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389059B - 紙幣送出機構 - Google Patents

紙幣送出機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389059B
TWI389059B TW097142195A TW97142195A TWI389059B TW I389059 B TWI389059 B TW I389059B TW 097142195 A TW097142195 A TW 097142195A TW 97142195 A TW97142195 A TW 97142195A TW I389059 B TWI389059 B TW I389059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banknote
shutter
roller
delivery
gat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714219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0926073A (en
Inventor
Shinji Ohara
Original Assignee
Oki Electric In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ki Electric Ind Co Ltd filed Critical Oki Electric Ind Co Ltd
Publication of TW2009260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92607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38905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389059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DHANDLING OF COINS OR VALUABLE PAPERS, e.g. TESTING, SORTING BY DENOMINATIONS, COUNTING, DISPENSING, CHANGING OR DEPOSITING
    • G07D11/00Devices accepting coins; Devices accepting, dispensing, sorting or counting valuable papers
    • G07D11/10Mechanical details
    • G07D11/16Handling of valuable papers
    • G07D11/165Pick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3/00Separating articles from piles
    • B65H3/02Separating articles from piles using friction forces between articles and separator
    • B65H3/06Rollers or like rotary separators
    • B65H3/0676Rollers or like rotary separators with two or more separator rollers in the feeding direction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DHANDLING OF COINS OR VALUABLE PAPERS, e.g. TESTING, SORTING BY DENOMINATIONS, COUNTING, DISPENSING, CHANGING OR DEPOSITING
    • G07D11/00Devices accepting coins; Devices accepting, dispensing, sorting or counting valuable papers
    • G07D11/10Mechanical details
    • G07D11/14Inlet or outlet ports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FCOIN-FREED OR LIKE APPARATUS
