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394927B - Flat type heat pipe and its manufacturing method - Google Patents

Flat type heat pipe and its manufacturing method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394927B
TWI394927B TW098125704A TW98125704A TWI394927B TW I394927 B TWI394927 B TW I394927B TW 098125704 A TW098125704 A TW 098125704A TW 98125704 A TW98125704 A TW 98125704A TW I394927 B TWI394927 B TW I394927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iner
heat pipe
flat
wall
flat hea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812570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104203A (en
Inventor
Hideaki Kameoka
Masanobu Sugimura
Tatsuro Miura
Yasumi Sasaki
Hiroshi Okada
Shinichi Furumoto
Masaaki Yamamoto
Original Assignee
Furukawa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rukawa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rukawa Electric Co Ltd
Publication of TW2011042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10420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39492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394927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DHEAT-EXCHANGE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ANOTHER SUBCLASS, IN WHICH THE HEAT-EXCHANGE MEDIA DO NOT COME INTO DIRECT CONTACT
    • F28D15/00Heat-exchange apparatus with the intermediate heat-transfer medium in closed tubes passing into or through the conduit walls ; Heat-exchange apparatus employing intermediate heat-transfer medium or bodies
    • F28D15/02Heat-exchange apparatus with the intermediate heat-transfer medium in closed tubes passing into or through the conduit walls ; Heat-exchange apparatus employing intermediate heat-transfer medium or bodies in which the medium condenses and evaporates, e.g. heat pipes
    • F28D15/04Heat-exchange apparatus with the intermediate heat-transfer medium in closed tubes passing into or through the conduit walls ; Heat-exchange apparatus employing intermediate heat-transfer medium or bodies in which the medium condenses and evaporates, e.g. heat pipes with tubes having a capillary structur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DHEAT-EXCHANGE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ANOTHER SUBCLASS, IN WHICH THE HEAT-EXCHANGE MEDIA DO NOT COME INTO DIRECT CONTACT
    • F28D15/00Heat-exchange apparatus with the intermediate heat-transfer medium in closed tubes passing into or through the conduit walls ; Heat-exchange apparatus employing intermediate heat-transfer medium or bodies
    • F28D15/02Heat-exchange apparatus with the intermediate heat-transfer medium in closed tubes passing into or through the conduit walls ; Heat-exchange apparatus employing intermediate heat-transfer medium or bodies in which the medium condenses and evaporates, e.g. heat pipes
    • F28D15/0233Heat-exchange apparatus with the intermediate heat-transfer medium in closed tubes passing into or through the conduit walls ; Heat-exchange apparatus employing intermediate heat-transfer medium or bodies in which the medium condenses and evaporates, e.g. heat pipes the conduits having a particular shape, e.g. non-circular cross-section, annula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DHEAT-EXCHANGE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ANOTHER SUBCLASS, IN WHICH THE HEAT-EXCHANGE MEDIA DO NOT COME INTO DIRECT CONTACT
    • F28D15/00Heat-exchange apparatus with the intermediate heat-transfer medium in closed tubes passing into or through the conduit walls ; Heat-exchange apparatus employing intermediate heat-transfer medium or bodies
    • F28D15/02Heat-exchange apparatus with the intermediate heat-transfer medium in closed tubes passing into or through the conduit walls ; Heat-exchange apparatus employing intermediate heat-transfer medium or bodies in which the medium condenses and evaporates, e.g. heat pipes
    • F28D15/04Heat-exchange apparatus with the intermediate heat-transfer medium in closed tubes passing into or through the conduit walls ; Heat-exchange apparatus employing intermediate heat-transfer medium or bodies in which the medium condenses and evaporates, e.g. heat pipes with tubes having a capillary structure
    • F28D15/046Heat-exchange apparatus with the intermediate heat-transfer medium in closed tubes passing into or through the conduit walls ; Heat-exchange apparatus employing intermediate heat-transfer medium or bodies in which the medium condenses and evaporates, e.g. heat pipes with tubes having a capillary structure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r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apillary structur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3/00Details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 H01L23/34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heating, ventilating or temperature compensation ; Temperature sensing arrangements
