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423880B - 衝壓裝置用送料機及衝壓裝置系統 - Google Patents

衝壓裝置用送料機及衝壓裝置系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423880B
TWI423880B TW096102199A TW96102199A TWI423880B TW I423880 B TWI423880 B TW I423880B TW 096102199 A TW096102199 A TW 096102199A TW 96102199 A TW96102199 A TW 96102199A TW I423880 B TWI423880 B TW I423880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arms
press device
pair
heigh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610219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0738442A (en
Inventor
Shizuaki Okazaki
Hideki Kondo
Original Assignee
Kitagawa Seiki Kabushiki Kaish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itagawa Seiki Kabushiki Kaisha filed Critical Kitagawa Seiki Kabushiki Kaisha
Publication of TW2007384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73844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2388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23880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0PRESSES
    • B30BPRESSES IN GENERAL
    • B30B15/00Details of, or accessories for, presses; Auxiliary measures in connection with pressing
    • B30B15/30Feeding material to presses
    • B30B15/302Feeding material in particulate or plastic state to moulding press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QDETAILS, COMPONENTS, OR ACCESSORIES FOR MACHINE TOOLS, e.g. ARRANGEMENTS FOR COPYING OR CONTROLLING; MACHINE TOOLS IN GENERAL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STRUCTION OF PARTICULAR DETAILS OR COMPONENTS; COMBINATIONS OR ASSOCIATIONS OF METAL-WORKING MACHINES, NOT DIRECTED TO A PARTICULAR RESULT
    • B23Q7/00Arrangements for handling work specially combined with or arranged in, or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connection with, machine tools, e.g. for conveying, loading, positioning, discharging, sorting
    • B23Q7/005Lifting devi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QDETAILS, COMPONENTS, OR ACCESSORIES FOR MACHINE TOOLS, e.g. ARRANGEMENTS FOR COPYING OR CONTROLLING; MACHINE TOOLS IN GENERAL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STRUCTION OF PARTICULAR DETAILS OR COMPONENTS; COMBINATIONS OR ASSOCIATIONS OF METAL-WORKING MACHINES, NOT DIRECTED TO A PARTICULAR RESULT
    • B23Q7/00Arrangements for handling work specially combined with or arranged in, or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connection with, machine tools, e.g. for conveying, loading, positioning, discharging, sorting
    • B23Q7/04Arrangements for handling work specially combined with or arranged in, or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connection with, machine tools, e.g. for conveying, loading, positioning, discharging, sorting by means of grippe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S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S100/00Press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ress Drives And Press Lines (AREA)
  • Specific Conveyance Elements (AREA)
  • Feeding Of Workpieces (AREA)

Description

