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321520B - Print apparatus, print method and recording medium driving apparatus - Google Patents

Print apparatus, print method and recording medium driving apparatus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321520B
TWI321520B TW096126203A TW96126203A TWI321520B TW I321520 B TWI321520 B TW I321520B TW 096126203 A TW096126203 A TW 096126203A TW 96126203 A TW96126203 A TW 96126203A TW I321520 B TWI321520 B TW I321520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point
data
printing
radius
correctio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612620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0823061A (en
Inventor
Tatsumi Ito
Makoto Ando
Koji Ashizaki
Takahiro Toyoda
Minoru Takeda
Original Assignee
Son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ny Corp filed Critical Sony Corp
Publication of TW2008230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82306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32152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321520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3/00Record carriers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Accessories, e.g. contain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operation with the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apparatus ; Intermediate mediums; 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ir manufacture
    • G11B23/38Visual features other than those contained in record tracks or represented by sprocket holes the visual signals being auxiliary signa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03Ink cartridges
    • B41J2/17506Refilling of the cartridge
    • B41J2/17509Whilst mounted in the print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015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the jet generation proces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9/00Details of, or accessories for, 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41J29/02Framework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9/00Details of, or accessories for, 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41J29/38Drives, motors, controls or automatic cut-off devices for the entire printing mechanism

Landscapes

  • Ink Jet (AREA)
  • Accessory Devices And Overall Control Thereof (AREA)
  • Dot-Matrix Printers And Others (AREA)

Description

1321520 九、發明說明 相關申請案交互參考 本發明含有與2006年7月21日向日本特許廳提出申請 之日本特許申請案第JP 2006- 1 99940號及2006年12月1日 向日本特許廳提出申請之日本特許申請案第JP 2006-326260號相關之主題,其等全部內容倂提於此俾供參考。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係有關旋轉一諸如CD-R(可記錄光碟)或一 DVD-RW(可改寫多樣化數位光碟)之碟狀記錄媒體、一半 導體儲存媒體或其他列印物,並藉由將墨滴噴射於一標籤 表面或旋轉中之列印物,列印諸如文字及設計之可見資訊 之列印設備及列印方法,亦有關旋轉一作爲列印物例子之 記錄媒體之記錄媒體驅動設備。 【先前技術】 日本未審查之特許早期公開案第H09-265760號揭示 該類型列印設備之一例子。日本未審查之特許早期公開案 第H09-265760號係有關一可列印於一可移除光碟之光碟 設備。揭示於日本未審查之特許早期公開案第H09_ 265 760號之光碟設備之特徵在於其爲一資訊儲存設備’可 使用一可移除光碟進行資訊記錄及複製中至少一者’並包 含:一列印頭,列印於光碟上;一列印頭驅動器’沿光碟 之徑向移動列印頭;一主軸馬達,旋轉光碟;以及一控制 -5- 1321520 單元,控制列印頭、列印頭驅動器及主軸馬達’控制單元 使列印頭全面掃瞄光碟以列印於光碟上。 日本未審查之特許早期公開案第H09-265760號所揭 示之光碟設備說明無須個別提供一專用標籤列印機’將標 籤列印於一光碟,碟片仍插入光碟設備中之效果(參考欄 [0059])。 曰本未審查之特許早期公開案第20 04-1109 94號揭示 該類型列印設備之另一例子。日本未審查之特許早期公開 案第2004-110994號係有關一種具有油墨列印設備之光碟 資訊記錄器。特許早期公開案第2004-1 1 0994號之特徵在 於包含:一頭,可複製並記錄能於一可記錄光碟上光學地 讀取之資訊;以及一噴墨列印頭,可列印文字、設計等於 光碟之標籤表面上,於此,在與光學資訊記錄於光碟上同 時,將文字、設計等列印於光碟之標籤表面上。 具有上述構造之設有日本未審查之特許早期公開案第 2004- 1 1 0994號所揭示之油墨列印設備之光碟資訊記錄器 說明可記錄光學資訊於一可記錄光碟上,且同時列印於標 籤表面上,不僅相較於在相關技藝之設備中個別進行二程 序,可大幅減少所需時間,且亦可使用無須提供個別設備 之小型構造之效果(參考欄[〇〇50])。 惟,日本未審查之特許早期公開案第H09-265760號 所揭示之光碟設備及日本未審查之特許早期公開案第 2004-]] 0994號所揭示之噴墨列印設備之光碟資訊記錄器 二者構成藉由當光碟自設於一列印頭上之多數油墨噴頭旋 -6 - 1321520 轉時,將墨滴噴射於光碟,將可見資訊列印於一光碟之標 籤表面上。於使用此種構造之設備中,當藉由以等角速旋 轉之光碟進行列印,且藉列印頭以恆定定時噴射墨滴時, 於列印區之內周與外周間會有列印密度差》 圖1 A顯示自一列印頭102噴出之墨滴103滴落於作爲 列印物之一具體例,諸如CD-R之光碟101之一標籤表面 1 0 1 a上之狀態。如圖1 A所示,於該例子中,列印頭1 02包 含16個沿光碟101之徑向對齊之油墨噴頭,且當墨滴103自 油墨噴頭噴出時,總數16顆墨滴103滴落於標籤表面l〇la 。圖1B顯示藉由以恆定定時噴射墨滴103之列印頭102並 藉由以等角速旋轉之光碟1 0 1列印之列印物。 如圖1B所示,當藉由以光碟101之等角速並藉由以恆 定定時噴射之墨滴103進行列印時,沿光碟101之旋轉方向 相鄰之墨滴1 03間的間隔(此後稱爲u墨滴間隔〃)會於列 印區之內周與外周間出現差異。亦即,當墨滴間隔與離光 碟101之旋轉中心〇之距離(亦即"半徑")成正比時,於 列印區內周之墨滴間隔較於外周之墨滴間隔狹窄。這意味 於列印區內周之每單位面積油墨量較於外周者大(亦即, 列印密度較高),結果造成列印區之內周與外周間的列印 密度差。 爲對付列印區之內周與外周間的列印密度差,日本未 審查之特許早期公開案第H0 9-265760號揭示進行使光碟 相對於列印頭之旋轉速度,亦即線性速度恆定之控制之一 例子。此種使線性速度恆定之控制於列印頭設有單一油墨 1321520 噴頭時有效。惟,複數油墨噴頭設在一典型列印頭上,俾 沿光碟(或列印區)之徑向對齊。由於墨滴間隔因自光碟之 旋轉中心至個別油墨噴頭之距離(亦即 '"半徑〃)而異,因 此,有發生列印密度差的風險。 【發明內容】 根據本發明之實施例’試圖對付當用於一列印設備之 Φ 一列印物之角速度及噴射墨滴之定時二者恆定時,發生於 列印區之內周與外周間的列印密度差,該列印設備藉由自 設於一列印頭上之油墨噴頭,將墨滴噴射於被旋轉的列印 物,列印可見資訊於列印物之一列印表面。此等實施例亦 試圖對付當使用一設有複數油墨噴頭之列印頭時,甚至當 進行控制來使旋轉中之列印物之線性速度恆定時,因自旋 轉中心至個別油墨噴頭之徑向距離的差而發生之列印密度 差。 ® 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一種列印設備包括:一旋轉 單元,旋轉一列印物;一列印頭,藉由將墨滴噴在被旋轉 單元旋轉之列印物,列印可見資訊;以及一控制單元,根 據可見資訊,產生噴墨資料,並根據噴墨資料,控制列印 頭;其中控制單元將使用雙軸垂直座標資料表達的可見資 訊轉換成極座標資料,並進行點密度校正,將根據極座標 資料中各點之每單位面積點數算出的校正權値加在各點之 一輝度値,以產生噴墨資料。 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一種藉由自一列印頭將墨滴 -8 - 1321520 噴至藉一旋轉單元旋轉之列印物,列印可見資訊的方法, 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將可見資訊自雙軸垂直座標資料轉 換成極座標資料;藉由進行點密度校正,將根據集中於極 座標資料中各點之每單位面積點數算出的校正權値加在各 點之一輝度値上,計算點校正資料;藉由根據一誤差擴散 方法,將該點校正資料二値化,產生噴墨資料;以及藉由 根據噴墨資料,將墨滴噴於列印物,列印可見資訊β • 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一種記錄媒體驅動設備,包 括:一讀取單元,自一記錄媒體之一記錄表面讀取所記錄 資訊;一旋轉驅動單元,旋轉記錄媒體;一列印頭,藉由 將墨滴噴在被旋轉驅動單元旋轉之記錄媒體之一標籤表面 上,列印可見資訊;以及一控制單元,根據可見資訊,產 生噴墨資料,並根據噴墨資料以及自讀取單元所讀取資訊 取得之記錄媒體之位置資料,控制列印頭;其中控制單元 將使用雙軸垂直座標資料表達的可見資訊轉換成極座標資 • 料’並進行點密度校正,將根據極座標資料中各點之每單 位面積點數算出的校正權値加在各點之一輝度値上,以產 生噴墨資料。 