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557048B - Part supply device - Google Patents

Part supply device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557048B
TWI557048B TW104121924A TW104121924A TWI557048B TW I557048 B TWI557048 B TW I557048B TW 104121924 A TW104121924 A TW 104121924A TW 104121924 A TW104121924 A TW 104121924A TW I557048 B TWI557048 B TW I557048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omponent
transport path
posture
narrow
path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412192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604104A (zh
Inventor
Kazuyoshi Itou
Katsuro Okabe
Kazuaki Sasaki
Takahito HORIUCHI
Original Assignee
Ykk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kk Corp filed Critical Ykk Corp
Publication of TW20160410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60410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5704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57048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47/00Article or material-handling devices associated with conveyors; Methods employing such devices
    • B65G47/02Devices for feed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to conveyors
    • B65G47/04Devices for feed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to conveyors for feeding articles
    • B65G47/12Devices for feed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to conveyors for feeding articles from disorderly-arranged article piles or from loose assemblages of articles
    • B65G47/14Devices for feed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to conveyors for feeding articles from disorderly-arranged article piles or from loose assemblages of articles arranging or orientating the articles by mechanical or pneumatic means during feed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Feeding Of Articles To Conveyors (AREA)

Description

零件供給裝置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零件供給裝置,尤其是有關於一種可使拉鏈(slide fastener)用拉鏈頭(slider)的爪以規定的姿勢穩定地供給的零件供給裝置。
以往,已知有如下的零件移送裝置:將拉鏈用拉鏈頭的拉片或拉鏈頭本體等零件自零件給料器(parts feeder)整齊排列地送出,且保持該姿勢進行移送而供給至自動組裝機(例如,參照專利文獻1)。專利文獻1的零件移送裝置具備:碗(bowl)型零件給料器,將零件整齊排列並搬送;滑槽(chute),與所述碗型零件給料器連續地設置;引導構件,自滑槽向自動組裝機的作業工位延長;以及搬送體,沿著引導構件設置。
