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77820B - 顯示裝置 - Google Patents

顯示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677820B
TWI677820B TW107144602A TW107144602A TWI677820B TW I677820 B TWI677820 B TW I677820B TW 107144602 A TW107144602 A TW 107144602A TW 107144602 A TW107144602 A TW 107144602A TW I677820 B TWI677820 B TW I677820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film
sound
image compensation
compensation film
display devic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714460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022590A (zh
Inventor
陳俐伽
Li Jia Chen
Original Assignee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Au Optronics Corporation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Au Optronics Corporation filed Critical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714460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677820B/zh
Priority to CN201910262273.6A priority patent/CN109782471B/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7782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77820B/zh
Publication of TW2020225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022590A/zh

Links

Abstract

一種顯示裝置,包含顯示面板以及揚聲模組。顯示面板具有出光面。揚聲模組設置於該顯示面板的該出光面,其中該揚聲模組具有發聲膜以及影像補償膜,發聲膜以及影像補償膜沿出光面的法線方向排列,且發聲膜與影像補償膜之間具有間隙。

Description

顯示裝置
本發明涉及一種顯示裝置,尤其是涉及一種具揚聲功能的顯示裝置。
習知技術中,內建發聲功能的顯示裝置多將喇叭設置於面板邊框或面板後側。然而,將喇叭設置於邊框的設計將壓縮到面板的可視區範圍。而若將喇叭設置於面板後方,當聲波經過液晶層時,一方面容易擾亂液晶分子,另一方面聲波會被玻璃基板吸收,而影響喇叭的音質。因此,現有技術提供的具揚聲功能的顯示面板仍有缺陷而有進步的空間。
承上述,本發明的其中之一目的在於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顯示裝置,將音膜設置在顯示面,同時能使顯示裝置的畫質不受音膜振動的影響。
本發明所採用的其中一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顯示裝置,其包括顯示面板以及揚聲模組。顯示面板具有出光面,揚聲模組 設置於顯示面板的出光面,其中揚聲模組具有發聲膜以及影像補償膜。發聲膜以及影像補償膜沿出光面的法線方向排列,且發聲膜與影像補償膜之間具有間隙。
為更進一步瞭解本發明的特徵及技術內容,請參閱以下有關本發明的詳細說明與圖式,然而所提供的圖式僅用於提供參考與說明,並非用來對本發明加以限制。
1000、1000A~1000G、2000、2000A、3000、3000A~3000C、4000、4000A、5000‧‧‧顯示裝置
1‧‧‧顯示面板
10‧‧‧出光面
11‧‧‧子像素
P‧‧‧像素區
B‧‧‧遮光區
A‧‧‧顯示區
Q‧‧‧非顯示區
2‧‧‧揚聲模組
21‧‧‧發聲膜
210‧‧‧發聲膜微結構
21s1‧‧‧發聲膜上表面
21s2‧‧‧發聲膜下表面
21s3‧‧‧發聲膜側部
211‧‧‧子發聲膜
22‧‧‧影像補償膜
220‧‧‧影像補償膜微結構
22s1‧‧‧影像補償膜上表面
22s2‧‧‧影像補償膜下表面
221‧‧‧子補償膜
222‧‧‧上電極層
223‧‧‧下電極層
224‧‧‧雙折射分子層
R‧‧‧補償區
C‧‧‧雙折射分子
3‧‧‧第一支撐組件
30、30’‧‧‧容置凹槽
4‧‧‧第二支撐組件
40‧‧‧容置凹槽
5‧‧‧第一致動元件
6‧‧‧第二致動元件
7‧‧‧外框體
71‧‧‧底部
72‧‧‧側牆部
73‧‧‧覆蓋部
730‧‧‧覆蓋部容置凹槽
8‧‧‧內框體
9‧‧‧隔離件
91‧‧‧第一電極組
911、912‧‧‧第一電極層
910‧‧‧第一微結構
92‧‧‧第二電極組
921、922‧‧‧第二電極層
920‧‧‧第二微結構
M1‧‧‧第一導線
M1’‧‧‧第一導線垂直投影
M2‧‧‧第二導線
M2’‧‧‧第二導線垂直投影
L‧‧‧光線
r1、r2‧‧‧光線偏移量