根據本發明實施例之列印設備、列印方法及記錄媒體 驅動設備,可與列印物之列印表面之內周所隔距離減小, 減少所噴射墨滴數,並因此可以實質上均勻之列印密度列 印可見資訊。 【實施方式】 -9- 1321520 根據本發明之實施例,可列印具有實質上均勻列印密 度之可見資訊之一列印設備 '一列印方法及一記錄媒體驅 動設備以一簡單構造,藉由進行—將點校正權値應用於被 轉換成極座標資料之可見資訊之點校正,產生噴墨資料來 實現。 圖2至9係本發明第〗實施例之解釋圖式。圖2係顯示根 據本發明,一列印設備之第1實施例的平面圖,圖3係該實 施例的前視圖,圖4係一方塊圖,顯示於圖2所示列印設備 中訊號之流程,圖5係一流程圖,顯示藉一控制單元進行 之操作流程,圖6A至6C係有助於解釋將雙軸垂直座標轉 換成極座標之程序之圖式,圖7係有助於解釋用於點密度 校正之校正權値之圖式,圖8A至8F係有助於解釋產生噴 墨資料之程序之圖式,圖9A至9]係有助於解釋一誤差擴 散方法之計算程序之圖式。 圖10至15顯示本發明一列印設備之第2實施例。圖 10A及10B係有助於解釋極座標資料中點之疏化,圖"係 有助於解釋校正權値之圖式,圖12、圖13A及13B係有助 於解釋一誤差擴散方法1圖式,圖14A至14C係有助於解 釋產生噴墨資料之程序之圖式,圖15A至151係有助於解 釋誤差擴散方法之計算程序之圖式。 圖1 6至2 1顯示本發明一列印設備之第3實施例。圖! 6 係一平面圖’圖17係一立體圖,圖18係—方塊圖,顯示於 圖16所示列印設備中訊號之流程,圖19係有助於解釋圖!6 所示列印設備的示意圖,圖20係有助於解釋以—用於列印 -10- 1321520 物之等角速度及用於墨滴噴射之恆定定時進行列印之圖式 ,圖21 A及21B係有助於解釋點校正權値之圖式,圖22a 及22B係有助於解釋本發明一列印設備之第4實施例之圖 式,並顯示點校正權値。 圖2及3顯示一光碟設備1(記錄媒體驅動設備),其係 本發明之第1實施例。光碟設備1可記錄(寫入)~新資訊訊 號於及/或複製(讀取)一業已事先記錄之資訊訊號自一諸如 CDRDVD-RW之光碟101之一資訊記錄表面("記錄表面# ),作爲一"列印物"之一具體例,亦可列印諸如文字或 設計之可見資訊於光碟101之一標籤表面(主表面)101a, 該表面係"列印表面〃之一具體例。 如圖2至4所示,光碟設備]包含:一托盤2,輸送光碟 101;—主軸馬達3,係用來旋轉托盤2所輸送光碟101之一 "旋轉單元〃具體例;一記錄及/或複製單元5,寫下及/ 或讀取於或自主軸馬達3所旋轉之光碟101之資訊記錄表面 ;—列印單元6,列印諸如文字或影像之可見資訊於光碟 101之標籤表面l〇la;以及一控制單元7,控制記錄及/或 複製單元5、列印單元6等。 光碟設備1之托盤2包含一板狀構件’其平面形狀呈長 方形,且略大於光碟101。一包含一用來保持光碟101之圓 形凹部之光碟保持部10設在一屬於托盤2之大平坦表面之 —的上表面。托盤2亦設有一切除部11以避免與主軸馬達3 等接觸。切除部11形成呈自托盤2之較短緣之一至光碟保 持部10之一中央部分的寬廣形狀。托盤2選擇地被輸送至 -11 - 1321520 光碟附裝部之一位置,在此,光碟101附裝於主軸馬達3之 —光碟附裝部,以及一光碟退出位置,其位於設備外殼外 ,且上面裝有光碟101之托盤2被排出至該位置。 主軸馬達3配置於一未圖示之馬達座上,俾當托盤2業 已被輸送至光碟附裝位置時,位於光碟保持部10之一實質 上中央部分。一轉盤12設在主軸馬達3之旋轉軸之前頂端 ,該轉盤12包含一可拆卸地與光碟101之一中央孔l〇lb啣 φ 合之光碟御合部l2a。 當托盤2業已被輸送至光碟附裝位置時,藉由使用未 圖示之一升降機構,舉起馬達底座,將主軸馬達3向上移 。接著,轉盤12之光碟啣合部12a與光碟101之一中央孔 101b啣合,俾光碟101自光碟保持部10上升一預定距離。 亦藉由沿與下降馬達座相反的方向操作升降機構,自光碟 101之中央孔101b向下移除轉盤12之光碟啣合部12a,俾 光碟101安裝於光碟保持部10上。 • 一夾持部14設在主軸馬達3上方。夾持部14自上方下 壓業已藉主軸馬達3之升降機構升起的光碟101。以此方式 ,光碟101夾在夾持部14與轉盤12間,藉此防止光碟101脫 離轉盤12。 記錄及/或複製單元5包含:一光學拾波器16;—拾波 器底座17,於其上安裝光學拾波器16;以及一對第1導軸 18a,18b,沿光碟101之徑向導引拾波器底座17;該方向係 〜一被旋轉之列印物所描出圓之徑向〃之具體例。 光學拾波器16係一自屬於記錄媒體之光碟101讀取資 -12- 1321520 訊之讀取單元具體例。光學拾波器1 6包含一光檢測器、一 物端透鏡以及一移動物端透鏡,使之接近光碟10]之資訊 記錄表面的雙軸致動器。光學拾波器16之光檢測器包含: 一半導體雷射,其作爲光源,發射一光束;以及一光接收 元件,接收一反射光束。光學拾波器16使用物端透鏡,將 自半導體雷射射出之光束聚焦於光碟101之資訊記錄表面 ,並透過光檢測器,接收被資訊記錄表面反射的反射光束 。因此’光學拾波器16可將一資訊訊號記錄(寫入)於資訊 記錄表面,或自資訊記錄表面複製(讀取)已記錄之資訊訊 號。 光學拾波器16安裝於拾波器底座17上,並與拾波器底 座17 —起移動。二導軸]8a,18b平行於光碟101之徑向配置 ,並可滑動地經由拾波器底座17插入,該徑向於本實施例 中係托盤2移動方向。此外,拾波器底座17可藉包含一未 圖示之拾波器馬達之拾波器移動機構,沿二導軸18a,18b 移動。當拾波器底座17移動時,使用光學拾波器16進行記 錄及/或複製一資訊訊號於光碟101之資訊記錄表面上的操 作。 舉一例子來說,可使用一進給螺桿機構作爲移動拾波 器底座17之拾波器移動機構。惟,拾波器移動機構不限於 一進給螺桿機構,就其他例子而言,亦可使用一齒條暨小 齒輪機構、'—皮區段進給機構、一金屬線進給機構或其 他類型之機構。 列印單元6包含:一列印頭2 1 ;—對導軸8 3 a, 8 3 b ;— -13- 1321520 油墨匣23;—頭罩24;—吸入幫浦25;—廢棄油墨收集單 元26 ;以及一拭片27。 列印頭2 1位於光碟1 0 1之標籤表面1 0 U對面。複數個 噴射墨滴之油墨噴頭31設在面對標籤表面l〇la之列印頭 21之一表面上。複數油墨噴頭31配置成沿列印頭21移動之 方向對齊之四排,並設定成於各排噴射預定顏色之墨滴》 於本實施例中,用於青色(C)之油墨噴頭31a、用於品紅 (M)之油墨噴頭31b、用於黃色(Y)之油墨噴頭31c及用於 黑色(K)之油墨噴頭31d按此順序自圖2中頂部配置。爲自 油墨噴頭31a至31d移除變濁油墨、泡沬、雜質等,列印 頭2 1亦在列印前及列印後進行一"虛擬噴射〃。 平行之二第2導軸2 2 a, 2 2b可滑動地通過列印頭2 1。列 印頭21可藉一包含一頭驅動馬達32(參考圖4)的頭移動機 構沿二個第2導軸22a, 2 2b移動。一沿垂直於托盤2移動方 向之方向延伸之導軸支承構件33固定於二導軸22a,22b之 各個軸向一端,二導軸22a,22b之另一端延伸至與托盤2移 動方向相向之一側。列印頭2 1構成當不進行列印時,撤至 位於光碟1 0 1之徑向外側之備用位置。 油墨匣23設有對應於個別顏色青色(C)、品紅(M) '黃 色(Y)及黑色(K)油墨之一青色(C)油墨匣23a、一品紅(M) 油墨便23b、一黃色(Y)油墨厘23c以及一黑色(κ)油墨厘 23d。此等油墨匣23a至23d分別將油墨供至列印頭21之個 別油墨噴頭31a至31d 〇 油墨匣23a至23d各包含一中空容器,並使用一圍封 -14- 1321520 於容器內部之多孔材料之毛細孔作用儲存油墨。連接部 35a至35d可拆卸地連接於油墨匣23a至23d之開口,俾油 墨匣23a至23d經由連接部35a至35d連接於列印頭21之油 墨噴頭31a至31d。這意味,當容器內部之油墨用完時, 可容易自有問題的油墨匣拆下連接部,以一新油墨厘更換 油墨匣。 頭罩24設在列印頭2 1之備用位置,並附裝於列印頭2 1 之表面,當列印頭21移動至備用位置時,於該表面上有複 數油墨噴頭31。因此,可防止列印頭21中所含油墨變乾, 並防止灰塵、汙垢等附著於個別油墨噴頭31a至31d。 頭罩24包含一多孔層,並暫時儲存藉列印頭2 1自個別 油墨噴頭31a至3〗d虛擬噴射之油墨。頭罩24之內部壓力 藉一未圖示之閥機構調節成等於大氣壓力。 吸入幫浦25經由一管36連接於頭罩24。當頭罩24附裝 於列印頭21時,吸入幫浦25施加一負壓於頭罩24的內部空 間。因此,藉由吸入移除列印頭2 1之個別油墨噴頭3 1 a至 31d內部的油墨以及列印頭21所虛擬噴射並暫時儲存於頭 罩24中之油墨。廢棄油墨收集單元26經由一管37連接於吸 入幫浦25,並收集藉吸入幫浦25吸出之油墨。 拭片2 7配置於列印頭2 1之備用位置與列印位置間。當 列印頭2 1移動於備用位置與列印位置間時’拭片2 7接觸油 墨噴頭31a至31d之個別前端面,並拭去附著於前端面之 油墨、灰塵、汙垢等。請注意’藉由提供一上下移動拭片 27之移動機構’亦可實現一可選擇是否擦拭列印頭21之油 -15- 1321520 墨噴頭31a至31d之構造。 圖4係一方塊圖,顯示光碟設備1中訊號之流程。光碟 設備1包含控制單元7、一介面單元41、一記錄控制電路42 '一托盤驅動電路43、一馬達驅動電路44、一訊號處理單 元45' —噴墨驅動電路46以及一機構單元驅動電路47。 介面單兀41係一用來將諸如—個人電腦或一 DVD記 錄器之一外部設備電連接於光碟設備1之連接單元。介面 • 單元41將供自外部設備之訊號輸出至控制單元7。此等訊 號對應藉一外部設備儲存之,外部儲存資訊〃,且此等訊 號例子包含:一記錄資料訊號,對應於待記錄於光碟〗〇1 之資訊記錄表面之資訊;以及一影像資料訊號,對應於待 列印於光碟101之標籤表面l〇la上之可見資訊。介面單元 41亦將藉光碟設備1自光碟ι〇1之資訊記錄表面讀取之複製 資料訊號供至外部設備。 控制單兀7包含一中央控制單元51、一驅動控制單元 ® 5 2及一列印控制單元5 3。中央控制單元5丨控制驅動控制單 元5 2及列印控制單元5 3。中央控制單元5丨將—供自介面單 元4丨之記錄資料訊號輸出至驅動控制單元52〇中央控制單 兀51亦將一供自介面單元41之影像資料訊號及—供自驅動 控制單元5 2之位置資料訊號輸出至列印控制單元5 3。 驅動控制單元5 2控制主軸馬達6 3及拾波器驅動馬達( 未圖示)之旋轉’並藉光學拾波器76控制一記錄資料訊號 之記錄及一複製資料訊號的複製。驅動控制單元52將用以 控制控制主軸馬達6 3、拾波器驅動馬達及托盤驅動馬達之 -16- 1321520 旋轉的控制訊號輸出至馬達驅動電路44。 驅動控制單元5 2亦將用以控制一追蹤伺服器及聚焦伺 服器的控制訊號輸出至光學拾波器16,俾自光學拾波器16 射出之光束循光碟101上的軌跡行進。此外,驅動控制單 元52將供自訊號處理單元45的位置資料訊號輸出至中央控 制單元5 1。 記錄控制電路42於供自驅動控制單元52之一複製資料 訊號上進行一編碼程序、調變等,並將處理過的複製資料 訊號輸出至驅動控制單元52。托盤驅動電路43根據供自驅 動控制單元52之控制訊號驅動托盤驅動馬達。因此,光碟 托盤2被送入送出設備外殼。 馬達驅動電路44根據供自驅動控制單元52之控制訊號 驅動主軸馬達3。從而,旋轉安裝於主軸馬達3之轉盤12上 的光碟101。馬達驅動電路44亦根據來自驅動控制單元52 之控制訊號驅動拾波器驅動馬達。從而,光學拾波器16與 拾波器底座17 —起沿光碟101之徑向移動。 