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13266B - 紫外線硬化型樹脂組成物及使用其之層合體 - Google Patents

紫外線硬化型樹脂組成物及使用其之層合體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613266B
TWI613266B TW103115360A TW103115360A TWI613266B TW I613266 B TWI613266 B TW I613266B TW 103115360 A TW103115360 A TW 103115360A TW 103115360 A TW103115360 A TW 103115360A TW I613266 B TWI613266 B TW I613266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ompound
resin composition
curable resin
skeleton
ultraviole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311536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446899A (zh
Inventor
松木裕一
山本正樹
松村美沙樹
米山依慶
Original Assignee
橫浜橡膠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橫浜橡膠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橫浜橡膠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4468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44689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1326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13266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18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special additiv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3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omprising vinyl (co)polymers; comprising acrylic (co)polymers
    • B32B27/308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omprising vinyl (co)polymers; comprising acrylic (co)polymers comprising acrylic (co)polym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2/00Processes of polymerisation
    • C08F2/46Polymerisation initiated by wave energy or particle radiation
    • C08F2/48Polymerisation initiated by wave energy or particle radiation by ultraviolet or visible light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222/00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at least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a carboxyl radical and containing at least one other carboxyl radical in the molecule; Salts, anhydrides, esters, amides, imides, or nitriles thereof
    • C08F222/10Esters
    • C08F222/1006Esters of polyhydric alcohols or polyhydric phenols
    • C08F222/106Esters of polycondensation macrom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5/00Use of organic ingredients
    • C08K5/01Hydrocarb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5/00Use of organic ingredients
    • C08K5/16Nitrogen-containing compounds
    • C08K5/34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nitrogen in the ring
    • C08K5/3412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nitrogen in the ring having one nitrogen atom in the ring
    • C08K5/3432Six-membered rings
