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437159B - 框體固定構造、框體固定方法及建物門窗構體 - Google Patents

框體固定構造、框體固定方法及建物門窗構體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437159B
TWI437159B TW99140143A TW99140143A TWI437159B TW I437159 B TWI437159 B TW I437159B TW 99140143 A TW99140143 A TW 99140143A TW 99140143 A TW99140143 A TW 99140143A TW I437159 B TWI437159 B TW I437159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fixing member
fixing
building
wall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9914014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131063A (en
Inventor
Hiroyuki Oomiya
Kensuke Noda
Yasufumi Kanno
Kouhei Takamura
Original Assignee
Ykk Architectur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kk Architectural filed Critical Ykk Architectural
Publication of TW2011310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13106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3715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37159B/zh

Links

Landscapes

  • Door And Window Frames Mounted To Openings (AREA)
  • Joining Of Building Structures In Genera (AREA)

Description

框體固定構造、框體固定方法及建物門窗構體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框體固定構造、框體固定方法及建物門窗構體。
例如,在將窗框等框體固定於RC(Reinforced Concrete,鋼筋混凝土)構造之建物壁體時,係於藉由灰泥(mortar)等填充材料將建物壁體與框體之間完全固定之前,將框體予以暫時固定於建物壁體。以此種框體固定方法而言,一般係將建物壁體之鋼筋或鋼條與框體之間予以熔接。亦即,使埋設於建物壁體之一部分鋼筋露出於外部,另一方面,在將錨固(anchor)金屬零件安裝於框體之狀態下將框體安裝在建物壁體之開口部,且透過架設於鋼筋與錨固金屬零件之間的連接鋼筋(鋼條)將兩者予以熔接者。
然而,在上述的框體固定構造中,鋼筋、錨固金屬零件及連接鋼筋任一者均有必須為可熔接之金屬的限制。此外,為了實施熔接作業,不僅需準備電源設備等機具,亦需用以保護建物內外裝潢使其不受熔接時熱或火花影響的養護,而有導致施工作業性降低及作業成本增大之問題。
因此,以往係提供一種藉由硬化性樹脂等連結材料將設於建物壁體之開口部內周面之第1固定構件、及固定於框體外周面之第2固定構件之間加以連結者。依據此習知技術,由於不需在現場進行熔接作業,因此可解決上述材質上的限制、及施工作業性、作業成本的問題(參照例如專利文獻1)。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09-150174號公報
