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409420B - Kitchen unit with ventilator - Google Patents

Kitchen unit with ventilator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409420B
TWI409420B TW98121689A TW98121689A TWI409420B TW I409420 B TWI409420 B TW I409420B TW 98121689 A TW98121689 A TW 98121689A TW 98121689 A TW98121689 A TW 98121689A TW I409420 B TWI409420 B TW I409420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top cover
stove
article storage
ventilating device
blower uni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9812168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009265A (en
Inventor
Keisuke Kinoshita
Yoshiro Matsushita
Hideaki Yamada
Original Assignee
Panasoni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8174026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4600536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8217418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4530084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9127016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4951025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9127042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4853546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9127019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4951026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Panasonic Corp filed Critical Panasonic Corp
Publication of TW2010092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00926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0942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09420B/zh

Links

Landscapes

  • Combinations Of Kitchen Furniture (AREA)

Description

附有換氣裝置的廚房裝置
本發明係有關於一種附有換氣裝置的廚房裝置,其具備調理台及換氣裝置,該調理台具備爐具,該換氣裝置配置於該爐具之上方,且具有頂蓋部及送風部。
迄今已知的附有換氣裝置的廚房裝置設置有:爐具,其作為加熱機器而組裝於調理台;及換氣裝置,其於該爐具之垂直上方收集油煙等廢氣並進行排氣。該換氣裝置係構成為配置有爐具廢氣收集用之頂蓋及於頂蓋之上方配置有送風機單元。
習知爐具大多數為以下所述者,即:組裝於爐具頂板之發熱體係藉由於跟前在左右方向有二個、在爐具頂板之中央裡側有一個的三角形配置來構成。收集該爐具廢氣之頂蓋係構成為覆蓋所有爐具發熱體,因此,會形成為朝爐具亦即調理台之跟前方向大幅地伸出。
此種爐具之發熱體配置,於藉由跟前側之發熱體加熱當中等時,會不便使用裡側之發熱體,又,由於伸出之頂蓋,對於作業中之立位姿勢而言會有壓迫感,且亦會對前屈姿勢產生妨礙。
又,於配置有爐具之調理台上面,由於爐具之深度尺寸大,因此,於爐具前並未具有可作為作業領域使用之領域。
依此設置成頂蓋部朝前方伸出之附有換氣裝置的廚房裝置可列舉如:日本公開專利公報2006-326271(專利文獻一)、日本公開專利公報10-267340(專利文獻二)、日本公開專利公報2004-12019(專利文獻三)、日本公開專利公報9-318121(專利文獻四)。
又,換氣裝置之頂蓋寬度會決定成可覆蓋並列配置於爐具之發熱體的左右全端,因此,在使用並列地具有複數個,特別是三個以上之發熱體之情形等全幅偏大之爐具時,會有必須加以因應而使用頂蓋部之寬度偏大的換氣裝置之問題。
顯示該頂蓋與爐具寬度之關係的廚房裝置可列舉如專利文獻二等。
又,為了增加廚房裝置全體之收納容積,藉由專利文獻一、專利文獻三、專利文獻四等可得知於爐具之上方位置設置有物品收納部者。
於專利文獻一中所揭示之習知例係構成為:於換氣裝置之頂蓋上在前後方向並列配置物品收納部與送風機單元,且於專利文獻三、專利文獻四中,構成為於頂蓋上在左右方向並列配置物品收納部與送風機單元。
然而,在有關換氣裝置之爐具廢氣收集性能方面,當頂蓋之垂直方向上的設置位置高時,爐具至頂蓋之距離會變大且換氣裝置之收集力會變小是理所當然的。
又,相較於瓦斯爐,電磁感應加熱(IH)調理機器等電熱源之爐具係加熱時之上升氣流少,故,當頂蓋之設置位置高時,換氣裝置之廢氣收集力會變小,因此尋求能降低頂蓋高度位置。
然而,以增加廢氣收集性能為目的,於專利文獻一、專利文獻三、專利文獻四之態樣中,若單純地降低頂蓋之高度位置,則由於頂蓋之前端會變得靠近調理作業時之臉部前,因此會產生壓迫感,且會有損害使用爐具時之便利性之問題。又,由於頂蓋上面至天花板面之空間的上下長度必然會變大,因此會有在頂蓋上之送風機單元與天花板面間產生與排氣性能無關的浪費之剩餘空間之問題。
又,於前述任一者之習知例中,皆有設置於頂蓋上之物品收納部之收納容積或是左右或前後方向之尺寸受到送風機單元的容積限制之問題。
本發明係有鑑於前述習知例之問題而發明。本發明之目的係提供一種附有換氣裝置的廚房裝置,其可實現調理台上之較佳調理作業性並提高換氣裝置之廢氣收集性,且不會產生調理作業時對臉部前之壓迫感。
為了達成前述目的,本發明係提供一種具有下述構造之附有換氣裝置的廚房裝置。
即,本發明之附有換氣裝置的廚房裝置10具備:調理台20,其組裝有爐具24;及換氣裝置30,其配置於爐具24之上方,且具有頂蓋31及送風機單元33。於調理台20之櫃檯23之上面跟前側設置有爐具前作業領域S,且於其裡側配置有爐具24。頂蓋31係自垂直上方覆蓋爐具24之發熱體244,同時其前端位置係配置成於平視下位於爐具24之前端位置與發熱體244之前端之間。
在此所使用的爐具24並未特別地限制瓦斯爐或電爐等熱源方式,然而,較佳例可使用電磁感應加熱調理機器。
爐具前作業領域S可利用作為放置配膳餐盤之場所或鍋具等調理道具之暫置場所等,且形成為具有可依此利用之深度尺寸。
於本發明之附有換氣裝置的廚房裝置10中,藉由作成此種構造,可利用爐具前作業領域S而以最短動線進行有關爐具加熱調理作業之調理作業,因此可提升調理作業性。又,可抑制換氣裝置30之頂蓋31朝前方之伸出,且於爐具前作業領域S之調理作業或爐具加熱作業時,頂蓋31不會帶給使用者壓迫感,舉例言之,即使使用者因調理作業而於站立狀態下構成前屈姿勢,亦不會撞到頭。
除此之外,藉由使換氣裝置30之頂蓋31之伸出變得極小,換氣裝置30之上方空間之外觀設計可作成乾淨俐落者。
又,於本發明中,換氣裝置30之頂蓋31下面宜為距離地面有1400mm以上、小於1650mm之高度位置。
此時,可提升自爐具24所產生的廢氣之收集性能,且即使是如使用電磁感應加熱(IH)式等電爐之情形般上升氣流少的加熱調理,亦可得到充分之換氣性能。
