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55476B - 顯示裝置 - Google Patents

顯示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655476B
TWI655476B TW106122586A TW106122586A TWI655476B TW I655476 B TWI655476 B TW I655476B TW 106122586 A TW106122586 A TW 106122586A TW 106122586 A TW106122586 A TW 106122586A TW I655476 B TWI655476 B TW I655476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ound
brake
display panel
display device
regio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612258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821869A (zh
Inventor
崔榮洛
朴寬鎬
李成泰
金光浩
Original Assignee
樂金顯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樂金顯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樂金顯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82186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82186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5547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55476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1/00Details of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 H04R1/02Casings; Cabinets ; Supports therefor; Mountings therein
    • H04R1/028Casings; Cabinets ; Supports therefor; Mountings therein associated with devices performing functions other than acoustics, e.g. electric candl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9/00Transducers of moving-coil, moving-strip, or moving-wire type
    • H04R9/06Loudspeaker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308Support structures for LCD panels, e.g. frames or beze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9/00Transducers of moving-coil, moving-strip, or moving-wire type
    • H04R9/02Detail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308Support structures for LCD panels, e.g. frames or bezels
    • G02F1/133317Intermediate frames, e.g. between backlight housing and front fram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1/00Details of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 H04R1/20Arrangements for obtaining desired frequency or directional characteristics
    • H04R1/22Arrangements for obtaining desired frequency or directional characteristics for obtaining desired frequency characteristic only 
    • H04R1/26Spatial arrangements of separate transducers responsive to two or more frequency rang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2307/00Details of diaphragms or cones for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their suspension or their manufacture covered by H04R7/00 or H04R31/003, not provided for in any of its subgroups
    • H04R2307/023Diaphragms comprising ceramic-like materials, e.g. pure ceramic, glass, boride, nitride, carbide, mica and carbon materi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2307/00Details of diaphragms or cones for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their suspension or their manufacture covered by H04R7/00 or H04R31/003, not provided for in any of its subgroups
    • H04R2307/025Diaphragms comprising polymeric materi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2400/00Loudspeakers
    • H04R2400/03Transducers capable of generating both sound as well as tactile vibration, e.g. as used in cellular phon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2400/00Loudspeakers
    • H04R2400/11Aspects regarding the frame of loudspeaker transduc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2440/00Bending wave transducers covered by H04R, not provided for in its groups
    • H04R2440/05Aspects relating to the positioning and way or means of mounting of exciters to resonant bending wave pane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2440/00Bending wave transducers covered by H04R, not provided for in its groups
    • H04R2440/07Loudspeakers using bending wave resonance and pistonic motion to generate soun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2499/00Aspects covered by H04R or H04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in their subgroups
    • H04R2499/10General applications
    • H04R2499/11Transducers incorporated or for use in hand-held devices, e.g. mobile phones, PDA's, camera'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2499/00Aspects covered by H04R or H04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in their subgroups
    • H04R2499/10General applications
    • H04R2499/15Transducers incorporated in visual displaying devices, e.g. televisions, computer displays, laptop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5/00Stereophonic arrangements
    • H04R5/02Spatial or 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f loudspeak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7/00Diaphragms for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Cones
    • H04R7/02Diaphragms for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Cone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struction
    • H04R7/04Plane diaphragms
    • H04R7/045Plane diaphragms using the distributed mode principle, i.e. whereby the acoustic radiation is emanated from uniformly distributed free bending wave vibration induced in a stiff panel and not from pistonic mo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9/00Transducers of moving-coil, moving-strip, or moving-wire type