現有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特開平7-51950號公報
另外,所述專利文獻1中記載的零件移送裝置中,將零件整齊排列地向滑槽送出的零件給料器是碗型零件給料器,因此,零件給料器為大型,並且直至滑槽為止的螺旋式搬送路徑變 長,有零件搬送需要長時間的問題。而且,在長的螺旋式搬送路徑上會儲存大量零件,因此,適於大量生產,但並不一定適合小批次生產。
本發明是鑒於所述情況而完成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零件供給裝置,可使拉鏈用拉鏈頭的爪等零件以規定的姿勢穩定地供給且為小型。
本發明的所述目的藉由下述構成而達成。
(1)一種零件供給裝置,將零件以規定的姿勢搬送,包括:零件搬送路徑,形成為直線狀,且將多個零件連續搬送;滑槽部,自零件搬送路徑連續且向下方傾斜地形成,對零件進行搬送;以及姿勢分選部,設於具有窄幅部與寬幅部的零件搬送路徑,對零件的姿勢是否為規定的姿勢進行判別,容許正規姿勢的零件的搬送,將非正規姿勢的零件自零件搬送路徑排除。
(2)如(1)所述的零件供給裝置,其中,在零件搬送路徑上,藉由所述窄幅部而將零件的重心不在零件搬送路徑上的非正規姿勢的零件自零件搬送路徑排除,將零件的重心位於零件搬送路徑上的正規姿勢的零件自窄幅部搬送至設於窄幅部的下游側的寬幅部。
(3)如(1)所述的零件供給裝置,包括:零件收容部,收容零件並且具備零件返送路徑,所述零件返 送路徑將被姿勢分選部自零件搬送路徑排除的零件返送;以及升降(lift)裝置,使收容於零件收容部的零件上升而返回零件搬送路徑。
(4)如(3)所述的零件供給裝置,其中,零件搬送路徑與零件返送路徑平行且零件的搬送方向為相反方向。
(5)如(3)或(4)所述的零件供給裝置,其中,設於零件搬送路徑的姿勢分選部具有:第1窄幅部,使零件的重心不在零件搬送路徑上的非正規姿勢的零件自零件搬送路徑落下至零件返送路徑;第2窄幅部,較第1窄幅部設於更靠下游側,具有使搬送的所有零件的重心均不在零件搬送路徑上的寬度;以及分選槽,在所述第2窄幅部的側方,使以非正規姿勢搬送的零件自零件搬送路徑落下至零件返送路徑。
(6)如(5)所述的零件供給裝置,其中,姿勢分選部進而具備臂部,所述臂部自設於第2窄幅部的下游側的寬幅部向上游側延伸,且零件搬送路徑的搬送方向長度短於所述第2窄幅部,並且分選槽由第2窄幅部及臂部形成為L字形。
(7)如(2)所述的零件供給裝置,其中,零件具有相對於零件搬送路徑的搬送方向而前後及左右為非對稱的形狀,且姿勢分選部具備:支撐壁,自第1窄幅部及第2窄幅部與寬幅部的左右方向一 端部立起;排除板,在第1窄幅部的中途自第1窄幅部沿左右方向突出地設置,與零件的表面或背面由支撐壁支撐而以立起狀態搬送的零件相干涉,而將零件自零件搬送路徑排除至零件返送路徑;左右分選部,利用第1窄幅部,將零件搬送路徑中的左右方向的姿勢與正規姿勢不同的零件自零件搬送路徑排除;以及前後分選部,利用第2窄幅部及分選槽,將零件搬送路徑中的前後方向的姿勢與正規姿勢不同的零件自零件搬送路徑排除。
(8)如(1)所述的零件供給裝置,其中,進而包括旋轉搬送部,所述旋轉搬送部在外周面具有可收容利用滑槽部而搬送的零件的收納槽,且進行轉動而將零件以規定的姿勢供給。
(9)如(3)所述的零件供給裝置,其中,進而包括零件感測器,所述零件感測器對滑槽部內有無進行搬送的零件的情況進行檢測,且根據零件感測器的零件的檢測信號而使升降裝置運行。
(10)如(1)至(9)中任一項所述的零件供給裝置,其中,零件是拉鏈用拉鏈頭的爪。
根據本發明的零件供給裝置,具備:零件搬送路徑,形成為直線狀且將多個零件連續搬送;滑槽部,自零件搬送路徑連續且向下方傾斜地形成;且在零件搬送路徑配設有姿勢分選部,所述姿勢分選部對零件的姿勢進行判別,容許正規姿勢的零件的 搬送,將非正規姿勢的零件自零件搬送路徑排除,因此,可使零件供給裝置小型化,並且使零件以規定的姿勢穩定地供給。
10‧‧‧零件供給裝置
11‧‧‧爪(零件)
11a、11b‧‧‧腳部
11c‧‧‧彎曲部
12‧‧‧激振器
13‧‧‧振動台
14‧‧‧振動吸收腳部
15‧‧‧支撐台
16‧‧‧支撐支柱
17‧‧‧基台
20‧‧‧零件貯存部
21‧‧‧零件收容部
22‧‧‧升降裝置
23‧‧‧零件返送構件
24‧‧‧零件搬送路徑
25‧‧‧滑槽部
25a‧‧‧上部滑槽部
25b‧‧‧下部滑槽部
26‧‧‧姿勢分選部
27‧‧‧旋轉搬送部
31‧‧‧右側壁
31a、33a、34a、46a‧‧‧上表面
32a‧‧‧左側壁
32b‧‧‧前側壁
32c‧‧‧後側壁
33‧‧‧升降構件
34‧‧‧底板構件
35‧‧‧氣缸
36‧‧‧零件返送路徑
37、42a‧‧‧傾斜面
38‧‧‧支撐壁
39‧‧‧左右分選部
40‧‧‧前後分選部
41a‧‧‧第1窄幅部(窄幅部)
41b‧‧‧第2窄幅部
