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37740B - Chair massage machine - Google Patents

Chair massage machine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637740B
TWI637740B TW106132045A TW106132045A TWI637740B TW I637740 B TWI637740 B TW I637740B TW 106132045 A TW106132045 A TW 106132045A TW 106132045 A TW106132045 A TW 106132045A TW I637740 B TWI637740 B TW I637740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eat portion
footrest
seat
massage
rail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613204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831162A (zh
Inventor
石黑文敬
李兵
清水新策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大東電機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大東電機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大東電機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83116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83116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3774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37740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15/00Massage by means of rollers, balls, e.g. inflatable, chains, or roller chai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7/00Devices for suction-kneading massage; Devices for massaging the skin by rubbing or brush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Pain & Pain Management (AREA)
  • Physical Education & Sports Medicine (AREA)
  • Rehabilitation Therap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Dermatology (AREA)
  • Massag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在採用可以機械式對臀部的施療部位進行施療之按摩機構的情況中,減少使用者就座時感受到的不快感。
本發明的椅子型按摩機(1)係具備:座位部(2);座位部按摩機構(5),對就座於座位部(2)的使用者臀部進行施療;座位部導軌(7),將座位部按摩機構(5)朝前後方向引導;及擱腳部(4),對使用者的下肢進行施療;其特徵為:座位部(2)係設成可將前述擱腳部(4)收納在該座位部(2)之下方內側的構成,而座位部導軌(7)則設成向後方下降的彎曲形狀,俾指向收容在座位部(2)下方內側之狀態的擱腳部(4)後端部。

Description

椅子型按摩機
本發明係關於具備對就座於座位部的使用者從臀部到下肢間的施療部施行按摩的座位部按摩機構,且雖具備該座位部按摩機構,但仍可將擱腳部確實收納的椅子型按摩機。
傳統技術中,以使用機械式按摩機構對就座於座位部的使用者的臀部施療部施行按摩的椅子型按摩機而言,如專利文獻1的機型已為眾所周知。
