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457401B - 含有烯烴系聚合體蠟之樹脂組成物 - Google Patents

含有烯烴系聚合體蠟之樹脂組成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457401B
TWI457401B TW098120218A TW98120218A TWI457401B TW I457401 B TWI457401 B TW I457401B TW 098120218 A TW098120218 A TW 098120218A TW 98120218 A TW98120218 A TW 98120218A TW I457401 B TWI457401 B TW I457401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based polymer
olefin
polymer wax
wax
resin compositio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812021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009023A (en
Inventor
Mai Kurihara
Kuniaki Kawabe
Akinori Etoh
Toshiyuki Itou
Original Assignee
Mitsui Chemical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i Chemicals Inc filed Critical Mitsui Chemicals Inc
Publication of TW2010090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00902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5740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57401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77/00Compositions of polyamide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carboxylic amide link in the main chain;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101/00Compositions of unspecified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69/00Compositions of polycarbonates;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polycarbonat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3/00Compositions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L23/02Compositions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not modified by chemical after-treatment
    • C08L23/04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ethene
    • C08L23/08Copolymers of ethene
    • C08L23/0807Copolymers of ethene with unsaturated hydrocarbons only containing more than three carbon atoms
    • C08L23/0815Copolymers of ethene with aliphatic 1-olefins
    • C08L23/0823Copolymers of ethene with aliphatic cyclic olefi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45/00Compositions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no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in side chain, and having one or mor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s in a carbocyclic or in a heterocyclic ring system;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91/00Compositions of oils, fats or waxes;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thereof
    • C08L91/06Wax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Description

含有烯烴系聚合體蠟之樹脂組成物
本發明係關於含有具環狀構造之烯烴系聚合體蠟的樹脂組成物,且係關於將該烯烴系聚合體蠟與無機強化材調配而成之成形用樹脂組成物。
於聚烯烴樹脂、聚胺基甲酸酯樹脂、環氧樹脂、聚醯胺樹脂等合成樹脂的成形加工中,為了成形體從模具之脫模與提升成形體之流動性,係添加蠟等之添加劑。
作為此種添加劑或脫模劑,例如於天然系蠟方面已知有石蠟與褐煤蠟及其衍生物,而於合成蠟方面則已知有高級脂肪酸之酯蠟與以乙烯或丙烯作為必要原料成分之聚烯烴系蠟(聚乙烯蠟、聚丙烯蠟等)。該等蠟除了可低價取得之外,可獲得良好的成形加工性及表面狀態,故被廣泛使用。另外,天然系蠟(例如褐煤蠟)由於從礦物之萃取能力不安定,故在其安定提升方面仍有問題。
另一方面,由氟系、聚矽氧系及該等之共聚合體所形成的脫模劑,因為其低臨界表面張力,故脫模效果優異,且脫模效果之持續性亦優異(專利文獻1、2等)。然而,即便在合成樹脂的成形時,成形加工性與模具脫模性優異,由於與樹脂之相溶性不高,故會引發該等添加劑於成形後發生擴散分離,並浮出於成形品表面之稱做滲出(bleed out)的現象,有損及外觀且對二次加工性(印刷、塗佈)發生不良影響之情況。又,相較於蠟系之脫模劑,由氟系或聚矽氧系以及該等之共聚合體所構成之脫模劑,一般而言以高價者居多。由此種背景而言,該等脫模劑亦有缺點,含有從成形加工性及對成形體表面之二次加工性的觀點而言可充分滿足之脫模劑的樹脂組成物,實際上仍處於從未獲得之狀態。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特開平5-169460號公報
專利文獻2:特開2003-262711號公報
然而,上述天然蠟與合成蠟,若加熱至某個溫度以上,則會引發過熱所造成之氧化分解。因為此分解,會有蠟的熔點降低、油份與黏度增加、色相惡化等物性降低之狀況。尤其在聚醯胺等之成形溫度高的合成樹脂之成形中,變色及黑點發生會成為問題。
因此,本發明之目的在於提供具有過去所沒有的耐熱性,且與樹脂之相溶性高,脫模力亦優異之含有烯烴系聚合體蠟的樹脂組成物。又,提供即便含有烯烴系聚合體蠟,亦不會對所得成形品的機械物性產生影響之樹脂組成物。
本發明人等為了解決上述問題而深入檢討,結果發現,若將屬於具有環狀構造之烯烴系聚合體蠟的耐熱性烯烴系聚合體蠟調配至熔點高的樹脂中,則可提升合成樹脂之成形加工性及成形品之二次加工性,尤其可抑制高溫成形時之變色或氧化分解,於是完成本發明。亦即,本發明係關於下述內容。
[1]一種樹脂組成物(X),係調配熔點Tm為200℃以上之樹脂(A)與烯烴系聚合體蠟成分(B)而成者,其特徵為,作為上述烯烴系聚合體蠟成分(B),係含有具下述構成單位(a)及(b)之環狀烯烴系聚合體蠟(B-1),該環狀烯烴系聚合體蠟(B-1)係於聚合體之總構成單位中含有0.05~50莫耳%之上述構成單位(b);
(a)由乙烯所衍生之單位;
(b)由環狀烯烴所衍生之單位。
[2]如[1]之樹脂組成物(X),其中,上述環狀烯烴系聚合體蠟(B-1)係進一步具有下述構成單位(c),且於聚合體之總構成單位中含有0.01~15莫耳%之該構成單位(c);
(c)由直鏈或分支之C3~C20的烯烴所衍生之單位。
[3]如[1]或[2]之樹脂組成物(X),其中,相對於上述樹脂(A)100重量份,調配0.01~10重量份之上述烯烴系聚合體蠟成分(B)。
[4]如[1]至[3]中任一項之樹脂組成物(X),其中,上述環狀烯烴系聚合體蠟(B-1)係滿足下述(Bi)~(Bv);
(Bi)聚合體每1分子之從環狀烯烴所衍生的單位之含有量為0.1~4.0個;
(Bii)密度為870~980kg/m3
(Biii)熔點為70~130℃;
(Biv)數量平均分子量為400~5,000;
(Bv)重量平均分子量(Mw)與數量平均分子量(Mn)之比(Mw/Mn)為4.0以下。
[5]如[4]之樹脂組成物(X),其中,上述環狀烯烴系聚合體蠟(B-1)係進一步滿足下述(Bvi);
(Bvi)TGA所測定之10%重量減量溫度T為350℃以上,或者TGA所測定之10%重量減量溫度T與重量平均分子量Mw係滿足下述式(I):
T≧0.002×Mw+B ...(I)
(B值(℃)為320)。
[6]如[1]至[5]中任一項之樹脂組成物(X),其中,上述環狀烯烴系聚合體蠟(B-1)之構成單位(b)係為(b’)由環狀多烯所衍生之單位。
[7]如[1]至[6]中任一項之樹脂組成物(X),其中,作為上述烯烴系聚合體蠟成分(B),係含有將上述環狀烯烴系聚合體蠟(B-1)改質之環狀烯烴系聚合體蠟(B-1’);上述環狀烯烴系聚合體蠟(B-1’)係具有下述構成單位(a)及(b’’),於聚合體之總構成單位中,含有0.05~50莫耳%之該構成單位(b’’);
(a)由乙烯衍生之單位;
(b’’)將由環狀烯烴所衍生之單位中的不飽和基予以改質之單位;並且滿足下述(Bi’);
(Bi’)聚合體每1分子之由環狀烯烴所衍生之單位的含有量為0.1~4.0個。
[8]如[7]之樹脂組成物(X),其中,上述環狀烯烴系聚合體蠟(B-1’)係進一步滿足下述(Bvi’);
(Bvi’)TGA所測定之10%重量減量溫度T為350℃以上,或者TGA所測定之10%重量減量溫度T與重量平均分子量Mw係滿足下述式(I):
T≧0.002×Mw+B ...(I)
(B值(℃)為320)。
[9]如[7]或[8]之樹脂組成物(X),其中,上述構成單位(b’’)係為從環狀多烯衍生之單位中的不飽和基經過酸改質之單位(b’’’)。
[10]如[1]至[9]中任一項之樹脂組成物(X),其中,作為上述烯烴系聚合體蠟成分(B),係進一步含有非環狀烯烴系聚合體蠟(B-2)。
[11]如[10]之樹脂組成物(X),其中,上述非環狀烯烴系聚合體蠟(B-2)之數量平均分子量為500~5,000。
[12]如[10]或[11]之樹脂組成物(X),其中,上述環狀烯烴系聚合體蠟(B-1)與上述非環狀烯烴系聚合體蠟(B-2)之比例為10:90~99:1(重量%)。
