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52283B - 用於製造光學材料之芳香族聚硫醇化合物 - Google Patents

用於製造光學材料之芳香族聚硫醇化合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652283B
TWI652283B TW106123503A TW106123503A TWI652283B TW I652283 B TWI652283 B TW I652283B TW 106123503 A TW106123503 A TW 106123503A TW 106123503 A TW106123503 A TW 106123503A TW I652283 B TWI652283 B TW I652283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ompound
chemical formula
aromatic
bis
polythiol compound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612350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811852A (zh
Inventor
洪承模
徐賢明
沈鐘珉
金象默
明正煥
慎政煥
Original Assignee
Skc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20160089008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101814724B1/ko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20160111578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101883814B1/ko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20160111537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101870380B1/ko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20160111759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101791221B1/ko
Application filed by Skc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Skc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81185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81185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5228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52283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CACYCLIC OR CARBOCYCLIC COMPOUNDS
    • C07C321/00Thiols, sulfides, hydropolysulfides or polysulfides
    • C07C321/12Sulfides, hydropolysulfides, or polysulfides having thio groups bound to acyclic carbon atoms
    • C07C321/14Sulfides, hydropolysulfides, or polysulfides having thio groups bound to acyclic carbon atoms of an acyclic saturated carbon skelet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18/00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 C08G18/06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with compounds having active hydrogen
    • C08G18/28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with compounds having active hydrogen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unds used containing active hydrogen
    • C08G18/30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 C08G18/38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having heteroatoms other than oxygen
    • C08G18/3855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having heteroatoms other than oxygen having sulfur
    • C08G18/3876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having heteroatoms other than oxygen having sulfur containing mercapto group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CACYCLIC OR CARBOCYCLIC COMPOUNDS
    • C07C319/00Preparation of thiols, sulfides, hydropolysulfides or polysulfides
    • C07C319/02Preparation of thiols, sulfides, hydropolysulfides or polysulfides of thiol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CACYCLIC OR CARBOCYCLIC COMPOUNDS
    • C07C319/00Preparation of thiols, sulfides, hydropolysulfides or polysulfides
    • C07C319/14Preparation of thiols, sulfides, hydropolysulfides or polysulfides of sulfid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CACYCLIC OR CARBOCYCLIC COMPOUNDS
    • C07C319/00Preparation of thiols, sulfides, hydropolysulfides or polysulfides
    • C07C319/14Preparation of thiols, sulfides, hydropolysulfides or polysulfides of sulfides
    • C07C319/18Preparation of thiols, sulfides, hydropolysulfides or polysulfides of sulfides by addition of thiols to unsaturated compoun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CACYCLIC OR CARBOCYCLIC COMPOUNDS
    • C07C319/00Preparation of thiols, sulfides, hydropolysulfides or polysulfides
    • C07C319/14Preparation of thiols, sulfides, hydropolysulfides or polysulfides of sulfides
    • C07C319/20Preparation of thiols, sulfides, hydropolysulfides or polysulfides of sulfides by reactions not involving the formation of sulfide group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CACYCLIC OR CARBOCYCLIC COMPOUNDS
    • C07C321/00Thiols, sulfides, hydropolysulfides or polysulfides
    • C07C321/24Thiols, sulfides, hydropolysulfides, or polysulfides having thio groups bound to carbon atoms of six-membered aromatic rings
    • C07C321/28Sulfides, hydropolysulfides, or polysulfides having thio groups bound to carbon atoms of six-membered aromatic rings
    • C07C321/30Sulfides having the sulfur atom of at least one thio group bound to two carbon atoms of six-membered aromatic ring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18/00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 C08G18/06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with compounds having active hydrogen
    • C08G18/08Processes
    • C08G18/16Catalysts
    • C08G18/22Catalysts containing metal compounds
    • C08G18/24Catalysts containing metal compounds of tin
    • C08G18/242Catalysts containing metal compounds of tin organometal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tin-carbon bon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18/00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 C08G18/06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with compounds having active hydrogen
    • C08G18/28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with compounds having active hydrogen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unds used containing active hydrogen
    • C08G18/30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 C08G18/38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having heteroatoms other than oxyge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18/00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 C08G18/06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with compounds having active hydrogen
