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85088B - 抗起毛毬布料及其製法 - Google Patents

抗起毛毬布料及其製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85088B
TWI785088B TW107127230A TW107127230A TWI785088B TW I785088 B TWI785088 B TW I785088B TW 107127230 A TW107127230 A TW 107127230A TW 107127230 A TW107127230 A TW 107127230A TW I785088 B TWI785088 B TW I785088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fabric
fibers
cloth
fiber
polish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712723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920789A (zh
Inventor
末岡利忠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興和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Family has litigation
First worldwide family litigation filed litigation Critical https://patents.darts-ip.com/?family=65271472&utm_source=google_patent&utm_medium=platform_link&utm_campaign=public_patent_search&patent=TWI785088(B) "Global patent litigation dataset” by Darts-ip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興和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興和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92078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92078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8508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85088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CFINISHING, DRESSING, TENTERING OR STRETCHING TEXTILE FABRICS
    • D06C27/00Compound processes or apparatus, for finishing or dressing textile fabric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TEXTILES; PAPER
    • D03WEAVING
    • D03DWOVEN FABRICS; METHODS OF WEAVING; LOOMS
    • D03D15/00Woven fabric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structure or properties of the fibres, filaments, yarns, threads or other warp or weft elements used
    • D03D15/50Woven fabric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structure or properties of the fibres, filaments, yarns, threads or other warp or weft elements used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perties of the yarns or threads
    • D03D15/56Woven fabric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structure or properties of the fibres, filaments, yarns, threads or other warp or weft elements used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perties of the yarns or threads elastic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CFINISHING, DRESSING, TENTERING OR STRETCHING TEXTILE FABRICS
    • D06C11/00Teasing, napping or otherwise roughening or raising pile of textile fabrics
    • DTEXTILES; PAPER
    • D02YARNS; MECHANICAL FINISHING OF YARNS OR ROPES; WARPING OR BEAMING
    • D02GCRIMPING OR CURLING FIBRES, FILAMENTS, THREADS, OR YARNS; YARNS OR THREADS
    • D02G3/00Yarns or threads, e.g. fancy yarns; Processes or apparatus for the production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2G3/02Yarns or thre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r by the materials from which they are made
    • DTEXTILES; PAPER
    • D02YARNS; MECHANICAL FINISHING OF YARNS OR ROPES; WARPING OR BEAMING
    • D02GCRIMPING OR CURLING FIBRES, FILAMENTS, THREADS, OR YARNS; YARNS OR THREADS
