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416304B - 顯示裝置用轉台及其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顯示裝置用轉台及其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416304B
TWI416304B TW098109331A TW98109331A TWI416304B TW I416304 B TWI416304 B TW I416304B TW 098109331 A TW098109331 A TW 098109331A TW 98109331 A TW98109331 A TW 98109331A TW I416304 B TWI416304 B TW I416304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receiving
wireless signal
mounting portion
display device
intensity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810933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001136A (en
Inventor
Masato Nagasawa
Katsutoshi Okada
Yoshiki Nagaoka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ublication of TW20100113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00113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1630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16304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MFRAMES, CASINGS OR BEDS OF ENGINES, MACHINES OR APPARATUS, NOT SPECIFIC TO ENGINES, MACHINES OR APPARATUS PROVIDED FOR ELSEWHERE; STANDS; SUPPORTS
    • F16M11/00Stands or trestles as supports for apparatus or articles placed thereon Stands for scientific apparatus such as gravitational force meters
    • F16M11/02Heads
    • F16M11/04Means for attachment of apparatus; Means allowing adjustment of the apparatus relatively to the stand
    • F16M11/06Means for attachment of apparatus; Means allowing adjustment of the apparatus relatively to the stand allowing pivoting
    • F16M11/08Means for attachment of apparatus; Means allowing adjustment of the apparatus relatively to the stand allowing pivoting around a vertical axis, e.g. panoramic head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MFRAMES, CASINGS OR BEDS OF ENGINES, MACHINES OR APPARATUS, NOT SPECIFIC TO ENGINES, MACHINES OR APPARATUS PROVIDED FOR ELSEWHERE; STANDS; SUPPORTS
    • F16M11/00Stands or trestles as supports for apparatus or articles placed thereon Stands for scientific apparatus such as gravitational force meters
    • F16M11/02Heads
    • F16M11/18Heads with mechanism for moving the apparatus relatively to the stan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1Structure of client; Structure of client peripherals
    • H04N21/422Input-only peripherals, i.e. input devices connected to specially adapted client devices, e.g.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GPS]
    • H04N21/4220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rolling a client device through a remote control device; Remote control devices therefo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3Processing of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e.g. demultiplexing additional data from a digital video stream; Elementary client operations, e.g. monitoring of home network or synchronising decoder's clock; Client middleware
