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68423B - 軸承系統及具有該軸承系統的馬達 - Google Patents

軸承系統及具有該軸承系統的馬達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68423B
TWI768423B TW109126537A TW109126537A TWI768423B TW I768423 B TWI768423 B TW I768423B TW 109126537 A TW109126537 A TW 109126537A TW 109126537 A TW109126537 A TW 109126537A TW I768423 B TWI768423 B TW I768423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bearing
convex portion
diameter
face
end surfac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912653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206713A (zh
Inventor
洪銀樹
尹佐國
李明聰
Original Assignee
建準電機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建準電機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建準電機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912653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768423B/zh
Priority to CN202010808412.3A priority patent/CN114060410B/zh
Publication of TW20220671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20671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6842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68423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CSHAFTS; FLEXIBLE SHAFTS; ELEMENTS OR CRANKSHAFT MECHANISMS; ROTARY BODIES OTHER THAN GEARING ELEMENTS; BEARINGS
    • F16C32/00Bearing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16C32/06Bearing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with moving member supported by a fluid cushion formed, at least to a large extent, otherwise than by movement of the shaft, e.g. hydrostatic air-cushion bearings
    • F16C32/0629Bearing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with moving member supported by a fluid cushion formed, at least to a large extent, otherwise than by movement of the shaft, e.g. hydrostatic air-cushion bearings supported by a liquid cushion, e.g. oil cushion
    • F16C32/064Bearing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with moving member supported by a fluid cushion formed, at least to a large extent, otherwise than by movement of the shaft, e.g. hydrostatic air-cushion bearings supported by a liquid cushion, e.g. oil cushion the liquid being supplied under pressur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CSHAFTS; FLEXIBLE SHAFTS; ELEMENTS OR CRANKSHAFT MECHANISMS; ROTARY BODIES OTHER THAN GEARING ELEMENTS; BEARINGS
