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594747B - Massage device - Google Patents

Massage device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594747B
TWI594747B TW104141233A TW104141233A TWI594747B TW I594747 B TWI594747 B TW I594747B TW 104141233 A TW104141233 A TW 104141233A TW 104141233 A TW104141233 A TW 104141233A TW I594747 B TWI594747 B TW I594747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massage
massaging
treatment
disposed
rotating shaf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414123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632163A (zh
Inventor
Ken Tamaki
Shinsaku Shimizu
Original Assignee
Daito Electric Machine Ind Company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ito Electric Machine Ind Company Ltd filed Critical Daito Electric Machine Ind Company Ltd
Publication of TW2016321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63216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9474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94747B/zh

Links

Landscapes

  • Massaging Devices (AREA)

Description

按摩裝置
本發明係關於按摩裝置。
已知有一種按摩裝置,其內部安裝有使左右一對按摩部件進行按摩動作的按摩機構。
然而,近年來,對於按摩感的要求變得多樣化,使用者提出了例如「希望能夠抓捏肩部那樣施加按摩」這樣的要求。
專利文獻1中揭示了符合該要求的按摩裝置。
專利文獻1中揭示的按摩裝置具備按摩部件和按摩機構,其中,按摩部件的前端部設有施療部件且上下配置有一對,按摩機構係以使所述一對按摩部件分別具備的施療部件沿上下方向相互接近或離開的方式,使所述一對按摩部件中的至少一個部件進行動作而產生揉按動作。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 日本特開2014-36748號
專利文獻1中揭示的按摩裝置是如上所述按照使用者的要求而提高對於使用者肩部的按摩感的裝置。
但是,使用者又提出了希望能夠進一步提高按摩感的要求、例如「希望對肩部施加類似於按摩人員用手揉按肩部的抓捏揉按按摩」這樣的要求。
因此,本發明是鑒於上述情況而完成的,其目的在於提供一種能夠使用沿上下方向設置的一對按摩部件而施加如抓捏肩部般的按摩的按摩裝置,以及使用該按摩裝置的椅子式按摩機。
為了達成上述目的,本發明中採用下述技術方案。
本發明的按摩裝置的特徵在於,具有:前端設有第一施療部件的第一按摩部件、前端設有第二施療部件的第二按摩部件、以及使所述第一按摩部件和所述第二按摩部件擺動而產生按摩動作的按摩機構,並且,所述按摩機構係以使所述第一施療部件接近或離開所述第二施療部件的方式驅動所述第一施療部件。
較佳為,所述第一按摩部件和所述第二按摩部件係以各按摩部件的基端部重疊的方式配設,並且在左右方向上隔開規定間隔而配置有一對。
較佳為,所述按摩機構具有:被配置成朝向左右方向的旋轉軸、驅動所述旋轉軸的驅動部、以及將所述旋轉軸的旋轉力轉換成擺動運動的轉換部,並且, 所述按摩機構被作成藉由利用所述轉換部轉換的擺動運動而使第一施療部件接近或離開所述第二施療部件的構成。
較佳為,所述轉換部具備偏心凸台部、第一環狀嵌合部以及第一限制部,其中,所述偏心凸台部係以相對於所述旋轉軸偏心的狀態安裝,並且在外周面上形成有凸輪面,所述第一環狀嵌合部設置在所述第一按摩部件的基端且嵌入所述偏心凸台部的凸輪面,所述第一限制部限制所述第一按摩部件隨著所述旋轉軸的旋轉而旋轉。
