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99902B - 發光元件及其製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發光元件及其製造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I699902B TWI699902B TW105112648A TW105112648A TWI699902B TW I699902 B TWI699902 B TW I699902B TW 105112648 A TW105112648 A TW 105112648A TW 105112648 A TW105112648 A TW 105112648A TW I699902 B TWI699902 B TW I699902B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light
- layer
- side wall
- substrate
- semiconductor layer
- Prior art date
Links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title description 15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description 12
- 239000004065 semi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69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7
- 239000010410 lay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49
- 229920002120 photoresistant polym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54
- 238000005530 etch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9000010936 titaniu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0
- BASFCYQUMIYNBI-UHFFFAOYSA-N platinum Chemical compound [Pt] BASFCYQUMIYNBI-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0
- 239000011651 chromiu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9
- 239000010931 gol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7
- PXHVJJICTQNCMI-UHFFFAOYSA-N Nickel Chemical compound [Ni] PXHVJJICTQNCMI-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6
- 229910052751 met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29910002601 Ga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4
- JMASRVWKEDWRBT-UHFFFAOYSA-N Gallium nitride Chemical compound [Ga]#N JMASRVWKEDWRBT-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4
- VYPSYNLAJGMNEJ-UHFFFAOYSA-N Silicium dioxide Chemical compound O=[Si]=O VYPSYNLAJGMNEJ-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11777 magnesiu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VYZAMTAEIAYCRO-UHFFFAOYSA-N Chromium Chemical compound [Cr] VYZAMTAEIAYCRO-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3
- KRHYYFGTRYWZRS-UHFFFAOYSA-N Fluorane Chemical compound F KRHYYFGTRYWZRS-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3
- RTAQQCXQSZGOHL-UHFFFAOYSA-N Titanium Chemical compound [Ti] RTAQQCXQSZGOHL-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10052804 chrom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052 compara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1965 increa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9616 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1020 plasma etch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2356 single lay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10052719 titan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3
- FYYHWMGAXLPEAU-UHFFFAOYSA-N Magnesium Chemical compound [Mg] FYYHWMGAXLPEAU-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04298 SiO 2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XUIMIQQOPSSXEZ-UHFFFAOYSA-N Silicon Chemical compound [Si] XUIMIQQOPSSXEZ-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GWEVSGVZZGPLCZ-UHFFFAOYSA-N Titan oxide Chemical compound O=[Ti]=O GWEVSGVZZGPLCZ-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154 acut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52782 alumin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aluminium Chemical compound [Al]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1575 calciu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PCHJSUWPFVWCPO-UHFFFAOYSA-N gold Chemical compound [Au] PCHJSUWPFVWCPO-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52737 gold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AMGQUBHHOARCQH-UHFFFAOYSA-N indium;oxotin Chemical compound [In].