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423788A - 扁平型热管及其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扁平型热管及其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423788A
CN105423788A CN201510531436.8A CN201510531436A CN105423788A CN 105423788 A CN105423788 A CN 105423788A CN 201510531436 A CN201510531436 A CN 201510531436A CN 105423788 A CN105423788 A CN 10542378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iner
sintering metal
section
platypelloid type
heat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531436.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423788B (zh
Inventor
龟冈秀光
杉村政信
三浦达朗
佐佐木泰海
冈田博
古本真一
山本雅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rukawa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rukawa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rukawa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rukawa Electric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542378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42378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42378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42378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DHEAT-EXCHANGE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ANOTHER SUBCLASS, IN WHICH THE HEAT-EXCHANGE MEDIA DO NOT COME INTO DIRECT CONTACT
    • F28D15/00Heat-exchange apparatus with the intermediate heat-transfer medium in closed tubes passing into or through the conduit walls ; Heat-exchange apparatus employing intermediate heat-transfer medium or bodies
    • F28D15/02Heat-exchange apparatus with the intermediate heat-transfer medium in closed tubes passing into or through the conduit walls ; Heat-exchange apparatus employing intermediate heat-transfer medium or bodies in which the medium condenses and evaporates, e.g. heat pipes
    • F28D15/04Heat-exchange apparatus with the intermediate heat-transfer medium in closed tubes passing into or through the conduit walls ; Heat-exchange apparatus employing intermediate heat-transfer medium or bodies in which the medium condenses and evaporates, e.g. heat pipes with tubes having a capillary structur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DHEAT-EXCHANGE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ANOTHER SUBCLASS, IN WHICH THE HEAT-EXCHANGE MEDIA DO NOT COME INTO DIRECT CONTACT
    • F28D15/00Heat-exchange apparatus with the intermediate heat-transfer medium in closed tubes passing into or through the conduit walls ; Heat-exchange apparatus employing intermediate heat-transfer medium or bodies
    • F28D15/02Heat-exchange apparatus with the intermediate heat-transfer medium in closed tubes passing into or through the conduit walls ; Heat-exchange apparatus employing intermediate heat-transfer medium or bodies in which the medium condenses and evaporates, e.g. heat pipes
    • F28D15/0233Heat-exchange apparatus with the intermediate heat-transfer medium in closed tubes passing into or through the conduit walls ; Heat-exchange apparatus employing intermediate heat-transfer medium or bodies in which the medium condenses and evaporates, e.g. heat pipes the conduits having a particular shape, e.g. non-circular cross-section, annula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DHEAT-EXCHANGE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ANOTHER SUBCLASS, IN WHICH THE HEAT-EXCHANGE MEDIA DO NOT COME INTO DIRECT CONTACT
    • F28D15/00Heat-exchange apparatus with the intermediate heat-transfer medium in closed tubes passing into or through the conduit walls ; Heat-exchange apparatus employing intermediate heat-transfer medium or bodies
    • F28D15/02Heat-exchange apparatus with the intermediate heat-transfer medium in closed tubes passing into or through the conduit walls ; Heat-exchange apparatus employing intermediate heat-transfer medium or bodies in which the medium condenses and evaporates, e.g. heat pipes
    • F28D15/04Heat-exchange apparatus with the intermediate heat-transfer medium in closed tubes passing into or through the conduit walls ; Heat-exchange apparatus employing intermediate heat-transfer medium or bodies in which the medium condenses and evaporates, e.g. heat pipes with tubes having a capillary structure
    • F28D15/046Heat-exchange apparatus with the intermediate heat-transfer medium in closed tubes passing into or through the conduit walls ; Heat-exchange apparatus employing intermediate heat-transfer medium or bodies in which the medium condenses and evaporates, e.g. heat pipes with tubes having a capillary structure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r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apillary structur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3/00Details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 H01L23/34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heating, ventilating or temperature compensation ; Temperature sensing arrangements
