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584792B - Discarded diaper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 Google Patents

Discarded diaper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584792B
TWI584792B TW100144104A TW100144104A TWI584792B TW I584792 B TWI584792 B TW I584792B TW 100144104 A TW100144104 A TW 100144104A TW 100144104 A TW100144104 A TW 100144104A TW I584792 B TWI584792 B TW I584792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flap
strip
elastic
adhesive
telescopic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014410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320977A (zh
Inventor
Yuko Fukuda
Shinobu Takei
Tomoko Fujinaka
Toshiaki Ichimata
Original Assignee
Kao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0266040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4976536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0273190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764316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0277355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783711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0278381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721419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0277626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12125313A/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0281308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764319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0290014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4976541B1/ja
Application filed by Kao Corp filed Critical Kao Corp
Publication of TW2013209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32097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8479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84792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13/00Bandages or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 A61F13/15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 A61F13/45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 A61F13/49Absorbent articles specially adapted to be worn around the waist, e.g. diapers
    • A61F13/49007Form-fitting, self-adjusting disposable diapers
    • A61F13/49009Form-fitting, self-adjusting disposable diapers with elastic means
    • A61F13/49014Form-fitting, self-adjusting disposable diapers with elastic means the elastic means is located at the side panels
    • A61F13/49015Form-fitting, self-adjusting disposable diapers with elastic means the elastic means is located at the side panels the elastic means being elastic pane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13/00Bandages or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 A61F13/15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 A61F13/56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13/00Bandages or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 A61F13/15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 A61F13/15577Apparatus or processes for manufacturing
    • A61F13/15756Applying tabs, strips, tapes, loops; Knotting the ends of pad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13/00Bandages or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 A61F13/15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 A61F13/45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 A61F13/49Absorbent articles specially adapted to be worn around the waist, e.g. diap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13/00Bandages or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 A61F13/15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 A61F13/56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 A61F13/5622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apers or the like
    • A61F13/5633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apers or the like open type diaper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13/00Bandages or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 A61F13/15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 A61F13/56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 A61F13/62Mechanical fastening means, ; Fabric strip fastener elements, e.g. hook and loop
    • A61F13/622Fabric strip fastener elements, e.g. hook and loop

Description

丟棄式尿布及其製造方法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丟棄式尿布及其製造方法。
於先前已知有一種所謂之展開型翼片式丟棄式尿布,其包含:實質上為縱長之吸收性本體,該縱長之吸收性本體具備正面片材、背面片材以及插入配置於該等兩片材間之吸收體;及一對伸縮翼片,該一對伸縮翼片係設於該吸收性本體之沿本體長度方向的兩側緣部;該丟棄式尿布係將固定於一對該伸縮翼片各自之沿本體長度方向之外側緣部的黏扣帶之固止部固止於該吸收性本體之非肌膚對向面之被固止區域內而供穿戴者穿著。例如於專利文獻1中記載有具備包括緩慢復位之特定彈性體之伸縮性側翼片的展開型之丟棄式尿布,作為該側翼片之一例,於專利文獻1之圖6中記載有於本體長度方向上隔開特定間隔配置有包括該彈性體且沿本體寬度方向延伸之複數個線狀伸縮性區域的側翼片。並且,於專利文獻2中記載有由包含聚胺基甲酸酯之具透氣性之伸長性積層體而構成伸縮翼片。
又,於專利文獻3中記載有一種黏扣帶,該黏扣帶包括固定於吸收性本體上之固定部以及自該吸收性本體突出之突出部,該突出部包括具有固止部之前端部以及相較於該前端部更靠基端側之本體部,並且該黏扣帶係於跨及上述固定部、上述本體部及上述前端部的基本不織布層之該固定部及該前端部上固定增強不織布層。專利文獻3所記載之黏扣帶係以跨及上述固定部及上述本體部之方式以及跨及該本體部及上述前端部之方式沿本體寬度方向於伸長狀態下固定彈性構件,該黏扣帶本身會伸縮。又,於專利文獻4中記載有將於2張片材間配置複數根彈性構件而構成之具有伸縮部之複合伸縮構件應用於固定丟棄式尿布之黏扣帶的部位中。
又,於例如專利文獻5中記載有如下者作為展開型翼片式丟棄式尿布,其具有支持部(吸收性本體)及固止帶,該固止帶於該支持部之寬度方向上具有前端部、本體部及固定部且其係藉由該固定部固定於該支持部上。於該固止帶上配置有自前端部起經由本體部跨及固定部地連續延伸之複數根彈性構件,各該彈性構件於前端部及固定部中係以非伸長狀態黏接固定,於本體部中係以沿寬度方向伸長之狀態黏接固定。根據專利文獻5所記載之丟棄式尿布,由於彈性構件於固定部中係以非伸長狀態固定,故固定部不會收縮,藉此固定部之黏接強度不會降低,並且不會損壞利用彈性構件之伸縮作用之尿布形狀追隨性。再者,於專利文獻5中對如何設定對於固止帶之前端部、本體部及固定部各自之彈性構件之黏接力並無記載。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特表2008-526386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專利特表2009-523524號公報
專利文獻3:日本專利特開2008-295836號公報
專利文獻4:日本專利特開2005-80859號公報
專利文獻5:日本專利特開2010-22550號公報
專利文獻6:日本專利特開2009-072472號公報
專利文獻7:日本專利4021798號公報
專利文獻8:日本專利特開2008-066200號公報
穿戴丟棄式尿布之人之體型通常為腹部朝前方突出,同時背側凹進,又,於腹部下方,臀部朝後方突出,進而由於存在腹股溝而左右方向之寬度大於其他部位。對於此種具有特有之凹凸之體型,當為了應用先前之展開型之翼片式丟棄式尿布而欲按照常用方法牽拉安裝於背側部伸縮翼片上之黏扣帶並固止於腹側部之被固止區域時,伸縮翼片之伸長程度根據該體型特有之凹凸及周長而變得不均衡。尤其由於尿布之位於穿戴者背側腰部之部位(背側端部)係位於穿戴者之背部凹處,故牽拉黏扣帶時之伸長程度相對較小,另一方面,由於尿布之下襠部係位於突出程度較大之臀部或腿周,故上述伸長程度相對較大。先前之展開型翼片式丟棄式尿布因此種穿戴時之伸縮翼片伸長程度之不均衡而不與穿戴者之背側腰部密接,從而易於在與該腰部之間產生縫隙,存在自該縫隙產生液漏之擔憂,又,由於會強力地緊固穿戴者之腿周,故而易於在該腿周留下緊固痕跡。作為消除此種狀況之方法,例如可考慮於吸收性本體之由左右一對伸縮翼片夾持之背側腰部區域配置複數根彈性構件的方法,但是該方法之尿布構成複雜,並且存在尿布之背側部分之透氣性降低之擔憂。對於展開型翼片式丟棄式尿布,還未提供有對穿戴時之伸縮翼片伸長程度之不均衡進行矯正且對於穿戴者背側腰部之貼合性優異並難以於腿周留下緊固痕跡的技術。
因此,本發明之課題在於提供一種丟棄式尿布,其密接於穿戴者之背部而難以產生縫隙,有效防止來自該縫隙之液漏,且該丟棄式尿布由於係貼合性良好且適度地緊固穿戴者之腿周,故而不會於腿周留下緊固痕跡。
本發明之丟棄式尿布包括:縱長之吸收性本體,其具有正面片材、背面片材及插入配置於該等兩片材間之吸收體;及一對伸縮翼片,其係固定於該吸收性本體之沿本體長度方向之兩側緣部;該丟棄式尿布係被形成為固定於一對該伸縮翼片各自之沿本體長度方向之外側緣部的黏扣帶之固止部係固止於該吸收性本體之非肌膚對向面而由穿戴者穿著。
上述伸縮翼片於較上述外側緣部更靠本體寬度方向內側,具有在本體寬度方向上具有伸縮性之伸縮部,該伸縮部包含翼片材、及以伸長狀態固定於該翼片材且於本體寬度方向上延伸之複數根彈性構件而構成,該複數根彈性構件係於本體長度方向上隔開特定間隔而配置,且於包括上述外側緣部之位於較上述伸縮翼片之上述伸縮部更靠本體寬度方向外側的區域內,並不存在藉由黏接劑而將該伸縮翼片之構成構件彼此之間接合的黏接劑接合部。
上述黏扣帶係包含具有上述固止部之條帶基材而構成,且該條帶基材包含固定於上述伸縮翼片之上述外側緣部之條帶基端部、及連接於該條帶基端部且自該外側緣部向本體寬度方向外側突出並且含有該固止部的條帶前端部,該條帶基端部包含沿本體寬度方向之外側端及內側端,較該外側端更位於本體長度方向內側之該內側端係較上述複數根彈性構件中配置於本體長度方向之最內側的彈性構件更位於本體長度方向的外側。
又,先前之展開型之翼片式丟棄式尿布中,於固定有安裝於伸縮翼片之黏扣帶之伸縮翼片之外側緣部中,線狀之彈性構件係藉由黏接劑而接合於翼片材,因此,伸縮翼片之外側緣部之剛性變高,柔軟度等之手感變差。若於穿著時牽拉黏扣帶而使其固止於腹側部之被固止區域,則縮翼片之外側緣部彎折,存在向衣物之鉤掛或穿戴者之肌抵觸較硬部分之虞。又,雖考慮有為使伸縮翼片之剛性不高而藉由較細寬度之黏接劑黏接線狀之彈性構件端部的方法,但於採用此種方法之情形時,若於尿布之穿著時等使伸縮翼片伸長,則線狀之彈性構件有可能脫落,彈性構件之固定穩定性降低。
因此,本發明之課題在於提供一種伸縮翼片之外側緣部具有柔軟性、且構成伸縮翼片之彈性構件之固定穩定性優異的丟棄式尿布。
本發明提供一種丟棄式尿布,其具有:縱長之吸收性本體,其包含正面片材、背面片材及插入配置於該等兩片材間之吸收體;及一對伸縮翼片,其固定於該吸收性本體之沿本體長度方向的兩側緣部;且一對該伸縮翼片各自之沿本體長度方向之外側緣部固定有黏扣帶,上述伸縮翼片係包含翼片材、及固定於該翼片材且於本體寬度方向延伸之複數根彈性構件而構成,且於本體寬度方向上包含於本體寬度方向具有伸縮性之伸縮部、及於本體寬度方向不具有伸縮性的非伸縮部,上述伸縮翼片之上述外側緣部包含該非伸縮部,複數根上述彈性構件係於本體長度方向上隔開特定間隔而配置,且藉由上述伸縮部以伸長狀態固定於上述翼片材且自該伸縮部向上述非伸縮部延伸,藉由該非伸縮部而使得該彈性構件與該翼片材未被接合(以下,提及第2發明時係指該發明)。
於圖39中係表示專利文獻5所記載之伸縮翼片(固止帶)之製造步驟。於專利文獻5所記載之伸縮翼片之製造步驟中,首先,如圖39(a)所示,使複數根彈性構件90分別整體性地朝與生產線之流程方向(MD)正交之方向(CD)伸長,並且,如圖39(b)所示,於構成伸縮翼片之翼片材991中之相當於上述本體部的部位(CD之中央部)上塗佈黏接劑,於CD上隔開特定間隔形成複數個沿MD延伸之線狀黏接部92。但是,不於翼片材991中之相當於上述前端部及上述固定部的部位(CD之左右兩側部)上塗佈黏接劑。即,翼片材991之CD之中央部為塗佈有黏接劑之黏接區域91A,CD之左右兩側部為未塗佈黏接劑之非黏接區域91B。
並且,如圖39(c)所示,維持複數根彈性構件90分別整體性地朝CD伸長之狀態,抵接翼片材991之黏接劑塗佈面而 固定於翼片材91上。如此,固定於翼片材991上之複數根彈性構件90中,對應於翼片材991之黏接區域91A之CD之中央部係藉由黏接部92而黏接固定於翼片材991,但對應於翼片材991之非黏接區域91B的CD之左右兩側部並不黏接固定於翼片材991,而變成非固定之狀態。
繼而,將伸長狀態之複數根彈性構件90各自之CD之左右兩側部於翼片材991之黏接區域91A之CD之外側藉由切割器進行切割,解除各彈性構件90之伸長狀態而使其收縮。藉此,複數根彈性構件90各自之CD之中央部藉由黏接部92而維持伸長狀態地方黏接固定於翼片材991,另一方面,藉由此種切割而產生之彈性構件90之切割端部於翼片材991之非黏接區域91B上收縮而變成非伸長狀態。圖39(d)中表示有此種彈性構件90之收縮步驟後之狀態。於收縮步驟之後,翼片材991中之彈性構件90之黏接固定面上,在以伸長狀態固定彈性構件90之部分及以非伸長狀態固定彈性構件90之部分之兩方,貼附塗佈有黏接劑之未圖示的其他翼片材,藉由該等2張翼片材將複數根彈性構件90夾持固定,進而安裝黏扣帶,獲得所需之伸縮翼片。
於專利文獻5所記載之伸縮翼片之製造步驟中,如上所述,複數根彈性構件90各自之切割端部之收縮係於未塗佈黏接劑之翼片材991之非黏接區域91B上引起,且於該等切割端部附近,並不存在可對其等收縮時之移動自由度進行限制者,故該等切割端部原本於俯視時應為於CD(尿布之寬度方向)延伸之直線狀,但如圖39(d)所示,各自為不規則收縮而變成彎曲狀或環狀,俯視形狀並無統一性,其結果為,存在有損伸縮翼片之外觀之虞。展開型翼片式丟棄式尿布中,著眼於構成伸縮翼片之彈性構件之端部形狀,改善此形狀而提高伸縮翼片之外觀之技術仍未見有提供。
因此,本發明之課題在於提供一種伸縮翼片之外觀良好之丟棄式尿布及其製造方法。
本發明提供一種丟棄式尿布,其具有:縱長之吸收性本體,其包含正面片材、背面片材及插入配置於該等兩片材間之吸收體;及一對伸縮翼片,其係固定於該吸收性本體之沿本體長度方向之兩側緣部;該丟棄式尿布係被形成為將固定於一對該伸縮翼片各自之沿本體長度方向之外側緣部的黏扣帶之固止部固止於該吸收性本體之非肌膚對向面而穿著於穿戴者,上述伸縮翼片係包含翼片材、固定於該翼片材且於本體寬度方向延伸之複數根彈性構件而構成,且於該伸縮翼片之沿本體長度方向之內側緣部固定於上述吸收性本體,複數根上述彈性構件係於本體長度方向上隔開特定間隔而配置,於上述伸縮翼片之上述內側緣部與上述外側緣部之間,存在於本體寬度方向具有伸縮性之伸縮部,且該伸縮部係利用於本體寬度方向橫切該伸縮部之複數根上述彈性構件藉由設於上述翼片材之第1黏接部以伸長狀態固定於該翼片材而形成,於上述伸縮翼片之上述外側緣部,存在於本體寬度方向橫切上述伸縮部之上述彈性構件之一端部,存在於該外側緣部之該彈性構件之一端部係藉由設於構成該外側緣部之上述翼片材之第2黏接部固定於該翼片材上,且俯視時為於本體寬度方向延伸之直線狀,該第2黏接部之黏接力低於上述第1黏接部(以下,提及第3發明時係指該發明)。
又,本發明提供一種丟棄式尿布之製造方法,其係製造上述丟棄式尿布之方法,其包括:上述伸縮翼片之製造步驟;及將由該製造步驟所獲得之伸縮翼片安裝至上述吸收性本體之構成構件的步驟;上述伸縮翼片之製造步驟包含如下步驟:1)將複數根彈性構件分別以於一方向上被牽拉之伸長狀態固定於預設有黏接部的翼片材之該黏接部而獲得複合體;及2)收縮步驟,其係解除上述複合體中之複數根上述彈性構件之上述伸長狀態,而使各該彈性構件收縮;於解除上述伸長狀態之前之上述複合體中,於上述翼片材之與上述一方向正交之方向上之左右兩側部以及由該左右兩側部夾持之該翼片材的中央部,分別設有上述黏接部,且該左右兩側部之黏接部之黏接力低於該中央部之黏接部(以下,提及第4發明時係指該發明)。
又,已知有一種展開型之丟棄式尿布,其係於包含吸收體之長方形狀之吸收性本體中之穿戴時位於穿戴者之背部側的部分,安裝於該吸收性本體之寬度方向上伸縮之伸縮性之側翼片材而成者(參照專利文獻1、6)。此種丟棄式尿布可藉由製造吸收性本體以外之其他步驟製造側翼片材,將其附加於吸收性本體而進行製造,故可抑制用於側翼片之材料之使用量或該材料產生之廢棄物,於環境及成本方面優異。
然而,人之體型係腹部向前方突出而背側凹下。進而較其等部分更靠下方,臀部向後方突出,腹股溝之部分向側面伸長而放大。因此,於具有全體同樣地伸縮之側翼片之丟棄式尿布的情形時,若牽拉側翼片而穿著尿布,則該尿布並不貼合具有立體凹凸之體型,尤其係背部之腰周邊之略凹下之部分容易產生縫隙。
於專利文獻6中記載有如下內容:側翼片之延伸方向之一部分之彈性變形時牽引應力,由於彈性構件之切割等而弱於其他部分之彈性變形時牽引應力。然而,即便於側翼片之延伸方向上設置彈性變形時牽引應力不同的複數個區域,背部之腰周邊容易產生縫隙之問題仍未消除。
又,於專利文獻1中,記載有一種包含含有緩慢復位之彈性體之伸縮性區域的吸收性物品。然而,專利文獻1中並未記載任何使背部之腰周邊不產生縫隙之構成。
因此,本發明之課題在於提供一種穿戴者之背部側難以產生縫隙、對身體之貼合性優異的丟棄式尿布。
本發明提供一種丟棄式尿布,其包括包含吸收體之吸收性本體、及自該吸收性本體之兩側緣延伸之伸縮性之側翼片,上述側翼片具有於2張不織布間隔開配置複數根彈性構件之伸縮部,且於前端部設有具有固止部之突片,上述伸縮部中,位於與上述側翼片之延伸方向交叉之交叉方向上之包含上述突片之範圍內的部分變成伸長應力較高之高伸長應力部,同方向上之較該高伸長應力部更位於下襠部側的部分變成伸長應力低於該高伸長應力部之低伸長應力部(以下,提及第5發明時係指該發明)。
又,已知有一種展開型之丟棄式尿布,其係於包含吸收體之長方形狀之吸收性本體中之穿戴時位於穿戴者之背部側的部分,安裝於該吸收性本體之寬度方向上伸縮的伸縮性之側翼片材而成者。穿著該丟棄式尿布時,係藉由手牽拉包含側翼片材之側翼片,將設於其前端之固止材等固止於配設於吸收性本體之腹側部分的外正面等而予以固定。
又,該伸縮性之側翼片於尿布之穿戴時由於與穿戴者之肌膚接觸之情形較多,故期望透氣性較高。
作為形成伸縮性之側翼片之側翼片材已知有使用伸縮性之薄膜之翼片材、使用所謂絲膠之翼片材,於使用薄膜之翼片材中,為提高透氣性而對薄膜實施穿孔等(例如參照專利文獻2)。然而,若將經穿孔之薄膜與不織布等其他片材積層則透濕性及透氣性容易降低,又,若拉伸經穿孔之薄膜則由於縮幅而使得開口面積減少,透濕性及透氣性容易降低。
另一方面,使用絲膠之翼片材大多係於不織布彼此之間藉由黏接劑而固定絲膠,原本透氣性比較高,但於使用黏接劑而使不織布彼此之間或使彈性構件與不織布接合之情形時,會阻礙黏接劑塗敷部分之透氣性。又,若於翼片材之縱方向(沿吸收性本體之長度方向之方向)連續塗佈黏接劑則此塗佈部分之剛性變高,於體型彎曲較多之穿戴者之側部等之貼合性或肌膚觸感變差。
本案申請人於專利文獻4中提出一種包含含有2張片材、及配置於該等兩片材材間之複數根彈性構件之伸縮部的複合伸縮構件。該複合伸縮構件構成為,於分散之多個接合部接合片材之間,以彈性構件不通過其等接合部之方式配設,並且僅於其等之兩端接合片材。該複合伸縮構件具有柔軟等之優異品質,故亦較佳用作丟棄式尿布之伸縮部之構成材,但於使用該複合伸縮構件作為上述展開型尿布之側翼片材之情形時,對側翼片施加較強牽拉力時,若固定於端部之彈性構件脫落,則配置有此彈性構件之區域全體有可能失去伸縮性。
因此,本發明之課題在於提供一種側翼片之透氣性及貼合性優異、且即便施加較強牽拉力亦難以損壞側翼片之伸縮性的丟棄式尿布。
本發明提供一種丟棄式尿布,其具有包含吸收體之吸收性本體、及自該吸收性本體之兩側緣延伸之伸縮性之側翼片,上述側翼片具有於其延伸方向上伸縮之伸縮部,該伸縮部中,係將複數根彈性構件於上述延伸方向之交叉方向上隔開間隔而配設於2張不織布間,上述側翼片於其延伸方向之前端側具有複數根連續接合部,且該連續接合部之各者中,上述複數根彈性構件係經由連續配置於上述延伸方向之交叉方向上之黏接劑而固定於上述2張不織布間,於上述側翼片之基端與上述連續接合部之間,具有上述2張不織布間於分散配置之多個融著部融著,並且上述彈性構件以不通過該等融著部的方式配設之中間伸縮區域(以下,提及第6發明時係指該發明)。
又,已知有一種展開型之丟棄式尿布,其係於包含吸收體之吸收性本體中之穿戴時位於穿戴者之背部側的部分(背側部),安裝於該吸收性本體之寬度方向上伸縮之伸縮性之側翼片而成者(參照專利文獻7、8)。穿著該類型之丟棄式尿布時,藉由手牽拉設於側翼片之黏扣帶,將設於該黏扣帶之固止材等固止於配設於吸收性本體中之穿戴者之腹側的部分(腹側部)之外正面等。
然而,黏扣帶係以伸縮性之側翼片被拉伸之狀態而固止,故穿著時或穿戴中,存在對黏扣帶對於側翼片之接合部附近施加較大牽拉力之情形,由此黏扣帶可能會產生延伸或破裂,或者黏扣帶自側翼片剝離。
因此,本發明之課題在於提供一種黏扣帶難以產生延伸、破裂、剝離等之丟棄式尿布。
本發明提供一種丟棄式尿布,其包括:吸收性本體,其包含吸收體、腹側部、下襠部及背側部;及側翼片,其自該背側部中之該吸收性本體之兩側緣延伸;上述側翼片具有複數根彈性構件分別於該側翼片之延伸方向上延伸而配置於2張翼片材間的伸縮部,該側翼片之前端部設有黏扣帶,上述黏扣帶具有以重疊於上述側翼片之狀態固定的條帶固定部,上述側翼片於該條帶固定部之下方鄰接部位具有由上述伸縮部收縮而產生的複數條褶皺(以下,提及第7發明時係指該發明)。
自先前以來,已知有一種包含自吸收性本體之兩側緣分別延伸之伸縮性腰部翼片的丟棄式尿布。例如,於專利文獻2中記載有一種尿布,其係將自伸長性積層體形成之耳部接合於包含上層片材、後片材、及配置於上層片材與後片材之間的吸收性核心的底盤(chassis)而形成,且記載有於耳部配設卡合構件之內容。
然而,專利文獻2所記載之尿布由於穿戴時耳部重複伸縮,配置於耳部之卡合構件容易剝落。例如,若如此般配置於耳部之卡合構件剝落,則存在卡合構件之角接觸穿戴者之肌膚而劃傷肌膚之虞。
本發明提供一種丟棄式尿布,其中將具有多個卡合突起之掛鉤條帶固定於片材基材上而成之黏扣帶,係固定於自包含吸收體之長方形狀之吸收性本體之背側部之兩側緣分別延伸的伸縮性腰部翼片,上述黏扣帶之重心較上述伸縮性腰部翼片之重心更位於上述吸收性本體之長度方向上方,將上述掛鉤條帶與上述片材基材固定之第1固定部、及將上述黏扣帶與上述伸縮性腰部翼片固定之第2固定部並不重疊,上述第1固定部中之上述吸收性本體之長度方向下端緣與上述片材基材中之上述吸收性本體之長度方向下端緣一致,上述第2固定部中之上述吸收性本體之長度方向下端緣較上述第1固定部之上述長度方向下端緣更位於上述吸收性本體之長度方向上方,且自上述片材基材之上述長度方向下端緣隔開(以下,提及第8發明時係指該發明)。
以下一面參照圖式一面對本發明之丟棄式尿布基於其較佳實施形態進行說明。
第1發明之一實施形態之丟棄式尿布1係所謂之展開型翼片式丟棄式尿布,如圖1~圖4所示,其包括:縱長之(於一方向X上較長之)吸收性本體5,其具備液體透過性之正面片材2、液體不透過性或斥水性(以下將其等總稱為液體不透過性)之背面片材3以及插入配置於該等兩片材2、3間之液體保持性之吸收體4;及一對伸縮翼片6、6,其係固定於該吸收性本體5之沿本體長度方向X的兩側緣部。正面片材2係形成吸收性本體5之肌膚對向面5a,背面片材3係形成吸收性本體5之非肌膚對向面5b。正面片材2及背面片材3分別呈矩形狀,相較於吸收體4寬度更大。正面片材2之寬度小於背面片材3。於一對伸縮翼片6、6各自之沿本體長度方向X的外側緣部6A上設有具有固止部71之黏扣帶7,如圖5所示,丟棄式尿布1係將黏扣帶7之固止部71固止於吸收性本體5之非肌膚對向面5b中而供穿戴者穿著。