專利文獻1的椅子型按摩機係形成為靠背部與座位部一體化的桶式座椅(bucket seat)型,其可藉由沿著從靠背部的上端到座位部前端之寬廣範圍中設置的齒條部來引導按摩機構,俾對自肩部到臀部的寬廣範圍進行施療。意即,專利文獻1的椅子型按摩機中,若使按摩機構移動到座位部的下側,即可對臀部施療部進行機械式的施術按摩。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 日本特開2014-171號公報
不過,專利文獻1的椅子型按摩機中具備有用以按摩使用者下肢的擱腳部(下肢用按摩機構)。該擱腳部係裝設在座位部的前側,不使用時就會被視為是妨礙。因此,考慮要將擱腳部收納在座位部的下方時,就專利文獻1的椅子型按摩機而言,因座位部按摩機構係存在於座位部的中央,會和擱腳部干擾,要收納到座位部下方會被認為很困難。
本發明係鑑於上述問題而研發者,其目的在提供雖採用可以機械式對由臀部到大腿的施療部進行施療的按摩機構,仍可將擱腳部往座位部下方收納而富功能性的椅子型按摩機。
為解決上述課題,本發明的椅子型按摩機係採取以下的技術的手段。
亦即,本發明的椅子型按摩機具備:座位部;座位部按摩機構,對就座於座位部的使用者臀部進行施療;座位部導軌,將該座位部按摩機構朝前後方向引導;及擱腳部,對使用者的下肢進行施療;其特徵為:前述座位部係設成前述擱腳部可收納在該座位部下方內側的構成,前述座位部導軌係指向收容於前述座位部下方內側之狀態的擱腳部之後端部,並且以向後方下降的方式設成彎曲的形狀。
另外,較佳為,前述座位部的後方設有:靠背部,供使用者倚靠;背部按摩機構,對倚靠在前述靠背部之使用者的背部進行施療;及背部導軌,將前述背部按摩機構朝上下方向引導;在收容於前述座位部下方內側之狀態的擱腳部之後端部、與前述背部導軌之下端部之間形成有空間部;而前述座位部導軌係配備成指向前述空間部。
另外,較佳為,前述擱腳部的前面設有向外部敞開並且使用者下肢可插入其中的下肢插入部,前述下肢插入部形成有與使用者的腳部前端對應的部分係朝前方敞開的敞開部;前述擱腳部係以前述下肢插入部的設置面朝向上方並且前述敞開部也朝向上方的方式設成可收容在前述座位部的內側;前述擱腳部可在使前述座位部導軌進入前述下肢插入部的內側及/或前述敞開部內的狀態下收容於前述座位部的下方內側。
若依據本發明的椅子型按摩機,雖係採用可以機械式對由臀部到下肢(特別是大腿)的施療部進行施療的按摩機構,仍能將擱腳部往座位部的下方確實收納。
1‧‧‧椅子型按摩機
2‧‧‧座位部
3‧‧‧靠背部
4‧‧‧擱腳部
5‧‧‧座位部按摩機構
6‧‧‧背部按摩機構
7‧‧‧座位部導軌
8‧‧‧背部導軌
9‧‧‧腳部按摩機構
10‧‧‧支撐框架
11‧‧‧基座體(底座體)
12‧‧‧座位部按摩機構之按摩體
13‧‧‧阻尼手段
14‧‧‧按摩體之驅動部(驅動馬達)
14a‧‧‧驅動部之驅動軸
15‧‧‧旋轉軸
16‧‧‧按摩構件
17‧‧‧行走齒輪
18‧‧‧齒條
19‧‧‧背部按摩用按摩構件
20‧‧‧上臂按摩部
21‧‧‧上部腳部按摩體
22‧‧‧下部腳部按摩體
23‧‧‧下肢插入部
24‧‧‧轉動軸
25‧‧‧擺動臂構件
26‧‧‧側方支持構件
27‧‧‧擱腳面
28‧‧‧致動器
29‧‧‧連結軸
30‧‧‧敞開部
31‧‧‧空間部
圖1為本實施形態之椅子型按摩機的立體圖。
圖2為設在本實施形態之椅子型按摩機的座位部按摩機構圖。
圖3為將擱腳部設為按摩姿勢後,用座位部按摩機構進行按摩時的椅子型按摩機圖。
圖4為擱腳部設為按摩姿勢後,收容座位部按摩機構時的椅子型按摩機圖。
圖5為將擱腳部設為擱腳姿勢後,收容座位部按摩機構時的椅子型按摩機圖。
圖6為將擱腳部設為收容姿勢後,進一步收容在座位部下方時的椅子型按摩機圖。
圖7為所收容的擱腳部與座位部導軌的位置關係圖。
發明的實施形態
以下,根據圖式詳細說明本發明椅子型按摩機1的實施形態。
如圖1所示,本實施形態的椅子型按摩機1具有:座位部2,具備從下方支持使用者臀部的充分寬闊度;靠背部3,設在該座位部2的後側;及擱腳部4,設在座位部2的前側。上述座位部2的內側設有對使用者從臀部到大腿的施療部(以下僅稱施療部)進行按摩的座位部按摩機構5。此外,靠背部3的內部設有對倚靠在靠背部3的使用者背部進行施療的背部按摩機構6。
再者,上述的座位部按摩機構5及背部按摩機構6均設成可使用導軌(座位部導軌7及背部導軌8)朝前後方向或上下方向引導。更進而在座位部2前方的擱腳部4設有腳部按摩機構9,其係形成可供使用者的 下肢插入其中的形狀並且可藉氣囊對插入的使用者下肢進行按摩。
下文中,即針對構成本實施形態之椅子型按摩機1的座位部2、靠背部3、擱腳部4、背部按摩機構6及座位部按摩機構5加以說明。