    • H04N21/442Monitoring of processes or resources, e.g. detecting the failure of a recording device, monitoring the downstream bandwidth, the number of times a movie has been viewed, the storage space available from the internal hard disk
    • H04N21/44213Monitoring of end-user related data
    • H04N21/44218Detecting physical presence or behaviour of the user, e.g. using sensors to detect if the user is leaving the room or changes his face expression during a TV program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5/00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5/64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receivers, e.g. cabinets or dust covers

Description

顯示裝置用轉台及其控制方法
本發明係關於依照遙控裝置發出的無線訊號而調整顯示裝置的方向之顯示裝置用轉台。
此種習知的顯示裝置用轉台,其安裝有顯示裝置之安裝部的轉動方向及轉動量係由配設於遙控裝置的十字按鍵等加以指定,藉此而依照遙控裝置發出的無線訊號來調整顯示裝置的方向。
這樣的顯示裝置用轉台,由於顯示裝置的使用者必須指定轉動方向及轉動量,所以有進行該指定所需之遙控操作很繁雜之問題點。
作為解決此問題點之技術,有專利文獻1曾經提出。
專利文獻1,係在顯示裝置的前面配設測距感測器,且一邊使顯示裝置的方向轉動一邊以該測距感測器檢測位於顯示裝置前方之人的存在,並在檢測到的時點使轉動停止,藉此而自動地將顯示裝置的方向調整至位於顯示裝置前方之那個人的方向。[本文中所謂之轉動,係指轉動某一角度之動作而言,並不是連續旋轉之動作]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平2-206812號公報
專利文獻1的情況,因為使用測距感測器,所以有製造成本變高之問題點。
此外,當有不是顯示裝置的操作者之人、或是障礙物在顯示裝置的周圍,還有會將顯示裝置的方向調整到那個人或是障礙物的方向之問題點。
本發明係為了解決如上所述的問題點而開發完成者,其目的在提供一種可使顯示裝置的方向自動調整到顯示裝置的操作者的方向之顯示裝置用轉台。
為了解決上述課題,本發明之第一形態,係具備有:安裝有顯示裝置之安裝部;使前述安裝部轉動之電動轉動機構;發射無線訊號之遙控裝置;配設於前述安裝部或前述顯示裝置用以接收前述遙控裝置發出的無線訊號之接收部;以及根據前述接收部接收的前述無線訊號來控制前述電動轉動機構之控制部,前述控制部,在前述接收部接收到前述遙控裝置發出的無線訊號時,進行初期動作,亦即一邊透過前述電動轉動機構使前述安裝部在預定的轉動位置周圍循環轉動一邊檢測前述無線訊號在前述接收部的接收強度,以檢測出該檢測結果中前述接收強度最大之轉動位置,然後進行主要動作,亦即一邊使前述安裝部朝向從前述預定的轉動位置往前述接收強度最大之轉動位置延伸的方向轉動一邊檢測前述無線訊號在前述接收部的接收強度,以檢測出此檢測結果中前述接收強度最大之轉動位置,並使前述安裝部轉動至此強度最大之轉動位置。
根據本發明之第一態樣,可使顯示裝置的方向自動調整到遙控裝置的方向(亦即顯示裝置的操作者的方向)。而且用一個接收部就可檢測出遙控裝置發出的無線訊號的傳播方向,所以可降低製造成本。此外藉由初期動作概略地檢測遙控裝置發出的無線訊號的傳播方向,再藉由主要動作使安裝部轉動到該傳播方向,所以可防止在主要動作之際使安裝部(亦即顯示裝置)進行無謂的轉動,可快速地使顯示裝置轉動到操作者的方向。再者藉由初期動作使安裝部在預定的轉動位置周圍循環轉動,所以可針對前後左右之轉動方向檢測出遙控裝置發出的無線訊號的傳播方向。
(實施形態1)
本實施形態之顯示裝置用轉台1,係如第1圖所示,具備有:安裝部3;安裝於安裝部3之顯示裝置5;使安裝部3轉動之電動轉動機構7;發射無線訊號(例如紅外線訊號)之遙控裝置9;配設於安裝部3或顯示裝置5用以接收遙控裝置9發出的無線訊號之接收部11;以及根據接收部11接收的無線訊號來控制電動轉動機構7之控制部13。
電動轉動機構7,係例如使安裝部3前後左右轉動者,其由:使安裝部3繞水平軸而前後轉動之前後轉動機構、以及使安裝部3繞垂直軸而左右轉動之左右轉動機構所構成。此等前後轉動機構及左右轉動機構分別具備有電動馬達,由該電動馬達加以驅動。
接收部11係在安裝部3的前面或顯示裝置的前面配設一個。接收部11在例如遙控裝置9發出的無線訊號為紅外線訊號之情況,係由感測紅外線之光感測器所構成。
控制部13具備有:對接收部11接收的無線訊號進行檢波之檢波部13a;使接收部11接收的無線訊號數位化之數位化部13b;控制電動轉動機構7的前後轉動機構之前後轉動用驅動器13c;控制電動轉動機構7的左右轉動機構之左右轉動用驅動器13d;以及根據檢波部13a及數位化部13b之各自的輸出訊號來控制各驅動器13c、13d之中央演算處理部(CPU)13e。
中央演算處理部13e,係根據數位化部13b的輸出訊號,進行接收部11接收到的無線訊號是否為想要讓顯示裝置5自動地轉動至遙控裝置9的方向之控制訊號(以下稱為自動轉動訊號)之判定。
若中央演算處理部13e從數位化部13b接收到自動轉動訊號,就透過各驅動器13c、13d而控制電動轉動機構7,使安裝部3的轉動狀態回到中立位置(顯示裝置5朝向正面之位置)。
然後中央演算處理部13e進行初期動作,亦即一邊透過各驅動器13c、13d來控制電動轉動機構7而使安裝部3在前述中立位置(預定的轉動位置)周圍循環轉動,一邊根據檢波部13a的輸出訊號來檢測接收部11接收的無線訊號的接收強度,以檢測出該檢測結果之中接收強度最大之轉動位置。
然後中央演算處理部13e進行主要動作,亦即一邊使安裝部3朝向從前述中立位置往前述接收強度最大之轉動位置延伸的方向轉動,一邊根據檢波部13a的輸出訊號來檢測接收部11接收的無線訊號的接收強度,以檢測出此檢測結果之中接收強度最大之轉動位置,並使安裝部3轉動至此強度最大之轉動位置。
