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08328B - 半導體結構、積體晶片及形成溝渠電容器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半導體結構、積體晶片及形成溝渠電容器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08328B
TWI708328B TW108125371A TW108125371A TWI708328B TW I708328 B TWI708328 B TW I708328B TW 108125371 A TW108125371 A TW 108125371A TW 108125371 A TW108125371 A TW 108125371A TW I708328 B TWI708328 B TW I708328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trench
layer
capacitor
conductive cap
substrat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812537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022994A (zh
Inventor
張耀文
海光 金
Original Assignee
台灣積體電路製造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台灣積體電路製造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台灣積體電路製造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02299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02299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0832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08328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8/00Passive two-terminal components without a potential-jump or surface barrier for integrated circuits; Details thereof;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for
    • H01L28/40Capacito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8/00Passive two-terminal components without a potential-jump or surface barrier for integrated circuits; Details thereof;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for
    • H01L28/40Capacitors
    • H01L28/60Electrodes
    • H01L28/82Electrodes with an enlarged surface, e.g. formed by texturisation
    • H01L28/90Electrodes with an enlarged surface, e.g. formed by texturisation having vertical extensions
    • H01L28/91Electrodes with an enlarged surface, e.g. formed by texturisation having vertical extensions made by depositing layers, e.g. by depositing alternating conductive and insulating lay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3/00Details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 H01L23/58Structural electrical arrangements f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in combination with batteries
    • H01L23/64Impedance arrangements
    • H01L23/642Capacitive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02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02104Forming layers
    • H01L21/02107Forming insulating materials on a substrate
    • H01L21/02225Forming insulating materials on a substrate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cess for the formation of the insulating layer
    • H01L21/0226Forming insulating materials on a substrate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cess for the formation of the insulating layer formation by a deposition process
    • H01L21/02263Forming insulating materials on a substrate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cess for the formation of the insulating layer formation by a deposition process deposition from the gas or vapour phase
    • H01L21/02271Forming insulating materials on a substrate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cess for the formation of the insulating layer formation by a deposition process deposition from the gas or vapour phase deposition by decomposition or reaction of gaseous or vapour phase compounds, i.e.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02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04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the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e.g. a PN junction, depletion layer or carrier concentration layer
    • H01L21/18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the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e.g. a PN junction, depletion layer or carrier concentration layer the devices having semiconductor bodies comprising elements of Group IV of the Periodic Table or AIIIBV compounds with or without impurities, e.g. doping materials
    • H01L21/28Manufacture of electrodes on semiconductor bodies using processe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H01L21/20 - H01L21/268
    • H01L21/283Deposition of conductive or insulating materials for electrodes conducting electric current
    • H01L21/285Deposition of conductive or insulating materials for electrodes conducting electric current from a gas or vapour, e.g. condensation
    • H01L21/28506Deposition of conductive or insulating materials for electrodes conducting electric current from a gas or vapour, e.g. condensation of conductive layers
    • H01L21/28512Deposition of conductive or insulating materials for electrodes conducting electric current from a gas or vapour, e.g. condensation of conductive layers on semiconductor bodies comprising elements of Group IV of the Periodic Table
    • H01L21/2855Deposition of conductive or insulating materials for electrodes conducting electric current from a gas or vapour, e.g. condensation of conductive layers on semiconductor bodies comprising elements of Group IV of the Periodic Table by physical means, e.g. sputtering, evaporati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70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olid 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or of parts thereof; Manufacture of integrated circuit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71Manufacture of specific parts of devices defined in group H01L21/70
    • H01L21/768Applying interconnections to be used for carrying current between separate components within a device comprising conductors and dielectrics
    • H01L21/76838Applying interconnections to be used for carrying current between separate components within a device comprising conductors and dielectrics characterised by the formation and the after-treatment of the conductors
    • H01L21/76841Barrier, adhesion or liner layers
    • H01L21/7687Thin films associated with contacts of capacito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3/00Details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 H01L23/48Arrangements for conducting electric current to or from the solid state body in operation, e.g. leads, terminal arrangements ; Selection of materials therefor
