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413876B - 顯影劑儲存容器及影像形成裝置 - Google Patents

顯影劑儲存容器及影像形成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413876B
TWI413876B TW098143560A TW98143560A TWI413876B TW I413876 B TWI413876 B TW I413876B TW 098143560 A TW098143560 A TW 098143560A TW 98143560 A TW98143560 A TW 98143560A TW I413876 B TWI413876 B TW I413876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developer
supply
storage portion
exemplary embodiment
imag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814356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100982A (en
Inventor
Mitsugu Inomata
Naomasa Okimura
Atsuna Saiki
Kazuhiro Saito
Original Assignee
Fuji Xerox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 Xerox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ji Xerox Co Ltd
Publication of TW2011009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10098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1387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13876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G03G15/0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 G03G15/0896Arrangements or disposition of the complete developer unit or parts thereof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5/08 - G03G15/0894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G03G15/0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G03G15/0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 G03G15/0822Arrangements for preparing, mixing, supplying or dispensing developer
    • G03G15/0848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or measuring developer properties or quality, e.g. charge, size, flowability
    • G03G15/0849Detection or control means for the developer concentration
    • G03G15/0855Detection or control means for the developer concentration the concentration being measured by optical mea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G03G15/0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 G03G15/0822Arrangements for preparing, mixing, supplying or dispensing developer
    • G03G15/0865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new developer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G03G15/0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 G03G15/0822Arrangements for preparing, mixing, supplying or dispensing developer
    • G03G15/0865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new developer
    • G03G15/0875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new developer cartridges having a box like shape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G03G15/0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 G03G15/0822Arrangements for preparing, mixing, supplying or dispensing developer
    • G03G15/0877Arrangements for metering and dispensing developer from a developer cartridge into the development unit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G03G15/0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 G03G15/0822Arrangements for preparing, mixing, supplying or dispensing developer
    • G03G15/0877Arrangements for metering and dispensing developer from a developer cartridge into the development unit
    • G03G15/0881Sealing of developer cartridges
    • G03G15/0886Sealing of developer cartridges by mechanical means, e.g. shutter, plug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G03G15/0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 G03G15/0822Arrangements for preparing, mixing, supplying or dispensing developer
    • G03G15/0887Arrangements for conveying and conditioning developer in the developing unit, e.g. agitating, removing impurities or humidity
    • G03G15/0891Arrangements for conveying and conditioning developer in the developing unit, e.g. agitating, removing impurities or humidity for conveying or circulating developer, e.g. augers
    • G03G15/0893Arrangements for conveying and conditioning developer in the developing unit, e.g. agitating, removing impurities or humidity for conveying or circulating developer, e.g. augers in a closed loop within the sump of the developing device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0Collecting or recycling waste developer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0Collecting or recycling waste developer
    • G03G21/12Toner waste container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08Details of powder developing device not concerning the development directly
    • G03G2215/0802Arrangements for agitating or circulating developer material
    • G03G2215/0816Agitator typ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Col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Dry Development In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Cleaning In Electrography (AREA)
  • Electrophotography Configuration And Component (AREA)

Description

顯影劑儲存容器及影像形成裝置
本發明有關於一種顯影劑儲存容器和影像形成裝置。
以下已說明了在先前技術中被稱為電子照相式影像形成裝置的技術。
JP-A-7-28319(圖2和圖4)已揭露一種影像形成裝置,其中在感光體(10)相對的左側及右側配置有顯影單元(13)和清潔單元(16)。在JP-A-7-28319所揭露的影像形成裝置中,儲存有將被供給到顯影單元(13)的顯影劑的顯影劑卡匣(80)從顯影單元(13)橫向的一端可拆卸地安裝在顯影單元(13)上。另外,儲存有由清潔單元(16)所回收的顯影劑的廢碳粉回收卡匣(70)獨立於顯影劑卡匣(80)來形成並且可拆卸地安裝在清潔單元(16)上。
JP-A-5-88423(圖4)已揭露一種作為卡匣式單元的成套組件(56)。在成套組件(56)中,用於儲存將被供給到顯影單元(23)的碳粉的碳粉供給部(54)與用於儲存從感光鼓(20)所去除的廢碳粉的廢碳粉儲存部(55)係一體化。碳粉供給部(54)與廢碳粉儲存部(55)在水平地上彼此相鄰。另外,碳粉供給部(54)具有朝安裝/拆卸方向延伸以至於從廢碳粉儲存部(55)所突出的形狀。也就是說,當從上方看成套組件(56)時,成套組件(56)整體形成為實質上L形狀。此外,碳粉供給埠(54a)和廢碳粉接收埠(55a)係設置在相對於重力方向之實質上相同的高度。
JP-A-9-269639(圖1和圖2)已揭露一種可拆卸地安裝到影像形成單元(11Y~11BK)上的碳粉供給容器(41)。碳粉供給容器(41)具有這樣的形狀:即,位於上部的碳粉儲存室(43)與位於下部的廢碳粉儲存室(47)一體地形成。將要供給的碳粉儲存在碳粉儲存室(43)中,並且廢碳粉被回收到廢碳粉儲存室(47)中。另外,碳粉儲存室(43)形成為與廢碳粉儲存室(47)相比向後突出。碳粉供給部(45)形成在碳粉儲存室(43)的後端下部。
JP-A-11-44990(圖7)已揭露一種影像形成裝置,其中,依次形成黃色(Y)、品紅色(M)、藍綠色(C)以及黑色(BK)貯墨槽(201Y、201M、201C以及201BK)以使得每個貯墨槽可以具有大的容量。
JP-A-2008-90106(圖3和圖4)已揭露一種碳粉卡匣(34),該碳粉卡匣(34)包括用於儲存顯影劑的儲存室(72)和用於回收廢棄顯影劑的回收室(74)。回收室(74)在儲存室(72)的前方與儲存室(72)一體形成。在儲存室(72)的上表面形成有在製造階段或再生階段向儲存室(72)填充顯影劑的填充開口部(76)。在儲存室(72)的下表面形成有用於向顯影單元(28)供給顯影劑的供給開口部(86)。另外,在回收室(74)的上表面形成有用於將廢棄顯影劑排出到回收室(74)的排出開口部(78)。
本發明的技術目標是:與先前技術中的構造相比,使顯影劑儲存容器的構造小型化,同時增大顯影劑的儲存容積。
[1]根據本發明的一方面,提供一種顯影劑儲存容器,其包括供給顯影劑儲存部和回收顯影劑儲存部。該供給顯影劑儲存部包括:第一供給儲存部,其儲存將要供給到顯影單元的顯影劑;第二供給儲存部,其設置在該第一供給儲存部的下方,並且形成為水平寬度窄於該第一供給儲存部的水平寬度;以及供給出口,儲存在該第二供給儲存部的顯影劑從該供給出口流出;該回收顯影劑儲存部包括:回收入口,其朝重力方向配置在該供給出口的上方,在水平地與該供給出口錯開的位置並且在該第一供給儲存部的水平寬度內,回收顯影劑從該回收入口流入;以及回收儲存部,其設置在該回收入口的下方,從該回收入口所流入的顯影劑儲存在該回收儲存部中。
[2]在根據第[1]項所述的顯影劑儲存容器中,該回收入口配置成鄰近於該第一供給儲存部與該第二供給儲存部之間的邊界部附近。
[3]在根據第[1]項或第[2]項所述的顯影劑儲存容器中,該第二供給儲存部從該第一供給儲存部的水平端向下延伸,並且該回收儲存部鄰近於該第二供給儲存部沿垂直方向延伸。
[4]根據第[1]項或第[2]項所述的顯影劑儲存容器更可包括:空間,其形成在該第二供給儲存部的下方並且在水平地鄰近於該回收儲存部,以及安裝有該顯影劑儲存容器的影像形成裝置的組成構件配置在該空間中。
[5]在根據第[1]項或第[2]項所述的顯影劑儲存容器中,該供給顯影劑儲存部儲存黑色顯影劑,並且用於儲存黑色顯影劑的第一供給儲存部係形成為水平寬度長於供給顯影劑儲存部的用於儲存除黑色之外的其他顏色顯影劑的第一供給儲存部的水平寬度,並且流入凹部形成為向儲存有該供給顯影劑儲存部的顯影劑和該回收顯影劑儲存部的顯影劑的內部空間側上凹陷的形狀,並且該回收入口形成在該流入凹部中。
[6]根據第[5]項所述的顯影劑儲存容器更可包括:構造凹部,其形成在用於黑色顯影劑的第一供給儲存部的上端部的水平端部中,安裝有該顯影劑儲存容器的影像形成裝置的組成構件配置在該構造凹部中。
[7]根據第[1]項或第[2]項所述的顯影劑儲存容器更可包括:供給埠,其形成在該第一供給儲存部的上端表面中,將要供給的顯影劑從該供給埠被供給到該供給顯影劑儲存部中;以及供給埠關閉構件,其安裝到該供給埠上並且關閉該供給埠。
[8]在根據第[5]項所述的顯影劑儲存容器中,該供給埠形成在用於黑色顯影劑的第一供給儲存部中,並且形成與在用於任何其他顏色顯影劑的第一供給儲存部中的供給埠之形狀有著相同的形狀。
[9]根據第[1]項或第[2]項所述的顯影劑儲存容器更可包括:供給路徑,其形成在該第二供給儲存部朝重力方向的下端,並且朝與重力方向和寬度方向垂直的深度方向延伸;該供給出口,其形成在該供給路徑朝該深度方向的端部;供給傳送構件,其配置在該供給路徑中,並且朝向該供給出口傳送顯影劑;連接路徑,其係連接到該供給路徑的顯影劑之傳送方向的上游側,並且允許顯影劑朝重力方向流入;連接入口,其形成在該連接路徑的上方,並且允許顯影劑流入到該連接路徑中;以及連接傳送構件,其配置在該第二供給儲存部中並且朝向該連接入口傳送顯影劑,其中該連接傳送構件包括:旋轉軸、該旋轉軸上的傳送葉片以及在該旋轉軸上與該連接入口對應的位置的流入控制部,當該旋轉軸停止而與該連接入口相對時,該流入控制部關閉該連接入口並且限制顯影劑的流入。
[10]根據第[9]項所述的顯影劑儲存容器更可包括:密封構件,其配置在該連接入口的周圍,並且與該流入控制部接觸以密封該流入控制部與該連接入口之間的間隙,該密封構件的遠離該連接入口的遠端部設置在隨著該連接傳送構件的旋轉而旋轉的該流入控制部的旋轉軌跡的外側。
[11]根據第[9]項所述的顯影劑儲存容器更可包括:攪拌構件,其包括與該傳送葉片或該流入控制部接觸及分離的接觸驅動部,並且其設置在該第一供給儲存部中,以致於該攪拌構件隨著該連接傳送構件的旋轉而與該流入控制部或該傳送葉片接觸而往復運動,由此攪拌顯影劑。
[12]根據本發明的一態樣,提供一種影像形成裝置,包括:影像保持器,可在其表面上保持影像的同時進行旋轉;顯影單元,其將在該影像保持器的表面上的潛像顯影為可視影像;轉印單元,其配置成與該影像保持器的表面相對,並且在該轉印單元與該影像保持器的表面相對的轉印區域中將在該影像保持器的表面上的可視影像轉印到被轉印物件上;影像保持器清潔器,其回收並清潔在該影像保持器上的殘留顯影劑;以及顯影劑儲存容器,其包括用於儲存將要供給到該顯影單元的顯影劑的供給顯影劑儲存部和用於儲存由該影像保持器清潔器所回收的顯影劑的回收顯影劑儲存部;其中,該顯影劑儲存容器包括供給顯影劑儲存部和回收顯影劑儲存部,該供給顯影劑儲存部包括:第一供給儲存部,其儲存將要供給到顯影單元的顯影劑;第二供給儲存部,其設置在該第一供給儲存部的下方,並且形成為水平寬度窄於該第一供給儲存部的水平寬度;以及供給出口,儲存在該第二供給儲存部中的顯影劑從該供給出口流出;該回收顯影劑儲存部包括:回收入口,其朝重力方向配置在該供給出口的上方,在水平地與該供給出口錯開的位置並且在該第一供給儲存部的水平寬度內,回收顯影劑從該回收入口流入;以及回收儲存部,其設置在該回收入口的下方,從該回收入口所流入的顯影劑儲存在該回收儲存部中。