[Sn]=O AMGQUBHHOARCQH-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52749 magnes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1572 manganes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52759 nick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623 plasma-assisted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52697 platin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52594 sapphir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0980 sapphir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52710 silic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0703 silic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5000012239 silicon dioxide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377 silicon dioxid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528 spin coa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1039 wet etch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ZOXJGFHDIHLPTG-UHFFFAOYSA-N Boron Chemical compound [B] ZOXJGFHDIHLPTG-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OYPRJOBELJOOCE-UHFFFAOYSA-N Calcium Chemical compound [Ca] OYPRJOBELJOOCE-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PWHULOQIROXLJO-UHFFFAOYSA-N Manganese Chemical compound [Mn] PWHULOQIROXLJO-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OAICVXFJPJFONN-UHFFFAOYSA-N Phosphorus Chemical compound [P] OAICVXFJPJFONN-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NINIDFKCEFEMDL-UHFFFAOYSA-N Sulfur Chemical compound [S] NINIDFKCEFEMDL-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ATJFFYVFTNAWJD-UHFFFAOYSA-N Tin Chemical compound [Sn] ATJFFYVFTNAWJD-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85 arsenic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RQNWIZPPADIBDY-UHFFFAOYSA-N arsenic atom Chemical compound [As] RQNWIZPPADIBDY-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QVGXLLKOCUKJST-UHFFFAOYSA-N atomic oxygen Chemical compound [O] QVGXLLKOCUKJST-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90 beryll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ATBAMAFKBVZNFJ-UHFFFAOYSA-N beryllium atom Chemical compound [Be] ATBAMAFKBVZNFJ-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96 bor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91 calc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576 coa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020 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312 dry etch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704 evapo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32 german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GNPVGFCGXDBREM-UHFFFAOYSA-N germanium atom Chemical compound [Ge] GNPVGFCGXDBREM-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484 gra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939 indu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810 insulating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459 lithograph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48 manganes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QPJSUIGXIBEQAC-UHFFFAOYSA-N n-(2,4-dichloro-5-propan-2-yloxyphenyl)acetamide Chemical compound CC(C)OC1=CC(NC(C)=O)=C(Cl)C=C1Cl QPJSUIGXIBEQAC-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150000004767 nitride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60 oxyge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1301 oxyge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59 patter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737 period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698 phosphorus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574 phosphoru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0642 polym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VSZWPYCFIRKVQL-UHFFFAOYSA-N selanylidenegallium;selenium Chemical compound [Se].[Se]=[Ga].