    • H01L23/488Arrangements for conducting electric current to or from the solid state body in operation, e.g. leads, terminal arrangements ; Selection of materials therefor consisting of soldered or bonded constructions
    • H01L23/495Lead-frames or other flat leads
    • H01L23/49589Capacitor integral with or on the leadfram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3/00Details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 H01L23/52Arrangements for conducting electric current within the device in operation from one component to another, i.e. interconnections, e.g. wires, lead frames
    • H01L23/522Arrangements for conducting electric current within the device in operation from one component to another, i.e. interconnections, e.g. wires, lead frames including external interconnections consisting of a multilayer structure of conductive and insulating layers inseparably formed on the semiconductor body
    • H01L23/5222Capacitive arrangements or effects of, or between wiring lay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3/00Details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 H01L23/52Arrangements for conducting electric current within the device in operation from one component to another, i.e. interconnections, e.g. wires, lead frames
    • H01L23/522Arrangements for conducting electric current within the device in operation from one component to another, i.e. interconnections, e.g. wires, lead frames including external interconnections consisting of a multilayer structure of conductive and insulating layers inseparably formed on the semiconductor body
    • H01L23/5222Capacitive arrangements or effects of, or between wiring layers
    • H01L23/5223Capacitor integral with wiring lay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3/00Details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 H01L23/52Arrangements for conducting electric current within the device in operation from one component to another, i.e. interconnections, e.g. wires, lead frames
    • H01L23/522Arrangements for conducting electric current within the device in operation from one component to another, i.e. interconnections, e.g. wires, lead frames including external interconnections consisting of a multilayer structure of conductive and insulating layers inseparably formed on the semiconductor body
    • H01L23/5226Via connections in a multilevel interconnection structur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3/00Details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 H01L23/52Arrangements for conducting electric current within the device in operation from one component to another, i.e. interconnections, e.g. wires, lead frames
    • H01L23/522Arrangements for conducting electric current within the device in operation from one component to another, i.e. interconnections, e.g. wires, lead frames including external interconnections consisting of a multilayer structure of conductive and insulating layers inseparably formed on the semiconductor body
    • H01L23/532Arrangements for conducting electric current within the device in operation from one component to another, i.e. interconnections, e.g. wires, lead frames including external interconnections consisting of a multilayer structure of conductive and insulating layers inseparably formed on the semiconductor body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s
    • H01L23/5329Insulating materia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8/00Passive two-terminal components without a potential-jump or surface barrier for integrated circuits; Details thereof;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for
    • H01L28/40Capacitors
    • H01L28/60Electrodes
    • H01L28/75Electrodes comprising two or more layers, e.g. comprising a barrier layer and a metal laye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8/00Passive two-terminal components without a potential-jump or surface barrier for integrated circuits; Details thereof;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for
    • H01L28/40Capacitors
    • H01L28/60Electrodes
    • H01L28/82Electrodes with an enlarged surface, e.g. formed by texturisation
    • H01L28/90Electrodes with an enlarged surface, e.g. formed by texturisation having vertical extens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9/00Semiconductor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amplifying, oscillat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Capacitors or resistor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e.g. a PN-junction depletion layer or carrier concentration layer; Details of semiconductor bodies or of electrodes thereof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for
    • H01L29/66Types of semiconductor device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for
    • H01L29/86Types of semiconductor device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for controllable only by variation of the electric current supplied, or only the electric potential applied, to one or more of the electrodes carrying the current to be rectified, amplified, oscillated or switched
    • H01L29/92Capacitor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 H01L29/94Metal-insulator-semiconductors, e.g. MOS
    • H01L29/945Trench capacito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Ceramic Engineering (AREA)
  • Semiconductor Integrated Circuits (AREA)

Abstract

本申請案的各種實施例是有關於一種具有導電帽結構的 溝渠電容器。在一些實施例中,溝渠電容器包括下部電容器電極、上覆於下部電容器電極上的電容器介電層、及上覆於電容器介電層上的上部電容器電極。電容器介電層及上部電容器電極下陷至基底中且界定凹入至基底中的間隙。導電帽結構上覆於上部電容器電極上的間隙上並密封間隙。在一些實施例中,導電帽結構包括藉由物理氣相沈積形成的金屬層,且更包括上覆於金屬層上的藉由化學氣相沈積形成的金屬氮化物層。在其他實施例中,導電帽結構為或包含其他適合的材料及/或藉由其他沈積製程而形成。

Description

半導體結構、積體晶片及形成溝渠電容器的方 法
本發明實施例是有關於一種半導體結構、積體晶片及形成溝渠電容器的方法。
行動電話及其他行動裝置通常依賴於陶瓷電容器及其他被動裝置,所述陶瓷電容器及其他被動裝置被離散地安裝至行動裝置的印刷電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PCB)。然而,此會使用PCB上的大量表面積且因此限制行動裝置尺寸及/或行動裝置功能。此外,離散地安裝被動裝置會增加製造成本。因此,行動裝置日益轉向積體被動裝置(integrated passive device,IPD),以減小尺寸、減少成本且增加功能。IPD是嵌入至單個單片式裝置中且被封裝為積體電路(integrated circuit,IC)的一或多個被動裝置的集合。
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提供一種半導體結構,包括基底、溝渠電容器以及導電帽結構。溝渠電容器包括下部電容器電極、上覆於下部電容器電極上的電容器介電層、及上覆於電容器介電層上的上部電容器電極,其中電容器介電層及上部電容器電極下陷至基底中且界定凹入至基底中的間隙。導電帽結構位於上部電容器電極上,其中導電帽結構上覆於間隙上並密封所述間隙。
