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513868B - 耐熱性優異高強力高彈性率溶融異向性聚酯醯胺纖維 - Google Patents

耐熱性優異高強力高彈性率溶融異向性聚酯醯胺纖維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513868B
TWI513868B TW098144641A TW98144641A TWI513868B TW I513868 B TWI513868 B TW I513868B TW 098144641 A TW098144641 A TW 098144641A TW 98144641 A TW98144641 A TW 98144641A TW I513868 B TWI513868 B TW I513868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polyester amide
temperature
fiber
environment
amide fibe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81446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033418A (en
Inventor
Akihiro Uehata
Yuji Ogino
Ryokei Endo
Toshiaki Okuno
Takashi Katayama
Kunihiro Shiraki
Original Assignee
Kuraray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uraray Co filed Critical Kuraray Co
Publication of TW2010334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03341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1386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13868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FCHEMICAL FEATURES IN THE MANUFACTURE OF ARTIFICIAL FILAMENTS, THREADS, FIBRES, BRISTLES OR RIBBONS;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F CARBON FILAMENTS
    • D01F6/00Monocomponent artificial filaments or the like of synthetic polymers; Manufacture thereof
    • D01F6/78Monocomponent artificial filaments or the like of synthetic polymers; Manufacture thereof from copolycondensation products
    • D01F6/82Monocomponent artificial filaments or the like of synthetic polymers; Manufacture thereof from copolycondensation products from polyester amides or polyether amid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69/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carboxylic amide link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 C08G69/44Polyester-amides

Description

耐熱性優異高強力高彈性率熔融異向性聚酯醯胺纖維 [關聯申請案]