    • H04R9/02Details
    • H04R9/025Magnetic circui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9/00Transducers of moving-coil, moving-strip, or moving-wire type
    • H04R9/02Details
    • H04R9/04Construction, mounting, or centering of coil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Diaphragms For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AREA)
  • Details Of Audible-Bandwidth Transducer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Audible-Bandwidth Dynamoelectric Transducers Other Than Pickups (AREA)

Abstract

本實施例涉及一種用以顯示影像的顯示面板、位於多個聲音輸出區域內藉由震動顯示面板來產生聲音的多個制動器以及位於每一個聲音輸出區域之間且圍繞至少其中一個聲音輸出區域的一隔板。

Description

顯示裝置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顯示裝置,特別是一種藉由震動一顯示面板而產生聲音的顯示裝置。
隨著例如行動通訊終端及筆記型電腦等各樣的可攜式電子裝置的發展,使得對應用在這些電子裝置上的顯示裝置的要求是越來越高。
顯示裝置的類型包含液晶顯示裝置、電激發光顯示裝置、發光二極體顯示裝置、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裝置。
在這些顯示裝置中,液晶顯示(LCD)裝置一般都包含有具有薄膜電晶體陣列的陣列結構、具有彩色濾光層和/或黑色矩陣等的上結構以及製作在陣列結構與上結構之間的液晶材料層,其中液晶的對齊狀態受控於像素區域的兩個電極之間所施加的電場,使得可調整透光率,以顯示影像。
此外,有機發光顯示裝置採用可自行發光的有機發光二極體(OLED),因此具有反應速度快、發光效率高、高亮度及廣視角的優勢。
同時,包含如上所述的顯示裝置的成組裝置或成品的種類可例如包含電視(TV)、電腦螢幕或廣告板。
此類的顯示裝置或成組裝置包含聲音輸出裝置,例如喇叭,以產生並輸出關於輸出影像的聲音。
一般來說,生產例如液晶顯示裝置或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裝置等顯示裝置的公司只會生產顯示面板或顯示裝置,而由另一個公司生產喇叭並將喇叭與已製造完成的顯示裝置一起組裝成可輸出影像及聲音的成 組裝置。
圖1為包含在現有技術的顯示裝置內的喇叭的平面示意圖。如圖1所示,現有技術的顯示裝置1包含一喇叭2,喇叭2設置在顯示裝置1的一顯示面板的背面或下面。
在此結構中,喇叭2所產生的聲音可能不會直接朝向正在顯示裝置1前方觀賞影像的觀賞者傳播,而是朝向顯示面板背面或下面傳播,不是朝正在播放影像的顯示面板的前方傳播。
再者,當喇叭2所產生的聲音朝顯示面板背面或下面傳播時,聲音的品質可能會因為被顯示面板背面或下面的牆、地面或其他表面反彈的聲音干擾而下降。
並且,現有技術的顯示裝置中的喇叭所產生的聲音不會對準顯示裝置的觀賞者,使得聲音會因經過繞射(diffraction)而降低聲音的侷限性(localization)。此外,在裝配例如電視的成組裝置的過程中,喇叭有可能會非常佔空間,因此在成組裝置的設計及空間配置上需要加以限制。
同時,近年來已推出一種利用制動器震動顯示面板或震動貼附在顯示面板上的平板來輸出聲音的技術。然而,這樣的聲音輸出技術受限於其運作方式導致震動整個顯示面板只能輸出單一類型的聲音。
因此,對於同時輸出不同類型的聲音、改善輸出音效的品質以及避免妨礙觀賞者的專注的技術的要求是越來越高。
因此,本發明實施例針對一種顯示裝置,以實質上消除因現有技術的限制因素與缺失而導致的問題。
本發明一方面是提供一種顯示裝置,藉由直接震動構成顯示裝置的一顯示面板的方式產生聲音。
本發明另一方面是提供一種面板震動型聲音產生顯示裝置,以抑制因反射波與行進波之間的干擾所產生的駐波而導致聲壓減弱的情形。
本發明再另一方面是提供一種面板震動型聲音產生顯示裝置,藉由選擇雙聲道系統或2.1聲道系統作為多個聲音輸出區域,以提供傑出的聲音傳佈特性,同時也減少駐波所導致聲壓減弱的情形。雙聲道系統包含用以輸出左右立體聲的左、右區域。2.1聲道系統除了左、右區域以外,更包含用以輸出低音調聲音的中間區域。
本發明的額外的特徵和優點將在隨後的描述中被闡述,且其中部分的特徵和優點從描述中是明顯的,或者可通過實踐本發明而得知。本發明的目的和其它優點可通過書面陳述和權利要求及附圖特別指出的結構而實現和獲得。
為達到這些及其他方面的技術構思,如本文所實施並且廣泛描述的,一顯示裝置可包含一顯示面板,用以顯示影像;位於多個聲音輸出區域的多個制動器,用以震動顯示面板,以產生聲音;以及一隔板,位於這些聲音輸出區域之間並且圍繞至少其中一個聲音輸出區域。
此外,一顯示裝置可包含用以顯示影像的一顯示面板;位於顯示面板後方且被一隔板隔開的多個區域;以及位於這些區域中且用以震動顯示面板來產生聲音的多個制動器,其中至少其中一個區域包含兩個或更多個制動器。
此外,一顯示裝置可包含用以顯示影像的一顯示面板;位於顯示面板後方且被一隔板隔開的多個區域;以及位於這些區域中的一第一區域內且用以震動顯示面板來產生聲音的一第一制動器,其中這些區域中的一第二區域不包含任何制動器。
此外,一裝置可包含用以顯示影像的一顯示面板;位於顯示面板後方且被一隔板隔開的多個區域;以及位於這些區域中的一第一區域內且用以震動顯示面板來產生聲音的一第一制動器,其中這些區域中的一第二區域不包含任何制動器。
應當理解的是,本發明的前面的一般描述和以下的詳細描述皆是作為示例和解釋性說明,且力圖提供如所要求保護的本發明的進一步解釋。
下文將參照附圖來詳細描述本發明的示例性實施例。在指定附圖標記給附圖中的元件時,即使相同的元件出現在不同的附圖中,仍以相同的附圖標記標示相同的元件。此外,在本發明的以下描述中,包含於此的某些功能和架構的詳細描述僅是爲了簡潔的目的。
此外,在描述本發明的元件時,在本文中可以使用諸如第一、第二、A、B、(a)、(b)等用詞。這些術語中的每個並非用於定義相應元件的本質、順序或序列,而僅用於將相應元件與其他元件進行區分。在描述某一個結構性元件“連接”、“耦接”或“接觸”另一個結構性元件時,應當理解成後者“連接”、“耦接”或“接觸”前者,以及前者直接“連接”或“接觸”後者。
本說明書所使用的“顯示裝置”一詞涵蓋了包含一顯示面板和用以驅動顯示面板的一驅動單元的狹義的顯示裝置,例如液晶模組(LCM)或有機發光顯示(OLED)模組,這詞更涵蓋了包含LCM、OLED模組或類似模組的作為完成品的成組電子裝置或成組裝置或成組設備,例如膝上型電腦、電視機、電腦螢幕、裝備顯示器(例如,汽車顯示器中的顯示設備或其他類型的車輛顯示器)或完整的產品或最終成品的行動電子裝置(例如,智慧型手機或電子板(electronic pad)等)。
也就是說,顯示裝置在意義上涵蓋顯示裝置本身,例如LCM或OLED模組,然而也可以包含所謂的“成組裝置”,成組裝置為有一顯示裝置實施在其中的應用產品或最終的消費者裝置。
然而,在一些情形中,LCM或OLED模組由一顯示面板和顯示面板的一驅動單元所組成,這樣的LCM或OLED模組在狹義上可稱為“顯示裝置”;而電子裝置作為包含LCM或OLED模組的完成品則可用不同的方式稱為“成組裝置”或“成組設備”。舉例來說,顯示裝置狹義來說可包含一液晶顯示(LCD)面板或一有機發光二極體(OLED)顯示面板以及作為控制器且用以控制面板的來源PCB;成組裝置可更包含成組的PCB,成組的PCB作為要電性連接至來源PCB的一控制器組會控制成組裝置或成組設備的整體運作。
本實施範例所採用的顯示面板可為任何一種顯示面板,例如液晶顯示面板、有機發光二極體(OLED)顯示面板、電漿顯示面板(PDP)或類似的面板,並且不限於一特定的顯示面板技術,只要制動器的震動動作可產生聲波或聽得見的輸出即可。
例如,液晶顯示面板作為顯示面板可配置成包含一陣列結構、一上結構以及在陣列結構與上結構之間形成的一液晶層。陣列結構包含多個閘極線、多個資料線、位於閘極線和資料線的交叉區域內或附近像素以及作用如同控制每一個像素中的透光度的開關元件的薄膜電晶體。上結構提供一彩色濾光層和/或一黑色矩陣。
並且,有機發光二極體(OLED)顯示面板作為顯示面板可包含一陣列結構 、在陣列結構上的一有機發光二極體(OLED)層以及設置在陣列結構上、覆蓋有機發光二極體層的一封裝結構。陣列結構包含多個閘極線、多個資料線、位於閘極線和資料線的交叉區域內或附近像素以及選擇性地供應電壓或電流給每一個像素的薄膜電晶體。封裝結構保護薄膜電晶體和有機發光二極體層不受外部碰撞的傷害,以及避免水氣/氧滲透進有機發光二極體層中。陣列結構上方可包含例如量子點(quantum dot)層、奈米級材料層等的無機發光層,以提升輸出影像的品質。
顯示面板可隨著各個顯示器類型而進一步包含一背襯(backing),例如貼附於顯示面板的金屬板材,也可包含其他結構。
說明書中所述具有制動器的顯示面板可實施在車輛的使用者界面模組,例如汽車的中央控制面板區域。舉例來說,這樣的顯示面板可配置在兩個前座乘客之間,使得震動顯示面板所產生的聲音可向車輛內側傳遞。是以,相較於利用只在車子內側的喇叭,本發明可改善車子內的聽覺體驗。
所述實施範例的顯示裝置中所採用的顯示面板不限於特定的類型、尺寸、形狀等。LCD面板包含數個層壓層並且包含例如作為背光的獨立光源。
另一方面,由於有機發光二極體(OLED)顯示面板的有機發光二極體是自發光元件,因此不需要獨立光源;並且,例如偏振層(POL)、玻璃層或封裝層等多個層體可製成單板。
同時,本實施範例的顯示裝置中所使用的顯示面板具有通常性結構,因此其細節說明將予以省略。
圖2A和2B說明本實施範例中包含面板震動型聲音產生裝置的顯示裝置的示意圖,其中圖2A為平面圖,圖2B為圖2A中沿著剖面線I-I’獲得的剖面圖。
如圖2A和2B所示,本實施範例中的顯示裝置用以包含一顯示面板100、兩個或更多個制動器200和200’以及一蓋底300。顯示面板100用以顯示影像。制動器200和200’用以在接觸到顯示面板的一側時震動顯示面板,進而產生聲音。蓋底300為一背支撐部,覆蓋顯示面板的背面並且支撐制動器200和200’以及顯示面板100。
同時,根據本實施範例,在顯示面板100內定義多個聲音輸出區域來分別輸出不同的聲音,並且在每一個聲音輸出區域中設置一個制動器設置,以震動對應區域內的顯示面板部,以產生聲音。
在此情況下,則可進一步包含一聲音分離隔板部400,聲音分離隔板部400在與顯示面板100和作為背支撐部的蓋底300接觸的同時也環繞每一個聲音輸出區域,以定義出每一個聲音輸出區域內的空氣間隙空間。
同時,本實施範例可應用於一雙聲道系統以及一2.1聲道系統。雙聲道系統包含輸出左右立體聲的左右區域。除了左右立體聲的多個聲音輸出區域以外,2.1聲道系統還包含輸出低音調聲音的中央區域。只包含左右區域的雙聲道系統將參考圖2A予以說明。
也就是說,圖2A中包含一左區域(L)和一右區域(R)的聲音輸出區域是分別形成在顯示面板100的左側及右側,以輸出一立體聲,左區域的聲音分離隔板部400包含圍繞左區域(L)的四個側邊410、410’、420和420’。
同時,聲音分離隔板部400為安插顯示面板100與作為背支撐部的蓋底300之間的一隔板牆結構,並且例如雙面膠帶(double-sided tape)的多個部件可用來作為聲音分離隔板部400。