另外,下文中,說明椅子型按摩機1時,如圖1所示,係將豎起狀態的靠背部3的高度方向作為上下方向,圖1所示方向作為左右方向(寬度方向)或前後方向來說明。這些方向係和就座於椅子型按摩機1的使用者觀看的上下方向、左右方向、前後方向一致。
如圖1及圖2所示,座位部2具有由角型桿狀構件組合而成的支撐框架10。該支撐框架10的內側配設有可使座位部按摩機構5移動於前後方向的座位部導軌7。該座位部導軌7為沿前後方向配設的軌道構件,且設成可將座位部按摩機構5沿著鋪設方向引導。另外,圖示省略的部分為,上述支撐框架10的上部設有供使用者就座時使用的緩衝構件,座位部按摩機構5或座位部導軌7係用護罩或片材等加以覆蓋,使異物等無法從外側進入。
上述座位部按摩機構5係為對就座於座位部2的使用者之臀部施療部施行按摩的部分。該座位部按摩機構5係設成可藉安裝在座位部2之支撐框架10的座位部導軌7朝前後方向移動。另外,有關該座位部導軌7,容後詳細說明。
如圖2至圖6所示,座位部按摩機構5具有:基座體11(底座體),作成可藉座位部導軌7移動;按摩體12,安裝在基座體11,並且設成可對就座於座位部2的使用者之施療部進行按摩;及阻尼(damper)手段13,配備在基座體11與按摩體12之間。
構成座位部按摩機構5的構件中,按摩體12具備:產生旋轉驅動力的驅動部14(驅動馬達)、及藉驅動部14產生的旋轉驅動力予以旋轉驅動的旋轉軸15。該旋轉軸15設有左右一對的按摩構件16。意即,座位部按摩機構5係透過使用凸輪將旋轉軸15的旋轉驅動力加以變換,使按摩構件16(偏心凸座構件)往復擺動於左右方向,而成為用按摩構件16對施療部按摩的構成。
若舉圖3的狀態為例具體說明時,構成本實施形態之座位部按摩機構5的驅動部14係以驅動軸14a配備成朝向前方略向上的電動馬達所構成。該驅動部14之驅動軸14a的上側以交叉狀配備有上述的旋轉軸15,且使用蝸齒輪傳送動力。此外,雖省略了圖示但於該旋轉軸15設有:伴同旋轉軸15旋轉的偏心凸座構件;基端側滑動自如地嵌入偏心凸座構件之傾斜凸輪面(環繞著對旋轉軸15之軸心傾斜的軸心的凸輪面)的按摩臂;限制按摩臂伴同偏心凸座構件旋轉的限制部等。意即,座位部按摩機構5係透過使用偏心凸座構件、傾斜凸輪面、限制銷及限制溝的變換機構將旋轉軸15的旋轉驅動力加以變換,而成為使按摩構件16(偏心凸座構件)擺動於左右方向的構成。
另外,上述的本實施形態中,係舉使用按摩構件16對施療部施行揉按按摩的座位部按摩機構5為例。但,設於本發明椅子型按摩機1的座位部按摩機構5並非只施行揉按按摩,也可使用單獨或組合方式施行揉按按摩、捶敲按摩、抓捏按摩等的機構。
構成上述座位部按摩機構5的構件中,基座體11係為可藉上述座位部導軌7移動於前後方向,並且可搭載按摩體12的構件。該基座體11的中央係形成向下方凹陷的形狀,中央的凹陷部分設有將自基座體11施加於按摩體12的衝撃予以緩減的阻尼手段13(線圈彈簧)。
此外,基座體11設有可藉未圖示的驅動馬達旋轉的行走齒輪17。該行走齒輪17係分別設於基座體11的左右兩側,且成為嚙合於設在座位部導軌7上之齒條18的構成。意即,左右座位部導軌7的上側沿導軌的舖設方向形成有齒條18,上述的行走齒輪17即設成可嚙合於該齒條18。因此,令行走齒輪17嚙合於座位部導軌7的齒條18後,只要使行走齒輪17旋轉驅動,就可將座位部按摩機構5沿著座位部導軌7的鋪設方向引導。
另外,本發明的座位部導軌7在其形狀或配設上具有特徵性的構成。關於此點,容後詳細說明。
如圖1所示,靠背部3係位於座位部2後方的構件,其係形成具有厚度的平板狀俾可供使用者倚靠。靠背部3的內側設有:背部按摩機構6,對使用者從肩部通過背 部到腰部的廣闊範圍進行揉按、捶敲、或抓捏按摩;及背部導軌8,可沿著靠背部3的傾斜方向引導該背部按摩機構6。
而且,靠背部3的前側係朝向前方設有開口,背部按摩機構6則設成背部按摩用按摩構件19可從該開口的前側向前方突出。
再者,上述的背部導軌8係配備成朝上下方向貫通靠背部3的內部。而且,背部導軌8的下端則在前後方向和座位部2之支撐框架10的後端大致相同的位置進入支撐框架10內。
另外,上述椅子型按摩機1之靠背部3的左右兩側設有上臂按摩部20。該上臂按摩部20係配備成從靠背部3的左右兩端向前方突出,且設成可用氣囊對使用者的上臂施行推壓按摩。
擱腳部4係配備在座位部2的前側,且設成可以設在內部的腳部按摩機構9對使用者的下肢進行按摩。具體而言,擱腳部4具備上部腳部按摩體21、及配備在上部腳部按摩體21之下方的下部腳部按摩體22。下部腳部按摩體22係設成可相對於上部腳部按摩體21移動於上下方向。若以此方式用可朝上下方向改變相對距離的2個構件構成擱腳部4,就能對各種大小的下肢進行施療,對不同體格的使用者也能提供最適當的按摩。