本發明申請案係主張在日本、2008年12月25日所申請的日本特願2008-330604之優先權,藉由參照其全部,成為本發明申請案之一部分而加以引用。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熔融異向性聚酯醯胺纖維,其係高強力高彈性率,且在高溫區域之機械物性已被改良。
習知高強力高彈性率纖維係一種熔融液晶性芳香族聚酯纖維或熔融異向性芳香族聚酯醯胺纖維等。
例如,於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特開昭57-177019號公報)及專利文獻2(日本專利特開平5-170902號公報)中,揭示一種可形成異向性熔融相的熔融加工性聚酯醯胺,其用途上,皆已揭示所熔融紡絲的纖維為薄膜或射出成形物等。
另外,於專利文獻3(日本專利特開平7-189030號公報)中,揭示一種耐摩耗性被改良的芳香族聚酯醯胺纖維,揭示藉由以各個特定之莫耳比而構成揭示於下式之特定重複單位,能夠提高強力彈性率、耐切割性、耐摩耗性。
例如,於此文獻之實施例1中,由57莫耳之對乙酸基安息香酸、3莫耳之6-乙酸基-2-萘甲酸、25莫耳之對苯二甲酸、20莫耳之4,4’-雙苯酚及5莫耳之對胺基苯酚而製作熔融異向性芳香族聚酯醯胺聚合物(熔點350℃),進一步熔融紡絲此聚合物而得到單絲纖維之後,以下列之條件而熱處理此單絲纖維。亦即,於250℃、氮氣中進行2小時之熱處理而使單絲纖維之強度約增加紡絲紗的30%之後,於320℃、進行10小時之乾燥空氣中的熱處理。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特開昭57-177019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專利特開平5-170902號公報
專利文獻3:日本專利特開平7-189030號公報
本發明之目的係在於提供一種高強力高彈性率聚酯醯胺纖維,其係高耐熱性,且於高溫下能夠實現高的強度與彈性率。
本發明之另一目的係在於提供一種聚酯醯胺纖維,其係於從低溫至高溫之廣範圍的環境下具有高強力高彈性率。
本發明之再另一目的係在於提供一種高強力高彈性率聚酯醯胺纖維,其係具優異之耐疲勞性、非吸水性、耐藥品性等。
本發明人等係為了達成上述目的,進行鑽研之結果,發現下列事實而完成本發明:對特定之紡絲紗,藉由在相對於構成紡絲紗之聚合物熔點的特定溫度區域進行加熱處理,不僅常溫下,即使高溫下也可以得到機械物性優異的聚酯醯胺纖維。
亦即,本發明係一種熔融異向性聚酯醯胺纖維,其係由下列[A]、[B]、[C]、[D]、[E]之重複構造單位而成之部分為90莫耳%以上,利用具有[A]:[B]:[C]:[D]:[E]=100:1~20:5~100:2~80:2~20之莫耳比的芳香族聚酯醯胺所構成的熔融異向性聚酯醯胺纖維;150℃環境下之強度(T150 )為16cN/dtex以上;且150℃環境下之彈性率(E150 )為700cN/dtex以上。
於該聚酯醯胺纖維中,能夠有效防止在高溫下之強度與彈性率的降低,例如,150℃環境下之強度(T150 )與25℃環境下之強度(T25 )之比可以為T150 /T25 =0.70以上,同時150℃環境下之彈性率(E150 )與25℃環境下之彈性率(E25 )之比可以為E150 /E25 =0.85以上。
另外,其熔點波峰溫度可以為370℃以上,同時藉由動態黏彈性測定所得到的玻璃轉移溫度(Tg)可以為80℃以上。
另外,本發明之聚酯醯胺纖維係於低溫下也可以顯示優異的機械強度,例如,於-70℃環境下,強度強度可以為16cN/dtex以上且彈性率可以為700cN/dtex以上。而且,150℃環境下之強度(T150 )與-70℃環境下之強度(T-70 )之比可以為T150 /T-70 =0.63以上,同時150℃環境下之彈性率(E150 )與-70℃環境下之彈性率(E-70 )之比可以為E150 /E-70 =0.61以上。
例如,該熔融異向性聚酯醯胺纖維係於-70~150℃環境下之強度可以為16cN/dtex以上;且-70~150℃環境下之彈性率可以為700cN/dtex以上。
再者,於該聚酯醯胺纖維中,依照在藉由廣角X線繞射測定得到之2θ=29°所出現的繞射波峰強度之半寬度而算出的結晶大小可以為7nm~11nm。
如此之聚酯醯胺纖維係具優異之耐疲勞性,例如,藉由纖維間疲勞試驗所求出的耐疲勞性可以為300次以上。
藉由本發明,即使於高溫下,也能夠得到具有高強度與高彈性率的聚酯醯胺纖維。
另外,於本發明之聚酯醯胺纖維中,對於從高溫至低溫之廣範圍的溫度區域,能夠達成高強度與高彈性率。