[13]如[1]至[12]中任一項之樹脂組成物(X),其中,上述非環狀烯烴系聚合體蠟(B-2)係為乙烯-(甲基)丙烯酸共聚合體。
[14]如[1]至[13]中任一項之樹脂組成物(X),其中,上述烯烴系聚合體蠟成分(B)之中,至少1種類的烯烴系聚合體蠟係為金屬鹽蠟。
[15]如[14]之樹脂組成物(X),其中,上述金屬鹽蠟之金屬元素係選自K、Na、Ca及Zn之至少1種。
[16]如[1]至[15]中任一項之樹脂組成物(X),其中,上述樹脂(A)之Tg為0~500℃。
[17]如[1]至[16]中任一項之樹脂組成物(X),其中,上述樹脂(A)係選自聚醯胺類及聚碳酸酯類。
[18]如[1]至[17]中任一項之樹脂組成物(X),其中,相對於上述樹脂(A)100重量份,進一步含有5~250重量份之無機強化材(E)。
[19]一種成形品,係由[1]至[18]中任一項之樹脂組成物(X)所製成。
本發明中,藉由使用含有環狀構造之聚烯烴系蠟,即便在需要進行高溫成形的合成樹脂成形中,樹脂與蠟之相溶性亦優異。又,由於在樹脂成形中不易發生氧化分解,故可抑制樹脂之變色與黑點之生成。此外,藉由使用上述聚烯烴系蠟,可使熔融樹脂具有充分的流動性,並提高成形性。又,本發明之樹脂組成物在賦予良好的模具脫模性與成形後之二次加工性及表面性質方面的使用性係為優異。
以下具體說明本發明。
<樹脂組成物(X)>
本發明係調配有熔點Tm為200℃以上之樹脂(A)與作為烯烴系聚合體蠟成分(B)之烯烴系聚合體蠟(B-1)及/或烯烴系聚合體蠟(B-1’)之樹脂組成物(X)。
為了製造耐熱性優異之成形品,必須使用熔點高的樹脂(A)(工程塑膠、超級工程塑膠等),此類樹脂(A)係可於高溫下成形。在此,於成形時,為了提升熔融樹脂之流動性與成形品從模具脫模之脫模性,嘗試使用習知之烯烴系聚合體蠟。然而,習知之烯烴系聚合體蠟於耐熱性方面有改善空間,亦有所得之成形品發生變色而使外觀劣化之問題。又,在成形時之流動性或發煙之產生方面亦有改善空間。又,習知技術中,在高溫下進行成形時,為了提升脫模力,亦使用二十八酸鈣等之低分子量脂肪酸金屬鹽。然而,此情況中,亦有成形時之發煙與所得成形品之變色等問題。
相對於此,本發明之樹脂組成物(X)中,係對樹脂(A)組合具有環狀構造之烯烴系聚合體蠟(B-1)及/或烯烴系聚合體蠟(B-1’)。藉由使用此種耐熱性優異之特定的烯烴系聚合體蠟,即便在高溫下進行成形,仍可抑制發煙與變色,可獲得外觀優異之成形品。當然,含有特定之烯烴系聚合體蠟的樹脂組成物(X)於高溫下進行成形時之相溶性、成形性以及自模具脫模之脫模性亦優異。此外,添加上述烯烴系聚合體蠟所得之成形品,其耐衝擊性、拉伸特性、彎曲特性等之機械物性相較於為添加該蠟所獲得之成形品,並不遜色。
另外,於日本專利特開2008-95112號公報中,作為蠟取代物用之聚合物,亦記載有將乙烯與1-辛烯或1-丁烯共聚合所得之非流動性均勻超分子量乙烯聚合物。於日本專利第3255697號中,作為低溫特性優異之烯烴系合成蠟,係記載有乙烯與2-降烯之共聚合體所構成的合成蠟。又,日本專利特開2006-342290號公報中,記載有將乙烯、丙烯及乙烯基降烯共聚合所得之共聚合體,該共聚合體係使用作為樹脂成形用脫模劑。然而,該等專利文獻中,對於若將本發明所使用之烯烴系聚合體蠟(B-1)與烯烴系聚合體蠟(B-1’)與在高溫下會成形之樹脂(A)進行組合則可獲得上述效果之情況,則無任何相關記載。
<樹脂(A)>
本發明所使用之樹脂(A)係熔點Tm為200℃以上之熱可塑性樹脂。樹脂(A)可單獨使用,亦可混合二種以上使用。另外,關於熱可塑性樹脂之定義,其製法係為周知,係記載於例如「實用塑膠事典」(實用塑膠事典編輯委員會編,產業調查會股份有限公司發行)等之刊物中。熔點Tm之範圍較佳為205℃以上,更佳為210℃以上,而較佳為500℃以下,更佳為400℃以下,特佳為350℃以下。本說明書中,熔點Tm係指以DSC測定者。本案記載之Tm之測定方法中,係例如使用示差掃瞄熱量計(DSC),將試料約10mg塞入鋁盤中,利用升溫使試料先溶解後,以10℃/分鐘冷卻至30℃,將對此試料以10℃/分鐘升溫時之吸熱波峰作為熔點。又,當在Tm之觀測之前就發生熱分解之高耐熱性樹脂的情況,係將熱分解發生之溫度定義為Tm。
樹脂(A)之玻璃轉移溫度Tg較佳為0~500℃。本說明書記載之玻璃轉移溫度係使用示差掃瞄熱量計(DSC),將試料約10mg塞入鋁盤中,利用升溫使試料先溶解後,以10℃/分鐘冷卻至-30℃,對此試料在升溫速度10℃/分鐘之條件下測定所求出。另外,玻璃轉移溫度之選擇係由吸熱部之基準線與上升線之延長線的交點之溫度所求出。
作為樹脂(A)例如可舉出以下之熱可塑性樹脂,但並不限定於下述樹脂。
(1)聚碳酸酯樹脂
本發明所使用之聚碳酸酯樹脂並無特別限制,可使用習知公知的聚碳酸酯樹脂。
典型而言係為芳香族二醇(例如雙酚A)與光氣反應所得之樹脂,本發明中較佳為二乙二醇二烯丙基碳酸酯。
此種聚碳酸酯樹脂係有市售,例如可舉出商品名NOVAREX(三菱化學(股))、Panlite(帝人化成(股))、LEXAN(日本GE Plastics(股))等,本發明中均可適用。
(2)熱可塑性聚酯樹脂
本發明所使用之熱可塑性聚酯樹脂並無特別限制,可使用習知公知的熱可塑性聚酯樹脂。
典型而言係為二羧酸與二醇聚縮合所得之樹脂,本發明中,較佳係使用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聚對苯二甲酸丁二酯、聚乙烯-2,6-萘二羧酸酯、聚環己烷對苯二甲酸酯等。
此種熱可塑性聚酯樹脂已有市售,例如可舉出商品名Rynite(DuPont JAPAN Limited)等,本發明中可適用。
(3)聚醯胺樹脂
本發明所使用之聚醯胺樹脂並無特別限制,可使用習知公知的聚醯胺樹脂。
典型而言係為二胺與二羧酸之聚縮合或己內醯胺的開環縮合等所得之樹脂,本發明中,較佳為脂肪族二胺與脂肪族或芳香族二羧酸的聚縮合反應物。
此種聚醯胺樹脂已有市售,可舉例如商品名UBE Nylon(宇部興產(股))、商品名雷歐那(旭化成工業(股))、Zytel(DuPont Japan Limited)等,本發明中均可適用。
(4)聚醯亞胺樹脂
本發明所使用之聚醯亞胺樹脂並無特別限制,可使用習知公知的聚醯亞胺樹脂。
典型而言係為使四羧酸與二胺聚縮合,並於主骨架上生成醯亞胺鍵結所得之樹脂,本發明中較佳為1,2,4,5-苯四甲酸酐與二胺基二苯基醚所形成者。
此種聚醯亞胺樹脂已有市售,例如可舉出商品名Vespel(DuPont Japan Limited)等,本發明中可適用。
(5)ABS樹脂
本發明所使用之ABS樹脂並無特別限制,可使用習知公知的ABS樹脂。
典型而言係為使丙烯腈及苯乙烯對聚丁二烯接枝聚合所得之耐衝擊性樹脂,本發明中,較佳為聚丁二烯成分為5~40重量%,而苯乙烯成分與丙烯腈成分之重量比(苯乙烯/丙烯腈)為70/30~80/20者。
此種ABS樹脂已有市售,例如可舉出商品名Stylac(旭化成工業(股))、CYCOLAC(宇部賽空(股))等,本發明中均可適用。
其他亦可使用熔點Tm及玻璃轉移溫度Tg在上述範圍內之聚伸苯基硫、聚醯胺醯亞胺、聚醚碸、聚醚醚酮等之超級工程塑膠或間規聚苯乙烯等。
本發明所使用之樹脂(A)係為上述(1)~(5)之樹脂,且為熔點Tm在上述範圍之樹脂,較佳係上述(1)~(5)之樹脂,且熔點Tm及玻璃轉移溫度Tg在上述範圍之樹脂。作為此種樹脂(A),更具體而言,作為聚碳酸酯係適用一般聚碳酸酯樹脂及PC/ABS等之混合樹脂(alloy resin),作為聚醯胺樹脂係適用尼龍6、尼龍66、尼龍46等之泛用聚醯胺樹脂以及半芳香族或芳香族聚醯胺等之改質聚醯胺樹脂,以及一般聚醯亞胺樹脂。又,樹脂(A)更佳係從上述聚醯胺類及上述聚碳酸酯類所選出。
<烯烴系聚合體蠟成分(B)>
作為本發明所使用之烯烴系聚合體蠟成分(B),可舉出環狀烯烴系聚合體蠟(B-1)、環狀烯烴系聚合體蠟(B-1’)以及非環狀烯烴系聚合體蠟(B-2)。另外,本發明中,烯烴系聚合體蠟係指可使用於蠟用途之烯烴系聚合體。又,本說明書中,環狀烯烴系聚合體蠟係指具有環狀構造之烯烴系聚合體蠟,非環狀烯烴系聚合體蠟係指不具有環狀構造之烯烴系聚合體蠟。
[環狀烯烴系聚合體蠟(B-1)]
環狀烯烴系聚合體蠟(B-1)係具有下述構成單位(a)及(b)。
(a)由乙烯所衍生之單位
(b)由環狀烯烴所衍生之單位
又,構成單位(b)亦可為由環狀多烯所衍生之單位(b’)。
該烯烴系聚合體蠟(B-1)係將乙烯與具有至少1種環狀構造之環狀烯烴共聚合所得之共聚合體。另外,作為環狀烯烴,若使用後述之環狀多烯,則構成單位(b)會成為構成單位(b’)。
作為環狀烯烴,可較佳使用在分子中具有至少1個不飽和基的環狀烯烴。作為分子中具有1個不飽和基之環狀烯烴,具體而言可舉出環戊烯、環庚烯、降烯、5-甲基-2-降烯、四環十二烯、乙烯基環己烷等之碳原子數3~20(較佳為5~15)者。
作為分子中具有至少2個不飽和基之環狀烯烴(環狀多烯),具體而言可舉出二環戊二烯、環己二烯、二環辛二烯、亞甲基降烯、5-乙烯基降烯、5-亞乙基-2-降烯、5-亞甲基-2-降烯、5-異亞丙基-2-降烯、6-氯化甲基-5-異丙烯基-2-降烯、2,3-二異亞丙基-5-降烯、2-亞乙基-3-異亞丙基-5-降烯、2-丙烯基-2,2-降二烯等之碳原子數5~20(較佳為5~10)者。
其中,較佳為亞甲基降烯、5-乙烯基降烯、5-亞乙基-2-降烯、5-亞甲基-2-降烯、5-異亞丙基-2-降烯、6-氯化甲基-5-異丙烯基-2-降烯、2,3-二異亞丙基-5-降烯、2-亞乙基-3-異亞丙基-5-降烯、2-丙烯基-2,2-降二烯等之非共軛多烯,特佳為5-乙烯基降烯。
又,本發明中,環狀烯烴亦包含芳香族乙烯基化合物。作為芳香族乙烯基化合物,例如可舉出苯乙烯以及α-苯乙烯、鄰甲基苯乙烯、間甲基苯乙烯、對甲基苯乙烯、鄰,對-二甲基苯乙烯、鄰乙基苯乙烯、間乙基苯乙烯、對乙基苯乙烯等之單或多烷基苯乙烯等。
上述環狀烯烴可使用1種,亦可組合使用2種以上。
環狀烯烴係聚合體蠟(B-1)係於聚合體之總構成單位中,以0.05~50莫耳%、較佳為0.1~20莫耳%、更佳為0.2~10莫耳%、特佳為0.5~5莫耳%之量含有構成單位(b)。另外,殘餘部分為構成單位(a)之量為佳。亦即,期望以99.95~50莫耳%、較佳為99.9~80莫耳%、更佳為99.8~90莫耳%、特佳為99.5~95莫耳%之量,含有構成單位(a)。若環狀烯烴系聚合體蠟(B-1)以上述範圍之比例含有由具環狀構造之環狀烯烴所衍生之構成單位,則可獲得聚合活性適度高、且耐熱性與脫模性之平衡優異的具有環狀構造之耐熱性烯烴係聚合體蠟。另外,本說明書中,構成單位之量係可以後述實施例所記載之方法求出。
環狀烯烴系聚合體蠟(B-1)亦可進一步具有下述構成單位(c)。
(c)由直鏈或分支之C3~C20的烯烴所衍生之單位
此情況之烯烴系聚合體蠟(B-1)係將乙烯與具有至少1種環狀構造之環狀烯烴與直鏈或分支的C3~C20之烯烴予以共聚合所得之共聚合體。
作為直鏈或分支之C3~C20的烯烴,具體而言可舉例如丙烯、1-丁烯、1-戊烯、1-己烯、1-辛烯、1-癸烯、1-十二碳烯、1-十三碳烯、1-十六碳烯、1-十八碳烯、1-二十碳烯等之碳原子數3~20、較佳為碳原子數3~10之直鏈狀α-烯烴;例如3-甲基-1-丁烯、3-甲基-1-戊烯、3-乙基-1-戊烯、4,4-二甲基-1-戊烯、4-甲基-1-己烯、4,4-二甲基-1-己烯、4-乙基-1-己烯、3-乙基-1-己烯等之較佳為碳原子數5~20、更佳為碳原子數5~10之分支狀α-烯烴。
上述直鏈或分支之C3~C20的烯烴可為1種,亦可組合2種以上使用。
環狀烯烴聚合體(B-1)係於聚合體之總構成單位中,以0.01~15莫耳%、較佳為0.05~8莫耳%、特佳為0.1~5莫耳%之量含有構成單位(c)。另外,當環狀烯烴系聚合體蠟(B-1)進一步具有構成單位(c)之情況,構成單位(b)及構成單位(c)之合計量的殘餘部分為構成單位(a)之量為佳。亦即,期望以99.94~35莫耳%、較佳為99.85~72莫耳%、更佳為99.7~85莫耳%、特佳為99.4~90莫耳%之量,含有構成單位(a)。若由碳原子數3~20之烯烴所衍生的構成單位係以上述範圍之比例含有,則可獲得耐熱性與脫模性之平衡優異的具有環狀構造之耐熱性烯烴係聚合體蠟。