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提供一種積體晶片,包括底、溝渠電容器以及第一導電帽結構。溝渠電容器包括堆疊於基底之上的多個溝渠內電極及多個電容器介電層,其中溝渠內電極及電容器介電層界定突出至基底中的第一溝渠段及第二溝渠段且更界定分別在第一溝渠段及第二溝渠段處凹陷至所述基底中的第一腔室及第二腔室。第一導電帽結構在第一溝渠段處上覆於溝渠電容器上,其中第一導電帽結構局部地填充並氣密性地密封所述第一腔室。
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提供一種用於形成溝渠電容器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對基底進行圖案化,以形成第一溝渠;形成上覆於所述基底上且襯砌所述第一溝渠的介電層;在所述介電層之上形成上覆於所述介電層上且襯砌所述第一溝渠的電極層,其中所述電極層界定第一間隙;在所述電極層之上形成導電帽層,其中所述導電帽層覆蓋並密封所述第一間隙而不填充所述第一間隙;對所述導電帽層進行圖案化,以形成上覆於所述 第一間隙上並密封所述第一間隙的第一導電帽結構;以及對所述電極層進行圖案化,以形成下伏於所述第一導電帽結構下的第一上部電容器電極。
100、200A、200B、200C、200D、200E、300A、300B、300C、600、800A、800B、1000、1100、1200、1300、1400、1500、1600、1700、1800、1900、2000、2100、2200:剖視圖
102:導電帽結構
102a:下部導電帽層
102b:上部導電帽層
104:基底
104b:基體區
104p:基底的一部分
104t:溝渠
104w:井區
106:溝渠段
108:間隙
110:介電襯裡層
112:電容器介電層
112b:底部電容器介電層
112bs:基礎電容器介電層
112hk:高κ電容器介電層
114:溝渠內電容器電極
114b:底部溝渠內電容器電極
114l:下部溝渠內電容器電極
114t:頂部溝渠內電容器電極
202:縮痕
302:導線
302f:第一層級導線
304:通孔
304c:接觸通孔
306:第一電容器導線
308:第二電容器導線
400A、400B、500、700、900A、900B:俯視佈局
402:二維(2D)溝渠陣列
802:群組/溝渠群組
902:2D溝渠陣列的中心
1002:溝渠電容器
1004:電晶體
1006:內連結構
1008:硬罩幕
1010:蝕刻停止結構
1010a:第一蝕刻停止層
1010b:第二蝕刻停止層
1012:源極/汲極區
1014:閘電極
1016:閘極介電層
1018:溝渠隔離結構
1020:內連介電層
1020a:層間介電(ILD)層
1020b:金屬間介電(IMD)層
1022:鈍化層
1024:接墊開口
1102、1502:罩幕
1302:電極介電層
1304:電極層
1304t:頂部電極層
1402:導電帽層
1402a:下部導電層
1402b:上部導電層
1602:硬罩幕層
1702:光阻罩幕
1802:第一光阻罩幕
1902:第二光阻罩幕
2002:第三光阻罩幕
2300:方塊圖
2302、2304、2306、2308、2310、2312、2314、2316、2318、2320:步驟
A、B、C:線
Htr:高度
L:長度
S:間隔
T1:第一端子
T2:第二端子
Th1:第一厚度
Th2:第二厚度
The、Thed、Thlnr:厚度
W、Wtce、Wtr:寬度
X、Y:維度
結合附圖閱讀以下詳細說明,會最佳地理解本發明實施例的各態樣。應注意,根據本行業中的標準慣例,各種特徵並非按比例繪製。事實上,為使論述清晰起見,可任意增大或減小各種特徵的尺寸。
圖1示出包括導電帽結構(conductive cap structure)的溝渠電容器的一些實施例的剖視圖。
圖2A至圖2E示出圖1所示溝渠電容器的各種替代實施例的剖視圖。
圖3A至圖3C示出溝渠電容器的各種實施例的剖視圖,所述溝渠電容器包括為多個溝渠段(trench segment)所獨有的多個導電帽結構。
圖4A及圖4B示出圖3A至圖3C中的任一者中的溝渠電容器的各種實施例的俯視佈局。
圖5示出圖4A所示溝渠電容器的更詳細俯視佈局,且示出溝渠內(in-trench)電容器電極。
圖6示出溝渠電容器的一些實施例的剖視圖,所述溝渠電容器包括由多個溝渠段共用的單個導電帽結構。
圖7示出圖6所示溝渠電容器的一些實施例的俯視佈局。
圖8A及圖8B示出溝渠電容器的各種實施例的剖視圖,所述溝渠電容器包括為多個溝渠群組所獨有的多個導電帽結構。
圖9A及圖9B示出圖8A所示溝渠電容器的各種實施例的俯視佈局。
圖10示出溝渠電容器的一些實施例的剖視圖,所述溝渠電容器電性耦合至電晶體且包括為多個溝渠段所獨有的多個導電帽結構。
圖11至圖22示出用於形成包括導電帽結構的溝渠電容器的方法的一些實施例的一系列剖視圖。
圖23示出圖11至圖22所示方法的一些實施例的方塊圖。
本揭露提供用於實作本發明實施例的不同特徵的諸多不同的實施例或實例。以下闡述組件及構造的具體實例以簡化本發明實施例。當然,該些僅為實例且並非旨在進行限制。舉例而言,以下說明中將第一特徵形成於第二特徵之上或第二特徵上可包括其中第一特徵與第二特徵被形成為直接接觸的實施例,且亦可包括其中第一特徵與第二特徵之間可形成有附加特徵、進而使得所述第一特徵與所述第二特徵可能不直接接觸的實施例。另外,本發明實施例可能在各種實例中重複使用參考編號及/或字母。此種重複使用是出於簡單及清晰的目的,而不是自身表示所 論述的各種實施例及/或配置之間的關係。
此外,為易於說明,本文中可能使用例如「在...下方(beneath)」、「在...下面(below)」、「下部的(lower)」、「上方(above)」、「上部的(upper)」等空間相對性用語來闡述圖中所說明的一個元件或特徵與另一(些)元件或特徵的關係。所述空間相對性用語旨在除圖中所繪示的定向外亦囊括裝置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定向。設備可具有其他定向(旋轉90度或其他定向),且本文中所用的空間相對性描述語可同樣相應地進行解釋。
溝渠電容器可例如嵌入於積體被動裝置(integrated passive devices;IPD)中且代替陶瓷電容器而使用以減小行動裝置的尺寸、減少行動裝置的成本、增加行動裝置的功能、或達成上述目的的任一組合。在溝渠電容器的形成期間,在基底中形成溝渠。然後交替地形成襯砌所述溝渠的多個電極及一或多個介電層。關於所述方法的挑戰為,可能會在頂部電極中形成間隙。對於基底的邊緣處的溝渠電容器,對應的間隙可陷獲在形成(例如,圖案化)電極時使用的光阻,乃因在藉由旋轉塗佈(spin on coating)而形成電極時,光阻往往在基底的邊緣處較厚。被陷獲的光阻可能會導致金屬間介電(intermetal dielectric,IMD)層的破裂(cracking)及/或脫層(delamination),且因此可導致低的良率。
為防止光阻被陷獲於溝渠電容器的間隙中,可形成填充並密封所述間隙的介電(例如,氧化物)帽結構。然而,介電帽結構提出了挑戰。可例如藉由原子層沈積(atomic layer deposition,ALD)來形成介電帽結構。然而,ALD是昂貴的且使用前驅物。所述前驅物可被陷獲於間隙中,且可能不能完全發生反應(例如,由於間隙的高縱橫比(aspect ratio))。被陷獲的前驅物釋氣,此可導致帽結構及/或其他結構的破裂及/或脫層。介電密封結構亦對基底施加應力,及/或充當自上覆導線延伸至頂部電極的接觸通孔的電性障壁。至於前一種情況,當溝渠電容器整個地形成於基底的大部分之上時,應力可能足以使基底及/或基底上的其他結構發生翹曲及/或破裂。
本申請案的各種實施例是有關於一種包括導電帽結構的溝渠電容器及一種對應的方法。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方法包括對基底進行圖案化以形成溝渠,且隨後形成上覆於所述基底上並襯砌所述溝渠的介電層。在介電層之上形成上覆於介電層上並襯砌所述溝渠的電極層。所述電極層形成有間隙。在所述電極層之上形成導電帽層,且所述導電帽層被形成為覆蓋並密封所述間隙而不填充所述間隙。對所述導電帽層進行圖案化,以形成上覆於所述間隙上並密封所述間隙的導電帽結構。然後,對所述電極層進行圖案化,以形成下伏於所述導電帽結構下的上部電容器電極。
由於導電帽結構是導電的,因此所述導電帽結構不會用作自上覆導線延伸至上部電容器電極的接觸通孔的電性障壁。由於導電帽結構僅局部地填充所述間隙,因此基底上來自所述導電帽結構的應力是微小的,且所述間隙可變形以吸收基底上的應 力。因此,基底不太可能發生翹曲及/或破裂,及/或基底上的層(例如,IMD層)不太可能發生翹曲及/或破裂。由於導電帽結構密封所述間隙,因此所述導電帽結構防止光阻積聚於間隙中。由於將難以自間隙移除光阻,因此若間隙填充有光阻,則間隙可能不能吸收基底上的應力及/或可對基底強加應力(例如,因高的熱膨脹係數)。因此,由於導電帽結構防止光阻積聚於間隙中,因此導電帽結構可減少基底的翹曲及/或破裂,及/或減少基底上的層的翹曲及/或破裂。
可例如藉由利用物理氣相沈積(physical vapor deposition,PVD)而沈積第一導電層並隨後利用金屬有機化學氣相沈積(metal-organic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MOCVD)而沈積第二導電層來形成所述導電帽層。所述第一導電層密封間隙,且由於PVD不相依於前驅物,因此無前驅物被陷獲於所述間隙中。由於間隙中未陷獲前驅物,因此自間隙的釋氣減少,且因此基底上的層的破裂及/或脫層減少。第二導電層可例如抗氧化及/或可例如保護第一導電層免遭氧化,因此不會形成氧化物且不會有氧化物來用作自上覆導線延伸至上部電容器電極的接觸通孔的電性障壁。
藉由利用PVD形成第一導電層,第一導電層不會遭受「基底」效應。基底效應是指對於不同的基底以不同的速率進行沈積。因不同的沈積速率,層面被形成為較其原本的厚度還厚以補償最糟情況,藉此會浪費材料及金錢。此外,藉由分別由鈦及 氮化鈦來形成第一導電層及第二導電層,第一導電層可在MOCVD期間用作第二導電層的潤濕層。因此,第二導電層亦不會遭受基底效應,且材料成本可減少。應注意,在替代實施例中,其他材料及/或沈積製程亦可接受。
參照圖1,提供包括導電帽結構102的溝渠電容器的一些實施例的剖視圖100。所述溝渠電容器可為積體電路(IC)、IPD或某一其他半導體結構,或者可為積體電路(IC)、IPD或某一其他半導體結構的一部分。所述溝渠電容器上覆於基底104上且具有延伸至基底104的頂部中的溝渠段106。溝渠段106填充由基底104界定的溝渠104t且界定凹陷至基底104中的間隙108。溝渠104t可例如具有高縱橫比(即,高度對寬度的高比率)。所述高縱橫比可例如大於約25:1、約30:1、約20:1至40:1、或某一其他適合的值。基底104可例如為塊狀矽基底、絕緣體上矽(silicon-on-insulator,SOI)基底、或某一其他適合的半導體基底。
間隙108下伏於導電帽結構102下並由導電帽結構102密封,且可例如亦被稱為腔室、氣隙、填充有氣體的間隙、空隙或某一其他適合的名稱。在一些實施例中,間隙108由導電帽結構102進行真空密封及/或氣密性地密封。在一些實施例中,間隙108填充有包括空氣、氧氣、氮氣、氬氣、二氧化碳、某一(些)其他適合的氣體或上述氣體的任一組合在內的氣體。導電帽結構102為導電的,且可例如為或包含單一材料或多種材料。在一些實施例中,導電帽結構102為或包含純/元素鈦、某一(些)其他適 合的金屬、金屬材料、氮化鈦、氮化鉭、某一(些)其他適合的金屬氮化物、某一(些)其他適合的導電材料、或上述材料的任一組合。在一些實施例中,導電帽結構102包括下部導電帽層(圖中未示出),且更包括上覆於所述下部導電帽層上的上部導電帽層(圖中未示出)。上部導電帽層可例如用作氧障壁,以防止氧到達下部導電帽層並將其氧化。下部導電帽層可例如為或包含純/元素鈦或某一其他適合的導電材料。上部導電帽層可例如為或包含氮化鈦或者某一其他適合的導電氧障壁材料。在一些實施例中,導電帽結構102具有T形輪廓或某一其他適合的輪廓。
藉由密封間隙108而不填充間隙108,間隙108可變形以吸收基底104上的應力。因此,基底104的翹曲及/或破裂及/或基底104上的層的翹曲及/或破裂可減少。此外,藉由密封間隙108,導電帽結構102防止在溝渠電容器的形成期間光阻積聚於間隙108中。光阻難以自間隙108移除。此外,間隙108中的光阻會阻止間隙108變形而吸收基底104上的應力,及/或可能會因例如高的熱膨脹係數而對基底104強加應力。因此,藉由防止光阻積聚於間隙108中,導電帽結構102可減小基底104上的應力。此又可減少基底104的翹曲及/或破裂及/或基底104上的層的翹曲及/或破裂。
所述溝渠電容器包括介電襯裡層110、多個電容器介電層112及多個溝渠內電容器電極114。介電襯裡層110襯砌溝渠段106的底側。電容器介電層112及溝渠內電容器電極114交替地堆 疊於介電襯裡層110之上,使得溝渠內電容器電極114中的每一者與溝渠內電容器電極114中的每一相鄰者藉由電容器介電層112中的對應一者而間隔開。此外,電容器介電層112及溝渠內電容器電極114自溝渠電容器的底部至溝渠電容器的頂部在寬度Wtce上減小。在一些實施例中,電容器介電層112中的每一者具有與溝渠內電容器電極114中緊鄰下伏的一者相同的寬度。在替代實施例中,電容器介電層112中的每一者具有與溝渠內電容器電極114中緊鄰上覆的一者相同的寬度。
介電襯裡層110可例如為或包含氧化矽及/或某一(些)其他適合的電介質。電容器介電層112可例如為或包含氧化矽、高介電常數(high κ)電介質、某一(些)其他適合的電介質、或上述材料的任一組合。所述高κ電介質具有較氮化矽的介電常數κ大及/或大於約10、20或50的介電常數κ。然而,其他值亦可接受。所述高κ電介質可例如為或包含二氧化鉿(例如,HfO2)、氧化鋯(例如,ZrO2)、氧化鋁(例如,Al2O3)、氧化鉭(例如,Ta2O5)、氧化鈦(例如,TiO2)、某一(些)其他適合的高κ電介質、或上述材料的任一組合。溝渠內電容器電極114可例如為或包含經摻雜多晶矽、氮化鈦(例如,TiN)、氮化鉭(例如,TaN)、鋁銅(例如,AlCu)、某一(些)其他適合的金屬及/或材料、或上述材料的任一組合。在一些實施例中,溝渠內電容器電極114各自包括彼此上下堆疊的氮化鉭層及鋁銅層。在一些實施例中,溝渠內電容器電極114及導電帽結構102各自為或包含相同的材料,例如 氮化鈦或某一其他適合的材料。