衝壓裝置用送料機及衝壓裝置系統
本發明係有關一種將被加工物送入衝壓裝置中及/或將被加工物從衝壓裝置中取出的衝壓裝置用送料機和衝壓裝置系統。
一直以來,為了製造例如印刷配線基板(PWB)或撓性印刷配線基板(FPC)等,採用通過一次衝壓加工對多個被加工材料(樹脂薄膜等;與加工後的成形品組合,下文稱作“製品”)進行衝壓加工的多層衝壓裝置。該多層衝壓裝置具有上部衝壓盤、至少一個中間衝壓盤及下部衝壓盤。上部和下部衝壓盤分別在上表面或下表面上具有一個衝壓面,中間衝壓盤具有上下兩個衝壓面。各個衝壓盤設置為衝壓面相互平行且大致水準,並上下疊置。該衝壓裝置如下述操作,首先衝壓盤在疊置方向上相互保持間距地設置,製品放置在下部衝壓盤和中間衝壓盤上側的衝壓面上。然後,沿衝壓盤彼此靠近的方向對衝壓盤進行驅動,隨後,製品的上下兩面與毗鄰的衝壓盤相對的衝壓面接觸(即,製品由上下衝壓盤夾持)。進一步驅動衝壓盤,對製品施加壓縮負荷,以進行製品的衝壓加工。接著,在衝壓加工完成後,沿衝壓盤彼此遠離的方向對衝壓盤進行驅動,便可將製品從多層衝壓裝置中取出。
另外,由該多層衝壓裝置、及後述的堆積機和送料機構成衝壓裝置系統。堆積機用於臨時容置衝壓加工前/後的製品,送料機則負責在堆積機和多層衝壓裝置之間進行製品的輸送。並且,在該衝壓裝置系統的一連串製程之間,製品始終放置於輸送板(托架板)上。即,製品處於放置在輸送板上的狀態時容置於堆積機內,由送料機輸送,並由多層衝壓裝置進行衝壓加工。加工後又將製品放置回輸送板上,由送料機輸送,並再次容置於堆積機。
堆積機的結構為,保持與放置在多層衝壓裝置內時相同的相對位置關係以容置通過一次衝壓所加工的多個製品。堆積機具有大致正方體形狀的箱體、及從箱體的內壁向內側突出的支撐臂。並且,支撐臂還具有從其前端向上方突出的爪部。輸送板被設置為由多個支撐臂(更具體地說為爪部)從下方支撐,並可容置於堆積機內。
此外,堆積機與皮帶傳輸機等輸送裝置相連。衝壓加工前的製品在放置於輸送板上的狀態下,通過該皮帶傳輸機裝置從上一個製程輸送到堆積機內;然後通過已知機構容置於堆積機內。另外,容置於堆積機內的衝壓加工後的製品仍然在放置於輸送板上的狀態下,通過皮帶傳輸機裝置,輸送到下一製程。
下文將對送料機的具體功能進行介紹。該送料機,(1)首先移動到堆積機前;(2)原樣保持容置時的製品間位置關係、從堆積機中將製品取出;(3)然後,在放置有製品的狀態下,移動到多層衝壓裝置前;(4)接著,將製品移送到多層衝壓裝置的下部衝壓盤和中間衝壓盤上。在此期間,保持送料機內容置時的製品間的位置關係。如此,多層衝壓裝置則處於可對製品進行衝壓加工的狀態。另外,在從多層衝壓裝置中取出衝壓加工後的製品並將其容置於堆積機內時,實施與前述製程相反的步驟。即,在送料機移動到多層衝壓裝置前,從多層衝壓裝置中將衝壓加工後的製品取出,原樣放置製品並移動到堆積機前,最後將製品容置於堆積機內。在此期間,送料機保持將製品取出時製品的相對位置關係。
特公平7-115240(日本國特許公報)中揭示了該種已有的送料機。在特公平7-115240闡述的結構中,送料機包括多對承載臂,在一對承載臂(承載臂對)上放置有一個輸送板。
各個承載臂設置為可連動且能夠在上下方向上驅動,通過向上方移動承載臂,能夠向上舉起處於承載臂上方的輸送板。而且在輸送板放置於承載臂上的狀態下移動送料機,以使承載臂進入堆積機或衝壓裝置內,然後通過使承載臂下降,可將輸送板移送到位於輸送板下方的堆積機的支撐臂或衝壓裝置的衝壓盤上。
多對承載臂沿垂直方向並排設置,通過同時使多對承載臂下降,可同時將放置於各個承載臂上的多個輸送板放置在衝壓盤或堆積機的支撐臂上。並且,通過使多對承載臂同時升高,可同時向上舉起放置於衝壓盤或堆積機的支撐臂上的多個輸送板。
在特公平7-115240闡述的結構中,在輸送板裝卸時,需要將該承載臂送入到堆積機和衝壓裝置內。在多層衝壓裝置中,通常情況下,驅動衝壓盤的油壓缸設置於下部衝壓盤下方。因而,在承載臂的前端側(相對靠近堆積機或衝壓裝置的一側)設置有用於支撐承載臂的支撐結構的情況下,該支撐結構本身與衝壓裝置的油壓缸產生干涉,而不能將承載臂送入衝壓裝置內。如此,用於支撐承載臂的支撐結構只能設置在承載臂的基端側(相對遠離堆積機或衝壓裝置側的端部),即,承載臂採用懸臂梁支撐。
為了使用該承載臂承載製品和輸送板,承載臂的長度應與其長度方向的最大製品尺寸相同。在由該種尺寸的承載臂承載製品時,彎曲力矩集中在承載臂的基端。此外,如上所述承載臂需要升高或下降。結構為每個承載臂均有驅動機構的現有送料機,具有在承載臂基端側沿上下方向驅動承載臂的驅動機構(汽缸機構、滾珠螺桿機構、齒輪齒條機構等)。此時,前述彎曲力矩集中在該驅動機構上,特別集中在其嚙合部分上。因而,現有的機構中,在輸送重量較大及/或最大製品長度比較長的製品時,嚙合面積必須很大,以便充分抵禦彎曲力矩。如此,用於沿上下方向驅動承載臂的驅動機構大型化,也會產生送料機和衝壓裝置大型化的問題。另外,現有裝置中也有使支撐承載臂的支柱和承載臂一起升高/下降的結構,此時,由於可動部的重量較大,需要使用大型的驅動裝置,因此也同樣存在裝置系統大型化的問題。
為了解決前述問題,由本發明的實施例可提供一種衝壓裝置用送料機;其可在對被加工物進行衝壓加工的衝壓裝置與容置衝壓加工前及/或衝壓加工後的前述被加工物的堆積機之間移送前述被加工物,且具有承載臂支柱、及一端由承載臂支柱支撐並水準延伸的至少一對承載臂。其中,前述至少一對承載臂的各對具有:一對板承載部、其能夠承載其上放置有被加工物的托架板;及一對提升機構,其使該一對板承載部相對於承載臂的各對而沿上下方向移動。
下文將參考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所述的衝壓裝置系統的結構進行說明。在說明中,用上下左右表示圖中方向,但是這是以圖中引用符號可正確表達紙面朝向為基準。
下文所述的本實施例的衝壓裝置是用於對撓性印刷配線板(FPC)實施衝壓製程的裝置系統,其結構為可通過多層衝壓裝置同時處理多組基板材料。FPC通過在表面形成有電路圖案的基板上疊加具有粘結層的覆蓋層膜,並進行熱壓製造而成。一般來說,基板和覆蓋層膜由厚度為20~150μm的聚亞胺薄膜組成。電路圖案由厚度為20~50μm的銅薄膜形成。通過調整加工溫度和壓力,本實施例的衝壓裝置系統還可用於製造:將具有電路圖案的基板進行疊置而成的多層FPC、及將板厚較厚的紙苯酚基板或紙環氧基板作為基板使用的剛性較高的印刷配線基板(PWB)。
第一圖是表示本發明實施例所述的衝壓裝置系統整體的側視圖,第二圖~第五圖係本發明實施例所述的衝壓裝置系統整體的俯視圖。而且,第一圖是從第二圖中上方向下觀察的視圖。衝壓裝置系統1包括:放置有加工前製品的堆積機100、對製品進行衝壓加工的衝壓裝置200、及從堆積機100向衝壓裝置200輸送製品的送料機300。第六圖表示送料機300的正視圖(第一圖中的A-A剖視圖),但是在第六圖中,省略了後述的製品P和放置製品P的板M。
在第二圖~第五圖中,堆積機100和衝壓裝置200在圖中沿上下方向並排設置。並且,送料機300鄰設於堆積機100和衝壓裝置200的圖中右側,並在此進行製品的交接。因此,送料機300能夠在與堆積機100鄰接的第一位置(第二圖中的右下位置)及與衝壓裝置200鄰接的第二位置(第三圖中的右上位置)之間移動(圖中上下方向)。
