182.6毫莫耳)溶解於76毫升水中,且接著添加至其中。此後,充分攪拌,隨後添加雙(三-三級丁基膦)鈀(0)(0.3公克,0.6毫莫耳)。在反應4小時 之後,冷卻至室溫。接著,將有機層與水層分離,且接著蒸餾有機層。接著,將其再次溶解於氯仿中,且用水洗滌兩次。此後,分離有機層,用無水硫酸鎂處理,攪拌,接著過濾,且在減壓下蒸餾濾液。藉由矽膠管柱層析來純化經濃縮化合物,以製備20.8公克的sub1-D-6(產率61%,MS:[M+H]+=560)。
在氮氣氛圍下將sub1-D-6(15公克,26.8毫莫耳)及sub10(4.6公克,26.8毫莫耳)添加至300毫升THF中,且將混合物攪拌且回流。接著,將碳酸鉀(11.1公克,80.3毫莫耳)溶解於33毫升水中,且接著添加至其中。此後,充分攪拌,隨後添加雙(三-三級丁基膦)鈀(0)(0.1公克,0.3毫莫耳)。在反應3小時之後,冷卻至室溫。接著,將有機層與水層分離,且接著蒸餾有機層。接著,將其再次溶解於氯仿中,且用水洗滌兩次。此後,分離有機層,用無水硫酸鎂處理,攪拌,接著過濾,且在減壓下蒸餾濾液。藉由矽膠管柱層析來純化經濃縮化合物,以製備12.2公克的化合物1-28(產率70%,MS:[M+H]+=652)。
合成實例1-29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275-285
在氮氣氛圍下將化學式1-E(15公克,60.9毫莫耳)及Trz2(16.3公克,60.9毫莫耳)添加至300毫升THF中,且將混合物攪拌且回流。接著,將碳酸鉀(25.2公克,182.6毫莫耳)溶解於76毫升水中,且接著添加至其中。此後,充分攪拌,隨後添加雙(三-三級丁基膦)鈀(0)(0.3公克,0.6毫莫耳)。在反應3小時 之後,冷卻至室溫。接著,將有機層與水層分離,且接著蒸餾有機層。接著,將其再次溶解於氯仿中,且用水洗滌兩次。此後,分離有機層,用無水硫酸鎂處理,攪拌,接著過濾,且在減壓下蒸餾濾液。藉由矽膠管柱層析來純化經濃縮化合物,以製備17.1公克的sub1-E-1(產率65%,MS:[M+H]+=434)。
在氮氣氛圍下將sub1-E-1(15公克,34.6毫莫耳)及sub2(9.4公克,34.6毫莫耳)添加至300毫升THF中,且將混合物攪拌且回流。接著,將碳酸鉀(14.3公克,103.7毫莫耳)溶解於43毫升水中,且接著添加至其中。此後,充分攪拌,隨後添加雙(三-三級丁基膦)鈀(0)(0.2公克,0.3毫莫耳)。在反應4小時之後,冷卻至室溫。接著,將有機層與水層分離,且接著蒸餾有機層。接著,將其再次溶解於氯仿中,且用水洗滌兩次。此後,分離有機層,用無水硫酸鎂處理,攪拌,接著過濾,且在減壓下蒸餾濾液。藉由矽膠管柱層析來純化經濃縮化合物,以製備14.5公克的化合物1-29(產率67%,MS:[M+H]+=626)。
合成實例1-30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276-286
在氮氣氛圍下將化學式1-E(15公克,60.9毫莫耳)及Trz9(24公克,60.9毫莫耳)添加至300毫升THF中,且將混合物攪拌且回流。接著,將碳酸鉀(25.2公克,182.6毫莫耳)溶解於76毫升水中,且接著添加至其中。此後,充分攪拌,隨後添加雙(三-三級丁基膦)鈀(0)(0.3公克,0.6毫莫耳)。在反應3小時之 後,冷卻至室溫。接著,將有機層與水層分離,且接著蒸餾有機層。接著,將其再次溶解於氯仿中,且用水洗滌兩次。此後,分離有機層,用無水硫酸鎂處理,攪拌,接著過濾,且在減壓下蒸餾濾液。藉由矽膠管柱層析來純化經濃縮化合物,以製備26.9公克的sub1-E-2(產率79%,MS:[M+H]+=560)。
在氮氣氛圍下將sub1-E-2(15公克,26.8毫莫耳)及sub19(7公克,26.8毫莫耳)添加至300毫升THF中,且將混合物攪拌且回流。接著,將碳酸鉀(11.1公克,80.3毫莫耳)溶解於33毫升水中,且接著添加至其中。此後,充分攪拌,隨後添加雙(三-三級丁基膦)鈀(0)(0.1公克,0.3毫莫耳)。在反應4小時之後,冷卻至室溫。接著,將有機層與水層分離,且接著蒸餾有機層。接著,將其再次溶解於氯仿中,且用水洗滌兩次。此後,分離有機層,用無水硫酸鎂處理,攪拌,接著過濾,且在減壓下蒸餾濾液。藉由矽膠管柱層析來純化經濃縮化合物,以製備15.9公克的化合物1-30(產率80%,MS:[M+H]+=742)。
合成實例1-31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277-287
在氮氣氛圍下將化學式1-E(15公克,60.9毫莫耳)及Trz17(22.4公克,60.9毫莫耳)添加至300毫升THF中,且將混合物攪拌且回流。接著,將碳酸鉀(25.2公克,182.6毫莫耳)溶解於76毫升水中,且接著添加至其中。此後,充分攪拌,隨後添加雙(三-三級丁基膦)鈀(0)(0.3公克,0.6毫莫耳)。在反應3小時 之後,冷卻至室溫。接著,將有機層與水層分離,且接著蒸餾有機層。接著,將其再次溶解於氯仿中,且用水洗滌兩次。此後,分離有機層,用無水硫酸鎂處理,攪拌,接著過濾,且在減壓下蒸餾濾液。藉由矽膠管柱層析來純化經濃縮化合物,以製備25.3公克的sub1-E-3(產率78%,MS:[M+H]+=534)。
在氮氣氛圍下將sub1-E-3(15公克,28.1毫莫耳)及sub20(7.8公克,28.1毫莫耳)添加至300毫升THF中,且將混合物攪拌且回流。接著,將碳酸鉀(11.6公克,84.3毫莫耳)溶解於35毫升水中,且接著添加至其中。此後,充分攪拌,隨後添加雙(三-三級丁基膦)鈀(0)(0.1公克,0.3毫莫耳)。在反應3小時之後,冷卻至室溫。接著,將有機層與水層分離,且接著蒸餾有機層。接著,將其再次溶解於氯仿中,且用水洗滌兩次。此後,分離有機層,用無水硫酸鎂處理,攪拌,接著過濾,且在減壓下蒸餾濾液。藉由矽膠管柱層析來純化經濃縮化合物,以製備14.8公克的化合物1-31(產率72%,MS:[M+H]+=732)。
合成實例1-32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278-288
在氮氣氛圍下將sub1-E-1(15公克,34.6毫莫耳)及sub21(7.7公克,34.6毫莫耳)添加至300毫升THF中,且將混合物攪拌且回流。接著,將碳酸鉀(14.3公克,103.7毫莫耳)溶解於43毫升水中,且接著添加至其中。此後,充分攪拌,隨後添加雙(三 -三級丁基膦)鈀(0)(0.2公克,0.3毫莫耳)。在反應3小時之後,冷卻至室溫。接著,將有機層與水層分離,且接著蒸餾有機層。接著,將其再次溶解於氯仿中,且用水洗滌兩次。此後,分離有機層,用無水硫酸鎂處理,攪拌,接著過濾,且在減壓下蒸餾濾液。藉由矽膠管柱層析來純化經濃縮化合物,以製備12.9公克的化合物1-32(產率65%,MS:[M+H]+=576)。
合成實例1-33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279-289
在氮氣氛圍下將化學式1-E(15公克,60.9毫莫耳)及Trz15(21.8公克,60.9毫莫耳)添加至300毫升THF中,且將混合物攪拌且回流。接著,將碳酸鉀(25.2公克,182.6毫莫耳)溶解於76毫升水中,且接著添加至其中。此後,充分攪拌,隨後添加雙(三-三級丁基膦)鈀(0)(0.3公克,0.6毫莫耳)。在反應3小時之後,冷卻至室溫。接著,將有機層與水層分離,且接著蒸餾有機層。接著,將其再次溶解於氯仿中,且用水洗滌兩次。此後,分離有機層,用無水硫酸鎂處理,攪拌,接著過濾,且在減壓下蒸餾濾液。藉由矽膠管柱層析來純化經濃縮化合物,以製備25.5公克的sub1-E-4(產率80%,MS:[M+H]+=524)。
在氮氣氛圍下將sub]-E-4(15公克,28.6毫莫耳)及sub10(4.9公克,28.6毫莫耳)添加至300毫升THF中,且將混合物攪拌且回流。接著,將碳酸鉀(11.9公克,85.9毫莫耳)溶解於36毫升水中,且接著添加至其中。此後,充分攪拌,隨後添加雙(三 -三級丁基膦)鈀(0)(0.1公克,0.3毫莫耳)。在反應4小時之後,冷卻至室溫。接著,將有機層與水層分離,且接著蒸餾有機層。接著,將其再次溶解於氯仿中,且用水洗滌兩次。此後,分離有機層,用無水硫酸鎂處理,攪拌,接著過濾,且在減壓下蒸餾濾液。藉由矽膠管柱層析來純化經濃縮化合物,以製備10.6公克的化合物1-33(產率60%,MS:[M+H]+=616)。
合成實例1-34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280-290
在氮氣氛圍下將化學式1-E(15公克,60.9毫莫耳)及Trz3(19.3公克,60.9毫莫耳)添加至300毫升THF中,且將混合物攪拌且回流。接著,將碳酸鉀(25.2公克,182.6毫莫耳)溶解於76毫升水中,且接著添加至其中。此後,充分攪拌,隨後添加雙(三-三級丁基膦)鈀(0)(0.3公克,0.6毫莫耳)。在反應3小時之後,冷卻至室溫。接著,將有機層與水層分離,且接著蒸餾有機層。接著,將其再次溶解於氯仿中,且用水洗滌兩次。此後,分離有機層,用無水硫酸鎂處理,攪拌,接著過濾,且在減壓下蒸餾濾液。藉由矽膠管柱層析來純化經濃縮化合物,以製備17.6公克的sub1-E-5(產率60%,MS:[M+H]+=484)。
在氮氣氛圍下將sub1-E-5(15公克,31毫莫耳)及sub9(6.6公克,31毫莫耳)添加至300毫升THF中,且將混合物攪拌且回流。接著,將碳酸鉀(12.9公克,93毫莫耳)溶解於39毫升水中,且接著添加至其中。此後,充分攪拌,隨後添加雙(三-三級 丁基膦)鈀(0)(0.2公克,0.3毫莫耳)。在反應4小時之後,冷卻至室溫。接著,將有機層與水層分離,且接著蒸餾有機層。接著,將其再次溶解於氯仿中,且用水洗滌兩次。此後,分離有機層,用無水硫酸鎂處理,攪拌,接著過濾,且在減壓下蒸餾濾液。藉由矽膠管柱層析來純化經濃縮化合物,以製備11.4公克的化合物1-34(產率60%,MS:[M+H]+=616)。
合成實例1-35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281-291
在氮氣氛圍下將化學式1-E(15公克,60.9毫莫耳)及Trz10(20.9公克,60.9毫莫耳)添加至300毫升THF中,且將混合物攪拌且回流。接著,將碳酸鉀(25.2公克,182.6毫莫耳)溶解於76毫升水中,且接著添加至其中。此後,充分攪拌,隨後添加雙(三-三級丁基膦)鈀(0)(0.3公克,0.6毫莫耳)。在反應3小時之後,冷卻至室溫。接著,將有機層與水層分離,且接著蒸餾有機層。接著,將其再次溶解於氯仿中,且用水洗滌兩次。此後,分離有機層,用無水硫酸鎂處理,攪拌,接著過濾,且在減壓下蒸餾濾液。藉由矽膠管柱層析來純化經濃縮化合物,以製備21.7公克的sub1-E-6(產率70%,MS:[M+H]+=510)。
在氮氣氛圍下將sub1-E-6(15公克,29.4毫莫耳)及sub22(7.7公克,29.4毫莫耳)添加至300毫升THF中,且將混合物攪拌且回流。接著,將碳酸鉀(12.2公克,88.2毫莫耳)溶解於37毫升水中,且接著添加至其中。此後,充分攪拌,隨後添加雙(三 -三級丁基膦)鈀(0)(0.2公克,0.3毫莫耳)。在反應3小時之後,冷卻至室溫。接著,將有機層與水層分離,且接著蒸餾有機層。接著,將其再次溶解於氯仿中,且用水洗滌兩次。此後,分離有機層,用無水硫酸鎂處理,攪拌,接著過濾,且在減壓下蒸餾濾液。藉由矽膠管柱層析來純化經濃縮化合物,以製備14.6公克的化合物1-35(產率72%,MS:[M+H]+=692)。
合成實例1-36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282-292
在氮氣氛圍下將sub1-E-5(15公克,31毫莫耳)及sub23(8.1公克,31毫莫耳)添加至300毫升THF中,且將混合物攪拌且回流。接著,將碳酸鉀(12.9公克,93毫莫耳)溶解於39毫升水中,且接著添加至其中。此後,充分攪拌,隨後添加雙(三-三級丁基膦)鈀(0)(0.2公克,0.3毫莫耳)。在反應4小時之後,冷卻至室溫。接著,將有機層與水層分離,且接著蒸餾有機層。接著,將其再次溶解於氯仿中,且用水洗滌兩次。此後,分離有機層,用無水硫酸鎂處理,攪拌,接著過濾,且在減壓下蒸餾濾液。藉由矽膠管柱層析來純化經濃縮化合物,以製備12.4公克的化合物1-36(產率60%,MS:[M+H]+=666)。
合成實例1-37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283-293
在氮氣氛圍下將sub1-E-5(15公克,31毫莫耳)及sub10(5.3公克,31毫莫耳)添加至300毫升THF中,且將混合物攪拌且回流。接著,將碳酸鉀(12.9公克,93毫莫耳)溶解於39毫升水中,且接著添加至其中。此後,充分攪拌,隨後添加雙(三-三級丁基膦)鈀(0)(0.2公克,0.3毫莫耳)。在反應3小時之後,冷卻至室溫。接著,將有機層與水層分離,且接著蒸餾有機層。接著,將其再次溶解於氯仿中,且用水洗滌兩次。此後,分離有機層,用無水硫酸鎂處理,攪拌,接著過濾,且在減壓下蒸餾濾液。藉由矽膠管柱層析來純化經濃縮化合物,以製備14.1公克的化合物1-37(產率79%,MS:[M+H]+=576)。
合成實例1-38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283-294
在氮氣氛圍下將化學式1-E(15公克,60.9毫莫耳)及Trz18(27公克,60.9毫莫耳)添加至300毫升THF中,且將混合物攪拌且回流。接著,將碳酸鉀(25.2公克,182.6毫莫耳)溶解於76毫升水中,且接著添加至其中。此後,充分攪拌,隨後添加雙(三-三級丁基膦)鈀(0)(0.3公克,0.6毫莫耳)。在反應3小時之後,冷卻至室溫。接著,將有機層與水層分離,且接著蒸餾有機 層。接著,將其再次溶解於氯仿中,且用水洗滌兩次。此後,分離有機層,用無水硫酸鎂處理,攪拌,接著過濾,且在減壓下蒸餾濾液。藉由矽膠管柱層析來純化經濃縮化合物,以製備24.1公克的sub1-E-7(產率65%,MS:[M+H]+=610)。
在氮氣氛圍下將sub1-E-7(15公克,24.6毫莫耳)及sub5(3公克,24.6毫莫耳)添加至300毫升THF中,且將混合物攪拌且回流。接著,將碳酸鉀(10.2公克,73.8毫莫耳)溶解於31毫升水中,且接著添加至其中。此後,充分攪拌,隨後添加雙(三-三級丁基膦)鈀(0)(0.1公克,0.2毫莫耳)。在反應4小時之後,冷卻至室溫。接著,將有機層與水層分離,且接著蒸餾有機層。接著,將其再次溶解於氯仿中,且用水洗滌兩次。此後,分離有機層,用無水硫酸鎂處理,攪拌,接著過濾,且在減壓下蒸餾濾液。藉由矽膠管柱層析來純化經濃縮化合物,以製備10.1公克的化合物1-38(產率63%,MS:[M+H]+=652)。
合成實例1-39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284-295
在氮氣氛圍下將化學式1-E(15公克,60.9毫莫耳)及Trz13(24公克,60.9毫莫耳)添加至300毫升THF中,且將混合物攪拌且回流。接著,將碳酸鉀(25.2公克,182.6毫莫耳)溶解於76毫升水中,且接著添加至其中。此後,充分攪拌,隨後添加雙(三-三級丁基膦)鈀(0)(0.3公克,0.6毫莫耳)。在反應4小時之後,冷卻至室溫。接著,將有機層與水層分離,且接著蒸餾有機 層。接著,將其再次溶解於氯仿中,且用水洗滌兩次。此後,分離有機層,用無水硫酸鎂處理,攪拌,接著過濾,且在減壓下蒸餾濾液。藉由矽膠管柱層析來純化經濃縮化合物,以製備26.2公克的sub1-E-8(產率77%,MS:[M+H]+=560)。
在氮氣氛圍下將sub1-E-8(15公克,26.8毫莫耳)及sub5(3.3公克,26.8毫莫耳)添加至300毫升THF中,且將混合物攪拌且回流。接著,將碳酸鉀(11.1公克,80.3毫莫耳)溶解於33毫升水中,且接著添加至其中。此後,充分攪拌,隨後添加雙(三-三級丁基膦)鈀(0)(0.1公克,0.3毫莫耳)。在反應4小時之後,冷卻至室溫。接著,將有機層與水層分離,且接著蒸餾有機層。接著,將其再次溶解於氯仿中,且用水洗滌兩次。此後,分離有機層,用無水硫酸鎂處理,攪拌,接著過濾,且在減壓下蒸餾濾液。藉由矽膠管柱層析來純化經濃縮化合物,以製備10.9公克的化合物1-39(產率68%,MS:[M+H]+=602)。
合成實例1-40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285-296
在氮氣氛圍下將化學式1-F(15公克,60.9毫莫耳)及Trz2(16.3公克,60.9毫莫耳)添加至300毫升THF中,且將混合物攪拌且回流。接著,將碳酸鉀(25.2公克,182.6毫莫耳)溶解於76毫升水中,且接著添加至其中。此後,充分攪拌,隨後添加雙(三-三級丁基膦)鈀(0)(0.3公克,0.6毫莫耳)。在反應3小時之後,冷卻至室溫。接著,將有機層與水層分離,且接著蒸餾有機 層。接著,將其再次溶解於氯仿中,且用水洗滌兩次。此後,分離有機層,用無水硫酸鎂處理,攪拌,接著過濾,且在減壓下蒸餾濾液。藉由矽膠管柱層析來純化經濃縮化合物,以製備19.2公克的sub1-F-1(產率73%,MS:[M+H]+=434)。
在氮氣氛圍下將化學式1-F(15公克,34.6毫莫耳)及sub6(8.5公克,34.6毫莫耳)添加至300毫升THF中,且將混合物攪拌且回流。接著,將碳酸鉀(14.3公克,103.7毫莫耳)溶解於43毫升水中,且接著添加至其中。此後,充分攪拌,隨後添加雙(三-三級丁基膦)鈀(0)(0.2公克,0.3毫莫耳)。在反應3小時之後,冷卻至室溫。接著,將有機層與水層分離,且接著蒸餾有機層。接著,將其再次溶解於氯仿中,且用水洗滌兩次。此後,分離有機層,用無水硫酸鎂處理,攪拌,接著過濾,且在減壓下蒸餾濾液。藉由矽膠管柱層析來純化經濃縮化合物,以製備14.7公克的化合物1-40(產率71%,MS:[M+H]+=600)。
合成實例1-41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286-297
在氮氣氛圍下將化學式1-F(15公克,60.9毫莫耳)及Trz10(20.9公克,60.9毫莫耳)添加至300毫升THF中,且將混合物攪拌且回流。接著,將碳酸鉀(25.2公克,182.6毫莫耳)溶解於76毫升水中,且接著添加至其中。此後,充分攪拌,隨後添加雙(三-三級丁基膦)鈀(0)(0.3公克,0.6毫莫耳)。在反應3小時之後,冷卻至室溫。接著,將有機層與水層分離,且接著蒸餾有機 層。接著,將其再次溶解於氯仿中,且用水洗滌兩次。此後,分離有機層,用無水硫酸鎂處理,攪拌,接著過濾,且在減壓下蒸餾濾液。藉由矽膠管柱層析來純化經濃縮化合物,以製備21.1公克的sub1-F-2(產率68%,MS:[M+H]+=510)。
在氮氣氛圍下將sub1-F-2(15公克,29.4毫莫耳)及sub1(5.8公克,29.4毫莫耳)添加至300毫升THF中,且將混合物攪拌且回流。接著,將碳酸鉀(12.2公克,88.2毫莫耳)溶解於37毫升水中,且接著添加至其中。此後,充分攪拌,隨後添加雙(三-三級丁基膦)鈀(0)(0.2公克,0.3毫莫耳)。在反應4小時之後,冷卻至室溫。接著,將有機層與水層分離,且接著蒸餾有機層。接著,將其再次溶解於氯仿中,且用水洗滌兩次。此後,分離有機層,用無水硫酸鎂處理,攪拌,接著過濾,且在減壓下蒸餾濾液。藉由矽膠管柱層析來純化經濃縮化合物,以製備14.2公克的化合物1-41(產率77%,MS:[M+H]+=628)。
合成實例1-42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287-298
在氮氣氛圍下將Trz7(15公克,31.9毫莫耳)及sub9(6.8公克,31.9毫莫耳)添加至300毫升THF中,且將混合物攪拌且回流。接著,將碳酸鉀(13.2公克,95.8毫莫耳)溶解於40毫升水中,且接著添加至其中。此後,充分攪拌,隨後添加雙(三-三級丁基膦)鈀(0)(0.2公克,0.3毫莫耳)。在反應3小時之後,冷卻至室溫。接著,將有機層與水層分離,且接著蒸餾有機層。接著, 將其再次溶解於氯仿中,且用水洗滌兩次。此後,分離有機層,用無水硫酸鎂處理,攪拌,接著過濾,且在減壓下蒸餾濾液。藉由矽膠管柱層析來純化經濃縮化合物,以製備15.2公克的化合物1-42(產率79%,MS:[M+H]+=602)。
合成實例1-43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288-299
在氮氣氛圍下將Trz16(15公克,33.8毫莫耳)及sub9(7.2公克,33.8毫莫耳)添加至300毫升THF中,且將混合物攪拌且回流。接著,將碳酸鉀(14公克,101.4毫莫耳)溶解於42毫升水中,且接著添加至其中。此後,充分攪拌,隨後添加雙(三-三級丁基膦)鈀(0)(0.2公克,0.3毫莫耳)。在反應4小時之後,冷卻至室溫。接著,將有機層與水層分離,且接著蒸餾有機層。接著,將其再次溶解於氯仿中,且用水洗滌兩次。此後,分離有機層,用無水硫酸鎂處理,攪拌,接著過濾,且在減壓下蒸餾濾液。藉由矽膠管柱層析來純化經濃縮化合物,以製備15公克的化合物1-43(產率77%,MS:[M+H]+=576)。
