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592906B - Work support system, mobile terminal and work support method - Google Patents

Work support system, mobile terminal and work support method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592906B
TWI592906B TW103114448A TW103114448A TWI592906B TW I592906 B TWI592906 B TW I592906B TW 103114448 A TW103114448 A TW 103114448A TW 103114448 A TW103114448 A TW 103114448A TW I592906 B TWI592906 B TW I592906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inspection
area
information
completed
uni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31144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503060A (zh
Inventor
Takashi Saito
Miyuki Kubo
Toshinori Nakamura
Hisashi Hazekawa
Original Assignee
Secom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com Co Ltd filed Critical Secom Co Ltd
Publication of TW2015030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50306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9290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92906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10Services
    • G06Q50/16Real estate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Economics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Marketing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Game Theory and Decision Science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REA)
  • Testing And Monitoring For Control System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General Factory Administration (AREA)
  • Alarm Systems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Description

作業支援系統、行動終端及作業支援方法
本發明係有關一種按作業員移動的複數個作業區域來配置識別指標,基於各識別指標來支援在作業區域中的作業項目之作業的作業支援系統、行動終端及作業支援方法。
在保全公司等,巡察員係針對受託巡察的場地內、大樓內等之對象物件進行定期地巡察,檢查有無異常的巡察業務。有關此種巡察業務,巡察員係預先閱讀巡察手冊、記住對象物件的巡察順序、巡察時的檢查點之位置、及與檢查點對應的檢查項目(檢查點附近的檢查項目)。然後,巡察員按照記憶遂行巡察業務。為防止巡察手冊的內容外洩,巡察員並不攜帶巡察手冊。
又,巡察員係攜行稱為巡邏記錄器的攜帶機,用以記錄在檢查點之檢查狀況。另一方面,於各檢查區域配置有稱為計時鑰匙之擁有唯一的識別資訊之鑰匙。巡察員係在結束1個檢查區域附近的檢查點之檢查項目的檢查之情況時,將計時鑰匙插入巡邏記錄器轉動計時鑰匙。藉此,於巡邏記錄器中記錄表示那時的檢查區域之識別資訊及其時刻。如此,巡察員於各檢查區域將計時鑰匙插入巡邏記錄器,在業務結束時將巡邏記錄器的 內容輸出至紙張、個人電腦,藉以確認已就各檢查區域正常地進行檢查作業,在場地內、大樓內等之對象物件之檢查結束,正常地結束巡察業務。
此外,專利文獻1揭示:在設備檢查中,當檢查人員所攜行的行動終端從貼附在設備上的無線標籤接收到設備ID時,將來自伺服器的檢查內容顯示於行動終端的同時,檢查人員輸入檢查結果,將此檢查內容和所設定的檢查內容作比較,將其結果顯示於顯示裝置。
又,專利文獻2揭示:資料管理裝置將含有巡察順序的設備檢查資訊向行動裝置轉送,其畫面上每次「下個點」一被觸碰時,就依序顯示巡察對象。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平10-222543號公報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01-159916號公報
就利用巡邏記錄器的方法而言,巡察員必須就對象物件的巡察順序、巡察時的檢查處所之位置、及檢查項目等事前熟知,儘管新進的巡察員對初期的巡察業務感到不安還是必須實施。
又,透過使用專利文獻1、2那樣的機器,導覽檢查變得易懂,又可確認已前往檢查對象的場所一事。但欲將專利文獻1、2用在巡察保全的業務時,一方面期望在巡察的順序、各場所檢查的項目等進行輔助,另 一方面亦有必要不讓安全性高的保全檢查的資訊外洩,無法單純地適用於設備檢查之手法。
又,特別是,進行巡察保全的保全員被要求透過姿態、態度或服裝等之外觀在視覺上呈現可靠性抑或具有抑制犯罪的能力來面對大衆。然而,旁觀者難以判別其操作行動終端並閱覽、輸入資訊等的行為是否屬於業務上的範圍。為此,就保全員在業務上使用的行動終端及其系統上,以在公衆的面前操作行動終端的行為為最低限度者較佳。再者,如同使用以往計時鑰匙的運用,亦有必要客觀地證明在其巡察時刻時毫無疑問地是位在該檢查場所。在此種背景下,企盼一種可利用於巡察業務的更進一步改良之系統。
本發明之目的係提供一種可提升作業品質之作業支援系統、行動終端及作業支援方法。
依據用以解決此課題之本發明的一實施形態,提供一作業支援系統。此作業系統,係具備區域識別指標及行動終端之作業支援系統,該區域識別指標被設置在將作業員移動的作業區域分割而成的複數個單位作業區域,該行動終端由前述作業員所攜帶並可識認前述區域識別指標,行動終端包含:記憶部,其將依區域識別指標所對應之單位作業區域的資訊賦予關聯並記憶;顯示部,其顯示針對至少現在作業中之單位作業區域的作業項目的資訊;已完成作業資訊輸入部,其針對各作業項目,輸入已完成作業資訊;及作業判定部,其判定單位作業區域的作業是否已結束並將作業記錄記憶在記 憶部,作業判定部,係在收到用以表示作業已結束之既定的輸入時,在與該區域識別指標對應之單位作業區域的所有作業項目被輸入完成作業資訊之情況,判定該單位作業區域的作業已結束,在對應之前述單位作業區域之1個以上的作業項目未被輸入已完成作業資訊之情況,判定該單位作業區域的作業還未結束。
此作業支援系統中,較佳為,作業判定部係在判定作業已結束的情況,允許將有關於下個應作業之單位作業區域的作業項目之資訊顯示在顯示部,在判定作業還未結束的情況,禁止將有關下個應作業之單位作業區域的作業項目之資訊顯示在顯示部。
此作業支援系統中,較佳為,更具備路徑決定部,其決定表示複數個單位作業區域的作業順序的移動路徑,記憶部係記憶路徑決定部所決定之移動路徑的資訊,作業判定部係在判定單位作業區域的作業已結束的情況,因應於記憶之移動路徑的資訊來判斷下個應作業之單位作業區域。
此作業支援系統中,較佳為,更具備:輸出部,其將記憶於記憶部的作業記錄輸出至外部裝置;及記錄消除部,其消除透過輸出部所輸出的作業記錄。
依據本發明其他實施形態,提供一行動終端。此行動終端係用在作業支援系統的行動終端,由作業員所攜帶並可識認被設置在將作業員移動的作業區域分割而成之複數個單位作業區域的區域識別指標之行動終端,該行動終端包含:記憶部,其將依區域識別指標所 對應之單位作業區域的資訊賦予關聯並記憶;顯示部,其顯示針對至少現在作業中之單位作業區域的作業項目的資訊;已完成作業資訊輸入部,其針對各作業項目,輸入已完成作業資訊;及作業判定部,其判定單位作業區域的作業是否已結束並將作業記錄記憶在記憶部,作業判定部,係在收到用以表示作業已結束之既定的輸入時,在與該區域識別指標對應之單位作業區域的所有作業項目被輸入已完成作業資訊之情況,判定該單位作業區域的作業已結束,在對應之單位作業區域之1個以上的作業項目未被輸入已完成作業資訊之情況,判定該單位作業區域的作業還未結束。
依據本發明其他實施形態,提供一作業支援方法。此作業支援方法係將作業員移動的作業區域分割成複數個單位作業區域,按該單位作業區域設置區域識別指標,用作業員所攜帶之行動終端識認區域識別指標以支援作業員的作業,行動終端包含:將依區域識別指標所對應之單位作業區域的資訊賦予關聯並記憶,顯示針對至少現在作業中之單位作業區域的作業項目之資訊,針對各作業項目,輸入已完成作業資訊,判定單位作業區域的作業是否已結束並記憶作業記錄,關於判定,在收到用以表示作業已結束之既定的輸入時,在與該區域識別指標對應之單位作業區域的所有作業項目被輸入已完成作業資訊之情況,判定該單位作業區域的作業已結束,在對應之單位作業區域之1個以上的作業項目未被輸入已完成作業資訊之情況,判定該單位作業區域的作 業還未結束。