再者,擱腳部4具備朝向擱腳部4的外部敞開並且使用者的下肢可插入其中的下肢插入部23。上述的下肢插入部23係越過上下腳部按摩體21、22雙方 並形成凹狀,讓使用者可將下肢插入,並且分別形成在擱腳部4的左側與右側。此外,各個下肢插入部23的內側配備有可對使用者下肢施行推壓按摩的氣囊,擱腳部4係設成可用氣囊對使用者的左右脚部施行按摩的構成。對於該氣囊,壓縮空氣係從設於座位部2之支撐框架10內的空壓機(圖示略)供給。意即,上述的氣囊或空壓機構成了可藉氣囊對使用者的下肢按摩的腳部按摩機構9。
還有,本實施形態的椅子型按摩機1設有將擱腳部4收容在座位部2之下方或改變姿勢的機構。下文中即就該機構加以說明。
如圖3至圖5所示,擱腳部4係繞著朝左右方向的轉動軸24轉動自如地加以支持。藉由依此方式繞著轉動軸24轉動,擱腳部4即可將其姿勢切換成按摩專用的按摩姿勢及可讓下肢擱置休息的擱腳姿勢。
具體而言,座位部2在支撐框架10的前側上部安裝有繞著朝左右方向的軸相對於該支撐框架10擺動自如的擺動臂構件25。該擺動臂構件25從左右側方觀看時係彎曲成大致L字狀外觀的長形的板狀構件,且分別安裝在支撐框架10的左端及右端。而且,各擺動臂構件25中,和支撐框架10連結側相反之側的端部(前端)係用螺絲等固定於擱腳部4的側方支持構件26。
側方支持構件26為分別配備在擱腳部4之左右兩側,藉以將擱腳部4轉動自如地支持的構件。本實施形態中,從左右側方觀看時,係由具有大致D字形 外觀的板狀構件所構成。擺動臂構件25係連結於側方支持構件26的後端側,側方支持構件26的前端側則設有繞著朝左右方向的軸轉動自如地支持擱腳部4的轉動軸24。
意即,如圖3所示的擱腳部4中,擱腳部4係成為下肢插入部23(下肢插入部23的設置面)向著上方稍前側開口的姿勢。此外,設有鎖定構件等,藉以將擱腳部4卡止成不會相對於側方支持構件26轉動,且可將擱腳部4保持在下肢插入部23朝向上方的姿勢(按摩姿勢)。只要是這種按摩姿勢,下肢插入部23就會朝向上方,讓下肢容易插入,故可對使用者下肢進行按摩。
將圖3所示按摩姿勢的擱腳部4變更為擱腳姿勢時,首先,藉上述的鎖定構件解除卡止狀態。於是,擱腳部4可繞著軸心朝左右方向的轉動軸24轉動。使圖3所示按摩姿勢的擱腳部4繞著轉動軸24轉動180°左右時,擱腳部4的姿勢即可如圖5所示地變更為下肢插入部23朝向下方的姿勢(擱腳姿勢)。
如圖5所示的擱腳姿勢中,可將下肢(小腿肚或腳底)擱放在位於下肢插入部23背側的擱腳面27,讓下肢休息。位於該下肢插入部23之背面側的擱腳面27係形成為平坦狀,俾容易擱放下肢,且使用緩衝構件等形成,讓擱放其上的下肢不會疲勞。
另外,要將處於擱腳姿勢的擱腳部4返回到按摩姿勢時,可使擱腳部4繞著轉動軸24再轉動180°左右或朝相反方向轉動180°左右。以上的說明係有關於擱腳部4之姿勢的變更機構。
另一方面,收容上述擱腳部4的機構係由配備在支撐框架10的致動器28、連結致動器28與擺動臂構件25的連結軸29所構成。具體而言,致動器28為設成用電動馬達之驅動力等朝前後方向伸縮自如的構件,且配備在支撐框架10的下側。該致動器28係使其後端側安裝在支撐框架10,且設成向前方伸縮自如。再者,連結軸29為從連結於致動器28的後端側向前方上側以傾斜狀延伸的桿狀構件,連結軸29的前端側係繞著朝左右方向的軸擺動自如地連結在上述擺動臂構件25的長邊方向中途側。
意即,如圖5所示地向前方伸出的擱腳部4要收容在座位部2的下方時,係用電動馬達使致動器28的前端向後方縮退。於是,連結於致動器28的連結軸29即向後方移動,擺動臂構件25的前端側則以連結在支撐框架10之後端側(基端側)為中心向後方下側擺動。結果,如圖6所示,擱腳部4即可收容在座位部2的下方。
另一方面,要使收容在座位部2下方的擱腳部4向前方伸出時,係使電動馬達朝和收容時相反的方向旋轉。於是,致動器28的前端會向前方伸長,而連結於致動器28的連結軸29則向前方移動,故可使擺動臂構件25的前端側以基端側(後端側)為中心向前方上側擺動,且如圖5所示地使擱腳部4以上彈到座位部2的前方的方式伸出。
另外,要收容擱腳部4時,為了能夠將擱腳部4確實收容在座位部2的下方,必須將擱腳部4的姿勢改變為和按摩姿勢或擱腳姿勢不同的姿勢(收容姿勢)。意即,要收容擱腳部4時,係如圖6所示地將擱腳部4的姿勢改變成使下肢插入部23的設置面朝向上方(座位面下部)的姿勢(收容姿勢)。在這種收容姿勢中,隨著朝向後方而降低高度的座位部2之下方空間(收容空間),因和擱腳部4的姿勢一致,故可將擱腳部4順利無障礙地收容。依此方式設成收容姿勢的擱腳部4係使用致動器28收容在座位部2的下方。