N‧‧‧法線方向
H‧‧‧水平方向
J1-J7‧‧‧垂直投影
G1、G2‧‧‧間距
圖1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顯示裝置的示意圖。
圖2為圖1的顯示裝置的發聲膜與影像補償膜位置調換的示意圖。
圖3A與圖3B顯示第一實施例的顯示裝置作動時的示意圖。
圖4至圖8為圖1所示的顯示裝置的變化實施例。
圖9與圖10為圖5所示的顯示裝置的變化實施例。
圖11為本發明第二實施例的顯示裝置的爆炸示意圖。
圖12為圖11所示的顯示裝置的變化實施例。
圖13為本發明第三實施例的顯示裝置的示意圖。
圖14至圖16為圖13所示的顯示裝置的變化實施例。
圖17為本發明第四實施例的顯示裝置的示意 圖。
圖18為圖17所示的顯示裝置的變化實施例。
圖19為本發明第五實施例的顯示裝置的示意圖。
為更進一步瞭解本發明的特徵及技術內容,請參閱以下有關本發明的詳細說明與圖式,然而所提供的圖式僅用於提供參考與說明,並非用來對本發明加以限制。
以下通過特定的具體實施例並配合圖1至圖19以說明本發明所公開的連接組件的實施方式,本領域技術人員可由本說明書所公開的內容瞭解本發明的優點與效果。然而,以下所公開的內容並非用以限制本發明的保護範圍,在不悖離本發明構思精神的原則下,本領域技術人員可基於不同觀點與應用以其他不同實施例實現本發明。在附圖中,為了清楚起見,放大了層、膜、面板、區域等的厚度。在整個說明書中,相同的附圖標記表示相同的元件。應當理解,當諸如層、膜、區域或基板的元件被稱為在另一元件”上”或”連接到”另一元件時,其可以直接在另一元件上或與另一元件連接,或者中間元件可以也存在。相反,當元件被稱為”直接在另一元件上”或”直接連接到”另一元件時,不存在中間元件。如本文所使用的,”連接”可以指 物理及/或電性連接。再者,”電性連接”或”耦合”係可為二元件間存在其它元件。
此外,應當理解,儘管術語”第一”、”第二”、”第三”等在本文中可以用於描述各種元件、部件、區域、層及/或部分,但是這些元件、部件、區域、及/或部分不應受這些術語的限制。這些術語僅用於將一個元件、部件、區域、層或部分與另一個元件、部件、區域、層或部分區分開。因此,下面討論的”第一元件”、”部件”、”區域”、”層”或”部分”可以被稱為第二元件、部件、區域、層或部分而不脫離本文的教導。
本文使用的術語僅僅是為了描述特定實施例的目的,而不是限制性的。如本文所使用的,除非內容清楚地指示,否則單數形式”一”、”一個”和”該”旨在包括複數形式,包括”至少一個”。”或”表示”及/或”。如本文所使用的,術語”及/或”包括一個或多個相關所列項目的任何和所有組合。還應當理解,當在本說明書中使用時,術語”包括”及/或”包括”指定所述特徵、區域、整體、步驟、操作、元件的存在及/或部件,但不排除一個或多個其它特徵、區域整體、步驟、操作、元件、部件及/或其組合的存在或添加。
此外,諸如”下”或”底部”和”上”或”頂部”的相對術語可在本文中用於描述一個元件與另一元件的關係,如圖所示。應當理 解,相對術語旨在包括除了圖中所示的方位之外的裝置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一個附圖中的裝置翻轉,則被描述為在其他元件的”下”側的元件將被定向在其他元件的”上”側。因此,示例性術語”下”可以包括”下”和”上”的取向,取決於附圖的特定取向。類似地,如果一個附圖中的裝置翻轉,則被描述為在其它元件”下方”或”下方”的元件將被定向為在其它元件”上方”。因此,示例性術語”下面”或”下面”可以包括上方和下方的取向。
第一實施例
以下將配合圖1至圖8說明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顯示裝置。請參閱圖1,本發明第一實施例提供一種顯示裝置1000,包括顯示面板1以及揚聲模組2。揚聲模組2設置於顯示面板1的出光面10,且具有發聲膜21及影像補償膜22。發聲膜21及影像補償膜22沿出光面10的法線方向N排列,因此出光面10發出作為影像顯示的光線會經由發聲膜21及影像補償膜22後再向外射出。明確來說,本實施例中,影像補償膜22設置在顯示面板1與發聲膜21之間,如圖1所示;然而,本發明不限於此。在其他實施例中,發聲膜21與影像補償膜22的位置可對調,亦即發聲膜21可設置在顯示面板1與影像補償膜22之間,如圖2所示。本發明不限制顯示面板1的種類,顯示面板1可例如為自發光或非自發光的顯示面板。
請參閱圖1,出光面10具有一顯示區A,發聲膜21在出光面10的垂直投影(圖1中以J1表示發聲膜21在出光面10的垂直投影範圍)至少部分位於顯示區A,影像補償膜22在出光面10的垂直投影(圖1中以J2表示影像補償膜22在出光面10的垂直投影範圍)至少部分位於顯示區A,且發聲膜21的垂直投影J1位於顯示區A的部份與影像補償膜22的垂直投影J2位於顯示區A的部份彼此重疊。本實施例中,發聲膜21用以振動而發出聲音,影像補償膜22則用以振動而發出補償振動波,以消除發聲膜21對顯示面板1所發出的光線的影響。因此,發聲膜21與影像補償膜22較佳為沿法線方向N重疊,且發聲膜21與影像補償膜22較佳以透明材質製成,以避免影響顯示裝置1000的輸出畫面。此外,發聲膜21與影像補償膜22的面積較佳約略等於顯示面板1的面積,以方便利用顯示區A以外的區域支撐發聲膜21與影像補償膜22,然而,本發明亦不限於此。