    • F16C32/00Bearing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16C32/06Bearing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with moving member supported by a fluid cushion formed, at least to a large extent, otherwise than by movement of the shaft, e.g. hydrostatic air-cushion bearings
    • F16C32/0629Bearing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with moving member supported by a fluid cushion formed, at least to a large extent, otherwise than by movement of the shaft, e.g. hydrostatic air-cushion bearings supported by a liquid cushion, e.g. oil cushion
    • F16C32/064Bearing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with moving member supported by a fluid cushion formed, at least to a large extent, otherwise than by movement of the shaft, e.g. hydrostatic air-cushion bearings supported by a liquid cushion, e.g. oil cushion the liquid being supplied under pressure
    • F16C32/0651Details of the bearing area per s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CSHAFTS; FLEXIBLE SHAFTS; ELEMENTS OR CRANKSHAFT MECHANISMS; ROTARY BODIES OTHER THAN GEARING ELEMENTS; BEARINGS
    • F16C33/00Parts of bearings; Special methods for making bearings or parts thereof
    • F16C33/30Parts of ball or roller bearings
    • F16C33/66Special parts or details in view of lubrication
    • F16C33/6637Special parts or details in view of lubrication with liquid lubricant
    • F16C33/664Retaining the liquid in or near the bear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CSHAFTS; FLEXIBLE SHAFTS; ELEMENTS OR CRANKSHAFT MECHANISMS; ROTARY BODIES OTHER THAN GEARING ELEMENTS; BEARINGS
    • F16C33/00Parts of bearings; Special methods for making bearings or parts thereof
    • F16C33/30Parts of ball or roller bearings
    • F16C33/66Special parts or details in view of lubrication
    • F16C33/6637Special parts or details in view of lubrication with liquid lubricant
    • F16C33/6681Details of distribution or circulation inside the bearing, e.g. grooves on the cage or passages in the rolling ele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liding-Contact Bearings (AREA)
  • Connection Of Motors, Electrical Generators, Mechanical Devices, And The Like (AREA)