    • C08K5/3437Six-membered rings condensed with carbocyclic ring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5/00Use of organic ingredients
    • C08K5/16Nitrogen-containing compounds
    • C08K5/34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nitrogen in the ring
    • C08K5/3467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nitrogen in the ring having more than two nitrogen atoms in the ring
    • C08K5/3472Five-membered rings
    • C08K5/3475Five-membered rings condensed with carbocyclic ring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33/00Compositions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only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only one carboxyl radical, or of salts, anhydrides, esters, amides, imides or nitriles thereof;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L33/04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esters
    • C08L33/06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esters of esters containing only carbon, hydrogen and oxygen, which oxygen atoms are present only as part of the carboxyl radical
    • C08L33/08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acrylic acid ester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20Filters
    • G02B5/22Absorbing filters
    • G02B5/223Absorbing filters containing organic substances, e.g. dyes, inks or pigm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457/00Electrical equipment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 Polymerisation Methods In General (AREA)
  • Paints Or Removers (AREA)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抗藍光功能優異之紫外線硬化型樹脂組成物。本發明之紫外線硬化型樹脂組成物含(A):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B):光聚合引發劑、以及(C):含有具有萘二甲醯亞胺骨架之化合物及/或具有苝骨架之化合物的藍光吸收劑,該(C)成分量為不揮發成分之0.7~2.0質量%。

Description

紫外線硬化型樹脂組成物及使用其之層合體
本發明涉及一種紫外線硬化型樹脂組成物及利用其之層合體。
近年來液晶顯示器等不斷普及,其具有之LED等人工光源會發出具有385~495nm左右波長之光,即所謂之藍光。有指出,藍光給人體帶來之負面影響有,眼睛疲勞及乾澀等症狀;視網膜功能衰退;抑制促進睡眠之褪黑激素分泌,從而導致生理時鐘紊亂。
此外,電子影像顯示裝置表面設有具備近紅外線吸收層之近紅外線吸收膜。近紅外線吸收層中所含之紅外線吸收色素一般會被太陽光所含之紫外線分解,為了對此加以抑制,係使用苯并三唑類紫外線吸收劑(例如專利文獻1)。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09-6513號公報
然而,本發明人等發現,傳統苯并三唑類紫外線吸收劑之抗藍光功能差。
因此,本發明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抗藍光功能優異之紫外線硬化型樹脂組成物。
本發明人等為解決上述問題潛心研究後發現,作為藍光吸收劑,含有具有萘二甲醯亞胺骨架之化合物及/或具有苝骨架之化合物的紫外線硬化型樹脂組成物,其抗藍光功能優異,從而完成本發明。
即,本發明如下所示。
1.一種紫外線硬化型樹脂組成物,其含下述(A)~(C)成分,該(C)成分量為不揮發成分之0.7~2.0質量%。
(A):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
(B):光聚合引發劑
(C):含有具有萘二甲醯亞胺骨架之化合物及/或具有苝骨架之化合物的藍光吸收劑
2.如上述1之紫外線硬化型樹脂組成物,其中該(C)成分進一步含有具有苯并三唑骨架之化合物。
3.如上述1或2之紫外線硬化型樹脂組成物,其中該(C)成分至少含有具有苝骨架之化合物。
4.如上述3之紫外線硬化型樹脂組成物,其中相對於具有該苝骨架之化合物1.0質量份,具有該萘二甲醯亞胺骨架之化合物及/或具有該苯并三唑骨架之化合物量為0.0~50.0質量份。