如圖1所示,顯示裝置1000還包括第一支撐組件3與第二支撐組件4。第一支撐組件3設置於發聲膜21與影像補償膜22之間,以使發聲膜21與影像補償膜22之間具有間隙G1。第二支撐組件4設置於影像補償膜22與顯示面板1之間,以使影像補償膜22與顯示面板1之間間隔間隙G2。本實施例中,發聲膜21用以振動而產生聲音,影像補償膜22則用以振動而補償或消除發聲膜21對顯示面板1所造成的 影像的影響。因此,第一支撐組件3與第二支撐組件4較佳以彈性材料製成,以避免阻礙發聲膜21與影像補償膜22的作用。在實作上,以上視角度來看(即俯視發聲膜21上表面21s1的角度),第一支撐組件3與第二支撐組件4可分別為框形分布、點分布或區域條狀分布在影像補償膜22與顯示面板1上,且顯示面板1的垂直投影位於顯示區A外。本發明不以此為限。
詳細而言,本實施例是利用反相的兩振動波疊加後產生破壞性干涉的原理,使發聲膜21產生的聲波不致影響顯示面板1所輸出的影像。舉例而言,當發聲膜21振動發聲,其膜體因扭曲變形而使顯示面板1發出的光線產生折射而偏移,導致使用者看到顯示面板1所輸出的影像模糊不清。本實施例利用影像補償膜22發出與發聲膜21的波形反相的波形,以消除發聲膜21對顯示面板1的影像的影響。
詳而言之,本實施例中,發聲膜21用以產生第一振動波,影像補償膜22用以產生第二振動波,其中第一振動波與第二振動波的相位相反。以下以圖3A及圖3B進一步說明上述對發聲膜的補償機制,其中圖3B為圖3A的區域IIIB之局部放大示意圖。如圖3A所示,影像補償膜22發出的第二振動波實質上具有與發聲膜21發出的第一振動波相同的振幅與相反的相位。如此,當光線L分別通過影像補償膜22與發聲膜21時,如圖3B所示,通過影像補償膜22所發生的偏折r1 可抵消通過發聲膜21所發生的偏折r2。藉此,發聲膜21產生第一振動波而發出聲音時,影像補償膜22將發出與第一振動波反相的第二振動波,以消除發聲膜21對顯示面板1所發出的光線L的影響。
本發明不限制發聲膜21與影像補償膜22的致動方式。在圖1的實施例中,顯示裝置1000包括至少一第一致動元件5以及至少一第二致動元件6,其中第一致動元件5位於第一支撐組件3的容置凹槽30並連接於發聲膜21,以使發聲膜21產生第一振動波;第二致動元件6位於第二支撐組件4的容置凹槽40並連接於影像補償膜22,以使影像補償膜22產生第二振動波。本發明不限制第一致動元件5與第二致動元件6的實施方式,其可例如為磁鐵、陶瓷壓電致動元件等可使發聲膜21與影像補償膜22振動的元件。需要強調的是,發聲膜21與影像補償膜22的致動方式不限於此,上述僅為舉例說明。例如,在其他實施例中,發聲膜21與影像補償膜22本身可為壓電陶瓷材料製成,而通過對發聲膜21與影像補償膜22施加電壓,使發聲膜21與影像補償膜22產生振動波。
請參閱圖4,圖4的顯示裝置1000A為圖1的顯示裝置1000的一變化實施例。本變化實施例與圖1的主要差異在於:圖1中,第一致動元件5以及第二致動元件6分別設置於發聲膜21的下表面21s2以及影像補償膜22的下表面22s2;而在圖4中,第一致動元件5以 及第二致動元件6分別設置於發聲膜21的上表面21s1以及影像補償膜22的上表面22s1。
更進一步來說,本變化實施例較佳具有一外框體7。顯示面板1以及揚聲模組2設置於外框體7中,且外框體7較佳包括底部71、側牆部72以及覆蓋部73。側牆部72連接底部71與覆蓋部73,而覆蓋部73設置於一部分的揚聲模組2上。詳細而言,本實施例中,覆蓋部73覆蓋於發聲膜21,且覆蓋部73具有一容置凹槽730,用以容置第一致動元件5,而第二致動元件6設置於第一支撐組件3的容置凹槽30’。本變化實施例利用外框體7覆蓋部73的容置凹槽730以容置第一致動元件5,且在第一支撐組件3設置容置凹槽30’以容置第二致動元件6,以達到與圖1的顯示裝置1000類似的技術功效。
請參閱圖5,圖5的顯示裝置1000B為其顯示圖1的顯示裝置1000的另一變化實施例。本變化實施例與圖1的主要差異在於:本變化實施例的顯示裝置1000B具有內框體8及隔離件9,其中顯示面板1及揚聲模組2設置於內框體8中,且隔離件9連接於揚聲模組2與內框體8之間。進一步來說,本實施例中,隔離件9設置於發聲膜21的上表面21s1與內框體8之間,用以隔離影像補償膜22發出的第二振動波藉由空氣分子傳遞至發聲膜21上表面21s1的一側,以防止反相的第一振動波與第二振動波在發聲膜21上表面21s1的一側發生疊加相消,而 導致聲壓降低。隔離件9較佳以可彈性伸縮的材料製成,以避免阻礙發聲膜21在法線方向N的位移。
值得一提的是,隔離件9的設置方式不以圖5為限。如圖6所示,顯示裝置1000C的隔離件9可延伸在發聲膜21的整個上表面21s1(參見圖5)。此外,在其他變化實施例中,隔離件9與內框體8的結構也可應用在具有外框體7的顯示裝置1000D中,如圖7所示,其中,內框體8設置於外框體7之中。
請參閱圖8,圖8的顯示裝置1000E為顯示圖1的顯示裝置1000的另一變化實施例。本變化實施例中,顯示裝置1000E具有共振膜23,其連接於揚聲模組2的一側部21s3且包括複數個導電粒子E。共振膜23在出光面10的垂直投影(圖8中以範圍J3表示共振膜23在出光面10的垂直投影範圍)位於出光面10的非顯示區Q。本變化實施例中,共振膜23的振動頻率與發聲膜21的振動頻率相同,用以與發聲膜21協同共振。明確來說,共振膜23以發聲膜21的共振頻率振動,使發聲膜21以較大的振幅振動發聲,以提高顯示模組1000E的發聲音強。
如圖8所示,上述側部21s3位於發聲膜21的相對兩端,然而,本發明不限於此。在其他實施例中,共振膜23也可設置於影像補償膜22的相對兩端而與影像補償膜22協同共振。此外,從上視角度而言(即俯視發聲膜21的角度),共振膜23可例如在發聲膜21的外 緣形成框狀,或設置於發聲膜21的相對兩側邊,本發明亦不以此為限。