42‧‧‧排除板
42a‧‧‧排出板的傾斜面
43‧‧‧寬幅部
44‧‧‧分選槽
45‧‧‧臂部
46‧‧‧缺口部
47‧‧‧回收用傾斜面
51‧‧‧U字槽
52‧‧‧零件感測器
60‧‧‧零件搬送部
61‧‧‧收納槽
62‧‧‧旋轉板
63‧‧‧旋轉氣缸
64‧‧‧圓板部
65‧‧‧底板圓板部
G‧‧‧重心
L1‧‧‧分選槽的長度
L2‧‧‧分選槽的開口寬度
W‧‧‧寬度
W1、W2‧‧‧左右寬度
W3‧‧‧槽寬度
圖1是本發明的零件供給裝置的立體圖。
圖2是圖1所示的零件供給裝置的前視圖。
圖3是圖1所示的姿勢分選部的平面圖。
圖4是圖2的VI-VI剖面圖。
圖5是圖1所示的姿勢分選部的放大立體圖。
圖6是表示在左右分選部上搬送的四種姿勢的爪的平面圖。
圖7(a)是以正規姿勢在前後分選部上搬送的爪的平面圖,圖7(b)是以非正規姿勢在前後分選部上搬送的爪的平面圖。
圖8(a)是圖1所示的旋轉搬送部的仰視圖,圖8(b)是旋轉搬送部的主要部分立體圖。
以下,基於圖式對本發明的一實施方式的零件供給裝置進行詳細說明。另外,在以後的說明中,將零件的搬送方向下游側設為前方,將上游側設為後方,將與前後方向正交且為零件搬送路徑的寬度方向設為左右方向,將與前後方向及左右方向正交的方向設為上下方向。
如圖1至圖3所示,本實施方式的零件供給裝置10是將作為要組人至拉鏈用拉鏈頭的一零件的爪11以適於利用機械手 等保持的規定的姿勢搬送至供給位置的裝置,且具備零件貯存部20及零件搬送部60。在零件貯存部20及除後述的旋轉搬送部27以外的零件搬送部60中,在振動台13上內置有激振器12(參照圖4),振動台13經由四個振動吸收腳部14而配設於支撐台15上。藉此,來自激振器12的振動對於對支撐台15進行支撐的基台17而言被阻隔,且配置於支撐台15上的各構件受到自激振器12傳遞來的振動而振動。
利用零件供給裝置10要搬送至供給位置的爪11亦如圖6及圖7(a)、圖7(b)所示,是形成為大致C字形且具有規定的厚度的板狀零件,具備一對腳部11a、腳部11b及將腳部11a、腳部11b彼此連接的彎曲部11c,且形成為相對於零件搬送路徑的搬送方向而前後及左右為非對稱。即,爪11的前後方向及左右方向是以在零件搬送路徑中以後述的正規姿勢搬送時的姿勢為基準,與零件搬送路徑的前後方向及左右方向相應地進行規定。
零件貯存部20具備:零件收容部21,收容多個爪11;以及升降裝置22,將收容於零件收容部21的爪11供給至零件搬送部60。而且,零件搬送部60具備:零件搬送路徑24,將爪11沿著直線搬送;滑槽部25,自零件搬送路徑24連續地形成;姿勢分選部26,對爪11的姿勢進行判別而分選正規姿勢的爪11;以及旋轉搬送部27,將爪11的姿勢變換成規定的姿勢。
零件收容部21是如下空間,即,周圍由右側壁31、左側壁32a、前側壁32b及後側壁32c包圍,底面由零件返送構件 23、升降裝置22的升降構件33及底板構件34形成且上方開放,在該空間內可收容多個爪11。
零件返送構件23夾在右側壁31與左側壁32a之間而設置,具有上表面自前方朝向後方緩緩向下方傾斜的零件返送路徑36,將自零件搬送路徑24排除的爪11利用重力而朝向升降構件33或底板構件34搬送。
而且,升降構件33及底板構件34設於零件返送構件23的後方,且以底板構件34靠近左側壁32a、升降構件33靠近右側壁31的方式在右側壁31與左側壁32a之間沿左右方向排列而配置。升降構件33的上表面33a及底板構件34的上表面34a較零件返送路徑36的後端位於更低的位置,且分別成為自左側壁32a側向右側壁31側緩緩向下方傾斜的傾斜面。
此外,右側壁31的上表面31a亦成為傾斜面,以與後述的零件搬送路徑24的傾斜面37連續的方式在左右方向上朝向零件搬送路徑24緩緩向下方傾斜。
升降裝置22具備:氣缸(cylinder)35,具備沿上下方向伸縮的未圖示的氣缸桿(cylinder rod);以及所述的板狀的升降構件33,與所述氣缸桿連結而沿著右側壁31上下移動。藉此,升降構件33的上表面33a在下方位置與底板構件34的傾斜的上表面34a連續,在所述上表面33a與右側壁31之間保持多個爪11。而且,升降構件33的上表面33a在上方位置與右側壁31的傾斜的上表面31a連續,將保持的多個爪11自右側壁31的上表面31a 供給至零件搬送路徑24。
零件搬送路徑24在隔著右側壁31而與零件貯存部20相反的一側,與零件返送路徑36平行地設置。零件搬送路徑24由形成為剖面大致L字形的直線狀的構件構成,且具備:傾斜面37,自右側壁31的上表面31a連續,且在左右方向上隨著遠離右側壁31而向下方傾斜;支撐壁38,自傾斜面37跨及後述的第1窄幅部41a、第2窄幅部41b及寬幅部43,自傾斜面37、第1窄幅部41a、第2窄幅部41b及寬幅部43的右端部向斜上方立起。
因此,若使升降構件33上升,則收容於零件收容部21的爪11被升降構件33的上表面33a上抬,在右側壁31的上表面31a及傾斜面37上移動而抵接於支撐壁38,且利用激振器12的振動而沿著零件搬送路徑24向前方搬送。