除此之外,由於頂蓋31之前端係如前述般自櫃檯23之前端構成比爐具前作業領域S更後方,即,充分地後退之位置,因此,即使頂蓋31之高度位置降低而頂蓋31與使用者的臉部正面相對向,亦可減低壓迫感或對調理作業時之前屈姿勢的障礙。
又,於本發明中,可於調理台20上面之爐具24露出之部分的側方設置可載置桌上型加熱調理器50之加熱器載置部231,此時,頂蓋31之覆蓋範圍宜自發熱體244之上方越過爐具24側端而達到加熱器載置部231之上方。
此時,來自載置於調理台20上面之爐具24側方的加熱器載置部231之炊飯器、熱水壺、烤箱等桌上型加熱調理器50之熱氣或水蒸氣不會如以往般於室內再循環,而可藉由頂蓋31中覆蓋加熱器載置部231上方的部分來收集,並經由送風單元33直接朝屋外順利地排出。
又,於本發明中,亦可構成為於換氣裝置30中,吸引廢氣而朝屋外排出之送風機單元33係於頂蓋31之上方位置與該頂蓋31間隔地配置,且於頂蓋31與送風機單元33間設置有物品收納部32,又,可送風地連接頂蓋31與送風機單元33之通氣連絡路34係設置於物品收納部32之後方或側方。
藉由依此構成,可有效利用頂蓋31上作為收納空間。又,由於通氣連絡路34係於物品收納部32之後方或側方可送風地連接頂蓋31與送風機單元33而於物品收納部32迂迴,因此,物品收納部32之存在亦不會阻礙換氣裝置30之廢氣收集性,故,物品收納部32可構成為佔據頂蓋31上之平視下的任何部分,且可增加收納容積,又,收納部尺寸亦構成左右或深度方向皆為收納物品之形態限制少而有效者。
除此之外,如以往因送風機單元33之高度尺寸與頂蓋31至天花板92面之距離尺寸差所產生的換氣裝置30內之剩餘空間亦可藉由有效利用作為物品收納部32而消除。
再者,與頂蓋31、物品收納部32、送風機單元33之上下方向之階層結構同時地降低頂蓋31之高度位置時,由於物品收納部32之下部位置必然亦會構成低位置,因此可擴大物品收納容積,同時提升朝該物品收納部32內之取出放入便利性,且作成爐具24上之高處收納可構成優異者。
又,此時,送風機單元33亦可配置成其全體或大部分位於天花板92內部。
藉由依此配置送風機單元33,物品收納部32可佔據頂蓋31上至天花板92下之空間全部,且廚房裝置10之上方空間之收納容積會格外地擴大。
又,於本發明之附有換氣裝置的廚房裝置10中,可構成為於換氣裝置30中,送風機單元33係一體地設置於頂蓋31上部之一部分或全部,且於該送風機單元33與天花板92間設置有物品收納部32,並設置有自送風機單元33通到屋外之排氣通路35。
此時,藉由自下方位置以頂蓋31、送風機單元33、物品收納部32之順序直到靠近天花板92之正下方來構成上下階層之換氣裝置30,如以往因送風機單元33之尺寸與頂蓋31至天花板92面之距離尺寸不同所產生的換氣裝置30內之剩餘空間可藉由有效利用作為物品收納部32而減低。
再者,物品收納部32可設定為左右及深度兩者尺寸皆大,且於最大限度下利用調理台20之上方空間而可提升收納容積。
又,於本發明中,爐具24宜具有複數個發熱體244於左右寬度方向呈直線地排列、配置之構造。
此時,使用爐具24之加熱調理作業僅構成左右方向之作業動線,且加熱物之確認等作業可輕鬆地進行。又,於爐具前作業領域S之調理作業與爐具加熱調理作業可利用前後方向短的動線來進行,且作業便利性優異。
除此之外,可縮小爐具24(爐具頂板242)之深度尺寸,且相對於具有一定深度之櫃檯23,可輕易地顯現出爐具前作業領域S。
再者,此時,換氣裝置30之頂蓋31可構成為包含有:主頂蓋311,其具有左右寬度比爐具24所具有之爐具頂板242窄且覆蓋前述複數個發熱體244之大半的寬度尺寸;及副頂蓋312,其設置成與該主頂蓋311之側方接合,又,合併有主頂蓋311與副頂蓋312之全幅尺寸係至少作成為在複數個排列之發熱體244的並列配置之全幅以上。
藉由依此構成,只要對特定寬度尺寸之主頂蓋311附加副頂蓋312,即可提供一種換氣裝置30,其可對應於爐具24所具備的發熱體244之左右方向之全幅(複數發熱體244呈直線地排列之全幅)尺寸且自由度高。再者,可確保作成主頂蓋311與副頂蓋312連續之寬幅的頂蓋31之設計連續性。
再者,此時,副頂蓋312宜構成為具有收集來自下方之爐具廢氣而朝主頂蓋311側導出之連絡通路314。
藉由作成此種構造,於副頂蓋312中亦可收集爐具廢氣而朝主頂蓋311側導出,藉此可擴大收集爐具廢氣之頂蓋31之左右方向的寬度,且即使是並列之發熱體244之數量多而左右方向寬幅的爐具24,亦可使收集爐具廢氣確實地進行。
又,於本發明中,換氣裝置30可具備用以隱藏其前面側之頂蓋31上至天花板間之全體的裝飾板37。
藉由作成此種構造,即使是作成於爐具24上方之頂蓋31上將例如物品收納部32與送風機單元33配置成上下多層之構造時,亦可提高爐具24上方之設計外觀性。
又,此時,裝飾板37之前面宜與頂蓋31之前端位置一致。
藉由依此構成,在降低設定頂蓋31之高度位置時,儘管佔據廚房裝置10之上方空間的裝飾板37之面積變大,正視之外觀設計亦可作成平面而具有統一感者。
或,亦可於頂蓋31與天花板92面之間設置物品收納部36,而裝飾板37係構成該物品收納部36之前面門,且於裝飾板37突設有把手38時,可使該把手38之前端與頂蓋31之前端位置一致。
此時,即使將前腕伸到頂蓋31上,且將手放在頂蓋31上之物品收納部36的前面門(裝飾板)37之把手38而進行開關操作時,亦可減輕在頂蓋31前面碰觸到前腕或手指等干涉。
又,亦可作成於頂蓋31與天花板92面間設置物品收納部32,而裝飾板37係構成覆蓋該物品收納部32之前面且可朝縱向或橫向滑動之拉門的態樣。
此時,位於使用者立位姿勢之臉部前的頂蓋31上之物品收納部32的裝飾板37係構成為開放時不會朝跟前側突出之結構,且可提升使用便利性。
除此之外,若裝飾板37係構成為自由地開關頂蓋31上之物品收納部32的前面開口,同時作為拉門之收放板窗部,則可使用作為送風機單元33之檢查窗。即使換氣裝置30構成上下方向之多層結構,其前面之外觀設計亦可作成具有統一感者。
再者,與換氣裝置30鄰接而設置吊櫃40時,該吊櫃40之前面與裝飾板37之前面宜於深度方向一致。
藉由依此構成,廚房裝置10之上方空間可提供具有統一性之外觀設計。
又,與換氣裝置30鄰接而設置吊櫃40時,頂蓋31之下面的高度與該吊櫃40之下面的高度宜為一致。
藉由作成此種構造,廚房裝置10之自爐具24上方至側方之吊櫃40的全體外觀設計性可得到優異者。
依據本發明之廚房裝置10,由於在調理台上面可利用爐具前作業領域S而以最短動線進行有關爐具加熱調理作業之調理作業,因此可提升調理作業性。又,可抑制換氣裝置30之頂蓋31朝前方之伸出,且於爐具前作業領域S之調理作業或爐具加熱作業時,頂蓋31不會帶給使用者壓迫感,舉例言之,即使使用者因調理作業而於站立狀態下構成前屈姿勢,亦不會撞到頭。
除此之外,藉由使換氣裝置30之頂蓋31之伸出變得極小,換氣裝置30之上方空間之外觀設計可作成乾淨俐落者。
(第一實施形態)
以下根據附加圖式所示之實施形態說明本發明。
第一圖至第六圖係顯示作為本發明之第一實施形態之附有換氣裝置的廚房裝置10。該附有換氣裝置的廚房裝置10係構成為於廚房地面90設置業已組裝有爐具24之調理台20,且於爐具24之上方配置有換氣裝置30。
調理台20係藉由於廚房地面90配置調理台櫥櫃,且於其上載置櫃檯23,並於該櫃檯23之上面組裝爐具24來構成。又,換氣裝置30係具備頂蓋31及送風機單元33,且吊櫃40係於換氣裝置30之側方設置固定於壁面91。
首先,詳述調理台20,於本實施形態中,調理台櫥櫃係藉由並列配置被設置於爐具24之組裝位置下方的爐具用櫥櫃21及設置成與該爐具用櫥櫃21鄰接的其他調理台櫥櫃22來構成。於該爐具用櫥櫃21上,遍及調理台櫥櫃22上而連續一體地設置平板狀之櫃檯23,且於櫃檯23上面,在相當於爐具用櫥櫃21上方之位置開設有爐具開口部230,且爐具24係組裝於該爐具開口部230。
另,於該廚房裝置10中,亦可於櫃檯23上之左右寬度方向上與爐具24對峙之位置設置洗滌槽(未圖示)。
又,櫃檯23可為下述中之任一者,即:如本實施形態般一片作成一體連續者,或是複數個各自分離但統一地排列配置者。
又,櫃檯23下方之各櫥櫃21、櫥櫃22係適當地具備開關門或抽屜而構成為物品收納部。
爐具24可使用電磁感應加熱(IH)式者,或是利用其他電力或瓦斯熱源之組裝式加熱調理機器。於本實施形態中,顯示爐具24係使用電磁感應加熱式之加熱調理機器的例子。
爐具24具備:平板狀之爐具頂板242,其載置鍋具等被加熱體;及爐具本體部241,其設置於爐具頂板242之下面,且納入爐具用櫥櫃21之上部空間。爐具本體部241具有:薄箱狀之爐具框體部243,其懸垂於爐具頂板242之下面而一體地構成;及發熱驅動部(未圖示),其內建於該爐具框體部243內。