    • H01L23/42Fillings or auxiliary members in containers or encapsulations selected or arranged to facilitate heating or cooling
    • H01L23/427Cooling by change of state, e.g. use of heat pip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924/00Indexing scheme for arrangements or methods for connecting or dis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ies as covered by H01L24/00
    • H01L2924/0001Technical content checked by a classifier
    • H01L2924/0002Not covered by any one of groups H01L24/00, H01L24/00 and H01L2224/00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29/00Metal working
    • Y10T29/49Method of mechanical manufacture
    • Y10T29/4935Heat exchanger or boiler making
    • Y10T29/49353Heat pipe device mak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Semiconductors Or Solid State Devices (AREA)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 Powder Metallurg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不致堵塞蒸气流路而具备优异的毛细作用力的扁平型热管。本发明的扁平型热管具备:将管状的容器实施扁平加工而形成的密闭的容器、由在所述容器内沿长边方向配置的多个毛细结构所构成的毛细结构体(在至少一部分形成毛细作用力大的锐角部)、由毛细结构体的外周面和容器的内壁面所形成的空洞部、以及封入容器内的工作液。

Description

扁平型热管及其制造方法
本申请是国家申请号为200980159645.7、国际申请号为PCT/JP2009/063368、国际申请日为2009年7月27日、发明名称为“扁平性热管及其制造方法”的国际PCT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关于用来冷却收纳于个人计算机、电子机器等被冷却体(例如发热组件、传热体等)的热管,特别是关于具有大的热输送量的扁平型热管。
背景技术
近年来,个人计算机等的电气机器的小型化、高型能化有明显的进展,用来冷却搭载于其等的MPU等的发热部件的冷却机构被要求更加的小型化、省空间化。MPU的集积度极高,以高速进行运算、控制等的处理,因此会排出多量的热。为了将高速、高输出且高集积构造的芯片等进行冷却,已提案了各种的冷却系统。代表型的冷却系统之一为热管。
热管,其表观上的热传导率相对于铜、铝等金属的热导率达数倍至数十倍左右而相当优异,因此作为冷却用组件而被运用于各种热相关机器。
从形状来看,热管可分成圆管形状的热管、平面形状的热管。为了冷却CPU等的电子机器的被冷却部件,基于容易安装于被冷却部件且能获得宽广接触面积的观点,宜使用平面型热管。随着冷却机构的小型化、省空间化,在使用热管的冷却机构的情况,也要求该热管的薄型化。
另外,根据被冷却部件的安装位置,可将热管区分成:被冷却部件位在上部的顶热源模式(top-heat-mode)、被冷却部件位在下部的底热源模式(bottom-heat-mode)。在底热源模式的情况,利用重力来使液体回流,在顶热源模式的情况,必须反抗重力来使液体回流,而通常是利用毛细结构(ウイック)所产生的毛细现象。
在热管内部设有空间来作为工作流体的流路,收容于该空间内的工作流体,经由蒸发、冷凝等的相变化和移动等,而进行热的转移。接下来详细的说明热管的动作,该热管具备密封的空洞部,通过收容于该空洞部的工作流体的相变化和移动来进行热的转移。
在热管的吸热侧,从被冷却部件热传导到构成热管的容器材质中的发热是以潜热的形式被吸收,使工作流体蒸发,其蒸气会移动到热管的散热侧。在散热侧,工作流体的蒸气会冷却而放出潜热,并再度回到液相状态。如此又回到液相状态的工作流体会再度往吸热侧移动(回流)。通过工作流体的相变化和移动来进行热的转移。在重力式的热管,经由相变化而成为液相状态的工作流体,利用重力而往吸热侧移动(回流)。
以往的薄型热管加工技术中,使用沟槽管、裸管和网体、裸管和编绞线、裸管和烧结金属、裸管和细纤维毛细结构(FineFiberWicks)等的组合而实施热管加工后,再进行后加工的扁平加工(例如φ3~φ6的热管加工成厚度2.0mm~4.0mm左右)。
以往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19809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如上述那样,经实施热管加工后再进行扁平加工的以往的热管(2.0mm~4.0mm)中,已无法承受近几年的CPU等的高发热化。这起因于内部毛细结构的毛细现象不足、扁平加工所造成的蒸气流路的堵塞。
若将沟槽管施以扁平加工,由于管内流路面积减少,毛细作用力会降低,而造成最大热输送量也变低。关于蒸气流路的堵塞包含2种情况:第1种情况是因为整体变得扁平而造成内容积减少;另一种情况,因此扁平量变多(热管变薄),造成扁平加工后的热管的中央部凹陷而使蒸气流路堵塞。
这种中央部凹陷的热管,与CPU、散热部的接合部的粘接度变差,热阻变大而造成冷却效果降低。另外,在热管的内部构造方面,由于工作流体的流动空间变得比所期望的空间更窄,因此无法获得期望的冷却效果。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以往的问题点,而提供一种不致堵塞蒸气流路而具备优异的毛细作用力的扁平型热管。
解决课题的技术手段
本发明人等为了解决上述以往的问题点而进行深入的研究。结果获得以下的认知。首先,在管状的容器中,将沿着长轴具有规定形状的缺口部的芯棒插入,在通过缺口部和容器的内壁所形成的空间部填充金属粉末,实施加热而形成烧结金属。这时,规定形状的缺口部被做成如下形状,即可通过接下来的扁平加工而在烧结金属彼此间或烧结金属和容器内壁之间形成回流部(产生毛细作用力)。
然后,将芯棒拔除,以烧结金属位于容器的大致中央部的方式实施扁平加工,而在烧结金属彼此间或烧结金属和容器内壁之间形成回流部(产生毛细作用力),而且在容器两侧的弯曲部及容器的中央部设有空隙,因此可获得不致堵塞蒸气流路而具备优异的毛细作用力的扁平型热管。
本发明基于上述研究结果而开发完成的,本发明的扁平型热管的第1方式,具备:扁平且管形状的密闭的容器、沿着该容器的扁平剖面的纵向或横向排列成互相接触的多个毛细结构体、封入所述容器内的工作液、以及供气相的工作液通过的空洞部;
所述毛细结构体彼此的接触部形成锐角部。
本发明的扁平型热管的第2方式中,所述毛细结构体沿所述容器的扁平剖面的纵向或横向排列,且所述毛细结构体彼此实质上沿其长边方向接触。
本发明的扁平型热管的第3方式中,所述毛细结构体沿所述容器的扁平剖面的短径方向排列,且沿其长边方向互相接触。
本发明的扁平型热管的第4方式中,沿所述容器的扁平剖面的短径方向排列且沿其长边方向互相接触的所述毛细结构体,具备多组,各该组彼此也形成有互相接触的锐角部。
本发明的扁平型热管的第5方式中,所述毛细结构体由多个管状网体所构成,所述管状网体的上端部及下端部分别接触所述容器的上部内壁及下部内壁,所述管状网体的侧面和邻接的管状网体的侧面接触;所述锐角部包括:所述管状网体的上端部和所述容器的上部内壁的接触部、所述管状网体的下端部和所述容器的下部内壁的接触部、所述管状网体的侧面的接触部当中至少其中之一。
本发明的扁平型热管的第6方式中,所述毛细结构体由多个圆型烧结金属所构成,所述圆型烧结金属的上端部及下端部分别接触所述容器的上部内壁及下部内壁,所述圆型烧结金属的侧面和邻接的圆型烧结金属的侧面接触;所述锐角部包括:所述圆型烧结金属的上端部和所述容器的上部内壁的接触部、所述圆型烧结金属的下端部和所述容器的下部内壁的接触部、所述圆型烧结金属的侧面的接触部当中至少其中之一。
本发明的扁平型热管的第7方式中,所述毛细结构体由对置的多个剖面半椭圆型烧结金属所构成,所述剖面半椭圆型烧结金属的剖面直线部分别接触所述容器的上部内壁及下部内壁,所述剖面半椭圆型烧结金属各自的顶部互相接触,所述锐角部至少包括:所述剖面半椭圆型烧结金属各自的顶部的接触部。
本发明的扁平型热管的第8方式中,所述对置的多个剖面半圆型烧结金属由多对的剖面半圆型烧结金属所构成,所述剖面半圆型烧结金属和邻接的剖面半圆型烧结金属接触,所述锐角部包括:所述剖面半圆型烧结金属各自的顶部的接触部、以及所述剖面半圆型烧结金属的侧面的接触部。
本发明的扁平型热管的第9方式中,所述毛细结构体由对置的多个剖面半椭圆型烧结金属所构成,所述剖面半椭圆型烧结金属各自的顶部具备凹部,所述剖面半椭圆型烧结金属的剖面直线部分别接触所述容器的上部内壁及下部内壁,所述剖面半椭圆形烧结金属各自的顶部互相接触而通过对应的2个凹部来形成剖面大致圆形的空洞部,所述锐角部包括:所述剖面半椭圆型烧结金属各自的顶部的接触部。
本发明的扁平型热管的第10方式中,具备:将管状成形物挤压变形而形成的气密的扁平型容器、多个烧结金属、通过所述烧结金属的外周面和所述容器的内壁面所形成的空洞部、以及封入所述扁平型容器内的工作液,所述多个烧结金属,将具有规定形状的缺口部的芯棒插入所述管状成形物,在通过所述缺口部和所述管状成形物的内壁所形成的空间部填充金属粉末,在填充所述金属粉末且插入所述芯棒的状态下将所述管状成形物加热后,从所述管状成形物将所述芯棒拔出而形成该多个烧结金属,通过所述挤压变形而配置成与所述扁平型容器的内壁连接,在和所述内壁之间及彼此间的至少一部分形成毛细作用力大的锐角部。
