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300367B - Work transportation apparatus, control means of work transportation apparatus and press line therewith - Google Patents

Work transportation apparatus, control means of work transportation apparatus and press line therewith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300367B
TWI300367B TW095119558A TW95119558A TWI300367B TW I300367 B TWI300367 B TW I300367B TW 095119558 A TW095119558 A TW 095119558A TW 95119558 A TW95119558 A TW 95119558A TW I300367 B TWI300367 B TW I300367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angle
workpiece
upstream side
downstream side
punch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511955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0708355A (en
Inventor
Takeshi Takahashi
Hajime Banno
Shusaku Yamasaki
Original Assignee
Ishikawajima Harima Heavy In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shikawajima Harima Heavy Ind filed Critical Ishikawajima Harima Heavy Ind
Publication of TW2007083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70835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30036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300367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WORKING OR PROCESSING OF SHEET METAL OR METAL TUBES, RODS OR PROFILES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43/00Feeding, positioning or storing devices combined with, or arranged in, or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connection with, apparatus for working or processing sheet metal, metal tubes or metal profiles; Associations therewith of cutting devices
    • B21D43/02Advancing work in relation to the stroke of the die or tool
    • B21D43/04Advancing work in relation to the stroke of the die or tool by means in mechanical engagement with the work
    • B21D43/05Advancing work in relation to the stroke of the die or tool by means in mechanical engagement with the work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stage press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0PRESSES
    • B30BPRESSES IN GENERAL
    • B30B15/00Details of, or accessories for, presses; Auxiliary measures in connection with pressing
    • B30B15/30Feeding material to press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0PRESSES
    • B30BPRESSES IN GENERAL
    • B30B15/00Details of, or accessories for, presses; Auxiliary measures in connection with press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0PRESSES
    • B30BPRESSES IN GENERAL
    • B30B15/00Details of, or accessories for, presses; Auxiliary measures in connection with pressing
    • B30B15/14Control arrangements for mechanically-driven press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ress Drives And Press Lines (AREA)
  • Shaping Metal By Deep-Drawing, Or The Like (AREA)
  • Control Of Presses (AREA)

Description