另外,環狀烯烴係聚合體蠟(B-1)亦可進一步具有下述構成單位(d)。
(d)由其他之碳原子數3~20的烯烴(環狀烯烴除外)所衍生之單位
此情況之烯烴系聚合體蠟(B-1)係與上述單體一起將上述其他烯烴共聚合而得之共聚合體。
作為上述其他烯烴,可舉出共軛二烯、非共軛多烯、官能化乙烯基化合物等。
作為上述共軛二烯,例如可舉出1,3-丁二烯、異戊二烯、氯丁二烯、1,3-戊二烯、2,3-二甲基丁二烯、4-甲基-1,3-戊二烯、1,3-戊二烯、1,3-己二烯、1,3-辛二烯等之碳原子數4~20、較佳為4~10者。
作為上述非共軛多烯,例如可舉出1,4-戊二烯、1,4-己二烯、1,5-己二烯、1,4-辛二烯、1,5-辛二烯、1,6-辛二烯、1,7-辛二烯、2-甲基-1,5-己二烯、6-甲基-1,5-庚二烯、7-甲基-1,6-辛二烯、4-亞乙基-8-甲基-1,7-壬二烯、4,8-二甲基-1,4,8-十碳三烯(DMDT)等之碳原子數5~20、較佳為5~10者。
作為官能化乙烯基化合物,可舉出含羥基之烯烴;鹵化烯烴;丙烯酸、丙酸、3-丁酸、4-戊酸、5-己酸、6-庚酸、7-辛酸、8-壬酸、9-癸酸等之不飽和羧酸類;烯丙基胺、5-己烯胺、6-庚烯胺等之不飽和胺類;(2,7-辛二烯基)琥珀酸酐、五丙烯基琥珀酸酐,以及在上述不飽和羧酸類之化合物例中,將羧酸基取代為羧酸酐基之化合物等的不飽和酸酐類;於上述不飽和羧酸類之化合物例中,將羧酸取代為羧酸鹵基之化合物等的不飽和羧酸鹵化物類;4-環氧基-1-丁烯、5-環氧基-1-戊烯、6-環氧基-1-己烯、7-環氧基-1-庚烯、8-環氧基-1-辛烯、9-環氧基-1-壬烯、10-環氧基-1-癸烯、11-環氧基-1-十一碳烯等之不飽和環氧化合物類等。
作為含有羥基之烯烴,只要為含有羥基之烯烴系化合物,則無特別限制,例如可舉出末端氫氧化烯烴化合物。作為末端氫氧化烯烴化合物,具體而言可舉例如乙烯醇、烯丙醇、氫氧化-1-丁烯、氫氧化-1-戊烯、氫氧化-1-己烯、氫氧化-1-辛烯、氫氧化-1-癸烯、氫氧化-1-十二烯、氫氧化-1-十三烯、氫氧化-1-十六烯、氫氧化-1-十八烯、氫氧化-1-二十烯等之碳原子數2~20、較佳為2~10之直鏈狀氫氧化α-烯烴;例如氫氧化-3-甲基-1-丁烯、氫氧化-4-甲基-1-戊烯、氫氧化-3-甲基-1-戊烯、氫氧化-3-乙基-1-戊烯、氫氧化-4,4-二甲基-1-戊烯、氫氧化-4-甲基-1-己烯、氫氧化-4.4-二甲基-1-己烯、氫氧化-4-乙基-1-己烯、氫氧化-3-甲基-1-己烯等之較佳為碳原子數5~20、更佳為5~10之分支狀氫氧化α-烯烴。
作為鹵化烯烴,具體而言可舉出具有氯、溴、碘等週期表第17族原子之鹵化α-烯烴,例如鹵化乙烯基、鹵化-1-丁烯、鹵化-1-戊烯、鹵化-1-己烯、鹵化-1-辛烯、鹵化-1-癸烯、鹵化-1-十二烯、鹵化-1-十三烯、鹵化-1-十六烯、鹵化-1-十八烯、鹵化-1-二十烯等之碳原子數2~20、較佳為2~10之直鏈狀鹵化α-烯烴;例如鹵化-3-甲基-1-丁烯、鹵化-4-甲基-1-戊烯、鹵化-3-甲基-1-戊烯、鹵化-3-乙基-1-戊烯、鹵化-4,4-二甲基-1-戊烯、鹵化-4-甲基-1-己烯、鹵化-4,4-二甲基-1-己烯、鹵化-4-乙基-1-己烯、鹵化-3-乙基-1-己烯等之較佳為碳原子數5~20、更佳為5~10之分支狀鹵化α-烯烴。
上述其他烯烴可為1種,亦可組合2種以上使用。
環狀烯烴系聚合體蠟(B-1)較佳係相對於構成單位(a)、構成單位(b)以及構成單位(c)之合計量100莫耳,以0.01~5莫耳之比例含有構成單位(d)。
上述之烯烴系聚合體蠟成分(B)可為環狀烯烴等之上述單體直接聚合所得者,亦可為將高分子量之烯烴系聚合體予以熱分解所得者。上述烯烴系聚合體蠟或高分子量烯烴系聚合體之製造方法並無特別限定,例如可將乙烯、α-烯烴、環狀烯烴等之單體,例如齊格勒/那塔觸媒、茂金屬系觸媒聚合而得。該等觸媒之中,較佳為茂金屬系觸媒。作為茂金屬系觸媒,例如可適合使用由週期表第4族所選出之過渡金屬的茂金屬化合物與有機鋁氧基化合物及/或離子化離子性化合物所構成之觸媒(日本專利特開2005-171146號公報)。
環狀烯烴系聚合體蠟(B-1)較佳係滿足下述(Bi)~(Bv)。
(Bi)聚合體每1分子之從環狀烯烴所衍生的單位之含有量為0.1~4.0個。環狀烯烴系聚合體蠟(B-1)中,從環狀烯烴所衍生之單位的含有量較佳為0.5~3.0個/分子,更佳為1.0~2.0個/分子。若環狀烯烴系聚合體蠟(B-1)之從環狀烯烴所衍生之單位的含有量在上述範圍內,則可推測,當因成形溫度過熱而發生隨機的分子鏈斷裂時,較弱的C-C鍵結(環構造內之C-C鍵結)之斷裂會優先發生,可避免聚烯烴主鏈之斷裂。因此,保持分子鏈長之機率高,推測可抑制分子量的大幅降低。又,可推測環構造之一部分C-C鍵結之斷裂會引發熱吸收,故具有環狀構造之環狀烯烴系聚合體蠟(B-1)相較於同分子量的習知烯烴系聚合體蠟,具有優異的耐熱性。
另外,環狀烯烴系聚合體蠟中從環狀烯烴所衍生之單位的含有量,係可以下述方式測定。
藉由比較13 C-NMR之環狀構造部分之碳的波峰面積與總碳之波峰面積,可獲得每1,000個碳的環狀構造數。每1分子之環狀構造含有量係可使用數量平均分子量Mn,以Mn×環狀構造數/14,000而算出。本發明中,每1,000個碳之環狀構造數為0.3~140個,較佳為0.3~122個,更佳為2.8~105個。
又,若從環狀烯烴所衍生之單位的含有量如下,則可控制為上述範圍。即,除了調整聚合時被導入蠟之構成單位(b)單體調配量之外,可經由觸媒種類或聚合溫度等而控制。例如,當藉由後述合成例所記載之茂金屬觸媒而製造聚乙烯蠟之情況,藉由增加構成單位(b)之導入量,可增加每1000個碳的環狀構造數。又,聚合溫度通常為100~200℃之範圍,而從製造具有上述較佳範圍之從環狀烯烴所衍生的單位之含有量的聚乙烯蠟之觀點而言,聚合溫度較佳為100~180℃之範圍,更佳為100~170℃之範圍。
(Bii)以密度梯度管法測定之密度為870~980kg/m3 。更詳細而言,環狀烯烴系聚合體蠟(B-1)之密度為870kg/m3 以上,較佳為880kg/m3 以上,更佳為900kg/m3 以上,且為980kg/m3 以下,較佳為970kg/m3 以下,更佳為950kg/m3 以下,特佳為920kg/m3 以下。若環狀烯烴系聚合體蠟(B-1)之密度在上述範圍內,則可獲得耐熱性與脫模性之平衡優異的耐熱性烯烴系聚合體蠟。
又,若如下調整,則密度可控制於上述範圍。亦即,調節蠟的構成單位(b)、(c)、(d)之調配量,一般而言,藉由增加該等共單體含量,可獲得密度下降之傾向。亦可利用觸媒種類或聚合溫度等而控制。例如,當利用後述合成例所記載之茂金屬觸媒而製造聚乙烯蠟之情況,聚合溫度通常為100~200℃之範圍,而從製造具有上述較佳範圍之密度的聚乙烯蠟之觀點而言,聚合溫度較佳為100~180℃之範圍,更佳為100~170℃之範圍。
(Biii)以示差掃瞄熱量計(DSC)所測定之熔點為70~130℃。更詳細而言,環狀烯烴系聚合體蠟(B-1)之熔點為70℃以上,較佳為80℃以上,更佳為90℃以上,特佳為100℃以上,且為140℃以下,較佳為130℃以下,更佳為120℃,特佳為110℃以下。若環狀烯烴系聚合體蠟(B-1)之熔點為上述範圍內,則可獲得耐熱性與脫模性優異之具有環狀構造的耐熱性烯烴系聚合體蠟。
又,若如下調整,則熔點可控制於上述範圍。亦即,調節蠟之構成單位(b)、(c)、(d)的調配量,藉由增加該等共單體含量,可獲得熔點降低之傾向。亦可利用觸媒種類或聚合溫度等而控制。例如,當利用後述合成例所記載之茂金屬觸媒而製造聚乙烯蠟之情況,聚合溫度通常為100~200℃之範圍,而從製造具有上述較佳範圍之熔點的聚乙烯蠟之觀點而言,聚合溫度較佳為100~180℃之範圍,更佳為100~170℃之範圍。
(Biv)以膠體滲透色層分析儀(GPC)所測定之數量平均分子量為400~5,000。環狀烯烴系聚合體蠟(B-1)之數量平均分子量(Mn)較佳為800~5,000,更佳為1,000~3,000,特佳為1,500~2,500之範圍。若環狀烯烴系聚合體蠟(B-1)之Mn在上述範圍內,則可獲得耐熱性與脫模性的平衡優異之耐熱性烯烴系聚合體蠟。
又,若如下調整,則Mn可控制於上述範圍。亦即,例如藉由增加氫的導入量,可獲得Mn降低之傾向。又,亦可利用觸媒種類或聚合溫度等而控制。例如,當利用後述合成例所記載之茂金屬觸媒而製造聚乙烯蠟之情況,聚合溫度通常為100~200℃之範圍,而從製造具有上述較佳範圍之Mn的聚乙烯蠟之觀點而言,聚合溫度較佳為100~180℃之範圍,更佳為100~170℃之範圍。
(Bv)以GPC測定之重量平均分子量(Mw)與數量平均分子量(Mn)之比(Mw/Mn)為4.0以下。環狀烯烴系聚合體蠟(B-1)之重量平均分子量與數量平均分子量之比(Mw/Mn)較佳為3.5以下,更佳為3.0以下。另外,重量平均分子量(Mw)、數量平均分子量(Mn)係利用膠體滲透色層分析儀(GPC)所測定之換算為聚乙烯之值。在此,以GPC所進行之測定係於溫度:140℃、溶媒:間-二氯苯之條件下進行。
又,Mw/Mn可利用觸媒種類或聚合溫度等而控制於上述範圍。一般而言,聚乙烯蠟之合成係使用齊格勒/那塔觸媒或茂金屬觸媒,為了使Mw/Mn在較佳範圍內,較佳係使用茂金屬觸媒。又,當利用後述合成例所記載之茂金屬觸媒而製造聚乙烯蠟之情況,聚合溫度通常為100~200℃之範圍,而從製造具有上述較佳範圍之密度的聚乙烯蠟之觀點而言,聚合溫度較佳為100~180℃之範圍,更佳為100~170℃之範圍。
此外,環狀烯烴系聚合體蠟(B-1)較佳係滿足下述(Bvi)。
(Bvi)TGA所測定之10%重量減量溫度T為350℃以上,或者TGA所測定之10%重量減量溫度T與重量平均分子量Mw係滿足下述式(I)。
T≧0.002×Mw+B ...(I)
(B值(℃)為320)
如上所述,TGA所測得之10%重量減量溫度T較佳為350℃以上,特佳為400℃。10%重量減量溫度係秤取10mg之含環狀構造的烯烴系聚合體蠟,利用熱重量測定裝置(TG-DTA320,SII公司製)進行測定之減少10%重量時的溫度。另外,重量減量溫度係一般樹脂之評估指標,而作為樹脂成形體的實用性評估的簡易指標,係使用10%重量減量溫度。若使用10%重量減量溫度T,則蠟的熱減量率之差顯著出現,在實用性評估方面,其泛用性高,為較佳。在此,TGA所進行之測定係於空氣環境下:200mL/min、升溫速度:20℃/min、溫度範圍:30℃~700℃之條件下進行。
或者,烯烴系聚合體蠟於空氣中之10%重量減量溫度T與重量平均分子量Mw之間,較佳係顯現下述式(I)所示之關係。(I)式中,B值(℃)為320,較佳為330,更佳為340。
T≧0.002×Mw+B ...(I)
(上述式(I)中,如上所述,T為熱重量測定中於空氣環境下的10%重量減量溫度。Mw為以膠體滲透色層分析儀(GPC)所測定之重量平均分子量Mw。)
滿足上述要件之烯烴系聚合體蠟係在保持脫模性與流動性之改善效果之同時,耐熱性亦優異。因其耐熱性,即便在工程塑膠等之高溫成形時亦不容易發生分解氣體,不易以模具沈積物之形式堆積於射出成形機之模具中。又,由於相較於習知的聚乙烯蠟等烯烴系聚合體蠟,環狀烯烴系聚合體蠟(B-1)顯示低的熱減量,因此耐熱性優異。
式(I)係由實驗模擬之探討所求出之式。一般聚乙烯蠟之熱減量行為係依存於分子量,此為一般常識所廣知。亦即,在聚乙烯蠟的熱分解中,經由接受熱能量而隨機地引發C-C鍵結之開裂,慢慢地發生分子量之減少,可推測若分子之碎片(fragment)充分地變小,則會揮發。因此可知,聚乙烯蠟之分子量越高,到碎片充分變小為止,需要較多的熱能量與時間。在導出(I)式之過程中,本發明人等係從一般市售品聚乙烯蠟的實驗值,發現顯現某種熱減量率的溫度T與分子量之關係式中有相關關係。具體而言,發現具有下述式(I’)之關係。