再者,由於本發明之聚酯醯胺纖維係使用特定之聚酯醯胺纖維,具優異之耐疲勞性,藉此,耐切割性、非吸水性、耐藥品性等皆能夠提高。
本發明之熔融異向性聚酯醯胺纖維(或芳香族聚酯醯胺纖維)係由下列所揭示的芳香族聚酯醯胺所熔融紡絲。
(芳香族聚酯醯胺)
芳香族聚酯醯胺係由顯示於下式之[A]、[B]、[C]、[D]、[E]之重複構造單位而成之部分為90莫耳%以上,具有[A]:[B]:[C]:[D]:[E]=100:1~20:5~100:2~80:2~20之莫耳比,較佳為具有[A]:[B]:[C]:[D]:[E]之莫耳比為100:3~10:15~60:10~45:5~15之莫耳比。
還有,於此所謂[A]:[B]:[C]:[D]:[E]=100:1~20:5~100:2~80:2~20係表示相對於重複構造單位[A]100莫耳而言,除此以外之構造單位[B]~[E]之各個的莫耳比。
尤其,基於紡絲性、強度、彈性率、耐疲勞性、耐切割性、非吸水性等之觀點,顯示於化學式1之重複構造單位之中,構造單位[A]較佳為40~80莫耳%,另外,構造單位[D]較佳為n=2之芳香族聚酯醯胺。
於本發明之效果不受損之程度,也可以含有其他之芳香族、脂環族、脂肪族之二醇、二羧酸、羥基羧酸、二胺、羥基胺等。具體而言,可列舉:間苯二甲酸、萘二甲酸、二羥基萘、苯二胺等。然而,若此等之單體超過10莫耳%時,本發明之效果將有受損之疑慮。
還有,所謂本發明中之熔融異向性係於熔融相中顯示光學異向性。例如,藉由將試料置於熱板平台上,於氮氣中升溫加熱、觀察試料之穿透光而能夠認定。
熔融異向性聚合物係分解開始溫度(Td)與熔點(Tm)之溫差較佳為40℃以上。熔融紡絲係將紡絲機加熱至熔點以上而進行,但是相對於設定溫度而言,由於具有某種程度之幅度而使溫度改變,具有較設定溫度變得更高溫。若熔融異向性聚合物之分解開始溫度(Td)與熔點(Tm)之溫差低於40℃的話,聚合物將滯留於配管中,溫度超過熔點而達到分解溫度,聚合物中發生分解,在紡絲噴嘴附近生成氣泡,絲隨即斷裂。
即使氣泡不生成之情形,於纖維中被認為是分解氣體的氣泡將產生,力學性能將降低。於此所述之分解開始溫度(Td)係TG曲線(熱重量曲線)中之重量減少開始溫度,於此所述之Tm係利用微差掃描熱量計(DSC:例如,Mettler公司製之TA3000)所觀察的主要吸熱波峰之波峰頂點溫度,以下,也有稱為熔點波峰溫度(JIS K 7121)之情形。
本發明之聚酯醯胺纖維係利用一般方法而熔融紡絲聚合物所得到,較佳於較該芳香族聚酯醯胺之熔點為高10℃以上之紡絲溫度(並且已形成熔融液晶之溫度範圍內),以剪切速度103 sec-1 以上、紡絲牽引20以上之條件而進行紡絲。藉由以如此之剪切速度與紡絲牽引進行紡絲,能夠使分子之配向化進行而得到優異的強度等之性能。剪切速度(γ)係將噴嘴半徑設為r(cm)、將每單孔之聚合物噴出量設為Q(cm3 /sec)時,以r=4Q/πr3 進行計算。噴嘴橫剖面並非圓之情形下,將具有與橫剖面積等值之面積的圓之半徑設為r。
為了得到本發明之纖維,且為了使強度、彈性率、耐疲勞性與耐切割性提高,具有進行紡絲紗之熱處理及/或拉伸處理的必要。熱處理可以僅於不活性氣體中進行,也可以從中途起而於活性氣體中進行熱處理。
還有,所謂不活性氣體中係意指氮氣、氬氣等之不活性氣體中或是減壓下,意指氧氣等之活性氣體為0.1體積%以下。另外,所謂活性氣體中係意指含有1%以上之氧氣等之活性氣體的環境,較佳為含有10%以上氧氣之氣體,成本上較佳為使用空氣。因為一旦水分存在時,也同時進行水解反應,使用露點為-20℃以下,較佳為-40℃以下之乾燥氣體。
盡可能形成本發明申請案之聚酯醯胺纖維,熱處理並未予以特別限定,相對於熔融紡絲前之聚合物的熔點Tm而言,進行熱處理之情形的較佳加熱溫度係Tm-35℃~Tm-2℃之溫度範圍(較佳為Tm-30℃~Tm-10℃之溫度範圍),藉由以如此之溫度條件進行加熱,能夠於高溫下得到能實現高的強度與彈性率之高強力高彈性率聚酯醯胺纖維。
另外,於熱處理中之加熱步驟可以於一定之溫度下進行,也可以藉由加熱而配合逐漸上升的纖維之熔點,依序進行升溫。
另外,於熱處理中,可以進行階段式升溫,也可以進行連續式升溫。例如,此時之升溫速度可以為25~45℃/小時,較佳為30~40℃/小時。
還有,於熱處理中,也可以在加熱步驟之前,相對於聚合物之熔點(Tm)而言,於Tm-200℃~Tm-100℃之溫度範圍,進行使纖維之溫度均一化的均一化步驟。
熱處理也可以藉由均一化步驟、直到目的之熱處理溫度(例如,Tm-35℃~Tm-2℃)為止進行加熱的升溫步驟、保持一定溫度而加熱纖維的加熱步驟所構成。還有,必要時也可以多階段地分為升溫步驟與加熱步驟而進行。