[Se]=[Ga] VSZWPYCFIRKVQL-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568 sexu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44 sputter deposi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17 sulfur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593 sulfu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JBQYATWDVHIOAR-UHFFFAOYSA-N tellanylidenegermanium Chemical compound [Te]=[Ge] JBQYATWDVHIOAR-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740 vapor deposi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019 vapor deposition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7/00—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 H01L27/15—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33/00—Semiconductor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 H01L33/005—Processe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7/00—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 H01L27/15—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 H01L27/153—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in a repetitive configuration, e.g. LED bar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933/00—Details relating to devices covered by the group H01L33/00 but not provided for in its subgroups
- H01L2933/0008—Processes
- H01L2933/0016—Processes relating to electrode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33/00—Semiconductor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 H01L33/02—Semiconductor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characterised by the semiconductor bodies
- H01L33/20—Semiconductor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characterised by the semiconductor bodies with a particular shape, e.g. curved or truncated substrat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Led Devices (AREA)
- Glass Compositions (AREA)
Abstract
一種發光元件,包括一基板以及一第一發光單元。第一發光單元配置於基板上,且包括一第一半導體層、一第一發光層、及一第二半導體層。第一半導體層配置於基板之上。第一發光層配置於第一半導體層與第二半導體層之間。其中,第一半導體層具有一第一側壁與一第二側壁,第一側壁與基板之間具有一第一夾角,第二側壁與基板之間具有一第二夾角,第一夾角小於第二夾角。
Description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發光元件及其製造方法,且特別是有關於一種增加發光面積的發光元件及其製造方法。
在發光元件(例如是高壓發光二極體)中,通常需要將連結兩個發光單元的橋接電路形成於斜面結構上,以改善金屬於蒸鍍製程期間之附著力,防止金屬斷線或在掀離(lift-off)光阻時造成金屬脫落(peeling)。傳統的發光元件中,斜面結構之製造方式一般為在半導體上以黃光微影製程製作光阻圖案,再使用感應式耦合電漿法(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ICP)及反應性離子蝕刻法(Reactive-Ion Etching,RIE),以蝕刻半導體及光阻。然而,在利用光阻進行蝕刻的過程中,容易移除過多的半導體材料及發光材料,導致發光面積縮小,增加生產成本。此外,傳統的發光元件容易因為橋接電路與絕緣層之間的附著能力不佳的問題,使得橋接電路於製程中容易產生孔洞甚至是缺陷,進而影響電性之傳導。
因此,目前仍需要提出一增加發光面積及可增加導
電橋接層之附著能力的解決方法。
本發明提出一種增加發光面積的發光元件及其製造方法,以保留較多的有效發光面積,增加發光強度並改善晶片效率。
根據本發明之一方面,提供一種發光元件,包括一基板及一第一發光單元。第一發光單元配置於基板上,且包括一第一半導體層、一第一發光層、及一第二半導體層。第一半導體層配置於基板之上。第一發光層配置於第一半導體層與第二半導體層之間。其中,第一半導體層具有一第一側壁與一第二側壁,第一側壁與基板之間具有一第一夾角,第二側壁與基板之間具有一第二夾角,第一夾角小於該第二夾角。
根據本發明之一方面,提供一種發光元件,包括一基板及一第一發光單元。第一發光單元配置於基板上,且包括一第一半導體層、一第一發光層、及一第二半導體層。第一半導體層配置於基板之上。第一發光層配置於第一半導體層與第二半導體層之間。其中,第一半導體層具有一第一側壁及一第二側壁,其中第一側壁投影於基板的一第一長度大於第二側壁投影於基板的一第二長度。
根據本發明之一方面,提供一種發光元件之製造方法。方法包括:依序形成一第一型半導體層、一發光層與一第二型半導體層於一基板上;形成一第一圖案化光阻層於第二型半導
體層上;以第一圖案化光阻層為遮罩,蝕刻第二型半導體層、該發光層以及部分第一型半導體層,以形成一開口,開口所暴露的第一型半導體層具有一第一寬度;移除第一圖案化光阻層後,形成一犧牲層覆蓋第一型半導體層與第二型半導體層;形成一第二圖案化光阻層覆蓋犧牲層;藉由第二圖案化光阻層圖案化犧牲層,其中,犧牲層於該開口內所露出的第一型半導體層具有一第二寬度,第二寬度小於第一寬度;形成一第三圖案化光阻層覆蓋犧牲層及部分第一型半導體層,其中第三圖案化光阻層於開口內所露出的第一型半導體層具有一第三寬度,第三寬度小於第二寬度;以第三圖案化光阻層及犧牲層為遮罩,蝕刻第一型半導體層;移除犧牲層及第三圖案化光阻層;於開口內形成一絕緣層覆蓋部分第一型半導體層;以及於開口內形成一導電橋接層覆蓋絕緣層。
為了對本發明之上述及其他方面有更佳的瞭解,下文特舉較佳實施例,並配合所附圖式,作詳細說明如下:
10、20:發光元件
19:第一光阻層
100:基板
110、210:第一發光單元
110a:第一側壁
110b:第二側壁
110s、111s、113s、115s:側面
111:第一型半導體層
112:第一半導體層
113:發光層
114:第一發光層
114a、164a、1421a:上表面
115:第二型半導體層
116:第二半導體層
117:犧牲層
119:第二光阻層
120、220:第一凹部
122、222:第二凹部
124:第一開口
126:第二開口
130:絕緣層
140:導電橋接層
160、260:第二發光單元
160a:第三側壁
160b:第四側壁
162:第三半導體層
164:第二發光單元
166:第四半導體層
270:第三發光單元
280:第四發光單元
290:第五發光單元
1421:第一連接部
1422:第二連接部
1441:第一本體部
1442:第二本體部
1422a、1441a、1442a:外表面
2A、2A’、2B、2B’:剖面線端點
D1、D2、D3、D4:距離
E1、E2:電極
L1、L2、L3、L4:長度
W1、W2、W3、W4、W5:寬度
α1、α2、α3、α4:夾角
第1圖繪示依照本發明一實施例的發光元件的上視圖。
第2A圖繪示沿著第1圖之2A-2A’剖面線之本發明一實施例的發光元件的剖面圖。
第2B圖繪示沿著第1圖之2B-2B’剖面線之本發明一實施例的發光元件的剖面圖。
第2C圖繪示沿著第1圖之2A-2A’剖面線之本發明一實施例的發光元件的局部放大剖面圖。
第3圖至第14圖繪示依照本發明一實施例的發光元件的製造過程圖。