  • Magnetic Bearings And Hydrostatic Bearings (AREA)
  • Fuel Cell (AREA)

Abstract

一種軸承系統及具有該軸承系統的馬達,用以解決習知軸承系統會有動壓不足的問題。係包含:一軸管,具有一第一開口及一第二開口;一隔板,位於該軸管內;一軸承,位於該第一開口與該隔板之間;一蓋板,位於該第二開口與該隔板之間;及一轉動件,具有一外凸部連接一轉軸並位於該隔板與該蓋板之間,該外凸部的外徑大於該軸承的外徑,該外凸部能夠在轉動時與該隔板之間形成一動壓間隙。

Description

軸承系統及具有該軸承系統的馬達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馬達構件,尤其是一種軸承系統及具有該軸承系統的馬達。
請參照第1圖,其係一種習知的流體動壓軸承裝置9,該習知的流體動壓軸承裝置9具有一密封部91位於一外側構件92內,一軸部93貫穿該密封部91,該軸部93的第一端931位於該外側構件92內,該軸部93的第二端932凸伸穿出該外側構件92外。一套筒部94連接該軸部93的第一端931,以與該軸部93同部旋轉;其中,該套筒部94的第一面941與該密封部91之間的間隙於該軸部93旋轉時形成一油膜,該套筒部94的第二面942與該外側構件92之間的間隙於旋轉時形成另一油膜,以藉由該等間隙中的油膜產生動壓,來降低構件之間的摩擦,達到減少運作噪音及振動的效果。類似於該習知的流體動壓軸承裝置9的一實施例已揭露於中華民國公開第202016443號專利案當中。
然而,當負載較大時,上述習知的流體動壓軸承裝置9會有動壓不足的情況產生,故上述習知的流體動壓軸承裝置9並無法應用至較高負載的馬達,故仍有加以改善之必要。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軸承系統,在高負載狀態下仍可具有足夠的動壓支撐轉動構件,能適用於較大體積或較高負載的馬達中。
本發明的次一目的是提供一種軸承系統,可提升潤滑油的循環順暢度。
本發明的又一目的是提供一種軸承系統,可防止潤滑油滲漏。
本發明的再一目的是提供一種馬達,具有該軸承系統。
本發明全文所述方向性或其近似用語,例如「前」、「後」、「左」、「右」、「上(頂)」、「下(底)」、「內」、「外」、「側面」等,主要係參考附加圖式的方向,各方向性或其近似用語僅用以輔助說明及理解本發明的各實施例,非用以限制本發明。
本發明全文所記載的元件及構件使用「一」或「一個」之量詞,僅是為了方便使用且提供本發明範圍的通常意義;於本發明中應被解讀為包括一個或至少一個,且單一的概念也包括複數的情況,除非其明顯意指其他意思。
本發明全文所述「結合」、「組合」或「組裝」等近似用語,主要包含連接後仍可不破壞構件地分離,或是連接後使構件不可分離等型態,係本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可以依據欲相連之構件材質或組裝需求予以選擇者。
本發明的軸承系統,包含:一軸管,具有一第一開口及一第二開口;一隔板,位於該軸管內;一軸承,位於該第一開口與該隔板之間,該軸承具有一軸承內徑與一軸承外徑;一蓋板,位於該第二開口與該隔板之間;及一轉動件,具有一轉軸貫穿該軸承及該隔板,一外凸部連接該轉軸並位於該隔板與該蓋板之間,該外凸部具有一外凸部外徑,該外凸部外徑大於該軸 承外徑,該外凸部能夠在轉動時與該隔板之間形成一動壓間隙,該隔板與該軸管一體成型相連接,該隔板連接該軸管的內壁處具有一環溝,該環溝連通該動壓間隙。
本發明的馬達,包含:一基座;一前述的軸承系統,該軸管結合於該基座,該轉軸凸伸穿出該軸管的第一開口並結合一輪轂,該輪轂結合有一磁性件;及一定子,設於該軸管外周並與該磁性件相對。
據此,本發明的軸承系統,可藉由將轉動件的外凸部設成比軸承還寬的型態,由較大面積的外凸部提供較大的動壓效果,使該軸承系統在高負載狀態下仍可具有足夠的動壓來支撐該轉動件,從而能適用於較大體積或較高負載的馬達中,並確保該軸承系統或馬達運作時,不易產生噪音及振動的問題,具有提升軸承系統或馬達品質的功效。
其中,該隔板具有軸向相對的一第一面及一第二面,該外凸部具有軸向相對的一第一端面及一第二端面,該外凸部的第一端面可以朝向該隔板的第二面,該第一端面及該第二面中的至少一者可以設有數個動壓溝。如此,具有更進一步地提升該軸承系統運作時所產生的動壓效果功效。
其中,該蓋板具有軸向相對的一內端面及一外端面,該外凸部具有軸向相對的一第一端面及一第二端面,該外凸部的第二端面可以朝向該蓋板的內端面,該第二端面及該內端面中的至少一者可以設有數個動壓溝。如此,具有更進一步地提升該軸承系統運作時所產生的動壓效果功效。
其中,該數個動壓溝可以設於該外凸部的第二端面,該蓋板可以具有一凹槽連通該第二端面上的該數個動壓溝。如此,該凹槽可形成一儲油空間,以便潤滑油在該第二端面上的該數個動壓溝中不斷地順暢循環,具有提升動壓的功效。
其中,較佳於該外凸部的第一端面及第二端面分別設有數個動 壓溝。如此,具有提升動壓效果及動壓溝之加工便利性等功效。
其中,該轉軸貫穿該隔板的一穿孔,該穿孔具有一穿孔孔徑,該穿孔孔徑可以小於或等於該軸承外徑與該軸承內徑和的一半。如此,可以使該穿孔不會過大,確保該隔板能具有足夠的面積來與該外凸部之間產生足以達到預定理想值的動壓,具有提升動壓的功效。