亦參照圖5,在零件搬送路徑24的搬送方向中間部,設置有姿勢分選部26。姿勢分選部26是藉由將傾斜面37在右側壁31的前方與右側壁31隔開,且變更傾斜面37的形狀而形成。具體而言,姿勢分選部26具備:左右分選部39,如圖6所示般具有窄幅部41a,使重心G不在零件搬送路徑24上的姿勢的爪11自零件搬送路徑24自重落下至零件返送路徑36;以及前後分選部40,如圖7(a)、圖7(b)所示般具有第2窄幅部41b及分選槽44,第2窄幅部41b較窄幅部41a設於更靠下游側,且具有使搬送的所有爪11的重心G均不在零件搬送路徑24上的寬度,分選槽44在第2窄幅部41b的側方,使以非正規姿勢搬送的爪11自 重落下。
即,左右分選部39的窄幅部41a具有使腳部11a、腳部11b朝向支撐壁38側的爪11自重落下的左右寬度W1。而且,前後分選部40的第2窄幅部41b具有較窄幅部41a的左右寬度W1更窄的左右寬度W2。此外,第2窄幅部41b是藉由對左右寬度較爪11的寬度W更寬的寬幅部43,俯視時呈L字形地切缺出分選槽44而形成。即,在第2窄幅部41b的側方形成有臂部45,該臂部45自前方的寬幅部43向後方延伸,且搬送方向長度短於第2窄幅部41b的長度,分選槽44由第2窄幅部41b及臂部45形成為L字形。另外,爪11的寬度W是指自將腳部11a、腳部11b的前端連結的線至最遠的彎曲部11c的距離。
如圖7(a)、圖7(b)所示,臂部45的長度,即,分選槽44的長度L1是以如下方式設定:當以非正規姿勢搬送的爪11的腳部11a離開寬幅部43時,腳部11b位於分選槽44內。而且,分選槽44的槽寬度W3是以如下方式設定:在爪11的彎曲部11c抵接於支撐壁38的狀態下,腳部11b的前端位於分選槽44內,而腳部11a的前端越過分選槽44而位於臂部45上。進而,分選槽44的開口寬度L2是以如下方式設定:當以正規姿勢搬送的爪11的腳部11b離開寬幅部43時,腳部11a載置於臂部45,而當以非正規姿勢搬送的爪11的腳部11a離開寬幅部43時,爪11自腳部11a進行落下時臂部45不會干涉。
另外,姿勢分選部26具備排除板42,該排除板42在第 1窄幅部41a的中途自第1窄幅部41a沿左右方向突出地設置,與爪11的表面或背面由支撐壁38支撐而以立起狀態搬送的爪11相干涉而將爪11排除。具體而言,排除板42是以在其與傾斜面37之間設置較爪11的板厚T稍大的上下方向的間隙的方式固定於零件搬送路徑24。而且,在排除板42的後方側面,形成有傾斜面42a,該傾斜面42a以隨著朝向前方而逐漸自零件搬送路徑24突出的方式傾斜。
藉此,在零件搬送路徑24上平坦倒伏的狀態以外的爪11,例如為利用腳部11a、腳部11b而立起的狀態的爪11、或重疊多個或者纏繞多個的狀態的爪11隨著爪11的搬送,被傾斜面42a自零件搬送路徑24推出而排除,僅單獨使在零件搬送路徑24上的倒伏狀態的爪11通過排除板42與零件搬送路徑24之間進行搬送。
另外,如圖6所示,以彎曲部11c自第1窄幅部41a突出的姿勢搬送的爪11會自第1窄幅部41a自重落下,僅彎曲部11c位於第1窄幅部41a上的姿勢的爪11會通過第1窄幅部41a進行搬送。藉此,彎曲部11c自第1窄幅部41a突出的非正規姿勢的爪11在左右分選部39被排除。
另外,如圖7(a)、圖7(b)所示,使一腳部11a朝向前方而以正規姿勢搬送的爪11由於在另一腳部11b離開寬幅部43之前,一腳部11a載置於臂部45,故而不會自分選槽44落下而進行搬送。然而,使另一腳部11b朝向前方而以非正規姿勢搬送的 爪11若被搬送至一腳部11a離開寬幅部43的位置,則另一腳部11b會自分選槽44落下。藉此,在前後分選部40,僅分選出彎曲部11c位於零件搬送路徑24上且一腳部11a朝向前方而搬送的正規姿勢的爪11(參照圖7(a))來進一步搬送。
另外,右側壁31的上表面31a中,將在前後方向上與姿勢分選部26相應的部分至少較零件搬送路徑24的下表面更低地切缺而形成有缺口部46。而且,在姿勢分選部26與缺口部46之間,在較零件搬送路徑24更低的位置形成有回收用傾斜面47。回收用傾斜面47及缺口部46的上表面46a成為隨著朝向零件收容部21而緩緩向下方傾斜的傾斜面。藉此,被姿勢分選部26自零件搬送路徑24排除而落下至回收用傾斜面47的爪11沿著回收用傾斜面47的傾斜,利用自重而向零件收容部21側搬送,且沿零件返送路徑36落下而被返送至升降構件33或底板構件34。
滑槽部25自零件搬送路徑24連續且向下方傾斜地形成,且在上表面具備U字槽51。經姿勢分選部26分選出的正規姿勢的爪11自零件搬送路徑24被交付至U字槽51且利用自重而向旋轉搬送部27搬送。
滑槽部25具備:上部滑槽部25a,自零件搬送路徑24的前端部連續;以及下部滑槽部25b,與上部滑槽部25a隔開微小的間隙而連續,且向下方傾斜地延伸至旋轉搬送部27的側方;並且在上表面均具有U字槽51。另外,下部滑槽部25b由於在其與上部滑槽部25a之間設置有間隙,故而零件搬送路徑24的振動不 會傳遞至下部滑槽部25b。經姿勢分選部26分選出的正規姿勢的爪11自零件搬送路徑24被交付至U字槽51,且利用自重而向旋轉搬送部27搬送。