然而,在關於上述之習知固定構造方面,雖然在第1固定構件與第2固定構件之間設有用以收容連接材料的構件,惟極難以將連結材料之注入量在框體全周均勻地注入。因此,在過度注入連結材料的部位,就會導致流出於建物壁體之開口部而附著之情況,另一方面,在連結材料之注入量變得過小之部位,有對第1固定構件與第2固定構件之連結強度造成影響之虞。當然,只要正確監視連結材料的注入量,即可防止此種情況,但無疑會使施工作業繁雜化。
有鑑於上述情形,本發明係提供一種框體固定構造、框體固定方法及建物門窗構體,可在不需繁雜作業下將連結材料之注入量均勻化。
為了達成上述目的,本發明之框體固定構造,係用以將框體固定於建物壁體之開口部者,係具備:第1固定構件,設於建物壁體之開口部;第2固定構件,設於框體;及連結構件,用以連結此等第1固定構件及第2固定構件;前述連結構件係具備:模構件,呈筒狀,且以覆蓋前述第1固定構件及前述第2固定構件周圍之狀態配設;及連結材料,係由在非硬化狀態下呈現具有預定黏度之非固定形狀,而另一方面在硬化情形下則顯現預定強度之材料所構成,且於非硬化狀態下注入於前述模構件內部後硬化。
依據本發明,由於係藉由筒狀模構件覆蓋第1固定構件及第2固定構件周圍,因此只要在此模構件內部注入連結材料,即可將注入量均勻化,而不需繁雜作業。
此外,本發明在上述框體固定構造中,前述模構件係為在呈筒狀之基部之一端具有底壁部,且透過形成於前述底壁部之裝設孔而保持於前述第1固定構件及前述第2固定構件之任一方者。
依據本發明,即可在將模構件保持於第1固定構件及第2固定構件任一者之狀態下進行作業。
此外,本發明在上述框體固定構造中,用以保持前述模構件之第1固定構件或第2固定構件係為在周面具有螺紋槽者,用以藉由此螺紋槽而螺合於前述底壁部之裝設孔。
依據本發明,即可調整模構件相對於固定構件之位置。
此外,本發明在上述框體固定構造中,前述模構件係在呈筒狀之基部具有用以注入前述連結材料之注入口。
依據本發明,即可易於進行連結材料對於模構件之注入作業。
此外,本發明在上述框體固定構造中,前述模構件係至少將呈筒狀之基部之一部分構成為透明。
依據本發明,可以辨識連結材料對於模構件之注入量。
此外,本發明在上述框體固定構造中,前述第1固定構件係從形成於前述建物壁體之開口部之內周面朝向前述框體突出,而且前述第2固定構件係從前述框體之外周面朝向前述開口部之內周面突出,並使此等第1固定構件及第2固定構件在前述模構件內部彼此重疊。
依據本發明,即可提升第1固定構件與第2固定構件之連結強度。
此外,本發明之框體固定方法係用以將框體固定於建物壁體之開口部,該方法係包含:將第1固定構件設於建物壁體之開口部之步驟;將框體安裝於設有前述第1固定構件之建物壁體之開口部之步驟;在安裝於前述建物壁體之開口部之框體中,於與前述第1固定構件對應之部位設置第2固定構件,而且在此等第1固定構件及第2固定構件周圍配置呈筒狀之模構件之步驟;以及在前述模構件內部注入連結材料並使其硬化之步驟,該連結材料係由在非硬化狀態下呈現具有預定黏度之非固定形狀,另一方面,在硬化情形下則顯現預定強度之材料所構成。
依據本發明,由於係藉由筒狀模構件覆蓋第1固定構件及第2固定構件周圍,因此只要在此模構件內部注入連結材料,即可將注入量均勻化,而不需繁雜作業。
此外,本發明之建物門窗構體,係具備藉由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6項中任一項所述之框體固定構造而固定於建物壁體之開口部之框體。
依據本發明,即可提供一種與建物壁體之連結強度在框體之全周都很均勻而不需繁雜作業的建物門窗構體。
依據本發明,由於係藉由筒狀模構件覆蓋第1固定構件及第2固定構件周圍,因此只要在此模構件內部注入連結材料,即可將注入量均勻化,而不需繁雜作業。
以下參照所附圖式詳細說明本發明之框體固定構造、框體固定方法及建物門窗構體之較佳實施形態。
第1圖係為顯示應用本發明實施形態之框體固定構造之建物門窗構體之主要部分者。在此所例示之框體固定構造,係在將窗框(框體)20固定於形成於RC(鋼筋混凝土)建造之建物壁體10之開口部11之情形下,於藉由灰泥等填充材料將建物壁體10與窗框20之間完全固定之前,如第3圖所示,用以將窗框20暫時固定於建物壁體10者。窗框20係呈矩形框狀,其係藉由將上框構件21、下框構件22、左右一對縱框構件23、23予以四周組裝成框而構成者。建物壁體10之開口部11,係形成為足供收容窗框20大小的矩形狀。窗框20係藉由具備壁體錨固構件(第1固定構件)30、框體錨固構件40、模構件50、及連結材料60之複數個固定構造單元(unit)來固定於此建物壁體10之開口部11。模構件50及連結材料60係用以構成本發明之連結構件者。
