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617053A - 按摩裝置 - Google Patents

按摩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617053A
TW201617053A TW104133946A TW104133946A TW201617053A TW 201617053 A TW201617053 A TW 201617053A TW 104133946 A TW104133946 A TW 104133946A TW 104133946 A TW104133946 A TW 104133946A TW 201617053 A TW201617053 A TW 201617053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massage
pair
members
boss portion
rotatio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413394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Tetsuya Ishikawa
Shinsaku Shimizu
Original Assignee
Daito Electric Machine In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ito Electric Machine Ind filed Critical Daito Electric Machine Ind
Publication of TW2016170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617053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7/00Devices for suction-kneading massage; Devices for massaging the skin by rubbing or brush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A61H7/007Knead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3/00Percussion or vibration massage, e.g. using supersonic vibration; Suction-vibration massage; Massage with moving diaphragms
    • A61H23/02Percussion or vibration massage, e.g. using supersonic vibration; Suction-vibration massage; Massage with moving diaphragms with electric or magnetic drive
    • A61H23/0254Percussion or vibration massage, e.g. using supersonic vibration; Suction-vibration massage; Massage with moving diaphragms with electric or magnetic drive with rotary motor
    • A61H23/0263Percussion or vibration massage, e.g. using supersonic vibration; Suction-vibration massage; Massage with moving diaphragms with electric or magnetic drive with rotary motor using rotating unbalanced mass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7/00Devices for suction-kneading massage; Devices for massaging the skin by rubbing or brush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7/00Devices for suction-kneading massage; Devices for massaging the skin by rubbing or brush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A61H7/002Devices for suction-kneading massage; Devices for massaging the skin by rubbing or brush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by rubbing or brushing
    • A61H7/004Devices for suction-kneading massage; Devices for massaging the skin by rubbing or brush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by rubbing or brushing power-driven, e.g. electrical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9/00Pneumatic or hydraulic massage
    • A61H9/005Pneumatic massage
    • A61H9/0078Pneumatic massage with intermittent or alternately inflated bladders or cuffs