    • C08G18/28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with compounds having active hydrogen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unds used containing active hydrogen
    • C08G18/40High-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 C08G18/52Polythioeth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18/00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 C08G18/06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with compounds having active hydrogen
    • C08G18/28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with compounds having active hydrogen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unds used containing active hydrogen
    • C08G18/40High-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 C08G18/64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C08G18/42 - C08G18/63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18/00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 C08G18/06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with compounds having active hydrogen
    • C08G18/70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with compounds having active hydrogen characterised by the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used
    • C08G18/72Polyisocyanates or polyisothiocyanates
    • C08G18/74Polyisocyanates or polyisothiocyanates cyclic
    • C08G18/75Polyisocyanates or polyisothiocyanates cyclic cycloaliphatic
    • C08G18/751Polyisocyanates or polyisothiocyanates cyclic cycloaliphatic containing only one cycloaliphatic ring
    • C08G18/752Polyisocyanates or polyisothiocyanates cyclic cycloaliphatic containing only one cycloaliphatic ring containing at least one isocyanate or isothiocyanate group linked to the cycloaliphatic ring by means of an aliphatic group
    • C08G18/757Polyisocyanates or polyisothiocyanates cyclic cycloaliphatic containing only one cycloaliphatic ring containing at least one isocyanate or isothiocyanate group linked to the cycloaliphatic ring by means of an aliphatic group containing at least two isocyanate or isothiocyanate groups linked to the cycloaliphatic ring by means of an aliphatic group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18/00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 C08G18/06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with compounds having active hydrogen
    • C08G18/70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with compounds having active hydrogen characterised by the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used
    • C08G18/72Polyisocyanates or polyisothiocyanates
    • C08G18/74Polyisocyanates or polyisothiocyanates cyclic
    • C08G18/76Polyisocyanates or polyisothiocyanates cyclic aromatic
    • C08G18/7614Polyisocyanates or polyisothiocyanates cyclic aromatic containing only one aromatic ring
    • C08G18/7621Polyisocyanates or polyisothiocyanates cyclic aromatic containing only one aromatic ring being toluene diisocyanate including isomer mixtur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18/00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 C08G18/06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with compounds having active hydrogen
    • C08G18/70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with compounds having active hydrogen characterised by the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used
    • C08G18/72Polyisocyanates or polyisothiocyanates
    • C08G18/74Polyisocyanates or polyisothiocyanates cyclic
    • C08G18/76Polyisocyanates or polyisothiocyanates cyclic aromatic
    • C08G18/7614Polyisocyanates or polyisothiocyanates cyclic aromatic containing only one aromatic ring
    • C08G18/7628Polyisocyanates or polyisothiocyanates cyclic aromatic containing only one aromatic ring containing at least one isocyanate or isothiocyanate group linked to the aromatic ring by means of an aliphatic group
    • C08G18/7642Polyisocyanates or polyisothiocyanates cyclic aromatic containing only one aromatic ring containing at least one isocyanate or isothiocyanate group linked to the aromatic ring by means of an aliphatic group containing at least two isocyanate or isothiocyanate groups linked to the aromatic ring by means of an aliphatic group having a primary carbon atom next to the isocyanate or isothiocyanate groups, e.g. xylylene diisocyanate or homologues substituted on the aromatic ring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75/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linkage containing sulfur with or without nitrogen, oxygen, or carbon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 C08G75/02Polythioethers
    • C08G75/04Polythioethers from mercapto compounds or metallic derivatives thereof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75/00Compositions of polyureas or polyurethanes;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L75/04Polyurethanes
    • C08L75/12Polyurethanes from compounds containing nitrogen and active hydrogen, the nitrogen atom not being part of an isocyanate group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81/00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a linkage containing sulfur with or without nitrogen, oxygen or carbon only; Compositions of polysulfones;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L81/02Polythioethers; Polythioether-ether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00Opti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which they are made; Optical coating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1/04Opti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which they are made; Optical coatings for optical elements made of organic materials, e.g. plastic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00Opti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which they are made; Optical coating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1/04Opti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which they are made; Optical coatings for optical elements made of organic materials, e.g. plastics