在滑槽部25的上方,配置有零件感測器52,對滑槽部25內有無進行搬送的爪11的情況進行檢測。若自零件感測器52發送未檢測到爪的信號,則使升降裝置22及激振器12運行而將爪11自零件搬送路徑24補給搬送至滑槽部25。對升降裝置22進行時間控制,在經過規定的時間之後使其停止。另外,若自零件感測器52發送檢測到爪的信號,則升降裝置22及激振器12停止。藉此,爪11不斷地被供給至滑槽部25。
如圖2所示,旋轉搬送部27固定於立設在基台17上的支撐支柱(stay)16,且具備:旋轉板62,如圖8(a)、圖8(b)所示般在外周面設置有可收容爪11的收納槽61;以及旋轉氣缸(rotary cylinder)63,使旋轉板62進行90°往返旋轉。旋轉板62包含具備沿軸方向延伸的收納槽61的圓板部64,及在較圓板部64更靠前方具有較圓板部64大的外徑的底板圓板部65,且收納槽61的下方側側面由底板圓板部65形成。
旋轉板62以當收納槽61朝向橫方向時與滑槽部25的U字槽51一致的方式配置於滑槽部25的下端。
若利用滑槽部25的U字槽51而搬送的爪11的腳部11a、腳部11b被收容至旋轉板62的收納槽61內,則旋轉搬送部27利用旋轉氣缸63而向圖8(a)中順時針方向旋轉90°,將爪11 的姿勢自水平狀態變換為立起狀態。藉此,爪11成為彎曲部11c自收納槽61向上方突出的狀態。因此,利用未圖示的機器人可容易地吸附保持爪11的彎曲部11c的背面,且搬出至未圖示的組裝站。
接下來,對本實施方式的零件供給裝置10的運行進行說明。首先,如圖1所示,將多個爪11收容至零件收容部21且將運行開關(未圖示)接通(ON)後,激振器12運行而使零件搬送路徑24及其周邊構件振動。與此同時,升降裝置22運行,從而升降構件33上升。收容於零件收容部21的爪11被升降構件33的上表面33a上推,且越過右側壁31的上表面31a,沿著傾斜面37被供給至零件搬送路徑24。供給至零件搬送路徑24的爪11利用激振器12所施加的振動而沿著直線狀的零件搬送路徑24進行搬送。
若爪11被搬送至姿勢分選部26,則如圖5所示,立起、重疊或纏繞的狀態的非正規狀態的爪11抵接於排除板42的傾斜面42a,自零件搬送路徑24被推出而自重落下至回收用傾斜面47上,僅單獨使倒伏於零件搬送路徑24上的狀態的爪11通過排除板42的下方進一步進行搬送。
而且,在左右分選部39的第1窄幅部41a,如圖6所示,彎曲部11c自零件搬送路徑24突出的爪11利用自重而自零件搬送路徑24落下至回收用傾斜面47上,僅使彎曲部11c位於零件搬送路徑24上的爪11通過第1窄幅部41a進行搬送。通過第1 窄幅部41a進行搬送的爪11以腳部11a朝向前方的正規姿勢的爪11與腳部11a朝向後方的非正規姿勢的爪11混合存在的狀態向前後分選部40搬送。
若爪11進一步被搬送而搬送至前後分選部40的分選槽44的位置,則如圖7(a)、圖7(b)所示,使一腳部11a朝向前方而搬送的爪11由於在腳部11b離開寬幅部43之前,一腳部11a載置於臂部45,故而不會自分選槽44落下而通過分選槽44進行搬送。
然而,使一腳部11a朝向後方而搬送的爪11即便被搬送至一腳部11a離開寬幅部43的位置,亦由於另一腳部11b位於分選槽44內,故而自分選槽44落下至回收用傾斜面47上而被排除。藉此,僅彎曲部11c位於零件搬送路徑24上且一腳部11a朝向前方而搬送的正規姿勢的爪11(參照圖7(a))在前後分選部40被分選出,進一步進行搬送。
被排除板42、左右分選部39、及前後分選部40自零件搬送路徑24排除而落下至回收用傾斜面47上的爪11沿著利用激振器12的作用而振動的回收用傾斜面47的傾斜向零件收容部21側搬送,進而沿著零件返送路徑36向下方移動,而返送並收容至零件收容部21。然後,利用升降裝置22再次供給至零件搬送路徑24。
另一方面,通過前後分選部40的正規姿勢的爪11利用自重而在滑槽部25的U字槽51內朝向旋轉搬送部27搬送,且如 圖8(a)、圖8(b)所示,在朝橫向的狀態(水平狀態)下爪11的腳部11a、腳部11b被收容至旋轉板62的收納槽61。然後,利用旋轉氣缸63而使旋轉板62旋轉90°,將爪11的姿勢自水平狀態變換為立起狀態。之後,未圖示的機器人吸附保持自收納槽61突出的爪11的彎曲部11c的背面,且以規定的姿勢搬出至組裝工位。
如以上所說明,根據本實施方式的零件供給裝置10,具備:零件搬送路徑24,形成為直線狀且將多個爪11連續搬送;以及滑槽部25,自零件搬送路徑24連續且向下方傾斜地形成;且在具有第1窄幅部41a與寬幅部43的零件搬送路徑24配設有姿勢分選部26,該姿勢分選部26對爪11的姿勢進行判別,容許正規姿勢的爪11的搬送,將非正規姿勢的爪11自零件搬送路徑24排除,因此,可利用小型化的零件供給裝置10使爪11以規定的姿勢穩定地供給。
另外,零件供給裝置10具備:零件收容部21,收容爪11並且具備零件返送路徑36,該零件返送路徑36將被姿勢分選部26自零件搬送路徑24排除的爪11返送;以及升降裝置22,使收容於零件收容部21的爪11上升而返回零件搬送路徑24,因此,可使經姿勢分選部26排除的爪11高效率地返回零件搬送路徑24。進而,即便儲存於零件收容部21的爪11為少量,亦能夠以短時間確實地返回零件搬送路徑24,從而適宜作為小批次生產用零件供給裝置10。
