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325867B - Lactone compounds, lactone-containing monomers, their polymers, resist compositions using same, and processes for forming patterns using same - Google Patents

Lactone compounds, lactone-containing monomers, their polymers, resist compositions using same, and processes for forming patterns using same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325867B
TWI325867B TW094129508A TW94129508A TWI325867B TW I325867 B TWI325867 B TW I325867B TW 094129508 A TW094129508 A TW 094129508A TW 94129508 A TW94129508 A TW 94129508A TW I325867 B TWI325867 B TW I325867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group
compound
formula
lactone
atom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412950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0621812A (en
Inventor
Shinichi Sumida
Haruhiko Komoriya
Katsutoshi Suzuki
Kazuhiko Maeda
Original Assignee
Central Glas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entral Glass Co Ltd filed Critical Central Glass Co Ltd
Publication of TW2006218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62181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32586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325867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FPHOTOMECHANICAL PRODUCTION OF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FOR PRINTING, FOR PROCESSING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MATERIALS THEREFOR; ORIGINALS THEREF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3F7/00Photomechanical, e.g. photolithographic, production of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printing surfaces; Materials therefor, e.g. comprising photoresists;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3F7/004Photosensitive materials
    • G03F7/039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which are photodegradable, e.g. positive electron resists
    • G03F7/0392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which are photodegradable, e.g. positive electron resists the macromolecular compound being present in a chemically amplified positive photoresist composition
    • G03F7/0397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which are photodegradable, e.g. positive electron resists the macromolecular compound being present in a chemically amplified positive photoresist composition the macromolecular compound having an alicyclic moiety in a side chai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D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7D311/00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six-membered rings having one oxygen atom as the only hetero atom, condensed with other ring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FPHOTOMECHANICAL PRODUCTION OF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FOR PRINTING, FOR PROCESSING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MATERIALS THEREFOR; ORIGINALS THEREF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3F7/00Photomechanical, e.g. photolithographic, production of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printing surfaces; Materials therefor, e.g. comprising photoresists;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3F7/004Photosensitive materials
    • G03F7/0046Photosensitive materials with perfluoro compounds, e.g. for dry lithography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S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S430/00Radiation imagery chemistry: process, composition, or product thereof
    • Y10S430/1053Imaging affecting physical property or radiation sensitive material, or producing nonplanar or printing surface - process, composition, or product: radiation sensitive composition or product or process of making binder containing