T=0.002×Mw+B (I’)
另一方面,對於使用於本發明之環狀烯烴系聚合體蠟(B-1),係發現具有式(I)之關係。如此,可知滿足式(I)(亦即T不滿足式(I’)且顯示高的值)之環狀烯烴系聚合體蠟(B-1)中,C-C鍵結之隨機開裂所產生的分子量減量效果低。
又,若如下進行,則要件(Bvi)可控制於上述範圍內。亦即,藉由增加蠟的構成單位(b)之調配量,T有上升之傾向。又,亦可利用觸媒種類與聚合溫度等進行控制。例如,當利用後述合成例所記載之茂金屬觸媒而製造聚乙烯蠟之情況,聚合溫度通常為100~200℃之範圍,而從製造具有上述較佳範圍之T的聚乙烯蠟之觀點而言,聚合溫度較佳為100~180℃之範圍,更佳為100~170℃之範圍。
此外,環狀烯烴系聚合體蠟(B-1)較佳係滿足下述(Bvii)。
(Bvii)針入硬度為15dmm以下,較佳為10dmm以下,更佳為3dmm以下,特佳為1dmm以下。
另外,針入硬度係可依據JIS K2207而進行測定。
若環狀烯烴系聚合體蠟(B-1)之針入硬度為上述範圍內,則可獲得操作性優異之耐熱性烯烴系聚合體蠟。
又,若如下進行,則可將針入硬度控制於上述範圍。亦即,藉由增加蠟之構成單位(b)~(d)的調配量,可獲得針入硬度值上升之傾向。又,亦可利用觸媒種類與聚合溫度等進行控制。例如,當利用後述合成例所記載之茂金屬觸媒而製造聚乙烯蠟之情況,聚合溫度通常為100~200℃之範圍,而從製造具有上述較佳範圍之Mn的聚乙烯蠟之觀點而言,聚合溫度較佳為100~180℃之範圍,更佳為100~170℃之範圍。
[環狀烯烴系聚合體蠟(B-1’)]
環狀烯烴系聚合體蠟(B-1’)係將環狀烯烴系聚合體蠟(B-1)改質而成之聚合體蠟。因此,環狀烯烴系聚合體蠟(B-1’)係具有下述構成單位(a)及(b’’)。
(a)從乙烯所衍生之單位
(b’’)從環狀烯烴所衍生之單位中的不飽和基經改質之單位
該環狀烯烴系聚合體蠟(B-1’)通常係將烯烴系聚合體蠟(B-1)內乙烯與分子中至少具有2個不飽和基之環狀烯烴共聚合而成之聚合體改質而獲得。因此,環狀烯烴系聚合體蠟(B-1’)中,係使烯烴系聚合體蠟(B-1)之構成單位(b)(具體而言為構成單位(b’))中的不飽和基改質,成為構成單位(b’’)。
構成單位(b’’)較佳係例如為使從環狀多烯所衍生之單位中的不飽和基經酸改質之單位(b’’’)。其理由可推測如下。在將蠟之構成單位隨機地改質或者接枝之分子中之方法中,可能具有容易使主鏈之鍵結開裂的構造。另一方面,可藉由如上述般使該部位改質而維持主鏈構造,同時提升耐熱性。該環狀烯烴系聚合體蠟(B-1’)係於烯烴系聚合體蠟(B-1)內使乙烯與分子中具有至少2個不飽和基的環狀烯烴共聚合,將所得之聚合體予以酸改質而製造。
另外,經改質之環狀烯烴系聚合體蠟(B-1’)中,可於全部的分子上均含有構成單位(b’),亦可不含。又,聚合體1分子中可全部的構成單位(b)均改質為構成單位(b’),亦可不改質。
環狀烯烴係聚合體蠟(B-1’)係於聚合體之總構成單位中以0.05~50莫耳%、較佳為0.1~20莫耳%、更佳為0.2~10莫耳%、特佳為0.5~5莫耳%之量含有構成單位(b’’)。另外,殘餘部分較佳為構成單位(a)的量。亦即,期望以99.95~50莫耳%、較佳為99.9~80莫耳%、更佳為99.8~90莫耳%、特佳為99.5~95莫耳%之量,含有構成單位(a)。若環狀烯烴系聚合體蠟(B-1’)係以上述範圍之比例含有從環狀烯烴所衍生之構成單位,則可獲得聚合活性適度高,且耐熱性與脫模性之平衡優異的具有環狀構造之耐熱性烯烴系聚合體蠟。
另外,由於烯烴系聚合體蠟(B-1)之構成單位(b)中的不飽和基被改質而成為構成單位(b’’),故構成單位(b’’)之較佳量係與構成單位(b)之較佳量相同。若進一步說明,當環狀烯烴系聚合體蠟(B-1)具有上述之構成單位(c)及構成單位(d)時,由於該等構成單位不會受到改質的影響,故係以原來之比例含有於環狀烯烴系聚合體蠟(B-1’)。
使不飽和基改質之改質劑係可例如以選自氧化劑、磺化劑、順丁烯二酸酐及其衍生物、氫硼化劑、有機鋁化劑、鹵化劑之至少1種化合物進行處理,藉此改質為含雜原子基,亦即含氧基、含硫基、含金屬基(含矽基、含硼基)、含鹵基。
作為磺化劑,係有硫酸-醋酸酐。作為氫硼化劑,係有二硼烷、三甲基硼烷、9-硼烷雙環[3.3.1]壬烷等。作為有機鋁氫化物,係可舉出二異丁基鋁氫化物。作為矽烷化劑,係有三乙氧基矽基氫化物/H2 PtCl2 、三甲氧基矽基氫化物/H2 PtCl2 。作為鹵化劑,可舉出溴化氫、氯化氫、碘化氫等。
該等之中,為了獲得構成單位(b’’’),較佳係使用順丁烯二酸酐及其衍生物。
利用該等改質劑所進行之改質方法(溫度、時間、觸媒種類、觸媒量等之詳細條件)係可以記載於Die Makromolecular Chemie Makromolecular Symposia 48/49,317-332,1991之條件為基準。
環狀烯烴系聚合體蠟(B-1’)較佳係滿足下述(Bi’)。
(Bi’)聚合體每1分子之由環狀烯烴所衍生之單位的含有量為0.1~4.0個。環狀烯烴系聚合體蠟(B-1’)中,從環狀烯烴所衍生之單位的含有量較佳為0.5~3.0個/分子,更佳為1.0~2.0個/分子。
滿足上述要件之較佳理由、求出上述含有量之方法以及上述含有量之控制方法等,係與環狀烯烴系聚合體蠟(B-1)中所敘述者相同。
此外,環狀烯烴系聚合體蠟(B-1’)較佳係滿足下述(Bvi’)。
(Bvi’)TGA所測定之10%重量減量溫度T為350℃以上,或者TGA所測定之10%重量減量溫度T與重量平均分子量Mw係滿足下述式(I)。
T≧0.002×Mw+B ...(I)
(B值(℃)為320)
求出TGA所測定之10%重量減量溫度T的方法、較佳係滿足上述要件的理由以及為了滿足上述要件之控制方法等,係與環狀烯烴系聚合體蠟(B-1)中所敘述者相同。
又,因改質而被官能基化之環狀烯烴系聚合體蠟(B-1’)亦可進一步金屬鹽化而製成金屬鹽蠟。本說明書中,金屬鹽蠟係指對可使用於上述蠟用途之烯烴系聚合體,配位1價或2價金屬元素的聚合體。例如,以酸將不飽和基改質之聚乙烯蠟,係以反應性官能基之2倍當量份加入水中,調整為固形分濃度40~50%,接著,將該溶液與聚合體於140℃、0.3MPa之條件下反應2小時,即可獲得鹼金屬或鹼土類金屬鹽。
金屬鹽蠟之金屬元素較佳係從K、Na、Ca及Zn所選擇之至少1種。金屬元素若為K、Na及Ca,由於改質容易,故更佳。
[非環狀烯烴系聚合體蠟(B-2)]
非環狀烯烴系聚合體蠟(B-2)係使不具環狀構造之單體聚合所得之共聚合體。
作為上述不具環狀構造之單體,係可舉出不含脂環或芳香環之α-烯烴及其改質體、長鏈脂肪酸及其改質體等。
上述不具環狀構造之單體可為1種,亦可以2種以上之組合使用。
非環狀烯烴係聚合體蠟(B-2)可經改質,亦可例如經官能基改質。具體而言,作為非環狀烯烴系聚合體蠟(B-2),可舉出乙烯-(甲基)丙烯酸共聚合體或乙烯-丙烯共聚合體之酸改質體等。
非環狀烯烴系聚合體蠟(B-2)為改質體之情況,係將可使用於蠟用途之非環狀烯烴系聚合體改質,即可獲得。
使不飽和基改質之改質劑以及利用該等改質劑所進行之具體改質方法,係與環狀烯烴系聚合體蠟(B-1’)之情況相同。
非環狀烯烴系聚合體蠟(B-2)之數量平均分子量係500~5,000,較佳為600~4,000,更佳為1,000~3,000。若數量平均分子量在上述範圍內,則有可抑制成形時之發煙,且模具脫模性優異之優點。又,若數量平均分子量過大,則有模具脫模效果降低之情況。關於數量平均分子量,可以與環狀烯烴系聚合體蠟(B-1)所說明之相同方式求得。
又,經由改質而被官能基化的環狀烯烴系聚合體蠟(B-2)亦可進一步金屬鹽化而製成金屬鹽蠟。作為非環狀烯烴系聚合體蠟(B-2),當含有金屬鹽蠟(更具體而言,係將上述乙烯-(甲基)丙烯酸共聚合體或乙烯-丙烯共聚合體的酸改質體等金屬鹽化的蠟)之情況,從與後述無機強化劑(E)等之填充材或熱可塑性樹脂(A)之濕潤性提升而使成形品之表面平滑,使外觀良好的觀點而言係特佳。又,若組合將乙烯-(甲基)丙烯酸共聚合體或乙烯-丙烯共聚合體之酸改質體等予以金屬鹽化之蠟與環狀烯烴系聚合體蠟(B-1)或(B-1’),則除了上述之表面平滑性與外觀良好性之外,模具脫模性亦提升,為特佳。
金屬鹽蠟之金屬元素較佳係從K、Na、Ca及Zn所選擇之至少1種。金屬元素若為K、Na、Ca及Zn,由於改質容易,故更佳。
另外,樹脂組成物(X)中,烯烴系聚合體蠟成分(B)中之至少1種烯烴系聚合體蠟為金屬鹽蠟亦可。亦即,調配於樹脂組成物(X)之烯烴系聚合體蠟成分(B)之中,環狀烯烴系聚合體蠟(B-1)為金屬鹽蠟亦可,環狀烯烴系聚合體蠟(B-2)為金屬鹽蠟亦無妨,兩者均為金屬鹽蠟也可以。
若使用金屬鹽蠟,則可更進一步提升耐熱性樹脂於成形時之模具脫模性。又,若環狀烯烴系聚合體蠟(B-1)為金屬鹽蠟,則可例如在維持耐熱性之前提下進一步提升對樹脂的分散性,或進一步提升耐熱性。另一方面,為了製造要求無金屬之成形品(尤其是電子材料等),亦有不使用金屬鹽蠟為佳的情況。因此,依樹脂組成物的用途而適當選擇是否使用金屬蠟即可。
又,樹脂組成物(X)中,可單獨使用環狀烯烴系聚合體蠟(B-1),亦可進一步視需要併用環狀烯烴系聚合體蠟(B-1’)及/或非環狀烯烴系聚合體蠟(B-2)。又,可單獨使用環狀烯烴系聚合體蠟(B-1’),亦可進一步視需要併用非環狀烯烴系聚合體蠟(B-2)。該等之中,從色調及不損及成形品外觀之觀點而言,特別以使用環狀烯烴系聚合體蠟(B-1)及/或環狀烯烴系聚合體蠟(B-1’)為佳。另外,環狀烯烴系聚合體蠟(B-1)、環狀烯烴系聚合體蠟(B-1’)以及非環狀烯烴系聚合體蠟(B-2)係可分別單獨使用,亦可混合二種以上使用。
<無機強化材(E)>
本發明所使用之無機強化材(E)係從玻璃纖維、碳纖維及填充材類中所選擇之至少1種。該等無機強化材(E)係可使用1種,亦可組合2種以上使用。
玻璃纖維之種類並無特別限制,可使用紗束玻璃(roving glass)、切股玻璃(chopped strand glass)、研磨玻璃(mild glass)等。又,該等可使用1種,亦可混合2種以上使用。
玻璃纖維之長度並無特別限定,以擠出機等與樹脂混合時亦有可能折斷,從作業性之觀點而言為0.3mm~10mm,較佳為2mm~7mm。本發明組成物中之玻璃纖維的長度係為2mm~5mm。玻璃纖維之粗細並無特別限定,平均纖維徑為1~25μm,較佳為5~17μm。又,關於縱橫比(平均纖維長/纖維直徑),較佳為25以下,但亦可以適當比率混合使用不同縱橫比之玻璃纖維。玻璃纖維之斷面形狀並無特別限定,可使用圓形、彎月形、葫蘆形、橢圓形、圓筒形等。
又,玻璃纖維亦可經矽烷偶合劑、鈦酸鹽偶合劑、鋁酸鹽偶合劑等進行表面處理。此處所指之矽烷偶合劑可舉出例如乙烯基三氯矽烷、乙烯基三乙氧基矽烷、乙烯基三甲氧基矽烷、γ-甲基丙烯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矽烷、β-(3,4-乙氧基環己基)乙基三甲氧基矽烷、γ環氧丙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矽烷、N-β(胺基乙基)γ-胺基丙基三甲氧基矽烷、γ-胺基丙基三乙氧基矽烷、N-苯基-γ-胺基丙基三甲氧基矽烷、γ-巰基丙基三甲氧基矽烷以及γ-氯化丙基三甲氧基矽烷等。
其他玻璃纖維亦可經烯烴系樹脂、苯乙烯系樹脂、丙烯酸系樹脂、聚酯系樹脂、環氧系樹脂、胺基甲酸乙酯系樹脂等進行集束處理。此情況,使用於集束處理之烯烴系樹脂或胺基甲酸乙酯系樹脂係以不對組成物整體物性發生影響之範圍使用。
此外,玻璃纖維亦可藉由鍍敷法及蒸鍍法等,以鎳、銅、鈷、銀、鋁、鐵等及該等之合金等的金屬,進行塗佈(coating)。