再者,於本說明書中,肌膚對向面係丟棄式尿布及其構成構件之於穿戴時面向穿戴者之肌膚側之面,非肌膚對向面係丟棄式尿布及其構成構件之於穿戴時面向與穿戴者之肌膚側為相反側之面。又,長度方向係沿丟棄式尿布或其構成構件之長邊之方向,寬度方向係與該長度方向正交之方向。由圖中符號X表示之方向為吸收性本體5之長度方向(本體長度方向),由符號Y表示之方向為吸收性本體5之寬度方向(本體寬度方向)。
若更詳細地說明本實施形態之丟棄式尿布1,如圖1所示,丟棄式尿布1於本體長度方向X上具有腹側部A、背側部B以及位於該等A、B之間之下襠部C。腹側部A係位於尿布穿戴者之腹側的部位,背側部B係位於尿布穿戴者之背側的部位(具有一對伸縮翼片6、6之部位),下襠部C係位於尿布穿戴者之下襠的部位。腹側部A、下襠部C及背側部B係相當於將丟棄式尿布1(吸收性本體5)以對其本體長度方向X之總長三等分之方式劃分為3個區域時之各區域。
如圖1~圖4所示,吸收體4係包括液體保持性之吸收性核心41以及包圍該吸收性核心41之液體透過性核心包片42而構成。如圖1所示,吸收性核心41在與吸收性本體5相同之方向(穿戴時面向穿戴者之前後方向之方向)上具有較長之形狀,本體長度方向X之中央部較細。吸收性核心41係夾持於上下2張核心包片42之間,其肌膚對向面側及非肌膚對向面側之全部區域係由核心包片42覆蓋。吸收性核心41與核心包片42之間亦可於規定之部位藉由熱熔黏接劑等黏接劑接合。
如圖1所示,吸收性本體5於其本體長度方向X之至少一端部側具有未配置有吸收性核心41的吸收性核心未配置區域D。更具體而言之,吸收性核心4之本體長度方向X之總長比吸收性本體5之本體長度方向X之總長短,如圖1所示,藉由將該吸收性核心4配置於該吸收性本體5之本體長度方向X之中央部而於吸收性本體5之腹側部A及背側部B分別形成吸收性核心未配置區域D。吸收性核心未配置區域D係位於尿布穿戴者之腰部的部位,該區域D之長度係自背側部A及腹側部B各自之尿布1之腰端緣(長度方向端緣)1t起,朝向本體長度方向X之內側佔據尿布1之本體長度方向X總長之約10%。本實施形態中之吸收性核心未配置區域D係包括正面片材2及背面片材3而構成,進而亦可包括核心包片42而構成。
於吸收性本體5之沿本體長度方向X之兩側部分別配置有於一側緣部上以伸長狀態固定有彈性構件81的側翼片82,於穿戴時之下襠部C處形成一對立體褶皺。又,於配置於穿戴者之腿周的左右腿部,沿本體長度方向X配置有彈性構件83,藉由該彈性構件83之收縮,於穿戴時中之腿部形成一對腿部褶皺。如圖2~圖4所示,藉由熱熔型黏接劑等周知之接合方法將一對側翼片82、82、正面片材2、吸收體4、彈性構件81、83及背面片材3一體化從而構成吸收性本體5。如圖3及圖4所示,於背側部A及腹側部B之立體褶皺之本體長度方向X之兩端部,在彈性構件81之配置部位(立體褶皺起立時之前端部),經由黏接劑將側翼片82(立體褶皺)固定於正面片材2上。將側翼片82固定於正面片材2上之黏接劑係塗設為沿本體長度方向X延伸之直線狀。再者,側翼片82之與正面片材2之固定部位除了彈性構件81之配置部位之外,亦可為包括彈性構件81之配置部位在內之側翼片82之與正面片材2之對向部之全部區域。
如圖1、圖4及圖5所示,於丟棄式尿布1之腹側部A中之吸收性本體5之非肌膚對向面5b上形成有包括機械性魔術貼之母型構件的被固止區域55。被固止區域55係利用周知之接合方法(例如黏接劑或熱封等)將機械性魔術貼之母型構件接合固定至背面片材3之非肌膚對向面而形成,能夠裝卸自如地固止包括機械性魔術貼之公型構件的黏扣帶7之固止部71。
又,如圖1及圖4所示,於丟棄式尿布1之腹側部A之吸收性本體5之沿本體長度方向X的兩側緣部形成有腹側折翼9、9。腹側折翼9係包括非伸縮性之片材91,該片材91係藉由熱熔型黏接劑等周知之接合方法將沿該本體長度方向X的內側緣部(靠近吸收性本體5之側緣部)固定於側翼片82與背面片材3之間。
如圖6所示,一對伸縮翼片6、6分別於相較於固定有黏扣帶7(條帶基端部73)之外側緣部6A更靠本體寬度方向Y之內側處具有於本體寬度方向Y上具有伸縮性的伸縮部6B。更具體而言之,伸縮翼片6具有外側緣部6A、以及位於該外側緣部6A之本體寬度方向Y上之相反側的內側緣部6C,並且於該等兩側緣部6A、6C間設有伸縮部6B。如圖3所示,伸縮翼片6係藉由熱熔型黏接劑等周知之接合方法將其內側緣部6C固定於側翼片82與背面片材3之間。
伸縮翼片6(伸縮部6B)係包括俯視為四角形形狀(矩形形狀)之翼片材61以及以伸長狀態固定於翼片材61上且沿本體寬度方向Y延伸之複數根彈性構件62而構成,複數根彈性構件62係於本體長度方向X上隔開特定間隔而配置於翼片材61上。更具體而言之,伸縮翼片6(伸縮部6B)係於相對向之2張翼片材61、61間於本體長度方向X上隔開特定間隔插入配置沿本體寬度方向Y延伸之複數根線狀彈性構件62而構成,相對向之2張翼片材61、61彼此之間如圖6所示,係藉由沿本體長度方向X延伸之複數個直線狀之接合部63而接合。複數個接合部63係於本體寬度方向Y上隔開特定間隔而配置。各接合部63係塗佈熱熔型黏接劑等周知之黏接劑而形成,其跨及翼片材61之本體長度方向X之總長地延續,並形成沿與彈性構件62之伸縮方向Y正交之方向的連續直線狀接合線。複數根彈性構件62分別跨及至少伸縮部6B之本體寬度方向Y之總長,自伸縮部6B之外側緣部起達至內側緣部,於伸縮部6B中與複數個接合部63重疊,並藉由各該接合部63固定於翼片材61之內正面。再者,於圖6中為了易於說明而記載為可自外部明瞭地識辨接合部63,但實際上並不限定於此。
本實施形態中之伸縮部6B係由配置於伸縮翼片6(翼片材61)上之複數個接合部63中位於本體寬度方向Y最內側之(距吸收性本體5最近之)接合部63a與位於本體寬度方向Y最外側之(距吸收性本體5最遠之)接合部63b夾持之部位。又,本實施形態中之外側緣部6A係位於伸縮翼片6中相較於接合部63b更靠本體寬度方向Y之外側處的區域內。外側緣部6A並非如伸縮部6B般具有以伸長狀態固定之彈性構件62,實質上為於本體寬度方向Y上不具有伸縮性的非伸縮區域。
於包括外側緣部6A之位於相較於伸縮翼片6之伸縮部6B更靠本體寬度方向Y之外側處的區域內,即位於相較於位於本體寬度方向Y之最外側的接合部63b更靠本體寬度方向Y之外側處的區域(非伸縮區域)中,並不存在藉由黏接劑接合伸縮翼片6之構成構件(翼片材61)彼此之間的黏接劑接合部,於該非伸縮區域內,伸縮翼片6之構成構件彼此之間之接合未使用黏接劑。「於上述非伸縮區域不存在上述黏接劑接合部」係指於上述非伸縮區域內,用於伸縮翼片6之構成構件(翼片材61)彼此之間之接合(不插入伸縮翼片6之構成構件以外之其他構件,直接將該構成構件彼此之間接合之情形時之接合)的黏接劑之塗佈量為0 g/m2
再者,此處不存在於上述非伸縮區域內之黏接劑接合部始終係(不插入其他構件直接)接合伸縮翼片6之構成構件(翼片材61)彼此之間者,不包括接合伸縮翼片6之構成構件與其他構件之黏接劑接合部,例如接合翼片材61與條帶基材72之黏接劑接合部。因此,於上述非伸縮區域內亦可存在藉由黏接劑接合伸縮翼片6之構成構件與其他構件之黏接劑接合部,於本實施形態中之上述非伸縮區域內,如下所述,係藉由融著(融著部75)及黏接劑(黏接劑接合部77)將條帶基材72固定於翼片材61上。總而言之,上述非伸縮區域內之、伸縮翼片6之構成構件與其他構件之接合方法亦可使用熱熔型黏接劑等周知黏接劑或者黏接劑以外之其他接合方法,例如熱封等融著方式,或者組合使用黏接劑與黏接劑以外之其他接合方法。
如此,於本實施形態中,在位於相較於伸縮部6B更靠本體寬度方向Y之外側處的伸縮翼片6之非伸縮區域(外側緣部6A)中不存在藉由黏接劑將伸縮翼片6之構成構件(翼片材61)彼此之間接合之黏接劑接合部,因此,於該非伸縮區域(外側緣部6A)中之未安裝有黏扣帶7(條帶基材72)之區域(與條帶基端部73不重疊之區域,以下亦稱為條帶未固定區域)中,不存在作為將伸縮翼片6之構成構件(翼片材61)彼此之間接合之接合方法的黏接劑,因此可確保該條帶未固定區域之形成材料(不織布等)原本具有之柔軟性,藉此其與該非伸縮區域內之安裝有黏扣帶7(條帶基材72)之區域(與條帶基端部73重疊之區域,以下亦稱為條帶固定區域)間之剛性差增大。
如圖3、圖6及圖7所示,黏扣帶7係包括具有固止部71之條帶基材72而構成。條帶基材72包括:條帶基端部73,其固定於伸縮翼片6之外側緣部6A中;及條帶前端部74,其與條帶基端部73連接並自外側緣部6A向本體寬度方向Y之外側突出且具有固止部71。固止部71係包括機械性魔術貼之公型構件,且設於條帶前端部74之一面(肌膚對向面),可裝卸自如地固止於上述包括機械性魔術貼之母型構件之被固止區域55中。
於本實施形態中,如圖3及圖7所示,黏扣帶7係藉由條帶基端部73而固定於伸縮翼片6之外側緣部6A之非肌膚對向面6b上。條帶基端部73係藉由包括融著之接合方法具體而言係藉由融著及黏接劑而固定於伸縮翼片6之外側緣部6A上,於條帶基端部73與伸縮翼片6(翼片材61)重疊之區域(外側緣部6A(非伸縮區域)之上述條帶固定區域)中,如圖6及圖7所示,除了黏接劑接合部77之外,還形成有複數個俯視為橢圓形狀之融著部75。外側緣部6A為上述非伸縮區域之一部分,如上所述,於該非伸縮區域(外側緣部6A)中,伸縮翼片6之構成構件(翼片材61)彼此之間之接合未使用黏接劑,但伸縮翼片6之構成構件與其他構件(條帶基材72)之接合方式有時會使用黏接劑及/或黏接劑以外之其他接合方法(熱封等融著方式),而於本實施形態中即係採用融著及黏接劑之組合作為該接合方法。此處所謂之「融著」係指對複數個構件(於本實施形態中為2張翼片材61及條帶基端部73)中之1個以上進行加熱熔融從而使該複數個構件相互接合之方法,具體而言可列舉周知之熱封法、超音波密封法及高頻密封法等。本實施形態中之融著部75係藉由周知之熱封法而形成。用於形成融著部75之熱封既可係自外側緣部6A(翼片材61)之肌膚對向面6a側起進行,亦可自非肌膚對向面6b側起進行。如圖6所示,複數個融著部75係於本體長度方向X及本體寬度方向Y之兩方向上隔開特定間隔而配置。再者,於圖6中,為了易於說明而記載為可自外部明瞭地識辨融著部75,但實際上並不限定於此。為了易於說明,於圖6及圖7以外之表示條帶基端部73之其他圖(圖1、圖3、圖5、圖8~圖15)中省略了融著部75之圖示。
如圖6所示,條帶基端部73俯視為矩形形狀,具有沿本體寬度方向Y之外側端73s及內側端73t。外側端73s及內側端73t構成矩形形狀之條帶基端部73之一對短邊,內側端73t位於相較於外側端73s更靠本體長度方向X之內側處,相對接近下襠部C。並且,於本實施形態中,如圖6所示,該內側端73t係位於相較於構成伸縮翼片6之複數根彈性構件62中配置於本體長度方向X之最內側的(距下襠部C最近的)彈性構件(以下亦稱為最內側彈性構件)62t更靠本體長度方向X之外側處(於圖6中為上方)。若條帶基端部73之內側端73t於本體長度方向X上與最內側彈性構件62t為相同位置,或位於相較於最內側彈性構件62t更靠本體長度方向X之內側處(於圖6中為下方),則無法獲得下述伸縮翼片6之伸縮特性。
如此,1)作為黏扣帶7之對於伸縮翼片6之固定部位的條帶基端部73之內側端73t係位於相較於伸縮翼片6之最內側彈性構件62t更靠本體長度方向X之外側處;以及如上所述,2)在位於相較於伸縮部6B更靠本體寬度方向Y之外側處且固定有條帶基端部73的伸縮翼片6之非伸縮區域(外側緣部6A)中,並不存在作為伸縮翼片6之構成構件(翼片材61)彼此之間之接合方法的黏接劑,因此,可確保作為該非伸縮區域之一部分的上述條帶未固定區域(該非伸縮區域內之不與條帶基端部73重疊之區域)之柔軟性;於本實施形態之丟棄式尿布1中係藉由採用以上兩點而控制穿著丟棄式尿布1時將黏扣帶7固止於被固止區域55中時之伸縮翼片6之伸縮特性。並且,如以下所說明,藉由控制該伸縮特性而可於穿戴著丟棄式尿布1時防止於穿戴者之背側腰部與丟棄式尿布1之背側端部之間產生縫隙,並且難以於穿戴者之腿周留下緊固構成上述腿部褶皺之彈性構件83所引起之痕跡。
於圖8(a)中係表示伸縮翼片6之自然狀態(不施加外力之狀態),於圖8(b)中係表示將伸縮翼片6沿其伸縮方向Y伸長之狀態。於伸縮翼片6之自然狀態下,彈性構件62以彈性構件62之最外側接合部62a、62b為起點而收縮,如圖8(a)所示,翼片材61形成沿與伸縮方向(本體寬度方向)Y正交之方向(本體長度方向)X延伸之複數個褶皺65。各褶皺65係形成於相鄰之接合部63、63(於圖8中未圖示。參照圖6。)之間。各褶皺65係形成為分別朝伸縮翼片6之肌膚對向面6a及非肌膚對向面6b之兩面突出,各褶皺65之突出方向之前端部形成剖面圓弧狀之凸曲面。
並且,於如圖5所示般穿著丟棄式尿布1時,為了將黏扣帶7之固止部71固止於被固止區域55中,會於圖8(a)所示之伸縮翼片6之自然狀態下按照常用方法用手指掐住黏扣帶7之前端並筆直地牽拉,如圖8(b)所示,當對伸縮翼片6沿其伸縮方向Y發揮外力(牽引力)F之作用時,伸縮翼片6中之位於條帶基端部73與吸收性本體5之間的伸縮部6B之一部分(以下亦稱為條帶基端部鄰接部)藉由因採用上述1)及2)兩點而產生之伸縮翼片6之伸縮特性,將黏扣帶7之外力(牽引力)F直接傳遞至該條帶基端部鄰接部之彈性構件62之最外側接合部62a,藉此以該最外側接合部62a為起點不扭曲地進入伸長狀態,達到彈性構件62之伸長後長度w6(參照圖8(b))。另一方面,於伸縮翼片6中之位於相較於條帶基端部73之內側端73t更靠本體長度方向X之內側處(於圖8(b)中為下方)的部位(伸縮翼片6之下部)中,不存在黏扣帶7(條帶基端部73),從而難以傳遞掐住黏扣帶7之前端並筆直牽拉時之外力(牽引力)F,故存在於該部位中之以最內側彈性構件62t為代表之彈性構件62之最外側接合部62b相較於上述條帶基端部鄰接部之最外側接合部62a而更受到吸收性本體5側(背側部B側)牽拉,藉此如圖8(b)所示,伸縮部6B之下部之寬度方向外側扭曲從而進入弱伸長狀態。
如此,於藉由掐住黏扣帶7之前端並筆直牽拉而對伸縮翼片6發揮朝向本體寬度方向Y之外側的外力(牽引力)F之作用時,於本體長度方向X上位於與黏扣帶7(條帶基端部73)相同之位置的彈性構件62(與最外側接合部62a重疊之彈性構件62)藉由外力F相對較強力地受到牽拉而伸長,藉此伸縮翼片6之上述條帶基端部鄰接部進入伸長狀態,相對於此,位於相較於條帶基端部73之內側端73t更靠本體長度方向X之內側處的彈性構件62、62t(與最外側接合部62b重疊之彈性構件62)難以藉由伴隨黏扣帶7之牽拉而來的外力F受到牽拉,相較於與最外側接合部62a重疊之彈性構件62而伸長程度較弱,因此,位於相較於內側端73t更靠本體長度方向X之內側處的(存在最外側接合部62b的)伸縮翼片6之下部與上述條帶基端部鄰接部相比,進入伸長程度相對較弱之弱伸長狀態。藉此,伸縮翼片6之下部中之2根彈性構件62之伸長後長度w6'、w6"比上述條帶基端部鄰接部之伸縮部6B之伸長後長度w6小,伸縮翼片6之下部之伸長量減少。
實際上於將黏扣帶7之固止部71固止於被固止區域55中從而由穿戴者穿著丟棄式尿布1時,由於上述相當於伸縮翼片6之下部的部位會抵碰穿戴者之臀部之隆起或腹股溝,故而周長增大,但如上所述,藉由伸縮翼片6之下部進入弱伸長狀態而伸縮翼片6相較於條帶基端部73更有伸長空間,藉此位於穿戴者之腿周的伸縮翼片6下部之對於腿周之緊固力減少,從而難以於腿上留下緊固痕跡。又,於黏扣帶7伸長時,如上所述,上述條帶基端部鄰接部之伸縮部6B之伸長後長度w6大於伸縮翼片6之下部之彈性構件62之伸長後長度w6'、w6",藉此上述條帶基端部鄰接部之收縮力增大,藉此,牽引力F直接傳遞至丟棄式尿布1中之位於穿戴者背側腰部的背側端部(吸收性核心未配置區域D),故而於穿戴著丟棄式尿布1時,穿戴者之背部與該背側端部之間難以產生縫隙,貼合性及防漏性提高。
又,於本實施形態中,藉由利用融著部75及黏接劑接合部77將條帶基端部73固定於伸縮翼片6上,而可於進行固止操作時,避免於牽拉黏扣帶7時黏扣帶7脫落之狀況,同時藉由使用黏接劑以及形成融著部75而提高條帶基端部73之剛性,故而即便牽拉黏扣帶7亦難以於條帶基端部73中產生扭曲,條帶基端部73與上述伸縮翼片6之下部之牽引力差增大,該下部易於進入弱伸長狀態,從而更易於實現上述效果。
自更確實地實現上述伸縮翼片6之作用效果之觀點考慮,較佳為如下設定各種構件之尺寸、個數等。
自然狀態下之伸縮翼片6之本體長度方向X之長度w1(參照圖8(a))較佳為50~120 mm,更佳為60~100 mm。
自然狀態下之伸縮翼片6之自吸收性本體5起延伸至本體寬度方向Y之外側的部分(外側緣部6A及伸縮部6B)之長度w2(參照圖8(a))較佳為20~60 mm,更佳為25~50 mm。
條帶基端部73之本體長度方向X之長度w3(參照圖8(a))較佳為20~100 mm,更佳為30~60 mm。
條帶基端部73之本體寬度方向Y之長度w4(參照圖8(a))較佳為8~20 mm,更佳為10~18 mm、。
相鄰之彈性構件62、62之間隔w5(參照圖8(a))較佳為3~15 mm,更佳為5~10 mm。
配置於條帶基端部73之內側端73t與最內側彈性構件62t之間的彈性構件62之根數較佳為1~15根,更佳為3~10根。
若說明丟棄式尿布1(及下述丟棄式尿布1A、1B)中之各部分之形成材料,正面片材2及背面片材3可使用先前於該技術領域中使用之各種正面片材及背面片材。正面片材2可使用不織布或開孔薄膜等各種液體透過性之片材。背面片材3可使用不具有透濕性之樹脂薄膜或具有微細孔且具有透濕性之樹脂薄膜、斥水不織布等不織布、其等與其他片材之積層體等各種液體不透過性或斥水性者。又,構成吸收體4之吸收性核心41可無特別限制地使用先前於該技術領域中使用之液體保持性材料,例如可使用包括木漿等親水性纖維的纖維集合體、於該纖維集合體中保持有粒子狀吸水性樹脂者等。又,構成吸收體4之核心包片42例如可使用紙、不織布、開孔薄膜等液體透過性之片材。又,側翼片82可使用與背面片材3相同者。
構成伸縮翼片6之翼片材61可使用例如透氣不織布、熱軋不織布、水針不織布、紡黏不織布、熔噴不織布等各種製法之不織布、織布、編布、紙、樹脂薄膜等以及將其中兩種以上積層一體化而成之片材等。又,構成黏扣帶7之條帶基材72例如可使用不織布或不織布與樹脂薄膜之積層體等。
本發明之伸縮翼片及黏扣帶並不限定於上述實施形態,可於不脫離本發明之主旨之範圍內採用多種形態者。下述其他實施形態主要係說明與上述實施形態不同之構成部分,對相同之構成部分標附同一符號並省略說明。未特別說明之構成部分則係適當應用關於上述實施形態之說明。
於圖9所示之實施形態中,伸縮翼片6之外側緣部6A中未固定有條帶基端部73且係包括相對向之2張翼片材61、61而構成的區域(上述條帶未固定區域)6A1之該2張翼片材61、61係相互融著,於條帶基端部非固定區域6A1中形成有複數個與固定條帶基端部73與伸縮翼片6之融著部(於圖9中未圖示)相同之俯視為橢圓形狀之融著部75。根據圖9所示之實施形態,可防止構成條帶基端部非固定區域6A1之翼片材61之剝落或捲起,而不會妨礙上述伸縮翼片6下部之弱伸長狀態。
於圖10所示之實施形態中,將條帶前端部74於本體長度方向X上分成兩份的假想直線L1係位於相較於將伸縮翼片6於本體長度方向X上分成兩份的假想直線L2更靠本體長度方向X之外側處(於圖10中為上方),即係位於相對於下襠部C相對較遠之位置。圖10所示之實施形態係藉由調整通過黏扣帶7之中心之假想直線L1與通過伸縮翼片6之中心之假想直線L2的位置關係而增加條帶基端部73之內側端73t與伸縮翼片6之沿本體寬度方向Y的內側端(伸縮翼片6之沿本體寬度方向Y的上下一對端部中之最接近下襠部C之端部)6t之間之距離,藉此於將黏扣帶7固止於被固止區域55(參照圖1、圖4及圖5)中時增大對於穿戴者腿周之牽引力與對於背側腰部之牽引力之差,促進上述伸縮翼片6下部之弱伸長狀態之產生。假想直線L1與假想直線L2之距離w7較佳為5~25 mm,更佳為8~20 mm。
於圖11所示之實施形態中,將條帶前端部74於本體長度方向X上分成兩份之假想直線L1係於本體寬度方向Y上橫切吸收性核心未配置區域D。根據圖11所示之實施形態,於穿戴著丟棄式尿布1時,於穿戴者背部與尿布1之背側端部之間更難產生縫隙,即便於吸收性核心吸收保持尿等排泄液體而膨脹之情形時亦難以產生該縫隙。
於圖12所示之實施形態中,條帶前端部74之本體長度方向X之長度(條帶前端部74之寬度)w8係與條帶基端部73之本體長度方向X之長度(條帶基端部34之寬度)w3相同或比其者更短。再者,「條帶前端部之本體長度方向之長度」於該長度並不固定之情形時係表示最大長度,「條帶基端部之本體長度方向之長度」亦相同。圖12所示之黏扣帶7A俯視為矩形形狀,73、74兩者之本體長度方向X之長度(寬度)相同。根據圖12所示之實施形態,於沿本體寬度方向Y對條帶前端部74發揮外力F之作用從對其進行牽拉時,該外力F係筆直地傳遞至與條帶前端部74為相同寬度之條帶基端部73,因此難以產生伸縮翼片6中之條帶基端部73之周邊部之彎折。又,上述黏扣帶7之條帶基端部73之寬度大於條帶前端部74,但圖12所示之黏扣帶7A之條帶基端部73之寬度係與條帶前端部74相同或比其更小,因此相較於黏扣帶7,可相對延長條帶基端部73之內側端73t與伸縮翼片6之內側端6t之間之距離,藉此,於將黏扣帶7A固止於被固止區域55(參照圖1、圖4及圖5)中時,對於穿戴者腿周之牽引力與對於背側腰部之牽引力之差進而增大,從而促進上述伸縮翼片6下部之弱伸長狀態之產生。
又,於圖12所示之實施形態中係藉由使條帶前端部74之本體長度方向X之長度w8同於伸縮翼片6之本體長度方向X之長度(伸縮翼片6之寬度)w1之一半或比一半更短而更穩定地實現上述效果。再者,「伸縮翼片之本體長度方向之長度」於該長度並不固定之情形時,係表示最大長度。如此,使條帶前端部74之長度w8同於伸縮翼片6之長度w1之一半或比一半更短之事項不僅可應用於圖12所示之黏扣帶7A中,亦可應用於圖6等所示之黏扣帶7(條帶基端部73之寬度比條帶前端部74大之黏扣帶)中。
圖13所示之實施形態之伸縮翼片與上述實施形態不同。即,於圖6所示之伸縮翼片6中,複數根彈性構件62係分別於伸縮翼片6之內側緣部6C及伸縮部6B中與沿本體長度方向X延伸之複數個連續直線狀之接合部63重疊,並藉由各該接合部63固定於翼片材61上,但於圖13所示之伸縮翼片6P中,除了伸縮部6B之本體寬度方向Y之一端側(存在接合部63a之部位)及另一端側(存在接合部63b之部位)之外,複數根彈性構件62未固定於翼片材61上。即,於圖13所示之伸縮翼片6P之伸縮部6B中,配置於由位於本體寬度方向Y之最內側之(距吸收性本體5最近之)接合部63a與位於本體寬度方向Y之最外側之(距吸收性本體5最遠之)接合部63b夾持之區域內的複數個接合部66分別係藉由將俯視為矩形形狀之複數個小接合部66s配置為於本體長度方向X上隔開特定間隔成排而構成,俯視為沿本體長度方向X延伸之虛線狀。並且,複數根彈性構件62係以相對於複數個虛線狀之接合部66,不與小接合部66a重疊而與於本體長度方向X上相鄰之小接合部66a、66a間之縫隙重疊之方式配置,並且係以與位於伸縮部6B之本體寬度方向Y之兩端的連續直線狀之接合部63a及63b重疊之方式而配置,僅藉由接合部63a及63b而固定於翼片構件61上。
於圖6所示之實施形態中,在如圖8(b)所示般伸長黏扣帶7時,伴隨上述伸縮翼片6下部之弱伸長狀態之產生,伸縮部6B中之翼片材61與彈性構件62之接合點分別被斜向地施加牽引力F,由此導致翼片材61之連動產生,藉此伸縮部6B內之本體寬度方向Y上之彈性構件62之伸長可能會受到部分限制,從而彈性構件62之伸長產生不均衡。相對於此,根據圖13所示之實施形態,由於伸縮部6B之彈性構件62並不與翼片材61接合,故而不會因上述翼片材61之連動而伸長受到限制,可於伸縮部6B內均勻地伸長,其結果,更難以於腿周留下痕跡之效果得以實現。又,可防止黏接劑引起之翼片材61之透濕性之降低以及剛性之增加。伸縮翼片6P可使用本案申請人之先前申請案之專利文獻4中所記載之複合伸縮構件。
圖14及圖15所示之實施形態之黏扣帶7對伸縮翼片6之接合形態均與上述實施形態(參照圖7)不同。再者,圖14及圖15所示之接合形態亦可應用於黏扣帶7A中。於圖14所示之實施形態中,黏扣帶7係藉由條帶基端部73固定於伸縮翼片6之外側緣部6A之肌膚對向面6a上。又,於黏扣帶7之非肌膚對向面7b以及伸縮翼片6之非肌膚對向面6b上,以跨及黏扣帶7之條帶前端部74以及伸縮翼片6之外側緣部6A之方式固定有增強黏扣帶7對於伸縮翼片6之固定的增強構件76。增強構件76例如可使用不織布或樹脂薄膜。又,於圖15所示之實施形態中,於構成伸縮翼片6之相對向之2張翼片材61、61之間,夾持固定有黏扣帶7之條帶基材72(條帶基端部73)。
再者,增強構件76亦可應用於圖7所示之實施形態中。即,於圖7所示之實施形態中,可於黏扣帶7之肌膚對向面7a以及伸縮翼片6之肌膚對向面6a上,以跨及黏扣帶7之條帶前端部74中之相較於固止部71更靠本體寬度方向Y之內側之部位(由固止部71與翼片材61夾持之部位)以及外側緣部6A之方式固定增強構件76。
作為本發明(第2發明)之一實施形態之丟棄式尿布1A係所謂之展開型翼片式丟棄式尿布,如圖16、圖2、圖17、圖4所示,其包括:縱長之(於一方向X上較長之)吸收性本體5,其具備液體透過性之正面片材2、液體不透過性或斥水性(以下將其等總稱為液體不透過性)之背面片材3以及插入配置於該等兩片材2、3間之液體保持性之吸收體4;及一對伸縮翼片6、6,其係固定於該吸收性本體5之沿本體長度方向X的兩側緣部。正面片材2係形成吸收性本體5之肌膚對向面5a,背面片材3係形成吸收性本體5之非肌膚對向面5b。正面片材2及背面片材3分別呈矩形狀,相較於吸收體4寬度更大。正面片材2之寬度小於背面片材3。於一對伸縮翼片6、6各自之沿本體長度方向X的外側緣部6A上設有具有固止部71之黏扣帶7,如圖18所示,丟棄式尿布1A係將黏扣帶7之固止部71固止於吸收性本體5之非肌膚對向面5b中而供穿戴者穿著。
若更詳細地說明本實施形態之丟棄式尿布1A,如圖16所示,丟棄式尿布1A於本體長度方向X上具有腹側部A、背側部B以及位於該等A、B之間之下襠部C。腹側部A係位於尿布穿戴者之腹側的部位,背側部B係位於尿布穿戴者之背側的部位(具有一對伸縮翼片6、6之部位),下襠部C係位於尿布穿戴者之下襠的部位。腹側部A、下襠部C及背側部B係相當於將丟棄式尿布1A(吸收性本體5)以對其本體長度方向X之總長三等分之方式劃分為3個區域時之各區域。
如圖16、圖2、圖17、圖4所示,本實施形態之丟棄式尿布1A係具有與上述丟棄式尿布1中之吸收性本體5及腹側折翼9分別具有相同構成之吸收性本體5及腹側折翼9。因此,關於吸收性本體5及腹側折翼9,對於上述丟棄式尿布1之說明(包括更佳之構成或變形例)亦可應用於本實施形態之丟棄式尿布1A中。
說明本實施形態之丟棄式尿布1A之一對伸縮翼片6、6。
如圖19所示,一對伸縮翼片6、6分別包括俯視為四角形形狀(矩形形狀)之翼片材61、以及固定於翼片材61上且沿本體寬度方向Y延伸之複數根彈性構件62而構成,並且於本體寬度方向Y上包括於本體寬度方向Y上具有伸縮性之伸縮部6B、以及於本體寬度方向Y上不具有伸縮性之非伸縮部6A。固定有黏扣帶7(條帶基端部73)之伸縮翼片6之外側緣部6A為非伸縮性,其全部區域為非伸縮部6A。
若進而說明伸縮翼片6,如圖19所示,伸縮翼片6係具有非伸縮性之外側緣部6A、以及位於該外側緣部6A之本體寬度方向Y上之相反側的非伸縮性內側緣部6C,並且於該等兩側緣部6A、6C間設有伸縮性之伸縮部6B。如圖17所示,伸縮翼片6係藉由熱熔型黏接劑等周知之接合方法將其沿本體長度方向X之內側緣部6C固定於側翼片82與背面片材3之間。如圖17所示,較佳為一對伸縮翼片6、6分別係以內側緣部6C中之未配置有彈性構件62的部位固定於吸收性本體5上。即,較佳為於如圖19所示般俯視時,吸收性本體5與伸縮翼片6(內側緣部6C)重疊之部位不存在彈性構件62,使得吸收性本體5與翼片材61之黏接性增強。
如圖19所示,複數根彈性構件62係於本體長度方向X上隔開特定間隔而配置,並於伸縮部6B中以伸長狀態固定於翼片材61上且自伸縮部6B朝非伸縮部(外側緣部)6A延伸。更具體而言之,伸縮翼片6(伸縮部6B)係於相對向之2張翼片材61、61間於本體長度方向X上隔開特定間隔插入配置沿本體寬度方向Y延伸之複數根線狀之彈性構件62而構成,相對向之2張翼片材61、61彼此之間如圖19所示,係藉由沿本體長度方向X延伸之複數個直線狀之接合部63而接合。複數個接合部63係於本體寬度方向Y上隔開特定間隔而配置。各接合部63係塗佈熱熔型黏接劑等周知之黏接劑而形成,其跨及翼片材61之本體長度方向X之總長地延續,並形成沿與彈性構件62之伸縮方向Y正交之方向的連續直線狀接合線。複數根彈性構件62分別跨及伸縮部6B之本體寬度方向Y之總長,自伸縮部6B之外側緣部側起達至內側緣部側,進而自伸縮部6B與非伸縮部6A之邊界起朝非伸縮部6A側延伸,並進入至非伸縮部6A中。換言之,如圖19所示,於伸縮翼片6之非伸縮部(外側緣部)6A中存在沿本體寬度方向Y橫切伸縮部6B的彈性構件62之一端部。再者,於圖19中為了易於說明而記載為可自外部明瞭地識辨接合部63,但實際上並不限定於此。
於伸縮部6B中,複數根彈性構件62分別與複數個接合部63重疊,並藉由各該接合部63而固定於翼片材61之內正面。相對於此,於外側緣部6A中,翼片材61與彈性構件62(彈性構件62之一端部)不接合,外側緣部6A中之彈性構件62為非伸長狀態(自然狀態)。外側緣部6A係翼片材61與彈性構件62不接合的非伸縮部6A。