5.如上述1之紫外線硬化型樹脂組成物,其中該(C)成分僅為具有萘二甲醯亞胺骨架之化合物。
6.如上述1~5中任一項之紫外線硬化型樹脂組成物,其進一步含有(D):二氧化矽。
7.如上述1~6中任一項之紫外線硬化型樹脂組成物,其進一步含有溶劑。
8.如上述1~7中任一項之紫外線硬化型樹脂組成物,其中,其不含紅外線吸收劑。
9.一種層合體,其係具有薄膜、以及於該薄膜上使用如上述1~8中任一項之紫外線硬化型樹脂組成物所獲得之硬化被膜。
10.如上述9之層合體,其係經過於薄膜上塗佈如上述1~8中任一項之紫外線硬化型樹脂組成物並乾燥,再照射紫外線之步驟而獲得。
11.如上述9或10之層合體,其係使用於電子影像顯示裝置。
本發明之紫外線硬化型樹脂組成物之抗藍光功能優異。
本發明之層合體之抗藍光功能優異。
100‧‧‧層合體
102‧‧‧薄膜
104‧‧‧硬化被膜
圖1係示意性表示本發明層合體一例之剖面圖。
圖2係表示層合體UV-可見光吸收光譜之圖表。
以下詳細說明本發明。
本發明之紫外線硬化型樹脂組成物(本發明之組成物),係含有下述(A)~(C)成分,且該(C)成分量為不揮發成分之0.7~2.0質量%之紫外線硬化型樹脂組成物。
(A):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
(B):光聚合引發劑
(C):含有具有萘二甲醯亞胺骨架之化合物及/或具有苝骨架之化合物的藍光吸收劑
本發明之組成物藉由含有(C)成分,因此具有吸收385(±5)-495(±5)nm區域之光即所謂之藍光的特性。具有萘二甲醯亞胺骨架之化合物、以及具有苝骨架之化合物可吸收藍光,發出其他區域之光。
此外,本發明之組成物藉由含有(A)成分,因 此所獲得之硬化被膜硬度高,對基材之密合性優異。
另外,本發明中,有時會將(A)成分僅簡稱為(A)。(B)成分、(C)成分、(D)成分亦同。
以下說明(A):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
本發明之組成物中所含之(A),只要係具有2個以上(甲基)丙烯醯氧基之化合物,則並無特別限制。
在此,「(甲基)丙烯醯氧基」表示丙烯醯氧基(CH2=CHCOO-)或甲基丙烯醯氧基(CH2=C(CH3)COO-),「(甲基)丙烯酸酯」表示丙烯酸酯或甲基丙烯酸酯。
(甲基)丙烯醯氧基可與有機基進行鍵結。作為有機基,例如可列舉亦可具有氧原子、氮原子、硫原子等雜原子之烴基。作為烴基,例如可列舉脂肪族烴基、脂環式烴基、芳香族烴基、以及該等之組合。烴基可包含直鏈狀、支鏈狀,亦可具有不飽和鍵。
考量到硬化被膜硬度高,且對基材之密合性優異之觀點,(A)較佳為具有4~12個(甲基)丙烯醯氧基。
作為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例如可列舉多元醇之(甲基)丙烯酸酯、以及胺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
作為多元醇之(甲基)丙烯酸酯,例如可列舉三羥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季戊四醇三(甲基)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三(甲基)丙烯酸酯等3官能系;季戊四醇四(甲基)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四(甲基)丙烯酸酯、三季戊四醇四(甲基)丙烯酸酯等4官能系;以及二季戊四醇五(甲基)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六(甲基)丙烯酸酯、三季戊 四醇五(甲基)丙烯酸酯、三季戊四醇六(甲基)丙烯酸酯、三季戊四醇七(甲基)丙烯酸酯、三季戊四醇八(甲基)丙烯酸酯等5官能以上系。
作為胺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例如可列舉多元醇之(甲基)丙烯酸酯(此時,作為多元醇之(甲基)丙烯酸酯,例如可列舉至少具有一個羥基者)與聚異氰酸酯化合物之反應物。
作為製造胺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時使用之多元醇之(甲基)丙烯酸酯,例如可列舉與上述相同者。
作為製造胺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時使用之聚異氰酸酯化合物,例如可列舉甲苯二異氰酸酯、二苯基甲烷二異氰酸酯、伸苯基二異氰酸酯、聚亞甲基聚伸苯基聚異氰酸酯、苯二甲基二異氰酸酯、四甲基苯二甲基二異氰酸酯、聯甲苯胺二異氰酸酯、1,5-萘二異氰酸酯、三苯基甲烷三異氰酸酯等芳香族系聚異氰酸酯;六亞甲基二異氰酸酯、三甲基六亞甲基二異氰酸酯、賴胺酸二異氰酸酯、降冰片烷二異氰酸酯、反式環己烷-1,4-二異氰酸酯、異佛爾酮二異氰酸酯、雙(異氰酸酯基甲基)環己烷、二環己基甲烷二異氰酸酯等脂肪族系聚異氰酸酯(含鏈狀及/或脂環式類);該等之異氰尿酸酯、縮二脲、加合物;以及胺基甲酸酯預聚物。
用以形成胺基甲酸酯預聚物之聚異氰酸酯化合物與上述同義。用以形成胺基甲酸酯預聚物之多元醇並無特別限制。例如可列舉聚丙烯多元醇等聚氧伸烷基多元 醇等。
其中,考量到硬度高,且密合性、光學特性優異之觀點,(A)成分較佳為二季戊四醇六(甲基)丙烯酸酯、以及季戊四醇三(甲基)丙烯酸酯等1分子內具有3~6個(甲基)丙烯醯氧基之化合物。
(A)成分可分別單獨使用,或組合2種以上使用。
作為(A)成分,當併用多元醇之(甲基)丙烯酸酯與胺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時,考量到硬度高,且密合性、光學特性優異之觀點,多元醇之(甲基)丙烯酸酯與胺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之量比為,相對於多元醇之(甲基)丙烯酸酯100質量份,胺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較佳為1~200質量份,更佳為10~100質量份。
(A)成分之製造並無特別限制。例如可列舉以往眾所周知者。