依據本發明其他實施形態,提供一作業支援系統。此作業支援系統係具備通訊終端和行動終端之作業支援系統,該通訊終端設置在將作業員移動的作業區域分割而成的複數個單位作業區域,該行動終端由作業員所攜帶,行動終端具有:讀取部,其和通訊終端進行收發資訊;輸入部,其依單位作業區域中應作業的作業項目,輸入已完成作業資訊;及記憶部,其記憶該行動終端資訊和在輸入部中輸入之已完成作業資訊,通訊終端具有:近距離通訊部,其和行動終端進行收發資訊;記憶部,其至少記憶單位作業區域的作業項目;及處理部,其從行動終端取得已完成作業資訊,判定單位作業區域的作業是否已結束,處理部,係在單位作業區域的所有作業項目被輸入已完成作業資訊之情況,判定該單位作業區域的作業已結束,在單位作業區域之1個以上的作業項目未被輸入已完成作業資訊之情況,判定該單位作業區域的作業還未結束。
此作業支援系統中,較佳為,通訊終端更具備通訊控制部,其在處理部判定單位作業區域的作業已結束時將作業結束資訊傳送至外部裝置。
依據本發明其他實施形態,提供一作業支援系統。此作業支援系統係具備區域識別指標及行動終端之作業支援系統,該區域識別指標設置在將作業員移動的作業區域分割而成的複數個單位作業區域,該行動終端是由作業員所攜帶並可識認前述區域識別指標,行動 終端包含:記憶部,其記憶與區域識別指標對應之單位作業區域的資訊;顯示部,其在區域識別指標一被識認時,顯示用以表示至少要進行的現在作業之單位作業區域的作業項目之資訊;作業資訊輸入部,其針對各作業項目,輸入用以識別是否已完成作業之作業資訊;補充資訊輸入部,其針對各作業項目,輸入補充資訊;及作業判定部,其在收到用以表示作業已結束之既定的輸入時,判定單位作業區域的作業已結束,作業判定部,係於單位作業區域的作業項目中存在有表示作業資訊是未完成作業的作業項目,且針對表示作業資訊是未完成作業之作業項目未被輸入補充資訊之情況,判定該單位作業區域的作業還未結束。
此作業支援系統中,較佳為,作業判定部係在判定作業已結束的情況,允許將用以表示下個應作業之單位作業區域的作業項目之資訊顯示在顯示部,在判定作業還未結束的情況,禁止將用以表示下個應作業之單位作業區域的作業項目之資訊顯示在顯示部。
依據本發明其他實施形態,提供一作業支援系統。此作業支援系統係具備行動終端之作業支援系統,該行動終端是由要進行在作業員移動的作業區域之作業的作業員所攜帶,行動終端包含:記憶部,其記憶作業區域的資訊;顯示部,其顯示用以表示在作業區域應作業的作業項目之資訊;作業資訊輸入部,其針對各作業項目,輸入用以識別是否已完成作業之作業資訊;補充資訊輸入部,其針對各作業項目,輸入補充資訊;及 作業判定部,其在接到用以表示作業已結束之既定的輸入時,判定作業區域的作業已結束,作業判定部,係於作業區域的作業項目中存在有作業資訊是未完成作業的作業項目,且針對表示作業資訊是未完成作業的作業項目未被輸入補充資訊之情況,判定作業還未結束。
此作業支援系統中,較佳為,顯示部,係針對所有的作業項目,顯示表示作業資訊是已完成作業的狀態,作為初期狀態,作業資訊輸入部,係針對初期狀態之顯示,就未進行作業之作業項目,進行用以變更之輸入,俾將作業資訊表示成未完成作業。
此作業支援系統中,較佳為,作業判定部,係在判定作業已結束時,將由作業資訊輸入部或補充資訊輸入部輸入之資訊記錄在記憶部,作為作業記錄,更具備:輸出部,其將記憶於記憶部的前述作業記錄輸出至外部裝置;及記錄消除部,其消除透過輸出部所輸出的作業記錄。
此作業支援系統中,較佳為,用以表示作業已結束之既定的輸入,係將區域識別指標當作所識認的信號輸入。
此作業支援系統中,較佳為,更具備路徑決定部,其決定表示複數個單位作業區域的作業順序的移動路徑,記憶部係記憶路徑決定部所決定之移動路徑的資訊,作業判定部係在判定單位作業區域的作業已結束的情況,因應於記憶之移動路徑的資訊來判斷下個應作業之單位作業區域。
依據本發明其他實施形態,提供一行動終端。此行動終端係由作業員所攜帶並可識認被設置在將前述作業員移動的作業區域分割而成的複數個單位作業區域的區域識別指標之行動終端,其包含:記憶部,其將依區域識別指標所對應之單位作業區域的作業項目賦予關聯並記憶;顯示部,其在區域識別指標一被識認時,顯示用以表示至少要進行的現在作業之單位作業區域的作業項目之資訊;作業資訊輸入部,其針對各作業項目,輸入識別是否已完成作業之作業資訊;補充資訊輸入部,其針對各作業項目,輸入補充資訊;及作業判定部,其在收到作業已結束之既定的輸入時,判定單位作業區域的作業已結束,作業判定部,係於單位作業區域的作業項目中存在有表示作業資訊是未完成作業的作業項目,且針對表示作業資訊是未完成作業的作業項目未被輸入補充資訊之情況,判定該單位作業區域的作業還未結束。
依據本發明其他實施形態,提供一作業支援方法。此作業支援方法係將作業員移動的作業區域分割成複數個單位作業區域,按單位作業區域設置區域識別指標,用作業員所攜帶之行動終端識認區域識別指標以支援作業員的作業之作業支援方法,行動終端包含:將依區域識別指標所對應之單位作業區域的資訊賦予關聯並記憶,當區域識別指標一被識認時,顯示用以表示至少要進行現在作業之單位作業區域的作業項目之資訊,形成針對各作業項目可輸入識別是否已完成作業之作業 資訊,形成針對各作業項目可輸入補充資訊,當收到用以表示作業已結束之既定的輸入時,判定單位作業區域的作業已結束,關於判定,在收到既定的輸入時,在單位作業區域的作業項目中存在有表示作業資訊是未完成作業的作業項目,且針對表示作業資訊是未完成作業的作業項目未被輸入補充資訊之情況,判定該單位作業區域的作業還未結束。
依據本發明其他實施形態,提供一作業支援系統。此作業支援系統係具備通訊終端和行動終端之作業支援系統,該通訊終端設置在將作業員移動的作業區域分割而成的複數個單位作業區域,該行動終端由作業員所攜帶,行動終端具有:讀取部,其和通訊終端進行收發資訊;輸入部,其依單位作業區域中應作業的作業項目,輸入識別是否已完成作業之作業資訊及補充資訊;及記憶部,其記憶該行動終端的資訊和在輸入部輸入之作業資訊及前述補充資訊,通訊終端具有:近距離通訊部,其和行動終端進行收發資訊;記憶部,其至少記憶單位作業區域的作業項目;處理部,其從行動終端取得作業資訊及補充資訊,判定單位作業區域的作業是否已結束,處理部,係在從行動終端所取得之資訊中之單位作業區域的所有作業項目被輸入表示已完成作業的作業資訊或補充資訊之情況,判定單位作業區域的作業已結束,在單位作業區域之1個以上的作業項目未被輸入表示已完成作業的作業資訊及補充資訊中任一者之情況,判定單位作業區域的作業還未結束。
此作業支援系統中,較佳為,通訊終端更具備通訊控制部,其在處理部判定單位作業區域的作業已結束時將作業結束資訊傳送至外部裝置。
本發明的作業支援系統、行動終端及作業支援方法係透過判定各單位作業區域之作業是否已結束,來達成作業員就作業項目可進行確實的作業,並且獲得使各作業的作業品質均一化,能提供委託作業的顧客已確實地進行作業之跡證的效果。
又,本發明的作業支援系統、行動終端及作業支援方法係在有未完成作業且未輸入補充資訊的作業項目之情況,禁止判定該單位作業區域的作業已結束,而判定作業還未結束。因此,在作業時可確實地擔保已就作業項目作了狀況確認,故可達成能提升作業品質之效果。
又,本發明的作業支援系統、行動終端及作業支援方法係透過針對各作業項目,以將輸入所有已完成作業之狀態作為初期狀態顯示,使平時進行終端操作成為最低限度,可獲得能使作業員在公衆的面前曝露進行終端操作的姿態在最小限度之效果。
1‧‧‧巡察員
2‧‧‧行動終端
10‧‧‧行動終端的通訊控制部
12‧‧‧行動終端的處理部
14‧‧‧行動終端的記憶部
16‧‧‧行動終端的顯示器
18‧‧‧行動終端的輸入部
19‧‧‧行動終端的讀取部
50‧‧‧電腦終端
52‧‧‧電腦終端的通訊控制部
54‧‧‧電腦終端的處理部
56‧‧‧電腦終端的記憶部
58‧‧‧電腦終端的顯示器
60‧‧‧電腦終端的輸入部
62‧‧‧電腦終端的近距離通訊部
圖1表示巡察作業的景象之圖。
圖2表示第1實施形態的行動終端的構成之圖。
圖3表示就顯示於行動終端之檢查點和檢查項目的導覽畫面之圖。
圖4表示顯示於行動終端的意見輸入畫面之圖。
圖5表示第1實施例的行動終端的處理之流程圖。
圖6表示第2實施例的巡察業務中之行動終端的動作之流程圖。
圖7表示第2實施形態的電腦終端之圖。
圖8表示第1實施例的設置在檢查區域之電腦終端的處理之流程圖。
圖9表示第2實施例的巡察業務中之電腦終端的動作之流程圖。
[實施發明之形態]
以下,針對本發明的實施形態,參照圖式作具體地說明。
<第1實施形態>
圖1係表示本實施形態中利用巡察業務支援系統的巡察業務之概要圖。保全員等進行設施、設備之巡察檢查的巡察員1係持有行動終端2,進行巡察業務。在擔任巡察業務時,保全公司方面是依據事先與顧客的契約作成巡察手冊。巡察手冊中,應巡察區段(巡察區域)係分割成複數個檢查區域(亦有僅稱為區域)所構成。相應地,在各檢查區域之壁面等既定處所配置有表示該檢查區域的識別指標。本實施形態中,以使用RFID標籤作為識別指標之例子作說明,但亦可為一維或二維條碼等。各檢查區域存在有窗戶、金庫、煙灰缸等應檢查場所,此等應檢查場所作為「檢查點」被事先抽出,此等檢查點 中要檢查的內容作為「檢查項目」反映於巡察手冊上。例如,若「檢查點」是“煙灰缸”則於巡察手冊設定“煙蒂已完全熄滅”等作為「檢查項目」。
在本實施形態,係如同上述,將巡察業務支援系統作為作業支援系統的一例作說明。巡察員係在作業支援系統進行作業的作業員之一例,巡察員所進行的檢查係作業支援系統所支援的作業之一例,巡察區域係作業員移動的作業區域之一例,分割巡察區域後的複數個檢查區域係單位作業區域的一例。又,檢查點係作業點的一例,檢查項目係作業項目的一例。此外,作業支援系統可以是支援由清掃員依序清掃清掃區域內的複數個區域之清掃作業的系統,亦可以是支援由設備檢查員依序檢查檢查區域內的複數個區域之檢查作業的系統。
圖1中,就此例而言,與5個檢查區域對應地配置識別指標。檢查區域係第1區域(識別指標A~識別指標B的區間)、第2區域(識別指標B~識別指標C的區間)、第3區域(識別指標C~識別指標D的區間)、第4區域(識別指標D~識別指標E的區間)、第5區域(識別指標E~識別指標F的區間),巡察員係巡察此等檢查區域。
在第1區域配置有用以表示此檢查區域的起點之識別指標A,有檢查點「a~d」。與此等的檢查點對應地預設有檢查項目。巡察員係按此等的檢查點進行檢查項目之檢查。例如,檢查點的「a、c」係窗戶,檢查項目係設定為窗戶關閉及上鎖之確認。檢查點的「b」係頂棚照明器具,檢查項目係設定照明器具熄燈之確認, 檢查點的「d」係影印機,檢查項目係設定電源關閉之確認。