本发明的扁平型热管的第11方式中,所述多个烧结金属各自的一部分互相接触而形成接触部,所述多个烧结金属和所述扁平型容器中央的平坦部分的上部内壁及/或下部内壁连接而形成接触部,所述锐角部包括所述接触部当中至少其中之一。
本发明的扁平型热管的第12方式中,所述烧结金属由对置的多个剖面半椭圆型烧结金属所构成,所述剖面半椭圆型烧结金属各自的顶部都具备凹部,所述剖面半椭圆形烧结金属各自的顶部互相接触而通过对应的2个凹部来形成剖面大致圆形的空洞部。
本发明的扁平型热管的第13方式中,所述烧结金属由对置的多对的剖面半圆型烧结金属所构成,所述剖面半圆型烧结金属和邻接的剖面半圆型烧结金属接触,所述锐角部包括:所述剖面半圆型烧结金属各自的顶部的接触部、以及所述剖面半圆型烧结金属的侧面的接触部。
本发明的扁平型热管的第14方式中,具备:
扁平且管形状的密闭的容器;
在该容器内的横剖面具有曲部和平坦部的至少1个的毛细结构体;以及
封入所述容器内的工作液,
所述毛细结构体的所述曲部配置成接近所述容器的内壁而隔着规定距离以下的间隔,以在所述曲部及所述内壁之间产生毛细作用力。
本发明的扁平型热管的第15方式中,具备:扁平且管形状的密闭的容器、在该容器内的横剖面具有曲部和平坦部的多个毛细结构体、以及封入所述容器内的工作液,邻接的所述多个毛细结构体的所述曲部配置成互相接近而隔着规定距离以下的间隔,以在所述曲部彼此之间产生毛细作用力。
本发明的扁平型热管的第16方式中,所述多个毛细结构体分别配置在所述容器的相对的内壁。
本发明的扁平型热管的第17方式中,所述毛细结构体由烧结金属所构成。
本发明的扁平型热管的制造方法的第1方式中,在管状成形物插入具有规定形状的缺口部的芯棒,在通过所述缺口部和所述管状成形物的内壁所形成的空间部填充金属粉末,在插入所述芯棒且填充有所述金属粉末的状态下将所述管状成形物加热,以制作出与内壁连接的烧结金属,从所述管状成形物将所述芯棒拔出,使所述管状成形物挤压变形,以形成具有毛细作用力大的锐角部(形成在多个所述烧结金属和所述内壁之间以及烧结金属彼此间的至少一部分)的扁平型容器,在气密的所述扁平型容器内封入工作液而制造出热管。
本发明的扁平型热管的制造方法的第2方式中,在将一端部封闭的管状成形物中插入具有平坦的缺口部的剖面大致圆形的芯棒,
在通过所述缺口部和所述管状成形物的内壁所形成的空间部填充金属粉末,
在插入所述芯棒的状态下将所述管状成形物加热,在所述管状成形物的内壁让所述金属粉末烧结而形成烧结金属,
从所述管状成形物将所述芯棒拔出,
以所述烧结金属和所述内壁之间以规定距离以下的间隔接近的方式将所述管状成形物挤压变形,从而形成扁平型容器。
本发明的扁平型热管的制造方法的第3方式中,在一端部封闭的管状成形物插入具有多个平坦的缺口部的剖面大致圆形的芯棒,
在通过所述缺口部和所述管状成形物的内壁所形成的空间部填充金属粉末,
在插入所述芯棒的状态下将所述管状成形物加热,在所述管状成形物的内壁让所述金属粉末烧结而形成多个烧结金属,
从所述管状成形物将所述芯棒拔出,
以所述多个烧结金属彼此以规定距离以下的间隔接近的方式将所述管状成形物挤压变形,从而形成扁平型容器。
发明效果
依据本发明的一方式,在与热源相接的实施扁平加工后的容器的内壁的平坦部分全体,让烧结金属所形成的毛细结构进行热接触,因此热密度变小,而能进行有效率的热移动。另外,由于在烧结金属彼此之间或烧结金属和容器内壁之间形成包含锐角部的回流部,在通过锐角部、烧结金属的曲部彼此、或烧结金属的曲部和容器内壁所形成的回流部,会产生强的毛细作用力,沿容器的长边方向从散热部往吸热部利用毛细作用力使工作液迅速地移动,而能够强化热传送。同时,不与热源相接的容器两侧的弯曲部分成为空隙部或空洞部,而能充分地确保蒸气流路。因此,可提供一种不致堵塞蒸气流路而具备优异的毛细作用力的扁平型热管。
附图说明
图1是说明本发明的扁平型热管的一方式的剖面图。
图2是说明本发明的扁平型热管的另一方式的剖面图。
图3是说明本发明的扁平型热管的另一方式的剖面图。
图4是说明本发明的扁平型热管的另一方式的剖面图。
图5是说明本发明的扁平型热管的另一方式的剖面图。
图6(a)是表示本发明的制造方法所使用的具备缺口部的芯棒的立体图;图6(b)是表示在管状的容器中插入芯棒的状态的剖面图。
图7是制造图3所示的扁平型热管时所使用的具备缺口部的芯棒的立体图。
图8是制造图4所示的扁平型热管时所使用的具备缺口部的芯棒的立体图。
图9是制造图5所示的扁平型热管时所使用的具备缺口部的芯棒的立体图。
图10是说明本发明的扁平型热管的一方式的剖面图。
图11是说明本发明的扁平型热管的另一方式的剖面图。
图12是说明本发明的扁平型热管的另一方式的剖面图。
图13(a)是表示上下烧结间隔和最大热输送量的关系的曲线图;图13(b)是表示改变上下烧结间隔时的最大热输送量的表;第13(c)图是说明上下烧结间隔的图。
图14是说明本发明的扁平型热管的另一方式的剖面图。
图15(a)图是表示具备缺口部的芯棒的立体图;第15(b)图是表示在管状的容器中插入芯棒的状态的剖面图。
图16是说明本发明的扁平型热管的另一方式的剖面图。
图17是说明本发明的扁平型热管的另一方式的剖面图。
图18是说明本发明的扁平型热管的另一方式的剖面图。
图19是本发明的其它方式的扁平型热管的纵剖面图。
图20是本发明的其它方式的扁平型热管的纵剖面图。
图21是本发明的其它方式的扁平型热管的纵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式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扁平型热管。
本发明的扁平型热管的一方式,具备:将管状的容器实施扁平加工而形成的密闭的容器、沿该容器的扁平剖面的纵向或横向排列成互相接触的多个毛细结构体、封入所述容器内的工作液、气相的工作液所通过的空洞部,所述毛细结构体彼此的接触部形成锐角部。
毛细结构体由多个管状网体所构成,所述管状网体的上端部及下端部分别接触所述容器的上部内壁及下部内壁,所述管状网体的侧面和邻接的管状网体的侧面接触,所述锐角部包括:所述管状网体的上端部和所述容器的上部内壁的接触部、所述管状网体的下端部和所述容器的下部内壁的接触部、所述管状网体的侧面的接触部当中至少其中之一。
图1是说明本发明的扁平型热管的一方式的剖面图。如图1所示,扁平型热管1具备:密闭的容器2,其是将管状的容器实施扁平加工而形成的;毛细结构体3,其在容器2内沿长边方向配置,并在至少一部分形成毛细作用力大的锐角部4,由多个毛细结构3-1、3-2所构成;通过毛细结构体3的外周面和容器2的内壁面5所形成的空洞部6;封入容器2内的工作液。在本方式,在毛细结构3-1、3-2的中央部也设有空洞部。
在图1所示的方式中,毛细结构体3由2个管状网体3-1、3-2所构成,管状网体3-1、3-2的上端部及下端部分别接触容器2的上部内壁5及下部内壁5,管状网体3-1的侧面和邻接的管状网体3-2的侧面接触,锐角部4由如下结构构成:管状网体3-1、3-2的上端部和容器2的上部内壁5的接触部4-1、4-2、4-3、4-4,管状网体3-1、3-2的下端部和容器2的下部内壁5的接触部4-5、4-6、4-7、4-8,以及管状网体3-1、3-2的侧面的接触部4-9、4-10。
锐角部特别是会产生强的毛细作用力,经过上述接触部4-1、4-2、4-3、4-4、4-5、4-6、4-7、4-8、4-9、4-10的部分而沿着容器的长边方向,利用毛细作用力能使工作液迅速地移动。同时,扁平加工后的容器的管状网体内侧的空洞部7、通过毛细结构体3的外周面和容器2的内壁面5所形成的空洞部6,作为蒸发后的工作液流动的流路,而能充分地确保蒸气流路。在本方式,在容器内,作为毛细结构体,将可挠型的管状毛细结构多根并排而沿着容器的长边方向配置,因此即使实施扁平加工,也容易确保上述锐角部及作为蒸气流路的空洞部,而能进行高效率的热转移。
图2是说明本发明的扁平型热管的另一方式的剖面图。如图2所示,本发明的扁平型热管10具备:将管状的容器实施扁平加工而形成的密闭的容器2、在容器2内沿着长边方向配置的毛细结构体13、空洞部6、封入容器内的工作液。
上述毛细结构体13由2个圆型的圆柱状烧结金属13-1、13-2所构成,圆柱状烧结金属13-1、13-2的上端部及下端部分别接触容器2的上部内壁5及下部内壁5,圆柱状烧结金属13-1的侧面和邻接的圆柱状烧结金属13-2的侧面接触;锐角部4由如下构件构成:圆柱状烧结金属13-1、13-2的上端部和容器2的上部内壁5的接触部4-1、4-2、4-3、4-4,圆柱状烧结金属13-1、13-2的下端部和容器2的下部内壁5的接触部4-5、4-6、4-7、4-8,以及圆柱状烧结金属13-1、13-2的侧面的接触部4-9、4-10。
锐角部4如上述那样会产生强的毛细作用力,经过接触部4-1、4-2、4-3、4-4、4-5、4-6、4-7、4-8、4-9、4-10的部分而沿着容器的长边方向从散热部往吸热部,利用毛细作用力能使工作液迅速地移动。同时,通过扁平加工后的容器内的圆柱状烧结金属13-1、13-2的外周面和容器2的内壁面5所形成的空洞部6,作为沿着容器长边方向而从吸热部往散热部的蒸发后的工作液流动的流路,而能充分地确保蒸气流路。
接着说明图2所示的本发明的扁平型热管的制造方法。即,本发明的扁平型热管是如下所述那样制造出的。先制作管状的容器,将沿长轴方向具有规定形状(在和容器内壁之间或彼此间形成锐角部4的形状)的缺口部的芯棒插入容器,在由缺口部和容器内壁所形成的空间部填充金属粉末,在填充金属粉末且插入芯棒的状态下将容器加热,让金属粉末烧结而形成烧结金属,接着从容器将芯棒拔除,对容器实施扁平加工后,在容器内封入工作液。
参照图6来说明本发明的扁平型热管的制造方法。图6(a)是表示具备缺口部的芯棒的立体图。图6(b)是表示在管状的容器中插入芯棒的状态的剖面图。首先,制作大致圆筒形的管状的容器。如图6(a)所示,在能够以大致无间隙的方式插入管状的容器的内壁的圆柱状的芯棒8的一部分,沿着长轴形成剖面大致圆形的2个圆柱状的缺口部9。使2个圆柱状的缺口部9的侧面尽量接近。将如此般形成缺口部9的芯棒8插入管状容器2的内部。这时,芯棒8的外周面11和容器2的内周面5是以大致无间隙的状态相接,而在容器2内插入芯棒8。
如上述那样,若将芯棒插入容器内,沿着容器的长轴方向,通过形成于芯棒的圆柱状的缺口部和容器的内壁,可形成剖面大致圆形的2个细长的圆柱状空间部。
如图6(b)所示,以与圆筒状的容器2的内壁5之间大致无间隙的状态插入具备缺口部9的圆柱状的芯棒8。缺口部9,如上述那样由圆柱状构成,利用圆筒状的容器2的内壁5和2个缺口部9,形成剖面大致圆形的圆柱状而紧密连接的2个空间部。
如上述那样,在圆筒状的容器中插入圆柱状的芯棒(具备缺口部)而形成的圆柱状的细长空间部,填充金属粉末。金属粉末的材料,例如为青铜、不锈钢等,材料的形状可为球粉体或异形粉体等,通过调节金属粉体的大小可调整后述烧结金属的空隙。
在剖面大致圆形的2个圆柱状的细长空间部填充金属粉末的状态下,以规定温度,也即金属粉末的熔点左右的温度进行加热,而形成与容器的内壁的一部分连接的烧结金属。烧结金属,如上述那样以金属粉末彼此相连的状态来形成,因此可遍及全体而形成毛细作用力强的锐角部分,而使工作液的移动变容易。