另外,熱處理條件也可以藉由每條單絲纖維纖度(dtex)所加熱的(與熔點之溫差:℃)與(加熱時間:小時)之積而表示,此情形下,例如,藉由
根據程度之熱處理,得到本發明所規定的特定之高強度高彈性率聚酯醯胺纖維將成為可能。還有,於此所謂加熱時間係意指該加熱步驟中之加熱時間,伴隨升溫步驟而將加熱步驟分為多階段進行之情形,針對各個階段之加熱步驟的總和作為熱處理條件而利用。
熱之供應係根據氣體等之介質而進行之情形,可列舉:利用藉由加熱板、紅外線加熱器等所產生的輻射之方法;與熱輥、熱板等相接觸而進行之方法;利用高頻等之內部加熱方法等,根據目的而於拉伸下或無拉伸下進行。處理之形狀係藉由I字狀、乳酪狀、塔狀(例如,置於鐵絲網等而進行)、或是輥之連續處理而進行,纖維之形態可以為單絲纖維、切斷纖維中任一種。
再者必要時,本發明之聚酯醯胺纖維也可以含有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聚烯烴、聚碳酸酯、聚芳香酯、聚醯胺、聚苯硫醚、聚醚酯酮、氟樹脂等之熱可塑性聚合物;也可以含有氧化鈦、高嶺土、二氧化矽、氧化鋇等之無機物;碳黑、染料或顏料等之著色劑;抗氧化劑、紫外線吸收劑、光安定劑等之添加劑。
(聚酯醯胺纖維之強度)
本發明之聚酯醯胺纖維係150℃環境下之強度(T150 )較佳為16cN/dtex以上(例如,約為17cN/dtex以上,較佳約為17.5~40cN/dtex),更佳可以為18cN/dtex以上(例如,約為18.5~38cN/dtex)。
該熔融異向性聚酯醯胺纖維係於-70~150℃環境下之全部範圍內,強度較佳可以為16cN/dtex以上。
另外,該聚酯醯胺纖維係於室溫下(例如,25℃)之強度(T25 )可以顯示18cN/dtex以上(例如,約為18.5~45cN/dtex),較佳可以顯示20cN/dtex以上(例如,約為20.5~40cN/dtex)。
另外,由於該聚酯醯胺纖維係於高溫下與低溫下之強度變化為少的,例如,150℃環境下之強度(T150 )與25℃環境下之強度(T25 )之比可以為T150 /T25 =0.70以上(例如,約為0.71~1.0),較佳可以為0.73以上(例如,約為0.74~0.95)。
再者,該聚酯醯胺纖維係於低溫下(例如,-70℃),強度可以為16cN/dtex以上(例如,約為16~40cN/dtex),較佳可以為18cN/dtex以上(例如,約為18~38cN/dtex)。
再者另外,例如該聚酯醯胺纖維係於150℃環境下之強度(T150 )與-70℃環境下之強度(T-70 )之比可以為T150 /T-70 =0.63以上(例如,約為0.64~1.0),較佳可以為0.65以上(例如,約為0.66~0.95)。
(聚酯醯胺纖維之彈性率)
本發明之聚酯醯胺纖維係150℃環境下之彈性率(E150 )較佳為700cN/dtex以上(例如,約為710cN/dtex以上,較佳約為720~1500cN/dtex),更佳可以為730cN/dtex以上(例如,約為740~1400cN/dtex)。
該熔融異向性聚酯醯胺纖維係於-70~150℃環境下之全部範圍內,彈性率較佳可以為700cN/dtex以上。
另外,該聚酯醯胺纖維係於室溫下(例如,25℃)之彈性率(E25 )可以顯示750cN/dtex以上(例如,約755~1500cN/dtex),較佳可以顯示760cN/dtex以上(例如,約765~1300cN/dtex)。
另外,由於該聚酯醯胺纖維係於高溫下與低溫下之彈性率變化也為少的,例如,150℃環境下之彈性率(E150 )與25℃環境下之彈性率(E25 )之比可以為E150 /E25 =0.85以上(例如,約為0.86~1.05),較佳可以為0.87以上(例如,約為0.88~1.03),尤以約為0.90~1.0特別理想。
再者,該聚酯醯胺纖維係於低溫下(例如,-70℃)之彈性率(E-70 )可以為700cN/dtex以上(例如,約為705~1400cN/dtex),較佳可以為710cN/dtex以上(例如,約為715~1300cN/dtex),更佳可以為800cN/dtex以上,尤其可以為850cN/dtex以上特別理想。
再者另外,例如該聚酯醯胺纖維係於150℃環境下之彈性率(E150 )與-70℃環境下之彈性率(E-70 )之比可以為E150 /E-70 =0.61以上(例如,約為0.62~1.0),較佳可以為0.63以上(例如,約為0.64~0.95),更佳可以為0.65以上,尤其可以為0.65以上特別理想。
(聚酯醯胺纖維之熔點)