其中,該外凸部可以雷射銲接結合該轉軸。如此,具有提升結合穩固性的功效。
其中,該蓋板可以雷射銲接結合該軸管。如此,具有提升結合穩固性的功效。
該軸承系統另可以包含一定位環,該定位環可以抵接該軸承的頂面並結合該軸管,該軸承可以位於該定位環與該隔板之間,該轉軸可以貫穿該定位環並凸伸超出該第一開口。如此,具有提升對軸承的定位效果的功效。
其中,該定位環可以鍍有複合金屬塗層,該定位環可以雷射銲接結合該軸管。如此,具有提升結合穩固性的功效。
其中,該轉軸可以貫穿該定位環的一穿口及該軸承的一軸孔,該穿口具有一穿口徑寬,該穿口徑寬可以大於該軸承內徑。如此,可以確保該轉軸不會摩擦到該定位環,具有不影響該轉軸旋轉順暢度的功效。
其中,該軸承可以具有一導斜面連接該軸孔及該頂面,該穿口徑寬可以小於該導斜面與該頂面連接處的徑寬。如此,該定位環可以擋止沿著該導斜面流出的潤滑油,具有防止潤滑油滲漏的功效。
其中,該定位環可以具有一防漏斜面,該防漏斜面可以鄰接該穿口並朝向該軸承,該防漏斜面與該軸承的頂面之間可以形成一斷油空間。如此,當潤滑油沿著該導斜面流至該軸承的頂面時,可接續流入該斷油空間, 而不易從該定位環的穿口流出,具有防止潤滑油滲漏的功效。
其中,該定子具有一定子最小內徑,該外凸部外徑可以大於該定子最小內徑。如此,具有提升動壓的功效,以適用於更大體積或更高負載的馬達。
其中,該軸管可以具有一小徑部連接一大徑部,該軸管的外壁可以在該小徑部與該大徑部鄰接處形成一肩部,該定子可以抵接該肩部。如此,具有提升組裝便利性的功效。
其中,該軸管可以鍍有複合金屬塗層,該軸管可以雷射銲接結合該基座。如此,具有提升結合穩固性的功效。
〔本發明〕
1:軸管
1a:小徑部
1b:大徑部
11:第一開口
12:第二開口
13:肩部
14:抵靠部
2:隔板
21:第一面
22:第二面
23:穿孔
24:環溝
25:延伸牆
3:軸承
31:頂面
32:底面
33:軸孔
34:導斜面
4:蓋板
41:內端面
42:外端面
43:凹槽
5:轉動件
51:轉軸
52:輪轂
53:磁性件
54:外凸部
541:第一端面
542:第二端面
6:定位環
61:穿口
62:防漏斜面
7:基座
8:定子
81:電路板
82:線圈組
D1:穿孔孔徑
D2:軸承內徑
D3:軸承外徑
D4:外凸部外徑
D5:徑寬
D6:穿口徑寬
D7:定子最小內徑
G:動壓間隙
R:軸承系統
S1:第一容室
S2:第二容室
S3:斷油空間
V:動壓溝
W1:外壁
W2:內壁
〔習用〕
9:流體動壓軸承裝置
91:密封部
92:外側構件
93:軸部
931:第一端
932:第二端
94:套筒部
941:第一面
942:第二面
〔第1圖〕一種習知流體動壓軸承裝置圖。
〔第2圖〕本發明第一實施例軸承系統的分解立體圖。
〔第3圖〕本發明第一實施例軸承系統的局部構件的分解立體圖。
〔第4圖〕本發明第一實施例馬達的組合剖視圖。
〔第5圖〕如第4圖所示A處的局部構造放大圖。
〔第6圖〕本發明第二實施例軸承系統的分解立體圖。
〔第7圖〕本發明第二實施例馬達的組合剖視圖。
〔第8圖〕如第7圖所示B處的局部構造放大圖。
〔第9圖〕本發明第三實施例馬達的組合剖視圖。
為讓本發明之上述及其他目的、特徵及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 文特舉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並配合所附圖式,作詳細說明如下:
請參照第2圖所示,其係本發明軸承系統R的第一實施例,係包含一軸管1、一隔板2、一軸承3、一蓋板4及一轉動件5,該隔板2、該軸承3及該蓋板4均位於該軸管1內,該轉動件5的局部位於該軸管1內且可相對於該軸管1旋轉。
該軸管1具有一第一開口11及一第二開口12,該第一開口11及該第二開口12可以呈軸向相對,以便將上述構件從二端裝入該軸管1內。該軸管1外可供結合基座、線圈組或電路板等構件,故該軸管1的型態可以依據使用需求予以調整。例如但不限制地,本實施例的軸管1可以具有一小徑部1a連接一大徑部1b,該小徑部1a內具有一第一容室S1,該大徑部1b內則具有一第二容室S2。其中,該小徑部1a的內徑可以小於該大徑部1b的內徑,使該第二容室S2較該第一容室S1寬敞;該小徑部1a的外徑則也小於該大徑部1b的外徑,使該軸管1的外壁W1可以在該小徑部1a與該大徑部1b鄰接處形成一肩部13。
請參照第2、3圖所示,該隔板2位於該軸管1內,該隔板2可以與該軸管1一體成型相連接,或組裝固定於該軸管1內的預定位置。該隔板2可以具有軸向相對的一第一面21及一第二面22,該第一面21可以朝向該軸管1的第一開口11,該第二面22則可以朝向該軸管1的第二開口12。該隔板2大致上位於該小徑部1a與該大徑部1b的鄰接處;亦即,該第一容室S1可以位於該第一面21與該第一開口11之間,該第二容室S2則可以位於該第二面22與該第二開口12之間。該隔板2可以具有一穿孔23,該穿孔23具有一穿孔孔徑D1(標示於第4圖)。該隔板2可以具有一環溝24位於該第二面22的外周;當該隔板2與該軸管1一體成型相連接時,該環溝24可以位於該第二面22連接該軸管1內壁W2處。