接着,从容器的内部将芯棒拔除。在从容器将芯棒拔除时,形成于由芯棒的缺口部和容器的内壁所形成的空间部的烧结金属,与容器的内壁连接而残留着。也即,沿着容器的长边方向,剖面大致圆形的2个圆柱状的烧结金属,以与圆筒状的容器的内壁连接、且圆柱状的烧结金属的侧面相接的状态。
如此,上述图2是表示将如此在内部形成有烧结金属的容器实施扁平加工后的状态的剖面图。如图2所示,烧结金属13-1、13-2位于容器2的水平部分,容器2两侧的弯曲部分别作为空隙部而呈开放状,以确保工作流体的蒸气流路。在如此般形成的扁平型容器封入工作流体而形成薄型的热管。另外,如参照图2所说明那样,锐角部4会产生强的毛细作用力,利用毛细作用力能使工作液在接触部4-1、4-2、4-3、4-4、4-5、4-6、4-7、4-8、4-9、4-10的部分而沿着容器的长边方向从散热部向吸热部迅速地移动。
扁平加工后的容器的中央部的平坦部分,为了热源进行热连接,必须要求高平坦度。
图3是说明本发明的扁平型热管的另一方式的剖面图。如图3所示,本发明的扁平型热管20具备:将管状的容器实施扁平加工而形成的密闭的容器2、在容器2内沿长边方向配置的毛细结构体23、空洞部6、以及封入容器内的工作液。
上述的毛细结构体23由2个半椭圆柱状的烧结金属23-1、23-2所构成,半椭圆柱状烧结金属23-1、23-2的上端部及下端部分别接触容器2的上部内壁5及下部内壁5,半椭圆柱状烧结金属23-1的顶部与相面对的半椭圆柱状烧结金属23-2的顶部接触,锐角部4由半椭圆柱状烧结金属23-1、23-2各个的顶部所形成的接触部4-1、4-2所构成。
锐角部4,如上述那样,会产生强的毛细作用力,经过有各个顶部所形成的接触部4-1、4-2的部分而沿容器的长边方向从散热部往吸热部,利用毛细作用力使工作液迅速地移动。同时,将经由扁平加工后的容器内的半椭圆柱状烧结金属23-1、23-2的外周面和容器2的内壁面5所形成的空洞部6,作为沿着容器长边方向而从吸热部往散热部的蒸发后的工作液所流动的流路,即作为蒸气流路能够充分地确保。
图7是表示制造图3所示的扁平型热管时所使用的具备缺口部的芯棒的立体图。首先,制作剖面大致呈椭圆的椭圆管状的容器。如图7所示,在能够以大致无间隙的方式插入椭圆管状的容器的内壁的、剖面大致呈椭圆的椭圆柱状的芯棒8的一部分,沿着长轴形成剖面大致半椭圆形的缺口部9。将如此形成有缺口部的芯棒8插入椭圆管状的容器2的内部。这时,芯棒8的外周面11和容器2的内周面5以大致无间隙的状态互相接触,而在容器2内插入芯棒8。
如上述那样,若将芯棒插入容器内,沿着容器的长轴方向,通过形成于芯棒的半椭圆形的缺口部和容器的内壁,剖面大致半椭圆形的2个细长的空间部隔着规定间隔相对而形成。
在椭圆管状的容器内,以和容器2的内壁之间大致无间隙的状态插入具备剖面大致半椭圆形的2个缺口部芯棒。在容器中,在通过插入具备缺口部的椭圆柱状的芯棒而形成的相对的2个细长的空间部,填充金属粉末。在剖面大致半椭圆形的细长空间部填充金属粉末的状态下,以规定温度、也即金属粉末的熔点左右的温度进行加热,而形成与容器的内壁的一部分连接的烧结金属。
接着,从容器的内部将芯棒拔除。在从容器将芯棒拔除时,形成于由芯棒的缺口部和容器的内壁所形成的空间部的烧结金属,与容器的内壁连接而残留着。在此状态下,对容器实施扁平加工,而使半椭圆柱状的烧结金属的顶部互相接触,如此制得图3所示的剖面形状的扁平型容器,接着封入工作流体而形成扁平型热管。
图4是说明本发明的扁平型热管的另一方式的剖面图。如图4所示,本发明的扁平型热管30具备将管状的容器实施扁平加工而形成的密闭的容器2、在容器2内沿长边方向配置的毛细结构体33、空洞部6、以及封入容器内的工作液。
上述毛细结构体33由4个半圆柱状的烧结金属33-1、33-2、33-3、33-4所构成,半圆柱状烧结金属33-1、33-2、33-3、33-4的上端部及下端部分别接触容器2的上部内壁5及下部内壁5,半圆柱状烧结金属33-1、33-2的顶部和对相向的半圆柱状烧结金属33-3、33-4的顶部分别接触,锐角部4由如下构件构成:由半圆柱状烧结金属33-1、33-2、33-3、33-4各个的顶部所形成的接触部4-1、4-2、4-5、4-6,由半圆柱状烧结金属33-1、33-2的侧面所形成的接触部4-3,以及由半圆柱状烧结金属33-3、33-4的侧面所形成的接触部4-4。
锐角部4,如上述那样,会产生强的毛细作用力,在由各个的顶部所形成的接触部4-1、4-2、4-5、4-6,以及由侧面所形成的接触部4-3、4-4的部分,沿容器的长边方向从散热部往吸热部,利用毛细作用力能使工作液迅速地移动。同时,经由扁平加工后的容器内的半圆柱状烧结金属33-1、33-2、33-3、33-4的外周面和容器2的内壁面5所形成的空洞部6,作为沿着容器长边方向从吸热部向散热部的蒸发后的工作液流动的流路,能充分地确保蒸气流路。
图8是表示制造图4所示的扁平型热管时所使用的具备缺口部的芯棒的立体图。首先,制作剖面大致呈椭圆的椭圆管状的容器。如图8所示,在能够以大致无间隙的方式插入椭圆管状容器的内壁的、剖面大致呈椭圆的椭圆柱状的芯棒8的一部分,沿着长轴形成剖面大致半圆形的4个缺口部9。将如此形成有4个缺口部的芯棒8插入椭圆管状的容器2的内部。这时,芯棒8的外周面11和容器2的内周面5以大致无间隙的状态互相接触,而在容器2内插入芯棒8。
若将芯棒插入容器内,则沿着容器的长轴方向,通过形成于芯棒的半圆形的4个缺口部和容器的内壁,可隔着规定间隔相对地形成剖面大致半圆形的4个细长的空间部。
在椭圆管状的容器内,以和容器2的内壁之间大致无间隙的状态插入芯棒(具备剖面大致半圆形的4个缺口部)。在容器中,在通过插入具备缺口部的椭圆柱状的芯棒而形成的相对的1对(2个)细长的空间部中,填充金属粉末。在剖面大致半圆形的细长空间部填充金属粉末的状态下,以规定温度、也即金属粉末的熔点左右的温度进行加热,而形成与容器的内壁的一部分连接的烧结金属。
接着,从容器的内部将芯棒拔除。在从容器将芯棒拔除时,形成于由芯棒的缺口部和容器的内壁所形成空间部的烧结金属与容器的内壁连接而残留着。在此状态下,对容器实施扁平加工,而使半椭圆柱状的烧结金属的顶部互相接触,如此制得图4所示的剖面形状的扁平型容器,接着封入工作流体而形成扁平型热管。
图5是说明本发明的扁平型热管的另一方式的剖面图。如图5所示,本发明的扁平型热管40具备:将管状的容器实施扁平加工而形成的密闭的容器2、在容器2内沿长边方向配置的毛细结构体43、空洞部6、以及封入容器内的工作液。
上述毛细结构体43由2个半椭圆柱状的烧结金属43-1、43-2所构成,半椭圆柱状烧结金属43-1、43-2的上端部及下端部分别接触容器2的上部内壁5及下部内壁5,半椭圆柱状烧结金属43-1的顶部和相面对的半椭圆柱状烧结金属43-2的顶部接触,锐角部4由半椭圆柱状烧结金属43-1、43-2各个的顶部所形成的接触部4-1、4-2所构成。另外,在半椭圆柱状的烧结金属43-1、43-2的顶部形成有剖面呈半圆形的空洞部25。
锐角部4,如上述那样,会产生强的毛细作用力,经过通过各个的顶部所形成的接触部4-1、4-2的部分而沿容器的长边方向从散热部往吸热部,利用毛细作用力能使工作液迅速地移动。同时,经由扁平加工后的容器内的半椭圆柱状烧结金属43-1、43-2的外周面和容器2的内壁面5所形成的空洞部6,作为沿着容器长边方向而从吸热部往散热部的蒸发后的工作液流动的流路即,而能充分地确保蒸气流路。另外,形成在半椭圆柱状的烧结金属43-1、43-2的顶部的剖面呈半圆形的空洞部,也能作为蒸气流路来利用。
图9是表示制造图5所示的扁平型热管时所使用的具备缺口部的芯棒的立体图。首先,制作剖面大致呈椭圆的椭圆管状的容器。如图9所示,在能够以大致无间隙的方式插入椭圆管状的容器的内壁的、剖面大致呈椭圆的椭圆柱状的芯棒8的一部分,沿着长轴形成剖面大致半椭圆形的缺口部9,该缺口部9在顶部具备朝内侧突出的剖面呈半圆形的突起部26。将如此形成有具备突起部的缺口部的芯棒8插入椭圆管状的容器2的内部。这时,芯棒8的外周面11和容器2的内周面5以大致无间隙的状态互相接触,而在容器2内插入芯棒8。
若将芯棒插入容器内,沿着容器的长轴方向,通过形成于芯棒的、具有突起部半椭圆形的缺口部,和容器的内壁,隔着规定间隔相对地形成剖面大致半椭圆形的2个细长的空间部。
在椭圆管状的容器内,以和容器2的内壁之间大致无间隙的状态插入具备剖面大致半椭圆形且具有突起部的2个缺口部的芯棒。在容器中,在通过插入具备缺口部的椭圆柱状的芯棒而形成的相对的2个细长的空间部,填充金属粉末。在剖面大致半椭圆形的细长空间部填充金属粉末的状态下,以规定温度、也即金属粉末的熔点左右的温度进行加热,而形成与容器的内壁的一部分连接的烧结金属。
接着,从容器的内部将芯棒拔除。在从容器将芯棒拔除时,形成于由芯棒的缺口部和容器的内壁所形成的空间部的烧结金属与容器的内壁连接而残留着。在此状态下,对容器实施扁平加工,而使半椭圆柱状的烧结金属的顶部互相接触,如此制得图5所示的剖面形状的扁平型容器,接着封入工作流体而形成扁平型热管。
本发明的扁平型热管的另一方式的特征在于,具备:扁平且管形状的密闭的容器、在该容器内的横剖面具有曲部和平坦部的至少1个的毛细结构体、以及封入所述容器内的工作液,所述毛细结构体的所述曲部与所述容器的内壁接触或接近所述容器的内壁隔着规定距离以下的间隔而配置,以在所述曲部及所述内壁之间形成能产生毛细作用力的回流部。
图10是说明本发明的扁平型热管的另一方式的剖面图。如图10所示,扁平型热管1具备:将管状的容器实施扁平加工而形成的密闭的容器2、在容器2内沿着长边方向配置而具有曲部17和平坦部15的由烧结金属构成的毛细结构体3、由毛细结构体3的外周面和容器2的内壁面5所形成的空洞部6、封入容器2内的未图示的工作液。毛细结构体3的顶部4和容器2的内壁面5配置成很靠近而隔着规定距离以下的间隔。在图10所示的方式中,毛细结构体3由1个半椭圆柱状烧结金属所构成,由半椭圆柱状烧结金属的曲部所构成的顶部4接近容器2的上部的内壁5而隔着规定距离以下的间隔而配置,平坦部15接触容器2的下部的内壁5。回流部由接近部14-1、14-2所构成,所述接近部14-1、14-2由毛细结构体3的顶部4和内壁5所形成。
在回流部,如上述那样,会产生强的毛细作用力,沿着容器的长边方向而从散热部往吸热部,利用毛细作用力能使工作液迅速地移动。同时,通过扁平加工后的容器内的毛细结构体3的外周面和容器2的内壁面5所形成的空洞部6,作为沿着容器的长边方向而从吸热部往散热部的蒸发后的工作液流动的流路,而能充分地确保蒸气流路。
毛细结构体3和容器的内壁5、或是毛细结构体3彼此,不一定要接触,即使是配置成互相接近而隔着规定距离以下的间隔的情况,通过所形成的回流部也能产生期望的毛细作用力。以下对扁平型热管的烧结金属间的间隔和最大热输送量的关系作调查。
所使用的扁平型热管,具有第13(c)图的剖面,在容器的上部的内壁和下部的内壁分别形成由半椭圆柱状烧结金属所构成的毛细结构体,且配置成使烧结金属的顶部彼此接触或接近。