合成實例1-44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288-300
在氮氣氛圍下將Trz4(15公克,33.8毫莫耳)及sub9(7.2公克,33.8毫莫耳)添加至300毫升THF中,且將混合物攪拌且 回流。接著,將碳酸鉀(14公克,101.4毫莫耳)溶解於42毫升水中,且接著添加至其中。此後,充分攪拌,隨後添加雙(三-三級丁基膦)鈀(0)(0.2公克,0.3毫莫耳)。在反應4小時之後,冷卻至室溫。接著,將有機層與水層分離,且接著蒸餾有機層。接著,將其再次溶解於氯仿中,且用水洗滌兩次。此後,分離有機層,用無水硫酸鎂處理,攪拌,接著過濾,且在減壓下蒸餾濾液。藉由矽膠管柱層析來純化經濃縮化合物,以製備14.2公克的化合物1-44(產率73%,MS:[M+H]+=576)。
合成實例1-45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289-301
在氮氣氛圍下將Trz1(15公克,35.7毫莫耳)及sub9(7.6公克,35.7毫莫耳)添加至300毫升THF中,且將混合物攪拌且回流。接著,將碳酸鉀(14.8公克,107.2毫莫耳)溶解於44毫升水中,且接著添加至其中。此後,充分攪拌,隨後添加雙(三-三級丁基膦)鈀(0)(0.2公克,0.4毫莫耳)。在反應3小時之後,冷卻至室溫。接著,將有機層與水層分離,且接著蒸餾有機層。接著,將其再次溶解於氯仿中,且用水洗滌兩次。此後,分離有機層,用無水硫酸鎂處理,攪拌,接著過濾,且在減壓下蒸餾濾液。藉由矽膠管柱層析來純化經濃縮化合物,以製備12.2公克的化合物1-45(產率62%,MS:[M+H]+=552)。
合成實例1-46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290-302
在氮氣氛圍下將Trz19(15公克,33.8毫莫耳)及sub9(7.2公克,33.8毫莫耳)添加至300毫升THF中,且將混合物攪拌且回流。接著,將碳酸鉀(14公克,101.4毫莫耳)溶解於42毫升水中,且接著添加至其中。此後,充分攪拌,隨後添加雙(三-三級丁基膦)鈀(0)(0.2公克,0.3毫莫耳)。在反應7小時之後,冷卻至室溫。接著,將有機層與水層分離,且接著蒸餾有機層。接著,將其再次溶解於氯仿中,且用水洗滌兩次。此後,分離有機層,用無水硫酸鎂處理,攪拌,接著過濾,且在減壓下蒸餾濾液。藉由矽膠管柱層析來純化經濃縮化合物,以製備13.6公克的化合物1-46(產率70%,MS:[M+H]+=576)。
合成實例1-47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290-303
在氮氣氛圍下將Trz20(15公克,35.9毫莫耳)及sub9(7.6公克,35.9毫莫耳)添加至300毫升THF中,且將混合物攪拌且回流。接著,將碳酸鉀(14.9公克,107.7毫莫耳)溶解於45毫升水中,且接著添加至其中。此後,充分攪拌,隨後添加雙(三-三級丁基膦)鈀(0)(0.2公克,0.4毫莫耳)。在反應4小時之後,冷卻至室溫。接著,將有機層與水層分離,且接著蒸餾有機層。接 著,將其再次溶解於氯仿中,且用水洗滌兩次。此後,分離有機層,用無水硫酸鎂處理,攪拌,接著過濾,且在減壓下蒸餾濾液。藉由矽膠管柱層析來純化經濃縮化合物,以製備15公克的化合物1-47(產率76%,MS:[M+H]+=550)。
合成實例1-48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291-304
在氮氣氛圍下將Trz3(15公克,47.2毫莫耳)及sub24(9.7公克,47.2毫莫耳)添加至300毫升THF中,且將混合物攪拌且回流。接著,將碳酸鉀(19.6g克,141.6毫莫耳)溶解於59毫升水中,且接著添加至其中。此後,充分攪拌,隨後添加雙(三-三級丁基膦)鈀(0)(0.2公克,0.5毫莫耳)。在反應3小時之後,冷卻至室溫。接著,將有機層與水層分離,且接著蒸餾有機層。接著,將其再次溶解於氯仿中,且用水洗滌兩次。此後,分離有機層,用無水硫酸鎂處理,攪拌,接著過濾,且在減壓下蒸餾濾液。藉由矽膠管柱層析來純化經濃縮化合物,以製備13公克的sub1-G-1(產率62%,MS:[M+H]+=444)。
在氮氣氛圍下將sub1-G-1(15公克,33.8毫莫耳)及sub9(7.2公克,33.8毫莫耳)添加至300毫升THF中,且將混合物攪拌且回流。接著,將碳酸鉀(14公克,101.4毫莫耳)溶解於42毫升水中,且接著添加至其中。此後,充分攪拌,隨後添加雙(三-三級丁基膦)鈀(0)(0.2公克,0.3毫莫耳)。在反應3小時之後,冷卻至室溫。接著,將有機層與水層分離,且接著蒸餾有機層。接 著,將其再次溶解於氯仿中,且用水洗滌兩次。此後,分離有機層,用無水硫酸鎂處理,攪拌,接著過濾,且在減壓下蒸餾濾液。藉由矽膠管柱層析來純化經濃縮化合物,以製備15.2公克的化合物1-48(產率78%,MS:[M+H]+=576)。
合成實例1-49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292-305
在氮氣氛圍下將Trz15(15公克,41.9毫莫耳)及sub25(8.7公克,41.9毫莫耳)添加至300毫升THF中,且將混合物攪拌且回流。接著,將碳酸鉀(17.4公克,125.8毫莫耳)溶解於52毫升水中,且接著添加至其中。此後,充分攪拌,隨後添加雙(三-三級丁基膦)鈀(0)(0.2公克,0.4毫莫耳)。在反應4小時之後,冷卻至室溫。接著,將有機層與水層分離,且接著蒸餾有機層。接著,將其再次溶解於氯仿中,且用水洗滌兩次。此後,分離有機層,用無水硫酸鎂處理,攪拌,接著過濾,且在減壓下蒸餾濾液。藉由矽膠管柱層析來純化經濃縮化合物,以製備12.6公克的sub1-G-2(產率62%,MS:[M+H]+=484)。
在氮氣氛圍下將sub1-G-2(15公克,31毫莫耳)及sub9(6.6公克,31毫莫耳)添加至300毫升THF中,且將混合物攪拌且回流。接著,將碳酸鉀(12.9公克,93毫莫耳)溶解於39毫升水中,且接著添加至其中。此後,充分攪拌,隨後添加雙(三-三級丁基膦)鈀(0)(0.2公克,0.3毫莫耳)。在反應3小時之後,冷卻至室溫。接著,將有機層與水層分離,且接著蒸餾有機層。接著, 將其再次溶解於氯仿中,且用水洗滌兩次。此後,分離有機層,用無水硫酸鎂處理,攪拌,接著過濾,且在減壓下蒸餾濾液。藉由矽膠管柱層析來純化經濃縮化合物,以製備13.7公克的化合物1-49(產率72%,MS:[M+H]+=616)。
合成實例1-50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293-306
在氮氣氛圍下將Trz21(15公克,36.8毫莫耳)及sub26(5.8公克,36.8毫莫耳)添加至300毫升THF中,且將混合物攪拌且回流。接著,將碳酸鉀(15.2公克,110.3毫莫耳)溶解於46毫升水中,且接著添加至其中。此後,充分攪拌,隨後添加雙(三-三級丁基膦)鈀(0)(0.2公克,0.4毫莫耳)。在反應4小時之後,冷卻至室溫。接著,將有機層與水層分離,且接著蒸餾有機層。接著,將其再次溶解於氯仿中,且用水洗滌兩次。此後,分離有機層,用無水硫酸鎂處理,攪拌,接著過濾,且在減壓下蒸餾濾液。藉由矽膠管柱層析來純化經濃縮化合物,以製備12.8公克的sub1-G-3(產率72%,MS:[M+H]+=484)。
在氮氣氛圍下將sub1-G-3(15公克,31毫莫耳)及sub9(6.6公克,31毫莫耳)添加至300毫升THF中,且將混合物攪拌且回流。接著,將碳酸鉀(12.9公克,93毫莫耳)溶解於39毫升水中,且接著添加至其中。此後,充分攪拌,隨後添加雙(三-三級丁基膦)鈀(0)(0.2公克,0.3毫莫耳)。在反應3小時之後,冷卻至室溫。接著,將有機層與水層分離,且接著蒸餾有機層。接著, 將其再次溶解於氯仿中,且用水洗滌兩次。此後,分離有機層,用無水硫酸鎂處理,攪拌,接著過濾,且在減壓下蒸餾濾液。藉由矽膠管柱層析來純化經濃縮化合物,以製備13.2公克的化合物1-50(產率69%,MS:[M+H]+=616)。
合成實例1-51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294-307
在氮氣氛圍下將Trz16(15公克,33.8毫莫耳)及sub27(5.3公克,33.8毫莫耳)添加至300毫升THF中,且將混合物攪拌且回流。接著,將碳酸鉀(14公克,101.4毫莫耳)溶解於42毫升水中,且接著添加至其中。此後,充分攪拌,隨後添加雙(三-三級丁基膦)鈀(0)(0.2公克,0.3毫莫耳)。在反應4小時之後,冷卻至室溫。接著,將有機層與水層分離,且接著蒸餾有機層。接著,將其再次溶解於氯仿中,且用水洗滌兩次。此後,分離有機層,用無水硫酸鎂處理,攪拌,接著過濾,且在減壓下蒸餾濾液。藉由矽膠管柱層析來純化經濃縮化合物,以製備13.3公克的sub1-G-4(產率76%,MS:[M+H]+=520)。
在氮氣氛圍下將sub1-G-4(15公克,28.8毫莫耳)及sub9(6.1公克,28.8毫莫耳)添加至300毫升THF中,且將混合物攪拌且回流。接著,將碳酸鉀(12公克,86.5毫莫耳)溶解於36毫升水中,且接著添加至其中。此後,充分攪拌,隨後添加雙(三-三級丁基膦)鈀(0)(0.1公克,0.3毫莫耳)。在反應3小時之後,冷卻至室溫。接著,將有機層與水層分離,且接著蒸餾有機層。接著, 將其再次溶解於氯仿中,且用水洗滌兩次。此後,分離有機層,用無水硫酸鎂處理,攪拌,接著過濾,且在減壓下蒸餾濾液。藉由矽膠管柱層析來純化經濃縮化合物,以製備13.3公克的化合物1-51(產率71%,MS:[M+H]+=652)。
合成實例1-52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295-308
在氮氣氛圍下將Trz22(15公克,36.8毫莫耳)及sub28(5.8公克,36.8毫莫耳)添加至300毫升THF中,且將混合物攪拌且回流。接著,將碳酸鉀(15.2公克,110.3毫莫耳)溶解於46毫升水中,且接著添加至其中。此後,充分攪拌,隨後添加雙(三-三級丁基膦)鈀(0)(0.2公克,0.4毫莫耳)。在反應5小時之後,冷卻至室溫。接著,將有機層與水層分離,且接著蒸餾有機層。接著,將其再次溶解於氯仿中,且用水洗滌兩次。此後,分離有機層,用無水硫酸鎂處理,攪拌,接著過濾,且在減壓下蒸餾濾液。藉由矽膠管柱層析來純化經濃縮化合物,以製備12.8公克的sub1-G-5(產率72%,MS:[M+H]+=484)。
在氮氣氛圍下將sub1-G-5(15公克,31毫莫耳)及sub9(6.6公克,31毫莫耳)添加至300毫升THF中,且將混合物攪拌且回流。接著,將碳酸鉀(12.9公克,93毫莫耳)溶解於39毫升水中,且接著添加至其中。此後,充分攪拌,隨後添加雙(三-三級丁基膦)鈀(0)(0.2公克,0.3毫莫耳)。在反應3小時之後,冷卻至室溫。接著,將有機層與水層分離,且接著蒸餾有機層。接著, 將其再次溶解於氯仿中,且用水洗滌兩次。此後,分離有機層,用無水硫酸鎂處理,攪拌,接著過濾,且在減壓下蒸餾濾液。藉由矽膠管柱層析來純化經濃縮化合物,以製備13公克的化合物1-52(產率68%,MS:[M+H]+=616)。
合成實例1-53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296-309
在氮氣氛圍下將Trz23(15公克,34.6毫莫耳)及sub27(5.4公克,34.6毫莫耳)添加至300毫升THF中,且將混合物攪拌且回流。接著,將碳酸鉀(14.3公克,103.7毫莫耳)溶解於43毫升水中,且接著添加至其中。此後,充分攪拌,隨後添加雙(三-三級丁基膦)鈀(0)(0.2公克,0.3毫莫耳)。在反應3小時之後,冷卻至室溫。接著,將有機層與水層分離,且接著蒸餾有機層。接著,將其再次溶解於氯仿中,且用水洗滌兩次。此後,分離有機層,用無水硫酸鎂處理,攪拌,接著過濾,且在減壓下蒸餾濾液。藉由矽膠管柱層析來純化經濃縮化合物,以製備11.3公克的sub1-G-6(產率64%,MS:[M+H]+=510)。
在氮氣氛圍下將sub1-G-5(15公克,31毫莫耳)及sub9(6.6公克,31毫莫耳)添加至300毫升THF中,且將混合物攪拌且回流。接著,將碳酸鉀(12.9公克,93毫莫耳)溶解於39毫升水中,且接著添加至其中。此後,充分攪拌,隨後添加雙(三-三級丁基膦)鈀(0)(0.2公克,0.3毫莫耳)。在反應2小時之後,冷卻至室溫。接著,將有機層與水層分離,且接著蒸餾有機層。接著, 將其再次溶解於氯仿中,且用水洗滌兩次。此後,分離有機層,用無水硫酸鎂處理,攪拌,接著過濾,且在減壓下蒸餾濾液。藉由矽膠管柱層析來純化經濃縮化合物,以製備13公克的化合物1-53(產率68%,MS:[M+H]+=616)。
合成實例1-54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297-310
在氮氣氛圍下將sub1-G-1(15公克,33.8毫莫耳)及化學式1-E(8.3公克,33.8毫莫耳)添加至300毫升THF中,且將混合物攪拌且回流。接著,將碳酸鉀(14公克,101.4毫莫耳)溶解於42毫升水中,且接著添加至其中。此後,充分攪拌,隨後添加雙(三-三級丁基膦)鈀(0)(0.2公克,0.3毫莫耳)。在反應3小時之後,冷卻至室溫。接著,將有機層與水層分離,且接著蒸餾有機層。接著,將其再次溶解於氯仿中,且用水洗滌兩次。此後,分離有機層,用無水硫酸鎂處理,攪拌,接著過濾,且在減壓下蒸餾濾液。藉由矽膠管柱層析來純化經濃縮化合物,以製備14.4公克的sub1-E-9(產率70%,MS:[M+H]+=610)。
在氮氣氛圍下將sub1-E-9(15公克,24.6毫莫耳)及sub5(3公克,24.6毫莫耳)添加至300毫升THF中,且將混合物攪拌且回流。接著,將碳酸鉀(10.2公克,73.8毫莫耳)溶解於31毫升水中,且接著添加至其中。此後,充分攪拌,隨後添加雙(三-三級丁基膦)鈀(0)(0.1公克,0.2毫莫耳)。在反應4小時之後,冷卻至室溫。接著,將有機層與水層分離,且接著蒸餾有機層。接著, 將其再次溶解於氯仿中,且用水洗滌兩次。此後,分離有機層,用無水硫酸鎂處理,攪拌,接著過濾,且在減壓下蒸餾濾液。藉由矽膠管柱層析來純化經濃縮化合物,以製備12.2公克的化合物1-54(產率76%,MS:[M+H]+=652)。
合成實例1-55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298-311
在氮氣氛圍下將Trz2(15公克,56毫莫耳)及sub24(11.6公克,56毫莫耳)添加至300毫升THF中,且將混合物攪拌且回流。接著,將碳酸鉀(23.2公克,168.1毫莫耳)溶解於70毫升水中,且接著添加至其中。此後,充分攪拌,隨後添加雙(三-三級丁基膦)鈀(0)(0.3公克,0.6毫莫耳)。在反應3小時之後,冷卻至室溫。接著,將有機層與水層分離,且接著蒸餾有機層。接著,將其再次溶解於氯仿中,且用水洗滌兩次。此後,分離有機層,用無水硫酸鎂處理,攪拌,接著過濾,且在減壓下蒸餾濾液。藉由矽膠管柱層析來純化經濃縮化合物,以製備15.6公克的sub1-G-7(產率71%,MS:[M+H]+=394)。
在氮氣氛圍下將sub1-G-7(15公克,38.1毫莫耳)及化學式1-B(9.4公克,38.1毫莫耳)添加至300毫升THF中,且將混合物攪拌且回流。接著,將碳酸鉀(15.8公克,114.3毫莫耳)溶解於47毫升水中,且接著添加至其中。此後,充分攪拌,隨後添加雙(三-三級丁基膦)鈀(0)(0.2公克,0.4毫莫耳)。在反應4小時之後,冷卻至室溫。接著,將有機層與水層分離,且接著蒸餾有機層。接著,將其再次溶解於氯仿中,且用水洗滌兩次。此後,分 離有機層,用無水硫酸鎂處理,攪拌,接著過濾,且在減壓下蒸餾濾液。藉由矽膠管柱層析來純化經濃縮化合物,以製備13.8公克的sub1-B-7(產率65%,MS:[M+H]+=560)。
在氮氣氛圍下將sub1-B-7(15公克,26.8毫莫耳)及sub5(3.3公克,26.8毫莫耳)添加至300毫升THF中,且將混合物攪拌且回流。接著,將碳酸鉀(11.1公克,80.3毫莫耳)溶解於33毫升水中,且接著添加至其中。此後,充分攪拌,隨後添加雙(三-三級丁基膦)鈀(0)(0.1公克,0.3毫莫耳)。在反應9小時之後,冷卻至室溫。接著,將有機層與水層分離,且接著蒸餾有機層。接著,將其再次溶解於氯仿中,且用水洗滌兩次。此後,分離有機層,用無水硫酸鎂處理,攪拌,接著過濾,且在減壓下蒸餾濾液。藉由矽膠管柱層析來純化經濃縮化合物,以製備12.9公克的化合物1-55(產率80%,MS:[M+H]+=602)。
合成實例1-56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299-312
在氮氣氛圍下將Trz24(15公克,40.1毫莫耳)及sub25(9.1公克,44.1毫莫耳)添加至300毫升THF中,且將混合物攪拌且回流。接著,將碳酸鉀(16.6公克,120.3毫莫耳)溶解於50毫升水中,且接著添加至其中。此後,充分攪拌,隨後添加雙(三-三級丁基膦)鈀(0)(0.2公克,0.4毫莫耳)。在反應3小時之後,冷卻至室溫。接著,將有機層與水層分離,且接著蒸餾有機層。接著,將其再次溶解於氯仿中,且用水洗滌兩次。此後,分離有機層, 用無水硫酸鎂處理,攪拌,接著過濾,且在減壓下蒸餾濾液。藉由矽膠管柱層析來純化經濃縮化合物,以製備13.8公克的sub1-G-8(產率69%,MS:[M+H]+=501)。
在氮氣氛圍下將sub1-G-8(13公克,26毫莫耳)及sub9(6.1公克,29毫莫耳)添加至300毫升THF中,且將混合物攪拌且回流。接著,將碳酸鉀(10.8公克,78毫莫耳)溶解於40毫升水中,且接著添加至其中。此後,充分攪拌,隨後添加雙(三-三級丁基膦)鈀(0)(0.2公克,0.3毫莫耳)。在反應3小時之後,冷卻至室溫。接著,將有機層與水層分離,且接著蒸餾有機層。接著,將其再次溶解於氯仿中,且用水洗滌兩次。此後,分離有機層,用無水硫酸鎂處理,攪拌,接著過濾,且在減壓下蒸餾濾液。藉由矽膠管柱層析來純化經濃縮化合物,以製備12.1公克的化合物1-56(產率73%,MS:[M+H]+=632)。
合成實例1-57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300-313
在氮氣氛圍下將Trz25(15公克,41.9毫莫耳)及sub24(8.7公克,41.9毫莫耳)添加至300毫升THF中,且將混合物攪拌且回流。接著,將碳酸鉀(17.4公克,125.8毫莫耳)溶解於52毫升水中,且接著添加至其中。此後,充分攪拌,隨後添加雙(三-三級丁基膦)鈀(0)(0.2公克,0.4毫莫耳)。在反應11小時之後,冷卻至室溫。接著,將有機層與水層分離,且接著蒸餾有機層。接著,將其再次溶解於氯仿中,且用水洗滌兩次。此後,分離有機層, 用無水硫酸鎂處理,攪拌,接著過濾,且在減壓下蒸餾濾液。藉由矽膠管柱層析來純化經濃縮化合物,以製備12.4公克的sub1-G-9(產率61%,MS:[M+H]+=484)。
在氮氣氛圍下將sub1-G-9(15公克,31毫莫耳)及化學式1-F(7.6公克,31毫莫耳)添加至300毫升THF中,且將混合物攪拌且回流。接著,將碳酸鉀(12.9公克,93毫莫耳)溶解於39毫升水中,且接著添加至其中。此後,充分攪拌,隨後添加雙(三-三級丁基膦)鈀(0)(0.2公克,0.3毫莫耳)。在反應3小時之後,冷卻至室溫。接著,將有機層與水層分離,且接著蒸餾有機層。接著,將其再次溶解於氯仿中,且用水洗滌兩次。此後,分離有機層,用無水硫酸鎂處理,攪拌,接著過濾,且在減壓下蒸餾濾液。藉由矽膠管柱層析來純化經濃縮化合物,以製備12.5公克的sub1-F-3(產率62%,MS:[M+H]+=650)。
在氮氣氛圍下將sub1-F-3(15公克,23.1毫莫耳)及sub5(2.8公克,毫莫耳)添加至300毫升THF中,且將混合物攪拌且回流。接著,將碳酸鉀(9.6公克,69.2毫莫耳)溶解於29毫升水中,且接著添加至其中。此後,充分攪拌,隨後添加雙(三-三級丁基膦)鈀(0)(0.1公克,0.2毫莫耳)。在反應4小時之後,冷卻至室溫。接著,將有機層與水層分離,且接著蒸餾有機層。接著,將其再次溶解於氯仿中,且用水洗滌兩次。此後,分離有機層,用無水硫酸鎂處理,攪拌,接著過濾,且在減壓下蒸餾濾液。藉由矽膠管柱層析來純化經濃縮化合物,以製備12.8公克的化合物1-57(產率80%,MS:[M+H]+=692)。
合成實例1-58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302-314