如第二圖和第三圖所示,送料機300包括圖中向左右方向延伸的承載臂310、320。由高度大致相同的承載臂310、320構成一對承載臂對301。當送料機300處於第一位置(第二圖)時,可使承載臂對301向堆積機100移動。若使承載臂對301移動(第四圖),則承載臂對301進入堆積機100中。這裏,在構成承載臂對301的承載臂310、320上分別設置有從下方對製品進行支撐的製品支承部(相當於權利要求書中的“板承載部”)313、323。通過承載臂對301進入堆積機100中,可將放置在堆積機100內的製品移送到製品支承部313、323上,或也可將由製品支承部313、323支撐的製品移送到堆積機100內。
當送料機300處於第二位置時(第三圖),可使承載臂對301向衝壓裝置200移動。若移動承載臂對301(第五圖),則承載臂對301進入衝壓裝置200內,可將製品支承部313、323所支撐的製品移送到衝壓裝置200的熱盤上,或將放置於衝壓裝置200的熱盤上的製品移送到製品支承部313、323上。
在本實施例的一連串製程中,製品直接放置於長方形板即托架板(carrier plate)上進行輸送或衝壓加工。在堆積機100上沿垂直方向並排放置有多個樹脂板製品P。各個製品P分別放置在金屬製的托架板M上。如第四圖所示,各個托架板M分別在四個點上由架子110的支撐臂111~114支撐。支撐臂111、112從圖中上側延伸以對托架板M進行支撐,支撐臂113、114從圖中下側延伸以對托架板M進行支撐。支撐臂111和113在圖中沿上下方向並列設置,同樣支撐臂112和114也在圖中沿上下方向並列設置。
第七圖是堆積機100的正視圖(在第二圖中從左向右觀察的視圖)。如第七圖所示,支撐臂111~114分別是沿垂直方向並列且有多組(圖中為三組)。在水準方向設置的一組支撐臂111~114上放置有一個托架板M。
支撐臂111~114固定在堆積機100的裝置構架上。放置有製品P的托架板M從第二圖中的左側送入堆積機100內。為了將製品P送入堆積機100內,使用沿第二圖中左右方向(下文稱作“輸送方向”)輸送托架板M的升降傳送機120。升降傳送機120能夠沿垂直方向(在第二圖中相對於紙面垂直的方向)移動。此外,可驅動該升降傳 送機120將放置在其上的板從第二圖中的左側向右側輸送。其中,驅動升降傳送機120的驅動機構在圖中未顯示。
如第二圖、第四圖、第七圖所示,升降傳送機120在第二圖中上下方向(下文稱作“寬度方向”)的尺寸比支撐臂111和113在寬度方向的間隔、及支撐臂112和114在寬度方向的間隔小。如此,升降傳送機120不會與支撐臂111~114產生干涉,可自如地上下運動。
下面,對將托架板M和製品P放置在堆積機100的支撐臂111~114上的步驟進行說明。第八A圖~第八D圖分別是對第二圖的A-A斷面的一部分進行放大的視圖。如圖所示,支撐臂112和114分別具有在垂直方向上延伸的爪部112h、114h。支撐臂111和113也具有相同形狀的爪部111h、113h(參照第二圖)。
第八A圖表示在堆積機100中、托架板M被搬送前的狀態。如第八A圖所示,升降傳送機120的上表面122處於比由最上端的支撐臂111~114的爪部上端所確定的水平面TS1更高的位置。
然後驅動升降傳送機120,以使升降傳送機120的上表面122前進(在第二圖中從左向右的方向),放置有製品P的托架板M移動至處於升降傳送機120的各個支撐臂111~114之間的區域(區域121:第二圖、第四圖)。第八B圖表示此種狀態。在該狀態下,托架板M的底面處於比前述水平面TS1(即,由最上端的支撐臂111~114的爪部上端所確定的面)高的位置。如此,托架板M不會與支撐臂的爪部111h~114h相互干涉,從而將托架板M和製品 P沿水準方向搬送到堆積機100內。
然後,升降傳送機120下降到第八C圖所示的位置,如此,升降傳送機120的上表面122變得比水平面TS1低,托架板M被移送到最上端的支撐臂的爪部上。
接著驅動升降傳送機120,以使升降傳送機120的上表面122前進(即,在第二圖中從左向右移動),放置有其他製品P的托架板M移動至處於升降傳送機120的各個支撐臂111~114之間的區域(區域121:第二圖)。第八D圖表示了此種狀態。在該狀態下,托架板M的底面處於比由上數第二個支撐臂111~114的爪部上端所確定的水平面TS2更高的位置,而且托架板的上端處於比最上端的支撐臂111~114的下端所確定的水平面BS1更低的位置。此外,製品P的寬度方向尺寸比支撐臂111和113之間間隙的寬度方向尺寸及支撐臂112和114之間間隙的寬度方向尺寸更小。而且製品P的最上端高度處於比最上端的支撐臂111~114的爪部上端所確定的水平面TS1(即,上層托架板M的底面位置)更低的位置。如此,托架板M和放置於其上的製品P不會與支撐臂的爪部111h~114h及上層的托架板相互干涉,並被搬送到堆積機100內。
下面,通過從上向下按順序對剩餘的所有支撐臂111~114組(參照第三圖)實施第八C圖及第八D圖的製程,並分別將托架板M和製品P放置在支撐臂111~114的各組上。
本實施例中,在堆積機100或衝壓裝置200和送料機300之間進行放置有製品P的托架板M的交接。為了進行 前述交接,在各個承載臂310、320上設置有能夠使製品支承部313、323相對於承載臂310、320上升/下降的提升機構314、324。下文將參考附圖對提升機構314、324的結構進行說明。
第九圖是沿寬度方向對承載臂對301進行剖切的剖視圖(第二圖中的B-B剖視圖)。第十圖是從承載臂320側上方觀察承載臂對301的承載臂310的側視圖。第十一圖和第十二圖分別是從承載臂320側觀察承載臂310上安裝的提升機構314和導向機構315部分的側視圖。而且為了明確地說明裝載臂的構造,在第九圖中省略了托架板M上的製品P,在第十圖~第十二圖中省略了托架板M和製品P。如圖所示,製品支承部313、323為具有凹字形斷面形狀的超長形部件,並分別通過提升機構314、324,安裝在承載臂310、320寬度方向的內側側面上。另外,在凹字形空洞部的底面即接觸面313a、323a上放置有托架板M的情況下,由製品支承部313、323從下方對托架板M和放置於其上的製品P進行支撐。
提升機構314、324是通過螺栓固定在承載臂310、320的寬度方向內側側面上的圓筒狀部件。活塞314a、324a可滑動地設置在圓筒內部。活塞314a、324a可沿氣缸內周滑動同時沿上下方向移動。而且,在提升機構314、324上配備有圖中未顯示的驅動機構,從而可沿上下方向對活塞314a、324a進行驅動。作為該驅動機構,可以是採用油壓、氣壓馬達的驅動機構,也可以採用螺線管的驅動結機構。活塞314a、324a的下端固定在製品支承部313、323 的上面。通過對活塞314a、324a進行驅動,可使製品支承部313、323沿上下方向移動。
另外,如第十圖和第十二圖所示,通過螺栓將一對導向機構315固定在承載臂310的寬度方向內側側面上。導向機構具有沿上下方向貫通的通孔315b,導向桿315a可滑動地插置於通孔315b中。並且,導向桿315a的下端固定在製品支承部313的上面。通過通孔315b對與製品支承部313連為一體的一對導向桿315a導向,僅在上下方向對製品支承部313的移動方向進行限制。而且,具有與導向機構315相同功能的導向機構325設置於承載臂320上(參照第二圖等),通過導向機構325,僅在上下方向對製品支承部323的移動方向進行限制。