    • G02B1/041Lense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3/00Focusing arrangements of general interest for cameras, projectors or printers

Abstract

一實施例係有關於用於光學材料之一芳香族聚硫醇化合物,且依據此實施例之芳香族聚硫醇化合物於其聚硫醇結構中含有一苯基基團及大量硫原子,使得一可聚合組成物及自此獲得之一光學材料具有優異光學性質,諸如,高折射率及低比重,與優異機械性質,諸如,低固化收縮;因此,其等可有利地用於製造各種塑膠光學鏡片,諸如,眼鏡鏡片及相機鏡片。

Description

用於製造光學材料之芳香族聚硫醇化合物
技術領域 一實施例係有關於一種芳香族聚硫醇化合物,其係作為用於聚硫胺甲酸酯系光學材料之一原料。其它實施例係有關於包含此芳香族聚硫醇化合物之一可聚合組成物,及自其製造之一光學材料。
背景技藝 與由諸如玻璃之無機材料製造之光學材料相比,使用塑膠之光學材料係重量輕,幾乎不會破裂,且於可染性係優異。因此,各種樹脂之塑膠材料係廣泛作為用於眼鏡鏡片、攝影機鏡片等之光學材料。最近,由於對於較高性能及方便性之增加需求,對具有諸如高透明性、高折射率、低比重、高耐熱性,及高耐衝性之性質的光學材料之研究係持續。
聚硫胺甲酸酯系化合物由於其等之優異光學性質及機械性質而係廣泛作為光學材料。一聚硫胺甲酸酯系化合物可藉由將一聚硫醇化合物與一異氰酸酯化合物反應而製備。聚硫醇化合物之物理性質顯著影響欲被製備之聚硫胺甲酸酯系化合物之物理性質。
例如,韓國專利第1594407及180926號案揭露含有大量硫(S)原子之聚硫醇化合物。但是,因為此等聚硫醇化合物不含有苯基基團,其等需必然地與含有一苯基基團之一異氰酸酯使用,以便合成具有高折射率、低比重,及低固化收縮之一聚硫胺甲酸酯系光學材料。再者,韓國專利第1074450號案揭露含有一苯基基團之一聚硫醇化合物。但是自此聚硫醇化合物製造之一聚硫胺甲酸酯系光學材料不具有足夠折射率,因為此聚硫醇化合物中之硫含量小。
因此,本案發明人持續研究解決上述問題以,及合成具有一高硫含量之一二或更高官能性或四官能性之芳香族聚硫醇化合物,其等可製造用於具有優異之諸如折射率、比重,及固化收縮之物理性質的一光學材料之一聚硫胺甲酸酯系化合物。
發明揭露 技術問題 因此,一實施例提供具有一高硫含量之一二或更高官能性或四官能性之芳香族聚硫醇化合物,含有此芳香族聚硫醇化合物之一可聚合組成物,及此其製造之一光學材料。 問題解決方式
一實施例提供一芳香族聚硫醇化合物(A),其係藉由將下列化學式1所示一二乙烯基苯化合物及一二或更高官能性之脂族聚硫醇反應而製備: [化學式1]
一實施例提供一芳香族聚硫醇化合物(B),其係如下列化學式2或3所示: [化學式2][化學式3]
於此等化學式,R1 及R1 '每一者獨立地係一硫原子、一氧原子、O=S=O、CX1 Y1 ,或C=CX2 Y2 ,其中,X1 、Y1 、X2 ,及Y2 每一者獨立地係一氫原子、一鹵素原子、C1-6 烷基、C6-10 芳基、C3-6 環烷基,或C1-6 烷氧基,且其中,X1 與Y1 ,及X2 與Y2 ,可彼此組合形成一C3-10 環,且可以選自由一鹵素原子、C1-6 烷基,及羥基所組成之群組的至少一者取代, R2 每一者獨立地係一氧原子或一硫原子,及 R3 每一者獨立地係一氫原子、一鹵素原子、C1-10 烷基,或C6-10 芳基。
再者,一實施例提供一種用於製備下列化學式2所示化合物之方法,其包含(1)將下列化學式4所示化合物與表氯醇反應以製備下列化學式5所示化合物;(2)將 化學式5之化合物與2-巰基乙醇反應以製備下列化學式6所示化合物;及(3)將化學式6之化合物與硫代尿素反應及將此反應產物水解: [化學式4][化學式5][化學式6][化學式2]
於此等化學式,R2 '每一者獨立地係羥基或硫醇,及 R1 、X1 、Y1 、X2 、Y2 、R2 ,及R3 每一者係如上之化學式2中所定義。
再者,一實施例提供一種用於製備下列化學式3所示化合物之方法,其包含(1')將下列化學式7所示化合物與表氯醇反應以製備下列化學式8所示化合物;(2')將化學式8之化合物與2-巰基乙醇反應以製備下列化學式9所示化合物;及(3')將化學式9之化合物與硫代尿素反應及將此反應產物水解: [化學式7][化學式8][化學式9][化學式3]
於此等化學式,R1 、R1 '、X1 、Y1 、X2 、Y2 、R2 、R2 ',及R3 每一者係如以上之化學式3及4中所定義。
一實施例提供一種下列化學式10所示芳香族聚硫醇化合物(C): [化學式10]
再者,一實施例提供一種用於製備下列化學式10所示化合物之方法,其包含(1)將下列化學式11所示化合物與2-巰基乙醇反應以製備下列化學式12所示化合物;(2)將化學式12之化合物與一金屬硫化物反應以製備下列化學式13所示化合物;及(3)將化學式13之化合物與硫代尿素反應及將此反應產物水解: [化學式10][化學式11][化學式12][化學式13]
於此等化學式,X係一鹵素原子。
一實施例提供下列化學式14至16之任一者所示之芳香族聚硫醇化合物(D): [化學式14][化學式15][化學式16]
於此等化學式,R1 每一者獨立地係一硫原子或一氧原子,且 R2 每一者獨立地係一氫原子、一鹵素原子、C1-10 烷基,或C6-10 芳基。
再者,一實施例提供一種用於製備下列化學式14所示一化合物之方法 其包含(1)將下列化學式17所示化合物與表氯醇反應以製備下列化學式18所示化合物;(2)將化學式18之化合物與2-巰基乙醇反應以製備下列化學式19所示化合物;及(3)將化學式19之化合物與硫代尿素及將反應產物水解: [化學式17][化學式18][化學式19][化學式14]
於此等化學式,R1 '每一者獨立地係羥基或硫醇,及 R1 及R2 每一者係如以上之化學式14中所定義。
再者,一實施例提供一種用於製備下列化學式15所示一化合物之方法,其包含(1')將下列化學式20所示化合物與表氯醇反應以製備一下列化學式21所示化合物;(2')將化學式21之化合物與2-巰基乙醇反應以製備下列化學式22所示化合物;及(3')將化學式22之化合物與硫代尿素反應及將反應產物水解: [化學式20][化學式21][化學式22][化學式15]
於此等化學式,R1 、R1 ',及R2 每一者係如下之化學式15及17中所定義。
再者,一實施例提供一種用於製備下列化學式16所示一化合物之方法,其包含(1'')將下列化學式23所示化合物與表氯醇反應以製備下列化學式24所示化合物;(2'')將化學式24之化合物與2-巰基乙醇反應以製備下列化學式25所示化合物;及(3'')將化學式25之化合物與硫代尿素反應及將反應產物水解: [化學式23][化學式24][化學式25][化學式16]
於此等化學式,R1 、R1 '及R2 每一者係如以上之化學式16及17中所定義。
再者,一實施例提供一可聚合組成物,其包含以上之芳香族聚硫醇化合物A至D之至少一者及一異氰酸酯系化合物。
再者,一實施例提供一種用於製造光學材料之方法,其係藉由將可聚合組成物聚合及模製。
再者,一實施例提供藉由如上之製備方法製造之一光學材料。 發明之有利功效
依據實施例之芳香族聚硫醇化合物於其等之聚硫醇結構含有一苯基基團及大量硫原子。因此,自此等製造之可聚合組成物及光學材料具有優異光學性質,諸如,高折射率及低比重,與優異機械性質,諸如,低固化收縮。其等可用於製造各種塑膠光學鏡片,諸如 眼鏡鏡片及照相機鏡片。
用於實行本發明之最佳模式 以下,本發明將被詳細說明。
本發明可提供具有各種結構之芳香族聚硫醇化合物。因此,芳香族聚硫醇化合物A、B、C,及D係依據其等之結構作說明。 芳香族聚硫醇化合物A
一實施例提供一芳香族聚硫醇化合物(A),其係藉由將下列化學式1所示一二乙烯基苯化合物與一二或更高官能性之脂族聚硫醇反應而製備: [化學式1]
此二或更高官能性之脂族聚硫醇可藉由將一二或更高官能性之脂族多元醇與硫代尿素反應及將反應產物水解而製備。
首先,此二或更高官能性之脂族多元醇係與硫代尿素反應以製備一異硫脲鹽,其被水解製備此二或更高官能性脂族聚硫醇。此處,脂族多元醇可於其結構中含有大量硫原子或一酯鍵。
特別地,一二或更高官能性脂族多元醇可與硫代尿素混合並且於一酸性條件迴流而製備一異硫脲。硫代尿素可以多元醇中之每1當量的羥基基團為1至3當量,特別是1至2當量而反應。對於酸性條件,一氫氯酸水溶液、氯化氫氣體等可被使用。迴流期間之溫度可為60至130°C,特別是90至120°C。迴流時間可為2至24小時,特別是2至12小時。
其後,異硫脲鹽於一有機溶劑中於一鹼性條件水解製備一二或更高官能性脂族聚硫醇。對於鹼性條件,諸如氫氧化鈉、氫氧化鉀、碳酸鈉,及氨之此等鹼性化合物可被使用。鹼性化合物可以每1當量之異硫脲鹽為1.0至2.5當量,特別是1.1至2.0當量反應。有機溶劑之例子包括包括甲苯、二甲苯、氯苯,及二氯苯。為抑制副產物形成。甲苯係較佳。水解溫度可為10至130°C,特別是30至80°C。水解時間可為0.1至24小時,特別是0.5至12小時。
因而製備之此二或更高官能性脂族聚硫醇可進一步純化。
例如,可將其接受次鹼洗及數次水洗。留於聚硫醇中之雜質等可經由清洗方法移除,此改良聚硫醇之顏色及此其製造之光學材料的顏色。
其後,若要的話,此二或更高官能性脂族聚硫醇可接受乾燥、過濾等。
此二或更高官能性脂族聚硫醇之例子包括甲烷二硫醇、1,2-乙烷二硫醇、1,3-丙烷二硫醇、1,4-丁烷二硫醇、1,5-戊烷二硫醇、1,6-己烷二硫醇、1,7-庚烷二硫醇、1,8-辛烷二硫醇、1,9-壬烷二硫醇、1,10-癸烷二硫醇、1,1-丙烷二硫醇、1,2-丙烷二硫醇、2,2-丙烷二硫醇、1,6-己烷二硫醇、1,2,3-丙烷三硫醇、四(巰基甲基)甲烷、1,1-環己烷二硫醇、1,2-環己烷二硫醇、2,2-二甲基丙烷-1,3-二硫醇、3,4-二甲氧基丁烷-1,2-二硫醇、2-甲基環己烷-2,3-二硫醇、二環[2,2,1]五-外-順-2,3-二硫醇、1,1-雙(巰基甲基)環己烷、巰丁二酸雙(2-巰基乙基酯)、2,3-二巰基琥珀酸(2-巰基乙基酯)、2,3-二巰基-1-丙醇(2-巰基乙酸酯)、2,3-二巰基-1-丙醇(3-巰基乙酸酯)、二乙二醇雙(2-巰基乙酸酯)、二乙二醇雙(3-巰基丙酸酯)、1,2-二巰基丙基甲基醚、2,3-二巰基丙基甲基醚、2,2-雙(巰基甲基)-1,3-丙烷二硫醇、雙(2-巰基乙基)醚、乙二醇雙(2-巰基乙酸酯)、乙二醇(3-巰基丙酸酯)、三羥甲基丙烷三(2-巰基乙酸酯)、季戊四醇四(2-巰基乙酸酯)、季戊四醇四(3-巰基丙酸酯)、1,2-雙(2-巰基乙硫基)-3-巰基丙烷、乙二醇二(巰基乙酸酯)、甘油二硫基乙酸酯、乙二醇二(3-巰基丙酸酯)、乙氧基化三羥甲基丙烷三(3-巰基丙酸酯)、三羥甲基丙烷三(3-巰基丙酸酯)、三[2-(3-巰基丙醯氧基)乙基]異氰尿酸酯、三羥甲基丙烷三(巰基乙酸酯)、季戊四醇四(3-巰基丙酸酯)、季戊四醇四(巰基乙酸酯)、二季戊四醇六(3-巰基丙酸酯)、4-巰基甲基-1,8-二巰基-3,6-二硫基辛烷、5,9-二巰基甲基-1,13-二巰基-3,7,11-三硫基十三烷;除一巰基基團另含有一硫原子之一脂族聚硫醇,其包括羥基甲硫醚雙(2-巰基乙酸酯)、羥基甲硫醚雙(3-巰基丙酸酯)、羥基乙硫醚雙(2-巰基乙酸酯)、羥基乙硫醚雙(3-巰基丙酸酯)、羥基丙硫醚雙(2-巰基乙酸酯)、羥基丙硫醚雙(3-巰基丙酸酯)、羥基甲基二硫醚雙(2-巰基乙酸酯)、羥基甲基二硫醚雙(3-巰基丙酸酯)、羥基乙基二硫醚雙(2-巰基乙酸酯)、羥基乙基二硫醚雙(3-巰基丙酸酯)、羥基丙基二硫醚雙(2-巰基乙酸酯)、羥基丙基二硫醚雙(3-巰基丙酸酯)、2-巰基乙醚雙雙(2-巰基乙酸酯)、2-巰基乙醚雙3-巰基丙酸酯)、1,4-二噻烷-2,5-二醇雙(2-巰基乙酸酯)、1,4-二噻烷-2,5-二醇雙(3-巰基丙酸酯)、硫基乙醇酸雙(2-巰基乙基酯)、硫基二丙酸雙(2-巰基乙基酯)、4,4-硫基二丁酸雙(2-巰基乙基酯)、二硫基二乙醇酸雙(2-巰基乙酯基)、二硫基二丙酸雙(2-巰基乙基酯)、4,4-二硫基二丁酸雙(2-巰基乙基酯)、硫基二乙醇酸雙(2,3-二巰基丙基酯)、硫基二丙酸雙(2,3-二巰基丙基酯)、二硫基乙醇酸雙(2,3-二巰基丙基酯)、二硫基二丙酸(2,3-二巰基丙基酯); 除一巰基基團外另含有一羥基基團之聚硫醇,其包括2-巰基乙醇、3-巰基-1,2-丙烷二醇、甘油二(巰基乙酸酯)、1-羥基-4-巰基環己烷、2-巰基氫醌、1,3-二巰基-2-丙醇、2,3-二巰基-1-丙醇、1,2-二巰基-1,3-丁烷二醇、季戊四醇三(3-巰基丙酸酯)、季戊四醇單(3-巰基丙酸酯)、季戊四醇雙(3-巰基丙酸酯)、季戊四醇三(硫基乙醇酸酯)、季戊四醇五(3-巰基丙酸酯)、羥基甲基-三(巰基乙硫基甲基)甲烷、4-羥基-4'-巰基二苯基碸、2-(2-巰基乙硫基)乙醇、二羥基乙硫醚單(3-巰基丙酸酯)、二巰基乙烷單(水楊酸酯)、羥基乙硫基甲基三(巰基乙硫基)甲烷;雙(巰基甲基)硫醚、雙(巰基乙基)硫醚、雙(巰基丙基)硫醚、雙(巰基甲硫基)甲烷、雙(2-巰基乙硫基)甲烷、雙(3-巰基丙基)甲烷、1,2-雙(巰基甲硫基)乙烷、1,2-(2-巰基乙硫基)乙烷、1,2-(3-巰基丙基)乙烷、1,3-雙(巰基甲硫基)丙烷、1,3-雙(2-巰基乙硫基)丙烷、1,3-雙(3-巰基丙硫基)丙烷、1,2-雙(2-巰基乙硫基)-3-巰基丙烷、2-巰基乙硫基-1,3-丙烷二硫醇、1,2,3-三(巰基甲硫基)丙烷、1,2,3-三(2-巰基乙硫基)丙烷、1,2,3-三(3-巰基丙硫基)丙烷、四(巰基甲硫基甲基)甲烷、四(2-巰基乙硫基甲基)甲烷、四(3-巰基丙硫基甲基)甲烷、雙(2,3-二巰基丙基)硫醚、2,5-二巰基-1,4-二噻烷、2,5-二巰基甲基-1,4-二噻烷、雙(巰基甲基)二硫醚、雙(巰基乙基)二硫醚、雙(巰基丙基)二硫醚,及硫基乙醇酸及巰基丙酸之酯;及,其中,m係2至10之整數。