    • D02G3/00Yarns or threads, e.g. fancy yarns; Processes or apparatus for the production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2G3/22Yarns or threads characterised by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e.g. blending, filament/fibre
    • D02G3/32Elastic yarns or threads ; Production of plied or cored yarns, one of which is elastic
    • DTEXTILES; PAPER
    • D02YARNS; MECHANICAL FINISHING OF YARNS OR ROPES; WARPING OR BEAMING
    • D02GCRIMPING OR CURLING FIBRES, FILAMENTS, THREADS, OR YARNS; YARNS OR THREADS
    • D02G3/00Yarns or threads, e.g. fancy yarns; Processes or apparatus for the production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2G3/22Yarns or threads characterised by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e.g. blending, filament/fibre
    • D02G3/34Yarns or threads having slubs, knops, spirals, loops, tufts, or other irregular or decorative effects, i.e. effect yarns
    • DTEXTILES; PAPER
    • D03WEAVING
    • D03DWOVEN FABRICS; METHODS OF WEAVING; LOOMS
    • D03D15/00Woven fabric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structure or properties of the fibres, filaments, yarns, threads or other warp or weft elements used
    • D03D15/20Woven fabric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structure or properties of the fibres, filaments, yarns, threads or other warp or weft elements used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the fibres or filaments constituting the yarns or threads
    • D03D15/283Woven fabric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structure or properties of the fibres, filaments, yarns, threads or other warp or weft elements used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the fibres or filaments constituting the yarns or threads synthetic polymer-based, e.g. polyamide or polyester fibres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BKNITTING
    • D04B1/00Weft knitting process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fabrics or articles not dependent on the use of particular machines; Fabrics or articles defined by such processes
    • D04B1/14Other fabrics or articles characterised primarily by the use of particular thread materials
    • D04B1/16Other fabrics or articles characterised primarily by the use of particular thread materials synthetic thread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CFINISHING, DRESSING, TENTERING OR STRETCHING TEXTILE FABRICS
    • D06C23/00Making patterns or designs on fabrics
    • D06C23/02Making patterns or designs on fabrics by singeing, teasing, shearing, etching or brushing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CFINISHING, DRESSING, TENTERING OR STRETCHING TEXTILE FABRICS
    • D06C9/00Singeing
    • DTEXTILES; PAPER
    • D10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LASSES OF SECTION D, RELATING TO TEXTILES
    • D10B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LASSES OF SECTION D, RELATING TO TEXTILES
    • D10B2401/00Physical properties
    • D10B2401/04Heat-responsive characteristics
    • D10B2401/041Heat-responsive characteristics thermoplastic; thermoset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reatment Of Fiber Materials (AREA)
  • Knitting Of Fabric (AREA)
  • Woven Fabrics (AREA)
  • Treatments For Attaching Organic Compounds To Fibrous Goods (AREA)