下面將參照第四圖及第十三A圖~第十三D圖,對採用前述所說明的提升機構314和324、並通過送料機300將設置於堆積機100內的托架板M和製品P取出的製程進行介紹。
如上所述,送料機300具有承載臂310、320;該承載臂310、320朝向與通過升降傳送機120進行搬送的托架板M的輸送方向相平行的方向延伸。另外,在圖中僅分別表示一對承載臂對301,但實際上,在對應於各組支撐臂111~114的高度,分別配置有一對承載臂對301。
如圖所示,承載臂310、320是通過沿垂直方向延伸的臂導向部311、321(相當於申請專利範圍中的“承載臂支柱”)支撐其一端的一種懸臂。送料機300以承載臂310、320的自由端312、322(參照第一圖)為前端進行驅動, 以使承載臂310、320進入堆積機100內,因此臂導向部311、321不會與堆積機100干涉。下面,為了與堆積機交接製品,將最佳的送料機300的位置定義為製品交接位置(第四圖中送料機300的位置)。
下面,對使用送料機300從堆積機100將托架板M和放置於其上的製品P取出的具體製程進行說明。第十三A圖~第十三C圖分別是第四圖中A-A的剖視圖,第十三D圖是第二圖中的B-B剖視圖。
第十三A圖表示承載臂310、320插入堆積機100之前的狀態。此時送料機300處於第一位置。
然後,將送料機300移動至製品交接位置。第十三B圖表示送料機300移動到製品交接位置後的狀態。如第十三B圖所示,製品支承部313、323處於第二高度,即接觸面313a、323a比托架板M寬度方向兩端(圖中左右端)稍低。在本實施例中,托架板M寬度方向兩端呈曲柄狀彎曲,托架板M寬度方向兩端的底面和支撐臂111~114之間的間隙部的高度方向尺寸較大。因而在製品支承部313、323將承載臂水準地輸送到堆積機內時,製品支承部不會與托架板M和支撐臂碰撞。
此時,承載臂310、320由支撐滾筒115從下方支撐。支撐滾筒115是一種圓筒狀滾筒,其被支撐在從堆積機100的設備構架延伸到寬度方向內側的軸上,並可圍繞該軸自由轉動。支撐滾筒115的上端高度與承載臂310、320的下端高度大致相同。因此,當承載臂310、320沿輸送方向進退時,支撐滾筒115也在其帶動下轉動,並對承載臂 310、320進行支撐以使其不產生形變,同時可使承載臂310、320無阻力地進退。
接著,對提升機構314和324進行驅動,以使製品支承部313、323上升到第一高度。當製品支承部313、323處於第一高度時,接觸面313a和323a處於比支撐臂111~114的上端稍高的位置。如此,如第十三D圖所示,托架板M從支撐臂111~114突出。
然後,將送料機300移動到第一位置。第十三D圖表示送料機300移動到第一位置時送料機300的寬度方向的剖面。在第十三C圖中,托架板M處於僅由承載臂310、320支撐的狀態。若從第十三C圖的狀態移動送料機300,則如第十三D圖所示那樣將托架板M(和其上的製品P)直接放置於承載臂310、320,並將托架板M和製品P從堆積機100中取出。
如上所述,在本實施例中,從堆積機100中取出製品P時,沿垂直方向驅動安裝於承載臂310、320上的製品支承部313、323,此時,送料機300的承載臂310、320本身不沿垂直方向驅動。即,雖在承載臂310、320的固定端(第一圖~第五圖中臂導向部311、321側的端部)上施加了很大的彎曲力矩,但由於承載臂310、320沒有通過可動機構而是被直接固定在臂導向部311、321上,因而,可穩固地支撐承載臂。如此,即使製品P的重量非常大,承載臂310、320也能保持製品的穩定。另外,與使臂導向部一起上下運動的結構相比,可動部分的重量則非常輕。因而,以較低功率即可使用小型.輕量的可動機構,從 而可使送料機整體小型.輕量化。
然後,將由送料機300承載的托架板M和製品P放置於衝壓裝置200的熱盤(後述)上,如第二圖~第五圖所示,在本實施例中,堆積機100和衝壓裝置200在寬度方向上(圖中上下方向)並列設置。在托架板M放置於承載臂310、320上的狀態下,將送料機300從第一位置(第二圖)移動到第二位置(第三圖)。從而,送料機300鄰接於衝壓裝置200的圖中右側。若將送料機300從該第二位置向衝壓裝置200方向(在第三圖中從右向左的方向)移動,則承載臂310、320和放置於其上的托架板M及製品P進入衝壓裝置200內(第五圖)。將此時送料機300的位置定義為製品配置位置(第五圖中送料機300的位置)。
下面,對衝壓裝置的結構進行說明。第十四圖是衝壓裝置200的正視圖。如第二圖和第十圖所示,中間熱盤導向機構210包括兩對導桿211和一對導向板212;其中,導桿211設置於熱盤220寬度方向兩端附近、並呈稜柱狀沿垂直方向延伸;導向板212連接這兩個導桿211並確保中間熱盤導向機構210的剛性,且沿輸送方向排列。另外,在各個導桿211的中部,固定有分別與中間熱盤223對應的熱盤支承塊214。熱盤導軌223a沿寬度方向突出地設置於中間熱盤的寬度方向兩端,並通過將熱盤導軌223a放置於該熱盤支承塊214上,如此,中間熱盤223由中間熱盤導向機構210從下方進行支撐。
而且,導桿211的一個側面即距熱盤最遠的側面固定 在衝壓裝置200的側方構架271的內側。
衝壓裝置的工作平臺251通過油壓缸260驅動而沿上下方向運動。下部熱盤222固定在工作平臺251的上面。在此,驅動油壓缸260使工作平臺251和下部熱盤222升高,下部熱盤222通過製品P與其上的中間熱盤223接觸,則該中間熱盤223由下部熱盤222從下方支撐。若使工作平臺251從該狀態進一步升高,則熱盤導軌223a從熱盤支承塊214上脫離,下部熱盤222和其上的中間熱盤223一起向上方移動。此時,如果該下部熱盤222和中間熱盤223通過製品P與一層上的中間熱盤接觸,則同樣該中間熱盤223和下部熱盤222一同向上方移動。反復執行該製程,在整個中間熱盤223和下部熱盤222成為一體的狀態下,使最上層的中間熱盤223和上部熱盤221接觸。在該狀態下,通過下部熱盤222將壓力施加於製品P上,從而對製品P進行衝壓加工。另外,熱盤導軌223a和熱盤支承塊214在輸送方向的尺寸和安裝位置設置為,在工作平臺251移動時不與中間熱盤223的熱盤導軌223a、及位於其上方的熱盤支承塊214干涉。更具體地說,在第十四圖中,某層中間熱盤223的圖中左側的熱盤導軌223a的右側設置為比其上層的中間熱盤223對應的熱盤支承塊214的左側端面更靠圖中左側。同樣,某層中間熱盤223的右側的熱盤導軌223a的左側設置為比其上層的中間熱盤223對應的熱盤支承塊214的右端更靠右側。
下面,對將送料機300承載的托架板M和製品P配置在衝壓裝置200上的步驟進行詳細說明。第十五A圖~ 第十五C圖分別是衝壓裝置200在第三圖中的C-C剖視圖。而且,在第十五A圖~第十五C圖中,雖然僅表示出一個托架板M和製品P,但是在下文介紹的本實施例的設置處理中,能夠同時對送料機300所承載的所有的托架板M和製品P進行同樣的設置處理。