識別指標B係第1區域之檢查結束的確認點並表示屬下個檢查區域的第2區域之開始。在第2區域有檢查點「e~f」。識別指標C係第2區域之檢查結束的確認點且被賦予和第3區域的起點對應。在第3區域有檢查點「g~l」。在前方有第3區域之檢查結束的確認點且被賦予和第4區域的起點對應之識別指標D。在第4區域有檢查點「m」。在第4區域有第4區域之檢查結束的確認點且被賦予和第5區域的起點對應之識別指標E。在第5區域有檢查點「n~q」。在第5區域配置有被賦予和第5區域之檢查結束的確認點對應之識別指標F。檢查點的「g、n」係門,於其檢查項目設定為門的閉鎖和上鎖之確認。檢查點的「h」係金庫,於其檢查項目設定為門之閉鎖和上鎖等之確認。檢查項目的「q」係煙灰缸,於其檢查項目設定為煙蒂的處理等之確認。
此處,巡察員1係攜帶行動終端2。巡察業務支援係利用此行動終端2而進行。又,就此例而言,識別指標A~F可採用記憶著固有識別資訊之NFC(Near Field Communication;近場通訊)標籤等的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射頻辨識)標籤等。行動終端2搭載有NFC的標籤讀取器機能,藉由近距離通訊透過將行動終端2舉至此NFC標籤可讀取識別資訊。識別指標係僅事先記憶是針對哪個區域的識別指標之識別資訊即可。
<行動終端的構成>
圖2顯示行動終端2的構成例。作為行動終端2,可採用智慧型手機、行動電話。其中,行動終端2為可攜帶,具有通訊機能及資訊處理機能,識別指標的讀取機能,且記憶各種的應用程式,若為可執行此之電腦則可為任何裝置。
通訊控制部10係以各種的有線介面、無線介面所構成,經由連接器連接於網路,經由天線連接於網路。網路可為內部網路,也可為網際網路。
通訊控制部10連接於處理部12。處理部12係含有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處理單元)、ROM(Read Only Memory;唯讀記憶體)、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隨機存取記憶體)等所構成而進行各種資訊處理。處理部12連接有記憶部14、顯示器16、輸入部18、讀取部19。記憶部14係由快閃記憶體、硬碟所構成,記憶各種資料、應用程式等。顯示器16係作為顯示部發揮機能,透過處理部12之控制進行各種的顯示。
輸入部18係作為資訊輸入部發揮機能,是由輸入按鈕、設置在顯示器16前面的觸控面板等所構成,被利用在對按各區域所設定的檢查項目,輸入核對結果等、及各種的資料輸入。
讀取部19係作為用以從識別指標讀取區域的資訊之讀取部發揮機能。例如在採用NFC標籤作為識別指標之情況,係作為收發既定頻率的電波並從NFC標籤讀取資訊之標籤讀取器發揮機能。又,在採用一維、二 維條碼作為識別指標的情況,作為以相機等取得圖像之攝像部發揮機能。
處理部12係在讀取部19從識別指標取得各識別指標的固有識別資訊時,將取得之識別資訊與將預先記憶之識別資訊和巡察區域中之檢查區域賦予對應的表格作比較,判定識別指標所指示的檢查區域。
<識別指標>
如上述,利用可藉NFC進行通訊的行動終端2之情況,可採用NFC標籤作為識別指標A~F。NFC標籤係藉由來自行動終端2的電波而啟動,將記憶在內部的既定的識別資訊(表示檢查區域的資訊)傳送至行動終端2。又,亦可使用NFC以外的RFID標籤。
此外,識別指標未限定為NFC標籤等之RFID標籤,可採用各種類型作為識別指標。例如,可採用一維、二維條碼作為識別指標。此等的條碼係透過由搭載於行動終端2的相機進行光學讀取而作為識別指標發揮機能。
<巡察業務時的行動終端之使用>
本實施形態中,行動終端2係顯示針對於檢查點、檢查項目的圖像,進行針對檢查的導覽。另一方面,如上述,配置於各區域的識別指標係作成僅提供識別資訊。在此情況,巡察員所攜帶的行動終端2有必要在巡察員1開始進行巡察前事先記憶該巡察業務的整體資料。以下針對此種情況之行動終端2的使用作說明。
首先,從用以管理包含巡察業務在內的保全 整體之保全系統的伺服器電腦(例如監控中心)等,將有關於巡察作業所須的所有檢查區域之檢查的巡察業務資料(針對巡察區域所含之所有的檢查區域的檢查點及在檢查點中之檢查項目的資訊)下載至行動終端2。例如,在巡察員1的待命場所事先設置被連接於伺服器電腦的終端裝置,行動終端2係透過和此終端裝置通訊而下載資料。藉此,巡察業務的整體指示雖被記憶在行動終端2,但此整體不會被事先顯示出來。接著,行動終端2係將必須去配置著屬最初巡察的第1區域之識別指標A的場所顯示於顯示器16以指示巡察員1。
此外,亦可作成:行動終端2係在巡察開始前,不下載全檢查區域的資料,而是經由行動電話網或建構於巡察區域的無線LAN等與監控中心連接,僅取得與現在的檢查區域有關的資料。在行動終端2是藉由無線方式與伺服器電腦常時連接的情況下,無需蓄積所有資料,可將伺服器電腦當作行動終端2的記憶部,隨時僅取得必要的資料。在此情況,行動終端2係在每當需要新的檢查區域之資料時向伺服器電腦要求以取得資料。
已開始巡察的巡察員1去到配置有識別指標A的場所,藉由行動終端2讀入識別指標A的識別資訊。當行動終端2的讀取部19讀入識別資訊時,處理部12係判定該檢查區域,將識別指標A的資訊連同現在時刻一起記憶。處理部12從記憶部14讀出與被讀取之識別資訊(檢查區域)對應的檢查點和檢查項目。其結果,處理部12係將針對馬上要進行檢查之第1區域的檢查點和檢查項目之 導覽顯示於行動終端2的顯示器16。
圖3表示針對顯示器16顯示之檢查點和檢查項目的導覽畫面。行動終端2係將第1區域的檢查點和該檢查項目從巡察路徑上近前之處所個別地,或將第1區域內的所有檢查點和檢查項目以列表形式向顯示器16顯示。又,亦可為,行動終端2係顯示巡察區域的地圖,於該地圖上顯示檢查點,並在各檢查點於觸控面板上被觸碰時列表顯示該檢查點中的檢查項目。再者,亦可準備用以顯示檢查點的照片等,供經驗不足的巡察員易於識認檢查點之輔助手段。
如圖3所示,行動終端2在顯示器16上所顯示的各檢查項目,在其畫面的一部分顯示用以識別是否已完成檢查的核對欄位。透過巡察員使用輸入部18觸碰核對欄位並核對(輸入核對記號),進行對行動終端2輸入或取消已完成檢查資訊。向核對欄位輸入核對記號及取消核對記號係透過利用觸控面板之觸碰操作進行觸發而實現。此處,在此核對欄位已被輸入核對記號之狀態,亦即顯示已完成檢查的狀態作為初期狀態。因此,巡察員1在認為有因諸緣故而無法實施檢查的情況、無法確認保全的情況等不同於平時的異常事態時,針對該核對欄位進行觸碰操作,進行核對記號的取消。如此,向行動終端2進行已完成檢查資訊之輸入係設計成像在平時無異常時不進行輸入操作就可解決。這是因為進行保全員等巡察檢查之巡察員被要求藉由外觀以視覺方式對公衆呈現出可靠性,所以在公衆場所讓人看見將行動終端拿在 手上進行冗長地操作之姿態並不妥當等的特有的背景緣故所致。本實施形態中,在初期狀態設為已完成檢查的狀態,像平時無異常時不進行輸入操作,在有和平時不同之異常時要求操作,藉此可讓在公衆的面前操作行動終端那樣的行為成為最低限度。圖3中表示針對最下層之檢查點「影印機」未進行檢查項目「OFF」之確認而取消了核對記號之狀態。
又,在顯示器16上所顯示之各檢查項目,與其對應顯示有用以輸入有關巡察員未檢查的理由、備註等關於檢查實施之補充資訊的「意見」按鈕。當藉由觸碰操作選擇意見按鈕時即顯示出意見之輸入畫面。圖4表示針對特定的檢查項目進行選擇對應的意見按鈕之操作並顯示出意見輸入畫面的例子。在意見輸入畫面中,顯示備有核對欄位之幾個選項和自由輸入欄位。在選項方面,採用從已經運用過的經驗法則等所能預測之項目。向核對欄位輸入核對記號及取消核對記號係透過利用觸控面板之觸碰操作進行觸發而實現。又,可於自由輸入欄位使用軟體/硬體的鍵盤等進行適宜的文字輸入。
本實施形態中,在意見輸入畫面中,不同於針對先前的檢查項目之導覽畫面(圖3),係顯示未被輸入核對記號的狀態,亦即未選擇的狀態作為初期狀態。這是巡察員在輸入與未檢查的理由、備註等檢查實施相關之補充資訊那樣的特殊狀況下,宜因應各個狀況檢討其真正的理由並進行輸入的理由所致。因此,在本實施形態的意見輸入畫面,透過將未選擇的狀態設為初期狀態 ,巡察員被要求在輸入時檢討真正的理由,俾配合各個狀況讓巡察員加以洞察並決定意見。圖4表示選擇輸入最上層之選項「因客戶的原因而不能檢查」作為意見的狀態。
當巡察員透過輸入與選項對應之核對記號、向自由輸入欄位輸入文字而決定了應輸入意見後並操作確定按鈕時,結束意見輸入畫面之顯示,再度顯示針對先前的檢查項目之導覽畫面(圖3)。在針對檢查項目的導覽畫面中,針對已輸入意見的檢查項目,對應的意見按鈕被以不同顯示形態且可識別地顯示。圖3中,針對最下層之檢查點「影印機」的檢查項目「OFF」所對應之意見按鈕以暗色顯示,表示已完成意見輸入。
此外,圖3所示的核對欄位亦可為將未被輸入核對記號的狀態,亦即未檢查的狀態作為初期狀態。又,亦可作成:省略「意見」按鈕及圖4所示的意見輸入畫面,而不輸入意見。
此外,亦可在與各檢查項目對應之場所事先貼附條碼等之已完成檢查指標,行動終端2讀取此已完成檢查指標,輸入檢查項目之已完成檢查資訊。此已完成檢查指標可為NFC的標籤等,可採用各種類型之標籤作為已完成檢查指標。
如此,巡察員1就各檢查點中之檢查項目實施檢查,每次,於檢查點的檢查項目之核對欄位輸入已完成檢查之核對。巡察員1係在實施檢查認為異常的情況,每次進行從檢查點的檢查項目之核對欄位取消已完成檢 查之核對,進行意見的輸入。此外,亦可作成:在預設有檢查點的檢查順序之情況,在已完成檢查核對之順序不同時,亦即在欲跳過檢查點對下個檢查點的核對欄位加入核對時,行動終端2無法進行核對之輸入。在此情況,行動終端2顯示針對之前的檢查點之檢查項目的檢查還未結束即可。
此外,針對在巡察區域之檢查開始時操作的識別指標A,上述待命場所的伺服器電腦亦可兼任。在此情況,與伺服器電腦的通訊是相當於讀取識別指標A,行動終端2在從伺服器電腦下載資料時顯示第1區域之導覽。
在第1區域的檢查結束之情況,巡察員1去到配置有識別指標B的場所,從行動終端2的讀取部19讀入識別指標B的識別資訊,作為第1區域的檢查結束操作。行動終端2係在收到因識別資訊之讀入而第1區域的檢查結束操作之情況,判定第1區域所有的檢查項目被輸入已完成檢查資訊且第1區域的檢查結束。行動終端2係在第1區域所有的檢查項目未被輸入已完成檢查資訊之情況,亦即,在任一檢查項目被取消核對記號之情況,判定是否已針對取消該核對記號的檢查項目完成意見輸入。在第1區域所有的檢查項目被輸入已完成檢查資訊之情況,或即使是取消核對記號的檢查項目但已完成其意見之輸入的情況,行動終端2係判定該區域的檢查已結束。