    • A61H9/0092Cuffs therefor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201/00Characteristics of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preceding codes
    • A61H2201/01Constructive details
    • A61H2201/0119Support for the device
    • A61H2201/0138Support for the device incorporated in furniture
    • A61H2201/0149Seat or chair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201/00Characteristics of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preceding codes
    • A61H2201/12Driving means
    • A61H2201/1207Driving means with electric or magnetic drive
    • A61H2201/1215Rotary driv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201/00Characteristics of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preceding codes
    • A61H2201/16Physical interface with patient
    • A61H2201/1657Movement of interface, i.e. force application means
    • A61H2201/1664Movement of interface, i.e. force application means linear
    • A61H2201/1669Movement of interface, i.e. force application means linear moving along the body in a reciprocating manner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201/00Characteristics of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preceding codes
    • A61H2201/50Control means thereof
    • A61H2201/5058Sensors or detectors
    • A61H2201/5064Position sensors
    • A61H2201/5066Limit switch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205/00Devices f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205/10Leg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205/00Devices f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205/10Leg
    • A61H2205/106Leg for the lower leg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205/00Devices f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205/12Feet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Pain & Pain Management (AREA)
  • Physical Education & Sports Medicine (AREA)
  • Rehabilitation Therap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Dermatology (AREA)
  • Massag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將2個按摩構件配設在接近的位置,俾對施術部位進行更複雜的按摩。 本發明的按摩裝置(1)具有:一對第1按摩構件(12),對施術部位施行按摩;一對第2按摩構件(13),對施術部位施行按摩,且和第1按摩構件(12)分別設置;被旋轉驅動的旋轉軸(14);一對第1變換機構(15),設於一對第1按摩構件(12)的每一者,且將旋轉軸(14)的旋轉變換成一對第1按摩構件(12)彼此接近離開的動作;及第2變換機構(16),將旋轉軸(14)的旋轉變換成一對第2按摩構件(13)彼此接近離開的動作;而一對第2按摩構件(13)係配設於一對第1按摩構件(12)之間,第2變換機構(16)則配設於一對第1變換機構(15)之間。

Description

按摩裝置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按摩裝置。
座椅型按摩機中,具備像施行揉按動作的按摩構件與施行捶敲動作的按摩構件那樣進行不同按摩動作的按摩構件的複數種機型已為眾所周知。
這種按摩裝置中,一般施行揉按動作的機型係使用揉按驅動用的驅動馬達等來使旋轉軸旋轉,且使用該旋轉軸的旋轉驅動力施行按摩動作。此外,施行捶敲動作的機型則是使用捶敲驅動用的驅動馬達來使捶敲驅動用旋轉軸旋轉,且使用該旋轉軸的旋轉驅動力進行按摩動作。亦即,具備施行彼此不同的按摩動作的按摩構件的按摩裝置中,所採用的構成係按每一按摩構件各別設置旋轉軸,並藉每一者的馬達等驅動部各別驅動這些旋轉軸,俾可施行不同種類的按摩。