如圖2B,聲音分離隔板部400為一固定寬度的黏著件,且圍繞對應的聲音輸出區域,其中黏著件的一側貼附於顯示面板100的下表面,另一側則貼附於蓋底300的上表面,以在對應聲音輸出區域內形成一密封的空氣間隙空間。
同時,左側的制動器200可設置在左區域(L),右側的制動器200’可設置在右區域(R),其中制動器200和200’在安插進支撐孔時被固定住,支撐孔形成在作為背支撐部的蓋底300中。
左側的制動器200接觸顯示面板100上對應左區域的的下表面,並且根據施加的電流訊號震動顯示面板100,以產生左邊的聲音。同樣地,右側的制動器200’接觸顯示面板100上對應右區域的下表面,並震動右區域的顯示面板100,以產生右邊的聲音。
以下,將參考圖5A-6B,示範性地詳細說明制動器的製作以及制動器震動顯示面板產生聲音的原理。
同時,第一空氣間隙空間700(AG_L)和第二空氣間隙空間700’(AG_R)可分別在左區域(L)和右區域(R)內藉由聲音分離隔板部400的四個側邊、顯示面板100的上部和蓋底300的下部的方式形成。
空氣間隙空間700和700’作為封閉空間,以侷限左、右側的制動器200和200’震動顯示面板100所產生的聲音,並且空氣間隙空間700和700’可提高向前方輸出聲音的聲壓。
同時,每一個聲音輸出區域的聲音分離隔板部400包含圍繞對應的聲音輸出區域的四個側邊,並且聲音分離隔板部400的四個側邊中的至少其中一邊(例如,第一側邊)可具有彎向設置在對應區域內的制動器的一彎曲部。
也就是說,如圖2A的示例所示,彎向左側的制動器200的彎曲部412和412’是形成在圍繞左區域(L)的聲音分離隔板部400的四個側邊410、410’、420和420’中設置在上方和下方的第一側邊410和410’內。
換句話說,圍繞左區域(L)的這四個側邊中,兩上側邊和下側邊是以向內延伸的兩個直隔板配置,因此具有相對於水平方向的一固定的傾斜角,並且兩個直隔板接合而形成彎曲部412。
彎曲部不一定是只能藉由接合多個直線來形成。例如,也可以形成具有彎曲形狀的圓形彎曲部。
此外,朝向左側的制動器200凸出的一或多個凸出限制部422可設置在垂直於第一側邊的兩個第二側邊420和420’中。雖然圖2的示例中是在垂直方向(以垂直觀察的方位來說)上欲隔開的多個第二側邊的每一個第二側邊中設置兩個凸出限制部,然而本發明的示例並不限於此。
另外,凸出限制部422可從在垂直方向上延伸的第二側邊420和420’上的特定位置開始,在水平方向上伸出。
藉由制動器產生的聲波中,行進波與被聲音分離隔板部反射的反射波之間會因為相干擾而產生駐波,彎曲部412和412’以及凸出限制部422和422’即是為了克服駐波減弱聲壓的情形而設置,其原理將參照圖3A-4B 予以進一步詳細說明。
同時,在圖2中雖然僅參照左區域來進行以上說明,然而顯示面板的右區域也可相對稱地具有相同結構。
為了方便說明,本說明書的示範性實施例的側面方向或水平方向是參照顯示裝置的長邊方向,縱向方向或垂直方向則是參照顯示裝置的短邊方向。
同時,在聲音分離隔板部400的第一側邊410或410’上形成的彎曲部412和412’的一端點可指向制動器200或200’的中心,而制動器200或200’的中心設置於對應的聲音輸出區域內。
根據本實施範例,聲音分離隔板部400可為用以防止對應的聲音輸出區域內所產生的聲音傳到其他聲音輸出區域的限制件(例如,聲音分離隔板部400可作為擋板)。可利用聚氨酯(polyurethane,PU)或聚烯烴(polyolefin,PO)所形成具有特定高度(厚度)和寬度的雙面膠帶(double-sided tape)或單面膠帶(one-sided tape)或其他適當的材料來配置聲音分離隔板部400,並且可具有彈性,因而可被擠壓至某種程度。在一些範例中,聲音分離隔板部400可以一體成形的方式製成;而在其他範例中,聲音分離隔板部400可由分開的材料形成。
聲音分離隔板部400可以其他用詞代表,例如泡棉墊或限制件。
因此,在使用圖2A和2B所示的結構的顯示裝置時,可分別提供不同的電流至左側的制動器200和右側的制動器200’,以產生左右立體聲,並且左右邊的聲音可透過使用聲音分離隔板部的方式相隔開,藉以輸出出色的立體聲。
以下,將詳細說明本實施範例中顯示裝置的其餘元件。
如將參照圖5A-5B等更詳細敘述,本實施範例的制動器200或200’包含一磁鐵、支撐磁鐵的一板材、凸出於所述板材的中心區域的一中心桿以及一線軸。線軸圍繞待施加聲音產生電流的中心桿,並且具有捲繞中心桿的一線圈。設置線軸,使其前端接觸顯示面板的一側。然而,每一個詳細的結構僅作為範例之用,本發明實施例中也可採用其他不同的等效元件來實現制動器。
如圖2B所示,顯示裝置可包含一背支撐部,背支撐部至少支撐顯示面板的背面或側表面,每一個制動器的板材固定於其支撐結構。
背支撐部可包含設置在顯示面板背面上的一蓋底300,以及可更包含一中間櫃500,中間櫃500耦接蓋底時,會圍繞顯示面板的側表面,以便於承接並支撐顯示面板的一側邊。
構成背支撐部的蓋底可為由金屬或塑膠材料製成的一平面板件,可延伸遍佈顯示裝置的背面。
亦即,本實施範例的顯示裝置可進一步包含蓋底300作為背部支撐結構,蓋底300在耦接中間櫃500並固定本實施範例的制動器時可起到支撐顯示面板100背部的功效。
在此情況下,蓋底300不限於特定用詞,也可以其他用詞代稱,例如板底(plate bottom)、背蓋、基部框架(base frame)、金屬框架、金屬底座(chassis)、底座基部、M底座(m-chassis)或類似用語等。此外,應可理解的是,蓋底300可涵蓋所有類型的框架或平板結構,設置在顯示裝置背面的底部,以支撐顯示面板。然而,此支撐結構可包含額外部件,可包含多個部件,且不用覆蓋顯示裝置的整個後方。此外,制動器可直接或間接固接於支撐結構。
圖3A和3B為用以說明在形成一直線的聲音分離隔板部的情況下駐波導致聲壓減弱的示意圖,圖4A和4B為用以說明本實施範例在構成聲音分離隔板部的一或多個側邊上形成有一彎曲部的情況下聲音輸出特性的示意圖。
如圖3A所示,每一個制動器20和20’會震動顯示面板10,以產生由制動器20和20’的中心開始行進並呈放射狀地傳播的聲波,這樣的聲波在此為了方便而稱為行進波(A)。
在此情況下,當行進中的聲波到達聲音分離隔板部40的其中一側邊時,會被聲音分離隔板部40反射而形成反射波(A’)並以相反方向行進。
這樣的反射波重疊於行進波並干擾行進波而形成所謂的駐波,駐波關聯於重疊的聲波,而重疊的聲波無法前進且會停滯在特定位置。駐波會導致聲壓下降以及使聲音輸出特性劣化。
也就是說,如圖3A所示,來自制動器的行進波(A)連同被聲音分離隔板部40的其中一側邊反射的反射波(A’)會產生駐波,並且聲壓會依據駐波而在一特定頻帶內減弱,因而使聲音輸出特性劣化。
此現象在制動器和聲音分離隔板部之間的間距最短的位置(亦即,圖3A 中分別在水平方向上及垂直方向上制動器與聲音分離隔板部的各別側邊之間的位置)尤其明顯。
如圖3B的圓圈所指出,顯示在駐波的作用下,聲壓呈現不穩定或在一特定頻帶中(例如,在約1kHz的頻率)聲壓下降。
相反地,如圖4A所示,本實施範例形成有彎曲部412,圖3A中相對於制動器在垂直方向上行進的行進波(B)會被斜向反射至左邊和右邊(反射波B’),藉以減少因行進波(B)與反射波(B’)重疊所導致的駐波。因此,上述駐波所導致的聲壓減弱情形可獲得改善。
此外,由於前述聲音分離隔板部400的第一側邊410是傾斜地形成,因此從制動器朝第一側邊的邊緣前進的行進波(D)的反射波(D’)很可能重疊於或干擾聲音輸出區域的轉角附近的另一個行進波(E),然後產生另一個駐波。
在此情況下,形成在聲音分離隔板部400的第二側邊420上的凸出限制部422可阻擋反射波(D’),進而抑制行進波(E)之間相干擾所導致的駐波產生。
圖4B闡明如圖4A所述的本實施範例中的聲音輸出特性。相較於圖3B,可以看到的是聲壓在一特定頻帶(例如,在大約1kHz的頻率)內相對地增加,並且在相同頻段中可改善聲壓的一致性。
因此,本實施範例可藉由在聲音分離隔板部的四個側邊中形成指向接收強烈聲波的第一側邊上的制動器的一彎曲部以及在垂直於第一側邊的第二側邊的一特定位置上形成一凸出限制部,達到減少駐波所導致聲壓減弱的目的。
同時,這些包含彎曲部和凸出限制部的側邊以及彎曲部和凸出限制部的位置及尺寸可關聯於聲音輸出區域的形狀及制動器的設置,相關細節將參照圖10至圖14予以說明。
圖5A和5B闡明本實施範例中所使用的兩種類型的制動器的剖面圖。
本實施範例中所採用的制動器或制動器200和200’可具有相同的結構,雖然為了方便說明,以下敘述將針對左制動器,但此敘述也可應用於其他的制動器。
配置左側的制動器200使其可包含一永久磁鐵220、支撐磁鐵的板材210和210’、 凸出於所述板材的中央區域的一中心桿230、環繞中心桿230的一線軸250以及捲繞在線軸外部並將被施加一聲音產生電流的一線圈260。
同時,本實施範例中所採用的制動器可採納一第一示範性結構或一第二示範性結構。在第一示範性結構中,磁鐵排列在線圈的外側。在第二示範性結構中,磁鐵排列在線圈的內側。
圖5A呈現磁鐵排列在線圈外側的第一示範性結構,第一示範性結構可稱為一動態型或外部磁鐵型。在第一示範性結構的制動器200中,一下板材210固定於製作在蓋底300上的支撐孔310,並且環狀的永久磁鐵220則設置在下板材210的外部。
在磁鐵220上可放置一上板材210’,在上板材210’的外部可形成一外框架240,使外框架240凸出於上板材210’。同時,在下板材210的中央區域內設置中心桿230,使中心桿230凸出於下板材210;而線軸250則圍繞中心桿230。線圈260捲繞線軸250的下部,並且線圈會被施加一聲音產生電流。同時,線軸250的上部和外框架240之間可設置一阻尼器(damper)270。
下板材210和上板材210’被設置來將制動器200固定於蓋底300並且下板材210和上板材210’支撐磁鐵220。下板材210為環形,如圖5A中的剖面示意。然後,將環形的磁鐵220設置在下板材210上,在磁鐵220上設置上板材210’。
另外,下板材210和上板材210’耦接於蓋底300,使得定位於下板材210和上板材210’之間的磁鐵220可被固定及支撐。
板材210和210’可由一具有磁性的材料,例如鐵(Fe),來製成。所述板材不限於一特定用詞,也可以其他用詞代稱,例如軛(yoke)。
同時,中心桿230和下板材210可一體成形地形成。
線軸250可具有一環狀結構,此環狀結構可由紙或鋁片(aluminum sheet)製成。線圈260捲繞線軸250的特定下方區域。這個同時包含線軸250和線圈260的架構可表示為一發聲線圈(voice coil)。
當電流作用在線圈260上時,線圈260周圍會形成一磁場。在此情況下,根據弗萊明定律(Fleming’s law),線軸250在中心桿230的引導下會隨著磁鐵220所形成的外部磁場而向上移動。
同時,由於線軸250的末端與顯示面板100的背面接觸,因此顯示面板100的震動仰賴供應或不供應電流,使得聲波可藉著顯示面板100的震動產生。
磁鐵220可利用一燒結磁鐵,例如鋇鐵氧體(barium ferrite);磁鐵220也可利用由氧化鐵(ferric oxide,Fe2O3)、碳酸鋇(barium carbonate,BaCO3)、具有改良的磁性成分、鋁(Al)、鎳(Ni)和鈷(Co)的鍶鐵氧體(strontium ferrite)的合金所製成一鑄造(cast)磁鐵;然而磁鐵220並不限於此。
同時,阻尼器270設置在線軸250的上部與外框架240之間。阻尼器270具有一波狀(corrugated)結構,可根據線軸的垂直運動而伸縮,以調節線軸的垂直擺動。也就是說,由於阻尼器270分別連接至線軸250和外框架240,使得阻尼器270的復原力可侷限線軸250的垂直擺動。更詳細地說,當線軸250擺動得大於或小於一特定值時,在阻尼器270的復原力作用下,線軸250可回復至原初的位置。這樣的阻尼器270可以其他用詞來表示,例如邊飾(edge)。
圖5B顯示磁鐵排列在線圈內側的第二示範性結構,第二示範性結構可稱為微型(micro type)或內磁鐵型。