特別地,此二或更高官能性脂族聚硫醇可為乙二醇二(巰基乙酸酯)、甘油基二硫基乙醇酸酯、乙二醇二(3-巰基丙酸酯)、乙氧基化三羥甲基丙烷三(3-巰基丙酸酯)、三羥甲基丙烷三(3-巰基丙酸酯)、三[2-(3-巰基丙醯氧基)乙基]異氰尿酸酯、三羥甲基丙烷三(巰基乙酸酯)、季戊四醇四(3-巰基丙酸酯)、季戊四醇四(巰基乙酸酯)、二季戊四醇六(3-巰基丙酸酯)、4-巰基甲基-1,8-二巰基-3,6-二硫基辛烷、5,9-二巰基甲基-1,13-二巰基-3,7,11-三硫基十三烷,或其等之混合物。
更特別地,此二或更多官能性脂族聚硫醇可為三羥甲基丙烷三(3-巰基丙酸酯)、季戊四醇四(3-巰基丙酸酯)、4-巰基甲基-1,8-二巰基-3,6-二硫基辛烷、5,9-二巰基甲基-1,13-二巰基-3,7,11-三硫基十三烷,或其等之混合物。
如上所述之二或更高官能性脂族聚硫醇可與上述化學式1之二乙烯基苯化合物反應以製備所欲之芳香族聚硫醇化合物。
二乙烯基苯化合物對此二或更高官能性脂族聚硫醇之莫耳比率可為1:2至1:10,1:2至1:6,或1:2至1:3。
反應可於作為催化劑之一自由基引發劑存在中實行。引發劑的例子包括一偶氮雙伸烷基腈系引發劑,諸如,偶氮雙異丁腈(AIBN)、2,2'-偶氮雙(2,4-二甲基戊腈),及1,1'-偶氮雙(環己烷甲腈);及一偶氮過氧化物系引發劑,諸如,過氧化苯甲醯、過氧化二月桂醯,及異丙苯基過氧化氫。反應溫度可為,例如,20至110°C,特別是50至100°C。特別之反應條件可依自由基引發劑之型式改變,且可基於自由基引發劑之引發溫度及半衰期作調整。
自二乙烯基苯化合物及二或更高官能性脂族聚硫醇製備之芳香族聚硫醇化合物可具有500至3,000,700至2,500,或1,000至2,000之數平均分子量。
芳香族聚硫醇化合物於其結構中含有一苯基基團及大量硫原子。因此,其於其後可與一異氰酸酯反應製造一聚硫胺甲酸酯系光學材料,其具有優異光學性質,諸如,高折射率及低比重,與優異機械性質,諸如,低固化收縮。
一實施例提供一可聚合組成物,其包含芳香族聚硫醇化合物(A)及一異氰酸酯系化合物。
可聚合組成物可包含100重量%的量之芳香族聚硫醇化合物。若需要,除上述芳香族聚硫醇化合物外,可聚合組成物可進一步包含不同於芳香族聚硫醇化合物之一聚硫醇化合物。當可聚合組成物進一步包含不同於芳香族聚硫醇化合物之一聚硫醇化合物時,以100重量份之總硫醇化合物為基準,芳香族聚硫醇化合物可為5至70重量份之量。
異氰酸酯系化合物可為普遍用於合成聚硫胺甲酸酯之一傳統者。特別地,其可為選自由下述所組成群組之至少一者:一脂族異氰酸酯系化合物,諸如,異佛爾酮二異氰酸酯、二環己基甲烷-4,4-二異氰酸酯、六伸甲基二異氰酸酯、2,2-二甲基戊烷二異氰酸酯、2,2,4-三甲基己烷二異氰酸酯、丁烯二異氰酸酯、1,3-丁二烯-1,4-二異氰酸酯、2,4,4-三甲基六伸甲基二異氰酸酯、1,6,11-十一烷三異氰酸酯、1,3,6-六伸甲基三異氰酸酯、1,8-二異氰酸酯-4-異氰酸基甲基辛烷、雙(異氰酸基乙基)碳酸酯、雙(異氰酸基乙基)醚、1,2-雙(異氰酸基甲基)環己烷、1,3-雙(異氰酸基甲基)環己烷、1,4-雙(異氰酸基甲基)環己烷、二環己基甲烷二異氰酸酯、環己烷二異氰酸酯、甲基環己烷二異氰酸酯、二環己基二甲基甲烷異氰酸酯、2,2-二甲基二環己基甲烷異氰酸酯、雙(異氰酸基乙基)硫醚、雙(異氰酸基丙基)硫醚、雙(異氰酸基己基)硫醚、雙(異氰酸基甲基)碸、雙(異氰酸基甲基)二硫醚、雙(異氰酸基丙基)二硫醚、雙(異氰酸基甲硫基)甲烷、雙(異氰酸基乙硫基)甲烷、雙(異氰酸基乙硫基)乙烷、雙(異氰酸基甲硫基)乙烷、1,5-二異氰酸基-2-異氰酸基甲基-3-硫基戊烷, 2,5-二異氰酸基噻吩、2,5-雙(異氰酸基甲基)噻吩、2,5-二異氰酸基四氫噻吩、2,5-雙(異氰酸基甲基)四氫噻吩、3,4-雙(異氰酸基甲基)四氫噻吩、2,5-二異氰酸基-1,4-二噻烷、2,5-雙(異氰酸基甲基)-1,4-二噻烷、4,5-二異氰酸基-1,3-二硫醇烷、4,5-雙(異氰酸基甲基)-1,3-二硫醇烷、4,5-雙(異氰酸基甲基)-2-甲基-1,3-二硫醇烷;及一芳香族異氰酸酯化合物,諸如,雙(異氰酸基乙基)苯、雙(異氰酸基丙基)苯、雙(異氰酸基丁基)苯、雙(異氰酸基甲基)萘、雙(異氰酸基甲基)二苯醚、苯二異氰酸酯、乙基苯二異氰酸酯、異丙基苯二異氰酸酯、二甲基苯二異氰酸酯、二乙基苯二異氰酸酯、二異丙基苯二異氰酸酯、三甲基苯三異氰酸酯、苯三異氰酸酯、聯苯二異氰酸酯、甲苯二異氰酸酯、甲苯胺二異氰酸酯、4,4-二苯基甲烷二異氰酸酯、3,3-二甲基二苯基甲烷-4,4-二異氰酸酯、二苯甲基-4,4-二異氰酸酯、雙(異氰酸基苯基)乙烯、3,3-二甲氧基二苯基-4,4-二異氰酸酯、六氫苯二異氰酸酯、六氫二苯基甲烷-4,4-二異氰酸酯、鄰-二甲苯二異氰酸酯、間-二甲苯二異氰酸酯、對-二甲苯二異氰酸酯、二甲苯二異氰酸酯、X-二甲苯二異氰酸酯、1,3-雙(異氰酸基甲基)環己烷、二苯硫醚-2,4-二異氰酸酯、二苯硫醚-4,4-二異氰酸酯、3,3-二甲氧基-4,4-二異氰酸基二苯甲基硫醚、雙4-異氰酸基甲基苯)硫醚、4,4-甲氧基苯硫基乙二醇-3,3-二異氰酸酯、二苯基二硫醚-4,4-二異氰酸酯、2,2-二甲基二苯基二硫醚-5,5-二異氰酸酯, 3,3-二甲基二苯基二硫醚-5,5-二異氰酸酯、3,3-二甲基二苯基二硫醚-6,6-二異氰酸酯、4,4-二甲基二苯基二硫醚-5,5-二異氰酸酯、3,3-二甲氧基二苯基二硫醚-4,4-二異氰酸酯、4,4-二甲氧基二苯基二硫醚-3,3-二異氰酸酯。
特別地,1,3-雙(異氰酸基甲基)環己烷、六伸甲基二異氰酸酯、異佛爾酮二異氰酸酯、二甲苯二異氰酸酯、甲苯二異氰酸酯等可被使用。
可聚合組成物可進一步包含諸如一內脫模劑、一熱安定劑、一反應催化劑、一紫外線吸收劑,及一上藍劑之添加劑,其係依其目的而定。
作為紫外線吸收劑,二苯甲酮、苯并三唑、水楊酸酯、氰基丙烯酸酯等可被使用。
內脫模劑可包括具有一全氟烷基基團、一羥基烷基基團,或一磷酸酯基團之一氟系非離子界面活性劑;具有一二甲基聚矽氧烷基團、一羥基烷基基團=力或一磷酸酯基團之一聚矽氧系非離子界面活性劑;一烷基四級銨鹽,諸如,三甲基十六烷基銨鹽、三甲基硬脂基鹽、二甲基乙基十六烷基銨鹽、三乙基十二烷基銨鹽、三辛基甲基銨鹽,及二乙基環十六烷基銨鹽;及一酸性磷酸酯。其可單獨或以二或更多者之混合物使用。
作為反應催化劑,用於製備一聚硫胺甲酸酯樹脂之一已知反應催化劑可被適當地使用。例如,其可選自由以下所組成之群組:一二烷基錫鹵化物,諸如,二丁基錫二氯化物及二甲基錫二氯化物;一二烷基錫二羧酸鹽,諸如,二甲基錫二乙酸鹽、二丁基錫二辛酸鹽,及二丁基錫二月桂酸鹽;一二烷基錫二烷氧化物,諸如,二丁基錫二丁氧化物及二辛基錫二丁氧化物;一二烷基錫二硫基烷氧化物,諸如,二丁基錫二(硫基丁氧化物);一二烷基錫氧化物,諸如,二(2-乙基己基)錫氧化物、二辛基錫氧化物,及雙(丁氧基二丁基錫)氧化物;及一二烷基錫硫化物,諸如,二丁基錫硫化物。特別地,其可選自由一二烷基錫鹵化物所組成之群組,諸如,二丁基錫二氯化物、二甲基錫二氯化物等。
作為熱安定劑,一金屬脂肪酸鹽、一磷化合物、一鉛化合物,或一有機錫化合物可單獨或以二或更多者之混合物使用。
上藍劑具有於可見光範圍之從橙色至黃色的波長範圍之一吸收帶,且具有調整由一樹脂製成之一光學材料的顏色之功能。特別地,上藍劑可包含展現藍色至紫色的一材料,但並不特別限於此。上藍劑的例子包括一染料、一螢光白化劑、一螢光色料,及一無機色料。其可依據欲被製造之一光學組件所需之性質及樹脂顏色而適當地選擇。上藍劑可單獨或以二或更多者之混合物使用。基於在可聚合組成物中之可溶性及欲被製造之光學材料的透明性,一染料可較佳地作為上藍劑。由吸收波長之觀點,染料可具有520至600 nm之最大吸收波長;且更特別地,540至580 nm之最大吸收波長。以化合物之結構而言,一蒽醌系染料係較佳地作為染料。添加上藍劑的方法不受特別限制,且上藍劑可事先添加至單體。特別地,上藍劑可溶於單體或可以一高濃度包含於一母料溶液中,此母料溶液其後以單體或其它添加劑稀釋,然後添加。
一實施例提供一種用於製造光學材料之方法,其係藉由將上述可聚合組成物聚合及模製。再者,提供藉由上述製備方法製造之一光學材料。
特別地,光學材料可為一聚硫胺甲酸酯系化合物。聚硫胺甲酸酯系化合物係藉由將芳香族聚硫醇化合物及異氰酸酯化合物聚合(及固化)而製備。聚合反應中之SH基團對NCO基團的反應莫耳比率可為0.5至3.0,特別地係0.5至1.5,更特別地係0.8至1.5。再者,傳統上用於製造聚硫胺甲酸酯之上述反應催化劑可被使用以便控制反應速率。
更特別地,光學材料可藉由將可聚合組成物聚合及模製而製造。
首先,可聚合組成物於減壓下除氣,然後,注射至一用於模製一光學材料的一模具內。此除氣及射出成型可於,例如,20至40°C之一溫度範圍實行。一旦組成物被注射至模具內,聚合反應通常係藉由將組成物從一低溫逐漸加熱至一高溫而實行。
聚合反應溫度可為,例如,20至150°C,特別是25至120°C。傳統上用於製造聚硫胺甲酸酯之一反應催化劑可被使用以便控制反應速率。反應催化劑的特別例子係如上所例示。
然後,聚硫胺甲酸酯系光學材料係模具脫離。
光學材料可藉由改變用於此製造之模具而具有各種形狀。特別地,其可呈一眼鏡鏡片、一相機鏡片、一發光二極體(LED)等之型式。
光學材料可具有1.50至1.75,1.55至1.70,或1.60至1.70之折射率。光學材料可具有1.15至1.25或1.20至1.25之比重。光學材料可具有100至130°C,105至130°C,105至125°C,或110至125°C之熱變形溫度(Tg)。
光學材料可較佳地為一光學鏡片,特別是一塑膠光學鏡片。 芳香族聚硫醇化合物B
一實施例提供下列化學式2或3所示之一芳香族聚硫醇化合物(B): [化學式2][化學式3]
於此等化學式,R1 、R1 '、X1 、Y1 、X2 、Y2 、R2 ,及R3 每一者係如上所定義。
特別地,X1 及Y1 每一者獨立地係一氫原子、一鹵素原子、C1-6 烷基,或C6-10 芳基,且X2 及Y2 每一者獨立地係一鹵素原子。X1 及Y1 可彼此組合形成一C3-10 環。其等可以選自由一鹵素原子及C1-6 烷基所組成之群組的至少一員取代。
更特別地,R1 及R1 '每一者獨立地係一硫原子、一氧原子、O=S=O,或CX1 Y1 ,其中,X1 及Y1 每一者獨立地可為一氫原子、一鹵素原子,或C1-6 烷基。
上述化學式2或3之芳香族聚硫醇化合物可藉由自具有二或三個苯基基團之一芳香族化合物製備一芳香族多元醇化合物,然後,將此芳香族多元醇化合物與硫代尿素反應及將反應產物水解而製備。
特別地,如上化學式2之芳香族聚硫醇化合物可藉由以下步驟而製備:(1)將化學式4所示化合物與表氯醇反應以製備具有如化學式5所示氯醇結構的一化合物;(2)將化學式5之化合物與2-巰基乙醇反應以製備具有如化學式6所示多羥基醇結構的一芳香族多元醇化合物;及(3)將化學式6之芳香族多元醇化合物與硫代尿素反應以製備一異硫脲鹽及將此鹽水解(見反應流程1): [反應流程1]
於此流程,R2 '每一者獨立地係羥基或硫醇,及 R1 、X1 、Y1 、X2 、Y2 、R2 ,及R3 每一者係如上之化學式2中所定義。
如上化學式3之芳香族聚硫醇化合物可藉由以下步驟製備:(1')將化學式7所示化合物與表氯醇反應以製備具有如以化學式8示之一氯醇結構的一化合物;(2')將化學式8之化合物與2-巰基乙醇反應以製備具有如化學式9所示多羥基醇結構的一芳香族多元醇化合物;及(3')將化學式9之芳香族多元醇化合物與硫代尿素反應以製備一異硫脲及將此鹽水解(見反應流程2): [反應流程2]
於此流程,R1 、R1 '、X1 、Y1 、X2 、Y2 、R2 、R2 ',及R3 每一者係如上化學式3及4中所定義。
上述步驟(1)及(1')可於諸如三乙胺、氫氧化鈉、氫氧化鉀、辛酸鉻,及三苯基膦之一催化劑存在中,於40至100°C,特別是於50至60°C實行。表氯醇可以每1當量之化學式 4或7之化合物為0.8至1.2的量反應。