[13]根據本發明的一態樣,提供一種影像形成裝置,包括:複數個影像保持器,其在其表面上保持影像的同時進行旋轉;複數個顯影單元,其將該複數個影像保持器的表面上的潛像顯影為可視影像;轉印單元,其配置成與該複數個影像保持器的表面相對,並且在該轉印單元與該複數個影像保持器的表面相對的轉印區域將該複數個影像保持器的表面上的可視影像轉印到被轉印物件上;複數個影像保持器清潔器,其回收並清潔該複數個影像保持器上的殘留顯影劑;以及複數個顯影劑儲存容器,其包括用於儲存將要供給到該複數個顯影單元的顯影劑的供給顯影劑儲存部和用於儲存由該複數個影像保持器清潔器回收的顯影劑的回收顯影劑儲存部;其中,該複數個顯影劑儲存容器中至少之一包括供給顯影劑儲存部和回收顯影劑儲存部,該供給顯影劑儲存部包括:第一供給儲存部,其儲存將要供給到顯影單元的顯影劑;第二供給儲存部,其設置在該第一供給儲存部的下方,並且形成為水平寬度窄於該第一供給儲存部的水平寬度;以及供給出口,儲存在該第二供給儲存部中的顯影劑從該供給出口流出;該回收顯影劑儲存部包括:回收入口,其朝重力方向配置在該供給出口的上方,在水平地與該供給出口錯開的位置並且在該第一供給儲存部的水平寬度內,回收顯影劑從該回收入口流入;以及回收儲存部,其設置在該回收入口的下方,從該回收入口所流入的顯影劑儲存在該回收儲存部中,而且分別設置該複數個顯影單元以儲存不同顏色的顯影劑,設置複數個影像保持器、複數個影像保持器清潔器以及複數個顯影劑儲存容器以分別對應該複數個顯影單元。
[14]在根據第[13]項所述的顯影劑儲存容器中,該複數個顯影劑儲存容器包括用於儲存黑色顯影劑的黑色顯影劑儲存容器和用於儲存除了黑色之外的其他顏色顯影劑的其他顏色顯影劑儲存容器;並且該黑色顯影劑儲存容器的供給顯影劑儲存部係形成為內部容量大於其他顏色顯影劑儲存容器的供給顯影劑儲存部的內部容量。
[15]在根據第[14]項所述的顯影劑儲存容器中,該轉印單元包括中間轉印體、一次轉印單元以及二次轉印單元,該中間轉印體在依次與該複數個影像保持器接觸的同時進行旋轉;該一次轉印單元分別與該影像保持器對應配置並且將該複數個影像保持器的表面上的可視影像轉印到該中間轉印體的表面上;以及該二次轉印單元將該中間轉印體的表面上的可視影像轉印到被轉印物件上;中間轉印體清潔器回收並清潔在該二次轉印單元轉印之後的該中間轉印體的表面上的殘留顯影劑;以及由黑色影像保持器清潔器所回收的顯影劑和由該中間轉印體清潔器所回收的顯影劑係儲存在該黑色顯影劑儲存容器的回收顯影劑儲存部中。
[16]根據本發明的一態樣,提供一種顯影劑儲存容器,其包括供給顯影劑儲存部和回收顯影劑儲存部,該供給顯影劑儲存部包括:第一供給儲存部,其儲存將要供給到顯影單元的顯影劑;第二供給儲存部,其設置在該第一供給儲存部的下方,並且形成為水平寬度窄於該第一供給儲存部的水平寬度,並且儲存在該第一供給儲存部中的顯影劑移動到該第二供給儲存部中;以及供給出口,儲存在該第二供給儲存部中的顯影劑從該供給出口流出;該回收顯影劑儲存部包括:回收入口,其朝重力方向配置在該供給出口的上方,在水平地與該供給出口錯開的位置並且在該第一供給儲存部的水平寬度內,回收顯影劑從該回收入口流入,回收儲存部,其設置在該回收入口的下方,從該回收入口所流入的顯影劑儲存在該回收儲存部中,其中該回收入口係配置成鄰近於該第一供給儲存部與該第二供給儲存部之間的邊界部附近,該第二供給儲存部從該第一供給儲存部的水平端向下延伸,該回收儲存部在鄰近於該第二供給儲存部之垂直方向延伸,在該第二供給儲存部的下方並且在水平地鄰近於該回收儲存部形成有空間,安裝有該顯影劑儲存容器的影像形成裝置的組成構件配置在該空間中,並且該空間能夠配置傳動系統,該傳動系統用於供給儲存在該顯影劑儲存容器中的顯影劑。
[17]根據本發明的一態樣,提供一種顯影劑儲存容器,其包括供給顯影劑儲存部、回收顯影劑儲存部、供給路徑、供給出口、供給傳送構件、連接路徑、連接入口以及連接傳送構件,該供給顯影劑儲存部包括:第一供給儲存部,其儲存將要供給到顯影單元的顯影劑;第二供給儲存部,其設置在該第一供給儲存部的下方,並且形成為水平寬度窄於該第一供給儲存部的水平寬度,並且儲存在該第一供給儲存部中的顯影劑移動到該第二供給儲存部中;以及該供給出口,儲存在該第二供給儲存部中的顯影劑從該供給出口流出;該回收顯影劑儲存部包括:回收入口,其朝重力方向配置在該供給出口的上方,在水平地與該供給出口錯開的位置並且在該第一供給儲存部的水平寬度內,回收顯影劑從該回收入口流入;以及回收儲存部,其設置在該回收入口的下方,從該回收入口所流入的顯影劑儲存在該回收儲存部中;該供給路徑形成在該第二供給儲存部朝重力方向的下端,並且在與重力方向和寬度方向垂直的深度方向延伸;該供給出口形成在該供給路徑朝該深度方向的端部;該供給傳送構件係配置在該供給路徑中,並且朝向該供給出口傳送顯影劑;該連接路徑連接到該供給路徑的顯影劑之傳送方向的上游側,並且允許顯影劑朝重力方向流入;該連接入口形成在該連接路徑的上方,並且允許顯影劑流入到該連接路徑中;該連接傳送構件係配置在該第二供給儲存部中並且朝向該連接入口傳送顯影劑,其中該連接傳送構件包括:旋轉軸、該旋轉軸上的傳送葉片,位於該旋轉軸上與該連接入口對應的位置處的流入控制部,當該旋轉軸停止而與該連接入口相對時該流入控制部關閉該連接入口並且限制顯影劑的流入。
根據第[1]項,與未提供本發明的構造的情況相比,可以使該顯影劑儲存容器的構造小型化,並且可以增加儲存在該顯影劑儲存容器中的顯影劑的容量。
根據第[2]項,與未提供本發明的構造的情況相比,可以減小所謂的盲區(即未使用空間),從而可以在不增加垂直高度的情況下增加回收接收部的容量。
根據第[3]項,與未提供本發明的構造的情況相比,可以抑制水平寬度的增加。
根據第[4]項,與未設置該構造空間的情況相比,可以在該構造空間中佈置影像形成裝置的組成構件,從而可以有效地利用空間。
根據第[5]項,可以儲存大量的比其他顏色顯影劑還經常使用的黑色顯影劑,並且與未形成該流入凹部的情況相比,可以更容易地將形成有該流入凹部的該黑色顯影劑儲存容器與其他顏色顯影劑儲存容器區分。因此,可以減少錯誤安裝。
根據第[6]項,與未設置該構造凹部的情況相比,可以在該構造凹部中佈置影像形成裝置的組成構件,從而可以有效地利用空間。
根據第[7]項,可以從上端供給埠供給顯影劑。
根據第[8]項,可以共用該供給埠關閉構件。
根據第[9]項,與不由入口限制部關閉該連接入口的情況相比,可以減少從該供給出口所洩漏的顯影劑。
根據第[10]項,與該密封構件配置在該流入限制部的旋轉軌跡的內側的情況相比,可以減少該密封構件與該連接入口的分離,從而可以減少顯影劑的洩漏。
根據第[11]項,與未設置該攪拌構件的情況相比,可以抑制顯影劑滯留在該第一供給儲存部中。
根據第[12]項,與未提供本發明的構造的情況相比,可以使該顯影劑儲存容器的構造小型化,並且可以增加儲存在該顯影劑儲存容器中的顯影劑的容量。因此,可以使整個影像形成裝置的構造小型化。
根據第[13]項,可以小型化整個可以形成多種顏色影像的影像形成裝置的構造。
根據第[14]項,可以減少使用比其他顏色顯影劑儲存容器還經常使用的黑色顯影劑儲存容器的更換次數。
根據第[15]項,可以藉由經常使用且頻繁更換的該黑色顯影劑儲存容器來回收更換由該中間轉印體清潔器所回收的顯影劑。因此,與藉由為該中間轉印體清潔器專門設置的回收容器來更換顯影劑的情況相比,可以減少更換作業。
儘管下面將參照附圖來說明用於實施本發明的方式的具體實例(在下文中稱為「示例性實施例」),但本發明不限於以下示例性實施例。
為了便於理解下述說明,在附圖中,將前/後方向指示為X軸方向,將左/右方向指示為Y軸方向,並且將上/下方向指示為Z軸方向,並且將箭頭X、-X、Y、-Y、Z、-Z所指定的方向或側分別指示為前方、後方、右方、左方、上方、下方,或者前側、後側、右側、左側、上側、下側。
在附圖中,在「○」中標有「‧」的每個箭頭是從紙張後側指向紙張前側的箭頭,並且在「○」中標有「×」的每個箭頭是從紙張前側指向紙張後側的箭頭。
在使用附圖的以下說明中,為了便於理解,適當地從圖中省略除了必要說明的構件之外的任何其他構件。
[第一示例性實施例]
圖1是根據本發明第一示例性實施例的印表機的總體立體圖。
圖2是說明根據本發明第一示例性實施例的印表機的圖示,其中側蓋已打開。
在圖1中,作為根據本發明第一示例性實施例的影像形成裝置的印表機U具有影像形成裝置主體U1。前蓋U2支撐在影像形成裝置主體U1的前表面上,以致於並且可繞著前蓋U2的下端打開。前蓋U2是當補充新紙張時可以打開的可開構件的實例。作為紙張排出部之實例的排出托盤TRh係設置在影像形成裝置主體U1的頂部。
圖3是說明已從根據第一示例性實施例的印表機上移除碳粉卡匣的狀態的圖示。
在圖1和圖2中,側蓋U3支撐在影像形成裝置主體U1的右側面上,以致於可繞著側蓋U3的後端打開。側蓋U3是用於容器更換的可開構件的實例。當更換碳粉卡匣時打開和關閉側蓋U3。
在圖2和圖3中,在影像形成裝置主體U1中而位於側蓋U3的內側形成有作為容器安裝/拆卸部之實例的卡匣安裝/拆卸部U4。作為顯影劑回收容器之實例的碳粉卡匣TCy~TCk可移除地支撐在卡匣安裝/拆卸部U4中。
引導臺階部U4a和U4b係形成在卡匣安裝/拆卸部U4的下端和上端。每個引導臺階部U4a、U4b形成為向後側下降的臺階狀。下側引導臺階部U4a係形成為三級臺階,上側引導臺階部U4b係形成為兩級臺階。由引導臺階部U4a及U4b、在更深側的側壁U4c以及側蓋U3包圍的空間來形成用於安裝/拆卸碳粉卡匣TCy~TCk的安裝/拆卸空間U4d。因此,如圖2所示,各顏色的碳粉卡匣TCy~TCk係儲存在根據第一示例性實施例的安裝/拆卸空間U4d中,以致於從前側按順序排列並且彼此錯開成臺階狀。另外,與儲存任何其他顏色碳粉卡匣TCy、TCm、TCc的空間相比,儲存黑色碳粉卡匣TCk的最後側空間係形成為在上/下方向上更高且在前/後方向上更長。
圖4是說明根據本發明第一示例性實施例的影像形成裝置的總體圖示。
在圖1和圖4中,前蓋U2可移動地支撐在圖4中的實線所示的打開位置與圖1和4所示的關閉位置之間。當前蓋U2處於打開位置時,可以插入作為媒體之實例的紙張。
在圖4中,在印表機U的上部,佈置有各種控制電路、儲存媒體等的控制板SC配置在排出托盤TRh的下方。控制板SC設置有控制部C、影像處理部GS、潛像形成單元驅動電路DL、電源電路E等。控制部C對印表機U進行各種控制。由控制部C控制影像處理部GS、潛像形成單元驅動電路DL、電源電路E等的操作。電源電路E是電源單元的實例。電源電路E施加電壓於稍後將說明的作為充電器之實例的每個充電滾輪CRy~CRk、作為顯影劑保持器之實例的每個顯影滾輪G1y~G1k、作為轉印單元之實例的每個轉印滾輪T1y~T1k等。
影像處理部GS將列印資訊轉換成用於形成與黃色、品紅色、藍綠色及黑色(即Y、M、C、K)四種顏色影像相對應的潛像的影像資訊。從作為外部影像資訊發送裝置之實例的個人電腦PC等輸入該列印資訊。影像處理部GS在預定時序將影像資訊輸出到潛像形成單元驅動電路DL。
當原稿影像是單色影像或所謂的黑白影像時,僅將黑色的影像資訊輸入到潛像形成單元驅動電路DL。
潛像形成單元驅動電路DL具有未圖示的各種顏色Y、M、C及K的驅動電路,以分別在給定時間將與該輸入影像資訊相對應的信號輸出到LED頭LHy、LHm、LHc及LHk。每個LED頭LHy、LHm、LHc、LHk是針對每種顏色而配置的潛像形成單元的實例。
在圖4中,用於形成作為各顏色(即黃色、品紅色、藍綠色、黑色)的可視影像之實例的碳粉影像的可視影像形成單元UY、UM、UC及UK係配置在影像形成裝置主體U1的中央下部。在圖4中,黑色(即K顏色)的可視影像形成單元UK具有為旋轉式影像保持器之實例的感光體Pk。在感光體Pk的周圍配置有作為用於對感光體Pk的表面充電的充電器之實例的充電滾輪CRk、作為用於在感光體表面上形成靜電潛像的潛像形成單元之實例的LED頭LHk、用於將感光體表面上的靜電潛像顯影為可視影像的顯影單元Gk、作為用於去除殘留在感光體Pk表面上的顯影劑的影像保持器清潔器之實例的感光體清潔器CLk等。
由充電滾輪CRy~CRk分別在其與充電滾輪CRy~CRk相對的充電區域Q1y、Q1m、Q1c及Q1k對感光體Py~Pk的表面均勻充電。然後,由LED頭LHy~LHk分別在潛像形成區域Q2y、Q2m、Q2c及Q2k中將潛像寫在該等表面上。分別在與顯影單元Gy~Gk相對的顯影區域Q3y、Q3m、Q3c及Q3k中將該寫入靜電潛像顯影為碳粉影像。將該顯影碳粉影像傳送到與作為中間轉印體之實例的中間轉印帶B所接觸的一次轉印區域Q4y、Q4m、Q4c及Q4k。在一次轉印區域Q4y、Q4m、Q4c、Q4k中,由控制部C所控制的電源電路E在給定時間分別向一次轉印滾輪T1y、T1m、T1c及T1k施加極性與碳粉影像的充電極性相反的一次轉印電壓。每個一次轉印滾輪T1y、T1m、T1c、T1k係為配置在中間轉印帶B的背面側的一次轉印單元的實例。
由一次轉印滾輪T1y、T1m、T1c及T1k分別將感光體Py~Pk上的碳粉影像一次轉印到中間轉印帶B上。
由感光體清潔器CLy、CLm、CLc及CLk分別清潔在一次轉印之後在感光體Py、Pm、Pc及Pk表面上的諸如未轉印碳粉或放電產物等殘留物或附著物。由充電滾輪CRy、CRm、CRc及CRk分別對感光體Py、Pm、Pc及Pk的該清潔表面再次充電。配置成與充電滾輪CRy~CRk所接觸的充電器清潔器CCy、CCm、CCc及CCk分別清潔未能由感光體清潔器CLy~CLk所去除而附著在充電滾輪CRy、CRm、CRc及CRk上的殘留物。每個充電器清潔器CCy、CCm、CCc、CCk是充電器清潔構件的實例。
在圖2和圖4中,為中間轉印單元之實例的帶模組BM係配置在感光體Py~Pk的上方。帶模組BM包括作為轉印物件的實例和中間轉印體的實例的中間轉印帶B。由中間轉印支撐系統可旋轉地支撐中間轉印帶B,該中間轉印支撐系統係由作為驅動構件之實例的帶驅動滾輪Rd、作為從動構件的實例和二次轉印對置構件之實例的支承滾輪T2a以及分別與感光體Py~Pk相對設置的一次轉印滾輪T1y、T1m、T1c及T1k來組成。
作為中間轉印體清潔器之實例的帶清潔器CLb係配置在中間轉印帶B的後部上方。帶清潔器CLb具有清潔容器CLb1、帶清潔刮板CLb2、膜片CLb3以及殘留物傳送構件CLb4。帶清潔刮板CLb2是清潔構件的實例,其支撐在清潔容器CLb1上並且與中間轉印帶B接觸以便去除並清潔在中間轉印帶B表面上的殘留物。膜片CLb3是洩漏防止構件的實例,其防止由帶清潔刮板CLb2所去除的殘留物飛散及漏出。殘留物傳送構件CLb4係配置在清潔容器CLb1中以傳送並排出該去除殘留物。根據第一示例性實施例的清潔容器CLb1係配置在黑色感光體清潔器CLk的上方且與黑色感光體清潔器CLk相對應的位置處。
作為二次轉印構件之實例的二次轉印滾輪T2b與中間轉印帶B的與支承滾輪T2a所接觸的表面相對地配置。根據第一示例性實施例的二次轉印單元T2係由支承滾輪T2a和二次轉印滾輪T2b所組成。二次轉印區域Q5由二次轉印滾輪T2b與中間轉印帶B彼此相對的區域形成。
分別由一次轉印滾輪T1y、T1m、T1c及T1k在一次轉印區域Q4y、Q4m、Q4c及Q4k中在中間轉印帶B上依次轉印要疊加另一碳粉影像的單色或多色碳粉影像係傳送到二次轉印區域Q5。
根據第一示例性實施例的轉印單元T1y~T1k+T2+B係由一次轉印滾輪T1y~T1k、中間轉印帶B以及二次轉印單元T2所組成。
如圖4所示,根據第一示例性實施例的中間轉印帶B係配置成使得一次轉印區域Q4y~Q4k隨著相對於水平平面向後方下降。相應地,可視影像形成單元UY~UK也設置成如此:位於帶旋轉方向之下游側的一個可視影像形成單元從帶旋轉方向上游側的另一個可視影像形成單元朝重力方向在下方佈置。
在可視影像形成單元UY~UK的下方,設置有作為紙張儲存部之實例的供紙托盤TR1。供紙托盤TR1具有底壁TR1a、後端壁TR1b以及上壁TR1c。底壁TR1a是下壁的實例。後端壁TR1b從底壁TR1a的後端向上延伸。上壁TR1c係配置在底壁TR1a的上方並且與底壁TR1a相對。在供紙托盤TR1的前端部中,形成有用於供給新記錄紙張S的供給埠TR1d。上壁TR1c的前端部係形成為朝向供給埠TR1d的外側隨著向前側上升。因此,上壁TR1c與底壁TR1a之間的距離隨著朝前側行進而變大。因此,供給埠TR1d係形成為隨著朝前側行進而變寬。
作為媒體載置部之實例的升降板PL1係設置在底壁TR1a上。將該升降板PL1支撐成可繞著旋轉中心PL1a旋轉,並且將作為媒體之實例的記錄紙張S載置在升降板PL1上,以致於升降記錄紙張S。作為向上推壓升降板PL1的後端部的推壓構件之實例的升降彈簧PL2系配置在升降板PL1的後端部。當不進行影像形成時,升降板PL1移動到下降位置,在該下降位置藉由呈偏心凸輪形狀的按壓構件PL3使升降板PL1與底壁TR1a保持平行。按壓構件PL3係設置在升降板PL1的左右兩端部。在影像形成期間,按壓構件PL3進行旋轉使得將升降板PL1支撐成可在下降位置與圖4所示的由升降彈簧PL2使升降板PL1上升的上升位置之間移動。
當打開前蓋U2時,供給埠TR1d對外部開啟。因此,可以插入新記錄紙張S束到大約抵靠後端壁TR1b,從而將記錄紙張載置並儲存在位於下降位置的升降板PL1上。
作為送出構件之實例的供紙滾輪Rp係配置在上壁TR1c的後方。供紙滾輪Rp係配置在這樣的位置:在升降板PL1已移動到上升位置的狀態下,可以藉由升降彈簧PL2的彈簧力將該載置記錄紙張S中最上面的記錄紙張S推按在供紙滾輪Rp上。
藉由供紙滾輪Rp送出載置在供紙托盤TR1上的記錄紙張S,而且在阻滯滾輪Rs與供紙滾輪Rp彼此接觸的區域中一張接一張地分離記錄紙張S。將每頁分離的記錄紙張S傳送到紙張傳送路徑SH。將紙張傳送路徑SH中的記錄紙張S傳送到作為紙張供給時序調整構件之實例的定位滾輪Rr處。與中間轉印帶B上的碳粉影像到達二次轉印區域Q5時的時序相吻合地將傳送到定位滾輪Rr處的記錄紙張S係送出到二次轉印區域Q5。
藉由帶清潔器CLb從已在二次轉印區域Q5轉印碳粉影像的中間轉印帶B上去除並清潔殘留在中間轉印帶B表面上的諸如未轉印碳粉或放電產物等殘留物。
將已轉印有碳粉影像的記錄紙張S傳送到定影單元F的定影區域Q6。定影單元F具有作為加熱定影構件之實例的加熱滾輪Fh和作為加壓定影構件之實例的加壓滾輪Fp。定影區域Q6由加熱滾輪Fh與加壓滾輪Fp以預定壓力彼此接觸的區域所構成。當碳粉影像通過定影區域Q6時藉由熱和壓力定影在記錄紙張S的表面上該未定影碳粉影像。
在紙張傳送路徑SH上傳送定影有影像的記錄紙張S,並且通過作為紙張排出構件之實例的紙張排出滾輪R1將記錄紙張S排出到輸出托盤TRh上。
(可視影像形成單元的描述)
圖5是根據本發明第一示例性實施例的可視影像形成單元的主要部分放大說明圖。