以下說明(B):光聚合引發劑。本發明之組成物中所含之(B),只要可利用光使(A)聚合,則並無特別限制。,作為光聚合引發劑(B),例如可列舉苯乙酮系化合物、苯偶姻醚系化合物、二苯甲酮系化合物、硫化合物、偶氮化合物、過氧化合物、以及氧化膦類化合物等。具體而言,例如可列舉苯偶姻、苯偶姻甲基醚、苯偶姻乙基醚、苯偶姻異丙基醚、乙偶姻、丁偶姻、甲苯偶姻(toluoin)、二苯乙二酮、二苯甲酮、p-甲氧基二苯甲酮、二乙氧基苯乙酮、α,α-二甲氧基-α-苯基苯乙酮、乙醛酸甲 基苯酯、乙醛酸乙基苯酯、4,4'-雙(二甲基胺基二苯甲酮)、2-羥基-2-甲基-1-苯基丙烷-1-酮、2,2-二甲氧基-1,2-二苯乙烷-1-酮、1-羥基環己基苯基酮等羰基化合物;一硫化四甲基甲硫碳醯胺、二硫化四甲基甲硫碳醯胺等硫化合物;偶氮二異丁腈、偶氮雙-2,4-二甲基戊腈等偶氮化合物;以及過氧化苯甲醯、過氧化二叔丁基等過氧化合物等。
其中,考量到光穩定性、光裂解高效性、表面硬化性、相溶性、低揮發、以及低臭氣之觀點,較佳為1-羥基環己基苯基酮、2-羥基-2-甲基-1-苯基-丙烷-1-酮、1-[4-(2-羥乙氧基)-苯基]-2-羥基-2-甲基-1-丙烷-1-酮。
(B)可分別單獨使用,或組合2種以上使用。
相對於(A)100質量份,(B)量較佳為0.5~12質量份,更佳為3~9質量份。
以下說明(C)成分。本發明之組成物中所含之(C)成分為,含有具有萘二甲醯亞胺骨架之化合物及/或具有苝骨架之化合物的藍光吸收劑。
具有萘二甲醯亞胺骨架之化合物並無特別限制。萘二甲醯亞胺骨架亦可具有取代基。萘二甲醯亞胺骨架如下述化學式所示。
Figure TWI613266BD00001
上述式中,氮原子例如可與氫原子,以及可具有如氧原子、氮原子、硫原子等雜原子之烴基鍵結。烴基與上述同義。
作為具有萘二甲醯亞胺骨架之化合物之市售品,例如可列舉Lumogen F Violet 570(BASF公司製)。
具有萘二甲醯亞胺骨架之化合物可吸收藍光中低波長側之區域(385~420nm),透明性優異,因此較佳。
(C)僅為具有萘二甲醯亞胺骨架之化合物時,其抗藍光功能優異,硬化被膜顏色不發黃,透明性優異,因此較佳。
具有苝骨架之化合物並無特別限制。苝骨架亦可具有取代基。苝骨架如下述化學式所示。
Figure TWI613266BD00002
作為具有苝骨架之化合物之市售品,例如可 列舉Lumogen F Yellow 083(BASF公司製)。
具有苝骨架之化合物,相較於具有萘二甲醯亞胺骨架之化合物,可吸收藍光中較長波長側之區域(420~495nm)。
(C)成分可進一步含有具有苯并三唑骨架之化合物。具有苯并三唑骨架之化合物並無特別限制。苯并三唑骨架亦可具有取代基。苯并三唑骨架如下述化學式所示。
Figure TWI613266BD00003
上述式中,2位氮原子例如可與氫原子,以及亦可具有氧原子、氮原子、硫原子等雜原子之烴基鍵結。烴基與上述同義。
作為具有苯并三唑骨架之化合物之市售品,例如可列舉Tinuvin Carbo protect(BASF公司製)。
具有苯并三唑骨架之化合物可吸收波長220~430nm之光。
考量到抗藍光功能更優異之觀點,(C)較佳至少含有具有苝骨架之化合物。此時,考量到與上述相同之理由,相對於具有苝骨架之化合物1.0質量份,具有萘二甲醯亞胺骨架之化合物及/或具有苯并三唑骨架之化合物量,較佳為0.0~50.0質量份,更佳為1.0~45.0質量份。
在此,關於「具有萘二甲醯亞胺骨架之化合 物及/或具有苯并三唑骨架之化合物量」,當使用具有萘二甲醯亞胺骨架之化合物及具有苯并三唑骨架之化合物中任一化合物作為(C)成分時,意指該化合物之含量;當使用具有萘二甲醯亞胺骨架之化合物及具有苯并三唑骨架之化合物兩者作為(C)成分時,意指該等化合物之合計量。
本發明中,考量到抗藍光功能優異,且透明性、溶解性優異之觀點,(C)成分量為本發明之組成物中所含不揮發成分量之0.7~2.0質量%。
在此,「不揮發成分」表示常壓下以105℃加熱1小時後不揮發之成分,當含有本發明之組成物中所含(A)、(B)、(C)之不揮發成分,以及下述任意成分之(D)二氧化矽及填充劑等添加劑時,表示亦包含該等不揮發成分之成分。
此時,考量到抗藍光功能更優異,硬化被膜硬度高,且密合性優異之觀點,(A)成分量較佳為該不揮發成分量之60~98質量%,更佳為80~95質量%。
考量到抗藍光功能更優異,硬化被膜硬度高,且硬化性優異之觀點,(B)成分量較佳為該不揮發成分量之0.5~12質量%,更佳為2~8質量%。
考量到抗藍光功能更優異,透明性、溶解性優異,且無損密合性之觀點,(C)成分量較佳為該不揮發成分量之1.0~2.0質量%。
本發明之組成物進一步含有下述(D)二氧化矽時,考量到抗藍光功能更優異,硬化被膜硬度高,且密合 性優異之觀點,(A)成分量較佳為該不揮發成分量之60~98質量%,更佳為75~90質量%。
考量到抗藍光功能更優異,硬化被膜硬度高,且硬化性優異之觀點,(B)成分量較佳為該不揮發成分量之0.5~12質量%,更佳為2~8質量%。
考量到抗藍光功能更優異,透明性、溶解性優異,且無損密合性之觀點,(C)成分量較佳為該不揮發成分量之1.0~2.0質量%。
考量到塗膜抗黏(anti-blocking)性、重新塗裝性、以及下一步驟中黏著加工性優異之觀點,(D)成分量較佳為該不揮發成分量之1~20質量%,更佳為5~15質量%。
考量到塗膜抗黏性、重新塗裝性、以及下一步驟中黏著加工性優異之觀點,本發明之組成物較佳進一步含有(D):二氧化矽。二氧化矽並無特別限制。例如可列舉濕式二氧化矽、乾式二氧化矽、燻矽(fumed silica)、以及矽藻土等。二氧化矽可分別單獨使用,或組合2種以上使用。
考量到透明性優異之觀點,(D)二氧化矽較佳含燻矽。
考量到塗膜抗黏性、重新塗裝性、以及下一步驟中黏著加工性優異之理由,(D)二氧化矽之BET(氮)法測定之吸附比表面積較佳為20~400m2/g,更佳為40~300m2/g。
此外,考量到塗膜抗黏性、重新塗裝性、以及下一步驟中黏著加工性優異,且可呈現塗膜透明性之觀點,二氧化矽(D)之一次粒徑較佳為5~100nm,更佳為10~70nm。