使用实施扁平加工前的外径φ6mm、长度200mm的热管。关于形成于上下的内壁的烧结金属的间隔,间隔为0时是在设计上烧结金属的顶部彼此接触的状态。另外,在间隔为负时,是代表烧结金属彼此接触后,进一步实施扁平化,设计上烧结金属的顶部产生塑性变形的状态。
图13(b)表示上下烧结间隔改变时的最大热输送量。最大热输送量表示热管所能传送的最大热量(W),表示试样No.1~3各个的结果及平均值。在试样No.1,烧结金属彼此互相挤压的状态,也即上下烧结间隔为-0.2时的最大热输送量最高达49W,上下烧结间隔为-0.4、0、0.2时热输送量均高达45W。在试样No.2,上下烧结间隔为0时的最大热输送量最高,达50W,上下烧结间隔为-0.2时高热输送量达46W,上下烧结间隔为-0.4、0.2时的热输送量分别达39W、35W。
在试样No.3,上下烧结间隔为0时最大热输送量最高,达50W,上下烧结间隔为0.2时热输送量高达41W,上下烧结间隔为-0.2、-0.4时热输送量高达40W。但上下烧结间隔为1.8时,试样No.1~3的热输送量都为25W以下,可看出热传送能力变差。如平均值(Average)所示,在上下烧结间隔-0.4~0.2mm之间,热输送量都超过40W而不致出现大幅的型能降低。
在图13(a)将上述结果用曲线图表示。在曲线图中,纵轴表示最大热输送量(W),横轴表示上下烧结间隔(mm)。根据以上的结果,以规定距离以下的间隔接近的情况的规定距离为大致1.0mm。
另外,上述烧结金属之间隔,如图第13(c)所示,可以是烧结金属的顶部彼此之间隔,但并不限定于此,如图10的热管所示的烧结金属的顶部4和容器的内壁面5之间隔,也能获得同样的效果。另外,多个烧结金属是在扁平热管的上下偏位配置的情况,只要烧结金属的最接近之间隔为1.0mm以下即可。
图11是说明本发明的扁平型热管的另一方式的剖面图。如图11所示,该方式的扁平型热管1具备:将管状的容器实施扁平加工而形成的密闭的容器2,在容器2内沿着长边方向配置的2个毛细结构3-1、3-2所构成的毛细结构体3,通过毛细结构体3的外周面和容器2的内壁面5所形成的空洞部6,以及封入容器内的未图示的工作液。
上述毛细结构3-1、3-2,由邻接配置的2个半椭圆柱状的烧结金属所构成,各自的上端部隔着规定距离以下之间隔而配置于接近容器2的上部或下部的内壁5,各自的平坦部15与容器2的下部的内壁5接触。
通过邻接的2个毛细结构3-1、3-2的相面对的外周面及容器的上下内壁,来形成空洞部6-2。另外,通过毛细结构3-1、3-2的其它外周面及容器的内壁5来分别形成其它的空洞部6-1、6-3。
另外,回流部,通过由毛细结构3-1、3-2的顶部和容器的内壁5所形成的接近部14-1、14-2、14-3、14-4所构成。
回流部,如上述那样,能产生强的毛细作用力,能够利用毛细作用力使工作液在接近部14-1、14-2、14-3、14-4中沿容器的长边方向从散热部往吸热部迅速地移动。同时,上述扁平加工后的容器内的空洞部6-1、6-2、6-3,作为沿着容器的长边方向而由吸热部往散热部的蒸发后的工作液所流动的流路,能充分地确保蒸气流路。
图12是说明本发明的扁平型热管的另一方式的剖面图。如图12所示,该方式的扁平型热管1具备:将管状的容器实施扁平加工而形成的密闭的容器2,在容器2内沿着长边方向配置的2个毛细结构3-1、3-2所构成的毛细结构体3,空洞部6-1、6-2,以及封入容器内的未图示的工作液。
上述毛细结构体3,由纵向配置的2个半椭圆柱状烧结金属所构成,毛细结构3-1及3-2,各自的平坦部15与容器2的下部的内壁5、上部的内壁5接触,各自的顶部互相接触或配置成接近而隔着规定距离以下之间隔。回流部,通过由毛细结构3-1、3-2各个的顶部所形成的接近部4-1、4-2所构成。在图12所示的方式中,上述毛细结构体3设置在扁平加工后的容器2的与发热部件18热连接的部位相对应的部分。
在回流部中,如上述那样,能产生强的毛细作用力,在各个的顶部所形成的接近部14-1、14-2中,沿容器的长边方向从散热部往吸热部,能够利用毛细作用力使工作液迅速地移动。同时,扁平加工后的容器内的通过毛细结构3-1、3-2的外周面和容器2的内壁面5所形成的空洞部6-1、6-2,作为沿着容器的长边方向而由吸热部往散热部的蒸发后的工作液流动的流路,能够充分地确保蒸气流路。由于具备大的空洞部6-2,因此蒸发后的工作液的流动变得容易。
图14(a)是说明本发明的扁平型热管的另一方式的剖面图。在图14所示的方式中,参照图12所说明的纵向配置的2个毛细结构3-1、3-2,配置在容器的大致中央部,且容器的内壁部具备凹凸部。图14(b)是图14(a)中用圆圈圈起的部分的放大图。如第14(b)图所示,在容器内壁5,被称为沟槽(groove)的凹凸部遍及容器的长边方向全长而形成。如此,通过在容器内壁部形成由凹凸部所构成的沟槽,可强化扁平型热管的毛细作用力,使工作液的回流变容易,而能进一步提升热管的散热效率。
接着说明图14所示的本发明的扁平型热管的制造方法。
制作管状的容器,将沿着长轴方向具有规定形状的缺口部的芯棒插入容器,在由缺口部和容器的内壁所形成的空间部填充金属粉末,在插入芯棒的状态下将容器加热,将金属粉末烧结而形成烧结金属。然后,从容器将芯棒拔除,对容器实施扁平加工,在容器内封入工作液,藉此可制造出本发明的扁平型热管。
参照图15来说明本发明的扁平型热管的制造方法。图15(a)表示具备缺口部的芯棒的立体图。图15(b)表示在管状的容器中插入芯棒的状态的横剖面图。首先,制作大致圆筒形的管状的容器。接着,如图15(a)所示,在能够以大致无间隙的方式插入管状的容器的内壁的圆柱状的芯棒8的一部分,沿着长轴形成将圆弧的一部分切除而形成的柱状的缺口部9。将如此形成缺口部9的芯棒8插入管状容器2的内部。这时,芯棒8的外周面11和容器2的内周面5以大致无间隙的状态互相接触,而在容器2内插入芯棒8。
若将芯棒插入容器内,则如图15(b)所示,具备缺口部9的圆柱状的芯棒8,以和圆筒状的容器2的内壁5之间大致无间隙的状态插入。缺口部9,如上述那样形成柱状,通过圆筒状的容器2的内壁5和2个缺口部9,来形成剖面大致由平坦部分和圆弧所构成的柱状而紧密连接的2个空间部。
接着,在圆筒状的容器中插入具备缺口部的圆柱状的芯棒而形成的柱状的细长空间部,填充金属粉末。金属粉末的材料,例如为青铜、不锈钢等,材料的形状可为球粉体或异形粉体等,通过调节金属粉体的大小可调整后述烧结金属的空隙。
在上述2个柱状的细长空间部填充金属粉末的状态下,以规定温度,也即金属粉末的熔点左右的温度进行加热,而在容器的内壁的一部分形成烧结金属。烧结金属,如上述那样以金属粉末彼此相连的状态来形成,因此容易形成空孔,毛细作用力强,而使工作液的移动变容易。
接着,从容器的内部将芯棒拔除。在从容器将芯棒拔除时,形成于由芯棒的缺口部和容器的内壁所形成空间部的烧结金属,与容器的内壁连接而残留着。也即,沿着容器的长边方向,2个柱状的细长的烧结金属彼此隔着间隔且形成和圆筒状的容器的内壁连接的状态。将如此在内部形成有烧结金属的容器实施扁平加工后的状态,如图14(a)的剖面图所示。扁平加工后的容器的中央部的平坦部分,为了和热源进行热连接,必须要求高的平坦度。
图16是说明本发明的扁平型热管的另一方式的剖面图。在本方式中,在容器的内壁,以覆盖容器2内部整个区域的方式形成烧结金属的薄层。毛细结构3-1、3-2,分别以剖面大致半椭圆形来形成在容器2的平坦部分的上下侧,各个的顶部互相接触或接近而隔着规定距离以下的间隔。也即,在本方式,毛细结构体3由和平坦部的半椭圆柱状烧结金属形成一体而覆盖内壁5全体的薄层的烧结金属所构成。如此通过薄层的烧结金属来覆盖容器内壁5的全体,可强化容器的内壁5全体的毛细作用力。在本方式中,回流部可产生强的毛细作用力,在由半椭圆柱状烧结金属各个的曲部所形成的接近部14-1、14-2而沿着容器的长边方向从散热部往吸热部,能够利用毛细作用力使工作液迅速地移动。
图17及图18是说明本发明的扁平型热管的另一方式的剖面图。图17及图18所示的方式是变形例。也即,在图17所示的方式中,将上下的半椭圆柱状烧结金属的中心轴错位而配置。在本方式中,使邻接的半椭圆柱状烧结金属的曲部的一部分互相接触、或隔着规定距离以下的间隔而接近,其接近部14-1、14-2形成回流部。另外,依据本方式,由于将半椭圆柱彼此的顶部错位而配置,能使容器2的厚度变得更薄。
在图18所示的方式中,多个毛细结构体分别配置在容器的相面对的内壁。也即,如图18所示,在容器2的剖面,在上侧的内壁5隔着规定的间隔配置2个半椭圆柱状烧结金属3-2、3-3,在下侧的内壁5配置1个半椭圆柱状烧结金属3-1,该半椭圆柱状烧结金属3-1与上述2个半椭圆柱状烧结金属3-2、3-3的大致中央相对,且配置成各个的曲部互相接触、或隔着规定距离以下的间隔而互相接近。在本方式中,回流部可产生强的毛细作用力,在由半椭圆柱状烧结金属各个的曲部所形成的接近部14-1、14-2、14-3、14-4,沿着容器的长边方向从散热部往吸热部,能够利用毛细作用力使工作液迅速地移动。空洞部6-1、6-2、6-3、6-4的作用与其它的方式大致相同。
用来形成配置于上述扁平型热管的容器内壁的毛细结构体的烧结金属,可遍及全体形成大致相同的厚度,也可以使用来形成毛细结构体的烧结金属的厚度有变化。
图19和图20是本发明的其它方式的扁平型热管的纵剖面图。在图19及图20所示的方式,用来形成毛细结构体的烧结金属的厚度有变化。
在图19所示的方式,到容器的高温部的规定部位为止,烧结金属的厚度大致相同,从规定部位往低温部,所配置的烧结金属的厚度逐渐变薄。通过使烧结金属(毛细结构体3)为这种构成,工作液容易往高温部回流,且能够加大蒸气的流路面积,并能够更高效率地进行热转移。如此,为了沿容器2的长边方向使烧结金属的厚度产生变化,只要在上述扁平型热管的制造过程中使用沿长边方向以规定形状变化的芯棒即可。
另外,在图20所示的方式中,使容器厚度变化,并由薄部位及厚部位所构成。在容器本身的厚度变化的本方式中,所配置的烧结金属的厚度在所有部位是大致相同的。通过使容器2的形状为这种构成,可获得与上述图20的扁平型热管同样的效果。另外,依据图21所示的方式,能够将高温部,即配置发热组件的部分的热管厚度薄型化,从而能够更高效率地利用热管的配置空间。
将利用上述容器内的剖面图来说明的烧结金属的配置、和参照图19和图20来说明的烧结金属的配置予以适当的组合,可制作出扁平型热管。热管的形状,虽以上述两面都平坦的扁平形状为佳,但并不限定于此,只要至少受热部的其中一面是平坦的即可。
产业上的可利用型
依据本发明,能够确保使液相移动的毛细作用力优异的毛细结构部分、以及成为蒸气流路的充分的空隙,因此即使在吸热部位于散热部上方的情况,也能够获得具有大的热输送量的薄型热管,因此具有良好的产业上可利用型。
【符号说明】
1、10、20、30、40:扁平型热管
2:容器
3:毛细结构体
4:锐角部、顶部
4-1~4-8、14-1~14-4:接触部
5:容器的内壁部
6:空洞部
7:管状网体的内侧的空洞部
8:芯棒
9:缺口部
11:芯棒的外周面
15:平坦部
17:曲部
18:发热部件
25:剖面半圆形的空洞部

Claims (21)

1.一种扁平型热管,其特征在于,