訊號處理單元45於供自光學拾波器16之一 RF(射頻) 訊號上進行解調變、錯誤校正等,以產生一複製資料訊號 〇 訊號處理單元4 5亦根據RF訊號,檢測出位置資料爲 一具有特定圖案,諸如一同步訊號之訊號,及/或一顯示 用於光碟1 0 1之位置資料之訊號》作爲例子,該位置資料 訊號可爲一顯示光碟101之旋轉角度之旋轉角度訊號,以 及一顯示光碟101之旋轉位置之旋轉位置訊號。將複製資 -17- 1321520 料訊號及位置資料訊號輸出至驅動控制單元5 2。 列印控制單元5 3控制包含列印頭2 1及頭驅動馬達3 2之 列印單元6,俾於光碟1 0 1之標籤表面1 0 1 a上進行列印。 列印控制單元5 3根據影像資料產生噴墨資料,該噴墨資料 根據一供自中央控制單元5 1之影像資料訊號獲得。稍後將 於本說明書中詳細說明噴墨資料之產生。列印控制單元5 3 根據所產生之噴墨資料及供自中央控制單元5 1之位置資料 • 訊號,產生控制列印單元6之控制訊號,並將控制訊號輸 出至噴墨驅動電路4 6以及機構單元驅動電路47。 噴墨驅動電路46根據供自列印控制單元53之控制訊號 驅動列印頭2 1。結果,墨滴自列印頭2 1之油墨噴頭3 1噴射 ,並滴在正旋轉之光碟〗01之標籤表面101a上。機構單元 驅動電路47根據供自列印控制單元53之控制訊號驅動頭罩 24、吸入幫浦25、拭片27及頭驅動馬達32。藉由驅動頭驅 動馬達3 2,列印頭2 1沿光碟1 0 1之徑向移動。 • 於外部設備中處理可見資訊,作爲使用雙軸垂直(X-Y)座標來表示顯示個別顏色紅(R) '綠(G)及藍(B)之輝度 之色調値之影像資料。因此,將可見資訊供至控制單元7 之中央控制單元5 1,作爲上述影像資料,並接著輸入列印 控制單元5 3 ^ 圖5係顯示列印控制單元5 3根據影像資料產生噴墨資 料之程序的流程圖。爲產生噴墨資料,首先,於步驟S1 中,將以個別顏色紅(R)、綠(G)及藍(B)之色調値表示之 影像資料轉換成表示個別顏色青色(C)、黃色(Y)、品紅 -18- 1321520 (Μ)及黑色(K)之點(像素)分布的CYMK資料。表示該 CYMK資料的點具有根據影像資料之色調値,且於本實施 例中’色調値在包含0及2 5 5的〇至2 55範圍內(亦即8位元値 )° CYMK資料亦分成以青色(c)點分布表示之青色資料 、以品紅(M)點分布表不之品紅資料、以黃色(γ)點分布表 示之黃色資料以及以黑色(K)點分布表示之黑色資料。所 有此等資料均被轉送至下一步驟,惟於本實施例中,以青 色資料作爲一代表例說明如下。 其次’於步驟S2中’將以雙軸垂直座標表示之青色 資料轉換成極(r· Θ )座標資料(同樣適用於品紅資料、黃色 資料及黑色資料)。使用諸如最近相鄰、雙線形或高次方 之普通方法來產生一適合光碟101之標籤表面l〇la之大小 的極座標資料。 現在將參考圖6A至6C說明轉換成極座標資料情形。 首先’如圖6A所示,舉一例子,經由介面單元41及中央 控制單元51,將包含字串"ABCDEFGH〃之文字輸入列印 控制單元53,作爲影像資料。當輸入影像資料時,如圖6B 所示’列印控制單元53將字串'ABCDEFGFT儲存於未圖 示之記憶體中的X-Y座標系統內,作爲資料。 其次,如圖6C所示,就構成表示於X-Y座標系統中 之資料之各點(像素),計算距光碟1 0 1之旋轉中心之半徑r 以及一相對於用以計測旋轉角度之原點之角度0。因此, 可自雙軸垂直(X-Y)座標將可見資訊轉換成極(r-0 )座標資 -19- 1321520 料。請注意’爲此轉換進行之計算可使用諸如最近相鄰或 線形之普通方法來進行。 其次’於步驟S3中,在極座標資料上進行點密度校 正以計算點校正資料。、點密度校正〃係指將一校正權値 加在極座標資料中各點之色調値上的計算。亦即,點密度 校正係根據點接近極座標資料內周至何種程度來減少點的 色調値’以增加用以表達各點的輝度値。 • 根據集中在待加權之點上每單位面積點數相對於集中 在極座標資料最外周之一點上每單位面積點數之比,計算 用於點密度校正之校正權値。例如,若待加權之點di之 每單位面積點數以u表示,且極座標資料最外周之一點 之每單位面積點數以v表示,點di之權値W(d〇即以以 下公式計算。 W(dj) = v/u 如上述計算各點之校正權値W,並將其儲存於一未圖 ® 示之記億體中。後來,藉由當進行點密度校正時自記憶體 讀取一適當校正權値W,可將一校正權値加在各點。惟若 計算各點之·一校正權値W,並將其儲存於一記億體中,即 出現記憶體容量之增加。因此,於本實施例中,槪算之校 正權値被用來作爲校正權値之第2具體例。 現在將參考圖7說明校正權値之槪算。於本實施例中 ,根據待加權之點之半徑相對於極座標資料最外周之點之 半徑之比,計算用於點密度校正之校正權値。亦即,如圖 7所示,若待加權之點di之半徑以η表示,且極座標資料 -20- 1321520 最外周之點dN之半徑以rN表示’點di之權値w(di)即以 以下公式計算。
W(dj) = rj/rN 例如’若點屯之半徑爲30nlm,且點dN之半徑爲 60mm,點di之權値W(di)即爲〇.5。 若如上述計算各點之校正權値W,即可使用相同校正 權値於相同半徑的點’並因此可減少待儲存於記億體中的 校正權値的數目。結果,可減少記憶體的容量,並減少記 億體的耗電。 其次’於步驟S4中,根據一誤差擴散方法,將點校 正資料二値化’以產生噴墨資料。噴墨資料係表示墨滴是 否於對應光碟101之標籤表面101a上一點之各位置噴射之 資料。於本實施例中,點校正資料中點之色調値以自〇至 255之値(亦即,8位元値)表示,且業已根據誤差擴散方法 二値化之噴墨資料中點之色調値使用値0及2 5 5 (亦即,1位 元値)表示,墨滴滴在標籤表面101a上對應色調値爲255之 點的位置,惟不滴在對應色調値爲0之點的位置。 於噴墨資料中,點顯示墨滴滴落之位置。藉由在步驟 S 3中進行點密度校正之後,根據一誤差擴散方法,將點校 正資料二値化,產生噴墨資料,可隨著與標籤表面]Ola 內周所隔距離減小,減少待噴射墨滴數。請注意,費洛依 德&史坦堡(Floyd & Steinberg)方法及賈維斯、茱迪斯& 寧克(131^丨5,11110^6&1^111(6)方法可作爲此種誤差擴散之例 子。 -21 - 1321520 其次,於步驟S 5中,列印控制單元5 3根據設在列印 頭21上之油墨噴頭31之數目劃分噴墨資料,並設定墨滴噴 射順序。雖然噴墨資料可分成3份,惟噴墨資料所分份數 可根據油墨噴頭31之數目,設定爲2份或更少,或四份或 更多。請注意,在設置一於光碟101之單轉期間內可列印 於整個標籤表面101a上的列印頭情況下,可省略劃分噴 墨資料之程序。 • 現在將參考圖8A至8F及圖9A至9J,使用具體數値說 明如稍早說明所進行之噴墨資料之產生。圖8A顯示位於 極座標資料最外周並具有60mm之半徑値之點A1至A4 以及位於點A1至A4內部一行並具有約60mm之半徑rN-, 値之點A5至A8。此等點A1至A8之色調値均爲255。 爲由此極座標資料產生噴墨資料,首先將一校正權値 W加在極座標資料至點a !至A8各點上以計算點校正資料 。用於點A1至A4之校正權値WN-丨經計算爲 Γν/Γν Γ Ν ' 6 因此,校正權値WN爲1.0。同樣地,用於點Α5至Α8之校 正權値經計算爲 WN., = rN. 1 /rN-1 γν· ι =約 6 0 r μ = 6 0 因此’校正權値冒心,爲1.0。結果,如圖8Β所示,點校正 資料之Β】至Β8之色調値均爲255。 -22- 1321520 其次,於點校正資料之B1至B8上進行費洛依德&史 坦堡誤差擴散(具有1 2 8之臨界値)’以二値化資料,並產 生如圖8C所示者之噴墨資料。後面將參考圖9A至9J詳細 說明誤差擴散計算。如圖8C所示’所產生噴墨資料之點 C1至C8之色調値均爲255。結果,墨滴滴至對應於噴墨資 料之點C1至C8之光碟101之標籤表面l〇la上的位置。 圖8D顯示極座標中具有30mm半徑ri之點D1至D4以 及位於點D1至D4內一行並具有約30mm半徑η.,之點D5 至D8。此等D1至D8之色調値均爲255。 爲由此極座標資料產生噴墨資料,首先將一校正權値 加在極座標資料至點D 1至D8各點上以計算點校正資料。 用於點D1至D4之校正權値計算爲 W ; = r j/rN R i = 3 0 rN = 6 0 因此,校正權値Wi爲0.5。同樣地,用於點D5至D8之校 正權値Wio經計算爲 Wj. | = rj. 1 /rN ri-i =約 30 r μ = 6 0 因此,校正權値Wu爲0.5。 結果,如圖8E所示,點校正資料之E1至E8之色調値 均爲1 2 7 (小數點後面的數字去掉)。 其次,於圖8E所示點校正資料之E1至E8上進行費洛 -23- 1321520 依德&史坦堡誤差擴散(具有128之臨界値),以二値化資 料,並產生圖8F所示噴墨資料。現在將參考圖9A至9J詳 細說明誤差擴散計算。 圖9A顯示費洛依德&史坦·堡誤差擴散所用誤差擴散 比。圖9B顯示圖8E所示點校正資料之色調値。圖9J顯示 圖8F所示噴墨資料之色調値。此外,圖9C至91顯示 當由圖9B所示點校正資料產生圖9J所示噴墨資料時 • 費洛依德&史坦堡錯誤之計算程序。 稍早所說明於點校正資料上進行之誤差擴散計算可例 如進行如下。首先,以圖9B所示點校正資料中點E 1作爲 計算點,計算噴墨資料中點F 1之色調値。若屬於計算點 之點的色調値低於臨界値〗2 8,該計算即將F〗之色調値設 定爲〇,若色調値高於臨界値1 2 8,即設定爲2 5 5。亦即, 由於屬於計算點之點E1之色調値127低於臨界値128,因 此,點F1之色調値如圖9C所示設定爲0 ^ • 其次,根據圖9A所示誤差擴散比,計算圖9C所示點 Ea2、Ea5、Ea6的色調値。該計算根據誤差擴散比,將屬 於計算點之點E 1之色調値1 2 7與點F 1之色調値〇間之差 127( = 127-0)擴散於點E2'E5、E6的色調値間,並將結 果設定爲點Ea2 ' Ea5 ' Ea6的色調値。亦即,根據以下公 式
Ea2 = E2 + (E1-F 1)χ7/16
Ea5 = E5 + (E1 -F 1 )x5/l 6
Ea6= E6 + (E1-Fl)xl/16 -24- 1321520 (其中諸如El、E2、Ea2之符號代表色調値)計算點Ea2、 Ea5、Ea6的色調値。舉一例子來說,Ea2的色調値經計算 1 27 + (1 27-0)x7/l 6 =182 結果,如圖9C所示,點Ea2之色調値爲182,點Ea5 之色調値爲〗66,點Ea6之色調値爲134。此外,將E3、 E4、E7、E8之色調値轉換成根據誤差擴散比分布之Ea3、 Ea4、Ea7、Ea8之色調値,造成所有値均變成127。 其次,以圖9C所示點校正資料中點Ea2作爲計算點 ,計算噴墨資料中F2之色調値。由於屬於計算點之點Ea2 之色調値182超過128臨界値,因此,F2之色調値如9D所 示設定爲25 5。
其次,根據誤差擴散比,將屬於計算點之點Ea2之色 調値182與點F2之色調値255間之差- 73( = 182-255)分配於 點Ea3、Ea5、Ea6、Ea7的色調値間,以計算圖9D所示點 Eb3、Eb5、Eb6、Eb7的色調値。亦即,藉以下公式
Eb3 = Ea3 + (Ea2-F2)x7/l 6
Eb5= Ea5 + (Ea2-F2)x3/l 6
Eb6= Ea6 + (Ea2-F2)x5/l 6