以這種按摩裝置而言,專利文獻1中已揭示了一種具備有按摩使用者下肢各小腿肚的歇腳(legrest)按摩機構、及按摩左右下肢各足部的踏腳(footrest)按摩機構的按摩裝置。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國際公開第05/023169號公報
然而,近來的按摩裝置中,存在有將可實現不同種類按摩的複數個按摩機構配設在彼此接近的位置,使這些按摩機構同時動作,俾可對施術部位實施更複雜的按摩之需求。例如,有甚多人期望能使2個按摩機構同時動作,俾對1個施術部位一次進行揉按按摩與推壓按摩的「更複雜的按摩」。
進行這種「更複雜的按摩」時,在上述專利文獻1的按摩裝置中,因為各按摩機構彼此間干擾的問題,無法將驅動機構彼此間配設在較近的距離,要充分滿足需求甚有困難。
本發明係鑑於上述情形而研發者,其目的在提供一種可實現將不同種類按摩的複數個按摩機構配設在鄰接的位置,俾可對施術部位施行更複雜的按摩的按摩裝置。
為解決上述的課題,本發明的按摩裝置採用以下的技術的手段。
亦即,本發明的按摩裝置具有:一對第1按摩構件,對施術部位施行按摩;一對第2按摩構件,對施術部位施行按摩,且和前述第1按摩構件分別設置;被旋轉驅動的 旋轉軸;一對第1變換機構,設於前述一對第1按摩構件的每一者,且將旋轉軸的旋轉變換成前述一對第1按摩構件彼此接近離開的動作;及第2變換機構,將前述旋轉軸的旋轉變換成前述一對第2按摩構件彼此接近離開的動作,其特徵在:前述一對第2按摩構件係配設於前述一對第1按摩構件之間,前述第2變換機構則配設於前述一對第1變換機構之間。
再者,本發明較佳為前述一對第1按摩構件接近離開的方向、和前述一對第2按摩構件接近離開的方向可彼此交叉。
此外,本發明較佳為前述第1變換機構具有:第1凸座部,和前述旋轉軸一體旋轉,且外周面具備相對於前述旋轉軸的軸心傾斜的傾斜凸輪面;及第1嵌合部,以轉動自如的方式嵌入前述第1凸座部的傾斜凸輪面,且設置於前述第1按摩構件的基端側,而前述第1按摩構件隨同前述旋轉軸的轉動可受到限制。
再者,本發明較佳為前述第2變換機構具有:第2凸座部,在外周面具備環繞著相對於前述旋轉軸的軸心偏心之軸而旋轉的偏心凸輪面;及第2嵌合部,以轉動自如方式嵌入前述第2凸座部的偏心凸輪面,且設置於前述第2按摩構件的基端側,前述第2按摩構件隨同前述旋轉軸的轉動可受到限制。
此外,本發明較佳為沿著前述旋轉軸的軸心,配設有設於一方的第1變換機構的第1凸座部,以和設於該一方的第1變換機構的第1凸座部鄰接的方式配設有 第2變換機構的第2凸座部;和前述第2變換機構的第2凸座部鄰接且和一方的第1變換機構相反側的位置,配設有設於另一方的第1變換機構的第1凸座部。
再者,本發明較佳為前述一對第2按摩構件的前端部係分歧成複數個分歧體,且具備覆蓋前述第2按摩構件的前端部的覆蓋體,前述覆蓋體中形成有可供第2按摩構件的前述複數個分歧體之每一者通過的複數插通孔。
此外,本發明較佳為可具備有能使前述第1按摩構件及前述第2按摩構件移動於上下方向的上下移動手段。
再者,本發明較佳為前述上下移動手段可使用相對於前述旋轉軸大致平行配設的另一旋轉軸的旋轉驅動力,使前述第1按摩構件及前述第2按摩構件移動於上下方向。
若依本發明的按摩裝置,可將能實現不同種類按摩的複數個按摩機構配設在鄰接的位置,俾對施術部位施行更複雜的按摩。
1‧‧‧按摩裝置
2‧‧‧按摩本體
3‧‧‧支撐架
4‧‧‧外殼
5‧‧‧插入口
6‧‧‧上部按摩機構
7‧‧‧下部按摩機構
8‧‧‧座架構件
9‧‧‧背架構件
10‧‧‧空氣按摩構件
11‧‧‧腳底按摩構件
12‧‧‧第1按摩構件
13‧‧‧第2按摩構件
14‧‧‧旋轉軸(第1旋轉軸)
15‧‧‧第1變換機構
16‧‧‧第2變換機構
17‧‧‧第1施術件
18‧‧‧第2施術件
19‧‧‧上下移動手段
20‧‧‧升降體
21‧‧‧第1齒輪
22‧‧‧第2齒輪
23‧‧‧驅動馬達
24‧‧‧第1凸座部
25‧‧‧第1嵌合部
26‧‧‧第2凸座部
27‧‧‧限制突起
28‧‧‧基座構件
29‧‧‧限制溝
30‧‧‧第2嵌合部
31‧‧‧第2按摩構件的上構件
32‧‧‧第2按摩構件的下構件
33‧‧‧分歧體
34‧‧‧覆蓋體
35‧‧‧插通孔
36a‧‧‧上構件的限制孔
36b‧‧‧下構件的限制孔
37‧‧‧限制銷
38‧‧‧突出部
39‧‧‧第2旋轉軸
40‧‧‧第3齒輪
41‧‧‧小齒輪
42‧‧‧齒條齒
43‧‧‧定位構件
44‧‧‧定位感測器
U‧‧‧使用者
圖1為本實施形態的按摩裝置的整體斜視圖。
圖2為備設於本實施形態的按摩裝置的上部按摩機構的斜視圖。
圖3為將本實施形態的上部按摩機構放大顯示之後 方斜視圖。
圖4為設在本實施形態的上部按摩機構的上下移動手段的後方斜視圖。
圖5為將本實施形態的上部按摩機構在垂直於旋轉軸軸心的方向切開的剖面圖。
圖6為將本實施形態的上部按摩機構沿水平方向切開的剖面圖(圖3的B-B線剖面圖)。
圖7為從背後觀察本實施形態的上部按摩機構的斜視圖。
圖8為本實施形態的按摩裝置的擺動機構之圖示。
[實施發明之形態]
以下,根據圖式說明本發明的實施形態。
圖1至圖8係顯示關於本發明的按摩裝置1的實施形態。
本實施形態的按摩裝置1具備從正面觀察的形狀為方形,從側方觀察的形狀為大致三角形(大致長靴形)的按摩本體2。該按摩本體2具有:由桿狀構件組合而成且側面視圖大致呈L字形的支撐架3;及安裝於該支撐架3的按摩機構,而該支撐架3及按摩機構係以外殼4覆蓋。
按摩本體2的上部,以左右分開且各在1個部位向前方或上方開口的方式,形成有供使用者U的下肢插入的插入口5。而且,如上所述,按摩本體2的內部設有:具有彈性及柔軟性,且具備適度通氣性的內襯材;及按摩使用者U下肢的按摩機構。使用該按摩機構,可對從 插入口5插入按摩本體2內部的使用者U的下肢實施按摩。
上述的按摩機構具有:按摩如小腿肚等下肢上側的上部按摩機構6;及按摩如足部等下肢的下側的下部按摩機構7。這2個按摩機構中,下部按摩機構7係安裝於構成支撐架3的框架構件中朝向前後方向的座架構件8。該下部按摩機構7係採用公知的按摩機構。另一方面,上部按摩機構6係安裝於構成支撐架3的框架構件中朝向上下方向的背架構件9,且採用屬於本發明按摩裝置1之特徵的按摩機構。
