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544965B - 模塗機及塗布膜之製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模塗機及塗布膜之製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544965B
TWI544965B TW101149041A TW101149041A TWI544965B TW I544965 B TWI544965 B TW I544965B TW 101149041 A TW101149041 A TW 101149041A TW 101149041 A TW101149041 A TW 101149041A TW I544965 B TWI544965 B TW I544965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oating
flow rate
width
coating liquid
coating width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11490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338867A (zh
Inventor
小松原誠
守田佳史
鈴木治
Original Assignee
日東電工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東電工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東電工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33886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33886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4496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44965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CAPPARATUS FOR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C3/00Apparatus in which the work is brought into contact with a bulk quantity of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 B05C3/18Apparatus in which the work is brought into contact with a bulk quantity of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only one side of the work coming into contact with the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CAPPARATUS FOR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C5/00Apparatus in which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is projected, poured or allowed to flow on to the surface of the work
    • B05C5/02Apparatus in which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is projected, poured or allowed to flow on to the surface of the work the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being discharged through an outlet orifice by pressure, e.g. from an outlet device in contact or almost in contact, with the work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CAPPARATUS FOR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C11/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in groups B05C1/00 - B05C9/00
    • B05C11/10Storage, supply or control of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Recovery of excess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CAPPARATUS FOR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C11/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in groups B05C1/00 - B05C9/00
    • B05C11/10Storage, supply or control of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Recovery of excess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 B05C11/1002Means for controlling supply, i.e. flow or pressure, of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to the applying apparatus, e.g. valves
    • B05C11/1005Means for controlling supply, i.e. flow or pressure, of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to the applying apparatus, e.g. valves responsive to condition of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already applied to the surface, e.g. coating thickness, weight or patter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CAPPARATUS FOR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C11/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in groups B05C1/00 - B05C9/00