另一方面,在第1區域的檢查還未結束的情況,亦即,在有核對記號被取消且亦未被輸入意見的檢查 項目之情況,行動終端2係判定檢查還未結束,就此進行警告顯示並禁止判定檢查結束。警告顯示係針對核對記號被取消且亦未被輸入意見的檢查項目,促使巡察員進行再檢查,而為通知該檢查項目而被顯示。因此,巡察員1係確認該顯示而針對未檢查點之檢查項目進行檢查。
行動終端2係透過實施未檢查點的檢查項目之檢查,進行對應之核對記號的輸入或意見的輸入,讀入識別指標B的識別資訊而判定第1區域的檢查已結束。行動終端2係依此檢查結束之判定,允許顯示接著的第2區域的檢查點之檢查項目,開始在第2區域進行檢查點的檢查項目之導覽。又,此時,行動終端2係將針對已結束的檢查區域所輸入之是否為已完成檢查的資訊及意見的資訊作為該區域的檢查記錄記憶於記憶部14。此外,行動終端2係在判定檢查還未結束的情況,禁止顯示接著的第2區域的檢查點之檢查項目。
如此,行動終端2在讀取到與1個區域賦予對應的識別指標時,核對在該區域有無遺漏檢查,在有遺漏檢查的情況,進行該顯示。因此,可確實地防止針對檢查點之檢查項目的檢查遺漏。
此外,檢查區域的檢查結束操作不侷限於讀取被配置在該區域的檢查結束之確認點的識別指標,亦可藉由在行動終端2中未圖示之檢查結束按鈕的操作輸入等而進行。在此情況,行動終端2係在判定第1區域的檢查結束之狀態下,透過讀取屬於接續的第2檢查區域的開始點之識別指標B,而允許顯示第2區域的檢查點之檢 查項目,開始在第2區域進行檢查點的檢查項目之導覽。
又,行動終端2係當讀取識別指標B的識別資訊時,將第1區域的檢查結束資訊及識別指標B的資訊作為檢查記錄,在該時刻同時記錄於記憶部14。藉此,於檢查結果的報告上記錄各檢查點中之檢查項目的檢查確認時刻。又,藉由記憶被配置於檢查區域的識別指標之讀取時刻,除了記憶檢查區域的檢查開始時刻及結束時刻外,可客觀地證明在檢查時刻確實是位在該檢查場所。
此種一連串的處理亦在其他區域中被同樣地進行。巡察員1係以行動終端2所導覽之順序持續檢查各區域中之檢查點的檢查項目,當各區域的檢查結束時即讀取對應之識別指標,行動終端2判定檢查是否已結束,記錄其時刻。
此外,無關乎行動終端2是否有被輸入意見,亦可針對僅藉由有無未輸入的檢查點之檢查項目來判定是否各區域的檢查結束。在其情況,行動終端2係在接到各區域的檢查結束操作時,判定其區域所有的檢查項目是否被輸入已完成檢查資訊且其區域的檢查結束。行動終端2係在其區域所有的檢查項目被輸入已完成檢查資訊之情況,判定其區域的檢查已結束,在有未被輸入已完成檢查資訊的檢查項目之情況,判定其區域的檢查還未結束。
如此,本實施形態的巡察業務支援系統,係在並非該區域所有檢查點的檢查項目已完成檢查(非已 完成檢查的檢查項目至少有1個以上)之情況,進行未輸入的檢查點之檢查項目的顯示。亦即,在並非該區域所有檢查點的檢查項目已完成檢查的情況,其區域的檢查並未結束,亦不進行下個區域的檢查點、檢查項目之顯示。因此,由於巡察業務支援系統在巡察時一定能檢查檢查點之檢查項目,故巡察業務的品質提升。又,若有檢查項目遺漏檢查則在讀取識別指標時會向巡察員報知,故能當場糾正有忘記檢查,能防止在所有巡察結束後弄清楚有漏未檢查而特地進行再度巡察那樣的二度麻煩。再者因就檢查項目有記錄著已完成檢查,故對於向保全公司委託巡察保全的顧客,可在檢查點之巡察時刻同時提示已正常地實施巡察。
又,巡察業務支援系統,係在即使是並非該區域所有檢查點的檢查項目已完成檢查的情況,在未檢查的理由、備註等之補充資訊被作為「意見」輸入的情況,仍允許該區域的檢查結束。另一方面,巡察業務支援系統在有非已完成檢查且亦未被輸入意見之檢查項目的情況,禁止結束該區域的檢查且判定檢查還未結束。因此,巡察業務支援系統一定能就巡察時的檢查點之檢查項目確認狀況,故巡察業務的品質提升。再者,針對檢查項目已完成檢查、意見、以及讀取到識別指標的時刻係賦予關聯地記錄,故變得容易可在檢查點之巡察時刻同時對委託保全公司進行巡察保全的顧客提示已正常地實施巡察。
<巡察業務之動作>
<第1實施例>
針對上述的巡察員1進行檢查之際的行動終端2之動作,依據圖5作說明。在本實施例中,無關乎行動終端2是否有被輸入意見,針對僅依是否有未輸入之檢查點的檢查項目來判定各區域檢查是否結束之例子作說明。
首先,行動終端2係從監控中心下載針對要進行巡察業務的全區域之巡察業務資料(檢查項目資料)並記憶於記憶部14(步驟ST1)。之後,行動終端2係藉進行要開始該巡察區域的檢查時之操作(例如,讀取識別指標A的識別資訊)而將要檢查之區域的最初檢查點的檢查項目之內容顯示於顯示器16(步驟ST2)。此外,此處,針對行動終端2將各檢查點中的檢查項目1個1個顯示,依檢查項目,輸入已完成檢查資訊而顯示下個檢查項目之例子作說明。
行動終端2在此狀態下受理來自輸入部18之輸入(步驟ST3)。行動終端2係在輸入是已完成檢查資訊之輸入,即向檢查項目的核對欄位輸入核對記號的情況,將其檢查點的檢查項目更新成下個檢查點的檢查項目(步驟ST4),於步驟ST2退回處理,顯示被更新之檢查點的檢查項目之內容。另一方面,行動終端2係在輸入並非是已完成檢查資訊之輸入的情況,判定檢查結束之有無(步驟ST5)。檢查結束之輸入係藉由讀取部19讀取被配置在該區域之檢查結束的確認點之識別指標來進行。又,檢查結束之輸入未受此所限。亦可藉由在行動終端2中未圖示之檢查結束按鈕之操作輸入等而進行。在此判定為 否的情況,因本次的輸入與此處理無關,故行動終端2係於步驟ST3退回處理,一邊繼續顯示檢查點的檢查項目一邊等待已完成檢查資訊的輸入。
在步驟ST5的判定為是的情況,行動終端2由記錄於行動終端2的資訊,判定該區域的所有檢查項目是否為已完成檢查(步驟ST6)。行動終端2係依巡察員1是否對檢查項目的所有核對欄位進行輸入,來判定該區域的所有檢查項目是否為已完成檢查。此步驟ST6之判定係由行動終端2的處理部12進行,此處理部12是作為作業判定部發揮機能。
在此步驟ST6之判定為否的情況,行動終端2將顯示之檢查點的檢查項目更新成未檢查項目(步驟ST7),於步驟ST2退回處理。此外,在有複數個未檢查項目的情況,行動終端2亦可將此等全部顯示。
於步驟ST6,為是的情況,行動終端2係將該區域的檢查結束資訊作為檢查記錄且連同那時的時刻一起作記錄,將檢查的區域更新為下個區域,允許其區域的檢查點之檢查項目資料的顯示(步驟ST8)。亦即,於步驟ST6,在否的情況,行動終端2係判定該區域的檢查還未結束,在未記錄該區域的檢查已結束之下,不允許顯示下個區域的檢查點的檢查項目。又,行動終端2係在允許顯示下個區域的檢查點的檢查項目之情況,禁止針對檢查已結束的區域作資訊顯示。
其次,行動終端2係依是否針對各區域進行檢查結束之輸入而判定全區域的檢查是否已結束(步驟 ST9)。在此判定為否的情況,行動終端2將顯示對象的檢查點之檢查項目更新為下個區域者(步驟ST9),於步驟ST2退回處理。若步驟ST9之判定是針對所有檢查區域作檢查結束之輸入,則行動終端2判定該巡察區域的巡察已結束,將在各檢查區域所記錄的檢查結束資訊和該巡察的結束資訊賦予對應並記憶。
如此,行動終端2進行各區域每個檢查點的檢查項目之顯示控制。特別是,行動終端2在讀取被配置於各區域之識別指標的識別資訊時,可進行各區域每個檢查點之檢查項目核對。又,行動終端2在那時透過記錄識別指標的識別資訊之讀取時刻,可遂行巡察業務之確實核對。又,上述實施形態中,針對行動終端2的讀取部19可常時讀取識別指標,若在讀取識別指標之時點,區域的所有檢查項目並非已完成檢查則不記錄檢查結束而禁止顯示下個區域的檢查項目之例子作了說明。然而,亦可代換為:改為在區域的所有檢查項目沒被輸入已完成檢查時禁止啟動行動終端2之讀取部19。藉此,當未判定區域的檢查項目已結束時,行動終端2變得無法讀取識別指標,可促使未檢查的檢查項目之檢查實施。
<第2實施例>
針對在上述的巡察員1的巡察業務中的行動終端2之其他的動作,依據圖6作說明。本實施例中,針對行動終端2在即使是所有檢查點的檢查項目並非已完成檢查的情況下,未檢查的理由、備註等之補充資訊被當作「意見」輸入之情況下允許該區域之檢查結束的例子作說明。
首先,行動終端2判定是否開始巡察業務(步驟ST11)。行動終端2係事先從監控中心下載有關要進行巡察業務的全區域之巡察業務資料(檢查項目資料)並記憶在記憶部14,且藉由進行開始該巡察區域之檢查時的操作(例如,讀取識別指標A的識別資訊)而判定開始巡察業務。又,行動終端2係未受此所限,在藉由無線和監控中心常時連接之情況,亦可以進行開始該巡察區域的檢查時之操作而判定開始巡察業務。
行動終端2係在開始巡察業務時,首先,將最初檢查之區域的檢查點及檢查項目的內容顯示在顯示器16。此時,在表示已完成檢查的核對欄位,以顯示已輸入核對記號的狀態,亦即已完成檢查的狀態作為初期狀態(步驟ST12)。
行動終端2於此狀態下受理來自輸入部18之輸入。行動終端2係在輸入是向已完成檢查的核對欄位取消核對記號或一度取消的核對記號再輸入之情況(步驟ST13-是),因應輸入而更新顯示器16之顯示(步驟ST16)。又,行動終端2係在輸入是意見之輸入的情況(步驟ST14-是),也同樣地因應於輸入而更新顯示器16之顯示(步驟ST16)。此外,意見之輸入畫面上顯示未被輸入核對記號的狀態,亦即未選擇的狀態作為初期狀態,在巡察員確認現場的狀況之後輸入核對記號。巡察員係如此進行檢查區域的檢查。
又,行動終端2係等待檢查結束之輸入(步驟ST15)。檢查結束之輸入係依讀取被配置在該區域之檢查 結束的確認點之識別指標而進行。又,檢查結束之輸入未受此所限,亦可藉由在行動終端2中未圖示之檢查結束按鈕之操作輸入等而進行。行動終端2係在藉由識別指標之讀取等而進行檢查結束之輸入時(步驟ST15-是),在針對該區域的所有檢查項目有輸入已完成檢查或意見之情況(步驟ST17-是),判定此檢查區域的檢查已結束(步驟ST18),記憶檢查區域的檢查記錄和現在時刻。
另一方面,於步驟ST17,在有非已完成檢查且亦未輸入意見的檢查項目之情況(步驟ST17-否),行動終端2判定檢查還未結束,禁止判定檢查已結束並進行向巡察員通知該檢查項目之警告顯示(步驟ST19),促使再度檢查。
如此當判定檢查區域的檢查已結束時,行動終端2就所有的檢查區域判定檢查是否已結束(步驟ST20)。行動終端2係透過依檢查區域的順序確認最後的檢查區域之檢查是否已結束,來判定未檢查的區域是否存在。或未受此所限,亦可為行動終端2確認檢查區域及與其對應之檢查結束的時刻,並判別是否存在未記憶有檢查結束的時刻之檢查區域,藉以判定未檢查的區域是否存在。