所述溝渠電容器具有第一端子T1及第二端子T2。自溝渠電容器的底部至溝渠電容器的頂部,第一端子T1電性耦合至溝渠內電容器電極114中的每隔一個電極。此外,第二端子T2電性耦合至溝渠內電容器電極114的剩餘電極。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二端子T2電性耦合至溝渠內電容器電極114中的頂部電極。此種電性耦合可例如是藉由導電帽結構102或與導電帽結構102獨立地達成。在其他實施例中,第二端子T2不電性耦合至頂部電極。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二端子T2電性耦合至基底104。在此類實施例中,基底104的與第二端子T2電性耦合的摻雜區用作基底內(in-substrate)電容器電極(例如,下部電容器電極或底部電容器電極),且介電襯裡層110用作電容器介電層。舉例而言,基底104中的井區(圖中未示出)可用作基底內電容器電極,且可例如具有與基底104的基體(bulk)相反的摻雜類型(例如,P型或N型)。作為另一實例,基底104的基體區104b可用作基底內電容器電極。在其他實施例中,第二端子T2不電性耦合至基底104。
參照圖2A,提供圖1所示溝渠電容器的一些替代實施例的剖視圖200A,其中導電帽結構102包括下部導電帽層102a及上部導電帽層102b。上部導電帽層102b與下部導電帽層102a相較可例如抗氧化,使得上部導電帽層102b與下部導電帽層102a相較相依於更多的能量才會氧化。另外或作為另一選擇,上部導電帽層102b可例如阻止氧經由上部導電帽層102b擴散或以其他 方式移動至下部導電帽層102a。因此,上部導電帽層102b可例如用作障壁以防止下部導電帽層102a氧化。
在一些實施例中,下部導電帽層102a是純/元素鈦或某一其他適合的金屬,及/或上部導電帽層102b為或包含氮化鈦、氮化鉭、某一其他適合的氧障壁材料、或上述材料的任一組合。在一些實施例中,上部導電帽層102b及溝渠內電容器電極114為或包含相同的材料,例如氮化鈦或某一其他適合的材料。在一些實施例中,上部導電帽層102b為或包含金屬氮化物及/或金屬材料,而下部導電帽層102a為或包含金屬。在一些實施例中,上部導電帽層102b與下部導電帽層102a共用金屬元素,例如鈦、鉭或某一其他適合的金屬元素。在一些實施例中,下部導電帽層102a具有T形輪廓或某一其他適合的輪廓,及/或上部導電帽層102b具有矩形輪廓或某一其他適合的輪廓。
在一些實施例中,下部導電帽層102a具有第一厚度Th1,第一厚度Th1為約400埃、介於約350埃至450埃之間、介於約350埃至400埃之間、或介於約400埃至450埃之間。然而,其他值亦可接受。若第一厚度Th1過小(例如,小於約350埃或某一其他適合的值),則下部導電帽層102a可能不能氣密性地密封間隙108及/或可能易於塌陷至間隙108中。若第一厚度Th1過大(例如,大於約450埃或某一其他適合的值),則可能會浪費材料。在一些實施例中,上部導電帽層102b具有第二厚度Th2,第二厚度Th2為約100埃、介於約50埃至150埃之間、介於約50 埃至100埃之間、或介於約100埃至150埃之間。然而,其他值亦可接受。若第二厚度Th2過小(例如,小於約50埃或某一其他適合的值),則上部導電帽層102b可能不能保護下部導電帽層102a免遭氧化。舉例而言,氧可穿過上部導電帽層102b而到達下部導電帽層102a。若第二厚度Th2過大(例如,大於約150埃或某一其他適合的值),則可能會浪費材料。
在一些實施例中,溝渠段106的寬度W為約0.2微米至0.6微米、約0.2微米至0.4微米、約0.4微米至0.6微米、約0.4微米、或約0.3微米。在一些實施例中,溝渠段的寬度W為導電帽結構102的總厚度的約4倍至8倍、約4倍至6倍、約6倍至8倍、約6倍、或約8倍。導電帽結構102的總厚度可例如對應於第一厚度Th1與第二厚度Th2之和。
參照圖2B,提供圖2A所示溝渠電容器的一些替代實施例的剖視圖200B,其中溝渠104t的側壁及溝渠段106的側壁為傾斜的。此外,介電襯裡層110、電容器介電層112、溝渠內電容器電極114及導電帽結構102各自圍繞下伏層及/或結構的隅角而彎曲。在一些實施例中,導電帽結構102的底部表面因傾斜的側壁及/或導電帽結構102的形成方式而具有縮痕202(indent)。
參照圖2C,提供圖2A所示溝渠電容器的一些替代實施例的剖視圖200C,其中電容器介電層112各自包括基礎電容器介電層112bs及高κ電容器介電層112hk。應注意,僅針對電容器介電層112中的一者標示出基礎電容器介電層112bs,且類似地僅針 對電容器介電層112中的一者標示出高κ電容器介電層112hk。高κ電容器介電層112hk上覆於基礎電容器介電層112bs上並接觸基礎電容器介電層112bs,且為或包含高κ電介質。所述高κ電介質具有較氮化矽的介電常數κ大及/或大於約10、20或50的介電常數κ。所述高κ電介質可例如為或包含氧化鉿、氧化鋯、氧化鋁、氧化鉭、氧化鈦、某一(些)其他適合的高κ電介質、或上述材料的任一組合。
基礎電容器介電層112bs為或包含介電常數κ小於或約為10、6或3.9的材料。舉例而言,基礎電容器介電層112bs可為或包含氧化矽、氮化矽、某一其他適合的電介質、或上述材料的任一組合。此外,基礎電容器介電層112bs具有較高κ電容器介電層112hk的介電常數κ小的介電常數κ。基礎電容器介電層112bs在對應的電極之間提供增強的電性絕緣以減小洩漏電流,藉此增強效能及功率效率。
儘管圖2C未闡述介電襯裡層110為或包含高κ介電材料,然而在一些實施例中,介電襯裡層110可為或包含高κ介電材料。舉例而言,介電襯裡層110可包括基礎介電襯裡層(圖中未示出)及高κ介電襯裡層(圖中未示出)。所述高κ介電襯裡層及所述基礎介電襯裡層可例如分別如同所示及/或所述的高κ電容器介電層112hk及基礎電容器介電層112bs。該些實施例可例如在第二端子T2電性耦合至基底104,且因此介電襯裡層110用作基底內電容器電極的電容器介電層時出現。
參照圖2D,提供圖2A所示溝渠電容器的一些替代實施例的剖視圖200D,其中基底104包括井區104w。井區104w界定基底內電容器電極(例如,下部電容器電極或底部電容器電極)且電性耦合至第二端子T2。此外,井區104w上覆於基底104的基體區104b上。井區104w具有與基體區104b不同的摻雜類型及/或不同的摻雜濃度。舉例而言,基體區104b及井區104w可分別為p型及n型或可分別為n型及p型。
儘管將圖1及圖2A至圖2D示出為在基底104上堆疊有四個溝渠內電容器電極114,然而在替代方案中,在基底104上可堆疊有更多或更少的溝渠內電容器電極。舉例而言,參照圖2E,提供圖2D所示溝渠電容器的一些替代實施例的剖視圖200E,其中所述溝渠電容器具有位於基底104上的單個溝渠內電容器電極114。在2E圖所示替代實施例中,井區104w界定基底內電容器電極(例如,下部電容器電極或底部電容器電極),且介電襯裡層110用作電容器介電層。
儘管在圖1、圖2A、圖2B、圖2D及圖2E中將電容器介電層112示出為單層式電容器介電層,然而在替代實施例中,電容器介電層112可如圖2C中所示及所述而為多層式電容器介電層。儘管在圖1、圖2A及圖2C至圖2E中將介電襯裡層110、電容器介電層112、溝渠內電容器電極114及導電帽結構102示出為直線的,然而在替代實施例中,此類組件可如圖2B中所示及所述而為彎曲的。儘管在圖1及圖2A至圖2C中將基底104示出為不 具有井區,然而在替代實施例中,基底104可包括圖2D及圖2E所示井區104w。在此類替代實施例中,井區104w及介電襯裡層110可分別用作電容器電極(即,基底內電容器電極)及電容器介電層。
參照圖3A,提供包括多個導電帽結構102的溝渠電容器的一些實施例的剖視圖300A。各導電帽結構102是多個溝渠段106所獨有的且分別上覆於所述多個溝渠段106上。溝渠段106延伸至基底104的井區104w中且填充由基底104界定的單獨的溝渠104t。此外,溝渠段106界定凹陷至基底104中且分別由導電帽結構102密封的單獨的間隙108。導電帽結構102、溝渠104t、溝渠段106及間隙108可例如如同其在圖1及圖2A至圖2E的任一者或組合中所示及/或所述的對應物。
溝渠段106由介電襯裡層110、所述多個電容器介電層112及所述多個溝渠內電容器電極114界定。應注意的是,目前僅標示出一些電容器介電層112及一些溝渠內電容器電極114。介電襯裡層110、底部電容器介電層112b及底部溝渠內電容器電極114b由各溝渠段106共用。此外,溝渠內電容器電極114的剩餘部分及電容器介電層112的剩餘部分是各溝渠段106所獨有的。舉例而言,頂部溝渠內電容器電極114t是各溝渠段106所獨有的。井區104w由各溝渠段106共用且用作基底內電容器電極(例如,底部電容器電極或下部電容器電極)。此外,介電襯裡層110用作電容器介電層。
在溝渠段106之上堆疊有多個第一層級(first-level)導線302f及多個接觸通孔304c。應注意的是,目前僅標示出一些接觸通孔304c。第一層級導線302f及接觸通孔304c可例如為或包含銅、鋁銅、鋁、鎢、某一(些)其他適合的金屬、某一(些)其他適合的導電材料、或上述材料的任一組合。第一層級導線302f包括第一電容器導線306及第二電容器導線308。第一電容器導線306可例如用作溝渠電容器的第一端子,及/或第二電容器導線308可例如用作溝渠電容器的第二端子。作為另一選擇,上覆的導線(圖中未示出)可例如用作第一端子及第二端子。
第一電容器導線306及第二電容器導線308藉由接觸通孔304c中的至少一些電性耦合至溝渠內電容器電極114及井區104w。舉例而言,第二電容器導線308藉由接觸通孔304c中的一或多者電性耦合至頂部溝渠內電容器電極114t中下伏的一者。除頂部溝渠內電容器電極114t之外,接觸通孔與溝渠內電容器電極114直接電性耦合。對於頂部溝渠內電容器電極114t,接觸通孔藉由導電帽結構102電性耦合至頂部溝渠內電容器電極114t。由於導電帽結構102為導電的,因此導電帽結構102不充當電性障壁。因此,導電帽結構與接觸通孔之間的接面具有低電阻,此改良電性耦合的功率效率及電性耦合的可靠性。
在一些實施例中,未示出為電性耦合至第一電容器導線306及第二電容器導線308的溝渠內電容器電極在剖視圖300A以外電性耦合至與溝渠電容器的端子電性耦合的電容器導線(例 如,第一電容器導線306及第二電容器導線308)。此外,在一些實施例中,自溝渠電容器的底部至溝渠電容器的頂部,溝渠段106中的每一者處的溝渠內電容器電極藉由接觸通孔304c中的至少一些交替地電性耦合至第一電容器導線306及第二電容器導線308。
參照圖3B,提供圖3A所示溝渠電容器的一些替代實施例的剖視圖300B,其中無接觸通孔自第二電容器導線308延伸至導電帽結構102中下伏的一者。在一些實施例中,導電帽結構102中的一或二者及因此頂部溝渠內電容器電極114t中的一或二者為電性浮置的。
參照圖3C,提供圖3A所示溝渠電容器的一些替代實施例的剖視圖300C,其中所述溝渠電容器包括為各溝渠段106所獨有的多個底部溝渠內電容器電極114b。此外,所述溝渠電容器包括為各溝渠段106所獨有的多個底部電容器介電層112b。在溝渠電容器的替代實施例中,如圖3B中所示,省略自第二電容器導線308延伸至導電帽結構102中下伏的一者的接觸通孔。
儘管圖3A及圖3B示出單個溝渠內電容器電極(即,底部溝渠內電容器電極114b)在各溝渠段106之間共用,然而在替代實施例中,一或多個溝渠內電容器電極可在各溝渠段106之間共用。舉例而言,緊鄰上覆於底部溝渠內電容器電極114b上的溝渠內電容器電極可被共用。此外,儘管圖3A至圖3C示出根據圖2A中的實施例而配置的溝渠段106,然而作為另一選擇,溝渠段106可根據圖1及圖2B至圖2E的任一者或組合中的實施例來加 以配置。
參照圖4A,提供圖3A至圖3C的任一者中的溝渠電容器的一些實施例的俯視佈局400A,其中溝渠段106排列成二維(two-dimensional,2D)溝渠陣列402。圖3A至圖3C所示剖視圖300A至300C可例如是沿著線A而截取。2D溝渠陣列402包括多個列及多個行。在一些實施例中,2D溝渠陣列402包括二個行(例如,在X維度上)及二個列(例如,在Y維度上)。在替代實施例中,2D溝渠陣列402具有更多或更少的列及/或更多或更少的行。
在一些實施例中,2D溝渠陣列402在2D溝渠陣列402的二個維度上具有鏡像對稱性(mirror symmetry)。舉例而言,2D溝渠陣列402可關於在X維度上等分2D溝渠陣列402的第一軸線為對稱的,且可更關於在Y維度上等分2D溝渠陣列402的第二軸線為對稱的。在一些實施例中,各溝渠段106共用共同的佈局及/或共用共同的定向。所述共同的佈局可例如為矩形、正方形、圓形、卵形、或某一其他適合的形狀。在一些實施例中,溝渠段106的長度L為約5微米至10微米、約5微米至7.5微米、約7.5微米至10微米、或約6.5微米。在一些實施例中,溝渠段106之間的間隔S為約0.10微米至0.20微米、約0.10微米至0.15微米、約0.15微米至0.20微米、或約0.13微米。在一些實施例中,溝渠段106的寬度W為約0.2微米至0.6微米、約0.2微米至0.4微米、約0.4微米至0.6微米、約0.4微米、或約0.3微米。在一些實施 例中,溝渠段106的寬度W為導電帽結構102的總厚度的約4倍至8倍、約4倍至6倍、約6倍至8倍、約6倍、或約8倍。導電帽結構102的總厚度可例如對應於圖2A中的第一厚度Th1與第二厚度Th2之和。然而,對於長度L、間隔S及寬度W而言,其他值亦可接受。
儘管將圖4A示出為存在二個列及二個行,然而更多或更少的行及/或更多或更少的列亦可接受。舉例而言,參照圖4B,提供圖4A所示溝渠電容器的一些替代實施例的俯視佈局400B,其中2D溝渠陣列402具有三個列及四個行。
參照圖5,提供圖4A所示溝渠電容器的一些更詳細實施例的俯視佈局500,其中更示出溝渠內電容器電極114及井區104w。各溝渠段106共用底部溝渠內電容器電極114b及井區104w。此外,溝渠內電容器電極114的剩餘部分是各溝渠段106所獨有的。舉例而言,頂部溝渠內電容器電極114t是溝渠段106所獨有的。
參照圖6,提供圖3A所示溝渠電容器的一些替代實施例的剖視圖600,其中所述溝渠電容器具有在各溝渠段106中共用的單個導電帽結構102。此外,溝渠內電容器電極114各自在各溝渠段106中共用。儘管圖6示出第二電容器導線308藉由接觸通孔304c中的對應一者電性耦合至導電帽結構102,然而在替代實施例中,可省略此接觸通孔。例如,可藉由對圖3A至圖3B的比較來看出此情形的實例。此外,儘管圖6示出溝渠段106是根據 圖2A中的實施例而配置,然而作為另一選擇,溝渠段106可根據圖1及圖2B至圖2E的任一者或組合中的實施例來加以配置。