    • B05C11/10Storage, supply or control of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Recovery of excess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 B05C11/1002Means for controlling supply, i.e. flow or pressure, of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to the applying apparatus, e.g. valves
    • B05C11/1007Means for controlling supply, i.e. flow or pressure, of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to the applying apparatus, e.g. valves responsive to condition of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 B05C11/1013Means for controlling supply, i.e. flow or pressure, of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to the applying apparatus, e.g. valves responsive to condition of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responsive to flow or pressure of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CAPPARATUS FOR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C5/00Apparatus in which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is projected, poured or allowed to flow on to the surface of the work
    • B05C5/02Apparatus in which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is projected, poured or allowed to flow on to the surface of the work the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being discharged through an outlet orifice by pressure, e.g. from an outlet device in contact or almost in contact, with the work
    • B05C5/0254Coating heads with slot-shaped outle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CAPPARATUS FOR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C5/00Apparatus in which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is projected, poured or allowed to flow on to the surface of the work
    • B05C5/02Apparatus in which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is projected, poured or allowed to flow on to the surface of the work the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being discharged through an outlet orifice by pressure, e.g. from an outlet device in contact or almost in contact, with the work
    • B05C5/0254Coating heads with slot-shaped outlet
    • B05C5/0258Coating heads with slot-shaped outlet flow controlled, e.g. by a valv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CAPPARATUS FOR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C5/00Apparatus in which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is projected, poured or allowed to flow on to the surface of the work
    • B05C5/02Apparatus in which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is projected, poured or allowed to flow on to the surface of the work the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being discharged through an outlet orifice by pressure, e.g. from an outlet device in contact or almost in contact, with the work
    • B05C5/0254Coating heads with slot-shaped outlet
    • B05C5/0266Coating heads with slot-shaped outlet adjustable in length, e.g. for coating webs of different width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Coating Apparatus (AREA)
  • Application Of Or Painting With Fluid Materials (AREA)

Description

模塗機及塗布膜之製造方法 發明領域
本發明係有關於一種模塗機及塗布膜之製造方法。
發明背景
以往,作為一種塗布裝置,在模中具有吐出塗布液之槽孔及供給塗布液至該槽孔之空腔的模塗機是習知的。該模塗機供給塗布液至空腔,且由該空腔壓出塗布液至槽孔,並且使薄膜等之基材接近該槽孔且相對移動,藉此在該基材上塗布塗布液。
在這種模塗機中,有時在整個槽孔之長方向上塗布膜之厚度(膜厚)會產生變動,且無法得到均一厚度之塗布膜。
因此,有人提出一種技術,該技術係設置具有用以供給塗布液至長方向上之塗布寬度一定之槽孔的空腔、供給塗布液至該空腔之供給部及由該空腔排出塗布液之排出部,且調整由該空腔排出之塗布液之排出流量,藉此使由槽孔之吐出量在上述整個長方向上均一,且使塗布膜之厚度在上述整個長方向上均一(專利文獻1)。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09-28685號公報