若針對所有檢查區域之檢查結束(步驟ST20-是),則行動終端2判定巡察業務已結束並記憶其要旨。另一方面,若針對所有檢查區域之檢查還未結束(步驟ST20-否),則行動終端2更新檢查對象的檢查區域,允許就下個檢查區域顯示檢查點的檢查項目(步驟ST21)。接 著,行動終端2使處理回到步驟ST12,開始導覽在下個檢查區域之檢查點的檢查項目。
如此,行動終端2係就各檢查區域的檢查項目進行顯示控制。特別是,行動終端2透過就各檢查項目顯示已完成核對的狀態作為初期狀態,使平時的終端操作成為最低限度,能防止在公衆面前頻繁地曝露巡察員進行終端操作的姿態。一方面,行動終端2透過在意見的輸入畫面顯示未核對的狀態作為初期狀態,可促使巡察員進行現場確認。接著,行動終端2在有非已完成檢查且亦未輸入意見的檢查項目之情況,判定檢查還未結束,禁止結束該區域之檢查且不判定檢查已結束。藉此,由於在巡察時行動終端2就檢查項目一定可進行狀況確認,故而提升巡察業務的品質。又,行動終端2透過與檢查區域對應地記錄識別指標之讀取時刻,可遂行巡察業務之確實核對。
又,上述的實施形態中,係針對設成始終可藉由行動終端2的讀取部19讀取識別指標,若在識別指標之讀取時間點無法判定區域的檢查已結束則不記錄檢查結束且禁止顯示下個區域的檢查項目之例子作說明。然而,亦可代換為:當非為可判定區域的檢查已結束之狀態時,禁止啟動行動終端2之讀取部19。藉此,當非為判定結束區域的檢查之狀態時,行動終端2變得無法讀取識別指標,可促使實施未檢查的檢查項目之檢查。
<巡察業務結束後>
行動終端2在如上述將巡察業務結束的情況,亦可經 由對巡察員1進行管理的管理者之認可行為而向外部裝置轉送巡察業務的內容(檢查記錄)。亦即,行動終端2若沒有管理者的認證,則無法將行動終端2中所記錄之針對檢查項目(包含針對檢查之核對的資料)、意見、巡察路線的資料向外部裝置輸出(印刷或向其他的通訊裝置轉送)。例如,行動終端2係透過預先登錄之管理者的密碼輸入行動終端2並經認證,可將行動終端2所記憶之巡察結束的資訊輸出至個人電腦、印表機等之外部裝置。藉此,防止漏洩有關設定為應檢查項目的資訊等之巡察的資料,使安全性提升。
按上述那樣,透過作成若無管理者的認證則無法輸出檢查記錄而提升安全性,較佳為,行動終端2更在那之後將有關巡察路線、檢查內容之資料刪除。亦即,行動終端2可在依管理者之認證而將檢查記錄輸出至外部裝置的情況,自動地刪除該檢查記錄。此外,行動終端2亦可在判定巡察已結束且從既定時間後或經管理者認證後的既定時間後自動地刪除該檢查記錄。藉此,防止有關巡察業務之機密資料漏洩,使安全性提升。
<變形例>
上述的實施形態,在有輸入結束檢查區域的檢查之操作時,行動終端2針對該區域的所有檢查項目,判定是否有輸入已完成檢查資訊或意見,判定可否結束檢查區域之檢查。此結束可否之判定不受限於按各個檢查區域來進行的例子,亦可在巡察區域整體之巡察業務結束時進行。
在此情況,例如,行動終端2在各個的檢查區域不進行可否結束之判定。行動終端2係於接到檢查區域之檢查結束的操作輸入時,記憶檢查記錄,在收到最後的檢查區域之檢查結束的操作輸入時,參照各檢查區域的檢查記錄,針對巡察區域的所有檢查項目,判定是否有輸入已完成檢查資訊或意見。且不受此所限,亦可為:行動終端2在進行了最後的檢查區域之檢查結束的操作後,必須另外進行巡察業務之結束操作,而在接到此結束操作時,參照各檢查區域的檢查記錄,針對巡察區域的所有檢查項目,判定是否有輸入已完成檢查資訊或意見。
接著,行動終端2係事先記憶可識別至少在巡察區域含有哪個檢查區域之巡察區域資訊,在巡察業務所記憶之檢查記錄上有輸入針對於巡察區域內的所有檢查區域的所有檢查項目之已完成檢查資訊或意見的情況,判定巡察區域的巡察結束。另一方面,行動終端2係在巡察區域內的所有檢查區域的所有檢查項目當中有非已完成檢查且亦未被輸入意見的檢查項目之情況,禁止判定巡察已結束並進行向巡察員通知該檢查項目之警告顯示,促使再度檢查。藉此,防止遺漏檢查區域,由於行動終端2必然可確認所有檢查項目之狀況,故可獲得巡察業務的品質提升之效果。
又,在巡察路徑始終相同時,由於外人變得容易預知巡察員的行動,故宜適當變更。於是,亦可適宜(例如,每次)變更巡察區域的順序(巡察路徑)。此外, 巡察路徑係表示複數個檢查區域的檢查順序之移動路徑的一例。
在本實施形態,由於行動終端2係藉由讀取識別指標的識別資訊而顯示下個要巡察的區域,故可適宜地變更所顯示的區域。例如,行動終端2係最初指示讀取識別指標A的識別資訊,透過讀取識別指標A的識別資訊來導覽其他的區域之檢查,而非導覽第1區域之檢查。又,行動終端2係透過在該區域之檢查結束後讀取被配置在區域的終端之識別指標的識別資訊而導覽下個區域。此種變更係藉由變更有關下載於行動終端2之檢查的資料而可容易地進行。藉此,巡察路徑變得非始終一定,使得安全性提升。
此外,針對巡察業務的資料(包含針對巡察路徑的資料)係由監控中心的伺服器電腦作成。在巡察路徑方面,太沒效率的路線應摒除在外,但以儘可能利用多種類型者較佳。例如,以從預先記憶的路線中隨機地選擇決定巡察路線者較佳。如此,監控中心的伺服器電腦作為巡察路徑決定部發揮機能。又,行動終端2的處理部12亦可作為巡察路徑決定部發揮機能。在此情況,從伺服器電腦所供給之巡察業務資料中含有複數個路徑的資訊,由行動終端2選擇任一。
又,在巡察區域中的檢查區域亦可不是複數,亦可僅為一個。在其情況,各檢查項目係對應於巡察區域而決定。
又,亦可作成:行動終端2係在從檢查區域的 檢查開始後至結束為止的檢查時間過短之情況,不判定檢查已結束。在其情況,行動終端2更具有對各檢查區域的檢查時間作計時之計時部,按檢查區域而在記憶部14事先記憶應檢查下限時間。行動終端2係在收到表示檢查已結束之既定的輸入時,判定在其之前的檢查區域的檢查時間是否超過記憶部14所記憶的下限時間。行動終端2係在之前的檢查區域之檢查時間低於下限時間的情況,以實施檢查的時間過短,判定檢查還未結束。
此情況,行動終端2係指示巡察員再度檢查。例如,行動終端2係抹除前一個識別指標的檢查結束記錄,從識別指標的識認再度執行。或,行動終端2將所有對於檢查項目之已完成檢查輸入結果重置,在顯示器16顯示檢查項目,俾再度進行檢查點之檢查。在此情況,行動終端2亦將計時部20所計時之檢查時間重置。或者亦可為,行動終端2因應於檢查時間和下限時間之差分,從檢查項目中選擇重要的檢查點進行再檢查。亦即,在區域有複數個檢查點或檢查項目之情況,針對檢查點或檢查項目,預先從安全面來事先設定和重要性相關的優先順位。在此情況,行動終端2亦可不將計時部20所計時之檢查時間重置。
藉此,行動終端2係在讀取和1個區域賦予對應之識別指標時,可進行在該區域以適宜的檢查時間實施檢查,且可確實地防止檢查點的檢查項目之檢查遺漏。此外,在上述的說明中,係將檢查區域的檢查時間和該區域所設定之下限時間作比較而判定檢查結束,但亦 可作成:進一步對各檢查點之已完成檢查核對的輸入時間間隔設限。例如,作成行動終端2針對各檢查項目,在由輸入部18進行已完成檢查核對之輸入的時間間隔是既定時間以下的情況,無法進行已完成核對之輸入。藉此,行動終端2可記錄保全員正進行適宜的巡察。又,亦可作成:行動終端2在檢查時間未超過下限時間的情況,無法顯示下個區域的檢查項目。又,亦可作成:行動終端2在檢查時間未超過下限時間時禁止啟動讀取部19。
又,行動終端2亦可在讀取與檢查區域賦予對應的識別指標時,將行動終端2的位置資訊和識別指標的規定位置作比較,判定被配置識別指標的位置是否正常。在其情況,行動終端2更具有藉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全球定位系統)信號等取得表示行動終端2的現在位置之現在位置資訊的位置資訊取得部,在記憶部14預先記憶表示配置有各識別指標之位置的既定位置資訊。行動終端2係在一識認各識別指標時,將所識認的識別指標的識別資訊和現在位置資訊賦予對應地記憶於記憶部14。行動終端2係將與被記憶之識別資訊所表示的識別指標對應之既定位置資訊和位置資訊取得部所取得之現在位置資訊進行比較。行動終端2在經比較的結果是配置有識別指標的位置和行動終端2的現在位置之間的距離超過既定範圍之情況,判定在檢查區域內所設置的識別指標之位置異常,發出警報。此外,較佳為,行動終端2判定特定的檢查區域之檢查已結束,在識認設於下個檢查區域之識別指標時,將所識認的識別指標的識別資訊 和現在位置資訊賦予對應地記憶於記憶部14。
藉此,行動終端2可客觀地確認識認別指標的位置,也就是進行檢查的位置是否為按照既定的位置,亦即各識別指標是否因惡作劇、不當行為而從正規的位置移動。又,正確地判別是否已正確地進行檢查,客觀地保證巡察員的巡察業務被正規地進行,可客觀地證明巡察業務的品質。
又,行動終端2亦可在讀取到和檢查區域賦予對應的識別指標時,判定行動終端2計測之步數是否在允許範圍內。在其情況,行動終端2更具有藉由加速度感測器等之為取得巡察員的現在步數資訊而計數步數之步數計數部,於記憶部14預先記憶各識別指標的基準步數資訊。此外,現在步數資訊及基準步數資訊係表示依檢查區域所掌握之步數、依檢查區域所掌握之每單位時間的步數、開始巡察區域的巡察後迄至任意的檢查區域為止所掌握之步數、以及開始巡察區域的巡察後迄至任意的檢查區域為止所掌握之每單位時間的步數當中任一者的資訊。行動終端2係在各識別指標一被識認時,將所識認的識別指標的識別資訊和藉步數計數部所取得之現在步數資訊賦予對應地記憶在記憶部14。行動終端2係比較所識認的識別指標之基準步數資訊和現在步數資訊,經比較的結果,判定基準步數資訊和現在步數資訊之差是否超過既定範圍。行動終端2係若基準步數資訊所示的步數和現在步數資訊所示的步數之差超過既定範圍則判定巡察步調異常,發出警報。
此外,較佳為,行動終端2判定特定的檢查區域之檢查已結束,在識認設在下個檢查區域之識別指標時,將所識認的識別指標的識別資訊和現在位置資訊賦予對應地記憶在記憶部14,比較基準步數資訊和現在步數資訊。又,亦可為,行動終端2在判定檢查已結束的檢查區域之檢查結果全部正常,且基準步數資訊所示的步數和現在步數資訊所示的步數之差超過既定範圍的情況,判定巡察員對巡察區域作巡察之進行狀況為異常。
藉此,行動終端2可客觀地確認巡察員之進行巡察業務的步調是否標準,可檢出巡察員偏離既定的路線、指標裝置的位置從既定的位置移動、巡察員弄錯既定的路線等。
<第2實施形態>