另外,零件搬送路徑24與零件返送路徑36平行且爪11的搬送方向為相反方向,因此,與使用碗型零件給料器的現有的裝置相比,可使零件供給裝置10大幅小型化。
另外,設於零件搬送路徑24的姿勢分選部26具有:第1窄幅部41a,使爪11的重心G不在零件搬送路徑24上的非正規姿勢的爪11自零件搬送路徑24落下至零件返送路徑36;第2窄幅部41b,較第1窄幅部41a設於更靠下游側,且具有使搬送的所有爪11的重心G均不在零件搬送路徑24上的寬度;以及分選槽44,在第2窄幅部41b的側方,使以非正規姿勢搬送的爪11自零件搬送路徑24落下至零件返送路徑36。藉此,可確實地將非正規姿勢的爪11自零件搬送路徑24排除。
另外,姿勢分選部26進而具備臂部45,該臂部45自設於第2窄幅部41b的下游側的寬幅部43向上游側延伸,且零件搬送路徑24的搬送方向長度短於所述第2窄幅部41b,分選槽44由第2窄幅部41b及臂部45形成為L字形,因此,可確實地將非正規姿勢的爪11自L字形的分選槽44排除,並且利用第2窄幅部41b與臂部45確實地搬送正規姿勢的爪11。
另外,姿勢分選部26具備:支撐壁38,自第1窄幅部41a及第2窄幅部41b與寬幅部43的右端部立起;排除板42,將爪11的表面或背面由支撐壁38支撐而以立起狀態搬送的爪11自零件搬送路徑24排除;以及左右分選部39及前後分選部40,使以非正規姿勢搬送的爪11自重落下至零件返送路徑36,因此,可 確實地僅分選出以正規姿勢搬送的爪11進行供給,適宜用作具有前後及左右為非對稱的形狀的拉鏈用拉鏈頭的爪11的零件供給裝置10。
另外,進而具備旋轉搬送部27,該旋轉搬送部27在外周面具有可收容利用滑槽部25而搬送的爪11的收納槽61,且進行轉動而將爪11以規定的姿勢供給至供給位置,因此,可將爪11變換為規定的姿勢且逐個確實地供給至供給位置。
另外,具備零件感測器52,該零件感測器52對滑槽部25內有無進行搬送的爪11的情況進行檢測而使升降裝置22運行,因此,可使向自動組裝機的零件供給不中斷而確實地進行供給。
另外,本發明並不限定於所述實施方式所例示的內容,在不脫離本發明的主旨的範圍內可進行適當變更。
例如,在所述實施方式中是將爪11以規定的姿勢搬送,但藉由適當變更姿勢分選部26的形狀而亦可應用於拉鏈頭本體或拉片等其他零件的搬送,且亦可應用於前後為非對稱的形狀的零件或左右為非對稱的形狀的零件。
10‧‧‧零件供給裝置
13‧‧‧振動台
14‧‧‧振動吸收腳部
15‧‧‧支撐台
17‧‧‧基台
20‧‧‧零件貯存部
21‧‧‧零件收容部
22‧‧‧升降裝置
23‧‧‧零件返送構件
24‧‧‧零件搬送路徑
25‧‧‧滑槽部
25a‧‧‧上部滑槽部
25b‧‧‧下部滑槽部
26‧‧‧姿勢分選部
27‧‧‧旋轉搬送部
31‧‧‧右側壁
31a‧‧‧上表面
32a‧‧‧左側壁
32b‧‧‧前側壁
32c‧‧‧後側壁
33‧‧‧升降構件
34‧‧‧底板構件
35‧‧‧氣缸
36‧‧‧零件返送路徑
37‧‧‧傾斜面
42‧‧‧排除板
47‧‧‧回收用傾斜面
51‧‧‧U字槽
52‧‧‧零件感測器
60‧‧‧零件搬送部
62‧‧‧旋轉板
63‧‧‧旋轉氣缸
64‧‧‧圓板部
65‧‧‧底板圓板部

Claims (8)

  1. 一種零件供給裝置(10),將零件(11)以規定的姿勢搬送,所述零件供給裝置(10)包括:零件搬送路徑(24),形成為直線狀,且將多個所述零件(11)連續搬送;滑槽部(25),自所述零件搬送路徑(24)連續且向下方傾斜地形成,對所述零件(11)進行搬送;姿勢分選部(26),設於具有窄幅部(41a)與寬幅部(43)的所述零件搬送路徑(24),對所述零件(11)的姿勢是否為規定的姿勢進行判別,容許正規姿勢的所述零件(11)的搬送,將非正規姿勢的所述零件(11)自所述零件搬送路徑(24)排除;以及零件收容部(21),收容所述零件(11)並且具備零件返送路徑(36),所述零件返送路徑(36)將被所述姿勢分選部(26)自所述零件搬送路徑(24)排除的所述零件(11)返送,其中設於所述零件搬送路徑(24)的所述姿勢分選部(26)具有:第1窄幅部(41a),使所述零件(11)的重心(G)不在所述零件搬送路徑(24)上的非正規姿勢的所述零件(11)自所述零件搬送路徑(24)落下至所述零件返送路徑(36);第2窄幅部(41b),較所述第1窄幅部(41a)設於更靠下游側,且具有使搬送的所有所述零件(11)的重心(G)均不在所述零件搬送路徑(24)上的寬度; 分選槽(44),在所述第2窄幅部(41b)的側方,使以非正規姿勢搬送的所述零件(11)自所述零件搬送路徑(24)落下至所述零件返送路徑(36);以及臂部(45),所述臂部(45)自設於所述第2窄幅部(41b)的下游側的所述寬幅部(43)向上游側延伸,且所述零件搬送路徑(24)的搬送方向長度較所述第2窄幅部(41b)短,並且所述分選槽(44)由所述第2窄幅部(41b)及所述臂部(45)形成為L字形。