發明概要
又,包括如專利文獻1之模塗機在內,一般在模塗機中,有時會依據用途等以各種不同塗布寬度對基材進行塗布。例如,當以相同塗布液進行對寬度比較大之基材的塗布及寬度比較小之基材的塗布時,對寬度比較大之基材的塗布會產生未塗布之許多材料(基材)損失,因此為避免如此之損失,有時會配合塗布之基材變更塗布寬度。
但是,在如此情形下,當在一模塗機中變更塗布寬度使用時,產生無法預測之膜厚變動。因此,以往,需要塗布寬度不同之多數模塗機。
又,在如上述專利文獻1之模塗機中改變塗布寬度之情形中,改變塗布寬度時,空腔內之塗布液之壓力變動亦立即大幅變化,且產生大膜厚變動。因此,在該模塗機中,變更塗布寬度之構成無論如何也無法採用。
有鑑於上述問題,本發明之課題在於提供一種可適當變更槽孔長方向上之塗布寬度,且得到在整個該長方向上膜厚變動比較小之塗布膜的模塗機及塗布膜之製造方法。
本發明人等針對上述課題專心研究,結果已清楚得知了以下情形。
即,使槽孔之長方向上之塗布寬度變更時,塗布液之每單位塗布寬度的通過槽孔之通過流量會變化,且形成在 基材上之塗布膜之上述長方向(塗布膜之寬度方向)整體之膜厚(膜厚之平均值)會變化。
具體而言,以預定塗布寬度,設定至空腔之塗布液之供給流量及來自空腔之塗布液之排出流量後,如果減少塗布寬度,則上述通過流量變大,且上述長方向整體之膜厚會比塗布寬度變更前大。另一方面,如果增加塗布寬度,則上述通過流量變小,且上述長方向整體之膜厚會比塗布寬度變更前小。
因此,為可設定塗布膜之膜厚在塗布寬度變更前後為一定,當減少塗布寬度時,必須使供給流量比變更前小且進行塗布,使上述通過流量在塗布寬度變更前後為一定,另一方面,當增加塗布寬度時,必須使供給流量比變更前大且進行塗布,使上述通過流量在塗布寬度變更前後為一定。
但是,如果如此設定,則當減少塗布寬度時,相對通過空腔之塗布液之流動方向上游側的下游側之壓力損失會比減少塗布寬度前大。因此,塗布膜中藉上述下游側之吐出形成之部份會比其他部份薄。另一方面,當增加塗布寬度時,上述壓力損失會比減少塗布寬度前小,且塗布膜中藉上述下游側之吐出形成之部份會比其他部份厚。
如此,清楚可知當變更塗布寬度時,會產生通過槽孔之通過流量的上述長方向上之變動而產生塗布膜之上述長方向的膜厚變動。
依據該知識,本發明人等進一步專心研究,結果發現當減少塗布寬度時,在塗布寬度之變更前後令上述通過流 量為一定,且,使上述供給流量與排出流量比塗布寬度變更前小,藉此可抑制在塗布寬度之變更前後之上述壓力損失之變化。又,發現當增加塗布寬度時,在塗布寬度之變更前後令上述通過流量為一定,且,使上述供給流量與排出流量比塗布寬度變更前大,藉此可抑制在塗布寬度之變更前後之上述壓力損失之變化。
即,發現在塗布寬度之變更前後令上述通過流量為一定,且,相對塗布寬度之變更前使供給流量與排出流量變化,藉此即使適當變更塗布寬度,亦可抑制在塗布寬度之變更前後,上述壓力損失變化,因此,可使塗布液之通過流量之上述長方向的變動比較小。
此外,變更塗布寬度時之每單位塗布寬度之通過流量的變化,或通過流量之上述長方向的變動係以塗布膜之上述長方向整體之膜厚的變化,或塗布膜之上述長方向上之厚度的變動呈現。因此,發現如上所述地變更塗布寬度時,檢測塗布膜之厚度,且依據得到之檢測結果,控制上述供給流量與上述排出流量,藉此可使在塗布寬度之變更前後,上述塗布液之通過流量之上述長方向的變動比較小,且完成本發明。
即,本發明之模塗機具有吐出塗布液之槽孔;及空腔,係沿著前述槽孔之長方向配置且供給塗布液至前述槽孔;並且該模塗機係由前述槽孔吐出塗布液至基材上而在該基材上形成塗布膜,其特徵在於:該模塗機係構成為可使前述槽孔之前述長方向上的塗 布寬度變更;並且具有供給部,係供給前述塗布液至前述空腔之前述長方向上之第一側:及排出部,係由前述長方向上之第二側排出前述塗布液;並且構成為藉由前述供給部而經供給至前述空腔之塗布液的一部份通過前述槽孔的同時,剩餘部份會藉由前述排出部排出;且包含:檢測部,其可檢測形成在前述基材上之塗布膜之厚度;及控制部,其可在使前述塗布寬度變更時,依據前述檢測部之檢測結果,控制自前述供給部之前述塗布液的供給流量、及自前述排出部之前述塗布液的排出流量。
依據該構成之模塗機,當減少塗布寬度時,依據塗布膜厚度之檢測結果,可控制成使在塗布寬度變更前後,塗布液之每單位寬度之通過流量為一定,並且,可控制成使上述供給流量及排出流量比塗布寬度變更前小。因此,可抑制在塗布寬度之變更前後,相對於移動通過空腔之塗布液之第一側(上游側)之第二側(下游側)之壓力損失變化。又,當增加塗布寬度時,依據塗布膜厚度之檢測結果,可控制成使在塗布寬度之變更前後,塗布液之每單位寬度之通過流量為一定,且,可控制成使上述供給流量及排出流量比塗布寬度變更前大。因此,可抑制在塗布寬度之變更前後,上述壓力損失變化。
如此,藉設置上述檢測部及控制部,即使適當變更塗布寬度,亦可抑制在塗布寬度之變更前後上述壓力損失變 化,且使通過槽孔之塗布液之通過流量(吐出流量)的該槽孔之長方向(塗布膜之寬度方向)之變動比較小。
因此,可適當變更槽孔之長方向上之塗布寬度,且得到在整個該長方向上膜厚變動比較小之塗布膜。
又,較佳地,在上述模塗機中,前述控制部係構成為依據前述檢測部之檢測結果,在前述塗布膜之厚度比前述塗布寬度變更前大時,控制成使在前述塗布寬度變更前後通過前述槽孔之前述塗布液之每單位塗布寬度的通過流量為一定,且,控制成使前述供給流量及前述排出流量比塗布寬度變更前小,並且在前述塗布膜之厚度比前述塗布寬度變更前小時,控制成使在前述塗布寬度之變更前後前述通過流量為一定,且,控制成使前述供給流量及前述排出流量比塗布寬度變更前大。
依據該構成,可更確實地控制來自槽孔之塗布液之吐出量在上述長方向的變動。
又,較佳地,上述模塗機中,前述塗布液在剪切速度20至2000(1/s)之範圍內測量黏度時,在就黏度μ〔Pa‧S〕、零剪切黏度μ0〔Pa‧S〕及剪切速度γ〔1/s〕所得到之式μ=μ0‧γn-1中,n係在0.99至1.01之範圍外。
在此,上述n係在0.99至1.01之範圍外之塗布液與上述n係在0.99至1.01之範圍以內之塗布液比較,剪切速度越大黏度之增加或降低越大且來自槽孔之塗布液之吐出量在長方向上容易變動。但是,上述模塗機即使是使用吐出 量如此容易變動之塗布液,亦可抑制塗布液之吐出量之變動,因此是有用的。
又,較佳地,在上述模塗機中,前述塗布液係選自橡膠系溶液、丙烯酸系溶液、聚矽氧系溶液、胺基甲酸酯系溶液、乙烯基烷基醚系溶液、聚乙烯醇系溶液、聚乙烯吡咯烷酮系溶液、聚丙烯醯胺系溶液、纖維素系溶液之任一種以上之溶液。
本發明之塗布膜之製造方法係在基材上製作塗布膜者,其特徵在於具有下述塗布步驟:使用具有吐出塗布液之槽孔及供給塗布液至該槽孔之空腔的模塗機,供給前述塗布液至前述空腔之長方向上之第一側,且使經供給之塗布液的一部份通過前述槽孔的同時使剩餘部份由前述空腔之前述長方向上之第二側排出,藉此由前述槽孔吐出前述塗布液之一部份至前述基材上;又,前述塗布步驟係以下述方式而由前述槽孔吐出前述塗布液之一部份而在基材上製作塗布膜:在使前述塗布寬度變更成偏小時,使在該塗布寬度之變更前後通過前述槽孔之每單位塗布寬度地通過流量為一定,且,使往前述第一側之前述塗布液之供給流量及來自前述第二側之前述塗布液之排出流量比該塗布寬度變更前小,且在使前述塗布寬度變更成偏大時,使在該塗布寬度之變更前後前述通過流量為一定,且,使前述供給流量及前 述排出流量比該塗布寬度變更前大。
如上所述,依據本發明,可適當變更槽孔之長方向上之塗布寬度,且得到在整個長方向上膜厚變動比較小之塗布膜。
1‧‧‧模塗機
2‧‧‧模
2a‧‧‧第一模塊
2b‧‧‧第二模塊
3,4‧‧‧墊片
3a‧‧‧基端部
3b‧‧‧延伸部
3c‧‧‧突出部
5‧‧‧塗布液
10‧‧‧槽孔
22‧‧‧空腔
22a‧‧‧第一端部(第一側)
22b‧‧‧第二端部(第二側)
25‧‧‧給液口
27‧‧‧排液口
31‧‧‧供給部
31a‧‧‧泵