    • H01L23/42Fillings or auxiliary members in containers or encapsulations selected or arranged to facilitate heating or cooling
    • H01L23/427Cooling by change of state, e.g. use of heat pip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924/00Indexing scheme for arrangements or methods for connecting or dis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ies as covered by H01L24/00
    • H01L2924/0001Technical content checked by a classifier
    • H01L2924/0002Not covered by any one of groups H01L24/00, H01L24/00 and H01L2224/00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29/00Metal working
    • Y10T29/49Method of mechanical manufacture
    • Y10T29/4935Heat exchanger or boiler making
    • Y10T29/49353Heat pipe device mak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Semiconductors Or Solid State Devices (AREA)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 Powder Metallurgy (AREA)

Description

扁平型熱管及其製造方法
本發明是關於用來冷卻收納於個人電腦、電子機器等的被冷卻體(例如發熱元件、傳熱體等)之熱管,特別是關於具有大的熱傳送量之扁平型熱管。
近年來,個人電腦等的電氣機器的小型化、高性能化有明顯的進展,用來冷卻搭載於其等之MPU等的發熱零件之冷卻機構,則被要求更加的小型化、省空間化。MPU之集積度極高,是以高速進行運算、控制等的處理,因此會排出多量的熱。為了將高速、高輸出且高集積構造的晶片等予以冷卻,已有各種的冷卻系統被提出。代表性的冷卻系統之一為熱管。
熱管,其表觀上的熱傳導率是銅、鋁等金屬的數倍至數十倍左右而相當的優異,因此是作為冷卻用元件而被運用於各種熱對策相關機器。
從形狀來看,熱管可分成圓管形狀的熱管、平面形狀的熱管。為了冷卻CPU等的電子機器的被冷卻零件,基於容易安裝於被冷卻零件且能獲得寬廣接觸面積的觀點,宜使用平面型熱管。隨著冷卻機構的小型化、省空間化,在使用熱管的冷卻機構的情況,也要求該熱管的薄型化。
再者,根據被冷卻零件的安裝位置,可將熱管區分成:被冷卻零件位在上部之上方熱源模式(top-heat-mode)、被冷卻零件位在下部之下方熱源模式(bottom-heat-mode)。在下方熱源模式的情況,是利用重力來使液體迴流,在上方熱源模式的情況,必須反抗重力來使液體廻流,而通常是利用毛細結構(wick)所產生之毛細現象。
在熱管內部設有空間來作為工作流體的流路,收容於該空間內的工作流體,經由蒸發、冷凝等的相變化和移動等,而進行熱的轉移。接下來詳細的說明熱管的動作,該熱管具備密封的空洞部,藉由收容於該空洞部的工作流體之相變化和移動來進行熱的轉移。
在熱管的吸熱側,從被冷卻零件熱傳導到構成熱管的容器材質中的發熱是以潛熱的形式被吸收,使工作流體蒸發,其蒸氣會移動到熱管的散熱側。在散熱側,工作流體的蒸氣會冷卻而放出潛熱,並再度回到液相狀態。又回到液相狀態的工作流體會再度往吸熱側移動(迴流)。如此般藉由工作流體的相變化和移動來進行熱的轉移。在重力式的熱管,經由相變化而成為液相狀態的工作流體,是利用重力而往吸熱側移動(迴流)。
習知的薄型熱管加工技術,是使用溝槽管、裸管和網體、裸管和編絞線、裸管和燒結金屬、裸管和細纖維毛細結構(Fine Fiber Wicks)等的組合而實施熱管加工後,再進行後加工之扁平加工(例如Φ3~Φ6的熱管是加工成厚度2.0mm~4.0mm左右)。
[習知專利文獻]日本特開2004-198096號公報
如上述般,經實施熱管加工後再進行扁平加工之習知的熱管(2.0mm~4.0mm),已無法承受近幾年之CPU等的高發熱化。這是起因於內部毛細結構的毛細現象不足、扁平加工所造成之蒸氣流路的堵塞。
若將溝槽管施以扁平加工,由於管內流路面積減少,毛細作用力會降低,而造成最大熱傳送量也變低。關於蒸氣流路的堵塞包含2種情況:第1種情況是因為整體變得扁平而造成內容積減少;另一種情況,是因此扁平量變多(熱管變薄),造成扁平加工後的熱管的中央部凹陷而使蒸氣流路堵塞。
這種中央部凹陷的熱管,與CPU、散熱部的接合部之接著度變差,熱阻變大而造成冷卻效果降低。另外,在熱管的內部構造方面,由於工作流體的流動空間變得比所期望的空間更窄,因此無法獲得期望的冷卻效果。
因此,本發明的目的是為了解決習知的問題點,而提供一種不致堵塞蒸氣流路而具備優異的毛細作用力之扁平型熱管。
本發明人等為了解決上述習知的問題點而進行深入的研究。結果獲得以下的認知。首先,在管狀的容器中,將沿著長軸具有既定形狀的缺口部之芯棒插入,在藉由缺口部和容器的內壁所形成的空間部充填金屬粉末,實施加熱而形成燒結金屬。這時,既定形狀的缺口部是形成:可藉由接下來的扁平加工而在燒結金屬彼此間或燒結金屬和容器內壁之間形成迴流部(產生毛細作用力)的形狀。
然後,將芯棒拔除,以燒結金屬位在容器的大致中央部的方式實施扁平加工,而在燒結金屬彼此間或燒結金屬和容器內壁之間形成迴流部(產生毛細作用力),而且在容器兩側的彎曲部及容器的中央部設有空隙,因此可獲得不致堵塞蒸氣流路而具備優異的毛細作用力之扁平型熱管。
本發明是基於上述研究結果而開發完成的,本發明的扁平型熱管之第1態樣,是具備:扁平且呈管狀之密閉的容器、沿著該容器的扁平截面的縱向或橫向排列成互相接觸之複數個毛細結構體、封入前述容器內的工作液、以及供氣相的工作液通過之空洞部;前述毛細結構體彼此的接觸部是形成銳角部。
本發明的扁平型熱管之第2態樣,前述毛細結構體是沿前述容器的扁平截面之縱向或橫向排列,且前述毛細結構體彼此實質上沿其長邊方向接觸。
本發明的扁平型熱管之第3態樣,前述毛細結構體是沿前述容器的扁平截面的短徑方向排列,且沿其長邊方向互相接觸。
本發明的扁平型熱管之第4態樣,沿前述容器的扁平截面的短徑方向排列且沿其長邊方向互相接觸之前述毛細結構體,係具備複數組,該組彼此也互相接觸而形成銳角部。
本發明的扁平型熱管之第5態樣,前述毛細結構體是由複數個管狀網體所構成,前述管狀網體的上端部及下端部分別接觸前述容器的上部內壁及下部內壁,前述管狀網體的側面和鄰接的管狀網體的側面接觸;前述銳角部是包括:前述管狀網體的上端部和前述容器的上部內壁的接觸部、前述管狀網體的下端部和前述容器的下部內壁的接觸部、前述管狀網體的側面的接觸部當中至少一者。
本發明的扁平型熱管之第6態樣,前述毛細結構體是由複數個圓型燒結金屬所構成,前述圓型燒結金屬的上端部及下端部分別接觸前述容器的上部內壁及下部內壁,前述圓型燒結金屬的側面和鄰接的圓型燒結金屬的側面接觸;前述銳角部是包括:前述圓型燒結金屬的上端部和前述容器的上部內壁的接觸部、前述圓型燒結金屬的下端部和前述容器的下部內壁的接觸部、前述圓型燒結金屬的側面的接觸部當中至少一者。
本發明的扁平型熱管之第7態樣,前述毛細結構體是由對置之複數個截面半橢圓型燒結金屬所構成,前述截面半橢圓型燒結金屬的截面直線部分別接觸前述容器的上部內壁及下部內壁,前述截面半橢圓型燒結金屬各個的頂部互相接觸,前述銳角部是至少包括:前述截面半橢圓型燒結金屬各個的頂部的接觸部。
本發明的扁平型熱管之第8態樣,前述對置之複數個截面半圓型燒結金屬是由複數對的截面半圓型燒結金屬所構成,前述截面半圓型燒結金屬是和鄰接的截面半圓型燒結金屬接觸,前述銳角部是包括:前述截面半圓型燒結金屬各個的頂部的接觸部、以及前述截面半圓型燒結金屬的側面的接觸部。
本發明的扁平型熱管之第9態樣,前述毛細結構體是由對置之複數個截面半橢圓型燒結金屬所構成,前述截面半橢圓型燒結金屬各個的頂部都具備凹部,前述截面半橢圓型燒結金屬的截面直線部分別接觸前述容器的上部內壁及下部內壁,前述截面半橢圓型燒結金屬各個的頂部互相接觸而藉由對應的2個凹部來形成截面大致圓形的空洞部,前述銳角部是包括:前述截面半橢圓型燒結金屬各個的頂部的接觸部。
本發明的扁平型熱管之第10態樣,是具備:將管狀成形物擠壓變形而形成之氣密的扁平型容器、複數個燒結金屬、藉由前述燒結金屬的外周面和前述容器的內壁面所形成之空洞部、以及封入前述扁平型容器內之工作液;前述複數個燒結金屬,是將具有既定形狀的缺口部之芯棒插入前述管狀成形物,在藉由前述缺口部和前述管狀成形物的內壁所形成的空間部充填金屬粉末,在充填前述金屬粉末且插入前述芯棒的狀態下將前述管狀成形物加熱後,從前述管狀成形物將前述芯棒拔出而形成該複數個燒結金屬,藉由前述擠壓變形而配置成與前述扁平型容器的內壁連接,在和前述內壁之間及彼此間的至少一部分形成毛細作用力大的銳角部。
本發明的扁平型熱管之第11態樣,前述複數個燒結金屬各個的一部分互相接觸而形成接觸部,前述複數個燒結金屬和前述扁平型容器中央的平坦部分的上部內壁及/或下部內壁連接而形成接觸部,前述銳角部是包括前述接觸部當中至少一者。
本發明的扁平型熱管之第12態樣,前述燒結金屬是由對置之複數個截面半橢圓型燒結金屬所構成,前述截面半橢圓型燒結金屬各個的頂部都具備凹部,前述截面半橢圓型燒結金屬各個的頂部互相接觸而藉由對應的2個凹部來形成截面大致圓形的空洞部。
本發明的扁平型熱管之第13態樣,前述燒結金屬是由對置之複數對的截面半圓型燒結金屬所構成,前述截面半圓型燒結金屬是和鄰接的截面半圓型燒結金屬接觸,前述銳角部是包括:前述截面半圓型燒結金屬各個的頂部的接觸部、以及前述截面半圓型燒結金屬的側面的接觸部。