於本實施形態中,彈性構件62自伸縮部6B延伸至非伸縮部(外側緣部)6A之長度係長於伸縮部6B中之複數個直線狀接合部63中距非伸縮部6A最近之2根接合部63b、63之間隔。即,如圖19所示,彈性構件62延伸至非伸縮部6A側之長度La係長於配置於伸縮翼片6上之複數個接合部63中位於本體寬度方向Y之最外側的(距吸收性本體5最遠的)接合部63b、與鄰接於該接合部63b之另一接合部63之間隔Lb(參照圖19)。如此,藉由將彈性構件62之延伸長度La設定為長於接合部63b、63彼此之間隔Lb,而可將相當於延伸長度La之彈性構件62之一端部穩定地止動於最初之配置位置,即相較於接合部63b更靠本體寬度方向Y之外側處(即非伸縮部6A)。即,當於穿著尿布1A時等掐住黏扣帶7並沿本體寬度方向Y牽拉伸縮翼片6時,彈性構件62中之由接合部63b、63接合之部位(存在於伸縮部6B中之部位)進入伸長狀態從而於該部位中產生收縮力,於該收縮力超過接合部63b、63帶來之該部位對於翼片材61之固定力之情形時,相當於延伸長度La之彈性構件62之一端部藉由該部位之收縮而越過接合部63b並向本體寬度方向Y之內側移動(產生所謂之脫膠),從而存在完全進入至伸縮部6B之狀況發生之擔憂,結果,藉由將延伸長度La設定為長於接合部63b、63彼此之間隔Lb,則即便於發生脫膠之情形時,相當於延伸長度La之彈性構件62之一端部移動至本體寬度方向Y之內側之量亦會受到限制,藉此有效防止彈性構件62之一端部完全進入至伸縮部6B(變得不存在於非伸縮部6A中)。自更確實地實現此種效果之觀點而言,較佳為彈性構件62之延伸長度La與位於本體寬度方向Y之最外側的接合部63b、63彼此之間隔Lb之比(La/Lb)為0.8~2。
再者,複數根彈性構件62亦可分別自伸縮部6B與內側緣部6C之邊界起向內側緣部6C側延伸,並進入至內側緣部6C,於內側緣部6C上亦可存在於本體寬度方向Y上橫切伸縮部6B之彈性構件62之另一端部。於該情形時,內側緣部6C中之彈性構件62(彈性構件62之另一端部)與外側緣部6A中之彈性構件62(彈性構件62之一端部)相同,為非伸長狀態(自然狀態),內側緣部6C為翼片材61與彈性構件62不接合之非伸縮部6C。
本實施形態中之伸縮部6B係由配置於伸縮翼片6(翼片材61)上之複數個接合部63中位於本體寬度方向Y最內側之(距吸收性本體5最近之)接合部63a與位於本體寬度方向Y之最外側之(距吸收性本體5最遠之)接合部63b夾持之部位。又,本實施形態中之非伸縮部(外側緣部)6A係位於伸縮翼片6中相較於接合部63b更靠本體寬度方向Y之外側處的區域內。外側緣部6A並非如伸縮部B般為伸長狀態,而係於自然狀態下具有彈性構件62之端部,其實質上為於本體寬度方向Y上不具有伸縮性的非伸縮部6A。
於包括外側緣部6A之位於相較於伸縮翼片6之伸縮部6B更靠本體寬度方向Y之外側處的區域內,即位於相較於位於本體寬度方向Y之最外側的接合部63b更靠本體寬度方向Y之外側處的區域(非伸縮部6A)中,雖然以非伸縮狀態存在有複數個彈性構件62之一端部,但不存在藉由黏接劑接合伸縮翼片6之構成構件(翼片材61)彼此之間的黏接劑接合部,於非伸縮部6A中,伸縮翼片6之構成構件彼此之間之接合未使用黏接劑。「於上述非伸縮區域內不存在上述黏接劑接合部」係指於非伸縮部6A中,用於伸縮翼片6之構成構件(翼片材61)彼此之間之接合(不插入伸縮翼片6之構成構件以外之其他構件,直接將該構成構件彼此之間接合之情形時之接合)的黏接劑之塗佈量為0g/m2
再者,此處不存在於非伸縮部6A中之黏接劑接合部始終係(不插入其他構件直接)接合伸縮翼片6之構成構件(翼片材61)彼此之間者,不包括接合伸縮翼片6之構成構件與其他構件之黏接劑接合部,例如接合翼片材61與條帶基材72之黏接劑接合部。因此,於非伸縮部6A中亦可存在藉由黏接劑接合伸縮翼片6之構成構件與其他構件之黏接劑接合部,於本實施形態中之非伸縮部6A區域內,如下所述,係藉由融著(融著部75)及黏接劑(黏接劑接合部77)於條帶基端部73處將條帶基材72固定於翼片材61上。較佳為條帶基端部73係藉由黏接劑及複數個融著部75而固定於伸縮翼片6之外側緣部6A上。總而言之,非伸縮部6A中之、伸縮翼片6之構成構件與其他構件之接合方法亦可使用熱熔型黏接劑等周知黏接劑或者黏接劑以外之其他接合方法,例如熱封等融著方式,或者組合使用黏接劑與黏接劑以外之其他接合方法。
如此,於本實施形態中,在位於相較於伸縮部6B更靠本體寬度方向Y之外側處的伸縮翼片6之非伸縮部(外側緣部)6A中,雖然以非伸縮狀態存在有複數個彈性構件62之一端部,但不存在藉由黏接劑將伸縮翼片6之構成構件(翼片材61)彼此之間接合之黏接劑接合部,因此,於非伸縮部(外側緣部)6A中之未安裝有黏扣帶7(條帶基材72)之區域(與條帶基端部73不重疊之區域,以下亦稱條帶未固定區域為)中,不存在作為將伸縮翼片6之構成構件(翼片材61)彼此之間接合之接合方式的黏接劑,因此可確保該條帶未固定區域之形成材料(不織布等)原本具有之柔軟性,藉此其與非伸縮部6A中之安裝有黏扣帶7(條帶基材72)之區域(與條帶基端部73重疊之區域,以下亦稱為條帶固定區域)間之剛性差增大。
如圖17、圖19及圖20所示,黏扣帶7係包括具有固止部71之條帶基材72而構成。條帶基材72包括:條帶基端部73,其固定於伸縮翼片6之外側緣部6A中;及條帶前端部74,其與條帶基端部73連接並自外側緣部6A向本體寬度方向Y之外側突出且具有固定部71。固止部71係包括機械性魔術貼之公型構件,且設於條帶前端部74之一面(肌膚對向面),可裝卸自如地固止於上述包括機械性魔術貼之母型構件之被固止區域55中。
於本實施形態中,如圖17及圖20所示,黏扣帶7係藉由條帶基端部73而固定於伸縮翼片6之外側緣部(非伸縮部)6A之非肌膚對向面6b上。黏扣帶7(條帶基端部73)係藉由包括融著之接合方法具體而言係藉由融著及黏接劑而固定於伸縮翼片6之外側緣部6A上,於條帶基端部73與伸縮翼片6(翼片材61)重疊之區域(外側緣部6A之上述條帶固定區域)中,如圖19及圖20所示,除了黏接劑接合部77之外,還形成有複數個俯視為橢圓形狀之融著部75。如上所述,於非伸縮部(外側緣部)6A中,伸縮翼片6之構成構件(翼片材61)彼此之間之接合未使用黏接劑,但伸縮翼片6之構成構件與其他構件(條帶基材72)之接合方法有時會使用黏接劑及/或黏接劑以外之其他接合方法(熱封等融著方式),而於本實施形態中即係採用融著及黏接劑之組合作為該接合方法。此處所謂之「融著」係指對複數個構件(於本實施形態中為2張翼片材61及條帶基端部73)中之1個以上進行加熱熔融從而使該複數個構件相互接合之方法,具體而言可列舉周知之熱封法、超音波密封法及高頻密封法等。本實施形態中之融著部75係藉由周知之熱封法而形成。用於形成融著部75之熱封既可係自外側緣部6A(翼片材61)之肌膚對向面6a側起進行,亦可自非肌膚對向面6b側起進行。如圖19所示,複數個融著部75係於本體長度方向X及本體寬度方向Y之兩方向上隔開特定間隔而配置。再者,於圖19中,為了易於說明而記載為可自外部明瞭地識辨融著部75,但實際上並不限定於此。為了易於說明,於圖19及圖20以外之表示條帶基端部73之其他圖(圖16、圖17、圖18、圖21~圖28)中省略了融著部75之圖示。
如圖19所示,條帶基端部73俯視為矩形形狀,具有沿本體寬度方向Y之外側端73s及內側端73t。外側端73s及內側端73t構成矩形形狀之條帶基端部73之一對短邊,內側端73t位於相較於外側端73s更靠本體長度方向X之內側處,相對接近下襠部C。並且,於本實施形態中,如圖19所示,該內側端73t係位於相較於構成伸縮翼片6之複數根彈性構件62中配置於本體長度方向X之最內側的(距下襠部C最近的)彈性構件(以下亦稱為最內側彈性構件)62t更靠本體長度方向X之外側處(於圖19中為上方)。
如上所述,1)複數根彈性構件62分別自伸縮部6B向外側緣部(非伸縮部)6A延伸;2)外側緣部6A中之彈性構件62為非伸長狀態(自然狀態);以及3)於外側緣部6A中翼片材61與彈性構件62不接合;於本實施形態之丟棄式尿布1A中藉由採用以上三點而形成於穿著丟棄式尿布1A時將黏扣帶7固止於被固止區域55中時之伸縮翼片6之穿著特性。並且,藉由該伸縮翼片6之構成,伸縮翼片6之外側緣部6A具有柔軟性,並且於穿著時,即便伸縮翼片6於本體寬度方向Y上伸縮,彈性構件62亦不會自位於本體寬度方向Y之最外側的接合部63b上脫落,故使得彈性構件62之端部固定具有優異的穩定性。
進而,4)作為黏扣帶7之對於伸縮翼片6之固定部位的條帶基端部73之內側端73t係位於相較於伸縮翼片6之最內側彈性構件62t更靠本體長度方向X之外側處;以及如上所述,5)在位於相較於伸縮部6B更靠本體寬度方向Y之外側處且固定有條帶基端部73的伸縮翼片6之非伸縮部(外側緣部)6A中,並不存在作為伸縮翼片6之構成構件(翼片材61)彼此之間之接合方法的黏接劑,因此,可確保作為非伸縮部6A之一部分的上述條帶未固定區域(非伸縮部6A中之不與條帶基端部73重疊之區域)之柔軟性;於本實施形態之丟棄式尿布1A中係藉由採用以上兩點而控制穿著丟棄式尿布1A時將黏扣帶7固止於被固止區域55中時之伸縮翼片6之伸縮特性。並且,如以下所說明,藉由控制該伸縮特性而可於穿戴著丟棄式尿布1A時防止穿戴者之背側腰部與丟棄式尿布1A之背側端部之間產生縫隙,並且難以於穿戴者之腿周留下構成上述腿部褶皺之彈性構件83之緊固所引起之痕跡。
於圖21(a)中係表示伸縮翼片6之自然狀態(不施加外力之狀態),於圖21(b)中係表示將伸縮翼片6沿其伸縮方向Y伸長之狀態。於伸縮翼片6之自然狀態下,彈性構件62以彈性構件62之最外側接合部62a、62b為起點而收縮,如圖21(a)所示,翼片材61形成沿與伸縮方向(本體寬度方向)Y正交之方向(本體長度方向)X延伸之複數個褶皺65。各褶皺65係形成於相鄰之接合部63、63(於圖21中未圖示。參照圖19。)之間。各褶皺65係形成為分別朝伸縮翼片6之肌膚對向面6a及非肌膚對向面6b之兩面突出,各褶皺65之突出方向之前端部形成剖面圓弧狀之凸曲面。
並且,於如圖18所示般穿著丟棄式尿布1A時,為了將黏扣帶7之固止部71固止於被固止區域55中,會於圖21(a)所示之伸縮翼片6之自然狀態下按照常用方法用手指掐住黏扣帶7之前端並筆直地牽拉,如圖21(b)所示,當對伸縮翼片6沿其伸縮方向Y發揮外力(牽引力)F之作用時,伸縮翼片6中之位於條帶基端部73與吸收性本體5之間的伸縮部6B之一部分(以下亦稱為條帶基端部鄰接部)藉由因採用上述4)及5)兩點而產生之伸縮翼片6之伸縮特性,將黏扣帶7之外力(牽引力)F直接傳遞至該條帶基端部鄰接部之彈性構件62之最外側接合部62a,藉此以該最外側接合部62a為起點不扭曲地進入伸長狀態,達到彈性構件62之伸長後長度w6(參照圖21(b))。另一方面,於伸縮翼片6中之位於相較於條帶基端部73之內側端73t更靠本體長度方向X之內側處(於圖21(b)中為下方)的部位(伸縮翼片6之下部)中,不存在黏扣帶7(條帶基端部73),從而難以傳遞掐住黏扣帶7之前端並筆直牽拉時之外力(牽引力)F,故存在於該部位中之以最內側彈性構件62t為代表之彈性構件62之最外側接合部62b相較於上述條帶基端部鄰接部之最外側接合部62a而更受到吸收性本體5側(背側部B側)牽拉,藉此如圖21(b)所示,伸縮部6B之下部之寬度方向外側扭曲從而進入弱伸長狀態。
如此,於藉由掐住黏扣帶7之前端並筆直地牽拉而對伸縮翼片6發揮朝向本體寬度方向Y之外側的外力(牽引力)F之作用時,於本體長度方向X上位於與黏扣帶7(條帶基端部73)相同之位置的彈性構件62(與最外側接合部62a重疊之彈性構件62)藉由外力F相對較強力地受到牽拉而伸長,藉此伸縮翼片6之上述條帶基端部鄰接部進入伸長狀態,相對於此,位於相較於條帶基端部73之內側端73t更靠本體長度方向X之內側處的彈性構件62、62t(與最外側接合部62b重疊之彈性構件62)難以藉由伴隨黏扣帶7之牽拉而來的外力F受到牽拉,相較於與最外側接合部62a重疊之彈性構件62而伸長程度較弱,因此,位於相較於內側端73t更靠本體長度方向X之內側處的(存在最外側接合部62b的)伸縮翼片6之下部與上述條帶基端部鄰接部相比,進入伸長程度相對較弱之弱伸長狀態。藉此,伸縮翼片6之下部中之2根彈性構件62之伸長後長度w6'、w6"比上述條帶基端部鄰接部之伸縮部6B之伸長後長度w6小,伸縮翼片6之下部之伸長量減少。
實際上於將黏扣帶7之固止部71固止於被固止區域55中從而由穿戴者穿著丟棄式尿布1A時,由於上述相當於伸縮翼片6之下部的部位會抵碰穿戴者之臀部之隆起或腹股溝,故而周長增大,但如上所述,藉由伸縮翼片6之下部進入弱伸長狀態而伸縮翼片6相較於條帶基端部73更有伸長空間,藉此位於穿戴者之腿周的伸縮翼片6下部之對於腿周之緊固力減少,從而難以於腿上留下緊固痕跡。又,於黏扣帶7伸長時,如上所述,上述條帶基端部鄰接部之伸縮部6B之伸長後長度w6大於伸縮翼片6之下部之彈性構件62之伸長後長度w6'、w6",藉此上述條帶基端部鄰接部之收縮力增大,藉此,牽引力F直接傳遞至丟棄式尿布1A中之位於穿戴者背側腰部的背側端部(吸收性核心未配置區域D),故而於穿戴著丟棄式尿布1A時,穿戴者之背部與該背側端部之間難以產生縫隙,貼合性及防漏性提高。
又,於本實施形態中,藉由利用融著部75及黏接劑接合部77將條帶基端部73固定於伸縮翼片6上,而可於進行固定操作時,避免於牽拉黏扣帶7時黏扣帶7脫落之狀況,同時藉由使用黏接劑以及形成融著部75而提高條帶基端部73之剛性,故而即便牽拉黏扣帶7亦難以於條帶基端部73中產生扭曲,條帶基端部73與上述伸縮翼片6之下部之牽引力差增大,該下部易於進入弱伸長狀態,從而更易於實現上述效果。
自更確實地實現上述伸縮翼片6之作用效果之觀點考慮,較佳為如下設定各種構件之尺寸、個數等。
自然狀態下之伸縮翼片6之本體長度方向X之長度w1(參照圖21(a))較佳為50~120 mm,更佳為60~100 mm。
自然狀態下之伸縮翼片6之自吸收性本體5起延伸至本體寬度方向Y之外側之部分(外側緣部6A及伸縮部6B)之長度w2(參照圖21(a))較佳為20~60 mm,更佳為25~50 mm。
條帶基端部73之本體長度方向X之長度w3(參照圖21(a))較佳為20~100 mm,更佳為30~60 mm。
條帶基端部73之本體寬度方向Y之長度w4(參照圖21(a))較佳為8~20 mm,更佳為10~18 mm。
相鄰之彈性構件62、62之間隔w5(參照圖21(a))較佳為3~15 mm,更佳為5~10 mm。
配置於條帶基端部73之內側端73t與最內側彈性構件62t之間的彈性構件62之根數較佳為1~15根,更佳為3~10根。
本發明之伸縮翼片及黏扣帶並不限定於上述丟棄式尿布1A,可於不脫離本發明之主旨之範圍內採用多種形態者。下述其他實施形態主要係說明與上述實施形態之丟棄式尿布1A不同之構成部分,對相同之構成部分標附同一符號並省略說明。未特別說明之構成部分則係適當應用關於上述實施形態之說明。
於圖22所示之實施形態中,於伸縮翼片6之外側緣部(非伸縮部)6A之上述條帶未固定區域內,2張翼片材61、61彼此之間係藉由間隔配置之融著部75而相互接合。即,伸縮翼片6之外側緣部6A中未固定有條帶基端部73且係包括相對向之2張翼片材61、61而構成之區域(上述條帶未固定區域)6A1之該2張翼片材61、61係藉由融著部75而間隔地相互融著,於條帶未固定區域6A1中間隔地形成有複數個與固定條帶基端部73及伸縮翼片6之融著部(於圖22中未圖示)相同之俯視為橢圓形狀之融著部75。根據圖22所示之實施形態,可防止構成條帶未固定區域6A1之翼片材61之剝落或捲起,而不會妨礙上述伸縮翼片6下部之弱伸長狀態。
於圖23所示之實施形態中,將條帶前端部74於本體長度方向X上分成兩份的假想直線L1係位於相較於將伸縮翼片6於本體長度方向X上分成兩份的假想直線L2更靠本體長度方向X之外側處(於圖23中為上方),即係位於相對於下襠部C相對較遠之位置。圖23所示之實施形態係藉由調整通過黏扣帶7之中心之假想直線L1與通過伸縮翼片6之中心之假想直線L2的位置關係而增加條帶基端部73之內側端73t與伸縮翼片6之沿本體寬度方向Y的內側端(伸縮翼片6之沿本體寬度方向Y的上下一對端部中之最接近下襠部C之端部)6t之間之距離,藉此於將黏扣帶7固止於被固止區域55(參照圖16、圖4及圖18)時,增大對於穿戴者腿周之牽引力與對於背側腰部之牽引力之差,促進上述伸縮翼片6下部之弱伸長狀態之產生。假想直線L1與假想直線L2之距離w7較佳為5~25 mm,更佳為8~20 mm。
於圖24所示之實施形態中,將條帶前端部74於本體長度方向X上分成兩份之假想直線L1係於本體寬度方向Y上橫切吸收性核心未配置區域D。根據圖24所示之實施形態,於穿戴著丟棄式尿布1A時,於穿戴者背部與尿布1A之背側端部之間更難產生縫隙,即便於吸收性核心吸收保持尿等排泄液體而膨脹之情形時亦難以產生該縫隙。
於圖25所示之實施形態中,條帶前端部74之本體長度方向X之長度(條帶前端部74之寬度)w8係與條帶基端部73之本體長度方向X之長度(條帶基端部34之寬度)w3相同或比其更短。再者,「條帶前端部之本體長度方向之長度」於該長度並不固定之情形時係表示最大長度,「條帶基端部之本體長度方向之長度」亦相同。圖25所示之黏扣帶7A俯視為矩形形狀,73、74兩者之本體長度方向X之長度(寬度)相同。根據圖25所示之實施形態,於沿本體寬度方向Y對條帶前端部74發揮外力F之作用從而對其進行牽拉時,該外力F係筆直地傳遞至與條帶前端部74為相同寬度之條帶基端部73,因此難以產生伸縮翼片6中之條帶基端部73之周邊部之彎折。又,上述黏扣帶7之條帶基端部73之寬度大於條帶前端部74,但圖25所示之黏扣帶7A之條帶基端部73之寬度係與條帶前端部74相同或比其更小,因此相較於黏扣帶7,可相對延長條帶基端部73之內側端73t與伸縮翼片6之內側端6t之間之距離,藉此,於將黏扣帶7A固止於被固止區域55(參照圖16、圖4及圖18)中時,對於穿戴者腿周之牽引力與對於背側腰部之牽引力之差進而增大,從而促進上述伸縮翼片6下部之弱伸長狀態之產生。
又,於圖25所示之實施形態中係藉由使條帶前端部74之本體長度方向X之長度w8同於伸縮翼片6之本體長度方向X之長度(伸縮翼片6之寬度)w1之一半或比一半更短而更穩定地實現上述效果。再者,「伸縮翼片之本體長度方向之長度」於該長度並不固定之情形時,係表示最大長度。如此,使條帶前端部74之長度w8同於伸縮翼片6之長度w1之一半或比一半更短之事項不僅可應用於圖25所示之黏扣帶7A中,亦可應用於圖19等所示之黏扣帶7(條帶基端部73之寬度比條帶前端部74大之黏扣帶)中。
圖26所示之實施形態之伸縮翼片與上述實施形態不同。即,於圖19所示之伸縮翼片6中,複數根彈性構件62係分別於伸縮翼片6之伸縮部6B中以伸長狀態與沿本體長度方向X延伸之複數個連續直線狀之接合部63重疊,並藉由各該接合部63固定於翼片材61上,於非伸縮部(外側緣部)6A中複數根彈性構件62係以自然狀態(非伸長狀態)存在,但於圖26所示之伸縮翼片6P中,除了伸縮部6B之本體寬度方向Y之一端側(存在接合部63a之部位)及另一端側(存在接合部63b之部位)之外,複數根彈性構件62未固定於翼片材61上。即,於圖26所示之伸縮翼片6P之伸縮部6B中,配置於由位於本體寬度方向Y之最內側之(距吸收性本體5最近之)接合部63a與位於本體寬度方向Y之最外側之(距吸收性本體5最遠之)接合部63b夾持之區域內的複數個接合部66分別係藉由將俯視為矩形形狀之複數個小接合部66s配置為於本體長度方向X上隔開特定間隔成排而構成,俯視為沿本體長度方向X延伸之虛線狀。並且,複數根彈性構件62係以相對於複數個虛線狀之接合部66,不與小接合部66s重疊而與於本體長度方向X上相鄰之小接合部66s、66s間之縫隙重疊之方式配置,並且係以與位於伸縮部6B之本體寬度方向Y之兩端的連續直線狀接合部63a及63b重疊之方式而配置,僅藉由接合部63a及63b而固定於翼片構件61上。
於圖19所示之實施形態中,在如圖21(b)所示般伸長黏扣帶7時,伴隨上述伸縮翼片6下部之弱伸長狀態之產生,伸縮部6B中之翼片材61與彈性構件62之接合點分別被斜向地施加牽引力F,由此導致翼片材61之連動產生,藉此伸縮部6B內之本體寬度方向Y中之彈性構件62之伸長可能會受到部分限制,從而彈性構件62之伸長產生不均衡。相對於此,根據圖26所示之實施形態,由於伸縮部6B之彈性構件62不與翼片材61接合之部位相對較多,故而不會因上述翼片材61之連動而伸長受到限制,可於伸縮部6B內均勻地伸長,其結果,更難於腿周留下痕跡之效果得以實現。又,可防止黏接劑引起之翼片材61之透濕性之降低以及剛性之增加。伸縮翼片6P可使用本案申請人之先前申請案之專利文獻4中所記載之複合伸縮構件。
圖27及圖28所示之實施形態之黏扣帶7對於伸縮翼片6之接合形態均與上述實施形態(參照圖20)不同。再者,圖27及圖28所示之接合形態亦可應用於黏扣帶7A中。於圖27所示之實施形態中,黏扣帶7係藉由條帶基端部73固定於伸縮翼片6之外側緣部6A之肌膚對向面6a上。又,於黏扣帶7之非肌膚對向面7b以及伸縮翼片6之非肌膚對向面6b上,以跨及黏扣帶7之條帶前端部74以及伸縮翼片6之外側緣部6A之方式固定有增強黏扣帶7對於伸縮翼片6之固定的增強構件76。增強構件76例如可使用不織布或樹脂薄膜。又,於圖28所示之實施形態中,於構成伸縮翼片6之相對向之2張翼片材61、61之間,夾持固定有黏扣帶7之條帶基材72(條帶基端部73)。
再者,增強構件76亦可應用於圖20所示之實施形態中。即,於圖20所示之實施形態中,可於黏扣帶7之肌膚對向面7a及伸縮翼片6之肌膚對向面6a上,以跨及黏扣帶7之條帶前端部74中之相較於固止部71更靠本體寬度方向Y之內側之部位(由固止部71與翼片材61夾持之部位)以及外側緣部6A之方式固定增強構件76。
作為本發明(第3發明)之一實施形態之本實施形態之丟棄式尿布1B係所謂之展開型翼片式丟棄式尿布,如圖29、圖2、圖30、圖4所示,其包括:縱長之(於一方向X上較長之)吸收性本體5,其具備液體透過性之正面片材2、液體不透過性或斥水性(以下將其等總稱為液體不透過性)之背面片材3以及插入配置於該等兩片材2、3間之液體保持性之吸收體4;及一對伸縮翼片6、6,其係固定於該吸收性本體5之沿本體長度方向X的兩側緣部。正面片材2係形成吸收性本體5之肌膚對向面5a,背面片材3係形成吸收性本體5之非肌膚對向面5b。正面片材2及背面片材3分別呈矩形狀,相較於吸收體4寬度更大。正面片材2之寬度小於內正面片材3。於一對伸縮翼片6、6各自之沿本體長度方向X的外側緣部6A上設有具有固止部71之黏扣帶7,如圖31所示,丟棄式尿布1B係將黏扣帶7之部71固止於吸收性本體5之非肌膚對向面5b中而供穿戴者穿著。
若更詳細說明本實施形態之丟棄式尿布1B,如圖29所示,丟棄式尿布1B於本體長度方向X上具有腹側部A、背側部B以及位於該等A、B之間之下襠部C。腹側部A係位於尿布穿戴者之腹側的部位,背側部B係位於尿布穿戴者之背側的部位(具有一對伸縮翼片6、6之部位),下襠部C係位於尿布穿戴者之下襠的部位。腹側部A、下襠部C及背側部B係相當於將丟棄式尿布1B(吸收性本體5)以對其本體長度方向X之總長三等分之方式劃分為3個區域時之各區域。
如圖29、圖2、圖30,圖4所示,本實施形態之丟棄式尿布1B係具有與上述丟棄式尿布1中之吸收性本體5及腹側折翼9分別具有相同構成之吸收性本體5及腹側折翼9。因此,關於吸收性本體5及腹側折翼9,對於上述丟棄式尿布1之說明(包括更佳之構成或變形例)亦可應用於本實施形態之丟棄式尿布1B中。
說明本實施形態之丟棄式尿布1B之一對伸縮翼片6、6。
如圖29及圖30所示,一對伸縮翼片6、6分別係包括俯視為四角形形狀(矩形形狀)之翼片材61、以及固定於翼片材61上且沿本體寬度方向Y延伸之複數根彈性構件62而構成。如圖30所示,伸縮翼片6係藉由沿本體長度方向X之內側緣部6C而固定於吸收性本體5上,更具體而言之,其內側緣部6C係藉由熱熔型黏接劑等周知之接合方法而固定於側翼片82與背面片材3之間。如圖29所示,複數根彈性構件62係於本體長度方向X上隔開特定間隔而配置於翼片材61上。
於圖32及圖33中係放大表示作為本發明之要部之伸縮翼片6。再者,於圖32及圖33中係僅圖示一對伸縮翼片6、6中之一者及其周邊部,未圖示之另一個伸縮翼片6及其周邊部亦係如圖32及圖33所示般構成。如圖32及圖33所示,於伸縮翼片6之內側緣部6C與外側緣部6A之間存在有於本體寬度方向Y上具有伸縮性之伸縮部6B。伸縮部6B係藉由設於翼片材61上之第1黏接部67以伸長狀態將於本體寬度方向Y上橫切該伸縮部6B之複數根彈性構件62固定於該翼片材61上而形成。更具體而言之,伸縮部6B係於構成伸縮翼片6之相對向之2張翼片材61、61間於本體長度方向X上隔開特定間隔以伸長狀態插入配置沿本體寬度方向Y延伸之複數根線狀彈性構件62而形成,相對向之2張翼片材61、61彼此之間係藉由沿本體長度方向X延伸之複數個連續直線狀之第1黏接部67而接合。
如圖32及圖33所示,於伸縮翼片6之伸縮部6B中,於本體寬度方向Y上隔開特定間隔配置有複數個第1黏接部67。各第1黏接部67係於翼片材61之規定位置上塗佈熱熔型黏接劑等周知黏接劑而設置,其跨及翼片材61之本體長度方向X之總長地延續,並形成沿與彈性構件62之伸縮方向Y正交之方向的連續直線狀接合線。複數根彈性構件62分別與複數個第1黏接部67重疊,藉由各第1黏接部67而固定於翼片材61之內正面。再者,於圖32中為了易於說明而記載為可自外部明瞭地識辨第1黏接部67,但實際上並不限定於此。
本實施形態中之伸縮部6B係由配置於伸縮翼片6(翼片材61)上之複數個直線狀第1黏接部67中位於本體寬度方向Y之最內側之(距吸收性本體5最近之)第1黏接部67a與位於本體寬度方向Y之最外側之(距吸收性本體5最遠之)第1黏接部67b夾持之部位。又,本實施形態中之外側緣部6A係位於伸縮翼片6中相較於直線狀第1黏接部67b更靠本體寬度方向Y之外側處的部位,本實施形態中之內側緣部6C係位於伸縮翼片6中相較於直線狀第1黏接部67a更靠本體寬度方向Y之內側處的部位。
於伸縮翼片6(伸縮部6B)之自然狀態下,複數根彈性構件62以位於伸縮部6B之本體寬度方向Y之兩端的第1黏接部67a、67b為起點而收縮,翼片材61形成沿與伸縮方向(本體寬度方向)Y正交之方向(本體長度方向)X延伸之複數個褶皺(未圖示)。各褶皺係形成於相鄰之第1黏接部67、67之間(未塗佈有黏接劑之部位)。各褶皺係形成為分別朝伸縮翼片6之肌膚對向面6a及非肌膚對向面6b之兩面突出,各褶皺之突出方向之前端部形成剖面圓弧狀之凸曲面。
如圖32及圖33所示,複數根彈性構件62分別跨及伸縮部6B之本體寬度方向Y之總長地延續,進而進入至外側緣部6A及內側緣部6C。
於伸縮翼片6之外側緣部6A中存在於本體寬度方向Y上橫切伸縮部6B之彈性構件62之一端部62p,於內側緣部6C中存在該彈性構件62之另一端部62q。
存在於伸縮翼片6之外側緣部6A中的彈性構件62之一端部62p係藉由設於構成外側緣部6A(伸縮翼片6)之翼片材61上的第2黏接部68而固定於翼片材61上,並且於如圖32所示般俯視時為沿本體寬度方向Y延伸之直線狀。又,存在於伸縮翼片6之內側緣部6C中的彈性構件62之另一端部62q係藉由設於構成內側緣部6C(伸縮翼片6)之翼片材61上的第3黏接部69而固定於翼片材61上,並且於如圖32所示般俯視時為沿本體寬度方向Y延伸之直線狀。
如此,構成伸縮翼片6之沿本體寬度方向Y延伸之複數根彈性構件62各自之長度方向之兩端部62p、62q於俯視時均為沿本體寬度方向Y延伸之直線狀,藉此該等兩端部62p、62q相較於如圖39(d)所示之彈性構件90之切割端部般分別不規則地收縮呈彎曲狀或環狀從而複數個該兩端部整體之俯視形狀並無統一性之情形,伸縮翼片6之外觀性提高,藉此可對尿布1B之品質等留下好印象,從而尿布1B之可靠性提高。尤其固定有黏扣帶7之伸縮翼片6之外側緣部6A係易於自外部辨識之部位,位於此種高辨識性之外側緣部6A上之彈性構件62之一端部62p為直線狀對於提高伸縮翼片6之外觀性而言尤其有效。
存在於伸縮翼片6之外側緣部6A及內側緣部6C中之彈性構件62之長度方向之兩端部62p、62q並非如圖39(d)所示之彈性構件90之切割端部般為彎曲狀或環狀,而係與存在於伸縮部6B中之彈性構件62之長度方向之中央部(彈性構件62中之兩端部62p、62q以外之部位)相同,為沿本體寬度方向Y延伸之直線狀,其原因主要在於:於外側緣部6A及內側緣部6C塗佈有黏接劑從而設置有第2黏接部68及第3黏接部69。即,彈性構件62與圖39(d)所示之彈性構件90相同,係於規定部位切割向一方向牽拉之伸長狀態之彈性構件62並收縮而獲得者,其兩端部62p、62q係藉由此種切割而產生之切割端部,係於外側緣部6A及內側緣部6C上自伸長狀態經歷收縮之過程而獲得者,結果,藉由於發生此種收縮之外側緣部6A及內側緣部6C上設置黏接部68、69,而於兩端部62p、62q之收縮時藉由黏接部68、69限制朝向本體寬度方向X之移動自由度,另一方面,為最初伸長狀態之兩端部62p、62q係沿本體寬度方向Y平滑地收縮,最終呈俯視為沿本體寬度方向Y延伸之直線狀。
相對於此,於專利文獻5所記載之技術中,如上所述,由於係於未塗佈有黏接劑之翼片材991之非黏接區域91B上展現彈性構件90之切割端部之收縮,故而該切割端部之收縮時之移動自由度相對於任何方向均未受到限制,從而複數個該切割端部以分別分散移動之方式收縮,因此難以獲得直線狀之切割端部,故難以獲得伸縮翼片之良好之外觀。
然而,若使外側緣部6A之第2黏接部68及內側緣部6C之第3黏接部69,具有與可將彈性構件62以伸長狀態固定於翼片材61上之與伸縮部6B之第1黏接部67(67a、67b)同等或同等以上之黏接力,則會妨礙上述伸縮翼片6之製造步驟中之彈性構件62之兩端部62p、62q之收縮,其結果為存在維持兩端部62p、62q自彈性構件62突出之狀態而製品化之虞。因此,本實施形態中,將第2黏接部68及第3黏接部69各自之黏接力設定為低於第1黏接部67(67a、67b)之黏接力。換言之,第1黏接部67之黏接力係設定為能夠將伸長狀態之彈性構件62直接固定於翼片材61之程度,相對於此,第2黏接部68及第3黏接部69各自之黏接力係設定為不將伸長狀態之彈性構件62直接固定於翼片材61,雖限制該彈性構件62之收縮時之移動自由度,但最終仍允許該彈性構件62收縮之程度。再者,第2黏接部68與第3黏接部69之黏接力通常係設定為相同,但亦可設定為不同。