不過,本發明的椅子型按摩機1係為將上述擱腳部4設成可收納在座位部2之下方內側的機型,其特徵為:在不會對所收容的擱腳部4造成干擾的位置配備有座位部導軌7,而座位部按摩機構5則可沿著該座位部導軌7移動到不會干擾擱腳部4的位置。
具體而言,本發明的椅子型按摩機1中,為了抑制座位部導軌7部對收容狀態的擱腳部4造成干擾,採用了兩種手段。
第一種手段為:配備座位部導軌7,使座位部導軌7彎曲成向後方降低的形狀,且使座位部導軌7之後端指向收容狀態之擱腳部4的後端部。若依此方式,座位部導軌7就會順沿擱腳部4的外形形狀,使座位部導軌7或座位部按摩機構5不會干擾收容狀態的擱腳部4。
其次,第二種手段為:將下肢插入部23形成為座位部導軌7的一部分得以進入上述擱腳部4之下 肢插入部23內部的形狀。具體而言,下肢插入部23中,對應使用者腳部前端的部分形成有向前方敞開的敞開部30,且在改變擱腳部4的姿勢俾使該下肢插入部23的設置面或敞開部30朝向上方(座位面下部)後,擱腳部4即可以座位部導軌7進入肢插入部23之內側及敞開部30內的狀態收容在座位部2的下方內側。
首先,就座位部導軌7的配置作為上述第一種手段加以說明。
如圖7所示,所收容的擱腳部4具備其高度隨著朝向後方而降低的外形形狀,擱腳部4的上面則傾斜成朝向後方而下降的形態。
相對於這種擱腳部4的外形形狀,設在本實施形態之椅子型按摩機1的座位部導軌7係延伸成指向收容狀態之擱腳部4的後端部。意即,座位部導軌7係指向收容狀態之擱腳部4的後端部,並且設成以朝後方下降的方式彎曲的形狀,且設成順沿收容狀態之擱腳部4之外形的形狀。
具體而言,如圖7所示,所收容的擱腳部4的上側係設成以從前方向後方直線式下降的方式傾斜的形狀。因此,和該擱腳部4之上側對應的座位部導軌7,意即,從前側的軌道端至全長2/3左右之範圍(前端側)的座位部導軌7也是設成以從前方向後方直線式下降的方式傾斜的形狀,且配備成順沿所收容的擱腳部4之上側的外形。
此外,所收容的擱腳部4的後側係成為沿上下方向陡立的形態。因此,和該擱腳部4的後側對應的座位部導軌7,意即,從後側的軌道端至全長1/3左右之範圍(後端側)的座位部導軌7係設成從上方向下方大幅陷落並且以向下方拱成圓弧狀的方式彎曲的形狀,而成為順沿所收容的擱腳部4之後側外形的形狀。
再者,較彎曲成圓弧狀的部分更後方的座位部導軌7(座位部導軌7的後端)係終止於從收容狀態的擱腳部4之後端更向後方離開的位置,且指向擱腳部4後端稍後方的空間部31(圖7中以符號31標示的空間部31)。
另一方面,座位部導軌7與座位部2的位置關係係如下述。
亦即,座位部導軌7的前端係位於從座位部2的支撐框架10的前部向後方稍裏面的位置,而成為位在座位部2的座位面下方側。座位部導軌7雖係由大致直線式延伸的直線部及與其連接的彎曲部所組成,但自座位部導軌7之前部到中央部的直線部係配設成一邊大致順沿座位部2的座面一邊向後方傾斜下降。和座位部導軌7之後部對應的彎曲部則配設在和座位部2之後部對應的位置,而座位部導軌7的彎曲部(特別是彎曲部的後方端)則位於背部導軌8之下端的更下側。
換言之,本實施形態的椅子型按摩機1也可說是在收容於座位部2下方內側之狀態的擱腳部4之後端部、與背部導軌8的下端部之間形成有空間部31, 且以指向該空間部31(面向空間部31)的方式配備上述的座位部導軌7。
該空間部31係位於較收容狀態的擱腳部4之後端部更後方,並且顯示位於背部導軌8之下端部更下方的空間,在座位部2的內側或周圍可確保作為可收容座位部按摩機構5之空間中,具有最寬廣空間的部分。意即,本實施形態的座位部導軌7係成為將座位部按摩機構5引導至作為可收容座位部按摩機構5之空間的空間部31。
接著,說明上述的第二種手段。
例如,收容姿勢的擱腳部4的上方幾乎沒有空間,無法充分確保可配設座位部導軌7之空間的情況也可想而知。在此種情況下,要將座位部導軌7順沿著擱腳部4之外形配設就有困難。
因此,本實施形態的椅子型按摩機1中,係在上述的下肢插入部23預先形成使對應使用者之腳部前端的部分向前方敞開的敞開部30,且以擱腳部4的下肢插入部23設置面朝向上方並且敞開部30朝向上方(座位面下部)的方式將擱腳部4收容在座位部2的內側。如採取這種方式,即可使座位部導軌7進入下肢插入部23的內側及敞開部30內,即使在收容姿勢的擱腳部4之上方沒有充分空間的情況下,也能順沿著擱腳部4的外形配設座位部導軌7。
具體而言,上述的下肢插入部23係對應使用者的左右下肢而分別形成在擱腳部4的左右側。而 且,上述的左右側座位部導軌7係為了能夠進入左右側下肢插入部23的內部而配備在下肢插入部23的寬度方向(左右方向)之中央側。意即,左側的座位部導軌7係配備在左側下肢插入部23的寬度方向中央,而且,右側的座位部導軌7係配備在右側下肢插入部23的寬度方向中央。