作為(D)二氧化矽,可使用事先將(D)二氧化矽分散至部分或全部之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A)中者。依據該方法,微粒狀且易聚合之二氧化矽(D)將更適合地分散至基質中,所獲塗膜之透明性良好。具體而言,例如較佳為以下方法:事先將(D)二氧化矽分散至部分或全部之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A)中,獲得母料後,混合使用該母料與剩餘成分。
考量到塗膜抗黏性、重新塗裝性、以及下一步驟中黏著加工性優異,且可呈現塗膜透明性之觀點,相對於(A)成分100質量份,(D)二氧化矽量較佳為1~20質量份,更佳為8~18質量份。
考量到令(C)易溶解於組成物中,且塗佈性亦優異之觀點,本發明之組成物較佳進一步含有溶劑。
溶劑只要能溶解(C),則並無特別限制。例如可列舉甲基乙基酮(MEK)、甲基異丁基酮(MIBK)、環己酮等酮類;丙二醇單甲醚丙酸酯(PGME)、異丙醇(IPA)等之醇;環己烷等環烷;以及甲苯、二甲苯、苯甲醇等芳香族烴化合物。其中,考量到溶解性、乾燥性、以及塗裝性優異之觀點,較佳為環己酮、以及MIBK。
溶劑可分別單獨使用,或組合2種以上使 用。
考量到令(C)易溶解於組成物中,且塗佈性優異之觀點,相對於(C)1質量份,溶劑量較佳為60~300質量份。
組成物總量中,溶劑量可為85~5質量%。
本發明之組成物可不含紅外線吸收劑(此時,紅外線吸收劑量在組成物中為0質量%)。本發明之組成物含紅外線吸收劑時,其量可為組成物總量之0.1~10質量%以下。紅外線吸收劑只要能吸收紅外線(近紅外線、中紅外線、遠紅外線),則並無特別限制。例如可列舉以往眾所周知者。
本發明之組成物可在無損本發明目的之範圍內,例如進一步含有(A)以外之乙烯性化合物,(C)以外之藍光吸收劑、紫外線吸收劑,以及(D)以外之填充劑、抗老化劑、抗靜電劑、阻燃劑、黏合性改進劑、分散劑、抗氧化劑、消泡劑、調平劑、消光劑、光穩定劑、染料、顏料等添加劑。
作為調平劑,例如可列舉聚矽氧系調平劑、丙烯酸系調平劑、乙烯系調平劑、以及氟系調平劑等。
本發明之組成物之製造並無特別限制。例如可藉由均勻混合(A)、(B)、(C),以及可依需要使用之(D)、溶劑而製成。亦可事先將(C)溶解於溶劑來使用。
本發明之組成物例如可用作:用以形成具有抗藍光功能之被模之組成物、塑膠表面保護劑、硬質塗層 塗料、硬質塗層劑、紫外線硬化型塗料、以及底漆組成物等。
可應用本發明之組成物之基材材質並無特別限制。例如可列舉塑膠、橡膠、玻璃、金屬、以及陶瓷等。基材形態例如可為薄膜。
可應用本發明之組成物之塑膠,亦可為熱硬化性樹脂、以及熱可塑性樹脂中之任一種。作為塑膠,例如可列舉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環烯烴系聚合物(包含均聚合物、共聚合物、以及氫化物。例如COP及COC)、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樹脂(PMMA樹脂)、聚碳酸酯樹脂、聚苯乙烯樹脂、丙烯腈-苯乙烯共聚樹脂、聚氯乙烯樹脂、乙酸酯樹脂、ABS樹脂、聚酯樹脂、以及聚醯胺樹脂等難黏著性樹脂。
COC為四環十二烯與乙烯等烯烴之共聚合物(環烯烴共聚物)。此外,COP為降莰烯類進行開環聚合並氫化後所得之聚合物(環烯烴聚合物)。COC、COP之結構例,如下所示。
Figure TWI613266BD00004
Figure TWI613266BD00005
n:聚合度,m、m':共聚合物含量莫耳比
R:低級烷基,R'、R":相同或不同的低級烷基
基材亦可已施加例如電暈處理等表面處理。
將本發明之組成物塗於基材之方法(塗抹方法)並無特別限制,例如可採用刷塗、流塗、浸塗、噴塗、以及旋塗等眾所周知之塗佈方法。
作為本發明之組成物之硬化方法,可列舉利用紫外線之硬化方法。利用紫外線照射使本發明之組成物硬化時,作為本發明之組成物硬化時使用之紫外線照射量(累計光量),考量到速硬化性、以及作業性之觀點,較佳 為200~3,000mJ/cm2。用於照射紫外線之裝置並無特別限制。例如可列舉以往眾所周知者。硬化時,亦可一併使用加熱。
本發明之組成物抗藍光功能優異,所獲得之硬化被膜硬度高,且密合性、光學特性(透明性)優異。
以10μm膜厚使本發明之組成物在PET薄膜上硬化後,385-495nm區域之光平均吸收率較佳為7%以上,更佳為15%以上。
以10μm膜厚使本發明之組成物在PET薄膜上硬化後,鉛筆硬度較佳為HB以上,更佳為F以上。
以10μm膜厚使本發明之組成物在PET薄膜或COP薄膜上硬化後,透明性較佳為全光線透過率85%以上、霧度值不足10%,更佳為全光線透過率90%以上、霧度值不足5%。
以下說明本發明之層合體。
本發明之層合體(附有硬化被膜之薄膜)具有薄膜、以及於該薄膜上使用本發明之紫外線硬化型樹脂組成物獲得之硬化被膜。
本發明之層合體中使用之薄膜、以及紫外線硬化型樹脂組成物與上述相同。
本發明之層合體之製造並無特別限制。例如可藉由將本發明之組成物塗佈於薄膜上,使其硬化而獲得。
以下利用附圖說明本發明之層合體。本發明 並不受限於附圖。圖1係模式化表示本發明層合體一例之剖面圖。圖1中,層合體100具有薄膜102、以及硬化被膜104。薄膜及硬化被膜之厚度並無特別限制。薄膜厚度可為50~300μm。硬化被膜厚度可為0.1~100μm。
本發明之層合體具有抗藍光功能優異、硬度高、且密合性、光學特性優異之硬化被膜。
作為本發明之層合體之製造方法,例如可列舉具有以下步驟之方法:在薄膜上塗佈本發明之紫外線硬化型樹脂組成物並乾燥,再照射紫外線。
在薄膜上塗佈紫外線硬化型樹脂組成物時,塗佈方法並無特別限制。例如可列舉與上述相同之應用方法。
塗佈後乾燥組成物時,溫度可為20~110℃。
乾燥後照射紫外線時,對組成物照射紫外線之方法、條件並無特別限制。例如可列舉與上述相同之硬化方法。
本發明之層合體例如可用於電子影像顯示裝置、以及眼鏡片。
作為電子影像顯示裝置,例如可列舉電腦、電視;以及觸控面板等顯示器用途之電子裝置零件。
本發明之層合體可內置或外加(例如從外部黏貼等)於電子影像顯示裝置等。本發明之層合體內置於電子影像顯示裝置等時,例如可應用於反射板以外之部分。具體而言,例如可應用於透鏡片、擴散器薄片、以及導光 板。
本發明之組成物可直接應用於電子影像顯示裝置,形成硬化被膜。
[實施例]