圖6是根據第一示例性實施例的可視影像形成單元的主要部分立體圖。
圖7是根據第一示例性實施例的影像保持器和顯影單元的主要部分立體圖。
圖8是說明影像保持器、顯影劑保持器以及顯影容器之間的縱向關係的圖示。
下面將詳細描述可視影像形成單元UY~UK。各顏色的可視影像形成單元UY~UK以相同的方式構成。因此,將僅描述黑色可視影像形成單元UK,而省略對其他可視影像形成單元UY、UM及UC的描述。
(顯影單元的描述) 在圖5~8中,在根據第一示例性實施例的可視影像形成單元UK中,顯影單元Gk係配置在感光體Pk的下方。在圖5~8中,根據第一示例性實施例的顯影單元Gk具有在內部儲存顯影劑的顯影容器1。顯影容器1具有下容器主體1a和覆蓋容器主體1a的頂部的蓋構件1b。另外,在容器主體1a的右端中形成有由半圓形凹部所構成的供給路徑連接部1c。 在顯影容器1的內部設置有顯影滾輪室2、第一攪拌室3以及第二攪拌室4。顯影滾輪G1k係儲存在顯影滾輪室2中。第一攪拌室3在顯影滾輪室2的下方形成,以致於與顯影滾輪室2鄰接且連續。第二攪拌室4在第一攪拌室3的後方形成,以致於與第一攪拌室3鄰接。 第一攪拌室3和第二攪拌室4係由作為朝左/右方向所延伸的分隔構件之實例的分隔壁5來隔開。另外,在分隔壁5的左右兩端部形成有入口部5a和5b,從而顯影劑可以在第一攪拌室3與第二攪拌室4之間流動。根據第一示例性實施例,將新的顯影劑供給到設定在右側入口部5a中的供給顯影劑入口位置5c,從而可以抑制將新供給的未經充分攪拌的顯影劑供給到顯影滾輪G1k。在圖8中,根據第一示例性實施例,與將在相應地感光體Pk上形成影像的影像形成區域L1外側的位置係形成入口部5a和5b。因此,可抑制新供給的顯影劑和滯留在每個入口部5a、5b的顯影劑對影像形成產生不利影響。影像形成區域L1是由影像保持器保持影像的保持區域的實例。 在圖5~8中,根據第一示例性實施例的顯影滾輪G1k的旋轉方向與感光體Pk的旋轉方向相反。也就是說,顯影滾輪G1k朝與順時針旋轉的感光體Pk的旋轉方向相反的方向逆時針旋轉。因此,在顯影區域Q3k中,感光體Pk的表面與顯影滾輪G1k的表面朝相同方向旋轉。 用於限制保持在顯影滾輪G1k表面上的顯影劑層的層厚的桿狀層厚限制構件6係支撐在顯影滾輪室2中,並且配置在顯影滾輪G1k的旋轉方向之相對於顯影區域Q3k的上游側且與顯影滾輪G1k相對。 作為在左/右方向中所延伸的第一攪拌構件之實例的供給螺旋推運器7可旋轉地支撐在第一攪拌室3中。作為在左/右方向中延伸並與供給螺旋推運器7平行的第二攪拌構件之實例的混合螺旋推運器8可旋轉地支撐在第二攪拌室4中。供給螺旋推運器7和混合螺旋推運器8分別具有旋轉軸7a、8a和螺旋狀攪拌葉片7b、8b。攪拌葉片7b和8b分別支撐在旋轉軸7a和8a的外周上。 作為相互嚙合的齒輪之實例的齒輪G11和G12分別支撐在旋轉軸7a和8a的左端。當從未圖示的顯影驅動源向齒輪G11和G12傳遞驅動力時,螺旋推運器7和8受到驅動而旋轉,並且如圖8中箭頭所示朝彼此相反的方向傳送顯影劑。因此,由於螺旋推運器7和8的旋轉,對經攪拌並被傳送到攪拌室3和4中之一的下游端的顯影劑進行傳送,進而顯影劑通過入口部5a、5b以流入另一個攪拌室4、3中的的上游端。結果,在顯影容器1中的顯影劑經由迴圈室3+4的迴轉,同時在第一攪拌室3中的顯影劑係供給到顯影滾輪G1k而用於顯影。 圖9A~9C是說明根據第一示例性實施例的可視影像形成單元和可更換容器的圖示。圖9A是說明可視影像形成單元的供給埠部的圖示。圖9B是說明可視影像形成單元與可更換容器之間的位置關係的主要部分剖面立體圖。圖9C是說明殘留顯影劑傳送路徑與可更換容器之間的關係的圖示。 在圖2和9A~9C中,作為驅動傳動切換單元之實例的離合器11係支撐在混合螺旋推運器8的旋轉軸8a的右端部,並且作為供給驅動傳動齒輪之實例的供給驅動齒輪G14係設置在離合器11的右端部。 在圖2、6~8及9A~9C中,供給路徑形成構件12係支撐在顯影容器1的右端部。供給路徑形成構件12具有從卡匣安裝/拆卸部U4朝向內側的顯影單元Gk向左延伸的供給圓筒部12a。在供給圓筒部12a的內部形成有未圖示的供給顯影劑傳送路徑,在該供給顯影劑傳送路徑中傳送將被供給到顯影單元Gk的新顯影劑。在供給圓筒部12a的右端部形成有向上延伸的入口部12b。在入口部12b的上端部形成有供給顯影劑入口12c。供給圓筒部12a內部的供給路徑在右側入口部5a的上方延伸以使新顯影劑下落進而向下供給到供給顯影劑入口位置5c。作為入口關閉構件之實例的入口開閉件12f係支撐在入口部12b的下端部,以致於可繞著旋轉中心12e旋轉。入口開閉件12f可移動地支撐在如圖9B所示的打開供給顯影劑入口12c的打開位置與如圖3所示的關閉供給顯影劑入口12c的關閉位置之間。另外,入口開閉件12f由作為推壓構件之實例的未圖示的彈簧來推壓,以便能夠向圖3所示的關閉位置移動而保持在該位置。 在圖6和7中,作為在左/右方向所延伸的供給顯影劑傳送構件之實例的供給螺旋推運器13可旋轉地支撐在供給圓筒部12a上。與螺旋推運器7和8的方式相同,供給螺旋推運器13具有旋轉軸13a和形成在旋轉軸外周上的攪拌葉片13b。在圖2和9A~9C中,與供給驅動齒輪G14嚙合的供給從動齒輪G15係支撐在供給螺旋推運器13的旋轉軸13a的右端。因此,當離合器11在連接與切斷之間切換時,在影像形成操作期間受到驅動的混合螺旋推運器8的旋轉經由供給齒輪G14和G15而在向供給螺旋推運器13傳遞旋轉與不傳遞旋轉之間切換,從而使供給螺旋推運器13旋轉或停止旋轉。因此,控制由供給螺旋推運器13供給的顯影劑的供給量和顯影劑的供給時序。用於控制向供給螺旋推運器13傳遞驅動力和不傳遞驅動力的驅動傳動系統係由離合器11、供給齒輪G14和G15等組成。 (感光體清潔器的描述)
在圖5~8中,在根據第一示例性實施例的可視影像形成單元UK中,感光體清潔器CLk係配置在感光體Pk的後方。根據第一示例性實施例的感光體清潔器CLk具有作為清潔容器主體之實例的清潔器容器26、作為清潔構件之實例的清潔刮板27以及作為洩漏防止構件之實例的洩漏防止膜片28。清潔刮板27的基端部經由刮板支撐構件27a支撐在清潔器容器26上,並且清潔刮板27的前端部係配置成與感光體Pk接觸。洩漏防止膜片28係支撐在清潔器容器26中,並且朝感光體Pk的旋轉方向在清潔刮板27的上游側與感光體Pk接觸,以致於防止顯影劑漏出。
在圖9C中,從內側的感光體清潔器CLk朝向外側的卡匣安裝/拆卸部U4所延伸的殘留顯影劑傳送路徑26a與清潔器容器26連接。在殘留顯影劑傳送路徑26a的右端部(即下游端部)形成有殘留顯影劑出口26b,經由殘留顯影劑傳送路徑26a所傳送的殘留顯影劑從該殘留顯影劑出口26b流出。根據第一示例性實施例的殘留顯影劑傳送路徑26a係配置在相對於供給顯影劑傳送路徑向斜上方偏移的位置上,並且與供給顯影劑傳送路徑鄰近且平行。
在圖3和9C中,作為出口關閉構件之實例的筒狀廢棄出口開閉件26c係支撐在殘留顯影劑傳送路徑26a的右端部,以致於並且在左/右方向移動。廢棄出口開閉件26c係支撐成可在如圖3所示的關閉殘留顯影劑出口26b的出口關閉位置與如圖9C所示的打開殘留顯影劑出口26b的出口打開位置之間移動。作為推壓構件之實例的彈簧26d係安裝在廢棄出口開閉件26c的左側,以致於推壓廢棄出口開閉件26c,從而使廢棄出口開閉件26c能夠向出口關閉位置移動而保持在該位置。
在圖5和6中,作為用於朝向殘留顯影劑出口26b傳送由清潔刮板27所回收的顯影劑的顯影劑廢棄構件之實例的廢棄螺旋推運器29可旋轉地支撐在清潔器容器26和殘留顯影劑傳送路徑26a中。與螺旋推運器7、8以及13的方式相同,廢棄螺旋推運器29具有旋轉軸29a和支撐在旋轉軸29a外周上的螺旋狀攪拌葉片29b。
在圖3中,從帶清潔器CLb所延伸的殘留顯影劑傳送路徑30在卡匣安裝/拆卸部U4的側壁U4c的內側(即其左側)向下延伸,以與黑色殘留顯影劑傳送路徑26a連接。因此,由殘留物傳送構件CLb4經殘留顯影劑傳送路徑30傳送由帶清潔器CLb所回收的顯影劑,該顯影劑與黑色殘留顯影劑傳送路徑26a聚合,進而由黑色廢棄螺旋推運器29向下游傳送。
(碳粉卡匣的描述)
圖10A和10B是說明根據第一示例性實施例的每個碳粉卡匣的圖示。圖10A是從斜前方看碳粉卡匣的立體圖。圖10B是從圖10A中的箭頭XB方向看碳粉卡匣的立體圖。
在圖2、3及9A~9C中,碳粉卡匣TCy、TCm、TCc及TCk分別支撐在顯影單元Gy~Gk的右側。當碳粉卡匣TCy、TCm、TCc及TCk在側蓋U3打開的狀態下在左/右方向移動時,可以將碳粉卡匣TCy、TCm、TCc及TCk安裝到卡匣安裝/拆卸部U4上或從卡匣安裝/拆卸部U4上拆卸下來。
除了黑色碳粉卡匣TCk具有比其他顏色的碳粉卡匣TCy、TCm、TCc更大的容量之外,碳粉卡匣TCy、TCm、TCc及TCk具有相同的構造。因此,在對碳粉卡匣的以下描述中,將僅描述黃色碳粉卡匣TCy,而不再詳細說明其他顏色的碳粉卡匣TCm、TCc及TCk。
在圖9A~9C及10A和10B中,碳粉卡匣TCy具有位於上部的供給顯影劑儲存部41和位於下部的殘留顯影劑回收部42。殘留顯影劑回收部42是回收顯影劑儲存部的實例。
供給顯影劑儲存部41具有作為第一供給儲存部之實例的主供給部41a,在該主供給部41a中儲存有將被供給到顯影單元Gy~Gk中的相應一個的顯影劑。在主供給部41a的前端部形成有向下延伸的副供給部41b。該副供給部41b是第二供給儲存部的實例。與主供給部41a相比,副供給部41b形成為使得前/後方向的寬度隨著下降而變窄。在副供給部41b的下端部形成有向下開啟的供給出口41c,顯影劑從該供給出口41c流出。在圖10A和10B中,在供給出口41c的周緣形成有作為遮蔽構件引導部之實例的開閉件引導件41d。
作為用於打開/關閉供給出口41c的供給出口遮蔽構件之實例的卡匣側出口開閉件41e以可朝前/後方向移動的方式支撐在開閉件引導件41d上。卡匣側出口開閉件41e係支撐成藉由作為推壓構件之實例的未圖示的彈簧能夠在關閉位置移動而保持在該位置。在該關閉位置上,如圖10B所示卡匣側出口開閉件41e關閉供給出口41c。
當將碳粉卡匣TCy從右側向左側移動以進行安裝時,卡匣側出口開閉件41e的後端面由出口部12b的上端推按,以便沿著開閉件引導件41d滑動及移動。因此,打開供給出口41c。在這種情況下,開閉件引導件41d的後端面推按入口開閉件12f,從而使入口開閉件12f旋轉。因此,打開供給顯影劑入口12c。結果,供給顯影劑入口12c與供給出口41c連接,從而使得顯影劑能夠流入。當拆卸碳粉卡匣TCy時,由彈簧分別使開閉件12f和41e移動,從而關閉供給顯影劑入口12c和供給出口41c。
殘留顯影劑回收部42具有作為第一回收儲存部之實例的主回收部42a。主回收部42a係配置在作為供給顯影劑儲存部41的下部之實例的碳粉卡匣TCy的下端。
在主回收部42a的後端部中,形成有作為向上延伸的第二回收儲存部之實例的副回收部42b。副回收部42b形成為使得副回收部42b在前/後方向的寬度比主回收部42a在前/後方向的寬度窄。在副回收部42b的上端部形成有將與殘留顯影劑傳送路徑26a連接的回收入口42c。如圖9A~9C以及10A和10B所示,根據第一示例性實施例的回收入口42c係配置為在重力方向上高於供給出口41c並且位於主供給部41a的水平寬度的內側。回收入口42c係配置在主供給部41a與副供給部41b之間的邊界附近。
因此,在根據第一示例性實施例的殘留顯影劑回收部42中,當安裝碳粉卡匣TCy時,殘留顯影劑傳送路徑26a貫穿回收入口42c,同時回收入口42c位於殘留顯影劑回收部42的外表面的周緣部分克服彈簧26d的彈力向左推按廢棄出口開閉件26c以打開廢棄顯影劑出口26b。因此,廢棄顯影劑從廢棄顯影劑出口26b流入副回收部42b進而下落到主回收部42a中,以便可以回收廢棄顯影劑。
在主回收部42a與供給出口41c之間,形成有作為構造空間之實例的供給/傳動系統(即驅動傳動系統)儲存空間43。當安裝碳粉卡匣TCy時,包括離合器11等的驅動傳動系統和供給路徑形成構件12儲存在該儲存空間43中。
在圖2以及10A和10B中,朝上/下方向延伸並且連接供給顯影劑儲存部41和殘留顯影劑回收部42的側板44與碳粉卡匣TCy的右面一體形成。在側板44的前下部中,形成有作為操作部之實例的把手44a,該把手44a允許使用者抓握碳粉卡匣TCy以及進行諸如安裝、拆卸等操作。也就是說,把手44a係配置在與驅動傳動系統儲存空間43的相反側相對應的位置處,並且配置在避開供給顯影劑儲存部41和殘留顯影劑回收部42的位置處。
如圖2所示,黑色碳粉卡匣TCk的主供給部41a形成為與其他顏色的碳粉卡匣TCy、TCm及TCc的主供給部相比向上擴大的形狀。因此,可以增加經常使用的黑色顯影劑的容量。
(關於可視影像形成單元的構件佈局的描述)
在圖5中,在根據第一示例性實施例的可視影像形成單元UK中,顯影單元Gk的混合螺旋推運器8相對於連接一次轉印區域Q4k和感光體Pk的旋轉中心的假想線而設置在顯影滾輪G1k所設置的一側的相反側。因此,根據第一示例性實施例的顯影單元Gk的大部分,特別是供給螺旋推運器7和混合螺旋推運器8係設置在來自一次轉印區域Q4k側的光所假想地照射的感光體Pk的投影面內。
另外,在圖5中,在根據第一示例性實施例的顯影單元Gk中,將連接顯影滾輪G1k的旋轉中心和供給螺旋推運器7的旋轉中心的假想線與連接供給螺旋推運器7的旋轉中心和混合螺旋推運器8的旋轉中心的假想線之間的角度設定為鈍角。
此外,在根據第一示例性實施例的可視影像形成單元UK中,LED頭LHk係配置在顯影容器1的第二攪拌室4的上方,並且LED頭LHk係配置在感光體Pk與混合螺旋推運器8之間。
另外,充電滾輪CRk和充電器清潔器CCk係配置在顯影容器1的上方,並且設置成儲存在顯影容器1的後端的內側。
因此,在根據第一示例性實施例的可視影像形成單元UK中,一次轉印滾輪T1k係配置在感光體Pk的上方,並且感光體清潔器CLk係配置在感光體Pk的後方。另外,顯影單元GK、LED頭LHk以及充電滾輪CRk集中地配置在感光體Pk的下方。在感光體Pk的前方未設置對應於黑色的構件。
根據第一示例性實施例,將可視影像形成單元UY~UK設計為不可更換,並且作為連接影像形成裝置主體U1的左右框架的加強構件,即所謂的強度構件(加強框架)。
(第一示例性實施例的操作)
在具有上述構成特徵的作為根據第一示例性實施例的影像形成裝置之實例的印表機U中,當執行影像形成時,在每個顯影單元Gy~Gk中消耗顯影劑。隨著顯影劑的消耗,經由供給路徑形成構件12來供給儲存在每個碳粉卡匣TCy~TCk的供給顯影劑儲存部41的主供給部41a和副供給部41b中的顯影劑。在這種情況下,由清潔器CLy~CLk、CLb所回收的廢棄顯影劑經由殘留顯影劑傳送路徑26a被回收到每個碳粉卡匣TCy~TCk的殘留顯影劑回收部42中。在這種情況下,將要供給的顯影劑經由副供給部41b的下端的供給出口41c流出,同時該回收顯影劑經由副回收部42b的上端的回收入口42c流入。將這些顯影劑設計為借助於重力流入和流出。因此,可以省略用於向碳粉卡匣TCy~TCk傳送顯影劑的構件。因此,可以限制零件數目的增加。
在根據第一示例性實施例的每個碳粉卡匣TCy~TCk中,副供給部41b與副回收部42b係配置成彼此鄰近,並且回收入口42c朝重力方向配置在供給出口41c的上方。與副供給部41b與副回收部42b不是彼此鄰近或者回收入口42c朝重力方向配置在供給出口41c的下方的情況相比,可有效地利用空間從而可以減少無用空間。因此,使每個碳粉卡匣TCy~TCk小型化,同時增加供給顯影劑儲存部41的總容積和殘留顯影劑回收部42的總容積。
此外,在根據第一示例性實施例的每個碳粉卡匣TCy~TCk中,與作為不能用於儲存顯影劑的所謂盲區的驅動傳動系統儲存空間43相對應地配置把手44a。與將把手44a設置在與供給顯影劑儲存部41或殘留顯影劑回收部42相對應的位置而減小供給顯影劑儲存部41或殘留顯影劑回收部42的容量的情況相比,可有效地利用空間,從而可以使供給顯影劑儲存部41的容量或殘留顯影劑回收部42的容量最大化。
另外,在根據第一示例性實施例的每個碳粉卡匣TCy~TCk中,供給顯影劑儲存部41與殘留顯影劑回收部42一體形成,以便可以一次將它們一起更換。與供給容器與殘留顯影劑回收容器分離的情況相比,可以減少更換作業和更換次數。
此外,在根據第一示例性實施例的印表機U中,假設用新的碳粉卡匣TCy~TCk進行更換。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僅在印表機U的一側側面(即右側面)從右向左朝著一個方向移動新的碳粉卡匣,則可以在開閉件12f、26c以及41e打開的情況下利用簡單的操作來安裝新的碳粉卡匣。
此外,根據第一示例性實施例,將顯影劑經常使用高的黑色碳粉卡匣TCk係配置在趨於具有自由空間的後端部,並且配置在這樣的位置處:與其他顏色碳粉卡匣TCy~TCc相比可以容易地增加黑色碳粉卡匣TCk的容量。因此,根據第一示例性實施例,使Y、M及C顏色碳粉匣TCy~TCc的構造標準化以減少零件數目,同時可以增加經常使用的黑色顯影劑的容量。因此,可以抑制黑色碳粉卡匣CLk的更換頻率過高。
另外,將來自黑色感光體清潔器CLk和帶清潔器CLb的廢棄顯影劑回收到與其他顏色碳粉卡匣相比之顯影劑經常使用且經常更換的黑色碳粉卡匣TCk中。因此,根據第一示例性實施例,與單獨形成用於儲存由帶清潔器CLb所回收的廢棄顯影劑的容器且必須獨立更換該容器的情況相比,不必變更用於回收廢棄顯影劑的容器。此外,與藉由使用頻率比黑色碳粉卡匣TCk低的Y、或M或C顏色碳粉卡匣TCy~TCc來收集由帶清潔器CLb所回收的顯影劑的情況相比,可以抑制殘留顯影劑回收部42在Y、或M或C顏色碳粉卡匣TCy~TCc的供給顯影劑儲存部41的顯影劑完全用盡之前由於大量使用黑色顯影劑進行多次單色列印而充滿顯影劑。
另外,在每個可視影像形成單元UY~UK中,與先前技術的構造不同,顯影單元Gy~Gk的混合螺旋推運器8係配置在顯影滾輪G1y~G1k的相反側。當混合螺旋推運器8係配置與顯影滾輪G1y~G1k的相同側時,即不是位於圖4中的後側而是位於前側或者如同先前技術的構造位於遠離感光體Py~Pk的一側時,可視影像形成單元UY~UK或整個印表機U將朝前/後方向延長。與這種構造相比,根據第一示例性實施例,可以朝前/後方向縮短每個可視影像形成單元UY~UK的長度。
特別地,每個顯影單元Gy~Gk的大部分係配置在從一次轉印單元T1y~T1k側看感光體Py~Pk的投影平面內,而在感光體Py~Pk的前方未配置構件。也就是說,儘管四個感光體Py~Pk水平地平行佈置,但僅有感光體清潔器CLy~CLk置於感光體Py~Pk之間,而顯影單元Gy~Gk未置於感光體Py~Pk之間。因此,與顯影單元置於數個感光體Py~Pk之間的先前技術的構造相比,根據第一示例性實施例的印表機U的長度在前/後方向上變短,從而可以使印表機U小型化。