  • Artificial Filament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提供一種編織物及其製造方法,就包含熱塑性合成纖維之短纖維的布料、尤其是編織物而言,起毛毬獲得抑制,且布料強度變低或手感變差的情況也獲得抑制。 一種抗起毛毬布料及其製法,該抗起毛毬布料,包含熱塑性合成纖維之短纖維,其特徵在於在該布料之至少單側表面,具有:該短纖維端部熔融球、以及該短纖維毛羽尖端部熔融球之拋光痕。

Description

抗起毛毬布料及其製法
發明領域 本發明係有關於一種抗起毛毬布料及其製法,該抗起毛毬布料含熱塑性合成纖維之短纖維。更詳細而言,本發明係有關於一種包含機紡紗之抗起毛毬編織物及其製法,該機紡紗含熱塑性合成纖維之長纖維及/或短纖維。
發明背景 除絹絲以外,天然纖維係被切成較短長度的短纖維(staple)。例如,棉花的長度為約20至35mm,粗細為約20μm,羊毛(美利奴)的長度為約7.5至120mm,粗細為約13至28μm。因此,天然纖維係透過分梳短纖維將纖維進行排列、加撚而撚合成束的紡絲過程被製成機紡紗(以下亦稱為短纖維加撚紗)。機紡紗具有在各處有毛羽、具膨鬆度、柔軟、具保溫性的特徵。 另一方面,合成纖維通常透過紡絲製成長絲紗線(filament),例如聚酯類或聚醯胺類等大多數的纖維係透過熔融紡絲的方式製作,聚丙烯腈纖維(acrylic fiber)係透過濕式紡絲的方式製作。此外,嫘縈或銅銨嫘縈纖維等再生纖維素纖維、還有醋酸纖維等半合成纖維亦可製成長絲紗線。合成纖維亦可將被製成長絲紗線者截斷後當成短纖維使用。
雖然合成纖維與棉、麻、絲、羊毛等天然纖維相比,一般而言具有輕而堅韌(強韌不易斷裂)的特徵,但天然纖維大多具有輕柔的獨特手感,主要適宜被用作衣物的原料。雖然為了使合成纖維達到天然纖維具有的輕柔手感,僅須以合成纖維的機紡紗織製編織物即可,但已知由合成纖維的機紡紗製造的編織物有容易起毛毬的問題。起毛毬係指布料表面在穿著或洗滌過程中受到磨擦,布料表面出現毛羽,毛羽互相糾纏而形成小毛毬(pill)的現象。尤其當纖維中含有聚酯或聚醯胺等合成纖維時,由於該纖維強韌不易斷裂,因此容易產生毛毬。雖然只要這些毛毬脫落就不會造成問題,但這些合成纖維受到拉扯時會被拉長而不會斷裂,因此毛毬一旦產生就難以脫落,在影響外觀的同時還會促進編織物的劣化。因此,在使用合成纖維機紡紗製造的編織物被使用於衣物或需要重複洗滌的產品等用途時,用來抑制產生毛毬的對策(亦即,抗起毛毬對策)是不可或缺的。
以往,例如在染色前的準備步驟中,尤其在棉等精紡布中,在梭織布或針編布上經常會出現毛羽,當有許多毛羽時,染色物表面會變得不鮮明。此外,由於會成為起毛毬的原因,因此會進行所謂的「燒毛」來消除毛羽,該加工使用氣體燃燒器或電熱器將毛羽碳化以燒掉毛羽,使纖維表面變得平滑。對於預染色物,燒毛會在織造後進行,但亦會對織線進行。
另一方面,在紡織產品則如下所述,亦會積極地使編織物起毛來產生毛羽。 在牛仔褲等棉製品方面,由於當毛羽覆蓋在布表面,會產生柔軟、豐盈的感覺,花色看起來會變得較白而模糊,變得較為沉穩,散發出高級感,因此會藉由洗滌褪色的方式製造少許毛羽,營造出穿舊的感覺。 在毛織物方面,於織造後將僵硬的坯布進行洇濕、敲打、揉捏等方式使其氈化縮絨產生毛羽,並為了進一步產生毛羽將布面的纖維刮出、截斷,進行製造毛羽的起毛。目前已知有利用具有金屬針的針布輥搔刮布的表面以產生毛羽的針布起毛,或以薊花果實的刺磨擦布的表面,可獲得感覺較針布起毛更柔和之起毛效果的薊花起毛。 為了獲得具有像天然喀什米爾羊毛或安哥拉羊毛風滑順柔軟的質感、保濕性、觸感的高感性布料,對使用聚酯或丙烯酸等合成纖維之短纖維機紡紗的編織物,進行針布起毛加工,高密度地製作長度極長,被稱為紡毛的毛羽。
此外,亦已知一種金剛砂加工(麂皮加工),其係使用被稱為金剛砂紙的砂紙對基底材進行研磨,使其出現細密短毛羽。雖然砂紙的號數不同,但作為對聚酯織物進行的起毛加工而聞名的磨毛加工亦為使用砂紙進行起毛的加工,其係將造成起毛程度不同的複數根砂紙輥,以縱向重疊使其低速旋轉,並藉由將布料通過輥間的方式進行磨擦、薄起毛。
尤其對於毛織物或經過起毛的織物,會進行剪掉布表面毛羽的剪毛加工(shearing),並進行將毛羽的長度剪齊或雜亂裁剪等動作,以鮮明地呈現出織物組織或花色,或者調整外觀。
在下述專利文獻1中,揭示一種襯衫用針編物,其係由纖度1.0至2.5丹尼的聚酯短纖維與棉纖維混紡紗針編成的針編物,其中上述混紡紗中棉纖維的組成比率為75至90%,混紡紗的撚常數為3.0至4.5,針編後經過燒毛。在引用文獻1中,記載著當棉纖維的組成比率小於75%(亦即,聚酯短纖維的組成比率大於25%)時,在針編後進行燒毛的期間,聚酯短纖維會熔融而使手感變硬,同時變得容易變髒。換句話說,若將被採用為天然纖維之抗起毛毬對策的燒毛採用為聚酯合成纖維的抗起毛毬對策,成為起毛毬原因的毛羽不會像天然纖維那樣碳化而脫落,聚酯的毛羽會在尖端產生熔融球,這會造成布料變乾硬等手感上的劣化。
在下述專利文獻2中,揭示一種動物毛皮風布料的製造方法,其係在將合成纖維進行燒毛的情況下,為了獲得如喀什米爾羊毛般柔軟的手感,將具有由聚酯纖維、聚醯胺纖維、丙烯纖維等合成纖維所構成長毛絨之起毛布料的長毛絨尖端部進行燒毛加工使其形成合成纖維熔融球後,藉由將該長毛絨尖端部以預定黏度之該合成纖維的溶劑或水解劑處理並進行加熱處理的方式,使該長毛絨尖端部變細。此乃因為熔融球形成部分為非晶質無配向狀態,使用溶劑或水解劑處理時的溶解速度、水解速度顯著增加,可以大幅縮短處理時間,同時可使尖端部變得極尖細。然而,使用溶劑或水解劑處理合成纖維的方法,由於會使材料強度降低,因此現在僅適用於女性衣物等有限的用途。
在下述專利文獻3中,揭示一種抗起毛毬織物,其係在經線及/或緯線使用藉由特定的紡絲方式減少截面每根纖維毛羽數的含合成纖維機紡紗,沒有經過燒毛及/或鹼減量處理的牛仔布、粗藍布等織物,其中在洗滌(JIS L0217 103法)10次後,依循JIS L 1076 A法(ICI型試驗機,5小時)測得的抗起毛毬等級為3級以上。在專利文獻3中,揭示當使用合成纖維機紡紗時會遇到下列問題,因此使用含合成纖維機紡紗的產品並不普及,其問題為:需要對合成纖維進行用於防止起毛毬的燒毛處理,且必須進行鹼減量或絲光處理,或者剪毛等高成本的步驟去除其所造成的合成纖維熔融球;會使手感、堅牢度劣化;僅進行燒毛的話,存在於布料表面的熔融球會刺激皮膚,且重複穿著與洗滌會使熔融球擦括布料表面,容易引起毛羽的產生,進而使布料表面成色、穿著感惡化;在牛仔布或粗藍布等情況,必須進行高壓長時間的強酸、鹼等化學處理步驟。
在下述專利文獻4中,揭示一種聚酯短纖織物的製造方法,其係對含有單纖維纖度為0.01至10丹尼、單纖維強度為2.5g/丹尼以上之聚酯單纖維的短纖織物進行針布起毛加工,然後將編織物的表面以具有拋光膜表面的柔性粗面材料在支撐輥面上進行敲打、擦括處理,將表面毛羽加工成平均毛羽長至少1.1mm以上、50mm以下,且平均毛羽密度為200根/cm以上。此外,亦揭示在如此的敲打、擦括處理中,將經針布起毛加工之起毛面的長粗毛羽以具有拋光膜表面的柔性粗面材料用力拔起並割斷的同時,截斷並去除絨圈或打結的纖維,新生成稍短而密的毛羽。在專利文獻4亦揭示相對於過去藉由金剛砂輥進行拋光輪加工後依循JIS L1076測得的抗起毛毬等級為1-2級,在使用上述拋光膜的處理方法為5、4-5級。專利文獻4中,揭示具高物性的聚酯短纖機紡紗雖然有在進行改善、商品化,但由於以如此的短纖維紡毛紗構成的機紡布料,其毛羽會很長,因此相對於一般短毛羽的梳毛編織物,其布料表面的毛羽會因為穿著或洗滌受到磨擦,很快地產生毛毬,造成顯著損害布料品質、外觀的問題,此係由於布料表面的短纖維毛羽因受到搓揉,使存在於表面的毛羽或從布料中被拉扯出的毛羽彼此糾纏在一起,糾纏在一起的毛羽不易脫落,對纖維強度、伸度大的聚酯等合成纖維來說為非常嚴重的問題,作為對抗如此起毛毬或輕度起毛毬等被稱為毛羽團之缺陷的對策,已知有:(1)將纖維的強度、伸度變小的方法;(2)提高布料之結構結合力的方法;(3)使表面毛羽脆化的方法;(4)進行燒毛加工的方法;(5)進行樹脂加工的方法等,但任何一種方法皆有其優缺點,要獲得具優良抗起毛毬性,且柔軟、手感好的紡毛風聚酯短纖織物係極為困難。