    • Y10S430/1055Radiation sensitive composition or product or process of making
    • Y10S430/106Binder containing
    • Y10S430/111Polymer of unsaturated acid or ester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pectroscopy & Molecular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terials For Photolithography (AREA)
  • Addition Polymer Or Copolymer, Post-Treatments, Or Chemical Modifications (AREA)
  • Exposure And Positioning Against Photoresist Photosensitive Materials (AREA)
  • Pyrane Compounds (AREA)

Description

1325867 九、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係關於(1)同一分子內具六員環內醋(six_ membered ring lactone)及原冰片院環的化合物及其單體, (2)含作爲組成單元的單體之高分子化合物,(3)含此高分 子化合物的光阻材料,及(4)使用此光阻材料以形成圖案 的方法。 【先前技術】 近幾年’要處理的操作數據及一維及二維影像數據的 量由於電腦的發展及以家用電氣設備爲代表的數位設備而 變成巨量,所以需要高容量及高速的半導體裝置。伴隨著 例如網際網路等之網路的發展,數位設備所需的處理容量 變得越來越高。 爲了達到此要求,需要更高密度及更高集積度的半導 β 體裝置,也就是說,更精細的圖案線。關於用以達到更精 細圖案線的手段之一,已知可縮短形成光阻圖案時所用的 曝光光源波長。至今,已經用作曝光光源的有高壓水銀燈 的i-射線(365奈米)及KrF準分子雷射光(248奈米)。現 在,最小線寬要求到0.13微米或更細。因爲至今所用的 i-射線及KrF準分子雷射光仍無法應付該等加工,所以已 經開始使用ArF準分子雷射(193奈米)。現正進行使用F2 (157奈米)及EUV遠紫外光的光微影技術之開發以達到加 工更精細圖案的目的。 1325867 在ArF準分子雷射光微影技術中,因爲用於KrF準 分子雷射的例如酚醛樹脂及聚乙烯基酚類(芳族)等之樹脂 在193奈米左右具強吸收,所以它們無法作爲供ArF光阻 用的基底樹脂。因此,以硏究丙烯酸系樹脂爲主,其係藉 脂肪族代替芳族以改良透明度。關於F2雷射光微影法, 預期爲0.10微米或更細的精細圖案線,且發現含氟聚合 物可有效確保透明度。 基底樹脂必需具有例如酸不安定性(acid lability)、耐 蝕刻性及基材黏著力及對雷射光的透明度等之能力。因爲 沒有具備所有該等能力的單體,所以嘗試藉使用具各別能 力的多種單體所形成之共聚物以滿足所需的特性。然而, 至今仍未獲得可實際使用的高分子化合物。因此,現在正 積極進行能充分顯露各別能力之各種不同單體的開發。 綜合以上,具基材黏著力的單體之開發仍有困難。這 是因爲,至今的基材黏著力乃藉由羥基及羧基達到,該等 皆爲親水基,與藉由例如金剛烷基及原冰片烷基等之多環 狀烴基提供耐鈾刻性相悖,所以經常發生均聚物的產生及 嵌段(block)共聚物的形成等,因此難以使反應均勻地進 行。已發現使用在此情況下製得的高分子化合物作爲光阻 材料的基底樹脂將使光阻解析度降低非常多。這是因爲由 於顯影溶液滲透到偏向一邊排列的親水性部分而造成膨 潤,高疏水性部分的剝落造成圖案崩塌,且光阻膜內層分 離造成非均質(inhomogeneous)溶解等。 爲了解決上述問題,最近開發出具五員環內酯結構及 -8 - 1325867 原冰片烷環的三環內酯(參見日本專利公開公報編號2000· . 26“6及日本專利公開公報編號2〇〇〇_159758)。因爲同一 分子中有供提供基材黏著用之作爲親水基的五員環內酯結 構及作爲疏水基的原冰片烷環,親水部分與疏水部分的分 離原則上不會發生。結果,確定得到具良好溶解特性的均 勻高分子化合物’且縮合的三環狀部分的黏度提供該高分 子化合物以足夠的耐蝕刻性。然而,發現因爲該五員環內 # 酯夠黏而不會分離,所以該內酯部分的氧原子之非共享電 子對無法對基材黏著力做出貢獻,且其比預期的能力更差 且還不到實用的程度。再者,因爲其於有機溶劑中的溶解 度低,所以聚合溶劑有限制。要藉高分子化合物的純化移 除該單體非常困難。因此,非常需要創作能克服那些缺陷 之新穎含內酯的單體或其原料。 【發明內容】 # 有鑑於上述情況而完成本發明,且本發明的目的在於 提供(1)具有六員環內酯及原冰片烷環之新穎的三環內酯 化合物及其單體,(2)衍生自該單體的高分子化合物,(3) 以含此高分子化合物的光阻材料作爲基底樹脂,及(4)使 用此光阻材料形成圖案的方法。 根據本發明,提供由式(1)所示之第一種內酯化合 物。 x 1325867
式中,χ 表示 CH2、CH2CH2、0、S 或 NR1’ 且 R1 表 示氫原子、碳數l至ίο的直鏈、分支或環狀院基。垸基 的氫可部分地或完全地由氟原子所取代。再者’ 一部分太完 基可包括含氧原子、硫原子、氮原子、碳-碳雙鍵、羰 基、羥基或羧基的原子團。 根據本發明,該第一種內酯化合物可爲式(2)所示的 第二種內酯化合物。
根據本發明,提供式(3)所示之含內酯的單體(第三種 內酯化合物)。 -10 - 1325867
S 或 NR1。 、鹵素原子或碳數1 Ϊ的氫可部分地或完 烷基可包括含氧原 €基、羥基或羧基的 R1至R4各自獨立地表示氫原子 至10的直鏈、分支或環狀烷基。烷 全地由氟原子所取代。再者,一部d 子、硫原子、氮原子、碳-碳雙鍵、; 原子團。 內酯的丙烯酸酯衍 R5表示單鍵、CH2或羰基。 根據本發明,提供式(4)所示之-生物(第四種內酯化合物)。 -11 - 1325867
式中,R6表示選自氫原子、氟原子、甲基及三氟甲 基的官能基。 根據本發明,可使用上述含內酯的單體或含內酯的丙 烯酸酯衍生物之聚合作用或共聚合作用而提供第一種高分 子化合物。該高分子化合物可爲共聚合上述含內酯的單體 或含內酯的丙烯酸酯衍生物與具有酸不安定性的單體而製 得之第二種高分子化合物。 一種光阻材料,其含有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之高分 子化合物。 根據本發明,可提供含該第一或第二種高分子化合物 之第一種光阻材料。該第一種光阻材料可爲含該該第一或 第二種高分子化合物與光酸產生劑之化學放大型的第二種 光阻材料。 根據本發明’可提供含下列步驟的形成圖案之方法: (a)將如第一或第二種光阻材料施於基材而形成光阻 膜; -12- 1325867 (b) 透過光罩使該光阻膜在1至300 nm波長帶的高 能射線下曝光; (c) 加熱經曝光的光阻膜;及 (d) 利用顯影溶液使經加熱的光阻膜顯影。 步驟(b)的高能射線可爲KrF雷射、ArF雷射、F2雷 射、EUV雷射或X-射線。 【實施方式】 由於發明者重複殷切檢視的結果而達到以上的目的, 我們發現具有六員環內酯及原冰片烷環之新穎的三環內酯 化合物及其單體。我們確定藉使用此單體之聚合作用或共 聚合作用所製備的高分子化合物在紫外線區域到近紅外線 區域的寬廣波長範圍內具透明性並由於縮合的三環部分而 具足夠的耐蝕刻性及適當的顯影溶液滲透力,且因爲與五 員環內酯相比六員環內酯部分可自由地移動而使幾乎所有 該氧上面的非共享電子對都對基材黏著力有貢獻,所以優 於傳統產物的基材黏著力。再者,因爲使其比五員環內酯 更長一個亞甲基鏈會有戲劇性地提高在有機溶劑中的溶解 度之影響,所以不僅聚合溶劑的選擇變得寬廣,發現連取 決於高分子化合物的純度之單體移除也變得更容易。最 後,我們藉著以配備上述性能的高分子化合物當作基底樹 脂提供光阻材料並藉由發現使用該光阻材料的圖案形成方 法而完成本發明。 在本發明中,發現光阻材料藉著以具有六員環內酯結 -13- 1325867 構及原冰片烷環之式(3)或(4)所示的單體當作光阻材料的 基底樹脂之聚合作用或共聚合作用所製備的高分子化合物 可改善透明度、基材黏著力、顯影溶液滲透力及耐蝕刻 性。因此,本發明的光阻材料可提供在紫外線區域到近紅 外線區域的寬廣波長範圍內具高透明性、對基材的高黏著 力、適當的顯影溶液滲透力及高耐蝕刻性。