參照圖7,提供圖6所示溝渠電容器的一些實施例的俯視佈局700,其中各溝渠段106排列成2D溝渠陣列402。圖6所示剖視圖600可例如是沿著線B而截取。圖7所示俯視佈局700可例如如同所示及所述的圖5所示俯視佈局500,只不過單個導電帽結構102在各溝渠段106中共用且溝渠內電容器電極114各自在各溝渠段106中共用。儘管將圖7示出為存在具有四個列及四個行的2D溝渠陣列,然而更多或更少的列及/或更多或更少的行亦可接受。
參照圖8A,提供溝渠電容器的一些實施例的剖視圖800A,其中所述溝渠電容器包括為由溝渠段106形成的多個群組802(下文稱為溝渠群組802)所獨有的多個導電帽結構102。在一些實施例中,如圖所示,各溝渠群組802具有共同數目的溝渠段。舉例而言,溝渠群組802可各自具有二個溝渠段或某一其他適合的數目個溝渠段。在替代實施例中,各溝渠群組802可具有不同數目個溝渠段。
溝渠群組802由介電襯裡層110、多個電容器介電層112及多個溝渠內電容器電極114界定。應注意的是,目前僅標示出一些電容器介電層112及一些溝渠內電容器電極114。介電襯裡層110、底部電容器介電層112b及底部溝渠內電容器電極114b由各溝渠群組802共用。此外,溝渠內電容器電極114的剩餘部分及 電容器介電層112的剩餘部分是各溝渠群組802所獨有的。舉例而言,頂部溝渠內電容器電極114t是各溝渠群組802所獨有的。井區104w由各溝渠群組802共用且用作基底內電容器電極。此外,介電襯裡層110用作電容器介電層。
第一電容器導線306及第二電容器導線308藉由接觸通孔304c中的至少一些電性耦合至溝渠內電容器電極114及井區104w。應注意的是,目前僅標示出一些接觸通孔304c。在一些實施例中,未示出為電性耦合至第一電容器導線306及第二電容器導線308的溝渠內電容器電極在剖視圖800A以外電性耦合至與溝渠電容器的端子電性耦合的電容器導線。此外,在一些實施例中,自溝渠電容器的底部至溝渠電容器的頂部,溝渠群組802中的每一者處的溝渠內電容器電極藉由接觸通孔304c中的至少一些交替地電性耦合至第一電容器導線306及第二電容器導線308。
參照圖8B,提供圖8A所示溝渠電容器的一些替代實施例的剖視圖800B,其中所述溝渠電容器包括為各溝渠群組802所獨有的多個底部溝渠內電容器電極114b。此外,所述溝渠電容器包括為各溝渠群組802所獨有的多個底部電容器介電層112b。
儘管圖8A及圖8B示出第二電容器導線308藉由接觸通孔304c中的對應一者電性耦合至導電帽結構102中下伏的一者,然而在替代實施例中,可省略此接觸通孔。例如,可藉由對圖3A至圖3B的比較來看出此情形的實例。此外,儘管圖8A及圖8B示出溝渠段106是根據圖2A中的實施例而配置,然而作為另一選 擇,溝渠段106可根據圖1及圖2B至圖2E的任一者或組合中的實施例而加以配置。另外,儘管圖8A示出單個溝渠內電容器電極(即,底部溝渠內電容器電極114b)在各溝渠群組802之間共用,然而在替代實施例中,一或多個溝渠內電容器電極可在各溝渠群組802之間共用。
參照圖9A,提供圖8A及圖8B的任一者中的溝渠電容器的一些實施例的俯視佈局900A,其中各溝渠段106排列成2D溝渠陣列402且被分組成多個溝渠群組802。圖8A及圖8B所示剖視圖800A、800B可例如是沿著線C而截取。溝渠群組802對應於2D溝渠陣列402的象限且各自具有相同數目個溝渠段。底部溝渠內電容器電極114b由各溝渠群組802共用,而溝渠內電容器電極114的剩餘部分及導電帽結構102是各溝渠群組802所獨有的。
參照圖9B,提供圖9A所示溝渠電容器的一些替代實施例的俯視佈局900B,其中2D溝渠陣列402具有旋轉對稱性(rotational symmetry)。溝渠群組802各自相對於溝渠群組802中毗鄰的一者旋轉約90度,就如一個溝渠群組802圍繞2D溝渠陣列402的中心902旋轉一樣。此外,各溝渠群組802具有相同數目個溝渠段106且各自與2D溝渠陣列402的外邊緣接界。在一些實施例中,各溝渠群組802共用第一共同的佈局及/或共用共同的尺寸。此外,在一些實施例中,各溝渠段106共用第二共同的佈局及/或共用共同的定向。第一共同的佈局及/或第二共同的佈局 可例如各自為矩形、正方形、圓形、卵形、或某一其他形狀。
溝渠段106可例如沿與溝渠段106各自的長度垂直或橫切的方向在基底104上誘發應力。當由各溝渠段106誘發的應力不平衡時,此種應力可例如導致基底104的翹曲、斷裂或破裂。舉例而言,當所有溝渠段106具有相同定向時,由各溝渠段106誘發的應力可為不平衡的。旋轉對稱性使由各溝渠段106誘發的應力平衡,以降低基底104發生翹曲、斷裂或破裂的可能性。
儘管將圖9A及圖9B示出為存在具有四個列及四個行的2D溝渠陣列402,然而更多或更少的列及/或更多或更少的行亦可接受。此外,儘管將圖9B示出為存在四個溝渠群組802,然而應瞭解,更多或更少的溝渠群組802亦可接受。例如,更一般而言,2D溝渠陣列402可被劃分成N個溝渠群組802,其中N是大於1的整數。此外,溝渠群組802可各自相對於溝渠群組802中毗鄰的一者旋轉約R度,就如一個溝渠群組802圍繞2D溝渠陣列402的中心902旋轉一樣,其中R是360除以N的商。
參照圖10,提供電性耦合至電晶體1004的溝渠電容器1002的一些實施例的剖視圖1000。溝渠電容器1002及電晶體1004位於基底104上且由內連結構1006覆蓋並電性耦合至內連結構1006。溝渠電容器1002可例如如關於圖3A所示及所述。電晶體1004可例如為金屬氧化物半導體場效電晶體(metal-oxide-semiconductor field-effect transistor,MOSFET)或某一其他適合的電晶體。
溝渠電容器1002包括為多個溝渠段106所獨有且分別上覆於所述多個溝渠段106上的多個導電帽結構102。此外,溝渠電容器1002包括為各導電帽結構102所獨有且分別上覆於各導電帽結構102上的多個硬罩幕1008。應注意,標示出導電帽結構102中的僅一者及硬罩幕1008中的僅一者。硬罩幕1008可例如為或包含氮化矽、氧化矽、聚合物、抗反射塗層(anti-reflective coating,ARC)、某一(些)其他適合的硬罩幕材料、或上述材料的任一組合。在一些實施例中,蝕刻停止結構1010在硬罩幕1008之上覆蓋溝渠段106。蝕刻停止結構1010可例如包含氧化物、氮化矽、某一(些)其他適合的電介質、或上述材料的任一組合。在一些實施例中,蝕刻停止結構1010包括第一蝕刻停止層1010a及上覆於第一蝕刻停止層1010a上的第二蝕刻停止層1010b。第一蝕刻停止層1010a可例如為或包含未摻雜矽酸鹽玻璃(undoped silicate glass,USG)氧化物及/或某一(些)其他適合的電介質,及/或第二蝕刻停止層1010b可例如為或包含氮化矽及/或某一(些)其他適合的電介質。
電晶體1004包括位於基底104中的一對源極/汲極區1012,且更包括堆疊於基底104上以及源極/汲極區1012之間的閘電極1014及閘極介電層1016。應注意,標示出源極/汲極區1012中的僅一者。閘電極1014可例如為或包含經摻雜多晶矽、金屬、或某一其他適合的導電材料。閘極介電層1016可例如為或包含氧化矽及/或某一(些)其他適合的電介質。在一些實施例中,電晶 體1004由溝渠隔離結構1018環繞。溝渠隔離結構1018可例如為或包括淺溝渠隔離(shallow trench isolation,STI)結構或某一其他適合的溝渠隔離結構。
內連結構1006包括內連介電層1020及上覆於內連介電層1020上的鈍化層1022。內連介電層1020可例如為或包含氧化矽、低κ電介質、某一(些)其他適合的電介質、或上述材料的任一組合。低κ介電材料可例如為介電常數κ小於約3.9、2.0或某一其他適合的值的介電材料。鈍化層1022可例如為或包含氧化矽、氮化矽、某一(些)其他適合的電介質、或上述材料的任一組合。內連結構1006更包括多個導線302及多個通孔304。
導線302及通孔304堆疊於內連介電層1020及鈍化層1022中以界定導電路徑。舉例而言,導線302及通孔304界定溝渠電容器1002與電晶體1004之間的導電路徑。作為另一實例,導線302及通孔304界定自溝渠電容器1002至最頂部導線的導電路徑,所述最頂部導線由鈍化層1022中的接墊開口1024暴露出。導線302及通孔304可例如為或包含銅、鋁銅、鎢、某一(些)其他適合的金屬、或上述材料的任一組合。
儘管使用圖3A中的溝渠電容器的實施例示出了圖10,然而在替代實施例中,可使用圖1、圖2A至圖2E、圖3B、圖3C、圖4A、圖4B、圖5至圖7、圖8A、圖8B、圖9A及圖9B的任一者中的溝渠電容器的實施例。
參照圖11至圖22,提供用於形成包括導電帽結構的溝 渠電容器的方法的一些實施例的一系列剖視圖1100至2200。所述方法是使用圖3A中的溝渠電容器的實施例而示出,但亦可用於形成圖1、圖2A至圖2E、圖3B、圖3C、圖4A、圖4B、圖5至圖7、圖8A、圖8B、圖9A及圖9B的任一者中的溝渠電容器的實施例。
如藉由圖11的剖視圖1100所示,對基底104進行圖案化以形成多個溝渠104t。在一些實施例中,當自上向下觀看時,各溝渠104t排列成陣列(在圖11的剖視圖1100中看不到)。所述陣列可例如具有與圖4A、圖4B、圖5、圖7、圖9A及圖9B的任一者或組合中的2D溝渠陣列402相同的佈局。在一些實施例中,溝渠104t各自具有高的縱橫比(即,高度Htr對寬度Wtr的高比率)。所述高縱橫比可例如大於約25:1、約30:1、約20:1至40:1、或某一其他適合的值。基底104可例如為p型或n型,及/或可例如為塊狀矽基底、SOI基底或某一其他適合的半導體基底。
在一些實施例中,用於對基底104進行圖案化的製程包括在基底104之上且以溝渠104t的佈局形成罩幕1102,並且隨後在罩幕1102就位的情況下向基底104中執行蝕刻。然而,其他製程亦可接受。在一些實施例中,用於對基底104進行圖案化的製程更包括在蝕刻之後移除罩幕1102。罩幕1102可例如為或包含光阻、氧化矽、氮化矽、某一其他罩幕材料、或上述材料的任一組合。在其中罩幕1102為硬罩幕材料的一些實施例中,罩幕1102的形成包括:1)在基底104上沈積硬罩幕層;2)使用微影在硬 罩幕層之上形成光阻罩幕;3)在光阻罩幕就位的情況下向硬罩幕層中執行蝕刻;以及4)在蝕刻之後移除光阻罩幕。然而,其他製程亦可接受。
如圖12的剖視圖1200所示,對基底104進行摻雜,以形成襯砌溝渠104t的井區104w。井區104w上覆於基底104的基體區104b上,且具有與基體區104b不同的摻雜類型及/或濃度。可例如藉由離子植入或某一其他適合的摻雜製程來形成井區104w。在藉由圖11至圖22闡述的方法的一些替代實施例中,在圖11處的圖案化之前形成井區104w,或者不形成井區104w。
如圖13的剖視圖1300所示,沈積覆蓋基底104且襯砌溝渠104t的介電襯裡層110。在一些實施例中,介電襯裡層110為或包含氧化矽、高κ電介質、某一(些)其他適合的電介質、或上述材料的任一組合。在一些實施例中,介電襯裡層110具有介於約30埃至90埃之間、約30埃至50埃之間、約50埃至70埃之間、或約70埃至90埃之間的厚度Thlnr。然而,其他值亦可接受。可例如藉由氣相沈積、熱氧化、某一(些)其他適合的沈積製程、或上述製程的任一組合來形成介電襯裡層110。
圖13的剖視圖1300亦示出,形成交替地堆疊於溝渠104t之上且襯砌溝渠104t的多個電極介電層1302及多個電極層1304。此外,所述多個電極層1304中的頂部電極層1304t界定為各溝渠104t所獨有且分別位於各溝渠104t處的多個間隙108。間隙108可例如亦被稱為空隙、腔室或某一其他適合的名稱。可例 如藉由氣相沈積及/或某一(些)其他適合的沈積製程來形成電極介電層1302及電極層1304。
在一些實施例中,電極介電層1302為或包含氧化矽、高κ電介質、某一(些)其他適合的電介質、或上述材料的任一組合。所述高κ電介質可例如為或包含二氧化鉿(例如,HfO2)、氧化鋯(例如,ZrO2)、氧化鋁(例如,Al2O3)、氧化鉭(例如,Ta2O5)、氧化鈦(例如,TiO2)、某一(些)其他適合的高κ電介質、或上述材料的任一組合。在一些實施例中,電極介電層1302各自為包括一對氧化鋯層及夾置於所述氧化鋯層之間且接觸所述氧化鋯層的氧化鋁層的ZAZ多層式膜。在一些實施例中,電極介電層1302具有介於約30埃至90埃之間、約30埃至50埃之間、約50埃至70埃之間、或約70埃至90埃之間的厚度Thed。然而,其他值亦可接受。
在一些實施例中,電極層1304為或包含氮化鈦、氮化鉭、鋁銅、某一(些)其他適合的導電材料、及/或金屬、或上述材料的任一組合。在一些實施例中,電極層1304各自為包括鋁銅層及上覆於所述鋁銅層上或下伏於所述鋁銅層下的氮化鉭層的多層式膜。在一些實施例中,電極層1304具有介於約250埃至400埃之間、約200埃至500埃之間、約200埃至350埃之間、或約350埃至500埃之間的厚度The。然而,其他值亦可接受。
如圖14的剖視圖1400所示,形成覆蓋頂部電極層1304t且覆蓋間隙108而不完全填充間隙108的導電帽層1402。在一些 實施例中,間隙108由導電帽層1402進行真空密封及/或氣密性地密封。在一些實施例中,間隙108填充有包括空氣、氧氣、氮氣、氬氣、二氧化碳、某一(些)其他適合的氣體或上述氣體的任一組合在內的氣體。導電帽層1402包括下部導電層1402a,且更包括上覆於所述下部導電層上的上部導電層1402b。上部導電層1402b可例如用作氧障壁,以防止氧到達下部導電層1402a並將其氧化。下部導電層1402a可例如為純/元素鈦或某一其他適合的導電材料。上部導電層1402b可例如為或包含氮化鈦、氮化鉭、某一(些)其他適合的導電材料、某一(些)其他適合的導電氧障壁材料、或上述材料的任一組合。在一些實施例中,上部導電層1402b為或包含與電極層1304相同的材料。在一些實施例中,上部導電層1402b為或包含金屬氮化物,而下部導電層1402a為或包含金屬。