接著根據第5圖說明此顯示裝置用轉台1的動作。
此顯示裝置用轉台1,係在設於遙控裝置9之自動轉動按鈕按下時,以如下所述的方式,使顯示裝置5的方向自動地轉動至遙控裝置9的方向。
在步驟S1,當將遙控裝置9朝向顯示裝置用轉台1的方向,且一直按著遙控裝置9的自動轉動按鈕時,遙控裝置9發出的無線訊號就持續向顯示裝置用轉台1發射。該無線訊號由顯示裝置用轉台1的接收部11加以接收,並由顯示裝置用轉台1的控制部13進行該接收訊號是否為自動轉動訊號之判定。
該接收訊號為自動轉動訊號之情況,就在步驟S2,由控制部13進行安裝部3(亦即顯示裝置5)的轉動狀態是否在中立位置之判定。此判定的結果為中立位置之情況,即進入到步驟S4,反之,並非中立位置之情況,則在步驟S3,由控制部13控制電動轉動機構7使安裝部3的轉動狀態回到中立位置。然後進入到步驟S4。
然後,在步驟S4、S5,由控制部13進行初期動作,亦即一邊透過電動轉動機構7來使安裝部3在前述中立位置的周圍循環轉動(呈例如圓形轉動),一邊檢測接收部11接收的無線訊號的接收強度。更詳言之,係如第2圖所示,進行準備動作D1,使安裝部3朝例如左右轉動方向轉動一定距離而從中間位置O轉動到循環轉動的開始位置P1。然後進行初期動作D2,如第2圖所示,使安裝部3從開始位置P1起以中間位置O為中心呈圓形轉動然後再次回到開始位置P1,同時如第3圖所示,由控制部13在該圓形轉動期間檢測接收部11接收的無線訊號的接收強度。
然後,在步驟S6,由控制部13檢測出該檢測結果之中接收強度最大之轉動位置PA(以下稱該最大接收強度為TA)。
然後,在步驟S7至S9,由控制部13以讓安裝部3的轉動位置倒退到接收部11的接收強度為最大接收強度TA的位置之方式,使安裝部3轉動到轉動位置PA。
然後,藉由步驟S10至S12,如第2圖所示,由控制部13進行主要動作(第一主要動作M1),亦即一邊使安裝部3朝向從中間位置O往轉動位置PA延伸的方向轉動,一邊如第4圖(a)所示,檢測接收部11接收的無線訊號的接收強度,以檢測出此檢測結果之中接收強度最大之轉動位置PB(以下稱該最大接收強度為TB)。此主要動作M1,係轉動到檢測出最大接收強度為止,或儘可能轉動到該延伸方向為止(到例如轉動位置P2為止)。如此而檢測出之轉動位置PB,即為遙控裝置9發出的無線訊號的傳播方向。
然後,在步驟S13至S15,由控制部13繼續進行主要動作(第二主要動作M2),亦即例如第4圖(b)所示,以讓安裝部3的轉動位置倒退到接收部11的接收強度為最大接收強度TB的位置之方式,使安裝部3轉動到轉動位置PB。以如上所述方式,使顯示裝置5自動地轉動到遙控裝置9的方向。
第6圖(a)、(b),係顯示如第2圖所示般進行初期動作及主要動作時之左右轉動用驅動器13d及前後轉動用驅動器13c的各輸出電壓(PWM驅動之情況)的一個例子之圖。將兩者的各輸出電壓的振幅Va、Vb設定成滿足式1,即可將進行初期動作D2時之安裝部3的轉動設定成圓形的轉動。
Va×(左右轉動用電動馬達的轉矩常數)×(左右轉動機構之初段與最終段的減速比)×(顯示裝置5及安裝部3之左右轉動方向的慣性矩)=Vb×(前後轉動用電動馬達的轉矩常數)×(前後轉動機構之初段與最終段的減速比)×(顯示裝置5及安裝部3之前後轉動方向的慣性矩) ......式1
第6圖(a)、(b)係顯示各驅動器13c及13d分別對電動轉動機構7的前後轉動用電動馬達及左右轉動用電動馬達進行PWM驅動時之各驅動器13c、13d的輸出電壓,而第7圖(a)、(b)係顯示使輸出電壓的大小變化來驅動此等各電動馬達以取代PWM驅動時之各驅動器13c、13d的輸出電壓。
根據如以上構成的顯示裝置用轉台1,在接收部11接收到遙控裝置9發出的無線訊號時,進行初期動作,亦即一邊透過電動轉動機構7使安裝部3在預定的轉動位置周圍循環轉動一邊檢測無線訊號在接收部11的接收強度,以檢測出該檢測結果之中接收強度最大之轉動位置,然後進行主要動作,亦即一邊使安裝部3朝向從前述預定的轉動位置往前述接收強度最大之轉動位置延伸的方向轉動一邊檢測無線訊號在接收部11的接收強度,以檢測出此檢測結果之中接收強度最大之轉動位置,並使安裝部3轉動至此強度最大之轉動位置,因此可使顯示裝置5的方向自動調整至遙控裝置9的方向(亦即顯示裝置5的操作者的方向)。
而且,用一個接收部11就可檢測出遙控裝置9發出的無線訊號的傳播方向,因此可降低製造成本。
而且,藉由初期動作概略地檢測出遙控裝置9發出的無線訊號的傳播方向,然後藉由主要動作使安裝部3轉動至該傳播方向,因此可防止在進行主要動作時使安裝部3(亦即顯示裝置5)進行無謂的轉動,可快速地使顯示裝置5轉動到操作者的方向。
而且,藉由初期動作使安裝部3在預定的轉動位置周圍循環轉動,因此可針對前後左右之轉動方向檢測出遙控裝置發出的無線訊號的傳播方向。
再者,控制部13在接收到遙控裝置9發出的無線訊號時,使安裝部3的轉動狀態回到中立位置後,才使安裝部3進行初期動作,因此在初期動作之際不論對於哪個方向都能適切地進行接收。
(實施形態2)
雖然在實施形態1中,係如第8圖所示,在接收到遙控裝置9發出的無線訊號(自動轉動訊號)時,使安裝部3的轉動狀態回到中間位置O後,才使安裝部3以該中間位置O為中心而循環轉動,但亦可不使安裝部3的轉動狀態回到中間位置O,使安裝部3直接以接收到遙控裝置9發出的無線訊號(自動轉動訊號)時之轉動位置O2為中心而循環轉動(來回轉動)。
另外,在如此情況下,當接收到遙控裝置9發出的無線訊號(自動轉動訊號)時之轉動位置,係如第8圖之點O3,位在前後轉動方向的極限線L1或左右轉動方向的極限線L2上時,安裝部3之轉動就不是完整的圓,而是受限於各極限線L1、L2之非完整的圓。
根據如以上構成的顯示裝置用轉台1B,控制部13係在接收到遙控裝置9發出的無線訊號時,使安裝部3的轉動狀態回到中立位置後,才使安裝部3進行初期動作,因此在初期動作之際不論對於哪個方向都能適切地進行接收。
(實施形態3)
在實施形態1中,在初期動作的中途,因為例如遙控裝置9發出的無線訊號受到人等所阻擋而導致無線訊號在接收部11的接收強度低到比預定值T1低之情況,可先使初期動作停止,然後在再度在接收部11接收到遙控裝置9發出的無線訊號時,使作為初期動作之安裝部3的轉動從該停止時的轉動位置再次開始進行剩下的初期動作。
以下根據第9圖說明此情況之顯示裝置用轉台1C的動作。
在步驟S4、S5,與實施形態1一樣進行初期動作,由控制部13一邊透過電動轉動機構7來使安裝部3以中立位置為中心而循環轉動,一邊檢測接收部11接收的無線訊號的接收強度。