黏接部67、68、69之黏接力可根據黏接劑之塗佈量或種類而調整。因此,如上所述,作為使第2黏接部68及第3黏接部69之黏接力低於第1黏接部67之方法,例如可列舉A)使構成黏接部68、69之黏接劑之塗佈量少於構成黏接部67之黏接劑之塗佈量的方法、或者B)將相較於構成黏接部67之黏接劑而黏接力更低之黏接劑作為構成黏接部68、69之黏接劑的方法等,亦可組合上述A)方法及B)方法。構成黏接部67、68、69之黏接劑可自於此種吸收性物品中通常使用之黏接中適當選擇。上述A)方法尤其較佳,較佳為第2黏接部68或者第3黏接部69相較於第1黏接部67而黏接劑之塗佈量更少。
較佳為第1黏接部67之黏接劑之塗佈量V1、第2黏接部68之黏接劑之塗佈量V2以及第3黏接部69之黏接劑之塗佈量V3分別係根據翼片材61或彈性構件62之種類,尤其係根據彈性構件62之種類而適當調整。又,塗佈量V1較佳為調整至將彈性構件62確實地固定於翼片材61上之量,塗佈量V2及塗佈量V3較佳為分別調整至一方面對彈性構件62(一端部62p、另一端部62q)之朝向本體寬度方向X之移動自由度進行限制另一方面可使該彈性構件62於本體寬度方向Y上平滑地收縮之量。塗佈量V1較佳為5~90 g/m2,更佳為30~70 g/m2。又,塗佈量V2及V3分別較佳為0.3~3.0 g/m2,更佳為0.5~2.0 g/m2。再者,此處所謂之黏接劑之塗佈量係指黏接劑已乾燥之狀態下之塗佈量。
第2黏接部68及第3黏接部69分別可係於規定位置(伸縮翼片6之外側緣部6A或內側緣部6C)之全部區域均勻地塗佈(所謂之全塗)黏接劑而形成,或者亦可係於規定位置塗佈為螺旋狀而形成。
於伸縮翼片6中,在伸縮部6B內,複數根彈性構件62係藉由黏接力相對較高之第1黏接部67,於大致維持其等之製造初期之伸長狀態之狀態下固定於翼片材61上,相對於此,於外側緣部6A及內側緣部6C內,受到黏接力相對較低之第2黏接部68及第3黏接部69之影響,該等複數根彈性構件62並未維持為製造初期之伸長狀態,其等之兩端部62p、62q變成非伸長狀態、或者伸長程度低於彈性構件62中之固定於伸縮部6B上之部位的弱伸長狀態。即,複數根彈性構件62之伸長程度為局部存在差異。因此,於伸縮翼片6中,位於本體寬度方向Y之中央部的伸縮部6B於本體寬度方向Y上具有伸縮性,相對於此,夾持伸縮部6B而位於本體寬度方向Y之左右兩側之外側緣部6A及內側緣部6C均係實質上於本體寬度方向Y上不具有伸縮性的非伸縮部。
若進而說明本實施形態之尿布1B,較佳為如下設定各種構件之尺寸、個數等。
彈性構件62之直線狀之兩端部62p、62q各自之長度[自伸縮部6B(黏接部67a、67b)起向本體寬度方向Y延伸之長度]相對於外側緣部6A及內側緣部6C之本體寬度方向X之長度(寬度)較佳為20~90%,更佳為45~70%。
自然狀態(不施加外力之狀態)下之伸縮翼片6之自吸收性本體5起向本體寬度方向Y之外側延伸之部分(外側緣部6A及伸縮部6B)之長度較佳為20~60 mm,更佳為25~50 mm。
相鄰之彈性構件62、62之間隔較佳為3~15 mm,更佳為5~10 mm。
如圖32及圖33所示,黏扣帶7係包括具有固止部71之條帶基材72而構成。條帶基材72包括:條帶基端部73,其係固定於伸縮翼片6之外側緣部6A中,俯視為矩形形狀;及條帶前端部74,其與條帶基端部73連接並自外側緣部6A向本體寬度方向Y之外側突出且具有固止部71。固止部71係包括機械性魔術貼之公型構件,且設於條帶基材72之肌膚對向面,可裝卸自如地固止於上述包括機械性魔術貼之母型構件之被固止區域55中。於本實施形態中,如圖33所示,黏扣帶7係藉由黏接劑於條帶基端部73處固定於伸縮翼片6之外側緣部6A之非肌膚對向面6b上。將條帶基端部73固定於伸縮翼片6上之方法,既可使用熱封法、超音波密封法、高頻密封法等融著方式,亦可併用黏接劑及融著而代替黏接劑。
本發明之伸縮翼片及黏扣帶並不限定於上述丟棄式尿布1B之伸縮翼片及黏扣帶,可於不脫離本發明之主旨之範圍內採用多種形態者。下述其他實施形態主要係說明與上述實施形態之丟棄式尿布1B不同之構成部分,對相同之構成部分標附同一符號並省略說明。未特別說明之構成部分則係適當應用對於上述實施形態之說明。
於上述實施形態中,如圖32及圖33所示,設於伸縮翼片6之伸縮部6B中之第1黏接部67係沿本體長度方向X延伸之直線狀,但於圖34及圖35所示之實施形態中,係於構成伸縮部6B之翼片材61之內正面之全部區域內均勻地塗佈(所謂之全塗)黏接劑而形成。如此,利用藉由黏接劑之全塗而形成第1黏接部67之圖34及圖35所示之實施形態亦可與上述實施形態相同地實現複數根彈性構件62各自之兩端部62p、62q於俯視時為直線狀從而提高伸縮性翼片6之外觀性之效果。
圖36所示之實施形態之伸縮部6B與上述實施形態不同。即,於圖32所示之伸縮翼片6中,複數根彈性構件62係分別於伸縮部6B中與沿本體長度方向X延伸之複數個連續直線狀之第1黏接部67重疊,並藉由各該黏接部67而固定於翼片材61上,但於圖36所示之伸縮部6B中,除了其本體寬度方向Y之一端側(存在第1黏接部67a之部位)及另一端側(存在第1黏接部67b之部位)之外,複數根彈性構件62未固定於構成伸縮部6B之翼片材61上。即,於圖36所示之伸縮部6B中,配置於由位於本體寬度方向Y之最內側之(距吸收性本體5最近之)第1黏接部67a與位於本體寬度方向Y之最外側之(距吸收性本體5最遠之)第1黏接部67b夾持之區域內的複數個黏接部66分別係藉由將俯視為矩形形狀之複數個小接合部66s配置為於本體長度方向X上隔開特定間隔成排而構成,俯視為沿本體長度方向X延伸之虛線狀。並且,複數根彈性構件62係以相對於複數個虛線狀之接合部66,不與小接合部66s重疊而與於本體長度方向X上相鄰之小接合部66s、66s間之縫隙重疊之方式配置,並且係以位於伸縮部6B之本體寬度方向Y之兩端的連續直線狀之黏接部67a及67b重疊之方式而配置,於伸縮部6B中,僅於黏接部67a及67b處固定於翼片構件61中。圖36所示之實施形態中之伸縮部6B可使用本案申請人之先前申請案之日本專利特開2005-80859號公報中所記載之複合伸縮構件。
又,圖36所示之實施形態之黏扣帶與上述實施形態不同。即,圖36所示之黏扣帶7A俯視為矩形形狀,條帶基端部73之本體長度方向X之長度(條帶基端部73之寬度)與條帶前端部74之本體長度方向X之長度(條帶前端部74之寬度)相同。
圖37所示之實施形態之黏扣帶7對伸縮翼片6之接合形態與上述實施形態(參照圖33)不同。再者,圖37所示之接合形態亦可應用於黏扣帶7A(參照圖36)中。於圖37所示之實施形態中,黏扣帶7係藉由條帶基端部73而固定於伸縮翼片6之外側緣部6A之肌膚對向面6a上。又,於黏扣帶7之非肌膚對向面7b以及伸縮翼片6之非肌膚對向面6b上,以跨及黏扣帶7之條帶前端部74以及伸縮翼片6之外側緣部6A之方式固定有增強黏扣帶7對於伸縮翼片6之固定的增強構件76。增強構件76例如可使用不織布或樹脂薄膜。
再者,增強構件76亦可應用於圖33所示之實施形態中。即,於圖33所示之實施形態中,可於黏扣帶7之肌膚對向面7a以及伸縮翼片6之肌膚對向面6a上,以跨及黏扣帶7之條帶前端部74中之相較於固止部7更靠本體寬度方向Y之內側之部位(由固止部71與翼片材61夾持之部位)以及外側緣部6A之方式固定增強構件76。
繼而,以圖29~圖33所示之尿布1B之製造方法為例,一面參照圖式一面說明本發明之丟棄式尿布之製造方法。本實施態樣(第4發明之一實施形態)之丟棄式尿布1B之製造方法係包括伸縮翼片6之製造步驟、以及將藉由該製造步驟獲得之伸縮翼片6安裝至吸收性本體5之構成構件(背面片材3、側翼片82等)中之步驟。
於圖38中係表示本實施態樣之伸縮翼片之製造步驟之概略。本實施態樣之伸縮翼片之製造步驟係包括:1)於將複數根彈性構件62分別整體性地朝一方向[與生產線之流程方向(MD)正交之方向(CD)]牽拉之伸長狀態下,將複數根彈性構件62固定於預設有黏接部67、68、69之翼片材61之該黏接部67、68、69上,從而獲得複合體6'之步驟;以及2)解除複合體6'中之複數根彈性構件62之上述伸長狀態,使各彈性構件62收縮之收縮步驟。本實施態樣之伸縮翼片之製造步驟係使用如專利文獻5所記載之周知製造裝置而實施。
於本實施態樣之伸縮翼片之製造步驟中,首先,如圖38(a)所示,使複數根彈性構件62達到分別整體性地朝CD牽拉之伸長狀態。伸長狀態之複數根彈性構件62係以於MD上隔開特定間隔並列之狀態由製造裝置捲纏。
又,準備1張翼片材61,並於該翼片材61之一面塗佈黏接劑,從而設置黏接部67、68、69。於圖38(b)中係表示設有黏接部67、68、69之翼片材61之黏接劑塗佈面。翼片材61俯視為矩形形狀,於翼片材61之寬度方向(CD)之中央部6B'上設置有沿長度方向(MD)延伸之連續直線狀之複數根黏接部67,於CD之左右兩側部6A'、6C'上分別設有黏接部68、69。黏接部68、69均係於翼片材61之左右兩側部6A'、6C'之全部區域內均勻地塗佈(全塗)黏接劑而形成。於CD上相鄰接之黏接部67、67之間,未塗佈有黏接劑,為非黏接部。
繼而,一面維持複數根彈性構件62各自朝向CD牽拉之伸長狀態,一面使其抵接翼片材61之黏接劑塗佈面,藉由黏接部67、68、69將複數根彈性構件62固定於翼片材61上,獲得翼片材61與彈性構件62之複合體。於本實施態樣中,除了預設有黏接部67、68、69之翼片材61之外,進而使用1張與該翼片材61為相同尺寸之其他翼片材61,由該等2張翼片材61、61同時夾持複數根彈性構件62從而獲得複合體6'。於本實施態樣所使用之2張翼片材61、61中之一者上,如圖38(b)所示般預先塗佈黏接劑,而另一面不塗佈黏接劑。但是,亦可於2張翼片材61、61之兩者上預先塗佈黏接劑。於圖38(c)中係表示於2張翼片材61、61之間夾持固定有複數根彈性構件62之構成之複合體6'。於複合體6'中,2張翼片材61、61彼此之間係藉由黏接部67、68、69而相互接合從而一體化。
於實施下一步驟之上述收縮步驟前之複合體6'中,翼片材61之CD(彈性構件62之伸長方向)之左右兩側部6A'、6C'之黏接部68、69相較於翼片材61之CD之中央部6B'之黏接部67而黏接力更低。黏接部67、68、69之黏接力則如上所述。於本實施態樣中係藉由以比黏接部67少之黏接劑塗佈量形成黏接部68、69而相對降低黏接部68、69之黏接力。
繼而,解除複合體6'中之複數根彈性構件62之伸長狀態,使各彈性構件62收縮。更具體而言之,係於翼片材61之側部6A'之CD之外側及側部6C'之CD之外側合計兩處使用未圖示之切割器分別切割伸長狀態之複數根彈性構件62,解除各彈性構件62之伸長狀態。藉由此種切割,於彈性構件62中,位於翼片材61之CD之中央部6B'中之部位藉由黏接力相對較高之黏接部67而於伸長狀態下黏接固定於翼片材61上,另一方面,藉由此種切割而產生之彈性構件62之兩端部62p、62q分別自切割當時之翼片材61之CD之外側位置起藉由收縮而向翼片材61內移動,於翼片材61之CD之左右兩側部6A'、6C'中亦繼續收縮,最終於非伸長狀態或弱伸長狀態下藉由黏接部68、69黏接固定於翼片材61上。如此可獲得圖38(d)所示之伸縮翼片6。翼片材61之中央部6B'為伸縮翼片6之伸縮部6B,翼片材61之側部6A'為伸縮翼片6之外側緣部6A,翼片材61之側部6C'為伸縮翼片6之內側緣部6C。如上所述,由於彈性構件62之兩端部62p、62q之收縮時之移動受到黏接力相對較低之黏接部68、69限制,因此外側緣部6A中之一端部62p及內側緣部6C中之另一端部62q於俯視時均係呈沿CD(伸縮翼片6之寬度方向)延伸之直線狀地黏接固定於翼片材61上。
將如此藉由縮翼片之製造步驟而獲得之伸縮翼片6安裝於藉由其他方法製造之吸收性本體5之規定位置上,獲得目標丟棄式尿布1B。吸收性本體5可利用與此種吸收性物品之製造方法相同之方法製造。
說明第5~第7發明之實施形態。
如圖40所示,本發明(第5發明)之第1實施形態之丟棄式尿布101係具備:吸收性本體102,其包括吸收體123;及伸縮性之側翼片103、103,其係自該吸收性本體102之兩側緣起延伸。
如圖47所示,本發明(第6發明)之第1實施形態之丟棄式尿布201係具備:吸收性本體102,其包括吸收體123;及伸縮性之側翼片203、203,其係自該吸收性本體102之兩側緣起延伸。
如圖54所示,本發明(第7發明)之第1實施形態之丟棄式尿布301係具備:吸收性本體102,其包括吸收體123,且具有腹側部A、下襠部C及背側部B;及側翼片303、303,其係自背側部B中之該吸收性本體102之兩側緣起延伸。伸縮性之側翼片為本發明中之伸縮性翼片。
說明丟棄式尿布101、201、301之共通點。
如圖40、圖47及圖54所示,丟棄式尿布101、201、301中之吸收性本體102係包括液體透過性之正面片材121、液體不透過性或斥水性之背面片材122、以及插入該等兩片材121、122間之液體保持性之吸收體123。如圖40、圖47及圖54所示,吸收性本體102係藉由將作為尿布101、201、301之內正面之正面片材121以及作為尿布101、201、301之外正面之背面片材122以於該等兩片材121、122間插入吸收體123之方式接合而形成。
又,吸收性本體102沿其長度方向之兩側部配設有立體護翼形成用片材124、124。立體護翼形成用片材124係於吸收性本體102之長度方向之兩側部固定於正面片材121及自該正面片材之側緣起延伸之背面片材122上。各立體護翼形成用片材124於吸收性本體102之寬度方向(Y方向)內側之端緣附近,沿該端緣具有立體護翼形成用之彈性構件125,於穿戴時,藉由該彈性構件125之收縮力,規定寬度之部分自該端緣起自正面片材121隔開而形成立體護翼。又,於配置於吸收性本體102之長度方向兩側部之腿周上的部分配置有腿部褶皺形成用之彈性構件126。於穿戴時,藉由彈性構件126之收縮而形成腿部褶皺,從而與腿周良好地貼合。
於穿戴時,吸收性本體102具有包括位於穿戴者腹側之腹側部A、位於背側之背側部B以及位於股間部之下襠部C的縱長形狀,側翼片103、103、203、203、303、303係自背側部B中之吸收性本體102之左右兩側緣部起沿與該吸收性本體102之長度方向正交之方向(Y方向)延伸。
又,側翼片103、103、203、203於各自之延伸方向(Y方向)之前端側設有帶固止部141之突片104。於丟棄式尿布301中之側翼片303、303上,於各自之延伸方向(Y方向)之前端部設有黏扣帶304。再者,由於帶固止部141之突片104係相當於本申請案發明中之黏扣帶,故以下亦將突片104稱為黏扣帶104。另一方面,於尿布101、201、301之腹側部A之外正面設有用於固止固止部141、341之定位區105,於穿著尿布101、201時,係用手牽拉黏扣帶104、304,並且如圖41、圖48及圖59所示,將該黏扣帶104按壓至定位區105,使該黏扣帶104固止於定位區105上以供穿戴者穿著。黏扣帶104、304係包括條帶基材142、342、以及與該條帶基材142、342接合而形成固止部141、341之機械性魔術貼之公型構件143、343。
如圖40所示,尿布101係形成為相對於吸收性本體102之長度方向中央線CL而左右對稱。因此,關於側翼片103、103之構成,主要說明圖40之左側之側翼片之構成,除了右側之側翼片之構成亦左右對稱之外係具有相同之構成。
如圖47所示,尿布201係形成為相對於吸收性本體102之長度方向中央線CL而左右對稱。因此,關於側翼片203、203之構成,主要說明圖47之左側之側翼片之構成,除了右側之側翼片之構成亦左右對稱之外係具有相同之構成。
如圖54所示,尿布301係形成為相對於吸收性本體102之長度方向中央線CL而左右對稱。因此,關於側翼片303、303之構成,主要說明圖54之左側之側翼片之構成,除了右側之側翼片之構成亦左右對稱之外係具有相同之構成。
如圖42及圖49所示,側翼片103、203於伸長為平面狀之狀態下為矩形狀。又,如圖43及圖50所示,側翼片103、203包括2張不織布131、132、以及配置於其間之複數根彈性構件133。彈性構件133係分別沿與吸收性本體102之寬度方向為相同方向之側翼片103、203之延伸方向(Y方向)而延伸,複數根係於與該延伸方向正交之正交方向(X方向)上隔開大致相等之間隔而配置。又,亦將沿吸收性本體102之寬度方向的側翼片103、203之延伸方向單稱為Y方向,將與側翼片之延伸方向交叉之方向單稱為X方向。
配置於側翼片103、203上之複數根彈性構件133於側翼片103、203上形成沿Y方向伸縮之伸縮部130、230。伸縮部130、230亦可跨及側翼片103、203之Y方向之總長,但是於兩實施形態之尿布103、203中,除側翼片103、203之Y方向之兩端部之規定寬度以外之部分為伸縮部130、230。伸縮部130、230係藉由彈性構件133之彈性伸縮力而沿側翼片103、203之Y方向伸縮。
若進而說明第5發明之第1實施形態之丟棄式尿布101,側翼片103之伸縮部130如圖42所示,與側翼片103延伸方向(Y方向)交叉之交叉方向(X方向)上之位於具有突片104之範圍H1內的部分(圖42中之斜線部)係伸長應力較高之高伸長應力部Ga,相同方向(Y方向)上之位於相較於高伸長應力部Ga更靠下襠部C側的部分係伸長應力相較於高伸長應力部Ga更低之低伸長應力部Gb。高伸長應力部Ga及低伸長應力部Gb係將兩者進行比較時伸長應力相對較高之部分以及伸長應力相對較低之部分。
又,「伸長應力」係側翼片103之Y方向之每單位長度之100%伸長時之負重,較佳為藉由下述方法求出。
<伸長應力之測定方法>
伸長應力係藉由島津製作所自動繪圖器之牽引試驗而求出。試驗片係自尿布101中對應側翼片安裝於本體上之部分(本體安裝部)而切出,獲得尿布之Y方向之長度為側翼片之總長,X方向之長度(寬度)為25 mm之試驗片。藉由夾具握持該試驗片中之側翼片103之條帶安裝側之非伸縮區域以及本體安裝部分,並以牽引速度300 mm/min使其伸長。求出自自然收縮之狀態下之長度起伸長至設計尺寸(與以排除彈性構件之一切影響之狀態下伸長為平面狀時之尺寸相同(於構成側翼片103之不織布不破裂之狀態之範圍內))為止時(100%伸長時)的負重(全尺度:50 N),並將其作為X方向之每單位長度(25 mm)之100%伸長時之負重。
若更詳細地說明第1實施形態中之側翼片103,如圖42所示,側翼片103於其延伸方向(Y方向)之前端103a側具有2張不織布131、132間沿X方向連續接合而成之前端側固定部135,於其延伸方向(Y方向)之基端103b側具有2張不織布131、132間沿X方向連續接合之基端側固定部137。並且,配置於側翼片103上之彈性構件133均係以跨及前端側固定部135與基端側固定部137之間之方式而配置,同時於前端側固定部135及基端側固定部137之各個中係經由黏接劑135A、137A而固定於不織布131、132間。
並且,於本實施形態中之側翼片103中,Y方向上之前端側固定部135與基端側固定部137之間變成沿Y方向伸縮之伸縮部130,該伸縮部130之全體係以2張不織布131、132間於分散配置之多個融著部139融著,同時彈性構件133不通過該等融著部139之方式配置的柔軟伸縮部138。
更具體而言,於前端側固定部135與基端側固定部137之間,形成有藉由熱壓印加工熱融著不織布131、132間而成之多個點狀融著部139,該等點狀融著部139係分散於側翼片103之Y方向及X方向上。又,點狀融著部139形成由複數個(於圖示例中為11個)點狀融著部139沿X方向直列而成之融著部排S,該融著部排S於Y方向上形成有複數排(於圖示例中為6排)。
於作為柔軟伸縮部138之伸縮部130中,配置於側翼片上之複數根彈性構件133均係以通過於X方向上相鄰之點狀融著部139、139間之方式而配置,彈性構件133均係以不通過點狀融著部139之方式而配置。因此,該等彈性構件133於前端側固定部135與基端側固定部137之間不與任何不織布131、132接合。但是,於融著部排S內之相鄰之融著部139、139間,不織布131、132相較於伸縮部130中之其他部位而更強力地接觸彈性構件133。
彈性構件133係藉由將用於形成前端側固定部135及基端側固定部137之黏接劑135A、137A塗敷於不織布131、132之任一者之後,於該塗敷部上以伸長狀態配置彈性構件,進而一面維持其伸長狀態一面於該等彈性構件上配置另一不織布之後,將其等一體加壓而固定於不織布131、132間。又,於不織布131、132間固定彈性構件133之後,實施熱壓印加工而形成點狀融著部139。
第1實施形態之尿布101中之側翼片103中,使配置X方向上配置於具有上述突片104之範圍H1內的彈性構件133時之彈性構件133之伸長率,高於配置較該範圍H1更位於下襠部C側之不具有突片104之範圍H2內所配置的彈性構件133時之彈性構件133之伸長率,藉此形成上述高伸長應力部Ga及低伸長應力部Gb。
因此,側翼片103上形成高伸長應力部Ga及低伸長應力部Gb時,無需使用種類或粗度不同之複數種彈性構件,故就減輕材料管理之負擔及製造成本等之觀點而言較佳。其中,高伸長應力部Ga及低伸長應力部Gb亦可使用種類或粗度等不同之彈性構件。
穿戴者穿著第1實施形態之尿布101時,藉由手牽拉突片104,於使側翼片103伸長之狀態下,將該突片104按壓並固定於定位區105。
根據本實施態樣之尿布101,伸縮部130中之位於具有突片104之範圍H1內之部分變成高伸長應力部Ga,故僅藉由牽拉突片104而穿著尿布101,如圖44所示,便可使側翼片103之收縮力集中作用於背側部B中之與穿戴者之背部之凹下部分P抵接的部分。因此,穿戴者之背部之凹下部分P處難以產生穿戴者之肌膚與尿布之間之縫隙。
又,側翼片103具有較具有突片104之範圍H1更位於下方(下襠部C側)之部分H2,且該部分H2中包含伸長應力低於高伸長應力部Ga之低伸長應力部Gb,故可不對穿戴者之腿周施加必要以上之牽拉力,從而可防止留下痕跡。
就防止穿戴者之背部側產生縫隙之觀點而言,上述高伸長應力部Ga藉由上述伸長應力之測定方法而測定之側翼片103之X方向之長度為25 mm時的伸長應力較佳為1.3 N~3.5 N,尤佳為2.0 N~3.5 N,就不使穿戴者之腿周感覺過緊而保持適度貼合性之觀點而言,上述低伸長應力部Gb藉由相同測定方法所測定之側翼片103之X方向之長度為25 mm時的伸長應力較佳為0.3 N~2.5 N,尤佳為0.5 N~2.0 N。
又,就防止縫隙產生且防止腿周之壓痕之觀點而言,高伸長應力部Ga之上述伸長應力對於上述低伸長應力部Gb之上述伸縮應力的比(前者/後者)較佳為1.3~3.0倍,尤佳為1.4~2.5倍。
又,如本實施形態般,使固定彈性構件133時之伸長率不同,而形成高伸長應力部Ga與低伸長應力部Gb之情形時,就穿著時之易牽拉性及腹部周圍之貼合性而言,配置於高伸長應力部Ga之彈性構件133a之伸長率較佳。為2.0倍~4.0倍,尤佳為2.5倍~3.5倍,就腿周之貼合性而言,配置於低伸長應力部Gb之彈性構件133b之伸長率較佳為1.1倍~3.0倍,尤佳為1.2倍~2.5倍。
又,配置於高伸長應力部Ga之彈性構件133a之伸長率對於配置於低伸長應力部Gb之彈性構件133b之伸長率的比(前者/後者)較佳為1.3~3.0,尤佳為1.4~2.5。
於高伸長應力部Ga較佳配置3~10根,尤佳配置4~8根之彈性構件,於低伸長應力部Gb亦較佳配置1~9根,尤佳配置2~8根之彈性構件。
各部分之彈性構件之伸長率係藉由下述方法而求出。
<彈性構件之伸長率之測定方法>
於收縮(自然長)狀態之側翼片上在Y方向以特定間隔附加兩處印記。繼而,使側翼片伸長為設計尺寸(與排除彈性構件之一切影響之狀態下伸長為平面狀時之尺寸相同)為止,測定此時之印記間隔。根據該伸長前後之測定值,藉由下述之式而求出伸長倍率。
[伸長時間隔]/[收縮時間隔]=伸長率(倍)
又,就防止穿戴者之背部側產生縫隙之觀點而言,側翼片103之上端103c至突片104為止之距離L1較佳為側翼片103之X方向之總長L的0~30%,尤佳為5~25%,側翼片103之下端103d至突片104為止之距離L2較佳為側翼片103之X方向之總長L的30~60%,尤佳為35~55%。又,根據同樣之觀點,上述距離L2較佳為大於上述距離L1,且該距離L2與該距離L1之差(L2-L1)較佳為上述總長L之10~55%,尤佳為15~50%。
又,側翼片103之X方向之總長L較佳為吸收性本體102之X方向之總長(沿中央線CL而測定)的15~25%,尤佳為16~20%,吸收性本體102之長度方向背側部側之端緣102b至側翼片103為止的距離L3較佳為0~2.5 cm,尤佳為0.5~2.0 cm。
再者,側翼片103之X方向之總長L、上述距離L1、L2係於側翼片103之前端103a之位置處測定,上述距離L3係於側翼片103之基端103b之位置處測定。
側翼片材之各部之尺寸等係以使彈性構件等彈性構件伸長,使側翼片伸長至設計尺寸(與排除彈性構件之一切影響之狀態下伸長為平面狀時之尺寸相同)為止的狀態下進行測定。
又,就更確實地獲得如上所述之一個或二個以上之效果的觀點而言,伸縮部130之Y方向之長度L4(參照圖42)相對於側翼片103之延伸方向(Y方向)之總長L5(參照圖42)而言,較佳為65~95%,更佳為75~90%。
又,高伸長應力部Ga與低伸長應力部Gb較佳為Y方向之長度相同。
又,伸縮部130、高伸長應力部Ga、低伸長應力部Gb所形成之融著部139於Y方向上形成有複數排由複數個融著部139在X方向直列而成的融著部排S。因此,當彈性構件133收縮時,融著部排S彼此之間之2張不織布131、132分別於遠離彈性構件133之方向上容易變形為剖面凸狀,跨越複數根彈性構件133而容易形成向X方向延伸之褶皺134。因此,伸縮部130、高伸長應力部Ga及低伸長應力部Gb中之接觸穿戴者之肌膚的部分柔軟,抵碰穿戴者之側部或腿周等之觸感亦優異。
對尿布101、201之構成材料進行說明。
作為構成側翼片103、203之不織布131、132、突片104之條帶基材142可使用先前用於丟棄式尿布、經期衛生棉等吸收性物品之各種不織布等,並無特別限制。
作為構成吸收性本體102之正面片材121、背面片材122及吸收體123分別可使用先前用於丟棄式尿布、經期衛生棉等吸收性物品之材料等,並無特別限制。例如,作為正面片材121可使用親水性且液體透過性之不織布等,作為背面片材122可使用液體不透過性或斥水性之樹脂薄膜或樹脂薄膜與不織布之積層體等。作為吸收體123可使用將紙漿纖維等纖維之集合體(亦可為不織布)或於其中保持吸水性聚合物之粒子而成的吸收性核心以含義透水性薄紙或不織布之核心包片覆蓋而成者等。構成立體護翼之立體護翼形成用片材124可使用伸縮性之薄膜、不織布、織物或其等之積層片材等。
作為彈性構件133、構成立體護翼之彈性構件125、腿部部彈性構件126,可使用包含天然橡膠、聚胺基甲酸酯、聚苯乙烯-聚異戊二烯共聚物、聚苯乙烯-聚丁二烯共聚物、丙烯酸乙酯-乙烯等聚乙烯-α烯烴共聚物等的線狀或帶狀之彈性構件。作為線狀或帶狀之彈性構件除可使用剖面為圓形、正方形狀者之外,亦可使用剖面為橢圓形、剖面矩形等之細幅帶狀者,意爾康使用複絲類型者。
側翼片103中之彈性構件133之寬度(或直徑)例如為0.1~1 mm,較佳為0.2~0.8 mm。
作為突片104可使用於不織布等之條帶基材之另一面上藉由熱融著或黏接劑等貼附機械扣件之掛鉤構件而成者。
繼而,參照圖45及圖46對本發明(第5發明)之其他實施形態之丟棄式尿布進行說明。其他實施形態之丟棄式尿布與第1實施形態之丟棄式尿布103之不同點在於側翼片之構成。關於其他實施形態,主要對與第1實施形態之不同點進行說明,對於相同方面則省略說明。對於未特別提及之方面,可將第1實施形態相關之說明包括較佳構成在內適當地應用。
於第2實施形態之尿布中之側翼片103A中,如圖45所示,側翼片103A之Y方向上之P1至P2為止之全部區域內,2張不織布131、132間係藉由未圖示之黏接劑而接合,圖中以符號130A表示之範圍係於Y方向伸縮的伸縮部130A。
如圖45所示,第2實施形態中之伸縮部130A於包含與側翼片103之延伸方向(Y方向)交叉之方向(X方向)上之突片104的範圍H1內的部分,以相對較窄之間距配置有彈性構件133a,該部分變成伸長應力較高之高伸長應力部Ga。另一方面,較同方向(X方向)上之高伸長應力部Ga更位於下襠部C側之部分,以大於高伸長應力部Ga之間距配置有彈性構件,該部分變成伸長應力低於高伸長應力部Ga的低伸長應力部Gb。
第2實施形態中,側翼片103A上形成高伸長應力部Ga及低伸長應力部Gb時,亦無需使用種類或粗度不同之複數種彈性構件,故就減少材料管理之負擔及製造成本等觀點而言較佳。其中,高伸長應力部Ga及低伸長應力部Gb亦可使用種類或粗度等不同之彈性構件。
根據第2實施形態之尿布,伸縮部130A中之位於具有側翼片103之X方向之突片104的範圍H1之部分變成高伸長應力部Ga,另一方面,具有較具有突片104之範圍H1更位於下方(下襠部C側)之部分H2,且該部分H2變成伸長應力低於高伸長應力部Ga之低伸長應力部Gb,故實現與第1實施形態之尿布相同之效果。
如本實施形態般,使固定彈性構件133時之X方向之配置間距不同,而形成高伸長應力部Ga與低伸長應力部Gb之情形時,配置於高伸長應力部Ga之彈性構件133a之配置間距對於配置於低伸長應力部Gb之彈性構件133b之配置間距的比(前者/後者)間距為0.1~0.6,尤佳為0.2~0.5。彈性構件之間距係對X方向上之彈性構件之同位置間(X方向之中央位置等)之距離進行測定而得。
於高伸長應力部Ga較佳配置3~12本,尤佳配置4~10根之彈性構件,於低伸長應力部Gb亦較佳配置1~8本,尤佳配置2~6根之彈性構件。
於第3實施形態之尿布中之側翼片103B中,如圖46所示,包含與側翼片103B之延伸方向(Y方向)交叉之方向(X方向)上之突片104的範圍H1中之部分上配置有粗度相對較大之彈性構件133a,該部分變成伸長應力較高之高伸長應力部Ga。另一方面,較同方向(X方向)上之高伸長應力部Ga更位於下襠部C側之部分上配置有粗度相對小於高伸長應力部Ga之彈性構件133b,該部分變成伸長應力低於高伸長應力部Ga的低伸長應力部Gb。