再者,可藉本 發明的圖案形成方法輕易地形成精細並垂直於基材的圖 案。本發明的光阻材料適於當作製造VLSI用的精細圖案 形成材料。 後文中,將詳細地解釋本發明。至今,已證明羥基及 羧基有基材黏著力,該等皆爲親水基,與具例如金剛烷基 等之多環狀烴基的疏水性單體的聚合作用經常發生均聚物 的副帶產生及嵌段共聚物的產生。結果,會發生高疏水性 部分的剝落造成圖案崩塌,顯影溶液滲透到偏向一邊排列 的親水性部分而造成膨潤,且光阻膜內層分離造成非均質 溶解等。因此,使光阻解析度變成非常低。 近來,已開發具五員環內酯結構及原冰片烷環的三環 內酯。因爲經證明親水基的內酯結構具基材黏著力,又因 爲同一分子中有疏水基原冰片烷環,所以不會發生親水部 分與疏水部分的分離。結果獲得具良好溶解特性的均勻高 分子化合物。然而,發現該五員環內酯的剛度超過預期, 所以該內酯部分的氧原子之非共享電子對無法對基材黏著 力做出貢獻,且其比預期的能力更差且還不到實用的程 度。再者,已知其於有機溶劑中的溶解度低,所以聚合溶 -14- 1325867 劑有限制,且要藉高分子化合物的純化移除該單體非常困 難。 相對於此,因爲式(3)或(4)所示的單體具六員環內酯 結構,與五員環內酯相比可自由地移動,所以幾乎所有該 氧上面的非共享電子對都對基材黏著力有貢獻,且發現其 具有優於傳統產物的能力。再者,因爲使其更長一個亞甲 基鏈會有提高在有機溶劑中的溶解度之影響,所以不僅聚 合溶劑的選擇變得寬廣,連取決於高分子化合物的純度之 單體移除也變得更容易。 當然,由於縮合的三環具類似於五員環內酯化合物之 高耐蝕刻性及適當的顯影溶液滲透力,所以發現含此作爲 基底樹脂的高分子化合物之光阻材料可形成具優異直角的 圖案,不會造成剝落,且在蝕刻時很牢固。 由此,本發明提供式(1)至(4)所示的內酯化合物 '含 彼的單體及其高分子化合物。使用此的光阻材料可戲劇性 地改良基材黏著力並可獲得矩形圖案化,同時其具有高透 明度、高耐蝕刻性及適當的顯影溶液滲透力。 底下,將更詳細地解釋本發明。在本發明式(1)至(4) 所示的化合物當中,只要它們的例如基材黏著力等之能力 不會受損,就可以各種不同的官能基取代式(1)至(4)之化 合物的氫。 在本發明式(1)所示的化合物中,X表示 ch2、 CH2CH2、0、S或NR1,且R1表示氫原子、碳數1至10 的直鏈、分支或環狀烷基。烷基的氫可部分地或完全地由 -15- 1325867 氟子所取代。再者,一部分烷基可包括含氧原子、硫原 + '胃原子、碳·碳雙鍵、羰基、羥基或羧基的原子團。 碳數1至10的直鏈、分支或環狀烷基,其可當作 R1’可列舉甲基、乙基、丙基、異丙基、環丙基、正丙 基'第二丁基、第三丁基、環丁基'正戊基、環戊基、第 二戊基 '新戊基、己基、環己基、乙基己基、戊烯基、辛 基'壬基、癸基、原冰片烯基、金剛烷基、乙烯基、烯丙 基' 丁嫌基、戊烯基及乙炔基等。含氧原子、硫原子、氮 原子、碳-碳雙鍵、羰基、羥基或羧基的那些爲依-OH、 -OR6、_〇、-C( = 0)-、-C( = 0)0-、-C02H、-C〇2R6、-S-、-S( = 〇)-、-S( = 〇)2-、-NH2-、-NHR6-及-N(R6)2-等的形成 內含於或介入上述烷基的官能基。R6表示碳數1至l〇的 直鏈、分支或環狀烷基。可使用烷基或烷基所含的原子部 分地或完全地由氟原子所取代的官能基。 本發明式(2)所示的化合物較佳爲當作本發明之含六 員環內酯的單體的原料且爲引致式(3)或(4)所示之各種不 同含內酯的單體之最基本的內酯化合物。 式(3)所示的化合物之X表示CH2、CH2CH2、0、S或 NR1,且R1表不氫原子、碳數1至10的直鏈、分支或環 狀烷基。烷基的氫可部分地或完全地由氟原子所取代。再 者,一部分院基可包括含氧原子、硫原子、氮原子、碳· 碳雙鍵、羰基、羥基或羧基的原子團。 碳數1至10的直鏈、分支或環狀烷基,其可當作 R1,可列舉甲基、乙基、丙基、異丙基、環丙基、正丙 •16- 1325867 基、第二丁基、第三丁基、環丁基、正戊基、環戊基、第 二戊基、新戊基、己基、環己基、乙基己基、戊烯基、辛 基、壬基、癸基、原冰片烯基、金剛烷基、乙烯基、烯丙 基、丁烯基、戊烯基及乙炔基等。含氧原子、硫原子、氮 原子、碳-碳雙鍵、羰基、羥基或羧基的那些爲依-〇 Η ' -0R6、-0,、-C( = 0)-、-C( = 0)0-、-C02H、-C02R6、-S-、-S( = 0)-、-S( = 〇)2-、_ΝΗ2-' -NHR6-及 _N(R6)2-等的形成 內含於或介入上述烷基的官能基。R6表示碳數1至10的 直鏈 '分支或環狀烷基。可使用烷基或烷基所含的原子部 分地或完全地由氟原子所取代的官能基。 式(3)所示的化合物之R2至R4表示氫原子、鹵素原 子或碳數1至10的直鏈、分支或環狀烷基。烷基的氫可 部分地或完全地由氟原子所取代。再者,一部分烷基可包 括含氧原子、硫原子、氮原子、碳·碳雙鍵、羰基、羥基 或羧基的原子團。碳數1至10的直鏈、分支或環狀烷 基,其可當作R2至R4,可列舉甲基、乙基、丙基、異丙 基、環丙基、正丙基 '第二丁基、第三丁基、環丁基、正 戊基、環戊基、第二戊基、新戊基、己基、環己基、乙基 己基、戊烯基、辛基、壬基、癸基 '原冰片烯基、金剛烷 基、乙烯基、烯丙基' 丁烯基、戊烯基及乙炔基等。含氧 原子、硫原子、氮原子、碳-碳雙鍵、羰基、羥基或羧基 的那些爲依-OH、-OR6、-〇-、-c( = 0)-、-C( = 0)0-、 -C Ο 2 Η、- C Ο 2 R 6、- S ·、- S (= Ο) -、- S (= Ο) 2 -、- Ν Η 2 -、 -NHR6-及-N(R6)2-等的形成內含於或介入上述院基的官能 -17- 1325867 基。R6表示碳數1至ι〇的直鏈、分支或環狀烷基。可使 用烷基或烷基所含的原子部分地或完全地由氟原子所取代 的官能基。式(3)所示的化合物之R5表示單鍵、CH2或羰 基。 根據本發明,式(4)所示的化合物(R6爲氫原子、氟原 子、甲基及三氟甲基其中之一官能基)較佳爲當作本發明 之含六員環內酯的丙烯酸酯的基本化合物。根據本發明, 式(4)所示的化合物爲各種含六員環內酯的式(3)所示的單 體之最基本化合物。 接下來,解釋式(1)或(2)所示的化合物之合成方法。 式(1)或(2)所示的化合物係衍生自對應的羧酸。若舉 式(2)爲例,就是使式(5)所示的羧酸與過氧化氫水溶液起 反應而合成式(2)所示的六員環內酯化合物之方法(參見曰 本專利公開公報編號2003-55363)。
關於本發明所用的過氧化氫水溶液,就經濟與安全的 觀點來看,一般較佳爲使用約30%濃度的過氧化氫水溶 液。 儘管所用的過氧化氫水溶液量並沒有特別的限定,但 就過氧化氫對不飽和羧酸(式(5))的觀點來看一般較佳地介 -18- 1325867 於1至20當量,就操作性及經濟的觀點來看更佳地介於 1至10當量。 關於本發明的加速劑,碳酸氫鹽很有效。關於碳酸氫 鹽’舉例來說’可列舉例如鈉及鉀等之鹼金屬的碳酸氫 鹽、將二氧化碳導入胺水溶液製得的碳酸氫鹽及碳酸氫 銨。關於此胺,可列舉一級胺類,例如甲胺、乙胺、丙 胺、異丙胺'丁胺、異丁胺、己胺、環己胺、辛胺、乙醇 胺、2-甲氧基乙胺、3-甲氧基丙胺及3-乙氧基丙胺;及二 級胺類,例如二甲胺、二乙胺、二丁胺、二辛胺、二乙醇 胺、吡啶、六氫吡啶及嗎啉。也可使用一個分子中具兩個 氮原子的化合物,其係藉由結合這些胺與適當的間隔劑而 製得。關於此化合物,舉例來說,可列舉乙二胺、己二胺 及壬二胺。這些當中,就獲得不含作爲不純物的金屬成分 之內酯來看,較佳地以上述的碳酸氫鹽作爲碳酸氫鹽。就 可取得性及經濟的觀點看,更佳爲使用碳酸氫銨。添加碳 酸氫鹽的方法並沒有特別的限定。可使用以碳酸氫鹽本身 或其溶液加入該系統的方法,及將二氧化碳導入上述胺或 氨水溶液而在系統中產生碳酸氫鹽的方法等。 儘管所用的碳酸氫鹽量並沒有特別的限定,但相較於 式(5)所示的不飽和羧酸衍生物,較佳地介於1至10當 量,就操作性、經濟及反應速率的觀點來看更佳地介於1 至5當量。 在本發明中,以水當作溶劑。其可滿足所用的溶劑量 足敷供溶解碳酸氫鹽之用。儘管取決於所用的碳酸氫鹽種 -19- 1325867 類’但一般較佳爲介於5至20重量份對1重量份的碳酸 氫鹽。 反應溫度較佳爲介於0至60 °C,更佳佳介於20至50 °C。在反應溫度超過60 °C的情況下,每個過氧化氫的產 率傾向由於過氧化氫的自身分解而降低。在低於10 °C的 情況下,反應速率變成非常低,且產率傾向由於冗長的滯 留時間而降低。兩種情況都不好。 藉上述方法製得的內酯可藉一般用於有機化合物的分 離及純化的方法而分離及純化》舉例來說,藉添加例如醋 酸乙酯到反應混合物而進行萃取,接著例如蒸餾、再結晶 及管柱層析等之純化。 接下來,將解釋合成式(3)或(4)所示的化合物之方 法。 式(3)或(4)所示的化合物係衍生自式(1)或(2)所示的內 酯化合物。