然後,在步驟S5-1,由控制部13進行接收部11接收的無線訊號的接收強度是否低到比預定值T1低之判定。若此判定的結果為並未低到比預定值T1低,則進入到步驟S5-2,由控制部13進一步判定安裝部3是否轉動到該循環轉動的最後。然後在此判定的結果為並未轉動到該循環轉動的最後之情況,回到步驟S4,在已轉動到該循環轉動的最後之情況,則依序進行步驟S6及其後各步驟,以進行與實施形態1的情況一樣之處理。
而在步驟S5-1的判定的結果為接收部11接收的無線訊號的接收強度已低到比預定值T1低之情況,則前進至步驟S5-3,由控制部13使作為初期動作之安裝部3的轉動停止。例如第10圖所示,在檢測出安裝部3的轉動位置為Pt時接收強度降到比預定值T1低時,使安裝部3的轉動動作在該轉動位置Pt停止。
然後,在步驟S5-4,由控制部13讓表示請再度按壓自動轉動按鈕之訊息顯示於顯示裝置5的畫面。該訊息係保存於預定的記憶部,由控制部13將其從前述預定的記憶部讀出並透過顯示裝置5所具備之預定的圖像合成部使之重疊於顯示裝置5的顯示圖像上。
然後,在步驟S5-5,由控制部13再度進行接收部11是否接收到遙控裝置9發出的無線訊號(自動轉動訊號)之判定。此判定的結果若為尚未接收到,則回到步驟S5-4,繼續顯示前述訊息,反之,若為已接收到,則進入到步驟S5-6,由控制部13使前述訊息的顯示中止,並使作為初期動作之安裝部3的循環轉動從停止時的轉動位置Pt再開始。然後回到步驟S4,由控制部13進行作為初期動作之安裝部3的循環轉動之剩下的轉動動作。
根據如以上構成的顯示裝置用轉台1C,控制部13在初期動作的中途,接收強度低到比預定值T1低之情況,使初期動作停止,因此可防止遙控裝置9發出的無線訊號的傳播方向的誤檢測。
而且,控制部13在使初期動作停止了的情況,再度在接收部11接收到遙控裝置9發出的無線訊號時,使作為初期動作之安裝部3的轉動從該停止時的轉動位置Pt再開始,因此再開始後,可快速地使初期動作結束。
此外,本實施形態,雖然在步驟S5-6使作為初期動作之安裝部3的循環轉動從該停止時的轉動位置Pt再開始,但亦可從初期動作的最初(例如循環轉動的開始位置P1)再開始。如此實施的話,可防止遙控裝置9發出的無線訊號的傳播方向的誤檢測。
(實施形態4)
在實施形態1中,在初期動作的中途,由於例如遙控裝置9晃動而如第11圖所示般,在接收部11接收的無線訊號的接收強度中檢測出複數個極大值之情況,可先使初期動作停止,然後在再度在接收部11接收到遙控裝置9發出的無線訊號(自動轉動訊號)時,使初期動作從最初重新再開始。
此情況之顯示裝置用轉台1D的動作,基本上如第9圖所示,只要以「由控制部13進行是否在接收部11接收的無線訊號的接收強度中檢測出複數個極大值之判定」之動作內容置換步驟S5-1的動作內容,以及以「使作為初期動作之安裝部3的循環轉動從初期動作的最初(例如循環轉動的開始位置P1)重新再開始」之動作內容置換步驟S5-6的動作內容即可。
根據如以上構成的顯示裝置用轉台1D,控制部13在初期動作的中途檢測出接收強度中有複數個極大值之情況,使初期動作停止,因此可防止遙控裝置9發出的無線訊號的傳播方向的誤檢測。
此外,控制部13在停止初期動作的情況,當接收部3再次接收到遙控裝置9發出的無線訊號時,由於會使初期動作從最初重新開始,因此可防止遙控裝置9發出的無線訊號的傳播方向的誤檢測。
(實施形態5)
實施形態1係在初期動作,使安裝部3在預定的轉動位置的周圍循環轉動,本實施形態則為在初期動作,使安裝部3沿著預定方向轉動一定的長度之形態。以下,根據第1、第12及第13圖,說明本實施形態之顯示裝置用轉台1E。以下說明中,與實施形態1相同的構成要素都標註相同的符號而省略其說明,只說明不同的點。
本實施形態之中央演算處理部13eB,係將實施形態1之中央演算處理部13e的初期動作及主要動作變更為如下所述的形態而得到者。亦即,中央演算處理部13eB如例如第12圖(a)所示般進行初期動作D,亦即一邊透過各驅動器13c、13d來控制電動轉動機構7而使安裝部3在一定範圍內沿著預定方向(例如左右轉動方向)從開始位置P2(此處,此開始位置P2與中間位置O一致)轉動到終端位置P3,一邊如例如第12圖(b)所示般,根據檢波部13a的輸出訊號來檢測無線訊號(自動轉動訊號)在接收部11的接收強度,以檢測出前述接收強度在該轉動的兩端位置P2、P3中的哪一個位置為最大。第12圖(b)顯示的是接收強度在終端位置P3為最大之情況。
然後中央演算處理部13eB如例如第12圖(a)所示般進行主要動作M,亦即一邊使安裝部3往兩端位置P2、P3中之接收強度最大者(第12圖(b)中為終端位置P3)那一側更進一步沿著前述預定方向(例如左右轉動方向)轉動,一邊如例如第12圖(c)所示般,根據檢波部13a的輸出訊號來檢測無線訊號在接收部11的接收強度,以檢測出此檢測結果之中接收強度最大之轉動位置P4,並使安裝部3轉動至此強度最大之轉動位置P4。上述之主要動作M,係使安裝部3轉動到檢測出最大接收強度為止,或儘可能轉動到前述預定方向為止(到例如轉動位置P5為止)。
第12圖顯示的是接收強度在終端位置P3為最大之情況的初期動作D及主要動作M,然而在如第13圖(b)所示之接收強度在開始位置P2為最大之情況,則如第13圖(a)所示般進行主要動作M,亦即一邊使安裝部3往開始位置P2那一側更進一步沿著前述預定方向(例如左右轉動方向)轉動,一邊如例如第13圖(c)所示般,根據檢波部13a的輸出訊號來檢測無線訊號在接收部11的接收強度,以檢測出此檢測結果之中前述接收強度最大之轉動位置P7,並使安裝部3轉動至此強度最大之轉動位置P7。轉動位置P6係可轉動到第13圖之情況之主要動作M的前述預定方向的位置。
本實施形態之顯示裝置用轉台1E的動作,與實施形態1之顯示裝置用轉台1的動作(第5圖),除了上述之初期動作及主要動作的差異之外,兩者相同,故省略其說明。
根據如以上構成的顯示裝置用轉台1E,在接收部11接收到遙控裝置9發出的無線訊號時,進行初期動作,亦即一邊透過電動轉動機構7使安裝部3沿著預定方向轉動一定的長度一邊檢測無線訊號在接收部11的接收強度,以檢測出接收強度在該轉動的兩端位置中的哪一個位置為最大,然後進行主要動作,亦即一邊使安裝部3往前述兩端位置中之接收強度最大者那一側更進一步沿著前述預定方向轉動,一邊檢測無線訊號在接收部11的接收強度,以檢測出此檢測結果之中接收強度最大之轉動位置,並使安裝部3轉動至此強度最大之轉動位置,因此可使顯示裝置5的方向自動調整至遙控裝置9的方向(亦即顯示裝置5的操作者的方向)。
而且,用一個接收部11就可檢測出遙控裝置9發出的無線訊號的傳播方向,因此可降低製造成本。
而且,藉由初期動作概略地檢測出遙控裝置9發出的無線訊號的傳播方向,然後藉由主要動作使安裝部3轉動至該傳播方向,因此可防止在主要動作之際使安裝部3(亦即顯示裝置5)進行無謂的轉動,可快速地使顯示裝置5轉動到操作者的方向。