第15圖繪示依照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發光元件的上視圖。
第1圖繪示依照本發明一實施例的發光元件10的上視圖。第2A圖繪示沿著第1圖之2A-2A’剖面線之本發明一實施例的發光元件10的剖面圖。第2B圖繪示沿著第1圖之2B-2B’剖面線之本發明一實施例的發光元件10的剖面圖。第2C圖繪示沿著第1圖之2A-2A’剖面線之本發明一實施例的發光元件10的局部放大剖面圖。
請同時參照第1、2A、2B圖,發光元件10包括一基板100、一第一發光單元110、一第一凹部120、一絕緣層130及一導電橋接層140。
基板100可以是一絕緣基板,例如是一藍寶石基板。
第一發光單元110配置於基板100上。第一發光單元110包括一第一半導體層112、一第一發光層114及一第二半導體層116。第一半導體層112配置於基板100之上。第一發光層114配置於第一半導體層112與第二半導體層116之間。
第一半導體層112例如是N型半導體層,而第二半導體層116則為P型半導體層;或是,第一半導體層112是P型
半導體層,而第二半導體層116則為N型半導體層。材料方面,P型半導體層的例如是摻雜鎂(Mg)之氮化鎵基半導體層,而N型半導體層例如是摻雜矽(Si)之氮化鎵基半導體層。
第一發光層114可以是InxAlyGa1-x-yN(0≦x、0≦y、x+y≦1)結構,可為單一層或多層構造。
第一凹部120貫穿第一半導體層112,且具有一第一側壁110a。第一側壁110a係由第一半導體層112所定義。亦即,第一半導體層112具有第一側壁110a。
絕緣層130覆蓋第一凹部120之第一側壁110a、第一半導體層112上、第一半導體層112的側壁、第二半導體層116的側壁、第一發光層114的側壁、第二半導體層116以及基板100上,第一側壁110a係由第一半導體層112的側壁所定義。絕緣層130的材料例如是二氧化矽(SiO2)、二氧化鈦(TiO2)或氧化物等絕緣材料。
導電橋接層140連接第一發光單元110與一第二發光單元160。導電橋接層140的材料可以是金屬。導電橋接層140例如是由金(Au)、鋁(Al)、鉻(Cr)、鉑(Pt)、鈦(Ti)、鎳(Ni)、或銦錫氧化物(Indium Tin Oxide,ITO)等導電材料所形成。導電橋接層140可以是單層或多層結構。例如,導電橋接層140可以是Cr/Al/Ti/Pt/Au的多層結構、可以是Cr/Al/Ti/Pt/Ti/Pt/Au的多層結構、或部分週期性金屬結構。或者,多層結構中的最外層為非金(Au)元素所構成,例如是由鉻(Cr)、鉑(Pt)、鈦(Ti)、鎳(Ni)或鋁(Al)
所構成。此外,多層結構之導電橋接層140的形成方法可以由一種或二種以上之鍍膜方式形成,例如是先藉由濺鍍法形成Cr/Al/Ti層之後,再藉由電子鎗蒸鍍法(e-beam gun)形成Ti/Pt/Au。
第二發光單元160可配置於基板100,且包括一第三半導體層162、一第二發光層164及一第四半導體層166。第三半導體層162配置於基板100之上。第二發光層164配置於第三半導體層162與第四半導體層166之間。第三半導體層162、第四半導體層166及第二發光層164之材料分別類似於上述第一半導體層112、第二半導體層116及第一發光層114,容此不再贅述。
第一發光單元110具有一第二側壁110b,第二側壁110b係由第一半導體層112所定義。亦即,第一半導體層112具有第二側壁110b。請參照第1圖,第一側壁110a與第二側壁110b係彼此連接,第二側壁110b可以是第一半導體層112於第一凹部120之外的側壁。
第一凹部120更貫穿第三半導體層162且具有一第三側壁160a,第三側壁160a係由第三半導體層162所定義。亦即,第三半導體層162具有第三側壁160a。導電橋接層140經由第一凹部120連接第一發光單元110及第二發光單元160。第一側壁110a及第三側壁160a係第一凹部120中相對二側壁,位於第一凹部120內的導電橋接層140經由第一側壁110a及第三側壁160a電性連接第二半導體層116及第三半導體層162。
第二發光單元160具有一第四側壁160b,第四側壁160b係由第三半導體層162所定義。亦即,第三半導體層162具有第四側壁160b。請參照第1圖,第三側壁160a與第四側壁160b係彼此連接,第四側壁160b可以是第三半導體層162於第一凹部120之外的側壁。
請參照第2A圖,在第一半導體層112中,第一側壁110a與基板100之間具有一第一夾角α1,第二側壁110b與基板100之間具有一第二夾角α2,第一夾角α1小於第二夾角α2。例如,第一夾角α1小於70度,而第二夾角α2大於70度。或者,第一夾角α1小於50度,而第二夾角α2大於50度。
在第三半導體層162中,第三側壁160a與基板100之間具有一第三夾角α3,第四側壁160b與基板100之間具有一第四夾角α4,第三夾角α3小於第四夾角α4。例如,第三夾角α3小於70度,而第四夾角α4大於70度。或者,第三夾角α3小於50度,而第四夾角α4大於50度。
在一實施例中,第一夾角α1、第二夾角α2、第三夾角α3、及第四夾角α4可以為銳角。其中,第一夾角α1及第三夾角α3可以是介於20度到70度之間之夾角,較佳的是第一夾角α1及第三夾角α3介於30度到50度。
在本實施例中,由於第一夾角α1或第三夾角α3小於70度,相較於第一半導體層中第二側壁與基板之間之夾角、或第三半導體層中第四側壁與基板之間之夾角大於70度的比較
例而言,本發明之導電橋接層140較不易受到重力的影響而產生脫落的現象,故能具有較佳的附著力。
在一實施例中,第一側壁110a投影於基板100的一第一長度L1大於第二側壁110b投影於基板100的一第二長度L2。第三側壁160a投影於基板100的一第三長度L3大於第四側壁160b投影於基板100的一第四長度L4。
在本實施例中,由於第一夾角α1小於第二夾角α2,且第一長度L1大於第二長度L2,故相較於第一夾角與第二夾角相似且第一長度與第二長度相似的比較例而言,本實施例之第一發光單元110保留較多的第一發光層114之上表面114a的面積,故而具有較大的發光面積。
請參照第2B圖,第一發光單元110及第二發光單元160之間具有第二凹部122。由於第二側壁110b及第四側壁160b上不需形成導電橋接層,故在第一半導體層112中,第二側壁110b與基板100所形成的第二夾角α2可大於50度,或者大於70度,且在第三半導體層162中,第四側壁160b與基板100所形成的第四夾角α4可大於50度,或者大於70度。因此,相較於第二夾角或第四夾角小於70度的比較例而言,本實施例之第一發光單元110保留較多的第一發光層114之上表面114a及第二發光層164之上表面164a的面積,故而具有較大的發光面積。
請參照第2C圖,發光元件10中,導電橋接層140包括一第一連接部1421、一第二連接部1422、一第一本體部1441
及一第二本體部1442。第一連接部1421直接形成於基板100之上表面100a上方,而第一本體部1441形成於基板100之上表面100a上的絕緣層130上。第二連接部1422形成於第三側壁160a上,而第二本體部1442形成於第一側壁110a上之絕緣層130上。
第一連接部1421的上表面1421a與基板100之上表面100a之間的第一距離D1可介於0.1μm與10μm之間,其中較佳的第一距離D1介於0.5μm與5μm之間。第一本體部1441的外表面1441a與基板100之上表面100a之間具有一第二距離D2,第一距離D1小於第二距離D2。第二距離D2可介於0.1μm與10μm之間,其中較佳的第二距離D2介於0.5μm與5μm之間。
第二連接部1422的外表面1422a與第三側壁160a之間的第三距離D3介於0.1μm與10μm之間,其中較佳的第三距離D3介於0.3μm與3μm之間,第三距離D3小於或等於第一距離D1。第二本體部1442的外表面1442a與第一側壁110a之間的第四距離D4介於0.1μm與10μm之間,其中較佳的第四距離D4介於0.3μm與3μm之間,第四距離D4小於或等於第二距離D2。第三距離D3小於第四距離D4。
在本實施例中,由於第一距離D1小於第二距離D2,且第三距離D3小於第四距離D4,表示導電橋接層140係直接接觸於基板100之上表面100a及第三側壁160a。由於導電橋接層140與基板100之間的附著力、或者是導電橋接層140與第三側壁160a之間的附著力皆優於導電橋接層140與絕緣層130
之間的附著力。因此,相較於傳統的發光元件而言,本發明之導電橋接層140可具有較佳的附著力,在製程期間,導電橋接層140較不易產生剝離的現象且亦不易產生孔洞,進而改善電性之傳導。
第3圖至第14圖繪示第1圖之發光元件10的製造過程圖。
如第3圖所示,形成一基板100。基板100例如是一藍寶石基板。
如第4圖所示,形成一第一型半導體層111於基板100上。第一型半導體層111例如是N型半導體層或者是P型半導體層。材料方面,P型半導體層例如是摻雜鈹(Be)、鋅(Zn)、錳(Mn)、鉻(Cr)、鎂(Mg)、鈣(Ca)等之氮化鎵基半導體層,而N型半導體層例如是摻雜矽(Si)、鍺(Ge)、錫(Sn)、硫(S)、氧(O)、鈦(Ti)及或鋯(Zr)等之氮化鎵基半導體層。