如第1圖所示,壁體錨固構件30係為在前端呈尖狀之軸部31之基端部具有粗徑之頭部32之釘狀構件,且係於將前端部埋設於建物壁體10之狀態下從開口部11之內周面突設。在壁體錨固構件30之軸部31中,從建物壁體10突出的部分係裝設有樹脂製軸套(collar)構件33。軸套構件33係為軸方向之中央部外周面呈凹陷之異形圓柱狀構件。
如第1圖及第4圖所示,框體錨固構件40係為將呈大致矩形平板狀之基板部41、及在基板部41中從一方之長邊側緣部朝基板部41之朝外方向彎曲延伸之支撐部(第2固定構件)42予以一體成形者。支撐部42係構成為僅具有其基端部沿著基板部41之長邊延伸之部分,另一方面則具有前端部沿著基板部41之短邊延伸之部分與沿著長邊延伸之部分而呈V字狀橫剖面形狀。
在基板部41中,係於其中心部形成有螺絲孔41a,並且在短邊側緣部之各中央部形成有卡合片43。螺絲孔41a係為於內周面具有螺紋溝之貫通孔,可以例如可裝卸之方式裝設較支撐部42為長條的螺栓構件140。卡合片43係為從基板部41暫先朝向與支撐部42相反側彎曲之後,朝向彼此離開之方向延伸的部分,且構成為在與基板部41之間具有可夾置窗框20之突片20a的間隙。如第1圖所示,窗框20之突片20a係為在從各個框構件21、22、23之各外框面朝向外周方向延伸後,朝彼此接近之方向彎曲的部分,且沿著框構件21、22、23全周形成。突片20a之前端彼此間隔,係構成為較基板部41之長邊為短的距離。從第4圖可得知,在基板部41及卡合片43中,係形成有在各個延伸端部彼此平行,而且相對於基板部41之長邊傾斜之缺口傾斜面41b、43a。此等缺口傾斜面41b、43a,係構成為彼此間距離較形成於窗框20之突片20a之彼此間隔稍短之尺寸。
具有上述構成之框體錨固構件40,係於將缺口傾斜面41b、43a分別以與突片20a之前端緣成為平行之姿勢使基板部41插通於突片20a之前端間之後,在第4圖中使框體錨固構件40順時鐘旋轉,藉此在將突片20a分別夾置於基板部41與卡合片43之間之狀態下安裝於窗框20之外周面。從第1圖及第2圖亦可得知,框體錨固構件40之支撐部42,係在安裝於窗框20之狀態下以與壁體錨固構件30之前端部重疊之方式設定其長度。
如第1圖及第5圖所示,模構件50係於橫剖面呈圓筒狀之基部51之一端具有底壁部52,另一方面基部51之另一端予以開口,且藉由半透明、或透明的合成樹脂一體成形。從圖亦可得知,模構件50之基部51之直徑係從具有底壁部52之一端部朝向另一端部逐漸變大,而外形呈圓錐台狀。在此模構件50中,係於底壁部52形成有裝設孔52a,而且於基部51形成有注入孔51a。裝設孔52a係為可嵌合於框體錨固構件40之支撐部42之形狀的貫通孔,而注入孔51a係為供連結材料60注入用之圓形開口。
如第1圖所示,此模構件50藉由將框體錨固構件40之支撐部42插通於裝設孔52a而處在裝設於支撐部42之狀態,且以其基部51覆蓋支撐部42及壁體錨固構件30周圍之狀態配置。模構件50係可朝其延伸方向相對於支撐部42滑動,且配設於使基部51之開口端面抵接於建物壁體10中之開口部11之內周面之位置。
連結材料60係為填充於模構件50內部之固體狀構件,且維持於在模構件50內部將壁體錨固構件30與框體錨固構件40之支撐部42予以連結之狀態。此連結材料60係為以具有歷時硬化性或熱硬化性、或熱可塑性之合成樹脂作為材料,在非硬化狀態下具有流動性並且在注入於模構件50內部時足以停留於模構件50內部之黏度而呈非固定形狀。另一方面,硬化狀態之連結材料60,會顯現出用以維持在將壁體錨固構件30與框體錨固構件40之支撐部42予以連結之狀態之強度。
以下一面適當參照第6-1圖、第6-2圖、第6-3圖一面說明應用上述框體固定構造將窗框20暫時固定於建物壁體10之開口部11時之順序。
如第6-1圖所示,在此框體固定構造中,首先於開口部11之內周面將壁體錨固構件30分別突設在所希望之複數個位置。在突設壁體錨固構件30時,係應用第7圖所示施工用治具100及鎚入機H,將自壁體錨固構件30內周面突出之突出量予以均勻化。