下文中,在針對屬於本發明按摩裝置1之特徵的上部按摩機構6說明之前,先就下部按摩機構7簡單加以說明。
此外,下文的說明中,於說明按摩裝置1時,係如圖1所示,將載置於地板等的按摩裝置1的高度方向設為上下方向,並以該上下方向為基準決定左右方向或前後方向來進行說明。這些方向和下肢插入按摩裝置1的使用者U所看的上下方向、左右方向、前後方向係為一致。為了清晰顯示圖中所示方向和實際裝置之方向的關係,具有代表性的圖中明確標示了本實施形態說明中所使用的上下方向(高度方向)、左右方向(寬度方向)、及前後方向。
如圖1所示,下部按摩機構7係為對使用者U的足部進行按摩的部分,其具有空氣按摩構件10及腳底按摩構件11等2個按摩構件。
空氣按摩構件10為內部貯留有空氣而形成伸 縮自如的氣袋(air bag)式按摩構件,其可從省略圖示的空壓機供給壓縮空氣,並以從左右兩側包夾使用者U的各足部的方式緊壓,俾對足部實施推壓按摩。
再者,腳底按摩構件11的構成方式係藉由使繞著沿左右方向之軸旋轉的旋轉體的外周面上所形成的突起抵壓於使用者U的腳底穴位,俾對腳底進行指壓按摩(腳底按摩)。
另一方面,如圖2所示,上部按摩機構6具有:一對第1按摩構件12,對使用者U的小腿肚(施術部位)施行按摩;一對第2按摩構件13,對施術部位施行按摩,且和第1按摩構件12分別設置;被旋轉驅動的旋轉軸14;一對第1變換機構15,設於一對第1按摩構件12的每一者,且將旋轉軸14的旋轉變換成一對第1按摩構件12彼此接近離開之動作;及第2變換機構16,將旋轉軸14的旋轉變換成一對第2按摩構件13彼此接近離開之動作。
具體而言,本實施形態中,一對第1按摩構件12採用的構成係使第1施術件17從左方與右方相對於配設在中央的施術部位接近離開,俾對施術部位施行夾住按摩。再者,一對第2按摩構件13採用的構成係使第2施術件18從上方與下方等2個方向相對於施術部位接近離開,俾對施術部位施行按摩。
而且,為了同時以較近的距離驅動上述的第1按摩構件12與第2按摩構件13,本發明的按摩裝置1係將一對第2按摩構件13配設在一對第1按摩構件12之間,且將第2變換機構16配設在一對第1變換機構15之間。
接著,就構成本發明按摩裝置1之上部按摩機構6的旋轉軸14、第1按摩構件12、第2按摩構件13、第1變換機構15、及第2變換機構16加以說明。
如圖3至圖6所示,旋轉軸14係為軸心朝左右方向配設的軸構件。該旋轉軸14的左右兩端係以設在後述上下移動手段19之升降體20的軸承部支持,且用該軸承部使旋轉軸14繞著朝左右方向的軸旋轉自如。
在旋轉軸14的長邊方向的中央位置設有第1齒輪21及第2齒輪22。第1齒輪21係為設在驅動馬達23之驅動軸的小齒輪41,透過嚙合於設在旋轉軸14的第2齒輪22,將驅動軸的旋轉驅動力一面減速一面傳送到第2齒輪22。
旋轉軸14中,在設有第2齒輪22的部位(中央側)與軸承部(左右兩端)之間,左右各配設1組上述的一對第1按摩構件12及一對第2按摩構件13。具體而言,在旋轉軸14上,以上下鄰接的狀態排列配置有一對第2按摩構件13,且以從左右兩側包夾該一對第2按摩構件13的方式配設有一對第1按摩構件12。而且,由一對第1按摩構件12及一對第2按摩構件13組合而成的按摩機構,係以和使用者U的右小腿肚及左小腿肚對應的方式,在旋轉軸14的右側及左側分別各設有1組。
設於右側的一對第1按摩構件12與設於左側的一對第1按摩構件12因係屬於大致相同的構成,所以下文中乃以設在右側的一對第1按摩構件12為例進行說明。
第1按摩構件12係為藉由利用旋轉軸14的旋 轉驅動力沿著左右方向擺動,並以設於其前端的第1施術件17將使用者U的小腿肚(施術部位)從左右方向包夾以進行按摩的構件,其係由沿前後方向延伸的長型帶板狀構件所構成。具體而言,該第1按摩構件12係從安裝於旋轉軸14的基端側朝左右方向的外方擴展的方式延伸。
其次,第1按摩構件12的末端側(前端側)設有接觸使用者U的施術部位以施行按摩的第1施術件17。而且,第1按摩構件12的基端側(左右一對第1按摩構件12每一者的基端側),設有第1變換機構15,其將旋轉軸14的旋轉變換並傳送到第1按摩構件12,使第1按摩構件12沿左右方向擺動。
在左側的第1按摩構件12及右側的第1按摩構件12的每一者各設有1組第1變換機構15。
具體而言,該第1變換機構15具有:第1凸座部24,和旋轉軸14一體旋轉,且在外周面具備相對於旋轉軸14之軸心傾斜的傾斜凸輪面;及第1嵌合部25,以轉動自如方式嵌入該第1凸座部24的傾斜凸輪面。
第1凸座部24係為以隨同上述旋轉軸14轉動的方式安裝的圓板狀構件,且繞著朝左右方向之軸旋轉自如。該第1凸座部24的外周面形成有傾斜凸輪面,而該傾斜凸輪面則環繞著朝和旋轉軸14之軸心交叉的方向延伸的軸。亦即,該傾斜凸輪面具備在第1凸座部24的外周面上一面蛇行於左右方向一面環繞該第1凸座部24的軌道。
此外,傾斜凸輪面的蛇行方向在左側的第1 凸座部24與右側的第1凸座部24係呈相反,且左側第1凸座部24的傾斜凸輪面與右側第1凸座部24的傾斜凸輪面具備彼此左右對稱的軌道。
再者,左側第1凸座部24的中心部係以朝右方向將旋轉軸14包入的方式延伸設置成突出狀,且右側第1凸座部24的中心部則以朝左方向將旋轉軸14包入的方式延伸設置成突出狀。而且,該第1凸座部24的延伸設置部分套接有後述的第2凸座部26。
第1嵌合部25係為從外側嵌合於第1凸座部24之傾斜凸輪面的圓筒狀構件,且使用圓環狀軸承。該第1嵌合部25係安裝於第1按摩構件12的基端側,且形成容許第1按摩構件12相對於第1凸座部沿著傾斜凸輪面轉動的構成。
上述第1按摩構件12的基端側形成有從第1按摩構件12的基端側向後方突出的限制突起27。該限制突起27的前端係插入設在後述基座構件28的限制溝29中。該基座構件28的限制溝29係沿左右方向形成,且形成一面對沿插入限制溝29的限制突起27的上下方向的移動加以限制,一面只容許沿左右方向移動的構成。
因此,使上述旋轉軸14旋轉時,固定於旋轉軸14的第1凸座部24會繞著旋轉軸14之軸心旋轉,傾斜凸輪面則一面蛇行於左右方向一面環繞旋轉軸14。
此時,因設在第1按摩構件12基端側的第1嵌合部25係嵌入上述的傾斜凸輪面,所以會趨向於隨同旋轉軸14的旋轉而沿著傾斜凸輪面旋轉。但,如上所述, 由於形成在第1按摩構件12基端側的限制突起27係插入基座構件28的限制溝29,所以不會有第1按摩構件12隨著旋轉軸14轉動的情形。