專利文獻4中,揭示燒毛加工為特別適用於短毛羽之梳毛編織物的方法,此係在對布料進行染色加工時對布料表面的毛羽以氣體燃燒器進行燒毛加工的方法,但不適用於毛羽長的紡毛,儘管適用後可確認有一定程度的抗毛毬效果,但由於毛羽的熔融球(melt ball)會殘留在表面,因此會有手感變粗糙、熱處理造成手感變硬、缺乏保溫性等問題。如上所述,專利文獻4中揭示的技術係對使用合成纖維機紡紗之毛羽的紡毛編織物,適用使用特定拋光方法產生短而密之毛羽的抗起毛毬對策,代替現有技術的抗起毛毬對策。引用文獻4中揭示由於一般拋光輪加工、磨毛加工係藉由金剛砂輥或金剛砂拋光帶進行研磨,因此無法獲得出色的抗起毛毬效果,所以代替這種方法,旋轉具有拋光膜的柔性粗面材料,以在支撐輥面上將編織物進行敲打、擦括處理的方式加工,其中該拋光膜的表面為厚度朝尖端急遽減少之尖銳羽毛狀的積層金屬板。這種特殊拋光處理方法的要點在於以尖銳的粗面材料用力拔起針布起毛面的長粗毛羽並割斷,同時截斷並去除絨圈或打結的纖維,並藉由新生成稍短而密的毛羽來塑造表面。亦即,藉由去除最表面的「分離毛(shedding)」並只製造「強韌毛」,提高耐磨性並賦予抗起毛毬性。
在下述專利文獻5中,揭示一種起毛織物的製造方法,其係將使用上漿經線編織的織物以預定速度運行,並使該織物與由粒度#100至800的無機粉末構成的陶瓷輥接觸,此方法不像薊花起毛或針布起毛從內部將纖維拉出,藉由此方法可僅將表面纖維化而形成如桃子表皮般的柔軟手感,還可提升起毛毬特性,對於巴里紗這類不會產生繩狀皺褶、刮痕狀斑點及結構擾亂等的薄織物亦可進行起毛,而且不會因為起毛導致織物的撕裂強度下降。在專利文獻5中還揭示與以往用金剛砂紙(#200)拋光相比,用粒度為#100至800的無機粉末製成的陶瓷輥進行拋光會改善手感與抗起毛毬性,此外,由於僅纖維表面被纖維化而產生細小的毛羽,因此不需要進行起毛後的燒毛或剪毛等物理手法或使用藥品的化學手法等後處理。
在下述專利文獻6中,揭示藉由在構成合成纖維的單體,調配提高起毛毬耐性的單體進行共聚而得到改性合成纖維的方式,賦予抗起毛毬性及高收縮性(蓬鬆性)。然而,有可用的纖維材料被侷限於聚酯,還有伴隨著因纖維的改性喪失了合成纖維原本的特性或手感、纖維強度降低或成本增加等問題。
如上所述,儘管在引用文獻1與2中使用燒毛作為使用合成纖維機紡紗之編織物的抗起毛毬對策,但在引用文獻3至6中反而揭示不應該使用燒毛。另外,如上所述,儘管在引用文獻3中揭示合成纖維因燒毛造成的熔融球似乎能夠以剪毛去除,但由於剪毛原本為用來割斷起毛纖維的方法,因此實際上很難跟拋光的情況一樣適用於非起毛產品,即使適用了也有非常高的危險性會損害布料原料,因此實際上並未使用。 此外,雖然引用文獻4與5中揭示了特殊的拋光方法,但這些拋光方法為適用於起毛產品的技術。在合成纖維機紡紗的情況,由於即使進行拋光,堅硬的毛羽(毛尖)也會避開,因此難以僅處理導致起毛毬原因的毛羽而不損害原料布料。 像這樣,作為所有纖維產品的抗起毛毬對策,已知有燒毛、減少纖維強度、拋光、剪毛(剪毛加工、修剪)、纖維材料改性等方法,但由於任何一種方法作為使用合成纖維機紡紗之編織物的抗起毛毬對策皆不夠充分,因此在開發衣物產品的檢討階段有將使用合成纖維機紡紗的選項排除的傾向。 此外,令人驚訝的是,作為使用合成纖維機紡紗之編織物的抗起毛毬對策而將燒毛與拋光結合起來的加工步驟未被知悉,迄今尚未被實施。 先行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國特開平8-144158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國特公昭61-31234號公報 專利文獻3:日本國特開2004-197243號公報 專利文獻4:日本國特開平9-95859號公報 專利文獻5:日本國特開平7-97764號公報 專利文獻6:日本國特開2016-108702號公報
發明概要 發明欲解決的課題 有鑑於上述現有技術的現況,本發明欲解決的課題係提供一種編織物及其製造方法,該編織物為含熱塑性合成纖維之短纖維的布料,例如抑制編織物產生毛毬,且抑制布料的強度降低或手感劣化。 用以欲解決課題之手段
本發明人為了解決上述課題不斷進行研究及實驗的結果,意外發現以下事實:使用含熱塑性合成纖維之短纖維機紡紗作為原絲進行梭織或針編而得到具有該短纖維毛羽之編織物,並對該編織物至少單側表面進行燒毛以在該短纖維端部形成熔融球,然後藉由使用例如輥式拋光機或帶式砂磨機進行拋光,使所形成之該短纖維毛羽尖端部熔融球被擦括形成拋光痕,藉此可獲得抗起毛毬性極為優良、因製造階段或重複使用造成布料強度降低或手感劣化可獲抑制的編織物,因而得以完成本發明。
即,本發明的內容如下。 [1]一種抗起毛毬布料,包含熱塑性合成纖維之短纖維,其特徵在於在該布料之至少單側表面,具有:該短纖維端部熔融球、以及該短纖維毛羽尖端部熔融球之拋光痕。 [2]如記載於上述[1]之抗起毛毬布料,其中上述熱塑性合成纖維係選自於由聚酯類、聚醯胺類、聚丙烯酸類、聚氯乙烯類、聚偏二氯乙烯類、聚乙烯醇類、聚烯烴類以及聚胺酯類所構成群組中的纖維。 [3]如記載於上述[1]或[2]之抗起毛毬布料,其係編織物。 [4]如記載於上述[3]之抗起毛毬布料,其在依循JIS L 1930 C4M法(使用滾筒式)洗滌10次及30次後,依循JIS L 1076 A法(使用ICI型試驗機的方法)測得的抗起毛毬等級均為3級以上。 [5]一種抗起毛毬布料的製造方法,包含下述步驟: 使用包含熱塑性合成纖維之長纖維線及/或短纖維作為原絲的機紡紗,梭織或針編或製造布料的步驟,該布料具有該長纖維線截斷端部毛羽或短纖維毛羽; 將所得布料至少單側表面進行燒毛,在該長纖維線截斷端部或該短纖維端部形成熔融球的步驟;以及 藉由拋光使形成於所得布料單側表面的該長纖維線截斷端部或該短纖維毛羽尖端部的熔融球被擦括而形成拋光痕的步驟。 [6]如記載於上述[5]的方法,其中該熱塑性合成纖維係選自於由聚酯類、聚醯胺類、聚丙烯酸類、聚氯乙烯類、聚偏二氯乙烯類、聚乙烯醇類、聚烯烴類以及聚胺酯類所構成之群組中的纖維。 [7]如記載於上述[5]或[6]的方法,其中上述抗起毛毬布料係編織物。 [8]如記載於上述[7]的方法,其中該抗起毛毬布料在依循JIS L 1930 C4M法(使用滾筒式)洗滌10次及30次後,依循JIS L 1076 A法(使用ICI型試驗機的方法)測得的抗起毛毬等級均為3級以上。 發明效果
本發明涉及的含熱塑性合成纖維之短纖維的抗起毛毬布料,其為例如編織物,由於在布料內部殘留燒毛加工產生的熔融球,並在布料表面僅存在短纖維毛羽尖端部熔融球之拋光痕,因此抗起毛毬性極為優良,且即使在製造階段或重複使用後仍可抑制顯著強度降低或手感劣化。因此,本發明可將目前為止難以實用化之使用合成纖維機紡紗的編織物,適用於具有所需手感或外觀的各種衣物或其他纖維產品。只要被用作原絲的合成纖維種類為熱塑性,便可自由選擇而不受到任何限制。此外,本發明亦可適用於經過起毛處理的編織物等。進一步來說,亦可應用於下述編織物,即,於長纖維編織物表面具有在梭織、針編等過程中該長纖維遭截斷而成之端部的纖維者。因此,本發明涉及之含熱塑性合成纖維之短纖維的抗起毛毬布料,亦可適用於例如提供具有如天然纖維般柔軟手感、同時較天然纖維輕而耐用的衣物或者即使重複使用也依然耐用不易劣化的床單或寢具用外罩等各種纖維產品。