上述之步驟(2)及(2')可藉由將化學式5或8之化合物與2-巰基乙醇於水中於一鹼存在中反應,獲得化學式6或9之芳香族多元醇化合物。作為鹼,氫氧化鈉;氫氧化鉀;一三級胺,諸如,三甲胺及三乙胺;一二級胺,諸如,二甲胺及二乙胺;一一級胺,諸如,甲胺及乙胺等可被使用。反應於可40至100°C,特別是於50至60°C實行。2-巰基乙醇可以每1當量之化學式5或8的化合物為0.8至1.2當量之量反應。
於上述步驟(3)及(3'),化學式6或9之芳香族多元醇化合物與硫代尿素混合,並且於一酸性條件迴流,獲得一異硫脲鹽。硫代尿素可以芳香族多元醇化合物中之每1當量的羥基基團為1至3當量,特別是1至2當量,的量反應。對於酸性條件,一氫氯酸水溶液、氯化氫氣體等可被使用。迴流期間之溫度可為60至130°C,特別是90至120°C。迴流時間可為2至24小時,特別是2至12小時。
其後,異硫脲鹽於一有機溶劑中水解獲得化學式2或3之芳香族聚硫醇化合物。有機溶劑之例子包括甲苯、二甲苯、氯苯,及二氯苯。為抑制副產物形成,甲苯係較佳。水解溫度可為10至130°C,特別是30至80°C。水解時間可為0.1至24小時,特別是0.5至12小時。
因而製備之芳香族聚硫醇化合物可進一步純化。
例如,其可接受數次酸洗及數次水洗。留於聚硫醇中之雜質等可經由清洗方法移除,此改良聚硫醇的顏色及自其製備之光學材料的顏色。
其後,若要的話,芳香族聚硫醇化合物可接受乾燥、過濾等。
上述製備之芳香族聚硫醇化合物可具有100至400 g/eq之硫醇值(SHV或SH值)。再者,芳香族聚硫醇化合物於其結構中含有一苯基基團及大量硫原子。因此,其可於其後與一異氰酸酯反應製造一聚硫胺甲酸酯系光學材料,其具有優異光學性質,諸如,高折射率及低比重,與優異機械性質,諸如,低固化收縮。
一實施例提供一可聚合組成物,其包含芳香族聚硫醇化合物(B)及一異氰酸酯系化合物。此處,如上所述般,除了芳香族聚硫醇化合物(B)外,可聚合組成物可進一步包含與此芳香族聚硫醇化合物不同之一聚硫醇化合物。
異氰酸酯系化合物可為普遍用於合成聚硫胺甲酸酯之一傳統者。異氰酸酯系化合物之特別例子係如上所例示。
再者,如上所述般,可聚合組成物可進一步包含諸如一內脫模劑、一熱安定劑、一反應催化劑、一紫外線吸收劑,及一上藍劑之添加劑,其係依其目的而定。
一實施例提供一種用於製造光學材料之方法,其係如上所述般藉由將可聚合組成物聚合及模製。再者,提供藉由上述製備方法製造之一光學材料。此光學材料可藉由將可聚合組成物依據上述方法聚合及模製而製造。
特別地,光學材料係藉由將芳香族聚硫醇化合物及異氰酸酯化合物聚合(及固化)而製造。聚合反應中之SH基團對NCO基團的反應莫耳比率可為0.5至3.0,特別是0.5至1.5,更特別是0.8至1.5。再者,傳統上用於製造聚硫胺甲酸酯之上述反應催化劑可被使用以便控制反應速率。
光學材料可具有1.55至1.75,1.55至1.70,1.59至1.75,或1.59至1.70之折射率。光學材料可具有1.10至1.30,1.10至1.25,1.15至1.30,1.15至1.25,1.20至1.25,或1.20至1.22之比重。光學材料可具有105至130°C,105至120°C,108至130°C,或108至120°C之熱變形溫度(Tg)。
光學材料較佳可為一光學鏡片,特別是一塑膠光學鏡片。 芳香族聚硫醇化合物C
一實施例提供下列化學式10所示一芳香族聚硫醇化合物(C): [化學式10]
如上化學式10之芳香族聚硫醇化合物可藉由自具有一苯基基團之一芳香族化合物製備一芳香族多元醇化合物,然後,將此芳香族多元醇化合物與硫代尿素反應及將反應產物水解而製備。
如上化學式10之芳香族聚硫醇化合物可藉由以下步驟製備:(1)將下列化學式11所示化合物與2-巰基乙醇反應以製備下列化學式12所示化合物;(2)將化學式12之化合物與一金屬硫化物反應以製備下列化學式13所示化合物;及(3)將化學式13之化合物與硫代尿素反應及將反應產物水解(見反應流程3): [反應流程3]
於此流程,X係一鹵素原子,例如,Cl、Br、I等。
特別地,於上述步驟(1),化學式11之經鹵化的苯乙烯氧化物係與2-巰基乙醇於諸如一反應催化劑的一鹼存在中反應,獲得化學式12之二醇化合物。此反應可於2至30°C,5至20°C,或5至15°C之溫度實行2至10小時,2至8小時,或2至5小時。再者,2-巰基乙醇的量可為每1莫耳之經鹵化的苯乙烯氧化物為0.5莫耳至3莫耳,特別是0.7莫耳至2莫耳,更特別是0.9莫耳至1.1莫耳。鹼可以一催化量使用。特別地,於鹼係單價的情況,鹼的量可為每1莫耳之經鹵化的苯乙烯氧化物為0.001莫耳至0.1莫耳,且於鹼係二價之情況,其可為單價鹼的量之一半。此處,作為反應催化劑之鹼可為三乙胺、三丁胺等,且可以一水溶液或一醇溶液之型式使用。當鹼以一水溶液或一醇溶液之型式使用時,鹼溶液之濃度可適當選擇。
於步驟(2),化學式12之二醇化合物可與一金屬硫化物於一溶劑中反應以製備化學式13所示四醇化合物。此反應可於10至50°C,特別是20至40°C之溫度實行1至10小時,1至8小時,或1至5小時。金屬硫化物可為,例如,硫化鈉(Na2 S)。金屬硫化物可以一水溶液或固體之型式使用,且較佳係以一水合物之型式使用,但並不限於此。當金屬硫化物係以一水溶液之型式使用時,較佳係調整其濃度至10至80%,特別是30至60%。金屬硫化物可以每1莫耳之化學式3[化學式12?]的二醇化合物為0.4至0.6莫耳,特別是0.45至0.57莫耳,更特別是0.48至0.55莫耳的量使用。
於步驟(3),因而獲得之化學式13的四醇化合物可與硫代尿素反應以製備一異硫脲鹽,其於後被水解製備化學式10之化合物。首先,化學式13之化合物與硫代尿素混合並且於一酸性條件迴流,製備一異硫脲鹽。硫代尿素可以每1莫耳之四醇化合物為3莫耳或更多,特別是3莫耳至6莫耳,更特別是4.6莫耳至5莫耳的量使用。對於酸性條件,一氫氯酸溶液、一氯化氫氣體等可以每1莫耳之上述化學式13之四醇化合物為3莫耳或更多,特別是3至12莫耳的量使用。藉由使用氯化氫,可確保一足夠反應速率,且可避免產物上色。迴流可於90至120°C,特別是100至110°C實行1至10小時。
其後,因而製備之異硫脲鹽於一有機溶劑中於一鹼性條件水解,製備化學式10之芳香族聚硫醇化合物。
特別地,當含有異硫脲鹽之反應溶液維持於20至60°C,特別是25至55°C,更特別是25至50°C,一鹼性水溶液添加至反應溶液持續80分鐘或更少,70分鐘或更少,20至60分鐘,或20至30分鐘。添加鹼性水溶液之時間較佳係儘可能地短,但基於冷卻裝置、設備等係設定於上述時間範圍內。鹼性水溶液不受限,只要其係能溶於水中且產生一羥基基團(-OH)之一鹼性物質即可,諸如,氨、氫氧化鈉、氫氧化鉀、氫氧化鈣、氫氧化鎂,及氫氧化鋁。鹼性水溶液之濃度可為10至70%,特別是15至50%。此處,一有機溶劑可於添加鹼性水溶液之前添加。有機溶劑可抑制副產物形成。有機溶劑可以異硫脲鹽反應溶液之量的0.1至3.0倍,特別是0.2至2.0倍的量添加。有機溶劑之例子包括甲苯、二甲苯、氯苯、二氯苯等,且特別地可為甲苯。鹼性物質可以每1莫耳之氯化氫為為1莫耳或更多,特別是1莫耳至3莫耳,更特別是1.1莫耳至2莫耳的量使用。此處,鹼性物質可以1.25莫耳%/分鐘或更多,特別是1.25莫耳%/分鐘至3.75莫耳%/分鐘,更特別是1.38莫耳%/分鐘至2.5莫耳%/分鐘之速率添加。水解溫度可為10至130°C,特別是30至80°C。水解時間可為0.1至24小時,特別是0.5至12小時,更特別是從1至8小時。
因而製備之芳香族聚硫醇化合物可進徏純化。
例如,其可接受數次鹼洗及數次水洗。留於聚硫醇中之雜質等可經由清洗方法移除,此改良聚硫醇的顏色及自其製備之光學材料的顏色。
其後,若要的話,芳香族聚硫醇化合物可接受乾燥、過濾等。
一實施例提供一可聚合組成物,其包含芳香族聚硫醇化合物(C)及一異氰酸酯系化合物。
可聚合組成物可包含100重量%的量之芳香族聚硫醇化合物。若需要,除以上所述之芳香族聚硫醇化合物(C)以外,可聚合組成物可進一步包含不同於芳香族聚硫醇化合物之一聚硫醇化合物,其可為一脂族聚硫醇化合物。脂族聚硫醇化合物可為甲烷二硫醇、1,2-乙烷二硫醇、1,2,3-丙烷三乙醇、季戊四醇四(2-巰基乙酸酯)、季戊四醇四(3-巰基丙酸酯)、雙(巰基乙基)硫醚、2,5-二巰基甲基-1,4-二噻烷、四(巰基甲基硫甲基)甲烷、四(2-巰基乙硫基甲基)甲烷、四(3-巰基丙硫基甲基)甲烷、雙(2,3-二巰基丙基)硫醚、2,5-二巰基甲基-1,4-二噻烷、2,5-二巰基-1,4-二噻烷、2,5-二巰基甲基-2,5-二甲基-1,4-二噻烷、1,1,3,3-四(巰基甲硫基)丙烷、1,1,2,2-四(巰基甲硫基)乙烷、4,6-雙(巰基甲硫基)-1,3-二噻烷等。
當可聚合組成物進一步包含不同於芳香族聚硫醇化合物之一聚硫醇化合物,以100重量份之總硫醇化合物為基準,芳香族聚硫醇化合物可為5至70重量份之量。
異氰酸酯系化合物可為普遍用於合成聚硫胺甲酸酯之一傳統者。異氰酸酯系化合物之特別例子係如上例示。
再者,可聚合組成物可進一步包含如上所述之一添加劑,其係依其目的而定。
一實施例提供一種用於製造光學材料之方法,其係藉由將如上所述之可聚合組成物聚合及模製。再者,藉由上述製備方法製造之一光學材料被提供。光學材料可依據如上所述之方法將可聚合組成物聚合及模製而製造。
光學材料係藉由將芳香族聚硫醇化合物及異氰酸酯化合物聚合(及固化)而製造。聚合反應中之SH基團對NCO基團的反應莫耳比率可為0.5至3.0,特別是0.6至2.0,更特別是0.8至1.3。再者,傳統上用於製造聚硫胺甲酸酯之上述反應催化劑可被使用以便控制反應速率。
光學材料可具有1.60至1.75,1.60至1.70,1.63至1.75,或1.63至1.70之折射率。光學材料可具有1.10至1.30,1.15至1.30,或1.20至1.30之比重。光學材料可具有100至120°C,110至120°C,或113至120°C之熱變形溫度(Tg)。
光學材料可特別地為一光學鏡片,特別是一塑膠光學鏡片。
若需要,光學鏡片可接受物理或化學處理,諸如,表面拋光、抗靜電處理、硬塗層處理、抗反射塗層處理、染色處理、黯化處理,以便使其賦予抗反射性、硬性、耐磨耗性、耐化學性、防霧性,或流行性。 芳香族聚硫醇化合物D
一實施例提供一芳香族聚硫醇化合物(D),其係如下列化學式14至16之任一者所示: [化學式14][化學式15][化學式16]
於此等化學式,R1 每一者獨立地係一硫原子或一氧原子,且R2 每一者獨立地係一氫原子、一鹵素原子、C1-10 烷基,或C6-10 芳基。
特別地,R2 每一者獨立地可為一氫原子、一鹵素原子、C1-6 烷基,或苯基。
於上述芳香族聚硫醇化合物,R1取代基可與構成芳香族環之任何碳原子組合。例如,化學式14之化合物可一鄰位、間位,或對位型式之異構物。特別地,芳香族聚硫醇化合物可於一對稱結構中具有取代基。
化學式14至16的任一者所示之芳香族聚硫醇化合物可藉由自具有一或二個苯基基團之一芳香族化合物製備一芳香族多元醇化合物,然後,將芳香族多元醇化合物與硫代尿素反應及將反應產物水解而製備。
特別地,化學式14之芳香族聚硫醇化合物可藉由以下步驟製備:(1)將化學式17之一化合物與表氯醇反應以製備具有化學式18所示氯醇結構之一化合物;(2)將化學式18之化合物與2-巰基乙醇反應以製備具有化學式19所示多羥基醇結構之一芳香族多元醇化合物;及(3)將化學式19之芳香族多元醇化合物與硫代尿素反應以製備一異硫脲鹽及將異硫脲鹽水解(見反應流程4)。 [反應流程4]
於此流程,R1 '每一者獨立地係羥基或硫醇,且R1 及R2 每一者係如上之化學式14中所定義。
化學式15之芳香族聚硫醇化合物可以下列步驟製備:(1')將化學式20所示化合物與表氯醇反應製造具有化學式21所示氯醇結構之一化合物;(2')將化學式21之化合物與2-巰基乙醇反應以製備具有化學式22所示多羥基醇結構之一芳香族多元醇化合物;及(3')將化學式22之芳香族多元醇化合物與硫代尿素反應以製備一異硫脲鹽及將異硫脲鹽水解(見反應流程5)。 [反應流程5]
於此流程,R1 、R1 ',及R2 每一者係如上之化學式15及17中所定義。
化學式16之芳香族聚硫醇化合物可藉由以下步驟製備:(1'')將化學式23所示化合物與表氯醇反應以製備具有化學式24所示氯醇結構之一化合物;(2'')將化學式24之化合物與2-巰基乙醇反應以製備具有化學式25所示多羥基醇結構之一芳香族多元醇化合物;及(3'')將化學式25之芳香族多元醇化合物與硫代尿素反應以製備一異硫脲鹽及將異硫脲鹽水解(見反應流程6)。 [反應流程6]
於此流程,R1 、R1 ',及R2 每一者係如上述化學式16以 17中所定義。
上述步驟(1)、(1'),及(1'')可於水中,於諸如三乙胺、氫氧化鈉、氫氧化鉀、辛酸鉻,或三苯基胺之一催化劑存在中,於40至100°C,特別是於50至60°C實行。表氯醇可以每1當量之化學式17、20,或23之化合物為 0.8至1.2當量的量反應。
上述步驟(2)、(2'),及(2'')可藉由將化學式18、21,或24之化合物與2-巰基乙醇於水中於一鹼存在中反應,製備化學式19、22,或25之芳香族多元醇化合物。作為鹼,氫氧化鈉;氫氧化鉀;諸如三甲胺及三乙胺之一三級胺;諸如二甲胺及二乙胺之一二級胺;諸如甲胺及乙胺之一一級胺;氨等可被使用。反應可於40至100°C,特別是50至60°C實行。2-巰基乙醇可以每1當量之化學式18、21,或24之化合物為0.8至1.2當量的量反應。