在氮氣氛圍下將Trz26(15公克,33.8毫莫耳)及sub26(5.3公克,33.8毫莫耳)添加至300毫升THF中,且將混合物攪拌且回流。接著,將碳酸鉀(14公克,101.4毫莫耳)溶解於42毫升水中,且接著添加至其中。此後,充分攪拌,隨後添加雙(三-三級丁基膦)鈀(0)(0.2公克,0.3毫莫耳)。在反應4小時之後,冷卻至室溫。接著,將有機層與水層分離,且接著蒸餾有機層。接著,將其再次溶解於氯仿中,且用水洗滌兩次。此後,分離有機層,用無水硫酸鎂處理,攪拌,接著過濾,且在減壓下蒸餾濾液。藉由矽膠管柱層析來純化經濃縮化合物,以製備10.5公克的sub1-G-10(產率60%,MS:[M+H]+=520)。
在氮氣氛圍下將sub1-G-10(15公克,28.8毫莫耳)及化學式1-D(7.1公克,28.8毫莫耳)添加至300毫升THF中,且將混合物攪拌且回流。接著,將碳酸鉀(12公克,86.5毫莫耳)溶解於36毫升水中,且接著添加至其中。此後,充分攪拌,隨後添加雙(三-三級丁基膦)鈀(0)(0.1公克,0.3毫莫耳)。在反應3小時之後,冷卻至室溫。接著,將有機層與水層分離,且接著蒸餾有機層。接著,將其再次溶解於氯仿中,且用水洗滌兩次。此後,分離有機層,用無水硫酸鎂處理,攪拌,接著過濾,且在減壓下蒸餾濾液。藉由矽膠管柱層析來純化經濃縮化合物,以製備15公克的sub1-D-7(產率76%,MS:[M+H]+=687)。
在氮氣氛圍下將sub1-D-7(15公克,21.9毫莫耳)及sub5 (2.7公克,21.9毫莫耳)添加至300毫升THF中,且將混合物攪拌且回流。接著,將碳酸鉀(9.1公克,65.6毫莫耳)溶解於27毫升水中,且接著添加至其中。此後,充分攪拌,隨後添加雙(三-三級丁基膦)鈀(0)(0.1公克,0.2毫莫耳)。在反應3小時之後,冷卻至室溫。接著,將有機層與水層分離,且接著蒸餾有機層。接著,將其再次溶解於氯仿中,且用水洗滌兩次。此後,分離有機層,用無水硫酸鎂處理,攪拌,接著過濾,且在減壓下蒸餾濾液。藉由矽膠管柱層析來純化經濃縮化合物,以製備9.9公克的化合物1-58(產率62%,MS:[M+H]+=728)。
合成實例1-59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303-315
在氮氣氛圍下將Trz15(15公克,41.9毫莫耳)及sub24(8.7公克,41.9毫莫耳)添加至300毫升THF中,且將混合物攪拌且回流。接著,將碳酸鉀(17.4公克,125.8毫莫耳)溶解於52毫升水中,且接著添加至其中。此後,充分攪拌,隨後添加雙(三-三級丁基膦)鈀(0)(0.2公克,0.4毫莫耳)。在反應11小時之後,冷卻至室溫。接著,將有機層與水層分離,且接著蒸餾有機層。接著,將其再次溶解於氯仿中,且用水洗滌兩次。此後,分離有機層,用無水硫酸鎂處理,攪拌,接著過濾,且在減壓下蒸餾濾液。藉由矽膠管柱層析來純化經濃縮化合物,以製備12.4公克的sub1-G-11(產率61%,MS:[M+H]+=484)。
在氮氣氛圍下將sub1-G-11(12.4公克,25.6毫莫耳)及化學式1-F(6.9公克,28.2毫莫耳)添加至300毫升THF中,且 將混合物攪拌且回流。接著,將碳酸鉀(11公克,76.8毫莫耳)溶解於36毫升水中,且接著添加至其中。此後,充分攪拌,隨後添加雙(三-三級丁基膦)鈀(0)(0.1公克,0.3毫莫耳)。在反應10小時之後,冷卻至室溫。接著,將有機層與水層分離,且接著蒸餾有機層。接著,將其再次溶解於氯仿中,且用水洗滌兩次。此後,分離有機層,用無水硫酸鎂處理,攪拌,接著過濾,且在減壓下蒸餾濾液。藉由矽膠管柱層析來純化經濃縮化合物,以製備13公克的sub1-F-4(產率78%,MS:[M+H]+=651)。
在氮氣氛圍下將sub1-F-4(13公克,19.9毫莫耳)及sub5(2.7公克,21.9毫莫耳)添加至300毫升THF中,且將混合物攪拌且回流。接著,將碳酸鉀(8.3公克,59.9毫莫耳)溶解於29毫升水中,且接著添加至其中。此後,充分攪拌,隨後添加雙(三-三級丁基膦)鈀(0)(0.1公克,0.2毫莫耳)。在反應10小時之後,冷卻至室溫。接著,將有機層與水層分離,且接著蒸餾有機層。接著,將其再次溶解於氯仿中,且用水洗滌兩次。此後,分離有機層,用無水硫酸鎂處理,攪拌,接著過濾,且在減壓下蒸餾濾液。藉由矽膠管柱層析來純化經濃縮化合物,以製備10.2公克的化合物1-59(產率73%,MS:[M+H]+=692)。
合成實例1-60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304-316
在氮氣氛圍下將Trz12(15公克,41.9毫莫耳)及sub28(6.6公克,41.9毫莫耳)添加至300毫升THF中,且將混合物攪拌且回流。接著,將碳酸鉀(17.4公克,125.8毫莫耳)溶解於52 毫升水中,且接著添加至其中。此後,充分攪拌,隨後添加雙(三-三級丁基膦)鈀(0)(0.2公克,0.4毫莫耳)。在反應3小時之後,冷卻至室溫。接著,將有機層與水層分離,且接著蒸餾有機層。接著,將其再次溶解於氯仿中,且用水洗滌兩次。此後,分離有機層,用無水硫酸鎂處理,攪拌,接著過濾,且在減壓下蒸餾濾液。藉由矽膠管柱層析來純化經濃縮化合物,以製備11.1公克的sub1-G-12(產率61%,MS:[M+H]+=434)。
在氮氣氛圍下將sub1-G-12(15公克,34.6毫莫耳)及化學式1-D(8.5公克,34.6毫莫耳)添加至300毫升THF中,且將混合物攪拌且回流。接著,將碳酸鉀(14.3公克,103.7毫莫耳)溶解於43毫升水中,且接著添加至其中。此後,充分攪拌,隨後添加雙(三-三級丁基膦)鈀(0)(0.2公克,0.3毫莫耳)。在反應3小時之後,冷卻至室溫。接著,將有機層與水層分離,且接著蒸餾有機層。接著,將其再次溶解於氯仿中,且用水洗滌兩次。此後,分離有機層,用無水硫酸鎂處理,攪拌,接著過濾,且在減壓下蒸餾濾液。藉由矽膠管柱層析來純化經濃縮化合物,以製備13.6公克的sub1-D-8(產率79%,MS:[M+H]+=500)。
在氮氣氛圍下將sub1-D-8(15公克,25毫莫耳)及sub10(4.3公克,25毫莫耳)添加至300毫升THF中,且將混合物攪拌且回流。接著,將碳酸鉀(10.4公克,75毫莫耳)溶解於31毫升水中,且接著添加至其中。此後,充分攪拌,隨後添加雙(三-三級丁基膦)鈀(0)(0.1公克,0.2毫莫耳)。在反應3小時之後,冷卻至室溫。接著,將有機層與水層分離,且接著蒸餾有機層。接著,將其再次溶解於氯仿中,且用水洗滌兩次。此後,分離有機層,用 無水硫酸鎂處理,攪拌,接著過濾,且在減壓下蒸餾濾液。藉由矽膠管柱層析來純化經濃縮化合物,以製備13.3公克的化合物1-60(產率77%,MS:[M+H]+=692)。
合成實例1-61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306-317
在氮氣氛圍下將Trz27(15公克,31.9毫莫耳)及sub9(6.8公克,31.9毫莫耳)添加至300毫升THF中,且將混合物攪拌且回流。接著,將碳酸鉀(13.2公克,95.8毫莫耳)溶解於40毫升水中,且接著添加至其中。此後,充分攪拌,隨後添加雙(三-三級丁基膦)鈀(0)(0.2公克,0.3毫莫耳)。在反應3小時之後,冷卻至室溫。接著,將有機層與水層分離,且接著蒸餾有機層。接著,將其再次溶解於氯仿中,且用水洗滌兩次。此後,分離有機層,用無水硫酸鎂處理,攪拌,接著過濾,且在減壓下蒸餾濾液。藉由矽膠管柱層析來純化經濃縮化合物,以製備10公克的化合物1-61(產率52%,MS:[M+H]+=602)。
合成實例1-62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306-318
在氮氣氛圍下將Trz28(15公克,33.8毫莫耳)及sub9(7.2公克,33.8毫莫耳)添加至300毫升THF中,且將混合物攪 拌且回流。接著,將碳酸鉀(14公克,101.4毫莫耳)溶解於42毫升水中,且接著添加至其中。此後,充分攪拌,隨後添加雙(三-三級丁基膦)鈀(0)(0.2公克,0.3毫莫耳)。在反應4小時之後,冷卻至室溫。接著,將有機層與水層分離,且接著蒸餾有機層。接著,將其再次溶解於氯仿中,且用水洗滌兩次。此後,分離有機層,用無水硫酸鎂處理,攪拌,接著過濾,且在減壓下蒸餾濾液。藉由矽膠管柱層析來純化經濃縮化合物,以製備12.2公克的化合物1-62(產率63%,MS:[M+H]+=576)。
合成實例1-63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307-319
在氮氣氛圍下將Trz29(15公克,31.9毫莫耳)及sub9(6.8公克,31.9毫莫耳)添加至300毫升THF中,且將混合物攪拌且回流。接著,將碳酸鉀(13.2公克,95.8毫莫耳)溶解於40毫升水中,且接著添加至其中。此後,充分攪拌,隨後添加雙(三-三級丁基膦)鈀(0)(0.2公克,0.3毫莫耳)。在反應3小時之後,冷卻至室溫。接著,將有機層與水層分離,且接著蒸餾有機層。接著,將其再次溶解於氯仿中,且用水洗滌兩次。此後,分離有機層,用無水硫酸鎂處理,攪拌,接著過濾,且在減壓下蒸餾濾液。藉由矽膠管柱層析來純化經濃縮化合物,以製備12.7公克的化合物1-63(產率66%,MS:[M+H]+=602)。
合成實例1-64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308-320
在氮氣氛圍下將Trz30(15公克,31.9毫莫耳)及sub9(6.8公克,31.9毫莫耳)添加至300毫升THF中,且將混合物攪拌且回流。接著,將碳酸鉀(13.2公克,95.8毫莫耳)溶解於40毫升水中,且接著添加至其中。此後,充分攪拌,隨後添加雙(三-三級丁基膦)鈀(0)(0.2公克,0.3毫莫耳)。在反應5小時之後,冷卻至室溫。接著,將有機層與水層分離,且接著蒸餾有機層。接著,將其再次溶解於氯仿中,且用水洗滌兩次。此後,分離有機層,用無水硫酸鎂處理,攪拌,接著過濾,且在減壓下蒸餾濾液。藉由矽膠管柱層析來純化經濃縮化合物,以製備13.2公克的化合物1-64(產率69%,MS:[M+H]+=602)。
合成實例1-65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308-321
在氮氣氛圍下將Trz31(15公克,33.8毫莫耳)及sub9(7.2公克,33.8毫莫耳)添加至300毫升THF中,且將混合物攪拌且回流。接著,將碳酸鉀(14公克,101.4毫莫耳)溶解於42毫升水中,且接著添加至其中。此後,充分攪拌,隨後添加雙(三-三級丁基膦)鈀(0)(0.2公克,0.3毫莫耳)。在反應5小時之後,冷卻至室溫。接著,將有機層與水層分離,且接著蒸餾有機層。接 著,將其再次溶解於氯仿中,且用水洗滌兩次。此後,分離有機層,用無水硫酸鎂處理,攪拌,接著過濾,且在減壓下蒸餾濾液。藉由矽膠管柱層析來純化經濃縮化合物,以製備14.6公克的化合物1-65(產率75%,MS:[M+H]+=576)。
合成實例1-66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309-322
在氮氣氛圍下將化學式1-B(15公克,60.9毫莫耳)及Trz30(28.6公克,60.9毫莫耳)添加至300毫升THF中,且將混合物攪拌且回流。接著,將碳酸鉀(25.2公克,182.6毫莫耳)溶解於76毫升水中,且接著添加至其中。此後,充分攪拌,隨後添加雙(三-三級丁基膦)鈀(0)(0.2公克,0.3毫莫耳)。在反應5小時之後,冷卻至室溫。接著,將有機層與水層分離,且接著蒸餾有機層。接著,將其再次溶解於氯仿中,且用水洗滌兩次。此後,分離有機層,用無水硫酸鎂處理,攪拌,接著過濾,且在減壓下蒸餾濾液。藉由矽膠管柱層析來純化經濃縮化合物,以製備19.3公克的sub1-B-7(產率50%,MS:[M+H]+=636)。
在氮氣氛圍下將sub1-B-7(15公克,23.6毫莫耳)及sub5(2.9公克,23.6毫莫耳)添加至300毫升THF中,且將混合物攪拌且回流。接著,將碳酸鉀(9.8公克,70.7毫莫耳)溶解於29毫升水中,且接著添加至其中。此後,充分攪拌,隨後添加雙(三-三級丁基膦)鈀(0)(0.2公克,0.3毫莫耳)。在反應3小時之後,冷卻至室溫。接著,將有機層與水層分離,且接著蒸餾有機層。接著, 將其再次溶解於氯仿中,且用水洗滌兩次。此後,分離有機層,用無水硫酸鎂處理,攪拌,接著過濾,且在減壓下蒸餾濾液。藉由矽膠管柱層析來純化經濃縮化合物,以製備8.5公克的化合物1-66(產率53%,MS:[M+H]+=678)。
合成實例1-67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310-323
在氮氣氛圍下將化學式1-C(15公克,60.9毫莫耳)及Trz32(25.6公克,60.9毫莫耳)添加至300毫升THF中,且將混合物攪拌且回流。接著,將碳酸鉀(25.2公克,182.6毫莫耳)溶解於76毫升水中,且接著添加至其中。此後,充分攪拌,隨後添加雙(三-三級丁基膦)鈀(0)(0.2公克,0.3毫莫耳)。在反應8小時之後,冷卻至室溫。接著,將有機層與水層分離,且接著蒸餾有機層。接著,將其再次溶解於氯仿中,且用水洗滌兩次。此後,分離有機層,用無水硫酸鎂處理,攪拌,接著過濾,且在減壓下蒸餾濾液。藉由矽膠管柱層析來純化經濃縮化合物,以製備24.9公克的sub1-C-8(產率70%,MS:[M+H]+=586)。
在氮氣氛圍下將sub1-C-8(15公克,25.6毫莫耳)及sub5(3.1公克,25.6毫莫耳)添加至300毫升THF中,且將混合物攪拌且回流。接著,將碳酸鉀(10.6公克,76.8毫莫耳)溶解於32毫升水中,且接著添加至其中。此後,充分攪拌,隨後添加雙(三-三級丁基膦)鈀(0)(0.2公克,0.3毫莫耳)。在反應9小時之後,冷卻至室溫。接著,將有機層與水層分離,且接著蒸餾有機層。接 著,將其再次溶解於氯仿中,且用水洗滌兩次。此後,分離有機層,用無水硫酸鎂處理,攪拌,接著過濾,且在減壓下蒸餾濾液。藉由矽膠管柱層析來純化經濃縮化合物,以製備10.6公克的化合物1-67(產率66%,MS:[M+H]+=628)。
合成實例1-68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311-324
在氮氣氛圍下將化學式1-D(15公克,60.9毫莫耳)及Trz33(27公克,60.9毫莫耳)添加至300毫升THF中,且將混合物攪拌且回流。接著,將碳酸鉀(25.2公克,182.6毫莫耳)溶解於76毫升水中,且接著添加至其中。此後,充分攪拌,隨後添加雙(三-三級丁基膦)鈀(0)(0.2公克,0.3毫莫耳)。在反應5小時之後,冷卻至室溫。接著,將有機層與水層分離,且接著蒸餾有機層。接著,將其再次溶解於氯仿中,且用水洗滌兩次。此後,分離有機層,用無水硫酸鎂處理,攪拌,接著過濾,且在減壓下蒸餾濾液。藉由矽膠管柱層析來純化經濃縮化合物,以製備29.7公克的sub1-D-7(產率80%,MS:[M+H]+=610)。
在氮氣氛圍下將sub1-D-7(15公克,24.6毫莫耳)及sub5(3公克,24.6毫莫耳)添加至300毫升THF中,且將混合物攪拌且回流。接著,將碳酸鉀(10.2公克,73.8毫莫耳)溶解於31毫升水中,且接著添加至其中。此後,充分攪拌,隨後添加雙(三-三級丁基膦)鈀(0)(0.2公克,0.3毫莫耳)。在反應4小時之後,冷卻至室溫。接著,將有機層與水層分離,且接著蒸餾有機層。接著, 將其再次溶解於氯仿中,且用水洗滌兩次。此後,分離有機層,用無水硫酸鎂處理,攪拌,接著過濾,且在減壓下蒸餾濾液。藉由矽膠管柱層析來純化經濃縮化合物,以製備11.2公克的化合物1-68(產率70%,MS:[M+H]+=652)。
合成實例1-69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312-325
在氮氣氛圍下將化學式1-E(15公克,60.9毫莫耳)及Trz34(24公克,60.9毫莫耳)添加至300毫升THF中,且將混合物攪拌且回流。接著,將碳酸鉀(25.2公克,182.6毫莫耳)溶解於76毫升水中,且接著添加至其中。此後,充分攪拌,隨後添加雙(三-三級丁基膦)鈀(0)(0.2公克,0.3毫莫耳)。在反應8小時之後,冷卻至室溫。接著,將有機層與水層分離,且接著蒸餾有機層。接著,將其再次溶解於氯仿中,且用水洗滌兩次。此後,分離有機層,用無水硫酸鎂處理,攪拌,接著過濾,且在減壓下蒸餾濾液。藉由矽膠管柱層析來純化經濃縮化合物,以製備21.8公克的sub1-E-9(產率64%,MS:[M+H]+=560)。
在氮氣氛圍下將sub1-E-9(15公克,26.8毫莫耳)及sub5(3.3公克,26.8毫莫耳)添加至300毫升THF中,且將混合物攪拌且回流。接著,將碳酸鉀(11.1公克,80.3毫莫耳)溶解於33毫升水中,且接著添加至其中。此後,充分攪拌,隨後添加雙(三-三級丁基膦)鈀(0)(0.2公克,0.3毫莫耳)。在反應3小時之後,冷卻至室溫。接著,將有機層與水層分離,且接著蒸餾有機層。接 著,將其再次溶解於氯仿中,且用水洗滌兩次。此後,分離有機層,用無水硫酸鎂處理,攪拌,接著過濾,且在減壓下蒸餾濾液。藉由矽膠管柱層析來純化經濃縮化合物,以製備10公克的化合物1-69(產率62%,MS:[M+H]+=602)。
<製備實例:製備化學式2的化合物的核心>
(製備實例1至製備實例4的合成流程)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313-326
製備實例1:合成化學式AA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313-327
在氮氣氛圍下將2-胺基-5-溴-4-氟苯酚(15公克,72.8毫莫耳)及(3-氯-2-羥苯基)硼酸(12.6公克,72.8毫莫耳)添加至300毫升THF中,且將混合物攪拌且回流。接著,將碳酸鉀(30.2公克,218.4毫莫耳)溶解於91毫升水中,且接著添加至其中。此後,充分攪拌,隨後添加雙(三-三級丁基膦)鈀(0)(0.4公克,0.7毫莫耳)。在反應11小時之後,冷卻至室溫。接著,將有機層與水層分離,且接著蒸餾有機層。接著,將其再次溶解於氯仿中,且用 水洗滌兩次。此後,分離有機層,用無水硫酸鎂處理,攪拌,接著過濾,且在減壓下蒸餾濾液。藉由矽膠管柱層析來純化經濃縮化合物,以製備13.3公克的化學式AA_P1(產率72%,MS:[M+H]+=254)。
在氮氣氛圍下將化學式AA_P1(15公克,59.1毫莫耳)及碳酸鉀(24.5公克,177.4毫莫耳)添加至150毫升DMF中,且將混合物攪拌且回流。在反應9小時之後,冷卻至室溫,且接著在減壓下蒸餾有機溶劑。接著,將其再次溶解於氯仿中,且用水洗滌兩次。此後,分離有機層,用無水硫酸鎂處理,攪拌,接著過濾,且在減壓下蒸餾濾液。藉由矽膠管柱層析來純化經濃縮化合物,以製備9.6公克的化學式AA_P2(產率70%,MS:[M+H]+=234)。
在氮氣氛圍下將化學式AA_P2(15公克,64.2毫莫耳)、二硫化碳(5.9公克,77毫莫耳)以及氫氧化鉀(4.3公克,77毫莫耳)添加至150毫升EtOH中,且將混合物攪拌且回流。在反應12小時之後,冷卻至室溫,且接著在減壓下蒸餾有機溶劑。接著,將其再次溶解於氯仿中,且用水洗滌兩次。此後,分離有機層,用無水硫酸鎂處理,攪拌,接著過濾,且在減壓下蒸餾濾液。藉由矽膠管柱層析來純化經濃縮化合物,以製備10.8公克的化學式AA_P3(產率70%,MS:[M+H]+=242)。
在氮氣氛圍下將化學式AA_P3(15公克,62.2毫莫耳)及五氯化磷(15.5公克,74.6毫莫耳)添加至150毫升甲苯中,且將混合物攪拌且回流。在反應12小時之後,冷卻至室溫,且接著在減壓下蒸餾有機溶劑。接著,將其再次溶解於氯仿中,且用水洗滌兩次。此後,分離有機層,用無水硫酸鎂處理,攪拌,接著過 濾,且在減壓下蒸餾濾液。藉由矽膠管柱層析來純化經濃縮化合物,以製備13.6公克的化學式AA(產率79%,MS:[M+H]+=278)。
製備實例2:合成化學式AB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315-328
除了使用(4-氯-2-羥苯基)硼酸替代(3-氯-2-羥苯基)硼酸以外,以與製備實例1中相同的方式製備化學式AB。
製備實例3:合成化學式AC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315-329
除了使用(5-氯-2-羥苯基)硼酸替代(3-氯-2-羥苯基)硼酸以外,以與製備實例1中相同的方式製備化學式AC。
製備實例4:合成化學式AD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315-330
除了使用(2-氯-6-羥苯基)硼酸替代(3-氯-2-羥苯基)硼酸以外,以與製備實例1中相同的方式製備化學式AD。