1300367 , 九、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工件搬運裝置、工件搬運裝置之控 制方法及沖壓生產線。 t - 本申請案係基於年6月6曰在曰本提出申請 •願2_-165775號而主張優先權,並將其内容援用於本文 i 中。 【先前技術】 • 卩往作為串級式(tandem type)沖壓生產線(阶μ 1 ine)之冲屢裝置及工件搬運裝置之控制方法,有相位差控 制方式為人所周知。該相位差控制方式,係可控制成上^ 侧+壓裝置之模具位置(即沖麼角度)與下游側沖塵裝置之 冲屢角度具有預定相位差,俾使卫件搬運裝置在搬入、搬 出工件時不會與模具產生干擾。若依據該種相位差控制方 式,則由於不用使上游侧沖壓裝置與下游侧沖壓裝置停止 ·:可搬運工件’又在上述沖壓裝置間可以i台工件搬運裝 置滑順,進行工件搬運而不會與模具產生干擾,所以具有 生產性高、裝置成本亦便宜之優點。 〜例如,關於使用上述相位差控制方式之控制方法的技 =已揭示於日本專利特開2004-195485號公報中。該技 街係在從上游側沖遷裝置搬出工件時的模具干擾區間,與 上游側冲壓裝置之沖遷角度同步來控制工件搬運裝置,又 ,將工件搬入於下游側沖塵裝置時的模具干擾區間,與下 、參側冲[裝置之沖麼角度同步來控制工件搬運裝置,更在 318253 5 1300367 述模具干擾區間以外之搬運區間根據從預定的信號產生 手段輸出之控制信號來控制工件搬 祕座丨#你b街 建裝置。藉由設置用以 ==,之信號產生手段,則即使在上游侧及/ == 停止時亦可使工件搬運装置動作,可 谋求生產效率之提高。 (專利文獻1)曰本專利申請公開公聋 .【發明内容】 特開2_-195485號 (發明所欲解決之問題) 1之-ίΓ ί述先前技術,有在模具干擾區間與搬運區間 =界中,發生輸入至工件搬運裝置之控 係造成工件搬運裝置振動之原因,且將導致 運裝置之故障。又’為了要抑制該工 雖有考慮增強工件搬運裝置之機械剛 的方法,但〇增強剛性時由於會增加可動部分之重量 所以會使工件搬運裝置動作用之消耗能量變大,而有裝置 ,成本亦增大的問題。本發明人基於考量今後之工件搬運裝 置需使之輕量化、小型化藉以減低其消耗 降 低裝置成本之必要,而申請本發明。 方有降 本發明係有#於上述情事而開發完成者,其目的在於 不用增強機械剛性即能抑制工件搬運裝置於搬運工件時之 振動。 (解決問題之手段) =了=上述目的’本發明採用如下手段作為工件搬 裝置之弟1解決手段’即—種工件搬運裝置,係在個別 318253 6 -1300367 驅動拉具之沖壓裝置間,使用預定握持手段來握持工件藉 以搬運上述工件者’具備搬運控制手段,其係用以根據將 在工件搬運方向位於上游側之沖壓裝置的模具位置(上游 侧模具位置)與位於下游侧之㈣裝置的模具位置(下游側 模具位置)予以合成而得的合成目標值來控制上述握持手 段之位置;上述搬運控制手段係以上述握持手段平滑移動 之方式設定合成目標值。 又,本發明採用如下手段作為工件搬運裝置之第2解 _决手段,即在上述第1解決手段中,在從各沖壓裝置提供 上游側模具位置作為沖壓角0 u(上游側沖壓角度),並提供 下游侧模具位置作為沖壓角0d(下游侧沖壓角度)時,上述 搬運控制手段係將上述上游側沖壓角Θ u及下游侧沖壓角 /d代入與上述兩者之相位差△ θρ及加權係數冗粗關之下 述合成式子(1)中而得合成目標角Θγ,並將該合成目標角 Θγ設定為合成目標值。 (數式1) (1) ^r=Wx^u+(l-W)x(^d+A ^p) 又,本發明採用如下手段作為工件搬運裝置之第3解 決手段,即在上述第1解決手段中,在從各沖壓裝置提供 上游侧模具位置作為沖壓角Θ u(上游侧沖壓角度),並提供 下游側模具位置作為沖壓角Θ d(下游侧沖壓角度)時,上述 搬運控制手段係根據上游侧沖壓角0U求出上述握持手段 之弟1座標(Xu,Yu),同時根據下游侧沖壓角0 d求出上 述握持手段之第2座標(Xd,Yd),且將上述第1座標(Xu, 318253 7 1300367
Yu)及第2座;^ (Xd’ Yd)代入與加權係數ψ相關之下述合成 式子(4)、(5)中而得的合成目標值(Xr,Yr)設定為合成目 標值。 (數式2) :Xr=WxXuK1-f)Xd ⑷
Yr=WxYu+(l-W)Yd … • (5) 又,本發明採用如下手段作為工件搬運裝置之第4解 决手^又即在上述第2或第3解決手段中,加權係數界係 籲將上游侧沖壓角θϋ當作變數之減少且連續的函數值。’、 又,本發明採用如下手段作為工件搬運裝置之第5解 決手段,即在上述第丨解決手段中,在從各沖壓裝置提供 上游侧模具位置作為沖壓角Θ u(上游侧沖壓角度),又提供 下游側模具位置作為沖壓角0 d(下游側沖壓角度)時,上述 搬運控制手段係根據從各沖壓裝置提供之上游侧沖壓角^ u及下游侧沖壓角θ(1’搜尋以上述上游侧沖壓角“及下 春游侧沖屢角當作變數並事先設定合成目標值的表 (table),藉以設定上述合成目標值。 又,本發明採用如下手段作為工件搬運裝置之第6解 決手段,即在上述第i解決手段中,在從各沖壓裝置提供 上游側模具位置作為沖壓角θυ(上游側沖壓角度),並提供 下游側模具位置作為沖壓角下游側沖壓角度)時,上述 搬運控制手段係根據上游側沖塵角求出上述握持手段 之第1座標(Xu,Yu)作為運算值,同時根據下游侧沖壓角 θά求出上述握持手段之第2座標(Xd,Yd)作為運算值, 318253 8 ' 1300367 '並根據上述運算值,搜尋以將上述第1座標(Xu,Yu)及第 2座標Ud,Yd)當作變數並事先設义合成目標值的表,藉 以設定上述合成目標值。 ^ 另一方面,本發明採用如下手段作為工件搬運裝置之 .· ^制解決手段’即一種工件搬運裝置之控制方 • 被驅動之㈣裝置間,使用預定握持手 二^至持工件藉以搬運上述工件者,具備如下步驟·根據 在工件搬運方向位於上游側之沖壓裝置的模具位置(上 具位置)與位於下游侧之沖壓裝置的模具位置(下游 位置)予以合成而得的合成目標值來控制上 上述步驟中,係以上述握持手段平滑移動 之方式设疋合成目標值。 決手Ϊ且^發明採用如下手段作為㈣生產線之第1解 預定種沖壓生產線,具備複數個沖職置,係以 於二,且個別驅動模具;及工件搬運裝置,設置 置與下游側峨置之間,採用上述工 搬運裝置之解決手段的第1至第6個中之任-個手段以進 仃工件之搬運。 進 (發明效果) 依據本發明之工件搬運梦署 矣 二 沖壓裝置間,使用預定握持手果具個別被驅動之 工杜j ^ ^ 、手奴末握持工件藉以搬運上述 者,,、特徵在於具備:搬運控制手段,用以櫨 =模具位置與下游侧模具位置予以合成而得的合乂成目护 .控制上賴持手狀位置;上述__手段係以上 318253 9 1300367 ' f握持手段平滑移動之方式設定合成目標值。亦即,藉由 I、上述握持手段平滑移動即可防止上述握持手段急遽加逮 或減速,且可抑制工件搬運裝置之振動。又,可藉此防止 工件脫落或X件搬縣置之機_性㈣部分破損(亦 即’沒有必要增強工件搬運部R之機械剛性)。 •【實施方式】 (第1實施方式) 以下,參照圖式說明本發明之第丨實施方式。 •第1圖係顯示具備本第1實施方式之工件搬運裝置的 相位差控制方式之串級式(tandem type)沖塵生產線 (press line)之構成的模型圖。