在一些實施例中,下部導電層1402a具有第一厚度Th1,第一厚度Th1為約400埃、介於約350埃至450埃之間、介於約350埃至400埃之間、或介於約400埃至450埃之間。然而,其他值亦可接受。若第一厚度Th1過小(例如,小於約350埃或某一(些)其他適合的值),則下部導電層1402a可能不能氣密性地密封間隙108及/或可能易於塌陷至間隙108中。若第一厚度Th1過大(例如,大於約450埃或某一(些)其他適合的值),則可能會浪費材料。在一些實施例中,上部導電層1402b具有第二厚度Th2,第二厚度Th2為約100埃、介於約50埃至150埃之間、介於約50 埃至100埃之間、或介於約100埃至150埃之間。然而,其他值亦可接受。若第二厚度Th2過小(例如,小於約50埃或某一(些)其他適合的值),則上部導電層1402b可能不能保護下部導電層1402a免遭氧化。舉例而言,氧可穿過上部導電層1402b而到達下部導電層1402a。若第二厚度Th2過大(例如,大於約150埃或某一(些)其他適合的值),則可能會浪費材料。
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厚度Th1及第二厚度Th2被選擇成使得溝渠104t的寬度W為導電帽層1402的總厚度(即,第一厚度Th1與第二厚度Th2之和)的約4倍至8倍、約4倍至6倍、約6倍至8倍、約6倍、或約8倍。此類實施例可例如在以下情況時出現:1)溝渠段填充有四個電極層1304;2)電極層1304具有介於約250埃至400埃之間的厚度The;3)介電層具有介於約50埃至70埃的厚度Thed;以及4)介電襯裡層110具有介於約50埃至70埃之間的厚度Thlnr。若導電帽層1402的總厚度過薄(例如,小於寬度W的約1/8或寬度W的某一其他適合的分數),則間隙108可能過大且導電帽層1402可塌陷至間隙108中。若導電帽層1402的總厚度過大(例如,大於寬度W的約1/4或寬度W的某一其他適合的分數),則可能會浪費材料。儘管存在以上的倍數及厚度,然而其他厚度及倍數亦可接受。
在一些實施例中,用於形成導電帽層1402的製程包括:1)藉由PVD沈積下部導電層1402a;以及2)隨後藉由MOCVD沈積上部導電層1402b。然而,用於形成導電帽層1402的其他製 程亦可接受。下部導電層1402a密封間隙108,且由於PVD不相依於前驅物,因此無前驅物被陷獲於間隙108中。由於間隙108中未陷獲前驅物,因此自間隙108的釋氣減少。此又降低已形成於基底104上的層(例如,介電襯裡層110)及隨後形成於基底104上的層(例如,IMD層)發生破裂及/或脫層的風險。
此外,至少在下部導電層1402a為或包含藉由PVD沈積的純/元素鈦且上部導電層1402b為或包含藉由MOCVD沈積的氮化鈦的實施例中,「基底」效應得以減輕。基底效應是指對於不同的基底以不同的速率進行沈積。因不同的沈積速率,層被形成為較其原本的厚度厚以補償最糟情況,藉此會浪費材料及金錢。上部導電層1402b若直接形成於頂部電極層1304t上,則將遭受基底效應。然而,由於首先形成下部導電層1402a,因此上部導電帽層1402b不會遭受基底效應。而是,下部導電層1402a用作上部導電層1402b的潤濕層,因此上部導電層1402b不會遭受基底效應。此外,下部導電層1402a由於其是藉由PVD形成而不會遭受基底效應。
如圖15的剖視圖1500所示,對導電帽層1402(參見圖14)進行圖案化,以形成多個導電帽結構102。導電帽結構102分別上覆於間隙108上並密封間隙108,且包括單獨的下部導電帽層102a及單獨的上部導電帽層102b。導電帽結構102可例如具有圖4A及/或圖5中所示的俯視佈局。在一些實施例中,用於對導電帽層1402進行圖案化的製程包括:1)在導電帽層1402之上且 以導電帽結構102的佈局形成罩幕1502;以及2)在罩幕1502就位的情況下向導電帽層1402中執行蝕刻。然而,其他製程亦可接受。在一些實施例中,用於對導電帽層1402進行圖案化的製程更包括在蝕刻之後移除罩幕1502。罩幕1502可例如為或包含光阻、氧化矽、氮化矽、某一其他罩幕材料、或上述材料的任一組合。
藉由密封間隙108而不填充間隙108,間隙108可變形以吸收基底104上的應力。因此,基底104的翹曲及/或基底104上的層的破裂可減少。此外,藉由密封間隙108,會防止光阻積聚於間隙108中。光阻難以自間隙108移除。此外,間隙108中的光阻會阻止間隙108變形而吸收基底104上的應力,及/或可例如因高的熱膨脹係數而對基底104強加應力。因此,藉由防止光阻積聚於間隙108中,基底104上的應力可減小。
如圖16的剖視圖1600所示,在頂部電極層1304t及導電帽結構102之上形成硬罩幕層1602。硬罩幕層1602可例如為或包含氮化矽、氧化矽、碳化矽、ARC、某一(些)其他適合的硬罩幕材料、或上述材料的任一組合。可例如藉由氣相沈積、旋轉塗佈、或某一其他適合的沈積製程來形成硬罩幕層1602。在一些實施例中,硬罩幕層1602為或包含底部ARC(bottom ARC,BARC)及/或是藉由旋轉塗佈而沈積。
如圖17的剖視圖1700所示,對硬罩幕層1602(參見圖16)及頂部電極層1304t(參見圖16)進行圖案化。所述圖案化會形成多個硬罩幕1008及多個頂部溝渠內電容器電極114t。硬罩幕 1008是各導電帽結構102所獨有的並分別上覆於各導電帽結構102上,且頂部溝渠內電容器電極114t是各導電帽結構102所獨有的並分別下伏於各導電帽結構102下。
在一些實施例中,用於對硬罩幕層1602及頂部電極層1304t進行圖案化的製程包括:1)在硬罩幕層1602之上且使用微影以頂部電極圖案形成光阻罩幕1702;2)在光阻罩幕1702就位的情況下向硬罩幕層1602及頂部電極層1304t中執行蝕刻;以及3)移除光阻罩幕1702。在替代實施例中,用於對硬罩幕層1602及頂部電極層1304t進行圖案化的製程包括:1)在硬罩幕層1602之上且使用微影以頂部電極圖案形成光阻罩幕1702;2)在光阻罩幕1702就位的情況下向硬罩幕層1602中執行第一次蝕刻;3)移除光阻罩幕1702;以及4)在所述移除之後向頂部電極層1304t中執行第二次蝕刻。然而,其他製程亦可接受。
如圖18至圖20的剖視圖1800至2000所示,自頂部溝渠內電容器電極114t至介電襯裡層110,依序對電極介電層1302(參見圖17)以及電極層1304的剩餘部分(參見圖17)進行圖案化。在一些實施例中,每一剩餘電極層及緊鄰上覆的電極介電層是一起被圖案化。所述圖案化會形成交替地堆疊於頂部溝渠內電容器電極114t與介電襯裡層110之間的下部溝渠內電容器電極114l及電容器介電層112。
在一些實施例中,對剩餘電極層及緊鄰上覆的電極介電層進行圖案化包括:1)在電極介電層之上且使用微影以電極圖案 形成光阻罩幕;2)在光阻罩幕就位的情況下向電極介電層及電極層中執行蝕刻;以及3)移除光阻罩幕。然而,其他製程亦可接受。光阻罩幕的實例包括圖18處的第一光阻罩幕1802、圖19處的第二光阻罩幕1902及圖20處的第三光阻罩幕2002。
如圖21的剖視圖2100所示,在完成圖18至圖20所示圖案化之後,多個電容器介電層112及多個溝渠內電容器電極114保持堆疊於基底104之上。電容器介電層112及溝渠內電容器電極114交替地堆疊,且界定分別填充溝渠104t的溝渠段106。應注意的是,目前僅標示出一些溝渠內電容器電極114及一些電容器介電層112。
圖21的剖視圖2100亦示出,在溝渠段106之上形成蝕刻停止結構1010。蝕刻停止結構1010可例如包含氧化物、氮化矽、某一(些)其他適合的電介質、或上述材料的任一組合。此外,可例如藉由氣相沈積及/或某一(些)其他適合的沈積製程來形成蝕刻停止結構1010。在一些實施例中,蝕刻停止結構1010包括第一蝕刻停止層1010a及上覆於第一蝕刻停止層1010a上的第二蝕刻停止層1010b。第一蝕刻停止層1010a可例如為或包含USG氧化物及/或某一(些)其他適合的電介質。第二蝕刻停止層1010b可例如為或包含氮化矽及/或某一(些)其他適合的電介質。
如圖22的剖視圖2200所示,對蝕刻停止結構1010及介電襯裡層110進行圖案化,以自基底104的一部分104p局部地清除蝕刻停止結構1010及介電襯裡層110。在一些實施例中,用 於對蝕刻停止結構1010及介電襯裡層110進行圖案化的製程包括:1)在蝕刻停止結構1010之上形成罩幕(圖中未示出);2)在罩幕就位的情況下向蝕刻停止結構1010及介電襯裡層110中執行蝕刻;以及3)移除所述罩幕。然而,其他製程亦可接受。所述罩幕可例如為或包含光阻、氧化矽、氮化矽、某一其他適合的罩幕材料、或上述材料的任一組合。此外,可例如使用微影或某一其他適合的製程來形成所述罩幕。
圖22的剖視圖2200亦示出,在蝕刻停止結構1010之上形成內連結構1006。內連結構1006包括層間介電(inter-layer dielectric,ILD)層1020a及上覆於ILD層1020a上的IMD層1020b。ILD層1020a及/或IMD層1020b可例如為或包含氧化物、低κ介電材料、某一(些)其他適合的電介質、或上述材料的任一組合。此外,內連結構1006包括多個第一層級導線302f及多個接觸通孔304c。
所述多個第一層級導線302f及所述多個接觸通孔304c分別交替地堆疊於IMD層1020b及ILD層1020a中。所述多個第一層級導線302f包括第一電容器導線306及第二電容器導線308。接觸通孔304c分別自第一電容器導線306及第二電容器導線308分別延伸至溝渠內電容器電極114及井區104w。此外,接觸通孔304c中的至少一者自第二電容器導線308延伸至導電帽結構102中下伏的一者。應注意,標示出導電帽結構102中的僅一者。由於導電帽結構102是導電的,因此導電帽結構102不充當 電性障壁。因此,導電帽結構與接觸通孔之間的接面具有低電阻,此改良電性耦合的功率效率及電性耦合的可靠性。
在一些實施例中,用於形成內連結構1006的製程包括:1)藉由單鑲嵌製程(single damascene process)來形成接觸通孔304c;以及2)隨後藉由單鑲嵌製程來形成第一層級導線302f。然而,用於形成內連結構1006的其他製程亦可接受。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單鑲嵌製程包括:1)沈積介電層(例如,ILD層1020a或IMD層1020b);2)執行平坦化,以使介電層的頂部表面平整;3)以用於單個導電特徵層級(例如,通孔層級或導線層級)的開口對介電層進行圖案化;4)以導電材料填充所述開口,以形成所述單個導電特徵層級。然而,其他單鑲嵌製程亦可接受。可例如藉由微影/蝕刻製程或某一其他適合的圖案化製程來執行介電層的圖案化。所述開口的填充可例如包括在所述開口中沈積導電層並執行平坦化,直至到達介電層為止。可例如藉由化學機械研磨(chemical mechanical polish,CMP)或某一其他適合的平坦化製程來執行對介電層及/或導電層的平坦化。
儘管參照一種方法闡述了圖11至圖22,然而應瞭解,圖11至圖22中所示的結構並非僅限於所述方法,而是可獨立於所述方法。此外,儘管將圖11至圖22闡述為一系列動作,然而應瞭解,該些動作並非為限制性,乃因在其他實施例中,可變更所述動作的次序,且所揭露的方法亦適用於其他結構。在其他實施例中,可完全或部分地省略所示及/或所述的一些動作。
參照圖23,提供圖11至圖22所示方法的一些實施例的方塊圖2300。
在2302處,對基底進行圖案化,以在基底中形成溝渠。例如參見圖11。
在2304處,對基底進行摻雜,以形成環繞所述溝渠的井區。例如參見圖12。
在2306處,形成堆疊於基底之上且襯砌所述溝渠的介電襯裡層、下部電極層、電極間介電層及上部電極層,其中所述上部電極層界定在溝渠處凹陷至基底中的間隙。例如參見圖13。
在2308處,在上部電極層之上形成電性耦合至所述上部電極層的導電帽層,其中所述導電帽層覆蓋並密封所述間隙,且其中所述導電帽層包括金屬層及上覆於所述金屬層上的障壁層。例如參見圖14。在一些實施例中,藉由PVD來形成金屬層,且藉由MOCVD來形成障壁層。然而,其他沈積製程亦可接受。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金屬層為或包含鈦、氮化鈦、氮化鉭、或某一其他適合的材料,及/或所述障壁層為或包含氮化鈦及/或氮化鉭。然而,對於金屬層及/或障壁層而言,其他材料亦可接受。
在2310處,對導電帽層進行圖案化,以形成上覆於所述間隙上並密封所述間隙的導電帽結構。例如參見圖15。
在2312處,形成上覆於導電帽結構及上部電極層上的硬罩幕,其中所述硬罩幕具有上部電極圖案。例如參見圖16及圖17。
在2314處,在硬罩幕就位的情況下向上部電極層中執行蝕刻,以形成具有所述上部電極圖案的上部電容器電極。例如參見圖17。
在2316處,對下部電極層進行圖案化,以形成下伏於上部電容器電極下的下部電容器電極。例如參見圖18至圖20。
在2318處,形成上覆於上部電容器電極及下部電容器電極以及導電帽結構上並襯砌上部電容器電極及下部電容器電極以及導電帽結構的蝕刻停止層。例如參見圖21。
在2320處,形成上覆於蝕刻停止層上的內連結構,其中所述內連結構包括一對導線及一對接觸通孔,且其中所述接觸通孔分別自所述導線分別延伸至下部電容器電極及導電帽結構。例如參見圖22。
儘管圖23的方塊圖2300在本文中被示出及闡述為一系列動作或事件,然而應瞭解,此類動作或事件的所示次序不應被解釋為具有限制性意義。舉例而言,一些動作可以不同的次序發生及/或與除本文中所示及/或所述的動作或事件之外的其他動作或事件同時發生。此外,可能並不需要所有所示的動作來實作本文說明的一或多個態樣或實施例,且可在一或多個單獨的動作及/或階段中施行本文所示動作中的一或多者。
在一些實施例中,本揭露提供一種半導體結構,包括:基底;溝渠電容器,包括下部電容器電極、上覆於所述下部電容器電極上的電容器介電層、及上覆於所述電容器介電層上的上部 電容器電極,其中所述電容器介電層及所述上部電容器電極下陷至所述基底中且界定凹入至所述基底中的間隙;以及導電帽結構,位於所述上部電容器電極上,其中所述導電帽結構上覆於所述間隙上並密封所述間隙。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導電帽結構包括鈦層及上覆於所述鈦層上的氮化鈦層。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導電帽結構包括金屬層及上覆於所述金屬層上的導電障壁層,且其中所述導電障壁層及所述上部電容器電極包含相同的材料。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導電帽結構局部地填充所述間隙。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導電帽結構具有T形輪廓。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導電帽結構的底部表面在所述間隙中為內縮的。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下部電容器電極是所述基底的摻雜區。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半導體結構更包括:導電導線,上覆於所述溝渠電容器上;以及接觸通孔,自所述導電導線延伸以直接接觸所述導電帽結構。