(製備實例5至製備實例6的合成流程)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316-331
製備實例5:合成化學式AE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316-332
除了使用2-胺基-5-溴-3-氯-4-氟苯酚替代2-胺基-5-溴-4-氟苯酚且使用(2-羥苯基)硼酸替代(3-氯-2-羥苯基)硼酸以外,以與製備實例1中相同的方式製備化學式AE。
製備實例6:合成化學式AF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316-333
除了使用6-胺基-3-溴-2-氯-4-氟苯酚替代2-胺基-5-溴-4-氟苯酚且使用(2-羥苯基)硼酸替代(3-氯-2-羥苯基)硼酸以外,以與製備實例1中相同的方式製備化學式AF。
製備實例7:合成化學式AG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317-334
除了使用(2-羥苯基)硼酸替代(3-氯-2-羥苯基)硼酸以外,以與製備實例1中相同的方式製備化學式AG。
(製備實例8至製備實例11的合成流程)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317-335
製備實例8:合成化學式BA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317-336
除了使用2-胺基-4-溴-5-氟苯酚替代2-胺基-5-溴-4-氟苯酚以外,以與製備實例1中相同的方式製備化學式BA。
製備實例9:合成化學式BB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318-337
除了使用2-胺基-4-溴-5-氟苯酚替代2-胺基-5-溴-4-氟苯酚且使用(4-氯-2-羥苯基)硼酸替代(3-氯-2-羥苯基)硼酸以外,以與製備實例1中相同的方式製備化學式BB。
製備實例10:合成化學式BC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318-338
除了使用2-胺基-4-溴-5-氟苯酚替代2-胺基-5-溴-4-氟苯酚且使用(5-氯-2-羥苯基)硼酸替代(3-氯-2-羥苯基)硼酸以外,以與製備實例1中相同的方式製備化學式BC。
製備實例11:合成化學式BD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318-339
除了使用2-胺基-4-溴-5-氟苯酚替代2-胺基-5-溴-4-氟苯酚且使用(2-氯-6-羥苯基)硼酸替代(3-氯-2-羥苯基)硼酸以外,以與製備實例1中相同的方式製備化學式BD。
(製備實例12至製備實例13的合成流程)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319-340
製備實例12:合成化學式BE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319-341
除了使用6-胺基-4-溴-2-氯-3-氟苯酚替代2-胺基-5-溴-4-氟苯酚且使用(2-羥苯基)硼酸替代(3-氯-2-羥苯基)硼酸以外,以與製備實例1中相同的方式製備化學式BE。
製備實例13:合成化學式BF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319-342
除了使用2-胺基-4-溴-3-氯-5-氟苯酚替代2-胺基-5-溴-4-氟苯酚且使用(2-羥苯基)硼酸替代(3-氯-2-羥苯基)硼酸以外,以與製備實例1中相同的方式製備化學式BF。
製備實例14:合成化學式BG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320-343
除了使用2-胺基-4-溴-5-氟苯酚替代2-胺基-5-溴-4-氟苯酚且使用(2-羥苯基)硼酸替代(3-氯-2-羥苯基)硼酸以外,以與製備實例1中相同的方式製備化學式BG。
<合成實例2:製備化學式2的化合物>
合成實例2-1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320-344
在氮氣氛圍下將subAA-3(10公克,31.3毫莫耳)、胺1(13.2公克,31.3毫莫耳)以及三級丁醇鈉(10公克,46.9毫莫耳)添加至200毫升二甲苯中,且將混合物攪拌且回流。接著,向其中添加雙(三-三級丁基膦)鈀(0)(0.2公克,0.3毫莫耳)。在3小時之後,反應完成,冷卻至室溫,且在減壓下移除溶劑。接著,再次將化合物完全溶解於氯仿中,且用水洗滌兩次。此後,分離有機層,用無水硫酸鎂處理,接著過濾,且在減壓下蒸餾濾液。藉由矽膠管柱層析來純化經濃縮化合物,以製備12.8公克的化合物2-1(產率58%,MS:[M+H]+=705)。
合成實例2-2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321-345
在氮氣氛圍下將subAA-3(10公克,31.3毫莫耳)、胺2(10.8公克,31.3毫莫耳)以及三級丁醇鈉(10公克,46.9毫莫耳)添加至200毫升二甲苯中,且將混合物攪拌且回流。接著,向其中添加雙(三-三級丁基膦)鈀(0)(0.2公克,0.3毫莫耳)。在3小時之後,反應完成,冷卻至室溫,且在減壓下移除溶劑。接著,再次將化合物完全溶解於氯仿中,且用水洗滌兩次。此後,分離有機層,用無水硫酸鎂處理,接著過濾,且在減壓下蒸餾濾液。藉由矽膠管柱層析來純化經濃縮化合物,以製備10.6公克的化合物2-2(產率54%,MS:[M+H]+=629)。
合成實例2-3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321-346
在氮氣氛圍下將subAA-3(10公克,31.3毫莫耳)、胺3(11公克,31.3毫莫耳)以及三級丁醇鈉(10公克,46.9毫莫耳)添加至200毫升二甲苯中,且將混合物攪拌且回流。接著,向其中添加雙(三-三級丁基膦)鈀(0)(0.2公克,0.3毫莫耳)。在2小時之後,反應完成,冷卻至室溫,且在減壓下移除溶劑。接著,再次將化合物完全溶解於氯仿中,且用水洗滌兩次。此後,分離有機層, 用無水硫酸鎂處理,接著過濾,且在減壓下蒸餾濾液。藉由矽膠管柱層析來純化經濃縮化合物,以製備12.9公克的化合物2-3(產率65%,MS:[M+H]+=635)。
合成實例2-4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322-347
在氮氣氛圍下將subAA-3(15公克,46.9毫莫耳)及胺4(20.7公克,46.9毫莫耳)添加至300毫升THF中,且將混合物攪拌且回流。接著,將碳酸鉀(19.5公克,140.7毫莫耳)溶解於58毫升水中,且接著添加至其中。此後,充分攪拌,隨後添加雙(三-三級丁基膦)鈀(0)(0.5公克,0.5毫莫耳)。在反應9小時之後,冷卻至室溫。接著,將有機層與水層分離,且接著蒸餾有機層。接著,將其再次溶解於氯仿中,且用水洗滌兩次。此後,分離有機層,用無水硫酸鎂處理,攪拌,接著過濾,且在減壓下蒸餾濾液。藉由矽膠管柱層析來純化經濃縮化合物,以製備24公克的化合物2-4(產率74%,MS:[M+H]+=691)。
合成實例2-5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322-348
在氮氣氛圍下將化學式AA(15公克,53.9毫莫耳)及萘-2-基硼酸(9.3公克,53.9毫莫耳)添加至300毫升THF中,且 將混合物攪拌且回流。接著,將碳酸鉀(22.4公克,161.8毫莫耳)溶解於67毫升水中,且接著添加至其中。此後,充分攪拌,隨後添加四(三苯基膦)鈀(0)(0.6公克,0.5毫莫耳)。在反應12小時之後,冷卻至室溫。接著,將有機層與水層分離,且接著蒸餾有機層。接著,將其再次溶解於氯仿中,且用水洗滌兩次。此後,分離有機層,用無水硫酸鎂處理,攪拌,接著過濾,且在減壓下蒸餾濾液。藉由矽膠管柱層析來純化經濃縮化合物,以製備15.7公克的subAA-4(產率79%,MS:[M+H]+=370)。
在氮氣氛圍下將subAA-4(15公克,40.6毫莫耳)及胺5(16.8公克,40.6毫莫耳)添加至300毫升THF中,且將混合物攪拌且回流。接著,將碳酸鉀(16.8公克,121.7毫莫耳)溶解於50毫升水中,且接著添加至其中。此後,充分攪拌,隨後添加雙(三-三級丁基膦)鈀(0)(0.5公克,0.4毫莫耳)。在反應12小時之後,冷卻至室溫。接著,將有機層與水層分離,且接著蒸餾有機層。接著,將其再次溶解於氯仿中,且用水洗滌兩次。此後,分離有機層,用無水硫酸鎂處理,攪拌,接著過濾,且在減壓下蒸餾濾液。藉由矽膠管柱層析來純化經濃縮化合物,以製備18.3公克的化合物2-5(產率64%,MS:[M+H]+=705)。
合成實例2-6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323-349
在氮氣氛圍下將subAB-1(10公克,31.3毫莫耳)、胺6 (12.9公克,31.3毫莫耳)以及三級丁醇鈉(10公克,46.9毫莫耳)添加至200毫升二甲苯中,且將混合物攪拌且回流。接著,向其中添加雙(三-三級丁基膦)鈀(0)(0.2公克,0.3毫莫耳)。在2小時之後,反應完成,冷卻至室溫,且在減壓下移除溶劑。接著,再次將化合物完全溶解於氯仿中,且用水洗滌兩次。此後,分離有機層,用無水硫酸鎂處理,接著過濾,且在減壓下蒸餾濾液。藉由矽膠管柱層析來純化經濃縮化合物,以製備15公克的化合物2-6(產率69%,MS:[M+H]+=695)。
合成實例2-7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324-350
在氮氣氛圍下將subAB-1(10公克,31.3毫莫耳)、胺7(10.9公克,31.3毫莫耳)以及三級丁醇鈉(10公克,46.9毫莫耳)添加至200毫升二甲苯中,且將混合物攪拌且回流。接著,向其中添加雙(三-三級丁基膦)鈀(0)(0.2公克,0.3毫莫耳)。在2小時之後,反應完成,冷卻至室溫,且在減壓下移除溶劑。接著,再次將化合物完全溶解於氯仿中,且用水洗滌兩次。此後,分離有機層,用無水硫酸鎂處理,接著過濾,且在減壓下蒸餾濾液。藉由矽膠管柱層析來純化經濃縮化合物,以製備13公克的化合物2-7(產率66%,MS:[M+H]+=633)。
合成實例2-8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325-351
在氮氣氛圍下將subAB-1(15公克,46.9毫莫耳)及胺8(24.9公克,46.9毫莫耳)添加至300毫升THF中,且將混合物攪拌且回流。接著,將碳酸鉀(19.5公克,140.7毫莫耳)溶解於58毫升水中,且接著添加至其中。此後,充分攪拌,隨後添加雙(三-三級丁基膦)鈀(0)(0.5公克,0.5毫莫耳)。在反應10小時之後,冷卻至室溫。接著,將有機層與水層分離,且接著蒸餾有機層。接著,將其再次溶解於氯仿中,且用水洗滌兩次。此後,分離有機層,用無水硫酸鎂處理,攪拌,接著過濾,且在減壓下蒸餾濾液。藉由矽膠管柱層析來純化經濃縮化合物,以製備27.5公克的化合物2-8(產率76%,MS:[M+H]+=771)。
合成實例2-9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325-352
在氮氣氛圍下將subAB-1(15公克,46.9毫莫耳)及胺9(26.6公克,46.9毫莫耳)添加至300毫升THF中,且將混合物攪拌且回流。接著,將碳酸鉀(19.5公克,140.7毫莫耳)溶解於58毫升水中,且接著添加至其中。此後,充分攪拌,隨後添加雙(三-三級丁基膦)鈀(0)。在反應12小時之後,冷卻至室溫。接著, 將有機層與水層分離,且接著蒸餾有機層。接著,將其再次溶解於氯仿中,且用水洗滌兩次。此後,分離有機層,用無水硫酸鎂處理,攪拌,接著過濾,且在減壓下蒸餾濾液。藉由矽膠管柱層析來純化經濃縮化合物,以製備26.1公克的化合物2-9(產率69%,MS:[M+H]+=807)。
合成實例2-10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326-354
在氮氣氛圍下將subAB-1(15公克,46.9毫莫耳)及胺10(21.7公克,49.3毫莫耳)添加至300毫升THF中,且將混合物攪拌且回流。接著,將碳酸鉀(19.5公克,140.7毫莫耳)溶解於58毫升水中,且接著添加至其中。此後,充分攪拌,隨後添加雙(三-三級丁基膦)鈀(0)(0.2公克,0.5毫莫耳)。在反應9小時之後,冷卻至室溫。接著,將有機層與水層分離,且接著蒸餾有機層。接著,將其再次溶解於氯仿中,且用水洗滌兩次。此後,分離有機層,用無水硫酸鎂處理,攪拌,接著過濾,且在減壓下蒸餾濾液。藉由矽膠管柱層析來純化經濃縮化合物,以製備16.3公克的化合物2-10(產率51%,MS:[M+H]+=681)。
合成實例2-11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326-355
在氮氣氛圍下將化學式AB(15公克,53.9毫莫耳)及[1,1'-聯苯]-4-基硼酸(10.7公克,53.9毫莫耳)添加至300毫升 THF中,且將混合物攪拌且回流。接著,將碳酸鉀(22.4公克,161.8毫莫耳)溶解於67毫升水中,且接著添加至其中。此後,充分攪拌,隨後添加四(三苯基膦)鈀(0)(0.6公克,0.5毫莫耳)。在反應10小時之後,冷卻至室溫。接著,將有機層與水層分離,且接著蒸餾有機層。接著,將其再次溶解於氯仿中,且用水洗滌兩次。此後,分離有機層,用無水硫酸鎂處理,攪拌,接著過濾,且在減壓下蒸餾濾液。藉由矽膠管柱層析來純化經濃縮化合物,以製備14.9公克的subAB-3(產率70%,MS:[M+H]+=396)。
在氮氣氛圍下將subAB-3(10公克,25.3毫莫耳)、胺11(6.2公克,25.3毫莫耳)以及三級丁醇鈉(8公克,37.9毫莫耳)添加至200毫升二甲苯中,且將混合物攪拌且回流。接著,向其中添加雙(三-三級丁基膦)鈀(0)(0.1公克,0.3毫莫耳)。在3小時之後,反應完成,冷卻至室溫,且在減壓下移除溶劑。接著,再次將化合物完全溶解於氯仿中,且用水洗滌兩次。此後,分離有機層,用無水硫酸鎂處理,接著過濾,且在減壓下蒸餾濾液。藉由矽膠管柱層析來純化經濃縮化合物,以製備9.9公克的化合物2-11(產率65%,MS:[M+H]+=605)。
合成實例2-12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327-356
在氮氣氛圍下將化學式AC(15公克,53.9毫莫耳)及苯硼酸(6.6公克,53.9毫莫耳)添加至300毫升THF中,且將混合物攪拌且回流。接著,將碳酸鉀(22.4公克,161.8毫莫耳)溶解 於67毫升水中,且接著添加至其中。此後,充分攪拌,隨後添加四(三苯基膦)鈀(0)(0.6公克,0.5毫莫耳)。在反應11小時之後,冷卻至室溫。接著,將有機層與水層分離,且接著蒸餾有機層。接著,將其再次溶解於氯仿中,且用水洗滌兩次。此後,分離有機層,用無水硫酸鎂處理,攪拌,接著過濾,且在減壓下蒸餾濾液。藉由矽膠管柱層析來純化經濃縮化合物,以製備12公克的subAC-3(產率70%,MS:[M+H]+=320)。
在氮氣氛圍下將subAC-3(10公克,31.3毫莫耳)、胺12(14公克,31.3毫莫耳)以及三級丁醇鈉(10公克,46.9毫莫耳)添加至200毫升二甲苯中,且將混合物攪拌且回流。接著,向其中添加雙(三-三級丁基膦)鈀(0)(0.2公克,0.3毫莫耳)。在2小時之後,反應完成,冷卻至室溫,且在減壓下移除溶劑。接著,再次將化合物完全溶解於氯仿中,且用水洗滌兩次。此後,分離有機層,用無水硫酸鎂處理,接著過濾,且在減壓下蒸餾濾液。藉由矽膠管柱層析來純化經濃縮化合物,以製備13.9公克的化合物2-12(產率61%,MS:[M+H]+=731)。
合成實例2-13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328-357
在氮氣氛圍下將subAC-3(10公克,31.3毫莫耳)、胺13(11.6公克,31.3毫莫耳)以及三級丁醇鈉(10公克,46.9毫莫耳)添加至200毫升二甲苯中,且將混合物攪拌且回流。接著,向 其中添加雙(三-三級丁基膦)鈀(0)(0.2公克,0.3毫莫耳)。在2小時之後,反應完成,冷卻至室溫,且在減壓下移除溶劑。接著,再次將化合物完全溶解於氯仿中,且用水洗滌兩次。此後,分離有機層,用無水硫酸鎂處理,接著過濾,且在減壓下蒸餾濾液。藉由矽膠管柱層析來純化經濃縮化合物,以製備10.4公克的化合物2-13(產率51%,MS:[M+H]+=655)。
合成實例2-14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329-358
在氮氣氛圍下將subAC-3(10公克,31.3毫莫耳)、胺14(11.3公克,31.3毫莫耳)以及三級丁醇鈉(10公克,46.9毫莫耳)添加至200毫升二甲苯中,且將混合物攪拌且回流。接著,向其中添加雙(三-三級丁基膦)鈀(0)(0.2公克,0.3毫莫耳)。在3小時之後,反應完成,冷卻至室溫,且在減壓下移除溶劑。接著,再次將化合物完全溶解於氯仿中,且用水洗滌兩次。此後,分離有機層,用無水硫酸鎂處理,接著過濾,且在減壓下蒸餾濾液。藉由矽膠管柱層析來純化經濃縮化合物,以製備13.7公克的化合物2-14(產率68%,MS:[M+H]+=645)。
合成實例2-15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330-359
在氮氣氛圍下將subAC-3(15公克,46.9毫莫耳)及胺15(19.5公克,46.9毫莫耳)添加至300毫升THF中,且將混合物攪拌且回流。接著,將碳酸鉀(19.5公克,140.7毫莫耳)溶解於58毫升水中,且接著添加至其中。此後,充分攪拌,隨後添加雙(三-三級丁基膦)鈀(0)(0.5公克,0.5毫莫耳)。在反應12小時之後,冷卻至室溫。接著,將有機層與水層分離,且接著蒸餾有機層。接著,將其再次溶解於氯仿中,且用水洗滌兩次。此後,分離有機層,用無水硫酸鎂處理,攪拌,接著過濾,且在減壓下蒸餾濾液。藉由矽膠管柱層析來純化經濃縮化合物,以製備23.6公克的化合物2-15(產率77%,MS:[M+H]+=655)。
合成實例2-16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330-360
在氮氣氛圍下將subAC-3(15公克,46.9毫莫耳)及胺16(20.7公克,46.9毫莫耳)添加至300毫升THF中,且將混合物攪拌且回流。接著,將碳酸鉀(19.5公克,140.7毫莫耳)溶解於58毫升水中,且接著添加至其中。此後,充分攪拌,隨後添加 雙(三-三級丁基膦)鈀(0)(0.5公克,0.5毫莫耳)。在反應8小時之後,冷卻至室溫。接著,將有機層與水層分離,且接著蒸餾有機層。接著,將其再次溶解於氯仿中,且用水洗滌兩次。此後,分離有機層,用無水硫酸鎂處理,攪拌,接著過濾,且在減壓下蒸餾濾液。藉由矽膠管柱層析來純化經濃縮化合物,以製備23公克的化合物2-16(產率72%,MS:[M+H]+=681)。
合成實例2-17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331-361
在氮氣氛圍下將subAC-3(10公克,31.3毫莫耳)、胺17(14公克,31.3毫莫耳)以及三級丁醇鈉(10公克,46.9毫莫耳)添加至200毫升二甲苯中,且將混合物攪拌且回流。接著,向其中添加雙(三-三級丁基膦)鈀(0)(0.2公克,0.3毫莫耳)。在2小時之後,反應完成,冷卻至室溫,且在減壓下移除溶劑。接著,再次將化合物完全溶解於氯仿中,且用水洗滌兩次。此後,分離有機層,用無水硫酸鎂處理,接著過濾,且在減壓下蒸餾濾液。藉由矽膠管柱層析來純化經濃縮化合物,以製備13公克的化合物2-17(產率57%,MS:[M+H]+=731)。
合成實例2-18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331-362
在氮氣氛圍下將化學式AC(15公克,53.9毫莫耳)及萘 -2-基硼酸(9.3公克,53.9毫莫耳)添加至300毫升THF中,且將混合物攪拌且回流。接著,將碳酸鉀(22.4公克,161.8毫莫耳)溶解於67毫升水中,且接著添加至其中。此後,充分攪拌,隨後添加四(三苯基膦)鈀(0)(0.6公克,0.5毫莫耳)。在反應11小時之後,冷卻至室溫。接著,將有機層與水層分離,且接著蒸餾有機層。接著,將其再次溶解於氯仿中,且用水洗滌兩次。此後,分離有機層,用無水硫酸鎂處理,攪拌,接著過濾,且在減壓下蒸餾濾液。藉由矽膠管柱層析來純化經濃縮化合物,以製備12.7公克的subAC-4(產率64%,MS:[M+H]+=370)。