該圖中,元件符號A為上 游侧沖壓裝置’ B為下游側沖壓裝置,w c為工件搬運裝置, P為工件。又’工件搬運裝置冗係由具備:目標值運算部 cl及伺服馬達驅動器c2之控制部彳、以及工件搬運部r 所構成。另外,第i圖中,將工件p之進給(feed)方向設 鲁作X軸,將升高(lift,垂直)方向設作γ軸。 如第1圖所示,上游側沖壓裝置Α與下游側沖壓裝置 Β,係以隔開工件搬運區間而離開設置,工件ρ係藉設置於 上述工件搬運區間之工件搬運裝置wc(具體而言為工件握 持部rll)從上游側沖壓裝置A通過搬運路徑H(上游點至下 游點)搬運至下游侧沖壓裝置B。在實際之串級式沖壓生產 線中,雖亦在下游侧沖壓裝置B之更下游側以同樣構成配 置有複數個沖壓裝置,但是在本實施方式中省略之。 上游側沖壓裝置A係包含有沖壓主齒輪(main 318253 10 •1300367 • gearhl、沖壓桿a2、模具安裝部(滑件(slider))a3、上 游側模具a4、工件台a5及上游側沖壓角檢測器a6。沖犀 主齒輪al與沖壓桿以之一端,對χγ平面之垂直軸連接2 旋轉自如’沖壓桿a2之另一端與滑件a3亦為同樣,對 •.平面之垂直軸連接成旋轉自如。該種的沖壓主齒輪ai、沖 ·.壓桿a2及滑件a3,係構成曲柄機構,滑件a3可藉沖壓主 齒輪al之旋轉驅動而對γ軸方向作往復驅動。上游側模具 a4係被安裝於滑件a3之下部,且與滑件心同樣對γ軸方 #向作往復運動。工件台a5係沖壓工件ρ用之載物台 (stage),利用上游侧模具^沖壓該工件台^上之工件 P,藉以進行成形作業。上游側沖壓角檢測器a6係例如為 編碼器(encoder),係檢測出沖壓主齒輪&1之旋轉角(上游 侧沖屢角)0 u,並將顯示上述上游侧沖廢角^之上游側 沖壓角信號di輸出至目標值運算部cl。該上游侧沖壓角 θ ιι係顯示上游側模具a4之γ軸方向的位置者。 鲁下游侧沖壓裝置B係包含有沖覆主齒輪M、沖壓桿 b2、滑件b3、下游側模具b4、工件台b5及下游側沖壓角 檢測器b6,有關與上面所述之上游侧沖壓裝置人同樣的構 成要素將省略其說明。在此,下游侧沖壓角檢測器b6係檢 測出沖壓主齒輪Μ之旋轉角(下游侧沖壓角)0d,並將顯 示上述下游侧沖壓角W之下游侧沖壓角信號犯輸出至目 標值運算部cl。 另外,雖未圖示,但是上游侧沖壓裝置A及下游側沖 壓裝置B,個別具備使沖壓主齒輪al及沖壓主齒輪旋 318253 11 '1300367 Λ轉用之驅動裝置,該等沖堡主齒輪al及沖壓主齒輪㈣ 以預定相位差(計晝相位差Δθρ)作旋轉驅動。 工件搬運部I?係具有ν字型平行連桿(paraUei Hnk) 機構之工件搬運用機器手臂,其包含有〇型機座(base) •部Η、第1滾珠螺桿r2、第」伺服馬達r3、第】滑塊 • (SUder)r4、第2滾珠螺桿r5、第2伺服馬達r6、第2 月鬼r7第1連桿臂r8、第2連桿臂r9、第3連桿臂 / 及工件握持部rll。 _ V予型機座部rl係形成左右對稱之v字型的機器手臂 用機座構件’並安裝於未圖示之沖壓架(pressstand)上所 設的手臂,以自頂板懸吊等方式設置於上游侧沖壓裝置A 及下游侧沖壓裝置B之間。上述第i滾珠螺桿、第卜飼 翠馬達r3及第1滑塊r4,係構成直線運動致動器,而第工 滑塊r4係藉連接在第i滾珠螺桿r2之第i伺服馬達β 的旋轉作直線驅動。又’第2滾珠螺桿^、第2祠服馬達 鲁r6及第2滑塊r7亦同樣構成直線運動致動器,而第2滑 塊r7係藉連接在第2滾珠螺桿r5之第2伺服馬達r6的旋 轉作直線驅動。該等之直線運動致動器,係左右對稱地設 置於V字型機座部rl,並依從控制部c之伺服馬達驅動器 C2輸入至第1伺服馬達『3及第2伺服馬達『6之第丨伺月7 馬達驅動信號d4及第2祠服馬達驅動信號d5而個別獨立 驅動控制。 、又,第1連桿臂r8及第2連桿臂r9之一端,在第丄 ⑺塊r4對XY平面之垂直軸連接成可旋轉,另—端則在工 318253 12 1300367 •件握持部m同樣對XY平面之垂直軸連接成可旋轉。另一 方面’第3連桿臂⑴之一端,在第2_rUXY平面 之垂直軸連接成可旋轉,另一端則與第2連桿臂d之另一 端一起在工件握持部Γ11同樣對χγ平面之垂連成 •旋轉。另外,上述们連桿臂,8、第2連桿臂d及第3 :連桿臂Π0之手臂長度相等,而帛i連桿臂r8與第2連桿 ’ r9以構成平行之方式連接著。在該工件握持部1之下 部,設有用以吸附握持工件p之真空吸附杯。 _ 如上所述,第1滑塊r4、第2滑塊r7、第丨連桿臂 r8、第2連桿臂r9、第3連桿臂H〇及工件握持部rii係 構成連桿機構,其在控制部c之控制下藉由第i滑塊h 及第2滑塊r7個別獨立直線驅動以控制工件握持部^i 之搬運路徑Η上的XY座標(目標搬運位置)。 在控制部C,目標值運算部cl係記憶著將上游側沖壓 角θιι當作變數之加權函數w(0u),將從上游侧沖壓角信 籲號di所得之上游側沖壓角代入上述加權函數w(eu) 中,藉以异出加權係數w,並根據與上游侧沖壓角0 u、下 游侧沖壓角0 d、事先記憶之計晝相位差△ 0 p及上述加權 係數w相關之下述合成式子而算出合成目標角0 r。 (數式3) ^r=Wx^u+(l~W)x(^d+A ^p) (1) 更且’目標值運算部cl係記憶著工件握持部ri 1之目 才*搬運位置,即規定工件握持部rl 1之搬運路徑Η上之χγ 座私的運動輪廓函數(m〇ti〇n function),將依上 318253 13 1300367 二:f式子⑴所异出之合成目標角0 Γ代入上述運動輪 I述目:::”工件握持部rU之目標搬運位[,並將 ^目轉換成第1伺服馬達Γ3及第2伺服馬達 .作铲d二角’以將顯示上述目標旋轉角之目標旋轉角 •二C13輸出至伺服馬達驅動器c2。另外,有關如 .之詳細將於後述)、5+畫相位差ΔΘρ及運動輪廊函數 驅動達驅動器C2係根據上述目標旋轉角信號d3將 至第!々/服馬達肖之第1伺服馬達驅動信號d4輸出 竹服^服馬達又’將驅動第2伺服馬達r6用之第2 何服馬,驅動信號d5輸出至第2飼服馬達^。 /、-人’就具備上述所構成之本工件搬 差控制方式之串級式沖壓生產線動作加以說明置wc的相位 側差控制方式之串級式㈣生產線中,控制上游 財壓角“與下游側㈣角W,俾使具有固定相位差 计畫相位差)Δθρ。第2圖係顯示如此進行相位差控制 之上游側模具a4及下游側模具b4與工件握持部⑴之間 !動作的時序圖。該圖中’橫轴為上游側㈣角〜,元件 付唬1係表示上游側模具以之¥軸方向的移位, 下游側模具軸方向的移位,3係表示搬運路徑= 之工件握持轴方向的移位,4係表示搬運路㈣ 上之工件握持部r 11之y軸方向的移位。 第2圖令,步驟n ’係工件握持部rim著上游侧模 八a4朝向上死點上升而朝向上游側沖壓裝置A之工件台 318253 14 1300367 "a5(下游點)移動,並吸附握持已在工件台a5上完成沖壓成 形之工件P。步驟12,係工件握持部rll以吸附握持工件 P之狀悲朝向下游侧沖壓裝置B移動,且在下游側模具b4 位於上死點附近之期間到達下游侧沖壓裝置B之工件台 _ b5(下游點)並搬入工件p。步驟13,係工件握持部因 上游側模具a4位於下死點附近,而在上游側沖壓裝置a .