請參閱圖9,圖9的顯示裝置1000F為圖5的顯示裝置1000B的變化實施例。圖9與圖5的實施例的主要差異在於:本變化實施例中,發聲膜21具有複數個發聲膜微結構210,且影像補償膜22具有複數個影像補償膜微結構220。明確而言,發聲膜微結構210設置於發聲膜21朝向顯示面板1的下表面21s2以及背向顯示面板1的上表面21s1的其中之一;影像補償膜微結構220設置於影像補償膜22背向顯示面板1的上表面22s1以及朝向顯示面板1的下表面22s2的其中之一。在本實施例中,發聲膜微結構210設置於發聲膜21的下表面21s2,且影像補償膜微結構220設置於影像補償膜22的上表面22s1為例,然而,本發明不限於此。例如,在其他實施例中,發聲膜微結構210以及影像補償膜微結構220可同時設置於發聲膜21的上表面21s1與影像補償膜22的上表面22s1,如圖10所示。
進一步來說,發聲膜微結構210與影像補償膜微結構220在出光面10的垂直投影可交錯或重疊。圖9及圖10中,以J4表示發聲膜微結構210在出光面10的垂直投影範圍,而以J5表示影像補償膜微結構220在出光面10的垂直投影範圍,其中圖9繪示投影範圍J4與投影範圍J5交錯的實施例,圖10繪示投影範圍J4與投影範圍J5重疊的實施例。進一步來說,在投影範圍J4與投影範圍J5交錯的實施例中,視 發聲膜微結構210與影像補償膜微結構220的形狀而定,投影範圍J4與投影範圍J5可為完全交錯或不完全交錯(即部分重疊)。舉例而言,圖9的實施例中,因發聲膜微結構210與影像補償膜微結構220相對設置,且在法線方向N上,部分發聲膜微結構210與部分影像補償膜微結構220的厚度相加不超過發聲膜微結構210或影像補償膜微結構220的最大厚度,故投影範圍J4與投影範圍J5可設置為部分交錯。此外,發聲膜微結構210與影像補償膜微結構220的厚度(在法線方向N的高度)較佳不超過發聲膜21與影像補償膜22本身的厚度。如此,在維持發聲膜21與影像補償膜22厚度的前題下,發聲膜微結構210與影像補償膜微結構220的設置可使發聲膜21具有更大的共振空間。其中,發聲膜微結構210與影像補償膜微結構220相向設置且在出光面10的垂直投影範圍交錯的變化實施例,如圖9,能提供最大的共振空間。
藉由上述技術手段,本發明第一實施例所提供的顯示裝置1000利用波的疊加特性,設置影像補償膜22使發聲膜21發出的第一振動波可被影像補償膜22所發出的反相第二振動波疊加相消。如此,顯示裝置1000可具有揚聲模組2設置出光面10側的優點(例如:縮小顯示裝置1000厚度、增加顯示區A面積等,但不限於此),並解決了習知技術中發聲膜21干擾顯示面板1出射光線的問題。
第二實施例
請參閱圖11,圖11為本發明第二實施例的顯示裝置2000的爆炸示意圖。本實施例與第一實施例的主要差異在於:第一實施例分別使用第一致動元件5以及第二致動元件6而對發聲膜21與影像補償膜22整體致動,以產生反相的第一振動波以及第二振動波;本實施例中,發聲膜21仍設置於顯示面板1出光面10之一側,但設置為分區致動。
詳細而言,請參考圖11。本實施例中,顯示面板1包括複數個像素區P以及位於像素區P之間的遮光區B。圖11的實施例中,像素區P指顯示面板1中每一子像素11(subpixel)所設置的區域,且遮光區B指顯示面板1中的黑矩陣區(Black Matrix,BM)。本實施例中,發聲膜21是對應子像素11而分區致動。明確來說,發聲膜21包括複數個子發聲膜211,每一子發聲膜211在出光面10的垂直投影對應像素區P的至少一個。上述「對應」指子發聲膜211在出光面10上的垂直投影與像素區P重疊。圖11中的每一子發聲膜211對應一個像素區P,然而,本發明不限於此。在其他實施例中,每一子發聲膜211也可對應複數個像素區P。
請繼續參閱圖11,顯示裝置2000具有複數個第一致動元件5,各第一致動元件5在出光面10的垂直投影位於遮光區B,且各第一致動元件5分別連接於對應的子發聲膜211,使對應的子發聲膜 211產生第一振動波。本實施例的影像補償膜22包括對應於上述複數個子發聲膜211的複數個子補償膜221。換句話說,子補償膜221與子發聲膜211在出光面10上的垂直投影重疊。本實施例中,子補償膜221設置於發聲膜21朝向顯示面板1下表面21s2,然而,本發明不限於此。在其他實施例中,子補償膜221可設置於發聲膜21背向顯示面板1的上表面21s1。並且,本實施例的顯示裝置2000較佳具有分別與複數個子補償膜221對應的複數個第二致動元件6。第二致動元件6在出光面10的垂直投影較佳亦位於遮光區B,且每一第二致動元件6與對應的子補償膜221連接以使子補償膜221發出與第一振動波反相的第二振動波。
圖12為顯示裝置2000A的爆炸示意圖,其中顯示裝置2000A為圖11的顯示裝置2000的一變化實施例。圖12與圖11的實施例的主要差異在於:圖11中,每一子發聲膜211各自對應一個像素區P,亦即對應一個子像素11;圖12的實施例中,影像補償膜22的子補償膜221在出光面10的垂直投影對應複數個像素區P。更詳而言之,圖12的實施例中,每一子補償膜221對應三個子像素11,例如紅色子像素、綠色子像素、藍色子像素以組成一個像素。
第三實施例
請參閱圖13,其顯示依據本發明第三實施例的顯示裝 置3000。本實施例與第一實施例的主要差異在於:本實施例的顯示裝置3000利用壓差致動的原理,使發聲膜21與影像補償膜22發出反相的振動聲波。
詳細而言,本實施例中,發聲膜21以及影像補償膜22較佳以駐極體材料製成,且顯示裝置3000具有第一電極組91以及第二電極組92,其中第一電極組91包括至少一第一電極層,第二電極組92包括至少一第二電極層。舉例而言,圖13的實施例中,第一電極組91具有兩第一電極層911、912,分別設置於發聲膜21的上表面21s1及下表面21s2;第二電極組92具有兩第二電極層921、922,分別設置於影像補償膜22的上表面22s1及下表面22s2。通過對兩第一電極層911、912施加電壓差,並對兩第二電極層921、922施加電壓差,本實施例使發聲膜21以及影像補償膜22產生反相的第一振動波以及第二振動波。