Eb7= Ea7 + (Ea2-F2)xl/l 6 (其中諸如Ea2'Eb3之符號代表色調値)計算點Eb3'Eb5 、Eb6、Eb7的色調値。舉一例子來說,Ea2的色調値經計 算爲 1 27 + (1 82-255)7/1 6 = 95 -25- 1321520 結果’如圖9D所示,點Eb3之色調値爲95,點Eb5之 色調値爲152,點Eb6之色調値爲111,點Eb7之色調値爲 122。此外,將點Ea4' Ea8之色調値轉換成未根據誤差擴 散比分配之Eb4、Eb8之色調値,造成此二値均變成127 ^ 其次,藉由以點Eb3作爲計算點,進行計算,如圖9E 所示’算出點F3之色調値〇、Ec4之色調値168等。此後, 藉由以點Ec4作爲計算點,進行計算,如圖9F所示,算出 點F4之色調値25 5、Ed5之色調値152等。其次,藉由以點 Ed5作爲計算點’進行計算,如圖9G所示,算出點F5之 色調値255、Ee6之色調値82等。 此後,藉由以點Ee6作爲計算點,進行計算,如圖9H 所示’算出點F6之色調値〇、Ef 7之色調値169等。其次, 藉由以點E f 7作爲計算點,進行計算,如圖91所示,算出 點F7之色調値25 5、Eg8之色調値66等。此後,藉由以點 Eg 8作爲計算點,進行計算,如圖9J所示,算出點F8之色 調値0。 以此方式’藉由二値化圖9B及8E所示點校正資料, 列印控制單元53可產生圖9J及8F所示噴墨資料。其次, 藉由使用此種噴墨資料進行列印,可減少墨滴數,惟仍隨 著與標籤表面101a內周所隔距離減少,對應可見資訊, 使列印於標籤表面l〇la上的可見資訊實質上均勻。 圖8A所示極座標資料中點A1至A8以及圖8D所斥;極 座標資料中點D1至D8在以雙軸垂直座標表示之影像資料 中以相同列印密度表示,該影像資料係轉換前資料。設想 -26- 1321520 例如使用臨界値128簡單地將極座標資料中點A1至A8以 及D1至D8二値化,以產生噴墨資料》於此情況下,噴墨 資料中點C1至C8以及F1至F8之色調値均變成255。 因此,墨滴會滴在光碟1〇1之標籤表面l〇la上對應點 C1至C8以及F1至F8的所有位置。惟由於沿0方向噴墨資 料之點F1至F8具有較噴墨資料之點C1至C8更窄的間隔 ,因此,對應點F1至F8之部分的列印密度會較對應點C1 至C8之部分的列印密度更暗。 另一方面,藉由於極座標資料上進行點密度校正,並 接著,根據一誤差擴散方法,將資料二元化,產生本發明 —實施例之噴墨資料。因此,雖然噴墨資料之點C 1至C 8 之色調値均變成25 5,噴墨資料之點 F1至 F8中 ?2彳4,?5,?7之色調値卻變成25 5,?1,?3彳6,?8之色調値卻 變成〇 »亦即,於對應半徑n = 30mm之噴墨資料中,具有 色調値〇之點及具有色調値255之點交錯地對齊(形成交錯 圖案),俾將噴射之墨滴數減半。 當噴射之墨滴數減半時,噴墨資料中點F2,F4,F5,F7 間沿0方向的間隔大致匹配對應半徑γν = 60mm之噴墨資 料中點?2,4』5,7間沿0方向的間隔。亦即,可使對應 點F1至F8之列印密度與對應點C1至C8之部份之列印密 度大致相等。結果,可使列印於標籤表面l〇la上之可見 資料的列印密度大致均勻。 雖然於本實施例中,使用供自外部設備的外部儲存資 訊作爲可見資訊,惟可見資訊不限於此。亦可使用藉光學 -27- 1321520 拾波器1 6自光碟1 0 1讀取之資訊作爲可見資訊。自光碟1 〇 ] 讀取之資訊具體例子包含諸如一電視節目之節目名稱或記 錄於光碟101上之音樂名稱之檔案管理資訊,其等可爲記 錄於光碟101上之影像及/或文字。 圖10至15係有助於解釋一屬於本發明第2實施例之光 碟設備之圖式。第2實施例之光碟設備與第1實施例之光碟 設備之不同點在於,極座標資料中的點疏化。由於第2實 施例之光碟設備之構造與第1實施例之光碟設備之構造相 同,因此’省略第2實施例之光碟設備之構造之說明。 由於根據第2實施例產生噴墨資料的製程與根據第1實 施例產生噴墨資料的製程實質上相同,因此,將參考圖5 說明此等製程。首先,以和第1實施例相同之方式,於步 驟S1中’將影像資料轉換成表示個別顔色青色(c)、黃色 (Y)、品紅(M)及黑色(K)之點分布的CYMK資料。表示該 CYMK資料的點具有根據影像資料之色調値,且於本實施 例中’色調値在包含0及25 5的0至255範圍內(亦即8位元値 )。將CYMK資料分成青色資料、黃色資料 '品紅資料及 黑色資料。 其次’於步驟S2中,將以雙軸垂直座標表示之青色 資料轉換成極(r- 0 )座標資料(同樣適用於品紅資料、黃色 資料及黑色資料)。第2實施例之列印控制單元5 3以—預定 數目疏化極座標資料中的點。將參考圖]0A及圖丨〇B說明 該點之疏化。 圖】0A係有助於解釋自使用雙軸垂直座標表示之諸如 -28- 1321520 青色資料之資料轉換之極座標資料之圖式。於圖I OA中, 點dN代表最外周半徑rN處之一點。同樣地,點du代表 半徑rN/2處之一點,且點di2代表半徑rN/4處之一點。 如圖10A所示,於自以雙軸垂直座標表示之資料轉換 之極座標資料中,沿圓周方向對齊之點數於不同半徑處相 同。因此,沿圓周方向點dM與點di2間之個別間隔較沿圓 周方向點dN間之間隔狹窄。另一方面,於圖10B中顯示 沿圓周方向點d i,與點d i 2間的個別間隔設定成大致與沿圓 周方向點dN間之間隔相等的情形。 如圖10B所示,由於一圓之沿圓周方向之長度(亦即 ’圓周)與半徑r成正比,因此,若半徑rN/2處之點dj!數 設定爲半徑r處之點dN的一半,即可使沿圓周方向點dM 與點dN間的間隔大致相等。同樣地,若半徑ΓΝ/4處之點 di2數設定爲點dN數之四分之一,即可使沿圓周方向點di2 與點dN間的間隔大致相等。因此,若最外周之點的半徑以rN 表示’即根據第2實施例進行疏化,俾在 條件下’具有半徑ri之點數減成半徑rN處之點數之】/2"·ι 〇 例如,當將1代入π,而半徑rN爲60mm時,半徑ri 之範圍即表示爲 3 0 < ri ^ 60 當半徑Π處之疏化點滿足30<riS60時,公式l/2n-1 即得値1/1。亦即’對具有30mm以上惟不大於60mm之半 徑的點不進行疏化。 -29- 1321520 其次,當將2代入η時,半徑η之範圍即表示爲 1 5 < η ^ 30 當半徑η處之疏化點滿足15 < n S 30時,公式1/2η·1 即得値1/1。亦即,對具有1 5mm以上惟不大於30mm之半 徑的點進行疏化,使點數減半。以此方式,根據徑向位置 r,決定待疏化點的比例,俾產生業已以一預定點數疏化之 極座標資料。 # 其次,於步驟S3中,在業已以一預定點數疏化之極 座標資料上進行點密度校正以計算點校正資料。根據對應 於極座標資料中點疏化之計算用於點密度校正之 校正權値W。圖11係一有助於解釋用於第2實施例中之校 正權値之圖式。於圖11中顯示半徑ri=rN/2處之複數點di 及複數點di外一行之半徑n+1處之複數點di+1,其中”係 最外周之點的半徑。 在此’計算用於點di之校正權値W(di)如下。由於點 • di之半徑ri爲ΓΝ/2,n = 2,因此,根據 γν/2" < ri ^ γν/211-1 ri = rN/2 計算n = 2。 因此,根據 W(di)= 2n*1ri/rN ri = γν/2 n= 2 δ十算用於點di之校正權値W(di),得出W(di)=l.0。 -30- 1321520 計算用於點di+,之校正權値W(di+1)如下。由於di + l之 半徑ri + 1滿足rN/2<ri+1SrN的條件’ n=l’因此,根據 Γν/2"< rj+i^ γμ/2π 1 Γν/2< Γϊ + ι^ Γν 計算η = 1。因此,根據 W(di+i) = 2n''ri+]/rN n = 1 計算用於點 di+1之校正權値 W(di + 1),得出 W(di+1)= η + ι/ΓΝ。請注意,由於點di + 1在點di之一行外,因此,可 假設 ri +丨4γν/2。因此,以 W(di +丨)与0.5表示校正權値 W(di + 1)。 其次,於步驟S4中,使用一誤差擴散方法,將點校 正資料二値化,以產生噴墨資料,該噴墨資料顯示墨滴待 滴於光碟101之標籤表面101a上對應個別點之位置。於第 2實施例中’由於在步驟S2中,以一預定數疏化點,因此 ,使用預定誤差擴散比於疏化比改變之半徑處,亦即半徑 r n / 2 n的點以及一行外的點。請注意,以和第1實施例相同 的方式,使用正常誤差擴散比於具有半徑rN/2n的點以及 一行外的點。 如圖12所示,具有半徑rN/2n的點di成爲點di外—行 之點di + 1之數目的一半。這意味當進行誤差擴散時,某些 於點dK之計算中用來作爲計算點的點不復存在。因此, 使用圖13及圖Η所示誤差擴散比於具有半徑Γν/2Π的點以 及一行外的點。 -31 - 1321520 圖13A顯示用於在屬於計算點之點dK下方任一對角 側無點之情況的誤差擴散比。於此情況下,將正常地加在 對角線下方之點的1/16誤差擴散比替代地加在鄰近該位置 右側的點de,上。亦將正常地加在對角線左下方之點上的 3 /16誤差擴散比加在正常地應用於正下方之點de2的5/16 誤差擴散比上。亦即,將加在正下方之點de2上之誤差擴 散比設定爲8/16。 φ 圖]3B顯示用在屬於計算點之點dk正下方無點情況 之誤差擴散比。於此情況下,將正常地加在正下方之點的 5 /1 6誤差擴散比加在正常地加在右側對角線下方之點de3 之1 /1 6誤差擴散比上。亦即,將加在對角線右下方之點 de3之誤差擴散比設定爲6/16。 其次,於圖5所示步驟S5中,如同第1實施例,將噴 墨資料分成幾份對應於設在列印頭21上之油墨噴頭31之數 目的尺寸,並設定墨滴噴射的順序。 # 現在將使用有關圖14至15之具體數値,對稍早所說明 噴墨資料之產生加以說明。圖14A顯示於圖5所示步驟S2 中預定點數疏化之後之極座標資料。於圖14A中顯示極座 標資料最外周之點的半徑rN爲6 0mm情況下,半徑Ri = 30mm處之點G5,G6,以及位於點G5,G6外側一行之具有 半徑ri+丨=約30mm(30mm<ri +丨)之點 G1至G4。點G1至 G6之色調値均爲255。 爲由此極座標資料產生噴墨資料,首先藉由將校正權 値應用於極座標資料之點G1至G8各點以計算點校正資料 -32- 1321520 (步驟3)。用於點G1至G4之校正權値Wi·,根據 w i+ 1 = ri+1/rN Ri + i =約 30 γν = 6 0 計算,校正權値Wi + 1爲0.5。 同樣地,用於點G5、G6之校正權値%根據 W j = 2γ|/γν 鲁 r; = 3 0 γν = 6 0 計算,校正權値Wi爲1 .0。 結果,如圖14B所示,點校正資料之H1至H4之色調 値均變成〗27(小數點後面的數字去掉),且H5及H6二者之 色調値變成2 5 5。 其次,於圖MB所示點校正資料之Hi至H6上進行一 誤差擴散(具有臨界値1 2 8 ),以二値化資料,並產生諸如 ©圖14C所示者之噴墨資料(步驟S4)。現在將參考圖17A至 151詳細說明誤差擴散方法之計算。 圖15A及圖15B顯示用於具有半徑rN/2n之點及一行 外之點的誤差擴散比。圖15C顯示圖14B所示點校正資料 之色調値。圖151顯示圖14C所示噴墨資料之色調値。此 外’圖15D至15H顯示當由圖15C所示點校正資料產生圖 151所示噴墨資料時,誤差擴散之計算方法。 於上述點校正資料上進行之誤差擴散方法之計算可如 以下進行。首先’以圖1 5 C所示點校正資料之點η丨作爲 -33- 1321520 —計算點,進行找出噴墨資料之點Q 1之色調値的計算。 該計算與第1實施例相同,因此,若屬於計算點之點之色 調値低於128臨界値,或者若計算點之色調値高於128臨界 値而爲2 5 5,F 1之色調値即設定爲〇 ^亦即,當屬於計算點 之點E1之色調値低於128臨界値時,FI之色調値即如圖9C 所示設定爲〇。 其次,計算繞圖1 5 D所示點Q 1之點的色調値。當如 # 此進行時,由於屬於計算點之點H1對角線右下方無點, 因此,根據圖15A所示誤差擴散比進行計算。據此,根據 圖15A所示誤差擴散比,將點E1之色調値127與點Q1之 色調値0間之差1 27(= 1 27-0)分配於點H2,H5,H6之色調値 間,以產生圖15D所示點Ha2,Ha5,Ha6之色調値。亦即, 藉以下公式計算點Ha2,Ha5,Ha6之色調値。