    • G07F19/00Complete banking systems; Coded card-freed arrangements adapted for dispensing or receiving monies or the like and posting such transactions to existing accounts, e.g. automatic teller machines
    • G07F19/20Automatic teller machines [ATMs]
    • G07F19/201Accessories of ATM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701/00Handled material; Storage means
    • B65H2701/10Handled articles or webs
    • B65H2701/19Specific article or web
    • B65H2701/1912Banknotes, bills and cheques or the like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DHANDLING OF COINS OR VALUABLE PAPERS, e.g. TESTING, SORTING BY DENOMINATIONS, COUNTING, DISPENSING, CHANGING OR DEPOSITING
    • G07D2211/00Paper-money handling devic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Accounting & Taxation (AREA)
  • Finance (AREA)
  • Sheets, Magazines, And Separation Thereof (AREA)
  • Controlling Sheets Or Webs (AREA)

Description

紙幣送出機構
本發明是關於一種在現金自動存取機等的自動交易裝置的紙幣入出金口等處所設置之紙幣送出機構。
在習知的紙幣入出金口處所設置的紙幣送出機構包括:紙幣貯存部,其採用可在接收所投入的紙幣之投入位置和送出所接收的紙幣之送出位置之間進行轉動的構成;送出輥,其運送該送出位置的紙幣;紙幣按壓部,其形成〔ㄑ〕字狀,並利用〔ㄑ〕字狀的上端部將紙幣按壓在送出輥上;閘門部,其由供給(feeder)輥和分離輥構成,用於將送出輥所搬運的紙幣一張張地進行分離;閘門引導部,其將紙幣的頂端向閘門部進行引導;而且,利用紙幣按壓部來按壓被投入到紙幣貯存部中的紙幣,並使紙幣貯存部向送出位置進行轉動,將紙幣按壓在送出輥上,且使送出輥及供給輥向送出方向旋轉,並將紙幣一張張地分離且向入金紙幣搬運路徑送出(例如,參照專利文獻1。)。
而且,通常當在紙幣的分離中偵測到歪斜等分離異常時,使送出輥及供給輥逆轉而將該紙幣向紙幣貯存部退回,並使紙幣貯存部轉動到投入位置,請求利用者再次投入產生了分離異常的紙幣等。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早期公開之特開2007-4554號公報(第4頁段落0014-第6頁段落0031、第2圖、第8圖)
但是,在上述習知的技術中,當偵測到分離異常時,是使送出輥及供給輥逆轉而將該紙幣向紙幣貯存部退回,並為了請求利用者進行再次投入而使紙幣貯存部轉動到投入位置,所以,如向紙幣貯存部退回的該紙幣的頂端還未返回來而是紙幣的頂端位於閘部附近,則紙幣的頂端的露出部咬入閘門引導部和紙幣貯存部之間的間隙中,使紙幣貯存部的旋轉負荷增加,無法使紙幣貯存部轉動到投入位置,存在會使安裝了紙幣送出機構的現金自動存取機等的工作停止之問題。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為了解決上述問題而形成的,在偵測到紙幣的分離異常的情況下,使紙幣貯存部順利地向投入位置進行轉動之裝置。
本發明為了解決上述課題而提供一種紙幣送出機構,包括:紙幣貯存部,其採用可在接收所投入的紙幣之投入位置和送出前述所接收的紙幣之送出位置之間進行轉動的構成;送出輥,其運送處於前述送出位置的紙幣;紙幣按壓部,其將前述送出位置上的紙幣按壓在前述送出輥上;閘門部,其由供給輥和分離輥構成,用於將前述送出輥所搬運的紙幣一張張地進行分離;閘門引導部,其將紙幣的頂端向前述閘門部進行引導;本紙幣送出機構的特徵在於:設置有至少2個閘門桿(lever),該閘門桿採用可在打開前述閘門部的打開位置和關閉前述閘門部的關閉位置之間轉動的構成,而且,前述閘門桿以將位於前述關閉位 置的閘門桿的前述送出輥側的面,和前述閘門引導部的前述送出輥側的面順滑地連接之形態來進行配置。