在根據第一示例性實施例的印表機U中,每個顯影單元Gy~Gk的混合螺旋推運器8係配置為靠近感光體Py~Pk。因此,將顯影劑供給顯影單元Gy~Gk的位置和顯影劑從感光體清潔器CLy~CLk排出的位置係設定為彼此靠近。在典型的先前技術的構造中,混合螺旋推運器8經常配置成遠離感光體Py~Pk。因此,新的顯影劑係經常供給到混合螺旋推運器8,以便減少從供給螺旋推運器7供給到顯影滾輪G1y~G1k的未經充分攪拌的顯影劑。因此,對於同一顏色的供給路徑形成構件12和殘留顯影劑傳送路徑26a係經常遠離彼此而配置且將感光體Py~Pk置於供給路徑形成構件12與殘留顯影劑傳送路徑26a之間位置。因此,供給路徑形成構件12或殘留顯影劑傳送路徑26a經常與對於另一種顏色的相鄰殘留顯影劑傳送路徑26a互相干擾。相反,在根據第一示例性實施例的每個可視影像形成單元中,對於同一種顏色的供給路徑形成構件12與殘留顯影劑傳送路徑26a可以配置成彼此靠近且相互平行。因此,易於設計可視影像形成單元,同時易於在每個碳粉卡匣TCy~TCk中一體形成供給顯影劑儲存部41和殘留顯影劑回收部42。
另外,在根據第一示例性實施例的印表機U中,將每個顯影滾輪G1y~G1k的旋轉方向係設定為與感光體Py~Pk的旋轉方向相反。因此,可以在LED頭LHy~LHk側配置層厚限制構件6。也就是說,可以在感光體Py~Pk的中間位置在一次轉印區域Q4y~Q4k的相反側的附近位置上配置層厚限制構件6。因此,與感光體Py~Pk和顯影滾輪G1y~G1k朝相同方向旋轉並且遠離LED頭LHy~LHk配置層厚限制構件6的情況相比,可以使印表機U小型化。
此外,在根據第一示例性實施例的印表機U中,如圖8所示,在影像形成區域L1的外側形成每個入口部5a、5b。當將右側入口部5b係設定在影像形成區域L1內時,顯影劑經由入口部5b所流入的方向與顯影滾輪G1y~G1k的表面移動的方向相反。因此,恐怕會延遲顯影劑的傳送。然而,根據第一示例性實施例,將右側入口部5b係設定在影像形成區域L1的外側。可以減少由顯影滾輪G1y~G1k所保持的顯影劑與流入每個入口部5a、5b的顯影劑朝相反方向流動而彼此阻礙各自的流動的擔憂。因此,可以向每個感光體Py~Pk良好地傳送顯影劑。
另外,根據第一示例性實施例,顯影劑從供給螺旋推運器7移動到顯影滾輪G1y~G1k或層厚限制構件6的方向和顯影劑在左側入口部5a從供給螺旋推運器7流動到混合螺旋推運器8的方向均具有向後的分量。因此,如果將入口部5a設定在影像形成區域L1的內側,則在入口部5a從供給螺旋推運器7供給到顯影滾輪G1y~G1k的顯影劑的一部分將流入混合螺旋推運器8,從而顯影滾輪G1y~G1k左端部的顯影劑之量恐怕會減少而降低由顯影劑所形成的影像的濃度。另一方面,根據第一示例性實施例,將左側入口部5a設定在影像形成區域L1的外側,從而消除了在顯影滾輪G1y~G1k上無法保持足夠的顯影劑而使顯影劑流到混合螺旋推運器8側的擔心。因此,可以抑制保持在顯影滾輪G1y~G1k上的顯影劑的量下降,或者可以抑制由顯影劑所形成的影像的濃度降低。
另外,根據第一示例性實施例,將供給顯影劑入口位置5c設定在影像形成區域L1外側的左側入口部5a中。從供給顯影劑入口位置5c所流入的新顯影劑藉由混合螺旋推運器8充分攪拌並且然後供給到感光體Py~Pk。也就是說,與經由左側入口部5a所流入的新顯影劑在該顯影劑受到充分攪拌之前而被供給到顯影滾輪G1y~G1k的情況相比,可以良好地供給及傳送經充分攪拌的顯影劑。
此外,根據第一示例性實施例,供紙托盤TR1的上壁TR1c的前端可隨著可視影像形成單元UY~UK的長度的縮短而向上傾斜。因此,可以加寬供給埠TR1d的入口。在先前技術的典型構造中,當印表機U在前/後方向上的長度增加時,插入記錄紙張S而抵靠後壁TR1b的距離變得過長以致於難以插入記錄紙張S。確實希望加寬供給埠TR1d的入口,但必須增加印表機U的高度以加寬供給埠TR1d。根據第一示例性實施例,可視影像形成單元UY~UK在前/後方向上的長度過短,以致於可在可視影像形成單元UY~UK的前方(即帶清潔器CLb的下方)確保足夠的空間。因此,可以在不增加印表機U的高度的情況下加寬供給埠TR1d的入口。因此,可以容易地經由寬的供給埠TR1d來供給或取出記錄紙張S。
[第二示例性實施例]
圖11是顯示根據本發明第二示例性實施例的已從其上移除碳粉卡匣的影像形成裝置的立體圖。圖11對應於顯示第一示例性實施例的圖3。
接下來,將描述本發明的第二示例性實施例。在對第二示例性實施例的描述中,以相同的附圖元件符號指示與第一示例性實施例中相對應的組成構件,並且將省略其詳細描述。
除了以下幾點之外,第二示例性實施例與第一示例性實施例之構造相同。
在圖11中,在根據第二示例性實施例的印表機U中,從帶清潔器CLb所延伸的殘留顯影劑傳送路徑30’不同於第一示例性實施例中的殘留顯影劑傳送路徑30,但與從感光體清潔器CLy~CLk所延伸的殘留顯影劑傳送路徑26a的方式相同,該殘留顯影劑傳送路徑30’從側壁U4c向外突出。與殘留顯影劑傳送路徑26a的方式相同,在殘留顯影劑傳送路徑30’的前側設置有未示出的殘留顯影劑出口、廢棄出口開閉件30a以及彈簧30b。
圖12是說明根據第二示例性實施例的黑色碳粉卡匣的總體圖示。圖12對應於顯示第一示例性實施例的圖10A和10B。
在根據第二示例性實施例的印表機U中,Y、M、C顏色碳粉卡匣TCy、TCm、TCc與第一示例性實施例中構造相同。在黑色碳粉卡匣TCk’中,如圖12所示,形成有與從黑色感光體清潔器CLk的殘留顯影劑傳送路徑26a相對應的回收入口42c和與從帶清潔器CLb的殘留顯影劑傳送路徑30’相對應的回收入口42c’。
(第二示例性實施例的操作)
在如此構造的根據第二示例性實施例的印表機U中,將由黑色感光體清潔器CLk和帶清潔器CLb所回收的顯影劑回收到比任何其他顏色碳粉卡匣TCy~TCc更經常使用且更經常更換的黑色碳粉卡匣TCk’中。因此,與將由帶清潔器CLb所回收的顯影劑回收到可以單獨更換的獨立容器中的構造相比,可以減少更換作業和更換次數。
另外,根據第二示例性實施例的印表機U與根據第一示例性實施例的印表機U的操作相似。
[第三示例性實施例]
圖13是顯示根據本發明第三示例性實施例的側蓋已打開的影像形成裝置的立體圖。圖13對應於顯示第一示例性實施例的圖2。
圖14是說明根據第三示例性實施例的影像形成裝置的總體圖示。圖14對應於顯示第一示例性實施例的圖4。
接下來,將描述本發明的第三示例性實施例。在對第三示例性實施例的描述中,以相同的附圖元件符號指示與第一示例性實施例中相對應的組成構件,並且將省略其詳細描述。
除了以下幾點之外,第三示例性實施例與第一示例性實施例之構造相同。
在第一示例性實施例的構造中,將中間轉印帶B配置成使得一次轉印區域Q4y~Q4k相對於水平面傾斜。取代第一示例性實施例的構造,在圖13和圖14中根據第三示例性實施例的印表機U中,將中間轉印帶B係配置成使得一次轉印區域Q4y~Q4k係水平地佈置。因此,可視影像形成單元UY~UK的佈局也不同於第一示例性實施例。可視影像形成單元UY~UK係配置在朝重力方向之相同高度的位置上。從碳粉卡匣TCy~TCk供給其顯影劑的顯影單元Gy~Gk或從其排出顯影劑的感光體清潔器CLy~CLk也配置在相同的高度上。因此,如圖13所示,不同於碳粉卡匣TCy~TCk呈臺階狀偏移的第一示例性實施例的構造,根據第三示例性實施例的碳粉卡匣TCy~TCk的下端係處於同一高度。結果,在第三示例性實施例中省略了第一示例性實施例的下側引導臺階部U4c,而僅設置具有四邊形形狀的上側引導部U4b’。
另外,根據第三示例性實施例的每個顯影單元Gy~Gk與根據第一示例性實施例的每個顯影單元Gy~Gk不同之處在於:在第三示例性實施例中,將連接顯影滾輪G1的旋轉中心和供給螺旋推運器7的旋轉中心的假想線與連接供給螺旋推運器7的旋轉中心與混合螺旋推運器8的旋轉中心的假想線之間的角度係設定為銳角。
(第三示例性實施例的操作) 在如此構造的根據第三示例性實施例的印表機U中,不同於第一示例性實施例,可以水平地佈置碳粉卡匣TCy~TCk而不呈任何臺階狀。 在第三示例性實施例的構造中,可以省略印表機U的上側引導部U4b’。在這種情況下,可以使每個Y、M、C顏色碳粉卡匣TCy~TCc的供給顯影劑儲存部41的容量與黑色碳粉卡匣TCk的供給顯影劑儲存部41的容量一樣大。 另外,在根據第三示例性實施例的印表機U中,每個顯影單元Gy~Gk的混合螺旋推運器8相對於朝重力方向從感光體Py~Pk的中心所延伸的假想線部分地配置在顯影滾輪G1的相反側,同時將相互連接顯影滾輪G1的中心、供給螺旋推運器7的中心以及混合螺旋推運器8的中心的假想線之間的角度係設定為銳角。因此,與先前技術的構造相比,如同第一示例性實施例的構造,可以使每個可視影像形成單元UY~UK和整個印表機U小型化。 另外,根據第三示例性實施例的印表機U與根據第一示例性實施例的印表機U的操作相似。 [第四示例性實施例]
圖15是說明根據本發明第四示例性實施例的影像形成裝置的總體圖示。圖15對應於顯示第一示例性實施例的圖4。
接下來,將描述本發明的第四示例性實施例。在對第四示例性實施例的描述中,以相同的附圖元件符號指示與第一和第三示例性實施例中相對應的組成構件,並且將省略其詳細描述。
除了以下幾點之外,第四示例性實施例與第三示例性實施例之構造相同。
在圖15中,如同根據第三示例性實施例的印表機U,根據第四示例性實施例的印表機U中的中間轉印帶B係配置成使得一次轉印區域Q4y~Q4k水平地佈置。另外,在根據第四示例性實施例的印表機U中,不同於根據第三示例性實施例的印表機U,帶清潔器CLb’係配置在帶驅動滾輪Rd的前方。帶清潔器CLb’的清潔容器CLb1形成在上/下方向上為長的。因此,與第一至第三示例性實施例相比,清潔容器CLb1的容量增大。另外,根據第四示例性實施例的帶清潔器CLb’構造成可拆卸地安裝到影像形成裝置主體U1上。將回收的顯影劑蓄積在清潔容器CLb1中。當清潔容器CLb1充滿回收的顯影劑時,可以更換帶清潔器CLb’。根據這種構造,在第四示例性實施例中省略殘留物傳送構件CLb4和殘留顯影劑傳送路徑30。
(第四示例性實施例的操作)
在如此構造的根據第四示例性實施例的印表機U中,不同於第一或第三示例性實施例,由帶清潔器CLb’所回收的顯影劑未被排出到黑色碳粉卡匣TCk中,而是蓄積在設計成可更換的清潔容器CLb1中。
另外,根據第四示例性實施例的印表機U與根據第一示例性實施例的印表機U的操作相似。
[第五示例性實施例]
圖16是說明根據本發明第五示例性實施例的影像形成裝置的總體圖示。圖16對應於顯示第一示例性實施例的圖2。
圖17A和17B是說明根據第五示例性實施例的碳粉卡匣的圖示。圖17A和17B對應於顯示第一示例性實施例的圖10A和10B。圖17A是顯示從斜前方看碳粉卡匣的狀態的立體圖。圖17B是顯示出從圖17A中的箭頭XVIIB方向看碳粉卡匣的狀態的立體圖。
接下來,將描述本發明的第五示例性實施例。在對第五示例性實施例的描述中,以相同的附圖元件符號指示與第一示例性實施例中相對應的組成構件,並且將省略其詳細描述。
除了以下幾點之外,第五示例性實施例與第一示例性實施例之構造相同。
在圖16、17A和17B中,根據第五示例性實施例的印表機U中的每個碳粉卡匣TCy”~TCk”具有殘留顯影劑回收部42”,該殘留顯影劑回收部42”僅由副回收部42b構成,而省略了根據第一示例性實施例的每個碳粉卡匣TCy~TCk中的殘留顯影劑回收部42的主回收部42a。
(第五示例性實施例的操作)
在如此構造的根據第五示例性實施例的印表機U中,當顯影劑的轉印效率如此高的使得在每個感光體Py~Pk或中間轉印帶B中很少產生殘留顯影劑時,可以隨著待回收的顯影劑的量來變更殘留顯影劑回收部42”的容量。儘管只有副回收部42b,但容量可以很大。在這種情況下,可以在上/下方向上縮短副回收部42b以變更及調整容量。在這種情況下,可以在確保所需容量的同時在上/下方向上縮短整個碳粉卡匣TCy”~TCk”。
另外,根據第五示例性實施例的印表機U與根據第一示例性實施例的印表機U的操作相似。
儘管第五示例性實施例中的殘留顯影劑回收部42”具有已從中省略主回收部42a的形狀,但可以替代地省略副回收部42b或在上/下方向上縮短副回收部42b以變更殘留顯影劑回收部42”的容量。在這種情況下,可以在確保所需容量的同時在上/下方向上縮短整個碳粉卡匣TCy”~TCk”。
[第六示例性實施例]
圖18A和18B是說明根據本發明第六示例性實施例的碳粉卡匣的圖示。圖18A是與顯示第一示例性實施例的圖10B相對應的立體圖。圖18B是沿著圖18A中的線XVIIIB-XVIIIB所截取的剖面圖。圖18B對應於顯示第一示例性實施例的圖9C。
接下來,將描述本發明的第六示例性實施例。在對第六示例性實施例的描述中,以相同的附圖元件符號指示與第一示例性實施例中相對應的組成構件,並且將省略其詳細描述。
除了以下幾點之外,第六示例性實施例與第一示例性實施例之構造相同。
在圖18A和18B中,在根據第六示例性實施例的印表機U中,作為攪拌構件支撐件之實例的攪拌彈簧支撐構件51可旋轉地支撐在每個碳粉卡匣TCy~TCk中的供給顯影劑儲存部41的主供給部41a的上部位於側壁U4c側的側面上。作為從動傳動構件之實例的聯軸器52係支撐在攪拌彈簧支撐構件51的外側端部上。當安裝碳粉卡匣TCy~TCk時,聯軸器52與設置在印表機U中的未圖示的驅動傳動構件嚙合,以便可以將驅動力傳遞到聯軸器52。
在圖18B中,攪拌彈簧支撐構件51在主供給部41a的內部形成為像所謂的曲柄一樣彎曲的U形。攪拌彈簧支撐構件51在從旋轉中心51a軸向偏移的位置上形成有支撐部51b。作為攪拌構件之實例的攪拌彈簧53係支撐在支撐部51b上以從主供給部42a的上部經由副供給部42b延伸到供給出口41c的附近。因此,當經由聯軸器52傳遞旋轉時,支撐在從旋轉中心51a所偏移的支撐部51b上的攪拌彈簧53在上/下方向上往復運動。
(第六示例性實施例的操作)
在如此構造的根據第六示例性實施例的印表機U中,當向每個顯影劑供給到顯影單元Gy~Gk時,攪拌彈簧53受到驅動而在上/下方向移動以便攪拌供給顯影劑儲存部41中的顯影劑。因此,即使儲存在供給顯影劑儲存部41中的顯影劑結塊,也可以攪拌並且疏鬆顯影劑並且使顯影劑從供給出口41e流出。也就是說,與未設置攪拌彈簧53的情況相比,可以抑制由於結塊的顯影劑而發生的供給不良。
另外,當正在進行往復運動的攪拌彈簧53觸碰到供給顯影劑儲存部41的內壁面時,供給顯影劑儲存部41或與之一體形成的殘留顯影劑回收部42發生振動,從而使得附著於壁面的顯影劑可以容易地掉落。因此,可以抑制供給顯影劑儲存部41中的顯影劑滯留而未被供給,或者可以抑制附著於殘留顯影劑回收部42上的顯影劑而堵塞殘留顯影劑回收部42。
另外,根據第六示例性實施例的印表機U與根據第一示例性實施例的印表機U的操作相似。
[第七示例性實施例]
接下來,將描述本發明的第七示例性實施例。在對第七示例性實施例的描述中,以相同的附圖元件符號指示與第一示例性實施例中相對應的組成構件,並且將省略其詳細描述。
除了以下幾點之外,第七示例性實施例與第一示例性實施例之構造相同。
圖19是說明根據第七示例性實施例的影像形成裝置的圖示。圖19對應於顯示第一示例性實施例的圖2。
圖20是說明根據第七示例性實施例的已從其上移除碳粉卡匣的影像形成裝置的圖示。圖20對應於顯示第一示例性實施例的圖3。
圖21是說明根據第七示例性實施例的卡匣安裝/拆卸部的圖示。
在圖19和圖20中,根據第七示例性實施例的印表機U具有可繞著下端打開的側蓋U3,以取代第一示例性實施例中的可繞著後端打開的側蓋U3。
在圖19~21中,根據第七示例性實施例的卡匣安裝/拆卸部U4’具有下側引導臺階部U4a’、上側引導臺階部U4b’、前壁部U4e、後壁部U4f以及側壁U4c’。下側引導臺階部U4a’朝向後側下降兩個臺階。上側引導臺階部U4b’朝向後側下降兩個臺階。側壁U4c’係配置在比引導臺階部U4a’和U4b’、前壁部U4e以及後壁部U4f靠深側的凹入位置。
在下側引導臺階部U4a’的後方形成有黑色卡匣抬高部U4g,該黑色卡匣抬高部U4g的頂面朝上/下方向高於下側引導臺階部U4a’的兩階下降表面。另外,在上側引導臺階部U4b’的後端下表面上,用於儲存定影單元F的下側前部的突出部61形成為向下凸出。
在下側引導臺階部U4a’與上側引導臺階部U4b’之間形成有朝上/下方向延伸以將下側引導臺階部U4a’的臺階部與上側引導臺階部U4b’的臺階部相互連接的分隔壁62。
因此,由引導臺階部U4a’和U4b’及分隔壁62所包圍的四個空間構成安裝/拆卸空間U4d’,該等顏色碳粉卡匣60y~60k分別可拆卸地安裝在該安裝/拆卸空間U4d’中。如圖19所示,該等顏色碳粉卡匣60y~60k係儲存在根據第七示例性實施例的安裝/拆卸空間U4d’中,使得從前側依次安裝的顏色碳粉卡匣60y、60m、60c係呈臺階狀偏移並且顏色碳粉卡匣60c的頂面與顏色碳粉卡匣60k的頂面一樣高。另外,用於儲存黑色碳粉卡匣60k的最後側空間形成為朝前/後方向長於用於儲存顏色碳粉卡匣60y、60m、60c的其他空間。
圖22是從圖21中的箭頭XXII方向看去的圖示。
在圖19~21中,在每個安裝/拆卸空間U4d’的前方下端部形成有傳動系統儲存部63。在圖21和22中,傳動齒輪64y~64k可旋轉地支撐在每個傳動系統儲存部63的上端,並且傳動齒輪64y~64k的上部部分地露出到安裝/拆卸空間U4d’中。
在圖22中,作為包括數個齒輪的傳動系統之實例的齒輪列或所謂的齒輪傳動鏈65y係支撐在傳動系統儲存部63中。作為第一驅動單元之實例的第一卡匣電動機66係配置在下側引導臺階部U4a’的內部。驅動力藉由齒輪傳動鏈65y從第一卡匣電動機66傳遞到黃色傳動齒輪64y。黃色齒輪傳動鏈65y具有作為單向傳動構件之實例的黃色單向離合器67y,該單向離合器67y朝一個方向傳遞旋轉而朝另一方向空轉藉此斷開傳動。
與黃色傳動齒輪64y的方式相同,經由具有品紅色單向離合器67m的品紅色齒輪傳動鏈65m從第一卡匣電動機66向品紅色傳動齒輪64m傳遞驅動力。
在圖22中,作為第二驅動單元之實例的第二卡匣電動機68係支撐在第一卡匣電動機66的後方。與黃色和品紅色傳動齒輪64y和64m的方式相同,藉由具有單向離合器67c、67k的齒輪傳動鏈65c、65k從第二卡匣電動機68向藍綠色和黑色傳動齒輪64c和64k之每一者傳遞驅動力。
因此,在第七示例性實施例中,傳動系統儲存部63充當用於儲存印表機U的包括傳動齒輪64y~64k和齒輪傳動鏈65y~65k在內的構成構件的儲存部。下側引導臺階部U4a’充當用於儲存印表機U的包括卡匣電動機66和68及齒輪傳動鏈65y~65k在內的構成構件的儲存部。
根據第七示例性實施例的每個卡匣電動機66、68構造成能夠正向和反向旋轉。由卡匣電動機66、68的旋轉方向和相應的單向離合器67y~67k的組合來驅動每個傳動齒輪64y~64k。例如,為了使黃色傳動齒輪64y旋轉,驅動第一卡匣電動機66正向旋轉,並且在使品紅色單向離合器67m空轉的同時通過黃色單向離合器67y傳遞旋轉。因此,黃色傳動齒輪64y旋轉而品紅色傳動齒輪64m不旋轉。相反,為了使品紅色傳動齒輪64m旋轉,驅動第一卡匣電動機66反向旋轉,並且在使黃色單向離合器67y空轉的同時通過品紅色單向離合器67m傳遞旋轉。因此,品紅色傳動齒輪64m旋轉而黃色傳動齒輪64y不旋轉。該規則同樣適用於藍綠色傳動齒輪64c和黑色傳動齒輪64k。這種方式不限於單向離合器,而是可以使用根據輸入信號而打開/關閉的諸如電磁離合器等相關公知的驅動傳動/切斷單元來實現相似的功能。