第3實施形態之側翼片103B與第1實施形態之側翼片103同樣地,延伸方向(Y方向)上之前端側固定部135與基端側固定部137之間變成於Y方向上伸縮之伸縮部130,該伸縮部130之全體變成以2張不織布131、132間於分散配置之多個融著部139融著,同時彈性構件133不同通過該等融著部139之方式配置的柔軟伸縮部138。
根據第3實施形態之尿布,伸縮部130中之位於具有側翼片103B之Y方向之突片104之範圍H1內的部分變成高伸長應力部Ga,另一方面,具有較具有突片104之範圍H1更位於下方(下襠部C側)的部分H2,且該部分H2變成伸長應力低於高伸長應力部Ga之低伸長應力部Gb,故實現與第1實施形態之尿布相同之效果。
如本實施形態般,使彈性構件133之粗度不同而形成高伸長應力部Ga及低伸長應力部Gb之情形時,配置於高伸長應力部Ga之彈性構件133a之寬度或直徑相對於配置於低伸長應力部Gb之彈性構件133b之寬度或直徑的比(前者/後者)較佳為1.5~10,尤佳為2~8。
本發明(第5發明)並不限定於上述各實施形態,可進行多種變更。
例如,側翼片之伸縮部130、130A中,較具有與側翼片之延伸方向(Y方向)交叉之方向(X方向)上之突片104的範圍H1更靠上端103c側,亦可具有每單位長度之伸長應力低 於具有突片104之範圍H1之高伸長應力部Ga的第2低伸長應力部。其中,第2低伸長應力部之X方向之長度較佳為低於較高伸長應力部Ga更位於下襠部側之低伸長應力部Gb之X方向之長度,更佳為50%以下,進而較佳為20%以下。
又,伸縮部130亦可取代Y方向之全體為柔軟伸縮部138,而以一部分作為柔軟伸縮部138。形成於柔軟伸縮部138之融著部排S之根數亦可取代圖42或圖46所示之6根,而設為3根~12根或13根以上(例如5~20根等)。又,構成融著部排S之點狀融著部139之個數亦可根據配置於側翼片之彈性構件133之根數等而適當地決定。又,點狀融著部139之形狀可設為矩形、長圓、圓、橢圓、菱形、三角形、五角形等適當之形狀。
亦可代替融著部排S,設置將2張不織布間藉由黏接劑或熱封等而於X方向連續接合之線或帶狀之接合部。
又,配置於一片側翼片上之彈性構件133之根數亦可適當地進行變更,例如可設為5~20根,較佳為10~15根據左右。
又,突片104之固定部亦可代替機械性魔術貼之公型構件,而為塗佈有黏著劑之黏著部。將包含機械性魔術貼之公型構件之固止部141固定的定位區既可於背面片材122之外正面與機械性魔術貼之母型構件接合而形成,亦可由富有卡合性之不織布構成背面片材122之外正面,將其規定區域設為定位區。
又,融著部139除了可藉由熱壓印加工形成之外,亦可 藉由超音波壓印、高頻壓印而形成。又,前端側接合部及基端側接合部亦可代替使用黏接劑形成,而藉由熱壓印加工、超音波壓印、高頻壓印之融著等而形成。又,亦可為藉由併用黏接劑與熱壓印加工等之接合部。
又,於圖43中,表示有將突片104之條帶基材142經由黏接劑142A而固定於不織布131、132間之例子,但亦可將該條帶基材142藉由熱壓印加工等之熱融著而固定於不織布131、132間,還可將該條帶基材142藉由黏接劑或熱融著等而接合於不織布132之外正面(並非不織布131側之面)側。
側翼片103之對於吸收性本體102之固定亦相同,於圖43中表示有將側翼片藉由黏接劑127而固定於立體護翼形成用片材124與背面片材122之間的例子,但亦可將側翼片藉由熱融著等而固定於構成吸收性本體102之片材間,還可將側翼片藉由黏接劑或熱融著等而接合於背面片材122之外正面(並非立體護翼形成用片材124側之面)側。
又,丟棄式尿布亦可為不具有立體護翼者,還可將側翼片固定於吸收性本體102之兩側部中之正面片材與背面片材之間或正面片材上。
若進而對第6發明之第1實施形態之丟棄式尿布201進行說明,則側翼片203於其延伸方向(Y方向)之前端側具有3根帶狀之連續接合部235。該等連續接合部235(以下亦稱為前端側連續接合部)如圖50所示,係藉由黏接劑235A將2張不織布131、132間接合而形成,且該黏接劑235A如圖49所示係於側翼片203之X方向上連續配置。
形成連續接合部235之黏接劑235A係以將配置於側翼片203之所有彈性構件133相對不織布131及/或132固定的方式而配置。形成連續接合部235之黏接劑235A較佳為自最接近側翼片203之上端緣203c之彈性構件133之配置位置起,遍及最接近下端緣203d之彈性構件133的配置位置而配置,更佳為側翼片203之俯視時連續接合部235與所有彈性構件133交叉。
又,連續接合部235較佳為遍及側翼片203之X方向之總長而形成。側翼片203之上端緣203c於側翼片203之X方向上,係位於尿布之腰端102b側之端緣,下端緣203d於側翼片203之X方向上係位於尿布之下襠部C側的端緣。
又,形成連續接合部之黏接劑235A既可為塗敷於不織布131、132之任一面之後,於其塗敷部上配置彈性構件133,並於其上配置另一不織布而成者,亦可為塗敷於不織布131、132之兩者,於其塗敷部彼此間夾持彈性構件133而成者。關於下述黏接劑137A及形成中央連續接合部140之黏接劑(未圖示)亦相同。
就側翼片儘量不出現較硬部分之觀點及彈性構件133牢固地固定於不織布131、132間之必要性而言,前端側連續接合部235之Y方向之寬度W1(參照圖49)較佳為1~6 mm,尤佳為2~5 mm。
又,就彈性構件之伸縮物性之有效顯現及視覺印象之方面而言,於Y方向上相鄰之前端側連續接合部235彼此之間的寬度W2(參照圖49)較佳為2~8 mm,尤佳為3~6 mm。相鄰之連續接合部235彼此之間變成不織布131與不織布132之間不接合的非接合部136,非接合部136中,彈性構件133與不織布131之間、彈性構件133與不織布132之間及不織布131與不織布132之間均不接合。
又,就確保翼片之良好伸縮性顯現及透濕性或透氣性之觀點而言,形成有複數根前端側連續接合部235之Y方向長度L1(接近最前端203a之前端側連續接合部235之前端203a側之端緣,至接近最基端203b之前端側連續接合部235中之基端203b側之端緣為止的距離)相對於側翼片203之伸縮部230之長度L2較佳為10~50%,尤佳為20~40%。
本說明書所記載之尺寸係以使彈性構件133等彈性構件伸長,使側翼片伸長為設計尺寸(與排除彈性構件之一切影響之狀態下伸長為平面狀時之尺寸相同)為止的狀態進行測定。
本實施形態中之側翼片203於其延伸方向(Y方向)之基端側亦包含具有與上述前端側連續接合部235相同構成之基端側連續接合部237。基端側連續接合部237亦係藉由將2張不織布131、132間經由黏接劑237A接合而形成,且該黏接劑237A如圖49所示於側翼片203之X方向上係連續配置。形成基端側連續接合部237之黏接劑237A係以將配置於側翼片203之所有彈性構件133相對於不織布131及/或132固定的方式配置。形成基端側連續接合部237之黏接劑237A亦較佳為自最接近側翼片203之上端緣203c之彈性構件133之配置位置起,遍及最接近下端緣203d之彈性構件133之配置位置而配置,更佳為側翼片203之俯視時基端側連續接合部237與所有彈性構件133交叉。又,基端側連續接合部237亦較佳為遍及側翼片203之X方向之總長而形成。
就側翼片儘量不出現較硬部分之觀點及彈性構件133牢固地固定於不織布131、132間之必要性而言,基端側連續接合部237之Y方向之寬度W3(參照圖49)較佳為1~6 mm,尤佳為2~5 mm。
又,本實施形態中之側翼片203於側翼片之基端203b與前端側連續接合部235之間,具有以2張不織布131、132間於分散配置之多個融著部139融著,同時彈性構件133不通過該等融著部139的方式配置之中間伸縮區域238。
具體而言,於前端側連續接合部235中之最基端203b側之前端側連續接合部235與基端側連續接合部237之間,形成有藉由熱壓印加工而使不織布131、132間熱融著的多個點狀融著部139,且該等點狀融著部139係於側翼片203之Y方向及X方向上分散。
本實施形態中之點狀融著部139形成由複數個(圖示例為11個)點狀融著部139在X方向上直列而成之融著部排S,且該融著部排S於Y方向上形成有複數排(圖示例為4排)。
中間伸縮區域238中配置側翼片之複數根彈性構件133均係以通過X方向上相鄰之點狀融著部139、139間的方式配置,且所有彈性構件133亦以不通過點狀融著部139之方式配置。
並且,該等彈性構件133於中間伸縮區域238中,均不接合任何不織布131、132。然而,於融著部排S內之相鄰之融著部139、139間,不織布131、132係較中間伸縮區域238中之其他部位更強力地接觸彈性構件133。
穿戴者穿著第1實施形態之尿布201時,藉由手牽拉突片104而使側翼片203伸長之狀態下,將該突片104按壓並固定於定位區105。
以此方式穿著尿布201時或者以此方式穿著之尿布201之穿戴中,側翼片203上有時會被施加較強牽拉力。
根據本實施態樣之尿布201,即便於對側翼片203施加較強牽拉力之情形時,牽拉力之施加端部,尤其係具有力容易集中之突片104的前端側之端部,具有複數根連續接合部235,故即便一根連續接合部235自彈性構件133脫落,亦可藉由其他連續接合部235維持固定狀態,因此可防止側翼片全體之伸縮性受損。相對於此,例如圖53所示,於前端側連續接合部235為1根之情形時,若由該接合部235固定之彈性構件133自上述接合部235脫落,則該彈性構件之伸長狀態被解除,側翼片之伸縮部全體之伸縮性有可能受損。
較側翼片203之Y方向上之前端側連續接合部235更靠基端203b側於尿布201之穿戴中,容易變成直接接觸肌膚之狀態。本實施形態之尿布201中之中間伸縮區域238係配置於比較容易抵碰肌膚之部位,但由於不織布131、132間係由分散配置之融著部139接合,故側翼片203可維持良好之透濕性或透氣性,難以因悶熱等導致肌膚出現問題。又,融著部139並未於側翼片之X方向上連續形成,故中間伸縮區域238柔軟。因此,抵碰肌膚之觸感優異,難以給穿戴者帶來不適感等。而且,本實施形態之側翼片203於伸長時,翼片自身難以縮幅,故牽拉力分散於翼片全體,肌膚抵碰進而優異。
進而,於本實施形態之側翼片203中,側翼片之基端203b側亦具有上述構成之前端側連續接合部235,故側翼片之基端側中,彈性構件133亦難以產生脫落。因此,可進而確實地防止側翼片203之伸縮性受損。
又,形成於中間伸縮區域238之融著部139於Y方向上形成有複數排之將複數個融著部139在X方向直列而成的融著部排S。因此,當彈性構件133收縮時,融著部排S彼此之間中之2張不織布131、132分別於遠離彈性構件133之方向上容易變形為剖面凸狀,且跨越複數根彈性構件133而容易形成於X方向上延伸之褶皺134。因此,中間伸縮區域238中之抵碰穿戴者之肌膚的部分變成更柔軟,追隨變形性進而良好,故抵碰肌膚之觸感等進一步提高。
就更確實地獲得如上所述之一個或二個以上之效果的觀點而言,中間伸縮區域238之Y方向之長度L3(參照圖49)相對於側翼片203之伸縮部230之長度L2(參照圖49)較佳為50~90%,更佳為60~80%。
又,融著部排S之Y方向之合計長度相對於中間伸縮區域238之Y方向之長度L3,較佳為5~40%,更佳為10~20%。
側翼片203中之彈性構件133之寬度(或直徑)例如為0.1~3 mm,較佳為0.5~2 mm。
作為突片104可使用於不織布等之條帶基材之一面上藉由熱融著或黏接劑等貼附機械扣件之掛鉤構件而成者。
就製造成本或製造步驟簡化等之觀點而言,配置於一片側翼片上之彈性構件133較佳為以相同伸長率配置相同種類者。
繼而,參照圖51對本發明(第6發明)之第2實施形態之丟棄式尿布進行說明。第2實施形態之丟棄式尿布與第1實施形態之不同點在於側翼片之構成。對於第2實施形態,主要說明與第1實施形態不同之方面,對於相同方面則省略說明。並未特別提及之方面係適當應用第1實施形態相關之說明。
如圖51所示,第2實施形態之尿布中之側翼片203A中,前端側連續接合部235形成有2根,基端側連續接合部237形成有1根。並且,於側翼片203A之延伸方向(Y方向)上之前端側連續接合部235與基端側連續接合部237之間,形成有中央連續接合部24。
並且,於Y方向上之夾持中央連續接合部240之兩側,形成有中間伸縮區域238A及中間伸縮區域238B。
於中間伸縮區域238A、238B上,分別形成有複數排之具有與第1實施形態中之側翼片203之中間伸縮區域238中之融著部排相同構成的融著部排S。除融著部排S之根數不同以外,中間伸縮區域238A、238B分別具有與第1實施形態之中間伸縮區域238相同之構成。
又,形成於側翼片203A之前端側連續接合部235除了設置根數不同以外,具有與第1實施形態中之前端側連續接合部235相同之構成,形成於側翼片203A之基端側連續接合部237具有與第1實施形態中之基端側連續接合部237相同之構成。
中央連續接合部240亦係藉由將2張不織布131、132間經由黏接劑(未圖示)接合而形成,如圖51所示,該黏接劑亦係於側翼片203A之X方向上連續配置。形成中央連續接合部240之黏接劑係以配置於側翼片203A之所有彈性構件133相對於不織布131及/或132固定的方式配置。形成中央連續接合部240之黏接劑亦較佳為自最接近側翼片203A之上端緣203c之彈性構件133之配置位置起,遍及最接近下端緣203d之彈性構件133的配置位置而配置,更佳為側翼片203A之俯視時中央連續接合部240與所有彈性構件133交叉。又,中央連續接合部240亦較佳為遍及側翼片203A之X方向之總長而形成。
就側翼片儘量不出現較硬部分之觀點及彈性構件133牢固地固定於不織布131、132間之必要性而言,中央連續接合部240之Y方向之寬度W4(參照圖51)較佳為1~6mm,尤佳為2~5mm。
藉由第2實施形態,除了可獲得與第1實施形態相同之效果以外,還可獲得以下效果。
通常,於側翼片之前端側,若欲穿著而牽拉時之牽拉方向傾斜或扭曲而使得不織布與黏接劑塗敷部分容易受到負載。又,穿著中由於腹部或腿之移動與扭曲或伸長方向並不平行之牽拉力對不織布施加頗大之負載。因此,接近條帶基材接合部分之彈性構件固定部尤其容易產生彈性構件之脫落。另一方面,於第2實施形態中,於難以受到穿著時之牽拉方向或穿著後之動作導致不織布131、132與黏接劑塗敷部分受到之負擔之影響的側翼片203A之中央部附近設置中央連續接合部240,藉此可更有效地防止彈性構件133之脫落,從而可防止伸縮部230全體失去伸縮性。
本發明(第6發明)並不限於上述各實施形態,可進行多種變更。
例如,亦可將基端側連續接合部237與前端側連續接合部235同樣地於Y方向上隔開而設置複數根。圖52中表示有將前端側連續接合部235設為2根之例子。藉由設置複數根之前端側連續接合部235,可進而確實地防止側翼片之基端203b側中之彈性構件133之所謂脫膠。
又,亦可將前端側連續接合部235之根數代替圖49所示之3根,而設為圖52所示2根,且亦可設為4根以上(例如4~8根等)。又,形成於中間伸縮區域238之融著部排S之根數亦可代替圖49所示之4根,而設為1根、2根、3根或5根以上(例如4~15根等)。又,構成融著部排S之點狀融著部139之個數亦可根據配置於側翼片之彈性構件133之根數等而適當地決定。又,點狀融著部139之形狀可設為矩形、長圓、圓、橢圓、菱形、三角形、五角形等適當之形狀。
又,配置於一片側翼片上之彈性構件133之根數亦可適當地適當,例如可設為5~20根,較佳為10~15根左右。
又,突片104之固定部亦可代替機械性魔術貼之公型構件而設為塗佈有黏著劑之黏著部。將包含機械性魔術貼之公型構件之固止部141固定的定位區既可於背面片材122之外正面接合機械性魔術貼之母型構件而形成,亦可由富有卡合性之不織布構成背面片材122之外正面,將其規定區域作為定位區。
又,亦可於側翼片203之前端203a附近直接固定機械性魔術貼之公型構件等而作為固止部141。
又,設於中間伸縮區域238、238A、238B等之融著部139除了可藉由熱壓印加工形成以外,亦可藉由超音波壓印,高頻壓印而形成。
又,圖50中表示有將突片104之條帶基材142經由黏接劑142A而固定於不織布131、132間的例子,既可將該條帶基材142藉由熱壓印加工等之熱融著而固定於不織布131、132間,亦可將該條帶基材142藉由黏接劑或熱融著等而接合於不織布132之外正面(並非不織布131側之面)側。
側翼片203之對於吸收性本體102之固定亦相同,圖50中表示有將側翼片經由黏接劑127而固定於立體護翼形成用片材124與背面片材122之間的例子,但既可將側翼片經由熱融著等固定於構成吸收性本體102之片材間,亦可將側翼片經由黏接劑或熱融著等而接合於背面片材122之外正面(並非立體護翼形成用片材124側之面)側。
又,丟棄式尿布亦可為不具有立體護翼者,亦可將側翼片於吸收性本體102之兩側部固定於正面片材與背面片材之間或正面片材上。
若進而對第7發明之第1實施形態之丟棄式尿布301進行說明,則側翼片303如圖56所示包含2張不織布(翼片材)331、332,及配置於其等之間的複數根彈性構件333。又,側翼片303於伸長狀態及自然收縮之狀態之任一狀態下均為大致矩形狀。
彈性構件333分別係沿與吸收性本體102之寬度方向為同方向之側翼片303之延伸方向(Y方向)而延伸,且於與該延伸方向正交之正交方向(X方向)上隔開大致等間隔而配置有複數根。又,亦將沿吸收性本體102之寬度方向之側翼片303之延伸方向僅稱為Y方向,將與側翼片之延伸方向交叉之方向僅稱為X方向。
配置於側翼片303之複數根彈性構件333於側翼片303上形成有向Y方向伸縮的伸縮部330。伸縮部330藉由彈性構件333之彈性伸縮力而向側翼片303之Y方向伸縮。
若更詳細地說明第1實施形態中之側翼片303,則如圖55及圖56所示,側翼片303於其延伸方向(Y方向)之前端303a側,具有2張不織布331、332間沿X方向連續接合之前端側固定部336,且於其延伸方向(Y方向)之基端303b側,具有2張不織布331、332間沿X方向連續接合之基端側固定部337。並且,配置於側翼片303之彈性構件333均係以遍及前端側固定部336與基端側固定部337之間的方式配置,同時前端側固定部336及基端側固定部337之各者,分別經由黏接劑336a、337a而固定於經由不織布331、332間。
並且,側翼片303之Y方向上之前端側固定部336與基端側固定部337之間變成向Y方向伸縮的伸縮部330,該伸縮部330之全體變成柔軟伸縮部338。柔軟伸縮部338中,如圖58所示,係以2張不織布331、332間於分散配置之多個融著部339融著,同時彈性構件333不通過該等融著部339之方式配置。
如圖58所示,側翼片303中之前端側固定部336與基端側固定部337之間形成有藉由熱壓印加工將不織布331、332間熱融著的多個點狀融著部339,該等點狀融著部339係於側翼片303之Y方向及X方向上分散。又,點狀融著部339將複數個(圖示例中為11個)於X方向上直列而形成融著部排S,該融著部排S於Y方向上形成有複數排(圖示例中為8排)。
作為柔軟伸縮部338之伸縮部330中,配置於側翼片303之複數根彈性構件333均以通過X方向上相鄰之點狀融著部339、339間的方式配置,所有彈性構件333亦以不通過點狀融著部339之方式配置。因此,該等彈性構件333於前端側固定部336與基端側固定部337之間,均不接合任何不織布331、332。其中,於融著部排S內之相鄰之融著部339、339間,不織布331、332較伸縮部330中之其他部位更強力地接觸彈性構件333。
於收縮狀態之伸縮部330中,融著部排S彼此之間之2張不織布331、332分別於遠離彈性構件333之方向上變形,形成向X方向延伸的褶皺334、335。配置於尿布外正面側之不織布331形成褶皺334,配置於尿布內正面側之不織布332於與Y方向上之褶皺334重疊的位置上,形成褶皺335。褶皺334及褶皺335均係跨越複數根彈性構件333而向X方向延伸。
如圖55及圖56所示,黏扣帶304具有以重疊於側翼片303之狀態固定的條帶固定部344,該條帶固定部344之位於伸縮部330上之部分344a係固定於伸縮部330收縮而產生的褶皺334、334上。條帶固定部344經由黏接劑344c而接合於不織布331之尿布外正面側之面,且位於伸縮部330上之部分344a接合於複數根褶皺334之至少頂部。又,條帶固定部344中之位於伸縮部330上之部分344a如圖56所示亦與藉由不織布332形成之複數根褶皺335、335重疊。
條帶固定部344係設於側翼片303之X方向之一部分R1上。側翼片303於X方向上具有自條帶固定部344向下方延伸的部分R2,於條帶固定部344之下方鄰接部位4N處,亦具有由伸縮部330收縮而產生的複數根褶皺334、334。
就提高穿著時之吸收性本體102之背部部分之貼合性、及防止側翼片303對腿周之刺戳之觀點而言,側翼片303自條帶固定部344向下方延伸的部分R2之X方向之長度L2(參照圖55)較佳為X方向之總長L的25~70%,尤佳為35~60%。
本實施形態中之側翼片303於Y方向上之伸縮部330之兩側具有非伸縮部340。側翼片303之前端側之非伸縮部340如圖56所示變成彈性構件333不與任何不織布331、332接合的非接合部。再者,作為非伸縮部340,亦可設置弱接合部,即,將2張不織布331、332間藉由單位面積重量低於前端側固定部或基端側固定部之黏接劑等的黏接劑,較弱接合至彈性構件333與不織布331、332之間可產生偏移之程度。
穿戴者穿著本實施形態之尿布301時,藉由手牽拉黏扣帶304而使側翼片303如圖59所示伸長之狀態下,將該黏扣帶304固定於定位區105。
以此方式穿著之尿布中,於穿著時或穿戴中,黏扣帶304之對於側翼片303之接合部(條帶固定部344)附近容易受到較大牽拉力。尤其係,側翼片303之下部附近中之穿戴者之周長通常長於穿戴者之腳跟或臀部,且由於穿戴者之腿之移動而容易受到伸縮之負載。因此,僅藉由較伸縮部330更位於Y方向之外側之非伸縮部340之平坦翼片材而將條帶固定部344固定的情形時,黏扣帶304之下緣部附近容易產生延伸或破裂,亦容易產生黏扣帶304之自側翼片303之剝離。再者,關於黏扣帶304之下緣部附近延伸而言,有如下狀況:例如黏扣帶之前端部朝向X方向之上側,固定於吸收性本體102中之穿戴者之腹側外正面時,難以一面於試穿方向(Y方向)平滑伸長一面固定。
相對於此,於本實施形態之尿布301中,條帶固定部344之下方鄰接部位4N處具有伸縮部330收縮而產生的複數條褶皺334、334,故如圖59所示,下方鄰接部位4N靈活地變形,緩和條帶固定部344之下緣部344d附近受到的牽拉力。因此,可有效防止黏扣帶304產生延伸或破裂,或者黏扣帶304自側翼片303剝離。
若如本實施形態之側翼片303般,將條帶固定部344之一部分344a固定於伸縮部330收縮而產生的褶皺334上,則可進而確實地實現此種效果。
再者,如圖56所示,本實施形態中之條帶固定部344包含固定於伸縮部330上之部分344a、固定於側翼片303之前端側之非伸縮部340上的部分344b。
位於條帶固定部344之下方鄰接部位4N之褶皺334之根數、及與條帶固定部344重疊之部位存在之褶皺334之根數於圖示例中為3根,但均較佳為複數根,更佳為2~6根,進而較佳為2~4根。
又,本實施形態中之伸縮部330係上述構成之柔軟伸縮部338,褶皺334、335之柔軟性及Y方向之變形性優異,故可進一步確實地實現此種效果。
對尿布301之構成材料進行說明。
作為構成側翼片303之不織布331、332、黏扣帶304之條帶基材342,可使用先前用於丟棄式尿布、經期衛生棉等吸收性物品中之各種不織布等,並無特別限制。又,構成側翼片303之翼片材及黏扣帶之條帶基材342亦可代替不織布而使用樹脂薄膜、或不織布與樹脂薄膜積層一體化而成之片材等。
作為構成吸收性本體102之正面片材121、背面片材122及吸收體123,分別可使用先前用於丟棄式尿布、經期衛生棉等吸收性物品之材料等,並無特別限制。例如,作為正面片材121可使用親水性且液體透過性之不織布等,作為背面片材122可使用液體不透過性或斥水性之樹脂薄膜或樹脂薄膜與不織布之積層體等。作為吸收體123可使用將紙漿纖維等纖維之集合體(亦可為不織布)或使其保持有吸水性聚合物之粒子而成的吸收性核心,以包含透水性之薄紙或不織布之核心包片覆蓋而成者等。作為構成立體護翼之立體護翼形成用片材124可使用伸縮性之薄膜、不織布、織物或其等之積層片材等。
作為彈性構件333、構成立體護翼之彈性構件125、腿部部彈性構件126,可使用包含天然橡膠、聚胺基甲酸酯、聚苯乙烯-聚異戊二烯共聚物、聚苯乙烯-聚丁二烯共聚物、丙烯酸乙酯-乙烯等聚乙烯-α烯烴共聚物等的線狀或帶狀之彈性構件。作為線狀或帶狀之彈性構件,除了可使用剖面為圓形、正方形狀者以外,亦可使用剖面為橢圓形、剖面矩形等之細幅帶狀者,還可使用複絲類型者。
第1實施形態之尿布301之較佳製造方法包含如下步驟:製造側翼片之側翼片之製造步驟;及黏扣帶接合步驟,其係將上述黏扣帶之一部分以重疊於製造之側翼片中之收縮的伸縮部之方式接合於側翼片。
於側翼片之製造步驟中,於構成側翼片之2張不織布(翼片材)331、332間,以伸長狀態固定彈性構件333,製造如圖58所示之側翼片303。例如,將用以形成前端側固定部336及基端側固定部337之黏接劑336a、337a塗敷於不織布331、332之任一面後,將彈性構件333以架設於此塗敷部間的方式配設為伸長狀態,進而一面維持其伸長狀態一面於該等彈性構件上配置另一不織布,使用軋輥或周知之壓製裝置等進行加壓而使其等一體化。又,於不織布331、332間配置彈性構件333後,使用熱壓印加工、超音波壓印加工、高頻壓印加工等而形成點狀融著部339。
於黏扣帶接合步驟中,如圖60所示,使側翼片303之伸縮部330收縮而產生上述褶皺334、335後,將一面之規定位置上塗敷有黏接劑344c之黏扣帶之條帶基材342以重疊於此黏接劑塗敷部之一部分收縮的伸縮部330之方式與側翼片303重疊,使用軋輥或公知之壓製裝置等進行加壓而使其等一體化。黏扣帶接合步驟中接合於側翼片303之黏扣帶既可為此時已固定有機械性魔術貼之公型構件343等而形成固定部341者,亦可為形成固定部341之前者。
並且,將以此方式所得之黏扣帶及側翼片之複合體,藉由周知之接合方法,接合於吸收性本體102之構成構件,例如正面片材121之兩側接合有立體護翼形成用片材124而成的複合片材,進而使吸收性本體102之其他構成構件,例如背面片材122或吸收體123一體化,而獲得丟棄式尿布301。
再者,黏扣帶接合步驟亦可於將側翼片之製造步驟中製造之側翼片303固定於本體102之構成構件後進行。又,關於製造方法未特別說明之處,可與具有側翼片之丟棄式尿布之先前之製造方法相同。
繼而,參照圖61~圖63而對第7發明之其他實施形態之丟棄式尿布進行說明。其他實施形態之丟棄式尿布與第1實施形態之尿布301的不同之處在於側翼片及/或黏扣帶之構成。關於其他實施形態,主要說明與第1實施形態之尿布301不同之方面,對於相同方面則省略說明。並未特別提及之方面,係將第1實施形態之尿布301相關之說明包括較佳構成在內適當地應用。
於第2實施形態之尿布中,對與第1實施形態之尿布301中相同構成之側翼片303,以與第1實施形態不同之態樣設置黏扣帶304A。
即,如圖61及圖62所示,第2實施形態中之黏扣帶304A係於側翼片303之一面側重疊條帶基材342,同時於該側翼片303之他面側重疊輔助片材347,且於兩者間插入側翼片303的狀態下,藉由熱壓印加工對該等進行一體加熱及加壓,藉此固定於側翼片303。作為輔助片材347可使用不織布或不織布與樹脂片材之積層體等。於第2實施形態之黏扣帶304A上,在條帶基材342之一面塗敷黏著劑而形成有固定部341。
於第2實施形態之尿布中,於條帶固定部344之下方鄰接部位4N處形成有由伸縮部330收縮而產生之複數根褶皺334、334。又,條帶固定部344藉由利用熱壓印加工形成之點狀之融著部345、346,而固定於側翼片303,條帶固定部344之一部分344a係固定於伸縮部330收縮而產生的褶皺334上。
因此,根據第2實施形態可獲得與第1實施形態相同之效果。
如圖63所示,第3及第4實施形態中之側翼片303A中,於2張不織布(翼片材)331、332間,在與側翼片之延伸方向(Y方向)交叉之交叉方向(X方向)上連續接合的連續接合部336'於該延伸方向上具有複數根。彈性構件333於各連續接合部336'中係藉由未圖示之黏接劑而固定於翼片材331、332間。
並且,於收縮狀態之側翼片303A中,相鄰之連續接合部336'、336'彼此之間之不織布(翼片材)331、332係向彼此遠離的方向膨出,且於側翼片303A之兩面之各者上形成有沿X方向延伸的複數條褶皺(未圖示)。
雖未圖示,但於第3實施形態中之側翼片303A中,具有與第1實施形態中之黏扣帶相同構成之黏扣帶係以與第1實施形態相同之態樣固定,於第4實施形態中之側翼片303A中,具有與第2實施形態中之黏扣帶相同構成的黏扣帶係以與第2實施形態相同之態樣固定。
於第3及第4實施形態中,黏扣帶之條帶固定部之一部分亦係固定於伸縮部330收縮而產生的褶皺上,且於條帶固定部之下方鄰接部位,形成有伸縮部330收縮而產生的複數條褶皺。
因此,可獲得與第1實施形態相同之效果。
本發明(第7發明)並不限於上述各實施形態,可進行多種變更。
例如,伸縮部330亦可代替Y方向之全體為柔軟伸縮部338,而以一部分作為柔軟伸縮部338。形成於柔軟伸縮部338之融著部排S之根數亦可代替圖58所示之8根,而設為1根~7根或9根以上(例如4~15根等)。又,構成融著部排S之點狀融著部339之個數亦可根據配置於側翼片之彈性構件333之根數等而適當決定。又,點狀融著部339之形狀可設為矩形、長圓、圓、橢圓、菱形、三角形、五角形等適當之形狀。
又,配置於一片側翼片之彈性構件333之根數可適當變更,例如可設為5~20根,較佳為10~15根左右。