用以實施發明之形態 以下,將詳細說明本發明的實施形態。 本發明的實施形態之一係一種抗起毛毬布料,包含熱塑性合成纖維之短纖維,其特徵在於在該布料之至少單側表面,具有:該短纖維端部熔融球、以及該短纖維毛羽尖端部熔融球之拋光痕。
在本說明書中,術語「熱塑性合成纖維」係只要為藉由氣體燒毛熔融而形成熔融球者,便無特別限制,可舉出由化學合成的聚合物所構成的化學纖維,例如聚酯類、聚醯胺類、聚丙烯酸類、聚氯乙烯類、聚偏二氯乙烯類、聚乙烯醇類、聚烯烴類、聚胺酯類等合成纖維。例如,聚酯類纖維之短纖維的熔點為255至260℃,屬於聚醯胺類纖維之尼龍短纖維的熔點為215℃至220℃,聚丙烯酸類纖維的熔點不明確,但軟化點為190至240℃,屬於聚烯烴類纖維的聚丙烯短纖維的熔點為165至173℃。相反地,屬於天然纖維的棉(陸地棉)在235℃分解、275至456℃燃燒,而羊毛(美利奴)在130℃熱分解、205℃燒焦、300℃碳化。此外,屬於再生纖維素纖維的嫘縈或銅銨嫘縈纖維不會軟化、熔化,在160℃至300℃開始著色及分解。本實施形態中的熱塑性合成纖維係宜為選自於由聚酯類、聚醯胺類、聚丙烯酸類、聚氯乙烯類、聚偏二氯乙烯類、聚乙烯醇類、聚烯烴類、及聚胺酯類所構成之群組的纖維,較宜為聚酯類、聚醯胺類或聚丙烯酸類纖維。
在本說明書中,術語「短纖維」係指被切成短長度的短纖維(staple),在其為熱塑性合成纖維之短纖維的情況下,一般係將製作成長纖維(長絲紗線)的纖維截斷而得。從紡織加工性的觀點來看,短纖維的長度宜為20至70mm,較宜為30至60mm,更宜為38至51mm。從可紡性及維持布料強度的觀點來看,短纖維的纖度(單纖維纖度)宜為0.01至10丹尼,較宜為0.8至5丹尼,更宜為1.0至2.5丹尼。若單纖維纖度小於0.01丹尼,則容易變髒,產生的毛羽尖端容易聚集而形成毛毬,另一方面,若大於10丹尼,毛羽的產生量會變少,但由於韌度增加,會使一旦形成的毛毬變得難以脫落,手感也會變差。短纖維的橫截面可以為圓形橫截面,亦可為不規則橫截面。 另外,在本說明書中,術語「短纖維」亦包含具有遭截斷之端部的纖維,其係使用熱塑性合成纖維之長纖維作為原絲並藉由梭織、針編等獲得坯布,於該坯布表面藉梭織、針編、起毛處理等使該長纖維被截斷的結果而產生者。
在本說明書中,術語「機紡紗(短纖維加撚紗)」係指以將短纖維解開、分梳的方式將纖維進行排列、加撚而撚合成束的紗繩。從形成熔融球的觀點來看,機紡紗係宜為僅由一種熱塑性合成纖維之短纖維構成,但亦可為兩種以上熱塑性合成纖維之短纖維的混紡紗。此外,亦可為熱塑性合成纖維之短纖維與其他天然纖維的混紡紗,或可為與複合纖維絲、長絲紗線的撚紗、精紡股紗。機紡紗的紗支數宜為7至120支(760至44丹尼)。若小於7支則為厚布料,若大於120支則韌度會降低。此外,撚度宜為60至1500次/m。
在本說明書中,術語「布料」可為梭織物、針編物(圓編物、經編物、緯編物)、不織布中的任何一種。從作為衣物產品發揮所需效果的觀點來看,布料宜為梭織物或針編物。梭織物宜為由100%機紡紗構成,不過經線使用長纖維、緯線使用機紡紗的混紡織物由於可獲得柔軟且具彈性的手感因而亦頗適宜。梭織物結構、針編物結構並沒有特別限制。再者,在本說明書中,術語「編織物」係指梭織物或針編物。
在本說明書中,術語「毛羽」係指從布料表面豎立之短纖維端部,存在於布料內部或構成布料之機紡紗內部的短纖維端部則並不被稱為毛羽。圖1、2表示聚酯毛羽的實例,圖7表示尼龍毛羽的實例。
在本說明書中,術語「熔融球」係指藉由燒毛使熱塑性合成纖維的毛羽熔融,並變形成略球形。在本實施形態中,存在於布料表面的熔融球係藉著拋光所行之擦括而被轉變成拋光痕。圖5表示聚酯熔融球的實例,圖9表示尼龍熔融球的實例。
在本說明書中,術語「拋光痕」係指呈下述形狀的短纖維端部,即,布料表面的熔融球具有因拋光而被擦括過之痕跡的形狀。圖3、4、6表示聚酯之拋光痕的實例,圖8表示尼龍之拋光痕的實例。
本發明其他的實施形態係一種抗起毛毬布料的製造方法,包含以下步驟: 使用包含熱塑性合成纖維之短纖維作為原絲的機紡紗,梭織或針編成具有該短纖維毛羽之布料的步驟; 將所得編織物至少單側表面進行燒毛,形成該短纖維端部熔融球的步驟;以及 藉由拋光使形成於所得編織物單側表面的該短纖維毛羽尖端部熔融球被擦括而形成拋光痕的步驟。 以下,說明製造本實施形態之抗起毛毬布料的實例。 將熱塑性合成纖維之短纖維製成機紡紗。在此情況時,可為兩種以上熱塑性合成纖維的混紡紗,亦可為一種以上熱塑性合成纖維與一種以上天然纖維的混紡紗。 接著,用機紡紗當作經線及/或緯線織造成坯布。 接著,對坯布進行退漿精練。
接著,進行以下的燒毛。 (燒毛) 使存在於布料表面的毛羽尖端形成熔融球。此時,會有熔融球被埋沒在布料內部、或出現在位於機紡紗外部之短纖維端部的情況,但由於存在於這些部位的熔融球不會出現在布料表面,因此不用擔心會使布料的手感變差。燒毛可以藉由例如使用來自氣體燃燒器的火焰進行直接燒毛(氣體燒毛)及/或與加熱輥接觸進行間接燒毛(接觸燒毛)的方式來進行。由於聚酯與尼龍的熔點為210至260℃,因此宜進行直接燒毛。針對熔點較高的材料,宜進行使加熱輥溫度呈高溫且短時間內傳遞熱量的間接燒毛。燒毛條件並無特別限制,只要可使存在於布料表面會成為起毛毬原因的毛羽毛尖形成熔融球即可。進料至燒毛步驟的織物通過速度(燒毛加工速度)宜為60至120m/分,較宜為80至100 m/分。另外,在機紡紗含有天然纖維的情況下,由於只要藉由氣體燒毛將天然纖維的毛羽整個燒到碳化便可抑制起毛毬,因此宜進行氣體燒毛。
接著,進行以下的拋光。 (拋光) 藉由上述的燒毛,形成於編織物至少單側表面之短纖維毛羽尖端部熔融球係藉由使用例如拋光劑或砂紙進行拋光而被擦括,從而形成拋光痕。在熔融球形成於布料雙面的情況下,拋光也宜針對雙面進行。拋光方法可以手工進行,亦可使用各種拋光機。作為拋光機可使用將拋光劑施加到輥上的輥拋光機,將拋光紙捲附在輥上的輥拋光機,使用帶狀拋光紙的帶式砂磨機。圖10表示使用帶式砂磨機之拋光裝置的一例。在使用帶式砂磨機拋光布料雙面的情況下,僅需要更換拋光的面,進行兩次拋光即可。如圖10所示,燒毛後的布料通過逆向輥(1、2)以加熱缸(3至5)進行預熱,通過逆向輥(6至8),藉由可動式壓迫閥(9),一邊調節按壓強度同時一邊被按壓至旋轉的砂帶(10),布料表面的熔融球便被擦括並形成拋光痕。因拋光產生的粉末係被紙除粉器(11)、坯料除粉器(12、14)去除,最後藉由抖落裝置(19)將拋光粉已被去除的布料折疊並回收。
以往藉由拋光進行的抗起毛毬對策係如例如專利文獻5所載進行分纖化(fibrillation),但在本實施形態中的拋光係為了刮除因燒毛產生的熔融球而實施。如圖5、圖9所示,由於熔融球呈現預定大小的近球狀形態,因此在使拋光劑或拋光紙接觸布料表面進行擦括時,熔融球因為無法進入布料內部而優先受到拋光、擦括,使織物的基底組織受到的損傷被抑制在最小限度。因此,藉由這樣的拋光,可消除熱塑性合成纖維在燒毛上最大的問題,亦即熔融球會殘留在布料上造成布料變粗糙、手感或外觀劣化的問題,還可抑制布料的強度降低。儘管如上所述,在引用文獻4與5中教示了特殊的拋光方法,但這些拋光方法係適用於起毛產品的技術,而合成纖維機紡紗由於即使進行拋光,堅硬的毛羽(毛尖)也會避開,因此難以僅處理導致起毛毬原因的毛羽而不損害原料布料。然而,本發明人發現以下事實:若是藉由燒毛而在尖端部形成有熔融球的毛羽就會變得難以避開,因此可在不損及原料布料的情況下,藉由擦括來拋光熔融球,而得以製造抗起毛毬性極為優良的織物,因而得以完成本發明。此外,如上所述,儘管在引用文獻3中記載合成纖維因燒毛造成的熔融球似乎能夠以剪毛去除,但由於剪毛原本為用來割斷起毛纖維的方法,因此要跟拋光的情況一樣適用於起毛產品以外實際上很困難,即使適用了也有非常高的危險性會損害布料原料,因此實際上並未使用。