較佳為,所述第一限制部為連桿部件,所述連桿部件的一端以轉動自如的方式被樞轉支撐在所述第一按摩部件的中途部,另一端以轉動自如的方式被樞轉支撐在所述按摩裝置的殼體。
較佳為,所述第一限制部具有銷部件和滑動部件,其中,所述銷部件設置在所述第一按摩部件的中途部,所述滑動部件設置在面對所述銷部件的位置,並且具有所述銷部件以滑動自如的方式嵌入的槽。
較佳為,所述轉換部具備傾斜凸台部、第二環狀嵌合部以及第二限制部,其中,所述傾斜凸台部以相對於所述旋轉軸傾斜的狀態安裝,並且在外周面形成有傾斜凸輪面,所述第二環狀嵌合部設置在所述第二按摩部件的基端且嵌入所述傾斜凸台部的凸輪面,所述第二限制部限制所述第二按摩部件隨著所述旋轉軸的旋轉而轉動,並且,所述偏心凸台部和所述傾斜凸台部係以沿所述旋轉軸的軸心鄰接的方式配置。
較佳為,在所述第二按摩部件的前端部設有兩個第二施療部件,且設置於左右之一方的第二施療部件的間隔小於另一方的第二施療部件的間隔。
根據本發明的按摩裝置,能夠使用沿上下方向設置的一對按摩部件而施加如抓捏肩部般的按摩。
1‧‧‧按摩裝置
2‧‧‧後側殼體
3‧‧‧按摩件
4‧‧‧按摩機構
5‧‧‧第一按摩部件
6‧‧‧第一施療部件
7‧‧‧第一環狀嵌合部
8‧‧‧中途部(支撐部)
9‧‧‧臂
10‧‧‧狹縫
11‧‧‧貫通孔
12‧‧‧銷
13‧‧‧第二按摩部件
14‧‧‧第二施療部件
15‧‧‧第二環狀嵌合部
16‧‧‧中途部(支撐部)
17‧‧‧安裝部
18‧‧‧旋轉軸
19‧‧‧驅動部
20‧‧‧驅動馬達
21‧‧‧齒輪箱
22‧‧‧軸承
23‧‧‧蝸輪
24‧‧‧支撐部件
25‧‧‧轉換部
26‧‧‧偏心凸台部
27‧‧‧凸輪面
28‧‧‧貫通孔
30‧‧‧開口部
31‧‧‧第一限制部(連桿部件)
32‧‧‧孔
33‧‧‧傾斜凸台部
34‧‧‧凸輪面
35‧‧‧內側凸輪部件
36‧‧‧端面
37‧‧‧傾斜的端面
38‧‧‧外側凸輪部件
39‧‧‧開口部
40‧‧‧第二限制部
41‧‧‧限制銷
42‧‧‧限制槽
43‧‧‧限制凸台部
44‧‧‧銷
45‧‧‧軸承
50‧‧‧主體部
51‧‧‧延伸部
52‧‧‧操作部
53‧‧‧把持部
54‧‧‧前側殼體
55‧‧‧後側殼體
56‧‧‧開口部
57‧‧‧蛇腹部
100‧‧‧第一限制部
101‧‧‧銷部件
102‧‧‧滑動部件
103‧‧‧槽
104‧‧‧貫通孔
圖1是表示第一實施形態的按摩裝置的整體的立體圖。
圖2是表示第一實施形態的按摩裝置的立體圖,且是表示第一按摩部件與第二按摩部件分離的狀態的圖(省略了左側的第一按摩部件和第二按摩部件的圖示)。
圖3是表示第一實施形態的按摩裝置的立體圖,且是表示第一按摩部件與第二按摩部件靠近的狀態的圖(省略了左側的第一按摩部件和第二按摩部件的圖示)。
圖4是表示第一實施形態的按摩裝置的前視圖(省略了左側的第一按摩部件和第二按摩部件的圖示)。
圖5是第一實施形態的按摩裝置的俯視剖面圖。
圖6是以容易理解的方式示出第一按摩部件與第二按摩部件的安裝狀態的立體圖。
圖7是表示第二實施形態的按摩裝置的整體的立體圖。
圖8是表示第二實施形態的按摩裝置的立體圖,且是表示第一按摩部件與第二按摩部件分離的狀態的圖(省略了左側的第一按摩部件和第二按摩部件的圖示)。
圖9是表示第三實施形態的按摩裝置(頸部用按摩器)的整體的立體圖。
圖10是表示搭載於第三實施形態的按摩裝置的按摩機構的立體圖。
以下,根據附圖對本發明的實施形態進行說明。又,對於以下所說明的各實施形態中共用的同一構成部件賦予相同的符號和相同的名稱。因此,省略了對被賦予相同符號和相同名稱的構成部件進行相同的說明。
[第一實施形態]
以下,根據圖1至圖6對本發明的第一實施形態的按摩裝置1進行說明。
另外,在以下的說明中,將圖4的紙面左側所示的第二按摩部件13側設為右側,將圖4的紙面右側所示的第二按摩部件13側設為左側,並在裝置說明中設為左右方向。這與將按摩裝置1緊貼頸部或肩部的狀態下使用者所觀察的上下方向、前後方向、左右方向一致。
本實施形態的按摩裝置1是掛在使用者的肩部的裝置(肩掛式按摩裝置),其具有沿左右方向隔開規定間隔而配置的一對按摩件3、和使按摩件3進行動作從而產生按摩動作的按摩機構4。該按摩裝置1被收容在能夠前後分離的殼體的內部,且配置在後側殼體2的前面。
按摩件3是由第一按摩部件5(下側按摩部件)和第二按摩部件13(上側按摩部件)組合而構成,並以各按摩部件的基端部重疊的方式配置,其中,第一按摩部件5的前端設有第一施療部件6,第二按摩部件13的前端設有第二施療部件14。
按摩機構4用於使第一按摩部件5和第二按摩部件13擺動而產生按摩動作,並且以使第一施療部件6接近或離開第二施療部件14的方式驅動第一施療部件6。