需要強調的是,圖13的實施例以每一電極組包括兩電極層為例,然而本發明不限於此,在其他變化實施例中,只要能以至少一電極層而使發聲膜21與影像補償膜22因電壓差而產生振動即可。電極層可為透明聚合物、玻璃電極、氧化銦錫(ITO)、氧化鋁鋅(AZO)等透明導電材質。
以下配合圖14至圖16說明圖13的顯示裝置3000的變 化實施例,其中,圖14與圖15及圖16的其中一差異在於:圖14的第一電極組91與第二電極組92與圖13的第一電極組91與第二電極組92同樣地具有兩個第一電極層911、912與兩個第二電極層921、922,而圖15與圖16中,第一電極組91與第二電極組92皆僅具一電極層。第一電極層911可設置在發聲膜21的上表面21s1或下表面21s2,第二電極層921可設置在影像補償膜22的上表面22s1或下表面22s2,本發明不限於此。
圖14至圖16的變化實施例與圖13的另一主要差異在於:圖14至圖16的變化實施例中,第一電極組91進一步具有複數個第一微結構910,第二電極組92進一步具有複數個第二微結構920。第一微結構910在出光面10的垂直投影(以J6表示其垂直投影範圍)與第二微結構920在出光面10的垂直投影(以J7表示其垂直投影範圍)可重疊或交錯。
明確而言,圖14與圖15顯示的實施例中,第一微結構910在出光面10的垂直投影J6與第二微結構920在出光面10的垂直投影J7交錯;圖16顯示的變化實施例中,第一微結構910在出光面10的垂直投影J6與第二微結構920在出光面10的垂直投影J7重疊。此外,在投影範圍J6與投影範圍J7交錯的實施例中,投影範圍J6與投影範圍J7可為完全交錯或不完全交錯(即部份重疊),視第一微結構910與第二 微結構920的形狀與設置位置而定。舉例而言,圖14的實施例中,第一微結構910與第二微結構920分別設置於發聲膜21的上表面21s1與下表面21s2、影像補償膜22的上表面22s1與下表面22s2,其中第一微結構910與第二微結構920分別在發聲膜21的下表面21s2與影像補償膜22的上表面22s1相向設置,且在法線方向N上,部分第一微結構910與部分第二微結構920的厚度相加不超過第一微結構910或第二微結構920的最大厚度,故投影範圍J4與投影範圍J5可設置為部分交錯。
進一步來說,圖14至圖16的變化實施例中,第一電極組91與第二電極組92的厚度較佳與圖13中的第一電極組91與第二電極組92的厚度相同。如此,在不改變第一電極組91與第二電極組92厚度的前提下,在第一電極組91設置第一微結構910與在第二電極組92設置第二微結構920可增加發聲膜21的共振空間。
第四實施例
請參閱圖17,其顯示本發明第四實施例的顯示裝置4000的俯視示意圖。本實施例與第一實施例的差異在於,本實施例中是以網狀導線作為張力線而作為發聲膜21與影像補償膜22的致動器。當對網狀導線施加電流,網狀導線變形而使發聲膜21與影像補償膜22進行振動。
請參考圖17,本實施例中,顯示裝置4000進一步具有 複數條第一導線M1以及複數條第二導線M2。複數條第一導線M1設置於發聲膜21背向顯示面板1的上表面21s1以及朝向顯示面板1的下表面21s2的其中之一。複數條第二導線M2設置於影像補償膜22背向顯示面板1的上表面22s1以及朝向顯示面板1的下表面22s2的其中之一。進一步而言,複數條第一導線M1彼此相交而呈網狀排列,且複數條第二導線M2彼此相交而呈網狀排列。
如圖17所示,本實施例中,第一導線M1設置於發聲膜21的上表面,且避開顯示面板1的顯示區A而設置。換句話說,本實施例中,第一導線M1在出光面10的垂直投影M1’位於非顯示區Q,以避免影響顯示面板1的顯示畫面。影像補償膜22位於發聲膜21與顯示面板1之間,且第二導線M2同樣避開顯示面板1的顯示區A而設置在影像補償膜22的上表面22s1,以使第二導線M2在出光面10的垂直投影M2’位於非顯示區Q。
圖18的顯示裝置4000A為圖17的顯示裝置4000的變化實施例的俯視示意圖。本變化實施例中,複數條第一導線M1與複數條第二導線M2在顯示區A的垂直投影M1’、M2’位於像素區P之間,例如:位於BM區。如此,可避免第一導線M1與第二導線M2影響顯示面板1的顯示畫面。實際應用中,本變化實施例中的發聲膜21可設置於影像補償膜22之上或設置於影像補償膜22與顯示面板1之間,並且 複數條第一導線M1可以設置於發聲膜21的上表面21s1或下表面21s2;然而,本發明亦不限於此。
第五實施例
請參閱圖19,其顯示本發明第五實施例的顯示裝置5000。本實施例與前述實施例的主要差異在於:本實施例是利用電場控制液晶分子轉動至一特定角度,以補償光線經過發聲膜21後產生的光路徑偏移。
詳細而言,請見圖19,本實施例中,發聲膜21使用與圖13相同的致動方式,即發聲膜21上、下表面各設置一第一電極層911、912。然而,本發明不限於此。本實施例中,影像補償膜22包括上電極層222、下電極層223以及雙折射分子層224,其中,雙折射分子層224設置於上電極層222與下電極層223之間。雙折射分子層224具有複數個補償區R,且每一補償區R具有至少一雙折射分子C。本實施例利用雙折射分子C的折射率異向性,控制雙折射分子C轉動至適當的角度以補償光線經過發聲膜21所產生的偏折。
明確而言,圖19的實施例中,發聲膜21用以產生第一振動波,影像補償膜22用以使通過每一補償區R的光線產生一偏折,以使該顯示面板發出的光線L入射該揚聲模組2的入射角θ1大致等於光線L射出揚聲模組2的出射角θ3。
進一步來說,當顯示面板1發出的光線L通過發聲膜21,光線L因發聲膜21振動而在射出發聲膜21時發生偏折,形成相異於入射角θ1的出射角度θ2。而本實施例中,通過使對應的補償區R內的雙折射分子C產生一適當的偏轉角度,使得光線L在通過對應的雙折射分子C時,行徑路線得到修正,而以相等於入射角θ1的出射角θ3射出影像補償膜22。