如第5圖所示,形成一發光層113於第一型半導體層111上。發光層113例如是InxAlyGa1-x-yN(0≦x、0≦y、x+y≦1)結構,亦可混雜硼(B)或磷(P)或砷(As),可為單一層或多層構造。
如第6圖所示,形成一第二型半導體層115於發光層113上。第二型半導體層115與第一型半導體層111具有相反的導電型。例如,當第一型半導體層113是N型半導體層時,第二型半導體層115則是P形半導體層;或者當第一型半導體層113
是P型半導體層時,第二型半導體層115則是N形半導體層。
第7A、8A、9A、10A、11A、12A、13A圖繪示欲形成導電橋接層之區域的剖面圖。形成導電橋接層之區域的剖面圖例如是對應第1圖之2A-2A’剖面線的剖面圖。第7B、8B、9B、10B、11B、12B、13B圖繪示沒有形成導電橋接層之區域的剖面圖。沒有形成導電橋接層之區域的剖面圖例如是對應第1圖之2B-2B’剖面線的剖面圖。
如第7A及7B圖所示,形成一第一光阻層19於第二型半導體層115上。接著,圖案化第一光阻層19,以形成第一圖案化光阻層19於第二型半導體層115上且露出部分第二型半導體層115,其中圖案化之後的第一光阻層19具有一寬度Wa及一寬度Wb。寬度Wa小於寬度Wb。寬度Wa對應於欲形成導電橋接層的區域(如第7A圖所示),寬度Wb對應於沒有形成導電橋接層的區域(如第7B圖所示)。可藉由旋轉塗佈法(spin coating)形成第一光阻層19,第一光阻層19例如是聚合物。
如第8A及8B圖所示,以第一光阻層19為遮罩,蝕刻第二型半導體層115、發光層113及部分第一型半導體層111,以在第二型半導體層115與發光層113上形成一第一開口124及一第二開口126,第一開口124及第二開口126暴露第一型半導體層111及一側面110s,其中側面110s係由第一型半導體層111的側面111s、第二型半導體層115的側面115s與發光層113的側面113s共同定義。第一開口124投影於基板100的一寬
度W1大於第二開口126投影於基板100的一寬度W2。第一開口124對應於欲形成導電橋接層的區域(如第8A圖所示),第二開口126對應於沒有形成導電橋接層的區域(如第8B圖所示)。可藉由乾式蝕刻形成第一開口124及第二開口126,乾式蝕刻例如是感應式耦合電漿法。
如第9A及9B圖所示,移除第一圖案化光阻層19後,形成一犧牲層117覆蓋第二型半導體層115、側面110s及第一型半導體層111。犧牲層117可包括一氧化物膜或一氮化物膜。
如第10A及10B圖所示,形成一第二光阻層119於犧牲層117上,圖案化第二光阻層119以形成第二圖案化光阻層119覆蓋犧牲層117且露出部分犧牲層117。藉由第二圖案化光阻層119圖案化犧牲層117,於第一開口124內形成犧牲層117且露出第一型半導體層111,並於第二開口內126形成犧牲層117且露出第一半導體層111。其中,第一開口124內所暴露出的第一型半導體層111投影於基板100具有一寬度W3,寬度W3亦即是犧牲層117於第一開口124內所露出的第一型半導體層111投影於基板100的寬度。第二開口126內所暴露出的第一型半導體層111投影於基板100具有一寬度W4,寬度W4亦即是犧牲層117於第二開口126內所露出的第一型半導體層111投影於基板100的寬度。寬度W3係大於寬度W4。第二光阻層119之材料可類似於第一光阻層19,容此不再贅述。
如第11A及11B圖所示,形成第三光阻層121於第
二光阻層119之上。或者,第三光阻層121可在移除如10A及10B圖所示之第二光阻層119之後再形成於犧牲層117之上。圖案化第三光阻層121之後,形成第三圖案化光阻層121覆蓋第一開口124內之犧牲層117及部分第一型半導體層111,覆蓋第二開口126內之犧牲層117且露出第一型半導體層111,其中在圖案化第三光阻層121之後,第三光阻層121於第一開口124內所露出的第一型半導體層111投影於基板100上具有一寬度W5,寬度W5係小於寬度W3。其中,第三光阻層121與犧牲層117具有不同的蝕刻速率。在本實施例中,犧牲層117的蝕刻速率係小於第三光阻層121的蝕刻速率。犧牲層117之材料可以是二氧化矽(SiO2)。第二光阻層119及第三光阻層121之材料可類似於第一光阻層19,容此不再贅述。可藉由電漿輔助化學氣相沈積(Plasma-Enhanced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PECVD)、電子槍蒸鍍法形成犧牲層117。可藉由旋轉塗佈法形成第二光阻層119及第三光阻層121。
如第12A及12B圖所示,以第三光阻層121及犧牲層117為遮罩,蝕刻第一型半導體層111,以於第一開口124內形成一第一凹部120貫穿第一型半導體層111且於第二開口126內形成一第二凹部122貫穿第一型半導體層111。第一凹部120具有一第一側壁110a,而第二凹部122具有一第二側壁110b,其中第一側壁110a對應於如第12A圖所示之第一型半導體層111的第一側壁110a,且對應於如第13A圖所示之第一半導體層112
的第一側壁110a;第二側壁110b對應於如第12A~12B圖所示之第一型半導體層111的第二側壁110b,且對應於如第13A~13B圖所示之第一半導體層112的第二側壁110b。第一側壁110a與基板100之間具有一第一夾角α1,第二側壁110b與基板100之間具有一第二夾角α2,第一夾角α1及第二夾角α2可以為銳角,第一夾角α1小於第二夾角α2。第一側壁110a投影於基板100的一第一長度L1大於第二側壁110b投影於基板100的一第二長度L2。第一凹部120之最大寬度係大於第二凹部122之最大寬度。第一凹部120及第二凹部122暴露基板100。此外,可藉由感應式耦合電漿法及反應性離子蝕刻法形成第一凹部120及第二凹部122。
在本實施例中,由於犧牲層117的蝕刻速率小於第三光阻層121的蝕刻速率,在蝕刻的過程中,覆蓋犧牲層117之區域相較於沒有覆蓋犧牲層117之區域而言,蝕刻速率亦較小,使得在第一開口124及第二開口126內沒有覆蓋犧牲層117之區域具有較快的蝕刻速率,第二凹部122之側壁相較於第一凹部120之側壁更為陡峭。此外,由於犧牲層117於第一開口124內所露出的第一型半導體層111投影於基板100的寬度W3係大於犧牲層117於第二開口126內所露出的第一型半導體層111投影於基板100的寬度W4,且第三光阻層121於第一開口124內所露出的第一型半導體層111投影於基板100上的寬度W5係小於寬度W3,使得第二凹部122之側壁相較於第一凹部120之側壁更為陡
峭。因此,透過犧牲層117以及第三光阻層121之使用,能夠控制所蝕刻的圖案,使得受到犧牲層117保護之第一型半導體層111較不易受到蝕刻,並讓第一側壁110a與第二側壁110b具有不同的傾斜程度,如此不但能夠避免導電橋接層的斷線或脫落,亦可保留較大的發光區域,以改善晶片的效率。
如第13A及13B圖所示,移除犧牲層117、第二光阻層119及第三光阻層121,並形成第一發光單元110與第二發光單元160。可藉由濕式蝕刻移除犧牲層117、第二光阻層119及第三光阻層121,濕式蝕刻之蝕刻劑例如是氫氟酸(HF)或緩衝氧化蝕刻劑(Buffered Oxide Etchant,BOE)。第一發光單元110包括一第一半導體層112、一第一發光層114、及一第二半導體層116。第一半導體層112配置於基板100之上。第一發光層114配置於第一半導體層112與第二半導體層116之間。第二發光單元160包括一第三半導體層162、一第二發光層164、及一第四半導體層166。第三半導體層162配置於基板100之上。第二發光層164配置於第三半導體層162與第四半導體層166之間。第一發光單元110與第二發光單元160之間具有第一凹部120及第二凹部122。
如第14圖所示,於第一開口124及第一凹部120內形成一絕緣層130覆蓋部分第一半導體層112(例如是覆蓋第一凹部120之第一側壁110a),並於第一開口124及第一凹部120內形成一導電橋接層140以覆蓋絕緣層130,使得導電橋接層140
係連接第一發光單元110的第二半導體層116與一第二發光單元160的第三半導體層162。由於第二凹部122之第二側壁110b並沒有絕緣層130及導電橋接層140,故在形成絕緣層130及導電橋接層140之後,第二凹部122暴露基板100,並不具有絕緣層130及導電橋接層140形成於第一發光單元110與一第二發光單元160之間,如第13B圖所示。
本實施例中,發光元件10具有2個相鄰的發光單元,然本發明並不限定於此。在其他實施例中,只要在1個發光單元中第一凹部之第一側壁的傾斜程度與第二凹部之第二側壁的傾斜程度不相同,皆能涵蓋於本發明之範疇之中。例如,發光元件可以是由大於2個的發光單元串聯或並聯所組成。
第15圖繪示依照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發光元件20的上視圖。