Ha2 = H2 + (H 1 -Q 1 )x7/l 6 Ha5 = H5 + (H 1 -Q1 )x8/l 6 Φ Ha6 = H6 + (H 1 -Q 1 )x 1 /1 6 (其中諸如HI、H2、Ha2之符號代表色調値) 舉一例子來說,點Ha2的色調値經計算爲 1 27 + ( 1 27-0)x7/l 6 = 182 結果,如圖15D所示,點Ha2之色調値變成182,點 Ha5之色調値變成318,且點Ha6之色調値變成262。此外 ,將點E3、E4之色調値轉換成無色調値根據誤差擴散比 分配之H a3、H a4之色調値,此二者均變成127。 其次,以圖1 5D所示點Ha2作爲計算點,計算噴墨資 -34- 1321520 料中 Q2之色調値。由於點Ha2之色調値1 8 2超過臨界値 128,因此,Q2之色調値如圖15B所示變成255。 其次,計算繞圖15E所示點Q2之點的色調値。當如 此進行時,由於屬於計算點之點Ha2正下方無點,因此, 根據圖15B所示誤差擴散比進行計算。據此,根據圖15B 所示誤差擴散比,將點Ha2之色調値182與點Q2之色調値 255間之差- 73( = 182-255)分配於Ha3,Ha5,Ha6之色調値間 • ,以計算Hb3,Hb5,Hb6之色調値。亦即,藉以下公式計算 點Hb3,Hb5,Hb6之色調値。
Hb3= Ha3 + (Ha2-Q2)x7/l 6 Hb5= Ha5 + (Ha2-Q2)x3/l 6 Hb6= Ha6 + (Ha2-Q2)x5/l 6 (其中諸如Ha2,Hb3之符號代表色調値) 舉一例子來說,Hb3的色調値經計算爲 1 27 + ( 1 8 8-255)7/1 6 = 95 # 結果,如圖15E所示,點Hb3之色調値變成95,點 Hb5之色調値爲304,點Hb6之色調値爲234。此外,將點 H a4之色調値轉換成無色調値根據誤差擴散比分配之Hb4 之色調値,且其變成127« 其次,藉由以點Hb3作爲計算點,進行計算,如圖 15F所示’算出點Q3之色調値0、點Hc4之色調値168等。 此後,藉由以點Hc4作爲計算點,進行計算,如圖1 5 G所 示,算出點q4之色調値255、點Hd5之色調値304等。其 次,藉由以點Hd5作爲計算點,進行計算,如圖〗5H所示 -35- 1321520 ’算出點Q5之色調値2 5 5、He6之色調値2 8 5等》 由以點He6作爲計算點,如圖151所示,算出點 値 2 5 5。 因此,藉由二値化圖15 C.及圖14B所示點校 列印控制單元5 3可產生圖1 5 I及圖1 4 C所示噴墨 次,藉由使用此種噴墨資料進行列印,隨著與 101a內周所隔距離減少,可沿圓周方向,減少 # 數之噴射,並因此可使列印於標籤表面101a之 周的列印密度實質上均勻。 當於本實施例中,將以雙軸垂直座標表示之 轉換成極座標資料時,疏化預定點數,俾在Γ> γν/2^1之條件下,位於半徑ri處之點數變成相對 座標資料最外周之半徑rN處之預定點數。這意 儲存於記憶體中的資料量,以致於可使用記憶體 存區於其他資料及/或減少記憶體的容量。 ® 圖16至18係有助於解釋根據本發明,一列印 3實施例之一光碟設備60 (記錄媒體驅動設備)的 碟設備60可以與根據第1實施例之光碟設備1相同 記錄(寫入)一新資訊訊號於及/或複製(讀取)一事 資訊訊號自作爲"列印物〃之具體例,諸如 DVD-RW之光碟101之資訊記錄表面(,記錄表1 可列印諸如文字或設計在一,列印表面〃具體 101之一標籤表面(主表面)101a。 如圖16至18所示,光碟設備60包含:一設備 其次,藉 Q6之色調 正資料, 資料。其 標籤表面 過多墨滴 內周及外 影像資料 ι/2η < Γί ^ 於位在極 味可減少 之未用儲 設備之第 圖式。光 之方式, 先記錄之 CD-R 或 g # ),亦 例之光碟 外殼61 : -36- 1321520 一托盤62,將光碟101輸送入設備外殼61內部;一主軸馬 達63(參考圖18),其係一用來旋轉托盤62所輸送光碟101 之一"旋轉單元〃具體例;一記錄及/或複製單元65 ’於 或自主軸馬達63所旋轉之光碟i01之資訊記錄表面,寫入 及/或讀取資訊;一列印單元66,列印諸如文字及影像之 可見資訊於光碟101之標籤表面l〇la上;以及一控制單元 67,控制記錄及/或複製單元65、列印單元66等。 • 光碟設備60之設備外殼61由一上表面敞開的大致長方 形外殼形成,該外殼包含:一前面板61a,托盤62經由該 板進出;一後面板61b,面對前面板61a;—左側面板61c ,自前面看來形成左側:一右側面板6 1 d,形成右側:以 及一底板,形成底面。一形成呈橫向長之長方形的開口 69 設在設備外殼61之前面板61a,托盤62經由該開口 69進出 〇 托盤62包含一在平面形狀上呈長方形的板狀構件。一 ©光碟保持部70設在托盤62之大平坦表面之一之的上表面中 ’該光碟保持部70包含一用來保持光碟101之圓形凹部。 托盤62亦設有一切除部71來避免與主軸馬達63等接觸。切 除部71形成爲一自托盤62之較短緣之一至光碟保持部70之 —中央部之寬廣形狀。托盤62被選擇地輸送至一光碟附裝 位置,在此,安裝於托盤62的光碟101附裝於主軸馬達63 之一光碟附裝部,以及一位於設備外殼外部的光碟退出位 置’上面安裝有光碟101的托盤2被排放至此處。 主軸馬達63配置於一未圖示之馬達座上,俾當托盤62 -37- 1321520 已被輸送至光碟附裝位置時’位於光碟保持部7〇之一實質 上中央部。一轉盤設在主軸馬達63之旋轉軸之一前端,該 轉盤包含一可拆卸地與光碟之一中央孔〗〇lb啣合之光 碟附裝部。 —夾持部72設在主軸馬達63上方。夾持部72與光碟附 裝部一起夾住光碟〗〇〗,以避免其脫離轉盤。夾持部72包 含一面對光碟附裝部之碟形板73,以及一可旋轉地支承碟 φ 形板73之支承板74。支承板74包含一大致長方形板,並沿 長度方向可旋轉地支承碟形板73於其一端。支承板74之另 —端附裝於設備外殻6 1之一左側面板62c。 藉由如此構成支承板74,於本實施例中,一容許稍後 說明之一列印頭8 1移動之空隙設在附裝於支承板74之相向 側上之光碟附裝部之光碟〗〇 1上方。因此,列印頭8 1可沿 平行於托盤62移動方向之方向移動,跨越光碟101,藉此 ,可列印於光碟101的整個標籤表面l〇la上。 # 記錄及/或複製單元65包含:一光學拾波器76,面對 光碟101之資訊記錄表面;一拾波器底座77,於其上安裝 光學拾波器76;以及一未圖示之拾波器移動機構,沿光碟 101之徑向移動拾波器底座77。 光學拾波器76包含一光檢測器、一物端透鏡以及一移 動物端透鏡,使之接近光碟101之資訊記錄表面的雙軸致 動器。光學拾波器76之光檢測器包含:一半導體雷射,其 作爲光源,發射一光束;以及一光接收元件,接收一反射 光束。光學拾波器76使用物端透鏡,將自半導體雷射出之 -38- 1321520 光束聚焦於光碟101之資訊記錄表面,並使用光檢測器, 自資訊記錄表面接收反射光束。因此,光學拾波器76可將 一資訊訊號記錄(寫入)於資訊記錄表面,或自資訊記錄表 面複製(讀取)已記錄之資訊訊號。 光學拾波器76安裝於拾波器底座77上,並與拾波器底 座77 —起移動。拾波器底座77可藉拾波器移動機構沿光碟 101之徑向移動,於本實施例中,該徑向平行於托盤62移 # 動方向。舉一例子來說,可使用一進給螺桿機構作爲移動 拾波器底座77之拾波器移動機構。惟,拾波器移動機構不 限於一進給螺桿機構,亦可使用一齒條暨小齒輪機構、一 皮區段進給機構、一金屬線進給機構或其他類型之機構。 列印單元66包含:列印頭81,面對光碟1〇1之標籤表 面101a;—頭底座82,於其上安裝列印頭81;—對導軸 83a,83b,導引頭底座82;—頭驅動機構84,其沿導軸對 83a,83b移動頭底座82 ;以及一頭罩85。 Φ 複數個噴射墨滴於光碟101之標籤表面101a之油墨噴 頭86設在列印頭81。列印頭81安裝於頭底座82上,並與頭 底座82 —起移動。頭底座82設有:一對軸軸承部82a,82a ,供一導軸83a可滑動地通過;以及一對軸軸承部82b,82b ,供一導軸83b可滑動地通過。 導軸對83a, 83b沿托盤62移動方向延伸,並分別—端 固定於設備外殼6〗之前面板61a,另一端經由導軸支承構 件87固定於後面板61b。導軸對83a,83b朝設備外殼61之右 側面板6 1 d配置於偏心位置。這意味導軸對8 3 a, 8 3 b所導 -39 · 1321520 引之頭底座82及列印頭81朝設備外殻61之右側面板61d配 置於偏心位置。因此,如圖〗6所示,列印頭8 1之油墨噴頭 86於一運動軸Q上移動,該運動軸Q係平行於光碟101之 徑向(亦即標準軸0延伸之方向)之路徑之一具體例子,並 通過一偏離光碟101之旋轉中心之位置》 以此方式,藉由沿偏離標準軸〇之運動軸Q移動油 墨噴頭86,可防止列印頭8 1干涉夾板73。此外,可使列印 頭81之油墨噴頭86沿平行於托盤62移動方向之方向移動, 跨越光碟101,藉此,可跨越光碟101之整個標籤表面101a 列印。 頭驅動機構84包含:一頭驅動馬達91;—進給螺桿軸 92,設置來作爲用於頭驅動馬達91之軸之旋轉軸;一螺桿 軸支承部93,支承進給螺桿軸92 ;以及一進給螺帽94,螺 接於進給螺桿軸92。頭驅動馬達91固定於設備外殼61之後 面板61b,且突出頭驅動馬達91之一端外的進給螺桿軸92 藉螺桿軸支承部93可旋轉地支承。進給螺帽94經由一連接 構件95附裝於頭底座82,俾沿進給螺帽94之螺紋延伸之方 向之運動受到限制。 當驅動如以上構成之頭驅動機構84之頭驅動馬達91時 ,進給螺桿軸92之旋轉力量經由進給螺帽94及連接構件95 傳至頭底座82。進給螺帽94相對於在一預定位置旋轉之進 給螺桿軸92,沿進給螺桿軸92之軸向移動。結果,頭底座 82與進給螺帽94 —起移動,且結果,頭底座82及列印頭81 根據頭驅動馬達91之旋轉方向,選擇地沿一朝向前面板 -40- 1321520 61a之方向或沿一朝向後面板61b之方向移動。 列印頭8 1構成當不進行列印時,藉頭驅動機構8 4,沿 光碟101之徑向退至外部一備用位置。一頭罩85設在列印 頭81之備用位置。頭罩85附裝於列印頭81之表面,當列印 頭81移至備用位置時,於該表面上有複數油墨噴頭86。因 此,可防止列印頭81所含油墨變乾,並防止灰塵、汙垢等 附著於油墨噴頭86。 圖18係一方塊圖,顯示光碟設備60中的訊號流程。由 於光碟設備60中的訊號流程與第1實施例之光碟設備1中的 訊號流程相同,因此,以相同參考號碼標示與光碟設備1 相同的元件,並省略其重覆說明。如同第1實施例之光碟 設備1,光碟設備60之控制單元67包含中央控制單元51、 驅動控制單元52及列印控制單元53。 中央控制單元51將一供自介面單元41之記錄資料訊號 輸出至驅動控制單元52。中央控制單元5 1亦將一供自介面 單元41之影像資料訊號及一供自驅動控制單元52之位置資 料訊號輸出至列印控制單元5 3。驅動控制單元5 2控制主軸 馬達63及拾波器驅動馬達(未圖示)之旋轉,並藉光學拾波 器76控制一記錄資料訊號之記錄及一複製資料訊號的複製 〇 列印控制單元53控制包含列印頭8 1及頭驅動單元91之 列印單元66,俾在光碟1 〇1之標籤表面1 01 a上進行列印。 列印控制單元5 3根據影像資料產生噴墨資料,該影像資料 供自中央控制單元5 1之影像資料訊號取得。列印控制單元 -41 - 1321520 5 3根據所產生之噴墨資料以及供自中央控制單元5〗的位置 資料訊號產生控制訊號,並將控制訊號輸出至噴墨驅動電 路46及機構單元驅動電路47。 圖19示意顯示設於光碟設備60之列印頭81及光碟101 上之油墨噴頭86。如圖1 9所示,由於列印頭8 1之油墨噴頭 8 6沿偏離標準軸Ο之運動軸Q移動,因此,隨著與光碟 1 01內周間的距離減小,光碟1 〇 1旋轉時油墨噴頭86中個別 噴頭所行經之路徑間的間隔變窄。圖20顯示由列印頭81以 角度0恆定定時噴射墨滴98,並以定轉速旋轉光碟101, 藉該光碟設備60進行列印之情形。 如圖20所示,當在光碟101之轉速及墨滴98之噴射定 時二者均恆定下進行列印時,沿圓周方向之油墨間的間隔 及沿徑向之墨滴間的間隔隨著與光碟1 〇 1內周間的距離減 小而變窄。這意味,標籤表面l〇la內周的每單位面積油 墨量較外周者更大,造成於標籤表面l〇la內周與外周間 的列印密度差。因此,根據光碟設備60,藉由加上對應極 座標資料中各點的校正權値,產生噴墨資料,俾標籤表面 l〇la內周與外周之列印密度實質上均勻。 藉由以和光碟設備1相同之方式進行圖5所示程序,光 碟設備60根據影像資料產生噴墨資料。亦即,於步驟S1 中,光碟設備60之列印控制單元53將以個別顏色紅(R)、 綠(G)及藍(B)表示之影像資料轉換成表示個別顔色青色 (C)、黃色(Y)、品紅(M)及黑色(K)之點(像素)分布的 CYMK資料。其次,於步驟S2中,將以雙軸垂直座標表 -42- 1321520 示之青色資料轉換成極(r- 0 )座標資料(同樣適用於品紅資 料、黃色資料及黑色資料)。此後,於步驟S3中,於極座 標資料上進行點密度校正以計算點校正資料。 於光碟設備60中,將相同校正權値加在相同半徑之點 的色調値上。亦即,光碟設備60所用計算權値使用待加權 之相同半徑處之一點群每單位面積點數相對於位在極座標 資料最外周之一點群每單位面積點數的比來計算。若待加 權之點群I每單位面積點數以Di表示,位在極座標資料 最外周之點群dN每單位面積點數以DN表示,即藉以下公 式計算用於點di之權値W(di)。