施工用治具100係為具有小徑孔101與大徑孔102者,該小徑孔101之內徑係設定為可插通壁體錨固構件30之頭部32及軸套構件33,另一方面使鎚入機H之鎚(hammer)部分不可插通,而大徑孔102係具有可插通鎚入機H之鎚部分之內徑,且形成於與小徑孔101相同軸心上。小徑孔101之軸方向長度,係形成為與壁體錨固構件30從開口部11之內表面突出之突出量相等。如第7圖(a)所示,在使小徑孔101抵接於開口部11之內周面之狀態下將壁體錨固構件30配置於小徑孔101內部,如第7圖(b)所示,藉由將鎚入機H之鎚部經由大徑孔102從此狀態鎚入,則壁體錨固構件30之突出量即成為與小徑孔101之軸方向長度一致。壁體錨固構件30之突出量係設定為較所應用之模構件50之軸方向長度為短的值。具體而言,應用例如軸方向長度為20mm之模構件50時,將壁體錨固構件30之突出量設定為15mm。
接著,將窗框20安裝於突設有壁體錨固構件30之建物壁體10之開口部11。安裝於開口部11之窗框20,係為將上框構件21、下框構件22、左右一對縱框構件23、23予以四周組裝成框之狀態者。
接著,如第6-2圖所示,在安裝於建物壁體10之開口部11之窗框20中,於與各壁體錨固構件30對應之部位分別安裝框體錨固構件40。在將框體錨固構件40安裝於窗框20時,係在底壁部52與基板部41相對向之狀態下預先將模構件50裝設於支撐部42。此時,如第6-2圖所示,係以在將模構件50接近基板部41之狀態配置,且於安裝窗框20時不使模構件50與壁體錨固構件30產生干擾為佳。此外,係以模構件50之注入孔51a配置於前方側之方式先行調整其方向為佳。
接著,如第6-3圖所示,使模構件50分別相對於支撐部42滑動,藉此使模構件50中之基部51之開口端面抵接於建物壁體10,且在基部51覆蓋支撐部42及壁體錨固構件30周圍之狀態下,使壁體錨固構件30之突出端部分別收容於模構件50內部。假使滑動量不足時,只要在模構件50之一部分形成直線狀缺口即可。亦即,只要使框體錨固構件40橫向移動且從缺口部插入壁體錨固構件30,即可收容於模構件50。
接著,從注入孔51a將非硬化狀態之連結材料60注入於各模構件50並使之填充於模構件50內部。此時,由於模構件50為半透明、或透明,因此可易於從外部辨識連結材料60對於模構件50的注入狀態。因此,即可將連結材料60適量地注入於模構件50,而可容易地在複數個部位使填充於模構件50之連結材料60的注入量均勻化。
若在上述狀態下使連結材料60硬化,則會在連結材料60顯現預定強度,而可將壁體錨固構件30與框體錨固構件40之支撐部42之連結狀態予以維持。換言之,可透過利用已硬化之連結材料60而彼此連結之壁體錨固構件30與框體錨固構件40之支撐部42,而將窗框20固定於建物壁體10之開口部11。此情形下,在上述實施形態中,由於在模構件50內部中框體錨固構件40之支撐部42已與壁體錨固構件30之前端部重疊,因此相較於此等構件不重疊之情形,可提升連結強度。
另外,如第1圖所示,只要在將支承材料B適當設置於建物壁體10之開口部11與窗框20之間的狀態下填充灰泥等填充材料,即可將窗框20完全固定於建物壁體10之開口部11。
依據上述框體固定構造,由於在將窗框20固定於建物壁體10之開口部11時不需要熔接作業,因此不需要準備電源設備等機具之作業、及用以保護建物內外裝潢免受熱或火花影響的養護作業,而可謀求施工作業性的提升及作業成本的降低。以壁體錨固構件30及框體錨固構件40而言,不需以金屬成形,亦可達到材質選擇自由度提升的效果。
而且,由於用以將壁體錨固構件30與框體錨固構件40間連結之連結材料60係在非硬化狀態下呈現非固定形狀,因此可吸收此等壁體錨固構件30與框體錨固構件40之位置偏移而將兩者固定。尤其是,在上述框體固定構造中,由於係設計成藉由模構件50覆蓋壁體錨固構件30及框體錨固構件40周圍,而且使基部51之開口端面抵接於建物壁體10,且將模構件50形成為半透明或透明,因此只要將連結材料60注入於模構件50內部,即可在不需要繁雜作業下使複數個部位之注入量均勻化。結果,可在窗框與建物壁體10之連結強度沿窗框20全周均相等之狀態下將窗框20固定於建物壁體10之開口部11,且只要配設玻璃窗等隔窗(未圖示)於窗框20內部,即可將所希望的建物門窗構體設置於建物壁體10。此外,由於為將連結材料60注入於模構件50內部之構成,因此無論模構件50的方向如何,均可防止連結材料60在注入中流出的情形,而且在直到硬化之前,均可將連結材料60確實地停留在壁體錨固構件30與框體錨固構件40之間。