在氮氣氛圍下將subAC-4(10公克,27毫莫耳)、胺18(8.7公克,27毫莫耳)以及三級丁醇鈉(8.6公克,40.6毫莫耳)添加至200毫升二甲苯中,且將混合物攪拌且回流。接著,向其中添加雙(三-三級丁基膦)鈀(0)(0.1公克,0.3毫莫耳)。在3小時之後,反應完成,冷卻至室溫,且在減壓下移除溶劑。接著,再次將化合物完全溶解於氯仿中,且用水洗滌兩次。此後,分離有機層,用無水硫酸鎂處理,接著過濾,且在減壓下蒸餾濾液。藉由矽膠管柱層析來純化經濃縮化合物,以製備9.4公克的化合物2-18(產率53%,MS:[M+H]+=655)。
合成實例2-19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332-364
在氮氣氛圍下將subAD-1(10公克,31.3毫莫耳)、胺19 (13.2公克,31.3毫莫耳)以及三級丁醇鈉(10公克,46.9毫莫耳)添加至200毫升二甲苯中,且將混合物攪拌且回流。接著,向其中添加雙(三-三級丁基膦)鈀(0)(0.2公克,0.3毫莫耳)。在3小時之後,反應完成,冷卻至室溫,且在減壓下移除溶劑。接著,再次將化合物完全溶解於氯仿中,且用水洗滌兩次。此後,分離有機層,用無水硫酸鎂處理,接著過濾,且在減壓下蒸餾濾液。藉由矽膠管柱層析來純化經濃縮化合物,以製備13公克的化合物2-19(產率59%,MS:[M+H]+=705)。
合成實例2-20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333-365
在氮氣氛圍下將subAD-1(15公克,40.6毫莫耳)及胺20(23公克,40.6毫莫耳)添加至300毫升THF中,且將混合物攪拌且回流。接著,將碳酸鉀(16.8公克,121.7毫莫耳)溶解於50毫升水中,且接著添加至其中。此後,充分攪拌,隨後添加雙(三-三級丁基膦)鈀(0)(0.5公克,0.4毫莫耳)。在反應10小時之後,冷卻至室溫。接著,將有機層與水層分離,且接著蒸餾有機層。接著,將其再次溶解於氯仿中,且用水洗滌兩次。此後,分離有機層,用無水硫酸鎂處理,攪拌,接著過濾,且在減壓下蒸餾濾液。藉由矽膠管柱層析來純化經濃縮化合物,以製備20.9公克的化合物2-20(產率64%,MS:[M+H]+=807)。
合成實例2-21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334-366
在氮氣氛圍下將subAD-1(10公克,31.3毫莫耳)、胺21(12.8公克,31.3毫莫耳)以及三級丁醇鈉(10公克,46.9毫莫耳)添加至200毫升二甲苯中,且將混合物攪拌且回流。接著,向其中添加雙(三-三級丁基膦)鈀(0)(0.2公克,0.3毫莫耳)。在2小時之後,反應完成,冷卻至室溫,且在減壓下移除溶劑。接著,再次將化合物完全溶解於氯仿中,且用水洗滌兩次。此後,分離有機層,用無水硫酸鎂處理,接著過濾,且在減壓下蒸餾濾液。藉由矽膠管柱層析來純化經濃縮化合物,以製備11.5公克的化合物2-21(產率53%,MS:[M+H]+=694)。
合成實例2-22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334-368
在氮氣氛圍下將subAD-1(15公克,40.6毫莫耳)及胺22(18.5公克,40.6毫莫耳)添加至300毫升THF中,且將混合物攪拌且回流。接著,將碳酸鉀(16.8公克,121.7毫莫耳)溶解於50毫升水中,且接著添加至其中。此後,充分攪拌,隨後添加雙(三-三級丁基膦)鈀(0)(0.5公克,0.4毫莫耳)。在反應10小時 之後,冷卻至室溫。接著,將有機層與水層分離,且接著蒸餾有機層。接著,將其再次溶解於氯仿中,且用水洗滌兩次。此後,分離有機層,用無水硫酸鎂處理,攪拌,接著過濾,且在減壓下蒸餾濾液。藉由矽膠管柱層析來純化經濃縮化合物,以製備19.4公克的化合物2-22(產率69%,MS:[M+H]+=695)。
合成實例2-23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335-369
在氮氣氛圍下將subAD-1(15公克,46.9毫莫耳)及胺23(24.2公克,49.3毫莫耳)添加至300毫升THF中,且將混合物攪拌且回流。接著,將碳酸鉀(19.5公克,140.7毫莫耳)溶解於58毫升水中,且接著添加至其中。此後,充分攪拌,隨後添加雙(三-三級丁基膦)鈀(0)(0.2公克,0.5毫莫耳)。在反應10小時之後,冷卻至室溫。接著,將有機層與水層分離,且接著蒸餾有機層。接著,將其再次溶解於氯仿中,且用水洗滌兩次。此後,分離有機層,用無水硫酸鎂處理,攪拌,接著過濾,且在減壓下蒸餾濾液。藉由矽膠管柱層析來純化經濃縮化合物,以製備23.3公克的化合物2-23(產率68%,MS:[M+H]+=731)。
合成實例2-24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335-370
在氮氣氛圍下將化學式AD(15公克,53.9毫莫耳)及萘-2-基硼酸(9.3公克,53.9毫莫耳)添加至300毫升THF中,且將混合物攪拌且回流。接著,將碳酸鉀(22.4公克,161.8毫莫耳)溶解於67毫升水中,且接著添加至其中。此後,充分攪拌,隨後添加四(三苯基膦)鈀(0)(0.6公克,0.5毫莫耳)。在反應9小時之後,冷卻至室溫。接著,將有機層與水層分離,且接著蒸餾有機層。接著,將其再次溶解於氯仿中,且用水洗滌兩次。此後,分離有機層,用無水硫酸鎂處理,攪拌,接著過濾,且在減壓下蒸餾濾液。藉由矽膠管柱層析來純化經濃縮化合物,以製備13.5公克的subAD-5(產率68%,MS:[M+H]+=370)。
在氮氣氛圍下將subAD-5(10公克,27毫莫耳)、胺24(8公克,27毫莫耳)以及三級丁醇鈉(8.6公克,40.6毫莫耳)添加至200毫升二甲苯中,且將混合物攪拌且回流。接著,向其中添加雙(三-三級丁基膦)鈀(0)(0.1公克,0.3毫莫耳)。在3小時之後,反應完成,冷卻至室溫,且在減壓下移除溶劑。接著,再次將化合物完全溶解於氯仿中,且用水洗滌兩次。此後,分離有機層,用無水硫酸鎂處理,接著過濾,且在減壓下蒸餾濾液。藉由矽膠管柱層析來純化經濃縮化合物,以製備9.2公克的化合物2-24(產率54%,MS:[M+H]+=630)。
合成實例2-25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336-371
在氮氣氛圍下將subAE-1(10公克,31.3毫莫耳)、胺25(13.2公克,31.3毫莫耳)以及三級丁醇鈉(10公克,46.9毫莫耳)添加至200毫升二甲苯中,且將混合物攪拌且回流。接著,向其中添加雙(三-三級丁基膦)鈀(0)(0.2公克,0.3毫莫耳)。在3小時之後,反應完成,冷卻至室溫,且在減壓下移除溶劑。接著,再次將化合物完全溶解於氯仿中,且用水洗滌兩次。此後,分離有機層,用無水硫酸鎂處理,接著過濾,且在減壓下蒸餾濾液。藉由矽膠管柱層析來純化經濃縮化合物,以製備13.2公克的化合物2-25(產率60%,MS:[M+H]+=705)。
合成實例2-26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337-372
在氮氣氛圍下將subAE-1(15公克,46.9毫莫耳)及胺26(25.4公克,46.9毫莫耳)添加至300毫升THF中,且將混合物攪拌且回流。接著,將碳酸鉀(19.5公克,140.7毫莫耳)溶解於58毫升水中,且接著添加至其中。此後,充分攪拌,隨後添加雙(三-三級丁基膦)鈀(0)(0.5公克,0.5毫莫耳)。在反應11小時之後,冷卻至室溫。接著,將有機層與水層分離,且接著蒸餾有機層。接著,將其再次溶解於氯仿中,且用水洗滌兩次。此後,分離有機層,用無水硫酸鎂處理,攪拌,接著過濾,且在減壓下蒸餾濾液。藉由矽膠管柱層析來純化經濃縮化合物,以製備23.4公克的化合物2-26(產率64%,MS:[M+H]+=781)。
合成實例2-27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338-373
在氮氣氛圍下將subAE-1(15公克,46.9毫莫耳)及胺27(23.1公克,46.9毫莫耳)添加至300毫升THF中,且將混合物攪拌且回流。接著,將碳酸鉀(19.5公克,140.7毫莫耳)溶解於58毫升水中,且接著添加至其中。此後,充分攪拌,隨後添加雙(三-三級丁基膦)鈀(0)(0.5公克,0.5毫莫耳)。在反應8小時之後,冷卻至室溫。接著,將有機層與水層分離,且接著蒸餾有機層。接著,將其再次溶解於氯仿中,且用水洗滌兩次。此後,分離有機層,用無水硫酸鎂處理,攪拌,接著過濾,且在減壓下蒸餾濾液。藉由矽膠管柱層析來純化經濃縮化合物,以製備22.3公克的化合物2-27(產率65%,MS:[M+H]+=731)。
合成實例2-28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338-374
在氮氣氛圍下將化學式AE(15公克,53.9毫莫耳)及[1,1'-聯苯]-4-基硼酸(10.7公克,53.9毫莫耳)添加至300毫升THF中,且將混合物攪拌且回流。接著,將碳酸鉀(22.4公克,161.8毫莫耳)溶解於67毫升水中,且接著添加至其中。此後,充分攪拌,隨後添加四(三苯基膦)鈀(0)(0.6公克,0.5毫莫耳)。在反應12小時之後,冷卻至室溫。接著,將有機層與水層分離, 且接著蒸餾有機層。接著,將其再次溶解於氯仿中,且用水洗滌兩次。此後,分離有機層,用無水硫酸鎂處理,攪拌,接著過濾,且在減壓下蒸餾濾液。藉由矽膠管柱層析來純化經濃縮化合物,以製備13.2公克的subAE-4(產率62%,MS:[M+H]+=396)。
在氮氣氛圍下將subAE-4(10公克,25.3毫莫耳)、胺18(8.1公克,25.3毫莫耳)以及三級丁醇鈉(8公克,37.9毫莫耳)添加至200毫升二甲苯中,且將混合物攪拌且回流。接著,向其中添加雙(三-三級丁基膦)鈀(0)(0.1公克,0.3毫莫耳)。在3小時之後,反應完成,冷卻至室溫,且在減壓下移除溶劑。接著,再次將化合物完全溶解於氯仿中,且用水洗滌兩次。此後,分離有機層,用無水硫酸鎂處理,接著過濾,且在減壓下蒸餾濾液。藉由矽膠管柱層析來純化經濃縮化合物,以製備11公克的化合物2-28(產率64%,MS:[M+H]+=681)。
合成實例2-29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339-375
在氮氣氛圍下將subAF-1(15公克,46.9毫莫耳)及胺28(20.7公克,46.9毫莫耳)添加至300毫升THF中,且將混合物攪拌且回流。接著,將碳酸鉀(19.5公克,140.7毫莫耳)溶解於58毫升水中,且接著添加至其中。此後,充分攪拌,隨後添加雙(三-三級丁基膦)鈀(0)(0.5公克,0.5毫莫耳)。在反應10小時之後,冷卻至室溫。接著,將有機層與水層分離,且接著蒸餾有機 層。接著,將其再次溶解於氯仿中,且用水洗滌兩次。此後,分離有機層,用無水硫酸鎂處理,攪拌,接著過濾,且在減壓下蒸餾濾液。藉由矽膠管柱層析來純化經濃縮化合物,以製備23.1公克的化合物2-29(產率65%,MS:[M+H]+=757)。
合成實例2-30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340-377
在氮氣氛圍下將subBA-3(15公克,40.6毫莫耳)及胺29(19.9公克,40.6毫莫耳)添加至300毫升THF中,且將混合物攪拌且回流。接著,將碳酸鉀(16.8公克,121.7毫莫耳)溶解於50毫升水中,且接著添加至其中。此後,充分攪拌,隨後添加雙(三-三級丁基膦)鈀(0)(0.5公克,0.4毫莫耳)。在反應12小時之後,冷卻至室溫。接著,將有機層與水層分離,且接著蒸餾有機層。接著,將其再次溶解於氯仿中,且用水洗滌兩次。此後,分離有機層,用無水硫酸鎂處理,攪拌,接著過濾,且在減壓下蒸餾濾液。藉由矽膠管柱層析來純化經濃縮化合物,以製備18.1公克的化合物2-30(產率61%,MS:[M+H]+=731)。
合成實例2-31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340-378
在氮氣氛圍下將subBA-3(15公克,40.6毫莫耳)及胺 30(19.1公克,40.6毫莫耳)添加至300毫升THF中,且將混合物攪拌且回流。接著,將碳酸鉀(16.8公克,121.7毫莫耳)溶解於50毫升水中,且接著添加至其中。此後,充分攪拌,隨後添加雙(三-三級丁基膦)鈀(0)(0.5公克,0.4毫莫耳)。在反應8小時之後,冷卻至室溫。接著,將有機層與水層分離,且接著蒸餾有機層。接著,將其再次溶解於氯仿中,且用水洗滌兩次。此後,分離有機層,用無水硫酸鎂處理,攪拌,接著過濾,且在減壓下蒸餾濾液。藉由矽膠管柱層析來純化經濃縮化合物,以製備21.6公克的化合物2-31(產率75%,MS:[M+H]+=711)。
合成實例2-32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341-379
在氮氣氛圍下將subBA-3(15公克,40.6毫莫耳)及胺31(17.9公克,40.6毫莫耳)添加至300毫升THF中,且將混合物攪拌且回流。接著,將碳酸鉀(16.8公克,121.7毫莫耳)溶解於50毫升水中,且接著添加至其中。此後,充分攪拌,隨後添加雙(三-三級丁基膦)鈀(0)(0.5公克,0.4毫莫耳)。在反應10小時之後,冷卻至室溫。接著,將有機層與水層分離,且接著蒸餾有機層。接著,將其再次溶解於氯仿中,且用水洗滌兩次。此後,分離有機層,用無水硫酸鎂處理,攪拌,接著過濾,且在減壓下蒸餾濾液。藉由矽膠管柱層析來純化經濃縮化合物,以製備19.6公克的化合物2-32(產率71%,MS:[M+H]+=681)。
合成實例2-33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342-380
在氮氣氛圍下將subBA-3(15公克,46.9毫莫耳)及胺32(21.7公克,49.3毫莫耳)添加至300毫升THF中,且將混合物攪拌且回流。接著,將碳酸鉀(19.5公克,140.7毫莫耳)溶解於58毫升水中,且接著添加至其中。此後,充分攪拌,隨後添加雙(三-三級丁基膦)鈀(0)(0.2公克,0.5毫莫耳)。在反應11小時之後,冷卻至室溫。接著,將有機層與水層分離,且接著蒸餾有機層。接著,將其再次溶解於氯仿中,且用水洗滌兩次。此後,分離有機層,用無水硫酸鎂處理,攪拌,接著過濾,且在減壓下蒸餾濾液。藉由矽膠管柱層析來純化經濃縮化合物,以製備18.5公克的化合物2-33(產率58%,MS:[M+H]+=681)。
合成實例2-34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342-382
在氮氣氛圍下將subBB-1(10公克,31.3毫莫耳)、胺33(11.6公克,31.3毫莫耳)以及三級丁醇鈉(10公克,46.9毫莫耳)添加至200毫升二甲苯中,且將混合物攪拌且回流。接著,向其中添加雙(三-三級丁基膦)鈀(0)(0.2公克,0.3毫莫耳)。在2小時之後,反應完成,冷卻至室溫,且在減壓下移除溶劑。接著,再次將化合物完全溶解於氯仿中,且用水洗滌兩次。此後,分離有機 層,用無水硫酸鎂處理,接著過濾,且在減壓下蒸餾濾液。藉由矽膠管柱層析來純化經濃縮化合物,以製備10.8公克的化合物2-34(產率53%,MS:[M+H]+=655)。
合成實例2-35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343-383
在氮氣氛圍下將subBB-1(10公克,31.3毫莫耳)、胺34(12.4公克,31.3毫莫耳)以及三級丁醇鈉(10公克,46.9毫莫耳)添加至200毫升二甲苯中,且將混合物攪拌且回流。接著,向其中添加雙(三-三級丁基膦)鈀(0)(0.2公克,0.3毫莫耳)。在3小時之後,反應完成,冷卻至室溫,且在減壓下移除溶劑。接著,再次將化合物完全溶解於氯仿中,且用水洗滌兩次。此後,分離有機層,用無水硫酸鎂處理,接著過濾,且在減壓下蒸餾濾液。藉由矽膠管柱層析來純化經濃縮化合物,以製備13.4公克的化合物2-35(產率63%,MS:[M+H]+=681)。
合成實例2-36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343-384
在氮氣氛圍下將subBB-1(15公克,46.9毫莫耳)及胺35(23.1公克,46.9毫莫耳)添加至300毫升THF中,且將混合 物攪拌且回流。接著,將碳酸鉀(19.5公克,140.7毫莫耳)溶解於58毫升水中,且接著添加至其中。此後,充分攪拌,隨後添加雙(三-三級丁基膦)鈀(0)(0.5公克,0.5毫莫耳)。在反應10小時之後,冷卻至室溫。接著,將有機層與水層分離,且接著蒸餾有機層。接著,將其再次溶解於氯仿中,且用水洗滌兩次。此後,分離有機層,用無水硫酸鎂處理,攪拌,接著過濾,且在減壓下蒸餾濾液。藉由矽膠管柱層析來純化經濃縮化合物,以製備25公克的化合物2-36(產率73%,MS:[M+H]+=731)。
合成實例2-37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344-385
在氮氣氛圍下將subBB-1(15公克,46.9毫莫耳)及胺36(24.3公克,46.9毫莫耳)添加至300毫升THF中,且將混合物攪拌且回流。接著,將碳酸鉀(19.5公克,140.7毫莫耳)溶解於58毫升水中,且接著添加至其中。此後,充分攪拌,隨後添加雙(三-三級丁基膦)鈀(0)(0.5公克,0.5毫莫耳)。在反應8小時之後,冷卻至室溫。接著,將有機層與水層分離,且接著蒸餾有機層。接著,將其再次溶解於氯仿中,且用水洗滌兩次。此後,分離有機層,用無水硫酸鎂處理,攪拌,接著過濾,且在減壓下蒸餾濾液。藉由矽膠管柱層析來純化經濃縮化合物,以製備21.6公克的化合物2-37(產率61%,MS:[M+H]+=757)。
合成實例2-38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345-386
在氮氣氛圍下將化學式BC(15公克,53.9毫莫耳)及苯硼酸(6.6公克,53.9毫莫耳)添加至300毫升THF中,且將混合物攪拌且回流。接著,將碳酸鉀(22.4公克,161.8毫莫耳)溶解於67毫升水中,且接著添加至其中。此後,充分攪拌,隨後添加四(三苯基膦)鈀(0)(0.6公克,0.5毫莫耳)。在反應11小時之後,冷卻至室溫。接著,將有機層與水層分離,且接著蒸餾有機層。接著,將其再次溶解於氯仿中,且用水洗滌兩次。此後,分離有機層,用無水硫酸鎂處理,攪拌,接著過濾,且在減壓下蒸餾濾液。藉由矽膠管柱層析來純化經濃縮化合物,以製備12.4公克的subBC-3(產率72%,MS:[M+H]+=320)。
在氮氣氛圍下將subBC-3(10公克,31.3毫莫耳)、胺37(12.9公克,31.3毫莫耳)以及三級丁醇鈉(10公克,46.9毫莫耳)添加至200毫升二甲苯中,且將混合物攪拌且回流。接著,向其中添加雙(三-三級丁基膦)鈀(0)(0.2公克,0.3毫莫耳)。在3小時之後,反應完成,冷卻至室溫,且在減壓下移除溶劑。接著,再次將化合物完全溶解於氯仿中,且用水洗滌兩次。此後,分離有機層,用無水硫酸鎂處理,接著過濾,且在減壓下蒸餾濾液。藉由矽膠管柱層析來純化經濃縮化合物,以製備13.2公克的化合物2-38(產率61%,MS:[M+H]+=695)。
合成實例2-39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346-387
在氮氣氛圍下將subBC-3(10公克,31.3毫莫耳)、胺38(14公克,31.3毫莫耳)以及三級丁醇鈉(10公克,46.9毫莫耳)添加至200毫升二甲苯中,且將混合物攪拌且回流。接著,向其中添加雙(三-三級丁基膦)鈀(0)(0.2公克,0.3毫莫耳)。在3小時之後,反應完成,冷卻至室溫,且在減壓下移除溶劑。接著,再次將化合物完全溶解於氯仿中,且用水洗滌兩次。此後,分離有機層,用無水硫酸鎂處理,接著過濾,且在減壓下蒸餾濾液。藉由矽膠管柱層析來純化經濃縮化合物,以製備12.8公克的化合物2-39(產率56%,MS:[M+H]+=731)。
合成實例2-40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346-388
在氮氣氛圍下將subBC-3(15公克,46.9毫莫耳)及胺39(19.5公克,46.9毫莫耳)添加至300毫升THF中,且將混合物攪拌且回流。接著,將碳酸鉀(19.5公克,140.7毫莫耳)溶解於58毫升水中,且接著添加至其中。此後,充分攪拌,隨後添加雙(三-三級丁基膦)鈀(0)(0.5公克,0.5毫莫耳)。在反應10小時之後,冷卻至室溫。接著,將有機層與水層分離,且接著蒸餾有機 層。接著,將其再次溶解於氯仿中,且用水洗滌兩次。此後,分離有機層,用無水硫酸鎂處理,攪拌,接著過濾,且在減壓下蒸餾濾液。藉由矽膠管柱層析來純化經濃縮化合物,以製備18.4公克的化合物2-40(產率60%,MS:[M+H]+=655)。