(起毛處理) 本實施形態之抗起毛毬布料的製造方法亦可適用於具有經施行起毛處理之表面的編織物等。使用包含熱塑性合成纖維之短纖維作為原絲的機紡紗來梭織或針編等製成坯料並使該坯料表面成為起毛狀態的方法,可舉出例如針布起毛處理、金剛砂起毛處理等加工方法;如起毛織物般藉由織成所行的方法;藉由雙面拉舍爾針編布的中心切割進行如織物般針編的方法。只要對具有經起毛處理表面的編織物等之至少單側表面進行燒毛,於短纖維端部形成熔融球,並藉由拋光使形成於所獲得編織物等之單側表面的短纖維毛羽尖端部熔融球被擦括而形成拋光痕即可。 此外,本實施形態之抗起毛毬布料的製造方法,係亦可適用於以下的編織物等,即:在使用熱塑性合成纖維之長纖維作為原絲進行梭織、針編等而獲得的坯布表面利用梭織、針編、起毛處理等將長纖維截斷,結果使短纖維得以存在者。此乃因為只要在坯料單側表面存在有纖維的端部,便可藉由燒毛在該纖維端部形成熔融球,並藉由對形成於所獲得編織物單側表面之毛羽尖端部熔融球進行拋光,使其受到擦括並形成拋光痕而發揮期望的效果。
(熱定型) 接著,進行熱處理以消除合成纖維之不均勻熱履歷的影響。宜進行熱定型以實現織物尺寸穩定性或均勻染色。以聚酯纖維或尼龍纖維的情況而言,熱處理在180℃下進行約30秒至1分鐘。
(染色) 染色並無特別限制。染色有浸染(揉染)與連續染色,浸染較為常見。儘管有部分的聚酯係使用連續染色,但會使手感硬化而損及柔軟性。在浸染方面,若在染色前進行燒毛,則會因熔融球與底料的染色性不同而產生染斑,但在本實施形態中,由於藉由拋光去除布料表面的熔融球,因此不會有出現染斑的問題。若燒毛不均勻則會產生條紋染斑。在無論如何都無法藉由燒毛解決條紋染斑的情況下,亦可在將織線染色後,對織物進行燒毛及拋光,亦即可在燒毛前染色或在燒毛後染色。 (完成烘乾) 接著乾燥並完成。
由於藉由以上製造方法實施抗起毛毬對策的編織物係經過燒毛步驟與拋光步驟,因此如圖3、圖4、圖6、圖8所示,當用電子顯微鏡檢查時,確認存在有埋沒在布料內部但位於機紡紗外部的短纖維端部熔融球,與布料表面之毛羽尖端部的熔融球受到擦括而產生的拋光痕。 藉由實施包含上述燒毛步驟與拋光步驟的抗起毛毬對策,即使為包含熱塑性合成纖維的短纖維且抗起毛毬等級為1至2級的編織物,亦可使其之抗起毛毬等級達到3級以上,宜為4級以上,更宜為達到5級,此外,亦可使其成為抑制強度降低或手感劣化的編織物。實施了本實施形態之抗起毛毬對策的編織物,係如以下的實施例所示,起毛毬性能即使在重複洗滌下亦可持續,從這點來看,耐久性亦為優良。 (實施例)
[實施例1]紡製聚酯產品(燒毛+拋光加工產品)的製造 將短纖聚酯纖維(聚酯纖維的短纖維,1.6丹尼、38mm cut)根據常規方法進行機紡,獲得聚酯機紡紗(30支)。 將所獲得的聚酯機紡紗整經成經線,使用以POVAL為主體的經漿對此經過整經的經線上漿,然後使用以同樣方式獲得的聚酯機紡紗作為緯線,並梭織成經線密度90根/吋(2.54cm)、緯線密度70根/吋的平織坯布。 將所獲得的坯布退漿精練後,用氣體燃燒器(80m/分)對布料兩面進行燒毛,使熔融球形成在布料上。接著,用砂帶(網目#1000)對布料的兩面進行拋光,去除產生在布料表面的熔融球。之後,經過180℃、1分鐘的熱定型步驟、藉由浸染進行的揉染步驟、及烘乾步驟獲得由短纖聚酯纖維構成的平織實驗布疋。
[比較例1]短纖聚酯產品(常規加工產品)的製造 除了省略燒毛步驟及拋光步驟以外,以與實施例1相同的方式獲得實驗布疋。
[比較例2]短纖聚酯產品(燒毛+減量加工產品)的製造 除了在實施例1的燒毛步驟後,實施鹼減量處理(10%)來取代拋光步驟以外,以與實施例1相同的方式獲得實驗布疋。
[比較例3]短纖聚酯產品(燒毛+減量加工產品)的製造 除了在實施例1的燒毛步驟後,實施鹼減量處理(20%)來取代拋光步驟以外,以與實施例1相同的方式獲得實驗布疋。
[比較例4]短纖聚酯產品(燒毛+減量加工產品)的製造 除了在實施例1的燒毛步驟後,實施鹼減量處理(30%)來取代拋光步驟以外,以與實施例1相同的方式獲得實驗布疋。
[實施例2]短纖聚酯產品(燒毛+減量加工產品)的製造 將1.7丹尼、38mm cut的短纖尼龍纖維(尼龍66纖維的短纖維)根據常規方法進行機紡,獲得尼龍機紡紗(30支)。 將所獲得的尼龍機紡紗整經成經線,使用以POVAL為主體的經漿對此經過整經的經線上漿,然後使用以同樣方式獲得的尼龍機紡紗作為緯線,並梭織成經線密度90根/吋、緯線密度70根/吋的平織坯布。 將所獲得的坯布退漿精練後,用氣體燃燒器(80m/分)對布料兩面進行燒毛,使熔融球形成在布料上。接著,用砂帶(網目#1000)對布料的兩面進行拋光,去除產生在布料表面的熔融球。之後,經過180℃、1分鐘的熱定型步驟、藉由浸染進行的揉染步驟、及烘乾步驟獲得由紡製尼龍纖維構成的實驗布疋。
[比較例5]紡製尼龍產品(常規加工產品)的製造 除了省略燒毛步驟及拋光步驟以外,以與實施例2相同的方式獲得實驗布疋。
[實施例3]混紡起毛材料產品(燒毛+拋光加工產品)的製造 準備使用加撚線(最終混紡率61:33:6)作為經線及緯線織造而成的色紡紗布料(經96根×緯90根),該加撚線係由2根已將聚酯纖維(38mm cut,毛條染色)及嫘縈纖維(38mm cut)以混紡率65:35機紡成的混紡紗(40支)、與1根聚胺酯長絲紗線(40丹尼)所構成。準備該布料然後進一步進行針布起毛。對該布料進行氣體燒毛(80m/分),使熔融球形成。接著,用砂帶(網目#1000)對布料的兩面進行拋光,去除產生在布料表面的熔融球。之後,經過180℃、1分鐘的熱定型步驟獲得由混紡材料構成的平織實驗布疋。
[比較例6]混紡起毛材料產品(燒毛加工產品)的製造 除了省略拋光步驟以外,以與實施例3相同的方式獲得實驗布疋。
[比較例7]混紡起毛材料產品(常規加工產品)的製造 除了省略燒毛步驟及拋光步驟以外,以與實施例3相同的方式獲得實驗布疋。
使用實施例1至3及比較例1至7所獲得的實驗布疋,對不洗滌、洗滌10次後、洗滌30次後的樣本,進行抗起毛毬試驗、撕裂強度試驗。然而,對於實施例2、比較例5、實施例3所獲得的實驗布疋省略撕裂強度試驗,對比較例6及7所獲得的實驗布疋亦省略洗滌10次後、洗滌30次後的抗起毛毬試驗。將結果表示於以下的表1。 抗起毛毬試驗係依循JIS L 1076 A法(使用ICI型試驗機的方法)進行10小時。試驗結果係4個試驗片判定結果的平均值。 撕裂強度試驗係依循JIS L 1096D(擺錘法)進行。 洗滌係依循JIS L 1930 C4M法(使用滾筒式)進行10次、30次。
[表1]
Figure 02_image001
從表1來看,實施例1至3的實驗布疋係因經過燒毛及拋光,其抗起毛毬等級即使在洗滌30次後仍為最高值的5級,抗起毛毬性極為優良,手感亦佳,強度也沒有降低。另一方面,製造過程中未經過燒毛及拋光的比較例1之實驗布疋的抗起毛毬等級為1級,比較例5之實驗布疋的抗起毛毬等級為1.5級,比較例7之實驗布疋的抗起毛毬等級為1級,在製造階段產生了許多毛毬。 此外,鹼減量處理自習知即被視為短纖聚酯纖維抗起毛毬對策,在顯示由該鹼減量處理所得結果的比較例2至4中,得到抗起毛毬等級與實施例1及2一樣為5級的良好結果,但在強度試驗的結果方面則下降至實施例1的50%或更低,觀察到布料強度的明顯劣化。因此,難以保持作為原料之布料本來具有的強度或手感。再者,利用減量加工所行之抗起毛毬對策,由於減量率的差異會導致手感或強度容易變得參差不齊,因此從穩定的抗起毛毬對策這樣的觀點來看也非適宜的抗起毛毬對策。在比較例6中,抗起毛毬等級為3.5級,與比較例7相比,抗起毛毬性得到改善,但由於布料表面存在大量因燒毛產生的熔融球,因此布料的觸感變差,會損壞商品價值。 產業上之可利用性
本發明的抗起毛毬布料,由於抗起毛毬性極為優良,手感亦佳,強度亦無明顯降低,因此適合利用在具有所需手感或外觀的各種衣物或其他纖維產品,製成至今難以實用化之使用合成纖維機紡紗的編織物。