本發明的扁平型熱管之第14態樣,係具備:扁平且呈管狀之密閉的容器、在該容器內的橫截面具有曲部和平坦部之至少1個的毛細結構體、以及封入前述容器內的工作液;前述毛細結構體的前述曲部是配置成接近前述容器的內壁而隔著既定距離以下的間隔,以在前述曲部及前述內壁之間產生毛細作用力。
本發明的扁平型熱管之第15態樣,係具備:扁平且呈管狀之密閉的容器、在該容器內的橫截面具有曲部和平坦部之複數個毛細結構體、以及封入前述容器內的工作液;鄰接之前述複數個毛細結構體的前述曲部是配置成互相接近而隔著既定距離以下的間隔,以在前述曲部彼此之間產生毛細作用力。
本發明的扁平型熱管之第16態樣,前述複數個毛細結構體是分別配置在前述容器之相對向的內壁。
本發明的扁平型熱管之第17態樣,前述毛細結構體是由燒結金屬所構成。
本發明的扁平型熱管的製造方法之第1態樣,是在管狀成形物插入具有既定形狀的缺口部之芯棒,在藉由前述缺口部和前述管狀成形物的內壁所形成之空間部充填金屬粉末,在插入前述芯棒且充填有前述金屬粉末的狀態下將前述管狀成形物加熱,以製作出與內壁連接的燒結金屬,從前述管狀成形物將前述芯棒拔出,使前述管狀成形物擠壓變形,以形成具有毛細作用力大的銳角部(形成在複數個前述燒結金屬和前述內壁之間以及燒結金屬彼此間之至少一部分)之扁平型容器,在氣密的前述扁平型容器內封入工作液而製造出熱管。
本發明的扁平型熱管的製造方法之第2態樣,是在一端部封閉的管狀成形物插入具有平坦的缺口部之截面大致圓形的芯棒,在藉由前述缺口部和前述管狀成形物的內壁所形成之空間部充填金屬粉末,在插入前述芯棒的狀態下將前述管狀成形物加熱,在前述管狀成形物的內壁讓前述金屬粉末燒結而形成燒結金屬,從前述管狀成形物將前述芯棒拔出,以前述燒結金屬和前述內壁之間以既定距離以下的間隔接近的方式將前述管狀成形物擠壓變形,藉此形成扁平型容器。
本發明的扁平型熱管的製造方法之第3態樣,是在一端部封閉的管狀成形物插入具有複數個平坦的缺口部之截面大致圓形的芯棒,在藉由前述缺口部和前述管狀成形物的內壁所形成之空間部充填金屬粉末,在插入前述芯棒的狀態下將前述管狀成形物加熱,在前述管狀成形物的內壁讓前述金屬粉末燒結而形成複數個燒結金屬,從前述管狀成形物將前述芯棒拔出,以前述複數個燒結金屬彼此以既定距離以下的間隔接近的方式將前述管狀成形物擠壓變形,藉此形成扁平型容器。
依據本發明的一態樣,在接觸熱源之實施扁平加工後的容器的內壁之平坦部分全體,讓燒結金屬所形成之毛細結構進行熱接觸,因此熱密度變小,而能進行有效率的熱移動。再者,由於在燒結金屬彼此之間或燒結金屬和容器內壁之間形成包含銳角部的迴流部,在藉由銳角部、燒結金屬的曲部彼此、或是燒結金屬的曲部和容器內壁所形成之迴流部,會產生強的毛細作用力,沿容器的長邊方向從散熱部往吸熱部利用毛細作用力使工作液迅速地移動,而能強化熱傳送。同時,不接觸熱源之容器兩側的彎曲部分成為空隙部或空洞部,而能充分地確保蒸氣流路。因此,可提供一種不致堵塞蒸氣流路而具備優異的毛細作用力之扁平型熱管。
以下,參照圖式來詳細說明本發明的扁平型熱管。
本發明的扁平型熱管之一態樣,係具備:將管狀的容器實施扁平加工而形成之密閉的容器、沿該容器的扁平截面之縱向或橫向排列成互相接觸之複數個毛細結構體、封入前述容器內的工作液、供氣相的工作液通過之空洞部;前述毛細結構體彼此的接觸部是形成銳角部。
毛細結構體是由複數個管狀網體所構成,前述管狀網體的上端部及下端部分別接觸前述容器的上部內壁及下部內壁,前述管狀網體的側面和鄰接的管狀網體的側面接觸;前述銳角部是包括:前述管狀網體的上端部和前述容器的上部內壁的接觸部、前述管狀網體的下端部和前述容器的下部內壁的接觸部、前述管狀網體的側面的接觸部當中至少一者。
第1圖係說明本發明的扁平型熱管的一態樣之截面圖。如第1圖所示,扁平型熱管1係具備:將管狀的容器實施扁平加工而形成之密閉的容器2、在容器2內沿長邊方向配置之複數個毛細結構3-1、3-2所構成的毛細結構體3(在至少一部分形成毛細作用力大的銳角部4)、藉由毛細結構體3的外周面和容器2的內壁面5所形成之空洞部6、封入容器2內的工作液。在本態樣,在毛細結構3-1、3-2的中央部也設有空洞部。
在第1圖所示的態樣,毛細結構體3是由2個管狀網體3-1、3-2所構成,管狀網體3-1、3-2的上端部及下端部分別接觸容器2的上部內壁5及下部內壁5,管狀網體3-1的側面是和鄰接的管狀網體3-2的側面接觸,銳角部4是包括:管狀網體3-1、3-2的上端部和容器2的上部內壁5之接觸部4-1、4-2、4-3、4-4、管狀網體3-1、3-2的下端部和容器2的下部內壁5之接觸部4-5、4-6、4-7、4-8、以及管狀網體3-1、3-2的側面的接觸部4-9、4-10。
銳角部會產生強的毛細作用力,經過上述接觸部4-1、4-2、4-3、4-4、4-5、4-6、4-7、4-8、4-9、4-10的部分而沿著容器的長邊方向,利用毛細作用力能使工作液迅速地移動。扁平加工後之容器的管狀網體內側的空洞部7、藉由毛細結構體3的外周面和容器2的內壁面5所形成之空洞部6,是作為蒸發後的工作液流動的流路,而能充分地確保蒸氣流路。在本態樣,在容器內,作為毛細結構體,是將可撓性的管狀毛細結構複數根並排而沿著容器的長邊方向配置,因此即使實施扁平加工,也容易確保上述銳角部及作為蒸氣流路之空洞部,而能進行高效率的熱轉移。
第2圖係說明本發明的扁平型熱管的另一態樣之截面圖。如第2圖所示,本發明的扁平型熱管10係具備:將管狀的容器實施扁平加工而形成之密閉的容器2、在容器2內沿著長邊方向配置的毛細結構體13、空洞部6、封入容器內的工作液。
上述毛細結構體13是由2個圓型的圓柱狀燒結金屬13-1、13-2所構成,圓柱狀燒結金屬13-1、13-2的上端部及下端部分別接觸容器2的上部內壁5及下部內壁5,圓柱狀燒結金屬13-1的側面是和鄰接的圓柱狀燒結金屬13-2的側面接觸;銳角部4是包括:圓柱狀燒結金屬13-1、13-2的上端部和容器2的上部內壁5的接觸部4-1、4-2、4-3、4-4、圓柱狀燒結金屬13-1、13-2的下端部和容器2的下部內壁5的接觸部4-5、4-6、4-7、4-8、以及圓柱狀燒結金屬13-1、13-2的側面的接觸部4-9、4-10。
銳角部4如上述般會產生強的毛細作用力,經過接觸部4-1、4-2、4-3、4-4、4-5、4-6、4-7、4-8、4-9、4-10的部分而沿著容器的長邊方向從散熱部往吸熱部,利用毛細作用力能使工作液迅速地移動。同時,藉由扁平加工後之容器內的圓柱狀燒結金屬13-1、13-2的外周面和容器2的內壁面5所形成之空洞部6,是作為沿著容器長邊方向而從吸熱部往散熱部之蒸發後的工作液流動的流路,而能充分地確保蒸氣流路。
接著說明第2圖所示的本發明之扁平型熱管的製造方法。亦即,本發明的扁平型熱管是如下所述般製造出的。先製作管狀的容器,將沿長軸方向具有既定形狀(在和容器內壁之間或彼此間形成銳角部4的形狀)的缺口部之芯棒插入容器,在藉由缺口部和容器內壁所形成的空間部充填金屬粉末,在充填金屬粉末且插入芯棒的狀態下將容器加熱,讓金屬粉末燒結而形成燒結金屬,接著從容器將芯棒拔除,對容器實施扁平加工後,在容器內封入工作液。
參照第6圖來說明本發明的扁平型熱管的製造方法。第6(a)圖係顯示具備缺口部的芯棒之立體圖。第6(b)圖係顯示在管狀的容器中插入芯棒的狀態之截面圖。首先,製作大致圓筒形之管狀的容器。如第6(a)圖所示,在圓柱狀的芯棒8(能以大致無間隙的方式插入管狀的容器的內壁)的一部分,沿著長軸形成截面大致圓形之2個圓柱狀的缺口部9。使2個圓柱狀的缺口部9之側面儘量接近。將如此般形成缺口部9之芯棒8插入管狀容器2的內部。這時,芯棒8的外周面11和容器2的內周面5是以大致無間隙的狀態相接,而在容器2內插入芯棒8。
如上述般,若將芯棒插入容器內,沿著容器的長軸方向,藉由形成於芯棒之圓柱狀的缺口部和容器的內壁,可形成截面大致圓形之2個細長的圓柱狀空間部。
如第6(b)圖所示,具備缺口部9之圓柱狀的芯棒8,是以和圓筒狀的容器2的內壁5之間大致無間隙的狀態進行插入。缺口部9,如上述般是形成圓柱狀,藉由圓筒狀的容器2的內壁5和2個缺口部9,來形成截面大致圓形之圓柱狀而緊密連接的2個空間部。
如上述般,在圓筒狀的容器中插入圓柱狀的芯棒(具備缺口部)而形成之圓柱狀的細長空間部,充填金屬粉末。金屬粉末的材料,例如為青銅、不鏽鋼等,材料的形狀可為球粉體或異形粉體等,藉由調節金屬粉體的大小可調整後述燒結金屬的空隙。
在截面大致圓形之2個圓柱狀的細長空間部充填金屬粉末的狀態下,以既定溫度、亦即金屬粉末的熔點左右的溫度進行加熱,而形成與容器的內壁的一部分連接之燒結金屬。燒結金屬,如上述般是以金屬粉末彼此相連的狀態來形成,因此可遍及全體而形成毛細作用力強的銳角部分,而使工作液的移動變容易。
接著,從容器的內部將芯棒拔除。在從容器將芯棒拔除時,形成於空間部(藉由芯棒的缺口部和容器的內壁所形成)之燒結金屬,是與容器的內壁連接而殘留著。亦即,沿著容器的長邊方向,截面大致圓形之2個圓柱狀的燒結金屬是形成:與圓筒狀的容器的內壁連接,且圓柱狀的燒結金屬的側面相接的狀態。
上述第2圖係顯示,將如此般在內部形成有燒結金屬的容器實施扁平加工後的狀態之截面圖。如第2圖所示,燒結金屬13-1、13-2是位於容器2的水平部分,容器2兩側的彎曲部是分別作為空隙部而呈開放狀,以確保工作流體的蒸氣流路。在如此般形成的扁平型容器封入工作流體而形成薄型的熱管。如參照第2圖所說明般,銳角部4會產生強的毛細作用力,經過接觸部4-1、4-2、4-3、4-4、4-5、4-6、4-7、4-8、4-9、4-10的部分而沿著容器的長邊方向從散熱部往吸熱部,利用毛細作用力能使工作液迅速地移動。
扁平加工後的容器的中央部的平坦部分,為了熱源進行熱連接,必須要求高平坦度。
第3圓係說明本發明的扁平型熱管之另一態樣的截面圓。如第3圖所示,本發明的扁平型熱管20係具備:將管狀的容器實施扁平加工而形成之密閉的容器2、在容器2內沿長邊方向配置的毛細結構體23、空洞部6、以及封入容器內的工作液。
上述毛細結構體23是由2個半橢圓柱狀的燒結金屬23-1、23-2所構成,半橢圓柱狀燒結金屬23-1、23-2的上端部及下端部分別接觸容器2的上部內壁5及下部內壁5,半橢圓柱狀燒結金屬23-1的頂部是和對相向的半橢圓柱狀燒結金屬23-2的頂部接觸,銳角部4是由半橢圓柱狀燒結金屬23-1、23-2各個的頂部所形成之接觸部4-1、4-2所構成。
銳角部4,如上述般,會產生強的毛細作用力,經過藉由各個的頂部所形成之接觸部4-1、4-2的部分而沿容器的長邊方向從散熱部往吸熱部,利用毛細作用力使工作液迅速地移動。同時,經由扁平加工後之容器內的半橢圓柱狀燒結金屬23-1、23-2的外周面和容器2的內壁面5所形成的空洞部6,是作為沿著容器長邊方向而從吸熱部往散熱部之蒸發後的工作液流動的流路,而能充分地確保蒸氣流路。