而且,在初期動作使安裝部沿著預定方向(此處為左右轉動方向)轉動,因此可針對前述預定方向(左右轉動方向)檢測出遙控裝置9發出的無線訊號的傳播方向。
另外,在本實施形態中,亦可如實施形態2般,在接收到遙控裝置9發出的無線訊號(自動轉動訊號)時,不使安裝部3的轉動狀態回到中間位置O,直接以接收到遙控裝置9發出的無線訊號(自動轉動訊號)時之轉動位置O2作為初期動作的開始位置而使安裝部3轉動。
(實施形態6)
實施形態1使用一個接收部11來檢測遙控裝置9發出的無線訊號的傳播方向,本實施形態則使用複數個接收部來檢測遙控裝置9發出的無線訊號的傳播方向。本實施形態中,與實施形態1相同的構成要素都標註相同的符號而省略其說明,只說明與實施形態1不同的點。
本實施形態之顯示裝置用轉台1F,係如第14圖所示,具備有:安裝部3;安裝於安裝部3之顯示裝置5;使安裝部3轉動之電動轉動機構7;發射無線訊號(例如紅外線訊號)之遙控裝置9;配設於安裝部3或顯示裝置5用以接收遙控裝置9發出的無線訊號之複數個(例如三個)接收部11a、11b、11c;以及根據接收部11a、11b、11c接收的無線訊號來控制電動轉動機構7之控制部13F。
此處,係在顯示裝置5的前面的上部中央配設接收部11a,在顯示裝置5的下部左右兩端分別配設接收部11b、11c。此外,亦可在顯示裝置5的前面的下部中央配設接收部11a,在顯示裝置5的上部左右兩端分別配設接收部11b、11c。
控制部13F具備有:對接收部11a、11b、11c接收的無線訊號進行檢波之複數個檢波部13Fa、13Fb、13Fc;比較各檢波部13Fb、13Fc的輸出訊號之比較部13Fe;將各檢波部13Fb、13Fc的輸出訊號相加之加法部13Ff;將加法部13Ff的輸出值除以2(1/2倍化)之1/2倍化部13Fg;比較1/2倍化部13Fg的輸出訊號與檢波部13Fa的輸出訊號之比較部13Fh;控制電動轉動機構7的前後轉動機構之前後轉動用驅動器13c;控制電動轉動機構7的左右轉動機構之左右轉動用驅動器13d;以及根據各比較部13Fe、13Fh的輸出訊號來控制各驅動器13c、13d之中央演算處理部(CPU)13Fi。
比較部13Fe,係例如:在各檢波部13Fb、13Fc的輸出訊號之中,檢波部13Fc的輸出訊號較高之情況輸出H(高位準)訊號,在檢波部13Fb的輸出訊號較高之情況輸出L(低位準)訊號。比較部13Fh,係例如:在檢波部13Fa與1/2倍化部13Fg的輸出訊號之中,檢波部13Fa的輸出訊號較高之情況輸出H訊號,在1/2倍化部13Fg的輸出訊號較高之情況輸出L訊號。
中央演算處理部13Fi,係根據各比較部13Fe、13Fh的輸出訊號來檢測出接收部11a至11c接收的無線訊號的傳播方向,並透過各驅動器13c、13d來控制電動轉動機構7的左右轉動機構及前後轉動機構而使安裝部3轉動至該傳播方向。
更詳言之,中央演算處理部13Fi,在左右轉動方向方面,係將比較部13Fe的輸出訊號從L訊號變為H訊號的變化點或從H訊號變為L訊號的變化點視作為該無線訊號之關於左右轉動方向的傳播方向,並控制電動轉動機構7的左右轉動機構而使安裝部3的左右的轉動位置轉動至可得到該變化點之位置。亦即,在比較部13Fe的輸出訊號為H訊號(L訊號)之情況,使安裝部3向右(左)轉動至比較部13Fe的輸出訊號變為L訊號(H訊號)為止。藉此,使顯示裝置5在左右轉動方向方面轉動至遙控裝置9發出的無線訊號的傳播方向。
另外,中央演算處理部13Fi,在前後轉動方向方面,係將比較部13Fh的輸出訊號從L訊號變為H訊號的變化點或從H訊號變為L訊號的變化點視作為該無線訊號之關於前後轉動方向的傳播方向,並控制電動轉動機構7的前後轉動機構而使安裝部3的前後的轉動位置轉動至可得到該變化點之位置。亦即,在比較部13Fh的輸出訊號為H訊號(L訊號)之情況,使安裝部3向後(前)轉動至比較部13Fh的輸出訊號變為L訊號(H訊號)為止。藉此,使顯示裝置5在前後轉動方向方面轉動至遙控裝置9發出的無線訊號的傳播方向。
接著說明此顯示裝置用轉台1F的動作。
此顯示裝置用轉台1F,係在設於遙控裝置9之自動轉動按鈕按下時,以如下所述的方式,使顯示裝置5自動地轉動至遙控裝置9的方向。
亦即,當將遙控裝置9朝向顯示裝置用轉台1F的方向,且一直按著遙控裝置9的自動轉動按鈕時,遙控裝置9發出的無線訊號就持續向顯示裝置用轉台1F發射。該無線訊號由顯示裝置用轉台1F的接收部11a至11c加以接收,並由顯示裝置用轉台1F的控制部13F,透過電動轉動機構7使安裝部3向左(右)轉動至該比較部13Fe的輸出訊號從H訊號(L訊號)變為L訊號(H訊號)為止,以及透過電動轉動機構7使安裝部3向後(前)轉動至該比較部13Fh的輸出訊號從H訊號(L訊號)變為L訊號(H訊號)為止。以此方式,使安裝部3(亦即顯示裝置5)自動轉動至遙控裝置9的方向。
根據如以上構成的顯示裝置用轉台1F,根據複數個接收部11a至11c之各個接收部的接收強度來檢測出無線訊號的傳播方向,然後透過電動轉動機構7使安裝部3轉動到該傳播方向,因此可使顯示裝置5的方向自動調整至遙控裝置9的方向(亦即顯示裝置5的操作者的方向)。
而且,複數個接收部11a至11c為分別配設於顯示裝置5的前面的上部與下部中的一方的中央及另一方的左右兩端之三個接收部,因此可針對前後左右之轉動方向檢測出遙控裝置9發出的無線訊號的傳播方向。
上述的實施形態1至6中,雖係針對顯示裝置用轉台進行說明,但其控制方法也包含在各實施形態的說明中。
1,1E...顯示裝置用轉台
3...安裝部
5...顯示裝置
7...電動轉動機構
9...遙控裝置
11,11a至11c...接收部
13,13F...控制部
13a,13Fa至13Fc...檢波部
13b...數位化部
13c...前後轉動用驅動器
13d...左右轉動用驅動器
13e,13eB,13Fi...中央演算處理部
13Fe,13Fh...比較部
13Ff...加法部
13Fg...1/2倍化部
第1圖係實施形態1之顯示裝置用轉台1的構成概略圖。
第2圖係以模式圖的方式顯示實施形態1之顯示裝置用轉台1的動作的一個例子(在初期動作使安裝部循環轉動的情況)之圖。
第3圖係顯示第2圖之初期動作期間之無線訊號在接收部11的接收強度之圖。
第4圖(a)係顯示第2圖之主要動作期間之無線訊號在接收部11的接收強度之圖,(b)係顯示使安裝部3轉動至與在主要動作之際檢測出的最大接收強度TB對應之轉動方向期間之無線訊號在接收部11的接收強度之圖。
第5圖係顯示實施形態1之顯示裝置用轉台1的動作之流程圖。
第6圖(a)及(b)係顯示第2圖之情況之各驅動器13c、13d的輸出電壓的波形(PWM驅動之情況的波形)的一個例子之圖。