與下游侧沖壓裝置B之中間地點待機。利用重覆以上步驟 就可使上游侧模具a4及下游侧模具μ與工件握持部11 鲁之間不會產生干擾,而可滑順地進行工件p之搬運。如此, 计晝相位差△ θρ,係事先設定成工件握持部rU與上游侧 f具a4及下游側模具b4間不會干擾,且生產效率變成最 局的值。 如第2圖所示,上游侧模具a4及下游侧模具b4 m ^ 一 >·Ι •ο /、久「,行调棋具之γ 軸上的位置、與工件握持冑rll之搬運路徑0上的位置(功 :與目標搬運位置)之關係已無歧異地被決定,上述目標摘 運位置可以將上游侧沖|角θ υ當作變數之函數Fx(0 二來在此表Η座標之函數為Fx 又表不Y座標之函數為FyQu)。如此將建 側沖壓角化與工件握持部rll之 軍=對應上游 函數咖)稱為工件握持部:關,之 數,將變數之上游側沖壓角稱為同步對。*郛函 —該種的計畫相位差及運動輪廊函數 模擬第2圖之動作而事先設定者。因而,杏’、猎由 件握持部rll之搬運控制時,只要檢’實際上進行工 州出上游側沖壓角ΘΙ! 318253 15 *1300367 ’ 則藉由代入上述運動輪廓函數中並算出工件握持部r 11之 目標搬運位置,即可如第2圖所示地進行滑順的相位差控 制。, 如上述之模擬,並不會使上游侧模具a4及下游侧模具 b4之Y軸上的位置與工件握持部r 11之目標搬運位置的唯 一關係朋壞’且以上游侧沖壓角Θ u=下游侧沖壓角0 d+計 - 晝相位差△ Θ p經常成立為前提。然而,在實際之沖壓生 ^ 產線中,因工件p在沖壓時產生之模具移動速度的減少、 春或上游側沖壓裝置A與下游側沖壓裝置b之相位差控制的 控制誤差等而會使如上述之唯一關係崩壞,且計晝相位差 △ Θ p會從模擬所求出之值發生變化。 第3A圖及第3B圖係顯示計畫相位差△ 0 p之時間性 、憂化的示意圖。第3A圖係顯示模擬所得之理想的上游侧沖 壓角θιι與下游側沖壓角之時間性變化,該種情況,如 圖所示計晝相位差△ θρ經常為固定。第3B圖係顯示實際 鲁沖壓生產線之上游側沖壓角0U及下游侧沖壓角之時不 間性變化。 ' 在第3B圖之情況,亦即,Θ u= Θ (!+△ θ p不成立奸, 如模擬般從將上游側沖壓角當作同步對象角之運才 廓函數中求出工件握持部rll之目標搬運位置, 輪 握持部rll移動至該XY座標時,就有下游 田^件 件握持部⑴發生干擾的可能性。又,為了要防止= 工件握持部rll與下游側模具b4的干擾,當工/種之 r 11在接近與下游側模具b 4之干擾區域時將同步對^^ 318253 16 •1300367 : 上游側沖壓角0U瞬間切換至下游侧沖壓角0 d,則會在工 件握持部rll產生急遽之加速或減速並產生振動,而恐有 使工件P脫落或工件搬運部R之機械剛性較弱部分破損之 虞。 因此’在本第1實施方式之工件搬運裝置wc中,使用 •以下所述之合成目標角0r以取代同步對象角。以下,就 運算該合成目標角0 r之目標值運算部cl的動作使用第4 圖所示之動作流程圖加以詳細說明。 • 首先,目標值運算部cl係從上游侧沖壓角檢測器 取得上游侧沖壓角信號dl,即上游侧沖壓角0 u,又,從 下游側沖壓角檢測器b6取得下游侧沖壓角信號d2,即下 游側沖壓角Θ d(步驟S1)。 /、-人,目標值運算部cl係藉由將上游侧沖壓角0 u代 入加權函數Κθιι)中以算出加權係數w(步驟S2)。該加權 ,數W(0u)’如第5圖所示係將上游側沖廢角心當作變 之餘弦函數。在此,作為變數之上游側沖M係顯 :工件握持部rll之目標搬運位置者。因而,從該圖可明 ,,加權係數W具有工件握持部m位於上游點近旁時較 ^大為冲,而工件握持部⑴隨著靠近下游點近旁 平⑺且連績地減少(最小為w=〇)特性。 數w然^’目標值運算部cl係從步驟S2所求得之加權係 △ θρ中Γ側沖壓角Θ"1、下游側沖㈣㈣及計晝相位差 ⑻。從第^述;Γ成式子(1)算出合成目標角Θ r(步驟 “5圖及上述合成式子⑴可明瞭,由於在工件握 318253 17 1300367 持部⑴位於上游點之n加㈣n 成目標角Θγ變成與上游側沖堡角化相等所以合 標角心係隨著工件握持部rll移動至下游點“’合成目 函數_U)之特性平滑地變化下去,且當工:加權 到達下游點時由於加權絲w變成〇,所以=部⑴ 變成與下游側㈣角_計晝相位差尊標角^ 在上游點近旁會增加合成目標角一游侧、=u,
的權重,而隨著朝向下游點平滑地減少上游側沖壓 的權重。 U 因而’糟由將該合成目標角取代同步對象角而代 入上述運動輪廓函數中,即可在上游點近旁防止上游側模 具a4與工件握持部rll之干擾,且可在下游點近旁防止下 游侧模具b4與工件握持部rll之干擾。更且在上游點與下 游點之中間位置’由於合成目標角h會按照加權函數
W(0u)之特性而平滑地變化,所以可抑制工件握持部 之振動。 、 如上所述,目標值運算部cl係當在步驟S3算出合成 目標角ΘΓ時’藉由將合成目標代入事先記憶之^動 輪廓函數{X=FX(0U),Y=Fy(0u)}中以算出工件握持部 rll之目標搬運位置(步驟S4)。 接著,目標值運算部cl係利用轉換函數將以上述方式 求得的工件握持部rll之目標搬運位置轉換成第1伺服馬 達r3及第2伺服馬達r6之目標旋轉角(步驟$5)。在此, 將第1祠服馬達r3之目標旋轉角設作0 ml,將轉換函數設 318253 18 1300367 作Gml (X,Υ),又將第2伺服馬達刈 心’將轉換函數設作Gm2(x,γ)時 了=乍Θ …及目標旋轉角…,係以下述轉換式子⑵’=角, 不。另外,轉換函數Gml(X,Y)及Gm2(X Y )來表 .之構造⑷滾珠螺桿r2及第2滾珠= 與直徑,、第!連桿臂r8、第2連桿臂r9及第 ^長度 之長度等)中唯一決定者。 于#rl〇 (數式4) (2) Θ ml=Gml(X , γ) Θ m2=Gm2(X , γ) (3 s) 然後,目標值運算部:1係將顯示上述目標旋轉角θ m卜Θ m2之目標旋轉角信號d3輸出至飼服馬達驅動哭 c2(步驟S6),而餘馬達驅動器c2係根據上述目標: 角信號d3產生第1伺服馬達驅動信號以並輸出至^ u
服馬達r3,又,產生第2伺服馬達驅動信號邶 第2伺服馬達“。屬出J 第1伺服馬達r3係根據上述第1伺服馬達驅動信號 d4只旋轉目標旋轉角Θ ml並使第1滑塊r4驅動,又,第 2伺服馬達r6係根據上述第2伺服馬達驅動信號邮只旋 轉目標旋轉角0 m2並使第2滑塊r7驅動。藉此,工件^ 持部rll移動至目標搬運位置。 目標值運算部cl係藉由重複如上述之步驟Μ至% 的動作,根據上游侧沖壓角0 u及下游侧沖壓角0 d之變化 而算出合成目標角0 r,且控制工件握持部Γ11之目標搬運 318253 19 1300367 位置。 WC,述’依據本第1實施方式之工件搬運裝置