31b‧‧‧流量計
33‧‧‧排出部
33a‧‧‧泵
33b‧‧‧流量計
35‧‧‧收容部
37‧‧‧配管
51‧‧‧基材
53‧‧‧輥構件
55‧‧‧塗布膜
61‧‧‧檢測部
63‧‧‧控制部
Fa1,Fa2‧‧‧供給流量
Fb1,Fb2‧‧‧排出流量
Fc1,Fc2‧‧‧總通過流量
W1,W2‧‧‧塗布寬度
圖1是顯示本發明一實施形態之模塗機之概略構成圖。
圖2是模頭之概略立體圖。
圖3A是圖2之模之概略側面圖。
圖3B是圖2之模之概略俯視圖。
圖4A是圖3之模之概略分解側面圖。
圖4B是圖4A之第一模塊之概略俯視圖。
圖4C是圖4A之墊片之概略俯視圖。
圖4D是圖4A之第二模塊之概略俯視圖。
圖5A是顯示空腔、槽孔及墊片之一實施形態的概略俯視圖。
圖5B是顯示空腔、槽孔及墊片之一實施形態的概略俯視圖。
圖6是顯示本實施形態之模塗機進行塗布之狀態的概略部份側面圖。
圖7是模式地顯示塗布寬度比較大時之空腔周邊的概略平面圖。
圖8是模式地顯示塗布寬度比較小時之空腔周邊的概 略平面圖。
用以實施發明之形態
以下參照圖式說明本發明之模塗機及塗布膜之製造方法的實施形態。
首先,說明本發明之模塗機之實施形態。
如圖1所示,本實施形態之模塗機1包含:模2,其將供給之塗布液5(參照圖6)至基材51上;多數墊片(例如墊片3、墊片4,參照圖7、圖8),係可相對模2裝卸且塗布寬度互相不同;供給部31,其供給塗布液5至模2;排出部33,其由模2排出塗布液5;收容部35,其收容塗布液5;連結該等之配管37;檢測部61,其檢測形成在基材51上之塗布膜55的厚度;控制部63,其依據藉檢測部61之檢測結果控制供給部31之塗布液5之供給流量及排出部33之塗布液5之排出流量。又,在圖1中,實線箭頭表示塗布液5之流動。
又,如圖1至圖3所示,模2包含吐出塗布液5之槽孔10,及空腔22,係沿著該槽孔10之長方向(圖3B之左右方向,以下,有時只稱為長方向)配置且供給塗布液5至槽孔10。
更具體而言,如圖2至4所示,模2具有在其前端部對向配置以形成槽孔10之第一模塊2a及第二模塊2b。第一模塊2a係沿著上述長方向而形成有凹部,且該凹部係藉第二模塊2b堵塞,藉此可形成空腔22。空腔22與槽孔10連通,且可由空腔22供給塗布液5至槽孔10。又,如圖3A、B 所示,空腔22之短方向之長度係形成為在整個長方向上為一定,且空腔22之高度亦形成為在整個該長方向上為一定。
此外,凹部亦可形成在第二模塊2b中以形成空腔22。又,凹部亦可分別形成在第一模塊2a及第二模塊2b中,且該第一模塊2a與第二模塊2b對向配置,藉此形成該等凹部對合之空腔22。
如圖3A、B所示,槽孔10之短方向的長度係形成為在整個該長方向上為一定,且其開口之高度亦形成為在整個該長方向上為一定。
又,如圖5A所示,當由上方看時,空腔22係以越由空腔22之第一端部22a(第一側)向第二端部(第二側)22b,越接近槽孔10之開口緣之塗布液5之吐出口的方式,形成為相對上述長方向傾斜,且當由上方看時,槽孔10亦可形成為越由上述第一端部22a側向第二端部22b側,短方向之長度越小。藉如此地形成,可越由空腔22之第一端部22a側向第二端部22b側,即,越遠離後述給液口25,塗布液5越以更小之壓力通過槽孔10。因此,可使通過槽孔10之塗布液之通過流量之變動在整個上述長方向上更小。
又,如圖5B所示,當由上方看時,空腔22係形成為越由空腔22之第一端部22a側向第二端部22b側,空腔22之短方向之長度越小,且當由上方看時,槽孔10亦可形成為短方向之長度在整個長方向上為一定。藉如此地形成,與圖3B及圖4B所示之情形比較,可越由第一端部22a向第二端部22b,塗布液之內壓越高,因此可使通過槽孔10之塗布液之 通過流量之變動在整個上述長方向上更小。
又,藉安裝選自於設置在模塗機1中之多數墊片的任一墊片於模2中,構成為可變更槽孔10之塗布寬度。例如,只安裝在設置於模塗機1中之墊片3(參照圖2至4、7)與墊片4(參照圖8)中選擇之墊片3於模2中。
如圖4C所示,墊片3具有沿著上述長方向延伸之矩形基端部3a,及與該基端部3a形成直角且由該基端部3a兩端延伸至模2前端之一對矩形延伸部3b。又,墊片3具有由各延伸部3b之前端與基端部3a平行地突出至內側的一對矩形突出部3c,且各延伸部3b與突出部3c係整體形成為大略L字形。一對突出部3c之間隔決定塗布寬度,且藉上述長方向上之突出部3c之突出長度,決定後述塗布寬度之W1(及W2)(參照圖7、圖8)。
又,空腔22及槽孔10係如上述圖5所示之形狀時,亦可使用對應該等形狀之墊片3(及墊片4)。
又,墊片3被夾持在模2之第一模塊2a與第二模塊2b之間。該墊片3在如後述地以第一模塊2a及第二模塊2b夾持之狀態下,與該第一模塊2a及第二模塊2b一起藉未圖示之固持件固定,藉此安裝於模2中。又,藉移除上述固持件,且使第一模塊2a及第二模塊2b分開,墊片3可由模2取出。除了如此由模2取出墊片3,且塗布寬度為比W1小之W2以外,可與上述同樣地安裝同樣構成之墊片4(參照圖8)於模2中,因此,可將槽孔10之塗布寬度由W1變更為W2。又,與此相反地,取出墊片4且安裝墊片3,藉此亦可將塗布寬 度由W2變更為W1。
此外,由塗布寬度互相不同之3個以上之墊片選擇任一個,且將選擇之墊片夾持在第一模塊2a與第二模塊2b之間,藉此亦可構成為使槽孔10之塗布寬度變更。
又,該等第一模塊2a及第二模塊2b,例如,在夾持墊片3之狀態下,與該墊片3一起藉未圖示之固持件固定,藉此在該模2之內側形成空腔22,及由該空腔22至槽孔10之塗布液5的流路。具體而言,塗布液之流路係藉以對向之第一模塊2a及第二模塊2b之內面及墊片3界定而形成,且該流路之前端形成與墊片3之厚度同樣高度之槽孔10。
槽孔10之長方向上之空腔22之第一端部22a連通形成在第一模塊2a中之給液口25,以由供給部31供給塗布液5至空腔22。上述長方向上之第二端部22b連通形成在第二模塊2b中之排液口27,以由空腔22排出塗布液5至排出部33。又,排液口27亦可形成在第一模塊2a中。
此外,模塗機1具有供給塗布液5至空腔22之上述長方向上之第一端部22a的供給部31,及由上述長方向上之第二端部22b排出塗布液5之排出部33,且構成為由供給部31供給之塗布液5的一部份由空腔22移動至槽孔10且通過該槽孔的同時,剩餘部份會由第一端部22a移動通過空腔22至第二端部22b,並藉排出部33排出。
供給部31具有泵31a及流量計31b,且可由例如槽等構成之塗布液5之收容部35供給塗布液至給液口25。又,排出部33具有泵33a及流量計33b,且可由排液口27排出塗 布液5,並且送至收容部35。即,藉供給部31及排出部33,塗布液5可相對空腔22循環。
供給部31之流量計31b之供給流量的檢測結果及流量計33b之排出流量的檢測結果可傳送至控制部63。
檢測部61可檢測形成在基材51上之塗布膜55之膜厚(厚度)。又,可將檢測結果傳送至控制部63。該檢測部61可舉串列式厚度計為例。該串列式厚度計係構成為與形成在基材51上之塗布膜55非接觸地對向配置且測量塗布膜55之膜厚,並且傳送測量結果至檢測部63。
又,較佳地,檢測部61構成為可至少檢測塗布膜55之上述長方向第一端部22a側之厚度及第二端部22b側(參照圖3)之厚度。
如此之檢測部61可舉固定式檢測部,及移動式檢測部為例。
上述固定式檢測部可,例如,設置多數個,且該複數檢測部可與塗布膜55非接觸地在對向位置沿著上述寬度方向配置多數個。又,該等多數檢測部61之檢測結果可傳送至控制部63。又,固定式檢測部可沿著上述長方向,如圖1所示地配置2個,此外,亦可配置3個以上。
上述移動式檢測部可,例如,設置1個,且該1個檢測部可一面非接觸地在對向位置以上述長方向移動一面檢測(掃描)塗布膜55之厚度。該檢測部之檢測結果可與上述同樣地傳送至控制部63。
在圖1所示之態樣中,檢測部61是固定式的且設置2 個,並且可檢測塗布膜55之上述長方向第一端部22a側及第二端部22b側(參照圖3)之厚度。
控制部63可在變更塗布寬度時,依據檢測部61之檢測結果,控制供給部31之至第一端部22a之塗布液5的供給流量及排出部33之來自第二端部22b之塗布液的排出流量。