本實施形態的按摩裝置1中,圖1的紙面左側所示的第二按摩部件13所具備的第二施療部件14抵接在使用者的右肩部,右側所示的第二按摩部件13所具備的第二施療部件14抵接在使用者的左肩部。另外,圖1的紙面左側所示的第一按摩部件5所具備的第一施療部件6抵接在使用者的右背部,右側所示的第一按摩部件5所具備的第一施療部件6抵接在使用者的左背部。
首先,對於按摩件3的構成、即第一按摩部件5和第二按摩部件13進行說明。
如圖1至圖6所示,第一按摩部件5(下側按摩部件)被形成為側視時呈大致L字形狀,並且被配置成:位於後述的第二按摩部件13的下側,且懸掛在按摩機構4的旋轉軸18上。
在第一按摩部件5的基端,設有嵌入後述的偏心凸台部26的凸輪面27的第一環狀嵌合部7,並且支撐部8從第一環狀嵌合部7朝向下方延伸而形成,在支撐部8的前端形成有臂9。第一環狀嵌合部7是厚度 薄的圓筒形狀的部件,其內周徑與偏心凸台部26的凸輪面27的外周徑大致相同。
臂9是被形成為朝向前方斜下側突出的棒狀部件,並被形成為比包含第一環狀嵌合部7的軸心(旋轉軸18的軸心)的垂直面更加朝向前側突出。
另外,在支撐部、即第一按摩部件5的中途部8的後側,形成有沿臂9的長度方向延伸的狹縫10之切口,並且,在中途部8上形成有沿左右方向貫穿該狹縫10的貫通孔11。構成後述第一限制部31的連桿部件插入該狹縫10中,在貫通孔11中插入以轉動自如的方式樞轉支撐連桿部件的銷12。
臂9的前端部設有第一施療部件6。第一施療部件6係以厚度大的圓盤型或球形等各種形狀形成,且由樹脂或硬橡膠等形成。該第一施療部件6被設置為從臂9的前端部突出,並且被配置在比包含第一環狀嵌合部7的軸心(旋轉軸18的軸心)的垂直面更靠近前方下側的位置處。
第二按摩部件13是長度較長的棒狀部件,並被配置成:位於第一按摩部件5的上側,且從按摩機構4的旋轉軸18朝向前方突出。
在第二按摩部件13的基端,設有嵌入後述的傾斜凸台部33的凸輪面34的第二環狀嵌合部15,並且從第二環狀嵌合部15朝向前方延伸設置有支撐部(中途部),在該中途部16的前端形成有安裝部17。第二環狀嵌合部15是厚度薄的圓筒形狀的部件,其內周徑與傾斜 凸台部33的凸輪面34的外周徑大致相同。安裝部17是被形成為朝向下側突出的棒狀部件,並且安裝有第二施療部件14。
第二施療部件14係以球形等各種形狀,且由樹脂或硬橡膠等形成。第二施療部件14被配置成從安裝部17朝向下側突出,並且被配置在比包含第二環狀嵌合部15的軸心(旋轉軸18的軸心)的垂直面更靠近前方的位置處。第二施療部件14被配置成與第一施療部件6彼此相對。
藉由配置成第二按摩部件13的第二施療部件14朝向下側,且支撐部件24朝向前方突出,從而能夠以掛在使用者肩部的方式安裝按摩裝置1。
接著,對於按摩機構4的具體構成進行說明。
按摩件3的基部、即第一按摩部件5的樞轉端和第二按摩部件13的樞轉端設有按摩機構4,該按摩機構4用於驅動第一按摩部件5和第二按摩部件13從而產生按摩動作。
如圖2至圖6所示,按摩機構4具有:被收容在殼體內部且朝向左右方向而配置的旋轉軸18、用於驅動旋轉軸18的驅動部19、以及將旋轉軸18的旋轉力轉換成擺動運動的轉換部25。
旋轉軸18被配置成架設在殼體內部的右側與左側之間,旋轉軸18的兩端設有以轉動自如的方式支撐該旋轉軸18的支撐部件24,旋轉軸18的中央位置處配置有驅動部19的齒輪箱21。旋轉軸18經由支撐部件24而以轉動自如的方式被樞轉支撐在後側殼體2。
另外,在旋轉軸18的兩端稍微靠近內側的位置處配置有左右一對按摩件3。即,左右一對按摩件3隔著驅動部19而配置。
驅動部19具有驅動馬達20和齒輪箱21,旋轉軸18被配置成沿左右方向貫穿齒輪箱21。齒輪箱21的左右方向兩端部配置有以轉動自如的方式支撐旋轉軸18的軸承22,齒輪箱21的中央位置處配置有蝸輪23。驅動馬達20配置在齒輪箱21的下側,設置在驅動馬達20的輸出軸的蝸桿(worm gear)(未圖示)與蝸輪(worm wheel)23嚙合。
驅動部19利用齒輪箱21將驅動馬達20所產生的驅動力減速至規定的速度,並使旋轉軸18旋轉。
轉換部25被構成為:將旋轉軸18的旋轉力轉換成擺動運動,從而使第一施療部件6接近或離開第二施療部件14。
轉換部25具備偏心凸台部26、第一環狀嵌合部7以及第一限制部31,其中,偏心凸台部26係相對於旋轉軸18呈偏心的狀態安裝,並且在外周面上形成有凸輪面27,第一環狀嵌合部7設置在第一按摩部件5的基端且嵌入偏心凸台部26的凸輪面27,第一限制部31用於限制第一按摩部件5隨著旋轉軸18的旋轉而旋轉。