W(dj) = Dj/DN 於本實施例中,槪算點群dN每單位面積點DN數及點 群d,每單位面積點Di數,並根據此等計算結果,計算用 於點t之校正權値W(di)。首先,將說明點群dN每單位 面積點DN數。若位在極座標資料最外周之點群dN每單位 面積點DN數以η表示,待列印位在極座標資料最外周之 點群dN之列印區的面積以SN表示,即藉以下公式計算每 單位面積點DN數。 DN = π/Sn 如圖21A所示,於本實施例中,待列印點群dN之列 印區被視爲大致環形區段。該區段之寬度(亦即,沿平行 於光碟101之徑向之方向的長度)以LN表示,點DN之半徑 以ΓΝ表示,待列印點群dN之列印區的面積以sN以 -43- 1321520 SN= n(rN + LN/2)2-n(rN-LN/2)2 =n((rN + LN)/2)2-n(rN-LN/2)2) ~ n((rjsj + L}>j/2) + (rM-LN/2))((rN + LN/2) + (rN-LN/2)) =n(2rN)(LN) ~ 2 Π r n L n
表示。由此,點群dN每單位面積點DN數以 Dn = n/2nrNLN 表示。 同樣地,若待加權之點群di之點數以n(等於點群dN 之點數)表示,且待列印擬加權之點群di之列印區的面積 以S i表示,點群d i每單位面積點d i數即藉以下公式計算 每單位面積點DN數。
Dj = n/S j 如圖2 1 A所示’於本實施例中,待列印點群d;之列 印區被視爲大致環形區段。該區段之寬度(亦即,沿平行 於光碟101之徑向之方向的長度)以Li表示,點di之半徑 以r i表示’待列印點群D j之列印區的面積以s;以 S;= n(ri + Li/2)2-ri(ri-Li/2)2 =2TlriLi 表示。由此,點群Di每單位面積點Di數以 Dj = n/2rirjLi 表示。據此’根據以下公式計算用於點di之權値w(di)。 W(di)= DN/Di =(n/2nrNLN)/(n/2ririLi)
=rjLj/rNLN -44 - 1321520 其次,將說明待列印點Dn之列印區中區段之寬度Ln 〇 如圖2 1 A所示,若點d N之半徑r N以一點d N之半徑値 Rn表示,該半徑値Rn係點dN之半徑’其中心K在此點 dN已沿垂直於運動軸Q之方向移動’俾中心Κ與標準軸 〇 —致之後,與運動軸Q 一致’且油墨噴頭86之噴頭間距 以Ρ表示,即根據以下公式計算待列印點d Ν之列印區中 區段之寬度Ln。
Ln = PRn/γν 同樣地,若點di之半徑以η表示’待列印擬加權之 點di群之列印區中區段之寬度Li根據以下公式計算。
Lj = 2(ri + i-ri-Li + i/2) 其次,將使用具體數値,對用於點1之校正權値 W(di)加以說明。例如,噴頭間距P設定爲lmm,點dN之 半徑Rn設定爲59.5mm,且自標準軸Ο至運動軸Q之偏離 m設定爲15mm。在此,當點dN移動俾中心K與運動軸Q —致時所產生的半徑RN根據畢氏定理計算,約爲57.6mm 。據此,待列印點dN群之列印區中區段之寬度Ln以
Ln — PRn/γν =1 x5 7.6/5 9.5 =約 0.968(mm) 表示。 由於噴頭間距P爲]mm,點dN之半徑以爲59.5mm, 且自標準軸〇至運動軸Q之偏離„!爲〗5mm,因此, -45- 1321520 決定(計算)點 dN.i' dN.2' dN-3、…之半徑 γνμ、rN.2、ΓΝ·3
例如,點dNd之半徑rN-,可計算如下。一點dw之半 徑値Rn-i約爲56.6mm,當此點d N.,已沿垂直於運動軸Q 之方向移動,俾中心K與運動軸Q—致時,該點dN.ii 中心與運動軸Q —致。由於自標準軸〇至運動軸Q之偏 離m設定爲15mm,因此,根據畢氏定理計算,點dN.i之 半徑1">)-1約爲58.5111111。於表1中顯示點£1>^-1、£^-2、(113、 …之半徑 rN.i、rN.2、γν-3、···。 表1 Γν 59.5 γν-ι 58.5 ΓΝ-2 57.6 ΓΝ-3 56.6 ΓΝ-4 55.6 ΓΝ-5 54.7 ΓΝ-6 53.7 ΓΝ-7 52.8 ΓΝ-8 51.8 ΓΝ-9 50.8 γν-ιο 49.9 γν·ιι 48.9 ΓΝ-12 48.0 ΓΝ-13 47.0 ΓΝ-14 46.1 ΓΝ-15 45.1 -46 - 1321520 其次,根據點dN之半徑rN,計算點dN^之半徑 ,根據待列印點dN之列印區中區段之寬度LN,計算待列 印點dN.i之列印區中區段之寬度Ln-i。該區段之寬度Ln-i 可藉由於公式 1^=2(1^ + 1-^-1^+1/2)中以 LN-,代Li,rN代 Γί+ι,γν-ι 代 rj 以及 Ln 代 Lj+i ’ 產生 LN-i=2(rN-rN-i-LN/2) 由於
γν = 5 9.5 (mm) r n -1 = 5 8 . 5 (mm)
Ln =約 〇-968(mm) 因此,如稍早所說明,該區段之寬度Ln^以 Ln., = 2(5 9.5 -5 8.5 -0.96 8/2) =約 0.697(mm) 表示。 亦可以相同方式計算多數區段之寬度LN_2、LN-3、... 於表2中顯示此等區段之寬度LN.2、Ln_3 '…。 -47- 1321520 表2
Ln 0.968 Ln-i 0.967 Ln-2 0.965 Ln-3 0.964 0.963 Ln-5 0.962 Ln-6 0.960 Ln-7 0.959 Ln-8 0.957 Ln-9 0.955 Ln-io 0.954 Ln.ii 0.952 Ln-12 0.950 Ln-13 0.948 Ln-]4 0.946 Ln-15 0.943 : :
例如’當點d n · I 2群係待加權之點d j群時,點d j之半 徑η如表1所示約爲48.0 mm(rN-|2),且待列印點di群之列 印區之區段之寬度Li如表2所示約爲0.950 mm(LN.12)。據 此,用於點di之校正權値W(di)以 W(di)= riLi/rigLig =48.0x0.950/59.5x0.968 =約 0.792 表示。 藉由將上述校正權値W(di)= rjLi/rNLN加在極座標資 料之個別點di上’光碟設備60可計算點校正資料。此後 -48- 1321520 ’以和第1實施例相同之方式,列印控制單元5 3根據一誤 差擴散方法’二値化點校正資料以產生噴墨資料(步驟S4) 。其次,將噴墨資料分成幾份對應設在列印頭8 1上之油墨 噴頭86數目之尺寸’並設定墨滴噴射順序(步驟S5)。藉由 列印以此方式計算之噴墨資料,可在與光碟內周間之距離 減小時,減少過多墨滴沿徑向及圓周方向之噴射,並因此 ’可使標籤表面l〇la之內周及外周之列印密度實質上均 勻。 圖22A及圖22B係根據本發明,一列印設備之第4實 施例之光碟設備之解釋圖式。本發明第4實施例之光碟設 備具有實質上與本發明第3施例之光碟設備60相同之構造 ,且僅在校正權値上不同。因此,省略與本發明第3施例 之光碟設備60相同之構造之說明,將詳細說明校正權値。 以和第3實施例之光碟設備60相同之方式,第4實施例 之光碟設備將相同校正權値加在半徑相同處的點上。亦即 ,第4實施例之光碟設備所用校正權値各根據待加權之半 徑相同處之一點群之每單位面積點數相對於位在極座標資 料最外周之點群之每單位面積點數之比來計算。據此,若 待加權之點di群之每單位面積點數以Di表示,位在極座 標資料最外周之點群之每單位面積點數以DN表示,即藉 以下公式計算用於點di之權値W(di)。
W(di)= Dj/DN 於本實施例中,槪算點群dN每單位面積點DN數及點 群di每單位面積點Di數,並根據此等計算結果,計算用 -49- 叫 1520 於點1之校正權値W(di)。首先,將說明點群di每單位面 積點Di數。若待加權之點群di之點數以η表示,待列印 擬加權之點群di之列印區的面積以Si表示,即藉以下公 式計算每單位面積點Di數。 D j = n/S j 如圖22A所示,於本實施例中,待列印點群di之列 印區被視爲大致環形區段。該區段之寬度(亦即,沿平行 於光碟101之徑向之方向的長度)以點di之半徑ri與點di+1 之半徑ri+,間一中心點T1至點di之半徑ri與點di.,之半徑 r i · i間一中心點T2之距離表示。據此,待列印擬加權之點 di之列印區的面積以Si以
Si = Π((Γί + Γί + ])/2)2-Π((Γί.,-Γί)/2)2 =n(((rj + ri+i)/2)2-n((rj.1+ri)/2)2) = n((ri + ri+i)/2 + (ri.i-ri)/2)((ri + ri +^/2-(^^+^)/2) =Π(2r j+ ri+j+r i. j) (rj+1 -r j. 1 )/2 表示。 據此,點群di每單位面積點Di數以
Dj = 2η/Π(2Γί + Γί+ι+Γί.|)(Γί + ι- Γί.,) 表示β 同樣地,若位在極座標資料最外周之點群dN之點數 以η表示,且待列印位在極座標資料最外周之點群dN2 列印區的面積以Sn表不’即藉以下公式計算每單位面積 點DN數。
Dn = π/Sn -50- 1321520 如圖22B所示,於本實施例中,以和待列印點di群之 列印區相同之方式’待列印點dN群之列印區被視爲大致 環形區段。該區段之寬度(亦即沿平行於光碟1 0 i之徑向之 長度)以自點dN之半徑γν與點dN+i之半徑γν + ι間之一中心 點T3至點dN之半徑rN與點dN」之半徑間之—中心點 T4之距離表示。據此,待列印點d群之列印區之面積Sn 以 SN=n((rN + rN+i)/2)2-n((rN.,+rN)/2)2 = Π(((γν + γν+,)/2)2-((γν.|+γν)/2)2) = Π((γν + γν+ι)/2 + (γν.1+γν)/2)((γν + γν + 1)/2 + (γν.]+γν)/2) =n(2ri + rN + i+rN.1)(rN+1-rN-i)/2 表示。據此’點群dN每單位面積點DN數以 DN=2n/n(2rN + rN + 1+rN.,)(rN+,-rN-i) 表示。 結果’根據以下公式計算用於點d j之校正權値w (d i) ο W(di)= DN/Di =(2n/n(2rN+rN + 1+rN.1)(rN+1-rN.)))/(2n/n(2ri+ri+1+ri.I)(ri+1-ri.1)) =(2ΓΝ+ΓΝ+Ι+ΓΝ.ι)(ΓΝ+1-ΓΝ-ΐ)/(2Γϊ + Γί+ι+Γ;.ι)(Γί+1-Γί.ι) 在此’將說明虛點dN+ !之半徑rN + ,。可如以下計算虛 點dN+,之半徑rN+l。以和第3實施例相同的方式,若點dN 之半徑rN爲59.5mm ’虛點dN+1之半徑rN+1即爲約5 8 6mm ,當點dN+i沿垂直於動軸線Q之方向移動,俾中心與標 準軸線〇 —致時’虛點dN+1之半徑rN+l之中心與動軸線q -51 - 1321520 一致。若自標準軸線0至動軸線Q的偏離爲〗5 mm,虛點 dN+1之半徑rN + 1即根據畢氏定理計算,約爲6〇 5mm。 例如’當點dN-1:!群係如上述表1及表12之待加權點di 群時’點di群之半徑ri約爲48 〇mm(rN |2)。