因此,本發明能夠得到這樣的效果,可使閘門桿向閘門部的關閉位置進行轉動,並將產生了分離異常的紙幣的露出部壓回到紙幣貯存部內,且利用由閘門桿及閘門引導部所形成的引導面,防止紙幣的露出部向閘門引導部和紙幣貯存部之間的間隙的咬入,並使紙幣貯存部向投入位置順滑地轉動,而且,在紙幣的分離動作之前,使閘門桿向關閉位置轉動,並使供給輥及送出輥沿著送出方向旋轉,且利用閘門桿使紙幣的頂端對齊,能夠防止進行分離動作的紙幣產生分離異常於未然。
以下參照圖示來對本發明的紙幣送出機構的實施例進行說明。
〔實施例1〕
圖1所示為實施例的紙幣送出機構之剖面的說明圖,圖2所示為實施例的紙幣送出機構之上面的說明圖。
另外,圖2所示為除了圖1的搬運路徑、閘門引導部、擋板等以外之狀態的上面圖。
在圖1、圖2中,1為紙幣送出機構,其安裝在作為未圖示的上部裝置之自動交易裝置的現金自動存取機等的紙幣入出金口處。
2為紙幣貯存部,是由正面板2a、2片側板2b、2c(參照圖2)、背面板2d及底板2e構成之在一面形成有開口3 的框體,採用在接收紙幣P的投入之投入位置A(圖1的粗虛線所示的位置)和送出所接收的紙幣P之送出位置B(圖1的雙點劃線所示的位置)之間,可以未圖示的旋轉支點為中心進行轉動之構成。
4為供給輥,在處於送出位置B的紙幣貯存部2的背面板2d之紙幣P的送出方向(只稱作〔送出方向〕。)的下流側,沿著紙幣P的長邊方向配置,且為了使紙幣P的搬運容易,而在其外周面的一部分上安裝橡膠等的摩擦係數大的高摩擦構件,並利用未圖示的動力傳送系統而正反可旋轉地構成。
另外,本實施例的紙幣P的送出方向為紙幣P的短邊方向。
5為分離輥,採用這樣的構成,在其與供給輥4之間挾持沿著送出方向傳送的紙幣P之相反側,使外周面稍稍重疊配置,並利用未圖示的動力傳送系統,沿著與送出方向相反的方向,亦即使紙幣P可只沿著向紙幣貯存部2返回的方向進行旋轉,而且,當同時搬運多張紙幣P時,具有將紙幣P一張張地進行分離之機能。
該供給輥4和分離輥5的重疊部,作為將送出的紙幣一張張地進行分離之閘門部6而發揮機能。
7為送出輥,是以在送出輥4的送出方向的上部側,從處於送出位置B之紙幣貯存部2的背面板2d上所設置的窗部,使外周面向紙幣貯存部2的內部突出,且與供給輥4的共同切線形成水平之形態而配置著,而且,採用在 其外周面的一部分上,安裝與供給輥4同樣的高摩擦構件,可利用未圖示的動力傳送系統而與供給輥4同步地進行正反旋轉之構成,具有將處於送出位置B的紙幣P的最下部的紙幣P向閘門部6的方向進行搬運之機能。
8為搬運輥,其與供給輥4對向地配置在分離輥5的送出方向的下流側,具有與供給輥4之間挾持由閘門部6所分離的紙幣P,並送出到構成搬運路徑9的一對搬運引導部9a、9b間之機能。
而且,在搬運引導部9a上設置有窗部,用於使分離輥5及搬運輥8的各個外周面突出到搬運引導部9a、9b之間,在搬運引導部9b上設置有窗部,用於使供給輥4的外周面突出到搬運引導部9a、9b之間。
11為閘門引導部,是將大圓弧部和小圓弧部連接構成,其中,大圓弧部是空開規定的間隙,沿著在投入位置A向送出位置B的方向或者其相反方向上進行轉動之紙幣貯存部2的背面板2d頂端的軌跡而形成圓弧狀,小圓弧部是將從紙幣貯存部2利用送出輥7所搬運之紙幣P的頂端導向閘門部6而形成圓弧狀。
另外,本實施例的閘門引導部11是與搬運引導部9a一體形成。
12為紙幣按壓部,為在紙幣貯存部2的內部所安裝的大致〔ㄑ〕字狀的板狀構件,采用在紙幣貯存部2的內部對底板2e平行移動,且可以底板2e側所設置的未圖示的旋轉支點為中心而轉動之構成,具有將處於送出位置B的 紙幣P的頂端部,以〔ㄑ〕字状的上端部按壓在送出輥7上並給予適當的進給力之機能。
13為在現金自動存取機等的紙幣入出金口處所設置的擋板,配置在紙幣貯存部2、閘門引導部11、紙幣按壓部12等的上方,採用以紙幣P的投入時或接收時進行打開動作以打開紙幣貯存部2的開口部3,在紙幣P的投入後或接收後進行關閉動作以確保安全之構成。
15為通過偵測感測器,是由發光部和受光部構成的光學式感測器,其中,發光部和受光部挾持著在一對搬運引導部9a、9b間所形成的搬運路徑9而對向配置,而且,以其光軸與搬運路徑9成垂直之形態,配置在搬運輥8的送出方向的下流側,而且,由受光部偵測來自發光部的光被紙幣遮斷的情況,並根據受光部所偵測的光的明暗而偵測紙幣P的通過。
16為閘門桿,採用在打開閘門部6的打開位置C(圖1中以實線所示的位置)和關閉閘門部6的關閉位置D(圖1中以虛線所示的位置)之間,可以旋轉支點17為中心而進行轉動之構成,在當轉動到關閉位置D時,閘門桿16的送出輥7側的面與閘門引導部11的大圓弧部的送出輥7側的面順滑地連結之位置上,沿著紙幣P的長邊方向配置多個(在本實施例中為3個)閘門桿16,具有後述的步驟S4(低速傳送步驟)中的紙幣P的頂端的對齊機能和步驟SA3(按回步驟)中的紙幣P的露出部的按回機能。