值得一提的是,圖19及上述對應說明僅為舉例,本發明不限於此。例如,在其他變化實施例中,影像補償膜22與發聲膜21的位置也可對調,亦即影像補償膜22設置於發聲膜21與顯示面板1之間,而藉由使影像補償膜22預先使光線L產生相應的修正角度,可使顯示面板1發出的光線L在依序通過影像補償膜22與發聲膜21之後,仍能以相等於入射角的出射角射出揚聲模組2。舉例而言,若發聲膜21的振動波使光線L產生相對法線方向N偏轉+θ角度,本變化實施例中,可使影像補償膜22預先將光線L相對法線方向N偏轉-θ角度。
在另一變化實施例中,雙折射分子層224也可包括沿法線方向N設置的兩層雙折射分子C,其中藉由第一層雙折射分子修正光線L沿水平方向H的偏移,第二層雙折射分子修正光線L沿法線方向N的偏移。如此,可使光線L自揚聲模組2射出時已修正回光線L離開顯示面板1時的光傳輸路徑上。然而,本發明亦不限於此。在其他 變化實施例中,也可不需設置兩層雙折射分子C,而是通過雙折射分子C的特殊排列,而使光線L通過雙折射分子層224時經歷兩道光路徑修正程序,即相對水平方向H偏移的修正與相對法線方向N偏移的修正。
綜合上述,本發明實施例所提供的顯示裝置藉由「該揚聲模組2具有發聲膜21以及影像補償膜22」以及「發聲膜21以及影像補償膜22沿出光面的法線方向N排列」的技術手段,以使發聲膜21的振動對光線的偏移效果得到補償,避免發聲膜21的振動影響顯示裝置的畫質。
上所公開的內容僅為本發明的優選可行實施例,並非因此侷限本發明的申請專利範圍,所以凡是運用本發明說明書及圖式內容所做的等效技術變化,均落入本發明的申請專利範圍內。

Claims (18)

  1. 一種顯示裝置,包含:一顯示面板,具有一出光面;以及一揚聲模組,設置於該顯示面板的該出光面,其中該揚聲模組具有一發聲膜以及一影像補償膜,該發聲膜以及該影像補償膜沿該出光面的一法線方向排列,且該發聲膜與該影像補償膜之間具有一間隙。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顯示裝置,其中該出光面具有一顯示區,該發聲膜在該出光面的垂直投影至少部分位於該顯示區,該影像補償膜在該出光面的垂直投影至少部分位於該顯示區,其中該發聲膜的垂直投影位於該顯示區的部份與該影像補償膜的垂直投影位於該顯示區的部份彼此重疊。
  3. 如請求項1所述的顯示裝置,其中該發聲膜用以產生一第一振動波,該影像補償膜用以產生一第二振動波,該第一振動波與該第二振動波相位相反。
  4. 如請求項1所述的顯示裝置,更包括:一內框體,該顯示面板以及該揚聲模組設置於該內框體中;以及一隔離件,該隔離件連接於該揚聲模組與該內框體之間。
  5. 如請求項1所述的顯示裝置,更包括:一第一支撐組件,該第一支撐組件連接於該發聲膜與該影像補償膜之間。
  6. 如請求項5所述的顯示裝置,其中該揚聲模組與該顯示面板之間具有一間距,且該顯示裝置更包括一第二支撐組件,該第二支撐組件連接於該揚聲模組以及該顯示面板之間。
  7. 如請求項6所述的顯示裝置,更包括:至少一第一致動元件,該至少一第一致動元件位於該第一支撐組件的一容置凹槽並連接於該發聲膜,以使該發聲膜產生一第一振動波;以及至少一第二致動元件,該至少一第二致動元件位於該第二支撐組件的一容置凹槽並連接於該影像補償膜,以使該影像補償膜產生一第二振動波。
  8. 如請求項1所述的顯示裝置,更包括:一外框體,該顯示面板以及該揚聲模組設置於該外框體中,其中該外框體具有一底部、一側牆部以及一覆蓋部,該側牆部連接該底部與該覆蓋部,而該覆蓋部設置於一部分的該揚聲模組上;至少一第一致動元件,位於該覆蓋部的一容置凹槽並連接於該發聲膜,以使該發聲膜產生一第一振動波;以及至少一第二致動元件,位於該第一支撐組件的一容置凹槽並連接於該影像補償膜,以使該影像補償膜產生一第二振動波。
  9. 如請求項1所述的顯示裝置,更包括:一第一電極組,設置於該發聲膜背向該顯示面板的一上表面以及朝向該顯示面板的一下表面,以使該發聲膜產生一第一振動波;以及一第二電極組,設置於該影像補償膜背向該顯示面板的一上表面以及朝向該顯示面板的一下表面,以使該影像補償膜產生一第二振動波。
  10. 如請求項9所述的顯示裝置,其中該第一電極組具有複數個第一微結構,該第二電極組具有複數個第二微結構,而該複數個第一微結構在該出光面的垂直投影與該複數個第二微結構在該出光面的垂直投影重疊。
  11. 如請求項1所述的顯示裝置,更包括:至少一第一電極層,設置於該發聲膜背向該顯示面板的一上表面以及朝向該顯示面板的一下表面的至少其中之一,該第一電極具層有複數個第一微結構;以及至少一第二電極層,設置於該影像補償膜背向該顯示面板的一上表面以及朝向該顯示面板的一下表面的至少其中之一,該第二電極層具有複數個第二微結構;其中,該複數個第一微結構在該出光面的垂直投影與該複數個第二微結構在該出光面的垂直投影交錯。
  12. 如請求項1所述的顯示裝置,其中該發聲膜具有複數個發聲膜微結構,設置於該發聲膜背向該顯示面板的一上表面以及朝向該顯示面板的一下表面的至少其中之一;以及該影像補償膜具有複數個影像補償膜微結構,設置於該影像補償膜背向該顯示面板的一上表面以及朝向該顯示面板的一下表面的至少其中之一。
  13. 如請求項1所述的顯示裝置,更包括:複數條第一導線,設置於該發聲膜背向該顯示面板的一上表面以及朝向該顯示面板的一下表面的其中之一,該複數條第一導線彼此相交而呈網狀排列;以及複數條第二導線,設置於該影像補償膜背向該顯示面板的一上表面以及朝向該顯示面板的一下表面的其中之一,該複數條第二導線彼此相交而呈網狀排列,其中,該複數條第一導線用以驅動該發聲膜產生一第一振動波,且該複數條第二導線用以驅動該影像補償膜產生一第二振動波。