進而,轉換部25具備傾斜凸台部33、第二環狀嵌合部15以及第二限制部40,其中,傾斜凸台部33的外周面上形成有相對於旋轉軸18傾斜的凸輪面 34,第二環狀嵌合部15設置在第二按摩部件13的基端且嵌入傾斜凸台部33的凸輪面34,第二限制部40用於限制第二按摩部件13隨著旋轉軸18的旋轉而旋轉。
如圖4、圖6所示,在旋轉軸18的軸心方向中途部且夾著驅動部19的兩側配置有一對偏心凸台部26。各偏心凸台部26被形成為凸緣狀,且外周面上設有大致圓柱形狀的環狀軌道(凸輪面27)。另外,在各偏心凸台部26上,朝向左右方向形成有供旋轉軸18插通的貫通孔28。
如圖4所示,貫通孔28的軸心位置與偏心凸台部26的圓的中心軸的位置不同。因此,偏心凸台部26的旋轉軌道與旋轉軸18的旋轉軌道不同。另外,偏心凸台部26被固定成無法對旋轉軸18進行相對旋轉。
凸輪面27形成為朝向旋轉軸18的徑向外側,且圍繞旋轉軸18進行旋轉。第一環狀嵌合部7以滑動自如的方式嵌合於凸輪面27,從而第一按摩部件5轉動自如。
形成於第一按摩部件5的基端的第一環狀嵌合部7外嵌在偏心凸台部26的凸輪面27上,由此將偏心凸台部26的旋轉轉換成上下方向的擺動運動。第一環狀嵌合部7被形成為側視時呈大致環狀,在其大致中央部位置處形成有直徑與偏心凸台部26的凸輪面27的外周徑大致相同的開口部30。該開口部30外嵌在偏心凸台部26的凸輪面27上。因此,偏心凸台部26與第一環狀嵌合部7相對轉動自如。
如圖2至圖6所示,本實施形態的第一限制部31是側視時呈彎曲的板狀(勾玉狀)的連桿部件,且兩端部形成有孔32。
連桿部件31被插入到形成於第一按摩部件5的中途部8後側的狹縫10中。連杆部件之處於被插入到該狹縫10中的狀態的一端,經由銷12而以轉動自如的方式被樞轉支撐在形成於第一按摩部件5的中途部8的貫通孔11。另一方面,連桿部件之處於從狹縫10突出的狀態的另一端,經由銷44而以轉動自如的方式被樞轉支撐在按摩裝置1的後側殼體2的前面。
即,第一限制部31藉由將第一按摩部件5與後側殼體2連接而進行曲柄(crank)運動,從而限制第一按摩部件5繞著旋轉軸18進行旋轉,而使第一按摩部件5沿上下方向進行擺動運動。
另一方面,傾斜凸台部33被配置為沿旋轉軸18的軸心與偏心凸台部26鄰接。
具體而言,如圖2至圖6所示,在旋轉軸18的軸心方向中途部且偏心凸台部26的左右方向外側配置有一對傾斜凸台部33,傾斜凸台部33具有相對於旋轉軸18傾斜且呈大致圓形的環狀軌道(凸輪面34)。
傾斜凸台部33由端面36、內側凸輪部件35以及外側凸輪部件38構成,其中,端面36係面對偏心凸台部26的一個端面,內側凸輪部件35具有相對於旋轉軸18傾斜的端面37,外側凸輪部件38呈大致圓柱形狀,且被設置成從內側凸輪部件35的傾斜的端面37朝向左右方向外側突出。
凸輪面34形成於與內側凸輪部件35的傾斜的端面37鄰接的外周面,且被配置成相對於旋轉軸18傾斜。在該凸輪面34上,以滑動自如的方式外嵌有軸承45,傾斜凸台部33被固定為無法相對於旋轉軸18進行旋轉。
即,傾斜凸台部33的凸輪面34被設置成從內側凸輪部件35的傾斜的端面37朝向左右方向外側突出,從而成為相對於旋轉軸18傾斜的面。
該傾斜凸台部33是藉由將內側凸輪部件35的傾斜的端面37與外側凸輪部件38的一個端面對接而形成為一體。
形成於第二按摩部件13的基端的第二環狀嵌合部15外嵌在與傾斜凸台部33的凸輪面34上嵌合的軸承45,從而將傾斜凸台部33的旋轉轉換成左右方向的擺動運動。第二環狀嵌合部15被形成為側視時呈大致環狀,在其大致中央部位置處,形成有直徑與傾斜凸台部33的凸輪面34的外周徑大致相同的開口部39。該開口部39外嵌在與凸輪面34上嵌合的軸承45的外周面上。因此,傾斜凸台部33與第二環狀嵌合部15相對轉動自如。
如圖5所示,第二限制部40係設成形成於第二環狀嵌合部15的限制銷41、和設置於後側殼體2的限制槽42。
限制銷41是呈大致圓柱狀且長度較短的棒狀薄片,且形成在與第二按摩部件13的支撐部16呈相 反側的第二環狀嵌合部15。限制槽42係在與限制銷41面對的位置,沿左右方向較長而形成於後側殼體2。
第二限制部40係藉由限制銷41以滑動自如的方式嵌入在限制槽42中,從而限制第二按摩部件13繞著旋轉軸18進行轉動。
另外,在傾斜凸台部33的左右方向外側配置有一對凸台部,該凸台部用於限制第二按摩部件13脫落、以及傾斜凸台部33不會朝向左右方向外側移動。該限制凸台部43也被固定成無法相對於旋轉軸18進行旋轉。
以下,對於上述按摩裝置1的作動態樣進行說明。
在使用按摩裝置1時,將第二施療部件14配置成與例如使用者的肩部抵接。
首先,接通按摩裝置1的電源開關,使驅動部19的驅動馬達20進行驅動,於是,驅動馬達20的輸出軸進行旋轉,從而使蝸桿進行旋轉。藉由該蝸桿的旋轉而驅動安裝有蝸輪23的旋轉軸18進行旋轉。