18為閘門殘留偵測感測器,是使發光部和受光部挾持 搬運路徑9而對向配置的光學式感測器,是在閘門部6的送出方向的下部側,與閘門桿16鄰接配置多個(在本實施例中為與閘門桿16相同的數目),而且,以使通過搬運引導部9a、9b之間的光軸在搬運輥8和供給輥4的挾持部的閘門部6側,形成閘門桿16頂端的轉動軌跡E(在圖1中以單點劃線表示的圓弧)的閘門部6側之形態而進行配置,而且,根據受光部所偵測的光的明暗而偵測在閘門部6的附近所殘留的紙幣P。
以下,利用圖3至圖7,依據S所示的步驟,對將本實施例的紙幣送出機構1安裝在現金自動存取機的入出金口處之情況下的入金交易處理中的紙幣P的分離送出動作進行說明。
另外,圖4、圖6中的(a)表示(b)所示之剖面中的上面,是表示除了搬運路徑9、閘門引導部11、紙幣按壓部12、擋板13等以外的狀態(在圖8~圖10、圖13、圖14中相同。)。
步驟S1(圖3、待機步驟):利用者於現金自動存取機選擇入金交易,結束卡插入等規定的作業,在從現金自動存取機送出紙幣P的收取指令之前,使紙幣貯存部2處於投入位置A,閘門桿16處於開放位置C,並使紙幣按壓部12退讓到接近正面板2a的待機位置,且使供給輥4及送出輥7的旋轉停止,使擋板13成為關閉動作狀態而進行待機。
步驟S2(圖4、收取步驟):當從現金自動存取機送出 紙幣P的收取指令時,使擋板13進行打開動作,以打開位於投入位置A之紙幣貯存部2的開口3,收取利用者所投入的紙幣P。
步驟S3(圖5、紙幣貯存部向送出位置的轉動步驟):當利用未圖示的貯存部內殘留偵測感測器偵測到投入了紙幣P时,使擋板13進行開關動作,並使紙幣按壓部12從待機位置移動、轉動,移動到圖4之(b)中的左方,且利用〔ㄑ〕字狀的上端部,將處於投入位置A之所接收的紙幣P的頂端部按壓在紙幣貯存部2的背面板2d上,並使紙幣貯存部2從投入位置A轉動到送出位置B,且將紙幣P按壓在送出輥7上。
步驟S4(圖6、低速傳送步驟):使閘門桿16從開放位置C向關閉位置D轉動以關閉閘門部6,並使按壓處於送出位置B上的紙幣P之紙幣按壓部12而移動、轉動,且移動到圖6之(b)中的紙幣P上方的解除位置,解除紙幣按壓部12對紙幣P的向送出輥7的按壓。
然後,使供給輥4及送出輥7以較分離送出時低的速度,沿著送出方向只旋轉規定的角度(是指向圖6所示的箭形符號方向的旋轉。),並使紙幣P的頂端與閘門桿16抵接,將分離動作前的紙幣P的頂端對齊。
步驟5(圖7、分離步驟):使紙幣按壓部12移動、轉動,並從解除位置移動到圖7中的紙幣P上的按壓位置,且利用紙幣按壓部12將紙幣P向送出輥7進行按壓,並使閘門桿16從關閉位置D向打開位置C轉動,打開閘 門部6,且使供給輥4及送出輥7按照規定的速度沿著送出方向進行旋轉,將由紙幣按壓部12所按壓的紙幣P的最下部的紙幣P,利用送出輥7向閘門部6進行搬運,並將由閘門部6的供給輥4和分離輥5一張張地進行分離的紙幣P,挾持在搬運輥8和供給輥4之間而向搬運路徑9送出。
此時,現金自動存取機從供給輥4的旋轉角度和紙幣通過感測器15的明暗的組合、變暗偵測時間,而監視被送出到搬運路徑9之紙幣P的通過。
然後,當未圖示的貯存部內殘留偵測感測器偵測不到紙幣貯存部2內的紙幣P的存在時,使供給輥4及送出輥7的旋轉停止,並使紙幣貯存部2從送出位置B轉動到投入位置A,使紙幣按壓部12向待機位置移動,返回到圖3所示的待機狀態,待機等候下一交易處理。
這樣,利用本實施例的紙幣送出機構1而進行紙幣P的正常時的分離送出動作。
對在上述的步驟S5之紙幣P的分離中偵測到歪斜等分離異常的情況下的異常恢復動作,利用圖8至圖15,按照SA所示的步驟來進行說明。
步驟SA1(圖8、異常偵測步驟):在上述的步驟S5內的利用通過偵測感測器15等所進行之紙幣P的通過監視中,當從供給輥4的旋轉角度和紙幣通過感測器15的明暗的組合、變暗偵測時間,如圖8之(a)所示,偵測到被送出到搬運路徑9中的紙幣P的歪斜時(以下將偵測到歪 斜的該紙幣稱作紙幣Ps),停止供給輥4及送出輥7的旋轉。
步驟SA2(圖9、返回步驟):在使供給輥4及送出輥7停止後,使按壓位於送出位置B的紙幣P之紙幣按壓部12移動到解除位置,解除紙幣按壓部12對紙幣P的按壓,並使供給輥4及送出輥7按照規定的速度,在規定的時間沿著與送出方向相反的方向進行旋轉(稱作逆向旋轉。),且利用送出輥7而使該紙幣Ps返回到紙幣貯存部2。
然後,當經過規定的時間後使供給輥4及送出輥7的逆向旋轉停止時,利用多個閘門殘留偵測感測器18而確認返回狀態,在確認所有的閘門殘留偵測感測器18形成明狀態(圖9之(a)所示的狀態)之情況下,向步驟SA3(圖10)轉移。
即使存在一個暗狀態的閘門殘留偵測感測器18(圖13之(a)所示的狀態),也轉移向後述的步驟SA6(圖13)。