於上述步驟(3)、(3'),及(3''),化學式19、22,或25之芳香族多元醇化合物係與硫代尿素混合,且於一酸性條件迴流製備一異硫脲鹽。硫代尿素可以於芳香族多元醇化合物中之每1當量的羥基基團為1至3當量,特別是1至2當量的量反應。對於酸性條件,可使用一氫氯酸水溶液、氯化氫氣體等。迴流期間之溫度可為60至130°C,特別是90至120°C。迴流時間可為2至24小時,特別是2至12小時。
其後,異硫脲鹽係於一有機溶劑中水解,製備化學式14至16之任一者的芳香族聚硫醇化合物。有機溶劑的例子包括甲苯、二甲苯、氯苯,及二氯苯。為抑制副產物形成。甲苯係較佳。水解溫度可為10至130°C,特別是30至80°C。水解時間可為0.1至24小時,特別是0.5至12小時。
因而製備之芳香族聚硫醇化合物可進一步純化。
例如,其可接受數次酸洗及數次水洗。留於聚硫醇中之雜質等可經由清洗方法移除,此改良聚硫醇的顏色及自其製備之光學材料的顏色。
其後,若要的話,芳香族聚硫醇化合物可接受乾燥、過濾等。
如上製備之芳香族聚硫醇化合物可具有100至400 g/eq之硫醇值(SHV或SH值)。再者,芳香族聚硫醇化合物於其構中含有一苯基基團及大量硫原子。因此,其可於其後與一異氰酸酯反應製造一聚硫胺甲酸酯系光學材料,其具有優異光學性質,諸如,高折射率及低比重,與優異機械性質,諸如,低固化收縮。
一實施例提供一可聚合組成物,其包含芳香族聚硫醇化合物(D)及一異氰酸酯系化合物。此處,除了如上所述之芳香族聚硫醇化合物(D)以外,可聚合組成物可進一步包含不同於芳香族聚硫醇化合物之一聚硫醇化合物。
異氰酸酯系化合物可為普遍用於合成聚硫胺甲酸酯之一傳統者。異氰酸酯系化合物之特別例子係如上例示。
再者,如上所述般,可聚合組成物可進一步包含諸如一內脫模劑、一熱安定劑、一反應催化劑、一紫外線吸收劑,及上藍劑之添加劑,其係依其目的而定。
一實施例提供一種用於製造光學材料之方法,其係藉由將如上所述之可聚合組成物聚合及模製。再者,藉由上述製備方法製造之一光學材料被提供。光學材料可藉由依據如上所述之方法將可聚合組成物聚合及模製而製造。
光學材料係藉由將芳香族聚硫醇化合物及異氰酸酯化合物聚合(及固化)而製造。聚合反應中之SH基團對NCO基團的反應莫耳比率可為0.5至3.0,特別是0.5至1.5,更特別是0.8至1.5。再者,傳統上用於製造聚硫胺甲酸酯之上述反應催化劑可被使用以便控制反應速率。
光學材料可具有1.60至1.75,1.60至1.68,1.63至1.70,或1.63至1.68之折射率。光學材料可具有1.10至1.30,1.10至1.25,1.20至1.30,或1.20至1.25之比重。光學材料可具有100至120°C,100至110°C,105至120°C,或105至110°C之熱變形溫度(Tg)。
光學材料較佳可為一光學鏡片,特別是一塑膠光學鏡片。
如上所述,依據此等實施例之芳香族聚硫醇化合物,例如,芳香族聚硫醇化合物A至D之一或多者於其等之聚硫醇結構中含有一苯基基團及大量硫原子。因此,自芳香族聚硫醇化合物製備之一聚硫胺甲酸酯具有優異光學性質,諸如,高折射率及低比重,與優異機械性質,諸如,低固化收縮,其係較佳地用於製造各種塑膠光學鏡片,諸如,眼鏡鏡片及相機鏡片。 發明模式
以下,本發明係藉由範例作詳細闡釋。下列範例係打算於未限制其範圍下進一步例示本發明。 [範例] 製備二或更高官能性脂族聚硫醇化合物 製備例1
124.6重量份之2-巰基乙醇及18.3重量份之蒸餾水被注入一反應器內,且101.5重量份之一氫氧化鈉水溶液(32%)於約23°C以滴液方式添加40分鐘。73.6重量份之表氯醇於約32°C以滴液方式添加4.5小時,其後將混合物攪拌40分鐘獲得2,3-雙(2-羥基乙硫基)-1-丙醇。
331.5重量份之氫氯酸(35.5%)添加至上述化合物,且對此添加183.8重量份之硫代尿素(99.90%),其後將混合物於110°C攪拌3小時,並且迴流以供實行為了一異硫脲鹽之反應。於此反應後,混合物冷卻至45°C,對此添加320.5重量份之甲苯。此反應後,混合物冷卻至31°C, 243.1重量份之一氨水溶液(25%)於約36°C以滴液方式添加44分鐘,其後將反應混合物於約58°C攪拌3小時獲得一反應溶液。
162.8重量份之氫氯酸(35.5%)添加至因而製備之反應溶液,然後,將其於約39°C接受酸洗1小時。其後,對此添加174.1重量份之蒸餾水,且清洗於約40°C實施30分鐘,此清洗重複兩次。對此添加162.1重量份之一氨水溶液(0.1%),然後,將其接受清洗30分鐘。然後,對此添加174.2重量份之蒸餾水,且清洗於約40°C實施30分鐘,此清洗重複兩次。甲苯及小量之水於加熱及減壓下自反應溶液移除,然後,反應溶液於減壓下經由一1.2 µm PTFE型之膜過濾器過濾,獲得205.0重量份之4-巰基甲基-1,8-di巰基-3,6-二硫基辛烷。獲得化合物之元素分析顯示相似於理論值般之C(32.2),H(6.2),及S(61.6)。1 H-NMR(CDCl3 )分析顯示δppm=1.74-1.91(3H,m,SH)及2.70-3.00(13H,m,CH)。FT-IR分析顯示於2541cm-1 之SH拉伸峰。 製備例2
51.2重量份之2-巰基乙醇,26.5重量份之蒸餾水,及0.16重量份之一氫氧化鈉水溶液(49重量%)注至一反應器內,然後,61.99重量份之表氯醇於約10°C以滴液方式添加6.5小時,其後,將混合物攪拌60分鐘製備1-氯-3-(2-羥基乙硫基)-2-丙醇。150重量份之一硫化鈉水溶液(17.3%)於約22°C以滴液方式添加至上述化合物持續5.5小時,其後將混合物攪拌120分鐘獲得一反應溶液。279重量份之氫氯酸(35.5%)添加至反應溶液,然後,對其添加125.8重量份之硫代尿素,其後,將反應溶液於約110°C攪拌3小時,並且迴流以供實行為了一異硫脲鹽之反應。此反應之後,混合物冷卻至45°C,對此添加214份之甲苯。此反應之後,混合物冷卻至26°C,206.2重量份之一氨水溶液(25%)於約38°C以滴液方式添加30分鐘,其後,將混合物於約57°C攪拌1小時,獲得一反應溶液。
59.4重量份之氫氯酸(35.5%)添加至因而製備之反應溶液,然後,將其於約37°C接受酸洗30分鐘。此酸洗重複兩次。其後,對此添加118.7重量份之經除氣的水(溶解氧之濃度:2 ppm),且清洗於約40°C實施30分鐘,此重複5次。甲苯及小量之水於加熱及減壓下自反應溶液移除,然後,混合物於減壓下經由一1.2 µm PTFE 型之膜過濾器過濾,獲得5,9-二巰基甲基-1,13-二巰基-3,7,11-三硫基十三烷。獲得化合物之元素分析顯示相似於理論值般之C(32.9),H(6.1),及S(61.0)。13 C-NMR(CDCl3 )分析顯示δppm=35.1-35.9(-SCH2 -),24.9(-CH2 SH),及48.7(-CH-)。FT-IR分析顯示於2541cm-1 之SH拉伸峰。 製備芳香族聚硫醇化合物A 範例1
130克(1莫耳)之二乙烯基苯,650克(2.5莫耳)之製備例1的聚硫醇化合物,及3.5克之偶氮雙異丁腈(AIBN)注至一反應器內,且於80°C反應5小時。當於FT-IR之於1680 cm-1 的一雙鍵的特徵峰完全消失時,反應終結獲得一四官能性芳香族聚硫醇化合物。此化合物於膠凝滲透層析術(GPC)分析之主峰指示1,100之數平均分子量。
GPC分析之細節係顯示於以下之表1中。 [表1] 範例2
反應係以與範例1相同之方式實行,除了使用985克(2.5莫耳)之製備例2的聚硫醇化合物,藉此一六官能性芳香族聚硫醇化合物。此化合物於GPC分析之主峰指示1,400之數平均分子量。 範例3
反應係以與範例1相同之方式實行,除了使用995克(2.5莫耳)之來自Bruno Bock的三羥甲基丙烷三(3-巰基丙酸酯)(TMPMP),藉此一四官能性芳香族聚硫醇化合物。此化合物於GPC分析之主峰指示1,600之數平均分子量。 範例4
反應係以與範例1相同之方式實行,除了使用1,223克(2.5莫耳)之來自Bruno Bock的季戊四醇四(3-巰基丙酸酯)(PETMP),藉此一六官能性芳香族聚硫醇化合物。此化合物於GPC分析之主峰指示1,800之數平均分子量。 自芳香族聚硫醇化合物A製備一可聚合組成物 範例5
56.5重量份之於上述範例1製備之四官能性芳香族聚硫醇化合物與43.5 重量份之1,3-雙(異氰酸基甲基)環己烷(Takenate® 600)均勻混合。對此添加1重量份之作為一上藍劑的1-羥基-4-(對-甲苯胺)蒽醌,0.01重量份之作為一聚合反應催化劑的二丁基錫二氯化物,0.1重量份之作為一內脫模劑的Zelec® UN,及0.05重量份之作為一紫外線吸收劑的CYASORB® UV-5411並且均勻混合製備一可聚合組成物。 範例6至11及比較例1至4
可聚合組成物係以與範例5相同之方式製備,除了組份以及其等之含量(重量份)係如以下表2中所示般作改變。 測試例1:性質測量
於範例5至11及於比較例1至4製備之可聚合組成物的性質係依據以下所述之方法測量。測量結果係顯示於以下之表2中。 (1)折射率
於範例5至11及於比較例1至4製備之可聚合組成物每一者係於600 Pa除氣1小時,然後,經由一3 µm之鐵弗龍(Teflon)過濾器過濾。經過濾之可聚合組成物注入藉由膠布組合之一玻璃模具內。模具以5°C/分鐘之速率從25°C加熱至120°C,且聚合反應於120°C實行18小時。玻璃模具內之經固化的樹脂於130°C進一步固化4小時,然後,模製物件自玻璃模具脫模。模製物件係一圓形鏡片(光學材料),其具有1.2 mm之中心厚度(偏差:-5.00)及72 mm之直徑。鏡片浸漬於一ST11TN-8H硬塗覆溶液(Finecoat Co.)中,然後,熱固化以對其作塗覆。
鏡片之折射率係於20°C使用一Abbe折射計DR-M4(Atago Co.)測量。 (2)比重
於上述段落(1)所述之光學鏡片的重量對體積之比率係藉由一水置換方法測量,其比重係自此計算。 (3)耐熱性(熱變形)
於上述段落(1)所述之光學鏡片的玻璃轉移溫度(Tg;或熱變形溫度)係以TMA Q400(TA Co.)以滲透方法(荷重50克,探針0.5 mm Φ,升溫速率10°C/分鐘)測量。 (4)耐光性(曝光前後之黃色指數差;ΔYI)
模製物件自於範例5至11及於比較例1至4製備之可聚合組成物以與上述段落(1)中相同方式製造,除了因而製造之圓形鏡片(光學材料)具有9 mm之厚度及75 mm之直徑。鏡片上未施用塗層。光學材料之色度座標係使用Minolta Co.製造之一分光比色針CM-5測量,自此以下列方程式(1)計算其黃色指數(YI)。然後,光學材料曝露於Q-Pannel Lab Products之QUV/Spray模式(5w)持續200小時,其後,以與上述相同之方式測量黃色指數。YI值之差(即,曝光前後之YI值的差)被計算且表示為耐光性(ΔYI)。 [方程式1] YI=(234x+106y+106)/y [表2] Takenate® 600:1,3-雙(異氰酸基甲基)環己烷 Takenate® 500:二甲苯二異氰酸酯 TDI:甲苯二異氰酸酯 DYE:1-羥基-4-(對-甲苯胺)蒽醌 DBTDC:二丁基錫二氯化物 Zelec® UN:磷酸酯脫模劑,Stepan Co. CYASORB® UV-5411:2-(2'-羥基-5'-第三辛基苯基)苯并三唑,Cytec
如上述表2中所示,與比較例1至4之光學鏡片相比,範例5至11之光學鏡片具有低比重、高熱變形溫度,及以小的色度差表示之優異耐光性。此等範例及比較例之光學鏡片的折射率係彼此相似。因此,此等範例製造之光學鏡片可有利地作為光學材料,因為其等係重量輕、耐高溫,及形成一清析影像。 製備芳香族聚硫醇化合物B 範例12
250克(1莫耳)之4,4-硫基雙苯硫醇,435克之水,及0.5克之三乙胺注至裝設一機械式攪拌器及一冷卻管之一三頸式5公升反應器內,且溫度維持於50°C。然後,185克(2莫耳)之表氯醇以滴液方式添加至反應器持續1小時,且混合物於60°C老化5小時獲得一反應溶液。當表氯醇以薄層色譜(TLC)之結果未被自反應溶液檢測出時,終止反應獲得具有一氯醇結構的化學式5-1之化合物。
500克之水,156克(2莫耳)之2-巰基乙醇,及100克(2莫耳)之80%氫氧化鈉的一混合物係以滴液方式於50°C添加至化學式5-1之化合物持續2小時,其後,將混合物於60°C老化3小時獲得一反應溶液。當2-巰基乙醇以TLC之結果未被自反應溶液檢測出時,終止反應獲得化學式6-1之芳香族多元醇化合物。
576克(6莫耳)之38%濃氫氯酸溶液添加至上述獲得之化學式6-1之芳香族多元醇化合物,且對此添加335克(4.4莫耳)之硫代尿素,其後,於110°C進行為了一硫脲鹽之反應並且迴流3小時。然後,反應溶液冷卻至40°C,且650克之甲苯添加至反應溶液,其後,將其冷卻至25°C。其後,637克(4.5莫耳)之一25%氨水溶液於50°C以滴液方式添加至反應溶液持續30分鐘,且反應溶液進一步接受於60°C之水解1小時。
於反應溶液之甲苯部份被分離之後,127克之一38%濃氫氯酸溶液添加至此甲苯部份並且混合。30分鐘之後,水部份係使用一分離漏斗移除。此酸洗重複兩次。其次,255克之蒸餾水添加至已接受酸洗之反應溶液並且混合。30分鐘之後,水部份係使用一分離漏斗移除。此水洗重複五次。然後,甲苯及一小量之水經由一加熱及減壓之方法完全移除,然後,反應溶液經由一 1 µm之鐵弗龍過濾器過濾,獲得化學式2-1之四官能性芳香族聚硫醇化合物。