第7圖係顯示製造第3圖所示的扁平型熱管時所使用之具備缺口部的芯棒之立體圖。首先,製作截面大致呈橢圓之橢圓管狀的容器。如第7圖所示,在截面大致呈橢圓之橢圓柱狀的芯棒8(能以大致無間隙的方式插入橢圓管狀的容器的內壁)的一部分,沿著長軸形成截面大致半橢圓型的缺口部9。將如此般形成有缺口部的芯棒8插入橢圓管狀的容器2的內部。這時,芯棒8的外周面11和容器2的內周面5是以大致無間隙的狀態互相接觸,而在容器2內插入芯棒8。
如上述般,若將芯棒插入容器內,沿著容器的長軸方向,藉由形成於芯棒之半橢圓型的缺口部和容器的內壁可形成:截面大致半橢圓型之2個細長的空間部隔著既定間隔相對向。
在橢圓管狀的容器內,以和容器2的內壁之間大致無間隙的狀態插入芯棒(具備截面大致半橢圓型之2個缺口部)。在容器中,在藉由插入具備缺口部之橢圓柱狀的芯棒而形成之相對向的2個細長的空間部,充填金屬粉末。在截面大致半橢圓型的細長空間部充填金屬粉末的狀態下,以既定溫度、亦即金屬粉末的熔點左右的溫度進行加熱,而形成與容器的內壁的一部分連接之燒結金屬。
接著,從容器的內部將芯棒拔除。在從容器將芯棒拔除時,形成於空間部(藉由芯棒的缺口部和容器的內壁所形成)之燒結金屬,是與容器的內壁連接而殘留著。在此狀態下,對容器實施扁平加工,而使半橢圓柱狀的燒結金屬的頂部互相接觸,如此製得第3圓所示之截面形狀的扁平型容器,接著封入工作流體而形成扁平型熱管。
第4圖係說明本發明的扁平型熱管之另一態樣的截面圖。如第4圖所示,本發明的扁平型熱管30係具備:將管狀的容器實施扁平加工而形成之密閉的容器2、在容器2內沿長邊方向配置的毛細結構體33、空洞部6、以及封入容器內的工作液。
上述毛細結構體33是由4個半圓柱狀的燒結金屬33-1、33-2、33-3、33-4所構成,半圓柱狀燒結金屬33-1、33-2、33-3、33-4的上端部及下端部分別接觸容器2的上部內壁5及下部內壁5,半圓柱狀燒結金屬33-1、33-2的頂部是和對相向的半圓柱狀燒結金屬33-3、33-4的頂部分別接觸,銳角部4是包括:藉由半圓柱狀燒結金屬33-1、33-2、33-3、33-4各個的頂部所形成之接觸部4-1、4-2、4-5、4-6、藉由半圓柱狀燒結金屬33-1、33-2的側面所形成之接觸部4-3、以及藉由半圓柱狀燒結金屬33-3、33-4的側面所形成之接觸部4-4。
銳角部4,如上述般,會產生強的毛細作用力,經過藉由各個的頂部所形成之接觸部4-1、4-2、4-5、4-6、以及藉由側面所形成的接觸部4-3、4-4的部分而沿容器的長邊方向從散熱部往吸熱部,利用毛細作用力能使工作液迅速地移動。同時,經由扁平加工後之容器內的半圓柱狀燒結金屬33-1、33-2、33-3、33-4的外周面和容器2的內壁面5所形成的空洞部6,是作為沿著容器長邊方向從吸熱部往散熱部之蒸發後的工作液流動的流路,而能充分地確保蒸氣流路。
第8圓係顯示製造第4圖所示的扁平型熱管時所使用之具備缺口部的芯棒之立體圖。首先,製作截面大致呈橢圓之橢圓管狀的容器。如第8圖所示,在截面大致呈橢圓之橢圓柱狀的芯棒8(能以大致無間隙的方式插入橢圓管狀的容器的內壁)的一部分,沿著長軸形成截面大致半圓形的4個缺口部9。將如此般形成有4個缺口部的芯棒8插入橢圓管狀的容器2的內部。這時,芯棒8的外周面11和容器2的內周面5是以大致無間隙的狀態互相接觸,而在容器2內插入芯棒8。
若將芯棒插入容器內,沿著容器的長軸方向,藉由形成於芯棒之半圓形的4個缺口部和容器的內壁可形成:截面大致半圓形之4個細長的空間部隔著既定間隔相對向。
在橢圓管狀的容器內,以和容器2的內壁之間大致無間隙的狀態插入芯棒(具備截面大致半圓形之4個缺口部)。在容器中,在藉由插入具備缺口部之橢圓柱狀的芯棒而形成之相對向的1對(2個)細長的空間部,充填金屬粉末。在截面大致半圓形的細長空間部充填金屬粉末的狀態下,以既定溫度、亦即金屬粉末的熔點左右的溫度進行加熱,而形成與容器的內壁的一部分連接之燒結金屬。
接著,從容器的內部將芯棒拔除。在從容器將芯棒拔除時,形成於空間部(藉由芯棒的缺口部和容器的內壁所形成)之燒結金屬,是與容器的內壁連接而殘留著。在此狀態下,對容器實施扁平加工,而使半橢圓柱狀的燒結金屬的頂部互相接觸,如此製得第4圖所示之截面形狀的扁平型容器,接著封入工作流體而形成扁平型熱管。
第5圖係說明本發明的扁平型熱管之另一態樣的截面圖。如第5圖所示,本發明的扁平型熱管40係具備:將管狀的容器實施扁平加工而形成之密閉的容器2、在容器2內沿長邊方向配置的毛細結構體43、空洞部6、以及封入容器內的工作液。
上述毛細結構體43是由2個半橢圓柱狀的燒結金屬43-1、43-2所構成,半橢圓柱狀燒結金屬43-1、43-2的上端部及下端部分別接觸容器2的上部內壁5及下部內壁5,半橢圓柱狀燒結金屬43-1的頂部是和對相向的半橢圓柱狀燒結金屬43-2的頂部接觸,銳角部4是由半橢圓柱狀燒結金屬43-1、43-2各個的頂部所形成之接觸部4-1、4-2所構成。另外,在半橢圓柱狀的燒結金屬43-1、43-2的頂部形成有截面呈半圓形的空洞部25。
銳角部4,如上述般,會產生強的毛細作用力,經過藉由各個的頂部所形成之接觸部4-1、4-2的部分而沿容器的長邊方向從散熱部往吸熱部,利用毛細作用力能使工作液迅速地移動。同時,經由扁平加工後之容器內的半橢圓柱狀燒結金屬43-1、43-2的外周面和容器2的內壁面5所形成的空洞部6,是作為沿著容器長邊方向而從吸熱部往散熱部之蒸發後的工作液流動的流路,而能充分地確保蒸氣流路。再者,形成在半橢圓柱狀的燒結金屬43-1、43-2的頂部之截面呈半圓形的空洞部,也能作為蒸氣流路來利用。
第9圖係顯示製造第5圖所示的扁平型熱管時所使用之具備缺口部的芯棒之立體圖。首先,製作截面大致呈橢圓之橢圓管狀的容器。如第9圖所示,在截面大致呈橢圓之橢圓柱狀的芯棒8(能以大致無間隙的方式插入橢圓管狀的容器的內壁)的一部分,沿著長軸形成截面大致半橢圓形的缺口部9(在頂部具備朝內側突出之截面呈半圓形的突起部26)。將如此般形成有缺口部(具備突起部)的芯棒8插入橢圓管狀的容器2的內部。這時,芯棒8的外周面11和容器2的內周面5是以大致無間隙的狀態互相接觸,而在容器2內插入芯棒8。
若將芯棒插入容器內,沿著容器的長軸方向,藉由形成於芯棒之半橢圓形的缺口部(具有突起部)和容器的內壁可形成:截面大致半橢圓形之2個細長的空間部隔著既定間隔相對向。
在橢圓管狀的容器內,以和容器2的內壁之間大致無間隙的狀態插入芯棒(具備截面大致半橢圓形之2個具有突起部的缺口部)。在容器中,在藉由插入具備缺口部之橢圓柱狀的芯棒而形成之相對向的2個細長的空間部,充填金屬粉末。在截面大致半橢圓形的細長空間部充填金屬粉末的狀態下,以既定溫度、亦即金屬粉末的熔點左右的溫度進行加熱,而形成與容器的內壁的一部分連接之燒結金屬。
接著,從容器的內部將芯棒拔除。在從容器將芯棒拔除時,形成於空間部(藉由芯棒的缺口部和容器的內壁所形成)之燒結金屬,是與容器的內壁連接而殘留著。在此狀態下,對容器實施扁平加工,而使半橢圓柱狀的燒結金屬的頂部互相接觸,如此製得第5圓所示之截面形狀的扁平型容器,接著封入工作流體而形成扁平型熱管。
本發明的扁平型熱管之另一態樣,其特徵在於具備:扁平且呈管狀之密閉的容器、在該容器內的橫截面具有曲部和平坦部之至少1個的毛細結構體、以及封入前述容器內的工作液;前述毛細結構體的前述曲部是配置成:接觸前述容器的內壁或接近前述容器的內壁而隔著既定距離以下的間隔,以在前述曲部及前述內壁之間形成能產生毛細作用力的迴流部。
第10圖係說明本發明的扁平型熱管之另一態樣的截面圖。如第10圖所示,扁平型熱管1係具備:將管狀的容器實施扁平加工而形成之密閉的容器2、在容器2內沿著長邊方向配置而具有曲部17和平坦部15之燒結金屬構成的毛細結構體3、藉由毛細結構體3的外周面和容器2的內壁面5所形成之空洞部6、封入容器2內之未圖示的工作液。毛細結構體3的頂部4和容器2的內壁面5是配置成很靠近而隔著既定距離以下的間隔。在第10圖所示的態樣,毛細結構體3是由1個半橢圓柱狀燒結金屬所構成,由半橢圓柱狀燒結金屬的曲部所構成的頂部是配置成:接近容器2的上部的內壁5而隔著既定距離以下的間隔,平坦部15是接觸容器2的下部的內壁5。迴流部,是藉由毛細結構體3的頂部4和內壁5所形成之接近部14-1、14-2所構成。
在迴流部,如上述般,會產生強的毛細作用力,沿著容器的長邊方向而從散熱部往吸熱部,利用毛細作用力能使工作液迅速地移動。同時,藉由扁平加工後的容器內的毛細結構體3的外周面和容器2的內壁面5所形成的空洞部6,是作為沿著容器的長邊方向而從吸熱部往散熱部之蒸發後的工作液流動的流路,而能充分地確保蒸氣流路。
毛細結構體3和容器的內壁5、或是毛細結構體3彼此,不一定要接觸,即使是配置成互相接近而隔著既定距離以下的間隔的情況,藉由所形成的迴流部也能產生期望的毛細作用力。以下是針對扁平型熱管之燒結金屬間的間隔和最大熱傳送量的關係作調查。
所使用的扁平型熱管,是具有第13(c)圖的截面,在容器之上部的內壁和下部的內壁分別形成半橢圓柱狀燒結金屬所構成的毛細結構體,且配置成使燒結金屬的頂部彼此接觸或接近。
使用實施扁平加工前的外徑Φ6mm、長度200mm的熱管。關於形成於上下的內壁之燒結金屬的間隔,間隔為0時是在設計上燒結金屬的頂部彼此接觸的狀態。另外,在間隔為負數(-)時,是代表燒結金屬彼此接觸後,進一步實施扁平化,設計上燒結金屬的頂部產生塑性變形的狀態。
第13(b)圓係顯示上下燒結間隔改變時的最大熱傳送量。最大熱傳送量是代表熱管所能傳送之最大熱量(W),顯示試樣No.1~3各個的結果及平均值。在試樣No.1,燒結金屬彼此互相擠壓的狀態,亦即上下燒結間隔為-0.2時的最大熱傳送量為最高(49W),上下燒結間隔為-0.4、0、0.2時都顯示高熱傳送量(45W)。在試樣No.2,上下燒結間隔為0時的最大熱傳送量為最高(50W),上下燒結間隔為-0.2時顯示高熱傳送量(46W),上下燒結間隔為-0.4、0.2時的熱傳送量分別為39W、35W。
在試樣No.3,上下燒結間隔為0時的最大熱傳送量為最高(50W),上下燒結間隔為0.2時顯示高熱傳送量(41W),上下燒結間隔為-0.2、-0.4時也顯示高熱傳送量(40W)。但上下燒結間隔為1.8時,試樣No.1~3的熱傳送量都成為25W以下,可看出熱傳送能力變差。如平均值(Average)所示,在上下燒結間隔-0.4~0.2mm之間,熱傳送量都超過40W而不致出現大幅的性能降低。
在第13(a)圖將上述結果用曲線圖表示。在曲線圖中,縱軸表示最大熱傳送量(W),橫軸表示上下燒結間隔(mm)。根據以上的結果,以既定距離以下的間隔接近的情況之既定距離為大致1.0mm。
上述燒結金屬的間隔,可以是第13(c)圖所示之燒結金屬的頂部彼此的間隔,但並不限定於此,如第10圖的熱管所示之燒結金屬的頂部4和容器的內壁面5的間隔,也能獲得同樣的效果。另外,複數個燒結金屬是在扁平熱管的上下偏位配置的情況,只要燒結金屬之最接近的間隔為1.0mm以下即可。