加上,由於基座構件28的限制溝29係採用不會妨礙限制突起27沿左右方向移動的構造,故第1嵌合部25沿著蛇行於左右方向的傾斜凸輪面移動時,第1按摩構件12只會反覆擺動於左右方向。
此外,左側第1凸座部24的傾斜凸輪面蛇行的方向和右側第1凸座部24的傾斜凸輪面蛇行的方向係呈左右對稱,左側的第1按摩構件12向右側擺動之際,右側的第1按摩構件12係向左側擺動。而左側的第1按摩構件12向左側擺動之際,右側的第1按摩構件12係向右側擺動。因此,一對第1按摩構件12的每一者彼此間會沿著左右方向相互接近離開,以夾住位於第1施術件17之間的小腿肚的方式實施按摩。
接著,就第2按摩構件13及驅動該第2按摩構件13的第2變換機構16加以說明。
第2按摩構件13係為將旋轉軸14的旋轉驅動力傳送至設於前端的第2施術件18,且以協同動作方式使用位在作為施術部位的小腿肚(特別是後側)上方的第2施術件18及位於下方的第2施術件18按摩施術部位的構件。該第2按摩構件13也和第1按摩構件12同樣,由沿著上下方向延伸的長型帶板狀構件所構成。
第2按摩構件13的基端側設有第2變換機構16的第2嵌合部30,且第2按摩構件13的前端側配設有上述 第2施術件18。再者,第2按摩構件13的基端側係左右鄰接排列配設在旋轉軸14上,且,左右排列的構件中,一方的構件為上構件31,另一方為下構件32。
具體而言,上構件31係從安裝在旋轉軸14的基端側向上方延伸,下構件32則從基端側向下方延伸,每一者的前端設有第2施術件18。然後,使旋轉軸14旋轉時,上構件31及下構件32會上下擺動,對位於上下的第2施術件18之間的施術部位施行抓捏按摩或推壓按摩。
第2施術件18係為末端部(前端部)彎曲成圓弧狀的角形構件,且形成可用彎曲的前端部對小腿肚的後側施以推壓或抓捏。此外,本實施形態的第2施術件18係使前端部相對於基端部(後端部)朝左右方向分歧成梳齒狀,且在分歧的前端部分別形成有分歧體33,而成為可用複數個分歧體33對施術部位進行施術。
覆蓋體34係一面容許第2按摩構件13的前端部朝前後方向通過,一面限制小腿肚的後方移動。亦即,覆蓋體34係為抑制小腿肚捲入第2按摩構件13之擺動機構(第2變換機構16)的構件。該覆蓋體34形成有複數個可供以上述方式分歧成複數個的第2按摩構件13的分歧體33的每一者通過的插通孔35。具體而言,這些複數個插通孔35的任一者均形成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狹縫(slit)狀,覆蓋體34具備有格板狀的外觀。若將以此方式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狹縫狀插通孔35形成在覆蓋體34,上述的第2施術件18的各分歧體33就可進退於前後方向,且可有效防止施術部位的捲入。
第2變換機構16也和第1變換機構15同樣,係為將旋轉軸14的旋轉變換成一對第2按摩構件13彼此接近離開的動作之構成,一對第2按摩構件13的每一者,亦即,構成左側按摩機構的一對第2按摩構件13及構成右側按摩機構的一對第2按摩構件13的每一者,各設有1組第2變換機構16。
具體而言,該第2變換機構16具有:第2凸座部26,外周面具備環繞相對於旋轉軸14的軸心偏心之軸的偏心凸輪面;及第2嵌合部30,以轉動自如方式嵌入第2凸座部26的偏心凸輪面,且設於第2按摩構件13的基端側。
第2凸座部26和第1凸座部24同樣係為以隨同上述旋轉軸14轉動的方式安裝的圓板狀構件,朝左右方向鄰接第1凸座部24,且以被第1凸座部24包夾的方式配設。在接近旋轉軸14的第2凸座部26的中心側嵌入有上述第1凸座部24的延伸設置部分,且第2凸座部26係藉由該延伸設置部分和第1凸座部24連結。
第2凸座部26也和第1凸座部24同樣,形成和旋轉軸14一體旋轉。該第2凸座部26係形成為將軸心朝左右方向的圓筒體以錯開軸心的方式左右組合2個而成的形狀。這2個圓筒體均在相對於旋轉軸14之軸心偏心的位置具備有軸,且形成每一者的軸心位在兩側而包夾著旋轉軸14的軸心。
在構成第2凸座部26的2個圓筒體的外周面形成有偏心凸輪面,該偏心凸輪面則環繞著相對於旋轉軸 14的軸心偏心之軸。第2嵌合部30係以旋轉自如方式嵌合於該偏心凸輪面。
該第2嵌合部30係和第1嵌合部25同樣安裝在第2按摩構件13的基端側,且形成容許第2按摩構件13沿著偏心凸輪面轉動的構成。
此外,旋轉軸14旋轉時,第2按摩構件13的基端側雖欲沿著相對於旋轉軸14的軸心偏心的軌道轉動,但實際上,藉由下文說明的限制孔36a、36b與限制銷37的作用,不會有隨同轉動的情形。
亦即,上述第2按摩構件13的基端側形成有朝設有第2施術件18之前端側的相反側突出的突出部38。在該第2按摩構件13的突出部38,以突出部38貫通於左右方向的方式形成有長孔狀的限制孔36a、36b。該限制孔36a、36b係形成以旋轉軸14之軸心為基準呈直線狀延伸於徑向,俾可供沿左右方向設置在按摩本體2側的限制銷37插通其中。
具體而言,第2按摩構件13的上構件31的限制孔36a係形成在相對於上述第2凸座部26位在後方下側的突出部38,並從後方下側向前方上側朝向斜上方的方式以傾斜狀配設在該突出部38。因此,即使第2按摩構件13沿著形成在第2凸座部26外周面的偏心凸輪面在偏心軌道上移動,卻由於支持第2按摩構件13基端側的限制孔36a或限制銷37係始終位於第2凸座部26的後方下側,所以第2按摩構件13的上構件31會在保持大致朝向斜上方的姿勢的狀態下反覆上下前後擺動。
此外,第2按摩構件13的下構件32由於也具有大致同樣的構成,所以會和上述上構件31同樣地在保持大致朝向斜下方的姿勢的狀態下反覆上下前後擺動。
如圖3等所特別詳細顯示,在第1按摩構件12及第2按摩構件13的後側,以跨在第1旋轉軸14及第2旋轉軸39之每一者的方式設有基座構件28。
該基座構件28係為彎折成從上方看來大致呈L字形的板構件,並構成由沿前後方向形成的部分及沿左右方向形成的部分組合而成的形狀。具體而言,基座構件28係將第2按摩構件13包夾在中央,且分別配設在第2按摩構件13的左側與右側。在基座構件28的前側,亦即在沿前後方向形成的部分的前端,係連結著覆蓋體34,設在第2按摩構件13的左側與右側的基座構件28彼此間則以中央的覆蓋體34連結成一體。