請參照第15圖,發光元件20具有5個發光單元,包括第一發光單元210、第二發光單元260、第三發光單元270、第四發光單元280、及第五發光單元290。第一發光單元210上具有電極E1,第五發光單元290上具有電極E2。電極E1可連接於正電壓,電極E2可連接於負電壓,或者電極E1可連接於負電壓,電極E2可連接於正電壓。第一發光單元210與第二發光單元260之間、第二發光單元260與第三發光單元270之間、第三發光單元270與第四發光單元280之間、及第四發光單元280、與第五發光單元290之間分別具有2個第一凹部220,在另一實
施例中可以只具有一個第一凹部220。本實施例中第一凹部220之間或第一凹部220以外則具有第二凹部222。導電橋接層240形成於絕緣層230上,且延伸於第一凹部220中,以電性連接相鄰的2個發光單元。第二凹部222中則不具有導電橋接層240。在本實施例中導電橋接層240是以相同之圖型配置於各發光單元之間,以簡化至生產流程。
綜上,在本發明實施例的發光元件在製造過程中,可在形成第一凹部及第二凹部之前,形成犧牲層與覆蓋犧牲層的第三光阻層,由於第三光阻層與犧牲層具有不同的蝕刻速率,且犧牲層於第一開口內所露出的第一型半導體層投影於基板的一寬度係大於犧牲層於第二開口內所露出的第一型半導體層投影於基板之一寬度,第三光阻層於第一開口內所露出的第一型半導體層投影於基板上的一寬度亦小於犧牲層於第一開口內所露出的第一型半導體層投影於基板的寬度,因此能夠在形成第一凹部及第二凹部時,產生傾斜程度不同的第一側壁及第二側壁,其中第一側壁與基板之間的第一夾角小於第二側壁與基板之間的第二夾角,第一側壁投影於基板的一第一長度大於第二側壁投影於基板的一第二長度。如此一來,僅需要針對具有導電橋接層的區域(第一凹部),形成與基板之夾角較小的第一側壁即可,對於導電橋接層之外的區域(第二凹部),則不需要提供與基板之夾角較小的斜坡結構給導電橋接層,因此可以形成與基板之夾角較大的第二側壁,減少發光元件被蝕刻的面積,以改善發光區域縮小、
生產成本增加的問題。
此外,由於導電橋接層與基板之間的附著力、或者是導電橋接層與第三側壁之間的附著力皆優於導電橋接層與絕緣層之間的附著力。因此,相較於傳統的發光元件而言,由於本發明的發光元件中,導電橋接層係直接接觸於基板之上表面及第三側壁,故本發明之導電橋接層可具有較佳的附著力,在製程期間,導電橋接層較不易產生剝離的現象且亦不易產生孔洞,進而改善電性之傳導。
綜上所述,雖然本發明已以較佳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本發明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各種之更動與潤飾。因此,本發明之保護範圍當視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0:發光元件
100:基板
110:第一發光單元
110a:第一側壁
110b:第二側壁
112:第一半導體層
114:第一發光層
114a、164a:上表面
116:第二半導體層
120:第一凹部
130:絕緣層
140:導電橋接層
160:第二發光單元
160a:第三側壁
160b:第四側壁
162:第三半導體層
164:第二發光單元
166:第四半導體層
L1、L2、L3、L4:長度
α1、α2、α3、α4:夾角
Claims (13)
- 一種發光元件,包括:一基板;一第一發光單元及一第二發光單元,分開設置於該基板上,且暴露出位在兩者之間的該基板的一部分,其中該第一發光單元具有一第一側壁和一第二側壁,該第二發光單元具有一第三側壁和一第四側壁;以及一導電橋接層,電性連接該第一發光單元及該第二發光單元,其中該導電橋接層連續地設置在該第二側壁、該基板所暴露的該部分及該第三側壁上,其中該第二側壁的斜率小於該第一側壁的斜率。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發光元件,更包括一絕緣層,該絕緣層覆蓋該第二側壁且暴露該第三側壁,其中該導電橋接層配置於該第二側壁上的該絕緣層上,且在該第三側壁上直接接觸該第二發光單元的一第一型半導體層和一第二型半導體層的其中之一者。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發光元件,其中該第二側壁與該基板之間的一夾角小於70度。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發光元件,其中該第二側壁與該基板之間的該夾角小於50度。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發光元件,其中該第三側壁的斜率小於該第四側壁的斜率。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發光元件,其中該第三側壁與該基板之間的一夾角小於70度。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發光元件,其中該第三側壁與該基板之間的該夾角小於50度。
- 一種發光元件,包括:一基板;一第一發光單元及一第二發光單元,分開設置於該基板上,且暴露出位在兩者之間的該基板一部分,其中該第一發光單元具有一第一側壁和一第二側壁,該第二發光單元具有一第三側壁和一第四側壁;以及一導電橋接層,電性連接該第一發光單元及該第二發光單元,其中該導電橋接層連續地設置在該第二側壁、該基板所暴露的該部分及該第三側壁上;以及一絕緣層,覆蓋該第二側壁且暴露出該第三側壁,其中該導電橋接層配置於該第二側壁上的該絕緣層上,且在該第三側壁上直接接觸該第二發光單元的一第一型半導體層及一第二型半導體層的其中之一者。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發光元件,其中該第二側壁與該基板之間的一夾角小於70度。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發光元件,其中該第二側壁與該基板之間的該夾角小於50度。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發光元件,其中該第三側 壁與該基板之間的一夾角小於70度。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之發光元件,其中該第三側壁與該基板之間的該夾角小於50度。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發光元件,其中該第三側壁的斜率小於該第四側壁的斜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US201562151380P | 2015-04-22 | 2015-04-22 | |
US62/151,380 | 2015-04-22 | ||
US201562192054P | 2015-07-13 | 2015-07-13 | |
US62/192,054 | 2015-07-13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1639187A TW201639187A (zh) | 2016-11-01 |
TWI699902B true TWI699902B (zh) | 2020-07-21 |
Family
ID=57326024
Famil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09119921A TWI723897B (zh) | 2015-04-22 | 2016-04-22 | 發光元件之製造方法 |
TW110106366A TWI776403B (zh) | 2015-04-22 | 2016-04-22 | 發光元件之製造方法 |
TW105112648A TWI699902B (zh) | 2015-04-22 | 2016-04-22 | 發光元件及其製造方法 |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2)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09119921A TWI723897B (zh) | 2015-04-22 | 2016-04-22 | 發光元件之製造方法 |
TW110106366A TWI776403B (zh) | 2015-04-22 | 2016-04-22 | 發光元件之製造方法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3) | US10050081B2 (zh) |
CN (3) | CN110504342A (zh) |
TW (3) | TWI723897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9917027B2 (en) * | 2015-12-30 | 2018-03-13 | Globalfoundries Singapore Pte. Ltd. | Integrated circuits with aluminum via structures and methods for fabricating the same |