以下展示實施例,具體說明本發明。但本發明並不受限於此。
<組成物之製造>
按照下述第1表所示量(質量份),使用該表所示成分進行混合,製成組成物。
<層合體之製造>
首先,使用棒式塗佈機以乾燥後膜厚10μm之間距(clearance)設定,將上述所獲得之組成物(塗料)塗佈於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PET質地:商品名U46、東麗公司製、厚125μm)或經過電暈處理之環烯烴薄膜(COP質地:商品名ZF16-100、日本Zeon公司製、厚100μm)上,將其於80℃條件下乾燥1分鐘後,使用川口Spring製作所公司製GS UV SYSTEM對其照射紫外線(UV)(UV照射條件:照度300mW/cm2、累計光量300mJ/cm2,UV照射裝置為高壓水銀燈),使組成物硬化,獲得層合體。
<評估>
使用如上製造之組成物或層合體,實施以下評估。結果如第1表所示。
(硬化被膜之藍光的平均削減比率)
使用日立分光光度計3900H作為裝置,對如上製造之層合體照射385nm-495nm區域波長之光,測定其平均透過率(%)。對PET薄膜質地(單獨)、COP質地(單獨)亦同樣測定平均透過率(其結果分別為12.0%、10.3%),將該等結果套入以下公式,計算出層合體之藍光的平均削減比率。
硬化被膜之藍光的平均削減比率(%)=(層合體之平均透過率)-(PET薄膜或COP質地單獨之平均透過率)
硬化被膜之藍光的平均削減比率15%以上為◎,7%以上但不足15%為○,不足7%為△,0%為×。
僅基材(PET薄膜)、比較例3、以及實施例1、3、6、7之吸收光譜如圖2之圖表所示。
(鉛筆硬度)
使用所獲得之層合體,依據JIS K5600-5-4:1999(條件:層合體傾斜角度45°、壓力9.8N、前端部直徑1.8mm、前端部長度3.0mm),測定塗膜之鉛筆硬度。
(密合性)
於如上所獲得之層合體之硬化被膜上,製作100個(10×10)2mm之棋盤格,棋盤格上完整貼附玻璃紙膠帶後,於膠帶一端與層合體保持直角之狀態下,將其直接瞬間拉開,檢查未完全剝離之剩餘棋盤格數量。表中,以剩餘棋盤格數量為分子,以棋盤格總數(100個)為分母,記載了結果。
(全光線透過率及霧度)
使用霧度計(HM-150,村上色彩技術研究所製),測定層合體之全光線透過率及霧度。結果顯示為樣本數n=3之平均值。
可實現全光線透過率85%以上,霧度之霧度值未達10%。評估基準為,全光線透過率85%以上但未達90%且霧度值5%以上但未達10%時顯示為略佳「○」;全光線透過率90%以上且霧度值5%以下時顯示為佳「◎」;全光線透過率90%以上且霧度值1.3%以下時顯示為極佳「◎◎」。
(溶解性)
所有成分混合後,觀察室溫放置2小時後之組成物外觀,(C)溶解於組成物中時為○,(C)未溶解時為×。
Figure TWI613266BD00006
第1表所示之各成分具體如下。
‧A1:二季戊四醇六丙烯酸酯(DPHA),商品名Miramer M600,東洋Chemicals公司製
‧A2:胺基甲酸酯丙烯酸酯,商品名NX103-161,主成份含有二季戊四醇六丙烯酸酯(DPHA)之(甲基)丙烯酸羥酯與六亞甲基二異氰酸酯以81/19(質量比)反應所得之反應物,亞細亞工業公司製(胺基甲酸酯丙烯酸酯淨含量*為固體成份之79.4質量%)
‧B1:1-[4-(2-羥乙氧基)-苯基]-2-羥基-2-甲基-1-丙烷-1-酮,商品名Irgacure 2959,BASF公司製
‧d1:燻矽(相當於(D)成分。粉體。BET(氮)法測定之吸附比表面積為130m2/g,平均一次粒徑16nm,商品名Aerosil R972(日本Aerosil公司製))與DPHA(相當於(A)成分。商品名Miramer M600,東洋Chemicals公司製)以燻矽/DPHA=20/80(質量比)混合所獲得之分散物(母料)
‧調平劑:非離子系之氟系界面活性劑,商品名FTX-218分散液,Neos公司製
‧C1:藍光吸收劑,具有萘二甲醯亞胺骨架之化合物,Lumogen F Violet 570,BASF公司製
‧C2:藍光吸收劑,具有苝骨架之化合物,Lumogen F Yellow 083,BASF公司製
‧C3:藍光吸收劑,具有苯并三唑骨架之化合物,Tinuvin Carbo protect,BASF公司製
‧溶劑1:甲基異丁基酮(MIBK)
‧溶劑2:環己酮
由第1表所示結果明確可知,不含有具有萘二甲醯亞胺骨架之化合物及/或具有苝骨架之化合物的比較例3及比較例5中,不具備抗藍光功能。不含有具有萘二甲醯亞胺骨架之化合物及/或具有苝骨架之化合物,但含有具有苯并三唑骨架之化合物的比較例1中,抗藍光功能差。(C)成分量未達組成物之不揮發成分0.7質量%之比較例2中,抗藍光功能差。(C)成分量超過組成物之不揮發成分2.0質量%之比較例4中,溶液中可見沈降,未能獲得滿足塗佈要求之塗料。
相對於此,實施例1~9之抗藍光功能優異。尤其,(C)成分僅為具有萘二甲醯亞胺骨架之化合物時(實施例1、2、9),由透明性評估結果(全光線透過率/霧度)亦可明確得知,硬化被膜無著色,透明性優異。此外,(C)成分含有具有萘二甲醯亞胺骨架之化合物及具有苝骨架之化合物時(實施例3、5、6、7),抗藍光功能更優異。
圖2係表示層合體UV-可見光吸收光譜之圖表。圖2中,「僅基材」表示實施例中製造層合體時使用之單獨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由圖2所示結果明確可知,相較於僅基材及比較例3,實施例1、3、6、7可吸收藍光。此外,相較於實施例3、6、7,實施例1不吸收藍光中之長波長區域,透明性優異。實施例3、6、7可吸收藍光領域中大範圍之藍光。
100‧‧‧層合體
102‧‧‧薄膜
104‧‧‧硬化被膜

Claims (11)