此外,上述的敞開部30係為對應使用者腳部之前端,意即對應腳尖的部分,且成為向前方敞開的部分。亦即,一般式的椅子型按摩機的擱腳部中,考量到腳尖的保溫等,供腳部插入的下肢插入部大多會在對應腳部前端的部分裝設蓋子,或將擱腳部的殼體延伸設置,而不予敞開。相對於此,如圖7中的符號30所示,設於本實施形態之椅子型按摩機1的下肢插入部23則顧慮到在對應腳部前端的部分裝設向前方敞開的敞開部30,即使令座位部導軌7進入下肢插入部23的內部,座位部導軌7也不會干擾到擱腳部4的蓋子或殼體。若設置這種敞開部30,則可將座位部導軌7插入至下肢插入部23的裏側(圖例中,係形成在下部按摩體12的下肢插入部23之全長的1/2左右),而進一步抑制座位部導軌7對收容狀態的擱腳部4的干擾。
上述本實施形態的椅子型按摩機1中,可將座位部按摩機構5確實收容在對設於椅子型按摩機1的其他任意機構不會在位置上發生干擾的空間部31,意即,位在所收容的擱腳部4的後方,且設在背部導軌8之下方的空間部31。
此外,只要將座位部導軌7指向收容於座位部2下方內側之狀態的擱腳部4的後端部(正確而言,為空間部31),並且設成以向後方下降的方式彎曲的形狀,座位部按摩機構5或座位部導軌7即不會在位置上發生干擾收容狀態之擱腳部4的情形。
因此,雖係採用可以機械式對臀部施療部進行施療的座位部按摩機構5,仍可將座位部按摩機構5確實收納在離開座位面的位置(座位部2之下方後側的空間部31)。
另外,本文所揭露的實施形態在各方面均應視為例示性,而非限制性。特別是本文揭露的實施形態中未經明示性揭露的事項,例如,運轉條件或操作條件、各種參數、構成物的尺寸、重量、體積等,並未脫離本行業者通常實施的範圍,皆可採用只要是一般的本行業者均容易想到的值。

Claims (3)

  1. 一種椅子型按摩機,具備:座位部;座位部按摩機構,對就座於座位部的使用者臀部進行施療;座位部導軌,將該座位部按摩機構朝前後方向引導;及擱腳部,對使用者的下肢進行施療,其特徵為:前述座位部係設成為前述擱腳部可收納在該座位部之下方內側的構成,前述座位部導軌係指向收容於前述座位部下方內側之狀態的擱腳部的後端部,並且以向後方下降的方式設成彎曲的形狀。
  2. 如請求項1之椅子型按摩機,其中前述座位部之後方設有:靠背部,供使用者倚靠;背部按摩機構,對倚靠在前述靠背部之使用者的背部進行施療;及背部導軌,將前述背部按摩機構朝上下方向引導,在收容於前述座位部下方內側之狀態的擱腳部之後端部、與前述背部導軌之下端部之間形成有空間部,而前述座位部導軌係配備成指向於前述空間部。
  3. 如請求項1或2之椅子型按摩機,其中前述擱腳部的前面設有向外部敞開並且使用者下肢可插入其中的下肢插入部,前述下肢插入部形成有與使用者的腳部前端對應的部分係朝前方敞開的敞開部, 前述擱腳部係以前述下肢插入部的設置面朝向上方並且前述敞開部也朝向上方的方式設成可收容在前述座位部的內側,前述擱腳部可在使前述座位部導軌進入了前述下肢插入部的內側及/或前述敞開部內的狀態下收容於前述座位部的下方內側。
TW106132045A 2017-02-21 2017-09-19 Chair massage machine TWI63774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029952 2017-02-21
JP2017029952A JP6934160B2 (ja) 2017-02-21 2017-02-21 椅子型マッサージ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831162A TW201831162A (zh) 2018-09-01
TWI637740B true TWI637740B (zh) 2018-10-11

Family

ID=632524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6132045A TWI637740B (zh) 2017-02-21 2017-09-19 Chair massage machine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JP (1) JP6934160B2 (zh)
CN (1) CN109310567B (zh)
SG (1) SG11201807690UA (zh)
TW (1) TWI637740B (zh)
WO (1) WO201815481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121998B2 (ja) * 2018-02-16 2022-08-19 大東電機工業株式会社 椅子型マッサージ機