在第二示範性結構的制動器中,一支撐孔310被製作在蓋底300中,一下板材210可固定於支撐孔310。另外,一磁鐵220可設置在下板材210的中間部,一中心桿230可形成在磁鐵220上,以伸出。
一上板材210’形成在下板材210的外側部上,並凸出於下板材210。一外框架240設置在上板材210’的外側部上。
一線軸250被設置並環繞磁鐵220和中心桿230,一線圈260捲繞線軸250的外表面。
此外,一阻尼器270設置在外框架240與線軸250之間。
相較於磁鐵排列在線圈外側的第一示範性結構,第二示範性結構的制動器可能會有少量的漏磁通,並且可被微型化。
第一示範性結構或第二示範性結構的制動器可使用在本實施範例。為了方便說明,以下將針對第一示範性結構進行論述。
本實施範例的顯示裝置中採用的制動器不限於圖5A和5B 的示範性架構,任何制動器皆可使用,只要可根據電流的供應向上和向下震動顯示面板,以產生聲音。
圖6A和6B根據本發明示範性實施例闡明制動器震動顯示面板以產生聲音的範例。
圖6A顯示在電流供應的狀態下,連接磁鐵220的下表面的中心桿230變成N極,連接磁鐵220的上表面的上板材210’則變成S極,以形成線圈260之間的一外部磁場。
在上述情形中,在供應一聲音產生電流至線圈260時,線圈260周圍會形成一施加的磁場,施加的磁場和外部磁場會產生使線軸250向上移動的力量。
因此,如圖6A所示,線軸250會向上移動(箭頭方向),與線軸250末端接觸的顯示面板100會向上擺動。
在此情況下,當停止電流供應或當以相反方向供應電流時,如圖6B所示,會以類似的方式產生使線軸250向下移動的力量,使得顯示面板100會向下擺動(箭頭方向)。
如上所述,顯示面板上下擺動仰賴施加在線圈上的電流的方向及強度,使這樣的震動或擺動產生聲波。
圖7A和7B根據本發明示範性實施例闡明制動器與作為顯示裝置的背支撐部的蓋底之間耦接狀態的範例。圖8A和8B闡明制動器與蓋底之間其他示範性實施例的耦接結構。
本實施範例的制動器200可插進一支撐孔並被支撐孔支撐,支撐孔製作在作為顯示裝置的支撐結構的蓋底或背蓋中。圖7A-8B闡明不同的支撐結構。
在圖7A和7B的支撐結構中,一支撐孔310是製作在蓋底300中並貫穿蓋底300。制動器200的下板材210、磁鐵220和上板材210’中至少其中一者可插入支撐孔310而被收納。
在下板材210的下表面中,可進一步地形成從下板材210的下表面向外延伸的一延伸部212,延伸部212固定於蓋底300的下表面,使得制動器200可安裝在蓋底300上。
如上所述,倘若制動器200是藉由安插進製作在蓋底300上的支撐孔310中而被固定住時,可見縮短顯示面板100與蓋底300之間的距離,進而減少顯示裝置的厚度。
也就是說,在顯示面板100和蓋底300之間可要求具備第一空氣間隙空間和第二空氣間隙空間,以提供顯示面板100擺動的空間。倘若制動器200是被配置安插/固定在蓋底300的支撐孔310中,則可縮短設置在顯示面板100與蓋底300之間的制動器200的高度,以縮減空氣間隙。
關於將制動器200固定於蓋底300,在圖7B顯示的結構中,有一螺絲孔(screw hole)製作在蓋底300背面,一螺栓(bolt)320或螺絲穿過製作在下板材210的延伸部212上的穿孔而與蓋底300的螺絲孔齧合,以固定制動器200。
同時,圖8A顯示一範例,代替簡單的螺絲耦接結構;在此範例中,制動器200被一螺栓320固定住,同時在蓋底300與下板材210的延伸部212之間插入一壓鑄螺帽(self-clinching nut)330(例如,PEM®螺帽或其他壓鑄螺帽),以確保蓋底300與下板材210的延伸部212之間的距離固定。
在如圖8A所示的利用壓鑄螺帽330(例如,PEM®螺帽或其他的壓鑄螺帽)的情況下,由於制動器200與蓋底300之間的空間可確保固定,因此可減少震動由制動器200轉移到蓋底300的情形。
此外,在圖8B中,制動器200可藉由在制動器200的下板材210的延伸部212與蓋底300之間設置一黏著件340,例如雙面膠帶,而被固定住。
在圖8B所示利用黏著件340的例子中,透過適當地調整黏著件340的彈性(elasticity)和厚度,黏著件340可扮演阻尼器的角色,進而可減少震動由制動器200轉移到蓋底300的情形。
相較於制動器200完全容納在顯示面板100內部的例子,如圖7A-8B所示,將接觸顯示面板100並直接震動顯示面板100的制動器200插入並固定於製作在蓋底300上的支撐孔310內的示範性結構可帶進縮減顯示裝置的厚度的效果。
圖9闡明本實施範例中採用的聲音分離隔板部的詳細結構。如圖9所示,本實施範例的聲音分離隔板部可用來在每一個聲音輸出區域中形成一空氣間隙空間。
也就是說,為了使顯示面板震動而產生聲波,顯示面板的其中一側需要被接合至顯示面板的支撐結構。例如,產生的聲音可避免透過顯示裝置的側邊或類似的而漏至外界。為此,本實施範例的顯示裝置可具有製作在顯示面板的下表面與支撐結構之間的一固定的聲音分離隔板部400。
更詳細地來說,每一個制動器定義有一聲音輸出區域,以圈住制動器周圍的一預定的區域(亦即,空氣間隙空間)。聲音分離隔板部則設置在顯示面板的下表面和蓋底的上表面之間聲音輸出區域的邊緣。
在此情況下,聲音分離隔板部400可配置包含一黏著件430和一密封部440。黏著件430可例如為雙面膠帶,安插在顯示面板的下表面與顯示裝置的支撐結構的上表面之間。密封部440設置在黏著件的外側。
黏著件430可配置成包含接合蓋底300的上表面的一第一黏著部432、接合顯示面板的下表面的一第二黏著部436以及位於第一黏著 部432和第二黏著部436之間的一主體部434。主體部434可具有固定的彈性,可在貼附於顯示面板100時被壓縮。
並且,用來構成聲音分離隔板部400的密封部440可進一步地設置在黏著件430的外側,密封部440的厚度或高度可大於黏著件430的厚度或高度。
密封部440可以彈性大的材料來配置,例如橡膠(rubber),密封部440的厚度t2可大於黏著件430的厚度t1,如圖9所示。
也就是說,如圖9所示,黏著件430(厚度t1的雙面膠帶)的第一黏著部432接合至蓋底300的上表面,由厚度大於厚度t1的彈性材料所製成的密封部440則設置在黏著件430的外側。
在此情況下,當顯示面板100貼附於黏著件430的第二黏著部436時,顯示面板100和蓋底300在厚度較大的密封部440被壓縮某種程度時可彼此貼附。
如上所述,由於聲音分離隔板部400具有黏著件430和密封部440組成的一雙重結構,因此可進一步改善在每一個制動器周圍的聲音輸出區域內空氣間隙空間700或700’的密封程度。
雖然空氣間隙空間的厚度(亦即空氣間隙空間內顯示面板100與蓋底300之間的距離)可調整成大約0.8mm至2.5mm,然而空氣間隙空間的厚度並不限於此數據,空氣間隙空間的厚度可隨著顯示面板擺動的程度而改變。
圖10-11C闡明以不同的方式呈現每一個聲音輸出區域的外型以及根據聲音輸出區域包含左右區域的雙聲道系統中制動器的位置和形式設置彎曲部和額外的侷限部的示意圖。
為了方便起見,在圖10中構成聲音分離隔板部的各別側邊以實現表示。
如上所述,導致聲壓減弱的駐波在行進波和反射波的強度大的位置可為顯性(dominant)。
因此,本實施範例的彎曲部可設置在可由制動器接收到聲波強度最大的位置。圖10和11顯示在雙聲道系統中設置彎曲部和凸出限制部的不同架構。
首先,圖10顯示水平(H)和垂直(V)長度相等的方形的左區域和右區域,其中制動器200和200’設置在每一個區域的中央。
在此情況下,如左區域(L)所示,在定義左區域的聲音分離隔板部的四個側邊中,彎曲部412可形成在兩個(上和下)第一側邊410中,兩個凸出限制部422可形成在垂直於第一側邊410的兩個(左邊和右邊)第二側邊420中的每一個。
並且,在考量圖10的範例中要有理想的對稱性(symmetry)時,彎曲部412的第一側邊410可為左邊和右邊的側邊,凸出限制部422可製作在作為右區域(R)所示的上下側邊的第二側邊420。凸出限制部422可也可不做在第二側邊420上。
在此例子中,可在四個側邊上形成彎曲部。然而,在此情況下,聲音輸出區域的面積會縮小,結果使得震動板的面積也縮小。因此,整體的聲壓可能會下降,或者聲音頻率會提高。
是以,如圖10所示,彎曲部412可形成在四個側邊中的兩個第一側邊上,將凸出限制部422設置在剩下的兩個側邊上,如此一來可減輕震動板的面積縮小程度,進而解決駐波所導致的問題。
同時,根據圖10所示的結構,由於制動器是定位在水平方向(或左右方向)和/或垂直方向(或上下方向)上對應的聲音輸出區域的中央,因此對應區域的部分顯示面板分可均勻地被震動。因此,可確保穩定的聲音輸出以及顯示面板的耐久性和可靠性。
圖11A顯示制動器的不對稱設置或不對稱輸出特性的例子。在此範例中,第一側邊的選擇以及製作在第一側邊上的彎曲部的位置可根據制動器的設置或根據制動器的輸出特性來決定。
首先,要描繪的是如圖11A所示聲音輸出區域的水平側邊的長度不同於聲音輸出區域的垂直側邊的長度的範例。在一些實施例中,在行進波和反射波的強度大的位置,導致聲壓減弱的駐波可為顯性的;在一些範例中,水平和垂直側邊中長側邊的中間部可能會產生較多的駐波。
也就是說,以在圖11A的左區域的垂直(V)側邊比水平(H)側邊長的例子來說,某些實施例中,到達左右側的垂直側邊的聲波(F)強度大於到達上下側的水平側邊的聲波(G)強度。
因此,在聲音輸出區域的左右側邊中,較長的左右側邊可被定義為第一側邊410,並且在第一側邊410中可形成彎曲部412。一或多個凸出限制部422可選擇性地設置在左右側邊中較短的側邊上。
然而,實施例並不限於此;在可應用於這裡所描述的實施例的另一範例中,彎曲部412可製作在左右側邊中較短的側邊上,一或多個凸出限制部422可選擇性地設置在左右側邊中較長的側邊上。
圖11B顯示將制動器設置在聲音輸出區域中非對稱位置上的例子。在此例子中,有一彎曲部 412形成在其中的第一側邊410可為最靠近制動器的一單一側邊。
換句話說,在如圖11B 所示將制動器設置在基於聲音輸出區域的水平中心點(P)而偏向左側的位置(P’)的例子中,最接近制動器的左側垂直側邊被選擇作為聲音分離隔板部的四個側邊中的第一側邊410,一彎曲部412則設置在第一側邊410的中央。
在此情況下,一或多個凸出限制部422和422’可設置在上下的第二側邊420和420’上。
在此情況中,面對第一側邊410的右側垂直側邊410’上不會形成彎曲部412,原因在於這裡產生的駐波可能微不足道;上下的水平側邊的右側上不會形成凸出限制部422和422’。
同時,當制動器所產生的聲波具有不對稱特性的時候,強聲波前往的一或二側邊可作為第一側邊。
這樣的例子顯示於圖11C,其中兩個或更多個制動器可設置在聲音輸出區域中且彼此相鄰,使產生的聲壓大於一預設值,或者可設置具有一非圓形的線軸(例如橢圓形(oval)線軸)的一制動器。
舉例來說,圖11C的左邊顯示在聲音輸出區域中設置有兩個水平相鄰的制動器200-1和200-2;在此例子中,向上和向下行進的聲波(F)的振幅大於向左和向右行進的聲波(G)的振幅。
因此,在此情況下,強聲波(F)要前往的上下的水平側邊可定義為第一側邊410,而彎曲部412則可形成在第一側邊410上。
在此例子中,有兩個彎曲部412形成在上下的第一側邊上,使得這兩個彎曲部412的連線會穿過兩個制動器200-1和200-2的中央位置。也就是說,彎曲部412的端點會指向這兩個制動器200-1和200-2之間的中心點。
藉由上述的示範性結構,兩個制動器所產生的所有行進波中往第一側邊前進的行進波會被反射而向左和向右發散,藉以減少駐波的產生。
同時,圖11C的右邊顯示非圓形的制動器,例如橢圓形的制動器,而不是顯示圓形的制動器。雖然制動器200的線軸一般來說是圓形或類似的形狀如圖5A-5B所示,但橢圓形的線軸也可用來提升制動器的輸出。
以上述的橢圓形制動器來說,由於沿制動器的橢圓的短軸方向上行進的聲波強度大,因此平行於橢圓的長軸的兩側邊可定義為第一側邊410,並且彎曲部412可製作在第一側邊410上,如圖11C所示。在例子中,彎曲部412的端點會指向非圓形的制動器200的中央。
圖12根據本實施範例闡明包含一彎曲部的聲音分離隔板部的第一側邊的傾斜角與一額外的限制件的位置和長度之間的關係。