若舉式(4)爲例’就是使式(2)所示的內酯化合 物與丙烯酸衍生物在酸或鹼存在的情況下起反應而合成式 (4)所示之含內酯的丙烯酸酯之方法。 丙烯酸衍生物可列舉丙烯酸、甲基丙烯酸、三氟甲基 丙烯酸、丙烯酸酐、甲基丙烯酸酐、三氟甲基丙烯酸酐、 丙烯酸氯' 甲基丙烯酸氯及三氟甲基丙烯酸氯。較佳爲在 酸存在的情況下使用羧酸及酸酐,且在鹼存在的情況下使 用酸氯。因爲使用酸酐的情況下可獲得適當的反應速率, 所以使用彼較佳。對於1莫耳作爲原料的內酯衍生物(式 (2)) ’丙烯酸衍生物以1莫耳或更大的量使用就夠了。就 1325867 含內酯的目標丙烯酸酯(式(4))的反應速率及產率來看,較 佳以莫耳計爲1 . 1至2倍的量。 可用的酸爲質子酸及路易士酸。舉例來說,可列舉質 子酸’例如氟化氫、硫酸、磷酸、氯化氫、甲烷磺酸、三 氟甲烷磺酸及三氟醋酸;及路易士酸,例如氯化鋁、溴化 鋁、氯化鎵、溴化鎵、氟化鐵(FeC13) '氯化鋅、氯化 銻、四氯化鈦、四氯化錫、三氟化硼、Ti(〇CH3)4、 Ti(OC2H5)4、Ti(〇C4H9)4、Ti(OCH(CH3)2)4 及 Zn(CH3C0 0)2_2H20。當中,因爲使用質子酸的情況下可獲 得良好產率的目標產物,所以使用彼較佳。更佳地,使用 甲烷磺酸,藉其可使反應平順地進行並易於取得。 對於1莫耳作爲原料的內酯衍生物(式(2)),酸可以 0.01至10莫耳的量使用。若少於0.01莫耳,反應速率變 得太慢,且含內酯的目標丙烯酸酯(式(4))之產率太小。因 此,並不實用。即使酸以莫耳計添加1〇倍的量,也無法 預期產率的改善,且副產物也會增加。更佳地,使用基質 之0.1至1.5倍的酸,藉以達到適當的反應速率及良好的 產率》 在以酸氯當作丙烯酸衍生物的情況下,本發明中使用 鹼的原因係爲了捕捉反應中產生的酸(氯化氫)。可使用有 機鹼,例如吡啶、二甲基吡啶(lutidine)、三乙胺、二乙 胺、六氫吡啶、吡咯啶及1,3 -重氮二環[5,4,0]-7·十二 烯,以及無機鹸,例如氫氧化鈉、碳酸鈉、碳酸氫鈉、氫 氧化鉀、碳酸鉀、碳酸氫鉀、氫化鈉、甲氧基鈉、乙氧基 -21 - 1325867 鈉、第三丁氧基鈉及第三丁氧基鉀。較佳地’使用有機 鹼,特別是二甲基吡啶、吡啶及三乙胺。相對於1莫耳式 (2)的化合物,鹼使用1至10莫耳,較佳地1至3莫耳。 溶劑並沒有特別的限定,只要不涉入反應且只要可溶 解作爲原料的內酯衍生物(式(2))即可。舉例來說,可列舉 烴類,例如己烷、庚烷、苯、甲苯及二甲苯;醚類,例如 二乙醚、四氫呋喃及二噁烷;鹵化烴類,例如二氯甲烷及 氯仿;及非質子型極性溶劑,例如乙醯腈、Ν,Ν-二甲基甲 醯胺、二甲基亞颯及六甲基磷酸三醯胺。這些都可單獨或 以至少二者的混合物使用。 儘管反應溫度並沒有特別的限定,但反應一般可在介 於-10 °C至150 °C之範圍內進行。因爲反應速率會隨上述 丙烯酸衍生物、酸與鹼的類型及量及反應溫度等改變,所 以反應時間可據此適當地改變。實際上,反應進行的同時 接著在反應中分析反應溶液,且可進行反應直到原料耗盡 爲止。 含內酯的丙烯酸酯衍生物(式(4))可藉一般用於有機化 合物分離及純化的方法分離並純化而製得。舉例來說,藉 添加例如醋酸乙酯到反應混合物而進行萃取,接著例如蒸 餾、再結晶及管柱層析等之純化。 接著’將解釋根據本發明的高分子化合物。本發明的 高分子化合物表示均藉式(3)或(4)所示之含內酯的單體之 均相聚合作用或共聚合作用而製備的高分子材料。 具體地例舉可與本發明可聚合之含內酯的單體共聚合 -22- 1325867 的單體,較佳爲與至少一種選自至少丙烯酸酯、甲基丙烯 酸酯、含氟的丙烯酸酯、含氟的甲基丙烯酸酯、苯乙烯化 合物、含氟的苯乙烯化合物、乙烯基醚、含氟的乙烯基 醚、烯丙基醚、含氟的烯丙基醚' 烯烴類、含氟的烯烴 類、原冰片烯及含氟的冰片烯化合物。 相對於酯側鏈,可使用本發明中可用的丙烯酸酯或甲 基丙烯酸酯而沒有特別限制。至於例舉的習知化合物,可 使用丙烯酸或甲基丙烯酸的烷基酯類,例如丙烯酸或甲基 丙烯酸甲酯、丙烯酸或甲基丙烯酸乙酯、丙烯酸或甲基丙 烯酸正丙酯、丙烯酸或甲基丙烯酸異丙酯、丙烯酸或甲基 丙烯酸正丁酯、丙烯酸或甲基丙烯酸異丁酯、丙烯酸或甲 基丙烯酸正己酯、丙烯酸或甲基丙烯酸正辛酯、丙烯酸或 甲基丙烯酸-2 -乙基己酯、丙烯酸或甲基丙烯酸月桂烷 酯、丙烯酸或甲基丙烯酸-2-羥乙酯及丙烯酸或甲基丙烯 酸·2-羥丙酯;含乙二醇、丙二醇及丁二醇基的丙烯酸或 甲基丙烯酸酯;不飽和醯胺,例如丙烯醯胺、甲基丙烯醯 胺、Ν-羥甲基丙烯醯胺、Ν- Ν-羥甲基甲基丙烯醯胺及二 丙酮丙烯醯胺;丙烯腈、甲基丙烯腈、含烷氧基矽烷的乙 烯基矽烷、丙烯酸酯或甲基丙烯酸酯、丙烯酸或甲基丙烯 酸第三丁酯、丙烯酸或甲基丙烯酸-3-氧環己酯、丙烯酸 或甲基丙烯酸金剛烷酯、丙烯酸或甲基丙烯酸烷基金剛烷 酯、丙烯酸或甲基丙烯酸環己酯、丙烯酸或甲基丙烯酸三 環癸烷、具例如內酯環及原冰片烷環等之環結構的丙烯酸 或甲基丙烯酸酯及甲基丙烯酸等。再者,可共聚合上述ct- -23- 1325867 位置含氰基的丙烯酸酯化合物及其類似化合物,例如順丁 烯二酸、反丁烯二酸及順丁烯二酸酐。 可用於本發明的含氟丙烯酸酯及含氟甲基丙烯酸酯爲 含氟原子或α位置含氟基的單體或酯部分具含氟原子的取 代基之丙烯酸酯或甲基丙烯酸酯。再者,氰基可導入氰基 當中。舉例來說,關於含氟的烷基導入α位置的單體,較 佳地使用三氟甲基、三氟乙基及九氟正丁基等供於上述非 氟丙烯酸酯或甲基丙烯酸酯的α位置之單體。此例中的酯 φ 部分不一定含氟。在α -三氟甲基丙烯酸烷酯作爲共聚合成 分的情況下,聚合物的產率較高,而且所獲得的聚合物在 有機溶劑中的溶解良好。因此,使用波較佳。 相對地,酯部分含氟的單體爲丙烯酸酯或甲基丙烯酸 酯’其具有例如全氟烷基及氟烷基等之氟烷基,或環狀結 構及氟原子共存於酯部分的單元。該環狀結構爲以,舉例 來說’氟原子、三氟甲基或六氟甲醇基、含氟環戊烷環、 含氟環己院環或含氟環戊院環等,加以代替的含氣苯環。 φ 再者,可使用酯部分爲含氟第三丁酯基的丙烯酸酯或甲基 丙烯酸酯。也可使用這些含氟官能基與α位置的含氟烷基 一起使用之單體。在例示呈單體形態之此等單元的特定代 表例時,可列舉丙烯酸-2,2,2-三氟乙酯、丙烯酸-2,2,3,3-四氟丙酯、丙烯酸-1,1,1,3,3, 3 -六氟異丙酯、丙烯酸七氟 異丙酯、丙烯酸-1,1-二羥基七氟正丁酯、丙烯酸-1,1,5-三 羥基八氟正戊酯、丙烯酸-1,1,2,2 -四羥基十三氟正辛酯、 丙烯酸-1,1,2,2-四羥基十七氟正癸酯、甲基丙烯酸-2,2,2- -24 - 1325867 三氟乙醋、甲基丙稀酸-2,2,3,3 -四氟丙醋、甲基丙燃酸_ 1,1,1,3,3,3·六氟異丙醋、甲基丙稀酸七氟異丙醋、甲基丙 烯酸-1,1-二羥基七氟正丁酯、甲基丙烯酸·1,1,5-三經基八 氟正戊酯、甲基丙烯酸-1,1,2,2-四羥基十三氟正辛醋、甲 基丙烯酸-1,1,2,2-四羥基十七氟正癸酯、丙烯酸全氟環己 基甲醋、甲基丙燒酸全氟環己基甲醋、丙燃酸6-[3,3,3 -三 氟-2-羥基-2-(三氟甲基)丙基]雙環[2.2.1]庚-2-酯、丙烯酸 6-[3,3,3-三氟-2-羥基-2-(三氟甲基)丙基]雙環[2.2.1]庚-2-基-2-(三氟甲基)酯、甲基丙烯酸6-[3,3,3-三氟-2-羥基-2-(三氟甲基)丙基]雙環[2.2.1]庚-2-基-2-(三氟甲基)酯、丙 烯酸-1,4-雙(1,1,1,3,3,3-六氟-2-羥基異丙基)環己酯、甲 基丙烯酸-1,4-雙(1,1,1,3,3,3-六氟-2-羥基異丙基)環己酯 及丙烯酸-1,4-雙(1,1,1,3,3,3-六氟-2-羥基異丙基)環己基· 2-三氟甲酯等。 再者,關於可用於本發明的苯乙嫌化合物及含氟的苯 乙烯化合物,可使用具一或多個六氟甲醇基或羥基已經過 改質的官能基之化合物,以及苯乙烯、氟化苯乙烯及羥基 苯乙烯等。也就是說,氟原子或三氟甲基已經取代氫的苯 乙烯或羥基苯乙烯,較佳地使用鹵素、烷基或含氟烷基接 到α位置之上述苯乙烯,及含全氟乙烯基的苯乙烯。 關於乙烯酯、含氟乙烯酯、烯丙酯及含氟的烯丙酯, 可使用任意地含例如羥乙基及羥丁基等之甲基、乙基、丙 基、丁基或羥基之烷基乙烯醚或烷基烯丙酯;環狀結構中 含環己基或氫或羰鍵的環狀乙烯醚或烯丙醚;以及以氟原 -25- 1325867 子取代上述官能基的部分或全部氫之含氟乙烯醚或含氟烯 丙醚。它們可使用而沒有特別限定,只要它們爲乙烯酯、 乙烯基矽烷、烯烴、含氟烯烴、原冰片烯化合物、含氟原 冰片烯化合物及其他含可聚合的不飽和鍵之化合物。 該等烯烴可例示乙烯、丙烯、異丁烯、環戊烯及環己 烯等。該含氟的烯烴可例示氟乙烯、偏氟乙烯、三氟乙 烯、氯三氟乙烯、四氟乙烯、六氟丙烯及六氟異丁烯等。 該原冰片烯化合物及含氟的原冰片烯化合物爲具單核 或多核結構的原冰片烯單體。