JP7133221B2 (ja) * 2019-03-01 2022-09-08 大東電機工業株式会社 椅子型マッサージ機
CN210872878U (zh) * 2019-08-09 2020-06-30 浙江豪中豪健康产品有限公司 一种腿部按摩装置
JP7319175B2 (ja) * 2019-11-13 2023-08-01 株式会社フジ医療器 椅子式マッサージ機
JP7271401B2 (ja) 2019-11-21 2023-05-11 株式会社フジ医療器 椅子式マッサージ機
JP7453685B2 (ja) * 2019-12-10 2024-03-21 大東電機工業株式会社 椅子型マッサージ機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60113835A1 (en) * 2013-06-03 2016-04-28 Osim International Ltd. Method of driving a massage chair
TW201626972A (zh) * 2015-01-23 2016-08-01 Daito Electric Machine Ind 按摩機構
EP3065689A1 (en) * 2013-11-08 2016-09-14 SRT Performance Pty Ltd. Device for massaging a user
US20160317382A1 (en) * 2015-04-28 2016-11-03 Fuji Medical Instruments Mfg. Co., Ltd. Chair-type massage machine
EP3097900A1 (en) * 2015-05-27 2016-11-30 Chen, Jue-Yao Extensible device capable of switch, control, power and connection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9050657A (ja) * 2007-08-29 2009-03-12 Daito Denki Kogyo Kk 足揉み装置を収納可能なマッサージ椅子
JP5281437B2 (ja) * 2008-09-25 2013-09-04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マッサージ機
WO2010064460A1 (ja) * 2008-12-05 2010-06-10 大東電機工業株式会社 足揉み装置を備えたマッサージ椅子
JP2012235879A (ja) * 2011-05-11 2012-12-06 Daito Denki Kogyo Kk 椅子型マッサージ機
CN202263154U (zh) * 2011-09-28 2012-06-06 宁波康福特健身器械有限公司 具有多个按摩机芯的按摩椅
CN203303313U (zh) * 2013-04-23 2013-11-27 上海荣泰健身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多机芯全程按摩椅
JP6220620B2 (ja) * 2013-05-21 2017-10-25 大東電機工業株式会社 椅子型マッサージ機
JP6322370B2 (ja) * 2013-07-20 2018-05-09 ファミリーイナダ株式会社 マッサージ機
US20150157526A1 (en) * 2013-12-11 2015-06-11 Luraco Technologies, Inc. Massage apparatus for massage chair
CN203710315U (zh) * 2013-12-28 2014-07-16 厦门蒙发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全身按摩椅
CN105078696A (zh) * 2014-04-16 2015-11-25 宁波秉航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曲形导轨的按摩椅
CN204106507U (zh) * 2014-07-19 2015-01-21 厦门蒙发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收纳式按摩椅