在上述的第1實施形態,識別指標係以主要說明是作為用以確認一個區域的檢查結束者。但作為識別指標,亦可建構成於各區域設置具有和行動終端2同等機能之電腦終端,而電腦終端傳送識別資訊以外的資訊。例如,電腦終端不僅是區域的檢查結束資訊,還將有關下個區域的檢查項目之資料傳送至行動終端2。藉此,有關事先記憶在行動終端2的檢查項目之資料可以不是全部資料而僅限於現在正檢查中的一個檢查區域者。
此處,針對在識別指標方面是取代NFC標籤所設置之屬通訊終端的電腦終端中之處理,依據圖7、圖8及圖9說明第2實施形態。此外,針對和第1實施形態的構成要素相同的構成要素係賦予相同符號並省略其說明。
<電腦終端>
圖7顯示電腦終端50的構成例。電腦終端50係作為表示該檢查區域之識別指標被配置在檢查區域的壁面等之既定處所。此電腦終端50係例如亦可為讀取通行者的ID資訊以進行門之上鎖解鎖的出入管理裝置的讀卡機等。
電腦終端50係為具有與網路進行通訊的機能及資訊處理機能、識別指標的讀取機能,且記憶各種的應用程式並可予以執行的電腦。與網路進行通訊機能可為有線或無線任一,但在利用移動體通訊網作為網路之情況,可採用智慧型手機、行動電話作為電腦終端50。
通訊控制部52係由各種的有線介面、無線介面所構成,經由連接器連接於網路,經由天線連接於網路並和保全系統的伺服器電腦(監控中心)等進行通訊。網路可為內部網路,也可為網際網路。
通訊控制部52被連接於處理部54。處理部54係含有CPU、ROM、RAM等所構成而進行各種資料處理。處理部54連接著記憶部56、顯示器58、輸入部60、近距離通訊部62。記憶部56由快閃記憶體、硬碟所構成,記憶各種資料、應用程式等。又,在記憶部56記憶有成為本身的識別資訊之ID資訊和巡察員所持的行動終端2之ID資訊。顯示器58係作為顯示部發揮機能,依處理部54之控制而進行各種的顯示。
輸入部60作為設定資訊的輸入部發揮機能,輸入部60被輸入在設置時與巡察區域及檢查區域賦予對應的設定資訊。此外,此設定資訊也可從監控中心傳送 而被輸入。
近距離通訊部62係透過NFC等之近距離通訊和行動終端2的讀取部19通訊。在此近距離通訊部62的通訊中,收發帶有用以識別行動終端2和電腦終端50彼此的機器之ID資訊的資料。以此近距離通訊部62的通訊距離為數公分左右的方式控制輸出。
電腦終端50的處理部54係從監控中心接收包含有本身所屬的檢查區域之有關巡察區域的所有檢查區域之檢查點及檢查點中之檢查項目的資訊、及巡察的區域之順序(巡察路徑)的資訊並記憶於記憶部56。接著,透過近距離通訊部62識認行動終端2的讀取部19,處理部54透過對照ID資訊而判定該行動終端2是否為預先記憶之巡察員所持的行動終端2。若該行動終端2為巡察員所持的行動終端2,則處理部54依據從行動終端2所接收的已完成作業資訊,此行動終端2針對巡察路徑中本身的前一個檢查區域所有的檢查項目,判定是否為已完成檢查。接著,若是已完成檢查,則處理部54針對本身的前一個檢查區域判定檢查已結束,將本身的檢查區域之檢查點及在檢查點之檢查項目的資訊傳送至行動終端2。此時,處理部54係將該區域(本身的前一個檢查區域)的檢查已結束連同時刻一起作記錄,由通訊控制部52傳送至監控中心。此外,處理部54係若本身的電腦終端50是巡察區域的最初的檢查區域之識別指標,則在不進行此判定之下將本身的檢查區域之檢查點及在檢查點之檢查項目的資訊傳送至行動終端2。
此外,處理部54亦可為,若該行動終端2是巡察員所持的行動終端2,則此行動終端2針對巡察路徑中本身的前一個檢查區域的所有檢查項目,判定已完成檢查或意見是否已完成輸入。在那情況,處理部54為,針對所有檢查項目是否輸入已完成檢查的核對記號,或就算核對記號被取消也已完成意見之輸入,則針對本身的前一個檢查區域判定檢查結束,將本身的檢查區域之檢查點及在檢查點之檢查項目的資訊傳送至行動終端2。
<第2實施形態中的巡察業務之動作>
以下,就電腦終端50的處理作說明。向顯示器16的顯示係與第1實施形態同樣地,就檢查項目的檢查而顯示已完成核對作為初期狀態,又,意見的輸入畫面係顯示未核對的狀態作為初期狀態。此種利用行動終端2對巡察員進行導航顯示係同第1實施形態而省略詳細說明。
<第1實施例>
其次使用圖8就電腦終端50所處理之第1實施例作說明。本實施例中,電腦終端50無關乎是否被輸入意見,針對僅藉由有無未輸入的檢查點之檢查項目來判定是否各區域的檢查結束之例子作說明。
本實施形態中,不需要將有關巡察作業所須的全檢查區域的檢查之資料下載至行動終端2之作業。當應巡察時間時一到,巡察員進行開始該巡察區域之檢查時的操作(例如,讀取識別指標A的識別資訊)。行動終端2係從設置於最初的檢查區域的開始點之作為識別指標的電腦終端50,接收該檢查區域的檢查點之檢查項目的 內容並顯示在顯示器16。
首先,電腦終端50係在依NFC等之近距離通訊而檢出行動終端2之情況,透過和行動終端2交握,讀取行動終端2的ID資訊,對行動終端2進行認證(步驟ST31)。交握係以利用電子憑證、利用密碼者較佳。
接著,電腦終端50在已認證行動終端2是預先登錄之行動終端2的情況,取入針對行動終端2所記錄之對應區域的檢查資料(步驟ST32)。接著,電腦終端50係從取入的資料判定是否在對應區域的所有檢查項目,輸入已完成作業資訊(步驟ST33)。在此情況,亦可為電腦終端50將取入的資料傳送至監控中心,監控中心的伺服器電腦判定檢查是否已結束。此情況係以監控中心的伺服器電腦作為作業判定部發揮機能。
在步驟ST33的判定為否的情況,電腦終端50將對應區域的檢查項目中之未檢查項目顯示於顯示器58(步驟ST34),結束處理。此外,巡察員再度進行檢查後,當使行動終端2接近電腦終端50時,從步驟ST31進行處理。
在步驟ST33的判定為是的情況,電腦終端50係將電腦終端50所記憶之就下個區域的檢查項目之資料傳送至行動終端2(步驟ST35),結束處理。此時,行動終端2係消除已結束檢查之檢查區域的資訊(檢查點及檢查點中之檢查項目的資訊),記憶新接收到的檢查區域的資訊的同時,並將新接收到的檢查區域的資訊顯示於顯示器16。
<第2實施例>
其次使用圖9就電腦終端50進行之巡察業務的處理之第2實施例作說明。本實施例中,係針對電腦終端50在即使為非所有檢查點的檢查項目已完成檢查的情況,於輸入有未檢查的理由、備註等之補充資訊作為「意見」的情況仍允許結束該區域之檢查的例子作說明。
本實施形態中,無須將與巡察作業所需的全檢查區域之檢查相關的資料下載至行動終端2的作業。在應巡察時間一到,巡察員會進行開始該巡察區域之檢查時的操作(例如,讀取識別指標A的識別資訊)。行動終端2係從設置在最初之檢查區域的開始點之作為識別指標的電腦終端50,接收該檢查區域之檢查點的檢查項目之內容並顯示在顯示器16。行動終端2係和第1實施形態同樣地,就檢查項目將已完成核對的狀態作為初期狀態向顯示器16顯示,就意見的輸入畫面將未核對的狀態作為初期狀態向顯示器16顯示。此種藉由行動終端2對巡察員進行導航顯示係和第1實施形態同樣而省略詳細說明。
首先,電腦終端50係在藉NFC等之近距離通訊而檢出行動終端2之情況,透過與行動終端2之交握,讀取行動終端2的ID資訊,對行動終端2認證(步驟ST41)。交握以利用電子憑證、利用密碼者較佳。
接著,電腦終端50在已認證行動終端2是預先登錄之行動終端2的情況,取入針對記錄於行動終端2的對應區域之檢查資料(步驟ST42)。檢查資料是指有關巡察員一邊檢查檢查區域一邊識別針對輸入於行動終端的 各檢查項目是否為已完成檢查之作業資訊及檢查項目的意見。接著,電腦終端50從取入的資料,判定在對應區域的所有檢查項目是否被輸入識別為已完成檢查的資訊或意見(步驟ST43)。在此情況,電腦終端50亦可將取入的資料傳送至監控中心,由監控中心的伺服器電腦判定檢查是否已結束。此情況為,監控中心的伺服器電腦是作為作業判定部發揮機能。
於步驟ST43,在判定有非已完成檢查且亦未輸入意見之檢查項目之情況(步驟ST43-否),電腦終端50係判定檢查還未結束,禁止判定檢查已結束,在顯示器58進行通知該檢查項目之警告顯示(步驟ST44),結束處理。此外,在巡察員再度進行檢查後,當使行動終端2接近電腦終端50時,再度從步驟ST41進行處理。
另一方面,於步驟ST43,在對應之區域的所有檢查項目被輸入識別已完成檢查的資訊或意見之情況(步驟ST43-是),電腦終端50係判定此檢查區域之檢查已結束(步驟ST45),將檢查區域的資訊和現在時刻傳送至伺服器電腦。然後,電腦終端50將針對電腦終端50所記憶之下個檢查區域的檢查項目之資料傳送至行動終端2(步驟ST46),結束處理。此時,行動終端2係消除檢查已結束之檢查區域的資訊(檢查點及檢查點中之檢查項目的資訊),記憶新接收之檢查區域的資訊,並將新接收到檢查區域的資訊顯示於顯示器16。顯示形態同第1實施形態。
此外,亦可作成:取代行動終端2消除檢查已 結束之檢查區域的資訊,改為電腦終端50向行動終端2傳送針對檢查結束的區域之資訊的鎖定資料,行動終端2無法針對檢查已結束之檢查區域的檢查項目之資料進行顯示。此資料係可在管理者認可後向外部裝置輸出。
又,在電腦終端50是巡察區域的檢查開始位置之電腦終端(識別指標A)的情況,省略步驟ST32及ST33或ST42至ST45之處理,有關於下個區域的檢查項目之資料被傳送至經認證的行動終端2。
再者,亦可將上述的第1實施形態中的變形例適用在第2實施形態的巡察業務支援系統。
例如,在作成於檢查時間過短的情況將不判定檢查已結束的情況,電腦終端50係事先記憶下限時間。行動終端2係將檢查時間傳送至電腦終端50,電腦終端50判定檢查時間是否超過下限時間。又,在判定配置有識別指標的位置是否正常之情況,電腦終端50事先記憶識別指標的既定位置資訊。行動終端2將行動終端2的現在位置資訊傳送至電腦終端50,電腦終端50判定配置有識別指標的位置是否正常。又,在判定行動終端2計測之步數是否在允許範圍內之情況,電腦終端50事先記憶識別指標的基準步數資訊。行動終端2將現在步數資訊傳送至電腦終端50,電腦終端50判定識別指標之基準步數資訊將示的步數和現在步數資訊所示的步數之差是否超過既定範圍。

Claims (16)

  1. 一種巡察業務支援系統,係具備區域識別指標及行動終端之巡察業務支援系統,該區域識別指標被設置在按巡察區域分割而成的複數個單位檢查區域,該行動終端由巡察員所攜帶並可識認前述區域識別指標,該巡察業務支援系統之特徵為前述行動終端包含:記憶部,其記憶前述區域識別指標所對應之單位檢查區域的資訊;顯示手段,在辨認到前述區域識別指標時,顯示至少現在進行檢查之單位檢查區域的檢查項目的資訊;檢查資訊輸入手段,其針對前述各檢查項目,輸入識別是否已完成檢查的資訊;補充資訊輸入手段,其針對前述各檢查項目輸入有關檢查實施的補充資訊;及檢查判定手段,在接收到顯示檢查結束之既定的輸入後,就判定前述單位檢查區域的檢查結束,前述檢查判定手段係在記憶有針對前述單位檢查區域的全部檢查項目識別前述已完成檢查的資訊之情況,以及在識別為非前述已完成檢查的檢查項目存在時,針對非該已完成檢查的檢查項目輸入前述補充資訊的情況,判定為檢查結束,前述單位檢查區域的檢查項目中被識別為非前述已完成檢查的檢查項目存在,且未針對非該已完成檢查的檢查項目輸入前述補充資訊的情況,不判定為檢 查結束。