請參照第2、4圖所示,該軸承3可以通過該軸管1的第一開口11而裝入該第一容室S1,使該軸承3可以位於該第一開口11與該隔板2之間。該軸承3具有一頂面31朝向該第一開口11,另具有一底面32抵接於該隔板2的第一面21。該軸承3具有一軸孔33,使該軸承3具有一軸承內徑D2與一軸承外徑D3。該軸承3的軸孔33與該隔板2的穿孔23軸向相對;其中,本實施例可選擇使該穿孔孔徑D1略大於該軸承內徑D2,並可以小於或等於該軸承外徑D3與該軸承內徑D2和的一半,使該隔板2的穿孔23不會過大。
請參照第3、4圖所示,該蓋板4可以通過該軸管1的第二開口12而裝入該第二容室S2,使該蓋板4可以位於該第二開口12與該隔板2之間。該蓋板4具有軸向相對的一內端面41及一外端面42,該內端面41朝向該隔板2的第二面22,並與該第二面22保持預定間距;該外端面42則可以位於該第二開口12處,使該蓋板4的底端可以與該軸管1的底端平齊,或略縮入於該軸管1底端內。該蓋板4可以緊配結合該軸管1的內壁W2,或較佳由該外端面42的環周緣與該軸管1雷射銲接結合,以穩固定位該蓋板4。該蓋板4另可以具有一凹槽43朝向該隔板2,該凹槽43大致上位於該內端面41的中心處,以與該隔板2的穿孔23軸向相對。
請參照第2、4圖所示,該轉動件5具有一轉軸51貫穿該軸承3的軸孔33與該隔板2的穿孔23,該轉軸51的一端位於該軸管1內,該轉軸51的另一端則凸伸穿出該軸管1的第一開口11,並可以供一輪轂52結合,而該輪轂52的內表面另結合有一磁性件53。又,該轉動件5還具有一外凸部54連接於該轉軸51位在該軸管1內的一端,使該外凸部54能夠與該轉軸51同步旋轉。該外凸部54可以與該轉軸51一體成型相連接,或組裝固定於該轉軸51上的預定位置,較佳地,該外凸部54可以雷射銲接結合該轉軸 51。該外凸部54位於該隔板2與該蓋板4之間,且該外凸部54概以該轉軸51為中心呈徑向朝外延伸的型態。
更詳言之,請參照第3、4圖所示,該外凸部54具有軸向相對的一第一端面541及一第二端面542,該外凸部54的第一端面541朝向該隔板2的第二面22,該外凸部54的第二端面542則朝向該蓋板4的內端面41。此外,該外凸部54具有一外凸部外徑D4,該外凸部外徑D4大於該軸承外徑D3,且該外凸部54能夠在隨該轉軸51旋轉時,與該隔板2之間形成一動壓間隙G。其中,為能更進一步地提升該軸承系統R運作時所產生的動壓效果,還可選擇在該外凸部54的第一端面541及該隔板2的第二面22中的至少一者設有數個動壓溝V;亦即,可以將該數個動壓溝V設於該外凸部54的第一端面541或該隔板2的第二面22,其中較佳選擇設於該外凸部54的第一端面541以便加工,或者也可以是二者皆分別設有數個動壓溝V。而該動壓溝V的型態本發明則不予以限制,可例如呈放射狀的弧形溝,或是如圖所示的人字溝等,其係可依使用需求而予以調整者。
另一方面,本實施例還可以使該外凸部54在轉動時,亦同時與該蓋板4之間形成有另一動壓間隙G,使該外凸部54的上下二端都能產生動壓支撐的效果。相類似地,可選擇在該外凸部54的第二端面542及該蓋板4的內端面41中的至少一者設有數個動壓溝V,且當只將該數個動壓溝V設於其中一者時,較佳選擇設於該外凸部54的第二端面542以便加工,但不以此為限。特別是,當該外凸部54的第二端面542具有該數個動壓溝V時,該第二端面542上的該數個動壓溝V係可以與該蓋板4的凹槽43相連通。
請再參照第2、4圖所示,該軸承系統另可以包含一定位環6,該定位環6可以抵接該軸承3的頂面31並結合該軸管1,使該軸承3能穩固設置於該定位環6與該隔板2之間。在本實施例中,該定位環6可以通過該 軸管1的第一開口11而裝入該第一容室S1,且該定位環6的表面可以鍍有鎳或錫等複合金屬塗層,使該定位環6能夠穩固地雷射銲接結合於該軸管1的內壁W2。該定位環6另具有一穿口61,該穿口61與該軸承3的軸孔33軸向相對以供該轉軸51貫穿。
請參照第4、5圖所示,將上述的軸承系統R應用於一馬達中時,該軸管1的外壁W1可以由該大徑部1b結合於一基座7;其中,該軸管1的外壁W1也可以鍍有複合金屬塗層,以便與該基座7穩固地雷射銲接結合。該馬達另具有一定子8,該定子8可以具有一電路板81及一線圈組82,該電路板81可以組設於該基座7並對位於該大徑部1b外周,該線圈組82則可以抵接該軸管1的肩部13,並與該轉動件5的磁性件53間隔一感磁氣隙,且該軸管1的第一容室S1及第二容室S2內皆具有潤滑油。
如此,當該定子8驅動該轉動件5旋轉時,位於該外凸部54與該隔板2之間的動壓間隙G中的潤滑油,及位於該外凸部54與該蓋板4之間的動壓間隙G中的潤滑油皆可產生油膜,以降低該外凸部54的摩擦扭矩,並藉由動壓來維持該動壓間隙G,防止該外凸部54碰撞該隔板2或該蓋板4,及抑制該轉軸51產生軸向位移,均可使整體轉動件5維持順暢且平穩地旋轉。
特別是,由於該轉動件5的外凸部外徑D4大於該軸承外徑D3,故本實施例的軸承系統R可以不受限於該第一容室S1的空間,由較大面積的外凸部54提供更大的動壓效果,使該軸承系統R在高負載狀態下仍可具有足夠的動壓來支撐該轉動件5,從而能適用於較大體積或較高負載的馬達中。
此外,本實施例還可藉由使該隔板2的穿孔23不會過大,確保該隔板2能具有足夠的面積來與該外凸部54之間產生足以達到預定理想值 的動壓。而在該隔板2具有該環溝24的實施例中,該環溝24可與該動壓間隙G相連通,以維持該外凸部54與該隔板2之間的動壓的壓力梯度,有助提升高負載狀態下的旋轉穩定度及馬達性能。又,當該蓋板4具有該凹槽43時,該凹槽43還可形成一儲油空間,以便潤滑油在該第二端面542上的該數個動壓溝V中不斷地順暢循環,有助提升該外凸部54與該蓋板4之間的油膜強健性以提升動壓。