碳纖維之形狀、種類並無特別限制,形狀有切股、紗束、研磨纖維等之形狀,種類可為瀝青系、聚丙烯腈系之任一種。
除了可將該等原料組成物予以紡絲或成形並接著碳化所獲得之物以外,亦可使用經過氣相成長法般之未經基本紡絲步驟而獲得的碳纖維。
再使用該氣相成長法之碳纖維的情況,由於纖維徑小且L/D大,故可獲得除了高剛性之外,同時具有良好外觀的成形品。
本發明之碳纖維亦可使用進一步進行賦活處理,藉此使比表面積增大者。
該等碳纖維較佳係利用矽烷偶合劑、鈦酸鹽偶合劑、鋁酸鹽偶合劑等進行表面處理者。
又,作為集束劑,可舉出環氧系樹脂、胺基甲酸乙酯系樹脂、烯烴系樹脂、苯乙烯系樹脂、聚酯系樹脂、尼龍系樹脂等,較佳為環氧系樹脂及胺基甲酸乙酯系樹脂。
又,關於纖維徑,一般係使用6~18μm範圍者,本發明中,較佳為直徑0.5~15μm者,特佳為1~10μm者。
本發明所使用之切股的切割長度較佳為1~15mm,更佳為2~10mm,最佳為3~8mm。又,切股係於成形途中被予以破碎。
該樹脂組成物中的碳纖維之纖維軸方向長度L與纖維徑D的比(縱橫比,L/D),較佳係於15~100之範圍,更佳為20~50之範圍。
作為填充材類,可使用碳酸鈣、矽石、高嶺土、黏土、氧化鈦、硫酸鋇、氧化鋅、氫氧化鋁、氧化鋁、氫氧化鎂般之不定型填充材;滑石、雲母或玻璃碎片等之板狀填充材;矽灰石、鈦酸鉀、鹼性硫酸鎂、海泡石、硬矽鈣石或者硼酸鋁等之針狀填充材;金屬粉、金屬碎片、碳黑等之導電性填充材等。其他可使用玻璃珠、玻璃粉等。該等填充材可單獨或以多個組合使用,亦可單獨或以多個組合使用在其表面施行碳被覆或矽烷偶合劑處理等者。
本發明中,亦可不使用無機強化材,但在使用之情況,係以使用玻璃纖維、碳纖維、填充材類為佳。
<其他成分(F)>
本發明之含烯烴系聚合體蠟的樹脂組成物中,在不損及本發明之目的及效果的範圍內,可添加任意添加劑,例如溴化雙酚、溴化環氧樹脂、溴化聚乙烯、溴化聚碳酸酯、三苯基磷酸酯、磺酸醯胺及紅磷等之難燃劑;三氧化銻及銻酸鈉等之難燃助劑;磷酸酯及亞磷酸酯等之熱安定劑;受阻酚等之抗氧化劑;耐熱劑、耐候劑、光安定劑、脫模劑、流動改質劑、著色劑、顏料、滑劑、抗靜電劑、結晶核劑、可塑劑及發泡劑、鹵素捕捉劑、抗低落劑等。
又,亦可添加低分子量之脂肪酸酯或脂肪酸金屬鹽(例如二十八酸酯、二十八酸鈣)等之習知使用於需要高溫成形的熱可塑性樹脂之滑劑。
<樹脂組成物(X)>
樹脂組成物(X)通常係相對於樹脂(A)100重量份,可調配0.01~10重量份、較佳為0.05~7重量份、更佳為0.1~5重量份之烯烴系聚合體蠟成分(B)。若以上述範圍之量使用烯烴系聚合體蠟成分(B),則從成形時之脫模表現性、發煙性、集束安定性及成形品之機械物性的觀點而言較佳。若使用多於上述範圍之量,則有成形變得困難之情況。在此,當使用選自環狀烯烴系聚合體蠟(B-1)、環狀烯烴系聚合體蠟(B-1’)及非環狀烯烴系聚合體蠟(B-2)的2種以上之蠟作為烯烴系聚合體蠟成分(B)時,上述量係表示該等蠟之合計量。當使用環狀烯烴系聚合體蠟(B-1)及環狀烯烴系聚合體蠟(B-1’)作為烯烴系聚合體蠟成分(B)時,從色調及成形品外觀之觀點而言,相對於樹脂(A)100重量份,以環狀烯烴系聚合體蠟(B-1)及環狀烯烴系聚合體蠟(B-1’)合計計算,較佳係調配0.1~3重量份。
另外,使用環狀烯烴系聚合體蠟(B-1)及環狀烯烴系聚合體蠟(B-1’)作為烯烴系聚合體蠟成分(B)之情況,環狀烯烴系聚合體蠟(B-1)與環狀烯烴系聚合體蠟(B-1’)之比例較佳為10:90~99:1(重量%)。
又,在使用環狀烯烴系聚合體蠟(B-1)及非環狀烯烴系聚合體蠟(B-2)之情況,環狀烯烴系聚合體蠟(B-1)與非環狀烯烴系聚合體蠟(B-2)之比例較佳為10:90~99:1(重量%)。當取代環狀烯烴系聚合體蠟(B-1)而使用環狀烯烴系聚合體蠟(B-1’)與非環狀烯烴系聚合體蠟(B-2)之情況,環狀烯烴系聚合體蠟(B-1’)與非環狀烯烴系聚合體蠟(B-2)之比例較佳為10:90~99:1(重量%)。
又,在使用環狀烯烴系聚合體蠟(B-1)、環狀烯烴系聚合體蠟(B-1’)及非環狀烯烴系聚合體蠟(B-2)之情況,環狀烯烴系聚合體蠟(B-1)及環狀烯烴系聚合體蠟(B-1’)之合計與非環狀烯烴系聚合體蠟(B-2)之比例較佳為10:90~99:1(重量%)。此時,環狀烯烴系聚合體蠟(B-1)與環狀烯烴系聚合體蠟(B-1’)之比例較佳為10:90~99:1(重量%)。
當使用無機強化材(E)之情況,相對於樹脂(A)100重量份,通常係調配無機強化材(E)5~250重量份。以上述範圍之量使用無機強化材(E),係從成形時之脫模表現性、發煙性、集束安定性及成形品之機械物性的觀點而言為較佳。又,若使用較上述範圍更少的無機強化材(E),則有樹脂組成物的強度之改善效果過小之情況,若使用較上述範圍更多的無機強化材(E),則有樹脂組成物的脆性變高之情況。
另外,使用其他成分(F)之情況,相對於樹脂(A)100重量份,其他成分(F)通常係分別調配0.01~30重量份。其他成分(F)中,在為了進一步提升成形時的模具脫模性而使用低分子量之脂肪酸酯或脂肪酸金屬鹽之情況,亦可以成形時不產生發煙之範圍的量(通常相對於樹脂(A)100重量份為0.05~30重量份)調配。惟,從成形時之發煙的觀點而言,更佳係不使用低分子量的脂肪酸酯或脂肪酸金屬鹽。
製造本發明之樹脂組成物(X)的方法係可使用任意方法。例如將樹脂(A)、烯烴系聚合體蠟成分(B)、視需要之無機強化材(E)及其他成分(F),較佳以在獲得之樹脂組成物中的比成為上述範圍之方式,同時或以任意順序,利用滾筒、V型摻合機、Nauta混合機、班伯利混合機、混練輥、單軸或雙軸之擠出機等進行混合。
此外,本發明之樹脂組成物(X)亦可為以下之其他態樣。亦即,為調配熔點Tm在200℃以上之樹脂(A)與烯烴系聚合體蠟成分(B)之樹脂組成物(X),亦可為含有上述非環狀烯烴系聚合體蠟成分(B-2)之金屬鹽蠟作為上述烯烴系聚合體蠟成分(B)之必須成分的樹脂組成物(X)。非環狀烯烴系聚合體蠟(B-2)之中,尤其將乙烯-(甲基)丙烯酸共聚合體或乙烯-丙烯共聚合體之酸改質體等予以金屬鹽化之蠟,不僅在與環狀烯烴系聚合體蠟(B-1)混合之情況,在單獨使用之情況,亦可使成形品之表面平滑性與外觀良好性優異。
<成形品>
本發明之含烯烴系聚合體蠟的樹脂組成物之成形品,可將上述含烯烴系聚合體蠟的樹脂組成物利用擠出成形法、射出成形法、溶液流延法等公知的成形方法進行成形而獲得,而較佳為利用擠出成形法、射出成形法進行成形,更佳為利用射出成形法進行成形。
又,本發明之含烯烴系聚合體蠟的樹脂組成物之成形品係具有一般片材、薄膜、管線(pipe)、管子(tube)、窗框‧住宅構件等之異形品、層疊物(laminate)等之形狀。或者,可使用作為電氣‧電子用零件、汽車零件、電動工具外殼、相機零件、連接器等之各種機械零件;繼電器、開關、連接器等之成形品。
本發明之含烯烴系聚合體蠟的樹脂組成物,於擠出成形時之成形加工性、耐熱性優異。又,射出成形時之耐熱性、高流動性、脫模性以及短路安定性優異。
根據本發明,可設定射出成形溫度(樹脂溫度),未添加烯烴系聚合體蠟之情況的射出成形溫度,具體而言係相對於200~360℃之範圍的溫度為低5℃以上,較佳為低10℃以上,更佳為低15℃以上。在此,「不含烯烴系聚合體蠟之情況的射出成形溫度」係指考慮成形速度或所得之成形體的物性,經由所使用之樹脂(A)所適當決定之最佳射出成形溫度。
另外,射出成形溫度以外的射出成形條件,係可採用習知公知條件。具體而言,射出壓力通常為20~150MPa、較佳為25~80MPa,模具溫度通常為70~150℃、較佳為80~120℃。
以下,根據實施例進一步具體說明本發明,但本發明並不限定於該等實施例。
<實施例> [烯烴系聚合體蠟之性狀]
烯烴系聚合體蠟之性狀係利用以下方法評估。
(1)由環狀烯烴或α-烯烴所衍生之構成單位的含有量之測定方法
由烯烴系聚合體蠟中的環狀烯烴或α-烯烴所衍生之構成單位的含有量暨每1,000個碳的環狀構造數M,係經由比較13 C-NMR之不飽和部分的碳之波峰面積與總碳之波峰面基、或者13 C-NMR之α-烯烴部分的碳之波峰面積與總碳之波峰面積而獲得。
(2)每1分子之環狀構造數的測定方法
每1分子之環狀構造含有量係使用數量平均分子量Mn與上述所求得之每1,000個碳的環狀構造數M,利用Mn×M/14,000算出。
(3)密度之測定方法
利用JISK7112之密度梯度管法測定。
(4)熔點之測定方法
熔點係根據示差掃瞄型熱量測定法(DSC),利用DSC-20(Seiko電子工業公司製)所測定。將試料約10mg以10℃/分鐘從-20℃升溫至200℃,求出所得曲線之吸熱波峰,作為熔點。於此升溫測定之前,係進行先將樹脂升溫至200℃並保持5分鐘後,以20℃/分鐘降溫至常溫(25℃)的操作,以統一樹脂之熱歷程。
(5)Mn、Mw之測定方法
數量平均分子量Mn及重量平均分子量Mw係由GPC測定而求出。測定係以下述條件進行。又,數量平均分子量Mn及重量平均分子量Mw係使用市售的單分散標準聚苯乙烯做成檢量線,根據下述換算法而求出。
裝置:凝膠滲透色層分析儀Alliance GPC2000型(Waters公司製)
溶劑:鄰二氯苯
管柱:TSKgel管柱(東梭公司製)×4
流速:1.0ml/分鐘
試料:0.15mg/mL鄰二氯苯溶液
溫度:140℃
分子量換算:PE換算/泛用校正法
另外,泛用校正之計算中係使用以下所示之Mark-Houwink黏度公式的係數。
聚苯乙烯(PS)之係數:KPS=1.38×10-4 ,aPS=0.70
聚乙烯(PE)之係數:KPE=5.06×10-4 ,aPE=0.70。
(6)10%重量減量溫度之測定方法
10%重量減量溫度係量取10mg之含有環狀構造的烯烴系蠟,利用熱重量測定裝置(TG-DTA320,SII公司製)測定之當重量減少10%時的溫度。在此,TGA進行之測定係於空氣環境下:200mL/min,升溫速度:20℃/min,溫度範圍:30℃~700℃之條件下進行。
<合成例1>(烯烴系聚合體蠟(B-1-1)之合成)
於經充分進行氮取代之內容積2公升的不鏽鋼製高壓釜中,裝入己烷950ml、丙烯15ml、乙烯基降烯(5-乙烯基雙環[2.2.1]庚-2-烯)35ml,導入氫至成為0.25MPa(錶壓)為止。
接著,將系統內之溫度升溫至150℃後,以乙烯壓入三異丁基鋁0.3毫莫耳、三苯基肆(五氟苯基)硼酸鹽0.004毫莫耳、(第三丁基醯胺)二甲基(四甲基-η5-環戊二烯基)矽烷鈦二氯化物(Sigma-Aldrich公司製)0.02毫莫耳,藉此開始聚合。之後,藉由僅連續供給乙烯,將總壓保持於2.9MPa(錶壓),以150℃進行20分鐘聚合。藉由在系統內添加少量的乙醇而停止聚合後,將未反應之乙烯及乙烯基降烯吹出(purge)。將所得之聚合物溶液於100℃減壓下乾燥一晚。
如上述般獲得具有表1-1所示物性之烯烴系聚合體蠟(B-1-1)。
<合成例2>(烯烴系聚合體蠟(B-1-2)之合成)
於經充分進行氮取代之內容積2公升的不鏽鋼製高壓釜中,裝入己烷945ml、丙烯5ml、乙烯基降烯(5-乙烯基雙環[2.2.1]庚-2-烯)50ml,導入氫至成為0.25MPa(錶壓)為止。
接著,將系統內之溫度升溫至150℃後,以乙烯壓入三異丁基鋁0.3毫莫耳、三苯基肆(五氟苯基)硼酸鹽0.004毫莫耳、(第三丁基醯胺)二甲基(四甲基-η5-環戊二烯基)矽烷鈦二氯化物(Sigma-Aldrich公司製)0.02毫莫耳,藉此開始聚合。之後,藉由僅連續供給乙烯,將總壓保持於2.9MPa(錶壓),以150℃進行20分鐘聚合。藉由在系統內添加少量的乙醇而停止聚合後,將未反應之乙烯及乙烯基降烯吹出。將所得之聚合物溶液於100℃減壓下乾燥一晚。
如上述般獲得具有表1-1所示物性之烯烴系聚合體蠟(B-1-2)。
<合成例3>(烯烴系聚合體蠟(B-1-3)之合成)
於經充分進行氮取代之內容積2公升的不鏽鋼製高壓釜中,裝入己烷945ml、丙烯10ml、乙烯基降烯(5-乙烯基雙環[2.2.1]庚-2-烯)45ml,導入氫至成為0.30MPa(錶壓)為止。