上述供給流量可藉泵31a變化,且上述排出流量可藉泵33a變化。又,塗布寬度整體之通過流量(以下,稱為總通過流量)可藉變化上述供給流量與上述排出流量之差來調整(供給流量-排出流量=總通過流量)。即,上述總通過流量相當於來自槽孔10之塗布液5之總吐出流量。又,上述通過流量可藉上述總通過流量除以單位塗布寬度而算出。又,上述供給流量、上述排出流量及上述通過流量之變化量可藉各個流量計31b、33b檢測。
控制部63可舉具有中央處理裝置(CPU)者為例。
在圖1之態樣中,控制部63可依據各檢測部61之檢測結果,算出上述長方向上之塗布膜55之膜厚的平均值。又,可記憶算出之平均值,及藉檢測部檢測之厚度。
又,變更塗布寬度時,控制部63可依據由檢測部61傳送之檢測結果,算出該塗布寬度變更後之上述長方向上之塗布膜55之膜厚的平均值。
又,在該塗布寬度變更後之膜厚之平均值變成比該塗布寬度變更前之膜厚之平均值大時(相當於減少塗布寬度之情形),控制部63可控制成使通過槽孔10之塗布液5之每單位塗布寬度之通過流量在該塗布寬度變更前後為一定, 且,使供給部31之供給流量比該塗布寬度變更前小。因此,可使塗布寬度變更後之膜厚之平均值接近該塗布寬度變更前之膜厚之平均值。
此外,在保持該狀態下,由於上述第二端部22b側(下游側)之膜厚變成比該塗布寬度變更前小,故控制部63可控制成使上述流量為一定且自供給部31之供給流量及自排出部33之排出流量比該塗布寬度變更前小。
又,該兩者都減少之控制可只依據第二端部22b側之檢測部61之檢測結果實行,又,亦可依據第二端部22b側之檢測部61之檢測結果及第一端部22a側(上游側)之檢測部61之檢測結果的變動實行。
另一方面,在該塗布寬度變更後之膜厚之平均值變成比該塗布寬度變更前之膜厚之平均值小時(相當於增加塗布寬度之情形),控制部63可控制成使通過槽孔10之塗布液5之每單位塗布寬度之通過流量在該塗布寬度變更前後為一定,且,使供給部31之供給流量比該塗布寬度變更前大。因此,可使塗布寬度變更後之膜厚之平均值接近該塗布膜變更前之膜厚之平均值。
此外,在保持該狀態下,由於上述第二端部22b側(下游側)之膜厚變成比該塗布寬度變更前大,故控制部63可控制成使上述流量為一定且供給部31之供給流量及排出部333之排出流量比該塗布寬度變更前大。
又,該兩者都增加之控制可只依據第二端部22b側之檢測部61之檢測結果實行,又,亦可依據第二端部22b側之檢 測部61之檢測結果及第一端部22a側之檢測部61之檢測結果的變動實行。
又,控制部63係構成為可依據前述流量計31b、33b之檢測結果算出前述供給流量、排出流量及上述通過流量,且可依據該算出結果使泵31a之上述供給流量及泵33a之上述排出流量變化。
依據本實施形態之模塗機,當使塗布寬度減少時,可依據塗布膜之厚度之檢測結果,控制成使在塗布寬度變更前後上述通過流量為一定,且控制成使上述供給流量及排出流量比該塗布寬度變更前小。因此,可抑制在塗布寬度變更之前後,相對移動通過空腔22之塗布液5之第一端部22a側(上游側)之第二端部22b側(下游側)的壓力損失變化。
又,使塗布寬度增加時,可依據塗布膜之厚度之檢測結果,控制成使在塗布寬度變更前後上述通過流量為一定,且控制成使上述供給流量及排出流量比該塗布寬度變更前大。因此,可抑制在變更之前後,上述壓力損失變化。
如此,藉設置檢測部61及控制部63,可適當變更塗布寬度,且抑制在該塗布寬度之變更前後上述壓力損失變化,並且使通過槽孔10之塗布液之通過流量的該槽孔10之長方向(塗布膜之寬度方向)之變動比較小。
因此,可適當變更槽孔10之長方向的塗布寬度,且得到在整個該長方向上膜厚變動比較小之塗布膜。
本實施形態之模塗機1係使用流變計(HAAKE公 司製,RHEOSTRESS RS1),且可理想地使用於如藉塗布時之濃度及溫度,在剪切速度20至2000(1/s)之範圍內測量黏度時,在關於黏度μ〔Pa‧S〕、零剪切黏度μ0〔Pa‧S〕及剪切速度γ〔1/s〕所得到之式μ=μ0‧γn-1中,n係在0.99至1.01之範圍外的塗布液5。即,可理想地用於剪切速度變化時黏度比較大地變化之塗布液。又,可更理想地用於如上述n係在0.95至1.05之範圍外的塗布液5。
上述n係在0.99至1.01之範圍外之塗布液與上述n係在0.99至1.01之範圍以內之塗布液比較,剪切速度越大黏度之增加或降低越大且來自槽孔10之塗布液5之吐出量在長方向上容易變動。但是,本實施形態之模塗機1即使是使用吐出量如此容易變動之塗布液,亦可抑制來自槽孔10之吐出量之變動,因此是有用的。
如此之塗布液5可舉聚合物溶液為例,且該聚合物溶液可舉例如:橡膠系溶液、丙烯酸系溶液、聚矽氧系溶液、胺基甲酸酯系溶液、乙烯基烷基醚系溶液、聚乙烯醇系溶液、聚乙烯吡咯烷酮系溶液、聚丙烯醯胺系溶液、纖維素系溶液。
又,在本實施形態之模塗機1中,控制部63係依據檢測部61之檢測結果,在塗布膜55之厚度比塗布寬度變更前大時,控制成使在該塗布寬度之變更前後通過槽孔10之塗布液5之每單位塗布寬度的通過流量為一定,且,控制成使上述供給流量及上述排出流量比該塗布寬度之變更前小,另一方面,在塗布膜55之厚度比塗布寬度變更前小時,控制成 使在該塗布寬度之變更前後上述通過流量為一定,且,控制成使上述供給流量及上述排出流量比該塗布寬度變更前大。
即,較佳地構成為使塗布寬度比該塗布寬度變更前之塗布寬度小時(例如由圖7之W1減少為圖8之W2時),使在該塗布寬度之變更前後上述通過流量為一定,且使上述供給流量及上述排出流量比該塗布寬度變更前小,另一方面,使塗布寬度比該塗布寬度變更前之塗布寬度大時(例如由圖8之W2增加為圖7之W1時),使在該塗布寬度之變更前後上述通過流量為一定,且使上述供給流量及上述排出流量比該塗布寬度變更前大。
依據該構成,可更確實地抑制來自槽孔10之塗布液5之吐出量的上述長方向上之變動。
接著,說明使用上述模塗機1之塗布膜之製造方法。
本實施形態之塗布膜之製造方法使用具有吐出塗布液5(參照圖6)之槽孔10及供給塗布液至該槽孔10之空腔22的上述模塗機1,且由槽孔10吐出塗布液5而在基材51(參照圖6)製作塗布膜55(參照圖6)。又,該塗布膜之製造方法具有供給塗布液5至空腔22之長方向上之第一端部(第一側),且使供結之塗布液5之一部份通過槽孔10並且由空腔22之長方向上之第二端部(第二側)22b排出,藉此由槽孔10吐出塗布液5之一部份至基材51上的塗布步驟。又,在該塗布步驟中,當變更成使塗布寬度減少(在此係由W1變更成W2)時,令在該塗布寬度之變更前後通過槽孔10之塗布液5 的每單位塗布寬度之通過流量為一定,且,使至前述第一端部22a之塗布液5之供給流量及來自第二端部22b之塗布液5之排出流量比該塗布寬度變更前小,又,當變更使塗布寬度增加(在此係由W2變更成W1)時,令在該塗布寬度之變更前後通過槽孔10之塗布液5的每單位塗布寬度之通過流量為一定,且,使上述供給流量及上述排出流量比該塗布寬度變更前大且由槽孔10吐出塗布液5之一部份而在基材51上形成塗布膜。
基材51可使用帶狀之具有可撓性的基材,例如,可使用由選自於三乙醯纖維素(TAC)等之纖維素樹脂、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PET)等之聚酯樹脂、聚醚碸樹脂、聚碸樹脂、聚碳酸酯樹脂、聚醯胺樹脂、聚醯亞胺樹脂、聚乙烯(PE)等之聚烯烴樹脂、環狀聚烯烴樹脂(降冰片烯樹脂)、(甲基)丙烯酸樹脂、聚芳酯樹脂、聚苯乙烯樹脂、聚乙烯醇(PVA)樹脂之任一種以上的樹脂,或,選自於該等樹脂之2種以上之樹脂的共聚物或混合物構成的薄膜。又,基材51可,例如,如圖6所示,藉輥構件53支持且對模2相對移動。
上述製造方法使用模塗機1,且該模塗機1係構成為,例如,如上述地在第一模塊2a與第二模塊2b之間安裝由可相對於模2(即,上述第一模塊2a與第二模塊2b之間)裝卸之塗布寬度互相不同的多數墊片(在此為墊片3及墊片4)選擇之任一墊片,藉此可變更槽孔10之塗布寬度。
又,藉安裝墊片3於模2中,如圖7所示,將塗布寬度設定為W1,設定此時之上述供給流量為Fa1、上述排 出流量為Fb1、總通過流量為Fc1。此時,上述通過流量係設定為Fc1/W1。