再者,由於採用將基板部41與支撐部42一體形成作為框體錨固構件40之設計,因此可使零件數量減少,而可謀求作業性的提升及製造成本的降低。此外,由於在基板部41形成有可螺合螺栓構件140之螺絲孔41a,因此,即使對於形成於建物壁體10之開口部11之內周面與窗框20間之間隙較大的部位,亦可適用相同的框體錨固構件40。
亦即,如第8圖所示,只要將具有從支撐部42前端突出之長度的螺栓構件140螺合於基板部41之螺絲孔41a,且在該螺栓構件140前端部裝設模構件50,則即使開口部11之內周面與窗框20間之間隙較大時,仍可將兩者固定(在此應用例中,螺栓構件140係成為第2固定構件)。此時,在模構件50之底壁部52,只要形成供螺合於螺栓構件140之孔,即使因為將連結材料60注入於模構件50內部時的壓力,也不會再有導致模構件50相對於螺栓構件140偏移之情形的顧慮。而且,由於可藉由使模構件50旋轉而變更注入孔51a之方向,因此,在將框體錨固構件40安裝於窗框20時,不需先確認注入孔51a之方向是否在前方側,而可使該作業易於進行。
另外,在上述實施形態中,雖已例示RC建造體作為建物壁體,惟未必要限定於RC建造體,亦可適用於木造體、或水泥成形板、ALC(Autoclaved Lightweight Aerated Concrete,高壓蒸汽輕質混凝土)板等及其他建造體。
此外,在上述實施形態中,雖已例示橫剖面為圓形,而且圓錐台形物作為模構件50,惟只要是筒狀,則亦可為其他橫剖面形狀者,當然亦可應用同樣的橫剖面形狀者。
再者,在上述實施形態中,雖係使模構件50保持於作為第2固定構件之框體錨固構件40,惟亦可保持於第1固定構件。
再者,在上述實施形態中,雖係設計成透過卡合片43將框體錨固構件40安裝於窗框20之突片20a,惟以設置第2固定構件於框體之方法而言,未必限定於此。
再者,在上述實施形態中,雖係設計成藉由將壁體錨固構件30鎚入至建物壁體10來設置,惟未必限定於此,只要是從建物壁體突出於外部之突起物,則均可適用作為壁體錨固構件。例如,只要使埋設於建物壁體之鋼筋或鋼條一部分露出於外部,則可適用作為壁體錨固構件。此時,可省略將壁體錨固構件30鎚入建物壁體10之作業,而可使作業更易於進行。
10...建物壁體
11...開口部
20...窗框
20a...突片
21...上框構件
22...下框構件
23...縱框構件
30...壁體錨固構件
31...軸部
32...頭部
33...軸套構件
40...框體錨固構件
41...基板部
41a...螺絲孔
41b...缺口傾斜面
42...支撐部
43...卡合片
50...模構件
51...基部
51a...注入孔
52...底壁部
52a...裝設孔
60...連結材料
100...施工用治具
101...小徑孔
102...大徑孔
140...螺栓構件
B...支承材料
H...鎚入機
第1圖係為顯示應用本發明實施形態之框體固定構造之建物門窗構體之暫時固定狀態之主要部分剖面平面圖。
第2圖係為第1圖中之X-X線剖面圖。
第3圖係為顯示應用第1圖所示框體固定構造之建物門窗構體之暫時固定狀態之概念圖。
第4圖係為顯示應用於第1圖所示框體固定構造之第2固定構件者,(a)係為正面圖,(b)係為斜視圖。
第5圖係為應用於第1圖所示框體固定構造之模構件之外觀斜視圖。
第6-1圖係為顯示在第1圖所示框體固定構造中將第1固定構件設於建物壁體之狀態之主要部分放大圖。
第6-2圖係為顯示在第1圖所示框體固定構造中將設有第2固定構件之框體安裝於建物壁體之開口部之狀態之主要部分放大圖。
第6-3圖係為顯示在第1圖所示框體固定構造中藉由模構件覆蓋第1固定構件及第2固定構件周圍之狀態之主要部分放大圖。
第7圖係為顯示在第1圖所示框體固定構造中將第1固定構件設於建物壁體之順序之剖面圖。
第8圖係為顯示第4圖所示第2固定構件之另一使用例圖。
10...建物壁體
11...開口部
20...窗框
20a...突片
30...壁體錨固構件
31...軸部
32...頭部
33...軸套構件
40...框體錨固構件
41...基板部
42...支撐部
43...卡合片
50...模構件
52a...裝設孔
60...連結材料
B...支承材料

Claims (8)