第11圖係說明本發明的扁平型熱管之另一態樣的截面圖。如第11圖所示,該態樣的扁平型熱管1係具備:將管狀的容器實施扁平加工而形成之密閉的容器2、在容器2內沿著長邊方向配置的2個毛細結構3-1、3-2所構成的毛細結構體3、藉由毛細結構體3的外周面和容器2的內壁面5所形成之空洞部6、封入容器內之未圖示的工作液。
上述毛細結構3-1、3-2,是由鄰接配置的2個半橢圓柱狀的燒結金屬所構成,各自的上端部是配置成接近容器2的上部或下部的內壁5而隔著既定距離以下的間隔,各自的平坦部15是接觸容器2的上下部的內壁5。
藉由鄰接的2個毛細結構3-1、3-2之相對向的外周面及容器的上下內壁,來形成空洞部6-2。另外,藉由毛細結構3-1、3-2之其他外周面及容器的內壁5來分別形成其他的空洞部6-1、6-3。
迴流部,是藉由毛細結構3-1、3-2的頂部和容器的內壁5所形成的接近部14-1、14-2、14-3、14-4所構成。
迴流部,如上述般,能產生強的毛細作用力,經過接近部14-1、14-2、14-3、14-4而沿容器的長邊方向從散熱部往吸熱部,利用毛細作用力能使工作液迅速地移動。同時,上述扁平加工後之容器內的空洞部6-1、6-2、6-3,是作為沿著容器的長邊方向而由吸熱部往散熱部之蒸發後的工作液流動的流路,而能充分地確保蒸氣流路。
第12圖係說明本發明的扁平型熱管之另一態樣的截面圖。如第12圖所示,該態樣的扁平型熱管1係具備:將管狀的容器量施扁平加工而形成之密閉的容器2、在容器2內沿著長邊方向配置的2個毛細結構3-1、3-2所構成的毛細結構體3、空洞部6-1、6-2、封入容器內之未圖示的工作液。
上述毛細結構體3,是由縱向配置的2個半橢圓柱狀燒結金屬所構成,毛細結構3-1及3-2,各自的平坦部15是與容器2的下部的內壁5、上部的內壁5接觸,各自的頂部是互相接觸或配置成接近而隔著既定距離以下的間隔。迴流部,是藉由毛細結構3-1、3-2各個的頂部所形成的接近部4-1、4-2所構成。在第12圖所示的態樣,上述毛細結構體3是設置在:扁平加工後的容器2之與發熱零件18進行熱連接的部位所對應的部分。
迴流部,如上述般,能產生強的毛細作用力,經過各個的頂部所形成的接近部14-1、14-2而沿容器的長邊方向從散熱部往吸熱部,利用毛細作用力能使工作液迅速地移動。同時,扁平加工後之容器內之藉由毛細結構3-1、3-2的外周面和容器2的內壁面5所形成的空洞部6-1、6-2,是作為沿著容器的長邊方向而由吸熱部往散熱部之蒸發後的工作液流動的流路,而能充分地確保蒸氣流路。由於具備大的空洞部6-2,蒸發後之工作液的流動變容易。
第14(a)圖係說明本發明的扁平型熱管的另一態樣的截面圖。在第14圖所示的態樣,參照第12圖所說明之縱向配置的2個毛細結構3-1、3-2,是配置在容器的大致中央部,且容器的內壁部具備凹凸部。第14(b)圖係第14(a)圖中用圓圈圈起的部分之放大圖。如第14(b)圖所示,在容器內壁5,被稱為溝槽(groove)之凹凸部是遍及容器的長邊方向全長而形成。如此般,藉由在容器內壁部形成凹凸部所構成的溝槽,可強化扁平型熱管的毛細作用力,使工作液的迴流變容易,而能進一步提昇熱管的散熱效率。
接著說明第14圖所示之本發明的扁平型熱管之製造方法。
先製作管狀的容器,將沿著長軸方向具有既定形狀的缺口部之芯棒插入容器,在藉由缺口部和容器的內壁所形成之空間部充填金屬粉末,在插入芯棒的狀態下將容器加熱,使金屬粉末燒結而形成燒結金屬。然後,從容器將芯棒拔除,對容器實施扁平加工,在容器內封入工作液,藉此可製造出本發明的扁平型熱管。
參照第15圓來說明本發明的扁平型熱管之製造方法。第15(a)圖係顯示具備缺口部的芯棒之立體圖。第15(b)圖係顯示在管狀的容器中插入芯棒的狀態之橫截面圖。首先,製作大致圓筒形之管狀的容器。接著,如第15(a)圖所示,在圓柱狀的芯棒8(能以大致無間隙的方式插入管狀的容器的內壁)的一部分,沿著長軸形成柱狀的缺口部9(將圓弧的一部分切除而形成的)。將如此般形成缺口部9之芯棒8插入管狀容器2的內部。這時,芯棒8的外周面11和容器2的內周面5是以大致無間隙的狀態互相接觸,而在容器2內插入芯棒8。
若將芯棒插入容器內,如第15(b)圖所示,具備缺口部9之圓柱狀的芯棒8,是以和圓筒狀的容器2的內壁5之間大致無間隙的狀態進行插入。缺口部9,如上述般是形成柱狀,藉由圓筒狀的容器2的內壁5和2個缺口部9,來形成截面大致由平坦部分和圓弧所構成之柱狀而緊密連接的2個空間部。
接著,在圓筒狀的容器中插入圓柱狀的芯棒(具備缺口部)而形成之柱狀的細長空間部,充填金屬粉末。金屬粉末的材料,例如為青銅、不鏽鋼等,材料的形狀可為球粉體或異形粉體等,藉由調節金屬粉體的大小可調整後述燒結金屬的空隙。
在上述2個柱狀的細長空間部充填金屬粉末的狀態下,以既定溫度、亦即金屬粉末的熔點左右的溫度進行加熱,而在容器的內壁的一部分形成燒結金屬。燒結金屬,如上述般是以金屬粉末彼此相連的狀態來形成,因此容易形成空孔,毛細作用力強,而使工作液的移動變容易。
接著,從容器的內部將芯棒拔除。在從容器將芯棒拔除時,形成於空間部(藉由芯棒的缺口部和容器的內壁所形成)之燒結金屬,是與容器的內壁連接而殘留著。亦即,沿著容器的長邊方向,2個柱狀之細長的燒結金屬是彼此隔著間隔且形成和圓筒狀的容器的內壁連接的狀態。將如此般在內部形成有燒結金屬之容器實施扁平加工後的狀態,是如第14(a)圖的截面圖所示。扁平加工後之容器的中央部之平坦部分,為了和熱源進行熱連接,必須要求高的平坦度。
第16圓係說明本發明的扁平型熱管之另一態樣之截面圖。在本態樣,在容器的內壁,以覆蓋容器2內部整個區域的方式形成燒結金屬的薄層。毛細結構3-1、3-2,是分別以截面大致半橢圓形來形成在容器2的平坦部分的上下側,各個的頂部互相接觸或接近而隔著既定距離以下的間隔。亦即,在本態樣,毛細結構體3是由:和平坦部的半橢圓柱狀燒結金屬形成一體而覆蓋內壁5全體之薄層的燒結金屬所構成。如此般藉由薄層的燒結金屬來覆蓋容器內壁5的全體,可強化容器的內壁5全體的毛細作用力。在本態樣也是,迴流部可產生強的毛細作用力,經過藉由半橢圓柱狀燒結金屬各個的曲部所形成之接近部14-1、14-2而沿著容器的長邊方向從散熱部往吸熱部,利用毛細作用力能使工作液迅速地移動。
第17圖及第18圖係說明本發明的扁平型熱管之另一態樣之截面圖。第17圖及第18圖所示的態樣是變形例。亦即,在第17圖所示的態樣,是將上下的半橢圓柱狀燒結金屬的中心軸偏位配置。在本態樣也是,使鄰接的半橢圓柱狀燒結金屬的曲部的一部分互相接觸、或隔著既定距離以下的間隔而接近,其接近部14-1、14-2是形成迴流部。再者,依據本態樣,由於將半橢圓柱彼此的頂部偏位配置,能使容器2的厚度變得更薄。
在第18圖所示的態樣,複數個毛細結構體是分別配置在容器之相對向的內壁。亦即,如第18圖所示,在容器2的截面,在上側的內壁5隔著既定的間隔配置2個半橢圓柱狀燒結金屬3-2、3-3,在下側的內壁5配置1個半橢圓柱狀燒結金屬3-1(與上述2個半橢圓柱狀燒結金屬3-2、3-3的大致中央相對向),且配置成各個的曲部互相接觸、或是互相接近而隔著既定距離以下的間隔。在本態樣也是,迴流部可產生強的毛細作用力,經過藉由半橢圓柱狀燒結金屬各個的曲部所形成之接近部14-1、14-2、14-3、14-4而沿著容器的長邊方向從散熱部往吸熱部,利用毛細作用力能使工作液迅速地移動。空洞部6-1、6-2、6-3、6-4的作用是與其他的態樣大致相同。
配置於上述扁平型熱管的容器內壁而用來形成毛細結構體的燒結金屬,可遍及全體形成大致相同的厚度,也能讓用來形成毛細結構體之燒結金屬的厚度帶有變化。
第19圖至第21圖係本發明的其他態樣之扁平型熱管的縱截面圖。在第19圖及第20圖所示的態樣,用來形成毛細結構體的燒結金屬的厚度帶有變化。
在第20圖所示的態樣,到容器的高溫部之既定部位為止,燒結金屬的厚度大致相同,從既定部位往低溫部,所配置之燒結金屬的厚度逐漸變薄。藉由採用這種構造的燒結金屬(毛細結構體3),工作液容易往高溫部迴流,且能加大蒸氣的流路面積,而能更高效率地進行熱轉移。如此般,為了沿容器2的長邊方向使燒結金屬的厚度產生變化,只要在上述扁平型熱管的製造過程使用沿長邊方向產生既定形狀變化之芯棒即可。
另外,在第21圖所示的態樣,是使容器厚度帶有變化,而由薄部位及厚部位所構成。在容器本身的厚度帶有變化之本態樣,所配置之燒結金屬的厚度在所有部位是大致相同的。藉由採用這種形狀的容器2,可獲得與上述第20圖的扁平型熱管同樣的效果。再者,依據第21圖所示的態樣,能將高溫部(配置發熱元件的部分)之熱管厚度薄型化,而能更高效率地利用熱管的配置空間。
將利用上述容器內的截面圖來說明之燒結金屬的配置、和參照第19圖至第21圖來說明之燒結金屬的配置予以適當的組合,可製作出扁平型熱管。熱管的形狀,雖以上述兩面都平坦之扁平形狀為佳,但並不限定於此,只要至少受熱部的其中一面是平坦的即可。
依據本發明,可確保讓液相移動之毛細作用力優異的毛細結構部分、以及構成蒸氣流路之充分的空隙,即使在吸熱部位於散熱部上方的情況,也能獲得具有大的熱傳送量之薄型熱管,因此具有良好的產業上可利用性。
1、10、20、30、40...扁平型熱管
2...容器
3...毛細結構體
4...銳角部、頂部
4-1~4-8、14-1~14-4...接觸部
5...容器的內壁部
6...空洞部
7...管狀網體的內側的空洞部
8...芯棒
9...缺口部
11...芯棒的外周面
15...平坦部
17...曲部
18...發熱零件
25...截面半圓形的空洞部
第1圖係說明本發明的扁平型熱管之一態樣的截面圖。
第2圖係說明本發明的扁平型熱管之另一態樣的截面圖。
第3圖係說明本發明的扁平型熱管之另一態樣的截面圖。
第4圖係說明本發明的扁平型熱管之另一態樣的截面圓。
第5圖係說明本發明的扁平型熱管之另一態樣的截面圓。
第6(a)圖係顯示本發明的製造方法所使用之具備缺口部的芯棒之立體圓;第6(b)圓係顯示在管狀的容器中插入芯棒的狀態之截面圖。
第7圖係製造第3圖所示的扁平型熱管時所使用之具備缺口部的芯棒之立體圖。
第8圖係製造第4圖所示的扁平型熱管時所使用之具備缺口部的芯棒之立體圖。
第9圖係製造第5圖所示的扁平型熱管時所使用之具備缺口部的芯棒之立體圖。
第10圖係說明本發明的扁平型熱管的一態樣之截面圖。
第11圖係說明本發明的扁平型熱管的另一態樣之截面圖。
第12圖係說明本發明的扁平型熱管的另一態樣之截面圖。
第13(a)圖係顯示上下燒結間隔和最大熱傳送量的關係之曲線圖;第13(b)圖係顯示改變上下燒結間隔時的最大熱傳送量的表;第13(c)圖係說明上下燒結間隔的圖。
第14(a)(b)圖係說明本發明的扁平型熱管的另一態樣之截面圖。
第15(a)圖係顯示具備缺口部的芯棒之立體圖;第15(b)圖係顯示在管狀的容器中插入芯棒的狀態之截面圖。
第16圓係說明本發明的扁平型熱管的另一態樣之截面圖。
第17圖係說明本發明的扁平型熱管的另一態樣之截面圖。
第18圖係說明本發明的扁平型熱管的另一態樣之截面圖。
第19圖係本發明的其他態樣的扁平型熱管的縱截面圖。
第20圖係本發明的其他態樣的扁平型熱管的縱截面圖。