於本實施形態中,於爐具頂板242上,在跟前的左右方向有二個、在裡側中央有一個的發熱體244係構成三角形配置。另,以下依需要以符號244A來表示跟前的發熱體244。
又,該爐具頂板242跟前的左右方向寬度(S11)係設定為小於爐具用櫥櫃21之左右方向寬度(S12)。該爐具本體部241係將爐具框體部243嵌在業已設置於櫃檯23之爐具開口部230,且使爐具頂板242於櫃檯23上面露出,並組裝設置於爐具用櫥櫃21之上方空間。爐具24之操作部(未圖示)係於櫃檯23之前端下方設置成於爐具用櫥櫃21之上部前方露出操作面。
於櫃檯23上面之跟前側,設置有爐具前作業領域S作為暫置調理餐盤、鍋具、調理道具等之場所,且於爐具前作業領域S之裡側配置有前述爐具24。
該爐具前作業領域S之深度尺寸係作成櫃檯23之前端與跟前側之發熱體244A前端間之尺寸而設定為大約100mm至300mm。
爐具前作業領域S之深度尺寸宜設定為例如搭載於爐具24之發熱體244A上的煎鍋60之手柄61不會自櫃檯23之前緣朝跟前突出,藉此亦可構成更良好之加熱調理作業性。
又,藉由該爐具前作業領域S之存在,亦具有可減輕對使用者之加熱調理時的輻射熱或濺油飛散量之優點。
換氣裝置30包含有:頂蓋31,其用以收集爐具廢氣;物品收納部(頂蓋上物品收納部)32;送風機單元33,其用以吸引藉由頂蓋31所收集的廢氣並朝屋外排出;通氣連絡路34,其連通頂蓋31與送風機單元33;及排氣通路35,其用以自送風機單元33將廢氣朝屋外排出。
即,藉由頂蓋31、配置於頂蓋31上之左右方向之一部分的頂蓋上物品收納部32、以及進一步地配置於頂蓋上物品收納部32上的送風機單元33,於上下方向構成三層結構而一體地構成換氣裝置30。
再者,於本實施形態之廚房裝置10中,與頂蓋上物品收納部32並列而具備其他物品收納部(副物品收納部)36。藉由頂蓋上物品收納部32與副物品收納部36,構成利用爐具24之上方空間而收納物品的爐具上方物品收納部。
頂蓋上物品收納部32之上端會通到其上方的送風機單元33之下端附近,副物品收納部36之上端係構成通到天花板92或靠近天花板92面之高度。
又,若由廚房裝置10之用途或排列或是設計性觀點來看,則副物品收納部36可為與頂蓋上物品收納部32相同之高度,或是低於該頂蓋上物品收納部32。
頂蓋31的大小係於平視下包含並覆蓋爐具24之所有發熱體244。如第一圖所示,頂蓋31係於左右方向上,將爐具24左右兩端之各發熱體244A的外側端部間尺寸作成S13,且考量火災安全上之觀點或熱影響而使其相對於S13間隔預定空間,藉此於左右分別附加而構成頂蓋31之寬度尺寸S14乃構成為S14>S13。
於本實施形態中,正視下頂蓋31之左右兩端係與爐具調理台20之左右兩端排齊而於上下方向一致,因此,廚房裝置10全體之設計外觀性優異(廚房裝置10之外觀設計性會提高)。
又,如第二圖所示,換氣裝置30之頂蓋31之前端位置係位於爐具24之發熱體244A之前端至爐具頂板242之前端位置間,且頂蓋31之後端位置係設定為與櫃檯23後方之廚房裝置10的設置壁面91接合。
前述頂蓋31之下面之高度係作成起自地面90之高度尺寸(H)大致為1400mm以上、小於1650mm,且設定為構成成人的顏面位置。於本實施形態中,作成1500mm左右之高度,且設定為構成成人女性平均的臉部正面位置。另,即使考慮男女身高之個人差異,藉由設定為1400mm以上、小於1650mm之範圍,亦可使頂蓋31位於大致為大多數成人的臉部正面。
此時,頂蓋31之下面之高度宜構成距離櫃檯23之上面或爐具頂板242之上面有600mm以上、小於750mm之上方。
又,一般而言,若由按照使用者身高的作業姿勢之觀點來看,則櫃檯23之起自地面90之高度係作成於調理作業中在大致為800mm至900mm左右間自由選擇,藉此,考慮櫃檯23之上面至前述所示之600mm至750mm左右之尺寸,頂蓋31之下面之高度係作成1400mm以上、小於1650mm而藉由使用者的選擇來決定。
於頂蓋上物品收納部32之後方或側方設置有連通頂蓋31與送風機單元33之通氣連絡路34,通氣連絡路34係至少內面藉由金屬材料、外面藉由不燃材料來形成,藉此提高有高溫廢氣流動之通氣連絡路34的周邊構件之火災安全性,並減低因對周圍之熱傳導所造成的溫度上升,且使頂蓋上物品收納部32之收納保管性良好。
於構成頂蓋上物品收納部32之箱狀體的背部設置有通氣連絡路34,該通氣連絡路34係作成前後方向之深度尺寸短且左右方向之寬度尺寸長的水平截面形狀,藉此可確保充分之通氣量,並盡量地延長頂蓋上物品收納部32之深度尺寸。又,於通氣連絡路34左右兩側部設置有頂蓋上物品收納部支持構件341。
於構成頂蓋上物品收納部32及副物品收納部36之各箱狀體之底板與頂蓋31間形成間隙301,又,於箱狀體之底板前端與頂蓋31之上面間設置有前罩302,且於前罩302設置有連通間隙301與外部空間之通氣孔303。依此,藉由將與外部大氣連通之間隙301設置於頂蓋31與配置構成於頂蓋31上的各物品收納部32、物品收納部36之底板間,防止頂蓋31內之廢氣熱傳送至頂蓋上物品收納部32或副物品收納部36。又,各箱狀體之底板或底板下面係藉由不燃材所構成。
送風機單元33係配置構成於在背面設置通氣連絡路34且藉由箱狀體所構成的頂蓋上物品收納部32上。
該送風機單元33係將送風機331組裝於內部構成爐具廢氣空氣之通路的腔室330內,再者,通氣連絡路34之上端開口係於腔室330內之送風機331之上游側開口。於腔室330之送風機331之下游側連接排氣出口332,並連接構成通到屋外之排氣通路35。
又,於本實施形態中,顯示頂蓋上物品收納部32之左右寬度尺寸與副物品收納部36之左右寬度尺寸的合計係與頂蓋31之左右寬度尺寸相等的例子。該合計寬度尺寸亦可比頂蓋31之左右方向之尺寸短。
頂蓋上物品收納部32之左右寬度尺寸比頂蓋31之左右寬度尺寸短時,亦可將頂蓋上物品收納部32在正視下配置於頂蓋31之左右方向之一端側或中央部位置中的任一位置。
或,於頂蓋31上,亦可未配置副物品收納部36而僅配置在上面配置有送風機單元33的頂蓋上物品收納部32,此時,頂蓋上物品收納部32之左右寬度尺寸可與頂蓋31之左右寬度尺寸相同或較短。
本發明係於頂蓋31上配置頂蓋上物品收納部32,且於頂蓋上物品收納部32上配置送風機單元33而作成上下三層結構。
又,如前所述,本發明係將頂蓋31之高度作成比以往更低位置,且設定為位於距離地面90有1400mm至1650mm左右之成人臉部正面高度,藉此可擴大物品收納部32、物品收納部36之高度尺寸,並大幅地確保爐具24上方之物品收納部32、物品收納部36之收納容積。又,使用者亦可輕易地進行對頂蓋31上高處之物品收納部32、物品收納部36的物品之取出放入,因此可提升收納作業之便利性(可輕易地進行收納作業)。
除此之外,可消除如習知例般在將送風機單元33與物品收納部32並列配置於頂蓋31上時所產生的送風機單元33上之剩餘空間,且廚房裝置10全體之空間活用性高。
於頂蓋31上方之前面設置有裝飾面板(裝飾板)37(370、371),其一體地設計而統一地覆蓋頂蓋上物品收納部32與送風機單元33及副物品收納部36。
於本實施形態中,藉由一體地隱藏送風機單元33之前面與頂蓋上物品收納部32之前面開口的裝飾面板(左門)370,以及覆蓋位於頂蓋上物品收納部32側方的副物品收納部36之前面開口的裝飾面板(右門)371,構成為左右方向之拉門。若依此藉由橫向之拉門來構成裝飾面板370、裝飾面板371,特別是即使為頂蓋上物品收納部32及副物品收納部36之下端部大致位於成人臉部正面之構造,於裝飾面板370、裝飾面板371之開關時,裝飾面板370、裝飾面板371亦不會朝臉部前突出,且可提升頂蓋上物品收納部32及副物品收納部36之使用性。
又,可提高爐具24上方之外觀統一感且設計性優異。
另一方面,於送風機單元33之腔室330之前面設置有檢查口(未圖示)以及可自由裝卸之檢查蓋333。
故,藉由打開前述裝飾面板370(左門)而卸下檢查蓋,可透過檢查口333自正面進行送風機單元33內部之保養檢查而無需取出收納於頂蓋上物品收納部32內之物品。
當然,亦可僅將頂蓋上物品收納部32之前開口藉由可開關之裝飾面板來遮蔽,並將與遮蔽送風機單元33前面之其他裝飾面板一體地構成之檢查蓋333安裝成會露出且可自由裝卸。
於本實施形態中,使頂蓋31之下面的高度與鄰接於換氣裝置30側方的吊櫃40之下面的高度一致,藉由使頂蓋31之下面的高度與鄰接的吊櫃40之下面的高度一致,廚房裝置10之爐具上空間全體之設計外觀性優異。對照前述頂蓋31高度位置之減低,櫃檯23上方之物品收納部32、物品收納部36之下端全部作成比以往更低位置,藉此,收納容積之擴大、朝高處之物品取出放入作業性皆可大幅地提升性能。