如圖12所示,聲音分離隔板部上有彎曲部412形成的第一側邊410是由兩個以相對於顯示面板的水平方向或垂直方向的一固定傾斜角θ向內延伸的直線所組成,彎曲部412形成在兩直線相會的點上。第一側邊410或彎曲部412不限於直線形狀,第一側邊410或彎曲部412可呈彎曲形狀或環繞的形狀。
在此例子中,當彎曲部412的傾斜角θ變大時,反射波的散射特性會增加,進而抑制了駐波的產生。然而,當傾斜角θ增加,聲音輸出區域(亦即震動板的尺寸)就會縮小,使得聲壓降低而聲波的頻率改變。
因此,彎曲部412的傾斜角θ可根據所需抑制駐波的程度,配置成可在大約10~30度的範圍內變化。
舉例來說,當要為低音調聲音而設立聲音輸出區域時,或者當制動器有大輸出時,彎曲部412的傾斜角θ大,而當要為中/高音調聲音而設聲音輸出區域時,或者當制動器有小輸出時,彎曲部412的傾斜角θ小。
並且,形成在第二側邊420上的凸出限制部422具有第一長度d1,限制部422與第二側邊420末端相隔第二距離d2。
在此情況下,雖然駐波抑制效果會隨著凸出限制部422的第一長度d1的增加而增強,但振動板的擺動特性會下降。因此,凸出限制部422的第一長度d1可根據駐波產生的程度或振動板所需要的面積來調整。
舉例來說,以駐波產生程度高的例子來說,凸出限制部422的第一長度d1可配置得較長;以駐波產生程度高的例子或以需要大面積的振動板的例子來說,凸出限制部422的第一長度d1可配置得較短。
並且,兩個凸出限制部422可形成在第二側邊420上,可根據制動器的位置對稱地設置。
也就是說,如圖12所示的例子中,以一個凸出限制部422與第二側邊的其中一端之間相隔第二距離d2的例子來說,另一個凸出限制部可設置成與第二側邊的另一端之間一樣相隔第二距離d2。
並且,凸出限制部422的第一長度d1及凸出限制部422與側邊之間相隔的距離(第二距離)d2可配置得與形成在第一側邊上的彎曲部412的傾斜角θ之間成比例關係。
也就是說,在形成在第一側邊410上的彎曲部412的傾斜角θ大的例子中,被彎曲部412反射至第二側邊420的反射波的強度會增加。因此,凸出限制部422的第一長度d1或者凸出限制部422與第二側邊420的其中一側邊之間相隔的距離(第二距離)d2也會增加,使得第二側邊420周圍的駐波產生情形得以被抑制。
圖13和14根據本發明另一示範性實施例闡明顯示裝置的平面圖,其中顯示2.1聲道系統。圖13和14闡明以不同的方式呈現在2.1聲道系統中每一個聲音輸出區域的形狀以及根據制動器的位置和形狀設置彎曲部和額外的侷限部的示意圖。2.1聲道系統的聲音輸出區域包含輸出高/中音調聲音的左右區域以及輸出低音調聲音的中央區域。
在圖13所示的示範性實施例中,這些聲音輸出區域包含分別設置在顯示面板的左右側邊、用以產生高/中音調聲音的左區域(L)和右區域(R)以及設置在顯示面板中央、用以產生低音調聲音的中央區域(C)。
如圖13所示,中央制動器1200直接振動中央區域(C)的顯示面板,以產生低音調聲音,左側的制動器1200’和右側的制動器1200”直接振動左區域(L)和右區域(R)的部分顯示面板,以產生中/高音調聲音。
也就是說,本實施範例可提供所謂的2.1聲道型態的聲音輸出特徵,在此2.1聲道型態的聲音輸出特徵中,低音調聲音會由中央低音喇叭(woofer)輸出,左右立體聲則會由左右區域輸出。
在本說明書中,低音調聲音可定義在低於300Hz的範圍內,中音調聲音可定義在300~1.5kHz的範圍內,高音調聲音可定義在大於1.5kHz的範圍內;然而,這些定義並不限於此。
同時,本實施範例可採納中央制動器1200的輸出大於左側的制動器1200’和右側的制動器1200”的輸出的第一示範性架構,或者也可採納中央區域(C)大於左區域(L)或右區域(R)的第一示範性架構。
藉由上述的架構,低音調聲音的強度會大於中/高音調聲音的強度,使得低音調聲音特性得以改善。
舉例來說,當中央區域(C)大於左/右區域時,針對低音調聲音的震動板的面積會增加,甚至制動器有相同的輸出,藉此可確保穩定輸出低音調聲音。
同時,彎曲部1412彎向設置在中央區域(C)內的中央制動器1200,並且可設置在定義中央區域(C)的中央制動器1200的四個側邊的其中一或多個第一側邊1410上。
並且,凸向中央制動器1200的一或多個凸出限制部1422可設置在垂直於第一側邊1410的一或多個第二側邊上。
而且,一彎曲部彎向定位於左區域或右區域的左制動器1200’或右制動器1200”,可設置在定義左區域(L)或右區域(R)的聲音分離隔板部的四個側邊中除了與中央區域(C)的聲音分離隔板部共享的側邊1410以外的其餘三個側邊中的至少其中一側邊上。
換句話說,如圖13的左區域所示,左區域的左垂直側邊與中央區域(C)共享,並且扮演將中央區域(C)與左區域(L)隔開的角色;左區域的上下側邊1430垂直於左垂直側邊,在左區域的上下側邊1430上可形成彎曲部1432;使得彎曲部1432會指向左制動器1200’的中間方向。
並且,在左區域的右側垂直的側邊1440上可形成一或多個凸出限制部1442。
如以下所要論述的,相較於中央區域的低音調聲音,左或右區域的中/高音調聲音因為其聲壓低所以僅會被駐波影響,因此不會在左右區域中形成彎曲部和凸出限制部,如圖13的右區域所示。
舉例來說,在圖13所示的架構中,由於中央制動器1200輸出的低音調聲音較大,使得中央區域內所產生的駐波最大。
也就是說,雖然駐波導致的聲音劣化也會發生在左區域或右區域,然而因為中央區域的低音調聲波的波長較長、震幅較大,所以在相當大的程度上會被駐波影響。
如此一來,藉由採納圖13所示的示範性架構,可同時輸出低音調聲音和立體聲,並且降低駐波對低聲帶的影響。
圖14顯示2.1聲道系統的另一個示範性實施例,其中中央區域(C)的中央制動器1200由兩個水平相鄰設置的中央子制動器1200-1和1200-2組成,左區域的左制動器由兩個垂直相隔地設置的左子制動器1200’-1和1200’-2組成。
在此範例中,中央區域(C)的上下側邊定義為第一側邊1410,而彎曲部1412形成在第一側邊1410上,使得彎曲部1412的端點會指向兩個中央子制動器1200-1和1200-2之間的中心點。
而且,凸出限制部1422可形成在中央區域的左右第二側邊1420,以便於凸向中央制動器1200。
同時,左區域的上下側邊可定義為第一側邊1410’,彎曲部1412’可設置在第一側邊1410’上。
在圖14所示的結構中,由於左邊子制動器1200’-1和1200’-2設置成相鄰於左區域的上下側邊,因此在上下側邊產生駐波的情形可能會增加。因此,如圖14的左區域所示,彎曲部1412’分別形成在左區域的上下側邊,藉以盡可能地抑制左區域內駐波的產生。
在單一個右制動器1200” 如圖14的右區域所示設置的例子中,右區域的左垂直側邊可定義為第一側邊1410”,彎向右制動器的一彎曲部1412”可只形成第一側邊1410”上。
如上所述,本發明示範性實施例意旨在於提供可藉由直接振動顯示面板來產生聲音的面板震動型聲音產生顯示裝置,並且此顯示裝置包含用來定義可分別輸出不同聲音的多個聲音輸出區域的聲音分離隔板部,以確保理想的聲音分隔特性。
並且,可在定義出多個聲音輸出區域的聲音分離隔板部的至少其中一側邊上,形成彎向制動器的一彎曲部,以抑制反射波與行進波之間相互干擾而產生的駐波所導致的聲壓減弱。
除了彎曲部以外,可在聲音分離隔板部的至少其中一側邊(第二側邊)上形成一或多個凸出限制部,藉以進一步抑制反射波與行進波之間相互干擾而產生的駐波所導致的聲壓減弱。
此外,可選擇雙聲道系統或2.1聲道系統作為多個聲音輸出區域。雙聲道系統包含左右區域,以輸出左右立體聲。2.1聲道系統除了左右區域以外還包含中央區域,以輸出低音調聲音。彎向制動器的一彎曲部可形成在構成每一個區域的聲音分離隔板部的四個側邊中至少其中一個側邊上,而一凸出限制部則可形成在其餘側邊中的至少其中一個側邊;藉此,可降低駐波導致聲壓減弱的情形,同時也可提供絕佳的聲音分隔特性。
因此,可抑制駐波所導致的聲壓減弱的情形,並且確保以面板振動的方式輸出雙聲道或2.1聲道聲音的顯示裝置的理想聲音分隔特性,進而改善顯示裝置的聲音裝置。
根據本發明一或多個示範性實施例,一面板震動型聲音產生顯示裝置包含用以顯示影像的一顯示面板、分別配置在用以在顯示裝置內輸出不同聲音的多個聲音輸出區域中並且用以振動顯示面板而產生聲音的多個制動器、用以支撐顯示面板的背部的一背支撐部以及圍繞每一個聲音輸出區域且接觸顯示面板和背支撐部以定義出每一個聲音輸出區域裡的空間的一聲音分離隔板部。
根據本發明一或多個實施例,聲音分離隔板部可由環繞每一個聲音輸出區域的四個側邊所組成,聲音分離隔板部的四個側邊中一或多個第一側邊可包含一彎曲部,彎曲部彎向設置在對應區域內的制動器。
根據本發明一或多個實施例,彎曲部的一端點可指向制動器的中心。
根據本發明一或多個實施例,垂直於第一側邊的一第二側邊可進一步包含一凸出限制部,凸出限制部凸向設置在對應區域內的制動器。
根據本發明一或多個實施例,制動器產生的聲波可具有非對稱的輻射特性,並且第一側邊可由一個或兩個側邊所組成,產生的聲波中有一強聲波朝這一個或兩個側邊前進。
根據本發明一或多個實施例,制動器可設置在對應的聲音輸出區域內一非對稱位置,並且第一側邊可為最接近制動器的側邊。
根據本發明一或多個實施例,顯示裝置可更包含兩個凸出的侷限部,這兩個侷限部設置在第二側邊上且彼此隔開。
根據本發明一或多個實施例,這些聲音輸出區域可包含一左區域和一右區域,左區域和右區域形成在顯示面板的左側邊和右側邊。
根據本發明一或多個實施例,這些聲音輸出區域可包含一左區域、一右區域和一中央區域,左區域和右區域分別設置在顯示面板的左側邊和右側邊,以輸出中/高音調聲音,中央區域設置在顯示面板的中央,以輸出低音調聲音。
根據本發明一或多個實施例,中央區域可大於左區域或右區域。
根據本發明一或多個實施例,所述聲音分離隔板的四個側邊定義出所述的中央區域,在這四個側邊中的一或多個第一側邊上設置有一彎曲部,彎曲部彎向定位在中央區域內的中央制動器,在垂直於所述第一側邊的一或多個第二側邊上設置有一凸出限制部,凸出限制部凸向所述的中央制動器。
根據本發明一或多個實施例,在定義出左區域或右區域的聲音分離隔板部的四個側邊中除了與中央區域的聲音分離隔板部共享的一側邊以外的其餘三個側邊中的至少其中一個側邊上可設置一彎曲部,並且此彎曲部彎向定位於左區域或右區域內的左制動器或右制動器。
根據本發明一或多個實施例,所述聲音分離隔板可包含一黏著件和一密封部。黏著件分別接合於背支撐部的上表面和顯示面板的下表面。密封部設置於黏著件的外側。以上敘述和附圖在僅作為說明的目的下提供本發明技術構思的範例。本發明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將可意會到,在不脫離本發明的本質特徵的情况下,以諸如結構的組合、分離、替代以及改變的方式做出的各種修改和改變是可能的。因而,本發明所公開的實施例意旨在闡明本發明技術構思的範疇,並非在於限制本發明的範疇。本發明的範疇應當以所附權利要求爲基礎而做解釋,藉此包含在等效於請求項的範圍內的所有技術構思皆屬於本發明。
根據本發明一或多個示範性實施例,一顯示裝置包含用以顯示影像的一顯示面板、位於多個聲音輸出區域內的多個制動器以及一隔板。這些制動器用以振動顯示面板,以產生聲音。隔板介於每一個聲音輸出區域之間,並且環繞至少其中一個聲音輸出區域。
根據本發明一或多個示範性實施例,所述的多個制動器可分別在顯示裝置內輸出不同的聲音。
根據本發明一或多個示範性實施例,所述的顯示裝置可更包含一背支撐部,背支撐部配置來支撐顯示面板。
根據本發明一或多個示範性實施例,所述的聲音分離隔板可接觸顯示面板和背支撐部,以在每一個聲音輸出區域內定義出一空間。
根據本發明一或多個示範性實施例,所述的隔板可將多個聲音輸出區域的聲音彼此隔開。
根據本發明一或多個示範性實施例,所述的隔板圍繞每一個聲音輸出區域。
根據本發明一或多個示範性實施例,所述的隔板可由環繞每一個聲音輸出區域的四個側邊所組成,其中一或多個第一側邊可包含一彎曲部,彎曲部彎向對應的聲音輸出區域內的制動器。
根據本發明一或多個示範性實施例,所述的彎曲部的頂點可指向制動器的中心。
根據本發明一或多個示範性實施例,垂直於所述第一側邊的一第二側邊可更包含一凸出限制部,凸出限制部凸向對應的聲音輸出區域內的制動器。