基此,該含氟烯烴、烯丙基 醇、含氟的烯丙基醇、高烯丙基醇及含氟高烯丙基醇爲原 冰片烯化合物,例如由丙烯酸、α-氟丙烯酸、a-氟甲基丙 烯酸、甲基丙烯酸及本發明曾說明之所有丙烯酸酯、甲基 丙烯酸酯、含氟丙烯酸酯或含氟甲基丙烯酸酯、2-(苯甲 醯氧基)五氟丙烷、2-(甲氧基乙氧基甲基氧基)五氟丙烯、 2-(四羥基哌喃基氧基)五氟丙烯、2-(苯甲醯氧基)三氟乙 烯及2-(甲氧基甲基氧基)三氟乙烯與環戊二烯及環己二烯 的Diels-Alder加成反應所製造的3-(5-雙環[2.2_1]庚烯-2-基)-1,1,1-三氟-2-(三氟甲基)-2-丙醇等。上述共聚合化合 物可單獨或以至少二者的混合物使用。 儘管所用之本發明的含內酯單體的共聚合組成比例並 沒有特別的限定,但相較地選用介於1 0與1 00%之間。更 佳地’ 30至100%。若小於30%,透明度及成膜性就無法 根據施加領域的波長範圍而充分地達到。 根據本發明的高分子化合物之聚合製程並沒有特別的 -26- Ϊ325867 限定,只要是通用的製程即可。較佳爲自由基聚合或離子 • 聚合等。有時候,可使用配位陰離子聚合或活性陰離子聚 合(living anionic polymerization)等。在此,將解釋較常 見的自由基聚合。也就是說,可在自由基聚合起始劑或自 由基起始源存在的情況下,經由例如總體聚合、溶液聚 合、懸浮聚合或乳化聚合等之習知聚合方法,任意藉批次 式、半連續或連續操作而進行。 Φ 該自由基聚合起始劑並沒有特別的限定。至於例子, 可列舉偶氮化合物、過氧化物及氧化還原化合物。具體而 言,較佳者爲偶氮雙丁腈、第三丁基過氧基新戊酸酯、過 氧化第二丁基、過氧化異丁醯、過氧化月桂醯、過氧化丁 二酸、過氧化二苯烯丙基、二正丙基過氧基二碳酸酯、單 碳酸第三丁基過氧基烯丙酯、過氧化苯甲醯、過氧化氫及 過硫酸銨等》 進行聚合反應用的反應容器並沒有特別的限定。該聚 Φ 合反應中可任意使用聚合溶劑。該聚合溶劑較佳爲不會干 擾自由基聚合作用者。常用者爲例如醋酸乙酯及醋酸正丁 酯等酯類;例如丙嗣及甲基異丁酮等酮類;例如甲苯及環 己烷等烴類;及例如甲醇' 異丙醇及乙二醇單甲醚等醇 類。再者’可使用各種不同的溶劑,例如水、醚、環狀 醚、氟化烴及芳族。這些溶劑可單獨或以至少二種的混合 物使用。再者,也可使用分子量調節劑,例如硫醇。進行 該共聚合反應用的溫度適合根據該自由基聚合起始劑或自 由基聚合起始源而決定。較佳爲20至200 °C,特佳地30 -27- 1325867 至 140〇C。 關於自依此方式製得之根據本發明的高分子化合物之 溶液或分散液移除作爲媒介的有機溶劑或水之方法,可使 用任何習知的方法。而其例子可列舉,例如再沈澱過濾或 在減壓下加熱蒸餾等的方法。關於所製得之本發明的高分 子化合物之數目平均分子量,一般適當地介於1,000至 100,000,較佳地介於 3,000 至 50,000。 接下來,將解釋以具酸不安定基的化合物製得的共聚 物。酸不安定基的目的在於達到正光敏性並在暴露於例如 300奈米或更短的波長之遠紅外線輻射、準分子雷射或X 射線等高能輻射,或電子束之後溶於鹼水溶液。官能基上 具氟原子者係爲了提供透明度,而具有環狀結構者係爲了 提供例如耐蝕刻性及高玻璃轉移溫度(Tg)點等特性。它們 可根據本發明的應用領域而有差別地使用。 具酸不安定基的化合物表示具提過的酸不安定基及聚 合基團的化合物。該酸不安定基表示可藉光酸產生劑的作 用或水解等產生消除作用的基團。例示時,可列舉烷氧羰 基、醛基、矽烷基及醯基等。該烷氧羰基可例示第三丁氧 羰基、第三戊氧羰基、甲氧羰基、乙氧羰基及異丙氧羰 基。關於醛基,可列舉甲氧甲基、乙氧乙基、丁氧乙基、 環己氧乙基、苯甲醯氧乙基、苯乙基氧乙基、乙氧基丙 基、苯甲基氧丙基、苯乙基氧丙基、乙氧基丁基及乙氧基 異丁基等。在R2及R3爲氫原子的情況下,也可使用乙烯 醚已經加到羥基的醛基。關於矽烷基,可列舉,舉例來 -28- 1325867 說,三甲基矽烷基、乙基二甲基矽烷基、甲基二乙基矽烷 基、三乙基矽烷基、異丙基二甲基矽烷基、甲基二異丙基 矽烷基、三異丙基矽烷基、第三丁基二甲基矽烷基、甲基
I 二第三丁基矽烷基、三第三丁基矽烷基、苯基二甲基矽烷 基、甲基二苯基矽烷基及三苯基矽烷基。關於醯基,可列 舉乙醯基、丙醯基、丁醯基、庚醯基、己醯基、戊醯基、 新戊醯基、異戊醯基、月桂醯基、肉豆蔻醯基、十六醯 基、硬脂醯基、草醯基、丙二醯基、丁二醯基、戊二醯 基、己二醢基、向日葵醯基、皮脂醯基、壬二醯基、癸二 醯基、丙烯醯基、丙炔醯基、甲基丙烯醯基、巴豆醯基、 油醯基、順丁烯二醯基、反丁烯二醯基、甲反丁烯二醯 基、樟腦醯基、苯甲醯基、鄰苯二甲醯基、間苯二甲醯 基、對苯二甲醯基、萘甲醢基、甲苯醯基、桂皮醯基、α-醯苯丙醯基、苯丙烯醯基、呋喃醯基、噻吩醯基、菸鹼醯 基及異菸鹼醯基等。再者,也可使用氟原子已經取代這些 酸不安定基的部分或全部氫原子者。 該聚合基團可例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酯、含氣的 丙烯酸酯、含氟的甲基丙烯酸酯、苯乙烯化合物、含氟的 苯乙烯化合物、乙烯基醚、含氟的乙烯基醚、烯丙基酸、 含氟的烯丙基醚、烯烴類、含氟的烯烴類、原冰片烯及含 氟的冰片烯化合物等。以具酸不安定基的化合物製得的共 聚物表示由具上述酸不安定基及聚合基團的共聚合化合物 與式(3)及(4)所示之含內酯的單體所製得的高分子材料。 本發明的高分子化合物可作爲光阻材料,特別是作爲 -29- 1325867 化學放大型的光阻材料,更具體而言作爲化學放大的正型 光阻材料之基底材料。可以其他的高分子化合物與彼混合 以達到改變鹼溶性及其他特性的目的。基此,儘管供混合 用的高分子化合物範圍並沒有特別的限定,但其可與與習 知供光阻用的高分子化合物按任意範圍混合。 本發明的光阻材料可藉由使用習知的成分而製備,先 決條件爲以本發明的高分子化合物當作基底樹脂。特別是 化學放大的正型光阻材料含有上述高分子化合物(基底樹 脂)、有機溶劑及酸產生劑。在此情況下,可以這些光阻 材料進一步任意混合鹼化合物及溶解抑制劑。 可用於本發明的有機溶劑可爲任一種,只要基底樹 脂、酸產生劑及其他添加物等可溶於其中即可。關此有機 溶劑,可使用酮類’例如丙酮、甲乙酮、環己酮、甲基異 戊酮及2 -庚酮等;多羥醇,例如乙二醇、乙二醇單醋酸 酯、二乙二醇、二乙二醇單醋酸酯、丙二醇、丙二醇單醋 酸酯、二丙二醇,或二丙二醇單醋酸酯的單甲醚、單乙 醚、單丙醚、單丁醚或單苯醚等及其衍生物等;環狀醚 類’例如二噁烷;酯類,例如乳酸甲酯、乳酸乙酯、醋酸 甲醋、醋酸乙醋、醋酸丁醋、丙酮酸甲醋、丙酮酸乙醋、 甲氧基丙酸甲酯及乙氧基丙酸乙酯;芳族溶劑,例如二甲 苯及甲苯;含氟的溶劑,例如氟氯昂(fleon)、替代性氟氯 昂、全氟化合物及六氟異丙醇等;以及爲了達到提高塗佈 性的目的之蔽嫌爲底的石油精(petroleum naphtha)溶劑及 石蠟烴溶劑等’該等屬於高沸點、弱的溶劑。儘管這些溶 -30- 1325867 劑可單獨或以至少二者的混合物使用,但並不限於此。上 述溶劑的用量爲,對100份(重量份,後文同)的基底樹脂 而言,300至10,000份,特佳地500至5,000份。 用於本發明的光阻材料之光酸產生劑並沒有特別的限 定。選自作爲化學放大的光阻劑之酸產生劑的任意者都可 使用。關此光酸產生劑的例子,可列舉重氮甲烷、乙二醛 肟衍生物、硝基苯甲基衍生物、鎗鹽、含鹵素的三嗪化合 物、β-酮基磺酸衍生物、二颯衍生物、含氰基的肟磺酸酯 化合物、亞醯胺基磺酸酯衍生物及其他肟磺酸酯化合物。 這些光酸產生劑可單獨或以至少二者的混合物使用。其含 量一般都在對1〇〇重量份高分子化合物之0.5至20重量 份的範圍內作選擇。若量少於〇. 5重量份,影像形成就不 足。若超過20重量份,就難以形成均勻的溶液。同時, 儲存安定性傾向於降低。 當酸產生劑所產生的酸擴散到光阻膜當中時可抑制擴 散速率的化合物適合爲鹼化合物。藉混合此鹼化合物,可 藉抑制酸在光阻膜中的擴散速率而改善解析度,以抑制曝 光之後的靈敏度變化,使基材及環境依數性變小,並改良 曝光邊界及圖案外廓等。 關於此等鹼化合物,可列舉氨、一級、二級及三級脂 肪族胺類、混合胺類、芳族胺類、雜環族胺類、含羧基、 含氮的化合物、含磺基、含氮的化合物、含羥基、含氮的 化合物、含羥苯基、含氮的化合物、含醇的含氮的化合 物、醯胺衍生物及醯亞胺衍生物等。 -31 - 1325867 這些鹼化合物可單獨或以至少二者的混合物使用。對 100重量份總基底樹脂而言其混合量適合爲0.01至2份, 特別是0.01至1份。若混合量少於0.01份,可能無法充 分得到作爲添加物的效果。若超過2份,可能會降低解析 度及靈敏度。 溶解抑制劑表示藉酸的作用改變在鹼水溶液中的溶解 者。也就是說,具酸不安定保護基’且可使用而結構上沒 有特別限定的化合物。