本發明之聚酯醯胺纖維係耐熱性為高的,其熔點波峰溫度可以為370℃以上(例如,約為375~450℃),較佳可以為380℃以上(例如,約為385~440℃)。還有,針對熔點波峰溫度之測定方法係已詳細揭示於以下之實施例。
(聚酯醯胺纖維之動態黏彈性)
由於本發明之聚酯醯胺纖維不論於高溫下或低溫下皆顯示優異的貯藏彈性率(或動態彈性率),於150℃環境下而由動態黏彈性測出的貯藏彈性率(E’150 )與於25℃環境下而由動態黏彈性測出的貯藏彈性率(E’25 )之比可以為E’150 /E’25 =0.50以上(例如,0.51~1.0),較佳可以為0.52以上(例如,約為0.53~0.90)。具有如此之貯藏彈性率的聚酯醯胺纖維能夠減低室溫(例如,25℃環境下)及高溫下(例如,150℃環境下)之物性變化。
另外,於本發明之聚酯醯胺纖維中,藉由動態黏彈性測定所得到的玻璃轉移溫度(Tg)可以為80℃以上(例如,約為81~118℃),較佳可以為83℃以上(例如,約為84~110℃)。具有如此之玻璃轉移溫度的聚酯醯胺纖維能夠顯示與室溫之情形約略相同的物性。
還有,針對本發明之貯藏彈性率及玻璃轉移溫度之測定方法,已詳細揭示於以下之實施例。
(聚酯醯胺纖維之結晶大小)
於本發明之聚酯醯胺纖維中,基於高溫下發現高的強力及彈性率之觀點,必須於分子構造之中具有高熔點之結晶構造。關於其結晶,能夠依照在藉由廣角X線繞射測定得到之2θ=29°所出現的繞射波峰強度之半寬度而算出其結晶大小。例如,如此之結晶大小可以約為7nm~11nm,較佳可以為8nm~10nm。還有,針對具體之測定方法,已詳細揭示於以下之實施例。
(聚酯醯胺纖維之耐疲勞性)
本發明之聚酯醯胺纖維係藉由纖維間疲勞試驗所求出的耐疲勞性顯示300次以上(例如,約為300次~1000次),較佳為顯示350次以上(例如,約為350次~800次)。還有,本發明所謂的耐疲勞性係藉由纖維間疲勞試驗所求出的值,針對其測定方法,已詳細揭示於以下之實施例。
實施例
以下,藉由實施例而具體說明本發明,本發明並不受此實施例所限定。
[熔點波峰溫度]
於DSC裝置(Mettler公司製之TA3000)中,稱取10~20mg之試料而封入鋁製盤之後,將N2 作為載氣而以100cc/分鐘流入,以升溫速度20℃/分鐘測定,測定吸熱波峰位置所示之溫度。
[對數黏度]
將試料0.1重量%溶解於五氟苯酚中(60~80℃),於60℃之恆溫槽中,使用烏伯勞(Ubbelohde)型黏度計而測定,藉由ηinh=1n(ηrel)/c而求出。
[強度與彈性率]
依據JIS L 1013,以試料長度20cm、最初載重0.1g/d、拉張速度10cm/min之條件而求出斷裂強度、伸度及彈性率(初期拉張阻抗度),採用5點以上之平均值。
(結晶大小)
廣角X線繞射測定裝置係使用Bruker公司製之「DS Discover with GADDS」,藉由相機距離10cm、曝光時間:60秒鐘、電流110mA、電壓:45kV、準直儀直徑0.3mm而得到纖維之廣角X線繞射圖。接著,藉由在2θ=29°所出現的繞射波峰強度之半寬度,使用下式而算出結晶大小(C):
其中,B係表示繞射波峰強度之半寬度、θ係表示繞射角、λ係表示X線之波長(1.54178)。
(依照動態黏彈性所得到的貯藏彈性率、損失彈性率與玻璃轉移溫度)
使用Rheology公司製之「DVE Rheospectler」,以升溫速度10℃/分鐘、頻率10Hz、自動靜載重方式而進行測定,由貯藏彈性率(E’)與損失彈性率(E”)之比而算出tanδ=E”/E’。接著,針對各溫度,作圖將橫軸設為溫度、將縱軸設為tanδ之溫度(℃)-tanδ曲線,將tanδ之反曲點(波峰溫度)設為玻璃轉移溫度。另外,算出25℃環境下之貯藏彈性率(E’)與損失彈性率(E”)之比tanδ(E”/E’),同時將150℃環境下之貯藏彈性率(E’150 )與25℃環境下之貯藏彈性率(E’25 )之比設為E’150 /E’25 而算出。
〔依照纖維間疲勞試驗所得到的耐疲勞性〕
首先,將1670dtex之試料紗扭合成80t/m,接著於顯示於第1圖之耐疲勞性試驗機中,對於分離54cm而相向的滑車1(直徑6cm)與滑車2(直徑11cm),將試料紗置於中央,於3次扭合的狀態下,配設成8之字形而固定試料紗的兩端之後,對於滑車2,將10kg之載重施加相反於滑車1(亦即,粗的箭號之方向),同時以每1分鐘40次、利用單程6cm沖程而往返於以滑車之軸為中心的圓弧方向(亦即,細的箭號之方向)而旋轉。然後,測定直到紗切斷為止之往返次數,具備此次數而評估耐疲勞性。
<實施例1>