第7圖(a)及(b)係顯示第2圖之情況之各驅動器13c、13d的輸出電壓的波形(使輸出電壓的大小變化之情況的波形)的一個例子之圖。
第8圖係以模式圖的方式顯示實施形態2之顯示裝置用轉台1B的動作(亦即初期動作從接收到無線訊號(自動轉動訊號)時的轉動位置開始之情況之顯示裝置用轉台的動作)之圖。
第9圖係顯示實施形態3之顯示裝置用轉台的動作(亦即接收部11要接收的無線訊號受到人等的障礙物所阻擋之情況的動作)之流程圖。
第10圖係顯示接收部11要接收的無線訊號受到人等的障礙物所阻擋的情況之接收部11的接收強度的一個例子之圖。
第11圖係顯示由於遙控裝置9的晃動等導致接收部11的接收強度出現複數個極大點的情況之接收部的接收強度的一個例子之圖。
第12圖(a)係以模式圖的方式顯示實施形態5之顯示裝置用轉台1E的動作的一個例子之圖,(b)係顯示(a)之初期動作期間之無線訊號在接收部11的接收強度之圖,(c)係顯示(a)之主要動作期間之無線訊號在接收部11的接收強度之圖。
第13圖(a)係以模式圖的方式顯示實施形態5之顯示裝置用轉台1E的動作的另一個例子之圖,(b)係顯示(a)之初期動作期間之無線訊號在接收部11的接收強度之圖,(c)係顯示(a)之主要動作期間之無線訊號在接收部11的接收強度之圖。
第14圖係實施形態6之顯示裝置用轉台1F的構成概略圖。
1,1E...顯示裝置用轉台
3...安裝部
5...顯示裝置
7...電動轉動機構
9...遙控裝置
11...接收部
13...控制部
13a...檢波部
13b...數位化部
13c...前後轉動用驅動器
13d...左右轉動用驅動器
13e,13eB...中央演算處理部

Claims (10)

  1. 一種顯示裝置用轉台,具備有:供安裝顯示裝置用之安裝部;使前述安裝部轉動之電動轉動機構;發射無線訊號之遙控裝置;配設於前述安裝部或前述顯示裝置,用以接收前述遙控裝置發出的無線訊號之接收部,其中,該接收部僅有一個;以及根據前述接收部接收的前述無線訊號來控制前述電動轉動機構之控制部,前述控制部,在前述接收部接收到前述遙控裝置發出的無線訊號時,使前述安裝部的轉動狀態回到中立位置,而進行初期動作,亦即一邊透過前述電動轉動機構使前述安裝部在預定的轉動位置周圍循環轉動一邊檢測前述無線訊號在前述接收部的接收強度,以檢測出該檢測結果之中前述接收強度最大之轉動位置,然後進行主要動作,亦即一邊使前述安裝部朝向從前述預定的轉動位置往前述接收強度最大之轉動位置延伸的方向轉動一邊檢測前述無線訊號在前述接收部的接收強度,以檢測出此檢測結果之中前述接收強度最大之轉動位置,並使前述安裝部轉動至此強度最大之轉動位置。
  2. 一種顯示裝置用轉台,具備有:供安裝顯示裝置用之安裝部; 使前述安裝部轉動之電動轉動機構;發射無線訊號之遙控裝置;配設於前述安裝部或前述顯示裝置,用以接收前述遙控裝置發出的無線訊號之接收部,其中,該接收部僅有一個;以及根據前述接收部接收的前述無線訊號來控制前述電動轉動機構之控制部,前述控制部,在前述接收部接收到前述遙控裝置發出的無線訊號時,使前述安裝部的轉動狀態回到中立位置,而進行初期動作,亦即一邊透過前述電動轉動機構使前述安裝部沿著預定方向轉動一定的長度一邊檢測前述無線訊號在前述接收部的接收強度,以檢測出在該轉動的兩端位置中的哪一個位置的前述接收強度最大,然後進行主要動作,亦即一邊使前述安裝部往前述兩端位置中之前述接收強度最大者的那一側更進一步沿著前述預定方向轉動,一邊檢測前述無線訊號在前述接收部的接收強度,以檢測出此檢測結果之中前述接收強度最大之轉動位置,並使前述安裝部轉動至此強度最大之轉動位置。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顯示裝置用轉台,其中,前述預定方向係左右轉動方向。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或第2項之顯示裝置用轉台,其中,前述控制部,在前述初期動作的中途前述接收強度低到比預定值低之情況,使前述初期動作停止。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或第2項之顯示裝置用轉台,其中,前述控制部,在前述初期動作的中途在前述接收強度中檢測出複數個極大值之情況,使前述初期動作停止。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之顯示裝置用轉台,其中,前述控制部,在使前述初期動作停止了的情況,再度在前述接收部接收到前述遙控裝置發出的無線訊號時,使作為前述初期動作之前述安裝部的轉動從該停止時的轉動位置再開始。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之顯示裝置用轉台,其中,前述控制部,在使前述初期動作停止了的情況,再度在前述接收部接收到前述遙控裝置發出的無線訊號時,使前述初期動作從最初重新再開始。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之顯示裝置用轉台,其中,前述控制部,在使前述初期動作停止了的情況,再度在前述接收部接收到前述遙控裝置發出的無線訊號時,使前述初期動作從最初重新再開始。
  9. 一種顯示裝置用轉台之控制方法,包括:(a)以接收部檢測出遙控裝置發出的無線訊號的接收之步驟,其中該接收部係配設於可藉由電動轉動機構而轉動的安裝部或配設於安裝至前述安裝部的前述顯示裝置,且該接收部僅有一個;(b)使前述安裝部的轉動狀態回到中立位置之步驟; (c)進行初期動作,亦即一邊透過前述電動轉動機構使前述安裝部在預定的轉動位置周圍循環轉動一邊檢測前述無線訊號在前述接收部的接收強度,以檢測出該檢測結果之中前述接收強度最大的轉動位置之步驟;以及(d)進行主要動作,亦即一邊使前述安裝部朝向從前述預定的轉動位置往前述接收強度最大的轉動位置延伸之方向轉動一邊檢測前述無線訊號在前述接收部的接收強度,以檢測出此檢測結果之中前述接收強度最大的轉動位置,並使前述安裝部轉動至此強度最大的轉動位置之步驟。
  10. 一種顯示裝置用轉台之控制方法,包括:(a)檢測出接收部對於遙控裝置發出的無線訊號的接收之步驟,其中該接收部係配設於可藉由電動轉動機構而轉動的安裝部或配設於安裝至前述安裝部的前述顯示裝置,且該接收部僅有一個;(b)使前述安裝部的轉動狀態回到中立位置之步驟;(c)進行初期動作,亦即一邊透過前述電動轉動機構使前述安裝部沿著預定方向轉動一定的長度一邊檢測前述無線訊號在前述接收部的接收強度,以檢測出在該轉動的兩端位置中的哪一個位置的前述接收強度最大之步驟;以及(d)進行主要動作,亦即一邊使前述安裝部往前述 兩端位置中之前述接收強度最大者的那一側更進一步沿著前述預定方向轉動,一邊檢測前述無線訊號在前述接收部的接收強度,以檢測出此檢測結果之中前述接收強度最大的轉動位置,並使前述安裝部轉動至此強度最大的轉動位置之步驟。