另,在有關吊櫃40之下面高度與頂蓋31之下面高度的設定上,可依據廚房裝置10之排列用途任意地選擇。
於本實施形態中,依此設置爐具前作業領域S,再者,於平視下,頂蓋31之前端位置係位於爐具頂板242之前端與發熱體244A之前端間,藉此可盡量地使頂蓋31之前端位於內側,且即使頂蓋31構成成人臉部正面之高度位置,對於在爐具前作業領域S進行作業時或進行爐具調理作業時之前屈作業姿勢而言,頂蓋31亦不會造成干擾。又,可輕易地進行朝頂蓋上物品收納部32及副物品收納部36之物品的收納取出作業,且頂蓋31前端之突出不會構成障礙。
在此,當頂蓋31之前端與頂蓋上物品收納部32及副物品收納部36之裝飾面板370、裝飾面板371於前後方向一致時,廚房裝置10全體之設計外觀性優異。
當然,如第二圖、第三圖所示,頂蓋31之前端亦可相較於裝飾面板370稍微地朝前方突出,此時亦如前所述,藉由設置爐具前作業領域S,使頂蓋31之前端於平視下與位於內側之發熱體244A之前端一致,或頂蓋31之前端比發熱體244A全體稍微位於前方,藉此可減少頂蓋31朝前方之突出量,故,廚房裝置10全體之設計外觀性優異。
如前所述,覆蓋換氣裝置30之頂蓋31上之前面的裝飾面板370、裝飾面板371係一體地覆蓋送風機單元33、頂蓋上物品收納部32、副物品收納部36之前面。又,構成為與換氣裝置30側方之吊櫃40的前面門(門體)41同一面,在減低換氣裝置30之頂蓋31前端之突出的同時,亦使廚房裝置10上方之設計形成統一感而較為理想。
於本實施形態中,頂蓋上物品收納部32係具備通風構造,其與連通頂蓋31與送風機單元33之通氣連絡路34或送風機單元33連通,並自頂蓋上物品收納部32外經由頂蓋上物品收納部32而通到通氣連絡路34或送風機單元33。
即,於第二圖所示的例子中,藉由連通部304連通頂蓋上物品收納部32與送風機單元33之腔室330,又,藉由通氣入口(未圖示)連通頂蓋上物品收納部32與外部空間。舉例言之,雖然省略圖示,但可藉由於裝飾板370上設置廊道(通氣開口)來形成通路入口。
又,藉由使送風機331運轉,頂蓋上物品收納部32內之空氣係自連通部304被吸到送風機單元33之腔室330內,且與廢氣同時地朝屋外排出。
藉此,外部之新鮮空氣係自通氣入口供給至頂蓋上物品收納部32內,且頂蓋上物品收納部32內部會進行換氣,故,可使臭味或熱不會滯留於頂蓋上物品收納部32內。
另,副物品收納部36亦與頂蓋上物品收納部32相同,亦可具備通風構造,其與通氣連絡路34或送風機單元33連通,並自副物品收納部36外經由其內部而通到通氣連絡路34或送風機單元33。
(第二實施形態)
其次,根據第七圖至第十二圖,說明本發明之第二實施形態。
本實施形態之廚房裝置10(10A)與前述第一實施形態之廚房裝置10的相異處在於:構成為使爐具24上之頂蓋31(31A)朝爐具24之側方伸出,且亦可收集排出被載置於爐具24側方之調理台上的桌上型加熱調理器50之廢熱廢氣。另,省略基本構造中與第一實施形態間之共通部分的說明,且僅說明不同的構造。
於調理台20A上面之爐具24的側方,設置有可載置所謂桌上型加熱調理器(桌上型加熱調理器50)之加熱器載置部231,且位於爐具24上方之頂蓋31A係其側部延長至加熱器載置部231之上方。
即,作成可將自放置於加熱器載置部231而運轉使用之炊飯器、熱水壺、烤箱等桌上型加熱調理器50所產生的廢熱、廢氣,藉由將位於爐具24上方之頂蓋31A之側部延長至該加熱器載置部231上方的部分來收集吸引。
又,加熱器載置部231係於櫃檯23(23A)上面,而並非特別具有用以搭載桌上型加熱調理器50而特別處理之專用結構,在說明本實施形態時,所顯示者係於櫃檯23上面爐具24之側方,可載置桌上型加熱調理器50之領域。
本實施形態之頂蓋31A係使與爐具側端部之相對側部朝寬度方向延長而形成,於平視下覆蓋與爐具用櫥櫃21之側方鄰接的加熱器載置部231之上方。
前述頂蓋31A之延長部分(以下稱作側部延長頂蓋部310)係作為頂蓋31A之機能而收集爐具廢氣,並具有朝下游側之送風機單元33排出的空氣通路。
即,藉由一體地具備側部延長頂蓋部310的頂蓋31A、配置於頂蓋31A上之中央部的頂蓋上物品收納部32、以及進一步地配置於頂蓋上物品收納部32上的送風機單元33,於上下方向構成三層結構而一體地構成換氣裝置30A。
與第一實施形態相同,於頂蓋31A上,在爐具24上方之頂蓋上物品收納部32之側方設置有副物品收納部36,再者,於側部延長頂蓋部310上配設有第二副物品收納部36,且該第二副物品收納部36之下面係構成藉由側部延長頂蓋部310來覆蓋之形態。
又,頂蓋上物品收納部32、通氣連絡路34、送風機單元33之結構,或頂蓋31A前端之前後方向的位置、覆蓋頂蓋31A上前面之裝飾面板371至裝飾面板373之前後方向的位置係與第一實施形態相同。
又,與第一實施形態相同,頂蓋31A上的二個副物品收納部36之有無、寬度尺寸、高度尺寸並不會對本發明造成影響。
又,頂蓋上物品收納部32之寬度亦可作成位於橫跨側部延長頂蓋部310上。
依此,位於爐具24上方之頂蓋31A係延長至爐具24側方之加熱器載置部231之上方。可藉由頂蓋31A收集於爐具24所產生的廢氣而利用送風機單元33朝屋外排出是理所當然的,且可收集自載置於側部延長頂蓋部310之正下方並加熱運轉之桌上型加熱調理器50所產生的熱氣或水蒸氣,且不會於室內再循環而可朝屋外直接排出。
於本實施形態中,頂蓋31A之下面之高度亦與前述第一實施形態相同,起自地面90之高度(H)係設定為大致是1400mm以上、小於1650mm,該高度位置係由於頂蓋31A之下面構成距離爐具頂板242有600mm以上、小於750mm之上方位置,因此可確保足以藉由側部延長頂蓋部310收集來自桌上型加熱調理器50之熱氣或水蒸氣的上方距離。
藉由前述構造,可防止因自載置於加熱器載置部231之桌上型加熱調理器50所產生的熱氣或水蒸氣之影響,造成吊櫃40之下面之溫度上升或因水蒸氣所造成的露水附著之現象。
可自由開關地覆蓋頂蓋上物品收納部32之前開口的裝飾面板37(372)係藉由上下方向之拉門所構成,藉由拉起覆蓋頂蓋上物品收納部32之前開口的裝飾面板(下門)372,頂蓋上物品收納部32會開放。覆蓋送風機單元33之前面的裝飾面板(上門)37(373)係作為裝飾面板(下門)372上升時之收放板窗部,且由可裝卸之拉門的固定門所構成。
又,於本實施形態中,複數副物品收納部36之前開口係分別藉由利用一片開啟門(朝跟前開關之旋動門)所構成的裝飾面板371來覆蓋且可自由開關。
另一方面,與第一實施形態相同,於送風機單元33之腔室330之前面設置有檢查口以及可自由裝卸之檢查蓋333。
又,藉由卸下裝飾面板(上門)373而卸下檢查蓋333,可透過檢查口自正面進行送風機單元33內部之保養檢查。
又,覆蓋頂蓋上物品收納部32、送風機單元33之前面的裝飾面板亦可構成為可朝上下方向雙滑動之拉門,藉由下門、上門各自之移動,頂蓋上物品收納部32、送風機單元33各自之前面會開放露出。
於本實施形態中,如第七圖所示,於頂蓋31A之側部延長頂蓋部310覆蓋下面的副物品收納部36之隔壁亦鄰接、配設有吊櫃40。該吊櫃40之下面係與頂蓋31A之下面高度一致而可顯現出廚房裝置10A全體之統一感且外觀設計性優異。
(第三實施形態)
其次,根據第十三圖至第十五圖,說明本發明之第三實施形態。
本實施形態之廚房裝置10(10B)與前述第二實施形態之廚房裝置10A的相異處在於:送風機單元33(33B)係配置於天花板內。另,與第二實施形態共通之基本構造係省略詳細說明,且僅說明不同的構造。
本實施形態係相對於第二實施形態,使送風機單元33B之全部或大部分位於天花板92內(天花板內空間93),且將頂蓋上物品收納部32之上端作成通到天花板92面或靠近天花板92面之高度。
即,藉由一體地具備側部延長頂蓋部310的頂蓋31A、配置於頂蓋31A上之中央部的頂蓋上物品收納部32(32B)、以及進一步地配置於頂蓋上物品收納部32B上方之天花板92內的送風機單元33B,於上下方向構成三層結構而一體地構成換氣裝置30(30B)。
再者,與第二實施形態相同,配置成與頂蓋上物品收納部32之左右鄰接的二個副物品收納部36係將其上端構成為通到天花板92面或靠近天花板92面之高度。
於本實施形態中,頂蓋31A之下面之高度亦與第一實施形態、第二實施形態相同,起自地面90之高度(H)係設定為大致是1400mm以上、小於1650mm。
與第一實施形態、第二實施形態相同,於頂蓋上物品收納部32B之後方或側方設置有通氣連絡路34。