由該狀態,由模2移除墊片3,且取而代之地安裝墊片4,藉此使塗布寬度由W1減少為W2。此時,上述檢測部61檢測出塗布膜55之膜厚時,依據該檢測結果,控制部63算出該塗布寬度變更後之塗布膜55之膜厚的平均值。該塗布寬度變更後之塗布膜55之膜厚的平均值變成比該塗布寬度變更前大時,控制部63使排出流量為Fb1且為一定,且使供給流量比Fa1小,使得總通過流量由Fc1變成Fc2。此時,通過槽孔10之上述總通過流量Fc2係設定為Fc2=W2×Fc1/W1,使得上述通過流量(每單位塗布寬度之通過流量)變成與Fc1/W1相同。因此,在該塗布寬度之變更前後上述通過流量為一定。此外,控制部63在保持該狀態下使上述第二端部22b側(下游側)之膜厚變小,因此總通過流量為Fc2且為一定,且一面使供給流量最後減少為Fa2一面使排出流量由Fb1減少為Fb2。即,控制部63依據檢測部61之檢測結果,如圖8所示,使上述供給流量及上述排出流量分別由該塗布寬度變更前之Fa1變化至Fa2,且由該塗布寬度變更前之Fb1變化至Fb2,藉此使在該塗布寬度之變更前後上述通過流量為一定,且使上述供給流量及上述排出流量比該塗布寬度變更前小。
又,在如此使上述通過流量為一定且使上述排出流量比該塗布寬度變更前小之狀態下,供給塗布液5至空腔22之長方向上之第一端部22a。又,使供給之塗布液5之一 部份通過槽孔10的同時使剩餘部份由空腔22之第一端部22a移動至上述長方向上之第二端部22b,且由第二端部22b排出塗布液5,並且由槽孔10吐出塗布液5至基材51上。
如此,當變更成使塗布寬度減少時,使在該塗布寬度之變更前後上述通過流量為一定且使上述供給流量及上述排出流量比該塗布寬度變更前小,藉此可抑制在塗布寬度變更前及變更後,相對移動通過空腔22之塗布液5之第一端部22a側的第二端部22b之壓力損失變化。
另一方面,與上述相反地,藉安裝墊片4於模2中,如圖8所示,將塗布寬度設定為W2,設定此時之上述供給流量為Fa2、上述排出流量為Fb2、總通過流量為Fc2。
由該狀態,由模2移除墊片4,且取而代之地安裝墊片3,藉此使塗布寬度由W2增加為W1。此時,上述檢測部61檢測出塗布膜55之膜厚時,依據該檢測結果,控制部63算出該塗布寬度變更後之塗布膜55之膜厚的平均值。該塗布寬度變更後之塗布膜55之膜厚的平均值變成比該塗布寬度變更前小時,控制部63使排出流量為Fb2且為一定,且使供給流量比Fa2大,使得總通過流量由Fc1變成Fc2。此時,由空腔22至槽孔10之上述總通過流量Fc1係設定為Fc1=W1×Fc2/W2,使得上述通過流量(每單位塗布寬度之通過流量)變成與Fc2/W2相同。因此,在該塗布寬度之變更前後上述通過流量為一定。此外,控制部63在保持該狀態下使上述第二端部22b側(下游側)之膜厚變大,因此總通過流量為Fc1且為一定,且一面使供給流量最後增加為Fa1一面 使排出流量由Fb2增加為Fb1。即,控制部63依據檢測部61之檢測結果,如圖7所示,使上述供給流量及上述排出流量分別由該塗布寬度變更前之Fa2變化至Fa1,且由該塗布寬度變更前之Fb2變化至Fb1,藉此使在該塗布寬度之變更前後上述通過流量為一定,且使上述供給流量及上述排出流量比該塗布寬度變更前大。
又,在如此使上述通過流量為一定且使上述排出流量比該塗布寬度變更前大之狀態下,供給塗布液5至空腔22之長方向上之第一端部22a。又,使供給之塗布液5之一部份通過槽孔10的同時使剩餘部份由空腔22之第一端部22a移動至上述長方向上之第二端部22b,且由第二端部22b排出塗布液5,並且由槽孔10吐出塗布液5至基材51上。
如此,當變更成使塗布寬度增加時,使在該塗布寬度之變更前後上述通過流量為一定且使上述供給流量及上述排出流量比該塗布寬度變更前大,藉此可抑制在塗布寬度變更前及變更後,相對移動通過空腔22之塗布液5之第一端部22a側的第二端部22b之壓力損失變化。
依據本發明之製造方法,即使適當變更塗布寬度,亦可抑制在塗布寬度之變更前後,相對移動通過空腔之塗布液之第一側(上游側)的第二側(下游側)之壓力損失變化。因此,可使通過槽孔10之塗布液之通過流量的上述長方向上之變動比較小。
因此,可適當變更槽孔10之長方向上之塗布寬度,且得到在整個該長方向上膜厚變動比較小之塗布膜。
雖然本發明之模塗機及塗布膜之製造方法係如上所述,但是本發明不限定於上述實施形態且可在本發明意圖之範圍內適當變更設計。
例如,在上述實施形態中,雖然係舉使由空腔22排出之塗布液5在空腔22中循環為例,但是亦可另外採用回收排出之塗布液5的構成。又,在上述實施形態中,雖然是如可藉由多數墊片選擇來變更槽孔10之塗布寬度的構成,但是如果可變更槽孔10之塗布寬度,亦可採用其他之構成。
實施例
以下舉出實施例更詳細地說明本發明,但是本發明不限於該等實施例。
使用與圖1所示之模塗機同樣之模塗機,且與圖6所示者同樣地,對相對於模塗機相對地移動之基材進行塗布。又,設定基材之搬送速度為30m/分,且設定塗布時之溫度為23℃,並且進行塗布使得塗布膜之平均膜厚成為23μm。
塗布液係使用使丙烯酸系黏著劑溶解於甲苯與乙酸乙酯之混合液中者。就該丙烯酸系黏著劑而言,使用流變計(HAAKE公司製,RHEOSTRESS RS1),在塗布時之溫度23℃,在剪切速度20至2000(1/s)之範圍內測量黏度,結果在關於黏度μ〔Pa‧S〕、零剪切黏度μ0〔Pa‧S〕及剪切速度γ〔1/s〕所得到之式μ=μ0‧γn-1中,剪切黏度μ0=40Pa‧S,且n=0.37。
基材係使用帶狀之可撓性基材之PET薄膜(三菱樹脂公司製,製品名DIAFOIL,寬度900mm,厚度38μm) 捲繞成卷狀者。
又,如以下所述地設定槽孔之塗布寬度、至空腔之塗布液的供給流量、來自空腔之塗布液的排出流量及塗布液之總通過流量,且由槽孔吐出塗布液至基材上而形成塗布膜。又,測量得到之塗布膜之膜厚變動。具體而言,藉光干涉式膜厚計在基材寬度方向以1mm間距,測量得到之塗布膜之厚度,且算出測量結果之最大值與最小值之差〔mm〕作為膜厚變動。此外,在表1中顯示,排出流量為「0」時,塗布液未由排液口排出。
如表1所示,塗布寬度為400mm時,在不排出塗布液之情形(1號)中,膜厚變動極大,但是在排出塗布液之情形(2號至7號)中,與1號比較,膜厚變動小很多。又,排出流量過大時反而有膜厚變動變大之傾向,且排出流量為1.5L/分時(3號)膜厚變動最小。結果,可了解的是塗布寬度為400mm時,將塗布條件設定為3號是最適當的。
接著,將塗布寬度由400mm變更為600mm。此時,令排出流量仍然是與上述3號之條件相同之1.5L/分。又,供給流量為5.1L/分。藉此,每單位塗布寬度(100mm)之通過流量係將總通過流量設定為3.6L/分,使塗布寬度為與400mm之情形同樣的0.6L(10號)。結果,膜厚變動比3號大。
在此,總通過流量為3.6L/分且為一定,且增加排出流量(11號至13號),結果膜厚變動變小。又,排出流量過大時反而有膜厚變動變大之傾向(14號),且排出流量為2.5L/分時(12號),膜厚變動最小。
結果,可了解的是塗布寬度為600mm時,將塗布條件設定為12號是最適當的。
另一方面,總通過流量為3.6L/分且為一定,且減少排 出流量(9號),結果膜厚變動比10號更大。
接著,將塗布寬度由400mm變更為800mm。此時,令排出流量仍然是與上述3號之條件相同之1.5L/分。又,供給流量為6.3L/分。藉此,每單位塗布寬度(100mm)之通過流量係將總通過流量設定為4.8L/分,使塗布寬度為與400mm之情形同樣的0.6L(17號)。結果,膜厚變動比3號大。
在此,總通過流量為4.8L/分且為一定,且增加排出流量(18號至22號),結果膜厚變動變小。又,排出流量過大時反而有膜厚變動變大之傾向(21號、22號),且排出流量為3L/分時(20號),膜厚變動最小。
結果,可了解的是塗布寬度為800mm時,將塗布條件設定為20號是最適當的。
另一方面,總通過流量為4.8L/分且為一定,且減少排出流量(16號),結果膜厚變動比17號更大。