在一些實施例中,本申請案提供一種積體晶片,包括:基底;溝渠電容器,包括堆疊於所述基底之上的多個溝渠內電極及多個電容器介電層,其中所述溝渠內電極及所述電容器介電層界定突出至所述基底中的第一溝渠段及第二溝渠段且更界定分別在所述第一溝渠段及所述第二溝渠段處凹陷至所述基底中的第一腔室及第二腔室;以及第一導電帽結構,在所述第一溝渠段處上覆於所述溝渠電容器上,其中所述第一導電帽結構局部地填充並氣密性地密封所述第一腔室。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第一導電帽結構包括金屬層及上覆於所述金屬層上的導電氧障壁層。在一些 實施例中,所述第一導電帽結構在所述第二溝渠段處上覆於所述溝渠電容器上,其中所述第一導電帽結構局部地填充並氣密性地密封所述第二腔室。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積體晶片更包括:硬罩幕,上覆於所述第一導電帽結構上,其中所述硬罩幕具有與所述第一導電帽結構的帽結構側壁對齊的硬罩幕側壁;導線,上覆於所述硬罩幕上;以及接觸通孔,自所述導線經由所述硬罩幕延伸至所述第一導電帽結構。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第一導電帽結構為電性浮置的。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溝渠內電極及所述電容器介電層界定包括所述第一溝渠段及所述第二溝渠段在內的多個溝渠段,其中所述溝渠段呈多個列及多個行。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溝渠電容器在所述第一溝渠段及所述第二溝渠段中的每一者處在寬度上減小。
在一些實施例中,本申請案提供一種用於形成溝渠電容器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對基底進行圖案化,以形成第一溝渠;形成上覆於所述基底上且襯砌所述第一溝渠的介電層;在所述介電層之上形成上覆於所述介電層上且襯砌所述第一溝渠的電極層,其中所述電極層界定第一間隙;在所述電極層之上形成導電帽層,其中所述導電帽層覆蓋並密封所述第一間隙而不填充所述第一間隙;對所述導電帽層進行圖案化,以形成上覆於所述第一間隙上並密封所述第一間隙的第一導電帽結構;以及對所述電極層進行圖案化,以形成下伏於所述第一導電帽結構下的第一上部電容器電極。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形成所述導電帽層包括:藉 由PVD來沈積上覆於所述電極層及所述第一間隙上的金屬層;以及藉由MOCVD來沈積上覆於所述金屬層上的金屬氮化物層。在一些實施例中,對所述基底進行圖案化會進一步形成與所述第一溝渠相鄰的第二溝渠,其中所述介電層及所述電極層更襯砌所述第二溝渠並界定第二間隙,且其中對所述導電帽層進行圖案化會進一步形成上覆於所述第二間隙上並氣密性地密封所述第二間隙的第二導電帽結構。在一些實施例中,對所述電極層進行圖案化包括:在所述電極層及所述第一導電帽結構上沈積硬罩幕層;以所述第一上部電容器電極的圖案對所述硬罩幕層進行圖案化;以及在所述硬罩幕層就位的情況下向所述電極層中執行蝕刻。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方法更包括:對所述基底進行摻雜,以形成經摻雜井區,其中所述第一溝渠形成於所述經摻雜井區中,且所述經摻雜井區界定下部電容器電極。
以上內容概述了若干實施例的特徵以使熟習此項技術者可更好地理解本發明實施例的各態樣。熟習此項技術者應瞭解,他們可易於使用本發明實施例作為基礎來設計或修改其他製程及結構以施行本文所介紹實施例的相同目的及/或達成本文所介紹實施例的相同優點。熟習此項技術者亦應認識到,此種等效構造並不背離本發明實施例的精神及範圍,且在不背離本發明實施例的精神及範圍的條件下,他們可對本文作出各種改變、替代及變更。
100:剖視圖
102:導電帽結構
104:基底
104b:基體區
104t:溝渠
106:溝渠段
108:間隙
110:介電襯裡層
112:電容器介電層
114:溝渠內電容器電極
T1:第一端子
T2:第二端子
Wtce:寬度

Claims (9)

  1. 一種半導體結構,包括:基底;溝渠電容器,包括下部電容器電極、上覆於所述下部電容器電極上的電容器介電層、及上覆於所述電容器介電層上的上部電容器電極,其中所述電容器介電層及所述上部電容器電極下陷至所述基底中且界定凹入至所述基底中的間隙;以及導電帽結構,位於所述上部電容器電極上,其中所述導電帽結構上覆於所述間隙上並密封所述間隙,且所述導電帽結構局部地填充所述間隙。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半導體結構,其中所述導電帽結構包括鈦層及上覆於所述鈦層上的氮化鈦層。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半導體結構,其中所述導電帽結構包括金屬層及上覆於所述金屬層上的導電障壁層,且其中所述導電障壁層及所述上部電容器電極包含相同的材料。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半導體結構,更包括:導電導線,上覆於所述溝渠電容器上;以及接觸通孔,自所述導電導線延伸以直接接觸所述導電帽結構。
  5. 一種積體晶片,包括:基底;溝渠電容器,包括堆疊於所述基底之上的多個溝渠內電極及多個電容器介電層,其中所述溝渠內電極及所述電容器介電層界 定突出至所述基底中的第一溝渠段及第二溝渠段且更界定分別在所述第一溝渠段及所述第二溝渠段處凹陷至所述基底中的第一腔室及第二腔室;以及第一導電帽結構,在所述第一溝渠段處上覆於所述溝渠電容器上,其中所述第一導電帽結構局部地填充並氣密性地密封所述第一腔室。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的積體晶片,其中所述第一導電帽結構包括金屬層及上覆於所述金屬層上的導電氧障壁層。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的積體晶片,其中所述第一導電帽結構在所述第二溝渠段處上覆於所述溝渠電容器上,且其中所述第一導電帽結構局部地填充並氣密性地密封所述第二腔室。
  8. 一種用於形成溝渠電容器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對基底進行圖案化,以形成第一溝渠;形成上覆於所述基底上且襯砌所述第一溝渠的介電層;在所述介電層之上形成上覆於所述介電層上且襯砌所述第一溝渠的電極層,其中所述電極層界定第一間隙;在所述電極層之上形成導電帽層,其中所述導電帽層覆蓋並密封所述第一間隙而不填充所述第一間隙;對所述導電帽層進行圖案化,以形成上覆於所述第一間隙上並密封所述第一間隙的第一導電帽結構;以及對所述電極層進行圖案化,以形成下伏於所述第一導電帽結 構下的第一上部電容器電極。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的方法,其中對所述基底進行圖案化會進一步形成與所述第一溝渠相鄰的第二溝渠,其中所述介電層及所述電極層更襯砌所述第二溝渠並界定第二間隙,且其中對所述導電帽層進行圖案化會進一步形成上覆於所述第二間隙上並氣密性地密封所述第二間隙的第二導電帽結構。
TW108125371A 2018-11-30 2019-07-18 半導體結構、積體晶片及形成溝渠電容器的方法 TWI70832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862773345P 2018-11-30 2018-11-30
US62/773,345 2018-11-30
US16/383,992 US11088239B2 (en) 2018-11-30 2019-04-15 Cap structure for trench capacitors
US16/383,992 2019-04-15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022994A TW202022994A (zh) 2020-06-16
TWI708328B true TWI708328B (zh) 2020-10-21

Family

ID=708494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8125371A TWI708328B (zh) 2018-11-30 2019-07-18 半導體結構、積體晶片及形成溝渠電容器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1088239B2 (zh)
KR (1) KR102295353B1 (zh)
TW (1) TWI708328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99255B (zh) * 2022-04-08 2023-04-11 南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半導體結構及其形成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329125B2 (en) 2018-09-21 2022-05-10 Taiwan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Company, Ltd. Integrated circuit including trench capacitor
US11289637B2 (en) * 2019-04-11 2022-03-29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Transmon qubits with trenched capacitor structures
US11063131B2 (en) * 2019-06-13 2021-07-13 Intel Corporation Ferroelectric or anti-ferroelectric trench capacitor with spacers for sidewall strain engineering
US20200411635A1 (en) * 2019-06-28 2020-12-31 Intel Corporation Air gaps and capacitors in dielectric layers
KR20210045226A (ko) * 2019-10-16 2021-04-2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개별 부품용 디커플링 커패시터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집적회로 칩 패키지
US11342344B2 (en) * 2019-11-05 2022-05-24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Memory devic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US11063157B1 (en) * 2019-12-27 2021-07-13 Taiwan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Company, Ltd. Trench capacitor profile to decrease substrate warpage
TWI720886B (zh) * 2020-05-08 2021-03-01 力晶積成電子製造股份有限公司 多層電容元件以及多層電容元件的設計方法
US11756988B2 (en) * 2020-08-20 2023-09-12 Nanya Technology Corporation Semiconductor structure and method for fabricating the same
US11640971B2 (en) * 2020-12-18 2023-05-02 Taiwan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Company Limited Deep trench capacitor including self-aligned plate contact via structures and methods of forming the same
TWI771064B (zh) * 2021-06-16 2022-07-11 美三科技有限公司 類壓電d33裝置及使用其的電子設備
KR20230009025A (ko) 2021-07-08 2023-01-17 주식회사 키파운드리 스캘롭 프로파일을 갖는 깊은 트렌치 식각 방법
US11916100B2 (en) * 2021-08-02 2024-02-27 Taiwan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Company, Ltd. Multi-layer trench capacitor structure
US20230066352A1 (en) * 2021-08-27 2023-03-02 Taiwan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Company Limited Multi-tier deep trench capacitor and methods of forming the same