上游侧;壓2加權祕咖,求出具有在上游侧增加 上游㈣r、 u之推重’而隨著朝向下游側平滑地減少 L '冲垄角之權重特性的合成目標角ΘΓ,且藉由盥 7 f β目標角心同步控制工件握持部rll之目標搬曰運位、 及下制工件握持部Γΐ1之振動’且上游侧模具a4 地逸與工件握持部H1間不會干擾,而可滑順 之搬運。又,藉此可防止工件p之脫落或工 邛R之機械剛性較弱部分的破損(亦即,沒有必要增 強工件搬運部R之機械剛性)。 曰 (第2實施方式) 杏/、人就本發明之第2實施方式加以說明。在本第2 方式中’就算出目標搬運位置用之其他方法加以說 口而’本第2實施方式之裝置構成由於與第1實施方 ·=相同故省略其說明,以下,主要就目標值運算部d之動 作加以說明。 。弟6圖係本第2實施方式之目標值運算部ci的動作流 程圖。首先,與第!實施方式同樣,目標值運算部“係從 上游側㈣角檢測器⑼取得上游側㈣角化,又,從下 游側沖壓角檢測Hb6取得下游側㈣角㈣(步驟_。 接著目‘值運异部cl係藉由將在上述步驟sl〇取得 之上游側沖遷角“代入運動輪廓函數{ Fx㈤、FyW u)}中’以求出第1座標(Xu,Yu)=此(0 、Fy(㈣}, 318253 20 •1300367 同日守藉由將下游侧沖壓角0 d+計晝相位差△ 0 p取代上游 中t角而代入上述運動輪廓函數{ρχ(θιι)、Fy ( 0 u)} 中以求出第 2 座標(Xd,Yd)= {Fx( Θ d+Δ 0 p)、Fy( 0 d+ △ 0 PM(步驟 Sll) 〇 如第1貫施方式中所述,若上游侧沖壓角0 u=下游侧 •沖壓角0d+計晝相位差△ θρ為經常成立之理想的沖壓生 產^,則上述第1座標(Xu,Yu)與第2座標(Xd,Yd)應為 相等。因而,該種理想的情況,只要選擇第〗座標(Xu,Yu)、 鲁或第2座標(xd,Yd)中之任一個作為目標搬運位置,且控 制成工件握持部rn移動至上述目標搬運位置,則上游侧 模具a4及下游侧模具b4就不會干擾而可進行工件p之搬 運。 然而,如上面所述在實際之沖壓生產線中,因工件p 於冲壓日守產生的模具移動速度之減少、或上游侧沖壓裝置 A /、下游侧沖壓裝置β之相位差控制的控制誤差等,會使 φ上=側沖f角θυ=下游侧沖壓角θ〇1+計晝相位差△ θ二之 唯關係朋壞’且计晝相位差△ 0 ρ會從模擬求得之值變 2。因而,上述第1座標(Xu,Yu)與第2座標(Xd,Yd)會 變成互為不同之座標,例如,當選擇第1座標(Xu, Yu)作 為目標搬運位置,且控制成工件握持部rU移動至上述目 標搬運位置時,由於下游侧模具^之位置與上述目標搬運 位置的唯-關係已不成立,所以工件握持部⑴與下游側 模具b4會有干擾之可能性。又,反之即使在選擇第2座標 (Xd,Yd)作為目標搬運位置的情況亦為同樣,工件握持部 318253 21 .1300367 :r11與上游侧模具Μ會有干擾之可能性。 因此,與第1實施方式同樣,目標值運算部cl係藉由 將上游侧沖壓角代入第5圖之加權函數w(0u)中以算 出加權係數w(步驟S12),且利用下述合成式子(4)、(5)
•刀別合成上述第1座標(Xu,Yu)與第2座標(Xd,Yd)之X •座標及Y座標藉以算出合成目標座標(Xr,Yr)(步驟S13)。 * (數式5) ⑷
Xr=WxXu+(l-W)Xd • Yr=WxYu+(l~W)Yd ^ (5) 藉由使用上述合成目標座標(Xr,γ『)作為工件握持部 之目標搬運位置’在上游側沖壓裝置]近旁(加權係數 接近1)’增加以上游側沖壓角0 u作為同步對象角之第1 座私(Xu ’ Yu)的權重以防止與上游側模具过‘之干擾,又, 、在下游侧沖屢裝置B近旁(加權係數W接近0),增加以下 壓角⑼增畫相位差“p作為同步對象角之第2 > I不Yd)的權重以防止與下游侧模具b4之干'擾,更 持Γ11從上游側沖燃裝置a朝向下游侧 fη移動’由於上述加權係數w會以第5圖所示之 寺’^骨地變化,所以可抑制工件握持部ru之振動。 上標值運算部el係與第1 ^方式㈣地將以 用件握持部rll<合成目標座標…,罐 用:述轉換式子⑻、⑺轉換成第 馬達以之二=(步驟S14)。在此’將第· 之目^轉角設作“ !,將轉移函數設作Gmi(xr, 318253 22 1300367
Yr) ’又將第2祠服馬達r6之目標旋轉角設作_,將轉 換函數設作Gm2(Xr,γΓ) 〇 (數式6) β ml=Gml(Xr , Yr) Θ m2=Gm2(Xr , Yr) ⑻ : 、 (7) • 然後,目標值運算部cl係將顯示上述目標旋轉角Θ m卜Θ m2之目標旋轉角信號⑽輸出至祠服馬達驅動器 c2(▲步驟S15),而祠服馬達驅動器c2係根據上述目標旋轉 角仏唬d3產生帛1飼服馬達驅動信號d4及第2伺服馬達 驅動信號d5並輸出至第i伺服馬達以及第2伺服馬達咖 第1伺服馬達r3係根據上述第1伺服馬達驅動信號 d4只旋轉目標旋轉角“!並使第i滑塊r4作直線驅動u, 又,第2飼服馬達r6係根據上述第2飼服馬達驅動信號 仳只旋轉目標旋轉角0 m2並使第2滑塊r7作直線驅動°。 藉此’工件握持部r11移動至合成目標座標(Xr,Yr)。 接如以上所述,依據第2實施方式,與第1實施方式同 二,可抑制工件握持部之振動,且上游侧模具及 ,側,具b4與I件握持部⑴間不會干擾,而可滑順地進 仃工件P之搬運。 I另外’本發明’並非限定於上述實施方式,例如亦可 考慮如下之變化例。 在上述第1及第2實施方式中,雖將餘弦函數 =加權函數0 u),但是並不限於此,亦可如第7A圖戶 不具有嚴格遞減且連續性之函數。又,如第7 '所 岡尸坏不,亦 318253 23 •1300367 ’ 可以直線組合來定義。除了該等以外,若為具有如在上游 點附近增加上游侧沖壓角e U之權重,在下游點附近減少 上游側沖壓角θυ之權重的特性則亦可使用作為加權函數 W(^ u)。但是,具有如在工件握持部Ηι發生振動之急遽 變化的函數並無法使用作為加權函數W ( 0 u )。 ·、 例如,作為可使用作為加權函數Ψ(θυ)之函數,可列 舉雙彎曲邏輯函數(Sigmoid logistic function)、雙彎曲 理查函數(Sigmoid Richards function)、雙彎曲韋伯函數 # (Sigmoid Weibull function)等雙彎曲函數、或是波茲曼 函數(Boltzmann functi〇n)、希爾函數(Hiu functi〇n)、 戈轴茨函數(Gompertz function)等。 又,作為加權函數W(0U),亦可為如凸輪曲線所表示 之函數。作為凸輪曲線,例如可使用變形梯形曲線、變形 正弦曲、線、3次至5次之多項式曲線等。另外,在使用上 述之函數或是曲線作為加權純_u)時,#然係將上游 侧沖壓角0 U當作變數。 、更且,加權函數w(“),如第7C圖所示並非為上游 j中£角6» u之函數,亦可為常數。例如,當設㈣· 5時 :依上述口成式子⑴’上游侧沖壓角Θ u與下游侧沖壓 +計晝相位差“P經常以均等之比例合成所以可 平均化減低如第3B圖之計晝相位差 可降低工件握持部⑴與模具間干擾之可能性。 u),並^在由代述第1 A方式中’雖蚊義加權函數W(0 小並藉由代入上游侧沖壓角h中以算出加權係數^ 318253 24 1300367 後,利用上述合成式子(1)求出合成目標角0 r,但是並不 限於此’亦可事先設定上述合成目標角0 r作為以上游侧 冲壓角0 u及下游侧沖壓角0 d為變數的表(table),且根 據從各沖壓裝置所提供之上游侧沖壓角0 u及下游側沖壓 角Θ d ’從上述表中搜尋合成目標角θ r。