具备:扁平且管形状的密闭的容器;多个毛细结构体,其由对球粉体或异形粉体进行烧结而生成的烧结金属构成,沿着该容器的扁平剖面的纵向或横向互相接触而排列;封入所述容器内的工作液;以及气相的工作液所通过的空洞部,
所述毛细结构体彼此的接触部形成锐角部,
在所述接触部,所述烧结金属发生塑性变形。
2.如权利要求1所记载的扁平型热管,其特征在于,
所述毛细结构体沿所述容器的扁平剖面的纵向或横向排列,且所述毛细结构体彼此实质上沿其长边方向接触。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记载的扁平型热管,其特征在于,
所述毛细结构体沿所述容器的扁平剖面的短径方向排列,且沿其长边方向互相接触。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记载的扁平型热管,其特征在于,
沿所述容器的扁平剖面的短径方向排列且沿其长边方向互相接触的所述毛细结构体具备多组,这些组彼此也形成有互相接触的锐角部。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记载的扁平型热管,其特征在于,
所述毛细结构体由多个管状网体所构成,所述管状网体的上端部及下端部分别接触所述容器的上部内壁及下部内壁,所述管状网体的侧面和邻接的管状网体的侧面接触,
所述锐角部由所述管状网体的上端部和所述容器的上部内壁的接触部、所述管状网体的下端部和所述容器的下部内壁的接触部、所述管状网体的侧面的接触部中的至少其中之一构成。
6.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记载的扁平型热管,其特征在于,
所述毛细结构体由多个圆型烧结金属构成,所述圆型烧结金属的上端部及下端部分别接触所述容器的上部内壁及下部内壁,所述圆型烧结金属的侧面和邻接的圆型烧结金属的侧面接触,
所述锐角部由所述圆型烧结金属的上端部和所述容器的上部内壁的接触部、所述圆型烧结金属的下端部和所述容器的下部内壁的接触部、以及所述圆型烧结金属的侧面的接触部中的至少其中之一构成。
7.如权利要求1所记载的扁平型热管,其特征在于,
所述毛细结构体由对置配置的多个剖面半椭圆型烧结金属所构成,所述剖面半椭圆型烧结金属的剖面直线部分别接触所述容器的上部内壁及下部内壁,所述剖面半椭圆型烧结金属各自的顶部互相接触,所述锐角部至少由所述剖面半椭圆型烧结金属各自的顶部的接触部构成。
8.如权利要求3所记载的扁平型热管,其特征在于,
所述对置配置的多个剖面半圆型烧结金属由多对的剖面半圆型烧结金属所构成,所述剖面半圆型烧结金属和邻接的剖面半圆型烧结金属接触,所述锐角部由所述剖面半圆型烧结金属各自顶部的接触部、以及所述剖面半圆型烧结金属的侧面的接触部构成。
9.如权利要求4所记载的扁平型热管,其特征在于,
所述毛细结构体由对置配置的多个剖面半椭圆型烧结金属所构成,所述剖面半椭圆型烧结金属各自的顶部具备凹部,所述剖面半椭圆型烧结金属的剖面直线部分别接触所述容器的上部内壁及下部内壁,所述剖面半椭圆形烧结金属各自的顶部互相接触而通过对应的2个凹部来形成剖面大致圆形的空洞部,所述锐角部由所述剖面半椭圆型烧结金属各自的顶部的接触部形成。
10.一种扁平型热管,其特征在于,
具备:
将管状成形物挤压变形而形成的气密的扁平型容器;
多个烧结金属所构成的毛细结构体,其中将具有规定形状的缺口部的芯棒插入所述管状成形物,在由所述缺口部和所述管状成形物的内壁所形成的空间部填充由球粉体或异形粉体构成的金属粉末,在填充所述金属粉末且插入所述芯棒的状态下将所述管状成形物加热后,从所述管状成形物将所述芯棒拔出,从而形成所述毛细结构体,该毛细结构体通过所述挤压变形而配置成与所述扁平型容器的内壁相接,在和所述内壁之间及彼此间的至少一部分形成锐角部;
空洞部,其由所述烧结金属的外周面和所述容器的内壁面所形成;以及
工作液,其被封入在所述扁平型容器内,
在与所述内壁相接的部分,所述烧结金属发生塑性变形。
11.如权利要求7所记载的扁平型热管,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烧结金属各自的一部分互相接触而形成接触部,所述多个烧结金属和所述扁平型容器中央的平坦部分的上部内壁及/或下部内壁相接而形成接触部,所述锐角部由所述接触部中至少其中之一而构成。
12.如权利要求8所记载的扁平型热管,其特征在于,
所述烧结金属由对置配置的多个剖面半圆型烧结金属所构成,所述剖面半圆型烧结金属的各自的顶部都具备凹部,所述剖面半圆形烧结金属各自的顶部互相接触而通过对应的2个凹部来形成剖面大致圆形的空洞部。
13.如权利要求9所记载的扁平型热管,其特征在于,
所述烧结金属由对置配置的多对的剖面半椭圆型烧结金属所构成,所述剖面半椭圆型烧结金属和邻接的剖面半椭圆型烧结金属接触,所述锐角部由所述剖面半椭圆型烧结金属各自的顶部的接触部、以及所述剖面半椭圆型烧结金属的侧面的接触部构成。
14.一种扁平型热管,其特征在于,
具备:扁平且管形状的密闭的容器;至少1个的毛细结构体,其由对球粉体或异形粉体进行烧结而生成的烧结金属构成,在该容器内的横剖面具有曲部和平坦部;以及封入所述容器内的工作液,
所述毛细结构体的所述曲部配置成与所述容器的内壁接触,
在与所述内壁相接的部分,所述烧结金属发生塑性变形。
15.一种扁平型热管,其特征在于,
具备:
扁平且管形状的密闭的容器;
由对球粉体或异形粉体进行烧结而生成的烧结金属构成,在该容器内的横剖面具有曲部和平坦部的多个毛细结构体;以及
封入所述容器内的工作液,
邻接的所述多个毛细结构体的所述曲部接触而排列,在所述接触的部分,所述烧结金属发生塑性变形。
16.如权利要求15所记载的扁平型热管,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毛细结构体分别配置在所述容器的相对的内壁。
17.如权利要求1、10、14、15中任一项所记载的扁平型热管,其特征在于,
所述塑性变形的量为大于0且小于等于0.4mm。
18.一种扁平型热管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管状成形物插入具有规定形状的缺口部的芯棒,
在通过所述缺口部和所述管状成形物的内壁所形成的空间部填充金属粉末,
在插入所述芯棒且填充有所述金属粉末的状态下将所述管状成形物加热,以制作出与内壁相接的烧结金属,
从所述管状成形物将所述芯棒拔出,使所述管状成形物挤压变形以形成扁平型容器,其中多个所述烧结金属与所述内壁接触,此外所述烧结金属彼此的至少一部分相互接触,且多个所述烧结金属发生塑性变形,由此多个所述烧结金属和所述内壁之间以及烧结金属彼此间的至少一部分形成锐角部,
在所述扁平型容器内封入工作液而制造出热管。
19.一种扁平型热管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向一端部封闭的管状成形物插入具有平坦的缺口部的剖面大致圆形的芯棒,
在由所述缺口部和所述管状成形物的内壁所形成的空间部填充金属粉末,
在插入所述芯棒的状态下将所述管状成形物加热,在所述管状成形物的内壁对所述金属粉末进行烧结而形成烧结金属,
从所述管状成形物将所述芯棒拔出,
以所述烧结金属和所述内壁相接触且发生塑性变形的方式将所述管状成形物挤压变形,从而形成扁平型容器。
20.一种扁平型热管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向一端部封闭的管状成形物插入具有多个平坦的缺口部的剖面大致圆形的芯棒,
在通过所述缺口部和所述管状成形物的内壁所形成的空间部填充金属粉末,
在插入所述芯棒的状态下对所述管状成形物进行加热,在所述管状成形物的内壁使所述金属粉末烧结而形成多个烧结金属,
从所述管状成形物将所述芯棒拔出,
以所述多个烧结金属彼此接触、且所述烧结金属彼此的至少一方发生塑性变形的方式将所述管状成形物挤压变形,从而形成扁平型容器。
21.如权利要求18至20中任一项所记载的扁平型热管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塑性变形的量为大于0且小于等于0.4mm。
CN201510531436.8A 2009-07-21 2009-07-27 扁平型热管及其制造方法 Active CN10542378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170228 2009-07-21
JP2009170228 2009-07-21
CN2009801596457A CN102449423A (zh) 2009-07-21 2009-07-27 扁平性热管及其制造方法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801596457A Division CN102449423A (zh) 2009-07-21 2009-07-27 扁平性热管及其制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423788A true CN105423788A (zh) 2016-03-23
CN105423788B CN105423788B (zh) 2019-01-01

Family

ID=43498880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801596457A Pending CN102449423A (zh) 2009-07-21 2009-07-27 扁平性热管及其制造方法
CN201510531436.8A Active CN105423788B (zh) 2009-07-21 2009-07-27 扁平型热管及其制造方法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801596457A Pending CN102449423A (zh) 2009-07-21 2009-07-27 扁平性热管及其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2) US9188396B2 (zh)
JP (1) JP4653247B2 (zh)
CN (2) CN102449423A (zh)
TW (1) TWI394927B (zh)
WO (1) WO2011010395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61171B (zh) * 2017-06-23 2019-06-01 日商古河電氣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Heat pipe
CN111788445A (zh) * 2018-03-12 2020-10-16 株式会社藤仓 扁平型热管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43030A (zh) * 2010-05-14 2011-11-16 富瑞精密组件(昆山)有限公司 扁平热导管及其制造方法