在本實施例中,通過使位於第三高度的製品支承部313、323下降到第四高度,將由送料機300的製品支承部313、323所支撐的托架板M移送到其熱盤上。而且在本實施例中,第三高度是與堆積機內的製品交接位置中的第一高度相同的高度,第四高度是與堆積機內的製品交接位置中的第二高度相同的高度。
第十五A圖表示將送料機300移動到製品配置位置、將承載臂310、320、托架板M和製品P搬送到衝壓裝置200內的狀態。而且,在圖中表示為中間熱盤223,在下部熱盤222中也可進行同樣的處理。此時托架板M的底面配置在比所對應的中間熱盤223(或下部熱盤222)的上面更高的位置。
此時,承載臂310、320的底面由支撐滾筒215在下方支撐。支撐滾筒215是一種圓筒狀滾筒,其被支撐在從衝壓裝置200的裝置構架向寬度方向內側延伸的軸上,並可圍繞該軸自由轉動。支撐滾筒215的上端高度與承載臂310、320的下端高度大致相等。如此,當承載臂310、320沿輸送方向進退時,支撐滾筒215也在其帶動下轉動,並對承載臂進行支撐以使其不產生形變,同時可使承載臂310、320無阻力地進退。
然後,驅動提升機構,使製品支承部313、323下降為第四高度。在第四高度上,托架板M與熱盤接觸,此外接觸面313a、323a從托架板M脫離。第十五B圖表示該狀態。如此,托架板M和製品P僅由熱盤222、223承載。
接著,使送料機300從製品配置位置向第二位置移動。第十五C圖表示其移動結束時的狀態。因而,將放置有製品P的托架板M放置在中間熱盤222和下部熱盤223上。在該狀態下,通過驅動工作平臺251,可如前述對製品P進行衝壓加工。
如上所述,在本實施例中,將製品P配置在衝壓裝置200上時,沿垂直方向驅動製品支承部313、323,此時,送料機300的承載臂310和320本身不沿垂直方向驅動,如此,承載臂310、320的被施加有較大彎曲力矩的固定端(臂導向部311、321側的端部)沒有通過可動部,而被直接固定在臂導向部311、321上,從而由臂導向部進行穩固地支撐。因此,即使製品P的重量很大,承載臂310和320也能穩固地承載製品。
在將托架板M和製品P放置在熱盤220上後,對製品P進行真空衝壓加工。下面對其步驟進行說明。第十六圖是將托架板M和製品P放置在熱盤220上後的衝壓裝置200的側視圖。另外,第十五圖是從第二圖中右側觀察衝壓裝置200的正視圖。
如上所述,下部熱盤222被放置在工作平臺251上。而且,在最上層的中間熱盤223上所放置的製品P的上側,配置有固定於冠狀平臺252的底面的上部熱盤221。 冠狀平臺252固定於從衝壓裝置200的裝置構架的頂板部向下方延伸的冠狀平臺固定用構架253的下端。
工作平臺251通過採用油壓或空氣壓力驅動的汽缸260而沿上下方向被驅動,而且如上所述,各個中間熱盤223由於下部熱盤222的上升,通過製品P而與下部熱盤222形成一體,並與下部熱盤一起升高。如此,不斷使工作平臺251升高,直至將托架板M和製品P無間隙地夾持在下部熱盤222、中間熱盤223和上部熱盤221之間,並從該狀態使工作平臺251進一步升高,從而在熱盤之間對製品P進行衝壓加工。
下部熱盤222、中間熱盤223和上部熱盤221通過圖中未顯示的加熱裝置(例如使加熱後的熱介質在熱盤內部所具有的管路內進行迴圈的裝置)進行溫度調整。熱盤的溫度可根據製品P的特性進行控制。
工作平臺251、冠狀平臺252、下部和中間熱盤220、上部熱盤221、中間熱盤導向機構210及對前述進行支撐的裝置構架均設置在真空箱280內。
真空箱280由四面和上下的壁面包圍而形成密封的空間(第十六圖中的斜線部)。而且如第十六圖所示,在構成真空箱280一側面的壁面(第十六圖中之右側)上設置有開口282,製品P通過該開口282出入。另外,在形成有開口282的壁面上還設置有滑動門284。在製品P進行放置或取出時,該滑動門向下方滑動,以使放置於承載臂310、320和製品支承部313、323上的製品P能夠通過該開口。另外,在對製品P進行衝壓加工時,滑動門284向 上方移動以堵塞開口282,從而使真空箱280內的空間密閉。
利用前述結構的衝壓裝置200,如下述對製品P進行衝壓加工。首先,在使滑動門284向下方滑動的狀態下,通過前述步驟,將製品P放置在熱盤220上。然後,使滑動門284上升,由真空箱280從外部對工作平臺251、冠狀平臺252、熱盤220、中間熱盤導向機構210及對前述進行支撐的裝置構架進行密封。然後利用圖中未顯示的真空泵,使真空箱內的氣壓下降。
然後,使工作平臺251升高,對製品P進行衝壓加工,衝壓加工結束後,通過圖中未顯示的升壓閥,使箱內的氣壓復原為大氣壓,並使工作平臺251下降,同時也使滑動門284下降。工作平臺251下降時,在其下降過程中,中間熱盤223的熱盤導軌223a從上按順序卡在熱盤支承塊214上,毗鄰的中間熱盤223彼此或最下層的中間熱盤223和下部熱盤222依次分離,在該狀態下,可將製品P從衝壓裝置200中取出。
接著,利用送料機300從衝壓裝置200內將製品P取出。取出步驟按照與第十五A圖~第十五C圖所示的製品P的搬入步驟相反的順序即按順序如第十五C圖、第十五B圖及第十五A圖所示進行處理,將製品P取出。所取出的製品由送料機300輸送到堆積機100內。按照與第十三A圖~第十三D圖所示的製品P的取出順序相反的順序、即依序按第十三D圖、第十三C圖、第十三B圖及第十三A圖所示處理的處理順序,在送料機300移動到製品交 接位置後、將製品向堆積機100輸送。
下面將通過附圖對送料機300的移動機構進行說明。第一圖是沿寬度方向(第三圖中從下向上的方向)對處於第二位置的送料機300進行透視後的側視圖。送料機300包括第一移動機構340和第二移動機構330。其中,第一移動機構340用於在第一位置(第二圖)或第二位置(第三圖)與製品交接位置(第四圖)或製品放置位置(第五圖)之間沿輸送方向進行移動;第二移動機構330用於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間沿寬度方向進行移動。
第一移動機構340具有搭架在輸送方向且水準方向上的一對滾珠螺桿341、342、分別與該滾珠螺桿341、342配合的螺母343、344、及分別對滾珠螺桿341、342進行旋轉驅動的第一馬達345。臂導向部311、321分別懸吊在螺母343、344上。如此,若由第一馬達345對滾珠螺桿341進行旋轉驅動,則臂導向部311、321及承載臂310、320與螺母343、344一同沿輸送方向(圖中左右方向)移動。滾珠螺桿341、342懸吊於送料機300的頂板350的下方,並且馬達345固定在頂板350的上面。第一馬達345轉動軸的力矩通過驅動輪346和環形傳送帶347傳送到滾珠螺桿341、342上;其中,驅動輪346安裝於馬達345的轉動軸上;環形傳送帶347架設於滾珠螺桿341、342末端(圖中右側)設置的從動輪341a、342a上。
如上所述,在本實施例中,通過該滾珠螺桿機構承載臂310、320可在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與製品交接位置或製品放置位置之間進行移動。而且在本實施例中,第一移 動機構是通過滾珠螺桿機構而使承載臂移動的機構,也可以使用(油壓或空氣壓力驅動的)汽缸機構或齒條、齒輪傳動機構等以替代滾珠螺桿機構。