合成實例2-41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347-389
在氮氣氛圍下將subBC-3(15公克,46.9毫莫耳)及胺40(18.5公克,46.9毫莫耳)添加至300毫升THF中,且將混合物攪拌且回流。接著,將碳酸鉀(19.5公克,140.7毫莫耳)溶解於58毫升水中,且接著添加至其中。此後,充分攪拌,隨後添加雙(三-三級丁基膦)鈀(0)(0.5公克,0.5毫莫耳)。在反應10小時之後,冷卻至室溫。接著,將有機層與水層分離,且接著蒸餾有機層。接著,將其再次溶解於氯仿中,且用水洗滌兩次。此後,分離有機層,用無水硫酸鎂處理,攪拌,接著過濾,且在減壓下蒸餾濾液。藉由矽膠管柱層析來純化經濃縮化合物,以製備20.8公克的化合物2-41(產率70%,MS:[M+H]+=635)。
合成實例2-42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347-390
在氮氣氛圍下將化學式BC(15公克,53.9毫莫耳)及 [1,1'-聯苯]-4-基硼酸(10.7公克,53.9毫莫耳)添加至300毫升THF中,且將混合物攪拌且回流。接著,將碳酸鉀(22.4公克,161.8毫莫耳)溶解於67毫升水中,且接著添加至其中。此後,充分攪拌,隨後添加四(三苯基膦)鈀(0)(0.6公克,0.5毫莫耳)。在反應8小時之後,冷卻至室溫。接著,將有機層與水層分離,且接著蒸餾有機層。接著,將其再次溶解於氯仿中,且用水洗滌兩次。此後,分離有機層,用無水硫酸鎂處理,攪拌,接著過濾,且在減壓下蒸餾濾液。藉由矽膠管柱層析來純化經濃縮化合物,以製備15.8公克的subBC-4(產率74%,MS:[M+H]+=396)。
在氮氣氛圍下將subBC-4(10公克,25.3毫莫耳)、胺41(10公克,25.3毫莫耳)以及三級丁醇鈉(8公克,37.9毫莫耳)添加至200毫升二甲苯中,且將混合物攪拌且回流。接著,向其中添加雙(三-三級丁基膦)鈀(0)(0.1公克,0.3毫莫耳)。在2小時之後,反應完成,冷卻至室溫,且在減壓下移除溶劑。接著,再次將化合物完全溶解於氯仿中,且用水洗滌兩次。此後,分離有機層,用無水硫酸鎂處理,接著過濾,且在減壓下蒸餾濾液。藉由矽膠管柱層析來純化經濃縮化合物,以製備11.8公克的化合物2-42(產率62%,MS:[M+H]+=757)。
合成實例2-43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348-391
在氮氣氛圍下將subBD-1(10公克,31.3毫莫耳)、胺42 (10.8公克,31.3毫莫耳)以及三級丁醇鈉(10公克,46.9毫莫耳)添加至200毫升二甲苯中,且將混合物攪拌且回流。接著,向其中添加雙(三-三級丁基膦)鈀(0)(0.2公克,0.3毫莫耳)。在2小時之後,反應完成,冷卻至室溫,且在減壓下移除溶劑。接著,再次將化合物完全溶解於氯仿中,且用水洗滌兩次。此後,分離有機層,用無水硫酸鎂處理,接著過濾,且在減壓下蒸餾濾液。藉由矽膠管柱層析來純化經濃縮化合物,以製備11.8公克的化合物2-43(產率60%,MS:[M+H]+=629)。
合成實例2-44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349-392
在氮氣氛圍下將subBD-1(10公克,31.3毫莫耳)、胺43(11.6公克,31.3毫莫耳)以及三級丁醇鈉(10公克,46.9毫莫耳)添加至200毫升二甲苯中,且將混合物攪拌且回流。接著,向其中添加雙(三-三級丁基膦)鈀(0)(0.2公克,0.3毫莫耳)。在2小時之後,反應完成,冷卻至室溫,且在減壓下移除溶劑。接著,再次將化合物完全溶解於氯仿中,且用水洗滌兩次。此後,分離有機層,用無水硫酸鎂處理,接著過濾,且在減壓下蒸餾濾液。藉由矽膠管柱層析來純化經濃縮化合物,以製備13.7公克的化合物2-44(產率67%,MS:[M+H]+=655)。
合成實例2-45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350-393
在氮氣氛圍下將subBD-1(10公克,31.3毫莫耳)、胺44(11.6公克,31.3毫莫耳)以及三級丁醇鈉(10公克,46.9毫莫耳)添加至200毫升二甲苯中,且將混合物攪拌且回流。接著,向其中添加雙(三-三級丁基膦)鈀(0)(0.2公克,0.3毫莫耳)。在3小時之後,反應完成,冷卻至室溫,且在減壓下移除溶劑。接著,再次將化合物完全溶解於氯仿中,且用水洗滌兩次。此後,分離有機層,用無水硫酸鎂處理,接著過濾,且在減壓下蒸餾濾液。藉由矽膠管柱層析來純化經濃縮化合物,以製備11.5公克的化合物2-45(產率56%,MS:[M+H]+=655)。
合成實例2-46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350-394
在氮氣氛圍下將subBD-1(10公克,31.3毫莫耳)、胺45(14公克,31.3毫莫耳)以及三級丁醇鈉(10公克,46.9毫莫耳)添加至200毫升二甲苯中,且將混合物攪拌且回流。接著,向其中添加雙(三-三級丁基膦)鈀(0)(0.2公克,0.3毫莫耳)。在2小時之後,反應完成,冷卻至室溫,且在減壓下移除溶劑。接著,再次將化合物完全溶解於氯仿中,且用水洗滌兩次。此後,分離有機層, 用無水硫酸鎂處理,接著過濾,且在減壓下蒸餾濾液。藉由矽膠管柱層析來純化經濃縮化合物,以製備14.8公克的化合物2-46(產率65%,MS:[M+H]+=731)。
合成實例2-47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351-395
在氮氣氛圍下將subBD-1(10公克,31.3毫莫耳)、胺46(14公克,31.3毫莫耳)以及三級丁醇鈉(10公克,46.9毫莫耳)添加至200毫升二甲苯中,且將混合物攪拌且回流。接著,向其中添加雙(三-三級丁基膦)鈀(0)(0.2公克,0.3毫莫耳)。在2小時之後,反應完成,冷卻至室溫,且在減壓下移除溶劑。接著,再次將化合物完全溶解於氯仿中,且用水洗滌兩次。此後,分離有機層,用無水硫酸鎂處理,接著過濾,且在減壓下蒸餾濾液。藉由矽膠管柱層析來純化經濃縮化合物,以製備14.1公克的胺47(產率64%,MS:[M+H]+=705)。
合成實例2-48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351-396
在氮氣氛圍下將化學式BD(15公克,53.9毫莫耳)及萘-2-基硼酸(9.3公克,53.9毫莫耳)添加至300毫升THF中,且將混合物攪拌且回流。接著,將碳酸鉀(22.4公克,161.8毫莫耳) 溶解於67毫升水中,且接著添加至其中。此後,充分攪拌,隨後添加四(三苯基膦)鈀(0)(0.6公克,0.5毫莫耳)。在反應10小時之後,冷卻至室溫。接著,將有機層與水層分離,且接著蒸餾有機層。接著,將其再次溶解於氯仿中,且用水洗滌兩次。此後,分離有機層,用無水硫酸鎂處理,攪拌,接著過濾,且在減壓下蒸餾濾液。藉由矽膠管柱層析來純化經濃縮化合物,以製備13.7公克的subBD-3(產率69%,MS:[M+H]+=370)。
在氮氣氛圍下將subBD-3(15公克,40.6毫莫耳)及胺47(18.5公克,40.6毫莫耳)添加至300毫升THF中,且將混合物攪拌且回流。接著,將碳酸鉀(16.8公克,121.7毫莫耳)溶解於50毫升水中,且接著添加至其中。此後,充分攪拌,隨後添加雙(三-三級丁基膦)鈀(0)(0.5公克,0.4毫莫耳)。在反應9小時之後,冷卻至室溫。接著,將有機層與水層分離,且接著蒸餾有機層。接著,將其再次溶解於氯仿中,且用水洗滌兩次。此後,分離有機層,用無水硫酸鎂處理,攪拌,接著過濾,且在減壓下蒸餾濾液。藉由矽膠管柱層析來純化經濃縮化合物,以製備21.7公克的化合物2-48(產率72%,MS:[M+H]+=745)。
合成實例2-49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352-397
在氮氣氛圍下將subBE-1(15公克,46.9毫莫耳)及胺48(22公克,46.9毫莫耳)添加至300毫升THF中,且將混合物 攪拌且回流。接著,將碳酸鉀(19.5公克,140.7毫莫耳)溶解於58毫升水中,且接著添加至其中。此後,充分攪拌,隨後添加雙(三-三級丁基膦)鈀(0)(0.5公克,0.5毫莫耳)。在反應11小時之後,冷卻至室溫。接著,將有機層與水層分離,且接著蒸餾有機層。接著,將其再次溶解於氯仿中,且用水洗滌兩次。此後,分離有機層,用無水硫酸鎂處理,攪拌,接著過濾,且在減壓下蒸餾濾液。藉由矽膠管柱層析來純化經濃縮化合物,以製備26.6公克的化合物2-49(產率80%,MS:[M+H]+=709)。
合成實例2-50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353-398
在氮氣氛圍下將subBE-1(15公克,46.9毫莫耳)及胺49(22.6公克,46.9毫莫耳)添加至300毫升THF中,且將混合物攪拌且回流。接著,將碳酸鉀(19.5公克,140.7毫莫耳)溶解於58毫升水中,且接著添加至其中。此後,充分攪拌,隨後添加雙(三-三級丁基膦)鈀(0)(0.5公克,0.5毫莫耳)。在反應11小時之後,冷卻至室溫。接著,將有機層與水層分離,且接著蒸餾有機層。接著,將其再次溶解於氯仿中,且用水洗滌兩次。此後,分離有機層,用無水硫酸鎂處理,攪拌,接著過濾,且在減壓下蒸餾濾液。藉由矽膠管柱層析來純化經濃縮化合物,以製備23.3公克的化合物2-50(產率69%,MS:[M+H]+=721)。
合成實例2-51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354-399
在氮氣氛圍下將subBE-1(15公克,46.9毫莫耳)及胺50(24.3公克,46.9毫莫耳)添加至300毫升THF中,且將混合物攪拌且回流。接著,將碳酸鉀(19.5公克,140.7毫莫耳)溶解於58毫升水中,且接著添加至其中。此後,充分攪拌,隨後添加雙(三-三級丁基膦)鈀(0)(0.5公克,0.5毫莫耳)。在反應8小時之後,冷卻至室溫。接著,將有機層與水層分離,且接著蒸餾有機層。接著,將其再次溶解於氯仿中,且用水洗滌兩次。此後,分離有機層,用無水硫酸鎂處理,攪拌,接著過濾,且在減壓下蒸餾濾液。藉由矽膠管柱層析來純化經濃縮化合物,以製備26.3公克的化合物2-51(產率74%,MS:[M+H]+=757)。
合成實例2-52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354-400
在氮氣氛圍下將subBE-2(10公克,27毫莫耳)、胺41(10.7公克,27毫莫耳)以及三級丁醇鈉(8.6公克,40.6毫莫耳)添加至200毫升二甲苯中,且將混合物攪拌且回流。接著,向其中添加雙(三-三級丁基膦)鈀(0)(0.1公克,0.3毫莫耳)。在3小時之 後,反應完成,冷卻至室溫,且在減壓下移除溶劑。接著,再次將化合物完全溶解於氯仿中,且用水洗滌兩次。此後,分離有機層,用無水硫酸鎂處理,接著過濾,且在減壓下蒸餾濾液。藉由矽膠管柱層析來純化經濃縮化合物,以製備11.8公克的化合物2-52(產率60%,MS:[M+H]+=731)。
合成實例2-53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355-401
在氮氣氛圍下將subBF-1(15公克,46.9毫莫耳)及胺52(23.1公克,46.9毫莫耳)添加至300毫升THF中,且將混合物攪拌且回流。接著,將碳酸鉀(19.5公克,140.7毫莫耳)溶解於58毫升水中,且接著添加至其中。此後,充分攪拌,隨後添加雙(三-三級丁基膦)鈀(0)(0.5公克,0.5毫莫耳)。在反應10小時之後,冷卻至室溫。接著,將有機層與水層分離,且接著蒸餾有機層。接著,將其再次溶解於氯仿中,且用水洗滌兩次。此後,分離有機層,用無水硫酸鎂處理,攪拌,接著過濾,且在減壓下蒸餾濾液。藉由矽膠管柱層析來純化經濃縮化合物,以製備21.2公克的化合物2-53(產率62%,MS:[M+H]+=731)。
合成實例2-54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355-402
在氮氣氛圍下將subBF-1(10公克,31.3毫莫耳)、胺53(9.2公克,31.3毫莫耳)以及三級丁醇鈉(10公克,46.9毫莫耳)添加至200毫升二甲苯中,且將混合物攪拌且回流。接著,向其中添加雙(三-三級丁基膦)鈀(0)(0.2公克,0.3毫莫耳)。在2小時之後,反應完成,冷卻至室溫,且在減壓下移除溶劑。接著,再次將化合物完全溶解於氯仿中,且用水洗滌兩次。此後,分離有機層,用無水硫酸鎂處理,接著過濾,且在減壓下蒸餾濾液。藉由矽膠管柱層析來純化經濃縮化合物,以製備10.7公克的化合物2-54(產率59%,MS:[M+H]+=579)。
合成實例2-55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356-403
在氮氣氛圍下將subBF-1(15公克,46.9毫莫耳)及胺54(26.6公克,46.9毫莫耳)添加至300毫升THF中,且將混合物攪拌且回流。接著,將碳酸鉀(19.5公克,140.7毫莫耳)溶解於58毫升水中,且接著添加至其中。此後,充分攪拌,隨後添加雙(三-三級丁基膦)鈀(0)(0.5公克,0.5毫莫耳)。在反應11小時之後,冷卻至室溫。接著,將有機層與水層分離,且接著蒸餾有機層。接著,將其再次溶解於氯仿中,且用水洗滌兩次。此後,分離有機層,用無水硫酸鎂處理,攪拌,接著過濾,且在減壓下蒸餾濾液。藉由矽膠管柱層析來純化經濃縮化合物,以製備28.4公克的化合物2-55(產率75%,MS:[M+H]+=807)。
合成實例2-56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357-406
在氮氣氛圍下將subBF-2(10公克,27毫莫耳)、胺55(9.1公克,27毫莫耳)以及三級丁醇鈉(8.6公克,40.6毫莫耳)添加至200毫升二甲苯中,且將混合物攪拌且回流。接著,向其中添加雙(三-三級丁基膦)鈀(0)(0.1公克,0.3毫莫耳)。在3小時之後,反應完成,冷卻至室溫,且在減壓下移除溶劑。接著,再次將化合物完全溶解於氯仿中,且用水洗滌兩次。此後,分離有機層,用無水硫酸鎂處理,接著過濾,且在減壓下蒸餾濾液。藉由矽膠管柱層析來純化經濃縮化合物,以製備10.7公克的化合物2-56(產率59%,MS:[M+H]+=669)。
合成實例2-57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357-405
在氮氣氛圍下將subBF-2(15公克,40.6毫莫耳)及胺56(21公克,40.6毫莫耳)添加至300毫升THF中,且將混合物攪拌且回流。接著,將碳酸鉀(16.8公克,121.7毫莫耳)溶解於50毫升水中,且接著添加至其中。此後,充分攪拌,隨後添加雙(三-三級丁基膦)鈀(0)(0.5公克,0.4毫莫耳)。在反應9小時之 後,冷卻至室溫。接著,將有機層與水層分離,且接著蒸餾有機層。接著,將其再次溶解於氯仿中,且用水洗滌兩次。此後,分離有機層,用無水硫酸鎂處理,攪拌,接著過濾,且在減壓下蒸餾濾液。藉由矽膠管柱層析來純化經濃縮化合物,以製備20公克的化合物2-57(產率61%,MS:[M+H]+=807)。
<實例及比較例>
實例1
將塗佈有厚度為1,000埃(Å)的氧化銦錫(ITO)作為薄膜的玻璃基底放入其中溶解清潔劑的蒸餾水中,且以超音波方式清潔。此時,使用費歇爾公司(Fischer Co.)製造的產品作為清潔劑,且使用由密理博公司(Millipore Co.)製造的過濾器過濾兩次的蒸餾水用作蒸餾水。將ITO清洗30分鐘之後,使用蒸餾水重複進行超音波清潔兩次持續10分鐘。在用蒸餾水完成清潔之後,基底藉由異丙醇、丙酮以及甲醇的溶劑以超音波方式清潔,乾燥,且接著轉移至電漿清潔器。此外,使用氧電漿清潔基底5分鐘,且接著轉移至真空沈積器中。
在所製備的ITO透明電極上,以下化合物HI-1形成為1150埃的厚度,而以下化合物A-1以1.5%的濃度p摻雜以形成電洞注入層。在電洞注入層上,真空沈積以下化合物HT-1以形成具有800埃的厚度的電洞傳輸層。接著,在電洞傳輸層上,真空沈積以下化合物EB-1以形成具有150埃的厚度的電子阻擋層。接著,在EB-1沈積的膜上,以49:49:2的重量比真空沈積以下化合物1-2、化合物2-1以及化合物Dp-7,以形成具有400埃的厚度的紅色發光層。在發光層上,真空沈積以下化合物HB-1以形成具有30 埃的厚度的電洞阻擋層。在電洞阻擋層上,以2:1的重量比真空沈積以下化合物ET-1及以下化合物LiQ,以形成具有300埃的厚度的電子注入及傳輸層。在電子注入及傳輸層上,氟化鋰(LiF)及鋁分別依序沈積至12埃及1000埃的厚度,以形成陰極。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359-407
在以上過程中,有機材料的沈積速率維持在0.4埃/秒至0.7埃/秒,陰極的氟化鋰的沈積速率維持在0.3埃/秒,且鋁的沈積速率維持在2埃/秒。此外,沈積期間的真空度維持在2×10-7 托至5×10-6 托下,藉此製造有機發光元件。
實例2至實例190
除了藉由共沈積以1:1的重量比使用表1中所描述的第一主體及第二主體替代實例1的有機發光元件中的化合物1-2及化合物2-1以外,以與實例1中相同的方式製造有機發光元件。
比較例1至比較例120
除了藉由共沈積以1:1的重量比使用表2中所描述的比較化合物A-1至比較化合物A-12中的一者作為第一主體及表2中所描述的化學式2的化合物作為第二主體以外,以與實例1中相同的方式製造有機發光元件。
比較例121至比較例280
除了藉由共沈積以1:1的重量比使用表3中所描述的化學式1的化合物作為第一主體及表3中所描述的比較化合物B-1至比較化合物B-20中的一者作為第二主體以外,以與實例1中相同的方式製造有機發光元件。
比較化合物A-1至比較化合物A-12以及比較化合物B-1至比較化合物B-20如下。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361-408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362-410
<實驗實例>
對於實例1至實例190以及比較例1至比較例280中製備的有機發光元件,藉由施加電流(15毫安/平方公分)來量測電 壓及效率,且結果展示於以下表1至表3中。使用壽命(T95)意謂直至初始亮度(7,000尼特)降低至95%所用的時間。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363-411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364-412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365-413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366-414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367-415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367-416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368-417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369-418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370-419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370-420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371-421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372-422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373-423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374-424
當將電流施加至根據實例1至實例190以及比較例1至比較例280製造的有機發光元件時,獲得表1至表3中所展示的結果。實例1的紅色有機發光元件具有使用化合物EB-1作為電子阻擋層且使用化合物Dp-7作為紅色發光層的摻雜劑的結構。參考表1,當本揭露的化學式1的化合物及化學式2的化合物共沈積且用於紅色發光層時,證實驅動電壓較低且效率及使用壽命極佳。
