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577460B - A method for removing foreign matters and a removing means for foreign matters - Google Patents

A method for removing foreign matters and a removing means for foreign matters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577460B
TWI577460B TW104134604A TW104134604A TWI577460B TW I577460 B TWI577460 B TW I577460B TW 104134604 A TW104134604 A TW 104134604A TW 104134604 A TW104134604 A TW 104134604A TW I577460 B TWI577460 B TW I577460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heet
suction
foreign matter
suction box
ai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413460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622839A (zh
Inventor
Takeru Ishimabushi
Tooru Kajiwara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Rayon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Rayon Co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Rayon Co
Publication of TW20162283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62283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7746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77460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8CLEANING
    • B08BCLEANING IN GENERAL; PREVENTION OF FOULING IN GENERAL
    • B08B5/00Cleaning by methods involving the use of air flow or gas flow
    • B08B5/04Cleaning by suction, with or without auxiliary action
    • B08B5/043Cleaning travelling work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8CLEANING
    • B08BCLEANING IN GENERAL; PREVENTION OF FOULING IN GENERAL
    • B08B5/00Cleaning by methods involving the use of air flow or gas flow
    • B08B5/04Cleaning by suction, with or without auxiliary action
    • B08B5/043Cleaning travelling work
    • B08B5/046Cleaning moving web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8CLEANING
    • B08BCLEANING IN GENERAL; PREVENTION OF FOULING IN GENERAL
    • B08B5/00Cleaning by methods involving the use of air flow or gas flow
    • B08B5/02Cleaning by the force of jets, e.g. blowing-out cavities
    • B08B5/023Cleaning travelling work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BSPRAYING APPARATUS; ATOMISING APPARATUS; NOZZLES
    • B05B1/00Nozzles, spray heads or other outlets, with or without auxiliary devices such as valves, heating means
    • B05B1/005Nozzles or other outle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scharging one or more gas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BSPRAYING APPARATUS; ATOMISING APPARATUS; NOZZLES
    • B05B1/00Nozzles, spray heads or other outlets, with or without auxiliary devices such as valves, heating means
    • B05B1/02Nozzles, spray heads or other outlets, with or without auxiliary devices such as valves, heating means designed to produce a jet, spray, or other discharge of particular shape or nature, e.g. in single drops, or having an outlet of particular shap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8CLEANING