另一方面,在基座構件28的後側,亦即在沿左右方向形成的部分,沿左右方向形成有上述的限制溝29。而且,於左側的基座構件28與右側的基座構件28之間,以架設在左右基座構件28之間的方式安裝有上述的限制銷37。該限制銷37在基座構件28的上側設有1根,下側也有1根,合計設置有2根。上側的限制銷37係插通於第2按摩構件13的下構件32的限制孔36a,下側的限制銷37則插通於第2按摩構件13的上構件31的限制孔36b。
再者,在基座構件28與覆蓋體34之間形成有供上述第1旋轉軸14插通於左右方向的第1軸孔,第1旋轉軸14係插通於該第1軸孔。而且,在第1軸孔的下側形成 有供第2旋轉軸39插通於左右方向的第2軸孔。透過將第1旋轉軸14插通於該第1軸孔,且將第2旋轉軸39插通於第2軸孔,使安裝於第1旋轉軸14的第1齒輪21、第2齒輪22、驅動馬達23、第1按摩構件12、第1變換機構15、第2按摩構件13及第2變換機構16和安裝於第2旋轉軸39的後述上下移動手段19彼此連結,且形成可一體上下移動。亦即,上述的第1按摩構件12及第2按摩構件13可用上下移動手段19連同驅動機構一起上下移動。
其次,就本發明按摩裝置1的動作,換言之,就本發明的按摩方法加以說明。
亦即,使上述的旋轉軸14旋轉時,透過嵌入延伸設置部分,連結於第1凸座部24的第2凸座部26會繞著旋轉軸14之軸心旋轉。於是,形成於第2凸座部26外周面的偏心凸輪面會在偏心的軌道上環繞旋轉軸14之軸心,使套合於該偏心凸輪面的第2嵌合部30、及嵌入有第2嵌合部30的第2按摩構件13也趨向於繞著旋轉軸14之軸心旋轉。
但是,雖然在形成於第2按摩構件13基端側之突出部38的限制孔45插通有上述的限制銷37,容許第2按摩構件13在一定範圍內擺動於上下方向,但第2按摩構件13和第2凸座部26一起隨同轉動的情況會受到限制。因此,上下每一第2按摩構件13彼此間會反覆進行上下接近離開的動作。
此外,如上所述,由於使上構件31驅動的第2凸座部26的偏心凸輪面及使下構件32驅動的第2凸座部 26的偏心凸輪面係相對於旋轉軸14之軸心形成180°的相位差,故於上構件31向上方移動之際,下構件32會向下方移動,而在上構件31向下方移動之際,下構件32則向上方移動。
所以,可以協同動作方式使用上述的第2按摩構件13的上構件31和下構件32,俾對位於這些上下構件32間的施術部位施行抓捏按摩或推壓按摩。
然而,本發明的按摩裝置1的特徵係在一對第1按摩構件12之間配設有前述一對第2按摩構件13,且在一對第1變換機構15之間配設有第2變換機構16。
具體而言,沿著旋轉軸14的軸心,從左側依序配設有設在用以驅動左側第1按摩構件12的第1變換機構15的第1凸座部24(左側的第1凸座部24);且以鄰接該第1凸座部24右側的方式,配設有用以驅動左側第2按摩構件13的第2變換機構16的第2凸座部26(右側的第2凸座部26)。而且,鄰接該第2變換機構16的第2凸座部26(右側的第2凸座部26)的右側,配設有設在用以驅動右側第1按摩構件12的第1變換機構15的第1凸座部24(右側的第1凸座部24)。
這些第1凸座部24係為以上述方式使第1按摩構件12沿左右方向擺動的組件,第2凸座部26則為使第2按摩構件13沿上下方向擺動的組件,而形成一對第1按摩構件12接近離開的方向(左右方向)與一對第2按摩構件13接近離開的方向(上下方向)彼此交叉的情形。
若依此方式配設第1按摩構件12、第2按摩構 件13、第1變換機構15及第2變換機構16,則第1變換機構15的凸座部和第2變換機構16的第2凸座部26係鄰接排列在旋轉軸14上,而可將各按摩機構配設在彼此接近的位置。
因此,本實施形態的按摩裝置1中,種類互不相同的按摩機構可配設在彼此接近的位置,俾對施術部位施行更複雜的按摩。
例如,本實施形態的按摩裝置1中,可對相同施術部位(小腿肚)施行像揉按按摩與抓捏按摩那樣的不同按摩,或施行像揉按按摩與推壓按摩那樣的不同按摩,從而可獲得更高的按摩效果。
然而,本實施形態按摩裝置1的上部按摩機構6設有可使上述的第1按摩構件12及第2按摩構件13移動於上下方向的上下移動手段19。
該上下移動手段19的構成係利用驅動上述第1按摩構件12或第2按摩構件13的旋轉軸14的旋轉驅動力,使第1按摩構件12及第2按摩構件13移動於上下方向。具體而言,本實施形態的按摩裝置1在旋轉軸14的下方以和旋轉軸14平行的方式設有第2旋轉軸39。而且,形成將旋轉軸14的旋轉驅動力經由該第2旋轉軸39傳送至上下移動手段19,使按摩本體2上下移動的構成。
此外,下文中,係將設有上述第2齒輪22的旋轉軸稱為「第1旋轉軸14」,配設於該第1旋轉軸14下方的旋轉軸14稱為「第2旋轉軸39」,並將兩者區分開來說明。
上述的第2旋轉軸39係為配設在第1旋轉軸14下方的軸構件,且以和第1旋轉軸14平行的方式沿左右方向配設。該第2旋轉軸39的長邊方向中途部位設有和上述第2齒輪22嚙合的第3齒輪40,使驅動馬達23所產生的一部份旋轉驅動力也能傳送到第2旋轉軸39。因此,藉由該第3齒輪40,第2旋轉軸39能夠和第1旋轉軸14同樣的繞著朝左右方向的軸旋轉。
本實施形態的上下移動手段19係利用齒條與小齒輪(rack and pinion)方式的手段,由設於上述第2旋轉軸39兩端的小齒輪(pinion)41、及安裝於按摩本體2之背架構件9(朝上下方向的框架)的齒條齒(rack gear)42所構成。
具體而言,在朝上下方向的背架構件9的前面,沿上下方向形成有齒條齒42。該齒條齒42的形成長度達到可供上述第1及第2按摩構件13從膝蓋移動到腳踝範圍的程度。
此外,上下移動手段19係在第1旋轉軸14的兩端具備和第1旋轉軸14形成一體上下移動的升降體20。該升降體20係分別配設於第1旋轉軸14的右側及左側,且具備以旋轉自如方式支持上述第1旋轉軸14的軸承部。每一升降體20係以嵌入上述背架構件9左右的狀態安裝,且可沿背架構件9的配設方向(上下方向)移動。亦即,上述的上下移動手段19中,透過使第2旋轉軸39的小齒輪41嚙合於背架構件9的齒條齒42,使升降體20沿著背架構件9的配設方向移動於上下方向,第1按摩構件12或第2按摩構 件13即得以上下移動。
如圖4所示,上述的上下移動手段19設有使升降體20的上下移動範圍定位在上限位置與下限位置之2點間的定位手段。該定位手段的構成包括:安裝於升降體20的定位構件43;及和該定位構件43接觸以決定上限位置或下限位置的定位感測器44。
具體而言,定位構件43係為以從升降體20沿背架構件9的配設方向突出的方式延伸的構件,且具備有向定位感測器44側突出的定位突起。再者,定位感測器44係為相對於背架構件9安裝在上下2部位的感測器,其可判別是否接觸到定位構件43的定位突起。