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零件供給裝置(10),在所述零件搬送路徑(24)上,藉由所述窄幅部(41a)而將所述零件(11)的重心(G)不在所述零件搬送路徑(24)上的非正規姿勢的所述零件(11)自所述零件搬送路徑(24)排除,且將所述零件(11)的重心(G)位於所述零件搬送路徑(24)上的正規姿勢的所述零件(11)自所述窄幅部(41a)搬送至設於所述窄幅部(41a)的下游側的所述寬幅部(43)。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零件供給裝置(10),包括:升降裝置(22),使收容於所述零件收容部(21)的所述零件(11)上升而返回所述零件搬送路徑(24)。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的零件供給裝置(10),其中所述零件搬送路徑(24)與所述零件返送路徑(36)平行且所述零件(11)的搬送方向為相反方向。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零件供給裝置(10),其中所述零件(11)具有相對於所述零件搬送路徑(24)的搬送方向而前後及左右為非對稱的形狀,所述姿勢分選部(26)具備:支撐壁(38),自所述第1窄幅部及第2窄幅部(41a,41b)與所述寬幅部(43)的左右方向一端部立起;排除板(42),在所述第1窄幅部(41a)的中途自所述第1窄幅部(41a)沿左右方向突出地設置,與所述零件(11)的表面或背面由所述支撐壁(38)支撐而以立起狀態搬送的所述零件(11)相干涉,而將所述零件(11)自所述零件搬送路徑(24)排除至所述零件返送路徑(36);左右分選部(39),利用所述第1窄幅部(41a),將所述零件搬送路徑(24)中的左右方向的姿勢與所述正規姿勢不同的所述零件(11)自所述零件搬送路徑(24)排除;以及前後分選部(40),利用所述第2窄幅部(41b)及所述分選槽(44),將所述零件搬送路徑(24)中的前後方向的姿勢與所述正規姿勢不同的所述零件(11)自所述零件搬送路徑(24)排除。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零件供給裝置(10),進而包括旋轉搬送部(27),所述旋轉搬送部(27)在外周面具有可收容利用所述滑槽部(25)而搬送的所述零件(11)的收納槽(61),且進行轉動而將所述零件(11)以規定的姿勢供給。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的零件供給裝置(10),進 而包括零件感測器(52),所述零件感測器(52)對所述滑槽部(25)內有無進行搬送的所述零件(11)的情況進行檢測,且根據所述零件感測器(52)的所述零件(11)的檢測信號而使所述升降裝置(22)運行。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7項中任一項所述的零件供給裝置(10),其中所述零件(11)是拉鏈用拉鏈頭的爪(11)。
TW104121924A 2014-07-29 2015-07-07 Part supply device TWI55704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4/069920 WO2016016943A1 (ja) 2014-07-29 2014-07-29 部品供給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604104A TW201604104A (zh) 2016-02-01
TWI557048B true TWI557048B (zh) 2016-11-11

Family

ID=552168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4121924A TWI557048B (zh) 2014-07-29 2015-07-07 Part supply device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CN (1) CN106470921B (zh)
TW (1) TWI557048B (zh)
WO (1) WO201601694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91893B (zh) * 2018-07-31 2020-06-09 苏州三湘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线圈骨架振动盘轨道