承載臂310、320和臂導向部311、321如上所述從頂板350懸吊的狀態下,通過下述的第二移動機構,連同頂板350一起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間移動。
第二移動機構330具有水準地搭架在輸送方向上的一對線性軌道331、332、及分別與線性軌道331、332卡合且沿寬度方向可在所述軌上移動的軌卡合塊333、334。軌卡合塊333、334一同固定在頂板350上,而且線性軌道331、332懸吊在頂部2上。頂板350、承載臂310、320和臂導向部311、321可沿線性軌道331、332(即、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間)進行移動。
另外,在頂部2上懸吊有沿寬度方向水準延伸的齒條335;而且在頂板350上固定有第二馬達336。與齒條335嚙合的小齒輪337則安裝在第二馬達336的轉動軸上。如此,通過驅動第二馬達336,能夠沿著線性軌道331、332在寬度方向驅動頂板350、承載臂310、320。
此外,在本實施例中,第二移動機構是由齒條齒輪機構而使承載臂移動的機構,也可以使用(油壓或空氣壓力驅動的)汽缸機構或滾珠螺桿機構等替代該齒條齒輪機構。
在前述介紹的本發明實施例的送料機中,即使製品的重量大及/或尺寸大,也不必增加送料機的尺寸即可穩固地承載製品。
另外,在本發明的幾個實施例中,至少一對承載臂是多對承載臂,該多對承載臂相對于承載臂支柱在同一側相互平行地設置。
通過該種結構,能夠製成同時加工多個製品的小型的衝壓裝置用送料機。
在本發明的幾個實施例中,承載臂支柱設置為其延長方向朝向垂直方向,多對承載臂以規定間隔並列配置在垂直方向上。
根據這種結構,能夠製成小型且力學結構穩定的衝壓裝置用送料機。
在本發明的幾個實施例中,提升機構能夠在第一高度和第二高度之間移動板承載部。其中,該第一高度是指托架板可由板承載部支撐而不是由堆積機所對應的支撐臂支撐的高度;第二高度是指托架板由對應的支撐臂支撐,而不是由板承載部支撐的高度。
在本發明的幾個實施例中,提升機構能夠在第三高度和第四高度之間移動板承載部。其中,該第三高度是指托架板可由板承載部支撐而不是由衝壓裝置所對應的熱盤支撐的高度;第四高度是指托架板由對應的熱盤支撐,而不是由板承載部支撐的高度。
通過這種結構,即使製品的重量大及/或尺寸大,也能製造出在送料機和熱盤及/或堆積機之間穩定地進行製品交接的提升機構。
在本發明的幾個實施例中,第三高度與第一高度一致。
根據這種結構,在堆積機內或衝壓裝置內接收製品後,到在衝壓裝置或堆積機內交接製品之前,都無需變更托架板的高度。如此,送料機可迅速地進行製品的搬運。
在本發明的幾個實施例中,第四高度與第二高度一致。
通過該結構,堆積機和衝壓裝置內製品換載所必需的板承載部的移動量相等,如此,可以簡化提升機構的構造及/或控制,從而可進一步削減裝置尺寸和製造成本。
在本發明的幾個實施例中,在構成至少一對承載臂的各個承載臂上設置有僅在上下方向對板承載部的移動方向進行限制的導向機構。
在本發明的幾個實施例中,提升機構通過汽缸機構對板承載部進行驅動。
根據這種結構,即使對於重量大的製品,也能夠使提升機構穩定地運作。
在本發明的幾個實施例中,可提供一種衝壓裝置系統,該系統具有本發明實施例所述的前述衝壓裝置用送料機中的任一種及衝壓裝置。
在本發明的幾個實施例中,可提供一種衝壓裝置系統,該系統具有本發明實施例所述的前述衝壓裝置用送料機中的任一種、及衝壓裝置和堆積機。
根據這種結構,可以製成一種能夠在衝壓裝置或堆積機和送料機之間穩定地交接大重量及/或大尺寸製品的衝壓裝置系統。
在本發明的幾個實施例中,衝壓裝置具有臂支撐部。 該臂支撐部在衝壓裝置用送料機的至少一對承載臂進入衝壓裝置內時,從下方對該至少一對承載臂進行支撐。
在本發明的幾個實施例中,堆積機具有臂支撐部。該臂支撐部在衝壓裝置用送料機的至少一對承載臂進入堆積機內時,從下方對該至少一對承載臂進行支撐。
根據這種結構,由製品交接所產生的負荷變動不會使承載臂上下運動,能夠平穩地進行製品交接。
在本發明的幾個實施例中,衝壓裝置的臂支撐部為可在衝壓裝置的裝置構架上轉動的支撐滾筒,當至少一對承載臂相對於衝壓裝置進退時,該支撐滾筒隨著至少一對承載臂的移動而轉動。
在本發明的幾個實施例中,堆積機的臂支撐部為可在堆積機的裝置構架上轉動的支撐滾筒,當至少一對承載臂相對於堆積機進退時,該支撐滾筒隨著至少一對承載臂的移動而轉動。
構架根據這種結構,由於承載臂在衝壓裝置或堆積機內可流暢地滑動,因而能夠更順利地進行製品移送。
當然,本發明的範圍並不局限於前述實施例。即,不局限於印刷線路基板用衝壓裝置系統,在所有衝壓裝置系統內都可運用本發明。而且,在前述實施例所述的由多層衝壓裝置組成的系統中,運用本發明會有特別的效果,但在由一層衝壓裝置組成的系統中也可得到有效地運用。
1‧‧‧衝壓裝置系統
100‧‧‧堆積機
111、112、113、114‧‧‧支撐臂
115‧‧‧支撐滾筒
130‧‧‧圓柱筒
200‧‧‧衝壓裝置
210‧‧‧中間熱盤導向機構
211‧‧‧導桿
214‧‧‧熱盤支承塊
215‧‧‧支撐滾筒
221‧‧‧上部熱盤
222‧‧‧下部熱盤
223‧‧‧中間熱盤
223a‧‧‧熱盤導軌
251‧‧‧工作平臺
300‧‧‧送料機
310、320‧‧‧承載臂
311、321‧‧‧臂導向部
313、323‧‧‧製品支承部
314、324‧‧‧提升機構
315、325‧‧‧導向機構
330‧‧‧第二移動機構
340‧‧‧第一移動機構
M‧‧‧托架板
P‧‧‧製品
第一圖係本發明實施例所述的衝壓裝置系統的側視圖;第二圖係本發明實施例所述的衝壓裝置系統整體的俯視圖,顯示送料機處於第一位置時的狀態;第三圖係本發明實施例所述的衝壓裝置系統整體的俯視圖,顯示送料機處於第二位置時的狀態;第四圖係本發明實施例所述的衝壓裝置系統整體的俯視圖,顯示送料機處於製品交接位置時的狀態;第五圖係本發明實施例所述的衝壓裝置系統整體的俯視圖,顯示送料機處於製品配置位置時的狀態;第六圖係本發明實施例所述的送料機的正視圖(第一圖中A-A剖視圖);第七圖係本發明實施例所述的堆積機的側視圖;第八A圖~第八D圖係將托架板和製品放置在本發明實施例所述的堆積機的支撐臂上的步驟;第九圖係本發明實施例中,沿寬度方向剖切承載臂對的剖視圖(第二圖中的B-B剖視圖);第十圖係本發明實施例中,從送料機寬度方向內側上方觀察的承載臂對的立體圖;第十一圖係本發明實施例所述的提升機構的側視圖;第十二圖係本發明實施例所述的導向機構的側視圖;第十三A圖~第十三D圖係使用本發明實施例所述的送料機,從堆積機中將托架板和放置在該托架板上的製品取出的步驟; 第十四圖係本發明實施例所述的衝壓裝置的正視圖;第十五A圖~第十五C圖顯示將由本發明實施例所述的送料機所承載的托架板和製品設置於衝壓裝置上的步驟;第十六圖係本發明實施例所述的衝壓裝置的正視圖
2...頂部
200...衝壓裝置
300...送料機
310、320...承載臂
311、321...臂導向部
330...第二移動機構
331、332...線性軌道
333、334...軌卡合塊
335...齒條
336...第二馬達
337...小齒輪