  2. 如請求項1之巡察業務支援系統,其中前述檢查判定手段,係在判定前述檢查結束時,允許將針對下個應檢查之單位檢查區域的檢查項目顯示在前述顯示手段,不判定前述檢查結束的情況,係禁止將有關前述下個應檢查之單位檢查區域的檢查項目顯示在前述顯示手段。
  3. 如請求項2之巡察業務支援系統,其中更具備路徑決定手段,其決定成為前述複數個單位檢查區域的檢查順序的巡察路徑,前述記憶部係記憶前述路徑決定手段所決定之巡察路徑的資訊,前述檢查判定手段係在判定前述檢查結束時,因應於記憶之前述巡察路徑的資訊來判斷下個應檢查之單位檢查區域。
  4. 一種巡察業務支援系統,係具備進行巡察區域的檢查之巡察員所攜帶的攜帶終端,其特徵在於:前述攜帶終端係包含:記憶部,記憶前述巡察區域的資訊;顯示手段,顯示在前述巡察區域應檢查的檢查項目的資訊;檢查完成資訊輸入手段,針對前述各檢查項目輸入識別是否已完成檢查的資訊;補充資訊輸入手段,針對前述各檢查項目輸入關於檢查實施的補充資訊;及 檢查判定手段,在收到顯示已完成檢查之既定的輸入時,判定前述巡察區域的檢查結束,前述檢查判定手段係在記憶有針對前述巡察區域的全部檢查項目識別前述已完成檢查的資訊之情況,以及在識別為非前述已完成檢查的檢查項目存在時,針對非該已完成檢查的檢查項目輸入前述補充資訊的情況,判定為檢查結束,前述巡察區域的檢查項目中被識別為非前述已完成檢查的檢查項目存在,且未針對非該已完成檢查的檢查項目輸入前述補充資訊的情況時,不判定為檢查結束。
  5. 如請求項1、2或4之巡察業務支援系統,其中,前述顯示手段係將顯示前述單位檢查區域的檢查項目的全部資訊之狀態作為初期狀態而進行顯示,前述檢查資訊輸入手段係對於前述初期狀態的顯示,針對不進行檢查的檢查項目進行用以識別非已完成檢查的輸入。
  6. 如請求項1、2或4之巡察業務支援系統,其中,前述檢查判定手段係在判定檢查結束時,就將自前述檢查資訊輸入手段或補充資訊輸入手段所輸入的資訊作為檢查記錄而記錄於前述記憶部,該巡察業務支援系統更具備:輸出手段,將記憶於前述記憶部的前述檢查記錄輸出至外部裝置;及記錄消除手段,消除透過前述輸出手段所輸出的 前述檢查記錄。
  7. 如請求項1或2之巡察業務支援系統,其中,顯示檢查結束之既定的輸入係作為辨識前述區域識別指標的訊號而被輸入。
  8. 一種行動終端,係用在巡察業務支援系統的行動終端,該巡察業務支援系統具備由巡察員所攜帶並可識認被設置在按檢查區域分割而成之複數個單位檢查區域的區域識別指標之行動終端,該行動終端之特徵包含:記憶部,其將依前述區域識別指標所對應之單位檢查區域的資訊賦予關聯並記憶;顯示手段,在辨識到前述區域識別指標時,顯示至少現在進行檢查的單位檢查區域的檢查項目的資訊;檢查資訊輸入手段,其輸入針對前述各檢查項目,識別是否已完成檢查的資訊;及補充資訊輸入手段,其針對前述各檢查項目輸入有關檢查實施之補充資訊;及檢查判定手段,在收到顯示檢查結束之既定的輸入時,其判定前述單位檢查區域的檢查結束,前述檢查判定手段係在記憶有針對前述單位檢查區域的全部檢查項目識別前述已完成檢查的資訊之情況,以及在識別為非前述已完成檢查的檢查項目存在時,針對非該已完成檢查的檢查項目輸入前述補充資訊的情況,判定為檢查結束,前述檢查項目中被識別為非前述已完成檢查的檢查項目存在,且未針對非該已完成檢查的檢查項目輸 入前述補充資訊的情況時,不判定為檢查結束。
  9. 一種巡察業務支援方法,係將巡察區域分割成複數個單位檢查區域,按該單位檢查區域設置區域識別指標,用巡察員所攜帶之行動終端識認前述區域識別指標以支援前述巡察員的巡察業務,該巡察業務支援方法之特徵為:在前述行動終端,將前述區域識別指標所對應之單位檢查區域的資訊賦予關聯並記憶,在辨識到前述區域識別指標時,顯示至少現在進行檢查之單位檢查區域的檢查項目之資訊,針對前述各檢查項目,設成可輸入識別是否已完成檢查的資訊,針對前述各檢查項目,設成可輸入關於檢查實施的補充資訊,在收到顯示檢查結束之既定的輸入時,判定前述單位檢查區域檢查結束,且在收到了顯示檢查結束之既定的輸入時,在記憶有針對前述單位檢查區域的全部檢查項目識別前述已完成檢查的資訊之情況,以及在識別為非前述已完成檢查的檢查項目存在時,針對非該已完成檢查的檢查項目輸入前述補充資訊的情況,判定為檢查結束,針對前述單位檢查區域的檢查項目中存在有被識別為非前述已完成檢查的檢查項目,且未針對非該已 完成檢查的檢查項目輸入前述補充資訊的情況時,不判定為檢查結束。
  10. 一種巡察業務支援系統,係具備通訊終端和行動終端之巡察業務支援系統,該通訊終端設置在按將檢查區域分割而成的複數個單位檢查區域,該行動終端由巡察員所攜帶,該巡察業務支援系統之特徵為前述行動終端具有:讀取部,其和前述通訊終端進行收發資訊;輸入部,其依前述單位檢查區域中應檢查的檢查項目,輸入識別是否已完成檢查的檢查資訊及針對前述檢查項目之有關檢查實施的補充資訊;及記憶部,其記憶該行動終端的資訊和在前述輸入部所輸入之檢查資訊及補充資訊,前述通訊終端具有:近距離通訊部,其和前述行動終端進行收發資訊;記憶部,其至少記憶前述單位檢查區域的檢查項目資訊;及處理部,其從前述行動終端取得前述檢查資訊及補充資訊,判定前述單位檢查區域的檢查是否已結束,前述處理部,係在自前述攜帶終端取得的資訊中,針對前述單位檢查區域的所有檢查項目記憶有識別前述已完成檢查資訊之情況,以及在識別為非前述已完成檢查的檢查項目存在時,針對非該已完成檢查的檢查項目記憶前述補充資訊的情況,判定為檢查結束, 前述單位作業區域檢查區域的檢查項目中被識別為非前述已完成檢查的檢查項目存在,且未針對非該已完成檢查的檢查項目輸入前述補充資訊的情況時,不判定為檢查結束。
  11. 如請求項10之巡察業務支援系統,其中前述通訊終端更具備通訊控制部,其在前述處理部判定前述單位檢查區域的檢查結束時將檢查結束資訊傳送至外部裝置。
  12. 一種巡察業務支援系統,係具備區域識別指標及行動終端之巡察業務支援系統,該區域識別指標設置在按巡察區域分割而成的複數個單位檢查區域,該行動終端是由巡察員所攜帶並可識認前述區域識別指標,該巡察業務支援系統之特徵為前述行動終端包含:記憶部,其記憶與前述區域識別指標對應之單位檢查區域的資訊;顯示手段,在辨認到前述區域識別指標時,顯示至少現在進行檢查的單位檢查區域的檢查項目之資訊;檢查資訊輸入手段,其針對前述各檢查項目,輸入識別是否已完成檢查之資訊,前述顯示手段係將顯示前述單位檢查區域的檢查項目的全部資訊之狀態作為初期狀態而進行顯示,前述檢查資訊輸入手段,係對於前述初期狀態的顯示,針對不進行檢查的檢查項目進行用以識別非已完成檢查的輸入。
  13. 一種巡察業務支援系統,係具備進行巡察區域的檢查 之巡察員所攜帶的攜帶終端,其特徵在於:前述攜帶終端係包含:記憶部,記憶前述巡察區域的資訊;顯示手段,顯示在前述巡察區域應檢查的檢查項目的資訊;及檢查完成資訊輸入手段,針對前述各檢查項目輸入識別是否已完成檢查的資訊,前述顯示手段係將顯示前述檢查項目的全部資訊之狀態作為初期狀態而進行顯示,前述檢查資訊輸入手段係對於前述初期狀態的顯示,針對不進行檢查的檢查項目進行用以識別非已完成檢查的輸入。
  14. 如請求項12之巡察業務支援系統,其更包含:補充資訊輸入手段,其針對前述各檢查項目輸入補充資訊;及檢查判定手段,在收到顯示檢查結束之既定的輸入時,其判定前述單位檢查區域的檢查結束,前述檢查判定部係針對前述單位檢查區域的檢查項目中存在被識別為非前述已完成檢查的檢查項目,且未針對非該已完成檢查的檢查項目輸入前述補充資訊的情況,不判定為檢查結束。
  15. 一種行動終端,係由巡察員所攜帶並可識認被設置在按檢查區域分割而成的複數個單位檢查區域的區域識別指標之行動終端,該行動終端之特徵包含:記憶部,其將前述區域識別指標所對應之單位檢 查區域的資訊賦予關聯並記憶;顯示手段,其在辨認到前述區域識別指標時,顯示至少現在進行檢查的單位檢查區域的檢查項目的資訊;及檢查資訊輸入手段,其針對前述各檢查項目,輸入識別是否已完成檢查的資訊,前述顯示手段係將顯示前述單位檢查區域的檢查項目的全部資訊之狀態作為初期狀態而進行顯示,前述檢查資訊輸入手段係對於前述初期狀態的顯示,針對不進行檢查的檢查項目進行用以識別非已完成檢查的輸入。
  16. 一種巡察業務支援方法,係將巡察區域分割成複數個單位檢查區域,按該單位檢查區域設置區域識別指標,用巡察員所攜帶之行動終端識認前述區域識別指標以支援前述巡察員的巡察業務,該巡察業務支援方法之特徵為:在前述行動終端,將前述區域識別指標所對應之單位檢查區域的資訊賦予關聯並記憶,在辨識到前述區域識別指標時,顯示至少現在進行檢查之單位檢查區域的檢查項目之資訊,針對前述各檢查項目,設成可輸入識別是否已完成檢查之資訊,且在顯示前述檢查項目之資訊時,將顯示前述單位檢查區域的檢查項目的全部資訊之狀態作為初期狀態 而進行顯示,在輸入識別是否前述已完成檢查的資訊時,對於前述初期狀態的顯示,針對不進行檢查的檢查項目進行用以識別非已完成檢查的輸入。
TW103114448A 2013-06-26 2014-04-22 Work support system, mobile terminal and work support method TWI59290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133695A JP5650283B1 (ja) 2013-06-26 2013-06-26 巡回業務支援システム、携帯端末及び巡回業務支援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503060A TW201503060A (zh) 2015-01-16
TWI592906B true TWI592906B (zh) 2017-07-21

Family