  1. 一種框體固定構造,用以將框體固定於建物壁體之開口部,係具備:第1固定構件,設於建物壁體之開口部;第2固定構件,設於框體;及連結構件,係包括連結材料及模構件,用以連結前述第1固定構件及前述第2固定構件,其中,該連結材料係由在非硬化狀態下呈現具有預定黏度之非固定形狀,而另一方面在硬化後之情形下則顯現預定強度之材料所構成,該模構件係呈筒狀並具有底壁部,且設置成能夠朝向前述第2固定構件的延伸方向移動;前述連結構件係藉由下述方式構成:藉由移動而將前述模構件以覆蓋前述第1固定構件及前述第2固定構件周圍之狀態配設,且在該狀態下,前述連結材料係於非硬化狀態下注入於前述模構件內部後硬化。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框體固定構造,其中,前述模構件係為在呈筒狀之基部之一端具有底壁部,且透過形成於前述底壁部之裝設孔保持於前述第1固定構件及前述第2固定構件之任一方者。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框體固定構造,其中,用以保持前述模構件之第1固定構件或第2固定構件係為在周面具有螺紋槽者,用以藉由此螺紋槽而螺合於前述底壁部之裝設孔。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框體固定構造,其中,前述模構件係在呈筒狀之基部具有用以注入前述連結材 料之注入口。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框體固定構造,其中,前述模構件係至少將呈筒狀之基部之一部分構成為透明。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框體固定構造,其中,前述第1固定構件係從形成於前述建物壁體之開口部之內周面朝向前述框體突出,而且前述第2固定構件係從前述框體之外周面朝向前述開口部之內周面突出,並使此等第1固定構件及第2固定構件在前述模構件內部彼此重疊。
  7. 一種框體固定方法,用以將框體固定於建物壁體之開口部,該方法係包含:將第1固定構件設於建物壁體之開口部之步驟;在安裝於前述建物壁體之開口部之框體之與前述第1固定構件對應之部位設置第2固定構件之步驟;在前述第2固定構件裝設呈筒狀且具有底壁部並設置成可朝前述第2固定構件的延伸方向移動之模構件之步驟;將框體安裝於設有前述第1固定構件之建物壁體之開口部之步驟;使前述模構件朝向前述第2固定構件的延伸方向移動,而以覆蓋前述第1固定構件及前述第2固定構件的周圍之狀態將前述模構件配置於前述第1固定構件及前述第2固定構件周圍之步驟;以及將連結材料注入於被配置成覆蓋前述第1固定構 件及前述第2固定構件的周圍之狀態之前述模構件的內部,並使該連結材料硬化之步驟,該連結材料係由在非硬化狀態下呈現具有預定黏度之非固定形狀,另一方面,在硬化後之情形下則顯現預定強度之材料所構成。
  8. 一種建物門窗構體,係具備藉由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6項中任一項所述之框體固定構造而固定於建物壁體之開口部之框體。
TW99140143A 2010-03-01 2010-11-22 框體固定構造、框體固定方法及建物門窗構體 TWI43715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044572A JP5261417B2 (ja) 2010-03-01 2010-03-01 枠体固定構造、枠体固定方法及び建具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131063A TW201131063A (en) 2011-09-16
TWI437159B true TWI437159B (zh) 2014-05-11

Family

ID=446006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99140143A TWI437159B (zh) 2010-03-01 2010-11-22 框體固定構造、框體固定方法及建物門窗構體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5261417B2 (zh)
CN (1) CN102191902B (zh)
TW (1) TWI43715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25410B (zh) * 2013-04-23 2015-07-15 东莞市彩丽建筑维护技术有限公司 在轻质板墙门窗洞部位拼装墙板的方法及锚固装置