    • B08BCLEANING IN GENERAL; PREVENTION OF FOULING IN GENERAL
    • B08B11/00Cleaning flexible or delicate articles by 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to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8CLEANING
    • B08BCLEANING IN GENERAL; PREVENTION OF FOULING IN GENERAL
    • B08B15/00Preventing escape of dirt or fumes from the area where they are produced; Collecting or removing dirt or fumes from that area
    • B08B15/04Preventing escape of dirt or fumes from the area where they are produced; Collecting or removing dirt or fumes from that area from a small area, e.g. a too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8CLEANING
    • B08BCLEANING IN GENERAL; PREVENTION OF FOULING IN GENERAL
    • B08B11/00Cleaning flexible or delicate articles by 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to
    • B08B11/02Devices for holding articles during cleaning

Landscapes

  • Cleaning In General (AREA)
  • Feeding Of Articles By Means Other Than Belts Or Rollers (AREA)

Description

異物的除去方法及異物的除去裝置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附著於片材(sheet)的異物的除去方法及附著於片材的異物的除去裝置。
以往,於片狀物的製造中,將除去附著於片狀物的表面的污垢等異物後的片狀物作為製品出貨。 作為除去片狀物的表面的異物的方法,例如,專利文獻1中提出有帶狀體的清潔(cleaning)裝置及清潔方法。專利文獻1中提出有如下方法:於與移行的片狀物的至少一主面相向配置的腔室(chamber)的內部設置噴嘴(nozzle),自該噴嘴朝向片狀物吹送壓縮空氣而使異物自片狀物剝離,且利用空氣抽吸單元對腔室內進行排氣,藉此將漂浮於腔室內的異物除去。 所述異物除去方法適於片狀物具有某程度的剛性的情況。 [現有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特開2004-195399號公報
然而,所述異物除去方法中,於如厚度薄的樹脂片材等般片狀物的剛性低而易變形的情況下,當利用空氣抽吸單元對腔室內進行排氣(抽吸)時,會導致片狀物上下移動。其結果為,有片狀物的搬送變得不穩定,無法長時間穩定進行片狀物的異物除去的情況。
另外,所述方法中,於片狀物的搬送速度變化的情況下,利用空氣抽吸單元的抽吸的氣流與吹送至片狀物的壓縮空氣的氣流會相互干涉。因此,片狀物表面上的壓縮空氣的吹送壓力會下降,其結果為,有無法充分使異物自片狀物剝離,異物的除去性能下降的情況。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解決該些問題點。即,本發明的課題在於提供一種連續運轉穩定性與異物除去性能優異的附著於片材的異物的除去方法及異物的除去裝置。
[1]本發明的第1主旨在於一種附著於片材的異物的除去方法,在於搬送片材的搬送用支撐體A1與搬送用支撐體A2之間夾隔片材而相向設置、且包括與所述片材相向的面開口的開口部的吸入箱(suction box)B1、吸入箱B2內,利用自配置於各吸入箱內的空氣噴嘴噴出的空氣對自片材上剝離的異物進行抽吸,所述異物的除去方法的特徵在於:來自所述吸入箱B1、吸入箱B2的開口部的抽吸風的抽吸平均風速為0.8m/秒~1.2m/秒。
[2]所述異物的除去方法中,較佳為於自所述吸入箱B1、吸入箱B2對異物進行抽吸之前,包括所述片材的切斷步驟。
[3]所述異物的除去方法中,較佳為搬送用支撐體A1與搬送用支撐體A2的設置間隔R滿足下述式(1)。
R≦320×(E×t2/d)0.25-80 (1)
R:搬送用支撐體A1與搬送用支撐體A2的設置間隔(mm)
E:片材的楊氏模數(Young's modulus)(GPa)
t:片材的厚度(mm)
d:片材的密度(g/cm3)
[4]所述異物的除去方法中,可將自空氣噴嘴噴出的空氣的壓力設為2kPa~60kPa。較佳為將自所述空氣噴嘴噴出的空氣的壓力設為10kPa~30kPa。
[5]根據下述式(2)算出的所述吸入箱B1、吸入箱B2的抽吸風的抽吸平均風速的差△v較佳為設為5.0%以下。
△v=(|V1-V2|/Va)×100 (2)
V1:吸入箱B1的抽吸平均風速
V2:吸入箱B2的抽吸平均風速
Va:吸入箱B1、吸入箱B2的抽吸平均風速的平均值
[6]可將自所述空氣噴嘴噴出的空氣的噴出方向與片材表面的垂直方向所成的角度θ1設為0°~40°。所述角度θ1較佳為設為 5°~25°。
[7]片材的搬送方向與將自空氣噴嘴噴出的空氣的噴出方向投影至片材表面而得的噴出方向所成的角度θ2可設為0°~5°。
[8]所述異物的除去方法可用於楊氏模數為1.4GPa~15.2GPa、厚度為0.5mm~15mm的片材的異物除去。
[9]所述異物的除去方法較佳為所述片材於未被束縛的狀態下在所述搬送用支撐體上移行。
[10]本發明的第2主旨在於一種附著於片材的異物的除去裝置,包含:搬送用支撐體A1與搬送用支撐體A2,對片材進行搬送:以及吸入箱B1、吸入箱B2,於搬送用支撐體A1與搬送用支撐體A2之間夾隔片材而相向設置;所述異物的除去裝置的特徵在於:搬送用支撐體A1與搬送用支撐體A2的設置間隔R滿足下述式(1),且吸入箱B1、吸入箱B2包含與所述片材相向的面開口的開口部、配置於各吸入箱內的空氣噴嘴及形成對各吸入箱內進行抽吸的抽吸風的吸入口。
R≦320×(E×t2/d)0.25-80 (1)
R:搬送用支撐體A1與搬送用支撐體A2的設置間隔(mm)
E:片材的楊氏模數(GPa)
t:片材的厚度(mm)
d:片材的密度(g/cm3)
[11]所述異物的除去裝置中,自空氣噴嘴噴出的空氣的噴出方向與片材表面的垂直方向所成的角度θ1可設為0°~40°。所述 角度θ1較佳為設為5°~25°。