在圖21和圖22中,在每個傳動系統儲存部63的左側即深側,在側壁U4c’中形成有供給部分通過埠71。另外,在側壁U4c’中的每個供給部分通過埠71的後側上部形成有呈圓孔狀的排出部分通過埠72。在黑色排出部分通過埠72的上方,匯合路徑儲存部73形成為在右側即前側凸出。在側壁U4c’的上部,在每種顏色的安裝/拆卸空間U4d’中形成有作為用於識別每個碳粉卡匣60y、60m、60c的顏色的識別部分實例的主體側硬體按鍵(hardware key)74。一種顏色的安裝/拆卸空間U4d’中的硬體按鍵74的形狀不同於另一種顏色的安裝/拆卸空間U4d’中的硬體按鍵74的形狀。
在圖21和圖22中,CRUM讀寫器76支撐在上側引導臺階部U4b’的內側。每個CRUM讀寫器76是通過無線通訊對記錄構件讀取/寫入相應碳粉卡匣60y~60k的資訊的資訊讀寫器的實例。
另外,在下側引導臺階部U4a’上的每個傳動系統儲存部63的後方形成有鉤狀開口77。鉤狀開口77是用於保持相應的碳粉卡匣60y~60k的保持部分的實例。如圖30B和圖31B所示,同樣在上側引導臺階部U4b’上,在下側引導臺階部U4a’上的每個鉤狀台口77的上方相應地形成有相似形成的鉤狀開口77。
(可視影像形成單元的說明)
圖23A~23C是根據第七示例性實施例的每個可視影像形成單元的主要部分說明圖。圖23A是每個Y、M、C顏色可視影像形成單元的立體圖。圖23B是K顏色可視影像形成單元的立體圖。圖23C是示出圖23A中的廢棄出口開閉件的分解圖。
圖24是根據第七示例性實施例的顯影容器的主要部分說明圖。
圖25是根據第七示例性實施例的顯影容器的平面圖。
在圖23A~23C、圖24以及圖25中,根據第七示例性實施例的每個可視影像形成單元UY’~UK’包括上側框架81和下側框架82。上側框架81支撐感光體Py~Pk、充電滾輪CRy~CRk以及LED頭LHy~LHk並且在內部包括感光體清潔器CLy~CLk。下側框架82由顯影單元Gy~Gk構成。
在圖23A和23C中,與第一示例性實施例構造相同的殘留顯影劑傳送路徑26a和殘留顯影劑出口26b設置在每個Y、M、C顏色可視影像形成單元UY’~UC’中的上側框架81的右端面中。殘留顯影劑傳送路徑26a貫穿卡匣安裝/拆卸部U4’的排出部分通過埠72。在殘留顯影劑傳送路徑26a的右端部,作為出口關閉構件實例的筒狀廢棄出口開閉件26c’被支撐成可沿著左/右方向移動。廢棄出口開閉件26c’具有作為軸環部分實例的凸緣部26e’。廢棄出口開閉件26c’由彈簧26d推壓以便能夠向出口關閉位置移動而保持在該位置。彈簧26d是推壓構件的實例,設置在凸緣部26e’與上側框架81的右端面之間。
在圖23B中,在K顏色可視影像形成單元UK’中,匯合路徑83與K顏色殘留顯影劑傳送路徑26a”連接。匯合路徑83沿著上/下方向延伸以將殘留顯影劑傳送路徑30與殘留顯影劑傳送路徑26a”連接。殘留顯影劑傳送路徑30從上方的帶清潔器CLb延伸。在圖21中,匯合路徑83儲存在匯合路徑儲存部73的內側即左側。因此,匯合路徑儲存部73儲存作為印表機U的構成構件的匯合路徑83。
在圖23A~23C、圖24以及圖25中,在設置在下側框架82中的每個顯影單元Gy’~Gk’中,第一示例性實施例中的供給圓筒部12a和供給螺旋推運器13的構造發生改變。在第七示例性實施例中,沿著混合螺旋推運器8的旋轉軸8a的軸向延伸的供給圓筒部12’受到支撐,並且供給螺旋推運器13’形成在混合螺旋推運器8的旋轉軸8a的軸向外端部。在圖24和圖25中,在供給圓筒部12’的端部的上表面形成有供給顯影劑入口12c’。
在圖23A~23C、圖24以及圖25中,作為入口關閉構件實例的入口開閉件84安裝到供給圓筒部12’上。第七示例性實施例中的入口開閉件84具有下側圓筒部86和上側圓筒部87。配合在供給圓筒部12’中的下側圓筒部86被支撐成可沿著左右方向移動。上側圓筒部87與下側圓筒部86的上部一體形成。
下側圓筒部86的右端即外端由端壁封閉。在下側圓筒部86的內部,作為推壓構件實例的圓筒推壓彈簧88安裝在端壁與供給圓筒部12’之間。下側圓筒部86和上側圓筒部87通過沿上/下方向延伸的供給入口路徑89相連。因此,入口開閉件84被支撐成可在打開位置與關閉位置之間移動。當入口開閉件84克服圓筒推壓彈簧88的彈力而沿軸向向右側移動並到達打開位置時,供給入口路徑89與供給顯影劑入口12c’相連。當入口開閉件84借助於圓筒推壓彈簧88的彈力而從打開位置沿軸向向左側移動並到達關閉位置時,供給入口路徑89與供給顯影劑入口12c’相互偏移。
上側圓筒部87的左端即內端由端壁封閉。在上側圓筒部87的內部形成有從左端壁向右延伸的呈突起狀的連動開啟部87a。
(碳粉卡匣的說明)
圖26A~26C是根據第七示例性實施例的每個Y、M、C顏色碳粉卡匣的說明圖。圖26A是從右斜前方看Y、M、C顏色碳粉卡匣的立體圖。圖26B是從左斜後方看Y、M、C顏色碳粉卡匣的立體圖。圖26C是沿著圖26A中的線XXVIC-XXVIC截取的剖面圖。
圖27A~27C是根據第七示例性實施例的K顏色碳粉卡匣的說明圖。圖27A是從右斜前方看K顏色碳粉卡匣的立體圖。圖27B是從左斜後方看K顏色碳粉卡匣的立體圖。圖27C是沿著圖27A中的線XXVIIC-XXVIIC截取的剖面圖。
圖28是示出圖26A~26C所示的碳粉卡匣的分解圖。
圖29A和29B是圖26A所示的碳粉卡匣的主要部分說明圖。圖29A是示出卡匣中的驅動構件的主要部分說明圖。圖29B是示出解鎖構件的主要部分說明圖。
在圖19、20、26A~26C及27A~27C中,與第五示例性實施例中的方式相同,根據第七示例性實施例的每個碳粉卡匣60y~60k具有配置在上部的供給顯影劑儲存部41和配置在下部並且朝上/下方向所延伸的殘留顯影劑回收部42。在根據第七示例性實施例的碳粉卡匣60y~60k中,不同於第五示例性實施例,省略了形成有把手44a的側板44,而是根據傳動系統儲存部63將供給傳動系統儲存空間43對外部露出。因此,在傳動系統儲存部63已配合在位於副供給部41b的下方且在殘留顯影劑回收部42的前方鄰近的供給傳動系統儲存空間43中的狀態下安裝碳粉卡匣60y~60k。
(Y、M、C顏色碳粉卡匣)
在圖28中,在根據第七示例性實施例的每個Y、M、C顏色碳粉卡匣60y~60c中,打開供給顯影劑儲存部41的右端和殘留顯影劑回收部42的右端,並且卡匣蓋91係支撐在右端上。卡匣蓋91是封閉供給顯影劑儲存部41的右端和殘留顯影劑回收部42的右端的壁構件的實例。在卡匣蓋91的上端部後側和後側下部形成有一對上下把手儲存凹部91a。每個把手儲存凹部91a具有向左凹陷的形狀。另外,在卡匣蓋91的垂直中央部的前側形成有把手支撐突起91b。把手支撐突起91b是向右突出的操作部支撐部的實例。
在圖26A~26C、28及29A-29B中,與第一和第五示例性實施例中的方式相同,在每個Y、M、C顏色碳粉卡匣60y~60c中,供給顯影劑儲存部41具有主供給部41a和從主供給部的前端部向下延伸的副供給部41b。在圖26B、26C、28及29A-29B中,在副供給部41b朝重力方向的下方形成有在左/右方向延伸的筒狀供給路徑92。在供給路徑92的左端壁中形成有呈圓孔狀的開啟通孔92a。連動開啟部87a可以貫穿開起通孔92a。
在供給路徑92的左部(即其深側)形成有向下打開的供給出口41c。
在圖28中,作為出口遮蔽構件實例的筒狀出口開閉件93係支撐在供給路徑92的內部。出口開閉件93係支撐成可沿著供給路徑92在左/右方向上移動。在根據第七示例性實施例的出口開閉件93中形成有對應於供給出口41c的開口93a。根據第七示例性實施例的出口開閉件93係支撐成可在關閉位置與打開位置之間移動。當出口開閉件93位於供給出口41c的深側並到達關閉位置時,供給出口41c與開口93a係錯開從而可以關閉供給出口41c。當出口開閉件93由連動開啟部87a推按而跨過打開位置向右移動時,供給出口41c與開口93a彼此對準,從而可以打開供給出口41c。
開閉件保持彈簧94係儲存在供給路徑92中。開閉件保持彈簧94係安裝在卡匣蓋91與出口開閉件93之間以致於對出口開閉件93施加力,從而使出口開閉件93朝向深側的關閉位置移動並且將出口開閉件93保持在關閉位置。在第七示例性實施例中,將開閉件保持彈簧94的彈簧模組設定為高於圓筒推壓彈簧88的彈簧模組,從而當一力作用於其上時圓筒推壓彈簧88可以較早地發生彈性變形。
另外,供給傳送構件96係配置在供給路徑92中。供給傳送構件96朝向供給出口41c(即從右側向左側)傳送在供給路徑92中的顯影劑。供給傳送構件96具有旋轉軸96a和螺旋狀傳送葉片96b。旋轉軸96a的右端由卡匣蓋91可旋轉地支撐。傳送葉片96b係配置在旋轉軸96a的外周上。
在圖26A~26C、28及29A和29B中,在副供給部41b的底部的右端形成有連接路徑97。朝上/下方向所延伸的連接路徑97係連接到供給路徑91的右端。在連接路徑97的上端形成有連接入口97a,來自副供給部41b的顯影劑流入連接入口97a。根據第七示例性實施例的副供給部41b的底部係形成為使得在呈圓弧狀的內周面形成對應於連接入口97a的部分,並且沿著從圓弧朝重力方向向上延伸的切線形成前端,同時沿著從圓弧向後斜上方延伸的切線形成後端。
在圖27C和28中,作為密封構件實例的連接埠密封件98係支撐在連接入口97a的周圍。連接埠密封件98沿著副供給部41b的底部呈圓弧狀貼附及支撐。在沿著圓弧的外端部98a中,連接埠密封件98係形成為在接近外端的部分較薄。
在圖26A~26C、28及29A-29B中,連接傳送構件99係配置在副供給部41b的底部。朝前/後方向所延伸的連接傳送構件99朝向連接入口97a(即從左側向右側)傳送副供給部41b中的顯影劑。連接傳送構件99具有旋轉軸99a和螺旋狀傳送葉片99b。朝左/右方向所延伸的旋轉軸99a的右端可旋轉地支撐在卡匣蓋91上。傳送葉片99b與旋轉軸99a的外周一體地形成。由外周地延伸的圓弧平板所構成的流入控制部99c係支撐在傳送葉片99b上並且位於與連接入口97a對應的位置。
藉由調整並且停止旋轉軸99a的旋轉位置,可以使流入控制部99c與連接入口97a相對以關閉連接入口97a。因此,可以控制在副供給部41b中流入供給路徑92的顯影劑。因此,當在供給新顯影劑之前已由流入控制部99c關閉連接入口97a的狀態下密封新的顯影劑時,可以在每個碳粉卡匣60y~60c裝運發貨之前,例如在保存期間,抑制顯影劑從連接入口97a洩漏。在先前技術中,利用黏著膠帶等來密封這種連接入口97a。必須在使用之前取掉膠帶。然而,與先前技術的構造相比,根據第七示例性實施例的每個碳粉卡匣60y~60c可以直接安裝在印表機U上而無需任何取掉膠帶等的步驟。因此,可以改善便利性。另外,可以抑制諸如取掉的膠帶等廢棄物而利於生態發展。
根據第七示例性實施例,傳送葉片99b的軸向外端和流入控制部99c的軸向外端可以在不觸碰副供給部41b的底面的情況下旋轉。另外,在流入控制部99c與連接埠密封件98相對的區域中,將流入控制部99c設定成觸碰連接埠密封件98,以便連接埠密封件98可以密封流入控制部99c與連接入口97a之間的間隙。連接埠密封件98為薄的外端部98a係配置在流入控制部99c的旋轉軌跡的外側。因此,可抑制外端部98a觸碰該旋轉流入控制部99c進而與流入控制部99c分離。
在供給傳送構件96的旋轉軸96a的右端,第一從動齒輪GR1係支撐在卡匣蓋91的右側。在連接傳送構件99的右端,與第一從動齒輪GR1嚙合的第二從動齒輪GR2係支撐在卡匣蓋91的右側。第一從動齒輪GR1的下部在供給路徑92的下方向下露出。當將每個碳粉卡匣60y~60c安裝在安裝/拆卸空間U4d’中時,第一從動齒輪GR1與傳動齒輪64y~64c的露出部分嚙合,以便可以經由第一從動齒輪GR1傳遞驅動力。因此,當卡匣電動機66、68受到驅動時,經由傳動齒輪64y~64c傳遞驅動力,以便可以驅動供給傳送構件96和連接傳送構件99。
在圖28和29A中,作為攪拌構件之實例的攪拌槳葉100係配置在供給顯影劑儲存部41中並從向上傾斜的副供給部41b的後傾斜面沿著主供給部41a的後面延伸。攪拌槳葉100具有平板狀槳葉主體100a和舌狀接觸驅動部100b。槳葉主體100a沿著副供給部41b的後面和主供給部41a的後面延伸。接觸驅動部100b從槳葉主體100a的下端右側朝向連接傳送構件99延伸。因此,隨著連接傳送構件99的旋轉,攪拌槳葉100的接觸驅動部100b觸碰及離開該旋轉螺旋狀傳送葉片99b或圓弧狀流入控制部99c,從而攪拌槳葉100在上/下方向往復運動。因此,主供給部41a後部中的顯影劑由於攪拌槳葉100的上/下往復運動而受到攪拌,以致於被推壓而朝向副供給部41b移動。
在圖26A~26C和28中,在主供給部41a的上端形成有呈圓孔狀的供給部101。作為供給埠封閉構件之實例的卡匣帽102可拆卸地安裝到供給部101上。因此,當移除卡匣帽102時,新的顯影劑可以供給到供給顯影劑儲存部41。
作為上端構件之實例的上端蓋103係支撐在卡匣帽102的頂部。作為用於存儲與碳粉卡匣60y~60c有關的資訊的資訊存儲構件之實例的CRUM(客戶可更換單元記憶體)104係支撐在上端蓋103上。可以將使用相關習知的RFID(射頻識別)技術的基板用作CRUM 104。將所儲存顯影劑的顏色、累計列印數目、檢查顯影劑是否已用盡的資訊等存儲為與碳粉卡匣60y~60c有關的資訊。可以藉由CRUM讀寫器76與安裝到卡匣安裝/拆卸部U4’上的CRUM 104之間的無線通訊來讀取和寫入資訊。
卡匣硬體按鍵106係支撐在主供給部41a上端的左側外表面上(即在其深側外表面上)。卡匣硬體按鍵106是對應於主體側硬體按鍵74的識別部的實例。根據依照顏色而相互不同的主體側硬體按鍵74的相應一個,對於一種顏色的卡匣硬體按鍵106不同於對於另一種顏色的卡匣硬體按鍵106。當卡匣硬體按鍵106的顏色與主體側硬體按鍵74的顏色一致時,其凸部與凹部相互配合,從而可以將碳粉卡匣60y~60c儲存在安裝/拆卸空間U4d’中。當顏色相互不一致時,凸部干擾從而不能將碳粉卡匣60y~60c儲存到安裝/拆卸空間U4d’的深側部。因此,可以識別每個碳粉卡匣60y~60c。
在圖26A~26C、28及29A-29B中,根據第七示例性實施例的回收顯影劑儲存部42由配置在副供給部41b後方的主回收部42a所構成,並且省略了第一示例性實施例中的副回收部42b。在圖26B中,在主回收部42a的上端的左面形成有回收入口42c。在圖28和29A中,在主回收部42b中形成有作為遮蔽支撐部之實例的筒狀開閉件支撐部111。開閉件支撐部111從回收入口42c向右延伸。開閉件支撐部111的下表面是開啟的。顯影劑可以通過開閉件支撐部111的下表面。
作為入口遮蔽構件之實例的筒狀入口開閉件112在左/右方向可移動地支撐在開閉件支撐部111上。入口開閉件112的左端封閉。因此,可在關閉位置與打開位置之間左右移動地支撐入口開閉件112。在關閉位置上,入口開閉件112關閉回收入口42c。當入口開閉件112從關閉位置向右移動時,入口開閉件112在打開位置打開回收入口42c。
另外,用於朝向關閉位置向左推壓入口開閉件112的開閉件推壓彈簧113係支撐在開閉件支撐部111的內部。
如圖26B所示,密封件114係支撐在回收顯影劑儲存部42的左方外表面上。密封件114是洩漏防止構件的實例,其包圍回收入口42c。
在圖28和29B中,作為操作構件之實例的把手116係配置在卡匣蓋91的右側面上。把手116具有圓弧狀的被支撐部116a、一對上下耦接部116b、上把手部116c以及下把手部116d。被支撐部116a係支撐在把手支撐突起91b上。耦接部116b分別從被支撐部116a的相對上下兩端向後延伸。上把手部116c從上側耦接部116b的後端向上延伸。下把手部116d從下側耦接部116b的後端向下延伸。在上把手部116c上形成有上抓握部116c1。上抓握部116c1係儲存在上側把手儲存凹部91a中。在上把手部116c的上端中,形成有作為鎖定部之實例的上鎖爪116c2,該上鎖爪116c2對應於上側鉤狀開口77向上突出。在下把手部116d上形成有下抓握部116d1。下抓握部116d1係儲存在下側把手儲存凹部91a中。在下把手部116d的下端形成有作為鎖定部之實例的下鎖爪116d2,該下鎖爪116d2對應於下側鉤狀開口77向下突出。
根據第七示例性實施例的把手116由作為彈性材料之實例的樹脂一體形成。當操作者從上方和下方捏住並保持抓握部116c1和116d1時,把手116在被支撐部116a周圍彈性地變形,從而鎖爪116c2和116d2向內側縮回。
在圖26A~26C和28中,平板狀齒輪罩117係支撐在把手116的右方。齒輪罩117是齒輪保護構件的實例,其形成為類似於卡匣蓋91的形狀。在齒輪罩117中對應於把手儲存凹部91a形成有作為操作埠之實例的一對上下手指通過埠117a。因此,可以從齒輪罩117的外側操作把手116的抓握部116c1和116d1。
說明性密封件118貼附在齒輪罩117的外表面上。說明性密封件118是資訊描述構件的實例,其中描述了關於儲存顏色、對應型號等的資訊。
(黑色碳粉卡匣)
除了以下幾點之外,根據第七示例性實施例的黑色碳粉卡匣60k與Y、M、C顏色碳粉卡匣60y~60c構造相同。以相同的附圖元件符號指示黑色碳粉卡匣60k的與Y、M、C顏色碳粉卡匣60y~60c相同的組成構件,並且將省略其詳細描述。
在圖27A~27C中,根據第七示例性實施例的碳粉卡匣60k係形成為使得主供給部41a’在前/後方向的寬度係長於任何其他顏色的主供給部41a在前/後方向的寬度。因此,使得黑色供給顯影劑儲存部41中的顯影劑儲存之容量係大於任何其他顏色的供給顯影劑儲存部41中的顯影劑儲存之容量。
另外,主回收部42a’也形成為在前/後方向的寬度係長於任何其他顏色的主回收部42a在前/後方向的寬度。因此,使得黑色回收顯影劑儲存部42的容量係大於任何其他顏色的回收顯影劑儲存部42的容量,以便黑色回收顯影劑儲存部42可以儲存來自帶清潔器CLb的顯影劑以及來自經常使用的黑色感光體清潔器CLk的顯影劑。
在主供給部41a’的頂部後端部與用於儲存定影單元F的下側前部的突出部61相對應地形成有構造凹部121。已儲存定影單元F的一部分的突出部61可以配置在構造凹部121中。
另外,在碳粉卡匣60k的左側(即其深側壁上)形成有流入凹部122。流入凹部122形成為主供給部41a’的內側凹陷的形狀,從而當將碳粉卡匣60k安裝到安裝/拆卸空間U4d’中時匯合路徑儲存部73可以配合在流入凹部122中。流入凹部122從主供給部41a’到主回收部42a’朝上/下方向延伸。