第21圖係本發明的其他態樣的扁平型熱管的縱截面圖。
2...容器
4-1~4-10...接觸部
5...容器的內壁部
6...空洞部
10...扁平型熱管
13-1、13-2...圓柱狀燒結金屬

Claims (27)

  1. 一種扁平型熱管,是具備:扁平且呈管狀之密閉的容器、至少一個毛細結構體、以及封入前述容器內的工作液;前述毛細結構體,是將球粉體或異形粉體燒結而生成的燒結金屬所構成,在該容器內的橫截面形成具有曲部及平坦部之半橢圓形;前述毛細結構體之前述平坦部是接觸前述容器的內壁,且前述曲部是配置成接觸或是隔著既定距離以下的間隔接近前述容器的內壁,藉此在前述曲部和前述內壁之間以及前述燒結金屬內所形成之空孔間產生毛細作用力,至少在前述容器的兩側部之曲線部附近形成蒸氣流路,前述毛細結構體之前述曲部頂點和前述容器之前述內壁間的距離為0mm~1.0mm以下。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扁平型熱管,其中,前述毛細結構體的厚度是遍及全體形成大致相等。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扁平型熱管,其中,前述毛細結構體的厚度,配置發熱元件的高溫部是比未配置發熱元件的低溫部更厚。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扁平型熱管,其中,前述容器的厚度,配置發熱元件的高溫部是比未配置 發熱元件的低溫部更厚。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扁平型熱管,其中,在前述容器之前述內壁具有沿長邊方向形成的凹凸部,藉此使前述容器本身具有毛細作用力。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的扁平型熱管,其中,在前述容器之前述內壁具有沿長邊方向形成的凹凸部,藉此使前述容器本身具有毛細作用力。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的扁平型熱管,其中,在前述容器之前述內壁具有沿長邊方向形成的凹凸部,藉此使前述容器本身具有毛細作用力。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的扁平型熱管,其中,在前述容器之前述內壁具有沿長邊方向形成的凹凸部,藉此使前述容器本身具有毛細作用力。
  9. 一種扁平型熱管,是具備:扁平且呈管狀之密閉的容器、複數個毛細結構體、以及封入前述容器內的工作液;前述毛細結構體,是將球粉體或異形粉體燒結而生成的燒結金屬所構成,在該容器內的橫截面形成具有曲部及平坦部之半橢圓形;前述複數個毛細結構體之前述平坦部是接觸前述容器的內壁,且鄰接之該複數個毛細結構體之前述曲部是配置成互相接觸或是隔著既定距離以下的間隔接近,藉此在該鄰接的前述曲部間以及前述燒結金屬內所形成之空孔間產生毛細作用力, 至少在前述容器的兩側部之曲線部附近形成蒸氣流路,前述毛細結構體之前述曲部頂點和前述容器之前述內壁間的距離為0mm~1.0mm以下。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的扁平型熱管,其中,前述毛細結構體的厚度是遍及全體形成大致相等。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的扁平型熱管,其中,前述毛細結構體的厚度,配置發熱元件的高溫部是比未配置發熱元件的低溫部更厚。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的扁平型熱管,其中,前述容器的厚度,配置發熱元件的高溫部是比未配置發熱元件的低溫部更厚。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的扁平型熱管,其中,前述複數個毛細結構體是分別配置在前述容器之相對向的內壁。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的扁平型熱管,其中,前述複數個毛細結構體是分別配置在前述容器之相對向的內壁。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的扁平型熱管,其中,在前述容器之前述內壁具有沿長邊方向形成的凹凸部,藉此使前述容器本身具有毛細作用力。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的扁平型熱管,其中,在前述容器之前述內壁具有沿長邊方向形成的凹凸部,藉此使前述容器本身具有毛細作用力。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的扁平型熱管,其中,在前述容器之前述內壁具有沿長邊方向形成的凹凸部,藉此使前述容器本身具有毛細作用力。
  1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所述的扁平型熱管,其中,在前述容器之前述內壁具有沿長邊方向形成的凹凸部,藉此使前述容器本身具有毛細作用力。
  1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的扁平型熱管,其中,在前述容器之前述內壁具有沿長邊方向形成的凹凸部,藉此使前述容器本身具有毛細作用力。
  2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的扁平型熱管,其中,在前述容器之前述內壁具有沿長邊方向形成的凹凸部,藉此使前述容器本身具有毛細作用力。
  21. 一種扁平型熱管的製造方法,是在一端部封閉或一端部縮徑的管狀成形物插入具有平坦的缺口部之截面大致圓形的芯棒,在藉由前述缺口部和前述管狀成形物的內壁所形成之空間部充填金屬粉末,在插入前述芯棒的狀態下將前述管狀成形物加熱,在前述管狀成形物的內壁讓前述金屬粉末燒結而形成燒結金屬,從前述管狀成形物將前述芯棒拔出,以前述燒結金屬和前述內壁之間接觸或接近的方式將前述管狀成形物擠壓變形,藉此形成扁平型容器。
  2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1項所述的扁平型熱管的製 造方法,其中,前述芯棒的截面形狀從一端至另一端大致均一。
  2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1項所述的扁平型熱管的製造方法,其中,前述缺口部,在前述芯棒的另一端側比一端側小。
  24. 一種扁平型熱管的製造方法,是在一端部封閉或一端部縮徑的管狀成形物插入具有複數個平坦的缺口部之截面大致圓形的芯棒,在藉由前述缺口部和前述管狀成形物的內壁所形成之空間部充填金屬粉末,在插入前述芯棒的狀態下將前述管狀成形物加熱,在前述管狀成形物的內壁讓前述金屬粉末燒結而形成複數個燒結金屬,從前述管狀成形物將前述芯棒拔出,以前述複數個燒結金屬彼此接觸或接近的方式將前述管狀成形物擠壓變形,藉此形成扁平型容器。
  2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4項所述的扁平型熱管的製造方法,其中,前述芯棒的截面形狀從一端至另一端大致均一。
  2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4項所述的扁平型熱管的製造方法,其中,前述缺口部,在前述芯棒的另一端側比一端側小。
  2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1或24項所述的扁平型熱管的製造方法,其中, 前述扁平型容器之前述燒結金屬形成為至少一個毛細結構體,該毛細結構體在該容器內的橫截面形成具有曲部及平坦部之半橢圓形;前述毛細結構體之前述曲部頂點和前述容器之前述內壁間的距離為0mm~1.0mm以下。
TW098125704A 2009-07-21 2009-07-30 Flat type heat pipe and its manufacturing method TWI39492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170228 2009-07-2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104203A TW201104203A (en) 2011-02-01
TWI394927B true TWI394927B (zh) 2013-05-01

Family

ID=434988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8125704A TWI394927B (zh) 2009-07-21 2009-07-30 Flat type heat pipe and its manufacturing method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2) US9188396B2 (zh)
JP (1) JP4653247B2 (zh)
CN (2) CN105423788B (zh)
TW (1) TWI394927B (zh)
WO (1) WO2011010395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08213B (zh) * 2015-07-30 2017-12-11 Furukawa Electric Co Ltd Heat transfer device
TWI722736B (zh) * 2018-12-28 2021-03-21 日商古河電氣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散熱裝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43030A (zh) * 2010-05-14 2011-11-16 富瑞精密组件(昆山)有限公司 扁平热导管及其制造方法
JP2012229879A (ja) * 2011-04-27 2012-11-22 Fujikura Ltd 扁平型ヒートパイプ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5902404B2 (ja) * 2011-06-10 2016-04-13 株式会社フジクラ 扁平型ヒートパイプ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US20120325438A1 (en) * 2011-06-27 2012-12-27 Celsia Technologies Taiwan Heat pipe with flexible support structure