伴隨於此,安裝在旋轉軸18的左右一對偏心凸台部26進行旋轉,從而左右一對的第一環狀嵌合部7欲朝向相同方向跟著旋轉。即,第一按摩部件5欲繞著旋轉軸18進行連帶旋轉。但是,由於構成第一限制部31的連桿部件以轉動自如的方式被樞轉支撐在第一按摩部件5的中途部8和後側殼體的前面,因而第一環狀嵌合部7與偏心凸台部26的連帶旋轉受到限制。
另外,安裝在旋轉軸18的左右一對傾斜凸台部33進行旋轉,從而左右一對的第二環狀嵌合部15欲朝向相同方向跟著旋轉。即,第二按摩部件13欲繞著旋轉軸18進行連帶旋轉。但是,由於第二限制部40之設置於第二環狀嵌合部15後側的限制銷41係以滑動自如的方式嵌入在限制槽42中,因而第二環狀嵌合部15與傾斜凸台部33的連帶旋轉受到限制。
如圖2所示,當第一按摩部件5的臂9向下移動時,第二按摩部件13朝向左右方向外側擺動。此時,偏心凸台部26係為,凸輪面27與旋轉軸18的軸心之間的距離最長。另外,傾斜凸台部33的凸輪面34朝向左右方向外側傾斜。即,在第一按摩部件5與第二按摩部件13分開的狀態下,第一施療部件6係以相對於朝向左右方向外側擺動的第二施療部件14離開的方式,朝向下方擺動。
另一方面,如圖3所示,當第一按摩部件5的臂9向上移動時,第二按摩部件13朝向左右方向內側擺動。此時,偏心凸台部26係為,凸輪面27與旋轉軸18的軸心之間的距離最短。另外,傾斜凸台部33的凸輪面34朝向左右方向內側傾斜。即,在第一按摩部件5與第二按摩部件13閉合的狀態下,第一施療部件6係以相對於朝向左右方向內側擺動的第二施療部件14接近的方式,朝向上方擺動。此時,以轉動自如的方式被樞轉支撐在第一按摩部件5的中途部8上的第一限制部31沿狹縫10上下移動,因而能夠防止第一環狀嵌合部7與 偏心凸台部26的連帶旋轉。另外,位於第二環狀嵌合部15後側的限制銷41沿限制槽42左右方向滑動,因而能夠防止第二環狀嵌合部15與傾斜凸台部33的連帶旋轉。
總之,本實施形態的按摩裝置1並非進行單純的擺動運動,而是反復進行加入如下那樣更加立體的動作的擺動運動,即:當第二按摩部件13朝向左右方向外側移動時,第一按摩部件5的臂9朝向下側移動,而當第二按摩部件13朝向左右方向內側移動時,第一按摩部件5的臂9朝向上側、即朝向前方突出的位置移動。因此,能夠對肩部施加符合使用者要求的抓捏揉按按摩。
[第二實施形態]
以下,根據圖7和圖8對本發明的第二實施形態進行說明。
第二實施形態的按摩裝置1的第一限制部100的構成與第一實施形態大不同。另外,關於第二實施形態中之與第一實施形態共用的構成部件的說明,由於係已如上所述,故省略。
如圖7、圖8所示,本實施形態的第一限制部100具有銷部件101和滑動部件102,且在各第一按摩部件5的左右方向內側配置有一對,其中,銷部件101設置在第一按摩部件5的中途部8,滑動部件102設置在面對銷部件101的位置處,並且在滑動部件102上設有槽103,銷部件101以滑動自如的方式嵌入該槽103。
銷部件101是長度較短的棒狀部件,並且以朝向左右方向內側的方式嵌入於第一按摩部件5的中途部8開口且朝向左右方向的貫通孔104。
滑動部件102由板片形成,且豎立設置在與驅動馬達20鄰接的位置處。滑動部件102的內側形成有槽103,銷部件101以滑動自如的方式嵌入在該槽103中。槽103係以朝向上下方向、且隨著從下側朝向上側而朝向後側彎曲的方式形成有開口。
本實施形態的第一限制部100中,在第一按摩部件5的臂9朝向下方移動而第一施療部件6與第二施療部件14分離的狀態下,銷部件101位於滑動部件102的槽103的下側。另一方面,在第一按摩部件5的臂9朝向上方移動而第一施療部件6與第二施療部件14靠近的狀態下,銷部件101位於滑動部件102的槽103的上側。
如此,本實施形態的第一限制部100中,由於設置於第一按摩部件5的中途部8上的銷部件101係沿滑動部件102的槽103以滑動自如的方式進行移動,因而能夠防止第一環狀嵌合部7與偏心凸台部26的連帶旋轉。
[第三實施形態]
以下,根據圖9和圖10,對本發明的第三實施形態進行說明。
第三實施形態的按摩裝置1是使用者能夠掛在肩部上而安裝的手持式(handy type)按摩裝置。該按摩裝置1主要對頸肩部進行按摩,但是也可以對腰部或大腿部等進行按摩。
圖9是表示按摩裝置1的外觀的立體圖。在該圖9中,省略了覆蓋按摩機構4的布製覆蓋體。
如圖9所示,該按摩裝置1整體呈U字型形狀。該按摩裝置1包括主體部50、一對延伸部51、操作部52以及把持部53,其中,主體部50包括抵接在使用者的患部(頸肩部)上並對患部進行按摩的按摩機構4,一對延伸部51從主體部50的兩端呈支腳狀地延伸,操作部52包括設置在一個延伸部51上的各種開關,把持部53供使用者雙手把持。