請參照第6、7圖所示,其係本發明軸承系統R及馬達的第二實施例,在本實施例中,該軸管1的內壁W2可以在該小徑部1a與該大徑部1b相鄰接處形成一抵靠部14。該隔板2可以是組裝固定至該軸管1內;亦即,該隔板2可以通過該軸管1的第二開口12而裝入該第二容室S2,該隔板2可以由第一面21抵接該抵靠部14。該隔板2另可以具有一延伸牆25連接於該第二面22的外周,該延伸牆25可以朝該第二開口12延伸,且較佳使該延伸牆25的底端可以與該軸管1的底端平齊,使該隔板2的第一面21即使受該軸承3的底面32抵接也不易造成該隔板2位移。該蓋板4及該外凸部54皆位於該延伸牆25內,而本實施例的環溝24可以位於該延伸牆25連接該第二面22處。
請參照第6、7、8圖所示,另一方面,本實施例的軸承3可以具有一導斜面34連接該軸孔33及該頂面31,且該導斜面34與該頂面31連接處具有一徑寬D5。該定位環6的穿口61具有一穿口徑寬D6,本實施例可以選擇使該穿口徑寬D6大於該軸承內徑D2,使該轉軸51不會摩擦到該定位環6,且該穿口徑寬D6較佳小於該導斜面34與該頂面31連接處的徑寬D5,使該定位環6得以擋止沿著該導斜面34流出的潤滑油。又,該定位環6可以具有一防漏斜面62,該防漏斜面62鄰接該穿口61並朝向該軸承3,以於該防漏斜面62與該軸承3的頂面31之間形成一斷油空間S3。如此,當潤 滑油沿著該導斜面34流至該軸承3的頂面31時,可接續流入該斷油空間S3,而不易從該定位環6的穿口61流出。
請參照第9圖所示,其係本發明軸承系統R及馬達的第三實施例,本實施例可藉由改變軸管1的型態,使該轉動件5的外凸部外徑D4能更進一步地擴大,並可以大於該定子8的一定子最小內徑D7;舉例而言,本實施例的定子最小內徑D7為該線圈組82的內徑,但不以此為限,不同型態的定子8具有該定子最小內徑D7處可能不同。如此,本實施例的軸承系統R可藉由更大面積的外凸部54再更提升所能產生的動壓效果,以適用於更大體積或更高負載的馬達。
綜上所述,本發明的軸承系統,可藉由將轉動件的外凸部設成比軸承還寬的型態,由較大面積的外凸部提供較大的動壓效果,使該軸承系統在高負載狀態下仍可具有足夠的動壓來支撐該轉動件,從而能適用於較大體積或較高負載的馬達中,並確保該軸承系統或馬達運作時,不易產生噪音及振動的問題,具有提升軸承系統或馬達品質的功效。
雖然本發明已利用上述較佳實施例揭示,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任何熟習此技藝者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和範圍之內,相對上述實施例進行各種更動與修改仍屬本發明所保護之技術範疇,因此本發明之保護範圍當視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軸管
1a:小徑部
1b:大徑部
11:第一開口
12:第二開口
13:肩部
2:隔板
21:第一面
22:第二面
23:穿孔
24:環溝
3:軸承
31:頂面
32:底面
33:軸孔
4:蓋板
41:內端面
42:外端面
43:凹槽
5:轉動件
51:轉軸
52:輪轂
53:磁性件
54:外凸部
541:第一端面
542:第二端面
6:定位環
61:穿口
7:基座
8:定子
81:電路板
82:線圈組
D1:穿孔孔徑
D2:軸承內徑
D3:軸承外徑
D4:外凸部外徑
G:動壓間隙
R:軸承系統
S1:第一容室
S2:第二容室
V:動壓溝
W1:外壁
W2:內壁

Claims (17)

  1. 一種軸承系統,包含:一軸管,具有一第一開口及一第二開口;一隔板,位於該軸管內;一軸承,位於該第一開口與該隔板之間,該軸承具有一軸承內徑與一軸承外徑;一蓋板,位於該第二開口與該隔板之間;及一轉動件,具有一轉軸貫穿該軸承及該隔板,一外凸部連接該轉軸並位於該隔板與該蓋板之間,該外凸部具有一外凸部外徑,該外凸部外徑大於該軸承外徑,該外凸部能夠在轉動時與該隔板之間形成一動壓間隙,該隔板與該軸管一體成型相連接,該隔板連接該軸管的內壁處具有一環溝,該環溝連通該動壓間隙。
  2. 如請求項1之軸承系統,其中,該隔板具有軸向相對的一第一面及一第二面,該外凸部具有軸向相對的一第一端面及一第二端面,該外凸部的第一端面朝向該隔板的第二面,該第一端面及該第二面中的至少一者設有數個動壓溝。
  3. 如請求項1或2之軸承系統,其中,該蓋板具有軸向相對的一內端面及一外端面,該外凸部具有軸向相對的一第一端面及一第二端面,該外凸部的第二端面朝向該蓋板的內端面,該第二端面及該內端面中的至少一者設有數個動壓溝。
  4. 如請求項3之軸承系統,其中,該數個動壓溝設於該外凸部的第二端面,該蓋板具有一凹槽連通該第二端面上的該數個動壓溝。
  5. 如請求項1之軸承系統,其中,該隔板具有軸向相對的一第一面及一第二面,該蓋板具有軸向相對的一內端面及一外端面,該外凸部具 有軸向相對的一第一端面及一第二端面,該外凸部的第一端面朝向該隔板的第二面,該外凸部的第二端面朝向該蓋板的內端面,該外凸部的第一端面及第二端面分別設有數個動壓溝。
  6. 如請求項1之軸承系統,其中,該轉軸貫穿該隔板的一穿孔,該穿孔具有一穿孔孔徑,該穿孔孔徑小於或等於該軸承外徑與該軸承內徑和的一半。
  7. 如請求項1之軸承系統,其中,該外凸部雷射銲接結合該轉軸。