亦即,上述的上下移動手段19中,安裝在升降體20的定位構件43的定位突起接觸到安裝於背架構件9上部的定位感測器44時,即判斷為第1按摩構件12或第2按摩構件13的位置處於上限位置。此外,安裝於升降體20的定位構件43的定位突起接觸到安裝在背架構件9下部的定位感測器44時,則判斷為第1按摩構件12或第2按摩構件13的位置處在下限位置。
只要使用這種上下移動手段19,就可一邊使第1按摩構件12或第2按摩構件13往上下往復移動,一邊對施術部位進行按摩。
例如,使第1按摩構件12或第2按摩構件13向上方移動時,若安裝於背架構件9上部的定位感測器44檢測到定位突起的接觸,就會使驅動馬達23的旋轉方向反轉。於是,第2旋轉軸39的小齒輪41的旋轉方向形成反 向,令第1按摩構件12或第2按摩構件13向上方移動。
再者,以此方式使第1按摩構件12或第2按摩構件13向下方移動時,若安裝於背架構件9下部的定位感測器44檢測到定位突起的接觸,就使驅動馬達23的旋轉方向再反轉。接著,第2旋轉軸39的小齒輪41的旋轉方向形成反向,使第1按摩構件12、第2按摩構件13及基礎構件再次向上方移動。
若採用此種方式,以協同作用方式使用第1按摩構件12和第2按摩構件13,就可對涵蓋上下廣範圍的施術部位施行有效的按摩。
此外,上文所揭示的實施形態應視為在所有點上均屬例示性,並不具限制性。特別是,上文揭示的實施形態中未明白揭示的事項,例如,運轉條件或作業條件、各種參數、構成物的尺寸、重量、體積等,皆未逸離本行業者通常實施的範圍,而且是採用只要是一般本行業者均可容易推想的值。
例如,縱使使用者U欲將下肢插入形成在按摩本體2上部的插入口5,但在下肢較粗大時,就會有難以將下肢從插入口5插入的情形。這種情況下,就可如圖8所示地,將框架構件的背架構件9的下端側繞著沿左右方向的軸以轉動自如方式安裝在座架構件8,而在插入下肢之際或抽出下肢之際,將背架構件9相對於座架構件8向後方傾動。若依此方式,就可將下肢順利插入按摩裝置1的內部,使按摩裝置1的便利性更佳。
此外,上述的按摩裝置1中,係列舉以「小腿 肚」為施術部位進行施術的情況,但本發明的按摩裝置1也可應用在對「小腿肚」以外的身體部位,例如足部、手臂、手腕等作為施術部位進行施術的情況。
1‧‧‧按摩裝置
2‧‧‧按摩本體
3‧‧‧支撐架
4‧‧‧外殼
5‧‧‧插入口
6‧‧‧上部按摩機構
7‧‧‧下部按摩機構
8‧‧‧座架構件
9‧‧‧背架構件
10‧‧‧空氣按摩構件
11‧‧‧腳底按摩構件
12‧‧‧第1按摩構件
14‧‧‧旋轉軸(第1旋轉軸)
17‧‧‧第1施術件
18‧‧‧第2施術件
20‧‧‧升降體
23‧‧‧驅動馬達
28‧‧‧基座構件
33‧‧‧分歧體
34‧‧‧覆蓋體
35‧‧‧插通孔
39‧‧‧第2旋轉軸
41‧‧‧小齒輪
42‧‧‧齒條齒
43‧‧‧定位構件
44‧‧‧定位感測器
U‧‧‧使用者

Claims (8)

  1. 一種按摩裝置,具有:一對第1按摩構件,對施術部位施行按摩;一對第2按摩構件,對施術部位施行按摩,且和前述第1按摩構件分別設置;被旋轉驅動的旋轉軸;一對第1變換機構,設於前述一對第1按摩構件的每一者,且將旋轉軸的旋轉變換成前述一對第1按摩構件彼此接近離開的動作;及第2變換機構,將前述旋轉軸的旋轉變換成前述一對第2按摩構件彼此接近離開的動作,其特徵在:前述一對第2按摩構件係配設於前述一對第1按摩構件之間,前述第2變換機構則配設於前述一對第1變換機構之間。
  2. 如請求項1之按摩裝置,其中,前述一對第1按摩構件接近離開的方向、和前述一對第2按摩構件接近離開的方向係彼此交叉。
  3. 如請求項2之按摩裝置,其中,前述第1變換機構具有:第1凸座部,和前述旋轉軸一體旋轉,且外周面具備相對於前述旋轉軸的軸心傾斜的傾斜凸輪面;及第1嵌合部,以轉動自如的方式嵌入前述第1凸座部的傾斜凸輪面,且設置於前述第1按摩構件的基端側,前述第1按摩構件隨同前述旋轉軸的轉動係受到限制。
  4. 如請求項3之按摩裝置,其中,前述第2變換機構具有:第2凸座部,在外周面具備環繞著相對於前述旋轉軸的軸心偏心之軸而旋轉的偏心凸輪面;及第2嵌合部,以轉動自如方式嵌入前述第2凸座部的偏心凸輪面,且設置於前述第2按摩構件的基端側,前述第2按摩構件隨同前述旋轉軸的轉動係受到限制。
  5. 如請求項4之按摩裝置,其中,沿著前述旋轉軸的軸心,配設有設於一方的第1變換機構的第1凸座部,以和該一方的第1變換機構的第1凸座部鄰接的方式配設有第2變換機構的第2凸座部,於和前述第2變換機構的第2凸座部鄰接,且和一方的第1變換機構相反側的位置,配設有設於另一方的第1變換機構的第1凸座部。
  6. 如請求項1至5中任一項之按摩裝置,其中,前述一對第2按摩構件的前端部係分歧成複數個分歧體,且具備覆蓋前述第2按摩構件之前端部的覆蓋體,前述覆蓋體中形成有可供第2按摩構件之分歧的前述複數個分歧體之每一者通過的複數個插通孔。
  7. 如請求項1之按摩裝置,其中,具備有可使前述第1按摩構件及前述第2按摩構件於上下方向移動的上下移動手段。
  8. 如請求項7之按摩裝置,其中,前述上下移動手段係使用相對於前述旋轉軸大致平行配設的另一旋轉軸的旋轉驅動力,使前述第1按摩構件及前述第2按摩構件於上下方向移動。
TW104133946A 2014-10-20 2015-10-16 按摩裝置 TW201617053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213696A JP6220760B2 (ja) 2014-10-20 2014-10-20 マッサージ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617053A true TW201617053A (zh) 2016-05-16

Family

ID=557606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4133946A TW201617053A (zh) 2014-10-20 2015-10-16 按摩裝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0576012B2 (zh)
JP (1) JP6220760B2 (zh)