1‧‧‧逆向輥2‧‧‧逆向輥3‧‧‧熱缸4‧‧‧熱缸5‧‧‧熱缸6‧‧‧逆向輥7‧‧‧逆向輥8‧‧‧逆向輥9‧‧‧可動式壓迫閥10‧‧‧砂帶11‧‧‧紙除粉器12‧‧‧坯料除粉器13‧‧‧逆向輥14‧‧‧坯料除粉器15‧‧‧逆向輥16‧‧‧導輥17‧‧‧導輥18‧‧‧逆向輥19‧‧‧抖落裝置
圖1係比較例1中製造的短纖聚酯平紋織物的成品(常規加工產品)在洗滌10次後,其布料表面的電子顯微鏡照片。 圖2係比較例1中製造的短纖聚酯平紋織物的成品(常規加工產品)在洗滌30次後,其布料表面的電子顯微鏡照片。 圖3係實施例1中製造的短纖聚酯平紋織物的成品(燒毛+拋光)在洗滌10次後,其布料表面的電子顯微鏡照片。 圖4係實施例1中製造的短纖聚酯平紋織物的成品(燒毛+拋光)在洗滌30次後,其布料表面的電子顯微鏡照片。 圖5係實施例1中製造的短纖聚酯平紋織物,其製造過程中的坯布在退漿精練後剛完成燒毛加工時,布料表面(僅進行燒毛)的電子顯微鏡照片。 圖6係實施例1中製造的短纖聚酯平紋織物的成品(燒毛+拋光),其布料表面在剛完成時的電子顯微鏡照片。 圖7係係比較例3的短纖尼龍平紋織物的成品(常規加工產品),其布料表面(常規加工產品)的電子顯微鏡照片。 圖8係實施例2的短纖尼龍平紋織物的成品(燒毛+拋光),其布料表面在剛完成時的電子顯微鏡照片。 圖9係實施例2的短纖尼龍平紋織物,其製造過程中的坯布在退漿精練後剛完成燒毛加工時,布料表面(僅進行燒毛)的電子顯微鏡照片。 圖10係表示藉由拋光經燒毛後之毛羽尖端部熔融球使其擦括以形成拋光痕之帶式砂磨機設備之實例的示意圖。

Claims (8)

  1. 一種抗起毛毬布料,僅包含將已製成長絲紗線之纖維截斷而獲得之熱塑性合成纖維之短纖維、或由熱塑性合成纖維之短纖維與其他天然纖維構成之混紡紗,其特徵在於:在該布料之至少單側表面具有該短纖維端部熔融球、以及該短纖維毛羽尖端部熔融球之拋光痕;並且,該抗起毛毬布料係藉由包含以下步驟之方法而製得:以帶式砂磨機進行拋光,將形成在該布料單側表面之該短纖維毛羽尖端部熔融球擦刮而形成拋光痕。
  2. 如請求項1之抗起毛毬布料,其中前述熱塑性合成纖維係選自於由聚酯類、聚醯胺類、聚丙烯酸類、聚氯乙烯類、聚偏二氯乙烯類、聚乙烯醇類、聚烯烴類以及聚胺酯類所構成群組中的纖維。
  3. 如請求項1或2之抗起毛毬布料,其係編織物。
  4. 如請求項3之抗起毛毬布料,其依循JIS L 1930 C4M法,即使用滾筒式洗滌10次及30次後,依循JIS L 1076 A法,即使用ICI型試驗機的方法測得的抗起毛毬等級均為3級以上。
  5. 一種如請求項1之抗起毛毬布料的製造方法,包含下述步驟:使用機紡紗作為原絲來梭織或針編或製造具有短纖維毛羽之布料的步驟,該機紡紗包含熱塑性合成纖維之短 纖維、或由熱塑性合成纖維之短纖維與其他天然纖維構成之混紡紗;將所得布料至少單側表面進行燒毛而在該短纖維端部形成熔融球的步驟;以及以帶式砂磨機進行拋光,使形成於所得布料單側表面之該短纖維毛羽尖端部的熔融球被擦括而形成拋光痕的步驟。
  6. 如請求項5之抗起毛毬布料的製造方法,其中前述熱塑性合成纖維係選自於由聚酯類、聚醯胺類、聚丙烯酸類、聚氯乙烯類、聚偏二氯乙烯類、聚乙烯醇類、聚烯烴類以及聚胺酯類所構成群組中的纖維。
  7. 如請求項5或6之抗起毛毬布料的製造方法,其中前述抗起毛毬布料係編織物。
  8. 如請求項7之抗起毛毬布料的製造方法,其中前述抗起毛毬布料在依循JIS L 1930 C4M法,即使用滾筒式洗滌10次及30次後,依循JIS L 1076 A法,即使用ICI型試驗機的方法測得的抗起毛毬等級均為3級以上。
TW107127230A 2017-08-07 2018-08-06 抗起毛毬布料及其製法 TWI78508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152392 2017-08-07
JP2017152392 2017-08-0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920789A TW201920789A (zh) 2019-06-01
TWI785088B true TWI785088B (zh) 2022-12-01

Family

ID=652714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7127230A TWI785088B (zh) 2017-08-07 2018-08-06 抗起毛毬布料及其製法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20200157712A1 (zh)
EP (1) EP3666951A4 (zh)
JP (2) JP6682705B2 (zh)
KR (1) KR20200038460A (zh)
CN (1) CN110998007B (zh)
TW (1) TWI785088B (zh)
WO (1) WO201903135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63277B (zh) * 2020-06-17 2022-12-06 湖北嘉麟杰纺织品有限公司 改善再生涤纶面料正面起球的方法及磨毛装置
CN111775268B (zh) * 2020-07-02 2022-11-18 江西天鲜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植物纤维产品表面须丝修理装置
EP4253622A1 (en) 2020-11-26 2023-10-04 Toray Industries, Inc. Woven/knitted article, manufacturing method, and textile product
CN114626486B (zh) * 2022-05-13 2022-07-12 启东市鸿盛纺织有限公司 基于人工智能的纺织布料前处理工艺优化方法
CN117328236A (zh) * 2023-11-24 2024-01-02 南通天梭纺织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抗菌效果的面料加工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90298370A1 (en) * 2008-06-03 2009-12-03 Mmi-Ipco, Llc Flame Retardant Fabrics
CN201850387U (zh) * 2010-08-03 2011-06-01 张家港市金陵纺织有限公司 一种t/r色织面料
CN102953221A (zh) * 2011-08-16 2013-03-06 刘发元 一种纺织面料的生产工艺
CN106757670A (zh) * 2016-12-20 2017-05-31 江苏金太阳纺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抗起球磨毛面料及其制造方法
WO2017131597A1 (en) * 2015-12-30 2017-08-03 Hayat Kimya San. A. Ş. Soft nonwoven fabric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562267A (en) 1978-10-31 1980-05-10 Teijin Ltd Production of animal hair like fabric