340...第一移動機構
341、342...滾珠螺桿
341a、342a...從動輪
343、344...螺母
345...第一馬達
346...驅動輪
347...傳送帶
350...頂板
M...托架板
P...製品

Claims (14)

  1. 一種衝壓裝置用送料機(300),其在對被加工物(P)進行衝壓加工的衝壓裝置(200)、及可容置衝壓加工前及/或衝壓加工後的前述被加工物的堆積機(100)之間移動前述被加工物,其特徵在於:具有承載臂支柱(311、321)、及一端由承載臂支柱支撐並水準延伸的至少一對承載臂(310、320);前述至少一對承載臂的各對包括:一對板承載部(313、323),其能夠承載前述被加工物放置於其上的托架板(M);一對提升機構(314、324),其使該一對板承載部相對於前述承載臂的各對沿上下方向移動。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衝壓裝置用送料機(300),其特徵在於:前述承載臂支柱(311、321)沿垂直方向延伸,前述的至少一對承載臂(310、320)實為多對承載臂,前述多對承載臂由前述承載臂支柱進行支撐,並在該支柱的同側沿垂直方向、相互平行地、以設定的間隔進行配置。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衝壓裝置用送料機(300),其特徵在於:前述提升機構(314、324)的構成為,能夠在第一高度和第二高度之間移動前述的板承載部,其中,第一高度是指前述托架板(M)由前述板承載部(313、323)支撐、而不由前述衝壓裝置(200)所對應的熱盤(220、222、223)支撐的高度;第二高度是 指前述托架板由前述對應的熱盤支撐、而不由前述板承載部支撐的高度。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衝壓裝置用送料機(300),其特徵在於:前述提升機構(314、324)的構成為,能夠在第三高度和第四高度之間移動前述的板承載部,其中,第三高度是指前述托架板(M)由前述板承載部(313、323)支撐而不由前述堆積機(100)所對應的支撐臂(111~114)支撐的高度;第四高度是指前述托架板由前述對應的支撐臂支撐,而不由前述板承載部支撐的高度。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的衝壓裝置用送料機(300),其特徵在於:前述第三高度與前述第一高度一致。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的衝壓裝置用送料機(300),其特徵在於:前述第四高度與前述第二高度一致。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衝壓裝置用送料機(300),其特徵在於:在構成前述至少一對承載臂(310、320)的各個承載臂上,設置有僅在上下方向對前述板承載部(313、323)的移動方向進行限制的導向機構(315、325)。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衝壓裝置用送料機(300),其特徵在於:前述提升機構(314、324)通過汽缸機構對前述板承載部(313、323)進行驅動。
  9. 一種衝壓裝置系統,其包括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衝壓裝置用送料機(300)及前述的衝壓裝置(200)。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的衝壓裝置系統,其特徵在於:前述衝壓裝置(200)具有臂支撐部(215);該臂支撐部(215)在衝壓裝置用送料機(300)的至少一對承載臂(310、320)進入前述衝壓裝置內時,從下方對前述至少一對承載臂進行支撐。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的衝壓裝置系統,其特徵在於:前述衝壓裝置(200)的臂支撐部(215)為可在前述衝壓裝置的裝置構架(210)上轉動的支撐滾筒,當前述至少一對承載臂(310、320)相對於前述衝壓裝置進退時,該支撐滾筒隨著至少一對承載臂的移動而轉動。
  12. 一種衝壓裝置系統,其特徵在於,包括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衝壓裝置用送料機(300)、前述衝壓裝置(200)及前述堆積機(100)。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所述的衝壓裝置系統,其特徵在於:前述堆積機(100)具有臂支撐部(115);該臂 支撐部(115)在前述衝壓裝置用送料機(300)的至少一對承載臂(310、320)進入前述堆積機內時,從下方對前述至少一對承載臂進行支撐。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的衝壓裝置系統,其特徵在於:前述堆積機(100)的臂支撐部(115)為可在前述堆積機的裝置構架上轉動的支撐滾筒,當至少一對承載臂相對於前述堆積機進退時,該支撐滾筒隨著至少一對承載臂(310、320)的移動而轉動。
TW096102199A 2006-01-23 2007-01-19 衝壓裝置用送料機及衝壓裝置系統 TWI42388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6014460A JP4837386B2 (ja) 2006-01-23 2006-01-23 プレス装置用ローダ及びプレス装置システ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738442A TW200738442A (en) 2007-10-16
TWI423880B true TWI423880B (zh) 2014-01-21

Family

ID=384513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6102199A TWI423880B (zh) 2006-01-23 2007-01-19 衝壓裝置用送料機及衝壓裝置系統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4837386B2 (zh)
KR (1) KR101289659B1 (zh)
CN (1) CN101007447B (zh)
TW (1) TWI42388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9278935A (ja) * 2008-05-23 2009-12-03 Rheon Automatic Machinerty Co Ltd 食品処理システム
CN103347624A (zh) * 2010-12-28 2013-10-09 小岛冲压工业株式会社 冲压成型系统