接著,將系統內之溫度升溫至150℃後,以乙烯壓入三異丁基鋁0.3毫莫耳、三苯基肆(五氟苯基)硼酸鹽0.004毫莫耳、(第三丁基醯胺)二甲基(四甲基-η5-環戊二烯基)矽烷鈦二氯化物(Sigma-Aldrich公司製)0.02毫莫耳,藉此開始聚合。之後,藉由僅連續供給乙烯,將總壓保持於2.9MPa(錶壓),以150℃進行20分鐘聚合。藉由在系統內添加少量的乙醇而停止聚合後,將未反應之乙烯及乙烯基降烯吹出。將所得之聚合物溶液於100℃減壓下乾燥一晚。
如上述般獲得具有表1-1所示物性之烯烴系聚合體蠟(B-1-3)。
<合成例4>(烯烴系聚合體蠟(B-1’-4)之合成)
相對於烯烴系聚合體蠟(B-1-1)100公克,加入順丁烯二酸酐8.3公克(相對於環狀烯烴為5.6當量),以200℃進行5小時反應。將溶融液進一步於200℃減壓下攪拌,將未反應之順丁烯二酸酐吹出。將所得之聚合物於100℃減壓下乾燥一晚。如上述般獲得具有表1-1所示物性之烯烴系聚合體蠟(B-1’-4)。
<合成例5>(非環狀烯烴系聚合體蠟(B-2-5)之合成)
將乙烯-甲基丙基酸共聚合體的金屬改質聚合物(三井‧杜邦高分子化學公司製之Himilan1702)300g,裝入500ml之附分支管燒瓶中,一邊使氮流通,一邊使用沙浴加熱至400℃。確認燒瓶壁面的聚合體熔解後,在保持溫度之情況下繼續攪拌4小時,藉此將乙烯-甲基丙烯酸共聚合體之金屬改質聚合物予以熱分解。之後,冷卻至常溫,藉此獲得乙烯-甲基丙烯酸共聚合體之金屬改質聚合物的熱分解物。如上述般獲得具有表1-2所示物性的非環狀烯烴蠟(B-2-5)。
<其他蠟>
比較例及實施例所使用之其他蠟(非環狀烯烴系聚合體蠟(B-2-1)~(B-2-4)等)的物性係示於表1-2。
(*1)乙烯-丙烯共聚合體蠟,HI-WAX720P(三井化學公司製)
(*2)聚乙烯蠟,HI-WAX800P(三井化學公司製)
(*3)二十八酸鈣,Licomont CaV102(Clariant公司製)
(*4)聚乙烯蠟,HI-WAX110P(三井化學公司製)
(*5)聚乙烯蠟,HI-WAX1105P(三井化學公司製)
(*6)二十八酸酯,Licowax E(Clariant公司製)
(*7)將乙烯-甲基丙烯酸共聚合體之分子間以金屬離子交聯之離子聚合體樹脂,Himilan1702(三井杜邦聚合物化學公司製)
[實施例1]
對於含有10重量份之玻璃纖維(日東紡績(股)製,CS 3PE-455S)的聚碳酸酯樹脂(帝人化成(股)製,Panlite L-1225Y NAT,Tm=約250℃,Tg=145~150℃)90重量份,添加0.5重量份之烯烴系聚合體蠟(B-1-1),使用雙軸擠出機(PARKER CORPORATION(股)製,同方向旋轉雙軸擠出機HK-25D(41D)),將該等進行熔融混練而製作束狀物(汽缸溫度:280℃,進料量10.0kg/hr),以下述方式評估所得束狀物之發煙、集束安定性、色調、耐熱色相。將從上述束狀物所得之粒狀物於120℃下乾燥5小時後,使用射出成形機(KLOCKNER(股)製之KLOCKNER F85),以汽缸溫度290℃、螺桿旋轉數100rpm、射出一次壓力70MPa、二次壓力50MPa、模具溫度90℃之條件進行射出成形,根據JIS試驗法,製作試驗片。使用此試驗片,以下述方式評估彎曲彈性模數,作為機械物性。將結果示於表2-1。
[成形加工性及成形品之評估方法]
實施例1、其他實施例以及比較例中,各測定及評估係以下述方法進行。
<扭矩>以雙軸擠出機所附有之扭矩儀,測定施加於擠出機之螺桿的負荷。
<發煙>以目視確認來自擠出機出口的發煙量。幾乎看不見發煙量者為○,僅看見少量者為△,嚴重發煙者為╳。
<集束安定性>束狀物製作中的20分鐘之中,束狀物的分離未滿5次者為○,5次以上者為╳。
<色調>確認所得束狀物的色調。未黃變者為○,有黃變者為╳。
<耐熱色相>將束狀物以180℃、10小時進行加熱,以目視確認其色相。僅有些許色調變化者為○,嚴重變色者為╳。
<彎曲彈性模數>使用射出成形機製作試驗片,根據JIS K-7171,以負重範圍50kg、試驗速度2mm/min、彎曲跨距64mm之條件,測定彎曲彈性模數。
[實施例2]
除了取代烯烴系聚合體蠟(B-1-1)而使用烯烴系聚合體蠟(B-1-2)0.5重量份以外,以與實施例1同樣的方法評估聚碳酸酯樹脂組成物之性狀。將所得結果示於表2-1。
[實施例3]
除了取代烯烴系聚合體蠟(B-1-1)而使用烯烴系聚合體蠟(B-1-3)0.5重量份以外,以與實施例1同樣的方法評估聚碳酸酯樹脂組成物之性狀。將所得結果示於表2。
[比較例1]
除了未使用脫模劑(烯烴系聚合體蠟(B-1-1))以外,以與實施例1同樣的方法評估聚碳酸酯樹脂組成物之性狀。將所得結果示於表2-1。
[比較例2]
除了取代烯烴系聚合體蠟(B-1-1)而使用烯烴系聚合體蠟(B-2-4)(HI-WAX1105A,三井化學公司製)0.5重量份以外,以與實施例1同樣的方法評估聚碳酸酯樹脂組成物之性狀。將所得結果示於表2-1。
[比較例3]
除了取代烯烴系聚合體蠟(B-1-1)而使用烯烴系聚合體蠟(B-2-3)(HI-WAX110P,三井化學公司製)0.5重量份以外,以與實施例1同樣的方法評估聚碳酸酯樹脂組成物之性狀。將所得結果示於表2-1。
以上,由[實施例1]~[比較例3]可知,經由含有烯烴系聚合體蠟(B-1),可在保持抑制發煙、集束安定性、色調、耐熱色相、彎曲彈性模數之情況下,獲得良好的成形性(低扭矩性)。
[實施例4]
對於聚碳酸酯樹脂(帝人化成(股)製,Panlite L-1225Y NAT,Tm=約225℃,Tg=50℃)100重量份,添加0.5重量份之烯烴系聚合體蠟(B-1-1),使用雙軸擠出機(PARKER CORPORATION(股)製,同方向旋轉雙軸擠出機HK-25D(41D)),將該等進行熔融混練而製作束狀物(汽缸溫度:280℃,進料量10.0kg/hr)。將從上述束狀物所得之粒狀物,利用下述方法評估脫模力。使用PVT測定裝置(SWO公司製,PVT-100),將加熱熔融至290℃之聚碳酸酯樹脂組成物以5℃/min之速度,以20MPa進行等壓冷卻,直至100℃為止。測定以上活塞取出樣品時之擠出壓力。將結果示於表2-2。
[實施例5]
除了取代烯烴系聚合體蠟(B-1-1)而使用烯烴系聚合體蠟(B-1-4’)0.5重量份以外,以與實施例4同樣的方法評估聚碳酸酯樹脂組成物之性狀。將所得結果示於表2-2。
[比較例4]
除了未使用脫模劑(烯烴系聚合體蠟(B-1-1))以外,以與實施例4同樣的方法評估聚碳酸酯樹脂組成物之性狀。將所得結果示於表2-2。
[比較例5]
除了取代烯烴系聚合體蠟(B-1-1)而使用烯烴系聚合體蠟(B-2-4)0.5重量份以外,以與實施例4同樣的方法評估聚碳酸酯樹脂組成物之性狀。將所得結果示於表2-2。
[比較例6]
除了取代烯烴系聚合體蠟(B-1-1)而使用烯烴系聚合體蠟(B-2-3)0.5重量份以外,以與實施例4同樣的方法評估聚碳酸酯樹脂組成物之性狀。將所得結果示於表2-2。
[實施例6]
添加半芳香族聚醯胺(三井化學(股)製之PA6T/66,熔點320℃,[η]0.8,Tm=約320℃,Tg=95℃)44.35重量份、玻璃纖維(Central Glass(股)製之ESC03-615)30重量份、作為難燃劑之溴化聚苯乙烯(Chemtura Japan(股)製之PBS-64HW)21重量份、作為難燃助劑之銻酸鈉(日本精鑛(股)製之SA-A)2重量份、作為鹵素捕捉劑之水滑石(協和化學(股)製之DHT-4C)0.3重量份、作為燃燒時之防滴落劑的maleinated SEBS(旭化成(股)製之Tuftec M1913)1.4重量份、作為結晶核劑之滑石(松村產業(股)製之ET-5)0.7重量份、作為脫模劑之烯烴系聚合體蠟(B-1-1)0.25重量份,將該等以雙軸擠出機進行熔融混練,獲得粒狀物。使用該粒狀物,以與實施例1同樣之方法進行聚醯胺樹脂組成物的評估,並進行以下評估。將其結果示於表3。
[成形加工性及成形品之評估方法]
於實施例6及比較例7~9中,利用以下方法進行各測定及評估。
<薄壁流動長試驗>對設定為模具溫度135℃之寬10mm、厚0.5mm之蝴蝶型模具,使用Sodick Plastic(股)之Tuparl TR40S3A以較聚醯胺樹脂之熔點高10℃的汽缸溫度、射出速度200mm/s進行射出。略去最初的20射,測定其後之10射的流動長(mm),求出平均。
<通氣孔阻塞性>對設定為模具溫度135℃之具備有寬20mm、背緣(land)長2mm、深度10μm之通氣孔的寬20mm、長40mm、高3mm的角板型模具,使用Sodick Plastic(股)之Tuparl TR40S3A以較聚醯胺樹脂之熔點高10℃的汽缸溫度、射出速度150mm/s進行射出。測定可確認因模具沈積物導致通氣孔阻塞並對試驗片造成氣體燒灼為止的射出數。
<脫模力>對設定為模具溫度100℃之連接器模具,使用日精樹脂工業(股)製之PS-40E以較聚醯胺樹脂之熔點高10℃的汽缸溫度、射出壓力50%、射出速度30%進行射出成形,使用同公司製之DLA(Data Logger Analyzer,資料登入分析儀)測定脫模力。
[比較例7]
除了未使用脫模劑(烯烴系聚合體蠟(B-1-1))以外,以與實施例6同樣的方法評估聚醯胺樹脂組成物之物性。將所得結果示於表3。
[比較例8]
除了取代烯烴系聚合體蠟(B-1-1)而使用烯烴系聚合體蠟(B-2-2)(HI-WAX800P,三井化學公司製)以外,以與實施例6同樣的方法評估聚醯胺樹脂組成物之物性。將所得結果示於表3。
[比較例9]
除了取代烯烴系聚合體蠟(B-1-1)而使用二十八酸鈣(Clariant公司製之Licomont CaV102)以外,以與實施例6同樣的方法評估聚醯胺樹脂組成物之物性。將所得結果示於表3。
以上,藉由含有烯烴系聚合體蠟(B-1),可在保持抑制發煙、集束安定性、色調、耐熱色相、彎曲彈性模數之情況下,獲得良好的成形性(低扭矩性),並且獲得表3所示之結果。
[實施例7]
對於聚醯胺6(宇部興產公司製,UBE Nylon 1015B,Tm=約225℃,Tg=50℃)100重量份,添加0.5重量份之烯烴系聚合體蠟(B-1-1),使用雙軸擠出機(PARKER CORPORATION(股)製,同方向旋轉雙軸擠出機HK-25D(41D)),將該等進行熔融混練而製作束狀物(汽缸溫度:240℃,進料量10.0kg/hr)如上述般評估所得束狀物之發煙、集束安定性、色調、耐熱色相。又,關於扭矩亦如上述般評估。此外,進行以下之評估。將其結果示於表4。
[成形加工性及成形品之評估方法]
於實施例7~9及比較例10~14中,利用以下方法進行各測定及評估。
<浮游物>以目視確認吐出至擠出機水浴中的束狀物所產生之浮游物。幾乎未看見浮游物者為○,可看見浮游物者為╳。
<脫模力>對於設定為模具溫度約80℃之杯狀模具,使用KLOCKNER F-85(KLOCKNER FERROMATIK公司製),以汽缸溫度250℃、射出壓力16~23%、射出速度20%進行射出成形,以NIRECO公司製之莫伐克100,測定脫模力。
<成形品外觀>確認上述脫模力測定所得之成形品的色調,無黃變者為○,有黃變者為╳。
[實施例8]
除了取代烯烴系聚合體蠟(B-1-1)0.5重量份而使用烯烴系聚合體蠟(B-1-1)3重量份以外,以與實施例7同樣的方法評估聚醯胺樹脂組成物之物性。將所得結果示於表4。
[實施例9]
除了取代烯烴系聚合體蠟(B-1-1)而使用烯烴系聚合體蠟(B-1’-4)以外,以與實施例7同樣的方法評估聚醯胺樹脂組成物之物性。將所得結果示於表4。
[比較例10]
除了未使用脫模劑(烯烴系聚合體蠟(B-1-1))以外,以與實施例7同樣的方法評估聚醯胺樹脂組成物之物性。將所得結果示於表4。
[比較例11]
除了取代烯烴系聚合體蠟(B-1-1)而使用二十八酸Ca以外,以與實施例7同樣的方法評估聚醯胺樹脂組成物之物性。將所得結果示於表4。
[比較例12]