[12]片材的搬送方向與將自空氣噴嘴噴出的空氣的噴出方向投影至片材表面而得的噴出方向所成的角度θ2可設為0°~5°。
本發明的異物的除去方法及異物的除去裝置在附著於片材表面的異物的除去中,連續運轉穩定性與異物除去性能優異。尤其適於附著於剛性低而易變形的片材的表面的異物的除去。
以下,使用圖對本發明的異物的除去方法及異物的除去裝置進行說明。
圖1是表示片材製造線中的本發明的異物的除去裝置的一例,且是自側面觀察除去裝置的截面圖。
圖1~圖4中,搬送用支撐體A1是指搬送用支撐體1a,搬送用支撐體A2是指搬送用支撐體1b。另外,吸入箱B1是指吸入箱3a,吸入箱B2是指吸入箱3b。 本發明的異物的除去方法及異物的除去裝置中所謂的異物是指漂浮於吸入箱3a及吸入箱3b內的異物及/或附著於片材的異物。
(搬送用支撐體) 片材製造線中,以片材2沿箭頭A的方向相對於地面大致水平地移行的方式且以規定間隔配置有搬送用支撐體(1a、1b)。 所謂相對於地面大致水平是指搬送用支撐體1a與搬送用支撐體1b的表面於高度方向上偏差1 mm以內的程度。 圖1是使用輥作為搬送用支撐體的情況的例子,但作為搬送用支撐體,既可為輥亦可為帶式輸送機。 圖2是自側面觀察使用帶式輸送機作為搬送用支撐體(1a及1b)時的片材製造線中的本發明的異物的除去裝置的截面圖。帶式輸送機是於兩根以上的輥上安裝有皮帶的搬送裝置,在皮帶上載置被搬送物,利用輥的旋轉來驅動皮帶而對被搬送物進行搬送。
所述搬送用支撐體的規格既可包含多個輥,亦可包含多個帶式輸送機,或者亦可包含輥與帶式輸送機這兩者。 所述搬送用支撐體中,所述搬送用支撐體與作為被搬送物的片材相接的部分的材質可使用公知的材料,通常為橡膠或金屬。
所述搬送用支撐體1a與搬送用支撐體1b的設置間隔R(mm)是指片材自支撐體1a離開至與支撐體1b相接為止的距離,於如後所述般自空氣噴嘴進行空氣吹送的情況下,較佳為以滿足下述式(1)的方式設置。   R≦320×(E×t2 /d)0.25 -80       (1)   式(1)中,E表示片材的楊氏模數(GPa),t表示片材的厚度(mm),d表示片材的密度(g/cm3 )。 式(1)的右邊為變形難易度的指標。如圖1所示,設置間隔R表示片材自支撐體1a離開至與支撐體1b相接為止的距離。 於難以變形的片材(楊氏模數大的片材或厚度厚的片材)的情況下,式(1)的右邊變大,因此設置間隔R的自由度變大。 另一方面,於易變形的片材(楊氏模數小的片材或厚度薄的片材)的情況下,式(1)的右邊變小,因此,為了一面進行空氣吹送一面進行穩定的連續運轉,尤其重要的是設為設置間隔R滿足式(1)的特定條件。於設置間隔R滿足式(1)的情況下,即便為易變形的片材,亦可同時實現連續運轉穩定性與異物除去性能。
(片材) 作為片材2的狀態,於搬送方向上既可為不連續的單片狀態亦可為連續狀態,於寬度方向上既可為多片亦可為一片。於片材2並排多片的情況下,其間隔為任意。 片材2並無特別限定,例如可列舉:丙烯酸系樹脂、聚碳酸酯樹脂、聚乙烯樹脂等樹脂片材;鐵及玻璃等無機物片材。本發明中,適於使用楊氏模數為1.4 GPa~15.2 GPa的範圍的片材或厚度為0.5 mm~15 mm的片材的情況。 片材2既可為單層的片材亦可為多層的片材。另外,片材2亦可不為單一的原材料。例如,亦可為玻璃/樹脂或金屬/樹脂等積層體等的積層材料不同的片材、於寬度方向上包含不同材料的片材。 作為片材2的大小,片材2的寬度較佳為小於搬送用支撐體1a及搬送用支撐體1b的寬度。關於片材2的長邊的大小,只要於搬送用支撐體1a及搬送用支撐體1b的設置間隔R上可無問題地進行搬送,則為任意。 作為片材2的表面形狀,不論壓紋(emboss)狀或消光(mat)狀等表面有無微細形狀、有無光澤,均可加以應用。
圖3是自斜上方觀察片材製造線的概略立體圖。圖3中片材2為了獲得所需尺寸而被切斷,於搬送方向上成為不連續的單片狀態。此處,雖未圖示,但片材亦可沿搬送方向進行切斷。 片材的切斷步驟可根據所需尺寸而以一個階段或兩個階段實施。 於以兩個階段實施的情況下,例如可為第一階段是將不中斷的連續片材沿搬送方向切斷,第二階段是切斷機一面與片材的移動同步地移動一面沿與搬送方向正交的方向(片材的寬度方向)進行切斷。圖3中,表示後述的吸入箱3a及吸入箱3b設置於片材的寬度方向的切斷步驟之後的狀態。 切斷步驟中,伴隨片材的切斷而產生切削粉,該切削粉會作為異物而附著於片材,因此理想的是將後述的吸入箱於第一階段的切斷步驟及第二階段的切斷步驟的所有步驟中均緊接地設置在片材的切斷之後。此時,於第一階段的切斷步驟之前、第一階段的切斷步驟之後、第二階段的切斷步驟之後的各個階段,片材的狀態、寬度及長度的至少一個發生變化,但於任一狀態下均可應用本發明的異物的除去方法。 片材2的搬送速度並無特別限定,自抑制異物向吸入箱外洩漏的觀點而言,較佳為30 m/分鐘以下。另外,自生產性的觀點而言,片材2的搬送速度的下限值較佳為0.5 m/分鐘以上。
(異物) 作為本發明中的附著於片材2的異物,例如可列舉:切斷片材時的切斷粉、製造線環境中的灰塵、纖維屑、操作員的皮膚或頭髮的毛、蟲、製造裝置的鏽及剝落的塗裝物片。
(吸入箱) 本發明中,如圖1所示,吸入箱3a及吸入箱3b是於搬送片材的搬送用支撐體a1與搬送用支撐體a2之間夾隔片材2而上下相向地設置。 吸入箱3a及吸入箱3b與吸入口5a及吸入口5b連結。 吸入口5a及吸入口5b是用於形成抽吸風,該抽吸風用於對漂浮於吸入箱3a及吸入箱3b內的異物及/或附著於片材的異物進行抽吸,吸入口5a及吸入口5b例如經由管道(duct)而與集塵機連接。 吸入箱3a及吸入箱3b的材質較佳為不易附著異物,表面光滑且不易帶電。作為吸入箱3a及吸入箱3b的材質,例如可列舉不鏽鋼製及樹脂製。該些材質中,自加工性的方面而言,較佳為不鏽鋼製。於使用樹脂製者作為吸入箱3a及吸入箱3b的情況下,較佳為對吸入箱3a及吸入箱3b內的表面實施抗靜電處理。 吸入口5a及吸入口5b只要於各吸入箱內具有一個以上即可,吸入口5a與吸入口5b的個數既可相同亦可不同,可根據目的而任意設定。
吸入箱3a及吸入箱3b的構造只要為一面具有開口的面(與片材2相向的面)的構造,則並無特別限定,可根據目的而設為任意形狀。自使異物除去性能良好的方面而言,吸入箱內的流路截面的形狀較佳為能儘可能地使抽吸風速均勻的形狀。作為吸入箱3a及吸入箱3b的構造,並無特別限定,例如可列舉流路截面為圓形或四邊形以上的多邊形的構造。於流路截面為多邊形的情況下,為了防止片材2在與吸入箱接觸時損傷,較佳為預先對角部或隅角部進行倒角。
吸入箱3a及吸入箱3b的與片材搬送方向正交的方向的開口面的寬度並無特別限定,考慮除去性,理想的是較片材2的寬度大100 mm左右。吸入箱3a及吸入箱3b的片材搬送方向的寬度既可相同亦可不同。吸入箱3b的片材搬送方向的寬度因設置在搬送用支撐體a1與搬送用支撐體a2之間而受到限制,但吸入箱3a的片材搬送方向的寬度不受限制。較佳為吸入箱3a的片材搬送方向的開口面的寬度為設置間隔R以下的寬度,更佳為吸入箱3a及吸入箱3b的片材搬送方向的開口面的寬度大致相同。進而較佳為吸入箱3a及吸入箱3b的開口面為相同形狀,且為上下對稱的配置。