JPS57210063A (en) * 1981-06-16 1982-12-23 Teijin Ltd Production of spun like knitted fabric
JPH01139841A (ja) * 1987-07-20 1989-06-01 Toray Ind Inc 抗ピル性合成繊維布帛およびその製造法
JPH0797764A (ja) 1993-09-28 1995-04-11 Toyobo Co Ltd 起毛織物の製造法
JPH08144158A (ja) 1994-11-21 1996-06-04 Toyobo Co Ltd シャツ用編地およびシャツ
JP3536540B2 (ja) 1995-07-27 2004-06-14 東レ株式会社 ポリエステルスパン織編物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4197243A (ja) 2002-12-16 2004-07-15 Toyobo Co Ltd 抗ピリング性織物
US8214976B2 (en) * 2009-04-29 2012-07-10 Xiaoming Tao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illing reduction
CN103122548B (zh) * 2011-11-18 2015-08-05 东丽纤维研究所(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抗起球针织面料及其生产方法
CN104480612A (zh) * 2014-12-01 2015-04-01 江苏瓯堡纺织染整有限公司 仿羊毛面料及其生产工艺
CN104611944A (zh) * 2014-12-09 2015-05-13 南通市嘉宇斯纺织集团有限公司 天枢绒及其生产方法
JP6437292B2 (ja) 2014-12-09 2018-12-12 株式会社クラレ ポリエステル繊維
CN104389087B (zh) * 2014-12-11 2016-08-17 宁波大千纺织品有限公司 一种抗起球、具有桃皮绒手感的超柔棉毛布及其制作方法
CN205062317U (zh) * 2015-09-01 2016-03-02 江苏金太阳纺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抗起球磨毛面料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90298370A1 (en) * 2008-06-03 2009-12-03 Mmi-Ipco, Llc Flame Retardant Fabrics
CN201850387U (zh) * 2010-08-03 2011-06-01 张家港市金陵纺织有限公司 一种t/r色织面料
CN102953221A (zh) * 2011-08-16 2013-03-06 刘发元 一种纺织面料的生产工艺
WO2017131597A1 (en) * 2015-12-30 2017-08-03 Hayat Kimya San. A. Ş. Soft nonwoven fabric
CN106757670A (zh) * 2016-12-20 2017-05-31 江苏金太阳纺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抗起球磨毛面料及其制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682705B2 (ja) 2020-04-15
CN110998007B (zh) 2022-08-30
JPWO2019031356A1 (ja) 2019-11-07
CN110998007A (zh) 2020-04-10
TW201920789A (zh) 2019-06-01
WO2019031356A1 (ja) 2019-02-14
EP3666951A1 (en) 2020-06-17
EP3666951A4 (en) 2021-05-19
KR20200038460A (ko) 2020-04-13
JP2020100933A (ja) 2020-07-02
US20200157712A1 (en) 2020-05-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785088B (zh) 抗起毛毬布料及其製法
JP6338249B2 (ja) ポリトリメチレンテレフタラート系コアスパン糸から作られる伸縮性のある寸法安定性の織物
TWM548177U (zh) 再生織物結構
TW387024B (en) Plush fabric capable of generating long/short piles, pill-like fabric and method of production thereof
CN110435250B (zh) 一种羊毛针织羊剪绒仿毛皮织物及其生产工艺
WO2020162506A1 (ja) 抗ピリング紡績糸、その製法、及び抗ピリング紡績糸により構成される抗ピリング織編物
CN113802260A (zh) 一种超细旦经编桃皮绒面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JP7051159B2 (ja) タオル地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10644173B (zh) 一种具有立体层次效果的磨毛面料及其制备方法
WO2014064661A2 (en)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a silk-based fabric imitating a cashmere fabric
CN113882063A (zh) 一种利用精梳短毛做全毛短顺面料的方法
JP2022060610A (ja) 竹繊維を使用して織編みした生地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KR101002292B1 (ko) 스웨이드조 스트레치 직물의 제조방법
CN109371523B (zh) 易打理的毛料用的原料捻线的制造方法
JP7372954B2 (ja) 紡績糸織物
JP3531687B2 (ja) 特殊風合織物及びその製造法
JPH0772381B2 (ja) 毛皮調立毛織編物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6622336B2 (ja) 絹糸の改質方法及びその改質装置
JP3536540B2 (ja) ポリエステルスパン織編物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4214626B2 (ja) 強撚織物
JP2677799B2 (ja) ポリエステル加工糸梳毛調織物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15491806A (zh) 一种利用精纺回毛生产半精梳防风面料的方法
CN116905161A (zh) 一种超薄灯芯绒面料及其制备工艺
JPH07119028A (ja) 抗ピリング性スパン布帛
KR20000020549A (ko) 표면효과가 우수한 스웨드조 직물의 제조방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