於本實施形態中,將送風機單元33B之大部分配置於比頂蓋上物品收納部32更上方且前方之天花板內空間93,即,如第十四圖所示,送風機單元33B之外圍係藉由送風機331、收納送風機331的腔室330及自腔室330之後部下部朝後方突出的連通用導管部334所構成,且腔室330係配置於比頂蓋上物品收納部32B之前面更為跟前的天花板92內空間93。
連通用導管部334係進一步地形成為其後方側下面開口且與通氣連絡路34之上端空氣連通。
依此,送風機單元33B係其全部或大部分內藏於天花板92內,且頂蓋上物品收納部32可佔據頂蓋31A上面至天花板92下面之空間的大致全部,故,爐具上方空間之物品收納容積可構成極為優異者。另,為了充分地構成前述效果,送風機單元33B內藏於天花板92內之程度宜作成送風機單元33B之高度尺寸的過半以上。
又,有關頂蓋上物品收納部32及副物品收納部36各自之左右寬度尺寸與頂蓋31A之左右寬度尺寸的關聯,或是於頂蓋31A上頂蓋上物品收納部32或副物品收納部36於正視下之左右位置關係,包括第一實施形態或第二實施形態在內可任意地設定而無妨礙。
於本實施形態中,頂蓋上物品收納部32係上下分割成下部收納部321與上部收納部322,於上部收納部322收藏有收納架323,且收納架323可藉由升降機構324,於上部收納部322內的收藏位置與上部收納部322之跟前下方間自由升降。即使上部收納部322之上端構成通到天花板92面或靠近天花板92面之高度,亦可使收納架323朝跟前下方下降而輕易地進行物品之取出放入,依此,即使是高處收納,亦可構成收納性優異者。此時,下部收納部321之下端係與頂蓋31A下端之高度位置一併位於成人女性的臉部正面高度附近,且自頂蓋上物品收納部32之下端遍及上方,朝上下位置所有的收納部位之收納取出放入時之便利性優異。又,覆蓋上下收納部321、收納部322各自之前開口的裝飾面板37(374、375)係構成為上下方向之雙滑動門,藉由構成為該上下二片雙滑動門的裝飾面板374、裝飾面板375各自之下門374與上門375之上下,堵塞、開放下部收納部321及上部收納部322之各開口,藉此可進行物品之收納取出。
又,與第二實施形態相同,複數副物品收納部36之前開口係分別藉由利用一片開啟門所構成的裝飾面板371來覆蓋且可自由開關。
另一方面,送風機單元33B之腔室330之下面部係構成檢查口335,又,天花板92面之頂蓋上物品收納部32之裝飾面板374、裝飾面板375的跟前部位與檢查口335相對向之位置係構成開口94。檢查口335係面對開口94,可自由裝卸地安裝於檢查口335之檢查蓋333係堵住天花板92面之開口94。
又,可卸下檢查蓋333而透過於天花板92面開口之檢查口335,自天花板92下進行送風機單元33B內部之保養檢查。
於本實施形態中,無需打開頂蓋上物品收納部32之裝飾面板374、裝飾面板375即可進行送風機單元33B之保養檢查。
於本實施形態中,頂蓋31A下面與側方之吊櫃40之下面高度亦為一致,此效果係與第一實施形態、第二實施形態相同。無論是第一實施形態至第三實施形態中之任一者,在進行頂蓋高度位置之變更時,皆可藉由改變頂蓋上物品收納部32之高度與通氣連絡路34之高度尺寸而因應各種高度位置,且廚房裝置10、廚房裝置10A、廚房裝置10B之方案選擇自由度高。
(第四實施形態)
其次,根據第十六圖、第十七圖,說明本發明之第四實施形態。
本實施形態之廚房裝置10(10C)與前述第一實施形態之廚房裝置10、第二實施形態之廚房裝置10A的相異處在於:於換氣裝置30(30C)之頂蓋31A之上面,與頂蓋31A一體地配置構成送風機單元33(33C),且於其上方配置有頂蓋上物品收納部(以下稱作「送風機上物品收納部」)32(32C)。另,前述以外之基本構造係與第一實施形態相同,且僅說明不同的構造。
本實施形態之換氣裝置30C包含有:頂蓋31A,其用以收集爐具廢氣;送風機單元33C,其一體地設置於該頂蓋31A上;送風機上物品收納部32C,其進一步地設置於該送風機單元33C上;及排氣通路35,其用以自送風機單元33C將廢氣朝屋外排出。
即,藉由一體地具備側部延長頂蓋部310的頂蓋31A、配置於頂蓋31A上的送風機單元33C、以及進一步地配置於送風機單元33C上的送風機上物品收納部32C,於上下方向構成三層結構而一體地構成換氣裝置30C。
再者,與第二實施形態、第三實施形態相同,於頂蓋31A之側部延長頂蓋部310之上方配設有副物品收納部36。
配置於送風機單元33C上的送風機上物品收納部32C係設置成於平視下遍及送風機單元33C之大略全領域(頂蓋31A之大略全領域)。如第十六圖所示,送風機上物品收納部32C之左右方向之寬度尺寸係與送風機單元33C之左右方向之寬度尺寸大略相同,且如第十七圖所示,送風機上物品收納部32C之深度尺寸係構成與送風機單元33C之深度尺寸相同。
與前述第二實施形態或第三實施形態相同,頂蓋31A之平視尺寸係一併地覆蓋設置於爐具24之所有發熱體244與設置於爐具24側方之加熱載置部231上方的大小。藉由依此構成,可延長送風機上物品收納部32C之左右方向及深度方向之尺寸。
再者,頂蓋31A之高度位置係與第一實施形態至第三實施形態相同,藉由設定為構成大致是成人的臉部正面位置高度,可擴大送風機上物品收納部32C之上下長度,藉此可減低於頂蓋31A上方之剩餘空間,且可增加於爐具24上方之收納容積。又,於本實施形態中,送風機單元33C之左右方向之寬度可構成與爐具24之發熱體寬度大致相等,又,亦可進一步地縮小寬度而使其偏向頂蓋31A上之左右方向的一側端部側或構成於中央。
頂蓋31A上之送風機單元33C係於正視下大致具有與爐具24之發熱體寬度(S13)相同之寬度尺寸的腔室330內,具備朝水平方向旋轉之送風機331,該送風機331之上游側係與頂蓋31A連通,下游側則與朝向屋外之排氣通路空氣連通。送風機單元33C係與頂蓋31A一體地構成。
通到屋外之排氣通路35係設置成與送風機單元33C之腔室330上面接合,並透過廚房之壁面開口(未圖示)朝屋外方向構成為空氣路。
又,亦可配置構成為送風機單元33C之左右方向之一部分橫跨設置有側部延長頂蓋部310之頂蓋31A上。
於本實施形態中,於送風機上物品收納部32C亦收藏有收納架323,藉由於送風機單元33C上配置送風機上物品收納部32C,送風機上物品收納部32C會構成高位置,然而,可使收納架323朝跟前下方下降而進行物品之取出放入,且即使是高處收納,亦可輕易地進行處理。
又,於在送風機上物品收納部32C收藏有可於收藏位置與跟前下方間自由升降之收納架323者中,送風機上物品收納部32C之下端位置係如前述般位於下方,因此,於收藏時設置於收納架323之下端前部的升降操作用把手325之起自地面之高度位置會比以往位於更下方,依此,可輕易地進行握住升降操作用把手325之升降操作,且可進一步地提升收納便利性。
又,於朝送風機上物品收納部32C之收納取出放入作業中,亦可減輕使用者之上腕與頂蓋31A前端之干涉,且可構成舒適之作業。
於頂蓋31A之上方前面設置有一體地覆蓋送風機上物品收納部32C與送風機單元33C及副物品收納部36的裝飾面板37(371、376、377)。藉由該裝飾面板37,頂蓋31A之上方空間之前面係構成統一之設計。
於本實施形態中,可自由開關地覆蓋送風機單元33C與送風機上物品收納部32C之前開口的裝飾面板376、裝飾面板377係構成為上下方向之拉門,藉由拉下覆蓋送風機上物品收納部32C之前開口的裝飾面板(上門)376,送風機上物品收納部32C會開放。
又,覆蓋送風機單元33C之前面的裝飾面板377係固定為可自由裝卸,另,裝飾面板377亦可構成為於上門376降下之狀態下的收放板窗處。
與前述第二實施形態、第三實施形態相同,如第十六圖所示,於副物品收納部36之隔壁鄰接、配設有吊櫃40,該吊櫃40之下面係與頂蓋31A之下面高度一致而可顯現出廚房裝置10C全體之統一感且設計外觀性優異。
另,於本實施形態之情況下,當副物品收納部36之上端作成與送風機上物品收納部32C之上端一致時,收納容積會變大且較為理想,然而,副物品收納部36之高度尺寸或副物品收納部36之有無可任意地選擇而無妨礙。
又,於第一至第四實施形態之任一者中,當頂蓋31、頂蓋31A之前端與分別覆蓋送風機單元33、送風機單元33B、送風機單元33C之前面、頂蓋上物品收納部32、頂蓋上物品收納部32B之前面或送風機上物品收納部32C之前面、副物品收納部36之前面、吊櫃40之前面的裝飾面板於前後方向一致時,廚房裝置全體之設計外觀性優異是理所當然的。