接著,將塗布寬度由600mm變更為800mm。此時,令排出流量仍然是與上述12號之條件相同之2.5L/分。又,供給流量為7.3L/分。藉此,每單位塗布寬度(100mm)之通過流量係將總通過流量設定為4.8L/分,使塗布寬度為與600mm之情形同樣的0.6L(19號)。結果,膜厚變動比12號大。
在此,總通過流量為4.8L/分且為一定,且增加排出流量(20號),結果膜厚變動變小。又,排出流量過大時反而有膜厚變動變大之傾向(21號、22號),且排出流量為3L/分時 (20號),膜厚變動最小。
結果,可了解的是塗布寬度為800mm時,將塗布條件設定為20號是最適當的。
另一方面,總通過流量為4.8L/分且為一定,且減少排出流量(16號至18號),結果膜厚變動比19號更大。
由以上結果可知,當增加塗布寬度時,藉令每單位塗布寬度之通過流量為一定且增加排出流量,可抑制膜厚變動。
另一方面,與上述相反地,如圖1所示,塗布寬度為800mm時,在不排出塗布液之情形(15號)中,膜厚變動極大,但是在排出塗布液之情形(16號至22號)中,與15號比較,膜厚變動小很多。又,排出流量過大時反而有膜厚變動變大之傾向,且排出流量為3L/分時(20號)膜厚變動最小。結果,可了解的是塗布寬度為800mm時,將塗布條件設定為20號是最適當的。
接著,將塗布寬度由800mm變更為600mm。此時,令排出流量仍然是與上述20號之條件相同之3L/分。又,供給流量為6.6L/分。藉此,每單位塗布寬度(100mm)之通過流量係將總通過流量設定為3.6L/分,使塗布寬度為與800mm之情形同樣的0.6L(13號)。結果,膜厚變動比20號大。
在此,總通過流量為3.6L/分且為一定,且減少排出流量(11號、12號),結果膜厚變動變小。又,排出流量過小時反而有膜厚變動變大之傾向(9號、10號),且排出流量為 2.5L/分時(12號),膜厚變動最小。
結果,可了解的是塗布寬度為600mm時,將塗布條件設定為12號是最適當的。
另一方面,總通過流量為3.6L/分且為一定,且增加排出流量(14號),結果膜厚變動比13號更大。
接著,將塗布寬度由800mm變更為400mm。此時,令排出流量仍然是與上述20號之條件相同之3L/分。 又,供給流量為5.4L/分。藉此,每單位塗布寬度(100mm)之通過流量係將總通過流量設定為2.4L/分,使塗布寬度為與800mm之情形同樣的0.6L(6號)。結果,膜厚變動比20號大。
在此,總通過流量為2.4L/分且為一定,且減少排出流量(2號至5號),結果膜厚變動變小。又,排出流量過小時反而有膜厚變動變大之傾向(2號),且排出流量為1.5L/分時(3號),膜厚變動最小。
結果,可了解的是塗布寬度為400mm時,將塗布條件設定為3號是最適當的。
另一方面,總通過流量為2.4L/分且為一定,且增加排出流量(7號),結果膜厚變動比6號更大。
接著,將塗布寬度由600mm變更為400mm。此時,令排出流量仍然是與上述12號之條件相同之2.5L/分。又,供給流量為4.9L/分。藉此,每單位塗布寬度(100mm)之通過流量係將總通過流量設定為2.4L/分,使塗布寬度為與600mm之情形同樣的0.6L(5號)。結果,膜厚變動比12號 大。
在此,總通過流量為2.4L/分且為一定,且減少排出流量(3號、4號),結果膜厚變動變小。又,排出流量過小時反而有膜厚變動變大之傾向(2號),且排出流量為1.5L/分時(3號),膜厚變動最小。
結果,可了解的是塗布寬度為400mm時,將塗布條件設定為3號是最適當的。
另一方面,總通過流量為2.4L/分且為一定,且增加排出流量(6號、7號),結果膜厚變動比5號更大。
由以上結果可知,當減少塗布寬度時,藉令每單位塗布寬度之通過流量為一定且減少排出流量,可抑制膜厚變動。又,可了解的是藉檢測塗布膜之膜厚,且依據該膜厚之檢測結果控制供給流量及排出流量,可抑制膜厚變動。
1‧‧‧模塗機
2‧‧‧模
31‧‧‧供給部
31a‧‧‧泵
31b‧‧‧流量計
33‧‧‧排出部
33a‧‧‧泵
33b‧‧‧流量計
35‧‧‧收容部
37‧‧‧配管
51‧‧‧基材
55‧‧‧塗布膜
61‧‧‧檢測部
63‧‧‧控制部

Claims (4)

  1. 一種模塗機,具有吐出塗布液之槽孔;及空腔,係沿著前述槽孔之長方向配置且供給塗布液至前述槽孔;並且該模塗機係由前述槽孔吐出塗布液至基材上而在該基材上形成塗布膜,其特徵在於:該模塗機係構成為可使前述槽孔之前述長方向上的塗布寬度變更;並且具有供給部,係供給前述塗布液至前述空腔之前述長方向上之第一側;及排出部,係由前述長方向上之第二側排出前述塗布液;並且構成為藉由前述供給部而經供給至前述空腔之塗布液的一部份通過前述槽孔的同時,剩餘部份會藉由前述排出部排出;且包含:檢測部,其可檢測形成在前述基材上之塗布膜之厚度;及控制部,其可在使前述塗布寬度變更時,依據前述檢測部之檢測結果,控制自前述供給部之前述塗布液的供給流量、及自前述排出部之前述塗布液的排出流量;其中前述控制部係構成為依據前述檢測部之檢測結果,在前述塗布膜之厚度比前述塗布寬度變更前大時,控制成使在塗布寬度變更前後,前述塗布液之每單位塗布寬度之通過流量為一定,且,控制成使上述供給流量及前述排出流量比該塗布寬度變更前小,並且在前述塗布膜之厚度比前述塗布寬度變更前小時,控制成使在該塗布寬度之變更前後前述通過流量為 一定,且,控制成使前述供給流量及前述排出流量比該塗布寬度變更前大。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模塗機,其中前述塗布液在剪切速度20至2000(1/s)之範圍內測量黏度時,在就黏度μ〔Pa‧S〕、零剪切黏度μ0〔Pa‧S〕及剪切速度γ〔1/s〕所得到之式μ=μ0‧γn-1中,n係在0.99至1.01之範圍外。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模塗機,其中前述塗布液係選自橡膠系溶液、丙烯酸系溶液、聚矽氧系溶液、胺基甲酸酯系溶液、乙烯基烷基醚系溶液、聚乙烯醇系溶液、聚乙烯吡咯烷酮系溶液、聚丙烯醯胺系溶液、纖維素系溶液之任一種以上之溶液。
  4. 一種塗布膜之製造方法,係使用具有吐出塗布液之槽孔及供給塗布液至該槽孔之空腔的模塗機,並且由前述槽孔吐出塗布液至基材上而在該基材上製作塗布膜,其特徵在於具有下述塗布步驟:供給前述塗布液至前述空腔之長方向上之第一側,且使經供給之塗布液的一部份通過前述槽孔的同時,使剩餘部份由前述空腔之前述長方向上之第二側排出,藉此由前述槽孔吐出前述塗布液之一部份至前述基材上;又,前述塗布步驟係以下述方式而由前述槽孔吐出前述塗布液之一部份而在基材上製作塗布膜:檢測形成在前述基材上之塗布膜的厚度,藉由使前述塗布寬度變更成偏小,且在前述塗布膜之厚度比前述 塗布寬度變更前大時,依據前述厚度的檢測結果,使在該塗布寬度之變更前後,通過前述槽孔之前述塗布液的每單位塗布寬度的通過流量為一定,且,使往前述第一側之前述塗布液之供給流量及來自前述第二側之前述塗布液之排出流量比該塗布寬度變更前小,且檢測形成在前述基材上之塗布膜的厚度,藉由使前述塗布寬度變更成偏大,且在前述塗布膜之厚度比前述塗布寬度變更前小時,依據前述厚度的檢測結果,使前述通過流量在該塗布寬度之變更前後為一定,且,使前述供給流量及前述排出流量比該塗布寬度變更前大。
TW101149041A 2012-03-29 2012-12-21 模塗機及塗布膜之製造方法 TWI54496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076300A JP5912762B2 (ja) 2012-03-29 2012-03-29 ダイコーター及び塗布膜の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338867A TW201338867A (zh) 2013-10-01
TWI544965B true TWI544965B (zh) 2016-08-11

Family