吸入箱3a及吸入箱3b的高度方向的尺寸大時吸入箱截面的抽吸風速會變得均勻,但重量或設置空間會變大,因此根據目的而設定為任意大小即可。
作為吸入箱3a及吸入箱3b為上下對稱的配置,較佳為吸入箱3a及吸入箱3b的設置位置的上下偏差為2 mm以下的位置,更佳為1 mm以下的位置。若吸入箱3a及吸入箱3b的設置位置的偏差小,則有長時間運轉的穩定性變得良好的傾向。 再者,當吸入箱3a及吸入箱3b的開口面為相同形狀時,所述上下偏差是指吸入箱3a的開口部和片材2的間隔(D1)與吸入箱3b的開口部和片材2的間隔(D2)的差的絕對值(|D1-D2|,單位:mm),所述間隔(D1、D2)是指於吸入箱3a及吸入箱3b的開口部的全周以大致等間隔在至少10點以上的部位測定出的間隔的平均值。
吸入箱3a及吸入箱3b較佳為以如下方式水平地設置,即,針對吸入箱3a及吸入箱3b的開口部的全周觀察時,吸入箱3a的開口部和片材2的最大間隔與最小間隔的差、及吸入箱3b的開口部和片材2的最大間隔與最小間隔的差在2 mm以內。 吸入箱3a及吸入箱3b與片材2的間隔可考慮片材2的搬送所引起的上下移動而設為5 mm~15 mm。另外,於片材2為單片狀態的情況下搬送所引起的上下移動易變大,因此吸入箱3a及吸入箱3b與片材2的間隔可設為7 mm~15 mm。
吸入箱3a及吸入箱3b的開口部的縱橫比(aspect ratio)可任意設定。於開口部的縱橫比高的情況下,藉由在長邊方向上並排設置多個吸入口5a及吸入口5b,有可使吸入箱截面的抽吸風速更均勻的傾向。例如,於開口部的縱橫比為5倍~20倍的情況下,可在開口部的長邊方向上設置3個~10個左右的吸入口5a及吸入口5b。通常,開口部的長邊方向相當於片材的寬度方向。
吸入口5a及吸入口5b既可位於與開口部正對的面,亦可位於與開口部相鄰的面,較佳為設於如吸入箱內的抽吸風的抽吸風速更均勻的位置。
本發明中,例如吸入口5a及吸入口5b與管道相連,管道的前方與用於對吸入箱內進行抽吸的集塵機相連。較佳為設置如下構成:可調整集塵機的輸出,且於自吸入口5a及吸入口5b至集塵機的管道的中途,設置蝶形閥(butterfly valve)、外部空氣吸入口而可調整抽吸風速。
本發明的異物的除去方法中,吸入箱的開口部中的抽吸風的抽吸平均風速為0.8 m/秒~1.2 m/秒。 所謂抽吸平均風速(單位:m/秒)是吸入箱的開口部中的抽吸風的抽吸風速的平均值,藉由下述式而求出。所謂抽吸風量是對吸入箱內進行抽吸的風量(單位:m3 /秒)。   [抽吸平均風速(m/秒)]=[抽吸風量(m3 /秒)]÷[開口部的面積(m2 )]   若抽吸平均風速為0.8 m/秒以上,則易抽吸自片材剝離的異物、漂浮於吸入箱內的異物,從而異物的除去性能變得良好。若抽吸平均風速為1.2 m/秒以下,則可抑制因抽吸風使片材上下移動而與吸入箱接觸的情況,因此連續運轉穩定性變得良好。抽吸平均風速的下限值更佳為0.85 m/秒以上,進而較佳為0.88 m/秒以上。該抽吸平均風速的上限值更佳為1.15 m/秒以下,進而較佳為1.12 m/秒以下。
本發明中,設置於片材的上下的吸入箱中,可將上下的抽吸風的抽吸平均風速的差設為抽吸平均風速的-5.0~5.0(%)的範圍。抽吸平均風速的差根據下述式而算出。   [上下的抽吸平均風速的差(m/秒)]=[(上側的吸入箱的抽吸平均風速(m/秒))-(下側的吸入箱的抽吸平均風速(m/秒))]/[(上側與下側的吸入箱的抽吸平均風速的平均值(m/秒))]×100   即,根據下述式(2)而算出的所述吸入箱B1、吸入箱B2的抽吸風的抽吸平均風速的差Δv較佳為設為5.0(%)以下。   Δv=(|V1-V2|/Va)×100         (2)   V1:吸入箱B1的抽吸平均風速(m/秒) V2:吸入箱B2的抽吸平均風速(m/秒) Va:吸入箱B1、吸入箱B2的抽吸平均風速的平均值(m/秒)
藉由將抽吸平均風速的差Δv設為5.0%以下的範圍,可抑制片材的搬送時的上下移動。抽吸平均風速的差Δv更佳為3.0%以下。另外,配置於片材的下側的吸入箱的抽吸平均風速可快於配置於片材的上側的吸入箱的抽吸平均風速,亦可將上下的抽吸風的抽吸平均風速的差設為抽吸平均風速的-5.0~3.0(%)的範圍。
(空氣噴嘴) 較佳為於吸入箱3a及吸入箱3b的內部配置空氣噴嘴4a及空氣噴嘴4b,對片材表面吹送空氣。尤其是在配置於片材切斷後的吸入箱內,重量大的切削粉等異物多,有僅利用吸入箱的抽吸無法充分除去異物的情況。 空氣噴嘴4a及空氣噴嘴4b的角度θ是將片材表面的垂直方向設為0°,且將片材進入吸入箱的一側(圖1的右側,稱為搬入側)定義為正。 利用自空氣噴嘴4a及空氣噴嘴4b噴出的空氣,將附著於片材2的上表面與下表面的異物剝離,所剝離的異物於吸入箱3a及吸入箱3b內被吸入口5a、吸入口5b抽吸並回收。
空氣噴嘴4a及空氣噴嘴4b的空氣噴嘴形狀並無特別限定,只要為噴出的空氣的指向性與片材2的寬度方向的風速的均勻性變高的形狀即可,而且,較佳為緊湊形狀的空氣噴嘴。
關於空氣噴嘴4a及空氣噴嘴4b的配置,只要對片材2的寬度方向整體均勻地噴出空氣,則既可於片材的寬度方向上並排配置多個空氣噴嘴,或者亦能以覆蓋片材的整個寬度的方式配置一個空氣噴嘴。
關於吸入箱內的空氣噴嘴4a及空氣噴嘴4b的位置,自異物的除去性的方面而言,較佳為以如下方式設置,即,空氣噴出部位於自圖1的吸入箱3a及吸入箱3b的片材的搬入側(圖1的右側)的壁面向搬出側(圖1的左側)隔開150mm以上的位置。
空氣噴嘴4a及空氣噴嘴4b較佳為可一面利用減壓閥、壓力計控制空氣壓力一面供給空氣的規格。
自空氣噴嘴噴出的空氣的壓力可設為2kPa以上且60kPa以下。
若空氣的壓力為2kPa以上,則有異物易自片材表面剝離,異物的除去性能變得良好的傾向。另外,若空氣的壓力為60kPa以下,則有異物向吸入箱外的洩漏得以抑制,異物的除去性能變得良好的傾向。所噴出的空氣的壓力的下限值更佳為3kPa以上,進而較佳為10kPa以上。所噴出的空氣的壓力的上限值更佳為30kPa以下,進而較佳為20kPa以下。
此處,所謂自空氣噴嘴噴出的空氣的壓力是如下壓力:將利用與連接於空氣噴嘴的空氣管線中的距空氣噴嘴為20 cm以內的部分連接的帶有壓力計的減壓閥所測定出的壓力以下述式換算而算出。
[數1]
自空氣噴嘴4a及空氣噴嘴4b噴出的空氣的噴出方向與片材表面的垂直方向所成的角度(圖1的θ1)可設為0°~40°。若空氣的角度為0°以上,則有異物易自片材剝離,異物的除去性能變得良好的傾向。若空氣的角度θ1為40°以下,則有異物向吸入箱外的洩漏得以抑制,異物的除去性能變得良好的傾向。空氣的角度θ1的下限值更佳為5°以上。空氣的角度的上限值更佳為25°以下。 片材的搬送方向與將自空氣噴嘴噴出的空氣的噴出方向投影至片材表面而得的噴出方向所成的角度(圖1的θ2)可設為0°~5°的範圍。該角度表示片材的寬度方向的空氣噴出方向的傾斜,可向寬度方向的左右任一方向傾斜。若為該範圍,則有可穩定維持片材的移行狀態,異物的除去性能變得良好的傾向。