又,黏扣帶304、304A之固定部亦可代替機械性魔術貼之公型構件而為塗佈有黏著劑之黏著部。將包含機械性魔術貼之公型構件之固定部固定的定位區既可於背面片材122之外正面接合機械性魔術貼之母型構件而形成,亦可由富有卡合性之不織布構成背面片材122之外正面,將其規定區域作為定位區。又,亦可於腹側部A中之吸收性本體102之兩側設置腹側側翼片,且於該腹側側翼片上固定黏扣帶之固定部341。
又,融著部339、融著部345及融著部346分別除了可藉由熱壓印加工形成以外,亦可藉由超音波壓印、高頻壓印而形成。又,前端側固定部及基端側固定部亦可代替黏接 劑而為藉由熱壓印加工、超音波壓印、高頻壓印之融著等所形成者。又,亦可為併用黏接劑與熱壓印加工等之接合部。
又,於圖56及圖62中表示有將黏扣帶304、304A之條帶基材342固定於不織布331之尿布外正面側之面的例子,但亦可固定於不織布332之尿布內正面(朝向穿戴者之肌膚側之面)側之面。
又,條帶固定部344亦可僅固定於側翼片303之伸縮部330上,而不固定於側翼片303之前端側之非伸縮部340上。又,亦可實質上不具有前端側之非伸縮部340自身。
關於側翼片303之對吸收性本體102之固定,圖56中表示有將側翼片經由未圖示之黏接劑而固定於立體護翼形成用片材124與背面片材122之間的例子,但既可將側翼片藉由熱融著等固定於構成吸收性本體102之片材間,亦可將側翼片藉由黏接劑或熱融著等接合於背面片材122之外正面(並非立體護翼形成用片材124側之面)側。
又,側翼片既可為以側翼片303中之融著部排S之任一者以上取代連續接合部336'者,亦可為以側翼片303A中之連續接合部336'之任一者以上(較佳為Y方向上連續之2個以上)取代融著部排S。
又,丟棄式尿布亦可為具有立體護翼者,側翼片於吸收性本體102之兩側部亦可固定於正面片材與背面片材之間或正面片材上。
第8發明之第1實施形態之丟棄式尿布401A(以下亦稱為「尿布401A」)係如下者:如圖64所示,片材基材442上固定有具有多個卡合突起之掛鉤條帶441之黏扣帶404,係固定於自包含吸收體123之長方形狀之吸收性本體102之背側部B之兩側緣2s1、2s1分別延伸的伸縮性腰部翼片403上。
如圖64所示,尿布401A係相對於中心線CL而形成為左右對稱。因此,於以下之說明中,關於左右對稱之部分係主要以左側進行說明。
再者,各圖中所示之「X」方向係尿布401A之長度方向,其係與中心線CL平行之方向,且各圖中所示之「Y」方向係尿布401A之寬度方向,其係與中心線CL垂直的方向。以下,具體對尿布401A進行說明。
如圖64所示,尿布401A為展開型之丟棄式尿布,且包括:吸收性本體102,其包含穿戴時位於穿戴者之腹側之腹側部A、位於背側之背側部B及位於腹側部A與背側部B之間的下襠部C;及伸縮性腰部翼片403、403,其分別自吸收性本體102之背側部B之兩側緣2s1、2s1延伸。
如圖64所示,吸收性本體102於伸長為平面狀之狀態下為長方形狀。如圖64所示,長方形狀之吸收性本體102包含液體透過性之正面片材121、液體不透過性或斥水性之背面片材122、及插入於該等兩片材21、22間的液體保持性之吸收體123。如圖64所示,吸收性本體102係藉由將形成尿布401之內正面之正面片材121、形成尿布401之外正面之背面片材122隔著吸收體123接合於該等兩片材21、22間而形成。又,如圖64所示,正面片材121之Y方向之長度形成地短於背面片材122之Y方向之長度。吸收性本體102中如圖64所示,在X方向之兩側部2s、2s上分別經由正面片材121而配置有側翼片124。
如圖64所示,側翼片124遍及正面片材121之肌膚對向面即X方向之側部全部區域而配設並固定。各側翼片124之Y方向之內側(靠近中心線CL)之端部如圖64所示係自由端,於下襠部C中之自由端附近,立體褶皺形成用之彈性構件125以於長度方向(X方向)上伸長之狀態配設並固定,於穿戴時,具有此彈性構件之收縮力,距自由端規定寬度之部分與正面片材121隔開而形成立體褶皺。又,如圖64所示,吸收性本體102之兩側部2s、2s上接合有向Y方向之外側延伸的側翼片124及背面片材122,而形成折翼部。於下襠部C中之折翼部上,腿部褶皺形成用之彈性構件126以於長度方向(X方向)伸長之狀態配設並固定,於穿戴時,藉由此彈性構件之收縮力而形成腿部褶皺。
作為伸縮性腰部翼片403,可使用於2張不織布之間配設且固定有彈性體薄膜、包含彈性體之網材、複數根線狀之線狀彈性體等而成的複合體,如圖64所示,尿布401A係使用於2張不織布之間配設且固定有複數根線狀之線狀彈性體而成的複合體。再者,線狀彈性體之剖面除了包含大致圓形、正方形狀者,亦包含剖面矩形等細幅帶狀者。如圖64、圖65所示,尿布401A之伸縮性腰部翼片403於伸長為平面狀之狀態下為長方形狀。如圖65所示,尿布401A之伸縮性腰部翼片403包含2張片材431、432、及以伸長狀態配置於2張片材431、432之間的複數根大致圓形剖面之線狀彈性體433。尿布401A之伸縮性腰部翼片403係藉由於形狀相同且大小相同之長方形狀之2張片材431、432之間,在X方向上隔開大致等間隔配置向Y方向伸長的線狀彈性體433,且藉由黏接劑或融著等之手段使其等一體固定而形成。以此方式形成之尿布401A之伸縮性腰部翼片403中,其Y方向內側側(中心線CL側)之端部係藉由黏接劑或融著等周知手段而固定於吸收性本體102之背側部B,且連設於背側部B之Y方向外側。
黏扣帶404係包含具有多個卡合突起之掛鉤條帶441及片材基材442,且於片材基材442之一面上固定掛鉤條帶441而形成。片材基材442於尿布401A中,如圖64、圖65所示,於吸收性本體102之寬度方向(Y方向)上為較長之長方形狀。即,尿布401A之片材基材442中,片材基材442中之X方向之兩端緣、具體而言為上端緣442b及下端緣442a分別為於與吸收性本體102之寬度方向(Y方向)平行延伸之Y方向上較長的長方形狀。於此種長方形狀之片材基材442之肌膚對向面上固定掛鉤條帶441而形成的黏扣帶404係固定於伸縮性腰部翼片403上。再者,若片材基材442為長方形狀,則將黏扣帶404之連續體切割而製造各黏扣帶404時可簡單地製造,從而可抑制材料損失。
如圖65所示,於本發明之丟棄式尿布中,黏扣帶404之重心G1較伸縮性腰部翼片403之重心G2更位於吸收性本體102之長度方向(X方向)上方,如圖65所示,於尿布401A中,黏扣帶404之全體係較伸縮性腰部翼片403之重心G2更位於長度方向(X方向)上方。再者,如上述般,於尿布401A中,黏扣帶404之全體係較伸縮性腰部翼片403之重心G2更位於長度方向(X方向)上方,但黏扣帶404之全體亦可不位於上方,只要黏扣帶404之重心G1較伸縮性腰部翼片403之重心G2更位於長度方向(X方向)上方便可。
如圖64、圖65所示,本發明之丟棄式尿布包括:第1固定部406,其固定有掛鉤條帶441與片材基材442;及第2固定部407,其固定有黏扣帶404與伸縮性腰部翼片403。第1固定部406、與第2固定部407並不重疊,於尿布401A中,如圖65所示,係於Y方向上隔開間隔d1而隔開。若間隔d1變長,則尿布穿戴時掛鉤條帶441與固定有黏扣帶404及伸縮性腰部翼片403之第2固定部407之間容易產生向圖65之X方向的彎曲,由此有損尿布穿戴時之貼合性。若間隔d1變得小於0 mm(即,第1固定部406與第2固定部407重疊之情形),尿布穿戴時施加於掛鉤條帶441之伸縮性腰部翼片403之收縮力不僅作用於第1固定部406之內側緣406s,且亦作用於掛鉤條帶441之上端緣441b以及下端緣441a,其結果為,產生掛鉤條帶441之上端緣441b以及下端緣441a之後屈。若於穿戴中產生掛鉤條帶441之上端緣441b以及下端緣441a後屈,則該後屈部分會掛在穿戴於尿布上之衣服等,變成穿戴中掛鉤條帶441自目標片材剝落的原因,故而不佳。根據此種觀點,間隔d1較佳為0~20 mm。
如圖65所示,第1固定部406中之吸收性本體102之長度方向(X方向)下端緣406a與片材基材442中之吸收性本體102之長度方向(X方向)下端緣442a一致。具體而言,如圖65所示,尿布401A之掛鉤條帶441於X方向上為較長的長方形狀。如圖65所示,掛鉤條帶441中之X方向之上端緣441b及下端緣441a之各者、與片材基材442中之X方向之上端緣442b及下端緣442a之各者為相同形狀,且於X方向配置於相同位置上,故掛鉤條帶441之上端緣441b及下端緣441a之各者、與片材基材442之上端緣442b及下端緣442a之各者一致。又,掛鉤條帶441之整個面係固定於片材基材442之一面(肌膚對向面)。因此,如圖65所示,第1固定部406之X方向之上端緣406b及下端緣406a之各者、與片材基材442之X方向之上端緣442b及下端緣442a的各者一致。如圖65所示,尿布401A之第1固定部406係與尿布401A之掛鉤條帶441為相同形狀,且形成為於X方向上較長之長方形狀。
如圖65所示,第2固定部407中之吸收性本體102之長度方向(X方向)下端緣407a較第1固定部406之吸收性本體102之長度方向(X方向)下端緣406a更位於吸收性本體102之長度方向(X方向)上方,且與片材基材442之吸收性本體102之長度方向(X方向)下端緣442a隔開。具體而言,如圖65所示,黏扣帶404與伸縮性腰部翼片403之固定並非黏扣帶404之Y方向內側側(中心線CL側)之端部全部區域固定於伸縮性腰部翼片403,而是經由作為一部分區域之第2固定部407固定。如圖65所示,第2固定部407之X方向之下端緣407a與第1固定部406之X方向之下端緣406a於X方向上並非配置於相同位置,而是第2固定部407之X方向之下端緣407a較第1固定部406之X方向之下端緣406a更位於X方向之上方,第2固定部407之X方向之下端緣407a與片材基材442之X方向之下端緣442a隔開間隔d2而隔開。再者,第2固定部407之X方向之上端緣407b與片材基材442之X方向之上端緣442b一致。換言之,黏扣帶404與伸縮性腰部翼片403係經由第2固定部407而固定,但第2固定部407之下端緣407a與片材基材442之下端緣442a之間並不固定。如圖65所示,尿布401A之第2固定部407形成為於X方向上較長的長方形狀。
將第1固定部406中之吸收性本體102之長度方向(X方向)內側緣406s之最下端點α及第2固定部407中之吸收性本體102之長度方向(X方向)外側緣407s之最下端點β連結的直線、與和吸收性本體102之寬度方向(Y方向)上延伸之中心線CW平行之假想直線所成的角γ較佳為30~90°,更佳為60~90°。以下具體說明所成之角γ之較佳為範圍之理由。於尿布穿戴時及穿戴中,腰圍方向上伸縮腰部翼片403之收縮力始終作用於黏扣帶404。又,黏扣帶404之重心G1較伸縮性腰部翼片403之重心G2更位於吸收性本體102之長度方向(X方向)上方,故藉由較黏扣帶404之上端側更下端側一方而施加收縮力。又,第1固定部406中之掛鉤條帶441之下端緣441a之自片材基材442之下端緣442a之剝落,容易由於片材基材442之下端緣442a、尤其係第1固定部406中之吸收性本體102之長度方向(X方向)內側緣406s之最下端點α的延伸而引起。然而,於最下端點α處隨著上述角γ接近90°,伸縮腰部翼片403之收縮力難以作用,故掛鉤條帶441之下端緣441a難以自片材基材442之下端緣442a剝落,從而可防止尿布穿戴時及穿戴中之掛鉤條帶441與片材基材442之剝落。
第2固定部407之下端緣407a與片材基材442之下端緣442a之間隔d2較佳為2~20mm,更佳為5~15mm。片材基材442之X方向之間隔d2對於長度L之比(d2/L)較佳為50~90%,更佳為65~75%。
又,尿布401A於吸收性本體102之腹側部A之背面片材122上,具有與黏扣帶404卡合之目標片材(未圖示)。
對尿布401A之形成材料進行說明。
作為構成吸收性本體102之正面片材121、背面片材122,若分別為通常丟棄式尿布等吸收性物品中所使用者,則可無特別限制地使用。例如,作為正面片材121可使用親水性且液體透過性之不織布等,作為背面片材122可使用液體不透過性或斥水性之樹脂薄膜或樹脂薄膜與不織布之積層體等。作為吸收體123可使用將紙漿纖維等纖維之集合體(亦可為不織布)或使其保持吸水性聚合物之粒子的吸收性核心,以包含透水性之薄紙或不織布之核心包片覆蓋而成者等。作為形成立體褶皺之側翼片124可使用伸縮性之薄膜、不織布、織物或其等之積層片材等。
作為立體褶皺形成用之彈性構件125及腿部褶皺形成用之彈性部材126,可使用包含天然橡膠、聚胺基甲酸酯、聚苯乙烯-聚異戊二烯共聚物、聚苯乙烯-聚丁二烯共聚物、丙烯酸乙酯-乙烯等聚乙烯-α烯烴共聚物等的線狀之伸縮性材料。
作為構成伸縮性腰部翼片403之片材431、432,只要為通常丟棄式尿布等吸收性物品中所使用者,則可無特別限制地使用。具體而言,作為片材431、432可使用由斥水性之不織布、例如紡黏不織布(S)與熔融流動不織布(M)以特定之層順序積層而複合化的片材(例如SM、SMS、SMMS等)等。作為構成伸縮性腰部翼片403之線狀彈性體433可使用天然橡膠(或合成橡膠)、聚胺基甲酸酯之Spundex彈性纖維等。
於使用天然橡膠(合成橡膠)作為線狀彈性體433之情形時,係使用厚度為0.2~1.5 mm、寬度為0.5~2 mm之彈性體。此種天然橡膠(合成橡膠)單絲之100%伸長時之應力較佳為5~65 gf,更佳為15~50 gf。較佳為將此種應力之天然橡膠(合成橡膠)之單絲配置為100%以上、尤其係150%以上之伸長倍率。再者,伸長倍率係伸長而增加之部分之長度對於自然長之比例,例如若使長度10 cm者伸長為20 cm則其伸長率為100%。
於使用聚胺基甲酸酯之Spundex彈性纖維作為線狀彈性體433之情形時,較佳使用單絲之大小為300~1500分特者、尤其為500~1200分特者。分特係表示絲之粗度之單位,將10000 m為1 g之絲稱為1分特。較佳為將此種Spundex彈性纖維配置成100%以上、尤其係150%以上之伸長倍率。
作為構成黏扣帶404之片材基材442,只要為通常丟棄式尿布等吸收性物品中所使用者,則可無特別限制地使用。例如,作為片材基材442可使用斥水性之不織布等。作為具有構成黏扣帶404之多個卡合突起之掛鉤條帶441,只要為通常丟棄式尿布等吸收性物品中所使用者,則可無限制地使用。例如,作為掛鉤條帶441之卡合突起可使用「magic tape(註冊商標)」(kuraray公司製)、「Quicklon(註冊商標)」(XKK公司製),「magicloss(註冊商標)」(kanebo belltouch公司製)等之公型構件等。作為目標片材(未圖示)並無特別限制,可使用藉由按壓卡合突起而可將卡合突起固定者。例如,可使用上述各種周知之機械性魔術貼中之母型構件或富有卡合性的不織布。
於正面片材121、背面片材122、側翼片124及目標片材(未圖示)之固定中,通常係使用用於丟棄式尿布等吸收性物品之黏接劑。
又,於掛鉤條帶441與片材基材442之固定(第1固定部406)、黏扣帶404與伸縮性腰部翼片403之固定(第2固定部407)中,通常係使用丟棄式尿布等吸收性物品中使用之黏接劑或熱壓印、超音波壓印、高頻壓印等融著手段。
繼而,對使用上述本發明之第1實施形態之丟棄式尿布401A時之作用效果進行說明。
如圖64、圖65所示,尿布401A係以黏扣帶404之重心G1較伸縮性腰部翼片403之重心G2更位於X方向上方的方式配置黏扣帶404而形成,且第1固定部406與第2固定部407不重疊。又,如圖64、圖65所示,尿布401A中,第1固定部406之X方向下端緣406a與片材基材442之X方向下端緣442a一致,且第2固定部407之X方向下端緣407a較第1固定部406之X方向下端緣406a更位於X方向上方,自片材基材442之X方向下端緣442a隔開而形成。若穿戴以此方式形成之尿布401A,則如圖66所示,於穿戴時及穿戴中,黏扣帶404上始終作用有伸縮性腰部翼片403之腰身方向之收縮力。然而,由於第2固定部407之下端緣407a較第1固定部406之下端緣406a更位於上方,且自片材基材442之下端緣442a隔開,故如圖66所示,穿戴時及穿戴中之構成黏扣帶404之片材基材442之下端緣442a上,難以施加伸縮性腰部翼片403的腰身方向之收縮力,下端緣442a難以延伸。又,第1固定部406之下端緣406a上亦難以施加上述腰身方向之收縮力。因此,上述腰身方向之收縮力難以向片材基材442之下端緣442a及第1固定部406之下端緣406a集中,掛鉤條帶441之下端緣441a難以自片材基材442之下端緣442a剝落,不易劃傷穿戴者之肌膚,故而使用感提高。
繼而,基於圖67,對本發明之第2實施形態之丟棄式尿布進行說明。
關於第2實施形態之丟棄式尿布401B(以下亦稱為「尿布401B」),係說明與第1實施形態之丟棄式尿布401A之不同點。未特別說明之方面係與尿布401A相同,且適當應用尿布401A之說明。
如圖67所示,於尿布401B中,第1固定部406中之吸收性本體102之長度方向(X方向)內側緣406s與第2固定部407中之吸收性本體102之長度方向(X方向)外側緣407s一致且相接,但第1固定部406與第2固定部407並不重疊。具體而言,如圖67所示,掛鉤條帶441中之X方向之內側緣441s及伸縮性腰部翼片403中之X方向之外側緣403s分別為相同形狀,且於Y方向上配置於相同位置上,故掛鉤條帶441之內側緣441s與伸縮性腰部翼片403之外側緣4035一致。又,掛鉤條帶441之整個面係固定於片材基材442之一面(肌膚對向面)上。因此,如圖67所示,第1固定部406之X方向之內側緣406s與第2固定部407之X方向之外側緣407s一致,且間隔d1為0 mm。
再者,於圖67所示之尿布401B中,將第1固定部406中之吸收性本體102之長度方向(X方向)內側緣406s之最下端點α及第2固定部407中之吸收性本體102之長度方向(X方向)外側緣407s之最下端點β連結的直線、與和吸收性本體102之寬度方向(Y方向)上延伸之中心線CW平行的假想直線所成的角γ為90°。
對第2實施形態之丟棄式尿布401B之形成材料進行說明。關於第2實施形態之丟棄式尿布401B,係與第1實施形態之丟棄式尿布401A之形成材料相同。
對使用上述本發明之第2實施形態之丟棄式尿布401B時之作用效果進行說明。
關於第2實施形態之丟棄式尿布401B之效果,對與第1實施形態之丟棄式尿布401A之效果不同的方面進行說明。未特別說明之方面係與第1實施形態之丟棄式尿布401A之效果相同,且適當應用第1實施形態之丟棄式尿布401A之效果的說明。
如圖67所示,尿布401B係以所成之角γ為90°,且第1固定部406之內側緣406s與第2固定部407之外側緣407s一致的方式形成。因此,穿戴時及穿戴中之伸縮性腰部翼片403之腰身方向之收縮力難以集中於第1固定部406之長度方向(X方向)內側緣406s的最下端點α,掛鉤條帶441進而難以自片材基材442剝落,不易劃傷穿戴者之肌膚,故而使用感提高。
繼而,基於圖68對本發明之第3實施形態之丟棄式尿布進行說明。
關於第3實施形態之丟棄式尿布401C(以下亦稱為「尿布401C」),係說明與第1實施形態之丟棄式尿布401A之不同方面。未特別說明之方面係與尿布401A相同,且適當應用尿布401A之說明。
如圖68所示,於401C中,片材基材442係形成為梯形狀。如圖68所示,尿布401C之梯形狀之片材基材442之Y方向外側之上底之長度短於內側側(中心線CL側)之下底的長度,且片材基材442之上端緣442b係與吸收性本體102之寬度方向(Y方向)平行地延伸。如圖68所示,尿布401C之片材基材442中上端緣442b與下端緣442a之間隔係朝向Y方向外側而逐漸變短。
如圖68所示,尿布401C之掛鉤條帶441係上端緣441b與Y方向平行地延伸,且Y方向外側之上底之長度短於內側側(中心線CL側)之下底之長度的梯形狀。如圖68所示,掛鉤條帶441中之X方向之上端緣441b及下端緣441a之各者、與片材基材442中之X方向之上端緣442b及下端緣442a的各者為相同形狀,且於X方向上配置於相同位置上,故掛鉤條帶441之上端緣441b及下端緣441a之各者與片材基材442之上端緣442b及下端緣442a之各者一致。又,掛鉤條帶441之整個面係固定於片材基材442之一面(肌膚對向面)。因此,如圖68所示,第1固定部406之X方向之上端緣406b及下端緣406a之各者、與片材基材442之X方向之上端緣442b及下端緣442a的各者一致。具體而言,尿布401C之第1固定部406與尿布401C之掛鉤條帶441為相同形狀,形成為上端緣406b與Y方向平行地延伸,且Y方向外側之上底之長度短於內側側(中心線CL側)之下底之長度的梯形狀,尿布401C之第1固定部406中,上端緣406b與下端緣406a之間隔係朝向Y方向外側而逐漸變短。
如圖68所示,第2固定部407中之吸收性本體102之長度方向(X方向)下端緣407a較第1固定部406之吸收性本體102之長度方向(X方向)下端緣406a更位於吸收性本體102之長度方向(X方向)上方,且自片材基材442之吸收性本體102之長度方向(X方向)下端緣442a隔開。如圖68所示,尿布401C之第2固定部407係形成為於X方向較長之長方形狀。如上所述,尿布401C之第1固定部406係形成為Y方向外側之上底之長度短於內側側(中心線CL側)之下底之長度的梯形狀。因此,如圖68所示,尿布401C之第2固定部407之下端緣407a較尿布401C之第1固定部406之下端緣406a中位於最X方向之最上方的點(下端緣406a中之Y方向最外側點)更位於X方向上方。
對第3實施形態之丟棄式尿布401C之形成材料進行說明。關於第3實施形態之丟棄式尿布401C,係與第1實施形態之丟棄式尿布401A之形成材料相同。
對使用上述本發明之第3實施形態之丟棄式尿布401C時之作用效果進行說明。
關於第3實施形態之丟棄式尿布401C之效果,係說明與第1實施形態之丟棄式尿布401A之效果不同的方面。未特別說明之方面係與第1實施形態之丟棄式尿布401A之效果相同,且適當應用第1實施形態之丟棄式尿布401A之效果之說明。
如圖68所示,尿布401C形成為片材基材442之下端緣442a與Y方向(寬度方向)並不平行,且成為以越向Y方向外側則越位於上方之方式傾斜的直線。因此,黏扣帶404變成難以阻礙穿戴者於穿戴中抬腿之動作的形狀,故而使用感提高。
繼而,基於圖69對本發明之第4實施形態之丟棄式尿布進行說明。
關於第4實施形態之丟棄式尿布401D(以下亦稱為「尿布401D」),係說明與第1實施形態之丟棄式尿布401A不同之方面。未特別說明之方面係與尿布401A相同,且適當應用尿布401A之說明。
如圖69所示,於尿布401D中,片材基材442係形成為梯形狀。如圖69所示,尿布401D之梯形狀之片材基材442中,Y方向外側之上底之長度短於內側側(中心線CL側)之下底之長度,如圖69所示,尿布401D之片材基材442中,上端緣442b與下端緣442a之間隔係朝向Y方向外側而逐漸變短。
如圖69所示,尿布401D之掛鉤條帶441係Y方向外側之上底之長度短於內側側(中心線CL側)之下底之長度的梯形狀。如圖69所示,掛鉤條帶441中之X方向之上端緣441b及下端緣441a之各者、與片材基材442中之X方向之上端緣442b及下端緣442a的各者為相同形狀,且於X方向上配置於相同位置上,故掛鉤條帶441之上端緣441b及下端緣441a之各者、與片材基材442之上端緣442b及下端緣442a的各者一致。又,掛鉤條帶441之整個面係固定於片材基材442之一面(肌膚對向面)上。因此,如圖69所示,第1固定部406之X方向之上端緣406b及下端緣406a之各者、與片材基材442之X方向之上端緣442b及下端緣442a的各者一致。具體而言,尿布401D之第1固定部406係與尿布401D之掛鉤條帶441為相同形狀,且形成為Y方向外側之上底之長度短於內側側(中心線CL側)之下底之長度的梯形狀,尿布401D之第1固定部406中,上端緣406b與下端緣406a之間隔朝向Y方向外側逐漸變短。
如圖69所示,第2固定部407中之吸收性本體102之長度方向(X方向)下端緣407a較第1固定部406之吸收性本體102之長度方向(X方向)下端緣406a更位於吸收性本體102之長度方向(X方向)上方,且自片材基材442之吸收性本體102之長度方向(X方向)下端緣442a隔開。如圖69所示,尿布401D之第2固定部407係形成為於X方向上較長之長方形狀。如上所述,尿布401D之第1固定部406係形成為Y方向外側之上底之長度短於內側側(中心線CL側)之下底之長度的梯形狀。因此,尿布401D之第2固定部407之下端緣407a如圖69所示,較尿布401D之第1固定部406之下端緣406a中位於最X方向之最上方的點(下端緣406a中之Y方向最外側點)更位於X方向上方。
對第4實施形態之丟棄式尿布401D之形成材料進行說明。關於第4實施形態之丟棄式尿布401D,係與第1實施形態之丟棄式尿布401A之形成材料相同。
對使用上述本發明之第4實施形態之丟棄式尿布401D時之作用效果進行說明。
關於第4實施形態之丟棄式尿布401D之效果,係說明與第1實施形態之丟棄式尿布401A之效果不同之方面。未特別說明之方面係與第1實施形態之丟棄式尿布401A之效果相同,且適當應用第1實施形態之丟棄式尿布401A之效果的說明。
如圖69所示,尿布401D形成為片材基材442之下端緣442a與Y方向(寬度方向)並不平行,且成為以越向Y方向外側則越位於上方之方式傾斜的直線,又,形成為片材基材442之上端緣442b與Y方向(寬度方向)平行,且成為越向Y方向外側則越位於下方之方式傾斜的直線。因此,黏扣帶404難以阻礙穿戴者於穿戴中抬腿之動作,且為穿戴者之腹部鼓起時亦難以壓迫之形狀,故而使用感提高。
本發明之丟棄式尿布並非受到上述第1實施形態之丟棄式尿布401A、第2實施形態之丟棄式尿布401B、第3實施形態之丟棄式尿布401C及第4實施形態之丟棄式尿布401D任何限制者,可適當進行變更。又,上述第1、第2、第3、第4、第5實施形態之丟棄式尿布中之各構成要件可於無損本發明之主旨之範圍內適當組合而實施。
例如,上述第1、第2、第3、第4實施形態之丟棄式尿布401A、1B、1C、1D中,如圖65、圖67、圖68、圖69所示,第2固定部407係形成為於X方向上較長之長方形狀,但亦可為長方形狀。於第2固定部407並非長方形狀之情形時,第2固定部407之下端緣407a較第1固定部406之下端緣406a更位於X方向上方,係指第2固定部407之下端緣407a中位於最X方向之最下方的點,較第1固定部406之下端緣406a中位於最X方向之最上方之點更位於X方向上方。
又,上述第1、第2、第3、第4實施形態之丟棄式尿布401A、1B、1C、1D中,如圖65、圖67、圖68、圖69所示,伸縮性腰部翼片403於伸長為平面狀之狀態下為長方形狀,但亦可並非長方形狀。
本發明之丟棄式尿布亦可為幼兒或成人用之丟棄式尿布。
關於上述實施形態,進而揭示以下之附記(丟棄式尿布)。
[1]一種丟棄式尿布,其包括:縱長之吸收性本體,其包含正面片材、背面片材及插入配置於該等兩片材間之吸收體;及一對伸縮翼片,其係固定於該吸收性本體之沿本體長度方向的兩側緣部;將固定於一對該伸縮翼片分別沿本體長度方向之外側緣部的黏扣帶之固定部,固定於該吸收性本體之非肌膚對向面而穿著於穿戴者,上述伸縮翼片較上述外側緣部更靠本體寬度方向內側具有於本體寬度方向上有伸縮性之伸縮部,該伸縮部係包含翼片材、以伸長狀態固定於該翼片材且於本體寬度方向延伸之複數根彈性構件而構成,該複數根彈性構件係於本體長度方向上隔開特定間隔而配置,於包括上述外側緣部且較上述伸縮翼片之上述伸縮部更位於本體寬度方向外側之區域內,並不存在藉由黏接劑將該伸縮翼片之構成構件彼此之間接合的黏接劑接合部,上述黏扣帶包含具有上述固定部之條帶基材而構成,該條帶基材包含固定於上述伸縮翼片之上述外側緣部之條帶基端部、及連接於該條帶基端部且自該外側緣部向本體寬度方向外側突出、而且具有該固定部的條帶前端部,該條帶基端部具有沿本體寬度方向之外側端及內側端,較該外側端更位於本體長度方向內側之該內側端較配置於上述複數根彈性構件中之本體長度方向之最內側的彈性構件而更位於本體長度方向外側。
[2]如[1]之丟棄式尿布,其中上述伸縮翼片於本體寬度方向上包含在本體寬度方向具有伸縮性之伸縮部、及於本體寬度方向上不具有伸縮性的非伸縮部,且上述伸縮翼片之上述外側緣部包含該非伸縮部;複數根上述彈性構件於上述伸縮部以伸長狀態固定於上述翼片材且自該伸縮部向上述非伸縮部延伸,該非伸縮部中該彈性構件與該翼片材未被接合。
[3]如[1]或[2]之丟棄式尿布,其中於上述非伸縮區域內,構成上述伸縮翼片之翼片材彼此之間係直接接合。
[4]如[1]至[3]中任一項之丟棄式尿布,其中於上述非伸縮區域內,構成上述伸縮翼片之翼片材彼此之間之接合所使用的黏接劑之塗佈量為0 g/m2
[5]如[1]之丟棄式尿布,其中上述伸縮翼片係以該伸縮翼片之沿本體長度方向之內側緣部固定於上述吸收性本體;於上述伸縮翼片之上述內側緣部與上述外側緣部之間,存在於本體寬度方向上具有伸縮性的伸縮部,該伸縮部係由在本體寬度方向橫切該伸縮部之複數根上述彈性構件藉由設於上述翼片材之第1黏接部以伸長狀態固定於該翼片材而形成;於上述伸縮翼片之上述外側緣部,存在於本體寬度方向橫切上述伸縮部之上述彈性構件之一端部,存在於該外側緣部之該彈性構件之一端部藉由構成該外側緣部之上述翼片材所設的第2黏接部而固定於該翼片材,且俯視時為於本體寬度方向延伸之直線狀,該第2黏接部之黏接力低於上述第1黏接部。
[6]如[5]之丟棄式尿布,其中上述第1黏接部及上述第2黏接部分別係於上述翼片材上塗佈黏接劑而設置,該第2黏接部之黏接劑之塗佈量少於該第1黏接部。
[7]如[5]或[6]之丟棄式尿布,其中於上述伸縮翼片之上述內側緣部,存在於本體寬度方向橫切上述伸縮部之上述彈性構件之另一端部,存在於該內側緣部之該彈性構件之另一端部藉由構成該內側緣部之上述翼片材所設的第3黏接部而固定於該翼片材,且俯視時為於本體寬度方向延伸之直線狀,該第3黏接部之黏接力低於上述第1黏接部。