  8. 如請求項1之軸承系統,其中,該蓋板雷射銲接結合該軸管。
  9. 如請求項1之軸承系統,另包含一定位環,該定位環抵接該軸承的頂面並結合該軸管,該軸承位於該定位環與該隔板之間,該轉軸貫穿該定位環並凸伸超出該第一開口。
  10. 如請求項9之軸承系統,其中,該定位環鍍有複合金屬塗層,該定位環雷射銲接結合該軸管。
  11. 如請求項9之軸承系統,其中,該轉軸貫穿該定位環的一穿口及該軸承的一軸孔,該穿口具有一穿口徑寬,該穿口徑寬大於該軸承內徑。
  12. 如請求項11之軸承系統,其中,該軸承具有一導斜面連接該軸孔及該頂面,該穿口徑寬小於該導斜面與該頂面連接處的徑寬。
  13. 如請求項11之軸承系統,其中,該定位環具有一防漏斜面,該防漏斜面鄰接該穿口並朝向該軸承,該防漏斜面與該軸承的頂面之間形成一斷油空間。
  14. 一種馬達,包含:一基座;一如請求項1至13中任一項之軸承系統,該軸管結合於該基座,該轉軸凸 伸穿出該軸管的第一開口並結合一輪轂,該輪轂結合有一磁性件;及一定子,設於該軸管外周並與該磁性件相對。
  15. 如請求項14之馬達,其中,該定子具有一定子最小內徑,該外凸部外徑大於該定子最小內徑。
  16. 如請求項14之馬達,其中,該軸管具有一小徑部連接一大徑部,該軸管的外壁在該小徑部與該大徑部鄰接處形成一肩部,該定子抵接該肩部。
  17. 如請求項14之馬達,其中,該軸管鍍有複合金屬塗層,該軸管雷射銲接結合該基座。
TW109126537A 2020-08-05 2020-08-05 軸承系統及具有該軸承系統的馬達 TWI76842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9126537A TWI768423B (zh) 2020-08-05 2020-08-05 軸承系統及具有該軸承系統的馬達
CN202010808412.3A CN114060410B (zh) 2020-08-05 2020-08-12 轴承系统及具有该轴承系统的马达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9126537A TWI768423B (zh) 2020-08-05 2020-08-05 軸承系統及具有該軸承系統的馬達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206713A TW202206713A (zh) 2022-02-16
TWI768423B true TWI768423B (zh) 2022-06-21

Family

ID=802330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9126537A TWI768423B (zh) 2020-08-05 2020-08-05 軸承系統及具有該軸承系統的馬達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4060410B (zh)
TW (1) TWI76842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934954B (zh) * 2022-05-11 2023-02-07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全封闭介质自循环润滑高速滚动轴承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M314275U (en) * 2006-12-22 2007-06-21 Delta Electronics Inc Bearing and assembly thereof
US20070286538A1 (en) * 2004-04-09 2007-12-13 Toshiyuki Mizutani Dynamic Bearing Device
CN100419288C (zh) * 2002-05-27 2008-09-17 株式会社三协精机制作所 油动压轴承装置及轴回转型电机
TWM416698U (en) * 2011-05-20 2011-11-21 Cheng-En Lee Dynamic pressure bearing
TWI397639B (zh) * 2010-10-12 2013-06-01 Newcera Technology Co Ltd 高轉速軸承
TWI443942B (zh) * 2012-05-09 2014-07-01 Sunonwealth Electr Mach Ind Co 馬達及其定位環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166145A (ja) * 1995-12-13 1997-06-24 Hitachi Ltd 動圧軸受装置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スピンドルモータ
TWI244254B (en) * 2003-11-19 2005-11-21 Sunonwealth Electr Mach Ind Co Dust-proof structure for a sleeve bearing