如圖9所示,該按摩裝置1的主體部50包括:呈橢圓狀且朝向後方形成有開口的前側殼體54、和嵌入該前側殼體54中的後側殼體55。該前側殼體54、後側殼體55例如由樹脂製成。將前側殼體54和後側殼體55以兩個殼體的開口對準的狀態沿前後方向嵌合,從而形成主體部50。
主體部50呈寬度與具有標準體格的使用者肩寬大致對應的橢圓形狀。
在主體部50的前面側、即前側殼體54上設有開口部56(切口部),按摩機構4所具備的第一施療部件6和第二施療部件14從該開口部56穿過而朝向前側突出。
如圖9所示,左右一對延伸部51被設置成從主體部50的左右兩端部朝向前方延伸。該延伸部51具有如下長度,即:當使用者安裝有按摩裝置1時,該延伸部51超過使用者的肩部而達到胸部位置處。
延伸部51呈長度較長且厚度方向為左右方向的平板狀,延伸部51的前端部設有把持部53。在該把持部53與主體部50之間且於延伸部51的中途部,設有能夠使該延伸部51沿左右方向擴展的蛇腹部57。藉由將延伸部51形成為能夠沿左右方向擴展,使用者在安裝本按摩裝置時等容易進行安裝。
圖10中顯示第三實施形態所具備的按摩機構4的立體圖。
由圖10清楚可知,第三實施形態的按摩機構4的構成與第一實施形態或第二實施形態的按摩機構4的構成大致相同。即,第三實施形態的按摩裝置1具有:前端設有第一施療部件6的第一按摩部件5、前端設有第二施療部件14的第二按摩部件13、以及使第一按摩部件5和第二按摩部件13擺動而產生按摩動作的按摩機構4,並且,按摩機構4係以使第一施療部件6接近或離開第二施療部件14的方式驅動第一施療部件6。
然而,第三實施形態的按摩機構4的構成與第一實施形態或第二實施形態的按摩機構4的構成之間存在大為不同之處。即,設置在第二按摩部件13的前端的第二施療部件14的數量、配置位置不同。另外,第二按摩部件13的基端部配置在第一按摩部件5的基端部的寬度方向外側。
如圖10所示,第三實施形態的按摩機構4的第二施療部件14,係在第二按摩部件13的前端部設有兩個第二施療部件14、14。具體而言,在第二按摩部 件13的前端設有兩個支撐軸體、即朝向上方延伸的上側支撐軸體和朝向下方延伸的下側支撐軸體。設有左右一對的第二按摩部件13的上側支撐軸體之間的間隔小於下側支撐軸體之間的間隔。
第二施療部件14分別嵌入上側支撐軸體和下側支撐軸體,並且繞各支撐軸體的軸心轉動自如。上側支撐軸體和下側支撐軸體的寬度間隔係如上所述,因此,設有左右一對的第二施療部件14(上側)之間的間隔小於第二施療部件14(下側)之間的間隔。藉由如此配置,共計四個第二施療部件14沿使用者的脖頸而配置,從而能夠施加非常有效的揉按按摩。
即,在第二按摩部件13的前端部設有兩個第二施療部件14、14,其中一個第二施療部件14朝向上方,另一個第二施療部件14朝向下方,並且,左右設置的一方的第二施療部件14、14之間的間隔小於另一方的第二施療部件14、14之間的間隔。
另外,第一施療部件6的形狀也呈在左右方向上具有厚度的半圓形。藉由此形狀,能夠可靠地按壓使用者的肩部附近(例如肩胛骨周圍)的穴位。
該第一施療部件6的動作和第二施療部件14的動作與第一實施形態或第二實施形態大致相同,故省略說明。
應該認為本次揭示的各實施形態的所有方面均為例示,而不是限制性的內容。尤其是本次揭示的各實施形態中尚未明確揭示的事項、例如運轉條件或操作 條件、各種參數、構成部件的尺寸、重量、體積等,均未超出本領域技術人員通常實施的範圍,而是採用本領域的一般技術人員能夠容易想到的值。
例如,本發明的按摩裝置1能夠適用於手持式按摩器,並且能夠適用於座椅式按摩器或載置式按摩器。
1‧‧‧按摩裝置
2‧‧‧後側殼體
3‧‧‧按摩件
4‧‧‧按摩機構
5‧‧‧第一按摩部件
6‧‧‧第一施療部件
7‧‧‧第一環狀嵌合部
8‧‧‧中途部(支撐部)
9‧‧‧臂
10‧‧‧狹縫
11‧‧‧貫通孔
12‧‧‧銷
13‧‧‧第二按摩部件
14‧‧‧第二施療部件
15‧‧‧第二環狀嵌合部
16‧‧‧中途部(支撐部)
17‧‧‧安裝部
18‧‧‧旋轉軸
19‧‧‧驅動部
20‧‧‧驅動馬達
21‧‧‧齒輪箱
22‧‧‧軸承
23‧‧‧蝸輪
24‧‧‧支撐部件
25‧‧‧轉換部
26‧‧‧偏心凸台部
31‧‧‧第一限制部(連桿部件)
33‧‧‧傾斜凸台部
43‧‧‧限制凸台部
44‧‧‧銷

Claims (5)