一般的酸不安定基的表示上述的酸 不安定基且可得酸之便的官能基。使用此溶解抑制劑的高 分子化合物爲不溶性或在活性能量射線照射之前幾乎不溶 解且藉該活性能量射線照射由酸產生劑所產生的酸造成水 解,該高分子化合物在鹼水溶液中將表現溶解度。 關於該溶解抑制劑,適合爲分子量3,000或更低的化 合物,其在鹼顯影溶液中的溶解度會被酸的作用改變,特 別是分子量2,5 00或更低的化合物,其中含酚、羧酸衍生 物、六氟異丙醇的化合物之部分或全部羥基都已經以酸不 安定基代替。那些溶解抑制劑的量對1 〇〇份該光阻材料中 的基底樹脂而言,爲20份或更少,較佳地1 5份或更少。 若多於20份,該光阻材料的耐熱性將降低。 關於使用本發明的光阻材料之方法,可使用傳統光阻 劑技術的光阻圖案形成方法。也就是說,先藉使用旋塗器 等將光阻材料的溶液施於例如矽晶圓等之基材,接著乾 燥,藉以形成光敏層。這個再透過想要的遮罩圖案經由曝 光裝置以高能射線照射,接著加熱。然後,使用顯影溶 -32- 1325867 液,舉例來說,例如〇. 1至1 〇重量%氫氧化四甲基銨水溶 液等之鹼水溶液,對此施行顯影處理。可藉此形成方法獲 得與該遮罩圖案一致的圖案。再者,必要時,可使其含有 可與該光阻材料相混溶的添加物,例如額外的樹脂、淬冷 劑、塑化劑、安定劑、著色劑、表面活性劑、增黏劑、整 平劑、消泡劑、相容性增進劑、增進黏著層及抗氧化劑等 之各種添加物。 Φ 用於本發明的高能射線並沒有特別的限定。特別是在 進行精細加工的情況下,使用配備短波長高能射線(例 如,KrF雷射、ArF雷射、F2雷射、EUV雷射或X-射線) 產生源的曝光裝置很有效。使用浸入式曝光裝置很有效, 該裝置可藉著在光徑的零件處使用,所用的高能射線在其 中具較小吸收,的媒介(例如,水及含氟的溶劑)而在數値 孔徑及有效波長中進行更有效精細加工》本光阻材料在用 於此裝置的情況下亦較佳。 ^ 下列的非限定實施例爲本發明的說明例。 實施例1 藉由下列方法進行式(2)所示的化合物之合成。 -33- 1325867
依序地將式(5)所示的化合物(10.52克)、水(50克)及 碳酸氫銨(8.53克)加入配備溫度計及轉子的四頸燒瓶。內 部溫度設在40 °C,按逐滴的方式添加30 %過氧化氫水溶 液(62.01克)3 0分鐘,接著在該溫度下攪拌17小時。添加 亞硫酸氫鎂至該反應液體以處理掉過量的過氧化氫,接著 添加到飽和碳酸氫鈉水溶液使其變成鹼性。以醋酸乙酯萃 取,接著以飽和食鹽水清洗,然後以無水硫酸鎂乾燥,接 著過瀘,然後以蒸發器進行濾液的濃縮。將甲苯加入殘餘 物,接著再結晶以得到式(2)所示的化合物(6.74克, 66%)。所得化合物的鑑定數據如下。 1 Η — NMR ( TMS,CDC13 ) : 0.89(dq,1 Η), 1.54(dq,1Η),1.99(dd,1Η),2.05(br,1Η),2.11(dq, 1H) ,2.23(m ’ 1H),2.33(m, 1H),2.41(m, 1H), 2_60(dq ’ 2H),3.70(d,1H),4.55(m,1H) IR (c πΓ 1) 3 3 9 2,2 9 6 2,1 7 0 2,1 3 7 6,1 3 5 7,1 2 3 0, 1217 , 1181 , 1152 , 1137 , 1102 , 1083 , 1061 , 1041 , 1 1012,962 ’ 94 5,807,789,616 GC-MS(EI 方法):m/e 168(M + ) : 150(-H2O),140, 122 , 111, 99 * 79 , 67 , 55 -34- 1325867 實施例2 藉由下列方法進行式(6)所示的化合物之合成。
依序地將式(2)所示的化合物(1.80克)、甲苯(18毫 升)、甲基丙烯酸酐(1.86克)及甲烷磺酸(0.10克)加入配備 溫度計及轉子的四頸燒瓶,接著在70 t:的內部溫度下攪 拌6小時。將反應液體倒入飽和碳酸氫鈉水溶液使兩層分 離。以飽和碳酸氫鈉水溶液及飽和食鹽水清洗,然後以無 水硫酸鎂乾燥,接著過濾,然後將聚合抑制劑加入該濾 液,接著以蒸發器進行濾液的濃縮。將二異丙醚加入殘餘 物,接著再結晶以得到式(6)所示的化合物(1·52克, 6 0%) »所得化合物的鑑定數據如下。 'Η - NMR ( TMS > CDC13 ) : 1.0 7 (d q,1 Η), 1.59(dq,1Η),1.86(d,1Η),1.94(m,3Η),2.17(dq, 1H),2.39(m,1H),2.41(m,1H),2.49(m,1H), 2.64(dq,2H),4.59((1,1H),4,73(m,1H),5.59(m, 1 H),6. 1 〇(m,1 H) -35- 1325867 1355 104 1 180, IR(cm*1)2959 > 2869,1 730,1716,1 63 5,1 376, ,1 324,1 309,1 226,1176,1153,1121,1061, ,1006 , 959 , 902 , 820 , 804 GC-MS(EI 方法):m/e 236(M + ),218,208,190, 168, 150, 139, 135, 122, 109, 93, 79, 69, 55 實施例3 藉由下列方法進行式(6)所示的化合物之聚合。 © Ο
中, 甲酯 莫耳 7 5 °C 後, 物, 組成 將式(6)所示的化合物(0.6克)置於配備攪拌器的燒瓶 並添加作爲聚合起始劑的2,2’-偶氮雙(2_甲基丙酸)二 (商品名:Wako Pure化學工業有限公司的 V-601)(4 %),並添加作爲聚合溶劑的甲乙酮(4〇〇重量%)。在 的油浴中加熱此燒瓶以進行反應1 6小時。反應之 將反應溶液導入己烷中,接著攪拌。濾出所得的沈澱 接著在50 °C下真空乾燥1〇小時。所製得的聚合物之 由1 H-NMR予以測定,並由GPC分析(標準聚苯乙烯) -36- 1325867 測定分子量(Μη、Mw/Mn)。結果示於表中。 實施例4 藉由下列方法進行式(6)所示的化合物與式(7)所示的 化合物之共聚合。 0
將式(6)所示的化合物(0_30克)、式(7)所示的化合物 (〇·30克)、作爲聚合起始劑的第三丁基過氧基新戊酸醋 (商品名:NOF公司的PERBUTYL PV)(4莫耳及作爲聚 合溶劑的甲乙酮(400重量。/〇置於配備攪拌器的燒瓶中。 在75 t的油浴中加熱此燒瓶以進行反應1 6小時。反應之 後,將反應溶液導入己烷中,接著攪拌。濾出所得的沈澱 物’接著在50 °C下真空乾燥10小時。結果示於表中。 實施例5 藉由下列方法進行式(6)所示的化合物、式所示的 化合物及式(8)所示的化合物之共聚合。 -37- 1325867
將式(6)所示的化合物(0.〗5克)、式(7)所示的化合物 (0.15克)、式(8)所示的化合物(〇 31克)、作爲聚合起始劑 的PERBUTYL PV (4莫耳%)及作爲聚合溶劑的甲乙酮(4〇〇 重量%)置於配備攪拌器的燒瓶中。在75°C的油浴中加熱 此燒瓶以進行反應1 6小時。反應之後,將反應溶液導入 己烷中,接著攪拌。濾出所得的沈澱物,接著在50 °C下 真空乾燥10小時。結果示於表中。 實施例6 藉由下列方法進行式(6)所示的化合物、式(7)所示的 化合物及式(9)所示的化合物之共聚合。 -38- 1325867
將式(6)所示的化合物(〇.17克)、式(?)所示的化合物 (0.17克)、式(9)所示的化合物(〇 26克)、作爲聚合起始劑 的PERBUTYL PV (4莫耳。/β)及作爲聚合溶劑的甲乙酮(4〇〇 重量%)置於配備攪拌器的燒瓶中。在75 °C的油浴中加熱 此燒瓶以進行反應1 6小時。反應之後,將反應溶液導入 己烷中’接著攪拌。濾出所得的沈澱物,接著在50 T:下 真空乾燥10小時。結果示於表中。 實施例7 藉由下列方法進行式(8)所示的化合物 '式(9)所示的 化合物、式(1〇)所示的化合物及式(11)所示的化合物之共 聚合。 -39- 1325867
ο
將式(8)所示的化合物(0.29克)、式(9)所示的化合物
(〇·29克)、式(10)所示的化合物(0.41克)、式(11)所示的 化合物(0.56克)、作爲聚合起始劑的PERBUTYL PV (4莫 耳%)及作爲聚合溶劑的甲乙酮(400重量%)置於配備攪拌 器的燒瓶中。在75 °C的油浴中加熱此燒瓶以進行反應16 小時。反應之後,將反應溶液導入己烷中,接著攪拌。濾 出所得的沈澱物,接著在50。(:下真空乾燥丨〇小時。結果 示於表中。 實施例8 藉由下列方法進行式(1 2)所示的化合物、式(1 3 )所示 的化合物、式(14)所示的化合物及式(8)所示的化合物之共 -40- 丄325867