JP2008008368A (ja) * 2006-06-28 2008-01-17 Ntn Corp 動圧軸受装置
TWI379494B (en) * 2008-09-23 2012-12-11 Sunonwealth Electr Mach Ind Co Preventive oil leakage structure for an axial tube of a motor
JP2013100891A (ja) * 2011-11-10 2013-05-23 Nippon Densan Corp 軸受装置およびファン
KR20130071163A (ko) * 2011-12-20 2013-06-28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유체 동압 베어링 어셈블리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모터
CN104810961B (zh) * 2014-01-28 2017-05-10 建准电机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马达
TWI599150B (zh) * 2016-09-01 2017-09-11 昆山廣興電子有限公司 馬達及其動壓板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419288C (zh) * 2002-05-27 2008-09-17 株式会社三协精机制作所 油动压轴承装置及轴回转型电机
US20070286538A1 (en) * 2004-04-09 2007-12-13 Toshiyuki Mizutani Dynamic Bearing Device
TWM314275U (en) * 2006-12-22 2007-06-21 Delta Electronics Inc Bearing and assembly thereof
TWI397639B (zh) * 2010-10-12 2013-06-01 Newcera Technology Co Ltd 高轉速軸承
TWM416698U (en) * 2011-05-20 2011-11-21 Cheng-En Lee Dynamic pressure bearing
TWI443942B (zh) * 2012-05-09 2014-07-01 Sunonwealth Electr Mach Ind Co 馬達及其定位環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060410A (zh) 2022-02-18
TW202206713A (zh) 2022-02-16
CN114060410B (zh) 2023-11-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060288B2 (ja) 多厚フィルム層軸受カートリッジ及びハウジング
US7391139B2 (en) Spindle motor and rotation apparatus
US5634724A (en) Hydrodynamic bearing for spindle motor having high inertial load
US7401979B2 (en) Dynamic pressure bearing device
US20030016891A1 (en) Hydrodynamic bearing device
TWI768423B (zh) 軸承系統及具有該軸承系統的馬達
TW201526478A (zh) 具有止推軸承的馬達
US20190186538A1 (en) Bearing structure and turbocharger
JP2002213450A (ja) 浮動ブッシュ軸受、およびそれを具備したターボチャージャ
US20060133704A1 (en) Hydrodynamic bearing device and spindle motor
US5240332A (en) Dynamic pressure bearing device
JP6908472B2 (ja) 遠心圧縮機
JP3320832B2 (ja) スピンドルモータ
JP3894115B2 (ja) ターボ圧縮機
JP3547844B2 (ja) 流体動圧軸受
JP6698791B1 (ja) 回転電機
JP2003074543A (ja) 動圧流体軸受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たモータ
CN218997828U (zh) 马达
JP3068432B2 (ja) メカニカルシール
TWI705190B (zh) 軸承系統
JP2001116046A (ja) 動圧軸受装置
JP4801714B2 (ja) モーター軸管の油漏出防止構造
JP2004108549A (ja) 動圧軸受装置
CN216306475U (zh) 动压轴承结构
JP2021032411A (ja) 軸受システ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