CN107516701B (zh) * | 2017-07-14 | 2019-06-11 | 华灿光电(苏州)有限公司 | 一种高压发光二极管芯片及其制作方法 |
CN111052412B (zh) * | 2017-08-25 | 2023-07-25 | 夏普株式会社 | 微型led元件、图像显示元件以及制造方法 |
JP6822429B2 (ja) * | 2018-02-19 | 2021-01-27 | 日亜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 発光素子 |
US11282984B2 (en) * | 2018-10-05 | 2022-03-22 | Seoul Viosys Co., Ltd. | Light emitting device |
CN109638119A (zh) * | 2018-11-30 | 2019-04-16 | 广东德力光电有限公司 | 高压芯片的深沟刻蚀方法以及高压芯片 |
CN111293200A (zh) * | 2018-12-07 | 2020-06-16 | 大连德豪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Led高压芯片及其制备方法、隔离槽的制作方法 |
CN111477647A (zh) * | 2019-01-24 | 2020-07-31 | 晶元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发光元件及其制造方法 |
TWI673888B (zh) * | 2019-02-25 | 2019-10-01 |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 發光元件的製作方法 |
CN111293080B (zh) * | 2020-02-18 | 2024-05-31 |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及显示面板 |
CN111969088A (zh) * | 2020-08-31 | 2020-11-20 | 福建兆元光电有限公司 | 一种Mini LED芯片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
TWI746293B (zh) * | 2020-11-27 | 2021-11-11 | 錼創顯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微型發光二極體結構與使用其之微型發光二極體顯示裝置 |
CN117157773A (zh) * | 2022-03-31 | 2023-12-01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发光二极管芯片、显示基板和显示装置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30197466A1 (en) * | 2002-04-23 | 2003-10-23 |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 Light emitting devic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
WO2004013916A1 (ja) * | 2002-08-01 | 2004-02-12 | Nichia Corporation | 半導体発光素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それを用いた発光装置 |
US20100171415A1 (en) * | 2008-11-13 | 2010-07-08 | Panasonic Corporation | Light-emitting device and display apparatus |
US20130256712A1 (en) * | 2012-03-27 | 2013-10-03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Semiconductor light emitting device, light emitting module and illumination apparatus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3874971B2 (ja) * | 1999-08-30 | 2007-01-31 | ローム株式会社 | 発光ダイオードチップの製造方法 |
JP2004079901A (ja) * | 2002-08-21 | 2004-03-11 | Nec Electronics Corp | 半導体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CN1492482A (zh) * | 2002-10-22 | 2004-04-28 | 旺宏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形成开口的方法 |
CN1763979A (zh) * | 2004-10-22 | 2006-04-26 | 吴裕朝 | 均匀白光发光二极管及其制作方法 |
KR100721515B1 (ko) * | 2006-01-09 | 2007-05-23 | 서울옵토디바이스주식회사 | Ⅰto층을 갖는 발광다이오드 및 그 제조방법 |
US7507998B2 (en) * | 2006-09-29 | 2009-03-24 | Tpo Displays Corp. | System for displaying images and method for fabricating the same |
US8072044B2 (en) * | 2009-09-17 | 2011-12-06 | Fairchild Semiconductor Corporation | Semiconductor die containing lateral edge shapes and textures |
KR101072034B1 (ko) * | 2009-10-15 | 2011-10-10 |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 반도체 발광소자 및 그 제조방법 |
TW201143078A (en) * | 2010-05-17 | 2011-12-01 | Ubilux Optoelectronics Corp | Light emitting diode module with bridging electrod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
KR101650518B1 (ko) * | 2010-09-13 | 2016-08-23 | 에피스타 코포레이션 | 발광 구조체 |
CN102092673A (zh) * | 2010-12-31 | 2011-06-15 | 上海集成电路研发中心有限公司 | Mems的缓变侧壁的形成方法 |
CN103000770A (zh) * | 2011-09-15 | 2013-03-27 | 张庆 | 一种控制阵列式高压led侧壁倾斜角度的新工艺 |
KR101186684B1 (ko) * | 2012-03-29 | 2012-09-28 | 서울옵토디바이스주식회사 | 발광 다이오드 및 그것을 제조하는 방법 |
TW201407747A (zh) * | 2012-08-03 | 2014-02-16 | Chi Mei Lighting Tech Corp | 發光二極體結構及其製造方法 |
KR20140006485A (ko) * | 2012-07-05 | 2014-01-16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멀티셀 어레이를 갖는 반도체 발광장치 및 그 제조 방법 |
KR102087933B1 (ko) | 2012-11-05 | 2020-04-14 |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 발광 소자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발광 소자 어레이 |
KR20140059985A (ko) * | 2012-11-09 | 2014-05-19 |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 발광소자 |