[8]如[5]至[7]中任一項之丟棄式尿布,其中上述第1黏接部之黏接劑之塗佈量V1為5~90 g/m2,較佳為30~70 g/m2
[9]如[5]至[8]中任一項之丟棄式尿布,其中上述第2黏接部之黏接劑之塗佈量V2為0.3~3.0 g/m2,較佳為0.5~2.0 g/m2
[10]如[5]至[9]中任一項之丟棄式尿布,其中上述第3黏接部之黏接劑之塗佈量V3為0.3~3.0 g/m2,較佳為0.5~2.0 g/m2
[11]如[1]至[10]中任一項之丟棄式尿布,其中上述伸縮翼片包含非伸縮性之外側緣部、及位於與該外側緣部為本體寬度方向之相反側的非伸縮性之內側緣部。
[12]如[1]至[11]中任一項之丟棄式尿布,其中上述外側緣部中之上述彈性構件為非伸長狀態。
[13]如[1]至[12]中任一項之丟棄式尿布,其中上述內側緣部中之彈性構件為非伸長狀態。
[14]如[1]至[13]中任一項之丟棄式尿布,其中上述伸縮翼片於俯視時為四角形形狀。
[15]如[1]至[14]中任一項之丟棄式尿布,其中自然狀態下之伸縮翼片之本體長度方向X之長度w1為50~120 mm,較佳為60~100 mm。
[16]如[1]至[15]中任一項之丟棄式尿布,其中自然狀態下之伸縮翼片之自吸收性本體向本體寬度方向Y之外側延伸的部分之長度w2為20~60 mm,較佳為25~50 mm。
[17]如[1]至[16]中任一項之丟棄式尿布,其中上述條帶前端部之本體長度方向之長度係與上述條帶基端部之本體長度方向之長度相同或短於上述條帶基端部之本體長度方向之長度。
[18]如[1]至[17]中任一項之丟棄式尿布,其中上述條帶前端部之本體長度方向之長度係與上述伸縮翼片之本體長度方向之長度之一半相同或短於上述伸縮翼片之本體長度方向之長度之一半。
[19]如[1]至[18]中任一項之丟棄式尿布,其中將上述條帶前端部於本體長度方向分成兩份之假想直線,較將上述伸縮翼片於本體長度方向分成兩份的假想直線更位於本體長度方向外側。
[20]如[1]至[19]中任一項之丟棄式尿布,其中上述吸收體係包含液體保持性之吸收性核心及包圍該吸收性核心之液體透過性之核心包片而構成。
[21]如[20]之丟棄式尿布,其中上述吸收性本體於其本體長度方向X之至少一端部側具有未配置吸收性核心的吸收性核心未配置區域。
[22]如[21]之丟棄式尿布,其中上述吸收性核心未配置區域係位於尿布穿戴者之腰部之部位,其係自背側部及腹側部之各者之尿布之腰端緣(長度方向端緣)1t起,向本體長度方向X之內側佔據尿布之本體長度方向X總長之約10%之長度的區域。
[23]如[21]或[22]之丟棄式尿布,其中上述吸收性核心未配置區域包含正面片材及背面片材而構成,且更包含核心包片。
[24]如[21]至[23]中任一項之丟棄式尿布,其中將上述條帶前端部於本體長度方向分成兩份之假想直線係於本體寬度方向上橫切上述吸收性核心未配置區域。
[25]如[20]至[24]中任一項之丟棄式尿布,其中上述吸收性核心具有於與上述吸收性本體相同方向(穿戴時朝向穿戴者之前後方向的方向)上較長之形狀,且本體長度方向X之中央部變細。
[26]如[1]至[25]中任一項之丟棄式尿布,其中上述條帶基端部係藉由包含融著之接合方法而固定於上述伸縮翼片之上述外側緣部。
[27]如[1]至[26]中任一項之丟棄式尿布,其中上述條帶基端部藉由融著及黏接劑而固定於伸縮翼片之外側緣部。
[28]如[1]至[27]中任一項之丟棄式尿布,其中於上述伸縮翼片之上述外側緣部,存在有未固定上述條帶基端部且包含複數片上述翼片材而構成的區域,且該區域內之該複數片翼片材係相互融著。
[29]如[1]至[28]中任一項之丟棄式尿布,其中上述伸縮翼片之上述外側緣部包含於本體寬度方向上不具有伸縮性之非伸縮部,該伸縮翼片之上述外側緣部中之較上述條帶基端部更位於本體長度方向內側的條帶未固定區域係上述非伸縮部。
[30]如[1]至[29]中任一項之丟棄式尿布,其中上述伸縮部中之複數根上述彈性構件係藉由本體長度方向上延伸的複數個直線狀之接合部而固定於上述翼片材。
[31]如[30]之丟棄式尿布,其中上述彈性構件之上述伸縮部向上述非伸縮部之延伸長度長於複數個上述接合部中最接近該非伸縮部之2根接合部的間隔。
[32]如[30]之丟棄式尿布,其中上述彈性構件之延伸長度La與位於本體寬度方向Y之最外側之接合部彼此之間之間隔Lb的比(La/Lb)為0.8~2。
[33]如[1]至[32]中任一項之丟棄式尿布,其中上述伸縮翼片係於沿上述本體長度方向之內側緣部中之未配置上述彈性構件的部位,固定於上述吸收性本體。
[34]如[1]至[33]中任一項之丟棄式尿布,其中上述伸縮翼片具有隔開配置有複數根上述彈性構件之伸縮部,且於前端部設置有相當於上述黏扣帶且包含固定部之突片;上述伸縮部中,位於與上述伸縮翼片之延伸方向交叉之交叉方向上之具有上述突片之範圍內的部分變成伸長應力較高之高伸長應力部,同方向上之較該高伸長應力部更位於下襠部側之部分變成伸長應力低於該高伸長應力部的低伸長應力部。
[35]如[34]之丟棄式尿布,其中上述伸縮翼片之上述交叉方向上之具有上述突片之範圍內所配置之彈性構件的伸長率,高於較該範圍更配置於下襠部側之彈性構件之伸長率,藉此形成上述高伸長應力部及上述低伸長應力部。
[36]如[34]之丟棄式尿布,其中上述伸縮翼片之上述交叉方向上之具有上述突片之範圍內所配置之彈性構件之間距,窄於較該範圍更配置於下襠部側之彈性構件的間距,藉此形成上述高伸長應力部及上述低伸長應力部。
[37]如[34]之丟棄式尿布,其中上述伸縮翼片之上述交叉方向上之具有上述突片之範圍內所配置之彈性構件之粗度,大於較該範圍更配置於下襠部側之彈性構件的粗度,藉此形成上述高伸長應力部及上述低伸長應力部。
[38]如[1]至[37]中任一項之丟棄式尿布,其中上述伸縮翼片於其延伸方向之前端側具有複數根連續接合部,該連續接合部之各者中,上述複數根彈性構件經由於上述延伸方向之交叉方向上連續配置之黏接劑而固定於作為上述翼片材的不織布間;於上述伸縮翼片之基端與上述連續接合部之間,具有上述翼片材間係於分散配置之多個融著部融著,同時上述彈性構件以不通過該等融著部之方式配置的中間伸縮區域。
[39]如[38]之丟棄式尿布,其中於上述中間伸縮區域,在上述延伸方向上形成有複數排之在上述交叉方向直列有複數個上述融著部的融著部排。
[40]如[38]或[39]之丟棄式尿布,其中上述伸縮翼片於其延伸方向之基端側具有基端側連續接合部,且於該基端側連續接合部中,上述複數根彈性構件經由上述延伸方向之交叉方向上連續配置之黏接劑而固定於上述翼片材間。
[41]如[40]之丟棄式尿布,其中於上述伸縮翼片之延伸方向之前端側所形成之上述連續接合部與上述基端側連續接合部之間,形成有中央連續接合部,且於夾持該中央連續接合部之兩側,形成有上述中間伸縮區域,於上述中央連續接合部中,上述複數根彈性構件係經由上述伸縮翼片之延伸方向之交叉方向上連續配置之黏接劑而固定於上述翼片材間。
[42]如[1]至[41]中任一項之丟棄式尿布,其中上述黏扣帶具有以重疊狀態固定於上述伸縮翼片之條帶固定部,上述伸縮翼片於該條帶固定部之下方鄰接部位上,具有上述伸縮部收縮而產生的複數條褶皺。
[43]如[1]至[42]中任一項之丟棄式尿布,其中上述條帶固定部之至少一部分係固定於由上述伸縮部收縮而產生的褶皺上。
[44]如[34]至[43]之丟棄式尿布,其中上述伸縮翼片於其延伸方向之前端側,具有將上述2張翼片材間沿與該延伸方向交叉之交叉方向而連續接合的前端側固定部,且於其延伸方向之基端側,具有將上述2張翼片材間沿與該延伸方向交叉之交叉方向上連續接合的基端側固定部,於該前端側固定部與該基端側固定部之間,作為上述伸縮部,而具有上述2張翼片材間於分散配置之多個融著部融著,同時上述彈性構件以不通過該等融著部之方式配置的柔軟伸縮部。
[45]如[1]至[43]中任一項之丟棄式尿布,其中上述伸縮翼片於延伸方向上具有複數根將上述翼片材間於與該側翼片之延伸方向交叉的交叉方向上連續接合之連續接合部,且於相鄰之連續接合部彼此之間形成有上述褶皺。
[46]如[1]至[45]中任一項之丟棄式尿布,其中上述黏扣帶之重心較上述伸縮翼片之重心更位於上述吸收性本體之長度方向上方;將上述掛鉤條帶與上述條帶基材固定之第1固定部、及將上述黏扣帶與上述伸縮翼片固定之第2固定部並不重疊;上述第1固定部中之上述吸收性本體之長度方向下端緣與上述條帶基材中之上述吸收性本體之長度方向下端緣一致;上述第2固定部中之上述吸收性本體之長度方向下端緣較上述第1固定部之上述長度方向下端緣更位於上述吸收性本體之長度方向上方,且自上述片材基材之上述長度方向下端緣隔開。
[47]如[46]之丟棄式尿布,其中上述條帶基材係於上述吸收性本體之寬度方向上較長之長方形狀。
[48]如[46]或[47]之丟棄式尿布,其中上述第1固定部中之上述吸收性本體之長度方向內側緣與上述第2固定部中之上述吸收性本體之長度方向外側緣一致且相接。
[49]如[46]至[48]中任一項之丟棄式尿布,其中將上述第1固定部中之上述吸收性本體之長度方向內側緣之最下端點及上述第2固定部中之上述吸收性本體之長度方向外側緣之最下端點連結的直線、與和上述吸收性本體之寬度方向上延伸之中心線平行的假想直線所成之角為30~90°。
實施例
以下,根據實施例而更具體地說明第8發明,但本發明並非限定於此種實施例者。
[實施例1]
於實施例1中,製作上述圖64、圖65所示之第8發明之第1實施形態所示之構造的丟棄式尿布。使用於包含吸收體之吸收性本體102上,以將花王股份有限公司製之maryes(註冊商標)乾爽透氣紙尿布如圖64所示般伸長而伸長之狀態下變成長方形狀的方式經切割而成者。
構成伸縮性腰部翼片403之長方形狀之2張片材431、432,係使用單位面積重量13 g/m2之SMS不織布。2張片材431、432之Y方向之長度為100 mm,X方向之長度為84 mm。構成伸縮性腰部翼片403之複數根線狀彈性體433係使用780分特之Spundex彈性纖維。伸縮性腰翼片403係於2張片材431、432之間,將線狀彈性體433以200%之伸長倍率伸長者於X方向上以7 mm之間隔配置,並藉由於X方向上塗佈為連續條紋狀(塗佈部2 mm、非塗佈部4 mm)的熱熔黏接劑(單位面積重量50 g/m2)製作而成。
構成黏扣帶404之具有多個卡合突起之長方形狀之掛鉤條帶441於Y方向之長度為20 mm,X方向之長度為25 mm。構成黏扣帶404之長方形狀之片材基材442係使用單位面積重量55 g/m2之SMS不織布。
片材基材442於Y方向之長度為50 mm,X方向之長度為35 mm。黏扣帶404係將掛鉤條帶441及片材基材442藉由面狀塗佈之熱熔黏接劑(單位面積重量20 g/m2)固定製作而成。再者,第1固定部406係與掛鉤條帶441相同形狀之長方形狀。
黏扣帶404及伸縮性腰部翼片403係以面狀塗佈熱熔黏接劑(單位面積重量20 g/m2),且黏扣帶404之重心G1較伸縮性腰部翼片403之重心G2於X方向上更位於25 mm上方的方式,藉由第2固定部407而固定。第2固定部407為長方形狀,其Y方向之長度為10 mm,X方向之長度為25 mm。
第1固定部406與第2固定部407之間隔d1為5 mm,第2固定部407之下端緣407a與片材基材442之下端緣442a之間隔d2為10 mm。將第1固定部406之最下端點α與第2固定部407之最下端點β連結的直線、及與中心線CW平行之假想直線所成之角γ為63°。
實施例1之丟棄式尿布係將如上述般固定有黏扣帶404之伸縮性腰部翼片403,面狀塗佈熱熔黏接劑(單位面積重量30 g/m2)而固定於吸收性本體102製作而成。
[實施例2]
於實施例2,製作具有上述圖67所示之伸縮性腰部翼片403之第2實施形態所示之構造的丟棄式尿布。於實施例2之丟棄式尿布中,除了變更間隔d1、所成之角γ以外,係與實施例1同樣地製作丟棄式尿布。
於實施例2之丟棄式尿布中,第1固定部406與第2固定部407之間隔d1為0 mm,第2固定部407之下端緣407a與片材基材442之下端緣442a之間隔d2為10 mm。將第1固定部406之最下端點α與第2固定部407之最下端點β連結的直線、及與中心線CW平行之假想直線所成之角γ為90°。
[實施例3]
於實施例3中,製作上述圖64,65所示之第1實施形態所示之構造的丟棄式尿布。於實施例3之丟棄式尿布中,除了變更間隔d1、所成之角γ以外,係與實施例1同樣地製作丟棄式尿布。
於實施例3之丟棄式尿布中,第1固定部406與第2固定部407之間隔d1為10 mm,第2固定部407之下端緣407a與片材基材442之下端緣442a之間隔d2為10 mm。將第1固定部406之最下端點α與第2固定部407之最下端點β連結的直線、及與中心線CW平行之假想直線所成之角γ為45°。
[實施例4]
於實施例4中,製作具有上述圖68所示之伸縮性腰部翼片403之第3實施形態所示之構造的丟棄式尿布。於實施例4之丟棄式尿布中,除了變更掛鉤條帶441之形狀、片材基材442之形狀、第1固定部406之形狀、間隔d2及所成之角γ以外,係與實施例1同樣地製作丟棄式尿布。
實施例4所使用之掛鉤條帶441為梯形狀,其於Y方向外側之上底之X方向長度為36.5 mm,下底之X方向長度為38.5 mm,Y方向之高度為20 mm。實施例4所使用之片材基材442為梯形狀,Y方向外側之上底之X方向長度為35 mm,下底之X方向長度為40 mm,Y方向之高度為50 mm。再者,實施例4之丟棄式尿布中之第1固定部406係與實施例4所使用之掛鉤條帶441相同形狀之梯形狀。
於實施例4之丟棄式尿布中,第1固定部406與第2固定部407之間隔d1為5 mm,第2固定部407之下端緣407a與片材基材442之下端緣442a之間隔d2為14 mm。將第1固定部406之最下端點α與第2固定部407之最下端點β連結的直線、及與中心線CW平行之假想直線所成之角γ為70°。
再者,實施例4之丟棄式尿布中之間隔d2係第2固定部407之下端緣407a、與第1固定部406之下端緣406a中位於最X方向之最上方之點之間的距離。
[實施例5]
於實施例5中,製作具有上述圖69所示之伸縮性腰部翼片403之第4實施形態所示之構造的丟棄式尿布。於實施例5之丟棄式尿布中,除了變更掛鉤條帶441之形狀、片材基材442之形狀、第1固定部406之形狀、間隔d2及所成之角γ以外,係與實施例1同樣地製作丟棄式尿布。
實施例5所使用之掛鉤條帶441為梯形狀,其於Y方向外側之上底之X方向長度為35.5 mm,下底之X方向長度為39.5 mm,Y方向之高度為20 mm。實施例5所使用之片材基材442為梯形狀,Y方向外側之上底之X方向長度為32.5 mm,下底之長度為42.5 mm,Y方向之高度為50 mm。再者,實施例5之丟棄式尿布中之第1固定部406係與實施例5所使用之掛鉤條帶441相同形狀之梯形狀。
於實施例5之丟棄式尿布中,第1固定部406與第2固定部407之間隔d1為5 mm,第2固定部407之下端緣407a與片材基材442之下端緣442a之間隔d2為14 mm。將第1固定部406之最下端點α與第2固定部407之最下端點β連結的直線、及與中心線CW平行之假想直線所成之角γ為70°。
再者,實施例5之丟棄式尿布中之間隔d2係第2固定部407之下端緣407a、與第1固定部406之下端緣406a中位於最X方向之最上方之點之間的距離。
[參考例1]
於參考例1中,製作具有圖70所示之伸縮性腰部翼片403之丟棄式尿布。於參考例1之丟棄式尿布中,除了變更第2固定部407之形狀及間隔d2以外,係與實施例1同樣地製作丟棄式尿布。
參考例1之丟棄式尿布中之第2固定部407係遍及片材基材442之上端緣442b與下端緣442a之間的長方形狀。
於參考例1之丟棄式尿布中,第1固定部406與第2固定部407之間隔d1為5mm,第2固定部407之下端緣407a與片材基材442之下端緣442a的間隔d2為0mm。
[參考例2]
於參考例2中,製作具有圖71所示之伸縮性腰部翼片403之丟棄式尿布。於參考例2之丟棄式尿布中,除了變更第1固定部406之形狀、第2固定部407之形狀、間隔d2及所成之角γ以外,係與實施例1同樣地製作丟棄式尿布。
參考例2之丟棄式尿布中之第1固定部406係於第1固定部406之下端緣406a與片材基材442之下端緣442a之間隔開間隔10mm而形成為長方形狀。
參考例2之丟棄式尿布中之第2固定部407係遍及片材基材442之上端緣442b與下端緣442a之間的長方形狀。
於參考例2之丟棄式尿布中,第1固定部406與第2固定部407之間隔d1為5mm,第2固定部407之下端緣407a與片材基材442之下端緣442a之間隔d2為0mm。將第1固定部406之最下端點α與第2固定部407之最下端點β連結的直線、及與中心線CW平行之假想直線所成之角γ為117°。
[參考例3]
於參考例3中,製作具有圖72所示之伸縮性腰部翼片403之丟棄式尿布。於參考例3之丟棄式尿布中,除了變更第1固定部406之形狀以外,係與實施例1同樣地製作丟棄式尿布。
參考例3之丟棄式尿布中之第1固定部406係於第1固定部406之下端緣406a與片材基材442之下端緣442a之間隔開間隔10 mm而形成為長方形狀。
於參考例3之丟棄式尿布中,第1固定部406與第2固定部407之間隔d1為5 mm,第2固定部407之下端緣407a與片材基材442之下端緣442a之間隔d2為10 mm。
[參考例4]
於參考例4中,製作具有圖73所示之伸縮性腰部翼片403之丟棄式尿布。於參考例4之丟棄式尿布中,除了變更掛鉤條帶441之形狀、片材基材442之形狀、第1固定部406之形狀、第2固定部407之形狀及間隔d2以外,係與實施例1同樣地製作丟棄式尿布。
參考例4所使用之掛鉤條帶441為梯形狀,Y方向外側之上底之X方向長度為32 mm,下底之長度為28 mm,Y方向之高度為20 mm。參考例4所使用之片材基材442為梯形狀,Y方向外側之上底之X方向長度為35 mm,下底之X方向長度為25 mm,Y方向之高度為50 mm。再者,參考例4之丟棄式尿布中之第1固定部406係與參考例4所使用之掛鉤條帶441相同形狀之梯形狀。
於參考例4之丟棄式尿布中,第1固定部406與第2固定部407之間隔d1為5 mm,第2固定部407之下端緣407a與片材基材442之下端緣442a之間隔d2為0 mm。
[參考例5]
於參考例5中,製作具有圖74所示之伸縮性腰部翼片403之丟棄式尿布。於參考例5之丟棄式尿布中,除了變更間隔d1、所成之角γ以外,係與實施例1同樣地製作丟棄式尿布。
於參考例5之丟棄式尿布中,第1固定部406與第2固定部407之間隔d1為-5 mm,第1固定部406與第2固定部407重疊。又,於參考例5之丟棄式尿布中,第2固定部407之下端緣407a與片材基材442之下端緣442a之間隔d2為10 mm。將第1固定部406之最下端點α與第2固定部407之最下端點β連結的直線、及與中心線CW平行之假想直線所成之角γ為117°。
[評估]
對於實施例1~5、參考例1~5之各丟棄式尿布,藉由下述方法評估掛鉤條帶441與片材基材442之剝落容易性,同時評估掛鉤條帶441之下端緣441a之後屈。評估掛鉤條帶441之下端緣441a之後屈之理由在於,若穿戴中掛鉤條帶441之下端緣441a後屈,則會引起掛在尿布上穿戴之衣服等,或者穿戴中掛鉤條帶441自目標片材剝落。再者,關於剝落容易性及後屈之各者,評估實施例1~5、參考例1~5之丟棄式尿布。下述表1中表示該等之結果。
<評估方法>
使用實施例1之丟棄式尿布進行說明。首先,切下實施例1之丟棄式尿布之腹側部且以目標片材為上正面之方式將其固定於平面之試驗台。另一方面,將固定有黏扣帶404之伸縮性腰部翼片403沿與吸收性本體102之固定部切下,使黏扣帶404之掛鉤條帶441卡合於目標片材上之後,一面以伸縮性腰部翼片403之吸收性本體102側與目標片材寬度方向正交之方式保持,一面沿目標片材之寬度方向將伸縮性腰部翼片403變成200%伸長之狀態為止進行牽拉、固定。於此狀態下觀察掛鉤條帶441之對於目標片材之後屈狀態。又,將伸縮性腰部翼片403以伸長狀態放置5分鐘後,觀察掛鉤條帶441之掛鉤條帶441與片材基材442之剝落狀態。對於實施例2~5、參考例1~5之丟棄式尿布亦同樣地進行觀察。
<剝落容易性之評估>
以下述說明為基準進行判定。
×××:掛鉤條帶之剝離沿第1固定部406之下端緣441a而距點α為4 mm以上。
××:掛鉤條帶之剝離沿第1固定部406之下端緣441a而距點α為2 mm以上~4 mm未滿。
×:掛鉤條帶之剝離沿第1固定部406之下端緣441a而距點α為1 mm以上~2 mm未滿。
○:掛鉤條帶之剝離沿第1固定部406之下端緣441a而距點α為1 mm未滿。
<後屈之評估>
以下述說明為基準進行判定。
×:辨認出掛鉤條帶相對於目標片材脫離。
○:辨認出掛鉤條帶未相對於目標片材脫離。
根據表1之結果可知,實施例1~5之丟棄式尿布於穿戴中掛鉤條帶441均難以自目標片材剝落。因此,不易劃傷穿戴者之肌膚,可期待使用感之提高。又,根據表1之結果可知,實施例1~5之丟棄式尿布於穿戴中掛鉤條帶441之下端緣441a均難以後屈,穿戴中掛鉤條帶441均難以自目標片材剝落。
因此,可期待使用感之提高。
以上,基於本發明之較佳實施形態進行了說明,但本發明並不限定於上述實施形態。例如,融著部75之俯視中之形狀並不限制為橢圓形狀,可選擇連續直線狀、點狀等之比較小之複數個小融著部於一方向上隔開特定間隔成排配置之虛線狀、格子狀等多種形狀。又,上述僅一實施形態具有之部分均可適當地相互利用。
又,關於第3及/或第4發明,例如於上述實施形態中,構成伸縮翼片6之彈性構件62之長度方向(本體寬度方向Y)之兩端部62p、62q之兩者於俯視時為向本體寬度方向Y延伸之直線狀,但只要至少伸縮翼片6之外側緣部6A存在之彈性構件62之一端部62p於俯視時為向本體寬度方向Y延伸的直線狀便可,存在於內側緣部6C之另一端部62q亦可並非向本體寬度方向Y延伸之直線狀。即,內側緣部6C上可不塗佈黏接劑,且可無第3黏接部69。又,上述僅一實施形態具有之部分均可適當地相互利用。
又,上述一實施形態中之說明省略部分及僅一實施形態具有之要件,分別可適當應用於其他實施形態,又,各實施形態中之要件可適當地於實施形態間相互置換。
產業上之可利用性
本發明之丟棄式尿布與穿戴者之背部密接而難以產生縫隙,有效放置自該縫隙之液漏,且貼合性良好地適度緊固穿戴者之腿周,故難以對腿周產生緊固痕跡。尤其係,於本發明之丟棄式尿布中,穿著時於腰身方向筆直牽拉安裝於伸縮翼片之黏扣帶而將其固定部固定於規定之被固止區域時,該伸縮翼片之本體長度方向之內側端側之實質伸長長度變長,故穿戴者之腿周之緊固力減少,由此實現緊固痕跡難以產生等上述效果。
本發明(第2發明)之丟棄式尿布由於伸縮翼片之外側緣部具有柔軟性,故對於穿戴者之肌膚而言輕柔,且構成伸縮翼片之彈性構件之固定穩定性優異,故穿著時即便伸縮翼片伸縮,彈性構件亦難以脫落。
根據本發明(第3及第4發明),可提供一種伸縮翼片之外觀良好之丟棄式尿布。
根據本發明(第5發明)之丟棄式尿布,穿戴者之背部側難以產生縫隙,對於身體之貼合性優異。
根據本發明(第6發明)之丟棄式尿布,側翼片之透氣性及貼合性優異,且即便施加較強牽拉力亦難以損傷側翼片之伸縮性。
本發明(第7發明)之丟棄式尿布係黏扣帶難以產生延伸、破裂、剝離等者。
根據本發明(第8發明)之丟棄式尿布,掛鉤條帶難以自片材基材剝落,且不易劃傷穿戴者之肌膚,故而使用感提高。
1...丟棄式尿布
1A...丟棄式尿布
1B...丟棄式尿布
1t...腰端緣
2...正面片材
2s1...側緣
3...背面片材
4...吸收體
4N...下方鄰接部位
5...吸收性本體
6...伸縮翼片
6'...複合體
6a...肌膚對向面
6A...外側緣部
6A'...側部
6A1...條帶基端部非固定區域
6b...非肌膚對向面
6B...伸縮部
6B'...中央部
6C...內側緣部
6C'...側部
6P...伸縮翼片
6t...內側端
7...黏扣帶
7a...肌膚對向面
7A...黏扣帶
7b...非肌膚對向面
9...腹側折翼
41...吸收性核心
42...核心包片
55...被固止區域
61...翼片材
62...彈性構件
62a...最外側接合部
62b...最外側接合部
62p...一端部
62q...另一端部
62t...彈性構件
63...接合部
63a...接合部
63b...接合部
65...褶皺
66...接合部
66s...小接合部
67...第1黏接部
67a...第1黏接部
67b...第1黏接部
68...第2黏接部
69...第3黏接部69
71...固止部
72...條帶基材
73...條帶基端部
73s...外側端
73t...內側端
74...條帶前端部
75...融著部
76...增強構件
77...黏接劑接合部
81...彈性構件
82...側翼片
83...彈性構件
90...彈性構件
91...翼片材
91A...黏接區域
91B...非黏接區域
92...黏接部
101...丟棄式尿布
102...吸收性本體
102b...端緣
103...側翼片
103a...前端
103A...側翼片
103b...基端
103B...側翼片
103c...上端
103d...下端
104...突片
105...定位區
121...正面片材
122...背面片材
123...吸收體
124...立體護翼形成用片材
125...彈性構件
126...腿部部彈性構件
127...黏接劑
130...伸縮部
131...不織布
132...不織布
133...彈性構件
133a...彈性構件
133b...彈性構件
134...褶皺
135...前端側固定部
136...非接合部
137...基端側固定部
137A...黏接劑
138...伸縮部
139...融著部
141...固止部
142...條帶基材
142A...黏接劑
201...丟棄式尿布
203...側翼片
203a...前端
203A...側翼片
203b...基端
203c...上端緣
203d...下端緣
230...伸縮部
235...連續接合部
235A...黏接劑
237...基端側連續接合部
237A...黏接劑
238...中間伸縮區域
238A...中間伸縮區域
238B...中間伸縮區域
240...中央連續接合部
301...丟棄式尿布
303...側翼片
303a...前端
303A...側翼片
303b...基端
304...黏扣帶
304A...黏扣帶
330...伸縮部
331...不織布
332...不織布
333...彈性構件
334...褶皺
335...褶皺
336...前端側固定部
336'...連續接合部
336a...黏接劑
337...基端側固定部
337a...黏接劑
338...伸縮部
339...點狀融著部
340...非伸縮部
341...固止部
342...條帶基材
343...機械性魔術貼之公型構件
344...條帶固定部
344c...黏接劑
344d...下緣部
345...融著部
346...融著部
347...輔助片材
401A...丟棄式尿布
401B...丟棄式尿布
401C...丟棄式尿布
401D...丟棄式尿布
403...伸縮性腰部翼片
404...黏扣帶
406...第1固定部
406a...下端緣
406b...上端緣
406s...內側緣
407...第2固定部
407a...下端緣
407b...上端緣
407s...外側緣
431...片材
432...片材
433...線狀彈性體
441...掛鉤條帶
441a...下端緣
441b...上端緣
442...片材基材
442a...下端緣
442b...上端緣
991...翼片材
d1...間隔
d2...間隔
F...外力
G1...重心
G2...重心
Ga...高伸長應力部
Gb...低伸長應力部
H1...範圍
H2...範圍
L1...假想直線
L2...假想直線
L3...距離
L4...長度
L5...總長
La...延伸長度
Lb...間隔
P...凹下部分
w1...長度
W1...寬度
w2...長度
W2...寬度
w3...長度
W3...寬度
w4...長度
W4...寬度
w5...間隔
w6...伸長後長度
w6'...伸長後長度
w6"...伸長後長度
w7...距離
w8...長度
α...最下端點
β...最下端點
γ...角
圖1係表示本發明之丟棄式尿布之一實施形態之圖,係模式性地表示將各部分之彈性構件伸長伸長為平面狀之狀態之肌膚對向面側(正面片材側)之平面圖。
圖2係模式性地表示圖1、圖16及圖29之I-I線剖面(下襠部之本體寬度方向之剖面)之剖面圖。
圖3係模式性地表示圖1之II-II線剖面(背側部之本體寬度方向之剖面)之剖面圖。
圖4係模式性地表示圖1、圖16及圖29之III-III線剖面(腹側部之本體寬度方向之剖面)之剖面圖。
圖5係表示將圖1所示之尿布之黏扣帶固止於被固止區域之狀態之側視圖。
圖6係圖1所示之尿布之要部(伸縮翼片及黏扣帶)之放大圖,係模式性地表示將各部分之彈性構件伸長伸長為平面狀之狀態之肌膚對向面側之平面圖。
圖7係模式性地表示圖6所示之要部之一部分之本體寬度方向之剖面的剖面圖。
圖8(a)及圖8(b)分別係圖1所示之尿布之要部(伸縮翼片及黏扣帶)之放大圖,圖8(a)係伸縮翼片之自然狀態之平面圖,圖8(b)係將伸縮翼片沿其伸縮方向伸長之狀態之平面圖。
圖9係放大表示本發明之丟棄式尿布之其他實施形態之要部(伸縮翼片及黏扣帶)之平面圖。
圖10係放大表示本發明之丟棄式尿布之其他實施形態之要部(伸縮翼片及黏扣帶)之平面圖。
圖11係放大表示本發明之丟棄式尿布之其他實施形態之要部(伸縮翼片及黏扣帶)之平面圖。
圖12係放大表示本發明之丟棄式尿布之其他實施形態之要部(伸縮翼片及黏扣帶)之平面圖。
圖13係放大表示本發明之丟棄式尿布之其他實施形態之要部(伸縮翼片及黏扣帶)之平面圖。