JP5809529B2 (ja) * 2011-11-07 2015-11-11 株式会社フジクラ 焼結ヒートパイプの製造方法
JP5700831B2 (ja) * 2011-11-07 2015-04-15 株式会社フジクラ 焼結ヒートパイプの製造方法
TWI519756B (zh) 2011-11-17 2016-02-01 緯創資通股份有限公司 熱管及熱管製造方法
JP2013124781A (ja) * 2011-12-13 2013-06-24 Fujikura Ltd 扁平ヒートパイプ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3217037A (zh) * 2012-01-19 2013-07-24 奇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热管结构
US20130213612A1 (en) * 2012-02-22 2013-08-22 Chun-Ming Wu Heat pipe heat dissipation structure
TW201348671A (zh) * 2012-05-22 2013-12-01 Foxconn Tech Co Ltd 熱管
US9282656B2 (en) * 2012-06-08 2016-03-08 Apple Inc. Gaskets for thermal ducting around heat pipes
CN103868384A (zh) * 2012-12-14 2014-06-18 富瑞精密组件(昆山)有限公司 扁平热管及其制造方法
KR101761037B1 (ko) 2013-01-25 2017-07-24 후루카와 덴키 고교 가부시키가이샤 히트 파이프
TW201437591A (zh) * 2013-03-26 2014-10-01 Asustek Comp Inc 熱管結構
CN105555736B (zh) * 2013-08-07 2018-01-16 Pi陶瓷有限责任公司 具有减少的铅含量的压电陶瓷材料
CN104422321B (zh) * 2013-08-22 2016-03-02 深圳市凯强热传科技有限公司 金属管、平板型热管及其制造方法
JP6125972B2 (ja) * 2013-10-30 2017-05-10 東芝ホームテクノ株式会社 携帯情報端末
DE102013225077A1 (de) * 2013-12-06 2015-06-11 Continental Automotive Gmbh Wärmerohr mit Verdrängungskörpern
JP5685656B1 (ja) * 2014-01-17 2015-03-18 株式会社フジクラ ヒートパイプ
US10698458B2 (en) * 2014-06-02 2020-06-30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Integrated vapor chamber for thermal management of computing devices
US10037202B2 (en) 2014-06-03 2018-07-31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Techniques to isolating a portion of an online computing service
US20160010927A1 (en) * 2014-07-14 2016-01-14 Fujikura Ltd. Heat transport device
JP5750188B1 (ja) * 2014-07-15 2015-07-15 株式会社フジクラ ヒートパイプ
CN111306972A (zh) * 2014-11-28 2020-06-19 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热管
US11454456B2 (en) 2014-11-28 2022-09-27 Delta Electronics, Inc. Heat pipe with capillary structure
CN105698580B (zh) 2014-11-28 2017-11-03 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热管
CN105698578A (zh) * 2014-11-28 2016-06-22 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热管
US10458720B2 (en) 2015-07-22 2019-10-29 Furukawa Electric Co., Ltd. Heat transfer device
CN105202958A (zh) * 2015-10-09 2015-12-30 昆山捷桥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改进型热管及其制备方法
JP6605918B2 (ja) * 2015-10-30 2019-11-13 古河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ヒートパイプ
JP6542914B2 (ja) * 2015-12-28 2019-07-10 古河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ヒートパイプ
CN208567611U (zh) * 2015-12-28 2019-03-01 古河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热管
JP6868476B2 (ja) * 2016-06-14 2021-05-12 古河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ヒートパイプ
CN106017176B (zh) * 2016-07-18 2018-11-02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手机散热用超薄热管及其制造方法
JP6615383B2 (ja) * 2016-11-22 2019-12-04 株式会社フジクラ ヒートパイプ
KR102617349B1 (ko) 2016-12-02 2023-12-2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인쇄회로기판, 및 이를 가지는 솔리드 스테이트 드라이브 장치
WO2018198372A1 (ja) * 2017-04-28 2018-11-01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ベーパーチャンバー
TWI661171B (zh) * 2017-06-23 2019-06-01 日商古河電氣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Heat pipe
JP2021036175A (ja) 2017-09-29 2021-03-04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ベーパーチャンバー
CN109780903A (zh) * 2017-11-10 2019-05-21 双鸿电子科技工业(昆山)有限公司 散热装置
JP6442594B1 (ja) * 2017-12-25 2018-12-19 株式会社フジクラ 放熱モジュール
TWI645155B (zh) * 2018-02-27 2018-12-21 雙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散熱裝置
WO2019176948A1 (ja) * 2018-03-12 2019-09-19 株式会社フジクラ 扁平型ヒートパイプ
CN113686186A (zh) * 2018-12-13 2021-11-23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薄型热管、薄型热管的制作方法及电子设备
US20200326133A1 (en) * 2019-04-11 2020-10-15 Cooler Master Co., Ltd. Ultra-thin heat pip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the same
WO2022185908A1 (ja) * 2021-03-05 2022-09-09 古河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ヒートパイプ
EP4350271A1 (en) * 2021-06-04 2024-04-10 Porite Corporation Manufacturing method and heat exchanger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0724844A (en) * 2005-12-19 2007-07-01 Jian-Dih Jeng Capillary design for heat pipe
JP2009068787A (ja) * 2007-09-14 2009-04-02 Furukawa Electric Co Ltd:The 薄型ヒートパイプ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TW200923307A (en) * 2007-11-21 2009-06-01 Forcecon Technology Co Ltd Multiple channel flat heat pipe having sintered wick structure
TW201038896A (en) * 2009-04-16 2010-11-01 Yeh Chiang Technology Corp Ultra-thin heat pipe