另一方面,如表2中所展示,當比較化合物A-1至比較化合物A-12中的一者與本揭露的化學式2的化合物共沈積且用於紅色發光層時,與本揭露的組合相比,驅動電壓通常增加,且效率及使用壽命降低。此外,如表3中所展示,當比較化合物B-1至 B-20中的一者與本揭露的化學式1的化合物共沈積且用於紅色發光層時,驅動電壓增加且效率及使用壽命降低。
根據此等結果,可確認,本揭露的有機發光元件就驅動電壓、效率以及使用壽命而言展現極佳效應。可推斷此是因為與比較例中所使用的組合相比,當將化學式1的化合物作為第一主體且將化學式2的化合物作為本揭露的第二主體組合時,較佳地實現紅色發光層中的紅色摻雜劑的能量轉移。
總之,可確認當將化學式1的化合物與化學式2的化合物組合且藉由共蒸發用作紅色發光層的主體時,有機發光元件的驅動電壓、發光效率以及使用壽命可得到改良。
Figure 111113034-A0101-11-0001-2
1:基底
2:陽極
3:發光層
4:陰極

Claims (11)

  1. 一種有機發光元件,包括:陽極;陰極;以及發光層,設置於所述陽極與所述陰極之間,其中所述發光層包括由以下化學式1表示的化合物及由以下化學式2表示的化合物: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376-425
    在化學式1中,L為單鍵;或經取代或未經取代的C6-60 伸芳基;Ar1 及Ar2 各自獨立地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的C6-60 芳基;或經取代或未經取代的含有由N、O以及S所組成的族群中選出的至少一者的C2-60 雜芳基,Ar3 為氫;氘;經取代或未經取代的C6-60 芳基;或經取代或未經取代的含有由N、O以及S所組成的族群中選出的至少一者的C2-60 雜芳基,D為氘,且n為0至6的整數,[化學式2]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377-426
    在化學式2中,A'1 由以下化學式2-a表示,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377-427
    在化學式2-a中,虛線與相鄰環稠合,Ar'1 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的C6-60 芳基;或經取代或未經取代的含有由N、O以及S所組成的族群中選出的至少一個雜原子的C2-60 雜芳基,且L'為單鍵;或經取代或未經取代的C6-60 伸芳基;Ar'2 及Ar'3 各自獨立地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的C6-60 芳基;或經取代或未經取代的含有由N、O以及S所組成的族群中選出的至少一個雜原子的C2-60 雜芳基,D為氘,且n'為0至5的整數。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有機發光元件,其中化學式1由以下化學式1-1表示:[化學式1-1]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378-428
    在化學式1-1中,L、Ar1 至Ar3 、D以及n如請求項1中所定義。
  3. 如請求項1所述的有機發光元件,其中L為單鍵;伸苯基;或萘二基。
  4. 如請求項1所述的有機發光元件,其中Ar1 及Ar2 各自獨立地為苯基;聯苯基;聯三苯基;萘基;菲基;(苯基)萘基;(萘基)苯基;(萘基)萘基;二苯并呋喃基;或二苯并噻吩基。
  5. 如請求項1所述的有機發光元件,其中Ar3 為氫;苯基;聯苯基;聯三苯基;萘基;菲基;(苯基)萘基;(萘基)苯基;丙二烯合芴基;聯伸三苯基;二苯并呋喃基;二苯并噻吩基;苯并萘并呋喃基;或苯并萘并噻吩基。
  6. 如請求項1所述的有機發光元件,其中由化學式1表示的所述化合物為由下述者所組成的族群中選出的任一者: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379-429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380-430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381-431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382-432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383-433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384-434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385-435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386-436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387-437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388-438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389-439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390-440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391-441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392-442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393-443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394-444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395-445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396-446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397-447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398-448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399-449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400-450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401-451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402-452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403-453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404-454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405-455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406-456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407-457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408-458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409-459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410-460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411-461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412-462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413-463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414-464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415-465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416-466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417-467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418-468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419-469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420-470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421-471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422-472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423-473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424-474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425-475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426-476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427-477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428-478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429-479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430-480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431-481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432-482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433-483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434-484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435-485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436-486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437-487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438-488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439-489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440-490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441-491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442-492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443-493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444-494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445-495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446-496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447-497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448-498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449-499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450-500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451-501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452-502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453-503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454-504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455-505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456-506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457-507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458-508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459-509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460-510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461-511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462-512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463-513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464-514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465-515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466-516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467-517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468-518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469-519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470-520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471-521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472-522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473-523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474-524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475-525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476-526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477-527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478-528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479-529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480-530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481-531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482-532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483-533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484-534
  7. 如請求項1所述的有機發光元件,其中化學式2由以下化學式2-1或化學式2-2表示:[化學式2-1]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485-535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485-536
    在化學式2-1及化學式2-2中,L'、Ar'1 至Ar'3 、D以及n'如請求項1中所定義。
  8. 如請求項1所述的有機發光元件,其中L'為單鍵;伸苯基;或聯苯基二基。
  9. 如請求項1所述的有機發光元件,其中Ar'1 為苯基。
  10. 如請求項1所述的有機發光元件,其中Ar'2 及Ar'3 各自獨立地為苯基;聯苯基;聯三苯基;萘基;(萘基)苯基;(苯基)萘基;(萘基)聯苯基;(萘基)萘基;[(苯基)萘基]苯基;二苯并呋喃基;二苯并噻吩基;(二苯并呋喃基)苯基;(二苯并噻吩基)苯基;菲基;(菲基)苯基;9,9-二甲基芴基;或9-苯基咔唑基。