又,即使在第2 、實施方式中亦為同樣,亦可事先設定合成目標座標(Xr,Yr) 作為以第1座標(Xu,Yu)及第2座標(Xd,Yd)為變數的表(例 如’事先設定求出合成目標座標之Xr用的表、與求出Yr •用的表)’且根據從各沖壓裝置所提供之上游側沖壓角 及下游側沖壓角0d,從運動輪廓函數中算出第丨座標 (Xu,Yu)及第2座標(Xd,Yd)之後,再從上述二個表中搜 尋合成目標座標(Xr,Yr)。 (3) 在上述第1及第2實施方式中,加權函數趴0 u) 之變數,雖使用上游侧沖壓角,但是並不限於此,例如, 亦可使用下游侧沖㈣0d。或是,只要為使用上游侧沖壓 _角θια或下游侧沖壓角除以其旋轉速度的時間等,來顯 示工件握持部rll之目標搬運位置即可。 (4) 在上述第1及第2實施方式中,工件握持部, 雖只具有χγ車由方向之可動方向,但是並未限於此,亦可且 有ΧΥ平面内之傾斜動作等的其他可動方向。該情況,有關 傾斜動作亦藉由使用加權函數w(㈣求出合成目標值以 防止與各沖壓裝置之模具的干擾4可抑制卫件握持部 r 11之振動。 (產業上之可利用性) 318253 25 1300367 沖壓發::工件搬運裝置,係在模具個別被驅動之 -4 =預定握持手段來握持工件藉以搬運上述 且位署盥具備搬運控制手段’根據將上游側模 =2側模具位置予以合成而得的合成目標值來: 、段=Γ位置:ΐ述搬運控制手段係以上述握持 们 月之方式没定合成目標值。亦即,藉由使上 ==滑移動即可防止上述握持手段急遽加速或減 二:了抑制工件搬運裝置之振動。又,可藉此防止工件 脫洛或工件搬運裝置之機械剛性較弱部分破損(亦即, 必要增強工件搬運部R之機械剛性)。 【圖式簡單說明】 第1圖係顯示具備本發明第1實施方式之工件搬運梦 置的相位差控制方叙串列式㈣生產線之 、 圖。 ^ ^ 第2圖係顯示本第i實施方式之上游側沖壓角^及 >下游側㈣角W與搬運路徑η上之工件握持部⑴的位 置關係之時序圖。 、第3A㈣顯*本實施方式之上游侧㈣角“與下游 側沖壓角Θ d之時間性變化的示意圖。 第3B圖係顯示實際沖麼生產線之上游側沖|角心及 下游側沖壓角Θ d之時間性變化的示意圖。 第4圖係本第β施方叙目標值運算部ci的動作流 程圖。 第5圖係本第1實施方式之加權函數W(0U)的特性 318253 26 1300367 圖。 第6圖係本第2實施方式之目標值運算部c 1的動作流 程圖。 第7A圖係顯示本第1及第2實施方式之加權函數0 u)之變化例的示意圖。 第7B圖係顯示本第1及第2實施方式之加權函數ψ(θ u)之另一變化例的示意圖。 第7C圖係顯示本第1及第2實施方式之加權函數0 • u)之更另一變化例的示意圖。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A WC al、bl a3、b3 a5、b5 a6 • b6 c2 rl r3 r5 r7 r9 rll 上游侧沖壓裝置 工件搬運裝置 沖壓主齒輪 滑件 工件台 上游侧沖壓角檢測器 下游侧沖壓角檢測器 飼服馬達驅動器 V字型機座部 第1伺服馬達 第2滾珠螺桿 第2滑塊 第2連桿臂 工件握持部 B 下游侧沖壓震 C 控制部 a2、 b2沖壓桿 a4 上游侧模具 b4 下游侧模具 cl 目標值運算部 R 工件搬運部 r2 苐1滾珠螺桿 r4 第1滑塊 r6 弟2伺服馬達 r8 第1連桿臂 rlO 第3連桿臂 P 工件 318253 27

Claims (1)

1300367 十、申請專利範園: 1. -種工件搬運裝置,係在個別驅動模具之沖壓裝置間, 使用預定握持手段來握持工件藉以搬運上述工件者,具 備:搬運控制手段,其係用以根據將在工件搬運方向: 於上游侧之冲壓裝置的模具位置(上游侧模具位置)鱼 位於下游侧之沖壓裝置的模具位置(下游侧模具位置、) 予以合成而得的合成目標值來控制上述握持手段之 置; > i述搬運控制手段細上述握持手段平滑移動之 方式設定合成目標值。 2.如申請專利範圍第!項之工件搬運裝置,其中,在從各 沖壓裝置提供上游侧模具位置作為沖壓角Θ u(上游侧 沖壓角度),ϋ提供下游侧模具位置作為沖遷角㈣(下 游側沖壓角度)時,上述搬運控制手段係將上述上游側 沖壓角θα及下游侧沖壓肖代入與上述兩者之相位 .差△ θρ及加權係數W相關之下述合成式子(1)中而得 合成目標角θ/,並將該合成目標角化設定為合成目標 值 ' (數式1) θτ=^χθηΗΙ^)χ(θά+Α θ ρ) ⑴。 3·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工件搬運裝置,其中,在從各 沖壓裝置提供上游侧模具位置作為沖壓角0u(上游側 沖壓角度),並提供下游側模具位置作為沖壓角(下 游側沖壓角度)時,上述搬運控制手段係根據上游侧沖 318253 28 • 1300367 • 壓角求出上述握持手段之第1座標(Xu,Yu),同時 根據下游側沖壓角Θ d求出上述握持手段之第2座標 (xd,Yd),且將上述第」座標au,Yu)及第2座標(Xd, Yd)代入與加權係數W相關之下述合成式子(4)、(5)中 • 而得的合成目標值(Xr,Yr)設定為合成目標值 • (數式2) Xr=WxXu+(l-W)Xd (4) Yr=WxYu+(l-W)Yd (5)。 φ 4·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或3項之工件搬運裝置,其中,加 權係數W係將上游側沖壓角θυ當作變數之減少且連續 的函數值。 5·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工件搬運裝置,其中,在從各 沖壓裝置提供上游側模具位置作為沖壓角0U(上游侧 沖壓角度),並提供下游侧模具位置作為沖壓角Θ d(下 游侧沖壓角度)時,上述搬運控制手段係根據從各沖壓 鲁裝置提供之上游侧沖壓角0 u及下游侧沖壓角0 d,搜尋 以上述上游侧沖壓角0 u及下游侧沖壓角0 d當作變數 並事先設定合成目標值的表(table),藉以設定上述合 成目標值。 6·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工件搬運裝置,其中,在從各 沖壓裝置提供上游侧模具位置作為沖壓角Θ u(上游侧 沖壓角度),並提供下游侧模具位置作為沖壓角W d(下 游侧沖壓角度)時,上述搬運控制手段係根據上述上游 侧沖壓角ΘΙ!求出上述握持手段之第i座標(Xu,Yu)作 318253 29 * 1300367 為運f值,同時根據下游側沖>1角6»d求出上述握持手 第2座私(Xd’Yd)作為運算值,並根據上述運算值, 搜寻以上述第1座標(如,Yu)及第2座標(Xd,Yd)當作 變數並事先設定合成目標值的表,藉以設定上述合成目 標值。 7. -種玉件搬縣置之控制方法,係在模具㈣被驅動之 沖塵裝置間’使用預定握持手段來握持工件藉以搬運上 述工件者,具備如下步驟·· 根據將在工件搬運方向位於上游侧之沖壓裝置的 模具位置(上游側模具位置)與位於下游侧之沖壓裝置 的模具位置(下游側模具位置)予以合成而得的合成目 才示值來控制上述握持手段之位置; 在上述步驟中,係以上述握持手段平滑移動 設定合成目標值。 式 一種沖壓生產線,係具備: 複數個沖壓裝置,係以預定間隔配 動模具;及 且供個別驅 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6項中任一項之工 笨 ^ <工件搬運萝 置,設置於上游側沖壓裝置與下游側沖壓 、 進行工件之搬運。 之間’以 318253 30