除了取代烯烴系聚合體蠟(B-1-1)而使用二十八酸酯以外,以與實施例7同樣的方法評估聚醯胺樹脂組成物之物性。將所得結果示於表4。
[比較例13]
除了取代烯烴系聚合體蠟(B-1-1)而使用烯烴系聚合體蠟(B-2-2)以外,以與實施例7同樣的方法評估聚醯胺樹脂組成物之物性。將所得結果示於表4。
[比較例14]
除了取代烯烴系聚合體蠟(B-1-1)而使用烯烴系聚合體蠟(B-2-5)以外,以與實施例7同樣的方法評估聚醯胺樹脂組成物之物性。將所得結果示於表4。
[實施例10]
對於聚醯胺6(宇部興產公司製,UBE Nylon 1015B,Tm=約225℃,Tg=50℃)100重量份,添加30重量份之玻璃纖維(日東紡績公司製之CSX3J451S)、0.5重量份之烯烴系聚合體蠟(B-1-1),使用雙軸擠出機(PARKER CORPORATION(股)製,同方向旋轉雙軸擠出機HK-25D(41D)),將該等進行熔融混練而製作束狀物(汽缸溫度:240℃,進料量:10.0kg/hr),如上述般評估所得束狀物之發煙、集束安定性、色調、耐熱色相。又,關於扭矩亦如上述般評估。將自上述束狀物所獲得之粒狀物以80℃乾燥12小時候,使用射出成形機(KLOCKNER(股)製之KLOCKNER F85),以汽缸溫度250℃螺桿旋轉數100rpm、射出一次壓力約30MPa、二次壓力約25MPa、模具溫度80℃之條件進行射出成形,根據JIS試驗法製作試驗片。使用此試驗片,評估彎曲彈性模數及Charpy衝擊強度作為機械物性。進一步進行以下評估。將其結果示於表5-1。
[成形加工性及成形品之評估方法]
於實施例10~14及比較例15~18中,根據以下方法進行各測定及評估。
<彎曲彈性模數>根據JIS K-7162法,求出彎曲彈性模數。
<Charpy衝擊強度>根據JIS K-7111法,求出衝擊值。
<脫模力>對於設定為模具溫度約80℃之杯狀模具,使用KLOCKNER F-85(KLOCKNER FERROMATIK公司製),以汽缸溫度250℃、射出壓力16~23%、射出速度20%進行射出成形,以NIRECO公司製之莫伐克100,測定脫模力。
<成形品外觀>確認上述脫模力測定所得之成形品的色調,無黃變者為○,有黃變者為╳。
[實施例11]
除了取代烯烴系聚合體蠟(B-1-1)0.5重量份而使用烯烴系聚合體蠟(B-1-1)1重量份以外,以與實施例10同樣的方法評估聚醯胺樹脂組成物之物性。將所得結果示於表5-1。
[實施例12]
除了取代烯烴系聚合體蠟(B-1-1)0.5重量份而使用烯烴系聚合體蠟(B-1-1)3重量份以外,以與實施例10同樣的方法評估聚醯胺樹脂組成物之物性。將所得結果示於表5-1。
[實施例13]
除了取代烯烴系聚合體蠟(B-1-1)而使用烯烴系聚合體蠟(B-1’-4)以外,以與實施例10同樣的方法評估聚醯胺樹脂組成物之物性。將所得結果示於表5-1。
[實施例14]
除了取代烯烴系聚合體蠟(B-1-1)0.5重量份而使用烯烴系聚合體蠟(B-1-1)0.25重量份及烯烴系聚合體蠟(B-2-5)0.25重量份(合計0.5重量份)以外,以與實施例10同樣的方法評估聚醯胺樹脂組成物之物性。將所得結果示於表5-1。
[比較例15]
除了未使用脫模劑(烯烴系聚合體蠟(B-1-1))以外,以與實施例10同樣的方法評估聚醯胺樹脂組成物之物性。將所得結果示於表5-1。另外,成形品之表面可看見凹凸。
[比較例16]
除了取代烯烴系聚合體蠟(B-1-1)而使用二十八酸Ca以外,以與實施例10同樣的方法評估聚醯胺樹脂組成物之物性。將所得結果示於表5-1。另外,成形品之表面可看見凹凸。
[比較例17]
除了取代烯烴系聚合體蠟(B-1-1)而使用二十八酸酯以外,以與實施例10同樣的方法評估聚醯胺樹脂組成物之物性。將所得結果示於表5-1。另外,成形品之表面可看見凹凸。
[參考例1]
除了取代烯烴系聚合體蠟(B-1-1)而使用烯烴系聚合體蠟(B-2-5)以外,以與實施例10同樣的方法評估聚醯胺樹脂組成物之物性。將所得結果示於表5-2。另外,成形品之表面平滑性亦良好。
[參考例2~3]
除了將烯烴系聚合體蠟(B-2-5)之添加量如表5-2般改變以外,以與參考例1同樣的方法評估聚醯胺樹脂組成物之物性。將所得結果示於表5-2。另外,成形品之表面平滑性亦良好。

Claims (15)

  1. 一種樹脂組成物(X),係調配熔點Tm為200℃以上之樹脂(A)與烯烴系聚合體蠟成分(B)而成者,其特徵為,作為上述烯烴系聚合體蠟成分(B),其係含有具下述構成單位(a)及(b)之環狀烯烴系聚合體蠟(B-1)及乙烯-(甲基)丙烯酸共聚合體金屬鹽蠟(B-2),該環狀烯烴系聚合體蠟(B-1)係於聚合體之總構成單位中含有0.2~10莫耳%之上述構成單位(b);且該環狀烯烴系聚合體蠟(B-1)與乙烯-(甲基)丙烯酸共聚合體金屬鹽蠟(B-2)之比例為10:90~99:1(重量%);(a)由乙烯所衍生之單位;(b)由環狀烯烴所衍生之單位。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樹脂組成物(X),其中,上述環狀烯烴系聚合體蠟(B-1)係進一步具有下述構成單位(c),且於聚合體之總構成單位中含有0.01~15莫耳%之該構成單位(c);(c)由直鏈或分支之C3~C20的烯烴所衍生之單位。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樹脂組成物(X),其中,相對於上述樹脂(A)100重量份,調配0.01~10重量份之上述烯烴系聚合體蠟成分(B)。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3項中任一項之樹脂組成物(X),其中,上述環狀烯烴系聚合體蠟(B-1)係滿足下述(Bi)~(Bv); (Bi)聚合體每1分子之從環狀烯烴所衍生的單位之含有量為0.1~4.0個;(Bii)密度為870~980kg/m3 ;(Biii)熔點為70~130℃;(Biv)數量平均分子量為400~5,000;(Bv)重量平均分子量(Mw)與數量平均分子量(Mn)之比(Mw/Mn)為4.0以下。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之樹脂組成物(X),其中,上述環狀烯烴系聚合體蠟(B-1)係進一步滿足下述(Bvi);(Bvi)TGA所測定之10%重量減量溫度T為350℃以上,或者TGA所測定之10%重量減量溫度T與重量平均分子量Mw係滿足下述式(I):T≧0.002×Mw+B...(I)(B值(℃)為320)。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樹脂組成物(X),其中,上述環狀烯烴系聚合體蠟(B-1)之構成單位(b)係(b’)由環狀多烯所衍生之單位。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樹脂組成物(X),其中,作為上述烯烴系聚合體蠟成分(B),係含有將上述環狀烯烴系聚合體蠟(B-1)改質之環狀烯烴系聚合體蠟(B-1’);上述環狀烯烴系聚合體蠟(B-1’)係具有下述構成單位(a)及(b”),於聚合體之總構成單位中,含有0.2~10莫耳%之該 構成單位(b”);(a)由乙烯衍生之單位;(b”)將由環狀烯烴所衍生之單位中的不飽和基予以改質之單位;並且滿足下述(Bi’);(Bi’)聚合體每1分子之由環狀烯烴所衍生之單位的含有量為0.1~4.0個。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之樹脂組成物(X),其中,上述環狀烯烴系聚合體蠟(B-1’)係進一步滿足下述(Bvi’);(Bvi’)TGA所測定之10%重量減量溫度T為350℃以上,或者TGA所測定之10%重量減量溫度T與重量平均分子量Mw係滿足下述式(I):T≧0.002×Mw+B...(I)(B值(℃)為320)。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或8項之樹脂組成物(X),其中,上述構成單位(b”)係為從環狀多烯衍生之單位中的不飽和基經過酸改質之單位(b''')。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樹脂組成物(X),其中,上述乙烯-(甲基)丙烯酸共聚合體金屬鹽蠟(B-2)之數量平均分子量為500~5,000。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樹脂組成物(X),其中,上述金屬鹽蠟之金屬元素係選自K、Na、Ca及Zn之至少1種。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3項中任一項之樹脂組成物(X),其中,上述樹脂(A)之Tg為0~500℃。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3項中任一項之樹脂組成物(X),其中,上述樹脂(A)係選自聚醯胺類及聚碳酸酯類。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3項中任一項之樹脂組成物(X),其中,相對於上述樹脂(A)100重量份,進一步含有5~250重量份之無機強化材(E)。
  15. 一種成形品,係由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14項中任一項之樹脂組成物(X)所製成。
TW098120218A 2008-06-17 2009-06-17 含有烯烴系聚合體蠟之樹脂組成物 TWI45740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8158559 2008-06-17
JP2008205075 2008-08-0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009023A TW201009023A (en) 2010-03-01
TWI457401B true TWI457401B (zh) 2014-10-21

Family

ID=414340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8120218A TWI457401B (zh) 2008-06-17 2009-06-17 含有烯烴系聚合體蠟之樹脂組成物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8354470B2 (zh)
EP (1) EP2292699B1 (zh)
JP (1) JP5438677B2 (zh)
KR (1) KR101246494B1 (zh)
CN (1) CN102037081B (zh)
TW (1) TWI457401B (zh)
WO (1) WO200915415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4058057A (ja) * 2012-09-14 2014-04-03 Mitsui Chemicals Inc 射出発泡成形体
JP6516974B2 (ja) * 2013-06-14 2019-05-22 豊田合成株式会社 ゴム組成物及びゴム製品
US20160160044A1 (en) * 2013-06-28 2016-06-09 Mitsui Chemicals. Inc. Molding resin composition
MX370911B (es) * 2014-01-27 2020-01-09 Basf Se Copolimeros de poliolefina como mejoradores del color en poliamidas.