將式(12)所示的化合物(0.28克)、式(1 3)所示的化合 物(0.30克)、式(14)所示的化合物(〇18克)、式(8)所示的 化合物(0.63克)、作爲聚合起始劑的PERBUTYL PV (4莫 耳%)及作爲聚合溶劑的甲乙酮(4〇0重量❶/。)置於配備攪拌 器的燒瓶中。在75 °C的油浴中加熱此燒瓶以進行反應16 小時。反應之後,將反應溶液導入己烷中,接著攪拌。濾 出所得的沈澱物,接著在5 0 °C下真空乾燥10小時。結果 不於表中。 -41 - 1325867 表 產率 組成 Μη M w/M η 實施例3 3 7% 4700 1.11 實施例4 65% 6/7=58/42 1 3 3 00 2.17 實施例5 72% 6/7/8=40/29/31 1 6700 2.19 實施例6 7 6% 6/7/9=38/30/32 1 7000 2.22 實施例7 62% 8/9/1 0/11 = 22/31/29/19 1 2600 1.95 實施例8 6 8% 12/13/13/8= 29/19/3 1/2 1 1 5400 2.06 實施例9
藉下列方法製造光阻材料,並製作圖案,以進行評 估。
使實施例4至8製得的聚合物溶於丙二醇單甲醚醋酸 酯以具有14%的固體物質濃度。再者,按每100重量份的 聚合物對2重量份的量溶解由Midori Kagaku有限公司製 造的酸產生劑,三氟甲基磺酸三苯基銃,藉以製備兩種光 阻溶液。旋塗這些,並在193奈米的波長下測量膜厚100 奈米的光透射率。同時,在實施例4至 8中分別地爲 92%、93%、96%、94%及9 1 %,顯示在真空紫外線區的波 長中有高透明度。 然後,所有的光阻溶液都以〇 _ 2微米孔隙大小的薄膜 過濾器過濾,接著各組成溶液的旋塗以獲得膜厚250奈米 的光阻膜。在110°C下進行預烘烤,接著透過光罩在248 奈米紫外線底下曝光,然後在120 °C下曝光後烘烤。接 著,使用2.3 8 %氫氧化四甲基銨水溶液在2 3 °C下進行顯影 1分鐘,藉以獲得無光阻膜剝離及顯影失效的圖案形狀。 -42-

Claims (1)

1325867 公告本 十、申請專利範圍 1. 一種內酯化合物,其係由式(1)所示
式中,X 表示 CH2、CH2CH2、0、S 或 R1表示氫原子、碳數1至10的直鏈、 基;烷基的氫可部分地或完全地由氟原子拜 一部分烷基可包括含氧原子、硫原子、氮, 鍵、羰基、羥基或羧基的原子團。 2. —種內酯化合物,其係由式(2)所示 NR1,且 分支或環狀烷 取代;再者, 贾子、碳-碳雙
-43- 1325867 3. —種含內酯之單體,其係由式(3)所示,
R1至R4各自獨立地表示氫原子、鹵素原子或碳數1 至10的直鏈、分支或環狀烷基;烷基的氫可部分地或完 全地由氟原子所取代;再者,一部分烷基可包括含氧原 子、硫原子、氮原子、碳-碳雙鍵、羰基、羥基或羧基的 原子團,且 R5表示羰基。 4. 一種含內酯之丙烯酸酯衍生物,其係由式(4)所 示, -44 - 1325867
(4) # 式中,R6表示選自氫原子、氟原子、甲基及三氟甲 基的官能基。 5. —種高分子化合物,其係藉使用如申請專利範圍 第3項之化合物的聚合作用或共聚合作用製得°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之高分子化合物’其係藉 由共聚合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的化合物與具有酸不安定 性(acid lability)的單體而製得。 ® 7. 一種光阻材料,其含有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之 高分子化合物。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之光阻材料’其進一步包 含光酸產生劑。 9. —種形成圖案之方法,其包含下列步驟: (a) 將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之光阻材料施於基材而 形成光阻膜; (b) 透過光罩使該光阻膜在1至300 nm波長帶的高 能射線下曝光: -45- 1325867 (C)加熱經曝光的光阻膜;及 (d)利用顯影溶液使經加熱的光阻膜顯影。 10.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之形成圖案之方法,其中 步驟(b)的高能射線爲KrF雷射、ArF雷射、F2雷射、 EUV雷射或X-射線。
• 46 -
TW094129508A 2004-09-13 2005-08-29 Lactone compounds, lactone-containing monomers, their polymers, resist compositions using same, and processes for forming patterns using same TWI325867B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4266071A JP4683887B2 (ja) 2004-09-13 2004-09-13 ラクトン化合物、ラクトン含有単量体、高分子化合物、それを用いたレジスト材料及びパターン形成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621812A TW200621812A (en) 2006-07-01
TWI325867B true TWI325867B (en) 2010-06-11

Family

ID=360344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4129508A TWI325867B (en) 2004-09-13 2005-08-29 Lactone compounds, lactone-containing monomers, their polymers, resist compositions using same, and processes for forming patterns using same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7122292B2 (zh)
EP (1) EP1790645A4 (zh)
JP (1) JP4683887B2 (zh)
CN (1) CN1976913B (zh)
TW (1) TWI325867B (zh)
WO (1) WO200603060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502715B2 (ja) * 2004-03-05 2010-07-14 東京応化工業株式会社 液浸露光用ポジ型レジスト組成物およびレジストパターンの形成方法
EP1698937B1 (en) * 2005-03-04 2015-12-23 FUJIFILM Corporation Positive resist composition and pattern-forming method using the same
JP4796792B2 (ja) * 2005-06-28 2011-10-19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ポジ型感光性組成物及びそれを用いたパターン形成方法
JP4861767B2 (ja) * 2005-07-26 2012-01-25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ポジ型レジスト組成物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パターン形成方法
JP4796794B2 (ja) * 2005-07-27 2011-10-19 ダイセル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ラクトン骨格を含む多環式エステル
TWI477909B (zh) * 2006-01-24 2015-03-21 Fujifilm Corp 正型感光性組成物及使用它之圖案形成方法
JP2007212796A (ja) * 2006-02-09 2007-08-23 Jsr Corp 液浸露光用感放射線性樹脂組成物
US7771913B2 (en) * 2006-04-04 2010-08-10 Shin-Etsu Chemical Co., Ltd. Resist composition and patterning process using the same