CN204033701U (zh) * 2014-08-15 2014-12-24 慈溪市上官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三段式活动导轨按摩椅
CN204483578U (zh) * 2015-03-26 2015-07-22 温州国杰健身器材有限公司 按摩椅的腿脚收藏结构
WO2017006616A1 (ja) * 2015-07-03 2017-01-12 大東電機工業株式会社 椅子型マッサージ機及びマッサージ機構
CN205814608U (zh) * 2016-03-16 2016-12-21 厦门蒙发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收纳式按摩椅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60113835A1 (en) * 2013-06-03 2016-04-28 Osim International Ltd. Method of driving a massage chair
EP3065689A1 (en) * 2013-11-08 2016-09-14 SRT Performance Pty Ltd. Device for massaging a user
TW201626972A (zh) * 2015-01-23 2016-08-01 Daito Electric Machine Ind 按摩機構
US20160317382A1 (en) * 2015-04-28 2016-11-03 Fuji Medical Instruments Mfg. Co., Ltd. Chair-type massage machine
EP3097900A1 (en) * 2015-05-27 2016-11-30 Chen, Jue-Yao Extensible device capable of switch, control, power and connectio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SG11201807690UA (en) 2018-10-30
CN109310567A (zh) 2019-02-05
WO2018154817A1 (ja) 2018-08-30
JP2018134182A (ja) 2018-08-30
JP6934160B2 (ja) 2021-09-15
TW201831162A (zh) 2018-09-01
CN109310567B (zh) 2021-09-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37740B (zh) Chair massage machine
JP7001283B2 (ja) 椅子型マッサージ機及びマッサージ機構
TWI633879B (zh) Massage machine
JP5237912B2 (ja) マッサージ機
JP2005028045A5 (zh)
WO2011138841A1 (ja) 椅子型マッサージ機及び上肢マッサージ用のエアバッグ構造
TW201617053A (zh) 按摩裝置
JP2012235879A (ja) 椅子型マッサージ機
KR101359212B1 (ko) 마사지기
TWI632906B (zh) Massage machine
WO2017006616A1 (ja) 椅子型マッサージ機及びマッサージ機構
JP4719055B2 (ja) マッサージ機
JP2004180967A (ja) マッサージ機
JP2015089397A (ja) マッサージ機
TWI713992B (zh) 椅子型按摩機
TWI648043B (zh) Chair massage machine
CN111228078B (zh) 椅子式按摩机
JP5232116B2 (ja) マッサージ機
TW201600080A (zh) 椅子
JP2011067459A (ja) マッサージ機
JP7366596B2 (ja) マッサージ機
JP2015002973A (ja) フットマッサージ機及びこのフットマッサージ機を備えた椅子型マッサージ機
JP2017113252A (ja) マッサージ機
JP2005185467A (ja) 椅子式マッサージ機
JP2007289533A (ja) 施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