因此,在第七示例性實施例中,可以容易地將形成有流入凹部122的黑色碳粉卡匣60k與未形成流入凹部122的其他各顏色碳粉卡匣60y~60c區分開。因此,可以防止錯誤識別和錯誤安裝。此外,即使偶爾要將任何其他顏色碳粉卡匣60y~60c安裝到黑色安裝/拆卸空間U4d’中,未形成流入凹部122的其他顏色碳粉卡匣60y~60c也會與匯合路徑儲存部73干擾。因此,不能將碳粉卡匣60y~60c安裝到黑色安裝/拆卸空間U4d’中。也可機械地防止錯誤安裝。因此,根據第七示例性實施例,省略了用於將黑色與任何其他顏色區分開的構件(即硬體按鍵106),從而可以減少硬體按鍵106所需的費用。可以省略但也可以設置黑色硬體按鍵。
另外,在根據第七示例性實施例的黑色碳粉卡匣60k中,形成有與其他顏色的供給埠101標準化的供給埠101,也可以使卡匣帽102標準化。
(第七示例性實施例的操作)
圖30A和30B是說明安裝/拆卸根據第七示例性實施例的每個碳粉卡匣的狀態的圖示。圖30A是顯示在已安裝碳粉卡匣的狀態下的供給路徑部的主要部分剖面圖。圖30B是顯示在已安裝碳粉卡匣的狀態下的回收入口部的主要部分剖面圖。
圖31A和31B是說明安裝/拆卸根據第七示例性實施例的碳粉卡匣的狀態的圖示。圖31A是顯示在已拆下碳粉卡匣的狀態下的供給路徑部的主要部分剖面圖。圖31B是顯示在已拆下碳粉卡匣的狀態下的回收入口部的主要部分剖面圖。
在如此構造的根據第七示例性實施例的印表機U中,當由於影像形成已用盡顯影劑使得在供給顯影劑儲存部41中的顯影劑變空時,將碳粉卡匣60y~60k更換為新的碳粉卡匣。
當在圖30A和30B所示已安裝碳粉卡匣60y~60k的狀態下拆卸碳粉卡匣時,操作者從上方和下方捏住把手116的抓握部116c1和116d1。鎖爪116c2和116d2向內側縮回並從鉤狀開口77上拆卸下來。因此,解除鎖爪116c2和116d2與鉤狀開口77的鎖定。
當在已解除鎖爪116c2和116d2的鎖定的狀態下向右拉出碳粉卡匣60y~60k時,如圖31A所示出口開閉件93由於碳粉卡匣60y~60k中的開閉件保持彈簧94而移動到左端深側的關閉位置。因此,供給出口41c關閉。同時,入口開閉件112由於開閉件推壓彈簧113而移動到左端深側的關閉位置。因此,回收入口42c關閉。
另外,當拆卸碳粉卡匣60y~60k時,如圖31A所示印表機U側的入口開閉件84由於圓筒推壓彈簧88而向右移動到關閉位置。因此,供給顯影劑入口12c關閉。同時,如圖31B所示廢棄出口開閉件26c’向右移動到出口關閉位置。因此,殘留顯影劑出口26b關閉。
在圖30A-30B及31A-31B中,假設碳粉卡匣60y~60k移動而從圖31A-31B所示的狀態轉換為圖30A-30B所示的狀態。在這種狀態下,在圖30A和31A所示的供給路徑中,連動開啟部87a貫穿開啟通孔92a而且觸碰到出口開閉件93。當在這種狀態下向左側進一步推按碳粉卡匣60y~60k時,圓筒推壓彈簧88早於開閉件保持彈簧94先彈性地變形。結果,印表機U的主體側的入口開閉件84開始從關閉位置向打開位置移動。因此,由於入口開閉件84向開口位置移動,主體側供給顯影劑入口12c’早於供給出口41c先打開。
然後,當已移動到打開位置的入口開閉件84無法進一步移動時,開閉件保持彈簧94係彈性地變形。結果,出口開閉件93開始從關閉位置向打開位置移動。然後,當出口開閉件93到達開口位置時,碳粉卡匣60y~60k側的供給顯影劑出口41c打開而轉換為圖30A所示的狀態。在這種狀態下,供給路徑92係連接到供給圓筒部12’,從而顯影劑可以從供給顯影劑儲存部41流到顯影單元Gy~Gk。
在圖30B和31B所示的廢棄路徑中,當碳粉卡匣60y~60k在圖31B所示的狀態下向左移動時,印表機U的主體側的殘留顯影劑傳送路徑26a的前端觸碰碳粉卡匣60y~60k側的入口開閉件112。
當在這種狀態下向左推按碳粉卡匣60y~60k時,廢棄出口開閉件26c’的凸緣部26e’觸碰回收入口42c的邊緣。隨著碳粉卡匣60y~60k的移動,廢棄出口開閉件26c’向後方的出口開口位置移動。在這種情況下,入口開閉件112由殘留顯影劑傳送路徑26a的前端推按以致於相對於回收入口42c向右移動。當隨後推按碳粉卡匣60y~60k而轉換為圖30B所示的狀態時,殘留顯影劑傳送路徑26a穿入回收顯影劑儲存部42,從而顯影劑可以從殘留顯影劑出口26b下落到回收顯影劑儲存部42中。
在這種狀態下,鎖爪116c2和116d2係向內側彈性地變形,而且隨後與鉤狀開口77配合。因此,鎖爪116c2和116d2鎖定在鉤狀開口77中以限制碳粉卡匣60y~60k的移動。
另外,根據第七示例性實施例的印表機U與根據第一或第五示例性實施例的印表機U的操作相似。
(變型例)
以上詳細描述了本發明的示例性實施例。本發明不限於該等示例性實施例,而是可以在所附申請專利範圍所限定的本發明的主旨範圍內對本發明進行各種變型。下面將舉例說明本發明的變型例(H01)~(H09)。
(H01)上述示例性實施例的每一個已經舉例描述作為影像形成裝置的印表機。然而,本發明不限於此,而是可以應用於傳真機、影印機、或提供有傳真機和影印機的全部或多種功能的複合機。另外,本發明不限於彩色影像形成裝置,而是可以應用於黑白影像形成裝置。
(H02)上述示例性實施例的每一個已經描述針對將中間轉印帶用作中間轉印體的構造。然而,本發明不限於此構造,而是可以應用於使用中間轉印鼓的構造。另外,已將具有中間轉印帶的轉印單元顯示為轉印單元。本發明不限於此構造。例如,可以以這樣的方式構成:省略中間轉印體而將碳粉影像直接從感光體Py~Pk轉印到作為轉印物件的記錄紙張S上。
(H03)在上述示例性實施例的每一個中,可以省略充電器清潔器CCy~CCk。
(H04)第四示例性實施例已經描述蓄積由帶清潔器CLb所回收的顯影劑的構造。然而,本發明不限於此構造。可以以這樣的方式構成:與第一至第三示例性實施例的方式相同,將回收顯影劑傳送並回收到作為獨立容器的回儲存器中或最接近的Y顏色碳粉卡匣TCy中。
(H05)在上述示例性實施例的每一個中,如例示期望使黑色碳粉卡匣的容量增大。然而,本發明不限於此。黑色碳粉卡匣可以與任何其他顏色碳粉卡匣具有相同的容量。在這種情況下,可以使碳粉卡匣的形狀標準化。
(H06)在第六示例性實施例中,攪拌彈簧53係設置在供給顯影劑儲存部41中。然而,攪拌彈簧53可以設置在廢棄顯影劑回收部42中。另外,攪拌構件的形狀不限於彈簧形狀,而是可以形成為諸如刮板、所謂的槳葉等任何形狀。
(H07)在上述示例性實施例的每一個中,期望將把手44a佈置在示例性實施例中所例示的位置上。然而,可以依照設計、規格等將把手44a設置在任何位置。把手44a的形狀也可以形成為任何形狀。
(H08)上述示例性實施例的每一個已經舉例描述將殘留顯影劑傳送路徑26a插入回收入口42c中並與之相連的構造。然而,本發明不限於此構造。在先前技術中已知的連接結構,例如回收入口形成為在副回收部42b的上表面打開並且使殘留顯影劑傳送路徑連接到回收入口的上側的構造。
(H09)上述示例性實施例的每一個已經舉例描述副供給部41b具有漏斗形狀的構造。本發明不限於此構造。副供給部41b可以形成為任何形狀,只要水平寬度(即在前/後方向的寬度和/或在左/右方向的寬度)小於主供給部41a的相應寬度即可。
出於例示和描述的目的提供了本發明的示例性實施例的前述描述。其本意並不是窮舉或將本發明限制為所公開的確切形式。顯然,對於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進行許多修改和變型。選擇和描述該示例性實施例是為了更好地解釋本發明的原理及其實際應用,因此使得本技術領域的其他技術人員能夠理解本發明所適用的各種實施例並預見到適合於特定應用的各種修改。目的在於通過所附申請專利範圍及其等同內容來限定本發明的範圍。
1...顯影容器
1a...容器主體
1b...蓋構件
1c...供給路徑連接部
2...顯影滾輪室
3...第一攪拌室
4...第二攪拌室
5...分隔壁
5a...入口部
5b...入口部
5c...供給顯影劑入口位置
6...層厚限制構件
7...螺旋推運器
7a...旋轉軸
7b...攪拌葉片
8...螺旋推運器
8a...旋轉軸
8b...攪拌葉片
11...離合器
12...供給路徑形成構件
12’...供給圓筒部
12a...供給圓筒部
12b...入口部
12c...供給顯影劑入口
12c’...供給顯影劑入口
12e...旋轉中心
12f...入口開閉件
13...供給螺旋推運器
13’...供給螺旋推運器
13a...旋轉軸
13b...攪拌葉片
26...清潔器容器
26a...殘留顯影劑傳送路徑
26a”...殘留顯影劑傳送路徑
26b...殘留顯影劑出口
26c...廢棄出口開閉件
26c’...廢棄出口開閉件
26d...彈簧
26e’...凸緣部
27...清潔刮板
27a...刮板支撐構件
28...洩漏防止膜片
29...廢棄螺旋推運器
29a...旋轉軸
29b...攪拌葉片
30...殘留顯影劑傳送路徑
41...供給顯影劑儲存部
41a...主供給部
41b...副供給部
41b’...副供給部
41c...供給出口
41d...開閉件引導件
41e...卡匣側出口開閉件
42...殘留顯影劑回收部;回收顯影劑儲存部
42”...殘留顯影劑回收部
42a...主回收部
42a’...主回收部
42b...副回收部
42c...回收入口
42c’...回收入口
43...傳動系統儲存空間
44...側板
44a...把手
51...攪拌彈簧支撐構件
51a...旋轉中心
51b...支撐部
52...聯軸器
53...攪拌彈簧
60c...碳粉卡匣
60k...碳粉卡匣
60m...碳粉卡匣
60y...碳粉卡匣
61...突出部
62...分隔壁
63...傳動系統儲存部
64c...傳動齒輪
64k...傳動齒輪
64m...傳動齒輪
64y...傳動齒輪
65c...齒輪傳動鏈
65k...齒輪傳動鏈
65m...齒輪傳動鏈
65y...齒輪傳動鏈
66...卡匣電動機
67c...單向離合器
67k...單向離合器
67m...單向離合器
67y...單向離合器
68...卡匣電動機
71...供給部分通過埠
72...排出部分通過埠
73...匯合路徑儲存部
74...主體側硬體按鍵
76...CRUM讀寫器
77...鉤狀開口
81...上側框架
82...下側框架
83...匯合路徑
84...入口開閉件
86...圓筒部
87...圓筒部
87a...連動開啟部
88...推壓彈簧
89...供給入口路徑
91...卡匣蓋
91a...把手儲存凹部
91b...把手支撐突起
92...供給路徑
92a...開啟通孔
93...出口開閉件
93a...開口
94...開閉件保持彈簧
96...供給傳送構件
96a...旋轉軸
96b...螺旋狀傳送葉片
97...連接路徑
97a...連接入口
98...連接埠密封件
98a...外端部
99...連接傳送構件
99a...旋轉軸
99b...螺旋狀傳送葉片
99c...流入控制部
100...攪拌槳葉
100a...槳葉主體
100b...接觸驅動部
101...供給部
102...卡匣帽
103...上端蓋
104...CRUM(客戶可更換單元記憶體)
106...卡匣硬體按鍵
111...開閉件支撐部
112...入口開閉件
113...開閉件推壓彈簧
114...密封件
116...把手
116a...被支撐部
116b...耦接部
116c...上把手部
116c1...上抓握部
116c2...上鎖爪
116d...下把手部
116d1...下抓握部
116d2...下鎖爪
117...齒輪罩
117a...手指通過埠
117b...手指通過埠
118...說明性密封件
121...構造凹部
122...流入凹部
B...中間轉印帶
BM...帶模組
C...控制部
CCc...充電器清潔器
CCk...充電器清潔器
CCm...充電器清潔器
CCy...充電器清潔器
CLb...帶清潔器
CLb’...帶清潔器
CLb1...清潔容器
CLb2...帶清潔刮板
CLb3...膜片
CLb4...殘留物傳送構件
CLc...感光體清潔器
CLk...感光體清潔器
CLm...感光體清潔器
CLy...感光體清潔器
CRc...充電滾輪
CRk...充電滾輪
CRm...充電滾輪
Cry...充電滾輪
DL...潛像形成單元驅動電路
E...電源電路
F...定影單元
Fh...加熱滾輪
Fp...加壓滾輪
G11...齒輪
G12...齒輪
G14...供給齒輪
G15...供給齒輪
G1c...顯影滾輪
G1k...顯影滾輪
G1m...顯影滾輪
G1y...顯影滾輪
Gc...顯影單元
Gc’...顯影單元
Gk...顯影單元
Gk’...顯影單元
Gm...顯影單元
Gm’...顯影單元
GR1...第一從動齒輪
GR2...第二從動齒輪
GS...影像處理部
Gy...顯影單元
Gy’...顯影單元
L1...影像形成區域
LHc...LED頭
LHk...LED頭
LHm...LED頭
LHy...LED頭
PC...個人電腦
Pc...感光體
PL1...升降板
PL1a...旋轉中心
PL2...升降彈簧
PL3...按壓構件
Pk...感光體
Pm...感光體
Py...感光體
Q1c...充電區域
Q1k...充電區域
Q1m...充電區域
Q1y...充電區域
Q2c...潛像形成區域
Q2k...潛像形成區域
Q2m...潛像形成區域
Q2y...潛像形成區域
Q3c...顯影區域
Q3k...顯影區域
Q3m...顯影區域
Q3y...顯影區域
Q4c...一次轉印區域
Q4k...一次轉印區域
Q4m...一次轉印區域
Q4y...一次轉印區域
Q5...二次轉印區域
Q6...定影區域
Rd...帶驅動滾輪
Rp...供紙滾輪
Rr...定位滾輪
Rs...阻滯滾輪
S...記錄紙張
SC...控制板
SH...紙張傳送路徑
T1c...一次轉印滾輪
T1k...一次轉印滾輪
T1m...一次轉印滾輪
T1y...一次轉印滾輪
T2...二次轉印單元
T2a...支承滾輪
T2b...二次轉印滾輪
TCc...碳粉卡匣
TCc”...碳粉卡匣
TCk...碳粉卡匣
TCk’...碳粉卡匣
TCk”...碳粉卡匣
TCm...碳粉卡匣
TCm”...碳粉卡匣
TCy...碳粉卡匣
TCy”...碳粉卡匣
TR1...供紙托盤
TR1a...底壁
TR1b...後端壁
TR1c...上壁
TR1d...供給埠
TRh...排出托盤
U...印表機
U1...影像形成裝置主體
U2...前蓋
U3...側蓋
U4...卡匣安裝/拆卸部
U4’...卡匣安裝/拆卸部
U4a...引導臺階部
U4a’...引導臺階部
U4b...引導臺階部
U4b’...引導臺階部
U4c...側壁
U4c’...側壁
U4d...安裝/拆卸空間
U4d’...安裝/拆卸空間
U4e...前壁部
U4f...後壁部
U4g...卡匣抬高部
UC...可視影像形成單元
UC’...可視影像形成單元
UK...可視影像形成單元
UK’...可視影像形成單元
UM...可視影像形成單元
UM’...可視影像形成單元
UY...可視影像形成單元
UY’...可視影像形成單元
將基於以下各圖詳細地說明本發明的示例性實施例,其中:
圖1是根據本發明第一示例性實施例的印表機的總體立體圖。
圖2是說明根據本發明第一示例性實施例的印表機的圖示,其中側蓋已打開。
圖3是說明已從根據第一示例性實施例的印表機上移除碳粉卡匣的狀態的圖示。
圖4是說明根據本發明第一示例性實施例的影像形成裝置的總體圖示。
圖5是根據本發明第一示例性實施例的可視影像形成單元的主要部分放大說明圖。
圖6是根據第一示例性實施例的可視影像形成單元的主要部分立體圖。
圖7是根據第一示例性實施例的影像保持器和顯影單元的主要部分立體圖。
圖8是說明影像保持器、顯影劑保持器以及顯影容器之間的縱向關係的圖示。
圖9A至9C是說明根據第一示例性實施例的可視影像形成單元和可更換容器的圖示,圖9A是說明可視影像形成單元的供給埠部的圖示,圖9B是說明可視影像形成單元與可更換容器之間的位置關係的主要部分剖面立體圖,圖9C是說明殘留顯影劑傳送路徑與可更換容器之間的關係的圖示。
圖10A和10B是說明根據第一示例性實施例的每個碳粉卡匣的圖示,圖10A是從斜前方看碳粉卡匣的立體圖,圖10B是從圖10A中的箭頭XB方向看碳粉卡匣的立體圖。
圖11是顯示根據本發明第二示例性實施例的已從其上移除碳粉卡匣的影像形成裝置的立體圖,對應於顯示第一示例性實施例的圖3。
圖12是說明根據第二示例性實施例的黑色碳粉卡匣的總體圖示,其對應於顯示第一示例性實施例的圖10A和10B。
圖13是顯示根據本發明第三示例性實施例的側蓋已打開的影像形成裝置的立體圖,且其對應於顯示第一示例性實施例的圖2。
圖14是說明根據第三示例性實施例的影像形成裝置的總體圖示,其對應於顯示第一示例性實施例的圖4。
圖15是說明根據本發明第四示例性實施例的影像形成裝置的總體圖示,其對應於顯示第一示例性實施例的圖4。
圖16是顯示根據本發明第五示例性實施例的影像形成裝置的立體圖,其對應於顯示第一示例性實施例的圖2。
圖17A和17B是說明根據第五示例性實施例的碳粉卡匣的圖示,其對應於顯示第一示例性實施例的圖10A和10B,圖17A是顯示從斜前方看碳粉卡匣的狀態的立體圖,圖17B是顯示從圖17A中的箭頭XVIIB方向看碳粉卡匣的狀態的立體圖。
圖18A和18B是說明根據本發明第六示例性實施例的碳粉卡匣的圖示,圖18A是與顯示第一示例性實施例的圖10B相對應的立體圖,圖18B是沿著圖18A中的線XVIIIB-XVIIIB所截取的剖面圖並且對應於顯示第一示例性實施例的圖9C。
圖19是說明根據本發明第七示例性實施例的影像形成裝置的圖示,其對應於顯示第一示例性實施例的圖2。
圖20是說明根據第七示例性實施例的已從其上移除碳粉卡匣的影像形成裝置的圖示,其對應於顯示第一示例性實施例的圖3。
圖21是說明根據第七示例性實施例的卡匣安裝/拆卸部的圖示。
圖22是從圖21中的箭頭XXII方向看去的圖示。
圖23A至23C是說明根據第七示例性實施例的每個可視影像形成單元的主要部分的圖示,圖23A是每個Y、M、C顏色可視影像形成單元的立體圖,圖23B是K顏色可視影像形成單元的立體圖,圖23C是說明圖23A中的廢棄出口閘板的分解圖。
圖24是說明根據第七示例性實施例的顯影容器的主要部分的圖示。
圖25是根據第七示例性實施例的顯影容器的平面圖。
圖26A至26C是說明根據第七示例性實施例的Y、M、C顏色碳粉卡匣的圖示,圖26A是從右斜前方看Y、M、C顏色碳粉卡匣的立體圖,圖26B是從左斜後方看Y、M、C顏色碳粉卡匣的立體圖,圖26C是沿著圖26A中的線XXVIC-XXVIC所截取的剖面圖。
圖27A至27C是說明根據第七示例性實施例的K顏色碳粉卡匣的圖示,圖27A是從右斜前方看K顏色碳粉卡匣的立體圖,圖27B是從左斜後方看K顏色碳粉卡匣的立體圖,圖27C是沿著圖27A中的線XXVIIC-XXVIIC所截取的剖面圖。