  11. 如請求項1所述的有機發光元件,其中由化學式2表示的所述化合物為由下述者所組成的族群中選出的任一者: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486-537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487-538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488-539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489-540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490-541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491-542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492-543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493-544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494-545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495-546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496-547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497-548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498-549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499-550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500-551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501-552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502-553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503-554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504-555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505-556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506-557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507-558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508-559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509-560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510-561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511-562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512-563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513-564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514-565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515-566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516-567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517-568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518-569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519-570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520-571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521-572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522-573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523-574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524-575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525-576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526-577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527-578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528-579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529-580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530-581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531-582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532-583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533-584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534-585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535-586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536-587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537-588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538-589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539-590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540-591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541-592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542-593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543-594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544-595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545-596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546-597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547-598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548-599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549-600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550-601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551-602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552-603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553-604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554-605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555-606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556-607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557-608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558-609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559-610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560-611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561-612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562-613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563-614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564-615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565-616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566-617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567-618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568-619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569-620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570-621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571-622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572-623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573-624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574-625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575-626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576-627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577-628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578-629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579-630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580-631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581-632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582-633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583-634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584-635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585-636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586-637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587-638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588-639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589-640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590-641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591-642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592-643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593-644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594-645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595-646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596-647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597-648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598-649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599-650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600-651
    Figure 111113034-A0305-02-0601-652
TW111113034A 2021-04-05 2022-04-06 有機發光元件 TWI80530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21-0044140 2021-04-05
KR20210044140 2021-04-05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302573A TW202302573A (zh) 2023-01-16
TWI805307B true TWI805307B (zh) 2023-06-11

Family

ID=835455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1113034A TWI805307B (zh) 2021-04-05 2022-04-06 有機發光元件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20240138256A1 (zh)
EP (1) EP4258372A1 (zh)
JP (1) JP2024501229A (zh)
KR (1) KR20220138356A (zh)
CN (1) CN116724677A (zh)
TW (1) TWI805307B (zh)
WO (1) WO2022216018A1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2026399A (zh) * 2018-10-17 2020-07-16 南韓商羅門哈斯電子材料韓國公司 多種主體材料及包含其之有機電致發光裝置
KR20200100972A (ko) * 2019-02-19 2020-08-27 (주)피엔에이치테크 유기발광 화합물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유기발광소자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430549B1 (ko) 1999-01-27 2004-05-10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신규한 착물 및 그의 제조 방법과 이를 이용한 유기 발광 소자 및 그의 제조 방법
DE10135513B4 (de) 2001-07-20 2005-02-24 Novaled Gmbh Lichtemittierendes Bauelement mit organischen Schichten
KR101982746B1 (ko) * 2012-06-27 2019-05-28 덕산네오룩스 주식회사 화합물, 이를 이용한 유기전기소자 및 그 전자 장치
JP6363090B2 (ja) * 2012-11-30 2018-07-25 メルク パテント ゲーエムベーハー 電子素子
KR20170016701A (ko) * 2015-08-04 2017-02-14 주식회사 두산 유기 발광 화합물 및 이를 이용한 유기 전계 발광 소자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2026399A (zh) * 2018-10-17 2020-07-16 南韓商羅門哈斯電子材料韓國公司 多種主體材料及包含其之有機電致發光裝置
KR20200100972A (ko) * 2019-02-19 2020-08-27 (주)피엔에이치테크 유기발광 화합물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유기발광소자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302573A (zh) 2023-01-16
EP4258372A1 (en) 2023-10-11
JP2024501229A (ja) 2024-01-11
KR20220138356A (ko) 2022-10-12
WO2022216018A1 (ko) 2022-10-13
CN116724677A (zh) 2023-09-08
US20240138256A1 (en) 2024-04-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7293565B2 (ja) 有機発光素子
TWI806011B (zh) 有機發光元件
JP7500914B2 (ja) 新規な化合物およびこれを利用した有機発光素子
KR102669564B1 (ko) 유기 발광 소자
EP4235829A1 (en) 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
JP2024501228A (ja) 新規な化合物およびこれを利用した有機発光素子
TWI805307B (zh) 有機發光元件
TWI821969B (zh) 有機發光元件
JP7508742B2 (ja) 有機発光素子
TWI794018B (zh) 有機發光元件
KR102545207B1 (ko) 유기 발광 소자
JP2024505323A (ja) 有機発光素子
JP2024500617A (ja) 有機発光素子
KR20230069868A (ko) 유기 발광 소자
JP2024504545A (ja) 有機発光素子
KR20230071086A (ko) 유기 발광 소자
JP2024508610A (ja) 有機発光素子
KR20230107135A (ko) 유기 발광 소자
KR20230012435A (ko) 유기 발광 소자
KR20230021626A (ko) 유기 발광 소자
KR20230071754A (ko) 유기 발광 소자
JP2024506779A (ja) 新規な化合物およびこれを利用した有機発光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