點七+1群之半 徑ri + 1亦約爲48.9mm(rN·, 〇 ’且點di」群之半徑^亦約爲 47.0mm(rN-i3) 0 亦即, 鲁 約 48.0mm ri + i=約 48.9mm =約 47_〇mm γν:約 59.5mm γν+ι =約 60.5mm rN-i =約 58_5mm 據此,用於點di之校正權値W(di)以 W(di)= (2x48.0+48.9+47.0)(48.9-47.0)/(2x59.5+60.5+58.5)(60.5-58.5) • =約 0.7 6 6 表示。 請注意,當待加權之點di群係位於極座標資料之最 內周的點t群時,計算對應位於此等點di群內一行的點 «^^群之虛點d〇群之半徑r〇»作爲一例子,點dQ群之半徑 r〇可根據畢氏定理,以和虛點dN+l群相同的方式計算。 藉由將上述校正權値W(di)加在極座標之點di上,第 4實施例之光碟設備之列印控制單元53產生點校正資料。 此後,以和第1實施例相同之方式’列印控制單元5 3使用 -52- 1321520 誤差擴散方法將點校正資料二値化,以產生噴墨資料(步 驟S4)。其次’藉由列印以此方式產生之噴墨資料,可隨 著與標籤表面l〇la之內周間之距離減小,減少過多墨滴 沿徑向及圓周方向之噴射,並因此,可使標籤表面l01a 之內周及外周之列印密度實質上均勻。 如以上所述,根據本發明之列印設備,將使用雙軸垂 直座標資料表示之可見資訊轉換成極座標資料,並進行點 密度校正,將根據集中於極座標資料各點之每單位面積點 數計算之校正權値加在各點之輝度値上。此後,根據誤差 擴散方法將藉由點密度校正算出之點校正資料二値化,以 產生噴墨資料。其次,藉由列印所產生之噴墨資料,可隨 著與列印物之列印表面間之距離減小,減少過多墨滴沿徑 向及圓周方向之噴射,並因此,可以實質上均勻之列印密 度列印可見資訊。 本發明不限於以上所說明及圖式中所顯示之實施例, 並可在不悖離本發明範圍下進行種種修改。例如,雖然於 以上實施例中說明使用一DVD-RW作爲記錄媒體的例子 » 惟可將本發明應用於使用另一記錄方法之記錄媒體的 列印設備,該記錄方法使用一磁性光碟、一磁碟等。此外 ,本發明之一實施例的列印設備不限於上述碟片記錄/複 製設備,惟可將本發明應用於一碟片驅動設備、一影像拾 波設備 '一個人電腦、一電子辭典、一 DVD播放機、一 汽車導航系統或使用該類型列印設備之其他類型的電子設 -53- 1321520 備。 熟於此技藝人士當知,依設計要件或其他因素而定, 只要其等在所附申請專利範圍或均等者的範圍內,可能發 生種種修改、組合、次組合及變更。 【圖式簡單說明】 圖I A及1 B係有助於解釋以一用於列印物之等角速度 及用於墨滴噴射之恆定定時列印之圖式,圖1 A顯示一想 要狀態,且圖1 B顯示列印完成之狀態; 圖2係根據本發明,一列印設備之第1實施例之一光碟 設備的平面圖; 圖3係根據本發明,一列印設備之第1實施例之光碟設 備的前視圖; 圖4係一方塊圖,顯示於根據本發明,一列印設備之 第1實施例之一光碟設備中訊號之流程; 圖5係一流程圖,顯示根據本發明第1實施例,藉列印 設備之一控制單元進行之操作流程,且有助於解釋根據可 見資訊,產生噴墨資料之程序; 圖6A至6C係有助於解釋本發明之列印設備藉以將雙 軸垂直座標轉換成極座標之程序之圖式; 圖7係有助於解釋藉本發明之列印設備進行校正權値 之槪算之圖式; 圖8 A至8 F係有助於解釋根據本發明一列印設備之第 1實施例,由極座標資料產生噴墨資料之程序之圖式; -54- 1321520 圖9A至9J係有助於解釋根據本發明一列印設備之第1 實施例,一在由點校正資料產生噴墨資料時所用之誤差擴 散方法之計算程序之圖式; 圖1 0 A及1 0 B係有助於解釋根據本發明—列印設備之 第2實施例之圖式,並顯示多數點於極座標資料中如何疏 化; 圖11係有助於解釋根據本發明一列印設備之第2實施 例所使用之校正權値之圖式; 圖12係有助於解釋根據本發明一列印設備之第2實施 例所使用之誤差擴散方法之第1圖式; 圖13A及13B係有助於解釋根據本發明一列印設備之 第2實施例所使用之誤差擴散方法之第2圖式 圖14A至14C係有助於解釋根據本發明一列印設備之 第2實施例,由極座標資料產生噴墨資料之程序之圖式: 圖1 5 A至1 5 I係有助於解釋根據本發明一列印設備之 第2實施例,一在由點校正資料產生噴墨資料時所用之誤 差擴散方法之計算程序之圖式; 圖1 6係根據本發明,一列印設備之第3實施例之一光 碟設備的平面圖; 圖1 7係根據本發明,一列印設備之第3實施例之一光 碟設備的立體圖; 圖1 8係一方塊圖,顯示於根據本發明,一列印設備之 第3實施例之一光碟設備中訊號之流程; 圖1 9係有助於解釋根據本發明一列印設備之第3實施 -55- 1321520 例之光碟設備的示意圖; 圖2 0係有助於解釋,根據本發明一列印設備之第3實 施例,以一用於列印物之等角速度及用於墨滴噴射之恆定 定時進行列印之圖式; 圖21A及21B係有助於解釋根據本發明一列印設備之 第3實施例所用點校正權値之圖式,圖21A顯示一印有極 座標資料之點群的列印區,且圖2 1 B顯示在待列印位於極 座標資料最外周之點群之列印區中一區段之寬度; 圖22A及22B係根據本發明一列印設備之第4實施例 ’圖22A顯示一印有待加權點群之列印區,圖22B顯示 —待列印位於最外周之點群之列印區。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1,60 :光碟設備 2 , 62 :托盤 3 ’ 6 3 :主軸馬達 5 ’ 65 :記錄及/或複製部(單元) 6 ’ 6 6 :列印單元 7,6 7 :控制單元 1〇 :光碟保持部 11 ‘·切除部 12 :轉盤 12a :光碟啣合部 1 4 :夾持部 -56- 1321520 1 6 :光學拾波器 1 7 :拾波器底座 1 8a :導軸 21 :列印頭 22a :第2導軸 23 :油墨匣 23a :青色(C)油墨匣 23b :品紅(M)油墨匣 23c :黃色(Y)油墨匣 23d :黑色(K)油墨匣 24 :頭罩 25 :吸入幫浦 26 :廢棄油墨收集單元 27 :拭片 3 1 :油墨噴頭 31a :青色(C)油墨噴頭 31b:品紅(M)油墨噴頭 31c :黃色(Y)油墨噴頭 31d :黑色(K)油墨噴頭 3 2 :頭驅動馬達 3 3 :導軸支承構件 35a-35d :連接部 36 , 37 :管 4 1 :介面單元 -57 1321520 4 2 :記錄控制電路 43 :托盤驅動電路 44:馬達驅動電路 45 :訊號處理單元 46 :噴墨驅動電路 47:機構單元驅動電路 5 1 :中央控制單元 5 2 :驅動控制單元 5 3 :列印控制單元 6 1 :設備外殼 6 1 a :前面板 6 1 b :後面板 6 1 c,6 2 c :左側面板 6 1 d :右側面板 70 :光碟保持部 72 :夾持部 73 :碟形夾板 74 :支承板 7 6 :光學拾波器 7 7 :拾波器底座 8 1 :列印頭 82 :頭底座 82a,82b:軸軸承部 83a , 83b :導軸 1321520 84 :頭驅動機構 85 :頭罩 86 :油墨噴頭 8 7 :導軸支承構件 9 1 :頭驅動馬達 92 :進給螺桿軸 93:螺桿軸支承部 94 :進給螺帽 9 5 :連接構件 98 :墨滴 1 01 :光碟 1 0 I a :標籤表面 1 0 1 b :中央孔

Claims (1)

1321520 十、申請專利範園 1.—種列印設備,包括: —旋轉單元,其旋轉一列印物; —列印頭,其藉由將墨滴噴在被該旋轉單元旋轉之該 列印物,列印可見資訊;以及 一控制單元,其根據該可見資訊,產生噴墨資料,並 根據該噴墨資料,控制該列印頭;其中 該控制單元將使用雙軸垂直座標資料表達的該可見資 訊轉換成極座標資料,並進行點密度校正,該點密度校正 將根據該極座標資料中各點之每單位面積之點數計算的校 正權値加在各點之一輝度値上,以產生噴墨資料。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項之列印設備,其中,該控制 單元根據一誤差擴散方法,藉由將利用該點密度校正計算 的點校正資料二値化,產生該噴墨資料。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列印設備,其中,該列印 頭藉由沿一被旋轉之該列印物描繪出之圓之徑向移動’列 印該可見資訊。 4.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之列印設備,其中,該校正 權値大致根據各點之半徑相對於一最外面點之半徑的比計 算。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列印設備,其中’該列印 頭藉由沿一軸線移動,列印該可見資訊,該軸線平行於一 被旋轉之該列印物描繪出之圓之徑向,並通過一偏離該列 印物之旋轉中心的位置。 -60- 1321520 6.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之列印設備’其中’該校正 權値大致根據一公式 r i Lj/tn Ln 計算,其中ri代表一待加權點的半徑’ rN代表該極 座標資料中一最外面之點的半徑,Li代表待以半徑Π之 點列印之一列印區中一環形區段,以及LN代表待以半徑 r N處之點列印之一列印區中一環形區段。 •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之列印設備,其中,該校正 權値大致根據一公式 (2γν + Γν + 1 + Γν-ι)(Γν + 1-ΓΝ-ΐ)/(2Γί + Γί + 1+ Γί-ΐ)(Γί + ]-Γί-ΐ) 計算,其中η代表一待加權點的半徑,ΓΝ代表該極 座標資料中一最外面之點的半徑,以及rN+,代表位於具 有半徑rN之點外一行之虛點的半徑。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列印設備,其中,於將使 用雙軸垂直座標資料表達的該可見資訊轉換成極座標資料 ® 時’該控制單元藉一預定數目之點疏化該等點,俾在 rN/2n< γν/211·1條件下,具有半徑ri之點數目變成位於 該極座標資料最外周之半徑ΓΝ處之點數的1/2η·1倍。 9.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之列印設備,其中,在rN/2n < ‘ rN/2n 1條件下半徑ri處之點的該校正權値乘以2η-ι 倍。 10·—種藉由自一列印頭將墨滴噴至藉一旋轉單元旋 轉之列印物以列印可見資訊的方法,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61 - I 1321520 將該可見資訊自雙軸垂直座標資料轉換成極座標資料 藉由進行點密度校正,將根據該極座標資料中集中在 各點之每單位面積之點數計算的校正權値加在各點之一輝 度値上,計算點校正資料; 根據一誤差擴散方法,藉由將該點校正資料二値化, 產生噴墨資料;以及 • 藉由根據該噴墨資料,將墨滴噴於該列印物,列印該 可見資訊。 11. 一種記錄媒體驅動設備,包括: 一讀取單元’其自一記錄媒體之一記錄表面讀取所記 錄資訊; 一旋轉驅動單元,其旋轉該記錄媒體; 一列印頭’其藉由將墨滴噴在被該旋轉驅動單元旋轉 之該記錄媒體之一標籤表面上,列印可見資訊;以及 B —控制單元,其根據該可見資訊,產生噴墨資料,並 根據該噴墨資料以及自該讀取單元所讀取資訊取得之該記 錄媒體之位置資料,控制該列印頭;其中 該控制單元將使用雙軸垂直座標資料表達的該可見資 訊轉換成極座標資料,並進行點密度校正,將根據該極座 標資料中各點之每單位面積之點數計算的校正權値加在各 點之一輝度値上,以產生噴墨資料。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n項之記錄媒體驅動設備,其 中’該可見資訊係自該記錄媒體讀取之記錄資訊及/或供 -62- 1321520 自一外部設備之外部儲存資訊。
-63
TW096126203A 2006-07-21 2007-07-18 Print apparatus, print method and recording medium driving apparatus TWI321520B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6199940 2006-07-21