第三實施形態、第四實施形態係作成任一者之換氣裝置30B、換氣裝置30C皆具備側部延長頂蓋部310,然而,即使是各自之送風機單元33B、送風機單元33C之位置或構成形態,亦可與第一實施形態相同地作成未形成側部延長頂蓋部310之結構,且即使作成頂蓋31僅覆蓋爐具24上方之構造亦不具任何問題。
(第五實施形態)
其次,根據第十八圖至第二十六圖,說明本發明之第五實施形態。
本實施形態之廚房裝置10(10D)與前述第一實施形態至第四實施形態之廚房裝置10、廚房裝置10A至廚房裝置10C的相異處在於:頂蓋31(31D)之左右寬度方向的構造係作成:對具有主要寬度之頂蓋(主頂蓋)311,附加了寬度尺寸小於該主頂蓋311而構成的副頂蓋312,且延長形成為預定之所需全幅的構成方法。又,針對頂蓋31D前面與頂蓋31D上之裝飾面板面的前後方向之位置關係、或頂蓋31D前面與裝飾面板37(378)所具備之把手38前端之位置關係加以說明。另,除前述以外,與前述實施形態共通之基本構造係省略詳細說明,且僅說明不同的構造。
又,換氣裝置30(30D)之頂蓋31D下面之高度位置係與第一實施形態至第四實施形態不同,並設定為距離地面有1650mm左右。
配置於爐具24(24D)上方之主頂蓋311之左右寬度尺寸(S25)係設定為比爐具頂板242之左右寬度尺寸(S21)窄,且比爐具24D之複數發熱體244的並列配置之全幅(S23)寬。
以往於爐具頂板242上設置三個發熱體244時,係將在跟前側之左右分別有一個、在中央裡側有一個的合計三個配置成於平視下位於三角形之頂點。於此種配置中,中央裡側之發熱體244會難以使用,又,爐具頂板242之前後深度會變長,因此,比櫃檯23(23D)之爐具24更為跟前部分之深度尺寸會縮小,且無法確保於該部分放置鍋具等或放置將料理裝盤之餐盤的爐具前作業領域S。
故,如第十八圖、第十九圖所示,藉由將三個發熱體244於左右寬度方向呈直線地配置,可確保比櫃檯23D之爐具頂板242更為跟前部分之深度尺寸,並將該領域作成爐具前作業領域S。
又,爐具調理台20D之左右寬度尺寸(S22)必然會大於主頂蓋311之左右寬度尺寸(S25)。
如前所述,若對業已呈直線地配置有發熱體244之爐具24D使用主頂蓋311,則所有發熱體244之左右寬度或爐具頂板242之左右寬度必然會大於主頂蓋311之寬度尺寸,若由爐具廢氣之收集機能觀點來看,則會具有不整合性。
故,於本實施形態中,在主頂蓋311之側方附加而具備副頂蓋312,且合併主頂蓋311與副頂蓋312而形成寬幅之頂蓋31D,目的係至少覆蓋所有發熱體244之左右全幅(S23)。
於本實施形態中,如第十九圖所示,副頂蓋312係配置於主頂蓋311之左右方向之一側端側,且對照副頂蓋312之左右寬度尺寸(S26)與主頂蓋311之左右寬度尺寸(S25)而構成為爐具調理台20D之左右寬度尺寸(S22)。
故,頂蓋31D之左右寬度尺寸(S24)會大於爐具頂板242之左右寬度尺寸(S21)或所有發熱體244之左右全幅(S23)。
依此,換氣裝置30D之頂蓋31D包含有:主頂蓋311,其具有左右寬度比爐具24D所具有之爐具頂板242窄且覆蓋複數個發熱體244之大半的寬度尺寸(S25);及副頂蓋312,其設置成與該主頂蓋311之側方(第十九圖中的左方)接合。合併有主頂蓋311與副頂蓋312之全幅尺寸(S24)係複數發熱體244呈直線地排列之全幅(S23)以上。
又,副頂蓋312之深度尺寸係與主頂蓋311相同,且主頂蓋311前面與副頂蓋312前面係構成同一面。
又,於正視下副頂蓋312之高度與主頂蓋311之高度相同,藉此可顯現出主頂蓋311與副頂蓋312之左右方向之連續性而構成一連串之寬幅頂蓋31D。如第二十三圖、第二十四圖所示,副頂蓋312係於作成下方開口之扁平箱狀的副頂蓋本體部3122之左右方向一側面形成側開口部3121,並於內部具備副頂蓋整流板313且可自由裝卸。另一方面,在與副頂蓋312接合側之主頂蓋311之側面亦形成側開口部3111。藉由將副頂蓋312裝設於主頂蓋311之側方,前述各個側開口部3121、側開口部3111會連通而形成連絡流路314。
於副頂蓋312之整流板313上,自副頂蓋312之一側部上端朝主頂蓋311側突設有橫向導引板3130,且朝下方於橫向導引板3130之突出基部突設有吊片3131。將該整流板313自副頂蓋本體部3122之下開口3120放入副頂蓋本體部3122內,且將橫向導引板3130插入側開口部3121、側開口部3111,並將吊片3131卡止於側開口部3121、側開口部3111之上緣部且可自由裝卸,藉此,副頂蓋312係安裝於主頂蓋311。自下開口3120流入之爐具廢氣係通過整流板313之周圍並流向上方,且自連絡通路314進入主頂蓋311內,並藉由主頂蓋311收集而與爐具廢氣合流,並自主頂蓋311流入送風機單元33。
於本實施形態中,雖然副頂蓋312與主頂蓋311係作成個別形體,然而,副頂蓋312係與主頂蓋311相同地具有收集爐具廢氣等來自下方之廢氣之機能。藉由按照爐具24D之寬度尺寸而組合、設置主頂蓋311與副頂蓋312,可提供一種能更確實地收集爐具廢氣之換氣裝置30D。
又,於本實施形態中,在副頂蓋312之側開口部3121之相對端,朝副頂蓋本體部3122之下開口3120的下方垂設有廢氣導引板315。
藉由二片板材3150、板材3151所構成的廢氣導引板315,將其上端部樞軸支持於副頂蓋本體部3122,廢氣導引板315即可自垂下姿勢朝水平姿勢自由旋動,藉此可開關副頂蓋本體部3122之下開口3120。
藉由使用廢氣導引板315,可減低自廢氣導引板315之下方上升之爐具廢氣碰觸到頂蓋31D下面而朝左右方向擴散,並吸引至副頂蓋312或主頂蓋311。
另一方面,在收藏廢氣導引板315時,係將透過軸部3153自由旋動之二片板材3150、板材3151作成折疊狀態,並旋動廢氣導引板315而作成水平姿勢,且關閉下開口3120。
於廢氣導引板315之樞軸支持部3152之相對側端部,設置有例如利用磁石等而可安裝卡止於副頂蓋本體部3120之下面且可自由裝卸的卡止機構,以將廢氣導引板315收藏於副頂蓋312而作成乾淨俐落之外觀。
又,廢氣導引板315亦可為在垂下狀態下未進行收藏者。
又,副物品收納部36係設置成自副頂蓋312遍及主頂蓋311兩者之上部,再者,於主頂蓋311上配置有送風機單元33,且裝飾面板37(378、379)係一併而一體地覆蓋前述副物品收納部36之前面開口與送風機單元33之前面。
藉此,前述裝飾面板378、裝飾面板379係構成與進一步鄰接之吊櫃40的前面門41大略同一面,藉此可顯現出換氣裝置30D之前面、吊櫃40之前面之連續性且使外觀良好。
另一方面,如第二十五圖所示,主頂蓋311及副頂蓋312前端位置316係構成為與送風機單元33或副物品收納部36之門體(裝飾面板)378、門體(裝飾面板)379及吊櫃40之前面門41的把手42前緣420一致。
通常,開關門之把手的突出量至多為100mm以下,當頂蓋31D下面之高度高時,即使是在自跟前下方將手伸到頂蓋31D上方而越過主頂蓋311或副頂蓋312之前面,且將手放在副物品收納部36之裝飾面板(前面門)378的把手38而進行開關操作時,主頂蓋311前面或副頂蓋312前面亦不會造成干擾。
再者,於第二十六圖所示之變形例中,頂蓋31D之前端位置P1係構成為與一併而一體地覆蓋副物品收納部36之前面開口與送風機單元33之前面的裝飾面板378、裝飾面板379之前面位置P2大略一致。
藉由依此作成而消除頂蓋31D朝跟前之突出,手可輕易地搆到被設置於頂蓋31D上方之物品收納部36的把手38,且可輕鬆地進行收納物之取出放入。再者,於爐具前作業領域S之調理作業或於爐具24D之加熱調理作業時,對於立位姿勢之使用者的動作而言,可消除臉部前之壓迫感或與前頭部之干涉障礙。
又,第二十五圖、第二十六圖皆顯示把手42朝前方突出者,然而並不限於此,若為於前面門41之下端在截面視圖下與前面門41的前面大略一致之雕刻形態(參照第十九圖、第二十圖之符號43),則廚房裝置10D上方之設計性會極為優異。
如前所述,於本實施形態中,在爐具調理台20D之跟前設置爐具前作業領域S,且使爐具24D後退而配置於其裡側。又,於平視下配合爐具24D之發熱體244之前端位置而使換氣裝置30D之頂蓋31D前端位置大略一致,此外,降低頂蓋31D之下端位置而構成換氣裝置30D。再者,於頂蓋31D上設置有物品收納部36,因此,廚房裝置10D係收納容積大幅地增加,且於爐具24D跟前的調理作業性、於爐具24D之加熱調理作業性及頂蓋31D上之物品收納取出便利性會大幅地提升,同時廚房裝置10D之爐具24D上方之外觀設計性優異。