由60莫耳之對乙酸基安息香酸[A]、4莫耳之6-乙酸基-2-萘甲酸[B]、18莫耳之對苯二甲酸[C]、14莫耳之4,4’-雙苯酚[D]及4莫耳之對胺基苯酚[E]而得到熔融異向性芳香族聚酯醯胺。此聚合物之熔點(Tm)為340℃,分解開始溫度(Td)為470℃。從噴嘴直徑0.1mmφ、孔數600個之噴嘴,以紡絲溫度360℃、紡絲速度1000m/min、剪切速度55200sec-1 、牽引30下熔融紡絲,得到1670dtex/600f之單絲纖維。
所得到的紡絲紗之纖維性能係
強度 (DT)=7.8cN/dtex、
拉伸度 (DE)=1.5%、
彈性率 (YM)=577cN/dtex。
於氮氣中,使此紡絲紗予以170℃均一化之後,以35℃/小時升溫至310℃,維持原狀態下,進行8小時之熱處理。所得到的熱處理絲幾乎無纖維間膠著。將該熱處理絲之性能顯示於表1。
<實施例2與3>
利用相同於實施例1的方法而進行紡絲,使所得到的紡絲紗予以170℃均一化之後,以35℃/小時升溫至300℃(實施例2),或是以35℃/小時升溫至320℃(實施例3),於各個的溫度,維持原狀態下,進行8小時之熱處理。所得到的熱處理絲幾乎無纖維間膠著。將所得到的熱處理絲之性能顯示於表1。
<比較例1>
利用相同於實施例1的方法而進行紡絲,使所得到的紡絲紗予以170℃均一化之後,以20℃/小時升溫至250℃,於氮氣中進行2小時之熱處理,進一步接著以20℃/小時升溫至320℃,於乾燥空氣中進行10小時之熱處理。還有,此係相當於日本專利特開平7-189030號公報所製作的實施例1。將所得到的熱處理絲之性能顯示於表1。
於實施例1~3中,從低溫至高溫,可以得到具有高的強度與彈性率之纖維。尤其,與比較例1作比較,於高溫下之纖維的強度明顯提高,於全部之實施例中,超過比較例1之常溫下的強度。另外,於實施例2中,於全部的低溫下、室溫下、高溫下,顯示特別高的彈性率。
再者,與比較例1作比較,於實施例1~3中之熔融波峰溫度不僅高,從動態黏彈性所得到的玻璃轉移溫度也較比較例1為高。另外,於25℃與150℃之貯藏彈性率之比E’25 /E’150 超過0.5。而且,結晶大小存在於8~10nm。
另一方面,於全部之溫度中,比較例1之強度不僅皆較實施例降低,尤其於高溫下,其強度顯著降低。尤其於比較例1中,儘管熔融波峰溫度為高的,但於高溫下之強度為低的。另外,針對結晶大小,無法確認明確之結晶而無法測定。
接著,進行實施例1之芳香族聚酯醯胺熱處理絲、聚芳香酯纖維(VECTRAN HT)、芳綸纖維(KEVLAR-49)之強度、彈性率、耐疲勞性之比較。將結果顯示於表2。
與聚芳香酯纖維與芳綸纖維作比較,本發明之聚酯醯胺纖維係於-70℃~150℃之全部溫度下,顯示高的強度與彈性率。再者,與聚芳香酯纖維與芳綸纖維作比較,針對25℃與150℃下之強度與彈性率之比也顯示較高的值,高溫下之強度與彈性率的增強率已提高。另外,於耐疲勞性試驗中,與聚芳香酯纖維與芳綸纖維作比較,也已顯示高的耐疲勞性。
[產業上利用之可能性]
由於本發明之纖維係具優異之高強度高彈性率、耐切割性、耐藥品性、耐疲勞性、非吸水性、耐熱性,在產業上的各式各樣領域上能夠使用,具體例而言,能夠作為紙漿、切斷纖維、單絲纖維、紡織絲、紗等而廣泛適用。
如上所述,說明了本發明適合之實施形態,於不脫離本發明宗旨之範圍內,各種的追加、變更或刪除為可能,如此之內容也包含於本發明之範圍內。
1...滑車
2...滑車
3...試料紗
第1圖係顯示測定實施例所得到的試料紗之耐疲勞性之方法的概略圖。

Claims (8)

  1. 一種熔融異向性聚酯醯胺纖維,其係由下列〔A〕、〔B〕、〔C〕、〔D〕、〔E〕之重複構造單位而成之部分為90莫耳%以上,利用具有〔A〕:〔B〕:〔C〕:〔D〕:〔E〕=100:1~20:5~100:2~80:2~20之莫耳比的芳香族聚酯醯胺所構成的熔融異向性聚酯醯胺纖維;25℃環境下之彈性率(E25 )為760cN/dtex以上;150℃環境下之強度(T150 )為16cN/dtex以上;且150℃環境下之彈性率(E150 )為700cN/dtex以上;在藉由廣角X線繞射測定得到之2θ=29°所出現的繞射波峰強度之半寬度而算出的結晶大小為7nm~11nm;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聚酯醯胺纖維,其係150℃環境下之強度(T150 )與25℃環境下之強度(T25 )之比為T150 /T25 =0.7以上,同時150℃環境下之彈性率(E150 )與25℃環 境下之彈性率(E25 )之比為E150 /E25 =0.85以上的熔融異向性聚酯醯胺纖維。