圖28是說明圖26A至26C所示的碳粉卡匣的分解圖。
圖29A和29B是說明圖26A所示的碳粉卡匣的主要部分的圖示,圖29A是說明卡匣中的驅動構件的主要部分說明圖,圖29B是說明解鎖構件的主要部分說明圖。
圖30A和30B是說明安裝/拆卸根據第七示例性實施例的每個碳粉卡匣的狀態的圖示,圖30A是顯示在已安裝碳粉卡匣的狀態下的供給路徑部的主要部分剖面圖,圖30B是顯示在已安裝碳粉卡匣的狀態下的回收入口部的主要部分剖面圖。
圖31A和31B是說明安裝/拆卸根據第七示例性實施例的碳粉卡匣的狀態的圖示,圖31A是顯示在已拆下碳粉卡匣的狀態下的供給路徑部的主要部分剖面圖,圖31B是顯示在已拆下碳粉卡匣的狀態下的回收入口部的主要部分剖面圖。
41...供給顯影劑儲存部
41a...主供給部
41b...副供給部
41d...開閉件引導件
41e...卡匣側出口開閉件
42...殘留顯影劑回收部;回收顯影劑儲存部
42a...主回收部
42b...副回收部
42c...回收入口
43...傳動系統儲存空間
44...側板
44a...把手
TCc...碳粉卡匣
TCm...碳粉卡匣
TCy...碳粉卡匣

Claims (16)

  1. 一種顯影劑儲存容器,包括:一供給顯影劑儲存部(41),其包括:一第一供給儲存部(41a),用於儲存將要供給到一顯影單元的一顯影劑;一第二供給儲存部(41b),其朝界定為當該顯影劑儲存容器於使用中時之重力方向的該容器之上/下方向設置在該第一供給儲存部的下方,並形成為朝界定為與該上/下方向垂直的該顯影劑儲存容器之寬度方向的水平寬度窄於該第一供給儲存部的水平寬度,以及儲存在該第一供給儲存部(41a)中的該顯影劑朝該第二供給儲存部移動;以及一供給出口(41c;92a),儲存在該第二供給儲存部中的該顯影劑從該供給出口流出;以及一回收顯影劑儲存部(42),其包括:一回收入口(42c),其朝該上/下方向配置在該供給出口(41c;92a)的上方之朝該寬度方向水平地與該供給出口錯開的位置及在該第一供給儲存部的水平寬度內,以及回收的顯影劑從該回收入口流入;以及一回收儲存部(42a),其朝該上/下方向設置在該回收入口的下方,以及從該回收入口所流入的顯影劑係儲存在該回收儲存部中。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顯影劑儲存容器,其中, 該回收入口(42c)係朝該上/下方向配置成鄰近於該第一供給儲存部(41a)與該第二供給儲存部(41b)之間的邊界部附近。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顯影劑儲存容器,其中,該第二供給儲存部(41b)從該第一供給儲存部(41a)之界定成相對於該寬度方向的一水平端向下延伸,以及該回收儲存部(42a)鄰近於該第二供給儲存部(41b)朝該上/下方向延伸。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顯影劑儲存容器,更包括:一空間,其形成在該第二供給儲存部(41b)的下方且朝該寬度方向水平地鄰近於該回收儲存部(42a),以及當安裝該容器與一影像形成裝置一起使用時,在該空間中配置有該影像形成裝置的組成構件。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顯影劑儲存容器,其中,該供給顯影劑儲存部(41)儲存黑色顯影劑,並且第一供給儲存部(41a)係形成為朝該寬度方向之水平寬度長於該供給顯影劑儲存部(41)用於儲存除黑色之外的任何其他顏色顯影劑的第一供給儲存部(41a)的水平寬度,以及一流入凹部(122)係形成為向儲存有該供給顯影劑儲存部的該顯影劑和該回收顯影劑儲存部的該顯影劑的內部空間側所凹陷的形狀,並且該回收入口(42c)係形成在該流入凹部(122)中。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之顯影劑儲存容器,更包括:一構造凹部(121),其形成在用於黑色顯影劑的第一供給儲存部(41a)的上端部之界定成相對於該寬度方向的水平端部,以及當安裝該容器與一影像形成裝置一起使用時,在該構造凹部中配置有該影像形成裝置的組成構件。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顯影劑儲存容器,更包括:一供給埠(101),其形成在該第一供給儲存部的上端表面中,並且將要供給的顯影劑從該供給埠供給到該供給顯影劑儲存部(41)中;以及一供給埠關閉構件(102),其安裝到該供給埠(101)上並且關閉該供給埠(101)。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之顯影劑儲存容器,其中,該供給埠(101)係形成在用於黑色顯影劑的第一供給儲存部(41a)中,並且形成與在用於任何其他顏色顯影劑的第一供給儲存部(41a)中的一供給埠(101)有相同的形狀。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顯影劑儲存容器,更包括:一供給路徑(92),其形成在該第二供給儲存部(41b)的下端,並且朝與該上/下方向和寬度方向垂直的深度方向延伸;該供給出口(92a),其形成在該供給路徑(92)朝該深度方向的端部;一供給傳送構件(96),其配置在該供給路徑(92)中,並且朝向該供給出口(92a)傳送該顯影劑; 一連接路徑(97),其連接到在該供給路徑(92)中的該顯影劑之傳送方向的上游側,並且允許該顯影劑朝重力方向流入;一連接入口(97a),其形成在該連接路徑(97)的上方,並且允許該顯影劑流入到該連接路徑(97)中;以及一連接傳送構件(99),其配置在該第二供給儲存部(41b)中並且朝向該連接入口(97a)傳送該顯影劑,其中該連接傳送構件(99)包括:一旋轉軸(99a)、在該旋轉軸上的一傳送葉片(99b)、以及一流入控制部(99c),該流入控制部位於該旋轉軸上與該連接入口(97a)對應且配置成當該旋轉軸(99a)被定位成使該流入控制部(99c)與該連接入口(97a)相對時,關閉該連接入口(97a)並限制顯影劑之流入的位置處。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之顯影劑儲存容器,更包括:一密封構件(98),其配置在該連接入口(97a)的周圍,並且與該流入控制部(99c)接觸以密封該流入控制部(99c)與該連接入口(97a)之間的間隙,該密封構件的遠離該連接入口(97a)的遠端部係配置在隨著該連接傳送構件(99)的旋轉而旋轉的該流入控制部(97a)的旋轉軌跡的外側。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之顯影劑儲存容器,更包括:一攪拌構件(100),其包括與該傳送葉片(99b)或使用中的該流入控制部(99c)接觸及分離的一接觸驅動部(100b),並且其設置在該第一供給儲存部(41a)中,以致於該攪拌構件隨 著該連接傳送構件(99)的旋轉而與該流入控制部(99c)或該傳送葉片(99b)接觸地往復運動,藉此攪拌該顯影劑。
  12. 一種影像形成裝置,包括:一影像保持器,可在其表面上保持一影像的同時進行旋轉;一顯影單元,其將該影像保持器的表面上的一潛像顯影為一可視影像;一轉印單元,其配置成與該影像保持器的表面相對,並且在該轉印單元與該影像保持器的表面相對的轉印區域中將該影像保持器的表面上的該可視影像轉印到一被轉印物件上;一影像保持器清潔器,其回收並清潔該影像保持器上的殘留顯影劑;以及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11項中任一項之一顯影劑儲存容器,其中,該供給顯影劑儲存部係用於儲存將要供給到該顯影單元的顯影劑,以及該回收顯影劑儲存部係用於儲存該影像保持器清潔器所回收的顯影劑。
  13. 一種影像形成裝置,包括:複數個影像保持器,可在其表面上保持一影像的同時進行旋轉;複數個顯影單元,其將該複數個影像保持器的表面上的一潛像顯影為一可視影像; 一轉印單元,其配置成與該複數個影像保持器的表面相對,並且在該轉印單元與該複數個影像保持器的表面相對的轉印區域中,將該複數個影像保持器的表面上的該可視影像轉印到一被轉印物件上;複數個影像保持器清潔器,其回收並清潔該複數個影像保持器上的殘留顯影劑;以及複數個顯影劑儲存容器,其包括用於儲存將要供給到該複數個顯影單元的顯影劑的一供給顯影劑儲存部,和用於儲存由該複數個影像保持器清潔器所回收的顯影劑的一回收顯影劑儲存部;其中,該複數個顯影劑儲存容器中至少一者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11項中任一項之顯影劑儲存容器,以及該複數個顯影單元係分別設置成儲存不同顏色的顯影劑,以及複數個影像保持器、複數個影像保持器清潔器以及複數個顯影劑儲存容器係設置成分別對應於該複數個顯影單元。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之影像形成裝置,其中,該複數個顯影劑儲存容器包括用於儲存黑色顯影劑的一黑色顯影劑儲存容器和用於儲存除了黑色之外的其他顏色顯影劑的其他顏色顯影劑儲存容器,並且該黑色顯影劑儲存容器的該供給顯影劑儲存部形成為內部容量大於任何其他顏色顯影劑儲存容器的該供給顯影劑 儲存部的內部容量。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之影像形成裝置,其中,該轉印單元包括:一中間轉印體,其在依次與該複數個影像保持器接觸的同時進行旋轉;一一次轉印單元,其配置成分別對應於該複數個影像保持器並且將該複數個影像保持器的表面上的可視影像轉印到該中間轉印體的表面上;以及一二次轉印單元,其將該中間轉印體的表面上的該可視影像轉印到一被轉印物件上;一中間轉印體清潔器,回收並清潔在該二次轉印單元轉印之後的該中間轉印體的表面上的殘留顯影劑,以及由黑色影像保持器清潔器所回收的顯影劑和由該中間轉印體清潔器所回收的顯影劑係儲存在該黑色顯影劑儲存容器的回收顯影劑儲存部中。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之顯影劑儲存容器,其中,該空間能夠於其中配置一傳動系統,該傳動系統用於供給儲存在該顯影劑儲存容器中的該顯影劑。
TW098143560A 2009-06-23 2009-12-18 顯影劑儲存容器及影像形成裝置 TWI41387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148282A JP4685179B2 (ja) 2009-06-23 2009-06-23 現像剤収容容器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100982A TW201100982A (en) 2011-01-01
TWI413876B true TWI413876B (zh) 2013-11-01

Family

ID=427125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8143560A TWI413876B (zh) 2009-06-23 2009-12-18 顯影劑儲存容器及影像形成裝置

Country Status (13)

Country Link
US (1) US8320797B2 (zh)
EP (1) EP2267554A3 (zh)
JP (1) JP4685179B2 (zh)
KR (1) KR101347609B1 (zh)
CN (1) CN101930202B (zh)
AU (1) AU2009233660B2 (zh)
BR (1) BRPI0905157A2 (zh)
CA (1) CA2686109A1 (zh)
MX (1) MX2010000662A (zh)
MY (1) MY157719A (zh)
NZ (1) NZ580905A (zh)
RU (1) RU2436142C2 (zh)
TW (1) TWI41387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206816B2 (ja) 2011-02-10 2013-06-12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5206817B2 (ja) * 2011-02-10 2013-06-12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5126438B1 (ja) * 2012-03-27 2013-01-23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粉体収容容器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US9042791B2 (en) 2012-03-27 2015-05-26 Fuji Xerox Co., Ltd. Powder accommodation container,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the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5819339B2 (ja) * 2013-03-27 2015-11-24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CN203673225U (zh) * 2013-12-31 2014-06-25 珠海天威飞马打印耗材有限公司 碳粉盒
US9317009B2 (en) * 2014-02-19 2016-04-19 Xerox Corpor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mounting an externally readable monitoring module on a rotating customer replaceable component in an operating device
JP6308812B2 (ja) * 2014-03-04 2018-04-1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現像装置
DE102015113966A1 (de) * 2014-08-26 2016-03-03 Sindoh Co., Ltd. Kartuschenbaugruppe und Verschlussbaugruppe für bilderzeugendes Gerät
JP2016186544A (ja) * 2015-03-27 2016-10-27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現像剤排出構造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428511B2 (ja) * 2015-06-30 2018-11-28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6380324B2 (ja) * 2015-10-02 2018-08-29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トナー容器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460002B2 (ja) * 2016-02-15 2019-01-30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6827710B2 (ja) * 2016-04-28 2021-02-1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回収容器
JP6630228B2 (ja) * 2016-05-11 2020-01-15 株式会社沖データ 画像形成装置
CN107479351B (zh) * 2016-06-08 2021-06-22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调色剂容器和图像形成装置
CN107479349B (zh) * 2016-06-08 2021-04-13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调色剂容器和图像形成装置
JP6583149B2 (ja) * 2016-06-08 2019-10-02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トナー容器、画像形成装置
CN107479350B (zh) * 2016-06-08 2021-05-18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调色剂容器和图像形成装置
JP6524970B2 (ja) * 2016-06-08 2019-06-05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トナー容器、画像形成装置
CN107479347B (zh) * 2016-06-08 2021-06-22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调色剂容器和图像形成装置
CN107479352B (zh) * 2016-06-08 2021-05-18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调色剂容器和图像形成装置
JP6520833B2 (ja) * 2016-06-08 2019-05-29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トナー容器、画像形成装置
CN107479346B (zh) * 2016-06-08 2020-12-25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具备调色剂容器的图像形成装置和调色剂容器