JP2012229879A (ja) * 2011-04-27 2012-11-22 Fujikura Ltd 扁平型ヒートパイプ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5902404B2 (ja) * 2011-06-10 2016-04-13 株式会社フジクラ 扁平型ヒートパイプ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US20120325438A1 (en) * 2011-06-27 2012-12-27 Celsia Technologies Taiwan Heat pipe with flexible support structure
JP5809529B2 (ja) * 2011-11-07 2015-11-11 株式会社フジクラ 焼結ヒートパイプの製造方法
JP5700831B2 (ja) * 2011-11-07 2015-04-15 株式会社フジクラ 焼結ヒートパイプの製造方法
TWI519756B (zh) 2011-11-17 2016-02-01 緯創資通股份有限公司 熱管及熱管製造方法
JP2013124781A (ja) * 2011-12-13 2013-06-24 Fujikura Ltd 扁平ヒートパイプ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3217037A (zh) * 2012-01-19 2013-07-24 奇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热管结构
US20130213612A1 (en) * 2012-02-22 2013-08-22 Chun-Ming Wu Heat pipe heat dissipation structure
TW201348671A (zh) * 2012-05-22 2013-12-01 Foxconn Tech Co Ltd 熱管
US9282656B2 (en) * 2012-06-08 2016-03-08 Apple Inc. Gaskets for thermal ducting around heat pipes
CN103868384A (zh) * 2012-12-14 2014-06-18 富瑞精密组件(昆山)有限公司 扁平热管及其制造方法
JP5654186B1 (ja) * 2013-01-25 2015-01-14 古河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ヒートパイプ
TW201437591A (zh) * 2013-03-26 2014-10-01 Asustek Comp Inc 熱管結構
EP3030537B1 (de) * 2013-08-07 2017-12-13 PI Ceramic GmbH Piezokeramischer werkstoff mit reduziertem bleigehalt
CN104422321B (zh) * 2013-08-22 2016-03-02 深圳市凯强热传科技有限公司 金属管、平板型热管及其制造方法
JP6125972B2 (ja) * 2013-10-30 2017-05-10 東芝ホームテクノ株式会社 携帯情報端末
DE102013225077A1 (de) * 2013-12-06 2015-06-11 Continental Automotive Gmbh Wärmerohr mit Verdrängungskörpern
JP5685656B1 (ja) 2014-01-17 2015-03-18 株式会社フジクラ ヒートパイプ
US10698458B2 (en) * 2014-06-02 2020-06-30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Integrated vapor chamber for thermal management of computing devices
US10037202B2 (en) 2014-06-03 2018-07-31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Techniques to isolating a portion of an online computing service
US20160010927A1 (en) * 2014-07-14 2016-01-14 Fujikura Ltd. Heat transport device
JP5750188B1 (ja) * 2014-07-15 2015-07-15 株式会社フジクラ ヒートパイプ
CN105698580B (zh) 2014-11-28 2017-11-03 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热管
US11454456B2 (en) 2014-11-28 2022-09-27 Delta Electronics, Inc. Heat pipe with capillary structure
CN105698579A (zh) * 2014-11-28 2016-06-22 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热管
CN105698578A (zh) * 2014-11-28 2016-06-22 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热管
US10458720B2 (en) 2015-07-22 2019-10-29 Furukawa Electric Co., Ltd. Heat transfer device
TWI608213B (zh) * 2015-07-30 2017-12-11 Furukawa Electric Co Ltd Heat transfer device
CN105202958A (zh) * 2015-10-09 2015-12-30 昆山捷桥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改进型热管及其制备方法
JP6605918B2 (ja) * 2015-10-30 2019-11-13 古河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ヒートパイプ
WO2017115771A1 (ja) * 2015-12-28 2017-07-06 古河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ヒートパイプ
CN208567611U (zh) * 2015-12-28 2019-03-01 古河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热管
JP6868476B2 (ja) * 2016-06-14 2021-05-12 古河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ヒートパイプ
CN106017176B (zh) * 2016-07-18 2018-11-02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手机散热用超薄热管及其制造方法
JP6615383B2 (ja) * 2016-11-22 2019-12-04 株式会社フジクラ ヒートパイプ
KR102617349B1 (ko) 2016-12-02 2023-12-2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인쇄회로기판, 및 이를 가지는 솔리드 스테이트 드라이브 장치
WO2018198372A1 (ja) 2017-04-28 2018-11-01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ベーパーチャンバー
JP2021036175A (ja) * 2017-09-29 2021-03-04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ベーパーチャンバー
CN109780903A (zh) * 2017-11-10 2019-05-21 双鸿电子科技工业(昆山)有限公司 散热装置
JP6442594B1 (ja) * 2017-12-25 2018-12-19 株式会社フジクラ 放熱モジュール
TWI645155B (zh) * 2018-02-27 2018-12-21 雙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散熱裝置
CN109631636B (zh) * 2018-12-13 2021-08-20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薄型热管、薄型热管的制作方法及电子设备
JP6606267B1 (ja) * 2018-12-28 2019-11-13 古河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ヒートシンク
CN213273897U (zh) * 2019-04-11 2021-05-25 讯凯国际股份有限公司 散热装置
CN219776443U (zh) * 2021-03-05 2023-09-29 古河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热管
EP4350271A1 (en) * 2021-06-04 2024-04-10 Porite Corporation Manufacturing method and heat exchanger

Family Cites Families (2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351388A (en) * 1980-06-13 1982-09-28 Mcdonnell Douglas Corporation Inverted meniscus heat pipe
JPS6152587A (ja) 1984-08-21 1986-03-15 Toshiba Corp マイクロヒ−トパイプ
TW407455B (en) * 1997-12-09 2000-10-01 Diamond Electric Mfg Heat pipe and its processing method