TW095119558A 2005-06-06 2006-06-02 Work transportation apparatus, control means of work transportation apparatus and press line therewith TWI300367B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5165775A JP4852896B2 (ja) 2005-06-06 2005-06-06 ワーク搬送装置、ワーク搬送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レスライン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708355A TW200708355A (en) 2007-03-01
TWI300367B true TWI300367B (en) 2008-09-01

Family

ID=374984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5119558A TWI300367B (en) 2005-06-06 2006-06-02 Work transportation apparatus, control means of work transportation apparatus and press line therewith

Country Status (10)

Country Link
US (1) US7873431B2 (zh)
EP (1) EP1894644B1 (zh)
JP (1) JP4852896B2 (zh)
KR (1) KR100951725B1 (zh)
CN (1) CN100574924C (zh)
BR (1) BRPI0611101A2 (zh)
CA (1) CA2610880C (zh)
RU (1) RU2373015C2 (zh)
TW (1) TWI300367B (zh)
WO (1) WO200613220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413891B2 (ja) * 2006-06-27 2010-02-10 株式会社東芝 シミュレーション装置およびシミュレーション方法並びにシミュレーションプログラム
US8666533B2 (en) * 2009-10-09 2014-03-04 Siemens Product Lifecycle Management Software Inc. System, method, and interface for virtual commissioning of press lines
JP5306161B2 (ja) * 2009-12-16 2013-10-02 アイダエンジニアリング株式会社 ワーク搬送装置
JP2013066954A (ja) * 2011-09-21 2013-04-18 Seiko Epson Corp ロボット及びロボットの制御方法
JP5665233B2 (ja) * 2011-10-26 2015-02-04 アイダエンジニアリング株式会社 サーボトランスファプレスシステム
CN203442082U (zh) * 2013-09-10 2014-02-19 大陆汽车电子(芜湖)有限公司 凸轮齿轮和包括该凸轮齿轮的直线驱动装置
DE102015104034B3 (de) * 2015-03-18 2016-09-15 Hsf Automation Gmbh Verfahren und Steuervorrichtung zum Steuern einer Bewegung einer Transfervorrichtung zum Transferieren eines Bauteils zwischen zwei Werkzeugeinrichtungen, Transfersystem sowie Computer-Programmprodukt
US10428495B2 (en) * 2015-11-21 2019-10-01 Flo Technologies, Inc. Simplified leak detection in a plumbing system using pressure decay principle
JP6960761B2 (ja) * 2017-04-26 2021-11-05 株式会社Ihi物流産業システム 搬送装置
JP7051465B2 (ja) * 2018-01-29 2022-04-11 コマツ産機株式会社 シミュレーション装置、プレスシステム、シミュレーション方法、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記録媒体
CN113492409B (zh) * 2021-09-07 2021-11-23 国网瑞嘉(天津)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 配网带电作业机器人抓线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CN117206423B (zh) * 2023-11-02 2024-04-05 江苏富松模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机定转子的多工位进模管控方法及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627253A (en) * 1984-07-25 1986-12-09 Verson Allsteel Press Co. Fault detection system for continuously running transfer press
RU2041001C1 (ru) 1992-08-20 1995-08-09 Воронежское акционерное общество "Тяжмехпресс" Автоматическая линия для штамповки крупногабаритных деталей