TW098109331A 2008-04-17 2009-03-23 顯示裝置用轉台及其控制方法 TWI41630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8107506A JP5178298B2 (ja) 2008-04-17 2008-04-17 表示装置用回動台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001136A TW201001136A (en) 2010-01-01
TWI416304B true TWI416304B (zh) 2013-11-21

Family

ID=412006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8109331A TWI416304B (zh) 2008-04-17 2009-03-23 顯示裝置用轉台及其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8471680B2 (zh)
JP (1) JP5178298B2 (zh)
CN (1) CN101561072B (zh)
TW (1) TWI41630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92104B (zh) 2008-08-06 2015-01-21 Mbc合资有限公司 太阳能转换
WO2011142016A1 (ja) * 2010-05-13 2011-11-17 Necディスプレイ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表示システム、ディスプレイ装置、リモートコントローラ、およびディスプレイ装置の制御方法
US8373573B2 (en) * 2010-06-15 2013-02-12 Transcend Information, Inc. Display system adapting to 3D tilting adjustment
EP3396226B1 (en) * 2017-04-27 2023-08-23 Advanced Digital Broadcast S.A. A method and a device for adjusting a position of a display screen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250888A (en) * 1991-01-31 1993-10-05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Apparatus for and process of rotating a display
TWI264627B (en) * 2005-05-02 2006-10-21 Asustek Comp Inc Display system for controlling rotation angle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fore

Family Cites Families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251190A (ja) 1988-08-12 1990-02-21 Omron Tateisi Electron Co 表示面の最適角度調整装置
JPH02206812A (ja) 1989-02-06 1990-08-16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表示装置
US5471296A (en) * 1990-05-31 1995-11-28 Parkervision, Inc. Camera lens control system and method
US5347387A (en) * 1992-03-24 1994-09-13 Rice Robert C Self-aligning optical transceiver
US6108035A (en) * 1994-06-07 2000-08-22 Parkervision, Inc. Multi-user camera control system and method
JPH08123353A (ja) * 1994-10-28 1996-05-17 Kokusai Electric Co Ltd 液晶ディスプレイ装置の方向制御装置
KR970020154A (ko) 1995-10-12 1997-05-28 김영황 에어필터 자동 클리닝 장치 및 그 방법
KR100312486B1 (ko) * 1998-11-13 2002-02-28 구자홍 영상표시기기의자동회전장치와그회전방법
JP2001285755A (ja) * 2000-04-03 2001-10-12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回転機構付き電子機器
US6642506B1 (en) * 2000-06-01 2003-11-04 Mitutoyo Corporation Speckle-image-based optical position transducer having improved mounting and directional sensitivities
US6931596B2 (en) * 2001-03-05 2005-08-16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Automatic positioning of display depending upon the viewer's location
US7023499B2 (en) * 2001-09-21 2006-04-04 Williams Cassandra S Television receiver with motion sensor
US6968508B2 (en) * 2002-07-30 2005-11-22 Motorola, Inc. Rotating user interface