  14. 如請求項1所述的顯示裝置,其中該顯示面板包括複數個像素區以及位於該些像素區之間的一遮光區,該發聲膜包括複數個子發聲膜,每一該子發聲膜在該出光面的垂直投影對應於該些像素區的至少一個,且該顯示裝置更包括:複數個第一致動元件,各該第一致動元件分別連接於對應的該子發聲膜,以使對應的該子發聲膜產生一第一振動波,其中各該第一致動元件在該出光面的垂直投影位於該遮光區。
  15. 如請求項1所述的顯示裝置,其中該顯示面板包括複數個像素區以及位於該些像素區之間的一遮光區,該影像補償膜包括複數個子補償膜,每一該子補償膜在該出光面的垂直投影對應於該些像素區的至少一個,且該顯示裝置更包括:複數個第二致動元件,各該第二致動元件分別連接於對應的該子補償膜,以使對應的該子補償膜產生一第二振動波,其中各該第二致動元件在該出光面的垂直投影位於該遮光區。
  16. 如請求項1所述的顯示裝置,更包括:一共振膜,其中該共振膜包括複數個導電粒子,該共振膜連接於該揚聲模組的一側部,該共振膜在該出光面的垂直投影位於該出光面的一非顯示區。
  17. 如請求項1所述的顯示裝置,其中該影像補償膜包括:一上電極層;一下電極層;以及一雙折射分子層,設置於該上電極層與該下電極層之間,該雙折射分子層具有複數個補償區,每一該補償區具有至少一雙折射分子。
  18. 如請求項17所述的顯示裝置,其中該發聲膜用以產生一第一振動波,該影像補償膜用以使通過每一該補償區的光線產生一偏折,以使該顯示面板發出的一光線入射該揚聲模組的一入射角大致等於該光線射出該揚聲模組的一出射角。
TW107144602A 2018-12-11 2018-12-11 顯示裝置 TWI67782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7144602A TWI677820B (zh) 2018-12-11 2018-12-11 顯示裝置
CN201910262273.6A CN109782471B (zh) 2018-12-11 2019-04-02 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7144602A TWI677820B (zh) 2018-12-11 2018-12-11 顯示裝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677820B true TWI677820B (zh) 2019-11-21
TW202022590A TW202022590A (zh) 2020-06-16

Family

ID=664908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7144602A TWI677820B (zh) 2018-12-11 2018-12-11 顯示裝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9782471B (zh)
TW (1) TWI67782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67182B (zh) * 2019-06-17 2020-09-01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屏幕发声显示装置
CN110267172B (zh) * 2019-06-28 2021-02-05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发声装置、显示装置及终端
EP3962108A1 (en) * 2020-08-31 2022-03-02 LG Display Co., Ltd. Vibration apparatus and apparatus including the same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1248289A (en) * 2011-05-20 2012-12-01 Hong-Da Liu A MEMS display with touch control function
US20170280217A1 (en) * 2016-03-28 2017-09-28 Lg Display Co., Ltd. Display device for generating sound by vibrating panel
US20170287990A1 (en) * 2016-04-05 2017-10-05 Lg Display Co., Ltd.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a sound generating apparatus
CN107241675A (zh) * 2016-03-28 2017-10-10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面板振动型发声显示装置
WO2018088774A1 (en) * 2016-11-08 2018-05-17 Lg Electronics Inc. Display apparatus
TW201932919A (zh) * 2018-01-24 2019-08-16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顯示裝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1130366A (ja) * 2009-12-21 2011-06-30 Sharp Corp フィルムスピーカ用振動板、フィルムスピーカ、及び表示装置