步驟SA3(圖10、按回步驟):在確認全部的閘門殘留偵測感測器18形成明狀態的情況下,解除紙幣按壓部12對紙幣P的按壓,並在該狀態下使閘門桿16從閘門部6的打開位置C向關閉位置D轉動,且利用向關閉位置D轉動的閘門桿16,將紙幣Ps的露出部按回到紙幣貯存部2內。
藉此,紙幣Ps的露出部的端部至少在與閘門桿16抵接的狀態下被收納在紙幣貯存部2內,且利用閘門桿16 及閘門引導部11而形成紙幣P的端部的引導面。
步驟SA4(圖11、紙幣貯存部向投入位置的轉動步驟):在將紙幣Ps的露出部按回後,使閘門桿16為關閉位置D,並在該狀態下使紙幣按壓部12移動到按壓位置,按壓處於送出位置B的紙幣P,且使紙幣貯存部2從送出位置B向投入位置A轉動。
步驟SA5(圖12、退還步驟):在使紙幣貯存部2向投入位置A進行轉動後,使紙幣按壓部12移動到待機位置並解除紙幣P的按壓,且使閘門13進行打開動作,打開位於投入位置A之紙幣貯存部2的開口3,將產生了分離異常的紙幣Ps等暫時退還給利用者。
然後,當利用者對紙幣Ps等的彎曲等進行矯正,並再次投入所退還的紙幣P時,利用未圖示的貯存部內殘留偵測感測器而偵測到紙幣P被再次投入,並向上述步驟S3返回,繼續進行分離送出動作。
步驟SA6(圖13、再按壓步驟):在確認至少1個閘門殘留偵測感測器18為暗狀態的情況下,使臨時移動到解除位置的紙幣按壓部12,再次移動到按壓位置並將紙幣P按壓在送出輥7上。
步驟SA7(圖14、強制返回步驟):在利用紙幣按壓部12按壓紙幣P的狀態下,使供給輥4及送出輥7按照規定的速度再次進行逆轉,並利用送出輥7將該紙幣Ps強制拉回到紙幣貯存部2內。
步驟SA8(圖15、閘門桿轉動步驟):在將紙幣Ps 強制拉回之後,利用紙幣按壓部12按壓紙幣P,並在該狀態下,使閘門桿16從閘門部6的打開位置C向關閉位置D轉動。
藉此,使紙幣貯存部2內的紙幣Ps等的閘門部6側的端部,在至少與閘門桿16抵接的狀態下被收納,且利用閘門桿16及閘門引導部11而形成紙幣P的端部的引導面。
其後的動作與上述的步驟SA4(圖11)以後的動作相同,所以省略說明。
這樣,在本實施例的分離異常時的異常恢復動作中,是在利用步驟SA2進行該紙幣Ps的返回動作後,於步驟SA3中使閘門桿16向閘門部6的關閉位置D轉動,並將紙幣Ps的露出部按回到紙幣貯存部2內,所以,紙幣Ps的露出部至少可收納在由閘門桿16及閘門引導部11所形成的引導面的內側,不會使紙幣Ps等的露出部咬入閘門引導部11和紙幣貯存部2之間的間隙中,能夠使紙幣貯存部2順滑地移動到投入位置A,可使安裝了紙幣送出機構1之現金自動存取機等的工作效率提高。
而且,為了將產生了分離異常的紙幣Ps等臨時退回給利用者,當在步驟SA4中使紙幣貯存部2向投入位置A轉動時,使閘門桿16為關閉位置D並使紙幣貯存部2轉動,所以,利用閘門桿16和閘門引導部11而形成順滑的引導面,即使紙幣端與閘門桿16接觸,也不會使紙幣端掛在引導面上,能夠順滑地進行紙幣貯存部2向投入位置A的轉動。
另外,將閘門殘留偵測感測器18的光軸配置在閘門桿16頂端的轉動軌跡E的閘門部6側,在步驟SA3中,是在利用多個閘門殘留偵測感測器18確認紙幣Pa的返回狀態後,使閘門桿16向關閉位置D進行轉動,所以,可不弄傷紙幣Pa的露出部而使閘門桿16向關閉位置D進行轉動。
另外,在上述的分離送出動作中,當進行其步驟S4的低速傳送動作時,使閘門桿16向關閉位置D轉動,並在解除紙幣按壓部12對紙幣P的按壓之狀態下,使供給輥4及送出輥7向送出方向旋轉,且使紙幣P的頂端與閘門桿16抵接,所以,即使在低速傳送動作時產生歪斜,該紙幣P的頂端也會與閘門桿16抵接而修正歪斜,並在該處追加後續的紙幣,可在分離動作前使紙幣P的頂端對齊,能夠防止在步驟S5的分離動作中產生歪斜或卡塞(jam)等分離異常於未然。
該構成在因為所投入的紙幣P的張數少,而使因紙幣P的自重所形成的對送出輥7的按壓力不足,容易受到彎曲等紙幣狀態的影響之情況下,特別有用。
而且,該構成在混合有因金種而使紙幣P的大小不同的海外紙幣那樣,多種不同大小的紙幣P混合進行處理之情況下,對其中的小型紙幣的處理特別有效。
在這種情況下,閘門桿16的位置如圖16所示,可採用這樣的配置,當沿著所處理的紙幣中的、長邊方向的長度最短的小型紙幣的短邊方向之側端,與紙幣貯存部2的 一側板例如側板2c抵接時,位於另一側板2b側的閘門桿16a較小型紙幣的另一側端,靠近一側板2c側。
小型紙幣的側端在與側板2b抵接之情況下的側板2c側的閘門桿16b的情況下也相同。
而且,處理日本紙幣的情況也相同。作為這種情況下的小型紙幣相當於一千日元的紙幣。