根據本發明一或多個示範性實施例,所述制動器產生的聲波可具有非對稱的輻射特性,產生的聲波中強度大於平均值的聲波會被制動器導向一個或兩個側邊,而所述第一側邊可由這一個或兩個側邊構成。
根據本發明一或多個示範性實施例,所述制動器可位於對應的聲音輸出區域內非對稱位置上,所述的第二側邊可為所述四個側邊中最接近此制動器的其中一個側邊。
根據本發明一或多個示範性實施例,所述顯示裝置可在所述第二側邊上更包含兩個相隔開的凸出限制部。
根據本發明一或多個示範性實施例,所述多個聲音輸出區域可包含一第一區域和一第二區域,以輸出立體聲。
根據本發明一或多個示範性實施例,所述多個聲音輸出區域可包含一第一區域和一第二區域,以輸出中音調聲音和/或高音調聲音,並且這些聲音輸出區域還可包含位於第一區域和第二區域之間的第三區域,以輸出低音調聲音。
根據本發明一或多個示範性實施例,所述第三區域在大小上可大於第一區域或第二區域。
根據本發明一或多個示範性實施例,隔板的四個側邊定義出所述第三區域,有一彎曲部位於這四個側邊中一或多個第一側邊上且彎向第三區域內的一制動器,有一凸出限制部位於一或多個第二側邊上且凸向所述的制動器,此一或多個第二側邊垂直於所述第一側邊。
根據本發明一或多個示範性實施例,所述隔板的四個側邊定義出所述第一區域或所述第二區域,在這四個側邊中除了與第三區域的該聲音分離隔板共享的側邊以外,其餘三個側邊的至少其中一側邊上有一彎曲部,彎曲部彎向第一區域或第二區域內的一制動器。
根據本發明一或多個示範性實施例,所述隔板可包含一黏著件和/或一密封部。黏著件分別接合於背支撐部的上表面以及顯示面板的下表面。密封部則位於所述背支撐部的上表面與所述顯示面板的下表面之間。
根據本發明一或多個示範性實施例,所述制動器可包含一下板材、在下板材上的一磁鐵、在下板材中央的一中心桿、圍繞中心桿的一線軸以及捲繞線軸的一線圈。
根據本發明一或多個示範性實施例,一顯示裝置包含用以顯示影像的一顯示面板、位於顯示面板背後且被一隔板分隔的多個區域以及位於這些區域內的多個制動器。這些制動器用以振動顯示面板,以產生聲音。其中至少一個區域包含兩個或更多個制動器。
根據本發明一或多個示範性實施例,一裝置包含用以顯示影像的一顯示面板、位於顯示面板背後且被一隔板分隔的多個區域以及位於這些區域中的一第一區域內的一第一制動器。第一制動器用以振動顯示面板,以產生聲音。這些區域中的一第二區域內不包含任何制動器。
根據本發明一或多個示範性實施例,裝置可更包含一第二制動器,第二制動器位於多個區域中的一第三區域,第二制動器用以振動顯示面板,以產生聲音。
根據本發明一或多個示範性實施例,第二區域位於第一區域與第三區域之間。
根據本發明一或多個示範性實施例,第一區域和/或第三區域可包含兩個或更多個制動器,制動器振動顯示面板,以產生聲音。
根據本發明一或多個示範性實施例,隔板可包含一第一側邊,第一側邊具有一彎曲部,彎曲部彎向兩個或更多個制動器之間的一中心點。
根據本發明一或多個示範性實施例,裝置可進一步包含一背支撐部,背支撐部位於顯示面板後面,顯示面板與背支撐部之間的隔板定義出多個區域。
根據本發明一或多個示範性實施例,隔板可包含一第一側邊和/或一第二側邊。第一側邊具有一彎曲部,彎曲部彎向一制動器。第二側邊具有一凸出限制部,凸出限制部凸向制動器。
根據本發明一或多個示範性實施例,隔板可同時包含第一側邊和第二側邊,第一側邊垂直於第二側邊。
根據本發明一或多個示範性實施例,隔板可包含第二側邊,第二側邊可包含兩個彼此隔開的凸出限制部。
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架構可提供數個特質。舉例來說,一顯示裝置可藉由直接振動組成顯示裝置的一顯示面板來產生聲音,並且包含一聲音分離隔板部,聲音分離隔板部用以定義出多個聲音輸出區域,而這多個聲音輸出區域分別用以輸出不同的聲音。
再者,一面板震動型聲音產生顯示裝置可包含一彎曲部,此彎曲部是形成在定義出多個聲音輸出區域的聲音分離隔板部的至少其中一個側邊上,並且此彎曲部彎向制動器,藉以抑制因反射波與行進波之間的干擾而產生的駐波所導致的聲壓減弱的情形。
此外,一面板震動型聲音產生顯示裝置可包含一或多個凸出限制部,這一或多個凸出限制部是形成在所述聲音分離隔板部的至少其中一個側邊,藉以抑制因反射波與行進波之間的干擾而產生的駐波所導致的聲壓減弱的情形。
而且,一面板震動型聲音產生顯示裝置可選擇一雙聲道系統或一2.1聲道系統作為多個聲音輸出區域。雙聲道系統包含左右區域,以輸出左右立體聲。2.1聲道系統除了左右區域以外,還包含中央區域,以輸出低音調聲音。在構成每一個的區域的四個側邊中的至少其中一側邊上形成有一彎曲部,並且彎曲部是彎向制動器。在其餘的側邊中的至少其中一側邊上,形成有一凸出限制部。藉此,可減少駐波所導致聲壓減弱的情形,同時提供理想的聲音分隔特性。
在不背離本揭露的技術構思或範疇的情況下對本發明進行各種修改和變化對本領域技術人員而言是顯而易見的。因此,本發明實施例應當涵蓋落入所附權利要求及其等效範圍內的修改及變形。
1‧‧‧顯示裝置
2‧‧‧喇叭
40‧‧‧聲音分離隔板部
10、100‧‧‧顯示面板
20、20’、200、200’、200-1、200-2’、1200’、1200”‧‧‧制動器
210‧‧‧支撐磁鐵的下板材
210’‧‧‧支撐磁鐵的上板材
212‧‧‧延伸部
220‧‧‧永久磁鐵
230‧‧‧中心桿
240‧‧‧外框架
250‧‧‧線軸
260‧‧‧線圈
270‧‧‧阻尼器
300‧‧‧蓋底
310‧‧‧支撐孔
320‧‧‧螺栓
330‧‧‧壓鑄螺帽
340、430‧‧‧黏著件
400‧‧‧聲音分離隔板部
410、410’、1410、1410’、1410’’‧‧‧第一側邊
412、412’、1412、1412’、1412’’‧‧‧彎曲部
420、420’‧‧‧第二側邊
422、422’、1422‧‧‧凸出限制部
432‧‧‧第一黏著部
434‧‧‧主體部
436‧‧‧第二黏著部
440‧‧‧密封部
500‧‧‧中間櫃
700(AG_L)‧‧‧第一空氣間隙空間
700’(AG_R)‧‧‧第二空氣間隙空間
1200-1、1200-2‧‧‧中央子制動器
1200’-1、1200’-2‧‧‧左側的子制動器
1430‧‧‧左區域的上下側邊
1432‧‧‧左區域的上下側邊上的彎曲部
1440‧‧‧左區域的右側垂直的側邊
1442‧‧‧左區域的右側垂直的側邊上的凸出限制部
t1、t2‧‧‧厚度
d1‧‧‧凸出限制部的第一長度
d2‧‧‧限制部與第二側邊末端間的第二距離
θ‧‧‧傾斜角
A、B、D、E‧‧‧行進波
A’、B’、D’‧‧‧反射波
C‧‧‧中央區域
F‧‧‧左右側的垂直側邊的聲波
G‧‧‧上下側的水平側邊的聲波
H‧‧‧水平方向
P‧‧‧聲音輸出區域的水平中心點
P’‧‧‧向左偏離聲音輸出區域的水平中心點的位置
R‧‧‧右區域
L‧‧‧左區域
V‧‧‧垂直方向
將附圖包含進來以提供對本公開的進一步理解,並且附圖會被併入本說明書中且構成本說明書的一部分,附圖闡明本發明實施例,並且連同描述一起用於說明本發明各種原理。在附圖中:
圖1為現有技術的顯示裝置內的喇叭的平面圖;
圖2A和2B根據本發明示範性實施例闡明包含面板震動型聲音產生裝置的顯示裝置,其中圖2A為平面圖,圖2B為剖面圖;
圖3A和3B闡明在聲音分離隔板部製作成直線型的示例中駐波導致聲壓減弱的示意圖;
圖4A和4B根據本實施範例說明闡明在構成聲音分離隔板部的一或多側邊上形成有一彎曲部的情況下的聲音輸出特性的示意圖;
圖5A和5B闡明本實施範例中所採用兩種類型的制動器的剖面圖;
圖6A和6B根據本發明示範性實施例闡明制動器震動顯示面板來產生聲音的原理;
圖7A和7B根據本發明示範性實施例闡明制動器與作為顯示裝置的背支撐部的蓋底之間的連接狀態的範例;
圖8A和8B闡明制動器與蓋底之間的連接狀態的其他範例;
圖9闡明在本實施範例中採用的聲音分離隔板部的詳細結構;
圖10和11A-11C闡明在雙聲道系統中根據制動器的位置和形式以不同的方式呈現每一個區域的形式以及設置彎曲部和額外的侷限部的示意圖,其中雙聲道系統的聲音輸出區域包含左右區域;
圖12根據本實施範例闡明聲音分離隔板部中包含一彎曲部的第一側邊的傾斜角與額外限制件的位置與長度之間的關係;以及
圖13和14闡明在2.1聲道系統中根據制動器的位置及形式以不同的方式呈現每一個區域的形式以及設置彎曲部和額外的侷限部的示意圖,其中2.1聲道系統的聲音輸出區域包含用以在左邊及右邊輸出中/高音調聲音的左右區域以及用以輸出低音調聲音的中間區域。

Claims (29)

  1. 一種顯示裝置,包含:一顯示面板,用以顯示影像;多個制動器,位於多個聲音輸出區域內,該些制動器用以震動該顯示面板,以產生聲音;以及一隔板,位於每一該聲音輸出區域之間並且圍繞至少一該聲音輸出區域。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顯示裝置,其中該多個制動器在該顯示裝置內分別輸出不同的聲音。
  3. 如請求項1所述的顯示裝置,更包含:一背支撐部,用以支撐該顯示面板。
  4. 如請求項3所述的顯示裝置,其中該聲音分離隔板與該顯示面板和該背支撐部接觸,以定義出每一該聲音輸出區域內的一空間。
  5. 如請求項1所述的顯示裝置,其中該隔板分離每一該聲音輸出區域之間的聲音。
  6. 如請求項1所述的顯示裝置,其中該隔板圍繞每一該聲音輸出區域。
  7. 如請求項1所述的顯示裝置,其中該隔板是由四個側邊組成,該四個側邊圍繞每一該聲音輸出區域,該隔板的該四個側邊的其中一或多個第一側邊包含一彎曲部,該彎曲部彎向對應的該聲音輸出區域內的該制動器。
  8. 如請求項7所述的顯示裝置,其中該彎曲部的頂點指向該制動器的中心。
  9. 如請求項7所述的顯示裝置,其中垂直於該第一側邊的一第二側邊更包含一凸出限制部,該凸出限制部朝對應的該聲音輸出區域內的該制動器凸出。
  10. 如請求項9所述的顯示裝置,其中該制動器產生的聲波具有非對稱的輻射特性,大於平均聲波的聲波會被該制動器導向一側邊或兩側邊,該第一側邊包含該一側邊或該兩側邊。
  11. 如請求項9所述的顯示裝置,其中該制動器位於對應的該聲音輸出區域內的一非對稱位置上,該第二側邊為該四個側邊的其中一個側邊且最接近該制動器。
  12. 如請求項11所述的顯示裝置,更包含兩個凸出限制部,該兩個凸出限制部位於該第二側邊上且彼此隔開。
  13. 如請求項1所述的顯示裝置,其中該些聲音輸出區域包含一第一區域和一第二區域,以輸出一立體聲。
  14. 如請求項1所述的顯示裝置,其中該些聲音輸出區域包含一第一區域和一第二區域,以輸出一中音調聲音和一高音調聲音的至少其中一者;以及 其中該些聲音輸出區域包含一第三區域,該第三區域位於該第一區域和該第二區域之間,以輸出一低音調聲音。
  15. 如請求項14所述的顯示裝置,其中該第三區域在面積上大於該第一區域或該第二區域。
  16. 如請求項15所述的顯示裝置,其中一彎曲部是位於定義該第三區域的該隔板的四個側邊中的一或多個第一側邊內,並且該彎曲部彎向該第三區域內的一制動器,以及一凸出限制部是位於垂直於該些第一側邊的一或多個第二側邊內,並且該凸出限制部朝向該制動器凸出。
  17. 如請求項16所述的顯示裝置,其中彎向該第一區域或該第二區域內的一制動器的一彎曲部是位於該隔板用以定義該第一區域或該第二區域的四個側邊中除了與該第三區域的該聲音分離隔板共享的一側邊以外的其餘三個側邊的至少其中一個側邊上。
  18. 如請求項3所述的顯示裝置,其中該隔板包含:用以接合該背支撐部的上表面和該顯示面板的下表面的一或兩個黏著件,以及位於該背支撐部的上表面和該顯示面板的下表面之間的一密封部。
  19. 如請求項1所述的顯示裝置,其中該制動器包含:一下板材;一磁鐵,位於該下板材上; 一中心桿,位於該下板材的中心; 一線軸,圍繞該中心桿;以及 一線圈,捲繞該線軸。
  20. 一種顯示裝置,包含:一顯示面板,用以顯示影像;多個區域位於該顯示面板的後方且由一隔板來區隔;以及多個制動器,位於多個區域內,且該些制動器用以震動該顯示面板,以產生聲音,其中至少其中一該區域包含其中兩個或更多個該該制動器。
  21. 一種裝置,包含:一顯示面板,用以顯示影像;多個區域位於該顯示面板後方且由一隔板區隔;以及一第一制動器位於該多個區域中的一第一區域內,該第一制動器用以震動該顯示面板,以產生聲音,其中該多個區域中的一第二區域不包含任何制動器。