ID=521415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3114448A TWI592906B (zh) 2013-06-26 2014-04-22 Work support system, mobile terminal and work support method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JP (1) JP5650283B1 (zh)
KR (1) KR101709435B1 (zh)
CN (1) CN105393276B (zh)
AU (1) AU2014300236B9 (zh)
MY (1) MY162876A (zh)
TW (1) TWI592906B (zh)
WO (1) WO201420816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305894B2 (ja) * 2014-10-01 2018-04-04 三菱電機ビルテクノサービス株式会社 作業管理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JP6475048B2 (ja) * 2015-03-20 2019-02-27 セコム株式会社 携帯端末装置、携帯端末用プログラム及び点検方法
JP2016212767A (ja) * 2015-05-13 2016-12-15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点検支援システムおよび点検支援方法
WO2017216618A1 (en) * 2016-06-13 2017-12-21 Infotronic Technology Limited (華一科技有限公司) Location Based Quality Assurance System
JP6907006B2 (ja) * 2017-04-10 2021-07-21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作業委託支援システム及びその方法
JP6564436B2 (ja) * 2017-09-04 2019-08-21 ソフトバンク株式会社 管理システム及び管理方法
JP6849626B2 (ja) * 2018-03-09 2021-03-24 ファナック株式会社 携帯端末を用いた設備点検システム及び設備点検方法
JP7373728B2 (ja) * 2018-05-30 2023-11-06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監視支援装置および監視支援方法
CN109887119A (zh) * 2019-02-28 2019-06-14 苏州真趣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iBeacon的监控巡检时间的方法和系统
JP7198512B2 (ja) * 2020-05-19 2023-01-04 有限会社Hometec 点検支援装置、点検支援システム、点検支援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7312994B1 (ja) 2023-01-19 2023-07-24 株式会社Yslソリューション 作業支援システム、作業支援装置、作業支援プログラム、及び、作業支援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222543A (ja) 1997-02-07 1998-08-21 Hitachi Ltd 点検保守支援用携帯端末装置、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点検保守方法
JP3709538B2 (ja) * 1999-01-22 2005-10-26 京葉システム技研株式会社 巡回点検システム
JP2001159916A (ja) 1999-12-02 2001-06-12 Yamatake Sangyo Systems Co Ltd 設備管理支援システム
JP2004240538A (ja) * 2003-02-04 2004-08-26 Yamatake Corp 点検記録管理装置
JP5308614B2 (ja) * 2005-10-18 2013-10-09 東芝エレベータ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監視システムおよびエレベータ監視装置
JP4572188B2 (ja) * 2006-11-01 2010-10-27 Necインフロンティア株式会社 巡回補助システム、巡回補助方法、巡回補助プログラムおよびプログラム記録媒体
JP2008117309A (ja) * 2006-11-07 2008-05-22 Nippon Steel Corp 生産・物流スケジュール作成装置及び方法、生産・物流プロセス制御装置及び方法、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並びにコンピュータ読み取り可能な記録媒体
JP2010128717A (ja) * 2008-11-26 2010-06-10 Shoei Computer:Kk 点検管理サーバ、点検管理方法及び点検管理システム
JP2011034439A (ja) * 2009-08-04 2011-02-17 Gunma Sogo Guard System Kk 巡回警備記録システム
JP2011237985A (ja) * 2010-05-10 2011-11-24 Fujifilm Corp 巡回業務管理システムおよび巡回業務管理方法
KR101361934B1 (ko) * 2010-10-05 2014-02-12 신닛테츠스미킨 카부시키카이샤 점검 지원 장치, 점검 지원 시스템, 점검 지원 방법 및 점검 지원 프로그램이 기록된 컴퓨터 판독 가능한 기록 매체
CN102147886A (zh) * 2011-03-18 2011-08-10 北京市市政工程研究院 基于gis和gprs技术的远程地铁建设巡查与管理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AU2014300236B2 (en) 2016-12-22
KR20160023675A (ko) 2016-03-03
CN105393276A (zh) 2016-03-09
JP5650283B1 (ja) 2015-01-07
CN105393276B (zh) 2018-05-18
JP2015011358A (ja) 2015-01-19
KR101709435B1 (ko) 2017-02-22
AU2014300236A1 (en) 2015-11-05
TW201503060A (zh) 2015-01-16
WO2014208167A1 (ja) 2014-12-31
MY162876A (en) 2017-07-20
AU2014300236B9 (en) 2017-02-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92906B (zh) Work support system, mobile terminal and work support method
JP3792913B2 (ja) 保守点検支援装置
EP3746998B1 (en) Safety device inspection
JP6144910B2 (ja) 巡回業務支援システム、携帯端末及び巡回業務支援方法
JP2010231660A (ja) 点検状況管理システム、点検状況管理装置、点検状況管理方法、及び点検状況管理プログラム
JP2020095720A (ja) 保管ボックスの管理方法、及び、保管ボックス
KR102354510B1 (ko) 음주 측정 기반 근태 관리 키오스크 시스템 및 그 방법
WO2020138348A1 (ja)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及び記録媒体
JPH10222543A (ja) 点検保守支援用携帯端末装置、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点検保守方法
JP5885805B2 (ja) 巡回業務支援システム、携帯端末及び巡回業務支援方法
JP2017062606A (ja) 消防用設備の点検システム
JP6235267B2 (ja) 巡回業務支援システム、巡回業務支援方法及び巡回業務支援システム用プログラム
JP4084377B2 (ja) 入出門管理装置
JP6267037B2 (ja) 作業支援システム、作業支援端末、作業支援方法
JP6475048B2 (ja) 携帯端末装置、携帯端末用プログラム及び点検方法
KR102594649B1 (ko) 스마트 체크리스트를 이용한 건축물 사전점검 시스템 및 그 방법
JP5254107B2 (ja) 警備点検システム、警備点検端末、警備点検方法、及び警備点検プログラム
JP6054721B2 (ja) 巡回業務支援システム、携帯端末及び巡回業務支援方法
KR102109879B1 (ko) 종이 주차할인권 적용 기능을 가지는 모바일 주차권 기반 주차 관리 시스템 및 종이 주차할인권 적용 방법
JP6286252B2 (ja) 作業支援システム、作業支援端末、作業支援方法
JP2015022414A (ja) 巡回業務支援システム、巡回業務支援方法及び巡回業務支援システム用プログラム
JP6235261B2 (ja) 巡回業務支援システム、巡回業務支援方法及び巡回業務支援システム用プログラム
JP2014093051A (ja) 巡回業務支援システム、携帯端末及び巡回業務支援方法
JP7388499B2 (ja)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及び記録媒体
JP2009110253A (ja) 受付案内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