如以上所說明的,在本實施例中,紙幣送出機構設置有:紙幣貯存部,其採用可在投入位置A和送出位置B之間進行轉動的構成;送出輥,其運送處於送出位置B的紙幣P;紙幣按壓部,其將該紙幣P按壓在送出輥上;閘門部,其由供給輥和分離輥構成,用於將送出輥所搬運的紙幣一張張地進行分離;閘門引導部,其將紙幣P的頂端向閘門部進行引導;多個閘門桿,其採用在閘門部的打開位置C和關閉位置D之間可轉動的構成;而且,該閘門桿是以使位於關閉位置D的閘門桿和閘門引導部的各個送出輥側的面順滑地連接之形態來進行配置,從而可使閘門桿向閘門部的關閉位置D進行轉動,並將產生了分離異常的紙幣Ps的露出部壓回到紙幣貯存部內,且利用由閘門桿及閘門引導部所形成的引導面,防止紙幣Ps等的露出部向閘門引導部和紙幣貯存部間的間隙的咬入,並使紙幣貯存部向投入位置A順滑地進行轉動,而且,在紙幣P的分離動作之前,使閘門桿向關閉位置D進行轉動,並使供給輥及送出輥沿著送出方向而旋轉,且利用閘門桿使紙幣P的頂端對齊,能夠防止進行分離動作的紙幣P產生的分離異常於 未然。
另外,在上述實施例的說明中,是沿著紙幣的長邊方向分別設置3個閘門桿或閘門殘留偵測感測器,但閘門桿或閘門殘留偵測感測器分別為2個以上即可,並不限定於3個。
在這種情況下,如設置2個閘門桿或閘門殘留偵測感測器,則可分別配置在沿著紙幣的短邊方向的兩端部。
而且,在上述實施例的說明中,是將紙幣送出機構安裝在作為自動交易裝置的現金自動存取機上,但自動交易裝置並不限定於前述說明,只要是現金處理裝置或定期票發行機等具有同時收取多張紙幣的機能之自動交易裝置,無論是何種自動交易裝置都可適用。
另外,在上述實施例的說明中,是以紙幣的分離送出動作作為例子,但也可適用於同時收取多張票據等的紙張類並對所接收的紙張類進行分離送出動作之情況。
1‧‧‧紙幣送出機構
2‧‧‧紙幣貯存部
2a‧‧‧正面板
2b、2c‧‧‧側板
2d‧‧‧背面板
2e‧‧‧底板
3‧‧‧開口
4‧‧‧供給輥
5‧‧‧分離輥
6‧‧‧閘門部
7‧‧‧送出輥
8‧‧‧搬運輥
9‧‧‧搬運路徑
9a、9b‧‧‧搬運引導部
11‧‧‧閘門引導部
12‧‧‧紙幣按壓部
13‧‧‧擋板
15‧‧‧通過偵測感測器
16‧‧‧閘門桿
17‧‧‧旋轉支點
18‧‧‧閘門殘留偵測感測器
A‧‧‧投入位置
B‧‧‧送出位置
C‧‧‧打開位置
D‧‧‧關閉位置
E‧‧‧轉動軌跡
P‧‧‧紙幣
圖1所示為實施例的紙幣送出機構之剖面的說明圖。
圖2所示為實施例的紙幣送出機構之上面的說明圖。
圖3所示為實施例的紙幣送出機構之待機步驟的說明圖。
圖4之(a)、(b)所示為實施例的紙幣送出機構之收取步驟的說明圖。
圖5所示為實施例的紙幣送出機構的紙幣貯存部向送出位置的轉動步驟之說明圖。
圖6之(a)、(b)所示為實施例的紙幣送出機構之低速傳送步驟的說明圖。
圖7所示為實施例的紙幣送出機構之分離步驟的說明圖。
圖8之(a)、(b)所示為實施例的紙幣送出機構之異常偵測步驟的說明圖。
圖9之(a)、(b)所示為實施例的紙幣送出機構之返回步驟的說明圖。
圖10之(a)、(b)所示為實施例的紙幣送出機構之按回步驟的說明圖。
圖11所示為實施例的紙幣送出機構的紙幣貯存部向投入位置的轉動步驟之說明圖。
圖12所示為實施例的紙幣送出機構之退還步驟的說明圖。
圖13之(a)、(b)所示為實施例的紙幣送出機構之再按壓步驟的說明圖。
圖14之(a)、(b)所示為實施例的紙幣送出機構之強制返回步驟的說明圖。
圖15所示為實施例的紙幣送出機構之閘門桿轉動步驟的說明圖。
圖16所示為實施例的紙幣送出機構之閘門桿位置的說明圖。
1‧‧‧紙幣送出機構
2‧‧‧紙幣貯存部
2a‧‧‧正面板
2b、2c‧‧‧側板
2d‧‧‧背面板
2e‧‧‧底板
3‧‧‧開口
4‧‧‧供給輥
5‧‧‧分離輥
6‧‧‧閘門部
7‧‧‧送出輥
8‧‧‧搬運輥
9‧‧‧搬運路徑
9a、9b‧‧‧搬運引導部
11‧‧‧閘門引導部
12‧‧‧紙幣按壓部
13‧‧‧擋板
15‧‧‧通過偵測感測器
16‧‧‧閘門桿
17‧‧‧旋轉支點
18‧‧‧閘門殘留偵測感測器
A‧‧‧投入位置
B‧‧‧送出位置
C‧‧‧打開位置
D‧‧‧關閉位置
E‧‧‧轉動軌跡
P‧‧‧紙幣

Claims (6)

  1. 一種紙幣送出機構,包括:紙幣貯存部,採用可在接收所投入的紙幣之投入位置和送出前述所接收的紙幣之送出位置之間進行轉動的構成;送出輥,運送處於前述送出位置的紙幣;紙幣按壓部,將前述送出位置上的紙幣按壓在前述送出輥上;閘門部,由供給輥和分離輥構成,用於將前述送出輥所搬運的紙幣一張張地進行分離;閘門引導部,將紙幣的頂端向前述閘門部進行引導;該紙幣送出機構的特徵在於:設置有至少2個閘門桿,該些閘門桿採用可在打開前述閘門部的打開位置和關閉前述閘門部的關閉位置之間進行轉動的構成;該些閘門桿是配置成當位於前述關閉位置時,該些閘門桿的前述送出輥側的面,和前述閘門引導部的前述送出輥側的面順滑地連接之形態。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紙幣送出機構,其中,在前述閘門部的紙幣送出方向的下流側,設置至少2個閘門殘留感測器;將該些閘門殘留感測器的光軸,配置在該些閘門桿的頂端的轉動軌跡的前述閘門部側。