本發明中,亦可將片材2設為未被束縛的狀態,而於搬送用支撐體1a、搬送用支撐體1b上移行。此處,所謂未被束縛的狀態是指於所述搬送用支撐體上移行的片材僅於片材的單側一表面與所述搬送用支撐體接觸的狀態。
作為將片材設為未被束縛的狀態的具體方法,可列舉下述方法。 即,以往,於片狀物的製造線中,為了防止片材的搬送變得不穩定,有如下情況:於該搬送用支撐體與和其相向配置的大致圓柱狀的夾持輥(nip roll)之間夾持移行的片材,或者於相向配置的一對大致圓柱狀的夾持輥之間夾持移行的片材。 然而,於如上所述般設置有夾持輥的情況下,有附著於片材的異物固著於夾持輥的表面或搬送用支撐體,而對移行的片材的表面造成損傷的擔憂。
本發明的異物的除去方法中,藉由將搬送用支撐體的設置間隔R與吸入箱的抽吸平均風速設為所述條件,即便片材為未被束縛的狀態,亦可不對移行的片材的表面造成損傷地穩定進行片材的搬送。
自空氣噴嘴4a及空氣噴嘴4b的前端部至片材2的間隔可考慮片材2的搬送所引起的上下移動而設為5 mm~15 mm。另外,於片材2為單片狀態的情況下,搬送所引起的上下移動易變大,因此自空氣噴嘴4a及空氣噴嘴4b的前端部至片材2的間隔可設為7 mm~15 mm。自可抑制自空氣噴嘴噴出的空氣的消耗量的方面而言,自空氣噴嘴4a及空氣噴嘴4b的前端部至片材2的間隔較佳為窄。 本發明中,空氣噴嘴的前端部亦可根據目的而伸出至吸入箱外。 [實施例]
以下,使用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說明。
<連續運轉穩定性的評價方法> 設置自動停止系統,該自動停止系統是在設置於片材的上表面的吸入箱的下端具備接觸檢測感測器(sensor),若片材接觸於接觸檢測感測器,吸入箱的抽吸便自動停止。具體而言,如圖1所示,於吸入箱3a下端的上游側的邊緣及下游側的邊緣分別設置有接觸檢測感測器10。接觸檢測感測器10是於棒狀部分的前端具備胺基甲酸酯製的旋轉體,且片材上表面與所述旋轉體的間隔設為2.0 mm。若片材接觸於所述旋轉體,接觸檢測感測器便發出信號,從而吸入箱內的抽吸停止。
於規定條件下進行一定時間的異物除去操作,根據自動停止系統運行的有無,利用以下的基準評價連續運轉穩定性。 ○:運轉開始後1小時以上,自動停止系統未運行,連續運轉穩定性良好。 ×:運轉開始後1小時以內,自動停止系統運行,連續運轉穩定性差。 ××:運轉剛開始後自動停止系統便運行,連續運轉穩定性非常差。
<異物的除去性能的評價方法> 利用視訊攝影機(video camera)對進入吸入箱之前與自吸入箱出去之後的片材上表面的異物的附著狀態進行拍攝,對進入吸入箱之前與自吸入箱出去之後的片材上所附著的異物的個數進行計數,算出片材上表面側的異物除去率,利用以下的基準評價異物的除去性能。 ◎:異物除去率為99%以上 ○:異物除去率為95%以上且未達99% Δ:異物除去率為90%以上且未達95% ×:異物除去率未達90%
<楊氏模數的測定方法> 依據日本工業標準(Japanese Industrial Standards,JIS)K7161進行測定。
<密度的測定方法> 依據JIS K7112進行測定。
<抽吸平均風速的測定方法> 所謂抽吸平均風速是吸入箱的開口部中的抽吸風的抽吸風速的平均值,藉由下述式而求出。   (抽吸平均風速)=(抽吸風量)÷(開口部的面積) 所謂所述抽吸風量是用於對吸入箱內進行抽吸的抽吸風的風量,依據JIS A1431-1994利用以下的方法進行測定。 於與吸入箱連接的管道的上游0.5 m左右的直線部,自設於管道的風速測定口(配管直徑為15A左右的短管)插入風速計(加野麥克斯(KANOMAX)公司製造,製品名:庫里莫馬士特(Climomaster)型號(model)65),測定20次風速值。關於風速值,以每次600秒且每30秒讀取風速的瞬時值,將20次的平均值設為各位置的風速值。將該20次的風速值的平均值設為抽吸平均風速。
<上下的抽吸平均風速的差的測定方法> 將根據下述式算出的值設為上下的抽吸平均風速的差(%)。   (上下的抽吸平均風速的差)={(上側的吸入箱的抽吸平均風速)-(下側的吸入箱的抽吸平均風速)}/{(上側與下側的吸入箱的抽吸平均風速的平均值)}×100
(實施例1) 於圖4所示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片材連續製造線中,利用遮蓋貼附裝置在線內(inline)於自片材賦形裝置以1 m/分鐘的搬送速度在輥6上排出的厚度為5 mm及寬度為350 mm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片材的上下兩面貼附表面保護膜7(聚乙烯製,厚度為90 μm)。然後,利用圓鋸切斷機8沿片材的流動方向將中央(center)切斷,製成兩片寬度為173 mm的片材。繼而,沿與片材的流動方向成直角的方向利用圓鋸切斷機9在寬度方向上進行切斷,而獲得片材長度為1,500 mm的片材。
於緊跟圓鋸切斷機9後的輥與下一輥之間(輥間隔為560 mm),將寬度380 mm×長度180 mm×高度250 mm(板厚度為2 mm)的一對不鏽鋼製的箱型吸入箱3a、箱型吸入箱3b以吸入箱的開口面與片材平行且與片材之間隔為10 mm的方式上下對稱地設置。 另外,於吸入箱內,在與開口部正對的面設置有一處口徑為100 mm的圓形吸入口,且利用f100 mm的鋁管而與集塵機相連。另外,於吸入箱內部,在距片材的入口為150 mm的位置及自空氣噴嘴的前端部至片材的間隔成為10 mm的高度,沿寬度方向無間隙地設置有三個空氣噴嘴(池內(IKEUCHI)股份有限公司製造,寬度為121 mm,商品名:泰夫噴嘴(TAIFUJet)),且中央的空氣噴嘴的中心與吸入箱的寬度方向的中心一致。
另外,如圖1所示,於吸入箱3a下端的上游側的邊緣及下游側的邊緣的距兩端為100 mm的位置,設置有用於對連續運轉穩定性進行評價的接觸檢測感測器10。 將自空氣噴嘴噴出的空氣的壓力及角度設定為25 kPa及10°,將吸入箱內部的抽吸風的抽吸平均風速設定為0.9 m/秒,而實施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片材的連續生產。將評價結果示於表1。
(實施例2~實施例12) 除變更為表1所記載的條件以外,利用與實施例1同樣的方法實施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片材的連續生產。將評價結果示於表1。
(實施例13) 於自吸入箱的端部向相對於片材的搬送方向為下游側隔開1 m的位置,設置夾持輥,除此以外,利用與實施例1同樣的方法實施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片材的連續生產。將評價結果示於表1。雖連續運轉穩定性與異物除去性能良好,但關於片材切斷後的異物除去,觀察到如下現象:附著於片材的異物(圓鋸切斷所產生的碎片)固著於夾持輥的表面,對片材的表面間斷地造成損傷。