CN107479353A (zh) * 2016-06-08 2017-12-15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调色剂容器和图像形成装置
JP6489076B2 (ja) * 2016-06-27 2019-03-27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6630240B2 (ja) * 2016-06-27 2020-01-15 株式会社沖データ 画像形成装置
JP7043748B2 (ja) 2017-06-22 2022-03-30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KR20200116227A (ko) 2019-04-01 2020-10-12 휴렛-팩커드 디벨롭먼트 컴퍼니, 엘.피. 내부 용적 조절이 가능한 현상제 카트리지
CN110618593A (zh) * 2019-11-01 2019-12-27 珠海天威飞马打印耗材有限公司 调色剂容器和成像设备
JP7435123B2 (ja) * 2020-03-25 2024-02-21 富士フイルムビジネスイノベーション株式会社 着脱式容器及びこれを用いた容器搭載装置
JP7484298B2 (ja) * 2020-03-26 2024-05-16 富士フイルムビジネスイノベーション株式会社 粉体処理装置
US20240069465A1 (en) * 2022-08-24 2024-02-29 Lexmark International, Inc. Toner containers having electrical connectors in different orientations and toner container receptacles having corresponding electrical connectors with corresponding positions
US11829085B1 (en) 2022-08-24 2023-11-28 Lexmark International, Inc. Toner container having an angled electrical connector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307128A (en) * 1990-08-28 1994-04-26 Minolta Camera Kabushiki Kaisha Toner supplying device
JPH06258987A (ja) * 1993-03-09 1994-09-16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H0990752A (ja) * 1995-09-22 1997-04-04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
US6125243A (en) * 1995-10-11 2000-09-26 Ricoh Company, Ltd. Toner replenishing and developer replacing device for a developing unit of a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6212340B1 (en) * 1996-03-29 2001-04-03 Fujitsu Limite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tilizing a two-component developing apparatus with automatic toner replenishment and developer replacement
US20030118368A1 (en) * 2001-12-20 2003-06-26 Fuji Xerox Co., Lt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process cartridge and developing unit for the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2003337521A (ja) * 2003-05-06 2003-11-28 Fuji Xerox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これに用いられる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現像装置
US20080031658A1 (en) * 2005-12-15 2008-02-07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Container for Developing Agent,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orporating the Same
JP2008122825A (ja) * 2006-11-15 2008-05-29 Seiko Epson Corp トナーカートリッジ
US20080232858A1 (en) * 2007-03-22 2008-09-25 Fuji Xerox Co., Ltd. Developing unit, visualized image formation unit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KR20090063065A (ko) * 2007-12-13 2009-06-17 후지제롯쿠스 가부시끼가이샤 현상 장치, 화상 형성 장치, 현상 방법 및 화상 형성 방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12524A (en) * 1898-10-18 miles
US5109254A (en) * 1989-08-25 1992-04-28 Ricoh Company, Ltd. Developing apparatus
JP3037747B2 (ja) * 1990-11-30 2000-05-08 株式会社東芝 画像形成装置
JP3113010B2 (ja) 1991-09-30 2000-11-27 株式会社東芝 画像形成装置
JPH05204244A (ja) 1992-01-23 1993-08-13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3545779B2 (ja) 1993-07-14 2004-07-21 東芝テック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US5619312A (en) 1993-11-10 1997-04-08 Sharp Kabushiki Kaisha Developing device with developer-supplying mechanism
JPH09269639A (ja) 1996-03-29 1997-10-14 Tec Corp 画像形成装置
JPH1144990A (ja) 1997-07-24 1999-02-16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
JP3977600B2 (ja) 2001-02-16 2007-09-19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現像カートリッジ
JP4009492B2 (ja) * 2002-06-12 2007-11-14 株式会社リコー 粉体収容器、粉体搬送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7024138B2 (en) 2003-02-28 2006-04-04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replenishing developer kit
JP2006030957A (ja) * 2004-06-16 2006-02-02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6091385A (ja) 2004-09-22 2006-04-06 Fuji Xerox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4673643B2 (ja) * 2005-03-04 2011-04-20 株式会社沖データ 現像装置、現像剤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4569327B2 (ja) * 2005-03-09 2010-10-27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カラー画像形成装置
JP2006284665A (ja) * 2005-03-31 2006-10-19 Kyocera Mita Corp トナー収納容器及びフルカラー画像形成装置
JP4877501B2 (ja) * 2006-10-04 2012-02-15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現像剤カートリッジ
US7831181B2 (en) 2007-12-06 2010-11-09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Developing device
JP4600546B2 (ja) * 2008-08-26 2010-12-15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5003788B2 (ja) * 2010-04-26 2012-08-15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現像剤搬送部材及びこれを用いた現像剤収容容器、画像形成装置
JP5056929B2 (ja) * 2010-09-27 2012-10-24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粉体収容容器、画像形成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307128A (en) * 1990-08-28 1994-04-26 Minolta Camera Kabushiki Kaisha Toner supplying device
JPH06258987A (ja) * 1993-03-09 1994-09-16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H0990752A (ja) * 1995-09-22 1997-04-04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
US6125243A (en) * 1995-10-11 2000-09-26 Ricoh Company, Ltd. Toner replenishing and developer replacing device for a developing unit of a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6212340B1 (en) * 1996-03-29 2001-04-03 Fujitsu Limite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tilizing a two-component developing apparatus with automatic toner replenishment and developer replacement
US20030118368A1 (en) * 2001-12-20 2003-06-26 Fuji Xerox Co., Lt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process cartridge and developing unit for the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2003337521A (ja) * 2003-05-06 2003-11-28 Fuji Xerox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これに用いられる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現像装置
US20080031658A1 (en) * 2005-12-15 2008-02-07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Container for Developing Agent,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orporating the Same
JP2008122825A (ja) * 2006-11-15 2008-05-29 Seiko Epson Corp トナーカートリッジ
US20080232858A1 (en) * 2007-03-22 2008-09-25 Fuji Xerox Co., Ltd. Developing unit, visualized image formation unit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KR20090063065A (ko) * 2007-12-13 2009-06-17 후지제롯쿠스 가부시끼가이샤 현상 장치, 화상 형성 장치, 현상 방법 및 화상 형성 방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MY157719A (en) 2016-07-15
KR20100138717A (ko) 2010-12-31
JP4685179B2 (ja) 2011-05-18
MX2010000662A (es) 2010-12-22
NZ580905A (en) 2011-05-27
US8320797B2 (en) 2012-11-27
EP2267554A3 (en) 2011-02-09
TW201100982A (en) 2011-01-01
US20100322666A1 (en) 2010-12-23
EP2267554A2 (en) 2010-12-29
RU2436142C2 (ru) 2011-12-10
RU2009146973A (ru) 2011-06-27
CN101930202B (zh) 2014-05-28
CA2686109A1 (en) 2010-12-23
BRPI0905157A2 (pt) 2011-03-22
CN101930202A (zh) 2010-12-29
AU2009233660A1 (en) 2011-01-13
AU2009233660B2 (en) 2011-12-15
KR101347609B1 (ko) 2014-01-06
JP2011007828A (ja) 2011-01-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413876B (zh) 顯影劑儲存容器及影像形成裝置
JP4434309B1 (ja) 現像剤収容容器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KR101557350B1 (ko) 화상 형성 장치
KR101529949B1 (ko) 화상 형성 장치
JP4802872B2 (ja) 着脱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4552535B2 (ja) 電子写真方式印刷機
CN1773388A (zh) 显影剂供应容器和成像设备
KR101364600B1 (ko) 현상 장치 및 화상 형성 장치
KR101495697B1 (ko) 착탈체 및 화상 형성 장치
JP4600546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3705364B2 (ja)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これに用いられる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現像装置
JP2008129336A (ja) 現像剤カートリッジ、現像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4553061B1 (ja) 現像剤収容容器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3931961B2 (ja)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これに用いられる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現像装置
JP5907613B2 (ja) 回収トナー容器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4039231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5533580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4353327B2 (ja) 現像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