JPH0732277A (ja) * 1993-07-16 1995-02-03 Toshiba Corp ロボットの制御装置
JPH08132369A (ja) * 1994-11-07 1996-05-28 Toshiba Corp ロボット制御装置
JP2833504B2 (ja) 1995-01-27 1998-12-09 株式会社栗本鐵工所 鍛造プレストランスファー装置の位置制御方法
JP3442590B2 (ja) 1995-11-20 2003-09-02 株式会社アマダ パンチング加工機およびその加工方法
RU2116855C1 (ru) 1996-04-09 1998-08-10 Воронежское акционерное общество по выпуску тяжелых механических прессов Автоматическая линия для штамповки крупногабаритных деталей
JPH11104900A (ja) 1997-10-02 1999-04-20 Komatsu Ltd プレスハンドリングシステムの同期制御方法および装置
JP4010874B2 (ja) * 2002-05-27 2007-11-21 株式会社小松製作所 トランスファプレスのサーボモータ駆動によるワーク搬送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DE10358991B4 (de) * 2002-12-17 2016-03-17 Komatsu Ltd. Steuerverfahren für eine Pressenlinie und Tandempressenlinie
JP3841749B2 (ja) 2002-12-17 2006-11-01 株式会社小松製作所 プレス装置の制御方法
JP2004295485A (ja) * 2003-03-27 2004-10-21 Sanyo Electric Co Ltd 診療支援装置、診療支援方法、診療支援プログラム及び電子カルテ
WO2004096533A1 (ja) * 2003-05-01 2004-11-11 Komatsu Ltd. タンデムプレスライン、タンデムプレスラインの運転制御方法及びタンデムプレスラインのワーク搬送装置
JP2005216112A (ja) 2004-01-30 2005-08-11 Toyota Motor Corp 往復作動式機械用搬送ロボットの制御方法及び制御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06132201A1 (ja) 2006-12-14
KR20080014832A (ko) 2008-02-14
CN101189082A (zh) 2008-05-28
BRPI0611101A2 (pt) 2010-08-10
KR100951725B1 (ko) 2010-04-07
TW200708355A (en) 2007-03-01
CN100574924C (zh) 2009-12-30
JP4852896B2 (ja) 2012-01-11
US7873431B2 (en) 2011-01-18
RU2373015C2 (ru) 2009-11-20
CA2610880A1 (en) 2006-12-14
EP1894644B1 (en) 2014-03-26
EP1894644A4 (en) 2011-12-28
EP1894644A1 (en) 2008-03-05
CA2610880C (en) 2011-03-15
JP2006334663A (ja) 2006-12-14
RU2007145354A (ru) 2009-06-20
US20100021274A1 (en) 2010-01-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300367B (en) Work transportation apparatus, control means of work transportation apparatus and press line therewith
JP6382783B2 (ja) ワークを吸着する吸着式ハンド
EP2256608A3 (en) User interface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user interface in touch device
WO2017085928A1 (ja) ロボット
US9144903B2 (en) Servo transfer feeder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servo transfer feeder
EP1801680A3 (en) Process for moving a robot
JP5633555B2 (ja) ロボットシステム
WO2016002396A1 (ja) 研磨装置
JP2008178945A (ja) パラレルリンク式搬送装置の制御装置及び制御方法
TW201817303A (zh) 元件取置裝置及其驅動方法
JP4152970B2 (ja) トランスファ装置の制御方法
US11964458B2 (en) Method for teaching and/or operating a laminating method and/or a laminating device, method for laminating a film element, method for installing and retrofitting a laminating device for laminating a film element, device for laminating a film element, and teaching station and film element
CA2933916C (en) Sheet transmission system
CN207200985U (zh) 一种零件上料装置
EP2071956A3 (en) Machine and line for processing dough
JP6536450B2 (ja) 多段式横型鍛造装置
TW202247966A (zh) 生產系統
JP2010269899A (ja) 物体搬送装置
JP5714480B2 (ja) 位置決め装置
TWM312376U (en) Feeding mechanism for processing machine
JP2010155282A (ja) プレス装置の制御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