JP2006326260A JP4793239B2 (ja) 2006-07-21 2006-12-01 印刷装置、印刷方法及び記録媒体駆動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823061A TW200823061A (en) 2008-06-01
TWI321520B true TWI321520B (en) 2010-03-11

Family

ID=389710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6126203A TWI321520B (en) 2006-07-21 2007-07-18 Print apparatus, print method and recording medium driving apparatus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7748813B2 (zh)
JP (1) JP4793239B2 (zh)
KR (1) KR20080009003A (zh)
CN (1) CN101108559B (zh)
TW (1) TWI32152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8027535A (ja) * 2006-07-21 2008-02-07 Sony Corp 印刷装置及び印刷方法
JP2008137297A (ja) * 2006-12-01 2008-06-19 Sony Corp 印刷方法、印刷装置及び記録媒体駆動装置
JP2009134847A (ja) * 2007-11-09 2009-06-18 Sony Corp ディスク装置
JP2009289375A (ja) * 2008-05-30 2009-12-10 Sony Corp 印刷装置、印刷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KR100958159B1 (ko) * 2008-07-01 2010-05-18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화상데이터 처리방법 및 기록매체
KR100955949B1 (ko) * 2008-07-01 2010-05-03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화상데이터 처리방법 및 기록매체
KR100967966B1 (ko) * 2008-07-21 2010-07-06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화상데이터 처리방법 및 기록매체
JP2010064266A (ja) * 2008-09-08 2010-03-25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6760063B2 (ja) 2014-07-11 2020-09-23 ソニー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情報処理方法
KR102219905B1 (ko) * 2014-07-13 2021-02-25 스트라타시스 엘티디. 회전 3d 프린팅을 위한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04842653A (zh) * 2015-05-22 2015-08-19 天津大学 基于喷墨打印技术的在微圆周上加工微结构的系统及方法
EP3322575B1 (en) 2015-07-13 2021-08-25 Stratasys Ltd. Method of providing nozzle calibration parameters
CN116278407B (zh) * 2023-02-23 2024-03-15 济南朔威印务有限公司 一种绿色智能印刷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341572B2 (ja) 1996-03-27 2002-11-05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光ディスク装置
US6270176B1 (en) * 1997-12-11 2001-08-07 Compulog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inting labels on digital recording media
US7085017B1 (en) * 2001-08-03 2006-08-01 Elesys, Inc. Polar halftone methods for radial printing
JP2002154240A (ja) * 2000-11-17 2002-05-28 Canon Inc 画像処理方法およびプリント装置
JP2002251862A (ja) 2001-02-26 2002-09-06 Ricoh Co Ltd 記憶メディアとこれを用いる情報記録再生装置
JP2003257153A (ja) * 2002-03-06 2003-09-12 Canon Finetech Inc 記録装置及び記録システム
JP4259812B2 (ja) * 2002-05-13 2009-04-30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2004110994A (ja) 2002-09-20 2004-04-08 Canon Inc 光学情報記録/読み取り兼光ディスクレーベル面印刷装置
JP3693050B2 (ja) 2002-09-24 2005-09-07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印刷制御装置における印刷位置の調整
JP3783692B2 (ja) * 2003-03-12 2006-06-07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回転印刷システム、画像データ処理装置、回転印刷プログラム及び画像データ処理装置用プログラム、並びに回転印刷方法
JP2005205636A (ja) 2004-01-20 2005-08-04 Canon Inc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
JP4363382B2 (ja) * 2004-11-25 2009-11-11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印刷用画像処理装置および画像処理方法
JP2006231701A (ja) 2005-02-24 2006-09-07 Seiko Epson Corp 印刷装置、及び、印刷方法
US7484820B2 (en) * 2005-03-30 2009-02-03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Recording apparatus for rotating recording medium
JP2006318539A (ja) 2005-05-10 2006-11-24 Fuji Photo Film Co Ltd 情報記録再生装置、情報印刷方法及び光情報記録媒体
US7484824B2 (en) * 2005-05-20 2009-02-03 Fujifilm Corporation Image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and method of specifying density correction coefficients
JP2008027535A (ja) * 2006-07-21 2008-02-07 Sony Corp 印刷装置及び印刷方法
JP4367500B2 (ja) * 2006-09-15 2009-11-18 ソニー株式会社 情報記録装置
JP2008137297A (ja) * 2006-12-01 2008-06-19 Sony Corp 印刷方法、印刷装置及び記録媒体駆動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8047272A (ja) 2008-02-28
US20080018689A1 (en) 2008-01-24
KR20080009003A (ko) 2008-01-24
US7748813B2 (en) 2010-07-06
TW200823061A (en) 2008-06-01
CN101108559B (zh) 2012-06-20
JP4793239B2 (ja) 2011-10-12
CN101108559A (zh) 2008-01-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321520B (en) Print apparatus, print method and recording medium driving apparatus
US7819495B2 (en) Print method, print apparatus, and recording medium driving apparatus
US20080018680A1 (en) Print apparatus and print method
US7314269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US8243291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with correction device for defect correction
JP4293999B2 (ja) 画像処理方法
CN101590725B (zh) 印刷装置以及印刷方法
JP2008018609A (ja) 印刷装置及び記録媒体駆動装置
JP5469796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US8210627B2 (en) Printing apparatus, printing method, and program
US8061792B2 (en) Printing apparatus, method and program for inner peripheral printing of rotatably driven media
JP2008027534A (ja) 印刷装置及び印刷方法
JP4650515B2 (ja) 印刷装置、印刷方法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JP2005125761A (ja) 画像記録装置及び方法
JPH11180012A (ja) 画像記録装置
JP4782608B2 (ja) ノズルプレートの製造方法、液体吐出ヘッドの製造方法及び画像形成装置の製造方法
JP2009277274A (ja) 印刷装置、印刷方法およ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JPH11179888A (ja) 画像記録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