H-NMR:ppm 1.7(2H,-SH),2.7-3.3(9H,-SCH2 -),7.0(4H,-SCH2 =CH2 -),7.1(-CH2 =CH2 -)。 範例13
反應係以與範例12相同之方式實行,除了使用218克(1莫耳)之4,4-硫基酚替代250克(1莫耳)之4,4-硫基雙苯硫醇,藉此獲得化學式2-2之四官能性芳香族聚硫醇化合物。
H-NMR:ppm 1.7(2H,-SH),2.7-3.4(7H,-SCH2 -),4.1-4.4(2H,-CH2O-),6.6(4H,-OCH2 =CH2 -),7.1(4H, -CH2=CH2-)。 範例14
反應係以與範例12相同之方式實行,除了使用200克(1莫耳)之雙酚F替代250克(1莫耳)之4,4-硫基雙苯硫醇,藉此獲得化學式2-3之四官能性芳香族聚硫醇化合物。
H-NMR:ppm 1.7(2H,-SH),2.7-3.4(7H,-SCH2 -),3.9(2H,-CH2 -),4.1-4.4(2H,-CH2 O-),6.6(4H,-OCH2 =CH2 -),7.0(4H,-CH2 =CH2 -)。 自芳香族聚硫醇化合物B製備一可聚合組成物 範例15
61.2重量份之於上述範例12製備之芳香族聚硫醇化合物與38.8重量份之1,3-雙(異氰酸基甲基)環己烷(Takenate® 600)均勻混合。對此添加0.01重量份之作為一聚合反應催化劑的二丁基錫二氯化物,0.1重量份之作為一內脫模劑的Zelec® UN,及0.05重量份之作為一紫外線吸收劑的CYASORB® UV-5411,且均勻混合製備一可聚合組成物。 範例16至19及比較例5至8
可聚合組成物係以與範例15相同之方式製備,除了組份及其等之含量(重量份)係如以下表3中所示般改變。 測試例2:性質測量
於範例15至19及於比較例5至8製備之可聚合組成物的性質係以如上所述相同之方法測量。測量結果係顯示於以下之表3中。 [表3] 脂族聚硫醇A:5,9-二巰基甲基-1,13-二巰基-3,7,11-三硫基十三烷 脂族聚硫醇B:2,3-雙(2-巰基乙硫基)-丙烷-1-硫醇
如上之表3中所示,與比較例5至8之光學鏡片相比,範例15至19之光學鏡片具有低比重、高熱變形溫度,及以小的色度差表示之優異耐光性。此等範例及比較例之光學鏡片的折射率係彼此相似。因此,此等範例製造之光學鏡片可有利地作為光學材料,因為其等係重量輕、耐高溫,及形成一清析影像。 製備芳香族聚硫醇化合物C 範例20
154.6克(1莫耳)之4-氯苯乙烯氧化物,78.13克(1莫耳)之2-巰基乙醇,及0.1克之三乙胺被注至裝設一機械式攪拌器及一冷卻管之一三頸式5公升反應器內,且溫度維持於8°C持續4小時,獲得包含化學式12-1之化合物的一反應溶液。當2-巰基乙醇以薄層色譜(TLC)之結果未被自反應溶液檢測出時,終止反應。
124.9克(0.52莫耳)之硫化鈉單水合物及124.9克之水的混合物係於30°C以滴液方式緩慢添加至反應溶液持續3小時,其後,將反應溶液於40°C老化1小時,獲得包含化學式13之化合物的一反應溶液。當化學式 12-1之化合物以TLC之結果未被自反應溶液檢測出時,終止反應。
576克(6莫耳)之一38%濃氫氯酸溶液添加至反應溶液,然後,對此添加335 (4.4莫耳)之硫代尿素,其後,係於110°C之為了一硫脲鹽鹽的反應持續3小時並且迴流,獲得包含化學式5之化合物的一反應溶液。
反應溶液冷卻至40°C之後,對此添加650克之甲苯,其後,冷卻至25°C。其後,637克(4.5莫耳)之一25%氨水溶液於50°C以滴液方式添加至反應溶液持續30分鐘,且反應溶液進一步接受於60°C之水解持續1小時。
於反應溶液之甲苯部份被分離之後,127克之一38%濃氫氯酸溶液添加至此甲苯部份並且混合。30分鐘之後,水部份係使用一分離漏斗移除(即,酸洗方法)。此酸洗重複兩次。其次,255克之蒸餾水添加至已接受酸洗之反應溶液並且混合。30分鐘之後,水部份係使用一分離漏斗移除。此水洗重複五次。然後,甲苯及一小量之水經由一加熱及減壓之方法完全移除,然後,反應溶液經由一 1 µm之鐵弗龍過濾器過濾,獲得化學式10之四官能性芳香族聚硫醇化合物。對因而獲得之芳香族聚硫醇化合物的FT-IR及C13 -NMR之結果係如下。 [表4] FT-IR:IR λ最大 (KBr) cm-1 = 2600 (SH) [表5]自芳香族聚硫醇化合物C製備一可聚合組成物 範例21
72.8重量份之於上述範例20製備之芳香族聚硫醇化合物與27.2重量份之1,3-雙(異氰酸基甲基)環己烷(Takenate® 600)均勻混合。對此添加0.01重量份之作為一聚合反應催化劑的二丁基錫二氯化物,0.1重量份之作為一內脫模劑的Zelec® UN,及0.05重量份之作為一紫外線吸收劑的CYASORB® UV-5411,且均勻混合製備一可聚合組成物。 範例22及23與比較例9及10
可聚合組成物係以與範例21相同之方式製備,除了組份及其等之含量(重量份)係如以下表6中所示般改變。 測試例3:性質測量
於範例21至23與於比較例9及10製備之可聚合組成物的性質係以如上所述相同之方法測量。測量結果係顯示於以下之表6中。 [表6]
如上之表6中所示,與比較例9及10之光學鏡片相比,範例21至23之光學鏡片具有低比重、高折射率、高熱變形溫度,及以小的色度差表示之優異耐光性。此等範例及比較例之光學鏡片的折射率係彼此相似。因此,此等範例製造之光學鏡片可有利地作為光學材料,因為其等係重量輕、耐高溫,及形成一清析影像。 製備芳香族聚硫醇化合物D 範例24
142克(1莫耳)之1,4-苯二硫醇,435克之水,及0.5克之三乙胺注至裝設一機械式攪拌器及一冷卻管之一三頸式5公升反應器內,且溫度維持於50°C。然後,185克(2莫耳)之表氯醇以滴液方式添加至反應器持續1小時,且混合物於60°C老化5小時獲得一反應溶液。當表氯醇以薄層色譜(TLC)之結果未被自反應溶液檢測出時,終止反應獲得具有一氯醇結構的化學式18-1之化合物。
500克之水,156克(2莫耳)之2-巰基乙醇,及100克(2莫耳)之80%氫氧化鈉的一混合物於50°C以滴液方式緩慢添加至化學式18-1之化合物持續2小時,其後,將混合物於60°C老化3小時,藉此獲得一反應溶液。當2-巰基乙醇以TLC之結果未被自反應溶液檢測出時,終止反應獲得化學式19-1之芳香族多元醇化合物。
576克(6莫耳)之一38%濃氫氯酸溶液添加至化學式19-1之芳香族多元醇化合物,然後,對此添加335克(4.4莫耳)之硫代尿素,其後,於110°C進行為了一硫脲鹽之反應並且迴流3小時。然後,反應溶液冷卻至40°C,且650克之甲苯添加至反應溶液,其後,將其冷卻至25°C。其後,637克(4.5莫耳)之一25%氨水溶液於50°C以滴液方式添加至反應溶液持續30分鐘,且反應溶液進一步接受於60°C之水解持續1小時。
於反應溶液之甲苯部份被分離之後,127克之一38%濃氫氯酸溶液添加至此甲苯部份並且混合。30分鐘之後,水部份係使用一分離漏斗移除。此酸洗重複兩次。其次,255克之蒸餾水添加至已接受酸洗之反應溶液並且混合。30分鐘之後,水部份係使用一分離漏斗移除。此水洗重複五次。然後,甲苯及一小量之水經由一加熱及減壓之方法完全移除,然後,反應溶液經由一 1 µm之鐵弗龍過濾器過濾,獲得化學式14-1之四官能性芳香族聚硫醇化合物。 H-NMR(ppm):1.6(2H,-SH),2.7-3.4(9H,-CH2 S-),7.2(4H,-CH2 =) FT-IR:2540 cm-1 (-SH) [表7] <元素分析> 範例25
反應係以與範例24相同之方式實行,除了使用110克(1莫耳)之氫醌替代142克(1莫耳)之1,4-苯二硫醇,藉此,獲得化學式14-2之四官能性芳香族聚硫醇化合物。 H-NMR(ppm):1.6(2H,-SH),2.7-3.4(7H,-CH2 S-),4.1-4.4(2H,-CH2 O-),6.7(4H,-CH2 =) FT-IR:2540 cm-1 (-SH) [表8] 元素分析 自芳香族聚硫醇化合物D製備一可聚合組成物 範例26
56.5重量份之於上述範例24製備之芳香族聚硫醇化合物與43.5重量份之1,3-雙(異氰酸基甲基)環己烷(Takenate® 600)均勻混合。對此添加0.01重量份之作為一聚合反應催化劑的二丁基錫二氯化物,0.1重量份之作為一內脫模劑的Zelec® UN,及0.05重量份之作為一紫外線吸收劑的CYASORB® UV-5411,且均勻混合製備一可聚合組成物。 範例27及比較例11至13
可聚合組成物係以與範例26相同之方式製備,除了組份及其等之含量(重量份)係如以下表9中所示般改變。 測試例4:性質測量
於範例26及27與於比較例11至14製備之可聚合組成物的性質係以如上所述相同之方法測量。測量結果係顯示於以下之表9中。 [表6]
如上之表9中所示,與比較例11至14之光學鏡片相比,範例26及27之光學鏡片具有低比重、高熱變形溫度,及以小的色度差表示之優異耐光性。此等範例及比較例之光學鏡片的折射率係彼此相似。因此,此等範例製造之光學鏡片可有利地作為光學材料,因為其等係重量輕、耐高溫,及形成一清析影像。

Claims (13)

  1. 一種芳香族聚硫醇化合物,其係藉由將下列化學式1所示一二乙烯基苯化合物與一二或更高官能性脂族聚硫醇反應而製備,其中該二或更高官能性脂族聚硫醇係選自由甘油基二硫基乙醇酸酯、乙氧基化三羥甲基丙烷三(3-巰基丙酸酯)、三[2-(3-巰基丙醯氧基)乙基]異氰尿酸酯、二季戊四醇六(3-巰基丙酸酯),及5,9-二巰基甲基-1,13-二巰基-3,7,11-三硫基十三烷所組成群組之至少一者:
    Figure TWI652283B_C0001
  2. 如請求項1之芳香族聚硫醇化合物,其中該二乙烯基苯化合物對該二或更高官能性脂族聚硫醇之莫耳比率係1:2至1:10。
  3. 如請求項1之芳香族聚硫醇化合物,其具有500至3,000之一數平均分子量。
  4. 一種可聚合組成物,其包含如請求項1之芳香族聚硫醇化合物及一異氰酸酯系化合物。
  5. 如請求項4之可聚合組成物,其進一步包含一不同於該芳香族聚硫醇化合物之聚硫醇化合物。
  6. 如請求項5之可聚合組成物,其以100重量份之該等總硫醇化合物為基準,係包含5至70重量份之量的該芳香族聚硫醇化合物。
  7. 如請求項4之可聚合組成物,其中該異氰酸酯系化合物係選自由1,3-雙(異氰酸基甲基)環己烷、六伸甲基二異氰酸酯、異佛爾酮二異氰酸酯、二甲苯二異氰酸酯,及甲苯二異氰酸酯所組成群組之至少一者。
  8. 一種用於製造光學材料之方法,其包含將如請求項4之可聚合組成物聚合及模製。
  9. 一種光學材料,其係藉由如請求項8之方法製造。
  10. 如請求項9之光學材料,其係一塑膠光學鏡片。
  11. 如請求項9之光學材料,其具有1.50至1.75之一折射率。
  12. 如請求項9之光學材料,其具有1.15至1.25之一比重。
  13. 如請求項9之光學材料,其具有100至130℃之一熱變形溫度(Tg)。
TW106123503A 2016-07-14 2017-07-13 用於製造光學材料之芳香族聚硫醇化合物 TWI65228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8)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10-2016-0089008 2016-07-14
KR1020160089008A KR101814724B1 (ko) 2016-07-14 2016-07-14 광학 재료용 방향족 폴리티올 화합물
??10-2016-0111578 2016-08-31
KR1020160111578A KR101883814B1 (ko) 2016-08-31 2016-08-31 광학 재료용 방향족 폴리티올 화합물
??10-2016-0111759 2016-08-31
KR1020160111537A KR101870380B1 (ko) 2016-08-31 2016-08-31 광학 재료용 방향족 폴리티올 화합물
KR1020160111759A KR101791221B1 (ko) 2016-08-31 2016-08-31 광학 재료용 방향족 폴리티올 화합물
??10-2016-0111537 2016-08-3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811852A TW201811852A (zh) 2018-04-01
TWI652283B true TWI652283B (zh) 2019-03-01

Family

ID=609518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6123503A TWI652283B (zh) 2016-07-14 2017-07-13 用於製造光學材料之芳香族聚硫醇化合物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11279673B2 (zh)
EP (1) EP3486272B1 (zh)
JP (1) JP6929930B2 (zh)
CN (1) CN109563269B (zh)
TW (1) TWI652283B (zh)
WO (1) WO201801280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894921B1 (ko) * 2018-01-19 2018-09-04 에스케이씨 주식회사 플라스틱 광학 렌즈용 폴리티올 조성물