(實施例14) 除將片材的搬送速度變更為1 m/分鐘以外,利用與實施例1同樣的方法實施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片材的連續生產。將評價結果示於表1。即便變更片材的搬送速度,連續運轉穩定性與異物除去性能亦良好。
(實施例15) 除將空氣的角度變更為45°以外,利用與實施例1同樣的方法實施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片材的連續生產。將評價結果示於表1。與實施例1相比,藉由使空氣的角度變大,雖連續運轉穩定性良好,但關於異物的除去性能,異物除去率為90%以上且未達95%的範圍。
(參考例1) 除不自空氣噴嘴朝向片材噴出空氣以外,利用與實施例1同樣的方法實施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片材的連續生產。將評價結果示於表1。雖連續運轉穩定性良好,但關於片材切斷後的異物除去性能,由於未自空氣噴嘴朝向片材噴出空氣故而異物除去性能低。於片材切斷後以外的異物除去的情況下,為實用上無問題的水準。
(比較例1) 除將抽吸平均風速設為1.3 m/秒以外,利用與實施例1同樣的方法實施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片材的連續生產。將評價結果示於表1。由於抽吸平均風速超過1.2 m/秒,故而片材接觸於吸入箱而無法連續運轉。
(比較例2) 除將抽吸平均風速設為0.6 m/秒以外,利用與實施例1同樣的方法實施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片材的連續生產。將評價結果示於表1。抽吸平均風速過低,即便自空氣噴嘴朝向片材噴出空氣,異物的除去性能亦低。
(實施例16) 用於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片材連續製造線的異物除去裝置中,將自吸入箱內的空氣噴嘴噴出的空氣的角度設定為0°,將搬送用支撐體的設置間隔(R)設定為560 mm,將吸入箱內部的抽吸風的抽吸平均風速設定為0.9 m/秒,而實施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片材(片材厚度為5 mm,密度:1.19 g/cm3 ,楊氏模數:3.14 GPa)的連續生產。空氣的噴出壓力及片材的搬送速度設為與實施例1相同。將評價結果示於表2。
(實施例17~實施例20) 將自空氣噴嘴噴出的空氣的角度如表2所記載般變更,除此以外,使用設為與實施例16同樣規格的除去裝置,而實施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片材的連續生產。將評價結果示於表2。
(比較例3) 不自空氣噴嘴朝向片材噴出空氣,且不對吸入箱內部進行抽吸,除此以外,使用設為與實施例16同樣規格的除去裝置,而實施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片材的連續生產。將評價結果示於表2。
(參考例2) 將片材厚度設為2 mm,且將搬送用支撐體的設置間隔(R)設為560 mm,除此以外,使用設為與實施例16同樣規格的除去裝置,而實施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片材的連續生產。將評價結果示於表2。利用自空氣噴嘴噴出的空氣進行異物剝離的本發明的裝置中,由於搬送用支撐體的設置間隔(R)為式(1)的範圍外,故而片材接觸於吸入箱而無法連續運轉。
(參考例3)
將片材厚度設為1mm,使用鐵作為片材材料(密度:7.8g/cm3,楊氏模數:200GPa),將搬送用支撐體的設置間隔(R)設為700mm,除此以外,利用設為與實施例1同樣規格的除去裝置,而實施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片材的連續生產。將評價結果示於表2。利用自空氣噴嘴噴出的空氣進行異物剝離的本發明的裝置中,由於搬送用支撐體的設置間隔(R)為式(1)的範圍外,故而片材接觸於吸入箱而無法連續運轉。
無法測定:運轉剛開始後運轉停止系統便運行,因此無法評價除去性能
PMMA:是指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樹脂。
PC:是指聚碳酸酯樹脂。
1a‧‧‧搬送用支撐體(吸入箱入口側)
1b‧‧‧搬送用支撐體(吸入箱出口側)
2‧‧‧片材
3a‧‧‧吸入箱(上側)
3b‧‧‧吸入箱(下側)
4a‧‧‧空氣噴嘴(上側)
4b‧‧‧空氣噴嘴(下側)
5a‧‧‧吸入口(上側)
5b‧‧‧吸入口(下側)
6‧‧‧片材賦形裝置
7‧‧‧遮蓋貼附裝置
8‧‧‧圓鋸切斷機(片材的流動方向)
9‧‧‧圓鋸切斷機(片材的寬度方向)
10‧‧‧接觸檢測感測器
R‧‧‧設置間隔
θ1、θ2‧‧‧角度
圖1是本發明的使用輥(roll)作為搬送用支撐體時的異物的除去裝置的側截面圖及對空氣的角度θ1及角度θ2進行說明的圖。
圖2是本發明的使用帶式輸送機(belt conveyor)作為搬送用支撐體時的異物的除去裝置的側截面圖。
圖3是表示本發明中的片材製造線的一例的概略說明圖。
圖4是表示本發明中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片材連續製造線的一例的概略側截面圖。
1a‧‧‧搬送用支撐體(吸入箱入口側)
1b‧‧‧搬送用支撐體(吸入箱出口側)
2‧‧‧片材
3a‧‧‧吸入箱(上側)
3b‧‧‧吸入箱(下側)
4a‧‧‧空氣噴嘴(上側)
4b‧‧‧空氣噴嘴(下側)
5a‧‧‧吸入口(上側)
5b‧‧‧吸入口(下側)
10‧‧‧接觸檢測感測器
R‧‧‧設置間隔
θ1、θ2‧‧‧角度

Claims (16)