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聚酯醯胺纖維,其係其熔點波峰溫度為370℃以上,同時藉由動態黏彈性測定所得到的玻璃轉移溫度(Tg)為80℃以上的熔融異向性聚酯醯胺纖維。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聚酯醯胺纖維,其係150℃環境下之強度(T150 )與-70℃環境下之強度(T-70 )之比為T150 /T-70 =0.63以上,同時150℃環境下之彈性率(E150 )與-70℃環境下之彈性率(E-70 )之比為E150 /E-70 =0.61以上的熔融異向性聚酯醯胺纖維。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聚酯醯胺纖維,其係-70~150℃環境下之強度為16cN/dtex以上;且-70~150℃環境下之彈性率為700cN/dtex以上的熔融異向性聚酯醯胺纖維。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聚酯醯胺纖維,其係於150℃環境下而由動態黏彈性測出的貯藏彈性率(E’150 )與於25℃環境下而由動態黏彈性測出的貯藏彈性率(E’25 )之比為E’150 /E’25 =0.50以上的熔融異向性聚酯醯胺纖維。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聚酯醯胺纖維,其係藉由纖維間疲勞試驗所求出的耐疲勞性為300次以上的熔融異向性聚酯醯胺纖維。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聚酯醯胺纖維,其中形成該聚酯醯胺纖維之步驟係包含熱處理步驟,該熱處理步驟係 在將該芳香族聚酯醯胺予以熔融紡絲之後,於Tm-200℃~Tm-100℃之溫度範圍施行纖維溫度之均一化處理,其後,以25~45℃/小時的升溫速度,升溫至Tm-30℃~Tm-10℃之溫度範圍的熱處理溫度,並以該熱處理溫度進行熱處理;該熱處理步驟係在不活性氣體環境下進行,該Tm係該芳香族聚酯醯胺之熔融紡絲前的熔點。
TW098144641A 2008-12-25 2009-12-24 耐熱性優異高強力高彈性率溶融異向性聚酯醯胺纖維 TWI51386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8330604 2008-12-25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033418A TW201033418A (en) 2010-09-16
TWI513868B true TWI513868B (zh) 2015-12-21

Family

ID=422871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8144641A TWI513868B (zh) 2008-12-25 2009-12-24 耐熱性優異高強力高彈性率溶融異向性聚酯醯胺纖維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5623292B2 (zh)
TW (1) TWI513868B (zh)
WO (1) WO201007352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0196214A (ja) * 2009-02-26 2010-09-09 Kuraray Co Ltd ベルト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189030A (ja) * 1993-12-24 1995-07-25 Kuraray Co Ltd 耐摩耗性の改良された芳香族ポリエステルアミド繊維
CN1252461A (zh) * 1998-09-10 2000-05-10 塞拉尼斯阿希德特Llc公司 热致变液晶聚合物高旦长丝的筒子上直接热处理的方法
CN1252462A (zh) * 1998-09-10 2000-05-10 塞拉尼斯阿希德特Llc公司 制备热致变液晶聚合物及其组合物的高旦长丝的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798432A (en) * 1996-03-22 1998-08-25 Hoechst Celanese Corp. Method of making thermotropic liquid crystalline polymers containing hydroquinone