KR20140073351A (ko) | 2012-12-06 | 2014-06-16 |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 발광 소자 |
DE112013006123T5 (de) * | 2012-12-21 | 2015-09-10 | Seoul Viosys Co., Ltd. | Leuchtdiode und Verfahren zu deren Herstellung |
CN104241455A (zh) * | 2013-06-11 | 2014-12-24 | 展晶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Led芯片及其制造方法 |
CN104347473A (zh) * | 2013-08-05 | 2015-02-11 | 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北京)有限公司 | 浅沟槽隔离结构及其形成方法 |
-
2016
- 2016-04-22 TW TW109119921A patent/TWI723897B/zh active
- 2016-04-22 CN CN201910770687.XA patent/CN110504342A/zh active Pending
- 2016-04-22 US US15/135,584 patent/US10050081B2/en active Active
- 2016-04-22 TW TW110106366A patent/TWI776403B/zh active
- 2016-04-22 TW TW105112648A patent/TWI699902B/zh active
- 2016-04-22 CN CN201910769459.0A patent/CN110491897B/zh active Active
- 2016-04-22 CN CN201610255465.0A patent/CN106067497B/zh active Active
-
2018
- 2018-08-13 US US16/101,681 patent/US10411065B2/en active Active
-
2019
- 2019-09-09 US US16/564,053 patent/US10784307B2/en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30197466A1 (en) * | 2002-04-23 | 2003-10-23 |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 Light emitting devic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
US20090298377A1 (en) * | 2002-04-23 | 2009-12-03 |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 Light emitting devic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
WO2004013916A1 (ja) * | 2002-08-01 | 2004-02-12 | Nichia Corporation | 半導体発光素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それを用いた発光装置 |
US20100171415A1 (en) * | 2008-11-13 | 2010-07-08 | Panasonic Corporation | Light-emitting device and display apparatus |
US20130256712A1 (en) * | 2012-03-27 | 2013-10-03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Semiconductor light emitting device, light emitting module and illumination apparatus |
JP2013207305A (ja) * | 2012-03-27 | 2013-10-07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半導体発光装置とその製造方法及び照明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1639187A (zh) | 2016-11-01 |
US20180374892A1 (en) | 2018-12-27 |
TW202127681A (zh) | 2021-07-16 |
US20200006419A1 (en) | 2020-01-02 |
CN106067497B (zh) | 2019-09-17 |
US10050081B2 (en) | 2018-08-14 |
TWI776403B (zh) | 2022-09-01 |
TWI723897B (zh) | 2021-04-01 |
CN110491897A (zh) | 2019-11-22 |
US10784307B2 (en) | 2020-09-22 |
TW202036929A (zh) | 2020-10-01 |
CN106067497A (zh) | 2016-11-02 |
US20160343910A1 (en) | 2016-11-24 |
CN110491897B (zh) | 2021-04-13 |
US10411065B2 (en) | 2019-09-10 |
CN110504342A (zh) | 2019-11-2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TWI699902B (zh) | 發光元件及其製造方法 | |
EP2176895B1 (en) | Light emitting device package | |
JP5174064B2 (ja) | 半導体発光装置および半導体発光装置の製造方法 | |
CN110808318B (zh) | 一种倒装高压发光二极管及其制作方法 | |
JP6176025B2 (ja) | 金属膜の形成方法及び発光素子の製造方法 | |
JP2010153814A5 (zh) | ||
CN102694085B (zh) | 制造iii族氮化物半导体发光元件的方法 | |
TW201926757A (zh) | 有機發光裝置 | |
CN108878615B (zh) | 一种led芯片及其制作方法 | |
CN106098892A (zh) | 一种高压发光二极管芯片的制造方法 | |
WO2015141166A1 (ja) | 半導体発光装置とその製造方法 | |
KR20180009436A (ko) | 반도체 발광소자 | |
US8716692B2 (en) | Light emitting diode and method for fabricating the same | |
CN104795474A (zh) | 大功率led芯片及其制造方法 | |
TWI501419B (zh) | 發光二極體與其形成方法 | |
CN117334719A (zh) | 一种微型发光二极管显示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9860349A (zh) | 一种led芯片及其制造方法 | |
US8853057B2 (en) | Method for fabricat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 |
TWI427822B (zh) | 發光二極體及其製作方法 | |
CN115050874A (zh) | 一种发光二极管芯片及其制备方法和倒装led芯片 | |
CN115602775A (zh) | 一种倒装高压发光二极管芯片及其制备方法 | |
TWI396482B (zh) | 線路基板製程及線路基板結構 | |
CN216749934U (zh) | 发光二极管芯片及显示装置 | |
US11094847B2 (en) | Light-emitting device having gap portion between portion of insulating film and side surface of light-emitting layer | |
TW201421729A (zh) | 發光二極體結構及其製造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