  1. 一種按摩裝置,其特徵在於,具有:第一按摩部件,其前端設有第一施療部件;第二按摩部件,其前端設有第二施療部件;以及按摩機構,其使所述第一按摩部件和所述第二按摩部件擺動而產生按摩動作,所述按摩機構係以使所述第一施療部件接近或離開所述第二施療部件的方式驅動所述第一施療部件,所述第一按摩部件和所述第二按摩部件係以各按摩部件的基端部重疊的方式配設,並且在左右方向上隔開規定間隔而配置有一對,所述按摩機構具有:旋轉軸,其被配置成朝向左右方向;驅動部,其驅動所述旋轉軸;以及轉換部,其將所述旋轉軸的旋轉力轉換成擺動運動,所述按摩機構被作成藉由利用所述轉換部轉換的擺動運動而使所述第一施療部件接近或離開所述第二施療部件的構成,所述轉換部具備:偏心凸台部,其以相對於所述旋轉軸偏心的狀態安裝,並且,在外周面形成有凸輪面;第一環狀嵌合部,其設置在所述第一按摩部件的基端,並且嵌入所述偏心凸台部的凸輪面;以及第一限制部,其限制所述第一按摩部件隨著所述旋轉軸的旋轉而旋轉。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按摩裝置,其中,所述第一限制部為連桿部件,所述連桿部件的一 端以轉動自如的方式被樞轉支撐在所述第一按摩部件的中途部,另一端以轉動自如的方式被樞轉支撐在所述按摩裝置的殼體。
  3. 如請求項1所述的按摩裝置,其中,所述第一限制部具有銷部件和滑動部件,其中,所述銷部件設置在所述第一按摩部件的中途部;所述滑動部件設置在面對所述銷部件的位置,並且具有所述銷部件以滑動自如的方式嵌入的槽。
  4. 如請求項1所述的按摩裝置,其中,所述轉換部具備:傾斜凸台部,其以相對於所述旋轉軸傾斜的狀態安裝,並且,在外周面形成有傾斜凸輪面;第二環狀嵌合部,其設置在所述第二按摩部件的基端,並且嵌入所述傾斜凸台部的凸輪面;以及第二限制部,其限制所述第二按摩部件隨著所述旋轉軸的旋轉而轉動,所述偏心凸台部和所述傾斜凸台部係以沿所述旋轉軸的軸心鄰接的方式配置。
  5. 如請求項1至4中任一項所述的按摩裝置,其中,所述第二按摩部件的前端部設有兩個第二施療部件,設置於左右之一方的第二施療部件的間隔小於另一方的第二施療部件的間隔。
TW104141233A 2014-12-26 2015-12-09 Massage device TWI59474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265078 2014-12-26
JP2015217765A JP6534912B2 (ja) 2014-12-26 2015-11-05 マッサージ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632163A TW201632163A (zh) 2016-09-16
TWI594747B true TWI594747B (zh) 2017-08-11

Family

ID=563584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4141233A TWI594747B (zh) 2014-12-26 2015-12-09 Massage device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JP (1) JP6534912B2 (zh)
CN (1) CN105934228B (zh)
HK (1) HK1223815A1 (zh)
SG (1) SG11201601030VA (zh)
TW (1) TWI59474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605443B2 (ja) * 2016-12-28 2019-11-13 大東電機工業株式会社 マッサージ機構及び椅子型マッサージ機
CN107115193B (zh) * 2017-03-16 2022-10-28 未来穿戴技术有限公司 按摩装置
TWI762651B (zh) * 2017-06-02 2022-05-01 日商發美利稻田股份有限公司 按摩機
CN107224395B (zh) * 2017-06-29 2023-08-29 奥佳华智能健康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按摩机芯和按摩椅
KR102085437B1 (ko) * 2018-08-17 2020-03-05 주식회사 바디프랜드 위치 조절이 가능한 어깨 마사지 모듈을 포함하는 마사지 장치
JP2020195714A (ja) * 2019-06-05 2020-12-10 大東電機工業株式会社 マッサージ機
KR102443469B1 (ko) * 2019-08-19 2022-09-16 주식회사 바디프랜드 안마용 시료유닛
CN110448439A (zh) * 2019-09-10 2019-11-15 瑞安市雷迈斯健身器材有限公司 一种颈部按摩器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029411A (ja) * 1999-07-22 2001-02-06 Family Kk ハンド型マッサージ機及び椅子型マッサージ装置