JP6374674B2 (ja) * 2014-03-05 2018-08-15 Ykk Ap株式会社 枠体固定構造及び建具
JP6943809B2 (ja) * 2018-04-25 2021-10-06 三和シヤッター工業株式会社 枠体の設置構造、及び枠体の設置方法
JP7068212B2 (ja) * 2019-02-18 2022-05-16 Ykk Ap株式会社 支持部材、枠体固定構造、枠体固定方法及び建具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2228587A (ja) * 1986-03-29 1987-10-07 ワイケイケイ株式会社 サツシ枠の取付方法
CN2227159Y (zh) * 1994-03-02 1996-05-15 四川省建筑科学研究院 预应力张拉纤维增强筋的复合锚固装置
JPH1171966A (ja) * 1997-08-27 1999-03-16 Kuriki Seisakusho:Kk 躯体接合金具
CN2311545Y (zh) * 1997-11-16 1999-03-24 中外合资柳州欧维姆建筑机械有限公司 扁型锚垫板
CN2404984Y (zh) * 1999-06-23 2000-11-08 薛行善 改进的门窗配件
JP2009150174A (ja) * 2007-12-21 2009-07-09 Ykk Ap株式会社 枠体固定構造、枠体固定方法および窓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131063A (en) 2011-09-16
JP5261417B2 (ja) 2013-08-14
JP2011179235A (ja) 2011-09-15
CN102191902B (zh) 2014-09-03
CN102191902A (zh) 2011-09-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370729B2 (ja) 道路橋防護柵の設置工法
TWI437159B (zh) 框體固定構造、框體固定方法及建物門窗構體
JP4922723B2 (ja) 木造建築構造材の補強方法
JP4964544B2 (ja) プレキャスト鉄筋コンクリート梁部材同士の接合構造
JP2008111290A (ja) プレキャスト鉄筋コンクリート造柱及び鉄骨梁の接合構造
JP2018178365A (ja) 鉄筋継手カプラー
JP6374674B2 (ja) 枠体固定構造及び建具
JP2005200994A (ja) 閉鎖断面部材の接合構造
JP6814537B2 (ja) 接合構造及び接合方法
JP5412157B2 (ja) 異形鉄筋用定着具
JP5369373B2 (ja) 鉄筋の定着構造、鉄筋の定着方法、pc部材の接合構造、pc部材の接合方法
JP2009150175A (ja) ひび割れ誘発目地部材、ひび割れ誘発構造およびコンクリート構造物の構築方法
JP2009299267A (ja) プレキャストコンクリート構造部材接合構造、及びプレキャストコンクリート構造部材の接合方法
JP7261658B2 (ja) プレキャストコンクリート部材の接合方法
JP5705038B2 (ja) 鉄筋継手における鉄筋挿入深さ再確認方法
JP5081040B2 (ja) 鉄筋連結構造および鉄筋連結用継手
JPH03244733A (ja) 外壁の接続構造
KR200415020Y1 (ko) 거푸집판넬의 연결조립구
JP2006200270A (ja) 接合構造及び接合方法。
JP7315151B2 (ja) 木製部材の接続構造について
JP6692722B2 (ja) サッシ取付構造及びサッシ取付方法
KR101087258B1 (ko) 앵커볼트 및 콘크리트 보수 보강용 패널
JP3203646U (ja) アンカー装置
JPH09268704A (ja) 鉄筋の継手構造およびスリーブ型継手
JPH0978787A (ja) 手摺の取付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