  1. 一種紫外線硬化型樹脂組成物,其含下述(A)~(C)成分,該(C)成分量為不揮發成分之0.7~2.0質量%;(A):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B):光聚合引發劑(C):含有具有萘二甲醯亞胺骨架之化合物及/或具有苝骨架之化合物的藍光吸收劑。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紫外線硬化型樹脂組成物,其中該(C)成分進一步含有具有苯并三唑骨架之化合物。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或第2項之紫外線硬化型樹脂組成物,其中該(C)成分至少含有具有苝骨架之化合物。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之紫外線硬化型樹脂組成物,其中相對於該具有苝骨架之化合物1.0質量份而言,該具有萘二甲醯亞胺骨架之化合物及/或該具有苯并三唑骨架之化合物的量為0.0~50.0質量份。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紫外線硬化型樹脂組成物,其中該(C)成分僅為具有萘二甲醯亞胺骨架之化合物。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或第2項之紫外線硬化型樹脂組成物,其進一步含有(D):二氧化矽。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或第2項之紫外線硬化型樹脂組成物,其進一步含有溶劑。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或第2項之紫外線硬化型樹脂組成物,其不含紅外線吸收劑。
  9. 一種層合體,其具有薄膜、以及於該薄膜上使用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8項中任一項之紫外線硬化型樹脂組成物所得之硬化被膜。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之層合體,其係經過於薄膜上塗佈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8項中任一項之紫外線硬化型樹脂組成物並乾燥,再照射紫外線之步驟而獲得。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或第10項之層合體,其係使用於電子影像顯示裝置。
TW103115360A 2013-04-30 2014-04-29 紫外線硬化型樹脂組成物及使用其之層合體 TWI61326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095642 2013-04-30
JP2013095642 2013-04-3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446899A TW201446899A (zh) 2014-12-16
TWI613266B true TWI613266B (zh) 2018-02-01

Family

ID=518432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3115360A TWI613266B (zh) 2013-04-30 2014-04-29 紫外線硬化型樹脂組成物及使用其之層合體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5850030B2 (zh)
KR (1) KR102030996B1 (zh)
TW (1) TWI613266B (zh)
WO (1) WO201417814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348266B2 (ja) * 2013-09-26 2018-06-27 協立化学産業株式会社 光硬化樹脂組成物
JP2015079139A (ja) * 2013-10-17 2015-04-23 Dic株式会社 光学フィルム及び画像表示装置
JP6387651B2 (ja) * 2014-03-31 2018-09-12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ブルーライトカットフィルム、表示装置、及び、ブルーライトカットフィルム用樹脂組成物
JP6325097B2 (ja) * 2014-05-27 2018-05-16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着色組成物、膜、カラーフィルタ、パターン形成方法、カラーフィルタの製造方法、固体撮像素子および赤外線センサ
JP6229802B2 (ja) * 2014-12-16 2017-11-15 横浜ゴム株式会社 紫外線硬化型樹脂組成物および積層体
US9735189B2 (en) 2015-01-15 2017-08-15 Hoon Kim Image sensor with solar cell function and electronic device thereof
JP2016170380A (ja) * 2015-03-09 2016-09-23 王子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ガラス飛散防止フィルム
TWI575006B (zh) * 2015-03-13 2017-03-21 逢甲大學 增透膠膜及其製作方法
JP2017102271A (ja) * 2015-12-02 2017-06-08 川本光学工業株式会社 ブルーライトカット用眼鏡
CN113009612B (zh) * 2016-03-04 2023-07-28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光学层叠体、图像显示装置或触控面板传感器
JP7163193B2 (ja) * 2016-06-03 2022-10-31 ビーエーエスエフ ソシエタス・ヨーロピア 積層造形のための光硬化性配合物の生成
CN107283981B (zh) * 2017-07-05 2019-07-05 杨建� 一种蓝光阻隔膜及其制备方法
JP6409177B2 (ja) * 2018-05-31 2018-10-24 協立化学産業株式会社 光硬化樹脂組成物