  1. 一種異物的除去方法,是附著於片材的異物的除去方法,在於搬送片材的搬送用支撐體A1與搬送用支撐體A2之間夾隔所述片材而相向設置、且包括與所述片材相向的面開口的開口部的吸入箱B1及吸入箱B2內,利用自配置於各吸入箱內的空氣噴嘴噴出的空氣對自片材上剝離的異物進行抽吸,所述吸入箱B1及吸入箱B2的所述開口部的抽吸風的抽吸平均風速為0.8m/秒~1.2m/秒。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異物的除去方法,其中於自所述吸入箱B1及吸入箱B2對異物進行抽吸之前,包括所述片材的切斷步驟。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異物的除去方法,其中所述搬送用支撐體A1與所述搬送用支撐體A2的設置間隔R滿足下述式(1):R≦320×(E×t2/d)0.25-80 (1)R:搬送用支撐體A1與搬送用支撐體A2的設置間隔(mm)E:片材的楊氏模數(GPa)t:片材的厚度(mm)d:片材的密度(g/cm3)。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的異物的除去方法,其中 自所述空氣噴嘴噴出的空氣的壓力為2kPa~60kPa。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或第3項所述的異物的除去方法,其中根據下述式(2)算出的所述吸入箱B1及吸入箱B2的抽吸風的抽吸平均風速的差△v為5.0以下,△v=(|V1-V2|/Va)×100 (2)V1:吸入箱B1的抽吸平均風速V2:吸入箱B2的抽吸平均風速Va:吸入箱B1及吸入箱B2的抽吸平均風速的平均值。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或第3項所述的異物的除去方法,其中自所述空氣噴嘴噴出的空氣的噴出方向與片材表面的垂直方向所成的角度θ1為0°~40°。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的異物的除去方法,其中自所述空氣噴嘴噴出的空氣的壓力為3kPa~30kPa。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的異物的除去方法,其中所述角度θ1為5°~25°。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的異物的除去方法,其中所述片材的搬送方向與將自所述空氣噴嘴噴出的空氣的噴出方向投影至片材表面而得的噴出方向所成的角度θ2為0°~5°。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或第3項所述的異物的除去方法,其中所述片材於未被束縛的狀態下在所述搬送用支撐體上移 行。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或第3項所述的異物的除去方法,其中所述片材的楊氏模數為1.4GPa~15.2GPa。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或第3項所述的異物的除去方法,其中所述片材的厚度為0.5mm~15mm。
  13. 一種異物的除去裝置,是附著於片材的異物的除去裝置,所述異物的除去裝置包含:搬送用支撐體A1與搬送用支撐體A2,對片材進行搬送;以及吸入箱B1及吸入箱B2,於所述搬送用支撐體A1與搬送用支撐體A2之間夾隔所述片材而相向設置;所述搬送用支撐體A1與所述搬送用支撐體A2的設置間隔R滿足下述式(1),且所述吸入箱B1及所述吸入箱B2包含與所述片材相向的面開口的開口部、配置於各吸入箱內的空氣噴嘴及形成對各吸入箱內進行抽吸的抽吸風的吸入口,R≦320×(E×t2/d)0.25-80 (1)R:搬送用支撐體A1與搬送用支撐體A2的設置間隔(mm)E:片材的楊氏模數(GPa)t:片材的厚度(mm)d:片材的密度(g/cm3)。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的異物的除去裝置,其 中所述空氣噴嘴的方向與相對於片材表面而垂直的方向所成的角度θ1為0°~40°。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的異物的除去裝置,其中所述角度θ1為5°~25°。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或第15項所述的異物的除去裝置,其中以所述片材的搬送方向與將自所述空氣噴嘴噴出的空氣的噴出方向投影至片材表面而得的噴出方向所成的角度θ2為0°~5°的方式配置所述空氣噴嘴。
TW104134604A 2014-10-24 2015-10-22 A method for removing foreign matters and a removing means for foreign matters TWI57746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217427 2014-10-24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622839A TW201622839A (zh) 2016-07-01
TWI577460B true TWI577460B (zh) 2017-04-11

Family

ID=557609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4134604A TWI577460B (zh) 2014-10-24 2015-10-22 A method for removing foreign matters and a removing means for foreign matters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20180185889A1 (zh)
JP (2) JPWO2016063940A1 (zh)
KR (1) KR20170063777A (zh)
CN (1) CN107073526A (zh)
TW (1) TWI577460B (zh)
WO (1) WO201606394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38400A (zh) * 2016-12-12 2017-05-31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玻璃碎屑清洁结构及搬运机
US10005170B1 (en) * 2016-12-21 2018-06-26 Rohm And Haas Electronic Materials Cmp Holdings, Inc. Methods of cleaning CMP polishing pads
JP2019049780A (ja) * 2017-09-07 2019-03-28 富士通株式会社 教師データ作成プログラム、教師データ作成装置、及び教師データ作成方法
CN107826594A (zh) * 2017-12-13 2018-03-23 湖北银座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pvc装饰板材生产牵引输送设备
IT202000012205A1 (it) * 2020-05-25 2021-11-25 F M Srl Processo e impianto di separazione di materiale sospeso