CN112777286B (zh) * 2019-11-08 2022-07-19 Ykk株式会社 部件供给装置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2130918A (ja) * 1985-12-03 1987-06-13 F I T:Kk 整列装置
JPH02225207A (ja) * 1989-02-23 1990-09-07 Toko Inc チップ部品の自動供給装置
JPH09124135A (ja) * 1995-10-30 1997-05-13 Ykk Corp 部品姿勢保持フィーダ
JP2002302230A (ja) * 2001-04-04 2002-10-18 Citizen Watch Co Ltd 直進振動フィーダ
TWM372346U (en) * 2009-07-24 2010-01-11 Sankitai Co Ltd Vibration feeder having part retrieval conveyance device
JP2011046540A (ja) * 2010-12-06 2011-03-10 Nakamichi:Kk パーツフィーダ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10048B2 (ja) * 1987-04-28 1994-02-09 協和電機化学株式会社 移送機における方向択一装置
JP3197318B2 (ja) * 1992-03-26 2001-08-13 ローム株式会社 パーツフィーダー
TW303342B (en) * 1995-10-30 1997-04-21 Yoshida Kogyo Kk Parts feeder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2130918A (ja) * 1985-12-03 1987-06-13 F I T:Kk 整列装置
JPH02225207A (ja) * 1989-02-23 1990-09-07 Toko Inc チップ部品の自動供給装置
JPH09124135A (ja) * 1995-10-30 1997-05-13 Ykk Corp 部品姿勢保持フィーダ
JP2002302230A (ja) * 2001-04-04 2002-10-18 Citizen Watch Co Ltd 直進振動フィーダ
TWM372346U (en) * 2009-07-24 2010-01-11 Sankitai Co Ltd Vibration feeder having part retrieval conveyance device
JP2011046540A (ja) * 2010-12-06 2011-03-10 Nakamichi:Kk パーツフィーダ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470921B (zh) 2019-04-09
CN106470921A (zh) 2017-03-01
WO2016016943A1 (ja) 2016-02-04
TW201604104A (zh) 2016-02-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474365B2 (ja) 物品をパレットに積み込むためのパレタイズシステム
JP5863103B2 (ja) 振動式部品供給装置
JP6527108B2 (ja) 物品搬送装置
TWI557048B (zh) Part supply device
JP2008120575A (ja) シート供給装置
JP5827727B2 (ja) 部品供給装置
TWI554457B (zh) Parts feeder
JP2013094764A (ja) 莢果選別装置
JP2005104505A (ja) 袋詰め包装機の袋供給装置
JP5064916B2 (ja) 食器類分離装置
JP6765120B2 (ja) 移載装置
KR101750532B1 (ko) 장형 농산물 선별기
JP5467748B2 (ja) 選別方法および選別装置
JP2021178705A (ja) ボルト供給装置
JP2013094763A (ja) 莢果選別装置
JP6759052B2 (ja) 組合せ秤への物品供給装置
JP7488450B2 (ja) 物品搬送装置
JP3087782U (ja) 食器洗浄機用食器供給装置
JPH08113350A (ja) リング状部品の整送装置
JP2006089234A (ja) キャップの分離供給装置
JP5855780B1 (ja) 容器取出装置
JP2010260690A (ja) 部品供給装置
CN217024272U (zh) 一种用于零散元器件的供料装置
CN113170609B (zh) 元件回收装置及元件安装机
JP6683529B2 (ja) 搬送コンベアによる皿搬送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