ID=492353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1149041A TWI544965B (zh) 2012-03-29 2012-12-21 模塗機及塗布膜之製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130260046A1 (zh)
JP (1) JP5912762B2 (zh)
KR (1) KR102005585B1 (zh)
CN (1) CN103357542B (zh)
TW (1) TWI54496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315453B1 (ja) * 2012-03-07 2013-10-16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シム部材、ダイコーター及び塗布膜の製造方法
JP2014188435A (ja) * 2013-03-27 2014-10-06 Nitto Denko Corp 塗布装置
CN104549906B (zh) * 2013-10-25 2019-04-09 黄大庆 柔性可控涂布系统及涂布方法
KR20150061593A (ko) * 2013-11-27 2015-06-04 시바우라 메카트로닉스 가부시끼가이샤 도포 장치, 도포 방법, 표시 장치용 부재의 제조 장치 및 표시 장치용 부재의 제조 방법
JP6420997B2 (ja) * 2014-09-03 2018-11-07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塗工装置及び塗工膜の製造方法
JP7016887B2 (ja) 2017-12-25 2022-02-07 サントリー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プリフォームコーティング装置
JP6579348B1 (ja) * 2018-08-07 2019-09-25 株式会社タンガロイ 塗布工具
CN109225763B (zh) * 2018-10-30 2024-05-03 深圳市曼恩斯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涂布头、涂布装置及涂布方法
KR20220056171A (ko) * 2019-09-10 2022-05-04 토레 엔지니어링 가부시키가이샤 도포기, 도포 장치, 및, 도포 방법
KR102396963B1 (ko) 2021-09-23 2022-05-12 박성호 Dfr 필름 제조 시스템
KR102536991B1 (ko) * 2021-11-05 2023-05-26 (주)피엔티 슬롯 다이 코터 및 이를 구비한 코팅 두께 자동 조절 장치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47319A (ja) * 1992-07-29 1994-02-22 Columbia Magune Prod Kk 塗布装置
JPH06339655A (ja) * 1993-05-31 1994-12-13 Hirata Kiko Kk 流体塗布装置
US6423144B1 (en) * 1996-08-07 2002-07-23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Coating apparatus and coating method
JP4040144B2 (ja) * 1996-08-07 2008-01-30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塗布装置
US6818062B2 (en) * 2001-10-29 2004-11-16 Fuji Photo Film Co., Ltd. Coat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JPWO2006103967A1 (ja) * 2005-03-25 2008-09-04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分極性電極とそれを用いたキャパシタ、分極性電極の製造方法
JP2009028685A (ja) * 2007-07-30 2009-02-12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ダイコーティング装置
JP2009247964A (ja) * 2008-04-04 2009-10-29 Toyo Ink Mfg Co Ltd 塗工物の製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30260046A1 (en) 2013-10-03
KR102005585B1 (ko) 2019-07-30
JP2013202558A (ja) 2013-10-07
CN103357542A (zh) 2013-10-23
KR20130111386A (ko) 2013-10-10
CN103357542B (zh) 2017-04-12
JP5912762B2 (ja) 2016-04-27
TW201338867A (zh) 2013-10-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44965B (zh) 模塗機及塗布膜之製造方法
WO2006095669A1 (ja) 塗布装置、塗布方法および塗膜を有するウェブの製造方法
CN111629838B (zh) 涂布装置及涂布系统
EP2879170B1 (en) Flexible substrate processing device
JP2003260400A (ja) 塗布方法及び装置
JP2007296502A (ja) ダイ方式塗布装置及び塗布方法
JP5249621B2 (ja) 塗布方法
JP2015112572A (ja) ダイコーター、及び塗布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KR20160028363A (ko) 도포 시공 장치 및 도포 시공막의 제조 방법
JP4785609B2 (ja) ダイ方式塗布装置及び塗布方法
JP2008036624A (ja) ダイ、ダイ方式塗布装置及び塗布方法
US9999898B2 (en) Applicator and application method
US20090246395A1 (en) Coating method and coating device
JPWO2015145817A1 (ja) 塗布装置、塗布方法および塗膜つき樹脂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KR20140137812A (ko) 슬릿 노즐 및 이를 이용한 슬릿 코팅 장치
JP5801843B2 (ja) 耳片の突出量測定方法及び耳片の突出量測定装置
JP2012075980A (ja) 塗工装置
JP6593093B2 (ja) 塗布装置、塗工装置および塗膜付ウェブの製造方法
JP4749224B2 (ja) ダイ、ダイ方式塗布装置及び塗布方法
JP4857813B2 (ja) 塗布装置、塗布方法および塗膜形成ウェブの製造方法
JP2006272130A (ja) 塗布液の塗布方法、塗布液の塗布装置、光学フィルム、および反射防止フィルム
JP2017080684A (ja) 塗工装置
JP2012148517A (ja) セラミックグリーンシートの製造方法および製造装置
KR20190039981A (ko) 도포 장치 및 도포 방법
JP2003088790A (ja) 塗布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