JP4382891B2 (ja) * 1998-08-28 2009-12-16 古河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扁平ヒートパイプとその製造方法
JP4278739B2 (ja) * 1998-08-28 2009-06-17 古河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扁平ヒートパイプとその製造方法
US6085831A (en) * 1999-03-03 2000-07-11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Direct chip-cooling through liquid vaporization heat exchange
JP2001033178A (ja) 1999-07-21 2001-02-09 Furukawa Electric Co Ltd:The 板型ヒートパイプとその製造方法
JP2002213887A (ja) 2001-01-22 2002-07-31 Edl:Kk ヒートパイプとその成形方法
US6725810B2 (en) * 2001-04-02 2004-04-27 Wayne D. Schwartz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an animal
US20070130769A1 (en) * 2002-09-03 2007-06-14 Moon Seok H Micro heat pipe with pligonal cross-section manufactured via extrusion or drawing
JP2004198096A (ja) * 2002-10-25 2004-07-15 Furukawa Electric Co Ltd:The 優れた毛細管力を有する扁平型ヒートパイプ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冷却装置
US6901994B1 (en) * 2004-01-05 2005-06-07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Flat heat pipe provided with means to enhance heat transfer thereof
US7159647B2 (en) * 2005-01-27 2007-01-09 Hul-Chun Hsu Heat pipe assembly
CN100425936C (zh) 2005-04-29 2008-10-15 富准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具有加促流动之管体
CN1862210A (zh) * 2005-05-13 2006-11-15 林项武 热管复合吸液芯
CN100437005C (zh) 2005-07-08 2008-11-26 富准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扁平式热管
CN1955628A (zh) 2005-10-24 2007-05-02 富准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热导管
TW200724844A (en) * 2005-12-19 2007-07-01 Jian-Dih Jeng Capillary design for heat pipe
US20080142196A1 (en) * 2006-12-17 2008-06-19 Jian-Dih Jeng Heat Pipe with Advanced Capillary Structure
JP2008286454A (ja) * 2007-05-16 2008-11-27 Furukawa Electric Co Ltd:The 高性能薄型ヒートパイプ
US20090071633A1 (en) * 2007-09-13 2009-03-19 Forcecon Technology Co., Ltd. Heat pipe structure
JP2009068787A (ja) * 2007-09-14 2009-04-02 Furukawa Electric Co Ltd:The 薄型ヒートパイプ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TW200923307A (en) * 2007-11-21 2009-06-01 Forcecon Technology Co Ltd Multiple channel flat heat pipe having sintered wick structure
JP4653187B2 (ja) * 2008-01-31 2011-03-16 古河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薄型ヒートパイプ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TW201038896A (en) * 2009-04-16 2010-11-01 Yeh Chiang Technology Corp Ultra-thin heat pipe
TW201100736A (en) * 2009-06-17 2011-01-01 Yeh Chiang Technology Corp Superthin heat pipe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61171B (zh) * 2017-06-23 2019-06-01 日商古河電氣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Heat pipe
US11313627B2 (en) 2017-06-23 2022-04-26 Furukawa Electric Co., Ltd. Heat pipe
CN111788445A (zh) * 2018-03-12 2020-10-16 株式会社藤仓 扁平型热管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449423A (zh) 2012-05-09
JP4653247B2 (ja) 2011-03-16
US20160033206A1 (en) 2016-02-04
US10408547B2 (en) 2019-09-10
TWI394927B (zh) 2013-05-01
CN105423788B (zh) 2019-01-01
JP2011043320A (ja) 2011-03-03
TW201104203A (en) 2011-02-01
US9188396B2 (en) 2015-11-17
WO2011010395A1 (ja) 2011-01-27
US20120118537A1 (en) 2012-05-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423788A (zh) 扁平型热管及其制造方法
Jafari et al. The utilization of selective laser melting technology on heat transfer devices for thermal energy conversion applications: A review
CN102853699B (zh) 冷却器
US20170234625A1 (en) Heat Pipe
JP4653187B2 (ja) 薄型ヒートパイプ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US8919427B2 (en) Long-acting heat pipe and corresponding manufacturing method
JP2009068787A (ja) 薄型ヒートパイプ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US20100319882A1 (en) Ultra-thin heat pip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JP5778302B2 (ja) 熱輸送装置
TW201038896A (en) Ultra-thin heat pipe
CN101581548B (zh) 一种超薄热管
JP2013195001A (ja) ヒートパイプ、及びヒートパイプを組み込んだ放熱機器
WO2017013761A1 (ja) 熱輸送装置
CN101749977A (zh) 热导管及其制造方法
CN107062964B (zh) 具有纤维束吸液芯结构的多通道铝平板热管的制备方法
CN101844297B (zh) 一种热管的制作方法及其热管
JP2004198096A (ja) 優れた毛細管力を有する扁平型ヒートパイプ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冷却装置
US20120227933A1 (en) Flat heat pipe with sectional differences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JP5567059B2 (ja) 薄型ヒートパイプ
CN202254982U (zh) 薄型热管结构
CN102778156A (zh) 薄型热管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Filippou et al. A review of microfabrication approache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in, flattened heat pipes and vapor chambers for passive electronic cooling applications
CN100529638C (zh) 复合毛细结构的热管及其制造方法
JP2013124781A (ja) 扁平ヒートパイプ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203489758U (zh) 热管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