CN (1) CN106659631A (zh)
TW (1) TW201617053A (zh)
WO (1) WO201606364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893766B2 (ja) * 2016-08-26 2021-06-23 株式会社フジ医療器 マッサージ機器
CN206852769U (zh) * 2017-01-17 2018-01-09 深圳市福瑞斯保健器材有限公司 一种按摩机芯及其按摩器
KR102021124B1 (ko) * 2018-01-04 2019-11-05 케이지케이 주식회사 족부 안마장치
CN108379051B (zh) * 2018-03-19 2023-11-28 深圳市福瑞斯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小腿按摩机的行走装置
JP7231182B2 (ja) * 2018-07-23 2023-03-01 ファミリーイナダ株式会社 施療ユニットおよび当該施療ユニットを用いたマッサージ機
CN110200791B (zh) * 2019-06-25 2023-12-19 慕思健康睡眠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刮痧按摩装置及按摩机
CN215821625U (zh) * 2020-11-06 2022-02-15 奥佳华智能健康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功能按摩器、脚机和按摩椅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339849B2 (ja) * 2000-04-06 2002-10-28 大東電機工業株式会社 下肢用マッサージ機とこのマッサージ機を用いた椅子型マッサージ装置
JP3377195B2 (ja) * 2001-06-22 2003-02-17 大東電機工業株式会社 下肢用マッサージ機とこのマッサージ機を用いた椅子型マッサージ装置
CN2661163Y (zh) * 2003-06-06 2004-12-08 谢文旭 腿部按摩装置
CN1842313A (zh) 2003-08-29 2006-10-04 大东电机工业株式会社 下肢用按摩装置
JP4897986B2 (ja) * 2007-03-30 2012-03-14 ファミリー株式会社 マッサージ装置
JP2012010854A (ja) * 2010-06-30 2012-01-19 Sanyo Electric Co Ltd マッサージユニット
JP5785676B2 (ja) * 2011-06-08 2015-09-30 ファミリーイナダ株式会社 マッサージ機
JP5801613B2 (ja) * 2011-06-09 2015-10-28 大東電機工業株式会社 マッサージ機
JP2013009733A (ja) * 2011-06-28 2013-01-17 Family Co Ltd マッサージ機
CN203244566U (zh) * 2013-05-07 2013-10-23 乔山健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按摩机
CN203724438U (zh) * 2014-02-19 2014-07-23 漳州蒙发利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多功能下肢按摩机
CN203724427U (zh) * 2014-02-20 2014-07-23 漳州蒙发利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宽度可调节的腿部按摩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659631A (zh) 2017-05-10
WO2016063648A1 (ja) 2016-04-28
US10576012B2 (en) 2020-03-03
JP2016077680A (ja) 2016-05-16
US20170273857A1 (en) 2017-09-28
JP6220760B2 (ja) 2017-10-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1617053A (zh) 按摩裝置
TWI689300B (zh) 椅子型按摩機及按摩機構
TWI556814B (zh) Massage machine
CN107822843B (zh) 按摩装置
JP4951671B2 (ja) 足用マッサージ機
TWI670054B (zh) 按摩機構及具備此按摩機構之和室椅型按摩機
TWI594747B (zh) Massage device
TW201503885A (zh) 按摩裝置以及設有該按摩裝置的座椅式按摩器
CN105579015B (zh) 手部运动锻炼装置
JP6934160B2 (ja) 椅子型マッサージ機
JP4988816B2 (ja) 足用マッサージ機
CN106999340A (zh) 按摩装置及具备该按摩装置的椅型按摩机
TW202008977A (zh) 下肢用按摩機
JP2012120549A5 (zh)
JP5378928B2 (ja) マッサージ機
JP3890807B2 (ja) マッサージ機
JP6165031B2 (ja) マッサージ機
JP2012239599A (ja) マッサージ機構、及びこのマッサージ機構を備えたマッサージ機
JP2013009733A (ja) マッサージ機
TW201822745A (zh) 按摩機構及椅子型按摩機
JP2007014467A (ja) 椅子型マッサージ機のマッサージ機構
JP2015077370A (ja) マッサージユニット
JP2005000403A (ja) マッサージ機
JP2020062509A (ja) マッサージ機
JP2019180468A (ja) マッサージ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