TW201410230A (zh) * 2012-08-16 2014-03-16 Daito Electric Machine Ind 按摩裝置及具備該按摩裝置之椅子型按摩機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238967A (ja) * 2001-02-16 2002-08-27 Family Kk マッサージユニット
CN2922880Y (zh) * 2006-07-14 2007-07-18 邹剑寒 三维按摩椅机芯
CN202751560U (zh) * 2012-05-14 2013-02-27 林志强 一种按摩机芯
CN203915383U (zh) * 2014-05-30 2014-11-05 浙江恒林椅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按摩椅的按摩调节装置
CN203915382U (zh) * 2014-05-30 2014-11-05 浙江恒林椅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按摩椅的按摩机芯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029411A (ja) * 1999-07-22 2001-02-06 Family Kk ハンド型マッサージ機及び椅子型マッサージ装置
TW201410230A (zh) * 2012-08-16 2014-03-16 Daito Electric Machine Ind 按摩裝置及具備該按摩裝置之椅子型按摩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6123851A (ja) 2016-07-11
JP6534912B2 (ja) 2019-06-26
HK1223815A1 (zh) 2017-08-11
TW201632163A (zh) 2016-09-16
CN105934228A (zh) 2016-09-07
SG11201601030VA (en) 2016-08-30
CN105934228B (zh) 2017-09-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94747B (zh) Massage device
TWI511722B (zh) A massage device, and a seat massager provided with the massage device
CN107822843B (zh) 按摩装置
TWI689301B (zh) 按摩機
TW201006460A (en) Massage head and massage apparatus employing said head
JP2008073500A (ja) マッサージ機
WO2006112309A3 (en) Massage apparatus
CN106038158B (zh) 按摩装置
US20220000706A1 (en) Portable massage device with kneading massage and percussion massage function
JP3207477U (ja) 多機能マッサージ器
CN104758146B (zh) 多功能按摩器机芯
TW201617053A (zh) 按摩裝置
JP2013094442A (ja) マッサージ機
JP2012165843A (ja) マッサージ機、及びマッサージ機能付き椅子
JP6165031B2 (ja) マッサージ機
JP5766507B2 (ja) マッサージ機構、及びこのマッサージ機構を備えたマッサージ機
JP2007014467A5 (zh)
TW201907894A (zh) 按摩機
CN206334081U (zh) 一种可实现按摩头同步旋转与摇摆的按摩器
JP2007014467A (ja) 椅子型マッサージ機のマッサージ機構
JP2007159936A (ja) マッサージ装置
TWI738915B (zh) 按摩機構及椅子型按摩機
WO2016104021A1 (ja) マッサージ装置
JP2010082329A (ja) 小型マッサージ装置
TWM482395U (zh) 一對按摩球及具有該一對按摩球之按摩裝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