CN103056708B (zh) * 2013-01-05 2015-01-07 安徽马钢工程技术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高速火车轮中心孔精加工上、下料输送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4589697A (zh) * 2015-02-06 2015-05-06 镇江市美辰机械有限公司 加热与冷却分开的压机输料设备
CN106903218A (zh) * 2017-04-26 2017-06-30 佛山市传恒机电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冲压系统
CN111959011B (zh) * 2020-08-13 2022-06-03 深圳市奥杰尼硅胶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油压机的热板联动结构及其使用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38600A (ja) * 1989-06-03 1991-01-16 Meiki Co Ltd 多段プレス装置用ローダ・アンローダ
JPH06156638A (ja) * 1992-11-16 1994-06-03 Kitagawa Elaborate Mach Co Ltd 電子回路用基板プレス装置
JP2003071866A (ja) * 2001-09-05 2003-03-12 Meiki Co Ltd 積層材料の移載装置と移載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348144A (en) * 1980-06-27 1982-09-07 Nelson Victor R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loading a multi-platen press
JPS60180630A (ja) * 1984-02-27 1985-09-14 Meiki Co Ltd プレス装置におけるロ−ダ/アンロ−ダ装置
FR2587273B1 (fr) * 1985-09-19 1988-04-08 Darragon Sa Procede et presse-autoclave de stratification de circuits imprimes multicouches et/ou de plastification d'elements plats, et dispositif de transformation en presse-autoclave de ce type
DE19744284A1 (de) * 1997-10-07 1999-04-08 Dieffenbacher Maschinenfabrik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Beschickung und Entleerung einer Kurztakt- bzw. Beschichtungspresse
JP3603198B2 (ja) 1999-05-10 2004-12-22 株式会社名機製作所 搬送装置
JP2004090398A (ja) * 2002-08-30 2004-03-25 Uht Corp 積層板用プレス機
JP7115240B2 (ja) 2018-11-12 2022-08-09 日本製鉄株式会社 連続鋳造におけるブレークアウト予知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38600A (ja) * 1989-06-03 1991-01-16 Meiki Co Ltd 多段プレス装置用ローダ・アンローダ
JPH06156638A (ja) * 1992-11-16 1994-06-03 Kitagawa Elaborate Mach Co Ltd 電子回路用基板プレス装置
JP2003071866A (ja) * 2001-09-05 2003-03-12 Meiki Co Ltd 積層材料の移載装置と移載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7196234A (ja) 2007-08-09
CN101007447A (zh) 2007-08-01
CN101007447B (zh) 2012-05-30
KR20070077445A (ko) 2007-07-26
JP4837386B2 (ja) 2011-12-14
TW200738442A (en) 2007-10-16
KR101289659B1 (ko) 2013-07-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423880B (zh) 衝壓裝置用送料機及衝壓裝置系統
GB2452320A (en) Workpiece processing system for printing PCBs
CN112794072A (zh) 上料输送设备
KR102129539B1 (ko) 디스플레이 패널 적재용 박스를 정렬하기 위한 이송장치
CN106364887A (zh) 流水线及采用该流水线的传送系统
CN216154882U (zh) 带自动翻板功能的植板机
CN211768283U (zh) 一种传送装置、传送设备和传送系统
KR20100085071A (ko) 기판 반송 장치 및 기판 반송 방법
JP2012059798A (ja) 部品実装装置
CN112707174A (zh) 一种物流搬运用的设备
CN111453292A (zh) 一种收料设备
CN112158590B (zh) 一种全自动下料机
JP2010046706A (ja) ワーク搬送装置
CN114368631B (zh) 一种印刷品前序一体化定位输送装置
CN109051803B (zh) 一种平台搬运机构及搬运存储系统
CN113895937B (zh) 一种板件堆垛缓存设备
CN217837343U (zh) 一种兼容式载具的入料升降输送机构
CN216996476U (zh) 整板装置和板料生产线
CN212402350U (zh) 一种收料设备
CN112811078A (zh) 一种输送定位装置及板件自动收取设备
CN113148586A (zh) 印刷电路板自动转运系统
KR101099531B1 (ko) 기판 이송 모듈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기판 처리 장치
KR101851618B1 (ko) 휨 판재 반송 물류 시스템
KR20070082433A (ko) 층간 리프트
CN214691567U (zh) 一种输送定位装置及板件自动收取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