如以上所述,於第五本實施形態中,消除主頂蓋311寬度與爐具24D寬度之不整合的方法係提供副頂蓋312,作為形成寬幅頂蓋31D之尺寸調整及爐具廢氣吸引的輔助構件,然而,於第二實施形態、第三實施形態、第四實施形態中的側部延長頂蓋部310中亦可應用相同之結構,此時,與第五實施形態相同,藉由將副頂蓋312之寬度尺寸作成與側部延長頂蓋310大略相等,且分別設置連絡通路314、整流板313,而可提供一種合併了第二、第三、第四實施形態中所構成的頂蓋31A與側部延長頂蓋310之機能或外觀。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之較佳可行實施例,非因此侷限本發明之專利保護範圍,故舉凡運用本發明說明書及圖式內容所為之等效技術變化,均包含於本發明之權利保護範圍內,合予陳明。
10...附有換氣裝置的廚房裝置
10A,10B,10C,10D...廚房裝置
20,20A...調理台
20D...爐具調理台
21...爐具用櫥櫃
22...調理台櫥櫃
23,23A,23D...櫃檯
230...爐具開口部
231...加熱器載置部
24,24D...爐具
241...爐具本體部
242...爐具頂板
243...爐具框體部
244...發熱體
244A...發熱體
30,30A,30B,30C,30D...換氣裝置
301...間隙
302...前罩
303...通氣孔
304...連通部
31,31A,31D...頂蓋
310...側部延長頂蓋部
311...主頂蓋
3111...側開口部
312...副頂蓋
3120...下開口
3121...側開口部
3122...副頂蓋本體部
313...副頂蓋整流板
3130...橫向導引板
3131...吊片
314...連絡通路
315...廢氣導引板
3150...板材
3151...板材
3152...樞軸支持部
3153...軸部
316...前端位置
32,32B...頂蓋上物品收納部
321...下部收納部
322...上部收納部
323...收納架
324...升降機構
32C...送風機上物品收納部
325...升降操作用把手
33,33B,33C...送風機單元
330...腔室
331...送風機
332...排氣出口
333...檢查蓋
334...連通用導管部
335...檢查口
34...通氣連絡路
341...頂蓋上物品收納部支持構件
35...排氣通路
36...副物品收納部
37...裝飾板
370...裝飾面板
371...裝飾面板
372...裝飾面板
373...裝飾面板
374...裝飾面板
375...裝飾面板
376...裝飾面板
377...裝飾面板
378...裝飾面板
379...裝飾面板
38...把手
40...吊櫃
41...前面門
42...把手
420...前緣
50...桌上型加熱調理器
60...煎鍋
61...手柄
90...廚房地面
91...壁面
92...天花板
93...天花板內空間
94...開口
H...起自地面之高度尺寸
P1...前端位置
P2...前面位置
S...爐具前作業領域
S11...爐具頂板跟前的左右方向寬度
S12...爐具用櫥櫃之左右方向寬度
S13...爐具之發熱體寬度
S14...頂蓋之寬度尺寸
S21...爐具頂板之左右寬度尺寸
S22...爐具調理台之左右寬度尺寸
S23...所有發熱體之左右全幅
S24...頂蓋之左右寬度尺寸
S25...主頂蓋之左右寬度尺寸
S26...副頂蓋之左右寬度尺寸
第一圖係第一實施形態之附有換氣裝置的廚房裝置之正視圖。
第二圖係第一圖之A-A線截面圖。
第三圖係第一圖之B-B線截面圖。
第四圖係第一圖之C-C線截面圖。
第五圖係第一圖之D-D線截面圖。
第六圖係第一圖之E-E線截面圖。
第七圖係第二實施形態之附有換氣裝置的廚房裝置之正視圖。
第八圖係第七圖之A-A線截面圖。
第九圖係第七圖之B-B線截面圖。
第十圖係第七圖之C-C線截面圖。
第十一圖係第七圖之D-D線截面圖。
第十二圖係第七圖之E-E線截面圖。
第十三圖係第三實施形態之附有換氣裝置的廚房裝置之正視圖。
第十四圖係第十三圖之A-A線截面圖。
第十五圖係第十三圖之B-B線截面圖。
第十六圖係第四實施形態之附有換氣裝置的廚房裝置之正視圖。
第十七圖係第十六圖之A-A線截面圖。
第十八圖係第五實施形態之附有換氣裝置的廚房裝置之透視圖。
第十九圖係同上之附有換氣裝置的廚房裝置之正視圖。
第二十圖係自下方觀看同上之附有換氣裝置的廚房裝置之透視圖。
第二十一圖係自下方觀看於同上之附有換氣裝置的廚房裝置中收藏有廢氣導引板之狀態之透視圖。
第二十二A圖係同上之附有換氣裝置的廚房裝置中之副頂蓋之立體圖,第二十二B圖係副頂蓋之整流板之立體圖。
第二十三圖係顯示於同上之附有換氣裝置的廚房裝置中安裝有整流板之狀態之局部立體圖。
第二十四圖係顯示於同上之附有換氣裝置的廚房裝置卸下整流板之狀態之局部立體圖。
第二十五圖係用以說明同上之附有換氣裝置的廚房裝置之概略側視圖。
第二十六圖係用以說明同上之附有換氣裝置的廚房裝置之變形例之概略側視圖。
10...附有換氣裝置的廚房裝置
20...調理台
21...爐具用櫥櫃
22...調理台櫥櫃
23...櫃檯
24...爐具
241...爐具本體部
242...爐具頂板
244...發熱體
244A...發熱體
30...換氣裝置
302...前罩
303...通氣孔
31...頂蓋
32...頂蓋上物品收納部
33...送風機單元
330...腔室
331...送風機
332...排氣出口
34...通氣連絡路
35...排氣通路
36...副物品收納部
370...裝飾面板
371...裝飾面板
40...吊櫃
41...前面門
90...廚房地面
92...天花板
S11...爐具頂板跟前的左右方向寬度
S12...爐具用櫥櫃之左右方向寬度
S13...爐具之發熱體寬度
S14...頂蓋之寬度尺寸

Claims (15)

  1. 一種附有換氣裝置的廚房裝置,其具備:調理台,其組裝有爐具;及換氣裝置,其配置於前述爐具之上方,且具有頂蓋及送風機單元,又於前述調理台之上面前端部設置有爐具前作業領域,且於該爐具前作業領域之裡側配置有前述爐具,而前述頂蓋係自垂直上方覆蓋前述爐具之發熱體,同時其前端位置係配置成於平視下位在前述爐具之前端位置與前述發熱體之前端之間,且前述爐具前作業領域之深度尺寸,係作成前述調理台的櫃檯之前端與跟前側之前述發熱體前端間之尺寸而設定為大約100mm至300mm。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附有換氣裝置的廚房裝置,其中前述換氣裝置中的前述頂蓋之下面係距離地面有1400mm以上、小於1650mm之高度位置。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附有換氣裝置的廚房裝置,其中於前述調理台上面之前述爐具露出之部分的側方設置有可載置桌上型加熱調理器之加熱器載置部,且前述頂蓋之覆蓋範圍係自前述發熱體之上方越過前述爐具側端而達到前述加熱器載置部之上方。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附有換氣裝置的廚房裝置,其中於前述換氣裝置中,吸引廢氣而朝屋外 排出之送風機單元係於前述頂蓋之上方位置與該頂蓋間隔地配置,且於前述頂蓋與前述送風機單元間設置有物品收納部,又,可送風地連接前述頂蓋與前述送風機單元之通氣連絡路係設置於前述物品收納部之後方或側方。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附有換氣裝置的廚房裝置,其中前述送風機單元係配置成其全體或大部分位於天花板內。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附有換氣裝置的廚房裝置,其中於前述換氣裝置中,吸引廢氣而朝屋外排出之送風機單元係一體地設置於頂蓋上部之一部分或全部,且於該送風機單元與天花板間設置有物品收納部,並設置有自前述送風機單元通到屋外之排氣通路。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6項中任一項所述之附有換氣裝置的廚房裝置,其中前述爐具係具有複數個前述發熱體於左右寬度方向呈直線地配置之構造。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附有換氣裝置的廚房裝置,其中前述換氣裝置之前述頂蓋包含有:主頂蓋,其具有左右寬度比前述爐具所具有之爐具頂板窄且覆蓋複數個前述發熱體之大半的寬度尺寸;及副頂蓋,其設置成與該主頂蓋之側方接合,又合併主頂蓋與副頂蓋之全幅尺寸係作成在複數前述發熱體呈直線地排列之全幅以上。