CN112547690A (zh) * 2020-10-30 2021-03-26 佛山市坦斯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aoi检测设备的清洁机构
WO2022162253A1 (es) * 2021-01-29 2022-08-04 Thyssenkrupp Galmed, S.A.U. Dispositivo de soplado y aspirado de partículas en la zona de salida de la cizalla de bordes de una línea de galvanizado
KR20220142148A (ko) * 2021-04-14 2022-10-21 주식회사 엘지에너지솔루션 이차전지 노칭용 이물제거장치
CN113477646A (zh) * 2021-07-05 2021-10-08 彩虹(合肥)光伏有限公司 一种超白光伏玻璃线体用除尘装置
WO2023031752A1 (en) * 2021-09-01 2023-03-09 Lohia Corp Limited An apparatus and a method for drying of polymeric film extruded from an extruder
CN114571100B (zh) * 2022-04-29 2022-08-30 广东国玉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激光切割设备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195399A (ja) * 2002-12-19 2004-07-15 Sony Corp 帯状体のクリーニング装置及びクリーニング方法
JP2007014846A (ja) * 2005-07-06 2007-01-25 Hugle Electronics Inc 基板用搬送除塵装置の使用方法および基板用搬送除塵装置
JP2009076831A (ja) * 2007-09-20 2009-04-09 Kunio Miyata エアクリーナヘッドの噴出口の傾斜角度と吸込口の風量調整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3302983A (ja) * 1987-06-02 1988-12-09 伯東株式会社 フイルム等の清掃装置
JP2005123118A (ja) * 2003-10-20 2005-05-12 Ibiden Co Ltd 高分子電解質型燃料電池用セパレータ、及び、高分子電解質型燃料電池用セパレータの製造方法
KR100754152B1 (ko) * 2006-11-24 2007-09-03 아프로시스템 주식회사 울트라소닉을 이용한 평판디스플레이 글라스 및 필름의무기성 이물질 세정유닛
JP2008253864A (ja) * 2007-03-30 2008-10-23 Fujifilm Corp 搬送物の除塵方法及び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195399A (ja) * 2002-12-19 2004-07-15 Sony Corp 帯状体のクリーニング装置及びクリーニング方法
JP2007014846A (ja) * 2005-07-06 2007-01-25 Hugle Electronics Inc 基板用搬送除塵装置の使用方法および基板用搬送除塵装置
JP2009076831A (ja) * 2007-09-20 2009-04-09 Kunio Miyata エアクリーナヘッドの噴出口の傾斜角度と吸込口の風量調整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WO2016063940A1 (ja) 2017-04-27
US20180185889A1 (en) 2018-07-05
KR20170063777A (ko) 2017-06-08
WO2016063940A1 (ja) 2016-04-28
CN107073526A (zh) 2017-08-18
JP2017185494A (ja) 2017-10-12
TW201622839A (zh) 2016-07-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77460B (zh) A method for removing foreign matters and a removing means for foreign matters
EP2420325A2 (en) Double side coating device
US8539903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curtain coating
TW200607631A (en) Solution casting method and polymer film
JP4948787B2 (ja) 除塵装置
JP6429603B2 (ja) 吸収体の製造方法
JP6420967B2 (ja) 異物除去装置
TW201834952A (zh) 玻璃板的製造方法及保護薄片的分離裝置
KR20190013479A (ko) 스크라이브 장치
KR20190073464A (ko) 웹(web)을 제조하기 위한 방법들 및 장치
EP2103357B1 (en) Curtain coating apparatus and curtain coating method
JP2009268973A (ja) 塗布装置
US20200408464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drying a sheet of material
JP5831374B2 (ja) 紙粉除去装置
TW200827273A (en) Web transfer device and method thereof
JP2004123254A (ja) 大型薄板状材の搬送方法及び装置
JPH06321372A (ja) 発送物を個々に取出す装置
WO2022070663A1 (ja) 除塵装置及び除塵方法
JPH05269452A (ja) シート状物用除塵装置
JP5467905B2 (ja) フイルム搬送装置及び方法、フイルム製造装置及び方法
JP6146664B2 (ja) 対向型エアブロー
JP2005262088A (ja) 支持体表面の防塵方法及び装置
CN113412535A (zh) 悬浮输送装置
WO2022264670A1 (ja) 粉塵除去装置
JP5948847B2 (ja) 圧延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