US20230069538A1 (en) * 2021-08-27 2023-03-02 Taiwan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Company Limited Deep trench capacitor including stress-relief voids and methods of forming the same
US11676892B2 (en) * 2021-09-15 2023-06-13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Three-dimensional metal-insulator-metal capacitor embedded in seal structure
TWI799061B (zh) * 2022-01-07 2023-04-11 力晶積成電子製造股份有限公司 電容器結構及其製造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229414B (en) * 2003-10-03 2005-03-11 Promos Technologies Inc Method of fabricating deep trench capacitor
US20130161792A1 (en) * 2011-12-27 2013-06-27 Maxim Integrated Products, Inc. Semiconductor device having trench capacitor structure integrated therein
US8871604B2 (en) * 2012-01-31 2014-10-28 Taiwan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Company, Ltd. Methods of manufactur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that include forming a capacitor using a cap layer
US8916435B2 (en) * 2011-09-09 2014-12-23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Self-aligned bottom plate for metal high-K dielectric metal insulator metal (MIM) embedded 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981164A3 (en) 1998-08-18 2003-10-15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Low resistance fill for deep trench capacitor
JP2000269462A (ja) 1999-03-19 2000-09-29 Toshiba Corp 半導体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0269453A (ja) 1999-03-19 2000-09-29 Toshiba Corp 半導体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TW432689B (en) * 1999-10-18 2001-05-01 Taiwan Semiconductor Mfg Fabricating method of stacked capacitor
US6960365B2 (en) 2002-01-25 2005-11-01 Infineon Technologies Ag Vertical MIMCap manufacturing method
US6709919B2 (en) * 2002-05-15 2004-03-23 Taiwan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Company Method for making auto-self-aligned top electrodes for DRAM capacitors with improved capacitor-to-bit-line-contact overlay margin
KR100481867B1 (ko) 2002-11-11 2005-04-1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강유전체 커패시터 및 그 제조 방법
US7741663B2 (en) * 2008-10-24 2010-06-22 Globalfoundries Inc. Air gap spacer formation
US8753933B2 (en) * 2008-11-19 2014-06-17 Micron Technology, Inc. Methods for forming a conductive material, methods for selectively forming a conductive material, methods for forming platinum, and methods for forming conductive structures
CN103907177B (zh) 2011-11-03 2016-08-31 英特尔公司 蚀刻停止层和电容器
US8766403B2 (en) 2012-02-06 2014-07-01 Taiwan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Co., Ltd. Capacitor arrays for minimizing gradient effects and methods of forming the same
US9978829B2 (en) * 2012-11-26 2018-05-22 Taiwan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Co., Ltd. Low impedance high density deep trench capacitor
DE102014100025B3 (de) 2014-01-02 2015-02-05 Denk Aqua GmbH Porenkörper mit vergrößerter spezifischer Oberfläche und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s solchen Porenkörpers
DE102014223904A1 (de) * 2014-11-24 2016-05-25 Fraunhofer-Gesellschaft zur Förderung der angewandten Forschung e.V. Kondensator und Verfahren zum Herstellen desselben
US10164005B2 (en) 2016-03-17 2018-12-25 Taiwan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Company Ltd. Deep trench capacitor with a filled trench and a doped region serving as a capacitor electrode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229414B (en) * 2003-10-03 2005-03-11 Promos Technologies Inc Method of fabricating deep trench capacitor
US8916435B2 (en) * 2011-09-09 2014-12-23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Self-aligned bottom plate for metal high-K dielectric metal insulator metal (MIM) embedded 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
US20130161792A1 (en) * 2011-12-27 2013-06-27 Maxim Integrated Products, Inc. Semiconductor device having trench capacitor structure integrated therein
US8871604B2 (en) * 2012-01-31 2014-10-28 Taiwan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Company, Ltd. Methods of manufactur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that include forming a capacitor using a cap layer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99255B (zh) * 2022-04-08 2023-04-11 南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半導體結構及其形成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1088239B2 (en) 2021-08-10
TW202022994A (zh) 2020-06-16
KR102295353B1 (ko) 2021-09-01
US20200176552A1 (en) 2020-06-04
KR20200066549A (ko) 2020-06-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708328B (zh) 半導體結構、積體晶片及形成溝渠電容器的方法
US10693019B2 (en) Film scheme for a high density trench capacitor
CN111261611B (zh) 半导体结构、集成芯片和形成沟槽电容器的方法
TWI575662B (zh) 半導體裝置結構與其形成方法
US7897454B2 (en) Metal-insulator-metal capacitor and fabrication method thereof
US8610248B2 (en) Capacitor structur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e
US7411240B2 (en) Integrated circuits including spacers that extend beneath a conductive line
JP2014049707A (ja) 半導体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US10910382B2 (en) Method for fabricating semiconductor device
CN111834529A (zh) 一种电容结构、半导体器件以及电容结构制备方法
TW201916301A (zh) 具有整合的電容器的半導體裝置及其製造方法
TW202125701A (zh) 積體電路、半導體結構及形成溝槽電容器的方法
KR20030061099A (ko) 반도체 장치의 커패시터 및 그 제조 방법
TWI821859B (zh) 包括硬遮罩結構的半導體裝置
US20230009279A1 (en) Semiconductor device with capacitor and method for forming the same
JP2002222924A (ja) 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
US10707234B2 (en) Semiconductor device and method of fabricating the same
JP5570754B2 (ja) 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
TWI832333B (zh) 半導體結構與其形成方法
WO2022266995A1 (en) Multi-layer polysilicon stack f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US11700722B2 (en)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a semiconductor device using a support layer to form a gate structure
US20240030359A1 (en) Semiconductor device with capacitor and method for forming the same
US20240098974A1 (en) Semiconductor device including buried contact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KR20080108697A (ko) 커패시터의 형성 방법 및 반도체 소자의 제조방법
CN117316919A (zh) 沟槽电容器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