TWM508177U (zh) * 2015-04-24 2015-09-01 Ibase Technology Inc 具透明揚聲器的電子裝置
KR101817102B1 (ko) * 2016-11-30 2018-01-10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패널 진동형 음향 발생 표시 장치
KR102266208B1 (ko) * 2016-05-30 2021-06-17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CN107371109B (zh) * 2017-08-29 2020-12-01 深圳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自发声模组及电子设备
CN107995575A (zh) * 2018-01-15 2018-05-0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显示面板的控制方法
TWI675237B (zh) * 2018-06-14 2019-10-21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顯示裝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1248289A (en) * 2011-05-20 2012-12-01 Hong-Da Liu A MEMS display with touch control function
US20170280217A1 (en) * 2016-03-28 2017-09-28 Lg Display Co., Ltd. Display device for generating sound by vibrating panel
CN107241675A (zh) * 2016-03-28 2017-10-10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面板振动型发声显示装置
US20170287990A1 (en) * 2016-04-05 2017-10-05 Lg Display Co., Ltd.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a sound generating apparatus
WO2018088774A1 (en) * 2016-11-08 2018-05-17 Lg Electronics Inc. Display apparatus
TW201932919A (zh) * 2018-01-24 2019-08-16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顯示裝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782471B (zh) 2021-08-06
CN109782471A (zh) 2019-05-21
TW202022590A (zh) 2020-06-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77820B (zh) 顯示裝置
US10847585B2 (en)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a sound generating apparatus
KR102612609B1 (ko) 표시장치
JP6917806B2 (ja) 表示装置
KR102628489B1 (ko)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101815900B1 (ko) 유기발광 표시 장치
TWM570442U (zh) 顯示裝置
JP2016173460A (ja) 表示装置
KR20220098705A (ko) 디스플레이 장치
CN111107467B (zh) 显示设备
US20220078545A1 (en) Display apparatus and computing apparatus including the same
JP7104104B2 (ja) 表示装置
TW202002672A (zh) 喇叭結構層及顯示器
JP2007513375A (ja) ディスプレイ
JP2012145843A (ja) マルチ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JP5835898B2 (ja) 有機発光表示装置
JPH04110992A (ja) 液晶表示装置
JP2003029667A (ja) 表示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18045183A (ja) 表示装置
JP2007052260A (ja) 液晶表示装置
JP2020166168A (ja) 表示装置
JP2020166170A (ja) 表示装置
JP2019191254A (ja) 表示装置
KR20120055360A (ko) 액정표시장치 및 그 제조 장비
JP2002341791A (ja) 表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