TWI225752B (en) * 2003-07-15 2004-12-21 Benq Corp A monitor with adjustable angle and operation method thereof
US7296774B2 (en) * 2004-01-02 2007-11-20 Clo Systems, Llc Viewing angle adjustment system for a monitor
US7852317B2 (en) * 2005-01-12 2010-12-14 Thinkoptics, Inc. Handheld device for handheld vision based absolute pointing system
KR20060105985A (ko) 2005-04-04 2006-10-12 주식회사 대우일렉트로닉스 디스플레이 기기의 시야각 조정 장치 및 그 방법
CN1862707A (zh) 2005-05-09 2006-11-15 华硕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可控制旋转角度的影像显示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JP4727301B2 (ja) * 2005-06-01 2011-07-20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表示装置
JP2007047233A (ja) * 2005-08-08 2007-02-22 Pentax Corp 液晶モニタユニット
US8638321B2 (en) * 2006-03-13 2014-01-28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Display apparatus
US8421602B2 (en) * 2006-09-13 2013-04-16 Savant Systems, Llc Remote control unit for a programmable multimedia controller
KR20100003512A (ko) * 2008-07-01 2010-01-1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각도를 이용하여 작동모드를 설정하는 원격제어장치, 및이를 적용한 작동모드 설정방법 및 호스트 기기 결정방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250888A (en) * 1991-01-31 1993-10-05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Apparatus for and process of rotating a display
TWI264627B (en) * 2005-05-02 2006-10-21 Asustek Comp Inc Display system for controlling rotation angle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for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001136A (en) 2010-01-01
JP2009260680A (ja) 2009-11-05
JP5178298B2 (ja) 2013-04-10
US20090261985A1 (en) 2009-10-22
US8471680B2 (en) 2013-06-25
CN101561072A (zh) 2009-10-21
CN101561072B (zh) 2012-04-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416304B (zh) 顯示裝置用轉台及其控制方法
JP5277272B2 (ja) 車両後方監視装置
US10186234B2 (en) Mirror device with display function and method of changing direction of mirror device with display function
JP2009284023A (ja) 車両用表示装置
KR102273570B1 (ko) 출차 지원 시스템
JP6353632B2 (ja) ヘッドアップ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JP2018160732A (ja) 画像処理装置、カメラずれ判定システム、及び画像処理方法
US9550420B2 (en) Parking assistance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same
JP4753703B2 (ja) 表示装置
US10261580B2 (en) Mirror device with display function and method of changing direction of mirror device with display function
JP4498771B2 (ja) 車載用後方監視装置
JP6700502B2 (ja) 車両用表示制御装置および表示制御方法
JP2009271760A (ja) 駐車支援システム
JP2003219411A (ja) 車両周囲監視方法および車両周囲監視装置
JP3108961U (ja) 自動補正電動サイドミラー
JP5148859B2 (ja) 車両のアウターミラー制御装置
KR101007494B1 (ko) 표시 장치용 회전이동대 및 그 제어 방법
JP2003212042A (ja) 車両用バックミラーの視角を自動調整する方法と装置
JP2017143482A (ja) 車両用画像表示装置
JP2003267137A (ja) 自動車用バックミラー装置
JPH09267687A (ja) 車両のビュー装置
JP3803052B2 (ja) 初期化駆動装置
CN110435546B (zh) 驾驶辅助方法及装置、和车辆
JP5148860B2 (ja) 車両のアウターミラー制御装置
JP5045130B2 (ja) 車両の制御システム及びステアリングホイール姿勢制御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