US6187437B1 (en) * 1998-09-10 2001-02-13 Celanese Acetate Llc Process for making high denier multilobal filaments of thermotropic liquid crystalline polymers and compositions thereof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189030A (ja) * 1993-12-24 1995-07-25 Kuraray Co Ltd 耐摩耗性の改良された芳香族ポリエステルアミド繊維
CN1252461A (zh) * 1998-09-10 2000-05-10 塞拉尼斯阿希德特Llc公司 热致变液晶聚合物高旦长丝的筒子上直接热处理的方法
CN1252462A (zh) * 1998-09-10 2000-05-10 塞拉尼斯阿希德特Llc公司 制备热致变液晶聚合物及其组合物的高旦长丝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033418A (en) 2010-09-16
WO2010073521A1 (ja) 2010-07-01
JPWO2010073521A1 (ja) 2012-06-07
JP5623292B2 (ja) 2014-11-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791284B2 (ja) 芳香族ポリエステル繊維の製造方法
JP2017166110A (ja) 液晶ポリエステルマルチフィラメント
JP4653612B2 (ja) 耐薬品性が向上されたパラ型芳香族ポリアミド繊維の製造方法
JP5340331B2 (ja) 全芳香族ポリアミドフィラメント
JP3704015B2 (ja) ポリケトン繊維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TWI513868B (zh) 耐熱性優異高強力高彈性率溶融異向性聚酯醯胺纖維
JP2011168920A (ja) チョップドファイバー
EP2218807B1 (en) Heat treatment for increasing compressive strentgh of PPTA filaments
JP3795930B2 (ja) 耐摩耗性の改良された芳香族ポリエステルアミド繊維
JPH07166417A (ja) アラミド繊維の製造方法
JPH03260114A (ja) 溶融異方性ポリマーからなる高弾性率繊維の製造方法
JP6953776B2 (ja) 液晶ポリエステルマルチフィラメント
Neuber et al. Polyimide Fibers Obtained by Spinning Lyotropic Solutions of Rigid‐Rod Aromatic Poly (amic ethyl ester) s
TW202045578A (zh) 液晶聚酯複絲及由其構成之高次加工製品
JP2007056388A (ja) 引上げ紡糸方法
JP2021014645A (ja) 液晶ポリエステル繊維の製造方法
JP6608376B2 (ja) 溶融異方性芳香族ポリエステル繊維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12251843B (zh) 一种有色高强高模聚芳酯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TW202331039A (zh) 液晶聚酯纖維及其製造方法
JPS63315608A (ja) ポリエステル繊維
JP5290808B2 (ja) ロープ構造体
JP5226720B2 (ja) 吸水性全芳香族ポリエステル繊維
JPS6399328A (ja) 芳香族ポリエステル繊維の製造法
JP2010196207A (ja) 複合紐状品
JP2009270230A (ja) ポリフェニレンサルファイド繊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