圖14係模式性地表示本發明之丟棄式尿布之其他實施形態之要部(伸縮翼片及黏扣帶)之本體寬度方向之剖面的剖面圖。
圖15係模式性地表示本發明之丟棄式尿布之其他實施形態之要部(伸縮翼片及黏扣帶)之本體寬度方向之剖面的剖面圖。
圖16係表示本發明(第2發明)之丟棄式尿布之一實施形態之圖,係模式性地表示將各部分之彈性構件伸長伸長為平面狀之狀態之肌膚對向面側(正面片材側)之平面圖。
圖17係模式性地表示圖16之II-II線剖面(背側部之本體寬度方向之剖面)之剖面圖。
圖18係表示將圖16所示之尿布之黏扣帶固止於被固止區域之狀態之側視圖。
圖19係圖16所示之尿布之要部(伸縮翼片及黏扣帶)之放大圖,係模式性地表示將各部分之彈性構件伸長伸長為平面狀之狀態之肌膚對向面側之平面圖。
圖20係模式性地表示圖19所示之要部之一部分之本體寬度方向之剖面的剖面圖。
圖21(a)及圖21(b)分別為圖16所示之尿布之要部(伸縮翼片及黏扣帶)之放大圖,圖21(a)係伸縮翼片之自然狀態之平面圖,圖21(b)係將伸縮翼片沿其伸縮方向伸長之狀態之平面圖。
圖22係放大表示本發明之丟棄式尿布之其他實施形態之要部(伸縮翼片及黏扣帶)之平面圖。
圖23係放大表示本發明之丟棄式尿布之其他實施形態之要部(伸縮翼片及黏扣帶)之平面圖。
圖24係放大表示本發明之丟棄式尿布之其他實施形態之要部(伸縮翼片及黏扣帶)之平面圖。
圖25係放大表示本發明之丟棄式尿布之其他實施形態之要部(伸縮翼片及黏扣帶)之平面圖。
圖26係放大表示本發明之丟棄式尿布之其他實施形態之要部(伸縮翼片及黏扣帶)之平面圖。
圖27係模式性地表示本發明之丟棄式尿布之其他實施形態之要部(伸縮翼片及黏扣帶)之本體寬度方向之剖面的剖面圖。
圖28係模式性地表示本發明之丟棄式尿布之其他實施形態之要部(伸縮翼片及黏扣帶)之本體寬度方向之剖面的剖面圖。
圖29係本發明(第3發明)之丟棄式尿布之一實施形態之圖,係模式性地表示將各部分之彈性構件伸長伸長為平面狀之狀態之肌膚對向面側(正面片材側)之平面圖。
圖30係模式性地表示圖29之II-II線剖面(背側部之本體寬度方向之剖面)之剖面圖。
圖31係表示將圖29所示之尿布之黏扣帶固止於被固止區域之狀態之側視圖。
圖32係將圖29所示之尿布之伸縮翼片及其附近放大而模式性地表示之俯視圖。
圖33係模式性地表示圖32所示之伸縮翼片及其附近之本體寬度方向之剖面的剖面圖。
圖34係將本發明(第3發明)之丟棄式尿布之其他實施形態之伸縮翼片及其附近放大而模式性地表示之平面圖。
圖35係模式性地表示圖34所示之伸縮翼片及其附近之本體寬度方向之剖面的剖面圖。
圖36係將本發明(第3發明)之丟棄式尿布之其他實施形態之伸縮翼片及其附近放大而模式性地表示之平面圖。
圖37係模式性地表示本發明(第3發明)之丟棄式尿布之其他實施形態之伸縮翼片及其附近之本體寬度方向之剖面的剖面圖。
圖38(a)~圖38(d)分別為圖29所示之尿布之製造步驟之一部分(伸縮翼片之製造步驟)之概略圖。
圖39(a)~圖39(d)分別為先前之丟棄式尿布之製造步驟之一部分(伸縮翼片之製造步驟)之概略圖。
圖40係自正面片材側觀察作為本發明(第5發明)之第1實施形態之丟棄式尿布而得之展開平面圖。
圖41係表示圖40所示之丟棄式尿布之穿戴狀態之立體圖。
圖42係表示圖40所示之丟棄式尿布之側翼片及其附近之放大平面圖。
圖43係圖42之IV-IV線切割部端視圖(收縮狀態)。
圖44係自側面觀察圖40之尿布之穿戴狀態而得之模式圖。
圖45係表示本發明(第5發明)之第2實施形態中之側翼片及其附近之放大平面圖(相當於圖42之圖)。
圖46係表示本發明(第5發明)之第3實施形態中之側翼片及其附近之放大平面圖(相當於圖42之圖)。
圖47係表示自正面片材側觀察作為本發明(第6發明)之第1實施形態之丟棄式尿布而得之展開平面圖。
圖48係表示圖47所示之丟棄式尿布之穿戴狀態之立體圖。
圖49係表示圖47所示之丟棄式尿布之側翼片及其附近之放大平面圖。
圖50係圖49之IV-1V線切割部端視圖(收縮狀態)。
圖51係表示本發明(第6發明)之第2實施形態中之側翼片及其附近之放大平面圖(相當於圖49之圖)。
圖52係表示本發明(第6發明)之其他實施形態中之側翼片及其附近之放大平面圖(相當於圖49之圖)。
圖53係表示藉由將側翼片僅具有一個前端側連續接合部之參考形態之尿布中之側翼片朝其前端側牽拉而於該側翼片之彈性構件中產生所謂之脫膠之狀態的參考圖。
圖54係自正面片材側觀察作為本發明(第7發明)之第1實施形態之丟棄式尿布而得之展開平面圖。
圖55係自尿布外正面側觀察第1實施形態中之側翼片及其附近而得之放大平面圖(收縮狀態)。
圖56係圖55之III-III線剖面圖(收縮狀態)。
圖57係圖55之IV-IV線剖面圖(收縮狀態)。
圖58係以單獨之狀態表示用於圖54所示之丟棄式尿布中之側翼片之平面圖(伸長狀態)。
圖59係自側面觀察圖54所示之丟棄式尿布之穿戴狀態而得之圖。
圖60係表示圖54所示之丟棄式尿布之製造方法之一步驟之說明圖。
圖61係自尿布外正面側觀察本發明(第7發明)之第2實施形態中之側翼片及其附近而得之放大平面圖(相當於圖55之圖)。
圖62係圖61之VIII-VIII線剖面圖(收縮狀態)。
圖63係以單獨之狀態表示用於本發明(第7發明)之第3及第4實施形態中之側翼片之平面圖(伸長狀態)。
圖64係自正面片材側觀察作為本發明(第8發明)之第1實施形態之展開型之丟棄式尿布伸長伸長之狀態而得之平面圖。
圖65係圖64之展開型之丟棄式尿布所具有之伸縮性腰部翼片之放大平面圖。
圖66係表示於穿戴圖64之展開型之丟棄式尿布時之伸縮性腰部翼片之狀態之放大平面圖。
圖67係作為本發明(第8發明)之第2實施形態之展開型之丟棄式尿布所具有之伸縮性腰部翼片之放大平面圖(相當於圖65之圖)。
圖68係作為本發明(第8發明)之第3實施形態之展開型之丟棄式尿布所具有之伸縮性腰部翼片之放大平面圖(相當於圖65之圖)。
圖69係作為本發明(第8發明)之第4實施形態之展開型之丟棄式尿布所具有之伸縮性腰部翼片之放大平面圖(相當於圖65之圖)。
圖70係第8發明之參考例1之丟棄式尿布所具有之伸縮性腰部翼片之放大平面圖(相當於圖65之圖)。
圖71係第8發明之參考例2之丟棄式尿布所具有之伸縮性腰部翼片之放大平面圖(相當於圖65之圖)。
圖72係第8發明之參考例3之丟棄式尿布所具有之伸縮性腰部翼片之放大平面圖(相當於圖65之圖)。
圖73係第8發明之參考例4之丟棄式尿布所具有之伸縮性腰部翼片之放大平面圖(相當於圖65之圖)。
圖74係第8發明之參考例5之丟棄式尿布所具有之伸縮性腰部翼片之放大平面圖(相當於圖65之圖)。
1...丟棄式尿布
1t...腰端緣
4...吸收體
5...吸收性本體
6...伸縮翼片
6A...外側緣部
7...黏扣帶
9...腹側折翼
41...吸收性核心
42...核心包片
55...被固止區域
61...翼片材
62...彈性構件
71...固止部
72...條帶基材
81...彈性構件
82...側翼片
83...彈性構件
91...翼片材

Claims (14)

  1. 一種丟棄式尿布,其具有:縱長之吸收性本體,其具備正面片材、背面片材及插入配置於該等兩片材間之吸收體;及一對伸縮翼片,其係固定於該吸收性本體之沿本體長度方向之兩側緣部;該丟棄式尿布係被形成為將固定於一對該伸縮翼片各自之沿本體長度方向之外側緣部的黏扣帶之固止部固止於該吸收性本體之非肌膚對向面而供穿戴者穿著,上述伸縮翼片於較上述外側緣部更靠本體寬度方向內側具有於本體寬度方向上具有伸縮性之伸縮部,該伸縮部係包含翼片材、及以伸長狀態固定於該翼片材且沿本體寬度方向延伸之複數根彈性構件而構成,該複數根彈性構件係於本體長度方向上隔開特定間隔而配置,包含上述外側緣部之較上述伸縮翼片之上述伸縮部更位於本體寬度方向外側的區域內,不存在該伸縮翼片之構成構件彼此經黏接劑接合而成的黏接劑接合部,上述黏扣帶係包含具有上述固止部之條帶基材而構成,且該條帶基材包括固定於上述伸縮翼片之上述外側緣部之條帶基端部、及連接於該條帶基端部且自該外側緣部向本體寬度方向外側突出並包含該固止部的條帶前端部,該條帶基端部包含沿本體寬度方向之外側端及內側端,且較該外側端更位於本體長度方向內側之該內側端係較上述複數根彈性構件中配置於本體長度方向之最內側的彈性構件更位於本體長度方向外側。
  2. 如請求項1之丟棄式尿布,其中上述伸縮翼片於本體寬度方向上包含在本體寬度方向具有伸縮性之伸縮部、及於本體寬度方向上不具有伸縮性的非伸縮部,且上述伸縮翼片之上述外側緣部包含該非伸縮部;複數根上述彈性構件藉由上述伸縮部而以伸長狀態固定於上述翼片材,且自該伸縮部向上述非伸縮部延伸,於該非伸縮部,該彈性構件與該翼片材未被接合。
  3. 如請求項1或2之丟棄式尿布,其中上述伸縮翼片係以該伸縮翼片之沿本體長度方向之內側緣部固定於上述吸收性本體;於上述伸縮翼片之上述內側緣部與上述外側緣部之間,存在於本體寬度方向具有伸縮性之伸縮部,且該伸縮部係由將該伸縮部於本體寬度方向橫切之複數根上述彈性構件藉由設於上述翼片材之第1黏接部,以伸長狀態固定於該翼片材而形成;於上述伸縮翼片之上述外側緣部,存在將上述伸縮部於本體寬度方向橫切之上述彈性構件之一端部,存在於該外側緣部之該彈性構件之一端部係藉由構成該外側緣部之上述翼片材所設之第2黏接部而固定於該翼片材,且俯視時為向本體寬度方向延伸之直線狀,該第2黏接部之黏接力低於上述第1黏接部。
  4. 如請求項1之丟棄式尿布,其中上述條帶基端部係藉由包含融著之接合方法而固定於上述伸縮翼片之上述外側 緣部。
  5. 如請求項1之丟棄式尿布,其中於上述伸縮翼片之上述外側緣部,存在未固定上述條帶基端部且包含複數片上述翼片材而構成之區域,且該區域內之該複數片翼片材係相互融著。
  6. 如請求項1或2之丟棄式尿布,其中上述伸縮翼片之上述外側緣部包含於本體寬度方向不具有伸縮性之非伸縮部,且該伸縮翼片之上述外側緣部中之較上述條帶基端部更位於本體長度方向內側的條帶未固定區域係上述非伸縮部。
  7. 如請求項2之丟棄式尿布,其中上述伸縮部中之複數根上述彈性構件藉由於本體長度方向延伸之複數個直線狀之接合部而固定於上述翼片材。
  8. 如請求項7之丟棄式尿布,其中上述彈性構件之自上述伸縮部向上述非伸縮部之延伸長度,長於複數個上述接合部中最接近該非伸縮部之2根接合部的間隔。
  9. 如請求項1或2之丟棄式尿布,其中上述伸縮翼片係以沿其本體長度方向之內側緣部中之未配置上述彈性構件的部位固定於上述吸收性本體。
  10. 如請求項1之丟棄式尿布,其中上述伸縮翼片具有隔開配置有複數根上述彈性構件之伸縮部,且於前端部設有相當於上述黏扣帶之具有固止部的突片;上述伸縮部中,與上述伸縮翼片之延伸方向交叉之交 叉方向上之位於具有上述突片之範圍內的部分變成伸長應力較高之高伸長應力部,同方向上之較該高伸長應力部更位於下襠部側之部分變成伸長應力低於該高伸長應力部的低伸長應力部。
  11. 如請求項1之丟棄式尿布,其中上述伸縮翼片於其延伸方向之前端側具有複數根連續接合部,於該連續接合部之各者中,上述複數根彈性構件經由於上述延伸方向之交叉方向上連續配置之黏接劑,而固定於作為上述翼片材之不織布間;於上述伸縮翼片之基端與上述連續接合部之間,具有以上述翼片材間於分散配置之多個融著部融著,同時上述彈性構件不通過該等融著部之方式配置的中間伸縮區域。
  12. 如請求項1之丟棄式尿布,其中上述黏扣帶具有以與上述伸縮翼片重疊之狀態固定之條帶固定部,且上述伸縮翼片於該條帶固定部之下方鄰接部位,具有由上述伸縮部收縮而產生的複數條褶皺。
  13. 如請求項12之丟棄式尿布,其中上述條帶固定部之至少一部分係固定於由上述伸縮部收縮而產生的褶皺上。
  14. 如請求項1之丟棄式尿布,其中上述黏扣帶之重心較上述伸縮翼片之重心更位於上述吸收性本體之長度方向上方;上述黏扣帶包含掛鉤條帶;將上述掛鉤條帶與上述條帶基材固定之第1固定部、 及將上述黏扣帶與上述伸縮翼片固定之第2固定部並不重疊;上述第1固定部中之上述吸收性本體之長度方向下端緣與上述條帶基材中之上述吸收性本體之長度方向下端緣一致;上述第2固定部中之上述吸收性本體之長度方向下端緣較上述第1固定部之上述長度方向下端緣更位於上述吸收性本體之長度方向上方,且自片材基材之上述長度方向下端緣隔開。
TW100144104A 2010-11-30 2011-11-30 Discarded diaper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TWI58479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7)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266040A JP4976536B2 (ja) 2010-11-30 2010-11-30 使い捨ておむつ
JP2010273190A JP5764316B2 (ja) 2010-12-08 2010-12-08 使い捨ておむつ
JP2010277355A JP5783711B2 (ja) 2010-12-13 2010-12-13 使い捨ておむつ
JP2010278381A JP5721419B2 (ja) 2010-12-14 2010-12-14 使い捨ておむつ
JP2010277626A JP2012125313A (ja) 2010-12-14 2010-12-14 使い捨ておむつ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10281308A JP5764319B2 (ja) 2010-12-17 2010-12-17 使い捨ておむつ
JP2010290014A JP4976541B1 (ja) 2010-12-27 2010-12-27 使い捨ておむつ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320977A TW201320977A (zh) 2013-06-01
TWI584792B true TWI584792B (zh) 2017-06-01

Family

ID=461718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0144104A TWI584792B (zh) 2010-11-30 2011-11-30 Discarded diaper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EP (1) EP2647360B1 (zh)
KR (1) KR101501145B1 (zh)
CN (1) CN103237533B (zh)
MY (1) MY163620A (zh)
RU (1) RU2580990C2 (zh)
TW (1) TWI584792B (zh)
WO (1) WO201207390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975810B2 (ja) * 2012-09-12 2016-08-23 花王株式会社 使い捨ておむつ
RU2636916C2 (ru) * 2012-10-31 2017-11-28 Као Корпорейшн Одноразовый подгузник
JP6175227B2 (ja) * 2012-10-31 2017-08-02 花王株式会社 使い捨ておむつ
JP6180110B2 (ja) * 2012-12-25 2017-08-16 花王株式会社 使い捨ておむつ
JP6205244B2 (ja) * 2012-11-09 2017-09-27 花王株式会社 使い捨ておむつ
JP6157110B2 (ja) * 2012-12-25 2017-07-05 花王株式会社 使い捨ておむつ
JP6112707B2 (ja) * 2012-12-25 2017-04-12 花王株式会社 使い捨ておむつ
JP2014004334A (ja) * 2013-05-02 2014-01-16 Uni Charm Corp 使い捨ての着用物品
DE112014002253T5 (de) 2013-05-03 2016-02-18 The Procter & Gamble Company Dehnlaminate umfassende Absorptionsartikel
JP5579334B1 (ja) * 2014-01-14 2014-08-27 ユニ・チャーム株式会社 使い捨ておむつ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5580949B1 (ja) * 2014-04-09 2014-08-27 ユニ・チャーム株式会社 使い捨ておむつ
JP5591413B1 (ja) * 2014-04-14 2014-09-17 ユニ・チャーム株式会社 吸収性物品
WO2016031850A1 (ja) * 2014-08-29 2016-03-03 株式会社瑞光 使い捨て着用物品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7205858B (zh) * 2015-01-30 2020-08-18 大王制纸株式会社 吸收性物品及其制造方法
JP6412861B2 (ja) * 2015-12-28 2018-10-24 ユニ・チャーム株式会社 吸収性物品
DE102016102684A1 (de) 2016-02-16 2017-08-17 Paul Hartmann Ag Inkontinenzwegwerfwindel
US11129757B2 (en) 2016-05-20 2021-09-28 The Procter & Gamble Company Absorbent article having waist gasketing element
EP3458005B1 (en) 2016-05-20 2021-06-23 The Procter & Gamble Company Absorbent article having waist gasketing element
EP3496691B1 (en) * 2016-08-12 2024-03-20 The Procter & Gamble Company Absorbent article with an ear portion
CN109475452A (zh) 2016-08-12 2019-03-15 宝洁公司 带有耳片部分的吸收制品
US10568776B2 (en) 2016-08-12 2020-02-25 The Procter & Gamble Company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ssembling absorbent articles
EA037820B1 (ru) * 2016-08-31 2021-05-25 Юничарм Корпорейшн Способ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изготовления листообразного элемента для впитывающего изделия
JP7008631B2 (ja) * 2016-10-14 2022-01-25 株式会社瑞光 伸縮シート、それを用いた着用物品および伸縮シートの製造装置
KR102414560B1 (ko) * 2016-12-28 2022-06-28 유니챰 가부시키가이샤 흡수성 물품
WO2018183315A1 (en) 2017-03-27 2018-10-04 The Procter & Gamble Company Elastomeric laminates with crimped spunbond fiber webs
WO2019043885A1 (ja) * 2017-08-31 2019-03-07 花王株式会社 パンツ型吸収性物品
WO2020054864A1 (ja) * 2018-09-13 2020-03-19 王子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吸収性物品
US11944522B2 (en) 2019-07-01 2024-04-02 The Procter & Gamble Company Absorbent article with ear portion
WO2022186739A1 (en) * 2021-03-02 2022-09-09 Essity Hygiene And Health Aktiebolag Disposable absorbent hygiene article
EP4059482A1 (en) * 2021-03-19 2022-09-21 Fameccanica.Data S.p.A. A transversely extensible continuous elastic laminate, and a method for producing the same
EP4059483A1 (en) * 2021-03-19 2022-09-21 Fameccanica.Data S.p.A. A transversely extensible continuous elastic laminate, and a method for producing the same
CN114053036B (zh) * 2021-12-02 2022-08-26 瑞光(上海)电气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裤型吸收性物品的制造方法
CN114028079B (zh) * 2021-12-02 2022-09-06 瑞光(上海)电气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裤型吸收性物品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234454B (en) * 2002-09-30 2005-06-21 Uni Charm Corp Disposable diaper
JP2006255392A (ja) * 2005-02-16 2006-09-28 Oji Nepia Kk 使い捨ておむつ
JP2010227508A (ja) * 2009-03-30 2010-10-14 Daio Paper Corp 吸収性物品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2112889A (ja) 1985-11-12 1987-05-23 清水建設株式会社 シールドルーム等に用いるブラインド
MY106077A (en) * 1990-05-09 1995-03-31 Kao Corp Disposable diapers.
JP3162592B2 (ja) * 1995-01-11 2001-05-08 ザ、プロクター、エンド、ギャンブル、カンパニー 使い捨ておむつ
US6200299B1 (en) * 1995-01-11 2001-03-13 The Procter & Gamble Company Disposable diaper having stress relaxing structures and fasteners positioned for improved fit
JP3883530B2 (ja) 2003-09-08 2007-02-21 花王株式会社 複合伸縮部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20050215972A1 (en) * 2004-03-29 2005-09-29 Roe Donald C Disposable absorbent articles with zones comprising elastomeric components
US8419701B2 (en) 2005-01-10 2013-04-16 The Procter & Gamble Company Absorbent articles with stretch zones comprising slow recovery elastic materials
CN101083968B (zh) * 2005-01-10 2011-12-21 宝洁公司 包括缓慢恢复拉伸层压材料的吸收制品
US20070073260A1 (en) * 2005-09-29 2007-03-29 The Procter & Gamble Company Absorbent article with improved garment-like character
US7806883B2 (en) 2006-01-17 2010-10-05 The Procter & Gamble Company Absorbent articles having a breathable stretch laminate
JP5113429B2 (ja) 2007-05-31 2013-01-09 大王製紙株式会社 テープ式使い捨ておむつ
JP5079434B2 (ja) 2007-09-21 2012-11-21 大王製紙株式会社 テープ式使い捨ておむつ
JP5328168B2 (ja) * 2008-02-04 2013-10-30 ユニ・チャーム株式会社 着用物品
JP5135097B2 (ja) 2008-07-18 2013-01-30 大王製紙株式会社 テープ式使い捨ておむつ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234454B (en) * 2002-09-30 2005-06-21 Uni Charm Corp Disposable diaper
JP2006255392A (ja) * 2005-02-16 2006-09-28 Oji Nepia Kk 使い捨ておむつ
JP2010227508A (ja) * 2009-03-30 2010-10-14 Daio Paper Corp 吸収性物品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647360B1 (en) 2018-06-20
CN103237533A (zh) 2013-08-07
EP2647360A1 (en) 2013-10-09
KR101501145B1 (ko) 2015-03-10
EP2647360A4 (en) 2016-07-20
RU2580990C2 (ru) 2016-04-10
WO2012073901A1 (ja) 2012-06-07
TW201320977A (zh) 2013-06-01
KR20140041389A (ko) 2014-04-04
CN103237533B (zh) 2015-09-02
RU2013128616A (ru) 2015-01-10
MY163620A (en) 2017-10-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84792B (zh) Discarded diaper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JP2896429B2 (ja) 使い捨ておむつ
TWI241907B (en) Disposable absorbent article and method of producing the same
JP3156251B2 (ja) 使い捨て吸収性物品の製造方法
WO2017159262A1 (ja) 吸収性物品の伸縮構造、及びパンツタイプ使い捨ておむつ
JP4909819B2 (ja) 使い捨ておむつ
JP6008383B2 (ja) パンツタイプ使い捨ておむつ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6192447B2 (ja) 吸収性物品
JP4249097B2 (ja) パンツ型使い捨ておむつ
JP2005503892A (ja) おむつにファスナ部を取付ける方法
JP7349413B2 (ja) 連結式使い捨て着用物品
JP6661374B2 (ja) 吸収性物品
JP2016158799A (ja) パンツ型吸収性物品
JP4111687B2 (ja) 吸収性物品
JP6099130B2 (ja) パッドタイプ使い捨ておむつ
JP6278710B2 (ja) 使い捨てのパンツ型着用物品
JP6074184B2 (ja) パッドタイプ使い捨ておむつ
JP2011078545A (ja) 吸収性物品
JP2000126231A (ja) 使い捨て吸収性物品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3211442U (ja) パンツ型の着用物品
JP4526407B2 (ja) 吸収性物品および吸収性物品の製造方法
JP5721419B2 (ja) 使い捨ておむつ
JP2014045979A (ja) パッドタイプ使い捨ておむつ
JP7474665B2 (ja) 吸収性物品
JP5369311B2 (ja) 止着テープ、止着テープの製造方法及びテープ型使い捨ておむつ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