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的紙幣送出機構,其中, 使該些閘門桿為打開位置,並使前述送出輥和前述供給輥沿著送出方向而旋轉,且在前述紙幣按壓部所按壓的紙幣的分離中,當偵測到紙幣的分離異常時,解除前述紙幣按壓部對紙幣的按壓,使前述送出輥和前述供給輥逆轉而將該紙幣退回到前述紙幣貯存部,當該些閘門殘留感測器偵測不到該紙幣的存在時,使該些閘門桿向前述關閉位置轉動。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的紙幣送出機構,其中,當該些閘門殘留感測器的至少一個偵測到該紙幣的存在時,利用前述紙幣按壓部按壓前述送出位置的紙幣,並使前述送出輥和前述供給輥逆轉而使前述紙幣強制性返回前述紙幣貯存部,然後,使該些閘門桿向前述關閉位置轉動。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4項中任一項所述的紙幣送出機構,其中,在送出前述送出位置的紙幣之前,使該些閘門桿位於該關閉位置,並在解除前述紙幣按壓部對紙幣的按壓之狀態下,使前述送出輥和前述供給輥沿著送出方向旋轉,且使前述送出位置的紙幣的頂端與位於前述關閉位置的該些閘門桿相抵接。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4項中任一項所述的紙幣送出機構,其中,在前述紙幣貯存部中設置2個使沿著紙幣短邊方向的側端相抵接的側板; 當所處理的紙幣中的長邊方向的長度最短之紙幣的前述側端與前述側板的一個相抵接時,該些閘門桿中位於另一前述側板側的閘門桿較前述紙幣的另一側端更靠近前述一個側板側而配置著。
TW097142195A 2007-12-06 2008-10-31 紙幣送出機構 TWI38905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7315847A JP5326266B2 (ja) 2007-12-06 2007-12-06 紙幣繰出機構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926073A TW200926073A (en) 2009-06-16
TWI389059B true TWI389059B (zh) 2013-03-11

Family

ID=407348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7142195A TWI389059B (zh) 2007-12-06 2008-10-31 紙幣送出機構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5326266B2 (zh)
KR (1) KR100996885B1 (zh)
CN (1) CN101452591B (zh)
TW (1) TWI38905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518552B2 (ja) * 2010-04-13 2014-06-11 ローレル精機株式会社 紙幣処理装置
JP5790567B2 (ja) * 2012-03-28 2015-10-07 沖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媒体処理装置
CN102653354B (zh) * 2012-04-05 2015-04-29 中国人民银行印制科学技术研究所 片状材料传送控制系统及其方法
JP2019053339A (ja) * 2016-01-12 2019-04-04 日立オムロンターミナル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紙幣取扱装置
CN105775871B (zh) * 2016-04-26 2018-07-03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 传送带式纸币自动分拣装置
CN106384429B (zh) * 2016-11-11 2022-09-30 浙江维融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清分机
CN106408755B (zh) * 2016-11-11 2022-09-30 浙江维融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压钞结构