  22. 如請求項21所述的裝置,更包含:一第二制動器,位於該多個區域中的一第三區域內,該第二制動器用以震動該顯示面板,以產生聲音。
  23. 如請求項22所述的裝置,其中該第二區域位於該第一區域和該第三區域之間。
  24. 如請求項23所述的裝置,其中該第一區域和該第三區域中的至少其中一者包含兩個或更多個制動器,用以震動該顯示面板,以產生聲音。
  25. 如請求項24所述的裝置,其中:該隔板包含一第一側邊,該第一側邊具有一彎曲部,該彎曲部彎向該兩個或更多個制動器之間的一中心點。
  26. 如請求項21所述的裝置,更包含:一背支撐部位於該顯示面板後面,且該隔板位於該顯示面板和該背支撐部之間,以定義出該多個區域。
  27. 如請求項21所述的裝置,其中該隔板包含下列至少其中之一:一第一側邊具有一彎曲部,該彎曲部彎向一制動器;以及一第二側邊具有一凸出限制部,該凸出限制部朝該制動器凸出。
  28. 如請求項27所述的裝置,其中該隔板包含該第一側邊和該第二側邊,該第一側邊垂直於該第二側邊。
  29. 如請求項27所述的裝置,其中: 該隔板包含該第二側邊,以及該第二側邊包含兩個彼此相隔開的凸出限制部。
TW106122586A 2016-11-30 2017-07-05 顯示裝置 TWI65547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10-2016-0161789 2016-11-30
KR1020160161789A KR101817102B1 (ko) 2016-11-30 2016-11-30 패널 진동형 음향 발생 표시 장치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821869A TW201821869A (zh) 2018-06-16
TWI655476B true TWI655476B (zh) 2019-04-01

Family

ID=597025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6122586A TWI655476B (zh) 2016-11-30 2017-07-05 顯示裝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EP (2) EP3331251B1 (zh)
JP (3) JP6577529B2 (zh)
KR (1) KR101817102B1 (zh)
CN (4) CN108124224B (zh)
TW (1) TWI65547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370839B1 (ko) * 2017-05-11 2022-03-04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장치
KR102366760B1 (ko) * 2017-09-14 2022-02-22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장치
EP3745693A4 (en) * 2018-01-25 2021-09-15 LG Electronics Inc. MOBILE DEVICE
GB2606946B (en) * 2018-02-13 2023-08-16 Lg Display Co Ltd Display apparatus
US10856060B2 (en) 2018-04-20 2020-12-01 Compal Electronics, Inc. Electronic device with speaker module
TWI658449B (zh) * 2018-05-11 2019-05-01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顯示裝置及其驅動方法
CN108495244A (zh) * 2018-05-17 2018-09-04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
CN108806560A (zh) * 2018-06-27 2018-11-13 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屏幕发声显示屏及声场画面同步定位方法
KR102548686B1 (ko) * 2018-06-28 2023-06-27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장치
CN109240413B (zh) * 2018-07-09 2022-04-19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屏幕发声方法、装置、电子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09040919B (zh) * 2018-07-23 2021-03-0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发声方法、装置、电子装置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KR102594035B1 (ko) * 2018-08-06 2023-10-25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KR102594577B1 (ko) * 2018-08-22 2023-10-25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장치
CN110913319B (zh) * 2018-09-18 2021-10-01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显示设备
KR102608137B1 (ko) * 2018-09-20 2023-11-29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KR102530589B1 (ko) * 2018-09-20 2023-05-08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컴퓨팅 장치
KR102514184B1 (ko) * 2018-09-28 2023-03-24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장치
KR102625724B1 (ko) 2018-10-05 2024-01-15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장치
KR102622979B1 (ko) * 2018-10-15 2024-01-08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KR102540217B1 (ko) * 2018-10-23 2023-06-02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장치
KR102080213B1 (ko) * 2018-11-02 2020-04-13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장치
KR102663292B1 (ko) * 2018-11-23 2024-05-02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장치 및 차량용 장치
JP2020092306A (ja) * 2018-12-04 2020-06-11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テン スピーカ装置
KR102660928B1 (ko) * 2018-12-04 2024-04-24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장치
TWI677820B (zh) * 2018-12-11 2019-11-21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顯示裝置
CN109739465B (zh) 2018-12-21 2021-01-29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音频输出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14879398A (zh) * 2018-12-31 2022-08-09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CN110047392B (zh) * 2019-03-11 2021-02-02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
KR20200114915A (ko) * 2019-03-29 2020-10-07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CN113630702B (zh) 2019-03-29 2024-05-07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振动设备
KR102662671B1 (ko) * 2019-03-29 2024-04-30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KR20200130603A (ko) * 2019-05-10 2020-11-19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장치
CN110234058A (zh) * 2019-05-23 2019-09-13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液晶显示模组以及移动终端
CN110211558A (zh) * 2019-05-27 2019-09-06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KR20200137083A (ko) 2019-05-28 2020-12-09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CN110351402B (zh) * 2019-06-28 2022-04-01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模组、移动终端
KR20210006117A (ko) 2019-07-08 2021-01-18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KR102422063B1 (ko) * 2020-02-11 2022-07-15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장치
CN111526452B (zh) * 2020-04-20 2021-12-17 海信视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及可发声屏幕