CN114702896A (zh) * 2022-04-28 2022-07-05 苏州奥美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抗蓝光涂布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抗蓝光材料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781148B2 (en) * 2000-07-24 2004-08-24 Tdk Corporation Light emitting device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9942993A1 (de) * 1999-09-09 2001-03-15 Fraunhofer Ges Forschung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s Holzbeschichtungsmittels
JP2004238582A (ja) * 2003-02-10 2004-08-26 Kuraray Co Ltd 光拡散性合成樹脂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4355178B2 (ja) * 2003-07-28 2009-10-28 興亜硝子株式会社 蛍光ガラス容器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4504645B2 (ja) * 2003-08-27 2010-07-14 明義 三上 複合発光装置
JP4245510B2 (ja) * 2004-05-10 2009-03-25 日本合成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感光性樹脂組成物及びそれを用いたフォトレジストフィルム
JP5038893B2 (ja) * 2005-06-21 2012-10-03 日本板硝子株式会社 透明物品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DE102005062027A1 (de) * 2005-12-22 2007-06-28 Basf Ag Wässrige Dispersionen von Polymeren, die einen Fluoreszenzfarbstoff enthalten, Verfahren zu ihrer Herstellung und ihre Verwendung zum Markieren von Materialien
JP2009006513A (ja) 2007-06-26 2009-01-15 Nof Corp 紫外線吸収性を有するハードコートフィルム
JP5583376B2 (ja) * 2009-09-15 2014-09-03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用インク組成物
DE102010038685A1 (de) * 2010-07-30 2012-02-02 Evonik Röhm Gmbh Fluoreszenzkonversionssolarzelle Herstellung im Plattengußverfahren
EP2447236A1 (de) * 2010-10-12 2012-05-02 Bayer MaterialScience AG Spezielle UV-Absorber für härtbare UV-Schutz Beschichtungen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781148B2 (en) * 2000-07-24 2004-08-24 Tdk Corporation Light emitting devic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4231592A (ja) 2014-12-11
JP5850030B2 (ja) 2016-02-03
WO2014178148A1 (ja) 2014-11-06
KR102030996B1 (ko) 2019-10-11
KR20160002745A (ko) 2016-01-08
TW201446899A (zh) 2014-12-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13266B (zh) 紫外線硬化型樹脂組成物及使用其之層合體
JP5459446B1 (ja) 紫外線硬化型樹脂組成物及びこれを用いる積層体
TWI626279B (zh) 紫外線硬化型樹脂組成物及層合體
TWI665252B (zh) 紫外線硬化型樹脂組成物及層合體
JP6708126B2 (ja) 紫外線硬化性樹脂組成物及びこれを用いる積層体
WO2012086551A1 (ja) ハードコートフィルム、偏光板及び画像表示装置
TWI665521B (zh) 紫外線硬化性樹脂組成物及使用其之層合體
WO2016002670A1 (ja) 紫外線硬化性樹脂組成物及びこれを用いる積層体
JP5899663B2 (ja) ハードコート層用組成物、ハードコートフィルム、偏光板及び画像表示装置
CN107108819B (zh) 紫外线固化型树脂组合物及叠层体
WO2015019758A1 (ja) 屈折率調整用コート材組成物及びその積層体
KR101809757B1 (ko) 하드 코트 필름, 하드 코트 필름의 제조 방법, 편광판, 전방면판 및 화상 표시 장치
TW201627407A (zh) 紫外線硬化性樹脂組成物及使用其之層合體
JP2017102407A (ja) ハードコートフィルム、これを用いた偏光板および透過型液晶ディスプレイ、ハードコート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