CN108428280B (zh) 2017-02-14 2020-07-24 山东新北洋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纸币暂存机构及纸币处理装置
CN107301722B (zh) * 2017-08-03 2023-06-09 恒银金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可换向且能处理异常钞的纸币传输通道装置
JP7214510B2 (ja) * 2019-03-07 2023-01-30 日本金銭機械株式会社 コイン保留ユニット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コイン処理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234532U (zh) * 1985-08-16 1987-02-28
JPH0774049B2 (ja) * 1986-09-26 1995-08-09 株式会社東芝 紙葉類取込み装置
JPS64555U (zh) * 1987-06-23 1989-01-05
JP2617661B2 (ja) * 1992-09-30 1997-06-04 富士システム機器株式会社 カットシート分離供給装置
KR100330326B1 (ko) * 1998-10-12 2002-04-01 가나이 쓰토무 지폐 입출금 장치
JP4413111B2 (ja) 2004-09-17 2010-02-10 沖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媒体カセット
JP4655777B2 (ja) * 2005-06-24 2011-03-23 沖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紙幣入出金機
JP4887801B2 (ja) * 2006-01-25 2012-02-29 沖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紙幣入出金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5326266B2 (ja) 2013-10-30
JP2009140227A (ja) 2009-06-25
KR100996885B1 (ko) 2010-11-29
TW200926073A (en) 2009-06-16
KR20090060130A (ko) 2009-06-11
CN101452591A (zh) 2009-06-10
CN101452591B (zh) 2011-09-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389059B (zh) 紙幣送出機構
US5836577A (en) Bill handling machine
EP0793198B1 (en) Bill handling machine
JP5156532B2 (ja) 紙幣取扱装置
KR101343679B1 (ko) 지폐분리장치 및 그 방법과 지폐입출금방법
JPH09237371A (ja) 紙幣処理機
US5996993A (en) Bill handling machine
JP5157078B2 (ja) 紙葉類処理装置
KR20070072246A (ko) 종이매체의 제공방법 및 그 제공장치
JP6547344B2 (ja) 媒体収納庫、及び、媒体取扱装置
EP0793200A2 (en) Bill handling machine
JP5789562B2 (ja) 紙葉類取扱装置及び自動取引装置
JP5176041B2 (ja) 紙葉類給送機構、還流式紙幣収納装置、紙幣処理装置、及び紙幣取扱装置
JP5003267B2 (ja) 紙幣入出金機
JP4887801B2 (ja) 紙幣入出金機
KR20120078306A (ko) 지폐입출금부의 프론트 플레이트와 백 플레이트 구동장치
JP6750466B2 (ja) 紙幣処理装置
JP3880671B2 (ja) 紙幣繰出し装置
JP3545242B2 (ja) 集積紙幣搬送装置
JP2009007113A (ja) 紙葉類繰込繰出装置
KR102037404B1 (ko) 지폐계수기의 덮개 개폐구조
JP2002367013A (ja) 硬貨搬送装置および硬貨取扱装置
JPH08161580A (ja) 紙幣収納装置
JP2006260485A (ja) 紙葉類収納装置
JP2007052656A (ja) 紙幣入出金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