US10077361B2 (en) 2014-10-10 2018-09-18 Nof Corporation Surface physical property modifier composition, thermoplastic resin composition containing same, and resin molded article therefrom
JP6505735B2 (ja) * 2014-10-16 2019-04-24 旭化成株式会社 ポリアセタール樹脂成形体
CN105552794A (zh) * 2016-02-05 2016-05-04 嘉兴学院 汽车线路保护套管
JP6192143B1 (ja) * 2016-10-03 2017-09-06 東洋スチレン株式会社 難燃性樹脂組成物及び難燃性樹脂成形体
JP7052223B2 (ja) * 2017-05-30 2022-04-12 宇部興産株式会社 ポリアミド樹脂組成物及びそれを用いた離型フィルム
JP6922428B2 (ja) * 2017-05-30 2021-08-18 宇部興産株式会社 ポリアミド樹脂組成物及びそれを用いた離型フィルム
KR102045643B1 (ko) * 2017-12-26 2019-11-15 주식회사 포스코 내슬립성이 우수한 금속 표면처리 조성물 및 이를 적용한 금속재
JP7101044B2 (ja) * 2018-05-24 2022-07-14 三井・ケマーズ フロロプロダクツ株式会社 フッ素樹脂塗料組成物
CN114836002B (zh) * 2022-07-04 2022-09-02 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韧高磁吸abs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203799A1 (en) * 1985-05-24 1986-12-03 Mitsui Petrochemical Industries, Ltd. Random copolymer and process for production thereof
JP2005171146A (ja) * 2003-12-12 2005-06-30 Mitsui Chemicals Inc オレフィン系ワックス、ならびにシリコーン変性オレフィン系ワックス、これを用いたシリコーン系室温固化組成物、およびこれらを用いた化粧料
JP2006245173A (ja) * 2005-03-02 2006-09-14 Sumitomo Metal Mining Co Ltd 樹脂結合型磁石組成物、その製造方法及びそれを用いた樹脂結合型磁石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198780A (ja) * 1984-10-22 1986-05-17 Mitsui Petrochem Ind Ltd 新規合成ワツクス
JPH0635493B2 (ja) * 1985-03-18 1994-05-11 三井石油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ランダム共重合体
US5654386A (en) * 1986-05-27 1997-08-05 Mitsui Petrochemical Industries, Ltd. Random copolymer, and process for production thereof
JP3252419B2 (ja) 1991-12-19 2002-02-04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離型剤組成物
JP3255697B2 (ja) 1992-03-26 2002-02-12 出光興産株式会社 透明性オレフィン系合成ワックス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H05301915A (ja) * 1992-04-27 1993-11-16 Mitsui Petrochem Ind Ltd ハロゲン変性環状オレフィン系重合体
ID16442A (id) * 1996-01-22 1997-10-02 Dow Chemical Co Polimer etilena berat molekul ultra rendah
JPH10168294A (ja) * 1996-12-12 1998-06-23 Teijin Chem Ltd 抗菌性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組成物
AU1688199A (en) * 1997-12-25 1999-07-19 Denki Kagaku Kogyo Kabushiki Kaisha Polymerization catalyst and process for producing olefin polymer or copolymer with the same
JP3662420B2 (ja) * 1998-08-13 2005-06-22 出光興産株式会社 熱可塑性樹脂組成物および射出成形品
JP2003262711A (ja) 2002-03-08 2003-09-19 Seiko Epson Corp 反射体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5247942A (ja) * 2004-03-03 2005-09-15 Mitsui Chemicals Inc 低分子量オレフィン共重合体
JP2005281449A (ja) 2004-03-29 2005-10-13 Mitsui Chemicals Inc 熱可塑性樹脂組成物およびそれを成形してなる成形体
JP2006342290A (ja) * 2005-06-10 2006-12-21 Mitsui Chemicals Inc 変性低分子量エチレン系重合体及びその用途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203799A1 (en) * 1985-05-24 1986-12-03 Mitsui Petrochemical Industries, Ltd. Random copolymer and process for production thereof
JP2005171146A (ja) * 2003-12-12 2005-06-30 Mitsui Chemicals Inc オレフィン系ワックス、ならびにシリコーン変性オレフィン系ワックス、これを用いたシリコーン系室温固化組成物、およびこれらを用いた化粧料
JP2006245173A (ja) * 2005-03-02 2006-09-14 Sumitomo Metal Mining Co Ltd 樹脂結合型磁石組成物、その製造方法及びそれを用いた樹脂結合型磁石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292699B1 (en) 2013-07-31
US20110092642A1 (en) 2011-04-21
EP2292699A4 (en) 2011-07-27
JP5438677B2 (ja) 2014-03-12
US8354470B2 (en) 2013-01-15
KR20110003379A (ko) 2011-01-11
CN102037081A (zh) 2011-04-27
WO2009154152A1 (ja) 2009-12-23
JPWO2009154152A1 (ja) 2011-12-01
KR101246494B1 (ko) 2013-03-25
CN102037081B (zh) 2014-02-12
TW201009023A (en) 2010-03-01
EP2292699A1 (en) 2011-03-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457401B (zh) 含有烯烴系聚合體蠟之樹脂組成物
US7645825B2 (en) Flame-retardant polyamide composition
TWI435913B (zh) 聚苯硫樹脂組成物及由其所構成之成形品
JP5997282B2 (ja) ポリカーボネートおよびポリプロピレンの難燃性熱可塑性組成物
TWI443151B (zh) 玻璃纖維強化聚醯胺樹脂組成物
JP2016538390A (ja) 大きい成形部品のためのポリアミド成形用コンパウンド
US11680165B2 (en) Polyamide resin composition with high fluidity
TW201141931A (en) Thermoplastic polymer composition, molded article formed from same, and electric wire
JP7240805B2 (ja) ポリアミド樹脂組成物およびその成形体
EP1771506B1 (en) A proces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thermoplastic polyamide compositions exhibiting increased melt flow and articles formed therefrom
JP5116716B2 (ja) 無機強化材配合成形用樹脂組成物
JP2000080270A (ja) 半芳香族ポリアミド樹脂組成物
EP4377385A1 (en) Platable poly(phenylene sulfide) and poly(phenylene ether) compositions
JP5131014B2 (ja) 樹脂組成物およびそれからなる成形品
JP5166977B2 (ja) 無機強化材配合成形用樹脂組成物
JP6076210B2 (ja) ポリアミド樹脂組成物およびそれからなる成形体
JP5111694B2 (ja) 繊維強化ポリオレフィン樹脂組成物
US20240218179A1 (en) Platable Poly(Phenylene Sulfide) and Poly(Phenylene Ether) Compositions
TWI325875B (en) Propylene based resin composition and use thereof
CN116917413A (zh) 聚苯硫醚树脂组合物、成型品及成型品的制造方法
JPH1135820A (ja) 熱可塑性樹脂組成物の製造方法
JPH0948907A (ja) 精密成形部品用熱可塑性樹脂組成物、成形材料及び成形品
JP4283625B2 (ja) 塗装用熱可塑性樹脂成形品
JPH11100446A (ja) 熱可塑性樹脂組成物の製造方法
WO2000047669A1 (en) Fiber reinforced syndiotactic monovinylidene aromatic polymer compositions having high glos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D4A Issue of patent certificate for granted invention pa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