JP2019178084A (ja) * 2018-03-30 2019-10-17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ポリ)チオール化合物の製造方法
CN108864392A (zh) * 2018-07-27 2018-11-23 望江县天长光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光学树脂产品及其制备方法
CN109053507B (zh) * 2018-07-27 2020-10-20 望江县天长光学仪器有限公司 一种光学树脂材料用多硫醇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0283329B (zh) * 2019-06-06 2022-04-22 江苏苏博特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机制砂混凝土专用超塑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1039836A (zh) * 2019-12-13 2020-04-21 山东益丰生化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合成芳香基多硫醇化合物的方法
JP7059343B2 (ja) * 2019-12-13 2022-04-25 エスケイシー・カンパニー・リミテッド ポリチオール組成物の調製方法
CN114478275B (zh) * 2020-10-27 2024-01-16 中石化南京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耐高温粘土稳定剂及其制备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981242B2 (ja) 1989-10-25 1999-11-22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高屈折率レンズ用樹脂及びレンズ
US5608115A (en) 1994-01-26 1997-03-04 Mitsui Toatsu Chemicals, Inc. Polythiol useful for preparing sulfur-containing urethane-based resin and process for producing the same
JP3256415B2 (ja) * 1995-06-30 2002-02-12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光重合含硫ウレタン系プラスチックレンズ
JP3663861B2 (ja) * 1997-12-03 2005-06-22 三菱瓦斯化学株式会社 新規な樹脂用組成物
US6669873B1 (en) * 1999-04-22 2003-12-30 Ppc Industries Ohio, Inc. Optical resin composition comprising thiol-ene prepolymer
JP4255189B2 (ja) 1999-11-15 2009-04-15 電気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プレポリマ−及び光硬化性樹脂組成物
JP4293328B2 (ja) * 2000-01-13 2009-07-08 電気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接合光学素子
US6887401B2 (en) * 2001-11-05 2005-05-03 Essilor International Compagnie General D'optique Method for making transparent polythiourethane substrates in particular optical substrates
US6872333B2 (en) 2002-02-07 2005-03-29 Mitsubishi Gas Chemical Company, Ltd. Enic compounds, sulfur-containing polyenic compound, sulfur-containing polythiol compound, high refractive index photocurable composition and cured product thereof
KR20030075401A (ko) 2002-03-18 2003-09-26 장동규 신규 폴리티올 화합물로 부터 얻은 초 고굴절 광학 재료및 렌즈의 제조방법
KR20060064859A (ko) 2004-12-09 2006-06-14 주식회사 두산 폴리티올 화합물, 그 제조방법, 이를 이용한 우레탄계수지 및 렌즈
EP1976929A4 (en) * 2005-12-30 2012-07-18 Cheil Ind Inc NON-FLAMMABLE POLYCARBONATE THERMOPLASTIC RESIN COMPOSITION HAVING GOOD PROPERTIES OF EXTRUSION MOLDING AND SHOCK RESISTANCE
KR101074450B1 (ko) 2008-12-29 2011-10-17 주식회사 케이오씨솔루션 신규 티올 화합물을 이용한 광학렌즈용 경량성 고굴절 수지조성물 및 이를 이용한 광학렌즈
KR101594407B1 (ko) 2009-08-26 2016-02-17 주식회사 케이오씨솔루션 맑고 투명한 폴리티올 화합물의 제조방법과 이를 이용한 광학렌즈용 조성물 및 광학렌즈의 제조방법
KR20120095328A (ko) 2011-02-18 2012-08-28 주식회사 케이오씨솔루션 신규 폴리티올화합물과 그 제조방법 및 이를 이용한 우레탄계 광학재료용 수지 조성물
US9389511B2 (en) * 2011-03-18 2016-07-12 Cornell University Methods of making patterned structures of materials, patterned structures of materials, and methods of using same
JP5743713B2 (ja) * 2011-05-23 2015-07-01 株式会社トクヤマ 積層体、フォトクロミックレンズ、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A3004569A1 (en) 2011-10-03 2013-04-11 Technische Universitat Wien Thiol-ene polymerization with vinylesters and vinylcarbonate
US9181179B2 (en) 2012-08-14 2015-11-10 Mitsui Chemicals, Inc. Method for producing polythiol compound, polymerizable composition for optical material, and uses thereof
JP5373226B1 (ja) * 2012-08-14 2013-12-18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ポリチオール組成物、光学材料用重合性組成物およびその用途
US9568643B2 (en) * 2012-12-13 2017-02-14 Ppg Industries Ohio, Inc. Polyurethane urea-containing compositions and optical articles and methods for preparing them
EP3029124B1 (en) 2013-08-02 2018-10-10 Mitsui Chemicals, Inc. Polymerizable composition for photochromic optical material
KR101814724B1 (ko) 2016-07-14 2018-01-04 에스케이씨 주식회사 광학 재료용 방향족 폴리티올 화합물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486272A1 (en) 2019-05-22
WO2018012803A1 (ko) 2018-01-18
CN109563269A (zh) 2019-04-02
JP6929930B2 (ja) 2021-09-01
US11279673B2 (en) 2022-03-22
CN109563269B (zh) 2021-07-23
US20190292144A1 (en) 2019-09-26
JP2019524725A (ja) 2019-09-05
TW201811852A (zh) 2018-04-01
EP3486272B1 (en) 2021-04-28
EP3486272A4 (en) 2020-01-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52283B (zh) 用於製造光學材料之芳香族聚硫醇化合物
KR101400358B1 (ko) 신규한 폴리티올 화합물의 제조방법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광학재료용 중합성 조성물
US7872093B2 (en) Method for producing polythiourethane resin
KR101807584B1 (ko) 폴리티올화합물의 제조방법과 이를 이용한 우레탄계 광학재료용 수지 조성물
CN107250125B (zh) 新型的环硫化合物及包含其的光学材料用组合物
TWI646073B (zh) 使用於光學材料製造的多元硫醇組成物及其製備方法
KR101802479B1 (ko) 고리개환을 통해 사슬연장된 폴리티올화합물과 그 제조 방법 및 이를 이용한 우레탄계 광학재료용 수지 조성물
KR20130086006A (ko) 티오에폭시계 광학재료의 제조방법과 그 중합성 조성물
US9193831B2 (en) Urethane-based optical component and manufacturing process therefor
KR101455645B1 (ko) 폴리티올 화합물의 제조 방법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광학재료용 중합성 조성물
US20180066082A1 (en) Polymerizable composition and novel alkyne compound
KR20170018305A (ko) 새로운 티올화합물과 이를 포함하는 중합성 조성물
KR101814724B1 (ko) 광학 재료용 방향족 폴리티올 화합물
KR20090082719A (ko) 신규 티오에폭시 화합물을 포함하는 초고굴절 광학수지조성물 및 이를 이용한 광학렌즈
US10669367B2 (en) Polythiol composition for plastic lens
KR20120097330A (ko) 메르캅토카르본산의 제조 방법 및 이를 이용한 메르캅토기를 갖는 카르본산 에스테르 화합물
JP4431856B2 (ja) 新規なポリチオール化合物
KR20210121873A (ko) 티오우레탄계 광학재료용 수지 조성물과 티오우레탄계 광학재료용 수지의 제조방법
KR101813258B1 (ko) 광학 재료용 실록산 티올 올리고머
JP3483828B2 (ja) プラスチックレンズの製造方法及びプラスチックレンズ
KR20190060706A (ko) 광학재료용 지방족 폴리싸이올 화합물과 이를 이용한 광학재료 조성물
KR20190060419A (ko) 광학재료용 지방족 및 지환족 폴리싸이올 화합물과 이를 이용한 광학재료 조성물
KR101883814B1 (ko) 광학 재료용 방향족 폴리티올 화합물
JP4598916B2 (ja) ポリチオールの製造方法及びそれに得られるポリチオール
KR20210130547A (ko) 광학재료용 에폭시 화합물의 제조방법 및 이를 이용한 광학재료용 에피설파이드 화합물과 고굴절 광학재료의 제조방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