JP4980038B2 (ja) * 2006-09-20 2012-07-18 東京応化工業株式会社 保護膜形成用材料及びホトレジストパターンの形成方法
JP5165227B2 (ja) * 2006-10-31 2013-03-21 東京応化工業株式会社 化合物および高分子化合物
JP4919508B2 (ja) * 2007-09-13 2012-04-18 株式会社ダイセル フォトレジスト用単量体、高分子化合物及びフォトレジスト組成物
JP4771101B2 (ja) * 2008-09-05 2011-09-14 信越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ポジ型レジスト材料及びパターン形成方法
JP5586294B2 (ja) * 2009-03-31 2014-09-10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感活性光線性または感放射線性樹脂組成物、及び該組成物を用いたパターン形成方法
KR101458946B1 (ko) * 2012-10-17 2014-11-07 금호석유화학 주식회사 신규 아크릴계 단량체, 중합체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레지스트 조성물
CN108993602B (zh) * 2018-07-23 2021-05-07 河北工业大学 一种合成丙酸甲酯的催化体系及其应用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0001684A1 (fr) * 1998-07-03 2000-01-13 Nec Corporation Derives de (meth)acrylate porteurs d'une structure lactone, compositions polymeres et photoresists et procede de formation de modeles a l'aide de ceux-ci
JP3042618B2 (ja) 1998-07-03 2000-05-15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ラクトン構造を有する(メタ)アクリレート誘導体、重合体、フォトレジスト組成物、及びパターン形成方法
JP4131062B2 (ja) * 1998-09-25 2008-08-13 信越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新規なラクトン含有化合物、高分子化合物、レジスト材料及びパターン形成方法
JP4441104B2 (ja) * 2000-11-27 2010-03-31 東京応化工業株式会社 ポジ型レジスト組成物
JP4953521B2 (ja) * 2001-06-19 2012-06-13 株式会社ダイセル ラクトン骨格を有する(メタ)アクリル酸エステル
JP4187949B2 (ja) * 2001-06-21 2008-11-26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ポジ型レジスト組成物
JP2003055363A (ja) 2001-08-20 2003-02-26 Kuraray Co Ltd ラクトンの製造方法
JP4434570B2 (ja) * 2002-11-28 2010-03-17 東京応化工業株式会社 樹脂の製造方法
JP4892698B2 (ja) * 2006-01-18 2012-03-07 Jsr株式会社 新規樹脂及びそれを用いた感放射線性樹脂組成物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1790645A1 (en) 2007-05-30
US20060057489A1 (en) 2006-03-16
JP4683887B2 (ja) 2011-05-18
WO2006030609A1 (ja) 2006-03-23
EP1790645A4 (en) 2009-07-08
CN1976913A (zh) 2007-06-06
US7122292B2 (en) 2006-10-17
CN1976913B (zh) 2010-10-06
JP2006076981A (ja) 2006-03-23
TW200621812A (en) 2006-07-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325867B (en) Lactone compounds, lactone-containing monomers, their polymers, resist compositions using same, and processes for forming patterns using same
JP5967149B2 (ja) 有機酸又はその塩及び有機酸を発生する酸発生剤
KR102166402B1 (ko) 폴리머, 레지스트 재료 및 패턴 형성 방법
JP6297269B2 (ja) ポリマー組成物、このポリマー組成物を含むフォトレジスト、およびこのフォトレジストを含むコーティングされた物品
JP7009978B2 (ja) 化学増幅ポジ型レジスト組成物及びレジストパターン形成方法
TW201241567A (en) Resist composition for immersion exposure, method of forming resist pattern, and fluorine-containing polymeric compound
JP5713011B2 (ja) 感放射線性樹脂組成物、レジストパターン形成方法、重合体及び化合物
JP6280529B2 (ja) フォトレジスト組成物及び電子デバイスを形成する関連方法
KR20130094247A (ko) 감광성 코폴리머, 이 코폴리머를 포함하는 포토레지스트 및 이로부터 제조된 물품
JP6613615B2 (ja) 高分子化合物及び単量体並びにレジスト材料及びパターン形成方法
JP2010163604A (ja) 含フッ素重合性単量体、含フッ素重合体、レジスト材料及びパターン形成方法
KR20160070702A (ko) 폴리머, 레지스트 재료 및 패턴 형성 방법
JP2020041165A (ja) 光酸発生モノマー、それから誘導されるポリマー、そのポリマーを含むフォトレジスト組成物、及びそのフォトレジスト組成物を使用してフォトレジストレリーフ像を形成する方法
TW201917115A (zh) 聚合性單體、聚合物、光阻材料及圖案形成方法
TW201245249A (en) Resist composition, method of forming resist pattern and polymeric compound
JP6220370B2 (ja) 光酸発生官能基及び塩基溶解度向上官能基を有する繰り返し単位を含むポリマー、関連フォトレジスト組成物、ならびに電子デバイスを形成する方法
JP6468139B2 (ja) 単量体、高分子化合物、レジスト材料及びパターン形成方法
TW202241836A (zh) 化合物、聚合物、組成物、膜形成用組成物、圖型之形成方法、絕緣膜之形成方法及化合物之製造方法
JP2003292542A (ja) 化学増幅レジスト用コポリマー
JP5104343B2 (ja) モノマー、樹脂及び該樹脂を用いたレジスト組成物、並びに、該レジスト組成物を用いた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
JP6119283B2 (ja) レジスト組成物及びレジストパターンの製造方法
JP2018049177A (ja) 感放射線性樹脂組成物、レジストパターン形成方法、感放射線性酸発生剤、化合物及び化合物の製造方法
JP6717338B2 (ja) 高分子化合物、レジスト材料及びパターン形成方法
JP6908816B2 (ja) 含フッ素単量体、それを用いた含フッ素重合体、それを用いた化学増幅型レジスト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パターン形成方法
KR100889284B1 (ko) 락톤 화합물, 락톤 함유 단량체, 그의 중합체, 그를 이용한레지스트 조성물 및 그를 이용한 패턴 형성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