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附有換氣裝置的 廚房裝置,其中前述副頂蓋係具有收集來自下方之爐具廢氣而朝前述主頂蓋側導出之連絡通路。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6項中任一項所述之附有換氣裝置的廚房裝置,其中前述換氣裝置係具備用以隱藏其前面側之前述頂蓋上端至天花板面間之全體的裝飾板。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之附有換氣裝置的廚房裝置,其中前述換氣裝置之裝飾面板之前面係與頂蓋之前端位置一致。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之附有換氣裝置的廚房裝置,其中於前述頂蓋與天花板面之間設置有物品收納部,而前述裝飾面板係構成該物品收納部之前面門,且於前述裝飾面板突設有把手,該把手之前端係與頂蓋之前端位置一致。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之附有換氣裝置的廚房裝置,其中於前述頂蓋與天花板面間設置有物品收納部,而前述裝飾面板係構成覆蓋該物品收納部之前面且可朝縱向或橫向滑動之拉門。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之附有換氣裝置的廚房裝置,其中與換氣裝置鄰接而設置有吊櫃,且該吊櫃之前面與前述裝飾面板之前面係於深度方向一致。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6項中任一項所述之附有換氣裝置的廚房裝置,其中與前述換氣裝置鄰接而 設置有吊櫃,且前述頂蓋之下面的高度與該吊櫃之下面的高度為一致。
TW98121689A 2008-07-02 2009-06-26 Kitchen unit with ventilator TWI40942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8174026A JP4600536B2 (ja) 2008-07-02 2008-07-02 換気装置付き厨房装置
JP2008217418A JP4530084B2 (ja) 2008-08-26 2008-08-26 換気装置付き厨房装置
JP2009127016A JP4951025B2 (ja) 2009-05-26 2009-05-26 換気装置付き厨房装置
JP2009127042A JP4853546B2 (ja) 2009-05-26 2009-05-26 換気装置付き厨房装置
JP2009127019A JP4951026B2 (ja) 2009-05-26 2009-05-26 換気装置付き厨房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009265A TW201009265A (en) 2010-03-01
TWI409420B true TWI409420B (zh) 2013-09-21

Family

ID=448277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98121689A TWI409420B (zh) 2008-07-02 2009-06-26 Kitchen unit with ventilator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409420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60647B (zh) * 2017-09-13 2019-05-21 日商三菱電機股份有限公司 Heating conditioner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1117743U (zh) * 1975-03-19 1976-09-24
JPH0355334U (zh) * 1989-10-05 1991-05-28
JPH10174629A (ja) * 1996-10-14 1998-06-30 Yamaha Living Tec Kk キッチンカウンタ
JPH1163611A (ja) * 1997-08-25 1999-03-05 Fuji Kogyo Corp レンジフード
JP2000329388A (ja) * 1999-05-21 2000-11-30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レンジフード
CN2465571Y (zh) * 2001-01-07 2001-12-19 海尔集团公司 双直线形整体厨房
JP2006326271A (ja) * 2005-09-30 2006-12-07 Toto Ltd ウォールキャビネットユニット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1117743U (zh) * 1975-03-19 1976-09-24
JPH0355334U (zh) * 1989-10-05 1991-05-28
JPH10174629A (ja) * 1996-10-14 1998-06-30 Yamaha Living Tec Kk キッチンカウンタ
JPH1163611A (ja) * 1997-08-25 1999-03-05 Fuji Kogyo Corp レンジフード
JP2000329388A (ja) * 1999-05-21 2000-11-30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レンジフード
CN2465571Y (zh) * 2001-01-07 2001-12-19 海尔集团公司 双直线形整体厨房
JP2006326271A (ja) * 2005-09-30 2006-12-07 Toto Ltd ウォールキャビネットユニット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60647B (zh) * 2017-09-13 2019-05-21 日商三菱電機股份有限公司 Heating conditioner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009265A (en) 2010-03-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528849B2 (ja) 引出し型加熱調理器
TWI409420B (zh) Kitchen unit with ventilator
JP2017208218A (ja) 誘導加熱調理器及び厨房家具
JP5060529B2 (ja) コンロ付調理台装置
JP2004349041A (ja) 誘導加熱調理器
JP5111420B2 (ja) 厨房装置
JP2008119032A (ja) 電磁誘導加熱調理器を備えた流し台
JP4951025B2 (ja) 換気装置付き厨房装置
JP4939990B2 (ja) キッチンユニット
JP4939991B2 (ja) キッチンユニット
JP4951026B2 (ja) 換気装置付き厨房装置
JP6987193B2 (ja) 誘導加熱調理器
JP6639289B2 (ja) 加熱調理器
JP7209251B2 (ja) 調理台
JP5222247B2 (ja) 調理台装置
CN215259977U (zh) 一种具有灶具面板及风箱结构的厨房设备
CN209931980U (zh) 一种组合式集成灶
US20220221158A1 (en) Cooking appliance
JP4853546B2 (ja) 換気装置付き厨房装置
KR100826707B1 (ko) 빌트 인 조리기기
JP2020081560A (ja) 調理台
JPH0736772U (ja) 炊飯器収納キャビネット
JP2010051411A (ja) 換気装置付き厨房装置
CN101617895A (zh) 带换气装置的厨房装置
JP3145717U (ja) キッチンキャビネットにおける蒸気排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