CN111741412B (zh) * 2020-06-29 2022-07-2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发声控制方法及发声控制装置
KR20220019140A (ko) 2020-08-06 2022-02-16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CN112135227B (zh) * 2020-09-30 2022-04-0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发声控制方法及发声控制装置
KR20220061695A (ko) * 2020-11-06 2022-05-1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스피커 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KR102505087B1 (ko) * 2021-01-15 2023-02-28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장치
TWI803173B (zh) * 2022-01-27 2023-05-21 謝易昀 具有三頻音頻的發聲螢幕
CN217443702U (zh) * 2022-03-21 2022-09-16 海信视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设备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891842A (en) * 1988-03-24 1990-01-02 Posh Diversified, Inc. Sound output unit for installation in a ceiling structure
US5025474A (en) * 1987-09-29 1991-06-18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Speaker system with image projection screen
JP2001061194A (ja) * 1999-08-23 2001-03-06 Authentic Ltd パネル型スピーカ
TW200706049A (en) * 2005-05-12 2007-02-01 Kenwood Corp Screen speaker system
JP2010081142A (ja) * 2008-09-25 2010-04-08 Panasonic Electric Works Co Ltd パネル状スピーカー
US20150078604A1 (en) * 2013-09-16 2015-03-19 Samsung Display Co., Ltd. Display device

Family Cites Families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1144891A (ja) * 1987-12-01 1989-06-07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スピーカ
JPH021987U (zh) * 1988-06-16 1990-01-09
JPH03132296A (ja) * 1989-10-18 1991-06-05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スピーカ
JP3599699B2 (ja) * 2001-10-16 2004-12-08 株式会社ジャムコ フラットスピーカー
JP2004260346A (ja) * 2003-02-24 2004-09-16 Alps Electric Co Ltd 電気音響変換装置
EP1507438B1 (en) * 2003-07-31 2018-03-28 Panasonic Corporation Sound reproduction device and portable terminal apparatus
JP2005244804A (ja) * 2004-02-27 2005-09-08 Tdk Corp 振動板及びスピーカ
KR100609914B1 (ko) * 2004-10-22 2006-08-0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평판 음향 출력장치과 영상/음향 출력장치
JP2006319626A (ja) * 2005-05-12 2006-11-24 Kenwood Corp スクリーンスピーカシステム
JP2006339996A (ja) * 2005-06-01 2006-12-14 Kenwood Corp スクリーンスピーカシステム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7267302A (ja) * 2006-03-30 2007-10-11 Nec Access Technica Ltd ディスプレイ用スピーカの構造およびそのスピーカを用いた音源画像一致型ディスプレイ
JP2009100223A (ja) * 2007-10-16 2009-05-07 Kenwood Corp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パネルスピーカ
JP2011123696A (ja) * 2009-12-11 2011-06-23 Jvc Kenwood Holdings Inc スピーカ装置
US8934228B2 (en) * 2011-03-21 2015-01-13 Apple Inc. Display-based speaker structur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JP5841175B2 (ja) * 2011-03-21 2016-01-13 アップル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フレキシブルディスプレイを伴う電子装置
JP2012198407A (ja) * 2011-03-22 2012-10-18 Panasonic Corp パネルスピーカ
JP2014127767A (ja) * 2012-12-25 2014-07-07 Kyocera Corp 音響発生器、音響発生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KR102209145B1 (ko) * 2014-08-18 2021-01-29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CN105491474A (zh) * 2014-10-07 2016-04-13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及具有该显示装置的电子装置
CN104811873B (zh) * 2014-12-23 2019-02-15 北京太和开元科技有限公司 发声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025474A (en) * 1987-09-29 1991-06-18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Speaker system with image projection screen
US4891842A (en) * 1988-03-24 1990-01-02 Posh Diversified, Inc. Sound output unit for installation in a ceiling structure
JP2001061194A (ja) * 1999-08-23 2001-03-06 Authentic Ltd パネル型スピーカ
TW200706049A (en) * 2005-05-12 2007-02-01 Kenwood Corp Screen speaker system
JP2010081142A (ja) * 2008-09-25 2010-04-08 Panasonic Electric Works Co Ltd パネル状スピーカー
US20150078604A1 (en) * 2013-09-16 2015-03-19 Samsung Display Co., Ltd. Display devic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26465A (zh) 2020-08-11
JP6577529B2 (ja) 2019-09-18
CN111526464A (zh) 2020-08-11
CN207150818U (zh) 2018-03-27
EP3331251B1 (en) 2021-09-29
CN111526464B (zh) 2021-09-14
JP2021083119A (ja) 2021-05-27
CN111526465B (zh) 2021-08-13
TW201821869A (zh) 2018-06-16
JP7304908B2 (ja) 2023-07-07
JP2019198127A (ja) 2019-11-14
JP6845288B2 (ja) 2021-03-17
JP2018093468A (ja) 2018-06-14
CN108124224B (zh) 2020-06-23
EP3331251A1 (en) 2018-06-06
KR101817102B1 (ko) 2018-01-10
CN108124224A (zh) 2018-06-05
EP3941087A1 (en) 2022-01-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55476B (zh) 顯示裝置
US10841699B2 (en) Panel vibration type display device for generating sound
JP6961668B2 (ja) パネル振動型音響発生表示装置
JP6786661B2 (ja) パネル振動型音響発生表示装置
KR102563628B1 (ko) 디스플레이 장치
JP6318219B2 (ja) パネル振動型音響発生アクチュエータ及びそれを含む両面表示装置
JP6582019B2 (ja) アクチュエータ固定装置及びそれを含むパネル振動型音響発生表示装置
KR102663292B1 (ko) 표시장치 및 차량용 장치
CN109511054B (zh) 显示装置
JP2020048194A (ja) 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KR20180131248A (ko) 표시 장치
KR20230104092A (ko) 표시장치
KR20190029427A (ko)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102455893B1 (ko)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20200082965A (ko) 음향발생장치,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장치 및 차량용 장치
KR20190028902A (ko) 디스플레이 장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