TW201100736A (en) * 2009-06-17 2011-01-01 Yeh Chiang Technology Corp Superthin heat pipe

Family Cites Families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351388A (en) * 1980-06-13 1982-09-28 Mcdonnell Douglas Corporation Inverted meniscus heat pipe
JPS6152587A (ja) 1984-08-21 1986-03-15 Toshiba Corp マイクロヒ−トパイプ
TW407455B (en) * 1997-12-09 2000-10-01 Diamond Electric Mfg Heat pipe and its processing method
JP4278739B2 (ja) * 1998-08-28 2009-06-17 古河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扁平ヒートパイプとその製造方法
JP4382891B2 (ja) * 1998-08-28 2009-12-16 古河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扁平ヒートパイプとその製造方法
US6085831A (en) * 1999-03-03 2000-07-11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Direct chip-cooling through liquid vaporization heat exchange
JP2001033178A (ja) 1999-07-21 2001-02-09 Furukawa Electric Co Ltd:The 板型ヒートパイプとその製造方法
JP2002213887A (ja) 2001-01-22 2002-07-31 Edl:Kk ヒートパイプとその成形方法
US6725810B2 (en) * 2001-04-02 2004-04-27 Wayne D. Schwartz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an animal
US20070130769A1 (en) * 2002-09-03 2007-06-14 Moon Seok H Micro heat pipe with pligonal cross-section manufactured via extrusion or drawing
JP2004198096A (ja) * 2002-10-25 2004-07-15 Furukawa Electric Co Ltd:The 優れた毛細管力を有する扁平型ヒートパイプ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冷却装置
US6901994B1 (en) * 2004-01-05 2005-06-07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Flat heat pipe provided with means to enhance heat transfer thereof
US7159647B2 (en) * 2005-01-27 2007-01-09 Hul-Chun Hsu Heat pipe assembly
CN100425936C (zh) 2005-04-29 2008-10-15 富准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具有加促流动之管体
CN1862210A (zh) * 2005-05-13 2006-11-15 林项武 热管复合吸液芯
CN100437005C (zh) * 2005-07-08 2008-11-26 富准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扁平式热管
CN1955628A (zh) * 2005-10-24 2007-05-02 富准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热导管
US20080142196A1 (en) * 2006-12-17 2008-06-19 Jian-Dih Jeng Heat Pipe with Advanced Capillary Structure
JP2008286454A (ja) * 2007-05-16 2008-11-27 Furukawa Electric Co Ltd:The 高性能薄型ヒートパイプ
US20090071633A1 (en) * 2007-09-13 2009-03-19 Forcecon Technology Co., Ltd. Heat pipe structure
JP4653187B2 (ja) * 2008-01-31 2011-03-16 古河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薄型ヒートパイプ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0724844A (en) * 2005-12-19 2007-07-01 Jian-Dih Jeng Capillary design for heat pipe
JP2009068787A (ja) * 2007-09-14 2009-04-02 Furukawa Electric Co Ltd:The 薄型ヒートパイプ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TW200923307A (en) * 2007-11-21 2009-06-01 Forcecon Technology Co Ltd Multiple channel flat heat pipe having sintered wick structure
TW201038896A (en) * 2009-04-16 2010-11-01 Yeh Chiang Technology Corp Ultra-thin heat pipe
TW201100736A (en) * 2009-06-17 2011-01-01 Yeh Chiang Technology Corp Superthin heat pipe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08213B (zh) * 2015-07-30 2017-12-11 Furukawa Electric Co Ltd Heat transfer device
TWI722736B (zh) * 2018-12-28 2021-03-21 日商古河電氣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散熱裝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60033206A1 (en) 2016-02-04
WO2011010395A1 (ja) 2011-01-27
JP4653247B2 (ja) 2011-03-16
US10408547B2 (en) 2019-09-10
US9188396B2 (en) 2015-11-17
US20120118537A1 (en) 2012-05-17
CN105423788B (zh) 2019-01-01
CN102449423A (zh) 2012-05-09
CN105423788A (zh) 2016-03-23
JP2011043320A (ja) 2011-03-03
TW201104203A (en) 2011-02-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394927B (zh) Flat type heat pipe and its manufacturing method
JP4653187B2 (ja) 薄型ヒートパイプ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TWI593932B (zh) Heat pipe
JP2009068787A (ja) 薄型ヒートパイプ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TWI724617B (zh) 導熱管
US20120227934A1 (en) Heat pipe having a composite wick structure and method for making the same
TWI633269B (zh) Heat pipe
US20110174464A1 (en) Flat heat pip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US20060213061A1 (en) Method for making a heat pipe
CN111527367B (zh) 热管
TW201425855A (zh) 熱導管及其製造方法
JP2013195001A (ja) ヒートパイプ、及びヒートパイプを組み込んだ放熱機器
JP5567059B2 (ja) 薄型ヒートパイプ
JP2009115346A (ja) ヒートパイプ
US8695687B2 (en) Hybrid pin-fin micro heat pipe heat sink and method of fabrication
JP2010025407A (ja) ヒートパイプコンテナ及びヒートパイプ
JP2009024996A (ja) ヒートパイプの製造方
TWI541486B (zh) 熱管結構及其製造方法
TWM532022U (zh) 均溫板及其上殼構件
JP2005265205A (ja) ヒートパイプ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TWI832194B (zh) 蒸氣室
JP2008185283A (ja) ヒートパイプ
JP2021120611A (ja) 伝熱部材および伝熱部材を有する冷却装置
JP2012013277A (ja) ヒートシンク
TWI436021B (zh) 熱管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